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传播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老房子、老地方、老朋友
热度 2 jxz1963 2012-9-25 09:06
昨天下午,我去了一趟省传播学会的办公地儿。 在几周前 W 老师为了让我填学会换届登记表的事就专门打电话给我,经过再三思考,我决定还是要填这个表的。 用 W 老师的话说:“虽说不在以前的岗位了,不填单位会员,但可以依个人会员名义参加学会的学术活动。”我想了几天,和几个与我有相同情况的朋友商量后,还是决定要填这个登记表的。 送表时,走到熟悉的那条大街,走进熟悉的那扇大门,走过熟悉的那个过道,上了熟悉的那个楼层,在那熟悉的办公室门外见到了那两块熟悉的牌子。心想:几年没有来了,还是那个老模老样! 待我进到那个熟悉的办公室时,我才发现:这里的办公桌和书桌的位置都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主持学会工作的 X 会长还是那样认真地工作着, W 老师也在伏案写着一大撂信封。 我推门说道:“老房子、老地方,几年没来了,你们还是老样子!” X 会长见是我,高兴地说:“老朋友!” 见我如约而至,他们分别放下案头的工作热情地与我聊了起来。 聊到了学会 D 会长、聊到了传播学会的过去、聊到了传播学会的活动、聊到了学会一些热点人物。 当聊到为学会贡献时,我说:“这几年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参加学会活动的时间少了,没有给学会贡献过一篇传播方面的论文,甚至没有交纳一分钱的会费,真是不好意思呀!” W 老师说:“哎,不管这些了,你是咱们学会七个发起人之一,我们不能因为个人工作岗位的变动,就不计个人之间的情感,学会不是官场,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一句“学会不是官场,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让我对“老房子、老地方,老朋友”有了新的理解!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292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第七届全国传播学本科教育联席会议在中国科大举行
rubyland 2012-9-9 11:06
5月12日、13日,由教育部新闻与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承办的第七届全国传播学本科教育联席会议在我校召开。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深圳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传播学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12日上午8点30分,第七届全国传播学本科教育联席会议开幕式及专家报告会在我校东活五楼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系主任周荣庭主持。人文学院执行院长汤书昆在开幕式上介绍了我校传播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期待此次会议能更好的促进各个高校在传播学本科教学模式、研究领域的相互交流,并作为承办方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 开幕式上,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陈作平和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分别介绍各自学校新闻与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以及教学课程。陈作平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作为联席会发起单位之一,这七年来一直坚持大力发展传播学专业,并建议成立会员单位、创建网站等,促进成员学院之间更有效的沟通,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作为第一次参加联席会的丁柏铨教授从新闻学和传播学关系入手,阐述了传播学专业的研究领域和培养目标。 开幕式后,国内新闻与传播领域知名专家就“新媒体时代中国传播学本科教学及其发展对策”进行专题报告。在名为《传播学子与新闻学子核心竞争力之比较》的报告中,南京大学的丁柏铨教授谈及新闻学子应具备发现力、采集力、表现力、创造力四个方面的竞争能力,传播学子须具有高人一等的思维和创意能力,更高的沟通能力以及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基于创意能力培养的多学科交叉的传媒教育体系建设》的报告从教学体系、课程设置角度探讨传播学专业本科教育,并介绍了一套教材、一本期刊、两本书系的相关成果。随后,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的杨鹏副主任做了名为《敢问路在何方——探索传播学本科教育的转型途径》的报告,他介绍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科架构,谈到传播学系本科教育的“探路”的历程、培养目标以及现有成果。最后,我校周荣庭教授做了名为《构建富有特色的科技传播专业》的报告,介绍了科技传播专业的发展、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科普新媒体、教育新媒体和公益新媒体教学与实践的合作成果展示。 大会结束后,各高校的传播学专家学者进行小组讨论,与会高校教师代表介绍各自在传播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领域的探索,并进行了经验交流和论文探讨,其中包括了如何让传播学教育在资源匮乏、支持力度不大的“逆境”中保持前行,如何培养多元化学生等一系列问题。 据悉,“全国传播学本科教育联席会议”是针对新闻与传播本科教育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举行的活动。该会议已经成功举办六届,在研讨中国高校传播学本科教育发展方向、构建和深化传播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上己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有效改善和提升了高校传播学专业主要课程的内涵和教师的理论研究与教学水平,促进了各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了传播学本科教育质量和社会美誉度。经过联席会成员投票决议,第八届全国传播学本科教育联席会议将于明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得到了我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 通讯员:王镱霏 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2012.5.14
1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人特别失望的新闻传播学——一篇未刊发的著作“后记”
欧阳明 2012-9-7 18:25
说明: 下文系本人一本著作的“后记”。可能是“火力”有些猛,出版单位将其绝大多数删去。 我说的是心里话,不甘心就这样被“失语”,故通过这一平台加以传播。 是为说明。 欧阳明 2012-9-7 后 记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不过,空气中所弥散的淡淡的粽叶清香送给人的只有精神的慰勉,而没有丝毫的味蕾刺激。记得有位医务工作者指着一份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文献说:你的研究什么时候能写成这个样子啊?那份研究探讨的是 20 世纪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方正县通过所谓的“拓展团”而实施的殖民侵略活动。该研究的主人,一位中国学者有感于多年来媒体上充斥着日本人对那些“开拓团”的男女老幼因日本战败而从我国东北地区回撤其母国时所遭遇的磨难的自我表述,决意探讨这些为日本帝国主义所驱使的侵华工具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所谓“拓展”时对中国老百姓有无欺侮和如何欺侮。研究对历史真相的逼近让人心绪难平,不能不想起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的老话。面对这位医务工作者的如上嘲弄,我无话可说。尽管每一学科均有自己的特点,要求绝不失败不无苛刻,但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所产出的科研成果如井喷般高速成长,其中有多少能不脱离国情,不脱离我国新闻传媒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学科建设需要,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实用价值乃至于足够的学术分量,倒还真不好说。与新闻传播学学科从中央到地方的科研立项所耗去的那些纳税人的金钱数额相比,如此科研产出真让人质疑如此学科,此类科研项目的必要性。我希望本研究能够做成实学,不务虚名,真真切切,踏踏实实,而且对我国新闻业及其工作者产生实实在在的刺激,让他们心有所动,行有所为,从而尽一点绵薄之力来为学术积淀相对薄弱我国新闻传播学多争取一点学科尊严。在本书稿的撰写过程中,我努力将进入媒体与跳出媒体相结合,力求客观、中立,同时由小见大,积少成多,通过一个个个案的分析将整个研究的基础打实,打牢。 掰起指头,我从事新闻传播学的教研活动已有些年头了,从陌生到不那么陌生,从不那么陌生到有所熟悉,现对新闻传播学仍不乏困惑。连篇的空话,有市场的大话,说真话难,讲实话也不容易,对真理追求的三心二意,行政权力的不当作为,浮躁的学风,类似的怪现象不能不让人有些无奈。记得一篇定量研究成果在认定现场被指虽然研究方法颇为规范但结论仅为常识时,一位知名专家却说:“我这个人判断学术成果一向重视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结论。”这等于说尽管研究结论是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 1 + 1 = 2 ,但只要研究方法过硬就是好的。对方法与数量的崇拜到了如此地步,让人恍然如置身于相声表演或喜剧小品演出的现场。不知是否是自己的愚鲁、迟钝在作祟,我总觉得这算得上是一次高水平的黑色幽默。现在,新闻传播学已被视为显学,但如此学科气象又不能不让人问一句:我为什么要陪你们玩呢? …… …… 我一直以为,衣食无忧之后,最为宝贵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向往,包括对彼岸的瞭望。舌尖上的追求,实在不宜放大。 欧阳明
2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十年传播学学科美国学者SSCI十大发文期刊
wanyuehua 2011-11-30 08:13
