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奥运精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里约奥运会落幕了,谈点感受
热度 5 cherrylu1960 2016-8-23 00:04
历时 16 天的里约奥运会落幕了。关注比赛的人们,沸腾的心终于恢复平静。 俺不是体育迷,俺体育很差,平时体育比赛看得不多,但每逢奥运会,还是看得很积极认真的。一方面出于好奇的本性,另一方面也出于发自内心的爱国。中国运动员拿了金牌,俺同全国人民人样感动 欢呼 ,特别是看到女排姑娘惊天逆转,夺得胜利的那一刻,俺激动得快热泪盈眶了,真的,祖国的荣誉感、榜样力量的感召,已经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中,去不掉的。 日渐麻木的国人需要像女排获胜这样的精神刺激。其实我们上大学时就感受到了这种刺激,记得 1981 年在学校操场围着黑白电视机看世界杯女排赛转播,看到中国女排赢啦,同学们激动得还放了鞭炮庆祝,另一次好像就是国足冲出亚洲那一刻。 昨天女排赢了,没有人放鞭炮,也不容许放,但满篇的相关微信微博刷屏,体育了新时代大家表达感情的方式。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其实在我们的青春岁月中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记的。敬佩郎平这位同龄人。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关注奥运赛事,人们需要关注的很多,这是他们的选择。社会是多元化的,人们的关注点也是多元的。 体育比赛其实是一种很残酷的竞技。看到孙杨说出类似“就是死在游泳池里,也要争得一块金牌”的话时,俺不理解,难道金牌比生命更重要吗?看到我们的羽毛球运动员为了给对手一个有尊严的胜利,忍者受伤导致的巨大痛苦,坚持打完比赛,感到无比的心疼,连解说员都反复强调,生命大于一切。哎,也许作为职业运动员,很多时候,很难选择。 关于奥运精神,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更快、更高、更强”,颇有鼓动性的口号,有些中国化,但看起来却缺少点人性化。人类总是想挑战生命的极限,体能的极限,智力的极限,甚至不惜冒生命的风险,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管是体能还是智能。好在现在有了更多科学的介入,能在保证运动员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经历更多的挑战。体育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它是一门科学,而且越来越依赖于科学。 随着时代的发殿,奥林匹克精神也不断得到新的诠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格言似乎已经过时。上届奥委会主席罗格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奥林匹克新格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更干净”体现了人类弘扬体育道德规范的坚定信念和维护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平竞争的决心;“更人性”是对至高无上的人性理想的执着追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将得到完美的体现和高扬;“更团结”是人类对奥林匹克和平理想的深切呼唤,寄予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在新世纪以更加空前的团结去推动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则强调“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团结、和平、进步”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也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这次天几次怀着紧张的心情看比赛直播,更感到体育比赛的胜负有偶然性,但实力也重要,这实力不但包括技术,也包括心态。体育比赛,不仅比技术,也比心理素质。有潜能的人应该通过奥林匹克竞赛,展现自己的体能,展现自己不服输的精神,也展现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平和对待胜与败的心态。 人们关注体育精神,也因由此可以有很多延伸。坚持不懈、勇于拼搏,永不服输,适用于体育竞技,也适用于其他行业,这是每个人前进的动力。每个人其实都有很大的潜力,努力去挖掘潜力,总不是坏事,会带来收获。 俺这人其实很懒,不爱运动。