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求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谈谈求真--兼答武夷山和赵美娣两位老师
热度 14 张能立 2013-12-17 07:02
本人的博文“向孤魂老师求教”发表后,孤魂老师给予了回应:“您都写到了这个份上,我这个小知都算不上的小把戏岂敢胡言乱语?哈哈哈!”,虽然孤魂老师耍滑头,避重就轻回应了,但不管怎么说,还是给了俺面子,因此,笔者仍然要十分感谢孤魂老师。 这篇博文的核心问题是曹院长转述的:“1983年,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应邀来北京讲学,他对于中国的邀请深表惊讶:‘当我被邀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这个命题是否为真?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引申为如下几个命题: 1、有没有其他中国人比曹院长先讲出这个观点? 2、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准确翻译是美国人事管理办公室主任)有没有讲过这句话? 3、是不是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科学网果真不愧为当下中国第一大智网,这不,科学情报老专家武夷山老师和赵美娣老师在博文后面留言帮助我。先看赵美娣老师的点评: 赵美娣 2013-12-15 10:40 “此话至少被十多种著作引用过,论文的引用估计更多。偶查了下,较早的引用有《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解答》,《文汇报》理论部编写,198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180页;《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模式》,刘江海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在17页;较新的有《公共行政学经典理论导引与案例》,付小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在30页;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第八卷》 ,曾宪义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出版,在414页。 张老师文献检索能力太差!其实写博文没必要每个信息给出来源,又不是写论文,揪住一点大做文章没必要,还绑架孤魂老师,何必呢?” 赵美娣老师是科学情报专家,文献检索能力远强于俺,这个俺服气和佩服。通过赵美娣老师帮助,可以明白一个事实:在中国有比曹院长更早介绍美国人事管理办公室主任艾伦•坎贝尔关于文官制度的创造者的人。不过,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证明前面第2个命题和第3个命题成立。如果仅仅看中国人写的东西,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错误的。因为M时代,曾经组织秀才班子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有很多文献的呢 。赵美娣老师理应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师,笔者猜测她很难想象中国历史上会有这样荒唐一幕,她更难想象历史上这样荒唐一幕,以各种变种形式仍然存在于当下。如果说笔者引用鲁迅先生名言:“青少年少读,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显得笔者愤世嫉俗的话,那么,怎么解释王局长先要跑到美帝领事馆的呢?其实,无论是鲁迅先生,还是王局长,都不相信中国人说的东西是真的。对于上述第2个命题是否为真,必须要出示当时接待美国人事管理办公室主任艾伦•坎贝尔的外交记录才能证明,而不是列举中国人为了晋升职称或者当“大师”,写的各种自己也不相信的著作来证明。从赵美娣老师收集的材料看,上述第2个命题是否为真,并没有得到解决。 对于上述第3个问题,科学网资深科学情报专家武夷山老师的点评是: 武夷山 2013-12-15 08:28 “大致搜了一下,较可靠的出处如下( http://www.zbedu.net/jeast/003384.html ),但没有办法核对桑玉成原书。另外,此人叫Alan Campbell,应译为“阿兰”而不是“艾伦”: 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应邀来北京讲学时曾说:“当我被邀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注:桑玉成等:《当代公务员制度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武夷山 2013-12-15 13:38 “西方文官制度的设立受到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启发,这一点在西方国家似乎没有争议。” 武夷山 2013-12-15 17:53 “下面是维基百科词条中的内容,供参考: Modern meritocratic civil service ” 关于信息或者命题的可靠性问题,科学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权威教科书是第一顺位,国际知名学术刊物是第二顺位,维基百科是第三顺位。(这是笔者的理解,如果错了,请科学网各位大侠批评指正)。 我们先看看武夷山老师提供有关上述第3命题的维基资料中“Modern meritocratic civil service”词条的主要内容: (1)The origin of the modern meritocratic civil service can be traced back to Imperial examination founded in Imperial China (2)The modern examination system for selecting civil service staff also indirectly evolved from the imperial one. This system was admired and then borrowed by European countries from the 16th century onward, and is now the model for most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上述第(1)点说的是“现代精英公务员制度的起源可以回溯到中国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第(2)点说的是“现代公务员的考试制度是从科举考试进化而来的。科举这个制度从16世纪起被欧洲国家钦佩和借鉴,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已经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当然,从这第(1)点上,看上去“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不过这个说法,从维基列出的参考文献上看,是一家历史杂志而非学术刊物上的专栏文章。李敖写了很多有关历史方面的专栏文章,他在学界没有被当成历史学家,其原因是这些文章是面对大众猎奇心理写的,而不是遵循学术规范研究的产物。因此,专栏文章一般不能视为命题是否为真的判据,可以视为命题是否为真的一种参考说法。第(2)点的说法是谈现代公务员的考试制度,而不是谈“文官制度”。“考试制度”和“文官制度”是两回事。即使就第(2)点来说,维基给出的参考文献是:“Patricia Buckley Ebrey,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nd, 2010), 145-147, 198-200,” 和 “Brook, Timothy (1999). China and Historical Capitali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64029-6.”。从这两本著作的名称看,属于西方汉学家研究中国问题的著作,并不是什么西方政治学教科书。一般这类著作的结论,远不是什么西方学术界的共识。因此,从维基介绍的这些信息来看,“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这个观点也非常可疑。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判断,作为一个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就是直接找几本西方政治学教科书,看看里面是否有“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先生”讲的这个观点。为了验证这个问题,笔者特别从网上下载了当下公认的一些西方政治学教科书,其中包括:(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导论》中文第9版、(美)肯尼斯﹒米诺格著《政治学》、(美)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和(挪)斯坦因·U·拉尔森主编《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等著作,经过检索,都没有发现有“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先生”讲的这个观点。这个观点也是一个历史观点,我们也可以从著名洋人历史学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名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和汤因比的名著《历史研究》去佐证,笔者仍然没有发现有 “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先生”讲的这个观点。 因此,“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这个观点,要么是“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先生”为了讨好我朝,故意通过提供虚假消息哄我朝像广州大学曹院长这样的文武百官高兴,要么纯粹是中国人为了自欺欺人编的故事。依据鲁迅先生说的“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观点看,笔者倾向于认为是个别“义和团式爱国者”捏造的故事。 曹院长这类爱好国学的国人,为什么对这些虚假的、“令人振奋”的、“扬我朝天威”的消息,就像打了鸡血似的,顿时觉得自己跟着祖宗一样伟大起来了呢?其原因有两点:一是不具备基本的科学学术素养;二是习惯把上级指示视为真理。在这类国学人士眼里,“美国人事总署署长”属于我朝正部级官员,讲的话怎么可能不是真理的呢? 笔者真诚地对尊敬的赵美娣老师说,一个科学命题是否为真,不是仅仅用检索就可以证明的,更不是可以仅仅用中国人的书籍或者论文可以证明的! 亲爱的年轻学子,笔者花费了这么大的考证功夫,就是想向你们展示,如何用科学的思维及方法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真。笔者真诚地劝你们,尽快逃离曹院长这类各级“名师”!跟着这些南郭先生学习,不仅学不到真正的科学精神、思维和方法,而且连做人的根本--“美丑”最终都不能分辨! 亲爱的年轻学子,你们要敢于对“没有争议的东西”争议,当然必须秉承西方科学家创立的科学规范来争议,不然将会陷入“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那样的快感而不能自拔。如果你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对于“没有争议的东西”争议,那么,你们多半也将会成为“二鬼子”:一方面,身上的奴性病毒发作,吃洋人的剩饭;另外一方面,身上的专制病毒发作,在国人面前飞扬跋扈,耀武扬威。 笔者最后将鲁迅先生的话送给年轻学子:“去年我主张青少年少读,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乃是用许多痛苦换来的真话,绝不是什么聊且快意,或是什么玩笑,愤激之辞”。如果年轻学子读懂了鲁迅先生的意思,不仅仅是笔者的博文,连鲁迅先生的书也可以不读,直接学习“饶毅”、“施一公”之流老师--欧美思想大师的名著!学习西方思想家名著,最好学习原版著作,我保证你们的见识,别说什么曹院长这种国家级“名师”之流,就是超过“饶毅”、“施一公”等“高大上”人物的见识,也是指日可待!你们只需要以最大的勇气和恒心,践行鲁迅先生的教导“青少年少读,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就行! 这也“绝不是什么聊且快意,或是什么玩笑,愤激之辞”,而是笔者学术失败痛苦之后换来的体会。笔者向你们年轻学子交心的是,自从我“死心塌地”学习欧美思想家著作之后,学术之路是“死而后生”,已经依稀见到了真理的光明。年轻学子难道你们没有看见,笔者仅仅是学习了一点洋人思想家皮毛的功夫,科学网上的个别大侠,不是已经不敢再谈什么学术的么?当然,这不是笔者有什么本事,而是洋人思想家的思想具有人性和真理特征。笔者已经厌倦了那种“对同胞完胜,对洋人完败”的中国式科研生活,即使笔者此生不能在学术方面打败洋人,也要做一块铺路石,让有志于争取对洋人胜利的年轻人,从我的身上踩过去! 后记:笔者真诚地感谢武夷山老师和赵美娣老师的赐教,也深知自己无知,本博文仍然会存在很多错误之处,恳请两位老师和科学网其他师生,进一步批评指正。 补充: Stavrianos所著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分别有对古埃及文明和古中国商朝文明介绍。其中对古埃及的官僚系统是这样介绍的:“王权通过以宰相为首的官僚机构而得以加强。宰相被称为‘全国的管家’和“国王的耳目”,其下设有掌玺大臣(掌管尼罗河的交通运输)、赐赏大臣(负责所有的牲畜)、财政大臣(掌管全国的财政分署和仓库,负责征收税赋;可能年景不好的时,还要负责分配种子和牲畜)、管辖各州的州长及下属的管理城市和周围的村庄的市长”。对商朝的描述没有官僚系统的描述。 以上是 Stavrianos著作内容。从百度百科可以得知中国的文官系统,也就是官僚系统,是从西汉开始的。古埃及时代到中国西汉时代,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因此,从 Stavrianos著作可以推论出,西方的文官系统(官僚系统)比中国的官僚系统历史更悠久,在历史彼此是独立演化出来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女婿孔令华文革领导中科院批判爱因斯坦”: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3_03/05/22747389_0.shtml 2、Civil servi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Civil_service
个人分类: 时评|3097 次阅读|24 个评论
创纪录了!单周博客排行 62 求真 杨正瓴 7501
热度 6 zlyang 2013-4-29 10:38
创纪录了! 单周博客排行 62 求真 杨正瓴 7501 跟牛人想比,实在寒酸。 俺不牛,总算进入前70强了。 所以, 您, 现在知道, 俺为什么 拍摄 阳光给予的灿烂 (2013-04-25) 桃花与阳光 (2013-04-25) 了!
3145 次阅读|12 个评论
做科学的前提是先让人说话
热度 19 Majorite 2013-2-7 09:36
做科学的前提是先让人说话 (嵇少丞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jorite ) 作为大学教授,近 20 年来一直在思考科学在中国的问题。 科学是求真的,要求科学家从里到外实事求是, 说真话。 对真话采取蛮横的限制,目的是不让人讲真话。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 , 强行规定哪些真话可以说,哪些真话不让说,这是出于对事实的恐惧。选择性地说真话,也是造假,而且是蓄意性、阴谋性的造假。 不让人说真话就是逼人说慌,最后人人都是谎言的受害者,科学不能原创发展,教育培养不出一流人才,不让人说真话是罪魁祸首。 科学就是求真,求真的前提是先诚心地让人说真话。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2729 次阅读|25 个评论
从视野高度与广度的追求到求真、求善、求美的人生境界:佳作鉴赏
热度 4 pww1380 2012-6-24 21:47
从视野高度与广度的追求到求真、求善、求美的人生境界 ——李学宽摄影 - 博文佳作欣赏( 7 ) 杨文祥 1 .( 61 .)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只有在具有一定高度的高空中才有可能一目了然。 这组航拍照片证明了两条真理: 其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没有一个客观的角度和有效的观测高度与距离,人们无从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意义与结果。 其二就是视野的高度决定视野的广度。没有一定的高度,广度的追求就没有现实的基础和实现的可能。 看风景如此,看问题也是如此。 学宽兄观察事物常有登高望远的气度,看来与常有航拍的机会和体验大有关系。 ——李学宽《 江山随便画 》阅读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303do=blogid=585357 2 .( 60 .) 一个性情中人,一个独具个性色彩的科学家与摄影艺术家的统一,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人生。 就是说,这是一个具体体现人类共同价值和精神诉求的人生 。 正由于基于人类共同的价值和精神诉求,科学网为学宽兄所感动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尽管对普世价值这一理论问题,由于主流理论界抱残守缺晦暗不明,目前我们只能困于一种 三缄其口 讳莫如深的状态。 ——李学宽《 俺被中国科学报曝光了 》阅读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303do=blogid=577540 3 .( 59 .) 这组经典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山西。 在这里,我们不但可以看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错融合的协调之美,也可以想象当地生存条件的严酷与人们生活景况的惨淡。 ——李学宽《 黄土高原与废弃的窑洞 》阅读手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303do=blogid=584581 4 .( 58 .) 第一张照片的确经典,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 这一组照片不能说与主题无关,应该说这是这一主题的空间背景——山西的另一面,一个更为真实的山西。 ——李学宽《 山西人的段子与北京人的聪明 》阅读手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303do=blogid=584821 5 .( 57 .) 希望永远保存这一地震遗址,让后世念念不忘这一惨烈的灾难,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一古训,当政者万万不可疏忽淡忘。 另外,摄影家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责任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立体结构。无论是对美的艺术关注还是对民生的社会关切,都应该是摄影家的价值和责任之所在。 ——李学宽《 只有悲剧没有美 》阅读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303do=blogid=575433 6 .( 56 .) 历史上所发生的这些罄竹难书的人祸,不仅仅是国家的耻辱和民族的灾难,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悲剧。 这样的耻辱、灾难和悲剧几乎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这部上下五千年史诗的主体内容,近代以后尤其如此。而我们所津津乐道并陶醉其中的片刻辉煌,只不过是穿插其间的小唱和插曲。 的确不能忘记,更不该忘记这些人祸 。如果健忘的话,今后的历史必将用更为惨烈的灾难来给予我们足够强烈的刺激,以医治和矫正我们中国人这种难以治愈的历史顽症。 如果有人认为不忘记人祸的历史教训就是挑起仇恨,那么,就不仅仅是健忘的问题,而是患上了一种可怕的精神疾患。其病因不是由于某种意识形态上的偏执而导致的意乱神迷,就是出于某种政治上的私利而刻意淡忘、割裂、掩饰甚至是伪造历史。 ——李学宽《 不应该忘记的人祸 》阅读手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303do=blogid=583544 7 .( 55 .) 月季花拍得很美,小斑鸠则很有灵性。 美与灵性——生命的魅力就在于此。 ——李学宽《 月季 ---- 可以当玫瑰送的花 》欣赏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303do=blogid=575158 8 .( 54 .) 学宽兄镜头前的小熊猫,尽管不是国宝,却也十分可爱。 ——李学宽《 她们不是国宝 》欣赏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303do=blogid=574059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303do=blogid=574059 9 .( 53 .) 天山的天池雪山真美。 第四张照片尤有特色,柔和的光线把雪山的壮美和天山天池的静谧、安详并有几分神秘的气氛充分烘托了出来。 ——李学宽《 天池与雪山 》阅读手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303do=blogid=582991 10 .( 52 .) 无论是街景还是山景,都十分不错。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女。 人的现代文明素养、环境意识与自己的生存环境状态是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因素——内在的文明素养决定外在的现实环境状态。欧洲人生存环境的美好,源于人们高度的现代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 另外,家庭和社会环境是由人与人相互之间的互动所形成的。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与文化环境又构成了子女成长的现实基础。一定模式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反过来又制约、影响并塑造着人们的互动模式。 这样,通过自身的文明修养主动营造一个良性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不仅仅是创造成功人生的现实基础,也是在家庭和社会为年轻一代提供文化陶冶和文明传承的现实条件与可能。 这是一项立足于日常生活的功在国家社会,功在文明传承,利国、利民、利家、利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合而为一的事业。这是一项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中默默进行的功德无量的伟大事业。 显然,这种存在于民间的无言的伟大是那些华而不实虚张声势的种种噱头所不可同日而语的。 ——李学宽《 女儿传来的照片(续) 》欣赏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303do=blogid=574698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鉴赏集|3868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研如同建楼
热度 15 Majorite 2011-3-21 07:41
科研如同建楼
