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博物馆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博物馆

相关日志

从文 革藏品博物馆到国家文 革博物馆
jiangxun 2010-12-10 09:55
作者:蒋迅 按:读到许小可转载的 文革期间的知识分子自杀档案 ,突然想起自己在2003年写的一篇旧文。 在五月十二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个不起眼的栏目里有一个不起眼的杂文碧玉流淌的 地方,谈的是博物馆文化。锦溪以其博物馆之多、种类之杂被人们称作是民办博物馆之最,其本身也可称作是博物馆之博物馆了。这篇杂文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 它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段关于文 革博物馆的描述。这令我意外,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国内别的博物馆可以建,就是不允许建文 革博物馆。这才导致了海外关心文 革史的人们在《华夏文摘》上建立了网上的 文 革博物馆 。难道是我记错了?或是没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这是大陆上的第一个文 革博物馆,那么它在文 革史上是应该记上一笔的。 杂文中关于文 革博物馆的一段并不长。我们不妨摘录如下: 在 一个又一个博物馆的参观中,唯有一处我的心情是沉重的,那就是《文 革》藏品博物馆。望着当年撒满城乡的造反派传单、红卫兵小报、五花八门的《严正声明》,仿佛那疯狂的年代就在眼前;看着当年家家户户不可须臾离开的粮票、 布票、棉花票、糖票、肥皂票,仿佛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岁月就在昨天。锦溪办起这个博物馆,不就是昭示人们:结束过去、开拓未来吗? 我没有机会去锦溪。不知这段介绍是否全面。但可以看出,这个文 革博物馆所向人们展示的是可以流传下来的物品。作者写的很清楚:那是个《文 革》藏品博物馆。作者看到这些东西时的心情是沉重的。显然,带给他沉重心情的不是那些他三十五年前所熟悉的东西,而是它们给全体中国人们带来的痛苦和 灾难。如果不看到这一点,不认真地记取文 革的教训,那么建立一个只见物的文 革博物馆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锦溪的这个博物馆所应该向人们昭示的是:总结过去、改革现在,开拓未来。 文 革是中国人民的一块无法痊愈的伤疤。文 革是中国人民必须认真回忆和反省的历史。而有些人却在忘却这块伤疤,有些人却不愿意回忆这段历史。发动文 革的人们走了,参与文 革的人们也在相继走着,被文 革利用和耽误了的当年的红卫兵小将们也已进入了不惑之年。难道这段历史就永远不能记录下来吗? 巴金是第一个倡议建立文 革博物馆的。老先生若知道有这样一个藏品博物馆终於建立起来了,一定会想去亲眼见一见。 在海外,前面提到了《华夏文摘》上的网上文 革博物馆,那里已经收集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字资料,是一个不断膨涨的巨大的无形博物馆。其中的五月十九日的文 革博物馆通讯第一七七期上有一篇冯 骥 才的关于文 革博物馆的文章值得一读。与之相应的是一个浓缩了的文 革博物馆:那就是杨健利博士为文革三十周年编辑的《》 (此处删去九个字) 一书。这是一本有关文 革的研究文集,由七个部分组成:关于文 革研究;文 革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及文 革起因;文 革中重要事件再讨论;文 革中的经济、文化;毛 泽 东及文 革遗产;文 革一代与世纪交替;文 革再评价,历史教训和民主化。这是关于文 革研究的一个重要文献。还有一个是网上的《 中国文 革受难者纪念园 》,在那里,我看到的不是粮票、布票、棉花票,而是一个个血泪控诉!我看到一个夫妇双双含冤跳楼自杀的故事,而作者至今没有找到那夫人的名字,还在请读者帮忙寻找。 我想,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文 革博物馆应该包括以上所有的方面,而且这样的博物馆应该是在国内、在北京的一个国家博物馆。於是我突然醒悟过来:不是我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是我期待的那个博物馆还在孕育待出之中。当它诞生的时候,我知道我会飞回北京去参加它的开幕式。 2003年7月
个人分类: 天下|489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次在空军博物馆享用的会议晚餐
harveyho 2010-12-9 13:34
Combio是一个大型的生物医学科研方面的会议。09年在基督城举办。 会议正餐说是在一个神秘地方举办,上车前我们都不知道目的地。最后原来是在空军博物馆(airforce meuseum). 利用博物馆的空间办晚餐,一可欣赏展品,二可品尝美食,三是气氛轻松,利于networking, 真是好主意. 食物其实简单,葡萄酒, 啤酒, + 两道菜two courses,+ 甜点 + 舞会dancing party, 吃个气氛。 价格非学生价95 (450元人民币),并不便宜。 既然是空军博物馆,看看旧式的军机。一些照片: 会议场地:
个人分类: 会议点滴|3037 次阅读|1 个评论
LVR,从尼安德特人到现代人类文明历程的博物馆
热度 1 cunyp 2010-12-3 02:27
LVR ( Rheinisches Landesmuseum Bonn , or LVR-LandesMuseum Bonn )博物馆位于波恩市中心。早就听说她收藏了世界上第一具完整的尼安德特人骨架。带着对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好奇,我去拜访了 LVR 。 马普演化人类学研究所的 Svante Pääbo 在 20 多年说服了 LVR 的馆长,从LVR的这具骨架上取样品,然后去做古 DNA 测序(严格地说 mtDNA 测序),并揭开了我们用分子手段去研究尼安德特人起源于演化的序幕。 2010 年,美国 Science 科学杂志发了马普演化人类学所 Svante Pääbo 牵头的尼安德特人全基因组的项目。他们在用克罗地亚发现尼安德特人化石头骨作为材料,经过 3 年多努力,从 3 万多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化石头骨中提取出可用于测序的 DNA 物质。德国人做事风格的踏实、精准的精神是他们完成这个高难度、长时间的科研难题的保证。他们的研究表明了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在局部地区存在基因交流,这位尼安德特人的消失之谜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科学解释:尼安德特人没有消失, 只是和现代人融合了! 由于我一点德语也不懂,而 LVR 的介绍都是德文的,所以只有凭自己有限的知识和图片去感受历史的厚重。 LVR 的外景,很有包豪斯学派的风格 开始尼安德特人的化石之旅吧 里面躺着的就是第一具被发现和鉴定的完整的尼安德特人化石 这就是第一篇尼安德特人 mtDNA 文章的取样部分 尼安德特人的头骨和大腿部分的化石 这些曾经都是尼安德特人用过的器具 从原始的古陶器中就可以发现古人对美的追求。 他们也曾经在欧亚大陆幸福的生活着 尼安德特人是广袤的矮灌木丛中的好猎手 这些工具和遗迹都是他们生活的反映 古人的经验也证明了,没有无用的东西,只是摆错位置罢了 人类从类人猿演化到现在的智人,短短的几厘米之间,他们用了近 5 万年的时间。 而在欧亚大陆上雄霸一时的尼安德特人在人类演化沧海中的一粟。 在这个蔚蓝的星球上走过许多古人,他们的中大部分消 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而其中一小部分将沿着“没有设计者的演化”,继续前行 橱窗中的尼安德特人复原图。人类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这也许是我们探究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和消失之谜的自私动力吧 参考: LVR-LandesMuseum Bonn : http://en.wikipedia.org/wiki/Rheinisches_Landesmuseum_Bonn The Neandertal Genome Project: http://www.eva.mpg.de/neandertal/index.html 尼安德特人: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B0%BC%E5%AE%89%E5%BE%B7%E7%89%B9%E4%BA%BA
个人分类: 杂谈|10132 次阅读|3 个评论
淌过博物馆 - 写在上海世博会结束时的结束语
liangjin 2010-10-31 08:01
世博会圆满结束了,我因世博会而写的淌过博物馆系列也选择世博会结束的今天画上句号。 这个系列从去年11月17日开始,包括首尾,历时几乎一年,整整写了19篇,大大超出了我的预算。期间我也经历了患病的 摧残,系列几乎夭折。好在得到大家的鼓励,加上我追求做事有始有终的性格,跌跌撞撞,终于写完了。 停笔掩砚,感到非常欣慰。其实在写这个系列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将回忆的碎片 用文字和图片串起来,我经历了一次再学习的过程,收益鉴赏皆丰。 结束前,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讨论一下。在我写时令篇的时候,二傻哥哥质疑,定期的博览会算不算博物馆?它和 商业目的的展销会有什么不同。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隔壁家的二傻子 删除 回复 哈哈!这种形式一般叫EXPO(展览会或博览会或广交会)?是一种BUSINESS的临时推介会,与CULTURE的永久普及形式博物馆好像有些本质不同? 博主回复:是不是博物馆的观察点在于1.目的性:是文化性还是商业性;2.展品特点:着重知识层面还是着重实用层面。商业目的展览叫交易会或展销会,现场可以做买卖。而很多展览会或博览会虽然没有商业目的却大都是临时的,不会同地重复。该农展每年同地举办,有各种评奖,也多少有点参展单位推介的意思,却没有生意。但因为展品为农业品,有其时鲜性的特点。而且会上有很多介绍和讲座,很有博物馆的特征。农业品也可以算进博物吧,所以我还是把它算进了博物馆系列。其实,有时界限也很难分,很多商业团体,特别是名牌,都有自己的博物馆,例如我曾参观过一个著名威士忌酒厂的博物馆,介绍了威士忌的生产过程,该厂各种产品的样本等。博物馆本身不卖酒,但外面有个小卖铺,可以买到很多不同年份的该酒厂名牌产品。对于这样的东东,我觉得仍然应该算作博物馆吧。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在写这个系列前并没有深入考虑。同样的质疑也存在于我写这个系列目的的世博会。 为此,我查下资料。 维基百科的定义 (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8D%9A%E7%89%A9%E9%A6%86 ): 博物馆(英语:museum),又称博物院,是安置一套文物典藏的建筑物或机构。 博物馆蒐藏并维护具有科学、艺术或历史重要性的物件,并透过展示(常设展或特展),使公众得以 观看这些物件。大多数的大型博物馆位于世界各地的重要城市,更具地方性质的博物馆位于较小城 市、城镇甚至乡村。 早期的博物馆始于富裕的个人、家庭或艺术的私人蒐藏,而且是珍罕或奇特的自然物件与文物。 现在博物馆遍布世界各地。在古代的博物馆,例如亚历山大港的缪斯(Musaeum),其地位相当于 现代的研究所。 