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科学报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科学报

相关日志

医学科学报的愿景和目标
Yiyangkang 2020-6-28 10:40
融入新理念、新技术,新目标,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成为国际一流的医学类报纸 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交流平台 成为学术交流平台
1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与科学报和科学网——“中国科学报创办60周年”感言
热度 6 dkysdc 2018-11-22 15:15
《中国科学报》创办60年了! 60年对于宇宙或地球来讲,实在短得微不足道,但对于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来说,60年已经足够漫长!60年间多少事,恐怕只有极少的科学网博主是亲身全程经历了。在中国科学报诞生60周年之际,特别向中国科学报诞生60周年表示祝贺,毕竟她记录了中国科技界60年来主要的发展历程,人生能有几个60年! 我与《中国科学报》的接触始于1999年,那时称为《科学时报》,我当时只是一位普通读者。在2001年至2005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实施期间,我负责项目网站的建设、管理及公众宣传,在重大成果发布的场合与一些媒体的记者有过一些接触。刚刚查询到原始的网站记录,除了我们系统内官方指定的《国土资源报》外,科学时报是报道这一重大科学工程发稿量最多的媒体,从2003年6月至2005年2月的记录有8次。 我从1997年接触和使用互联网,至今20余年,见证了互联网技术的各个发展阶段。也深知把一个网站长期办好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事情。 《中国科学报》旗下的“科学网博客”也已经建立10余年了,注册用户已经数百万。能够吸引数百万华人科学工作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2008年3月,我在科学网博客注册了账号,2009年发表了第一篇博文,但是直到2011年6月才真正比较连续地在科学网上写博客,至今公开发布的博文有200多篇,阅读量120多万。 在外出差或开会,常遇未曾谋面的人与我打招呼,聊起来,他们多是通过科学网博客知道我的,因此,我在科学网的博客已经成了我的名片。 在向《中国科学报》成立60周年表示祝贺的同时,在此也向科学网(特别是科学网博客)表示祝贺和祝福,衷心希望在中国特定的大环境下,在目前多种形式的媒体竞相存在的网络时代,能够汇聚全球华人科学家特别是中国大陆的科学家的群体力量,把科学网做大做强。 无论是与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比,还是与现在流行的微信、抖音等新的交流方式比,博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希望科学网博客在互联网大潮中要保持住方向,把科学网办成中国科学传播的大舞台,把科学网博客办成中国科学的名片。 2005年2月,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超额完成设计钻进目标后的简要报道
个人分类: 实话实说|14846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蝙蝠是致命冠状病毒全球宿主该发现有助科学家更好预测病毒将在哪
ericmapes 2017-6-18 22:49
蝙蝠是致命冠状病毒全球宿主该发现有助科学家更好预测病毒将在哪 里传播 作者:赵熙熙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6/159:15:2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6/379471.shtm 确定哪些蝙蝠携带了能感染人的病毒是非常棘手的工作。 图片来源:AlexHyde/NPL 本报讯 在世界范围内,蝙蝠是冠状病毒的主要宿主,这是对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数千种动物进行的一项调查得出的结论。动物被认为与之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疫情和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疫情的暴发有着直接关系,然而直到现在,研究人员并不确定这仅是一个巧合还是表明了一种更大的趋势。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传染病的科学家可以通过着眼于不同蝙蝠物种的地理分布及其携带的病毒属性,从而提高他们对于冠状病毒会在哪里从动物传播到人身上的预测水平。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病毒学家SimonAnthony表示:“是时候主动出击了。”他说:“关键是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且在病毒实际出现之前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其多样性。”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的,目的是在那些从动物到人类的病毒大流行之前抢占先机。研究人员在6月12日出版的《病毒进化》杂志上报告了这一成果。 冠状病毒在2002年成为媒体的头条新闻,当时SARS在中国出现并蔓延到27个国家,造成774人死亡。2012年,导致MERS的冠状病毒出现在沙特阿拉伯,造成640人死亡。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是蝙蝠把这种病毒传播给骆驼,然后再传播给人类。 为了绘制冠状病毒的分布图,Anthony及其同事捕获并释放了约12300只蝙蝠、3400只啮齿动物和3500只猴子。他们的工作遍及非洲、亚洲、南美洲和中美洲的20个国家——这些地方之前被确定为“热点地区”,那里的疾病很可能是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身上的。 从黄昏到天黑,包括当地研究人员在内的生物学家团队将飞进捆在树间的网中的蝙蝠捕获。他们收集了动物唾液、尿液和粪便的样本,之后将这些样本运往实验室进行基因检测。 结果显示,近10%的蝙蝠携带了冠状病毒,相比之下,其他动物样本的比例只有0.2%。研究小组同时发现,在多种蝙蝠栖息的地方,冠状病毒的多样性也最高,例如亚马逊雨林。 然而,蝙蝠的多样性并不能单独成为一个风险指标,这是因为只有一小部分冠状病毒能够感染人类。Anthony及其同事发现,冠状病毒在非洲蝙蝠中蔓延的速度是在墨西哥、巴西、玻利维亚和秘鲁的4倍。这可能是由于每个区域的冠状病毒之间存在遗传差异,或不同种类的蝙蝠在不同森林中的互动方式不同造成的。 “拉丁美洲的冠状病毒就不会跳来跳去,这是非常有趣的。”蒙大拿州汉密尔顿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落基山实验室病毒学家VincentMunster说,“这值得进行更多的研究。” Anthony说,下一步的工作是更多地了解病毒如何在宿主物种之间迁移以及不迁移。例如,在4月4日发表于mBio杂志的一项研究中,他的团队指出,在实验室中,一种在乌干达蝙蝠体内发现的与MERS密切相关的病毒无法绑定在人类细胞受体上。正因为如此,这种病毒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但是一些研究传染病的科学家主张采用更加务实的方法。明尼阿波利斯市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MichaelOsterholm认为,研究人员和政治家们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转向防止致命病原体的再次流行,而不是试图预测哪些将是下一个在动物与人类间传播的病毒。 “与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地区暴发时相比,今天我们并没有准备得更好,因此你必须要认清这一点。”Osterholm说,“如果我们不去准备迎接已经知道的会在不久的将来暴发的疫情,那么我们了解溢出事件又有什么好处呢?” Anthony则认为这两种策略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想要获得领先,”他说,“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从哪里开始。” 冠状病毒是具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至120纳米,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冠状病毒在1965年被分离出来,但人们目前对它们的认识相当有限。已知有两种冠状病毒会影响人类,2/3早产儿的普通感冒与呼吸道感染是由这两种病毒所引起。目前所知,冠状病毒与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有关。这类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 。(赵熙熙) 《中国科学报》(2017-06-15第2版国际) 更多阅读 《自然》相关报道(英文)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日研究人员用转基因猪探究糖尿病及并发症
ericmapes 2017-6-1 09:45
日研究人员用转基因猪探究糖尿病及并发症 作者:华义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5/317:00:55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7799.shtm 据新华社电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利用转基因技术在猪身上再现了糖尿病及视网膜病和肾衰竭等并发症。在大型哺乳动物身上再现这些疾病,将有助于研究引起并发症的机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29日报道,人体内可降低血糖值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高血糖使血管和神经受损从而产生并发症,严重时会导致失明或肾衰竭等。 日本明治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最新的基因工程技术给猪转入了引发人类糖尿病的基因,使猪的胰岛素分泌减少并患上糖尿病。通过长期饲养观察发现,患病猪的血管也变得脆弱;视网膜出血症状不断加重,还出现了白内障;肾脏也出现了衰竭症状。 此前由于实验鼠的体重和寿命都和人类有较大差异,因此药物研发效果不如利用猪这类脏器大小和血糖值等与人类接近的哺乳动物 。(华义) 《中国科学报》(2017-05-31第2版国际)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特朗普到大学都说了啥
ericmapes 2017-5-23 20:12
特朗普到大学都说了啥 作者:郭英剑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5/239:16:1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7091.shtm ■郭英剑 特朗普在自由大学演讲现场 5月13日和5月17日,在间隔不久的两天时间里,美国总统特朗普分别来到美国自由大学和海岸警卫学院的毕业典礼现场,为2017届的毕业生作毕业典礼演讲,同时也送上了他最美好的祝福。 应邀作毕业典礼演讲嘉宾 美国自由大学是一所私立的、非营利性基督教教会大学。这是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型大学。在校生达到1.5万人,另外还有超过10万接受线上教育的学生。该校建于1971年。最初建立时叫林奇堡浸会学院。1976年更名为自由浸会学院。1984升格为大学时才改为现名。 美国海岸警卫学院(USCGA)是负责培养海岸警卫队人员的军事院校,成立于1876年,位于康涅狄克州的新伦敦。在美国五大军事院校中,海岸警卫学院规模最小。 今年,自由大学有18000名毕业生。在他们即将结束大学生涯,掀开自己人生新的一页的时候,一个历史契机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来到他们的校园,亲自为他们送行,并做毕业典礼的演讲嘉宾。在现场,大约有5万人聆听了特朗普的演讲。 特朗普是在任总统中,第二位到自由大学做毕业典礼演讲嘉宾的总统,第一位是1990年的时任总统乔治·布什。 特朗普总统到此演讲,实际上打破了一项传统,也创造了新的历史。过去,美国新任总统一般都是到美国的圣母大学进行演讲。时任总统如奥巴马、里根、卡特,他们全都来到位于印第安纳的圣母大学进行他们上任后的初次演讲。所以,当特朗普来到自由大学的时候,现任校长小法尔威尔十分骄傲地宣布说,现任总统的第一次毕业典礼演讲不是在圣母大学,而是在自由大学。 今年,虽然特朗普未能到圣母大学去演讲,但现任副总统彭斯则应邀前往圣母大学参加该校的毕业典礼并做演讲嘉宾。 事实上,自由大学对于特朗普总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到该校来了。2012年该校举行开学典礼时,他就曾经前来做开学典礼的演讲嘉宾。2016年初的时候,他也曾经在紧张的竞选过程中,来到自由大学进行访问。 追逐梦想、永不言弃 在演讲中,特朗普对学生说,在这样一个即将结束过去、迎接人生新篇章的时刻,大家不妨沉思片刻,询问一下你们自己:未来,你们要为这个国家,也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在历史的沙滩上,你们要留下何种印记?未来的美国人会对我们这一代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为这个地球做了什么作出何种评价?到那时,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承担了风险?我们是否敢于无视人们的期待,去迎接新的挑战? 特朗普告诫学生,在未来,一定要珍惜身为局外人的时机。如果被别人视为局外人,那么你们就去拥抱这一标签吧,因为恰恰是局外人改变了世界,还创造了永久的与众不同。他敦促学生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要用十足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拒绝退缩的诱惑。勇往直前,踏上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未来是属于筑梦人的,而不是属于批评家的。未来是属于那些追逐自己内心向往的世界的人,无论批评家们说什么,都要紧紧追随自己的梦想,因为只有追梦人才会对自己的愿景深信不疑。 他号召大家,永远不要停止为你的信仰去奋斗,永远不要停止为那些关爱你的人们去奋斗,要带着你的自尊和骄傲前行。永远最好的自己。永远都无所畏惧地去挑战既得利益与失效的权力构架。 在这个持续了32分钟的演讲的最后,特朗普说,如果说我今天要向你们传达一个信息并让你们能够永远牢记在心中的话,那就是永不言弃。在你们的人生道路上,总有这样那样的时刻使你觉得你想放弃、你想回家,你想回到慈爱的母亲身边,你也许会想对妈妈说,我不行,这个坎儿我过不去。但我还是要告诉你们,永远不要放弃。当你回家的时候,请告诉你的父母,我可以,我能行,我可以做,我也会这么去做! 忘掉批评、勇敢前行 在海岸警卫学院的演讲中,特朗普说,我希望给你们提出一些建议,在你们的人生道路上,你们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总是公平的,你们也会发现,很多发生在你们身上的事情并非如你所愿,常常也没有什么正当理由,但你却不得不低下头来与之抗争、抗争再抗争。在这样的抗争中,永远、永远都不要放弃。光明就在前面。 他接着说道,你们瞧瞧我最近的遭遇(这句话引得在场的师生一片笑声),看看媒体是怎么对待我的。特朗普说,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家——我可以非常确信地告诉大家——像我一样受到如此之坏和如此不公的待遇。但你不能让他们把你打倒,你不能让这些批评家和反对你的人挡在你梦想前进的道路上。 特朗普说,对手总会使你更坚强,对手总会使你永不言弃,永不让步,永不停止前进的步伐。你越是为正义而战,你就越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反对力量。特朗普说,你们必须要行动,且要行为得体,你们必须要学会怎样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采取行动。海岸警卫队本身有着铁的纪律,你们不是要躲避危险,你们是在追逐它。 在这一持续了28分钟的演讲中,特朗普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信念付诸行动。他说,当人们把信念付诸行动时,美国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一般来说,在过去,总统们总是利用自己初次参加毕业典礼演讲的机会,既向毕业生表达祝贺之意,也借此机会宣扬自己的治国方略,但特朗普并没有这样做。 作为在大学并不太受师生欢迎的总统,特朗普的到来在自由大学同样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些学生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但也有学生表示了反对。欢迎的学生因此觉得自己的学校“高大上”了,而反对的学生则搜集了数千人的学生签名,反对学校邀请特朗普前来演讲。但从演讲效果看,无论是到访学校的师生还是媒体报道,大家都对特朗普的演讲持正面的评价与反应。 通过特朗普的演讲,我们不难看出,他是言为心声,几乎是把自己从参加竞选以来,特别是当选总统这四个月间,遭到众多主流媒体“围追堵截”的真实境遇当做实际的案例,以此教育毕业生不要过多地顾忌他人的批评,倡导人们只要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就坚定不移地向前进。这一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2017-05-23第7版视角)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靶点研究获新发现
ericmapes 2017-5-10 10:46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靶点研究获新发现 作者:黄辛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5/109:13:35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5863.shtm 本报讯(记者黄辛) 记者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证实,在小鼠造血系统中条件性敲入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R878H突变基因,可诱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TOR通路异常活化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中科院院士陈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及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月英是共同通讯作者。 早在2011年,该课题组就发现Dnmt3a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频突变,并与预后不良相关,为AML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研究人员同时揭示该突变可影响白血病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从而使这些基因表达水平增加,最终导致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近年来利用胚胎显微注射技术建立了Dnmt3aR878H条件性敲入小鼠模型,进一步发现在内源性启动子/增强子的调控下,Dnmt3a突变这一遗传学改变即可引起小鼠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增殖并诱发AML,而白血病起源细胞主要是LSK的造血干/祖细胞群体。 通过对白血病细胞的转录组和DNA甲基化谱的研究及白血病干/祖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Dnmt3aR878H突变可引起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调控模式的显著变化,导致造血细胞分化阻滞和增殖过度。同时,研究发现Dnmt3a突变可通过DNA低甲基化修饰而使mTOR活化增加,进而上调细胞周期关键蛋白CDK1的表达,促进造血细胞增殖。过表达的CDK1则可磷酸化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EZH2,引起异常的组蛋白H3K27三甲基化谱。 研究人员使用mTOR的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发现可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同时显著减轻小鼠的白血病症状并延长生存期,提示异常活化的mTOR可作为潜在药物作用靶点。 《中国科学报》(2017-05-10第1版要闻)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AI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赞同此文观点,推荐民众阅读!
