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学生就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学士后” 培训异军突起
dongzg101 2011-9-9 01:3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学士后”培训异军突起 2011年09月08日 10:06 来源:现代教育报 字号: T | T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2011年,当66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他们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每年千万就业大军中的普通一员,与他们竞争的不仅是660万应届生,还有2010年未实现就业的60万毕业生,以及更早毕业的学长们。 连年高校扩招提升了全民教育水平,必然与之伴随的则是就业“阵痛”。尽管官方给出的报告显示,2010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还是达到了87.4%,但数据背后的问题也很明显:专业不对口、就业不理想、职业发展遇瓶颈、就业再失业,等等,这些问题,与“毕业即失业”一起,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社会性的困局。 解决大学生就业,教育培训不可小觑 在今年两会上,有关教育的议题聚焦在了就业问题上。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针对这个问题,两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杜时贵,在提案中强调职业教育对解决就业的作用,他呼吁在意识和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事实上,尽管国家层面的重视有待提高,但民间的教育培训机构一直就是一支不容小觑的“促就业”力量。以“北大青鸟”等领军品牌为代表,这支商业化运作的教育大军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对接企业用人需求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莘莘学子实现就业的“第三方”通路,也成为企业获取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平台。 职业教育走向“大学生化” 重视职业教育有其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大学学历教育一直以来偏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缺少充分的技能实践和应用,对于IT、营销等要求实践经验的专业而言,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有着巨大的缺憾。企业需要的是实战能力强、职业经验丰富、入职就能迅速上手的应用型人才,而走出校门的不少毕业生却欠缺实践技能和实战经验,心高气傲、眼高手低,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大学学历教育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形成了一条明显的“空白地带”,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之一。如何填补这个空白?职业教育无疑是眼下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当前,已经有市场嗅觉敏锐的教育培训机构开始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尝试,十年来专注IT教育培训的北大青鸟,2010年10月推出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学士后”课程,结合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先期开设深度实战型的java和.NET课程,为企业培养更高素质、更强技能、更多经验的高级IT工程师,也帮助毕业生在就业前通过职业培训赢得先机。 “学士后”异军突起,深度实战技能助力“职”冲云霄 抢占市场先机的北大青鸟“学士后”,因其有的放矢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迅速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认同。毕业于理工科名校、工作半年又辞职的小尹最近加入了“学士后”的.NET课堂,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作半年最大的感触就是,学校学的知识在职场上完全不够用,需要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实战技能和经验,为职业生涯做深度投资,然后再“荷枪实弹”上战场。 作为大学生就业前的职业特训,“学士后”有着其他培训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是“深”,二是“实”——“深”是与大学毕业生理论基础结合的课程深度,“实”则是针对大学毕业生实践经验缺失的实战特性。 目前“学士后”的课程内容,以Java为例,包括“深入Java Collections Framework”、“使用Java Web Service构建SOA”等,这些内容的深度远远超越了同类课程。据北大青鸟产品研发人员透露,“学士后”课程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即使是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从IT职场实战的角度出发,强调企业级应用,强调设计方案的整体性和安全性,与市场上其他IT职业培训形成明显的差异化区隔。 其次,从课程内容到授课方式,“学士后”全盘采用实用主义设计,课堂上组织学员组成研发小组,在模拟职场环境中进行实战项目开发,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小尹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上大学时是在学习中学习,工作以后是在工作中工作,现在则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真正接受高度凝练的职场实战训练。” 在当前普遍仍以基本技能培训为主的IT职业培训市场上,这种先人一步的创新举措,有望使“学士后”异军突起,在学历教育和企业需求间的“空白地带”上搭建跳板,弥补“毕业”与“就业”间的断层。 对于缺技能少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注重实践的职业教育培训,或将成为漫漫求职路上的一座灯塔。北大青鸟“学士后”是一个个案,或许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相关新闻: 培训师用传销式课程诱奸女大学生 以培训为名 女大学生被危险导师骗财骗色
1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未见得是寒门子弟的根本出路
热度 37 gfcao 2011-8-10 17:07
需要说明一下,这里的读书特指上大学、上重点大学、上北大清华。 谁都知道,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即使读到博士,也未必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多人认为,对农村孩子来说,读书是唯一出路,为什么这么说?读了大学,特别是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毕业后就可以留在大城市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了。我一点也不反对农家子弟走这条看起来并不平坦的路,可我们想过没有,名校就那么几所,每年毕业的中学生数以千万计,真正能成功者有几人?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大家都做了城里人,谁来种地?没人种地大家吃什么?喝西北风?肯定又有人不高兴了,凭啥让我们祖祖辈辈种地?那怎么办?请毛主席老人家站起来再发动一次上山下乡?退一万步说,全中国就办两所大学,一个是清华,一个是北大,两校每年各招五百万,全中国人民都成了清华北大的学子了,那又如何?共产主义就来了?大家就过上好日子了?真是天大的笑话! 大家对官二代、富二代素无好感,不过不管你出于什么心理,官二代、富二代的上一代掌握着绝大多数的资源,你哭爹喊娘无法改变这个现实。曾经有位院士告诉我:“中国大陆资产过亿的富翁有 3200 多人,(以下省略 100 字左右)”,若干年前,我从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数字,中国 80% 的财富集中在 20% 的人手中,最近,这个数字更惊人:中国 80% 的财富集中在 5% 的人手中,你还有什么不服的?不过我们也没必要灰心丧气,官二代、富二代永远撑不起中国这片蓝天。毛主席老人家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未来的社会主义依靠官二代、富二代是建设不起来的,终究还是需要依靠穷二代的努力与奉献。 我们一个劲地叫嚷教育公平,是否想过,客观上能不能做到教育公平?做到教育公平的前提是什么?我们真正需要的公平又是什么?高校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的年招生 60 万左右扩张到现在的年招生 500 多万,寒门子弟上大学的机会大大增多了,然而我们又开始不满了,教育质量滑坡,大学扩招太离谱、上大学没用、就业困难等等等等,怎么做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呢?中国是个极其特殊的国度,不仅人口多,分布广,而且区域差别很大,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现实的诸多不平等。如果我们没有走出祖祖辈辈生活的山沟沟,没有看到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也许我们的心态会平和很多。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别,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不平等,我们的内心失衡了。我不反对提倡公平,但更应该提出合理可行的有助于建立公平机制的建议。到目前为止,我除了看到一片叫骂声,没有看到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列位对教育不满的寒门子弟,你能否告诉我们的政府,他们该怎么做到教育公平呢?别泛泛而谈,要说得具体点。 曾经有一个传说,顾秀莲当江苏省省长的时候,有人质疑江苏省,说台湾经济发展那么迅速,为什么江苏省迟迟追赶不上?顾省长说:“如果国家不再让我们背负那么沉重的包袱,我们可以很快赶上台湾”,我不知道这件事孰真孰假,就当一个传说吧,他多少说明了一些问题。我们不妨退一步想,官员都很廉洁,官二代、富二代都比较收敛,不那么嚣张,社会就公平了吗?教育就公平了吗?错!只要社会生产力不提高,物质水平上不去,永远别想什么公平。地域差别、城乡差别决定了贫富差别,也决定了受教育水平的差别,这与任何政府无关,不管你承不承认,它终究是个事实。 如果局限在个人的角度,农村孩子想过上幸福生活,可能只有走读书这座独木桥,至于你能不能走过去,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成功了是你的幸运,不成功怨不得别人,是你运气不好。不过要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别、贫富差距,绝非跳农门,而是变农门为富门。事实上,以现在庞大的招生规模,每年也只有不到一半的高中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大学,而未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中,相信农村孩子占了大多数,这还不包括上不了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所以,改变现实的唯一途径是走农业机械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这是国家繁荣富强、长治久安之计。北上广再大,也容纳不下全中国十几亿人口,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与农业技术才是强国富民之本。 寒门子弟有没有出路?理论上有,但很遥远,要看政府如何作为,不过不要指望绝对的公平,再好的政府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
个人分类: 杂文|7468 次阅读|81 个评论
黄铜卖出了黄金价——杂议高考满分作文2
热度 1 JYH64J98Y99H 2011-7-14 13:51
(续)接下来,我们尝试对文章做一具体分析。不难看出,为了切题,文章有点牵强附会。引入自然,但显得名不副实,其中包含了许多主观臆断,根本经不起仔细推敲。高考作文专家称道的临场机智,我们则感到有点弄巧成拙。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难是高等教育大发展与社会转型时期客观存在着的社会现象,政府决策一直存在着两难选择。年轻大学生的生存艰难与丧失理想毫无关联,在这方面作者就有点不顾实际、空发议论了。这也是作者招致年轻大学毕业生不满的原因之一。 至于为高考作文专家赞美的诗意、积淀,就是几首诗词的引用。但是,因为文章的前提站不住脚,所以不免让人发出花拳绣腿、无病呻吟的感慨。新闻媒体的介入,恰恰印证了人们的阅读印象。事实上,这篇文章处处透露着年轻人的张狂气息,这也是教育脱离实际的回光返照。当他们经历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刀光剑影般的实际生活磨练后,当他们亲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现实生活感悟后,当他们经历风风雨雨、发出事不经过不知难的人生感叹后,还有多少人能喊出“我辈岂是蓬蒿人”? 反过来,是蓬蒿人又怎样,不是蓬蒿人又能怎样?是,未必平庸,不是,未必不平庸。事实胜于雄辩。一个貌似对于拒绝平庸最有话语权的评阅人,可能就是太阳底下最猥琐、平庸的人。一个貌似正人君子的学界风云人物,可能就是没有被揭穿把戏的抄袭剽窃的无耻之徒而已。外号叫“许三多”的杭州市副市长,没有被戳穿之前,他似乎就是道貌岸然的政治精英,结果呢,他受贿的钱非常多,玩弄的女人非常多,名下的房子非常多。 生活的辩证法最能启示人、教育人。一个人就算位尊到了早年刘少奇的风光,可能也难逃晚年刘少奇的凄凉。一个人就算侥幸混到了林彪的地位,也未必能够逃脱机毁人亡的下场。一个小丫头,可能因为遭遇了飞来横祸,倒霉死了。也可能因此而幸运死了,因为有贵人相助,因为有组织温暖,因为有媒体推波助澜,更因为时代的浪潮会挑选自己的幸运儿。成也萧何,败亦萧何。想不通,气死你,想开了,乐死你! 生活有时像是哈哈镜,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自己多样的形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生活潮流的激荡之中,在人生的风雨浸淫之后,谁还敢信誓旦旦独善其身?不少人被不恰当地给放大了,更多的人被不准确地给缩小了。观历史潮流,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种种外力的不恰当干预,常有“黑手高悬霸主鞭”之虞,当一个再一个年轻人一时想不开而纵身一跃的时候,也许他们在表达一种抗争、一种呐喊、一种理解。 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从社会生活与教育现实之中寻求问题产生的根源。有人大声呵斥,说那是价值观的扭曲与偏离,有人痛心疾首,说那是关怀的空白与缺失,有人无可奈何,也许那就是无可逃遁的宿命与归途。有时心理学家自己都无法完成自我救赎,哪里能指望他们能够普渡众生。有人果然南下了,青天白日,浩浩蓝天,滚滚红尘,也许他从此发现了安顿心灵的南无阿弥陀佛?面对着隔靴挠痒的工作,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士也许会有鞭长莫及的感叹。我们常常惋惜不该死的死了。对于那些行尸走肉之徒,我们绝对不会说出该死的没死,无语可能就是最准确恰当的表达。很多很多的时候,平庸的被不平庸着,不平庸的则被平庸着。 缺乏生活厚度、缺乏思想深度、缺乏事实基础的立论,往往如空中楼阁一样不堪一击、如海市蜃楼一般虚无缥缈。所以,年轻人除了一番花拳绣腿的展览之外,我们又能够从中读出什么人生的哲理呢。年轻人如何写作是年轻人自己的事情,而评价机构如何评价则是社会的事情。我个人的判断是,一个高考作文专家有看走眼的时候,一群高考作文专家同样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对此,我则深信不疑。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3517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学生就业报告 摘录/点评
热度 1 seawan 2011-6-28 18:46
【2010版;部分参考2011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分获 红牌、黄牌 ! 连年如此。怎么办? 但工资还可以,相关专业在前50名中。 可以继续举办这样的专业,但是如果没有特色,殆哉。 求职教育:普通院校低于211. 难道是学生的理解能力问题?我觉得还是教育方法。 1/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服务一钱不值 ! 是问题,也是机遇。 我觉得就业服务需要 从专业教育的角度出发 ,做一个大的改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失业率稳居第二!(第一是法学) 法学位居第一,是杯具。 计算机第二,合理。 挑战啊! 学生对母校的不满意度增加。 高校最应该改进是实习实践。
个人分类: 教学|237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大学生就业率统计为何如此大动肝火?
