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震趋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夏威夷群岛MW6.9级地震是“愣头青”吗?
qsqhopeiggcas 2018-5-6 15:07
据 NEIC 报道, 2018-05-04 在夏威夷发生 M W 6.9 地震,参数如下: M 6.9 - 16km SW of Leilani Estates, Hawaii Time 2018-05-04 22:32:55 (UTC) Location 19.370°N155.032°W Depth 5.0 km 这个地震发生在哪个地震区?是神马事件呢?我们之前的预测 / 预判靠谱吗?介个嘛,咱得以事实为准绳,以“白纸黑字”说话。 该震发生在我们命名的夏威夷群岛地震区(图 1 )。 图 1 夏威夷群岛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V2.0 版) 一、 第一次震情分析( 2015 年) 对该地震区未来震情预测结果如下【 1 】:标志性地震震级: M W 7.2~7.5 ,为 M W 7.5 级的可能性大;震中位置:北纬 20.6° ,西经 156.1° ;震源深度: 5~20km ;发震时间窗口:中长期。预计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该区还将发生不超过 M W 7.0 的 preshock 事件。 二、 第二次震情分析( 2016 年) 在 2016 年,发现以前的研究存在很多问题,故重起炉灶,基于对地震区划分、地震周期等脱胎换骨的认识,重上井冈山,重新分析了环太平洋地震带各地震区地震趋势。对重新划定的 V2.0 版夏威夷地震区,在论文中给出了如下分析结果: 对该地震区未来震情预测结果如下【 2 】:标志性地震震级: M W 7.1 ;震中位置:北纬 20.6° ,西经 156.1° ;震源深度: 5~20km ;发震时间窗口:中长期。 预计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该区还将发生不超过 M W 6.9 的 preshock 事件。 三、 地震类型判别 在 M W 6.9 地震发生前,该区已临近临界状态。从震级上看,该震所属地震类型有如下两种可能性: ( 1 )为 preshock 或 foreshock (临近标志性地震的 preshock 称之为 foreshock )事件,这与我们上述 预判 结果一致; ( 2 )为标志性地震,因为 CBS 监测值与临界值之间误差较小,且符合我们提出的震级约束条件。亦可看出,四要素 预测 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不大,可认为相当凑合。 如果不考虑地震类型,换成“民科”或不严谨的科学家伙,早就“认领地震”宣称自己“成功预测”啦,但作为严谨的科学家伙,必须客观、慎重地评判自己的预测分析结果。 其实,关于地震预测,最最最重要的是预测理论和方法,次之是预测结果与实际地震参数的对应情况。方法完全不靠谱的为“瞎蒙”,没有方法而事后“认领地震”的说耍流氓也不为过。 自从 2016 年我们完成全球各主要地震区的震情分析后,地震们都在按照我们发现的规则和规律有序运行,迄今无一例外。嗯,狐狸嘛确实很狡猾,但那是遇到 1 班人的情况,若遇到 2 班人会怎样呢?元芳啊,可别为了加 10 分又抢答呀。 参考 ISC 提供的如下参数知,该震为 preshock 或 foreshock 事件的可能性较大。 EVENTID,AUTHOR ,DATE ,TIME ,LAT ,LON ,DEPTH,DEPFIX,AUTHOR ,TYPE ,MAG 611928827 , ROM ,2018-05-04,22:32:59.73, 19.6523,-155.1230, 0.2, ROM ,Mwp 6.6 MOS MS 6.4, IPGP Mw 6.8 NEIC M 6.9 GFZ mb 6.2 AUST Mwp 6.4 四、 未来地震趋势 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夏威夷地震区未来震情不外乎有以下三种可能性: (1) 若 2018 年 5 月 4 日夏威夷群岛地震为 foreshock 事件 图 2 示出了该地震区当前地震周期经误差修正后标志性 地震 之间的力学联系。 根据夏威夷群岛 1938 年 1 月 23 日 M S 6.8 地震 发生前的 CBS 值,可较准确地连续预测到 1951 年 8 月 21 日 M S 6.9 地震 与 1975 年 11 月 29 日 M S 7.1 地震 的临界 CBS 值。根据秦四清等 (2014) 提出的主震事件判识原则, 判断该区当前孕育周期存在第 3 锁固段,当被加载至峰值强度点时,应发生标志性地震。 截止到 2018 年 5 月 5 日 ,该地震区 CBS 监测值约为 8.77×10 8 J 1/2 ,已到达临界值。对该地震区未来标志性地震预测结果为:震级: M W 7.1-7.5 (略有调整);震中位置:北纬 20.6° ,西经 156.1° ;震源深度: 5~20km ;发震时间窗口:中长期。 图 2 夏威夷群岛地震区 1918.11.2-2018.5.5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当前地震周期)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L ≥5.8 地震;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2) 若 2018 年 5 月 4 日夏威夷群岛地震为标志性地震 图 3 示出了该地震区当前地震周期经误差修正后标志性 地震 之间的力学联系。 根据夏威夷群岛 1938 年 1 月 23 日 M S 6.8 地震 发生前的 CBS 值,可较准确地连续预测到 1951 年 8 月 21 日 M S 6.9 地震 、 1975 年 11 月 29 日 M S 7.1 地震与 2018 年 5 月 4 日 M W 6.9 地震 的临界 CBS 值。根据秦四清等 (2014) 提出的主震事件判识原则, 判断该区当前孕育周期存在第 4 锁固段,当被加载至峰值强度点时,应发生标志性地震。 截止到 2018 年 5 月 5 日 ,该地震区 CBS 监测值约为 8.77×10 8 J 1/2 ,远离临界值 1.24×10 9 J 1/2 。对该地震区标志性地震四要素预测结果如下:震级: M W 7.1 ~ 7.4 ;震中位置:北纬 20.6° ,西经 156.1° ;震源深度: 5~20km ;发震时间窗口:长期 。再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预判该区还将发生不超过 M W 6.7 的 preshock 事件。 图 3 夏威夷群岛地震区 1918.11.2-2018.5.5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当前地震周期)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L ≥5.8 地震;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3) 不能排除该震为 标志性地震(双震)之一的可能性 若如此,该 区还将发生一次 M W 6.9 左右地震,与 2018 年 5 月 4 日夏威夷群岛地震组成 标志性地震(双震) 。 对该地震区标志性地震四要素预测结果如下:震级: M W 6.9 左右;震中位置:北纬 20.6° ,西经 156.1° ;震源深度: 5~20km ;发震时间窗口: 2 年内。 无论如何,因夏威夷群岛地震区当前周期主震尚未发生,未来的地震们可不是善茬,会越来越猛滴,因此做好防震减灾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乃为上策。 参考 【1】美丽的夏威夷会遭遇大震袭击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930165.html 【2】秦四清,李培,杨百存,薛雷,等. 2016. 环太平洋、大洋海岭与大陆裂谷地震带主要地震区主震事件判识. 地球物理学进展,31(2):0574-0588, doi:10. 6038 / pg20160209.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3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金山等地有可能从“天堂”变成“地狱”吗?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6-6-15 08:20
在俺看来,博客是一个写科研与生活日记的地方,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事儿,但有些不宜于以一篇独立的博文出现。大前天晚上有一件好玩的事儿,估计能娱乐别人,写下来放到这里吧。 大前天晚上吃完饭,想歇会,在网上下棋时,收到一条短信。俺每天收到许多垃圾短信,历来不屑一顾。由于刚下赢了一盘棋,“屠龙”了对手的约 50 目棋,有点小兴奋,想继续找点乐,于是就有了下面的“逗你玩”故事。 【尊敬的业主您好,不好意思打扰您,不知道您有没有房产方面的需求,非常期待为您服务,祝您生活愉快,谢谢!】 有需求哦,但俺是贫农,只能望房兴叹。 【哈哈,面包,会有的。】 大约在冬季能吃上吧,现在饿的快揭不开锅了,能请俺吃个早饭不? 【可以,这都不叫事。】 感谢上帝,天上终于飘来了五个字。 【我无语以对了。】 你是 MM 还是 GG 哦? 【你想我是 mm 还是啥?】 你猜?呵呵。 【不说了,回家吃饭了。】 亲,帮俺分析下,这位是 GG 还是 MM ? =============================================================== 旧金山( San Francisco ) ,又译 “ 三藩市 ” 、 “ 圣弗朗西斯科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世界著名旅游胜地、 加州 (人口)第四大城市。旧金山临近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 Silicon Valley ),是世界最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美国西部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 旧金山属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拥有独一无二的 旧金山湾区 、 金门大桥 和 渔人码头 ,气候冬暖夏凉、阳光充足,临近众多美国国家公园(如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和加州葡萄酒产地 纳帕谷 ,被誉为 “ 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城市 ” 。 1769 年西班牙人发现此地, 1848 年加入美联邦。 19 世纪中叶旧金山在 淘金热 中迅速发展,华侨称为 “ 金山 ” ,后为区别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改称 “ 旧金山 ” 。截止到 2014 年 7 月,全市人口约 85 万,其中华人 18 万 ,是西半球华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华人总数量仅次于纽约。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5bysTaFo22Cb1-cSf_62S_jSIyvLNyvQiIQCfs7YklDZJ4Yjq4S2R_l1Ys7C24q7fWIYHd4vS7jraYQf8TV-ofcpirtobdEPlbXmdR_VoK 旧金山,风光旖旎,“天堂”一样的城市,美的不要不要滴。 【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在此致谢!】 大自然的什么力量能让一座美丽的城市,瞬间从“天堂”变为“地狱”呢?除了小行星撞击外,那就是火山喷发或巨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了。 1906 年 4 月 18 日早上 5:12 ,旧金山发生了 8.3 级地震。由于煤气管爆裂,城里各处引发了多起大火,火灾使该城迅速变为一片火海,在 80 公里外还清晰可见刺眼的火光及冲天的浓烟。大火整整烧了 3 天,旧金山成为了一片废墟。在这次地震中,有 3200 人丧生, 25 万人无家可归, 514 条街道、 2.8 万幢建筑焚毁倒塌。 【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在此致谢!】 1906 年巨震是神马事件呢?旧金山一带未来还会发生巨震吗?看看下面的分析就晓得啦。 旧金山地震区震情研究新进展 秦四清等( 2015a )曾分析了该区震情,近期我们对调整边界后的该区(图 1-2 )标志性地震事件孕育过程有了新认识, 需重新分析该区地震趋势 。该区曾发生 M ≥8.4 级地震 7 次,列于表 1 。 图 1 旧金山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图 2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区划分图( 2.0 版) 表 1 旧金山地震区 M ≥8.4 级地震事件 编号 日期 纬度 , 经度 (°) 深度 (km) 震级 震级类型 1 1700-01-26 45.00,-125.00 9.0 M S 2 1899-01-24 17.00,-98.00 60.0 8.4 M uk 3 1899-09-10 60.00,-140.00 25.0 8.6 M S 4 1946-04-01 53.49,-162.83 15.0 8.6 M W 5 1957-03-09 51.50,-175.63 25.0 8.6 M W 6 1964-03-28 60.91,-147.34 25.0 9.3 M W 7 1965-02-04 51.25,178.72 30.3 8.7 M W 根据秦四清等( 2016b )提出的地震事件量级匹配原则, 1 次 M 9.3 级标志性事件发生前,一般需要有 1 次不小于 M 8.8 级(约相当于 M 8.6 级双震)的标志性事件相匹配,故 1899 年 1 月 24 日墨西哥格雷罗 M uk 8.4 级地震修订为 M uk 8.6 级合理。图 3 示出了该地震区当前周期经误差修正后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根据 1700 年 1 月 26 日 北美卡斯卡迪亚俯冲带 M S 9.0 级地震 前的 CBS 值,可较准确地连续预测到 1899 年 1 月 24 日 格雷罗 M uk 8.6/9 月 10 日阿拉斯加湾 M S 8.6 级双震 与 1964 年 3 月 28 日阿拉斯加南部 M W 9.3 级地震 的临界 CBS 值。根据秦四清等( 2014 a ) 提出的主震事件判识原则,判断该区当前孕育周期存在第 3 锁固段,当其被加载至峰值强度点时,应发生标志性地震事件。需指出的是, 1946 年 4 月 1 日阿拉斯加南部 M W 8.6 级地震与 1957 年 3 月 9 日阿留申群岛 M W 8.6 级地震,是 1964 年巨震前的两次显著 preshock 事件; 1965 年 2 月 4 日阿留申群岛 M W 8.7 级地震,是第 3 锁固段向峰值强度点演化过程中发生的 1 次显著 preshock 事件。 截止到 2016 年 2 月 24 日,该地震区 CBS 监测值约为 4.15E+10J 1/2 ,远离临界值 4.71E+10J 1/2 。对该地震区未来震情预测结果如下:震级: M W 9.3~9.8 级; 震中位置:图 1 所示预测发震区域 ① 或 ② ;震源深度: 15~35km ;发震时间窗口:长期。预计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该区还将发生不超过 M W 9.1 级的 preshock 事件。我们将跟踪该地震区地震活动性动态,期望对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窗口有更准确的判断。 图 3 旧金山地震区 1523.12.20-2016.2.24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W ≥7.0 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总结下,该区两 次 9 级 地震都发生在板块中间部位,根据我们对地震们脾气的理解,下一次标志性地震很有可能发生在两头之一。若发生在阿留申群岛地区,损失会小的多;若发生在旧金山这边,可就惨啦,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等大城市可都在这边,震后老美得拱手让出世界老大位置。愿上帝保佑吧,阿门! 近些年,该地震区的地震们闹猛,这样下去,用不了20年,标志性地震事件将发生。若发生在旧金山这边,米国加州的著名城市将瞬间从“天堂”成为“地狱”。嗯,仅旧金山的华人约有20万人,若事先一无所知就毁了,别等死了,不行就撤吧。 有人问, 1906 年 8 月 17 日旧金山 M W 8.3 级地震是什么事件 ?是 1964 年 M W 9.3 级地震发生前的 1 次显著 preshock 事件,在双 8.6 和 9.3 级标志性事件间,发生一次 8.3 级地震,属于正常的毛毛雨啦。 出个思考题,谁能抢答? 为何在 1899 年 8.6 级双震(约相当于 1 次 8.8 级地震)和 1964 年 9.3 级之间的 preshock 事件震级不超过 8.6 级,而 1964 年 9.3 级震后的 preshock 事件震级可达 8.7 级呢?这是为什么呢? 参考 秦四清 , 李培 , 杨百存 等 .2016. 环太平洋、大洋海岭与大陆裂谷地震带主要地震区主震事件判识 . 地球物理学进展 ,31(2):574-588,doi: 10.6038/pg20160209 http://manu39.magtech.com.cn/Geoprog/CN/abstract/abstract12807.shtml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5969 次阅读|4 个评论
