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加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加工窗口-heat treatment/processing temperature window
chnfirst 2011-11-23 12:23
低聚物固化时的固化特性,发现采用苯乙炔基封端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其 加工窗口 ( 固化温度减去低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 )超过80℃,这是由于苯环的引入使含有苯乙炔基的树脂交联温度升高. 源自: 苯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材料研究进展 《高分子通报》2006年10期
个人分类: 材料、专业|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药材和干菜加工过程带毒
热度 2 Education 2011-11-8 11:19
听了一个相熟的中医生的介绍,长期服用中药的人,肝,肺,肾受到慢性损伤,感到震惊。 中药材一般都经过硫磺熏制以防腐,但是硫磺,以及衍生物对人体危害极大,一般中医,药农都避而不谈。 其实,香菇常常也被硫磺薰过,既无虫又好看 笋干,黄花菜,等干菜有类似危险。 硫磺,二氧化硫,连食品添加剂都不是,就是防腐杀虫的毒药,国家明令禁止药材食品里面使用,但是生产,流通, 销售领域的利益驱动,导致服用者蒙受伤害。 中药材也成毒药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6/29/78/0_1.html 九成中药用硫磺熏过 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liaoning/2010-12-27/content_1464265_2.html http://news.qq.com/a/20110403/000635_1.htm 硫磺熏香菇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96/1/624220.shtml 补充 http://health.msn.com.cn/zhuanti/trtzyzjs/ 英国药品及保健品管理署(MHRA)周一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中药警告,称这些中药含有巨量的有害毒素,包括铅、水银以及砷,此次被警告的产品有北京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保灵堂的白凤丸以及恒隆昌的发宝。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2497822.html?touping “方舟子和他的网友们”第33期:聊中药毒性 2014-04-11 17:50:00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374681 次 | 评论 0 条 (早前,云南白药被曝含有未标示的毒性物质,而其最近修改的说明书中,则明确了含草乌成分,草乌又称断肠草,有剧毒。无独有偶,华佗再造丸的最新修订版说明书也增加了毒性成分“马钱子”。中药毒性成分是毒害人体还是以毒攻毒?国家保密配方是否有权不公布药品成分?2014年4月10日15:00-16:00,方舟子邀请余向东聊中药毒性。)毛山稻士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请问二位,为什么会不断有新的经络理论出现?是推翻前理论还是兼容前理论?怎么判断这些理论的正确性?人体内的经络是否固定?为何能容纳如此多的理论?余向东 :世上没有鬼,见到鬼的人很多。人体内没有经络,经络理论很多。其实,不仅经络,中医很多概念都有多种“理论”,比如经典之经典《伤寒论》的核心概念“六经”究竟是什么,就至少有十几种“理论”。这不是科学的特征。苏坤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云南白药也好,华佗再造丸也好,既然都标明含有毒性成分,是否说明这有毒成分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呢?余向东 :是否对人体有害,需要作严格的临床试验才能知道。可怕的是,中医不喜欢做这种试验。我们无法得知这些中药不良反应的具体数据。这种危险相当于“盲人骑瞎马”复古风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两位先生好。据说云南白药在国外销售有标注配方说明,在国内销售却没有配方说明。对此,你们是怎样解读的?谢谢!余向东 : 说明中国人是可以合法欺骗的。秋野之南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俗话说中药治大药,相对于西药来说,中药的毒性算低的,如果含量未超标,应该可以接受,且与其它成份药材混合,自然又会降低毒性。退一步说,即使有毒,不是还有以毒攻毒一说吗?你们怎么看?余向东 : 中药毒性往往是未知的,而不是“低”。连化学成分都不知道,妄图通过配伍减毒是意淫而已。人生何处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中医本来就是标榜:是药三分毒啊,西药的副作用应该更严重啊,只是他们没标出来而已。方舟子 :你搞反了,西药的说明书把副作用研究、标明得清清楚楚,而中药对副作用缺乏系统研究,在说明书中都是标“尚不明确”,出了问题再以“是药三分毒”作为开脱的借口。造船王Cirdan :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取消中医,验证所有中药,请问这个说法是否合理?余向东 :取消中医是不现实的,但是至少应该向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学习,中西医严格分开,中医不允许开西药,西医也不允许开中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开中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的西医都并不懂中医药理论,这是非常荒唐可悲的事。凡是用于治病救人的药物,都必须进行严格的验证,这是理所当然的。东医悟者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关于天然中药的毒自古以来就是历代苍生大医用来治病救人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强调毒药攻病邪,五谷为食养。有病则病当之无损于人,无病则人当之伤其正也;再说了,药是用来治病的,没病吃药干什么呢?余向东 : 毒性作用和治疗作用不分,是医学低级阶段的通病。中医直到现在还没有进化到高级阶段。诺 :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方舟子,你是反对中药还是反对中成药呀?方舟子 : 都反。实际上,中药汤药比中成药还糟糕。中成药因是工业化生产,好歹还有点质量控制。玛琪vivicandy :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中药真的有毒性吗方舟子 : 怎么没有毒性,吃云南白药中毒死亡的都有过,吃乌头中毒死亡的就更多了。。。。。。。。(原文很长)
个人分类: 人文历史|3797 次阅读|7 个评论
可能需要补充加工的有用课件组合(目前收 》29件)
icstu1 2011-10-28 14:00
可能需要补充加工的有用课件组合(目前收 》29件)
个人信息环境的创建.ppt 网上免费学术资源讲座.ppt 洞悉现在,发现未来 (1).ppt 洞悉现在,发现未来 (2).ppt 洞悉现在,发现未来 (3).rar 助力学术科研-1.ppt 助力学术科研-2.ppt Acrobat测试.pdf 专利信息的检索与应用.ppt 工程技术文献资源查找与利用.ppt 利用信息资源扩展课题创新研究思路.pdf Google和我们的生活.ppt 国际会议报告ppt制作.ppt 专利检索基础知识介绍.ppt 会议文献检索.rar discoverygate.ppt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ppt Google Scholar及其它学术搜索引擎.pdf arcmap绘图功能 1.ppt arcmap绘图功能 2.ppt On Becoming a Scientist.pdf Science Magazine: Information for Authors 研究生 必读系列 Internet常用表情符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274529 Elsevier 投稿各种状态总结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27676 求职指南全文2008.pdf How to Search the Literature.ppt Towards Information Literacy.ppt 文献检索方法新技巧汇集.pdf MyiLibrary使用指南(1).ppt MyiLibrary使用指南(2).ppt 英文论文写作与投稿经验.ppt 科学家必修的四门经典课程.pdf 年终文稿结构常用模版.rar 其他的就请自己从最新的博文 向后找吧,我就不“粘”了 本项目所有课件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 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进 行许可。
个人分类: N 汇总对一个有价值话题的多种意见|1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地沟油----纪念那物质高度匮乏的时代
热度 1 fhli50613 2011-10-23 16:07