2001-2011 年 SSCI 收录至少有一位美国学者发表的传播学学科论文 13979 篇(截至到 2011 年 11 月 20 日 按出版年统计),其中学术论文 9448 篇、书评 3297 篇、会议论文 874 篇、社论 700 篇、综述 353 篇、会议摘要 93 篇、传记 38 篇、书目 23 篇、更正 12 篇、通讯 7 篇等。 13979 篇文章共发表在 78 种传播学学科期刊上,其中发文量居前十位的期刊见下表: 表一 2001-2011 年 SSCI 收录美国学者发表的传播学学科论文发文量居前十位的期刊 排名 期刊名称 2010 年 影响因子 发文量 占总文章 量的百分比( % ) 1 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季刊》 0.566 1287 9.207 % 2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传播杂志》 2.026 643 4.600 % 3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技术传播》 0.814 614 4.392 % 4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公共关系评论》 0.761 609 4.357 % 5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健康传播杂志》 1.500 570 4.078 % 6 Health Communication 《健康传播》 1.314 508 3.634 % 7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公共舆论季刊》 1.933 480 3.434 % 8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社会与人际关系杂志》 1.049 436 3.119 % 9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政治交往》 1.093 422 3.019 % 10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Electronic Media 《广播与电子媒介杂志》 0.671 419 2.997 %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5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传播学学科美国学者SSCI十大发文机构:2001-2011
wanyuehua 2011-11-24 05:29
2001-2011 年 SSCI 收录至少有一位美国学者发表的传播学学科论文 13979 篇(截至到 2011 年 11 月 20 日 按出版年统计),其中学术论文 9448 篇、书评 3297 篇、会议论文 874 篇、社论 700 篇、综述 353 篇、会议摘要 93 篇、传记 38 篇、书目 23 篇、更正 12 篇、通讯 7 篇等。 近十年美国学者发表的 13979 篇传播学学科 SSCI 论文,共有 2530 个合作机构,其中发文量居前十位的机构见下表: 表一 2001-2011 年 SSCI 收录美国学者发表的传播学学科论文发文量居前十位的研究机构 排名 机构名称 发文量 占总文章 量的百分比( % ) 1 威斯康星大学( Univ Wisconsin ) 483 3.455 % 2 伊利诺伊大学( Univ Illinois ) 408 2.919 % 3 密歇根州立大学( Michigan State Univ ) 372 2.661 % 4 宾州州立大学( Penn State Univ ) 342 2.447 % 5 北卡罗来纳大学( Univ N Carolina ) 308 2.203 % 6 乔治亚大学( Univ Georgia ) 294 2.103 % 7 俄亥俄州立大学( Ohio State Univ ) 288 2.060 % 8 密苏里大学( Univ Missouri ) 263 1.881 % 9 印地安那大学( Indiana Univ ) 254 1.817 % 10 宾州州立大学( Univ Penn ) 250 1.788 % 表二 2001-2011 年 SSCI 收录美国学者传播学学科论文年发文量 出版年 发文量 占总文章 量的百分比( % ) 2011 1031 7.375 % 2010 1648 11.789 % 2009 1595 11.410 % 2008 1502 10.745 % 2007 1414 10.115 % 2006 1319 9.436 % 2005 1202 8.599 % 2004 1045 7.475 % 2003 1078 7.712 % 2002 1089 7.790 % 2001 1056 7.554 %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3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传播语境下的期刊出版
热度 3 zhaodl 2011-8-22 08:46
今天回到西安,一个八月,仅在家待了2天。实属近三十年的第一回。昨天上午,编辑业务培训班上将我半年的学习内容给大家报告了一下。不出我的意料,前半部分有人听不懂,后半部分感觉讲的太快、太粗。下一次,如果可能的话,在云南的第三期培训班上我会将前半部分简略,后半部分充实、具体,将我《科研论文论文写作新解》专著中的部分具体例子拿过来。希望更加贴近现在的编辑工作和人员的实际。下面是这次涉及期刊部分的提纲。我答应大家:幻灯不能考,我个人的思想公开发布,因为前半部分多是别人的观点,流传出去有侵权之嫌。 前半部分是介绍网络、复杂网络的特点和网络传播。 7 期刊出版的几点思考 网络传播的特点和相关研究,更多体现在大众传播方面,以人际传播为主要形式。 期刊传播,特别是学术期刊的信息传播一直以来没有进入传播学研究的视野,更多的是局限在结果的分析和统计,归于信息学。往往停留在线性传播的模式下。 作为期刊的出版过程,又常常被学术交流所代替,缺乏系统研究。从传播学和网络学中如何吸取经验,指导期刊出版,特别是品牌建设? 7.1 集聚就是力量 规则网络内部的联系紧密,这也是学术期刊的特点。但复杂网络环境下,这种联系在淡化,如何强化“群聚效应”? 核心作者的联系——本刊网站具有优势。 审稿人网络的相对固定,有利于聚集人气和扩大品牌影响。 编委会不能仅仅当作一个名头,发挥编委会网络的聚集和扩散作用。 7.2 连通增加机会 集约化数据库的加入增加了期刊传播的网络节点数量,独家与多家在此需要考虑,集聚性和连通性之间的平衡。 虚拟与现实的连通、友情链接、专业论坛加入,拓展网络的规模,增加链接的可能,缩短链接路径,创造“弱关系”发挥作用的机会。 参考文献具有具有相互的连通性,不同文中的引用效果不同。 7.3 互动增强创新 互动的效果高于反馈,是一个再创新的过程,也是网络传播强大的基础。 论文发表后的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平台。 评审意见的公开,作者、读者、审者和编辑的互动——网络化审稿形式。 相关学科论坛、博客的开设。 互动中创新,寻找选题、把握方向。 7.4 舆论领袖作用 学术期刊传播有更多的简单传播特点,二级传播中的舆论领袖作用更明显。 主编、编委作用的发挥,真正办刊,主编参与学术交流。 虚拟空间的主编、期刊品牌引领。 名篇的典型带动作用。 7.5 一致性提高效果 注重传播内容与受众心理需求的一致性,可以提高传播的效果。 选题应该将需求和前沿结合,有需求的问题解决,才能得到读者的喜欢。 论文表达的通俗性,可以向有需求的人准确专递信息,并得到响应。 7.6 热点制造蜂拥 借助选题内容、事件活动、主编人物等制造热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造成蜂拥,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网络大众传播的非线性特点,往往结果难以控制,热点的制造应该顺势,保持以受众心理的一致性。 7.7 开放增强活力 开放的系统可以与环境交换能量,体改系统的适应能力。那么期刊的出版如何进一步开放。 同行审稿就是一种开放的形式,与专家相互作用而吸取营养。 开展学术交流——出版和专业,也是一种开放的形式,从同行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开阔思路。 7.8 长尾蕴含价值 在获取信息成本极低的情况下,众多的微小部分的积累可以与主流抗衡。 大量普通的学术期刊在众多期刊中就是长尾,通过积累和集约,可以体现出期刊的价值。 学术期刊的引文频次的二八定律,就是一种典型的长尾现象。如何激活80%的信息,提升期刊的价值。作者作用的发挥,作者团队内信息的传递。 7.9 制造美丽邂逅 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表现得众多特征,都是建立在聚集的基础之上,只有聚集才能体现出存在,而聚集的手段是搜索和推送。 定期向相关的个人、圈子推送、显示。 搜索就是一种随机邂逅。在出版中如何提高邂逅的机会。篇名的拟定、摘要撰写、引言的凝练等等,可以提高邂逅的机会。 7.10 细小并非不重要 面对复杂的网络传播环境,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点都可能充满了“敏感”,可以被轻易触发和扰动。细节决定成败,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更加有意义。 复杂网络是通过弱关系链接,即使是小范围一个细小的话题或者失误,都可能造成网络传播的蜂拥,特别是涉及作者和社会热点。 8 网络传播与编辑加工 网络传播的特点 –数字化——搜索与聚类。 –超链接——互联互通。 –交互性——反馈和转播。 –全时空——读者的宽泛。 8.1 选题的甄别 注重选题的前沿、热点和层次。引文的位置50%集中在引言,什么样的选题、什么样的研究成果,可能在引言中列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 观照现实。需求则研究的人就多,成果的被关注度和被利用率就会增加。报道前沿热点性研究成果必然是学术信息传播重要信息流。 8.2 背景关联 注重命题背景和应用背景的描述,提高显示机会,扩大读者范围。 标题、摘要和引言中具有能涵盖论文研究内容的相应词汇,以提高被检索到的机会。 8.3 通俗表达 网络的无限性和便捷,跳出了传统的专业视域,学科的交叉扩大了科研成果的应用范围。 理论性期刊的论文被引刊源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技术类期刊相对不太明显。 也就是说:读者不是新手,就是外行,现在的外行读者更多。 8.4 标题拟定 醒目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让人见到就不禁想看。 在核心词方面,不仅要明确而且应该有一定的宽泛度,以便于读者检索——在考虑检准率的同时不能损失检出率。 8.5 认识摘要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要素,不仅是表达内容的需要,也是提供检索点。 研究目的的交代,即将研究放到适当的背景下来展开,更加有利于扩大读者的范围。 8.6 引文的玄机 参考引文藏契机,敬人利己并非愚。 范围层次用心鉴,合理科学不可欺。 链接,使文章和引文之间显示度提高是相互性。 同语种、同学科间的引用效果应该会更加有效。 个人理解,欢迎交流! 网络生存能力将是竞争的焦点。 网络传播利用将是常用的手段。 网络传播应对将是工作的内容。 网络环境规范将是创新的重点。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4934 次阅读|3 个评论
谁在设定科研议事日程(Agenda-setting)?
