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LED

tag 标签: LED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Infrared LED and Laser Product Overview
kinglandom 2012-4-23 17:17
Infrared LED and Laser Product Overview The Next Generation of Wireless IR Links http://www.laseroptronics.com/ Connecting high-speed LAN systems while maintaining full network speeds can be accomplished by using high-performance infrared (IR) optical LED/laser technology. Wireless infrared optical systemsor FSO (free space optical) systems offer a complete series of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line-of-sight IR communication solutions. The Flight Family of FSOsystems are a result of30 aggregate year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IR communications. Using the right combination of LED/VCSEL/LASER transmit/receive boards, IR systems can be tailored to your specific speed and distance requirements. The Technology Free-Space Optics (FSO) is a line-of-sight technology that uses lasers to provide optical bandwidth connections. Currently, FSO is capable of up to 2.5 Gbps of data, voice and video communications through the air allowing optical connectivity without requiring fiber-optic cable or securing spectrum licenses. FSO requires light which can be focused by using either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s) or lasers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The use of lasers is a simple concept similar to optical transmissions using fiber-optic cables;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e medium. Light travels through air faster than it does through glass, so it is fair to classify FSO as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t the speed of light. FSO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simple. It's based on connectivity between FSO units, each consisting of an optical transceiver with a laser transmitter and a receiver to provide full duplex (bi-directional) capability. Each FSO unit uses a high-power optical source (i.e. laser), plus a lens that transmits light through the atmosphere to another lens receiving the information. The receiving lens connects to a high-sensitivity receiver via optical fiber. FSO technology requires no spectrum licensing. FSO is easily upgradeable and its open interfaces support equipment from a variety of vendors which helps service providers protect their investment in embedded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s. How it Works FSO involves the optical transmission of voice, video, and data using air as the medium of transmission as opposed to fiber optic cable. Transmission using FSO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simple. It involves two systems each consisting of an optical transceiver which consists oflaser transmitter and a receiver to provide full duplex (bi-directional) capability. Each FSO system uses a high-power optical source (e.g., laser ) plus a telescope that transmits light through the atmosphere to another telescope that receives the information. At that point, the receiving telescope connects to a high-sensitivity receiver through an optical fiber. Unlike radio frequencies, the technology requires no spectrum licenses. It is easily upgradeable, and its open interfaces support equipment from a variety of vendors, which helps carriers protect the investment in their embedded infrastructures.
个人分类: 产品档案|34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三代LED卡片灯
热度 1 liyadong 2012-4-8 20:46
第三代LED卡片灯 http://news.ledba.cn/News/5343_1.html 发布日期:2011/9/15 12:56:43作者:来源:创意酷   卡片灯采用led作为发光源,面积与银行卡大小一样(53mm×86mm),可以非常方便的放进钱包里面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Doulex卡片灯电子原件部分采用高容量纽扣电池,可持续亮上12小时。将卡片中镂出的部分向上折起,底部的LED就会发光照明,相反合并的话就会自动关闭。
个人分类: 行业信息|223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UCB's Saul Perlmutter awarded 2011 Nobel Prize in Physics
whyhoo 2011-10-11 16:39
Saul Perlmutter, who led one of two teams that simultaneously discovered the accelerating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 has been awarded the 2011 Nobel Prize in Physics, to be shared with two members of the rival team. Perlmutter, 52, a professor of phys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a faculty senior scientist at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LBNL), led the 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 that, in 1998, discovered that galaxies are receding from one another faster now than they were billions of years ago. He will share the prize with Adam G. Riess, 41, o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nd Brian Schmidt, 44, of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s Mount Stromlo and Siding Spring Observatories, two members of the competing 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 When the discovery was made, Riess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UC Berkeley working with astronomer Alex Filippenko, who at different times was a member of both teams. Perlmutter is the fifth Nobel winner for UC Berkeley in the past 11 years, and the 22nd Nobelist overall. This is the ninth Nobel in Physics awarded to a UC Berkeley faculty member, the most recent winner being George Smoot in 2006. The most recent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ationwide rankings identify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as among the best in the nation. The accelerating expansion means that the universe could expand forever until, in the distant future, it is cold and dark. The teams’ discovery led to speculation that there is a “dark energy” that is pushing the universe apart. Though dark energy theoretically makes up 73 percent of the matter and energy of the universe, astronomers and physicists have so far failed to discover the nature of this strange, repulsive force. In recent years, Perlmutter has been working with NASA and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to build and launch the first space-based observatory designed specifically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dark energy. A dark-energy mission was named the top telescope-building priority in an August 2010 report from a blue-ribbon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ing supernovae as cosmic yardsticks Perlmutter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LBNL when he decided to focus on Type Ia supernovae as yardsticks to measure the geometry of the universe. Astronomers knew that the universe was expanding, but the main question at the time was whether the universe was open, and thus destined to expand forever, or closed, meaning that the