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陌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惯性
pingguo 2020-9-22 11:34
我们习惯于忧伤与焦虑, 认定自己处在生活的风暴里, 芝麻大的事由, 我们便要开怀畅饮,如遇世界末日。 我们习惯于站在一旁, 为生活打分, 做出一时的评判。 我们在生活之外谈论着驾驭生活。 浩瀚星空, 星光无数, 只有一束光用于点亮两个人, 可是我们未加珍惜。 我们看中的是一些可以触摸的东西。 我们以为对自己了然于心, 对爱了然于心, 在爱情到来之前匆忙写下判词。 我们甚至已经忘记, 爱的事物,它永远陌生。 2020-09-21
个人分类: 诗歌|1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熟悉又陌生的火灾
dfedhw 2017-1-5 13:37
火灾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一种已存在了上千年的现象。然而,火灾对我们来讲又是陌生的,因为它的速度一直在发生变化,而我们的灭火速度未能跟上它的节奏,灭火手段基本还是原地踏步,致使其一度肆虐。 往往我们会更多地关注到一项灭火技术的有效性,却很容易忽略这项技术在具体条件下实施起来的快速性,静态的火好灭,建筑空间内动态的火却没那么容易,再延伸开来又涉及到选择性、灵敏性及可靠性,综合而言就是实用性。日常生产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一幕就是:火势熊熊,灭火工作却迟迟难以展开,又或者是:灭火进行到一半,却由于灭火剂的断供而掉链子。 当第一道防线被火焰轻易“撕开”,我们还会投入更多的补救措施,于是,我们开始逐渐接受这一现实,很难再回过头来进行深究,技术的缺陷只因为责任追究被遮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当技术原因被归咎定格为管理原因,思维也就无法再回到原点。 灭火技术林林总总,却少有能在复杂危急关头,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将绝大部分初始火灾掐灭在萌芽状态,于是,后续又衍生出更多更复杂的新技术,但是,由于先机尽失,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在上述基础上,加之起火周期的不确定性,防火灭火整体经济成本的考量,导致更难有一项灭火技术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因为灭火尤其需要的是简易而且高效。 我们以为熟悉的,其实并不熟悉,反倒越来越陌生,陌生使得我们被火灾远远地抛在后面,越来越被动,我们需要更多地去认清自身的问题,而不光是火灾的问题。
1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被时间打磨
热度 1 pingguo 2015-2-28 21:16
我们被时间打磨,发出各自的声响, 就像风吹在树叶,窗帘或心弦, 不只是嚓嚓的摩擦的声响。 羊年初五,我见到你脸上的陌生, 被时间打磨的陌生。 不适合用新鲜去形容。 我想起上一个羊年, 你眼里的另一种陌生。 对此我说不出话来。 潜伏于岁月的幽灵, 此刻正在散步。我被撞得眼冒星光。 这让我觉察,时间即上帝。 对此我说不出话来。 假如我腾出手,我将会打磨时间, 我要做得跟时间一样。这不是幻想, 这是我能做的自然的回响, 如牛顿描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在我触碰缪斯的一刻缪斯也触碰我, 我们之间有爱力,万有的爱力。 我将在漫无目的的抒写中到达目的。 2015-02-18
个人分类: 诗歌|1725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生若只如初见
renlimin2012 2014-8-28 10:57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不知,不识,不相谈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不简,不繁,如丝连 陌生中蕴含熟悉 熟悉中夹杂陌生 原来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 愿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个人分类: 情感随忆录|19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和陌生的异性交配
热度 6 smallland 2012-8-7 16:31