热度 1 ericmapes 2017-4-21 22:21
“AI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赞同此文观点,推荐民众阅读! 附上: AI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 作者:贡晓丽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4/208:46:44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3997.shtm AI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 ​ 人工智能成为医疗创新的必由之路。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现代社会信息大爆炸,也在无形中推动医疗行业转型。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着力打造智慧医疗,或将改变错综复杂的利益现状,使传统医疗行业改头换面。 ■本报记者贡晓丽 不久前,百度公司宣布对医疗事业部进行重大改组,对医疗业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优化,集中优势资源,将医疗业务的重点布局在人工智能(AI)领域,此举一出就引发了业内的关注。一方面业界对百度在医疗领域的任何动作都很敏感,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事业的契合点在哪里?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对医疗事业带来重大影响? 4月14日,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YOCSEF)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多位专家就“人工智能颠覆传统医疗?——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医疗”为主题,进行了讨论与解答。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宽,人工智能在医疗界的发展应用受到高度关注,打造智慧医疗助力医疗事业发展成为自动化时代一大趋势。事实上,现代社会信息大爆炸,也在无形中推动医疗行业转型。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着力打造智慧医疗,或将改变错综复杂的利益现状,使传统医疗行业改头换面。 人工智能让医生的能力可复制 在当前中国的医疗市场中,国家投入巨大,但医疗资源分配矛盾依旧突出。据公开数据显示,庞大的医疗机构体系中,拥有优质医疗资源的医院仅占卫计委医疗总数的0.1%。 “国内的主要医疗资源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中,三甲医院在专家数量,医疗营收、高性能设备、科研成果等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医疗机构。”百世伽科技CDO魏洪指出,这就造成了病人一窝蜂地集中在三甲医院,某些大医院的重点科室更是一号难求,因而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出现医生工作量大、床位数不够、病人满意度低、医患矛盾激烈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其他医疗机构的医生空闲度高,业务提升机会有限,就诊人数少,造成了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 “百世伽建立临床医疗诊断辅助决策平台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地方医疗的安全性和诊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增加病人的就诊体验。”魏洪说。 “医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回复患者常见、重复的问题,例如手术费用、如何预约、如何吃药等。”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闫骏说,“如果这些常见的问题有人代为回答,就节省了医生的很多精力。” 然而,专业领域知识库的建立与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自动问答两个方面都面临很多技术挑战。“首先要提高问题与标准答案的匹配度”。原来,真实患者的提问与编辑的标准问题差别很大,如果单纯通过关键词搜索很难找到对应的答案。 “为了建立一个好的知识库,必须将所有问题进行归类,并与从文献中找到的答案映射成不同的向量,再通过计算进行匹配。”闫骏说。这也是目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投入项目。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增长的趋势驱动了市场对人工智能更大的需求。因此,人工智能成为医疗创新的必由之路——让产品化人工智能来赋能,让优秀医生的能力可复制。 影像组学带来医疗方法的改进 “很多我们看到的应用场景都是依赖于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而由于目前计算机算法的不断演进,感知计算和认知计算的发展,医疗领域创业公司多集中在医疗影像处理方面。”闫骏说。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田捷介绍,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催生了影像组学概念,其通过融合影像、基因、临床等多元信息进行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已经被成功应用于皮肤癌鉴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脑胶质瘤癌影像基因关联、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预测等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大数据有着先天优势”。 “我们目前做的就是眼底疾病的医疗影像组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邬向前坦言,我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和青光眼等眼底疾病是导致不可逆转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这些眼底疾病的潜在时间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为患者所察觉,因此医学上要求潜在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等)需要一年一到两次检查眼底是否出现病变,“我国光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亿人,而眼科医生不到4万人,所以导致很多潜在患者得不到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导致视力受损或失明。 “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筛查眼底病变,这样通过眼科检测设备,上传眼底图片到服务器就可以筛查患者人群了。”邬向前说。无论病人在哪儿,就算在乡镇医院做检查也能获得与大医院一样的检查结果,这样看来,人工智能技术会带来医疗方法的改进。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人工智能在具体应用当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工智能概念虽然火热,该领域获得投资的资金也比较多,但真正从市场应用的角度来看,从尝试中获得反馈、收集数据同样重要。”闫骏说。 云计算为传统医疗升级铺路 人工智能的确正在给传统医疗带来改变,而与人工智能不可分割的云计算,也正为传统医疗的升级铺平道路。 人工智能这项技术,其最大的能力在于整合已有的海量信息,并不能直接实现创造一个新的事物。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对人类面临的问题寻求精准化的解决方案。对于医学来说,也就是尽快实现“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之上,曾经就职于IBM公司的魏洪认为,囿于隐私权保护,该公司的沃森医疗机器人只有20万例患者信息,“样本量太少,我国一家大型医院科室日门诊量都在三千左右”。 但沃森的技术支撑值得魏洪与百世伽借鉴,“沃森的核心技术包括,自然语言的处理、询证的自动问答、基于用户反馈的自学习和系统优化。”魏洪说。 百世伽2016年与西京医院合作部署了心理健康筛查平台,通过筛查平台筛查16项心理障碍。以抑郁症为例,经临床经验模型与后台的模型对比,将医学的非线性问题转化为数学的线性问题,推荐几种不同的治疗方式。 “随着诊断次数的累加,筛查平台的诊疗精确度不断提升,2016年以来,西京医院对抑郁症的误诊率为14%,筛查平台为9%。”魏洪介绍说。 医疗大数据的形成是人工智能的基础。AI+医疗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爆发点,不仅因为医疗资源短缺不可忽视,同样也是人工智能在云计算基础上迅速发展的必然。此外,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技术突破更加快了AI医疗的落地,成为人工智能应用于人类智慧生活迈出的重要一步。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的作用受限于人类的医学研究水平,人类的医学水平有多高,人工智能的有效性就会有多高。“它最让人惊艳的是能够将人类医学研究成果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闫骏说。 《中国科学报》(2017-04-20第5版技术经济周刊)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4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晃掉你的大肚腩:研究揭示全身振动可减肥及对抗糖尿病
ericmapes 2017-3-31 00:24
晃掉你的大肚腩 研究揭示全身振动可减肥及对抗糖尿病 作者:张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308:07:15 ​ ​ 全身振动有助改善人们健康。 图片来源:LawrenceK.Ho 这听上去好像是在偷懒:在一台设备上以相同的频率晃动一会儿就能改善健康。但近期有研究揭示,这个所谓的全身振动机可能确有助于改善大脑性麻痹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一系列症状。现在,一项最新的老鼠实验显示,给老鼠进行全身性振动可以达到与在跑步机上走路相同的代谢益处,甚至可以治疗肥胖症和II型糖尿病。 “我认为这非常有前途。”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运动生理学家LeeBrown提到,尽管效果十分小,但研究人员还应近一步研究以确认对人体的作用。 目前,许多健身房内配备了全身振动机,而且,许多运动员声称这种活动对提高成绩有一定帮助。振动似乎能刺激肌肉运动,并可能引发类似锻炼所产生的效应。但《科学》杂志报道称,研究人员一直不了解这种方式和其他运动锻炼有什么异同,尤其是能否对某些疾病有帮助。于是,佐治亚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师MeghanMcGee-Lawrence和同事决定对跑步和全身振动的效果进行比较。 研究人员用转基因小鼠进行了实验,这些小鼠能抵抗控制食欲的激素(瘦素)——因为瘦素无法发挥作用,它们的身体特别肥胖并容易患糖尿病。McGee-Lawrence等人将这些肥胖动物分成3组。一组动物每天接受一次20分钟的全身振动,就是把动物笼放在一个平台上摇晃。另一组则进行45分钟的跑步机训练。第三组是对照组,可以随心所欲懒洋洋地生活。 12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跑步训练和摇晃都可以带来类似的健康效益,三组动物体重都有增加,但是跑步训练和摇晃组动物体重增加没有对照组那么多,体脂相对少且腿部肌肉也更强壮。 更重要的是,两组“运动”动物也显示出更健康的新陈代谢。通常,胖人的胰岛素水平较高,但功能较差。而这是肥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常见表现。但研究显示,振动和跑步训练都能降低动物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且,两种方法的效果类似。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内分泌》杂志上。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另一个积极效果。肥胖或II型糖尿病患者,脂肪通常会在肝脏堆积,有时会引发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而小鼠在振动和跑步后,肝脏内的脂肪减少了约1/3。 不过,全身振动并不是万能的。研究发现振动对骨骼健康没有帮助。通常,人们需要将骨骼置于压力中,以刺激骨骼变强壮,但全身振动对动物骨骼的强度和密度都没有影响。“总体而言,对骨骼健康较差的小鼠,我们尝试的干预方法没有逆转这一情况。”McGee-Lawrence说。 不过,McGee-Lawrence还提到,虽然没有理想效果,但研究发现这些经过振动的动物血液中骨钙素水平明显升高。这提示全身振动对骨骼也可能有作用,但可能因研究时间不够长,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 另外,全身振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帮助也不大,远不及跑步等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的效果。Brown表示,“它不能取代跑步等运动。”McGee-Lawrence也对此表示同意,并提出全身振动只能是那些运动时间少或健康状况差的人的姑息手段。 但全身振动需要把握好度。有专家表示,长期的强烈振动可引起振动病。有关医学资料显示,剧烈的全身振动可引起内脏位移,甚至造成机械性损伤;还可抑制机体胃肠蠕动和胃酸分泌,产生上腹饱满、胀痛等胃肠道症状,导致胃肠道疾患高发。有医生表示,由于剧烈振动可能对骨关节、韧带、肌肉造成损伤,建议老年人和一些疾病人群最好不使用甩脂机等产品。 “但事实是,全身振动可能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一种替代选择。”McGee-Lawrence说。下一步她将研究其对人类的效应,并对振动模式进行优化,以适用于人类患者 。(张章编译)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允许经费申请包含预印本成果
ericmapes 2017-3-29 09:52
美允许经费申请包含预印本成果 作者:晋楠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299:30:36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72020.shtm 美允许经费申请包含预印本成果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一项新政策鼓励研究人员在经费申请中包括预印本,即未来会发表在图中期刊上的尚未编辑过的论文版本。 图片来源:Sergei25/shutterstock 根据美国马里兰州贝斯达国立卫生研究院(NIH)3月24日公布的消息,研究人员在申请该机构的资金时,可以把预印本或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手稿作为部分申请资料。 “NIH鼓励研究人员用临时研究成果如预印本,加速其成果的传播,同时加强其工作严谨性。”一份公告称。它解释说,预印本“可以在任何其他研究成果被引用的地方(如研究神经或进展报告中)加以引用”。NIH院外研究副主任MichaelLauer说,到目前为止,预印本仅可以在部分特定的提议中列举引用。 这一消息对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胜利,他们倡议将预印本作为更快地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避免等待一篇文章经过正式同行评议并发表在一个期刊上的漫长共享过程。“这是巨大的一步。”生命科学领域推动使用预印本的非营利组织ASAPbio的执行主任JessicaPolka在推特网上留言。 尽管生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以预印本形式分享其成果,但因为各种原因,生物学家对此接受得比较慢,比如担心在竞争中被别人抢先,担忧尚未受到评审的医学发现。研究人员还担心期刊不会接受已经公开的草稿等。但生物预印文本正在赶上来,支持者认为它会加速科研的传播,帮助研究人员尽快地获得反馈,让年轻科学家因尚未正式发表的文章获得好评。 Lauer说,NIH去年秋季起草了一份将预印本纳入拨款申请的认证请求,得到了351条评论,大多数是支持性的。然而,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FASEB)对此却存在顾虑。FASEB警告称评审员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手稿尚未经过评审,或者他们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是否会觉得有义务对其进行评审,增加其工作量。FASEB的立场引起联合会一些成员和个人的反对,抗议FASEB不能代表自己的观点 。(晋楠) 《中国科学报》(2017-03-29第3版国际)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杨卫: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战略前瞻性引导
ericmapes 2017-3-5 21:46