热度 1 renxiang 2011-5-8 14:49
近两年,在英美学者中形成了一股思潮,就是反思政府通过研究经费的划拨而对研究选题进行的干预。换言之,通过研究经费的划拨,研究项目的审批,政府通过无形之手在影响着学术的方向:应该研究什么?哪些是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应该由哪个学科、也就是哪种方法来研究?等等。 从政府与大学的关联看,美国政府对于大学的直接资助与干涉最少,大学的独立性最强;欧洲次之;英联邦国家,尤其英国与澳大利亚政府对研究的干预较多。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角度讲,从很多学者的批评文章看,核心问题是,政府导向忽略了某些边缘化的、多样化的社会问题,比如单亲家庭,gay的权力等,而倾向于政府所关注的,与宏观政策有关的议题,或者某些政治秀色彩的议题,比如多元文化研究。 前些日子,看了我国去年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的新闻传播学部分,感觉项目选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在外宣中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如何监控与引导网络舆论,在新媒体时代传媒企业如何转型以及政府政策制定,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偏的题目,比如传播史的一些问题。总体上看,这部分研究的题目政府主导的色彩比西方要浓厚。而西方业已形成学术热点的一些方向,尤其是新媒体与社会变迁、媒体与社会问题,等等,国内学者还罕有涉及。 其实,国内科研基金的很多项目,如果翻译成英文,就题目本身而言,大多数都无法刊载于西方一流的期刊,因为agenda的差异太大了。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38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微博”背后的网络关系分析
liuguowei58 2011-3-5 13:32
  易中天能“火”的原因也许该是他能把深奥的道理用简单的案例解释~~~如今社会人更接受研究思路我想该是从实例出发,最终抽象为复杂的理论方法等!!!曾经我进行了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研究,觉得其中的道理真不是用几条简单的规则就能解释出来的~~~但看了沈浩老师关于新浪微博的网络分析,我觉得就更难解释出来了 !!!也许我们研究东西真的应该多与实际相连接,不然可能研究的东西也没什么意义了~~~~ 以下是沈浩老师发表的关于微博140字的三十条分析:   很长时间没有更新博客了,不过最近发现微博不错,140个字就可以了,但要把事情表达清楚,同时能够不受干扰的解读,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最近几年一直研究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而开始学习复杂网络分析,因为它从关系角度出发的数据结构可以把很多领域的应用综合起来,比如:统计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学线性代数和矩阵运算、社会网分析、复杂网络分析、传播学研究、数据可视化等等都有用武之地,当然市场营销和市场研究也离不开。下面我把微博上写的东西汇总这里,与大家分享! 微博140字解读之一:微博是一种媒介,具有多对多的传播形态,是社会化媒介(Social Media);我们对微博的认识是从Twitter开始,始于伊朗的那场选举争斗;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很多人也称微博为围脖;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应该是新浪微博。 微博140字解读之二:至今在Word里面敲入不加引号的“微博”两字,word认为语法有错误,说明这个名词太新了,中文字处理软件比较陌生;也说明微软不够与时俱进!微博最具人际传播特点,但也具有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社区传播特点;玩微博的人大部分是受别人影响,受新传播技术的影响开始的! 微博140字解读之三:两个人的关系是简单的,三个人的关系是复杂关系——就是社会;社会基本模式是三个人或以上的关系;因此,微博是社会,微博反映社会现象,是社会网络,要考察社会结构应该采用关系的视角去研究。同时微博也是一种传播现象,一种媒体,一种新媒体,需要考察传播机理和互动机制。凑字 微博140字解读之四:微博上不都是新鲜事,估计大部分人并不在意说的事情是不是新鲜!可能是想说什么是什么;沟通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需求;每个写微博的人,都遵从:在某些情境什么行为是必须的,什么行为是可以选择的,什么行为是禁止的,这样一种有形或无形可遵循的规定;微博140个字至少是一个规定。 微博140字解读之五:微博的人际关系是真实的,其部分以加关注和粉丝这种特殊称呼的方式组织起来,这里的关系被视为社会结构——传播结构。这种关系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联结、从属、权力、控制、利益和信任等属性。但我这个写微博的人没有专门的称谓:微博、博主、微博主、微博人,你说如何称呼? 微博140字解读之六:有人说,技术是文化得以表现的重要手段;微博是在信息技术和媒介技术——媒介融合中呈现的;微博融合了媒体、通讯、互联网的特性和优缺点,主要是优点;微博是整个媒介生态环境中的组成部分,研究微博离不开整个全球化,文化系统,媒介生态和社会生活。微博在中国更具社会意义。 微博140字解读之七:微博需要注册和登录,所以没有微博的人一般不能看到别人的围脖;所以就围脖本身来讲是一个相对封闭网络;博主人用节点代表,粉丝,关注与被关注之间的信息传播关系用连线表示,这样把微博网络进行了符号化处理;你可以想象:围脖就是一张网,社会网络,传播网络,复杂网络。织围脖 微博140字解读之八:基于网络的研究方法使我们能有效描述微博信息传播过程,相互作用和影响,洞察传播模式动态和演化。网络分析技术应该成为研究微博人际传播、传播过程和社会结构的有效方法。微博网络,也依赖我们是否能够得到合适的网络表达方式,围脖是我们自己织的,但我们却不知道它长成什么样。 微博140字解读之九:围脖织成什么样,也就是我们想研究的网络长成什么样,其实这是网络结构问题,说得学术点就是网络拓扑结构;从社会科学看这是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一种基于关系视角研究社会关系的定量研究方法。从自然科学角度看是复杂网络分析,网络动力学模型,社会复杂网络。 微博140字解读之十:从数学的角度看——围脖就是一个矩阵,在特定研究范围内就是n个博主人之间的关系矩阵,术语叫邻接矩阵,对特定的矩阵单元格可能反映关系的类型,关系矩阵也叫发生阵、隶属矩阵等,所以从数学考虑你应该理解线性代数,矩阵运算和图论;特别是图论,是理解网络的重要手段和交流语言。 微博140字解读之十一:从网络科学的角度看——它更关注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演化和动力学模型,如何从网络角度洞察研究微博传播网络的网络性质或系统功能,以及网络结构和性质内在关系,探索传播网络各种涌现现象(突变行为)和反馈机制;关注是随机网络还是规则网络,或是小世界网络,无标度网络。 摘录网上图片 微博140字解读之十二:从社会科学角度看——它关注“关系”中的人相互作用和影响,考察微博网如何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强调微博互动所带来微群特征!关注网络结构对人的互动影响,是一种“结构主义”视角的考察;强调权力、控制、利益;经纪人、群体动力、强弱链接、小群体,凝聚力,结构洞等现象。 微博140字解读之十三:在微博时代,被人们视为信息得以传播的时空限制终结了。但微博仍具有与其它新媒体不同的地貌特征,那就是微博是有微点织成的密密麻麻的微网,微点是微博产生交流,并加工各微点产生信息及控制信息流的地方;微点的构筑过程与编织方式,是每个微点发挥作用和有其存在意义的关键。 微博140字解读之十四:从关系的角度看,围脖关系是复杂的,有强度—强和弱关系,强关系带来信任,弱关系带来信息的传递;关系有方向和无方向,有确认和没有确认的关系,互惠关系等等;反映在矩阵中就是0-1矩阵,有值矩阵;反映人际就是二方、三方关系等等;关系可以决定人的地位,富者越富,名可养名。 微博140字解读之十五:从统计分析的角度看,微博网络形成的关系矩阵是不能采用传统多变量分析的,因为它不满足变量的独立性,分析的是“属性数据”,也不满足随机抽样的条件;网络,我们分析的是“关系数据”,需要一套新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社会网络分析SNA是研究社会网络的主要方法,比如Ucinet软件。 微博140字解读之十六:从数据挖掘角度看,关系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地位,也决定了微博主的价值得分,基于关系的PageRank,从海量的关系数据中如何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商业规则和关联规则;如何建立精准营销的目标客户,客户价值模型,客户流失模型,客户交叉销售,客户增量销售,客户风险模型,RFM模型等; 微博140字解读之十七:从营销角度看,微博成为企业发布信息和影响消费者,并成为收集信息与之互动的重要渠道;人气榜一个有4百万位粉丝的微博,“广告”将reach这些粉丝,广告ROI非常高;企业对微博的认知和投入,将产生新媒介形态与产品营销;围脖社区成为社会化媒体,市场、广告和公关都进入Web3.0 微博140字解读之十八:从传播学角度看,一个高度互动的传播系统已经无法区分来源与受众了。大众传播效果必然通过人际传播才能实现,大众媒体的信息先传到意见领袖上,再由他们传给周围的人;信息的创新扩散过程是通过关系散播的,要实现有效传播就必须发现意见领袖,中心人物,从网络中找到中心节点。 微博140字解读之十九:那么如何找到这些中心节点呢?这就需要我们考察围脖网络的结构和演化。涉及到一些复杂网络概念:增长、优先情结、中心节点、聚集群组、等级划分、自组织性、鲁棒性、脆弱性和级联效应;网络产生涌现,突变和无标度,服从幂律分布等;随机网络、规则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 微博140字解读之二十:增长,微博每分每秒都在增长,不用多说。但关心的是增长方式和增长的机制。微博就像是个有机体在不断新陈代谢,围脖是不断演化的,需要从动力学模型去研究,而非静态。数据采集和分析也需要使用新统计方法,数学模型和可视化技术把握动态演化数据,从数据中发现微网变化的成因。 微博140字解读之二十一:优先情结,当一个微客注册进来,他不会随机关注其它人,他一定优先关注与他“心灵距离”最近的人,因此微网不是随机网络,他也不一定会关注与他“欧几里得距离”最近的身边人,所以微网不是规则网络;看看人气榜你就知道了,牛人更容易被关注,围观改变微博,中心节点产生了! 微博140字解读之二十二:中心节点,成为微博复杂的、相互关联世界的基因特性!就是说围脖传播网络中存在意见领袖现象,是信息传播现象的基本特性——基因特性。因为满足增长和优先情结,使得越连接越强大,越强大越被连接!中心节点就是舆论领袖,具有信息利益和社会利益;看看人气榜名可扬名,养名! 微博140字解读之二十三:如何找到意见领袖,典型的就是Google的PageRank,一个节点的价值决定于连接它的节点的价值(权重),进行价值打分。当然简单的粉丝排行榜也是一种,复杂的就需要学会网络技术:Degree、出度、入度、中间中心性、接近中心性等概念,数学建模,数据挖掘技术也大有用武之地。 微博140字解读之二十四:聚集群组,信息先传到意见领袖身上,再由他们传给周围的人,这就是二级传播。但是哪些意见领袖的“体力”有限,不同领域和兴趣爱好存在不同的意见领袖,必然形成聚集群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网络就具有更强的传播力,而群与群之间的传播都是通过弱连接实现的。 微博140字解读之二十五:等级划分,人人生来都平等,客户生来不平等;二八原则、长尾理论都说明了这一点。一些微主成为中心人物,居于核心地位,部分人都处于半边缘或边缘;尽管你不承认这一点,但那些跃跃欲试的商家可已经关注了。不知道将来粉丝的多少会不会成为你的话语权,有些人会不会出卖粉丝。 微博140字解读之二十六:自组织,就是传播系统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人际之间围脖传播形成了自组织现象,当然也存在着,特别是小道消息和谣言的传播,在自组织临界性可能导致舆情的发生和突变;某些微主个体行为在微博传播,导致整个社会网络呈现复杂性的整体行为发生,发生涌现。 微博140字解读之二十七:鲁棒性,robustness就是抗攻击性,复杂网络科学常用术语,如果在移走少量微点,微博绝大部分节点依然是连通的。说明微博网络的形成机制和结构具有抗攻击性,随机攻击或断掉某些连接,网络依然具有生命力,可以寻找不同的通路依然是链接的。鲁棒性对微博的传播作用非常大,凑字 微博140字解读之二十八:脆弱性,围脖的鲁棒性意味着抗攻击性,但这是说随机攻击,如果能够发现中心节点,有意图对舆论领袖进行攻击则极易阻断微博连通性,复杂系统具有的基本特点。如果要阻断微博的传播,最好能找到中心节点,或者随机抽中的人中再对它们的粉丝进行攻击,舆情,病毒传播也是一样的。 微博140字解读之二十九:级联效应,这又是复杂网络的术语,因网络具有复杂性和相互连接的拓扑结构,使得信息像病毒一样在网络传播,会产生连锁反应,当一条微博连到中心节点或从该处发出的时候,会引起快速扩散。就像如果首都机场陷入瘫痪,会立刻引起广州、上海机场瘫痪一样,造成整个航空网络崩溃。 微博140字解读之三十:幂律分布,说学术点,无标度网络一定服从幂律分布,就是说越重大的事情越很少发生。我没有能力实证但俺确信微博服从幂律,二八定律,富者越富都是幂律现象,幂律分布就不存在一个有代表性的“平均”代表个体,人们都较习惯用正态分布思维方式,所以我们经常“被平均——被代表”