布哈拉-杜尚别一带的大震快搂火了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6-4-11 19:26
近两个月来,那是相当地忙。基于我们对地震们脾气秉性的深入理解,对环太平洋和欧亚地震带又捋了一遍,文章也快写完了。 欧亚带有几个区快顶不住了,近期抽空写一写,为准灾区人们提个醒以减少损失,是必须滴! 因整合原 费尔干纳、布哈拉和希比尔甘 - 杜尚别地震区 为布哈拉地震区(图 1 ),需重新分析其地震趋势。该区曾发生 M L ≥7.4 级地震 6 次,列于表 1 。 图 1 布哈拉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表 1 布哈拉地震区 M L ≥7.4 级地震事件 编号 日期 纬度 , 经度 (°) 深度 (km) 震级 震级类型 换算震级 ( M L ) 1 818-05-15 36.80,66.20 50.0 7.5 M S 7.6 2 819-06 36.40,65.40 7.4 M S 7.5 3 838-11-23 40.40,71.30 7.7 M K 7.7 4 1907-10-21 39.18,70.59 20.0 7.4 M W 7.4 5 1946-11-02 41.76,71.85 25.0 7.5 M W 7.5 6 1949-07-10 39.17,70.89 20.0 7.5 M W 7.5 对 1946 年 11 月 2 日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 M W 7.5 级地震, NOAA 和 ISC-GEM 分别给出该震为 M uk 7.6 和 M W 7.54 ± 0.55 级,我们认为该震为 M W 7.7 级合理。 图 2 示出了该地震区当前孕育周期经误差修正后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根据 818 年 5 月 15 日阿富汗朱兹詹 M S 7.5 级、819 年6 月迈马纳 M S 7.4 级双震 发生前的 CBS 值,可较准确地连续预测到 838 年 11 月 23 日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 M K 7.7 级地震与 1946 年 11 月 2 日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 M W 7.7 级地震 的临界 CBS 值。根据 秦四清等( 2014a ) 提出的主震事件判识原则, 判断该区当前孕育周期存在第 3 锁固段,当其被加载至峰值强度点时,应发生标志性地震事件。需指出的是, 1949 年7 月10 日塔吉克斯坦塔吉卡巴德 M W 7.5 级地震,是该区第3 锁固段向峰值强度点演化过程中发生的1 次显著preshock 事件。 截止到 2016 年 2 月 24 日, 该地震区 CBS 监测值约为 1.44E+09J 1/2 ,接近临界值 1.49E+09J 1/2 。对该地震区未来震情预测结果如下:震级: M W 7.7~8.0 级 ; 震中位置:北纬39.5 °,东经67.5 °;震源深度:10~50km ;发震时间窗口:中长期。 预计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该区 还将发生不超过 M W 7.1 级的 preshock 事件 。我们将跟踪该地震区地震活动性动态,期望对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窗口有更准确的判断。 图 2 布哈拉 地震区 50 -2016.2.24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L ≥7.1 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建议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阿富汗等国有关地区的人民有所准备。 在有关论文正式发表前,该文不得复制、转载与外传,违者必究!
个人分类: 地震风险|3424 次阅读|4 个评论
滇-黔-桂交界地区的大震们老实不?(2016-2-22日更新)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6-1-26 14:23
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广西(桂)和贵州(黔)地区地震活动不强,不会发生大震,但实则不然。因为强震的孕育周期较长,对历史上发生的强震,人们经常遗忘。再者,一个地震区范围较大,强震们往往呈“散兵游勇”四处打游击,搞得人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尽管如此,如果某正确定义的地震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大事儿,且不为主震的话,总有一天更大的地震会找上门来。中国的地震们如此,地球上其它地区的地震们也如此。 图1 灵山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因整合 遵义、贵定、灵山、百色、弥勒、蒙自和海口地震区为灵山地震区(图 1 ), 需重新分析该区地震趋势。该区曾发生 M S ≥6.5 级地震 5 次,列于表 1 。 表 1 灵山地震区 M S ≥6.5 级地震事件 编号 日期 纬度 , 经度 (°) 深度 (km) 震级 震级类型 1 1605-07-13 20.00,110.50 5.0 7.5 M S 2 1605-07-19 21.60,110.30 5.0 6.5 M S 3 1605-12-15 21.00,110.50 5.0 6.5 M S 4 1875-06-08 25.00,106.40 5.0 6.5 M S 5 1936-04-01 22.50,109.44 5.0 6.75 M S 在第 1 孕育周期,发生了 1605 年 7 月 13 日 海南海口 M S 7.5 级主震事件。由于该周期历史地震目录缺失严重,难以根据我们的理论分析其孕育过程。据此,可初定 灵山 地震区为 M S 7.5 级地震危险区。 对 1969 年 7 月 26 日 广东阳江 M S 6.4 级地震 , ISC ( MOS )和 NEIC 测定值分别为 M S 6.1 和 M W 5.7 级, 我们认为前者的参数合理。 图 2 示出了该地震区当前孕育周期经误差修正后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可看出 1875 年 6 月 8 日 广西乐业北部 M S 6.5 级地震与 1936 年 4 月 1 日 灵山东北 M S 6.75 级地震,分别是第 1 锁固段在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的标志性事件。根据 秦四清等(2014 b ) 提出的主震事件判识原则, 判断该区当前孕育周期存在第 2 锁固段,当其被加载至峰值强度点时,应发生标志性地震事件。 截止到 2015 年 11 月 21 日 , 该地震区 CBS 监测值约为 2.12E+08J 1/2 ,已略微超越临界值 2.07E+08J 1/2 ,表明该区已处于临界状态 。对该地震区未来震情预测结果如下:震级: M S 6.6~7.0 级 ; 震中位置:北纬 22.3 °,东经 108.8 °;震源深度: 5~20km ;发震时间窗口:中长期。 图 2 灵山 地震区 1749.2.28-2015.11.21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第 2 孕育周期)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S ≥5.25 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建议滇-黔-桂交界地区的亲们采取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 在有关论文正式发表前,以上内容不得复制、转载与外传,违者必究!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3502 次阅读|2 个评论
敦煌地震区处于什么状态?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6-1-25 08:51
秦四清等( 2015e )曾分析了该区(图 1 )震情,近期我们对调整边界后的该区地震趋势有了新认识。该区曾发生 M L ≥5.5 级地震 9 次,列于表 1 。 图 1 敦煌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表 1 敦煌地震区 M L ≥5.5 级地震事件 编号 日期 纬度 , 经度 (°) 深度 (km) 震级 震级类型 换算震级 ( M L ) 1 1917-10-17 40.50,90.50 11.0 5.25 M S 5.6 2 1922-10-17 39.50,91.00 11.0 6.5 M S 6.7 3 1933-07-11 40.50,96.00 12.0 5.25 M S 5.6 4 1933-09-26 38.30,86.90 11.0 6.75 M S 6.9 5 1939-06-16 41.00,94.50 12.0 5.25 M S 5.6 6 1952-02-06 39.90,95.20 12.0 5.25 M S 5.6 7 1960-11-17 38.50,89.40 11.0 5.2 M S 5.6 8 2001-02-07 38.33,86.96 32.0 5.5 M L 5.5 9 2012-11-26 40.35,90.45 10.0 5.3 M S 5.6 对 1933 年若羌 M S 6.75 级地震, ISC 、 NEIC 与宋治平等( 2011 )提供的震级参数分别为 M S 6.8 、 M W 6.7 与 M uk 6.8 级,我们认为后者的参数合理。 图 2 示出了该地震区当前周期经误差修正后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可看出新疆若羌 1922 年 10 月 17 日 M S 6.5 级地震和 1933 年 9 月 26 日 M uk 6.8 级地震,分别是第 1 锁固段在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的标志性事件。根据秦四清等( 2014 b ) 提出的主震事件判识原则,判断该区存在第 2 锁固段,当其被加载至临界点时,应发生标志性地震事件。 截止到 2015 年 11 月 21 日,该地震区 CBS 监测值约为 1.67E+08J 1/2 ,接近临界值 1.68E+08J 1/2 。对该地震区未来震情预测结果如下:震级: M S 6.75~7.0 级; 震中位置:北纬39.5° ,东经89.2° ;震源深度:5~20km ;发震时间窗口:中长期。 预计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该区有可能发生 M S 5.0 级的 foreshock 事件。我们将跟踪该地震区地震活动性动态,期望对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窗口有更准确的判断。 图 2 敦煌地震区 1917.10.17--2015.11.21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S ≥5.0 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建议若羌和敦煌等地的亲们采取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 在有关论文正式发表前,以上内容不得复制、转载与外传,违者必究!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346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进展【8】:阿坝地震区震情复核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5-12-20 22:07