英文Wikipedia的定义 ( http://en.wikipedia.org/wiki/Museum_(disambiguation )): A museum is a building or institution that houses and cares for a collection of artifacts and other objects of scientific, artistic, or historical importance and makes them available for public viewing through exhibits that may be permanent or temporary . Most large museums are located in major ci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more local ones exist in smaller cities, towns and even the countryside. Early museums began as the private collections of wealthy individuals, families or institutions of art and rare or curious natural objects and artifacts. The museums of ancient times, such as the Musaeum of Alexandria, would be equivalent to a modern graduate institute. 重要的是博物馆所富有之功能为: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项。英文的定义特别强调 exhibits that may be permanent or temporary。 所以我在时令篇中提到的农业展览会和世博篇谈的世博会都应该属于博物馆的范畴。它们与商业性的展销会的根本区别是目的,即前者以展览为目的,后者是以商业为目的。特别是世博会,几乎集中了我所写的各篇的特点:科学、艺术、文史、专题、综合、时令、巡回、杂类等等。 这个系列,受到了相当的欢迎,非常感谢大家有耐心陪我一路走来。很多博友鼓励我整理出书,这虽然不是我的初衷,也觉得我学识初浅,博物馆也不是我的专业,但我现在也想斗胆试一试。 我已经把所有这个系列的博文集中到左边的淌博物馆板块里,欢迎大家继续访问、讨论、批评、指正。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
个人分类: 淌博物馆|6582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的地质“金钉子”
热度 1 gongshiliang 2010-10-11 04:21
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实际上是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俗称。 金钉子的由来   金钉子一名源于美国的铁路修建史。1869年5月10日,美国首条横穿美洲大陆的铁路钉下了最后一颗钉子,这颗钉子是用18k金制成,它宣告了全长1776英里的铁路胜利竣工。鉴于这条铁路的修建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特别是对于美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纪念这一事件,美国在1965年7月30日建立了金钉子国家历史遗址。   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在地质年代划分上的意义与美国铁路修建史上金钉子的重要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金钉子就为地质学家所借用。   要了解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即通常所称的金钉子)及其意义,首先要懂得什么是年代地层单位。就像历史学家把人类的历史划分为不同时期(如我国的唐、宋、元、明、清)那样,地质学家按地球所有岩石形成时代(时间)的先后,建立一套年代地层单位系统,并依次称为太古宇(宙)、元古宇(宙)、古生代(界)、中生代(界)和新生代(界),每一个代的时间内,又进一步划分出次一级的年代地层单位(如系、统、阶)。类似每一个人类历史时期都占据人类历史的一定时间间隔或段落,包含一定的人类活动内容和事件那样,每一个时间地层单位则包括在这个时间间隔内在地球上所形成的所有岩石和与其相关的地质事件。   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简称地科联)(IUGS)和国际地层委员会(地层委)(ICS)的规定,全球统一地质时代(年代)表要通过建立全球不同时代(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和点位(GSSP)(俗称金钉子)的方式来建立,以便于按统一时间(时代)标准去理解、解释、分析和研究世界不同地区同一时间内发生的或形成的各类地质体(岩石、地层等)及地质事件及其相互关系。所以,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和点位(金钉子)是国际地层委和地科联,以正式公布的形式所指定的年代地层单位界线的典型或标准。是为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时代)所形成的地层的全球唯一标准或样板,并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岩层序列中标出,作为确定和识别全球两个时代地层之间的界线的唯一标志。   每一个时代的全球界线层型和点位(金钉子)的选取,都必须在对全球包含这个时代地层序列(即界线剖面)进行调查,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所申报的有可能成为该代年代地层单位界线金钉子剖面的建议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研究、检验和讨论的基础上,由国际地层委员会下属的有关地层分会的各国专家通过投票的方式产生,然后报国际地层委和地科联批准公布。   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GSSP)是指特定地区内,特定岩层序列中的一个专有的标志点,藉此构成两个年代地层单位之间界线的定义和识别标准。金钉子是全世界科学家公认的,全球范围内某一特定地质时代划分对比的标准,因此,它的成功获取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地学研究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意义绝不亚于奥运金牌。如夏商断代工程不仅是历史学,还包括考古学、文献学、地理学、天文学等等众多领域学者的广泛参与,历经数十载才基本确定大致年限,可见断代的界线厘定是多么艰辛和繁杂!而对于久远至数亿年前的界线推定,并确立被世界公认、引为经典的标准地层剖面,自然更绝非易事。   1977年于捷克确立的全球志留系/泥盆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是全球第一枚金钉子。   全球地层年表中一共有金钉子110颗左右,而目前已经确立的有近60颗。 中国的金钉子 GSSP 黄泥塘金钉子GSSP   1997年01月,在中国确认的位居浙江省 常山县 黄泥塘金钉子。这是我国第一枚金钉子。 长兴东岩金钉子GSSP   浙江湖州长兴煤山剖面既是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的标志,又是中生界与古生界之间的标志,被认为是地质历史上三个最大的断代金钉子之一。   地质学界100多年来,一直沿用耳菊石化石作为标志,但由于耳菊石分布的局限性,无法充分解释全球范围内的地质现象。 1986年,殷鸿福院士提出,将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浙江长兴煤山发现的牙形石化石作为划分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标准化石,以此确定古生界和中生界的分界线。1996年,中、美、俄、德等国的9名科学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联名文章,推荐以中国浙江长兴煤山的牙形石化石为划分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标准化石。此后,经过国际学术组织三轮投票,最终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阿根廷会议认可。 花垣排碧金钉子GSSP   2002年7月,位于湖南省花垣县排碧乡的金钉子,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批准为全球地层年表寒武系的首枚金钉子。它也是寒武系确定的第一颗金钉子。 蓬莱滩金钉子GSSP   广西自治区来宾市蓬莱滩。二叠系 古丈金钉子GSSP   湖南古丈,寒武系。 大平金钉子GSSP   湖北大平,奥陶系。 王家湾金钉子GSSP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牵头取得的王家湾奥陶系赫南特阶的金钉子。   这是宜昌第1枚金钉子,地点位于夷陵区分乡镇王家湾村,距今约4.56亿年。 黄花场金钉子GSSP   2007年07月,由国土资源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牵头取得的黄花场全球中和下奥陶统暨奥陶系第三个阶的金钉子。   这颗金钉子是奥陶系最后一颗,标志着全球奥陶系年代系统的最终建立。   这也是世界第66枚、中国第7枚、宜昌第2枚金钉子,距今约4.72亿年。 碰冲金钉子GSSP   2009年初,位于中国广西柳州的碰冲剖面日前经国际石炭纪地层委员会表决,以全票21票当选为国际石炭纪维宪阶金钉子,这是全球石炭纪首个阶一级的金钉子,也是中国科学家取得的第9颗金钉子。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14225 次阅读|7 个评论
解密“犯罪”----参观维也纳犯罪史博物馆
schuetzenhof 2010-8-22 19:21
+ 维也纳犯罪作案博物馆隶属于维也纳市警察局,建于 1685 年。 在一座风景如画的古典小楼里,在一片富丽堂皇的建筑艺术氛围中, 20 个小展厅带给了人们对于人类历史的一种新认识,深刻地反省着人类古老辉煌历史中阴暗与丑陋的角角落。这些罪恶就像肥皂水般在人类的生活中翻滚起伏,泡沫蒸腾,骚扰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幸福。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座博物馆又被诙谐地称作肥皂泡楼的缘由了。 + + 警察体制和教育、研究 博物馆展示着从中世纪末叶至今的司法警察历史发展,以及同期的犯罪历史和犯罪的时代特征。 在博物馆里,奥匈帝国皇帝弗兰兹 . 约瑟夫时代的警察复活了,黑暗维也纳的最后三百年就活生生地浮现在眼前。 + + 案件的记载 在博物馆中,参观者不仅经历了战争期间对 国防部长 拉图尔( Latour )的暗杀行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的投毒案件,在维也纳的最后一次公开处决,而且,参观者也拜访了中世纪的监狱,被执行死刑后走入断头台的全过程。无论是恐怖的无政府主义者,还是谋杀诗人女仆的杀人犯许国 . 申克,他们的兽行都给参观者带来视野上震撼性的冲击。 罪恶的妓女 + 刑具和惩罚 什么是古老维也纳人生活的准则,和杀人的动机,为什么他们的生活出现了损失和痛苦。他们是怎样欢乐的,他们又是怎样死亡的?在这个博物馆里,你绝不是仅仅被恐怖和血腥所笼罩,你更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反思。 惩罚女人奇特的刑具 断头台是多么的简陋呀!真令人吃惊!!