个人分类: 名师转载精粹|5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列表
renxiang 2011-3-3 09:44
[转载]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列表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18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列表
renxiang 2011-3-3 09:44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2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Taylor & Francis《大众媒介伦理学杂志》被SSCI收录
wanyuehua 2011-2-18 06:52
Taylor & Francis《大众媒介伦理学杂志》被SSCI收录
1986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大众媒介伦理学杂志》, ISSN:0890-0523 ,季刊,英国(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出版, 2010 年入选 Web of Science 的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 SSCI ),目前在 SCI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 2008 年的第 23 卷第 1 期到 2010 年第 25 卷第 4 期共 114 篇论文。 114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 49 篇、书评 37 篇、社论 28 篇。 114 篇文章的作者涉及 11 个国家与地区,主要国家与地区分布:美国 91 篇,英国、荷兰、新加坡各 2 篇,中国、加拿大、韩国、南非、斯洛文尼亚各 1 篇等。 114 篇文章的作者单位涉及 80 个研究机构,在该刊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 密苏里大学 ( UNIV MISSOURI ) 5 篇、 爱纳大学 ( IONA COLL ) 4 篇、 伊利诺伊大学 ( UNIV ILLINOIS ) 4 篇、 圣托马斯大学 ( UNIV ST THOMAS ) 4 篇。 114 篇文章共被引用 23 次(其中 2008 年被引用 2 次、 2009 年被引用 1 次、 2010 年被引用 19 次、 2011 年被引用 1 次),平均引用 0.20 次, H 指数为 2 (有 2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2 次)。 《大众媒介伦理学杂志》(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投稿指南: 该刊鼓励学术界和专业界讨论大众宣传媒介伦理学和道德问题,发表探讨相关决策的哲学基础的原始论文和评论、经验报告以及新闻、广播、公关、广告等领域及其从业人员行为方面的文献摘要。 网址: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82 编委会: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82~tab=editorialboard 作者指南: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82~tab=submit~mode=paper_submission_instructions 《大众媒介伦理学杂志》(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热点论文: 1. 标题 : "Comment Is Free, but Facts Are Sacred": User-generated Content and Ethical Constructs at the Guardian 作者 : Singer JB, Ashman I 来源出版物 :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卷 : 24 期 : 1 页 : 3-21 出版年 : 2009 被引频次 : 6 2. 标题 : Media Ethics on a Higher Order of Magnitude 作者 : Christians CG 来源出版物 :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卷 : 23 期 : 1 页 : 3-14 出版年 : 2008 被引频次 : 3
个人分类: SCI投稿|4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Wiley-Blackwell出版社SSCI收录5种传播学期刊投稿指南
wanyuehua 2011-1-3 07:45
有读者留言希望了解SSCI收录的高水平传播学期刊,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高水平传播学期刊,向 SSCI 收录的传播学期刊投稿 ,本博客特 向各位读者推荐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的 5 种 SSCI 收录高水平传播学期刊。 5 种传播学期刊已经为读者做了链接,您可以直接点击期刊名称进入期刊主页,阅读下载全文,了解该期刊的作者指南并在线投稿。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传播学科 5 种期刊推荐: 1 、 Communication Theory 《传播理论》美国 ISSN: 1050-3293 , 1991 年创刊,全年 4 期,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 , SSCI 收录期刊, SSCI 2008 年影响因子 1.422 , 2009 年影响因子 1.208, 5 年影响因子 2.376 。 Q2 (二区) . 国际传播学会编辑。论述传播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包括人类传播与交流的本质和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其它相关问题。 国内订购该数据库读者可以阅读 1996 至今的全文。 网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0-2466 编委会: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0-2466/homepage/EditorialBoard.html 作者指南: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0-2466/homepage/ForAuthors.html 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jcom 2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传播杂志》美国 ISSN: 0021-9916 , 1951 年创刊,全年 4 期,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SSCI 2008 年影响因子 2.266 , 2009 年影响因子 2.415 , 5 年影响因子 2.765 。 Q1 (一区) . 刊载传播理论、历史和政策,以及与之有关的新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文章。 国内订购该数据库读者可以阅读 1996 至今的全文。 网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0-2466 编委会: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0-2466/homepage/EditorialBoard.html 作者指南: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0-2466/homepage/ForAuthors.html 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jcom 3 、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计算机媒介传播杂志》美国 ISSN: 1083-6101 , 1995 年创刊,全年 4 期,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SSCI 2008 年影响因子 1.901 , 2009 年影响因子 3.639 。 Q1 (一区) . 刊载有关计算机传播、网络传播的研究论文、述评和书评。 国内订购该数据库读者可以阅读 1996 至今的全文。 网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083-6101 编委会: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083-6101/homepage/EditorialBoard.html 作者指南: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083-6101/homepage/ForAuthors.html 4 、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人类传播研究》美国 ISSN: 0360-3989 , 1974 年创刊,全年 4 期,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SSCI 2008 年影响因子 1.689 , 2009 年影响因子 2.200 , 5 年影响因子 2.482 。 Q1 (一区) . 刊载有关人类交流和语言学方面的研究论文与报告。 国内订购该数据库读者可以阅读 1996 至今的全文。 网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8-2958 编委会: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8-2958/homepage/EditorialBoard.html 作者指南: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8-2958/homepage/ForAuthors.html 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hcr 5 、 Personal Relationships 《人际关系》美国 ISSN: 1350-4126 , 1994 年创刊,全年 4 期,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SSCI 2008 年影响因子 1.227 , 2009 年影响因子 1.385 , 5 年影响因子 1.917 。 Q1 (一区) . 旨在通过对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精神病学、人类学、人际交流和家庭问题的探讨来推进人际关系的深入研究。 国内订购该数据库读者可以阅读 1996 至今的全文。 网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75-6811 编委会: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75-6811/homepage/EditorialBoard.html 作者指南: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75-6811/homepage/ForAuthors.html 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pere 说明:影响因子的四分位区间是指将一个学科领域内所有期刊影响因子大小顺序排列后,将所有期刊分成四等份,从而形成四个区间并分别标记为 Q1 , Q2 , Q3 , Q4 。
个人分类: SSCI投稿|8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以什么状态听音乐?
