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经费十年增近20倍
pikeliu 2012-5-26 09:11
作者:王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25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经费十年增近20倍 本报北京5月24日讯(记者王静)2012年是我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实施的第10年,记者今天从科技部获悉,10年中,我国共建成5个国家国际创新园、35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22个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基地,国际科技合作经费支持力度从最初的每年1亿元增加到每年18亿元。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介绍,目前,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已从早期的“一般性人员交流和项目合作”向“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转变。过去,人员和项目的合作往往随着人员的变迁和项目完成而结束,而基地建设则更能实现实体间、机构间的合作,具有很好的连续性。 10年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解决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如科技部倡议成立并给予大力支持的广州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把乌克兰一流的焊接技术和科研团队引进来,为我国现代制造业提供了先进焊接技术和优质综合服务。 据悉,目前中国科学家已有300多人在国际科技组织中任职。其中,中国科学院有200余名科学家担任国际科技组织中的重要职务。 《中国科学报》 (2012-05-25 A1 要闻)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0 个评论
哪些数据库收录这些报纸?
热度 2 cosismine 2012-4-28 10:55
哪些数据库收录这些报纸?
《科学时报》好像已经转为《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关系密切,但在网上没有查到网络版,CNKI全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里没有收录这份报纸,貌似不是重要报纸的样子,墨香数字报纸也没有收录,多少也有点奇怪。 另外南方都市报也在两个数据库中都没有收录,但好像南方都市报有网络版,可以查阅。 但网络版只是近两年的报纸有网络版,前些年就没有,比方《新民晚报》《新京报》等,这有近两三年的报纸,在墨香数字报纸这个平台上也只有近两三年的报纸,要查看以前的报纸,现在看来是没有合适的数据库来收集, 想回溯这些报纸三五年前关于一个专题的报道情况,请有识之士给个建议。谢谢!
5863 次阅读|2 个评论
杨焕明院士最喜欢看文科书
热度 10 Wuyishan 2012-4-20 11:18
下面的内容摘自今天的《中国科学报》,本文标题是我编的。多年前,杨焕明老师还不是院士的时候,深圳电视台有一次利用深圳高交会进行时的热火劲儿,围绕高交会主题举办了一次大型访谈节目,从北京邀请了杨焕明老师、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和我3人做访谈嘉宾。在飞机场,我发现杨老师随身带着阅读的一本书就是以日本731部队细菌试验为题材的英文小说,甚为吃惊:他怎么有空看小说呢?看了以下文字,就一点都不吃惊了。 (中国科学报2012年4月20日) 1.我最喜欢看文学、历史和社会科学类的图书。我的书柜都设计成双层的,所以一个书柜可以当两个用,我有三个书柜放历史类书籍,中国史书的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个体系我都收集全了。另外还有两个书柜是名人传记作品,包括鲁迅、余秋雨、王蒙、于丹等,还有一个书柜里都是中国小说,从古至今,韩寒的书我也读过好几本。我收集这些作品主要是作为社会问题来研究。看看这些藏书就知道我的兴趣在哪里,这些书籍基本占据了我全部藏书的一半。 对于读书博与专的问题,我认为每个人的兴趣是不一样的,就我本人来说,中年这一段时间是很专的,我在部队做具体的毒理药理研究,要应对国防建设中复杂的毒理及防治研究,因此钻进去就来不及再顾及其他,那时也很少看闲书。而两头的时间,就是从小学到大学期间,以及自己当了教授后,下面具体的工作有人去做了,我就又恢复到青年时期的兴趣,喜欢关注文学、历史和社会问题的书籍。 每个人的治学特点不一样,有的人会钻得很深,有的人视野放得很宽,而我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性的,对问题不大容易想深进去,而是想开去,往往有很多新的思路出来。比如我作报告写文章通常可以联想到很多东西,但往往不能说得很专很细。当然具体的研究工作必须做深和做细,这个过程也占了我生命中至少30年的时间,但即使在做很专的事情时,我也还是多少抽一点时间,去看文学历史方面的杂书,这种阅读其实对工作也很有帮助,至少思维会开阔。 2.阅读是个人的兴趣,有兴趣自然就会想办法挤出时间。我有两个比别人优越的条件,一是家务事我从来不管,都是我爱人负责,柴米油盐我从来不管,我一辈子都不知道鸡蛋肉多少钱一斤;二是我的工作单位和住宅就在一个大院里面,从住处到办公室就两分钟,因此节省了很多往返在路上的时间。以前有很多同事来我家参观,看到我这么多的藏书,就常问我怎么还有时间看这么多书,我说我一天比你们至少能省出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 我家里很早就用保姆了,当时有人劝我,说人家老教授老干部才用保姆,你年纪轻轻就用保姆容易被批判,我说我是自己花钱雇保姆,省下来的时间我为公家做事情,有什么不好?我这人做事不太顾忌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把工作做成了人家自然会认可,我们工作这么繁忙,想做的事情那么多,把时间都花在家务上可惜得很。 现在我经常可以十天半个月不下楼,要不就出去满世界跑,我总觉得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事情、看不完的东西。 3.小时候影响最大的是《三国演义》,中年时是《毛泽东选集》,老了则是博览群书,看得多了,自己也就博采众长。 4.我往往一天要换好几本书,但近期读得比较多的还是社会学方面的书,如《资中筠自选集》和陆学艺的《社会建设论》。 杨焕明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4400 次阅读|16 个评论
评“地奥心血康获准欧盟药品注册上市”的报道---典型的偷换概念
热度 7 rbhuang5907 2012-4-19 20:10
地奥心血康获准欧盟药品注册上市 作者:徐雁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19 9:43:19 本人评论: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使用了“植物药,中药,传统中药,中医药,中国医药”这么多概念,充分发扬了我们国人概念模糊,混淆概念,偷换概念的光荣传统,赞一下。 这样一偷换概念,让人误以为植物药就是中药,中药还有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再过渡到中医药,中国医药,似乎中国医药就只有中药。 百度定义:植物药是以植物的部分或者全体为医疗目的的医药品,分为传统植物药和现代植物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使用的植物提取物为现代植物药。西方习惯于将植物药称为天然药物。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的植物提取物,还没有达到纯净物层次,化学组成和结构未知,够不上化学药,是为现代植物药。 中药是中医学用来治疗疾病的药,要根据中医学理论指导,中医学的医药理论主要有四性五味理论,升降浮沉理论,归经理论,讲究复方,君臣佐使,大都使用植物,动物,矿物,按照本草纲目,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入药。 中药就是传统中药,中医学理论核心几千年不变,至今没有多少改进,这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没有现代气息,没有传统与现代之分。 该报道的作者用心十分良苦。 俺最近想批中医,可挺中医人士要俺学上10年中医才可以来批,俺现在就开始自学中医,先恭请网上中医高手解释一下这个中药是如何君臣佐使出来的,让俺有个入门,以后说不准是一个铁杆挺中医者。 烦请各位赶快翻翻古籍,看看有没有类似“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有立即拿出来,以彰显咱祖上的丰功伟绩。 地奥心血康获准欧盟药品注册上市 本报北京4月18日讯(记者徐雁龙) 记者从“地奥心血康胶囊获准欧盟药品注册上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地奥心血康胶囊”于3月22日以治疗性药品身份通过荷兰药品评价委员会的注册,获得在该国上市许可,实现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治疗性药品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零的突破,同时成为欧盟成员国以外获得市场准入的第一个 植物药 。 