俺们5年来的强震预测研究与实践表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以下3点: u 准确的地震区定量划分; u 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 u 准确与完整的地震目录数据 。 以上哪个点出了问题,就会误判震情或导致较大的预测误差。 近期,俺们已从“国外战场”重返中国及其周边地震区,重新审视过去分析过的某些地震区震情,察觉到因历史地震目录不完整或参数误差较大以及受当时的认识水平所限,有诸多 bugs “潜伏”,必须予以“消灭”。 近 2 个月来,俺 们从精细厘定地震区边界入手,在复核且修订某些较大地震事件参数的基础上,重新界定这些存疑的地震区孕育周期、判识其主震事件并分析其未来震情,期望得到更好的预测结果。 原玛多 - 阿坝地震区已改名为阿坝地震区,其地震构造图示于图 1。 图 1 川甘地区某些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V3.5 ) 秦四清等( 2014 a ) 曾分析了该区地震趋势,目前对该区地震危险性等级与地震活动性研究取得新进展。依据我们对板内地震区大震孕育模式的理解(秦四清等, 2015b , c ),修订了 CEDC 给出的该区某些地震震级参数(表 1 )。以下分析表明,该地震区至少已经历 1 轮孕育周期,目前处于第 2 孕育周期。 表 1 阿坝地震区 M S ≥6.0 级地震事件 编号 日期 纬度 , 经度 (°) 深度 (km) CEDC ISC NEIC 建议修订值 1 1935-07-26 33.30,101.10 13.0 M s 6.0 M s 6.3 M W 6.2 —— 2 1937-01-07 35.50,97.60 13.0 M s 7.5 M s 7.8 M W 7.8 M s 7.8 3 1947-03-17 33.30,99.50 13.0 M s 7.7 M S 7.3 M W 7.3 M S 7.3 4 1949-06-15 33.30,100.00 13.0 M s 6.0 —— 5 1952-11-01 33.30,101.00 13.0 M s 6.0 M s 6.1 M W 6.2 —— 6 1963-04-19 35.50,97.60 13.0 M s 7.0 M s 6.9 M W 6.7 —— 7 1971-03-24 35.50,98.10 13.0 M s 6.3 mb5.7 M W 6.0 —— 8 1971-04-24 35.50,98.10 13.0 M s 6.3 —— 9 2000-09-12 35.44,99.44 12.0 M s 6.7 M s 6.3 M W 6.1 M S 6.0 在第 1 孕育周期,发生了 1937 年 1 月 7 日青海玛多西北 M S 7.8 级主震事件,据此可初定阿坝地震区为 M S 7.8 级地震危险区。由于该周期历史地震目录缺失严重,难以根据我们的理论分析其孕育过程。需说明的是, 1947 年 3 月 17 日达日南 M S 7.3 级地震和 1963 年 4 月 19 日玛多西北 M S 7.0 级地震是 1937 年主震后的 2 次大余震事件。 根据 CEDC 提供的该区地震目录,判断第 2 周期约从 1973 年 1 月 18 日开始。从能量角度分析, 2000 年兴海 M S 6.7 级地震前该区积累的能量不能导致该震发生。据此认为 CEDC 测定的该震震级参数偏高,修订为 M S 6.0 级合理。 图 2 示出了该地震区第 2 孕育周期经误差修正后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根据 1995 年 12 月 18 日玛多 M L 5.9 级地震前的 CBS 值,可较准确的连续预测到 2000 年 9 月 12 日兴海 M S 6.0 级地震与 2001 年 11 月 19 日治多 M S 5.6 和 2002 年 10 月 26 日玛多 M S 5.5 级双震的临界 CBS 值。根据 秦四清等( 2014 b ) 提出的主震事件判识原则,判断该区当前孕育周期存在第 3 锁固段,当其被加载至峰值强度点时,应有更大地震发生。 截止到 2015 年 11 月 21 日,该地震区 CBS 监测值约为 1.24E+08J 1/2 ,已略微超越临界值 1.23E+08J 1/2 。表明该区已处于临界状态,强震可随时发生。对该地震区未来震情预测结果如下:震级: M S 6.2 级;震中位置:北纬 34.5° ,东经 97.3° ;震源深度: 10~20km ;发震时间窗口:中短期。 图 2 阿坝地震区 1973.1.18-2015.11.21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第 2 孕育周期)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L ≥3.2 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建议该区的亲们采取有效防震减灾措施。 本文是地震预测学术研究结果,仅为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人和单位不得复制、转载与外传该文,违者必究! 扩展阅读: 强震预测研究新进展【 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935343.html 强震预测研究新进展【 2 】 : 楚雄地震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941715 强震预测研究新进展【 3 】 : 盈江一带的强震只差 “ 临门一脚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941827 新进展【 4 】:乌鲁木齐一带应采取何种防震减灾措施?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943048 新进展【 5 】:普洱地震区孕育周期界定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943092 新进展【 6 】:格尔木地震区震情复核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944216 新进展【 7 】:得荣地震区震情复核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944405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532 次阅读|9 个评论
为何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一带的地震们劲头足?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5-11-26 09:38
位于科科斯板块和加勒比板块接触带的尼加拉瓜 —— 哥斯达黎加等国,曾发生过多次大震与巨震。远的不说(图 1 ),近一年来该区的 M 5.0 级地震已“占领”了该带。 图 1 2014-01-01 至 2015-11-16 日之间加勒比板块附近 M 5.0 级地震活动 ( 红虚线表示科科斯板块和加勒比板块接触带的地震活动 )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map/#%7B%22feed%22%3A%221447671014133%22%2C%22search%22%3A%7B%22id%22%3A%221447671014133%22%2C%22name%22%3A%22Search%20Results%22%2C%22isSearch%22%3Atrue%2C%22params%22%3A%7B%22starttime%22%3A%222014-01-01%2000%3A00%3A00%22%2C%22maxlatitude%22%3A27.542%2C%22minlatitude%22%3A3.513%2C%22maxlongitude%22%3A-48.516%2C%22minlongitude%22%3A-103.271%2C%22minmagnitude%22%3A5%2C%22endtime%22%3A%222015-11-16%2023%3A59%3A59%22%2C%22orderby%22%3A%22time%22%7D%7D%2C%22listFormat%22%3A%22default%22%2C%22sort%22%3A%22newest%22%2C%22basemap%22%3A%22grayscale%22%2C%22autoUpdate%22%3Afalse%2C%22restrictListToMap%22%3Atrue%2C%22timeZone%22%3A%22utc%22%2C%22mapposition%22%3A%5B%5B-1.8014609294680355%2C-99.84374999999999%5D%2C%5B22.63429269379353%2C-55.6787109375%5D%5D%2C%22overlays%22%3A%7B%22plates%22%3Atrue%7D%2C%22viewModes%22%3A%7B%22help%22%3Afalse%2C%22list%22%3Atrue%2C%22map%22%3Atrue%2C%22settings%22%3Afalse%7D%7D 根据俺们 5 年来对地震们脾气秉性的理解,给关心地震的亲们提供如下三个“土”公理,用于认识地震: 公理 1 : 从未发生过强震的地震区,永远不会发生强震。 公理 2 : 发生过强震的地震区,会重复以前的故事,永不停歇。 公理3: 常发生中、小地震的地震区,未来一定会发生更大的事儿。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看过俺有关博文的朋友,是知道为什么滴。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沿该带,俺们划分了一个地震区,名为 圣萨尔瓦多 - 圣何塞地震区 ( 图 2) 。 图 2 加勒比板块板间与板内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版权所有,复制必究!) 该区经历了几个周期?是一个几级地震危险区?目前处于什么状态?本文将讨论并回答这些问题。 以下分析表明【 1 】,该地震区至少已经历 2轮 完整的孕育周期,目前处于第 3 孕育周期。 图 3 示出了该地震区第 1 孕育周期大震、巨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可看出, 1898 年 4 月 29 日 尼加拉瓜 M S 7.9 级地震是 1915 年 9 月 7 日萨尔瓦多 mb7.4 级地震的直接导火索。根据我们对巨震震例的分析,认为 1915 年 mb7.4 级地震是一次主震事件。需指出的是, 1926 年 11 月 5 日 尼加拉瓜 mb7.1 级地震,是主震发生后的一次大余震事件。该余震事件发生后,标志着第二锁固段已发生宏观破裂。 图 3 圣萨尔瓦多 - 圣何塞地震区 1576.5.23-1926.11.5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L ≥6.7 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 图 4 示出了该地震区第 2 孕育周期大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可看出, 1934 年 7 月 18 日 巴拿马 - 哥斯达黎加边境地区 M W 7.6 级地震与 1947 年 1 月 26 日 尼加拉瓜 mb 7.0 级地震,分别是第一锁固段在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的标志性事件。根据我们对巨震震例的分析,认为 1947 年、 1948 年和 1950 年的 3 次 M 7.8 级地震是三主震事件。需指出的是, 1942 年 8 月 6 日危地马拉近海 M W 7.7 级地震是主震发生前的一次显著性 preshock 事件, 1956 年 10 月 24 日尼加拉瓜海岸附近 M W 7.2 级地震,是主震发生后的一次大余震事件。该余震事件发生后,标志着第二锁固段已发生宏观破裂。 根据以上分析,可定义该地震区为 M W 8.3 级单主震型或 M W 7.8 级三主震型地震危险区。 图 4 圣萨尔瓦多 - 圣何塞地震区 1932.5.21-1956.10.24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L ≥6.7 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图 5 示出了该地震区第 3 孕育周期大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经误差修正,根据 1983 年 4 月 3 日 哥斯达黎加 M S 7.5 级地震发生前的 CBS 值,可较准确地连续预测到 1991 年 4 月 22 日 哥斯达黎加 M S 7.6 级地震与 2001 年 1 月 13 日萨尔瓦多附近海域 M W 7.7 级地震的临界 CBS 值。计算表明, 2001 年 M W 7.7 级地震释放能量约为 2.18E+16J ,远低于其发震前该地震区积累能量(约为 1.32E+17J ),故我们判断该 M W 7.7 级地震不是主震事件。该区当前孕育周期应存在第 3 锁固段,当其损伤累积至峰值强度点时,应有更大地震事件发生。需指出的是, 2012 年 9 月 5 日 哥斯达黎加 M W 7.6 级地震是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的一次显著性 preshock 事件。 图 5 圣萨尔瓦多 - 圣何塞地震区 1957.7.10-2015.1.31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L ≥6.7 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截止到 2015 年 1 月 31 日 ,该地震区 CBS 监测值约为 2.17E+09J 1/2 ,距临界值 2.47E+09J 1/2 尚有一定距离。对该地震区未来震情预测结果如下:震级: M W 7.8~8.3 级,若为主震事件(可能性大),则单主震型为 M W 8.3 级,三主震型为三次 M W 7.8 级;震中位置:圣萨尔瓦多 - 圣何塞一带;发震时间窗口:中长期。预计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该地震区还将发生不超过 M W 7.6 级的 preshock 事件。我们将跟踪该地震区地震活动性动态,期望对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窗口有更准确的判断。 建议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巴拿马、洪都拉斯等国,采取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 。 学术研究,科学探索。敬请不要复制、转载与外传该博文,违者必究! 参考 【 1 】秦四清 , 李培 , 薛雷 等 .2015. 环太平洋地震带巨震预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30(2): 540-558,doi: 10.6038/pg20150210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5766 次阅读|46 个评论
普洱与下关-楚雄地震区目前的态势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5-11-21 20:35
普洱与下关 - 楚雄地震区目前的态势 这两个地震区(图 1 )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均是 M S 6.6~6.75 级地震危险区。 图 1 川滇地区某些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这两个区已有好长时间未发生 M S 3.0 级地震,但近几天又复活啦(表 1 ),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黄鼠狼专咬病鸭子”嘛。 表 1 近期发生在下关 - 楚雄与普洱地震区的 M S 3.0 级地震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经度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所处地震区 3.1 2015/11/17 17:14 25.6 101 13 楚雄州姚安县 下关 - 楚雄 4.6 2015/11/14 0:55 23.3 100.5 5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普洱 3.8 2015/11/9 20:28 25.5 101.9 7 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 下关 - 楚雄 3.4 2015/11/3 2:43 22.8 102 10 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普洱 http://www.ceic.ac.cn/ 对我们的强震预测方法而言,地震目录参数精度越高,四要素的预测精度也将随之“水涨船高”,而我国地震台网( CENC )常不给力,尤其在较大事件震级值的测定精度方面差强人意。除了监测数据外,数据处理方法的 Bugs 也会影响对发震时间窗口的判断,这方面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改进,通过前瞻性预测实践,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想出招儿来解决问题。 一、最小有效性震级 M v 确定方法 对某正确划分的地震区,影响 CBS ( Cumulative Benioff Strain )监测值与预测值精度的因素有:( 1 )地震目录参数精度;( 2 )地震目录完整性;( 3 )非锁固段破裂信息,如相对软弱介质破裂导致的地震事件。 对第 1 个因素,可通过提升地震监测技术水平加以解决;对第 2 个因素,依据秦四清等( 2014a )提出的最小完整性震级( M c )确定方法已解决;对第 3 个因素,亟需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关于第 3 个问题,其实我们在今年初就已经想到了,但无计可施。