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污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城市良心—下水道不仅抗洪减灾,也是绿色能源!
热度 23 kiwaho 2017-8-3 06:53
今年又遇上创了某个历史段记录的高温洪涝,至于哪个历史段,各方也语焉不详,往大说百年不遇,往小说几十年不遇。很多地方突破40 度,同期很多地方成泽国。仅展示2 张网上搜罗的照片,看看有多触目惊心。 其实,降雨也能带来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就看愿不愿意利用,以及怎样用。 年降雨量1000mm 是地球各地的平均值。这个基数,加上城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生活污水排放,足够保证城市地下废水管网的众多关键接点处,能永不停息地有激流穿行。 因而,地下雨水废水排放释放的重力势能,也是颇有价值的清洁能源,基本能保证7x24 不间断供应,而暴雨期间更是能量大丰收的时机,这比太阳能光伏技术受制于日夜变化要强得多。 随着智能化城市概念的兴起,市政部门很有兴趣实时监控排污管网内部的运作情况,期待像电力调度部门那样有个SCADA 系统,监控厅布满显示器。但那些阴暗角落如何给传感器、信号变送器等装置供电,肯定是个头痛的问题。 城市地下废水排放管网,一旦星罗棋布地安装了咱千瓦厚研发的百叶窗式透平发电机,除了大笔售电额外收入进帐外,城市排水排污的智能化集中遥测监控问题也迎刃而解。 早在今年5 月的一篇博文中,我就提炼出了计算低水头河流能量密度的公式:功率密度= 500V^3 瓦/ 平方米。乘以透平机的百叶窗面积,就是最大可开采的功率。 地下废水管网,虽不像地面河流有那么任性的巨大横截面积,但枢纽点的流速通常比河流要大很多倍,由于3 次方的指数关系,可开采的能量仍然很高。 例如,某结点处的流速5 米/ 秒,地下过水的水渠截面积3 平方米,则此处安装的小水电发电机,可收获的能源功率约3*500*5*5*5 = 188 千瓦。很可观啊,每小时产能188 度电,按每度电5 毛钱算,每天创收¥2256 元! 虽然城市地下废水可能脏了点,甚至臭水也可能流过发电机,没关系啊,这个因素仅考验透平机的耐腐蚀能力,而不影响功率密度,所以获利仍是干净的嘛!只要是绿色能源都是值得点赞的,不是吗? 上图的 地下废水排放 水头高度够猛,拿来搞小水电不错。适合常规转子型透平发电机。 上两图的地下雨水排泄水渠,特别适合我发明的百叶窗式板条往复运动透平机,而常规转子透平机,则明显不便于安装且难以最大限度利用水能。 上3图摘自我以前的博文,展示了百叶窗式透平机的工作原理。 上图为香港新建的地下集水排水宏大结构 上图为加拿大Toronto市为暴雨快速泄洪修建的地下排水渠 下水管网改造时,要铺设新的大口径水管。透平机可以直接预装,如下图所示一款。其转子较简单,采集水能远不如百叶窗式。但优势是成本低廉,可化整为零分布式在野外发电,为附近的遥控遥测设施供电。 上图案例,适合用管道内嵌式小型发电机。 如不希望在路面随处开膛破肚搞改造的城市,可在已有地下雨水污水枢纽各出口处,加装百叶窗式透平机发电,不失为更务实的上上策! 城市良心的未来展望 西方发展成熟的城市,都很重视地下大型排水基础设施,肯花大本钱。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防洪设施的落后状态逐渐显露出来:雨稍微下得急点,街道很快积水,不久甚至能行皮划艇。直到这时,人们这才意识到这是一个良心工程! 从前面图片可看出,难怪“吃惯高速发展快餐”的新兴城市不愿深度搞地下管网建设,所需投资真的不比搞地铁低太多。你看香港那个地下排水设施,不见得比地铁的几何尺度小多少。 钱花在面子上,一贯是传统文化的思维逻辑,政绩工程更是官员趋之若鹜的。里子不给力,面子很难撑,相信领导人终会理解这个道理。 大投资如果缺少大回报的期待,是会打击积极性的。我指明的这个清洁能源之回报,加上决策者慢慢意识到里子比面子更重要,推广我们的新能源理念定会前途无量。届时,市民也许再也不用担心:暴雨导致城市出现看海模式! 市场潜量估计 据业内人士估计,仅美国未来基建设施升级改造,尤其特朗普鼓吹的万亿基建投资蓝图,主干疏水管道内嵌发电机市场不下60 亿美元,不需挖路的地下枢纽点就地改造,因简便易行而拥有更大市场空间。 欧洲国家因城建历史悠久,地下疏水“河流”纵横交错,非常适合:枢纽点因地制宜加装低水头小水电系统,其市场潜力大得难以估量。 青岛市的地下排水系统,是百多年前德国人精心打造出来的,全中国就数青岛最不怕水淹,这一亮点已广为人称道。其它姊妹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可不是一点点。但只要各地市政当局看准了自己的软肋,认真搞升级换代的基建工程,我们倡导的结合废水流清洁小水电升级模式,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中,预期仍然一片光明! 参考文章: 1、 百叶窗式透平机在浅滩河流的小水电应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39914-1057922.html 2、 创新发明-- 百叶窗式低水头河流小水电装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39914-1057381.html 3、 龙应台: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http://www.weixinyidu.com/n_1879909 4、 关于“城市良心” 雨果究竟是怎么说的 ht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6-07/13/c_129142270.htm 5、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日本首都圈为何不会淹水 http://www.sohu.com/a/102064421_113727
10814 次阅读|33 个评论
Nitrosotenuis cloacae (污泥细小亚硝化菌)一文的补充材料
Nitrosotenuis 2016-5-22 21:14
我们于2016年3月在scientific reports 发表了一株来源于污水处理系统的氨氧化古菌(AOA)——Nitrosotenuis cloacae SAT1(污泥细小亚硝化菌), 下面展示一下文章的补充材料,相信大家对该菌会有更多的认识: Nitrosotenuis cloacae SAT1 -Supporting information original article : A novel ammonia-oxidizing archaeon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ts enrichment, physiological and genomic characteristics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3747 Yuyang Li 1 , Kun Ding 1 , Xianghua Wen 1* , Bing Zhang 1 , Bo Shen 1 , Yunfeng Yang 1 1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School of Environ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100084, Beijing, P.R.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The supporting information includes: Supplementary Table S1 to Table S5 (This file) Supplementary Figure Legends (This file) Supplementary Fig. S1 to Fig. S10 (This file) Supplementary reference (This file) Supplementary Data S1 (a separated MS EXCEL file) Tables: Table S 1 Primers used in this study. Name Sequence(5’-3’) Target gene Application Reference 20F TTCCGGTTGATCCYGCCRG Archaeal 16S rRNA Detection and phylogeny 1,2 1492R GGYTACCTTGTTACGACTT 519F CAGCMGCCGCGGTAA Archaeal 16S rRNA qPCR 1,3 727R GCTTTCRTCCCTCACCGT 23F ATGGTCTGGCTWAGACG Archaeal amo A Detection, phylogeny and qPCR 4,5 616R GCCATCCATCTGTATGTCCA 27F AGAGTTTGATCMTGGCTCAG Bacterial 16S rRNA Phylogeny 1 1492R GGYTACCTTGTTACGACTT bac518F CCAGCAGCCGCGGTAAT Bacterial 16S rRNA qPCR 6,7 bac786R CTACCAGGGTATCTAATC amo A1F GGGGTTTCTACTGGTGGT Bacterial amo A Detection 8 amo A2R CCCCTCKGSAAAGCCTTCTTC Table S 2 Genomic features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strain SAT1 compared with other ammonia oxidizers. Genome Nitrosotenuis cloacae Nitrosopumilus maritimus Ca. Nitrosotenuis uzonensis “Ca. Nitrosotenuis chungbukensis” “ Ca. Nitrososphaera evergladensis” Nitrosococcus oceani ATCC 19707 Affiliation Group I.1a Group I.1a Group I.1a Group I.1a Group I.1b AOB Scaffold 1 1 14 24 1 1 Contigs 1 1 14 24 1 1 Size ( Mb ) 1.62 1.65 1.65 1.76 2.95 3.48 GC content 41.0% 34.2% 42.2% 41.7% 50.1% 50.30% ORFs 1855 1847 1999 2166 3555 3186 ORF density (ORF/kb) 1.15 1.12 1.21 1.23 1.21 1.28 5S rRNA 1 1 1 1 1 1 16S-23S rRNA 1 1 1 1 1 2 tRNA 41 44 41 43 39 45 Plasmid 0 0 0 0 0 1 Table S 3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and genomic