看了彭宁川教授的博文,对地沟油的认识较以前更为全面。借此我想谈谈与地沟油的亲密接触。 笔者出生于50年代初,对物资极端匮乏的那段日子有着极为深刻地印象。十岁那年正值国家最困难的时期,生日礼物是奶奶在午饭前塞给我一个腌蛋(我吃了两餐饭)。对油的感悟最深的是在初中二年级,当时嫌学校食堂贵,便在一个现在可以称之为社区食堂的地方去吃饭。一个姓苏的同学家境略特殊,吃饭时手中总有一个小罐头瓶,里面装着用豆酱熬过的猪油。尽管当时我们都很馋油,但我从来没有接受他的馈赠。 几年后知青下农村,能吃饱喝足,条件好多了。我属于单独插队,小组里是几个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其中一个比我小一岁多的同学,父亲在皮革厂工作,也和前面姓苏的同学一样吃饭的时候总用一瓶,此时是一大瓶猪油来佐饭。开始时是个人吃,后来因在同一口锅吃饭,我们不吃他坚决不吃,于是我们就一道享受了。 他家给他的猪油是他们父亲厂里分给职工的福利,是皮革加工的附属产物。具体做法为,屠宰场杀猪,剥皮,剥下来的皮收集起来,定期送到皮革厂。皮革厂在硝皮(加工工序)之前,还需将猪皮进行整理,刮除皮下多余的脂肪是其整皮的主要工序之一。我曾经参观过这道工序。在一个很大的杂院里,工人们将成捆的皮子摊开,用水冲洗后稍晾干,然后用特制的刀具刮除皮下脂肪,并对皮革的形状进行修整。刮下的脂肪被收集到一个小桶中,在合并成大桶之后被送到下一工序。下一道工序是熬制,而熬制出来的油显然就是我们那位同学罐头瓶子中的东东了。由于当时杂院中气味特重,我们对油是否有气味印象倒并不深刻。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吃的油有两种,一种带到乡下前便加了豆酱,味道还不错,一种大瓶装(因他家中已经知道他与同学伙吃)分量很足,但未加豆酱。未加豆酱的一种颜色与正常猪油比略显黄色,带有一种明显地陈年腊肉的气味。用来炒菜,菜中的味道也很明显,必须要加大调味(咸辣麻味)方能压住。一块读书以后,我们不在一个宿舍住,仍旧不时可以享用他的这一特权。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有皮鞋穿,也不太在意这些须的营养补充。不知哪一天,我们偶然给它起了个名称叫做“皮鞋油”,并且一出口便倍感合适,并立马叫响。然而我们忽略了那位同学的自尊心,因而在叫过一段时间后,这一伴随我们近三年的特制营养便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有幸看了彭宁川教授的博文,知道这种油也是地沟油的一种,我很惋惜,很为此打抱不平。同时也十分怀念我那在一起吃地沟油的几位兄弟,以及为地沟油所伴随的一段青春年华。 注:本文已被科学时报博客版选录(2011.11.8.第三版) 耕耘在人间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olfpnc
个人分类: 生活全纪录|373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高速铣削加工效率的计算与分析
dongzhaohui 2011-10-14 09:05
随着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高速铣削工艺的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受到制造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信息产业部某研究所自1999年7月从瑞士MIKRON公司购进第一台HSM-700型高速立式铣削中心后,2001年10月又购进三台HSM-700型高速铣床用于生产。笔者通过对这批先进高速铣床的加工效率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比了不同铣床的加工效率,推导了高速铣削加工效率的计算公式。? 1.加工效率的计算? 按照传统切削理论,切削加工效率Zw(cm3/min)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Zw=v×f×ap? (1) 式中:v——切削速度,f——进给量,ap——切削深度? 根据分析与研究,我们认为式(1)不适用于高速铣削加工效率的计算,原因主要有两点:①高速铣床的主轴转速相当高(如HSM-700型高速铣床最高转速达42000r/min,加工平面时转速也在35000r/min以上),如此高的转速使刀具并非每一转都在切削金属; ②在实际加工中,设定的转速和进给量只是最大转速和最大进给量,实际的刀具转速和进给量时刻都在变化(HSM-700机床的自测功能可以显示整个切削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切削过程中的实际转速和进给量总是从较低值迅速达到较高值又很快降到较低值,如此反复变化,这是铣削过程的客观反映,而不像车削过程中可以保持转速和进给量恒定不变。? 因此,我们提出用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去除量Z(cm3/min)表示加工效率,即: Z=W/t? (2) 式中:W——切削过程总的金属去除量(cm3),t——切削时间(min)(>0) 式(2)更符合高速铣削的实际情况,用式(2)很容易实现对高速铣削加工效率的计算,同时也便于不同铣床加工效率的比较。? 例如,原来在普通铣床上加工某零件,为了缩短生产周期,一部分零件现采用高速铣床加工。这样,可通过该零件的加工来比较两种加工设备的加工效率。由于该零件的表面质量要求不高,高速铣削和普通铣削均能达到要求。事实上,高速铣削加工出的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比普通铣削加工低1~2个等级。 用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去除量Z=W/t(cm3/min)表示加工效率。试验中取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几个时间段,记录加工时间,测量在各个时间段零件加工前后的体积差,通过式(2)计算得到Z值。通过多次测量计算取Z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即可视为较准确的Z值。 对于上述零件的高速铣削过程,由式(2)算得的Z值为: Z(高速)=W/t=25.296cm3/min 按照传统切削理论即按式(1)计算得: Zw=πDn/1000×100×vf/n×0.1×ap×0.1=376.8cm3/min 比较Z(高速)和Zw,显然Zw与该零件实际的高速铣削加工效率相差很大。? 2.不同铣床加工效率的比较? 某研究所目前用于生产的铣床除HSM-700型高速铣床外,还有国产的立式铣床和进口的铣削中心。国产铣床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购进的北京第一机床厂生产的XK5040-1型立式升降台铣床(以下简称国产普通铣床),目前主要用于零件粗加工及少量铸铁件和钢件的加工;进口铣削中心是美国产VF-0 HAAS型铣削中心(以下简称进口普通铣床),可用于粗加工和精加工。? 对于上述零件,在国产普通铣床上加工的切削效率为: Z(国普)=W/t=3.073cm3/min 在进口普通铣床上加工的切削效率为: Z(进普)=W/t=7.277cm3/min 将Z(高速)分别与Z(国普)和Z(进普)进行比较,有: Z(高速)/Z(国普)=8.232? Z(高速)/Z(进普)=3.476? 由上述计算和比较可以看出,在高速铣床上加工该零件的金属去除率相当高,与国产普通铣床相比其优势更为明显(据操作工人反映,甚至出现过高速铣床加工效率比国产普通铣床快10倍以上的情况)。当然,对于不同材质、不同形状和不同加工要求的零件,不同铣床的加工效率并不相同。对于加工面积较大的大型零件或形状特别复杂的零件,高速铣床具有更为显著的加工效率优势。高速铣床的效率优势主要体现为高的刀具转速n和高的进给速度vf。在实际加工中,进给速度vf对加工效率的影响往往更大。? 3.考虑成本因素的加工效率比较? 比较加工效率必须带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加工效率与生产成本的关系。用式(2)求得的加工效率Z除以加工成本C来表示考虑了成本因素的加工效率E(cm3/min·万元),即: E=Z/C (3) 式(3)中,为计算简便,设加工成本C主要为制造费用(包括设备成本、设备维护费用、刀具损耗费用等),并假设高速铣床、国产普通铣床、进口普通铣床的日常维护费用相等。为了能客观地反映实际加工效率,对2001年1月到2002年5月这一较长时间段内的机床使用情况进行比较:? 瑞士MIKRON HSM-700型高速铣床每台价值人民币C0(高速)=200万元;由于机床零部件价格昂贵,用于机床非日常维护的费用(包括故障检修、更换零部件等)为C2(高速)=9.5万元;在高速铣床上使用的刀具均为进口铣刀,价格较为昂贵,再加上缺少针对不同刀具和零件材料的切削用量规范,使得高速铣刀的使用成本较高,因此,从去年初至今,高速铣刀损耗费用为C3(高速)=14548.13元。? 美国产VF-0 HAAS型铣削中心是1998年进口的普通铣削中心,当时价值人民币C0(进普)=80万元;机床使用性能较好,除日常维护外,至今没有出现需要维修的故障,C2(进普)=0.45万元;与高速铣床一样,所使用的刀具均为进口铣刀,除正常的刀具磨损外,很少出现刀具非正常损耗,铣刀损耗费用为C3(进普)=2195.26元。? 1992年从北京第一机床厂购进的XK5040-1型立式升降台铣床,当时价值人民币C0(国普)=60万元;目前主要用于零件粗加工,虽然精度不高,但性能还比较稳定,除日常维护外,未出现大故障。2000年对其操作系统进行了改造(换装了西门子操作系统),改造和检修的费用为C2(国普)=6.45万元;在此机床上既使用进口刀具也使用国产刀具,铣刀损耗费用为C3(国普)=1377.62元。? 