科研如同建楼 嵇少丞 早想写这篇文章了。 在四川地震灾区考察期间,我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一座孤傲的小楼倔强地挺立着,其基础、墙体和楼板甚至没有出现明显裂纹,而其周围昔日美丽漂亮的楼房却倒塌了、破裂了、扭曲了,变成凌乱不堪的堆堆废墟。 图1.汶川地震中,北川县一个建筑商自建的小楼,没有被震倒,甚至连裂纹都难找到, 而学校、医院、商店甚至县委县政府的大楼都被震趴下了。 调查发现,那些震不倒的楼往往是建筑商自建自住的房屋,普遍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建材质量好、施工质量高的特点。建筑商知道在地震活动带上建自住房,建筑质量与抗震能力对他及其家人意味什么? 我们科研人员也应知道自己署名的论文对自己的职业信誉意味什么? 科研成果是以论文形式公布于众和流传于世的,论文上署着自己名字和工作单位的名称和地址。写文章就像在地震活动带上建自住的房屋,绝不能偷工减料、胡拼瞎凑、粗制滥造,而要用最好的建材(可靠的数据)、最合理的结构和最佳的施工质量。 文章一经发表,学界评价如何就由不得作者了,肯定就有同行去重复或检验你的结果,有错、有假用不了多久就会暴露出来,而造假者的名字白纸黑字在论文上写着,这与卖假烟、假酒、假药的还有所不同。所以,在科研中弄虚作假的人是十足的傻瓜,篡改或伪造数据就像在建筑中拿烂树枝充钢筋,建一栋外表光鲜实质豆腐渣的楼房给自己住,一遇上地震(检验),坍塌了,砸死砸伤的不是别人,正是建房人自己(作者)。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有个国内同事兴奋地告诉我他在世界顶级科学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一张彩照还上了那期杂志的封面。我感觉奇怪,他之前没有该领域的知识积累,怎么一下子就把文章发到 Nature 上?阅读后发现他的文章有几处硬伤,其中最大的一处就是其结论和前人以及他自己刚发表的一篇中文文章的结论截然相反,连基本观察数据也被改了,这就不正常了。电话里问他,他说:要是结论和前人一样就发表不到 Nature 上了。是啊,“狗咬人不奇怪,人咬狗才新鲜”,一切为了发表,篡改数据也在所不惜。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后来国际同行相继发表论文都说重复不了他的 Nature 文章的实验结果。 2005 年在美国 New Hampshire 召开的 Gordon 会议上, 他的 Nature 文章被国际同行们批得体无完肤,与他共同署名的那个老美教授也感到抬不起头, 之后连续几年他的 NSF 基金申请也给拒了。我真傻,竟然把会议上的情况婉转地转告这位朋友,希望他不要再到处吹他的那篇Nature文章了, 那不应是他的丰碑,而是耻辱柱,从此他就对我怀恨起来。 我的那位同事,因为这篇 Nature 文章后来居然成为什么院士,还时常批评和嘲笑其他院士没有发表过Nature文章。每当有人说起他的那篇 Nature 文章在国际上声誉不佳的时候,他总不以为然:“科学总要进步的嘛,科学研究总是会走弯路的嘛,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嘛。我那篇 Nature 文章能引起学界广泛的争议(其实是批评),就是带动和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嘛(其实是误导别人走弯路)”。说这话是,他心里或许想着“反正我院士当上了,你们批评管什么用”。 在北美和西欧国家,科研人员似乎达成共识:宁愿不发文章,也不能发假文章和数据不可靠、观点不靠谱的文章,因为这样文章直接会影响作者在同行中的职业信誉。我那位同事,庆幸不是在北美和西欧国家的大学做教授,当然北美和西欧国家也庆幸没有他这样的教授。 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必须靠思想而活,也必须为思想而活( Lewis Coser )。没有思想的文章是没有理由存活的,也是留存不下来的。同理,没有发表过任何有思想价值的著作的“知识分子”,哪怕他官衔加身、头戴院士桂冠、整天坐在评审席上,还是得不到同行学者们发自内心的尊重,成为同行们饭庄茶馆的笑料。所以,知识分子是以思想著称于世的,不是看你的头衔是什么、住房面积多大、是否是国家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行政官员的红人。 曹雪芹在北京西郊喝稀饭就咸菜,呵开冻墨,守着孤灯,创作的《红楼梦》流芳百世,现今还养着靠“红学”吃饭谋生的一大批学者专家,而那些与曹雪芹同时代的、住府院、吃山珍海味、有佣人伺候的王公大臣、达官贵人、御用文人有谁迄今还留下姓名? 现今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考核太注重研究人员发表 SCI 论文的数量,把复杂的科研评价化着数指头的游戏。或许迫于这种制度的压力,很多科研人员急于发表文章,而不是在数据质量和理论水平上狠下功夫。甚至有的人认为,“在已发表的论文中出现错误没关系,改一下又可发表一篇新的文章,再错,我再改,不断地发文章。科学在不断进步嘛!” 这种思想犯了科研大忌,是非常要不得的。再拿建楼做比喻,你是建筑商,你的错误导致一栋在建的楼塌了,你再建。建完不久,刮了一次风下了一场雨, 楼又倒了。这能不影响你这个建筑公司的声誉吗?谁还敢让你再为他建楼呢? 科研贵在发现、贵在创新。 科研如同建房,能力大的如爱因斯坦、牛顿等科学大师建摩天大厦,能力小的普通研究人员就建小平房。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把自己的房屋建得坚实牢固,经得起风雨,抗得住地震(经得起检验)。千万不能偷工减料,用烂树枝冒充螺纹钢筋、制造豆腐渣工程,否则遭殃的还是自己,不是别人 。
个人分类: 论大学|4495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以科学为名:盘点历史上那些疯狂的自我人体实验
ssglwu 2011-1-3 11:14
吴国林 2011 年01月03日 10:41 青年参考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detail_2011_01/03/3914191_0.shtml 核心提示: 他们喝下含有霍乱病原体的液体,给自己注射毒液,或者出于实验目的去上吊。为了满足求知欲,或是为了能扬名立万,某些研究者不惜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德国《明镜》周刊近日描绘了这样一些身影:他们中有些人获得了轰动一时的发现,而另有一些人则悲惨地死去。 本文来源:《青年参考》2010年12月28日,作者:vitamin,原题:《以科学为名:疯狂的自我人体实验》 他们喝下含有霍乱病原体的液体,给自己注射毒液,或者出于实验目的去上吊。为了满足求知欲,或是为了能扬名立万,某些研究者不惜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德国《明镜》周刊近日描绘了这样一些身影:他们中有些人获得了轰动一时的发现,而另有一些人则悲惨地死去。 如果还有可能,他会乐于停止眼下这个实验。对,立刻停止。现在,他的心脏疯狂跳动,血压直线上升。在他口中,大量的黏液和唾液不停地分泌,快得来不及咽下。他感到快要窒息,千真万确,他快要被自己的体液给呛死了,然而没有人觉察到他这般痛苦挣扎。福瑞德里克普瑞斯科特一动不动地、悄无声息地躺在那里,连翘起小指的力气都没有了他的整个肌肉系统已彻底瘫痪。 这个英国医生不久前给自己注射了一支针剂,里面装的正是生物神经毒素箭毒马鞍子。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将这种毒液涂在箭头上,使弓箭成为一种致命的武器。普瑞斯科特曾经相信筒箭毒碱可以被当作镇痛剂使用。虽然他在整个实验中动弹不得,可神智依然清醒。当同事从他皮肤上扯下一块胶布时,他甚至感受到一阵剧烈的痛楚。最终,通过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自我人体实验,他仅仅得出了以下结论:谁要是想经历一场真正的恐怖之旅,给自己注射箭毒素会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不同的偏激和不同的目的 由于1944年这次冒着生命危险的自我人体实验,普瑞斯科特使自己跻身于一个出类拔萃的群体。几个世纪以来,某些医生、教授或自学者为科学牺牲了自己的身体。他们在绞刑架上试着体验自缢;将自己关进完全密封的空间;或者将自己置于火箭加速器前。为了排除致死疾病通过某些途径传播的可能性,他们甚至在粪便中打滚,或者直接吞饮鲜血。 如此铤而走险,不同的人怀有不同的目的:一些人为了使自己名扬天下,或者为了取得认知上的关键性突破;而另一些人则属于彻头彻尾的局外人,他们偏执地相信某个疯狂的念头,同时却被大多数功成名就的同行所耻笑。有时出于自恋,而有时又出于对他人生命的关切,这类人常常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以此来证明他们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论点。其结果却各不相同:少部分幸运者换来了诺贝尔奖,而不少研究者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德国卫生学教授马克斯冯佩腾廓福尔曾在1892年说出一番豪言壮语:他愿意像一个士兵一样,为了荣耀倒在科学的战场上。在众多惊恐万状的学生面前,这位74岁的老人一股脑吞下了一瓶液体其中含有约10亿个霍乱弧菌。他这么做是为了向老对手、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证明,这种细菌并不是导致霍乱爆发的罪魁祸首,真凶应该是自然环境,确切地说是土壤状况。 最终,佩腾廓福尔逃过一劫,只受到肠道功能紊乱的困扰,于是便以为自己的观点得到了证实。其实他的观点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据猜测,他在之前几年就感染了霍乱,病程发展到此时,多喝点病菌已无大碍了。 呕吐物制成的药丸 与年逾古稀的佩腾廓福尔比起来,斯塔宾斯弗斯在早年就开始拿自己的身体冒险了。这个雄心勃勃的医科学生18岁时就想证明,黄热病并不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的,尽管当时大多数人都持相反观点。1802年10月4日,弗斯壮着胆子进行了一项极端的反证实验。他在身上20个不同的部位切开小口子,然后往伤口里滴进黄热病患者的呕吐物。什么都没有发生。接着,他又将那些呕吐物煮热,然后吸入它们蒸发出的气体,甚至还服下由呕吐物制成的药丸。最后他开始直接吞服稀释后的呕吐物,而且逐渐将摄入量从半盎司增加到两盎司(约56克)。 然而还是没有任何异样。接着他还尝试了尿液、黏液和血液之类的体液要么吞服,要么将它们滴到伤口上。无论如何,弗斯都十分健康,可他却总是无法从自己的实验中得出合理的结论。他当时并不了解,黄热病是通过蚊子传播的。 借助动物睾丸返老还童 相比之下,罗马尼亚法医尼古拉斯米诺维奇更濒临死亡的边缘。在20世纪初,他先后12次用绳子试着上吊。一开始,脸会变红,他在事后激动地写下当时的情况,接着再变紫,而视线变得模糊,耳鸣也随之而来。不过他没有就此停止实验。最终,他在绞刑架上坚持到了26秒,身体也因此受了好多好多的损伤。喉头和舌骨的撕裂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除了无法忍受的痛楚以及不同程度的血肿和瘀青,他还认识到,绝大部分被送上绞架或是自缢的人都不是死于窒息,而是死于大脑缺血。 对于这一类实验,人们总是很难分清它们到底是严肃认真的知识获取过程,还是哗众取宠的炒作。在1889年的巴黎,当时已拥有盛名的查尔斯爱德华布朗-西廓医生把一只壮年小狗的睾丸捣碎,再将其和蒸馏水拌到一起,然后将溶液注射入自己前臂的静脉他认为这是一种返老还童的良药。不久医生便感到自己精力更加旺盛。这一点在粗略的量化估计中得到了证实,比如他尿液流量的强劲程度。尿液划出的距离,即它从身体一直到小便器底部的飞行距离有了明显的增加。 后来当布朗-西廓含糊不清地表示,他的性功能也得到了增强,这座以浪漫而闻名的首都立刻陷入疯狂之中。很多人开始找寻这款神奇的药物,因为谁要是拥有了它,谁就简直拥有了幸福。此药的发明者对此完全失去了控制,不少奸商都在打着他的旗号招摇撞骗。等到人们醒悟过来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很多病患在接受睾丸治疗法后得了严重的败血症。 把导管插进心脏的乡村医生 其他一些自我人体实验的结局更加悲惨:美国外科医生威廉哈尔斯蒂德把可卡因当作麻醉剂来实验,最后染上了毒瘾。英国人安德鲁怀特猜测疟疾可能对鼠疫产生免疫,于是让自己感染上两种疫病,结果不到一周便撒手人寰。同样,秘鲁的医科学生丹尼尔阿尔希德卡里翁也让自己染上在其家乡广为传播的皮肤病秘鲁疣,而39天之后他却令人意外地死于奥罗亚热。 由于卡里翁的自我牺牲,人们在后来找出了那两种病程之间的联系,而且卡里翁在秘鲁也被追认为烈士与民族英雄。而另一些研究者虽然在疯狂的自我人体实验中幸存下来,却遭到了同行们幸灾乐祸的嘲讽和非议。 德国医生沃纳福斯曼就经历过这种挫折,他在自己身上做过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医学实验。后来他的上司把他所有的尝试称为愚蠢的小丑表演,并认为这完全配不上高尚的医学事业。好心的同事则警告他:由于他所进行的实验,他可能会在牢中度过一生。究竟发生了什么? 1929 年,这个年仅25岁、刚刚成为助理医师的青年实现了一个梦想。他刺破自己左臂肘部的静脉,将一根由无菌橄榄油润滑过的细管插到静脉里。管子越插越深,最终到了心脏。在这期间,他没有感到任何的疼痛,相反却感受到了一丝暖意。实验并没有停止,他带着自己的实验品,跑到楼下一个配有伦琴射线仪(X光机)的房间。在那里他给自己拍了一张片子,一张足以震惊世界的片子福斯曼完成了医学史上第一例心脏导管术。 媒体把他当作一个流行天王来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越来越多的细节进入到公众的视野。福斯曼的顶头上司曾坚决地禁止这项实验,而就在福斯曼即将开始实验时,一名护士为了让他就此罢手,甚至提出自己代替福斯曼来做实验品。年轻的医生将计就计,表面上随声附和,却在护士被绑在手术台上后对着自己开始了实验。 对于这个倔强的年轻医生,整个行业选择了置之不理的态度。然而,福斯曼却在之后的实验中取得了进展,并且还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优化、改善心脏的诊断方式。他曾在闻名遐迩的柏林夏洛蒂医学院短暂工作过,可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后来还是回到了原来的乡村医院。 而谁又能想到,在进行自我人体实验27年之后,早已被人们遗忘的福斯曼收到了一封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邮件他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个人分类: 追求真善美|2190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网群英烩No.0346崔克明 奶车 文章 发表 拒稿 商榷 质疑 打假
readnet 2011-1-1 14:20
科网群英烩 让水滴洒向为科学网灌水勤奋笔耕的人们 科网群英烩粉墨登场 关键词: 科学网,博客,博主,崔克明,求真,肖传国,打假,媒体,科普,作家,方舟子,色球,色空间 让 水 滴 洒 向 为 科 学 网 灌 水 勤 奋 笔 耕 的 人 们 科 网 群英 烩 粉 墨 登 场 学者崔克明 发表于2010-10-25 12:39:00 查看评论 :5 │ 浏览:636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未分类 求真皇帝遇难,造假皇帝称雄 前日我发了《 肖案判了、《自然》论了、刘实哑了? 》一文, 乱猜自称为 求真皇帝 的刘实是否已被双规。因为以批方舟子为乐趣、还力挺肖传国的刘实自转了稽炮文后就失声了。而以批圣刊为业的所谓超一流科学家自其中华人的假名被《 Nature 》识破后就没再发评。我说:奶车能直射到美国的刘实,那可就真是威力巨大,方舟之巨荣。 看来,我的乱猜还是有谱的。这不,方舟子竟然回到美国高谈阔论起来,还说: 大陆学术界约三分之一人造假。其根据还是:权威的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曾发表国内期刊编辑的来稿,发现中国学者的来稿三分之一涉嫌抄袭。 真不该下奶车 (Nature)(见《 就不当地下奶车向共同作者作个 自然的道歉 》) ,否则 权威学术杂志那不实的结论也许不会被进一步泛滥。 附: 民族脊梁在美国的演讲报道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interview/shijieribao3.txt 方舟子:大陆学术界约三分之一人造假   记者李大明圣地亚哥报导 世界新闻网 北美华人社区新闻   世界日报October 20, 2010   以揭批中国学术腐败现象著称的科普作家方舟子,近日回到他曾经长住的圣地亚哥,并应邀在当地加州大学(UCSD)演讲,介绍他打假十年的心路历程,以及今年8月被人恶意报复致伤经过。演讲在旅美学人中引起关注,听众连连提问,场面热络。   方舟子称,他的打假其实应称作揭假,因为他以一介平民,对学术腐败所能做的只有揭露与批判,谈不上打。他十多年前创办的网站新语丝(www.xys.org)最初只想办成网络文学杂志,但随即收到许多揭发学历造假或夸大学术成就的来稿。他调查其中有代表性的个案,让不正之风公诸于众,没想到从此欲罢不能。   拆穿加州基因皇后骗局,是方舟子揭假的第一案。其实与后来的大量严重学术腐败现象相比, 方舟子认为那只是小菜一碟。此后新语丝锋芒所指,包括施一公、姚雪彪、裴雪涛、杨玉良、周祖德、侯建国、周森锋、谢华安、王锐、陈家骅、张建革、丁小平、黄凌琳、张阳德、金海、周老虎、周济、陈竺、唐骏等许多人的言行。其中不乏著名专家学者,乃至科学院院士、国务院部长等。   方舟子说,回顾十年,他揭发的学术造假现象平均每年100起。他估计中国大陆学术界约三分之一的人造假,有三分之一的人知道别人造假而无动于衷。权威的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曾发表国内期刊编辑的来稿,发现中国学者的来稿三分之一涉嫌抄袭。由此可见学术腐败之普遍。   见怪不怪,花样翻新,是方舟子对学术腐败现象的形容。他说,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夸大在海外的工作成绩仍是主要手段,新花样是海归学人的 脚踏两只船。这是指某些人号称回国发展,拿了中国官方的钱,取得了长江学者之类的荣衔,但实际上只在中国短暂逗留,属于假海归。   揭假十年,方舟子认为变化之一是公众与媒体的关注度提高了,媒体更愿意报导。但媒体只敢写高校校长以下涉嫌造假的事例,而不敢碰部长以上的高官。2009年与校长们有关的个案大幅增加,以致有人称去年是校长问题年。   变化之二是官方开始重视。以往官方说学术腐败是个别现象,现在承认有普遍性、十分严重,并针对学术不端行为颁布规范、制度,2007年还成立 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虽然未见这个机构有什么作为,但方舟子认为毕竟是进步。   变化之三是造假者反扑更厉害了。方舟子从2004年起陆续被揭发对象告上法庭,至今诉讼已达11起。告他的人在地方法院提告往往会胜诉,在北京则较难打赢官司。更糟的是,以非法手段反扑也变本加厉,他接到恐吓信、恐吓电话、被人跟踪不在少数,人身安全受到直接威胁。   因被方舟子揭发学术造假而无法当选中科院院士的同济医学院教授肖传国,为施行报复,透过远房亲戚戴建湘雇请打手许立春、龙光兴,于8月29日以喷雾剂、羊角锤等凶器袭击方舟子,造成人身伤害。前此,这群人还袭击了另一位积极揭假的杂志编辑方玄昌。两案被警方迅速侦破,主谋肖传国被捕后也供认不讳,但最后法院只予轻判(肖传国、戴建湘各判拘役五个半月,打手更轻)。方舟子认为这样的判决无法起到惩戒作用。 (XYS2010102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6888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求真皇帝,造假皇帝,刘实,方舟子,Nature 相关文章: 科网群英烩No.0731-3肖传国 计算机证明我脑残 看记者金微如何揭开方舟子画皮 金振民院士Nature(1994)文章中的数据是否靠谱? 科网群英烩No.0040-2 郝炘 肖传国 科学 媒体 打假 方舟子 真相 Michael Vick 和 肖传国 Nature:与冲动行为有关的基因突变 方舟子驳面粉增白剂有害论 称反对者经不起推敲 方舟子当选年度网络面孔 称做网上斗士不孤独 《钱学森 亩产万斤 的是非公论》:50 步笑100步 立委抽屉123:《钱学森 亩产万斤 的是非公论》 当前推荐数: 0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大陆学术界约三分之一人造假。其根据还是: 权威的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曾发表国内期刊编辑的来稿,发现中国学者的来稿三分之一涉嫌抄袭。 ======================================================================================= 说此话者,如果不是不懂装懂,就是别有用心!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hua0a 肖的手术定性了吗??? 博主在自我陶醉。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肖的手术国内外并未形成定论。 方未免高兴地太早。 从于建嵘与方不群曾经有过的矛盾来看,方不群就是一死不认错的无赖。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游客 ip:211.69.203.* 被方舟子揭发学术造假而无法当选中科院院士的同济医学院教授肖传国 肖传国学术造假吗?那是货真价实的科学研究。方舟子无非报私仇而已,是一个无赖,混混!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angdh 权威的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曾发表国内期刊编辑的来稿,发现中国学者的来稿三分之一涉嫌抄袭。成参考文献了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说的越多越露怯 ip:116.69.20.* 宁与聪明人打一架,不与糊涂蛋说句话 记录总数: 5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崔克明 发表于2010-10-23 7:44:00 查看评论 :1 │ 浏览:863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未分类 肖案判了、《自然》论了、刘实哑了? 从形势看,肖传国雇凶伤方案已成世界级大案, Nature 、 Science 、纽约时报等世界级报刊纷纷报道,圣刊 Nature 不仅报道,还发了重量级社论,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就连一天到晚以批圣刊为业,力挺肖传国的刘实这两天也哑了,奶车射了两天了,可他 自转了稽炮文后就 失声 了。我猜想这刘实是不是因以 中华人 的假名在《自然》乱发评论而被 双规 了?我又犯了乱猜的毛病,双规是中国特色,奶车能直射到美国的刘实,那可就真是威力巨大,方舟之巨荣。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6115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肖传国 方舟子 刘实 圣刊Nature 相关文章: 看记者金微如何揭开方舟子画皮 Michael Vick 和 肖传国 方舟子驳面粉增白剂有害论 称反对者经不起推敲 肖氏反射弧,比手术刀更长的痛 方舟子当选年度网络面孔 称做网上斗士不孤独 《钱学森 亩产万斤 的是非公论》:50 步笑100步 立委抽屉123:《钱学森 亩产万斤 的是非公论》 粮食产量的极限和努力方向在哪里? 续论光合作用的效率 老钱技术上错在哪里了? 当前推荐数: 3 推荐人: QFL ljry8044 qhliu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救救老肖吧 ip:116.48.245.* 咋没有几个人站出来说话呢?真替肖教授害臊呀!要为肖教授说话的人,劝你们还是去帮肖教授多找出几个治疗有效的病人来吧。 记录总数: 1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崔克明 发表于2010-10-24 7:21:53 查看评论 :9 │ 浏览:1298 打印 推荐给朋友 精选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未分类 就不当地下奶车向共同作者作个自然的道歉 10 月 14 日 我发了篇《 Nature 如此处理读者来信 》的文章,马上王德华教授就发表了《 差一点就在 Nature 上发 文章 了 》。 我们这两篇文章说的是我作为通讯作者给《 Nature 》投去的一个通讯被《 Nature 》编辑接受,并在大幅修改后寄来了校样,只要 OK 马上就可发表在很贵的 奶车纸张版。 可这煮熟的鸭子竟然被我给弄飞了。 王德华 教授在其《 再说 差一点就在 Nature 发 文章 了 》 对 飞文一事有点透露,但还没具体到人。 作为 通讯作者,我觉得应对 就不当地下 奶车向共同作者作个自然的道歉。同时,在认清形势后,也同原文中的一个作者划清界限。 我们这个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完全是我一时糊涂,听信了那位最后的共同作者的绕言。 他说:我们也要警惕被《自然》耍了。 下面是他把我们已被接受就要刊印的 通讯大改后发给我的说明: 自然对读者来信不是照登或简单地压缩而是大肆篡改的作法是没有 Professionalism 的。但对话语的控制权掌握在它手里,你又有什么办法。所以,能渗透一点进去就渗透一点。 下面是我改的,基本上把《自然》写的后大半给否决了。《自然》看了肯定不会高兴。但我们做人也要有底线。 我的改变都是有 ENGLISH 依据的。所以,如果我们坚持,《自然》或许会让步,尤其是我们在回复时加一语气温和、立场坚定的 cover LETTER 说明很多人对《自然》大肆篡改张月红的信已不满,因此,请《自然》在考虑版面有限时也要对编辑有个限度,不能把作者的主旨给改了。 当时一看他说得还是有道理,所以我就接受了,还劝其他共同作者同意这样改制被 《 Nature 》煮熟的鸭子。结果,《 Nature 》编辑在考虑再三后,干脆把这道菜给撤了。 咳,搞了一辈子科研没登顶过《 Nature 》,退休后粘我们著名院长的光登了一次还有点不甘心。好不容易离开院长光环又折腾出篇可在《 Nature 》发表的文章,结果被一自称高人的给忽悠掉了。真是后悔莫及。 