杨卫: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战略前瞻性引导 作者:陈欢欢来源: “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7/3/510:13:12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69553.shtm 杨卫: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战略前瞻性引导 ​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近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攀升速度不断加快。今年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学术工作影响力已经从去年的全球第四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进入“十三五”的第二年,科学基金将有哪些新动向?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 《中国科学报》:我国基础研究现在的发展态势如何?在国际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杨卫:“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从总量上看,无论学术产出还是学术影响力都快速增长。2016年,发表的论文数已经接近总量的20%,其中高水平论文的比例也接近20%,且后者的增长速度更快;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的比例从3年内从4%增长到6%。 从经费投入来看,过去10年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从155.8亿元增长到670.6亿元,年均增长率17.6%。科学基金经费增长更为迅速,“十二五”期间,科学基金财政拨款增长了36.82%,2016年预算达到248亿元。 在这样的支持力度下,成效显著。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发表在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6年居世界第2位,占总量的15.2%,其中54.6%的论文受到科学基金资助。近5年来全世界发表的高影响力论文中我国占18.1%,其中受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世界的11.3%,占我国的62.4%。 尤其最近这几年,中国的崛起非常之快,呈现明显的攀升过程。可以说,我国高水平科研成果已经从涓涓细流变成江河纵横,有望成为汪洋大海。 《中国科学报》:“十三五”进入第二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从哪几方面引导我国基础研究的战略发展? 杨卫:根据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一直致力于鼓励创新、为科学家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一方面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兴趣,鼓励科学家自主选题,自由探索,宽容失败;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战略前瞻,加强顶层设计,关注颠覆性技术,在发挥导向作用的基础上发挥科学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继续支持前沿高水平研究,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发言权。 第二,提高质量。国家对基础研究非常重视,3年来,科学基金的预算从161.5亿元增加到了248亿元,作为资助机构,我们必须保证“选对人、给足钱、放手干”,促成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问世。 第三,坚持诚信,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 第四,加强对战略前瞻方向的支持力度。中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不能仅从兴趣出发,科技源头的供给是基础研究的供给,如果没有战略前瞻,源头的结构将无法把握。“十三五”期间,科学基金将逐步加强对源头创新的战略布局。 《中国科学报》:我国在颠覆性创新、源头创新方面一直较为薄弱,应该如何加强? 杨卫:实际上,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颠覆性创新、源头创新逐渐涌现的时期。作为资助机构,科学基金也在不断根据国家需求调整支持方向和评审方式。 首先,颠覆性创新必然要颠覆过去的东西,可能分歧比较大,必然要考虑与现有评审制度有所不同的方式,目前正在探索如何对这类项目采取从共识性科学评价向非共识性科学评价转变。 颠覆性创新往往出现在交叉科学,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近5年主打的口号就是“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定位是支持基础、前沿和交叉,目前在交叉方面做的还不够,未来会加大对交叉领域战略前瞻的支持,在科学基金的4大资助系列中也新增了融合系列。 第二,支持颠覆性源头创新,必须有负责任、有约束的自由裁量权。 第三,探索更稳定的支持方式。2016年,基金委试点实施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这一项目竞争困难、筛选苛刻,但是一旦选上,支持力度很大、时间跨度较长,相对宽松。目前已经批准资助3个项目,直接费用51170万元。今年将继续支持新的项目。 《中国科学报》:基础研究如何更好地成为创新的源动力? 杨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在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随着技术水平、产业水平的提升,在战略竞争领域进口技术无异于“与虎谋皮”。总书记在科技三会重要讲话的未来发展思路中,首先就提到夯实科技基础,可见创新驱动发展根在基础研究。 创新驱动由“创新”和“驱动”两部分构成。创新通常由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的专业人员承担,而驱动则由政府、企业管理层和金融投资者主导。创新涵盖多种科学研究,而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无可替代的“源头供给”。 基础科学创新要造福经济,必须培育研发活动的全链条——从基础科学到技术、产品和市场。基金委就是该链条的源头供给者。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和16个跨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其中很多领域都体现了对接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等国家需求。 目前,由于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科学基金中技术创新类的成果也越来越多,比如新材料制备、新的成像技术、新的测定分析方法等,这些成果的涌现既可以解决国家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也可以通过技术的进步提升我国原始创新的能力。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让尊重科技人才成为一股清流
热度 1 ericmapes 2017-3-5 21:32
让尊重科技人才成为一股清流 作者:胡珉琦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59:04:2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69540.shtm ■本报记者胡珉琦 3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强调:“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无疑是给如何营造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指明了重要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欧阳钟灿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人才的建设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的明天。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就是要让每一个有潜力的科研人员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肆意”成长。 人才评价不能一刀切 就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欧阳钟灿在福州出席了一个对他而言有些特别的活动——全球首届国际显示技术会议(ICDT)。 欧阳钟灿从学生时代起从事的就是液晶、生物膜理论等研究,整个职业生涯都没有离开过显示技术。2月18日,他见证了国际信息显示学会首次在美国总部之外的地区建立运营中心,并组织国际显示技术会议。这也意味着,我国平板显示行业终于跨入了世界一流梯队。 说起国产平板显示,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现任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邱勇是国内新一代显示技术OLED(有机发光显示二极管)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实现产业化的拓荒者。2008年,他率领的团队在昆山自主设计、建成了大陆首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早在2011年,他们的PMOLED(无源驱动OLED)产品市场占有率已位居全球第二,全国第一。这背后,是他们两次突然遭遇投资人中途缩减投资,公司命悬一线。 “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是邱勇这样的人才!”欧阳钟灿说,“他的成果拿到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尽管这样,他的团队三次申请国家级创新团队居然都没有通过!” “这说明我们的人才评价制度导向有问题。”欧阳钟灿直言,科研人才尤其是应用领域的人才就不应该用论文、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标准。他说,这是周光召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在清华大学整合组建现代应用物理系时就意识到的问题。 就算是在基础研究领域,一项原创理论的发现,也未必会出现在那些“著名”的杂志上。欧阳钟灿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德国科学家W.海尔弗里希(W.Helfrich)就是一个例子。 1971年,海尔弗里希在《应用物理快报》上发表了一篇仅有两页纸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了“扭曲丝状相液晶(TN)显示器”的原理。 这篇论文奠定了今天液晶显示技术的原理,被后来人引用无数。海尔弗里希先后获得过首次欧洲物理学会凝聚态物理最高奖“惠普奖”以及被誉为“工程界的诺贝尔奖”的美国国家工程院“德雷铂奖”。“在很多中国科学家眼里,《应用物理快报》不过是本‘二流’杂志。”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回顾那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历史,学历文凭、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杂志水平,甚至会不会说英语,都不会阻碍他们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这说明,真正的科学创造从来都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所谓创新就是从按照旧的模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中创造出新的思路。”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严诚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要尊重创新型人才,就要把他们从现有的一刀切的人才评价体系中解放出来。” 在他看来,要改变人才评价的现状,最关键的就是要放弃统一指导、规范指导的思路,采用分类指导、特殊人才特殊指导的方式。 学术共同体的彼此尊重 已故中国著名气象学家温景嵩先生曾在他的著作《探索剑桥:试答钱学森之问》里写过一篇文章——《谈剑桥的学术自由》。在那篇文章里,他谈到,尊重人才、培养人才不仅关乎用什么标准来选拔人才,也关乎学术自由、学术平等。 “在目前我所熟悉的国内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政府是鼓励学术自由的,导师们总体上也是鼓励自己的学生在相关学术领域内开展自由探索的。”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杨群认为,至少在这个领域,约束人才学术自由的问题并不显著。 但是,他坦言,在科研资金资助方向和资助形式上存在一些学术权威垄断或者资源过于集中的倾向。为简单起见,资金管理部门总是通过一批学术权威来确定科研资助方向和资助形式,无形中助长了这个问题。 显然,这是对学术平等的一种挑战,会对其他科研人才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事实上,学术界的权威思想本身也是制约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 温景嵩说过:在探索大自然未知世界奥秘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可承认这里还有超人,他们可以先知先觉。在未知的大自然面前,我们认为,这里只能承认大家都处在平等的地位。在这里绝不能搞唯权,也不可搞唯上。 “反观有的学术‘大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藐视已经开展工作的同行,任意扩张领域,达到资源垄断的目的,导致国家有限的资源高度集中,这是需要资金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杨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与此同时,他认为我们在探讨保障科学家“学术自由”的问题时也存在过度解读的现象。 “所谓的自由,不代表科学家可以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代表可以忽视学术共同体的分工,忽视其他人已经取得的进展,忽视必要的学术规范。这么做的后果是低水平重复,免不了出现相互踩踏和恶性竞争现象。” 杨群指出,在有些学术领域,国内多个研究小组在同样的热点方向展开研究时,缺乏必要的相互沟通和分工合作的意识。“在利益面前,常常是通过联合国际力量而不是国内力量或者其他办法,哪怕是以微弱的竞争优势,也要争第一!” 他认为,如果研究领域相近,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考虑向同事发出联合的请求,组成较大的团队,或者寻求领域内的分工。后来者要承认前人的工作结果,哪怕那些结果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尊重人才,也需要学术共同体的彼此尊重。 《中国科学报》(2017-03-05第1版要闻)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2017/3/519:41:49 dawndream 尊重人才,先要区分真人才,假人才,然后区别对待。才是真尊重。 2017/3/517:43:40 yy1663729120 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文化。 2017/3/513:19:58 raily 针对“低覆盖度防沙治沙原理及技术通过鉴定”由于我不断通过相关机构中纪委巡视组举报,责成国家林业局纪委但对此不管不问。张守攻不遗余力支持这场造假的学术鉴定,更没有见到蒋有绪、刘恕、尹伟伦、魏江春等“院士”们作为鉴定者的回应。倒是看到《绿色时报》时间:2017-01-12又一则的报道:“.....凤凰卫视《问答神州》栏目播放主持人吴小莉对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的专访。张建龙指出,“一定要适地适树,一定要把密度控制好”。此前,国家林业局已安排科研攻关,中国科学家也已在荒漠生态系统人工造林上开展了大量研究。中国林科院杨文斌团队牵头,组织干旱、半干旱区的29家科研单位,历经10余年,提出了一套低覆盖度治沙理论,以自然为师,破解了造林密度与水分胁迫这一难题.........”我认为,任何工程体系或标准体系,都有其核心科学思想或方法做支撑和灵魂,恰恰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亲自为此学术剽窃站台,欲盖弥彰,也更坚定了我维护核心知识产权的意志和决心。如果全社会都能坚持知识产权意识,我们国家才能真正建成创新型国家体系。 2017/3/512:09:36 bzxu63 关键是科技人才要自重,要搞真东西,不能骗项目,骗经费,骗论文 2017/3/510:49:28 nhchen 三六九等的传统观念以及利益关系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改变这种情况只可能是制度上的变革。人才的评价标准也是如此。科研体制的问题是目前中国科学所有问题的根源。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68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缺乏睡眠会影响大脑记忆能力
ericmapes 2017-2-13 19:47
缺乏睡眠会影响大脑记忆能力 作者:胡丹丹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2/99:41:4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2/367451.shtm 据新华社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动物实验证明,睡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重新调整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元,因此缺乏睡眠会影响大脑的记忆能力。 目前,科学家认为信息储存在神经元的突触上,这些突触能让神经元之间互相联系。一个神经元会通过突触发送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被另一个神经元突触上的受体蛋白质“捕获”,从而完成信息传递。但是一个神经元接收信号分子的总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受体蛋白质已经接受了足够多的信号分子,就会失去正常处理信息的功能。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实验,分析了其大脑中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海马体等区域中的神经元。结果发现,小鼠在睡眠状态下,这些神经元中的受体蛋白质水平与清醒状态下的水平相比下降了20%。 研究人员说,这是首次在活体动物上发现相关蛋白质自我平衡式下调的证据。这种下调可让小鼠大脑中的神经元在睡眠中得到休息和重整,等醒来的时候,一些之前已经“过载”的神经元就会恢复正常处理信息的能力 。(胡丹丹) 《中国科学报》(2017-02-09第2版国际)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冰聊专利》-您值得拥有!
