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阿司匹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英国最新研究显示:服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肠癌风险
xuxiaxx 2011-11-4 08:22
阿司匹林抗癌的研究结果近来时有报道。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患肠癌的风险。这是第一个基于长期随机对比试验的结果,为阿司匹林的抗癌效果提供了有力证据。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28日在英国医学刊物《柳叶刀》网站上报告了这项成果。研究开始于1999年,共有800多名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每天服用600毫克阿司匹林, 服药 时间至少持续两年,另一组则作为对照。   这些参与者多是一种名为林奇综合征的疾病患者,这是一种遗传疾病,患者由于基因问题而有较高的肠癌风险。但到2010年时进行的跟踪调查显示,服用阿司匹林一组人患肠癌的比例大大低于对照组,只有后者的约一半,那些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患癌风险更是可以降低60%以上。   领导研究的约翰·伯恩教授说,这项研究揭示的是阿司匹林在防癌方面的长期效果,这种效果在短期内不一定显现,需要多年之后才能看到服用阿司匹林的好处。   他也提醒说,阿司匹林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容易导致 胃 溃疡等,人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总的来说,有林奇综合征等遗传病而患癌风险较高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应是利大于弊。 来源: http://health.people.com.cn/GB/16075230.html
1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次围观科学网要闻
陈安博士 2011-10-30 16:07
科学网的重要新闻 1,院士2位 2,教授去世1个 3,最小博士生1次 4,望远镜1个+卫星碎片1个+神八1个(天上的) 5,超光速1个 6,再说阿司匹林的好1个 梁敬魁院士获2011年度卢嘉锡化学奖 我国将在新疆建设110米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 废弃卫星坠落引安全忧虑 科学家提出激光清除法 科学家开始复核中微子超光速现象 顾诵芬院士:中国“大飞机”已进入细节设计阶段 “神八”飞行任务进行全区联合演练 《柳叶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显著降肠癌风险 台高校教学评鉴压力大 世新大学8年8教授过世 最小博士生张炘炀:谁把天才推向叛逆的极端
个人分类: 时论|2773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聊“柳”
热度 4 cherrylu1960 2011-8-20 21:01
闲聊“柳”
我爱“柳”。不仅因为它 婀娜多姿的身影处处招人喜欢,还因为它拥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给人很多的启示,还曾给人类提供了救命的宝贝。 春天,当万物复苏时,在京城高大的绿化树种中,柳差不多是第一个以它迅速萌动的绿芽,带给我们绿色的春之气息;深秋,当路边、河畔的大树叶落纷纷时,只有柳的绿枝还顽强地随风飘来飘去,把秋留得更久、更久。。。 杨柳科的柳树,在京城随处可见,马路边、公园湖畔,再普通不过,以致于被人们忽视。天好时,特别喜欢漫步在水边,望着垂柳在水中的倒影发呆。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萌”,形容歪打正着。可见柳树也是一种特别适合扦插这种繁殖方式的树种。树枝落于潮湿的土壤中,很容易生根成活。但在现实中,还是用“有心插柳柳成萌”来形容柳树的繁殖比较妥当吧。 柳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它一准儿身怀宝贝。果然是这样的,柳的一些特殊功用早在古时候就被人们察觉了。 据说早在 3000 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学会用柳叶止痛了。公元前400多年,被称作医学之父的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采用咀嚼柳树皮的方法为患者退热止痛。我国古代著名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已明确指出柳有解热止痛、祛湿清毒功效。 事实上,垂柳确实浑身都是宝,均可入药,它的最大功绩就是启发人类开发出王牌解热镇痛药 —— 阿司匹林(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在长期的摸索中,人们搞清了柳叶和皮中具有解热镇痛等多种神奇功效的成分乙酰水杨酸,并于 19 世界未由德国化学家霍夫曼最终人工合成功,从此阿司匹林风靡世界,以其神奇功效大放异彩,也给制药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人们不能忘记它的幕后英雄――柳。(关于发现阿司匹林的故事,将在另文叙述)。 关于柳的描述不少,杨柳的名字更是听起来很好听的。过去人们总形容“杨柳依依”“户户垂杨”,可是,阔叶杨如何能低垂下它的头呢,可见,这里的杨及杨柳应该指的是柳。 人们总是将杨和柳混在一起叫,其实它们虽同属杨柳科,但却分属杨属和柳树两个不同的属,料想他们把它们混叫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长得有点像毛毛虫似的柔荑花序,在春天开花结种后,带白毛的种子会制造“京城无处不飞花”的特殊景象,看起来有些美、感受起来却不怎么好呢,这也是我唯一对柳的一点意见。不过,柳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只有结种子的雌树才会制造飞絮,不种雌树看起来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当然也可以使用植物激素阻断雌树开花结种的进程。看起来不太人道。 世界人任何事物虽非尽善尽美,但发现其美、其有用之处,却是人类的天性。我们生活在充满美的世界中,愿大家每天都能享受美。 以下照片拍自紫竹院公园 看来这柳(不知道是不是叫河柳)太喜欢水了,看这株柳树像一只伸出的手臂,拼命够向湖中央, 试图离水近些,再近些 弯曲的柳枝就像在湖上搭起了一座柳桥 柳树下悠闲的垂钓者 柳和楼在水中的倒影,相互辉映 柳和桥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8796 次阅读|8 个评论
阿司匹林肠溶片怎么服用?
xupeiyang 2011-7-29 10:02
  肠溶片是指只在肠道溶解的药片,通常是通过在药物外层添加肠溶包衣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不能嚼碎服用,否则会失去肠溶的功效。   肠溶包衣在正常情况下只溶于碱性液体, 空腹服用(即饭前)时更利于药物快速进入肠道,减轻胃刺激。   但目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生产工艺还不是很完善,有些厂家生产的肠溶包衣在胃酸的侵蚀下会提前溶解,而空腹时胃酸酸性较大,致使空腹服用时肠溶包衣有可能提前在胃内崩解,释放出阿司匹林,造成对胃的刺激。 在这种情况下,饭后服用更有利于对胃黏膜的保护。    糖尿病患者年过40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女性糖尿病患者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可防心血管病    科学用药指南:清晨服阿司匹林更易发挥药效    医生详解高血压患者是否都需服用阿司匹林    研究发现服用阿司匹林有助预防结肠癌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抄公报关于退烧药的垃圾科普
热度 2 fs007 2011-3-13 11:52
寻正 在2011年3月2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署名方舟子的《退烧药是怎么发现的》一文,该文抄袭了方舟子2009年5月18日发表在《经济观察报》上的《科学史上著名公案——谁发明了阿司匹林?》一文,抄袭部分见附件一。《中国青年报》经常登载方舟子的抄袭剽窃文章,故而戏谑之为《中国报公报》,因为方舟子曾经自嘘为文抄公。 方舟子自夸为“生物医学专家”,然而,他的科普错误成堆,经常犯常识性的错误——科学爱好者稍加考量即可识别的错误。《退烧药》一文存在大量的科学错误,有的是常识性的,有的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显然,这些错误都不是一个生物化学博士应该犯的错误。常识性的错误则不是《中国抄公报》的科学编辑应该忽略的。我在此一一揭露,帮助科学爱好者学习批判性思维,也警示媒体从业者需要更多的专业精神,不然,就成了科学上的笑话。 基本知识:发热(Fever),又称发烧(Pyrexia, Controlled hyperthermia, Febris)指人体在外源性或者内源性的致热原(Pyrogen)的作用下,将体温调至正常范围 以上(腋温37.2 ℃,口温37.7 ℃,肛温37.5 ℃)。人体调节体温的控制中心在下丘脑前部(Anterior Hypothalamus,AH)的视前区(Preoptic Area,PO/POA)。外源性致热原是细菌或病毒产生的成份直接刺激到体温调节中枢,当然,这样的成份也可以直接摄入,透过血脑屏障而起作用。内源性的致热原则是机体在针对病原进行免疫反应时产生的,有增强免疫反应的作用,但也未必总是如此。与发热相关的,是过热(Hyperthermia),这时机体温度超过体温调控设定状态,比如你机体设定为37 ℃,但你体温却有37.3 ℃,那么你就过热。过热最常见的是中署(Heat Stroke),机体有热排不出去,造成生理功能障碍。 错误列举: 1. 发烧都是有原因的 ,最常见的原因是病菌、病毒感染。在病原体入侵时,体温升高能加速某些免疫反应,反而有助于身体的康复。所以应该是找出发烧的病因,消除病原,而不是简单地强行退烧。 发烧当然是有原因,从理论上说。但在实际工作中,未必发烧总能找出原因来,很多的发烧找不出原因来。体温升高超过41℃就称为高热(Hyperpyrexia),有生命危险。方舟子作为科学爱好者,跟医学执业人员讲发烧都是有原因的,未免是鸡同鸭讲。 2. 很多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都能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抵抗过去,发烧一两天 ,免疫系统把病毒杀得差不多了,体温也就降下来了。 诚然多数成年人感冒发烧只有两天就会退烧,但若是患流感就不是那么幸运了,发烧时间可以显著延长,即使是感冒,儿童也可以超过4天。免疫系统一两天就把病毒杀得差不多了?方舟子家的基因与众不同。即使是感冒,发生感染后一周之内都可能在排病毒。人体体温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调动信号,如果免疫系统占上风,不必要继续调动,体温就会下降,否则,体温会处于持续调动状态。免疫系统的调动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病毒感染大多数需要数周,慢性病毒感染需要数月才产生有效的免疫力或让免疫力达到高峰。 3. 但人们总是觉得一旦发烧就不得了,即使还没到高烧的地步也总想马上就把烧退下来。古人对发烧更是如临大敌 ,毕竟他们已见过太多的病人是在发烧中去世的,不知道是病菌、病毒杀人,而以为是“不明高热”杀人。 方舟子在这里想像古人实在是让人笑掉牙。引用一句据说是希波克拉底的名言:“让我拥有让人发烧的能力,我会治愈任何疾病!”跟另一个历史狂人说给我一根杆,我要挠动地球有得一比。热疗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即使是中国普通人,就没听说过发汗或者捂汗法么?如临大敌?缺乏生活常识。 4. 找来找去,发现吃柳树皮退烧最有效,吃了以后往往烧很快就退了,真是立竿见影,用不着等第二天。 这是方舟子缺乏生活常识的又一例证。柳树皮有那么好吃吗?如果吃了就退了,立根竿竿就见影影,哪还用得着人类历史上不停地重复发现它的作用?我敢打赌,下次方舟子感染流感,吃上一框柳树皮未必有效。麦克拉根(Maclagan)的时代,发表文章多是案例,而他就提供了八个案例作用他推介水杨苷的基础。猜猜高度纯化的水杨苷几天能退烧?起码三天。在1884年,纽约的麦(Charles H. May)医生针对水杨酸等药品临床研究,病人多达271位(其中用水杨酸者110位),猜猜几天退烧?五天。柳树皮用不着等第二天?生活中试用过阿司匹林的就写不出这么愚蠢的科普。 5. 这是西方人发现的。 方舟子写乙酰水杨酸,自己都装腔作势地称水杨酸是柳酸,难道不会查查水杨究竟是什么意思?柳树皮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几乎各个文化都独立地发现过它的作用。 6. 10年后,意大利化学家发现,水杨苷水解、氧化变成水杨酸,药效要比水杨苷强很多。 方舟子写科普只能照着原文译,尽管有时还会译错,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质量。一旦方舟子为掩盖自己抄的痕迹来点创造,他就满嘴胡说八道。水杨酸与水杨苷同质,水杨苷是前体药,在体内仍然会分解为水杨酸起作用,二者药效一样。事实上当年麦克拉根医生就只推介水杨苷,认为水杨苷更好。他后来做过实验,不喜欢水杨酸是因为杂质太多。 7. 1859年,德国化学家发明合成水杨酸的廉价方法。此后,水杨酸开始被广泛使用。 方舟子的恶习是抹煞前辈们的历史贡献,有姓有名的人,在他的臭嘴中变成了模糊的人影——这是当初他抄袭科学杂志时,科学杂志捏着鼻子说他的写作根本不符合科学规范的根本,可惜方抄公见识有限,永远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老外对着他的科普捏鼻子。这里他说的是科尔勃(Hermann Kolbe)。科尔勃虽然在1860年人工合成了水杨酸,科尔勃在等到1874年才有机会在自己较为有余钱的学生家中发明可大规模生产水杨酸的办法,据说实验是在这位同学家里的厨房中做的。这位同学叫冯埃登(Friedrich von Heyden),他办的厂也是首次对阿司匹林进行商业开发的,可惜只喝了汤,肉都被后来居上的贝尔(Bayer)公司吃了。方舟子大嘴一张,水杨酸广泛使用提前了20年。 8. 但水杨酸是一种中强酸,会使口腔感到灼痛。 “中强酸”又似乎是中国人的发明——没有道理的发明。水杨酸pKa为3,也就是说只有千分之一的电离水平,是名符其实的弱酸。在化学中有近强酸的概念(Almost Strong Acid),指那些接近强酸电离程度的酸(pKa接近-2,多小于-1,也就是十有八九要电离的酸),有时可以把它们当强酸。酸的腐蚀能力并不完全跟酸性强弱相关。 9. 而且口服水杨酸会导致胃痛,当时也以为这是由于其酸性引起的。因此就想到要如何避免水杨酸的酸性。为此,德国拜尔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酯化反应,把水杨酸变成乙酰水杨酸。 瞎扯。当时多用水杨酸钠,水杨酸是弱酸,那么水杨酸钠就是碱性。避免水杨酸的酸性纯属方舟子化学常识欠缺的想当然。事实上当时针对已知物质或药品进行乙酰化是一种发明新药的常规途径,贝尔公司的大部分药就是这么搞出来的,阿兴格林这个化工发明家就是乙酰化寻求新药新材料的高手。 10. 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染料业开始衰落,拜尔公司转而研究化学制药。 又一让人暴笑的无稽之语。德国的染料业还没怎么开张,居然开始衰落,方舟子对历史的无知,让他不抄就错。1856年柏金(William H. Perkin)才发现一种紫色染料,命名为锦葵精(Mauveine,又译作一品葡萄青),他开创了合成染料工业,到19世纪80年代,仅仅20多年就衰了?德国染料工业发达,到一战时,美国人还依赖于德国染料,合成染料业到现在恐怕都没衰,方舟子的学识与脸皮倒是衰得快。合成染料与现代制药是同时发展起来的,贝尔公司可不存在转向的问题。 11. 