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会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杂类]药家鑫案的社会学意义是什么?
热度 1 htrmt 2011-4-9 17:51
2011.0409.1742 药家鑫撞人后因被撞人记其车牌号而抽刀了结被撞人性命的案子让我们深思: 当前社会中屡屡发生的“吾命胜金,他人性命似草芥”事件(其中又特别以当事双方存在贫富差异、权位高低不同的情形极富代表性)的深层次社会诱因是什么?是什么让社会中的个体对自身和他人生命价值的衡量有着天壤之别?这件案子不能单纯用个人心理予以解释,其中存在着深层次的社会病因。令人难堪的社会现实是,侵害他人生命的行为可以通过有价(常常甚至是廉价)的方式得到“解决”、“善后”。 对昨天在周博主博文中的评论 稍作修改 :生命是自然的奇迹,它不可被交换、也没有等价物。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生命,都应当被珍惜和得到尊重。(注:需区别开生命与行为之间的不同) 生命无价——与麻庭光先生商榷 其它相关博文、评论 生命无价即廉价 只因为他们是人 以德报怨爱止杀 "我要是他我也捅" 专家比杀人更可怕!驳麻庭光教授的博文 富爹贵爹,能洗罪保命的才是好爹 面对公众,专家的言论应该遵守准则吗? "我要是他我也捅"——一位专家的观点,立此存照! 孩子,记得为你妈报仇!如果这个国家的法律做不到 避免激情杀人的解决方案 『天涯杂谈』 心理分析:李玫瑾为药家鑫开脱的真相 读周可真老师博文《沉溺于道德幻想只能自欺欺人地苟活在封闭的世界中》所想到的 药家鑫同学该则么办?陈安同学该你说了 生命:无价等于廉价吗? 天价、无价与廉价 杀人偿命是生命无价的注释 药家鑫行为分析 (麻博主自己已删除?) 麻庭光先生,你是心理学家吗? 清明,写给张妙两岁孩子的一封信 肖鹰:李玫瑾为何不敬畏正义? 肖鹰:李玫瑾何以双重标准评“药-马” 拍【我要是他我也捅】一砖! 柳随风:药家鑫不死药八刀不绝 如果药家鑫生在美国 http://www.hudong.com/wiki/药家鑫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没为药家鑫开脱(图) 社会学视角下的药家鑫杀人案 刀下留人:药家鑫故意杀人一案辩护词 假如药家鑫案发生在美国 福田孝行杀人案 『天涯杂谈』 唐军发案,真相让我震惊! 【科学网】关于药家鑫案的思考与评论 (原创)索捐20万让药家鑫案演绎成一场闹剧 相关视频: 药家鑫:从撞人到杀人! 药家鑫含泪接受央视专访 诉说悲催的成长经历 孔庆东视频:药家鑫撞人后刺死伤者案开庭 药家鑫撞人刺死伤者案庭审纪实 药家鑫故意杀人案一审结束
个人分类: 杂类|571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社会计算
热度 2 limer 2011-3-29 11:28
这是2009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专栏文章。 社会计算与数字人文(也称人文计算)正在成为两大新兴的跨学科领域。 以下文章来自互联网。 原文: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summary/sci;323/5915/721 By David Lazer, Alex Pentland, Lada Adamic, Sinan Aral, 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Devon Brewer, Nicholas Christakis, Noshir Contractor, James Fowler, Myron Gutmann, Tony Jebara, Gary King, Michael Macy, Deb Roy, Marshall Van Alstyne 翻译:许小可(xiaokeeie@gmail.com) 我们生活在各种网络中。我们定期检查电子邮件,在各处拨打移动电话,刷卡乘坐交通工具,使用信用卡购买商品。在公共场所,可能有监视器来监控我们的行为,在医院,我们的医疗记录以数字形式被保存。我们也很可能写博客给大家看,通过在线社会网络来维护友谊。以上的种种事情都留下了我们的数字脚印,这些踪迹汇聚起来就成为一幅复杂的个人和集体行为图景,同时这些踪迹也有可能改变我们对人生、组织和社会的理解。 虽然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已经改变了一些领域如生物学、物理学等,但是数据驱动的“计算社会学”研究却进展缓慢。尽管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上的重要期刊都很少关注这一领域,但计算社会学在国际公司如Google、Yahoo以及政府部门美国安全局已经开始被研究。计算社会学要么是私人公司和政府部门的专有研究领域;要么虽然某些有特权的研究者使用私有数据发表论文,但这些数据却无法被其他人评价和复制。上述的场景毫无疑问都无助于公众在知识积累、验证和分发上的长期利益。 基于一个开放的学术环境,计算社会学的价值在哪里?能够增强社会对个人和集体行为的理解吗?什么是计算社会学发展的障碍呢? 到目前为止,有关人类关系方面的研究主要依赖一次性的、自己报告的数据。新的科技,像视频监控(1),电子邮件和“智能”姓名标记这些手段不仅提供了随着时间发展,在不同时刻的交互关系,而且提供了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关系信息。例如,团体中的交互关系可以使用电子邮件数据来研究,有关人们交流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等问题也可以被考察:像工作团体是已经稳定下来很少变化,还是他们关系随着时间发生剧烈变化(2)?什么样的交互模式对应着多产的团体和个人(3)?面对面的团体交流能够通过“社会测量法”来评定,而电子设备能够被人戴着从而时刻捕捉人们在物理上的亲密关系、位置、移动以及其他各种个体行为和集体交互等。这些数据有助于解决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在一个组织内部的亲近关系和交流模式,以及具有杰出表现的个人或集体的信息流模式等(4)。 我们也能够了解社会的“宏观”社会网络信息(5),以及它怎么随着时间进行演化。电话公司拥有数年间他们客户之间通话模式的记录,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像Google、Yahoo等拥有客户相互交流的即时信息数据。这些数据能够描绘社会通信模式的复杂图景吗?这些交互活动中的哪些方式会影响经济生产力或公共健康?不管怎么样,现在追踪人类活动已经变得很简单了(6)。移动电话提供了一种大规模长时间追踪人们移动和物理上是否亲密的方法(7)。这些数据或许会提供有用的流行病学方面的见识:比如一个病原体,像感冒病毒是如何通过物理上的相互接触而在人群中传播的。 互联网提供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途径来理解人正在说什么以及人们是怎么连接到一起的(8)。例如,在这个刚过去的政治季节中,只要跟踪一下论点、谣言、政治观点以及其他线索在博客空间的传播(9),以及个人在互联网上的“网上冲浪”行为(10),每一个选民究 竟关心什么东西就很清楚了。虚拟世界能自然而然地完全记录每一个人的行为,这也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很多实验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做和也不被接受的(11)。相似的,社会网络在线站点提供了独特的途径去理解一个人在网络中的地位对整个组织的影响,从他们的感受到他们情绪和健康(12)。自然语言处理已经开始不断增强组织和分析互联网以及其他来源的大量文本材料的能力(13)。 简短地说,计算社会学正在像杠杆一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不断增强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宽度、深度和广度。然而,不容易克服的障碍却影响着这一进程。目前存在的方法不能处理数以兆计的时刻变化的整个人类个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位置。例如,目前存在的社会网络理论是往往是通过几十个人的一次“快照”得到的数据建立起来的,它怎么能告诉我们有关百万计人口的各种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信息包含这些人的位置、商业交易和日常交流等数据。这些大量涌现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交互的数据能够定量地提供有关人类集体行为的新观点,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框架却无法处理这些数据。 从博客空间得到的数据。上图显示的是政治博客社团之间的链接结构(从2004年开始)。红色线代表保守派博客,蓝色线代表自由派博客;橙色线代表自由派连向保守派,紫色线表示保守派连向自由派。每个博客的大小反映了其他博客连向它的数量。【经过计算机械协会允许从文献8中重画得到】 也有一些制度上的障碍来阻止计算社会学前进。从途径上看,物理和生物学上探索的问题更适应观察和干涉。在发现的过程中,夸克和细胞都不介意我们揭开他们的秘密,也不抗拒我们改变他们的环境。对于基础结构来讲,社会学和计算社会学之间的鸿沟要比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之间要大得多,原因主要是计算社会学需要分布式监控,追踪允许以及编码等。这些在社会学中几乎都没有资源可以利用,甚至从物理距离和管理形式上来看,社会学系和工程或计算学系之间的差异要比其他科学之间大得多。 可能最痛苦的挑战是如何保证数据可以获取而又很好保护个人隐私。很多数据都是有所 有权的(如移动电话数据和商业交易信息等)。由AOL公司公开它的很多客户“匿名化”搜索记录所造成的大混乱突出了个人或公司通过私人公司分享私人数据的潜在风险(14)。在工业界和学术界之间合作和数据共享的鲁棒模型是必需的,从而来促进研究、保护个人隐私以及为公司提供保护。更一般的讲,恰到好处的处理隐私问题是最基本的。最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的报告就特别指出,他们可能会经常性的去掉个人外形特征,并且会仔细地匿名化数据(15)。去年,美国国家健康局和The Wellcome Trust突然去掉了一些基因数据库的在线获取功能(16)。这些数据看起来已经匿名化了,仅仅报告了某些基因标记者的总体频率。然而研究表明,在统计上,如果利用数据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数据,还是有可能重新确认个体身份的(17)。 因为一条个别的违背保护隐私的小事故就会导致扼杀新生的计算社会学的制度和法律条文产生,所以自我调整的与手续、技术和规则都相关的制度必须要建立起来,从而降低风险,保护潜在的研究。作为自我调整制度的基石,美国机构审查委员会(IRBs)必须增强他们的科技知识来理解入侵和伤害个人的潜在因素,因为新的可能性已经无法用他们当前有关伤害的范例来判断了。很多IRBs的人员很难来评估复杂数据被去匿名化的可能性。而且,IRBs可能需要检查一下是否有必要建立一个专注于保护数据安全的机构。目前,已有的数据在许多组织中传播,这些机构对于数据安全的理解和处理手段是参差不齐的。研究者必须在保留数据做研究的同时开发技术来保护个人隐私。同时,这些系统反过来可能也有助于对于工业界保护客户隐私和数据安全(18)。 最后,计算社会学的发展和其他新兴交叉学科也息息相关(像可持续性发展科学),这就需要发展一个方式来培养新的学者。决定教授职权的委员会和编辑部需要理解和奖赏跨学科发表的努力。最初地,计算社会学需要拥有社会学家和计算学家一起努力。长期地看,这个问题将取决于学术界决定是否应该培养计算社会学学家,或者计量文献社会学家和社会文献计量学家的团队。认知科学的出现为计算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认知科学涉及的领域包括生物学、哲学和计算科学。它已经吸引了大量资源的投入来创建一个共同领域,而且为过去一代的公共货物作出了很大贡献。我们认为计算社会学具有相似的潜力、值得相似的投入。 References and Notes 1. D. Roy et al., “The Human Speech Project,” Proceedings of the 2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Vancouver, BC, Canada, 26 to 29 July 2009. 2. J. P. Eckmann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 14333 (2004). 3. S. Aral, M. Van Alstyne, “Network Structure Information Advantage,”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Conference, Philadelphia, PA, 3 to 8 August 2007. 4. A. Pentland, Honest Signals: How They Shape Our World(MIT Press, Cambridge, MA, 2008). 5. J.-P. Onnela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4,7332 (2007). 6. T. Jebara, Y. Song, K. Thadani, “Spectral Clustering and Embedding with Hidden Markov Models,”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Philadelphia, PA, 3 to 6 December 2007. 7. M. C. González et al., Nature 453, 779 (2008). 8. D. Watts, Nature 445, 489 (2007). 9. L. Adamic, N. Glance, 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ink Discovery (LINKDD 2005), pp. 36–43; http://doi.acm.org/10.1145/1134271.1134277. 10. J. Teevan, ACM Trans. Inform. Syst. 26, 1 (2008). 11. W. S. Bainbridge, Science 317, 472 (2007). 12. K. Lewis et al., Social Networks 30, 330 (2008). 13. C. Cardie, J. Wilkerson, J. Inf. Technol. Polit. 5, 1 (2008). 14. M. Barbarao, T. Zeller Jr., “A face is exposed for AOL searcher No. 4417749,” New York Times, 9 August 2006, p. A1. 15.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Putting People on the Map: 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with Linked Social-Spatial Data, M. P. Gutmann, P. Stern, Ed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2007). 16. J. Felch. “DNA databases blocked from the public,” Los Angeles Times, 29 August 2008, p. A31. 17. N. Homer, S. Szelinger, M. Redman, D. Duggan, W. Tembe, PLoS Genet. 4, e1000167 (2008). 18. M.V.A. has applied for a patent on an algorithm for protecting privacy of communication content. 19. Additional resources in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can be found in the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 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23/5915/721/DC1
5355 次阅读|4 个评论
师生恋是道德问题还是社会学问题?
