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我的老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的老师之5何振京
byk0104 2012-1-30 09:28
引向净土 何振京老师和他的民歌课 1996年8月24日,中央音乐学院的近200历届校友聚集在母校,为当年的“中国民歌”任课老师何振京教授祝贺70大寿。那一天,大家不分专业、不分届别、在一起以独唱、重唱和合唱的多种形式放声高唱中国各地各民族的民歌,回忆何老师当年向我们传授民歌知识的美好情景。上图就是我们的演唱会照片,以及我和何振京老师、洪月华老师在会上的合影。 2000年,我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的《“中国风”的理想与实践》文中,叙述了了何振京老师的民歌课对我创作道路的重要影响: 我是在远离民间音乐沃土的大都市出生和成长的,又是从学习西洋乐器步入音乐殿堂的。我能够如醉如痴地热爱中国传统音乐,能够始终不懈地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并且决心通过中西融会的道路把中国传统音乐展现到世界乐坛,除了得益于前辈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得益于当时高度重视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环境外,还要归功于我的两位恩师——何振京老师和苏夏老师。 1957年,我作为长笛学生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国人民恰恰从这一年开始,走过了一长段艰辛苦难的历程,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永久的伤痕。然而,在北京鲍家街的音乐学院校园里,我们的老师以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美好追求把我们引向了远离喧嚣尘世的一片艺术净土。在何振京老师的民歌欣赏课上,我们听到的是从粗犷豪放,真情奔泻的陕北“信天游”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调;从委婉细腻,含情脉脉的云南花灯到高亢辽阔的青海“花儿”;从朴拙火热的东北秧歌到率真凄美的爬山调......我们随着何老师的歌声把美好的遐想带到那山间河畔,带到那草原雪岭,我们好像看到了我们的先辈在诉说着他们的苦难与欢乐,讲述着他们的生活与历史。何老师以他对民间音乐的深切热爱和深入研究感染了我们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一期《中国风的理想与实践》) 2007年12月,何振京教授80华诞作品音乐会在京举行。本人献词“植根沃土 面向世界”。 前排左起:姚思源、段平泰、赵方幸、黄飞立、何振京、洪月华、陈宗群、苏夏、方堃
个人分类: 良师益友|3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老师之6苏夏
byk0104 2012-1-29 21:20
“不是只有一条小路可通” ——在苏夏教授教学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鲍元恺 2005年第二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刚赶到北京。到了这个会场,有些诚惶诚恐。因为今天在座的很多人都是我的老师——除了我的主课老师苏先生,还有我在附中上学时教我音乐欣赏课的陈宗群老师,教我歌曲创作和民间音乐课的何振京老师,我在大学学习时教我和声和作品分析课两门课的杨儒怀老师,教我复调课的段平泰老师,还有文革前一年我们“开门办学”时期担任我的作曲课的王震亚老师。遗憾的是,我的配器老师陈培勋先生因为生病,且远在深圳,不能参加这个盛会。 这些老师,不仅在我上学的时候为我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而且在我工作以后始终关心着我的创作和教学,不断地给予我热情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恩重如山的老师。 今天,在为苏老师祝寿的同时,我想在众位老师面前谈谈我的这位主课老师对我一生创作的影响。 (一) 2000年,在我的《中国风》系列创作10周年之际,我发表了《“中国风”的理想与实践》一文,回顾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历程和音乐学习历程,其中有如下一段文字,是这样回忆苏夏老师对我的培养的: 我能够通过西方音乐形式把中国民歌的优美旋律展现到世界乐坛,除了得益于前辈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得益于当时高度重视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环境外,还要归功于我的两位恩师——何振京老师和苏夏老师。……苏夏教授是我在大学的第一位主科老师,他反对刻板地模仿西欧古典音乐,提倡民族韵味,提倡雅俗共赏。当时,我和苏夏教授的另两位弟子都醉心于为民歌配和声,尽管有时耽误了苏老师的主科作业,但他还是积极地支持我们用这种方式探索民族风格的和声语言。我们把从何老师那里学来的和间接收集到的民歌旋律都编成了短小的钢琴曲,而苏老师则把格里格、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哈恰图良以及其它一些民族乐派作曲家的作品提供给我们,以丰富我们的和声技法。当时主要的学习方向是探索为民歌旋律配置具有民族特色和声的问题。……一九七三年以后,我在天津音乐学院教作曲,索性把为民歌配置和声列入学生必修的课程。①           我非常幸运——刚才王震亚老师谈到——在上附中的时候就被苏夏老师选中,并且开始按照大学课程给我上作曲课。大概是因为这个,我免除了高考,被保送上本科作曲系。到大学以后,苏老师又继续担任我的主课老师。 苏老师的教学不拘一格。他一方面强调古典音乐的基本功,一方面又不断突破墨守成规的传统教学观念。他给我们上课用的范例作品,既有古典乐派莫扎特、贝多芬那结构严谨的奏鸣曲乐章,也有浪漫乐派肖邦、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那浓缩激情的前奏曲;既有印象派德彪西、拉威尔那精致细腻的钢琴小品,也有民族乐派德—法雅那充满西班牙风情的舞剧选曲;还有当时苏联在世的作曲家如培克、斯维里多夫最新创作出来的作品,其中包括苏联亚洲部分加盟共和国的一些作曲家——像亚美尼亚的哈恰图良、巴巴扎年、阿鲁秋年,阿塞拜疆的阿米罗夫,卡拉耶夫,格鲁吉亚的塔克塔基什维里等等那些在旋律和节奏上闪耀着独特的中亚地区光彩又具有相当专业水平的作品。我从这些作品中,不仅学习到了不同风格和不同体裁的作曲技法,也从中领略了将西方作曲技法同东方民族的音乐文化恰当结合的美学境界。后来,我以“鼓励学生追求新音响,同时又提倡雅俗共赏,强调民族风格”②概括苏先生的教学思想,得到了许多同行的认可。 (二) 当时,学校的作曲教学大纲是按照欧洲器乐曲曲式规模的大小安排学程的,但在实际创作中,学生首先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曲式问题,而是源自西方的和声如何同中国特有的旋律在风格上相统一并且取得丰富音响色彩的问题。而我在苏老师指导下为中国民歌旋律配和声的练习,可以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捷径。 苏老师对于这些练习要求很严。概括地说,他在和声方面的要求是,一要有动力,二要有色彩,三要有内容。 有动力,就是要在和声的序进中有符合音乐结构功能的倾向力。当时,苏老师极力反对完全用纯四度叠置的和音为民歌配和声。他说,没有倾向,就没有张力。小作品勉强可以,大作品则无法推进音乐。 有色彩,就是在符合音乐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善于从旋律的调式中提取特色因素,反映出民歌的调式结构和自身的风格;还要充分利用调式交替产生的变化音和特殊排列的不协和和弦,使和声具有丰富的音响色彩。 有内容,就是要把和声的纵向音响色彩和横向声部进行赋予音乐表现意义。为民歌旋律配和声,因为有歌词内容的提示与限定,这一点尤为重要。 苏老师不拘一格的教学,还反映在因材施教方面。他从来不把学生限定在一种风格或一种体裁之中,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一律死板地按照教学大纲,以西方器乐曲的模式从单乐段写到奏鸣曲式。他不排斥声乐作品,甚至不排斥通俗音乐。他本人的作品,既有交响音乐,也有电影音乐;他的著作,既有《复对位法》,也有《歌曲写作》;他的学生,既有从事管弦乐创作的,也有从事歌曲创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作者施光南,在苏夏老师班是接收了完整的专业作曲教育的,他写过技术相当高深的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协奏曲。“有人认为光南只不过是个写单旋律的作曲者,这种估计显然是不公允的。”③在施光南上学期间和毕业后,苏老师鼓励他在歌曲领域发展自己的才能,这在当时的音乐学院,是需要务实的眼光,开放的胸怀和创新的精神的。记得一次课间休息,我们从当时正在写《烈士诗抄》声乐套曲的施光南一直谈到“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苏老师说:约翰·斯特劳斯的音乐在全世界有这么多听众,我们的音乐学院却从来不研究他,这是不对的。在自命不凡的象牙之塔里听到的这样说法,在当时着实令我惊讶。与此一脉相承,80年代以后,流行音乐兴起,苏老师并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流行音乐一律看作洪水猛兽,而是认为其中“泥沙与金子并存”。后来,苏老师还撰文提出:“在音乐学院课程中应该有流行音乐课和技艺的学习,待有经验后即可设置专业。”④ 今天,在苏老师刚刚出版的新书序言中,看到苏老师强调,作曲家应当“和听众在审美观念上和听觉上取得沟通。”⑤。这的确是苏老师几十年来一贯的美学主张。 (三) “文革”过后,国门大开,随之涌入了西方音乐创作形形色色的新观念、新风格和新技巧。不久后,被称为“第五代”的后起之秀们平地崛起,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我们这些正重整旗鼓,准备“把被‘四人帮’耽误的10年夺回来”的“第四代”,一方面积极地与我们的后一辈人一起认真“补课”,一方面冷静注视着我们音乐创作的现状,思考着我们音乐创作的前途。 针对当时在这股潮流中一些人盲目求新的倾向,在80年代初,苏老师就提出:“良莠不分是要不得的,新的不一定都好。”⑥ 针对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在一个圈子里一窝蜂追求无调性的现象,苏老师提出:“现在国内多年的十二音序列音乐的‘一边倒’,也未免过于狭窄。”⑧ 针对当时的音乐作品评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现代‘高”的现象,苏老师指出:“把不同技法、风格、美学倾向的作品用同一尺度衡量,使一些作曲家受到委屈自然难于避免”。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和准备,我决定以自己的创作作为回应。 1991年,我的《炎黄风情》在天津首演。几天后,我在同著名文化记者侯军的对话中,着重谈到苏夏老师当年的教育对我今天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鲍:时隔三十年,虽然我的那些“大本子”(指在苏老师班上探索民歌旋律配和声的五线谱本)都不存在了,但这些探索的成果已经溶进了我的血液。有的我至今还完整地记得。这次音乐会中的《爬山调》《女娃担水》主题部分的和声,基本上是三十年前在苏先生班的“大本子”的照般。实际上,那时候:我就想在将来的某一天开一场民歌主题管弦乐曲的音乐会。 侯:你的想法三十年后实现了,虽然时间长了些,但毕竟成了现实。⑨ 1995年,我的交响组曲《京都风华》在北京首届艺术节首演,苏老师跑到北京展览馆听了这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作品,在散场回家的路上,苏老师对这部作品5个乐章都详细谈到他的看法,然后,忧心忡忡地谈到了中国音乐创作现状。他所谈的,大致就是后来他在《音乐研究》发表的《解读与置疑》中的这一段话:一种带社会性的艺术思潮……把第四代作曲家淹得喘不过气。他们有理想,基本功扎实,才华横溢,并非不懂“新潮”写法,只是由于对生活的态度或审美尺度上的差异使他们不愿意那样写。这个“落后”帽子使他们在社会音乐创作生活中难以“出头露面”。近两三年,经过拼搏,创作环境有所宽松,有“几条汉子”又杀出了生路,着实不易。⑩ 1998年6月,陈佐湟指挥国交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一场“文革”后二十年来“第四代”作曲家的首场群体音乐会,演出了我、杨立青和金湘的作品。我在音乐厅门口见到苏老师和陈培勋老师相互搀扶着来听音乐厅。苏老师说,我们俩主要是来听你的作品的。看到当年我的两位老师在三十多年后还在关心着我,我感动不已。在休息厅,苏老师鼓励我说:沿着这条路,你还可以做很多事。 (四) 刚刚在《论中国现代音乐名家名作》这本书中,看到苏老师自序中的一段话:“在音乐界的来往中,多进行一些专业性的自由讨论,在争论中作曲家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十字街头,你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去向。要走上大路,不是只有一条小路可通。” 半个世纪以来,苏先生以自己的丰富学识和宽阔眼光,不断为我们展示着宽广的艺术大路。这不仅表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在教学中为突破当时思想禁锢下的文化限制所做的努力;更表现在八、九十年代,他为反对音乐艺术的异化,为突破在创作自由旗帜下以一种风格排斥其它风格的导向,为争取音乐创作百花齐放的局面所做的更加艰苦的努力。 我继承苏先生的事业,从事作曲主课教学已经三十多年。我的学生也是走在各自不同的路上。以毕业后的工作方向论,我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像刘长远这样,从事交响音乐创作的;一类是像伍嘉冀、刘彤这样,从事通俗音乐创作的。还有一类毕业生,像今天到会的我的学生,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孙光钧教授,是与苏老师一脉相承,继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 (根据2005年3月19日在苏夏教授教学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补充) “苏夏教授教学、学术座谈会”会前,向恩师苏夏教授赠送自己的新作唱片和以我的肖像作为封面的香港《华人》月刊 ①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一期 ②《音乐生活》1994年9月(总264期)《 壮哉,鲍元恺!壮哉,中国风!》作者:胡玉兰 ③《施光南和他的音乐》《音乐研究》1991年第4期 ④《人民音乐》1996年第2期《你的手伸向哪儿?》 ⑤《论中国现代音乐名家名作》自序 ⑥《音乐研究》1981年第3期《和声民族化的历史与现状》 ⑧⑩《音乐研究》1997年第4期《解读与质疑》 ⑨1991年10月25日的谈话,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问道集》) 2007年在天津全国合唱创作研讨会上 2006年在北京中山音乐堂,苏夏教授与周龙、陈怡夫妇和鲍元恺 苏夏先生携公子苏聪和儿媳、孙子到天津音乐学院旧地重游 苏夏教授在吴伯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鲍元恺摄影 苏夏谈鲍元恺 节选自苏夏《智者们艰难的求索》 《人民音乐》 2007年第12期 2006年底,天津音乐学院数位工作人员带着录像设备到我家为“鲍元恺《炎黄风情》首演15周年音乐会、研讨会”的举行要我讲一点感言。鲍为我的老朋友,我只是他的先学,为他打音乐写作基础做了点工作。当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只设有五年制的本科,我在作曲教研室管点事,深感在五年内需要写作如此多如此复杂的内容与形式的曲目,我想提前在附中理论学科找两位同学做试验,上作曲个别课。派来上课的是鲍元恺和罗伟伦。鲍原学长笛,又学过点小提琴,为少年交响乐队成员,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的学习也很认真。是个沉着、不太露声色的少年,是个扎实地学习的学生。他每次作曲作业都抄写得整齐、干净,作曲课也进行得顺利。当时,我绝没觉察出他具有很强的组织、活动潜能,像现在的他那样  话又跳到从1982年以后说起:自打开通向西方的窗户后,正如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那样,现代音乐迅速进入,在一些音乐院校作曲系或主流音乐创作活动中接近于占有统治地位。在刊物上,一些作曲、音乐学家著文说:那些传统写法的器乐曲太简陋,就那么一条民歌旋律,配上Ⅰ、Ⅳ、Ⅴ的和声;传统规范的写作已是日落西山,不可能有它自身的更新,它只有自惭形秽地叹息!写这些文字的朋友也是科班出身的,他们应该听过(可能分析过)黄自、马思聪、郑志声、谭小麟、贺绿汀、陈田鹤、丁善德等人的名作吧!这里有中国作曲学派的代表作,无论它们是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但都是艺术精品。   有些朋友认为调性音乐意味着保守,从西方音乐史上记载:民族乐派只是浪漫派的一个支系,早已过时了!音乐革命是从无调性开始的,这是真正的前进。这些朋友忽视了!在艺术风格发展史中,人们早已摒弃所谓进步这种观念,认为艺术风格的不同只是一种变化而不是一种进步,后者无法淘汰前者,他们把阶级斗争的理论搬到不同时代艺术品的评价上了。这样的审美思潮、创作评论、作品的选拔标准使属于第四代的作曲家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有理想,音乐创作基本功扎实,才华横溢,他们并非不懂现代技法,只是由于对生活的态度上或审美尺度上的差异使他们不愿意那样写。这个“落后”帽子使他们在社会音乐创作生活中难以“出头露面”。但这种排斥现实主义音乐作品之风总是要改变的。首先是人民群众的需要,他们需要反映他们生活,他们喜闻乐听的音乐作品。在这个艰巨的时刻,第一个破土而出在节目单上响亮地标示出“植根民族音乐之土,跻身世界艺术之林”口号的鲍元恺作曲的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的首演在中国近代音乐创作史上具有乐风转机的意义。当然,仍然有人说这是过时了的,以一语否定之。但自1991年5月由天津乐团首演《炎黄风情》后,15年间这部作品已被公认为在中国当代管弦乐作品中国内乐团上演频率最高、国外舞台加演最多的作品。   以后我还聆听过鲍元恺作曲的具有浓郁的京都音乐风格的交响组曲《京都风华》,表现 太行山抗日烽火具有河北梆子与民歌风的乐队组曲《烽火素描》和以京戏各种唱腔为核心的《京剧交响曲》。一如以往,这些作品仍是走中西融合、雅俗共赏的创作路线的,如果说《炎黄风情》是以24首民歌为主题的可独立的器乐小品有机组合的话,那这些组曲,尤其是交响曲是大型的各有特色具有音乐情节的乐章群,是数章连成一体的组合。两首组曲的题材都与某一特定革命历史事件相联系,如何创意?避免千篇一律地与众多同类革命题材作品相类似的是值得注意的;无论民歌或戏曲唱腔,它们音乐的呈示、发展、终结是自成一体的,它的乐意已得到较充分的表达;而作为交响套曲乐章的开头,其首次呈示的乐意仅是一个苗头,而这个苗头要成长为粗壮的大树,开花结果,那是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和一定的时日。因此,许多作曲家都是自写音乐主题。在民歌风的器乐曲中,全曲音乐语言的个性化,说自己的话仍是重要的。这些话语意简单,但做得好不易。这三部套曲中,我更喜欢《京剧交响曲》。    《炎黄风情》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苏夏在鲍元恺《炎黄风情》首演15周年研讨会上的录像发言 鲍元恺在附中的时候就随我学作曲,他以前是长笛专业。当时我是作曲教研室的主任,我考虑作曲课要从附中就开设,于是我去附中兼课。第一批的两个学生里就有鲍元恺。鲍元恺升到本科后,还是跟我学作曲。他的成绩很优秀,是一个奉公守法、很用功、很乖的学生,他的和声课学的很好,写的很干净。 他的作曲基础、技巧可以说是在我这学的。他作曲的基础是很扎实的。他写的作品很严谨,他的特点是逻辑性强、踏实,并且与作曲老师的配合很好。当时,非常注意音乐的民族风格;注意和声的民族特点、时代性、色彩等相结合的特点。 鲍元恺的创作有一点很突出的是:十分注意民族音乐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注重洋为中用。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流派出现,其中,有一些作品以创新为唯一目的。传统的作曲体系可能已被抛弃。而鲍元恺坚持了音乐为人民群众服务,仍然坚持有调性的音乐,仍然强调、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作用。所以鲍元恺音乐的出现,特别是出现在断代式的这个空白时期,鲍元恺重新接过这面大旗,坚持了这条路线是很不简单的,它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最低限度,这是音乐创作的多样化。 当前,很多音乐工作者提出的“管弦乐作品与听众的关系”问题。鲍元恺的乐队音乐作品,老百姓可以理解和接受。他的音乐更注意接近听众,更注重听众的喜闻乐听。所以他的《炎黄风情》一面世,就为许多指挥家和乐团所喜爱,成为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甚至成为某些乐团的保留曲目。 中国器乐音乐作品,在内容上应该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现实,表现人民的内心体验,表现人民的艰苦奋斗,崇高的思想境界。作曲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创作出个性鲜明的、标新立异的、追求艺术上真善美的音乐。这是我祝贺鲍元恺作品音乐会演出成功的同时,对他创作前途的期望。 适逢母校及首都音乐界联合庆祝苏夏教授八十寿辰之际,请向大会和恩师转达我最诚挚的祝贺! 苏夏恩师是新中国音乐教育核心层次中承上启下的领军人物之一。作为贯穿20世纪后半叶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研室主任,他以研究能为中国作曲实践服务的技术理论为己任,锲而不舍地对我国新音乐的作曲经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个案或专题研究,并认认真真地在大课和小课中点拨学生正确研究和借鉴西方古典和现代作曲技术。他通达、敏锐、博学、睿智,对学界百态的洞察火眼金睛,常警世于风萍之末;他待学生亦师亦友、从严从谨、至深至诚;他为人风骨耿直、好恶分明,却方中不失圆转、终生与世无争。 恩师言传身教令我最刻骨铭心者有二;一是他对马思聪、江文也等早期大师孜孜不倦的研究,他要向世人揭示的是他们作品中的“大气”,而那种“大气”是后人少有的;二是他在那场“牙慧”之争中所表现出的不随波逐流、勇于坚持真理、不怕同行暂时误解的学者精神。在我心中,恩师是个智者型的人物 他的话出口之时我常不能充分理解,而要待以时日。所以,在举杯庆祝先生华诞之时,我们更要对他的著作和思想深入研究,继而承之,发而扬之,光而大之。 祝恩师健康长寿! 周勤如
个人分类: 良师益友|38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老师之10许勇三
热度 1 byk0104 2012-1-29 09:16
我的老师之10许勇三
写在许勇三先生逝世5周年 选自 鲍元恺 :巴托克第三 钢琴 协奏曲 结构分析作者附记 天津 音乐 学院学报2005年第四期 今年是许勇三教授(1915年11月18日——2000年11月25日)逝世5周年暨诞辰90周年,又适逢巴托克(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逝世60周年——在 中国 专业作曲教育界,这两个名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981年,由许勇三教授主持,在天津音乐学院召开了巴托克音乐创作研讨会。在中国重新向 世界 敞开大门的初期,这个研讨会,无疑为踌躇于东方民族风格与西方现代精神之间的同堂几代作曲同仁,找到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平衡支点。 会后,人民音乐出版社决定把在研讨会上发表的主要论文结集出版为《音乐论丛》第7辑,并委托我作为统编。论丛收录了许勇三教授的两篇重要论文《巴托克的成功之路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继承与创新——谈巴托克对 贝多芬 晚期四重奏写作手法的发展》,收录了武汉音乐学院王安国的《巴托克调式体系的综合性与多重性》,马国华的《民间曲调与现代和声结合的巴托克风格》,赵德义的《复调写作中的二重调式——谈《44首 小提琴 二重奏的写作特色》,天津音乐学院陈世宾的《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研究札记》和《巴托克多调式体系中的三全音功能》,姚盛昌的《巴托克线式对位的和声基础》,周小静的《深刻的思想,严密的结构——乐队协奏曲论析》,以及我的《舞蹈组曲技法 研究 》。 这一辑名为《论巴托克的音乐创作》的论文集出版后,在全国专业作曲界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几乎与此同时开始的以取消调性为标志的“新潮”音乐很快就取代了巴托克式的以本民族民间音乐为出发点的 艺术 思路,发端于国际社会冷战时期的否定传统、盲目求新的极端风格成了与社会音乐 生活 隔绝的中国一些音乐学院作曲学子的艺术时尚。这,似乎正是80多年前巴托克本人遭遇的重演。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一段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历程, 美国 《音乐中国》主编周勤如如是说:“巴托克的民间音乐研究后来受到新兴的音乐民族学理论的排挤, 而他结合民间音乐和 古典音乐 开创新音乐的努力则受到了迅速膨胀为教学主流的序列音乐的排挤。