expansion would eventually stop and the universe would collapse back on itself. He and his LBNL team were puzzled by initial results in 1997 indicating that, not only was the universe’s expansion not slowing down, it was speeding up, contrary to all cosmological theories. “The chain of analysis was so long that at first we were reluctant to believe our result,” Perlmutter said. “But the more we analyzed it, the more it wouldn’t go away.” The High-Z team came to the same conclusion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an independent set of Type Ia supernovae. “There was no hint of this when we started the project,” Riess said in 1998 while still a Miller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at UC Berkeley. “We expected to see the universe slowing down, but instead, all the data fit a universe that is speeding up.” The discovery, reported by both teams in 1998, has since been bolstered by independent measurements. The earliest and most important of these confirmations were by the Millimeter Anisotropy eXperiment IMaging Array (MAXIMA), a balloon-borne experiment led by UC Berkeley physicist Paul Richards, and the Balloon Observations Of Millimetric Extragalactic Radiation and Geophysics (BOOMERanG) experiment, led by the late Andrew Lange, a former UC Berkeley post-doctoral fellow, and Paolo De Bernardis. Team effort “This discovery was very much a team effort,” Perlmutter stressed, citing the efforts of the 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s individual members in theoretical studies of supernova dynamics, the detection of supernovae near and far, data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components. Perlmutter graduated magna cum laude in physics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81 and began graduate work at the UC Berkeley, where he gravitated toward the study of astrophysics. He completed his Ph.D. with Richard Muller, UC Berkeley professor of physics, in 1986. While still a post-doctoral fellow, Perlmutter teamed up with fellow post-doc Carl Pennypacker to develop the technology to use Type Ia supernovae – which are bright enough to be seen across the universe – to measure cosmological distances. Other astronomers had observational data suggesting that Type Ias were all about the same intrinsic brightness, so that their apparent brightness from Earth could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ir distance. With observing time on several telescopes around the world, the 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 was able to test and improve its techniques. When the team eventually sat down with new data on Type Ia supernovae to calculate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the universe, however, the results were too bizarre to be believed. “The most striking part of the project was the huge skepticism,” recalled Pennypacker, now with UC Berkeley’s Space Sciences Laboratory and a guest in LBNL’s Physics Division. The skepticism was not only about proposed techniques, but about the underlying science. “Nobody believed we could do it,” he said, “and it was an enormous challenge to get things done.” Perlmutter,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has received numerous honors, including the 2006 Shaw Prize, shared with Schmidt and Riess; the 2007 Gruber Cosmology Prize, which he shared with his entire 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 team and the 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 the 2003 California Scientist of the Year award; and the 2002 E. O. Lawrence Award in physic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He lives in Berkeley with his wife and daughter. 原文见 http://www.berkeleydailyplanet.com/issue/2011-10-04/article/38511?headline=UC-Berkeley-s-Saul-Perlmutter-awarded-2011-Nobel-Prize-in-Physics
1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讲一下LED
liwei999 2011-4-27 20:40
回答: 建议米大师开讲一下LED,白特数随意。。。。。。 由 Mr.X 于 June 19, 2005 14:53:15: 那就“忽悠”几句。楼下讲的“利用光子晶体来进一步提高LED的出光效率”算是个热题了。这不,都要“创业”了。 捷夫的“工”字经发挥一下就是:明确“目的”、明确“位置”。前者是上边的一横,后者是下边的一横。 首先要有个技术上的认识:没有一个通用的东西。一副扑克里,就两个“通用”的,还是“小丑”。高出光效率的“潜台词”是低功率。一般效率和功率是一对“相克”的因子,民间的说法叫萝卜快了不洗泥。同样,光的通量与亮度也是一对。一般是后者难。当然什么东西到了一个限,再走下去都有难度。这就需要有所谓的“突破”,要有所发现、发明,才能有所前进了。 这算是引言吧。 楼下讲LED不能“代替”一般照明的话,是针对“世俗”的见解而言的。就市场而言,不做大,不开发新的用途,后起的企业就没有生存的空间。这不是仅仅取决于单纯的技术优劣的问题。另一个因素是光的通量与亮度的问题。以LED为代表的“固体发光”是在亮度因子上有优势。言不能“代替”的观点不仅仅是一个发自理性的“推论”,更是个有现实“证明”了的结果。日光灯比白炽灯的效率要高。但是在欧美等地,家庭的照明里日光灯并不是主力。可见,“发光效率”并不是个唯一的“支配因子”。 忽悠了半天,没有讲LED,不够“开门见山”。不过这也不用镜某担心。不知LED的人看此文字也是“味如嚼蜡”。不论LED而直奔发光的“机制”。有这么几种:热发光、气体放电发光、固体发光和等离子体的发光。最后一项区别于气体发光而单列,是因为意识着激光等引起的强场问题。 热发光是最日常的,最让博士们口试“头疼”的问题。因为气体发光、固体发光、激光原理可以讲得头头是道的人往往讲不清为啥热了就要出光。老普的分布,也不过是告诉人们高温时光谱的分布是如何,并没有讲具体的发光“机理”。就如同几十年前老前辈科学家们不知道太阳是核聚变“燃烧”的情形一样,今天的大学生、博士们也多不知道“热”是如何发光的。有两个“期待”,一个是能够见到清华的学子可以讲个理由出来,一个就是研究“科学”的“文化人”能“揭示”一下。难度不高,有个古典论就够用的了。 气体、固体发光的本质是电子的能级跃迁,根据具体的机理,又可分类为“自然”的和“诱导”的。由于密度之差,同样的功率消耗、同样的发光量,气体发光的“亮度”就不如固体的高。可以这样讲:总功率、功率密度、光的亮度和总的光通量是衡量一个光源的物理指标,此外还有光谱分布等等的指标。不同的光源在光源的物理指标空间里具有不同的位置,这是“不可代替”性的客观理由。 原子中电子的能级跃迁是发光的量子论。有个能量守恒、有个电子空位就可以理解了。不必去考虑如何能有电子“空位”和动量守恒。“量子”观看固体,固体本身形成个“大分子”,电子(数量10e22/cm^3)呈能带分布。未充满的能带可分为多半瓶逛荡和少半瓶逛荡的。多半瓶的叫P型,少半瓶的叫N。把这两种固体给搞到一起,就是有名的PN“结婚”,就可以形成“阴阳”二极管了。但是这还不能发光,这相当于农村的领了证没“办事儿”。要“办事儿”,还要有正向的偏压。这时“电子”与“空穴”在“PN结”上耦合,擦出“火花”来。当然也有“动量”不匹配、只可以整流、发不出光来二极管。 发出光的另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出口”。要让光能透过去,器件就不能作得太大太厚,这也是单件无法作大、单件功率无法上去的根本原因。 如果单纯讲发光的效率和“代替”性来看,蛋白质等有机物的发光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途径。至少从器件的耐久性上看,就让厂家有利可图。 回答: 现在利用光子晶体来进一步提高LED的出光率很有前途. 由 Santa 于 June 19, 2005 10:08:00: “取代”的可能性较低,开拓新用途,新市场才是正路。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9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0中国LED上游产业市场调研报告 ------ 文章来源:GLII
wfshen 2011-4-22 09:10