设机床的使用年限为20年,按照直线折旧法,机床每年折旧5%,则到2002年,三种铣床的当前成本分别为:? C1(高速)=(1/4)C0(高速)[(1-5%×3)+3(1-5%)]=185(万元) C1(进普)=C0(进普)(1-5%×4)=64(万元)? C1(国普)=C0(国普)(1-5%×10)=30(万元) 由式(3)可求得考虑成本时三种不同铣床的加工效率分别为? E(高速)=Z(高速)/(C1(高速)+C2(高速)+C3(高速))=0.1291cm3/min·万元? E(进普)=Z(进普)/(C1(进普)+C2(进普)+C3(进普))=0.1125cm3/min·万元? E(国普)=Z(国普)/(C1(国普)+C2(国普)+C3(国普)=0.0840cm3/min·万元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考虑成本因素后,高速铣削不再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势(与进口普通铣削中心的加工效率接近)。这一比较结果说明,目前高速铣削的使用成本还比较高(其设备成本、维护费用和刀具损耗费用都比普通机床高出很多)。? 尽管目前采用高速铣削还达不到经济的切削效率,但并不说明高速铣削不具优势。首先,上文对铣削效率经济性的分析仅考虑了生产成本,并没有考虑时间效益。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时间往往是更重要的经济因素。高速铣削加工在缩短加工工时方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其次,上文所作加工效率比较是在高速铣床和普通铣床均能加工同一种零件的前提下进行的,事实上许多不适合(或不能)在普通铣床上加工的零件(如薄壁零件或对加工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零件)只能用高速铣床加工。第三,高速铣削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加工技术在我国正经历不断发展的过程,为了获得高速铣削的经济加工效率,必须深入研究高速铣削机理,加快进行高速铣削工艺的科研开发,同时加强生产管理,提高操作者素质。相信随着对高速铣削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加工的经济性等问题将得到很好解决。? 4.结论? (1)生产实践表明,高速铣床加工零件覆盖面广,特别适用于加工面积较大、形状复杂的精密零部件。零件加工精度高,废品率低。? (2)传统的切削加工效率公式不适用于高速铣削,用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去除量来表述高速铣削的加工效率更为准确。? (3)单从机床的切削效率来看,高速铣床要高出普通铣床好几倍,但目前高速铣床的使用成本较高。在选择工艺方案时,可以考虑用普通铣床进行粗加工,用高速铣床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4)只有深入开展高速铣削技术的科研开发,才能充分发挥高速铣床的加工效率优势。? (摘自《工具技术》作者:南京理工大学制造工程学院 张雷)
2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加工方面的期刊论文
热度 2 begtostudy 2011-10-10 14:13
进行科学 研究 ,其产出应该是学术成果或技术成果,其目的无疑是转变成生产力或用于提高生产力。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学术期刊或 会议 上发表你的学术成果是必要的。否则,他人很难知道你的工作成果和学术水平,也不利于国际同行间的学术交流;同样作为一个单位,其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也难以为人了解。这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方面。 发表文章也需要些学问或经验。我认为应该根据你个人情况和文章学术水平、题材来选择所要发表的杂志。如果你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或学生,在不重复内容 和产生版权争议的情况下,你应该尽可能多写文章,多发文章。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望的学者了,你就应该以追求文章的质量和杂志的档次为主了。如果你已是 一个富有国际声望的学者,我劝你以文章的质量为主,数量是次要的了。 国际杂志后面一般都注明了文章被检索的情况。大部分欧美出版、发行国际的 工程 类 杂志都能被EI收录。欧洲的杂志大都是发行国际、不收版面费的,而美国的大都收版面费,每页100美元左右,超过6页还加倍。这里的美国,是指由美国学 会、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出版的,不包括主编是美国人,而公司在欧洲的。欧美的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机制与我国不同。我国的杂志大都由专职编辑进行主编,这些人往 往不是科研工作者;而欧美的杂志主编大多是学术权威,是大学教授或著名科学家,他们是兼职主编,他们亲自组织稿件的评审和杂志的编辑,他们一般不在编辑 部,他们与编辑部之间一般靠邮件、传真、电话和E-mail进行合作。编辑部一般设技术编辑,负责文字和版面编辑,不负责组稿和学术问题。而我国有些杂志 虽然也写了一个著名主编,但往往是名誉的,他并不参与杂志的日常组稿和编辑工作。欧美的杂志大都是由一些大型跨国出版公司或著名国际学会团体出版发行,公 司有专门销售部门和相对固定的发行渠道,不像我国大都挂靠在各个单位,自办发行或由邮局发行。欧美的学术期刊出版后一般免费送给作者几十份所发文章的单行 本(Reprints或Offprints),也有些还免费给作者一本样刊。文章被接收后作者一般会被要求填写一封版权转移书,作者不再拥有在他处发表的 权利了。同时作者还会被 通知 优 惠订阅单行本和该公司的出版物。在欧洲的出版公司中,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LtD(以下简称Elsevier)是一家最典型的欧洲大型跨国出版公司,以出版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为主,其学术期刊超过100种,涉及许多自然科学学 科。该公司在欧洲许多国家部有工作部,例如一本期刊的主编可能在英国,编辑部可能在瑞士,而出版印刷可能在荷兰。该公司先后吞并了多家出版公司,在美国, 日本也有分支机构。该公司在各洲有Internet网址,比如设在荷兰的http://www.elsevier.nl/,你可以免费查询该公司各出版物 的目录,检索文章,查询你所投文章的处理情况。该公司的另一特点是,各出版物基本不收版面费。 金属塑性加工方面最常见的一家国际杂志是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可译成“材料加工技术杂志”,由欧洲Elsevier(英、荷、瑞士)合作出版发行,王仲仁教授是该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多年来彼此 合作很好。该杂志100%被收录EI,并被部分收录SCI。该杂志既适合我专业阅读,又适合发表文章。原因是该杂志信息量大,不偏重 理论 ,强调技术与科学的结合,对工艺,实验,理论 分析 ,计算机模拟,材料都感兴趣,不管哪方面只要有创新就行。该杂志每年发行10卷30期,容量巨大。与我国杂志不同,该杂志每期(卷)不固定总页数,有长有短。该杂志经常刊登 国际会议 专 辑和和名人纪念专辑,曾经为S. Kobayashi等人出过退休纪念专辑。主编F.W. Travis(中文名为田威思)是苏格兰人,原是英国Glasgow市Strathcylde大学的一名系主任、压力加工研究组的教授,后来在英国 Sunderland工学院任教授,1990年起在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工作了数年,后来又在香港理工学院工作一年。现已退休在家,专职主编。他从1977 年起创办这份杂志,原名为Journal of Mechanical Working Technology,主要刊登金属塑性加工方面的学术论文。1990年改为现名,范围扩充到所有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田教授喜爱中国文化,夫妻两人都在学 习中文,他拥有一个业余中文硕士学位。1996年秋天他们曾来哈工大访问,笔者与他多年联系,私人关系不错,1997年4月曾前去其苏格兰家中做客。我本 人自1989年起开始向该杂志投稿,至今已发表了10余篇文章,并有两篇综述文章,1995年成功地合作编辑了一本王仲仁先生60寿辰哈工大纪念专辑。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国际机床与制造杂志)是刊登较高水平论文的一本专业月刊,塑性加工类文章约占一半,也是由Elsevier(英国)出版。这本期 刊对文章要求较高,有一定理论水平要求,强调科学性和创新性,文章完全被收录EI。文章一般要进行一到两次评审,对语言也有较高要求。我们学校己有三、四 篇文章发表。该期刊前任主编是一位机械加工方面的学者,现任主编Prof. T.A. Dean是英国Birmingham大学的教授,是英国目前锻压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冷锻(冷挤压)颇有研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国际机械科学杂志),也是由Elsevier(英国)出版,文章完全被收录EI。该期刊由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Prof. W. Johnson于50年代创立,多年来发表了R. Hill,H. Kudo等许多塑性加工力学名家的重要文章,记录着上限法等当代塑性加工力学理论的创立过程,塑性加工类文章约占三分之一。每期4篇左右,每月一期。该期 刊对文章的要求与前一期刊接近,但更强调力学理论方面的创新。笔者1994年曾在该期刊发表了一篇文章。现任主编Prof. R. Reid是英国曼彻斯特UMIST的一名机械加工方面的教授。