这是很不幸的两件事。在中国,以吕骥、安波、马可等为代表的鲁艺学派的民间音乐研究有类似巴托克的遭遇,许勇三教授及其弟子的巴托克研究似乎也被更现代的技法研究所淹没。其实.所有这些都应该以‘蔽帚自珍’的态度检讨之。”(周勤如:《音乐批评之我见》注释7。《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一期99页) 在冷战已经成为 历史 ,否定传统不再时尚的 新世纪 ,在我们纪念巴托克和许勇三的今天,该是我们冷静地对我们的音乐创作进行检讨的时候了。 2005年10月10日 1980巴托克研究组:左一鲍元恺,左二杨通八,左三姚盛昌,右一陈世宾 天津音乐学院是有过自己的学术体系的。我说的“呼唤学术,重构体系”中的“体系”,具体是指天津音乐学院由缪天瑞、许勇三勾画的学术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以作曲理论为特色的音乐文献学,和以巴托克研究为特色的20世纪音乐作品研究。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在天津成立,来自台湾的缪天瑞和来自燕京大学的马思聪、许勇三,都不属于建院时期的主流体系。在来自延安的音乐界领导的操作下,他们虽然表面上被安排了一些职务,但在学术上是被边缘化的。1958年,中央音乐学院迁京,马思聪随学院赴京,继续担任中央院完全没有实权的名义上的院长,缪天瑞和许勇三则被留在了天津音乐学院。 1958年天津音乐学院建院,随后,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和天津划归河北省的环境下,缪天瑞和许勇三又被天津音乐学院更左的政治路线所排挤,直至1976年“文革”结束。这个时期,许先生历史上和原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交往,一直成为以“特嫌”(特务嫌疑)打击他的借口。 文革结束后不久,天津音乐学院首任院长缪天瑞先生调往北京中国音乐研究所,在杨今豪院长的领导下,许勇三先生成为天津音乐学院的学术带头人。1979年,国务院批准天津音乐学院为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个硕士点的导师就是40年代从美国密执安大学毕业,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担任音乐系主任,培养出了赵行道、杨儒怀这些名教授的前辈许勇三先生。许先生的学术体系,正是由于此前一直处于受排挤的地位,使他基本上不受干扰地跨过了两个8年(1950-1958中央音乐学院天津时期,和1958-1966天津音乐学院初建时期)和文革十年,在文革之后的80-90年代通过著书立说和课堂教学建立了起来。在难得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学术和教学的这个不长的时期,许先生通过研究生教学和青年教师培训,直接培养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人才,包括陈世宾、杨通八、任达敏、苏澜深、姚盛昌、张蓓荔等,也包括我本人。许先生在此期间,还将缪天瑞的“该丘斯”作曲理论翻译系列(包括《和声学》《对位法》《曲调作法》《曲式学》等)中没有完成的《大型曲式学》翻译出版。在1981年,由许勇三先生组织的纪念巴托克诞辰百年的学术研讨会和先后出版的两册巴托克研究的论文集,至今还在中国的作曲学术界产生着影响。许先生关于建立“音乐文献学”的建议也是在这个时期正式发表的。他在《攀登音乐艺术高峰的途径》这本书里,为后学指出了一条通往音乐艺术殿堂的明路。 在今天,缪天瑞和许勇三的后续影响正在发酵,最近在北京召开的2011音乐理论比较研究国际论坛上,许先生的弟子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如今,两位先师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学术地位。2008年,天津音乐学院50周年校庆,在院内树立了两位歌曲作曲家王莘和施光南的塑像。他们是天津音乐界的骄傲,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作为一所教学学术机构,是不应当忘记对天津音乐学院做过更大贡献的缪天瑞和许勇三两位音乐学术大师的。 !--( 规则 ) ( 积分 ) //-- 许勇三:《论巴托克的音乐创作》 (音乐论丛第七辑)后记 对巴托克这样的外国近现代音乐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课题。我虽有志于此多年,但象目前这样集中力量进行这项工作,也主要是近年来的事。 1979年秋,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建立了由三名教师和两名研究生组成的近现代音乐研究小组(鲍注:三名教师是鲍元恺、姚盛昌和周小静,两名研究生是陈世宾。杨通八),由我担任指导工作。从1980年10月起,这个小组开始了以巴托克及其作品为专题的研究工作。在一年时间里,他们分别研究了巴托克在不同创作时期的主要作品,同时,进而探索了巴托克创作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1981年,恰逢巴托克诞辰一百周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办了巴托克研究学术交流会,并编辑出版了《巴托克研究论文集》,收进了这个小组成员以及我个人所写的有关论文七篇(另有译文三篇)。与此同时,湖北艺术学院(鲍注:今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师生有关巴托克研究的四篇论文也由该院刊印。在巴托克研究学术交流会上,天津音乐学院和湖北艺术学院向大会共宣读和提交了二十二篇有关论文。 合后,人只音乐出版社决定将两校的有关论文汇集出版,在他们的热情支持和具体帮助下,这些文章得到了向音乐界同行广泛求教的机会。 本书包括关于巴托克创作研究的综合性论文五篇,关于巴托克具体作品的研究论文五篇和两个参考资料。以下各篇己收进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编辑出版的《巴托克研究论文集》,本书不再转载: (一) 贝拉·巴托克(许勇三) (二) 巴托克创作的立足点与创作道路(许勇三) (三) 巴托克《钢琴即兴曲》之和声研究(杨通八) (四) 一首独特的变奏曲——谈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姚盛昌) (五) 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鲍元恺) 以下两篇原发表在《巴托克研究论文集》上,现作了较大修改,收进本书: (一) 《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研究札记(原标题为《对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的介绍和分析》)(陈世宾) (二) 深刻的思想 严密的结构——《乐队协奏曲》论析 (原标题为《略谈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周小静) 本书的统编工作由鲍元恺同志具体负责,周小静同志担任编务工作。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人民音乐出版社、天津音乐学院、湖北艺术学院和音乐界许多同志的关心和帮功,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许勇三 1981年12月31日 --------------------------------------- 在北京参加杨通八教授主持的2011音乐理论比较研究国际论坛和任达敏教授翻译的《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中文版首发式。原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术精英们除在主席台的杨通八和田青外,刚好坐在一排。这些人是作曲系的一帮铁朋友,又多是许勇三先生的研究生,陈世宾和任达敏还先后担任过系副主任,现在都已各奔东西,想来不胜嘘唏。 左一:山西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陈世宾,原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 主要论著:《巴托克》、《外国音乐家生平》(国家教委列为学校图书馆装备用书)。 主要译著:《新音乐语汇》(里萨著)《自由作曲》(申克)。 主要论文:《论巴托克多调式和声中的三全音功能》、《论巴托克多调式和声中的和弦结构形式》、《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分析札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对古典和声的发展》《民歌调式交替中的八度分置现象》《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赫米奥拉节奏》《寻踪哈农》、《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世纪的转折》《晋剧音乐多声配置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 主要译文:《我的发展》(勋伯格)《作曲教学与现代倾向》(勋伯格)《现代和声概论》(塞申斯)《论作曲教育》(亨德米特)《20世纪作曲技术与材料》(霍维特等)《论作曲风格》(亨德米特)《巴托克的创作原则》(萨伯其)《论民间音乐的记录、整理》(巴托克)等。 左二:人民音乐出版社图书中心主任、《钢琴艺术》副主编苏澜深,原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研究生。 编著《外国著名指挥词典》。译著《古今钢琴与乐队音乐史典》(霍华德·里萨蒂)《新音乐语汇:现代音乐记谱法指南》(霍华德·里萨蒂编.苏澜深,杨衡展,罗新民译)等。 左三:杭州师院音乐学院副院长王晡,原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主编《美国音乐文论集》、《美国音乐专辑》(学报);专著《柴科夫斯基》《西方作曲家大型合唱作品、团体、指挥、赛事节事》《美国音乐剧》《美国音乐风格》、《世界著名组曲欣赏》(主要撰稿人);论文《用人民的音乐表现人民—(波吉与贝丝)》《作交响乐的主人》《音乐学方法论》《知识、技能和方法—音乐教学观念谈》《扩展规模、造就规范、探究规律—音乐学研究生教学谈》《悲剧:序幕和终场—柴科夫斯基百年祭》《方法:在实践中开创,在交流中开拓》《改革音乐学整体教学体学》。译文《布鲁斯》《美国音乐》《意大利提琴制作学派》《音乐艺术——下》。教材《音乐名作欣赏》《管弦乐法基础》。1986年组织了全国性“美国音乐研讨会”,并提出了1998年全国第三届“西方音乐史学术研讨会”中心议题。 左四是我。 左五: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任达敏,原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 译著《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简明十二音作曲法》《剑桥音乐丛书——萨克斯管》《剑桥音乐丛书——铜管乐器》 。著作:《基本乐理》《流行音乐与爵士乐和声学》 。曲集:《钢琴演奏中外抒情曲集》《以爵士乐手法改编的电子琴曲100首》 《民歌主题钢琴曲18首》,民族管弦乐作品《喜气洋洋》,《山歌——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八重奏——幻想曲》。 还有两位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出来的,因在主席台上,未进入镜头:中国音乐学院前任副院长杨通八和《艺术评论》主编田青。 杨通八:论文:《巴托克“钢琴即兴曲”之和声研究》《艺术探索家斯特拉文斯基》《论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和声》《论和声的广义功能》《调式半音体系与和声的现代民族风格》《和声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透视》《实践中选择、实践中创新——中国新乐理的发展历程》。编著《初级和声教程》并主讲电视卫星《和声》课程。主持编写《现代音乐欣赏辞典》(副主编,主要撰稿人)。 田青: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审小组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音研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评论》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音乐年鉴》主编。 发表学术著作、论文约100万 字,主编专业书籍约900万字,文学创作及音乐评论30万字。 