上游产业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开始端,提供原材料和外延芯片的设计和生产。根据微 笑曲线理论,上游往往是利润相对丰厚、竞争缓和的链条,掌握着核心技术,因此也具有 相对较高的进入壁垒,这也是历来投资者偏爱的原因。然而上游也会出现供给过多、竞争 加剧的情况,甚至受制于下游需求的变化,无法主动去开拓新的需求或市场。   作为典型高技术、高成本、高利润、高风险的“四高”环节,外延和芯 片一直是全球LED产业的关注热点。从目前整体产业技术水平及趋势来看,外延及芯片技术 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材料改良、出光效率提升、成本控制以及颠覆性的改变仍然是下 一阶段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到产业的最上游,不仅是少数资本丰厚的内资企业的选择,而且已经成为外资 企业在国内扩张的最佳选择。上游圈地,从2010年开始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至少1-3年内 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剧,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上游争夺战正在上演。当然在这个过程中, 也不排除有些企业趁机“圈地”套现,骗取政府项目资金。据GLII不完全统计 ,2010年前9个月国内LED上游企业累计完成设备投资额超过20亿元,占总投资的23%。   目前LED上游产业经历了欧、美、日初期技术积累和台湾代工大规模量产两个阶段 ,从去年开始台资企业陆续把上游产业转移到大陆,不管圈地运动最终结果如何,其为中 国LED产业带来的改变都需要被认真思考。随着资本密集度的明显增加,产业竞争层次必然 会随之上升,国内原有的产业格局必将迎来一次真正的变革。 衬底:受益蓝光需求,蓝宝 石领涨衬底材料   总体来说国内外延芯片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上市公司三安光电、德豪润 达、士兰明芯、乾照光电的优异表现,带动了投资界对上游的巨大投入。2010年初至今, 对MOCVD的投入超过了历史总和,即订购机台数超过了现存的MOCVD的机台数。由此带动了 对蓝宝石衬底、MO源及气体等外延原材料的需求,国内也兴起了对原材料的投资热潮。   尽管MOCVD设备台数与LED产量息息相关,但从2010年年初开始则是以蓝宝石及砷化 镓等衬底的数量来决定外延片出货量,通过扩大MOCVD投资来增加产能已经变得没有意义。   2008年全球蓝宝石衬底年用量仅200万片,至2009年下半年月用量就达150万片,成 长速度惊人。2009年底时全球每月需求量(2英寸)已达 250万片,这已接近当时全球蓝宝石 晶体生长总产能,供需基本平衡。以目前蓝宝石在LED外延衬底应用率达80~85%、2010全球 实际新增MOCVD机台数750台计算(平均42片机),蓝宝石衬底需求量将新增2800万片,而实 际产能只新增约1000万片,GLII预估2010全年将维持蓝宝石衬底供不应求的局面,到2011 年3季度,这种局面有可能出现缓和。 目前全球蓝宝石衬底需求仍以2英寸最大,台湾厂商也都以2英寸为主,而日本企业 大多是3英寸,韩厂则有相当比例为4英寸。GLII预计到今年底2英寸蓝宝石月需求量约在 500万片左右,2011年开始受4英寸MOCVD的影响,出货量开始显著增长,未来4英寸蓝宝石 的需求量将加大,同时2英寸的需求量将有可能出现快速下降(4英寸外延片的芯片产出量约 为2英寸的4倍)。符合成本效益的4英寸蓝宝石衬底将是未来3年LED芯片及终端照明应用产 品价格下降的主要推动力,同时芯片的产量也将成倍增长。而更大尺寸的衬底将受制于外 延及芯片加工设备,短期内不会有快速增长的状况。   截至2010年8月,位居全球前十的蓝宝石供应商亚洲占据七席,拥有57%的市场份额 。同时亚洲也是蓝宝石最大的消费地,仅台湾和日韩企业就分别用去了销量的58%和19%。 企业名称 2010年产能(万片) 2011年产能(万片) 日本京瓷 550 700 Rub ic on 500 650 Namiki 450 500 Monocrystal 400 450 Saint-Gobain 300 350 韩国 STC 240 420 台湾越峰 200 350 韩国Astek 120 250 鑫晶钻 160 240 中美晶 72 240 合晶 120 180 云南蓝晶 100 150 重庆四联(欧洲厂) 50 100 青岛嘉星晶电 50 70 国内2011年投产项目 重庆四联内地项目:无公开计划。 江苏欧亚蓝宝光电:计划1-2年内达到年产120万片蓝宝石基片,3-5年达到年产300-400万片蓝宝石基片。 香港协鑫集团:总投资30亿元,形成2000万片蓝宝石晶体生长及相关产品产能。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蓝宝石晶体生长及切片项目,采用泡生法生产工艺,形成1000万片蓝宝石晶体产能。 山西长治虹源科技:拉晶厂房将于2010年9月30日竣工,到2011年蓝宝石项目将装备蓝宝石晶体生长炉200台,形成300万片衬底的生产能力。 山东联电:无量产,无具体产能规模公布。   进入2010年,蓝宝石衬底价格已经连续3个季度上涨,中、韩、台厂商大举增装 MOCVD,造成今年第4季度全球蓝宝石仍面临不小的供需缺口。根据GLII估计,供需缺口达 30%,以2寸的晶棒计算,价格从第2季的7美元上涨至第三季度的14美元,增长超过50%,而 第4季价格可能上涨到20-25美元之间。2010年造成蓝宝石缺货涨价的原因在于背光源的渗 透率迅速提升,而背光源几乎都以蓝光LED(蓝宝石衬底)加荧光粉作为白光背光源,因而造 成蓝光LED需求上升。   相比蓝宝石衬底的供应紧张,砷化镓衬底因红黄光芯片需求稳定,过去一年并没有 出现太大的价格波动。而SiC衬底因目前全球只有CREE在大批量使用,也不存在供求失衡及 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 目前以上三种衬底材料在国内均有一些研究院所在进行技术开发,但只有少量企业 在生产,而且量产规模普遍偏小,产品在品质上与进口产品仍有一些差距。其中砷化镓目 前国内大规模量产只有7家左右,其中中科晶电供应量较大(国内红黄光外延及芯片老大乾 照光电的唯一供应商),SiC具备量产能力的只有天富热电,中科院物理所、山东大学则在 这个方面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   蓝宝石晶体方面,国内主要有哈尔滨奥瑞德、云南蓝晶、成都东峻、天津赛法、深 圳奥普、苏州天力、浙江巨化、扬州华夏、重庆川仪、北京国晶辉、天通股份等,工艺多 为泡生法和火焰法,多数产品以窗口材料为主,基本不具备基板的大批量供货能力。2008 年重庆四联集团收购了霍尼韦尔蓝宝石加拿大的工厂,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大尺寸规格蓝宝 石衬底的供应商,但其工厂的年产能只有50万片,供应能力非常有限。四联的此次收购尽 管弥补了国内蓝宝石加工的切、磨、抛等环节缺失的问题,但其在国内能否成功复制仍尚 需时日。 MO源、氨气:3年内仍大部分 依赖进口   目前LED外延生产用MO源主要靠进口,国内虽然也有MO源,但是目前国内企业外延 工程师大多数来自台湾,一般不会轻易换掉过去习惯使用的原材料,同时国产气源在纯度 及产能上仍和外资企业存在差距。   国内唯一能提供高纯度MO源的江苏南大光电材料的年产能达到4吨,尽管产能远落 后于国外大厂,但价格及运输成本是国产气源的最大优势。截至2010年9月,全球前4大MO 源提供商中陶氏化学(2009年收购美国罗门哈斯公司RohmHuss)、SAFC Hitech在内地均建有 工厂,阿克苏诺贝尔及日本住友暂时无建厂计划。   陶氏化学今年已在其美国工厂显著增加TMG的产量,此外还在韩国建立了一座新工 厂以应付长远的产能需求,新工厂将于2011年运营。根据陶氏化学拟定的长期生产计划, TMG的产能每年可增加60吨。   到2010年2季度阿克苏诺贝尔美国工厂的TMG产量已经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   SAFC Hitech将投资200万美元,扩大其在英国工厂的TMG产量。   江苏南大光电2010年将有一条新的TMG生产线投入建设,预计产能为10吨,10月开 始试产,并于年底投入运营,届时南大光电的高纯TMG年产量将达到15吨。公司计划在2011 年将适时再建1-2条TMG生产线以进一步扩充产能,届时产能预期是40吨左右。   目前我国大部分LED外延厂所用的进口氨,基本上来自普莱克斯、APCI和日本昭合 电工这三家厂商。其中日本昭和电工全球市场份额为30%,到2010年年底氨气将从3400吨约 增至2倍,达到7200吨。昭和电工透露,其已在日本和美国取得了使用含水率低的氨气制造 GaN类化合物半导体的技术专利,并正在韩国和台湾进行专利申请。此举可能加速昭和市场 份额的扩张。  国内目前只有北京氧气厂等少数企业是唯一真正用于LED大规模实用化生产流水线 的氨生产厂,预计在今年年底,随着国内外延厂大量MOCVD设备的陆续安装到位,国产氨用 量也将大规模攀升。 MOCVD:疯狂的订单和按部就 班的供货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全球LED背光源需求暴涨,尤其是日韩厂商。三星及LG积极 抢占市场占有率,带动国内电视厂商纷纷转战LED背光电视,使得LED TV渗透率大幅超出预 期,导致台湾外延芯片厂订单爆满,进而将多余订单转移到内地厂。 厂商 大陆投资企业 地区 成立时间 实际投资金额及持股比例 晶电 冠铨(山东)光电 山东 2009年12月 800万美元,50% 常州武进项目 江苏 2010年3月 6000万美元,50% 晶宇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福建 2010年3月 追加1600万美元,100% 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广东 2010年4月 266万美元 亿冠晶(福建)光电有限公司 福建 2010年6月 250万元美金,10% 鼎元 西安鼎元神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 2009年12月 200万美元,20% 河南光维新电子有限公司 河南 2010年5月 75万美元,25% 福建产业园项目 福建 2010年8月 4.5亿美元 璨圆 江苏璨扬光电有限公司 江苏 2009年12月 2700万美元,45% 山东璨圆光电科技有限公 山东 2009年7月 450万美元 台湾光电产业园 广西 2009年7月 未公开 华上 华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 2009年12月 1760万美元,40% 新世纪 新世纪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江苏 2010年5月 1758万美元,49% 隆达 达亮电子 江苏 2010年5月 5亿美元,100% 力晶 晶旺光电 江苏 2010年5月 1500万美元 华新丽华 西安华新联合科技公司 山西 2009年6月 5500万美元 汉晶光电 福建汉晶光电 福建 2010年7月 2000万美元   台湾企业今年70%的上游企业或参股或独资或合资转移到大陆。台湾今年投资大陆 的94%多为外延芯片,其次是封装。台湾企业投资的地域主要在福建、浙江、江苏,尤其是 江苏,占了很大的比例。台湾外延芯片企业除了泰谷和广稼以外,其它外延芯片企业全都 进入大陆设厂。与去年只转移后端中低档芯片加工相比,今年台厂普遍将外延环节也转移 到大陆厂。截至2010年9月,公开数据显示大陆台资厂累计MOCVD订单数量超过300台,目前 实际到位机台数为40台,投资总额超过12亿美元,这个金额是2010年台湾地区LED建厂和设 备投资金额6亿美元的2倍。仅从投资金额上看台资厂的产业转移规模可见一斑。   目前台厂在大陆的布局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首要选择,主要看重产业集聚及供 应链等因素。另外,由于地方政府投资奖励因素,也有部分厂商开始在许多内陆省市做新 的布局。台厂在LED产业的布局主要分为三种整合模式:其一为晶电模式,通过互相参股或 并购组成泛晶电联盟;其二为垂直整合形态,此种模式以友达、奇美为代表,由于液晶面 板对于LED芯片的需求,跨足到LED领域,进而延伸至LED产业的布局;其三为跨产业结盟, 其中以璨圆、东贝、瑞轩、LGDisplay合资的扬州璨扬光电为代表。   与台厂外延芯片厂商扩张模式不同,国内厂商偏爱自身垂直纵向整合,一切自己做 ,摈弃了兼并收购的快速整合模式。但是大部分国内企业目前仅靠自身积累和力量难以短 时间内实现,仍然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三安光电就是一个例子。  截止今年9月份,国内企业(不包括大陆台资企业)已经安装到位的MOCVD机台数量为 192台左右(2010年前9个月新增65台),到年底将达到230台左右。GLII预计2010年MOCVD全 球出货量在746台左右,其中VEECO将生产346台MOCVD,AIXTRON为400台左右,国内安装到 位订单量约占全球MOCVD实际出货量的14%。今年国内企业购买AIXTRON、VEECO二种机型各 占50%,其中31片机仍是国内厂商订单的主力,这和台资及日韩欧美企业以45片机以上为主 形成明显的对比。   2010-2011年国内企业的MOCVD订单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其中以上市公司三安光电 和德豪润达的超过100台订单为第一军团,真明丽、乾照光电以20-30台为第二军团,其余 16家企业订单平均数量在5-15台左右。   2010年7月德豪润达正式发布公告,拟向Veeco、AIXTRON分别签署70套、30套MOCVD 及配件设备的《采购合同》;子公司扬州德豪润达也拟与Veeco签署30套MOCVD及配件设备 ,上述合同将在2011年底之前全部交货。   另据目前国内LED外延芯片领头羊三安光电的内部资料显示,计划于2011年底前完 成107台MOCVD的扩产任务,设备从今年10月开始安装,到明年年中全部安装完毕,最终公 司MOCVD拥有台数累计达150台,实现行业全球排名前五名的目标。 订购企业 订购时间 机型/数量 交货期 原有机台数 定购厂商 清华同方 2010年Q3 K465i     VEECO 德豪润达   100台K465i 2011年Q4   上海蓝光   K465i     亚威朗   K系列     真明丽 2010年Q2 1台K465i     三安光电   共50台K465i(可升级8寸)、E475     龙德芯 2010年Q2 2台31片2寸CRIUS 2010年Q3   Axitron 2010年Q1 2台31片2寸CRIUS 2010年Q2 真明丽 2009年Q4 10台31片2寸CRIUS 2010年Q3-Q4 5台31片2寸CRIUS 上海蓝光 2010年Q1 4台31片2寸CRIUS 2010年Q3   扬州隆耀(蓝宝) 2009年Q4 12台31片2寸CRIUS 2010年Q3-Q4   三安光电 2010年Q1 57台CRIUS II and AIX G5 2010年Q4-2011年Q1   士兰微 2010年Q2 6台55片2寸CRIUS II 2010年Q4-2011年Q1   西安中为 2009年Q4 2台31片2寸CRIUS 2010年Q2-Q3   扬州中科半导体 2009年Q4 2台31片2寸CRIUS 2010年Q2 1台A 乾照光电 2009年Q4 2台2600G3 2010年Q2   1台2600G3 2009年Q3 晶能光电 2009年Q4 31片2寸CRIUS 2010年Q1-2010年Q4   G4 华磊光电 2009年Q1   2009年Q2-Q4   河北同辉       1台G4(42片) 2台G3(49片) 德豪润达   30台 2011年Q1     注释:以上部分数据来自VEECO和Axitron官方网站, 部分来自GLII市场调研 由于企业里的外延人才背景不一样,也考虑到订购的周期不一样,很多国内企业已 经到了“饥不择食”的状态。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对人员的要求也 不一样。现实情况是国内外延企业处于两难境地。如果不扩大规模,则很可能边际利润减 少。而如果扩大规模,又担心每家都在扩大规模,最终造成产能过剩,导致这些高成本设 备投入的回收难以保证,丰厚的利润更是无从谈起。   目前国内存在部分企业以“霸占”MOCVD的数量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之 一,而忘了一旦需求趋于饱和,损失最大的往往是自己。