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守门理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闫斐硕士:编辑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
kexuechuanbo 2016-5-31 10:05
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 邮箱接收全文 【作 者】 闫斐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外文题名】On the Gate-keeper Theory of Editor Propagandism and the Manuscript-examining System 【导师姓名】 姚远 【学位年度】2008 【摘 要】力求梳理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的发展轨迹,并为编辑传播学的守门理论和编辑审稿把关提供历史和理论根据,运用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传播学研究方法对审稿制度作了全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编辑的把关过程不同于记者等信息采集者的把关过程,编辑审稿把关对保证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现阶段,编辑审稿遵循三级审稿的原则,即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科技期刊的三审制是从图书出版系统中脱胎出来的特殊审稿制度,其独特之处在于引入了“同人评审”机制。世界上最早应用同人评审制度的是1665年在法国巴黎创刊的《学者杂志》,中国学术期刊同人评审制度起源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在江苏吴县创刊的《吴医汇讲》,从时间上来讲,《吴医汇讲》虽然晚于国外120余年,但从具体的审稿把关实践上看,它要比国外审稿制度初创期的操作更加完整和严密。现阶段科技期刊的同行评审方式包括单盲审稿、双盲审稿和公开审稿3种方式,对3种审稿制优劣的争论在业界普遍存在。通过对《西北大学学报》同人审稿样本的实证调查,表明现阶段双盲法是学术期刊最为可行、理想的审稿方式。为解决审稿把关失守的抄袭、剽窃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人为辅,计算机为主,建立人工-智能审稿系统的构想... 隐藏更多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2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闫婓硕士学位论文 :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0-9-6 22:47
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 闫婓硕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 姚远教授 ( 2008-05-26 答辩) 摘要 力求梳理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的发展轨迹,并为编辑传播学的守门理论和编辑审稿把关提供历史和理论根据,运用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传播学研究方法对审稿制度作了全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 编辑的把关过程不同于记者等信息采集者的把关过程,编辑审稿把关对保证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现阶段,编辑审稿遵循三级审稿的原则,即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科技期刊的三审制是从图书出版系统中脱胎出来的特殊审稿制度,其独特之处在于引入了同人评审机制。世界上最早应用同人评审制度的是 1665 年在法国巴黎创刊的《学者杂志》,中国学术期刊同人评审制度起源于清乾隆五十七年 (1792) 在江苏吴县创刊的《吴医汇讲》,从时间上来讲,《吴医汇讲》虽然晚于国外 120 余年,但从具体的审稿把关实践上看,它要比国外审稿制度初创期的操作更加完整和严密。现阶段科技期刊的同行评审方式包括单盲审稿、双盲审稿和公开审稿 3 种式,对 3 种审稿制优劣的争论在业界普遍存在。通过对《西北大学学报》同人审稿样本的实证调查,表明现阶段双盲法是学术期刊最为可行、理想的审稿方式。