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演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生态学一千问 A thousand questions on ecology (1)
entomology 2009-11-28 12:46
Question 1: 有一种药物,1000例绝症里面只能治愈1例,请问统计学上显著否?这个药物是否值得开发?能用否?总比治不好强吧? If there is a drug, by which only one case in 1000 cases of fatal disease canbe cured, I ask whether the differences are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sthe drugworthdevelopment? Better than nothing? Question 2: 有单细胞生物变成多细胞生物的,有单细胞生物保持单细胞状态的,那么,有多细胞生物变成单细胞生物的吗? 如果有,我支持中性演化学说就多一点;如果没有,我还是相信进化有一个总体的方向性的。 There are single-celled organisms which becomemulti-cellular organisms, there are single-celled organisms which keep single-cell state, then,is there any multi-cellular organism which evolve to a single-celled one? If yes, I support a little more on the neutral theory of evolution; if not, I still believe thatEVOlution has a general direction.
个人分类: Exchange & Cooperation 交流与合作|3215 次阅读|2 个评论
“进化”的进化
王铮 2009-11-28 11:33
科学网最近争论起 Evolution 这个词的翻译来,那些在英语国家生活久了的,考证 Evolution 的原意来,认为 Evolution 实乃演化的误译。 先说一个故事,当年法约尔在写《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时,这是管理学的开山之作,对管理使用的是行政管理这个词,法文我记不得了。后来美国人把这么书翻译为英文,使用 management 这个词,特指商业运营中的事。管理学史学家雷恩评价说,一个词的误译,引起了一场革命,于是管理学在美国迅速的发展,管理学理论丰富起来。到了 1960 年代,环境问题严重化了,于是 environment management 出现了, management 这个词又逐步地恢复到了法约尔的原意。到了 1970 年代,对产业管理的反思和经济学的管制的批评,在产业内部出现了管理松弛一些的思想,出现了 governance 这个词的流行; governance ,长江以北的翻译叫治理,长江以南的翻译叫管治,其实毛泽东很有 governance 思想,鞍钢宪法、两条腿走路,就是 governance 。正在公共领域, governance 大有取代 management 的势头。在搞 governance 的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后,这替代会强化。说了半天,我想说的是科学词汇随着科学的发展会出现意义创新和内涵精细化。 Evolution 或者说进化就是这样的。 言归正传, Evolution 这个词,考证它的英文词干原意没有太大意义,就像我与德华先生姓王,一个符号,与贵族无关,是个见官低一等的老百姓,与王没有关系,只不过自己私下自慰一下,二千二百年前老祖宗,阔得很。 Evolution 作为一个词,无论在生物学还是在经济学中,都意味着演化的不可逆性,生物 Evolution ,描写了生物演化的不可逆。经济 Evolution ,刻画了经济过程的不可逆。在物理学中,牛顿力学过程是可逆的,可是热力学过程不可逆, 19 世纪中叶,热力学第二定律被发现了,不可逆思想被启蒙了,达尔文看到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选择了 Evolution 。日本人把 Evolution 翻译为进化,就强调了这种不可逆特性;这是个新词,演化这样的老词表达不了不可逆意义。当然, Evolution 原文很可能没有不可逆的意义,达尔文当时选择 Evolution 来表达他的新思想时如果完全使用一个前所未有的词,将受到更多的社会阻力。达尔文是智慧的。这种第一次创造要利用旧躯壳的现象是科学里经常发生的,就说博客这个词,难道不是酒瓶装新酒吗? 19 世纪后期,日本人、中国人翻译 Evolution 时, Evolution 理论已经基本上胜利了,完全可以按照科学本来的面目创造一个新词。进化,准确的表达了达尔文的思想。 Evolution ,作为一个科学词汇进化了。 19 世纪的世界,资本主义的扩张引起了许多人道主义灾难,结果革命的思想在荡漾,一个幽灵在欧洲晃荡着,其实不止一个幽灵,所以关于进步、革命就是好的,保守、退步就是坏的认识深入人们头脑。进化论被革命者视为圣经。 今天的 Evolution 或者说进化,我不知道生物学家怎么描述它,在经济学领域, Evolution 或者说进化至少包含下列观点: Evolution 或者说进化是继承的,是原来就有的一些不变的东西通过多元化交叉得到新的东西。 Evolution 或者说进化是有变异的,这个变异的原因是外在的。进化过程出现变异,丰富了多元化交叉的基因,为进化的多元化带来更丰富的内容。 Evolution 或者说进化是被选择的,多元化交叉得到的新东西为环境所选择,适者生存,所以有些东西被环境挑选出来。 除了这些,进化还会出现路径依赖,进化的路线,本身成为进化的财富或者累赘,使得进化的多样性减少。路径依赖甚至出现锁定,使得进化的方向出现确定性。 进化也可能被控制。既然进化是被环境选择的,就可能通过环境的选择而被控制。 与之同时, Evolution 或者说进化的进步意义被剔除了。我们已经不能认为美国现代城市生活模式就比密西西流域的印第安人更好,因为城市生活意味着资源的消耗更多,人类之间的尔虞我诈更残酷。好没有标准了,进步失去了价值地位。 有了这些新特征的 Evolution 还能说就是按古英语词干确认的演变和演化吗?进化这个词,已经进化了。硬要说什么没有进步呀!答:进化论的进,说的是不可逆。 科学术语在进化,这是科学发展的证据。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5475 次阅读|4 个评论
进化还是演化:野狐之辩
罗非 2009-11-26 19:55
今天打开科学网博客,发现最近大家在热议有关evolusion的翻译问题。 以前没有仔细想过,但对进化这个用法,原本的确就有一些质疑的。毕竟,生物的演化是为了适应环境,所以,在地下河中的动物往往没有了眼睛。这究竟算不算一种进是很难说的。在完全的黑暗中留着敏锐的眼睛,对于生物来说的确不是一种有效率的做法。但没有了眼睛的动物究竟是进还是退,真是天才晓得了。从脑科学来说,没有眼睛以后,皮层的原视觉区域就可以用来处理其它信息,比如触觉、听觉和嗅觉,甚至用来执行学习记忆以及其它的高级认知功能。这样看,在这个环境下,绝对是有利的。当然,这些动物如果一旦出了地下河,那就几乎必死无疑了。从外边的世界来看,这肯定算不上进化。 所以,是进是退,要看立场,属于一个相对的说法。这样看来,的确不如演化来得中性。 我们的前辈把这个英文词翻译成天演,今天看来,的确有它格外的高明之处。这里透露出中国文化的味道。比起日本人翻译成进化来看,显得更为深刻和稳健,回味无穷。 茫茫生物的大海,究竟是各自为政,自己进化或者演化自己的,还是在某一只无形之手的操纵之下,向着某种方向前进? 从今天对物种演化和遗传的了解,显然,evolusion受到环境的强大影响,绝不是自说自话得了的。这样看来,物种们的确是在地球这个大环境以及它们各自所处的小环境的操纵之下在演变着。如果站在大环境的角度,这种演变绝对不是随机的,而是非常有倾向性的。 所以,这个词翻译成天演,或许更加合适一些。 尽管语言中有一种说法叫做约定俗成,也就是说,如果大家都把白叫做黑,那么黑就变成对全光谱发光状态的正确表达了。然而,从一个民族怎样定义语言的意义,还是可以看出它的文化素养和底蕴的。 所以,尽管我们可以自己决定叫它进化、演化或者天演,但你用什么词,显示了你的民族、你的文化、你的科学究竟对这个现象了解了多少。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确如孔子著《春秋》时的微言大义。正如禅宗故事所说,一字之差,五百世野狐身。 不过,从今天大家用词用语的现状来看,当今时代本来就是牛鬼蛇神猖獗的时代。所以,我们这些学者们,未来恐怕都有无数的野狐之身,也不在乎再多五百世了。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4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进化有没有方向及其他?兼评王孟两位老师
book 2009-11-26 14:23
中午打开博客,哇,看见首页有关进化/演化的讨论。真高兴看到学术大讨论,多讨论,大家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总能增加我们的理解。我也来说说想法,兼评王德华孟津老师的博文。并且我觉得,除去词源的问题,我们应该对生命进化有没有方向这个问题再多些讨论。从我发24日发了 1859年11月24日 的博文之后,这两天又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不瞒大家,昨晚我躺被窝里就一直想,后来还爬起来把想到的一些点写在纸上才睡下。下面就来跟大家讨论下想到的。 王德华老师重新提出了进化还是演化的问题,并在博文中说: 如果我们理解了Evolution 的含义(愿意),无论演化还是进化都是可以接受的 。确实,随着对进化生物学更多的了解,大家更关注的是这个词后面的含义,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进化和演化有同样的意思,也就是孟津老师所说: 在中文里,我们也可以给进化和演化这两个词同样的定义,即进化=演化,但它们的字面意思总是有差别的 。他们两位还都说到演化其实可以避免更多的误解。就我自己来说,平时进化和演化都用过,但也更倾向于用演化一词。不过,让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边,先来看看生命演化的形式到底是怎么样的。 (1)生命进化有没有方向? 从开始读生物进化论,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刚学的时候,教科书告诉我生命进化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那时候对于幼小的我来说只有接受的份儿,觉得生命进化应该是有方向的。后来更多的了解进化生物学之后,了解不同的演化模式之后,有了更多的疑惑,觉得小时候的教科书可能表达方式不对。 后来我曾上过郭建崴老师(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生物进化论课程。当时上他的课很高兴,首先,他人很随和,留着大胡子,显得很酷;再有,他讲课会从生物进化论发展过程中的争论和进化问题讲起,能有很好的扩展。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怎么想,但我自己很喜欢这种方式,能够让人有更多的思考的方式。当时也谈到了生命进化有没有方向的问题,我在提交课程作业(一篇小论文)的时候,写的主题是: 从大的尺度来看,生命进化应该是随机的;但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生命进化的形式可能是向着生物多样性增加的方向发展;并且,要理解生命演化的动力可能要从控制论、熵、系统论等方面来考虑 。当然,当时我知识有限,写那篇东西的时候并没有加入更多的实例,只是表达了一些想法。郭建崴老师看了之后说我可以适当修改后投到他主编的《化石》杂志。当时因为忙于很多其他课程的考试,就扔到一边去了,也没有修改,辜负了郭老师的好意,很不好意思。 让我们回到正题,对生命进化有没有方向的理解,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王德华老师在博文中说:有些物种的演变,如我们人类从人猿演变到人的过程,各种特征如大脑、语言等等,也确实就是进化(进步、前进、复杂、高级)了。这是从生命系统来看这个问题,我们确实能发现挺多进化导致进步的例子。但我们也能发现很多随机演化的例子。比如细胞内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等)的形成,很难想象是某些细菌主动进入到细胞内。很多昆虫体内有内共生细菌的存在,这些细菌跟它们的昆虫寄主共同演化了几亿年,我也很难想象一开始这些细菌的某个祖先主动进入昆虫体内,或者昆虫主动获取了这些细菌。再比如,孟津老师曾提到间断平衡理论,化石揭示了地质时间上的生物的大爆发(e.g. 早寒武纪的澄江动物群)和大灭绝(e.g. 三叠纪和白垩纪,恐龙)。对于生命大灭绝的原因,有各种假说,天外陨石说,海平面上升说,火山爆发说,等等;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原因跟生命本身无关。另外一个现象,不管生物从简单到复杂如何进化,其遗传物质和复制机制却始终保守,几乎不变。以上这些事件,很难说生命进化具有方向性。 在生命系统内部,生物进化可能看起来遵循某种方向,比如生命体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也或者生物多样性的不断增加。但是,生命演化不是生命本身所能决定的,其最初是物理环境(地球)决定的。可以想象,从生命演化的初始,世界上有广阔的环境供不断演化的生命体去开拓;或者地球上经历一次大灭绝之后,也会腾出更多的环境空间。我不知道是否经历大灭绝之后肯定会有某种形式的大爆发(这个孟津老师更有发言权)。其实,从更大的尺度来看,地球的演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命演化的随机性。 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我确实不太确定他这自然两字的含义有多广,但他确实知道生命之外的环境对生命演化的影响。有人说自然选择在分子进化水平上不起作用(比如中性理论),我不太这样看。当我们将整个生态系统看作一个具有一层层相互作用的系统时,分子也是在特定的作用力下演化的,DNA-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应该是某种体现。记得Nature曾经发表过文章,有人认为生物多样性本身可以促进新物种的形成,即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这也应该是一种作用的体现。或许我们也可以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放大到更大的尺度。这样来看,生命演化在某个时期应该是遵循某种规律的,体现出某些方向性的;但总体来看或许是随机的。 (2)生命的循环?或另一个状态? 我也一直在想,生命的演化是不是一直循环往复呢?或者从一个状态进入到另一个状态,就像马尔可夫链一样。想象一下,最原始的生命出现之后,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某个时期经历了大灭绝,又开始新的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从生命演化的长河来看,地球上的生命是不是在经历着一个个的循环?谁能保证我们人类就是进化的终点?若干个百万年之后,旧的智慧生命会不会被新的智慧生命所替代? 尤其当我们知道地球及其环境也处于不断的演化中(比如冷暖期的变化),并且地球所处的太阳系和宇宙也处于不停的演化中,如孟津老师所说:学地质的人都知道,如果把地球历史看作一天24个小时,人只出现在那一天的最后几秒中内,从如此大的尺度来看的时候,谁能说生命进化是有方向的呢?李泳老师的博文 宇宙是一条没有尾巴的蛇 对于思考生命进化也是很有启示的讨论。 (3)演化,进化,还是天演? 上面说了很多,回到这个问题来。王德华老师倾向于演化,但也考虑到了演化和进化的替换带来的实际问题(教科书啦等),孟津老师提出来严复的天演,确实如他说可能会乱上添乱呵。从我们中文来看,演化确实要比进化好一些;对于天演,孟津老师提到生物演化跟环境有关,但既然进化论的鼻祖达尔文提出的理论是有关生命的进化,叫生物演化论也是可以的吧。 我自己也倾向于演化,但我平时可能还是会继续用两个词。另外,我也不知道是否有必要用行政干预的方式更改教科书及其他地方出现的进化为演化。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更多的使用演化,自然也就变过来了。用哪个中文词是形式上的,当然也有讨论的必要,更重要可能是我们要提高词背后,也就是生命进化本身的理解吧。 -------------------------------- 补充: 刘立老师 在孟津老师博文后面的评论不错, 发表评论人:liuli66 孟老师, Evolution翻译成天演,在生物学中,妥当。 但在社会科学中,就不一定妥当了。比如,有一种evolutionary economics,如果翻译成天演经济学,是不当的,这里面有社会的因素,有人的因素等。 本人在王老师博文中评论说: 进化论把evolution,翻译成进化,就这么定了,约定俗成了。但理解上,还是把它理解为演化,含进化和退化之意。 又,经济学和创新研究中有一种理论,叫:evolutionary economics,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通常译为演化论,而不是进化论。 -------------------------------------------- 再补充:写上面博文之前,我没看到松鼠会 《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新书发布会实录 ,刚仔细看了下,其中龙漫远老师讲了挺多好的观点,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