最近被我党党友拉进了微跑群(就是通过微信召集起来的跑步锻炼群),又借奥运契机,参加一个乐捐的公益项目,其实要求不高,每次运动不少于 3 公里,配速不低于 11 分每公里,每周达 30 公里, 4 周共 120 公里,以每公里一元的折合标准参加公益捐助。习惯了慢慢悠悠散步的俺,这大热天还真不习惯快走或慢跑,一动就哗哗出汗,开始真有点放弃了。最终还是靠毅力坚持下来,一个月终于掉了两斤肉,也算收获吧。反正自己跟自己比,有进步就好。坚持适合自己的锻炼,总没有坏处。人需要动力,需要督促,克服懒惰的天性。 运动员作为一种职业,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努力拼搏,争取好的结局,当然,能够出头的毕竟是极少数,但没有坚持,就没有机会。对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如果觉得自己行,想出类拔粹,不妨去尝试,不过要做出付出沉重代价的思想准备。 想想我等普通人还是尽情享受普通人的生活,包括量力而行的体育锻炼。锻炼身体,保卫自己,已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37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伦敦奥运启示2:国家元素和奥运精神
laserdai 2012-8-13 04:40
奥运是厚积薄发到极致的体现。从九年前伦敦首次竞标、到长达七年的筹备,一切期待、焦虑、兴奋与悲喜最终在16天里迸发。 当奥运圣火熄灭之时,在人们思绪转向里约热内卢之前,参与到伦敦奥运当中的千千万万的人都有不同的感触。 国家元素 今天这个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倘若在睡梦中将你从一个国家移至另一个国家,睁眼醒来,你感受到的新奇和冲击不会太多。全球化带来了方便,但也失去了一些惊喜。 奥运是少有的让你还觉得国家个性各异的场合,虽说是奥运大家庭,但对金牌的渴求,凸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元素。 于是,谈论中美金牌榜的角逐、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角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比照、南北朝鲜的较劲屡见不鲜。 号称日益全球化的媒体在奥运一刻变得本土化,美国的报道少见其他国家运动员、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等,也大幅报道自己的运动员和赛事,就连BBC这个国际报道见长的媒体(或许你有不同看法),在奥运一刻也本土化,以至于BBC总裁都有些不满。中国央视名嘴白岩松说这是英国的“全运会”。 我们对媒体不可求全责备,确实,谁又不是这样呢?于是,我们要考虑的是:奥运我们要欣赏的是人类挑战自我极限的努力和突破、欣赏的是博尔特、菲尔普斯、叶诗文、皮斯托瑞斯等有天分的运动员的精彩表现,还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以至于掩盖和拒绝欣赏对手。 奥运精神 四年前在北京,一个很少考虑的问题是“奥林匹克精神到底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体现体育竞技精神”。 伦敦奥运可以说给了人们一个反思的机会,一个回归奥运的“根”的机会。八名羽毛球队员因为故意输球被取消资格,给奥运家庭成员敲响警钟,在追逐金牌的同时,不得不放慢脚步,好好考虑一下追逐的目的。这并非是什么坏事。 想必中国不少人对伦敦奥运是又爱又恨。在长达两周的赛事里,中国长时间在金牌榜上领先美国,中国男子游泳、体操男团、羽毛球等都实现突破,这些都是引以自豪的。但因为叶诗文受质疑的风波、于洋和王晓理事件、加之陈一冰、张文秀和女子自行车等裁判问题,令不少中国人不满。 这种情绪波及到对伦敦奥运的评价甚至对英国的看法,种种言辞无法一一解释,但有两点需要考虑:其一,任何评价需基于客观和理性,而不是囫囵吞枣地乱扣帽子;其二,评价伦敦奥运的标准是什么?伦敦奥组委无权干涉美国教练的言辞、无权干涉媒体该如何报道,倘若标准是顺利安全地举办一届奥运,对伦敦奥运的一些指责就有些站不住脚。 微博奥运 四年前,当我在北京报道奥运时,推特(Twitter)和脸书(Facebook)都是新鲜事物。时过境迁,伦敦奥运成了“微博”奥运,运动员从运动员村发微博,不需通过媒体就可以担当“通讯社”;伦敦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各个媒体和网站无不以微博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社交媒体,将伦敦奥运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360度全视角的奥运,也对记者提出全新挑战,意味着,一天24小时,没有工作与歇息的分别,任何一点信息都会得到全透明的迅速传播。在谁都可以发布微博的时代,新闻媒体的价值和声誉该如何体现? 微博也是双刃剑,谣言和真相都在此兴衰。英国一17岁年轻人在推特上恶意攻击本土跳水明星戴利结果被逮捕起诉。相对而言,刘翔就没有这么幸运,在受伤出局后,一些微博对他的攻击远甚于对戴利的攻击。