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最年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2019年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新科院士孙斌勇(系列)
redtree 2019-11-22 12:42
骄傲!这个舟山人列入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9-08-02 15:11 8月1日, 2019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出炉, 从普陀六横走出去的 青年数学家孙斌勇的名字 出现在其中!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共181人,分学部按姓氏拼音为序) 1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选人产生后,还将对初步候选人材料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经过会议评审产生正式候选人和终选候选人建议人选以及终选投票等程序,确定最终当选名单。 今年1月 孙斌勇一度刷屏朋友圈 这位中科院青年数字家 是舟山人的骄傲 今年新年伊始,一份捷报从遥远的首都北京传来。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舟山普陀籍数学家孙斌勇的“典型群表示论”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延伸阅读 典型群表示论是当代数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各个分支中。 上次该领域的获奖者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他于1956年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时隔63年,中国数学家在典型群方面再一次取得突破性成果,引起国际关注。该成果被孙斌勇的国内外同行称作“孙的突破”“该领域的基本定理之一”“已成为众多国际数学家工作不可替代的基础”。 孙斌勇: 数学研究是一项长期过程,我会继续致力于典型群表示论的研究。 经确认 孙斌勇是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中 最年轻 的一位! 孙斌勇,1976年出生于六横双塘,是普陀中学96届(1)班和清华附中937班学生。 他曾以满分成绩获得浙江省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因课业成绩优异,被保送至浙江大学数学系。 在香港大学参加了莫毅明院士等人组织的李群研习课程后,孙斌勇于2001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师从励建书院士,学习李群表示论,并于2004年取得博士学位。 2005年,孙斌勇入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11年,孙斌勇被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2012年,入选中组部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2014年,孙斌勇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2016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自2005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以来,孙斌勇致力于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和合作者最终证明了典型群重数一猜想,以及典型群Theta对应理论中三个最基本猜想:重数保守猜想、守恒律猜想和对偶猜想。L函数是21世纪最重大的数学难题之一朗兰兹纲领研究的中心课题,孙斌勇的这些工作为L函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7年,孙斌勇又以自己博士论文里的结果为基础,证明了上个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提出的L-函数非零假设。 2011年,孙斌勇被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12年入选中组部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4年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16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孙斌勇是家中第二个孩子,有一个哥哥孙斌辉,和一个双胞胎弟弟孙斌强。小时候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辛勤工作养家,并供三兄弟读书成才。不幸的是,孙斌勇大学毕业不久父亲就去世了。 孙斌勇是家中的二子, 有一个哥哥孙斌辉和一个双胞胎弟弟孙斌强。 小时候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辛勤工作养家,并供三兄弟读书成才。不幸的是,孙斌勇大学毕业不久父亲就去世了。 如今三兄弟皆学有所成。孙斌勇说:“现在每年过年我们都会回老家陪陪母亲,平时有空了也会多回去陪陪她老人家。” 虽离家多年在外求学、工作, 但孙斌勇始终心系家乡发展。 多年来,他曾多次回到母校普陀中学,探望恩师,参观学校,也为学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能为国家奉献我的数学才华,是我的幸运”——访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孙斌勇 特约记者 王晓敏 通讯员 李宛蝶  2019-02-14 09:07      本报讯 今年春节,和无数在外工作的游子一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孙斌勇也携妻女回到了六横老家,陪伴母亲刘雅娣欢度佳节,共叙天伦。