到了今年 9 月份,有一天脑袋突然被豆腐碰了一下,想出了一招儿,即可用岩石破裂的自相似性解决该问题。把该招儿用于乌兰 - 大柴旦和台湾海峡地震区,效果不是一般滴好,那是相当地好。欲知详情,可参见文献【 1 】。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 CENC 常更新地震目录,故利用 2015-11-21 日下载数据得到的结果与之前发表的论文或博文有所差异。感到怪怪的是,对普洱地震区 2014 年景谷强震,与之前的分析相比,预测 CBS 临界值几乎与实际值相等,说明预测精度提高了。 二、下关 - 楚雄地震区震情分析 由于去年 10 月份写博文【 2 】时,未意识到数据处理时要考虑 M v ,且当时下关 - 楚雄地震区已灰常接近临界状态且锁固段的破裂速率快,当时判断 1 年内必震无疑。今天我们考虑 M v 复核该区震情时,发现该区目前才相当接近临界状态。这说明考虑 Mv 与否,会影响我们对强震发震时间窗口的判断。 该地震区至少已经历两轮孕育周期,目前处于第 3 孕育周期。图 2 示出了该区第 3 周期的震级 - 频度关系。据此可得到 M v = M L 3.0 。 图 2 下关 - 楚雄地震区 2003.7.21-2009.7.9 之间震级 - 频度关系(第 3 周期) (数据选取区间为 S c ~ S f (1) ;虚线对应参考区间上下限值) 图 3 示出了该地震区第 3 孕育周期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可看出 2003 年 7 月 21 日云南大姚 M L 6.1 级地震与 2009 年 7 月 9 日云南姚安县 M S 6.3 级地震,分别是第 1 锁固段在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的标志性事件。根据秦四清等 (2014c) 提出的主震事件判识原则,判断该区当前孕育周期存在第 2 锁固段,当被加载至峰值强度点时,应有更大地震发生。 截止到 2015 年 11 月 21 日,该地震区 CBS 监测值约为 1.62E+08J 1/2 ,已接近临界值 1.66E+08J 1/2 。 预测该区在元谋县附近(北纬 25.7° 、东经 101.9° ),将发生 M S 6.6~6.75 级地震(震源深度约 9~22km );发震时间窗口:中短期。 图 3 下关 - 楚雄地震区 1962.2.27-2015.11.21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第 3 孕育周期)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L ≥3.0 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 三、普洱地震区震情分析 自去年 12 月 6 日景谷 M S 5.8/5.9 级双震发生后【 3 】, CENC 迟迟未更新这两次地震目录,影响到了我们对该区震情的及时跟踪。今天我们更新了该区目录,发现对 2014 年 10 月 7 日景谷强震, CENC 已修订为 M S 6.9 级。若其测定值正确,那就是该区第三周期的主震事件了。我们参考了其它台网对该震的测定值和某些学者的反演值,认为该震为 M W 6.4 级合理。若俺们相信 CENC 测定值,是会误判震情滴。对去年 12 月 6 日双震, CENC 已修订为 M S 5.9 级。 图 4 示出了该地震区第 3 孕育周期经误差修正后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根据 1997 年 1 月 30 日中缅边境 M S 5.4 级地震可较准确的连续预测到 2007 年 6 月 2 日云南普洱 M L 6.4 级地震和 2014 年 10 月 7 日云南景谷 M W 6.4 级地震。根据 秦四清等 (2014c) 提出的主震事件判识原则, 判断该区当前孕育周期存在第 3 锁固段, 当被加载至峰值强度点时,应有更大地震发生。需要指出的是, 2014 年 12 月 6 日 M S 5.9 级双震,是该区第 3 轮孕育周期第 3 锁固段向峰值强度点演化过程中发生的 2 次显著性 preshock 事件。 图 4 普洱地震区 1983.5.21-2015.11.21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第 3 孕育周期)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L ≥3.0 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截止到 2015 年 11 月 21 日,该地震区 CBS 监测值约为 1.80E+08J 1/2 ,已接近临界值 1.83E+08J 1/2 。预测该区在北纬 23.3 ° 、东经 100.9 ° , 将发生 M S 6.6~6.75 级地震(震源深度 5~18km ); 发震时间窗口:中短期。 由上述分析知,这两个区已快到点了,准灾区的人民必须有所准备哦。 本文是地震预测学术研究结果,仅为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人和单位不得复制、转载与外传该文,违者必究! 参考 【 1 】秦四清 , 杨百存 , 薛雷等 .2015. 台湾海峡地震区大震预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30(5) http://manu39.magtech.com.cn/Geoprog/CN/abstract/abstract11822.shtml 【 2 】再为处于地震高危区的川滇人民提个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34790.html 【 3 】还有人认为景谷 Ms5.9 级地震是余震吗?(更新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48958.html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498 次阅读|6 个评论
波哥大-阿里卡-瓦尔迪维亚地震区目前的态势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5-9-30 14:21
自 2015 年 9 月 16 日 ( UTC )智利 M W 8.3 级震群事件发生后,波哥大 - 阿里卡 - 瓦尔迪维亚地震区(图 1 )的地震们干劲十足, CBS 监测值从 9 月 17 日 的 2.60E+10J 1/2 ,猛增到 9 月 30 日 的 2.64 E+10J 1/2 (图 2 )。现距临界值 2.71 E+10J 1/2 ,只有很短的距离。 按目前的态势,我们预测该地震区在未来 3 年内,将发生 M W 8.8~9.0 级地震,预测发震区域为区域 ① 或 ② ,按目前的地震活动性动态判断,发生在区域 ① 的可能性大。 预计在 M W 8.8~9.0 级地震发生前,该区仍有可能发生 M W 8.0 级左右的 preshock 或 foreshock 事件。 建议智利、阿根廷与秘鲁等国采取有效的防震减灾与预防海啸措施。 图 1 波哥大 - 阿里卡 - 瓦尔迪维亚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图2 波哥大-阿里卡-瓦尔迪维亚地震区1982.12.2-2015.9.30之间CBS值与时间关系(第2周期) ( 数据分析时选用 M L ≥5.0 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 。) 学术研究,科学探索。敬请不要复制、转载与外传该博文,违者必究! 相关阅读: 解读 2015-09-16 智利 Mw8.3 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921331 揭秘世界最大地震 ——1960年智利 Mw9.6 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94935.html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3292 次阅读|13 个评论
解读西藏林芝波密近期发生的小震群事件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5-7-31 17:11
据 CENC 测定,自 2015 年 7 月 18 日起 ,在西藏林芝波密发生小震群事件,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 1 近期西藏林芝波密发生的 M ³ 4.0 级地震 震级(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经度 (°) 深度 ( 千米) 参考位置 4.3 2015-07-31 11:18:14 30.4 94.9 8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4.3 2015-07-28 17:40:43 30.4 94.9 6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4.2 2015-07-21 23:10:14 30.4 94.9 6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4.1 2015-07-20 23:28:39 30.4 94.9 9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4.0 2015-07-18 13:41:23 30.3 94.9 7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http://www.ceic.ac.cn/speedsearch?time=8page=1 该小震群事件发生在哪个地震区呢?属于什么性质事件呢? 该小震群事件发生在我们命名的 洛隆地震区 (图 1 ) 。 要判明是什么性质事件,还得看看该地震区经历了几个周期?划不定地震区,搞不懂周期,想预测强震,那是“墙上挂门帘”或“老头劈叉”。 图 1 洛隆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3.3 版) 自有文献记载以来该区曾发生 2 次 6.0 级以上地震,列于表 2 。以下分析【 1 】表明该地震区已经历 2 个完整的孕育周期,目前处于第 3 孕育周期的初期阶段。 表 2 洛隆地震区 M S ³ 6.75 级地震事件 编号 年份 纬度 , 经度( ° ) 震级 震级类型 参考地名 1 1642~1654 年 30.80 ,95.60 7.00 M S 西藏洛隆西北 2 1791~1804 年 30.80 ,95.00 6.75 M S 西藏边坝 第一和第二周期: 在第一和第二孕育周期,分别发生了 1642~1654 年洛隆西北 M S 7.0 级和 1791~1804 年西藏边坝 M S 6.75 级主震事件。由于这两个周期地震目录数据缺失严重,难以根据我们的理论分别对其孕育过程进行回溯性分析,只能判明该区是一个 M S 6.75~7.0 级地震危险区。 第三周期: 1791~1804 年 M S 6.75 级地震发生且余震活动结束后,第三孕育周期开始。当前孕育周期该区曾发生 5 次 M S 5.5 级地震(表 3 ),未有更大事件发生。待该地震区发生 M S 6.0 级左右的事件后,我们将进行跟踪分析,对未来地震趋势做出判断。 表3 1791 年之后洛隆地震区 M S 5.5 级地震事件 编号 日期 纬度 , 经度( ° ) 震级 震级类型 1 4949-3-12 31.50,93.50 5.5 M S 2 4950-8-22 30.00,95.50 5.5 M S 3 4953-4-23 30.50,96.70 5.5 M S 4 4953-4-23 30.50,96.70 5.5 M S 5 4967-8-15 31.10,93.60 5.5 M S 再回答是什么性质事件问题?该小震群及其以前地震,是当前周期第一锁固段在非稳定破裂阶段前发生的地震。预计锁固段在膨胀点开始发生的标志性震群事件为 M S 6.0 级左右 ,待预期事件发生后,才能根据我们的理论进行预测分析。 该地震区近邻处于临界状态的喜马拉雅地震带和接近临界状态的当雄地震区。我们已经注意到,某个处于临界状态的地震区在大震发生前,邻区的小地震们在其边界附近有跟着凑热闹的“癖好”。 参考 【 1 】秦四清 , 李国梁 , 薛雷 等 .2014. 西北与西藏地区某些地震区地震趋势分析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9(3): 1046-1067,doi: 10.6038/pg20140308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4569 次阅读|12 个评论
地震活跃期之争: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进入活跃期
杨学祥 2015-4-28 13:42
地震活跃期之争: 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进入活跃期 杨学祥,杨冬红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 黄堃 林小春 郭爽 吴晶晶)印尼苏门答腊、海地、智利、中国汶川、日本,近些年来全球多地发生强震,尼泊尔刚刚又发生7.9级(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8.1级)强震,一些专家就此认为,地球已经进入了地震活跃期,但也有专家持谨慎态度,学术界的观点尚未一致。 事实上,每一次大地震发生后,都会出现关于地震活跃期的讨论。在2013年芦山地震后,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 地球发生地震的频率有高的时期和低的时期,但这种高低起伏难以与随机现象区分开来,所以,对于所谓的活跃期有多长,我们无法做出评价。 ” 帕森斯推荐了一篇2012年发表在《美国地震学会通报》上的论文,其中就关注到2004年印尼9.0级地震、2010年智利8.8级地震、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等大地震频发的情况,探讨这些地震之间是否有关系。这篇论文最后的结论是: 大地震发生的时间点接近于随机分布,难以在此基础上明确得出活跃期的结论。 事实上,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并不具有随机分布特征,以此标准划分可以得到反映地震趋势的活跃期和间歇期。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12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6 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我们在 2005 年就作出了准确的预测。 表 1 1890 年以特大地震和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 9 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 ( 7 ) 1 4 1957-1976 冷 低温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2000-2030 6 ( 6 ) ? 2 2000-2030 冷 极端低温事件频发,低温期? 注 : 括号内为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全球变冷导致海洋 100-200m 海水层变为两极 2000m 厚的冰盖,将地壳压扁,形成赤道圈最大的径向张裂,喷出岩浆,形成海洋锅炉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 根据地质学的地壳均衡理论(单位均衡面上的物质柱体质量相等),大陆冰盖融化,负载减少,大陆地壳要均衡上升;海平面上升,负载增大,海洋地壳要均衡下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 1 万年前有 2000 米 厚的冰盖融化,已经均衡上升了 500 米 ,并将继续上升 200 米 。