人们不禁要问,微博的底线到底在哪儿? 意外和钦佩 伦敦奥运一直所担心的安全和交通结果被证明有些多余。不少人说,北京奥运的交通比伦敦好,但任何事情都要放在环境下讨论。伦敦的基础设施比北京老,地铁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了,受各种法律的制约,街道也不可能像北京那样快速地拓宽。所以,伦敦和自身比、甚至与其它欧洲大都市比,奥运交通还算出色。 对天气的担忧也被证明是多余的。奥运开赛前的阴雨连绵的天气让人们担心本届奥运会是“最潮湿”的奥运,但16天里伦敦的天气还算争气。 最后,必须得说说志愿者。一路报道奥运,身心疲惫,如果说有什么能激励我们继续“战斗”下去的话,那就是志愿者。不少志愿者早晨五点起床、午夜时分才回家、没有报酬,有的还得贴钱。不少志愿者的工作就是在黑暗、甚至不通风的地下过道里把门,虽身在现场,但无法观看比赛,当你询问他们时,总能得到他们的笑容(虽然不总是能得到答案)。 所以,奥运期间,英雄在赛场上产生,但平凡人才最可敬。 特约记者 高毅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起跑就是超越,参与就是胜利。
热度 1 sheep021 2012-8-8 11:04
这句话很有哲理,也阐释了顾拜旦的名言: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胜利。俺要牢记。 刘翔并没有退赛,他只是选择跳到终点。 看完回放,俺有一个奇想: 如果能跳得足够高,单脚跨栏,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本届奥运会还没有结束,虽然它注定会是史上最糟糕的一届(目前还不能排除以后还会有更糟糕)。 奥运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越来越偏离顾拜旦老先生的初衷,幸运的是,奥运精神——被本届多个奥运裁判反复亵渎过的奥运精神,还在蓝天下飞翔,永远飞翔 甚至有运动员【被】金牌之后,还会不好意思地说:我也不想以这种方式赢得比赛。 运动员都是好样的 …… 传说中最讲规则在的西方人开始亵渎【规则】了,而菜用的工具竟然是【精神】。 从这里,俺看到了中医的希望,因为中医不但讲规则,而且更讲精神——人有三宝精气神。 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 。 没有了精神,规则狗屁都不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12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盟,不能提起上诉;这是奥运精神?
热度 1 ssglwu 2012-8-4 09:21
吴国林 8 月 2 日 晚场地自行车团体竞速赛中,决赛中,中国女队战胜德国队得冠军,但被判犯规,获得银牌。赛后,中国自行车队向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自盟提起申诉。。然而 《自行车委员会的决定》公报称 ,任何队伍都不能对裁判组的决定提起申诉,这就意味着中国自行车队的申诉被驳回。同时中国队由于 2 日比赛后有成员站到裁判台上被处以 200 瑞士法郎的罚款。 现在我要问一问: 德国队可以提出申诉,获 得金牌,而中国队不能上诉?而中国羽毛球按规则进行比赛又被罚出?英国自行车男队涉嫌“假摔”。如此等等。 还能说什么呢? 就是美国、欧洲等所谓发达国家这些老国,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因而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对中国,什么规则、什么奥运精神、什么公正、什么正义、什么平等等等,都是他们说了算? 我看,当务之急是: ( 1 )万众一心发展具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发展推动创新精神的教育(要从小学抓起!) ( 2 )该出手时坚决出手,南海是可以出手的! 自盟:攻击行为将受制裁 中国没尊重官员指引 http://2012.ifeng.com/others/detail_2012_08/04/16547925_0.shtml 新华社伦敦 8 月 3 日奥运专电 ( 记者刘宁王亚宏 ) 伦敦奥运会组委会 3 日发表一份《自行车委员会的决定》公报称,任何队伍都不能对裁判组的决定提起申诉,这就意味着中国自行车队的申诉被驳回。同时中国队由于 2 日比赛后有成员站到裁判台上被处以 200 瑞士法郎的罚款。 该公报称: “ 对于颁奖典礼,为了尊重比赛和避免延时,所有的队员必须穿着比赛服参加颁奖典礼。同时提醒所有参赛队伍: 首先,在比赛期间,队内任何人员不得登上裁判台;其次,所有对于结果的问询必须在赛后进行;第三,对于裁判组的最后判罚不接受申诉;第四,队内任何成员不得站上发令台、过道、斜坡和栅栏。 ” 在对中国队的处罚里,公报称, “ 对于比赛中的行为,对志愿者、工作人员和官员的攻击行为都将受到制裁。中国队由于没有尊重内场官员的指引 ( 站到了裁判台上 ) ,罚款 200 瑞士法郎。 ” 在 2 日晚的场地自行车团体竞速赛中,中国女队在决赛战胜德国队的情况下,被判犯规,获得银牌。赛后,中国自行车队向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自盟提起申诉。 伦敦奥运会自行车委员会由国际自行车联盟 (UCI) 官员组成,负责赛事运作。 ( 完 )