个人分类: 维也纳写真|6376 次阅读|1 个评论
想见你不容易
xinyumri 2010-8-15 22:40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读到了历史博物馆要扩建的消息,喜不自胜。是呀,咱华夏文明这么长的历史,用一位朋友的话来说,画历史图标,我们是粗粗的黑箭头,人家美国是细细的小箭头,得有多少宝贝能展示呢,早改扩建了。 2006 年夏天头一回带小朋友们回国,时差还没倒过来呢就奔天安门去了。出租车把我们撂在了前门,我们一行四人顶着骄阳穿过了大半个天安门广场,来到了历史博物馆门前,迎接我们的是休馆整容的告示和一面巨大的奥运会倒计时的牌牌。 2008 年的冬天我们顶着寒风又去了,继续休馆整容,倒计时的牌牌变成了世博的。 2010 年的春天我们又去了,倒计时牌牌上的数字已经成两位数了,容还是没有整完。 两星期前领导回国工作一月,这周末回北京看望家人,又动了去历史博物馆的念想。不过这回学乖了,先上网查查,结果我不说您也能猜出来了。 唉,我心仪的司母戊大方鼎,何时能见到你经历风霜后的容颜?
个人分类: 走马观花|52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淌过博物馆 - 14.杂类篇
liangjin 2010-8-4 07:40
有很多博物馆相当独特或者另类,很难归于本系列前面各篇讨论过的类型。在短短的博文中,我也不可能一网打尽。所以我立了一个杂类,谈 谈几个这样的博物馆,也算是一个补充。 首先不能不提的是蜡像馆。蜡像馆归到杂类实有点委屈,因为其影响力不输于很多传统的博物馆。但其主题在人物,其展品 却不是真品而是仿造品。但考虑到真人的确难以做成标本,而蜡像虽然没有唯一性但也的确起到博物馆展品的功能。即便 从艺术角度来欣赏,蜡像馆作为博物馆当之无愧。最有名的蜡像馆当属伦敦的杜莎夫人蜡像馆。这个杜莎夫人以 卓群的蜡像艺术所创建的蜡像馆以其人物生动、水平高超而闻名,现在其分馆已遍及全球,上海也有个分馆。 蜡像馆陈列着当今世界历史和当今名人,能塑一尊蜡像挤进这样的博物馆 不是件容易的事,能够长期驻扎更是难上加难。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虽然见不到真人,和高度仿真蜡像一起照张像也算过了把追星梦。当年我陪父母参观伦敦的蜡像馆,这是伦敦的博物馆少有要排队的馆。那天博物馆给我们和施瓦辛格一起拍了张像, 时过境迁,这张照片现在居然找不到了。 随着蜡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应用这种技术复原名人,仿照场景,使得 博物馆更加生动,例如在古老的城堡里用蜡像重复贵族生活场景。有一次在一堆制作钱币的蜡像工人中忽然有一人给我打招呼着实把鬼怪都不怕的我吓了一大跳。 接着要提到的是恐怖博物馆。这类博物馆真假参半。有实实在在的地牢、刑具、杀人器具和真骷髅的展出,也有复制的残肢断臂, 血淋淋的内脏的陈列,还有传说的吸血鬼、冤魂、幽灵的杜撰,更有一些灾难和超自然场面的模拟。反正什么恐怖什么来, 吓死人不赔钱。供好探奇喜刺激的游客观赏。我在欧洲公园参观过一次这样的博物馆,坐着轨道车滑过博物馆,时不时跳出个 青面獠牙的鬼怪或凄厉大叫或惊悚怪吼,加上各种灯光声音的背景效果,的确恐怖的可以。可惜本人定力太高,未能所动。 不过这类博物馆,如果可算博物馆的话,商业的意义大于研究教育的意义。 最后想提的是一类开放博物馆。展馆就是一个城市,展品就是这个城市的建筑和风俗。例如西班牙城市巴塞罗那简直就是 建筑天才高第的个人作品博物馆,我在本系列艺术篇提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8386 )。葡萄牙中南部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vora也素有博物馆城市之称, 那是因为该城市除了葡萄牙人外还曾被罗马人(Roman)、西哥特人(Visigoth)、摩尔人(Moor)占领过, 从而难得在一座城市里集中了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等时期哥特和阿拉伯等不同风格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人骨祈祷室 (Capela dos Ossos)。这种另类教堂欧洲还有几个,而葡萄牙的这个人骨祈祷室是圣弗朗西斯科教堂(Igreja de So Francisco) 的一部分。 祈祷室内从墙壁到柱子都由人骨、头颅和骷髅叠筑而成,但看起来怎么都觉得这些骷髅的尺寸太小,不太真实。但昏黄的灯光打在墙壁上, 鬼影憧憧。 这个祈祷室汇集了五千具人骨,据说是为了处理坟场土地有限同时解决建筑材料短缺问题。但真正的目的恐怕没那么简单, 是不是有宗教的意义,乃至影射博物馆的实质?入口有警示为证: Ns ossos que aqui estamos pelos vossos esperamos ( We bones here, for yours await)。还有诗感叹(译自葡语): Where are you going in such a hurry traveler? Stop do not proceed; You have no greater concern, Than this one: that on which you focus your sight. Recall how many have passed from this world, Reflect on your similar end, There is good reason to reflect If only all did the same. Ponder, you so influenced by fate, Among all the many concerns of the world, So little do you reflect on death; If by chance you glance at this place, Stop for the sake of your journey, The more you pause, the further on your journey you will be. by Fr. Antnio da Asceno (translation by Rev. Carlos A. Martins, CC (本文图片摘自网上)
个人分类: 淌博物馆|4683 次阅读|5 个评论
淌过博物馆 - 13.陵墓篇
liangjin 2010-8-1 08:49
陵墓开发是考古的重要内容。因为随葬品是古人留给今天不多的实物,这些东西携带着很多墓主时代的神秘信息,等着今人解读。古墓成功开发后,文物大都被移送之文史博物馆,而墓穴本身也常成为一个特殊的故所博物馆对外开放。 古来中外,只有皇家贵人亡故后才有可能随葬当时的珍宝,而这些珍宝又被盗墓者觑觎,于是盗墓从没间断过。然而当一个墓穴被盗,很有可能这个墓与现代的纽带便被掐断,从而这个墓失去了价值。本来蕴含古代文物的墓就不多,能够保存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有限的几座,尤其被确认为历史悠久,墓主地位尊贵而有保存完好的古墓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说到古墓,我国比较有名的是北京郊区的明十三陵。此外尸身保存较好的还有湖南马王堆女汉墓、湖北凤凰山男汉墓和连云港海州女汉墓。我在二十多年前访问过其中的十三陵的长陵和定陵。我印象中的墓穴宏大、幽暗、阴森、潮湿。虽然随葬文物都已移送历史博物馆,但那里的一砖一石都强烈地散发着历史的气息。 在本篇中我主要要介绍的是更古老的埃及陵墓。 (金字塔远望,摄于1995年) 世界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埃及法老的寝墓。那漫漫沙漠上明快优美的几何形状简直就是一个悠远历史与繁华今天的纽扣。其中最著名的三座金字塔建于公元前两千六百年左右。这些法老们考虑身后事只想着怎样到另一个世界去继续享福奢华的生活,压根就没有意识到死了也摆脱不了这个世界,他们也完全没有被盗墓可能性的概念。所以那些法老才不会向他们的继任者那样把自己的墓做得那么隐蔽,还会杀掉所有知情者,而是把自己的墓做得那么张扬,一幅不可一世,傲视永远的气派。 (金字塔内部一窥,摄于1995年) 位于开罗郊区Giza的最大的胡夫(khufu)金字塔的内部复杂曲折,尽管上下有三个墓室,但我一直不敢相信那是墓穴,不知这样的结构出于什么样的考量。传说中古埃及藏宝之处有重重叠叠的机关可能源于此。加上奇特的狮身人面怪兽的陪伴和神秘的传说中法老的咒语的照护,这金字塔真有一种震慑凡人的力量。更诡异的是墓主胡夫的遗体至今没有发现,是藏在这个金字塔至今未发现的某个密室,还是早被古老的盗墓者摧毁,抑或这座宏伟的金字塔本来就是个疑冢?不过在如此遥远的年代有如此壮观的工程实在令人叹为神迹。事实上,其内部的繁复和外观的简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充分体现了艺术美于简,技术立于繁的理念。 离开罗向南700公里的一片荒无人烟的石灰岩峡谷里和断崖下隐藏着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 (帝王谷,摄于1995年) 那是古埃及比金字塔晚些的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70年~前1090年)安葬法老的地点。据说酷似金字塔式的山脉是选中墓地的原因之一。由于这段时间的国王是已知的,所以帝王谷有多少坟墓也是已知的。可惜的是,尽管已有了防盗意识的法老王却没有想到,地点明确,王坟集中的帝王谷后来成了盗墓者的天堂。绝大多数坟墓惨遭洗劫,豪华不再,很多还被盗墓者翻了一遍又一遍,只留下一个空穴,成为沙兽和野鸟的巢穴,甚至还为遭伊斯兰教迫害的基督徒们充当过避难所。 在被盗墓者报废的群墓中有一个侥幸存活者图坦卡蒙墓。这个墓是英国探险家Howard Carter在Carnarvon伯爵资助下,先从理论上推断出这个墓的存在,然后耗费了几十年时间的研究探索,在上个世纪20年代发现。 