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两栖动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两栖动物神秘大灭绝与验孕之间的联系
beckzl 2020-4-1 19:26
从1993年开始,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两栖类动物莫名大量死亡的怪异现象。其实自从人类成为地球霸主,每时每刻都有物种面临灭绝,可这次的两栖类大危机却非常离奇。不同于那些受到人类直接压迫的物种,两栖动物的大量死亡主要发生在远离人类的原始森林或自然保护区里,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澳大利亚地区形势最为严峻。 研究者用“死蛙地毯”来形容这种神秘死亡,图 MATTHEW FISHER 生物学家从各地收集了两栖动物的尸体,进行了寄生虫学、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的检查,都没有发现明显的病原。仅仅在样本新鲜皮肤涂片和表皮组织中发现了一种名为壶菌的真菌孢子。正是这种壶菌掀起了两栖动物界的腥风血雨,澳大利亚昆士兰无人居住的高海拔雨林,有14种雨林蛙类遭到毁灭性打击,有的已经完全灭绝。在全世界范围内,40%以上的两栖类动物因壶菌处于灭绝的危险中……​ 就像我们今天执着于寻找传染病的零号病人一样,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壶菌最早出现在1930年代南非爪蟾的样本中,而当年爪蟾正是风靡全球的验孕工具蛙。 而这场两栖动物的神秘灭绝就与人类的验孕技术有关系。 作为一位跟得上社会发展步伐的现代人,看到“验孕”二字一定会毫无违和地接上一个“棒”字,或者直接联想到验尿。 惊魂“两道杠” 可能很少人会关注验孕手段的发展,毕竟,首先你需要一个对象。对中国人而言,古代的验孕技术在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中都有描述,大夫会通过号脉和观察害喜、停经等来判断是否怀孕。不过在世界范围内,更主流的还就是验尿派,或许是因为古人认为尿液和新生儿貌似都从一个地方出来,误打误撞找对了方向。 3500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经摸索出了一种较为成熟的验孕方法——尿麦子。可能怀孕的女性被要求把尿排入一袋小麦和一袋大麦中,几天后如果小麦发芽则认为怀的是女孩,如果大麦发芽则认为怀的是男孩,如果大麦小麦都没有发芽,一律算是诈和。 按照常理这种玄学方法除了糟蹋粮食之外应该没有任何实际用处,然而它不仅流传了下来,而且从希腊罗马一路传入欧洲,在一本1699年的德国民俗书籍中还有记载。 记录了早期妊娠测试和眼科疾病的古埃及莎草纸文献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验孕方法还并非玄学, 1963年有研究复原了这种方法,发现男性或非怀孕女性的尿液可以抑制谷物的发芽,而孕妇的尿液确实能让大麦或者小麦发芽,成功率可以达到70%。只不过通过大麦小麦来判断胎儿性别的确胡扯。 古埃及或许误打误撞发展出了相对靠谱的方法,但欧洲原生的验孕技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中世纪的时候,欧洲还发展出专门的观尿的职业,人称“小便先知”,和后来出现的“茶叶占卜”有些类似,感觉就像在……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想象、凭空捏造…… 还有一种更重口味的方法,把布条浸在疑似怀孕者的尿液中,晾干后点燃,如果燃烧产生的气味能让女人感到恶心,就证明已经怀孕,着实臭气熏天。 “小便先知”专用色环 总之,在东方世界以外,验孕总是和验尿密不可分的,就算在现代科学取代了玄学,尿液仍然是最有价值的样本。1920年代,大名鼎鼎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被发现,这是一种受精卵在着床后由胎盘产生的促激素,在孕妇的血液和尿液中含量很高,因此尿液或者血液中的hCG含量就能作为判断怀孕的可靠指标。 一开始科学家并没有找到方便的检测手段,伯恩哈德·桑德克(Zondek)和塞尔马·阿什海姆(Aschheim)两位科学家率先把孕妇的尿液注射进未发育的雌性小鼠体内,发现数日之后小鼠的卵巢在hCG的作用下发生了改变,于是一种全新的动物验孕方法诞生,史称“A-Z验孕法”。 “A-Z验孕法”以高达98%的阳性准确率彻底击垮了那些牛鬼蛇神的验孕方法,只是苦了各类实验动物,早期的测试每为一位妇女检测,就有5只少女小鼠香消玉损。后来经过迭代,少女小鼠换成了成年母兔,用量仍然非常大,一家普通的妊娠诊所一年就要杀死6000只兔子。 如今不再需要兔子验孕,但实验用兔的需求有增无减 这种验孕方法在当时以傲视群雄的准确率称霸市场,以至于妇女流行用“兔子死了”来委婉表达怀孕。实际上不管怀孕与否,兔子都会死,因为需要解剖观察其卵巢的变化,也正是这个弊端没有让这种方法走得更远,即将登场的主角非洲爪蟾马上就要雄霸天下了。 英国动物学家霍格本很早就盯上了爪蟾。在把目光放在验孕之前,他就因为旅居南非的原因,常常选择用非洲南部随处可见的爪蟾进行动物实验。1930年的时候,霍格本给非洲爪蟾注射了牛脑垂体的提取物,结果意外发现爪蟾异常地排卵了。 非洲爪蟾前肢无蹼,故称爪蟾 虽然和之前小鼠和兔子验孕的原理相似,但霍格本的发现价值在于证明了哺乳动物的激素同样可以作用于两栖动物,并且它们受到hCG作用后发生的产卵反应更容易观测。 于是霍格本在自己的学术报告中简单提及了这种设想,便带着一批非洲爪蟾回到了英国研究切实可行的验孕方法。经过多次实验,霍格本发现自然状态下非洲爪蟾只会在交配后产卵,没有其他自发产卵的现象,将怀孕女性的新鲜尿液注射到爪蟾皮下,6-12小时后便会刺激其产卵,准确率非常高。 非洲爪蟾在人工环境下排卵 通过排卵来判断是否怀孕不需要杀死爪蟾,可以重复利用多次,而且非洲爪蟾非常容易捕捉,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寿命可以达到10年以上。