为解决审稿把关失守的抄袭、票 l 窃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人为辅,计算机为主,建立人工一智能审稿系统的构想,即实现某种程度上与数据库中所存各语种学术论文电子文本的自动比对,进行文献查新、查重、查票 l 窃、查抄袭,必要时再辅以人工认定的过程,并对由此形成的学术评价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初步预测。研究结论认为 :(1) 审稿制度作为保障传播顺畅和有效守门制度性的因素,在科技期刊编辑守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向被忽视的编辑初审把关是编辑传播的首要环节,应作为把关环节缺失修复或强化的重要方向 ;(2) 科技期刊同人审稿把关制度已有 340 余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已有 210 余年的历史,其功过皆具,在信息时代网络传播突飞猛进的新形势下,如何使其不致成为海量传播和迅捷传播的拖累是今后迫在眉睫的任务 ;(3) 科技期刊的把关守门涉及科研主体、主管部门、传播媒介、评价奖励体系等诸多环节,因此,要实现科技期刊审稿守门的最佳效应,除了具备相关有效的审稿守门制度外,科技期刊仍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包括社会在制度、道德、法律上给予的支持和保障 ; (4) 改造传统的三审制和同人评审系统,创建辅助性人一机自动化审稿系统,将会大大降低把关失守的发生率,实现有效把关守门并迅速提高编辑出版 业效率。此外,人工一智能审稿系统的创建亦会意味着低水平重复研究及其相应的媒介发布平台低层次的学术期刊将逐渐退出市场,从而间接实现了出版业的资源整合并提高了科技期刊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期望一定程度上的机上审稿,将会成为 21 世纪期刊编辑工作的一场革命。 关键词 : 审稿把关同人评审人工一智能审稿系统编辑传播科技期刊 结 论 一、编辑传播与科技期刊审稿把关研究的重点应从只注重把关结果向注重把关过程转 移,以实现把关过程的可控性,推进其程序化、规范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进程。 把关理论是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但专门针对编辑这一特殊把关人把关行为的研究,成果不多,尚需在编辑传播视野下进行编辑人员把关特殊性的考察。在大众传播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编辑传播系统中,编辑把关主要研究编辑主体在传播过程中具体的把关功能、把关流程以及把关效果,这不同于记者等信息采集者的把关,它作用的直接对象是进入编辑系统内部的信息,意在对信息进行智化和加工、选择与除。编辑传播视角下的把关理论,就是在编辑主体从事传播活动的视域内,对编辑的把关过程进行细致的剖析,分析保证编辑把关有效性的制度性因素、操作流程以及影响把关的诸如社会、道德、法律等制度性因素。对编辑传播的研究,应逐渐走出概念化和脱离实际的阴影,从实践出发,从个案解剖出发,逐渐精细解析编辑传播的各个环节与过程,诸如解析编辑初审把关或单盲、双盲、公开审稿把关这样的细枝末节,这样才能避免束之高阁、阳春白雪,和之必寡的空洞理论,也只有这样,才能指导现实的编辑传播实践,使之具有实用价值。科技编辑主体通过不断的把关选择,从质和量上智化科技信息,并通过其独特的传播媒介科技期刊,将知识用符号化的形式传播出去,间接实现了知识体系的积累和扩展。编辑对科技期刊的把关过程,是通过审稿这一环节来实现的,其中包括选取信息的行为(即对文稿信息进行选择收录和初审把关)和加工过程中的把关控制(复审加工、终审)。一个合理、健全、严格而科学的期刊审稿制度是保障编辑把关守门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过去的研究或实践往往注重审稿结果而忽视审稿过程(包括编辑初审把关、同人复审把关和主编终审把关环节),这显然不利于把关过程的逐渐程序化、规范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因此,首先要理清把关过程的各个环节、要素、步骤、方法,特别是哪些是可以科学化和制度化的,哪些是难免情感化的,把关人的各种背景对把关质量的影响等等,在此基础上将其置于编辑传播、科学传播、大众传播的大背景下,做出系统的思考。这应是今后编辑传播视角下把关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所在。 二、科技期刊同人评审制度已有34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有210余年的历史, 其功过皆具,如何规避其拖沓、偏颇、失守、疲敝、泛化、人情以及如何改造完善, 在信息传播规模极度膨胀的情势下更显得迫在眉睫 科技期刊的同人审稿制度最初起源于专利制度的评定活动,之后逐渐被科技期刊评的专家评审制的雏形。