lvnaiji 2010-11-1 11:44
吕乃基 近日与朋友谈及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他的钢琴协奏曲、交响曲,还有小品,如春潮等。感到他的作品具有特别的张力和内在的动力,旋律的音域并不很宽,却很舒展悠长。 网友回答: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怎么敢听?尤其是他的二钢。在特殊压抑的社会,其悲,其愤,在巨人(拉氏身高 1.9m 以上)的身躯里有一颗远为宏大的心魄。 我听的时候并未联想起这些社会背景,感到这样听,能够超越其国籍和时代,听出其普遍和永恒的价值。自己的心中也会自然和放松,不会背负如此重担,从而较为单纯地欣赏音乐本身。不过,这样听,也会失去很多嵌入的部分,从而失去深刻性。 笔者曾写过关于知识的系列博文, 走进世界3- 知识论之一 ,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参见 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中国-知识论之二 。由此可以考察上述听音乐的感受。 无疑,拉赫玛尼诺夫,或者其他作曲家,不能脱离其时代和社会背景,所写的作品必然打上相应的烙印。正因为如此,哪怕听陌生的曲子,如果是名家,大概在几个乐句后能分辨出是拉赫玛尼诺夫,还是肖邦,或是李斯特;或者能辨别出北欧、俄罗斯、还是美国。于是,音乐,必然是嵌入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与作曲家本人和语境(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不可分离。至于东方音乐,如中国和日本,其个性更是鲜明。 然而作曲家,尤其是名家的作品,一定,是的,一定具有非嵌入性,一定涉及人性最深邃的共性。这样,其作品方可能为更多素不相识、远在天边的爱乐者欣赏,在后世的爱乐者引起共鸣,具有普遍和永恒的价值。美国福斯特及其《老黑奴》等歌曲之所以家喻户晓,有人这么说,福斯特只是拨弄了人性的一根弦,思乡之弦,然而仅此也就拨弄了所有的人的心弦。名家之名,在于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在于由此所表达的人的共性,在于个性与共性的结合。顺便说,我认为,我们大概只能在近现代( 20 世纪中叶之前)的作曲家哪儿可以听到具有普世意蕴的音乐,在后现代作曲家可能越来越难以听到或辨别了。参见 知识之树-知识论之五 。 作品经过指挥家和演奏家的演绎(加上了他们自己的解释),在最后的听众那里引起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对于最后的消费者来说会有以下可能:第一感,会是在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层面,以人心相通的古今之理去感受和理解;第二感,追寻作曲家的人生和社会背景。要是听众有与之类似的经历,处于类似社会,就会从心灵深处泛起更大的波澜,激起同一频率的悲与愤。第三感,将第一和第二感相结合。这样的三个阶段,似乎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以及看山依然是山,有共同之处。 这里说的是听音乐,实际上教学,乃至日常谈话,都有与此相通之处。让学生或对方接受且有共鸣,其一,是否包含有为人的共性,包含有世界的常理;其二,是否能激起并使之回忆其类似的场景,或者勾画并带领对方进入自己曾经历过的语境,前者是共享,后者是互补。其三,以适当的方式。这些问题就逐步进入传播学领域了。
个人分类: 音乐|4981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尚未存在的职业岗位培养学生(图)
rongting 2010-5-9 22:22
今年 4 月底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参加了比较媒体研究( Comparative Media Studies , CMS )项目的十周年庆典学术交流活动。我自己在那里访学一年,收获颇丰,如今跟 MIT 有着新媒体领域国际合作项目了。这次感触颇深的是,短短十年,该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很多在企业、政府和高校的新媒体研究、产业等领域担当要职。学术交流的主角不少是该专业的毕业的学生。 CMS 的教育目标是为 尚未存在的职业岗位培养学生,而不是复制已有的教学和研究范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其教学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面向社会新需求的。 CMS 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媒介运营中去,并对项目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媒介形式进行批判性的调研与评估。通过参与这些研究项目, CMS 让学生们学会了注重实效的思考方式,将他们的所学应用于对媒介产品所做的详细而精确的设计挑战中去,让他们的观点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检验,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CMS 的研究方法以基本的多学科性为特征,让学生在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中获得多种方法,在知识结构上形成交叉融合,以便于学生发现和理解在他们所处的世界中,媒体对文化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CMS 不仅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的媒介传统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还要具有广博的视角,以理解不同媒体之间是如何互动的,并鼓励学生对媒体变化过程中全球化和本土化因素所起的作用进行思考。 毕业以后的CMS研究生在展示自己在新媒体领域的工作 在办公楼展示CMS研究生的项目成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24 次阅读|0 个评论
Taylor & Francis出版的《公共关系研究杂志》被SSCI收录
wanyuehua 2009-11-30 06:07
1989年创刊的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公共关系研究杂志》ISSN: 1062-726X,季刊,美国(TAYLOR FRANCIS INC, 325 CHESTNUT ST, SUITE 800, PHILADELPHIA, USA, PA, 19106)出版, 2009年入选 Web of Science的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目前在SSCI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2008年的第20卷第1-4期到2009年的第21卷第1-4期共46篇论文。 46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38篇、书会议论文3篇、更正2篇、评论2篇、社论1篇。 46 篇文章的主要国家分布:美国39篇、韩国4篇、中国(其中台湾地区2篇)3篇等。 该刊主要刊登探讨公共关系的理论以及如何使之更有成效,包括公共关系历史、伦理和哲学方面的研究论文、评论和社论。 网址: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94 作者指南: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94~tab=submit~mode=paper_submission_instructions 编委会: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94~tab=editorialboard
个人分类: SSCI投稿|4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本土传播学者的研究国际化:路径、困境和前景
jianbin 2008-10-29 14:39
博主注:此文已在《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4期上发表。科学网上新开博客,且暂以此作为开篇。 一、问题由来:传播研究国际化的趋势和压力 研究的国际化问题近年来受到持续关注和讨论。这些关注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就我所知,这种关注的内在逻辑至少有这么两种:一是全球化大趋势下,学术研究自然也要全球化或者国际化;二是科学无国界,因此,学术研究本质上应该是国际化的。无论是学者个人、学院、高校还是整个学界,不管是否愿意,在科研绩效自评和他评中,研究的国际化程度往往是一个或一类重要指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播研究国际化自然也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话题。对于年轻一辈的传播学者,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似乎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关于传播研究国际化的必要性,祝建华( 2002 )早在 1993 年在台北举行的第一届《中文传播学术研讨会》上作过阐述: 传播研究的中国化只是问题的一半,另一半是中国传播研究的国际化。如果闭门造车、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中国传播研究的水平难以提高,更谈不上弘扬中华四千年丰富的传播文化遗产。(第 157-158 页) 事隔多年,祝建化( 2002 )注意到,不知不觉间,中国传播研究国际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事关个人或机构的生存、荣辱的实际问题(第 159 页),其特征之一,便是从台湾到大陆,部分重点院校开始强调 SSCI 的期刊 ( 第 158-159 页 ) 。 最近几年,随着出国攻读新闻传播学 方向 博士学位的学生的增加,以及毕业以后进入国际传播学界的华人传播学者的数量的增加,在一些重要的国际传播学年会上,华人传播学者也成为一群活跃的群体。不仅如此,很多取得博士学位的学生毕业后或者在国外找到教席后,也非常关注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积极参加国内举办的有关学术会议,或者 和国内的 老师朋友进行科研合作;更有不少学者持国外著名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博士学位回国求职。另外,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近年来也加大了对国内教研骨干到国际一流大学进行访问培训的支持力度,使得每年有一大批国内学者、包括新闻传播学科的学者,到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新闻传播学院进行访学培训。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人们对传播研究国际化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对于年轻一辈的本土传播学者来说,很多时候诸如有国际学者参加的学术交流,或者查找研读英文学术期刊时研究国际化方面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 二、传播研究国际化程度的评估问题 本文讨论传播研究的国际化问题,主要是从个人层面而言的,即讨论个人学术研究的国际化程度。另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也不涉及对传播研究国际化的伦理判断,即传播研究是否应该国际化的问题。 何谓传播研究国际化?祝建华( 2002 ,第 161 页)给出了一个非常简洁、清晰的操作定义:其研究结果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频率。