没上奶车才知道在奶车上该有多风光!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6472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Nature 奶车 文章 道歉 相关文章: 俺的科普文章第五次成为中学生习题/考题 金振民院士Nature(1994)文章中的数据是否靠谱? Nature:与冲动行为有关的基因突变 论博物学,我的四篇文章 科苑星空-国学版-文章合集-说明 伟大之器,初见端倪所能见毛泽东最早的一篇文章 SCI收录文章累计影响因子5.0,否则不准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也不 怎样提高SCI文章中图片分辨率 这是我的文章吗?是吗?不是吗? 对吉坛科普文章的修正及其它 当前推荐数: 4 推荐人: qpzeng wangdh lixuekuan tubie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eeulater 这些人都没看明白老崔 标题: 发表评论人: 范进中举 ip:61.134.11.* 走火入魔了,可怜的的范老先生!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angqiang 休息休息! 标题: 发表评论人: 72537 ip:124.73.136.* 一个没主见的老人。别后悔,更别怪别人。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angdh 共同责任。没有必要道歉。谢崔先生。 标题: 发表评论人: kkk ip:202.125.222.* 说实话,题目能明晰点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liming 语无伦次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angjinsong 没看懂。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pzeng 崔老师,别气馁,再来 记录总数: 9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崔克明 发表于2010-10-14 16:46:07 查看评论 :17 │ 浏览:3102 打印 推荐给朋友 精选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未分类 Nature如此处理读者来信 为什么再发张月红的短信 9月9日Nature发表张月红的短信后,我们曾写了一个题目为《 Dont blam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modern evils in science 》的短信(Correspondence)批评Nature的做法,于9月12日发给了Nature编辑部,9月17日编辑部来函表示接受发表一个压缩的我们的短信(见附件1),9月22日我们收到了编辑部发来的校对稿,打开一看编辑修改的短信只剩下了一句话,完全篡改了我们短信的意思(见附件2)。我们当然不同意,我们经反复协商写出了我们自己的修改稿(编辑部对短信长度的要求是300-400个英文单词,我们的修改稿只有200多单词)于9月24日返回编辑部。此后近两周没有任何消息。我于10月5日发E-mail查询,10月6日编辑部来信, 建议取消(在纸张版)发表我们的(已被他们压短而接受的)信,换之以在张月红通讯(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67/n7312/full/467153d.html )下以评论方式发表我们的长信。 但在线评论(别人发表的东西)与纸张版发表(有记录于索引的东西)是大不相同的。而且,读者不必由《自然》批准就可贴在线评论(虽然贴的评论可被自然压着不显或显后再删)。 同时告知在线发表张月红的短信 (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67/n7312/full/467153d.html) ,也即科学网所发《张月红《自然》再发通讯谈大学学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0/238722.shtm )。 这就是Nature处理读者来信的方式,以他们自己的思想取代作者的思想,如果不同意就拒发。因此我们将此过程写了一短文发表在 Scientific Ethics 5(1): 6-9, 2010( http://im1.biz/albums/userpics/10001/SE2010V5N1A3_Nature.htm , http://im1.biz/albums/userpics/10001/SE2010V5N1A3_Nature.pdf ),也即附件2. 附件1. 9月17日Nature编辑部的接收函: Dear Dr Cui, Further to your submission for our Correspondence section, I am pleased to confirm that weare happy toaccepta shortened versionfor publication. Acceptance is according to Nature 's normal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publication (see our guide to authors at www.nature.com/nature for details). You will shortly be receiving an editedproof from one of our production subeditors; we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would please read, check and return it as soon as possible. Please note that Nature 's editors may subsequently make further small changes for reasons of space or house style without further consultation with the author. I am attaching a copyrightLicence to publish form and competing financial interestform for you to sign. Please could you return theseforms tothis email address or fax them to+44 20 7843 4596as soon as possible, as we cannot publish your work without it. Also, please be aware that by submitting your work to usyou agree in principle to the terms of the copyright assignment form. More details about potential competing financial interests appear at http://www.nature.com/authors/editorial_policies/competing.html With regards Yours sincerely Rosalind Cotter Correspondence 附件2 Sxientific Ethic发表的有关Nature处理我们的短信的文章: A Candid Presentation of Nature s Handling of Correspondences Scientific Ethics 5 ( 1 ): 6-9 , 2010 OPEN LETTER http://im1.biz Truthfinding Cyberpress HANDLING OF CORRESPONDENCES Keming Cui 1 , Xiaowen Li 2 , Dehua Wang 3 , and Shi V. Liu 4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3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4 Eagl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 Apex , NC, USA Corresponding with ckm@pku.edu.cn (Received 2010-10-09; revised 2010-10-11 ; accepted 2010-10-13; published 2010-10-13 ) HIGHLIGHT Presented here are correspondences submitted to Nature and the handling of them by Nature .It appears that Nature has a habit of overly editing correspondences to convey its own messages. ABSTRACT By significantly changing the original messages contained in a correspondence Nature successfully communicated an idea that plagiarisms in China is rooted i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However, this untruthful and irresponsible conclusion has resulted in strong condemnation in Chinese communities across the world.A correspondence communicating these massive outrage was submitted to Nature and a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version was accepted by Nature for publication upon authorss proof-reading.However, the Nature -edited version is not only very short in length but also short in conveying the main points of the authors.Therefore, a revised version was sent back to Nature by the authors.This revised version also took into considerations of Nature s later published Editorial and News article on the issue. However, Nature withdrew its original acceptance and decided not publishing this correspondence at all. KEY WORDS Correspondence, Editing, Handling, Plagiarism, Culture, Root, Rejection, Author, Editor, Ethics 1. Original submission of a correspondence 1A . The cover letter September 12, 2010 Dear Nature editors, We are submitting and wish a rapid publication of our Correspondence entitled Dont blam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modern evils in science to address a serious issue caused by the publication of Correspondence Chinese journal finds 31% of submissions plagiarized . Natures depiction of a wide occurance of Chinese plagiarism has generated a huge outrage among Chinese scientists as evidenced by rapid apperance of many blog articles in a major science network in China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 ).These blog articles have condemed Natures Correspondence for essentially contributing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the occurance of a modern evil in science. We admit that plagiarism is now more and more common in China, as it does so also in western countries.However, the root cause for this problem is not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I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is a root cause for this problem, why did it not widely exist in ancient China?If Chinese culture is a major cause for this problem, why does it not severely exist in all Chinese communities? In addition, copying with respect (by giving citation and reference) is not a plagiarism.Thus stating In ancient China, for example, students were typically encouraged to copy the words of their masters for arguing a contribu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o the spread of a modern evil in science is very inappropraite. Copying for learning knowledge is different from plagiarizing for slealing credit! Therefore we strongly urge Nature to rapidly publish our Correspondence to present a balanced view or at least to show som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serious matter. Scincerely yours, Keming Cu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ckm@pku.edu.cn Xiaowen Li, Department of Geograph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 lix@bnu.edu.cn Dehua Wang, Editor-in-Chife of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wangdh@ioz.ac.cn Shi V. Liu, Editor-in-Chief, Logical Biology, Director of Eagl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Apex, NC 27502 , USA , SVL8EPA@gmail.com 1B. The correspondence Dont blam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modern evils in science We are surprised that Nature published a Correspondence titled Chinese journal finds 31% of submissions plagiarized ( Nature 467, 153; 2010) . It reflects authors poor understanding of plagiarism and editors inappropriate handling of a very sensitive matter and thus has caused an outrage among Chinese scientists . First of all, a journal run by a university in China may not represent (all) Chinese journal(s) and thus the title of the Correspondence is misleading the world if not insulting (all) Chinese. Secondly, the so-called plagiarized submissions may not necessarily be unoriginal as the detection of plagiarism was based on comparing identical or paraphrased chunks of text , the normal function and capability of CrossCheck ( Nature 466, 167; 2010). Nature s editors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a crit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cop y ing text and stealing content as its Editorial had even emphasized a need of human judgment for the plagiarism detection by CrossCheck ( Nature 466, 159; 2010). Unfortunately, Nature allowed this unsubstantiated claim of detecting unoriginal material in a staggering 31% of papers submitted published with a truly staggering title. But this 31% plagiarism found by this particular Chinese journal is not much more staggering than the plagiarism found by other journals ( Nature 466, 167; 2010). Interestingly th is Chinese journal 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as pointed out by an online comment posted under the Correspondence.Thus, with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originality and the authorship of the submissions, how could the author reach a conclusion that seemed at blaming only Chinese for submitting plagiarized papers with unoriginal materials?We DEMAND the author to provide us the related raw material for an independent analysis. Even if all the alleged cases of Chinese plagiarism we re true, we still cannot believe this particular university-run journal can represent typical Chinese journals.We could not buy the argument that Chinese scientists are more likely to commit plagiarism than other scientists. It is true that some severe problems including escalated lagiarism exists in modern China.However, all of these modern evils are unlikely results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As Chinese we have been told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 that honesty is an essential character for a good human being .We also have a long history of respecting others work by faithfully reproducing them, including verbatim copying other s statement with citation and reference.But such respectful treatments of prior arts should not be miss-identified as plagiarism.Plagiarism is substantial unattributed textual copying of another's work (http://ori.dhhs.gov/policies/plagiarism.shtml).It is a behavior driven by greedy for stealing credit and thus gaining undeserved benefits including financial benefits . Such an evil behavior in science happens also and may be more often in societies cheerishing capitalism. So please dont blam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some modern evil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FTER its door is open . We need to fix these modern evils by promoting our good ancient culture. Keming Cu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ckm@pku.edu.cn Xiaowen Li,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China, lix@bnu.edu.cn Dehua Wang, Editor-in-Chife of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wangdh@ioz.ac.cn Shi V. Liu, Editor-in-Chief, Logical Biology , Eagl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Apex, NC 27502 , USA , SVL8EPA@gmail.com 2. Nature s edited version ready for publication upon author approval (Received September 22, 2010) 2A . The notice Proofs of your Nature Correspondence Dear Keming Cui, Please find attached a PDF proof of your Correspondence, which we plan to publish in a forthcoming issue of Nature. Please check the text to ensure there are no errors, and send any changes in an e-mail or by annotating the PDF. Please note that for space reasons, only one author e-mail address can be included. Your letter may appear in any issue from next week onwards, so please return any changes as soon as possible.