据了解, 中药 过去在欧洲市场只能作为保健品或其他非药品来应用。特别是欧洲药监局要求从2011年起所有进入欧洲市场的中药均须经过注册程序,使我国 传统中药 更加难以进入欧洲主流医药市场。 “地奥集团坚持企业产品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探索实践,最终使地奥心血康胶囊以药品的身份堂堂正正地进入欧盟市场,首次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对“地奥心血康”获准欧盟注册上市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相关部门要以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理顺和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的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全面科学地部署攻关任务,集成优势力量,加快实施进程,加强组织管理和监督评估,为扩展医药事业发展、加速自主创新提供支撑;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鼓励我国医药科技界和企业界充分利用已有的传统应用优势,加强深入严谨的基础研究,充分认识国际医药学研究的先进技术、管理及发展趋势,把传统优势与现代科学有机结合,切实有力地推进 中医药 现代化和国际化,提升 中国医药 在国际医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地奥心血康是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并在中科院‘一院两制’战略构想的指导下与成都地奥集团共同开发的产品,是我院知识创新工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化的成功案例。”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认为,“地奥心血康”获准欧盟注册上市必将鼓舞和激励中国科学院以及全国生物医药科研工作者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为弘扬我国 中医药 文化、振兴中药产业作出更大贡献。他表示,中国科学院将在医药研发上加大研发投入,更加重视医药创新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形成“转化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态势,并通过加强产学研联盟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新药产业化的力度。 “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广大医药企业、药品研发机构应以地奥心血康成功进入欧洲市场为契机,以多学科创新中药、传统中药工艺改进、中药质量标准和安全评价等为重点,以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目标,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集成跨学科、跨地区、跨行业的各类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快协同创新的进程。 据成都地奥集团董事长李伯刚介绍,根据欧盟成员国药政管理互认可的相关协议,进入一个成员国后再进入其他国家基本仅是程序化工作。李伯刚表示,地奥集团将认真做好在欧盟其他成员国的互认可报审工作,积极规划开拓欧盟市场,主动进行上市后药品监测和再评价研究工作,努力实现地奥心血康胶囊由一国到欧洲多国并最终在全球销售的目标。 《中国科学报》 (2012-04-19 A1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4/262896.shtm
5407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我国发布“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tangminqian 2012-4-6 12:41
科学网新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4/262312.shtm 中科院与基金委共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发布“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作者:丁佳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6 9:00:56 本报北京4月5日讯 (记者丁佳)今天,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京签署共同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并举行“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首发仪式。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出席仪式,并针对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他说,开展这项研究首先要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统筹好学科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明确战略指导思想,迅速占领科技制高点,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要符合时代特点,特别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组织管理层面重视数据积累、分析方法、咨询研讨等方面的信息支撑作用;再次,要符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通过开放合作增强国家科学思想库的研究咨询能力,切实担当起服务国家咨询决策的核心作用;最后,要积极探索长期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有效合作机制,大胆探索建立持续合作的长效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希望,两家机构能坚持把握全局,保障我国基础研究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研究学科的一般规律和各学科特点,了解学科内在发展历史和社会影响因素;坚持科学评估,发挥院士群体的智慧和支撑研究体系作用,探索科学评估方法;坚持人才培养,在院士带领下吸收年轻专家参与战略研究。 据了解,中科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09年4月联合启动了“2011~2020年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包括196位院士在内的6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此项工作,并形成了一套由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和19个学科的专题研究报告组成的丛书。 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后,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组建联合领导小组和联合工作组,合作出资,共同委托高水平的战略研究团队承担研究任务,并共享研究成果。 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孙家广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仪式由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朱道本主持。 《中国科学报》 (2012-04-06 A1 要闻)
个人分类: 大学政策与管理|1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严加安院士:概率破玄机 统计解迷离
yuxin218 2012-4-4 08:23