bingbing800 2016-10-10 19:20
《华冰聊专利》-您值得拥有! 专利真的高大上吗? NO \ NO \ NO 专利也可以很亲民。 《华冰聊专利》就是这样一本把专利变得很亲民的书。 《华冰聊专利》最初来自于中科院官方媒体 中国科学报 历时一年多的专栏 现在 《华冰聊专利》是这样: 书里有什么? 想申请 想赚钱 想保护 看政策 识误区 辨价值 评时事 想投资 中国科学报社社长陈鹏先生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维野先生 分别为此书作序 评价这本书 最后,《华冰聊专利》在附录中, 还收录了知识产权业务实用指南, 供广大读者处理日常事务查询使用。 让专利不再高深、晦涩 、 不明不白。 总之,想正确了解专利,《华冰聊专利》,您值得拥有! 扫一扫识别二维码 添加知乾客服①号“小知” 即可购买《华冰聊专利》 华冰,专利执业代理人 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总经理 知乾,使创新技术更值钱! 公司网址: www.zhiqianip.co m 联系电话:400-0303-972 010-62580655 邮箱:zq@zhiqianip.com
个人分类: 杂文|2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冰聊专利——普及专利知识,评论热点时事
bingbing800 2016-9-29 08:49
自 2015年9月21日,在科学网博客发表了第一篇博文后,到今天已经整整一年了,这一年间个人经历颇多,公司也如婴儿学步般慢慢成长起来,进入了发展期。《华冰聊专利》还一如既往的存在,如同呼吸、吃饭、睡觉一般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这一周年之际,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受中国科学院官方媒体中国科学报之邀,开设的《华冰聊专利》专栏文章合集第一辑已经出版;书中集合了去年一年的经典文章,分为想申请、想赚钱、想保护、看政策、识误区、辩价值、评时事、想投资八个篇章。 诚如书中自序中写到,希望更多不了解专利的人能见识到专利最正常的一面,让更多的人知道:专利,专是手段,利是目的。让 “知识”“ 产 ”生“权”,“权”变成“利”, 依然是 我的人生理想 。 如果你不了解专利,你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专利;如果你了解专利,你可以通过这本书从不同角度重新认识专利。欢迎大家通过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值钱IP”购买。 【华冰聊专利科普涨姿势】关注 微信公众号,购书享优惠 送福利!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 值钱IP”于2016年9月26日—10月03日开展新书--《华冰聊专利》推售活动,关注“值钱IP”公众号,在推售文章末尾留言并提交,点赞数最高5名由高到低享受1、3、5、7、9折优惠,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 参加 ! ====关于《华冰聊专利》==== 2015年9月,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CEO华冰女士受中国科学院官方媒体中国科学报之邀,开设《华冰聊专利》专栏。2016年9月,作者精心筛选专栏中的经典文章,分想申请、想赚钱、想保护、看政策、识误区、辩价值、评时事、想投资等八类主题汇集成册。《华冰聊专利》,以独特的视角带您徜徉专利世界。 ====关于微信公众号“值钱IP”==== 1、 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2、 微信搜索: 值钱 IP 3、 查找微信公众号账号: zhiqianip 4、 联系电话: 010-62580658 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三号中国科学报社 323室
个人分类: 专利|7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教养决定音乐品味 》
wyuehua2004 2016-7-19 15:15
看到科学报官方微博的个人博客 发布的文章《教养决定音乐品味》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08826do=blogid=991529 声称研究发现:“ 表明后天经历能够战胜生物因素 ”。笔者对此有怀疑,因为没有看到文章完整的实验过程报告,所以我无法对实验本身做评价。仅就报告的文字发表评论,仅供参考! 1,首先,“教养决定音乐品味”这个主标题跟副标题“ 后天经历能够战胜生物因素 ”反映的问题不在一个层面上。前者主要反映的是后天决定后天的因素,后者反映的是后天战胜“先天”的因素。我觉得不是一回事。 2,就“ 后天经历能够战胜生物因素 ”来说,我对研究更加怀疑。有些人学习音乐估计一辈子也学不明白。俗话说不是这块料。包括我本身,这不是勤奋就能解决问题的。一般的修养是可以的,但对于高音乐品味的人或者说是音乐家层次的人,非得有一些天赋不可。有天赋不够而成为音乐家的个别人,但不是群体都能。勤能补拙只能在一般层次上可以的。高层次是不可能的。这不需要实验,历史就能证明。比如贝多芬、莫扎特等。尽管我们今天的教育非常科学了,但我们整个世界也无法培养出这样的天才了。这只能说明,有些天才真不是能培养出来的。但培训出来的音乐家一定要有些天赋。 3,文章导言叙说错误,导言如下:“有些人喜欢听披头士乐队的歌曲,而另一些人则宁愿听格里高利圣歌。当谈到音乐,科学家最新发现,后天的培养能够战胜自然的选择。”这样的语句给人的感觉是前面举的例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这样的,中世纪格里高利圣歌不是让人自然选择的,是中世纪的一种规定,你只能这样唱。连乐器都不能使用。这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本身就是文化干预的结果。 4,文章报道:“根据一项7月1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对音乐的喜好似乎主要由一个人的文化教养及经历所塑造,而不是由生物性因素所决定。”这样的结论可以说是当前音乐界的共识。如果通过实验来证明这样一个已经被人抽象思维认可的结论,我认为,实验的价值只能是实验本身。即你是怎样实验取得这样的结果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得出这个结论没有什么意义。那实验本身是什么呢?我对此表示怀疑。(1)研究者是通过到南美洲一个偏远地区找了三组人进行实验的。仅仅对这三组人进行实验,我认为样本量太小了。不具有科学性。(2)实验的内容。报道说:“研究人员记录了每组人在听到音符后是否感觉到快乐或忧伤。”这更让人怀疑。这个实验本身声称“这是第一个对这一古老争论进行测试的研究。”这“古老争论”是什么呢?按照报道的是意思是指:“一些科学家相信,人们对音乐的响应方式具有其生物学基础......相比之下,民族音乐家和音乐作曲家则认为这样的偏好更多的是一个人所受文化熏陶的产物。.........”,你既然要验证的是否是“文化”的影响,那就得用文化的观点来使用音乐。从实验来看,仅仅通过听音这是不合适的。音乐是个复杂的概念,仅仅听音层面来观察音乐是典型的西方分析思维。实际上,许多文化的音乐是不能这样机械分割的。人只能完整、综合的去理解音乐,不可能都想西方那样专著声音层面。不按照当地的文化习惯去实验,实验得出来的数据不可信。也就是说,实验人员尽管选择了偏远地区的被试,但选择的实验思维却是典型的西方思维。这不“文化”。此外,让被试说出“是否感觉到快乐或忧伤”,这更是一般的西方流行的审美文化的观念,对于有些民族,对音乐的反映首先不是“是否感觉到快乐或忧伤”,而是某种实用价值。比如:中国的古代的“礼乐”,祭奠音乐,印度的音乐严格受种姓制度的影响,不是可以随便这样那样的。世界音乐文化种类太多,文化差异巨大。仅仅用南美洲一个小地方三组人进行实验且有缺陷就想得出一个结论是不可能具有科学性的。还有,报道说:“他们测试了辅音和弦,这是西方音乐和许多其他音乐文化中常见的形式,以及不和谐的音调。例如,在“do re mi fa so la ti do”中,“do”正好相隔一个八度,这是辅音音符的一个例子。”。这个所谓的“辅音和弦”翻译不准确。至少我至今没有听说过这个是什么东西。即使翻译准确了,但这绝对不能说是“这是西方音乐和许多其他音乐文化中常见的形式”。这种判断是错误。许多文化没有西方所谓的“和弦”概念。至于后半句翻译,我直接都听不懂。 5,报道说:“在一个人的教养中,语音的发展与音乐是平行的。”这说法完全错误。现在科学已经证实,孩子还在母亲体内几个月时就可以有听觉,如果给予适当的音乐是从这个时候就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的。如果你不信,找个怀孕的女性且愿意实验,在贴近自己的肚皮地方播放音乐,一周左右,孩子一定有反应,比如胎动,大点的时候就会踢肚皮。关于音乐胎教的理论我们国家从汉朝时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但语音(叫语音,那一定跟说话有关)的发展至少是要在出生后才能进行。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6,报道说:“Zatorre表示:你的大脑基本上被周围的环境所调谐”,这是环境决定论的典型用语,但这环境不仅仅是文化,更包括物质声音层面。这话说的太绝对啦!且含糊!
个人分类: 评论|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博士生成长需要经历的六道门【 鲍海飞 中国科学报】
AlfredInNanjing 2016-3-20 11:46
1 研究方向之门 初入大学或科研院所,虽然经历了硕士期间的学习,但依然需要深入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新的环境又能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和配置。也就是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结合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综合导师的观点和判断,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这无疑至关重要。 研究方向是热门还是冷门,研究方向是不是自己实验室的主流,是不是自己所在实验室的特长等都需要考虑。因为,研究方向的确定,它要牵涉到你能否把握它,能否在理论和实验上完成它,能否在创新之路上有所突破。 更重要的是,它要牵涉到你能否尽快的发表文章和专利,关系到眼前和未来的研究成果,更关系到个人的研究方向和前程。当然,这不是急功近利、个体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想法,所有一切能否实现都取决于你的能力、毅力和机遇。研究方向的选择需要同导师和同学们商量,并结合自己的文献调研检索,对该领域的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眼光和判断来决定。 2 文献学习之门 研究方向一旦选定,研究就已经开始入手了,进一步文献的调研和深度学习就开始了。导师会给你一些文章,你自己也要在网络上查询相关文章。这个过程就要开始思考自己要做什么,如何下手做的过程。 尤其要关注这个领域中人们都在干什么,是古老的课题还是新兴的课题,世界上各国都谁在研究,在做哪个方面,哪些是热点,有哪些问题待研究等,而自己能做什么,怎么做等,能否有新想法等,都值得考虑。即要对理论方面有所认识,也要对实验方面有所认识,同时需要补偿和学习新的知识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文献阅读中不明白的问题,应向导师、或者其他老师、同学请教。文献有分粗读、精读和反复读的。 这个阶段是一个初步探索的过程,很多概念等都很模糊,重要的需要做笔记。此阶段一个重要的训练内容是心理实验的开始,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思考。具体的,这个时候就应该筹划如何做实验,实验需要什么工具和设备,甚至会得到什么结果等。所谓未雨绸缪的过程,是一个思考思考能力增长的过程。 文献学习笔记和实验笔记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学风。多年前,我和一位老教授在一起工作。偶尔一次,他翻阅资料,一下子翻出了十多年前在美国一个实验室学习时候记录的笔记。发旧的记录本上,但笔迹清晰,英语、汉语,每个字都很饱满,横平竖直,图表做得规规矩矩,内容更是一目了然。反观我自己,我也经常记笔记,偶尔翻出来一看,虽然记录本都完好无损,墨迹依旧,但不要说十年前的记录,就是几天前的,我自己都分辨不清写的是什么。字迹潦草!真是泼墨涂鸦! 3 实验开展之门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很多实验不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即使理论研究也不是单靠想象得来的,而是需要靠自己‘撸胳膊,挽袖子,亲自下厨,烧烤烹炸’才能完成的。 实验入门,需要导师、其他老师和师兄弟的指导和帮助。虽然是动手,但实际上更是动脑的过程。实验方法和技巧需要掌握,动手能力需要不断培养。试验中不放过细节,细节中隐含着重要的信息,由此,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所谓‘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仪器设备会使用了,还要熟,进一步,更要精。这是一个走向实际工作的过程。实验的过程总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实验中的所出现的问题,要反复思考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要和经典文献进行对比研究,并要和老师同学积极探讨。如今的国家实验室,很多仪器设备都是花费国家大量的金钱从国外购进,设备仪器的使用要格外小心谨慎,而对数据的分析更需要细心和精心。 在实验室工作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实验安全,尤其是化学药品、水、电、气体等的使用。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为人处世,对他人对师傅的尊重等。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实验结果要能够重复,认真做好记录。对待难啃的问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这是一个手脑综合发展智慧和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 试验中,除了需要细心、耐心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曾经帮助一个同学一起实验,是有关细长板振型观察的实验。实验虽然做出来了,但是不尽人意,有重力效应作用在里面。我于是提出来消除重力作用的想法,结果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 4 文章写作之门。 文章写作有个入门学习的过程,这是思想工作的表达,素材资料的收集和科学实验的结果分析总结,这是一段工作的总结,这是博士生的必修课,更是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的过程,也是眼光得到提升的过程。 一旦实验有了突破和进展,那么文章的写作就开始了。因为,你已经读过了很多文章,首先可以照猫画虎,按照八股格式撰写,题目、摘要、引言、关键词、实验、理论分析、结论,乃至参考文献和致谢等。这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在学习其中的规矩,毕竟,文学和科学的发展这么多年了,格式、样式也是多年成就的结果。 写作一定要凝练目标、提取精华,更要提出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的,这是实验工作和能力的总结。一遍一遍的修改是必需的,审稿意见是要重视的。通过写作,才能够进一步反思,这是一个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是思维逻辑的过程。比如,该如何把题目写得更吸引人一些,对一个实验现象和步骤如何更精彩的描述,如何遣词造句等。写作是对文字的润色,实际上是对性格的磨练,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导师在这方面要亲自把关和披挂上阵,履行他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应该和学生共同完成心血之作。导师的作用更是画龙点睛,把学生的璞玉雕琢成器。至此,学生应该领悟到研究的整个过程。写作不仅是记录,更是思想的融入。 写作也是个手把手、心传心的过程。尤其是两个合作者共同修改一篇初稿时,尤其是导师亲自帮助学生改文章时,看自己是如何用一个词,写一个句子的。再看老师是如何用一个词,写一个句子的。在比较的过程中,反复凝练和推敲,学习和认识才能不断提高和进步。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领悟的过程! 5 毕业职选之门。 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又一个新的生活和工作的起点和开始,这是面对新挑战和新生活之门。博士毕业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小段落和篇章,毕业之后道路的选择就更关键了。毕竟,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有限的,而在博士期间所训练的,培养自主学习,自发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为以后人生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基础。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理,即要从现实出发,又要从自己的能力和理想出发。 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这是人生面临的一次重大选择。是忐忑不安,还是踌躇满志?你是否有人生规划?你是否在按照一定的路线图前进? 前一段时间,某机构对美国3000名毕业的博士进行了调查。60%的机械工程类的博士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调查还发现,博士生毕业后都倾向于选择国际化大公司就业,或向科研投资较集中的城市去工作,而只有20%的博士生会选择在毕业高校所在的城市工作。”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选择自己擅长的,选择自己能做的,不断认识自己的内心所向。在选择中磨练自己和认识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在工作中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多少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规划什么时候都不为晚,只要你的身体还行,只要你心中还充满了激情、斗志和干劲! 6 未来展望之门 博士期间的学习是个‘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过程。 博士期间的学习应该是个开放学习创造的过程,而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是个深度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浮光掠影的过程。 博士期间是个读书破万卷的过程,是曲径通幽的过程,只有千回百转,才能豁然见:悠然见南山。 博士期间的学习是个思考和眼光历练的过程,由粗而细,由广而专,由博而尖。 走向生活,我们每天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领悟。人要学会学习,就得自己寻找答案,在惊涛骇浪中寻找生机。 敲响一扇门,打开一扇门,走进一扇门,能否登堂入室,取决于机会,取决于个人。取决于上天赋予的机遇,取决于他人的帮助,更取决于个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再打开一扇门,再走进一扇门,当你推开窗户时,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等待着,人生就是要面对一扇又一扇的门,但门后面是美女还是野兽!只有勇者才敢开启! 你就是你,不要去寻找什么偶像,也不要被什么神像吓倒!做你自己! 毕业了,独上高楼,你可以再次把目光投向远方! 望尽天涯路!
1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质疑: 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次回升?