个人分类: 进化漫谈|10025 次阅读|13 个评论
“进化”“演化”“天演”论
jinsblog 2009-11-26 04:28
王德华老师的博文: 进化 还是 演化 ?, Evolution 我们翻译错了吗? (1) 提到一个持续很久的争议: Evolution 该翻译成 进化 还是 演化 ?我呼应一下,算做对《物种起源》出版 150 周年的纪念。 进化 和 演化 两个词现在是混用的状况,进化使用得比较多。张昀老师在他编著的《生物进化》中,讲了他的一些理由。他也主张仍然使用进化。达尔文时期的 evolution ,有 progress (进步)的含义在里面,或者是这样被理解的。即使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他的一些论述中也有不少 进步含义的东西。真正让 evolution 一词流行起来的人是斯宾塞 (H. Spencer) ,是他发明的适者生存(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他也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中除赫胥黎以外的另外一个主要人物。斯宾塞被认为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领军人物,但斯宾塞其实更信奉的是拉马克主义。从那时起到现在, evolution 的含义随着我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增加逐渐在改变,但这个比较好办,修改这个词的定义即可。在中文里,我们也可以给进化和演化这两个词同样的定义,即进化=演化,但它们的字面意思总是有差别的。 从使用上看,在生物学界进化用得比较多。 从含义上讲,演化更好,道理王老师(加郝炘的评)都说了:进化具有方向性的含义,演化则不具有方向性含义。就名词本身来看,由于严复用的是天演,从优先使用的角度看,用演化比较好。我觉得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能会是通过学术界专家投票来决定,然后统一使用。 如果要从道理上看,我个人的观点,是直接用严复当初的天演,而不用进化,也不用演化。比如说生物天演论,而不是生物进化论或生物演化论;达尔文天演论,而不是达尔文演化论或达尔文进化论;天演生物学,而不是演化生物学或进化生物学,等等。到具体的问题上,比如讲到某个类别时,可以是鸟类的天演,昆虫的天演,人类的天演,四肢的天演,基因的天演,等等。这样用有至少三个理由: 1 )词源上天演有明确的出处,它是什么时候、什么人、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基本上没有疑问,都可以从《天演论》得到答案。王老师说 Evolution 翻译为 进化 是来自于日本语(進化)(当然,進化的老祖宗仍然是中文)。因此,进化这个中文翻译的源出不如严复的天演来得明确,前者至少是绕了一个日本语的弯。谁知道在日文中 進化有没有方向性含义?这还得去问日本人。 2 )进化和演化两个词,含义都过于广泛,它们不仅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界的现象,也可以用到非自然界,比如 20 世纪工业技术的进化或演化,文化的进化或演化,等等。这样,在非自然界中使用的概念,会影响到对用在自然界里的同一个词的理解,使 进化和演化 两个词字面上的含义出现混淆。天演的含义就比较窄而严谨。天含自然界的意思。比如我们说天籁或天籁之音,就是说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因此,天演可以特指自然界中的变化。如果说 20 世纪工业技术的天演、文化的天演,那就不合适了,因为 20 世纪工业技术的发展变化和文化的变迁不是自然界的过程。 3 )我们现在知道,生物的进化(演化)和环境变化是相关的,但生物演化或生物进化都只强调了生物本身的变化,而没有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而生物天演体现了这种关系,更好地表达了自然选择这个达尔文学说的核心内容。比如,人类的天演可以从字面上直接理解为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演进变化,既不是人自己在变,也不是上帝创造。 当然,我这是乱上更添了乱。 (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3972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20013 次阅读|21 个评论
“进化”还是“演化”?,Evolution 我们翻译错了吗?
热度 2 wangdh 2009-11-26 00:07
进化还是演化?, Evolution 我们翻译错了吗? (王德华) 注意到郝炘老师在我的博文: 今天是《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3401 : 下评论道: Evolution 应该翻译成演化,进化带有方向性,是不对的。简单的生物体不都 进化 为复杂的生物体,简单的和复杂的生物体都在不断演化。 留美学者龙漫远先生在为 Why Evolution is True 的中译本《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作的序中也特别强调:对于中心概念 Evolution ,这一被长期误译为进化的最重要的单词,(本)书中使用了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学者和翻译家之一严复准确翻译出的演化(天演)一词。这是中文世界对演化生物学中心概念理解的一个重要进步。 关于 Evolution 这个术语的理解和翻译,我曾写过一点文字。今天借此补充完善一下,先放在这里,与各位讨论交流,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先谢! ******************************* Evolution ,这个术语我们一般译为 进化 。提到进化,自然就会想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和物种起源。 关于 Evolution 这个术语的翻译,现在有些讨论(争论)。我们现在的教科书、科普著作、译著和学术论文中说的的进化 就是指的 Evolution. Evolution 翻译为进化是来自于日本语(進化) 。据说现在台湾的教科书等多翻译为 演化 。当今有些学者,尤其是海外的一些华人生物学学者也认为翻译为 演化 更符合原意,翻译为 进化 是不贴切的,甚至是错误的,有误导的作用。 Evolution 源自拉丁文。拉丁词 Evolvere 的含义是 展开、展示和揭开 ( unfold, disclose )的意思。另一个词 Evolutio 的含义也是 展开记录文件的纸卷并阅读它 。看看进化生物学或进化论的发展过程,从化石、有机体到分子,确实是在慢慢解开生物随环境变化和时间变迁的一部生物变迁史,这大概就是 Evolution 的原意了。 既然生物的改变是随时间而变化,随环境而变化,那么生物的演变(变化)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生物从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也是随机的,所以谈不上是 进 还是 退 。有些物种的特征在很长的生物历史时期保持相对稳定,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变化。从这些意义上看, 进化 的字面含义 的确有些容易导致望文生义,也会引起一些误解,用 演化 就更贴切些。但是,有些物种的演变,如我们人类从人猿演变到人的过程,各种特征如大脑、语言等等,也确实就是 进化 (进步、前进、复杂、高级) 了,这个时候用 进化 也是比较确切的。 ************************* 一些解释: 《简明生物学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的解释 : 进化( evolution ) , 亦称 演化 ,旧称 天演 。 生物逐渐演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其后由于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生物不断地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大约二百万种物种 . (注:翻译是很好的,解释现在看有些不合适了)。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979 ):进化: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演变: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 。 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 《牛津动物学词典》( Oxford Dictionary of Zoology, 1999 ) : Evolution , 生物在世代演替过程中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现象。达尔文称为修饰改变后的传承 ( 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 。 《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 2009 ):这本书将 Evolution 翻译为 演化,解释是 : Evolution 是种群内的遗传改变,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造成可以观察到的特征改变。 网络搜索: 进化:事物逐渐发展变化 , 特指生物从较低级、较简单的状态向较高级、较复杂的状态演变。 演化:指生态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渐进化 《进化是什么》 ( 恩斯特 . 迈尔 Ernst Mayr , What Evolution Is , 2002) 中解释 : Evolution 是有机体种群的特征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是说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从生物的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种群的遗传周转率的角度,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进化 Evolution 。 *************************************** 有人认为,将 Evolution 翻译成 进化,本身就带有方向、目的和计划的含义。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生物演化本身并没有任何目的和方向,自然界(生物)也不存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物种由少到多样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 Evolution 翻译为演化是比较贴切和恰当的。演化,是多维的;进化,是单向的。但是,进化,也并不意味着就是进步,前进。 同时, 演化 ,在字面上的意义比较中性,可以表达连续与随机的意思;进化,除了带有进步的含意外,由于汉语中 进 与 退 是代表相反意义(方向)的两个字,因此既然有进化,自然就会有退化,进化与退化的含义就有差别了。进一步讲,我们说到生物对的进化,一般是指(理解)为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调整),其相关特征应该适合其所处的环境,这个过程是随机的,没有进步和退步的区别。如果是这样的话,演化显然比进化就更确切些。 不否认,有些人会想当然地理解进化,就是有目的,有方向,就是含有进步、前进的意思。但实际上,我们在科研工作中,在阅读文献时,并没有这么去理解 Evolution 的含义(我是这么认为的)。 也不可否认,将 Evolution 翻译为演化是比进化表达要准确些,但是如果我们理解了 Evolution 的含义(愿意),无论演化还是进化都是可以接受的,也不会产生混乱的,更 不能说我们就错了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现在和以前的教科书、学术著作、科普著作、学术论文、新闻媒体等等,用进化这么多年了,一旦要改为演化,也会有些具体问题。 看看 Google 检索的结果( 2009 年 11 月 25 日晚 22 : 50 分): 搜索 进化 获得约 27,800,000 条结果; 搜索 演化 获得约 4,540,000 条结果。 搜索 天演 获得约 11,700,000 条结果 (2009.11.26 8:53) ----- 大家说说咱们咋办啊?谈谈您的看法,再做个选择题吧: 1 )改进化为演化; 2 )进化与演化并存; 3 )继续使用进化,但要解释清楚。 4)使用严复的天演 (孟津老师建议) (王德华 2009.11.1 日写, 11.25 补充完善) 推荐孟津老师的文章: 进化演化天演论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3985 )
个人分类: 纪念达尔文|36607 次阅读|21 个评论
星系的演化和人类胚胎的发育
moxj 2009-5-25 23:05
以前介绍月球起源的时候写了一篇日记:《 关于月球起源的几种假说 》。只聊了三种常见的假说,其实我关注这个问题是源于一篇叫做胎盘假说的文章。这些先不聊了,今天提起这个事情,是因为听到很多胎儿畸形的报道。有器官位置生长不正确的,也有血管或一些组织生长有了问题的总之,都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听到这些,我突然想起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 宾主尽东南之美。 层台耸翠, 上出重霄;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王勃这篇流传千古的文章大家在初中时便开始背诵,很多人到现在很记得。 古人对世界观察很细致,我们的观察也不断深远: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见到的事物越多越丰富,我们先前的疑惑在减少,但新的问题也不断的来了。有人曾经问过:银河系为什么就那样扁平的旋转?我写过一篇日记:《 人造卫星和我们的生活 》。 那些卫星不是在不同平面上绕地球很正常的旋转吗?电子是怎样围绕原子核运动呢?和那些卫星运动轨迹一样的能级理论对吗?还是卫星的位置只是量子理论里某个时刻存在的那个点?时间是什么?我们感觉到的长度对吗?孩子的畸形是绝对的吗?我们的校正方式正确吗?社会里的变态和常态又是什么?什么是演化?什么是变异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4028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类的旁支还是病理小脑人?