在谈到为什么只考虑核心期刊而不包括其他期刊、书籍以及其他出版物时,他解释道: 其他期刊数量太多、难以穷尽;而且质量参差、难以比较。书籍大部分是非匿名审查的,出版的主要标准往往是市场因素而非学术价值。(第 161 页) 严格说来,以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作为一个学者的研究国际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对何谓国际核心期刊加以界定。通常,一个相关的概念是一些广被认可和引用的引文索引所收录的期刊,在社会科学领域,最常见的就是 SSCI 和 AHCI 收录期刊了。 对传播学研究而言,又以 SSCI 收录期刊最为常用和重要。根据 2006 年的 SSCI 的期刊名单,新闻传播学科共有 44 份期刊名列其中,其中最多的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类期刊,其次是文化研究、语言与传播以及跨学科类期刊。 这样的界定似乎无可厚非,其基本尺度广被认可。在自然科学研究中, SCI 收录期刊也是广被认可的一种衡量指标。例如,在《什么是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的博文中,分子科学家王鸿飞( 2007 ) 提出了几个判断何谓最具影响国际优秀学术论文的简单标准: (1) 发表在国际期刊的英文论文,最好是 SCI 论文; (2) 在较短时间内被引次数较多; (3) 国际引用起码超过 50% ,或者超过 60% 或 70% ; (4) 平均每年被引次数超过期刊影响因子。 这里,第一条就是对论文发表的期刊的界定,包括互相关联的三个关键词:国际期刊、英文、 SCI 收录期刊。所谓国际期刊,其国际化的操作性定义指标, 包括论文质量的国际化、作者的国际化、读者的国际化、出版语言的国际化、编委构成的国际化、审稿的国际化、编排格式的国际化、编辑标准的国际化、编辑管理的国际化,以及印刷质量的国际化和入选检索系统的国际化等,以及引文国际化(朱大明, 2007 )。 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正是近年来我国科技界的努力目标之一。应该指出的是,国际期刊理论上并不一定要是英文期刊和国外期刊,其他语种、包括中文期刊,都可以成为国际期刊。但从客观情况来看,在大多数学科中,比较重要的国际期刊,以英文期刊为多。例如,从最新情况看, SCI 虽然收录国内期刊 73 种,说明国内期刊也能成为国际期刊,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英文版。 在传播研究领域,从国际范围看,比较重要的高水平国际性学术期刊,则大多是英文期刊。 这样的标准,用来分析不同国家间传播研究的国际化程度差异情况(祝建华, 2002 ),或者分析我国理工科研究中的研究国际化情况,都没有问题。 但是,以在 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作为衡量国内学者新闻传播研究的国际化程度,则似乎值得商榷,至少在现阶段如此。这是因为我们在设计一个测量工具时,必须考虑到工具的分辨力。 所谓分辨力,就是指测量工具把存在于测量对象中的某方面的情况差异能够合理、清晰、充分的加以呈现和区别的能力。例如,某门课的教师所设计的期末考卷,最好的情况,是能够把他所教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的差别充分呈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学生的考分,应该呈现一个合理的分布,具体体现为考分均值和标准偏差两个统计指标上。即使学生之间本来差别不大,但作为一个理想的测量工具,也应该对这种小范围的差别比较敏感,把哪怕细微的差别也能测量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区分优劣加以考核的目的。在社会科学研究的问卷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检查内容就是计算各个题目的分辨力,一般的原则是,删去分辨力不高的题目,保留分辨力较高的题目(袁方, 1997 , 301 页)。 那么用 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这一指标来衡量国内传播学者的研究国际化程度的分辨力如何呢?笔者暂时未能找到或者统计国内传播学者近年来在 SSCI 收录的 44 种新闻传播学期刊上的发文精确数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个数量很少,涉及的传播学者也很少。笔者 1999 年在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攻读博士期间,曾协助导师做过一个内容分析研究,统计 1990 ~ 1998 期间在我们选定的 9 本重要新闻传播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的情况,内容分析编码项目涉及到研究主题、研究方法趋向、具体研究方法、样本大小、是否随机抽样、是否多作者等等,另外还特别统计了论文作者的国籍。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我所统计的几百篇英文论文中,来自中国大陆学者的论文只有一篇,是 甘惜分 老师的一篇中文论文的英文翻译,译者正好是我的导 师朱立 教授。当然这是 10 年前的情况。 10 年后的今天,情况如何呢?根据我对英文文献的阅读印象,情况改观也不大。当然近年来华人传播学者发表的 SSCI 收录文章越来越多,但这些华人学者在发表这些论文时,其身份却多是作为海外学术机构的员工,而非国内教研机构人员之身份的。 由此可见,如果以 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为指标来衡量国内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程度的整体情况,其结果是有意义的,即能够让我们清晰的看出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整体而言国际化程度很低。这里所比较的,是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情况。但用这个指标来衡量国内新闻传播学者之间的研究国际化差异,则显然缺乏指标分辨力。其根本的问题是,我们选择 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这个指标要求较高,以至于国内传播学者之间的研究国际化差异情况通过这个指标显现不出来。但显然,显现不出来并不等于差异不存在。 笔者在 2004 年曾就海归传播学者的研究策略问题做过一个探索性研究,通过对 10 位海归学者的访谈,了解他们归国从事教研工作后的工作情况。其中我们特别问到他们回国后是否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表过英文论文。在接受访问的 10 位海归传播学者中,大部分回答说回来后未能在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但 有部分学者发表过英文会议论文或有关英文编著中参与章节写作。(金兼斌,王珊珊, 2005 ) 因此,我们觉得,在现阶段,国内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可以说基本上处于研究国际化的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国内传播学者和国外同行的交流已经大大增加,但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学术发表方面,仍以会议论文、书稿章节和非 SSCI 期刊论文为主。根据笔者的估计,即使是重要国际会议论文或者英文书稿章节、非 SSCI 期刊论文,每年国内传播学者发表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可能不会达到三位数。因此,我们建议在现阶段,不妨以学者在匿名评审的国际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数作为其研究国际化程度的衡量指标较为合适。以这样的指标来评判国内传播学者的研究国际化程度,既能够把各种非学术性英文写作排除在统计范围之外,又能具有足够的分辨力。当然,类似于不同期刊有其影响因子;不同的国际会议论文、非 SSCI 期刊论文,其重要性也可能不同,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不同的加权因子。 以上述指标来衡量国内传播学者个人的研究国际化程度的一个意义是,一般而言,有能力在一些新闻传播重要国际会议如 ICA , NCA , AEJMC 等新闻传播学会的年会上发表论文,往往也意味着其具备在较好的英文期刊发表论文的潜力,因为上述传播学会议一般的投稿录用率并不高,发表竞争激烈,且是实行同行匿名评审的。因此,把 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降为在同行匿名评审的新闻传播学重要国际会议上或者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作为衡量现阶段国内传播学者的研究国际化程度,应该还是比较合适的。 三、传播研究国际化的途径和困境 传播研究国际化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对于本土传播学者而言,其挑战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个人宜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这方面进行相应的定位和策略选择。 这里所谓的本土传播学者,是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从事教研的传播学者。在 2004 年 1 月于上海天鹅宾馆召开的 2003 中国传播学论坛暨 CAC/CCA 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上,时任中华传播学会( CCA )会长的 祝建华 老师曾在题为《如何在 S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专题工作坊主讲 ,阐述他自己在 S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担任编辑和阅评论文的感想和体会。此后几年 祝 老师又在国内多个场合就此话题有过论述,希望对本土传播学者的研究国际化有所启迪和帮助。 祝 老师认为, 传播研究国际化有三大要素:理论,研究方法,英语写作能力。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要在理论上有建树,研究方法正确,才能进入国际传播研究的主流,而英语只是工具,并不是重点所在。 理论化、研究方法、英文写作能力,的确构成了在国际英文期刊或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关于理论化问题,祝建华( 2001 )在回顾自己二十年受众研究心得时,特别强调, (传播研究)科学化的必要条件是理论化(第 69 页)。而理论的关键又在于其科学性,并引 两位传播学权威 Steven Chaffee 和 Charles Berger (1987) 在《传播科学手册》中列出的评估理论科学性之七项标准作为操作性定义。他说: 正是由于这些评判标准的作用 ( 主要通过学术刊物的匿名审阅制度而加以执行及推广 ) , 使得海外传播学的受众、媒介效果研究中各实证学派之间 , 无论其出发点或结论是否相同 , 因享有可比的概念与命题而使前后研究有继承性、积累性。(祝建华, 2001 ,第 70 页) 简言之,科学研究的特点系统性和累积性要求研究必须重视理论性。研究的理论性是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融入到学科知识体系的必要前提。 研究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研究的公开性、客观性、经验性的要求(维曼,多米尼克著,金兼斌等译, 2005 )。我曾在一篇论述传播研究范式的文章(金兼斌, 1999 )中提到,国内的传播研究,在发展起步阶段,宜先规范,后特色,即重视研究方法上和国际接轨,然后才根据本土化研究课题的特点,加以灵活应用和方法创新。从一个学者的学术成长而言,研究方法的训练则意义尤其突出。祝建华( 2001 )就自己的学术成长过程回忆道: 这些课程( 6 门研究方法和统计课作者注)对我日后的教学和研究自然大有益处。