作者:严加安  来源于:《中国科学报》 发表时间:2012-03-03 概率论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那时盛行掷骰子赌博, 提出了许多有趣的概率问题。当时法国的帕斯卡、费尔马和旅居巴黎的荷兰数学家惠更斯都对此类问题感兴趣,他们用组合数学研究了许多与掷骰子有关的概率计算问题。20世纪30年代柯尔莫哥洛夫提出概率公理化,随后概率论迅速发展成为数学领域里一个独立分支。 统计学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应用性科学,它在概率论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如何采集和整理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依据这些复杂的数据(称为样本)对总体的特征和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进行分析和推断。 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有句名言:“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绝大部分其实只是概率问题。”我长期从事概率论和随机分析研究,对概率统计学科的本质有些领悟,曾写过下面这首“悟道诗”: 随机非随意, 概率破玄机。 无序隐有序, 统计解迷离。 本文试图通过若干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向大家展示概率是如何破玄机和统计是如何解迷离的。 什么是随机和随意 在社会和自然界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事件,因为有很多不确定的偶然因素很难判断它会发生或不发生,这样的事件就是所谓的随机事件或偶然事件。 概率则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概率规定为1,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率规定为0, 其他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介乎0与1之间。 例如,抛一枚匀质的硬币,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均为二分之一;掷一个匀质的骰子,每个面出现朝上的概率均为六分之一。在这两个例子中,每个简单事件(或“场景”)都是等可能发生的。一个复合事件(如掷骰子出现的点数是偶数)发生的概率就等于使得该复合事件发生的场景数目与可能场景总数之比。 什么是随意?随意就是带有主观意识的一种随机。 比方说,我们知道掷一枚匀质硬币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都是1/2。如果让某人臆想一个相继掷50次硬币的可能结果,并用1和0分别表示出现“正面”和“反面”,在一张纸上写下来,由于他考虑到接连多次出现正面或反面的可能性较小,在他写1和0时,可能有意识避免连写三个或四个以上的1或0,这样产生的0-1序列就是“随意的”,它看似随机,但与真实做一次掷50次硬币记录下的结果在统计特性上是有区别的。 随机现象背后是隐藏某些规律的,概率论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揭示这些规律。 “三枚银币”骗局 某人在街头设一赌局。他向观众出示了放在帽子里的三枚银币(记为甲、乙、丙),银币甲的两面涂了黑色,银币丙的两面涂了红色,银币乙一面涂了黑色,另一面涂了红色。 游戏规则是:他让一个观众从帽子里任意取出一枚银币放到桌面上(这里不用“投掷银币”是为了避免暴露银币两面的颜色),然后由设局人猜银币另一面的颜色,如果猜中了,该参与者付给他1元钱,如果猜错了,他付给该参与者1元钱。 试问:这一赌局是公平的吗?从直觉上看,无论取出的银币所展示的一面是黑色或红色,另一面是红色或黑色的概率都是1/2,这一赌局似乎是公平的。但实际上不公平,设局者只要每次“猜”背面和正面是同一颜色,他的胜算概率是2/3,因为从这三张牌随机选取一枚银币,其两面涂相同颜色的概率就是2/3。如果有许多人参与赌局,大概有1/3的人会赢钱,2/3的人会输钱。 下面进一步用“场景分析”来戳穿“三枚银币”骗局。假定参与者取出并放到桌面上的银币展示面是黑色,则这枚银币只可能是银币甲或乙。“银币展示面是黑色”这一随机事件有三种等可能场景:银币甲的“某一面”和“另一面”,或银币乙的“涂黑一面”。因此,这枚银币是银币甲的概率是2/3。展示面是红色情形完全类似。因此,每次“猜”另一面和展示面是同一颜色的胜算概率是2/3。 在猜奖游戏中改猜是否增大中奖概率 这一问题出自美国的一个电视游戏节目,问题的名字来自该节目的主持人蒙提·霍尔。上世纪90年代曾在美国引起广泛和热烈的讨论。 假定在台上有三扇关闭的门,其中一扇门后面有一辆汽车,另外两扇门后面各有一只山羊。主持人是知道哪扇门后面有汽车的。当竞猜者选定了一扇门但尚未开启它的时候,节目主持人去开启剩下两扇门中的一扇,露出的是山羊。主持人会问参赛者要不要改猜另一扇未开启的门。 而问题是:改猜另一扇未开启的门是否比不改猜赢得汽车的概率要大?正确的答案是:改猜能增大赢得汽车的概率,从原来的1/3增大为2/3。这是因为竞猜者选定的一扇门后面有汽车的概率是1/3,在未选定的两扇门后面有汽车的概率是2/3,主持人开启其中一扇门把这门后面有汽车给排除了,所以另一扇未开启的门后面有汽车的概率是2/3。 也许有人对此答案提出质疑,认为在剩下未开启的两扇门后有汽车的概率都是1/2,因此不需要改猜。为消除这一质疑,不妨假定有10扇门的情形,其中一扇门后面有一辆汽车,另外9扇门后面各有一只山羊。当竞猜者猜了一扇门但尚未开启时,主持人去开启剩下9扇门中的8扇,露出的全是山羊。显然:原先猜的那扇门后面有一辆汽车的概率只是1/10,这时改猜另一扇未开启的门赢得汽车的概率是9/10。 如何设计对敏感问题的社会调查 设想要对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进行社会调查。如果直接就此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就是说要你直说你是否抄袭,即使这样的调查是无记名的,也会使被调查者感到尴尬。 设计如下方案可使被调查者愿意作出真实的回答:在一个箱子里放进1个红球和1个白球。被调查者在摸到球后记住颜色并立刻将球放回,然后根据球的颜色是红和白分别回答如下问题:你的生日是否在7月1日以前?你作论文时是否有过抄袭行为?回答时只要在一张预备好的白纸上打√ 或打×,分别表示是或否。假定被调查者有150人,统计出共有60个√。 问题是:有抄袭行为的比率大概是多少?已知:P(红)=0.5,P(√|红)=0.5,P(√)=0.4, 求条件概率 P(√|白),用概率论中的贝叶斯公式算出的答案是30%。这一例子是对“无序隐有序,统计解迷离”的一个很好解读。 “辛普森悖论” 分组对比中占优总体上一定占优吗?答案是:不一定!下面是一个例子。假定有两种药(A和B),要通过分组临床试验对比其疗效。以下是试验结果的统计表:从甲乙两组试验结果看,药物A的疗效都优于药物B,但总体来看,药物B的疗效反而优于药物A(如表所示)。 组别 病人数(用药A) 治愈数(比例) 病人数(用药B) 治愈数(比例) 甲 50 20(40%) 30 10(33%) 乙 40 30(75%) 70 50(71%) 总计 90 50(56%) 100 60(60%) 早在20世纪初,当人们为探究两种因数是否具有某种相关性而进行分组研究时就发现了这种现象:在分组比较中都占优势的一方,在总评中反而是失势。直到1951年英国统计学家辛普森在他发表的论文中才正式对这一现象给予理论解释。后人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辛普森悖论”。 “统计平均”的陷阱 下面这个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典型,它是“辛普森悖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假定有一公司现有员工100人,另有一研究所,职工150人。在一次普查体检中,发现公司有糖尿病患者16人,研究所有糖尿病患者36人。从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来看,研究所的情况比公司严重,其患病率分别是24%和16%。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怎么可能呢? 现在我们换一种统计方式来考察结果,分成年轻人(24~45岁)和中、老年人(46~65岁)两个组来计算患病率。该公司有90位年轻人,其中患糖尿病12人(患病率13.3%),有中老年人10人,其中患糖尿病4人(患病率40%);该研究所有50位年轻人,患糖尿病4人(患病率8%),有中、老年人100人,其中患糖尿病32人(患病率32%)。 后一种统计方式的结果表明,公司的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患糖尿病的比例都显著高于研究所的相应人群,这可能和他们经常加班和中午吃盒饭有关。这一分组统计结果比总体统计结果更有说服力。
个人分类: 读书|3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会科普“雷声”大:科学网应一马当先做科普
热度 19 liuli66 2012-3-13 09:22