记者也借此机会采访了孙斌勇,解密数学家背后的故事。   正月初一正逢刘雅娣生日,今年家里格外热闹,大儿子孙斌辉,二儿子孙斌勇,小儿子孙斌强都回家过年,儿孙满堂,齐齐为她庆生。虽然孙斌勇每年春节都会回家陪伴母亲,但三兄弟分别在北京、杭州、宁波工作,一家人分居四地,已经10多年没团聚了,这样的时刻大家都格外珍惜。   谈起孙斌勇得奖的事,刘雅娣虽然自豪骄傲又满心欢喜,但看到儿子变瘦了,更多的却是心疼。   在刘雅娣眼里,孙斌勇从小就有数学上的天分。“阿拉斌勇小学六年级时就解出了他大哥初三中考模拟考的压轴题,虽然和他大哥用的解题方法不同,但答案却准确无误,那时候他可连初中数学都没学过呢。”   对于“从小就是学霸”这一说,孙斌勇显得很是谦虚,他说他和别人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小时候看书特别仔细,细到每一句话都能理解它是什么意思,数学里的每一个定理都能自己证明。   “比如说圆的周长,我得搞清楚圆的周长公式怎么来的,其实这就是π的定义。如果算圆的面积,那不是定义了,是需要证明的。我都要自己搞清楚哪个是定义,哪个是定理。”孙斌勇说,他就是想学得清楚,而不是机械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稀里糊涂地学习,因此他并不建议用“题海”战术和专攻难题来学好数学。“我强调的是学习要增长知识、深化理解,运用整个知识体系,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创造知识。”   学懂弄通,求精求细求稳,孙斌勇一以贯之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也沿用到了他的工作中,“比如发射火箭要1000个步骤,你每步花2倍时间,保证正确率,只是多花了2倍时间,但哪一步算错的话,毁的是整个工程。”孙斌勇说,他一个几十页的证明,也是靠一步步稳扎稳打奠定的基础。   总听老一辈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但很多人认为平常只要掌握四则运算就够了,有些行业甚至基本上用不到数学,但在孙斌勇看来,越是高精尖技术越是要用到数学。“比如神州系列飞船上天、华为自主研发电信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等,都需要用到高等数学。”   在普通人眼中,孙斌勇从事的是少数人所在的重要领域的“高大上”工作,但他却说,做数学工作只是分担了一部分社会分工而已。“这个国家,需要不同的人群承担不同的分工,我们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里,研究数学的只有二三百人,承担的是中国顶尖的数学研究,为高精尖技术服务,能为国家奉献我的数学才华是我的幸运。”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对话数学奇才孙斌勇:学习不赞成刷题,也不建议做难题 舟山晚报 2019-02-17 11:08 关注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上,共有285个项目(人选)获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 舟山人孙斌勇 完成的“典型群表示论”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一时间,朋友圈里不乏这位学霸的传奇文章。 春节,和无数在外工作的游子一样,孙斌勇携妻女回到老家六横。 正月初四,舟山日报社记者在孙斌勇的家里采访了他,为你解密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背后,是天赋,还是勤奋? 人物名片 孙斌勇: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曾就读于六横双塘中学、普陀中学、清华附中高中理科试验班。 在浙江大学数学系本硕连读,在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后学位。 2014年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数理奖(独立),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 自2005年11月回国进入中科院数学院工作以来,孙斌勇致力于L-函数、典型群及它们之间联系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 他和合作者系统发展了不变广义函数的新方法和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时间检验 对话舟山 :对我们外行人来讲,国家自然科学奖价值和意义在哪里? 孙斌勇 :在我们国内,国家为了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奖励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我国公民。 对话舟山 :你这次提出来的“典型群表示论”又证明了什么? 孙斌勇 :这个解释起来很长。很多人现在还不能理解这个论断,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提出来的时候,人们也不懂,但我们现在恰恰都用到了。“典型群表示论”也很早被人提出来了,但没有被证明,这次我全部把它推算出来了。 对话舟山 :大概研究了多长时间? 孙斌勇 :我毕业之后,一直在做这个研究。 申报自然科学奖,还是以发表论文为主,最多发表8篇,论文发表3年后才能提交申请书。我从2011年发表论文,但着手研究的话,博士后毕业就陆陆续续开始了。 因为自然科学的研究,要经过时间检验,它不像其它科技奖,可能一个专利就能证明价值。所以有些研究都要10多年以上,甚至几十年,得自然科学奖的年龄也都比较大。 对话舟山 :这样看来,你算是年轻的了。 孙斌勇 :这个我倒真没论证过,但第一完成人里,我应该是比较年轻的。 想学得清楚,不稀里糊涂地学习 对话舟山 :你的获奖项目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有点高深,读者更多的还是关心你这个人,你是怎么学习的,怎么学好数学?朋友圈里有很多关于你的传奇,说你从小就是学霸,算24点非常厉害。 孙斌勇 :这个传说能信一半就可以了。我从小数学还可以,但其它成绩也均衡。 