Elsevier还出版一些与塑性加工相关的力学期刊,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国际塑性力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国际固体力学与结构力学杂志),R. Hill和W. Johnson经常在这些期刊上发表重要文章,我国的知名学者如余同希,连建设所发表的文章成为国际力学界很有影响的文章。 Elsevier还出版一些数值计算方面的期刊,例如Computers and Structures(计算机与结构),由美国MIT的Prof. K.J. Bathe(ADINA 程序 的主编)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位教授主编。该杂志重点在工程结构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这些方法的 应用 , 板材成形,壳体制造都在范围内。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元,边界元,差分法等。投稿时应重点写方法,少写结果分析。中科院院士,大理理工大学校长,丹麦 Aalborg大学机械学博士程耿东是这家期刊的编委。本人和哈工大力学系王本利都在这家期刊发表过文章。其投稿要求类似于前一期刊。该公司出版的该方面 期刊还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工程中的数值方法国际杂志),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分析与 设计 中的有限元)等等。 Elsevier还出版一些材料方面的期刊,如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A、B(材料科学与工程A辑和B辑),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wder Metallurgy(国际粉末冶金杂志),他们都能被EI收录,甚至被SCI收录。该公司还出版一些相关工程类期刊,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and Piping(压力容器与管道),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建筑结构钢研究杂志),这些期刊已发表了我们的大量文章。 Steel Research(钢铁研究),是德国Dusseldorf市Max-Planck-Institut的塑性加工学者Oskar Pawelski为编委主席的一本国际性月刊,用英文出版(偶尔也用德语发表)。文章完全被收录EI和SCI。该期刊每期发表一至两篇塑性加工方面的论 文,目前已发表笔者和本校论文多篇。 ASM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志:制造科学与工程杂志),该期刊是美国ASME学会的代表性期刊,论文作者多为ASME会员,也有非会员 作者。该期刊为季刊,每年一卷,每期20-30篇文章中有3-5篇锻压方面的文章。该期刊收版面费,六页之内每页收100美元(自愿),6页之外加倍(必 交)。交费后出版速度较快,会员也有优先。文章完全被收录EI。该期刊由一个主编负责,多名助理编辑分别负责某一专业的审稿或组稿。每次审稿要分送三名相 关专家,稿件要通过一审,二审,甚至三审,这个过程需要一至二年。这些主编或编辑一般3-4年换一届。ASME总部在New York,还出版许多其他会刊,例如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材料科学与工艺杂志),Journal of Tribology(摩擦学杂志)和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Technology(压力容器技术),情况类似,适合塑性加工方面某些方向文章发表。ASME还发表许多会议论文集,也都能被EI收录。 CIRP Annals(国际生产技术学会年刊),该学会被称为机械生产类的贵族会,由国际上发达国家为主组成的一个学会,会员几乎都是国际上的知名学者,人数每国 限制在5-6名以内,该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大会,会员必须坚决每年参加年度大会,缺席两次将被取消会员资格。经过严格筛选,每名会员可以发表或推荐别人发表 一带文章,在该年刊上发表并在大会上宣读,每年发表的文章大约有20篇塑性加工方面的,这些文章都能被收录EI。笔会在国外有幸被推荐过一次。在该年刊上 至少发表两篇文章才可以被推荐入会。由于经济原因和历史原因,我国在该组织的会员较少。可喜的是,去年该学会已在中国天津开了一次年会。该学会总部设在法 国巴黎,并有Internet网址,读者可以免费查阅CIRP Annals目录,该会刊由瑞士一家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还有些欧美其它公司出版的杂志适合我们发表文章。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国际材料工程与行为杂志),原名为Journal of Materials Shaping Technology(Springer-Verlag New York),原是出版金属成形文章的一家学术期刊,后来易手其他公司,改为现名,范围以材料为主,但也继续发表一些金属成形方面的文章,强调成形与材料微 观结构的关系,板材方面的文章较多。文章完全被收录EI。该杂志不收版面费。其它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Product Technology(国际材料与产品技术杂志,英国),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测试与评估杂志,美国ASTM)都可以发表文章。 有些欧美杂志以技术和广告为主,文章学术水平不高,文章大都是技术消息,专访,短文,但也被EI收录,例如Sheet Metal Industries(板材工业,英国),Metallurgia.(冶金学,英国),Metalworking Production(金属加工生产,英国)。还有些美国内部发行为主的技术刊物,面向企业,在中国较少见到,但也有些文章被EI收录。 最近欧洲国家成立了一个材料成形方面的学会ESAFORM(European Scientific Association of Materials Forming),该学会从1998年起出版了一份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ming Processes,由法国巴黎的Hermes出版,以英文发表,主编为Maurice Touratier,这本杂志包含所有材料的成形。目前其被EI收录情况还不太清楚,但以后还是应予以重视。 沈阳金属研究所1993年起将其原英文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etal Science Technology改名为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并交由美国Allerton Press公司发行,从1993年第三期开始已被EI收录。该杂志目的是成为一份国际杂志,可惜目前国外稿件仍有限。 再说几句会议论文。现在国际会议很多,然而能被EI等收录的是少数。能收录进EI的如美国ASME出版的会议论文集,这些应事先了解一下论文出版社的情 况。另一种情况是,不少会议论文集在国际杂志出专集,这种情况下一举两得,既参加了会议,又能被EI收录。在国外参加会议对我们来说不太容易,过去我们常 有投稿而不参加会议的情况,近年来经常受到抵制,若不参加会议则在最后关头论文有可能被排除论文集。如能参加会,最好能参加影响大、信息多的连续性大型会 议,论文能被EI等收录的更好。 最后再谈谈投稿的注意事项。您在投稿前的第一件事是选择合适的杂志。您若没有经验可以找一个行家咨询一下,原则是根据文章水平和题材选择,投其所需,尽量 投向影响大的高水平杂志。然后应该找到一本杂志样刊仔细阅读一下,以了解杂志的具体要求。写文章时要尽量接近杂志的要求,包括格式和标题。但排版上不必与 其一模一样,不用太复杂,例如不必用双列排版。杂志不同于会议论文,会议论文一般用您的打印稿直接照相排版,而杂志一般要重新排版。写好后的文章一定要再 三推敲外文,尽量写得地道些,将语言和文字错误降低到最低限度。现在的文字处理软件(如MS-Word97)都具有语言查错功能,应该充分利用。写好稿 后,可以请两位同行和一位行家校一下学术术语和格式,再请外语好的老师校正一下语言。 有些事项值得重视。作者姓名一般应遵循同样顺序和写法。你可以写全名,例如Shi-Hong Zhang或Zhang, Shi-Hong,也可以缩写成S.H. Zhang,尽量别写成Zhang Shihong,原因是你的名字远比不上Jiang Zemin的名字知名度高,和各国作者放在一起时外国编辑们很难辨认哪是你的名哪是你的姓,他们往往在目录里或检索文件里把你的名当姓来缩写成一个字母, 给你造成不少麻烦,这方面例子己经很多了。每次最好按一种方式写,以便以后检索方便。有些人的名字已被国际学术界认同,例如 Z.R. Wang,一定不要写成Zhongren Wang,否则别人搞不清彼此的联系。你的地址尽量要详细,要使读者可以直接写信和你联系。电话、传真和E-mail也不能忘了,编辑部可能用这些方式和 你联系,甚至标注到文章中去。参考文献要详细,尽量全一些,一般在10篇左右比较合适。要多选用权威人士和影响大的文献。你若是参考了某人的文章或用了人 家的方法、数据和图表,一定不要忘记引用人家的文献并在文中注明出处。参考文献的作者不要给省掉,要写全。文章写完了不要忘了致谢。一是向给你项目进行资 助的机构或单位,二是向帮助过你的个人。有些个人参加了你研究项目的整个过程,你应该根据贡献把他列为作者之一。如果他只是在某个环节上帮助了你,或给了 你咨询,或给你提供了学术方面的条件,如软件,请你不要忘了谢谢他。不要忽视这一点,这既表明你尊重同事的劳动,尊重版权,又有利于你以后与别人展开更多 合作,否则你很容易无意中得罪了同事。在这些问题上年轻人最好征求导师或老先生的意见。好的文章应该有个好的摘要,一般要在200字左右,不要像一些中文 杂志那样写得太短或干脆省略了。