lxj6309 2011-6-11 11:48
今天看到“大学不得虚报就业率”的有关教育部的新闻后,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唉——,何必呢? 大学生就业毫无疑问是当今中国经济管理的非常重大的问题,所以值得中央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对策。但是,高校在这里到底能负多大的责任呢?在高校的招生宣传中,就业信息只有很轻的分量,考生选择什么专业主要依赖于自己对专业的了解。而国家对招生计划有严格的审批权,所以高校制定计划影响最大的是国家政策。而且,对于实际上就业率不高的专业,大多数高校也不会重点发展。他们怎么会让一个要自己费劲造假以提高就业率的专业膨胀而不去发展就业自然好的专业呢? 我的基本观点是:高校不应为就业率负责,对高校的行政评价,就业率不应该是一个硬指标!问题的关键是,教育部把办学的主导权交给学校,教育部做好招生计划的审核。就业不好的专业,学生志愿填报必会逐渐减少,招生计划可以根据近两三年的填报情况在学校决策的基础上自动调节。教育部在教育管理上要做的是监督或督导。要下功夫抓好日常督导,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搞统计。对于就业虽然热门,但学校无实力办而强要办的专业,教育部及时进行督导评估并予以处理就可以解决。对于国家确实有需要而学生又不愿意报或不了解的,国家应该制定具体的激励政策,以保障某些学科后继有人。 对于专业就业率评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充分认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我们的普通本专科科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所属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绝大多数都变成了一种职业教育。作为实践中的一个岗位,日常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是不需要太多的专门基础知识的,在短时间内培训就可以胜任,而这种培训是机构岗位培训的职能,不是大学教育要完成的工作。对于大型企事业机构,可以组建自己的培训下属机构,或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完成培训任务,也可以委托社会专门培训机构。对于微小型机构,可以要求求职者自己参加培训以获得某种资格证,也可委托其他机构代培,也可采取师傅带徒弟模式 。从历史上我国工商企业的发展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经济实践,我们可以很容易明白这些道理。君不见,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就来自于理工文的各种学科吗? 我认为,未来国家制定大学专业发展规划和招生计划,只要控制好一级学科就行了。每个大学的具体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完全可以发挥各自的特色,自由开放。 中国是老庄哲学的故乡,各级管理者都应学会“能放就放”。当然,能和不能的界定是需要胆识和学识的。 就业率统计,高校只能是渠道之一,并且不能以就业率高低指责学校!高校的基本职责就是培养合格的毕业生。 教育部:大学不得虚报就业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1日02:03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6月10日电(记者 原春琳)大学不能再为达到高就业率而虚报各种数据。教育部今天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就业规范管理,各高校务必做到四不准: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通知要求各高校认真做好就业统计和报送工作,各地各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就业统计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对各项就业统计信息进行认真汇总、仔细核查,不得虚报。   通知特别强调,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要加大就业工作违规查处力度,对违规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个人分类: 教育|3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考博?...
热度 6 zlhua 2011-6-1 21:09
刚刚看了周可真老师的博文"在高校工作,考博是必须的"...心情有些沉重! 我在高校工作,我没有博士学位,甚至连硕士学位证都没有抽出时间去拿...只拿了个硕士课程结业证 11年前,计算机师范本科毕业的我参加了工作,然后根据工作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选修了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所有研究生课程,在那两年多时间里,我爱上了"人工智能",开始与"信息甄别"结缘... 从2002年研究"信息甄别"到现在,我只参加过三个课题项目:一个是国家统计局的科研计划项目:信息甄别;一个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统计数据的搜集与分析”;还有一个就是现在正在做的,校企合作项目:“海底捞北京物流仓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此外,我还自己主持过一个课题项目:“信息甄别理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也是有关信息甄别主题的,这个课题我没有发文章,而是在原有的“信息甄别与加工”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带有综合性质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甄别”实验课。 截止目前,我只发表过2篇文章,虽然同为信息甄别主题,但两篇文章时间间隔6年,此外,我还参与编写了1本著作《互联网时代统计数据的搜集与分析》这些成果都诞生于课题研究中,虽然都获过奖...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其实我并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为此,我打算继续将“信息甄别”进行到底...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院长同周老师一样,开始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在高校工作,考博是必须的"... 我知道,他们都是对的,而且我也知道,如果协调得好,教学、科研、考博应该是不冲突的...但是,到底该如何协调? 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个人分类: 自省自立|3116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转载-中央办公厅精神关于86后大学生就业-读透了可以少奋斗15年
热度 1 xiezhaomin 2011-5-17 21:09
首先要澄清一个流毒广泛的说法: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   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什么样的行业算好?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如何正确的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下面我首先对要考虑的宏观策略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个别具体问题的解答。 一、 中国现阶段职场利益集团划分    这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知道的大问题。学校的主任不会和你说的,公司招聘时也不会和你说的,因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分到;你父母也不一定会和你说 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也是糊涂的。如果这一部分已经有人很明确的告诉你了,或者你个人已经很敏锐 的感知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关闭这篇文章了,因为你已经是明白人,不需要我浪费口舌。  (一)5大利益象限    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由计划经济转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这个过程是一个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的过程。在就业市场上,我们可以按大的方面对各种利益单位归类如下:   1. 公务员(含事业单位)   2. 垄断行业国企   3. 竞争行业国企   4. 外企   5. 民营企业   差不多所有的利益单位都可以在上述归类中找到位置。首先你要明白的是,这不是理论研究,这和你未来的事业、收入、地位、家庭都有直接的联系。你首先要明白的是,在招聘会上准备招聘你的这个公司(单位)到底是属于哪个象限的?    不同的象限拥有的力量和资源是不一样的。这导致了在不同的象限就业获得收入的能力也大不一样。在你选择公司之前,一定要清楚的了解这些。在目前的中国,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公务员(即官员),以及垄断国企的手中。但是不同的地区,由于社会财富 水平不一样,因此公务员集团的收入相差是很大的。虽然国家规 定的工资待遇大家都一样,但是你到广东、华东一带了解下公务员的实际年收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你的同龄人在报考公务员了。实际上,即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务员在当地人群中仍然属于 高收入群体。而且也许更关键的是,风险非常小。收益和风险成正比,你一定在课堂上学过吧?哈哈,告诉你,那是西方经济 学原理,我们是中国特色的,不一样的。在中国当公务员,风险小,收益大。也许你会说,不对啊,在你们哪个地方,公务员待遇也不怎么样啊?那么我要告诉你:第一,你不能只看表面收入而不看灰色的部分;第二,当前中国允许地区间人员流动,因此由于不同地区经济财富水平差异很大,因此落后地区的公务员确实是比发 达地区的一般白领差的。这也就是利益格局的复杂之处,没有绝对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国企的情况。一说到国企,很多人马上就想到下岗。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首先,解雇员工并不是国企独有,大量的私企每年都在大量解雇员工,并没有任何人给他们补偿,给他们“安置”。同时,也不是任何国企都效益不好,都需要下岗。我们看利益格局,首先要看谁拥有力量和资源。在中国,说白了就是谁拥有力量和行业垄断的权力,想效益不好都难。这不是国企还是私企来简单划分的。例如中国移动、电信、的竞争行业的国企,几乎都是完蛋两个字(不含假装放开的行业)。这里面有个很清晰的发展脉络:在90年代初,只有国企存 在,民营力量非常微弱。而国企长期的低工资、高福利政策,使得闸门打开后第一批进入市场经济的人尝到了“高”工资的甜头;在90年代末,以2000年为分 界线,时局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抓大放小政策下,垄断行业的国企迅速利用其行政资源做市场经济,毫无悬念,他们无往不胜,获得了大量的利润;当前阶段,以 2005年为分界线,则又是另外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各地MBO此起彼伏了。在这种情况 下,垄断国企将出现分化,具体发展的预测比较复杂,我将在另外的文 章中专门分析。但无论如何,在当前阶段垄断国企是一个非常强势的高收入集团。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现在那些45岁左右下岗破产的竞争行业国企员工,在他们象 你们这么大就业的时候,他们当时的工作仍然是最好的,收入也是最高的。只是现在利益格局已经改变。    再来看下外企的情况。外资企业主要是依靠资金力量、和的关系、以及高水平管理在做事情,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真正的企业。但是,他们在中国仍然要遵守中 国的潜规则的。由于能够跨国经营的外企一般都是实力比较雄厚的,因此外企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利益单位,也是就业的高收入单位。注意,那些中国人海外注册弄的假外企不算,台湾、香港企业算民企。   看看民企的情况,民企仍然不占中国经济的主体。他们在力量和占有资源上都相对比较弱。