properties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stain SAT1 and other ammonia oxidizers. Strain Nitrosotenuis cloacae Nitrosopumilus maritimus Ca. Nitrosotenuis uzonensis “Ca. Nitrosotenui chungbukensis” “ Ca. Nitrososphaera evergladensis” Nitrosococcus oceani ATCC 19707 Affiliation Group I.1a Group I.1a Group I.1a Group I.1a Group I.1b AOB Genome accession Number CP011097.2 CP000866.1 CBTY000000000 AVSQ00000000 CP007174.1 CP000127.1 Salinity range 0.005%-0.03% 3.5% 0.005%-0.1% \ * \ \ Cell shape spherically rod rod rod spherically Spherically/ ellipsoidal urea utilization genes Incomplete × × × Complete Complete Flagella related genes √ × √ √ √ √ Ectoine synthesis gene × √ × × √ √ Mannosylglycerate synthesis gene × × × × √ × DIP synthesis gene × × × × √ √ * “ \ ” means not mentioned in reference paper, “ √ ” means presence, and “ × ” means absence. Table S 4 Genomic traits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strain SAT1 and other AOA strains. Reference genome ANI AAI 16S rRNA identity amoA gene identity AMO subunit α identity Nitrosotenuis chungbukensis MY2 75.49% 68.88% 96% 86% 97% Nitrosotenuis uzonensis N4 75.11% 73.76% 96% 86% 96% Nitrosoarchaeum limnia 75.46% 63.24% 92% 83% 98% Nitrosopumilus sp. AR2 74.20% 63.08% 92% 84% 96% Nitrosopumilus maritimus 73.96% 63.43% 92% 84% 96% Cenarchaeum symbiosum — 58.30% 92% 78% 95% Nitrososphaera gargensis — 50.38% 85% 73% 83% Table S 5 Summary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which wastewater cluster B AOA were found. Study Country/Region Process Representative sequence 9 USA aerated-anoxic Orbal with SRT=20d,HRT=61h DQ278514.1 Merbt et al. unpublished Spain unknown HG938088.1 10 Taiwan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with SRT=10d, HRT=8h HM589836.1 11 UK Trickling filter HQ317035.2 Wu et al, unpublished Taiwan bioreactor with HRT/SRT10 d HQ677700.1 12 China A/O MBR, BAF, MBR JN813557.1 13 China, Australia A/A/O, Anammox JQ865446.1 Gao et al. unpublished China unknown KC967706.1 Gao et al. unpublished China unknown KJ497592.1 Ma et al. unpublished China Modified bio-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KM110721.1 Gao et al. unpublished China nitritation-ANAMMOX systems KM402141.1 Figures: Fig. S1 The ammonia consumption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SAT1 of each cultivation cycle from the initial enrichment. Each line represent one cultivation cycle. The ammonia concentrations were monitored every two or three weeks using a salicylic acid assay. Fig. S2 The changes of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profile for archaeal 16S rRNA gene during the enrichment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SAT1. Lane 0 stand for enrichment sample from Day 0 (original sludge), lane 1 from Day 70, lane 2 from Day 104, lane 3 from Day 310, lane 4 from Day 331. The band with an arrow pointing to was sequenced and confirmed to be the 16S rRNA sequence of the Nitrosotenuis cloacae strain SAT1. Fig. S3 Phylogenetic tree showing the relationships of 16S rRNA gene sequence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strain SAT1 to reference sequences from the GenBank database. The tree was constructed with the neighbor-joining method using about 1400 nucleotide positions. Bootstrap values shown at nodes where the value was greater than 50, are based on 1000 trials. Fig. S4 Circular representation of the genome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strain SAT1 . The outermost two circles were forward (circle 1) and reverse (circle 2) gene components shown in arcs, including CDS (blue), tRNA (light red) and rRNA (light purple). Circle 3 showed the blast results in comparison with N.maritimus , using program tblastx, with an alignment cutoff 15, an identity cutoff 40, and an e-value 10 -5 . Circle 4 showed the GC content and circle 5 showed the GC skew, values greater or smaller than the average percentage in the overall chromosome are shown in green and purple respectively. The circular plots were drawn by using CGView server ( http://stothard.afns.ualberta.ca/cgview_server/ , Grant and Stothard, 2008). Fig. S5 Dot plot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irwise alignments of the genome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strain SAT1 against (A) Nitrosopumilus maritimus and (B) “Ca. Nitrososphaera gargensis ” . Alignmen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six-frame amino acid translation of the genome sequences using the Promer program in the MUMmer 3.0 package. In all plots, a dot indicates a match (of at least six AA) between the two genome sequences being compared, with forward matches colored in red and reverse matches colored in blue. Fig. S6 Whole-genome based phylogenomic tree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by using composition vector (CV) approach. This tree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composition vector, an alignment-free method, on CVTree3 web server 14,15 ( http://tlife.fudan.edu.cn/archaea/cvtree/cvtree3/ ), with the K-tuple length = 9, the reference genomes were all download from