要说清你文中主要做了什么工作,得到了什么结果,要画龙点睛,背景简明或省掉。还要提供3-5个Keyword,要用相关 的术语,尽量不要用含虚词的词组。 文稿必须打字,打字的文稿文件一般应随打印件一起用3寸软盘寄给杂志主编(但用E-mail目前还不太受欢迎)。文字处理软件可以选用MS-Word或Latex(工作站),尽量使用国际通用软件。选用微机软件时最好用英文版处理 系统 , 这样国外出版社才可能使用。如使用中文系统,最好用RTF格式存盘,这样对方的英文版系统也能读出来,但可能会损失一些格式或图形设置。文稿必须打印三份 至六份寄出(各家要求各有不同,要有一份原件),图形和表格也同样。图表可以用计算机打印在白纸上或硫酸纸上(过去只允许描在硫酸纸上)。彩色图表尽量不 要用,而想办法用黑白图形绘制,否则你可能会为此需付上千美元印刷费。图形也可以同时提供计算机文件,但要用分辨率高的图形文件,否则出版社无法使用。 Postscript(ps或eps)文件较好,bmp文件则达不到要求。MS-Excel和MS-PowerPoint图表好一些。 这里笔者主要介绍了欧美出版、能被EI、SCI等检索工具收录的国际性期刊情况和投稿注意事项,是笔者近年来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更 详细的问题欢迎大家与本人直接探讨。文中免不了有错误或疏漏之处,希望大家海涵,共同探讨,一起为提高哈工大的地位、为更好地完成每个人的工作而尽力。苑 世剑老师在这方面也有不少经验。当然在这方面最有权威、最有影响的是王仲仁教授,据本人所知,王先生1980年就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本人也是在 他的指点下才有了如今的一些经验和结果。日本方面也有些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期刊,本人没有经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和张凯锋、郭斌等人联系。 金属塑性加工收录SCI和EI期刊目录 SCI收录期刊 1.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材料加工技术杂志,欧洲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LtD(由英、荷、瑞士合作出版发行) 2. Steel Research,钢铁研究,德国 EI收录期刊 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国际机床与制造杂志,英国(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LtD) 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国际机械科学杂志,英国(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LtD) 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国际塑性力学杂志,英国(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LtD) 4.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国际材料工程与行为杂志,美国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Product Technology,国际材料与产品技术杂志,瑞士,英国 6. ASM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志:制造科学与工程杂志,美国 7. ASM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志:材料科学与工艺杂志,美国 8. 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志:摩擦学杂志,美国 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英国(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LtD) 10.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计算机与结构,英国(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LtD) 1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工程中的数值方法国际杂志,英国(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LtD) 12.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A,材料和科学与工程A辑,瑞士(Elsevier) 13.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试验与评估杂志,美国 14.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建筑钢结构研究杂志,英国(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LtD) 1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and Piping,压力容器与管道,英国(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LtD) 16.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学,英国 1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wder Metallurgy,国际粉末冶金杂志,美国 18. Sheet Metal Industries,板材工业,英国 19. CIRP Annals,国际生产学会年刊,瑞士 20. Metallurgia.,冶金学,英国 21. Metal working Production,金属加工生产,英国 部分杂志主编地址 1.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fessor F.W. Travis “Rossmay House”, Shore road, Ardmay, Arrochar, Loch Long Argyll Bute G83 8AH, Scotland, UK E-mail: FWTravis@compuserve.com 2. Steel Research Dipl.-Ing. Kerstin Garbracht Garbracht Redaktions- und Industrie-Press-Service, Eichendorffstr.64, D-38667 Bad Harzburg, Germany E-mail: grips@t-onling.de, http://www.steel-grips.de 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 Prof. T.A. Dean School of Manufacturing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P.O. Box 363, Edgbaston, Birmingham, B15 2TT, UK 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Prof. S R Read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O. BOX 88 Sackville St., Manchester M60 1QD England 5. ASM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 Shiv G.. Kapoor Computer and systems Research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1308 West Main Street, MC-231, Urbana, IL 61801, USA E-mail: s-kapoor@uiuc.edu 6.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Prof. K.J. Bathe, MIT USA 7.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A Prof. Herbert Herman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Long Island, NY 11794-2275, USA 8.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Donald R. Petersen Greenleaf Associates, P.O. Box 1785, Midland, MI 48641-1785, USA 9.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Prof. W. Bonfield, Professor of Materials Queen Mary and Westfield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and Piping Prof. R.W. Nichols 35 Cockney Hill, Tilehurst, Reading, Berkshire, RG3 4HF, UK 11.