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校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也是北京师大校友
jiangxun 2010-10-18 10:34
作者:蒋迅 蒋劲松老师 说, 中国最牛的大学是北京师范大学 ,这让我心里一阵暗喜。从他的 文章 中,我还找到几个校友:李小文、吴飞鹏、田松、杨玲。 这两天北师大校长没事偷著乐呢 , 这话肯定没错,我现在也在乐。我为自己是北京师大的校友而乐。有朝一日,我可以说,我和一位得过国际大奖的人是校友。我在校时的宿舍跟他在同一层楼。要是有先见之明,我那时候怎么也应该跟他要求一个合影啊。我还知道,他的导师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新闻工作者北京师大一级教授 黄药眠 先生。1987年教委让黄先生考虑是否给他授予博士学位。黄先生表示:我看他的文章属於学术争鸣。因为有黄先生的保护,他才在1988年获得了文艺学博士学位。北师大应该感谢黄先生。 北京师范大学校庆日定于每年9月10日教师节 。今年的校庆过去了。我觉得北师大应该邀请他参加下一次的校庆,他应该有权力参加下次的校庆。
个人分类: 杂谈|4918 次阅读|5 个评论
哈工大90年校庆文艺晚会
boxcar 2010-6-7 23:34
2010年6月5日晚20时,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工大体育场举行了哈工大90年校庆文艺演出(晚会)。本人作为哈工大的一名在职教师,亲自去现场观看了演出,并借助手中的照相机,努力记录下了这次晚会的一些片段。凑巧的是,这天恰好是我的生日,所以,我常开和别人玩笑(吹牛!)说有人给我办了次非常盛大的生日晚会。下面就请大家看看一个业余选手拿着一个貌似专业的照相机在晚会前后拍摄的一组照片: 1)傍晚的格物楼。该楼原来叫新楼,但看上去一直很旧。为了校庆,新戴了铁帽子楼顶,还按照主楼的色调粉刷了外墙漆,如此一番捯饬之后,果然焕然一新了,我看可以考虑恢复其新楼的称号了。 2 法院街。这条街正对着著名的电机楼,右手边是行政楼、格物楼、管理学院楼与理学院楼。灯柱上挂着的彩旗充分显示了校庆的热烈氛围。 3 看台上笑逐颜开的学生们(作为道具的那个望远镜其实是我的)。 4. 这样的一个90够炫吧?!这种场合,必须要有足够惊艳四座的设计,这个有烟花喷出的90算是一个。 5. 火树银花。伴随着歌唱家李双江的一曲《红星照我去战斗》,舞台后面喷射出了璀璨夺目的烟花。 6. 给歌唱家李双江鲜花并扬言要拜师的机器人,这绝对是哈工大的特色和绝活儿。 7. 六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合唱苏联歌曲《喀秋莎》,我把镜头全拉出去了,10.3倍的光学变焦,总算看清了几位先生。 8. 校园歌手们的激情表演。 9. 留学生们的表演。 10. 宣誓。 11. 英雄的航天员们(杨利伟、翟志刚和刘伯明),主持人是黄宏。 12. 最后一曲合唱《哈工大之歌》 13. 曲终人散时。22点,晚会胜利闭幕,校友、老师和同学们井然有序地退场。 14. 张灯结彩的活动中心
个人分类: 教育|12908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李长春《母校九十华诞感怀》
botnet 2010-5-26 21:24
今年是我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90年前,哈工大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中诞生,伴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不断成长壮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为海内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哈工大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己任,汇聚了一大批卓越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出色成果,为祖国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哈工大,已经成为国家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青年学子十分向往、社会各界广为赞誉、师生校友无比自豪的著名学府,正在意气风发地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迈进。作为一名老校友,感慨万千。借此机会,我谨向母校90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为母校建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校领导、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是1961年考入哈工大的,在母校度过近7年(因受文革影响延期分配)宝贵的青春时光。虽然离开学校已经40多年,但每每回想起在母校的学习生活,一切都恍如昨日, 历历在目,倍感亲切。母校宏伟的主楼、宁静的校园、参天的古树、茵茵的绿地,常在梦中萦绕。紧张的学习生活、愉快的文体活动、繁忙的劳动实习、融洽的师生情谊,不时在脑海中浮现。印象最深的是,母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严谨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学识、志向和品格全方位的培养,提升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使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受益终身。 母校十分注重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教书育人、育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任务。母校紧紧抓住这个根本,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坚定理想信念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校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全方位育人的过程。我还清晰地记得,李昌校长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常常要作政治报告,讲述一二九运动史和他担任队长的抗日民族先锋队斗争史,深情回顾党领导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历史,激励我们这一代青年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吕学坡副校长为我们作过三十而立的人生成长报告,勉励大家把学习和事业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恋爱婚姻问题。电机系党总支书记战汝澍每学期开学都给我们作一次时事政治报告,他善于把政治理论和国内外大事紧密结合,鼓励大家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他的报告成为宝贵的精神大餐,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记得有一次他专门作了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报告,对三年困难时期苏联政治上施压、经济上逼债、科技上撤走专家给我国造成的困难分析得十分透彻,给学生以极大的激励,誓为祖国强盛而读书,至今仍记忆犹新。五四青年节学校经常表彰优秀团员、优秀学生,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同学学习先进帮助后进。学校在加强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学、五四、一二九这三个时间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当时学校的辅导员制度很完善,每个年级配备一名辅导员,还有一名学生队长,经常与学生同吃同住,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时候,辅导员可以称得上是学生人生的导师。我的辅导员朱天荣老师,就经常与我们促膝谈心,交流思想,他后来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去年5月我到江苏调研时专门看望了他,我们一起回顾了那段难忘的时光。对辅导员老师的敬重之情,几十年来我都 不曾改变。学校高度重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开展谈心等,给学生压担子,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强调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到毕业前夕,我们班共发展了6名党员,都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还组织我们深入到工厂和农村,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对我们了解工农群众和社会实际,增强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懂得劳动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道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的专业课老师更是身教重于言传,甘于埋头奉献。去年7月我到青海调研时,在原子城的两弹一星功勋人员名单中,赫然看到当年电机系副主任、曾给我们作新生入学报告、全国高等学校通用教材《电工基础》编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老师的名字,这才知道他从1962年调到核工业部后,一直在这条战线上默默工作了几十年。回到北京后,我专程到他家中看望,见到老师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十分欣慰。更令我感动的是,他说到两弹一星的艰辛历程时,总是讲党的领导和其他同志的成绩,只字不提自己的贡献。这种高风亮节的胸怀、谦逊平和的态度,充分体现出母校老师崇高的品德和风范。工企专业教研室副主任王冀生老师在专业实习动员时注重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母校有着严谨求实、刻苦勤勉的治学风气。学风代表学校的形象,好的校风是名校宝贵的无形资产,是长期铸就的校园文化。尊师重教、治学严谨是哈工大的优良传统。李昌校长和高铁副校长大力倡导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大力推进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理念。高铁副校长是负责教学和科研的,他对教学要求严格,他首先要求教师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和水平关(即三关),把教的功夫做到家。同时,强调学生一定要在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即三基)上狠下功夫。母校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全国各高校都很有影响。我们刚一入校,就受到了全面深入的传统教育,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牢记在心。当时学校有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高铁副校长带头尊重教师、尊重人才, 在学校师生中传为美谈。我记得他曾在街上看到哈工大老师在雨中步行,就立即叫司机把车停下,让老师上车。学校把学术造诣特别突出的年轻教师吴从炘从助教破格提升为副教授(当时学校职称很实,教授、副教授很少),影响很大。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在老教师的指导和苏联专家的培养下,学校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立志为党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青年教师队伍八百壮士,苏联专家撤走后,他们很快成为各个专业的骨干。他们不仅是过好 三关,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骨干,更是严谨学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特别强调学生要掌握好三基,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秉持严师出高徒和铁将军把关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我们刚入学时,全国高校理工科教材普遍缺乏,母校组织翻译俄文教材、自编教材,缓解了高校教学的燃眉之急。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能把抽象枯燥的公式、概念变成形象化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向我们娓娓道来,使教学充满了吸引力。特别是老师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精辟透彻的分析推理和条理清晰的抽象归纳的能力,对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深刻的启迪,这种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老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那时,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行大课制,外语、答疑、自习以及专业课实行小班制。骨干教师都在教学第一线教授大课,同时也经常下到小班答疑。小班答疑并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师生互动。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后,老师围绕学生所提的问题再反问学生一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如果学生都掌握了,老师才回答问题;否则,就要求学生回去重新复习,然后再请老师答疑。请求老师解答疑难问题本身就是一道关。很多课程的考试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交了试卷后,再用抽签的办法确定面试题,主课老师面对面地抠你,看学生能否融会贯通,活的知识掌握得怎样,是否在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引导学生创新解题思路。没有平时扎实的理论基础,这种面试关是很难过的。这种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钻研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至今,一些严师讲大课的风采和小班答疑的音容仍历历在目,如讲授《高等数学》的刘谔夫老师、讲授《电工基础》的吕碧湖老师,讲授《电机学》的汤蕴璆老师等,他们都受到学生的普遍尊敬。当时,学校有着严格的考试、补考、留级、勒令退学制度,我们班就有两位同学因补考后一门课程仍不及格而留到下一年级,还有一位同学因身体不好跟不上而中途退学,班里也有上一年级留级下来的同学。当时,自觉学习、刻苦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在同学中蔚然成风。我们常常是每天一大早就到主楼对面的图书馆抢占自习座位,到晚上10点钟闭馆时,管理员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大家还不肯离开,星期天也不例外。就是在食堂排队打饭的间隙,同学们还拿着自己制作的单词卡背外语单词。这种刻苦学习精神,在哈尔滨各高校中是出了名的。正是得益于刻苦学习和严格训练,得益于过硬的三基要求,使得母校享有工程师的摇篮的美誉。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校期间,学校党委副书记彭云同志给我们作报告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54年,哈工大有6个毕业生分配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他们到办公室上班后了解到,厂里有规定,工程师坐皮转椅,一般技术人员和新来的大学毕业生坐木板凳。在哈工大毕业时,他们6人都已获得了工程师资格。于是,他们就向一汽有关部门反映,经核实确认了他们的工程师资格,厂里马上给他们把木板凳换成了皮转椅。这个故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地增强了大家作为哈工大学生的强烈自豪感。 