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images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大师不像“大狮子”
热度 2 Wuyishan 2012-2-29 11:28
大师不像“大狮子” “世界管理大师”彼得得圣吉的几个镜头 作者:钟国兴 来源:学习时报 2012,2,27 因为搞学习型组织的缘故,我和彼得.圣吉有了多次近距离的接触,而且成为了好朋友。这位仁兄可不是凡人,他有一系列顶级的头衔,更有无数圈耀眼的光环:是被美国《商业周刊》评出来的“有史以来世界十大管理大师”之一,在世界上被称为“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他的书《第五项修炼》被美国媒体称为“21世纪管理圣经”,他的《第五项修炼》在中国近20年一直占据畅销书的排行榜。所以他每次来中国,都有许多追星族拿着书等着签名,许多人等着拜见和照相,许多媒体等着采访。 在中国人印象中,所谓大师基本就像“大狮子”:大师出场必昂首挺胸趾高气扬居高临下侃侃而谈,就像丛林里的大狮子一吼,其他动物都会鸦雀无声一样。但是在彼得侘圣吉这里,你却从来看不到这种大狮子式的“风采”,相反我却看到、了解到这样的完全相反的情景: 镜头1:2008年9月7日在北京潭柘寺参加“世界咖啡”活动,茶歇时彼得过来和我聊天。我们谈兴正浓的时候,有一个人从旁边经过,无意中碰掉了桌子上的几个瓜子皮。彼得发现之后,就一边和我说话,一边弯腰把瓜子皮一个一个地捡起来,放到桌子上。 镜头2:2008年美国世界经理人杂志举办“世界管理大师面对面”活动,按照安排我和彼得単圣吉就学习型组织问题进行对话。9月10日我在上海龙之梦酒店住下后,到会场去看他,一进会场,看见彼得正在忙,和服务员一起搬桌子、摆音响。见到我之后他匆忙打过招呼,然后继续忙,整整忙了将近一个小时。我看见在场的中国人和世界经理人杂志的几个老外,在旁边一直边聊天边“观战”。我问彼得的助手张成林:“彼得怎么一直和服务员一起忙?”张成林笑着说:“他从来就是这样。” 镜头3:2010年10月15、16日两天,我又应邀参加彼得很圣吉在北京的“世界咖啡”活动。大概三十几个人,每四五个人一个小组,研讨可持续发展问题。两天时间里,彼得每天演讲加到一起,不过30分钟。两天里,大多数时间他是在微笑地欣赏大家的研讨和每一个人发言。尽管他靠翻译才能懂得每一个人大概说些什么,但是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尊重与赞赏。 说句实话,在这之前我熟知他的理论已经十几年了,但是我认为他的理论只是组织学习理论之中的一种,对他并没有许多人那种着迷的崇拜。但是这样几个镜头,却震撼了我的内心深处,让我永远也不可能忘掉。记得10月16日那天“世界咖啡”活动结束时,我谈到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感受: 彼得没有长篇大论的演讲,而是把大家组织为一个个小组进行研讨。他在那里一直微笑着欣赏每一个人的发言,让每一个人感受到尊重,激励每一个人参与,让每一个人讲出自己的思考,激发了每一个人的智慧。于是,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智慧之灯点亮了。在我们的智慧之灯点亮的时候,我想到台湾诗人周梦蝶的一首关于禅宗的诗《孤峰顶上》:“没有惊怖,没有颠倒,一番花谢又是一番花开。想六十年后你自孤峰顶上坐起,看峰之下,之上之前之左右,簇拥着一片灯海——每盏灯里有你。”我真的感觉到,我们几十个人在这里,每一个人的智慧都得到了激发,所有的智慧之灯组成了一片灯海。在这片灯海中,每一个人的智慧都放射在自己的灯里,自己的智慧也映照在每一盏灯里,大家互相映照。这真的是一种美妙的感觉,这就是学习型组织所要达到的效果! 说到这里,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发自内心的,是大家给彼得的。 彼得噸圣吉有他独有的人格魅力。说到这一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培训中心副主任李兰也颇有感触,她说前些年一次参加彼得的“世界咖啡”活动,有这样一个镜头: 镜头4:“世界咖啡”活动结束时,每一个人谈几句感想,绝大多数人都谈了有如何大的收获,但这时有一个台湾的商人却突然激动地说:“你们是不是说的真话?我一天下来没有任何收获,觉得完全是浪费时间!”这时大家都不由自主地看彼得岐圣吉,而彼得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始终微笑着倾听、点头。结束后,李兰问彼得为什么一直微笑,为什么不去反驳?彼得说:“他说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感觉,我为什么要不高兴、要去反驳呢?” 我见过一些西方人,并不是所有西方人或者美国人都能够这样。这是一种胸怀,是一种看似平常却不易企及的胸怀,他在人格上真的是大师,或者说具有这样的人格才配得上称为世界级大师。面对这样的胸怀,也许那些对自己没有人格要求的人会无动于衷,而每个对自己人格有要求的人却都会感到某种惭愧。 大师真的要有大人格。如果地位很高头衔很大名声很响,却处处显示的是颐指气使、自以为是、容不得不同意见的小人格,就会有一种沐猴而冠的滑稽甚至丑陋,为人所不齿。 彼得岐圣吉反复强调,一个组织是否能创建学习型组织,领导者心智模式十分关键。看到彼得你不由得会想:如果做领导的都能有这样的心态和人格,那么我们的每个组织肯定都能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个人分类: 东鳞西爪|266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文化、制度与中国科学发展——王扬宗
xinge0926 2012-2-24 15:47
文化、制度与中国科学发展 王扬宗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变革铸就了中国科学的曲折发展道路。当中国经济正在崛起、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今日,充分吸收现代科技制度文化,加强科技体制建设,仍然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个半世纪的坎坷历程 近现代科学形成于16~17世纪的欧洲,中国早在明末清初即已接触哥白尼、伽利略的科学成果,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却是十分曲折的。从清末道光咸丰年间西方近代科学输入算起,已超过了一个半世纪。这160多年的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个50年,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为指导思想,近代科学知识和技术逐步传播开来,但国人对科学的认识,仅限于器物层面,科学本身仍隐身于传统经学的“格物致知”名下,而与科学有关的制度,如近代大学和专业学会、国立研究机构等,几乎还没有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至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人们的认识也还相当肤浅。 在第二个50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将科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一批留学生在欧美科学发达国家跟随著名科学家学习深造后归国,将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科研体制移植到中国,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初步奠基。而连续不断的内忧外患和社会变革,严重挤压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空间,新生的中国科技界还十分弱小。 到第三个阶段,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科学和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经过二三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科学技术事业。但在科学事业得到国家强有力的领导下迅速发展的同时,科学与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高度结合以及对科学的滥用等也从深层次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使中国丧失了一两代科学家。“文革”结束后,刚刚在“科学的春天”被摘去“臭老九”帽子的科学家又面临着“不冒泡”的批评压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科技体制的改革着眼于经济建设,现代教育体制和现代科研体制的建设则显得相对迟滞,以至于“中国特色”至今仍然是我国科教体制的基本面。而科学的精神——理性的精神、求真的精神、质疑的精神、批判的精神等等,往往在全能的科学主义普照下遁入阴影之中。 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是非 晚近的一百多年,也是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因此,科学在中国还没有成熟就承载了过多的重负。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有识之士始终将科学技术置于重要地位。从清末的“求强求富”,到民国的“科学救国”思潮,从20世纪50年代的“向科学进军”运动,到20世纪末的“科教兴国”政策,无不寄托着现代中国人对发展科学技术、以求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渴望。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迟缓:我们在接触近代科学近100年后才开始出现真正的职业科学家;最近的两个世纪,中国本土科学家对世界科学的贡献还很微小;中国既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也没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中国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家至今仍寥寥无几。尽管最近的一些年中国科技发展迅速有目共睹,目前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已跃居世界第二,但单篇论文被引用率仍相当低。总之,中国的科技竞争力还在低位徘徊。本土科学家诺贝尔奖的长期缺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全社会共鸣,就是这个尴尬现实的反映。 何以如此?这就不能不反思一个半世纪的功利主义科学观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是非功过了。 功利主义科学观以工具主义、技术主义为主要特征,自培根以来就大行其道,科学被视为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和技术在帮助西方征服东方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后发国家正是由此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因此大都将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国策。中国尤为突出。从“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发展到“科教兴国”,科学技术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巨大。以服务于国家需求为导向的科学政策,成就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杂交水稻、载人航天等杰出成果,实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技术的突破发展,奠定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基础。