拜尔公司因此成功转型,演变到现在,竟成了德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 方舟子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这么一句话。贝尔公司离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还差得远呢,它也算不上德国第一大的制药公司。德国还有一家叫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的公司比贝尔的药业发达,贝尔只有一半的业务在制药,因此它比不过这一家公司。全球来排,贝尔排十几位去了。 12. 其中一种是前列腺素E2,它能影响大脑中体温调控中心(位于一个叫视丘下部的区域 ),把“正常体温”的设定值给调高了,这样我们就发烧了。 方“生物医学专家”又缺乏医学常识了。在人体,有一个叫视丘的结构,就是丘脑,在历史上,著名医家盖伦将之命名为Thalamus,取内室储存室之意,认为其中储存了生命精华,这个结构与视神经相连,故而又称Optic Thalamus,即视丘,隐约有生命精华通于眼的意思。体温调控中心在下丘脑(Hypothalamus,即丘脑下部结构的意思)的视前区。视前区估计是根据与视神经束的关系来命名的。 13. 其他前列腺素能传递疼痛和引起炎症。 呵呵,很想向方舟子讨教一番,哪种前列腺素能传递疼痛?怎么个传递法?前列腺素能使痛觉感受器更加敏感。 14. cox1平时在各种细胞中就很活跃,它催化合成的是“好”前列腺素 ,促进胃粘膜保护层的形成。……只有cox2才在病原的刺激下合成那些与发烧、疼痛和发炎有关的“坏”前列腺素。 方舟子的瞎扯很搞笑,作为生化博士,懂相关的生物化学知识么?哪些前列腺素是“好”前列腺素啊?哪些又是“坏”的?能不能列举一下?Cox1是机体的基本的前列腺素的合成酶,而Cox2多为炎症激活,两种酶产生的前列腺素都差不多。前列腺素种类繁多,而且概念混淆复杂。最严格的说法前列腺素指Prostaglandins,更进一步的指Prostanoids,甚至可以代指所有花生酸类物质(Eicosanoids)。学界谈“坏”前列腺素,多指环氧合酶途径合成的广义的前列腺素,而“好”前列腺素则指经脂肪氧化酶途径产生的脂氧素(Lipoxins)。在大类的“坏”前列腺素中有好的前列腺素,在大类的“好”前列腺素中也有坏的前列腺素,起决定作用的是相对含量。 15. 但是对乙酰氨基酚有一个缺点,在周围有过氧化物时会失效,而在发炎的组织恰恰有很多过氧化物,所以对乙酰氨基酚只能用来退烧镇痛,不能用来消炎,无法用来治疗关节炎。 方“生物医学专家”再次地表现出极度地缺乏生活常识与医学常识。关节炎90%以上是骨关节炎,又称退化性关节炎,是关节劳损与消耗的后果。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线药物,首选药物。关节炎太常见了,所以我说方舟子缺乏生活常识。 16. 在1969年面世的另一种著名镇痛解热药布洛芬和阿司匹林一样可以消炎,也同时抑制cox1和cox2,只不过它抑制cox2的能力比抑制cox1强得多 ,所以在小剂量时没有胃痛副作用,但剂量大了就不行了。 方舟子把生物化学博士的脸都丢尽了,你再无知,也不能表现得对生物学知识很无知呀!布洛芬之所以胃肠道反应小,因为它是布洛芬,你方舟子把机理搞清楚了,还用得着抄科普换生活?我举一篇专业文献,16年前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的姜*文(John Vane)大师等人对阿司匹林与布洛芬等药品抗环氧合酶的测定,其结果如下: 环境_______________阿司匹林___________布洛芬(敏感度之比Cox1/Cox2) 破坏细胞______________25_______________53 纯酶__________________42_______________46 50%全抑制浓度________166______________15 17. 其实这种药物早就有了,那就是在1953年上市的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它只抑制cox2的活性而不影响cox1的活性,所以没有胃痛的副作用,由于有这个优势,它逐渐取代了阿司匹林成为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一个更让方舟子支持者脸红而不烫的事实是,所谓的对乙酰氨基酚只抑制Cox2而不抑制Cox1也是瞎扯。在姜*文等人一文中,他们测过该药对Cox1与Cox2的全抑制能力,居然测不到Cox2的50%的全抑制浓度,只有30%的全抑制浓度,用这一浓度比,Cox1的敏感度是Cox2的7.4倍。即使是另有研究表明Cox2对对乙酰氨基酚更敏感,Cox1仍然是要受它抑制的。稍有生物化学常识就知道针对两种结构相近的酶一种不起作用,另一种起强烈作用是不可能的。 18. 所以人们还是希望能找到只对cox2起作用的药物,也陆续找到了一些。但是它们没有胃痛的副作用,却可能有别的副作用…… 有了前面的讨论,就知道方舟子在这里的发挥不靠谱得很,几乎不可能找到只对Cox2起作用而不对Cox1起作用的物质。事实上,在选择性Cox2抑制剂中,也只有罗非柯克西布(Rofecoxib)被确切证实在胃肠道副作用上低于其它环氧合酶抑制剂,但不表明没有胃肠道的副作用。 后记:环氧合酶机制只能部分地解释这些药物的作用,许多的理论目前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科普作者急于把待证实的理论当成事实“科普”给民众,是浮躁的,有违科学精神,这种做法结合常识性的错误,就成了科普作品的致命伤,成了科学笑话。科学爱好者都应当极力避免,更不要说有关专业人员了。 附:抄公报方舟子原文(自我抄袭部分染成脸红的红色) 退烧药是怎么发现的 方舟子 我曾经和一位名老中医的儿子在电视上就如何验证药物的疗效做过辩论。据他说,他家祖传的绝招是治疗“不明高热”:“有不明高热的病人送到我家来,包你第二天就退烧。”中医并不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对他们来说发烧都属于“不明高热”。事实上,发烧本身并不是病,而是生病的症状。发烧都是有原因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菌、病毒感染。在病原体入侵时,体温升高能加速某些免疫反应,反而有助于身体的康复。所以应该是找出发烧的病因,消除病原,而不是简单地强行退烧。很多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都能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抵抗过去,发烧一两天,免疫系统把病毒杀得差不多了,体温也就降下来了。此前如果碰巧服用了某种药物,当然就觉得其退烧效果非常灵。 当然,如果体温过高对身体也是有害的,高烧(肛门温度高于41摄氏度)会很危险,必须立即采取手段让体温下降。但人们总是觉得一旦发烧就不得了,即使还没到高烧的地步也总想马上就把烧退下来。古人对发烧更是如临大敌,毕竟他们已见过太多的病人是在发烧中去世的,不知道是病菌、病毒杀人,而以为是“不明高热”杀人。所以,大概自有文明以来,人类寻找退烧药的努力就开始了。 以前只能从植物里找。找来找去,发现吃柳树皮退烧最有效,吃了以后往往烧很快就退了,真是立竿见影,用不着等第二天。这是西方人发现的。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记载从柳树皮提取的苦味粉末可用来镇痛、退烧。此后柳树提取物一直被收入西方药典。到了19世纪,随着有机化学的建立,科学家们试图从植物药物中纯化出有效成分。1827年,柳树皮中的活性成分水杨苷被分离、纯化了出来。10年后,意大利化学家发现,水杨苷水解、氧化变成水杨酸,药效要比水杨苷强很多。1859年,德国化学家发明合成水杨酸的廉价方法。此后,水杨酸开始被广泛使用。 但水杨酸是一种中强酸,会使口腔感到灼痛。而且口服水杨酸会导致胃痛,当时也以为这是由于其酸性引起的。因此就想到要如何避免水杨酸的酸性。为此,德国拜尔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酯化反应,把水杨酸变成乙酰水杨酸。拜尔公司是建于1863年的一家化工小公司,原来主要是生产染料。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染料业开始衰落 ,拜尔公司转而研究化学制药。它将乙酰水杨酸命名为阿司匹林,于1899年上市。虽然阿司匹林仍然有导致胃痛的副作用,但是退烧、镇痛、消炎的效果非常好,很快风靡全世界,成了最著名的化学药物。拜尔公司因此成功转型,演变到现在,竟成了德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 阿司匹林在体内是怎么起作用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原来,病原体进入体内后,遇到血液中的巨噬细胞(一种白细胞),会刺激它释放白细胞介素之类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又进而引发一系列反应,其中一个反应是环氧合酶(简称cox)催化细胞膜中的花生四烯酸生成各种前列腺素,其中一种是前列腺素E2,它能影响大脑中体温调控中心(位于一个叫视丘下部的区域),把“正常体温”的设定值给调高了,这样我们就发烧了。其他前列腺素能传递疼痛和引起炎症 。阿司匹林能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阻止前列腺素的生成,相应地就起到了退烧、镇痛和消炎的作用了。领导这项研究的英国人约翰•维恩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 后来发现环氧合酶至少有两种,分别称为cox1和cox2。cox1平时在各种细胞中就很活跃,它催化合成的是“好”前列腺素,促进胃粘膜保护层的形成。阿司匹林阻止了这些“好”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了胃粘膜保护层,导致胃出血,所以才会造成胃痛。这样阿司匹林副作用的真实原因也找到了。只有cox2才在病原的刺激下合成那些与发烧、疼痛和发炎有关的“坏”前列腺素。于是人们就想,如果能找到一种药物,它只抑制cox2的活性,但不影响cox1的活性,这样不就是一种不会有胃痛副作用的理想的退烧、镇痛、消炎药吗? 其实这种药物早就有了,那就是在1953年上市的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它只抑制cox2的活性而不影响cox1的活性,所以没有胃痛的副作用,由于有这个优势,它逐渐取代了阿司匹林成为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是对乙酰氨基酚有一个缺点,在周围有过氧化物时会失效,而在发炎的组织恰恰有很多过氧化物,所以对乙酰氨基酚只能用来退烧镇痛,不能用来消炎,无法用来治疗关节炎 。在1969年面世的另一种著名镇痛解热药布洛芬和阿司匹林一样可以消炎,也同时抑制cox1和cox2,只不过它抑制cox2的能力比抑制cox1强得多,所以在小剂量时没有胃痛副作用,但剂量大了就不行了。 所以人们还是希望能找到只对cox2起作用的药物,也陆续找到了一些。但是它们没有胃痛的副作用,却可能有别的副作用,甚至是更严重的副作用,例如由于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而退市的罗非昔布,以及由于有肝毒性最近在国内引起风波的尼美舒利 ,就都是如此。要找到一种有效而副作用小的完美药物,是一项艰难的使命。 2011.2.28 (中国青年报》2011.3.2)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4348 次阅读|3 个评论
德国“神”药阿司匹林(2)称霸
热度 2 fs007 2011-3-13 04:18
寻正 ====上一章 阴差阳错撞大运 水杨类物质退热抗风湿痛风的作用在学界已广为人知,限制其使用的,是该类药物的强烈的副作用。一个从医学上说并不重要,但关乎药品成功的副作用是水杨酸纳的那种令人发呕的甜味,这一特点,结合该药本身对胃肠道强烈的刺激作用,让患者极不愿服用。在所有的优势中,估计移除这一副作用是阿司匹林取得成功的关键——再好的药品,如果患者不愿入口,即失败了一半。 德赛尔设计了一系列的试验证实阿司匹林的药效与明显减少的副作用。德赛尔的研究发表在学术杂志上,并在医学界得到了回应,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阿司匹林的作用,阿司匹林逐渐成为最畅销化工药品。四年后,阿司匹林在医学界人尽皆知,学术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都不再需要提供常规的药品描述。阿司匹林逐渐成为该药的通用名称,由于其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逐渐走入家庭壁橱,成为常备药物。 阿司匹林畅销的最基本前提是减少了难以入口的这个障碍,而在其它副作用上,其实并不明显,起码远不象德塞尔以及当时的医生们所相信的那么明显。 水杨酸、水杨苷、以及阿司匹林在本质上是同一药品,其生物活性成份是水杨酸。水杨苷与阿司匹林都会在吸收后迅速分解为水杨酸起作用,因此称为前体药(Prodrug)。阿司匹林吸收后半衰期只有20分钟,分解成水杨酸,水杨酸的半衰期则有3-4小时。 水杨酸是人体内本身就会合成的可能起生物调切作用的活性物质。水杨酸能抑制环氧合酶,进而抑制其产物——前列腺素类(Prostanoids)物质的产生。前列腺素类物质包括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前列环素(Prostacyclins)、以及血栓素(Thromboxanes),与白三烯合称花生酸类(Eicosanoids)。这些物质是激素类的信号介质,通常所言的激素是指内分泌激素,把信号从体内一个器官带到另边一个器官,而在同一细胞上传递信号的,称为自分泌(Autocrine),在相邻细胞间传导信号的,称为旁分泌(Paracrine),花生酸类物质就起局部传递化学信号的作用。 花生酸类物质不但是炎症发生时的信号传导物质,同时也是体内众多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时的必不可少的信号介质。前列腺素是炎症介质,使得痛觉传导更为敏感,能促使体温升高,这就解释了阿司匹林为什么有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另外阿司匹林会干挠到胃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恶心、出血等常见不良反应。 德赛尔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阿司匹林副作用小于水杨酸或水杨酸钠,然而,他没有对比阿司匹林与水杨酸服用后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或者说即使他做了相应实验,他没有报导结果。现在我们知道他做这个实验会有什么结果,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强于水杨酸。在1899年,柏林的雷登大学诊所做了关于阿司匹林的第一个临床实验,10个有风湿病等相关疾病的病人服用了阿司匹林,其中不少人是用酒兑服的,阿司匹林1-3克,作者报道患者没有不良反应。酒精显著增加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当初的实验令人难以置信。 为什么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当时会被低估呢?其中的关键是水杨酸难以入口。一个难以入口的物质往往造成极大的对其消化道副作用的极大预期,因此,水杨酸的胃肠道反应往往可以正确判断,而阿司匹林则没有这个心理预期,病人及医生往往把出现的异常反应归结于其它原因,这种偏见是造成对阿司匹林副作用误解的根本。 其次是医学界的社会心理预期,水杨酸效果显著,同样地也臭名昭著,人们期望出现一个可以有其作用而没有其副作用的物质,阿司匹林迎合了这种心态,人们易于忽略那些副作用。同时,阿司匹林副作用比较隐蔽,比如一半以上的出血,患者不出现症状,因此也易被忽略。麦克拉根推介水杨苷时,他倾向于水杨苷而不是水杨酸,为证明水杨酸不好,他曾经做实验证明来自埃登公司的水杨酸含有大量的杂质。那么水杨苷与水杨酸的副作用也可能跟其不纯净有关,从这一角度上说,埃登公司的乙酰水杨丹不是贝尔公司的阿司匹林,同一样药,两种境遇,并非偶然。 阿司匹林的成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促销。在1917年美国的阿司匹林专利到期,随后孟山都公司以及一大堆仿制者拥入市场,更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是,美国专利局在1918年还取消了阿司匹林商标名的注册权,1920年,美国最高法案也在贝尔的一件侵权案中宣告,阿司匹林被广告得人尽皆知,已经成为普通药名,不再具有商标性质。