最早应用同人评审制度的是1665年在法国巴黎创刊的《学者杂志》,它成立了一个类似于编委会的专家组织,用以协助编辑评审稿件,这种类似专家组织的编委会即是同人评审的最初样态。中国学术期刊同人评审制度起源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在江苏吴县创刊的《吴医汇讲》,从时间上来讲,《吴医汇讲》虽然晚于国外120余年,但从的具体的审稿把关实践上看,它要比国外审稿制度初创期的操作更加完整和严密,它不同于《学者杂志》的单纯同人评审,而是编辑初审把关(唐大烈必反复细阅)与同人评审(商之二三老友)相结合的一种把关形式;此外,对稿件进行编辑初审把关的唐大烈也是一位在中医方面学有专长的学者化编辑,这不同于偏于科技内容的《学者杂志》主编戴萨罗仅为律师身份和主要为科技内容的《哲学汇刊》主编仅为文学出身的情况。应该说这种同人评审制度为整个学术事业健康有序地推进,特别是对科学的文明传承与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同人评审制度延伸、泛化至学术评价、奖励、学术职务考核晋升,单位评估考核以及其他管理领域后,也为整个社会管理、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然而,这种制度在长达数百年的运行中,越来越显示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病。在中国期刊的发展进程中,就出现过同人审稿制度被废止和重塑的时期,这就是《清华周刊》在五四时期对编辑初审制度实验性的改进过程。《清华周刊》废止编辑初审把关制度的最初原因是学生亦觉编辑制养成独裁与包办之恶习,不合民主潮流,于是将编辑制改为集稿制,取消了编辑审稿把关的过程,后来,集稿制实行后流弊甚多,稿件质量严重下降,《清华周刊》于是又于3年后的2月,恢复了编辑审稿制度。这一历史的重复,间接验证了编辑审稿制度作为科技期刊传播有效性的制度性因素,在保障期刊传播质量上的功能是强大的,且目前尚无法取代。但是,这不等于说它是完美无缺的,相反,业内或业外对同人评审的批评之声也不绝于耳,业界深感在步入计算机排版之后,最后一个拖编辑出版后腿、造成出版时滞和拉长出版周期的就是同人评审制度,特别是如何规避其拖沓、偏颇、失守、疲敝、泛化、人情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改造,在当今信息传播规模极度膨胀的情势下更显得迫在眉睫。科技期刊普遍采用的以三级把关审稿制为原则,变通使用单盲、双盲和公开审稿3种方式的传统做法面临信息传播新形势尤其是网络传媒的严峻挑战。对于三种审稿制优劣的争论在业界普遍存在,现实的情况是,学者大都认定双盲法审稿会比单盲法审稿优势更大,但对公开审稿与双盲审稿何者更具优势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态度,赞同公开审稿制度的专家认为,盲法审稿似乎对作者群体不太公平,稿件评定失去了讨论的气息,容易造成专家对稿件独裁性的判断,不利于提升审稿质量。由于实现了责任到人,公开审稿制度下的审稿专家会更执著于稿件本身的学术水平,一些学者虽然肯定公开审稿确实有助于提高审稿质量,但对公开审稿在现实中的可行性进行了质疑,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审稿专家的意见进行了汇总,得出了一致的意见,即:除有少数人持无所谓态度外,其余大多数审稿专家都明确反对,其中有近3/4的审稿人明确表示,如果刊物一定要求在文章后公开署审稿人姓名,他们会考虑拒绝审稿或有选择地审稿。笔者在《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所做的实证样本调查试验,也同样证实了这些观点。由此可见,公开审稿制度仍处于初探阶段,真正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改造传统的三审制和同人评审系统,创建辅助性的人一机自动化审稿系统, 以实现有效的把关守门和科技期刊审稿产业的虚拟化集团运作,将会成为21世纪期刊 编辑工作的一场革命 愈来愈专业的重复、抄袭、票l窃等恶性事件,或初入道者非恶意却愈演愈烈的剪贴、复制、拷贝、粘贴、保存,屡屡挑战或戏弄三审把关或同人评审系统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把关人失守事件频频曝光。非但新闻出版业受到挑战,就连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研究系统和整个社会诚信系统也受到严峻考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行窃者或枪手的手段越来越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和现代化,而把关守门者却依然烙守传统的套路-一通过以同人评审系统为核心的三审制进行人工防御。