eminor 2009-5-7 11:26
董为:人类的旁支还是病理小脑人? 今天英国的《自然》发表了1篇评论、2篇论文,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肯定了2004年该刊报道的在印尼的弗洛勒斯(Flores)岛上发现的人类化石是人类的1个新种。 2004年《自然》发表了澳大利亚古人类学家布朗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声称在印尼的弗洛勒斯(Flores)岛上发现了人属的1个新种,证据是1件编号为LB1的女性头骨标本和一些头后骨骼。这件头骨标本和现代人相比非常小,脑容量仅约380毫升;头后骨骼显示其身高仅约1米。化石的年代测定为1.8万年左右。这一发现引起了轰动,而布朗课题组的研究结论却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美国的《科学》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学术刊物先后发表了不少论文,争论新发现的化石是一种现代人的旁支还是现代人的一个病理变异的家族。认为新发现的标本是新种的学者又进一步争论新种是从能人还是从直立人衍生过来的问题,而否定是新种的学者引用了大量病理变异的小脑人病例为证据。 在今天发表的论文中,美国Stony Brook大学的Jungers课题组通过对弗洛勒斯人下肢骨的研究,声称弗洛勒斯人的脚与他们的大腿相比要大得多,与非洲的某些猿类相同。弗洛勒斯标本既显示有现代人的特征,又具备猿的特征,因此更可能是一种已经进入直立行走阶段的原始人类,而不是现代人的病理变异族群。一同发表的另1篇关于岛屿生活的河马小种脑容量研究的论文也从脑容量演化的原理上支持这一推论。 我国的裴文中院士在1965年曾经提出过这样的假说,哺乳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体型不断增大,而经过顶峰期后体型开始变小,意味进入衰退阶段。最突出的例子是大熊猫的演化。 演化初期的大熊猫小种(左)、鼎盛期的大熊猫巴氏种(中)和衰退期的大熊猫现生种(右)头骨 河南省的赵路君今年29岁,因为疾病身高不足1米,头颅也比正常人小得多。 在古生物学中,由于化石的残缺,材料的稀少,在分类中大部分的种是形态种,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种(具备生殖隔离)。我们接受形态种是限于材料及为了研究的方便。在这个意义上,我同意弗洛勒斯人是新种的观点。但是要确认它是纯粹的种,还有待于分子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因为对于1.2万年的材料,DNA检测是可行的。
个人分类: 学术研讨|6566 次阅读|2 个评论
复杂网络节点的主体性演化对网络结构特性的影响
zhanghaisu 2009-4-26 22:08
张海粟 主体性的演化对于网络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影响最终通过节点之间的连接(度的数目和邻居节点的选择)形成的拓扑来体现。对网络抱团特征的变化以及骨干网的反演特征的研究,将能够揭示网络拓扑结构在主体性演化中的变化。这两方面的研究在针对具体载体的背景下,如图书在线网络,则可发现读者群体的兴趣转移、重要图书内容领域转移等;南部妇女活动网可以发现参加者社会活动倾向性的转移;网络流量中可以发现负载较重的网络节点在不同时段中是如何转移的,骨干节点之间的连接强度随着时间是如何转移的;传感器网络的功率优化规划中则可以发现随着节点的功率衰减,网络不同时刻的抱团与骨干节点的最佳选择。 抱团是网络热点的集中所在,也是网络不均匀性的重要体现,如何挖掘出主体性演化中报团特性的变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的社团挖掘算法完全是按照拓扑结构进行划分的 。拓扑结构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系统利用点和线所进行的最本体的抽象。因此,仅仅依照拓扑结构来划分社团的唯一合理物理意义也许就在于模块度(社团内部连接密度大,社团间连接密度小),或者模块度的变形表述(加权等)。这种社团挖掘没有充分考虑代表节点主体性的质量m在社团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局域影响作用。 若能为网络加入节点质量,并且利用势的概念来定量刻画节点间相互影响在形成抱团结构时的作用,将可提高社团挖掘的质量和可信度,使得抱团的物理意义更加明确,在网络演化过程中的报团变化特征更加准确。具体包括考察给定m(t)的条件下:社团数目的变化(图书所集中热点领域数目的变化);节点vi处于何种位置(或者势值位序),其倾向于保留在社团Ck中抑或相反;社团Ck规模的变化(哪一方会有更多图书支持)。但是,选择哪一种物理性质作为节点的质量,这和最终需要挖掘的知识强相关。将考察根据已知的节点质量符合某一种特定分布的前提条件,生成节点质量的估计值的方法,进而用此估计值来指导社团的挖掘以及演化模式的发现。 演化过程中的偏好依附性和网络骨干节点具有重要联系 ,如何在主体性演化中判断网络的骨干节点演化特征,并且根据此骨干节点形成的网络能够模拟反演出与原来网络具有很大相似统计特性的网络,是一个重要且有趣的问题。骨干节点集合应该具备的性质有: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的集合;网络中最重要的边的集合;网络中不同社团的铁杆成员集合;能够保留网络的抱团特征;以骨干网作为种子,能够自动生成各式各样的、但却依然符合原来网络所具有的各种统计性质的新网络。骨干网在演化中应该起到决定网络基本统计特征的种子作用,因此,挖掘出的骨干网依照某种方式演化(偏好依附方式)需能够得到和原来网络非常一致的统计特征。 通过边势差(边两端节点的拓扑势差)的定义来刻画骨干网演化特征的方法。网络中任意一条边两端节点的势值差,其值的大小反映了此边两端节点重要性差异的程度。某一节点所有边中边势差最小的边反映了这条边两个端点在网络中具有最接近的重要性。显然,这条边(对于此节点来说)也是重要的。从拓扑势最大的节点开始,通过边势差最小的边逐步向外扩散,直至两个节点间的边同时为边势差最小停止,得到第一个最重要的骨干节点集。再依次寻找势值较大节点(前提是未在上步中出现的节点)的骨干节点。最终全网络的骨干成员是由这些依次挖掘得到的骨干节点的集合。通过骨干成员检测可以实现图书推荐,与销售排名相比较,可以在兴趣热点转移、时间转移等方面得到更加深入与切合实际意义的知识。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演化|5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杂网络书评系列之四:《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
zhanghaisu 2009-4-15 22:15
张海粟 这是2009年刚刚出的关于复杂网络基础知识和理论介绍方面的最新的一本书。作者是国内作为活跃的三个复杂网络研究团队的领军人物。 这本书系统介绍了复杂网络的数学基础、基本研究成果、研究方法,都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为了了解复杂网络的基本理论体系,这本书又给了我们一个新的选择和视角。就我个人而言,收获比较大的有: 其一,关于基础知识的归纳。包括数理统计、博弈论、物理学等基础理论的系统归纳,有很浓的教科书的味道,高等教育出版社保证了这方面的质量。 其二,关于复杂网络发展方向的评论。每一个相关章节都有相关的评论,而且由于书是最新的,因此吸纳了不少最近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信息传播、网络博弈等方面成果的系统介绍。 还有一些内容我还没有完全读完。总体来说,这本书既是国内很活跃的复杂网络三个课题组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又是复杂网络领域研究内容的最新总结。值得一读。 《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 作者:何大韧 刘宗华 汪秉宏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演化|5136 次阅读|2 个评论
复杂网络书评系列之三:《复杂网络理论与应用》
zhanghaisu 2009-4-13 23:05
张海粟 这是国内第一本介绍复杂网络的专著,由汪小帆、李翔和陈关荣三位老师合著而成。本书几位作者均是复杂网络研究的知名专家,他们在复杂网络同步、演化模型以及混沌等方面的工作在国际上也就有不小的影响力。 复杂网络的研究正处在飞速的发展之中,同时,经历了十年的爆炸之后,复杂网络也正等待着一个新的突破发生。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基础上的统计特性研究似乎逐渐倾向于像更多的网络功能和物理背景方面的研究倾斜。因此,如何从已有的统计特性、传播特性、同步特性和演化特性的复杂网络成果中提炼、孕育出新的具有实质性的、超越统计(指标)意义的研究成果,也许将是下一阶段复杂网络研究取得突破的主要方向。 这本书是复杂网络基础研究的入门书籍。作为了解复杂网络已有成果是比较好的读物。但是正如上面说得,我们更重要的是从上述研究成果中发现和整理出新的突破。书中的实例、载体和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发。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演化|5452 次阅读|2 个评论
复杂网络书评系列之二:《社会网络与组织》
热度 1 zhanghaisu 2009-4-10 21:06
张海粟 为什么要在复杂网络书籍推荐系列中,介绍一本社会网络与组织行为学方面的书籍?主要原因有二个: 第一,复杂网络从一开始兴起就处处有社会网络的影子在出现。社会网络、生物网络、Internet和包括电力网络、交通网络在内的技术网络等构成了复杂网络研究的主要载体,也是新思想出现的源泉。社会网络里面关于派系、抱团等研究概念已经在复杂网络里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第二,这本书本身非常有特色地探讨了社会组织的演化的目标、演化的驱动等问题。对于复杂网络演化的研究来说,从网络个体与背景、目标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解释了网络演化的机理。 对于第二点展开一些来说。作者回顾了社会网络研究中主要的两个派别(结构主义和个体主义)的论点,以及各自在发展之中有失偏颇的地方。作者回顾到,社会网络的著作中对于个体主义的抨击很强烈,因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结构主义的社会学著作中,网络的节点以及网络的整体行为是一个非常常规的、可以预测的行为,而节点本身的活力被网络研究中完全忽视了。 作者试图以一种兼顾的方式将两种研究联合起来,对结构主义之中呼唤个体主义的重新回归大加推崇。此时的社会网络中加入了节点个性,而不是先前的割裂节点之间联系而只关注个性的研究。 作者在带有个性的组织网络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组织网络的动态演化问题:首先作者也依照惯例猛烈地抨击了从(社会)网络研究的奠基人开始,网络研究只是关注于静态网网络统计特性,而忽视了很多网络演化特征的研究。作者提出了网络两个演化驱动力,非常有启发。一是随机偶的网络,比如分寝室,大家上人们的偶然相遇等形成的网络。第二是目标引导的网络,比如带有会员性质的俱乐部等。这两种社会组织网路的演化轨迹是不是一样的?外界的条件是如何影响和促进这些网络的演化的?这些都是作者热衷于考虑的问题。也和我们目前的想法比较吻合,希望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社会网络与组织 Martin Kilduff and Wenpin Tsai 王凤彬,朱超威 译 人民大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演化|5360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五 左右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假说
rock6783 2009-3-8 09:25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就地球演化、大地构造及地球动力学方面,目前提出的对地学界影响较大的假说,主要有地球膨胀说、地球收缩说、地球脉动说、地槽与地台说、海底扩张说、地幔对流说、地幔柱假说、板块构造说、潮汐说、地球自转说、地洼说、涌流构造说等。下面,我们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1.1 地球收缩说 地球收缩说是最早的一种地球动力学假说,源于皱缩苹果与冷却地球的直观对比。这一假说通常按 Jeffreys ( 1929 ) 的提法表述。假定地球起初是一个炽热的天体,在其发展的早期,分异为一个铁质的核部和一个基本上是硅质的幔部。幔部从液态铁核处的基底开始向外凝固,通过传导而不是对流逐渐冷。从地心到地表 700km 以下的范围内,从地球开始凝固以来还没有来得及发生任何显著的冷却或体积变化。在 700 -70km 的深度区间内,传导所引起的冷却正在发生,致使这一层收缩,并因围绕内核受到拉张而处于内部拉伸状态。在靠近地表处,岩石早已冷却,靠太阳辐射维持热平衡,不会有大的温度变化。在浅于 70km 的范围内,处于一种内部压缩状态。 70km 深处为无应变面。 收缩假说基本上是一种固定论,无法解释板块运动或大陆位移。更有甚者,收缩说认为全球的应力场是同样的,无应变面以上是压缩,无应变面以下是拉伸。这和地球的实际应力状态大相径庭。 有人详细考察全球大陆和大洋的分布,发现大部分大陆和大洋是正相对应的。还提出过四面体收缩来解释这种分布。它所依据的假说是,一个收缩的球体趋向于缩成具有最小体积的四面体形。四面体的四角将与大陆相对应,它的面则与大洋盆相对应。调整四面体的尺寸,还可以解释大陆和大洋面积的比值为 1 : 2 。 Davison ( 1888 ) 提出过类似设想:地球只在上层中发生收缩(由冷却引起),这些层处于内部引张的状态。由于大陆压力的影响,大陆之下的引张量必将远小于大洋区下的引张量。这种状况趋于使大洋盆地更进一步沉降,而且也是导致大洋盆地成为永久性的一条物理上的原因。任何造山效应都是在大洋与大陆交接的地方表现得最为突出,这就使人们提出了大地生长的思想。 