出于以上种种原因,非洲爪蟾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新一代的怀孕检测工具。 从1930年代末到1960年代,有成千上万只非洲爪蟾为人类的计生问题做出了伟大的牺牲,在排卵和准备排卵的死循环中迷失了自我,是更先进的hCG化学检测手段拯救了它们。利用hCG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更便捷的验孕方法。 首先将hCG附着在绵羊血细胞的表面,再利用动物生产hCG的抗体,把这两种物质与尿液混合等待变化,如果尿液中含有大量的hCG,那么hCG抗体便会优先与其结合,肉眼观察绵羊续页不会发生改变,反之,如果尿液中hCG含量很低,那么抗体则会与绵羊血细胞表面的hCG结合,可以观察到血液凝结的现象。 这种方法实际上非常复杂,有10个步骤,还需要将试管隔绝震动静置2小时,用现在的标准来看算是“反人类设计”,但却是第一种能不依赖医生和实验室,而在家就能操作的科学验孕方法。再之后,验孕试纸、验孕卡、验孕棒,虽然原理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一种比一种方便可靠,今天市面上常见的验孕棒甚至只需要两步:对着尿,等1分钟后读结果。 验孕技术发展历程 现代验孕技术让人类的繁衍有了更多的选择,却让两栖动物的繁衍举步维艰。 其实,新技术并没有真的拯救非洲爪蟾。因为在验孕上的广泛使用,爪蟾顺势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脊椎模式动物。大量野生爪蟾被捕捉,从非洲南部贩卖到世界各地。 科学家追踪导致两栖动物大量死亡的壶菌,最早的样本就来自1930年代被捕捉贩卖的非洲爪蟾。换句话说,正是人类对非洲爪蟾的全球贸易导致了壶菌的传播。那么为什么1930年代就爪蟾就已经携带的壶菌,要等到足足半个世纪后才被发现和重视呢? 其实这就是一个类似天花与印第安人的故事。非洲爪蟾是壶菌的自然宿主,因为与壶菌长期生活,具备一定的抵抗力,壶菌只能附着在爪蟾表皮的最外层完成它的整个繁殖过程,并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被壶菌感染的皮肤组织,孢子囊清晰可见 而对于非洲大陆以外,对壶菌不具备天然抵抗力的两栖动物,壶菌的杀伤力骤然增大,它不仅仅附着在最外层的表皮,还可以通过扩散至更深层的皮肤组织,并迅速长出孢子囊,随宿主上皮细胞分化脱落迁移至表层释放新的游离孢子。 表皮松散脱落是壶菌感染的一个典型症状 目前的研究认为,壶菌感染后破坏了两栖动物皮肤调节电解质平衡的能力,导致体内血钾血钠浓度大幅度下降,进而影响供血系统,最终导致心脏骤停。有研究指出,壶菌至少可以感染695种两栖动物,包括蛙类、蟾蜍、蝾螈。 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也有些为时已晚。2004年到2008年巴拿马一处野外观察站点统计有41%的当地两栖动物因为壶菌而消失了。2009年到2012年,壶菌杀死了99%的荷兰火蝾螈。 更残酷的是我们目前除了严加管控两栖动物的跨境贸易之外并没有其他办法,因为对壶菌的研究还算不上深入,也没有针对野生品种的可行治疗方法。两栖类还要面对大量人类化工残留污染等问题,显然,两栖类的至暗时刻到来了。 悲伤到失去脖子,黑雨蛙(Breviceps fuscus)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经过壶菌的大清洗之后,种群中少数带有抵抗力的个体存活了下来,继续为它们伟大的生存繁衍鞠躬尽瘁。 在人与蛙的这场百年羁绊里,人类通过验孕技术解放了繁衍的自由,可背后的蛙却被剥夺了生的权利,这就像是一场无声的掠夺战争。 Michael Greshko. Ground Zero of Amphibian'Apocalypse' Finally Found. National Geographic, MAY 10, 2018. Jason Daley. Egyptian Papyrus Reveals ThisOld Wives’ Tale Is Very Old Indeed. SMITHSONIANMAG, AUGUST 20, 2018. Kelsey Tyssowski. Pee is for Pregnant: Thehistory and science of urine-based pregnancy tests. Harvard University Blog, AUGUST 31, 2018. Cari Romm. Before There Were Home PregnancyTests. The Atlantic. JUNE 17, 2015. Richard Black. Pregnancy test link to frogfall. Environment Correspondent, BBC News website, Washington DC, 18 September2005. Van Rooij, P., Martel, A., Haesebrouck, F.et al. Amphibian chytridiomycosis: a review with focus on fungus-hostinteractions. Vet Res 46, 137 (2015). Grogan, L.F., Skerratt, L.F., Berger, L. etal. Chytridiomycosis causes catastrophic organism-wide metabolic dysregulationincluding profound failure of cellular energy pathways. Sci Rep 8, 8188 (2018). 刘霞. 壶菌病出没,“听取蛙声一片”或成绝唱.科技日报, 2019年4月4日. ED YONG. 验孕棒发明前,有没有中招看“蛤蟆” . 科技日报,2017-05-19(005). 于业辉,张守纯,赵玉军,石娇,于立辉,吕秋凤.壶菌病与两栖动物的种群衰退 .动物学杂志,2006(03):118-122.