这一系列的发展,只是贝尔公司因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而付出的代价的缩影,很快,贝尔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打击,在大多数国家丧失商标权,阿司匹林彻底变成一种大小药厂参入竞争的普通药物。 柳暗花明第二春 贝尔公司在1904年开发出片剂,在1915年,阿司匹林成为非处方用药,随后阿司匹林在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时大展风彩,奠定了其家庭常用药的基础。由于人们大规膜地使用阿司匹林,它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能有效治疗的疾病,它被广泛用于任何引起发热、疼痛、或者其它不适的症状。在1950年,阿司匹林作用最畅销药品进入迪尼斯世界记录。据说1969年美国首次登月的宇航员们就带有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市场地位不断地受其它药品觊觎,药品行业也不断地推出新药,试图撼动阿司匹林的地位,如前所述,阿司匹林本身的副作用其实远不如最初推介的那么少,种类众多的退热镇痛药还是有机会的。最严重的威胁在20世纪中叶出现了。 在人群中有约2%的人对阿司匹林过敏,在许多人会产生胃不适乃至出血,在儿童会引起雷氏病(Reye’s syndrome),有致命风险,阿司匹林还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比如耳鸣,在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增加出血的风险。在1953年,美国麦克雷尔(McNeil)公司推出了泰诺(Tylenol),其推介方针跟当初阿司匹林窜升如出一辄,新的泰诺有阿司匹林的效果而没有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人群中不能用阿司匹林的(比如小孩),可以用泰诺。 泰诺照抄阿司匹林的推广方式,也几乎全面照搬了阿司匹林的成功,麦克雷尔公司后来为强生公司收购,依仗强生的财力,泰诺以泰山压顶的方式夺去了阿司匹林在解热镇痛药市场的地位,时至今日,泰诺的销售量超过阿司匹林一倍,阿司匹林的很大一部分销售还不是在解热镇痛药市场,因此,可以说泰诺远远地把阿司匹林抛在了后面。 在1959年,强生收购麦克雷尔的时候,泰诺开始推出非处方剂型,发展到1970-80年代,阿司匹林的市场地位已然岌岌可危,前景暗淡。但却有一线曙光,从泰诺诞生之时,就默默地照耀着阿司匹林,在危机尚未成型时,这一片光明就化为灿烂的阳光,把冰冻阿司匹林之势,化为无形,阿司匹林的生命,再现了第二春,成就医药史上一个不朽的传奇。 给予阿司匹林第二次生命的,是克锐文(Lawrence L. Craven)医生。作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他在实践中发现,他的病人如果使用了阿司匹林,其发生心肌梗塞的几率就大减。在1948年,他系统地采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塞,在1950年,他发表了结果,400例使用阿司匹林的男性,无一例发生心肌梗塞。克锐文一生只发表了四篇文章,都跟他主张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塞有关。 克锐文的发现,虽然引起了部分执业医生的共鸣,但在医学界却没有引起重视,只给阿司匹林提供了一线曙光而已。在克锐文之后,是纽约大学的威斯(Harvey J. Weiss)医生把遮蔽曙光的云层撬开了更大的缝。威斯系统地研究了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前面我述及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大多是通过分解成为水杨酸活性成份起作用,但威斯发现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是独立于水杨酸的。威斯的研究对业界实践影响仍然微弱。 彻底揭开遮挡阳光的云层的是英国药物学家姜*文(John R. Vane),他与瑞典生化学家萨蓼尔森(Bengt I. Samuelsson)及伯格斯太龙(Sune K. Bergström)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他的主要贡献是发现前列环素与揭示阿司匹林的药理学机制,他揭示阿司匹林制的实际工作完成于1970年代初,随后在1974年,卡迪夫大学的爱尔吾德(Peter C. Elwood)等人率先报道了关于阿司匹林与心肌梗塞的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在1980年代后,FDA扩大了阿司匹林的适应症范围:中风(1980)、心肌梗塞(1985)、与疑似心肌梗塞(1996)。尽管在2003年FDA拒绝了将阿司匹林适当症扩大到对心肌梗塞的预防,但这不能完全防止人们误以为阿司匹林对相关疾病有着强烈的预防作用。 对阿司匹林新功用的发现,导致了这一流行药物的经久不衰,贝尔公司在1999年的百年回顾中宣称阿司匹林在20世纪末产量达到了4万吨,其它保守的估计也起码在3-3.5万吨。阿司匹林成就了德国贝尔公司,它成了德国数一数二的药业巨头,在全球药品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贝尔公司阿司匹林销售额(百万德国马克) ====上一章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94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德国“神”药阿司匹林(1)跃升
热度 5 fs007 2011-3-13 03:31
寻正 大浪淘沙 在1876年开始,英国医生麦克拉根(Thomas J. MacLagan)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系列文章,介绍水杨苷(Salicin)针对急性风湿病的神奇效果。麦克拉根崇尚自然法则,他相信,上帝为每一种疾病都设立了克制它的药品——关键是寻找它。而他就找到了风湿病的克星:水杨苷。 上帝的确给了人类一件克制疾病的大礼,那就是分布广泛的柳树及富含水杨苷水杨酸的植物,但在科学不倡的年代,能够分辨上帝礼物的先知太少,从埃及到中国,从亚洲到非洲,几乎所有的传统医学都曾试图将有关植物纳入医药的范畴,但又总是不得其法,在历史中不断地发生间隙性遗忘。麦克拉根借助于医学杂志的威力,坐上现代工业化快艇,在大浪中淘沙,洗出了医药史上一枚奇珍,我们或许不会再遗忘。 尽管西医始祖希波克拉底对柳树皮镇痛退烧的功效已有提及,后来到西医集大成者盖伦时代,这样的功效已广为人知,但中世纪的动荡,又让重新发现成为必要。在1763年,教士斯东(Edward Stone)向英国皇家科学院写信描述他发现柳树皮可以取代金鸡纳树皮治疗“热毒”(Agues,历史上包含疟疾在内的大多发热性疾病)。金鸡纳树皮在欧洲当时紧俏昂贵,斯东的发现让柳树再次走入医生的视野。 在18世纪,欧洲化学已经发展到初步尝试提炼化学药品的程度,奎啉于1820年被提炼成功,随后在1828年德国药学家巴克勒(Joseph Buchner)在提炼竞赛中胜出,首次从柳树皮中提炼出水杨苷——中药以“水杨”(Salix Purpura)入药,故而可能因之译为水杨苷或水杨酸,跟柳苷柳酸同义。次年,法国药学家勒鲁(Henri Leroux)用更优秀的提炼方法赶超。在1838年,意大利化学家皮锐亚(Raffaele Piria)将水杨苷进一步分解,获得水杨酸(Salicylic acid),大约同期,德国化学家罗维格(Karl J. Lowig)也在绣线菊(Meadowsweet,甜草花)中提取到水杨酸。 水杨苷会在体内分解为水杨酸,二者在药效上基本同质,只不过水杨苷服用的量要比水杨酸大。水杨苷与水杨酸的提炼为医生的药品箱增加一样十分有效的成员。然而,在19世纪,医生对疾病的认知仍然一踏糊涂,每一样药都可能被试用于每一样疾病,水杨苷与水杨酸随着被试用的范围的扩大,其无效的一面也就越明显。水杨苷与水杨酸在服用时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也进一步地导致了大家对其应用热情的消减。 在1860年科尔勃(Hermann Kolbe)成功地用无机物合成了水杨酸,随后开始了建厂大量生产。科尔勃的合成方法后来在1884年被西米特(Rudolf Schmitt)改进,称科尔勃-西米特反应。科尔勃在1874年说服了自己的学生冯埃登(Friedrich von Heyden)投资建厂,开始了药品生产的工业化之旅。 在1853年法国化学家杰哈特(Charles F. Gerhardt)把氯乙酰跟水杨酸钠混合在一起,获得了一种他称为水杨-乙酸酐的物质,也就是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A),杰哈特的合成物不够纯净,也不稳定。后来克劳特(Johann Kraut)在1869年生成了更为纯净稳定的乙酰水杨酸。 二鸣惊人 水杨类物质随着麦克拉根的推介,成为风湿病的标准疗法,然而,其强烈的胃肠道反应及其它副作用,往往令病人食而生畏,为医学界留下巨大的遗憾。这个遗憾,注定要一个“神药”来弥补,而造就神迹的条件,随着科学的发展与工业化的巨大生产能力而悄然成型。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开发程度急速扩展,其中一项是煤矿。煤矿作为燃料,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项副产品——煤焦油。化学工业因为在19世纪变废为宝的经济动力而得到了极大发展,直接催生了现代制药业。 利用煤焦油生产人工染料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一种快速致富的方式,在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染料厂中,有一家叫贝尔公司(Friedrich Bayer and Co.),于1863年成立于德国,高额的利润让公司迅速膨胀。用煤焦油炼制人工染料很快就被证明只是新兴化学工业的开端,很多染料厂很快把开发精力集中到了开发药品,其中包括贝尔。 在1886年 开尔公司(Kalle Co.)首先挖到一只金鸡,发现了乙酰氨基酚,采用商品名退热灵(Antifebrin),取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也极大地刺激了同行,导致人工染料业向药品行业扩展。贝尔公司随后推出非那西丁(Phenacetin,止热镇痛)、沙砜诺(Sulfonal,催眠药)、与催阿诺(Trional,催眠药),也小有宰获。 前面提及的埃登公司于1870年代开始生产水杨酸,麦克拉根等人的推介让水杨类物质扩大了销路,但科尔勃原来的设想是让水杨酸成为取代毒性更强的苯酚成为消毒剂,并未在其它药理学上的作用投入。到1897年,埃登公司率先推出了乙酰水杨酸,但基本上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该公司药品名冗长复杂,叫乙酰水杨丹(Acetylsalicylsaure),大概不上口的名字也是乙酰水杨酸初上市默默无闻的原因。 在1893年,霍夫曼(Felix Hoffman)取得化学博士,于次年加入贝尔公司,从事药品的开发工作。随后在1896年,阿兴格林(Arthur Eichengrün)博士加入贝尔,成为贝尔研发部门的实际负责人。阿兴格林于1890年取得博士学位,已经是成熟的研发人员,他跟贝尔公司有分享协议,他要享受他独自开发药品利润的5%。 在贝尔公司的药品开发部门中还有一个特殊人物,那就是德塞尔(Heinrich Dreser),他原是波恩大学的教授,被邀请到药品鉴定部负责,他的实际工作相当于市场推销部,他也与贝尔有一个类似的协议,但比阿兴格林更为优厚,凡是他推销的药品,他都要参与利润分成。 要理解德塞尔的工作,必须要了解百多年前制药业的现状。在当时,并不存在药品的规模化生产,而成规模的,是秘方药品,否则,大家需要到药剂师那里配制药品,而一般医生都会配点自己的偏方,或者药箱子塞一些秘方药品。秘方药品或许在普通人眼里仍然受欢迎,但在医学界已经臭名昭著,主要引起医生反感的,是那铺天盖地,不切实际的广告。化学公司进入药品行业,带来了不同的传统,他们更有科学理念,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申请专利保护、向医生推介而不向公众广告的销售形式。这种销售形式的基础,就是必须要有德塞尔这类专业人员向医学界沟通,可以说,德塞尔是中国人恨恶不绝的医药代表的先驱。 阿兴格林是一个爱迪生式的传奇人物,他有着犹太人的精明,配有科学上直觉式的敏锐,让他在化工开发上卓有成就。据他的回忆,是他首先设想了水杨酸乙酰化并交付霍夫曼执行。在冯埃登公司推出乙酰水杨酸的同时,霍夫曼也找到生产乙酰水杨酸的方式。阿兴格林将乙酰水杨酸送到德塞尔手中请求评估,德赛尔因为此前水杨类特质引发严重心脏副作用而拒绝测试,认为乙酰水杨酸没有开发价值。 阿兴格林以身试药,确信乙酰水杨酸的价值,随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绕过德赛尔,找到古尔德曼(Felix Goldmann),让他将乙酰水杨酸发送给医生试用。试用的结果正如阿兴格林所料,乙酰水杨酸较少此前水杨酸类物质所具有的副作用,易于为病人所接受,一位牙医试用后,意外地发现乙酰水杨酸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古尔德曼的结果报告给贝尔,但仍然无法说服德塞尔。德塞尔此时忙于推介贝尔公司的另一个神药——海洛英(Heroin)。海洛英化学名二乙酰吗啡,原在1874年为化学家瑞特(C. R. Alder Wright)发现,后于1897年由霍夫曼重新设计生产流程上市。贝尔推出的海格英起止咳平喘以及代替吗啡的作用,海洛英取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对于享有利润提成的德塞尔来说,保障海洛英的成功可能是他拒绝接受乙酰水杨酸的原因。 德塞尔推介乙酰水杨酸很快受到了公司高层的干涉,德塞尔勉强同意了进一步测试乙酰水杨酸,但随后的结果让德塞尔迅速地改变了主意,他也因此拥了两项,而不是一项“神药”的收益权。德塞尔针对乙酰水杨酸的测试与大力推动才让阿司匹林成为药界传奇,终于二鸣惊人。 子虚乌有的公案 贝尔公司针对阿司匹林最大的成功是包装,比如将之命名阿司匹林(Aspirin),A取乙酰基之意,而spir则来自绣线菊拉丁文名Spiraea ulmaria,而-in的后缀依贯例表明为药(相当于中文的丹、散、灵等字。德塞尔的一系列药效研究与推广,让阿司匹林成为制药业的榜样。 在细述阿司匹林一药得道,贝尔公司随之升天之前,不能不提及霍夫曼与阿兴格林关于阿司匹林的“发明权”之“公案”。阿司匹林既不是贝尔公司发现的,也非他们首先开发上市,所谓的公案是不存在的。贝尔公司是新型制药公司,强调申请专利保护产权,而他们在德国本土申请专利却失败了,他们只有阿司匹林的商标权。 阿司匹林的确在美国申请到了专利,专利上署名为霍夫曼,霍夫曼的署名是象征性的,毕竟他是贝尔相关研究的具体执行人。由于阿司匹林在德国没有专利,霍夫曼与阿兴格林并未在该药的销售中获利,只有德塞尔因为推销提成赚得满盆满罐,而贝尔一跃成为国际药业大亨。 阿兴格林虽然指导过霍夫曼,但他跟贝尔的协议并不能让此种指导的工作为他带来收益,阿兴格林在贝尔享有多种他发明的药品的分成,远远超过他的工资,因此,他多半并不在意所谓的不存在的发明权——德赛尔在最早宣传阿司匹林的料材中,也不好意思提贝尔还有此药的“发明人”,埃登公司在旁边看着呢。 作为“发明者”的霍夫曼在三人中是最不重要的,而阿兴格林与德赛尔都不可或缺,否则,历史就会被改写。阿兴格林的商业直觉在他1908年脱离贝尔公司后独自创业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功可以印证,而把这个商业机遇紧紧抓住并实现的人,是德赛尔。 ===下一章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077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低剂量阿司匹林或可预防结肠癌
ycul 2010-10-26 19:39