同样,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 130 米 ,洋壳均衡下降了 43 米 (地壳与水的密度比大约为 3 : 1 )。所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没有因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对于没有冰盖的大陆,海平面的实际上升仅 87 米 ,减少了三分之一。洋壳下降挤压下方岩浆流向大陆地壳底部,使沿海大陆均衡上升。由于地球表面是球面,洋壳下降,球面半径缩小,洋壳将插入到大陆地壳之下,使大陆边缘受到挤压和抬升。 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期与温暖期交替,形成地表巨量海水(大约 100-200 米 深海水层变化)在两极冰盖、大陆冰川和大洋海盆之间往返转移,相应的地壳均衡运动迫使地下软流层发生反向流动,推动地壳运动,达到地壳重力均衡。在地球的球面上,地壳均衡不仅能产生地壳的垂直运动,而且能产生地壳水平运动 。 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期与温暖期交替,形成地表巨量海水(大约 100-200 米 深海水层变化)在两极冰盖、大陆冰川和大洋海盆之间往返转移,相应的地壳均衡运动迫使地下软流层发生反向流动,推动地壳运动,达到地壳重力均衡。在地球的球面上,地壳均衡不仅能产生地壳的垂直运动,而且能产生地壳水平运动 。 由图 1 中可以看到,两极生成的巨厚冰盖可以压裂地壳,形成两极地壳下沉和赤道地区的最大张裂;冰盖消失后,形成两极地壳的上升和赤道地区的挤压。相同的圆心角在不同半径的球面所对应的弧长是不同的,由于海水增加,海洋地壳 AB 弧下降到 CD 弧时,圆心角变大,只能发生两种结果 : 其一、大洋地壳 AB 弧的多余部分插入大陆地壳之下,形成俯冲消减带,是地震频发的地区,其类型为环太平洋俯冲消减带和地震火山带。 其二、大洋地壳 AB 弧的多余部分象楔一样劈开大陆,推动大陆向两边分离,由 AB 弧扩张到 AE 弧,其类型为大西洋两岸的快速扩张。 其三、反之,当海洋地壳 CD 弧上升到 AB 弧时,由于弧长增大,其增大部分 BE 弧就是海底扩张产生的新洋壳。 a 大洋海水减少 b 大洋海水增加 1- 新洋壳,计算时因忽略了与陆壳连接部分,因而计算值比实际值小; 2- 旧洋壳,插入大陆壳下或推动大陆分离部分。 图 1 重力均衡造成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据杨学祥, 1988 ) 当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积累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下降收缩,强烈的挤压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 8.5 级以上强震频发,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当全球变冷两极冰盖增大使海平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上升在大洋中脊处扩张,这是强震在拉马德雷暖位相较少,甚至不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6574.html 地震活跃期划分标准在于能准确反映地震发展趋势,为防震减灾提供可靠依据。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预示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8-9. 5.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 2005 , 27 ( 4 ): 400 , 398 。 相关报道: 全球正处于地震活跃期 统计特征获得证实 已有 1767 次阅读 2012-11-27 06:4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6574.html 特稿:地震活跃期之争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2015-04-27 16:33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 黄堃 林小春 郭爽 吴晶晶)印尼苏门答腊、海地、智利、中国汶川、日本,近些年来全球多地发生强震,尼泊尔刚刚又发生7.9级(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8.1级)强震,人们不免发问,地球是否调到了“振动模式”?一些专家就此认为,地球已经进入了地震活跃期,但也有专家持谨慎态度,学术界的观点尚未一致。 首先,对于此次尼泊尔强震的成因,美国地震学会《地震研究通讯》主编、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彭志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边界地区,印度板块每年以4到5厘米的速度向欧亚板块挤压,因此积累了巨大的板块构造应力,最终通过地震释放出来。 彭志刚认为,这次地震还引发了其他地方的地震。如在尼泊尔7.9级(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8.1级)地震发生约3小时后,中国西藏日喀则地区发生了5.9级地震。地震引发地震的原理很简单,如果一个地方本身存在地质断层,只不过像搭积木那样刚刚能稳定住,如果受到外力干扰就很容易结构失衡而地震。彭志刚研究组今年初还发表文章指出,2004年和2005年苏门答腊先后发生9级和8.6级地震之后,在西藏改则地区也触发了4级左右地震。 那么,地震之间互相引发,会不会导致出现一个地震活跃期呢?近些年来全球各地发生的强震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联系?目前科学界在这方面尚存争议。 先来看支持地震活跃期的观点。在尼泊尔地震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表示,全球地震活动以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0级地震为标志,进入了8级地震活动的高发期,到目前为止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15次,9级以上地震2次,呈现了类似20世纪前半叶全球8级大地震多发的状态,并且这一态势可能还将持续。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也表示,此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南边,而青藏高原特别是南部地区地质活跃度高,正处于7级以上地震的丛集期,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对青藏高原的地震形势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判断。 但彭志刚认为这是一个存在争论的问题。他说:“我们观察到,从2004年苏门答腊9.0级地震后,全球8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次数确实比过去50年多了4倍以上。但科学家还不清楚这些大震是随机发生,还是彼此存在关联。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有精密仪器记录的地震历史太短,不过100年左右,因此地震学家无法从中摸索出相应规律。”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兰迪·鲍德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谈到了地球是否已进入地震活跃期的问题。“这很难说,我看到有研究说是,也看到有研究说不是,”鲍德温说,在全球范围内,强震多发区可能在任何年份发生强震,“但我们不认为一个或多个地震活跃区之间存在联系”。 事实上,每一次大地震发生后,都会出现关于地震活跃期的讨论。在2013年芦山地震后,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地球发生地震的频率有高的时期和低的时期,但这种高低起伏难以与随机现象区分开来,所以,对于所谓的活跃期有多长,我们无法做出评价。” 帕森斯推荐了一篇2012年发表在《美国地震学会通报》上的论文,其中就关注到2004年印尼9.0级地震、2010年智利8.8级地震、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等大地震频发的情况,探讨这些地震之间是否有关系。这篇论文最后的结论是:大地震发生的时间点接近于随机分布,难以在此基础上明确得出活跃期的结论。 既然科学界在这方面尚无统一的定论,为何人们的感受是,地球明显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呢?这篇论文提到,现代社会传媒日趋发达,进入新世纪以来每一次大地震都得到媒体的大量报道,而过去一些大地震发生后可能不为其他地方的人所知。 文章列举的其他原因还包括,现在全球人口增多,地震造成的伤亡变大;全球化又使得各地人们频繁流动,人们对地震消息也就更为关心。这些原因合在一起,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地震活跃期。 责任编辑: 王骁 http://www.gov.cn/xinwen/2015-04/27/content_2853666.htm 地球将进入 8 级地震高发期?专家:难说! ( 图 ) 2015-04-28 08:50:00  来源 : 新民网   新民网讯 印尼苏门答腊、海地、智利、中国汶川、日本,近些年来全球多地发生强震,尼泊尔刚刚又发生 7.9 级(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 8.1 级)强震,人们不免发问,地球是否调到了“振动模式”?   在尼泊尔地震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表示,全球地震活动以 2004 年 12 月 26 日 苏门答腊 9.0 级地震为标志,进入了 8 级地震活动的高发期。到目前为止共发生 8 级以上地震 15 次, 9 级以上地震 2 次,呈现了类似 20 世纪前半叶全球 8 级大地震多发的状态,并且这一态势可能还将持续。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也表示,此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南边,而青藏高原特别是南部地区地质活跃度高,正处于 7 级以上地震的丛集期。   但美国地震学会《地震研究通讯》主编、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彭志刚认为这是一个存在争论的问题。他说:“从 2004 年苏门答腊 9.0 级地震后,全球 8 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次数确实比过去 50 年多了 4 倍以上。但科学家还不清楚这些大震是随机发生,还是彼此存在关联。主要原因在于有精密仪器记录的地震历史太短,不过 100 年左右,因此地震学家无法从中摸索出相应规律。”   事实上,每一次大地震发生后,都会出现关于地震活跃期的讨论。在 2013 年芦山地震后,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地球发生地震的频率有高的时期和低的时期,但这种高低起伏难以与随机现象区分开来,所以,对于所谓的活跃期有多长,我们无法做出评价。”(据解放日报) 本文来源:新民网 http://news.163.com/15/0428/09/AO9DQT5E00014AEE.html “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10 年前的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已有 253 次阅读 2015-4-27 10:06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地震活跃期 拉马德雷冷位相 推荐到群组 “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10 年前的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在 2005-2012 年相继指出,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12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6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2004-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已发生 6 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5530.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865 次阅读|1 个评论
卫星监测和预报:英卫星揭示加州地震主因 预示未来地震趋势
杨学祥 2014-9-4 16:22
卫星监测和预报:英卫星揭示加州地震主因 预示未来地震趋势 杨学祥 谭涛最近撰文指出,由于对地观测卫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性、周期短、效率高、动态性强等优点。例如,卫星图像可用于描述地球的新构造运动结构,确定地震风险带的地震构造条件;空间探测能克服地面测地勘探测量中的许多限制,现已成为评估地球断层、板块边界运动、位移情况的有力工具,精度甚至可达毫米级。所以,利用卫星监测地震,及时获取地震前兆信息,实现地震短临预报目的,已经成为各国地震科学家的研究热点。 现在,用卫星研究地震预报已有多种,比如,可用gps导航定位卫星监测地壳变化来预报地震。另外,地震会引起地球表面的引力变化,用卫星监测地球引力变化的异常数据,也可能为地震预报做出贡献。 不过,目前用卫星直接预报地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气象卫星(通过)监测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异常变化来预报地震,另一种是使用地震电磁卫星监测某地电磁场的异常变化来预报地震,而且后者已成为发展主流。 http://tech.gmw.cn/newspaper/2014-09/03/content_100300046.htm 我们在2008年6月4日撰文指出,分析NCEP图像,马未宇和我们得到其时空变化的总体规律: 我们在2008年4月28日指出,5月5-8日强潮汐B组合:2008年5月5日为日月大潮**,2008年5月6日为月亮近地潮**,2008 年5月8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27.62531度。三者两两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震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 NCEP图像显示的2008年5-8日增温过程与强潮汐时间一一对应,增温衰减与9-10日潮汐变弱一一对应,发震时间与上弦月相以及日、地、月在同一平面时间对应 。 如果在地震前及时监测强潮汐组合的卫星图像,就可以明显发现地震前兆。 马未宇的论文为四川汶川地震与潮汐关系提供了NCEP数据证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4474.html 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3日报道,日前专家利用英国“哨兵—1A”卫星获取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纳帕地区地壳破裂的雷达图像。