4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每日翻译20190410
Bearjazz 2019-4-10 20:55
# 编者信息 熊荣川 明湖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Amphibians are widespread on many archipelagos, for instance on the Philippines and in the Sunda, Caribbean and Pacific regions. Some of these landmasses were probably below sea-level in the past, and their overseas colonization following emergence has been hypothesized (Hedges et al. 1992; Hedges 1999). However, all of these islands are made up at least partly by continental fragments for which past land connections cannot be excluded (Heaney 1985; Whitmore 1987; Crother Guyer 1996). Geological data are seldom sufficiently definitive to ascertain the full submersion of a landmass, and small emerging remains would be sufficent to harbour relict amphibian populations. 两栖动物广泛分布在许多群岛上,例如菲律宾和巽他、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其中一些陆地在过去可能低于海平面,并且它们在出现后的海外殖民已经被假设( Hedges et al. 1992; Hedges 1999 )。然而,所有这些岛屿至少部分由大陆碎片组成,不能排除过去与大陆连接的可能( Heaney 1985; Whitmore 1987; Crother Guyer 1996 )。地质数据少有足以确定陆地完全淹没的情况,而因海面上升导致新出现的“孤岛”足以容纳残留下来的两栖动物种群。 Vences, M., D. R. Vieites, F. Glaw, H. Brinkmann, J. Kosuch, M. Veith, A. Meyer (2003). Multiple Overseas Dispersal in Amphibians.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 270(1532): 2435-2442.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1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每日翻译20190409
Bearjazz 2019-4-9 07:30
# 编者信息 熊荣川 明湖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Amphibians are a key group in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because they are often thought to be unable to disperse over saltwater barriers (Duellman Trueb 1986; Meirte 1999; Bossuyt Milinkovitch 2001; Inger Voris 2001; Brown Guttman 2002). They are well known to be extremely sensitive to osmotic stress and do not survive in salt water, although some species of frogs tolerate or partially inhabit brackish water (Balinsky 1981). Therefore, amphibians are considered to be excellent models for vicariance scenarios as explanation for general biogeographic patterns, and major biogeographic hypotheses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occurrence of endemic amphibians on islands or continents (Duellman Trueb 1986; Richards Moore 1996; Worthy et al. 1999; Bossuyt Milinkovitch 2001; Brown Guttman 2002). One important argument for such interpretations, ever since Darwin (1859), has been that heretoforth no endemic amphibians were known from oceanic islands. By contrast, reptiles are present on many islands and some are known to be excellent over-water dispersers (Censky et al. 1998; Arnold 2000; Schoener et al. 2001). 两栖动物是历史生物地理学中的一个关键类群,因为它们通常被认为无法跨越海水屏障扩散( Duellman Trueb 1986; Meirte 1999; Bossuyt Milinkovitch 2001; Inger Voris 2001; Brown Guttman 2002 ) 。众所周知,尽管有些两栖种类的青蛙能够忍受或有时栖息在微咸水中( Balinsky 1981 ),它们对渗透压力极为敏感,不能在盐水中生存。因此,两栖动物被认为是解释岛屿或大陆特有两栖动物出现的影响因素的一般生物地理学模式的较优可选模型( Duellman Trueb 1986; Richards Moore 1996; Worthy et al. 1999; Bossuyt Milinkovitch 2001; Brown Guttman 2002 )。自达尔文( 1859 年)以来,对这种解释的一个重要论据就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来自海洋岛屿的特有两栖动物。相比之下,爬行动物出现在许多岛屿上,其中一些是众所周知的优秀的跨水域扩散者( Censky et al. 1998; Arnold 2000; Schoener et al. 2001 )。 Vences, M., D. R. Vieites, F. Glaw, H. Brinkmann, J. Kosuch, M. Veith, A. Meyer (2003). Multiple Overseas Dispersal in Amphibians.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 270(1532): 2435-2442.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1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鲵科Hynobiidae研究进展
Bearjazz 2016-12-11 13:04
小鲵科是现生有尾类中的第三大科,含9属59种(Amphibia Web, 2014)。形态上、小鲵科和大鲵科一样,有一些原始性特征,如体外受精,下颌具隅骨,以及大量的小染色体(microchromosomes)(Regal, 1966;Edwards, 1976)。最近的现存蝾螈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中,将小鲵科与其他蝾螈类较早地单独分离出来(Roelants et al.,2007; Pyron and Wiens, 2011; Shen et al., 2013)。 五个不同的研究在较大的尺度上研究了小鲵科内的系统发育关系。使用16小鲵科物种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Zhang et al.(2006) 重建了科内大多数支系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然而,另一个改进采样类群同样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Penget al., 2010).,调整了肥鲵属( Pachyhynobius )系统发育地位,,虽然这还不能算最终定论。之后,Zheng et al. (2011)使用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和三个核基因研究了小鲵科系统发育和支系分歧时间,采样包括25个小鲵科物种,其中含所有属的代表物种。在该研究中,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树几乎与Zhanget al。(2006)的研究结果相同,不同的是,Pachy-hynobius和Salamandrella的系统发育地位在基于核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中有所差异。作为所有两栖动物的系统发育研究的一部分,Pyron and Wiens(2011) 还研究了49个小鲵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其使用数据主要是来自Genbank中的线粒体DNA序列。该研究得到了小鲵科内不同的属间关系,但支持率普遍较低。最后, Weisrock et al. (2013) 使用两个线粒体基因片段,但包含更多类群,发现在不同的数据分析中,支系分化并不一致,且支持率较低,从而认为小鲵科主要的属间的关系为多岐分化。 参考文献 Chen,M.-Y., R.-L. Mao, D. Liang, M. Kuro-o, X.-M. Zeng and P. Zhang (2015). Areinvestigation of phylogeny and divergence times of Hynobiidae (Amphibia,Caudata) based on 29 nuclear gene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evolution 83 : 1-6.