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Best wishes, XXX 2b. The proof Plagiarism not rooted in culture Dont blam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modern evils in science ( Nature 467, 153: 2010). Plagiarism is becoming more common in China, as it is elsewhere. But this problem cannot be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otherwise it would have existed widely in ancient China and still be evident across Chinese communities today. Copying out of respect in order to learn, with appropriate citation, is not the same as plagiarism, which is copying to steal credit. Keming Cui Peking University , China , ckm@pku.edu.cn Xiaowen L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China Dehua Wa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China Shi V. Liu Eagl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USA 3. Authors revision retuned to Nature on September 24, 2010 3A . The cover letter Dear XXX, Nature Editor, We really appreciate your effort in editing our Correspondence.However, we are worried that some of our ideas might have been omitted or changed in your severely shortened version. As you might have already learnt that many people in China are unsatisfied with the editing of Ms. Zhangs Correspondence because it actually caused some misunderstanding or misrepresentation.We are afraid that we will suffer from the same treatment by our Chinese colleagues as Ms. Zhang is facing now for some statements that are not quite close to her intentions. In addition, we feel that some additions should be added to our Correspondences to cover the later published Nature Editorial and News related to our topic.As a matter of fact, we believe that our discussion on plagiarism should move beyond identifying its origin(s) to reaching some solutions. Therefore, after extensive discussion and many internal debates, we have come up with this concise but more meaningful version. We wish that you would consider our effort as a very constructive approach to this world-wide problem in science.Of course, we always welcome your further improvement, as long as our views are accurately re-presented. Sincerely yours, Keming Cui Peking University , China , ckm@pku.edu.cn Xiaowen L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China Dehua Wa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hi V. Liu Eagl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USA PS The new version of Correspondence (total words in text: 264) 3B. The revized correspondence Opinions on origin and solution for plagiarism In some recent publications ( Nature 467, 153, 252, and 261, 2010)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blamed for the increasingly spreading of plagiarism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This understanding may not be correct and may even prevent the discovery of a right solution for the problem. In fact plagiarism was derived from a Latin word plagiarius and introduced into English around 161525 ( en.wikipedia.org/wiki/ Plagiarism) . It refers to wrongful appropriation, close imitation, or purloining and publication, of another author's language, thoughts, ideas, or expressions,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m as one's own original work . This stealing without respect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coping with respect, which is a way of learning and promoting others work.. To combat plagiarism, we need to find a way to efficiently and reliably identify true plagiarism and establish a mechanism to effectively and powerfully deter plagiarists . CrossCheck is helpful in detecting similarity but human intelligence is needed for differentiating respectful copying and credit-robbing plagiarism. Publishing directly in English may not form a solution for plagiarism. Opening every publication for unrestricted scientific criticism may intimidate temptation for making false claims including plagiarism. However, to achieve that, some publishers need to change their culture of allowing only very limited space for scientific criticism and exposing unethical plagiarism just occasionally after misconduct is established. 4. Inquiry on the status of revised correspondence sent on Oct. 5, 2010 Dear XXX, Nature Editor: On September 24, 2010 I sent you a revised version of our Correspondence that Nature intended to publish. It has been two weeks since my submission of the revision to you but so far I have not heard anything on it. Could you please check its status and let me know? Thank you very much! Sincerely, Keming Cui Peking University , China , ckm@pku.edu.cn 5. Nature s Reply to inquiry received on Oct. 6, 2010 Dear Keming Cui, Apologies for the delay in replying. Thank you for your earlier message suggesting that we publish an expanded version of your letter. However, we accepted that letter because we considered it was a fair reply to a point made in Helen Zhang's Correspondence. The topic of plagiarism has already been covered extensively in this journal, so I am afraid that we would not be willing to publish your longer revised letter. We appreciate your point, however, that your original letter might provoke further adverse comment. We suggest therefore that we withdraw that letter and that instead you post your extended letter as an online comment to Helen Zhang's Correspondence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67/n7312/full/467153d.html). We hope this solution is satisfactory. Kind regards, XXX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273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Nature,处理读者来信,张月红,中国古代文化,剽窃 相关文章: 上海大学陈湛匀论文抄袭剽窃被处理 重庆文理学院杨敏论文剽窃被通报 山东师大陈月茹著作剽窃被通报 金振民院士Nature(1994)文章中的数据是否靠谱? Nature:与冲动行为有关的基因突变 学术界呼吁加强自我剽窃监督力度 上海的一篇NATURE---关于放线菌全基因组测序的 Transfermessenger RNA controls the translation o... Nature:CRTC3蛋白与肥胖症有关 Nature News 22 Dec 2010 comments 当前推荐数: 16 推荐人: qpzeng jiangjinsong Guoxiangyun halcon nwpacific wangdh gfcao boxcar chnweiwang 远行的骆驼 kestrelwing buffer wangxh entangle Wuyishan waterlilyqd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angjinsong jiangjinsong将您的文章推送到 仰望星空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angjinsong 哈哈哈,有意思,值得研究的課題! 标题: 发表评论人: mandi 标题: 发表评论人: mandi 由于我在中国,后面的文章出处登陆不上,我也没开通博客,请老先生联系下在美国的博客同行看看这个到底是真的假的?还有下面这个 First World Congress on Spina Bifida Research and Care Urology Abstracts Title: ONE YEAR CLINICAL OUTCOMES WITH LUMBAR TO SACRAL NERVE REROUTING IN SPINA BIFIDA Presenting Author: Kenneth Peters, Ministrelli Program for Urolog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MPURE), Department of Urology, Beaumont Hospital 博主回复:谢谢,正确的网址应是:(http://www.urotoday.com/3401/browse_categories/urinary_incontinence_ui/aua_2010__twoyear_outcomes_with_lumbar_to_sacral_nerve_rerouting_in_spina_bifida__session_highlights06102010.html),要注册后才能看到。 标题: 发表评论人: mandi 美国泌尿学会2010年会---脊柱裂患者施行腰椎至骶神经再接术两年后的结果 2010年6月10日 美国加州旧金山 一项引人入胜的针对神经性大小便功能失常的治疗工作正在进行。该治疗是对借助腰椎-骶神经再通手术(LSNR,即肖氏反射弧手术)所建立起来的皮-脊髓- 膀胱神经反射弧进行操控来进行的。该治疗首创于中国,曾经报告过高达87%的成功率。Ken Peters医生及其同事报告了该手术在北美首次临床试验后两年的随访结果。 9名脊髓裂患者接受了经椎板切除术施行的硬膜内LSNR(肖氏反射弧手术)手术。观察了经皮刺激下的尿动力学、仔细的神经学检查、密切的排便和膀胱功能监 测,以及不良副作用。在24个月时间里,9位患者中有7位建立了经(大腿)皮刺激作用下的神经反射弧。8位患者在经皮刺激下能够排尿,其中5位患者能排出 超过50%的膀胱容积(尿量)。8位患者能安全地停止使用抗胆碱能药物。50%的患者解决了逼尿肌失控的问题。还有,50%的患有膀胱顺应性受损(小于 10毫升/厘米水压)的患者,他们的膀胱顺应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患者的肾脏功能保持稳定。6位患者(66%)的生存质量(QOL)得到了改善。有一位患者的生存质量变坏,是因为出现脚下垂的现象。只有一名患者在基线水平自主排便,5/9的患者在24个月内实现自主排便。 研究者们总结说,7/9的患者通过神经反射弧手术获得了成功的结果。这项治疗技术是一种值得继续研究下去的可行性选项。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uqingzheng Sxientific Ethic是个什么期刊?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文章,就是很多电子邮件嘛。哈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gfcao 可叹的国人,还认为洋鬼子对中国人友好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NND ip:115.170.5.* 应该发起中国科学家和海外华人科学家签名抵制Nature的活动,就像美国人抵制他们一样!!! 标题: 发表评论人: dthome9180 Nature又不是法院,要赚钱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Nature=奶车?!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480 标题: 发表评论人: 三面环山 上面的肖粉看看你自己写的东西。。。这项治疗技术是一种值得继续研究下去的可行性选项。是值得研究,而你的主子直接给病人做呀,收费三万五,sigh。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angxh 俺觉得外国人都没有进化好,没有必要与他们以及他们的传人一般见识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it ip:122.205.8.* 继续研究是理论上的完善,和操作方式上的完善,肖的手术在根源上的理论不明朗的情况下走到现在已经很好了。任何治疗方式都需要不断地完善,何况是牵扯到人的脊髓和神经这么复杂的东西。三万五是很多的钱,可是中国的医院收费确实都高,肖介绍外国人来中国做手术至少也都是2万多美元的。我无意为肖开脱,只是我觉得大家不要在这里中国人外国人的,至少美国有继续做这个实验的态度,中国人却在那里搞翻天。肖氏手术中国目前就肖一个人是领先的了,美国方面似乎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技术了,以前是国际领先已经变成国际一流了,很快就国际二流,然后被中国人废弃,大概再过几十年,很多当时骂肖的人的后辈们估计会感谢美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肖的手术。我们不管怎么样,即使肖造假,我们也要让他心服口服,明明白白他是怎么被验证出来造假的。 博主回复:谢谢,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 标题: 发表评论人: NC ip:115.171.111.* nature的编辑本身就戴着有色眼镜,鄙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orro ip: Just a quick glance, ...contributing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the occurance of a modern evil in science Should be ...attributing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o the occurrence... English is a tricky language to master. 标题: 发表评论人: marine2008 ip:129.111.66.* http://medicalconference.spinabifidaassociation.org/atf/cf/%7B10221c89-6b69-45bd-81bf-3194b0be6fa5%7D/UROL27.PDF :由于我在中国,后面的文章出处登陆不上,我也没开通博客,请老先生联系下在美国的博客同行看看这个到底是真的假的?还有下面这个 First World Congress on Spina Bifida Research and Care Urology Abstracts Title: ONE YEAR CLINICAL OUTCOMES WITH LUMBAR TO SACRAL NERVE REROUTING IN SPINA BIFIDA 博主回复:我在美国的朋友已下载此文发给我,你可告诉我E-mail地址,我发给你。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hemiAndy 批评Nature的文章,Nature发表吧,哪有自己打自己嘴巴的?不发吧,显的气量太小。所以,给你改吧改吧弄两行字,点缀一下英国学界的宽容学风;你要撤稿?谢了不送。 记录总数: 17 总页数: 2 当前页: 2 9 3 4 : 【 土鳖 前不久 质疑 一篇译自 奶车 的专业文章,然却无人回应质疑声,索性在此征求正确答案】 学者马志飞 发表于2010-12-23 21:46:51 查看评论 :3 │ 浏览:505 打印 推荐给朋友 精选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科普翻译 水的运移:从深海到火山 资料来源:ScienceDaily (Dec. 20, 2010) 编译:马志飞 当大洋板块俯冲进入大陆板块之下时,它携带了大量的水进去。这些水在板块边缘的火山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德国Kiel的Collaborative Research Centre (SFB) 574的一个研究小组第一次 追踪到了 海底以下120千米的水 的运移 。这对于我们了解环太平洋火山带频繁的火山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很显然,水火难容,但是水与火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家们已经知道: 许多火山喷发需要大量的水 。 在上地幔,水的存在降低了岩石的熔点 ,因此,岩石就能很快融化并以岩浆的形式运移到地表。 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大量的水也一并进入到地球内部。 这个区域,我们称之为俯冲带,能够在拉丁美洲和南美洲的西海岸被发现。 通过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裂缝,水就源源不断地渗透到地球深部,其中一部分进入到地幔中。在那里,高温、高压的条件又将水挤压回到地表。 在从地球深部返回的途中,水就促进了岩浆的形成。因此,在大陆边缘所有的俯冲带都具有火山频繁爆发的典型特点。 目前,我们知道被携带进入到地幔中的水量是巨大的,而后它又以火山喷发的形式被释放。然而,水进入到地幔并返回到地表的确切路径还没有反映出来, 从事该项研究的地球物理学家Tamara Worzewski表示。这项研究的合作者包括来自德国基尔克里斯汀-阿尔布雷希大学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的Marion Jegen博士、 Heidrun Kopp教授、柏林自由大学的Heinrich Brasse博士和哥斯达黎加的Waldo Taylor博士。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自然 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 在研究中,他们采用了 大地电磁法 ,利用特殊的仪器通过地表测量到的地面电导率的分布从而得到地球电磁场的变化 。在陆地上,这种方法已经成功地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海底,它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不过,深海探测确实困难得多, Jegen博士解释说。Jegen博士还在德国SFB 574领导着一个大地电磁方面研究的工作组,并还创建了大地电磁在海洋中的应用方法。 2007 年和2008年,科学家们在哥斯达黎加海岸附近的俯冲带上布设了一系列的探测仪器。测量范围从海岸带以外200公里到内陆160公里。这些仪器的陆上部分由柏林自由大学提供,在德国Kiel开发的新仪器现在也在海底使用当中, Marion Jegen 博士说。正是有了这些最新的数据,Tamara Worzewski和她的合作者才能够第一次 看到俯冲带之间的水循环 。 我们认为,目前我们所发现的 这种水循环在全球范围内的俯冲带广泛存在, Worzewski说。不过,更纤细的过程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阅读链接: 新西兰的俯冲带:动摇地球只需加水 ScienceDaily (Aug. 5, 2009) 编译/马志飞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俯冲带之一,在那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澳洲板块之下。现在,犹他州大学的研究告诉了我们地下深处的水是如何促使俯冲带发展并为强烈地震的产生创造条件的。 