我在普陀中学读了一年,被抽调到清华附中高中理科试验班。那时候,从各省抽调了26个人。但我高中没好好读,因为考进去的时候,就说我们不用参加高考,所以有点偷懒了。 对话舟山 :不用参加高考,你为什么选了浙大,没选清华? 孙斌勇 :想家了,没读高三就回到浙江读书。其余的人都选了清华、北大。 对话舟山 :说到思念家乡,你这几年回来,有发现舟山的变化吗? 孙斌勇 :我去普陀东港比较多,东港建设得挺美的,我们六横路修得不错。 其实我现在回过头想想,我的学习生涯很多毕业证书都没有。初三去了普陀中学,读一年后去了清华附中,高三没毕业去了浙大,硕士没毕业去了香港科技大学。 对话舟山 :这个经历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神奇了,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儿八经把数学作为人生的事业来做? 孙斌勇 :起先根本没想过,从大学开始是专业学数学了,也是从那时开始慢慢积累,后来逐步定型,越来越喜欢。 有些定理在自己手上得以证实,并在不断深入中发现其它好的定理,发现数学之美,那感觉是美妙的。 对话舟山 :那你就没发现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孙斌勇 :我小时候看书特别仔细,我想这是唯一的。 对话舟山 :细到什么程度? 孙斌勇 :每一句话都能理解它什么意思。数学里,每一个定理,比如不等式,我都能自己证明。 对话舟山 :也就是说书里的一些公式、定义,你不是机械地接受,还要搞清楚它是怎么来的,自己证明? 孙斌勇 :对,我从小就这样了。比如说圆的周长,我得搞清楚圆的周长公式怎么来的,其实这就是π的定义。如果算圆的面积,那不是定义了,是需要证明的。我都要自己搞清楚了,哪个是定义,哪个是定理。 对话舟山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老师教什么接受什么,谁会想着书上的公式再去求证一遍? 孙斌勇 :我就是想搞明白,想学得清楚,不稀里糊涂地学习。 很多人越学越糊涂,尤其是数学。 学好数学不赞成刷题 也不建议做难题 对话舟山 :那我想请教了,如何学好数学? 孙斌勇 :我的经验就是把书看得很细,习题适当做一点,但我做得不多。 对话舟山 :我印象里学数学还是题海战术,再整理错题,所以孩子们都学得很辛苦。 孙斌勇 :当然这也是方法,像我说的这种对高二、高三的孩子,估计已经来不及了。如果从小像我说的这样学的话,整个系统都弄明白了,做几套题目就好了,不见得要花很多时间,做很多题目。 对话舟山 :你说的系统就是它怎么来的,怎么运行的,像庖丁解牛一样,一层一层捋清楚,举一反三。 孙斌勇: 对,就是这样。把最基本的抓住,学数学还是轻松的,我读书从来没觉得苦。 对话舟山 :你觉得自己什么样的特点对学好数学比较有帮助? 孙斌勇 :我做事比较细,比较慢。 对话舟山 :学数学,老师不都要求计算要快吗? 孙斌勇 :我从来不要求快的,能笔写的不口算。我和女儿也这么说,稳是最重要的。 比如发射火箭要1000个步骤,你每步花2倍时间,保证正确率,只是多花了2倍时间,但哪一步算错的话,毁的是整个工程。 我们一个几十页的证明,也是靠一步一步来的。 我不赞成刷题,也不赞成做太难的题。做难题,费时间,花脑子,对于知识点的增长用处也不大。有些题目挖空心思,你解出来了,就证明你聪明了,不一定啊,做难题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尺。 我强调的是学习要增长知识,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运用,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创造知识。 教科书是所有教授知识的书里最好的 对话舟山 :很多读者看到你这样说,都会认为是你有天赋,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你这样。 孙斌勇 :不是我比别人聪明,包括我教我女儿也是这样。 有些内容,我觉得很简单,但她就是接受不了,但我一定要把她教会。 对话舟山 :有例子吗? 孙斌勇 :乘法分配律,a(b+c)=ab+ac。用文字叙述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这个我最起码教了她200多遍,教会了,过2天又忘记了。 对话舟山: 为什么,是孩子不能理解吗? 孙斌勇: 我讲的时候她是理解的,但过几天就忘记了。我也是画图、实物再三加深她印象。 200遍不会,我就教300遍,这个时候就看谁有耐心了。 对话舟山 :名师出高徒,所以我听说你女儿也非常优秀,11岁,下学期就要读6年级了。 孙斌勇 :也不是盲目给她跳级,让她有别于其他同学。我和妻子也是综合考虑了孩子的现状,现在她学的都会了,而且她性格也可以,各科成绩都比较均衡,所以让她跳级。 对话舟山 :你有没有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她? 孙斌勇 :我就让她自己看书,不懂的时候来问我。 对话舟山 :看什么类型的书? 孙斌勇 :各种各样的教科书。小学的、中学的,各个学科的,国内的,国外的,都可以。 对话舟山 :我很好奇为什么是教科书?现在给孩子不是有很多书单吗? 孙斌勇 :教科书是所有教授知识的书里讲得最全面、正确率最高,编得最好的书。 我小时候也是看教科书的,那时候没条件看其他的书,就从高年级借来他们的教科书,自己先看。 越是高精尖技术越要用到数学 对话舟山 :我们小时候,老一辈总会在耳旁念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你对这句话有什么见解? 孙斌勇 :没那么神奇,但那时候在很多人的脑中会埋下学好数理化很重要的意识。 等你自己学过以后,其实文理科都很重要,也不能从中区分谁厉害,或者智商高。 对话舟山: 所以问题来了,现在很多人又会觉得掌握四则运算就可以了,高深的数学在生活中运用地并不多。 孙斌勇 :这看哪个层面。从人群占比来看,真正需要用到数学的人很少。从社会民生来说,基本运算是够用了,有些行业可以说基本用不上数学。但是一些尖端行业,越要做到高深,越要用到数学。比如说神舟系列飞船上天,一定要用到高端数学。但越是用得少的越是关键,越是关键的少部分人懂就可以了。 对话舟山 :那么从你的角度看,为什么要学好数学? 孙斌勇 :其实学数学不是说要让你学得有多好,它教会你的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思考方式,理性思维能力。很多人没学会这个理性思维,越学越糊涂。 