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气象数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MUSIC接口下载气象和降水数据(python3)
yczhu171018 2020-6-8 17:25
可以实现指定时间段内的气温和降水数据的下载和写入 代码运行条件:1.气象部门内网;2.MUSIC接口需要开通API权限(用户名和密码) #-*-coding:utf-8-*- Modifiedin2020年6月3日2 该代码用于下载全国2018年的气象数据,要素主要包括: 1.每小时的降水; 2.每小时的温度; @author:朱永超 #导入库文件 importsuds fromdatetimeimporttimedelta fromdatetimeimportdatetime importos #定义开始和结束时间 onedate=timedelta(days=1)#定义1天时间 datetime_sta=datetime(2019,1,1,0,0,0)#开始的时间 datetime_end=datetime(2020,1,1,0,0,0)#结束的时间 time1=datetime_sta cwd=os.getcwd() ifnotos.path.exists(cwd+'\\progress.ini'): withopen('progress.ini','w+',newline='')asf1: f1.write(datetime_sta.strftime('%Y%m%d%H%M%S')) #time1为当前时间 time1=datetime_sta else: withopen('progress.ini','r+',newline='')asf1: timeread=datetime.strptime(f1.read(),'%Y%m%d%H%M%S') iftimereadtime1: time1=timeread #MUSIC接口的webservices wsdl=http://10.20.76.55/cimiss-web/services/ws?wsdl #2.调用接口 client=suds.client.Client(wsdl) #最大尝试下载次数 tryMax=0; #下载数据 whileTrue: #定义搜索数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time1_str1=time1.strftime('%Y%m%d%H%M%S') time1_str2=(time1+onedate).strftime('%Y%m%d%H%M%S') #搜索数据的参数parameters params='userId=username\\ pwd=password\\ interfaceId=getSurfEleByTimeRange\\ dataCode=SURF_CHN_MUL_HOR_N\\ elements=Station_ID_C,Province,Lat,Lon,Year,Mon,Day,Hour,PRE_1h,TEM\\ timeRange=['+time1_str1+','+time1_str2+')\\ orderby=Station_ID_C:ASC\\ dataFormat=csv' #连接服务器,下载数据 try: result=client.service.callAPI_to_serializedStr(params) tryMax=0#resettryMaxvalue except: print('下载数据错误,第'+str(tryMax)+1+'尝试!') iftryMax10: tryMax=tryMax+1 continue else: print('已超过最大尝试次数,程序结束!') break withopen('./2018气象数据/降水和温度数据_,'+time1.strftime('%Y%m%d')+'.csv','w+',newline='')asw: w.write(result) print('已完成'+time1.strftime('%Y%m%d')+'数据的下载和写入') time1=time1+onedate#时间增加一天 withopen('progress.ini','w+',newline='')asf2: f2.write(time1.strftime('%Y%m%d%H%M%S')) #如果时间大于2018年,则跳出循环 iftime1=datetime_end: break
个人分类: 程序代码|3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数据特殊值含义30XXX,31XXX,32XXX
cyjhero 2016-5-8 11:30
气象数据网上的数据经常看到32766或者-32766,不知道什么意思,这篇文章很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7238-597365.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赵丽莉博客
1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5-07-31 查找澳洲气象数据(T0-P0-WVC)
yangna800522 2015-7-31 19:18
第一次发帖。 本博客用来记录每天工作中的新发现。 Australian Government, Bereau of Meteorology http://www.bom.gov.au/index.php 'Our services', click 'Climate and Past Weather' http://www.bom.gov.au/climate/ (on the left) click 'Data services', then 'Weather Station Directory' http://www.bom.gov.au/climate/data/stations/ Then do as the instructions step by step. 只是记录一下过程,待试验后再更新。
个人分类: 数据|238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气象数据鸿沟逼近美国
chenhuansheng 2013-3-4 23:24