《中国科学报》近日在头版头条连续做了报道: 2012-03-13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3923 2012-03-12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3914 如果当初科学网采纳AN的建议,把科学网打造成中国最大的互动性的科普平台, 那么,今年两会委员就不是呼吁中国科学报做好科普宣传了,而是表扬中国科学报下属科学网科普做的有声有色了。 事实上,科学网科普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2011年笔者和liu yuxian曾以日本福岛地震核电站为例,研究了科学网博客科普。现发表于此: 科学博客给力科普:科学家从事科普的创新方式 科普研究, 2011 年第 3 期, pp57 - 59 科普是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但如何让科技工作者积极从事和参与科普?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年)》等政策法规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 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均对科技工作者从事和参与科普提出了要求,然而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我们注意到:科学网博客自发地、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科技工作者从事和参与科普的新路子。科学网博客聚集了一大批各个领域和专业的科技工作者,还有若干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具有科普社会责任感,并且通过博客把科普社会责任感化作了实实在在的科普行动。 自从日本 3 月 11 日发生大地震、大海啸和核电站核泄露以来,科学网博客每天都会涌现出数篇有关这些主题的科普博文,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他们或被置顶上头条,或者进入精选博文和热门博文的行列,从而获得了很高的显示度、点击量以及推荐数和评论数,在科学共同体甚至在公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据对科学网博客“解析日本大地震”专栏收录的有关博文的初步统计,从 3 月 11 日日本发生大地震的当日 16 点至 4 月 2 日上午 8 点,科学网博客已发表的有关博文近 70 篇。 下面笔者就科学网博客发表的日本大地震及相关问题的科普文章,简要地分析博客科普的内容,概括博客科普的特点。 1 科普内容:五脏俱全 科学网博客围绕日本大地震及相关问题的科普文章,其内容涉及自然现象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方法、管理应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科技与公共政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1.1 日本大地震海啸的科学认识 日本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一些地质学家博主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如嵇少丞教授撰写了系列文章《日本俯冲带的地震活动与中国》、《一个地质学家日本大地震后的反思》等。还有博主从模型方法、模拟方法的角度谈论地震和海啸。 1.2 核电站核泄漏、核辐射 核电站是怎么回事?日本福岛核电站为什么会发生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氢爆炸?核电站反应堆会不会发生像原子弹爆炸那样的核爆炸?一些博主撰写了相关博文,如《浅谈核电的来龙去脉及若干关注的热点问题》、《福岛核电站危机的起因》、《关于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几个问题》、《反应堆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吗?》、《福岛核电站灾难中的管理失误》。福岛核电站事故使人们自然联系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所以出现了《切尔诺贝利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福岛不会成为第二个切尔诺贝利》等博文。 核泄漏、核辐射是什么?会产生哪些危害?如何应对?一些博主撰写了《日本核电危机中向外泄漏的污染物会是什么?》、《核辐射剂量的单位》、《放射线辐射危害》、《核辐射之健康要诀》。这些关于核电的科普文章有助于人们消除核电恐慌心理。 1.3 应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地震、海啸、核电站事故都属于应急事件。一些从事应急管理的学者撰写了《日本地震和应急管理以及与中国的比较》、《日本地震应急反应的一些观感》等文章。一些学者撰写了逃生、自救、化解灾难方面的博文,如《从日本海啸看海堤的脆弱,海啸自救和解决方法》、《小议化解海啸灾难的主动措施》、《要沉着冷静应对核辐射在日本扩散》等博文。 1.4 核电站政策及其反思 日本为什么要大量建设核电站?日本在核能上下大赌注,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吗?一些博主谈论了这些问题。日本核电站事故对我国核电站建设核能政策有哪些启示和借鉴?有博主在第一时间撰写了《日本地震致核泄漏的教训值得中国重视》,后来国务院决定暂停核电站的审批,该博主随即呼应《我国核电建设刹车,是好事》。我国的核电站所在位置有没有危险呢?有博主撰文《中国大陆核电站选址,没有大问题》,给很多人吃了“定心丸”。 1.5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反思 大地震引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有博主谈论“天灾人祸”、重申“敬畏自然”的观点;嵇少丞博士撰文《地震也是地球村的一员》,提出人类要学会与地震和谐共处。 通过上面简要的考察,可以看出:科学网博客科普的内容,可谓“五脏俱全”,是“大科普”观的具体体现。 2 博客科普:特色多多 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普方式,博客科普具有若干其他任何科普形式都无法比拟的特色。 2.1 科学性 很多博主是某领域和专业的专家、教授、学者,或者对某个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他们的科普文章能够保证科学性,可靠度和可信度较高。比如嵇少丞博士是北美一大学的地质学教授,长期研究地震,国际知名。此前他曾经撰写了大量有关汶川地震的科普文章。发表《浅谈核电的来龙去脉及若干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博主方锦清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事核能研究。 2.2 即时性 一旦社会上出现某种突发的自然事件、工程技术事件,科学博客就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博主们迅速调用各自的知识储备,撰写有关科普文章,并在博客上立即发表。这可以省却传统的投稿、审稿、印刷、发行等诸多的耗时环节。博主们通常会享受“先发为快”的愉悦感。另外,读者也追求“先睹为快”。科学网博客科普的即时性,在这次日本发生大地震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次生事件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得极为明显。 2.3 互动性 这是博客科普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优势,其他任何科普方式都无法与之相比。在科学网,博主与读者充分发生互动,而且可以是即时的互动。迟菲博士发表《日本地震和应急管理以及与中国的比较》( 3 月 11 日),已有 45 人次发表了评论,博主几乎全部予以及时回复。该博文获得 39 个博主的推荐,点击量 3 200 多次。博主与读者的密切即时的互动,对博主和读者都是积极的反馈。 2.4 多元性和包容性 科学网上各种观点兼容并包,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博主们对某一现象和事件各抒己见,相互讨论和辩论。比如有博主认为地震可以预测,有博主认为地震是不可预测的;有博主赞成大力发展核电站,有博主反对核电站。科学网博客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还体现在科普写作方式上,有的科普文章严谨稳重,有的轻松时尚,有的走“性感科普”路线。 2.5 开放性、共享性和普惠性 几乎所有科学网博客的文章,都是对外开放的,可以为所有人共享。无论你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你是在东部发达地区还是在西部偏远地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开放阅读和获取科学网博客科普文章。科学网博客科普可以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制约,惠及全体中国人民。 科普的生命力在于面向公众的需求。笔者期望科学网博客更有针对性地为广大公众提供传道授业解惑的科普平台,并形成科学共同体与公众相互交流互相理解的新型关系。笔者也期望有关部门支持科学网博客成为面向公众需求的、即时互动的、中国最大的网络科普平台。
2019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语言起源仍是难解之谜
wyccn 2012-2-26 08:35