由于这个墓藏得极为隐秘,几千年来从未被盗,所以那些令人眩晕的的大量随葬品极为珍贵,带来了那个时代完整又真实的信息,也给文史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现在其大多数出土文物保存于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我在本系列文史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373 )中有过叙述。发现古墓后,Carter终其余生也没有将所有的随葬品完全整理出来。而埃及古墓的研究则从那个时候有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风险投资成功的Carnarvon伯爵在发现古墓后还没来得及享受成功就神秘死亡,也给法老的诅咒谶语的传说加上了一笔扑朔迷离的注解。 (图坦卡蒙墓室,扫描于书Art and History of Egypt ) 图坦卡蒙(Tutankhamun,公元前1341-前1323年)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英俊帅朗。他少年登基,19岁暴毙,死因疑团重重。图坦卡蒙对古埃及历史贡献平平,但却因其古墓完整地贡献于今,才成为最著名的法老之一。 (攀爬帝王谷的驴友,摄于1995年) 那天去帝王谷,起得很早。骑了一段毛驴走山路,又翻爬 了几个山头才到。从外观看帝王谷原始、空旷,寸草不生,颇为苍凉。 帝王谷现在开放几个包括拉姆西斯三世(Ramses III)和图坦卡蒙陵墓供来访者参观。那里的墓口大都细窄,弯弯曲曲进入墓室,真不知当初棺木是如何运进去的。棺面上一般有法老安躺的雕像,法老浮雕棺盖也成了古埃及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墓室里有的有至今色彩鲜艳壁画, 有的有精美绝伦的浮雕,有的陈列花岗岩刻的石棺, 还有的有几千年不腐的木乃伊。壁画内容大多是描述神灵的崇拜和记载法老王的伟业。彩壁画是埃及墓穴的一大特色,法老们也希望他们往生的世界也色彩斑斓,精美纷呈吧。 (DeirEl-Bahari,扫描于书Art and History of Egypt )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DeirEl-Bahari的 哈采普苏特庙墓( TempleofQueenHatshepsut)。 哈采普苏特(Hatshepsut)是古埃及传奇的女法王,登基曲折,政绩卓著,喜欢女扮男装。她的经历和我们历史上的武则天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不过她更多利用了神的传说。她的陵墓有座神庙陪伴,势宇磅礴。有趣的是,她既不跻身于帝王谷,也不屈就于王后谷,而是对望两谷、依仗山雄、独傍气势恢宏的神庙。她身前身后的传说也是云雾光闪,似真似幻。 与帝王谷不远处与之相衬的王后谷(Valley of Queen),是古埃及王后、王子们和王室成员下葬的地方。我奇怪的是,古埃及人 为什么要把国王和王后在死后分开?可见古埃及妇女是很难和她们的丈夫们平起平躺的。埃及很多法老雕像也说明了这点,同行的宠妾的大小不及法老的一半。如果可以推知帝王谷有64座坟墓,那么没有人可以说出王后谷到底有多少座坟墓。除了目前发现的70多座坟墓,还不断有新发现的可能。王后谷的壁画相比帝王谷更加生动、活泼。那里最有名是娜法塔瑞墓。娜法塔瑞(Nefertari)是著名的拉姆西斯三世的宠妻,相传美艳无比,和我们历史上的四大美人有一拼。其坟墓也绚丽辉煌,每天限制参观人数,并要另外收钱。可惜的是我去的那天,该墓停电,未能造访。 古埃及的等级在葬地也森严,除了帝王谷、王后谷还有贵族谷和工人谷。墓葬水平的高低也一目了然。 与陵墓有关的还应该提到:因葬着许多名人而出名的巴黎先贤寺、拉雪兹神父公墓和伦敦的西敏寺等。那里的墓志铭、浮地石棺和与葬者齐名的教堂都很有意思。事实上很多人都以死后可以入葬这些名地而荣耀,甚至为此等上许多年。还有因埋葬方式奇异 而闻名的福建等地的悬棺群,那里周边的风光很绮丽。 对一个人来说,生是暂时的,死是永恒的。然而人类社会却生生不息,后来人可以通过陵墓了解他们那些缺少文字、影像流传下来的前辈。那么生与死的界限究竟在那儿?
个人分类: 淌博物馆|6898 次阅读|6 个评论
淌过博物馆 - 12.综合篇
liangjin 2010-7-20 17:37
综合类博物馆是很多博物馆具有的类型。这类博物馆没有明确的主题,收藏和展出的品种五花八门,只有一些较弱的联系。这类博物馆的 典型如大多数地方博物馆,超级私人博物馆等。在地方博物馆里,展品之间的联系就是有地域特点、地域特产、地域民俗、地方名人、 地方事件、地区历史等。当然也并不局限于此,有些藏品、展馆也是闻名遐迩的。这些地方博物馆因为资金、场地、大小等原因又不想 分得太细,所以各种类型的展品都在同一处展出。 而私人收藏的联系就是收藏人的爱好。 不过私人收藏多半针对性极强,要成为综合性博物馆,收藏人一定 资金实力雄厚,个人爱好广泛,收藏水平极高,所以其收藏多半是超级等级。 ( 苏格兰皇家博物馆,图片从网上摘取 ) 在这里,我主要介绍的是座落在爱丁堡古城区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Scotland - Royal Museum, http://www.nms.ac.uk/ )。这个博物馆是我最喜欢的博物馆之一。在我呆在爱丁堡期间,我已不知多少次 访问过这个博物馆,而且朋友来访时,我着重推介的也是这个免费但卓越的博物馆。 ( 苏格兰博物馆,图片从网上摘取 ) 这个博物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也叫苏格兰皇家博物馆(Royal Museme of Scotland)是一栋始于1861年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件艺术品,它仿照了在第一次世博会 上出尽风头的伦敦水晶宫。 皇宫模样的身架上冠以一个巨大的拱形玻璃顶罩。内部像是一个很大的鸟笼,鸟笼的中心就是著名的Royal Albert Hall。这个大厅上下 通透,开阔敞亮。鸟笼四周分布着 三层36个笼格,每个笼格就是一个展厅。埃尔伯特亲王 (Prince Albert of Saxe-Coburg and Gotha (Francis Albert Augustus Charles Emmanuel; 26 August 1819 14 December 1861) )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喜爱艺术,收藏。第一届世博会成功举办后致力于奠基和发展各种博物馆。爱丁堡的这座就是其中之一,所不同的是 这座博物馆一开始就显示出其综合性质,集科学、艺术和文史于一身。馆内的展品开始来源于爱丁堡大学, 很有些私人博物馆的味道,在后来的发展中不断丰富,使其 跻身于第一流博物馆的行列,并成为英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可惜的是埃尔伯特亲王41岁的早逝,不仅使女王走不出悲哀,也是博物馆们失去了一个巨大的支持。1998年,博物馆扩建了内部相连的第二部分,也叫苏格兰博物馆,主要展出苏格兰历史、文化和艺术。其建筑极大地 融合了古城的风格,和不远处的爱丁堡城堡遥相 呼应,也和带着水晶冠皇宫般的主馆对应成趣。两者像是优美的古城堡下一个高贵的王子携带者一个典雅的美人。 ( 苏格兰皇家博物馆内览,摄于2003年 ) 作为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分涵括了科学、艺术和文史等几部分。 ( 多利羊标本,图片从网上摘取 ) 科学部分有名的是展出了包括一具巨鲸骨骼的各种动物标本,我在科学篇里提过。望着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看着如何做标本的解说,真感叹 如此巨大的工程饱含多少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良苦用心。 已经过世的名震世界 的第一只克隆动物多利羊 的标本现在成了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惜的是我在爱丁堡时,多利还活蹦乱跳,没有荣升入博物馆。活的多利因为太有名又怕打搅是限制人参观的,只有 在它进级博物馆后才可以无忧无虑地与游客交流。所以这个多利要等我下次去爱丁堡时再去观赏了。 展馆生物部分的丰富内容足可以告慰让爱丁堡大学自豪的学子达尔文了。博物馆 还有一个矿石展厅,各种矿石五彩纷呈,美轮美奂。边上还有对矿石的分布、性能和用途的详细介绍。展品中还有珍贵的陨石。科学部分的 工程技术有很多展厅。在上上个世纪工业革命期间,苏格兰人有很多如发明蒸汽机的瓦特等引以为豪的工程师,所以各种记载那段 辉煌时期的仪器,机械和工业展品不胜枚举,甚至包括最早的瓦特蒸汽机。科学部分做的活泼、有趣,极富教育意义。 是孩子们喜欢呆的地方。关于标本,这个博物馆还有一段趣闻。1975年4月1日愚人节,该馆展出了一个人造鸟模型。这就是著名的 Bare-fronted Hoodwink, 学名叫 Dissimulatrix spuria。鸟类学家 M.F. Meiklejohn 在1950发表在 Bird Notes 的一篇文章中研究的观察鸟。这种鸟据说天生就有逃离 观察者视线的能力。配以模型,当时还展出了一些模糊的鸟群飞离的照片。不过仔细观察模型,不难发现该鸟是由几种不同的鸟缝合而成。 与正龙拍虎有同工异曲之妙,看来老周的创新能力值得商榷。这严肃的博物馆也会开玩笑?不过鸟笼关过假鸟,也不失为一段佚事。对我来说, 遗憾没有早点到爱丁堡去当愚人捉假鸟。 ( Bare-fronted Hoodwink,图片从网上摘下 ) 艺术部分着重的是工艺品,当然也包括有文史意义的古艺术品。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展馆中展出的中国古瓷器,各朝代的典型,精美绝伦, 令人爱不释手。当然更多的是由皇室背景或苏格兰特色的欧式工艺品。 文史部分的收藏很有几件珍品,除了苏格兰本地大量的珍贵古物也有很多外来宝贝,如古埃及的木乃伊和黄金面罩,古法国的断头机,古新西兰的神力独木舟, 古中国精致巨大的韦陀菩萨雕像。苏格兰展品印象最深的是Seringapatam 宝剑,这支宝剑凝聚着苏格兰人的骄傲。 博物馆有有几个展厅是流动展,经常展出一些和文化交流有关的内容。我知道的与中国有关的有清朝皇服展和文革期间的政治和宣传艺术品展等。 如此丰富的内容,这个博物馆真是综合得可以!