热度 14 jiasf 2015-9-12 01:31
昨天(9月10日),《北京青年报》消息:“ 本市地下水位开始止跌回升,整体地下水储量增加了8000多万立方米,这是1999年以来的首次回升。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市水务局获悉,进京南水量已经突破5亿立方米,回补地下水的作用初显。7月31日,本市地下水埋深为26.55米,较6月30日回升了15厘米。 ” 因为本身是研究水资源管理的,也很关注北京的水资源动态,当时看到就有点怀疑。今天《中国科学报》的记者李虞先生来电话询问此事,就说了如下观点:首先不清楚详细观察数据,也不清楚水利局的人是具体如何说的,也可能信息传错了,但可以肯定用7月底的水位与6月底的水位相比来说明北京市地下水位16年来首次止跌回升,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这里的错误主要有两个。第一,要判定今年的地下水位是上升的,不能用7月底与6月底的水位比较,而应该用今年某个时刻的水位与去年同期水位来比较。海河平原包括北京的水位,本来就是上半年因降水少且春灌和城市用水抽水而下降、下半年尤其是夏季因为降水多且灌溉用水少而上升,所以7月份水位上升是正常现象,该月水位上升不能说明这一年都上升。如下图所示:海淀区地下水位在下半年基本是上升的。 第二个错误是认为今年7月份北京市的水位是过去16年中首次回升。实际上不是今年如此,而是除了降水少的少数年份,夏季水位一般都上升。 据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刘元章等分析,北京2012“7.21”大暴雨后,在600余眼监测井中,水位有明显响应的只有34眼,只占6%左右。这里不太清楚“明显响应”的标准,从他们文章中给出的几个明显相应的监测井的水位变动来看(下图),水位升高在1米以上。不管怎样,2012年7月份暴雨后北京市地下水位是上升的。按水位月变动来看,16年来,也曾有一些月份水位是上升的。 至于今年7月份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该报道援引几位官员和学者的观点,有认为降水偏少,主要是南水北调的作用,有的反驳说南水北调的水放在水库了影响地下水的范围很有限。实际上南水北调度作用肯定是很显著的。据报道,北京市到9月初今年已经用了5亿方南水北调水,全年计划用8亿方。说南水北调水有利于地下水的上升,不是说南水北调的水直接灌到了地下,而是南水北调水替代了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减少了地下水开采,因而间接地促进了地下水位的回升。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7479 次阅读|32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人机交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YF2015 2015-6-24 19:47
新浪微博 微信 QQ好友 人人网 !-- 更多...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杨明浩 发布时间:2015-06-19   杨明浩   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   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什么是人机交互?简单来说,就是“人和机器打交道的方式”。人和计算机打交道根源于人类把计算机当成一种有效的计算服务工具。计算机自产生以来,计算能力日益强大,人类对计算机的态度也开始在计算机只是呆板的“机器”,还是可能变得像“人”一样聪明,甚至比人更聪明之间摇摆。这种模糊的态度伴随着计算机的进化不断演变。    人机交互的前世今生   目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过几种典型形态:算盘、继电器计算器、计算机、个人电脑、智能移动终端等,计算机形态的演变直接导致了人机交互形式的变化。   算盘是中国特色的计算工具,由于无法存储中间计算结果,算盘具有使用方式复杂、计算过程缓慢的缺陷。而继电器计算器是现在计算机的雏形,但其计算速度和实用有很大限制。   第一台真正意义的计算机产生于1946年,它占地170平方米,重30多吨,体型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通过穿孔纸带的方式输入和输出。早期计算机交互方式不仅复杂,同样计算缓慢。   1983年11月,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在Comdex大展上首次展示了Macintosh计算机,从此,个人电脑千篇一律的黑屏字符界面逐渐被生动、极富个性的图形界面代替。图形界面使得鼠标、键盘变成用户自由操作电脑的有力工具,也使得触觉和笔式交互成为可能。   1971年,肯塔基大学研究基金会的一名青年教师塞缪尔·赫斯特开发出一款触摸传感器“AccuTouch”,为后来透明触摸屏发展奠定了基础。3年后,赫斯特研制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触摸屏。   1985年出现了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移动电话,它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中,重达3公斤,笨重且不方便,交互操作无从谈起。   1993年,随着手机迅速瘦身以及触摸屏技术的发展,IBM公司与贝尔电话(南方)公司合作推出了带触摸屏的IBMSimon手机。这是历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的触摸屏智能手机。但此时的触摸屏手机无论是从成本、耐用性、可维护性还是使用习惯上看,比之普通的按键手机都没有明显的优势。这种局面直到苹果公司开发的iPhone手机问世,才被彻底改变。至此,触摸方式成为手机交互的主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手写识别、语音识别、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已发生了巨变,一个完全不懂编程以及网络通信原理的普通小孩,可能会比计算机科学家和网络工程师更好地使用计算机。方式的变革使得人机交互变得简单,而这个变革,就发生在短短不到30年内。可预见的是,未来计算机会更加智能,人类使用它会更加自然和简单。    未来的机器人比人还聪明?   就像一些科幻电影里描述的那样,未来的人机交互模式是“自由”“智能”“自然”的。《超能陆战队》中的暖男型智能健康看护机器人“大白”、《钢铁侠2》中的人工触碰交互技术实验室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星际穿越》中能干、聪明又幽默的“塔斯”等,这些未来的计算机通过语音识别等技术理解人类语言,通过姿态识别和情感检测技术判断人的情绪,通过非接触生物特征检测与识别技术判断当前人的生理活动状态……借助专家知识库,智能计算机可以对人的健康、当前情绪、当前状态做决策和判断。从一定程度上讲,未来的机器人甚至比人还聪明,比如大白可以采用非触碰方式获得脉搏和心跳数据,并察觉脑电活动情况;贾维斯可以听从钢铁侠的指令,采用全息投影的方式在空气中展示原子核的内部模型,甚至纠正钢铁侠的口误。   未来,这些健康聪明的智能“人形”计算机使得计算机比人更完美,人机交互的未来是美好的、让人期待的。   当然,科幻作品中历来不缺乏对人类滥用科技成果拷问的作品,比如《2001太空奥德赛漫游》中的深空探索太空旅行管家“HAL500”,《异形》中只听命于主人设定任务的人工智能艾什(Ash)和主教(Bishop),还有《普罗米修斯》中为了完成任务背叛人类的人工智能David。这类计算机违反了机器人三定律,从人类的道德审判角度看,它们是邪恶的。但是从主人制造它们时赋予的使命看,它们是正确的。究竟计算机的智能发展以及人机交互何去何从,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告别单一模式   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是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的多模态交互方式,其表达效率和表达的信息都优于单一的视觉或者听觉模式。   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主要分为3个模块,分别是信息多模态交互信息输入、多模态交互信息融合和处理、多模态交互信息反馈。其中,信息输入模块主要接收来自人的“视听触嗅味”五感信息,然后借助多模态信息融合和理解模块,形成“感”觉和认知,并根据专家知识库系统和检索技术形成对用户的信息反馈,构建出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系统。   从自然人机交互的未来趋势看,高度便利的多模态自然人机口语对话模式是最为自然和最理想人机交互方式。比如,利用中科院自动化所构建的一个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系统,用户可以自由地和两个设置有不同聊天主题的数字虚拟人交互,对话主题包括咖啡、天气、科普、娱乐等主题。这种新型的多通道融合的人机对话模式,是下一代新型人机界面操作模式的有效探索。   目前,尽管多模态自然人机对话已经获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环境噪声、用户方言口音及光照变化遮挡情况下的影响,计算机对人类视听觉信息获取、理解还存在一定误差,加上目前计算机在自然语言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这使得计算机在与人交互的时候,存在答非所问的情形。这类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机交互的体验。其根本原因在于,计算机虽然计算能力越来越强,然而对人而言很简单的推理、联想和夸张,计算机却很困难。因此,让计算机具有“智能”或者让计算机具有“思维”能力,是计算机是否能与人自由交互的关键。    计算机是否会发展出意识?   随着近几年深度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成功,很多人愿意相信计算机会进化出和人一样的意识和思维能力。2009年,欧盟(瑞士洛桑理工学院)在蓝脑计划(Blue Brain)中用微电路芯片模拟了36万个细胞的大脑皮质,当给这些微电路芯片群“看”或者“听”一些大自然的照片和声音时,微电路芯片群自发地产生了伽马振荡波。伽马波是大脑中一种快速的电振荡,它可能涉及到学习过程、记忆力和注意力。这种周期为每秒25~80次的伽马波脑电波不能就说是意识,但却是验证类大脑意识活动存在的重要特征。   蓝脑计划的确促使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坚信计算机会“进化”出意识,一些研究机构(甚至政府)都启动了相应的类脑计划。   计算机是否会发展出意识会带来人机交互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如果计算机产生意识,并通过进化发展出机器人自己的语言、视觉以及情感等“生理”系统,则说明人类最引以为自豪的“思维”能力是可以按照一定模式被设计然后进化出来。如果机器人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那么人类是否也是被设计然后进化出来的?   在同一个星球上,如果机器人进化能力始终超不过人类进化能力,人类可以借助完全智能的计算机在深海探索、深空外星移民等领域获得重大突破。那么未来的人机交互技术主要在于研究:向外怎么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太空探索,向内怎么利用微型智能机器人进入人体为人类健康服务。当然,由于智能机器人有自己的情感系统,人机交互技术也有可能演变为文化交流的手段,比如,人机交互技术可能会成为论证人是否可以与“机器人”结婚之类的伦理问题的基础。   如果人工智能进化超过人类,一旦机器人具有“生死”的意识,因为资源竞争,那么一些科幻电影中的常见桥段就会成为现实:机器战胜人类导致人类成为机器的工具。这种情况下,人机交互技术将是用于研究人类抵抗机器人的手段和武器的重要工具。   如果计算机不能产生意识,则说明目前人类尚没发现宇宙中的类人智能的产生规律。或许人类智能产生的规律本身除了外在条件之外,本身就是一个随机的问题。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人机交互技术,将是人类利用计算机的在工业控制、计算服务、医疗诊断、外空探索等重要工具。即便这样,人类探索人工智能还任重而道远。   究竟人机交互何去何从,我会说“我会永远欣赏,未来你的任何模样”。 《超能陆战队》中的暖男型智能个人健康看护机器人“大白”眼中的男主人公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5-06-19 第7版 科普)
个人分类: 计算机科学|17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毒汽油”不除 健康谁来呵护
HeYujian 2015-3-28 06:51
http://www.tdcm.cn/news/kjxw/466131.shtml 2015年3月25日 08:56 来源:人民网   “汽车加的居然是调和汽油!”最近,央视“3·15”晚会引爆了舆论对问题汽油的关注。加了甲缩醛的调和汽油被曝光之后,劣质调和汽油有了“假油”“调和油”“问题汽油”“有毒汽油”等五花八门的新名字。   不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专家表示,正常的市场燃油(汽油和柴油)基本上都是被调配出来的,只是没有添加甲缩醛之类的非法物质而已。与甲缩醛问题汽油相比,一些芳烃或其他含量超标的劣质汽油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也很大,油品管理不能头痛医头。   故技重施   甲缩醛是无色澄清易挥发可燃液体,有氯仿气味和刺激味,其调和油供热值相对低,使汽车耗油成本增加,且破坏大气环境、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不法商家往汽油里添加国家标准中没有检测要求的甲缩醛,弄虚作假牟取暴利。”在刚参与央视调和汽油打假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何裕建看来,往汽油里添加甲缩醛,同当年向奶粉里加三聚氰胺的思路如出一辙。   目前,汽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重金属、苯、烯烃、芳烃和硫等物质的含量,而对柴油要求更低,仅规定了硫、酸度和氧化安定性等指标。这给不法商人提供了可钻的空子。   不过,何裕建表示,除了甲缩醛假油,人们也应关注其他劣质油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他们的分析结果指出,机动车尾气对北京市雾霾的贡献率较高,而症结就在于市售燃油质量普遍不达标。   何裕建告诉记者,根据其课题组成员杨昆昊、吴丽与中科院理化所研究人员钱越英等合作对北京市售燃油的取样分析结果来看,大部分燃油在某些指标上不符合国家现有质量标准,如某些油品的硫含量是国家标准(10ppm)的30余倍,芳烃含量高达77%,而氮含量因在国标中没有限制,普遍含量很高。   “调”出问题   自央视“3·15”晚会曝光问题汽油后,如今,在“百度”里输入“调和汽油”四个字,就会出现这样的解释:“调和汽油并非大型炼厂生产出,而是用芳烃、石脑油、90号汽油、MTBE等原料调和而成。这类汽油经过处理可以达到国Ⅲ标准,但实际上油的比重偏低……”   但实际上,这种“一棒子打死”的做法让很多研究人员哭笑不得。   “就像酒需要勾兑一样,汽油本身的生产过程就需要调和。‘问题汽油’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调和,而在于‘调了什么’。”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李泽飞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汽油是五碳至十二碳烃类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如今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乙醇汽油还会向常规汽油中添加10%的乙醇。   也正是调和的过程,让很多调油商有空可钻。有专家告诉记者,一些调油商确实会私自改变配方,以降低汽油的生产成本。   不仅是常规汽油,乙醇汽油的生产过程也存在“偷天换日”的情况。“有一些人会用甲醇替代乙醇加到汽油中,因为甲醇的价格更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生物质能生化转化实验室研究员庄新姝告诉记者。   在李泽飞看来,国内炼油企业多采用人工调和方法生产成品油,一方面让不法油商有空可钻,另一方面也使生产出的油品质量难以标准化。   标本兼治   油品问题其实早已不是新话题。如今,社会上“把甲缩醛加入油品检测项目”的呼声此起彼伏。不过,专家认为,对于长期“重病缠身”的油品质量来说,这样的做法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如果以后不良调油商又加了国家标准中没有标明的新东西,怎么办?”何裕建表示,他们就曾发现某些油品中含有苯胺,而苯胺也是不应存在于油品中、而国标也没有提到的有害物质。   何裕建忧心地表示,目前国内燃油市场对国家标准已有的指标不认真遵守,没有规定的指标更是肆无忌惮,对燃油的管理应标本兼治且严格执法。   何裕建认为,与其让国家检测标准被动跟着造假者走,不如在国家标准里明确规定燃油里可包括的成分及含量标准,除此之外均为非法添加,这不仅有利于监管,还可大大降低监管成本。   此外,他还提议,国家燃油标准中除了目前芳烃、硫和重金属等指标外应增加氮含量标准,因为氮氧化物是引起雾霾的罪魁祸首之一。 原稿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5-3-25
个人分类: 学术园地|3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溯源转基因安全之争
tomatoandpotato 2014-11-8 00:56