回归到原点,还是你想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觉得我要做一个明白人,我教学生也是一样,要学好概念,弄清楚每个定义。 对话舟山 :你这么多年数学学下来,你觉得数学和现代科学的关联度在哪里? 孙斌勇 :越是高端的越要用到数学,比如现在的华为,要自主研发的电信设备,人工智能,都要用到高等数学。 对话舟山 :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 孙斌勇:这个地球,这个国家,需要不同的人群,做数学工作的只是分担了一部分社会分工。 我们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里,研究数学的只有二三百人,承担的是中国顶尖的数学研究,为高精尖技术服务的数学研究。 能为国家奉献我的数学才华是我的幸运。 作者:王晓敏 来源:舟报集团新媒体 渔村走出数学家——记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孙斌勇 2019-01-17 10:0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丁琪蜜 新年伊始,一份捷报从遥远的首都北京传来。日前,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舟山普陀籍数学家孙斌勇的“典型群表示论”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典型群表示论是当代数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各个分支中。上次该领域的获奖者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于1956年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时隔63年,中国数学家在典型群方面再一次取得突破性成果,引起国际关注。该成果被孙斌勇的国内外同行称作“孙的突破”“该领域的基本定理之一”“已成为众多国际数学家工作不可替代的基础”……“数学研究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会继续致力于典型群表示论的研究。”孙斌勇表示。 孙斌勇1976年出生于六横双塘,是普陀中学1996届(1)班和清华附中937班学生。他曾以满分成绩获得浙江省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因课业成绩优异,被保送至浙江大学数学系。在香港大学参加了莫毅明院士等人组织的李群研习课程后,孙斌勇于2001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师从励建书院士学习李群表示论,并于2004年取得博士学位。 2005年起,孙斌勇入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来,一直致力于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和合作者最终证明了典型群重数一猜想,以及典型群Theta对应理论中三个最基本猜想:重数保守猜想、守恒律猜想和对偶猜想。 孙斌勇取得的这些成果为L-函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悉,L-函数是朗兰兹纲领的中心研究对象,数学界著名的七个“千禧年大奖问题”中有两个就是关于L-函数的。2017年,孙斌勇又以自己博士论文里的结果为基础,证明了上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提出的L-函数非零假设。 2011年,孙斌勇被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12年入选中组部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4年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16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孙斌勇是家中第二个孩子,有一个哥哥孙斌辉,和一个双胞胎弟弟孙斌强。小时候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辛勤工作养家,并供三兄弟读书成才。不幸的是,孙斌勇大学毕业不久父亲就去世了。 如今三兄弟皆学有所成。孙斌勇说:“现在每年过年我们都会回老家陪陪母亲,平时有空了也会多回去陪陪她老人家。” 虽离家多年在外求学工作,但孙斌勇始终心系家乡发展。他曾多次回到母校普陀中学探望恩师、参观学校。采访中,他还就如何培养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认为学校要多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善于发现学生特长,并加以引导,从而培养更多可塑之才。” 舟山寒门一家出了3个大才子,还进了科学院工作 穿着警服的猪 2017-04-24 08:49 自古“寒门出才子,高山出俊鸟”。在普陀区六横镇双塘社区孙家村提起刘雅娣这个名字,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她了不起,养育了三个优秀的儿子。 刘雅娣一家 刘雅娣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人,她与丈夫孙开治1974年结婚,婚后不久生了下大儿子孙斌辉,两年后生下一对双胞胎孙斌勇、孙斌强。虽然生活清贫,但刘雅娣从小教育三个儿子要 懂得感恩和孝顺,唯有读书才是正确的出路 。“三个孩子从小就懂事,爱学习,很少让我们费心。”谈到培养孩子,母亲刘雅娣的语言非常朴实。 或许是家境的清贫,母亲一身病痛,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孙家三兄弟打小就非常懂事。“那时候, 三兄弟放学回家就拿起锄头去田地里干农活,等做完家务才拿起课本读书。 ”刘雅娣说。 孙斌辉是家里的长子,初三毕业以 双塘乡第一名 的优异成绩被舟山最好的高中——舟山中学录取。那一年, 六横镇仅6人考上了舟山中学。 “斌辉初三很用工,基本都是捧着书睡觉的,醒来又接着看。”谈起大儿子,刘雅娣说,当年家里穷,她丈夫不同意儿子去读高中,觉得念个中专早点赚钱养家就够了。是她一遍遍地给丈夫做思想工作,说再穷再苦也得供孩子读书,这才没有耽误孙斌辉。 