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征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答、谢雷钧涛先生、印大中先生
人为峰 2009-10-27 11:03
十分感谢网友们对本博客的支持,特别是雷钧涛先生、印大中先生。由于本人的懒惰和力不从心,未能及时回复各位,为此向各位致歉。 印先生为我们提供很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对我们的下一步研究很有指导价值。科学网上的这种评论与讨论应该是科学网上的主要活动之一。 在向各位表示感谢的同时,对应先生所提的问题作答如下,不妥之处还请印先生和其他网友指正。 1)您的反射光会因采用的光源不同而不同 我们特别注意光源的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归一化反射光谱,即测量光源的光谱和反射光谱的比值并归一化,参见拙文: 基于光谱的中医舌色客观化方法初探,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Vol.2 9 ( 3 ) : 707-710 。 2)散射光去除会是很大的麻烦 目前仅仅测量反射光,舌面的反射光只能是散射光,这正是我们需要测量的光。(不知我们是否准确理解印先生的问题?) 3)结构色信息会与前两者打架 目前仅仅测量舌面的反射光谱,在以后的研究中将采用超谱图(高谱图)和透射(吸收)光谱,超谱图将有助于区别结构色和成分色,透射光谱将有助于区别舌面与舌体的成分信息。当然,更遥远的未来还将采用更多的手段获取舌部的更多的信息,这也是系统、本质、全面获取信息以便找到中医征候与生理、生化、机能指标对应关系的思路。 顺便提一下:我们在有关研究中有两个重大的进展: a. 对十几种血液成分的无创检测达到了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5%的精度。 b. 若干种疾病在光谱上有明显的特征,数百例样本的分析正确率达到90%左右。 4)其它背景光源会干扰检测 两个措施:a. 主动照射光足够强,从而提高信噪比; b. 尽量屏蔽外界杂散光。 6)色强与检测器响应的线性范围不会很宽(很快就会不符合朗勃-比尔定律) 课题的目标是有限的:只要对1~2种中医证侯找到其客观化指标。不可能采用单一方法测量所有的人体成分,也不会仅仅限于光谱方法去确定中医征候的度量。 5)口腔杂物,微生物的干扰会因人而异 口腔杂物和微生物既可能是干扰,也可能是信号。只要不是烂菜叶盖在舌面上。有待深入、全面地研究来解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41 次阅读|4 个评论
向既定的目标前进!--课题组《基于高谱图的中医舌诊客观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人为峰 2009-9-30 15:28
本项目作为中医科学探索的战略方向中征候客观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必将有力地促进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按照既定方向艰苦探索,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去继承祖先的宝贵遗产。 申请书摘要: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地判断。虽然有很多学者采用独立的舌色或图像方式力图实现舌诊征候的客观化,但由于在原理上仅保留了 色 的信息而丢失大量光谱的信息,方法上背离了中医 整体观与辨证 的思想原则,拘泥于单个、局部的信息,至今不能得到临床上的普遍认可。课题组长期从事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在光谱检测与分析和中医教学与临床上具有丰富经验,充分发挥高谱图所特有同时具备光谱与图像信息,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生理、生化和病机的优势,应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课题组已开发的仪器采集大量中、西医临床体征指标,结合有经验中医的辨证,利用支持向量机等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发挥其揭示巨量数据中隐藏和非线性关系的能力,解决在信息表达形式多样,信息不充分、不完整的困难,研究中医征候与度量化临床体征指标的关系,提取出中医舌诊征候高谱图的度量化临床指标,为中医征候诊断度量化找到突破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08 次阅读|2 个评论
参加《中国·天津第六届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国际针灸学术交流会》
人为峰 2008-11-8 20:15
大会报告(2008.11.6上午) 主持《中医基础交流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医征候度量中的一个重要思路
人为峰 2008-9-21 21:10
中医征候的客观化、数字化或所谓的科学化提出了很长的时间,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几乎没有任何成果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也没有多少成果得到公认,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研究思路有问题: 1. 过高地估计现有科技的水平和能力,也过高地估计了现有研究的成果和水平。 2. 过于简单、直接地用所谓的科技手段去模仿中医或西医。前者如舌色的测量,忘记了诊断的真正目的是找到疾病或人体失调的内在原因或机理;后者是试图为中医征候找到一个单独的生理或生化的指标,忘记了中医需要系统、全面地辨证。 因此,需要我们客观、冷静并有持久战的思想来对待中医的科学探索。在对征候的度量(本人以前已有些拙文涉及该方面的探讨)方面,需要在一下几个层面去探讨: 1. 新指标(包括已有的成果)在表象上与现有中医师的观察征候相关(相兼容或包容)。 2. 新指标(包括已有的成果)能够部分在生理、生化指标上与现有中医师的观察征候相关。 3. 在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的海量数据中挖掘中若干(数个或十数个、或几十个)生理、生化指标来表征中医的征候。 前两个层面已有不少的研究者开展研究。最后一个层面(第3条)是十分重要的:(1)不能是单一指标;(2)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3)既需要遵循中医本质上的哲学观:全面、系统的看待人体及其疾患,又要复合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指标(征候)进行度量。 随手纪录这段时间的一些思索以及与研究生的讨论心得,既作为备忘,也希望得到仁人志士们的指教,还能让网友们别误解我忘记的管理自己的博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51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