个人分类: 杂记|3574 次阅读|1 个评论
假设于洋王晓理没有消极比赛
热度 82 xuzhengji 2012-8-2 15:43
现在我们来假设,于洋王晓理在中国奥运代表团和李永波教练对奥利匹克精神的深刻理解下,敢打敢拼,顺利的取得了小组第一的成绩,进而和另一对中国选手火拼。这样消极比赛的事件就不会发生。这样符合奥运精神的行为,会不会得到中国的体育迷和广大网民的理解呢? 比较可能的结果是,熟悉赛制的体育迷会骂中国羽毛球队不懂规则,而于洋王晓理会被冠以没有团队精神的帽子。更重要的是,中国至少会少一枚奖牌。按照固有的思维,多或少一枚奖牌,对于中国羽毛球队来说,是评判这次出征伦敦奥运战绩优劣的重要标志,关系到上级领导对教练和整个团队训练效果的评价,关系到奖金的多与少,更关系到中国社会对羽毛球队的关注度。 从 1984 年洛杉矶中国首次全程参与奥运会以来,中国的民众逐渐认识熟悉了奥利匹克,在各个体育项目普及程度远不如今天的时间里,每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奖牌数是最受民众关注的。从洛杉矶的奖牌榜第四名到北京奥运的金牌数、奖牌数第一,这样的成绩反映出了中国体育水平的稳步提升,体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每次国歌响起,伴随着国旗升起,感动落泪、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的不只是运动员本人,还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在和平年代,奥利匹克成为了最能让人热血沸腾的一种图腾;只要全力拼搏取得了胜利,为“国家利益”而战,运动员便会得到举国上下的赞美与肯定,成为国家的英雄。发扬“奥运精神”甚至成为了激励人们去勤奋工作的思想动力。 随着金牌越来越多,中国的竞技体育地位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重要。创业容易守业难,夺冠和突破容易,可难保次次都能卫冕。一朝夺得金牌,下次如果没能保持,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难免受到很多质疑。在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和强国的今天,国家的形象得到了多少提升?我们缺的是奖牌的数量吗?我们其实早已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帽子,现在的中国和 1984 年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变化太多了,金牌和奖牌再多,对于中国人的激励,都不如“消极比赛”,“没有奥运精神”这几个评语更能敲打中国人的内心。 估计大部分网友和我一样,非常同情于洋王晓理,认为她们两个是非常有团队意识的,是爱国的。假设没有奥委会的处罚,相信很多国人还是会支持为了团队的利益而“合理利用规则”。她们按照教练组的安排,不顾观众的嘘声和倒彩输掉这场比赛,只为了队友能多拿一块奖牌,而处罚决定下来以后,最受伤的却是她们,而不是当初作出这个决定的教练组甚至是中国体育代表团。 归根结底,在奥委会处罚之前,很多人把奥运精神和金牌奖牌等同了。认为多拿奖牌就是实践了奥运精神。在很多情况下,两者确实没有矛盾,而在本届奥运的女双赛制里,这个矛盾活生生的摆在了中国羽毛球队的面前,摆在了李永波面前。相信他在作出消极比赛的决定前也是做了不少的权衡。在他的心里,也一定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不应该对李永波太多的口诛笔伐。我们应该也扪心自问,如果我是他,我当时会不会也这么做? 这个处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重温什么是“奥运精神”。奥运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而不是假球。 顾拜旦在 1936 年奥运会演讲时也说过: “ 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 ” 没有了努力争胜的比赛显然违背了奥运精神。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考虑 什么是真正的“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就是重要的国家利益,以金牌奖牌数量来衡量国家形象是片面的。在伦敦,国家形象更多的是对奥运精神的正确理解,去塑造中国在奥运赛场上真正的大国风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712 次阅读|100 个评论
羽球与科研:规则可以利用,但不能忘记大前提!