热度 25 xingzz 2011-3-20 21:23
师生恋是道德问题还是社会学问题?
这两天鲍永利老师的博文《 致一位爱上导师的女研究生 》,引发了科学网一阵骚动。在文中鲍老师强烈谴责了男导师,形容他是“垃圾”、“过午阳光”;苦口婆心地劝女研究生弃暗投明,离开那个坏家伙。同志们啊,您想一想, 小女生在这种情况下离开老导师,她的博士论文怎么办? 说实话,我不赞成把师生恋一概上升到道德高度去打击男导师。我认为,除非导师或学生一方有意拉对方下水,否则师生恋主要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社会学问题。我老人家没有女生,所以我的讨论是纯学术的(科学网档次的学术。^_^) 大家之所以对男导师向女学生伸出咸猪手异常气愤,最主要的社会学原因是男导师老牛吃嫩草,霸占了本来就贫乏的年轻女性这种极其宝贵的社会资源 。人类社会的一切战争都源于对资源(硬的和软的)的掠夺。师生恋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那么人民群众的愤慨是必须的。 师生恋几乎不可能是纯洁的爱情。有过丰富恋爱和婚姻经历的老导师,骗骗自己的女学生,比发表Science或者Nature文章容易多了。 可是女学生上杆子的,也不是没有。我在慕尼黑的那几年,一共遇到三个大陆女孩嫁给老师的(其中只有一对是师生关系):一个农村女孩为了大学毕业后留校;一个女生为了从被分配的遥远的小地方调到念书的大城市;一个美国留学女生为了绿卡。后者和我们住一个楼,丈夫是性格极其内向的美国人,当时两个人都在慕尼黑做访问学者。女生说他们的生活AA制,各花各的钱。老美从来没去过女生在中国的家,她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出国探亲。外人看来,那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婚姻。 因为某种目的而恋爱结婚,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通常人们都相信小女生为了真爱才会上老导师的当,其逻辑就是鲍老师提到的“恋爱中的女人智商等于零”。后者显然不是一个科学论断。我不能说没有一个女博士生会这么傻,因为这么说的话,也没有统计学根据。但是, 社会学的准则之一就是公平,所以师生恋不是傻瓜和情种的游戏 ,师生恋也不相信天真无邪。 正因为是一种社会现象,古今中外都不乏师生恋的例子。其中的确可能有红颜知己。 定义:红颜知己就是老导师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地点遇到的正确的小女生 。 我们不能一棍子把所有的老导师都打死,但是我老人家赞成把他们都打个半死。^_^ 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的小女生中不乏恋父情节严重的独生女。她们是师生恋的潜在种子。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一样,不是道德能解决的问题,它们是家庭和社会问题。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在自传中写道:三个女人都把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给了他,都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嫁给了这个其貌不扬,没有被评上博导的大才子。最后一个,就是女博士生,尽管不是他自己的学生。 我们气愤吗?我们不气愤的话,就嫉妒一下吧!^_^ 男导师和女学生发展感情关系,是有生命或者道德危险的。其他男学生可能会发难,自己的老婆可能会发难,科学网的博主们可能会发难,点点点。可是, 情到深处人糊涂,有些错误是挡不住的 。我们宽容一些,大度一些,看人家笑话的时候,留些口德。毕竟有漂亮女生爱,是男导师的荣光。当然了,就像陈安老师说得那样,男兔子们,尽量不要吃窝边草。 唉,老牛吃嫩草,兔子吃窝边草,天涯何处无芳草。都不是不可以,可是那神马,老牛和兔子们:千万不要糟蹋草坪啊!
个人分类: 江湖|9091 次阅读|24 个评论
宁愿做赛博格也不做女神
kejidaobao 2011-3-7 15:45
——《猿猴、赛博格和女人:重新发明自然》评介 文/章梅芳 唐娜·哈洛威(Donna J. Haraway)是西方著名的跨学科学者,她在生物学、灵长类动物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是当代女性主义科学元勘的代表人物之一。哈洛威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基本奠定了她在女性主义学界、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界的重要地位。 2010年,哈洛威的《猿猴、赛博格和女人:重新发明自然》一书在中国台湾地区翻译出版。这部著作收录了哈洛威在20世纪70-80年代发表的10篇重要学术论文,展现了哈洛威早期的思想脉络和基本观点的形成过程。由于哈洛威的思想十分活跃,研究的内容较为庞杂和深奥,行文又多充满隐喻式的表达方法,其文本相对较为晦涩难懂。因此,该书中文版的面世,对中国学者研究哈洛威乃至女性主义科学元勘的学术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第一部分的主题是“自然作为生产和再生产的系统”,收录了作者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3篇论文。第1篇论文以动物社会学为案例,揭示了此领域内“支配原则”被科学化、生理化的过程,以及动物社会中的“支配原则”被移植和运用到人类社会的方式,并随之阐释了“主客二分”与“支配原则”、“科学客观性”之间的深层关系;并论及科学家共同体内网络关系的重要性。第2篇论文比较分析了灵长类行为研究中的4种生产与生殖理论,认为它们的目标在于刻画人类普同性的图像,以人类本性作为文化的基础。但这些理论也可被用来强调人类与动物的变异性、复杂性及变革的能力,因而女性主义者可从科学的内部认真投入生物社会的辩论。第3篇论文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生命科学领域里发生的转型:从雅克斯到威尔逊,从生理生物学到社会生物学,以及在学科范式内发生的一系列相应变化,并致力于探讨科学内容与社会脉络之间的历史关联。 第二部分的主题为“争议的阅读:叙事的各种自然”,将焦点放在对社会生物学领域的不同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上,从而强调科学领域中命名与修辞的重要性、科学的社会建构性以及科学内部的权力关系。 在哈洛威看来,自然是被建构出来的,是被争议出来的。女性主义学者首先要对旧故事进行重新解读,然后再尝试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女科学家积极参与对具有公共意义的科学议题的辩论,显示出了较强的责任意识,也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另类科学叙事的魅力。 然而,任何的叙述都有自身的规则,都无法不受到特定历史社会关系与日常实践的影响,女性科学家的科学文本同样如此。她们并没有比男性生产出更良善或更自然的故事,而只是在由规则引导的公共社会的科学实践中生产她们的故事。并且,也不存在所谓本质的、同一的女性与女性经验,文本阅读的过程就是对文本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 第三部分的主题是“差异的政治,为了不恰当/无法被取用的他者们”,收录了4篇论文。第1篇论文对女性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Gender”,进行了历史梳理和辨析,强调“性”、“性别”、“自然”、“身体”、“文化”都是历史的、建构的、异质的概念,“差异”和“他者性”是“Gender”的应有之义,必须在多元的环境中,让多种女性主义性别理论得以成长。第2篇论文是哈洛威最具影响力也是中国学者最为熟悉的论文——“赛博格宣言”,其中提出了赛博格女性主义的主张。赛博格是一种受控有机体,是机器和动物之间的混种,它瓦解了人类与动物之间、有机体与机器之间、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界限,为走出二元论的迷宫,在支配与控制的逻辑之外寻找另一条认识论道路,提供了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哈洛威借助视线隐喻,进一步提出了“情境化知识”的理论主张。她指出,主体永远都是分裂、矛盾和处于变化过程之中的,亦不存在统一的女性或边缘人群的立场;受压制者的立场也不是“无辜的”,受压制状态不能提供本体论基础,“认同”并不是客观性的前提。正是在此意义上,哈洛威自称“宁愿做赛博格也不做女神”。 而且,视线总是有中介的、涉身化的,不存在免于被观看的至高视线。哈洛威认为,只有局部的、历史的、情境化的、涉身性的知识,才真正代表了一种新的科学客观性。这种情境化的知识主张,要求把知识客体想象成一个行动者和能动者。女性主义客观性不主张主导世界,而是只住在这里,尝试透过我们的义肢(包括视觉化科技),去激发并不无辜的对话。 傅大为在该书的“序”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的哈洛威,虽然自嘲忠于欧洲中心主义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传统,但实际上已在怪物的腹中揭竿而起了,其早期的3篇论文深入批判了科学中的性别偏见、父权制意识形态和跨国资本主义政治。而她的赛博格理论,则试图在“整体主义”和“相对主义”之外、在“统一主体”和“身份认同”之外,为一种新的科学客观性和认识论主张提供可能性。 该书译者张君玫指出,哈洛威并非绝对的建构论者,也绝非单纯地拥抱赛博格的、后现代的分裂与混种认同及其许诺的乌托邦未来,而轻松跳过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父权制和技术科学的支配框架。姑且不论其“涉身化客观性”与“情境化知识”是否能够真正解决女性主义立场论所面临的困境,其“赛博格”是否能为后现代女性主义认识论提供基础,该文集的确提供了一部关于身体、政治与故事的醒世录,而这恰恰是女性主义科学元勘的核心目标之一。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4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卫生习惯看社会进步
热度 3 newport 2011-3-1 00:53
近三十年中国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是个不争的事实,衡量这个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时下名声不太好的GDP(有人称其为鸡的屁,当然这是在抱怨没有实现“包容性增长”以及增长的成果没有被全体民众所共享!)。这与社会进步与发展还是有点区别的。那么,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社会进步与发展了呢?我也不知道社会学专家们已经提出了多少指标。但依我看用一个指标就可以表征出来,那就是有多于90%的民众能够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仍垃圾,最好还能够将自家宠物的粪便随时从公共场所清理干净,也就是有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要做到这一点我保守估计还得50-100年的时间。理由大概可以归结如下: 一、我们提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大概有上百年了吧,几代人努力下来还是不太理想,所以还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亲闻一个故事,是我的一个有点名气的同行老教授,讲他1980年代在德国进行学术访问,一次德方教授一家请他郊游时,他在公共场所随手仍了一张糖纸,这家一个小孩立即指出这位教授的不讲公共卫生的行为是不对的,教授当时感到很是无地自容。他对我们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差距啊!须知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教授应当还是高素质的,但卫生习惯还是没有形成!二、公共卫生习惯的形成背后其实就是公共道德观念确立和实践。一般来讲,中国人的公德观念相对来说就淡薄些(其根源有许多人都论说过,通俗点的解释可以看看凤凰卫视前几年播的余秋雨的电视讲座,我就不多说了),要提高公德意识并实践之当然非一日之功。还是说我身边的事(要申明的是我在此说的是对事不对人):说的是某研究员(还是个主任)平时有抽烟的习惯,公共的办公室里还有别的同事,但他抽烟时很少顾及别人,基本不到外边去抽,就在办公室抽。也许你以为他是个不怎么修边幅比较随意的人吧,但事实上,他在家里是到家外的公共楼梯口去抽烟的,而且将烟蒂就扔在公共楼道里。这只能表明我们的这位研究员其实就是缺乏起码的公德意识!读书人中都有这样的人,至少可以说明民众的公德意识的普遍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在上海这个相对发达的城市,不讲公共卫生的行为时有发生,如随地小便、小区宠物粪便常见。我溜狗有4年多了,路上常常碰见溜狗的人,但我从未看见过像我这样随即清捡起自家小狗粪便的人。可见,全国民众要形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真是一件难事!关涉到全民整体公德意识的提高。 总之,将公共卫生做好了,社会也就进步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41 次阅读|2 个评论
普遍的问题必有共同的原因:群体性事件的根源
热度 1 jiasf 2011-2-11 17:45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透露:全国群体性事件在2005年一度下降,但从2006年起又开始上升,2006年全国发生各类群体事件6万余起,2007年上升到8万余。1993年—2005年,全国群体性事件增加了近10倍。如此众多而又增长迅速的群体性事件,令人震惊! 前些年县乡政府向农民摊派金钱和劳务是激起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1993年1月6日四川仁寿县谢安乡农民张德安率众抵制县修公路摊派过重负担事件,2001年2月7日湖北利川团堡抗税事件。但2006年全国统一取消 农业税以后,向农民摊派的机会少了,因此向农民摊派而激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少了。但因强行征地、强行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似乎有星火燎原之势。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群发的群体性事件,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的群体性事件不能用个别官员的素质来解释。普遍的矛盾必有共同的根源。茅盾的根源在哪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府体制一直持续“事权下移,财权上移”的演变路径。1978年中央财政收入只占总财政收入的15.5%,地方占84.5%,至1993年演变为22:78;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比例一下子倒过来了,变成55.7:44.3,至今大致如此!与财权的集中相反,县以下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水利等公共服务都主要依靠县乡政府负担。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承担很多事权却没有财权,是地方政府普遍存在强行摊派、强行拆迁行为以获取资源的体制原因。 同时财政“分灶吃饭”,也激起了地方政府的公司化倾向,一些政府从公共服务机构异化为为本身牟利的公司。更糟的是一些贪官污吏利用公权与企业合谋牺牲民众利益、牟取个人暴利!无疑公权的异化加重了群体性事件的蔓延。 由此观,群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体制上事权与财权的背离,二是地方政府公权的异化。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塞(NeilJ.Semelser)的解释群体行为的社会学理论——“价值理累加论”(Value-addedtheory),当“结构性诱因”(Structuralconduciveness)、“结构性紧张”(Structuralstrain)、“普遍信念”(Generalizedbelief)、“触发因素”(Precipitatingfactors)、“行动动员”(Mobilizationforaction)、“社会控制的疏忽或失效”(Failureofsocialcontrol)六个因素叠加时就会发生群体性事件。 如果不消除群体性事件的结构性诱因,就很难根除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由此是否可以明了未来改革的某些方向?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187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不赞赏‘高产’博文
热度 15 lin602 2011-2-10 09:00
写博文是需要花时间与精力的,因为是科学网博文,所以要与教育与科研有关,所以内容不象‘调侃’,不象‘八卦’。写出来的内容是要经过思考内容有点‘含金量’的。 如果一天出一个博文,一年三百六十五个,如果每个博文‘含金量’都不错,那这个博主真是厉害,无愧‘名博’的称号。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何况还有一天几帖呢? 写博文多的人,我觉得应该一是与自己从事的研究专业有关,例:搞教育教学研究的,搞哲学的,搞信息学图书馆学的,科研管理,科研历史,政治学,社会学,而且写出来的内容与这些研究有关。二是退休了,没有具体工作要做的,反正没有多少工作上的事情,想想写写,也还可以。 如果要搞教学、科研、工程、咨询、公司等职业上的工作,要花大量时间在科研与教学上,写申请书,看资料,改作业,写教案,与学生交流,跑企业等。特别是看资料,是一个花无底洞时间的事情。每天空余时间看一看博客,看看新闻,写点微博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花大量时间写博文,会‘荒’了自己的田。如果写得太多,就有‘乱发论文’之嫌疑了。 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与科研工作人员,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到看资料做实验与做研究上,花少量时间写点博文,会有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会‘撞’上自然基金的大运。 其实有想法的学人,可以将博文写得更深刻一些,文章更短些,内容更精彩一些。写得越多,可能内容越‘薄’,甚至极少数人会发展成为‘浅薄’。 听说‘乱世佳人’的作者就写了这一本小说。 欢迎批评,不针对具体人,是自己的随想。 2011-2-10 :9:00 再说明一下:各位博主写多少博文,如何写,写什么是各人的自由,任何人无权干涉。我只是个人表示不欣赏而已。欣赏的权利属于我的,我想大家认可吧,并没有其他意思,同时也不代表其他任何人。我不欣赏的东西别人可能会欣赏,就此而已。 我还有点‘杞人忧天’地认为,做科研的年轻人,在写博文上少花点功夫,在科研及业务上多放点精力,做出科研上成绩,得到社会及同行的承认。业务不太强时,科研经费可给你也可给别人,人脉非常重要,如果你的业务特别特别强,科研经费无可争议会跑到你的实验室中,否则别人就不好意思在你前面瓜分经费了,先将你供上,他们就心安理得地得好处了,哈哈。 2011-2-10 23:00
4279 次阅读|24 个评论
200年来中国社会关注焦点演变计量图
热度 1 limer 2011-1-15 12:00
想知道1800年以来,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民主、自由、革命、日本、苏联。。。)是如何演化的吗? 已往这些只能由社会学者穷尽一生解读的问题,现在你可以在瞬间得到一个初步的答案,这就是google 的 Books Ngram Viewer给你的计量功能。 谷歌的 Books Ngram Viewer拥有 超过 5000 亿个单词,主要来自中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及西班牙文等超过 520 万本图书。 通过对主题词的计量,你可以看到中国社会问题的演化图景,是不是很有意思,这就是数字人文的魅力,改变你认识世界的视角。 革命 民主 自由 科学 人民 小康 公仆 苏联 日本 美国 该功能不仅可以分别计量,还可以对比分析,例如: 自由VS科学VS民主 看看三者的趋势,就知道社会的关注焦点,是不是很有意思(注意:这是中文简体统计的结果,也就是主要由大陆出版的图书数据集分析而得,你懂得!) 百年社会变迁,一目了然。 数据可不可靠,我不知道,第一感觉,有点靠谱,词频统计毕竟是一种研究方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笔者美国哲学和社会学专题文章索引(3000-3891部分)(2002-2004年