和天津音乐学院的老友陈世宾、田青在会上 ------------------------------------------ 怀念恩师许勇三先生 杨儒怀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一期 许勇三先生因病不治和我们永别了!但他在我们心中的那种高尚博学的形象将永远不会混灭!这在我作他的学生期间就已经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是在作为一个对音乐完全无知的中学学生,而他是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学者的情况下与许先生结识的,然而,一直到我正式在燕京大学作了他的学生时,都感到许先生是一位谦虚、和蔼、乐于助人、没有丝毫架子的长者,并不嫌弃我的无知。因此我在年轻时就有可能向他学习到许多基本的音乐知识,打下了往前发展的良好基础。他一向简朴的生活,朴素的衣着以及谨慎的工作作风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许先生和我们都有过日伪统治时期的艰难生括经历。当时他宁愿在家以招收一些私人学生维持清淡艰辛的生活,也不愿意投靠日伪任职;始终采取与日伪当局一切音乐活动不同流合污的态度,拒绝任何邀请,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许先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音乐家、繁育家。在教学中他不仅能担负教授各种基本理论课程,还为学生开设多种选修课程。我最早对亨德米特的作曲理论的学习和对美国现代音乐的了解都是我在五十年代初期在燕京大学学习时,由许先生的教授而接触获得的。同时他也是一位严肃的作曲家、理论家和研究学者。他在天津音乐学险领导着对巴托克音乐的研究,而他自己对巴托克研究的重要成果也开启了在我国音乐界对巴托克音乐研究的先例,因而许先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教学工作者应有的形象:既具有广泛的理论研究基础并创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者榜样。 许先生是一位典型;留学美国回国工作的学者,但他并不为美国教学体系所束缚、所局限,拒绝吸收其他国家音乐文化成果。大家都知道美国教学体系与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的音乐教学体系有着极大的差异。但在马思用先生被调到燕京大学音乐系后,得到了许先生和音乐系极大的重用。马先生不仅担负教授小提琴和作曲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把典型的法国巴黎音乐学院视唱练耳的教学体系,正式地介绍到音乐系里来,正式开课学习。当时我已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但许先生仍然叫我们选修这门课。此外,还聘请法国留学的萧淑娴教授复调音乐;而我当时的钢琴教师也是一位法籍赫克律教授。这种兼容并蓄的精神在当时的燕京大学的条件下,是很不容易作到的。 然而给我最深刻的感受,也是我过后对民族音乐的重视起着在认识上极大的转变作用的是:当时系里不时地邀请一些有名的中国先进的民族音乐学者来音乐系演讲作报告。其中有张鲁、刘炽、李焕之和赵沨等专家介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当今新音乐运动以及当时的苏联音乐;并组织合唱团公演马恩聪先生的《祖国大合唱》。许先生的这种博采众长的真正学者的风度,给我们留下了极大而深刻的印象,对我们过后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如今许先生已别离我们而去,这也是无法抵御的现实,然而他在为人、作风、学识和高尚的学者风度方面给我们留下的财富和榜样,将永远不会被人遗忘!对这些高尚的品德的继承和发扬将是我们对他最好的怀念! 2000年12月 31 北 京 (作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 许勇三先生翻译的该丘斯的《大型曲式学》
个人分类: 良师益友|52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老师之11罗忠镕
byk0104 2012-1-29 08:26
我的老师(11)罗忠镕 无形引路的影子 2005年4月2日 鲍元恺 在罗忠镕教授80寿辰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 我们这一代作曲学子,恐怕没有哪一个没有受到过罗忠镕先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文革前,罗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代课,记得是王世光的作曲主课。那时,我只在我们作曲系的作品演奏会上和学年考试时见过他几面。但是,我在音乐创作道路上所走的每一步,都能感觉到罗先生在前面无形引路的影子。 1948年,一批解放区的歌曲传到解放前夕的北京,“你是灯塔……”“花篮的花儿香……”等等,其中一些歌,因为我听不懂歌词或记不住旋律——那时我还不到五岁,在北师大二附小上幼儿园——我都不能完整记得了。只有一首“山那边哟好地方……年年不会闹饥荒。”我至今能全部背唱,这是我一生中第一首能完整唱下来的歌曲。很多年以后,我才从一本歌谱中知道它的作者叫做罗忠镕。 1958年,我在音乐学院附中上学。罗先生的《庆祝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序曲》由李德伦先生指挥中央乐团在北京演出,而且很快就出版了唱片和总谱。这是一首不同于勃拉姆斯、不同于柴科夫斯基、也不同于肖斯塔科维奇的中国式庆典序曲。那欢快的主部、宽广的副部和描绘劳动场面的段落,刻画了“大跃进”时代人民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描绘了当时首都人民团结一心建设家园的壮丽图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年,在庆祝国庆10周年的时候,中央乐团演出了罗先生的《第一交响曲——浣溪沙》。那年,我在附中刚刚从长笛转学作曲。这部交响乐给我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主部主题从是那首内蒙民歌“你走那天刮了一阵风”延伸出来的。这个民歌旋律,马思聪先生在《第一回旋曲》里曾经以小提琴的明亮音色将其展现成一个欢快的舞曲型主题。而罗先生的这个主部,通过力度、速度的改变和铜管的强烈音响,刻画的却是“长夜难明赤县天”的中国大地上,人民发出的呐喊和在痛苦中挣扎的形象。在第一次主题陈述后,那个二、三混合拍子的由模进和音程扩展组成的连接乐句,最后以七度跳进引入主题第二次属调陈述,我至今引为从民歌主题扩展旋律的重要典范。而与扬抑格主部相对比的抑扬格副部,以五度上行的跳进同反向下行的四度、三度构成的对比式乐段,则是在后来中国的交响乐作品中难得听到的宽广深厚的优秀旋律。 那时,罗先生还有一首精致的钢琴《小奏鸣曲》被广泛演奏和广泛研究。它既不同于库劳小奏鸣曲那样的简易练习曲风格,也不同于拉威尔小奏鸣曲那样的印象派风格。这首规模不大的钢琴作品,以充满西北民歌风韵的欢快旋律、七声音阶和五声音阶相混合的独特调式、以调式交替方式推进的精彩转调和既有动力又有色彩的和声语言,给作曲学子以很大启迪。当时,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中兴起一股仿效这首作品的小奏鸣曲热。其中,王立平的同一体裁的作品可以说是步其后尘的佳作。 后来一段时间,罗先生的名字在音乐会上出现的不多,但是大家都知道,所谓“中央乐团集体创作”的几部大型作品,包括“文革”中的“交响音乐《沙家浜》”,都渗透着罗先生的心血。 文革过后,罗先生以其深厚的中西音乐基础和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进入了探索新技法,开辟新风格的新的艺术阶段。他在《音乐创作》上发表的一首钢琴伴奏的独唱曲《涉江采芙蓉》,开创了12音技法同中国汉族调式风格相结合的先河,后来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所谓“四个三音组”“三个四音组”等12音写作术语,本源就是罗先生的这首短短的艺术歌曲。一曲以中国古诗词和古曲为素材的为弦乐和古筝而作的《暗香》,那超凡脱俗,新颖独特的音响结构,既是中西乐器点线音色结合的范例,又是调性音乐和无调性音乐纵向结合的范例,曾给我和我们许多人的室内乐创作以深刻的影响。罗先生的第二四重奏,不仅将“十番锣鼓”中的节拍、节奏序列化,还将“十番锣鼓”的打击乐音色排列为弦乐音色序列,使这个作品成为具有中国民间音乐特色的整体序列音乐。罗先生的这些多方面的探索,对于中国现代专业音乐创作所起的推动作用是积极而有效的。 罗先生以准确生动的译笔翻译了大量西方作曲理论著作。特别是兴德米特的两本书:简洁扼要的《传统和声学教程》和以声学物理和音乐创作实践为基础的《作曲技法》,对我们这一代从事音乐创作和作曲教学的人,影响也不可低估。 1997年,高教出版社出版了年过古稀的罗先生和杨通八主编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这部收录了近百年来世界各国158位知名作曲家以及他们500多部重要作品的工具书,已经摆在了许多作曲家和音乐教师的案头。 适逢罗忠镕先生80大寿,谨祝在我一生的各个阶段都给予我教益的罗先生身体健康。 妙手谱华章 丹心育桃李 —— 隆重举行罗忠镕80诞辰庆贺活动      2005年4月2日晚,整修一新的北京音乐厅鲜花芬芳,掌声阵阵,笑语盈盈。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单位协办的罗忠镕作品音乐会成功举行,拉开了中国音乐学院庆贺罗忠镕先生80诞辰系列活动的序幕。   院长金铁霖在罗忠镕作品音乐会致辞中,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全体师生向罗先生八十寿辰表示诚挚的祝贺,对于罗教授多年来为中国音乐学院,乃至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了崇高的敬意。   由著名指挥家李心草执棒,中国交响乐团、我院教师吴碧霞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弦乐四重奏组共同演出了罗忠镕代表作品:《管乐五重奏》、《第三弦乐四重奏》、《歌曲三首》(包括《涉江采芙蓉》、《鹧鸪天》和《黄昏》。)应观众要求,还加演了《江南春》、《琴韵》、《蒙古舞曲两首》、《罗铮画意》和《广东民间乐曲三首》。   这些作品题材和体裁多样,包含了罗先生从20世纪70年代到近期的创作,其中很多作品应用了各种现代作曲技法,却无一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如将西方的十二音写作技术与五声性相结合的《第三弦乐四重奏》、《涉江采芙蓉》、《罗铮画意》;以民族五声旋律结合欣德米特的和声理论写成的《管乐五重奏》、《黄昏》等;还有直接取材于传统民间音乐的《蒙古舞曲两首》和《广东民间乐曲三首》。   精彩的作品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就连普通的音乐爱好者也表示:“大师就是大师。我们听到了不一样的音乐会”。   4月3日上午,中国音乐学院又隆重举行了“罗忠镕教授艺术成就研讨会”。研讨会由杨通八教授主持,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京内外音乐艺术院校、研究机构以及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会议。   作曲系主任王宁简要介绍了罗忠镕先生的创作生涯和艺术成就。中央音乐学院的梁茂春教授、郭文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的朱世瑞教授、四川音乐学院李西林副院长、武妙手谱华章 丹心育桃李 —— 我院隆重举行罗忠镕80诞辰庆贺活动 汉音乐学院的郑英烈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杨青教授等纷纷发言。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罗先生取得的卓越成绩,认为罗先生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坚持战斗在教育的第一线,教书育人,德艺双馨,将自己半个多世纪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培养出我国乃至世界乐坛上都十分有影响力的作曲人才,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研讨会场面热烈。罗先生多年的学友、同事、几代学生济济一堂,共祝罗老八十寿诞。上海音乐学院赵晓生教授还特地题写了“德如青山立、韵若寒梅香”作为贺礼赠送罗先生。期间,主持人杨通八教授还穿插宣读了来自朱践耳先生、桑桐先生、鲍元恺先生等的贺电以及来自德国的顾耀明博士的书面发言。   党委书记张雪在研讨会结束的时候致辞说,感谢兄弟院校的院校长、作曲界、音乐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参加罗先生八十诞辰的学术研讨会,也感谢未能参加研讨会的兄弟院校、单位发来的热情洋溢、充满感情的贺信贺电。