一个年轻美貌的雌性朝你(假设你是雄性)走来,面带微笑,介绍一下自己,唐突地问你是否愿意陪她过夜。 这 种好事并不多见,或者根本没有--除了红灯区。上世纪后期有人做过类似的实验,结果是超过2/3的雄性愿意接受陌生雌性的offer,而雌性愿意接受的几 乎为零。后来,不同的研究者重复实验,结果大同小异--譬如,一个法国实验结果是,如果雌性相貌一般,能被接受60%,如果貌美,能被接受超过80%。 这 个结果本身不用什么理论解释了,前面若干次提及。对于雄性,尽管突兀的offer好像是天上的馅饼,但因为交配成本很低(当然有时会成本很高,譬如已经有 了一个很诱人的date,或者会有家庭、事业上的巨大损失,所以许多雄性会拒绝),就宁可信其有吧。对于雌性来讲,尽管“解放”了近半个世纪,如果雄性连 一杯象征性的咖啡都不提供就想交配,不管他长的多帅,那肯定是疯了--这不符合原始的交配逻辑嘛,至少是不按常理出牌。雌性这么做,就不会让人有这样的联 想,并且,很可能是相反的联想--这女人肯定不一般。 关 于casual sex,雌性不是不想或不做,而是至少要熟悉一点(譬如凤姐对奥巴马总统和萨科齐总统就很熟悉)。一起喝杯咖啡,聊一聊,至少能知道他不是个疯子。根据人 类的生殖特征,雄性肯定比雌性的交配更随意,但在某些情况下,两者的差异并不是很显著--譬如安全,譬如优秀基因的诱惑,等等。 关于此类问题,进化心理学能提供功能(进化功能)上的解释,而心理学的解释可能仅仅是“have a good time”的冲动--其实,这就是机制问题。
7651 次阅读|14 个评论
所有的悲伤来自熟悉
热度 1 pingguo 2012-1-10 14:39
所有的悲伤来自熟悉 风,陌生的风,来自 陌生的地方。我需要一些 冰凉,来无影去无踪 我要去那陌生的风的故乡 我所有的悲伤来自熟悉 我宁愿陌生的东西到达我的直觉 曾经常来常往的爱、友谊与批评 被替换为欺骗、冷漠与恐吓 我要去那陌生的风的故乡 我所有的悲伤来自熟悉 点评:悲伤来自熟悉,来自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来自习惯、传统、文化,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这首诗也许第一次把它说出来。 围绕故乡用我的月光 一 我走过芦苇 芦苇也走过我 我沉浸于湖水 湖水也沉浸于我 二 银杏之黄为我铺路 我赤裸着还原自然之美 三 我围绕故乡,用我的月光 故乡以芬芳之音围绕着我 点评:表面上书写人与自然的关系。教给我们爱,让我们信仰爱,唯有爱本身才能做到。
个人分类: 诗歌|2456 次阅读|1 个评论
熟悉的陌生人与陌生的熟人
JYH64J98Y99H 2010-9-5 16:44
据有的学者研究,将“熟人”提炼为学术概念,始于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而最早对陌生人进行研究的是德国学者齐美尔教授,他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现代社会是由陌生人构成的社会。生病了,不认识的医生凭着他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修养为素不相识的病人看病。衣食住行,在一个商业化的社会,均由不相识的人提供保障。这样的社会强调理性,强调规范,强调效率,它需要按章办事,需要按程序运行。善解人意的、酸不溜秋的、偏执叫板的、神神叨叨的、哭笑不得的,一切的一切演奏了陌生世界进行曲。 其实,学术可以成为一个饭碗,但它不为学者所独享。有的人自以为是,以为出了两本书,发表几篇文章就有多么了不起。个别人错误地理解道德,错误地理解道德精神。假若有人可能无意地伤害了你,如果你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选择故意伤害别人,还妄谈什么道德?在我看来,道德、法律、舆论跟武器一样,都有可能伤害别人。有一段时间,国内的学者们讨论道德底线,普遍认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很耐人寻味。求真是一种可贵的学术精神,宽容则是一种可贵的学术境界。“有为”是一种作为,“无为”则是一种境界,甚至包含着更大的作为,往往是皇上才更喜欢“无为”的牌匾吧。具有求真精神、勇往直前的学者是值得敬佩的,但一个人到了近乎吹毛求疵、得理不饶人的份上也是挺可怕的。严于律己,值得称道,同样要求别人,就近乎苛刻了,别人惹不起你,总可以躲得起你吧。 季羡林先生在2001年2月21日写就的《知足知不足》一文中写道,“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这能算得上聪明吗?——狂傲恣肆,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枚毛锥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的。”季老说到的人今天依然很多,很像一种流行的疾病,大有年轻化趋势。有些人直接被老百姓称为烧不熟的、煮不烂的家伙。鲁迅兄弟为什么翻脸?原因很多,我个人以为他们明显地理由他们是他们的性格太相似了。人人皆可从事一些学术探索,水平高低是另外一回事。重要的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感受、视角,反倒有独特的价值。 因为网络,因为工作,因为生活,我们常常结识了一群陌生的熟人,同样,我们也会因为工作,因为生活,有一些熟悉的陌生人。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青年男女,因为某个机缘,情投意合,又因为某种变故,而反目成仇,耿耿于怀,形同路人。