热度 1 wangxh 2012-8-2 15:12
今年的伦敦奥运会时间很好,适逢中国放大假——接近2个月的暑假。一边喝茶,一边欣赏中国健儿摘金夺银,很是爽快啊! 可是,总有人给别人制造不快。 先是一群大人把“失败的罪责”推卸给一个17岁的小姑娘——俺已经把他们臭损一顿。领队是什么职位?领队不仅仅是领导、挣工资比别人多、他人面前人模狗样,领队是在关键时刻“承担领导责任”!那教练又是什么?教练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技艺”,而是像导师一样,困难时刻替运动员顶起一片天!因为无论干什么职务,不仅仅有规则,更有大前提必须遵守! 又是组委会“上下挂国旗”给中国人制造不快。无论有意无意,挂错国旗的确是工作人员的责任,但工作人员代表的是组委会,他们的任何纰漏都是组委会的责任。奥运会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形式当然是竞争,但其最终目的却是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也就是“奥运五环旗”精神及其神圣所在。 昨天有爆出“合理利用规则”输掉比赛——这是合理利用规则吗?这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非常赞同中国代表团的处理——“不申诉”!对,堂堂大国、煌煌民族,怎么能为自己的过错找借口呢?规则的头上有一把利剑——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大前提——“高尚的竞争”。这是对祖国人民、现场观众最大的尊重与礼貌!金牌吾所欲也,脸面吾所爱者! 李永波就是李永波,够担当、够爷们儿!(单指其承认错误) 骂完体育,突然想到了我们教育、科研...... 有人为了教育GDP,利用了规则,是否也已经忘记大前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四有”新人? 有人为了科研GDP,利用了规则,是否也已经忘记大前提——科研的目的是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合理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有人为了教育产业化GDP,利用了规则,是否也已经忘记大前提——被培养的孩子们是不能当作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摇钱树”的? 有人为了科研项目GDP,利用了规则,是否也已经忘记大前提——科研经费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的,不是用来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的? 有人为了SCI GDP,利用了规则,是否也已经忘记大前提——发表论文是水到渠成的“思想的自然流露”,是对揭示大自然奥秘的如醉如痴、对与人分享新发现的激动与疯狂......而不是为了造论文而“做论文”? 哈哈,俺老倔又骂了一圈。现在轮到您拍砖啦,越多越好,俺想自己盖房子正愁没有砖瓦呢!