低剂量阿司匹林或可预防结肠癌 英国研究者发现,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不仅可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几率,而且可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 英国牛津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研究者彼得罗思韦尔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过去20年间对 1.4万名英国人展开临床试验。所有研究对象中,一半人长期服用用以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的低剂量阿司匹林。18年后,研究者发现,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可使患结肠癌几率降低24%,使死于结肠癌的几率降低35%。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路透社10月21日援引文章内容报道说:这一有趣的研究将给医学研究者重要提示,对于患结肠癌的高风险人群,可以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预防方案。 口服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的防治。但医疗人员同时发现,对某些特定人群,阿司匹林可能引发胃出血和肠出血。先前,医学研究者发现,长期口服低剂量镇痛类药物布洛芬也可降低患结肠癌的几率。(来源:新华网)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810%2961543-7/fulltext#article_upsell Long-term effect of aspirin on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20-year follow-up of five randomised trials Original Text Prof Peter M Rothwell FMedSci a , Michelle Wilson BSc a , Carl-Eric Elwin MD b , Prof Bo Norrving PhD c , Prof Ale Algra MD d , Prof Charles P Warlow FMedSci e , Prof Tom W Meade FRS f Summary Background High-dose aspirin (500 mg daily) reduces long-term incid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but adverse effects might limit its potential for long-term prevention. The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lower doses (75300 mg daily) is unknown. We assessed the effects of aspirin on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due to colorectal cancer in relation to dose, duration of treatment, and site of tumour. Methods We followed up four randomised trials of aspirin versus control in primary (Thrombosis Prevention Trial, British Doctors Aspirin Trial) and secondary (Swedish Aspirin Low Dose Trial, UK-TIA Aspirin Trial) prevention of vascular events and one trial of different doses of aspirin (Dutch TIA Aspirin Trial) and established the effect of aspirin on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over 20 years during and after the trials by analysis of pooled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Results In the four trials of aspirin versus control (mean duration of scheduled treatment 60 years), 391 (28%) of 14033 patients had colorectal cancer during a median follow-up of 183 years. Allocation to aspirin reduced the 20-year risk of colon cancer (incidence hazard ratio 076, 060096, p=002; mortality HR 065, 048088, p=0005), but not rectal cancer (090, 063130, p=058; 080, 050128, p=035). Where subsite data were available, aspirin reduced risk of cancer of the proximal colon (045, 028074, p=0001; 034, 018066, p=0001), but not the distal colon (110, 073164, p=066; 121, 066224, p=054; for incidence difference p=004, for mortality difference p=001). However, benefit increased with scheduled duration of treatment, such that allocation to aspirin of 5 years or longer reduced risk of proximal colon cancer by about 70% (035, 020063; 024, 011052; both p00001) and also reduced risk of rectal cancer (058, 036092, p=002; 047, 026087, p=001). There was no increase in benefit at doses of aspirin greater than 75 mg daily, with an absolute reduction of 176% (061291; p=0001) in 20-year risk of any fatal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5-years scheduled treatment with 75300 mg daily. However, risk of fatal colorectal cancer was higher on 30 mg versus 283 mg daily on long-term follow-up of the Dutch TIA trial (odds ratio 202, 070605, p=015). Interpretation Aspirin taken for several years at doses of at least 75 mg daily reduced long-term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due to colorectal cancer. Benefit was greatest for cancers of the proximal colon, which are not otherwise prevented effectively by screening with sigmoidoscopy or colonoscopy.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77 次阅读|1 个评论
阿司匹林的世纪传奇
songshuhui 2010-9-23 14:20
李清晨 发表于 2010-09-21 17:35 假如我将身处荒岛,如果选择随身携带某种药物的话,那么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阿司匹林(aspirin) John A. Baron教授,Dartmouth医学院 身世疑云 话说当下药物的更新换代之快,几乎已经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甚至部分医生都极可能搞不清楚自己相关专业的一些药物的最新进展。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但在林林总总不断更迭的药物中却有这样一个功效卓著的例外,她虽已历经百年沧桑,却非但不曾被层出不穷的晚辈后生们挤出药物市场,落得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悲惨境地,反而不断地被开发出各种堪称神奇的新作用,大有老树开新花之势。近期的《纽约时报》还报道了有关她的最新研究成果,提示其可能对结肠癌患者有帮助呢。 作为药物江湖中最为德高望重的一位,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的预言,阿司匹林必将光耀人类医学史。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在他的专著《阿司匹林的时代》中说,阿司匹林是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就目前已知确切的作用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预防心梗,预防中风;尚在研究也许将大有作为的领域:抗癌,抗高血压,肾脏保护,某些眼病的治疗,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现在很多人谈起阿司匹林就跟谈起他们熟悉的任何物件一样,基本上早忘记了她的化学名:乙酰水杨酸。目前全球每年共生产近5万吨的乙酰水杨酸,以500毫克每片计,大约是1000多亿片的阿司匹林,假如在某地下这么一场阿司匹林雨的话,那场面估计得相当壮观了(用宋丹丹的语调)。 正如某些传奇故事中主人公的神秘身世一样,阿司匹林横空出世的前前后后,是颇经历了一番周折的,甚至有些重要细节至今仍存有争议。 很久以前,古希腊和古埃及人就知道用柳皮(willow bark)来缓解疼痛,著名医学家希腊医生Hippocrates(460 BC 370 BC)和Galen(129 199/217)均在其论著中描述过这一作用,Galen还第一个记录了柳皮的退热和抗炎作用,当然这些记录是远在现代询证医学建立之前完成的,主要是基于个人的经验总结和道听途说,靠这种方法总结出来的药物无论传统西医还是中医多半都不靠谱,当时柳皮混杂在众多只有安慰剂之功的草药中,也许其地位并不突出。 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是真金就不会永远被黄沙掩盖。1763年,科学家Reverend Edmund Stone记载了用柳皮治疗疟疾(症状为发烧并伴有疼痛)的病例,这一记录,通常被认为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第一次描述了柳皮的药效。其后,随着化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经能从柳皮中提取化合物了,1826年,意大利人Brugnatelli 和Fontana发现柳树皮含有一种名为水杨苷(salicin)的物质,但他们得到的样品纯度还很不够,1829年法国化学家Henri Leroux改进了提取技术,他已经可以从1.5公斤的柳皮中提取30克的水杨苷了(30g from 1.5kg of bark),该物质虽味道苦涩,却可治疗发烧和疼痛,原来良药苦口并非中药的独门规律。1838年意大利化学家Raffaele Piria发现,水杨苷水解、氧化变成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药效要比水杨苷更好。 1859年,德国人已发现合成水杨酸的廉价方法。因此水杨酸得以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和肿胀,以及流感等疾病引起的发烧。 但水杨酸的广泛应用也使得人们很快注意到该化学物质较为明显的副作用它们会严重扰乱患者的消化机能,有些人甚至因为大量服用此类化学物质来控制疼痛和肿胀而导致胃出血。所谓是药三分毒确实不分中与西啊。请注意,这个时候阿司匹林的真身,乙酰水杨酸就要登场了,而那些拎不清的种种细节,也恰在这一阶段。 一个最广为人知的提法,也是德国拜耳公司(Bayer)一直坚持的说法是,德国人霍夫患有严重的关节炎,但他的胃却无法承受水杨酸的刺激。能否在治疗关节炎的同时避免或减轻对胃的伤害呢?这引起了他的儿子德国化学家费里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1868 1946)的极大关注。(这故事怎么看怎么像标准的知音体!)费里克斯当时在一家名叫Friedrich Bayer的公司(拜尔公司)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据传主要是为了帮他父亲找到更合适的药物),他翻阅了大量化学文献。当时的观点认为水杨酸之所以刺激胃粘膜的原因在于它是酸性物质(确切的机制且待后文细说分明),于是他在一连串的化学反应中加入这种化合物,并通过一种乙酰基将其中某个酸性部分覆盖,最终将其转化成乙酰水杨酸。他发现乙酰水杨酸在满足了减轻对胃部的刺激的同时,治疗效果反而更强于水杨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然而此药物在问世之初,并没有引起保守的老板们足够的关注,一代经典药物在1897年合成之后竟被雪藏了两年,直到两年之后才由拜耳公司一位名叫海因里希德莱塞(Heinrich Dreser)的高级药剂师兼科学家对这种新型药物的效用进行了演示,并为它取了一个新名字,这就是今天广为人知的阿司匹林。(还有一个说法认为德莱塞所以雪藏阿司匹林,是担心阿司匹林会抢了海洛因的风头,赫赫有名抑或臭名昭著的海洛因也在1897年由拜耳公司合成,当时用于镇咳)。 但大凡故事,就极可能是编的,就像砸了牛顿脑袋的那个苹果一样,这个说法有很多人质疑。 1949年亚瑟艾兴格林(Arthur Eichengrn 1867 -1949)撰文说,他才是阿司匹林的主要发明人,而费里克斯霍夫曼不过是在他的实验室干活的人而已,但这一说法拜耳公司并不买账,据公司的记录两人也根本不是上下级的关系。按理说同为拜耳公司的人,无论花落谁家荣誉都将归属拜耳,理应一碗水端平,不必厚此薄彼,而艾兴格林居然在事后那么久,也即临死之前才说出真相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原来当德国官方的说法,将费里克斯霍夫曼孝道的故事进行宣扬时,已经是纳粹掌权了,作为有犹太身份的艾兴格林能在乱世保住性命已经是万幸了,安敢奢望这一荣誉。这一公案其实到现在也并无定论,我个人多少觉得艾兴格林有点冤,不过,一想到早在1853年法国化学家Charles Frederic Gerhardt就已经合成乙酰水杨酸了,也只能说阿司匹林的荣誉终属德国,实在是德国的幸运了。2002年,美国国立发明家名人堂(US National Inventors Hall of Fame)收录了费里克斯霍夫曼,我实在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收录这样一个事实上尚有争议的人物,但最让人们觉得不太理解的也许还不是此事。因为在阿司匹林带来的巨大利润中,获利最大者既不是艾兴格林也不是费里克斯霍夫曼,反而是最初反对阿司匹林临床试验的德莱塞。这段故事如果搬上舞台,我真的很想给德莱塞画一个白脸。 一出世就这样神神秘秘的阿司匹林,也许注定了日后将成就传奇光芒万丈。不过故纸堆里的这些争论搞得我头很疼,赶紧找几片阿司匹林吃吃。 亚瑟艾兴格林(Arthur Eichengrn 1867 -1949) 费里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1868 1946) 贴心良药 这样头疼的经历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可能很多人都吃过阿司匹林及其同类药物。为什么阿司匹林能够止疼呢?这得从疼痛的有关机理说起。 事实上,迄今为止尽管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与疼痛有关的知识,但疼痛的机理并没有彻底阐明。