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主要是进去的比较早的一批民企做大了,拥有一定的力量。而大量的民企在充分市场竞争中生活质量都不高。因为中国并非真正的市场机制,有关 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或者有法不依,或者有部分人有权不依,这造成了中国的完全竞争行业“扭曲竞争”的现象;在非完全竞争的行业,民企则主要是依附在某些拥有资源的单位周围生存,这种状态打个比方就是例如吸附在某个树上的虫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非竞争性关系利益群。由于职业保护的法律型同虚设,以及缺少 工会等代表员工利益的力量,直接造成了民企员工在职场上成为弱势群体。也许你会问,那为什么国家关心国企下岗员工,而没有关注民企解雇员工呢?很简单,因 为国企下岗员工年纪已经大了,无法再找到足以维持原来生活水平的工作了。而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才刚刚开始,民企员工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社会问题并不明显。 好了,现在清楚些了吧,首先要看你要去的公司(单位)是在上述哪个象限。象限属性从大势上决定了你以后可能获得的收入和地位。而你个人的能力,是在大波浪上翻起的小水花。可以说,判断大势的能力比从事具体事情的能力重要得多。也许你要说,好象哪个象限都有收入高的人啊。是的,可是你不要忘记了,在不同象 限获得高收入和地位的可能性,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在一些象限,你只要跟上平均水平,5年以后你就可以很轻易的存上一大笔钱,买上房子和车子; 而在一些象限,你要十分努力,10年以后,你有可能存上一些钱,买上房子和车子,而当你达到这个水平时,在优势象限的和你同时起步的人,已经存上了更多的钱,换上了更大的房子和车子。象限是有优劣差异的,起点相同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通道,同样都很努力,但落到的结果将天差地别。     其次,光看哪个象限还不足够。因为在同一个象限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微妙区别! 二、 转型中的一代   中国的事情要用放大镜看才会清楚,这也是老外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的原因。上述人为差别按利益象限的不同也有差异:  1. 公务员、国企类,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    工作人员难道也有非正式工?是的,如果你还不知道,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政 府工作人员分为两类: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以及所谓的“雇员”。在某些地方,特别是经济贫穷的省,这两者收入差距不大;而越是经济富裕的省,这两者的收入差距就越大。雇员要转为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有很大的难度,没 有关系基本不用想。因此,即使你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即使你已经被某单位接收了,你一定要打听清楚,你到底是去做公务员,还是去做雇员?    中国所有的国企都有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这种制度安排直接来源于计划经济下国家对个人的身份控制。在当年,一般都是“出身好”的人成为正式工,出身差的人自然就是非正式工。现在这种出身制度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但所谓的用工制度却遗留了下来,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垄断性的国企,在市场中利用垄断优势尝到了大甜头,自然要更加紧去获取市场利益。这时人力资源就成了问题。一方面,老的正式工就像八旗兵 一样早就失去了打仗的勇气和能力,那么用什么人 去攻打市场呢?另一方面,中央不断要求这些垄断型的国企改制,优化人员结构,降低人员成本,那么怎么优化?怎么降低呢?很简单,大量招聘非正式工。一方面用这些新鲜血液来攻打市场,充当炮灰,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将这些非正式工的工资进行市场化(垄断国企正式工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市场水平),这样就 拉低了整个企业的人均成本,完成了国资委布置的改制要求之一,而且不会损害正式工的利益(国企领导层是正式工利益的代表)。这表明了,国企已经蜕变成为了一个市场怪胎,一方面利用国家力量获取市场利益,一方面成为为小部分人谋取利益的工具。但是要注意,当前还是有可能进入正式工群体的,因为正式工是一个松 散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也要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的,否则会边缘化,最终丧失其优势地位。非正式工的收入大概是正式工的1/2到1/4。当然,在这里不是进行道义分析,而是要你去了解清楚,你到底是去做正式工,还是去做非正式工? 2. 外企类,大陆工和非大陆工的差异    在外企,差别主要体现在大陆工和非大陆工之间。大陆工工资一般是非大陆工的1/5到1/10。这是合理的。因为外企到中国来投资的90%的理由就是因为你 人便宜,不是因为你是文明古国,也不是因为你有三个代表。人家的要求是合理的。当然,即使是这1/5到1/10的收入,和其他国人相比,仍然是很不错的。 当然,外企工作是很累的,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那为什么外企还要招聘非大陆工呢?这里你要清楚的知道,主要是因为3个原因: 第一,需要一些可以信任的人来管 理(受法制国家法律约束的人);第二,需要一些精通英语的人(能用英语思考)来管理;第三,需要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来管理。那是否你就只能当大陆工了呢?不是的。你应该清楚的一点是,你也是有机会成为非大陆工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去美国留学的原因。当然,仅仅留学是不够的,一定要在美国就业并拿到 绿卡才行。现在很多外资企业的CEO,当初就是在美国做体力工混到的绿卡,然后因为精通两边语言的优势,跨国企业需要在中国建立代表处,就找这样的人去做 所谓的“首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成为非大陆工,仍然是有可能的。  3. 民企类,股份工和非股份工的差异     在民企,差别主要体现在股份工和非股份工之间。股份工主要是哪些有使用股份来吸引人的企业中才有,是最初创业阶段加入的员工。例如华为就有相当多的股份工。非股份工则是那些很后才加入的员工,或者是那些很早加入,但对于公司没有什么价值的员工。在经过了创业阶段以后,企业一般就不再需要用股份来吸引初级 员工了,招聘主要就是填补战斗减员——有人走了,就招新的。期权一般用于高级管理者,由于本文分析的是大学生就业,因此与它无关。中国大部分民企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自身都难保,员工待遇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创业型民企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你决定去民企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是创业扩张型的民企,还是补充战 斗减员型的?    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注定在20年后的“白领失业浪潮”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这是时代的代价,没有办法的。  三、 职业生涯设计   从整体而言,这一代人注定要承受社会转型的代价。但从个体而言,仍然可以尽力去争取好的结果。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其实从上述分析,对于职业市场中哪些象限比较好,哪些象限比较差,可以说已经是一目了然了。为了更加清楚的查看,现按优劣程度将其排列如下:   1. 外企非大陆工   2. 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   3. 垄断国企正式工   4. 民企股份工   5. 外企大陆工   6. 雇员   7. 竞争国企正式工   8. 垄断国企非正式工   9. 竞争国企业非正式工   10. 民企非股份工 也许你可以举出一些反例,但是要注意,上述情况是对一般情况的总结,不包含一些特殊情况,例如你们那里特别穷,公务员拿不到任何灰色收入等情况。   好了,在你找工作的时候,你要记得的是,尽量往高处走。不要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迷惑,不要被一些所谓人力资源专家的“看长远发展”的说法所弄糊涂。你一定要记住,你站的越高,那么你跳的就越远,看长远发展绝对是起点高的跳的远。不要相信专家们所谓的职业生涯设计,那不是真的。 四、具体问题解答 1. 如何辨别正式工岗位和非正式工岗位?    对于公务员,要询问是否进入国家编制。如果不进编制,即为雇员;对于国企,不要直接询问是否正式工,他们会义正言辞的告诉你:“我们这里都是正式员工”。你要注意,这里多了一个字:正式“员”工,里面分为正式工和非正式工。(要记住,中国的国企和央视是一家的,说的话一定要反着听,不然你一定上当) 你最好是找内部人了解下,这样最清楚。如果不认识人的话,你应该看他这个招聘是什么部门在主要操作。如果是某个业务部门自己在招聘,而不是总部人力资源部出面招聘的话,多半都是非正式工了。最后,可以询问多久可以“转正”,如果他们闪烁其词,仍然在解释 “都是正式的”云云,或者他们告诉你3到6个月的“试用期”,那么你基本可以肯定是非正式工了。 2. 要不要在意开始的收入?    很多专家在这个问题上胡说八道。他们认为一开始不要太在意收入,要看长远发展。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专家。你可以想象一下,什么东西决定了一个岗位的收入?很简单,在不同公司间,市场形式好的,有长远发展的公司的岗位,要比没有前途公司的同样岗位收入高;在一个公司内部,有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岗位要比没 有前途的临时岗位的收入高。开始收入的高度反映了公司对你这个岗位的重要性的看法。你是认为一个重要的岗位有前途,还是认为一个不重要的岗位有前途?    3. 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    还有一种骗人的说法,是说去小公司更可以锻炼人。这种说法荒谬无比。小公司由于实力不济,往往没有高手级的人才,也无法开展一些需要强大资源才能进行的市场运作。这决定了你无法向真正的高手学习,也无法积累大型市场运作的经验。记住,锻炼打大仗的本领,比锻炼一两个人单打独斗的经验有价值得多。    4. 白领会失业吗?    答案是:“会,而且会大规模失业。”你要知道的一点是,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无穷无尽的国家,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在等待着加入城市就业大军。现在的所谓白领,不过是在吃青春饭而已。等他们40岁左右的时候,大量的新的年轻毕业生能够用比他们低的工资来做同样的工作(估计那时中国的劳工保障法案仍然是不健全的,也没有什么工会来保护他们),那个时候,就会出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白领失业浪潮。   5. 做专业性的工作,还是做销售?    要看个人情况而定,一般情况而言,首先要看自己是否有做销售的潜力;其次,要看是销售的领域是否有技术含量,不要放弃自己的专业而去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销售业务。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专业,如医学、法律等等,千万不要放弃,机会成本太高了。你要知道,在这个专业领域,没有多少人能够和你 竞争的(眼睛别只盯住每年毕业的那些医学毕业生),因为你要知道,如果你改行去卖保险,那么将有数千万职高生、失业青年和你竞争,而且很可能你竞争不过他们。但是,如果是在有技术含量的领域,从事市场工作往往是一条捷径。   6. 找工作通过什么渠道比较好?   不同的渠道,主要用来发布不同的岗位。例如,招聘网站、是外企招聘大陆工,民企招聘非股份工比较多用的渠道;国企招聘非正式工多用报纸、人才市场;而公务员、国企正式工,则多半要通过内部关系来介绍了。    7. 找什么样的行业比较好?    这里一定要注意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主要是找行业,而不是看你学的专业是否“对口”。对行业要有提前预测性。现在好的行业未来不见得好。在中国未来5 年我比较看好的行业是:微电子、金融、建筑、法律、医药、生化。如果你学的专业正好是这几个,那很好;如果不是也不要紧,你可以考研究生,也可以去做这些领域的市场工作。记住,要做Sales,也要做这些有前景行业的Sales,而不要去做超市的Sales.