个人分类: 明湖实验室|7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栖动物分子研究进展20130416
热度 1 Bearjazz 2013-4-16 07:07
科学家发现蝾螈动物组织器官再生相关基因 Stem Cells Dev. 2013 Mar 27. ADAR related activation of adenosine-to-inosine RNA editing during regeneration. Witman NM , Behm M , Ohman M , Morrison JI . Source Stockholm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Biosciences, The Wenner-Gren Institute, Stockholm, Sweden ; nevin.witman@su.se. Abstract Urodele amphibians possess an amazing regenerative capacity that requires the activation of cellular plasticity in differentiated cells and progenitor/stem cells. Many aspects of regeneration in Urodele amphibians recapitulate development, making it unlikely that gene regulatory pathways essential for development are mutually exclusive from those necessary for regeneration. One such 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regulatory pathway, which has been shown previously to be essential for functional metazoan development, is RNA editing. RNA editing catalyses discrete nucleotide changes in RNA transcripts, creating a molecular diversity that could create an enticing connection to the activated cellular plasticity found in newts during regeneration. To assess whether RNA editing occurs during regeneration, we demonstrated that GABRA3 and ADAR2 mRNA transcripts are edited in uninjured and regenerating tissues. Full open reading frame sequences for ADAR1 and ADAR2, two enzymes responsible for adenosine-to-inosine RNA editing, were cloned from newt brain cDNA and exhibited a strong resemblance to ADAR enzymes discovered in mammals. We demonstrated that ADAR1 and ADAR2 mRNA expression levels a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during different phases of regeneration in multiple tissues, whereas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remained unaltered. In addition, we have characterized a fascinating nucleocytoplasmic shuttling of ADAR1 in a variety of different cell types during regeneration, which could provide a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RNA editing, without altering translational output of the editing enzyme. The link between RNA editing and regeneration provides further insights into how lower organisms, like the newt, can activate essential molecular pathways via the discrete alteration of RNA sequences.
3109 次阅读|2 个评论
genbank中无尾目两栖动物序列更新动态20130410
热度 1 Bearjazz 2013-4-10 14:16
熊荣川 xiongrongchuan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信息学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最近一周,genbank中无尾目两栖动物序列更新一条。 为蛙科 林蛙属物种 Ranachensinensis 基因片段 SOX9 (sox9) mRNA, partial cds 基因索取号 KC442293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266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烈祝贺亚洲蛇蛙研究(AHR)被SCI收录!
热度 1 李丕鹏 2011-8-8 14:51
热烈祝贺亚洲蛇蛙研究(AHR)被SCI收录!
接AHR编辑部信函,2010年在中国大陆“创”刊的亚洲蛇蛙研究(AHR)被SCI收录。 尽管对SCI收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能通过SCI的收录进一步扩大AHR论文的交流传播力,是值得庆幸的。 非常感谢杂志主编及编辑部多年来的辛勤工作和努力! 注:之所以在创刊的创子冠以双引号,是因为这一刊物前身其实已有10多年的历史。第一期为“中国蛇蛙研究”,在中国大陆刊发。此后,转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由亚洲蛇蛙研究会和伯克利分校脊椎动物博物馆主办,并更名为“Asiatic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此外,该刊也有译为“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 …… 下面引编辑部文: Informed from an email sent by a staff of Thomson Reuters on July 15 2011, and according to the statements released on July 19 on the Website of Thomson Reuters (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 ) , we are glad to inform you that the journal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AHR) has been accepted by Thomson Reuters for coverage in Web of Science.The coverage begins in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Expanded with Issue One of Volume One, 2010.AHR has also been accepted for coverage in Current Contents - Agriculture, Bi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Zoological Record and BIOSIS Previews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4059 次阅读|2 个评论
湿地日:两栖动物是湿地保护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
李丕鹏 2011-2-2 16:02
Amphibians as Indicators Mick Micacchion (mick.micacchion epa.state.oh.us) Ohio EPA, Division of Surface Water, Wetland Ecology Group, 4675 Homer Lane, Groveport, Ohio, 43215 Ohio EPA has found that amphibians can be used as meaningful indicators of wetland condition. During the past 12 years Ohio EPA has monitored the amphibian communities of approximately 200 natural wetlands and 70 wetland mitigation projects. Data from the natural wetlands has been used to develop the Amphibian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that is applied in Ohio's wetland protection program. At the heart of the index is a system of assigning a score of from 1 to 10, known as a coefficient of conservatism, to each amphibian species monitored. This process requiring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each species from a statewide prospective is explained. Recently, in an effort to improve their application, several Ohio amphibian experts met and developed coefficients of conservatism for Ohio's entire amphibian taxa list. The results and applications of that collaboration are discussed. Using this new information and existing data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the amphibian communities of natural wetlands and mitigation wetlands constructed in an effort to compensate for wetlands lost to development. Special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wetland amphibian populations in urban settings. The data shows that we are not even close to getting back what we are losing by constructing mitigation wetlands and that common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s are extirpating amphibian populations to an alarming degree.
个人分类: 科普|3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两栖动物保护思考(更新)
李丕鹏 2010-12-25 00:08
因为文件中有个地名和单位名错误等问题,更新文件再发来! 请专家指导! 中国两栖动物保护思考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373 次阅读|2 个评论
太可怕了,我国两栖动物真被油壶菌感染了!