这项发表于8月6日的《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扩展了我们对地震的起因的理解。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在犹他大学能源和地球科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Phil Wannamaker说。 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意识:在我们视线之外的液体就在我们脚下制造破坏,他补充道。 搞清楚运动的构造板块是如何俯冲到另外一块板块之下并造成了地震,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俯冲带和断层是世界上的主要运动过程,特别是在环太平洋火山带,Phil Wannamaker先生说。 新西兰包括两个主要岛屿:北岛和人口稀少的南岛,即太平洋中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一直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与其他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国家一样(包括北美洲西海岸),新西兰位于两个缓慢移动的构造板块的边界上,因此,这里有地震和火山活动。 这两个板块,约有100英里厚,包括地球的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分,地壳下方的岩石层。由于大洋中脊的火山爆发,产生了新的构造板块,不断增加的新岩石就像孪生传送带一样逐渐远离大洋中脊。在这些传送带的另一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底板块俯冲,或者说是以向下约45度角的方向潜入大陆板块之下,这一过程就会产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新西兰的俯冲带-Hikurangi俯冲带-被认为是很年轻的。因为太平洋板块碰撞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相撞的边界只有两亿年的历史。 该区域包括两种类型引发地震的运动。因为太平洋板块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的碰撞是有一定角度的,而不是正面对撞。因此,太平洋板块不仅是向西北方向移动,并潜入到澳洲板块之下,同时它也在向澳洲板块西南方向下滑。 所以,碰撞的版块产生了地震的力量,就像其他地方的俯冲带一样,比如说美国。在太平洋西北部,这种斜向运动同样也有类似的走滑压力,造成了加州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斜向压力产生了四条主要的走滑断层,沿着新西兰南岛从东北一直延伸至西南方向。在这里,过去的200年里曾发生过接近8级的大地震,这些地震都与这些断层有关。(2009年7月15日,新西兰南岛发生7.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地震使新西兰向澳大利亚靠近了约30厘米。15日的地震是新西兰78年来震级最高的一次。1931年2月2日,新西兰北岛东部城市内皮尔曾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256人死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俯冲带俯冲之前的古岩石和目前的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岩都伴随有水的释放。因此研究人员希望查明水在俯冲带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使用一种称为大地电磁测深的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于对病人进行CT扫描使用的X射线,也类似石油天然气勘探中的使用的地震波。大地电磁测深利用太阳和闪电产生的天然电磁波,这类波一部分穿透空气,进入地球,在岩石界面上散射,并返回到地表,在地表我们可以用专门的电仪器测量。由于电磁波在地球内部穿行的时候,它的速度快慢取决于岩石和其他物质对电流的传导能力。水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能够用这种方法探测出来。 在2006年和2007年,Phil Wannamaker先生和他的同事在新西兰南岛北端125英里长的线上做了67个探测点。然后通过计算机可以将整条线的电磁场分布断面图展现出来。 图片显示在不同范围和不同深度存在有大量的水,而且反过来又表明:流体的作用使得地壳变形,并为地震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下面,太平洋板块开始潜入澳洲板块之下,大概在地下10英里处,水被释放出来 。 它来自海底沉积物的挤压,大部分的水向上上升到澳洲板块的地壳以上,进一步破坏岩石,扩大裂缝。 这种断层破裂的网格状结构削弱了地壳的稳定性,促进新的走滑断层的形成。 再西边,水从水合岩(一种含有化学结合水的岩石)中释放出来,这种水合岩分布在正在俯冲的太平洋板块中。然后,水在地壳的软弱部分(就像太妃糖一样,距离地表约6到20英里)形成的裂缝中不断聚集。 这种液体促进了新西兰地下的太平洋板块的斜向运动,也就是向西南方向的运动,该运动产生了新西兰南岛的走滑断层。 当然这些液体也可能会向上爆发冲到走滑带里,并引发大地震, Wannamaker先生说,在这些小型水库一样的聚集体周围已经发生了很多小的地震。 在俯冲带的下方,水源的最大聚集处也就在新西兰岛的最西面的最深处。 由于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使得水合矿物里所含的水释放,形成一个巨大的水柱,在60英里或者更深的地方扩散。这种现象有时候也能在一个更老、更成熟的俯冲带里出现。好像是液体引发了大地震,20世纪初,新西兰的默奇森区发生的7级和更大的地震就像是这种情况。 这些区域的断层都是冲断层,也就意味着在地震发生时,冲断层一边的地面会上升,超过另外一边。岩石力学的规律表明,当很陡峭的时候,这种断层不会破裂,因为在夹角超过30度的时候,它就很难将一块地面推覆到另外一块之上,除非有水存在。然而,发生新西兰默奇森地区附近的大地震的断层倾角角度远超过了55度,Wannamaker先生说。 这就说明了,是水促进了地震在这么陡峭的断层带上发生。在一些更老的俯冲带上(包括新西兰北岛的闭合带),水从很深的地下冲到上地幔的热点,降低岩石的熔融温度,并最终导致火山在地表形成。在新西兰南岛,含有大量水的俯冲带还没有冲入到上地幔里,还不足以引起火山的爆发,Wannamaker先生说。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7956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6672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水 深海 火山 地质 地球 相关文章: 全球变暖地图(有图有真相) 写那么多论文不是灌水吧?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成立揭牌仪式 热烈祝贺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成立揭牌! 我国首次修改水土保持法 遏制严峻水土流失状况 科网群英会No.0636马志飞 地质学 灾害学 地球物理勘探 科普 创作 如何让低水平论文变成高水平论文? 两步法热化学由水和二氧化碳制备燃料 要实现减排承诺,必须改变对水电的偏见 听证会为谁开? 当前推荐数: 7 推荐人: jizx971 huaiweisun readnet BaoHaifei tashaxing Jiyuebo zlyang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通过 板块碰撞过程 中产生的 大量裂缝 , 水 就 源源不断 地 渗透到地球深部 ,其中一部分 进入到地幔中 。 在那里, 高温、高压 的条件 又 将水挤压回到地表 。 ====================================== 此 结论 逻辑 上 不成立 ! 博主回复: 可能是我在语言表述上过于简单了,没有表达出来人家的原意吧,既然是在 《 自然 地球科学 》上 发表的论文 ,我想 应该不会出现 这些 低级的逻辑错误 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lyang 小伙子的logo更帅了。 祝新年快乐! 博主回复:谢谢夸奖!新年快乐!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博主回复:可能是我在语言表述上过于简单了,没有表达出来人家的原意吧,既然是在《自然 地球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我想应该不会出现这些低级的逻辑错误吧? ========================================= 1. 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裂缝能达到地幔的深度吗? 2. 水在下渗的过程中就没遇到阻力(高温高压)吗? 3. 地幔是在做一开(吸水)一合(挤压水)运动吗? 学者戴世强 发表于2010-12-29 7:39:05 查看评论 :9 │ 浏览:584 打印 推荐给朋友 精选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学术动态 科普,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答《科学时报》记者问 【按】 2010 年 9 月 7 日 ,我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李芸的电话采访,我按记者的采访提纲写了答问摘要,谈了我对力学和力学科普的一些看法,现发布于此,供大家讨论。 记者李芸还采访了北京大学 武际可 教授、天津大学 王振东 教授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科学分社林梅社长,而后写成《力学科普 岂容忽视》一文,刊载于《科学时报》, 2010-9-16 B1 的 读书周刊专栏 (见链接)。 【问】就图书市场来看,我国的力学科普图书屈指可数,而且还以译著为主,原创很少。其实,不仅我国的力学科普相较于数学、物理等兄弟学科的科普要落后许多,而且力学这门学科对于大多数人说都不太了解,被认为是物理下面之下的二级学科 。为什么力学在我国会不被重视?为什么力学科普乏善可陈?实际上,力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答】说我国不重视力学,有失公允。 实际上,我国还是比较重视力学学科的,尤其是在文革前的 17 年间。早在 1951 年, 钱伟长 先生就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创建了力学研究室,成员有著名力学家、物理学家 周培源 先生和航空力学 家沈元 先生,随后,有当时的青年才俊胡海昌、林鸿荪、庄逢甘、郑哲敏等加盟; 1955 年 钱学森 先生回国后,立即与 钱伟长 先生等联手,筹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1956 年 1 月该所正式成立,由钱学森、钱伟长担任正副所长, 1956 年 郭永怀 先生回国后,成为另一位副所长; 1957 年 2 月由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等力学家发起创建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由钱伟长和郭永怀先后担任班主任,共办了三届,学员近 400 人,为我国培养了力学及其应用方面的骨干力量; 1958 年经 钱学森 先生周游全国,到处游说,全国高校涌现了几十个力学专业。迄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力学融入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世界各国的力学系并入这些工程系科,只有中国,还保留了 20 几个力学系和力学专业。 近几十年来,力学界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力学研究做基础,就没有航空航天航海事业、海洋开发事业、建筑工程事业亦即所有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发展。 但是, 1978 年之后,力学在我国的地位出现了一些问题。力学学科在中国真的有生死存亡的问题吗?虽说还没这么严重,但确实有那么一点问题。从世界范围看来,作为基础学科的力学学科的存在性稳如泰山。试看,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盟有几十个成员国,它组织的 ICTAM ,即力学奥运会,每届有千余人参加;国际上力学类的刊物成百上千;知名力学家为数甚众,这些是明证。可是,在我国,本不该成问题的问题,却老是成问题。虽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数理化天地生力 这七大基础学科的地位从来就非常明确,始终各占一席之地,力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20 多年来从未摇摆过,但在制订全国性的科学规划时,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最明显的例子是: 1978 年,在制订新一轮科学规划时,一开始,谈到基础科学,只提数理化天地生,偏偏把力学排除在外,幸好以周培源、钱伟长、谈镐生等院士为代表的老一代力学家拍案而起,据理力争,争回了力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的地位(详见《谈镐生文集》的钱伟长序和第 402 ~ 420 页)。可是,在近期的我国中长期科学规划中又出现了类似问题;在最近的科技部一些规划中重又把力学排除在基础学科之外,经过新一代力学界的院士们再次鼓与呼,局面才发生了转机。 这里介绍一下力学学科。 力学的现代定义是: 力学是关于力、运动和变形的科学,研究自然界和工程中复杂介质的宏 / 微观力学行为,揭示机械运动及其与物理、化学、生物学过程的相互作用规律,是构成人类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基金委和中国力学学会组织的力学学科规划战略研究组经两个月酝酿,两整天讨论,在 2009 年 9 月 16 日 得出的结论。 第一句话最重要,给出了力学的基本定义。 与以往定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加了 变形 二字。其实,按科学的观点,变形是运动的一种形式,可涵盖在运动之中,力学工作者可能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但是,《规划》的读者包括行政官员(尤其是科技管理干部)和普通百姓(尤其是年青学子),他们并未清晰地了解此点。现在的官员大多有大学文化程度,但他们中的多数并不了解现代力学,其力学知识多半来自中学力学教材,那里基本上没有涉及变形;而除了质点系和刚体力学以外的力学,变形却是现代力学中最折腾人的一个核心部分!因此,有必要突出一下变形,给这些人洗洗脑筋。在规划稿的随后部分,则明确指出,运动(位置的时空变化)涵盖了变形。 第二句话强调了研究对象和手段的变化。 关键词是 宏 / 微观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力学是研究宏观机械运动的,但由于科技进步和力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力学的研究对象涉足物质的微观、细观层次,而多尺度和跨尺度关联的力学分析已成了现代力学的主要特征和手段,只有采用宏 - 微观结合的手段,才可能真正认清介质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规律。 第三句话强调了机械运动和其它运动过程的耦合与关联。 关键词是 相互作用 。力学发展到今天,不仅关注单一的机械运动,更多地关注多场耦合,例如机械运动与热、电、磁、化学反应、生命过程等等的耦合作用。这也就是力学这门古老的科学至今仍充满着强大的生命力的原因,也是力学与其它学科有这么大的黏着力、会产生种种边缘学科的原因。 第四句话强调了力学作为重要的基础科学在人类科学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力学与数理化天地生一起,构成了人类科学知识体系的总框架。 力学学科既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有广泛应用的技术学科。对于这种二重性的认识不同,导致一些分歧,力学界内部一直众说纷纭,到了 1980 年代后期,认识才渐见趋同,大家认识到力学是一门有广泛应用背景的基础学科。但是,在社会上,对力学的认识依然有局限性。其根源是: 人们在知识上的局限性。除了一些理工科的学人(主要是力学、物理学以及一些工程学的学人)对力学的知识架构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多数人只认为力学是物理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他们不知道力学早在一二百年前就已与物理学分家了; 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不少人过于强调力学的应用性,把它当作一门普通的技术科学; 由于宣传上的薄弱性。长期以来,力学界一直没有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力学科普队伍,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相比,宣传力度大大不足。而且由于《辞海》等有影响的工具书,对力学的阐释严重过时,并且非常片面,给社会大众一种误导。 我国力学科普强度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虽说《力学与实践》是一本很好的力学科普刊物,几十年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总体来说,缺少系列性的有影响的力学科普著作。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1. 力学界人士对力学科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 力学科普难度较大。力学本来是一门较难掌握的学科,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要把复杂的力学原理浅近地介绍出来相当困难; 3. 对力学科普作者(包括其它科普作者)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得力学科普工作者往往出力不讨好; 4. 解放以后的非通识教育,限制了新生代科普作者的成长。 【问】《大众力学丛书》作为新中国以来可以算得上第一套有规模的力学科普读物,您对这套丛书的定位如何?丛书的规模如何?希望丛书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丛书出版至今,您的感受如何?是否达到您的预期目标? 【答】 缘起: 鉴于上述情况,中国力学学会审时度势,于 2007 年发起组织出版大众力学丛书,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由北京大学 武际可 教授任主任,上海大学 戴世强 教授任副主任,编委会成员都是热心于力学科普事业的学者。丛书的出版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力学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三年之内已出版了八本,依次为《奥运中的科技之光》,《拉家常 说力学》,《诗情画意谈力学》,《趣味刚体动力学》,《创建飞机生命密码》,《力学史杂谈》,《漫话动力学》和《涌潮随笔》。 目的 : 通过充分普及力学知识,让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力学是自然科学中最为基础的一个学科,力学也是与工程建设联系最密切的学科。力学知识的普及在各门科学知识的普及中起着最为基础的作用。人们只有对力学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够理解其他门类的科学知识。还为在我国科普事业的大军中,团结我国力学界的力量做出更有效的贡献。 定位 : 这套丛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大学生,希望对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也会有参考作用。因为大学生中也包括文科大学生,所以要求丛书使高中生能容易地读懂。 希望通过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描述,使读者对力学发生浓厚兴趣,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了解力学的内涵极其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使得处于领导层(特别是科技领导)的人士充分了解力学的要旨,在科学决策中少走弯路。 规模: 准备以岀好书,岀精品的原则,每年出版 2 ~ 3 册,在 20 年内出齐 50 本; 感觉 : 不错。已出的八本均为精品。有的成为畅销书,销量不错,读者口碑不错。 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速度有点慢,原计划到今年年底出版 10 本,现只能岀八本。主要因为作者难觅,写作速度跟不上出版速度。即使如此,我们仍不愿放弃岀精品,岀好书的初衷。 【问】丛书中的奥运中的力学、拉家常等图书都从生活中的力学讲起,诗情画意话谈力学又是谈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您觉得这样讲科普的效果如何? 【答】这样做的效果是: 吊起了大家对力学科普著作的胃口,增加了大家对力学的兴趣;发现力学领域是如此充满诗情画意和科学奥秘的处所;更重要的是:了解倒力学的重要性,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力学; 宣传了文理不分家的理念,对加强通识教育有好处。 这套丛书在力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力学界之外也好评如潮。 我们把丛书大致分成三类: 趣味型 从一系列故事了解力学无处不在; 历史型 从力学发展史中的遗闻轶事,了解力学的前世今生(如力学史杂谈); 专题型 有的以学科为纲(如刚体动力学),有的以应用主题为纲(如航空、涌潮等,下一本是有关沙尘暴的) 【问】很凑巧的是,现已出版的 8 本图书作者均为退休教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国内科普作者是不是非常稀缺?您如何看待科普创作? 【答】是的。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由于撰写力学科普著作是费时费力的事情,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l 专业有足够的学识和经验; l 写作上有足够好的文笔; l 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只有为数不多的健康的退休教授能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现在的中年学者实在太忙,不忍心去打扰他们。 国内有一批人能写科普著作,但为数不多,科普创作事业不发达,原因: (1) 科普创作难度大; (2) 其重要性得不到普遍重视; (3) 经常被边缘化,在文学写作和科学研究两头都不讨好。 我认为,科普创作是有关民族素养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事项,必须在国家范围内得到充分重视。 2010-09-07 【链接】力学科普 岂容忽视 (《科学时报》, 2010-9-16 B1 读书周刊 ) 上海大学 终身 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戴世强在科学网上曾以力学学科在中国 To be or not to be 发表过两篇博文。力学学科在中国真的有生死存亡的问题吗?作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的力学,无论是航空航天还是海洋开发都少不了的力学,其地位为何不为国人甚至科学决策层所了解、所认同?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便是,我国力学科普的缺失与宣传的薄弱。 □ 本报记者 李芸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 2010-9-16 6:5 :18 □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9/236839.html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年出版的《辞海》这样解释力学力学 物理学的一个部门。而实际上,力学却早在百年前就已经与物理学分家了。戴世强说:连《辞海》这种有影响、有公信力的工具书,对力学的阐释都如此过时与片面,可见国人对力学的内涵以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普遍缺乏了解。 