国家在《著作权法》和《专利法》对票(窃行为虽然也作了制度性的规定,但有法不依或逍遥法外者仍不营成千上万。编辑和编辑遴选的专家担当把关守门的主要角色,主编的终审往往只看前两审的结果,故大多流于形式,多使三审制变为两审制,再遇到不负责任、只知依赖专家的编辑,三审制就直接变成了专家的一锤定音。然而,大部分编辑是忠于职守的第一道门的把关者,且由于编辑有遴选由谁来二次把关的特权,因此编辑实际上是主角中的主角,亦即编辑是最重要把关守门者,难怪国外学者惊呼长期以来我们竟将把守真理圣殿之门的钥匙,交给了在科学界如此被看轻而又有如此重大责任的那一小撮人-一编辑。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编辑对论文剿窃的初审主要通过自身学养的积累和手工比对过程完成的,忠于职守和有较好现代化信息处理技能的责任编辑会根据来稿的作者信息、参考文献、题目、论文关键词等内容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最新文献,再将搜寻到的相似文献与来稿进行内容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最终判定论文的研究是否有独到之处。这种通过搜索引擎查新查重的方法对保证稿件的学术价值、剔除票」窃论文有很大的帮助,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一是具体比对查询过程费时费力、相似文献众多造成实际操作上的困难;二是多库、跨库查询难以把握。此外第是靠自身专业积累进行手工比对或通过网络搜索两种方式进行文稿的查验工作,由于学识和能力所限,专家的审稿把关也同样会出现失守的现象。由于属于兼职守门把关,专家审稿是否认真、是否及时、是否有时间、是否公正,甚至是否会因为出差见不到稿件、或是否会转交给同事、学生代为审稿,都有不受任何人操控的不确定因素,此外,专家的审稿方法、流程、结果也会因人而异,这一切都是造成审稿失效、拖沓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编辑对论文创新程度把握不足的问题,笔者提出创建辅助性的人工一智能审稿系统的构想,即将部分或全部论文的电子文本先交由智能审稿系统,由系统将文本与总库中所存的论文进行自动的电子文本比对,通过包括某种相似性的计算分析程序,对文本的创新性或重复性进行判断。如属证据确凿的重复性工作或票l窃抄袭,则可以据此进行退稿,如审稿机器人还不能做出明晰判断,则可由编辑提取系统列出的高度相似文献,进行手工审查,做二次判断。这就是人工一智能审稿系统的构想的基本内容。人工一智能审稿系统依托于大型的中西论文全文数据总库资源,是在期刊全文数据库下建立的查询子系统,系统功能是进行论文票(窃抄袭的查验过程。编辑进入查新查重系统,点击稿件上传可以将需比对查重的投稿论文输入数据库中,数据库会根据论文的关键词,包括:学科内容、研究对象、论文关键词、作者信息、论文题目、研究方法、相关参考文献等项目依次与库中的己收录的文章进行比对,并自动生成比对结果。查重审稿单分为无重复率稿件、低重复率稿件、中度重复稿件和高重复率稿件4种,每种结果分别对应不同的评判标准。编辑可以根据查重审稿单对稿件进行进一步的价值判断,防止票l窃论文进入期刊发表环节。查新查重系统可实现论文内容的自动比对,解放编辑的繁重劳动和可能无效的把关守门过程,是审稿把关更为高效的最佳帮手。如果设想以某全国性学会或成熟的大型数据库为依托,建立某种期刊虚拟联盟,或与各期刊社签订协议,按各刊特色要求统一配送稿件,可以形成委托机器人审稿的产业模式。通过期刊的集团化运作,数据库审稿系统可以形成年利润不少于数千万元的大型产业,这实际上也预示着一种新型信息服务产业的诞生。更重要的是人工一智能系统的创建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把关守门的过程,杜绝抄袭票(窃,建立起科技信息传播的诚信社会。届时,学术论文查重查新系统或机上审稿机构将会成为学术期刊三审制的新环节,也许不少论文在这个环节中就可决定命运。此外,人工一智能审稿系统的创建亦会意味着低水平重复研究及其相应的媒介发布平台低层次的学术期刊将逐渐退出市场,从而间接实现了出版业的资源整合并提高了科技期刊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期望一定程度上的机上审稿,将会成为21世纪期刊编辑工作的一场革命。 四、科技期刊要实现审稿守门的最佳效应,除具备相关有效的审稿制度外,仍需具有 良好的制度保障因素,包括社会在制度、道德、法律上给予的支持 因此,增加针对科技期刊的保护措施,包括颁布新法律和设立新的政府调查机构、强化科技期刊的自我保护意识,是现阶段审稿把关急需解决的问题。科技期刊是生活在众多媒介环境之下的一个传播小系统,他的顺畅运行仍要依托其他环境的支持。从众多把关失守案例可以看出,科技期刊本身的审稿过程和把关环节并未出现任何问题,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严格按照审稿程序对论文进行把关处理,但仍未制止造假、票l窃论文的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科技期刊把关守门缺少制度性的保障因素和科技从业人员自身道德素质的沦丧。