她说,正是罗先生的人格力量和学术成就以及大家对音乐事业的热爱使大家相聚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张雪说,我们从罗先生身上得到了四点启示:   一是罗先生在音乐创作、研究和教育上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坚持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创作道路。他的作品享誉海内外,使中国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跻身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为西方音乐界了解中国音乐作出了重要贡献。温家宝总理在给我院四十年校庆的批示中特别提出民族音乐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罗先生走的这条艺术创作之路,正是在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方面作了成功和有益的探索,推动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理解、影响和融合,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二是做人与做学问的统一,做人与做学问的结合。在做人与做学问上,罗先生成绩卓著,德高望重。2004年,中国音乐界的最高奖项——金钟奖授予罗先生终身成就奖,这是对罗先生毕生贡献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罗先生心系祖国和人民,一直以国家和民族兴亡为己任,在各个时期都留下了非常优秀的音乐作品。罗先生敬业奉献,宽容大度,淡泊名利,教书育人,孜孜不倦,年届八旬,还担负着作曲系的教学任务。在他的精心教诲和培养下,许多学生如今已成为国内甚至世界乐坛上非常有影响的音乐家。从罗先生身上我们看到,先做好人,才有大学问,出好成果。在做人与做学问上,罗先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典范。   三是罗先生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上体现了一种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五声性十二音技法是他独创的一套理论体系,但在每一首作品中,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补充和完善,这种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精神一直贯穿在罗先生整个的创作中。已年过八十的罗先生最新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作品《海青拿天鹅》近期即将上演,他翻译的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等也将相继出版,他的创新精神使他的作品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四是罗先生是国宝级的著名教授,在中国音乐学院有一批在国内外都非常著名的专家学者,学院要赶快为他们抢救艺术档案,这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宝贵资料和宝贵财富,也是国家音乐事业的宝贵资料和宝贵财富。罗先生作品全集第一集已经出版,我们还要准备出第二集、第三集,今天罗先生的学术研讨会也应当出一本论文集。同时学校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有计划地宣传我们学院的教授,宣传他们的成就,总结他们的学术成果,这方面工作过去做的不够,今后应不断加强。   张雪说,待罗先生85、90、95、100诞辰的时候,学院将再为罗先生举办专题音乐会和学术研讨会。中国音乐学院将永远铭记这些老先生们为学院建设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个人分类: 良师益友|1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谢老师1
热度 1 zhangyucui11 2011-12-29 00:00
我一直想好好写一写我的老师,此为序?高中班主任的鼓励给我以机会和勇气踏入大学之门,本科论文的指导老师为我开启了科学之门,硕博的导师带领我走上了科学大道。 老师们的指导让我有所感悟和收获,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一点点一滴滴的好,就是这些,每天督促我不断进步,是我往前走的重要动力之一。 感谢他们。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3338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的学生•雪•我的老师
fxf 2011-12-8 01:18
雪下来时,我还在屋里读书,她是来添香的吗?飘飘洒洒不久,便洋洋洒洒,妙曼的身姿转瞬间丰腴满眼,让人觉出这白的力量来。我喜欢雪,如喜欢书,赏雪如同读书,书给我力量,雪给我安静。这么多年来,陪我走过的岂能少了这两样心爱之物。于是,为了心意,每逢雪飘,必书写若干文字以寄托情怀,还雪一个书的对等和陪伴。 雪天里,一切变得鲜艳,更让我觉得惊艳的是我的学生的青春。看了他们的表演,听了他们的欢呼,我一语心出:青春是七彩的,任何一种颜色都足以灿烂整个天空。请握紧这艳丽的青春,开放最为可能的花朵吧!青春如花,开放有时,错过了季节就错过了花期,抓紧最为待放的节令吧! 想想自己,曾经的学生,如今的老师,放眼望去全是过去的自己,或灵巧,或愚顽,或性真,或情怯,或前瞻渺渺,或后顾茫茫。不一样的背景,一样的心情,轮回的意义在一世间就可以显现,佛陀的感悟也许就在花开花落之间萌发。想必,我的老师当年也是如此看待他的学生的,恍如看到了自己的过去。 面对学生,我是老师;面对老师,我是学生。无论哪一种角色,都离不开学习,也离不得学习。四十给了我最大的不惑,就是使我明白,学习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而且是真正的力量,面对天地日月的力量,面对人世善恶的力量。我的学生,让我怀念过往;我的老师,让我展望前方。 雪依然在下,朦胧间覆盖了远处的山峦,披挂了近处的枝条,一个白皑皑的世界诞生了,我们感觉到了自然的精灵。厚厚的雪地,柔软的质感,几个踏步的来回不足以解乐。乐也是需要解的,否则无法分享。何以解乐?唯有飘雪。雪天,是最好的读书天,看看字里行间,瞅瞅雪花飘舞,若是屋里足够的暖,幸福就是可见的。 我的学生在雪地里奔跑着理想,让他们的青春开始书写歌唱,留下一行行、一列列别致的成长,欢乐是主题歌,奋斗是竞技场,所有的脸庞映照着晶莹的希望。我的老师在雪地里散步着思想,让他的岁月继续谱写乐章,留下一串串、一排排原创的辉煌,享受是主题曲,挑战是游乐场,他的身影折射着洁白的期望。 雪,慢慢停了下来,开始倾听人们踩雪的声音。在踏雪的人当中,左边是我的学生,右边是我的老师,我跟随着他们,缓步而行,一直向前。
个人分类: 淡蓝的花儿|3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老师陈裕鸿先生
CHENGJIANLAN 2011-11-29 08:29
我的老师陈裕鸿先生
本文写于2009年5月28日,登在我QQ空间里,学校现任校长读到了本文,他也是陈老师的学生,他回复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思念陈老师的长评在本文下面,现将他的文贴在我文前面。空间好友也纷纷呼吁校长找到陈老师,向他发出正规的官方邀请,请他回校参加校庆。校庆校长特地从深圳邀请来陈老师,三人共叙了师生情。 非常感谢校长! 谨以此文纪念这次与陈老师的相遇。 过好每一天(校长QQ网名) 2009-05-28 22:43:46 我也是陈裕鸿老师的学生。 读着你朴实、优美、深情的文章,回想起35年前陈老师给我们讲课的情景,真的感到仰慕、怀念! 时光飞逝如电,唯有真情永远!师恩难忘啊! 陈老师清瘦而刚健的外表,儒雅而精炼的谈吐,诚恳而深情的笑容,再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他像恽代英?像齐白石?像蔡元培?或像几千年前的屈原?...... 在现实的身边,在浮躁的今天,我很难找到他的形象! 我在武昌区教育局工作的时候,陈裕鸿老师特意到我的办公室去辞行,说要回到他“少小离别”的故乡工作了。他把青春、才智和深情留在了武汉,让他无数的学子每每念及!想必他也一样深深地怀念着美丽的东湖中学和他的莘莘学子们! 陈老师应该退休多年来。但愿他能感知到学子们对他遥远的思念和祝福! 今年正值东湖中学建校45周年,而陈老师又是东湖中学创建之初的元老教师。陈老师,你能否在今年桂花飘香时节重返播撒过青春的东中校园吗?请接收你的学子,也是现任校长的诚挚邀请! 我的老师陈裕鸿先生 程建兰/文 我很幸运,在高中时遇到很多优秀的老师。 老师们热情洋溢的授课,至今还历历在目,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班主任陈裕鸿老师。回忆起老师教学语文的点滴,感到很是温馨、绵长。 老师那时是三十几岁的年纪,瘦瘦的,戴着眼镜,因是客家人的缘故,锐利的眼光从高高眉骨浓荫处发射出来,虽经眼镜的“过滤”,仍带有平静探究的“寒光”。 老师经常在《语文报》上刊载对文字新的见解,当时的我每每读来都是仰长了脖颈。 老师办公的是一个大大的办公室,每回有事去找老师需要在满屋缭绕的烟雾中分辨找出老师的眉眼。老师是不抽烟的,就有一回听到老师微笑地说:“乌烟瘴气的,只好到图书室去写东西了。”当时,受老师这句话的感染,以为做学问应该是“天下皆醉,唯我独醒”的样子。现在有了经年的体验回想起老师当时的话,其实也只是调侃而矣。因为老师在学校同同行相处很好,老师脸上总是平平静静的,倒是当时的我以为做学问是应该离群索居的,老学老师的样子到图书室去煞有介事地看书。 老师的普通话带有很重的广东音调,但洪亮地读着书中的文字,那口音也就变成别具韵味的一种音乐了。忘不了老师读《小石潭记》时那淙淙流水优美的意境在老师精准、激昂的讲解中历历展现眼前,甚而还夹带着砭骨的江风凉意。“砍砍伐檀兮,直至河之 ......”老师一边念一边解释古文的含义。 现在想来很奇怪的是,老师从来就没有说过“我们祖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文化”这样的话,但老师字字句句如品美味珍馐的讲解,却给我留下了回味无穷的印象,是否老师把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已化为自己的骨血了,才能有这般如数家珍、如饮醇酒的意境呢! 对老师还是有些敬而稍远之的,遇到疑问急急地去寻老师讲来,听完后是如释重负的宽怀,和老师还是不怎么随意言语。只在每次作文的后面,细细去体味老师用红笔写下的那些个隽永的文字,有热情的赞美、有中肯的指点,更感到有力的鼓励!捧读老师的评语,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最是学期末的鉴定评语让人欣喜,从老师细腻的字里行间察觉出你的优点,那种温馨的感觉能使我现在回忆起他用红笔书写的文字的形状。 因着崇拜老师的缘故,更加用心地学着语文。忘不了老师在黑板上写“鹅”的甲骨文的情景,现在想来都让我惊叹中国字的神奇,每个字简直就是一幅图画,这也让我常常在碑林长长驻足、流连往返…… 老师走路的姿势很干练,一只手习惯插在口袋里,脸上除了幽深探究的清冽的神情,看不到别的。 有一天放学了,我路过老师的办公室,发现老师的女儿正依偎在老师的怀里。孩子大约5、6岁的样子,她双手把老师的脸颊揪着、扭着、拽着,老师好脾气地任由女儿这样,孩子很欢喜地微笑着,老师本来就很瘦的带着褶皱的长脸被女儿拉得变了模样。那瞬间老师威严的形象在我心中冰释了,直到十几年后的一天,看到外甥女将她爸爸同样的带着褶皱的瘦长脸拉扯变形我才真正从妹夫慈爱孩子的心境体会到,老师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普通热血男子。 也是这样敬畏老师亦步亦趋地行走在老师治学的身后,很整肃地学着老师的样子。 那些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人志士的文章,老师朗朗洪亮地读着,同时也在播洒着人文主义爱的种子。现在想来,那篇篇优美的文章经由老师的音调已融到思想意识中去,汩汩从笔端流出的是悠长思念的墨迹和一种传继。 忘不了有一天他在办公室外走廊边对我说:“我对你抱有很高的期望!”当时感到很突然,不知道老师心里还藏着这样一句话,也有点不好意思,竟然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呢?”记得老师说:“因为你朴素!”当时很不以为然地回望着自己身着的宽大白色“的确良”短袖上衣,心想:我也不愿意穿成这朴素的样子。现在想来,老师“朴素”有“朴实”的含义,朴实就让老师对我抱有很高的期望?至今也没有参透这内里的奥秘。 不过,这一席话倒是我中学求学回忆中一抹非常靓丽的色彩! 我中学毕业不久,老师应聘深圳离开了学校。 但老师授的课文,在孩子现在的教材中天天由孩子让我想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种热爱祖国文化精神的传承竟有这般神奇。 期盼能再遇到陈裕鸿老师,和他再续一段师生缘,想他再给我讲一讲那些个优美的古代文章和字! 期待网络的清风捎去我对老师的问候! 愿老师能听到我的心声!