巴别通天塔模型图 人类语言演化图:颜色越深,音素越少。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7000多种语言。它们起源于何时何地?它们是同一个起源,还是独立起源呢?这些仍是尚未破解的科学谜题。 ■本报记者 吴昊 ■文武 《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宣称:世上原本只有一种语言——“亚当语”。巴比伦地区的人们决心建造一座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破坏人类这胆大妄为的举动,上帝一夜之间让语言变得五花八门;人们再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误解、分歧使大家终日吵吵闹闹;这一高塔便半途而废。 后来,人们把这座塔叫做“巴别(变乱)塔”,也称“通天塔”,并把寻找语言扩散的中心比喻为寻找“通天塔”。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7000多种语言。它们起源于何时何地? 它们是同一个起源(一源说),还是独立起源(多源说)呢?这些仍是尚未破解的科学谜题。 学术成果引热议 2011年4月,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报告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反响。新西兰学者昆廷·阿特金森在报告中称:人类语言可能全部起源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时间大约在15万年前洞穴艺术开始阶段:它们是同一个起源而不是独立起源。 阿特金森分析全球504种语言后发现:非洲各地方言往往含有音素较多,而南美洲和太平洋热带岛屿上的语言所含音素较少;一些非洲方言音素超过100个,而夏威夷当地土语音素仅13个,英语的音素46个。一种语言离非洲越远,它所使用的音素就越少。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将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思路引入作为对比。生物学家们发现,人类遗传多样性是以非洲某地作为中心,向外逐渐降低的,而非洲是现代人类(智人或新人)的发源地;这便是所谓的“建立者效应”。 阿特金森认为音素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与人类遗传多样性类似,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语言起源于非洲的有力证据。 他的假说与证明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头骨化石、人类脱氧核糖核酸(DNA)等证据也完全吻合。 阿特金森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语言演化的又一重大发现。世界各大主流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不过,广泛的争论也接踵而至。 2012年2月10日,《科学》杂志同期发表了三篇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相关评论,并对该假说提出质疑。 中国学者李辉等人在评论中称:如果全世界的语言有一个扩散中心——“通天塔”的话,不应该在非洲,而是最可能出现在亚洲,精确地说,是在里海南岸。 他们认为这一地点位置就是传说中“巴别塔”的本来位置。 欧洲学者迈克尔·西索沃等人在评论中称:阿特金森的假说是没有足够数据支持的。如果用其思路研究语言的其他特征,如从句结构、被动语态的使用等,结果便与其结论大相径庭——语言的发源地可能是东非、高加索山脉(即里海与黑海之间)或其他地区,并不一定如他所推测的那样,来自非洲西南部地区。 他们认为,从其他学科中借鉴一些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语言学并不为过,但应用不当时,就会出问题。 阿特金森也据理力争,同样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答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澄清与说明。 难有信服证据 在语言起源问题上,一源说与多源说是对立的。前者是由意大利语言学家阿尔弗雷多·特龙贝蒂于1905年首先提出来的,在当时由于后者占“统治”地位而没有得到多大的支持;不过特龙贝蒂的学说在20世纪中期渐渐地被主流学术界所接受。就目前而言,这两者都没有充分而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说。 可以预料,今后关于语言起源的争论会更加激烈;短期的局面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以得出一致结论。 事实上,在语言起源方式和发源地的争论上,从来就是“糊涂账”。虽然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已是国际学术界共识,但对于人类语言的起源却是一个有高度争议性的话题。它本来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哲学家的主要研究课题,不过后来语言学演变成一项实证的科学,比较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无从解答的问题而将之搁置下来。 1866年,巴黎语言学会甚至明令禁止讨论语言起源问题,这一禁令对西方学术界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 现今,关于语言于何时何地如何起源的问题有着众多的假说,假说的数量几乎与此领域中学者的数量一样多。 另外,语言起源的其他假说包括神授说、手势说、感叹说、摹声说、劳动说、契约说、突变说、渐变说及本能说等依然是“空中楼阁”, 探究简直“原地踏步”。 关于语言起源的各种假说都从不同的层面说出了一些道理,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为这个古老的难题找出接近事实的答案。 但对旁观者来说,与一百多年前用达尔文演化学说对这一难题作粗糙解释的时代相比,如今此领域中似乎并没有达成更多的共识。 自20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等都开始尝试应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究语言演化这一“世界最难的学术问题”。 遗憾的是,由于人类语言的历史悠久、语言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缺少有力科学证据支持,近20年来在语言演化方面的探究进展不大,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说。 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曾经指出:解决语言演化问题的难度不亚于破解物种演化之谜的难度;语言演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人类心智发展和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由于语言的起源与变化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外界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语言演化问题的复杂性。 人类提出语言起源命题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至今还没有一个能说清语言演化的假说,不能不承认这确是一个难解之谜。 每个学者恐怕都有自己心中的“通天塔”。那么它到底在哪里?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科学报》 (2012-02-25 A2 新知) 更多阅读 复旦学者《科学》发论文:找到语言“通天塔” 世界语言扩散中心最可能在里海南岸
23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对我的首次科普
热度 6 hailang0 2012-2-9 12:20
以前大概也听说过中国科学报,就像中国青年报、中国铁道报、中国日报等等“国”字的大报一样,但第一次拜读她,却是老婆今日从邮箱取回,由报社亲自邮递过来的两份。 我从头到尾瞅了瞅这份中国科学报,开始还嘀咕为什么信封是“科学时报”?八不成是一家? 感兴趣的都看了过去,地球变暖,蟒蛇能够感受猎物的心跳,绿色环保组织与 facebook 的纠结告一段落(以后者增加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妥协而告终)……尤其是那篇报道滨州医学院中医专家几十年的辛苦,破解中医辩证的拓扑结构的文章,让人凝神静气地拜读完毕,由衷地为将来国医中出现更多的“大医”而欢欣鼓舞! 俺这文科人氏,要说对科学盲目,鬼都不信。但要说自己能够跻身调查中的那种科学素养达标的 3% 的行列,同样是鬼都不信! 可是俺还是要说自己科普之后,有望成为扫科盲的科普一兵的可能。因为自己起点并不低啊—— 过去俺在的单位的前辈编中外科学等发现、发明辞典的时候,自己是唯一可以与主编相较的一位:两书都有份,都是副主编、作者。数理化部分我敢接下来,本来是指望学理科的老婆能够帮忙的,谁料她一天到晚上班要往外跑,实在没空闲来写,最后每科几十条的数理化,全部都是俺硬着头皮编出来的。而人家没时间写的医学部分,另一个主编原先准备给他那个在医院从业的儿子写的,结果也是没空,专程上门来找我帮个忙。我一听,当场允诺,于是也成了后来针灸、种痘、精神分析疗法等等词条的实际编写者! 看来我在选文科之前的数、理、化、生理卫生等等的科学知识没有最终全部交给任课老师吧。 文理交融,文理不分,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是这些年中国教育界一直致力的一个目标。将来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我如果立志做个高士奇、叶永烈那样的科普作家,或许也不是没有那种可能性吧。 感谢中国科学报对我的科普、启蒙与接纳。 我相信:世界将会因为更多的科普而加倍的精彩!