中国科学报:溯源转基因安全之争 当我们谈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时候,支持方和反对方都在支持和反对“谁”呢?答案是“方”。这是一则冷笑话。不过,当我们陷入深思的时候,这则冷笑话揭示了至少一个问题: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我们真的需要补一补转基因的“历史课”。 如果要对近几年的社会话题按照“敏感指数”排出一个名次的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恐怕至少要入围三甲。究其背后的原因,如果不是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问题上确有遮掩、隐瞒的话,那么我们就该反思,是不是真正地了解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黄昆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农业部转基因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他日常的研究、工作内容就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息息相关。在近日于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研讨会上,他用109张幻灯片详细地介绍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方方面面。 转基因技术商用之路 转基因技术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这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础。随后不久(20世纪60年代末),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教授Paul Berg获得了世界首例重组DNA,则真正揭开了生物技术改造自然界的序幕。 世界上最先问世的人工转基因植物是烟草,时间是1982年。4年后首批转基因作物(棉花)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再过了3年后瑞士当局批准了第一例转牛凝乳酶的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商业化应用,转基因食品生产的大幕自此拉开。 中国是世界第一个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1992年,中国首先在大田生产上种植抗黄瓜花叶病毒转基因烟草,用来控制被称为“烟草癌症”的黄瓜花叶病毒病。然而,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够重视转基因烟草的安全管理,在出口时无法提供欧美国家索要的“安全证据”,只好接受被禁止转基因烟草进口的结果。这一结果带来的是,自那时起,我国烟草专卖局下文禁止生产转基因烟草,至今仍未解除。 1994年,转基因食品在美国登上历史舞台。是年,美国FDA批准转基因延熟番茄的商业化生产,第一例转基因食品自此诞生。随着1996年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种植,转基因食品大规模生产的序幕也被揭开。而1998年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更是推动了转基因产业快速的发展。 截至2013年,共有28个国家在生产转基因作物,全球种植面积达170.3亿公顷。目前主要的种植作物为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主要的性状是抗倒伏和抗虫。其中,全球85%的大豆为转基因大豆,棉花也达到81%,油菜达到了30%。 直至今天,世界范围内已批准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番茄、木瓜、马铃薯、甜瓜、水稻、西葫芦、甜椒等21种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 转基因安全之争始末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并不是近些年来才引起关注,事实上,早在Paul Berg获得世界第一例重组DNA微生物的时候,安全问题就已经在学界提出了。1971年,在冷泉港举行的生物学会议上,重组DNA安全性问题受到与会者的关注,这也是第一次论及重组DNA安全性的会议。 1972年,欧洲分子实验室(EMBO)专门讨论了转基因作物所带来的危害。次年,美国Gordon会议上,与会人员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形成报告:“我们以众多科学家的名义给你们写信,转达一件应该予以关注的事情……有些学术报告表明我们现在已经具备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连接在一起的技术能力……这些实验为生物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问题的解决展示了令人鼓舞的前景,但也可能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环境带来危害,虽然危害尚未发生,但出于谨慎,建议要采取足够的重视……” 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正式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会议是Asilomar会议,会上专门讨论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对转基因生物安全关注的历史性里程碑”。Asilomar会议后,美国NIH发布《重组DNA分子研究准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生物技术管理条例》,欧美和日本也发布了一些研究方面的指引。 1993年,OECD专门召开转基因食品安全会议,提出了《现代生物技术食品安全性评价:概念与原则》的报告。在这次报告中,“实质等同性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 “实质等同性原则”,就是指通过对转基因作物的农艺性状和食品中各主要营养成分、营养拮抗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性物质等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并与相应的传统食品进行比较,若二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则认为该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食用安全性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的安全评价 为了科学决策,保障人类健康环境安全并回答公众疑问,同时也为了促进生物技术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应对转基因产品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实质等同性原则,此外还包括预先防范的原则(能不能提前预防)、个案评价原则(不一概而论)、风险效益平衡原则(风险是不是可控)、逐步评估和熟悉原则(不断评估和完善)。 国际上针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评价,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宽松管理模式”、欧盟为代表的“严谨管理模式”和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中间模式”。 宽松模式认为转基因生物和非转基因生物没有本质的区别,监控管理的对象应该是生物技术产品,而不是生物技术本身;严谨模式认为,无论是何种基因和生物只要通过重组DNA技术获得的转基因生物,均需要接受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和监控;中间模式介于美国和欧盟之间,集中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相对落后,采取借鉴两种模式开展安全体系方面的建设。 此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也对转基因食品非常关注,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主要就来源于CAC制定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国际标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管理,我国主要遵循研究开发与安全防范并重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有关部门协同合作的原则、公正科学的原则等。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受体植物的安全性评价(受体植物对人体是否产生毒性、是不是过敏源)、基因供体生物的安全性评价(基因的来源是否产生毒性、是否有过敏性)、基因操作的安全性评价、转基因植物及产品的毒理学评价(产品是否有毒性、外表蛋白是否与已知毒蛋白有序列相关性、是否能很快在胃肠中消化)、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关键成分分析和营养学评价(是否改变了营养成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中外源化学物蓄积性评价(是否蓄积生物毒素或重金属)和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耐药性评价等。此外,我国安全评价指南(试行)又新增生产加工的影响评价,要求应提供与非转基因对照物相比,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过程是否可改变转基因植物产品特性的资料。可以说,我国对转基因植物及产品的安全控制非常严格。 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 我国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控制上的严格要求还体现在对转基因产品的强制定性标识之上。标识的类型分为强制标识和自愿标识两种类型,除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地区、阿根廷等地采用自愿标识外,许多国家采用强制标识;而强制标识又分为定量标识和定性标识,其中大多数采取强制标识的国家均采用定量标识,如欧盟(标识阈值0.9%)、日本(标识阈值5%)、韩国(标识阈值3%)等;中国采用定性标识(标识阈值0),是标识要求最严格的国家。 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录,现在主要是5大类、17种产品,包括大豆、玉米、菜籽、棉花种子和番茄。需要指出的是,转基因标识是出于尊重公众知情权,标识与否与安全性无关。 转基因安全与科学、贸易 我国近年来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方面的讨论,与1999年~2000年时非常相似。当时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讨论进入了白热化状态。2000年2月,有关科学家在爱丁堡举行的一次世界生物技术论坛上发表了一个试图澄清的报告,反而把事情搅浑了。 报告中说:“希望澄清一场混乱的争论:这场争论使科学蒙上了阴影,给民众带来了恐惧,在欧洲和美国之间种下了一场潜在的贸易冲突。” 当时的欧洲,因为有疯牛病、口蹄疫、二噁英等食品安全危机,公众对食品安全变得很敏感。中国今天的局面与当时如出一辙。 诚然,转基因的问题并非那么简单,这其中夹杂着极端主义者、企业利益、贸易壁垒,受限于公众接受程度,在真正的安全评估方面,科学性到底有多少,是个未知数。 不过,反对者中也有并不偏激的声音,比如他们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会产生超级杂草、导致作物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跨物种疾病的传播、生物技术企业不经意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转基因生物可能会污染传统有机食品等等,并且出于商业和政治上的考虑,即便不用基因工程技术,也能够养活全世界的人口——饥饿的根源并不在于产量不足,而在于分配方式不公。 让支持者引以为傲的是,经过安全性评价,自1989年以来用于人类食品的转基因生物没有发现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此外,支持者认为,可靠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并不危险,而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巨大好处:基因重组技术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产量稳定而且抗病虫害和杂草侵蚀的作物,因此农民们可以减少合成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这样的作物是真正的环境之友;此外,对消费者而言,新一代转基因产品营养更丰富、更健康,而且能够让保质期变得更长。 (本报见习记者赵广立根据“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研讨会”上黄昆仑主题演讲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4-11-07 第14版 关注)
1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不应该被行业利益绑架
热度 2 wya 2014-10-29 20:17
博主注: 科学报发文为食品添加剂鸣冤站台,见文后链接。 食品中是否可以不用人造食品添加剂? 答案是完全可以!只不过需要大家自己动手做一做,吃新鲜、天然的食品而已。 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防腐延长保质期和外观艳丽,如果你不在乎这点,食品还是现做现吃、吃天然的更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其实,食品的价值不在于多珍贵、多靓丽,新鲜是第一位的。 不知科学报处于何种目的,为添加剂鸣冤叫屈,就如同无数生物学从业者鼓吹吃转基因食品一样,他们好像希望大家都相信多吃转基因食品更有利于健康! 转基因食品无非就是价格低廉,生产成本或许低些(表面农业生产成本而已,对生态和健康的潜在风险未知。)。如果大家还买的起非转基因食品的话,你们究竟愿意选择哪种食品每天进入你的身体? 很简单的道理,却总被行业利益所绑架。 从科学报的选题,完全可以看出国民的科学素养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 欢迎大家多吃天然食品,多动手自己做饭,应该比买工业化生产的含防腐剂、添加剂的食品更健康、更安全。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浅显明白的道理,也是一个科学、理性的态度。 吃天然、新鲜的食品是人类的共识,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只不过是临时性的方便替代品,这应该是常识。如果把超市的工业化食品和饮料当成每日三餐的必需品,那么日后的代价只有自己能体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39566.html 食品添加剂 的 “不白之冤” 食品中能否不用 答案是否定的。 “没有食品添加剂也没有现代食品工业”,这是食品界人士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客观现实。 “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北京食品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曹雁平对《 中国科学报 》记者说。 我们日常的食物,诸如包子、油条、元宵、月饼等食品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在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指出,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也是食品防腐的客观需要,可以起到让食品保鲜、改善食品色香味、满足食品加工工艺等需求。 然而,有人质疑,食品里可以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吗? “如果是工业化产品,要在市场上流通,考虑到贮藏、运输等,得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专家、郑州奇华利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范良生告诉记者。 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本质都是化学物质,只是来源不同。 上面这句话真是搞笑,人的神经元和老鼠的神经元都是化学物质,只是来源不同,那老鼠和人的思维能力一样? 哪位化学家能用化学试剂生产出和天然酵母菌完全一样的生物物质,站出来看看? 真是羞煞了科学家伙们的智商!基本常识都不懂?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963 次阅读|8 个评论
遮不住的风景:科学网...
热度 1 jlpemail 2014-10-27 09:14
2014-10-26 早晨
个人分类: 游若有方|21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辽宁国际镁质材料博览会举行
四面山 2014-9-24 09:00
本报讯 近日,第六届中国辽宁国际镁质材料博览会在沈阳举行。 辽宁菱镁矿资源储量丰富,仅海城地区菱镁矿储量就达26.4亿吨,约占世界储量四分之一。但目前产品多以耐火材料、建材和原材料等低端产品为主,镁合金等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比值还很小。 为了应对国内菱镁、硼铁相关企业目前面临的产业发展问题,第六届镁博会的主题确定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展览期间将专门召开工业特种资源产业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辽宁特种资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作学术交流,为企业发展把脉和出谋划策 。(周峰) 《中国科学报》 (2014-09-23 第4版 综合)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9/303974.shtm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1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与欧洲数值天气预报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2013-12-11)
热度 1 xuxfyuwp 2014-7-16 12:56
有朋友将理查德·鲁德教授今年3月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转给了我,读后觉得对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也会有些启示。作为美国人,鲁迪教授对美国在数值天气预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对照欧洲数值预报中心的做法,查找了不少问题。不管鲁迪的观点是否正确,这种自我批评的做法总是值得学习的,符合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便写了篇读后感,发在了12月9日的中国科学报上,将文中的内容传递给更多的人。 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CMWF)于1975年11月4日正式成立,1979年8月1日开始正式发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自那时起,逐步建立了在世界数值天气预报技术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其产品的出色表现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独领风骚,包括具有雄厚基础科技实力的美国,在欧洲的成功面前,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当2012年10月飓风“桑迪”重创美国东海岸后,为什么美国的全球数值预报模式表现比不过ECMWF的结果再次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关注。美国密歇根大学大气海洋空间科学系教授理查德·鲁德先生在今年3月份的《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 鲁德近20年来曾有机会先后在ECMWF和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工作过,也对双方的情况进行过较细致的对比,并向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递交过专题报告,给出了建议。细读鲁德的文章,所谈到的美国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发展中存在的弱点,算不上新奇,也都是在中国常遇到的问题,只是鲁德在分析时更具有针对性,将美国与欧洲的做法进行了对照分析,将问题揭示得简明、清晰,令人信服。 ECMWF数值天气预报水平超一流水准 面向实际应用的科技发展与基础理论研究不同,需要系统地把握好应用中的每个具体环节,鲁德先生一开始就特别强调这一点。 ECMWF的数值天气预报水平在世界上众多模式的角逐中处于超一流水准的位置,并非近期才发生的事。自从该中心成立以来,其预报能力的不断提升就引起各国同行们的普遍关注,在世界各国的天气预报业务中心,几乎都逐步引进了ECMWF提供的数值预报产品。 鲁德先生谈到,早在1995年,美国科学家就对欧洲中心的产品水平超越了美国表示了很大关注,但那时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实际并不相符,认为欧洲中心的优势仅是表现在经费预算、计算机能力、短期优势及访问学者计划等方面。那时确有不少美国科学家跨越华盛顿而抵达英国的里丁(ECMWF所在地)去工作,因此有人曾建议美国应采取类似的计划,以阻止跨越华盛顿的人才流失问题继续发生。 在去年因对飓风“桑迪”的预报与欧洲中心相比再次出现差距后而引起的讨论中,《科学》《今日美国》《天气频道》《天气日志》等杂志、媒体相继发表文章,仍将美国存在问题的主要来源归结为计算机资源的不足,显然没有找准根源。 相对于美国的一些类似机构,ECMWF是一个目标和任务都相对集中的小部门,这有利于其对科研、业务和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等进行有效管理,以满足发展需求,且对预算执行有足够的自主权,明确所有工作的唯一目标是要做出最佳预报产品,在管理上则注意建立鼓励员工集中精力改进预报效果的内在激励机制,这一目标和机制的确定,就意味着不能仅单纯在某一方面着力,要系统性考虑每个环节,都与提高最终准确率这一目标密切相关。 实际上,复杂的探测信息处理、计算机能力和使用水平,数值模式设计与研发水平等,必须得到整体提升才能形成高质量的预报结果,还应包括业务运行、监控和产品的不断检验和评估等。 