母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特别重视实验和实习环节的锻炼,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独立开展工作。从基础理论课的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专业基础课的电工基础、电机学、电器学、工业 电子学,到专业课的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电力拖动基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自动调节原理等,都有完备的实验安排和严格的实验要求。当时的实验条件相对较好,不少实验设备和仪器都是从苏联购进的。实验课由学生自己提出所需器材,每个实验小组4到6人,人人都有任务分工,自己连线,自己调试,采集数据,分析讨论。实 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实验辅导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验完成后还要写实验报告,老师认真批阅修改并与学生互动讨论,帮助大家深度分析、勇于创新,提高报告水平,好的报告还要在全班进行点评和表扬。记得我写的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实验报告,就得到过专业教研室主任赵昌颖老师的好评。老师经常教导我们,整理实验报告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就是自我总结提高的过程。多年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成为我牢记在心的师训。老师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启发和激励我们深入思考,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并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紧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除金工实习在本校实习工厂进行外,其它都是在工厂的生产一线进行的。记得在学习机床电力装备课后,到哈尔滨汽轮机厂进行专业实习,正好和工厂4米龙门刨床大修结合起来(这个正好肯定是老师精 心安排的结果),我们直接参与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这对于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帮助极大。学校还在学生管理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那时我曾在系学生会工作,学生会在接待新生、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组织文体活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个班也都充分发挥团支部、班干部的日常组织管理职能,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起到很好作用。所以很多哈工大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都表现出很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母校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作风的培养。我们进校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母校千方百计解决实际困难,后勤部门想方设法改善学生生活。当时,哈工大的助学金是比较高的,我们班除一名同学是高干子弟没有助学金外,其他分一、二、三等,人人享有。新生报到后都把家庭经济情况的证明交上来,辅导员老师和班干部研究个方案上报系里批下来就定了,没有人为助学金问题闹意见。同学们都以感激的心情报答党的恩情,不是党的助学金,很多贫困家庭的子女根本无法圆大学梦,更谈不上进重点大学。一些南方同学报到后,学校发给棉衣棉被,他们都深受感动,热泪盈眶。在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为了使学生尽量吃好,我们电机系食堂就发明了一种电糕,把玉米面发酵之后再通电,使面团的体积更加膨胀和松软,吃起来十分可口。同时,学校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与教育引导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记得当时学校领导经常讲50 个农民养一个大学生,12个高中毕业的同龄人中只有一个能上大学,激励我们勤奋上进,珍惜难得的大学学习机会。为了补充粮食供给,学校在北大荒办了个清河农场,每年都组织学生轮流去农场劳动。同学们坐船沿着松花江经过一个晚上才能到达目的地,一路上碧波荡漾,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在掰玉米、割水稻、挖萝卜的农业劳动中,大家享受了收获的喜悦,也磨炼了顽强的意志,培养了艰苦奋斗精神。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处处以身作则,发挥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他们中有很多人是从南方来的,克服了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等多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勤奋耕耘、孜孜不倦,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学生,也成为那个年代哈工大艰苦奋斗精神 的象征。在学校的关心教育和老师们的感召下,同学们面对艰苦环境和困难条件,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生活条件的压力转化成了决心为改变国家的贫困面貌而奋斗的强大动力。学校号召同学们刻苦学习、强健体魄。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成了那一代哈工大学生的座右铭。大学时代塑造的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对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战胜各种困难,起到了长期的激励作用,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奠定知识基础、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关键时期。我常常为自己青年时代有机会进入哈工大这样优秀的大学感到幸运。母校不仅使我们受到了良好的知识教育,更在信仰确立、能力培养、作风养成等方面给了我们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如春风化雨,历久弥新,成为我受用终身的宝贵精神财富。离开母校后的四十多年里,如果说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些事情的话,与母校的培养和老师们的教诲是分不开的,与母校严谨学风和优良传统的熏陶是分不开的。饮水思源,我对母校的教育培养始终铭记在心、感激不尽,对曾经教育过我的老师深情感怀、师恩不忘。这些年来,无论走到哪里,我始终关注着母校,对母校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高兴;始终惦记着当初教育过我们的老师和同窗数载的同学,真希望能重新相聚、畅叙友情,回忆那难忘的峥嵘岁月。 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母校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铸就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了牢记使命、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协作精神,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母校历经风雨、成长壮大的重要支撑,是母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哈工大学子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最响亮的时代主旋律。事业催人奋进,前景无限美好。希望哈工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继承传统、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强大动力,以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创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为主攻方向,以建设一支兼具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的高水平优秀教师队伍为支撑,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锤炼办学理念和先进校园文化,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出更多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创新成果,为我国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做出更大贡献,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再过十年,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胜利实现。母校也将在2020年迎来百年华诞。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亲爱的母校必将更加进步兴旺。衷心祝愿母校在与祖国发展同行、与民族复兴同步的伟大进程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更加灿烂辉煌的业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庆祝厦大建校85周年
李丕鹏 2010-4-10 21:23
10年前,有幸在厦大呆过几个月,也正是这个时候。伴随着教育台庆祝厦大建校85周年晚会的进行,我脑海里也闪现着那段美好的日子。厦大的校园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其周边的美丽更是其他最美高校所不能及的。 下面,从我当时学写的10余万字的小品中改编几段文字,贴于此,以示庆祝厦大华诞! 来这里已是南国的春末,校园里盛开着鲜艳的紫荆花、杜鹃花以及很美丽的大簇的红牛角花等。 在我到这里的第一个晴天,春光明媚,温风扑面,有一种久违的暖洋洋的感觉。我出学校西门沿环岛公里,直奔虎里山炮台。 人行道上,一双双情侣携手游历着海滨美景;沙滩上,一对对恋人相拥而坐。其中有不少是年少学子,春风满面,喜气洋洋。 炮台三面临海,东西两面是开阔的沙滩,南面正对浩瀚的大海。海的前面是大大小小的岛屿,使这里的海似开阔的湖泊,所不同的是海风 阵阵,海浪一波接一波。这里的海滩比烟台的要开阔,细沙如粉。海面上穿梭着渔船和货轮,已有不少男女在沐浴着阳光或海水,临水的大石礁上坐着一群人在看海。小贩甩着装有石子的小铁管在海滩上来回的游荡着,手里的糖葫芦逐渐地在减少,烧烤者在海边架起了烧烤盘,做着烧烤海鲜的营生。 我选了一处紧依炮台避风的沙地,有一只废木船搁浅在旁边。我先坐在船上,感到不是很舒适,就又在旁边的沙地上席地而坐。一边远眺着眼前无际的大海,一边打开电脑记录着我这些天的经历。 经过虎里山炮台,是个小坡。原来炮台就筑在坡沿上,倒是居高临下,把守着鹭岛港湾。炮台往东,路间有棵特大的榕树,树冠铺天盖地,树干边筑一小亭,很是奇特。 走近一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那树已有 200 多岁了,小亭也算高龄老人,建于民国 24 年。亭名 瑞芝亭 ,内有石桌和圆凳。坐在石凳上抬头望去,北面墙上有碑文记载着亭子的历史,西墙上刻着 瑞草祥地 四个大字。 在环岛公里旁,有一条观光车道。这是当地政府在公路边修的一条慢车道,路面铺成暗红色,很是好看。路很宽,可同时并排行两辆车。我靠路边缓慢的边行边看着右面的大海,海面平静如镜,点点渔船漂浮在海边,有几艘客轮在遥远的海面上蚂蚁般游动着。 听说在前面不远处有椰风寨,是看金门的景点,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对面的国民党旗和标语。我先前望去,在远处临海确实有两个蒙古包一样的锥形红色建筑,周围有高窕的树耸力着。待行至跟前,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椰寨,路口的大石上刻着特大的名字。路两边的高树似霜打了般,枝叶破烂不堪。蒙古包是茶房和酒馆,供游人休息和用餐的地方。正有不少工人在整修着围墙和屋顶。 打听后才明白,原来这里可好看了,但去年一场海风将这里吹得不像样子。刚才路边好多 100 年、 200 多年的蓉树都刮倒了,甚是可惜。沙将路边的草坪盖了有一尺厚,都是解放军先用锨铲后用扫把清除掉的,干 了整整两月。 我经过蒙古包来到沙滩上,向对面望去。因雾太大,能见度很低,什么也看不见。转身却在路边山崖上看到了一国两制 统一中国巨幅标语。这一行字可真大,约有两人高,宋体红字,很醒目。山上隐隐可见一些房屋和水泥建筑,可能是军事工事。 听说在对面的金门那边写的是三民主义 统一中国,天好的时候彼此都能看见。过去这边写的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那边写的是反共清算,光复大陆。不知道过去是否如此,也不知道十年后的今天那八个大字是否还在!!! 走出大学老南门。说是南门,却向西开。门外是大学一条街。路南沿街是众多的小杂货店、柯达彩扩部和饮食店。北面紧临校门是巴士终点站和停车场,停满老式双节公共汽车。再向西是著名的南普沱寺,形成一道特别的美丽风景。游客、僧人和学生混杂在一起,沿街两边川流不息,络绎不绝。我想以后要出家,这里真是好去处。 南普陀寺大门前有一个最大的池子,是荷花池,在前院的最前面,两边有小桥连着小岛。东边的小岛上有小亭,内有石圆桌石墩和长石椅。西边那个小岛为绿地,植有两簇刚竹。旁面还有一个两层小亭。后面还有个小池,叫放生池。放生池前有一排小佛塔。 荷花池真大,呈倒 凹 字形。临放生池边内凹面为凸起的半弧形,池边以花岗岩护栏相围。七个小佛塔位于台阶前沿,一字排开。约有两人多高,如泰国寺庙的建筑。 在放生池两端有各有一个高塔,万寿塔。塔筑在一人高的台基上,塔高约有一、二十米,八角形状。基部二米多高,光滑如镜。其上为八个神龛,也有一米多高,有如来佛像居于其中,禅指挥出,赐世间安泰祥和。 万寿塔 金字黑匾就镶在正南和正北面的神龛之上,塔基正北面刻记着捐资修建者等,说明塔建于 1992 年。神龛上为十一层塔楼,玉笋状直冲云霄。我们沿万寿塔下而过,漫步走向放生池。 放生池呈正方形,可能是寺院在重大节日放生以表善行的场所。池内壁上刻着许多佛语。南向正中是 南无阿弥陀佛 ,两边有四块石碑分别刻着四位高僧的诗句。 一首:佛本不离心,放眼耀古今;生鱼迷了性,池水见天真。会泉 二首:正念佛音殿,扬眉现法身;佛鱼因不二,名别性同心。转庐 三首:一指金刚眼,欲开顶上门;活活兼泼泼,鱼质似浮云。瑞等 四首:莲池八德水,华敷性圆通;化了无心相,生鱼悟性空。清亦 放生池西、南和东护栏内分别镶嵌着二块长匾,以此由西北开始刻着:南无离怖畏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和南无多宝如来。 放生池水清澈,有鱼无数。锦鲤成群结队在池边嬉戏,其它大小不等的鲫鱼、花鱼等或吸食着池壁上的食物,或在水中游荡。一只绿头鸭似云游的和尚一样在池中孤独地游动,时而站住垫石上,翘起尾巴,涂脂抹粉,梳妆打扮;时而呆呆地望着水中的锦鲤,将嘴伸进水中,顾影自怜。 在放生池后面高台上,有一高大的闽南风格的两层阁楼式建筑,红缘绿瓦。这就是天王殿,是进入后院寺庙殿堂的大殿。屋脊两条彩龙盘踞两边,头各东西。屋缘角高高上翘。 天王殿 金字黑匾悬挂在上屋缘下。 高台的壁上,深刻六个苍劲有力的颜体大字-南无阿弥陀佛,字大如斗。阿弥二字中间刻记着修建放生池的碑文,原来放生池建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大字两侧是拾阶而上的阶梯道。内侧树立着细高的旗杆,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另一种旗。 殿西紧邻着是闽南佛学院的校门,而厦大的校门则在东边不远处。 离开寺院,在路口交汇处的绿地上,对对男女依偎着席地而坐。
个人分类: 杂谈|2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说百年华南农大(2)——历史沿革篇
jlxt33 2009-11-9 15:53
校史馆以大量珍贵的照片、文物以及图表文字说明,展示了华南农大百年办学历史和办学成就。在此就用校史馆的照片说明华南农业大学的历史沿革。 此后,名称几经变化,于1984年改名为华南农业大学,到现在已成为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院设置和办学规模如下: 来到华南农大的人都感叹校园之大之美,的确,这里的美景和生态在其他院校还真少见,下面的沙盘大概可见一斑吧。 用一张盛开的鸡蛋花来祝福华南农大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吧!