个人分类: 工作|1935 次阅读|3 个评论
共同致富
hyxia 2011-4-21 03:08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天津卫视职场秀节目《非你莫属》,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如今大学生就业如此艰难的时候,一些文科专业的未毕业或者刚毕业的学生,就能在节目中居然能轻松的获得高收入的职位。相比较与理工科而言,普遍觉得有更好的职业期望。 恰逢最近网上热炒的增加收入问题,人社部说5年内争取收入翻番,如何实现收入翻番,另外一个就是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问题,例如在北京之类的大城市,低收入1000元左右没有,高收入的就算10000元左右,翻番之后收入分别为2000和两万,差距变成了18000元每月。这个差距的变化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惊人的。 所以我在这提出我们国家很早以前提出的“共同致富”问题。近期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实现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的政策制定是否应该以缩小各收入阶层间的收入差距。随然我们总是说劳动不分贵贱。但是到了劳动力面前,价格差距也太大了。这也是郎咸平先生说的如何“藏富于民”的问题,国家的长治久安就需要大家都能够有基本保障。 在我所比较了解的生物和医药的行业,我们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很多的产品方面我们和国外的创新能力存在极大差距,很多技术知识产权掌握在老外手中,多数情况下很多的企业都已低价倾销取胜,很多时候也牺牲了产品的质量。很危险,例如空间小,从业人员的收入会低,最终可能或拖全名收入后腿。 另外生物医药行业的大学生往往上大学的时候的分数可能在同批入学者中处于比较高的位置,难道都是“高分低能”,你信我都不信,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市是否需要考虑各行业间的差异。 和谐社会,共同富裕了,社会就和谐了!
1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生就业与英语的亲密关系
jinybao 2011-3-29 21:07
这两年慢慢有一些学生开始向我提出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相关的问题,问题类型很多。但发现这种一对一的答疑可以解决一部分同学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大多数。因此想通过文字的力量来分享和了解,学学鲁迅:)主动提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共性的,同时不断在工作中积累相关问题,也在学生中收集共性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系统性回答,并做成文字版的东西,然后在网络上与同学交流。初步将此活动定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漂流信 。 今天起,本博将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向大家推介此活动。如果你觉得此信很好很有用,就将此信漂流出去,给你觉得需要的人! 第一期 大学生就业与英语的亲密关系 “六级过了,都找不到好企业,怎么办?”一位毕业生如是说。 2010 年下半年,各类大型企业、外企轮番到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也不同程度钓起了毕业生的胃口,绝大数人都投递了简历,进行了网申。不过也是绝大多数是石沉大海!之前做过团委学生会的干部基本都没有得到 offer ,而得到 offer 的几个人基本是一些英语比较好的,而且口语交流能力强。这些学生干部尽管领导力、沟通力、组织力都不错,但就是由于英语的限制使他们要么网申就死掉,要么在英语笔试死掉,要么就在面试死掉!总之,基本死在英语上!这也让我想起一件事情:大学里总有一部分人在为四级(只是四级)而战,无论什么课,都带着词典,词典都翻烂了四级还没过。 大学里战线最长的考试也莫过于英语考试了,期末考试和万恶的四六级考试! 为了这一件事情很多人一干就是四年,为何结果总差强人意呢?真功夫在哪?英语只不过是一个工具,为何很多人突破不了呢?其实没必要如此痛苦四年,应该试着快乐去度过!别老英语英语的, NND 。 也正因为大家看到了它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死活都还在学英语,就连痴迷网络游戏的学生,学习再差都要去报考四六级考试。不过大学生求职和英语的关联性是大家有目共睹,所以英语培训机构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1、 英语自小学到大,你会说英语吗?工作用到英语吗?什么企业需要英语?英语与个人发展有联系吗? 笔者对国内外 49 个企业的招聘要求进行归类研究,其中对应聘者英语的要求如下表 英语最低程度 企业 无特殊要求 中央电视台、红塔集团、哈药六厂、鲁能集团、 中国石油、宝钢、中国人民银行、一汽集团 CET-4 中国联通、海信、本田、麦肯锡、人民日报、松下、 TCL 、三星、中国电信、中国石化、中国移动、英特尔。 CET-6 或 CET-6 优先 沃尔玛、中国银行、海尔集团、南方电网、安利、联想集团、上海大众、中国工商银行、宝马、杜邦、一汽大众。 良好听读写能力 (≥ CET6 ) 摩托罗拉、万科集团、普华永道、花旗银行、通用电器、可口可乐、 IBM 、罗氏制药、索尼、诺基亚、西门子、戴尔、宝洁、联合利华、微软、凤凰卫视、拜耳制药。 还有很多,就不列举啦!…… 另外大型外企的待遇也让人销魂。比如快消类,宝洁:本 8600 、研 9500 、博 10500 ,均 14 个月,另有 800 交通补助, marketing 每 9 个月涨 20%-30% 。玛氏:月薪 10000 。据说将 14 个月的工资除以 12 得出的数据,有知情者可以证实或证伪。箭牌: sales : 4400×15 。这么好的待遇当然会有很多要求和付出,其中当然少不了英语的要求。 就从以上实际调查的表里可以看出,大型的外企对英语要求比较高,要过六级,另外应用自如,即可以和老外对话。部分外企和大型国企只要求过六级或优先考虑过六级的,说明这个企业在工作中用到的英语只是一部分,不需要十分精通。还有就是一些企业工作中基本用不到英语,所以要求就偏低,或者基本不要求! 从这些要求英语的企业来看,基本都是有英语需要的,交流、国际资讯、材料等,看看这些企业的品牌地位和发展前景以及待遇,基本都是让你心动的那种!当然这些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情商、逆商、智商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前两者,希望你有领导力、有创造力。另外面试时对英语要求特别多,笔试、面试都要用到!这里基本就会砍掉很多人哦,被砍掉也就意味着你没有了这些好的发展平台。 其次,英语是学习工具,有了它你的资讯信息就更加前沿、全面及全球化。通过它,学习的之时和渠道就会更多一些,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这无疑对自己的工作是有利的,国际化视野!哈哈! 2、 既然心动于 500 强,可析 500 强很少是国内企业,基本需要外语,我又如何不会死在英语上呢?如何突破呢? 知道了求职和学习英语的关联以后,其实该知道如何做了。 500 强等一类或二类货色的本土化外企:如果你想加入,那就好好学英语,能说、能写、能听! 出国:要出去混,当然要过语言关,不只是四六级了! 国内企业:与英语有关联的职位,也有与英语无关联的职位! 公务员:还是要学点英语。总会有点什么招商引资,什么国际交流的! 研究单位:搞研究看来不学英语不行,还要发表什么 SCI 。 读博士:还要发表英文的论文,这样才可以更好通过盲审! 。。。。。。 很多学校有留学生,他们的英语总体还可以!与老外们谈谈英语,烦死他们! 阅读英语杂志或文章,把自己烦死!翻译、著作,烦死网页服务器的管理员,看不懂!同学之间互谈,相互烦死!一句话: ACTION ,得体的行动,绝不是什么时候都在翻单词词典!真的总有一天会烂的!我有个同学,他是十分喜欢英语的,一开始有出国的梦想,所以平时也是什么课都看英语,不过他比其他同学高的地方就是:他用心去学英语,而不是去考试,去为了学分。于是他听说读写全面开花,为了更好督促自己学英语,而且是高标准,考 GRE 、考 TOFLE ,考雅思,考。。。。另外还报考了培训班,花了钱当然要好好学习啦!平时还参加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去新东方兼职,四年下来,结果就是能说能写能考!最后也成功出国了! 语言是工具,所以要练习应用!就像学白话一样,多和广州人在一起就会学得快很多! 3、 就业重视了英语,别忽略了其它。英语只是一个工具。更多是一些核心的能力和专业技能! 大学生真正在求职找工作的时候,以及以后职场发展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己在岗位上发挥的专长和势力!比如培训师,需要强大的演讲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销售,要求强大的沟通能力和市场预测能力。比如研发,需要好的专业基础和创新思维。。。。。。职场的核心基数和能力是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于是学好英语也要找到自己的长板,要不就不知道英语是用来干什么的?翻译?能做到翻译离骚等古文才 NB 啊! 英语是通向 500 强重要的资源保障!每年校园里总是有有一些人去了 500 强,今年我带的学生中已经有 4 个去了,其中 3 个去宝洁, 1 个去了联合利华!不过前 3 个都是女的,看来女的学语言好像要强过男的。加油!男生们,女生们也加油!让就业活在英语上! 我的更多文章: 网瘾大学生揭开“被就业”真相 (2011-01-10 07:56:07) 大学生如何选择通向职场的考证? (2011-01-05 17:35:17) 十大幽灵悄悄地阻碍了你!! (2010-12-29 09:07:27) 生命动力与领导力 (2010-12-12 22:41:01) 大一新生职业规划的主题:试试看! (2010-11-19 12:09:01) 好工作需要主动出击!! (2010-10-12 00:36:42) 研究生阶段别做思维“钉子户” (2010-10-07 00:14:02)
35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86后大学生就业(读透可少奋斗6年!)