个人分类: 淌博物馆|6307 次阅读|5 个评论
幸福的“未来”(续)
fealock 2010-7-18 03:05
Experimenta博物馆里最吸引我的两个主题是能源和赌博。 对于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控制使用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德国科技政策方面的重要主张,也是其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点所在。且不说那些复杂而具体的政策内容,单就宣传方面来看,突出这个重点就做得比较到位。从这个博物馆里可见一斑。 PS: 这里编辑窗口太小,图片编辑真的很成问题,希望以后有所改进!! 解释潮汐产生能量的原理 水坝工程的原理 植物油(来自种子或茎秆)也是一种新能源 光合作用的原理(能量也同时被储存到植物体内) 屏幕上,不同颜色显示了人体不同部位的热量 地下岩层的分布,深藏其间的地热也是一种可用能源 最早利用风能的是帆船 电磁转化 运动也能产生能量,现在已经有利用此能的健身设备了 氢气是最安全环保的燃料,这是一个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设备 下面是赌博展区的照片,玩一玩,想一想,gambling is not about luck but a theory of probability.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上鼓浪屿
kd652 2010-7-14 10:24
差不多三十年前在厦门开学术会议时到过鼓浪屿,并巧遇原同班老同学肖建如。这次是大学同班老同学毕业四十周年聚会,由在鼓浪屿长大的老同学肖建如作向导,重上鼓浪屿,别有一番感受。 郑成功塑像 参观管风琴博物馆 芒果原来是这么样长在树上的 鼓浪屿上的老建筑 鼓浪屿堪称音乐之岛,殷承宗,郑小瑛都是在这里长大的,这里钢琴的拥有量在全国比例最大,建有钢琴博物馆,可惜不让拍照 从日光岩看鼓浪屿 原清华大学体育教授马约翰也出生在鼓浪屿,记得他当年的一个提法是:锻炼好身体,为祖国工作半个世纪! 相关连接 颓败之美,鼓浪屿的前世今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1950do=blogid=409242
个人分类: 国内旅游|355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海天文台博物馆
terahertz 2010-6-20 09:57
2010年6月12日 上海天文台博物馆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42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脚下有路,行者无疆》之33:中国地质博物馆物华天宝
pony1984621 2010-5-23 00:00
摄影时间:2010年05月22日 摄影地点:中国地质博物馆 摄影:马志飞 参观博物馆时看到国家领导人写给地质行业的很多幅题字,他们对地质和矿产资源行业的大力支持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发展机遇,是我们工作的精神动力和奋斗前进的指南针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次参观居然还见到了我们温家宝总理当年从事地质工作时所用的地质包、野外记录薄、罗盘、放大镜等工具。总理作为地质前辈,当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都值得我们年轻人努力学习,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榜样,鼓舞着我们一步步前进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4335 次阅读|2 个评论
博物馆研究的三重忧虑
yaoyaxin 2010-5-18 10:34
M 雷德曾担任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展览服务部经理, B 内勒曾在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古生物博物馆工作,两位有着50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博物馆人,虽然专业背景不同,在博物馆的职责各异,但是他们长期与博物馆研究人员密切合作。基于深厚的博物馆工作阅历,以及对博物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切身感受,他们从资金与捐助、实体文物与虚拟世界、整体性与分化等三方面,提出当代博物馆研究的忧思。加拿大博物馆案例对当代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具有启示意义。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上博物馆规划与管理的趋向几经转易,曾经作为创业者、快乐教育者和历史讲述者的老博物馆人,历经全面质量管理( TQM )和目标管理( OM )两种管理体系,对于文物和博物馆工作经验格外关注,并敢于质疑任何程式化的方法。作为保存、研究和教育机构的传统博物馆定义,赋予博物馆活动实用而富有成效的描述,同时也为博物馆目标如何实现,以及能否实现的问题,留下继续探讨的空间。 由于不同的专业经历,我们对博物馆的运作模式有不同的理解,但共识在于,博物馆通过展览确立自身最重要的公共形象,尽管并非唯一的形象。我们不断深入理解博物馆的目标、历史、功能,怀着博物馆重要性持续增长的信念,博物馆同人多次指出,当前博物馆对展览的信赖日益超出对文物鉴赏的重视。 博物馆收藏通常是建构性的,需要数代人的长期积累和经营。在此过程中,收藏重点与规模屡经变化。某种程度上,收藏是社会需求的反映,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蕴含着变化。近年发生在巴尔干和伊拉克的战争业已证明,收藏甚至存在消逝的可能。博物馆藏品的变化不可避免,但无需绝对化。 通常在一个组织完备的博物馆,文物藏品是研究的基础,基于文物藏品的研究则是展览陈列的基础。理论上如此,实践中却存在来自博物馆各部门或研究者自身的诸多挑战。如何获取可信赖的益智知识,如何将这些知识向公众传播,这些当前博物馆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博物馆、各类科研人员颇费思量的难题。特别在博物馆界,经费短缺、藏品地位、整体性分化等三个问题极具普遍性,本文对其做重点剖析。 一、博物馆资金之忧 博物馆经费无论如何安排,都面临短缺的困境,因而需要从不同渠道募集资金。当然,博物馆必须对其资助者负责,注入的每笔资金都会伴随一些附加条件,或支持某种政治主张,或期望将捐赠人肖像永久悬挂于博物馆入口。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会有纯然的资金,不同的是,现在募集资金的附加条件越来越少。过去,私人通过向博物馆捐款,期望为自己创造广泛的社会合法性,当然也有出于真正的慈善原因。如今,捐赠者更希望传播自己的独到见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提供自己的研究支持独到己见。 捐赠者很少强迫受捐方去执行自己的工作方案。事实上,履行捐赠者的工作方案通常需要一个良好的形式。除资金之外,捐赠者还提供其他方面的帮助,例如对某些专题素有研究的捐赠者,可以引荐博物馆人员与相关研究者进行交流,这确实非常有益。当然,不只是私人捐赠者有自己的捐赠方案,政府也不例外。加拿大联邦政府曾资助过几个气候变化展览,一些省级机构对此抱怀疑态度,认为此举对于联邦政府支持《京都议定书》的立场有误导之嫌。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主题是什么,外部机构向博物馆提供研究主题和内容的事实本身,就是对博物馆自身研究的挑战,并导致博物馆研究与展览之间的隔膜。作为一种必要的冒险,博物馆对来自外部的研究主题应持欢迎态度,又不能漠视它对博物馆自身研究潜在的影响。 2003 年,加拿大自然博物馆( CMN )举办基因组中的基因展览(已证实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流动展),资助来自加拿大基因组和加拿大健康研究所。资助方除提供资金外,还带来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从多方面对基因组研究反复论证,各类观点交锋碰撞。尽管加拿大自然博物馆认识到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但它在基因组方面的研究能力十分有限,因而博物馆研究人员在展览中担当的角色亦十分有限。展览在渥太华开幕时,有一些自然博物馆的研究成果,但这些内容并未参加随后的流动展。从展览全过程的科学家参与来看,自然博物馆缺少足够的基因研究专家。令人担忧的是,诸如此类的临时展览将进一步导致博物馆研究与博物馆公共展览项目相分离,公共展览项目的成功则会加剧二者的分离。这有可能带给策展人和科学家欣慰的同时,博物馆人必须意识到,这对于博物馆决非有益的趋向,但此趋向仍存在发展之势。 二、实体文物的孤独之忧 文物对于博物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使博物馆的地位稳固,赋予博物馆持久潜在的吸引力。人类对文物的欣赏需求,使博物馆成为实在的、固定的场所,而不仅作为 历史、艺术与科学的 象征或隐喻。 在博物馆学争论中,文物的地位日益受到挑战,这一趋向在展览中亦清晰可辨。建构主义者的教育模式将关注点从实体文物转向观众、语言和陈述。事实上,我们所做的是讲述故事、创造经验,接下来可能发现更有效的故事讲述法,而超出承载故事的文物本身。科技馆通常运用建构主义者教育模式,博物馆一旦克服了对新方法的恐惧,将从中获得新知。 然而,对叙事的关注超出对实物的关注会导致危险,正如艺术可能被艺术展览取代一样( Debord 德波, 1995 ),展览的重压会使实物窒息。经验表明,我们在为多媒体、复制品、虚拟世界兴奋之时,必须谨慎地保持对实体文物的关注。 叙事超越实物,是现实世界转向虚拟世界的普遍社会征候。在哲学界,这个趋势至少可以上溯到柏拉图、尼采,更近于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大众媒体的世界既是起因又是表征,通过互联网智能的无穷影像和事件层级来表达时间。网络空间中,空间化作隐喻,情感变为图符(米歇尔, 1993 )。我们相信,隐喻和图符并不能构成世界的全部。不仅限于哲学与网络理论,抽象也是科学的必要组成部分。理论物理学作为最抽象的科学,其进展有赖于某种程度的抽象。即使在注重实物标本的古生物学科,可能听到研究者说:真正的古生物标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获取的信息。