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精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楼、期刊、学生和教授,这就是大学?——禅的行囊(之二十七)
罗非 2017-12-12 09:58
述评:南北朝时期,印度禅宗传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时,首先拜访了南朝的梁武帝。梁武帝很信仰佛教,也很热心推广佛教。但他的思路和比尔碰到的这位和尚相同,就是修建新寺院,印刷经典,动员人们出家。这和今天发展教育的思路有点像 —— 建大学,出著作,扩大招生。但是,大学不能只有大楼、期刊图书和学生。大学也不能仅仅再加上若干有教授职称的人 —— 大学需要有先进的学术思想和求真的学术风气。 正如当代不少大学缺乏最后这两条一样,梁武帝时代的扩建佛教大学运动也同样缺乏。所以,当他得意洋洋地向达摩介绍了他的业绩时,达摩的回答也像比尔波特一样, “ 你做这些没什么效果的 ” 。 梁武帝惊讶地问为什么?达摩说, “ 这些都是形式主义,徒有其表,没有实际意义 ” 。梁武帝很不高兴,就说那你说怎么发展教育?达摩说, “ 真正的先进学术,要有核心精神,不在意这些形式,也没办法靠形式来产生 ” 。 梁武帝很不服气,就问达摩, “ 那你说,真正的学术精神是什么 ” ?达摩说, “ 完全开放,没有形式 ” 。梁武帝听不懂 —— 不要说一千多年前的梁武帝,就是当代也没几个人懂。于是,达摩只好放弃了寻求这位古代版大慈善家梁逸夫出资帮忙发展教育的想法,自己渡江北上,到中国民间寻找能听懂他教育核心精神的人。九年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几个,其中包括中国禅宗第二代传人慧可和尚。于是,禅宗的核心教育精神开始得以在中华大地上延续。 第五章无始 在客堂背后的停车场,明海帮我把行李塞进一辆黑色轿车的后备厢,然后介绍车里的其他人给我认识。我们再次道别。 “ 一路平安。 ” 明海说。黑色轿车径向万丈黄尘中飞驰而去。 扬尘的天气已经持续了许多日,而今天干脆不辨东西了。我们仿佛身在蒙古。如果不是万有引力在起作用,我大概连上下也分辨不出了。眼前的能见度不超过百米,但司机毫不在乎,他轻车熟路找到了高速入口,然后立刻提速飞奔,轻快得如同一匹驰骋在蓝天之下碧草之上的骏马。我坐在后排,左边是名穿黄色袈裟的僧人,右边是个佛协的干部,两人把我紧紧卡在中间。我的病情变得越发严重,鼻腔里像是在开闸行洪。这可比长途车遭罪多了,但我又怎能拒绝方丈的好意呢。 坐在我左边的僧人四十岁上下,身体粗壮。他来自北京附近的一座寺院,这次来柏林寺是和明海商量一些与世界佛教论坛有关的事情。一个月之后,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将在杭州举办,据说将有数百位来自海外的僧侣参加。他希望能和他们探讨在全世界弘扬佛法的思路。只在中国恢复佛教是不够的,他说,我们要把佛法传向海外,传向世界。他准备在杭州的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广传教法的最佳途径是修建寺庙,他还准备在论坛上发起一项募款的倡议。 僧人问我有什么看法。我正被出了问题的鼻子折磨得不知如何是好,顾不上礼貌,便直接告诉他这是在浪费工夫 —— 在西方,修庙只能吸引到一些发烧友和好奇的人,还不如派遣一些会讲英语的僧人到西方传法,场所并不需要太隆重,在私人住宅或者公寓里也没什么不好,气氛要随意,同时也方便僧人们熟悉西方人的特点,找到他们的需求。我甚至觉得开世界佛教论坛还不如组织西方人来中国打禅七有意义。我还对他说,中国的僧人向西方传法时,不注意变通,往往执著于其固有的外在形式,所以对西方人无法产生吸引力。但这位僧人显然主意已定,我说了半天丝毫没能影响他。 坐在我另一边的是河北省佛教协会的副会长高士涛。他刚才一直在听,这会儿我转过头来,开始对着他唠叨:如果中国僧人去美国修庙,对美籍华人和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倒是件好事,但对于那些他们原本想吸引的西方人来说,则依然没有解决门槛高企的问题,即便这些西方人有脱离苦海的想法,文化壕沟和语言吊桥依然令他们不能得其门而入。令我惊讶的是,高士涛居然同意了我的看法。他也觉得如果要把佛法传到外国,必须先尽可能地清除文化上的障碍。西方人需要佛法,但不一定需要中国的寺庙。于是我又转过头对僧人说,如果他决定去外国修庙,最好建成没有院墙的那种。然后大家都不说话了。这正合我意。
个人分类: 科普|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7自信与诚心