举一个具体例子,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发展面临着从单一芯片性能提升向并行计算的转变,ECMWF意识到了其潜在价值,提前投入资金开发,并对两类不同的软件不断进行测试对比试验。当这一技术变革真的发生时,一切都水到渠成。而美国在这一领域则缺少发展应变眼光,在很长一个时期都仅依赖于高性能计算机CPU计算速度的提升。因此,仅在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美国出现的差距就直接影响到最终预报水平的提升。 注重预报技术提升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否会影响到对关键技术关注的集中度呢?在这方面,比较美国和欧洲的做法,可以发现由于在策略上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后果。 ECMWF首先是注重集中力量优化单一的软件模块,然后按标准集成为最终的预报系统。无论是科研开发还是最终的预报产品生成,都在不断优化、改进、利用和依赖这一集成系统,避免额外的资源浪费。由于ECMWF针对模式基本问题采取了这种合理的解决方式,不断完善和改进便成为相对容易的事,也有利于对改进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哪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可以被清晰甄别,从而促进了好的科研成果方便、快捷地融入到业务之中。 ECMWF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 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比之下,在美国的业务部门总会有几个独立的试验系统同时运行,当某一个模式的改进给出了较满意的结果后,要按照业务标准转变为正式业务系统,还需要做许多附加工作,并非易事,若在某些环节出现障碍,还可能前功尽弃。 相比而言,欧洲的做法更具科学性,也更有效率。他们的管理原则是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组织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组织。这一原则使他们更注重发展的整体效果,而不是某些科学家取得的独立成就。 注重预报模式系统性发展,并不意味着ECMWF要完成影响模式发展的所有环节。在合理使用人力和财力资源方面该如何掌握平衡呢?鲁德举了一个例子,或许能表现出欧洲人的智慧。天气预报系统通常要由几个主要部分构成,最前端首先是要获取实况观测资料,并对其准确性和连续性进行检验,向模式提供经过质量控制的初始信息,经处理后形成预报初始场。 因此,在预报模式系统中,观测信息的有效使用是做出准确预报的最初始、最基础的环节。ECMWF曾经对各类预报失败案例进行分析,表明其归因往往与使用或排除部分观测资料有关。而在美国的研究计划中,对资料使用的研究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这种需要通过复杂的交互过程严密地控制信息质量的实践过程往往是非常艰辛的。 鲁德先生曾在NASA从事过资料检验工作,并完成过一项试验,证实了可以将某些新的观测资料带入模式,改进某些在预报中已知的固有缺陷。遗憾的是这些已被证实很有价值的观测信息及观测设备并不归相应的预报机构所拥有,而鲁德必须要做的是验证那些归该预报机构所拥有的观测设备获取的资料是否也有改进效果,这样的安排和要求显然缺少效率及合理性。 相比之下,ECMWF并不拥有任何自己的观测设备,但非常注重资料的应用工作,在这一领域舍得持续投入,设法从世界各国获取资料,对各种有可能改进预报的资料进行分析检验,建立了非常先进的资料同化系统,并注重开发便捷的资料控制应用界面,以利于各种资料的使用评估。过去十年来,ECMWF已能利用先进方法将各类资料融入同化到预报模式中去。这些资料可以来自欧洲,也可以来自美国、中国、日本等任何其他国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各类气象卫星的探测信息。 在整个天气预报系统中,对观测系统的投入所占比重应该是最大的,但ECMWF却聪明地避开了这方面的开支负担,而集中力量在资料的使用研究方面做到了最佳,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时,还充分利用了国际社会的优秀科学家,将他们的成果很便捷地集成到自己的预报系统当中。 在有效吸收各国科学家的优秀成果方面,ECMWF的优势是为访问学者提供了便利的工作环境和开发平台,使这些学者在来访之后可以对在短时间内将自己擅长的技术和取得的成果应用到模式开发当中,为世界上最好的预报系统作出贡献,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生涯。能有这样的效果,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美国,与ECMWF有类似使命的组织在发展的稳定性方面也存在差距,且相对分散。这种分散性固化在了体制当中,美国的机构更愿意支持表现出色的独立科研人员从事基础问题的研究,而如何将这些基础研究变成系统的、有科技内涵的产品,这往往要碰运气。 基础设施和系统集成方面的预算在美国总是非常紧,相对于科学研究所具备的优先地位,业务目标总是处于较低位置,或被认为是出色科研的副产品。基础战略能力的投入总是满足那些在科学上具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计划领域。只有很少的机会可以找到经费来源,如某些激励基金,用来鼓励一些面向实用的项目。即便某些计划是成功的,也缺乏有意义的跨计划集成,且用来提升业务能力的时间也往往会拖得很长,会在科学上取得成功的若干年后。 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科学文化的构建。ECMWF将科学和业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做出拥有坚实科学基础、经得住实际检验的应用产品为目标,这一目标和评价标准的确立,促进了ECMWF持续稳定发展。与之对照,美国在科研和业务之间划定了较严格界限,科学家和科研管理者都以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价值作为最高标准,而对面向用户需求的应用研究和提供最终产品的综合性研究则评价不高。其后果是科研人员愿意在基础研究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当有了一些创新或突破后就开始转换新的领域或问题。 尽管在分散型的科学文化环境下,美国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仍然能持续、系统地有所改进,但这些缺乏整体性的改进在效率上存在先天不足,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种方式可以缩短美国与ECMWF的差距。 若想发展最好的数值预报模式,管理者就必须有综合处理好包括天气预报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眼光和能力,要关注具体细节,使各部分精致地组合成完整的预报系统。这是很艰苦的工作,但正如鲁德先生在ECMWF多次听到的:没有捷径可走。 作为美国学者,鲁德先生对美国数值预报模式发展问题作了分析,可算是一种自我审视和批评,或许不很全面,不完全准确,但通过对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欧洲和美国不同做法的比较,对中国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管理者应有所启示。美国尽管在数值预报模式水平上无法与欧洲中心相比,但毕竟在基础科研上有着深厚的基础,并支撑着其业务能力能达到相对高的水准,如果调整好发展方式,追赶是有实力的。中国则在两方面都尚存在差距,基础研究不足,系统性的考虑也尚欠缺,缩短与先进水平的距离任务相当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加强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分析,注意总结、学习好的做法和理念,正视发展中的不足,汲取经历过的教训,则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欧洲数值预报中心能取得成功有诸多因素,鲁迪先生强调的其中一个理念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即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组织体系,而不仅是一个科学家的组织。中国有水准的科学家本就不足,但这一匮乏的资源能产生的效益也难尽如人意,原因之一或许与缺乏科学的组织体系有关。特别是对于应用性科研而言,仅凭项目、论文、奖项、职称作为导向是不足以激励科学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要从目标导向、问题定位、人才结构、开放合作、系统设计、实验平台、检验评估、循序改进、有效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把握,从科研与应用的整体效果,而不是某些科学家的部分贡献来给出最终评价。 《中国科学报》 (2013-12-09 第8版 智库
个人分类: 文章|484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袁亚湘院士:“手把手教”扼杀创新能力
yangsenhn 2014-3-1 18:19
袁亚湘院士:“手把手教”扼杀创新能力 作者:赵广立 说起研究生培养之道,中科院院士袁亚湘有着自己的“八字箴言”—培养兴趣、鼓励独立。在他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做科研,更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 “手把手地教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或扼杀了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应是保护学生的创新兴趣和能力,鼓励尝试,放手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做。”袁亚湘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选题阶段是最容易让导师帮办的。”袁亚湘说,很多导师帮学生确定研究题目,这虽能节约学生的时间,但也会抹杀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思维,同时掠夺其科研乐趣。 袁亚湘指出,选题本身就是科研的一部分,“它是导师了解学生、学生肯定自己的过程。我希望学生在离开我之后还能有后劲继续作研究。因此,起步阶段不妨多花些工夫”。 袁亚湘坦陈他一直很喜欢“研究”的英文表述—“research”。“re是反复,search是寻找。选题是研究的第一步,应放手让学生反复探索。” 放手让学生摸索,绝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选题。袁亚湘说,应是随心所“预”—“预”即是在选题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大量研读文献,打好专业课基础,并不断地跟导师、师兄师姐探讨等。 “我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发现问题,也会听他们的想法,同他们讨论。这样有助于学生顺藤摸瓜地搞清本领域的研究脉络。”袁亚湘把导师比作“扶车后座的人”,老师手把手教太多,就好比教人骑车一直紧紧扶着后座不肯松手;一旦松手,学生很可能会摔跟头。“好的方法是巧妙地松手—在学车者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慢慢松手,让学生领悟骑车的真谛。” 何时“松手”?袁亚湘和记者分享了他“骗”学生的哲学。 “学生问我问题时,我一般不会把我所知所想的全部告诉他们。我讲一部分,留出余地让其思考,等待他们发现问题的全部或产生新的思路。”袁亚湘笑言,学生会因此更自信,而这正是他常用的“骗术”。 “让他们独立思考,相信自己,直至他们当中有人成为顶尖的科学家。”袁亚湘告诉记者,有的学生想出来的甚至要比自己原来“保留”的还要好。 袁亚湘认为,科研圈里有个“怪现象”:有些研究生在实验室里很优秀,而一旦离开实验室,就“泯然众人矣”,甚至比不上原来不那么优秀的学生。 在他看来,这就是典型的“乖学生”,可以很好地完成导师给的任务,却没有掌握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残酷的是,真正的竞争恰恰是在毕业之后。”袁亚湘语重心长地说:“人生是一个长跑,我希望我的学生能保持后劲闯出自己的路。” 与此同时,他认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注重创新实践:“人生来就会创新—婴儿看到什么都好奇、会往嘴里送,他用仅有的方式感知世界,那就是他的实践。反而是我们教育他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告诉他正确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反而是在扼杀创新。” 《中国科学报》 (2014-02-11 第1版 要闻)
2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年泽慧——纪念何泽慧先生百年诞辰
热度 12 venking 2014-2-28 12:14
百年泽慧 刘 晓 与居里夫人一脉相承 2012 年 4 月,《中国科学报》曾调查几位院士,问 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其中,陈佳洱院士和欧阳自远院士不约而同地提到《 居里夫人传》。陈佳洱说:“居里夫人自强不息的一生,她的工作精神和处世态度。我那时读到这些故事,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震颤。从书中,我汲取到的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毕生奉献的科学精神。”欧阳自远院士认为:“居里夫人爱国为民、不求名不求利,堪称典范,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学习。” 居里夫人的品质和精神,影响了世界上的很多人。在中国,与居里夫人最接近的女科学家,莫过于何泽慧先生。首先,她们之间在科学上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钱三强与何泽慧是在约里奥 - 居里夫妇的指导下工作。约里奥曾明确讲,科学上的这种夫妻结合,“从老居里夫妇传染到我们,再传染给 你们”。其次 ,她们都把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成为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楷模。更重要的是,她们的品质一脉相承。无论居里夫人,她的女儿伊莱娜,还是何泽慧,性格都非常直率,说话从不绕弯子,不喜欢应酬,物质生活非常简朴。居里夫妇最让助手们佩服的,是他们的那种极端的朴素、谦逊和对工作的投入,以及“自自然然的超然”态度。艾芙•居里也这样写她的姐姐伊莱娜:“我曾看到她的银行积蓄,在我看来那是够多的,但她从来不花——只不过是因为她从来不想要任何东西。” 我们只能以同样的角度才能理解何泽慧的极其简朴和平易谦虚。须知何泽慧父母均出自科举世家,父亲何澄是早年留日的辛亥革命元老,为著名的鉴赏家和收藏家,甚至将苏州名园之一的网师园购入名下,母亲王季山的家族不仅世代官居高位,还是近代著名的科学望族。因此何泽慧所坚持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节俭美德,而是对科学事业的专注和献身。既体现了家族“物尽其用”的传统思想,又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地位上,更在荣誉和地位面前始终保持着冷静清醒的头脑。顾以藩评价道:“她摒弃虚荣和风头,她坚持实事求是,绝不苟且附和,其质朴直率的性格鲜亮可见。” 有趣的是,钱三强和约里奥都很健谈,思想进步,喜欢参与一些政治活动。而何泽慧与伊莱娜则比较朴实和不善言辞,不问政治。当然,我们还是不要把何泽慧称作“中国的居里夫人”,虽然她最早获得这个称号( 1948 年),但对于这些虚名,她从来都是反感和避之不及的。 发现四分裂 1946 年,何泽慧结束在德国的工作,前往巴黎与钱三强相聚,婚后加入钱三强的小组,研究原子核的三分裂现象。一般原子核一次只能分裂成两个碎片,三分裂意味着原子核能够一次分成三个碎片。他们用核乳胶记录铀原子核的裂变,然后在高倍显微镜下寻找三分裂的径迹。在暗淡的视野里,搜索那些令人捉摸不定的径迹。做这种观测工作非常辛苦。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镜下观察,不但眼睛很累,引起头痛,而且由于身体固定在一种姿势下,时间长了,周身都会感到疲劳不堪,这确实是一种需要一点毅力的工作。而何泽慧由于她的细致和耐心,孜孜以求,不放过任何一条径迹,结果是她找到的最多。 11 月 22 日晚,何泽慧在一张早前的底片上突然发现一个特殊事例。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她看到从一个点发射出了四条粗线:两条长径迹,两条短径迹。第二天,钱三强观察和确定了这些径迹。经过反复讨论,他们判断这是一个铀的四分裂。四条径迹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一事例说明重原子核不仅可能存在三分裂,而且可能存在更多分裂的情况。何泽慧发表论文,宣布首次清晰地发现铀俘获中子的四分裂。 1947 年 2 月,何泽慧又观察到第二个四分裂的事例,这个事例中三个碎片是重的,一个是轻的。据估算,四分裂的概率仅为二分裂的万分之二左右。 三分裂与四分裂的发现得到了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坚定支持。 1947 年春,在全部研究结果正式公布前不久,约里奥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一次国际快讯会议,首先宣布了这项发现,并且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物理学上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它是由两位中国青年科学家和两位法国青年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是国际合作的产物。” 研制核乳胶 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科学奖——中国科学院 科学奖金 (自然科学部分)于 1957 年 1 月公布,何泽慧领导的“原子核乳胶制备过程的研究” 获得三等奖。 1956 年度 1957 年 5 月以朝永振一郎为首的 20 名日本物理学家访华,他们参观物理所之后 总结道,何泽慧“领导的只有几个人的小组作出了使人难以相信的事,就是完成了不次于英国夸为世界第一的Iford G5干板的优良原子核干板,现在已投入生产,对中国的宇宙线学界利益将不知有多大”。他们对何泽慧先生“作粒子活动的实验很钦佩”。而进行粒子物理研究的基础就是当时对质 子、电子灵敏的核乳胶(干板)研制成功。 核乳胶是一种特种的照相乳胶,是原子核物理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当初钱三强在英国向鲍威尔教授学习核乳胶制作的时候,核乳胶还尚未定型。实际上鲍威尔也不是自己做,而是委托依尔福(即 Iford ) 公司,根据他的要求制作,他再用显微镜检查改进。而在白手起家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则全部需要何泽慧和助手们动手来做。就在极其简陋的设备下,何泽慧和陆祖荫、孙汉城两个助手自力更生,自己摸索,到 1956 年,经过 420 多次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对质子、α粒子、核裂片等灵敏的核 -2 、核 -3 ,以及探测慢中子用的核 -2 载硼,核 -2 载锂乳胶,达到了依尔福公司 C2 水平。 国际上核乳胶的制造,有两个里程碑,第一即 C2 ,适用于一般的核物理实验,但对宇宙线研究和高能物理就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了。第二个里程碑就是依尔福公司的 G5 , G5 主要是灵敏度大大提高,能够显示电子轨迹。从 1955 年开始,何泽慧与孙汉城、刘惠长就着手研制对高能带电质点灵敏的核子乳胶。在 1957 年顺利改进和制成了对电子灵敏的核 -4 和核 -5 乳胶,前者的灵敏度接近 G5 ,后者的灵敏度则超过了 G5 。这标志着我国制造的核乳胶已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 何泽慧对中国核乳胶的发展念念不忘。她一再提及, 1957 年初,我们就有了对电子灵敏的核乳胶,那时候日本人来参观,我们一五一十的给他们讲,日本人回去后才有了乳胶,很快大规模发展,做出很大成绩,而我国的核乳胶工作被停止、消失了,真遗憾! 培养人才 钱三强认为:“科学研究要有好的传统。