尽管如此,科学基于可测量的真实世界和物质实体,是无可辩驳的。 我们所争论的实物,坚如恐龙,脆若鸟卵,但并非单纯的物体。作为博物馆藏品的物体,与它所存在的历史语境( context )息息相关。实体文物经历了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的过程,但未关注观众的理解方式。我们不反对后现代的叙事性建构,但是博物馆必须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其功能,因此博物馆知识需要以真实世界为基础。必须承认,我们有时热衷于举办主要由展品、说明牌构成的传统展览,但对这种展览形式深感厌倦。然而,坚持这种展览可以实现建构主义的叙事策略,以此强化博物馆的生存能力,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最令人忧心的是,如同展览正在远离实体文物一样,许多研究者也在远离文物。与急剧变化的现代世界相适应,博物馆同样孕育着转变。自博物馆诞生之日起,原本来自士绅阶层的博物馆馆长,如今多数转由职业经理人以首席执行官( CEO )的身份履任,负责博物馆的运营;传统意义上从事研究的馆长徒具象征意义。这样一来,在许多博物馆,馆长成为单纯的研究者,对于文物藏品的责任感和依附性逐渐淡化。馆长一旦以自己的研究作为首务,管理和利用藏品的职责不可避免地构成对其研究方向的干扰或约束,由此而偏离了博物馆馆长职责的本意。 博物馆研究、展览都远离了文物的事实表明,日益孤独的实体文物在如何组织方面存在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欧洲博物馆馆长正在考虑建立无收藏博物馆的可能性,加拿大魁北克文明博物馆即为此例。如果博物馆展览者、管理者,甚至研究者都被迫远离文物藏品,导致实体文物处于不稳定的孤独状态,这就引出博物馆的第三重忧虑。 三、博物馆整体性的分化之忧 长期以来,博物馆定义重在突显博物馆包容多种专业、多样活动的整体性。我们时常质疑博物馆整体性的实质:展览者和研究者很少密切合作;来自资金、教育理念、专业合作方面的压力,日渐造成博物馆内相关学科之间的疏离。对此,博物馆 能否继续保持其 整体性,成为许多博物馆必须思考的发展战略问题。 综合化作为大型工商业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亨利福特自己冶炼钢铁、种植橡胶,麦当劳自办养牛场。 1960 年代,相对于成品,零部件构成全球制造业贸易的 20% , 1990 年代中期,情况完全转变,零部件构成比上升到 80% 。事实上,大公司作为整合零部件生产加工的实体,已成为当代商业实践的主流。分化的表征之一即被外化。事实上,博物馆从安全保障到软件开发与应用的多种工作已经外化。博物馆工作的核心可以外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对当前博物馆工作的重点合作关系略作思考,合作不失为对外化的美化。确切而言,博物馆内外面临许多分裂的机会,因此博物馆仍需强化自身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我们建议,对博物馆文物抱永久珍惜的态度,博物馆的整体性才可能充分实现。 以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安大略省)和皇家蒂勒尔古生物博物馆(阿尔伯塔省)为例,均尝试在展览项目中应用本馆相关的研究结果。但是许多展览的思路来自研究者,思路形成后,必需经过初步的综合评估:展览思路是否适合于博物馆的明确目标?能否得到博物馆收藏和研究的支持?实际问题诸如:是否有足够的空间,环境控制或相关资源能否支持该项展览。 在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如果展览思路通过初步评估,经进一步充实的思路将由博物馆项目委员会审查。委员会由研究部主任主持,包括保管、市场、社会教育等部门负责人。该委员会从更尖锐的角度,提出类似初评的深化问题。展览思路如何与博物馆理念相契合?博物馆收藏和研究在何等程度上可以支持展览思路? 在皇家蒂勒尔古生物博物馆,展览思路也需经历类似的过程。展览思路可能有多种来源,经常由博物馆研究者和展览设计者共同充实。任何实质性展览的最终决定权,取决于博物馆项目委员会主任及其团队。 皇家蒂勒尔古生物博物馆作为阿尔伯塔省政府的分支机构,必须确保与政府意志和决策的兼容协作。 博物馆如何知道自己首先需要做什么?加拿大自然博物馆一直积极与各地民众进行交流,了解他们最喜闻乐见的博物馆交流形式。几年前,在全国各地举办市镇会议进行投票,通过关注社群,充分获得民众对博物馆的评价。 此外,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和皇家蒂勒尔古生物博物馆还努力发展全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联盟。联盟由拥有丰富的自然历史收藏并积极举办相关活动的博物馆组成,代表自然历史机构努力发出集体的声音,就博物馆政策、展览、研究等问题发挥更具合力的影响。联盟不仅创生着新思路,也为博物馆人和相关群体提供更为广泛可靠的专业支持。显然,博物馆努力倾听公众中支持者的声音,并为他们的需求提供服务。 总之,像气候变化、基因组展览蕴含的变化一样,完成各种展览的过程,使博物馆人不断面对各种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完美,但仍不失为理性、明晰和具有整体性的过程。如果没有实体文物,一切皆为空谈。无论整体性还是分化,博物馆临时展览和公共展览计划面临许多挑战,尤其与博物馆研究密切相关。当前博物馆研究面临被边缘化与被遗忘的危机,避免或遏制这种危机的发生,则是赋予博物馆公共展览计划的第一使命。 原载《中国文物报》2010.2.24
个人分类: 过眼译|67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不同地质年代岩石“大团圆”
pony1984621 2010-5-15 21:33
不同地质年代岩石大团圆 时间: 2010-05-15 00:16:03 来源: 京华时报 易靖    发表评论 关键词: 岩石 地质年代 博物馆 大团圆 地壳运动 内容摘要: 博物馆第一展厅内,5个由多层岩石排列堆积而成的大石柱矗立其间,分别是太古柱、元古柱、古生柱、中生柱和新生柱,代表地质历史中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5个时代。博物馆的第二大厅通过岩石演化、构造演化、生物演化三条主线,展现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曾经历的数次沧桑变迁和惊心动魄的地壳运动。 展览中的地史演化和星球变迁。本报记者周民摄   本报讯(记者易靖)昨天,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首次对媒体开放。5个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首次齐聚,展示40亿年以来华北地区的地质沉积历史。本周六,博物馆将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第一展厅内,5个由多层岩石排列堆积而成的大石柱矗立其间,分别是太古柱、元古柱、古生柱、中生柱和新生柱,代表地质历史中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5个时代。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有关专家介绍,这些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经过地壳运动后,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在地面,能反映北京乃至华北地区的地质沉积历史。将它们集中到一起展示,在北京尚属首次。   置身博物馆,还能感受地史演化历程。博物馆的第二大厅通过岩石演化、构造演化、生物演化三条主线,展现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曾经历的数次沧桑变迁和惊心动魄的地壳运动。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5月15日正式开园(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4日02:34 新京报 展览中的地史演化和星球变迁。记者周民摄 5月13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石花洞溶洞群观光区。   昨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石花洞溶洞群观光区。周六,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将正式开园。本报记者 浦峰 摄   本报讯 (记者林文龙)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将于5月15日开园,这是全球第一个首都城市世界地质公园。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也将于5月15日开馆。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2006年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并授牌。共分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科普区、石花洞溶洞群观光区、十渡岩溶峡谷综合旅游区等八大园区。   将在15日开门迎客的公园博物馆有开篇厅、地史演化厅、八大园区厅等六大展厅。这里将展出40亿年前至今,北京地区形成的所有岩石,据悉,这是北京岩石首次集体亮相。   ■ 探访   5根岩石柱展北京地质史   走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第一展厅,5根耸立的岩石柱扑面而来,它们分别代表北京地质历史中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代,时间从距今40亿年前至现在。   从这5根柱子上,大家能看到北京地区形成的所有岩石。负责这个项目的是北京市地质研究所,一位专家介绍,一年多来在北京山区搜寻到了120种岩石。这些岩石采集到后,还要进行加工,打磨成条块状,然后砌起来,形成岩石柱。这位专家说,陈展的岩石柱上,不同的岩石按形成时代的先后顺序从下往上排列。   50人17天微缩十渡景观   十渡的蝙蝠山、石花洞的月奶石在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的第三展厅,游客可以看到浓缩的八大园区景观。实际上,它们都是雕塑家们造出来的仿真山水。   走入第三展厅的十渡园区,迎面而来的是壮观的冲蚀峰丛,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体中的岩石都是呈接近水平的层状岩石。   所有的外观都100%仿真。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处规划建设科科长李连柱介绍,他们先到实地拍照,再按照照片刻画。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专门搞雕塑的艺术家,一刀一刀地刻画,十渡园区,大约50人同时雕刻,也花了17天。