benlion 2017-7-29 12:51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已经177年了,为何仍然缺乏民族自信心? 根源肯怕还是在于欠缺有关知识的普及所导致,包括,中西文化的同期比较与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 以及学术共同体的规范与建制等 。 A自立 - 美国爱默生*的作品,是说精神的独立,即自强不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 B学术或科学的真理性,不存在国界,都以1-逻辑与客观为评估,这就是自立。 如果,以2-人为因素或影响因子说了算,却恰恰违背了A和B - A和B是讲的同一个道理,2-同行评议,包括国际同行,也唯以学术或科学的1-客观和逻辑来评估 - 这就叫自立。 这类同于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即,法治与制度是依据法律和证据来评估的。科学与技术也是以客观规则来评估的 ,不随主观或私欲,非功利与不拜偶像,而是正义与公正,遵守规范和学术原则等 。 也就是,都是在于排除主观-人为与任意性,而以客观-逻辑与验证性等来管理与评价的,比如,期刊因子和引用率,就存在主观因素,而知识的发现与知识的转化,则是客观因素; 因而,必须离开主观与人治的观念,转换到客观与逻辑 - 即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依据伦理与规则 - 即法治的行为模式。 这是职业管理的问题,也是功利主义的文化环境和诚心等问题,说来很复杂,更深层的缺乏自信的问题;但是,论文发表在哪里都是一样,对于学术或科学与技术,与发表在任何刊物或出版物或媒介没有关系,比如,著名数学家佩雷尔曼的数学论文,古代社会更加没有今天的期刊和影响因子等。 而且,期刊因子是评估期刊品牌的产品质量,为何不把自己的期刊产业发展起来?自食其力,发展自己的期刊产业-数据库产业、 软件设计 和仪器制造产业等 - 这就叫自立。 自信是与诚心关联在一起的,即,是否敬业、诚心诚意把事情做好,精益求精或精确、严谨等。 简单地说 - 在根本上仍然是A人文精神 - 客观公正和伦理规范与B科学(培根的Scientia)方法 - 逻辑推理和客观求证(格物致知)的普及问题,包括教育学与管理学等。 注*: : 爱默生(R.W. Emerson,1803-1882年)和爱迪生(T.A.Edison,1847-1931年)- 美国引进中国的文官制度(通过英国和法国)时期。而中国自从去儒家文化以来,自信心就开始在文化(或精神与信仰)层面缺失。 根本上,就是一个产业发展模式 - 大学与企业的知识(核心点)产出与知识转化的问题。如何使儒家(发展的知识传统)成为国际社会的伦理学诠释,从而带来未来的全球影响力?以及何时能够出现爱迪生(包括Science期刊的发展)这类发明家型的企业家? -(2017年网络日记/随笔)-
个人分类: 工业化社会|18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士大会专题一:中国科学网网士大会即将召开公告
热度 14 lbjman 2014-6-10 17:34
中国科学网网士大会即将召开公告 ----------------------------------------------------------------------------------------------------------- 一、大会简介 为了维护 “ 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 的学术尊严,开辟“潜心于学术、聚焦于学术、陶醉于学术和奉献于学术”的学术正道,催生真正的学术思想、学术精品与学术成就,20XX年6月14日~18日中国科学网第n次网士大会将于北京天朝市召开,会议依托科学网在线互动信息平台以现场会议结合网络会议形式进行。凡是科学网注册成员,都可以以科学网 “ 网士 ” 的身份参加网络会议。 二、大会主题 全面提倡 “ 独立之精神 , 自由之思想 ” 的学术精神,鼓励科学网网士以客观公正 , 兼容并蓄 , 严密求证的诚笃态度开展科学研究 ; 培养敢于坚守信念 、 挑战权威、善于反思 、 崇尚批判和逆势而上的学术勇气 ; 养成 “ 具有独立的思维 、 独到的见解 、 独特的方法和自主的认识 ” 的学术人格 ; 形成学者自由地憧憬 、 自由地畅想 、 自由地探索和交叉与融合的学术氛围。倡议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前沿热点问题探讨与交流,团结广大科学网网士和全世界华人科学家,为科学华人社区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作出新贡献。 三、大会议程 (一)学习网士会议常委会发布的《中国科学网网士宣言》; (二)研讨审议《201X~202X年网士常委会工作计划报告》; (三)征集、谈论、审议、修订和发布《中国科学网网士章程》; (四)举办“应对全球性挑战,科学网网士的责任”国际网络会; (五)选举新一届学部常委会,根据规则通报优秀网士荣誉名单。 会务联络:陈网士、林网士 会务电话:010-666666XX 电子邮箱:WS@science.cn 20XX 年6月10日 附: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主题 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的主题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新要求,加强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团结带领广大院士和全国科学家,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新贡献。”