这一伟大成就,对比于此前100年的缓慢发展,是不容低估的。 然而,强烈的功利主义时常遮蔽了科学的理性精神、批判精神、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甚至使科学沦为技术的附庸,造成特定条件下政治或经济对科学事业的过度干预和科技界自主性的丧失,形成了中国科技界特有的政治文化,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等问题,妨害中国科学家以追求学术卓越和人民福祉为目标。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对科技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片面理解导致科技发展方针的摇摆不定和对科技基础培植的忽视,政治正确的政策指向塑造了科技界的官本位文化和对科技体制建设的认识不足,与国际科技界的疏离和偏重集体主义、群众路线的科研方式难以造就科学大师。这些都是中国科技与国际科技前沿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 制度建设与科学发展 在全球化的现时代,在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全球第二、世界的科技竞争与合作呈现新态势的今日,反思一百多年来中国科学发展的坎坷历程,管见认为,克服功利主义科学观的片面性,加快科技体制建设和改革,重拾科学的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和启蒙精神,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紧迫。 国家与社会现实需求导向的科技发展方针,虽然有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等原因,但其局限性现在看来是昭然若揭的。急功近利地对待科技事业,为特定的经济或政治目标而发展科学,最终都不可能使科学得到正常的、可持续的发展。功利主义科学观还严重低估了科学本身的价值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导致科学精神在中国长期不振。坦率地说,中国科技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贡献并不符合国人的期待。但这也毋庸苛责。今天我们应当以更平和从容的心态,审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问题。科学技术不只具有生产力的属性,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因此必须从基础上加以精心培植,应对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予以同等的重视。其中,科技体制建设尤为关键。 与科技有关的制度是近代科学发展以来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科学传统与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中国所固有的。制度的移植和建设较之知识和技术的引进复杂和困难得多。八九十年前,蔡元培、丁文江等先贤创建我国的国家科学院时,十分重视制度建设,视之为“百年大计”。他们经过近20年的精心探索,为中研院建立了一套保障学术自主和追求学术卓越的体制。民国20多年,我们仿效西方初步建立了现代大学和科研体制,20世纪中国的绝大多数学术大师都是在那个时候成长起来的。解放后,我们改弦更张,试图摸索一种新的体制以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但却走了很长的弯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言,科技体制建设仍显得比较迟缓,至今未能建立起适应现代科技事业发展的科技体制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在科技立法方面,从顶层设计到机构立法,都很不健全,不是付之阙如,就是质量不高,甚至塞进体现部门或个人利益的内容。尤其是近10多年来,国家对科技事业的投入逐步加大,但体制建设和立法都缺乏实质性的进展,科技界的矛盾十分突出,社会公众对我国科技界产生了信任危机,从去年两院院士增选过程中人们的种种质疑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重视政策而忽视制度、重视人治而忽视法治的倾向。这一问题,在科技方面也有所表现。在科技经费的分配、重大课题项目的立项、科技成果的鉴定、科技奖励、职称职务的升迁、科技规划的制定和评议、学科与机构的评议等重要环节,往往缺乏严密的规程,或者不过是贯彻长官意志的橡皮图章。一些好说话、愿配合的或对此有兴趣的院士或著名专家就成为这一类活动的出场专家。本应该制度化的权力转变为行政官员和专家们的隐性权力。这种隐性权力缺乏规则,难以约束。中国科技界的诚信危机由此而生,也由此而愈演愈烈。 中国传统社会里信任的维系主要依赖于人际信任和道德楷模的“示范作用”。但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由于社会变革使得思想教育和道德说教很难奏效,要求科技界的领导和专家们具有高人一筹的道德和思想境界也是不现实的。以院士问题为例,近些年来,中国科学院学部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和制度,对院士的职权、院士选举以及学术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加以规范和约束,用心很好。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专家们的隐性权力,并不来自于学部,甚至也不是来自于院内,而是由于我国科技体制方面的缺陷特别是权力结构失衡造成的。因此,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建设现代科技体制,对科技体制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制订统一的基本制度,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建立可操作的监督机制,保障学术自主、专家治理和国家利益的平衡协调,使隐性权力转化为显性权力,从而使科技界的权力得到规范和监督。其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就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思想,现在应该是到了逐步付诸实施的时候了。 科学是近代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制度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充分吸收科技先进国家的科技制度文化,加强科技体制建设,引导科技界尊重科学传统和科学规范,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科学以探索真理为根本目标,必须尊重科学本身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术自主,激励学术创新,防止学术腐败,杜绝对科学的滥用,才会拥有更健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这是中国科学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更好地发挥科学在我国文化建设中作用的重要保障。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 http://www.cas.ac.cn/xw/zjsd/201202/t20120206_3434644.shtml
15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纳米艺术:微境之美
热度 8 沈海军 2012-1-1 11:14
昨天接受《中国科学报》(原名科学时报)记者采访,就纳米艺术发表评论。以下为采访稿。 ■本报记者 吴昊 看到旁边的图片,千万别以为是哪个抽象主义艺术家的后现代之作。完成这些的,全是正儿八经的科学家。 这些“艺术画”是不能用肉眼“看到”的,只能借助特殊的手段“捕捉”,因为它们实在太小了,是用“纳米”作为计量单位的。 1纳米,仅相当于10个氢原子排列的长度。如果将一个典型纳米颗粒放在足球上,就好比将一个足球放在地球上。 如此微境之下的艺术,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种使用纳米科技手段或方法,创作纳米尺度作品的艺术形式。”同济大学教授沈海军如此形容它。 科学变奏曲 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画”,多数是在制造纳米材料或纳米结构时意外获得的。而创作它的艺术家,正是纳米材料学家、纳米化学家或纳米物理学家。 2007年9月,国际顶尖杂志《自然》上刊登了两位化学家Alessandro Scali和Robin Goode的艺术作品——《看不见的大陆》。这张非洲地图与普通地图完全不同:它的实际尺寸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这是纳米艺术首次被介绍给公众。 原来,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原子和分子体系总是趋于能量最小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会让其“栖息”在一个能量较低的位置,从而“生长”出一定的结构来。 当然刻意为之者也绝不在少数。 美国密歇根州大学教授约翰·哈特就是其中一个。他先将画家费尔雷绘制的奥巴马素描头像缩小,打印在一块玻璃板上,再投影到一张硅薄片上。之后,他在这张硅薄片的图像上人为布置了催化剂,采用高温催化化学反应来生成碳纳米管,并使用电子显微镜对硅薄片拍照。 “他最终得到了这张仅有0.5毫米的‘纳米奥巴马’。”沈海军介绍。 巧夺天工之术 要想得到这些令人叫绝的超微艺术作品,没有一定的金刚钻可不行,得科学、艺术两手都得硬。 例如科学家常常利用分子/原子自组装技术来“创作”。它是指分子、原子等基本结构单元,在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下,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一种技术。通过这种“生长”自组装,往往能得到规律性的艺术图案。 另外一种生长也很有趣,称为气相沉积法。 纳米艺术家将一种或几种气态原料装到一个密闭室内,让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或者不反应直接冷却沉积,最终在基体表面形成一种新纳米材料与结构,或许能生出艺术图案来。 除了生长,科学家还能用高能粒子束技术“雕刻”出纳米艺术作品。这种光刻技术,能使“艺术家们”在半导体材料表面“雕刻”出纳米尺度的复杂图案。德国科学家就曾用这种技术制作了一个精美的“纳米维纳斯像”。 “该纳米维纳斯约为三倍红血球大小,高30微米左右,腰围40微米。”沈海军说。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纳米艺术家们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搬动一个个原子、分子,并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来自IBM公司的Eigler博士就曾用这项技术搬动35了个氙原子,绘制成“IBM”字样。 当然,这些设备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密接触”,于是,科学家们又想出了其他办法。 他们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开发出在虚拟环境下构建、设计和模拟分子器件的软件。 沈海军曾小试牛刀,用纳米器件设计软件NanoExplorer制造出了可以发射C60球状分子“子弹”的“纳米枪”。 眼不见也为实 “纳米艺术的特殊之处,还在于欣赏方式的特别。”沈海军说。 原来,我们要想直接“看”到纳米艺术品不太现实。受光学显微镜可见光波长与分辨率的限制,人们只能看到微米级别的尺度。要想一睹纳米艺术品的风采,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来实现。 纳米艺术家们用这两种显微镜对纳米艺术品成像后,将处理后的图像装在相框里,才可能被普通观众所欣赏。 纳米艺术品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沈海军有独到的看法:“纳米艺术‘有没有’用,关键要看如何‘用’。这种艺术形式既让人们了解了科学,也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 2010年11月,苏州迎来了美国、德国、英国等国诸多知名科学家、艺术家以及设计师。在这场国际纳米艺术展上,100余幅科研图片、20余件套特邀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25件套科普艺术作品免费向公众展出。 虽然不能够在电镜下亲眼观瞧,但目睹如此高科技的艺术形式,还是让很多观众为之惊叹。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2-01-01 A3 新知)