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Prof. Patrick J. Dowling Vice Chancellor, University of Surrey, Guildford, Surrey GU2 5XH, UK 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Product Technology Prof. M.A. Dorgham The Open University, Milton Keynes MK7 6AA, UK 13.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Harold L. Gegal Processing Science Divison, UES C/o 4482 Blairgowrie Circle Kettering, OH 45429-5413, USA 1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ming Processes M. Touratier, ENSAM, 151, boulevard de I’Hopital, 75013 Paris, France 15. 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 Prof. W.D. Pilkey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hornton Hall Charlottesville, VA 22901, USA 原帖 发表于 2005-4-7 11:17 http://bbs.matwav.com/viewthread.php?tid=185074
个人分类: [专辑]写作与报告|9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SCI收录制造工程学科期刊39种目录
wanyuehua 2011-10-5 08:02
2011 年 SCI 收录制造工程学科期刊 39 种, 其中 SCI 收录 8 种、 SCI E 收录 39 种。 2010 年 JCR 收录制造工程学科期刊 38 种,其中影响因子 2 以上有 2 种、影响因子 1 以上有 16 种, 2010 年制造工程期刊影响因子前 10 名期刊如下: 1、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 IEEE-ASME 机械电子学汇刊》, ISSN: 1083-4435 , 1996 年创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2.577 、 5 年影响因子 2.596 2、 Composites Part A-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复合材料 A: 应用科学与制造》, ISSN:1359-835X , 1969 年创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2.349 、 5 年影响因子 2.870 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 ISSN: 0925-5273 , 1976 年创刊 , 2010 年影响因子 1.988 、 5 年影响因子 2.359 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Manufacture 《国际机床与制造杂志》 , ISSN: 0890-6955 , 1961 年创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1.919 、 5 年影响因子 2.359 5、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生产与运营管理》, ISSN:1059-1478 , 1992 年创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1.851 、 5 年影响因子 3.147 6、 CIRP Annal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国际生产工程研究学会纪事》, ISSN: 0007-8506 , 1951 年创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1.684 、 5 年影响因子 1.760 7、 Precision Engineering 《精密工程》, ISSN:0141-6359 , 1979 年创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1.619 、 5 年影响因子 1.494 8、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材料加工技术杂志》, ISSN:0924-0136 , 1977 年创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1.570 、 5 年影响因子 1.730 9、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 《包装技术与科学》, ISSN:0894-3214 , 1988 年创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1.434 、 5 年影响因子 1.603 10、 Design Studies 《设计研究》, ISSN:0142-694X , 1979 年创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1.354 、 5 年影响因子 1.752 详细 2011 年 SCI 收录制造工程学科期刊 39 种目录请看附件。 附件: 2011年SCI收录制造工程期刊39种目录.doc
个人分类: SCI投稿|7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工地沟油,成本真的很高!
热度 2 chingerxu 2011-9-27 09:53
突然想起专家的一句话,具体不清楚了,但大意记得:加工地沟油成本很高,所以地沟油不会流向餐桌。 我猜想,地沟油加工成本高的原因可能如下: 1、地沟油除菌容易,但是要除去多次煎炸以及其他垃圾混进来的化工品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很难; 2、提炼后的地沟油,成分应该变化很大,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还能剩几何?我猜想应该所剩无几了,所以要“调和”吧?成本增加; 3、地沟油的收集,初级的提炼等也是成本,这个可能小一点。 4、另一个成本可能很高昂,就是如何说服大家去吃地沟油,莫非真的要标注成“健康油”或者“生态油”?? 但事实是,成本似乎没有抵挡住地沟油的流向!地沟油真的流向了餐桌,为什么?
3198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让自己尽可能地闲下来
热度 5 kejidaobao 2011-9-19 15:50
文/彭思龙 怎么做科研,似乎永远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早先我们宣传的科研人物似乎都是不睡觉的人,每天工作到深夜。十几年过去了,对这个答案我有些茫然。就我读过的书,结合自己的科研体验,我认为这一点是需要调整的,那就是到了一定的阶段,要让自己充分地闲下来,而不是不断地忙碌。 1 空闲让大脑有充分的时间思考 科研的主要活动除了必要的实验之外,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大脑全部投入的一个活动。假如我们天天忙碌,不停地做事情,那大脑就不断地被调用,根本没有时间去集中精力思考一个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所谓的科研成果。很多同学无事上网聊天看肥皂剧,还有些年轻人整天搞体育活动,这不是空闲,这是用另外一种琐事埋没自己的大脑。这里说的空闲,是指真正的空闲,心里无事,手里也无事,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时候,大脑是在充分的自由状态,内心装着要思考的问题,用庞加莱的说法,就是潜意识不断地在加工,也许就能加工出比较好的结果。 2 空闲让大脑有机会消化刚得到的知识 学习的知识有些是需要领悟的,并不是看了都能直接地理解。尤其是有些深度的知识,需要大脑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才可能真正地明白和理解。如果我们不断地看东西,那就好比不断地吃饭,不给胃以消化时间,那就会积食,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学习也一样,没有机会消化,也会造成知识上的积食,食而不化,是非常有害的,可能造成教条主义。而且,如果没有很好地消化刚学的知识,对于后续知识的领悟也带来很大的障碍,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看到,在学校里,很多天天看书学习很长时间的学生未必都是好学生,就是没有给自己消化的时间的例子。 3 空闲可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做科研,生活,都需要处理很多事情,而且是绕不过去的事情。如果要让自己有空闲的时间,那就必须提高做事情,尤其是做杂事的效率。我们的精力有限,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去做,也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尽善尽美。适可而止很重要。知道了空闲的重要性,就不会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无谓的琐事上,而是需要尽快地处理好各种琐事,养成快刀斩乱麻的好习惯。