1227 次阅读|16 个评论
【访英见闻录之7】 公平 - 学术精神的支柱之一
热度 2 opensesame 2013-6-23 06:07
我写博客,基本都是自己的科研体会,也主要是因为人在国外,相对比较清净,是以有份闲心在台灯下敲打一些文字。不知道回国之后还能不能坚持:) 这份闲心也包括平时会逛一逛论坛,包括小木虫。我一般是看贴不回的那种。这次把体会写到科学网来,是受到前一篇博文高点击率的鼓舞lol. 小木虫有人发帖说:“听一个在南京工作的同学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的)青年基金20w,面上项目10w,领导们脑袋被门夹了吗? ”主贴的人有些惊奇与打趣的意味。后面倒是留了一串口水,极个别表达类似的惊异和不以为然,极大多数则是赞同的居多,理由主要是“支持年轻人发展,很好啊!” 我估计如果我提出反对意见,可能成为一个迎来年青同行们口水的大水坑。不过无所谓了,咱们也讲一些民主不是,总得有人发表不同意见,是吧? 我自己是70后,经常扮嫩称自己“80前”,以便多和“80后”多一点共同点 LOL。我是硕士毕业后留在研究所工作的,后来在职读的博士。分析一下自己的经历,然后陈述一下为什么我反对青年基金高过面上基金。 我的第一个项目,重点实验室基金,属于鼓励项目。2万,先拨一半,完成后,能顺利交差(其实就是交发表的论文)再拨一半。当然不能让到手边的另一半没了,嘿嘿。 2年后实施第二个项目--海洋局青年基金,第三次才中(第三次指相同主题的第三次申请,下同),为了2万,泪奔(不过,回过头看第一稿和第二稿申请,真是惨不忍睹,忍不住要大笑)。 然后,第二年中了国青和浙江省自然基金,前者原为博士课题,居然第一次就命中(不过三年后没做出来,直到现在也没有这个方面的直接成果发表,很抱歉,汗!);后者与海洋局基金类似,补充了一些内容,但是第二次才命中,算是比较幸运。整个项目完成的自我感觉挺不错。 2011年,空仓期。前面的已经结束,后面的还没中。只好在科学网自己鼓励自己:) 2012年,同时中了国家基金和浙江省面上自然基金。前者第二次才命中。不算太坏的记录。浙江省基金有了青年、面上和杰出之分,前者和后者都够不上,只好申中间的了。 这样的经历,在科学研究的圈子里面,仍然算是年青人的范畴吧。 为什么要有基金资助? 科研基金的目的,用外交辞令,无非是为了满足科研工作者探索自然的需求;平白直述,科学家要生活,科研工作要出差交流、打印、要设备之类的物质基础。初次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来自基金委方面(国家或者各省)的基金资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科研人是否成为合格或者职业科研人的重要评判标准。虽然从额度方面将,已经有还很多项目额度远远超过基金类项目。但是,基金的评审规则摆在那儿,与其他项目比较之下,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认可基金所代表的研究素质。 给不给资助? 我的看法:Rule No. 1, 能达到计划目的的申请更应该得到资助。谁判别,同行专家。 其次,如果资助的话,即符合Rule No. 1,还有Rule No. 2 需要更多物质基础的研究工作更应该给付更多的资助,谁判断,也是同行。超过资助计划限度的当然也不行。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大事。 另外,还隐含了Rule No.3,即资助方或者同行专家对申请完成情况的期望值。相信对面上基金而言,研究者本身需要已经具备一定成熟的研究积淀,期望值也越高;而对于青年基金而言,侧重是申请者有没有想法,设想中的做法是否合理,而对于研究者的积累,并没有很严格的要求。我想不仅国家青年基金如此,浙江省青年基金也如此,江苏省青年基金不应该有太多例外。虽然,面上和青年的执行者都有fail的可能,但是毫无疑问,资助方和同行都对青年基金给予了宽松的进和出的门槛。相比而言,青年基金只是给人一次尝试的机会,而面上基金则是作为职业科研人既往沉淀的奖励,也是未来职业性投入的引子。 讲到这里,我仍然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要称赞“江苏省青年基金要高于面上基金”的做法。我反对这种做法,是因为我没有听到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仅仅凭一句“支持青年人的进步”或者类似的说法,仍然没有说明“青年基金要 高于 面上基金”的原因。为青年人专门设立一个子项,仅允许年龄足够年轻的标准,可能只要有个硕士学位就行,或者中级职称也行,排除其他更资深的科研人,难道不是一个非常非常明显的倾斜吗? 在我们国家,科研方面也有很多的政策性倾斜,譬如:青年类的基金倾斜青年人;针对海归的各类“人才计划和财政资助”规定只能在国外拿到博士学位或者某某工作经历的人才能作为申请者;。。。诸如此类,本意不坏,但是往往执行起来过渡,导致倾斜的过渡。丧失了最基本的规则,那就是公平。 公平是大厦的基石。有什么更高的目标可以让我们去损毁我们大厦的基石吗?给我一个足够的理由先!与己有利或者有益不应该成为我们是否支持某些政策的优先理由。 科研尤其应该讲究公平!公平是我们应该共同维护的学术精神的支柱之一。 不知道我写明白了没有?