GenBank database. Fig. S7 The gene order of ammonia monooxygenase (AMO)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strain SAT1 compared with Nitrosopumilus .maritimus , “ Ca. Nitrosotenuis uzonensis ” , AOB, “ Ca. Nitrososphaera gargensis”. Double slash between genes means intervals. Fig. S8 Phylogenetic tree showing the relationships of cephalosporin hydroxylas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strain SAT1 to reference sequences from the GenBank database. The tree was constructed with the neighbor-joining method using about 250 amino acid positions. Bootstrap values shown at nodes where the value was greater than 50, are based on 1000 trials. Fig. S9 Pathway for the synthesis of (A) ectoine and hydroxyectoine, (B) mannosylglycerate, and (C) di-myo-inositol-1, 3’-phosphate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 EctB, L-2,4-diaminobutyrate transaminase; EctA, L-2,4-diaminobutyrate acetyltransferase; EctC, ectoine synthase; EctD, ectoine hydroxylase; MPGS, mannosyl-3-phosphoglycerate synthase; MPGP, mannosyl-3-phosphoglycerate phosphatase; MIPS, myo-inositol-1-phosphate synthase; IPCT, inositol-1-phosphate cytidylyltransferase; DIPPS, di-myo-inositol-1,3-phosphate-1-phosphate synthase; DIPPP, di-myo-inositol-1,3-phosphate-1-phosphate phosphatase. Below enzymes, a red letter “a” inside parenthesis meant that the gene coding for this enzyme was present in high-salinity group I.1a AOA genomes like Nitrosopumilus maritimus , while a letter “b” meant the corresponding gene was present in group I.1b AOA genomes like “Ca. Nitrososphaera gargensis ” , “Ca. Nitrososphaera evergladensis ” and Nitrososphaera viennensis . The green cycle on the arrows meant that the gene was identified in the genome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SAT1, while the red cross meant not. Fig. S10 The GC-depth plot of primary assembled sequence data. Region 1 showed the sequences of Nitrosotenuis cloacae strain SAT1 and region 2 showed the contaminated bacteria sequences, which were removed from the assembled contigs. References: 1. WEISBURG, W. G., BARNS, S. M., PELLETIER, D. A. LANE, D. J. 16S ribosomal dna amplification for phylogenetic study. J Bacteriol . 173 , 697-703 (1991). 2. DELONG, E. F. Archaea in coastal marine environments. P Natl Acad Sci USA . 89 , 5685-5689 (1992). 3. Park, S. J., Park, B. J. Rhee, S. K.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rchaeal 16S rRNA and amoA genes to estimate th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in marine sediments. Extremophiles . 12 , 605-615 (2008). 4. Tourna, M. et al. Nitrososphaera viennensis, an ammonia oxidizing archaeon from soil. P Natl Acad Sci USA . 108 , 8420-8425 (2011). 5. Tourna, M., Freitag, T. E., Nicol, G. W. Prosser, J. I. Growth, activity and temperature responses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nd bacteria in soil microcosms E-4902-2011 F-5280-2010. Environ Microbiol . 10 , 1357-1364 (2008). 6. MUYZER, G., DEWAAL, E. C. UITTERLINDEN, A. G. Profiling of complex microbial-populations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mplified genes-coding for 16s ribosomal-rna. Appl Environ Microb . 59 , 695-700 (1993). 7. Baker, G. C., Smith, J. J. Cowan, D. A. Review and re-analysis of domain-specific 16S primers. J Microbiol Meth . 55 , 541-555 (2003). 8. Rotthauwe, J. H., Witzel, K. P. Liesack, W. The ammonia monooxygenase structural gene amoA as a functional marker: Molecular fine-scale analysis of natural ammonia-oxidizing populations. Appl Environ Microbiol . 63 , 4704-4712 (1997). 9. Park, H. D., Wells, G. F., Bae, H., Criddle, C. S. Francis, C. A. Occurrence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bioreactors. Appl Environ Microb . 72 , 5643-5647 (2006). 10. Wu, Y., Whang, L., Fukushima, T. Chang, S. Responses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l and betaproteobacterial populations to wastewater salinity in a full-scale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J Biosci Bioeng . 115 , 424-432 (2013). 11. Mussmann, M. et al. Thaumarchaeotes abundant in refinery nitrifying sludges express amoA but are not obligate autotrophic ammonia oxidizers. P Natl Acad Sci USA . 108 , 16771-16776 (2011). 12. Bai, Y., Sun, Q., Wen, D. Tang, X. Abundance of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nd archaea in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Fems Microbiol Ecol . 80 , 323-330 (2012). 13. Gao, J. F., Luo, X., Wu, G. X., Li, T. Peng, Y. Z.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based on amoA genes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nd bacteria in ten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Appl Microbiol Biot . 98 , 3339-3354 (2014). 14. Qi, J., Wang, B. Hao, B. I. Whole proteome prokaryote phylogeny without sequence alignment: A K-string composition approach. J Mol Evol . 58 , 1-11 (2004). 15. Zuo, G. Hao, B. CVTree3 web server for whole-genome-based and alignment-free prokaryotic phylogeny and taxonomy. 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 . 13 , 321-331 (2015).
2505 次阅读|1 个评论
茫茫沙漠能否受得了潜藏的污染?