个人分类: 良师益友|4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老师和做老师的我
热度 5 fhli50613 2011-10-26 20:28
由手文化革命的影响,我们那个时期,在学术单位的师生与上下级之间,相互之间的关系(即师道尊严)并非像现在这样木呐严谨。我和我的老师经常一道出差(下乡科研),经常住在一间房内无话不谈,对他的性格,治学方式,以及对人接物的诸般特征十分了解,自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他的一部分真传,尤其是他在专业上几个十分擅长的学术点上。那个时期正规的教课与讲学不多,但办学习班,推广一点什么相对先进的理论与技术却是家常便饭。我所在的实验室在肝病的理论与实验技术等方面在国内(至少在本地区)走在前面,办学习班与讲课的机会自然很多。 有一次,又是一个关于肝炎发病机理的学习班。又是我们刚刚晋升为教授的老师在主讲。讲课进行到大约二十余分钟,小教室的门推开,科研处的一位老师伸进头来招呼教授出去一趟,估计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出去几分钟后,教授回到讲台,刚讲三五分钟,科研处的老师又来了,教授又出去了。两三分钟后,教授伸进头来,指着我坐的方向大声说:“哎,你接着讲!”并未征得我得同意,他扬长而去! 望着满场的听众,我的脑子几近空白,一两分钟后,我颟跚地走上讲台,看了看教授准备的讲稿,还好,内容我都熟悉。我小心地讲了一段,没什么异常反应,接着模仿教授的方式又讲了一段,反应也还正常。此时的我的精神已经完放松,面前的听众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坐在床头的老师似笑非笑的面孔,以及我在回答他提问时那踌躇自满的神态。 ------ 我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下课时间早过了,我终止课程,满足地刚要走下讲台,后排出现了我的老师,我快步上前指望得到他的褒奖。“语言节奏太快,没有考虑对时间的把握!---招呼他们吃饭去!”。他淡淡地敷衍过我后,接着便转身去忙于与学员的应酬。自此,那节课程的内容便成了我惯常的“保留节目”。(那个时候不怎么强调表扬与鼓励) 近二十年过去了,我成了中心实验室的主管,为了扩大新成立单位的学术影响,我决定重操旧业,办学习班!从几个较新的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技术技术入手。为了显示自己实验室的实力,我将一部分内容分给我的同事,以及当时我唯一的学生。 临开班的前三天,这个学生坐不住了。他说,老师,我怎么准备呢?我说:“内容我平时给你们讲过,就是那些东西”。他说:“不行,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讲!”我估计需要指导一下了。于是就说,“明后两天,你晚上可以来找我。” 学习班的第二天上午,轮到这小伙子了。在我就当天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后,接着将他请上讲台(第一个)。然后我悠然地朝报告厅后排的边座走去。大约 4 分钟, 5 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大厅内静悄悄的,静到听不到我所期望的声音。我有点懵了,我忽然意识到,台上的那个小子才真的是懵了! 大约又过了 1-2 分钟,他开口了,所讲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李老师,我讲什么呀!” 仍然静悄悄的大厅中泛起(常到我们实验中心的)几个丫头片子们忍炯不住的低低的抽噎。看了她们一眼,我缓缓站起来,走到前面二,三排之间站定,我简要地介绍了该实验方法的沿革,又开始讲该方法所依托的原理。讲到一半,我轻轻地打住,用手示意到,该你了。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他悄悄告诉我,那次讲课以后认识他的人多多了。好多年过去了,他的发展应该还算顺利.至少在语言的表达上,他已经成为他们同类人中的佼佼者。 谨以此文答谢韩健先生,我在科技网博客中的第一位朋友。
个人分类: 生活全纪录|4003 次阅读|7 个评论
【感念师恩】我和我的老师
热度 1 sunzl1989 2011-9-10 01:05
【序: 前日接到初中老师的短信,“学生,婚事定了没?”些许问候如一股暖流淌过心间。苦笑一番,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老师的短信。细想自己已有的时光竟然是在 “ 入学 ”“ 毕业 ” 的轮回中度过。每一次的学期轮转,都有一些新的老师陪伴,使我受益匪浅。学生预祝各位老师中秋节,教师节快乐,安康依旧! 】 自 94 年入学至今,已有 17 年的时光。在感叹时光易逝,盛年不再之余,默默地怀念那些一路上陪我走过的老师们。或许我们仅仅有一节课之缘,或许您的音容笑貌已经消失于我的脑海,但是我依旧感谢您们。是您们的点滴影响,造就了学生如今的模样。 翻开记忆的画夹,那些和您之间的事儿如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呈现在眼前。而您彼时的音容也永久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 “成大事者,要有开阔的胸怀” 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很好。在同学们和家长们的羡慕中度过,年少的我偶尔也觉得轻飘。不过,久而久之,每每遇到考试,心中不免忐忑。害怕被别人超越的想法纠缠着我,终于在小升初的模拟考试中败下阵来,之后就次次失利。 当时教授我们数学课的老师是一位矍铄的老者,我如今还记得他的名字——孙平安。孙老师待人严厉,生活却极为朴实,当时已经 60 多岁的他显得有点佝偻。一次,他一手拿着同学们数学模拟卷,一手向我招手。顿时,不大的校园仿佛经受了时光冻结,所有的学生都站立着一动不动,目送我一步步朝孙老师走去。 “他快挨揍了”,“又一个挨揍的” …… 孙老师的严厉在我们小学是出了名的,时常教训学生。我的“命运”被同学们猜测着。然而,事实却远非这样。 “把门关好,进来坐吧。”孙老师已经坐在办公桌前。心情紧张的我时刻准备着挨训,因为成绩下滑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 “我今天公布咱们数学模拟成绩的时候,发现你的神态(态度)不对,你不应该用那种眼神看她(这几次考试获得第一名的同学)。考不出好成绩不能嫉妒别人,我已经观察你好几次了”,孙老师语重心长的说。 “我没有,老师。我就是觉得第一名应该是属于我的,我不该被她超越。”我辩解着。 “这就是心态问题啊,你是有点嫉妒她。每当你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很高兴是应该的。可是当别人超过了自己的时候,你应该总结一下失利的原因,而不是去嫉妒别人,更不应该去说别人的坏话。你是不是在背后说她坏话了?” 我沉默了,脸热得发烫。没想到孙老师一直这么关注着我。而他所说的问题(毛病)确实一直存在。“你要记着,成大事,要有开阔的胸怀。早前李鸿章就有嫉妒别人的毛病,于是他就在自己的客厅里挂上横幅,时刻警示着自己要学着心胸开阔。你呀,也要记着,没有海一样的胸怀是成不了大事的。” 彼时彼景依旧清晰地呈现。此后在我求学的路上,无论是取得了成绩的进步,还是偶尔的失利。我都会想起孙老师的那一席话。它也时刻警示着自己要提高修养,戒掉嫉妒的坏毛病。如今,这位在我儿时已经为我的人生敲响警钟的老人已经仙逝。我无以纪念,只好时刻铭记他的教诲,矢志不渝。 “哎呀,今天是圣诞节啊!” 在我们老家,在我们那个时代,升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连升高中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大学了。读初中的时候遇见了几位好老师,是他们的无私帮助,让我和我的伙伴能够如愿进入高中,而后纷纷踏入大学的校门。 初中三年级,面临升学,每天的课时根本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细心的班主任——辛长伟老师发现了我们几个“躁动”的小孩。于是私下里给我们单开小灶:晚自习下课后到他家继续复习。 天天如此,不少同班同学羡慕不已。已近寒冬,老师为了给我们几位“加班”的同学取暖,特意买了火炉。记得有一次,辛老师看着我们几个埋头学习的孩子,想跟我们说点啥,却又欲言又止。忽然,屋里一片漆黑,停电了。老师找来蜡烛为我们点上,烛光中,看着老师欣慰的眼神,不觉间,竟发现他流下了眼泪。 “孩子们,你们太累了,这般没日没夜的看书,身体可吃不消啊!”老师一番话,引得我们个个跟着哭了起来。 白炽灯光亮了,我的一位伙伴抬起头看着眼前的挂历,喊了一声,“哎呀,今天是圣诞节啊!” “是啊,咱们都忘记过节了。”辛老师笑着说。 “老师,我们一定能够考上重点高中,您放心吧。”我们纷纷表示。不是大话,而是对老师的一种承诺。 过了很久,老师对我说,“把你桌上的蜡烛吹灭吧。”抬头,果然刚才点燃的蜡烛依旧亮着。 “你看书太入神了,蜡烛都忘记吹了。”我的伙伴说。 初中毕业整整八年了,每每路过曾经的初中,我都会自豪地说,“这是养过我的地方。”那里,像辛老师这样负责任的老师很多很多。三年时间,我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努力”,这让我在以后的求学路上,乃至今后的人生征程中,受益颇深。 前日, 接到辛老师的短信,“学生,婚事定了没?”些许问候如一股暖流淌过心间。苦笑一番,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老师的短信。八年过去了,您依旧惦记着自己的学生。 “英语,数学,计算机是最主要的” 离开自己所在的小镇,去了县里的重点高中。随着市场的开放,老家也变得越来越富裕。我们这帮从农村来的孩子也有了和城里小孩同样考大学的权利。高中三年,虽然没有辛老师们的监督,但是我已经把“努力”刻在了心间。终究如愿,考上了大学。 大一下学期,我们有幸和几位学院老教授交谈,席间同学们难免提一些关于“实习”、“考研”的话题。而我却忧郁地坐在一个角落里,盘算着自己的事情。眼前就是我仰慕已久的魏老师。很想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交流,却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也很害怕自己的想法太唐突。 “同学,你有啥问题呀?”没想到魏老师竟主动和我搭讪。 “老师,我…我…”我结结巴巴说不出来。 “走,咱们到外边聊。” 其实,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想换一个专业(我本科专业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本身自己不爱喝酒也不懂得欣赏,而这门专业门路太窄,预估不大好就业(当时的想法)。魏老师听了我支支吾吾的介绍后,并没有支持或者反对我的想法。只是强调:“大学期间,学到本领是最重要的。英语,数学和计算机是现代人的必备素养。你学好了吗?” 一席话惊醒梦中人。直至今日,魏老师的建议依然是可行的,且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技能。多久过去了,自己已经不记得,曾经的那个夜晚和仰慕的魏老师聊过自己的心事。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在之后的大学校园里很少看到魏老师的身影。然而,就当自己临近毕业的时候,一次偶遇魏老师,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还记得我曾经想过更换专业的事情。 …… 【结束语:读书,是一件幸运的事情,然而更加幸运的是在读书成长的历程中有如此多的好老师陪伴。自己的性格和素养源于他们身体力行的教诲。仔细数数在求学路上所有的恩师,竟然不能得出确切的数字,委实太多了。 敲打键盘间,已经把昨日度过,迎来了今天—— 9 月 10 日教师节。感谢生命中出现过得所有老师;感谢身边所有的亲朋好友,你们也同样影响了我,在这神圣的教师节,一并向教诲过我的人致谢!】 学生:孙中亮 2011/9/10 0:58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74 次阅读|2 个评论
恭祝我的老师节日快乐
热度 1 miwbao 2011-9-9 23:22
恍惚近卅载,不知您在何方?学生默默祝福,愿我的老师节日开心快乐!学生以诚挚的心、努力的工作、小小的成绩献给您!无论我在哪里,我都记得您!
个人分类: 祝您快乐|23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把父亲节的祝福也送给培育我的老师们
热度 1 Deyan 2011-6-24 21:14
6月18日是父亲节,在祝贺爸爸节日快乐的同时,我也将祝福送给我的老师们。爸爸没有文化,年轻的时候还做了很多很多对不起我和妈妈的事,在我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时候,他都逃脱了责任。欣慰的是他终于略有醒悟了,开始后悔不能后退二十年。我感谢他给了我生命。 虽然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称职的爸爸,但是我非常的荣幸,一路都遇到了好老师,没有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可能就会走错人生路,他们的严格要求也好,和蔼可亲也好其实也包含了深深的父爱。真心谢谢我的老师们!