孙斌勇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孙斌勇和孙斌强是双胞胎,说起这对双生儿,村里人无一不竖起大拇指。初二那年, 兄弟俩双双以特招生的身份被普陀中学提前录取 。老大孙斌勇更以满分成绩获得浙江省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高二他前往 清华附中理科实验班就读 。该实验班当年在全国范围内仅招收26名学生, 浙江省仅2名,而孙斌勇就是其中一个 。 哥哥如此优秀,弟弟当然也不甘落后。高中时,孙斌强多次参加各类竞赛,成绩斐然,拔尖的他在一次数学竞赛中被浙江大学数学系丁教授看中。聪明懂事的孙斌强为了减轻家中负担,高二时便参加高考, 最终以全市第二的优异成绩被浙江大学破格录取 。 1 同年,远在在北京读书的哥哥孙斌勇听闻弟弟去了浙大,不愿离开弟弟的他主动从清华大学回到了浙江大学读书。 一家出了三个大学生,而且各个都拔尖,这在当时的双塘乡可是不得了。原以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终于可以苦尽甘来, 父亲孙开治被查出肺癌晚期,没多久就去世了。 一家子的重担又落到了刘雅娣肩上,一边三个孩子要上学,一边要偿还丈夫治病期间二十多万医药费。“我苦些累些没关系,但是再难我也得让三个孩子继续念书!”即便 一只肾脏已经严重萎缩 ,坚强的刘雅娣咬着牙,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孙斌勇获得优秀科技青年奖 母亲的坚毅三兄弟看在眼里,他们越发勤奋学习。长子孙斌辉成为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孙斌勇被 保送到 浙江大学数学系 ,之后顺利在 香港科技大学拿到博士学位 ,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做博士后;接着又到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 。2012年入选中央宣传组织部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被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14年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和数理科学奖,2016年入选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孙斌强为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 ,2009年荣获中国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被选为浙江省软件研发杰出人才。 三兄弟用他们的奖学金和打工挣来的钱还清了债务,还为六横一患尿毒症村民捐助了1.6万元 。这一切离不开刘雅娣夫妻俩的谆谆教导。 现在,三兄弟每逢节假日就会回家看望母亲。刘雅娣也当起了村老年协会副会长,闲暇时光积极参与、组织各种老年文体活动外,她还经常给村文化礼堂编写快板词等。 来源:浙江在线
个人分类: 人物|2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最年轻正战区将军亮相:唯一的60后正战区将领
ericmapes 2017-3-1 08:07
最年轻正战区将军亮相:唯一的60后正战区将领 2017-03-0100:49:07 来源: 综合 作者:长安街知事 http://news.sohu.com/20170301/n482001328.shtml?fi 原标题:最年轻正战区将军亮相,是一位60后 撰文|刘柳   陆军政治部工作部原主任张书国中将跻身正战区级,成为唯一的“60”后正战区级将领。   中国人大网“代表工作”栏目显示,张书国中将已佩戴正战区级资历章。 1   日前,“大功三连”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军委后勤保障部举行,张书国在主席台就坐。 1   张书国出生于1960年8月,中央党校社会科学专业研究生学历,长期服役于沈阳军区,曾任第39集团军师政委、政治部主任、副政委。2010年,他升任第39集团军政委,成为正军级将领。   2015年是张书国职务变动最快的一年,他在一年之内三次履新。当年1月升任成都军区副政委,7月进京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5个月后,又升任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   今年1月,四川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刘家国少将已接替张书国中将出任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当时张书国新的去向还未披露。他于去年7月刚刚晋升中将,如今又跻身正战区级。   2014年2月,张书国曾在《解放军报》发表题为《30年和平没有磨损中国军人血性》的文章,引发热议。他提到,如今的战士,多是1995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大任务来临时,我们的战士依然能够站得出、顶得上。在演习中能以任务为重,轻伤不下火线,在战斗中能以胜利为先,绝对不言放弃。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军队从来不缺硬骨头,中国军人向来不乏真血性。   实战化训练是军事斗争准备的“磨剑”工程,更是军队打胜仗的关键所在。2015年,解放军组织了29场陆军跨区基地对抗检验演习,结果都是红败蓝胜。对于这个问题,张书国曾指出,这是贴近实战的体现,要在败中看到差距,要在败中加快提高。   “胜和败的问题,平时演练是很正常的,我感到这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部队的训练作风越来越实,不是刻意追求这些形式,那些花架子,”张书国说,“从红败蓝胜的几次演习看,我倒觉得反映了我们训练的指导更贴近实战,训练作风更扎实、务实。我们平时训练要追求成绩,要力求优秀,但是不贴近实战的优秀是没有意义的优秀。”