黄安年 2010-11-22 10:53
笔者美国哲学和社会学专题文章索引 (3000-3891 部分 ) ( 2002-2004 年学术交流网发布)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22 日发布 笔者自 10 月起分类发布学术交流网 2002-2004 年中国美国问题论文和资料总目,总目的编序和笔者发布的 2007-2009 年中国美国问题博文相对应。这里发表的是笔者在 2002-2004 年在学术交流网上文章目录,便于自己和有兴趣的网友查阅。 3002 美国哲学和社会学目录索引 3002-W2004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学术交流网发布美国社会生活栏目文章信息 001~100 份(篇)目录 ( 4 美 02A ) / 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4 年 1 月 19 日首发 3002-W2004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学术交流网发布美国社会生活栏目文章信息 001~100 份(篇)目录 ( 4 美 02B )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4 年 1 月 19 日首发 3002-W2004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学术交流网发布美国社会生活栏目文章信息 101~201 份(篇)目录 ( 4 美 07A )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4 年 2 月 18 日首发 3002-W20040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学术交流网发布美国社会生活栏目文章信息 101~201 份(篇)目录 ( 4 美 07B )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4 年 2 月 18 日首发 3002-W200405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学术交流网发布美国社会生活栏目文章信息 201~300 份(篇)目录 ( 4 美 20A )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4 年 3 月 31 日首发 3002-W200406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学术交流网发布美国社会生活栏目文章信息 201~300 份(篇)目录 ( 4 美 20B )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4 年 3 月 31 日首发 学术交流网发布美国问题评论栏目文章信息 301~400 份(篇)目录 ( 4 美 23A )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4 年 4 月 5 日首发 3002-W200407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学术交流网发布美国社会生活栏目文章信息 301~400 份(篇)目录 ( 4 美 25A )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4 年 4 月 16 日首发 3002-W200408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学术交流网发布美国社会生活栏目文章信息 301~400 份(篇)目录 ( 4 美 25B )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4 年 4 月 16 日首发 3002-W200409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学术交流网发布美国社会生活栏目文章信息 401~500 份(篇)目录 ( 4 美 28A )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4 年 4 月 25 日首发 3002-W200410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学术交流网发布美国社会生活栏目文章信息 401~500 份(篇)目录 ( 4 美 28B )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4 年 4 月 25 日首发 3311 美国宗教节日和习俗 331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在美国感受感恩节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11 月 20 日首发 3311-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在美国感受感恩节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11 月 20 日首发, 2002 年 11 月 27 日重发 ;2003 年 11 月 26 日略作修改再发 3311-W2002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在美国感受千禧年圣诞节 / 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2 月 24 日首发 3460 美国的节日 3460-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在美国感受千禧年元旦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12 月 30 日转发 3460-W2003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在美国过万圣节 / 《美国大观》 2001 年第 11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5 月 18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14 日重发 3460-W20030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年在美国过春节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2 月 2 日首发 3501 美国民族和移民概论 350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的发展和外来移民(《美国经济发展史》第二讲) / 中央电视教育台《中学历史教师之友》栏目, 1999 年 4 月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美国问题研究 / 美国经济发展史 /2002 年 5 月 8 日发布 3501-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的发展和外来移民(《美国经济发展史》第 2 讲) / 中央电视教育台《中学历史教师之友》栏目, 1999 年 4 月;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5 月 7 日发布; 2002 年 8 月 26 日重发 3572 现当代美籍华人与华侨 3572-W20031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专程拜访奥伯尼的老朋友姚先生 (1999 年 11 月 6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10 日首发 3572-W200315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硅谷华人圈生活散记( 2000 年 2 月 26 日 3 月 7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0 月 22 日首发 3572-W200316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在美国白人社区收看北美凤凰卫士、中央四台和亚视台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7 月 13 日首发 3572-W200317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纽约州威郡华人的温馨之家 -- 记绿宝常青俱乐部联谊活动( A )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8 月 12 日首发 3572-W200318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纽约州威郡华人的温馨之家 -- 记绿宝常青俱乐部联谊活动( B ) / 学术交流网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8 月 12 日首发 3572-W200319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纽约州威郡华人的温馨之家 -- 记绿宝常青俱乐部联谊活动( C )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8 月 12 日首发 3572-W200320 黄安年 (Huang Annian): 致绿堡常青俱乐部忘年朋友们的信( 2000 年 6 月 29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27 日首发 3576 美国华人史 3576-W200410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大批有台湾选举权的在美华人准备回台参加 3 20 总统 选举投票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3 月 14 日首发 3576-W20041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为何西部硅谷地区成为年轻华人在美国创业的首选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3 月 15 日首发 3640 美国家庭、婚姻、爱情 3640-W2004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布什总统向美国各个家庭发信寻求支持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1 月 25 日首发 3690 美国的社会生活 3690-W2003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在美国看社区生活服务管理工作的机械化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7 月 31 日转发 3690-W2003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的月亮和中国一样圆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9 月 12 日首发 3690-W20030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花园除草、打扫卫生、擦玻璃窗及其他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9 月 24 日首发 3690-W200305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能源富国一年冬夏两个时制的启示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0 月 27 日首发 3690-W200306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机械化清扫和收集扫落叶记( 2003 年 11 月 7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7 日首发 3690-W200307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夜不闭户铁栏杆门卫保安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14 日首发 3690-W200308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在美国申请驾驶执照趋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15 日首发,有感于 招聘特聘岗位教授 ( 1999 年 12 月 9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16 日首发 3690-W200309 黄安年 (Huang Annian):bbb 出行的好帮手 网上查询地址( 1999 年 12 月 14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17 日首发 3690-W200419 黄安年 (Huang Annian): 2000 年在美国过春节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2 月 2 日首发 ;2004 年 1 月 21 日重发 3690-W200420 黄安年 (Huang Annian): 与 IBM 一路之隔,迄今现代化社区居民还是拨号上网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1 月 31 日首发 3690-W20042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大批有台湾选举权的在美华人准备回台参加 3 20 总统 选举投票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3 月 14 日首发 3690-W20042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为何西部硅谷地区成为年轻华人在美国创业的首选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3 月 15 日首发 3690-W20042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西部硅谷地区住房观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3 月 16 日首发 3690-W20042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梅花鹿群走进我们居民区前院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3 月 18 日首发 3690-W200425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东地区威郡县 (Westchester County) 蔬菜类食品价格比较 (1999.10-2000.7;2003.5-2004.5)/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5 月 5 日首发 3690-W200426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东地区西郡县 (Westchester County) 豆制品、酱菜类价格比较 (1999.10-2000.6;2003.5-2004.5)/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5 月 6 日首发 3690-W200427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东地区西郡县 (Westchester County) 水产类食品价格比较 (1999.10-2000.6;2003.5-2004.5)/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5 月 7 日首发 3690-W200428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东地区西郡县 (Westchester County) 牛奶、禽蛋、肉类、熟食制品价格比较 (1999.10-2000.6;2003.5-2004.5)/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5 月 8 日首发 3690-W200429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东地区西郡县 (Westchester County) 粮食类食品价格比较 (1999.10-2000.6;2003.5-2004.5)/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5 月 10 日首发 3690-W200430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东地区西郡县 (Westchester County) 水果、干果、罐头类 , 饮料类食品价格比较 (1999.10-2000.6;2003.5-2004.5)/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4 年 5 月 13 日首发 3690.1 美国的社会生活书目 3690.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编撰 : 当代世界史书目第十二讲: 70 年代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 A ) / 《当代世界史 (1945--1998) 书目》 /1999 年 1 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2 月 1 日网上首发 3690.1-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编撰 : 当代世界史书目第十二讲: 70 年代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 B ) / 《当代世界史 (1945--1998) 书目》 /1999 年 1 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2 月 1 日网上首发 3690.1-W2002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编撰 : 当代世界史书目第十二讲: 70 年代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 C ) / 《当代世界史 (1945--1998) 书目》 /1999 年 1 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2 月 1 日网上首发 3690.1-W20020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编撰 : 当代世界史书目第十二讲: 70 年代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 D ) / 《当代世界史 (1945--1998) 书目》 /1999 年 1 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2 月 1 日网上首发 3701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慨论 370-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45-1996 )自序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8 年第 1-2 期。 /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 《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 / 2002 年 4 月 23 日发布 3702 美国和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3702-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 公开发表:《求是学刊》 2002 年第 3 期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25 日网上首发 3702-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演变(《美国经济发展史专题》第 12 讲)(上) / 中央电视教育台《中学历史教师之友》栏目, 1999 年 4 月;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6 月 3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28 日重发 3702-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演变(《美国经济发展史专题》第 12 讲)(下) / 中央电视教育台《中学历史教师之友》栏目, 1999 年 4 月;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6 月 3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28 日重发 3703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3703-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演变(第十二讲) , 公开发表 : 中央电视教育台《中学历史教师之友》栏目, 1999 年 5 月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 美国经济发展史 /2002 年 6 月 3 日发布 3703-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发表:论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九江师专学报》 1997 年第 4 期;《史学论衡》第 3 期( 1999 ) ,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31 日网上首发 3703-W2002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上) / 《求是学刊》 2002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25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03-W20020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下) / 《求是学刊》 2002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25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03-W200205 黄安年 (Huang Annian): 论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上) / 《九江师专学报》 1997 年第 4 期;《史学论衡》第 3 期( 1999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31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03-W200206 黄安年 (Huang Annian): 论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中) / 《九江师专学报》 1997 年第 4 期;《史学论衡》第 3 期( 1999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31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03-W200207 黄安年 (Huang Annian): 论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下 0/ 《九江师专学报》 1997 年第 4 期;《史学论衡》第 3 期( 1999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31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04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学说和思想 3705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政策 3705-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克林顿政府改革美国家庭福利保障的对策 / 《美国研究》 1997 年第 2 期 ,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 《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 / 2002 年 4 月 22 日首发 3705-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重视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经验 / 在九江师专的讲演稿( 2001 年 6 月 4 日);《学术交流网》 2002 年 6 月 12 日首发 ,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 2002 年 6 月 12 日首发 3705-W2002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45-1996 )自序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8 年第 1-2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 2002 年 4 月 24 日发布; 2002 年 8 月 8 日重发 3705-W20020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世界各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及其启示(上) / 首届 兰州经济社会发展论坛 演说( 1997 年 7 月 15 日);《兰州发展论坛》 /1997 年底月(创刊号);《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6 月 26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05-W200205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世界各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及其启示(中) / 首届 兰州经济社会发展论坛 演说( 1997 年 7 月 15 日);《兰州发展论坛》 /1997 年底月(创刊号);《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6 月 26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05-W200206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世界各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及其启示(下) / 首届 兰州经济社会发展论坛 演说( 1997 年 7 月 15 日);《兰州发展论坛》 /1997 年底月(创刊号);《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6 月 26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05-W200207 黄安年 (Huang Annian): 重视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经验(一) / 在九江师专的讲演稿( 2001 年 6 月 4 日);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6 月 12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05-W200208 黄安年 (Huang Annian): 重视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经验(二) / 在九江师专的讲演稿( 2001 年 6 月 4 日);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6 月 12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05-W200209 黄安年 (Huang Annian): 重视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经验(三) / 在九江师专的讲演稿( 2001 年 6 月 4 日);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6 月 12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05-W200210 美国和加拿大社会保障政策 (1945-1980'S) (《世界大通史》第 18 卷第 6 章 2 )(上),黄安年撰稿,发表:《世界大通史》文稿 /1997 年;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2 月 16 日网上首发 3705-W20021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和加拿大社会保障政策 (1945-1980'S) (《世界大通史》第 18 卷第 6 章 2 )(下),黄安年撰稿,发表:《世界大通史》文稿 /1997 年;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2 月 16 日网上首发 3710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史 3710-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社会救济时期的社会保障 ----17 世纪初至 1930 年代初的美国 (上) / 《山东师大学报》 1997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4 月 27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20 日重发 3710-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社会救济时期的社会保障 ----17 世纪初至 1930 年代初的美国 (中) / 《山东师大学报》 1997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4 月 27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20 日重发 3710-W2002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社会救济时期的社会保障 ----17 世纪初至 1930 年代初的美国 (下) / 《山东师大学报》 1997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4 月 27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20 日重发 3710-W20020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富兰克林罗斯福和 1935 年社会保障法 , 公开发表 《世界历史》 1993 年第 5 期;并载《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东方出版社) ,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4 月 22 日首发 3710-W200205 黄安年 (Huang Annian):1935 年后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上)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政策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2002 年 7 月 20 日网上首发;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政策 /2002 年 8 月 12 日重发 3710-W200206 黄安年 (Huang Annian):1935 年后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下)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政策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2002 年 7 月 20 日网上首发;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政策 /2002 年 8 月 12 日重发 3710-W200207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富兰克林罗斯福和 1935 年社会保障法(上) / 《世界历史》 1993 年第 5 期;并载《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东方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4 月 22 日发布;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10-W200208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富兰克林罗斯福和 1935 年社会保障法(下) / 《世界历史》 1993 年第 5 期;并载《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东方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4 月 22 日发布;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10-W200209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克林顿政府改革美国家庭福利保障的对策(上) / 《美国研究》 1997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 2002 年 4 月 22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10-W200210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克林顿政府改革美国家庭福利保障的对策(下) / 《美国研究》 1997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 2002 年 4 月 22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10-W20021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黄安年文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2 年第 6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17 日发布 3710-W200212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作用和 90 年代以来的新问题(上)(《世界大通史》第 18 卷第 6 章 6 ) / 《世界大通史》文稿 /1997 年;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2 月 19 日网上首发 3710-W20021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作用和 90 年代以来的新问题(下)(《世界大通史》第 18 卷第 6 章 6 ) / 《世界大通史》文稿 /1997 年;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2 月 19 日网上首发 3710-W20021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变革(上)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0 月 16 日网上重发 3710-W200215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变革(下)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0 月 16 日网上重发 3720-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本世纪中叶美国政府就业培训法案内容及相关政策 , 公开发表:《九江师专学报》 1998 年第 3 期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23 日网上首发 3721-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本世纪中叶美国政府就业培训法案内容及相关政策(上) / 《九江师专学报》 1998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23 日网上首发 ;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21-W2002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本世纪中叶美国政府就业培训法案内容及相关政策(下) / 《九江师专学报》 1998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23 日网上首发 ;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23 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贫困线和贫困发生率 3723-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上) / 《史学月刊》 1997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6 月 11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20 日重发 3723-W200202(Huang Annian): 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下) / 《史学月刊》 1997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6 月 11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20 日重发 3723-W200203(Huang Annian): 美国的贫困概念 (A)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29 日发布 3723-W200204(Huang Annian): 美国的贫困概念 (B)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29 日发布 3723-W200205(Huang Annian): 美国的贫困概念 (C)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29 日发布 3723-W200206(Huang Annian): 美国的贫困概念 (D)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29 日发布 3723-W200207(Huang Annian): 美国的贫困结构(上)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30 日发布 3723-W200208(Huang Annian): 美国的贫困结构(下)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30 日发布 3723-W200209(Huang