个人分类: 心之悟|3075 次阅读|1 个评论
奥运羽球“让球风波”:无话可说,不说不痛
热度 1 seoal 2012-8-2 12:19
当伟大的总教练李永波先生站起来给全国人民道歉的时候,我突然笑了,因为再次验证了江湖上的那句话:林子大了,啥鸟都有! 有很多科研项目还有其他事情,都被我搁置了,一个上午,都想写好这篇博文,关于奥运羽球的让球风波,因为觉得有些话憋在喉咙里,更是憋在心里。可是,打了几个字,又放弃,然后继续打字,如此反复几次,费了好多时间。之所以如此反复,是因为玩科研的通病吧,就是无论写什么文字,一定注意引用参考文献,否则,就没有证据的意义。于是,反复了查询了过去几天的报道,却又因为天热,烦躁无比,又想放弃,因为觉得:有这么多的功夫去查询参考文献,也许,我都能写出一篇本学科的超低级别的SCI了呢。所以,是无话可说,只是,又觉得,有些话,真是不说不痛,说了也痛。 先说说说我的回忆,试着在回忆这几天的新闻媒体报道中,去提取这个事件的关键词:最开始,新闻媒体报道说,中国和韩国女双的羽球因为消极比赛引得全场观众6000的嘘声(这里可以提取关键词:消极比赛、6000嘘声、观众),接着是诸多门户媒体引开展的讨论,诸如奥运体育精神、竞赛规则,甚至还回顾了李总教练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对于让球战术的自我得意(这里,可以提取关键词:李总、媒体舆论、奥运精神、竞赛规则、李总2004让球),然后是国际羽联出场,开展调查,举行听证会,决定取8名运动员的比赛资格,逐出奥运(这里提取关键词:国际羽联、取消资格),最后是有的上诉有的不上诉,李总发表面向全国人民的道歉,运动员的不甘心(这里提取关键词:国家、李总2012道歉、运动员、态度),当然,在伴随其中及前后的,还有媒体的继续讨论以及广大网民的调查等等若干,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态度,合理利用规则,以及违背奥运精神(这过程可以提取关键词:争论)。 “我一向很讨厌争论,因为它总是让讨论无法继续。”,我忘记是谁说的这句话了,只是印象深刻,是前几天在机场买的一本杂志上看到的,究竟是Vista杂志还是环球视野,给忘记了,只是我记得的这句话,应该是没错的。只是,我想,我想要说的话,还是带有争论情绪的,虽然一种尽量参与讨论的心态去阐述,阐述的要点就是那些关键词的组合及其相关言论: 1)行为主体界定:从上述简要回忆中,我们可以迅速梳理出几个行为主体,也就是“人”,他们分别是:国际羽联、运动员、李总、新闻媒体、网民、观众。 2)心理关系的确定:所谓心理关系,我的定义就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以及自己的心态。一定要声明一点,这个心理关系,指的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思考,也包括对这个事件的思考。 3)争论的焦点:就是整个事件中,我们站的队伍,俗称站队,例如,红方代表“奥运精神维护队”、蓝方代表“合理利用规则队”,黑方代表“关我屁事,我是打酱油队"。您是哪个队的? 从上述三点对主要关键词进行划分后,我们自己去想想这个事件,我也只是表达的观点,基于“我不是流氓我也怕谁”的非王朔原则,谨慎言论: 奥运精神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运动员是有国籍的。在三国时期,曹植说“本事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现在吟诵起来,假若闭上眼睛,回味一下当时情景,仍然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潸然潸然潸然,兄弟相残,何其之残忍?即使看现在的古装剧,其中最绝的一个反间与复仇方式,就是混入对方队伍,想法搞得对方兄弟相残(诸如木府风云)。当然,这不是关键,也不是结局,因为,兄弟相残,永远都是螳螂捕蝉的状态,兄弟相残也只是“潸然潸然”。结局是在兄弟相残之后的“黄雀在后”,即要独自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那才是结局,赢了尚好,倘若输了,即使无比英雄般的扶剑而亡,也更多只是“泪下泪下”。