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不安全行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4”模型的新优点
热度 1 Greg66 2019-5-22 09:14
“2-4”模型的新优点 傅贵/文 关键词: “2-4”模型, 新优点,不安全行为, 事故, 责任 安全管理人员请求老板花钱改设备、设施以利于安全, 老板说,你们不是说大多数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实际是不安全动作unsafe act)引起的吗?你就给我培训员工就行了嘛 用“2-4”模型很容易解释这个问题。“2-4”模型里面的不安全动作unsafe act是所有员工的不安全动作,也含有老板的不安全动作。他不愿意花钱投资改设备、设施本身就是不安全动作,那位安全管理人员正在纠正老板(也是一名员工)的不安全动作呢! 此外,员工的不安全动作,即便是一线员工的不安全动作,也决定于他的安全能力,而安全能力来自于组织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文化又是老板的动作所建立和改善的,所以根源还是在老板那里的。 “2-4”模型的新优点是,避免了责备一线员工!也避免了责备安全管理人员,也体现了安全生产法的精神,即“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个人分类: 1|333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物态的判断方法
Greg66 2016-3-30 23:28
看一个行为、一个物态是否是不安全的,下列三个方法是不是可以决定? (1)是组织成员应该遵守的规章(以下简称“规章”)上有规定、但不合规定的,也即违章的; (2)是规章上没有规定的、但是在过去的事故案例中有所体现的,也就是过去曾经引起过事故的; (3)规章上没有规定、过去也没有引起过事故,但它是高风险的。 一个行为或者物态,是否高风险,按照组织规定的系统化风险评估方法来进行评估及得到结果。 上面的判断标准,涉及到事故案例,这就需要定义事故。事故是组织规定的事件。这种事件一般是“人们不期望发生的、带来某一定量损失的意外事件”,但也可以是尚未带来损失、组织认为有必要当成事故对待的事件。组织规定为事故的事件必须包括国家规定为事故的事件。 上述判断方法,仍在探讨中。
个人分类: 4|3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到底多少事故是由于不安全行为引起的-新看法
热度 2 Greg66 2015-11-19 11:45
到底多少事故是由于不安全行为引起的 Heinrich 在 1931 年说,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 88% 的事故 National Safety Council 大约在 1990 年说,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 90% 的事故 DuPont 大约在 2000 年说,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 96% 的事故 据上述,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事故的比例。认识程度在不断上升。上面这些观点,没有说明其中的不安全行为是个人一次性行为、习惯性行为,是组织的运行行为、指导行为,还是组织外部的生理、心理行为、监管及其他行为等。但是,猜想,上面观点中的行为是指一次性行为即事故的直接原因中的一种。 如果加上组织行为、外部行为,则安全事故的发生, 100% 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不对行为大类进行划分,就不能够认识行为引发事故的具体作用,自然也就不知道预防的作用。 科学地讲,说“ 100% 的事故都由行为引起”,确实并不代表解决物态的技术就不重要了。行为,有指导技术研究、制订技术规则的作用,也有执行规则的作用。不用技术制定规则,执行什么?没有可执行的东西或者不执行,都不可能有安全。制定和执行,都不可以或缺。
个人分类: 3|11698 次阅读|7 个评论
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热度 1 Greg66 2015-8-3 18:13
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根据事故致因“ 2-4 ”模型,导致事故的原因有两大类,不安全物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其中不安全行为有很多种类,详见图 1 。按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也可以将事故的原因分成两大类,此时则应表述为,事故的直接原因你有人的不安全动作(触发事故的一次性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物态。 图 1 中,严格说来,人的心理和生理活动是行为的基础而非行为本身。把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归为事故发生主体组织的外部活动,原因是人的心理、生理活动的方式和特点,不完全是在其所在组织内部形成的,而是在其加入当前所在组织之前就已经形成或者基本定型了。组织对其成员的心理、生理特点只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人的心理、生理活动是隐性的,改善起来比较难;而行为是显性的,相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活动,改善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其改善效果也容易看得见。
个人分类: 5|5476 次阅读|1 个评论
安全科普:看似不可能的行为,也可引爆泄漏的煤气
热度 3 lanxum 2013-10-17 16:30
安全科普:看似不可能的行为,也可引爆泄漏的煤气 131017 李健 几乎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煤气(燃气一样道理)的使用安全常识,但并不见得都能说清楚煤气泄漏后怎样发生的爆炸,也就是爆炸的原理。掌握煤气爆炸的原理很有必要,它能让我们注意和避免一切引发爆炸的不安全行为。天一天比一天冷了,我们家里的门窗也开始关得严严实实了,尽管煤气安全知识很容易学习,但笔者还是想唠叨唠叨,提醒一下易被我们忽视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煤气泄漏后,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5%~9.5%这个范围时(专业术语叫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什么是“点火源”?点火源是指提供可燃物(如煤气)与氧气(或助燃物)进行燃烧爆炸反应的能量来源,这个能量来源可分为8类: ① 明火,如各种火焰、火柴等; ② 化学热,如燃烧热、分解热、反应热、聚合热等; ③ 高温表面,如点燃的烟头、发热的白炽灯、发动机热表面等; ④ 电热能,如电阻发热、介质发热、感应发热、电弧、电火花、静电发热、雷电发热等; ⑤ 机械热能,如摩擦热、压缩热、撞击热等; ⑥ 生物热,如微生物在新鲜稻草中发酵发热等; ⑦ 光能,如日光聚焦等; ⑧ 核能,如核分裂产生热等。 这8类能量来源,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第1类明火、第3类高温物和第4类电热,明火、高温物就不用说了,电热也应该不用说吧,稍微有点安全经验的人都知道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不能打手机和电话以及不能开关任何电器,因为这样会产生电火花,从而引爆泄漏的煤气,但还是有大量事故发生在这上,本月14日早上,成都牧电路一住户厨房的燃气软管被老鼠咬破,造成燃气泄漏达到爆炸极限,就是因为开灯,发生了爆炸。 第2类化学热、第6类生物热、第7类光能和第8类核能与我们日常生活几乎无关,最容易忽视的是第4类电热和第5类机械热,上面说的电热,还有很少注意的“静电火花”这个点火源,穿脱毛衣、外衣这些看似不可能的行为,其产生的静电也会足以引爆泄漏的煤气,这里有几个测试数据: 在室内较干燥的情况下,穿脱毛衣产生的静电最高电压达2800伏;穿脱棉衣为2600伏;穿脱混纺服装为5000伏;穿脱尼龙服装静电更可达10000伏,而一般静电电压达到2300伏即可引起煤气爆炸 。可怕不?第5类机械热,我们也容易忽视,当你回家,如果上楼时就闻到浓重的煤气味,这时你就千万不要用钥匙(铜制钥匙除外)开门,因为开门会引起火花,会引爆泄漏的煤气,这时,跑为上策,赶快下楼报警!产生机械热的行为还有穿带铁掌的鞋,也会成为“点火源”。 小结一下易忽视的点火源: 穿脱毛衣、外衣、风衣! 用钥匙开门! 穿带铁掌的皮鞋……
个人分类: 安全生活|3987 次阅读|6 个评论
个人不安全行为控制的途径(129个字符,1链接)
Greg66 2012-10-9 18:38
作者的大概思路是:(1)通过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行为习惯来控制;(2)现场控制,即告知和提醒,可分为由人(领导、同伴、安全员等)来告知或提醒以及由指示、说明来告知。这也基本上是作者的工作。这写途径来自于 行为安全模型(以前曾经被叫做现代事故致因链) 。
个人分类: 5|403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