个人分类: 纳米科技|7116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SRM/MRM assays for targeted proteomic analysis (转载)
sunymor 2011-12-16 17:57
SRM/MRM assays for targeted proteomic analysis Selected/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assays, conducted on triple quadrupole instruments, can be coupled to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r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proteome digests. In SRM/MRM assays the first (Q1) and last (Q3) mass analyzers of a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 are used as mass filters to isolate a peptide ion and a corresponding fragment ion. The signal of the fragment ion is then monitored over the chromatographic elution time (Fig. 1). The selectivity resulting from the two filtering stages, combined with the high duty cycle, results in quantitative analyses with unmatche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e specific pairs of m/z values associated to the precursor and fragment ions selected are referred to as "transitions" and effectively constitute mass spectrometric assays that allow to identify and quantify a specific peptide and, by inference, the corresponding protein in a complex protein digest. Figure 1.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 SRM/MRM assay for a protein consists of a number of steps: 1.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peptide/s, unique to the protein of interest and showing high mass spectrometry signal response (proteotypic peptides, PTPs), to maximiz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assay 2. Selection of predominant peptide fragments specific to the peptide of interest to be used in the MRM transition 3. Eventually, for each peptide-fragment pair, optimization of specific MS parameters (e.g. the collision energy) to maximize the signal response/sensitivity 4. Validation of the MRM assay to confirm peptide identity, e.g. by acquiring a full MS2 spectrum of the peptide in the triple quadrupole instrument used for MRM 5. Extraction of the final “coordinates” of the MRM assay, including the selected peptide and peptide fragments, the corresponding mass-to-charge ratios, the fragment intensity ratios, the associated collision energy, and the chromatographic elution time to be optionally used in time-constrained MRM analyses Overall, this is a lengthy and iterative process, but, once an MRM assay for a protein is established, it becomes universally useful, i.e. the tedious assay development process needs to be performed only once, for a given type of mass spectrometer and fragmentation mechanism (e.g. collision induced-dissociation). In the MRMAtlas each protein assay is presented as a set of optimal MRM coordinates for the peptide(s) that represent a protein. Peptide identifications have been validated by acquiring the corresponding tandem mass spectra on the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 which can be viewed as single or consensus spectra. The final assay coordinates can be directly downloaded in Excel table-format which can be directly pasted into a MRM/SRM method of a triple quadrupole instrument and used to specifically detect and quantify the protein of interest in a complex protein digest. (Adapted from: A. Schimdt, P. Picotti and R. Aebersold Proteomeanalyse und systembiologie BIOspektrum, 1/2008, S. 44)
381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科研动态“”
shaojingping 2011-12-15 17:59
我系青年教师虞文武的两篇第一作者论文被Nature文章引用和肯定 阅读次数:644 发布时间:2011-05-13 在最新一期的Nature文章 (Article)‘‘Y.Y. Liu, J.J. Slotine, A.L. Barabási,Controllability of complex networks(Vol. 473, pp. 167-173, May 12 2011) ’’中, 我系青年教师虞文武副教授的两篇第一作者论文被作者引用和肯定, 这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复杂网络的牵制控制, 另一篇是关于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研究。 这是Nature首次发表关于网络群体控制的文章,表明网络控制已经成为科学前沿的一个新兴的重要研究领域。 国内共有四篇论文受到文章作者的引用和肯定,另外两篇论文的作者分别是北京大学王龙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汪小帆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我系虞文武副教授的关于非线性二阶多智能体一致性的文章被重点评述。国内研究的相关结果受到顶级刊物Nature的关注,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我校数学学科在网络科学上的研究已经和国内有关同行一起居于国际前沿地位,青年教师成长势头喜人。 东南大学数学系
个人分类: 科研动态|7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散裂中子源背景资料
Amjgshine 2011-11-19 15:16
散裂中子源背景资料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1-10-20 【字号: 小 中 大 】 散裂中子源:用中子看物质微观世界的工具 X射线能“拍摄”人体的医学影像,而在材料学、化学、生命科学、医药等领域,科学家们更希望有一种高亮度的“中子源”,能像X射线一样拍摄到材料的微观结构。散裂中子源就是一个利用中子来探索微观世界的工具。 中子散射成为研究物质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理想探针之一 中子和X射线都是人类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有力手段,自查德威克1932年发现中子后,中子及中子散射的应用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由于中子不带电、具有磁矩、穿透性强,能分辨轻元素、同位素和近邻元素以及具有非破坏性,使得中子散射成为研究物质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理想探针之一,是多学科研究中探测物质微观结构和原子运动的强有力手段。当一束中子入射到所研究的对象上时,与研究材料中的原子核或磁矩发生相互作用,被散射出来,通过测量散射出来的中子能量和动量的变化,可以获取在原子、分子尺度上各种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运动规律,告诉人们原子、分子在哪里,原子、分子在做什么,这种研究手段就叫中子散射技术。 同步辐射和中子散射优势互补 同步辐射产生的高亮度X射线,主要与原子外围的电子云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探知物质的微观信息;而中子是电中性的,它与电子云基本不发生相互作用,而主要与物质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因此,作为探测微观结构的两种主要探针,同步辐射和中子散射看到的正好是物质的两个不同的方面。这种优势互补,已经被许多学科用来准确地研究物质中原子的位置、排列、运动和相互作用等。 