另一方面,外延人才的缺乏,也 影响着外延炉子效能的发挥和良率的保证。   因为没有组织强有力的“国家队”进行专项研发,国内在MOCVD的研发 进展缓慢。有些厂家一直在尝试,但各厂家势单力薄,不可能研发出合格的MOCVD,更谈不 上实现量产。按目前的研发状况和国内高端装备制造水平,MOCVD的国产化道路还很长,需 要八到十年左右才能达到目前两家的水平。 外延片:国产出货量增长2倍 ,价格3季度有望回调   目前LED TV背光主导市场,未来照明会带来另一波热潮。LED芯片价格的降低首先 要降低LED外延片的成本,而降低外延成本需要从MOCVD良率及产能同时着手。MOCVD机台稳 定性及重复性决定外延片良率,而MOCVD机台产能增加及成本的降低得从设备设计出发。   从MOCVD厂商Veeco的公开数据显示未来将通过MOCVD良率、工艺和架构改善,使2014年 高亮度LED外延的成本同2009年相比至少有四倍的下降空间。2009年2英寸高亮度LED外延片 的成本127元,2014年将下降至25元。 地域 2010年高 亮度 GaN 2010年普通GaN 2010年普通GaAS 2010年高亮度GaAS 欧美         台湾     390元   国产 900元   300元     注释:以上价格为2寸外延片,数据来自GLII市场调研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台湾外延片厂的产能都已满载,其中国内外延厂基本上不对外 销售外延片,基本上都用来自己生产芯片外销,部分企业也只是少量供货,GLII数据显示 国内芯片加工厂主要是从台湾的新世纪光电、广稼光电、奇美拿货。考虑到MOCVD机台安装 调试期、已签订单的消化时间,国内外延片短缺的情况仍将持续,GLII预估2011年3季度这 种情况可能出现好转。   截至2010年9月,国内厂商以三安光电月产能10万外延片稳居第一,山东华光、士 兰微、华磊、华灿紧随其后(详细排名见本期杂志排行榜)。GLII统计国内厂商外延片总体 月产能为28万片,到今年底这个数字将增长到40万片左右。   2010年上半年,受全球LED芯片供应紧张影响,部分台湾外延厂商将外延片的价格 提升了20%-35%左右,行业平均毛利率超过50%,纯利率超过40%。GLII预测,随着LED背光 需求开始趋于平稳以及相当数量MOCVD机台的到位量产,从第三季度开始外延片价格将出现 回调,但受制于蓝宝石衬底产能限制,回调幅度不会超过之前价格上涨幅度。全球外延片 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在2011年2季度后趋于缓和。 芯片制造:核心设备国产化 苗头初现,市场份额仍是少量   目前国内芯片后期加工设备基本上从美国、日本和台湾进口。很小一部分国内生产 的设备能提供较好的性能。芯片后期加工设备实际上投入总和不比MOCVD投入少(其中三类 主要设备蒸镀机、PEVCD、晶圆切割机价格总和约700万,成本约占单台MOCVD的50%),加上 建站、厂房费用等,往往超过了前段外延设备的投入资金。   以晶圆切割机为例,2009年之前业界普遍采用的金刚石切割2英寸蓝宝石底板的方 法有赖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在质量稳定性及成品率方面存在问题。随着衬底尺寸 逐渐从2英寸扩大到4英寸,钻石设备已经不是最好的选择,而采用激光划片,可全自动高 速加工,改善成品率。LED蓝宝石衬底激光切割作为LED制造工艺中的关键环节,目前日本 、瑞士和美国设备几乎占领了80%市场份额。GLII预估激光划片未来无疑给国内的几家传统 激光设备生产大厂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其中苏州德龙、大族激光和华工激光均已经推 出针对LED的晶圆激光切割设备。GLII预测未来国内LED芯片制造厂商每年需求量在1000台 以上,市场规模超过20亿元。   晶圆切割机厂商在2009年开始这股LED热潮中也获利匪浅,全球领导厂商日本Disco 公开的2010年1季度收入较2009年同期暴增260%,较2009年4季度增长16%。另外一家成功进 入台湾和内地市场的波兰厂商ESI 2009年1季度亏损1500万美元,但全年仍然保持300万美 元的利润。 芯片:从缺货恐慌到产能逐 步释放,价格有望小幅下调   2010年LED市场受终端应用需求的超预期增长,大部分芯片厂始料不及。一方面LED 背光需求受电视厂商产品线转移刺激,致使台厂订单量超出现有产能,尤其是三星、LG、 友达、奇美几乎垄断了台厂的芯片供应。今年初三星电子更是几乎买断了LED大厂的货源, 签下了很大的订单,同时也造成全球LED芯片缺货的恐慌,并引起了LED芯片价格的上涨; 而国内康佳、创维、海信、长虹等电视厂商也纷纷在2010年的LED背光TV出货量上相互抬杠 ,结果造成国内外延芯片厂跟着进行疯狂的产能扩张。另一方面普通照明应用市场从2009 年年底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势头,超出行业预期。   2010年全球高亮度白光LED市场出现较大调整,德国欧司朗、飞利浦Lumileds和美 国CREE出货量逐步逼近日亚和丰田合成,台厂在陆续接获日韩代工及专利相互授权后,有 望挤入全球LED芯片厂商第一阵营。   反观国内市场,目前仍以三安光电1700KK的全色系芯片月产能排在第一,但国内其 他厂商正在各自细分产品领域拼命追赶,其中乾照光电的小功率红黄光月产能达到750KK, 在国内细分市场已经无人能敌。杭州士兰微、山东华光、湖南华磊、华灿光电在小功率蓝 绿光产能上居于国内前列。而在大功率蓝光方面,武汉迪源、三安光电、广州晶科、亚威 朗、山东华光、湖南华磊将形成竞争格局。   LED芯片价格在2010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大功率上涨平均幅度为5%,小 功率上涨平均幅度接近15%。尽管媒体公开的信息显示LED芯片供不应求,但从各地大小代 理经销商处了解,货源能基本保持日常供应,并没有出现严重缺货的情况。但如果客户指 定台湾大厂的货源,则货源供应上稍有压力。 地域 蓝绿大功率 蓝绿小功率 红黄大功率 红黄小功率 欧美 2.5 1 1.5 0.2 台湾 2.2 0.06 1.2 0.1 国产 2 0.05 0.9 0.08   大功率以40mil为统计标准,小功率以9mil为统计标准,单位为元;以上数据 来自GLII市场调研
个人分类: 领域动态|38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内LED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文章来源:PCIM
wfshen 2011-4-19 09:26
导读: 游为单体芯片和晶体,中游为LED芯片处理,下游为封装测试和应用。产业上游和中游的具有:国际竞争激烈,最具商业风险,最有科技含量和巨大资金支持等特点。在整个链条中,上游LED芯片及其芯片外延产业占有整个产业70%的利润,封装占有10%-20%,LED应用占10%-20%。  LED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半导体,可发出可见光和红外,紫外等不可见光。相比于小灯泡,LED使用低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具有稳定性高,寿命长,易调节等优点。   LED整体产业链的门槛被连年逐渐降低。上游为单体芯片和晶体,中游为LED芯片处理,下游为封装测试和应用。产业上游和中游的具有:国际竞争激烈,最具商业风险,最有科技含量和巨大资金支持等特点。在整个链条中,上游LED芯片及其芯片外延产业占有整个产业70%的利润,封装占有10%-20%,LED应用占10%-20%。   在全球能源危机,节能,环保,小型化日益成为焦点的大环境下,具有长寿命,色彩丰富等特点的LED半导体照明技术,正被广泛的采纳为节约能源的主要途径。在达到同样照明效果的条件下,半导体灯泡采用LED作为新型光源,耗能仅为传统白炽灯的1/10,寿命为传统白炽灯的100倍。   全球LED工业在日本,台湾,欧洲,美洲,韩国,中国大陆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日本享有50%的份额,执全球LED工业的牛耳。   经过30年的发展,LED工业在中国大陆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覆盖LED基片,晶圆片,芯片封装和芯片应用。在2010年底,已经有超过1000家与LED相关的企业在中国大陆成立。这些企业主要从事下游的封装和应用领域,在研发和芯片扩展上的能力比较落后。   从产业链来看,中游和上游LED产业对资本有较强的依赖性。虽然在2010年很多企业都表示要投资发展LED项目,但最终保持了观望。在中国大陆,上游生产厂商数量占有很小的比例,芯片产品长期供不应求,积压封装厂商订单的局面一直存在。   在产业中游,现阶段受到科技和资金门槛的限制(如大功率设备和SMT设备等),在国内比较落后,而低级别封装(如单列直插设备)可基本满足国内应用领域的需求,而不需要大量投资。   在产业下游,不同的应用领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并且投资过热的现象暂时存在。很多国内企业将长期的投资用于面对过度的竞争。据预测,2011年至2012年,将是这些企业面临竞争恶化的时期。   虽然中国整体的LED产业并没有先进的技术和国际市场份额上的优势,但国内便利的市场条件为LED产业中下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LED在国内的需求旺盛,如机场,高速建设和政府工程等。   随着照明效率和技术的不断提高,LED的应用领域已经从传统的指示灯延伸到显示屏,交通灯,背光灯,车灯,全景照明等领域,发展走向非常丰富。 中国政府近年来对LED照明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曾经表示:固态照明产业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亚洲的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地区将很快拥有自己的高端LED生产能力和研发机构。但这需要国际的协作和支持。   国际性的电力电子展览会PCIM-Asia的主办方也告诉我们,今年LED作为独立的论文板块,收集到了来自世界各国企业和高校提交来的论文,其中包括飞兆半导体的《低功耗灯的可控调光器设计》,飞兆半导体的《一种适用于初级侧调节LED电源的新型的单级PFC拓扑结构》和《高效率和精确的LED连续控制驱动程序的研究与实现》等。高校方面有来自**立交通大学的《带有被动液晶Valley-Fill整流器的双向可控调光器的仿真与设计》和**立台北科技大学的《一种改进利用率的LED调光电路》等。   尤此也看出LED作为全球的热点话题正在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   2011年3月,日本发生里氏9级地震,电子行业颇受影响,比如LED工业在江门是全球LED芯片的重要研发基地,地震对全球整个LED产业的影响引发了业内同仁的关注。   据报道,在短期,地震对电子产业的影响尚不明显,各下游生产商一般都有1至2个月的存货,但如果地震的状况得不到恢复,到6月份之后的成品价格影响会比较明显。   当前国内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国内大多数企业都依靠他过的技术做生产加工,在地震之后,供应链断裂,会导致国内下游产业的崩溃。   我们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在未来几年是最重要的课题,也是摆脱对技术强国依赖的唯一途径。作为电力电子产业的风向标,2011年6月21日至23日举行的PCIM-Asia为国内LED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为接触国外的核心技术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响应了政府的号召。为中国LED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国际协作和支持。
个人分类: 领域动态|2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了LED,路口交通指示燈可以這樣改
LEOLAND 2010-11-22 12:53
曲津華 發光二極管是個好東東凡是有燈的地方都可以用其代替白熾燈,一個例外是,用白熾燈取暖孵小雞的場合不行。 LED 的優勢不光是節能,還有其靈活性也值得一讚。這不,老外就想到了用LED改進單調的圓形交通指示燈。 這下好了,有了沙漏型交通指示燈,連倒計時燈也省了。 2010-11-22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5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做LED的同行看过来,看这大手笔的旧新闻
jlxt33 2010-11-5 09:39
下面的地址是广东省科技厅《 关于组织申报2011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LED产业项目的通知关于组织申报2011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LED产业项目的通知 》 http://www.gdstc.gov.cn/HTML/zwgk/tzgg/12875638532787885633878445956687.html 看一下第一段的说明,是不是很振奋啊? 发展壮大LED产业,是省委、省政府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突破口和重点工作。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省委、省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2011年度专项资金将安排4.5亿元,重点支持LED产业发展。 再看一下时间安排,是不是很萎靡啊? 本次发布指南申报项目网上申报时间为2010年10月15日至11月3日下午5时。 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2010年11月10日下午5时。 我校11月2日发布的通告,大家就这样错过了。不过也算看到了一些前景,再接着做也许能做点儿有用的东西呢。 附上申报指南,供参考。 LED产业项目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请大家多关注广东的政策,说不定谁能分一块大蛋糕呢。祝福各位!