Annian):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上)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30 日发布 3723-W200210(Huang Annian):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下)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30 日发布 3723-W200211(Huang Annian): 美国的人口变化和社会福利、贫困问题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30 日发布 3723-W20021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美国的相对贫困和社会危机(第十五讲) / 中央电视教育台《中学历史教师之友》栏目, 1999 年 5 月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美国问题研究 / 美国经济发展史 /2002 年 6 月 8 日发布 3740 美国老年福利保障 3740-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老年公寓见闻 , 公开发表:《美国大观》 2002 年第 4 期;新华网 2002 年 4 月 30 日网上首发《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22 日发布 ; 2002 年 8 月 8 日重发 3750 美国住房福利保障 3750-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 从罗斯福新政到约翰逊伟大社会时期 , 公开发表: 《山东师大学报》 1998 年第 4 期 ,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4 月 27 日网上首发 3750-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 从罗斯福新政到约翰逊 伟大社会 时期(上) / 《山东师大学报》 1998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4 月 27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50-W2002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 从罗斯福新政到约翰逊 伟大社会 时期(下) / 《山东师大学报》 1998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4 月 27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3 日重发 3751 美国资源和环境保障 375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社会的资源和环境保障(上)(《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45-1996 )第十三章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27 日发布 3751-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社会的资源和环境保障(下)(《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45-1996 )第十三章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27 日发布 3770 美国妇、幼、残福利保障 3770-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新生婴儿一周医疗费知多少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7 月 16 日首发 3797W 美国社会保障问题书目 3797-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附录 ( 一 ) 美国社会保障英文书目 (BIBLIOGRAPHY OF AMERICAN SOCIAL WELFARE) , 黄安年辑 公开发表: 《学术交流网》首发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社会保障研究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2002 年 4 月 30 日首发 3797-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附录 ( 二 ) 美国社会保障英文文章目录 (ARTICLES OF AMERICAN SOCIAL WELFARE) 公开发表:《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9 日首发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社会保障研究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2002 年 5 月 9 日首发 3797--W2002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附录 ( 三 ) 美国社会保障英文博士论文目录 (DESSERTATIONS OF AMERICAN SOCIAL WELFARE), 黄安年辑 公开发表: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14 日首发《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社会保障研究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2002 年 5 月 14 日首发 3797-W20020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附录 ( 四 ) 有关现代美国社会保障问题的中文论著目录 , 公开发表:《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5 月 18 日首发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社会保障研究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2002 年 5 月 18 日首发 3797-W200301 学术交流网美国社会保障研究栏目发布全目 (2002-8-8---2003-8-21), 黄安年文 , 发表 : 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3 年 8 月 22 日首发 3797-W200302 学术交流网发布《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附录》目录(学术交流网运行简报第 50 期) , 黄安年文 , 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通报 /2003 年 5 月 12 日首发 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9 月 18 日转发 3801 美国社会问题目录 3801-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学术交流网发布访美观感专题目录 (2002-8-8---2003-8), 文 , 发表 : 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03 年 8 月 23 日首发 3810 美国贫困问题 3810-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撰稿 : 当代美国的相对贫困和社会危机(《美国经济发展史专题第 15 讲》 / 中央电视教育台《中学历史教师之友》栏目, 1999 年 4 月;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6 月 8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28 日重发 3810-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撰稿 : 世界性贫困问题(《世界大通史》第 18 卷第 6 章 7 )(上) / 《世界大通史》文稿 /1997 年;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2 月 20 日网上首发 3810-W2002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撰稿 : 世界性贫困问题(《世界大通史》第 18 卷第 6 章 7 )(下) / 《世界大通史》文稿 /1997 年;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2 月 20 日网上首发 3810-W20020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撰稿 : 全球性和各国的反贫困战略(《世界大通史》第 18 卷第 6 章 8 ) / 《世界大通史》文稿 /1997 年;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12 月 20 日网上首发 3867 美国和 911 国际恐怖主义事件 3867-W200309 黄安年 (Huang Annian): 高度重视 9 11 事件对于世界的影响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9 月 11 日首发 3890 美国其他社会问题 3890-W2003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的交通法庭和罚单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20 日首发 3890-W2003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冬季取暖燃油费用昂贵 , 令人叫苦不迭 (2000 年 2-3 月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2 月 2 日首发 3891 美国自然灾害和大面积停电 3891-W200307 黄安年 (Huang Annian): 亲历 8 14 美加大停电的思考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8 月 18 日首发 3891-W200308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纽约 Somers 地区再次遭间停电影响 (2003 年 10 月 15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0 月 16 日首发 3891-W200309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东地区暴风雪遭遇记 (2000 年 1 月 25-27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22 日首发 ;12 月 6 日重发 3891-W200310 黄安年 (Huang Annian): 亲历美东地区暴风雪( 2003 年 12 月 5-7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2 月 8 日首发 3891-W20031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地点报道用词应准确 ---- 从美东部分地区停电和遭飓风袭击说起 / 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评论 /2003 年 9 月 24 日首发
个人分类: 博客专题目录(10-11)|22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文300,兼及科学网社会学
lvnaiji 2010-11-3 08:32
吕乃基 开博至今,一年半有余。上载已近 300 ,本打算撰文述怀,谁知转眼间已过了 300 。看似轻舟已过万重山,却并无李太白的心情。 开博之初,对于点击率之类并无感觉。而后有数篇得到编辑部或博主推荐,点击率大增,且多加评论,于是信心倍增,并将点击率与写作挂钩。有人说,不必在意点击率,实际上视如无物是不可能。点击率 1000 和 100 ,怎么可能没有感觉呢?但是,往往一篇时尚应景博文能赚到数千点击,而自己感到有价值的只有区区 100 甚至几十。有网友为我感叹,谓之 好文无好报 。博主深受感动。 点击率又与是否得到推荐密切相关。除非韩寒,徐静蕾,如此名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凭我等,默默耕耘,没有推荐,点击率是万万上不去的。正如: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连续数篇文章未获推荐,门可罗雀。有网友专门写了博文为我抱不平,本人为之动容。 其实,近日点击率低的原因还在于,博主有意尝试,若只是埋头发文,如韩寒这般,不问他人和科学网上风云变幻,自己的门户究竟会有多少人光顾?显然,结果大概只能是惨淡经营,江河日下。科学网,除了少数博主,在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是 科学网的潜规则 。你推荐他,他推荐你。你不推荐他,他又凭什么推荐你,你以为你是老几?主流媒体宣扬:默默地,在科学网上行不通。科学网实际上形成了若干你来我往抱团取暖的小圈子,是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的投影。我想, 对科学网这个疑似虚拟世界做一番社会学分析,然后与现实世界比较, 倒是饶有兴味。 在默默了一番后回过头来再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看,以及推荐他人,难道只是为了自己被推荐?远非如此。首先,其中不无对自己的启发,其次,博主非孤家寡人,广交网友,吾之愿也。由此看来,被推荐,只是其中的副产品。正如国家的发展,理应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GDP 只是副产品而已。 然则,是否真的不管点击率?自己的感受且不待言,好文,有责任让更多的人看到,否则说什么社会效益?不过,既然在科学网,自应了解科学网。科学网明言三原则,不过桌底下还有 科学网的隐原则 。编辑部推荐也好,精选博文也好:重科技,轻社会;重教育,轻批评;重正面,轻负面,恐怕路人皆知。在当前的大背景下也可以理解。遗憾的是,若是较为关注社会,较多批判意识,那么命中注定会较少被精选,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想清楚这一点,也就释然了。 点击率低,那又怎样?这些天来,有网友为我感叹,有网友为我鸣不平,有网友说这样的题目值得去写!有网友为我鼓与呼。写博客得以结交这样的网友,大概也可以大碗喝酒了。 行文至此,不料依然李太白!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798 次阅读|30 个评论
何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科学?
ssglwu 2010-10-14 10:06
吴国林 科学不仅狭义的科学与广义的科学形象,这是从科学本身来看科学,还需要从社会学视野看科学。 由于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没有详尽公认的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去揭示科学的性质。科学社会学从科学与社会多方面的联系去考察科学概念。著名英国科学家、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 J. D. Bernal )认为,科 学不能用定义来诠释,必须用广泛的阐明性的叙述来作为唯一的表达方法 。 贝尔纳的意见,科学可以取若干形象,每一个形象都反映到科学某一个方面所具有的本质。应当从它们的整体中抽取科学的完整的意义。这就是从社会学角度对科学的界定。 我们认为,当代科学的主要形象有: ( 1 )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属于知识范畴,但科学只是知识的一部分,是知识的较高状态。局部的经验、行家的判断等零碎的知识还不是科学。正如黑格尔( G. W. F. Hegel )指出 :一堆知识的积聚,并不能构成科学。 这种看法揭示了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科学是 组织起来的系统化的知识,这些知识必须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科学还体现了人类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进步过程,它带有理性化的特性。 ( 2 )科学是产生知识的实践活动 科学不但有知识的涵义,也有活动的涵义。保加利亚学者伏尔科夫强调说:科学的本质,不在于认识已有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即是一种科学生产。 科学知识体系是以精确的概念、定理和假说等理论形式进行表达的,并且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独特的社会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已经成为认识自然、反映自然规律的精神生产活动,是大规模有目的、社会化的生产知识的基本社会活动。 (3)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所谓科学的社会建制( social institution ),是指科学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科学专业、科学共同体及其活动规范等方面反映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家的所作所为,就成为科学的一种简单的定义。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是在 17 世纪至 18 世纪初形成的。 1601 年在罗马建立了第一所科学研究院,此后各种科学机构和组织相继出现。这些组织和机构的目的在于保证新知识的生产过程,充分发挥科学交流的作用。各种科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使科学变成某种社会体制。 20 世纪以来,科学组织和机构的规模逐渐扩大。科学研究工作占有社会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巨额的社会投资,形成了一支由科学家、学者、工程师和科学管理专家组成的庞大的专业队伍,建立了各种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实验基地,积累了丰富的图书期刊、研究资料以及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系统。科学已发展成为完整严密而颇具独立性的社会建制。特别是到了 20 世纪末以来,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科学成为生产要素,知识产业成为重要的产业,科学的社会建制作用更为增强。科学活动与其他社会体制,如军事、政治、文化诸活动,也彼此渗透和互相影响。 ( 4 )一种方法 同科学本身一样,科学方法也有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因而无从给予定义。在科学建制中,科学家从事科学职业,需要一整套思维和操作规则,有程序性的,也有指导性的,称之为科学方法。科学家遵循和运用这套方法取得科学成果。 在历史上,英国哲学家培根( F. Bacon )最早认识到科学方法是科学本质特征。 他说,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 现代科学日益揭示它作为科学方法的本质因素。科学社会学家默顿认为,科学通常被用来指:①一组特定的方法,知识就是用这组方法证实的;②通过应用这些方法所获得的一些积累性的知识;③一组支配所谓的科学活动的文化价值和惯例;或者④上述任何方面的组合。 梅森则认为: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因此不断地在扩大人类知识体系,只要科学方法应用得上,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的理论所推翻。 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方法,人们就只能止于自然现象而不能揭示现象的本质。