散裂中子源与反应堆中子源各具特色 散裂中子源是由加速器提供的高能质子轰击重金属靶而产生中子的大科学装置,通过原子的核内级联和核外级联等复杂的核反应,每个高能质子可产生20~40个中子。它与反应堆中子源两者各具特色,相互补充,为我国中子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世界上正在运行的脉冲式散裂中子源 世界上正在运行的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主要有英国的ISIS、美国的SNS和日本的J-PARC。 英国卢瑟福实验室的ISIS能产生通量为8*10 15 cm -2 s -1 的脉冲中子,其脉冲中子通量已高出通量最高的反应堆近一个量级。通过升级改造,ISIS将把质子加速器束流功率从160kW提高到240kW,同时正在建设第二靶站。 在美国,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为主的六大能源部国家实验室携手合建了一台设计束流功率为1.4MW的散裂中子源SNS,它提供的脉冲中子通量高达10 17 cm -2 s -1 ,项目总投资高达14亿美元。 在日本,日本原子能研究所与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合建了强流质子加速器研究联合装置J-PARC,工程总投资约18亿美元,其中一台3GeV的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将提供设计束流功率为1MW的质子束流用于驱动散裂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系统构成 我国的散裂中子源项目主要建设1台80MeV负氢离子直线加速器、1台1.6GeV快循环质子同步加速器、2条束流输运线、1个靶站、3台谱仪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土建工程。 下图给出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系统构成示意图。离子源产生的负氢离子束流,通过射频四极加速器(RFQ)聚束和加速后,由漂移管直线加速器(DTL)把束流能量进一步提高到80MeV,负氢离子经剥离后注入到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中,使束流达到最后能量1.6GeV。从RCS引出的高能质子束流经传输线打向钨靶,在靶上产生的散裂中子经慢化,再通过中子导管引向谱仪,供用户开展实验研究。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用户 根据国内用户调查,目前已确定的首批用户包括中国科学院下属的9个研究所的70多个研究组以及科学院外22所大学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30多个研究组。除上述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外,中子散射在工程和工业方面的应用需求也非常大。我国在凝聚态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科学、聚合物和软物质、地球科学、机械加工工业、核物理、质子成像和医学应用等领域内拥有较强的研究队伍和较好的研究基础,他们都将是CSNS的潜在用户。 根据国家科技发展需要,预计将在广东东莞建设成一个以散裂中子源为主的,包括多个大科学装置的大型科学研究基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做出大的贡献。 中国散裂中子源落户东莞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将散裂中子源落户广东省,其主要战略考虑是优化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布局,将中国科学院在基础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方面的雄厚实力与珠三角地区强劲的经济实力相结合,推动南方各省在大科学装置上开展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以及高技术研发的水平,促进经济转型。 2007年2月,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暨广东东莞散裂中子源国家实验室合作备忘录》,广东省作为散裂中子源的共建部门,共同参与建设。 散裂中子源建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广东省人民政府首期提供400亩装置用地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生活用地及七通一平条件,同时广东省和东莞市人民政府在项目建设期间共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及广东东莞散裂中子源国家实验室提供配套建设资金5亿元,用于配套设施、散裂中子源国家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引进等
18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施一公: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
热度 3 duanjinglai 2011-10-22 20:01
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是科研工作者与同行交流、取得国际影响的必经之路。有些国内的科学家实验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恼于论文写作力不从心,成为国际交流的一大障碍。本文从笔者的亲身体验出发,给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年轻的PI(课题组长)提供一个借鉴。 我大学时的同班同学都知道,那时我的英语不算好(英语四级考试仅为“良”),写作尤其糟糕。初到美国之时,对英文环境适应得很差,读一篇《生物化学杂志》( JBC )的文章要五六个小时,还常常不理解其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压力极大。 很幸运,1991年4月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时遇到了学兄和启蒙老师John Desjarlais。听了我的苦恼后,John告诉我,“每天花45分钟读《华盛顿邮报》,两年后你的写作能力会得心应手”。这条建议正合我意。 我原本就对新闻感兴趣。于是,我每天上午安排完第一批实验后,都会在10点左右花一个小时阅读《华盛顿邮报》,主要看A版(新闻版)。刚开始,我一个小时只能读两三个短消息或一个长篇报道,中间还不得不经常查字典看生词。但不知不觉间,我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1992年老布什与克林顿竞选总统,我跟踪新闻,常常一个小时能读上几个版面的消息或四五个长篇报道,有时还把刚看到的新闻绘声绘色地讲给师兄师姐听。 阅读直接提升了我的英文写作能力。看完一些新闻后,我常常产生动笔写自己感想的冲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游泳队取得了四金五银的好成绩,美国主要媒体纷纷指责这是中国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但没有任何检测的证据,完全凭美国运动员的感觉。此事让我很气愤,我生平第一次给《华盛顿邮报》和《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各写了一封信,评论报道的不公平。没想到两天后,《巴尔的摩太阳报》居然原封不动地把我的信刊登在《读者来信》栏目。同事祝贺,我也洋洋得意。受到此事鼓励,我在此后三年多的日子里常常动笔,有些文章发表在报刊上(大部分投稿石沉大海),也曾代表中国留学生写信向校方争取过中国学生的利益。有时还有意外的惊喜。199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今天出版的《巴尔的摩太阳报》上有我的评论文章。我急匆匆赶到街头买来5份报纸,果然,在A版的倒数第二页,以15厘米×15厘米的篇幅发表了我一个多星期前寄给报社、本以为不会发表的一篇抨击吴宏达的文章。 以上是我个人英文写作能力提升的一段过程。但是,科研论文不同于读者来信,有其专业特点甚至是固定格式。 1994年,我第一次完整地写科研论文,感觉很差。好不容易写完的文章,连我自己都不愿意读第二遍,勉强修改之后交给了老板Jeremy Berg。他拖了3周没看我的文章,我实在忍不住了去催他。上午9点,Jeremy告诉我:今天看。11点,我去他办公室催,秘书拦住我,说Jeremy正在办理重要事务,两点前不得打扰。我心中惴惴,不知Jeremy在干什么。下午一点半,Jeremy急匆匆过来找我,拿了一叠纸,“这是初稿,你看看如何,我们可以试试《科学》”。我仔细一看,天啊!一共7页,4个多小时,Jeremy已经把文章的整体写完了,只是缺少方法(Method)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让我郁闷的是,他根本没有用我的初稿。 其实,写文章贵在一气呵成。我也沿袭了Jeremy的风格。2006年10月,在我们处于劣势的激烈竞争中,有两个课题面临被“scoop”(取消)的危险,我曾经两次一晚上赶出一篇文章。第一次是10月15日,傍晚8点左右开始写,通宵工作,第二天早晨10点完成一篇按照《细胞》杂志格式的论文,包括摘要(abstract),引言(introduction),结论(results),讨论(discussion),仔细阅读一遍后于下午4点半完成网上投稿。这篇文章最终发表在12月份《自然》子刊《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上(电子版于11月10日发表)。另一次是10月18日,傍晚6点开始写,通宵工作,第二天早晨8点完成,上午9点半完成投稿,最终发表在12月15日的《细胞》上。当然,能通宵完成一篇文章,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研究领域非常熟悉,对文章整体的大概思路已经深思熟虑,所有的图表(Figures)都事先做好了。这些前期工作即使全身心投入也需要3~4天。 从1994年自己写第一篇科研论文的艰难,到现在写起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我总结出如下经验。 1.要写好科研论文,必须先养成阅读英文文章的习惯,争取每天30~60分钟。刚开始可以选择以读英文报纸、英文新闻为主,逐渐转为读专业杂志。我会在近期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增强读专业杂志能力的办法。 2.写科研论文,最重要的是逻辑。逻辑的形成来自于对实验数据的总体分析。必须先讨论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后按照思路来做图表(Figures),最后才能执笔。 3.具体写作时,先按照思路(即Figures)写一个以subheading(小标题)为主的框架,然后开始具体写作。第一稿,切忌追求每一句话的完美,更不要追求词语的华丽,而主要留心逻辑(logic flow),注意前后句的逻辑关系、相邻两段的逻辑关系。写作时,全力以赴,尽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干扰(关闭手机、座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第一稿。还要注意:一句话不可太长。 4.学会照葫芦画瓢。没有人天生会写优秀的科研论文,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学习别人的文章要注意专业领域的不同,有些领域(包括我所在的结构生物学)有它内在的写作规律。科研文章里的一些话是定式,比如“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we performed……”(为了探索……的机制,我们做了……),“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but not the latter,hypothesis……”(这些结果支持了前面的观点,而不是后面的,假设……),“Despite recent progress,how……remains to be elucidated……”(尽管最近的进展,如何阐明……)等等。