个人分类: 侃侃科学|3268 次阅读|2 个评论
淘宝上的台灯
siccashq 2010-10-28 21:47
淘宝上买台灯,发现LED灯价格竟然是普通灯的十倍!和淘宝商家攀聊,国内厂家基本上都是组装,核心技术包括芯片和灯珠设计都来自国外。 这些情况看来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个人分类: 甬道行|2742 次阅读|3 个评论
可以上网的LED灯
songshuhui 2010-7-28 11:47
Albert_JIAO 发表于 2010-07-24 10:13 和沐右合写 在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丁神灯》篇中,主人公阿拉丁在魔法师的带领下,找到了一盏外观普普通通,但却威力无比的神灯,它可以让人拥有数也数不尽的财富,可以让人心想事成,最后阿拉丁凭借神灯的力量娶到了天下最美丽的公主。 而在最近上海世博会上,中科院展出了一盏外观普通,发着柔和灯光的LED台灯,这盏神灯虽然不会让你家财万贯,梦想成真,但是却可以在它灯光的照耀下通过一个小小的接收装置就可以让你的笔记本电脑轻松连入互联网,不需要网线,也不需要无线网卡。 其实在很早以前的古代,人们就已经用灯光和火光来交流信息了:烽火台上燃烧的烽火;三国里面携带求救信息的孔明灯;在一场战争中盘踞在两个山头的部队在漆黑的夜晚也会用火把互相交流不同的信息;在茫茫大海上,点滴火光也是船队间交流的手段。 可是无论火光,后来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灯光,还是现在使用的荧光灯、LED灯,所有的灯光传播的距离都很有限。光线只能沿着直线传播,不能够穿过不透明的物体一般的灯光发出的光线四面八方都有,随着距离的增加光线的强度随距离平方下降,一盏亮得刺眼的电灯在几百米以外只剩下一个小亮点,在几公里以外就只能淹没在茫茫大气中了。 因此,可见光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不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长距离通信工具。而可见光的兄弟,同属于电磁波家族的无线电波在一百多年前在特斯拉、马可尼等科学家的手中就开始在人类通信事业中大展身手。无线电波的波长更长,碰到障碍物更聪明,会通过衍射绕过去,即使遇到微小的孔缝空隙,也可以钻过去,它可以翻山越岭,传递很远的距离。这样,无线电波主导了通信世界很多年。 后来高准直性、高亮度、高相干性的单色光源激光出现了,激光的准直性使得光在传播过程中不会散失到其他方向上去,不会随距离快速衰减,但是在大气里利用激光传递信息还是会受到障碍物的影响以及空气的散射,而且,由于地球是球形的,激光的长距离直线传播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华裔科学家高锟等人的努力下,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根用玻璃制造的光导纤维。激光在光纤里可以基本没有损耗地曲折前进。而且,利用一根光纤,我们可以同时基本没有损耗地传送很多束携带不同信息的激光。大量的信息通过光纤可以快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高速公路。因为这项贡献,高锟被称为光纤之父,他也因此和其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以上说的都是长距离的通信。光线或许会说,长距离通信我不可以像无线电波那样在空间自由传播,那么短距离呢,我还一定要扮成激光束、整天藏在光纤里吗?为什么现在还很少用我,用的还是无线通信的wifi和蓝牙一类的东西呢? 这跟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关系。笔记本上高清晰的视频节目,超链接下一张张的网页,下载的各种应用程序其中都包括了海量的数据,为了使电磁波能够传递数据,就要让电磁波的强度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以代表不同的信息,这样的过程称为调制。无线电波可以通过一定的电路对它们进行快速的调制,可是对于以前的电灯来讲,却是不容易的。电灯泡和荧光灯管是曾经最常使用的照明灯具,他们发光的亮度从亮到暗、从暗到亮变化都需要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一秒钟最多只能变化上千次,能够传递的信息很少。近些年来普遍使用的LED(发光二极管)灯就不同了,可以通过调节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迅速调节灯的亮度,世博会上展示的LED灯每秒可以闪烁达200万次,提供的网速甚至足以超过现有的无线上网。在接受的一端,笔记本上的光电转换器会把变化的光线源源不断地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进一步处理变为一张张我们可以浏览的网页。电脑的数据也可以通过接收器上的红外LED灯发射出来,传送给控制器。 值得一提的是,用来通信只能称得上LED灯的一个附属功能 了,LED灯在本职工作照明上,也在某些方面超过传统的灯具,既节约能源又不容易坏,只是价格目前还偏高,但是在不断降低之中,有希望会取代一部分现有的灯。 你可能会问,把电灯灯光当网线用,除了让电灯身兼二职、充分利用以外,还有别的好处吗? 首先,无线电波虽然相比于光线,善于翻墙钻洞,可是这同时也是一个缺点,如果我们想传播一些保密信息,只希望无线电波被一个房间内所有电脑接受到,而不传播到外面,是很困难的,无线电波会不听话的溜到外面,泄露秘密,易被监听监视。因为不听话的无线电波可以传递较远的距离,它还会四处惹祸,对别人正在使用的相同波段 的无线电波进行干扰,所以为了互不影响,不同的国家、地区、组织、公司只被分配了很小的波段。而老实呆在房间里的光线就没有这些麻烦,只要房间四周是不透明的,光线就不会外泄,自己在房间内无论使用怎样波段、怎样强度的光进行通信,都不影响别人。 另外,在飞机上,为了防止机舱内无线信号对飞机设备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不会提供无线上网,在类似场合这种上网LED灯就有大用场了。在医院一类对无线电波信号敏感的地方,直接用光线无线通信也是一个选择。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可以上网的神灯就会走入日常生活中。 已发表于《电脑报》
个人分类: 物理|1677 次阅读|1 个评论
灯光无线上网
caojun 2010-6-25 03:32
最新一期的《科幻世界》上有一则新闻,中科院发明通过灯光无线上网的新技术。中科院半导体所通过快速开关LED发出的照明光线,实现了笔记本的无线上网,这种技术能够提供最高每秒2M的带宽。由于切换速度达到每秒2百万次,人眼无法察觉,不影响照明的使用。 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LED光源广泛用在高能物理探测器的刻度中,所以对做高能物理的人来说,这个技术一看就懂,也相当简单,一般学生都能做出来,不过似乎没有人想过去这样做。光波跟微波一样,也是电磁波,但这个技术与现在使用微波的无线上网相比,是它靠LED的快速开关而不是频率调制来实现数据传输。大亚湾的中微子探测器使用自制的脉冲发生器驱动LED,定期对光电倍增管进行刻度,脉冲发生器的电路板大小仅为1.71X0.45厘米。如果要求每次闪光的光强比较稳定,脉冲宽度需要到10纳秒以上,如果降低光强稳定的要求,全宽半高可以达到3纳秒。考虑到完整的脉冲波形,用来做无线传输的话,开关一次就是一个比特的信息,带宽达到25M应该没问题。不过这是弱光,兼做照明的话需要很强的电流驱动。用途现在还比较牵强,不过将来也许可以用在特殊领域。
个人分类: 物理八卦|4557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白炽灯人类告别黑暗到LED灯的登场看科技对人社会的贡献
linxiangen 2010-6-10 11:27
朋友,信许你还没有到上还世博会去参观,但你一定早已经在各中媒体中了解到了世博会就是世界最前沿科学和技术的展示会。LED灯的隆重登场你一定了解一二。现在日我们来回顾一下电灯的变化与进步。 1.白炽灯的发明让人类走向了光明的文明世界,但存在耗能太大问题。 众所周知,白炽灯是爱迪生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一项重要发明,这个重要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告别了黑暗,迎来了光明.从此人类走向的电灯时代,但是 电灯和其他电器等的使用也同时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透支了越来越多的能源世界又渐渐被生态问题、能源问题、二氧化碳问题等等所捆挠。白炽灯耗电,大家可曾知道,它大概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能量才变成了光能,其它都是热能白白的被浪费掉了。 2。有问题就有研究与改造。 正是由于白炽灯的耗电太大,人们又以此为起点,想办法要用新的光源来替代白炽灯,节能灯就应运而生了。由于它相比而言便宜又好制作,所以就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目前已经开始逐步取代白炽灯了。同瓦数节能灯比白炽灯节能亮2。5倍以上。但是节能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我们知道,节能灯的两极也是普通的钨丝.钨丝通电发热后,能发射出电子.在灯管两侧加上比较高的电压,形成电场,这些电子就会在灯管里被加速,形成有一定速度和能量的电子流. 灯管是被抽成真空的,里面充有汞,就是我们称为的水银。在灯管通电发热的情况下,这些水银从液态蒸发就变成了气态.形成游离状态的汞原子。电子流中的电子以一定速度打在汞原子上,使汞原子受到激发,变成激发状态的电离子.称为发生了阶跃,激发状态的汞过了很短的时间就自发地回落到原来的状态,同时释放出紫外线光,紫外线光不能用来照明.于是我们在灯管的内壁涂了一些荧光物质,在紫外线光的轰击下,荧光物质受到激发以后,就能发出比较自然的光线, 可用于我们照明。 据查:一支管径为36毫米的粗管径荧光灯含汞量在25~45毫克,一支管径为26毫米的细管径荧光灯含汞量为20毫克,一支管径为10毫米的紧凑型荧光灯含汞量为10毫克。汞在常温下呈液态,是一种易流动的银白色液态金属。汞在荧光灯管里作为气体放电介质而存在,不但提高了灯的光效,而且丰富了光源的种类。所以目前的节能灯光源都含有汞。