然而 , 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在于理论的训练。简言之 , 讲究研究方法的严密和统计分析的深入 , 使得我的研究能够避免空泛、走向精确化。 ( 第 69 页 ) 我们觉得,就像学习书法总是从临摹入手才可能走向自成一家的书写风格一样,进行传播研究,从规范的方法训练入手,从一个学者的长远学术生涯看,也许是最经济、高效、聪明的选择,这种训练能够给学者今后的学术生涯带来很大的自由度。 英文写作能力则是很多本土传播学者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时常常切身感受到的一个软肋。尽 管祝 老师说英语只是交流工具,并不是重点所在,但不可否认,在学术出版的世界里,语言霸权也是无处不在的。英文写作能力对于学术出版当然并非充分条件,却是一个必要条件。 综合而言,研究的理论化、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启发性、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构成了一个本土传播学者研究国际化的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或者必要条件。所谓必要条件,就是这三方面的条件只有同时具备或满足,研究成果的国际发表才有可能。因此,学者们如果有志于自己研究的国际化,也需要至少从上述三个方面加以努力,尽量扬长而补短。 上述三个方面,理论训练和方法训练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多位浸淫中西学界多年的华人传播学者都强调,传播研究国际化的根本途径在于研究的理论化(祝建华, 2002 ;陈韬文, 2002 );而研究的理论化则需要以扎实的研究方法训练为前提,否则研究的科学性、理论性将无从谈起。从研究方法训练的途径而言,笔者以为最高效的方法训练是系统的上一些研究方法类课程,从研究设计到数据分析技术各个方面进行一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不少传播学者,包括青年传播学者,在其求学生涯包括攻读博士期间,却并未真正系统的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很多传播学者在学术写作和发表上的出色表现,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他们自身的悟性和勤奋。若借以研究方法方面的系统训练,是可以有更大成绩的。 求学时代错过了修读研究方法类的课程怎么办?方法当然是加以知识补习。近年来,一批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海外华人传播学者纷纷在其学术休假或者利用其他机会,回到内地举办各种研究方法讲习班和系列讲座,有效的提高了一大批青年传播学者的研究素养。例如, 祝建华 老师自 2004 年开始,每年暑期举办传播研究方法讲习班;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近年来也都举办了类似的系列讲座。 除了参加这类讲习班,有条件的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身处高校这一有利条件,在自己大学或者周围大学每学期开设的各类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技术特别是统计分析方面的课程中,有计划的选择一些进行学习听讲。当然对于一个全时工作的教师而言,要想像学生一样参加研究方法课程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挑战是很大的,因此需要有决心和毅力。 另外,互联网也为有志于在研究方法方面进行自修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网上业已存在大量优质的研究方法培训、讲习、辅导方面的专题网站或博客、论坛,例如 祝建华 老师开设的竹家庄( http://zjz06.spaces.live.com )。 总的来说,理论训练、方法训练和英语写作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非朝夕之功所能竟,因此,需要学者们有持续不断的自我督促意识和奋进心态。这个过程是如此的具有挑战性,以至于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往往很难坚持下来达到我们所早先设定的目标。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包括各种急功近利的委托研究常常意味着更为紧急和优先的考虑和时间安排。另外,由于不同的老师原有的基础不同例如不同年龄、不同求学背 景的 老师之间因此,无论是理论训练、方法训练还是英文写作训练,他们所面临的难度和挑战都不一样。 四、传播研究国际化的前景 从前面的途径和困境分析可以看到,的确,传播研究的国际化无需被所有传播学者作为目标。一个传播学者对社会、对学术的贡献有很多方式和途径,国际化只是其中的一种选择。不同的学者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而同一个学者也可以同时有多个选择,比如国际化和本土化并重。 从客观情况看,最有可能在传播研究国际化方面有所作为的是年轻一辈新闻传播学者,尤其是那些海归学者、准海归学者和国内自己培养但具有自觉的国际化研究视野的博士毕业生,这些中青年教师大致上具有一些共同点:博士毕业,相对而言受过比较多、比较系统的研究方法训练,具有相对较好的英语读写水平。其中,对于不少海归传播学者而言,英语读写方面的优势尤其突出。他们是一批具有研究国际化潜力的传播学者。正如本文开头所分析的,这样的传播学者,整体上将越来越多,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国内的传播学者中比例将不断提高。这里我想重点分析一下海归和准海归学者的研究国际化问题。因为从现状和发展看,今后加入新闻传播教研行业的学者,都将有更多的机会出国深造或者访学,他们大多具备成为海归或者准海归的可能性。 在那篇讨论海归传播学者的研究策略选择的文章中(金兼斌,王珊珊, 2005 ),我们曾经特别关注一个现象,即一度已经研究国际化的海归学者,在回国后,其学术研究的路子和风格有被本土学风所同化的趋势。在当时,这是一个基于有限观察的假设。通过访谈,我们的确发现了这个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具体体现在一些海归学者的研究策略选择,如为了尽快晋升职称,放弃发表难度很大但考评上并不特别加以鼓励的英文期刊论文写作,而改为以中文写作先拼数量的策略。显然,学术考评或奖惩政策对于那些可以在英文写作和中文写作之间加以选择的传播学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祝建华( 2002 )曾经比较了个人学术训练与机构奖惩体制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播研究国际化的相对影响大小。根据这项研究,个人学术训练和机构奖惩体制均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播研究国际化都有影响;但比较而言,机构层面奖惩体制的影响更为显著。 国内的传播研究,机构层面对研究国际化的奖惩体制总体而言尚未建立,虽然在自然科学诸多学科中,这种奖惩体制早已实施多年。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两条:一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主流学者或者话语权拥有者,大多并未具有研究国际化的经验,因此,孕育于他们自身研究实践基础上的学术奖惩措辞,不可能在导向上有意识的追求和国际接轨;二是从现状看,各个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研究的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因此这个问题也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 笔者所在的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从教师的教育背景看,海归和准海归等有国际化教育和训练背景的比例很高。但即使有这样的先天优势,过去几年学院教师却鲜有 SSCI 收录期刊的论文发表。同事中有一些回国前在 国外 博士读博士或者毕业执教时,曾经发表过 SSCI 论文。但一旦归国,四五年过去,却是连一篇 SSCI 论文也没有发表,相反发表了许多中文论文、报刊文章,出版、翻译了一系列的书稿。学院老师当然也有不少英文论文,但以会议论文和书稿章节为主。这似乎印证了我们几年前有关海归学者被本土学风二次同化的猜测。而本土学风是和国内特别是学者所在机构对研究国际化的奖惩导向密切相关的。 香港大学商学院战略与国际商务学副教授 许德音 博士在接受《 21 世纪经济报道》访问时谈到海归战略的两难选择问题,对上述现象在管理学界的表现有类似的观察和解释(许德音, 2007 ): 在我看来,海归们的最大挑战,是在学术研究上的战略选择问题。我把一个人的学术研究方向,及其相应的核心能力,放在一条由国际化到本土化的维度上。一个以从事学术事业为目标的海归学者,在时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须作出一个两难的抉择:是让自己的研究与国际学术界高度接轨,完全不松懈这方面的能力训练,以保持自己的国际可流动性,还是从事与中国特色有关,对中国企业实践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并且培养只能适用于本土的能力。一个政治正确的回答应该是这两者并无矛盾,可以同时实现。但这可能是说易行难的一相情愿。 如果把上述对中国企业实践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换成对中国新闻传播实践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则许德音对海归学者研究策略选择上的困境的描述,完全也适用于本土传播学者。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借用的一个具有经济学含义的概念可流动性。根据许德音的观察和亲身体会,研究国际化是一个学者具有国际流动性的必要前提。换言之,一个具有研究国际化能力或潜力的学者,如果想要保持自己的可流动性,意味着他们必须从事有价值的、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研究工作。 而这常常意味着他的研究课题不能够太本土化。但关键是,我们该如何看待那些不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本土化研究的价值?因此,问题讨论至此,又面临对研究国际化的价值判断问题。这虽然不是本文的重点,但我们的基本看法是:第一,研究本土化和研究国际化并不必然矛盾;第二,研究国际化应该能够对本土化研究的质量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这里,我们看到,对于一个本土传播学者而言,不管其是否具有研究国际化的潜力,从研究实践上看,是否走研究国际化的道路,是一种策略性选择,取决于学者本人对诸多因素的综合考量。从经验上看,很多本土学者,包括一些海归学者,其研究国际化的实现体现为在国际英文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是通过和海外的学者合作来实现的。这些海外学者,有些是他们以前的导师或者同学,有些则是通过学术交流建立起来的海外合作关系。这是一种很有效的研究国际化策略。另外,一些在国际传播学界比较活跃的学者,有时也会组织一些专题论文,集结在一些重要的学术期刊上以专辑的形式发表。这也增加了本土学者发表英文期刊论文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本土传播学者的研究能否国际化,特别是海归学者在归国后研究能不能够保持原先的研究国际化程度,是有很大的变数的。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总结:本土传播学者的研究国际化程度,总体上将会越来越高;但对应到具体的传播学者,这种前景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陈韬文 (2002) : 理论化是华人社会传播研究的出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处理 . 