这也是戴世强以及其所在的中国力学学会下决心要为力学科普做一些工作的初衷。 2007 年,中国力学学会成立大众力学丛书编辑委员会,决定以每年两到三本速度,出版新中国第一套力学科普著作丛书。 从 2008 年起至今,大众力学丛书已出版了《拉家常说力学》、《诗情画意谈力学》、《漫话动力学》、《奥运中的科技之光》等 8 本图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以出版学术著作和高层次教学参考书为主的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次将目光投向科普著作,在该社自然科学分社社长林梅看来,是一次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出版活动。她说:在并不繁荣的科普图书市场,力学科普图书更是尤为稀缺。我们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给国人带来精神食粮,更能团结一批创作力学科普作品的有志之士。 捞面条与野渡无人舟自横 虽说我国力学科普著作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但科普作者中还是不乏优秀的、资深的力学科普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有 20 余年历史的北京大学教授武际可便是其中一员。武际可有一个捞面条教授的雅称,雅称来源便是他的科普文章《捞面条的学问》。 1987 年,武际可担任力学学术刊物《力学与实践》的主编,在一次和北京大学力学系学生座谈时,他发现很多学生看不懂这本杂志。他说: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力学与实践》是我国力学界一本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其中的大多数文章却连本行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看不懂,这说明杂志的文风存在问题。 为了让杂志办得深入浅出,武际可便约了好友、天津大学教授王振东,在《力学与实践》上开设身边力学的趣话专栏,写一些大学生容易看懂而且有趣的文章。于是武际可把家长里短捞面条、倒啤酒、抽陀螺、荡秋千、掷飞盘、吹皂泡等等中的力学原理,都陆续挖掘出来写成了文章。 身边力学的趣话开栏之作是王振东的《野渡无人舟自横漫话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这篇文章的流传程度并不亚于捞面条。 20 世纪 50 年代王振东师从力学家马沣,在一次授课中,马沣用复变函数方法演算椭圆柱在平行来流中的受力情况,得到椭圆长轴与来流垂直时为稳定平衡位置的结论,马沣说,那就是唐诗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王振东初次认识到古人仅仅用了七个字便将力学现象活脱脱地勾画出来的功力。后来王振东将其写成文章发表在《力学与实践》上,因为这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形式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之后他便陆续发表了多篇由唐宋诗词切入的力学诗话科普文章。 王振东说:身边力学的趣话开办的前几年差不多就是我和武际可在写,一年 6 期,我们各写两到三篇,当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汤寿根还说我们俩在打科普擂台。 身边力学的趣话直到现在还是《力学与实践》中最受欢迎的栏目,而武际可和王振东数年下来也积累了一批优秀的科普文章。这些文章在经过删改、润色后就成了大众力学丛书中的两本《拉家常说力学》和《诗情画意谈力学》。 涵盖力学的种种话题 戴世强说:《拉家常说力学》和《诗情画意谈力学》这两本书,吊起了大家对力学科普著作的胃口,增加了大家对力学的兴趣,读者会发现力学领域是如此充满诗情画意和科学奥秘的处所。丛书中还有《奥运中的科技之光》,也是这类趣味型的科普书。 《奥运中的科技之光》的作者赵致真连续十多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科教电视栏目《科技之光》主编,奥运会之前他想借奥运的契机,以体育为话题讨论一些科学知识。为什么跳远运动员起跳以后还要在空中做迈步的动作?单双杠体操运动员,手上擦一些镁粉(碳酸镁)的作用是什么?运动员感觉到的网球拍上的甜点在力学上是怎样的点?这些问题在书中都有涉及和解说。因为该书的时效性与趣味性,这本书出版不久就销售了 1.3 万册,在科普图书中算是相当不错的业绩了。 除了趣味型的图书外,大众力学丛书还有两类历史型和专题型图书。历史型有从力学发展史中的遗闻轶事来了解力学前世今生的《力学史杂谈》。专题型则有以学科为纲,讲述刚体动力学的《趣味刚体动力学》;以应用主题为纲,如讲述航空、涌潮的《创建飞机生命密码》、《涌潮随笔》等。我们希望这套丛书大到宇宙、星系,小到细胞、粒子,远至古代文物,近至家长里短,深奥到卫星原理,优雅到诗画欣赏,只要其中涉及力学,就能设计出相应的话题。戴世强说。 科普并不亚于科研 热爱科普创作的武际可如今还一直以科学网为平台发表科普文章,但步入古稀之年的他也坦言自己年纪太大,有些写不动了。他说:做科普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有人认为科普文章水平低,其实并非如此。我平时还是爱看科普作品的,可一到自己拿起笔来,却才真正体会到它的难处。它比我以前习惯写的那种科研八股要难多了。 武际可说,好的科普是要从头做研究的。因为许多日常见惯的事物,其科学道理并不都透彻了解,所以先得把现象背后的道理吃透。写捞面条就得不断从捞面条中摸透二次流的规律。写飞去来器,他不知做过多少飞去来器,直到能够自由地扔出去飞回来心里才有底。要写笛子,他又动手制作了许多尺寸不同、音调不同的笛子,直到总结出一个计算音调与开孔长度和内径的关系的近似公式为止。 戴世强在评介武际可的科普文章时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停留在一些浮光掠影的就事论事上,而是加以广泛引申,涉及到更有意义的力学应用范畴上。例如,从捞面条说到铀同位素分离,从倒啤酒冒泡说到螺旋桨空泡,从洗衣机翻衣兜说到屋顶倒塌等等。而从现象入手,清楚地解释原理,之后还要引导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上,这是武际可写作科普文章一般都要遵循的思路。林梅也说,大众力学丛书出版后,很多读者都反馈这套丛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浅显的科普书,完全称得上专家读来不觉浅,外行读来有所得。 如何写得生动、通俗,让读者喜爱也是大众力学丛书作者们考虑最多的问题。王振东的《野渡无人舟自横漫话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一文,从初次发表到如今的 20 年,他不断地修改为了更通俗易懂而减少公式,当有人对该结论提出异议时重新做实验,看到了类似的诗句又不断使之完善。直到收入《诗情画意谈力学》一书,王振东又一次修订了这篇文章,不断修订也让我对科学普及写作有了一点新体会,对科学的认识总会不断深入,新生代又在不断产生,科普是没有止境的。 谁来做科普? 大众力学丛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已出版的 8 本图书,其作者均为退休老教授。这或许是一个巧合,但却也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由于撰写力学科普著作是费时费力的事情,作者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专业上有足够的学识和经验;写作上有足够好的文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只有为数不多的健康的退休教授能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戴世强说。 无论是武际可、王振东,还是《涌潮随笔》的作者林炳尧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毋庸置疑,而且老一辈的专家,他们很注重人文修养。我曾经参观武际可的书房,他的书房中没有一本力学、数学、物理学书籍,那些全放在学校的办公室里了。家里全是文史哲类的典籍,四书五经、春秋史记、唐诗宋词,无所不有。而王振东,能写诗词中的力学亦可见他的古文功底。 同时,退休老教授的时间要充裕得多,戴世强在物色作者时也会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现在的中年学者太忙,实在不忍心去打扰他们。我们马上要出版的一本书与沙尘暴有关,由兰州大学副校长郑晓静创作,她仍然在职,工作特别忙,这本书耗费了她很多的精力和业余时间。 最后,科普是个既无名又无利的行当,若不是对科普十分热爱,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也很难参与这样的工作。武际可说:写科普作品无名,科普既不能当研究成果,又不能为提职添砖加瓦。同时我们的读者没有阅读科普图书的习惯与氛围,在其他国家销售上百万册的图书引进到国内印数都只会有数千册,科普创作的经济效益根本上不去。像我的《拉家常说力学》一书的稿费仅有几千元,但它却是我 20 多年的心血。如此一来,无名无利,作者便很少有创作科普的动力。 正因为作者难找,戴世强说他现在每有行业内的会议便存有私心,想挖掘更多的作者,特别是培养六〇后的作者。我希望大众力学丛书能团结、培养这样一批作者,同时也非常希望国家能对力学科普创作,包括其他学科的科普创作,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科学时报》 ( 2010-9-16 B1 读书周刊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8570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科普 力学 科学教育 相关文章: 当前推荐数: 11 推荐人: yatou jibin08thu sheep021 jizx971 liuli66 khphy2008 youmingqing readnet 远帆 yonglie hcy98765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m ip:111.164.54.* 请注意使用文明用语《铿铿3人行,论云南大旱,搞笑虚构版》西南大旱的人祸就是妖魔化了水电站 均为幻想,雷同纯属巧合 窦:云南大旱的原因,听听专家的意见。 汪:种树引起的,种桉树就是抽水机,河里的水少了,流到太平洋的水就少了。 徐:太平洋不缺那点水啊? 汪:太阳认识云南的水。太阳在太平洋的赤道附近就等云南的河水,别的水太阳不蒸发,只蒸发云南的水,形成云再返回云南,再下雨。故乡的云吗,她也爱国。 窦:太有逻辑性了!这和全球水的循环有关系。 徐:桉树大部分种在广西的东南和中部的丘陵地带,怎么会抽干云南的地下水啊?好几百公里呢! 汪:桉树特别厉害,根特别长,都能抽到北京来,云南算什么。 窦:这是树根吗?这是高铁啊。 徐:不是多种树能改变小气候吗?增加降雨吗? 汪:多种树能增加降雨,会引起洪水。你看看广东都涝了。多种树也会成为抽水机,能引起干旱,你看看云南都旱了。那要看今年是什么天儿了。要是风调雨顺就别提种树的事儿了。 窦:对对,要根据现象和地理分析原因。 徐:桉树是抽水机,自己不也干死了吗?这个物种是怎么样延续下来的呢?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有西方科学家认为: 通过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裂缝,水就源源不断地渗透到地球深部,其中一部分进入到地幔中。在那里,高温、高压的条件又将水挤压回到地表。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自然 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 ================================================= 这是否违反了力学的最基本原理, 1. 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裂缝能达到120千米地幔的深度吗? 2. 水在下渗的过程中就没遇到阻力(高温高压)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7511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撰写科普著作是费时费力的事情,作者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专业上有足够的学识和经验;写作上有足够好的文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 非专业领域人士写专业科普,比如,学生物的人写能不能预测地震,会是怎样一种结果?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BT是没事找抽 ip: 发表评论人:zbt92 中国力学学会审时度势,于2007年发起组织出版大众力学丛书,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由北京大学武际可教授任主任, =============== 曾经看到过武际可关于用流体力学看三峡的评论,对武际可力学的水平表示怀疑。由他主编的科普,很有可能会误人子弟。 中国的科学界什么时候才能从论资排辈的阴影中走出来,为什么总迷信一些脑子里一团浆糊的老教授? =================== 这个货,典型的找抽。吃了官司,还不长记性。一脑子的shit。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anyi ip:61.134.226.* 关于地球起源的新观点宇宙星球演变排列顺序: 像自然界所有事物一样,星球也会经历从诞生到衰亡的发展过程,它们之所以有不同的形态,是由于各星球正处在演变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太阳正是由恒星级黑洞演变形成的;而地球又是由恒星演变而来。宇宙中每个星球的演变都要经过恒星级黑洞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行星彗星小行星几个阶段。 建一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anyi1151 博主回复:宇宙演化是科普的永恒话题。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heep021 科普工作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深入浅出的描述,让更多的大众了解科学。可以说是在更深入的层面上返璞归真。 --- 简化一点就是:科普工作的目的就在于让大众在更深入的层面上认识自然。而科学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工具 大众可以不知道科学,却能了解自然。这即是科普要做的事情。把科学变为科普,是科普作家的功劳。 呵呵,快成绕口令了,也不知说明白没 博主回复:很明白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ayyybn 这一套力学科普很好,我看了好几本,力学与实践基本一期不落的看,还喜欢梅凤翔老师的分析力学注记,湖南科技出版的几套第一推动丛书和上海的世纪出版集团的文库也很好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heep021 科普本来就是活泼自然的。 科学,本来就是来自自然的东西道法自然,如牛顿的的苹果落地,瓦特的水壶冒气等等,为何已经过科学家们的手,反而就晦涩难懂,与自然水火不容了呢? 科普就是要把科学还回自然 博主回复:所言极是。科普工作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深入浅出的描述,让更多的大众了解科学。可以说是在更深入的层面上返璞归真。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bt92 中国力学学会审时度势,于2007年发起组织出版大众力学丛书,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由北京大学武际可教授任主任, =============== 曾经看到过武际可关于用流体力学看三峡的评论,对武际可力学的水平表示怀疑。由他主编的科普,很有可能会误人子弟。 中国的科学界什么时候才能从论资排辈的阴影中走出来,为什么总迷信一些脑子里一团浆糊的老教授? 记录总数: 9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69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转基因作物,谁来进一步说出真相呢?
cherrylu1960 2010-12-13 22:53
前文谈到求真最重要,现在想想,求真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多元化思维的时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会时时受到各种言论、理论的影响,思想难免飘忽不定。专家的言论影响尤其明显。因为在人们心目中,专家代表权威,他们不会随便讲话、随便质疑的。 比如,关于转基因作物,到底人吃了有没有害的问题,有点遗传学常识的俺,一直倾向于不以为然,认为种植转基因作物是历史的必然,不可阻挡,人们不必过于担心,本人并不想加入反对的行列。 前两天开会碰到一位林科院的昆虫专家,谈到他对BT蛋白的担心,说现在并无有力的证据证明这种蛋白对虫子有毒,对人完全无害。既然是从专家口里说出来的,俺也不禁多想几许了。这位专家也支持这样的观点,即使现在证明无害的东西,也不能证明将来就无害。DDT这种农药的发明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想当初它的发明者还获得了诺贝尔奖了呢,可现在呢,证明这东东对环境的破坏还挺大呢。 也许绝对安全的食品并不存在。我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吃吧。当然,也不能因为喝水会呛死人,就不去喝水了,想想也有道理。怕失败怕带来问题,就不会尝试,也许永远就尝不到成功的滋味,这个,也没错。我们应该包容失败,包容不确定的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问题是,包容的底限在哪里?拿人做试验总归听起来有些可怕,现在人活得都越来越金贵了。难怪关于转基因,有那么多人抵制。这恐怕不是单纯靠科普就能解决的,因为真相本身就没有彻底整明白,如何普的好呢? 据传国家投入了100多个亿用于转基因相关研究,本意是为老百姓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却不太容易让老百姓领情。据说某院士在某大学宣传转基因粮食作物时,被人掷了茶杯,整得很尴尬,有人说,这是因为对科学家的宣传不够,他还不够有名,要不怎么敢有人对他如此无理呢?哈哈,要是部长站在台上,肯定不会有人敢这么干的,尽管可能唱的都是一个调子。 看看当下,科学家在公众心中的位置,还有所谓权威发布的真相,在百姓心中的诚信又如何呢?问题还是不小的。其实百姓并不想也不需要了解更多的科学道理,毕竟科学是属于小众了解的事情,像类似转基因的科学道理有时不那么容易彻底稿明白,即使是对于有很高科学素养的人,也存在隔行如隔山的问题。人们只需了解最终的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由谁去给出真相,去发布真相,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让过于牵涉到某种利益的群体或个人去说出真相,即使说的基本是事实,也会引起反感,使人失去进一步的理性思考的空间,很多情况下就是这样子的。 对于转基因作物的抵制,主要并非由于人们对相关科学内容的不了解,甚至误解,也许主要源于于政府、对科学家信任的危机,对无法搞清的科学内外的混乱真相的厌恶、逆反心理。这种状况还会长期存在下去。接下来,谁来继续说出真相呢?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4452 次阅读|10 个评论
求真最重要
热度 5 cherrylu1960 2010-12-6 23:05
活到知天命之年,一度自认为已经活得明明白白,对于世间常事,没有什么整不明白的,有时居然还有点想倚老卖老,飘飘然的感觉。挺可笑的吧。 忽然发现,没有整明白的事情太多太多。许多事情,原来并不像人想象的那样,原本大家习以为常的说法,其实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早上上班一开机,腾讯主页跳出来的今日话题地动仪是浮云,求真最重要,哦,原本我们小时候就知道就见过的地动仪,一些博物馆古展重点展示的张衡发明的八龙含铜丸的地动仪,不过根据张衡当年十几个字的简单描述,加上人们的想像,经研究,在1951年才被制造出来的。当然也有人称其为复原出来,但确与张衡发明关系不大。这又让我想起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所谓骗局,还有关于其他类似之事,云云。 原来历史都是人写的,文明史也是如此。5000年的灿烂的文明史,曾经让中国人如此自豪、骄傲,也曾为此造成的妄自尊大付出沉重的代价。夸大史实、制造历史也需要付出代价的。 还是那句话,不知道多少远的、近的真相我们还不知道。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寻求事实的真相,必将成为社会的主流。 以往我们的思维总是习惯于接受那些被别人定论的东东,多数人有着随大流的习惯思维,而不多的人用自己的脑子去认真思考对与错。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学会质疑,学会提问。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正在改变着这个社会。 当然,多元化思维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尤其在网络时代。过去。个性的表现总是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现在这种限制正逐渐逝去。喜欢别出心裁的人会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哪怕有那么一点点不成熟甚至还停留在谬论阶段的想法,也可能选择大炒特炒;另一方面,喜欢凑热闹,易被炒作诱惑,好随个大流什么的也不在少数,特别是由于那些善于包装的新鲜言论,更是青睐者有加。这两类人一碰到一起,比较热闹,但不太好看。往往引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比如从文革时的打鸡血疗法到张悟本的绿豆茄子治病,都有那么一点点味道。至于第三类人,高智商的爱问知识人,原本比较含蓄,好自说自唱,影响力有限,但现在影响力正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投入求真的伟大事业中。 随大流说法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追求历史的真相和追求科学的真相一样重要,但前者要冒政治风险,后者看起来需要更大胆严谨的思维和科学功底。 新近一期《读者》登载一篇文章感冒的真相,是一篇翻译文章,引用美国资深科技作家阿克曼讨教专家的结论,开头就提到,有严重感冒症状的人,不是因为免疫力太差,而是免疫力太强,因为感冒不是病毒的杰作,而是免疫系统疯狂反击病毒的表现,因此,补充某某,提高免疫力,以预防感冒这样的提法值得推敲。如此不仅颠覆了人们对感冒的传统看法,也同时颠覆了对免疫力的解释。这个结论乍看起来有些道理,进一步想似乎不尽正确。因为从常识来看,黄鼠狼专咬病鸭子,感冒病毒总是爱找体弱多病者,肿瘤病人免疫系统不太健全,最容易感冒,也最怕感冒,这是客观存在的,至于症状表现,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不能否定提高免疫力能预防感冒,因为免疫力不仅仅是指人们免疫系统发生作用在人体表征反应的强弱,而是泛指人们抵御外来抗原的能力。可见,美国的科技作家也尽说些让人糊涂的话。要想颠覆一些随大流的说法,也需要花些心思,好好研究一下真相。 求真的过程,也许也伴随着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漫长过程。 科学网上的许多网友,都有着非常高的智商,善于挑战一些随大流的说法,从中也使俺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希望善意的质疑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也不希望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思潮死灰复燃。 不管怎么说,我们需要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也需要一个更加真实的现实。多些思考,少些随大流,求真最重要。头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出一本类似被隐瞒的真相之书,如何?也许我们思维的转变真的还跟不上科学发展和时代的前进呢。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4768 次阅读|10 个评论
20万的点击量
zlyang 2010-8-31 20:08
20 万的点击量 是昨天晚上到的。 祝贺杨正瓴博客点击量 20万! 不知道明天科学网博客首页有没有? 谢谢科学网博客首页!
个人分类: 未分类|6144 次阅读|8 个评论
学术场域中也不能讲真话吗?