由于汞的沸点很低,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废弃的荧光灯管破碎后,立即向周围散发汞蒸气,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0~20毫克,国家规定的汞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每立方米0.01毫克。它还可以随着空气而流动.一旦进入人体的汞超过某一阈值,就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对身体的极大危害。汞进入人体后很难被排除。虽然,含汞照明灯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没有什么污染,污染主要是报废后电光源被随意丢弃,破裂造成汞扩散到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由于回收困难和回收价值太低,加之它还有许多的其它弊病,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淘汰它。 3。随着科技的进步,LED灯具从世博会开始将很快会登上光明世界。 既然上面提到的两种灯都存在不足,人们自然必然要寻找新的光源,世博上大面积登场的LED灯就是一种新的光源趋势。LED的登场当然也是物理学发现的结果。50 年前人们了解半导体材料可产生光线的基本知识,随后就有了应用用的开发。第一个商用二极管产生于 1960 年。 LED 是英文 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 LED 的抗震性能好。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 p-n 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 PN 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 PN 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 LED 。 当它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即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 LED 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 LED灯具具有我们所需要的多种特点和优点:1。节能. 白光LED的能耗仅为白炽灯的1/10,节能灯的1/4。 2。长寿. 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对普通家庭照明可谓一劳永逸。3。可以工作在高速状态.节能灯如果频繁的启动或关断灯丝就会发黑很快的坏掉。 4。固态封装,属于冷光源类型。所以它很方便运输和安装,可以被装置在任何微型和封闭的设备中,不怕振动,基本上用不着考虑散热。5,LED灯具技术正日新月异的在进步,它的发光效率正在取得惊人的突破,价格也在不断的降低。一个白光LED灯具进入家庭的时代正在迅速到来。6,环保,没有汞的有害物质。LED灯的组装部件可以非常容易的拆装,不用厂家回收都可以通过其它人回收。 显然,只要LED灯具的成本随led技术的不断提高而降低。节能灯及白炽灯必然会被LED灯具所取代。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照明节能及环保问题,已经在大力推行使用LED灯具了。特别是政府改造路灯项目首先就是LED路灯,就指明得用LED路灯可见LED灯具替代节能灯、白炽灯的势头,我们期待着LED灯走进千家万户时代这一天早日到来。
个人分类: 未分类|5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半导体照明信息网研究获重大突破
michael99 2010-5-17 15:57
中科院半导体照明信息网研究获重大突破 出自:京华时报 编辑:俞文杰 LED路灯、LED显示屏,LED作为一种节能照明设备已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但是你可知道,通过LED发出的光线可以连接宽带网络,这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已成为事实。记者昨天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对于半导体照明信息网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    灯下即可无线上网    一台笔记本电脑置于灯光的照射之下,没有网线连接,没有无线网卡,但流畅的网络视频仍在播放着这是昨天发生在中科院半导体所的半导体照明与信息化示范馆内的一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光电系统实验室的段靖远博士伸手一指,说它的奥秘就在于天花板上蓝色的LED照明灯。    他介绍,网络信号正是通过灯光传输给电脑的。通过这种方式,目前上网最大传输速率可以达到每秒2兆。    除了连接网络外,LED灯还能充当各种家用电器的指挥官。该所的陈雄斌博士介绍,目前他们已实现了对多种电器的开关和调节的控制。这两项技术也已分别在世博会的航空馆和沪上生态家馆进行了展示。    高速开关传输信息    LED灯是如何通过光线传输网络信号和控制信号呢?专家介绍,LED灯是新型的照明设备,与传统照明设备不同,它不仅省电,还可以通过高速的开关动作,发出调制过的信号,完成信息和指令的传输。    不停的开关动作会不会影响正常的照明使用呢?答案是否定的。科研人员介绍,每秒开关的速度可达200万次,肉眼根本无法感觉到。    克服航班上网难题    现在人们享受无线网络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在时刻担心它所产生的电磁波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而用环保的LED灯光上网却能彻底消除这一顾虑。没有电磁波就不会对周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飞机内无线上网难题也将得到解决,甚至在水下,一束照进来的LED灯光,就可以完成网络信号高速传输。    专家介绍,和目前的无线技术相比,LED灯光上网还只是一只潜力股。由于它特殊的信息传输方式,在未来能够达到每秒上G的接入速度。据了解,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都开始了关于LED无线通信技术的研发,这可能会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个人分类: 前沿科学|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OSRAM 与 PHILIPS在LED技术上的的交叉许可
yngcan 2010-4-11 00:54
Osram and Philips sign LED and OLED cross-license 28 Jan 2007 The two largest lighting companies have agreed to license each other's LED and OLED patents. Osram and Philips have signed a patent cross-license agreement that involves the mutual licensing of patents for inorganic and organic LEDs. In a very short press release, the companies said that the agreement relates to patents held by Philips, including its US-based subsidiary Lumileds, a power LED specialist, and to those held by Osram including its subsidiary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We expect this to put us in an even better position to use LED technology to serve the demands of the market, said Ruediger Mueller, president and CEO of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As expected from the world's two largest lighting manufacturers, Philips and Osram are major players in the LED market, and also deeply involved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LEDs for lighting applications. For more on the OLED lighting market, see the article in the forthcoming Jan/Feb 2007 issue of LEDs Magazine . The alliance marks the latest IP agreement between major manufacturers in the LED market. Back in 2002, Nichia signed licensing agreements with its major rivals Toyoda Gosei, Osram Opto, Lumileds and Cree. In February 2006, Osram and Avago signed a cross-licensing agreement, and in April of that year another agreement was signed between Toyoda Gosei and Lumileds. In addition, the white LED field has seen numerous patent disputes and licensing agreements, some of which are summarized in the diagram.