科技期刊虽然担任成果评定仲裁,但却无法拷问科学诚信。在论文的审稿把关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人主要考虑论文的科学意义是否值得发表,作者提出的证据能否支持论点,论证过程是否严谨等学术性问题,并不会轻易怀疑论文的作者造假。此外,科技期刊只是防范学术造假的环节之一如果科技传播的其他把关环节如政府、项目审查等不能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就算编辑审稿把关再严格,仍不能剔除经过精心造假的论文。目前各国针对学风建设,惩处不端学术行为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相应的学术竞争规则不够完善已成不争的事实,科研评定缺少统一而完善的学术规范、科研从业人员学术道德的缺失,都直接导致了审稿把关的失守。要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关键一点就是要发挥制度的作用,用制度堵住不端行为的源头。因此,相应地制定针对科技期刊的保护性法律法规,包括颁布新法律和设立新的政府调查机构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科技期刊不能事先假定研究人员会造假,但不能没有防范意识。为了尽可能减少造假论文的刊出,科技期刊应不断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如果出现疑问,应该而且必须要求作者提供明确并强有力的证据,这些包括提供详细实验数据、实验步骤、实验一记录等等。对学术稿件相关证明材料的审查也要严格把关,以明确责任,防止学术造假;文稿一经决定录用,科技期刊就应即时与作者签订诚信承诺书,建立作者信息库,并随时跟踪作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 总之,科技期刊的把关守门涉及科研主体、主管部门、传播媒介、评价奖励体系等诸多环节,因此,要实现科技期刊审稿守门最佳的效应,除了具备相关有效的审稿守门制度外,科技期刊仍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包括社会在制度、道德、法律上给与的支持。.因此,增加针对科技期刊的保护措施,包括颁布新法律和设立新的政府调查机构、强化科技期刊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实现阶段审稿把关过程中巫需解决的问题。 致 谢 论文的完成预示着十几年的寒窗生活即将画上句号,每每想到这里,我的心中都会漾起别样的思绪,对于本论文,我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它尽量成熟。资料的搜集过程是浩繁庞杂的,但我喜欢这种充实的感觉,陶醉于付出后的平实和快乐要感谢很多人。 首先,要向我导师姚远教授致以最深沉的谢意,感谢姚老师慈父般的教诲。本篇论文从选题伊始、论文框架的敲定到最终定稿,都得到了老师的大量帮助。每次看到老师从书柜中拿出平日里为我收集的论文素材时,我都万分感动。三年来,老师为我的学习和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他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宽厚待人的正直品格以及勤恳的工作作风,将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深刻的影响。 感谢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其他各位老师,他们多年来的培养和教育,使我有机会对新闻学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为今日论文的成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谢我挚爱的父母,只要有你们在,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会胆怯。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闫 斐 2008年5月26日 欢迎到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阅读全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228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1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