lgmxxl 2010-6-1 09:32
近日参加了一些学校研究生答辩的评委工作,真真切切再次感到我们的学术已经市场化、政治化、行政化、形式化了。特别是在一工科类大学中进行的思想政治专业的研究生答辩,更是如此。明明 7 个答辩人的论文做得很不像样,却得到评委们的高度赞扬。我讲了几句建议之类的话,被视为不合时宜,不讲交情,让院长难堪。我是彻底糊涂了,答辩中评委提一些意见和问题,怎么就成了不合时宜呢?在此等生态环境中,我们的学术如何能够求真呢?如果在学术场域中,人们都假话连篇,一代一代的学术人才如何能够健康成长呢?我们的创新人才计划将会落空,钱学森之问将永远无解,诺贝尔奖将是一种想象。 市场化 市场化就是讲求公开公平竞争,等价交换。我们一些学校的答辩工作已经成为一种畸形的市场。公开说假话,公平对待所有答辩人,讲完后拿评委费,然后吃饭,最后走人。今天我校请你,明天你校还得请我,你给我多少钱,我也得给你多少钱,讲求等价交换。答辩成为一种噱头,利用答辩平台构成当权者的社交圈,积累社会资本才是根本。通过你来我往的互相交往,互相搭台,彼此感情加深,免不了以后要互相照顾。你如果把答辩当成答辩,就是破坏了游戏规则。全中国大学都知道,最后的答辩只是一种过场。既然是过场,就要赋予它更多实惠的东西才更有价值。由此,使学术性的答辩转为市场化的交易,性质变了,规则当然要变。 政治化 与上相对应,在市场化主导下的答辩必须具备政治化特质。即答辩成为一种手段,成为一种关系,成为一种符号,成为一种资本。这也就要求评委在答辩中要注意自己的政治词汇的运行。一般讲来,评委要认真地指出该论文的优点,创新点。 注意 :评委讲这些话,学子们千万不要认为是对你论文的真实评价,这其实是评委给你导师的颂歌,这是政治而不是学术!然后评委也会严肃地鸡蛋里挑骨头, 学子注意: 这是给你的建议,但更为主要的是这是评委自我水平的展示。这同样是政治而不是学术。答辩是一个社会资本积聚的平台,运用的是政治化的智慧和话语。 行政化 答辩本是一种学术性的活动,但在一些学校,这种活动已经转化为一种行政化的场域:在这里,带长的学者、教授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在一些学校里,这种活动由学院的院长、书记出面来组织。更为严重的是最后论文的评优,更体现了行政化的魔力:在一学校最后论文的评优中,我认为最好的一篇(只是我认为,可能我水平不高,可能认识不同。)没有被推为优秀,而评为优秀的两篇论文的作者却分别是校宣传部长和学院院长的学生。学术评价成为了行政分赃。如此导向,天下学子谁还做学问呢?无怪呼现在的研究生选导师一般都选带长的,因为他们社会资源多,在上学期间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毕业时可以通过导师的社会资源找得一个好工作。研究生研究生越来越会研究了,也越来越不研究了! 形式化 答辩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其负荷着很实在的内容。一般讲来,通过答辩可以检验研究生的研究基本功、论文水平、思维空间、未来方向等。可某些学校的答辩已经完全形式化了。其评委组成首先就是形式化,在最近一次的答辩会上,除了笔者和另一外聘专家外,其余三人皆不是硕导,只是一般副教授。不是说不可以,但非硕导占绝大多数,让人难以理解,只能理解为是一种过场。再就是问题,越来越形式了,专家现在能够通读全文的不多了,基本上是不疼不痒找个问题算是交差。学生的回答也是形式,答对答错没有关系,因为答辩结论已经写好!全然形式化了。 由此四化,我彻底理解了答辩的潜规则了。我也知道我的建议为何不合时宜了。只是不知,当学术场域中假话连篇时,学术还叫不叫学术?!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7005 次阅读|16 个评论
“苦涩的真实”好过虚伪
fqng1008 2010-5-31 11:41
这份《深圳商报》已经摆在我的桌子上10天了,刚才扫了一眼,忽然看到他也是普通人的报道,写的是的一个采访,我一直不认识你们所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作为季羡林的唯一儿子季承在刚刚出版的《我和父亲季羡林》如是之说引起颇大争议。 接着,我在网上搜索出《北京晚报》的一篇苦涩的真实《我和父亲季羡林》(见附件),读后不胜感慨,联想颇多。季承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虽然是苦涩的真实,但一定好过虚伪的为尊者讳。 在我们的文化里,虽然有求真的意识,但是一味求真往往成为呆板的同义词。我曾经在 三八就是二十三,不必争有感 中感叹:杜撰故事挺有趣,求真务实成荒唐,儒雅如此附庸来,官场文化源流长!也许,我们世世代代已经习惯了忽悠和被忽悠(参考《 忽悠是中国社会的通病 》),对于求真不太适应。因此,希望大家能够接受苦涩的真实,并反思我们灵魂深处的为尊者讳。 附:苦涩的真实《我和父亲季羡林》 李峥嵘 阅读《我和父亲季羡林》让人震惊与苦涩。作者季承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早年的心结过继给叔父、无爱的婚姻、母亲的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气用事毁了自己一家,又使他生前身后都深陷种种纠纷。 采访季承先生也是非常为难,要古稀之年的季承先生一次次回忆不愉快的往事,对他来说无异于又一次蹂躏感情。尽管如此,季承还是愿意流泪再一次探讨这些事。他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他也希望读者能够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而亲情淡漠,如何增进理解和宽容,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希望季家故事能给读者有益的启示。 本报记者李峥嵘:《我和父亲季羡林》可以说是颠覆了被社会和媒体塑造的大师完美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季老先生另外一面:压抑、封闭、吝啬、无情,意气用事毁了自己一家。书中很多细节充满了苦涩,甚至是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比如出国留学一去就是十一年,当时您只有三个月、您姐姐两岁,您和姐姐是在完全没有父爱的环境长大;您父亲甚至有十三年时间宁可一个人在北京过着冷清寂寞的生活,也不把您母亲接过来(后来是您自作主张把母亲和叔祖母接来的)。您父亲每个月给您母亲一定数目的钱,要她记账,但是够不够也不再过问;宁可给外孙女买一套新的《安徒生童话》,也不把自己的书出借;对猫、乌龟比对妻子儿女还要好,对保姆所说的感人肺腑的话却从不曾对家人说过 树碑立传都是说人好话,更何况还有子为父隐的儒家传统,是什么原因让您下决心不为尊者讳,写这样一本书呢? 季承:您问我为什么要写这一本书,为什么这样写?我说,我是为了让大家了解真情,了解真实的季羡林和季家。我觉得,我这样写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在我懂事开始,我们家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家的人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家就是这样一天天过来的。有什么要避讳的呢?有什么不能说的呢?就说父亲季羡林先生,他是有成就的学者,他的人格高尚,一生勤奋,受人敬仰,但他也是普通的人,也会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也有普通人的三长两短。他是人,不是神。为尊者避讳,不是正确的做法。我不避讳父亲和我们家、我自己的某些真情,这样做绝不会对大家造成损害,相反会得到大家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同情。 李: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季老先生的选择似乎是难以理解的,他曾经有机会摆脱包办婚姻,他在德国留学时候有喜欢的女子,但是他还是回国了,结果三个人都痛苦了一辈子。您父亲也因为对您母亲没有感情而对自己的儿女无情。您说您父亲早就给自己的婚姻宣判了死刑,只是无期限缓期执行。为什么季老先生只是含着不满,听之任之、冷漠处之,而不去努力呢? 季:您提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不会有完美的答案的。如何处理我父母这样的婚姻,很难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事实上,会有种种处理的办法,但一定都不会完美。它注定都会是悲剧。不过,像我父亲这样的处理办法,恐怕悲剧性更为强一些。 李:您在书中描述了季老先生成长在一个矛盾的环境中有自己的家,却不得不从小寄居叔父家;有意中人却不得不和并不中意的女子结婚;爱自己的母亲却长久不能相见,连母亲的模样都记不起来了。是不是因此导致他也变成了一个矛盾的人:有反叛的思想却没有反叛的勇气,对外人慷慨大方,对家人冷漠无情;不拒名利,却淡泊明志? 季:父亲一生遇到许多矛盾,可以说,他一生是处在巨大的矛盾之中。他对待矛盾也有很多矛盾。他是一位矛盾着的人。不是他主观上要这样,而是客观环境使然。他幼年时从农村来到城市是矛盾,听从长辈之命结婚是矛盾,出国不能归是矛盾,有相爱的人不能结合是矛盾,和自己妻子和家人团聚是矛盾,搞研究和社会活动、社会动荡是矛盾,等等,等等。如何解决,也表现出很大矛盾。其实,这都是正常的,恐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处在矛盾之中,只不过矛盾有大小轻重之分,处理有优劣高下之别罢了。 李:书中让我感到最难受的是关于三位女性:您的叔祖母、母亲、姐姐,她们为家庭付出了很多青春和爱,她们一生都在包容和忍耐,但是您父亲享受了她们的奉献,给以她们的只有冷漠:从来没有把叔祖母当成长辈,女儿生病只看过两次,她们死了,也没有任何表示,没有鲜花、没有挽联、没有参加追悼会,事后虽然写过散文,但是您说那与事实相去甚远您这本书给以了她们很大的篇幅,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是在为她们鸣不平? 季:我这样来写老祖、母亲、姐姐,不是为她们鸣不平,而是让大家了解她们的经历,对她们表示同情和理解。同时,我这样来写父亲,也是一样的目的。要说鸣不平,我是为他们一起鸣不平,向时代鸣不平,向历史鸣不平。希望会有新的时代,新的历史。 李:季家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在您母亲去世前两天,父亲把您赶出了家门,长达13年父子不能相见。13年来,您每天上下班都经过医院,却受到重重阻挠,无法进入医院。幸运的是最终父子和解,您和父亲见面时说:13年了,我很想念父亲。父亲说: 我没有年的概念,但我知道时间是很长了,太长了。您和父亲一起度过了一生中最融洽的8个月。在那8个月中您有没有告诉父亲一直埋葬在心里的话,包括您姐姐、您母亲对他的不满?您父亲对过往种种有没有做出解释? 季:在我和父亲相处的最后8个月里,父亲没有向我解释什么,我也没有对父亲抱怨什么。我们是在一种大的谅解中相处的。过去的一切,难道是父亲的过错吗,难道是为子的过错吗,难道是家庭其他人的过错吗?都不是。到了那个时候,在我们父子之间,已经不存在什么是非,不存在什么恩怨,有的只是一种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心情。在这种心情下,父亲无虑地离开了人世,我虽悲痛但觉得万分慰藉。这是父亲最好的结局,也是我这个家庭守候人的最大福分。 李:您在书中也写到了抗日战争、四清、文革、干校、改革开放等对家庭的影响,您是否同意叶匡政所评论:对亲情的淡漠是一个时代留给知识分子的集体烙印。这是一个特殊的世纪家庭对历史的见证。 季:我同意叶匡政先生的话,我们家庭的故事的确是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见证。但说它特殊并不尽然,因为它还有普遍性。 李:季老先生声名益隆之时恰恰是家庭最隔阂的时候,您说我一直不认识你们所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我只知道在热热闹闹的学术追捧中,父亲的内心是冷的,是寂寞的。但是他表现得确实淡定从容。而您描写的季羡林,也是公众所不知道的。您认为这两者结合起来是不是才是完整的呢? 季:由于某些原因,过去大家对我父亲的了解有一些局限性,这不是大家的过错。我想,有了现在的故事,一个较为完整、较为真实的季羡林会呈现在大家面前,因此大家会更了解和理解他,会更尊敬和喜欢他。希望大家一定不要误解,我讲这些故事,绝不是为了诋毁父亲,绝没有复仇的动机。至于说是为了赚钱,为了出名,那恐怕是这样说话的人自己的想法。 矛盾的父亲 季 承 父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非常赞同父亲的学生钱文忠的意见,并按他的思路稍加概括。他认为父亲是一位由矛盾着的各方面组成的大学问家。所谓矛盾的各方面,譬如,他是一位大学者,留洋海外,西装革履,又是一个很平凡的人,身带土气,衣着保守;他说着有浓重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又能说很标准的英语;他研究的是古奥高深、冷僻至极的东方之学,同时又通晓西域现代文化;他具有现代思想意识,能跟随社会潮流而动,可他又坚守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礼仪;他身具侠气,对外慷慨大方,一掷万金,对内则小气吝啬,锱铢必较;他外表平淡随和,少情寡欲,内里情思丰富,多愁善感;他不拒名利头衔,却淡泊明志,为人低调;他生性孤僻,不喜交际应酬,可不拒访问,交游颇广,有求必应;他专注学问,爱惜分秒,可他也花去大量时间参加社会活动,竟至被称为社会活动家 父亲出身农民,虽然只在农村生活了六年,可是终身没能脱掉农民习性。他穿着简朴,做事低调求实,从外表上绝看不出他是一位大学问家。北大新生让父亲看行李的故事,就很说明问题。究其原因是父亲身上缺少一种气,让人一看就有一种不凡的感觉。什么是气?别的不说,一提官气,大家就会明白,什么叫气了。父亲对于气是很反感的。我曾经问过父亲,在清华读书的时候,和钱钟书先生交往为什么那么少。父亲说,他和钱先生不是一个年级,钱先生很聪明,但他身上有一股气,什么气呢?才子气。父亲就不喜欢那种才子气(我在这里披露这个故事,不是贬低钱先生,而是为了讲故事,同时顺便回答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这样说,气还分种类,而且每个人身上大概都有一种气,都不尽相同。上面我说父亲身上缺少气,其实不是缺少,而是他身上的气是属于另一种,是农民气,或者说叫土气,或者叫质朴之气。 气中有一种叫侠气,父亲对侠气似乎比较赞赏。父亲的侠气的重要表现就是对外慷慨大方。譬如,他对别人的赞助就很大方,不管是阿姨、护工、清洁员或者自己的学生,学生的子女等,都是如此。三千、五千、一万、几万,都是不假思索的。对于社会的捐赠也是慷慨的。对家乡的捐赠不说,对于北大、清华、灾区的捐赠也是不遗余力的。父亲这位捐赠者,和其他捐赠者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捐赠者都是在自己积蓄的基础上量力而行,而父亲则不管自己是否有积蓄,捐了再说。有时甚至在做了捐赠之后,自己竟然几乎身无分文了。所以,父亲在去世之后,基本上是身无分文的。与此同时,父亲从来不对家人和亲属捐赠。叔祖母和母亲以及我和姐姐从来没有得到过父亲的捐赠,父亲的几个孙子辈的孩子出国留学全靠打工挣钱支付学费生活费,也从来没有得到过爷爷的捐赠。 由于他的成长经历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关系,父亲的感情世界有一个极大的缺憾,那就是他一直和家人保持着的是一种朋友的关系,一种朋友的感情,而缺少亲情。对叔祖母、母亲、儿女,都是一样。近来我读到阎纲的一篇散文《我吻女儿的前额》。写的是女儿阎荷39岁时患了癌症,父女诀别的故事。情形和我姐姐患癌症不治因而过世的情形几乎完全一样。文章里写的他们父女在面临诀别时的种种情形,那才是真正的亲情!那绝不是友情。读着文章,我泣不成声,想起了我们家的情形,体味到友情和亲情的巨大差别,真是感慨至深。 季承:季羡林之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曾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指挥部领导人。与李政道有近30年的合作关系,应李政道之邀曾任其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一职。并著有《李政道传》一书。新作《我和父亲季羡林》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606 次阅读|1 个评论
求真、宽容、合作
antnj 2010-5-1 10:02
在科学网上注册博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以来,不知道在开篇写点什么合适。最近,我去参加了一次中学时代的校友会。一位退休老教师就抛出教育、为人需要求真、宽容、合作这样的观点。当时,我就觉得应该去认真思考这样一个话题。 陶行知 先生曾倡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所理解的求真,就是尽可能地还原事物本真的面目。有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去曲解或误解。为什么要在真之前加一个求?换句话说,一般状态下人们不容易获得真,要想获得真,就需要不断探索、发现和逼近。为什么不容易获得真?因为现实环境总是喜欢掩盖真。与之对应的就是假,现实中假的东西过于泛滥,也就更容易淹没真的东西,从而要想获得真的东西就必须更进一步的去求。 经常在各种媒体上得知,诸如奶粉造假、虎照造假、论文造假、疫苗造假、运动员年龄造假 假,就是在各种利益驱使之下堂而皇之的堵塞大家的心灵,特别是孩子们。如果我们一代比一代的造假水平高,那么,我们的未来将是彻底的失败。我们多么希望家长、学校和社会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求真务实的成长环境,而不是一种奢华浮躁的心理暗示。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我想这个智代表的应该是心智,包括心理和智力。更重要的是这种心理要蕴含着对真理的不懈探索和追求,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来提升智力。这种真智力汇聚到一起就形成推动国家进步的合力,由此才能实现国智。所以,我本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来说,平时跟学生以各种方式提及最多的是实事求是。比如做实验的时候,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测定的数据是什么就什么,要以最简洁的、最朴实的语言去记录。如果从工作第一线反馈回来的信息都偏离真实,那之后的分析、讨论与结论都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除了浪费生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即便是平日里学生请假,也要说出真正的事由,不要动不动就说身体不舒服。如果有合理的事由来请假,准假也是应当应份的。我们要把求真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避虚就实。 刚才说到学生请假的事情。毕竟都是成年人,有一些事情要占用工作时间去处理,也是可以理解的。有很多时候,老师和学生之间因为一些小事情,得不到彼此的宽容,往往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最近几天,连续发生几起针对小学,甚至幼儿园学生的流血事件。反映出什么问题呢?如果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发展怀着一颗宽容的心,也许类似事件少发生或不发生。过激的语言和行为,不能够帮助人们从根本上解决实质性问题。相反地,滋生出很多不安定的因素,于人于己都不利。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从不成熟到成熟逐渐发展的过程。不能期待像核反应那样发生急剧的变化,其结果当然难以收场。所以,人际关系需要宽容,人们对社会发展也需要宽容。 有容乃大。 当今的社会已经很多元化,不同群体、组织和个人都需要融合到一起。大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众多的事务当中往往需要具有合作精神。简单的说,就像一个课题组内部有分工协作一样。每一位成员,都有一定的角色,首先需要能顶起自身角色的作用。当这些生旦净末丑都能出色的完成各自的角色时,才是一部好戏。如果上演的是独角戏,必定走不出恢宏的气势,到头来只能沦落到滑稽戏,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 精诚合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真者礼赞
zenliang 2009-9-8 18:02