有的人有一见钟情的幸运,有的人有“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的感慨。快意恩仇,不一而足。同门师兄师弟、师姐师妹,来自五湖四海,彼此从对方中发现了自己的身影,惺惺相惜,标准的同行是一家。又因为某个场所的论争,某个项目的争取,某个署名的前后,某个分配的不均,闹个不欢而散,从此分道扬镳,或恶语相向,或熟视无睹,应验了一句老话,同行是冤家。同行到底是一家还是冤家,取决于彼此的对待,有时还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因素。同一部门的同事,因为价值取向的不同,闹翻了天,撕破了脸皮的也大有人在。你认为他平庸无能,他认为你惹是生非;你认为他抄袭剽窃猖狂,他认为你不切实际幼稚;你认为他耍小人伎俩,属于“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他认为你缺乏生存技能,不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 环顾四周,总有一些被社会认可的成功人士,当一个人知道他们的全部之后,至少有一些人所谓成功便显得有点滑稽可笑,甚至可以鄙视。因为昼夜兼程追逐成功,他比别人多苦了,多劳了,多吃了,也多喝了,大家都知道这一面,大家往往不知道的是他的另外一面:他可能被拘留了,可能被关押了,或者已经丧命了,还有一些人正在通往哪个方向的路上。 他可能因为抄袭剽窃了,所以成果丰硕了,所以课题众多了,所以经费充足了,所以提拔重用了,他留下了副处长、处长、书记、副校长的成功轨迹(诡计),他终于可以在他的名片上写上与政府要员级别相当的“同志”了。他可能会得意地说,“教授算狗屁”,其实,知道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才算狗屁教授。 只要社会有漏洞,坏人就有能量,坏家伙的成功舞台甚至可以更宽更大。如果所谓的纪律委员会解决问题的态度更认真一点,解决问题的视阈和思路更宽广些,可以真正过滤人渣,偏偏他幸运地遇到了朱(猪)书记,蒙混过关。有一句话说得好,“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滚烫的爱恨情仇,经过岁月的风雪雨霜,冷却了,凝固了,冷漠了,仿佛火山爆发后生成的岩石一般。 有的部门,表面平静,实际上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状况大有人在。缺乏同舟共济的职业共识,缺乏科学公正的价值坐标,缺乏肝胆相照的理解与沟通,原因不一而足。没有什么爱可言,甚至也没有什么恨可言,有的只是司空见惯,有的只是平淡冷漠。 经过生活的洗礼,经过工作的锤炼,一些熟悉的人更加熟悉了,甚至亲密了,另外一些人则更加陌生了,冷漠了,甚至冷酷无情了。隔着生活光怪陆离的哈哈镜,人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卑鄙者”高尚了,“高尚者”卑鄙了。有时确实就是,有时则不全是。 与之相反的情况,则是熟悉的陌生人。有一些人,我们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们有过充分友好地交流,但是,如果面对面走在马路上,我们一定会擦肩而过,因为我们并没有见过面。 有一位老师,因为工作与我们邮件往来多年不断,彼此鸿雁传递情谊,嘘寒问暖,一直没有机会谋面。在一次会议上,终于联系上了。颇有些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的感慨。正午时分,我们聚会在一起,晚上酒会,我们又选择在一桌,随后又一同喝茶聊天,都已经子夜时分了,我们还在杯酒言欢、推心置腹呢,简直就是相见恨晚了。也许,少了些磕磕绊绊,省略了些繁文缛节,在彼此的心目中,都保留了对方的美好。这不正是我们所熟悉的陌生人吗。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4935 次阅读|3 个评论
陌生的校园,陌生的人,陌生的我
liangqunlu 2010-8-18 17:50
我已经回到学校了,算起来今天是第4天了。 校园变得陌生,放眼看不到熟人,我有点晕眩。 可能是以前顺畅惯了,突然地,吃饭找不到人陪,想抱怨的事没人听,宿管老师理都不想理的态度,宿舍网口都被毁了等等之类的小事,弄得好影响心情。 临时宿舍住的几个同学,都是来自于个地方农大的,前天还有一同学义愤填膺的数落着农大这不好,那不好的,还有人不知道竟然有博士研究生这一回事,连SCI是啥都没有听过,这样的小事,连连续续的,也让我再一次不喜欢这些外校的同学。估计在大学里,都顾着考研了,连四处游荡,玩的时间都没有了。见识少了很多,连天高地厚都不知道。 实验室的事,也让我有点崩溃,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事,打扰是多余的,只怪我懂得的太少。自学成才也是离我那么遥远。有时候我甚至在想,多接触下去,会不会让我真的体会表里不一的悲哀。在很长的时间内,我都是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随便一个小山坡,都会让我不知如何。 我失落,我伤心,我委屈,我悲观,这原本就是我。
个人分类: 生活|27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