李丕鹏 2010-4-10 13:14
刚才打开邮箱,收到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义明博士的邮件。太可怕了,他领导的研究组竟然在云南发现牛蛙和其他4种蛙(滇蛙,昭觉林蛙,云南臭蛙和大蹼铃蟾)感染了油壶菌(Batrachochytriumdendrobatidis,简称BD) 。 油壶菌是导致全球性两栖动物快速衰减的三大罪魁祸首之一,可以导致蛙大批死亡。尽管科学家早在1930年就在实验室的标本中发现了这种真菌,但直到1998年才正式将其确认为两栖动物的杀手物种。不仅先后在澳州、美洲、欧洲和非洲的两栖动物身上都有发现,而且08年在亚洲的日本、印尼和韩国的外来蛙和本地蛙也被检测到。 这两年,我还一直庆幸在我国境内的两栖动物身上没有监测到这个该死的东西。但是,心中隐隐约约总有不祥之感。因为,牛蛙作为一种被广泛引种养殖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外来物种,是携带和传播这个病菌的元凶。而我国早在上一世纪60年代引种推广牛蛙养殖,到80年代后又掀起了更大规模更广泛的养殖高潮,所到之处多达20余个省份。……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489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蛙(二)——巴西金蛙[版面修改)
李丕鹏 2009-6-2 21:46
世界上最小的蛙(The smallest frog in the world) 世界上最大的蛙只有一种,但最小的蛙却比较多。南半球有,北半球也有。不仅南美和北美有,而且印度也有到底哪个最小,说法也不一,不过巴西的一种金蛙作为最小的蛙应该说是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公认。但也有人认为古巴的蛙最小,因为据说其成体最小的只有8.5mm。 好在这些蛙多半不是生活在大池塘里,因此应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了,而不是无足轻重的(little frog in a big pond,或small frog in a big pond),倒是有点像big fish in a small pond。 巴西金蛙 之所以称这种蛙为世界上最小的蛙,是因为其成体体长仅有9.8mm,不仅是南半球最小的蛙,也是至今为止已知的全世界最小的蛙。 巴西金蛙 Brachycephalus didactylus (Izecksohn, 1971) 这种蛙大多数呈现金色的体色,也因此被称作巴西金蛙。此外,为了纪念其顶名人,该蛙还被叫作艾瑟克松恩蟾(Izecksohn's toad ),英文名叫Brazilian gold frog、Flea-frog或Izecksohn's toad,由两栖动物学家Izecksohn在1971年发现并命名,在科学上的名字(学名)现在叫 Brachycephalus didactylus ,以前称其为 Psyllophryne didactyla 。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两栖动物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短头蟾科(Brachycephalidae)。 对这种最小的蛙的了解还很少,只知道他们生活于原始森林或者生境很好的次生林中,平时匿藏在落叶下,很难发现。雄蛙有着很奇特的抱对方式,抱住雌性的跨部完成加配,所产的几枚卵经过直接发育形成小蛙,因此属于直接发育者,这种现象是这类蛙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由于有着较广的分布区域,对生境的改变有着较强的耐受力,具有较大的种群数量,因此种群衰减较慢,被认为尚未达到受威胁的程度。但是,生境的波怀、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已经引起了这种蛙栖息地的减少,应该引起重视,加强研究。 巴西金蛙( Brachycephalus didactylus )的分布 短头蟾科介绍 巴西是两栖动物的一个大家园,730多种两栖动物中,有467种是特有种,其中就有闻名于世的毒中之王------毒箭蛙(Posion arrow frog)。短头蟾科有许多种就是巴西的特有种,短头蟾属更是巴西的特有属。 短头蟾科分布于巴西中部和南部以及相邻的阿根廷北部,现知有2属41种,体型多数很小,最大者5.4cm。这个科最早被认为与我国的蟾蜍属于同一类,但由于其没有蟾蜍科(Bufonidae)雌性特有的毕达氏器(Bidders Organ),因此科学家认为它们属于不同的科。一些种类颜色非常亮丽,呈亮黄色,因此有着南瓜蛙(Pumpkin frog)或金蛙(Golden frog)的美名。 Brachycephalus ephippium (金蛙,Gold Frog)以其美丽眩目的颜色而成为这个家族的明星。其中短头蟾属分布于巴西东南部的的海岸森林中,为小型蟾类(1~2cm),最小的不到1cm。这类蛙因其有与脊椎融合的骨质背板,又被称为鞍背蟾(Saddle back frog);又因其手仅有二指和脚仅有三趾(也有四趾的),而被称为三趾小蟾(Three-toed toadlet);因体小而又有跳蚤蛙(Flea frog)之称。另一个属 Ischnocnema 分布于巴西东部太平洋海岸的森林以及巴西最东南部和阿根廷北部的Araucaria森林。 Brachycephalus ephippium (金蛙,Gold Frog),体长12.5-19.7mm。 Brachycephalus hermogenesi Brachycephalus nodoterga (照片来自网络,地图修改自网络) 写后记:学写这类的科普真不容易。不仅要查阅许多资料,而且要从中判断正误信息。因此就不能直接在博客中想写以前那些感想一样可以一气呵成,只好在word先写好,再转贴过来。看来干什么事情都不容易,我很敬佩那些从事科普写作的作家。 从word转过来,由于我网络设置问题,不能直接粘贴,要用CTR+V处理,因此就导致了那些乱码,很感谢科学网编辑部的指导!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069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蛙(二)——巴西金蛙(博客首页乱码显示纪念版)
李丕鹏 2009-6-2 20:38