个人分类: 看看社会|5066 次阅读|6 个评论
图说百年华南农大(1)——中式建筑篇(修改版)
jlxt33 2009-11-7 23:39
前记:下面的内容是7日晚草就的,很不成熟。昨天是热闹非凡的校庆日,忙着接待校友,晚上是文艺汇演,节目还是挺精彩的。实在太累,没有补充,更未写新文。这么多博友推荐和阅读,总觉得这样的文章对不起大家,趁现在还在首页,赶紧再修改一下。是为记。 2009.11.09午 ======================================== 从1909年到2009年,华南农业大学走过了风雨百年 明天就是她的百年华诞了,今天下午用了3个小时,走了一小部分华农。 这里先展示一些50年以上的中式建筑。 树丛掩映的是2号楼,可见历史悠久了。现在是人文与法学学院。 这是3号楼,也是有历史的了。 以下3幅是4号楼。望着这些斑驳的栏杆雕花的窗,还有房檐上蹲着的吉祥物,感觉到了与历史的对接。该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总面积约2085平方米,原为中山大学化学馆,后为华南农大生物学院办公楼。 4号楼的背面,其实是现在的入口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所在地。在楼西侧有一座钟楼,为明清建筑风格的凉亭,凉亭顶部悬挂一口大石钟,在原中山大学时期用敲钟以示上下课,钟声洪亮悠远,庄严肃穆,传遍整个校园。但我没找到钟的痕迹,遗憾! 倒是对面的喷水池依旧,是不是很有大家风范啊?这个建筑中西合璧,既有中国古典的狮头喷口,又有西方简约风格的绘画。当年暮鼓晨钟,流水潺潺,使这片土地更加精美雅致、洒脱自然。 以 下是5号楼,也是华农大的标志建筑,竣工于1934年,有70余年历史了,建筑面积5294平方米。最初是中山大学理学院,后来为华南农学院办公楼,现为校史馆暨丁颖纪念馆。是出自著名建筑设计师、中山陵与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吕彦直之手的传统建筑,外观承继了明清时期宫廷建筑的气度和样式,线条简洁明快,又不失磅礴气势,与中山陵及纪念堂的经典建筑风格非常相近。 近看5号楼,几乎所有的华农毕业生都在这里留影纪念。门楣上悬挂的匾额即为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华南农学院。 踏着红地毯,仿佛嘉宾一般,拾级而上,来到5号楼内,直面的就是校友赠送的鼎盛大鼎。 5号楼内的基本结构让人觉得宽畅厚重,我还是更喜欢以前的旧式建筑,好像有很深厚的根基和积淀。 从5后楼后面出来就是明天庆典召开的竹铭草海了,竹铭是丁颖院士的字。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布置会场。 这是老的华农图书馆,今年10月前是行政楼,现在不知是什么楼了。 复建的红满堂,承载了几代华农人的记忆。于1958年建成后,一直是学校政治、学术、文化、生活的中心,1999年因安全原因拆除。在海内外的校友强烈呼吁下,于今年在原址按照原貌复建。红满堂重现广东壳的造型,地上地下共两层,工程总面积1049平方米,700平方米的大厅没有一根柱子,开创了我国驳壳结构建筑。 这是9月底启用的新的行政办公楼,虽然没有50年的历史,但建筑风格与前面介绍的老楼的一致,故展示在这里。该楼共11层,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绿瓦红墙,与古楼群互相辉映。作为学校行政办公中心,党组织系统、校行政组织机构均在此综合办公,有望提高行政效率和办事效率。 一栋老房子改建的代代相传的咖啡屋,里面一半木质桌椅,一般现代沙发台灯,表现着承袭,环境优雅,小坐适宜。
个人分类: 看看社会|4945 次阅读|7 个评论
回母校看老师有感
donghy 2009-10-31 20:11
2009年10月30日,我们中药二班一批同学代表,回到了毕业30多年的母校,见到了当年的部分老师。 时光穿梭,校园巨变,新的校舍,拔地而起。 唯有从老校区搬过来的一条小路,被命名为创业路。 走过它,可以记住博学洁行 厚德济世的校训。 走过它,我们可以记住师恩,勇挑重担,担当栋梁。 今年正值母校-沈阳医学院校庆六十周年,以此为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梦想一路走来
haiyan1228 2009-10-26 10:00
中文版 我要写一篇文章送给母校六十周年校庆。写点什么好呢?就写写我的初中和初中毕业后十年来追逐梦想的一些经历和感悟,权当简单的回顾,亦可作为经验鞭策后来的校友们。 1995年9月,以固阳县全县第一名的成绩,我进入固阳一中,开始了初中生活。那段日子对我来说是珍贵的。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教过我的好多老师:西装笔挺,学识丰富的数学老师郝茂林;个子矮小但自信十足且滑稽有趣的英语老师王国庆;还有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贺玉莲;当然还有我的班主任老师,杨希望,总是冷静从容,泰然自若。记忆越久远反而越清晰,那些孜孜以求的日子,游荡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面,快乐的时光占了大多数。 如果给我一个梦想,我可以给你一个精彩的未来。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有一颗不安静的心,梦想是幸福和美妙的。初中的时候简单地概括就是有梦想就会实现。带着儿时的天真,一切都顺利的近乎完美:我的成绩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名;我参加过的竞赛除了物理没有拿奖外全都得到过至少市一级的奖励;最让我感到荣誉的是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的三等奖铜牌,那时候郝老师还激动的泪光闪闪呢;每年的冬季越野赛我都给班里拿过好的名次。然而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初中以后是高中,高中以后是大学,还有以后的;回想起来,在我往后学海生涯中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在固阳一中学习期间奠定的扎实的基础。 98年中考后,以每科平均90分的成绩,我考入了包头市第四中学。说起来,我上学的路上最不快乐的时光可能就是高中这三年了,环境,语言,生活和竞争的压力,让我突然失去了以往的自信和学习的乐趣。重点高中的学习生活有太多的束缚和压力,动力抑或压力往往在转念之间。后来想想其实自己在高中时的心态没有调整好,一直都试图融入那个环境却始终游离其外。尽管如此,我的成绩在高一高二一直是全年级30名之内,高三下滑有点大,但是高考也不算太坏,561分,超过重点线40分。第一志愿大连理工大学没有录取,第二志愿被内蒙古大学录取到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环境系。这个时候的我依然爱做梦,但是知道了不是所有梦想都会实现。要提醒那些即将步入高中的同学们,与其说高中时期是学习上的竞争,倒不如说是心理素质上的考验,提高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坦然应对成败。 2001年9月,我迫不及待的离开了高中的环境,虽然有点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到了内蒙古大学,但我很快就融入了快乐的大学生活。大学里面宽松,开放,自主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我如鱼得水。在那里我有了最明显的成长。开始我在生态学系,后来选拔入生物学基地分子生物学专业内蒙古大学较好的专业之一。另外,我参与了丰富的娱乐活动,打台球,看小说,上网,k歌,逛街什么的。我还结识了许多朋友,那个时候的我表现了大部分的自我属性,这些用个性魅力交来的朋友是我的宝贵财富。大学时没少逃课,可能是因为我的天性不喜欢被束缚,上课或自学相对自由的选择,让我过得既充实又高效。为了可以解决自己的生活花费问题,我做了好多份家教,也做过餐厅服务生等。大学期间获得过3次校级二等奖学金。我很满意我的大学生活,觉得丰富而有趣。有压力但是没有被压垮,反而越来越强大!大四的时候由于成绩优异,我被保送到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专业。对大学的概括是:更多梦想,更多选择!我曾努力地学习过专业课程,钻研过英语,也接触过日语等,这些都为我的梦想添上了翅膀。 2005年9月,到了中科院以后,和另外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在一起,我的梦想有了更多色彩!这三年里我真正地接触了科学研究的课题,以及具体的理论和细节的研究方法等。以前对专业不是很自信的我,突然发现我在做研究上很有天赋,而且也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是发现和探索有趣的生命现象,以及解释我们看到的生命现象背后所藏的玄机。由于向往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出国深造的念头渐渐萌生了。准备硕士毕业论文和准备出国考试,我都不敢耽误。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我考完了GRE和TOEFL, 而且成绩好地让我自己惊诧不已。要知道没有几个人是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两门考试的,当然如若没有多年来扎实的英语功底,我也是望尘莫及。联系了10所国外的大学,有3个大学同时发来了录取通知函。最终我选择了佛罗里达大学的植物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这个时候,我对梦想的理解是:梦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2008年9月到了佛罗里达大学,又是一番陌生到熟悉,无名到认可的过程。我体味着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教学方式的变化,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里张扬自我,多元并包,思辨自由的学术气息。每天都有挑战,每天都在进步!仅仅一年,我觉得专业方面起色很大,最值得高兴的是我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与日俱增,决定投身于发现有趣的生物科学奥秘。当然,压力是无处不在的,当你学会以客观和理性的姿态去调试自己和压力的关系时,你的每次进步都有质的飞跃。我期待着自己可以在科学这个崇高的领域里面做出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那意味着我需要不断革新自己的思想,思维及理念,不断创造。总是莫名中感觉到一种使命感,当我潜心追随时,仿佛又不确定,到底是什么样的使命要求我来完成呢,让我们且走且看,拭目以待。这个时候我的梦想宣言是:有选择地梦想,有计划地追随。 一路走来,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全凭自己把握和命运安排。简单地说,对于我的每个选择,其实并没有经过很仔细地计划和思考,有时只是人云亦云,有时只是一晃而过的念头。人生并不是一切尽在规划之中,可能只是走走画画而已,而画好画坏就在自己的资质和机遇了。然而所幸的是,我的梦想始终伴随我,渐渐清晰却依旧遥远。要送给大家的一句话是:带着梦想起航,乘风破浪或波澜不惊,找到你梦的港湾。 从1998年到2008年,这是我的十年。母校固阳一中在这十年中也经历了许许多多至关重要的改变:校舍的逐渐更替建设,由初中高中部并存转型为独立高中办学,以及教师和领导的引进和更新,还有莘莘学子们的一茬茬轮转流长。始终如一,我们固阳一中人的共同目标是:为固阳一中可以培养出更多独具特色的人才服务于社会而努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汗水和学子们的孜孜不倦,更需要社会各界对固阳一中的关心和支持。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对于教育的资助和扶持是一本万利的投资,更是造福人民,造福社会的长远福益事业。在新的环境下,坚持我们校训的同时,营造自由、自主、自我创新的学术氛围更能体现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当今社会对建设人才素质的本质要求。 谨此献上我的祝福和感谢,愿母校越来越好,永创佳绩! English Version Goes all the way for dreams I want to write an essay as a gift for the 60th birthday of my Alma Mater- Guyang 1st high school. What should I write down? How about my junior school life and the experience and sentiment when I followed my dreams after graduation? It may either be treated as retrospection or experience that could have an urge on the young schoolfellows. Sep, 1995, as the No.1 student I entered in Guyang 1st high school and began my junior school life. It was precious time for me. Hitherto, a lot of teachers vividly present in my memory: the one who always wearing trim business suit and with great wisdom is my Math teacherMaolin Hao; the one who a little dwarfism but extremely waggish and funny is English teacherGuoqing Wang; And also amiabl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Yulian He; And of course our supervisory teacherXiwang Yang, who is always easiness and imperturbation. How fabulous that is the more longinquity the memory, the more clear it is. In those industrious days, wandering in the immense knowledge sea, joy occupied most of the time. Given me a dream, I will give you a wonderful future! I am a girl falling in love with dreaming, and with a restless heart, and I believe dreaming is blessedness and great. In summary, the junior school life is it is going to be true whatever your dream is. With childs simplicity, everything is favorably almost perfect: my grades was always the first one among the entire students; except physics, I won at least Baotou-city-level prize in all the competitions of different subjects; the one made me feel great honor was the 3rd brand medal in the national Hope Cup math contest, and Mr. Hao was ablaze with tears in his eyes at that moment; I had very good performance in each years Cross-country race. Whereas, at that time, I never knew after junior school is senior, after senior is University, and so on; Fetching up, no steps that I went through in my studying life can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well-knit foundation built up during studying in Guyang. In 1998, I entered in the Baotou 4th high school, with an average score of 90 in the entrance exam. The three years in high school was the most awful and unhappy time in my studying life, the pressure from environment, language, life and competition led me to lose my past confidence and interest in studying. The studying life in those key high schools has too much restriction and stress, motivation or stress fast switches between each other in our mind. Think it over, my attitude was not adjusted right during that time, I was kept trying to get used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but dissociated outside all the time. Still, I maintained among the top 30 students in the 1st and 2nd year. There was a big slippery in the 3rd year, however, it was not bad in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My grade was 561, which was 40 points over the entrance line of famous universities. I was not admitted to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refore, enrolled in 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i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At that time, I still loved dreaming, but I knew that not all the dreams would come true. Just to remind those guys who are going to step into high school, the high schoo1 life is more a trial on mental quality than a competition on studying. Enhance your endurance on mentality, than you will be capable of facing success and failure in calmness. In Sep, 2001, I left my high school and entered i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although failed everybodys expectation on me, I blended in with the happy university life pretty soon. The freedom, open, and independent life and studying atmosphere, made me feel like a duck to water. I had grown up a lot there. At first I was in th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department, after one year I was chose into the biology (base) program, which is one of the best major in this University. In addition, I took part in a lot of recreation activities, such as playing pool, reading novels, browsing on internet, singing in the KTV, go shopping and so on. I made many good friends also, because I exhibited most of my ego attributes at that time, those friends were attracted by my personality charm, and they are precious fortune to me. I skipped a lot of classes, maybe because I dislike to be tied in nature, and thus, went to class or self-study, let me led a substantial and efficient life. In order to make money for my daily expense, I worked as a tutor for a lot of junior and high school student, in addition, I worked as a waitress in the restaurant. I won 3 times of 2nd class scholarship. For the enrichment and fun, I greatly satisfied with my university life. There was also a lot pressure, but I was not collapsed, instead, I was more and more powerful! Due to the good performance on my grades, I was recommended for admission into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my last year. To summarize my university life: more dreams, more choices! I had been hard working on my major courses, and also dug into English extensively, and I learnt some Japanese too, and eventually those all put wings on my dreams! I entered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Sep, 2005, and with other young guys embraced their own dreams, my dream was more colorful. In these 3 years, I truly got in touch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including the practical theory and detailed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and so on. Compare to past unconfident in my major, I suddenly found that I was gifted on research, and my interest lies in discovering and exploring mysterious biological phenomena, and explaining those occult that hide behind our eye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freedom and active science atmosphere outside, the idea for studying abroad grew little by little. Dare not to delay, I prepared for my masters thesis and GRE and TOFEL test at the same time. In no more than half a year, I took the two tests, and the grades were too good to be true. You know what not so many people can achieve these 2 tests in so short time, of course, if without those years diligent studying on English, I cannot complete this. I contacted 10 foreign universities, 3 of them sent me an admission letter. Finally, I chose to pursue my PHD degree at the plant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program (PMCB) in University of Florida. At this moment, my understanding to dream is: we can go as far as our dream is! I arrived at University of Florida in Sep, 2008. It was another process from strangeness to familiarity, from nameless to approbatory. I appreciate the difference from culture background, and the change in teaching style, and soon I fell in love with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which is aggressive, diversified but conciliatory, and speculative-free. The more challenge everyday, the more progress! Only one year, I feel that I have had a great improvement in my major. What makes me feel great is that my interest in biology has been increasing day by day, and I will devote myself in biology to explore the mystery. Indeed, pressure is everywhere, but when you learnt how to adjust the relation between yourself and pressure with impersonal and rational attitude, you can achieve a qualitative leap at every progress. I expect myself can make special and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sublime science field, which means I have to continuously renovate my ideas, thoughts, and belief, and continuously maintain creative ability. Always I have an un-definable sense of mission, while I adhere to it, it became indeterminate. Whats the mission on earth that calling for me to fulfill? Let's wait and see what happens. Now my dream declaration is: to dream with serious selectivity, and to pursue with careful plan. Through it all, difficulties or easiness, it all holds in oneself and is arranged by destiny. Simply, not all my choices have been undergoing very carefully plan and consideration, sometimes I just followed others, and sometimes it was just a flash idea. I believe that not everything can be fully planned in your life, and it is more likely a mixed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experiencing, while whether it goes well or not depends on your intelligence and opportunity. Fortunately, my dream always goes with me, it is gradually clear but still far away. Let me tak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as a gift to everyone: navigating with your dream, no matter to sail through wind and waves or to ride peacefully, you will find your dreamy harbor. From 1998 to 2008, it was my decade. During the decade, Guyang 1st high school went through lots and lots alterations as well: the re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the change from mixed junior and senior school into senior school only, the renewing of school teachers and leaders, and also the circulation of students, and so on. To be consistent from beginning to end, our common goal is: to work hard on educating more and more unique talented students who are going to serve for our society! However, the purpose cannot be realized without industrious teachers and diligent students. Whats more important is the support from various circles of our society. No matter yesterday or tomorrow, the supportiveness on education is an investment which makes big profits with a small capital, and even more it is a project which benefits to the people and society in a long term.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sticking to our school motto as well as constructing freedom, independent, and self-creative academic atmosphere is more able to embody our fundamental task on basic education and our societys essential requirements to the quality of our talented students. Hereby express my blessing and acknowledgement, and I wish my Alma Mater to get better and better and mak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forever.