科学认识过程总是伴随着相应的方法。科学都是具体的科学成果与正确的科学方法的高度综合。所谓科学方法,就是怎样实现科学认识,就是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所遵循的途径和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的总和。科学的进步也表现为科学方法的进步。例如,在物理学中,经典物理学倡导的归纳方法,而现代物理学更加注重演绎方法。 ( 5 )一种生产力 科学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19 世纪 50 年代,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 18571858 )》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他说 :同价值转化资本的情形一样,在资本的进一步发展中,我们看到:一方面,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科学这种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的生产力的发展即财富的发展所表示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 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 基于世界科技、经济新趋势和新经验, 邓小平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1988年,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实际上,生产力是使劳动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能与劳动对象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就是直接的生产力。实际上、真实地、不是想象地能与劳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就是现实的生产力。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就是指能与劳动对象发生直接的真实的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它主要强调的是生产力能够直接现实地使劳动对象发生改变,但并不意味着生产出的产品一定能够实现商品化、产业化或占领市场份 额。 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这是众所周知的观点,即他们坚持认为,科学在与物质生产结合之前,表现为物质生产的精神潜力,即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生产力,或者说,他们强调科学的 物化 ,但是,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生产力强调 过科 学的物化 。马克思说: 一般社会 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 直接的生产力 ,从而社会生产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 改造。 马克思还指出 :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而在以前的生产阶段上,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是同劳动本身联系在一起的,并没有发展成为同劳动相分离的独立的力量。 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近代科学或近代知识成为与劳动相分离的独立因素,即科学成为一种独立的生产力。 ( 6 )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 科学的累积性,是指一切有限的科学成就都存在 于整个科学事业之中,成为整合科学理论中的一个部分。对于科学的累积性,贝尔纳指出:科学就不同于人类的其他大建制,如宗教、法律、哲学和艺术。这些建制的历史和传统,当然比科学所有的长久得多,而且引人注意和受人尊敬,也远在科学之上,但是,在原则上都不是累积性的。宗教旨在保存永生真理,艺术就重在个人表演,而不甚斤斤于宗派。科学家却有所不同,总是处心积虑的争取改变已被承认的真理,其工作成绩,很快就不再是个人表演,却被同化了,被取代了。 科学的每一成果,不论新旧程度如何,都能随时经受得起用指定的仪器对指定的对象来检验,否则就被科学排除。这种公认的客观检验标准,在其 他传统中是不存在的。相应地,科学家的个人成果,很快就被科学完全吸收。例如,艺术作品是非常个性化的。与艺术相比,除了少数科学家和科学史家,几乎没有人注意那些名垂青史的科学原著,它们已经并入科学总体中了。 ( 7 )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 科学是构成人类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科学不仅能供实际应用,贝尔纳还认为, 科学的另一同样重要部分是联结许多实用科学成就而构成的理论体制。科学的知识体系在科学里一向占据极重要的地位。科学的种种定律、假设和理论,除本身企求解释客观事实外,尚有一种更为广泛的关系。这些定律等大多数必然反映出当时一般非科学的知识气氛,而科学家个人就无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气氛的制约。结果就是自然界的和手工艺的现象都要用社会的、政治的或宗教的观点来诠释。 这就是说,科学知识必然反映出当时一般非科学的知 识背景,受到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或哲学的观念的影响,反过来又为这些观念的变革提供动力。 科学将形成新的观念和改变旧的不正确的观念。比如,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之前,人们形成的是绝对时空观,即,时间是无限流逝的,空间是无限的,时空是平直的,时空与物质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广义相对论告诉人们时空是物质的广延,没有物质就没有时空,时空将在物质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即成为弯曲时空。 ( 8 )一种文化 科学是一种文化,即科学文化。把科学作为 一种文化形态的观念,最初可以追溯到培根的《新大西岛》(1627)。该论著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科学文化岛,这个岛上设立了专门的科学研究组织,以探明事物的本质和它们运行的秘密。 人们生活在这个岛国里,由于能够认识自然、 控制自然,从而享受到一个完美社会的乐趣。 18 世纪中叶,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J. J. Rousseau )在《论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中有意识地把科学置于艺术、道德、社会风尚的背景中加以批判。在现代,最早对科学进行文化分析的是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施本格勒 (O. Spengler) 。他在 1918 年出版的第一部全面反省西方文化危机的理论著作《西方的没落》中把科学看作是一种文化,主张将科学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他受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从社会历史哲学的角度认识到科学的文化意义。与此同时科学的历史意识也激起了文化意识,科学史家通过对科学的历史考察,同样走向了科学的文化分析。例如,著名科学史家萨顿 (G. Sartou) 深刻地洞察到科学的文化本质与价值,把科学史规定为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他说: 从最高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历史。 贝尔纳也把科学放到人类文明史的线索之中加以认识,并且一再强调要把科学当作整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对待 ,才 能正确认识科学,促进科学的健康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科学家、文学家斯诺 (C. P. Snow) 明确提出 科学文化 与 人文文化 的概念,并对之进行具体的研究。 1959 年,他在剑桥大学所作的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著名演讲中指出: 科学文化确实是一种文化,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一种文化,而且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一种文化。 从智力上讲,科学家把科学探索的结果以系统化的形式加以表述,形成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学意义上讲,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往往有共同的态度、类似的价值倾向和共同的行为模式等,科学家的思维方式、行为价值规范等构成了科学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1972 年,美国学者李克特( M. N. Richter )继斯诺之后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的观点。他认为,科学作为文化过程的特征既是文化的,同时也是认知的和发展的,并由此确定了科学文化的三个特征:即科学作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在文化上的对应物;科学作为传统文化知识的一种生长物;科学作为文化发展的认知形式。 我们还必须注意到,科学是一种相当特殊的文化。科学虽然生长自民族文化环境,但科学成果一旦被公认,就具有普遍性、公有性、无偏见性,从而科学文化又是超越于民族文化的;不仅如此,科学一旦独立出来,就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及很强的自我演化能力,进而形成科学精神。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6页。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5页。 伏尔科夫:《科学学问题、结构、基本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63页。 默顿,《科学社会学》,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62-363页。 斯蒂芬.F. 梅森著:《自然科学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56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4~3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9~220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5页。 吴国林,论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评价与复杂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9):4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下),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第219-22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年,第569页。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5-16页。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2页。 J.D. 贝尔纳著:《科学的社会功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4页。 C. P. 斯诺著:《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北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李克特著:《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第53-85页。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的哲学与教学问题|4037 次阅读|1 个评论
怎样分析网络谣言?——谣言动力学漫话(三)
sqdai 2010-8-20 07:24
电子网络改变了人类生活。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于大众,给人们生活带来种种方便和实惠,也可给大众带来一些祸害。就谣言而言,现代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谣言的口口相传的特征,使其如添双翼,危害性大大增加,从而出现了网络谣言这一术语。研究谣言动力学,应该把主要注意力放到网络谣言上 去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在《人民论坛》上发表文章(见链接),论及网络谣言的十大特性,并呼吁人们以正视、研究、睿智、沉默、消费、文化六大基本态度去应对。 一般来说,谣言可分成个体谣言和社会谣言两大类;前者针对个体人物或个体事件,影响较小;后者涉及社会或公众人物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影响较大。但随着网络谣言的出现,一些个体谣言(如夏文中提到的闫德利事件或称爱滋女事件)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网络谣言实在可恶! 那么,我们应该从谣言动力学角度来认识、分析网络谣言? 首先,网络谣言具有一般谣言的社会学特征和物理学特征,如昨天的博文里提到的:社会学视角的虚假性、不确定性、传播放大性、传播快速性、受众猎奇性、传播心理从众性以及脆弱性;物理学视角的有源性、扩散性、变异性、随机性、传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复杂网络特性。 其次,网络谣言使得一般口口相传的谣言特征发生如下变化。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增加了谣言载体的多样性和信源(谣言源)的难以追溯性。如今,网站(包括博客网站)、电子杂志、搜索引擎、群发电邮等等,均可成为谣言传播的便捷载体;而且信源较为难查,需要动用特殊的侦查手段,而这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 增加了谣言的传播速度。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增加了信宿(听信谣言者)的广泛性。只要想想每天有多少人在上网就行了,而且每天转帖不计其数,不少网民成了谣言的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受众和传播者; 增加了谣言的存在时间。由于反复转帖,使谣言消失速度大大降低; 增加了谣言的迷惑性。网络谣言的高度重复性,会引发群体思考,导致认知失调,特别是青少年缺乏鉴别能力,容易接受谣言;即使一些老谋深算的正直之士,受到谣言的反复刺激,也会不知不觉地认同,甚至加以随感性的发挥。(记住:信宿未必是坏蛋!) 增加了谣言的杀伤性。这是上述增加产生的后果,网络谣言所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 从物理学角度看来, 造成了谣言的多源性和强烈辐射性; 造成了变异性加剧,谣言在转贴中不断被修改,内容变化的速度大增; 造成了随机性加强,主要由载体和信宿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导致; 造成了谣言传播的复杂网络特性增强。国内外已有人对谣言网络建立了小世界网络模型和无标度网络模型,各有一定的道理。 就谣言动力学的研究水平而言,我国由于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国外。国外的谣言传播动力学的研究始于 1960 年代,而国内上个世纪仅有不多的研究,主要由文科人士做唯象性描述,而理科人士的介入和文科人士实现文理结合,则始于本世纪初。由于网络谣言出现得较晚,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国外的差距不算太大。 网络谣言的危害性极大,因此希望更多的朋友关注这个研究热点。 写于 2010 年 8 月 20 日晨 【链接】夏学銮:网络谣言十大特性(文摘) 网络谣言十大特性(文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中新社 更新时间: 2009-12-8 12:45:40 近几年来,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成为一大社会景观,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谣言的传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成为引发社会振荡、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新一期《人民论坛》刊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的文章,分析了网络谣言的十大特性,并呼吁以正视、研究、睿智、沉默、消费、文化六大基本态度应对。 这篇题为《网络时代的谣言变局》的文章说,网络的虚拟性和进入的匿名性,使得网络空间成为冒险家的乐园、自由主义者的国土。在现行的网络运行环境下,每一个网络行动者,都是这一虚拟空间的国王。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行驶自己的权力,造成惊天动地的巨大响声,以便炒作自己、推销自己。比如,网络语言暴力、网络隐私侵犯已是网络的顽疾,成为网民诟病的对象。 文章分析说,网络谣言有以下新的特点: 隐蔽性。 网络身份仍是隐蔽的,这增加了普通网民查找谣言来源的难度,不利于及时揭穿谣言。 知识性。 许多网络谣言,以传播知识的面孔出现,增加了识别的难度。 炒作性。 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之快和传播范围之广,经常使一些不甘寂寞的人指使一些帮闲文人制造一些关于自己无伤大雅的谣言,然后自己再出来辟谣,借此炒作自己以增加网络名气。 自炒性。 在网络上,有人自己制造关于自己的谣言。这种谣言,美化自己的居多,丑化自己的也有,但十分罕见。这种丑化自己的谣言,其制造者的动机颇值得研究,大概逃不出不求流芳百世,但求遗臭万年的思维逻辑。 攻击性。 在网络上散布某人的谣言,大都是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包括诽谤中伤、泼妇骂街和一些地痞流氓、光棍无赖的龌龊行为。 报复性。 最近在网络上发生的有广泛影响的闫德利事件,是其前男友杨某为了报复闫德利,而捏造闫曾从事性交易,并患有艾滋病的网络谣言,河北省容城县司法机关已对其男友采取了司法措施。 宣泄性。 有些网络弱势群体,在现实社会中受到了委屈或打击,为了宣泄郁闷心情,在写博客时或留言贴中,不知不觉制造了一种谣言。 预言性。 为了吸引眼球,有些网络谣言以预言未来祸福吉凶的面貌出现,让人半信半疑。 诱惑性。 有些无聊好事之徒,往往以发电子邮件的方式制造遗产赠予的谣言,以考验你抵御巨大金钱诱惑的定力。 强迫性。 更有一些精神偏执者,在网络上发送一些莫明其妙的谣言信件,要求你转发给多少人以上,否则就对你和你的家人进行疯狂的诅咒,强迫定力不强的网民必须按照他的意志从事。 文章称,对待谣言,特别是网络谣言,应持的基本态度是: 正视 。首先要正视谣言,不要回避谣言。正视谣言,就是要承认,谣言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你不理睬它而自动消失。 研究 。其次要研究谣言,弄清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以及基本的传播手段。只有对这些心知肚明,才能发现有效的应对措施。 睿智 。谣言止于智者。当代公民对谣言的基本态度是:不制造谣言、不相信谣言、不传播谣言。 沉默 。沉默也是一种应对方法。对有些谣言,越解释越流传。为什么有些谣言会有越描越黑的效果,就与这类谣言的性质有关。 消费 。消费在这里有两种意义。一是当你听到谣言的时候,该吃,吃;该喝,喝,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照常消费,叫做消费谣言。二是当你听到谣言的时候,你还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文化或文章进行消费,叫谣言消费,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大度进行消费。从某种意义上说,谣言消费是一种文化消费。 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谣言是一种野蛮的力量。对付野蛮,不能以野蛮待之,要以礼待之、以文化之。诸葛亮七擒孟获不是武力之功,而是文化之效。 http://www.cddc.net/cnnews/xmt/200912/12094.html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6428 次阅读|2 个评论