按照现阶段人类对疼痛的理解,当疼痛发生时,局部将产生并释放某些致痛的化学因子如缓激肽等,同时产生和释放的还有前列腺素。缓激肽作用于痛觉感受器即可引起疼痛,前列腺素则可使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因子的敏感性提高,也即前列腺素对缓激肽等导致的疼痛起到了放大作用。如果将缓激肽比作是欺压良善的首恶的话,前列腺素就很像那助纣为虐的狗腿子,当然狗腿子偶尔也会单独行动干点缺德事,就像前列腺素本身也有致痛作用一样。 阿司匹林止痛的秘密也就在于此了,因为她能够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从而减弱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信号,要知道包括疼痛在内的一切感受其实都不过是大脑的感受而已。但阿司匹林的止痛作用终归有限,只能对临床常见的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等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于严重创伤性剧痛(如骨折)及内脏平滑肌绞痛(如肾结石引起的绞痛)就没多大用了。 当然疼痛本身不能一概以恶而论,很多时候疼痛其实对人体起到的是保护作用。比如我方才的头痛其实就是身体在向我发出信号:不要再想那个阿司匹林的事了,不听话就叫你头疼!嘿嘿,我偏不听话,吃几片阿司匹林继续讲阿司匹林的事。(此举有害健康,读者如不想过劳死请勿模仿) 阿司匹林可以退热的原理也跟前列腺素有关。实验证明,全身组织产生的多种前列腺素都有致热作用,微量的前列腺素注入动物脑室内即可引起发热。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但对体温正常者却无降温作用。 说到这里,必须提醒大家一句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所以对一般情况下的发热不必急于使用退热药,但热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对人体就有伤害了,这时才可以用解热药物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 目前就解热镇痛药来说,阿司匹林已经不再是一枝独秀了,像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芬必得(布洛芬)等新一代产品不但治疗效果更胜一筹,副作用也有所减低,更容易被机体耐受。因此,如果仅用于解热镇痛,显然全世界每年消耗不了1000多亿片的阿司匹林。那么,是谁消耗了那些大量的阿司匹林呢? 话说1971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文(John Vame)发现了阿司匹林能预防血小板的凝结,可以减轻血栓带来的危险。此项研究为其赢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奖,并被授予英国爵士头衔。其实就在阿司匹林诞生后的百多年里,医学领域中有关她的研究如过江之鲫,仅在过去的五年内就多达数千份。现在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效益已经在 6 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它们是英国医师研究(BDT)、美国医师研究(PHS)、血栓形成预防试验(TPT)、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HOT)、一级预防研究(PPP)和妇女健康研究(WHS)。 这些结果表明,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能显著减少人群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梗等致命、致残性情况)。比较有趣的是阿司匹林在发挥此类作用时表现出了较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男性主要获益是降低心肌梗死危险,女性主要获益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这又是为什么呢? 可能的解释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有性别差异,女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心肌梗死,男性则相反;另外阿司匹林的代谢、人体对阿司匹林的抵抗也存在性别差异,这也可能与上述结果有关。 如今数以万计的人已得益于这一系列的研究,我们不知道这些获益者是否会默默地向约翰文致敬,但我估计约翰文本人在获得1982年的诺贝尔奖时极可能会想起另一个人加利福尼亚格伦代尔的医生劳伦斯L克雷文(Lawrence L. Craven,1883-1957)。因为早在1950年代,克雷文即发表过4篇论文,论文提到,病人每日服1~2片阿司匹林,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服该药后没有一人心梗发作。但遗憾的是他没有检验阿司匹林与安慰剂的对照情况,因而他的理论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且不说克雷文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颇为遗憾,如果阿司匹林的这项功效再早10年被广泛认可,那将有多少人提前受益呢。更为悲剧的是,克雷文自己死于1957年,死因恰恰是心肌梗死。一个对心梗的预防研究作出卓越贡献,其成果后来挽救了数以千万计的人,自己却居然死于心梗,命运的这一玩笑,未免太讽刺了。为什么克雷文偏要将试验年龄范围定为45岁到65岁呢?当然74岁的年纪也不算短寿,只是如果他能将试验年龄的适用范围再扩大些,也许他还能多活几年。 (Photograph of Dr. Lawrence L. Craven in 1914, at the age of 31, when he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College of Medicine and Surgery. Photo courtesy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rchives. ) 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比没有糖尿病的人要高出 2 倍至 4 倍。多年来,阿司匹林被国际上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指南推荐为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但近期媒体也出现一些相反的报道。 2008年10 月 16 日英国邓迪(Dundee)大学吉尔贝尔奇(Jill Belch)等在《英国医学杂志》的文中报告,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抗氧化剂不能预防糖尿病和无症状性动脉疾病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同年11 月 12 日日本熊本大学的 Hisao Ogawa 博士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主要的预防措施,并不能降低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实际上,这涉及医学研究中的观察点问题,如果选取观察指标不同,就有可能得出不太一致的结果。单纯一项医学研究往往没有非黑即白的明确结论,这对于非专业人士可能很难理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上述两项研究,还不能否定阿司匹林在预防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风险中的积极作用。 阿司匹林被推荐为预防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依据是迄今为止全球已有近十万人参与的超过100 个糖尿病专门研究领域内的随机临床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较为著名的是 1989年发表的美国医师健康研究,最初健康的 22071 名美国健康男性医师口服阿司匹林随访 5 年,结果发现阿司匹林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心梗发生的风险。2005 年发表的女性健康研究共有 39876 名最初健康的美国女性医务人员参与,口服阿司匹林随访时间长达 10 年,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也可以使糖尿病患者脑梗发生的风险明显下降。 新闻媒体有时为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常常在科学报道中援引一些与目前主流结论相反的研究成果,从关注前沿满足读者好奇心的角度来说这么做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加上科学的解读,常常会令许多患者感到无所适从。 2009年5月美国预防署特别工作组(USPSTF)发布《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血管病:USPSTF推荐指南》,修订了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推荐内容: ①45~79 岁的男性,在降低心肌梗死的益处超过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时,推荐使用阿司匹林; ②55~79 岁的妇女,在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益处超过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时,推荐使用阿司匹林; ③在 80 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现有资料不足以评价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的效益与风险; ④不推荐 55 岁以下妇女用阿司匹林预防脑卒中或 45 岁以下男性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 我对读者的建议是,如果您从媒体上获取的信息与既往医生的建议不一致时,还是遵医嘱靠谱些。我们见过医院因处置失当向患者赔偿,你可曾见过某杂志因刊载的医学类信息对读者造成误导而赔付的么?如果您现在正在使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那么此文无疑将增强您坚持服药的信心,如果您对照相关信息认为自己也该服用阿司匹林,那么请向临床医生咨询后再做决定。 剑有双刃 当人们惊叹于阿司匹林所拥有的种种功效时,也应该同时注意到很多研究者曾经说过:But it is a double-edged sword. 我们已经知道,阿司匹林发挥解热镇痛的作用是因为其可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她发挥心脏保护的作用也与此有关。因为某些类型的前列腺素可使血液中的微粒相互粘结,形成血栓,如果这血栓发生在心脏,那么心梗就要发生了。而阿司匹林则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减少血栓生成的机会,从而发挥其相应的保护作用。 但阿司匹林在减少心血管事件、避免梗死的同时,也会引起出血的风险。因此,在医院里,任何手术之前,都严格要求阿司匹林等药物停药一周以上。两害相权取其轻,在预防性应用阿司匹林时,如果各种风险甚至大于潜在的效益,那么他们就不适合服用阿司匹林了。 比如前面我们提到在费里克斯霍夫曼时代人们认为水杨酸之所以刺激胃粘膜的原因在于它是酸性物质,而其实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某种内源性的前列腺素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而阿司匹林的核心作用在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这自然将导致胃粘膜的防御功能受损。如果患者原本就有胃溃疡,在稀里糊涂地吃进去阿司匹林,那可真是漏屋偏逢连夜雨破船却遇打头风倒霉透了,因为消化系统的溃疡合并出血或穿孔都将产生致命性的后果。 除胃肠道反应和凝血障碍这两类常见的副反应而外,阿司匹林引发的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可以致命。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潜伏》中有一集就提到了这种情况,余则成将大量的阿司匹林掺入酒中诱使对手喝下结果造成对方哮喘发作。其原理还是与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有关,因为前列腺素合成受阻导致其他有害性的代谢产物增多,这些产物可使支气管发生收缩痉挛,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这种哮喘如果按常规治疗无效,我就奇怪余则成怎么掌握的剂量既能使对手住院又未使其死翘翘的。因此哮喘、鼻息肉及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应禁用阿司匹林。 老树新花 遥想当年费里克斯霍夫曼合成阿司匹林之时,他绝对想不到今天人们已经发现了阿司匹林如此多的功效,除了前述抗炎、解热镇痛、预防心脑血管以外而外,新近科学家们又把视线投向了阿司匹林抗癌的研究。 通过前面的阅读读者已经了解到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是由花生四烯酸在环氧化酶(Cox-1和Cox-2)的催化下转变而来的。阿司匹林就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来实现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发挥其众多功效的。而Cox-2的抑制剂可以促进肿瘤的凋亡,减少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血管的生成,因此肿瘤学界通过抑制Cox-2来治疗癌症的试验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阿司匹林这一百年老药自然是当仁不让。截至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量的实验表明,阿司匹林可能对结肠直肠的肿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009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一篇文章指出阿司匹林可有效地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为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提供了依据。但作者仍谨慎地提出决定是否使用阿司匹林时应该权衡其利弊。 那么为什么现在有关结直肠癌的预防指南中并未推荐口服阿司匹林呢? 一方面,虽然现有的证据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显著地降低患结直肠癌的危险,但是需要长期坚持服用超过正常标准的剂量,这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比如出血;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治疗降低结直肠癌危险仅适用于表达Cox-2的肿瘤,而那些Cox-2阴性肿瘤的发生率则不受阿司匹林的影响。也就是说现有的证据并不支持广泛推荐应用阿司匹林来降低结肠直肠癌危险。 由于结直肠癌的特点是有一个由良性腺瘤转为恶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大多需要10年的时间,这就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因此,相比于用口服阿司匹林来降低结直肠癌危险,传统的饮食干预、生活方式改变、早期治疗、高危人群的重点筛查等才是更为合适的预防措施。 