用两次以后,就逐渐学会灵活运用了。在向别人学习时,切忌抄袭。在美国一些机构,连续7个英文单词在一起和别人的完全一样,原则上就被认为抄袭(plagiarism)。 5.第一稿写完后,给自己不要超过一天的休息时间,开始修改第二稿。修改时,还是以逻辑为主,但对每一句话都要推敲一下,对abstract和正文中的关键语句要字斟句酌。学会用“Thesaurus”(同义词替换)以避免过多重复。第二稿的修改极为关键,再往后就不会大改了。 6.第二稿以后的修改,主要注重具体的字句,不会改变整体逻辑了。投稿前,一定要整体读一遍,对个别词句略作改动。记住:学术期刊一般不会因为具体的语法错误而拒绝一篇文章,但一定会因为逻辑混乱而拒绝一篇文章。 这套方法行之有效,我对所有的学生和博士后都会如此教导。 我的第一个博士后是柴继杰,1999年加入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室。柴继杰当时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很差。我对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每天花半小时读英文报纸”。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下来了!经过几年的努力,2004年柴继杰已经能写出不错的项目经费申请书(grant proposal),2006年他的第一篇独立科研论文发表在《分子细胞》( Molecular Cell )上,随后相继在《自然》发表两篇论文,在其他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十多篇论文。他的写作能力开始成熟。 发表论文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要明白:论文只是一个载体,是为了向同行们宣告你的科研发现,是科学领域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科研论文写作时,一定要谨记于心的就是:用最简单的话表达最明白的意思,但一定要逻辑严谨!其实,中文和英文论文皆如此!
278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警惕酮康唑口服制剂的严重肝毒性
xuxiaxx 2011-10-20 08:54
日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第 40 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警惕酮康唑口服制剂的严重肝毒性问题。   酮康唑口服制剂是咪唑类抗真菌药,在我国上市的有片剂和胶囊剂,规格为 200mg ,商品名 “ 里素劳 ” ,主要用于念珠菌病、皮炎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着色真菌病等系统性感染的治疗。    2004 年 1 月 1 日 至 2011 年 7 月 12 日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酮康唑口服制剂病例报告共计 1621 例,不良反应 / 事件主要为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等;其中严重病例 116 例,占所有报告 7.16% ,其中死亡病例 2 例。 116 例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涉及不良反应表现 157 例次,其中有肝毒性的表现为 92 例次,占所有严重不良反应表现的 58.60% ,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损伤、肝炎、肝中毒等。   鉴于酮康唑口服制剂存在严重的肝毒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医护人员和患者在选择用药时,只有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且使用的效益大于风险时,才考虑使用本品;建议患者治疗前应先进行肝功能检查,且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检查,监测可能由肝毒性引发的体征和症状,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患者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用药,不得超剂量使用,如果出现肝毒性的体征或症状,如尿黄、黄疸、食欲减退、倦怠乏力、肝区疼痛、恶心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必要时检查肝功能并进行相应治疗,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生产企业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   如需了解详细信息,请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http://www.sfda.gov.cn )或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网站( http://www.cdr.gov.cn )。 来源: http://www.cpi.gov.cn/
1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吃撑 醉酒 熬夜 易诱发“四大疾病”
热度 1 wcgczf 2011-10-20 01:26
国庆节后,因糖尿病、痛风、甲状腺疾病而就诊和住院的病人逐渐上升,缘由吃吃喝喝的无节制。请看我院宣传科的报道: 吃撑 醉酒 熬夜 易诱发“四大疾病”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ydsy.cn/newEbiz1/EbizPortalFG/portal/html/InfoContent.html?InfoPublish_InfoID=c373e931f0f216eb8f7e3b900f7371ee 本报讯(刘宇) 每年都会有大长假小长假,节日过后各种节日病患者都会骤增,吃撑、宿醉、熬夜成节日病主角。   “节日病”不是某一疾病的名称,而是节日期间多发病的统称。外出吃喝、大战麻将桌、上网游戏等,都成为常见的假日“生活”,这些都是容易诱发“节日病”的行为。主要出现在娱乐过度导致的睡眠不足、眼睛干涩不适、“麻将腿”、肩颈腰痛等疾病;以及外出游玩引起的意外事故和公共场所密切接触引起的传染病以及饮食不节制、生活失去规律而致的胰腺炎、胃肠炎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   医生提醒:适时添衣,少到公共场所,饮食有节,起居有度是预防节日病的四大法宝。 心脑血管疾病    我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李学奇教授提醒,年轻人作息时间保证及控制情绪不要过度兴奋,万不可通宵玩乐。   发病诱因:脑血管意外发生的人常常有高血压,并且在节日期间生活没有规律,情绪有较大波动,特别是节日打牌输钱、通宵上网、唱K(过度劳累)都可能使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诱发脑出血。另外,饮食过饱,可直接加重脑血管的负担,使血压升高,从而发生急性脑血管意外。   常见症状:脑出血多发生在白天,发病前少数人有头晕、头痛、鼻出血和眼结膜出血等先兆症状,血压较高。病人突然昏倒后,立即出现昏迷、面色苍白、口眼歪斜等症状。有时可呕吐,严重的可伴有胃出血、呕吐物为咖啡色。   急救应对:发生中风时,家属切勿为了弄醒病人而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这样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病人必须静卧,松开领扣,头和身体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流入气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到来。同时,要避免强行搬动病人,尤其要注意头部的稳定。 酒精中毒    我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朱丽影教授提醒,喝酒要有节制,“让酒”不“劝酒”,把饮酒当成娱乐。   发病诱因:长假里,亲朋好友围桌而坐,自然少不了推杯换盏。尤其年轻人不懂节制,导致乙醇(酒精的化学名)在消化道中被吸收入血,血中的乙醇由肝脏来解毒,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全过程约需2-4个小时。会饮酒与不会饮酒(即酒量大小)的人,中毒量相差十分悬殊,中毒程度、症状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而论,成人的乙醇中毒量为75-80毫升/次。   常见症状:眼睛发红(即结膜充血),脸色潮红或苍白,轻微眩晕,语言增多,口若悬河,举止轻浮。有的表现粗鲁无礼,感情用事,打人毁物,喜怒无常。绝大多数人在此期间都自认为没有醉,继续举杯,不知节制。到了动作笨拙,步态蹒跚,语无伦次,发音含糊时就已经是醉酒了。昏睡期脸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微紫,心跳加快,呼吸缓慢而有鼾声,瞳孔散大。严重者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死亡。   急救应对:对轻度中毒者,可找些梨子、马蹄、西瓜之类的水果的鲜榨果汁或者蜂蜜水给他解酒。然后安排醉酒者卧床休息,一般来说,一觉醒来即可自行康复。如果卧床休息后,还有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皮肤湿冷、烦躁的现象,则应马上送医院救治。 糖尿病    我院内分泌科主任成志锋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应按时服药,饮食有度。   发病诱因:一到过节,糖尿病患者就要面临很多诱惑,比如喝酒、甜品、油腻肥厚食物等。以及糖尿病患者在节日期间因打乱作息可能没有按时服药,加上节日吃的比较多,血糖就会升高。   常见症状:一次性的血糖飙升并不会对人有任何不适的影响,但是长期的血糖波动,却对全身的大小血管都有很大的威胁,血管坏在哪里,哪里就出问题,比如冠心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   急救应对:尽量减少外出进餐及不必要的应酬。即使过节,也要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每天应至少有早中晚三餐,每餐应包括不少于三种食物:谷类、肉类、蔬果类,细嚼慢咽。不过饥过饱,避免(或少吃)油腻及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腻的骨头汤、肉汤、肥肉、腩肉、椰油、蛋黄、内脏及壳类海产品。糖尿病患者外出就餐,点菜时,菜式尽量选清蒸、白灼、焖等,还要避免酸甜汁、甜酱等,少饮酒或汽水,以茶或白开水为饮料。避免吃餐后甜品,宜选用水果代替。 急性肠胃炎    我院消化科主任庄丽维教授提醒:注意休息,切忌暴饮暴食。   发病诱因:在节假日吃大餐的机会多。暴饮暴食、囫囵吞枣、空腹吃辣椒、喝咖啡浓茶,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变了味的食物不舍得倒掉,还往胃里塞,这些都是引起急性胃炎的凶手。在外吃饭,也要当心“病从口入”。食物不新鲜、干净,都可能患上“急性肠胃炎”。此外,节日里通宵达旦地玩电脑游戏会使眼睛红肿、神经衰弱和身体酸痛,顾不上吃饭,导致胃出血。   常见症状:急性肠胃炎主要为腹痛、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通常起病急,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疼痛,恶心、呕吐,肠子里叽叽咕咕响个不停,而且还会有腹泻,多为黄色稀便。腹泻严重时可伴有脱水症状,如口干,尿少,皮肤弹性差等。   急救应对:一般来说,得了急性肠胃炎需要卧床休息,停一两餐,或者吃一些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比如稀粥、汤面。如果有口干、脱水的问题,应该纠正脱水,并补充电解质(米汤加少量食盐制成口服补液),或到医院后医生会对症给予药物治疗。