对四面体收缩说的主要批评意见是,从性能上看,地球最上层的皮无法阻止其本身的面积因切向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此外,这样一个外壳的变形理论似乎表明,这种变形应该是屈曲,而屈曲球壳的变形是对称于一条直径的,其形状的偏离由一系列沿着以对称直径为轴的平行纬圈的球调和函数给出。这就反把四面体收缩的设想给排除了。 早期的收缩说一直流行至 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地球在地质历史进程中很可能发生过某种收缩,因此,对收缩说的研究并没有因它有上述明显不足而终止。后来还发展过两种收缩假说。第一种是弹性不稳定说。按这种假说,当地球变冷时,岩石圈因褶皱作用而变弯(皱缩的苹果)。 Jeffreys ( 1962 ) 认为,这种皱缩幅度极大,以致它们在弹性上可能不稳定,即断裂 - 收缩假说 ( Jeffreys , 1962 ; Meyerhoff et al. , 1972 )。 MacDonald ( 1963 ) 论证,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地球并不是一开始就产生收缩,而是一直到最后的 11 亿年前左右才有收缩发生。他主张的收缩模式也是断裂 - 收缩模式。最近 Meyerhoff et al. ( 1992 ) 等提出了一种全球构造的新概念 - 涌流构造,把地球的收缩作用作为构造运动的触发器。可见,虽然单独的收缩作用不能解释所有构造运动的成因,但地球的收缩作用在地球动力学中的影响仍是需要考虑的。 1.2 地球膨胀学说 地球膨胀说认为地球一直在不断膨张。从 1620 年培根( F. Bacon ) 提出地球膨胀的观点以来,曾经提出过好几个地球膨胀的假说,来解释造山运动和大陆及大洋的形成等。膨胀说假定地球是由若干层组成的,最顶上一层代表地壳,其下相邻的一层代表膨胀层。造山效应就发源于这个膨胀层,所产生的应力又转而使地壳屈服。这一假说可以岛弧和海沟的形成以及造山要素之间的联系做出解释,特别是能解释海洋造山运动。也有人用地球膨胀作为大陆的成因。例如 Hilgenberg ( 1933 ) 根据大陆可以拼合为一个球面的实况,认为初期的地球比现在小得多,并被硅铝壳所覆盖,后因地球膨胀,体积增大,硅铝壳因受拉张而破裂,其碎块逐渐分离形成大陆。与此同时,地球的大洋也随表层的崩解而形成和发展。 地球的洋脊、裂谷系统理所当然地被地球膨胀论者作为支持其据说的重要证据。据推测,膨胀是从像大西洋中脊那样的大破裂口开始的。随着对洋脊、裂谷系探测研究的深入开展, 20 世纪 50-60 年代以来,地球膨胀说一度又显得十分活跃。 Carey ( 1976 ) 把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地球上各级规模的构造都归因于地球的膨胀。他提出,地球的膨胀是非对称的,南半球比北半球膨胀得更显著,因此所有大陆皆向北移动,而所有环绕太平洋的大陆看来正向着太平洋运动。 地球膨胀说的主要问题是其难以解释地球膨胀所引起的巨大密度变化。例如,如果地球的直径以因数 2 增加,将引起面积以因数 4 增加,体积以因数 8 增加,密度以因数 8 减小。现代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5.5g /cm 3 ,地球开始膨胀前的平均密度就必然达到大约 44g /cm 3 。这样大的密度变化带来的结果是,地球表面相应的重力加速度将是现代的 4 倍,地球的惯性矩将是现代的 1/4 ,地球的自转将比现代快得多。古生物钟和天文观测证实,一天的长度(日长)只比现代的少约 10% ,远不是地球膨胀说所期望的值。 引起地球膨胀的可能机制据认为主要有: 1 、热效应; 2 、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变化或相变; 3 、万有引力常数的缓慢减小。虽然在地球历史中,特别是在地球的早期,有可能存在着热的纯增长,因而有地球整体的轻微膨胀,但是,其效应看来只不过能造成一些深海沟等,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将引起膨胀所要求的能量和在化学键中的可用能量进行对比,来估计地球内部的化学变化或相变能否导致地球大规模的膨胀,发现地球半径均匀地膨胀 20% 所要求的能量,要等于打破组成地球的分子的几乎全部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因此,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变化这种机制产生的能量也不足以造成大陆的大规模膨胀。估算由引力常数的减小所能得到的能量,同样无法说明大于 100km 的地球半径增长存在可能性。总之,地球膨胀说在机制问题上也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很难找到引起膨胀的机制。 虽然地球膨胀说存在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目前仍未能得到合理解决,但仍有一些支持者在继续探索。 РОПОТИЙ ( 1989 ) 得出伴有质量增大的地球膨胀会使自由落体加速度( g )的值大增。古地球的 g 仅为现今地球 g 值的 40% 。 G 的增大伴随着地壳下物质密度增大,最终将导致较老地壳相对于年轻地壳不断上浮。地壳的这一性状正好被地质资料所证实。例如,在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洋壳与陆壳的相连地区,老地壳逐步占据了较高位置。所以,相对于更年轻地壳发生了老地壳的不断出露。他还作了地球质量和体积随时间呈指数增长来探讨地球发展历史的 8 项推断。由它们引伸的主要论点,与实际资料不相矛盾,又可详细说明地质现象的物理化学原理,一些重要的大地构造作用得到合乎逻辑的阐明,同时许多大地构造概念得到了运用。他还推断,由于膨胀,地球族行星的爆炸是不可避免的。 Owen ( 1992 ) 认为, Carey 的地球膨胀说正处于大陆漂移说早期被否定的那种状况; Carey 对地球动力学的贡献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Owen 根据大量海洋地壳扩张数据和地质及古生物资料,论证了地球在过去 200Ma 期间不仅发生过大陆漂移,还发生过膨胀,从今天直径的 80% 膨胀到今天的值。他还用横贯太平洋的卫星激光测距结果来证明其论断。卫星激光测距结果表明,太平洋中大陆的收敛明显小于为了平衡扩张所需要的值。他指出,从地核是稳态和均变论的思想出发无法理解地球膨胀的概念。 Kremp ( 1992 ) 依据核 - 幔边界处的外核温度比地幔底部 D 层的温度至少高 200 ℃ 的地震学新探测结果,讨论了地球在过去 200Ma 期间快速膨胀的可能性。他的结论是地球的大小在过去 200Ma 时为现在的 60% 。 1.3 地球脉动说 地球收缩说和地球膨胀说都包含一定合理性,又都存在一定问题。在这两种假说基础上很自然地便产生了地球一段时期膨胀,另一段时间收缩,膨胀和收缩交替发生的地球脉动说。在地球膨胀期,地壳受到引张作用,产生出大规模的隆起与拗陷,大型裂谷和岩浆喷发;在地球收缩期,地壳受到挤压作用,产生出褶皱山系,并伴有岩浆活动。 脉动学说虽然较好地解释了构造运动的周期性,但却不能解释地壳构造的方向性,并且对胀、缩的原因有不同看法,因此,自 1933 年布契尔( W. N. Bucher ) 提出这一学说以来,一些研究者曾试图将此学说加以改进。 РОПОТИЙ ( 1989 ) 提出了一个将脉动说与壳下流和大陆活动论结合起来的地球动力学新模式。他认为,地球动力学模式既要考虑地球的收缩,也要考虑它的膨胀,即建立在脉动假说的原则上。按此观点,当地球收缩和膨胀交替时,收缩效应集中在一些带上,而膨胀效应集中在另一些带上,在此种情况下,处于中间的断块应该从拉张带移向挤压带,所以在脉动的地球动力学模式中自然包括大陆活动论原则。这一模式还考虑了在地球半径增减交变作用下地幔内物质的移动,认为地球挤压力可促使壳下流观点主张的物质分离和移动。该模式的提出者认为,体现脉动假说和解释岩石圈移动的假说相结合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模式。 1.4 涌流构造( Surge Tectonic )说 涌流构造是迈耶霍夫等 ( Meyerhoff et al. 1992 ) 提出的一个新全球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模型。他们认为,大多数地表构造,包括板块构造不能解释的一些构造现象,可用软流圈的涌动来解释。软流圈涌动的驱动机制是地球收缩引起的岩石圈塌陷。当冷却凝固了的岩石圈块段塌陷到软流圈中时,部分岩浆按重力法则上涌,一直达到岩浆密度与周围岩石密度基本平衡的位置上,才会稳定下来。这一过程像巨型液压机一样,遵循帕斯卡定律,能将所受压力通过岩浆的涌动传递到各个方向。强的岩浆涌动对构造运动起决定作用。 岩浆涌动的通道,迈耶霍夫等 ( Meyerhoff et al. 1992 ) 称为涌流通道,是岩石圈中最基本的构造单元,可以通过近 40 种物性标志加以鉴别。涌流通道暂分为洋盆涌流通道、大陆边缘涌流通道和大陆涌流通道三大类。大洋中脊及其主要分支下的通道,是洋盆涌流通道中的主干通道,其长度可达几百万米,宽度可以从 1000km 到大于 3000km 。这些通道可为构造运动提供浅层作用机制。它们的存在可以用全球地热图来证实。 迈耶霍夫等 ( Meyerhoff et al. 1992 ) 认为,全球高热流带( 55mW/m 2 )相互连通的网状分布形式,用现有的地球动力学假说无法解释,但可以认为这些高热流带是由下伏的浅层岩浆通道 - 涌流通道形成的。如果涌流通道被强烈压缩,它们应该变成裂谷带或褶皱带。每个通道的变形形式是它上面的岩石圈厚度的函数。 据说,在由从事板块构造研究的科学家自 1965 年以来汇集的 36 个数据集中,用板块构造学说只能解释 13 个。它们是洋中脊、大陆裂谷、走滑带、岩浆弧、大洋和大陆山区、深海沟、贝尼奥夫带、地槽、造山岩体、蛇绿岩套、混杂岩、变质核杂岩体和拆离断层带。其余 23 种构造现象的时代都为侏罗纪或更新一些,它们仅出现在高热流带之下,都和浅部的岩浆运动,因而和涌流通道有关。这 23 种现象包括高热流带、微地震带、长的线性断裂和裂隙带、构造带分段性、两侧对称的双向褶皱带、地幔底辟、构造地层地体、与褶皱带平行的拉抻线理、反向变质梯度、地幔片麻岩穹隆、热泉链、成行的熔岩区、岩墙群、非造山岩体链、金伯利岩筒、长条状蒸发岩盆地、岩石圈低速带、异常上地幔透镜体、高导层、向东迁移的构造带、弥散板块边界、大地电磁复合体和旋卷构造等。 声谱仪显示洋中脊被成千上万条平行洋中脊的裂隙切割,证实洋中脊下面软流圈流动并不与洋中中脊垂直,而是与洋中脊平行。 迈耶霍夫等( 1992 ) 把这作为批判海底扩张和证实岩浆通道存在的证据。 涌流构造假说的提出者认为,这一假说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将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的机制,而且还在解释所观测到的所有构造现象上具有内在的协调一致性。不过应该看到,他们对许多构造现象的解释还是很初步的。例如,前已提及,迈耶霍夫等列出了 54 种向东迁移的构造现象,笼统地指出这与地球自转有关,但未作深入的机制分析。涌流构造的触发机制是地球收缩引起的岩石圈塌陷。地球收缩引起岩石圈塌陷的可能性和强度以及地球收缩与地质旋回的相关性等也是涌流构造假说还须深入解决的问题。虽然还不能说涌流构造假说已很完善,但它对板块构造假说的批判和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对地球动力学研究确实是有启发性的。 1.5 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的思想由来已久。英国哲学家培根 ( Bacon, 1620 ) 指出,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吻合并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地理学家斯奈德 ( Snider, 1858 ) 在《地球形成及其奥秘》一书中,用欧、美两洲古生代煤层中化石的相似性作为依据,首次把大西洋两侧大陆加以拼合。美国学者泰勒 ( Taylor, 1910 ) 指出,欧亚、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移动,是形成环太平洋岛弧和褶皱山系的原因。 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 ( Wegener ) 将这些简朴、零散的大陆漂移思想加以发展,在其 1912 年 的大陆的生成和 1915 年 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系统地论述大陆漂移问题,创建了大陆漂移说 ( Wegener, 1929; Wegener, 1966; Wegener, 2001 ) 。 魏格纳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硅镁质洋底上。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所有大陆曾经结合成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联合古陆或泛大陆( Pangaea );围绕泛大陆的广阔海洋,叫做泛大洋。中生代开始,联合古陆裂解、分离,产生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分离出的碎块逐渐漂移到目前所在的位置,而泛大洋则收缩为现在的太平洋。魏格纳用图解表示的过去大陆的位置与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根据崭新的资料得出的模式异常类似。为发展大陆漂移说,魏格纳利用了现代植物和化石的分布;古代冰川作用在现代热带地区的一些地质证据;尤其是海洋对面两岸海岸线的对称相配,如南大西洋两侧的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就是相配的。魏格纳还认为,年轻的海床比老海床浅;大陆漂过海盆犹如木筏漂过大海。这些都可与现代板块构造学说对照。 魏格纳的观点与现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区别,可用加里福尼亚地区的运动加以说明。 魏格纳( 1924 ) 把加里福尼亚看成一块薄的裂片,离开它的母体向北美东南方向漂移,它犁过下地壳,使下加里福尼亚变得弯曲,并沿着加里福尼亚海岸基底凸起。板块构造学说则认为,是两个厚板块彼此在圣安德烈斯断裂和加里福尼亚湾作剪切运动,下加里福尼亚是沿着位于主要板块边界邻近的次级断裂的延伸,不是受到挤压。 移动大陆的原动力是什么?根据大陆漂移的方向主要有两种趋势,一是自地球的两极向赤道的离极运动,如原来聚在南极的冈瓦纳古陆分离后逐渐北漂;另一趋势西漂,如美洲大陆向西漂移,在其西缘形成科迪勒拉和安第斯山系,在其东缘形成一系列群岛(如亚洲、澳大利亚东缘的群岛)。