难道阿司匹林就要退出抗癌的舞台么? 2009年8月12日,一篇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文章提出即使是已经诊断为结直肠癌的病人如果其肿瘤表达Cox-2,常规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其生存期仍比对照组要长。哈,阿司匹林居然可能在肿瘤的化疗方面也要插上一腿了。尚有部分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对某些肺癌,白血病和喉癌也有某种程度的抑制作用。 也许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阿司匹林会真的成为某一类肿瘤的一线治疗用药,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阿司匹林,在其穿越了百年的风雨沉浮之后,同时代的药物已先后步入暮年失去一线药物地位甚至被打入冷宫,她却依然魅力不减历久弥新,所谓经典,名不虚传。谁知道明天阿司匹林又将开辟哪个新战场呢?唯希望阿司匹林这一经济、低毒、口服方便的药物在新的认识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PS:晚上回来,发现此文被放出了,重读一次,又修改了几处,说几句废话: 透过阿司匹林的历史,尤其是其与肿瘤的关系这部分,其实我们能看到现代医学是如何谨慎地利用证据的,假如目前中药当中有某一味,能达到目前阿司匹林能达到的效果,恐怕早已被我们自己吹上了天,可反观阿司匹林,至今未能在肿瘤防治方面正式登场,需要反复权衡风险与收益比,需要更进一步充分的证据这是我掐中医粉时,无数次强调的东西,你说你对肿瘤有效,个案不行,祖传秘方不行,仅仅是理论上的推定不行,有限的实验室证据不行,吹牛逼就更不行了,而且我说你不行,我无需给出证据,要证明你行,你得证据充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不幸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知识壁垒,将可怜的中医粉挡在了另一端。青蒿素,固然值得骄傲,但仅有青蒿素是远远不够的,未来的日子里,所谓中医药这个宝库,能否有朝一日如柳树皮之于阿司匹林那样,被医学史奉为经典。 本文已于去年发表于《新发现》,但现在的样子已被我修改过很多,当时小庄用的,反而不是我最满意的版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了。另外,此文其实是我第一次尝试写稍长一些的文章(6千余字),此前我一直坚持不使文章超过2千字,因为我对读者对自己都没信心,目前在连载的《外科之花的艰难绽放》是我又一次尝试长文(2万4千字),欢迎关注,并多提建议,如果有可能,它将变成一本书。
个人分类: 医学|1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司匹林预防肠癌研究国际文献分析 1964 - 2010
xupeiyang 2010-9-21 09:48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16OWEB10O00h00100090000 colorectal cancer and aspirin 813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3 66 2007 62 2006 61 2009 60 2004 58 2005 54 2008 45 2002 45 1996 45 1998 42 2001 40 2000 37 2010 33 1997 32 1995 32 1999 28 1994 25 1993 19 1992 8 1991 4 1 2 1 2 3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369 United Kingdom 68 France 36 Germany 26 Japan 23 Israel 21 Italy 19 China 14 Spain 11 Canada 10 Netherlands 10 Hong Kong 7 Denmark 6 Australia 5 Austria 5 Sweden 5 India 4 Greece 4 Ireland 3 Norway 3 1 2 3 1 2 3 ... 11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Boston 54 Salt Lake City 20 New York City 18 Nashville 16 Houston 15 Bethesda 15 Stony Brook 13 Tel Aviv-Yafo 13 Seattle 12 Valhalla 10 Tucson 9 Bobigny 9 Los Angeles 9 Atlanta 9 Chapel Hill 9 Heidelberg 9 Nottingham 8 Ann Arbor 8 Lyon 8 Minneapolis 7 1 2 3 ... 11 1 2 3 ... 16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39 N Engl J Med 32 Gastroenterology 29 J Natl Cancer Inst 27 Cancer Res 27 Ann Intern Med 21 Am J Gastroenterol 16 Int J Cancer 15 Cancer Causes Control 15 Jama 14 Carcinogenesis 14 Eur J Cancer Prev 11 Dig Dis Sci 10 Gut 9 Cancer 9 Br J Cancer 9 Eur J Cancer 8 Lancet 8 Aliment Pharmacol Ther 8 Am J Epidemiol 7 1 2 3 ... 16 1 2 3 ... 165 Top Terms Publications Aspirin 805 Humans 722 Colorectal Neoplasms 587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Non-Steroidal 491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365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338 Colonic Neoplasms 337 Patients 234 Middle Aged 233 Adenoma 221 Animals 212 Chemoprevention 201 Aged 200 Incidence 197 Risk Factors 195 Neoplasms 185 Adult 162 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s 156 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 153 Cyclooxygenase 2 149 1 2 3 ... 165 1 2 3 ... 123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Baron J 23 Potter J 21 Slattery M 20 Sandler R 20 Rigas B 20 Giovannucci E 19 Dubois R 13 Willett W 12 Buring J 12 Reddy B 12 Fuchs C 11 Greenberg E 11 Thun M 10 Stampfer M 10 Lee I 10 Chan A 9 Rao C 9 Samowitz W 9 Mae K 9 Vainio H 9 1 2 3 ... 123
个人分类: 肿瘤研究|6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为的是预防肠癌
xupeiyang 2010-9-21 09:12
肠癌是最常见 癌症 之一,随着肥胖症日益流 行 ,肠癌发病率也与日俱增。专家表示,未来30年,肠癌新增病例将增加50%。据国外媒体9月16日报道,英国胃肠病学会杂志《内脏》刊登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就可以防止肠癌。即使服用最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也可以使肠癌风险降低近三分之一。   英国爱丁堡大学马尔科姆邓洛普教授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调查了阿司匹林对近6000名参试者的作用。其中一半参试者患有肠癌,另一半参试者正常。结果发现,健康参试者 每天服用小剂量(75毫克1片)阿司匹林,坚持1年,可使肠癌风险降低22%。 服用阿司匹林时间越长,其防癌作用就越大。每日1片阿司匹林,连续5年后,肠癌危险可降低30%。新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剂量加倍并不能使其防癌功效增强。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2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研究进展与信息分析 1957 - 2010年
xupeiyang 2010-8-6 10:40
研究进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672.shtm 加拿大研究称阿司匹林防心血管病效果不如预想 信息分析结果: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88zlw1jrq6luI1aI2hI0 4,723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1 2 3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7 278 2005 276 2006 272 2003 269 2008 258 2009 256 2004 236 2002 235 2001 212 2000 196 1999 178 1998 166 1997 143 2010 142 1994 141 1996 135 1995 133 1993 105 1992 101 1991 85 1 2 3 1 2 3 4 5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1,350 United Kingdom 397 Germany 209 Canada 191 Italy 154 France 142 Japan 124 Spain 86 Netherlands 79 China 70 Israel 70 Australia 69 Switzerland 56 India 49 Turkey 46 Sweden 45 Poland 39 Belgium 32 Denmark 32 Norway 29 1 2 3 4 5 1 2 3 ... 36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Boston 139 London 114 New York 80 Houston 58 Durham 49 Montreal 49 Chicago 44 Cleveland 44 Baltimore 43 Paris 43 Toronto 39 Philadelphia 34 Hamilton 33 Glasgow 32 Barcelona 32 Bethesda 32 San Francisco 31 Tokyo 29 Beijing 29 Rotterdam 27 1 2 3 ... 36 1 2 3 ... 58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Circulation 185 Am Heart J 144 Am J Cardiol 141 Heart 125 J Am Coll Cardiol 118 Eur Heart J 50 Stroke 45 Arch Intern Med 44 Ann Thorac Surg 44 Lancet 41 Thromb Haemostasis 40 New Engl J Med 40 Am J Med 37 Ann Intern Med 34 Bmj 34 Clin Cardiol 31 J Thorac Cardiov Sur 31 Chest 30 Eur J Heart Fail 29 Rev Esp Cardiol 29 1 2 3 ... 58 1 2 3 ... 344 Top Terms Publications Aspirin 4,643 Humans 4,025 Patients 3,029 Middle Aged 1,711 Aged 1,578 Myocardial Infarction 1,516 Heart Diseases 1,478 Infarction 1,326 Coronary Disease 1,279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 1,270 Arteries 1,242 Risk Factors 1,097 Adult 1,055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1,026 Anticoagulants 909 Heart Failure 886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841 Coronary Vessels 825 Mortality 809 Blood Platelets 804 1 2 3 ... 344 1 2 3 ... 808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Califf R 28 Cleland J 27 Topol E 26 Fuster V 25 Lip G 22 Hennekens C 20 Yusuf S 19 Hart R 19 Peterson E 18 Serebruany V 18 Newby L 18 Chesebro J 18 Verheugt F 17 Hirsh J 17 Ohman E 16 Cannon C 16 Gulati A 16 Armstrong P 15 Roe M 14 Kleiman N 14 1 2 3 ... 808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3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司匹林为什么能促进植物开花
yaoronggui 2010-7-6 06:11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阿司匹林这种退烧、止痛的常用药在农业上竟也大显身手。即将枯萎的插花,如洒上少许阿司匹林溶液,花瓣又会生机盎然,未开的花苞受此药的作用将迅速开花。化学分析表明,这种花激素就是水杨酸,而水杨酸正是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
个人分类: 化学与生活|4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司匹林与乳腺癌研究信息分析报告