个人分类: 回忆录|4597 次阅读|1 个评论
母校60周年大庆
liudongyang 2009-10-19 14:51
母校河南科技学院60周年大庆。选取网上部分图片以为纪念。 百泉校区五十年代的苏式建筑,原行政楼,现停用。校友怀旧的标志性建筑。2000年9月---2003年7月,在此校区学习,打工。 新乡校区图书馆,常在此处看书,2004年的考研复习也在这里完成。 在0号教学楼上俯瞰新乡校区人工湖,北面是住宅区,东面是操场。当年湖中很多鱼儿,2000年7月大雨,湖水溢出,鱼在校内游动,也成一景。 有关校庆详细报道 http://210.43.32.9/Lists/List3/DispForm.aspx?ID=2059 关于百泉校区的一篇博文: http://home.cyol.com/10016675/viewspace-80873.html 作者:孙文斌 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而心欲宁静淡泊者,最好是有外因相辅。环境清幽,少杂乱,这样的环境我似乎很多年没有遇到了,而大学之后处处嘈杂,我的心几乎就没有静下来的时候,寂静之声连同天籁,似乎在天上,人间已经听不到了。最近的一次彻底寂静,是六年前在天坛。这种状况,一直维持我到了百泉校区。 百泉校区是我学校的老校区,我的学校与共和国同龄,最初的历史就是起自百泉,这次去百泉校区我已经做了将近半年的计划了,因为百泉之地还有魏晋时期孙登阮籍长啸的苏门山啸台,所以从上学期开始我就计划着去,但是因为路远,时间也不是说有就有的,于是就耽搁到现在。而对于百泉校区,我也不知道确切的出于什么心理,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学校的本部迁到新乡市内之后,百泉校区就渐渐的老在了原来的地方,多少年来也没有丝毫消息传到新校区。作为了学校的专科校区,多少年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学生去了又走,绿叶鲜花自生自灭,无人问津。新校区的所有学生平时是绝不会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个老校区的。但有时候我心里总莫名的感觉大学四年不去百泉校区会留下很大遗憾,似乎是一段尘缘未了,现在隐隐的知道了原因:现在的校区不但和百泉校区同气连枝,而且起自百泉,去百泉,总有寻根的归属感既是这学校的人,就应该了解学校的历史,毕竟学校是当初自己选择的。或者这是我这种人独有的一种情结。 经过数十里的跋涉,公交车出租车的倒,在中午大概不到一点的时候我们站在了百泉校区的门口,小小的城镇,破烂的街道,简陋的店面,让我有回到上世纪初期的感觉,只是我的人已经不是站在当初童年的入口处了;小小的校门就像许多小学校门一样大小,完全没有高校应有的样子,比之现在新校区的大门,根本就是柴米油盐与豪门盛宴的差距。校门口竖挂着一张牌子:河南科技学院。这么多年,这么多年,有多少年学校不怎么关注这个老校区了。学校的名字这二十年来改了多次,以至于很多然不知道现在的河南科技学院是何物。这就涉及到了学校的历史,这座和共和国同岁的学校现在的名字虽然连本地人都未必知道,但是改名之前,就是我眼前的这个小小的和大型中学差不多大面积的学校,在河南省却是声明赫赫的百泉农专。今天,昔日的光华早已暗淡,这所学校里只有 1000 多人在里面安静的读书生活,他们和这个校区我从自己的世界开来,似乎早已经被外界遗忘了,而这种与世无争的环境,让我唏嘘不已。羡慕?失落? 走近学校内部,因为还处在端午三天的假期,学校里的学生很多外出还没有回来,整个学校似乎就是属于稀稀拉拉的几个人的清修之所。或有情侣促膝树下,或有女子读书草地。那些大树不乏合抱者,不知道可有历经半个世纪和这座校区同龄的前辈。多少人来了又走了,可是他们不走,不管从这里走出去的人走向多高的位置或者多发达的前程。今年学校 60 周年校庆,我的那些前辈学长们,作古的应该有的是了,健在者还回来到这校区,和我一样来寻根吗?那些大树还认得他们吗,到时候拿皱纹来比比大树的年轮,谁的多些?是否会感叹:当年豪气,于今安在?抚今思昔,不禁怆然!然后再度离开,今生或者不会再来。我的情感真的过剩了。在事实上,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也。我最终也是去者里面的一员。 在河南的这两年里,我到了不少所谓的著名景点,总体的感觉是,宣传力度越大,越是声名在外的景点,给我的失望越大,八里沟沟有多长人的队伍就有多长,万仙山是名副其实的万人山,开封杂乱无章就像演算高数的稿纸,令我彻底分不清东西南北总之我到河南的任何一处景区,所能观看的景点只有相同一个:庞大的人口。虽然有话说大隐隐于市,但我还到不了这境界,开封这地方这辈子我是不想去第二次的,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的这幅下联恰好和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异曲同工。我和一个女生聊天,得知就是平常正规上课的日子,这校园里的人也和现在差不多,很多人呆在宿舍不出来,活动的时候可能操场人比较多,但是一般这里也听不到。我笑着看满校园的大树,在这里,人影鸟鸣,尽皆隐约,偶到一处楼后,疯命生长的草丛里数只麻雀惊起,乌鸦叫声偶尔想起,不知来自何处,人影、地籁、天籁浑然一体。自从一进百泉校区的校门我就打心里喜欢,以为这是学中文的人清修的好地方。要是真的能和这里的人互换一下,我来老校区,他们去新校区,我真正的巴不得呢。能在这里读书生活与世无争几年真是一种福分。可惜,可惜,我是没这机会的。如果能来这里,我宁可不上网,不逛街,不消费,只要在这校园里呆着。但我也知道,如果真把中文系转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来,恐怕除了我也没人忍受得了。我到过北大清华的校园,环境也很美,无奈人太多,再清静的环境也经不住折腾。 走在百泉校区院内,看着古旧的教学楼和许多废弃不用的平房,心里平和之至。在一所中学那么大的地方里,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神秘感就那么一片小小的地方,却让我看不厌,也看不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息时刻侵袭着我的体魄。我多想这股气息能够浸透我。尽管老校区最高的建筑也就是一座四层的教学楼,但老校区里总有种说不出的东西是现代化的新校区远远无法比拟的。大楼可以建造,但是历史是不可以复制的,精髓是不能挪用的。到了百泉校区,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是和共和国同龄,对自己的学校升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尊敬。 中午有点困了,我躺在百泉校区一块四周被大树包围的粗糙的水泥地上,把同伴的墨镜弄过来带上小憩了一会,明媚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斑斑点点的照到地上,风移影动,我渐渐的醒了,同伴正和一直坐在这里看小说的一个女生聊天。摘了墨镜,心里一喜,天空虽然没有江南的湛蓝,但是也是在新乡从没见过的蓝色。 躺在老校区校园里的时候,我的心里彻底的安静。上次的我记得最清楚的安静是在 03 年的夏天,在北京天坛的长椅上坐着,看各类人在眼前晃过,或东或西。那已经是 6 年前的事情了,很难说清 6 年的时间代表什么。奢侈?愤青?奔走?离别?从我小学受教之日到我的大学,我先后经历八个学校,期间只有三个除了给我不灭的印象外,还深深的触进我的灵魂,但那些学校都是我生命中极重要的驿站,百泉校区与我只有一面之缘,却似乎有一只手指在我的心灵上轻轻一点,并且点在了一个很重要的点上。让我的心灵休眠了那么一小下。 从此,我就忘不了百泉这个老校区,它会老在我的心里,也会年轻在我的心里。
个人分类: 见闻评论|991 次阅读|3 个评论
校庆,该不该捐款!?