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张书国作为军队人大代表,提出要传承好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革命先辈们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锤炼出的先进本质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根’和‘魂’。”   长安街知事APP发现,张书国从军生涯,本身就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他曾服役的第39集团军,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9月的红15军团,直到1948年11月成立39军,这支部队的机关建制从未编散,始终为整建制改编,是解放军中唯一保留下来的“红军军”。   近期,一大批“55后”将领走向正战区级,如南部战区司令袁誉柏、西部战区政委吴社洲、武警部队政委朱生岭、海军司令员沈金龙,以及刚刚离任军委训练管理部部长的郑和等。   军改正当时,将军再获重用,正如张书国在文章中写的那样:现在强军的历史责任已经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必须勇敢承担起革命军人的历史使命、历史责任。要忠诚使命,谋其政、尽其责,跑好强军兴军接力赛中自己这一棒。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上最年轻的10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
热度 21 xbyang 2014-10-13 08:59
  在演艺界有一家来自张爱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那是说演艺明星们吃的都是青春饭,要抓紧青春年少的时候多多出演。然而,这句话却不适合科学界。科学家们往往要坐数十年的“冷板凳”,才能赢来一朝的功成名就。对于想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来说,更是要苦苦等待,因为诺贝尔奖大多只颁发给那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科研成果,少数重量级的科学家甚至等不到那一天就去世了。当然,也有一些幸运儿,“年纪轻轻”(相对于其他获奖者)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1劳伦斯·布拉格(1890-1971),获奖年龄:25岁 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劳伦斯·布拉格,他在1915年和自己的父亲分享了 当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成果是发现了关于X射线衍射的布拉格定律。他的获奖成果是1912-1914年和他父亲一起完成。“拼爹”加上快速获奖,令劳伦斯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也是迄今唯一一名在20多岁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恐怕今后也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布拉格获奖时只有25岁,而现在的青年学子25岁时大多刚刚硕士毕业或者正在攻读博士,别说诺贝尔奖了,如果在Nature、Science发一篇文章都会兴奋好几月。看来,在科学界“拼爹”也是很管用的。不过,劳伦斯并非是个他爹帮他在论文上署名的“公子哥”,而是有真材实料的科学家,在X射线衍射定律的发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比他爹小多少。在获得诺奖之后,劳伦斯也没有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继续勤奋耕耘,终成大家都心服口服的科学大师。 2维纳·海森堡(1901-1976),获奖年龄:31岁   维纳·海森堡是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的获奖理由是“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实际上,早在1925年,海森堡就在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关于运动学和力学关系的量子论新释》的论文,将一类新的数学量引入了物理学领域,从而创立了量子理论。可见,海森堡的获奖成果在24岁时就完成了。 3李政道(1926- ),获奖年龄:31岁   李政道是一位科学天才,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李政道在29岁时就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正教授,是该校200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第二年,也就是1957年,31岁的李政道就登上了科学顶峰,获得该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获奖的还有年轻的杨振宁(35岁),获奖理由是“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 4卡尔·大卫·安德森(1905-1991),获奖年龄:31岁   1932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校博士安德森在研究宇宙射线的过程中发现正电子。4年后,即1936年,他因这项成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当时他只是一名助教。在获得诺奖后的3年,即1939年,他才评上正教授。(这要是在其他国家,恐怕就没有这么缓慢了。看看下面班廷的经历就明白了。) 5 保罗·狄拉克(1902年-1984年),获奖年龄:31岁   狄拉克曾经是一名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1921年,19岁的大学生狄拉克就大学毕业了,而且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毕业生,获得布里斯托大学工程学院第一级荣誉工程学士。然而,悲催的是,这位优等生却找不到工作,因为在当时英国战后经济衰退的环境下仍无法找到工程师的工作。