个人分类: 个人心得|5724 次阅读|3 个评论
读报随想-2:能否从容办大学——《当今大学难出大学问》读后
热度 26 sqdai 2012-6-6 06:22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毛泽东的著名诗句,拿来形容当今国内不少大学校长的心情,倒是十分贴切。作为高校里的一介布衣,我很同情所看到的大学校长、院长们,他们的日子过得实在不那么从容自在。读到《中国科学报》 5 月 30 日 “大学周刊”中的访谈录《当今大学难出大学问——陈平原谈大学理念与学科评估》( 2012 年 5 月 30 日 第七版),印证了我的上述感觉。文中有一段精彩的言论: “ 请允许我直说:当下中国大学,有生气,但乱哄哄,通病在于急功近利,无论老师、学生,治学都不够踏实,也不够从容。这种状态,必定倾向于零敲碎打,要出大学问,很难。 ” 文中的受访者陈平原是北大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是一位有大局观的学者,他奋斗在高等教育第一线,所产生的感受应该说是很真切的,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这种感受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细读此文,一一引用原话,陈教授有如下观点: ——“今天的中国大学,在硬体设施以及论文数量上,与世界一流大学其实差距不大;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大学理念、学术精神以及制度设计。 …… 现在应该反省的,是如何在制度建设以及风气养成方面下功夫,而不是汲汲于提各种激动人心但不切实际的口号。” ——“政府的钱越多,大学的自主性就越小。 …… 教育部管大学,应该让有长期办学经验的好大学自行发展;可实际情况是,教育部权力越来越大,教育部的官员越来越忙——这可不是好趋势。” ——“有志气的好大学,切忌亦步亦趋地依据‘评估指标’来指挥生产;更值得期待的是不计一时短长的大学者与大著作。” ——“一所大学校风是否‘正’,能否‘宁静致远’,关键不在教师,在领导。” 我认为,这些话都很在理,相当精辟。从陈教授的话语中可见,他对当今教育领导的“统一管理”,颇有非议:“连硕士生入学考试都要求‘全国统考’,而且有关方面还在组织撰写并力推‘统编教材’,你就明白这‘大学章程’能起多大作用。”陈教授似乎对时下组织的教学评估并不一概强烈反对,但也颇有微词。他的话外音是:如果这种“统得过死”的局面不改变,“办一流大学”的口号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从从容容办大学只能是一种奢望。 近日重读 30 年前出版的好书《过去的大学》(钟叔河、朱纯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初版: 1982 ;扩充版: 2005 ),读到上个世纪那批著名的校长、教授(如蔡元培、梅贻琦、胡适、张伯苓、竺可桢等)写的文章,联系陈教授的访谈录,颇生感慨。我国那群高等教育的先驱者,主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时的时局是何等动荡、条件是何等艰苦!而他们却把这些大学办得有声有色,有些已接近于当时世界名校的水平,其中的玄机何在?他们那个时候能行,为何现在却不行了呢?从这四十篇文章里可以悟出一个道理:或者由于乱世中主政者无瑕细细顾及教育,或者由于当时主管教育者有先进的理念,“过去的大学”较少受到行政干预,大学的办学有较大的自主权,加上主持大学的校长有优秀的办学理念,兼收中外教育之长,才会出现那种局面。在那时,没有形形色色的统一章程、繁琐评估,没有填不完的计划书、申请书和各种其它报表,校长和教师可以全心全意地投身教育教学。最令人感动的是南开大学的老校长张伯苓,一生献身于教育,创建的学校多次被毁,却一次又一次地从容地东山再起;最令人佩服的是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他的“无为而治”的治校方针,给清华带来了那 17 年的辉煌。 因此,我很认同陈平原教授的观点,也认为,改变办学理念和实行先进的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只有创造条件,让那些大学校长们和大学里的老师们从从容容地自由自在地放手一搏,华夏大地才会成批地涌现真正一流的大学。 写于 2012 年 6 月 6 日晨
个人分类: 教育随感|5540 次阅读|38 个评论
“学术精神”真的坍塌了吗?