个人分类: 专利|58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阳能LED照明灯具的发展潜力和应用
chvacuum 2009-11-28 15:34
中心议题:   太阳能LED照明灯具的发展潜力和应用 解决方案:   太阳能照明的节能优势   太阳能照明的技术创新   太阳能照明灯具的推广应用   世界各国对能源供应安全的担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实现能源多样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替代能源。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以及《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实施,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截止2006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2亿千瓦,其中小水电约8000万千瓦,风电7.5万千瓦,地热发电1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700多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60%,生产能力接近200万千瓦。   太阳能照明的节能优势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照明用电将大幅度提高,绿色节能照明的研究应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太阳能LED照明灯具作为冷光源产品,具有性价比较高、绿色环保、安全可靠、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绿地照明、公路照明、广告灯箱照明、城市造型景观照明及家居照明系统,但太阳能LED照明灯具一次性投入较高是其发展的瓶颈。   目前,照明消耗约占整个电力消耗的20%左右,降低照明用电是节省能源的重要途径。为实现这一目标,业界已研究开发出多种节能照明器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距离绿色照明的要求还较远,开发和应用更高效、可靠、安全、耐用的新型光源势在必行。   到2006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总计为2亿吨标准煤(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生物质能),约占0.5个百分点,为201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0%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我国正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光伏发电的国内市场发展:一、启动送电到村工程;二、在特殊工程上运用光伏发电,如世博会、奥运会等;三、在沙漠地区建光伏电站;四、动员一些城市启动屋顶计划;五、研究制定提高光伏发电竞争力的电价政策(光伏产品90%的出口以及国内市场的缺失,都可能限制中国光伏产业的长远发展。一旦国外光伏产业政策有变或者为保护本国产业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中国近年来大量上马的光伏项目将面临困境)。   太阳能照明的技术创新   LED以低功耗、超常的使用寿命被广泛应用到信号指示、数码显示等弱电领域。然而,由于传统LED光源开光角小,点面积的亮度高,光的散射具有极强的方向性,光源易形成光点,光均匀度不好等因素,束缚了其在照明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传统太阳能照明灯具结构、智能控制器、反光灯角度的更新和技术改进,进行最佳倾斜角设计,使平头和圆头优势互补,从而使其发光更均匀、整体亮度更高、成本更低、更有利于应用推广。   平头LED的柱式和炬式组合光源结构,通过合理控制平头超高亮度白光LED安装倾斜角度,使LED组合光源所发出照明光的均匀度及照度得到大幅提升。该技术不但能使光效加强,而且组合光源耗能仅4W左右,所发出光的亮度可达20W节能灯或40W白炽灯的亮度,可以更有效利用太阳能。只需要12W太阳能电池的容量,12V/24Ah的蓄电池组就能够保证此种LED发光源在5个阴雨天持续有效工作,并且,使用寿命在10万个小时以上,为节能灯的10倍以上。   为路灯领域专门研制的组合发光源--十字型和矩形组合发光源,充分发挥平头LED开光角度大光均匀度好和圆头LED点面积亮度高的优点,使两者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光效,克服了平头LED点面积亮度不如圆头LED,而圆头LED光均匀度不如平头LED的缺点。   在控制器方面,利用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实现电能的最大化收集,在电能的储备完成后,蓄电池向发光源提供12V直流电源,使发光源产生6500K的白光。同时,通过精简智能控制器结构,使结构更加简单,故障率更低,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做好了技术准备。而且,通过检测太阳能电池输出和蓄电池电量,从而确定系统工作状态,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自动控制和智能管理。   太阳能照明灯具的推广应用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能源,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作为第四代新光源,在城市亮化美化、道路照明、庭院照明、室内照明以及其他各领域的照明和应用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尤其是在偏远无电地区,太阳能照明灯具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般人认为,节能灯可节能4/5是伟大的创举,但LED比节能灯还要节能1/4,这是固体光源伟大的革新。除此之外, LED 还具有光线质量高,基本上无辐射,可靠耐用,维护费用极为低廉等优势,属于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   超高亮LED的研制成功,大大地降低了太阳能灯具使用成本,使之达到或接近工频交流电照明系统初装的成本报价,并且具有保护环境、安装简便、操作安全、经济节能等优点。由于LED具有的光效率高,发热量低等优势,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照明领域,并呈现出取代传统照明光源的趋势。   在我国西部,非主干道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庭院灯渐成规模。随着太阳能灯具的大力发展,绿色照明必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部分内容摘自: 真空技术网 (http://www.chvacuum.com/)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微波CVD金刚石薄膜用作LED散热片的制备
jackiemwd 2009-5-16 09:26
微波 CVD 金刚石薄膜用作 LED 散热片的制备 满卫东 1 ,孙蕾 1 ,吴宇琼 2 ,谢鹏 1 ,余学超 1 ,汪建华 1 (1. 武汉工程大学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3 2.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武汉 430056 ) 摘要 由于金刚石具有室温下最高的热导率,因此用化学气相沉积( CVD )制备的金刚石膜是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理想的散热材料。本文利用微波等离子体 CVD 研究了不同沉积工艺下金刚石薄膜的生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拉曼光谱对得到的金刚石薄膜进行了表征,并将金刚石薄膜用作 LED 散热片的散热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硅衬底上沉积 20-30 μm 的 CVD 金刚石薄膜可以有效地降低 LED 的工作温度;在相同的制备成本下,提高薄膜的厚度(甲烷浓度 4 %)比提高薄膜的质量(甲烷浓度 2 %)更有利于提高 LED 的散热效果。本研究表明微波等离子体 CVD 制备的金刚石薄膜是大功率 LED 的理想散热衬底材料。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散热片; LED Microwave CVD diamond thin Film for LED heat spreader Man Weidong 1 , Sun Lei 1 , Wu Yuqiong 2 , Xie Peng 1 , Yu Xuechao 1 , WANG Jianhua 1 ( 1.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Plasma Chemistry Advanced Materials,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3 ) (2.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bei Wuhan 430056) Abstract Due to the highest thermal conductivity at room temperat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diamond film is an ideal heat spreader material for high power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In this paper, microwave plasma enhanced CVD diamond films were deposited and characterized with SEM and Raman spectrum. Effect of heat-spreading was tested on 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amond thin film with thickness of 20-30 μm , used as the heat spreader, can decrease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 LED, and under the same deposition cost,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diamond thin film (using 4%CH4), heat-spreading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amond thin film(using 2%CH4). All the works show that the diamond thin film deposited with microwave plasma CVD is a kind of ideal heat-spreader for high power LED. Key words microwave plasma ;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 diamond film ; heat-spreader ; LED 0 引言 发光二极管 (Light Emitting Diode, 简称 LED) 与传统的白炽灯相比具有驱动电压低、节能、高稳定度、响应时间短、不含有害的金属汞等优点。美国等国家对 LED 照明效益进行了预测,美国 55% 白炽灯及 55% 的日光灯将被 LED 取代,每年可节省 350 亿美元电费,减少 7.55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然而 , LED 的价格目前还比较昂贵,较之于白炽灯,几只 LED 的价格就可以与一只白炽灯的价格相当,而由于 LED 的发光功率较低,通常每组信号灯需由 300 ~ 500 只二极管构成。如果能低成本制备出高功率的 LED, 将有助于用 LED 取代传统的白炽灯或日光灯作为照明工具。在台湾地区首届 LED 照明展( LED Lighting Taiwan 2005 )中 ,新强光电( NeoPac Lighting )公司展出了新开发的超高功率( Ultra-High-Power )的 Single Packaged LED ,输出功率可达到 30 W ,号称是当时全球以 LED 作为亮点光源最亮的产品,如图 1 所示。而能完成如此高功率的点光源 LED 开发,与新强光电突破 LED 点光源的散热问题有相当大的关联。有关技术人员说: “ 点光源 LED 的温度极限在 120 ℃ ,而新强光电有能力控制其温度在 120 ℃ 以下,且产品寿命可达到 6 0,000 h 。 ” 可以看到,提高 LED 的散热能力是提高 LED 工作功率的关键。用什么材料能提高 LED 的散热能力呢?我们知道,金刚石具有在室温下最高的热导率 ,且是良好的绝缘体,因此金刚石膜是 LED 理想的散热材料。但目前商业上可以得到的金刚石散热片,其厚度往往有数百微米,如果用常用的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 MPCVD )制备,以 0.5 - 1.0 μm/h 的生长速度沉积一块厚度约为 600 μm 的金刚石膜,仅生长就需要超过 600 h ,且这样的金刚石厚膜表面非常粗糙,需要进行打磨,而金刚石具有极高的硬度和高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平整化金刚石膜表面也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加工 [ 6 ] 。如果用这样制备的金刚石膜用作 LED 的散热材料,昂贵的生产成本会制约 LED 大规模的使用。能否考虑用沉积时间较短、成本较低、表面粗糙度不高而可以免去平整化加工的金刚石薄膜用作 LED 散热材料呢?