个人分类: 科普|179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Rauli Susmel
zhao1198 2011-10-19 11:32
Rauli Susmel Associate Professor of Finance Areas of Interest Econometrics, International Finance, Derivatives. Education B.A.: Economics - University of Buenos Aires (Argentina), 1983. M.A: Economics - Centro de Estudios Macroeconomicos de Argentina (Argentina), 1986. Ph.D: Economics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991. UH Teaching Ph.D. Math Review Course Ph.D. Econometrics I Course Ph.D. Econometrics II Course Ph.D. Empirical Methods Course Ph.D. Financial Management Course MBA FINA 7360 Course Undergraduate FINA 4360 Course Instructions for Independent Studies/Special Projects Research Publications Working Papers, Work in Progress and Computer Programs Computer Programs Other Information CEMA Courses Department of Finance Brown Bag Seminar Series Submit a paper to the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 Family and Friends Lamar Soccer Personal Finance 101: Some Basic Concepts For Students Other Interests, Rock and Roll and Links Bauer College of Business Home Page Please send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to: email: rsusmel@uh.edu
个人分类: Econ.经济学家|1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专访饶毅:青蒿素科学史最有价值的告诫
xuhongliang 2011-10-1 14:02
9月中旬,国内开始传出消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获得国际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此前的8月22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发表《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较详细地介绍了屠呦呦和张亭栋,一部分读者认为饶毅准确命中大奖结果。 由此,在宣布永不参选院士之后,饶毅又一次成为新闻热点中的热点人物。近日,饶毅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以下是访谈精华。 屠呦呦获奖跟饶毅基本无关 《瞭望东方周刊》:在屠呦呦荣获拉斯克奖之前,您曾写文章对她及其贡献给予较详细介绍,有人认为你具有“国际水准和超前眼光”,也有人猜测你是否在里面发挥了什么促进作用。真的是这样吗? 饶毅:她得奖应该说基本和我无关,只是我研究青蒿素历史较长时间,知道其工作的重要性。钱永健拿诺贝尔奖前三天,我也写了文章,自然同样不是因为我钱永健得奖。 8月份那篇博文我也不是写屠呦呦一个人,还写了张亭栋,他们俩的事情都是一个类型。 曾经有人听说我在研究青蒿素,就通过中间人间接来咨询我,关于“在发现青蒿素贡献上,屠呦呦和另外一个人的贡献”我回答,“屠呦呦肯定是第一人,另外一位不是前三。” 《瞭望东方周刊》:近期跨国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GSK)的一个“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恰好也颁给了屠呦呦和张亭栋,听说你参与了这次评奖? 饶毅:我是这个奖项的评奖委员会是鲁白为主席,我是成员之一。我写那篇博文的时间是因为GSK评奖。 在GSK奖提名的时候,都要给自己推荐的人写一些推荐理由。最初我只写了两三句话,但GSK评奖委员会)要我多写一些,最后我就索性写成了一篇文章。资料我和张大庆合作带的研究生黎润红收集的,此前她也已经写过一篇硕士论文,专述青蒿素前期工作。 投完票以后,又碰到院士选举过程媒体突然对我关注,我觉得需要减少对我个人的关注,我就将那篇文章贴到博客里面,希望转移一下公众注意力,让大家关注屠呦呦和张亭栋以及他们的工作,比我个人是否当选院士更有意义。 没能见到屠呦呦实验原始档案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文章《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中删改了原文中“人无完人 实事求是”部分中关于屠呦呦私藏原始材料的内容,为什么? 饶毅:对于青蒿素的历史,我感兴趣有约十年,还曾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招收过一位研究生,他的课题就是青蒿素。后来和北医的张大庆老师联合带了一名研究生,她这几年收集了很多资料,包括军队收藏的资料、多方面人物的访问。 有关“523项目”的成果归属争议很多,不过,我们文章发表前后,从参与项目的人反馈来看,可能我们这篇文章是为多数参与“5-23项目”的科学家公认程度最高的。 事实上那句话我并没有删除。(瞭望东方周刊注:博客原文中引起关注的一句话是“我自己和屠呦呦交流也觉得有一定困难,特别是不欣赏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都收藏在自己家,不交出来给研究院,也不给我们看。”在后来的《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中此句经改为“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虽然我们明确屠呦呦的贡献,但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争议是否都是其他人的问题,我们留下这句事实,只是公平地间接表示不能都怪其他人。我们当然还知道争议的其他方对屠呦呦的意见远超过这种程度。我们希望大家心平气和,讲清楚各方没有矛盾的部分,再讨论有矛盾的部分,不要争论的稀里糊涂。应该是得到合理的认可,而不是大家都得不到认可。迄今为止,争论导致参与523任务的人都受损害,而不是多个科学家理所应当的得到认可,这是比较悲哀的。拉斯卡奖以后,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好事变成坏事。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办”的跟帖称“私藏原始材料”的说法不属实。我们经过核实,此帖的确为其官方意见。你们究竟经历过怎样的情况? 饶毅:我们经历的真实情况是,最初我的研究生去采访屠老师的时候提出过原始数据的问题,但是问不到。最后,我委托其系统内部相关同志去问这个事情,最终那位同志也是无功而返,表示“无可奈何”。 既然已经核实我文章后面的跟帖是其单位的意见,那么肯定有人或有机构在说谎。事实上,此后中医研究院内部还有人告诉我们,在我们博文出来以后,中药所获得部分屠呦呦“保存”的资料,不过还是不全。这些内部人士告诉我们的准确,还是中药所官方声明准确,就要大家用“中国式的估摸”去推测了。要平息猜测,中药所只要将原始材料提供给研究者看就可以。事实上,需要完全公平的确定各家单位和研究者的贡献,不仅中药所,云南、山东、广州、上海和广西的主要相关单位都应该将原始资料的复印件给第三方,比如给国家评奖机构,这样,可以获得更多信息,分清到底谁起了多少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围绕着“功劳是否应该归功于屠呦呦一人”,一直都在争论。有人认为你的这篇文章似乎在高度评价屠呦呦,进而试图平息这种争论? 饶毅:虽然我们认定屠呦呦的成就为第一,但并不否认其他人的工作。应该肯定大家分别的作用。屠呦呦课题组内的人、组外的人对她也都有一些意见,我的这篇文章发表以后,他们还有来信。有人诟病她的一些做法,比如引用文献时删除其他作者、提前自己的位置,应该改正和避免发生。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明确各人的工作,谈事实,而不要意气用事,争取双赢而不是双输。 中国科研缺乏扎实做事的风气 《瞭望东方周刊》:你对青蒿素这段科学史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对比这些年的科研环境、条件、成果,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饶毅: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发现青蒿素的工作不是天才的工作,而是平凡的人通过认真的工作,即使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作出的杰出的成就。青蒿素是通过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工作才发现的,这是青蒿素科学史里蕴含的最大的经验教训,也是对今天人们最有价值的告诫,而中国目前的科研风气很缺乏这点。 屠呦呦及其小组成员,以及参与“5-23项目”的科学工作者都不是天才,不是杨振宁、李政道式的有非凡才能的人。但在他们参与“5-23项目”后,他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研究,在机遇来临的时候,他们能够把握并把工作做好,没有简单放弃,最后他们的成就挽救了人的生命。 事实上,屠呦呦的教育背景和才华并不非常突出于她那一代,只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屠呦呦当时职称还是“实习研究员”(低于助理研究员),直到1979年才升为副研究员。文革期间,有点资历的科学家很多都被打击,或者其他原因“靠边站”了。 屠呦呦的先驱们 《瞭望东方周刊》:网上有人在一些博客或者新闻报道跟帖中称,在那个特殊年代,屠呦呦老师曾受高人指点? 饶毅:直接的“高人指点”没有。但是,寻找青蒿素的整套方法,我国科学家几十年前已经做过。青蒿素也不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从中药发现抗疟药。研究青蒿素的途径于前人途径相似。从中药中发现抗疟药物,早在1940年代中国科学家就做了。 当时,陈果夫提倡用常山抗疟,程学铭等研究了常山。研究常山最有成效的是上海第一医学院的张昌绍教授。他那时在重庆的中央卫生实验院,带领助手周廷冲等,首先辨明多种所谓常山中哪种植物真的有效,他们直接用人验证常山治疗疟疾的疗效。然后,他们用鸡的疟疾模型研究和纯化的常山中的生物碱,发现其中三种分子有作用。所以从抗疟作用到发现特定的分子,张昌绍和他的同事们全部做过一遍。他们发表过多篇相关论文,包括1946年的《科学》和1948年的《自然》。常山之所以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副作用大而被放弃。张昌绍教授1930年代留学英国,1967年在文革中不堪受辱而自杀。 1970年代,余亚纲等人从书中总结抗疟的方子,他和顾国明用鼠疟的模型检测了多种中药,其中雄黄和青蒿都有作用。因为担心雄黄的副作用,他们没有继续做雄黄,而认为青蒿有苗头。他们也告诉了屠呦呦自己的结果,屠呦呦可能当时还在做胡椒的抗疟作用,其后她让课题组的人重复了青蒿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她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发现提取物的作用稳定、而且效果更明显。这个结果大大提高了科学工作者对青蒿的注意力,几个组都做。屠呦呦小组的钟裕容首先纯化到现在被称为“青蒿素”的化学分子。