个人分类: 转载精品|3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活节假期美国洛杉矶、圣地亚哥、纽约之旅流水账
yangjunchao 2010-5-14 12:05
4月2日, 经过12个小时的飞行,下午到Los Angeles, 从机场租了车,爸爸往预定的Hollywood Celebrity Hotel(好莱坞名人酒店)开,中间走错了路,多花了若干分钟才到酒 店。这个酒店过去是好莱坞影星扎堆的地方,不过是个两层小楼,只有几十个房间。酒店内外到处用鲜花装饰,墙壁上挂着电影海报,早上的一缕阳光斜射入内,非 常迷人。房间很大,也很干净、舒适,很有情调。逛好莱坞大道这儿是最理想的落脚点了。这条短短的Orchid街南端有6家旅馆,这家从外观看是最好的。Charles和妈妈在酒店休息,爸爸出门,走几十米穿过Orchid街头商业中心一个通道,就到了好莱坞大道,沿着镌刻有两千多位著名影星的名字的walk of Fame 溜达一个来回,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街道两边的建筑类似的已见 得很多,一些商店卖小商品,比如T-shirt,5件10美元的,应该是针对游人的。有好几个刺青店,好几个另类酒吧前面时尚青年排着长队等位,不少装扮成电 影主角的街头表演,这是与美国别的城市不同的地方。 4月3日,Hollywood Universal Studios,这里是制作美国电影大片的流水生 产线,应当说是更偏向于成人的Disney, 有些场景太过于恐怖和惊险。Charles应 当再大一些看比较合适,不过来这里玩的孩子仍然很多。所有的项目一天可以看完,但行动要比较快一些。这里很能体现美国文化,就是把自动化技术和想象力与创 造性发挥到极致。不管是疾风暴雨、山洪暴发,还是地震、火灾、列车脱轨、飞车,等等,几乎是生活中能够想象到的所有事件,都在几分钟之内全自动的通过实物 重现出来,又很快复原如初,象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所以看这样的电影,看的时候很刺激,看过之后也象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爸爸没有兴趣去看阿凡达,有人竟 很惊奇。如果象阿凡达都要去看,那实在是看过的好电影太少了。Water World很能体现美国人的气质,个人英雄主义,精湛的个人技术,玩命。美国是一个各种技术几乎都被开发到极致 的社会,Hollywood Universal Studio大概是一个集中的体现。中国长春也有一个仿造的,叫做电影世纪城,在长春市郊。但在硬 件的技术含量方面,和Hollywood还是 差得太远,看看美国大片和中国大片在技术含量方面的差异就知道了。Charles最喜欢的是Curious George, 以前看过书,一看见就能摸到些门道。也有大小朋友穿泳衣淋水的,女孩居多,阳光下很有视觉冲击力。Charles玩的时候也把自己弄湿了。原计划还要去看看美国西部博物馆,但影城这里花的时间太多,再加上路没有 走对,时间有些来不及,就放弃了。美国的博物馆大多5点左右关门,只有少数在特别的一两天会延长到晚上8、9点。美国人对生活享受的重视要远大于工作,大概华人和日本人是最敬业的。 4月4日,从Los Angeles开车到San Diego,一路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迷人的阳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最好的写照。中间拐到La Jolla小镇,看了两个研究所,Salk Institute和The Neuroscience Institute,分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Salk(开发出脊髓灰质炎或小儿麻痹症疫苗)和Edelman(弄清免疫球蛋白结构揭示免疫机制)创建的私立研究所,着重强调创造性 研究。Salk研究所前面一个翠绿山谷,开满鲜花,再往前是野生的草地, 再往前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了,有人在玩高空滑翔,很漂亮。Salk的楼群非常有特色,方正、厚实而又错落变化,给人一种非常坚定有力的感觉。在里面从事研究工作的有十 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是生物技术。神经科学研究所主要集中在意识的物质基础和活动机制的研究方面。虽然对意识物质活动机制的研究进展不顺利,不知道往 前面该怎么走了,但Edelman比Crick(和 沃森一起揭示DNA双螺旋结构,并参与弄清楚中心法则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60年代获诺贝尔奖,之后认为生命的基本问题都清楚了,转入人类认识的最后一个 难题,意识、思维的分子、细胞机制的研究,2004年去世,之前在Salk研究所工作)看得清楚、做得更好一些,没有象Crick一样走上歧路。还有几个别的科学研究所也在这里。这里还有 个当代艺术博物馆,大量的特色餐厅,酒吧。是高尚人士居住区,建筑比较时尚。然后到Sea World, 据说是美国最有名的一个海上世界,看了杀人鲸表演,这个项目国内没有,其它的项目和国内的海洋馆也 差不太多。今天爸爸吸取了昨天开车出错的教训,计算好里程,到了需要拐弯的地方提前注意路标,所以没有出差错,一路比较悠闲,晚上住在San Diego的shelter Island上的Humphrey Half Moon Inn and Suite,一个波希米亚风格的酒店,林木葱茏,鲜花盛开,还有游泳池, 小桥流水,彩色的游渔和鸭子,几片草坪,音乐会舞台,滨海餐厅,旺季要很贵了。现在淡季,两天才250美元,算是非常便宜的酒店了。在洛杉矶住的那个小酒店两天还要300美元呢。 4月5日,早上Charles起得比较晚,11点多才出门,先到San Diego的Old Town,一个墨西哥风格的公园,里面有马车博物馆、小商品店、住宅博物馆等等,在一家地道的墨西哥餐厅吃午 餐,其实不太合我们的口味。然后到Balboa Park,这里有多个博物馆,我们时间有限,只看了航空航天博物馆。一进里面就是阿波罗载人飞船的指令舱,外星异形生物模型,还有各种飞机,令人眼花 乱乱,不过没有华盛顿DC的那个航空航天博物馆规模大。华盛顿的那个还有真实的太空站。这里的东西Charles比爸爸妈妈清楚多了。还看到了美国当年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飞虎队的飞机,还有蒋介石、宋美龄当年的 嘉奖题词,这让人有些意外。这里的博物馆关门更早,3、4点就关了。然后我们到了Midway航空母舰博物馆,这可是个真的航空母舰,服役近一个世纪,参加过科威特战争后就退役了,已退役二十 年左右。世界上航空母舰的数量不多,能进到各处看看的机会还是比较难得的。除了个头巨大、甲板上可以停放很多飞机之外,其实和军舰的差别也不是很大。之后 本来想到一个据说很优雅的岛上去看看,要过一个跨海大桥,但地图上路标的不清楚,没有走对,放弃。拐到了小意大利,是San Diego城中建筑色彩极绚丽、布满酒吧餐厅的一处街区,在这儿吃了晚 饭,美国的pizza、色拉和汉堡不错。在国 内的大多变形了。然后回酒店。 4月6日,一大早在San Diego机场附近还了车,飞New York city。美国国内航线的飞机也很一般,和国内差别不大。5个多小时,加上时差,到达的时候就下午了。早上起得很早,于是睡觉。 4月7日,一早到美国自 然历史博物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自然历史博物馆了,有3千多万件标本,还有无数的影像、实物。爸爸去年曾经匆匆看过一遍,从宇宙大爆炸(Big Bang)到星球演化、地球月球形成、各种矿物宝石(同时有元素、分子 结构和晶胞的模型)、生物出现和进化、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各种生物标本、各个地域的人种和人类文化,即便对于专业研究人员,这么多标本和实物,把从自然到人 类的演化历史都直观地展示了出来,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作为一学年的课程来学,估计能很有收获。爸爸最近灌输一点原子、分子和化学结构的概念给Charles,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读本,这些模型很能说明问题。还有四个临时实物展厅,热带蝴蝶(近距离观察大量蝴蝶)、 蜥蜴和蛇、丝绸之路(可以看见真实的蚕、电影图示如何抽丝织布、丝绸之路上的国家概况等)等。任何书籍都不可能有这么丰富的内容,想一想3千多万件标本和实物有秩序地组织在一起,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在这个博物馆泡了一整天,也只能是匆匆 浏览一遍。 4月8日,先直接打车去 看停泊在曼哈顿Pier 86的Intrepid航空母舰,侧翼装备有火炮,比San Diego的那个先进。甲板上的飞机也要先进很多,有两架隐形飞机,特别那架黑色的,很酷。还有一艘潜艇,但 排队太长,要等45分钟,就放弃了,Charles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嚷嚷着非要再去一次。然后我们去乘地铁,顺便看了纽约设计艺术博物馆。然后去Brooklyn博物馆,有一件新石器时代的文物是珍品,很多书上会有它的图片。其它方面与别的博物馆类似,这虽是 一个区级博物馆,但比上海、香港的博物馆的藏品不知要丰富多少倍了,当然不如费城、波士顿的市立博物馆大,因为纽约最大的博物馆是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隔 中央公园相望的大都会博物馆,那是与巴黎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可比拟的,算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了。这个Brooklyn博物馆也是路过,顺便进去看看。主要目标是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是美国可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为孩 子设计的一个博物馆,后来这样的博物馆很多了。