魏格纳认为,大陆漂移的驱动力主要是向西漂移的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西漂的力源于日、月引力所产生的潮汐摩擦力;离极力则来自地球自转的离心力。计算表明,这些力的数据确实太小。虽然魏格纳强调,小的力如果长期作用也可能移动大陆,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些力都不足以克服对大陆运动的摩擦阻力。因此,杰弗里斯 ( Jeffreys, 1929 ) 在其《地球》一书中有力地指出,大陆漂移说在理论上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有关大陆漂移机制的讨论中, 霍姆斯( Holmes, 1931 ) 首先提出了地幔对流模式。他认为,大陆由有上覆硅铝层的厚玄武岩质地壳组成,地球内部的重力能和热能可以引起地幔对流,如果地幔内的流体上升到大陆中央并向两侧散开时,大陆就会从这里向两侧裂开,大陆块体被地幔对流携运,留下了大陆之间的破裂和延伸区,成为新的大洋,随着玄武岩浆在对流上升流之上喷出,大洋的面积增大,在对流下降处,玄武岩被转换为榴辉岩并下沉入地幔,为前进的大陆让出位置,并在深处熔融而成玄武岩质岩浆,重新在对流上升处升起,完成对流循环。 魏格纳等将大陆看成是主动的因素,认为大陆本身是把坚硬的地幔推开而前进的;霍姆斯则引入了像在传送带上那样被携运的被动大陆的概念。霍姆斯的假说后来发展成海底扩张假说和地幔对流说。 1.6 海底扩张说: 19 世纪 70 年代,通过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的环球考察,已知道北大西洋中部有一条海底山系。 1925-1927 年间,通过德国流星号的回声探测,确定了整个大西洋纵列着一条长达 17000km 的大洋脊,由于它正好绵延于大西洋的中部,因而,常称之为大洋中脊。 20 世纪 50 年代,通过对洋底的勘测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洋都有大洋脊存在,一般都位于大洋中部,并比以前设想的更接近于连续,洋中脊下面曾发生过某种上涌;大洋盆的年龄比较年轻,大洋盆中的沉积也比以前所假定的少得多。原有的大地构造学说未能对大洋底的这些构造现象做出预测,也不能给出确切解释。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一些学者提出,大洋中脊的高热流有可能用地幔中的上升对流来说明,这样也可解释大洋脊的拉张性质。其中,美国地质学家赫斯 ( Hess, 1962 ) 和迪茨 ( Dietz, 1961 ) 把对流方案发展,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迪茨 1961 年的论文首先提出了洋底扩张这一名词,但是,首创海底扩张说的还是赫斯(就连迪茨本人也承认这一点),虽然赫斯的论文大洋盆的历史 1962 年才发表。 海底扩张说圆满地解释了大洋的主要地壳层(大洋层 3 )的厚度均一性、洋底年龄及洋脊上沉积物超复等当时难以理解的地质问题。赫斯认为,大洋层 3 底部代表现代的或过去的 500 ℃ 等温面。在洋中脊处,随地幔对流涌出的橄榄岩和水通过这个等温面时发生作用产生蛇纹岩,形成新洋壳;在远离洋中脊的地方, 500 ℃ 等温面已下降到较深位置,已有的蛇纹岩不会转变成橄榄岩;由于缺乏水,未蛇纹岩化的橄榄岩也不会转变成蛇纹岩。这样,大洋层 3 就基本保持了它们在洋中脊处形成时的厚度。按照海底扩张说,如果对流的运动速度为 1 -2cm /a ,洋底便可每 200Ma 或 300Ma 完全更新一次。这可以解释洋底的年龄为什么比较年轻,洋底的沉积物厚度为何较小。 迪茨的模式与赫斯的模式相似。但迪茨认为,洋壳是玄武岩质的辉长岩,上地幔则为榴辉岩。玄武岩在高压下变为榴辉岩的地方就是莫霍面。另外,迪茨还把地球表面至 70KM 深处的层位叫坚硬的岩石圈,试图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力学单元,并认为,在岩石圈的下面有一个软层,岩石圈在它上面能够比较自由地活动。实际上,后来的板块构造设想就是由此萌芽的。 威尔逊 ( Wilson, 1963a ) 热烈支持海底扩张说,他认为,大西洋的火山岛原来是在洋中脊处形成的,随着在共同的对流体传送带上移动,于是岛屿的年龄离洋中脊越远越老。如靠近大洋中脊的扬马延岛所有岩石的年龄比 1000 万年更新,亚速尔诸岛加到 2000 万年,再远一点的百慕大群岛为 3600 万年,费罗群岛为 5000 万年,靠近非洲西海岸的费尔南多波岛和普林西比岛则为 1.2 亿年。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中,他也列出了类似的岛屿年龄数据。这不仅证实了大陆漂移的原来说法,也为海底扩张提供了有力证据。 应当指出的是,赫斯和迪茨的海底扩张说中的地幔对流包括大洋层 3 ,这既不同于早先认为地幔对流发生在玄武岩质地壳下的霍姆斯模式 ( Holmes, 1931 ) ,也不同于后来将地幔对流限制在岩石圈下的威尔逊模式 ( Wilson, 1963a ) 。 从板块构造角度,海底扩张说可概括为:地幔物质在大洋中脊随地幔上升流上涌形成新的大洋岩石圈,新生的岩圈随着软流圈的侧向流动推挤着原有的岩石圈从洋中脊向两侧扩张移动,在海沟处大洋岩石圈随着地幔下降流而俯冲消亡,不断更新。洋中脊是大洋岩石圈的生长带,海沟是大洋岩石圈的消亡带。 1.7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由 Wilson ( 1965 ) , McKenzie et al. ( 1967 ), Morgan ( 1968 ), Le Pichon ( 1968 ) ,等人提出的大地构造学说。它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自然引伸,还包括了岩石圈、软流圈、转换断层、板块俯冲、大陆碰撞和地幔对流等一系列概念,有人称为全球构造学说。板块这一术语是 Wilson ( 1965 ) 在论述转换断层的一篇短文中首先提出的。它表示地球表层(岩石圈)被活动带分割所成的大小不一的球面盖板。它的面积很大,厚度很小,并按地球表面轮廓弯曲。 依据构成板块的岩石圈类型,板块可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构成板块的岩石圈顶层为大洋地壳的板块为大洋板块,如太平洋、大西洋、菲律宾海等板块。岩石圈顶层的一部分为大陆地壳的板块是大陆板块,如欧亚、北美、南美、非洲等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就是关于这些岩石圈板块相互作用,并认为这种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基本原因的学说。初期的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如下: 1 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分成弹粘性的岩石圈和粘性软流圈,下垫弹粘性的中圈。岩石圈在软流圈表面作相对运动。 2 岩石圈在侧向上分成数目有限的大、小板块,它们是刚性的和相对稳定的,并按球面运动规律不断改变着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 3 板块边界分为三种类型: A 分离扩张型; B 俯冲会聚型; C 平移剪切型或转换型。 4 板块在离散边界处的扩张增生得到会聚边界处俯冲消减的完全补偿,地球体积保持不变。 5 地幔中的热对流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1.8 热点 - 地幔柱假说: 太平洋中的夏威夷海岭和天皇海岭,是由成线状展布的一系列火山堆构成的火山链,其岩石年龄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定向性。岛链东南端的夏威夷岛火山年龄不超过 80 万年,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是目前仍在活动的活动火山。从夏威夷岛沿岛链向西北,随着距离的增加火山岩的年龄依次增加。在夏威夷海岭与天皇海岭的转折处,火山年龄约 4000 万年。天皇海岭呈 NNW 走向伸向堪察加半岛东侧,北端的明治海山的年龄则达 7000 万年。 威尔逊 ( Wilson, 1963b ) 为解释火山岛链年龄的递变现象而提出了热点的概念。所谓热点是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它们向活火山提供富集各种微量元素的岩浆。随着岩石圈板块经过热点的不停运动,先形成的火山从热点处移开并逐渐熄灭成为死火山,新的火山又在热点上方形成,结果就形成了一串年龄定向分布的线状火山链。这类火山活动时,熔浆向外溢出,无地震发生,因此,所形成的火山链也叫无震海岭。上述夏威夷 - 天皇海岭火山链的走向,实际上记录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在 4000 万年前是从南向北沿 NNW 向运动,最晚在 2600 万年以后转变为从东向西沿 NWW 向运动。 地幔柱是摩根 ( Morgan, 1972b ) 为解释热点成因而提出的概念。地幔柱是地幔深处,甚至核 - 幔边界上产生的圆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它携带地幔物质和热能直至地幔上层,并在岩石圈和软流圈分界处四散外流,激起软流圈中的水平运动,从而可将地幔柱当作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热点处的火山活动是地幔柱物质喷出地表的反映。由于炽热的地幔物质向上涌流,导致密度较高的物质盈余,形成正重力异常,因而重力特高的地方,也往往是火山分布的地方。摩根还强调,热点大体上固定于地幔中,因此,板块相对于热点的运动,便是相对于地幔固定部分的运动,也就是相对地理极或地球自转轴的绝对运动。摩根 ( Morgan, 1972a ) 用夏威夷 - 天皇海岭、莱恩 - 土阿莫土海岭和马绍尔海岭这三列热点轨迹资料,计算了 8000 万年来太平洋板块相对于热点的运动。所得结果与后来的板块绝对运动模型 AM-1 和 AM-2 型求得的相对于热点系的运动大体相同。 热点假说在深海钻探第 55 航次钻探夏威夷 - 天皇海岭时证明了其正确性,船上所作的古生物鉴定和陆上所作的放射性测年所提供的年龄,证明了所预言的太平洋板块向北的运动。由火山岛年龄和它们距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的距离,推导出的太平洋板块的运动速度大约为 8cm /a ,运动方向的改变(山链变曲)发生在 43Ma 之前,几乎等于摩根预测的年龄。 1.9 地槽与地台学说: 地槽学说的出现使褶皱带发育在特定地位置地问题变得容易回答:地槽填充了具有塑性的沉积物,褶皱作用也就在地槽带中发生。 19 世纪中叶,美洲的地质学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就像美国的经济发展一样,美国的地质学研究也就是从东部逐渐向西部扩展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可以说是美国地质学的摇篮。美国地质学家霍尔 ( J. Hall, 1857 ) 对阿巴拉契亚的地质研究,把大地构造学说带到了新的起点。霍尔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阿巴拉契亚山有一套地层自西向东逐渐增厚,在宾夕法尼亚地区厚度达到 4 万英尺 。他认为如果以此推断当时北美大陆位于 4 万英尺 的深海之下,那是十分愚蠢的,因为他确信他所涉及的地层都是浅水沉积。但霍尔认为山脉的形成与沉积层的褶皱无关,是大陆整体抬升后在地面流水的挖掘下形成的。遗憾的是他对山脉成因的错误认识掩盖了他对地槽的聪明发现,致使他的理论发表了十多年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当然历史是公正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忘记他对地槽学说的巨大贡献。 1873 年 ,美国地质学家丹纳 ( J. D. Dana, 1873 ) 在其论文论地球冷缩的一些结果,包括山脉起源和地球内部性质的讨论中将霍尔在阿巴拉契亚发现的长条形的沉积盆地命名为地槽( geosyncline ),从此地槽学说成为大地构造学说的主流。丹纳在考虑造山作用时注意到以下三个基本事实:其一,大洋中广泛分布着火山,这是洋壳非常活动的证据;其二,大陆腹地古老地层占据的地区没有现代火山,也很少发生地震,说明陆壳非常稳定;其三,受过强烈扰动的造山带和相伴的火成岩带和变质岩带大多出现在洋 - 陆边界。丹纳认为地球的冷却过程是从大陆腹地开始的,并且使洋壳收缩塌陷,其派生的侧向压力在洋陆边界集中,使地壳发生弯曲形成地槽。地槽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巨厚的堆积。在地球冷却持续到一定阶段后,沉积层在侧向压力的作用下也将发生褶皱,而且沉积越厚,褶皱也就越强烈,同时在深部岩浆的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地槽在经过褶皱的剧变之后逐渐趋于稳定,成为大陆的组成部分,扩大了大陆的面积。在大陆边缘的褶皱山脉受到流水的剥蚀,逐渐地被夷平,剥蚀下来的碎屑物再一次被送到新的地槽中,孕育着下一次的褶皱造山。这就是丹纳的大陆扩张学说。 1887 年 ,俄国学者卡尔宾斯基 ( А . П . арпинский ) 研究欧洲东部的地质时发现,出露在芬兰、卡列里、乌克兰等地的前寒武纪岩石是广大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一部分,这个基底被产状平缓的沉积盖层所覆盖。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俄罗斯地台的,由基底和盖层构成的,地台双层构造概念。由于地台具有坚硬的结晶基底和几乎不变形的盖层,当时大多数地质学家都相信,地台在形成之后就不再遭受强烈的变形。 从霍尔 1857 年关于地槽概念的提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 1965 年 美国学者奥布英 ( J. Aubouin ) 出版的《地槽》一书,对槽台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提出,这个地球科学观在地质学界的影响超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即使是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也还是不能涵盖槽台学说的所有内容,尤其是大陆构造的研究,许多相关的概念至今仍在使用。 