热度 1 xcl2822 2015-9-16 23:01
茫茫沙漠能否受得了潜藏的污染? 肖长来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015-9-16 我们国家,适宜生产生活,特别是适宜居住的地方有限。 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分布有大面积的荒漠,有些地方寸草不生,广布沙漠。 我们的环境,包括生活环境,生产环境,也包括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必须受到保护和爱惜。 但是世界太大,人们认识也会无奇不有。有些人认为,沙漠地区无人无生物,废污水排入沙漠没有什么影响。 实际上有不少企业可能就这样做的,也理直气壮,将企业的废污水,直接或经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茫茫的沙漠去了。 被发现了,也有各种借口和理由。 甚至达标排放也成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达标排放也是污水排放,排放的污水即使达到所谓的中水,难道有谁还敢喝吗? 有人也许会说,污水会自然降解,不会有什么影响。可是正是这种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后果,造成了我们环境的严重污染。污水中有很多指标不能降解,有的降解能力也很差,会在土壤中和地下水中不断累积,危害极大。 污水达标排入沙漠,不但污染了土壤或岩土,同时也严重污染了地下水资源。 茫茫沙漠,能否经受住人们达标排放的源源不断的污染? 我想沙漠难以招架! 沙漠也会哭泣! 尽管没有眼泪!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3202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心中的河流修复理想
热度 2 xin 2015-7-6 10:14
人云亦云,非学问。独辟蹊径,开宗立派,集大成者,方为大学问家。生态健康评估思想很好,但评估方法普遍低质和雷同化,缺乏信服的结果,鲜有广泛认同案例。 自然的河流,生态的河流,文化的河流,形态拟自然,生态近自然,文化有内涵。既有天然野生之乐趣,又有春秋美景之情怀,承载历史,继往开来。河流是水沙砾石生物的物质流,还是连续不止的能量流,受自然降雨、冰冻季节韵律控制,也深深留下了人类的烙印。纯自然是生态完美主义者的洁癖,过度开发也违背了河流的本质。河流是有性格的,安静或欢笑。河流是多姿多彩的,看不完的春夏秋冬。我们深刻地改造了河流,但同时也深深地受到河流的熏陶和塑造。河流是个自组织的系统,她遵循了自然的法则,用千百万年的历史将自己塑造。 河流近代受尽折磨,污染和干涸,粗暴的约束,成了关在笼子里的奴隶,失去了本性和活力。如何定义现代河流?有统一的标准吗?是否会有时代认知的局限。河流物理部分可以实现定量化地度量,但文化部分如何测算?河流是自然对人类的无私馈赠,还是一个赚钱的奴隶?如何去诊断,如何去恢复?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还是奋发努力,有所作为?人们期待与什么样的河流相处?希望与什么样的河流相遇? 有机会看过中国一些河流。南方的河流,多伤痕累累,而北方的河流,大多已经死了。北方河流的水,多已干枯。河床裸露,杂草丛生,一片萧索。饥渴的河流,长久地失去河水的浸润,犹如一位严重失血的老妇人,无声无息地苟延残喘。北方的河流,不仅缺水而死,而且仅有的水,也多是脏水和臭水。北方河流多已被她养育的两岸儿女毒死了。原本清澈甘冽的河水,多已成了一潭污水。从源头到河口,成千上万的叠水坝,就如血管中的血栓,让北方的河流失去了连续性,成了断断续续、一瘸一拐的病河。原本奔腾的河流,活力不在,成了死水面的毫无生机的串联。河流失去了她原本的汹涌和畅快,一泻千里的豪迈。 北方的河流死了,是得了慢性病死的,死在中国经济腾飞期间,繁荣的时候。我们在经济上收获了繁荣,但也见证了山河的衰退。近年来国家大规模生态恢复,山体重新披上了丢失已久的锦绣。但,北方的河流,每下愈况,在垂死中挣扎,在静悄悄中死亡。 应把河流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以当作一个等待雕琢的木头,也不可以当作一个任人支配的奴隶。我们要让她保持理性,不要肆虐成灾,但也不要泯灭自然河流的天性。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如因材施教,培养各具特性的河流,而非制造标准化一的工业产品。我们要用最先进的技术,让河流回归自然,温顺不失风情,狂野不失理性。山区的自然河流,奔放充满激情。平原的河流,沉静秀美。城市的河流,与都市文明交相辉映。同一个河流,在不同河段,展露了河流多姿多彩的人生。 我看到了一条美丽的河。河水是如此的清澈。河流两岸树木和草地,已与村镇、山脉、农田融为一体。多么美丽的一条河,远远望去,就如一幅山水画,一曲有韵律的歌。当我走近哪条美丽的河,凉风习习,绿树成荫,捧起便可以喝。我能听到河流的吟唱,委婉或者激越。我也能嗅到河流的芬芳,那是婴儿的乳臭,少女的芳香。那是一条美丽的河,有她的姿色,更有她的性格。
2880 次阅读|4 个评论
向内蒙古托克托6000亩污水湖宣战
热度 2 manrongchen 2014-6-6 09:19
向内蒙古托克托县6000亩污水湖宣战 陈满荣 昨天(2014.6.5)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当天CCTV报道了内蒙古托克托6000亩污水湖的事件。 其实,在2012年14期(总第435期)的《鳯凰週刊》有过报道。(记者杨桐) 污染之源来自托克托工业园。托克托由贫困县变成了富裕县,但是污染使许多人逃离。 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引进电力、生物制药、金属冶炼和化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以河北石药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 官地营村西的6000亩污水湖,原来是防止风沙的红柳林。 村里的“羊喝了湖里的污水,一周左右,开始呆滞,不吃不喝也不动,活活饿死”。 几年前,村民用污水浇地,出现大面积庄稼枯死和减产。羊喝了污水大多有落胎的毛病。 污水影响到机井中的饮用水。喝村里自来水的村民,近两年,多半小腹肿胀下垂,开始拉肚子,平均一天往厕所跑十来次。十多位村民手指关节肿胀,还有一些人患上了甲亢病。 西北风吹来时气味很难闻。 记者对自来水样带回北京,经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检验后发现,浑浊度、异臭、异味在内4项指标不达标,其中浑浊度是国家饮用水标准上限的2倍,砷含量是国家饮用水标准上限的4.8倍,氟化物含量是国家饮用水标准上线的1.8倍。 2006年4月24日毛不拉扬水站开闸放水,流经的第一个村庄是双河镇大羊场村。一大早,由一位副县长带队,十几辆小车、警车和救护车开到村头,拉起警戒线强制农民用污水浇地。双方冲突中,十多位村民被抓起来,几位村民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最终数百名男女村民只好默默看着污水流过灌溉渠道。此事被新华社以《托克托县政府“护送”污水进农田》为题报道。 污水蒸发不掉,越来越多,所以强制农民灌田。污染导致农业、畜牧业、居民健康受到极大地威胁,有无解决办法?这么多年过去了,从上面报道和CCTV新闻综合报道比较中,自然得出结论。 向污染宣战!