我们到的时候快要闭馆了,匆匆玩了一遍,这里更适合5、6岁或更小的小小孩玩。旁边一个大操场,很多小朋友在玩,春天里,大树舒展着青翠的枝条,或吐着嫩黄色 的苞芽,或繁花似锦,是最适合孩子玩的季节了。Charles在这里玩得满头大汗,然后找地方吃东西,乘地铁回到炮台公园旁边的酒店。这个酒店位置很好, 在房间里可以远眺自由女神雕像。 4月9日,先看纽约城市 历史博物馆,在中央公园北部东边,然后沿着中央公园往南走,巨树葱茏,鲜花招展,像是走在画中。走过那个大水库,把中央公园走了1/3,后来还找了一个开阔的地方,躺在草坪上睡了一会儿,吃东西,然后接着走。后 来Charles可能感觉累了,不愿意走了, 就打车到美国民间艺术博物馆,匆匆一览。然后到隔壁的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即MoMA,the Museum of Modern Art。这个博物馆可以与巴黎的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媲美, 是世界最有影响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可以看到大量二十世纪美术名作。爸爸问Charles,你觉得这些画好看吗?有你画得好么?Charles对有的画说,好看,对有的说不好看,没我画得好!不过也只能匆匆看一遍,让Charles对现代艺术有个大致印象吧。2007年带Chares去看卢浮宫、奥塞、蓬皮杜等等的时候,他才4岁,还是个小累赘,对这些东西没有多少兴趣,这次好多了。然后到大都会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实在太大了,走一遍都要花不少时间,爸 爸去年也只是走马观花,没能看完一遍就到闭馆时间了。这次匆匆忙忙,Charles最终也没能浏览一遍,就已经很累了。这天晚上9点闭馆,我们8点不到就出来了。 美国每个城市都有众多的博物馆,以华盛顿DC(集中在National Mall区域)和New York为最多。比如New York的博物馆就有近百个,有不少都有世界级的影响力。除了展示西方文化、历史、艺术、习俗之外,自然、人 类学方面的展品也很丰富。也兼顾其它文化的,比如纽约中央公园旁边的博物馆区,有个犹太博物馆,就是世界最大的犹太文化博物馆。中国的艺术品在大都会博物 馆就有不少,有一些是历史珍品,如一件商代青铜器极精美,大部分的史书上都会有它的照片,还有比如中国书画等。若干年前更是把苏州园林搬进了大都会博物 馆,也还真有些感觉。华盛顿DC的博物馆大多 免费,美国其它城市的博物馆大多要收费,但一般都有几天或一周的通票,那些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展品的数量极为丰富,相对来说票价不算贵了。但一些小的专业 性博物馆,展品不多,票价相对来说不便宜。 对文化、历史和艺术,博物馆提供了最集中的直观的体验。这是书籍无论如何无法替代 的。一本书能有几百幅图片不错了,但一个博物馆少的有几千件实物或模型、图片,多的有几十万件、甚至几百万、几千万件,书籍可以提供一些线索或脉络,但信 息量怎么也无法和博物馆相提并论。当然,实地考察的收获往往更大,因为文化和地域直接相关,实地考察有助于了解这些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要做这些东 西。比如到法国南部走走,你知道为什么梵高会画那些画,为什么哪里会出产印象派。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对大多数人,看博物馆还是最便捷的方式。在欧 洲、美国的博物馆,经常可以看到小朋友或学生在博物馆上课。但是中国的博物馆,相比之下差得实在是太远了,博物馆数量少,展品也少。文化艺术的繁荣和经济 实力直接相关,二战以后美国变得强盛,所以印象派以后的艺术品美国的博物馆收藏的就比较多。印象派以前的,当然是欧洲要多得多了。印象派作品数量最多的当 属巴黎的奥赛博物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环境实在是太好了,很多地方还有大量的荒地。New Jersey一带的森林覆盖率很高,用爸爸一个同学的话说是很多大树。 他们家在New York city附近的Bridgewater,有13英亩的Yard(类似我们的院子吧,但没有围墙),13棵上百年的大橡树,还有观赏树木,他们夫妇特意跑到南卡买回来的竹子,合围一片草坪。辟有菜地,有 秋千架。房屋大致居中,地上实用面积一百三十多平方米,卧室铺着厚厚的极 柔软的地毯,在上面走走,脚感极好,比美国白宫的要高档很多,是房子以前的主人留下的。他们竟让 他们家的大狗从外面回来时在上面随便跑,留下脏脏的蹄子印。屋子两人住,显得很空。地下一层同样的面积,完全闲置。屋外房檐下,长条茶几上,都有盆栽鲜花。在院子里坐着,晒太阳,或喝茶赏月,整个一世外桃源。中国普 通人在国内想拥有这样的居住环境,可能性已不大,但在美国,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一带几乎每家都这样。附近的Princeton小镇非常古朴、美丽、恬静,二十世纪初的几个大牌物理学、数学家,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哥德尔、奥 本海默等,都在这儿扎堆儿。中国的杨振宁、李政道以前也在这儿工作过。Princeton高等研究所是一处不大的建筑,隐藏在一大片私人捐献的原始森林中,研究所前面一片开阔的草地,一个沉 静的池塘,经常有人钓鱼,还有几条很原始的trails,落叶松果厚积,一般只有几丝密林缝中透过来的光线,所以地面经常湿漉漉的。在这里散步,总有一种从混沌中艰难的走向光明的感觉。过去的爱因斯 坦,现在这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都很喜欢在这里散步。这片很大的原始森林是Princeton高等研究所的私有财产,但也对公众开放,不过除这个研究所的人外,并不怎么有人来这儿散步。 相对于东部,感觉美国的西海岸更令人心旷神怡,San Diego附近的La Jolla(音拉霍亚)小镇也是科学家和艺术收藏家比较喜欢扎堆的地方,仅Salk研究所就有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工作。加州大学San Diego分校、一个规模很大的世界著名的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也在这个小镇,就在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对面。夏季这里是度假胜 地,人满为患。 中国很多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喜欢拍风景照,很少见欧美人拍风景 照,因为他们每天都生活在风景之中,太习以为常的东西,谁还有兴趣去拍照片? 4月10日一早到Kennedy机场乘飞机回香港了。15个小时的航程实在是有些累人,Charles往返坐了商务舱,可以躺着睡觉。中间飞过北冰洋上空,天气很好,可以清晰看到真正的亿万年玄冰和蓝色 冰缝。回到香港已是下午,睡觉,倒时差。今天香港时间是12日了,Charles早上很早起来,玩,结果下午一回来倒在沙发上就睡,据Helper说在校车上就睡着了。这趟美国之行来往的航程对Charles不容易,小孩子对时差不太能有意识的克服,影响过几天才能消除。但应当是长了不少知识,印象比较深 的应该是两个航空母舰和航空航天博物馆,对艺术博物馆里感兴趣的东西已比较多了,比4岁半的时候去法国(逛卢浮宫、奥赛、蓬皮杜、毕加索博物馆等时还觉得不好玩)、3岁多的时候到日本能够记住的东西多很多了。这次美国之行前,爸爸有意识地给Charles看了中国远古到夏商周时期的文物图片的书籍和通过大英博物馆的文物展示西方远古时期几个国家文明状 况的书籍,让Charles对古代人的生活状况有一个基本的概念,Charles对有些东西还挺感兴趣,所以这次爸爸就有意识的多带Charles看了一些博物馆,不管能吸收多少,先有一个粗略的直观印象吧,以后读书读到这些东西,这些直观的印 象应该就会起一些积极的作用。 爸爸这次也拍了不少照片,来不及整理,以后如果认真地写一些专题性的旅行札记,再 配照片吧。
个人分类: 儿童教育|6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淌过博物馆 - 10.时令篇
liangjin 2010-4-3 20:54
博物馆给人的印象一般是沉重,冗暗、滞缓。然而有一类博物馆却是活泼、亮丽、时鲜的。这多半是因为这类博物馆的展品是生物。 除了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相应固定的生物展馆外,还有一类,应该也属于专题类,却只按季节开展。 小时候,在上海中山公园看过一个菊花展,印象非常深刻,为那时单调的生活抹添了一缕五彩缤纷的亮色。记得花展分成几个区:品种区里几百种 品种争奇斗艳,五大珍品(绿牡丹、墨荷、十丈珠帘、绿衣红裳、帅旗)各显风采。造型区里 大立菊、小立菊、树菊、塔菊、球菊、悬崖菊、盆景菊妖娆多姿。大型造型透露着时代特征:天安焰火、钢水奔腾、喜庆丰收等。大大小小的配盆 花更是到处可见。后来也看过各种专题花展:南京的梅花,洛阳的牡丹等。世界各地有名的花展还有荷兰的郁金香、日本的樱花等。当然这些花展 都是时效性极强的。 不过在这里我特别介绍的是苏格兰的一个农业展。这个农业展每年在夏季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开展。展出的内容与农业有关的方方面面。 有农林类,有禽畜物,有观赏品,也有农业机械。每个展品都有详尽的说明。除了实物还有虚品如 农业新技术的介绍。展出期间有各种活动,如赛马,比牛,评瓜,秀花等。每年都要选出羊王、菜头等各种奖项。 展区与其说是馆,不如说是场大多数展品和活动都在露天 场所。在明媚的阳光下,整个展区充满活力和生机。所以开展期间象是进行着一场嘉年华。 ( 展场一瞥,路边是农业机械 ) ( 蔬菜展 ) ( 冠军羊 ) ( 菊花汹涌 ) ( 骏马秀 ) ( 花冠 ) ( 针叶植物 ) ( 鸡王 ) ( 灿烂的葵花造型 ) ( 剪羊毛比赛 ) ( 百合妖娆 ) ( 造型花金奖 ) ( 另一类斗牛 ) ( 倒挂金钟 ) ( 水鸟之骄 ) ( 盆景,学中国的? ) ( 白色婚礼马蹄莲 ) ( 蓝刺头,紫刺头 )
个人分类: 淌博物馆|5158 次阅读|4 个评论
Palmer艺术博物馆中展出的中国瓷器
panfq 2010-3-31 17:45
参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大学Palmer艺术博物馆,发现这里展出的中国古代的瓷器 另观一些油画,近看油漆斑斑,远看则明暗对比分明,人物栩栩如生,静物如葡萄晶莹剔透,方觉油画的妙处。欣赏油画须保持一定距离才行。 其他照片参见相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pp.aspx?ppid=31236userid=108262u=panfq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