以上假说似乎都有正确之处,但以上的每个假说又都不完善。地质假说,必须符合地质事实。任何假说,都有可能错误,但很多地质事实是不容否定的。哪么,目前为止,不容否定的地质事实有哪些呢?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之六 60 个重要地质事实 参考文献: Bacon F. Nouvnm Organum Scientiarum. London . 1620. Bucher W H. Volcanic explosions and overthrusts. Am. Geophys. Union Trans., 14 th Ann. Meeting 1933, 14, 238-242 Dana J. D. On some results of the earth's contraction from cooling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of mountai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73, 5: 423-443 Carey W S. The Expanding Earth. Amsterdam :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1976. Davison C. Philos. Trans. Roy. Soc. London Ser. A, 1888. 178: 240 Dietz R. S. Continent and ocean basin evolution by spreading of the sea floor. Nature, 1961, 190: 854-857 Hess H. H. History of ocean basins. Petrologic studies--A volume in honor of A. F. Buddington. Geol. Soc. America . 1962 : 599-620 Hilgenberg O C. Vom wachsenden Erdball. Berlin . 1933. Holmes A. Radioactivity and earth movements. Trans. Geol. Glasgor, 1931, 18: 559-606 Jeffreys H. The Earth.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 Press. 1929. Jeffreys H. The Earth (4 th edi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 Press. 1962. Kremp G O W. Earth expansion theory versus statical Earth assumption. In: Chatterjee S et al. e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Lubbock : Texas Tech Univ. Press. 1992. Le Pichon X . Sea-floor spreading and continental drif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68, 73: 3661-3697 MacDonald G J F. The Deep structure of continents. Rev Geophys., 1963, 1(4):587-665 McKenzie D. P., Parker R. L. The north Pacific; an example of tectonics on a sphere. Nature, 1967, 216: 1276-1280 Meyerhoff A A, Meyerhoff H A, Briggs K S Jr. Continental drift V: proposed hypothesis of earth tectonics. Journal of Geology, 1972. 80(6):663-692 Meyerhoff A A, Toner I, Morris A E L, et al. Surge tectonics: a new hypothesis of Earth dynamics. In: Chatterjee S et al. e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Lubbock : Texas Tech Univ. Press. 1992. Morgan W. J . Deep Mantle Convection Plumes and Plate Motions.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1972b, 56: 203-213 Morgan W. J . Plate Motions and Deep Mantle Convection. Studies in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Memoir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SA), Boulder, CO, 1972a , 132: 7-22 Owen H G. Has the earth increased in size? In: Chatterjee S et al. e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Lubbock : Texas Tech Univ. Press. 1992 Snider A. La er ation et ses myst res d voil es. Paris : Frand and Dentu. 1858 Taylor F. B. Bearing of the Tertiary mountain belt on the origin of the earth's pla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10, 21: 179-226 Wegener A. Die Entestehung der kontinente. ( =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Geologische Rundschau, 1912: 3: 276-292 (in German) Wegener A. 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 Braunschweig, Germant: F Vieweg ung Sohns. 1915 Wegener, A. Die Ente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ed. 4. Brunswick : Vieeweg. 1929 Wegener A.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Translated from the third German edition by J. G. A. Skerl. New York : E. P. Dutton and Company. 1924 : 1- 212 Wegener, A. The origins of the continents . Journal of Geodynamics, 2001, 32: 31-63 Wegener A .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translated from German by John Biram). New York : Dover Publications. 1966: 1- 246 Wilson J. T . A new class of faults and their bearing on continental drift. Nature, 1965, 207: 343-347 Wilson J. T . A possible origin of the Hawaiian Islands . 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cs = Journal Canadien de Physique, 1963b, 4 1: 863-870 Wilson J. T . Evidence from islands on the spreading of ocean floors. Nature , 1963a , 197: 536-538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人文|4078 次阅读|3 个评论
达尔文和《物种起源》
热度 1 cunyp 2009-1-14 23:59
题记:2009年是达 尔文诞辰200周年和《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最近的一期Science,Nature都推出了专刊,纪念达尔文年The Year of Darwin。自从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并于1897年12月天津出版,从此,演化理论随着外国列强的炮火传播到中国。为了纪念一 个人或事,总要给自己以后的工作学习来些指导。入门不久,斗胆写一小篇也来ldquo;启发一下rdquo;。还有,听过几次吴仲义老师的报告和自己心得体会,觉得 Evolution翻译为ldquo;演化rdquo;要比ldquo;进化rdquo;更贴切一些,在此和大家一起商酌。 达尔文 达尔文 ( 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小城镇的医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达尔文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并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在爱丁堡大学学医的达 尔文对医学不感兴趣,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他父亲认为达尔文不务正业,决定把他送到剑桥大学学神学,希望达尔文能在基督教义的约束下,能收心成为一 个ldquo;尊贵的牧师rdquo;。当年徐霞客就是对功名失望,转而行走天下,为后世留下许多精美的游记。看来历史上的许多事件的发生有点偶然性。 1831 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ldquo;贝格尔rdquo;号的环球旅行。这次不同寻常考察的见闻和采集的标本对达尔文以后的学术思想具有有决定性意的 意义。对采集标本和各地的动植物的仔细比较和观察中,达尔文发现了大量的物种变异的事实,这使得他对《圣经》的关于物种起源的说法产生了怀 疑,进而形成了ldquo;物种是可变的rdquo;的观点。由此,他逐步摆脱了神创论的束缚,坚定地走上了相信科学和追求真理的道路。 达尔文的意识到自己观点很难在宗教压力下公开传播和主张,一旦发表会视为异端,并引发攻击,达尔文生前一直对基督教保持沉默的态度,只 在起给家人看的回忆性自传中表达了他对神学的厌恶。为了潜心研究和写作,达尔文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位,在家人的资助下,独立研究。后来,达尔文移居到伦敦郊外的唐屋(Down House),在那里潜心生物学,完成了《物种起源》、《家养动物和培育植物的变异》、《人类起源和性选择》、《人类和动物情感的表达》等划时代的巨著。 达尔文的学术论文很少,但写了大量的书来阐述他关于演化的观点,并在他的朋友圈里分享他的发现和观点,地理学家赖尔和植物学家胡克,以及后来甘愿成为ldquo;达尔文的牧犬rdquo;的赫胥黎(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自然选择理论的忠实拥护者,许 多场合和大主教辩论,演化理论的主强悍的捍卫者)都是他研究理论的忠实听众和拥护者。他们都读过达尔文有关自然选择的手稿,在他们的建议和催促下,达尔文 把自己的手稿整理成论文和书。 晚年的达尔文深受疾病的折磨,在1882年4月19日下午4点,达尔文在夫人爱玛的怀里停止了呼吸。鉴于达尔文对英国学术的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之后,达尔文迁葬到伦敦威斯敏斯特寺院中堂的北廊,与杰出的科学家牛顿葬在同一个地方。 物种起源 Origin of Species 1858年,达尔文在读到华莱士关于自然选择的论文后和朋友的劝说下,他决定把他的手稿压缩成一篇学术论文,并和华莱士的论文同时发表在1859年 林耐学会的会刊上。学术论文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甚微,在赖尔和胡克的催促下,达尔文在同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也是压缩版,出版的篇幅只有他准备手稿的三分 之一左右)。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第一版印了1250本,在一天之内全部售罄,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这种销售速度可能只有后来的《时 间简史》才能与之相比。由此可见,学术的观点给公众讲明白,才能形成社会思潮!虽然每一个读者未必认同人是由猴子演化而来的,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不断膨胀的 宇宙中,但演化的思想、宇宙的概念却应在每一个受过基本教育的知识体系中普适概念。 在1859年前后,科学界已经有了大量的物种演化证据:林耐的系统学、解剖比较、退化器官、胚胎发育和生物地理分布理论。大量生物演化的事实为一些 勇于冲破宗教教义的束缚的人提供机会。在18世纪中期,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就提出生物物种是可变的观点,并大胆地推测所有的动物都来自同一祖先。但布丰在巨 大的社会压力下,被迫宣布放弃他的观点,因此未能进一步作深入研究,影响不大。