2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吴仲义:基因上的变与不变
syfox 2011-7-15 11:50
吴仲义:基因上的变与不变 文章来源:科学世界 发布时间:2010-06-18 【字号: 小 中 大 】 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每一种生物的传家百科全书。物种如何成长、生育、饮食、代谢、防御,全在这本传家字典里订的一清二楚。在人类群体中,那些拥有一模一样“传家字典”的孪生子,在身高、体重甚至性格上都非常相似;而拥有相似“内容”的传家字典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之间,也能看到彼此特征的影子,这就是遗传的强大力量。 因为每种生物家族里成员太多,所以这本“遗传宝书”还得每代复抄几次,各家拿一份。在抄录过程中,多少总会有失误(遗传上的字眼是突变),每家版本也因此略有不同。在一万代之后,各家的行事律法恐怕就颇有差异了。而一万代在演化历史上仅是一瞬间而已。差别累积到一定地步,就连求偶生育的做法都不同了。这就是演化学上讲的生殖隔离。变化到这种地步,不同“家”就算是不同种了。我们现在若是要看人、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与猕猴之间的亲缘关系,只要把各家的传家宝书拿出来对照对照就是了。你猜人与黑猩猩的DNA序列差了多少?这两个版本每1000个字母仅有12个字母不同(1.2%说来不多,但是这个版本30亿个字母里算来也有3600万个不同。加上有些地方是整段漏抄或是章节颠倒,读者绝对不会看了唐诗以为在念宋词)。人与大猩猩的差异大约是1.5%、与长臂猿是3%~4%、而与猕猴就有7%了。所以看了这些宝书之后,你大概可以接受人与黑猩猩过去是一宗的讲法了吧!我想你也可以继续回溯至大猩猩、长臂猿、弥猴等等以此类推。我们的DNA复制每个字母大约会有1亿分之一的机会出错。从1亿年前(大约是哺乳类动物兴起的时间)到现在,若没有自然选择把有害的突变筛选出去,我们的DNA很早就是一堆废物了。自然选择有两个非常不同的层次:第一,把不好的突变丢掉(汰新留旧);第二,以新的好的突变取代既有的基因(汰旧换新)。绝大多数的突变是有害的,因此,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是汰新留旧。一般生物科普文章里提到的自然选择指的则是第二层含义─汰旧换新。达尔文物种原始论所提出的也是汰旧换新狭义性的自然选择(以下自然选择指的是狭义性的)。自然选择的力量与效应可以是非常巨大的。 自然选择万能论的最大弱点可以从鼓吹这点最力的一本书的书名看出来─《都是基因惹的祸》。这本书谈贪心、外遇、酗酒、好色等等,而且是从这些征状的基因谈起。同样的,每一本自然选择万能的书也全是从基因谈起(这是因为自然选择运作的对象是基因)。既然大家都谈基因,再从基因回来谈自然选择,你一定认为自然选择万能论者手上不知有多少基因可以用来分析─酗酒的基因、好色的基因不一而足,对吧?答案是一个也没有,这些基因都是虚拟的。读者也许觉得笔者吹毛求疵,知不知道基因的存在真会影响我们对演化的了解吗? 自然选择运作的对象是基因、个人、还是群体?假定有个突变基因,能使成年公鹿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让群里非亲非戚的幼鹿先食,这个鹿群一定能比别群蓬勃发展。可惜这个利它行为的突变在它自己的族群内几代就会消失。道金斯所著《自私的基因》强调的就是,个体或群体好坏并不重要,自然选择只看对基因有没有好处。偶尔利它行为也会在自然界观察到,这是嫡系自然选择(kin selection)的结果。以族群遗传法则而言,牺牲自己救三个兄弟(或九个表兄弟),从基因的角度来看是行得通的。 既然基因是自私的,是自然选择的单位,那么从基因的结构来研究自然选择应该比从形态、性状、表征来探讨更直接了当才是。这类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1968 年日本的木村资生(M.Kimura)提出的“分子演化中性说”成了研究基因演化过去30年来的主流。中性说的中心主题很简单:决定DNA演化的力量是突变,汰旧换新的狭义自然选择是很次要的因素。这对自然选择万能说看来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可是也不完全如此。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基因变异很可能只有一小部分是跟种与种之间的功能分歧有关。 前面提到人与黑猩猩的DNA有3600万的“字母”不同。如果只有3万个字母决定两个种之间的功能、形态、行为的分化。那么即使这3万个字母中的每1个都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就整体3000多万个变异来看,自然选择的力量也好似微不足道。自然选择的重要与否完全视你所感兴趣的基因来决定。 (吴仲义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
1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专业名称: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Meteorology
hgiap 2011-7-13 11:00
查询专业名称: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Meteorology, General大气科学和气象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佐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霍华德大学 Howard University 爱荷华州立大学 Iowa State University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迈阿密达德学院 Miami Dade College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Raleigh 北伊利诺伊大学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宾州州立大学-University Park Campus Penn State University Park 普利茅斯州立大学 Plymouth State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校区 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罗格斯大学新伯朗士威校区 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 圣路易斯大学 Saint Louis University 旧金山州立大学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圣何塞州立大学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 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Oswego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 德州AM大学 Texas AM University 德州理工大学 Texas Tech University 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阿拉巴马汉茨维尔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in Huntsville 亚利桑那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堪萨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俄克拉荷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犹他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Utah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德拉华大学 University of Delaware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马萨诸塞大学卢维尔分校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Lowell 迈阿密大学 University of Miami 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 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 内华达大学里诺校区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北达科他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怀俄明大学 University of Wyoming 瓦尔帕莱索大学 Valparaiso University 西肯塔基大学 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
个人分类: 课题组相关|1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How to make figures worthy of the research
liwenbianji 2011-6-27 05:59
在本帖中,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制作有吸引力的、使文章看起来专业的图片。形式规范的文章会更容易得到读者的重视,如果您制作图片时细心认真,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您在做研究的时候也是严谨的。 制图时,请确保以下几点: 1. 刻度单位和标识清晰易读。 2. 避免不一致的字体以及生僻的刻度。 3. 尽量使用醒目、对比度强的颜色。 4. 如果图片有吸引力,读者就不会忽略图片所传达的信息。 在本帖中,我将给出图片示例。如果您想查看我如何用 Excel 修改图片,请登录我们的博客: 浏览演示稿,其中有截图和详细的解释。 In this post, I will discuss making figures worthy of your research. What do I mean by this? You have spent months building your experiment/designing your study/programming your simulation, collecting your data, and arguing with other researchers about what it means (This last item was a joke). Now you have some data you want to present to the broader community. What should you do? In this post, I will show example graphs. If you would like more details on how I made the changes to these plots using Microsoft Excel, please view the blog post titled: " Making Scienticic Plots: A Microsoft Excel Tutorial ," which has screenshots and detailed explanations. In addition, I would recommend using a full-featured plotting program such as Origin, Igor Pro, KalideGraph, or Matlab. As an author, I used Igor Pro followed by a second round of improvements in Adobe Illustrator. I often spend more time making figures than I do writing manuscript text, because they are more important.