maczone 2009-9-20 09:42
以实际行动为50周年校庆奉献爱心 校领导带头为校庆捐款 此为在某高校网站上看到的校庆专题新闻,主要内容如下: 自本学期开学以来,全体校领导、各机关处室和各二级学院的主要负责人 积极奉献爱心, 带头捐款,用实际行动为学校的 50 华诞做贡献。 副校长、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A指出, 校领导带头为校庆捐款, 可以在全校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全校上下积极为校庆做贡献,在全校掀起人人为校庆做贡献的热潮。对各机关处室和各二级学院的捐赠情况要随时予以公布,增强捐赠者的荣誉感,增加未捐赠者的紧迫感,提升全校教职工的责任感。 全 体教职工和在校学生,包括离退休职工都是我校的核心校友,更应该为带头捐款 ,为其他校友作出榜样。 据悉,此次党委书记B、校长C每人各捐 2000 元,其他校领导每人各捐 2000 或 1000 元。 附本次捐款名单。 (以上红色为博主所示,以下具体名单省略) 实在搞不明白,其他高校校庆也是要师生员工捐款才能搞得起来的么?十年前一20年校庆,十年后一50年校庆,把合并进来的院校也算进校史,年纪长了一大把!领导有钱捐就行了,没钱搞校庆要师生员工捐款做什么!要师生工员捐款倡导一下就行了,明儿来个通知做什么!没看见千儿八百的一捐,副教授、讲师的月收入就少了一半!当然校庆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宣传一下多年来跑步前进的经验,可以总结一下多年来的成果,可以联络一下多年来毕业校友的感情。
个人分类: 生活|45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季羡林:清新俊逸清华园
Synthon 2009-7-14 10:23
这两天季羡林先生西去,网上各种文章都很多,我却突然想起八年前的一篇文章来。 八年前,2001年春天的某天,我们正在上大学物理课,一堂课讲到大半,任教的郭钊老师突然停了下来,问道,分析化学班的科代表来了没有?请到讲台上来一下。于是我跑上讲台,还没来得及解释我们的班号分0不是分析化学而是高分子的简称,郭老师就拿出一张报纸说,这里有一篇文章,我的普通话不好,你来给大家读一下。 这篇文章便是季先生写的《清新俊逸清华园》,当时正临近清华90年校庆,该文便是为校庆所作。说实话,当时的我,作为一个大一的学生,只知道季先生是著名学者,很模糊的印象,但是当我读完这篇文章,不禁为季先生对母校的感情所打动。 日前季先生仙逝,我对季先生的了解仍然不深,无法像网上各位那样写长文纪念,只能把季先生当年的文章重录于此。同为清华校友,我祝愿季先生在天国一切都好。清华百年校庆即将来临,也希望清华大学像季先生文中说的那样,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活力,阔步向前,巍然立于世界名校之林,为我们伟大祖国增添无量光辉。 ----------------------------------------------------------------------   清华园,简单淳朴的三个字;但却似乎具有极大的启示性,极深邃的内涵。谁见了会不油然从内心深处漾起一缕诗情画意呢?人们眼前晃动的一定会是水木明瑟,花草葳蕤,宛如人间的桃源,天上的净土。   记得在七十一年前,在 1930 年 夏天,我从山东到北京来投考大学。当时我年少气盛,不知天高地厚,幼稚到可爱的程度,别的同学都报六七个大学,我却只报了清华和北大。这是中国最顶尖的两 所大学,一直到今天,八九十年来,始终是千千万万青年学子向往的地方。当年我的狂妄居然得逞,两所大学都录取了我。我为了梦想留洋镀金,终于选中了清华, 成了清华的学生,校友。我生平值得骄傲的事情不多,这是其中之一。   闲话少说,我想讲的是当年入学考试的国文作文题目。清华出的是 梦游清华园记 。因为清华离城远,所以借了北大北河沿三院作考场,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到过清华园,仅仅凭借 清华园 这三个字,让自己的幻想腾飞驰骋,写出了妙或不妙的文章。我的幻想能力自谓差堪自慰,大概分数不低,最终把我送进了清华园。在这里,我还想顺便补充几句:那一年,北大出的国文作文题是 何谓科学方法,试分析详论之 。两校对照,差别昭然。去年,我曾根据我在清华四年,在北大五十六年的观察与反思,写了一篇谈两校校格不同的文章,我认为北大是深厚凝重,清华是清新俊逸。例证当然是很多的。仅仅从上面谈到的入学考试国文题目上不也就能参透其中的消息吗?    一走进清华园,我立刻对照我那一场人造的梦来检验梦中的清华园和现实的清华园有多大的差距。差距当然会有的,而且会极大。在梦中只能有一团团模糊的影 像;但是,在现实中却有巍峨壮丽的校门,古色古香的清华学堂的匾额,美轮美奂的欧洲古典式的大礼堂,绿荫满窗的大图书馆等等,等等。在自然景观方面又有水 木清华,荷塘月色,西山紫气,三秋红叶。这一切都是在梦中决不可能见到的。但是,梦中的水木明瑟,花草葳蕤,却是一点也不差的。这颇给了自己一点慰藉。    星换斗移,时移事迁,与我同寿的母校到今年整整九十岁了。这是清华校史上的一件大事,热烈庆祝是义不容辞的。庆祝的方式多种 多样,自在意中。我认为,其中最能别开生面的一种就是清华同方集团邀请国内外著名画家描绘清华的自然风光,新老建筑,兼及著名学者和行政领导,并选出其中 优秀作品,编纂成册,名之曰《名家绘清华》,出版问世。这实在可以说是一件心裁别出意义深远的举措。这样的画册,对向往清华想投考清华的青年学子来说,他 们看了一定会 狂喜不已,更增强了报考的决心。他们用不着再写 梦游清华园记 那 样的文章了,他们梦想的人间仙境就历历摆在眼前。对新老校友来 说,他们毕业有先后,术业有专精,现在遍布全国、全世界,看到了绘画,一定会唤起思古之幽情,望母校之风光,感平生于畴昔,一定增强对母校的热爱,加深对 母校的向心力。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用不着丝毫怀疑的。看了这些绘画,我自己的感受怎样呢?在这方面,我可以说是有独特的优势。我曾梦游过清华园,又 曾在长达四年的时间内,亲自把梦境与现实对照过。而今,在七十一年以后,又看到这样一些优秀艺术家的绘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艺术家的生花妙笔下,清 华园活脱脱地站在我眼前。艺术家的本领在于,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他们画出了清华园的形,又画出了她的神,歌德在他的《谈话录》中曾有一个绝妙的说 法,说艺术家能改变自然。眼前的这一本画册,就是艺术家改变清华园的结集。在这里,我忍不住要引 徐葆耕 教授的话,给自己脸上贴点金。他说,相当多的艺术家同我所说的清新俊逸有近似的感觉,绘画的色彩洋溢着春天的生命气息。听到这些话,我不禁颇有一点手舞足蹈洋洋得意了。    文章写到这里,本来可以打住了。但是我意犹未尽,想再引申一下,写了下去。这个关键的灵感是清华同方集团带给我的。这个集团 所从事的业务是高科技的应用和发展。用一般人的通俗的说法来表示就是理工科,就是科技。这是目前最走俏的大潮。不少的人认为,建设一个国家,只要有科技就 行了。其实这是一种短见。建国不能没有科技;但是只有科技也还不够全面。科技必须辅之以与之并提的人文社会科学,在一些人的口中就是文科。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人类社会才能前进,人类文化才能发展。可惜的是,这一正确的观点并不为所有人所共有。同方文化公司的领导们具有远见卓识,同意这个观点,并且身 体力行,《名家绘清华》这样的书于焉产生,这一个并没有大肆宣扬的行动,实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定能受到全体清华人以及整个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欢迎与赞美。   综观清华九十年的历史,走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阳关大道。 1952 年 以前,清华是一所具有文、理、法、工、农的综合大学。院系调整以后,清华成了单一的工科大学,连理科都被排挤出来。这个决 定当时是否正确,我不敢说。但是,经过了以后三四十年的实践,却证明了它是缺乏远见的。清华大学当局于是当机立断,决定恢复人文社会科学院系。锲而不舍, 勇往直前,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成绩已灿然可见,斐然可观,一个新的充满了活力的清华正在腾飞。最近又与工艺美术学院合并,清华万象,更加更新。这引起了一 个大科学家李政道教授和一个大艺术家 吴冠中 教授联袂携手共辟新的教学和科研的途径的做法。他们想把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培养完全新型的艺术科学家和科学艺术家。这是一条文理结合的具体的新途径,前途未可限量。   我在上面讲到的我对清华园的印象:清新俊逸,这不仅仅指的是清华园的自然风光,而更重要的指的是清华精神。什么叫 清华精神 呢? 我的理解就是: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生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路。缅怀过去九十年的历史,审视当前发展的情况和动向,我不能不得到这样的印象。我离开清华 已经六十七年了。最近半个多世纪,我在北大工作。但是,燕园与清华园相距咫尺,弦歌之声可以相闻。特别是最近若干年以来,清华在努力恢复人文社会科学的院 系,我到清华参加会议的机会就多了起来。作为清华的老校友,我十分关心母校的发展,只要有可尽力之处,我一定会尽上我的绵薄。这里面难免搀杂上了一点报恩 思想:没有清华,就没有我的今天,清华园毕竟是我的学术生涯起步之处,我虽然身不在清华,但心却从未离开那里。我想,现在遍布五湖四海的清华校友也无不如 此。清华的一切成就我 都感同身受。眼前清华蒸蒸日上的局面,我老汉看了也不禁 漫卷诗书喜欲狂 了。我相信,清华将同像北大这样的友校一起,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活力,阔步向前,巍然立于世界名校之林,为我们伟大祖国增添无量光辉。 2001 年2 月18 日
个人分类: 其他|4909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工要60周年校庆了。祝贺一下!大工加油吧!
dlutbmgepm 2009-6-20 17:32
明天就是大连理工大学的60周年校庆庆典日了,学校里很是热闹,彩旗飘飘,人头攒动。各地的校友穿着校庆服装在校园里溜达,回忆着,议论着,高兴着。做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正规大学,看到这么多出色的校友回到自己待了快9年的学校,心里也有点点自豪感!既然校庆,自然少不了友好学校,友好人士的到来。今天日本东北大学的校长,非晶合金(金属玻璃)领域的大牛,井上先生也来到了大工,而且据说还要做为国外嘉宾代表在明天的庆典大会上发言(听来的,还不确定!呵呵,小小透露一下先)。对于井上先生,我们搞非晶的人应该都不陌生了,我就不多啰嗦他的事迹了。日本东北大学的材料研究世界一流。因为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大工材料学院有着不错的合作和联系,今天有幸在实验室再次看到了这位非晶大牛。作为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还是感觉荣幸了一把,呵呵!希望沾点大牛的牛气啊,说远了。至此大工60周年校庆之际,希望大工能越来越好!桃李满天下!顺带也祝自己能早日做出点东西来,完成学业!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67 次阅读|1 个评论
标题:转载宝塔诗一首,贺清华大学98周年校庆
Synthon 2009-4-28 10:51
发信人 : eclipsqq (eclipsqq), 信区 : THU 标 题 : 【 合成子 杯征文】念清华 发信站 :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4 22:57:33 2009) 爱 清华 这四年 色彩斑斓 泪与笑相伴 一切无法重演 青春无悔的誓言 如何书写我的思念 无数熟悉陌生的容颜 在我脑海里闪电般盘旋 唯记得这园子美丽如画卷 每一个角落都让我如此留恋 我们的青春在这里盛开着绚烂 往事一幕幕袭来如幻觉般的光电 想起了很多想不起很多昔日又重现 记不起什么忘不记什么大脑一片混乱 不知用怎样的语言才能表达无尽的怀念 但愿你明白我如此地爱你我的清华我的园 尤记得春日里的细柳莺啼夏日里的百花争妍 还有那冬日的银装素裹秋日的晴空万里碧云天 二校门如雪的汉白玉御赐的金牌匾下凝重的庄严 大礼堂厚重的红漆门斑驳锈迹中掩藏着沉默的气轩 西操场上银发老者手中握紧的线轴另一端高飞的紫鸢 老馆落地窗外斜照进的夕阳余晖轻抚檀木桌上沉睡书卷 荒岛开屏的孔雀笨拙的鸭子密林修竹中掩藏着的水榭亭轩 荷塘戏水的鲤鱼如水的月光下袅娜的开着兀自美丽着的睡莲 工字厅守候的石狮碎银般的积雪觅食的鸽子盛开的腊梅的风范 古月堂斑驳的石砖青褐的琉璃滴水的屋檐满墙满墙爬山虎的盎然 难忘每一片落叶每一株细草每一朵开放着的而或含苞着的花的容颜 亦难忘每一桩往事每一个怀抱每一张匆匆而过的熟悉或者陌生的笑脸 系馆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师兄师姐师弟师妹齐聚一堂彻夜未眠做实验 主楼七层熬夜看书通宵自习作业太多考试太难全班一同艰苦奋战 蒙民伟楼琴声悠悠舞姿婀娜艺术细胞虽先天不足但培养靠后天 东操西操挥汗如雨大步狂奔每年三千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男生节的早餐女生节的玫瑰每一份惊喜点滴感动留在心间 一年一度学生节不管你啥角色即使路人乙也要上台表演 食堂里买面买馅大家一起捏中国的饺子过西方的圣诞 草坪上没灯没蜡全系打着手电借着月光中秋大联欢 桃李麻辣烫十四牛肉饼紫荆免费汤和万人的套餐 小桥煎饼西门鸡翅路边烧烤大排档吃了无数遍 组织生活每周两次国事家事天下事无所不谈 支部活动俺班发起校园义务导游成了经典 随机过程随机而过汇编语言可以不会编 量子力学量力而学实变函数要学十遍 压力虽大生命可贵鹰击长空不能干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永记心间 少说多做勤勤恳恳行动胜于言 埋头苦干脚踏实地不辱光环 岁月如梭母校九十八寿诞 身在异国此文作礼呈献 细数往昔感慨又万千 四年相遇今生无憾 任光阴流转变换 清华不老容颜 爱恋永未变 天地可鉴 心已言 唯存 念 -- ※ 修改 :eclipsqq 於 Apr 26 09:38:52 2009 修改本文 ※ 来源 :WWW 未名空间站 海外 : mitbbs.com 中国 : mitbbs.cn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268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在交大113校庆,敬献徐光宪学长