图像显示,加州近日发生的地震主因为西纳帕断层破裂,而断层滑动有进一步北移的趋势。 利用卫星雷达成像技术预测及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前景乐观。 相关报道: 英卫星揭示加州地震主因 预示未来地震趋势 2014-09-04 15:170 来源:环球网 T | T 字号: 打印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3日报道,日前专家利用英国“哨兵—1A”卫星获取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纳帕地区地壳破裂的雷达图像。图像显示,加州近日发生的地震主因为西纳帕断层破裂,而断层滑动有进一步北移的趋势。   据报道,北挪威研究所成员因·拉森(Yngvar Larsen)和荷兰PPO实验室成员彼得·马林考维克(Petar Marinkovic)通过分析“哨兵—1A”卫星分别于8月7日和31日获取的图像,证实加州北部纳帕发生地震主要原因为西纳帕断层部分发生滑动,其他断层也发生少许滑动。据图像中地面发生变形的程度显示,断层滑动有进一步向北移动的趋势。据悉,此次北加州地震地表变形程度最大处达10cm,约900平方公里地域受到影响。   报道称,利用卫星雷达成像技术预测及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前景乐观,相关人士对此发表了意见。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研究生戴维斯·艾略特(Davis Elliott)参与了此次绘制分析加州地震地壳变化项目,艾略特表示,卫星截取的数据图像对检测地表变形从而预测地震意义极大。英国利兹大学的蒂姆·莱特(Tim Wright)则表示“哨兵—1A”成功监测到的加州地表变形开启了地壳变化图像绘制新时代。   据悉,“哨兵—1A”卫星每12日飞越地球同一位点,专家表示“哨兵—2A”卫星若于2016年成功发射可令这一周期缩至6日,而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卫星系统将可更有效地返回测量数据,以便观测有可能导致地震发生的地表变化。(实习编译:崔晓静 审稿:聂鲁彬) http://tech.xinmin.cn/2014/09/04/2531402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南地震局:忽视地震趋势分析和迟到的防震目标
热度 2 杨学祥 2014-8-11 09:32
云南地震局:忽视地震趋势分析和迟到的防震目标 杨学祥 一、 迟到的防震目标 据 2014 年 08 月 11 日 新京报报道,鲁甸位于易发破坏性地震的小江断裂带上。 6 年前,云南省启动农村地震安全工程,政府对民居防震建设的补助投入逐年加大,新京报记者调查的情况是,部分村民得到的 5000 至 1 万元补助,对穷困的他们来说,杯水车薪。去年,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的开工率,鲁甸县只有 59.08% ,排名昭通市全部 11 个县的倒数第二。 查阅公开资料可获悉,早在 10 年前,国务院就已经明确要求启动农村村民地震安全工程。而云南省也意识到, 根据国家地震局预测,云南将进入一个强震活跃期。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官员说,这十年来,为了加强抗震工作,云南省做了很多努力,政府印刷了《云南省农村民房建设抗震设防技术导则》,还在 2008 年全面启动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这一方案“当时的目标是,力争到 2020 年,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 6 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可是,没能等到 6 年后的“目标”,灾难先发而至。   上述官员说,这十年,在地震安居工程方面,省里决心很大,可效果却不太理想。   昭通市住建局官网公布的材料显示, 2013 年,云南省级预下达昭通市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任务为 5.4 万户,每户预拨补助资金 5000 元。截至去年 10 月 2 日,全市已开工 45594 户,开工率为 84.43% ,已竣工 4266 户,竣工率仅为 7.93% 。 当时,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的开工率,在此次地震震中鲁甸县只有 59.08% ,排名昭通全部 11 个县的倒数第二;竣工率方面,鲁甸县仅有 0.08% ,排名倒数第一。 http://news.sina.com.cn/c/2014-08-11/025930662689.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615.html 二、 云南省在全国首设“诤言奖”却无视难得建议 中新社昆明 2007 年 6 月 25 日 电 云南省政府官员车志敏今天在此间称,该省将在全国首设“诤言奖”,最高奖金高达五万元人民币,以此鼓励民众讲真话讲实话,监督政府工作,促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车志敏说,典籍上的“诤言”,意为“直言规劝,止人于失”,即直爽地规劝别人改正过错的语言。现今讲的“诤言”,是传统的规劝语言和固有的意义在新时代的新发展,特指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对政府工作所表达的意见、建议和批评。车介绍,凡针对云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问题等方面提出的具有建设性、前瞻性、独创性见解,切合云南实际的意见、建言、决策咨询建议,以及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批评和建议等,均属诤言征集的范围。 2007 年 6 月 3 日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发生了 6.4 级地震。它验证了胡辉研究员等人在 2003 年提出的地震预测理论:云南省强震活跃期遵循 18.6 年白赤交角周期和 11 年太阳黑子周期 。 11 年和 22 年也是潮汐变化周期。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在 2003 年第四期《云南天文台台刊》上详细分析了 20 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亦称月亮赤纬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20 世纪以来云南的 4 个 M ≥ 6.7 级强震活跃期有 3 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一个地震活跃期不是如此,所以总概率达 80% 。另外,无论太阳活动还是地震活动均存在 11 年的准周期,对比太阳黑子相对数滑动平均曲线与云南历年最大地震强度滑动平均曲线,即年黑子相对数减小时,地震强度增大。据此,作者利用 20 世纪云南历年最大地震的震级作了 4 组 11 年周期的外推,估计了下一个地震活跃期首发地震的时间和震级。综括上述 2 个天文条件,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与太阳活动形势, 他们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 2006/2007 年。 他们根据地震活动 11 年周期中同相位年的平均强度作外推预报, 2005 年按期前 7 个 11 年周期同相位年的最大地震强度平均推算,可能为 5.69 级上下,仍处于低水平活动期,而 2006 年的地震强度则可能增至 6.37 级上下,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最严重的是 2007 年,该年所处的相位最易发生强烈地震,平均震级已接近 6.7 级,足见该年最可能是云南下一 M 大于等于 6.7 级强震活跃期的开始年,并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 2007 年云南地震强度所以会如此之高,主要是因其正值太阳黑子第 23 活动周的谷值年附近。 2007 年云南普洱县发生 6.4 级地震, 2008 年云南盈江县发生的 2 次地震 5.0 级地震,验证了胡辉等人的预测。云南省应该为胡辉等人请功。 表 1 20 世纪以来白赤交角极大年与云南首发强震(据胡辉 等, 2003 ) 白赤交角极大年 云南强震活跃期 首发 M 大于 6.7 级强震 1913 第 1 活跃期 1913 峨山 7.0 1932 第 2 活跃期 1941 澜沧 7.0 1950 1950 勐海 7.0 1969 第 3 活跃期 1970 通海 7.7 1987 第 4 活跃期 1988 澜沧 7.6 2006/2007 第 5 活跃期 2007 普洱 6.4 , 2008 盈江 5.0 和 5.0 注:最后一栏是笔者根据胡辉等人预测和地震实测数据加的。 长期以来,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和灾害预测总被尘封在历史文献中,很少得到政府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应用。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政府部门在作每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时,要请教有关专家,查阅有关文献,尽量做到事事有科学根据,对于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要依据科研成果给予奖励。云南地处中国最活跃的地震带,地震灾害频繁,防震应该是云南省的一项特殊重要的工作。胡辉等人对云南地震规律的研究和预测,已经被云南地震实践所证实,应该得到云南省政府的奖励。 我曾为他向云南省请功。 2007 年 4 月郭增建研究员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会刊印的《 2007 年预测黄皮书》中,对我国曾提出了三个地震预测意见,其中一个就是云南北回归线地带可能发生 6~7 级地震。根据是“北回归线效应”,该效应包括震—洪链和洪—震链。此外,还有 10 名研究人员也作了云南 2007 年可能发生 6-7 级地震的预测( 2007 年预测黄皮书在 2008 年解密,能否公开发表尚需郭增建理事长同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562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5626.html 三、 忽视云南地震趋势分析 最近,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潮汐也有 2.2 、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潮汐可以使偏离地球质心的内核在液核中产生潮汐波动,潮汐周期与太阳周期的共振效应对解释大气、地磁、地震、海温的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更有说服力。这不仅能解释厄尔尼诺事件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而且能解释地磁、地震、大气的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和强潮汐的共同驱动和激发。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 1913-1999 年 7 级以上强震(共 13 次)有以下规律性: 第一、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的最大值年; 第二、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4 个结束于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附近; 第三、强震活跃期历时 7-12 年,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至最小值 9.3 年周期相对应。 第四、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太阳黑子谷年,一个首发于太阳黑子峰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是云南 7 级地震多发年。 3 个强震活跃期与太阳黑子 11 年周期对应,始于太阳黑子谷年,在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或其前结束。 表1 20 世纪以来白赤交角、太阳黑子与云南强震 (据胡辉等, 2003 ,杨冬红等修改, 2008 , 2010 ) 白赤交角 太阳黑子 云南强震 活跃期 Ms 大于 7 级强震 最大年 最小年 谷值 峰值 1913 1922 1913 1923 1917 第 1 活跃期 1913 峨山 7.0 , 1925 大理凤仪 7.0 1932 1941 1933 1944 1937 第 2 活跃期 1941 澜沧耿马 7.0 , 1941 勐海 7.0 1950 1959 1954 1957 1950 勐海 7.0 1969 1978 1964 1976 1968 第 3 活跃期 1970 通海峨山 7.7 , 1974 昭通大关 7.1 , 1976 龙陵 7.3 , 1976 龙陵 7.4 1987 1996 1986 1996 1989 第 4 活跃期 1988 澜沧 7.6 , 1988 耿马 7.2 , 1995 孟连 7.3 , 1996 丽江 7.0 2005- 2007 2014- 2016 2009 2020 2014 第 5 活跃期 ( 2007 普洱 6.4 , 2008 盈江 5.9 ) 7 级地震空区 2013-2014 ? 数据表明,云南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易发生 7 级地震,如,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 1913 、 1950 、 1970 、 1988 年和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附近的 1941 、 1976 、 1995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9/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地震, 太阳黑子峰年前一年 1988 和谷年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7/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和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叠加年(三年内)易发生地震,如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8/13 。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年只发生了 6 级地震,还有能量未释放。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变为最小值需要 9.3 年,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变为最大值需要 18.6 年。