个人分类: 环境保护|2565 次阅读|5 个评论
水环境对策概论-第5-2,5-3
热度 2 NPOJWG 2013-11-26 14:06
5-2 湖沼流域对策   在湖沼、水库湖流域中削减氮、磷的对策。 (1)发生源对策   推广下水道建设与屎尿处理设施等的普及,是削减生活排水系统氮、磷的方法;另外脱氮、除磷等的高度处理方法也在被研究探讨中。 (2)排水限制   根据水污染防止法中对特定设施放流水的规定,予以强化。 (3)面源对策   作为对农业用地、山林等的流出对策,可采取施肥量管理与在下水道未建设地区的杂用排水对策,但是这些对策都不完善。 5-3 湖沼流入河川对策 (1)湖沼流入河川净化方法   流入湖沼、水库湖等河川所造成的营养盐类流入是引起富营养化的要因,因此削减氮、磷是有效的方法。去除氮、磷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不给环境增加负荷、节省资源、节省能源,有效利用自然原有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流入河川净化方法是指在流入湖沼、水库湖之前而对来自流域的氮、磷等营养盐类进行直接净化的方法。 1)碳素纤维净化设施   通过利用碳素纤维具有的大表面积使得吸着、附着的微生物活性化,从而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附着的微生物中,需氧性菌和厌氧性菌均衡存在,由此脱氮菌将硝酸离子分解成氮气并予以扩散,而磷作为多聚磷酸被积蓄,因此实现了营养盐类的去除。   流入湖沼、水库湖之前,在河川内设置使用碳素纤维的河川内直接净化设施,或将流入的河川水,引入分离方式直接净化设施进行处理。 图1-18 利用流入河川对策的湖沼水质净化 2)植被净化设施   利用相似于植物浮游生物,同依靠吸收氮、磷而生长的高等植物植为着眼点,对流入河川采取植被养殖对策。利用植被对策时,需始终以河川水为净化对象,并在不断的水供给中进行净化,因此只适用于喜湿性植物。   喜湿性植物中,一般被称为水草的有芦苇、菰等挺水性植物;菱科等的浮水性植物;黑藻、伊乐藻等的沉水性植物;凤眼兰、浮萍等漂浮性植物。   利用芦苇荡去除污染物质的原理被认为是通过沉淀、吸着等物理化学上的作用以及与芦苇荡生态系统相关的包括生物化学上等复杂的循环内容而实现的,但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3点。 ・粒子能营养盐的沉淀・吸着以及磷的不活性化功能 ・利用底质中生存的脱氮菌,发挥亚硝酸氮、硝酸氮的脱氮反应 ・利用生存在流水、底质表面、水生植物等表面上的从属营养细菌,发挥有机物的无机化功能。
个人分类: 研究著作|3312 次阅读|15 个评论
要用刑法来罚治排污水于地下水中
热度 2 lin602 2013-3-6 22:15
出差到外地,已经听到不少地方说地下水严重污染。地下水污染比地上水污染要难治理多了,如果地下水受污染可能要数百年才能慢慢恢复。 这是断子绝孙的事情。 不用刑法进行罚治,好象制止不了。 人代会的代表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提出这个议案。
2605 次阅读|3 个评论
向地下打污水的,发的是“断子绝孙”的财,个个都该枪毙!!
wgfz1979 2013-3-4 13:44
前段时间地下水污染的事闹的沸沸扬扬。作为化学工作者,深知向地下注入污水的严重性,因为地底下微生物很难存活,因此也基本上很难降解掉。人家直排的还能有生物降解,过个几年几十年,就基本降解的差不多了。如果打到地底下,别说几十年,估计上百年都难降解。这种向地下直接打污水的,就是发断子绝孙的财!强烈呼吁国家对此严格立法执法,发现一个,枪毙一个。否则的话,估计不用计划生育,国人也要被消灭一大片。而且在被消灭之前,再花掉一大笔银子来治疗各种癌症。
2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施城市污水资源化的一个建议
热度 39 cwufp 2013-1-11 09:22
在国家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人类聚居造成的生活污水积累和处理已经成为社会的巨大问题,如何解决是目前社会发展进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延续现有的污水处理,把城市污水当做废弃物处理掉,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土地资源,还把本来是宝贵的资源变成了需要消耗能源和资源的污染物。 因此,改变现有思路,把污水看做资源加以处理和利用是解决问题,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减轻大城市对环境和生态压力的有效途径。 城市污水处理其实是简单的,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的处理过程之所以复杂,主要是技术和钱在作怪,一方面,目前为止要把污水处理干净,达到中水的目标,的确技术上成本较高,另外,大量的建设费用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 现在已经有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可以将城市生活污水在很短的时间内用一个絮凝剂简单的絮凝,实现污水中COD值接近50ppm,达到二类以上排放标准,并同时杀菌除臭,消除里面可能存在的重金属和溶解的氨氮等有机物,因此,只需要利用一、二级离心分离设备,将固体分离出来,送到城市沼气发生池,再将沼气并网或者发电,可以有效的将城市污水,尤其是化粪池的污水资源化。那些沼渣和沼液可以制成有机肥,送到农村还田。 这样做,不仅可以消除污水处理厂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还能把巨大的污水处理厂土地变成城市用地,给开发商机会,也给政府带来很大的一笔收益,不知道哪个当官的愿意做一下这个事儿。 具体一个多少人口的小区或者城镇,能产生多少污物,能够解决城市多少人口的燃气需要或者多少电力,需要建多大的沼气池,是否需要陈楷瀚老师们利用他们的技术用同样的材料从被污染的湖水中捕捞蓝藻之类的有机物进行补充,顺便解决一下景观水的污染问题,还需要各方面的专家进行讨论。不过,目前大行其道的伪科学,即将城市污水里的有机物,那宝贵的资源,变成空气污染物的思路,还是早点收场比较好。
8168 次阅读|163 个评论
《旧酿重装(〇)》-----忧愁河上的金桥
热度 2 freefloating 2012-7-23 13:51