WJccn 2009-4-16 11:49
跨越三个世纪的辉煌,一代代交大人以人类福祉为己任 为国家民族而自豪, 经历百余年的风雨洗礼,一代代交大人家国集于一心 是膝恭与致敬。 上海交通大学盛世年华,因你而倍感容光, 上海交通大学,今天千万学子有一个共同的心愿, 祝福你生日快乐,如意吉祥。 事件回忆:   近来上海交大迎来了113的校庆,特别设立了所谓的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这一届一共有四位学长获此殊遇:钱学森(1934届校友,国际著名力学家,我国航天技术的开创者和系统工程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张光斗(1934届校友,资深两院院士,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吴文俊(1940届校友。数学家,数学史家)、徐光宪(1944届校友,化学家),其中徐光宪老学长给全校师生做了报告。 主题:科研创新方法学探索向母校师生汇报我就读母校以来69年的学习心得 主讲人:徐光宪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 时间:4月12日(周日)上午9:15-11:30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陈瑞球楼演讲厅 (1)89岁高龄很是感动   作为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首先这就很是很让人感动。   徐老是交大44届的校友,算了老前辈;同时,因为其在稀土萃取分离方向的卓越贡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去年,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切的荣誉都与这位89岁高龄,但是精神矍铄,思路清晰的老人相关联。这使人不得不感动。   然而,他关注国家战略布局,心系母校发展,关心学生成长,无不彰显他高贵的人格,无愧于教育家的称号。这更使人感动不已。 (2)不一样的人生历程   听了那场所谓的汇报才知,徐学长的人生也是磕磕绊绊。   徐老才科研这条路上,因为客观的原因一共转了三次方向,但是他都是无怨无悔,一直兢兢业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的那句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是否也让你心颤。   同时,徐老也是很幸福的。徐老就读的交大,已经有了女大学生,而且当时的校长黎照寰曾诙谐地说道:交大Girl必嫁交大Boy,利权不得外溢。,这也成就了徐光宪学长和高小霞学长的今世良缘,两人又都当选为中科院的院士,真是羡煞旁人。。。。 (3)稀土资源   稀土金属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中国的探明储备,全球第一。   早期,由于国家的需要,徐学长挑起的分离萃取的科研重任,之后千辛万苦,使中国的科研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也就造成了国内大量勘采,大量资源以低廉的价格流失国外。   近期,徐学长两次上书温总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我国的稀土资源进行合理的开采和利用,终于国土资源部对其开采进行了限制,有利的保护了我国的珍惜资源。 ********************** 我的几点感悟:    科学研究是接力赛跑,起跑点要在科学研究的前沿,要把前人的有关知识接过来。所以研究生的导师很重要,他把接力赛跑的棒交给你,你就可以在科学研究的前沿起跑。牛顿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能看得远一些。这是创新和继承的关系 。   --我觉得这个说得很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努力的学习现有的科学文化知识。总是有好多人认为:    这个东西做的没有意义。岂知,科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看似没有价值的东西,最差也可以为后人提供反面的示例;更何况划时代,有卓越贡献的理论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要做一套全新的理论,我不去学习别人的。我想说的是:你不深入的研读别人的理论,你根本没有资格去评论别人的成果;同时,改进总比全部否定,再创新来的容易,就算是爱因斯坦,也是并不是全面否定了牛顿的理论,而是建立了适应性更强,包含更广泛的相对论理论。    在飞机的设计中,要试验飞机的外型和材料在高速飞行中与空气阻力的关系。这种试验很难在空中飞行时进行。于是创造出风洞来模拟飞行。这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 的逆向思维方法,即把飞机固定,让高速空气流向飞机,其效果是一样的。这就是在空气动力学和航空技术研究中常用的风洞实验室方法 。   --这个东西,我其实是去年准备考博复习时,就已经了解了。我本来是材料加工专业的硕士生,机缘巧合,认识了我现在的博士生导师,他是交大船海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我不得不为了考博而自学船海专业的两门专业课。现在想想,还是觉得这个东西太让人震惊了,反向思维,居然能够这么轻易,这么方便的解决一直让我们很是棘手的问题。说道这里,还要说说船舶的空气阻力,居然是把船模反扣在水中,测量水的阻力,然后利用水和空气的阻力系数相互换算,得到空气的阻力。总是感觉,问题分析的相当透彻,解决的如此完美,太让我感叹了。。    系统科学(或称横断科学)是从传统科学中提出带有共性的问题来研究,因而产生的科学。它是最广泛的交叉学科。如果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看作科学分类的经线,那么系统科学就是横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纬线,所以也可称为横断科学。它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非线性科学,协同学,运筹学,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突变论,超循环论等 。   --将学科按照以前那种单向分组分类,只有单方向的包容,没有相互之间的交叉,总是让人不甚满意,而所谓的这种经纬分类法,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也由此产生了很多新的学科,不但很好的解决了很多问题,也促进了老的学科深入发展。据说,徐老要新出一本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对现有学科进行重新编排的专著,期待中。。。 **************** 科研创新方法学的探索 1. 创新前的准备:中药铺的抽屉和知识框架 2. 创新链和创新树 3. 分类研究法 4. 学科交叉法 5. 移花接木法 6. 四两拨千斤法 7. 逆向思维法 8. 柳暗花明法 9. 天上人间法 10. 傻瓜提问法 11.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法 12. 意外机遇法 13. 灵感培养法 14. 虚拟实验法 15. 综合集成法(系统科学的创新) 16. 接近于无中生有的原始大创新
个人分类: 交大情缘|3918 次阅读|3 个评论
2008-09-12 | 50年校庆院庆
zhijieleng 2009-2-9 14:17
12号时学校的大庆典,非常热闹,和节日一样,我看到许多老校友回来,其中人大的斗士张明也回来的,大家不停的寒暄。我也拍了两张照片留念。 50年校庆是一个大日子,10号是院庆,我们准备了很久,我参加一个诗朗诵。有许多校友踌躇满志的回来了,也有刚离休回来的,同学10年甚至20年的相见,感慨万千,有泪水不断的,有欣喜若狂,在这个日子中我尽力接待好干专1985级的同学,尽量使他们高兴而来,但做不到乘兴而去,因为,他们年龄大了,大多数快到或已到退休或2线年龄,感慨着见一面少一面,所以只能伤感而去。他们之中以为同学用毛笔题词献给校庆,颇具功底。看到他们就是10年后的我,淡泊人生,做尽该作的事,不留下遗憾最重要,人过不惑,心态最应平和。
个人分类: 事件|3274 次阅读|1 个评论
zz北大女硕向师兄的表白过程
carrielu 2008-11-12 16:23
今天 是 很特别的日子,校庆日:先生84年前的今天创校,光棍节的第二天(将这两者并提有点奇怪。。。) 将逸仙时空上很火的帖子拿来和大家分享纪念先生顺便追忆我的光棍节哈哈。。。 喜欢了两个学期的师兄 我硕,他博 之前他一直有gf,偶是有良好道德情操滴四有新人 所以坚决不撬人墙角 这学期他和gf分手了 偶纠结好久 要不要去表白 555 纠结 纠结 纠结了一个学期 昨天跟闺蜜两个人在咖啡店喝咖啡 偶就纠结地说这个 闺蜜鼓励我去表白 说你不表白呢他就不是你的 你表白了他没准会是你的 大不了他拒呗 有什么损失的 总比你一个人在这里碎碎念好! 我就 头脑发热 冲动 鼓起勇气 出门前还买了瓶啤酒 晚上一个人在宿舍 喝 喝完了 跑下楼去 决定给他打电话 又纠结 于是又跑到小卖部买了瓶啤酒 又喝了 有点晕 找了个没人的树下 就拿手机拨通了师兄的电话 师兄接电话说:喂 我 。。。。。 叉着腰 对电话大声说 师兄!我是***!!! 师兄说:哦?师妹啊,什么事? 我。。。。。。 我说: 师兄!!!****课的中期论文什么时候交.... 师兄说:bla bla bla(日期) 我说: 师兄!!!我还没写..... 师兄大概不明白为什么我没写要跟他说,因为他又不是助教,他也只是选课的 不过还是安慰了我一下,指点了一下可以去哪里找材料 我就挂了电话。 然后我站在树下发了半天呆 又走到小卖部买了个糖葫芦吃了。。。然后给闺蜜打电话 闺蜜听说我还没表白,就劈头盖脸骂了我一顿 我被骂得热血沸腾 怒了 发誓 说 砍头不过头点地!! SHIT!妈的 我连北大都能上 几十万人我都击败了 WHO 怕 WHO 我就 又买了罐啤酒 揣在兜里 跑到师兄楼下 然后又给师兄打电话 要他下来 师兄光着脚 穿着拖鞋 里面就穿个T 外面套个衬衫 就下来了 看样子刚洗完澡 师兄:?很惊讶地问我有啥事咧 我左右看看 又找了个树 跟师兄说:我们到那里说话啦 师兄就跟我走到树下了 然后 我很紧张 紧张地 抖抖抖 就跟中学时候做演讲比赛那次 妈的 心里骂了自己无数遍 有点后悔了 呜呜 要是 被拒了 下周怎么上课啊 呜呜 哪个讨论课统共就五个人 呜呜 都不敢翘课的 师兄就又问:什么事情啊? 我:。。。。你很忙么?有事情赶着做么? 师兄:。。。。事倒是没有。不过我很冷哎。。。。 我低头看看他的光脚,就当没看见。。。。。。。。 我摸了摸兜里的啤酒 掏出来说 。。。。师兄!喝不喝酒! 师兄无语:。。。。。。 然后微笑说:呃。。。。不太想喝。。。 我:。。。。。 师兄大概觉得不忍心吧,我大老远带罐两块八毛钱的啤酒来 就说:。。。要不我带回去喝八。。。 我很高兴地把啤酒给他 给完后 555 纠结 是不是该走了 还是表白呢 555 寒风一阵阵地吹~~~~~~~~ 师兄站在树下开始哆嗦了 ~~~~~~~ 我的心中热血澎湃 有一种要慷慨就义的感觉~~~~~~~~~~~ 寒风~~~~寒风~~~~~~~ 师兄看起来想要走了 我 决定再也不能拖了 妈的 死就死了!! 我就大声说: 师兄! 师兄吓了一跳。。。。。说:啥? 我放低声音说 。。。。呃 我是来表白的。。。。(哎 还是不好意思说我喜欢你四个字。。) 师兄很镇定地:。。。。你是不是跟同学打牌输了啊? 我:。。。。我从来不打牌 师兄:。。。。 我:我是认真的。。。 师兄:。。。。 我:你说句话啊! = =为什么感觉我在逼良家妇女卖春啊。。。。 师兄:。。。。 我:你嫌我不好看? 师兄:。。。。没有,你挺好看的 我:你嫌我太高? (俺170cm,师兄171cm,俺穿高跟鞋了....师兄穿拖鞋....) 师兄:。。。。没有。。。。。。 我:你嫌我学历低?(囧RZ我自己.....纯粹没话说了...) 师兄:囧。。。怎么会。。。 我:你怕我会读博?(再囧我自己.....我听说一般男生都不喜欢博士MM) 师兄:囧。。。。(大概再问这是啥问题。。。) 我: 呜呜,你说句话啊 师兄:。。。。。有点太突然了,我考虑考虑好么 我:。。。好吧 我看看他的脚,估计已经冻成胡萝卜了:那我走了噢 师兄:。。。。好,路上小心(从ccxy回来要过马路) 我就跑了 一路走,走过一个小卖部,心里突然好害怕哎! 看见卖糖葫芦的 就又买了一个吃 站在小卖部门口 突然觉得好孤单 就在这里看看卖东西和买东西的人 正在吃的时候 手机就响了 师兄的短信说:到宿舍了? 我:没 师兄:你在哪 我:****旁边哪个小卖部 师兄:那我过来 我就赶快把糖葫芦吃完了 傻呵呵地 ....... 囧 然后师兄就过来了 然后捏 嘿嘿 我俩就在小卖部门口傻笑了半天 囧 师兄接受了 不用过光光节了 囧 = = 怪不好意思滴说!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08 次阅读|4 个评论