个人分类: |1391 次阅读|9 个评论
我的《科学报》情结——读复名后的《中国科学报》有感
热度 4 sqdai 2012-1-10 08:35
新年伊始,《中国科学报》为科学工作者送来了饕餮精神大餐:创纪录的整整一百版! ABC 三辑都有三十多版,综合新闻着实丰富,各种专题版面集体亮相,美不胜收。我特别关注了回顾该报发展 53 年历程的 C 辑“足迹”编,使我想起了当年与《科学报》相识结缘的情景。 我进中科院力学所的第一周就见到了《科学报》,那年它 4 岁,是一张四个版面的不起眼的小报,内部发行,每周一期。作为初来乍到的新人,我渴望了解科学院和本所的信息,因此,就把这份报纸当作“引路人”。我发现报纸虽小,信息量不小,而且办得严肃认真,从此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久之后,我当了研究室团支部的宣传委员,负责出室里的黑板报,《科学报》成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它紧跟形势,着力宣传院里贯彻的政策和各种学术成就、先进事迹。当时政治氛围较为宽松,对如何发展科学和从事科研有可以畅所欲言,《科学报》上发表的言论,常常成为“导向标”,我有时就干脆把其中的社论和文章摘登在我们的黑板报上。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报上关于“安、钻、迷”的宣传。当时中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同志大力倡导科研人员安心、钻研、入迷,总结成“安、钻、迷”三字,《科学报》上不仅刊登了张劲夫风趣的讲话,还集中宣传了院内几位“安、钻、迷”典型人物,例如,巢纪平、周秀骥、郭汉彦等等,对年青科研人员立志成材、潜心治学、端正学风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红专大辩论”中,《科学报》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还发生过一件趣事。有一年我到南方探亲,回京后正要找《科学报》补读,我的一位师兄拿来一首手抄诗,让我修改。我一看,是关于科学电影的,头几句是: 放电影的叔叔阿姨们, / 我们爱科学, / 我们爱看电影, / 我们更爱看科学电影。 …… 我一看,就说,这算什么破诗!提笔就把它改得面目全非了。我师兄说:“你改的诗是《科学报》上才发表的。”我将信将疑:“《科学报》会发这样的诗?”我师兄假装正言厉色地说:“你好大胆!竟敢改院长的诗!”原来如此!曾写出《女神》等美妙诗歌的大诗人果然已经风光不再了! 调离中科院后,离《科学报》(及后来的《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远了点,但仍然时不时地关注着它 ,还曾向它投稿,特别是在 2005 年 5 月 25 日的“学者视野”栏目发表了整版文章《科学引路畅通有日》,在交通科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来沪后,家里经常订的报纸是《新民晚报》、《扬子晚报》,虽说这两份报纸办得不错,但是相关的科技新闻和言论实在太少,读来感到不过瘾,决定 2012 年开始家里改订《科学时报》和《文摘报》来取代晚报。恰逢新年里《科学时报》复名为《中国科学报》,十天里的读报享受,证明我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今后将陆续发表读《中国科学报》文章的随感。 衷心祝愿《中国科学报》越办越好,成为我们科技工作者的真正知音。 写于 2012 年 1 月 10 日晨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3613 次阅读|9 个评论
还是叫《科学报》好!
热度 12 Majorite 2012-1-6 10:48
还是叫《科学报》好! 嵇少丞 几年前中国盛行大学改名风,最好在校名前寇上“中央”或“中国”,退而求次也要加上“南方”、“北方”, “东北”、“东南”、“西南”、 “西北”、“华北”、“华南”、“华中”、"华东”、“东华”等。总之,名字越改越大,虽然大学的主要角色——教授还是哪个水平, 依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管理。 这样的大学改名之风为什么不会出现在美国?历经几百年,哈佛还是哈佛,没有改成美利坚大学,MIT还是麻省理工学院,没有改成美国东北大学。北美和欧洲大学之所以不改名,大概因为人家为自己的光荣历史骄傲、因为他们为国家培养了真才实学的公民,也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就是如同一个人,好端端的是不会轻易改掉自己沿用已久的名字,除非这个人特别想隐藏过去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就像宋彬彬(文革前)先改宋耀武(文革中)再改宋岩(文革后)一样,否则就不会瞎折腾。 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报纸,为什么要多次改名呢?文革前,她叫 《科学报》,1959年1月1日由郭沫若倡导创办。“文革”期间停刊,1979年11月2日复刊还叫《科学报》。1982-1983年,我在北京玉泉路甲19号读研究生时,还认识《科学报》编辑柯茉莉阿姨,她是印尼归国华侨,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影响。1987-1988年,我留法归国之后,还给《科学报》写过稿。1989年1月《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99年1月1日再次改名为《科学时报》。2012年1月又恢复为《中国科学报》。 一份报纸的名字如此改来改去,有这个必要吗?很难想象《纽约时报》会这样做。本来由老院长郭沫若起的名字——《科学报》,就非常好。本来科学就是科学,没有国界之分,没有民族之分, 没有东西方之分,只有真科学伪科学之别。没必要在科学报之前再加上“中国”二字,就如英国人办的《Nature》期刊没有叫《English Nature》,美国人办的《Science》期刊亦没有叫《American Science》一样。同样,《人民日报》不会改成《中国人民日报》。 在《科学报》加上“中国”二字反而不好,有些自贬身份,容易让人联想起“中国式的科学”,对科学的尊敬一下子就会少了几分。就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一样。中国制造也一直给人留下价廉、质量差的影响,连国人也尽量买西方或日本进口原装,而不用国货。总体说来,中国教授一般不如西方国家的教授(上世纪80-90年代海外博士、博士后归国后直接升教授),中国院士也不如西方国家的院士水平高(至少饶毅教授这么认为),中国科学远没有达到西方科学那个境界。 许多在西方国家好好的东西一旦引进到中国立马异化变质,例如,院士制度和博士学位制度,没有学术论文的官员照样戴上博士帽,一些造假+包装的人亦可以做上终身不退休的、控制科教资源、打压同行学者的院士。 其实,报纸好坏,真不在乎其的名字,而在乎其内容。 《光明日报》前主编、中央电视台现任台长胡占凡先生说:“一些新闻工作者,没有把自己定位在党的宣传工作者上,而是定位在新闻职业者上,这是定位上的根本错误。” “一些人认为强调党性和喉舌作用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会影响按新闻规律办事……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十分片面的。”