peinancai 2010-5-12 21:33
 首先要澄清一个流毒广泛的说法: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       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 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什么样的行业算好?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如何正确的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一系列的问 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下面我首先对要考虑的宏观策略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个别具体问题的解答。       一、 中国现阶段职场利益集团划分         这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知道的大问题。学校的主任不会和你说的,公司招聘时也不会和你说的,因为利益只有少部 分人能够分到;你父母也不一定会和你说 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也是糊涂的。如果这一部分已经有人很明确的告诉你了,或者你个人 已经很敏锐 的感知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关闭这篇文章了,因为你已经是明白人,不需要我浪费口舌。       (一)5大利益象限         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由计划经济转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这个过程是一个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的 过程。 在就业市场上,我们可以按大的方面对各种利益单位归类如下:     1. 公务员(含事业单位)     2. 垄断行业国企     3. 竞争行业国企     4. 外企     5. 民营企业        差不多所有的利益单位都可以在上述归类中找到位置。首先你要明白的是,这不是理论研究,这和你未来的事业、收入、地 位、家庭都有直接的联系。你首先要明白的是,在招聘会上准备招聘你的这个公司(单位)到底是属于哪个象限的?         不同的象限拥有的力量和资源是不一样的。这导致了在不同的象限就业获得收入的能力也大不一样。在你选择公司之前, 一定要清楚的了解这些。在目前的中国,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公务员(即官员),以及垄断国企的手中。但是不同的地区,由于 社会财富 水平不一样,因此公务员集团的收入相差是很大的。虽然国家规 定的工资待遇大家都一样,但是你到广东、华东一带了解 下公务员的实际年收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你的同龄人在报考公务员了。实际上,即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务员在当地人 群中仍然属于 高收入群体。而且也许更关键的是,风险非常小。收益和风险成正比,你一定在课堂上学过吧?哈哈,告诉你,那是 西方经济 学原理,我们是中国特色的,不一样的。在中国当公务员,风险小,收益大。也许你会说,不对啊,在你们哪个地方,公 务员待遇也不怎么样啊?那么我要告诉你:第一,你不能只看表面收入而不看灰色的部分;第二,当前中国允许地区间人员流动,因 此由于不同地区经济财富水平差异很大,因此落后地区的公务员确实是比发 达地区的一般白领差的。这也就是利益格局的复杂之处 ,没有绝对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国企的情况。一说到国企,很多人马上就想到下岗。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首先,解雇员工并不是国企独有 ,大量的私企每年都在大量解雇员工,并没有任何人给他们补偿,给他们安置。同时,也不是任何国企都效益不好,都需要下岗 。我们看利益格局,首先要看谁拥有力量和资源。在中国,说白了就是谁拥有力量和行业垄断的权力,想效益不好都难。这不是国企 还是私企来简单划分的。例如中国移动、电信、的竞争行业的国企,几乎都是完蛋两个字(不含假装放开的行业)。这里面有个很清 晰的发展脉络:在90年代初,只有国企存 在,民营力量非常微弱。而国企长期的低工资、高福利政策,使得闸门打开后第一批进入 市场经济的人尝到了高工资的甜头;在90年代末,以2000年为分 界线,时局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抓大放小政策下,垄断行业 的国企迅速利用其行政资源做市场经济,毫无悬念,他们无往不胜,获得了大量的利润;当前阶段,以 2005年为分界线,则又是另 外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各地MBO此起彼伏了。在这种情况 下,垄断国企将出现分化,具体发展的预测比较复杂,我将在另外的文 章中专门分析。但无论如何,在当前阶段垄断国企是一个非常强势的高收入集团。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现在那些45岁左右下岗破产的 竞争行业国企员工,在他们象 你们这么大就业的时候,他们当时的工作仍然是最好的,收入也是最高的。只是现在利益格局已经改 变。        再来看下外企的情况。外资企业主要是依靠资金力量、和的关系、以及高水平管理在做事情,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真正的企 业。但是,他们在中国仍然要遵守中 国的潜规则的。由于能够跨国经营的外企一般都是实力比较雄厚的,因此外企是一个非常强大 的利益单位,也是就业的高收入单位。注意,那些中国人海外注册弄的假外企不算,台湾、香港企业算民企。        看看民企的情况,民企仍然不占中国经济的主体。他们在力量和占有资源上都相对比较弱。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主要是进去 的比较早的一批民企做大了,拥有一定的力量。而大量的民企在充分市场竞争中生活质量都不高。因为中国并非真正的市场机制,有 关 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或者有法不依,或者有部分人有权不依,这造成了中国的完全竞争行业扭曲竞争的现象;在非完全竞 争的行业,民企则主要是依附在某些拥有资源的单位周围生存,这种状态打个比方就是例如吸附在某个树上的虫子,形成了一个又一 个的非竞争性关系利益群。由于职业保护的法律型同虚设,以及缺少 工会等代表员工利益的力量,直接造成了民企员工在职场上成 为弱势群体。也许你会问,那为什么国家关心国企下岗员工,而没有关注民企解雇员工呢?很简单,因 为国企下岗员工年纪已经大 了,无法再找到足以维持原来生活水平的工作了。而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才刚刚开始,民企员工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社会问题并不明显 。       好了,现在清楚些了吧,首先要看你要去的公司(单位)是在上述哪个象限。象限属性从大势上决定了你以后可能获得的收入 和地位。而你个人的能力,是在大波浪上翻起的小水花。可以说,判断大势的能力比从事具体事情的能力重要得多。也许你要说,好 象哪个象限都有收入高的人啊。是的,可是你不要忘记了,在不同象 限获得高收入和地位的可能性,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 的。在一些象限,你只要跟上平均水平,5年以后你就可以很轻易的存上一大笔钱,买上房子和车子; 而在一些象限,你要十分努力 ,10年以后,你有可能存上一些钱,买上房子和车子,而当你达到这个水平时,在优势象限的和你同时起步的人,已经存上了更多的 钱,换上了更大的房子和车子。象限是有优劣差异的,起点相同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通道,同样都很努力,但落到的结果将 天差地别。       其次,光看哪个象限还不足够。因为在同一个象限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微妙区别! 二、 转型中的一代        中国的事情要用放大镜看才会清楚,这也是老外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的原因。上述人为差别按利益象限的不同也有差 异:       1. 公务员、国企类,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         工作人员难道也有非正式工?是的,如果你还不知道,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政 府工作人员分为两类:国家正式编制的公 务员以及所谓的雇员。在某些地方,特别是经济贫穷的省,这两者收入差距不大;而越是经济富裕的省,这两者的收入差距就越 大。雇员要转为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有很大的难度,没 有关系基本不用想。因此,即使你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即使你已经 被某单位接收了,你一定要打听清楚,你到底是去做公务员,还是去做雇员?         中国所有的国企都有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这种制度安排直接来源于计划经济下国家对个人的身份控制。在当年,一 般都是出身好的人成为正式工,出身差的人自然就是非正式工。现在这种出身制度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但所谓的用工制度却 遗留了下来,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垄断性的国企,在市场中利用垄断优势尝到了大甜头,自然要更加紧去获取市场利益。这时 人力资源就成了问题。一方面,老的正式工就像八旗兵 一样早就失去了打仗的勇气和能力,那么用什么人 去攻打市场呢?另一方面 ,中央不断要求这些垄断型的国企改制,优化人员结构,降低人员成本,那么怎么优化?怎么降低呢?很简单,大量招聘非正式工。 一方面用这些新鲜血液来攻打市场,充当炮灰,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将这些非正式工的工资进行市场化(垄断国企正式工的 工资水平大大高于市场水平),这样就 拉低了整个企业的人均成本,完成了国资委布置的改制要求之一,而且不会损害正式工的利 益(国企领导层是正式工利益的代表)。这表明了,国企已经蜕变成为了一个市场怪胎,一方面利用国家力量获取市场利益,一方面 成为为小部分人谋取利益的工具。但是要注意,当前还是有可能进入正式工群体的,因为正式工是一个松 散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 也要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的,否则会边缘化,最终丧失其优势地位。非正式工的收入大概是正式工的1/2到1/4。当然,在这里不是进 行道义分析,而是要你去了解清楚,你到底是去做正式工,还是去做非正式工?       2. 外企类,大陆工和非大陆工的差异         在外企,差别主要体现在大陆工和非大陆工之间。大陆工工资一般是非大陆工的1/5到1/10。这是合理的。因为外企到中国 来投资的90%的理由就是因为你 人便宜,不是因为你是文明古国,也不是因为你有三个代表。人家的要求是合理的。当然,即使是这 1/5到1/10的收入,和其他国人相比,仍然是很不错的。 当然,外企工作是很累的,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那为什么外企还要招聘非大 陆工呢?这里你要清楚的知道,主要是因为3个原因:      第一,需要一些可以信任的人来管 理(受法制国家法律约束的人);第二,需要一些精通英语的人(能用英语思考)来管理; 第三,需要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来管理。那是否你就只能当大陆工了呢?不是的。你应该清楚的一点是,你也是有机会成为非大陆 工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去美国留学的原因。当然,仅仅留学是不够的,一定要在美国就业并拿到 绿卡才行。现在很多外资企 业的CEO,当初就是在美国做体力工混到的绿卡,然后因为精通两边语言的优势,跨国企业需要在中国建立代表处,就找这样的人去 做 所谓的首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成为非大陆工,仍然是有可能的。        3. 民企类,股份工和非股份工的差异         在民企,差别主要体现在股份工和非股份工之间。股份工主要是哪些有使用股份来吸引人的企业中才有,是最初创业阶段加入 的员工。例如华为就有相当多的股份工。非股份工则是那些很后才加入的员工,蛘呤悄切┖茉缂尤耄??杂诠?久挥惺裁醇壑档脑惫 ぁT诰??舜匆到锥我院螅?笠狄话憔筒辉傩枰?霉煞堇次??跫?员工了,招聘主要就是填补战斗减员有人走了,就招新的。 期权一般用于高级管理者,由于本文分析的是大学生就业,因此与它无关。中国大部分民企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自身都难保,员工待 遇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创业型民企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你决定去民企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是创业扩张型的民企,还是补充战 斗减员型的?        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 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 注定在20年后的白领失业浪潮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这是时代的代价,没有办法的。  三、 职业生涯设计        从整体而言,这一代人注定要承受社会转型的代价。但从个体而言,仍然可以尽力去争取好的结果。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其实从上述分析,对于职业市场中哪些象限比较好,哪些象限比较差,可以说已经是一目了然了。为了更加清楚的查看,现 按优劣 程度将其排列如下:     1. 外企非大陆工     2. 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     3. 垄断国企正式工     4. 民企股份工     5. 外企大陆工     6. 雇员     7. 竞争国企正式工     8. 垄断国企非正式工     9. 竞争国企业非正式工     10. 民企非股份工       也许你可以举出一些反例,但是要注意,上述情况是对一般情况的总结,不包含一些特殊情况,例如你们那里特别穷,公务员 拿不到任何灰色收入等情况。         好了,在你找工作的时候,你要记得的是,尽量往高处走。不要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迷惑,不要被一些所谓人力资源专家的 看长远发展的说法所弄糊涂。你一定要记住,你站的越高,那么你跳的就越远,看长远发展绝对是起点高的跳的远。不要相信专 家们所谓的职业生涯设计,那不是真的。 四、具体问题解答  1. 如何辨别正式工岗位和非正式工岗位?         对于公务员,要询问是否进入国家编制。如果不进编制,即为雇员;对于国企,不要直接询问是否正式工,他们会义正言 辞的告诉你:我们这里都是正式员工。你要注意,这里多了一个字:正式员工,里面分为正式工和非正式工。(要记住,中 国的国企和央视是一家的,说的话一定要反着听,不然你一定上当) 你最好是找内部人了解下,这样最清楚。如果不认识人的话, 你应该看他这个招聘是什么部门在主要操作。如果是某个业务部门自己在招聘,而不是总部人力资源部出面招聘的话,多半都是非正 式工了。最后,可以询问多久可以转正,如果他们闪烁其词,仍然在解释 都是正式的云云,或者他们告诉你3到6个月的 试用期,那么你基本可以肯定是非正式工了。      2. 要不要在意开始的收入?         很多专家在这个问题上胡说八道。他们认为一开始不要太在意收入,要看长远发展。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专家。你可以想 象一下,什么东西决定了一个岗位的收入?很简单,在不同公司间,市场形式好的,有长远发展的公司的岗位,要比没有前途公司的 同样岗位收入高;在一个公司内部,有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岗位要比没 有前途的临时岗位的收入高。开始收入的高度反映了公司对 你这个岗位的重要性的看法。你是认为一个重要的岗位有前途,还是认为一个不重要的岗位有前途?        3. 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         还有一种骗人的说法,是说去小公司更可以锻炼人。这种说法荒谬无比。小公司由于实力不济,往往没有高手级的人才, 也无法开展一些需要强大资源才能进行的市场运作。这决定了你无法向真正的高手学习,也无法积累大型市场运作的经验。记住,锻 炼打大仗的本领,比锻炼一两个人单打独斗的经验有价值得多。      4. 白领会失业吗?         答案是:会,而且会大规模失业。你要知道的一点是,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无穷无尽的国家,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在等 待着加入城市就业大军。现在的所谓白领,不过是在吃青春饭而已。等他们40岁左右的时候,大量的新的年轻毕业生能够用比他们低 的工资来做同样的工作(估计那时中国的劳工保障法案仍然是不健全的,也没有什么工会来保护他们),那个时候,就会出现中国第 一次大规模的白领失业浪潮。      5. 做专业性的工作,还是做销售?         要看个人情况而定,一般情况而言,首先要看自己是否有做销售的潜力;其次,要看是销售的领域是否有技术含量,不要 放弃自己的专业而去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销售业务。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专业,如医学、法律等等,千万不要放 弃,机会成本太高了。你要知道,在这个专业领域,没有多少人能够和你 竞争的(眼睛别只盯住每年毕业的那些医学毕业生),因 为你要知道,如果你改行去卖保险,那么将有数千万职高生、失业青年和你竞争,而且很可能你竞争不过他们。但是,如果是在有技 术含量的领域,从事市场工作往往是一条捷径。        6. 找工作通过什么渠道比较好?        不同的渠道,主要用来发布不同的岗位。例如,招聘网站、是外企招聘大陆工,民企招聘非股份工比较多用的渠道;国企招 聘非正式工多用报纸、人才市场;而公务员、国企正式工,则多半要通过内部关系来介绍了。        7. 找什么样的行业比较好?         这里一定要注意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主要是找行业,而不是看你学的专业是否对口。对行业要有提前预测性。现 在好的行业未来不见得好。在中国未来5 年我比较看好的行业是:微电子、金融、建筑、法律、医药、生化。如果你学的专业正好是 这几个,那很好;如果不是也不要紧,你可以考研究生,也可以去做这些领域的市场工作。记住,要做Sales,也要做这些有前景行 业的Sales,而不要去做超市的Sales (出处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20/1/247538.shtml )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青年下乡与大学生当掏粪工
pinjianlu 2010-3-6 16:38
昔有知识青年下乡运动,今有大学生拜师当掏粪工。 大学生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和文化,能得到体现吗?刚毕业需要有实习机会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可以联系实际,可是去当掏粪工,浪费了4年的青春,干吗要上大学呀?初中生足矣。 上了大学还要交高昂的学费、住宿费等等,交了大笔钱之后学到的东西还是落后的偏离实际的理论知识,刚毕业钱几年只能当廉价劳动力来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谁知毕业找不到工作竟当了掏粪工,实际能力能得到提高吗?估计体能倒是得到了提高,其它的就没有任何用处了,再过几年,大学所学将会全部还给学校了。一无是处!