形势逼人,狄拉克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选一个能找到工作的专业,再读一次大学。(就像我们如今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继续读研一样。)他的第二次大学专业看上去似乎也不热门,是剑桥大学的物理系。幸运的狄拉克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他在物理学方面的天赋让他先后在研究所和大学里都找到了工作。1933年,年轻的狄拉克和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薛定谔(46岁)一起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 6弗雷德里克·班廷(1891-1941),获奖年龄:32岁 班廷年轻时在多伦多大学求学,开始学习神学,后来转学医学。1916年他获得了医学学位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两年中,作为一名军医在海外服役。行医后不久,班廷对糖尿病发生了兴趣,糖尿病主要生化症状是出现高血糖,结果尿中出现葡萄糖。在那个时代,糖尿病意味着慢性死亡。从1921年开始,班廷回到多伦多大学,说服生理学教授麦克劳德和他一起研究糖尿病。1922年,他们的研究小组就从动物胰腺中提得可供临床应用的胰岛素,为临床治疗糖尿病作出贡献,因此他们一起获得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之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多伦多大学升他为正教授,加拿大议会授予班廷终身年金,并建立班廷研究基金,还在多伦多大学建立班廷-贝斯特医学研究所,任命他为所长。(大概安德森会羡慕班廷的好运吧。) 7鲁道夫·穆斯堡尔(1929-2011),获奖年龄:32岁   穆斯堡尔的获奖成果是在博士阶段完成的。与其他年轻科学家相比,穆斯堡尔似乎有些大器晚成,他在1948年19岁时中学毕业后居然没有考上大学,在工作一年后才考上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物理学。1955年至1957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在海德堡的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医学研究所做出了一系列的发明,并于1957年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伽马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现象,这种现象被命名为“穆斯堡尔效应”。由于这项工作,穆斯堡尔同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霍夫施塔特一起获得196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8乔舒亚·莱德伯格(1925-2008),获奖年龄:33岁   莱德伯格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早。1944年,19岁的莱德伯格就大学毕业了。他在哥伦比亚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同时取得动物学(医学预科课程)优等成绩。大学毕业后,莱德伯格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进修医学,1946年转到耶鲁大学,成为塔特姆教授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细菌基因。1948年,23岁的莱德伯格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博士学位。1958年,莱德伯格因攻读博士期间发现细菌遗传物质的基因重组和组织而和导师塔特姆一起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多名年轻科学家的成功说明:跟对导师很重要!此外,找到一个天才的合作者也很重要!) 9布赖恩·约瑟夫森(1940-)获奖年龄:33岁   约瑟夫森的获奖成果也是在攻读博士阶段获得的。在22岁,尚是一个博士生时,他就预言约瑟夫森效应,推动了固态电子学的发展,并凭此赢得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约瑟夫森博士毕业后移居美国,在依利诺大学当研究助教授。1967年返回英国剑桥大学,在卡文迪许实验室任研究助理主任。1972年任高级讲师。在他获得诺贝尔奖时,他还只是一名讲师。获奖第二年,即1974年,33岁的他就升为正教授了。约瑟夫森在博士毕业之后的研究乏善可陈,因为他后来的兴趣转移到玄乎的“精神和物质统一计划”上了。 10玛丽·居里(1867-1934),获奖年龄:36岁   居里夫人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了,是不少女性科研工作者心中的偶像。1903年,居里夫人和老公居里先生一起因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仅36岁,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在当时,或许有人会认为居里夫人是“妇凭夫贵”,她获奖是因为“找了一个好老公”。其实,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成就大于她丈夫。(这可能是源于她丈夫在获得诺奖3年后就不幸去世了吧。)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继续从事放射性研究。1911年,在距离第一次获奖仅仅8年之后,44岁的居里夫人再一次获得化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钋和镭。(历史上两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只有3个。