zz北大女硕向师兄的表白过程
carrielu 2008-11-12 16:21
今天 是 很特别的日子,校庆日:先生84年前的今天创校,光棍节的第二天(将这两者并提有点奇怪。。。) 将逸仙时空上很火的帖子拿来和大家分享纪念先生顺便追忆我的光棍节哈哈。。。 喜欢了两个学期的师兄 我硕,他博 之前他一直有gf,偶是有良好道德情操滴四有新人 所以坚决不撬人墙角 这学期他和gf分手了 偶纠结好久 要不要去表白 555 纠结 纠结 纠结了一个学期 昨天跟闺蜜两个人在咖啡店喝咖啡 偶就纠结地说这个 闺蜜鼓励我去表白 说你不表白呢他就不是你的 你表白了他没准会是你的 大不了他拒呗 有什么损失的 总比你一个人在这里碎碎念好! 我就 头脑发热 冲动 鼓起勇气 出门前还买了瓶啤酒 晚上一个人在宿舍 喝 喝完了 跑下楼去 决定给他打电话 又纠结 于是又跑到小卖部买了瓶啤酒 又喝了 有点晕 找了个没人的树下 就拿手机拨通了师兄的电话 师兄接电话说:喂 我 。。。。。 叉着腰 对电话大声说 师兄!我是***!!! 师兄说:哦?师妹啊,什么事? 我。。。。。。 我说: 师兄!!!****课的中期论文什么时候交.... 师兄说:bla bla bla(日期) 我说: 师兄!!!我还没写..... 师兄大概不明白为什么我没写要跟他说,因为他又不是助教,他也只是选课的 不过还是安慰了我一下,指点了一下可以去哪里找材料 我就挂了电话。 然后我站在树下发了半天呆 又走到小卖部买了个糖葫芦吃了。。。然后给闺蜜打电话 闺蜜听说我还没表白,就劈头盖脸骂了我一顿 我被骂得热血沸腾 怒了 发誓 说 砍头不过头点地!! SHIT!妈的 我连北大都能上 几十万人我都击败了 WHO 怕 WHO 我就 又买了罐啤酒 揣在兜里 跑到师兄楼下 然后又给师兄打电话 要他下来 师兄光着脚 穿着拖鞋 里面就穿个T 外面套个衬衫 就下来了 看样子刚洗完澡 师兄:?很惊讶地问我有啥事咧 我左右看看 又找了个树 跟师兄说:我们到那里说话啦 师兄就跟我走到树下了 然后 我很紧张 紧张地 抖抖抖 就跟中学时候做演讲比赛那次 妈的 心里骂了自己无数遍 有点后悔了 呜呜 要是 被拒了 下周怎么上课啊 呜呜 哪个讨论课统共就五个人 呜呜 都不敢翘课的 师兄就又问:什么事情啊? 我:。。。。你很忙么?有事情赶着做么? 师兄:。。。。事倒是没有。不过我很冷哎。。。。 我低头看看他的光脚,就当没看见。。。。。。。。 我摸了摸兜里的啤酒 掏出来说 。。。。师兄!喝不喝酒! 师兄无语:。。。。。。 然后微笑说:呃。。。。不太想喝。。。 我:。。。。。 师兄大概觉得不忍心吧,我大老远带罐两块八毛钱的啤酒来 就说:。。。要不我带回去喝八。。。 我很高兴地把啤酒给他 给完后 555 纠结 是不是该走了 还是表白呢 555 寒风一阵阵地吹~~~~~~~~ 师兄站在树下开始哆嗦了 ~~~~~~~ 我的心中热血澎湃 有一种要慷慨就义的感觉~~~~~~~~~~~ 寒风~~~~寒风~~~~~~~ 师兄看起来想要走了 我 决定再也不能拖了 妈的 死就死了!! 我就大声说: 师兄! 师兄吓了一跳。。。。。说:啥? 我放低声音说 。。。。呃 我是来表白的。。。。(哎 还是不好意思说我喜欢你四个字。。) 师兄很镇定地:。。。。你是不是跟同学打牌输了啊? 我:。。。。我从来不打牌 师兄:。。。。 我:我是认真的。。。 师兄:。。。。 我:你说句话啊! = =为什么感觉我在逼良家妇女卖春啊。。。。 师兄:。。。。 我:你嫌我不好看? 师兄:。。。。没有,你挺好看的 我:你嫌我太高? (俺170cm,师兄171cm,俺穿高跟鞋了....师兄穿拖鞋....) 师兄:。。。。没有。。。。。。 我:你嫌我学历低?(囧RZ我自己.....纯粹没话说了...) 师兄:囧。。。怎么会。。。 我:你怕我会读博?(再囧我自己.....我听说一般男生都不喜欢博士MM) 师兄:囧。。。。(大概再问这是啥问题。。。) 我: 呜呜,你说句话啊 师兄:。。。。。有点太突然了,我考虑考虑好么 我:。。。好吧 我看看他的脚,估计已经冻成胡萝卜了:那我走了噢 师兄:。。。。好,路上小心(从ccxy回来要过马路) 我就跑了 一路走,走过一个小卖部,心里突然好害怕哎! 看见卖糖葫芦的 就又买了一个吃 站在小卖部门口 突然觉得好孤单 就在这里看看卖东西和买东西的人 正在吃的时候 手机就响了 师兄的短信说:到宿舍了? 我:没 师兄:你在哪 我:****旁边哪个小卖部 师兄:那我过来 我就赶快把糖葫芦吃完了 傻呵呵地 ....... 囧 然后师兄就过来了 然后捏 嘿嘿 我俩就在小卖部门口傻笑了半天 囧 师兄接受了 不用过光光节了 囧 = = 怪不好意思滴说!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哈军工、传承哈军工精神
热度 1 nipy 2008-10-31 22:50
纪念哈军工、传承哈军工精神 . 昨天收到哈军工校友发来最近在北京举行的《军事工程学院创建 55 周年纪念大会》的有关资料,我也是哈军工学员,看到这些资料,特别是我们 91 岁高龄的刘居英老院长的讲话,感到格外亲切。老院长在讲话中再次语重心长的提到了毛主席在 1953 年对哈军工训词中强调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我想,这不仅是对军事院校,而应是对任何院校,在教育学生、培养人才中都应该积极倡导的精神,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应丢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此,特将刘居英院长的讲话转贴于此与科学网上各位朋友共享: . 在《军事工程学院创建 55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刘居英 . 首先我个人向参加军事工程学院创建 55 周年纪念大会的同志们、战友们问好! 哈军工已经完成了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任务。哈军工虽然不在了,但哈军工有宝贵的遗产,那就是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我们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国防建设优秀人才,包括从军工走出来的院士们。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许多事情是靠哈军工培养的人干出来的,他们能够合格的完成任务,而且完成的比较好,这是我们的功劳。是我们全体师生员工按照毛主席指示艰苦工作得来的。 哈军工培养尖端干部首先是 从培养共产主义世界观做起,要相信共产主义。要政治思想过硬。这是最重要的 。正如毛主席训词中说的:要 保持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 ,要有不怕困难、不怕死的精神。学院的教育给大家打下了深深的基础:他们要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奋斗终生。 现在培养人才,第一要务还是要从政治着眼,解决世界观问题。不能像三鹿奶粉那样,为了钱不要命,还坑害别人的命。第一要务是为人民服务,要把个人利益摆在人民利益之中,而不是摆在人民利益之上。要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第二点希望同志们时刻注意身体健康问题。要保持身体健康,只要没死,就要挣扎,就要想办法活好。现在,大部分人应把身体健康摆在重要位置。 第三,要注意教育自己的家人、子女,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注意和群众的关系,不要在群众头上拉屎拉尿。 这是我对大家的三点肺腑之言。 ( 2008 年 10 月 18 日 于中国剧院) . ************************************** 下面摘录校友会理事长李慧芬的一段讲话,帮助我们了解哈军工创建 55 年来的基本历程 纪念哈军工、传承哈军工精神 在《军事工程学院创建 55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词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 理事长 李慧芬 尊敬的刘院长、各位老首长、老教授,各位师长、学长,各位校友:大家好! 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庆祝我们的母校哈军工创建 55 周年。首先,我代表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向今天到会的我们德高望重 91 岁高龄的刘院长,向今天虽然没有到会,但给大家转达问候的 102 岁高龄的李懋之副院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对我们的第一任院长陈赓大将以及已经离开我们的院、部系老领导、老教授、老学长表示深切的怀念。对我们这次纪念大会中央军委、总政领导非常重视,我们的校友总政原副主任唐天标等上百名将军到会;北京市市委统战部、社团办给予指导和支持并派员到会;军工六校领导、全国各地校友会闻讯专程赶来参加今天的大会。今天与会的在京哈军工新老校友约 2000 人。让我们大家热烈鼓掌,一并表示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哈军工全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是在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美援朝的胜利后,为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于 1953 年创建的。五十五年前,我们敬爱的第一任院长兼政委陈赓大将根据党中央的命令,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领导创建了我们的母校。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名字,就铭刻在中国的军事教育史上 ! 正如毛主席当年给学院的《训词》中所指出的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对于我国的国防事业具有极重大的意义。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一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 。哈军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是我军培养高级军事工程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哈军工的创建和发展是一个奇迹,是一个永远的光荣和丰碑。 哈军工作为综合性国防理工科高等学府,在五六十年代曾与清华、北大齐名,是有志青年学生追求、向往的圣殿。哈军工曾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一个哈军工的学子都是满怀少年壮志和青春理想来到松花江畔的。从 1953 至 1965 年,哈军工招收了 13 期学员,毕业生 1.1 万余人,这些人大都成为国家和军队装备研究、设计、使用的骨干之材、领导之材。当年走出哈军工的这些学子,以母校给予的品格和才华,克服了各种困难,在国家和军队的各条战线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有 40 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博导、教授、研究员,历届中共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上百名,还有 100 多名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遗憾的是, 1970 年文化大革命中,哈军工被解体南迁、分建,这是一个损失。但是,使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哈军工已经演变和发展成为 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等六校 。现在,哈军工的实体虽然已经走进了历史,但是哈军工所开创的事业和铸就的精神是永存的。 我体会哈军工精神不是抽象的, 它以毛泽东主席给我们的训词为主旨,它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是对我党、我军的无限忠诚,无私奉献和无止境进取的一种美德,它包含着尽忠报国的理想信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自我牺牲的英勇气概,以及爱党、爱国,自强不息,纪律严明,敢为人先,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 。它体现在我们这些哈军工人的群体当中、而具体表现各有不同,它是哈军工人身上的一种共同而特有的精神风貌,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一个人来说几十年是很漫长的,但我们为什么还感到母校就在身边呢 ? 那就是母校铸就的哈军工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 就我个人来说, 1958 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1960 年被选调入哈军工,毕业后留校任教,我亲身感受到哈军工和普通大学最大的不同是,它把贯彻毛主席给学院的训词 保持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的英勇气概 作为培养学生政治素质的根本要求,形成了有哈军工特色的优良作风和学风。 .... . 相信科学网上也应有不少哈军工(含六校)校友,愿我们在哈军工创建 55 周念之际,共同 纪念哈军工,承传哈军工精神! 欢迎联系! 倪鹏云