分享 QQ 日志:推荐歌曲《忧愁河上的金桥》 2012-05-11 11:05 今天去莱阳农学院溜了一圈,校园果然漂亮,我仍然觉得大学校园是最好的去处。 然后发现他们实在大胆,尽然敢在校园门口建金水桥,好在正冲着是图书馆,而不是行政大楼,以书为尊还是可以接受的。可惜桥下无水,据说有也是污水,忽然感到了桥的悲哀,深深的悲哀。 人有时总是很难避免心凉心寒心痛,特别是在燥热白日褪去后的清凉春夜,会忽然无端生出一种无处无法无能诉说的悲凉,好在有那么多美文好歌可以陪伴……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谁在等待谁,谁在指引谁,永远是个问题。 《圣经》中有说 “ 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 ,又说 “ 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 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 ” 。 《忧愁河上的金桥》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When you' re weary feeling small When tears are in your eyes I'll dry them all I'm on your side oh when times get rough And friends just can't be found Like 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I will lay me down Like 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I will lay me down When you are down and out When you are on the street When evening falls so hard I will comfort you ooh I'll take your part oh when darkness comes And pain is all around Like 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I will lay me down Like 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I will lay me down Sail on silver girl Sail on by Your time has come to shine All your dreams are on their way See how they shine Oh if you need a friend I'm sailing right behind Like 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I will ease your mind Like 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I will ease your mind 歌曲创作背景 Paul Simon 听到一首福音歌曲 , 里面有句歌词打动了他: “如果你相信上帝 , 呼唤他的名字 , 他会在深不见底的河流上为你建造一座大桥 。” 由此产生灵感 , Paul Simon 写下了 《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 这首经典歌曲 , 此歌一举成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最畅销的专辑之一 。
个人分类: 单曲循环|4647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污水脱氮反硝化碳源如何计算
anan 2012-6-18 09:02
污水进行反硝化时,需要一定的碳源,,教科书、文献中都有参考数据,但是具体怎么得出的,很多人不清楚。 我们说的C,其实大多数时候指的是COD(化学需氧量),即所谓C/N实际为COD/N,COD是用需氧量来衡量有机物含量的一种方法,如甲醇氧化的过程可用(1)式所示,二者并不相同,但二者按照比例增加,有机物越多,需氧量也越多。因此,我们可以用COD来表征有机物的变化。 CH3OH + 1.5O2 → CO2 + 2 H2O (1) 1. 反硝化的时候,如果不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方程式非常简单,通常以甲醇为碳源来表示。 6NO3- +5 CH3OH → 3 N2 + 5CO2+ 7 H2O+6OH- (2) 由(1)式可以得到甲醇与氧气(即COD)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5mol氧气,由(2)式可以得到甲醇与NO3-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2molNO3-,两者比较可以得到,1mol NO3--N对应1.25 molO2,即14gN对应40gO2,因此C/N=40/14=2.86。 2. 反硝化的时候,如果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如(3)式所示。 NO3- + 1.08 CH3OH→0,065C5H7NO2 + 0.47 N2 + 1.68CO2+ HCO3- (3)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计算出C/N=3.70。 3. 附注:本来事情到这里已经算完了,但是偶还想发挥一下第一种情况,以下计算只是一种化学方程式的数学计算,不代表真的发生这样的反应。 如果我们把(1)、(2)两式整理, N2 + 2.5O2 + 2OH- →2NO3-+ H2O 有负离子不方便 ,我们在两边减去2OH-, N2 + 2.5O2→N2O5 其中,N源于NO3-,O可以代表有机物,因此,对应不含微生物生长的反硝化的理论碳源的需求量,实际就是相当于把N2氧化成N2O5的需氧量,进一步说就是N2O5分子中O/N的质量比。 这样就更简单了,C/N=16×5/(14×2)=20/7=2.86. 依次可以类推出NO2--N的纯反硝化的理论C/N比是N2O3分子中O/N的质量比=16×3/(14×2)=12/7=1.71.
个人分类: 环境保护|5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惊人恶心的三亚污水污染
热度 2 seawan 2012-5-5 09:47
三亚的三亚湾,是我见过的最长最开阔的海边, 但是现在海水有些发暗,大约200米开外才是蓝的。 大东海的海水几米外就是蓝的。 三亚湾时不时可以闻到臭味。 以前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发现了 真相 ,真是恶心透顶! 原来是沿海岸的排污口!一直在排污水! 前些日子我沿海边走,看到一个,臭气冲天! 旁边还有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正在维修”之类的鬼话。 直接排污到海里,维修什么??难道是不让暴露就算维修? 还真让我猜对了!!! 问问当地的老居民,答曰: 如果退潮,还会看到更多! 因为有些排污口是在海面下的,平时看不出来。 还说: 到“天涯海角”附近,更多排污口,几十米一个。。。都是沿岸宾馆的。 大东海也有。 我问:排什么污水? 答曰:污水嘛!洗澡水,洗碗水, 粪便!!! 我惊讶了! ——难道政府不知道! 对方静静回答: 交了费了啊!谁管呢。沿岸没有地下的排污处理管网,不排到海里,还能到哪儿? ——难道没有人上网喊喊? 答曰: 有啊! 天涯上的帖子多了,你搜搜就看到了。 没人理会的。 我搜搜, 确实。 http://search.tianya.cn/s?q=%E4%B8%89%E4%BA%9A%20%E6%B1%A1%E6%B0%B4l=utf8utm_source=TopNavutm_medium=Searchutm_campaign=focus.tianya.cn 还我健康岛! 三亚 湾 污水 横流!谁之过? 三亚 湾 污水 来源及治理建议 不是现在才有的: 三亚 湾又 污水 横流了 2007-10-05 三亚 旧渔港内 污水 横流几十米外就能闻到腐臭味. 2011-04-18 ( 三亚 金点子) 污水 由明排改暗排了吗?? 2010-07-11 09:31 三亚 大东海浴场 污水 直接排入大海 2011-08-15 想到我在三亚湾游泳,一个浪子过来,我没有注意到,还被打到水里,喝了一口~~~~ 恶心! 这就是“国际旅游城”?! 还要花冤枉钱到这里被坑爹??