当然,做实验还是要认真扎实,不能马马虎虎。高效率并不是马虎的代名词,而是不要求100分,只要求85分的一种工作方法。按照笛卡儿的说法,就是把要做的事情分的主次分明,然后把精力有效地分配到这些事情上,之后还要给自己留下充分的自由时间。 4 空闲可以有机会吸收科研之外的知识 做科研的人往往觉得时间不够用,尤其是没有时间去看所谓的杂书。其实,正如我个人的体会,看看杂书是非常必要的补充。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不是直接来自于问题本身,而是从其他地方得到了启发。只有我们有空闲时间了,才有可能看看其他所谓的杂书,才有可能得到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刺激,得到所谓的灵感。有时候,看看别的书,看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说话,都可能有很好的启发。尤其是需要读读哲学的书,对于科研的帮助就更大,在马赫的书《认识与谬误》的前言中,他就强调做科研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哲学思想,或者需要掌握一种更好的哲学方法,否则,盲目地做科研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当然,得到的这些知识不仅仅对科研有帮助,对生活的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5 空闲可以培养科研的美感 美感不是匆忙而过的那一瞬间的感受,而是不断地玩味得到的体验。空闲让我们有心情从各个角度来看我们的问题,不断地玩味其中的有趣之处,然后才能看到不同角度的美,才能看到这个领域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有时候,我们想到一个思路,是没有什么逻辑而言的,那就是美感带来的潜意识的审美选择。 6 空闲让我们的科研生命更长久 身体是个有机体,需要不断地休整。如果天天忙碌,那身体很快就会垮掉。为什么中国科研人大多数科研生命不高,这跟不会休息有很大的关系。身体的健康程度,大脑的旺盛程度,决定了我们的科研生命是否还能够维系。如果我们不想早早退休,那就更需要学会空闲。 7 初学者不能空闲 当然,并不是这里所说的空闲适合每一个人,尤其对于初入科研门槛的新同志。新同志入行,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补的课很多。基础知识要非常的熟练而且扎实、基本的技能要抓紧一切时间锻炼、前沿的进展要抓紧一切的时间学习,这些都是不能用空闲来解决的。 总的来说,为了课题有更好的发展,为了对课题有更好的感觉,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为了科研的生命更长久,我们最好能够及早建立条件,让自己闲下来,而且是充分地闲下来。这样,我们或许就能够做好科研。我自己是个晚上不加班的人,是经常看看杂书的人,是在有些人眼里有点不务正业的人。本文不是为了给自己辩护,是深切的体会。 (转摘自科学网博客2011年9月1日博文,作者有补充)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333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转载:科研:让自己尽可能地闲下来
qiang897 2011-9-1 21:59
怎么做科研,似乎永远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早先我们宣传的科研人物似乎都是不睡觉的人,每天工作到深夜,这在我们的脑海中占据了很长时间。在身边我们一样看到,很多学者非常的勤奋,早起晚归。十几年过去了,对这个答案我有些茫然。就我读过的书,结合自己的科研体验,我认为这一点是需要更改的,那就是要让自己充分的闲下来,而不是不断地忙碌。 一、空闲让大脑有充分的时间思考。 科研的主要活动除了必要的实验之外,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大脑全部投入的一个活动。假如我们天天忙碌,不停的做事情,那大脑就不断地被调用,根本没有时间去集中精力思考一个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所谓的科研成果。很多同学无事上网聊天看肥皂剧,这不是空闲,这是用另外一种琐事埋没自己的大脑。这里说的空闲,是指真正的空闲,心里无事,手里也无事,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时候,大脑是在充分的自由状态,用庞加莱的说法,就是潜意识不断地在加工,也许就能加工出比较好的结果。 二、空闲让大脑有机会消化刚得到的知识。 学习的知识有些是需要领悟的,并不是看了都能直接的理解。尤其是有些深度的知识,需要大脑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才可能真正的明白和理解。如果我们不断地看东西,那就好比不断地吃饭,不给胃以消化时间,那就会积食,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学习也一样,没有机会消化,也会造成知识上的积食,食而不化,是非常有害的,可能造成教条主义。 三、空闲可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做科研,生活,都需要处理很多事情,而且是绕不过去的事情。如果要让自己有空闲的时间,那就必须提高做事情,尤其是做杂事的效率。我们的精力有限,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去做,也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尽善尽美。适可而止很重要。知道了空闲的重要性,就不会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无谓的琐事上,而是需要尽快的处理好各种琐事,养成快刀斩乱麻的好习惯。当然,做实验还是要认真扎实,不能马马虎虎。高效率并不是马虎的代名词,而是不要求100分,只要求85分的一种工作方法。按照笛卡尔的说法,就是把要做的事情分的主次分明,然后把精力有效地分配到这些事情上,之后还要给自己留下充分的自由时间。 四、空闲可以有机会吸收科研之外的知识。 做科研的人往往觉得时间不够用,尤其是没有时间去看所谓的杂书。其实,正如我个人的体会,看看杂书是非常必要的补充。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不是直接来自于问题本身,而是从其他地方得到了启发。只有我们有空闲时间了,才有可能看看其他所谓的杂书,才有可能得到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刺激,得到所谓的灵感。有时候,看看别的书,看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说话,都可能有很好的启发。当然,得到的这些知识不仅仅对科研有帮助,对生活的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空闲可以培养科研的美感。 美感不是匆忙而过的那一瞬间的感受,而是不断地玩味得到的体验。什么时候才可能玩味,是空闲的时候。空闲让我们有心情从各个角度来看我们的问题,不断地玩味其中的有趣之处,然后才能看到不同角度的美,对于这个课题或者领域才可能建立全局的美感,由此带来的是一种开阔的大局观。有时候,我们想到一个思路,是没有什么逻辑而言的,那就是美感带来的潜意识的选择。 六、空闲让我们的科研生命更长久。 身体是个有机体,需要不断地休整。如果天天忙碌,那身体很快就会垮掉。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科研人大多数科研生命持续不到很高的年龄,这跟不会休息有很大的关系。身体不断的得到调整,其健康程度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尤其是大脑才能保持旺盛的思考能力更长久。身体的健康程度,大脑的旺盛程度,两者决定了我们的科研生命是否还能够维系。如果我们不想早早的退休,那就更需要学会空闲。 总的来说, 为了课题有更好的发展,为了对课题有更好的感觉,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为了科研的生命更长久,我们最好能够闲下来,而且是充分的闲下来 。这样,我们或许就能够做好科研。 来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481745from=space
1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某某对象“有信息”到底是什么意思
热度 1 hongkunhui 2011-8-23 10:54
在与网友关于信息本质的讨论中,涉及到了什么对象才有信息的讨论,这里剖析一下某某对象“有信息”的含义,不要将这些含义混淆了,也不要用一种涵义去否定其他涵义。 什么东西“有自己的信息”可以被理解为不同的涵义: 1 、该对象包含信息 (如信号中包含信息)但包含不是等于。这样的对象不一定是什么自组织自适应系统。而且,信息也可能不是它产生的,而只是它负载的。这里的“有”作包含着使用 2 、该对象能够产生信息,( 作为信源存在)但它不能够加工信息,没有生命的石头就是这类对象。这里的产生信息,还有主动性产生与被动性产生的区别,如被光照射,反射的光图像中就包含石头光学的空间分布结构的信息。主动性产生,如会发光的对象可以自己发射光学层次的物理信号,也包含空间结构信息。这里的“有”作为产生来理解。 3 、该对象能够接受信息,加工信息,也能够(作为信源)产生信息,能够在信息层次与其他对象发生相互作用。 自组织自适应系统属于这种对象。 一般情况下能够加工信息的对象,要么是人造系统,要么是自组织自适应的生命系统。人造系统中的信息归根结底是人赋予它的。但作为客观存在,它也是有信息的。这里的“有”作存在信息和能够加工信息,制造信息理解。) 在与网友的讨论中。 可能会有这样的误区,即将能够产生信息,能够加工信息的对象,(自组织自适应对象)的“有”信息当成唯一的“有”信息来理解 。我想,第三种“有”信息的情况或对象不能否定前面二种“有”信息的情况或对象。 可能的误区还有:将客观存在的本体论层次的属“物”对象的“有信息”与认识论层次的属“人”的“有信息”混淆了。