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make high quality plots using only Excel. First and foremost, DO NOT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use default plot settings,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for Excel. Take extra time and care to make your plots readable and attractive. This means you will need to adjust the settings for every graph. Figure 1 . Typical default settings plot.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time that the author (me) took to make this plot that the data included in it is unimportant and should be ignored by the readers. In Fig. 1, I have made only minor changes to the default settings. I changed the spacing of the tics such that the numbers on the axes don’t overlap, and I moved the vertical axis to the left side of the plot such that its associated numbers are not on top of the data. This plot has some clear deficiencies. 1. The axes have no labels. Don’t rely on the caption (or the main text) convey all the details of a plot to the reader. Try to make your plots easy to interpret. 2. The plot does not use space well. The data is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plot, and surrounded by areas that are unused. Space is limited in journal submissions (if it is not limited than it is at least expensive). Therefore, you should not waste space. 3. The used in the scatter plot are too large. This makes it difficult to see trends in the data. 4. The figure key, which simply says “Series1”, does not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to the reader. In this case there is only one data set included, which means that the key is unnecessary. Figure 2 . Minimum effort plot. The author took the time to make a plot that others could read, but this plot still looks unprofessional. The author used scientific notation for small numbers which are all on the same order. Why does the time axis go from -700 ns to -580 ns? Should the intensity floor go to zero? In Fig. 2, I have made these changes. Now the graph can be interpreted by another scientist. This graph might meet the absolute minimum standards expected by journal editors, reviewers, and the broader scientific community. However, it still contains some poor choices, which make it look unprofessional and would reflect poorly on the author. 1. The axes have very strange ranges. These will distract readers that will think you are trying to convey something you are not. For this data, it would be better to normalize the data and set the intensity floor at zero. Be careful when making decisions like this. Setting the intensity floor to zero makes a significant quantitative change to the data. DO NOT alter data for the purposes of improving results! This is unethical and reflects poorly on the entir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is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having a clear plot. Be honest first, and then clear second. For the other axis, use a time interval that will not distract the reader. For example or would seem more natural. AVOID just using the ranges given to you by your instrument, because they often will not convey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the data. 2. The bottom axis uses scientific notation for numbers less than 1,000, which are all within one order of magnitude. This make the scale hard to read, and consequently hard to interpret. 3. The text is too small. In a print publication, figures are often compressed. If your text is too small in comparison to the plot it will become illegible when the figure is shrunk for publication. 4. The font choice is inconsistent. Notice that axis labels use two different fonts. This looks careless. In addition, the font choice is not the best. For most of text of the figure, the author used the font “Times New Roman,” which is considered a readable font. These fonts are best used on long sections of printed text. For figures and presentations, it is best to use a legible font such as “Arial.” Legible fonts are easy to read even when the text is small. 5. The figure is unattractive. This figure will not attract readers. Making plots using vibrant high-contrast (easy to see) colors will improve readership (citations!) Figure 3 . Professional looking plot. The author took time planning and making this figure. Readers will interpret the data the way the author intends. In addition, the use of bright red will attract readers to the figure, which may increase citations. This figure could be published in a top-tier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Figure 3 is an example of a plot that I as an author or reviewer would be satisfied with. 1. The scales and labels are easy to read. 2. Distractions like inconsistent fonts and strange scale ranges are eliminated. 3. Vibrant high-contrast (easy to see) colors are used. 4. The figure is attractive. Therefore readers will be interested in the meaning of the figure rather than ignoring it. In addition, I made some personal choices in for this figure. I like to close my plots in a box to separate them from the text of the paper. I also like to have my axis tics on the inside of the axis. I chose red rather than blue or green. Experiment with options like these. Ask yourself, “What looks attractive?” Taking time to think about these details will improve your plots even more. Your plot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main text of the paper! Give them the time they deserve. All the best, Daniel Broaddus, PhD Physical Sciences Editor, Edanz Group China www.liwenbianji.cn
42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