在 1987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 4 活跃期中, 1988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发生了澜沧 7.6 级地震、 1995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发生了孟连县西中缅交界处 7.3 级地震和 199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丽江县发生 7.0 级地震,历时 9 年左右。在 2006-2007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 5 活跃期中, 2007 年普洱 6.4 级地震, 2008 年盈江 5.0 和 5.0 级两次地震,至今地震仍十分活跃。 按云南强震活跃期规律,云南第五活跃期强震将持续到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并在 2014-2016 年达到高潮,历时 9 年左右。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发生后, 2005 年 3 月 29 日 、 2007 年 9 月 12 日 又连续发生 2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印度洋板块北推印度大陆向青藏高原挤压态势愈演愈烈。这一构造背景导致 2006 年四川特大干旱和 2008 年 5 月 12 日 四川汶川 8 级地震。我们称 2006 年的四川干旱为构造干旱 。 2009 年 9 月 2 日 印尼爪哇岛发生里氏 7.4 级强烈地震, 2010 年 3 月 6 日 苏门答腊西南以远地区发生 7.1 级地震,表明该地区地应力积累依然强烈。 最新统计结果:云南以南地区2010年至少发生12次7级以上地震。 2009 年是太阳黑子谷年,2013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0年中国西南发生罕见旱灾。由于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和2009年太阳黑子谷年云南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 云南地震可能在2011-2013年逐渐增强,发生7级以上地震几率增大。请有关部门作参考。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648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00127.html 按云南强震活跃期规律,云南第五活跃期强震将从2007年持续到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并在 2014-2016 年达到高潮,历时 9 年左右。 这十年来,为了加强抗震工作,云南省做了很多努力,政府印刷了《云南省农村民房建设抗震设防技术导则》,还在 2008 年全面启动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这一方案“当时的目标是,力争到 2020 年,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 6 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可是,没能等到 6 年后的“目标”,灾难先发而至。 可惜,力争到 2020 年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 6 级左右地震能力的目标远远落后于云南地震发展形势。忽视趋势分析酿成大祸。 胡辉就是 云南天文台台资深研究员,不重视本省学者的研究成果,云南地震局的管理水平值得检讨,排斥不同意见是问题的根源。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四、 忽视云南地震的警告 2013 年 5 月,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郦永刚关于“云南未来可能发生震度 8 级的强震”一说引发云南当地民众极大关注。 4 日,云南省地震局研究员张建国表示,如果没有时间、地点、强度的话,预测则无任何意义。大地震发生有规律可循,科学防御是抵抗震害最有效的方法。   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因处在当今全球活动性最强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边缘,是地壳运动剧烈的地区。   “大致从 5000 万年前以来一直地震频繁。”张建国说,但 7 级以上大地震的发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把云南历史上发生的所有 7 级以上地震标在地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地震分布是有规律的,沿着断裂带在分布,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发生大地震。”   针对预测地震,张建国认为更应该做好抗震设防工作。他说,“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抗震设防做不好,即使预报准了,应急准备做不好,预报亦无意义。” 张建国称,“云南省有 39.4 万平方公里, 4600 万人口。这是一个广阔的区域和庞大的人群,同时,云南特殊的地貌环境,又决定了仅占全省国土面积 6% 的坝区盆地,集中了全省绝大多数城市和一半以上人口,其 80% 受活动断裂控制。客观上云南地震多发,只有认真按照国家每 10 年颁布的设防标准做好防御和应急准备工作,才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良策。” http://news.szhk.com/2014/08/04/282881751338934.html 事实上,忽视地震趋势的警告,不了解地震的发展趋势,做好抗震设防工作不过是一句空话,云南地震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2007-2014 年我们一再重复这一警告。 2005-2016 年是云南地震活跃期,云南省 力争到 2020 年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 6 级左右地震的能力。错误的决策导致致命的伤亡。 6.5 级地震死亡 615 人,云南昭通鲁甸地震教训值得地震局深刻反省:没有在众多警告的条件下采取应急措施源于故持己见和不作为习惯。 不预测、不预防、不作为,“三无”观念是地震预防的最大障碍。面对 615 名地震死难者,你能说自己问心无愧? 积极的预防得不到表彰,迟到的措施掩盖部门的失职:没有钱就不能预防地震了吗?我们真的在地震面前素手无策? 在许多领域,中国真的不差钱,差的是地震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心。 参考文献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云南天文台台刊。 2003 ,( 4 ): 49-55 杨冬红 , 杨学祥 .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 28 ( 1 ): 58-70 。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761 次阅读|1 个评论
探讨最小完整性震级对古浪地震区震情判断的影响
qsqhopeiggcas 2014-4-29 13:23
对该地震区(图 1 ),俺曾写过多篇博文分析该地震区的地震趋势,近期的有: 1927 年古浪大震震级是多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727239.html 古浪地震区未来震情趋势综合研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726452.html 张掖 Ms5.1 级震后趋势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726307 甘肃张掖 Ms4.9 级地震,意欲何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725589.html 图 1 古浪地震区地震构造图(第三版) 采用美国地震台网的数据分析,认为该地震区是一个典型的“双震型”地震区。 2013 年 9 月 20 日张掖 Ms5.1 级地震发生后,当时认为该地震区的强震应该在 3 个月内发生,但迄今为止强震仍在潜伏待机。 为啥做出这样的判断呢?是因为 CBS 监测值已到达了临界值,且当时的地震活动又比较猛。预测发震时间窗口,咱得有依据,不能拍脑袋靠蒙吧。 目前看来,显然这样的判断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哪呢?除了咱中国地震台网所测震级偏高外,还出在了没有考虑最小完整性震级。可参见: 最小完整性震级选取方法(以得荣和中吉边境地震区为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789411 那么,目前该地震区是神马情况呢? 昨天一个 3.9 级地震又露了一次脸,参数见下表: 发震日期 发震时刻 纬度 (°) 经度 (°) 深度 (km) 震级 事件类型 参考地点 2014-04-28 10:08:35.3 39.2 96.8 6 Ms3.9 天然地震 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http://data.earthquake.cn/datashare/globeEarthquake_csn.html 容易确定该地震区的最小完整性震级为 M L 3.0 级。该 Ms3.9 级地震发生后,当前该地震区 CBS 监测值约为 2.77E+08J 1/2 ,距临界值 2.86E+08J 1/2 仍有距离(图 2 )。因此预测发震时间窗口只能为中期。 若当时考虑了最小完整性震级问题,是不会做出 2012~2013 年发震判断的。看来,从提出理论到成熟完善是需要过程滴。 在科研中,发现一个 bug ,就要想法解决之,每灭掉一个 bug ,就会少一个。时间长了,所有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就会被扫光,提出的理论方法也就成熟了。 图 2 1955.3.3-2014.4.28 ,古浪地震区 CBS 与时间关系 (数据分析时选用 M L = 3.0级地震事件。 横坐标对应时间减 3000 年为实际年份) 再确认一下对该地震区的四要素预测结果: 震级:单震 Ms6.5 级左右;双震 Ms6.2~6.3 级。 震中位置:北纬 38.5 度,东经 100.6 度 。更准确的位置需要进行震情动态跟踪确定。 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 9-16km 。 发震时间窗口:两年内。 本文是地震预测学术研究结果,仅为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人和单位不得复制、转载与外传该博文,不得向社会发布,违者必究!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37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宁夏海原Ms8.5级地震的【前生今世】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3-7-21 10:50
一、海原地震概述 海原地震 的发震时间为 1920 年(民国九年) 12 月 16 日 20 时 05 分 53 秒( 农历 庚申年十一月初七)。海原地震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级 8.5 级,震中烈度 12 度, 震源深度 17 公里,震中位于北纬 36.7 ,东经 105.7 度。海原地震的基本情况是: 宏观震中 位于还 海原县 的西安州、大沟门至干 盐池 之间的石卡关沟、哨马营一带,其经纬度 35.38 度, 105.21 度;震中烈度为 12 度,极震区包括 固原 、 隆德 、 西吉 、 靖远 、 景泰 等县,呈条带状,北西向展开。面积 2 万平方公里,这次地震波及南下、 甘肃 、 陕西 、 青海 、 山西 、 内蒙古 、 河南 、 河北 、 北京 、 天津 、 山东 、 四川 、 湖北 、 安徽 、 江苏 、 上海 、 福建 等 17 个省、市、 自治区 ,有感面积达 251 万平方公里,约占 中国 面积的 1/4 ,是 中国历史 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极震区的 海原 、固原和 西吉县 严重滑坡,仅在西吉县的夏家大路至 兴平 间 64 公里范围内,滑坡就达 31 平方公里,在靖远、 会宁 、 静宁 、隆德 4 县竟发生 503 处的滑坡。在 固原县 的石碑塬一带,发生了一个长达 3500 米的滑坡体,在 会宁县 清江 驿响河上游,滑坡体将 2500 米的一段河流堵塞,并在其上游形成了地震 堰塞湖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 地震滑坡 。大地震使东穴 舟山 区村镇埋没,山崩地裂,海原、固原等县城全毁,大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极重,据不完全统计,共死亡 23.4 万人,伤及不计其数。 由于海原地震释放的能量特别的大,而且强烈的震动的持续了十几分钟,世界上有 96 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因此, 兰州白塔山公园 的庙碑上用 “ 环球大震 ” 四个字来形容这次大地震,是最恰当不过了。历史碾过了一个世纪。今天,地震造成的许多遗迹和景观依然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曾发生的一切。 海原地震被确定为 8.5 级,其释放的能量需要 刘家峡水电站 工作将近 10 年。从古至今,我国共有 3 次地震被认为达到 8.5 级,除海原地震外,还有 1688 年山东 郯城地震 和 1950 年 8 月 15 日西藏 墨脱地震 ,但海原地震是我国唯一震中烈度定为 12 度的地震 ! 上述资料引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589148.htm 二、海原 Ms8.5 级地震孕育过程分析 海原地震区地震构造图如图 1 所示。该地震区曾发生了如下 M s 7.0 级的地震事件。 日期 纬度 经度 深度 震级 震级 类型 参考地名 142/11/30 35.00 104.00 12.00 7.00 Ms 甘肃甘谷西 734/3/23 34.60 105.60 12.00 7.00 Ms 甘肃天水附近 1125/9/6 36.10 103.70 12.00 7.00 Ms 甘肃兰州一带 1352/4/26 35.60 105.30 12.00 7.00 Ms 甘肃会宁东南 1561/8/4 37.50 106.20 8.00 7.25 Ms 宁夏中卫东 1622/10/25 36.50 106.30 8.00 7.00 Ms 宁夏固原北 1654/7/21 34.30 105.50 12.00 8.00 Ms 甘肃天水南 1709/10/14 37.40 105.30 8.00 7.50 Ms 宁夏中卫 1718/6/19 35.00 105.20 12.00 7.50 Ms 甘肃通渭南 1739/1/3 38.80 106.50 8.00 8.00 Ms 宁夏平罗、银川间 1879/7/1 33.20 104.70 12.00 8.00 Ms 甘肃武都南 1920/12/16 36.50 105.70 8.00 8.50 Ms 宁夏海原 1920/12/25 36.60 105.20 8.00 7.00 Ms 宁夏海原西 1954/7/31 38.80 104.20 2.00 7.00 Ms 内蒙古腾格里沙漠北 可看出,某地震区孕育一个 M s 8.5 级地震不仅需要长期过程、且必须发生多次大震与巨震事件。 8.5 级主震事件发生前的任何地震都标志着该地震区的能量处于积累状态,理论上主震事件发生前积累的能量应等效于主震和余震事件释放的能量。由于一般情况下,余震事件释放能量的总和与主震释放的能量相比是个小量,则主震事件发生前积累的能量约等效于主震事件本身释放的能量。能量守恒原理是自然对象演化过程中遵守的普遍准则,没有神马例外。 