783 次阅读|1 个评论
王岐山:我的老师
热度 4 kexuechuanbo 2011-6-19 20:57
王岐山:我的老师
对我一生都有影响的老校长张伯声先生 — 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晚宴上的演讲 王岐 山 ① 我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见面。利维臣先生刚才给我出了这个题目——用鲁宾先生②的思维,或者叫口头禅,就是“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在不确定的世界里》——鲁宾先生这本书,对我有很大影响。我同意他的看法,而且我也通过这本书认识了鲁宾先生。人说:“名师出高徒”。我刚才知道了基辛格先生和鲁宾先生是盖特纳财长的伯乐,在中国就叫有师生之谊。我就想这件事给我一个提醒,那就是我有哪位老师能和基辛格与鲁宾相提并论呢?这样的老师我找到了。这就是我在中国西北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们西北大学有一位老校长,叫张伯声先生③。 这位老校长是一个地质界的权威,应该说他是上个世纪 20 年代在清华学校利用美国庚子赔款到美国来留学的。他在美国呆过三个学校,一个是威斯康辛大学,一个是芝加哥大学,一个是斯坦福大学。在座的不一定知道这个人,因为他的英文名字我说不出来。但是,他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杰出到什么程度?就是地球的构造,(中国)一共有五大学派,其中之一就是这位张伯声先生提出和研究出来的。我们当时听说他是地壳构造(中国)五大学派之一的发明人,很是敬仰,我们几个年轻人就去请教他。我们说:“张校长,您怎么就研究出来这么一个了不起的科研成果啊,在全球都能够站住脚,有地位”?他给我们讲了这个过程,对我一生(从知道到现在)都有影响。他说:“我们那时候去留学地质以后,想写一篇论文。写论文的时候,什么都准备好了,就是缺灵感”。他说:“如果现在去美国都坐飞机的话,我的论文可能就不一定出来了”。他说:“那时候是坐船,你们没有坐过船的人,觉得坐船出洋很过瘾。但是,那时候的船,坐在上头,时间稍微一长,非常的无聊。我天天坐在甲板上,想我的论文,想我所学的这些知识,想我对地壳的思考”。他说:“我天天看着这个浪,这大江大海里的这个‘涌’。突然,我有一个灵感,为什么这浪涌不是直上直下的?它是涌动的”。最后,他突然发现:“根椐我的力学的知识。我发现大自然万事万物,应该是以最省力的方式运动”。他说:“海浪这种涌动的方式,从力学上讲是最省力的”。因此,他就想,“大自然地壳的构造,一定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在运动”。所以,他的学说最后被国际所承认的命名,叫做地壳波浪镶嵌学说④。 我当时在学校是学历史的,它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潮流。人类历史的潮流与大自然实际上有一样的属性。那就是:顺历史潮流者昌,或者叫“赢”;逆历史潮流者亡,或者叫“败”。因此,要顺潮流而动。我觉得,中国的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就是顺潮流而动。它之所以爆发出这么大的力量,实际就来自于他了解到中国人民要的是和平发展,要的是富裕和文明。其实全世界、全人类各国人民,恐怕要的都是和平与发展、富裕与文明。政治家也好,学者也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顺应这个潮流,我看就能把事情办好。 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也是顺应了历史潮流,而这个历史潮流,是中美两国人民的需要,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又为中美两国政治家所逐渐认识。今天,基辛格先生在这儿,他是中美现代关系的开拓者。他比我们在坐所有的中国人都有幸。为什么?这是因为他有机会和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我们最敬爱的周总理,和我们的邓小平先生、江泽民先生、胡锦涛主席都有交往。他整个地经历了、见证了中国是如何顺乎潮流,发生巨变的,因此他是一个完整的中国现代化的见证人。在坐的很多朋友,在不同阶段都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包括 1981 年曾骑自行车在北京学习的盖特纳财长⑤,也包括他的令尊大人。网上说,盖特纳我们俩,应该我是他叔叔的关系。因为他的父亲老彼得是原福特基金会驻华首席代表。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曾经申请福特基金做研究项目,所以与老彼得在工作上有联系。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在工作上发生联系了,孩子就得叫对方“叔叔”,或者叫“伯伯”。我以为,美中关系正是顺乎潮流发展到了今天。 我通过一位老校长、一位对人类科学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他当时的一种灵感,对我这样一个年轻人的启示。而我将此与历史联系起来,和政治联系起来,和我们现代的中国历史联系起来,又和中美关系史联系起来。等于回答了利维臣先生给我的问题。 我以为中美关系的潮流,两国人民在决定着,两国人民的共国利益在决定着。两国政治家和所有各界的朋友们,只能顺乎,也必须顺乎这个潮流。 注 释: ① 王岐山,汉族, 1948 年 7 月出生,山西天镇人。 1983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9 年 1 月参加工作,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1969 — 1971 年在陕西延安冯庄公社知青; 1971 — 1973 年在陕西省博物馆工作; 1973 — 1976 年在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 1976 — 1979 年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工作。在西北大学读书期间,他与张伯声教授的三子张廷皓同班,自然成为张教授熟悉的学生之一,也有很多机会向其请教学术问题。 ②罗伯特 · 鲁宾 (Robert Rubin) ,美国前财长。作为克林顿政府的财长,鲁宾曾经因为成功化解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LTCM) 给华尔街和美国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而和格林斯潘、萨默斯一起被《时代》杂志称为 “ 拯救世界委员会 ” ,其时盛名于天下。 ③张伯声( 1903 — 1994 ),西北大学终身教授,前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曾用名张遹骏。河南荣阳人,生于 1903 年 6 月。 1926 年毕业于 8 年制的清华学校,旋即被保送留美。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攻读化学和地质学研究生, 1930 年回国。 1930 — 1936 年期间,先后在焦作工学院、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河南大学和北洋工学院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北洋工学院内迁,先后在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大学任教。历任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主任兼岩矿教研室主任、理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1956 年起任西北大学副校长, 1980 年 11 月,调西安地质学院任院长、名誉院长。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西安分会(辖西北大区)理事长、陕西省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构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层委员会委员和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 他先后于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在《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 4 篇有关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的论文,阐发了这一学说的基本内容。在 1962 年和 1966 年在《地质学报》发表的两篇论文为其学说在国内外地质界造成了较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一生共发表 90 余篇论文。 著有:《中国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科学出版社, 1982 );《地壳波浪与镶嵌构造研究》(一,二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 1986 );《张伯声地质文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主编了《陕西省地质图》( 1/50 万)、《中国波浪状镶嵌构造图》( 1/500 万)。 1960 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 1978 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地壳镶嵌构造与波浪运动”成果获全国优秀科研项目奖。 1989 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991 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 他献身于中国地质教育事业 60 多年,可谓桃李满天下。在他的坚持下, 1952 年到 1954 年西北大学连续三届招收培养了 1000 多名石油天然气地质和矿产地质专业学生,率先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能源矿产地质工作者,以致一度全国绝大部分油田的领导者,包括大庆市委书记、大庆市长、管理局局长等均出自西北大学。 1960 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晚年仍坚持培养研究生。他是西北大学校训“公诚勤朴”的典范,他论文的底稿经常写在寄给他期刊的包装纸上,大小不一。他一生安于淡泊,不计较名利,一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用镶嵌观点提出青海某含油构造,并被生产单位证实,学生为此要在文中注明是按照张老师的学说找出的含油地区,他却让学生不要为他颂功,只要对国家、对人民有利就行。 ④ 张伯声先生在地质学领域有多项重要建树,比如对于汉南杂岩前震旦纪时代的确立、对中条山前寒武系复杂构造的订正、对黄河河道发育历史的重建和黄土区黄土线的发现,以及对于地震震中的迁移规律的研究,都在地质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学说的建立起始于张伯声对长期地质实践的总结以及对全球地学新进展的关注。 1959 年,他通过对秦岭南北两侧地壳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互相作此起彼伏运动的论述,提出了相邻地块的“天平式运动”概念。后来他在空间上扩大范围来研究“天平式运动”,导出了“地壳波浪”的观念。他认为一味强调构造运动中的水平运动,或一味强调垂直运动都有偏颇,没有绝对的水平运动,也没有绝对的垂直运动。他还认为,一切地质结论,都是来自大自然,而且最终从自然界得到验证。他是中国第一个对二次大战后地质科学在全球大洋领域研究新成果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和国外已知的大陆地质资料,将全球地壳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进行研究的地质学家。他发现地壳是由若干大大小小的块体镶嵌而成的。它们从几个方向看去都排列有序,就像团体操队员那样秩序井然。 1962 年他发表了《镶嵌的地壳》一文。虽然篇幅不长,且无插图,但该文的问世却使国内地质同行们立即承认:一个新学说诞生了,并被称之为“镶嵌说”。   为了寻求地壳镶嵌构造的成因机制,张伯声翻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通宵不寐地思索,偶有所得便立即记录下来。他终于在 1964 年从前人早已废弃不用、束之高阁的依附于“收缩说”的“地球四面体理论”那里受到启示,在兼收并蓄了“收缩说”与“膨胀说”的合理部分之后,将“四面体理论”纳入到“脉动说”的范畴,赋予“四面体理论”以崭新的内涵,提出了地球在以收缩为主要趋势的脉动式演化过程中,不断激发全球四大地壳波浪系统,它们的传播和交织导致了全球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   在 60 年代后期到 70 年代初,由于历史的原因,张伯声的学术研究中断,但他所创建的“镶嵌说”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通过国外辗转传回到祖国的宝岛台湾,并立即被台湾地质学者们接受。 1972 年台湾省出版的百科全书式巨著《中山自然科学大辞典》(地球科学卷)中,把“镶嵌说”列为对中国地质构造认识的首席观点。到 70 年代中期,“镶嵌说”发展成为“波浪镶嵌说”,并被国内地质界公认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之一,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⑤盖特纳 ( Timothy.F.Geithner) ,出生于 1961 年, 为美国政府财政部长。曾任美联储所属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在布什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努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盖特纳是处理金融危机的专家,此前曾研究过亚洲金融危机,曾参与制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巴西和泰国金融救援计划。面对眼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盖特纳是美联储系统内最坚定的低利率倡导者之一。 【 编后记 】 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校友于 2009 年 7 月 28 日 晚,在美国华盛顿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商会等友好团体举办的晚宴上的演讲。美国国务院国务卿克林顿·希拉里、财政部长盖特纳、前国务卿基辛格等美国政要及美国工商界人土 600 余人出席。 姚远据视频资料整理并注释。张伯声先生的科研助手王战教授对张伯声以及波浪镶嵌构造学说相关部分的释文作了一些订正。
个人分类: 西大百年往事|409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半知菌分类学家--张天宇
mengxb 2011-4-16 15:47
[转载]半知菌分类学家--张天宇
4月15日,真菌学家、植保学院张天宇教授设立的奋杰奖学金颁发仪式在南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苗仲华、副校长车先礼、张天宇教授等为获奖者颁奖。 张天宇教授是我国知名的真菌分类专家,多年来从事半知菌和真菌分类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10篇,主编出版《中国真菌志》四卷。张天宇教授退休后,继续承担科研课题,从其技术成果转让所得资金中,拿出人民币20万元,设立奋杰奖学金。每年2万元,资助20名植物保护学院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本科学生。 “奋杰”,取自真菌的拉丁文“FUNGI”的谐音。奖学金以此命名,既看出了张天宇教授对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无限挚爱,更寄予了他对广大学生拼搏进取、奋发成才的殷切期望。 经过一系列评选程序,赵孟孟等10名同学获得首届“奋杰”奖学金甲等资助1200元,齐娜等10名同学获乙等资助800元。 张天宇教授说,自己出身贫寒,父母省吃俭用供自己上学,解放后又一直拿政府的助学金读书,直至研究生毕业。深知穷家子弟求学之不易,心中一直有资助优秀贫困生同学的愿望,这次的技术转让所得终于让他的心愿得以实现。他的这一决定得到了课题组、夫人和孩子的大力支持。 张天宇告诉青年学生,经济生活的暂时困难并不可怕,穷则思变,要把它变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立志对青年学生来说是第一重要的,要有切实的奋斗目标,并且适合自身的条件。第二,要有分阶段实现目标的计划,把大目标具体化,一点点向目标靠近。第三,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决不轻易放弃,始终不渝,努力奋斗。第四,要做老实人,对自己、对工作、对他人都要忠诚。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对工作对事业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对他人要讲究诚信,重视自己的信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理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的假说?岳劼恒如是说......
热度 3 kexuechuanbo 2011-4-10 16:24
在学习原子物理学和波动力学时,对于探索微观世界所用的方法感到陌生和不可理解。我甚至由此对在假设基础上形成的众多真理产生疑问?为什么能用假设推出的结果的正确性来证明假设的正确性呢?我的老师——已故张景勋教授——岳劼恒(1902—1961)教授的学生引述了对他同样疑问的回答: “假设有一个黑房子,我们既看不见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但是,房子有一个小窗口,我们可以向里面扔进一些石子,然后听里面发出的回声。如果里面放有各种乐器,我们就会从有鼓的回声断定某个方位有一面鼓,从有锣的回声断定某个方位有一面锣。如此类推,就可以推断出这间看不见的黑房子里到底有哪些东西”。 其实,假说方法是最重要的科学方法之一,可使科学研究目标明确,有计划的进行,亦可将科学引向深入。它是依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对象所作的推测性的带假定意义的理论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有一个逐步暴露的过程,故假说是由科学事实上升到科学理论的必经阶段。在此过程中,类比、推理、移植,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等方法又要交错使用,有时还会出现反复,需要提出新的假设,并经过多次修正、检验,就像岳先生所说的要不停地“扔石头子”,直到听到回声。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假说,即成为建立微观粒子波动方程的重要风向标,并引导人们进一步寻求微观世界的波粒二象性。三年以后1927年的电子衍射实验,最终证实了这一假说。 在物理学家岳劼恒教授逝世50周年之际,想起这一经典的比喻,真是感慨万千。这也成为自己讲授科学史课程时,常用到的一个典故。每当看到学子们由此而释去心头疑云,吾亦深感受用无穷。 进一步的阅读请参见: 张景勋,姚远.现代教育家岳劼恒 //李钟善主编.大学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81-196 张景勋,姚远.物理学家岳劼恒先生传略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17(4):9-16
个人分类: 科学史随笔|3282 次阅读|7 个评论
拿什么回报你,我的老师!