book 2010-9-9 20:07
刚看了科学网转载中青报的文章《 袁隆平的雄心壮志与学术断茬的悲凉 》,说点看法。这篇文章对学者们知识分子们批评的挺重的,学术精神都坍塌了。文章说: 老一代学者身上的精神,在今天的一些学者身上已荡然无存。他们为了利益不惜放弃学术原则,俨然已无知识分子的风骨。 这是作者的观点, 为了利益 可能是该文作者认为的 学术精神 坍陷的原因所在,但作者并没有进一步去分析这 为了利益 四个字,以及除去学者本身内因之外的原因。文章最后说: 我们更应扪心自问, 那批大学者 擎起的那片历史天空,以及现有的机制和环境,是否能激励后来者沿着前辈们铺平的道路,竭力前行? 我自己读来,这句话更像是对知识分子们的拷问,而对 机制和环境 的问责力度偏小。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延伸地谈谈所涉及的两方面内容。 1. 学者们本身的责任。 为了利益 四个字确实指出了一部分人学术精神坍塌的行为原因。正如我在博文《 反思科研 和 做好科研 》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扪心自问的话,谁能说自己全心全意为科研付出了,并对得起国家给你的经费?大家对于一些重大项目的分配制度也讨论很多了,确实,很多重大的研究项目的经费,有百分之多少被拿到项目的人用于做有意义的工作?天天抱怨申请经费耽误时间,现在把钱给你了(不管是凭实力还是凭关系拿到的),却不好好做工作,只想着拿更多更多的钱,这就是学者们本身的责任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让研究者提高自身素养及对科学的认识了。 2. 机制和环境的问题。不可否认,当然有激励性的政策不断提出来,但仍有那么多妨碍科学发展的问题。最大的毛病,我觉得可以用很简单的话表述,就是: 当作没看见 和 看见没法子 ,前者指态度,后者指工作能力问题,两者都可以归结到 缺乏专业精神 。 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即使我们知道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很多问题都被大家讨论烂了),相关管理部门也清楚,但就是不改进。这背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点都不 professional : 1 )他们觉得反正我们现在的制度能往前走,我做好手头这点事儿,获得自己的利益就行了; 2 )因为前一点,所以根本不想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即使有权力做出改变者知道应该怎么做,但由于总想着(现有 各利益集团 的)利益平衡,结果就是现有的机制和环境不可能改进多少。再想想我们是不是常看到这样的事儿:某些造成影响的社会事件中,只要不傻,大家都能看出来到底为啥出这样的事儿,但我们的相关部门总要出来辩解,睁眼瞎嘛。如果再加上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太 人治 了。不说国家政策这么大的层面,看看身边的事业单位,是不是很多 一小撮人 掌控的 一言堂 ?我不太想做批判社会的人,但又觉得,很多事儿要解决很简单啊(道理和逻辑应该很简单),按照合理的方式(大家都知道更合理的方式应该是什么)该怎么做怎么做,不就完了嘛。 中南海新华门的影壁上有五个大字: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同志的笔迹。考虑到我们党的表现,现在很多人都拿 为人民服务 开玩笑。然而,毛主席这提法绝对正确,不过不该只看作口号,具体的体现应该是 专业精神( professional ) 或者 爱岗敬业 。所谓的机制和环境问题的出现,就是有些环节的人没做好。只要每个人都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做好自己该做的,这些问题肯定就改进了。 回到题目, 学术精神 真的坍塌了吗?如果你觉得坍塌了,那正说明学术精神依然是你的追求:因为你看不惯不良现象。科学网很多博主的博文对不好风气的拷问,说明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是有热情有追求的,也都是爱岗敬业的。只是,我们要再敢于把自己的 专业精神 表现出来,让这样的声音和行为战胜 为了利益不惜放弃学术原则 的那撮人。
个人分类: 科学那些事儿|269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