个人分类: 我的世界观|3396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学生掏粪工与教育的责任
wangdh 2010-3-4 18:17
大学生掏粪工与教育的责任 (王德华) 又睡不着了(注:年轻时熬夜落下的毛病,过了12点就睡不着了)。 《新京报》报道: 昨日( 2010.3.3 ), 5 名经过考试被录取的大学生掏粪工在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拜师、上岗。他们于去年 10 月在近 400 名报考者中被录取并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培训。据了解, 5 人中有两名党员,年龄最小的 23 岁,所学专业涉及计算机、法学等。 这样的文字很刺眼睛,很容易让人陷入茫然的思索,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同时也随着一种说不出是什么味的感受。是理解,还是困惑?是敬佩,是惊奇,还是还是漠视、不解? 理解 。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锻炼了当代学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期盼和生存现实的矛盾,个人的梦和肩上的担子的权衡,难为了他们。 敬佩。 掏大粪,这是一种很容易理解的工作,也一定不是人们向往的工作,也绝对不是大学生们追求的工作,尽管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很光荣的工作,很让人尊重的工作。计算机和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了这份工作,不值得兴奋和炫耀,是另一种感觉。 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我们不能歧视任何职业和工种。我们也需要反思教育的目的,如果简单说教育的目的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独立的人格,这种选择似乎是无可厚非的,我们是不是还需要去考虑社会的教育成本? 职业化教育,职业精神(敬业精神)教育和形成,自然对于整个社会是重要的。如果这些大学生能够利用掏大粪的经历和实践,结合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潜心钻研,有发明创造、改革创新,对社会的贡献一定是很大的,当然值得提倡和鼓励。 社会是有分工的。大学生掏粪工一定要不同与一般的掏粪工,如果只是满足于做一个一般的掏粪工,甚至技术还不如一般的掏粪工,那只能是由于大学生的光环而挤掉了几个普通人的工作职位(饭碗)而已,似乎显得不公平了。如果掏粪公司,由于大学生的加入,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当然是一件好事情。如果不是呢? 我们希望大学生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快乐生活。我们当然也希望大学生能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大学似乎有告诉大学生点什么的责任。 社会需要宽容,需要理解。大学教育的责任很大很大。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除了知识的武装和能力的培养,还有人生观的形成和思想的成熟,对理想、现实和责任的理解和实施。这个阶段是人的一生中从无忧无虑走向社会的一个前奏,关系着个人的一生,同时群体的作用会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发展大学教育,关注大学教育,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教育是国家的根,是民族的本,个人的魂。如果说有什么不可丢掉和忽视的话,非教育莫属。如果丢掉了教育,如果忽视了教育,会丢掉一切,会失去一切,会毁掉一切。 教育,需要思考,需要重视,需要投入,需要实施。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王德华 2010.3.4 凌晨) (照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7352 次阅读|30 个评论
2009-21科技工作者建议
kejidaobao 2009-11-12 15:36
建议增加科研辅助岗,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实际规模预计达700万,就业形势空前严峻。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政府须挖掘新的就业岗位,不断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为此建议:增加科研辅助岗位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具体建议如下。 1 提高科研辅助人员岗位比例在当前具有双重意义 科研辅助岗位主要是指在从事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和产业化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为科研活动提供文献情报、测试分析、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试样/试品/试剂加工等服务的工作岗位以及科研项目秘书工作。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7年统计,在31个国家中科研人员与科研辅助人员比例的中位数为 1:0.59,其中荷兰最高,为1:1.3,美国为1:1.06,法国为1:0.76,德国为1:0.75。相比之下,中国科研人员与科研辅助人员的比例仅为1:0.22(2005年),平均每5名科研人员才拥有一名研究辅助人员,在31个国家中排在第29位。据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的科研辅助人员状况调查(2007年)结果显示,中国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约一半的辅助性工作是由自己承担的,不仅造成科研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大大增加了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新形势下,提高科研辅助人员比例将为大学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按照国际标准和中国实际情况,如果将中国科研人员与科研辅助人员的比例保持在1:0.5~1:0.6的水平上,按全时当量计算,2007 年我国研发人员总数为 173.62万人计算,则科研辅助岗位数将达 86.8万~104.2万个,较目前水平可以新增66万个工作岗位,这仅仅是按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计算的,实际新增工作岗位的数量应该在这个估计数之上。如果把这些岗位提供给应届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对于缓解目前日益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提高科研辅助人员岗位比例的具体办法 一是适当放宽科研辅助岗位编制,出台有关政策,把扩大科研辅助岗位编制与增加单位的经费预算结合起来。二是把提高科研辅助岗位比例作为当前促进就业的一项任务来抓。在作为单位考核的重要标准的同时,明确要求科研辅助岗位必须主要面向应届大学毕业生,将科研人员与科研辅助人员的比例保持在 1:0.5甚至更高。三是在科技计划和项目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科研辅助人员经费,或鼓励单位设立科研辅助队伍建设专项资金进行支持。四是改进科研辅助人员队伍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科研辅助岗位的社会认可度。把科研辅助人才作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各类人才计划中增加科研辅助人员类型,对于科研辅助人员的突出贡献,应在国家奖励中有所体现。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长,研究员 王春法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副研究员 张文霞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赵延东 以民营科技创业为平台推进大学生就业 民营科技企业是 20 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最具时代特征的伟大创举。民营科技企业集民营、科技、企业三位一体,寓涵着独立自主创业,同时又秉持技 术创新,坚持市场导向,发展科技产业。为解决当前保就业、保 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问题,应以民营科技创业为平台推进大学生就业。 1 制定政策,扶持大学生科技创业 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全国各地加大了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2008年杭州市将大学生创业项目中申请无偿创业资助的金额从原来的最高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并在税费方面给予很多优惠。上海市工商局《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中规定: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零首付注册,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注册资本。北京市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将个人创业第一次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8万元,最高可达50万元。贵阳市高新区出台多种举措: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安排专项资金鼓励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鼓励企业吸纳毕业生,企业每年吸纳并签订 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高校毕业生达到5名的,一次性奖励1万元等。西安市实施了以西安大学生创业大赛为主线的系列大学生创业活动。首届西安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大四学生张延杰和他的淘花园大学生同校购物网团队,已在国家 863 软件专业孵化器西安基地进入第一阶段创业孵化,并开始与一些风险投资公司接触,实现项目与产业对接,推动向企业、向产品的转化。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平台。 2 民营科技企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渠道 民营科技企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代一个新兴的科技创业群体,是科技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同时也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主流渠道。 2008年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数量达到2万家,从业人员约100万人,技工贸总收入首次突破10 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约3 800多亿元,上缴税金约500亿元,出口创汇约230亿美元,所有指标年增长在12%以上。民营科技企业不但为科技人员提供了创业平台,也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机会。 3 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大学 积极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创办产学紧密结合的民办大学,着力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就业率。1997年步长集团投资5.2亿元创办民办全日制本科高校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深造的学习环境,也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实用创新型人才,办学12年来,已实现100%的就业。2007年北京地区各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数据显示,由浙江吉利集团在北京昌平投资创办的吉利大学,其就业率为91%,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鼓励自主创业,兴办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创办大学,培养实用型人才,才能实现以民营科技创业为平台推进大学生就业。 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彭树堂 (责任编辑 王芷) 刊载于2009年第21期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者建议|1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父辈就业时代,农村大学生如何杀出生路?
deminglei11 2009-5-6 16:16
按媒体流行的说法,如今的大学生就业进入了父辈就业时代,《南方人物周刊》今年4月的一则报道指出,个人综合素质当然是就业成功的条件,但是,在这竞争过分激烈的时期,在这权力和人情社会,越是苦读的平民家庭出身的孩子,机会可能越少。许多靠近权力的机关和国有垄断行业里,越来越没有平民和贫苦人家孩子的缘份。父辈的权力和人脉,会以某种方式世袭。 从教育公平角度看,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大学毕业生就业,属于就业公平范畴,但与教育的结果公平直接关联。从父辈就业望后看,我们会发现,这几乎是一个父辈求学的时代:大学毕业就业,父辈的人脉关系十分重要;上大学,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否能支付学校的学费)、父辈的关系(在自主招生和校内优惠加分中发挥作用)也有很大影响;上高中、初中、小学,能否择校、借读进更好的学校,取决于父辈的经济实力和权力高低;在求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被安排进重点班、快班,能否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也有着父辈人脉、资源的较量可以说,从教育的起点到过程再到结果,都摆脱不了父辈的影响。 当我们的教育从来就不公平的条件下,大学里面农村孩子的比例越来越少啦,而且,越是好大学,农村孩子的比例越少。农村孩子通过九牛二虎之力换来的也只能是二类本科,个别好点的学生能进差一点的一类本科,由于农村孩子就读的学校就不好,就业难度当然大,再加上没有父辈的庇荫,农村孩子从进大学的那天起,就输在起跑线上好多年。 怎么办?农村大学生怎么办?首先始终要保持正常的心态,不要怨天忧人,也不要自暴自弃,把自己的位置摆低点。其次,至始至终拼命地学习,努力地学习,在学业上不要输,也输不起。最后,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在我们这个机会多多的社会里,很多机会在等待有准备的农村大学生,在就业初始阶段,你们可能会输,并不意味全程你们都会输下去,要发挥你们的优势如勤奋,扎实,肯干, 杀出一条生路,一条阳关大道。
个人分类: 未分类|56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就业市场的牛市和熊市?