个人分类: 周围|466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内蒙古托克托多座村庄土地因污水无法耕种(图)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9 13:35
内蒙古托克托多座村庄土地因污水无法耕种(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9日00:55 中国广播网 被污水淹没过的土地碱化严重 被污水淹没过的土地碱化严重大片红柳已经死亡 官地营村附近的污水湖冰面泛着红色 位于伍什家附近的污水湖岸边    导语:   元旦刚过,春节将至,本是合家欢喜的时候,但生活在内蒙古托克托县的多位村民却致电中国之声新闻热线并忧心忡忡的告诉记者,好日子是别人的,自己根本乐不起来,因为他们所生活的村庄多年来一直被熏天的污水和臭味重重包围,新的一年,他们希望问题能得到解决。记者调查后发现,在一片片偌大的“污水湖”边,不仅树木死亡,土地无法耕种,就连部分村庄的饮用水源也已遭到污染。详细情况请听中央台记者白宇的报道:    记者:   李茂今年60多岁,家住内蒙古托克托县树林村,记者还没进门,屋子里就传来了令人窒息的咳嗽声。    【录音】   李茂:(咳嗽)   记者:您怎么咳嗽的这么厉害呀?   李茂:这种情况,和臭水有关系了嘛(喘气),呛的人受不了。   村民们说,常年咳嗽气喘的人不在少数,这都是因为臭水造成的。村民谢月碧:    【录音】   谢月碧:(气喘)我反正就是坐在这就跟好人一样,不能行动,一动就喘。有三四年的时间了。   记者:什么原因呀?知道吗?   谢月碧:就是它这个臭弄的,就是闭气了,一闻到这个味道就喘不上气。   官地营村民李候喜几年前得了甲亢,给他看病的医生曾告诉她,这个病可能和村里吃的水有关。    【录音】   李候喜:说是甲状腺还是甲亢啊,大夫说和你们这个地方吃的水也有关系,我们小姑子也是这种病。   记者看到村民贺吉眼时,他正把奶瓶里的奶滴在手腕上测量温度,又加了一点热水后,才把奶嘴放进了怀里抱着的那只小羊羔的嘴里。村民们说,草原上本是放牧牛羊的好地方,但自从几年前数百只羊喝了地上的污水死了以后,很多人都不敢再养羊了。在贺吉眼看来,羊已经成了他家的宠物。据树林村约10公里外的官地营村口,一位牧羊人正把一群口渴难耐的羊赶离水边。    【录音】   牧羊人:去~~(赶羊离开)   记者:这里的水羊不能喝吗?   牧羊人:这水不能饮,这是那边流过来的臭水,羊不能喝,喝了打羔子,流产了。   村民们说,除了人和羊,附近的土地和树木也遭到了破坏。村民李盛告诉记者,他家共有承包地和开荒地120亩,现在40亩地已经被臭水淹毁,这让他蒙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录音】   记者:臭水来了以后,你这120亩里有多少亩地收到影响了?   李盛:40来亩。就是淹坏了,基本就是碱化了,不长苗了。   村民们告诉记者,自己的30年承包地到2027年才到期,但现在被臭水淹过的土地都已经不能耕种,浇地的时候,水沾在身上都会过敏,而解放初期挖的黄河灌渠现在常年流存着污水。   【录音】   村民:本来是黄河灌渠,但现在长流臭水,流黄河水时间短,流臭水时间多,只有浇水的时候流黄河水。   记者:沟渠里的土呀,泥呀……   村民:污染了。   记者:对庄家会有影响吗?   村民:肯定会有,就是人是看不出来。   记者:那你们自己吃种的这些玉米口感上有变化吗?   村民:咱们这没人吃这个玉米。   官地营村至今还在喝村里打的机井水,村民们没办法证明自己患病和水有直接的关系,但对“臭水有毒”深信不疑。   记者把在村民家提取的水样带回北京,经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检验后发现,官地营村民每天喝的机井水共有包括浑浊度、异臭、异味在内的4项指标不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其中,浑浊度是国家饮用水标准上限的两倍,砷含量是国家饮用水标准上限的4.8倍,氟化物含量是国家饮用水标准上限的1.8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教授吴志刚:    【录音】 在这两个典型的环境污染物超标的时候,就会出现中毒的情况。长期饮用高氟水,可以诱发氟斑牙、氟骨症。长期氟中毒导致氟骨症的人有时候会出现手指关节变形或者脊椎变形,驼背。有的人终日腰杆不能直立,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长期饮用高含量的砷的水会导致多脏器的损伤以及肿瘤发病率的明显上升。另外,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确定它为致癌物。它对DNA的损伤,对肿瘤细胞的促生都有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   记者走访了托克托县数十平方公里内的多个村庄,村民们普遍反映,臭水和臭水散发出的臭味对人畜健康、土地、植被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那么,村民们说的臭水究竟什么样?有多少?臭水的源头又在哪呢?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记者:   村民们说,离村子1公里左右,有一片巨大的“污水湖”,村里被污染的井水就是从“污水湖”底渗漏过来的,村里得大脖子病的人就是因为喝了被污染的井水。   按照官地营村民的指引,记者顺利地来到“污水湖”边,爬上数米高的土坝后,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土坝里盛满了红褐色的湖水,土坝上看不出有任何防渗漏的设施,透过土坝,湖水渗满了“湖”边纵横交错的水沟,湖面一眼望不到边。记者驾车测量后得到的数据显示,这个“污水湖”的宽度约1.3公里,长度约2.7公里,总面积约合350万平方米,这个面积相当于8个天安门广场的大小。   伍什家村支书王玉玺告诉记者,这片“污水湖”地跨多个村庄,总面积约五千亩。因为污水存放量大、异臭难当,引起附近村民强烈不满,作为补偿,排水单位每放一天水会给自己所在的村里4万块钱,而这样的污水湖还不只这一处。    【录音】   王玉玺:他是放一天给4万,每年在我们村范围内放15天,比如像你们看的那个,那是一个地方,古撑(音译)还有好几个地方。   沿“湖”边的污水沟逆流而上,大约走过12公里后,又是一处土坝出现在面前,黄褐色的污水就是从这里流出来的。与此同时,“防治污染”四个大字赫然写在排污管口上方的墙上。附近村民说,这是县里建的氧化塘,专门用来储存污水,这些池子盛不下的时候就会开闸放水。记者看到,村民们所说的氧化塘一共有三个,氧化塘边,大片的红柳树已经枯死发干,树丛间被水冲刷后的地面上翻起了干裂的褶皱,白色的盐碱状物附着在污水流过的地方。氧化塘看管员:    【录音】   看管员:你看这个池子的宽是300米,长是900多米,这是一个。那个是个300米见方的。反正每天从这来得水就一万五千来方,每天池子里的水面上涨6公分……进水就是从这进来…。。埋的暗管……都是暗道。   这里的暗道会通向什么地方?污水的源头究竟在哪呢?五什家村支书王玉玺:    【录音】   王玉玺:水是全年流,每天流,24小时流,它是经过地下管道从药厂放过来的。   王玉玺说的药厂指的是石药集团中润(内蒙古)有限公司。据了解,被内蒙古当地媒体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企业”的石药集团早在2004年就在托克托县工业园区投资建厂,2008年该公司成为国内青霉素行业率先通过环保验收的企业。记者通过卫星导航看到,石药集团中润(内蒙古)有限公司距离这片“污水湖”的距离约23公里。那么,石药集团有必要埋下这么长的地下排污暗沟吗?王玉玺说的话会是真的吗?   记者一路追随通风井,最终被带到了2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托克托工业园区。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文伟的一席话,让记者终于找到了答案:    【录音】   氧化塘那个地方是所有的水,不管是化工的,制药的,生活污水,所有的水都汇集在那个地方了。   主管环保排污的肖文伟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托克托投资指南,据记载,托克托工业园区规划面积65.8平方公里,分为电力能源、生物制药、金属冶炼、化工等五个服务区。园区内石药集团、神州制药,中牧生物药业、金达威药业等赫然屹立。