首先声明:本文转自刘实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0elxz.html 求真者礼赞 不茅盾 求真者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求真者!   当眼光在望不到边际的学海里搜索,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黑白相间的一幅大卷子;黑的,是知,已开垦的领域,几千年来由伟大的发现力堆积而成的知识海洋的外壳;白的呢,是人类脑力不解自然的结果,是无知,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伪科这时你会真心愤恨昔人所造的两个字忽悠,若不是有意造假,便确是经过审查的科学的糟粕。假与邪主宰着,无边无垠,影响至深,这时如果不是宛若神经的高人的真言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眼光是被欺骗在吸引,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不解。可不是,不解,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个,不,或者甚至还有三五个,五六群,傲然地耸立,象灯塔似的求真者们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求真者,现实世界极少见的一种人,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人!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人,笔直的人,笔直的文。他/她的人,通常是不露面,像有意掩藏似的,网上搜索,难得其像;他/她所有的文章一律公开,而且常不收费,不像卖知识似的,成为一商,绝不放过商机;他/她的犀利的博文也是篇篇向上,几乎没有斜对的,更不用说隐晦了;他/她的言尖刻而有刺人的感觉,微微泛出高傲气。这是虽在西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人。哪怕只有一个人的力量,他/她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专家,一流,顶尖杂志,闻之丧胆,对抗的力都没有。   这就是求真者,现实世界极少见的一种人,然而决不是平凡的人!   他/她没有权威的姿态,没有名目繁多的头衔,也许你要说他/她不可信,如果可信是专指权威或专家大师之类而言,那么,求真者算不得学者中的好学者;但是他/她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他/她的坚强不屈与挺拔,他/她是学者中的伟丈夫/妻子!当你在扑朔迷离的学海里搜索,看见黑暗的水面上傲然挺立这么一个或一排的求真者,难道你觉得求真者只是求真者?难道你就不想到他/她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前进的灯塔?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未知的浩瀚学海里,某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求真者一样傲然挺立的撼卫他们真理的学者?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苦苦辛辛靠紧恒心,力求深解的求真者,宛然象征了今天在科学领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世界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求真者不是平凡的人。他/她在现在的科学界极少见,不被人重视,就跟东方先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也跟东方的先民相似。我赞美求真者,就因为他/她不但象征了东方的先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复兴过程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科,贱视边流,顽固的教条的人们去赞美那顶尖化的杂志,去鄙视这极少见,生活不易的求真者吧,我要高声赞美求真者! 附: 白杨礼赞 茅盾 / 文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象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个人分类: 科学|2019 次阅读|1 个评论
欢迎大家指导
zlyang 2008-12-1 16:16
真心欢迎大家指导! “三原色”图标为个人设计。请注意:该艺术设计不是“火星旗”。 该图标象征对世界本原的追求,因此用“三原色”来作为标志。 后记 : 我的设计,包含2层意思: (1)三原色,代表对世界本原的追求。 (2)兰色,是天空、大海的颜色,代表宇宙规律。绿色,是植物的基本颜色,也是西方世界和平、富饶的象征(雅典娜的橄榄树),是大地的基本颜色。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吉祥颜色(中国红)。整个logo的长宽按照黄金比例设计。三原色均分。“天、人、地”,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飞机超音速飞行
个人分类: 真傻个人材料|4714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精神探
fuqisi 2008-11-29 23:58
一般人会认同,科学是最可靠的知识体系、最可信的方法系统、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最强大的生产要素、最可怕的战争武器;不少人已感悟:科学是最高级的生产机构批量生产知识、方法、思想和精神的系统,最复杂的社会关系最智慧、最无情、最娇嫩、最奢侈的上层建筑。 现实中,学术界对科学、科学精神的理解,没有达成充分的共识。科学、哲学、历史、社会、教育和政治等学科及其门派,可能也可以根据各自的认识、观念和愿望,来定义科学和诠释科学精神。没有公认的科学精神,人类照样发展。对科学精神的探索,哪怕是片面地尝试,也会使我们多一点明白。多个片面的明白趋近于一个全面的明白。这种追求明白的欲望,或许就是科学精神的原生态。 1 探索的基点与目的 按照理论研究的常规:科学宏论的第一步是定义科学;以科学的定义为基础,描述科学活动,推演科学的特性、精神、思想、方法、过程等;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不断地检验和完善。莫怪我们无能,只怨科学太复杂。由于对科学的定义存在颇多分歧,科学宏论必然枝杈繁茂,难于收场。 我们量力而行。探索目的:为自己和同志找到一种用科学的精神看待和处理现实问题的通用方式。基本假设:科学精神的主要方面包括反映科学活动基本特征的价值取向、方法特点、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搜集资料:中文的有关论述( 10 种左右)。分析方法:按照假设的主要方面,对有关论述的条目归类和分层,将最基层的条目作为科学精神的具体内容。自我反思:其他学问有无类似的特性;这些精神与熟知的科学事件是否矛盾;这些精神是否有利于我们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 2 有关论述的具体条目 不少有心人对科学精神进行了论述。有些十分精悍,如 探索、怀疑、实证、理性 。有些比较多样(《百度百科》):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精神应包括 12 个方面的特征: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实证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功利精神。 显然,探索、求实、求真的精神有一定的类似性, 协作、民主、开放、功利的精神更象科学的社会精神。 3 科学精神的一种表述 按照假定的科学精神的主要方面,通过对有限资料的分析和归纳,基本科学精神的一种表述为:追求真理的精神、穷理达洽的思想和系统论证(探索)的方法。 追求真理的精神是科学活动的价值方向科学的近期目标和最终目的。它至少包括:探求、趋近、完善和崇尚真理;普及、传播、宣传和捍卫真理等。对于科学界,追求真理是第一要务,一传真理是必然任务,捍卫真理是天生职责。对于社会,崇尚真理是价值文明的主要方面。只有崇尚真理,才能找到自身的位置和贴近人类文明的基础,才能不被一时的权势和局部的利益所左右,才能保证持续的发展与和谐,才能促进科学自身的发展。对于个人,寻觅和依靠真理是人生决策的最佳基础。另外,追求真理的精神与寻求真相的精神是孪生姐妹,是人类启蒙后社会文明的价值核心之一。 穷理达洽的思想是贴近和感悟真理的必须步骤、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它至少包括:了解、筛选、比较、分析和归纳(一个命题、问题、专题等的)所有的看法、解释、假说、论证和理论;对各种解释、论证或理论等进行,定义明晰性、前提可靠性、逻辑自洽性、内部关系协调、数量关系精确性、推论结果合理性、现存事实符合性、表面现象抽象性、因果关系本质性、应用条件限制性(可证伪性)、同类理论异同性、外部关系吻合性、结果推测准确性等方面的分析、思考和整合;在明确的限定条件下,接受、应用或发展某种理论,或者通过发现模糊、异样、矛盾、瑕疵、特例、不可解释等情况,限定、修补、完善、改造或重构理论,或者根据新的现象、试验结果,修构理论或提出假说;依据新的解释、假说或理论,设计试验或预测未来事件,以验证或修构理论。这些或许就是合理怀疑或理性精神的一种解释,也包含了探索精神的部分内容。 系统论证的方法是寻找证据、验证设想、论证真理的基本途径。它至少包括:全面、严格、公开地论证。首先,科学论证必须坚持学术探索、交流、争论和宣传的基本流程和行为规范。其次,在全面考虑研究路径、对象、方法、数据处理、研究效力和宏观理念(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或样本的部位、断面、层级、时段等是否反映了有机整体、动态系统和演化活体的可解释的情况等)情况下,拟订研究的框架和方案。第三,严谨地论证至少包括:必要的逻辑论证(上述)、一定的探索性研究或预试验、合规的实证研究和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社会实践等方式;在说明受限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描述性、分析性或模拟性等效力较低的方法;在充分考虑可行性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实证的方法,或最先进、最可靠、被公认、可解释的方法;对于不寻常的结果,有必要进行重复的或不同方式方法的验证性研究。第四,在一定的阶段在学术范围内,公布研究成果,包括失败的结果,供同行审视、评价、重复、确认、改进、引用或推广。 显然,这种追求真理、穷理达洽和系统论证的精神,就是上述两种和其他论述的另类归纳和再次组织。例如:求真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的缩写;探索精神至少包含着探索的取向、基点和方法等;求实和求精是探索的基本要求和高级要求;继承、怀疑、改造和创新是科学活动的具体步骤;穷理达洽思想是理性精神的解释;实证精神是科学的标志性和本质性特征,是纯科学区别于其他学问的唯一特性; 协作、民主、开放、功利精神更象科学的社会精神,处于另一个层面,且可以由基本的科学精神推导得出。实际上,这种精神的简约式为求真尚证 穷理达洽。 虽然实证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但是我们没有单用实证来表示科学方法的精神特性。我们选择了更为泛化的表述系统论证。这是因为:科学活动以实证或试验为核心,但它应该包容相对效力不高的其他方法;在各种实证方法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效力;我们很难自信的认为,由实证方法的简化、易化、变形等而演生的方法还是完全的实证;在明确非实证方法的弱点后,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大大拓展研究的范围。当然,我们必须指出,由于效力不高,非实证的方法时常被有意无意地误用和滥用,从而产生似是而非的结果;我们应该强调,在能够使用实证等高效力的方法时,满足于仅采用低效力的方法是一种懒惰、无知、低能或缺德的行为。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在哲学或理念层面,提出怀疑、改革和创新精神具有必要性,因为怀疑、改革、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基本环节;在操作层面上,这些精神没有多大的可行性,且易被冒用。例如,在提出怀疑精神时,人们不得不附加一些限定条件有根据的、合理的、消化后的怀疑等以避误解,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实际上,在分析、对比、归纳、思考或穷理之后,典型的情况有三种:迷惑、接受和怀疑。即,怀疑是穷思的成果。另外。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理念指挥行动跳过方法的作风,具有极大的盲目性、诡辩性和危险性。例如:多少强人不是穿着改革的马甲,振振有辞;哪个伪科不是戴着创新的帽子,走火入魔。 4 这种科学精神的典型示例或原型 英雄所见略同。实际上,许多民族的人生哲学和行为箴言中就蕴涵着科学精神的雏形。例如, 孙中山 先生为 中山大学(前身)题写的校训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就是中华知行精神的一种体现,也是科学精神的一个版本。如果其中再加上得法,不知是否合适? 让我由不屑到推崇的一门学问叫做循证医学。这门经历不足 20 岁的学问,浑身充斥着科学精神的气味。关于循证医学的比较公认的定义为:在考虑患者的愿望和结合专业技能、临床经验的情况下,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以制定患者的诊疗方案。我理解的定义为,在医学知识解读或医学决策中,遵循证据的方法学。循证医学的基本操作流程为:提炼问题、收集证据、选择证据、评价证据、综合证据、应用证据(决策)和审评小结。在证据繁杂的情况下,考虑到综合证据的难度和便于应用,循证医学的一种方法是将不同研究类型的证据(结果)分为不同效力的等级序列。最为通俗的一种证据效力等级序列叫作证据金字塔,从上向下反映了证据效力的强弱: 系统性综述或 Meta 分析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系列病例分析 病例报告 各种观点、评论和意见 动物研究 离体(试管)研究 在价值取向、操作流程和证据认定方面,循证医学充分体现了一种科学的精神,是上述科学精神表述的示例或原型。 5 问题和反思 由于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外延极为复杂和丰富,我们很难全面、完整、精确、系统的表述科学精神。如果将科学精神归纳得十分精悍,如实证精神,科学精神的应用范围就会相当拘束。倘若把科学活动中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精神都纳入,如献身精神,那么科学精神就会丧失个性,因为献身精神主要体现的是追求的疯狂程度。 有时,我们很难区分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科学作风、科学品质等的差别。也就是说,如果要求过高,很可能得不出结果。所以,从某个角度、层次出发进行尝试,不失为一种初步探索的方式。 我只读取了少部分检索到的有关科学精神的网上文献。这主要因为时间、精力的限制,但是这显然不符合穷理的精神。在现实中完全贯彻科学精神是极为困难的,必须进行一定的变通对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兼顾。在变通的过程中,我们至少必须考虑研究目标、价值、精度和研究资源、成本等重要的要求和条件。如果资源条件达到课题要求,我将之称为一个评价类别的达洽。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必须达洽的类别至少包括:用追求真理的精神、穷理达洽的思想和系统论证的方法和 求真尚证 穷理达洽作为关键词,重新检索,审视有无同样的或更好的文章;公布或介绍可能影响文章结果的重要因素,如研究的方法,以使他人可以评价或解读文章。 让我不洽的是,虽然对达洽进行了描述或提炼各方面都说得通,但却说不清各个方面。或许,学习,特别是对反对意见的分析、反思和总结,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达洽类别。 别怨我们无能,只怪科学太复杂。
个人分类: 科学观|18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精神的一种表述----求真尚证穷理达洽(节选)
fuqisi 2008-11-29 23:18
按照假定的科学精神的主要方面反映科学活动基本特征的价值取向、方法特点、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通过对有限资料的分析和归纳,基本科学精神的一种表述为:追求真理的精神、穷理达洽的思想和系统论证(探索)的方法。 追求真理的精神是科学活动的价值方向科学的近期目标和最终目的。它至少包括:探求、趋近、完善和崇尚真理;普及、传播、宣传和捍卫真理等。对于科学界,追求真理是第一要务,一传真理是必然任务,捍卫真理是天生职责。对于社会,崇尚真理是价值文明的主要方面。只有崇尚真理,才能找到自身的位置和贴近人类文明的基础,才能不被一时的权势和局部的利益所左右,才能保证持续的发展与和谐,才能促进科学自身的发展。对于个人,寻觅和依靠真理是人生决策的最佳基础。另外,追求真理的精神与寻求真相的精神是孪生姐妹,是人类启蒙后社会文明的价值核心之一。 穷理达洽的思想是贴近和感悟真理的必须步骤、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它至少包括:了解、筛选、比较、分析和归纳(一个命题、问题、专题等的)所有的看法、解释、假说、论证和理论;对各种解释、论证或理论等进行,定义明晰性、前提可靠性、逻辑自洽性、内部关系协调性、数量关系精确性、推论结果合理性、现存事实符合性、表面现象抽象性、因果关系本质性、应用条件限制性(可证伪性)、同类理论异同性、外部关系吻合性、结果推测准确性等方面的分析、思考和整合;在明确的限定条件下,接受、应用或发展某种理论,或者通过发现模糊、异样、矛盾、瑕疵、特例、不可解释等情况,限定、修补、完善、改造或重构理论,或者根据新的现象、试验结果,修构理论或提出假说;依据新的解释、假说或理论,设计试验或预测未来事件,以验证或修构理论。这些或许就是合理怀疑或理性精神的一种解释,也包含了探索精神的部分内容。 系统论证的方法是寻找证据、验证设想、论证真理的基本途径。它至少包括:全面、严格、公开地论证。首先,科学论证必须坚持学术探索、交流、争论和宣传的基本流程和行为规范。其次,在全面考虑研究路径、对象、方法、数据处理、研究效力和宏观理念(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或样本的部位、断面、层级、时段等是否反映了有机整体、动态系统和演化活体的可解释的情况等)情况下,拟订研究的框架和方案。第三,严谨地论证至少包括:必要的文献、逻辑或理论论证(上述)、一定的探索性研究或预试验、合规的实证研究和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社会实践等方式;在说明受限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描述性、分析性或模拟性等效力较低的方法;在充分考虑可行性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实证的方法,或最先进、最可靠、被公认、可解释的方法;对于不寻常的结果,有必要进行重复的或不同方式方法的验证性研究。第四,在一定的阶段在学术范围内,公布研究成果,包括失败的结果,供同行审视、评价、重复、确认、改进、引用或推广。 显然,这种追求真理、穷理达洽和系统论证的精神,就是许多其他科学精神论述的另类归纳和再次组织。例如:求真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的缩写;探索精神至少包含着探索的取向、基点和方法等;求实和求精是探索的基本要求和高级要求;继承、怀疑、改造和创新是科学活动的具体步骤;穷理达洽思想是理性精神的解释;实证精神是科学的标志性和本质性特征,是纯科学区别于其他学问的唯一特性;协作、民主、开放、功利精神更象科学的社会精神,处于另一个层面,且可以由基本的科学精神推导得出。实际上,这种精神的简约式为求真尚证穷理达洽。 虽然实证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但是我们没有单用实证来表示科学方法的精神特性。我们选择了更为泛化的表述系统论证。这是因为:科学活动以实证或试验为核心,但它应该包容相对效力不高的其他方法;在各种实证方法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效力;我们很难自信的认为,由实证方法的简化、易化、变形等而演生的方法还是完全的实证;在明确非实证方法的弱点后,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大大拓展研究的范围。当然,我们必须指出,由于效力不高,非实证的方法时常被有意无意地误用和滥用,从而产生似是而非的结果;我们应该强调,在能够使用实证等高效力的方法时,满足于仅采用低效力的方法是一种懒惰、无知、低能或缺德的行为。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在哲学或理念层面,提出怀疑、改革和创新精神具有必要性,因为怀疑、改革、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基本环节;在操作层面上,这些精神没有多大的可行性,且易被冒用。例如,在提出怀疑精神时,人们不得不附加一些限定条件有根据的、合理的、消化后的怀疑等以避误解,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实际上,在分析、对比、归纳、思考或穷理之后,典型的情况有三种:迷惑、接受和怀疑。即,怀疑是穷思或不达洽的成果。另外。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理念指挥行动跳过方法的作风,具有极大的盲目性、诡辩性和危险性。例如:多少强人不是穿着改革的马甲,振振有辞;哪个伪科不是戴着创新的帽子,走火入魔。
个人分类: 科学观|1936 次阅读|3 个评论
看航天员漫步太空有感:我们需要真正的科学
wangdh 2008-9-28 16:35
我们需要真正的科学 研究所利用假期召开年度工作会议。 27 日下午是各处室负责人汇报工作。大家都知道 27 日下午 4 : 30 分是个令人期待的时刻,建议增加观看航天员漫步太空的过程。领导很同意,马上做了安排。等到 4 : 30 分的时候,停止报告,连通了央视网站,幕布上出现了直播太空漫步的影像。 大家的心情是激动的,也是紧张的。看着航天员笨拙的动作,就是打不开舱门,实在是着急和紧张。可当看着门被打开后,宇航员逐渐出舱,更是紧张。尽管心里想这次是绝对会成功的,但心里的那种担心一直伴随着整个出仓过程。每一个过程,宇航员的每一次招手,我们也随着鼓掌庆贺。突然的信号消失,大家的心都悬起来了。当看到航天员手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太空飘扬的时候,心里甭说多激动了,甭提多自豪了。我们的国旗首次在太空飘扬,中国人民的祝贺首次从太空发向地球上的人们。等宇航员安全返回舱内后,大家的心也随着落了地。晚餐时,大家喝的第一杯酒就是为神七干杯!激动啊。 有老师说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实实在在,没有半点虚假,是真本事!我们多么希望所有的科研都是这样。本来就应该这样的,所有的科研数据都要精确可信,实实在在。可现实呢?怎么会有了那么多的虚假数据,怎么会出现了那么多的马虎大意,又怎么诞生了那么多的虚假论文?编造数据、篡改数据、修正数据 . 都是不允许的,都是科学研究不能容忍的。明明知道不允许,为什么还要做?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自觉地求真、求实呢? 我们呼唤真正的科学,呼唤实实在在的科学,呼唤体现真本事的科学! 今天傍晚宇航员将返回,我们期待着这激动的时刻。 (王德华 2008.9.28 ) 补充: 航天员于今天下午17:38 已经顺利返回。载人航天圆满成功!这次成功,值得庆祝,值得自豪! (航天员2008.9.28 下午胜利返回)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6314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