xupeiyang 2010-2-20 07:49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WEB10O00f01000j100300.y 199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author statistics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8 25 2006 23 2004 21 2005 17 2007 14 2009 13 2003 12 1996 9 2000 8 2001 7 2002 5 1980 5 1999 4 1998 4 2010 3 1994 3 1976 3 1997 2 1995 2 1993 2 1 2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91 United Kingdom 15 France 7 Italy 6 Spain 6 Germany 5 Canada 5 Australia 4 China 3 Denmark 2 South Korea 2 Japan 2 India 2 Ireland 2 Austria 1 Brazil 1 Mexico 1 Argentina 1 Thailand 1 Portugal 1 1 2 1 2 3 4 5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Boston 13 New York 10 Columbus 7 London 5 Milan 5 Rockville 4 Seattle 3 Berlin 3 Leicester 3 Minneapolis 2 Stony Brook 2 Portland 2 Bengbu 2 Buffalo 2 Chapel Hill 2 Melbourne 2 Atlanta 2 Salt Lake City 2 Barcelona 2 New Haven 2 1 2 3 4 5 1 2 3 ... 7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Jama 8 Cancer Epidem Biomar 7 Cancer Res 6 Int J Oncol 4 Lancet 4 Breast Cancer Res 4 J Natl Cancer Inst 4 Oncol Rep 4 Brit J Cancer 4 Am J Epidemiol 4 Prostag Oth Lipid M 4 Biochem Pharmacol 3 Carcinogenesis 3 Clin Cancer Res 3 J Cell Biochem 3 Cancer Cause Control 3 Bmc Cancer 3 J Am Geriatr Soc 3 J Natl Cancer I 3 Radiother Oncol 3 1 2 3 ... 7 1 2 3 ... 83 Top Terms Publications Aspirin 196 Humans 187 Breast Neoplasms 168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94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Non-Steroidal 83 Women 67 Neoplasms 67 Middle Aged 65 Risk Factors 63 Aged 54 Patients 48 Incidence 45 Confidence Intervals 43 Animals 42 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s 39 Adult 39 Cyclooxygenase Inhibitors 37 Risk 34 Chemoprevention 34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33 1 2 3 ... 83 1 2 3 ... 37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Buring J 6 Powles T 6 Neville A 6 Manson J 5 Lee I 5 Harris R 5 Easty G 5 Zhang S 4 Neugut A 4 Cook N 4 Dowsett M 4 Easty D 4 Gallus S 3 Schatzkin A 3 Reddy B 3 Slattery M 3 La Vecchia C 3 Ridker P 3 Beebe-Donk J 3 Hennekens C 3 1973年就就有研究报道 2 of 199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author statistics Term: 1973 Description: year 1973 Top Years Publications 1973 2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Brit J Cancer 1 Lancet 1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Neville A 1 Powles T 1 Clark S 1 Easty D 1 Easty G 1 Stoll B 1 1 2 Top Terms Publications Breast Neoplasms 2 Indomethacin 2 Aspirin 2 Mice 2 Humans 2 Animals 2 Neoplasms 1 Time Factors 1 Neoplasm Metastasis 1 Mice, Inbred BALB C 1 Lactates 1 Hypercalcemia 1 Hydrogen-Ion Concentration 1 Carcinoma 256, Walker 1 Calcium Radioisotopes 1 Calcium 1 Bone Resorption 1 Bone Neoplasms 1 Bone and Bones 1 Rats 1 1 2 documents Title: The inhibition by aspirin and indomethacin of osteolytic tumor deposits and hypercalcaemia in rats with Walker tumour, and its possible application to human breast cancer . PMID: 4759939 Related Articles Authors: Powles, T J , Clark, S A , Easty, D M , Easty, G C , Neville, A M Journal: Br J Cancer , Vol. 28 (4): 316-21 , 1973 No abstract given. Pubmed MeSH: Animals , Bone Neoplasms , Bone Resorption , Bone and Bones , Calcium , Calcium Radioisotopes , Carcinoma 256, Walker , Humans , Hydrogen-Ion Concentration , Hypercalcemia , Lactates , Mice , Mice, Inbred BALB C , Neoplasm Metastasis , Time Factors Wikipedia: Acetylsalicylic Acid , Aspirin , Benign neoplasm , Breast Cancer , Breast neoplasms , Cancer , Cancer of breast , Ecotrin , Indocid , Indocin , Indometacin , Indomethacin , Neoplasm , Tumor , ZORprin Title: Indomethacin in breast cancer . PMID: 4124563 Related Articles Authors: Stoll, B A Journal: Lancet , Vol. 2 (7825): 384 , 1973 No abstract given. Pubmed MeSH: Aged , Animals , Aspirin , Humans , Mice , Rats Wikipedia: Breast Cancer , Breast neoplasms , Cancer of breast , Indocid , Indocin , Indometacin , Indomethacin 最新研究论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2/228462.shtm 美研究称定期服阿司匹林可防乳腺癌复发 (图片来自Getty Images) 美国研究人员2月16日说,接受早期乳腺癌治疗的女性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复发或死亡风险。 按研究人员说法,这是首次发现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 低成本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米歇尔霍姆斯及其团队自1976年起持续30年随访参加护士健康研究项目的4164名女护士。 调查期间,341名护士死于乳腺癌。 研究人员发现,接受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癌细胞扩散和死于乳腺癌的风险均降低50%。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接受早期乳腺癌治疗的女性体内癌细胞扩散以及死亡风险,霍姆斯说,如果这些发现在其他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成为又一种简单、低成本和相对安全的工具,助罹患乳腺癌的女性活得更久、更健康。 定期服 这项研究所获结果由最新一期《临床肿瘤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刊载。 霍姆斯及其团队发现,乳腺癌患者如每星期服用阿司匹林2至5天,体内癌细胞扩散和死于乳腺癌的风险分别降低60%和71%。 相比之下,每星期服用阿司匹林6至7天的乳腺癌患者癌细胞扩散风险降低43%,死于乳腺癌风险降低64%。 霍姆斯等人说,与阿司匹林同属一类的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或可降低乳腺癌癌细胞扩散或癌症死亡风险,但现阶段相关研究数据尚不足以提供确切答案。 探药理 研究人员说,尚不确定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以何种方式对肿瘤施以影响,但影响方式可能是减少炎症。 他们举例说,先前其他研究项目所获数据显示,阿司匹林和非类固醇抗炎药布洛芬可降低罹患结肠癌风险。 相比癌症化学疗法药物,阿司匹林副作用较小。它还可能预防结肠癌、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研究人员说。它对激素依赖性肿瘤和非激素依赖性肿瘤均可施以影响。 但霍姆斯团队强调,鉴于产生副作用的风险,乳腺癌患者不应在接受放射治疗或化疗期间服用阿司匹林。另外,阿司匹林可引发胃出血,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更多阅读 路透社相关报道(英文) 《临床肿瘤学杂志》相关论文摘要(英文) 研究发现:健康人服用阿司匹林弊大于利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idUSTRE61F56Q20100216 var adsrc = 'us.reuters/news/health/article;' + (typeof(seg)=='undefined'?'':seg) + 'type=leaderboard;sz=728x90;tile=1;vbc=verizon;articleID=USTRE61F56Q20100216;ord=' + (typeof(tmstmp)!='undefined'?tmstmp:12345) + '?'; if ( typeof(AD_TRACKER) != 'undefined' ) { adsrc = AD_TRACKER.processAdSrcType(adsrc); } if ((typeof (hideAllAds) == 'undefined' || hideAllAds == false) && (typeof (AD_TRACKER) == 'undefined' || AD_TRACKER.isAdHidden('leaderboard') == false) && (typeof (hideAd_10036157) == 'undefined' || hideAd_10036157 == false)) { document.write(' = 0)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 } } if (typeof(window.populateRaptAdSize) != 'undefined') populateRaptAdSize('type=leaderboard;sz=728x90;tile=1;'); var adsrc = 'us.reuters/news/health/article;' + (typeof(seg)=='undefined'?'':seg) + 'type=pushdown;articleID=USTRE61F56Q20100216;ord=' + (typeof(tmstmp)!='undefined'?tmstmp:12345) + '?'; if ( typeof(AD_TRACKER) != 'undefined' ) { adsrc = AD_TRACKER.processAdSrcType(adsrc); } if ( typeof(freqCap_pushdown) == 'undefined' || freqCap_pushdown == null ) { try { console.debug("frequency manager: %s is undefined, could be channel include/exclude or scheduling", 'freqCap_pushdown') } catch(e) {}; } if ( typeof(freqCap_pushdown) != 'undefined' && ((typeof(freqCap_pushdown.isAdNeeded) != 'undefined' && freqCap_pushdown.isAdNeeded()) || (typeof(freqCap_pushdown.isDefaultAdNeeded) != 'undefined' && freqCap_pushdown.isDefaultAdNeeded()))) { if ((typeof (hideAllAds) == 'undefined' || hideAllAds == false) && (typeof (AD_TRACKER) == 'undefined' || AD_TRACKER.isAdHidden('pushdown') == false) && (typeof (hideAd_10032916) == 'undefined' || hideAd_10032916 == false)) { document.write(' = 0)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 } } } if (typeof(window.populateRaptAdSize) != 'undefined') populateRaptAdSize('type=pushdown;'); if ( typeof(freqCap_pushdown) != 'undefined' && ((typeof(freqCap_pushdown.isAdNeeded) != 'undefined' && (freqCap_pushdown.isAdNeeded())) || (typeof(freqCap_pushdown.isDefaultAdNeeded) != 'undefined' && freqCap_pushdown.isDefaultAdNeede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reqCap_pushdown').style.display = 'block'; } var adsrc = 'us.reuters/news/health/article;' + (typeof(seg)=='undefined'?'':seg) + 'type=poe;sz=1x1;articleID=USTRE61F56Q20100216;taga=aaaaaaaaa;ord=' + (typeof(tmstmp)!