世界上 最小的蛙(The smallest frog in the world) 世 界上 最大 的蛙只 有一种,但最小的蛙却比较多。南半球有,北半球也有。不仅南美和北美有,而且印度也有到底哪个最小,说法也不一,不过巴西的一种金蛙 作为最小的蛙应该说是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公认。但也有人认为古巴的蛙最小,因为据说其成体最小的只有8.5mm。 好在这些蛙多半不是生活在大池塘里,因此应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了,而不是无足轻重的(little frog in a big pond,或small frog in a big pond),倒是有点像big fish in a small pond。 巴西金蛙 之所以称这种蛙为世界上最小的蛙,是因为其成体体长仅有9.8mm,不仅是南半球最小的蛙,也是至今为止已知的全世界最小的蛙。 巴西金蛙(Brachycephalus didactylus) 这种蛙大多数呈现金色的体色,也因此被称作巴西金蛙。此外,为了纪念其顶名人,该蛙还被叫作艾瑟克松恩蟾(Izecksohn's toad ),英文名叫Brazilian gold frog、Flea-frog或Izecksohn's toad,由两栖动物学家Izecksohn在1971年发现并命名,在科学上的名字(学名)现在叫Brachycephalus didactylus,以前称其为Psyllophryne didactyla。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两栖动物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短头蟾科(Brachycephalidae)。 对这种最小的蛙的了解还很少,只知道他们生活于原始森林或者生境很好的次生林中,平时匿藏在落叶下,很难发现。雄蛙有着很奇特的抱对方式,抱住雌性的跨部完成加配,所产的几枚卵经过直接发育形成小蛙,因此属于直接发育者,这种现象是这类蛙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由于有着较广的分布区域,对生境的改变有着较强的耐受力,具有较大的种群数量,因此种群衰减较慢,被认为尚未达到受威胁的程度。但是,生境的波怀、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已经引起了这种蛙栖息地的减少,应该引起重视,加强研究。 巴西金蛙(Brachycephalus didactylus)的分布 短头蟾科介绍 巴西是两栖动物的一个大家园,730多种两栖动物中,有467种是特有种,其中就有闻名于世的毒中之王------毒箭蛙(Posion arrow frog)。短头蟾科有许多种就是巴西的特有种,短头蟾属更是巴西的特有属。 短头蟾科分布于巴西中部和南部以及相邻的阿根廷北部,现知有2属41种,体型多数很小,最大者5.4cm。这个科最早被认为与我国的 蟾蜍属于同一类,但由于其没有蟾蜍科(Bufonidae)雌性特有的毕达氏器(Bidders Organ),因此科学家认为它们属于不同的科 。一些种类颜色非常亮丽,呈亮黄色,因此有着南瓜蛙(Pumpkin frog)或金蛙(Golden frog)的美名。 Brachycephalus ephippium (金蛙,Gold Frog)以其美丽眩目的颜色而成为这个家族的明星。其中短头蟾属分布于巴西东南部的的海岸森林中,为小型 蟾类(1~2cm),最小的不到1cm。这类蛙因其有与脊椎融合的骨质背板,又被称为鞍背蟾(Saddle back frog);又因其手仅有二 指和脚仅有三趾(也有四趾的),而被称为三趾小蟾(Three-toed toadlet);因体小而又有跳蚤蛙(Flea frog)之称。另一个属 Ischnocnema 分布于巴西东部太平洋海岸的森林以及巴西最东南部和阿根廷北部的Araucaria森林。 Brachycephalus ephippium ( 金蛙, Gold Frog) 体长 12.5 -19.7mm 。 Brachycephalus hermogenesi Brachycephalus nodoterga 照片来自网络,地图修改自网络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220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两栖动物?(译)
李丕鹏 2009-5-31 06:11
两栖动物是自然世界健康状态的评判者,它们除是构成美丽大自然的固有部分外,还给人类提供了许多益处: 两栖动物不仅是捕食者,也是被掠食者,在食物链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维系着自然的精妙平衡。如果哪里的两栖动物正在消失,那么那里就已经出现了有害的影响。 两栖动物可以捕食害虫,对全世界的农业有很大的益处,并可以减小疾病的传播,包括疟疾和西尼罗河病毒症。 两栖动物的皮肤含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生长的抗菌物质,可能对治疗人类的一些疾病,包括艾滋病具有良好效果。 生物学家将两栖动物看作是煤矿中的金丝雀。因为它们是对环境刺激最先做出反应的生物之一,因此,当两栖动物在野外出现衰减的时候,就为其他生物,包括人类拉响了警报。两栖动物的皮肤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够使它们呼吸空气和吸收水分。很不幸的是,与此同时污染物也就进入了两栖动物的体内,从而使两栖动物意外的成为了环境质量的指示物。它们对污染非常敏感,因此它们可以作为人类潜在危害物的哨兵。 蛙类在数百年来的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作为幸福生活的吉祥物而受到人们的珍爱。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577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蛙(一)
李丕鹏 2009-5-31 05:28
世界上的无尾两栖动物大约有五、六千种,尽管形状各异、大小有别,体色也各不相同,但基本上可分为蟾类(toads)和蛙类(frogs),通常情况下为了简便叙述就统称为蛙类(frogs),身体一般都在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之间,其中大者如我们在菜市场或餐馆的笼子里看到肥硕的美国牛蛙。当然,我们在游山玩水的时候偶尔也可能会碰见更大的蟾蜍,或者特别小的青蛙。但是,这些都不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蛙类。其实,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蛙只生活在西非,而最小的蛙则在南美。不过,英语俚语中那池塘里的大蛙(the biggest frog in the pond,biggest frog in the puddle,biggest toad in the puddle)我们倒是随时可见,因为那专指我们生活中众所公认的大亨或者大头头! 世界上最大的蛙(The largest frog in the world)巨蛙 因其出生在非洲,又叫非洲巨蛙。英文名叫Goliath frog或Giant Slippery Frog,1906年由著名两栖动物学家Boulenger发现并命名,在科学上的名字(学名)叫Conraua goliath。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两栖动物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台湾叫赤蛙科)。不过,近来科学家认为这种蛙和其他局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蛙应该属于另一个与蛙科不同的家族Petropedetidae科,他们可能起源于非洲南部的大陆,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 之所以认为巨蛙是世界上最大的蛙,是因为成体体长通常有30cm,体重达3公斤。据报道1989年有人曾经抓到体长达36.83厘米、体重有3.66公斤的巨蛙。如果这个蛙站起来,高度可达87.63厘米。这可真是相当的高了! 