个人分类: 信息科学|5555 次阅读|3 个评论
与铁皮石斛销售有关的视频-中央台 段俊
duanjunscib 2011-4-9 17:25
想初步了解铁皮石斛市场、销售、枫斗加工和食用方法,可看‘上餐桌的铁皮石斛 http://sannong.cntv.cn/program/meirinj/20110303/120096.shtml’
3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合作·人才市场(加工制造业)QQ群(146110001)简介和
热度 2 begtostudy 2011-3-27 23:45
志不同 , 不相为伍 ; 道不同 , 不相为谋 。 朋友, 请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追不上你; 请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看不见你; 请你走在我旁边,因为我要与你同行。 欢迎加入 我们的LInkedin工作组: http://www.linkedin.com/groups/PhD-Cooperation-Group-4436620/about 欢迎加入我们的博士友谊互助微博群 http://qun.t.qq.com/16384218 宗旨: 旨在提供企业与科研人士沟通平台。 (需要哪方面人,请在群内提出,会在群内引入) 尝试寻找校企合作机会,包括研究与论文。 尝试寻找高级职位。 入群要求: ==== 入群请告知身份。 ==== 目前接纳企业高级人士、(高校/企业)博后站人士、期刊编辑、猎头,以及科研学者和博士(生/后)、已毕业硕士。谢绝硕士以下(含硕士生)人士加入。 入群后改群名片:身份-Q名 注: 博士(生/后)还可以加入 博士(生/后) 友谊互助QQ群(187429777) 期刊编辑要求:SCI/EI/核心期刊 或 无审稿费版面费期刊,其他期刊人士请勿申请入群。 其他要求追加中…… 群内交流公约: 请谈论技术与合作等相关事宜,不相关者踢。 友情提示 :少数学术人士不是很好交流,加上属于不同的圈子,沟通请保持平常心 1.禁止商业广告。 2.禁止政治话题。 3.禁止娱乐内容。 4.禁止透漏企业信息(可私聊)。 5.禁止字体超过14号。 6.禁止滥发消息。 欢迎猎头来寻人: 请把需求发到群里,管理员看到后会转发到博士合作互助500人群。 双方自行联系,本群概不负责。 鼓励大家互相介绍英才加盟,买卖不成仁义在,认识个朋友也好啊。 群内人员较杂,请放低姿态交流,遇到问题请联系管理员,见谅! 备注: 很多人问这个群是干什么的? 比如有老师想找企业合作,或者企业找; 比如有很优秀的学生很专注自己的学问,外界不了解,群里可以认识猎头,对于猎头也是; 比如博后站的招聘与咨询; 比如有学者想投期刊,期刊编辑可以邀稿等等。 一个带有商业目的交流的群。 =================推荐==================== 学术英语交流(加工制造业科研)QQ群(129432610) 简介 制造业科研学者交流QQ群(85909446)简介 理工科研跨学科研究思路交流QQ群(6314910)简介 编程与开发(制造业IT)QQ群(124816709)简介 CAD/CAE/CAPP/CAM/PLM(ResearchGate) 欢迎大家加入ResearchGate,能够跟全球的研究学者交流! ============其他说明====== 1、有一次我到一个猎头群,说我是给你们推荐人才的 结果被群主笑,说,我们就是给别人推荐人才的。 我说,我们的群推荐的都是高级人才。 说来搞笑,向来都是猎头寻找人才,这次是我们寻找猎头。 引用老外常用的一句话,Why not? 2、很多优秀的人才外界不了解的,我见过很多人比我有能力,但是却不知名 比如我的一些师兄,他们比较专注自己的工作。 多个平台多个渠道,高端的渠道。 3、目前以猎头资源为主,企业Boss是将来引进重点,欢迎入群和学术人士交流。 4、发生过企业全职猎头和企业博后工作人员的争执。主要是对对方的情况不甚了解所致。 所以说,沟通是多么的重要。人才也是产品,也需要销售,成为抢手货或者各取所需也是件好事。
个人分类: 未分类|5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巨型油轮舵叶切削加工组合工装的研制
liuecsi 2011-1-20 13:07
前言: 设计了一种用于加工巨型油轮 舵 叶的锥孔、安装止口及端面的组合工装传动原理及结构设计.镗锥孔刀具的切削运动和轴向进给运动采用平面差动周转轮系实现;车止口及刮端面刀具的切削运动和径向进给运动采用空间差动周转轮系实现.该工装是在一次装卡下实现三个形体的加工,因而不仅能够保证 舵 叶锥孔本身的加工精度,而且能够保证安装止口和锥孔之间的形位精度,从而可保证加工质量. 联系人地址: 刘志强 江苏科技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 2 号, 212003 ) E-mail: liuecsi@126.com 研究方向:船舶辅机设计及制造装备、船舶企业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个人分类: 科研|2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材料组分---加工---结构---性能的集成分析的论文
jyx123321 2009-5-20 11:11
众所周知,材料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化学成分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而相同成分的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而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时,也将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就是以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以这些关系和规律作为依据,可以为材料设计适当的成分和适宜的加工工艺,从而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当然也获得材料的最终性能。 基于上述学术思路,我们课题组综合了近10年来在橡胶材料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刚刚在European Polymer Journal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Integrated processing-structure-property analysis on rubber in-mold vulcanization。抛砖引玉,希望能对材料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性能的集成研究有一点点助益。 教材里的一个关系图,很形象: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191 次阅读|2 个评论
食品的过度加工会引入过多的健康危害因素
jiangweibo 2009-2-13 21:37
我国食品生产安全管理的问题 ( 2) 姜微波 食物原料,不仅会随着加工程度的增加而使营养不断损失,也会随加工程度的提高而使潜在的危害性增大。在将食品做为终端产品的农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时,应当特别注重危害因素的排除。农副产品原料中有害成分含量往往很高,包括原有的、杂质中的、存放时霉变产生的各种危害成分。 在食品原料生产与加工贮藏中,对生物性危害的过度防范,导致潜在的化学性危害不断增大。有些食物在无包装常温的条件下,放置几小时就会因微生物繁殖、导致食品腐败变质。而人们利用现代加工技术,可以将同类产品保质期延长上千倍。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一个关键点是如何有效控制腐败菌的生长。在最大限度保持食品原有风味品质的前提下,防腐技术工艺往往都离不开多种化学措施的应用。食品保质期越长,对食品原料、设备器具以及包装材料的消毒措施就越苛刻;食品受到化学危害成分污染的几率也越高。同时,随着保质期的延长,往往还要依赖于化学措施进行调配,才能保持食品还原有风味、质地,这样会使食品中潜在的化学危害性进一步增大。 每种食品原料固有的特性不同、防腐保质的措施也各有特殊要求。用于商品化供应的加工食品,不能像拌沙拉一样随心所欲的改变食品原料种类、风味、花色。每增加一种原料成分,就可能使食品中的危害风险提高数倍。随原料种类的增加,保持品质特性所需的控制工艺难度也要增加,引入化学危害的风险性也随之增加。 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年代,人们的关注点是供给安全,要保证绝大多数人的吃饱饭的问题。目前大多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物、化学类的技术应用是功不可没的。但是人们接受了这些技术手段带来的好处,并不断给予更高期望的时候,却忽视了这些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对健康危害问题。有些泛滥的应用埋下了很多的健康安全危害隐患。从农药、兽药、激素的应用、化学添加剂的使用、消毒剂的使用,到包装材料的使用,都存在潜在的危害问题。有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只有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才能有保证安全性。 摘自《健康吃放心买》。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