1920年海原地震前积累的应变能约等效于一个M s 8.5级地震对应的能量。若海原地震确为M s 8.5级,则是一次主震事件。 图 1 海原地震区地震构造图(蓝色闭合虚线所示) 图 2 示出了海原地震区巨震事件的力学联系,清晰地展现了多锁固段逐次累进性破裂过程。注意 1879 年 7 月 1 日 M s 8.0 级地震是海原 M s 8.5 级地震发生前的一次 preshock 巨震事件。 图 2 海原地震区公元前 193 年 -2010.6.6 之间 CBS 与时间关系 (为使图件清晰, 1474 年以前的应变值作为初值。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 过去,地震学家们仅关注主震事件的发震断裂,不考虑断裂的相互作用,不能确定孕震区域,几乎不考虑孕育历史过程。因此,每个主震事件都被认为是突然的,不是视为主余型的就是视为孤立型的。请问元芳,这种事儿到底有没有啊? 三、 1920 年海原地震的震级问题 我国基于地表破裂带、震害等的调查以及后续的研究,确定的海原地震震级为 M s 8.5 级。而美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震级参数为: Haiyuan, Ningxia(Ning-hsia), China 1920 December 1612:05 UTC Magnitude 7.8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world/events/1920_12_16.php 若实际震级为 7.8 级,则海原地震区毁了,摊上大事儿了,因主震事件还未发生,以后该地震区还将发生 8.5 级左右的地震。 1920 年,还没有提出矩震级的概念,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M L )或面波震级( M s )衡量地震的量级,这两种震级分别适用于描述 M L 3.0-7.0 与 M s 5.0-7.5 级的地震,若超过了其上限,会遭遇震级饱和问题,测定的震级就不靠谱了。因此,若海原地震真为 M s 8.0 级事件,则可合理推断美国地震台网测定的 7.8 级也没谱。 有人根据震级与地表破裂带几何参数的统计关系反算震级,在俺看来,统计这玩意没谱,只能参考而不能相信。 海原地震到底是 8.5 级还是 7.8 级呢?这确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判定。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判定呢?有招儿,看看该地震区还有没有断层未发生过宏观破裂,未发生过宏观破裂的断层或断层的某些区段能否具有发生 M s 8.5 级地震的潜力。评估一下采用排除法就 ok 了。 四、未来地震趋势分析 在以下分析中,假定 1920 年海原地震是一次主震事件,震级按 M s 8.5 级考虑。 海原 M s 8.5 级主震事件发生且余震活动结束后,新一轮的孕育周期约从 1957 年 3 月 20 日开始。图 3 示出了多锁固段破裂过程中标志性震群事件的力学联系。截止到 2013 年 7 月 17 日, CBS 监测值约为 3.284E+08J 1/2 ,已接近临界值 3.4E+08J 1/2 。对下一次较大地震事件的预测结果如下: 震级: M s 5.9-6.5 级,最可能的震级为 M s 6.2 级; 震源深度: 10-25km ; 震中位置(暂定):北纬 37 ° ,东经 104 ° ; 发震时间: 3 年内。 图 3 1957.3.20-2013.7.17 ,海原地震区 CBS 与时间关系 (误差修正已被考虑。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 3000 年为实际年份) 预计在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还将发生不超过 M s 5.6 级的 preshock 或 foreshock 事件。 学术研究,科学探索。敬请不要复制、转载与外传该博文,违者必究! 附录 1 : 2000 年甘肃景泰地震参数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 2000 年 6 月 6 日甘肃景泰地震目录数据为: 日期 纬度 (°) 经度 (°) 深度 (km) Ms Ms7 ML mb mB 2000/06/06 37.06 103.91 19 5.9 5.6 5.8 5.4 5.5 我们在计算 CBS 时,优先采用震级标度 M L 。若 2000 年景泰地震按 M s 5.9 级考虑,则截至到 2013 年 7 月 17 日, CBS 监测值为 3.33E+08J 1/2 ,已十分接近临界值,将在 2 年内发震,且震级为 M s 6.4 级的可能性大。 木有办法,较大事件的震级对预测震级量值和发震时间窗口的判断影响大。因此,提高地震目录数据的测定精度,是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7224 次阅读|6 个评论
土耳其7.3级地震后的强震趋势判断
qsqhopeiggcas 2011-10-29 17:12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11 年 10 月 23 日 18 时 41 分 在土耳其发生 7.3 级 (美国 NEIC 7.1 级) 地震, 震源深度 10 公里 。震中位于土耳其凡城省省会凡城市东北约 36 公里 处。 1903 年,在此次地震震中 西北方向约 100 公里处发生 7.0 级地震,造成约 3500 人死亡。 1976 年,此次地震震中东北方向约 70 公里处发生 7.3 级地震,造成 4000 余人死亡。 虽然我们没有该地区的活动构造分布图和历史与现今地震目录,但根据该地区的强震活动特性,可以对未来强震趋势做个大致判断。 该地区的强震孕育模式与唐山和汶川地震类似,从该地区强震序列判断, 1903 年 7.0 级和 1976 年 7.3 级地震分别是第一锁固段在膨胀点和峰值点的事件,按照强震孕育的能量积累模式,今年 10 月 23 日发生的 7.3 ( 7.1 )级地震震级偏小,应为 7.6 级左右。实际发生的震级偏小,说明还存在第二锁固段的作用, 7.3 ( 7.1 )级地震应为第二锁固段在其膨胀点处的标志性事件,在演化到峰值强度点时必然有更大的地震发生,预测的下一次强震震级为 7.6-7.7 级。 若有了该地区详尽的地震地质资料,可以做更为具体的预测分析。 我周围的朋友曾答应我,可帮忙找到日本、美国等地区的地震地质资料,但一直杳无音信,或许是太忙了还是别的神马原因。 参考 土耳其发生 7.3 级地震 震中附近曾发生过 2 次破坏性地震 http://www.cea.gov.cn/manage/html/8a8587881632fa5c0116674a018300cf/_content/11_10/24/1319420223902.html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2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三则:赤道海温变化、南加州大地震防灾演习、最近地震
杨学祥 2008-11-14 03:04
图 1 2008 年 11 月 10 日 和 13 日海温异常比较(白色为海冰) 近期海温异常稳定少变,预计 18 日后赤道海水变暖明显,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活动趋强 。 美国南加州 520 万人将参加大地震防灾演习 2008 年 11 月 13 日 15: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11 月 13 日 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美国南加州约 520 万人当地时间 13 日将参加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地震演习,测试面对毁灭性地震灾害。   成千上万学生与数百名警察、消防员与紧急医疗人员为这次演习待命,模拟圣安德里亚斯断层发生规模 7.8 级的地震活动。   取名南加州大地震的演习,旨在让加州人学习如何应付超级强震。   这项演习模拟在人口密集地区发生强震,有一千八百人死亡、五万三千人受伤,一千五百栋房屋全毁,造成约两千一百三十亿美元损失。 【编辑 : 张晓涛】 http://www.chinanews.com.cn/gj/bm/news/2008/11-13/1448469.shtml 地震继续在亚洲和澳洲之间徘徊。 Earthquakes Home Audience For Public Earthquakes Recent Earthquakes 11/13/2008 M 5.6, South Sandwich Islands region( 南桑德韦奇群岛 55.950S, 27.341W) 11/09/2008 M 6.3, northern Qinghai, China (中国青海北部) 11/08/2008 M 5.5, Tonga (汤加) 11/08/2008 M 6.0, Tonga (汤加) 11/07/2008 M 6.2, Banda Sea (班达海)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成都今冬偏冷:四川省气象局专家的 6 点建议 . 发表于 2008-11-13 6:11:0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526 2. 杨学祥 . 火山频发敲响自然灾害警钟:关注 11 月强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11-13 8:54:4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539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4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赤道太平洋暖水区继续扩张与地震趋势
杨学祥 2008-9-19 08:14
图 1 2008 年 9 月 11 日 和 18 日海温异常比较(白色是海冰) 从图 1 中可以看到,赤道东太平洋异常变暖海温 2008 年 18 日比 11 日范围变大,并向西运动。德雷克海峡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海温增暖持续。 在海温增暖区, 9 月 13 日 -18 日低纬度地区东帝汶发生两次、哥伦比亚发生一次、东太平洋中部海岭发生一次、中大西洋海岭发生一次 5 级以上中强地震,与 15 日潮汐组合 C 相对应。 中高纬度地区 near the east coast of the Kamchatka Peninsula, Russia(51.970N, 158.280E) (俄罗斯)和 Andreanof Islands, Aleutian Islands, Alaska(51.345N, 178.289W) (阿拉斯加)各发生一次 5 级以上中强地震,前者处于增温最强地区,后者处于变冷最强地区,是太平洋地壳翘翘板运动导致的结果(海面变化引起的地壳均衡) 。 我在 8 月 18 日 指出, 2008 年 9 月,月亮近地潮( 20 日)与日月大潮( 15 日)相距超过三天,为弱潮汐时期。根据天文奇点,可划分如下: 潮汐组合 C : 9 月 15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 -0.00099 度, 15 日为日月大潮(望日), 22 日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三者叠加,此期间赤道潮汐变化幅度最大,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潮汐组合 D : 9 月 20 日 为月亮近地潮, 22 日为下弦和秋分,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 27.47450 度,月亮潮汐南北震荡较强,太阳潮抵消部分月亮潮。 潮汐组合 E : 9 月 28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 -0.00059 度, 29 日为日月大潮(朔日), 22 日为秋分,日月同在赤道附近。三者叠加,此期间赤道潮汐变化幅度最大,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 继当地时间 9 月 14 日 东帝汶 5.7 级地震之后,低纬地区和中高纬地区先后又发生了 4 次中强地震,验证了赤道强潮汐的作用。此后, 9 月 20 日 为月亮近地潮, 22 日为下弦和秋分(太阳在赤道上空),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 27.47450 度,月亮潮汐南北震荡较强,下弦时太阳潮抵消部分月亮潮。中纬度地区地震开始增强 。 地震正向中纬度和中低纬度的结合部转移,海温增加显著地区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增大。 9 月 18 日 伊朗南部发生 5.2 级地震 9 月 14 日 东帝汶群岛发生 6.2 级地震 9 月 13 日 哥伦比亚发生 5.7 级地震 9 月 12 日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发生 5.5 级地震 http://www.eq-sd.ac.cn/ Recent Earthquakes 09/18/2008 M 5.9, near the east coast of the Kamchatka Peninsula, Russia(51.970N, 158.280E) (俄罗斯) 09/17/2008 M 6.0, central East Pacific Rise(4.687S, 106.040W) (东太平洋中部海岭) 09/16/2008 M 5.7, East Timor region(8.772S, 126.861E) (东帝汶) 09/16/2008 M 5.8, central Mid-Atlantic Ridge(0.958N, 29.010W) (中大西洋海岭) 09/15/2008 M 5.2, Andreanof Islands, Aleutian Islands, Alaska(51.345N, 178.289W) (阿拉斯加) 09/13/2008 M 5.7, East Timor region(8.717S, 126.863E) (东帝汶) 09/13/2008 M 5.7, Colombia(4.779N, 75.489W) (哥伦比亚)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 , 乔琪源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 47 ( 4 ) : 616-621. 2. 杨学祥 . 2008 年 9 月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8-18 14:57: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387 3. 杨学祥 . 潮汐组合 B :瓦努阿图 6.9 级地震 我国大部将遭雨水侵袭 . 发表于 2008-9-9 6:27 :2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257 4. 杨学祥 . 下一个 7 级强震: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2 月强潮汐时期 . 发表于 2008-9-5 10:18: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759 5. 杨学祥 . 赤道地区地震继续趋强:关注 9 月 15 日 潮汐组合 C. 发表于 2008-9-18 11:47:4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22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4555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