巨蛙分布非常狭窄,生活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西非加蓬附近的喀麦隆和赤道几内亚的一千米海拔以下的地区,其分布北至喀麦隆加河末段200公里、南至赤道几内亚姆比尼河(博尼特河)末段50公里这样的范围内。通常生活在茂密的雨林中的清澈的湍流中,常聚集在瀑布下。巨蛙属于凶猛的食肉动物,在水中所到之处能捕到的都会成为它饱餐的对象,如昆虫、虾、鱼和小型的蛙类等。这种蛙背部绿褐色,体侧黄色,体表粘滑,寿命可达15年,听觉很敏锐,但没有声囊,因此可以说是蛙类中的哑巴,大自然蛙类中悄无声息的巨大杀手。 (左图:绿色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红色为赤道几内亚,粉红色为喀麦隆;右图:巨蛙分布区域) 和绝大多数两栖动物一样,巨蛙在水中繁殖,繁殖期在7、8月间。交配前,雄巨蛙会沿河边修筑产卵繁殖地,或者在河中用石头围成半圆形的产房。雌蛙产数百粒卵,黏附在生长于河底的植物上,大约85-90天后蝌蚪才完成发育,变成小巨蛙。蝌蚪性本善,不似其父母喜大鱼大肉,而是纯粹的素食主义者,以瀑布和湍流中的植物为生。目前对巨蛙的繁殖了解很少,雄性巨蛙也没有其他蛙手指上特化的婚垫,真不知道它在交配抱对的时候是如何抓牢雌巨蛙的,也许就因为它巨大,力大无比,不需要这样的特殊结构,赤手空拳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雌蛙手到擒来,哈哈。 巨蛙不仅体型肥硕巨大,而且后肢肌肉异常发达健壮,是著名的跳远能手,立定跳远可达3米以上(有报道说可跳20英尺,那就是6米多阿,可以称得上世界冠军了。据传立定跳远的世界纪录是3.476米,是一个身高1米8左右的小伙子创造的。看来这个身高不足人一半的蛙确实堪称立定跳远世界冠军纪录创造者了哈哈)。因此,也被作为宠物引入美国进行蛙跳比赛。但是,巨蛙较难人工饲养,更不能人工繁殖。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巨蛙也不例外,其世界之最的名气为它也招来了杀身之祸,成为许多标本收藏者捕猎的对象。在西非,巨蛙不仅是当地有些人餐桌上的野味,其售价比其他猎物要高许多,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巨蛙也是当地的贸易对象之一。 由于栖息地的破坏、过渡食用和贸易,过去15年来成年巨蛙的数量已经减少了50%多,在今后15年将会以同样的速度衰减,因此200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巨蛙列为濒危物种加以保护。值得庆幸的是赤道几类亚政府也对巨蛙的出口作了严格限制,每年出口额不超过300只。 照片来自网络,地图修改自网络 由于格式问题,出现了乱码。很抱歉!!! 修改于2009年6月2日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2591 次阅读|2 个评论
凹耳蛙的“远房表亲”—婆罗洲凹耳蛙
李丕鹏 2009-5-13 22:58
2004 ~ 2006 年,中美科学家首次发现我国的一种特有蛙 凹耳蛙(通过我们的研究,建立新属并更名该蛙为凹耳吴蛙,以表示对该蛙的定名人吴贯夫先生在科学研究中坚持不懈的勤奋精神的钦佩之情,后有学者从 DNA 方面进一步研究认为该蛙属于臭蛙类)具有超声通讯能力,这是两栖动物发声领域的第一次发现,当时引起学术界很大轰动。 2008 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 分校著名生理学教授彼德 - 纳伦斯博士实验室在《生物学通讯》发表了婆罗洲一种和凹耳蛙很类似的蛙的超声通讯特性( Arch VS, Grafe TU, Narins PM (2008) Ultrasonic signalling by a Bornean frog. Biol Lett 4: 1922 )。近日,该研究组又发表了进一步的详细研究成果( Arch VS, GrafeTU, Gridi-Papp M, Narins PM (2009) Pure Ultrasonic Communication in an Endemic Bornean Frog. PLoS ONE 4(4):e5413 )(详细介绍见: 婆罗洲岛发现罕见青蛙用超声波互相交流 http://tech.sina.com.cn/d/2009-05-13/08123087291.shtml )。这进一步说明生活在溪流中的一些蛙类在演化过程中,为了对抗背景噪音以达到有效通讯目的,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生物学特征,这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在生态形态学、生物声学和行为学等方面的一种进化趋势。 婆罗洲岛的这种蛙,与我国特有的凹耳蛙有着很相似的特征 - 鼓膜凹陷形成特别的外耳道。凹耳蛙的发现和定名人 吴贯夫 先生在凹耳蛙的原始描述文章中就注意到这点,并作了详细的比较。但从鼓膜和耳道的形态特点来看,凹耳蛙鼓膜凹陷更深、更为发达和进步。 从婆罗洲岛这种蛙的拉丁种名我们也可以看出,早在 1893 年,著名两栖动物学家 Boulenger 博士也注意到了这点,并给其也起名为凹耳蛙( cavitympanum ,鼓膜凹陷的意思 )。该蛙的英文名为 Hole-in-the-head Frog, 据著名两栖动物学家 Inger博士的 记载,其生活于 婆罗洲岛100-1000 米 海拔的森林,繁殖于大石林立、水流湍急的河流中。这进一步表明 该蛙与我国的凹耳蛙有着很相似的生活环境(凹耳蛙的介绍见: 美丽神秘的凹耳吴蛙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566 ) 。 (照片上传总不成功,婆罗洲凹耳蛙( Huia cavitympanum )的见网页: http://calphotos.berkeley.edu/cgi/img_query?enlarge=0000+0000+0707+1560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4613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物名片中的两栖爬行动物
李丕鹏 2009-4-24 22:55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in Chinese Local Biological Card 独特生物 精彩家乡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在北京决赛 34 省市自治区代表生物名单发布仪式 到 2009 年 3 月 20 日下午 6 点为止各省代表动物评选投票统计表 省份 得票最多的动物 票数 动物总投票数 安徽 扬子鳄 2566 4813 澳门 小白腰雨燕 111 274 北京 北京宽耳蝠 1246 2021 福建 金斑喙凤蝶 270 569 甘肃 雪豹 266 546 广东 潮汕蝾螈 1116 1987 广西 白头叶猴 841 1098 贵州 黔金丝猴 241 343 海南 海南长臂猿 159 272 河北 鸳鸯 386 711 河南 豫南小鲵 1852 2433 黑龙江 丹顶鹤 1173 2479 湖北 短嘴金丝燕 2152 3570 湖南 莽山烙铁头 4168 5191 吉林 虎 2885 6012 江苏 中华虎凤蝶 1529 2185 江西 井岗脊蛇 119354 99179 辽宁 蛇岛蝮 7344 9348 内蒙古 蒙古原羚 528 903 宁夏 岩羊 136 248 青海 普氏原羚 262 357 山东 大天鹅 1196 1385 山西 金钱豹 375 630 陕西 朱鹮 480 576 上海 震旦鸦雀 385 892 四川 大熊猫 922 1088 台湾 台湾蓝鹊 152 348 天津 东方白鹳 259 413 西藏 藏羚羊 340 434 香港 中华白海豚 254 321 新疆 普氏野马 647 742 云南 绿孔雀 422 858 浙江 黑嘴端凤头燕鸥 92958 144483 重庆 胭脂鱼 836 1035 总票数     297744 两栖爬行动物占到动物的 17.65% ,这可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 说明国人开始重视两栖爬行动物在动物界中的地位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恭喜了!!!