热度 2 honeylin 2011-4-6 15:59
快毕业了,再过两个月就要硕士答辩,自己看了一下上一篇博文还是去年六月份写的,今天偶有感触,在这里说说。 记得但是刚读研究生的时候觉得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总觉得研究生了啊,那当然是比本科要搞一个档次了,从外人的眼光里看到的也总是“你是研究生啊,水平肯定不一般哦”每次听到这里,自己总是微微一笑。 但是三年研究生生活马上要结束了,自己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静下来想想,这三年我进步了么,我哪里进步了,这三年研究生生活和去到社会三年历练比获得的就是更多么?每每想到这里,一种失落感就油然而生。 这三年来导师对我是多么的关怀和照顾,最大的收获也许就是老师带给我的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我折服,一种50多岁、而且身体不好的老人为人、做事的精神。 我拿的就是三年来懈怠、茫然来向你交代,无尽的愧意。 拿什么回报你啊,我的老师!希望我通往未来的路能够如你所期,十年、二十年后见你的时候能挺着胸膛说,老师,我是你培养出来的学生!
3656 次阅读|4 个评论
博客感言:苏老师是怎样指导我闯江湖的
热度 5 xingzz 2011-3-2 20:38
博客感言:苏老师是怎样指导我闯江湖的
中科大才女苏淑芳论年龄算是我的学妹,可是在专业上当我的老师都富余。苏老师现在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近日被威斯康星大学的韩涛老师鼓动,到我的科学网博客转了一圈。一圈转下来之后,苏老师不仅不觉得晕,而且在开车接送孩子上学的路上作诗一首,入木三分地指导了我的“所谓江湖”:回顾了历史、评说了现在、展望了未来。 说实话,我刚收到苏老师的邮件时还有点不服气:人家诗人写诗要么是在“通宵失眠夜”,要么是当“风花雪月时”;您再有才,也不能在接送孩子的路上随便作诗授课呀。 可是读了苏老师的诗作之后,我佩服得不要说五体投地,而是直接趴马路牙子上了。 难怪韩老师都说,“淑芳绝顶才女早为人知,但大白天里,送孩子路上遂成大作,真是太神马神马.....”(此处略去十八个字的溢美之词)。 那神马,闲话少叙,下面原文拷贝苏老师的诗作,并与科学网博客们共勉。 ======================================= 所谓江湖----读志忠博客有感(苏淑芳) 自由而寂寞的邢捕头 不靠谱的江湖 小隐隐于市 大隐隐于网 一点出世的洒脱 一点入世的认真 一点人生的顿悟 一点无奈的感慨 一丝掩不住的张狂 飞花摘叶 信手拈来 嬉笑浅骂 皆成博文 招个女生有多难 不如半夜杀M难 重逢女博后有多难 不如小女生和老不师的电话对白难 一壶茶 一篇文 掩卷而笑 那谁谁 那什么什么 点点点 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 所谓江湖 ================= 注1:此文亦发给涛,以谢荐博客。自动以“一杯酒”代入“一壶茶”。 注2:无文献索引,方舟子自动略过。 注3: 此乃我出国以来第一篇中文,见笑了。读了你的博文居然有写文的冲动,也算赚了。
个人分类: 江湖|5241 次阅读|5 个评论
嬉笑怒骂声犹在,昂首阔步去无踪--纪念我的老师顾本源先生
热度 23 juanliu_bj 2011-2-22 18:34
嬉笑怒骂声犹在,昂首阔步去无踪 -- 纪念我的老师顾本源先生 人生匆匆而过,突闻先生离去,震惊,哀痛。 ( 1 )初始顾老师 想起了第一次和先生的见面。十三年前( 1997 年夏天)和顾老师通完电话,约定在物理所门口接我,我在门口忐忑不安地等着,心中猜想着科学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第一次看见的是一个个子不高、衣着朴素、有些瘦弱、但是眼睛炯炯有神的长者来到我面前,没有太多言语,对我“嗯”了一声,用眼神告诉我跟他走,然后转身慢慢地走。我跟在后面,向来笨嘴拙舌的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默默地跟着走,心中很紧张。一直到办公室坐下后,顾老师开始简单问了一些关于谭维翰(我上海的硕士导师)的事,然后才转向我的硕士课题、我的兴趣等等,问的言简意赅,我也一一简单地回答了。沉默了一会儿后,顾老师话锋一转,开始给我介绍现在的研究,杨顾算法、光束整形…以及实验室目前的博士生如何如何优秀,当时我一定是羡慕得两眼放光。然后顾老师就带我去见杨老师,一路上顾老师不停地介绍物理所的情况,言语幽默而风趣,我心中轻松了很多。在杨老师的办公室,杨老师温和地问了问谭先生的情况,然后问关于我对未来课题的打算,关键的时候,顾老师言简意赅地帮我回答。就这样我开始进入了物理所大门,拜读于“杨 - 顾”两位科学家的门下,开始踏入科学研究之路。 ( 2 )忘我的科学精神 -- 勤奋认真、一丝不苟、高效快速 随后开始学习杨顾算法,接受科研创新的思维训练,学习独立思考……。真实的顾老师是个非常严谨甚至有些严厉的老师,工作和学习中他经常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每天早晨第一个进物理所(后来搬到枫林绿洲后每天早晨坐第一班公交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没人和我挤,差不多是我的专车了。”)。这个记录一直保持了 40 多年,直到他不得不住院了之后。当被确诊为肝癌后,顾老师开始接受保守治疗,我每次去他家时,都能看见厚厚的一摞文献,他每天坚持阅读文献,并经常给我们讲解最新进展。甚至在住院期间,医生让卧床不动,他在病床上还想着公式的正确性,他瞅护士不注意,悄悄回到家中推导公式。去年还在念叨要撰写科技专著,我还没来得及向他询问写得如何,不想先生竟然这么快地就走了…… 顾老师对学生课题的指导因材施教。开始的时候手把手教,非常细致具体。当我们开始能够独立思考后,他渐渐地放手给我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每次科研中有成果时,他必须仔仔细细地和我们一起推公式,反复验证结果的正确性,直到他确信万无一失为止。“这是科学,任何一点差错会导致学术的大楼倒塌”,每次他都会这么说。撰写论文我们有时候需要 2-4 周时间,到他那儿修改,一般他第二天就会找我们,“过来给你修改论文”。反复修改了几遍以后,最后一遍修改论文的时候,顾老师一般会慢慢细细地品味文章,仿佛看一件艺术品似的。“你这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我都会背了”顾老师这样说。(顾老师在北大上学的时候学的是俄语,英语完全是他自学来的,最后他用的非常好。)经过顾老师修改的论文逻辑严密,语言地道严谨、大气。 “别人过年在家数今年挣了多少钱,顾老师每年过年在家数发了多少篇科研论文,出了多少成果“。记得董老师如是说。这就是老一代的科学家和科学精神,现在具有这种忘我科学精神的人越来越少了。 ( 3 )爱护学生 每到过节的时候,物理所给老师们一些福利,如水果呀大米呀之类的,顾老师一般把他的那份都分发给我们学生。所以每逢逢年过节,我们就较其他小组的同学多了一些好吃的。顾老师每次从外面开会回来或从国外访学回来,都会给我们带一些巧克力等等好吃的。这时候,实验室里会涌动着一种温暖的感觉。这些事情看似很小,却反映了顾老师董老师对我们实验室同学的关爱,让我们时时感受到实验室如家的温馨。除了日常生活里的这些小温馨外,顾老师在评奖学金的时候也时时为我们争取。当时物理所评奖学金的程序是这样的:所有学生年终讲述自己的工作,所有导师在下面听,然后导师们提问题,学生回答,最后学生回避,导师们确定优秀学生的奖学金。所以学生们在讲述自己的工作后尽量显示自己的科研成果,争取获得奖学金。由于我博士一年级得到了奖学金,因此第二年的时候我想应该轮到别人了(同师门还有别的同学),我在讲述完自己的工作后,有意把文章发表部分省略了,然后就打算匆匆下台。顾老师在下面马上大声问“你的文章发表情况呢?说一说?”我只好简单回答。顾老师很晚才从会场回来,特意找到我“你怎么把成果部分没做上去,我费了很大的口舌才为你争取到奖学金”。除了无语之外,我不敢再说什么。顾老师这种爱护学生的事情多了,不胜枚举。直到后来我也成为了老师,才真心体会到老师的真诚和爱心。我的一些师兄师姐均获得过不同的科学院甚至国家级奖励,当然这里包含了顾老师因材施教,学生们都能扬长避短做自己最喜欢做的工作,因此都很优秀。“优秀的博士生不是因为学生优秀,而是因为有优秀的博士生指导教师,顾老师就是最生动的一例”杨老师这样对我们说。 ( 4 )幽默风趣,嬉笑怒骂 生活中顾老师是一个很率直的人,他言语幽默风趣,嬉笑怒骂声声犹在耳畔。认识顾老师的人均会说“顾老师真逗”。即使做学术报告,也要场场有笑声,时时幽他一默。顾老师常常给我们说的一句经典话“我能够把高深的科学问题讲的让街边卖菜的小贩明白了,并且大叫‘好主意’”,这就是水平。直到他生病的最后日子,我们去看他时,他都精神抖擞地和我们聊天,还会时时幽他一默,让我们笑一笑。“他精神状态一直很好”董老师说。 ( 5 )教书育人,苦口婆心 在做学生的时候,顾老师经常会用他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解学习方法以及一些做人的道理。“良医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顾老师常常会说。我有时候做事情不认真,会被顾老师狠狠地批评。也会因为写论文时不严谨被批评得流鼻涕。“我是恨铁不成钢”顾老师说。后来我参加了工作,也成了老师。才深刻体会到“只有最爱你的人才会直言指出你的错误”。越来越多地听到各种好听的话,越来越少地听到批评和指责。蓦然发现:家中的最亲爱的父母渴望儿女成龙成凤,会直言指出他的错误和问题。学校里的最亲爱的老师期望学生前程光明,会直言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工作中只有关系最好的同事和朋友,才会直言不讳,告知缺失。进入不惑之年,真切地开始感恩于父母的指责,感恩于老师的批评,感恩于同事和朋友的责难。 现在我也成为老师,也会和我的学生们谈到顾老师,谈到顾老师的科学精神,这是老一代的科学家精神。希望这种精神能够永留人间,代代相传! 心情纷乱,谨以此表达我的哀悼。刘娟于 2011 年 2 月 22 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802 次阅读|21 个评论
技术管用一辈子 权力管用一阵子
热度 9 chrujun 2011-1-22 23:36
最近,和一位老总吃饭。席间老总说,搞技术可以用一辈子,当官只能用一阵子。他以我的老师为例。他说你的老师退休多年了,还在吃技术饭,收入越来越多,日进斗金。 当官的可不一样,退下来了就门庭冷落,收入更不用说了。 想来也有道理。在人类历史上,最有生命力的是思想,而不是权力。孔子在世的时候穷困潦倒,其政治主张无人问津。但是到了现在,孔子学院开在世界各国去了,他的雕像比毛主席的像还高,同样放在了中国的心脏。 尽管很多人耿耿于怀,但我们不得不服气,孔子有思想! 无论如何改朝换代,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孔子的思想都长盛不衰。 搞技术虽然不如当官的风光无限。但如果搞出了真东西,还真具有比权力更强的生命力。 比如特斯拉,在世的时候很穷,连老婆都没有,但现在被认为是比爱迪生还牛的发明家。很多人把他当神一样崇拜。 他的很多发明,最近才被人类实现。还有很多发明,人们还在研究。 在特斯拉的祖国,他的头像被印在钞票上,享受和毛泽东一样的待遇。 特斯拉以其超越时代的技术发明,恐怕将持久地得到人们的尊敬。 在权力无限风光的年代,还是值得搞技术的人坚持。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813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