随后的更勇敢的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对演化理论提出了更激进和系统的演化理 论。拉马克提出:生物界是一个从最简单、最原始的微生物 按次序演化到最复杂、最高等的人类的阶梯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一直在继续。ldquo;用进废退rdquo;是拉马克学说的核心。虽然拉马克有些观点被后来的实验证明是错的或 不完整的,但他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给达尔文以及华来士等人的演化思想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在这部著作中,达尔文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一科学的论据和演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 的理论,让西方科学从神学的理论舒服下,用科学的方法俩重生审视人类自己和科学的本原,是人类的事思想在科学领域第一次解放。达尔文在书中提出:生命由 一个共同祖先演化而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在自选选择作用下逐渐演化的过程。《物种起源》发表后,物种可变的演化思想和ldquo;物竞天择,适者生存rdquo; 的演化论已为学术界、 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经过经150年的发展,演化论已经深入渗透生物学的各个领域,正如ldquo;新综合论rdquo;的大师杜布赞斯说的 ldquo;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ldquo;(毕达哥拉斯也有ldquo;一切皆数rdquo;的理念)。 《物种起源》的发表于是为生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开创崭新的学科。 今日的演化理论 生物演化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微观演化(生物群体中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形成和宏观演化(从 一个类型到另一个类型的跃变,比如从鱼类进化到两栖类)。ldquo;现代综合学说rdquo;很好地解释了微观演化和新物种形成,并认为由微观演化和新种形成的研究所得的结 果可以进一 步推广到宏观演化。 1960s,以日本学者Motoo Kimura为首的ldquo;分子演化中性学说rdquo;阵营对自然选择在物种群体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提出质疑,在分子演化水平找到负自然选择了大量演化证据。1980s, 自然选择学派也在分子水平也找到了一些受到自然选择作用的演化例子(这些例子相比中性理论的要少得多),为基因组水平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分子证 据。现代地质学的发展也不断地为宏观水平的演化理论完善提供了化石的证据。中性学派和自然选择学派的论战还没休止:自然选择在宏观水平的有着很强的说服 力,这一被化石证据,物种变化,新基因的形成等领域 ;分子演化的中性理论在微观水平也有许多成功的解释。随着基因组学时代到来、统计学方法的进展和就算性能的飞速进步,我们期待代着新时代的达尔文理论在基 因水平能有更好的综合。 《物种起源》精彩篇章 幻想创造条件以使一种生物具有超出其他生物的优势,固然是个好主意,但实际上我们却找不到任何 具体操作的办法,这使我们懂得,我们对一切生物间的相互关系知之甚少。我们非常清楚生物间关系的信念是必要的也是难做到的。我们能够做到的是牢牢记住:每 一种生物都在努力以几何级数增加其个体的数目;每一生物在生命的某一时期,在某一年中的某个季节,在每一代或间隔一定时期,都不得不为生存而斗争,而且都 会遭到重大毁灭。说到生存斗争,我们不必为之感到恐惧,死亡的来临通常是迅速的,而强壮、健康、幸运的生物不但能生存下去,而且必能繁衍下去。 (多谢网友指正,这里的胡克是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植物学家mdash;约瑟夫middot;胡克(Joseph Hookei,1817mdash;1911),我把他和另一个罗伯特middot;胡克(Robert Hooke,1635.7.18mdash;1703.3.3)混淆了。罗伯特middot;胡克是第一个观测到细 胞结构的人,他的对光学的学说被同时代的牛顿压了近一个世纪。 再次向大家道歉!) --------- Nature: Darwin200 http://www.nature.com/news/specials/darwin/index.html Science:9 January 2009: Origins http://www.sciencemag.org/darwin/ --- 达尔文51岁,在发表《物种起源》之后不久的照片(来自wiki) (来自Science) (form Nature) N. SPENCER(form Nature) Left to right: Mustafa Akyol, Mel Greaves, Niles Eldredge, Per-Edvin Persson, Patricia Adair Gowaty, Masatoshi Nei, Michael Lynch, Ulrich Kutschera, Randolph Nesse, Ismail Serageldin. The Origin of Species http://www.literature.org/authors/darwin-charles/the-origin-of-species/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8688 次阅读|8 个评论
存在吗外星人
eloa 2008-10-2 21:15
realaxt 发表于2008-10-1 星期三 19:53 到底是否存在外星人? 这个曾经热门的话题,一直在争论中存在着。前段时间一个美国的前宇航员抛出惊人言论,他宣称自己见到过外星人。一下子,这个已经不那么流行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成为讨论的热点。 到底存在外星人吗? 外星+人 我理解的他们所说的外星人应该是一种外星类人的生命形式。他可能没有地球人这么帅和靓,因为这些定义是地球人的标准。他们甚至可能不是两个眼睛,一个嘴巴,四条腿,他们是什么呢?他们存在吗?围绕诸如此类的问题,众说纷纭。 首先要谈论外星人是否存在,首要的就是要把生命起源的问题给搞清楚。 1 . 现代的生物科学家,人类学家,宇宙学家 等等也都在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生命起源问题进行探索。元素简单的无机物有机物复杂有机物单细胞多细胞 藻类食物动物》》猿》智人》人类》现代人 有些科学家提出类似这样的生命演化方式。先不把真实的轨迹呈现给大家,把人类起源的道路给简单化的先,看是否会有一些启发。根据科学定律的可重复性验证, 有些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模拟了最初无机物在自然条件下转变为有机物的关键步骤,而且后续的演化过程,无论是理论上的阐述还是现实考古发掘中的实际成果, 都对此理论提供了支持,虽然演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步骤还不是很完善,至少是事实证据上面的缺乏是这样的,比如化石等的不足。但是总体来讲,这样的演化理论 正在朝着逐步完善的方向发展,因此这种理论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可信度。但是同样,它也有其反对者,比如神创论者没有停止过对 造物主 的冠名权。 2. 有些科学家提出过人类不过是 舶来品 的理论,舶来品,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类似飞船的东西,从其它的星球迁徙到了现在人类居住的地球。当舶来的时候,或许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也或许是以多细胞的 生物,甚至可能是已经到了相当文明程度的类人生物。圣经中有关于人类遭遇大灾难,然后由诺亚方舟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不过还是一种猜想而已,即使有些人宣 传在中东或者土耳其发现了诺亚方舟的残骸。此理论的可信性不足,现实依据同样相当匮乏。 3. 从出现第一个有机分子到现在,生命经过了无数次的选择。其间,失败随处可见。从你开始上溯,可以找到无数个父本和母本,这些父本和母本中的任何一个稍有闪 失,你根本不会出现。若没有超自然力保驾护航这样的演化结果是不可能的吧?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充满着让人惊叹的现象。要了解演化,必须明白3件事。首先,这种万亿分之一的几率时刻存在。第二,突变是偶然的,但是生存者却不偶然。第 三,如果演化时间足够长,那么生物总能向着复杂方向演化。自然选择就是这样,只要给足了演化时间,那么那些极不可能的事也是有可能的。随便以地球上最简单 的生物为试验对象,排排其DNA排序的可能次数,就会发现这是个天文数字。 上面的话,看似是在说明生命诞生的小概率事件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的概率相当大,这个也朦胧中成为一部分相信有地外生命的人的一个有力证据。 既然地球上存在人类,为啥就不准别的星球上存在生命呢? 这是很多人想象中的情形,再配上以上的几句话,简直可以拿来一切反驳外星人存在的杀手锏了。生命诞生的小概率和演化过程的不确定性,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对 于解释地球上以人类为主导的文明演化上有些牵强,拿来解释外星文明的存在,我觉得是不能胜任的。地球发展到现在,据推测地球上曾经存在的99%的生物已经 灭绝,而人类发展到现在。对于这样的事实,不需要惊叹,只要庆幸足矣。 试证明 外星人是否存在 1. 假如两种有生命的形式诞生时间不一致,其中一种是人类,另外一种是未知生命。生命诞生时间的不一致导致文明发展的先后不一样。假如某种先进的文明中也有 外星人以为存在外太空的生命形式,有几个不安分的外星人也觉得寂寞,这个诺大的太空,就咱一户落脚的,未免太奢侈了一些。那些人于是也坚定的认为存在外 星生命,他们不局限于理论上的探讨,于是派出飞船或者探测器去选找外星人眼中的外星人去了。至少他们现在还没有成果,因为地球上的新闻频道还没有对他们的 介绍,不是吗? 2. 假如外星人存在,他们也演化到了相当高的文明阶段,他们也可以思考一些是否存在外星人的问题,甚至也能力做关于外太空的探索了。不幸的是,哐当,一个小行 星撞击在他们生存的星球上,由于环境的巨变,他们消失了。然后由其它的生命形式接替了他们的统治地位。这样的事情不是不存在,在我们脚下的星球上已经发生 过类似的事情,恐龙的灭绝就是一个例子。 因为从逻辑上讲,我们永远也没有办法证明一件东西是不存在的,就像人类对外星人的幻想一样,所以以上的证明也只是科幻之谈。 事实上,外星人是被 创新 出来的,他甚至没有被 发现 。 假如没有外星人或者这样的传说,我们 会有如何反应呢? 1没有外星人了,那样一些好莱坞所谓的大片就不是科幻片了,直接改名 奇幻 片算了。 2 有些杂志甚至出版社不就该解散了,外国的我不懂太多,像国内的《UFO探索》等杂志当年我也看了不少,还有诸如此类的杂志也该消失了。 3 依靠贩卖 外星人概念性产品的厂家该转行了 4 对于外太空的探索可以有重大转向了。 QA 时间,留言最好把下面的两个问题回答下,谢谢参与 1. 你觉得存在外星人吗? 2. 给出你的理由?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923.html
个人分类: 生物|1745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类的杀手本能
eloa 2008-9-24 19:48
Shea 发表于2008-09-24 星期三 7:02 Dan Jones 文 Shea 编译 进化能告诉我们人类为什么会杀戮吗?为什么现代人类的杀戮比过去要少呢? 从科学上讲下面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我们从动物祖先那里继承了发动战争的倾向、战争或者其他的暴力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人类天性人类有着一个暴力的大脑等。 上面这些响亮的言语出自1986年由20位世界顶尖的自然和社会学家发表的《塞维利亚反对暴力声明》。该声明作为联合国国际和平年的一部分,随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纳。它的提出是为了反击暴力和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这一悲观的观点。 此后的20多年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博爱的观点。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神经系统科学家和人类学家通过搜集证据发现,为了认识诸如暴力和谋杀等反社会行为必须要研究大脑、基因、演化以及社会因素。 但是同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犯罪学家却已经开始认为,和现在相比人类过去的生活显得更为暴力,而且更容易以谋杀收场。这一人类暴力显著减少的时间跨度非常之短,因此不可能是由于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果人类能演化得倾向于杀戮,那么在合适的环境中人类也能演化得远离残杀。 走得太远 就在《塞维利亚反对暴力声明》公布之后2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马丁戴利(Martin Daly)和马戈威尔森(Margo Wilson)便出版了《凶杀》一书。这本书成为了新学科或者至少是彻底重新打造的学科演化心理学的基本教科书之一。根据动物行为学、人类学以及现代社会中的暴力和谋杀模式,戴利和威尔森为从一个人杀害另一个人到杀害配偶甚至罕见的杀害儿童等不同的凶杀模式提供了一个演化解释。尽管他们的观点直接反对《塞维利亚反对暴力声明》认为人类的大脑和思维有着暴力倾向,但是他们同时也认为从大体上讲杀戮并不是演化选择的结果。 相反地,戴利和威尔森提出杀人行为通常是为了达到其他目的冲动所造成的副产品。