='undefined'?tmstmp:12345) + '?'; if ( typeof(AD_TRACKER) != 'undefined' ) { adsrc = AD_TRACKER.processAdSrcType(adsrc); } if ( typeof(freqCap_poe) == 'undefined' || freqCap_poe == null ) { try { console.debug("frequency manager: %s is undefined, could be channel include/exclude or scheduling", 'freqCap_poe') } catch(e) {}; } if ( typeof(freqCap_poe) != 'undefined' && ((typeof(freqCap_poe.isAdNeeded) != 'undefined' && freqCap_poe.isAdNeeded()) || (typeof(freqCap_poe.isDefaultAdNeeded) != 'undefined' && freqCap_poe.isDefaultAdNeeded()))) { if ((typeof (hideAllAds) == 'undefined' || hideAllAds == false) && (typeof (AD_TRACKER) == 'undefined' || AD_TRACKER.isAdHidden('poe') == false) && (typeof (hideAd_10034971) == 'undefined' || hideAd_10034971 == false)) { document.write(' = 0)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 } } } if (typeof(window.populateRaptAdSize) != 'undefined') populateRaptAdSize('type=poe;sz=1x1;'); if ( typeof(freqCap_poe) != 'undefined' && ((typeof(freqCap_poe.isAdNeeded) != 'undefined' && (freqCap_poe.isAdNeeded())) || (typeof(freqCap_poe.isDefaultAdNeeded) != 'undefined' && freqCap_poe.isDefaultAdNeede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reqCap_poe').style.display = 'block'; } var adsrc = 'us.reuters/news/health/article;' + (typeof(seg)=='undefined'?'':seg) + 'type=mpu;sz=300x250;tile=2;vbc=verizon;articleID=USTRE61F56Q20100216;ord=' + (typeof(tmstmp)!='undefined'?tmstmp:12345) + '?'; if ( typeof(AD_TRACKER) != 'undefined' ) { adsrc = AD_TRACKER.processAdSrcType(adsrc); } if ((typeof (hideAllAds) == 'undefined' || hideAllAds == false) && (typeof (AD_TRACKER) == 'undefined' || AD_TRACKER.isAdHidden('mpu') == false) && (typeof (hideAd_10036163) == 'undefined' || hideAd_10036163 == false)) { document.write(' = 0)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 } } if (typeof(window.populateRaptAdSize) != 'undefined') populateRaptAdSize('type=mpu;sz=300x250;tile=2;'); More Reuters Results for: highlighter.highlight(); Reuters.utils.addLoadEvent(function() { Reuters.utils.replaceContent('searchModule', '/assets/searchIntercept?blob='+highlighter.searchKeywords(), null, null) }); var adsrc = 'us.reuters/news/health/article;' + (typeof(seg)=='undefined'?'':seg) + 'type=fixedpanel;sz=1x1;articleID=USTRE61F56Q20100216;taga=aaaaaaaaa;ord=' + (typeof(tmstmp)!='undefined'?tmstmp:12345) + '?'; if ( typeof(AD_TRACKER) != 'undefined' ) { adsrc = AD_TRACKER.processAdSrcType(adsrc); } if ( typeof(freqCap_fixedpanel) == 'undefined' || freqCap_fixedpanel == null ) { try { console.debug("frequency manager: %s is undefined, could be channel include/exclude or scheduling", 'freqCap_fixedpanel') } catch(e) {}; } if ( typeof(freqCap_fixedpanel) != 'undefined' && ((typeof(freqCap_fixedpanel.isAdNeeded) != 'undefined' && freqCap_fixedpanel.isAdNeeded()) || (typeof(freqCap_fixedpanel.isDefaultAdNeeded) != 'undefined' && freqCap_fixedpanel.isDefaultAdNeeded()))) { if ((typeof (hideAllAds) == 'undefined' || hideAllAds == false) && (typeof (AD_TRACKER) == 'undefined' || AD_TRACKER.isAdHidden('fixedpanel') == false) && (typeof (hideAd_10036170) == 'undefined' || hideAd_10036170 == false)) { document.write(' = 0)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 } } } if (typeof(window.populateRaptAdSize) != 'undefined') populateRaptAdSize('type=fixedpanel;sz=1x1;'); if ( typeof(freqCap_fixedpanel) != 'undefined' && ((typeof(freqCap_fixedpanel.isAdNeeded) != 'undefined' && (freqCap_fixedpanel.isAdNeeded())) || (typeof(freqCap_fixedpanel.isDefaultAdNeeded) != 'undefined' && freqCap_fixedpanel.isDefaultAdNeede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reqCap_fixedpanel').style.display = 'block'; } Aspirin cuts death risk after breast cancer: U.S. study Maggie Fox , Health and Science Editor WASHINGTON Tue Feb 16, 2010 4:07pm EST addImpression("10036173_Related News"); removeImpression(); addImpression("10036174_Related News (Auto)"); Related News Five percent of lung cancers in men are job related: study Mon, Feb 15 2010 Occupation a key factor in men's lung cancer risk Mon, Feb 15 2010 Researchers find sex-specific lung cancer genes Tue, Feb 9 2010 Researchers find sex-specific lung cancer genes Tue, Feb 9 2010 Popular antidepressant interferes with cancer drug Mon, Feb 8 2010 removeImpression(); WASHINGTON (Reuters) -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who take aspirin regularly may be less likely to die or have their cancer return, U.S. researchers reported Tuesday. Health The study of more than 4,000 nurses showed that those who took aspirin -- usually to prevent heart disease -- had a 50 percent lower risk of dying from breast cancer and a 50 percent lower risk that the cancer would spread.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find that aspiri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cancer spread and death for women who have been treated for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 said Dr. Michelle Holmes of Harvard Medical School, who led the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If these findings are confirmed in other clinical trials, taking aspirin may become another simple, low-cost and relatively safe tool to help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live longer, healthier lives, Holmes added in a statement. Holmes and her team studied 4,164 female registered nurses taking part in the Nurses' Health Study, an ongoing analysis of a wide range of health issues. They started in 1976, looking at who took aspirin, watching for breast cancer and all causes of death until 2006. Over this time, 341 of the nurses died of breast cancer. Women who took aspirin two to five days a week had a 60 percent reduced risk of their cancer spreading and a 71 percent lower risk of breast cancer death. Six to seven aspirins a week lowered the risk of spread by 43 percent and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death by 64 percent. Most of the women were taking low-dose aspirin to prevent heart attacks and stroke. Other drugs in the same class as aspirin also apparently lowered the risks, too. These drugs, called non-steroidal inflammatory drugs or NSAIDs, include ibuprofen and naproxen but not acetaminophen, also known as paracetamol. But there was not enough data on these drugs to give a clear answer. The researchers said they are not sure how aspirin and other NSAIDS may affect tumors but it could be by lowering inflammation. Othe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spirin and ibuprofen can lower colon cancer risk, for instance. Aspirin has relatively benign adverse effects compared with cancer chemotherapeutic drugs and may also prevent colon canc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troke, the researchers wrote. It affected both estrogen-positive tumors and those not fueled by the hormone. Holmes' team stressed that patients should not take aspirin while undergoing radiation or chemotherapy because of the risk of side effects. And aspirin can cause stomach bleeding so it should not be taken without a doctor's supervision. (Editing by Cynthia Osterman ) http://jco.ascopubs.org/cgi/content/abstract/JCO.2009.22.7918v1 JCO Early Release,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Feb 16 2010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10.1200/JCO.2009.22.7918 Received February 25, 2009 Accepted December 9, 2009 Aspirin Intake and Survival After Breast Cancer Michelle D. Holmes, * Wendy Y. Chen, Lisa Li, Ellen Hertzmark, Donna Spiegelman, and Susan E. Hankinson From the Channing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and Harvard Medical School;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and Departments 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Boston, MA. *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E-mail: michelle.holmes@channing.harvard.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