胡占凡的上述语录或许也是中国所有其他报纸包括《中国科学报》办报的统一的指导方针。 本人不太同意胡占凡的观点。本人认为,办报关键是求真求实,为社会的大多数讲真话,而不是为少数既得利益者或集团谋利益、讨好抬轿、卑躬屈膝。办报也不能仅仅为钱,否则就沦为钱的奴隶,谁给钱就为谁做宣传,帮助其掩饰错误。写到这里,读者不妨去看看科学时报社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于2011年5月11日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 (现发现已删除) ,以及本人对其的评论: http://bbs1.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488983 。 这样“战略合作协议”是不会在美国某大学与纽约时报之间签署的,因为它不仅丢了大学的脸,而且媒体因见钱眼开而失其独立性而遭人詬病。 其实,只要有思想的自由,言论的无拘、异见的碰撞、争辩的启迪,才能充分展开新闻从业人员创新的翅膀,就一定能办好一份读者喜欢的报纸。相反,一个没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且学术屈从于权力的环境,只能泯灭个性、桎梏心灵、鼓励平庸、淘汰精英。其实,这正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国家总是培养不出一流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总是在世界上领引科学潮流、执高新技术之牛耳,而中国人总是望其项背、老在后面紧赶慢追! 我相信这不是钱学森之问,而是钱学森给出的答案。作为一个聪明过人的科学家,一辈子在思考这个问题,临终时终于不顾一切地向共和国总理真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钱学森不会只问那么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最可能是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尽管这个答案也是众所周知的。 五四运动的精髓是民主与科学,两者有机联系,不可分离。民主与科学是普世价值。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只是口头上、形式上、表面上、枝节上高谈科学、打着科学的旗帜, 行升官发财之实,而无意真正发展科学,这就是假科学。这种假科学,浪费纳税人的银子,可以蒙蔽人们一个时期,乃至一个时代,但不能永远凑效。因为假的就是假的,一旦伪装被剥去,真的就会到来!
个人分类: 中华民族|2983 次阅读|10 个评论
新年快乐!
lguanglei 2012-1-1 11:24
辞旧迎新,伴随着零点的钟声,伴随着鞭炮齐鸣,伴随着腾空的烟花绚烂的的光环,我的本命年已经慢慢走远,等到下个循环时我就步入而立之年了。期待下一个轮回我将身在何方。 祝大家新年快乐!也祝贺《中国科学报》复名,虽然很少人看不到我的祝福,但用顾炎武先生说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高山用石头累积,它虽然不缺我这块小石头,但我仍心系高山的巍峨,表达对他的敬仰。最喜欢上科学网,没有商业上的铜臭,没有权利上的尔虞我诈。祝科学网越办越好,新的一年获得更大的成果,服务祖国,造福人类。
3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谈中国科学报
dongzg101 2011-12-29 18:23
中国科学报应该策划个活动,免费送给农村的每所中小学一份!说不定,将来还多几个世界级科学家!
1528 次阅读|1 个评论
报纸名字有那么重要吗?聊聊《科学时报》复名为《中国科学报》
热度 6 lionbin 2011-12-28 11:02
报纸名字有那么重要吗?聊聊《科学时报》复名为《中国科学报》
【2011年12月28日新闻】 昨天,《中国科学报》复名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报》无线终端手机版当日正式上线(我对这个比较有兴趣,但上网后没有找到入口)。领导讲话说,自1959年正式出版以来,《科学时报》始终践行着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神圣使命。此次复名为《中国科学报》,更能体现中国科学报社的中国立场和世界眼光,更好地履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国家队”职能,更好地完成“向世界说明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光荣使命。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陈鹏主持复名仪式。他在讲话中表示,复名为《中国科学报》后,中国科学报将顺应时代发展,直面困难和挑战,利用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坚定走全媒体发展道路,打造报纸、杂志、网络、音视频的媒体传播链,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用实力来确定《中国科学报》在中国科学界、新闻界的地位。 关于中国科学家自己的这封报纸在历史上已经多次更名了,每次都有非常充足的理由。这封报纸最早于1959年1月1日由郭沫若倡导创办,定名《科学报》。“文革”期间停刊,1979年11月2日复刊《科学报》,1989年1月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99年1月1日更名为《科学时报》。2012年1月恢复以《中国科学报》报名出版。 大家发现没有?这份报纸的名称很难保持10年,而且似乎是奉9必改呀,这一次时间稍长,有13年了。从《科学报》开始,应该就确定了其办报的宗旨,目前这个宗旨也应该没有太大变化。1989年更名为《中国科学报》,虽然只是加上了中国两个字,但却表达了中国人民进入世界大家庭的姿态,体现了当时“让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自信。1999年,更替为《科学时报》,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这个名字挺好的,并对建议改名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呀。用“时报”这个词,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色彩呀!这次再次复名,我还没有完全理解其理由,我估计与我下面的一个故事有点关联,是不是为了消除一些人的误解呀? 记得我当年读大学本科的时候,进入报刊阅览室,首先要读的报纸就是《中国科学报》,工作之后,我们研究所也订了这份报纸,也是每次到阅览室必翻的——工作之后,耐心不足,只能从阅读变成翻阅了,之后到了大学工作,虽然大学图书馆很大,但很少光顾了,因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方便一些。记得最后一次到图书馆阅读《中国科学报》是98年暑假的某一天,我们实验楼停电。2000年之后出国3年,回国后的某一天突然想到了要到图书馆看看,传统媒体是否有了什么新的气象,顺便进了趟报刊阅览室,依然首先寻找《中国科学报》,当时不知道这封报纸已经更名,找了几圈,也没有找到,我不甘心,怎么可能呢?