有时源于冲动为了获得更高地位以及更大生殖成功的暴力竞争,其的目的并非是杀死对方,就像拳击运动一样。但是有时候确实会造成人员的死亡。 概括地讲,绝大多数演化心理学家同意这个关于凶杀的副产品观点,但是也有例外。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大卫巴斯(David Buss)和新泽西理查德斯托克顿学院的乔舒亚邓特雷(Joshua Duntley)提出了一个引发争论的凶杀适应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演化过程中人类不断地遇到杀死另一个人所获得的利益大于损失的情况,尤其是当为杀人所付出的代价很低廉同时其他非致命性的手段已经失效的时候。杀害将被遗弃的孩子或者暗杀情敌就是其中的例子。在某个特定场合下,凶杀成了解决问题的有利途径,因此自然选择造就了产生这种致命行为的机制,戴利说,但是我不认为有人已经找了一个好的办法来识别凶杀适应性的特征,包括邓特雷和巴斯。 凶杀演化解释的关键是解释为什么男性主导了最致命的暴力行为。演化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在地位、物质财富和性伴侣的竞争中男性相对女性演化得更具竞争性。按照副产品理论,当竞争失去控制的时候,男性不得不承担后果。戴利和威尔森认为,这一竞争的导火索使得在社会高度不平等地区、处于低社会经济状况的男性具有易冲动性。 尽管女性也会参与竞争,但是她们不太可能把竞争升级到使用致命武力的程度上。因为对于女性而言,从历史上来讲升级竞争的代价是高昂的。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丽贝卡西尔(Rebecca Sear)和伦敦大学学院的鲁思梅斯(Ruth Mace)最近研究了过去3个世纪里全世界28个人类群体中失去亲人对儿童存活率的影响。母亲的死亡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但是父亲的死亡通常不会。从基因的角度来看,相对于男性死亡所造成的风险,女性死亡所带来的问题要更为严重。 英国中兰开斯特大学的约翰阿彻(John Archer)对攻击行为的元分析研究显示,在愤怒的经历上男性和女性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而愤怒正是攻击行为的主要加速器。英国达勒姆大学的演化心理学家安妮坎贝尔(Anne Campbell)认为,攻击行为的差异因此反映出了男性和女性在对愤怒行为表达的控制能力上的差异。发育研究证明,女孩儿通常能在同理心测试中取得高分,她们更容易恐惧并且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坎贝尔说。 粗略地讲,女性可能总体上有着更好的暴力冲动遏制机能,而那些具有暴力倾向的人可能正缺少这种机能。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心理学和神经系统学家理查德戴维森(Richard Davidson)认为,通常用于抑制情感冲动的大脑回路与前额叶皮质有关出现功能障碍是出现暴力的关键原因。 1997年,当时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阿德里安雷恩(Adrian Raine)和洛里勒卡斯(Lori LaCasse)及其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同事蒙蒂布克斯鲍姆(Monte Buchsbaum)发表了第一个有关凶杀的神经生物学解释。在41个以精神失常为由要求无罪释放的谋杀犯大脑中,通过测定葡萄糖代谢他们发现,与没有杀戮倾向的大脑相比这些人大脑中的前额叶皮质的活动性较低,而被认为是驱动攻击性行为的中枢边缘系统中的结构活动强烈。雷恩说:大致说来,谋杀犯没有足够的前额叶皮质活动来束缚失控的情绪释放。 当时雷恩发现,前额叶皮质中被称为前额脑区底部这部分区域和决策以及情绪控制有关里的灰质越少的人,其攻击性就越强、反社会行为就越多。他说,男性和女性前额脑区底部容量的差异解释了两性暴力行为相差了一倍的客观现象。正如演化使得男性的身躯平均要大于女性,演化同时也赋予了不同性别以不同的情绪和攻击遏制能力。 有意思的是,雷恩及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同事杨亚玲(Yaling Yang,音译)最近又发现了凶杀行为和遵守道德准则能力之间的联系。在过去的6年里,力主于了解道德判断的大脑成像研究表明,有悖道德准则的情感在暴力行为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在进行道德判断的时候,有暴力倾向的人和杀人犯的前额叶皮质和扁桃体会被激活。雷恩和杨提出,这些系统正是把道德情感转变为行为抑制的中央引擎它为反社会和暴力行为以及谋杀吹起了一个安全气囊。 致命的遗传 男性不但较女性更容易杀人,而且男性还更容易出现群体暴力于是对于一些研究者来说,这正说明了杀戮提供了真正的演化价值。一个人杀死另一个人可能仅仅是偶然或者是意料之外的冲动的副产品。而一个群体杀死另一个人则可能是演化支持的适应性行为。 人类并不是唯一会结盟杀死邻近群体成员的灵长类动物。从20世纪70年代在坦桑尼亚的简古多尔(Jane Goodall)研究中心首次报导了这一行为之后,在非洲各地5个长期研究地点的研究中都发现了许多黑猩猩之间的帮派暴力事件。在一个近乎战争的案例中,一个群体的成年雄性黑猩猩在一年的时间内系统地攻击并且杀死另一个群体的成年雄性黑猩猩,而且胜利的一方最终吸纳了另一方残余的幸存者。 美国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家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 Wrangham)已经在野生环境中观察灵长类动物超过30年。他认为,黑猩猩的战争源于它们的社会组织以及它们社会的行为生态学。尽管黑猩猩群体大约有150个,但是它们却很少会碰面。通常它们在各自的领地内活动,个数在20个左右。但有时,两群黑猩猩也会狭路相逢。如果势均力敌,那么它们就会互相叫嚣。但如果一方偏弱,那么个数占优的群体通常会分隔并且攻击一只另一方的黑猩猩。 尽管这些攻击是要冒风险的观察发现一小群黑猩猩去攻击一个近邻的黑猩猩,结果却发现它们自己被个数更多的黑猩猩所包围,最后只能仓皇而逃但是它们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尤其是在长时间里。通过占据或者消灭邻近的群体,进攻方可以扩大它们的地盘,进而获得更多的食物、更健康的成年个体并且可以更快的繁殖。 对毗邻群体的袭击在人类学家对小型社会的研究中也很普遍。他们的进攻模式和黑猩猩的相仿。一小部分男性离开驻地,潜入邻近的群体聚居地试图杀死其一个或者多个成员。兰厄姆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迈克尔威尔森(Michael Wilson)以及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马丁穆勒(Martin Muller)一起已经把目光从寻找广义的相似性转移到了定量分析上。他们把5个长期研究地点的黑猩猩群体冲突死亡率数据和由美国伊利诺大学人类学家劳伦斯基利(Lawrence Keeley)汇总的自然经济社会和采猎社会人类部族间冲突死亡率的数据进行了比较。总体上讲,人类群体间暴力冲突和黑猩猩群体间暴力冲突的死亡率相当。 暴力史 然而,从对黑猩猩的团伙暴力研究以及和人类小部族间冲突的比较来认识现代战争是远远不够的。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家、《塞维利亚反对暴力声明》的签署者之一罗伯特欣德(Robert Hinde)指出,战争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虽然欣德在很大程度上赞同兰厄姆在黑猩猩和人类部族间冲突上所做的对比,但是他保留对这一研究进行大幅度外推的观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为飞行员参战的欣德说:在主要的国际战争中,人们参战是由于他们的角色和职责所在。在制度化的战争中士兵打仗并不是因为他们好战。 但是一些通常的暴力遏制机制例如雷恩和杨所描述的道德引擎在作战的军队中会选择性失效。欣德说,意识形态、宣传以及诋毁会加强敌我之间的壁垒,而思想的道德判断对这一壁垒极为敏感。其结果是杀戮在感情上变得是允许的,甚至有的时候还是正确的。 团伙侵略和杀戮有什么区别?黑猩猩常常也会攻击本群体内的成员,特别是婴儿和年轻的成年黑猩猩。按照兰厄姆及其同事的观察,至少在有些黑猩猩群体中群内杀戮造成的死亡数目甚至超过了群体间的冲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人类小型社会中群体内部斗争造成的死亡远远小于群体之间的战斗。西澳大利亚大学的人类学家维多利亚伯班克(Victoria Burbank)统计了澳大利亚原住民侵略行动中非致命行为的比例,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他们打斗的较少。而根据兰厄姆的计算,黑猩猩这一行为至少要超过200次。 包括欣德在内,越来越多的行为科学家意识到这一亲社会、少暴力的特征正是人类的基本天性之一,正是它使得同一群体的人类可以和睦相处,同时对于外族的敌人又可以同仇敌忾。使用计算机模拟,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的经济学家崔晶奎(Jung-Kyoo Choi)和意大利西耶那大学的塞缪尔鲍尔斯(Samuel Bowles)建立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利他主义和战争共同演化。随着群体间冲突的升级,群体中的个体也会越来越团结。把它用到早期的小型人类社会以及彼此竞争群体,欣德说,如果你越和你所在群体中的成员而不是外人合作,你所在的这个群体就会取得越大的成功。 这并不意味着杀戮的倾向就是固有的。和好斗的黑猩猩比起来,在演化的过程中人类对于同一群体中的同类要和睦得多。而且有证据显示无论是群体间仇杀还是群体内战争的死亡率随着时间都在下降,在过去的1千年中更是直线下降。 连续不断的部族冲突会导致较高的死亡率。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根据人类学家估计的结果提出,如果20世纪战争的死亡率和部族社会战争相当的话,那就会有20亿人丧生而不是1亿。 在现代欧洲的历史上,人际间暴力在不断下降。英国剑桥大学的犯罪学家曼纽尔艾斯纳(Manuel Eisner)根据验尸官、皇家法院以及其他的官方历史资料证明,欧洲从12世纪到现在的凶杀率存在下降的趋势。在平均凶杀率从13、14世纪的每年每10万人32次增长到15世纪的每年每10万人41次之后,随后每个世纪的杀人率都在下降,从每年每10万人19次、11次、3.2次、2.6次,最终下降到21世纪的每年每10万人1.4次。英格兰是这一趋势中的典型,在相同的时期里其凶杀率从每年每10万人23次下降到了1.2次。 由于这一趋势始于专业的警察和疗效好的药物出现之前,艾斯纳排除了警察出现和医学进步对这一趋势的解释。同时,几个世纪对于大幅度改变人类天性的演化而言时间太短了。与演化过程自洽的一部分解释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资源长期以来正在趋向平等。而在戴利和威尔森的理论中正是不平等引发了冲突,由此产生的副产品便是杀戮。在诸如出租车司机都开着奔驰的瑞典,戴利说,凶杀案件发生的比例很小。邓特雷也同意,加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可以降低凶杀的发生率。他说,当资源越来越丰富的时候,为掠夺资源而引发的冲突就会减少,凶杀率也会跟着下降。 道德力量 但是实际情况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比起演化,社会因素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艾斯纳指出,无论从地域上还是时间上,整个欧洲国家中凶杀率高的国家通常都充斥着家族仇恨或者是血腥的复仇,例如8世纪的苏格兰高地和19世纪的撒丁岛。而尚武的文化会进一步加剧死亡的人数。也许和戴利的论点相反,暴力在社会精英中尤其盛行,他们经常使用武力来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暴力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社会精英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会使用它,艾斯纳说。他同时还指出,底层青年中的暴力正如戴利和威尔森在美国芝加哥犯罪统计中所研究的也是目前的趋势。 早期,当地的社会精英和贵族开始集中出现在国家的统治阶层中,他们越来越发现暴力和攻击行为是不起作用的,艾斯纳说,这对于取得经济上的成功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社会精英们摈弃了他们的暴力手段。在司法系统中,无罪的人被赦免,而实施暴力和凶杀的人会为此付出代价,这可以为连续不断的家族仇恨划上句号。同时法律也可以为民间的流血事件提供另一种解决渠道。按照艾斯纳的说法,欧洲的历史记录显示,中世纪有10%到20%的凶杀事件是由于土地所有权而起的。他说:行政决定以及民事法的裁决使得最终赴诸武力的大幅减少在现代社会,暴力确实只能起到反作用。 战争的减少同时也导致了其他暴力形式的减少。在近期爆发过战争的社会中,社会使得儿童经受痛苦并且具有攻击性行为倾向,这使得他们时刻准备着成为一名战士或者是一个潜在的致命挑唆者。但是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方,战争的历史已经逐渐远去。对于大多数生活在现代民主社会的人来说,由于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战争的经历,因此这会削弱这些人的攻击性行为并且竖立他们的道德观,威尔森说。 有证据显示,人类可能真的有一个如《塞维利亚反暴力声明》所说的暴力大脑,演化使得它们更容易走向战争。但是演化同时也赋予了我们以道德感。道德和暴力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将会是未来重要的研究领域,同时触及暴力最深层的社会和历史因素也将被用来解释这一复杂性。演化并不是天命,但了解它有助于推进人类扑朔迷离的和平进程。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634.html
个人分类: 生物|2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