倘若能预知如此,又何必当初?从这点来说,预知到兄弟相遇的前提下,尽量不想残,也许,可以理解。 国际羽联说,违背了奥运精神,违背了比赛规则。我想说,你脑残。谁是规则的制定者?当初设计这个制度的时候,就没有想到这些么?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没考虑到?就是在极具影响力的欧冠比赛,或者某个足球超级赛事,都会出现让球或者默契球的假象,现在,你说违背了叉叉规则,操蛋,当初你干嘛去了?记住,不论人性如何,这个制度是你设计的,就就该承担后果。你下台一鞠躬,轻易毁掉8名运动员,你真轻松与伟大!对了,你们都没下台,也没鞠躬呢。为什么听不到国际羽联对于规则制定的道歉?为什么听不到你们的反思声音?你们设计小组赛,不也是为了增加观众场次么?你们增加了运动员的体力付出,然后呢?一群肥头大耳,不谋朝堂之事,tm的! 李总说,给全国人民道歉,因为对规则没掌握。更操蛋,李总,你咋变了呢?一个总教练,居然说对规则把握不透彻。不,错了,你是霸气侧漏,无视规则。把您上升一下,您真的领导方式真的很“中国”。对于规则,都是如此不在意?哎,想起韩寒说的那句话,叫什么来着? 运动员们,你们呢?很是同情。 说说我们自己吧,如果我们代表国际羽联,我们是现场观众,我们是李总,我们是运动员,我们是媒体,我们应该会想写什么? 国际羽联的人,您可以一鞠躬滚蛋了。 最亏的是现场观众吧,花了自己的钱包,却看了一场消极的比赛,你们是最大受害者! 最赚的是新闻媒体吧,天天这么多版面,又是报道,又是评论,肯定很爽吧? 最痛的是运动员吧,那么多利益纠缠在一起,别人的自己的,国家的集体的,你们担子太重了…… 再谈谈奥运精神,这个据说是很神圣的精神,是整个道德体系的脊椎,可是,那些讨论这个奥运精神的“行为主体”,我挺怀疑他们是否有资格去讨论…… 后面的话,先不说了,吃了一顿午饭,给忘记了。我记得去吃午饭之前,还打着腹稿呢……
3536 次阅读|1 个评论
乒乓球女单决赛的裁判,有奥运精神吗?
热度 6 ssglwu 2012-8-2 08:52
吴国林 奥运精神,不能脱离人类的正义与公平精神。乒乓球女单决赛的裁判显现是没有这一精神的,有公正与正义? 伦敦时间 8 月 1 日,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在两位中国选手丁宁和李晓霞之间展开。原本是一场精彩的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没想到却以两位队员的哭泣告终,中国队将士纷纷指责裁判毁了比赛。 那裁判就是一个白痴。 如果说,羽毛球队员合理利用规则进行避让,那是对规则的尊重,那么,为何丁宁发球老被裁判指责? 说穿了,西方人还是跟在西方人之后那些人,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因此,中国人自身需要反思,将自己的科学技术搞强大,掌握和创新核心科学技术。这才是正道,届时,我看还有几人说“不”!
个人分类: 杂记|5206 次阅读|9 个评论
奥运精神需正确发扬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8-1 09:37
奥运精神需正确发扬 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 不仅体现于体育,也更适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 特别是,它在明确、合理的规则下的,公平竞争、拼搏精神、追求极限, 更有广泛的意义! 全球竞技,更显国家、民族精神! 需要发扬奥运精神! 毛泽东精辟地对提出了对体育的要求: “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 。 更明确了体育运动应“增强人民体质”的目标。 因此,在体育方面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还必须注意其根本目的。 在竞技规则、训练方法和要求上,还应充分考虑到:“增强人民体质”,避免造成伤害! 需要正确发扬奥运精神!