载张国良、黄芝晓主编,《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46~156. 罗杰 维曼,约瑟夫 多米尼克著,金兼斌等译( 2005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第七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金兼斌( 1999 ), 传播研究典范及其对我国当前传播研究的启示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 年第 2 期,页 11-23 。 金兼斌,王珊珊( 2005 ): 全球化与本土化夹缝中的生存对海归传播学者研究状态的一次探索性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5 年第 3 期,页 76 - 80 许德音( 2007 ): 管理学界海归的机会与挑战 。《 21 世纪经济报道》,见中国价值网: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10/23/84939.html 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 1997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大明( 2007 年 7 月 12 日 ): 引文国际化:科技期刊国际化特征之一 。《科学时报》社, 2008 年 6 月 17 日 可从网上获得: 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771314949781184416.html?id=184416 祝建华( 2001 ): 精确化、理论化、本土化: 20 年受众研究心得谈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 年 04 期, 68 - 73 页, 96 页。 祝建华( 2002 ): 传播研究国际化的国际经验:个人学术训练与机构奖惩体制的影响 。载张国良、黄芝晓主编,《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57 - 170 页。 SSCI 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为 SCI 的姊妹篇,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 )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 55 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 AHCI 即人文艺术引文索引数据库( Arts Humanities Index ) ,为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 )建立的引文数据库之一,是综合性人文与艺术类文献检索数据库。 AHCI 始终坚持收录 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与人文科学学术期刊 ,在国际学术界得到了高度认同。有关介绍见: http://202.202.129.11/sscijianjie.htm 祝建华( 2007 年 6 月 19 日 ): SSCI 期刊 2000 - 2005 年变化一览表,竹家庄, 2008 年 6 月 17 日 可在以下网址查到该文: http://zjz06.ycool.com/post.2755034.html , 最新期刊数量见该博文的评论。 王鸿飞( 2007 年 12 月 4 日 ):什么是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科学网, 2008 年 6 月 17 日 可在以下网址查到该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2094 有关 SCI 收录期刊的中英文刊名、所属学科、语言版本等信息,见: http://www.bioon.net/viewthread.php?tid=26229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 2007 年 11 月 15 日 发布了 2006 年度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2006 年我国作者发表在国际主要科技期刊和会议上的论文共 17.2 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 8.4% ,比 2005 年增加 12.4%, 按照国际论文数量排序,我国跃居世界第 2 位;而《科学引文索引》( SCI )所收录的中国论文为 7.1 万篇,比 2005 年增加了 4.3% ,占世界份额的 5.9% ,所占份额比 2005 年提高了 0.6 个百分点。按论文数排序 , 我国排在世界第 5 位 , 自 2004 年起已连续三年保持在这个位置。排在世界前 5 位的国家为:美、英、德、日、中。由此可见,我国理工科研究的国际化程度已经相当高。有关数据参考清华新闻网上文章《 SCI :折射中国科技发展与现状》,见: 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16703 根据祝建华教授前两年在武汉大学演讲时的说法( http://media.whu.edu.cn/NewsDetail.asp?id=153 ), SSCI 刊物中美国学者的文章占到九成,其他国家论文数量很少。在新闻传播研究中,根据祝建华( 2002 )的抽样研究,在六份国际核心期刊上,作者居住地在美国的论文占 88.5% ,其余发文较多的国家包括以色列、德国、荷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亚洲国家中,英文论文发文最多的是香港和新加坡的传播学者。在这份研究中,在总共 1888 篇论文中,来自中国大陆的英文论文仍然只有 1 篇。 这次会议的议程,可见中华传媒网学术网: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3374 武汉大学媒体研究发展中心( 2004 年):祝建华教授演讲纪要。网址: http://media.whu.edu.cn/NewsDetail.asp?id=153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34 次阅读|1 个评论
给“传播学”照镜子
seeryaochao 2008-10-27 21:48
给传播学照镜子 传播学是什么?这可能是每一位刚踏入这块土地的人首先想知道的。而我不能直接告诉你,因为它太善于隐藏了,但我可以为它照照镜子,给你一个它的镜像。 我们是传播的动物;传播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中。它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我们的感觉和我们的信息渠道。 传播的特点决定了传播学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它具有任何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性,我们可以说,传播学像是一门十字路口上的学科,有很多学科予以穿插,但没有停留下来。这种定义用的镜子便是其他学科。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这里强调的是人类传播而非其他物的传播,这就提示 我们传播还有它的乏概念,但却不是传播学要研究的对象。这是我们用人类传播活动这个镜子为它下的定义。 传播学是通过理论来理解和把握象征符号和符号系统的生产、处理和效果,以便解释与这些生产、处理和效果相关联的现象。这些现象本身从社会在经济意义上的再生产和象征意义上的再生产转向全球化运动。这里的镜子是符号 传播活动是依靠各种媒介才得以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传播学也是研究各种媒介在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如何扮演的。媒介是镜子 传播的主体是人,载体是媒介,那内容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信息,当然麦氏认为载体和内容是一回事。所以我们说传播学也是研究信息流动过程的。信息是镜子 ...... 我们在为它下定义时,其实就是在为它找个合适的镜子。什么样的镜子由你决定。
个人分类: 传播传播学|3357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生招考的一级学科考试模式与学科交叉研究的矛盾
chensh 2008-9-24 09:23
以往的研究生考试基本上是按专业考试,近年来有一种按一级学科考试的趋势。 这样做或许自有 其好处,比如,综合性比较强,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宽。 从某种意义上说,按一级学科考试也是一种学科交叉,比如可以促进一级学科内部二级学科、三级学科之间的交融有一定的好处。 但是,目前推行的一级学科考试模式似乎过于强求统一了,考试模式的灵活性差了、专业的特殊要求难于体现,跨越一级学科的学生往往难于通过难于通过这种考试,而能够通过这种考试的学生对原专业的知识基本没有什么优势了,所以也难以起到跨学科的作用。 目前跨越一级学科交叉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如果按一级学科考试,加上缺乏科目的可选择性,对跨越一级学科的大跨度研究领域而言,难于找到合适的研究生。而最能推动科学研究(包括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正是这些大跨度的交叉领域。 比如,计算语言学研究,除了需要语言学知识外,计算机知识要求也很高。如果按照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考试,不可能对计算机技术作很高的考核,难于选拔出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 以往按专业考试,加上可以考试科目上的可选择性,这个问题相对要好解决一些。假如完全按一级学科考试,又没有考试科目上的可选性,要找到跨学科的优秀学子,我看有些难。类似的研究领域很多,特别是文理交叉研究领域,都遇到类似的困难。 不巧的是,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是个地道的文理交叉领域,比如, 数字出版与知识传播、网络媒体搜索与信息发掘、社会信息网络分析以及网络舆情信息监测,不只是具有一定的文理交叉特点,有些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新闻传播和社会科学知识,还真需要很深的理科基础、很强的计算机能力。 现在的研究生统一招考一般是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命题的,能通过考试的同学,对上面的研究或者不太有兴趣,或者难于胜任上述领域的深入研究;对上述问题有兴趣而又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同学,绝大多数难于通过上述考试。要是有个什么专门面向交叉学科的考试体系,或许能解决一些问题,可是,还未出来。也许只有通过保研的跨学科投报才能解决了。 写到这里,我们或许可以感觉到,每个学科都打上专门的标签,学科之间的大门常常是关着或者半关着的,学科交叉是多么的不容易,交叉又是美好的,凡是有些影响的成果大多是交叉研究的结果。 每个老师都是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方向、专业的研究领域。或许正在做着某个专门问题的研究,需要特定的、不同学科的、甚至很稀缺的知识基础。而老师的知识面总是有限的,于是通过招收具有不同学科基础的学生,组成一个跨学科团队。于是,老师们总是希望有个对自己研究方向有兴趣、又有特定学科基础的弟子参与自己的研究,一同去探索,要是研究顺利,还可以一起体验交叉研究成功的快乐。可是,这样的事情总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此,有些老师们就有了一年一度的梦想了。
个人分类: 传播学教育探索与思考|499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