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4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通知
李丕鹏 2009-1-15 00:43
据悉,20092010年间,将在海南岛召开一次两栖爬行动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国际动物保护经济学家、两栖爬行动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者和国内著名学者作大会报告,欢迎我国从事两栖爬行动物保护与养殖的学者、实践者和管理专家参加会议并准备中英文会议论文和会议交流报告。会议将正式出版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初步拟定主题涉及:两栖爬行动物保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策略研讨,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工程、 两栖动物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人工驯养繁育技术现状和前景,以及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监测网络的建立, 等。 欢迎大家对会议主题和邀请人员等发表意见和建议!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5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播种的2008
李丕鹏 2008-12-31 13:33
2008年,对我来说,是一个从年初出差、写报告忙到年末的一年。也是开始我科学博客的第一年。 说到忙,我确实很忙。这不,今天起来,想着到了2008年的最后一天,我还有3个计划中的申请没有完成。就急急忙忙火烧火燎的忙活开了。当然牙是刷了一下,脸也洗了一把,只是没有吃早饭,而是以抽为食。一上午就写了一个小项目的申请,为社会贡献了一包多烟的利税,至于能不能得到这个项目,那就拜托同行专家和领导。在这里先给他们拜个年,牛年手下留情,嘴上言德,共同进步! 有时我想,烟真是减肥的好办法,肚子咕咕叫的时候,抽烟可以当饭哦。但是说到这个坏习惯,那我真是一个大烟筒了。我是一直想戒掉烟,也不断的计划和实践着。但只要一工作,如写字或者修改文章或者照相等等,就要抽烟,也许是一种对紧张的神经的松弛。曾经听有个好朋友说,学生知道他喜欢XX烟,修改文章时就送他,这样他就能尽快完成差事。而我忙到晚上12点后,如果没有烟了,就自己跑到楼下24小时的小超市买一包。而享受学生送烟,说心里话是有过那么二,三次。过后我总觉得欠了什么似的。其实,抽烟并不男人,倒有点不自信的可能哦。但愿2009年我能真正的戒掉烟或者控制住抽烟量。 因此,说到2008年忙,那我的第一忙就是抽烟了。我此刻还在一边忙着打字,一边忙着抽烟。烟雾缭绕 第二忙,应该算写申请和汇报了。这些年从事科学探索工作,最大的体会就是年初忙申请,年终忙汇报。其实有些申请和汇报还要在年中或年末完成,这要看主管部门的具体安排了。至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点等等的材料,那我戏称自己就是一个秘书。年初的项目申请,尽管不是大满贯,但应该说基本完成了任务。在同行专家和领导的关照和支持下,总算为明年乃至今后3年的工作争取到了经费。也许在大单位的大学者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和顾虑,但对于三流学校的非著名探索者,没有这点经费那就如同无米下锅啊。我想,这不是我个人的感受,而是很多人的感受。 第三忙,那是最忙的,忙得我身心疲惫啊。从1月开始去天府之国到刚刚从南方蛇场回来,这一年总共近20次是在省外出差,而且2/3是野外工作。其中有三次都是长达一个月的野外调查,当然也有有10天左右的养殖场实际考察,更有那早出晚归的省外会议等等。一些突发性的通知也使我前脚进家门,后脚又奔机场。为了工作,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只要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让各方面满意,我尽力而为着。好在几次国际会议因来不及签证而终止,不然真成了朋友们说的满天飞了。 一年的大半时间不是在家里在实验室度过的。这种忙,没有论文性的成果收获,我想了好久把其归为一种播种。就算厚积薄发的一年,愿来年能有所收获。这种忙,忙得顾不上在实验室做实验了,忙得顾不上写文章了。有时候想想真有点对不起学生,因为不能跟着学生实验 一个喜欢自己做点事情而不会当实验室老板的人,这样忙确实极大的影响着实验室工作2009年,把精力放在实验室吧。 第四忙,忙里偷闲写博客。写博客需要一种感觉,更需要时间。我这种调侃式的博客除过处理照片花费过多时间外,文字是想到那里写到那,顺其自然。算一种对忙中休闲吧。因此,很多时候没有写的欲望了,那是因为其他事情太忙了。害得关心的朋友时不时问怎么没有新的啊。 来到科学网,如同走进了另一个科学图书馆和名人殿堂,在这里获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结识了很多独特的人(性)。 非常感谢科学网管理者和博友,祝科学网来年更红火,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393 次阅读|1 个评论
再上吊罗山(2)
李丕鹏 2008-9-22 09:40
信手拈来几张非蛇蛙照片,传上来润润眼,让大家休息一下。 吊罗山确实生物资源丰富,白天蝴蝶满天飞,虫子遍地蹦。 夜间蛙鸣虫叫此起彼伏,已有点噪音的感觉了。 不过对于我们来自现代文明城市的人来讲,那可是天籁之音。 这次在吊罗山我们也有不少笑话,大白天迷路于原始森林差点出不来, 每次蚂蟥只咬小周,且中招特具传奇色彩,看来当院士指日可待了。 这座神山被小周认为是蚂蟥山,其实五指山的蚂蟥比吊罗山多多了。 看看我那可怜的脚就知道了,同时被好几只大小不同的三种蚂蟥攻击着。 信手拈来几张非蛇蛙照片(蝌蚪除外哦,哈哈),传上来润润眼,让大家休息一下。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827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