托克托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文伟说,经处理后达标的水进入中水回用,不达标的则排向氧化塘:    【录音】   这么多都是生物制药企业,水是源源不断,我们现在是每天一万五千方水。有石家庄制药,厦门的金达威,中牧制药,神州药业,还有我们地方的两个。污水处理厂处理到国家一级B标准,COD60,处理完以后,中水回用又回来了,剩下的,浓度就高了,因为中水回用把所有的净水都拿走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浓缩水就留在这了,然后这个水又流到氧化塘里,然后经过蒸发就解决了,你现在看到的水的浓度是不达标的。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九条和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禁止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临行前,托克托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文伟告诉记者,污水处理的问题并不是没办法解决,只是成本太高。    【录音】   到现在为止,抗生素的水还是很难处理到达到国家标准的水,如果说要达标,他的成本太高。第二条,抗生素的企业,如果他的技术要用新的手段,那么产生的三废就很少了。   面对如此生存现状,村民们忧心忡忡。    【录音】   臭水来了,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就是快死的时候了,下一代影响的更厉害,我有儿子,我有孙子,还有子子孙孙,这个影响太厉害了。   如此大面积的污水常年散发着异臭,村民饮用水水源已被污染,当地环保部门是否知情?动辄占地数千亩的坑塘是否获得了国土部门的审批?黄河灌渠沦为污水沟,又该由谁来负责呢?   有关事件进展,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http://news.sina.com.cn/c/2012-01-09/005523766435.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流泪的灞河(1)
热度 2 jxz1963 2011-3-29 21:55
流泪的灞河(1)
2003 年 12 月时,我曾写过一篇短文《流泪的灞河》,那篇文章是为悼念我的一位中学同学李安的不幸离世,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思念和怀念之情,之所以用《流泪的灞河》为题,主要是 诉 说我们的悲伤之情,形容眼泪多的象灞河的水一样,泪流不断! 2011 年 3 月 25 日黄昏时分 ,我 驾车穿越在 西蓝 高速公路的白鹿原和灞河之间,此时的我已经几乎看不清白鹿原和灞河的山水景色了。 3 月 26 日晚上约了朋友一起聊天,由于聊的过于兴奋, 27 日一大早不到五点钟就起床了,心想着在城里时整天就生活在污浊的空间里,何不趁机到灞河边转转,也吸一些新鲜的空气。 早晨的乡下,清静的出奇,也不知道经常在村子里游走的猫狗 们 都躲到哪里去了,就是树上的麻雀好象 也 飞得远远的,不见了踪影! 从家里到灞河边,走了不到十分钟的路程, 路边全都是绿油油的麦田,微风吹过,一股清香的、略带寒意的气息,让人顿觉心旷神怡。穿过高速公路,一眼望去就是灞河和著名的白鹿原了。 到了灞河边上,才见到原先的大堆砂石已变成了平地,还有一块正在复垦着的土地,我想这可能是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需要吧! 走进灞河的大堰上,哗哗流淌着的灞河水声听起来竟是那么的亲切和亲近,简直都有些让我痴迷了! 一大清早的,天空泛着日出前斑澜的色彩,让人有一种迷一样的、泛晖的感觉。春天的灞河里水已经很小了,几乎到了涓涓细流的地步,但河水一直保持着流淌的步伐,经年不停地携泥带砂与渭河汇流! 当我顺着河堤向日出的方向走时,发现在河堤边堆放着许多工业和生活垃圾,河床底部有一处的河水竟出现两种不同的颜色来,而且有些发蓝光,这让我一时有些惊谔:哇,何来蓝光! 原来在灞河的北岸居然建了一个很大有污水处理厂,我说两年多没有到灞河去了,这河边何时修了这么个现代化的工厂呢? 巨大的(直径约 80 公分 ) PVC 管子在早上 6 : 30 分时,几乎是 2/3 的排水量往灞河排放着“被处理了”的污水,河水能不发出蓝光吗?但在后来我拍照时(约 6 : 45 )却变得细小了,是否白天就不排放了呢,不得而知。 事已至此,我们的灞河可能就会被污染了,从灞河到渭河再到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就被污染了! 我想,这一次,我又要称它为《流泪的灞河》了!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4354 次阅读|4 个评论
为什么要用马桶
anan 2011-1-5 17:00
马桶正式名称为座便器,是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俗称马子。马桶的发明被称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它解决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进出问题,但是也有人认为抽水马桶是万恶之源,因为它消耗了大量的生活用水。 纽约大学菲利普泰尔诺博士指出,如果冲水时马桶盖打开,马桶内的瞬间气旋最高可以将病菌或微生物带到6米高的空中,并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小时,进而落在墙壁和物品上。现在大部分家庭中,如厕、洗漱、淋浴都在卫生间里进行,牙刷、漱口杯、毛巾等与马桶共处一室,自然很容易受到细菌污染。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郁庆福教授指出,调查发现,32%的马桶上有痢疾杆菌,其中一种名为宋内的痢疾杆菌在马桶圈上存活的时间长达17天;另一份实验报告也指出,将1亿个脊髓灰质炎病毒投入马桶内,溅到座圈上的病毒竟有3000个。同时,不少人冬天喜欢在马桶上套个绒布垫圈,这样更容易吸附、滞留排泄污染物,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更大。 那么,为什么城市好多地方都要用马桶呢?居民家中基本普及马桶,而公厕居然也安装有不少马桶,本人认为不管是公厕,还是居民家里的,还是蹲坑的比较方便卫生,大家有何看法?欢迎一起讨论。
个人分类: 日常生活|48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污水再生回用技术介绍
anan 2010-9-10 13:49
污水再生处理技术按照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和膜处理法三大类。 1物化处理方法 物化处理方法以混凝沉淀技术和活性炭吸附技术为主。根据水质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有时可两者结合使用。物化处理方法投资成本较低,但运行成本较高,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出水水质比较稳定。 2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处理方法主要用于进一步去除 废水 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以及水中氨氮的去除,多采用好氧微生物膜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处理工程,工程初期投资较大,但运行成本较低。 3膜处理方法 膜处理工艺介于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之间,其核心处理单元是膜生物反应器。膜处理技术由于其高效、实用、可调、节能和工艺简便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污水回用领域,随着制造工艺的提高,曾被认为是十分昂贵的膜处理技术如今变得越来越经济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现在应用得较多的膜处理技术有微滤、纳米过滤、超滤、反渗透等。
个人分类: 环境保护|196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