jing 2009-4-20 09:38
看了科学网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说法。我突然觉得是不是现在就业形势如同股市的熊市?学者们认为是结构性的矛盾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苦难,我非常同意。科学网上的老师应该大多数都是硕导博导,如果是从事学术研究,我们到底需要多少人员,可能1/3就够了。那其它的人了,去哪,去了以后能不能胜任工作?硕士博士期间的培养基本都是按照科学家学者的方式培养的,可科学家的工作岗位却十分有限,按照科学家培养的人干不属于科学范围的工作,这可能就是最大的结构性矛盾吧。那我们还要扩招博士硕士干什么?很显然的不需要这么多人嘛,我决不相信领导们不了解情况,但问题在哪?我不知道。国家的宏观指导体现在哪?我也不知道。到底我们怎么发挥国家机构咨询机构的重大作用?还有个例子,今年猪肉价格爆跌,养猪户巨亏,供需的关系也该还是很明确的,怎么就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呢? 罢了,我坚定了决心,虽然我不是什么好的科技人才(暂时),但我也会按照鸿飞老说说的,绝不会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把自己贱卖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索马里海盗集团2009年校园招聘(转载)
iwesun 2009-4-8 17:54
索马里海盗集团 2009 年校园招聘 (转载) http://bbs.news.sina.com.cn/treeforum/App/view.php?tbid=1402bbsid=69subid=0fid=46418 按: 最近大学生找工作难,其实还是思维不够开阔。 至少也得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吧。 索马里海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索海集团,英文简称 Somalia Pirate Group )成立于 2000 多年前,是一家注册资本为 0 的具有光荣和悠久历史的武装集团。集团自成立日起发展十分迅速,虽然经历过历史上多次大起大落,但总体保持着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依托着 非洲之角 的天然地理优势和扼守重要海上要道曼德海峡之利,业务范围不断地向外扩张。现在已经在阿拉伯海,西印度洋,莫桑比克近海设立多个分支机构。集团预计在未来的 5 年内占领全部的西印度洋市场。 多年来索马里海盗集团在不断苦练内功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加强了同海外市场伙伴的合作,特别是加强了同军火贩子之间的合作,已经初步建立起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靠来自世界各国的先进武器,特别是来自俄罗斯的 AK-47 , RPG 的优势,索马里海盗集团近年来的业务量,业务水平和范围成倍增长。已经初步具备了对抗三流国家海军的水平。 目前,索马里海盗集团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索马里海盗集团一直怀着冲出索马里,走向印度洋的雄心壮志。而几天前劫持世界第二大油轮事件正式标志着索马里打进了世界一流海盗集团俱乐部。尽管如此,索马里海盗集团仍然清醒地认识到肩负在身上的历史重任, 必定坚持美元的领导,坚持杀人放火绑架勒索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拿钱放人的基本国策,努力做到科学绑架,民主分赃,依法放人。 索马里海盗集团充分认识到撕票的危害,为此索马里海盗集团愿与世界各国政府和公司一道,携手合作,为保证被绑架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维护索马里海盗集团的信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索马里海盗集团总部:艾尔港 分支机构遍及索马里沿海。 加入我们,你将 1. 工作在索马里这个阳光充足沙滩美丽的无政府国度; 2. 进入非常有前途的绑船行业; 3. 拥有比同龄人高得多的工资。月收入百万不成问题 ; 4. 有机会绑架世界上最大的油轮,有机会见识世界各国海军火 力; 5. 开名车,住别墅,多少个老婆都不成问题。 招聘岗位 1. 船长 负责驾驶绑架工具 人数不限 2. 武器操作员 负责训练集团内部各种轻武器的操作和使用, 包括 RPG 和便携式导弹 人数不限 3. 会计 负责各国政府和各国公司清理财政收支问题,以及代表海盗集团参加赎金谈判 人数不限 4. 管理培训生 接受训练后直接进入领导岗位,负责日常的小型船只绑架工作,为集团的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人数不限 5. 储备干部 负责基地内部日常行政工作,必要也可参加具体的海上作业 人数不限 招聘对象 全球 2009 届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专业不限 学历不限 招聘要求 1 . 年轻力壮优先,非洲人优先,黑人优先 2 . 有过犯罪记录者优先,反国家,反科学,反人类者优先,对社会不满者,无政府主义者优先,杀人不眨眼者优先 3 . 具备武器使用能力者,具备交通工具驾驶能力者优先 4 . 热带国家优先,沙漠国家优先 宣讲会时间: 此时此刻 地点: 印度洋上 简历投递方式: 带上枪 资格审查: 杀人就行 笔试地点: 印度洋上的任何轮船 面试地点: 索马里艾尔港,索马里海盗集团总部地下室 录用通知: 绑架一艘船,即录用 就业协定书: 三方协议书 索马里海盗集团 申请人 CIA 联系方式 电话: 无 地址: 印度洋,索马里海岸 邮编:无 联系人:无 简历投递邮箱: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525 次阅读|7 个评论
上山下乡与大学生就业
liangjin 2009-3-26 17:38
我的一篇博文乡教(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1718 )被发发看成是上山下乡的动员令,着实把我惊出了一身冷汗。上山下乡是一代人心里永远的痛,轻易碰不得。后来看到中国青年报的署名张鸣的文章:上山下乡解决不了大学生就业,孤陋寡闻的我才知道把上山下乡与大学生就业挂钩的不是发明家发发的发明。通读该文,我觉得张鸣的几种说法有必要讨论一下。 我们先回顾一下上山下乡的历史。 第一阶段,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一批城市知识青年中学毕业后自愿赴农村务农。他们的代表人物是邢燕子、董加耕。他们的行为正中中央下怀,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并在媒体大力赞扬,成为当时青年的楷模。195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一篇文章的按语里说: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他讲这句话是从农村需要来讲,不是从解决城市就业的角度谈的,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到来时,农村建立合作社,缺乏保管、会计、出纳等人才。这期间也包括一大批去边疆农垦军团的城市青年。如果说开始去还是自愿,后来就难说自愿了。即反复动员,不停开会,车轮说服,直到你自愿报名为止。但应该说,当时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运动。这个阶段,下乡的知青约129万。后来中央正式把上山下乡提到议事日程,其中当然有解决就业的因素。 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第一波冲击波后,政府部门基本瘫痪。所有机构陷入停顿。在打倒资产阶级司令部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被老毛动员起来的红卫兵却没了去处。他们派系纷争,都称自己是站在毛主席一边,并开始了愈演愈烈的武斗。他们过剩的精力使社会动荡不安。老毛于是发动工人组成工人宣传队进驻各院校,以此控制局面,然而扬汤止沸 , 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红卫兵的体制没有打碎,人群依然集中在城市里,隐患依在。于是老毛再祭一招,实行釜底抽薪,把这些红卫兵打散了并送到农村去。这就是大规模上山下乡的背景,不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即便是发动这场运动的毛泽东提到这场运动的目的也是要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文革10年,全国城镇知青下乡人数达1400万人。 当时由于没有完整的政府体系操作这件事,这场运动是直上直下的,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发出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最高指示通过中央广播电台发出,人们已被通知集中起来等待收听。一旦播完,立即敲锣打鼓上街游行,表示响应最高指示。然后就是踊跃报名,奋勇争先。没几天第一批上山下乡的车队就出发了,效率极高。当时,因为文革,有66,67,68三届毕业生(称为老三届)成为上山下乡主体,他们小到十几岁乳臭未干的初中毕业生,大到刚刚大学毕业的宝贵专业青年,统统一锅端,发配到广阔天地。后来下放蔓延到城市干部,城市居民。当时流行一句话: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在这种大气候下,是没有人敢说不的。当然也有高人以巧应对。我们那儿有一对青年夫妻,在动员会前夜,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吵一架,各自手执菜刀擀面杖,要死要活,盆盆罐罐全部砸碎,被子窗帘撕成条状。闹得邻里隔壁鸡飞狗跳。当晚敞开家门,各自跑回南北两方的娘家婆家。弄得工宣队哭笑不得。数月后,下放风头过了,他们回到家中,收拾残局,和好如初,成功躲过一劫。 对于被上山下乡大浪裹挟到农村去的知青大军,无论是头脑发热的领袖,送他们下乡的城市,还是接受他们的乡村,抑或是他们自己都没有做好准备。于是一系列的问题在热情过后随之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知青在农村生活困难,精神苦闷、境况凄惨,前途茫茫。后来福建莆田有位当小学语文教员的叫李庆霖的家长斗胆给毛主席写了封信大倒苦水,信奇迹般被毛主席读到,直把毛主席说得潸然泪下,掏出300元钱寄给李庆霖聊补无米之炊。知青的状态可见一斑。最终,文革后,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以知青们拖儿带小的返城而结束。但知青们惨重付出的却是最宝贵的青春和深造教育的机会。上山下乡已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记载入历史。成为历史上沉重的一页。 好了,回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大学生整体与当年的知青是完全不同的状态和环境。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两种对象就失去了类比性。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思想独立,聪明优越,知识面宽,却不能吃苦,生活能力差。我曾经英语面试过一名上海籍的研究考生,他一路书念下来,连上海也没出去过。问他为什么,他竟然用了一个词dangerous(危险)。我差点当场晕倒。那么看看农村,如果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变化翻天覆地,农村变化相应要慢很多。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如果大学毕业生能到农村去工作一段时间,对双方都有好处。 我同意大学生就业问题来自大学的与社会脱节的盲目扩招,其结果既影响了高端人才的培养,又不能造就社会产销对路的人才,形成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个麻烦事。 但是,就像我不赞成扩招研究生来解决就业问题一样,我不赞成大学生到农村去解决就业问题。所以不要指望大学生在农村扎根,张鸣文中提到的抢饭碗的事就不会存在。让大学生大学毕业后自愿去农村工作一段时间,就像很多国家实行的大学毕业生服兵役一样应该是可行的。大学生本身的弱点决定了他们不适合当村官。但就像我在乡教一文中所说,他们应该能够胜任村教,村医。当地的教师当然应当尊重,大学生们可以轮流去他们那儿,给他们带去新鲜的理念,同时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使更多的农村孩子也拥有城市孩子一样的机会。大学生们也可以从这样的经历中得到成长。现在有些当地老师不欢迎大学生应该多在大学生本身找原因。从我的经历看,没有不欢迎的事。不是还有很多希望小学,希望中学成为空壳的报道吗? 这件事是一件大工程,做好不容易,需要国家,乡村和大学生自己统筹安排,共同努力。可喜的是,已经有人在做了。 参考文献: 1. 张鸣:上山下乡解决不了大学生就业,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3/217398.html 2.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原载《北京日报》1998年7月26日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4149 次阅读|4 个评论