本文研究了不同沉积工艺下金刚石薄膜的生长,并将金刚石薄膜直接用作 LED 的散热片,并对散热效果进行了检测。 1 实验过程 将 Φ 25mm 2mm 的单晶硅作为生长金刚石薄膜的衬底材料,为了提高形核密度,先用 1.5μm 的金刚石研磨膏研磨 Si 片 10min ,然后分别用丙酮、甲醇超声清洗,晾干。置入自制的 5KW 微波等离子体金刚石膜沉积腔中沉积金刚石薄膜 。反应气体为氢气和甲烷,总气体流量为 200 sccm ( sccm: 标准立方厘米每分钟),基片温度通过调节基片台内的冷却水流量来控制,温度用红外测温仪通过真空腔体的观测窗测量得到。其它具体的沉积工艺及所得到的薄膜的数据列于表 1 中。 表 1 金刚石膜样品生长工艺参数及测得的膜的数据 Table 1 Growth conditions of CVD diamond films and growth rate of as-grown diamond films 样品编号 CH4 浓度 ( % ) 沉积气压 ( kPa ) 微波功率 ( W ) 沉积时间 ( h ) 沉积温度 ( ℃ ) 生长速率 (μm/h) A 系列 4.0 12.0 4000 10 850 3.3 B 系列 2.0 850 2.1 沉积得到的金刚石薄膜的表面形貌和质量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拉曼光谱( Raman )进行表征。金刚石薄膜的散热性能通过测量集成在其表面的 LED 的工作温度来进行衡量 : 将沉积有金刚石薄膜的 Si 片表面直接用来封装 LED 发热单元,然后进行测试,测试方法为给 LED 器件施加相同的电耗功率,然后记录不同时间 LED 器件表面的温度,以衡量金刚石膜散热层的散热效果。检测要求:器件表面温度在工作 5 分钟内不超过 100 ℃ 为合格。如果没有散热层,而直接将 LED 封装在 Si 片表面,温升很快超过 100 ℃ ,为不合格。测试结果见表 2 。 2 结果与讨论 图 2 显示了不同甲烷浓度下所制备的金刚石薄膜的表面形貌,从图 2(a) 可以看到,甲烷浓度为 4 %时,由于碳浓度较高, CVD 金刚石二次形核现象比较突出,金刚石晶粒尺寸较小,晶面不完整;降低甲烷浓度到 2 %,如图 2(b) 所示,二次形核现象明显减少了,晶面比较完整,晶粒尺寸也较大。说明碳源浓度的不同对 CVD 金刚石的生长影响很大。 结合前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保持其它工艺参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碳源的浓度,可以提高金刚石膜的生长速度,从而得到厚度较大的薄膜,但金刚石膜的质量会降低;反之,降低碳源的浓度,可以提高薄膜的纯度和质量,但得到的薄膜厚度较小。该结果与 Hung C.C. 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 。 根据样品 A 系列和 B 系列用作 LED 散热片的散热效果检测(表 2 )可以看到,样品 A 系列和样品 B 系列都能满足 LED 的散热要求。之所以在 Si 表面添加金刚石薄膜散热层后可以有效的提高 LED 的散热效果,其原因是如果没有金刚石薄膜作为散热层(见图 4a , 图中的箭头是热量流动方向及大小的示意图 ) 。 LED 的散热是通过其自身将热量传递到散热能力较差的介质如封装导热胶及硅基底 , 属于 “ 点散热 ” ; 而施加了金刚石薄膜作为散热层之后 , 利用金刚石膜的高热导率,可以将 LED 的热量迅速扩散进入整个金刚石膜中,然后通过整个金刚石膜进行热扩散到与之接触的介质当中 , 这样的散热属于 “ 面散热 ” , 因而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散热效果。因此,由于金刚石薄膜的存在,将工作中的 LED 器件的点散热变成了金刚石膜的面散热,因此提高了散热效率,从而降低了 LED 的工作温度。 虽然使用金刚石薄膜作为散热片后, LED 的散热效果都达到了合格要求,但是两种工艺得到的金刚石薄膜的散热效果是不同的,比较表 2 可以看到, A 系列的散热效果要好于 B 系列。 A 系列和 B 系列的沉积工艺是十分相似的,除了不同的 CH4 浓度外,其他沉积工艺都是一样的,由于碳源材料的成本在微波法制备 CVD 金刚石膜的过程中所占比例是十分小的,因此,在本研究中,可以说二者的制造成本是大致相当的,但由于碳源浓度不同导致所沉积的金刚石膜的纯度及膜的厚度不同: A 系列由于碳源浓度较高,因此所沉积金刚石膜中非金刚石碳含量较高,质量较低,但由于薄膜的生长速度较高,所以 A 系列的膜厚较大;而 B 系列的样品由于碳源浓度较低,因此其非金刚石碳含量较低,质量较高,但由于薄膜的生长速度较低,所以膜的厚度较小。一般来说, CVD 金刚石膜的生长质量和生长速度很难同时兼顾 [ 8 ] ,因此在相同的制备成本前提下,提高薄膜的质量与提高薄膜的生长速率二者到底哪一种对提高散热效率有更大的帮助呢?本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金刚石膜的生长速度对提高散热效果帮助更大。图 5 显示了在本研究中用金刚石薄膜作为 LED 散热层的各阶段样品的外形图。 3 结论 用微波 CVD 法制备的金刚石薄膜,不同的碳源浓度,对金刚石薄膜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将金刚石薄膜用作大功率 LED 的散热片,可以有效地降低 LED 的工作温度;在相同的制备成本下,提高金刚石薄膜的生长速度比提高金刚石薄膜的质量,能更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法制备的 CVD 金刚石薄膜是大功率 LED 理想的散热材料。 感谢广东省安富电子有限公司对 LED 散热效果的检测。 参考文献 [ 1 ] http://www.china-led.net/Html/zsjiangtang/jingjiang/2006-2/20/105000324_2.htm(2006) [ 2 ] http://projector.zol.com.cn/2005/0610/177151.shtm ( 2006 ) [ 3 ] May P W , Diamond thin films: a 21st-century material. Phil. Trans. R. Soc. Lond. A, 2000, 358:473. [ 4 ] Naseem H.A., Haque M.S., Khan M.A., et al. Thin Solid Films, 1997:308-309:141 [ 5 ] Ralchenko V., Sychov I., Vlasov I., et al. Quality of diamond wafers grown by microwave plasma CVD: effects of gas flow rate, Diamond Relat. Mater., 1999,8:189 [ 6 ] Malshe A.P., Park B.S., Brown W.D., et al. A review of techniques for polishing and planarizing chemically vapor-deposited (CVD) diamond films and substrates, Diam. Rel. Mater., 1999, 8:1198 [ 7 ] Man W.D., Wang J.H., Wang C.X., et al. Microwave CVD Diamond Thick Film Synthesis using CH4/H2/H2O Gas Mixtures, Plasma Science Technology, 2006, 8(3):329 [ 8 ] Hung C.C., Shih H.C.,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applied to microwave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diamond films, J. Crystal Growth, 2001, 233:723 附件为发表的原文 微波CVD金刚石薄膜用作LED散热片的制备 如果需要CVD金刚石膜设备,可以与我联系,可以根据要求进行配置,从而满足不同的科研,教学的要求。 热丝CVD或者各种功率大小的微波CVD均可以与我联系!喜欢CVD金刚石膜的朋友,可以看我博客中的其他文章。 我的工作QQ:1037445911 。 ------------------------------------- 欢迎看看我的其他的博客内容: 金刚石薄膜的性质、制备及应用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id=231983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一种制备金刚石膜的理想方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id=232233 微波CVD金刚石膜产品及应用分析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id=402659 关于(微波法)CVD金刚石膜产业化的看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id=402561 Carnegie-Made Diamonds on Exhibit(CVD金刚石产品展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id=386101 国外先进的微波等离子体CVD制备金刚石膜设备介绍(Diamond)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id=384330 微波等离子体CVD制备金刚石膜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id=384313 Synthetic Diamonds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id=351296 微波等离子体同质外延修复金刚石的研究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id=232229 微波CVD金刚石薄膜用作LED散热片的制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id=232213 提高金刚石薄膜与硬质合金基底之间附着力工艺的研究进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id=231988 CVD金刚石膜简介(CVD diamond introduction) http://hi.baidu.com/ 金刚石薄膜 /blog/item/87459ccfe6da692cb600c8b4.html 热丝 CVD 制备金刚石膜介绍( HFCVD system for diamond deposition) http://hi.baidu.com/ 金刚石薄膜 /blog/item/1cc9591769b61a0d962b433c.html CVD金刚石膜图片(CVD diamond pictures) http://hi.baidu.com/ 金刚石薄膜 /blog/item/b6b60f19b9506ba14aedbc95.html Big breakthrough in Synthetic Diamond technology for Apollo(CVD钻石生产的大突破) http://hi.baidu.com/ 金刚石薄膜 /blog/item/defd1123a47f90e6d6cae25c.html 牛粪就可做钻石 http://hi.baidu.com/ 金刚石薄膜 /blog/item/d5ffc6c3f87f0920e5dd3b87.html Artificial diamonds - now available in extra large(人造大钻石) http://hi.baidu.com/ 金刚石薄膜 /blog/item/9b963f0139e3b692e950cdb2.html CVD single-crystal diamond growth(单晶钻石的制备) http://hi.baidu.com/ 金刚石薄膜 /blog/item/6838d0ef29a406eeb3fb95eb.html 国外微波法制备金刚石膜设备介绍(microwave plasma CVD diamond system introduction)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view=mefrom=spacepage=2 MPCVD法在基片边缘生长大颗粒金刚石的研究 http://hi.baidu.com/ 金刚石薄膜 /blog/item/379e83546858b8d1b645ae6c.html 不同衬底材料上外延CVD金刚石的研究 http://hi.baidu.com/ 金刚石薄膜 /blog/item/c979ae7e690c541d28388a8e.html Boron doped diamond electrode for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http://hi.baidu.com/ 金刚石薄膜 /blog/item/c2fb1def86c2683c2cf534c7.html 等离子体技术——一种处理废弃物的理想方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7140do=blogid=259594
个人分类: 未分类|7916 次阅读|1 个评论
避免招引昆虫的LED灯具设计
hurrylai 2008-9-20 16:33
「飞蛾扑火」,是因為许多趋光性,在夜晚常可看到路灯周围,有许多昆虫在附近群聚飞舞,其实这些聚集的昆虫,是因為受到光线中的特定波长吸引,所以不由自主的往灯源方向聚集。 透过昆虫这种习性,即可製作出「捕蚊灯」这类商品,选用蚊子最喜爱、最无法自主的诱「虫」波长,製作特製灯管,诱使蚊子、飞蝇接近,进而利用各种方式捕杀。 然而,另1种反向思考应用,则是如何使室内照明设备,不易成為昆虫的群聚处?根据研究200~410nm的波长光线,对于昆虫是最敏感的,如果產生的光源可以儘可能避开此区段波长,以此目标设计的灯具,就可以达到不易招致或吸引昆虫的另类效果。 松下电工(National)新开发1款不易招虫的LED照明灯具,共区分居家常用的白色和黄色2种类型,因LED可控制光的输出波长区段,松下电工在產製过程刻意避开容易招虫的波长光区段,透过实验证明,新灯具的诱虫指数,可降至仅有传统水银萤光灯的1/3。 至于新灯具的发光效率,光通量方面,白色型号為970lm、黄色型号為800lm,LED寿命為4万小时,外形尺寸為360mm 263mm 67mm,每组灯具已配置27颗LED。 图说:由于昆虫对光的感应与人类截然不同,人类看似相同的发光源,在昆虫眼裡却具致命吸引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