这里的“数据鸿沟”指的是数据数据供应与数据需求之间的不对等。主要是因为卫星的服务期限限制以及后续卫星未能及时发射运行,导致存在数据断代。 “数字地球”的相关论述中也会设计这个词。一般而言,数字地球战略中的鸿沟意在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数据、技术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数字地球战略的一个内容就是要增进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共享促进共赢。当然也有人指出数字地球可能扩大数据鸿沟。 ~~~~~~~~~~~~~~~~~~~~` 气象数据鸿沟逼近美国 或于未来17到53个月内发生 ■本报见习记者 张冬冬 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越来越对收集临界天气资料的卫星面临数据鸿沟感到焦虑。 一周前,作为国会监督机构的美国审计总署(GAO),将数据鸿沟列为了值得特别关注的“高风险”议题。其实在上个月,一些立法委员已经悄悄地预先拨款1.11亿美元,作为对受去年秋天桑迪飓风重创地区的500亿美元补助基金的一部分,从而试图缩小这一数据鸿沟。 这一系列的举动日益凸显出临界天气预报数据“存在鸿沟,并且很严重”,GAO的分析家David Powner称。有报告估计数据断层会存在17到53个月,并且在最坏情况下将于2014年底开始。“我们担心了很多年。”他说,“现在它真的要发生了。” 美国的极地轨道卫星系统提供大部分用于预测未来3到10天天气的数据,但对该系统20年的不断完善如今却产生了这样的数据鸿沟。这些卫星上承载着测量诸如云量和大气湿度水平等数据的设备,它们在距离地球表面870千米的位置上以每天14圈的周期绕极地运行。该轨道可以使观测者每天“看到”地球整个表层两次。预测人员通过4个主要极地卫星——3个美国的和1个欧洲的——进行计算,意味着其数据的每次更新时间不会超过6小时。 历史上有两个机构——美国国防部和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协助下运行管理该国的卫星。然而,1994年,白宫官员通过设立一个建造和运行新卫星的独立项目来试图减少重复工作并降低花费。由于多年的管理不善、技术及超支问题,该项目于2010年破产。 如今,大部分的职责都落到了NOAA身上。该机构斥资129亿美元,建立了包括3颗主要卫星在内的联合极地卫星系统(JPSS)。第一颗卫星——以开拓性的气象学家Verner Suomi命名,他于1995年去世——在2011年发射,并预计会持续工作到2016年末。但是,Suomi卫星的继任者JPSS-1,预计在2018年初才可以完全运行。分析家表示,这会导致17个月的断层,或者更长——如果Suomi提前罢工或者JPSS-1延迟运行。 GAO警告称,Suomi每天下午会运行至赤道上空,数据的缺失会导致能够威胁人类生存的诸如飓风等极端天气的“预报精确度和及时度降低”。一些科学家相信,Suomi每天下午的数据,在预测去年秋天桑迪飓风不寻常的路径以及2010年重创美国东部的Snowmageddon暴风雪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NOAA在过去几个月中努力制定解决策略,其官员称,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弥补数据鸿沟。比如,该机构开设了一个网站,收到了来自公众的100多个想法。这些想法包括延长现行轨道上设施的运行时间,在相对便宜的平台上运行诸如热气球、飞机或微卫星等临时感应器,以及从外国政府购买替代数据。NOAA已与欧洲有着数据共享协议,不过官员称,扩大合作领域需要新的外交和国家安全协议,以及地面站点和软件的技术变化。 尽管NOAA还没有宣布为弥补数据鸿沟而设立的计划及其花费,但其在1月底接受了桑迪救援法案中的1.11亿美元来建立一个“数据鸿沟缓解救援基金”。立法委员并没有指明NOAA应如何使用这笔资金,然而过去的管理问题导致了人们对“花冤枉钱的担忧”,华盛顿非营利科学团体海洋领导联合会的副会长Kevin Wheeler如是说。 2月7日,该联合会和大气研究大学联盟向NOAA和国会议员写信,建议国家科学院“或其他外部的监督机构”帮助NOAA发展一项可能的计划。这两个团体同时督促其对COSMIC-2的支持。COSMIC-2是美国和中国台湾的联合项目,计划发射12颗小型卫星,利用GPS信号来收集大气数据。 GAO警告,NOAA可能面临其他的数据鸿沟。两颗军事卫星原计划将在未来几年取代现行的极地卫星,但是这两颗卫星是20世纪90年代制造的,可能不会运行太长时间。欧洲在取代其航天器方面也面临挑战。这些问题会导致凌晨和上午的天气数据出现漏洞。 GAO称,2015年,NOAA可能经历在美国上空固定位置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的长达1年的数据鸿沟。NOAA一般同时运行3颗这样的卫星,2颗处于工作状态,1颗备用。然而,若1颗工作的卫星出现故障,任何1次发射延迟都意味着1颗备用的卫星并不够用,这样的事情自2008年以来发生过2次。 图片来源:NOAA 《中国科学报》 (2013-02-26 第3版 国际)
1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2012年6月23日地面气象数据
热度 1 Talky 2012-6-24 23:28
有博文说北京6月19日,23日出现较严重灰霾(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13462-585151.html ),恰好跟踪了几天气象数据,提供参考。 气象数据来自国家气象局: http://www.weather.com.cn/html/weather/101010100.shtml 图中可见: (1)6月23日相对湿度相当高,保持在72%到92%之间;(注意纵坐标不一致) (2)6月23日白天没有降水记录,到深夜23~24点有小雨; (3)风速基本在2级,风向主要是东风。
个人分类: 灰霾|4385 次阅读|2 个评论
只好割爱
jlpemail 2011-3-26 23:03
上文提到的数据,目前无法全部采用。只好割爱,300天的数据采用了17天的。 采用的依然有4万多条。覆盖的时间段大大缩短了,没有办法。 尝试写了投稿信,需要找人把关。
个人分类: 卫星与激光|2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气象数据的引用,不能以偏概全
zhangxw 2010-10-25 21:17
气象数据的引用,不能以偏概全 张学文,2010,10,25 现在人们都谈全球气候变暖,但是,什么是全球气候 ? 那些数据有资格代表全球气候? 是有 200 多年连续资料的几个欧洲气象站,是有数十年资料的北半球气象站的资料? 最近又知道有人议论北半球的风速,可什么是北半球的大气风速? 我逐步知道很多文章所谓的气候变暖,其实是指世界各地的地面气象站的温度在上升。而不是全层大气温度在上升。所谓地面温度,其实也主要是根据陆地气象站的资料(海洋资料很少),而这些陆地气象站又以大城市的资料年代最长,便于进行长时间的分析。 所以,第一,这些资料仅是距离地面 2 米处的百叶箱的温度,它仅是大气最下层的局部地域的情况,第二,大城市的发展会带来城市的热岛效应等等,而这个效应每个城市又不相同。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就对全球大气或者气候做论断显然以偏概全。 论及大气的风速,问题也是类似。 我们砍伐森林,使地面风速加大,我们种玉米使暖季的地面风减小,我们搞大城市,树立了很多水泥柱,又使城市近地面的风速变小 可地面的风仅是大气总情况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 我们在熵气象学研究中就明确指出,应当用全球的全层大气的温度(风速)对大气密度的平均值代表整个大气温度(风速)等等的平均值。 气象学里写满了各式各样的公式,可对于如何计算获得的温度才有资格代表整个大气,这种并不太深的问题,却很马虎。 气象数据的引用,不能以偏概全。
个人分类: 气象|391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