除了居里夫人外,另外两人是: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因发明世界上第一支晶体管和提出超导微观理论分获1956和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由于发现胰岛素分子结构和确定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及结构而分获1958和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说明:本文列举的前9名年轻诺奖得主按照年龄顺序。由于居里夫人第一次得奖时(36岁)是历史上诺贝尔科学奖女性得主中最年轻的,因此我有意把居里夫人加入到前十的行列。比居里夫人得奖时更小(34-35岁)的男性科学家还有一些,比如:沃森(34岁获奖)、唐纳德·格拉泽(34岁)杨振宁(35岁获奖)〕 (该文已经发表于《科学画报》微信。您想每天的零碎时间都有机会阅读到精彩的科普文章吗?请拿起您的手机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科学画报微信。也可以通过添加科学画报或kxhbcx的方式关注。 )
46020 次阅读|28 个评论
希望22岁研究员能走好他的路
热度 1 prcman 2012-3-21 13:25
昨晚同学和我说这个事,我说科学网上肯定讨论得很热烈。其实每次有什么事发生,不只是科学网,大家都很关注。看了一些报道还有一些老师的博文,我突然想到了宁铂。 我小时候姥爷家有一套书介绍神童的,其中一本叫《中国神童》,第一位介绍的就是宁铂——中国最年轻的助教,当时13岁。当时我很受激励,也想变成他那样的人。不过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平平庸庸地走在我的人生路上。突然有一天看到一个报道说宁铂出家了。这是一个很震撼的消息,看报道中还有以前中科大校长反思少年班的事,我想媒体、社会的过多关注确实对人影响很大。 你现在是一个名人,无论怎样你都已经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了。你继续成功,那么媒体报道你、大家谈论你都带有敬佩、羡慕之情,甚至和别人谈论的时候,知道有这么一位NB的人,自己也觉得知识丰富,什么都知道;你一旦不成功,什么地方失误了,虽然也会有英雄扼腕叹息,但是媒体、大众更是一种抱着看热闹的姿态对待,“原来那么厉害,现在不行了”,这无形之中给人以压力,不能犯错,殊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还都是孩子,能承受舆论的压力么! 所以我希望不管中南大学这次高调宣布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我总以好的方面看待:就是宣传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我希望刘路将来能走好自己的路,希望社会、媒体、公众不要给予太多的压力,希望他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数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330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全球十大最年轻亿万富翁
xupeiyang 2010-12-11 16:28
下面的资料不全,请你从此进去看详细资料: http://dl.bbs.house.sina.com.cn/thread-5562197-1.html  美国《福布斯》日前评选了全球十位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而其中有两位是来自 中国 的年轻富二代。黎巴嫩前总统哈里里的两个儿子29岁的法赫德 哈里里和31岁的埃曼 哈里里,与33岁的日本人田中良和(社交网站Gree创始人)净资产都是14亿美元,分列五至七位。 dl.bbs.house.sina.com.cn. r+ v6 }: LV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0年全球富翁排行榜中,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以个人资产535亿美元超过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名列榜首。而为了预测未来的首富头衔又将花落谁家,《福布斯》又评选了十位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而其中有两位是来自中国的年轻富豪。 $ W' D+ p2 Mdl.bbs.house.sina.com.cn   1、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新浪 乐居 论坛# M* DL1 m5 b (16.42 KB) 1.jpg 2010-9-21 17:58 年龄:25   净资产:40亿美元 0 M+ _5 J4 O1 z   发家之道:互联网 2 ]' Z6 M( O8 ^5 s   国籍:美国 房产 论坛, 装修 论坛,业主论坛. o1 P) L x1 X q   婚姻状况:未婚 * S* z0 D% U4 ?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   净资产:12亿美元 + g! b; _. M# M7 O新浪乐居   发家之道:银行,采矿 0 {, D5 t0 \+ H, J9 a新浪乐居论坛   国籍:乌克兰 2 |: f( ^%   发家之道:制造业 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 ?* S5 B   国籍:中国 dl.bbs.house.sina.com.cn7 t' c! H   婚姻状况:未知 ( D% ^8 R2 V$ O8 ^$ }新浪乐居   2003年,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总裁李海仓遇刺,李兆会中断了在澳大利亚的学习回到国内继承公司,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私有钢铁制造商。 帖子 464 精华 28 注册时间: 2009-9-22 最后登录: 2010-12-10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个人空间 送礼物 当前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