我们大学不可能停订《中国科学报》呀!我去问管理员,她态度很好,说帮我在数据库中查查。很快,她告诉我,我们学校确实没有订《中国科学报》。当时一听,我马上就火了,劈头盖脸地对她发了一通牢骚,“你们图书馆是根据什么规则决定订阅或者取消一份杂志和报刊的?请转告你们的馆长,如果连《中国科学报》这样的报纸都不订的话,你们图书馆干脆也别办了!”我好不容易到图书馆来一趟,我习惯看的第一份报纸居然还不续订了,我能有好心情吗。我记得她当时一脸的无辜,似乎也觉得理亏了,连说,“对不起,老师,我将您的意见尽快反映上去,争取明年补订,因为我们订阅报纸是有年度计划的。另外,您能否声音小点儿,别影响其他人。”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我刚才可能失态了,声音也确实大了点儿,现在才发觉大家都抬头看着我,而且那个眼神似乎在说:“至于吗?不就是份报纸吗,有什么小题大做的。”我自觉理亏,愤愤离开了阅览室。后来,我到网上,想查询一下是否有《中国科学报》的电子版,这时才知道,原来《中国科学报》更名为《科学时报》了!看来我完全错怪图书馆了。几天之后,我又偷偷溜进阅览室,看看是否有《科学时报》,果然有。我像做贼似的,那天总是偷偷地躲到很远的位置,我怕那位管理员认出我来。当时更名的时候,估计没有目前这么大的宣传力度,否则也不会这样一个误会了。 这则故事被《中国科学报》记者相中,说想引用,问是否可以。我爽快答应了。他又询问对未来这封报纸发展一些建议,问得这么急,也来不及细想了,只好根据以前对这个报纸的理解说了一通话,也不知道是否正确。最近几年由于网络媒体太多、太方便,倒是很少看《科学时报》了。所以,我还说到,作为传统媒体,应该考虑到如何与网络媒体互补,而不是竞争和取代。 报道链接:“围观”中国科学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1/253028.shtm ) 【附】 互动百科对《科学时报》的释义 估计这个词很快就会被《中国科学报》代替,特拷贝过来留存。  《科学时报》是一份全国性的大型科技类主流媒体,创刊于1959年1月1日。四十多年来,《科学时报》一直背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一千多名院士,密切联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专家学者,是依靠科学家与专家学者创办的高品位报纸。科学时报社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同时还出版有《网络报》、《科学新闻》杂志和《科学新生活》杂志,,主办科学网承办中国科学院网站中文版,并主办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 科学时报社是中国较早与国际科学传媒界展开合作的中国媒体。早在1995年5月,《科学时报》(当时为《中国科学报》)就与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Science)达成合作协议,作为《科学》在大陆地区唯一一家得到合法授权的媒体,译介每周最新一期《科学》上发表的重要成果,刊登在“科学快讯”栏目中。该栏目当时迅速成为中国科学界了解世界科学最新进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后,《科学》进一步授权《中国科学报》可以免费使用和选择编译《科学》的在线内容,刊登在“科学此刻”栏目中。由于这两个栏目的巨大成功,《科学时报》社与《科学》杂志社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1998年初开始,另一家世界领先的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也开始与当时的《中国科学报》开展合作。目前,《科学时报》开辟有两个栏目“ 自然要览”与“自然子刊综述”,每周介绍《自然》及其系列杂志发表的重要科学成果。2003年12月和2004年11月,科学时报社协助《自然》杂志出版发行了名为《中国之声》的两期特刊。   近几年来,科学时报社开展了与国外科学传媒界的诸多合作,努力拓展报社的国际视角。报社记者除了经常活跃于有关科学传播和科学新闻的国际学术场合,还先后了采访和介绍国际大型的科学出版集团,如爱思维尔(Elsevier)、斯普林格(Springer)等,以及出版有SCI的科技信息所(ISI),对各个国际科技组织负责人、世界著名科学家进行了重点报道。应该说,科学时报社已经成为国际科学传媒界寻求与中国合作的首选伙伴之一。 究竟哪个看起来更顺眼呢?
个人分类: 其他杂项|6321 次阅读|13 个评论
贺《中国科学报》正名
yangyongtian 2011-11-4 17:51
离经叛道迷途踯躅十余载 洗心革面正道坦荡一片天
个人分类: 对联|1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致中国科学报:天涯何处无芳草
罗岚 2011-10-21 09:46
致中国科学报:天涯何处无芳草
从网易微博收到了科学时报、现在改名为中国科学报的访问邀请,这份邀请穿越了200天:3月30日的留言,10月17号看到,非常感谢,欢迎经常沟通。关于科学的流行话题非常多,值得去探究和访问,你们一定有比我更合适的采访对象。 原来人也可以滋滋地往外冒一些能量:哪怕是有距离的接触,可以感受得到他们的美好、他们的感动、他们的热爱、他们的仇恨、他们的厌倦、他们的无奈,是的,希望大家都是美滋滋的。 松鼠鱼这道菜是非常好的设计:从鱼头至鱼尾,整条鱼被平分为两片,头尾仍然相连;两片鱼用横刀、竖刀或者斜刀分块,不能切透,关键步骤是,鱼头、鱼尾同时从两片切好的鱼中间旋转360度,下油锅,浇味汁。图片里制作过程把鱼头鱼尾单独处理,降低了难度,中国讲究的“吉祥有余”,是美滋滋的感觉 —— 和 SHA3 的意大利设计一回事 ! 看我的快递就知道,某种程度和中国科学报是同行,正犹豫三亚的国际会议CANS 2011,有国际著名设计师参加! 喜欢投涉及人工智能、机电一体、自动化、测量方面的国际会议,他们可以涵盖安全、密码应用这类学科! 下图来自网络: 1、2011.10.14-17 中国密码学会 2011 年会成功举办 , 预告 2012 亚洲密码年会 2012.12 月第一周的周一至周四在中国北京友谊宾馆举办 2、一个密码技术开放网络: http://crypto.stackexchange.com/about 他们的四种技术来源比量子通信的最小要求: 三方,还多一方,对一些问题肯定先知先觉 3、今年世界排名第一的加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方向,很有几个研究安全的专家:人工智能分组密码研究方向应该前景看好,欢迎加入 4、欧洲通信信息技术征集项目 : 包括八个挑战 http://eudesk.haifa.ac.il/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9: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ict-callscatid=10:cooperation-callsItemid=48 5、量子日记 : 从粒子物理学家到真实环境的工作和生活感悟 http://www.quantumdiaries.org/about-quantum-diaries/ 6、信使号证实水星真有水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4082.shtm
4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