浅析谣言的社会学特征和物理学特征——谣言动力学漫话(二)
sqdai 2010-8-19 09:17
昨天的博文中,举了一个有关谣言的具体例子,说明了谣言研究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今天来说一说谣言的界定及其特征,因为无论开展何项研究,都得把研究对象搞清楚,包括它的定义和内涵。谣言动力学是社会动力学的一个研究方向,而社会动力学是一个文理结合的学科分支,必须弄清研究对象的文理两方面的特征,亦即社会学特征和物理学特征(或动力学特征)。 什么是谣言?按《辞海》( 1989 年版)的释义,指的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 rumor 的释义,指的是 (instance of) information spread by being talked about but not certainly true ;而《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对 rumor 的界定是 unofficial news; common talk, perhaps untrue; a story that reaches one through this ;我手头的社会学著作不多,希望社会学界(特别是社会传播学界)的学者补正,给出谣言的准确的社会学定义(我也会很快查实)。 我比较认同《辞海》的定义,其缺点是缺少对传播途径的描述;《牛津词典》点出了谣言的口口相传的特点。另外,汉语词汇谣言似乎与英语单词rumor缺少对等性,如果把《辞海》的释义译成英语,所说的传闻或消息应是 entirely untrue ,而《牛津词典》里只是 not certainly true ,《朗文词典》里则是 perhaps untrue ,在 true 的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别,这是我们做 rumor dynamics 研究的人必须注意的,但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中对rumor的真实性似乎不大在意,问题不严重。 下面浅析谣言的社会学特征: 1. 消息的虚假性。谣言制造者要么无中生有,要么捕风捉影,其中往往带有随意编造性和臆测性,从前文所述的秦 - 邦恋实例中明显可见; 2. 散布中的不确定性。造谣后有人散布传播才形成谣言,散布时常带有不确定性,传播者往往始于听说 或据悉, 或据权威性可靠(天知道!)信息 ,绝少有完整的 6W (或 5W + 1H );而且各种版本在 6W 上很混乱,有时矛盾百出; 3. 谣言的传播放大性。谣言经常越传越走样,不相信谣言者,不予置理,三箴其口;相信谣言者则乐于传播,而且常常添油加醋,例如秦 - 邦恋传闻中,从有花头,变为有一手,再变为一夜情、混血宝宝,节节放大,越传越离谱; 4. 传播的快速性。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一传十,十传百,时常是,一夜之间传遍街头巷尾,如秦 - 邦恋; 5. 传播中的猎奇心理。越是出格的谣言传播得越是迅速、广泛,因为社会人群普遍地有猎奇心理,听到爆炸性传闻往往很来劲,使劲地传播;而那些小报记者、狗仔队往往推波助澜; 6. 传播中的从众心理。社会人群有从众心理,对一则传闻,说的人多了,信的人越多,这是戈培尔(希特勒的宣传部长)理论的社会心理基础;我国古代关于曾参杀人的故事中,这么自信持重的曾母,第三次听到曾参杀人的误传,不是也动摇了吗? 7. 谣言的脆弱性。谣言毕竟是谣言,无法与事实抗衡,一旦真相披露,谣言灰飞烟灭;有的谣言过于离谱,往往会自生自灭。 接着说说谣言的物理学特征: 1) 谣言有传播原始中心源。通常只有一个,如秦 - 邦恋中的 B 君;也可能同时有几个。这些中心源好比流体力学或爆炸力学中的扰动中心或爆炸中心;也像污染扩散动力学中的污染源; 2) 谣言传播中,有线扩散和中心扩散(或称球型扩散)两种类型,或二者交织。一开始,以线扩散为主,而后则以球型扩散为主,像球形爆炸一样,有快速性和广泛传播性; 3) 谣言有传播变异性。这种变异是各向异性的,谣言总是越来越放大,越来越怪异,一般不会自动缩小; 4) 谣言传播有随机性。经常因时因事而异,这种社会随机过程比较难以刻画,但仍有规律可循;其刻画必须遵守谣言传播的全然无序性,还必须计及传播心理学因素,需要建立更加复杂的随机动力学模型; 5) 谣言传播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看谣言传播,它有一种非线性波的特点,还有离散动力学的各种特征,例如,成簇、相变、回滞、分形、复杂性等等; 6) 谣言传播有复杂网络特征。谣言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步网络化。特别是在目前的信息时代, internat 、 email 等为谣言传播的网络化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条件,键盘一按,就可以让谣言满天飞。根据复杂网络理论,谣言传播网络似乎有小世界特征(日后详述)。 由于我刚刚开始涉足于谣言动力学,调研得还不够充分,所讲述的内容还处于初级阶段。今天写出来,主要想听到博友们的意见。半年之后,我将改写此文。 写于 2010 年 8 月 19 日晨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5460 次阅读|5 个评论
Cold Spring Harbor
yandayang 2010-4-19 17:19
前几天看科学网沃森克里克俩人中的一个说到过中国访问,其中提到了冷泉港(ColdSpringHarbor),昨天再翻莫顿的科学社会学,发现了以前没发现过的寒春港(ColdSpringHarbor),今天上网一搜,有人为了避免麻烦直接翻成斯普林港。不知道这英文背后有啥典故没有,我猜冷泉的可能性是不是会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rbwxy197301 2010-1-8 11:26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作者:法)E.迪尔凯姆 著,狄玉明 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95-12-1 所属分类: 图书 社会科学 社会学 社会学理论 内容简介   19世纪30年代,孔德在其《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名称,自那以后,社会学经历了最初的创立阶段、制度化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进入当代发展阶段。虽然其内容、流派已由单一走向多样化,但其中最基本的主要著作自始至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E.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就属此列。   本书最早出版于1895年。由于本书在社会学中的重要地位,192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就出版过著名社会学家许德珩先生的译本。我馆考虑到当前社会需要和中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决定重译这本书。中译本依据的是法国巴黎费利克斯阿尔冈出版社1919年的版本。   本书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书中,作者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全书共分六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关于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引言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事实 第二章 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 第三章 关于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 第四章 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第五章 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 第六章 关于求证的准则 结论 (内容简介、目录信息来自于当当图书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80965 ) 作者简介   E.迪尔凯姆(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858年4月15日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士家庭,早年曾继父志作一名拉比。18791882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1887年在桑斯、圣康坦、特鲁瓦等地的许多中学任教,18851886年赴德游学,深受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的赞赏。1887年起,在波尔多大学教授社会哲学,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1898年,他创建了法国的《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个刊物,一批年轻学者组成了一个社会学家的团体:社会学年鉴派。1917年11月15日于巴黎逝世。   迪尔凯姆一生致力于建立法国社会学。他创立的社会学年鉴派对法国乃至西方社会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社会学思想最早见于其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1893年),其中提出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整合问题,还贯穿在他的另外几本主要著作如《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之中,也是他的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他对社会学的另一重要贡献,体现在他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在该书中,他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事实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它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它由先行的社会事实所造成,并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人们的意识。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不能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等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必须采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来解释。书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观察和说明社会事实的原则,同时提出了功能和因果分析的思想以及功能与历史原因的区分。   迪尔凯姆还把他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所提出的基本理论与经验研究密切结合起来。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种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进行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 (作者简介来源: http://www.fatianxia.com/book/485/ )   从网上搜集了一些评论,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不浅显,需要较长时间的推敲。但它是一本值得仔细研读的经典之作。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5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为什么会自杀?涂尔干《自杀论》的解释
EDUMAN 2009-10-28 21:05
涂博士的自杀事件发生一来,一直让学术界同仁们感觉心情无比沉重,毕竟这无论对家庭、社会都是一个损失。科学网网友们对此发表了不少高见,因时间关系只拜读了几篇,总体感觉大家的视角侧重于对环境的思考,也有的是我们长期压抑的一种宣泄。事件发生后,个人感觉把涂博士的自杀完全归因于社会环境可能还不够,除环境的压力外,毕竟个人的性格、心理、经历乃至病理原因起着很大作用。很自然地想到了涂尔干的著名的《自杀论》。以往对该书的了解主要是关注了涂的高明的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虽然很想读上一读,但找了两次没找到,再加上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已提炼到专门研究方法著作中,也就放弃了。涂博士的事又引起了想看看此书的冲动,但图书馆找了一次还是未果。在网上找到一些介绍文章,下面两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涂尔干的生平,虽然只看到了一些片段,但感觉还是非常有解释力的。根据涂尔干的自杀分类(利已型、利他型、失范型、宿命型),涂博士的应该属于失范型自杀吧。 将两篇博文贴于此供朋友们参考。也请有这本书电子版的朋友是不是贡献出来共享一个,谢谢。 涂尔干《自杀论》选段 前段时间,因为周围的事情原因,从ZM那里借了了本《自杀论》,乏味的社会学纯学术名著,但是看起来还是比较有意思的,花了好些天才看完。其中分为三编:自杀的非社会因素、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从结构上看,是作者将比较多的论文集结而成的大作。 埃米尔迪尔凯姆(又译作涂尔干)的社会学著作。1897年在巴黎出版。作者在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自杀有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 4种类型 。 主要的研究结论是:男人的自杀率高于女人,但是女人的自杀倾向大于男人;女人的自杀免疫高于男人,并且在寡妇和鳏夫也是如此;夏天是自杀率最高的季节,然后是春天,秋天,冬天;不冷不热的季节人容易自杀;一月到六月自杀率逐渐提高,七月到十二月逐渐降低;自杀的人一半都在白天,因为白天的社会活动最频繁;自杀和精神病,嗜酒,模仿,遗传没有必然性的联系;科学的发展和自杀率有一定联系;处与社会上层阶级的人自杀率大大高于其他阶级;天主教的自杀率远远低于新教的信徒,犹太教的受教育程度最高,自杀率最低;在30---3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容易自杀;已婚者的自杀率小于未婚者的自杀率,城市的自杀人数多余农村的人;日耳曼人和日本人更容易自杀;家庭关系的牢固程度和自杀有很大的关系 迪尔凯姆在书中运用了社会统计的方法,特别是以统计交互表格的形式 ,展现了大量的经验资料,用以说明自杀现象受到民族、自然环境、性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程度等社会事实的影响 ,从而建立了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这一大胆尝试,结束了西方社会学中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该书成为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著作。迪尔凯姆对自杀类别的区分及解释,还为西方社会学的异常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 考虑到要归还,有一个段落印象特别深刻,收录如下: 有一种基本的自杀形式肯定古已有之,但是今天格外多:拉马丁笔下的拉斐尔给我们提供了理想的典型。这种自杀的特点是某种长期的忧郁状态触发了行动。事业、公职、有益的劳动甚至家务只能引起自杀者的冷漠与厌恶。他不愿意摆脱个人的圈子。相反,思考和内心生活成了他的全部活动。由于避开了周围的一切,所以他只意识到他自身,把自身当做他固有的和唯一的思考对象,吧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当作他的主要任务。但是这种专注的扩大了他和外界之间的鸿沟。一个人一旦自爱到这种程度,他就只能进一步脱离不属于他的一切,并且进步一吧自己的孤独视为神圣不可侵犯。之关心自己就找不到理由去关心自身以外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互动都是利他主义的,因为它是离心的,并且扩散到自身以外。相反,思考是某种个人的、利己主义的东西,因为一个人只有在脱离客观世界重新回到主观世界时才能思考,而且越是完全会到主观世界,思想就越是集中。同社会混在一起是不能进行思考的,要思考就必须停止和社会混在一起,以便能从外部来观察社会,自我反省就更需如此。因此,全部活动都转向内心思考的人对他周围的一切变得无动于衷。他之所以恋爱,并不是为了献身给另一个人,也不是为了和另一个人一起生儿育女,而是为了对他的爱进行思考。他的情欲只是表面上的,因为这种情欲不会开花结果。他的情欲小时在形象的徒劳结合中,不会产生出自身以外的任何结果。 但是从另一方面拉看,任何内心生活都从外部汲取它的养料。我们子还能思考某些客观事物或我们思考这些事物的方式。我们不能在一种完全不确定的状态下思考我们的意识;在这种形式下,意识是不可思考的。意识只有在受到自身以外的事物影响时才能确定。因此,如果意识在一定范围之外个性化,如果它过于彻底地脱离人或事物等其他存在,它就不再与它在正常情况下获得养料的来源有联系,也就不再有用武之地了。由于在它的周围形成空白,所以它也使自己成为空白,除了它自身的不幸,再也没有什么可思考的了。除了自身的空虚和由此而引起的悲哀,它就再也没有思考的对象。它以一种病态的喜悦满足于这种空虚,沉湎于这种空虚之中。拉马丁了解这种空虚,并通过他笔下的任务之口出色地描绘了这种空虚:我周围的一切事物的萎靡不振和我自身的萎靡不振非常合拍。一切事物的萎靡不振诱使我更加萎靡不振。我陷入了忧伤的深渊。但这种忧伤是活生生的,充满了思想、印象、与无限的交往和我灵魂深处的半明半暗,使我不希望从中摆脱出来。这是人的病态;但对这种病态的感觉是一种诱惑,而不是一种痛苦;在这种病态中,死亡就像令人愉快地小时在无限之中。我决心从此完全投身于其中,决心摆脱任何能把我从中脱身出来的社会,决心在我遇到的芸芸众生中用沉默、孤独和冷漠把自己包裹起来;我在精神上的孤独是一层遮盖物,通过这层遮盖物,我不再愿意看到人类,而只愿意看到自然和上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16f3f0100dm50.html 迪尔凯姆和他的《自杀论》 □ 评/ 匿名 摘要:简述迪尔凯姆的生平和著作,以及他对社会学的贡献;详述迪尔凯姆的著作《自杀论》的主要内容和该书的社会学意义和社会学贡献。 关键词:迪尔凯姆〈自杀论〉 社会学鼻祖孔德提出了实证精神,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社会,从而认为社会学可以像其他自然学科一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实证方法由此成为社会学学科存在的根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孔德并未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作深入探讨,完成这一任务的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1858-1917)。   