个人分类: 历史回忆|4802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学最后一学期的几个片段:献给安徽大学80华诞
热度 1 bookscent 2008-9-18 13:33
这会儿,安徽大学80周年校庆活动已经曲终人散了。我在遥想校友们惜别的景象。 看到邀请函、接到邀请电话的那一刻,感觉比较复杂。意外,欣慰,还有一丝内疚。就像一位旧友,你早已不再想她,而她却在某一天从天而降,喊出了你的名字,并且告诉你她很在乎你。 在大学毕业后的17年里,我再也没有去过合肥、回过母校。虽然我对母校新貌的好奇已经积攒了多年,但还不足以让我为了回去而回去。我还在走向另一个梦想的路上,了无成就,根本没有心情去沉浸于过去。 在电话里我告诉生命学院的人,由于时间上安排不开,这次还是回不去,将来一定会另找时间回去看看。至于要等多久,其实我并不知道。 晚上,我找出了大学时期的日记。短短四年,我写完了8本日记,如此翔实的记录以后再没有过。读着这些文字,一幕幕早已模糊的画面又渐渐清晰起来…… 情绪所致,无法按奈。我节选了毕业前最后一学期的几段日记,录在下面,算作纪念,并以此献给母校。 (1991年) 3月26日 星期二 晴 天气怪透了。 一觉醒来,满天阴雨。下午雨停,却起了大风,好一通刮。阿立下楼去拾衣服,看见地上落了一大堆,自己的一件却已不知去向。 不能再等天气转好了,系刊的征稿启事得搞出来。 美编之一的徐国胜下午有实验课,我只好一个人干,一口气干了一个下午。 …… (1991年) 3月27日 星期三 云 请马飞帮忙,将昨天的“作品”贴了出去。一次次用手指抹浆糊,手冻得通红,要掉了似的。估计反馈不大,历来如此。 晚上和阿立去徐晋麟副教授家商讨做毕业论文实验的事。 我是第二次去徐老师家。上次帮他搬东西来过一次。 一进屋,和我想象的不大一样。我原以为他有一个自己的书房,至少有一个书桌。然而,眼前的他,伏在客厅的圆桌上备课,一大摞书使不大的桌面更显得拥挤。爱人陪坐在桌边打毛线。气氛紧凑,倍觉和谐、安静与温馨。 有这样的一个环境,再难的问题也变得容易解决了。 我们谈了一会,就走了。 回到寝室,气氛两样。 …… (1991年) 3月28日 星期四 云 下午的水产专题,是谢麟阁教授主讲。 他已近70高龄,一向外显瘦弱。下午连着讲了三节课,很不容易。他讲的内容是“罗氏沼虾的养殖”,最后提供的一些人工海水配方很有用。这些都是他参阅了大量外刊外书总结积累下来的。 他算得上是本系的元老了,虽然讲话缓慢,课堂节奏拖沓,但还是让我们肃然起敬。 他总是用平常的材料、简陋的方法来完成他的科研。与轰轰烈烈的大科研相比,他是科研的“个体户”。…… 我总觉,一个人能与自然相处得如此和谐融洽,不向自然索取太多,却又能洞悉自然,是一种境界。 上午去省图书馆读了两本书。 苏联人写的《世界探险史》,似乎过分夸大了俄国人的贡献。但总的说来,内容丰富,史料性强。我着重重温了阿蒙森、斯科特探索南极的感人故事。这是让人百读不厌的,每次我都心潮沸腾。阿蒙森的成功和斯科特的惨死都显得如此悲壮。 ……我有时设想,自己也被搁置于杳无人烟的野林或茫茫冰原,我会怎么样?…… 《重建与优选——当代生物科学认识的哲学反思》是舒炜光、张之沧的较好之作。以反思的角度重看一些有争议的生物学问题,触及到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诸如进化、获得性遗传、生物的本质等,历来都是探讨的热点,也是生物科研的任务之一。很多生物学家都关心过本领域的哲学问题,如雅克莫诺、P.卡洛、克里克、朱洗、张作人等,…… (1991年) 4月4日 星期四 晴 今晚是系刊、系报编委成员的第一次例会。我早早去了,并且心想,时隔两周,他们是不是忘了,恐怕没几个能来。 出乎意料的是,万宇、徐国胜、张伟、葛磊等几个都来了,葛磊还带来了两篇稿子。虽然李红等另几个人没来(李红还是例会发起人之一),会是完全可以开得起来了。 我们互通了一些信息,谈了一些体会,布置了一些当务之急的任务,半小时就结束了会议。…… 天黑得可爱。 我一个人,提着吉他,来到图书馆旁的池塘边,拨弄琴弦。琴声清淡悠扬…… 多希望身旁有个知音。 (1991年) 4月7日 星期日 云 晚饭后,无聊。不由自主走到广场。晚风习习,恰见苍蓝天幕下几片风筝,心中顿时一喜。 不如倚坐广场石栏边,欣赏这人与风筝的无限乐趣。 两家老小正兴致勃勃地调玩自制的花风筝。天伦之乐,自在其中。 思绪悠悠,想起童年。“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抓把泥土试试风,放开长长的线……”。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决心自己也做个风筝玩玩,找一个爽风的日子,几个人一路,就像他们…… (1991年) 4月13日 星期六 雨 又是连阴。 本想和马飞、小詹骑车出去玩,看来只好作罢。正好心情也不佳,所谓天解人意。 …… 几天来,寝室掀起一股象棋热,多是源于老马。 老马棋艺不佳,却嘴硬自夸,总是输总是不服,瘾大气粗。下棋时口中念叨不停,贬低对方,结果往往是自己受困。 就这样,他竟要和他从未赢过甚至也从未和过的阿戈打赌,说对方要能赢三盘中的一盘,他出一包好烟。阿戈说他不愿意太挫伤老马的“自尊”,算了。 其实阿戈是爱和老马下棋的,每每此时,虽然旁观者都被老马给弄得气急败坏,阿戈自己却心旷神怡,谓之下棋的“乐趣”也。 …… (1991年) 4月14日 星期日 晴 散步于校园,看到盛春的景象:四处都有黄黄绿绿的花草,一边品赏,一边在心中温习植物分类知识,确也是件美事。 …… 一口气练完了那首《强尼吉他》,发觉这确是一首极好的小品。尤其对初学者练习A小调各和弦和节奏的把握很有用。 只是其中一段轮指技巧,自己始终不满意,看来还要苦练。 自学练琴和师授练琴相比有一大好处: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自己学习音乐的潜力。在没有任何指点和音响材料的情况下,要练好一首曲子,确实不易,但也正能考察自己对音乐表达方法的领悟。 …… (1991年) 4月17日 星期三 阴雨 昨晚,阿东、阿立、小亮、张奕几个人,在427寝室喝了一通。 427有酒精炉,自己备菜,自己开火。几人围成一桌,畅饮酣聊,颇为痛快。临近毕业,此类举动都自然多了一层含义。 看来喝得不少,一个个满面红光,若醉若醒。周万东怕自己夜里吐,在床边放了个盆。 今天,我们还在开玩笑,谈他们几个的酒后行容。 七块钱的肉补发下来了,救星! 还可以对付几天吃饭。家里钱没寄来,好多事不能办。 (1991年) 4月19日 星期五 云 上午的“植物分类”课考查真有意思。老师让认20种植物,将其种名、科名写在卷子上。 三四十个学生,老师一个人哪管得过来。同学们佯装围在一起,识别标本,其实是互相抄袭,“取长补短”,于是卷子很快就做完了。自始至终,课堂像是交易场,气氛格外热烈。 据说,杜丹文原地不动就做完了卷子。 他们食品生化是采用检查笔记的方式。所谓“检查”,无非是老师粗粗一览,便可通过。于是怪事百出,未做过笔记的便借用其他同学的笔记,加头去尾,改表换面,竟都通过了。 是学生应付,还是老师应付。 还没下课,几个同学就在外面敲教室门,和里面的同学呼应,惹得里面的老师气极。课间几分钟,他面对我们这帮“顽徒”,一通谴责,还在黑板上写下“下不为例”几个字。 有同学笑:今天是我们大学最后两节课,还有什么“下不为例”呀。 我站在一旁,不想作声。看着老师气怒之态,实觉理解。在心里默默说几声:我们不尊重了,对不起。 到今天,大学课程全部结束,最后几节课在一片敷衍中划了个淡淡的句号。 …… (1991年) 4月21日 星期日 晴 早上做了个极为清晰又令人怀恋的梦。醒后不仅能记起梦中万物的色彩,还能记起那些最难记住的:语言,对话。 她不美,黄黄的头发。然而她那般真情,笑得那般可爱…… 看窗外,又是一个晴天! 老马一早上用湿毛巾“擦身”:先擦裤子,又擦线衣,还擦了西服。凡是外面看得见的包装,他都擦了。他口口声声说,这是国外常用的一种快速干洗法。 可惜,他那一身的油色污垢,并不能擦去。 台湾蔡志忠的漫画独具风格,大有日本手冢治虫的夸张习惯。用漫画整理古籍,效果更是独特。 做这种尝试的人恐怕不止一个,蔡的成功是显著的。 我索性买了一本《禅说:尊者的棒喝》。 晚上看完电影后,天已黑透。闲着没事,和阿戈、老鲁他们一起去捉青蛙。 他们的实验导师是史配璜。去年他的实验室烧了,如今他家的客厅就是实验室。一进门,一股浓浓的味道,几桶青蛙正摆在屋角。 我们拎了桶出来,在老游泳池、图书馆后塘等几个地方来回转了几次,收获不大,只捉到二三十只,多数为雌的,雄的只搞到五六只。 搞了一身泥,特快活。 我顺便捉了三只蟾蜍,拿回寝室实验。好长时间没有做过标本了,正好再练练。 真不幸,阿立的手腕处溜冰时不小心伤了,到安医打了石膏。是右手,好象是尺骨端骨折了一块。会耽误几天的写字和实验。 (1991年) 4月26日 星期五 云 昨天张宏从北京凯旋而归。 兴致勃勃讲述复试趣闻之余,他劝我也快去上海,不能耽搁。…… 阿立也打算去北大联系,力争转到北大。 实验暂停。 一切都在默无声息地进行着,上帝保佑。 (1991年) 5月14日 星期二 晴 天晓得,金寨去天堂寨的车一天只一班:早八点的。我和阿立从合肥一路颠簸到金寨,已是中午了。 只好找个旅社住一晚。先买好了明早的车票。 偏偏遇上了个又旧又差的旅社。房间漏水,上面正在整修,床单发霉,气味潮湿。好在只将就一晚,而且价格便宜:包一间7元。 在县城买了些必备的东西:胶卷、尼龙网袋、电池、火柴、香烟。香烟是备着人情上用。 晚上没事,晃了晃,看了场录像。 …… (1991年) 5月16日 星期四 晴 辛苦工作了一天,可谓曲折惊险,真不知从何写起为好。 早饭后,我和阿立立即上山,不走游览山路,基本上沿水而上,一路检查。在水石间行走跑动,不乏惊险镜头。 这儿由下向上,依此5条瀑布,称一、二、三、四、五道口瀑布,是主要游览线,附近还有一个九影瀑布,也很壮观。沿途有不少旅游者观赏留影,其中不乏成队的中小学生。 我们逐个检查水潭,发现了不少鲵,可惜它们反应太快,不好捉。 五道口瀑布下最多。我们在那儿搞了个工作台,即一块大石板。 …… 我们的午饭,是带在身上的两个鸡蛋。吃完后,抹抹嘴继续干。 谁知节外生枝,一位导游似的人物发现了我们,阻拦我们工作,那认真劲儿让人感动。如果对保护动物都这么负责,情况就一定会好起来。 我们尽量解释,又出示了介绍信,但他还是说需要林场场长的条子才能让捕。我们暂时应和。其实我们已经捕了8条了。…… (1991年) 6月22日 星期六 上午,答辩顺利通过。 成绩:优。 (1991年) 6月29日 星期六 晚,自己买了两瓶啤酒。 将上学期迎考用的政治复习提纲烧了,很痛快! 痛饮之后,头昏上床。思绪翻滚,大哭了一场,一个人。 (1991年) 7月4日 星期四 云 安徽遇灾,雨水无情。…… 毕业前的每一天,是忙碌的,更是让人兴奋不已的。 别情离意,个人感慨,等等,到了这个时候,每个同学都真真正正感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到了友情的珍贵,感到了时光流逝的无情。 六十多颗心无一日平静,说不完的话,写不完的赠言,唱不完的歌,理不尽的思绪…… 离别(有的可能是永别)的日子愈来愈近了…… 顺利考上上海生理所,毕业论文又得了一个优,我应该是最高兴的了。 然而,因了渐渐积厚的无限感受,此刻,我只有难言的怅叹。 四年,总结一句:有失有得,失去很多…… (1991年) 7月5日 星期五 云 下午,毕业典礼。 缺少一种让人激动不已的气氛。发言全是做八股。 一种形式而已。 临别,对合肥产生了一种眷恋。 上海的人,上海的气氛,我总觉不适应。唯有这儿,是我最感亲切的地方,是真正的自己的家。 晚上,我立于四牌楼天桥上,望着下面来往的男男女女,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来。 就要再见了,当然不是永别,我会常常回来走走,看看。 爱你!我大学四年生活、玩乐的地方! (1991年) 7月6日 星期六 阴 夜晚的细雨很舒服。 一个人听歌散步。思行千里后感到很累。…… 同学纷纷离去。别情如梦,归心似箭。 (1991年) 7月15日 星期一 晴热 我到家了。 这次与安大、与合肥市是真的告别了。再见了,我过去的一切。 有一种喜悦,满怀对未来的憧憬。 先好好过一个暑假吧。
个人分类: 生活随感|512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