乡教
liangjin 2009-3-21 22:18
我大学毕业时,不像现在要自己找工作,而是一律统一分配工作。被分配者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的。看着今天忙忙碌碌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不知谁更幸运。 那时我被分配到我毕业的仰化中学实习,然后又被分配到另一所乡村中学-双庄中学教书。 去仰化的第一天,我和另一个分在大兴中学的同学洁宁背着行李,辗转几站,坐车到了大兴集,这是汽车能抵达的离仰化最近的车站。我先在洁宁大兴中学的宿舍里呆了一夜。准备第二天继续向仰化进发。大兴集到仰化集大约相距十公里,有一条很差的石子路,通常的行法是坐出租自行车去。即请农民骑车带人。当时是夏季,连天的大雨冲断了那条唯一的路,估计路上还要趟水。由于我还带着行李,找了好几个人都不愿意带。就在我已准备徒步行进的时候,传来了好消息。洁宁带来一个人,说是仰化中学派他来接我的。我高兴极了,就背着行李跟他去了。他拉着一辆普通的平板车,并将平板车绑在一辆自行车上,让我和行李坐在平板车上就开始了我们的旅行。 一路风尘,一路颠簸,骑车者筋疲力竭,坐车者苦不堪言,几度下车抬车过豁口,几度绕路避险道。幸运的是,进了仰化地界,碰上了我中学的一位同学开着一辆装满货物的拖拉机去集镇,在他的允许下,骑车者便拉着拖拉机的后箱把手,展现了高超的特技动作,借着拖拉机的动力,用剧烈跳动的平板车把惊魂不定的我有惊无险地拉到了仰化中学。这段路走了3个多小时。 到了仰化中学,已是下午,曾是我老师的校长热情地把我迎到了伙房,说饭菜早已准备好了,已等了我好久。我高中在仰化中学学习,住校两年半。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望着亲切的校园,没变的校舍,梦里常闪回的环境,我忘却了旅途的疲惫,一时很兴奋。 我和校长走进伙房,还是那张桌子,还是那几张板凳,连学生蒸饭的笼屉,盛汤的木桶都是原来用的。做饭的师傅也是原来的师傅,他热情地给我端过来一碗米饭,一碗肉和一碗飘着几片菜叶的汤。他不停地搓着手,说着没什么好吃的,将就点吧。我坐了下来,端起了碗,刹那间好像回到了四年前,一时间呆住了。校长拼命往我碗里夹菜,不停地说,饿了吧,吃呀吃呀!我这才注意到碗里的肉,味道有点特别但很好吃,也许真是饿了。我知道肉在这里很珍贵,原来住校时,中午蒸饭,只有5分钱一碗的菜汤。只有去农场干强活时,偶然中午有肉吃。我吃了两块肉,挑出了一块骨头,习惯性地四下回顾。忽然感到少了什么。对呀,原来只要一吃饭,学校的护院狗大黑一定围着我们前后转。这大黑对猫不共戴天,见到就追,有次我带着我们家的咪咪去校,结果咪咪被大黑追得躲在大树上两天两夜。不过大黑对我很好,我毕业离校时,它送我很远。今天,它怎么没来接我?那么,···,校长好像看出了些什么,一个劲的催我,看什么呀,快吃快吃!我回过神来,眼睛注视着校长,大黑呢?校长忽然像个犯错的孩子低下了头。师傅赶紧过来,别问了,快吃吧!我把眼光转向了师傅,到底怎么了?校长在一边叹了口气,嗨,大黑就在你碗里! 学校还是没有通电。我住的寝室在女生宿舍隔壁,实际上是一个房间,中间被芦苇帘隔开。我上学时就住在那间女生宿舍里,小小的房间密密麻麻挤满了十几张双人床,住了三四十个来自路途较远各大队的女生。宿舍里永远弥漫着咸菜和略带霉味的干粮味道。学校提供蒸饭服务,但很多同学没有那么多米,于是,一带一星期的煎饼,为了防止霉变,挂满了宿舍。隔壁住着教英语的女老师,天天晚上提醒我们不要说话,快睡觉。现在英语老师结婚去了县中,我就从通房的这边到了那边,提醒的角色也从被动变成了主动,每天晚上在女孩子们的窃窃声中入睡。后来我到双庄中学,总算有了自己的房间,但双庄中学外地教师就我一个。到了周末,偌大的无院墙的校舍内只有房间里窜来窜去的老鼠陪我度过。 农中的教书生涯是单调、宁静和朴素的。我本毕业y于数学专业,因为学校没有英语老师,所以又兼教英语。我每天早晨和学生一起在清新的空气中跑步,然后一起早自习背英语,早上上两到四节数学课或英语课,下午改本子,备课,答疑。晚上学生会点一种汽灯上晚自习。七、八点后,学校就静下来,我就打开半导体收音机听英语900句。当然,如果忽然在收音机里听到一只我喜欢的歌,会让我高兴好久。每天最盼望人的就是邮递员--这是我和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 农中的老师们很多是民办教师,他们不在教师的正式编制,拿着很低的工资,印象好像只有二三十元一个月,钱总是不够用。在他们眼里,我多么有幸成为正式教师。他们为了一次能拿到较多的钱办事,就组织了一个联谊会,每个月的工资,由联谊会的会员轮流拿。周末他们一定回去干农活。关于他们的课,一两次后,我就不敢去听了,因为课里有太多需要商榷的地方。后来只有采取鸵鸟政策。 记得有个初一学生小单,长得黑黑瘦瘦小小的,但很有灵气,也很踏实,学习成绩优异。他每天跑很远的路来上学,总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衣服。放学后总挎个和他个头差不多的粪箕或草筐离校。他的作业总是整整齐齐,认认真真。而且解法独到。他常常怯生生地来找我:老师,能让我抄一下课上提到的那道题吗?老师,有多余的考卷吗?那时,考卷和补充习题都是老师刻在蜡纸上,然后用油印机一张张印出来后发给学生的。我后来一直惦记着他,不知他后来又没有考上大学,难过不能更多地帮到他。这些孩子的生活之路是艰难的。 冬天天太冷了,我在房间里生了个炉子。但由于气温太低,水也烧不开。有个女孩子来问作业,看到这个情况,就不声不响地走了。第二天她把父亲找来,她父亲默默把我寝室的窗户密密地封上。我感动地要命,谢了好几遍。木讷的父亲只是反反复复地说,孩子交给你了,她要不听话,你就打,别客气,使劲打··· 乡下教书两年后,我考研离开了双庄。对农中,我充满了复杂的感情。我深感那些孩子需要我,他们应该却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真不公平。然而,我有更高的理想,不愿意在农中一直呆下去。应该说,我接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是高兴雀跃的,但看到学生们依恋失落的眼光,忽然又觉得很有负罪感。在我以后的各种经历中,我一直难忘这段经历。因为做乡教,尽管生活艰苦,但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启蒙”,你可以影响到一些人甚至是他们下一代的一生。 现在大学生毕业人数翻了几番,找工作困难。据说国家计划安排了很多(听说20万)“村官”。我一直很纳闷,那些大都娇生惯养,没有生活经验,不懂农民的大学生到村里能当好“官”吗?但我认为,只要放平心态,他们大多数人可以胜任“村师”,“村医”。而且我也相信,大学生们可以由此获得一段珍贵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更早成熟。 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我的母校仰化中学在那个年代还有高中,现在却因为师资缺乏取消了高中部。那么,这么多蹉跎找工作的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去哪儿哪怕只工作一年?
个人分类: 忆海拾珍|6314 次阅读|7 个评论
大学生比农民工更难,大家多帮帮这些孩子吧
王惜宝 2009-3-6 19:02
现在社会舆论非常关注农民工就业问题,都觉得在城里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是最困难的群体,希望得到全社会的帮助。实际上与农民工相比,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比农民工急迫得多,因为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其生活压力和心里压力都比农民工大得多!他们是当今社会上最穷困的、最急需帮助的一个群体。 农民工原本是农民,出来打工是为了多挣点钱改善生活,家里多少有几分薄田,实在找不到工作,可以回家好好种地,不至于吃不上饭。而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失去了农业户口,也失去了土地,一旦大学毕业,生活就得自立,如果找不到工作,靠什么吃饭?靠农村的父母?父母含辛茹苦供你大学毕业,还等着你供养呢!谁还好意思向父母伸手? 其次,刚毕业的大学生既无工作经验又缺动手能力,空有一肚子理论,相比农民工找工作更难啊。 没毕业时,你是天之骄子,风光无限,一旦离开校门,找不到工作却成一无所有,这种落差给这个群体带来的心里压力哪是农民工所能比的? 请大家多帮帮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吧,帮帮这些孩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06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生就业闯过试用关
金镇 2008-9-19 15:53
今年刚毕业的许多大学毕业生正处于找工作和已经找到工作的试用期,如何顺利闯过试用期这一关呢?我简单总结几点: 首先,了解单位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刚到一个新单位,一定了解单位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组成,各个部门的主要业务和主要负责人,同时还有了解单位大致经营方针和策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单位的外部环境以及单位在同行业中的处境。 其次,要熟悉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理念对职工的要求不同,同时也使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行为。所以刚到新单位的人要尽快理解的企业的理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有的企业特别注意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的宣传,并形成文字并编印成册。新到一个单位一定要注意收集、学习、理解有关企业文化的内容,使自己尽快融入企业中。 第三,了解并熟记企业的规章制度。可以通过学习企业员工手册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特别要注意那些必须严格遵守的规章制度。同时还要注意有的不成文的规章制度,以免给自己的工作和人事关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四,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工作基本技能。尽管大学时学习了许多知识,但学校学习的东西与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有一定的不同,实际工作更多的是需要实践经验。所以刚到一个单位要尽快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具有足够的知识和一定技能才能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另外,对于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东西虚心学习。 第五,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对于企业交给的工作要千方百计完成,最好能提前完成,但不要提前太多,因为提前太多有可能使同事感到不自然和难堪。 第六,工作中要注意细节和小事。工作时间不上网玩游戏和聊天,注意自己的言行与工作性质和环境相协调,同时注意保持自己良好的精神风貌。对于单位的资料文件注意保管好,如果涉及企业秘密的,注意信息和情报的保密工作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2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