个人分类: 其它|1729 次阅读|2 个评论
“奥运精神”“世博精神”不可能被移植克隆为大学精神
lgmxxl 2010-10-22 09:22
在今年 C9 联盟的会议上,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 教授的发言给人以信心。他指出中国一流大学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由之路:在当今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必须倡导和践行返璞归真的大学文化,才有可能展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和文化精神,才能与其声誉和社会期望相适应,并让世人受到鼓舞,感到希望,影响和改变整个社会风气,也才有可能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中展现中国大学联盟的整体实力。我认为陈骏校长的发言点中了中国大学发展的命门,找到了中国大学走向一流大学的命门把手。但对这位相信精神力量的大学校长下面的话,我则不敢茍同。陈校长认为:如果能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精神和世博会精神迁移到 C9 联盟文化精神的创建之中,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我不是说大学精神不重要,而是说大学精神不可能像奥运精神、世博会精神那样去建设,一句话,奥运精神、世博精神不可能被移植克隆为大学精神。 其一,内涵不同 奥林匹克精神有专门的含义,《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 世博会精神即:理解、沟通、欢聚、合作追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 2010 年世博会主题。陈骏校长此处的奥运精神和世博会精神应该是北京奥运精神和上海世博会精神,是指在奥运会、残奥会和世博会的筹办和开办过程中,广大奥运、残奥、世博筹办工作者表现出来的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其二,生成时间不同 北京奥运精神和上海世博会精神均是一次事件发生、发展、完成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从建设开始到最后精神形成不超过十年。而大学精神形成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树,百年树人。前者是一次事件精神,后者则是百年之功。普适意义上的大学精神形成时间已经超过千年,个别意义上的大学精神,也是经历了数代大学人的努力才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一个建校几年的大学,是不可能枉谈大学精神的,谈了也不会取得普遍认同。 其三,建设主体不同 北京奥运精神和上海世博精神都是举全国之力在奥运建设、世博建设中所形成的精神,其形成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而大学精神的建设则是独立的大学,没有那所大学是举国之力开办的(柏林洪堡大学虽有这味道,但从人力、财力、物力、制度支撑方面看也不具备举国之力的条件)。中国大学也是如此,最多是一些重要的、重点的大学得到了更多的资助。大学建设、大学精神建设从来没有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全社会的投入和保障。大学精神的积聚是大学人自己的事情。 其四,建设模式不同 北京奥运精神和上海世博精神是一次事件中形成的精神,有很强的时效性,具备轰轰烈烈的特点。大学精神则是大学长期历史发展积淀而成的,具备扎扎实实的特点。大学发展必须遵循大学发展的逻辑,必须尊重学术规律,只有扎实的、长期的积聚才能形成独特的气质和价值追求。 百度百科 . 奥林匹克精神 .http://baike.baidu.com/view/76127.htm 北京奥运精神 .http://youa.baidu.com/item/ 41a 4402058368e1324af09bb 刘宝存.何谓大学精神 .高教探索 .2001(3) : 13.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352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精神
caoman 2010-8-18 11:07
08 年北京奥运大获成功,世人对中国刮目相看,奥运精神喷薄而出、誉满全球,激励着每一位中国人; 60 周年国庆盛典精彩震撼,激发了国人强烈的爱国热情,阅兵精神不胫而走、四海相传,自豪着每一位中国人。今天又喜闻中国经济总量明年将取代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成功、震撼、喜讯捷报频传,不禁自问是老天格外眷顾中国吗?显然不是!是源于奥运精神、阅兵精神都是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的核心是大团结。在天安门城楼前赫然写着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历数中国近年来在国内、国际上取得的大成就,无不是在全国人民大团结、与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基础上实现的,如北京奥运会、抵抗非典、抗洪抢险、国庆庆典、稳定发展、 56 个民族和谐相处等。虽然说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但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就是一只傲然腾空的巨龙,中国人善于集中力量做大事。 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大爱。无论在国家大事、还是在国际大事上中国从不不吝啬。仅 1950 年到 2003 年,接受中国援助的国家已达 146 个,帮助建成了 1740 个项目,累计派出援外工程技术人员约 55 万人次。在金融危机席卷全世界时,中国成为稳定世界经济、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力量,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在汶川大地震中,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共接收捐款六百多亿元人民币,灾区得以迅速重建。爱国无界,大爱无疆。 中国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大恒。即忍辱负重、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中国人自古以来以卧薪尝胆自勉,十年磨一剑,今日锋利始出。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命运多舛,就改革开放以来,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台独分子不断叫嚣,藏独分子伺机打砸抢,日军驻兵钓鱼岛附近,韩国意淫中国文化,这一切都让国人愤怒。但是,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从不主动挑起战争,为的是赢得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并推动伟大的事业。中国精神(大团结、大爱、大 恒 )铸造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中国人取得的成就彰显了 中国人的崇高和伟大。中国精神是崇高的,中国通过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社会的事业是伟大的。发扬中国精神从每一位中国人做起,从我做起,从我对我所在团队的融入与贡献、我对身边人的关爱、我对事的有始有终做起。
个人分类: 随笔|1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0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