迪尔凯姆的实又名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  生平和著作 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实证主义精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本质的特殊看法,即认为社会现象是待发现的客观事物,包括信仰体系、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等现象都是外在于个人的客观的社会事实;二是关于获得这些知识的手段的独特观点,即认为应该通过超然的、价值中立的科学观察方法来获得。迪尔凯姆认为收集实证材料的过程,就如同自然科学家所进行的化学或者物理实验研究一般。   迪尔凯姆的研究程序通常是:首先给所要研究的现象下定义。为了达到客观性,必须依该现象的内涵属性来处理该现象,而不是把它作为观念来处理。所谓事物的内涵属性,不是靠感官知觉,而是须依据现象容易被认识的外部特征来下定义。 第二步是根据定义收集资料,并依据收集到的资料对既有现象的各种假设、解释进行分析、批驳,这些假设或解释通常是从个人的心理的、经济的、自然的角度做出的。   在批驳他人解释和构造自己的理论时,迪尔凯姆使用的方法是共变法,即间接科学实验法和控制变量法。前者是指如果某一现象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种现象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第一个现象就有可能是另一现象的原因。后者是指为了清楚地解释问题,引入第三个变量去分析两个变量关系之间的原因,被引入的第三个变量称为控制变量。   最后,对所要研究的现象作一番真正的社会学解释。在建构自己的理论时,迪尔凯姆常常要对社会现象进行分类,而且他总是倾向于认为,一旦确认一类事实的涵义后,人们就能对这类事实做出解释,而且只有一种解释,一定的后果总是出于同一原因,例如,如果说犯罪有多种原因,那就是说有许多类型的犯罪。当然,这种分类方法与观点受到后世一些社会学家的批评。   对自己这种方法理论的实践,迪尔凯姆是在其著作《自杀论》中的过程中进行的。迪尔凯姆从自杀现象的定义开始,凡由受害者本人积极或消极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受害者本人也知道必然会产生这种后果的死亡。继而驳斥了以往关于自杀原因的解释,大都着眼于生理、心理、天象、种族等各种非社会性因素。接着确定自杀类型:自利式自杀、利他式自杀和失范式自杀。最后由这种分类发展出有关自杀现象的一般性理论。他认为:自杀虽然是一种个人现象,但其原因主要不是取决于个人的内在本性,而是取决于支配着个人行为的外在原因,即外部环境及带有某种共性的社会思潮和道德标准。当然,这些潮流并非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来,如果这个人自杀了,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心理结构、神经衰弱或神经失常造成的,但这种心理先存异兆状态,却是由某种社会情境下自杀潮流的影响而来的,它们起间接促进作用。  理论研究与经验社会调查的结合是以迪尔凯姆的《自杀论》(1897)为标志的。在《自杀论》中,迪尔凯姆建立理论假设──经验调查──理论检验这一实证研究程序,他采用了多种统计技术,并将变量分析和多因素相关分析引入社会研究,为如何利用统计调查资料建立社会理论提供了范例。  可以说,迪尔凯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鼻祖,他对实证主义方法准则的提出及其在《自杀论》中的应用,为以后的社会研究准备了基础。 下面我们就具体看一下迪尔凯姆的《自杀论》。  在《自杀论》一书中,迪尔凯姆试图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解释自杀的原因。他把自杀划分为4种类型,即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认为利己型自杀产生于极度的个人主义。社会的人必须以他为之服务的社会作为生活前提,他需要一种高于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意义。如教徒的生活目标是宗教信仰。西方近代个人主义的发展使个人与家庭、宗教和社会相脱离,从而使一些人感到生活空虚并失去目标。迪尔凯姆指出,利己型自杀多发生在基督教教徒、自由职业者、未婚者、离婚者中间。利己型自杀与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犹太教、天主教、英国公教都有更强的整合力量,而基督新教在规定教徒生活目标上缺乏强制力;独身者、离婚者比有家室的人较少地负有义务;从这些脱离了社会义务和束缚的人们中产生出更多的自杀者。   利他型自杀产生于过分地屈从于一种社会目标和意义,过密地结合在社会中,以致个人失去了自主。迪尔凯姆以欧洲军队为例说明利他型自杀。在军队里,士兵被训练得不看重自己的价值,使他们感到被一种社会价值所扼杀,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因而军人的自杀率高于普通百姓。   失范型自杀由社会混乱所导致,在混乱中社会成员的行为失去了规范,增添了痛苦。迪尔凯姆认为,欲望与满足欲望的手段之间的不平衡是一切生物痛苦的根源。动物的生理机制为其欲望划定了界限,而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他占有的越多,欲求的就越多,所获得的未能满足需求反而刺激了新的欲望。欲望有界限,人们才会感到满足和快乐,而欲望的限定只能来自社会。社会形成了一套等级秩序。不管这个秩序是基于世袭还是个人成就,正常社会中的秩序总是被大多数成员接受的。当社会成员认为这种等级原则合理,自己应处在某一特定阶层中,他就欣然地接受该阶层给予他的限定,欲望与手段也就有了平衡的可能。当社会发生动乱、变迁时,人们失去了种种秩序和规范,欲望与手段不协调,行为混乱而无节制,遂造成种种痛苦,导致自杀率升高。迪尔凯姆把工商业者在经济危机中的自杀现象视为此种类型的例证。   宿命型自杀是由于社会控制过度造成的,个人失去了任何希望。迪尔凯姆认为这种类型的自杀在现代社会并不常见,他没有对此作详细的讨论。   迪尔凯姆总结其自杀研究,提出了3个命题:社会的人需要一个高于个人的社会目标;对这个目标所负的义务不至于使他失去自主;他的欲望应受到社会秩序给予的一定程度的限定。在自杀原因上,迪尔凯姆并不完全否定个人生理上的因素,但认为那是次要的,社会原因才是主要的。他认为,当一个社会不能提供上述3项条件时,一些心理上脆弱的个人就可能会自杀。 迪尔凯姆提出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充实了由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迪尔凯姆丰富、精深的社会学思想,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自杀论》迪尔凯姆著 《现当代西方社会学》 www.chinasociology.com(中国社会学) www.3see.com《迪尔凯姆的贡献》 www.scu.edu.tw/society/index.htm(台湾东吴大学社会学系) 自 http://www.yadian.cc/review/509/
个人分类: 读书|10502 次阅读|3 个评论
SSCI新收录期刊《卫生社会学评论》特刊预报
wanyuehua 2009-7-26 07:24
Health Sociology Review 《卫生社会学评论》澳大利亚 期刊网址: http://hsr.e-contentmanagement.com/ ISSN: 1446-1242 , 1991 年创刊,全年 4 期 , 2008 年开始被 SSCI 收录, 澳大利亚( ECONTENT MANAGEMENT, PO BOX 1027, MALENY, QUEENSLAND 4552, AUSTRALIA )出版。 2010 年将出版一期特刊: Special Issue on Mental Health and Illness: Practice and Service Issues 特刊投稿指南: http://hsr.e-contentmanagement.com/archives/vol/19/issue/4/call/ Last Day for Submission of Manuscripts : November 15, 2009 Scope This special edition is prompted by ongoing claims about escalating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their management in Australia and other affluent countries. High prevalence disorder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alcohol and substance abuse are said to be epidemic. Following the closure of many large asylums in Australia, a number of reports have raised questions about the efficacy, scope and accessibility to community-bas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This edition aims to facilitate discussion of central issues relating to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including effective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unity care, access and equity, and the marginalization of sufferers of mental illness. Topics * Evaluation of particular therapies, for example, the widespread use of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and the role of counseling for sufferers of psychotic illnesses * 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ental illnes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s in public hospitals * Evaluation of particular services, for example, age-specific services, and step-up/step-down facilities * Social supports for mentally ill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for example, welfare and housing * Family relationships in mental illness, for example, children who care for mentally ill parents * The place and evaluation of 21st century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illness (internet, telephone, mobile phone, sms etc) * Professionalisation and specialisation, for example, nurse practitioners and the treatment of mentally ill clients * Forensic issues including management of psychiatric services in custodial settings and the evaluation of mental health courts * Medication and compliance issues including the use of non-prescription drugs * Working partnerships betwee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nd other health and welfare services, for example, in the case of client physical ill-health, unemployment, drug and alcohol misuse and where children require protection Submission Information Authors are invited to submit abstracts of 400-500 words and to discuss their proposed papers in advance of submission. Contact: Pauline Savy (p.savy@latrobe.edu.au) or Katy Richmond (k.richmond@latrobe.edu.au) Manuscripts should be submitted to p.savy@latrobe.edu.au Guidelines for manuscript preparation are available at:www.healthsociologyreview.com/author-guidelines.php Contact Pauline Savy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La Trobe University, Australia Email: p.savy@latrobe.edu.au Contact Katy Richmond La Trobe University,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ustralia Email: k.richmond@latrobe.edu.au This issue will be published in December 2010. Authors are invited to submit abstracts of 400-500 words and to discuss their proposed papers in advance of submission. Manuscripts should be submitted to p.savy@latrobe.edu.au by 15 November 2009. Guidelines for manuscript preparation are available at: www.healthsociologyreview.com/author-guidelines.php
个人分类: SSCI投稿|54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世界”(small world)研究五十周年
yangfanman 2009-5-7 16:50
今天看了科学网这个帖子 ,小世界原理、世界小现象实证研究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314 , 好歹咱也是研究复杂网络了,外加今年在social networks正好有两篇有关50年来小世界现象研究的综述,链接放到下面送给感兴趣的人吧。 作者均为:Sebastian Schnettler Center for Research on Inequalities and the Life Cours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United States 1. A structured overview of 50 years of small-world research http://dx.doi.org/10.1016/j.socnet.2008.12.004 Abstract This paper offers a structured overview of 50 years of small-world research. Initially formulated by Pool and Kochen in the mid-1950s, the small-world concept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research foci, based on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al, process-related, psychological), and two process-related themes (diffusion, search). Building on this analytical distinction, the article provides a historical summary of the different phases of research on the small-world problem, and summarizes the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progress on different facets of the small-world phenomenon.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brief assessment of accomplishments and open questions, suggesting some possible future research areas. Keywords: Small-world phenomenon; Social networks;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Small-world experiment; Social process; Social structure; Complex networks; New science of networks; Milgram; Social capital; Network dynamics 2. A small world on feet of clay? A comparison of empirical small-world studies against best-practice criteria http://dx.doi.org/10.1016/j.socnet.2008.12.005 Abstract Small-world studies were introduced by Milgram and others in the 1960s and 1970s. These studies, and a majority of variants conducted by others, display a number of methodological weaknesses that bias their results. While no explicit methodological standard exists for these studies, here I derive a number of best-practice criteria for small-world studies by pointing out mistake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by applying methodological standards from other empirical research areas. Improving the methodology of letter referral studies is important, because such studies could still be useful in a number of contexts today, especially for the explora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targeted search processes. Keywords: Small-world phenomenon;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Milgram; Social process; Social structure; Small-world experiment; Experiment; Search; Best practice 想了解小世界现象前世今生的可以看看第一篇文献,想进一步做实证研究的可以读读第二篇文献。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613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