或许,科学界最重要的好传统就是:学术与道德的统一。善良、正直、谦逊、实事求是、永远进取与创新、热忱帮助年青一代、热爱祖国、关心人类的前途等,这些就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品质。” 回顾何泽慧的学术成长过程,其履历堪称完美。她自幼进入其外祖母创办的苏州振华女校学习, 1932 年考入鼎盛时期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留学德国师从弹道学权威克兰茨和著名物理学家盖革,德国首屈一指的实验物理学 家博特引导她转向核物理研究。她还到巴黎居里实验室和钱三强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下工作。何泽慧经历了家族文化的熏陶和现代科学训练,又在世界著名科研机构领略到科学大师的学术风范。这些优秀的科学传统要在中国生根发芽,何泽慧非常注重对 年轻人 的培养。 随着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创建并迅速发展,培养大批骨干一直是科研机构工作的重心之一。要让年轻人尽快成长来担负工作,何泽慧的特点是敢让年轻人去负责,放手,这样他们就成长得快。何泽慧早期与陆祖荫、孙汉城研制核乳胶,孙汉城回忆说:“我是她手把手地教出来的,她对我很关心,也是严师。”他起初有些粗手粗脚,何泽慧就用在德国的经验教育他们:“手里拿个东西,你要自己想象自己是个老太太,你抱着花瓶走路,你要慢慢地走,你不能动作太快了,动作一快就要闯祸。” 何泽慧同时鼓励他们补习各种相关课程及外文,工作大胆放手地交给陆祖荫和孙汉城两位助手做,同时又注意分析指导,抓住问题钻下去,从而使他们的业务水平迅速提高。 在领导中子物理研究时期,何泽慧要求研究室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还要出成果、出人才。每一项工作完成后,她都要求作报告、写文章,不涉密的,经她修改后送出去发表,她对每一篇文章都认真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张焕乔院士说:“何先生总是鼓励我们年轻人要勇于进取和创新,不要迷信外国人,走自己的路,要在现实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想办法做出高水平的工作。” 她总是能够看到下一步的发展,及早地提醒年轻人扩展研究的领域。她让年轻人提前准备知识,积极拓展,不死守一个领域。仅统计 1959 - 1965 年之间的《原子能科学技术》和 1966 年的《原子能》杂志上的文章,何泽慧指导过的工作就达 21 项。但她决不允许在作者栏上署上她的名字,而只出现在致谢中。在她的辛勤培育下,一批年青人很快地扎扎实实成长起来了,成为我国原子能事业若干领域的骨干。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何泽慧为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宇宙线研究保驾护航、引导方向,培养了两代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现在高能所宇宙线、高能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技术的一批中年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都是在何泽慧多年言传身教下成长起来的。她培养出我国第一个气球工程博士,第一批空间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博士。为尽快提高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她提倡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发展新的生长点。她反复提及,科学工作者要“立足常规,着眼新奇”,具有“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科学崇尚创新,但这些创新能力强的科研机构,往往有着好的传统,也可以说是文化。这些传统,正是钱三强、何泽慧等几代老科学家从世界著名实验室中带回种子,生根发芽。中国科学事业过去的几十年充满曲折,这些传统或隐或现,但总会开花结果。 何泽慧与钱三强 何泽慧和钱三强的名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时甚至难以分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科学上,他们的研究密切结合。钱三强曾讲过,说我们的结合,是科学的结合。两个人最重要的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与四分裂现象的发现和解释,是两个人一起完成的。钱三强最先注意到三分裂现象,何泽慧加入钱三强的团队后,发现的事例最多,并且最早找到了四分裂现象,他们的很多成果是共同发表的。回国后,何泽慧从事核乳胶的制备工作,最初这项技术是钱三强最先从英国接触到的。 第二,两个人的事业相互辉映。他们回国不久,钱三强更多地忙于科学家的组织工作,为中国原子能事业招兵买马,调兵遣将,而何泽慧始终处在关键的科研岗位上,继续着两个人的科学事业。她最早领导了原子核的物理研究,在原子能研究所,又负责最关键的中子物理研究室。他们两个人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第三,两个人的命运沉浮与共。他们在清华相识,共同学习、感知国家的危难、都前往欧洲,在那里度过了艰苦的战争岁月,两人结合后,一起从事科学研究,一起回国创业,经受了历次政治运动的风风雨雨。文革期间,钱三强被下放劳动,何泽慧也申请一起前往。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场景,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两个人看到天上的星空,想到天空也是一个大的实验室,两个人制作简陋的仪器,观察彗星的轨道。他们都五十多岁,在人生最好的年纪,没有了实验室。但我们看到了他们面对命运的坦然、平和,他们性格中的简单、纯粹。 与钱三强在中 国科技史上的崇高地位相比,何 泽慧的光芒是否被掩盖了呢?一次记者问她:“被介绍为钱三强夫人,你有什么想法?”,她毫不客气地回答:“有人要介绍钱三强夫人我根本不去。”何泽慧一贯主张男女平等,不要怕社会上的习惯势力为争取女性权利进行着不懈的斗争。而在工作上,何泽慧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在法国与钱三强合作时,她就以其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能力赢得了他的赞叹。而回国后,她始终处于科研的第一线,甚至可以说始终在关键的研究岗位上。新中国核物理研究起步阶段,她领导了原子学研究所的实验方面工作。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初期,她负责“云室与照相板组”,不久负责研究所四大方向之一的“原子核物理组”,她亲手研制核乳胶。研究所重点转向原子能后,苏联援建反应堆和加速器,何泽慧在赴苏联的“热工实习团”中负责关键的加速器及反应堆上进行核物理实验研究的方面。她领导“中子物理研究室”(二室),参与核武器研制任务。1961年后,何泽慧负责研究所四线一片中的“物理线”。1964年后担任副所长。1973年高能所成立,她任分管宇宙线的副所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研究所唯一能够开展实验研究的领域。 作为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的开创者,何泽慧在不同岗位上,不仅出色完成了科研任务,还发展学科,培养了大批人才。她的功绩将永远被人铭记,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温家宝总理每年都要拜访。他说:“您为国家作过贡献,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您。这就是我每年来看您的原因!” 科学家简介 何泽慧(1914-2011),祖籍山西灵石,核物理和高能物理学家,中国核物理、高能物理与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914年3月5日生于江苏苏州市, 1920年起就读振华女校,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1940年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攻读弹道学,获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德国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工作。1943年到海德堡威廉皇帝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跟随博特教授从事核物理研究,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1946-1948年在法国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工作,在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下,与钱三强一起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1948年回国参与创建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成为该所唯一的专任研究员。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领导研制成功原子核乳胶,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56年领导成立中子物理实验室,参与了反应堆与加速器的建设与实验,承担了原子弹与氢弹研制中的一些基础性科研任务,1964年起担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73年以原子能研究所一部为基础成立高能物理研究所,任副所长,分管宇宙线研究与图书情报工作。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4948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自然》《科学》承认影响因子扭曲科研
cjxiang 2013-12-28 21:06
《自然》《科学》承认影响因子扭曲科研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12-27   近日,《自然》和《科学》杂志在回应《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邮件提问时,都承认影响因子对科研界的影响已经走向了反面。   《自然》杂志母公司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负责人尼克•坎贝尔承认,目前科研界过度依赖期刊声誉以及影响因子。《科学》杂志高级对外联络官皮诺尔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学》杂志的首席主编麦克努特博士也认为,影响因子的使用已经扭曲了它的原意。
2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并非一稿多投
jiangming800403 2013-11-29 21:58
2012年12月24日在《中国科学报》第6版“博客@科学网”的文章——“ 粮食安全靠种草 ”,一年之内先后被《中国畜牧兽医报》、《乳业时报》、《农业知识》、《农村经济与科技》、《现代禽畜养殖业》转载。谬种流传啊,但不能怪我啊,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来还是《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的影响力。 这不是本人有意一稿多投,特此声明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24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孙鸿烈:我深深眷恋的青藏高原
qishui 2013-11-13 12:45
1976年,我们在阿里考察时,几乎每天都要爬到海拔6000多米的地方,这样才能看到海拔高度变化后自然条件的变化。那时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喘几口气。晚上宿营,也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几乎每晚睡觉都头痛。即使夏天也很冷,晚上小河都结了冰,每早用棍子或石头把冰砸个窟窿,再把冰水舀起来。水太凉,我们基本都不洗脸,胡子也不刮,甚至连牙也不刷。   吃饭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我们规定科考人员轮流做饭,不管是队领导,还是一般科研人员,每人一天。只有司机不做饭,让他保持充沛精力开车。这样,做饭的同志就比较辛苦,不仅要早起,考察回来再累也要先做晚饭。不过中午这一顿就比较艰苦了,带什么到山上都冻成冰疙瘩了,所以我们只带从部队买的压缩饼干。一条5厘米长、2厘米宽、半厘米厚的压缩饼干,都很难吃完,太干了。如果能碰到藏族牧民的帐篷,他们总是很热情地招待我们喝酥油茶,吃糌粑,我们就把压缩饼干给他们的小孩,小孩吃着也很高兴。但是这种“巧遇”太少了。   交通也是大问题,在野外考察常常没有路,遇上过河时,选择不好,车一下就陷住了。有一天中午,我们陷到了河中间,河底都是沙床,非常厚,越发动车越往下陷,后来大半个车轮子都陷下去了,车上带的垫车的木板已无济于事。天黑了,我们只好在河滩上睡觉,等第二天早晨河滩冻住了再设法推车。我们睡觉时河滩已冻硬了,就将三角形的帐篷支在沙滩上睡觉了,无法做饭,连晚饭也没有吃。等第二天早晨起来,发现我们都陷下去了。原来沙子在我们身下都热化了,每个人都睡在一个坑里。因为有帐篷底子包着,所以还不至于让水泡起来。   虽然条件非常艰苦,每个队员却都保持了乐观的情绪、昂扬的斗志。因为青藏高原未知的东西太多,有了新的发现以后,又想去追索现象的原因,作各种理论上的推断,然后又想去搜索更多的资料,再判断。就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给予每个科研人员吸引力和推动力,拿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驱动力,使得我们几代科研人前赴后继!   这几年青藏高原的考察在业务上收获是很丰富的,考察队把西藏自治区从东往西,由南向北,像梳头发似的梳了一遍。但由于这个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我们还不敢说对那里的资料已收集得很完整,对它的规律已摸得很清楚。总的来说,还是收集了相当丰富、系统的地学、生物学方面的资料,同时对这些现象的形成、分布演化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1977~1979年,我们集中3年总结,宗旨是整理一套系统的西藏资料,像百科全书一样,对西藏今后的建设和研究都是最基础的资料。比如《西藏植物志》是一种,但分5卷出版。每种植物有一段描述,分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哪些是我们新发现的,等等。全套书完成,已是80年代了。这套书使西藏第一次有了系统的、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虽然谈不上很高的理论水平,但是第一次对西藏这个地区有了科学阐述,还是很有价值的,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79年,我们酝酿开个国际科学讨论会,请刘东生先生任秘书长,我任副秘书长。听说中国要搞一个青藏国际讨论会,国际上反应强烈,很受欢迎,来了许多非常知名的科学家,很多长期搞喜马拉雅研究的科学家都来了。   这次研讨会的成果虽然只是填补空白的工作,但外国人长时期进不来,他们很想知道青藏内部的东西。我们拿出的这些研究成果,向国外科学家展示,引起了轰动效应。   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我就到中科院院部去工作了,不能再参加像70年代那样长期的野外考察了,但是我从未间断过对青藏高原的研究,几乎每年要去一趟。可以这样说,青藏是我成长的摇篮,她不仅让我收获了科学成果,锻炼了我的管理能力,尤其是使我养成了跨学科综合思维的习惯。   青藏高原研究现在已经深入到理论研究的阶段。在首席科学家姚檀栋院士的带领下,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年轻人正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最前沿的科学理论,活跃在青藏这个大舞台上。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摘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史与创新成果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生态草业特区”的追梦之旅
蒋高明 2013-11-6 14:09
【中国科学报】“生态草业特区”的追梦之旅 http://www.cas.cn/xw/cmsm/201310/t20131009_3945283.shtml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丁佳 发布时间:2013-10-09 【字号: 小 中 大 】    ○2012年初,白春礼要求集合全院相关领域的优势力量,积极推进生态草业特区建设。   ○今年,中科院“生态草业特区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理论构建”重点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的60亿亩草原,13亿亩在内蒙古;内蒙古正急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很多人梦中的草原盛景。那里不但生态环境优美,而且配套有发达的现代草原牧业,牧民生活富足,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这个草原梦,也打动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2012年初,白春礼就要求集合全院相关领域的优势力量,积极联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合适的时机推进生态草业特区建设。   同样拥有这样一个草原梦的,还有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从事草原研究的科研人员。   记者从近日在京举行的“建设生态草业特区”高层研讨会上获悉,今年,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生态草业特区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理论构建”已正式启动。植物所科学家及胸怀同样梦想的人们心中的那个理想国度,终于有了一个科学的落脚点。    草原之痛   中国拥有60亿亩草地,约占国土面积的41%,是耕地面积的3.2倍,林地面积的2.5倍,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畜牧业基地、生态环境屏障、江河发源地及战略资源接续地。   可与广阔的面积不相称的是,目前60亿亩草地仅承载了1.6亿人口,而18亿亩耕地却承载着近8亿人口,并为近4亿城市人口提供了绝大多数的粮食、蔬菜、蛋类及肉类。   “换言之,草地的生活供给能力仅相当于耕地的1/25~1/20。”中科院植物所所长、中科院院士方精云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多个经济特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什么不能在辽阔的草原地区也建立类似的草业经济技术试验区呢?”   植物所科学家也许没想到,当初这个看上去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竟很快得到了中科院、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广大草原科研人员的响应和支持。    在内蒙古再建一个“深圳”   生态草业特区,指在一个独立的旗(县)或国家划定的特定区域内,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借鉴现代化农业理念,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细管理、集成现代科技成果,建立以发展草牧业为主、多种生物产业为补充的多功能示范园区,以及牧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区。   这块大“试验田”将首先在内蒙古自治区得到实践。中国的60亿亩草原,13亿亩在内蒙古。而作为中国传统畜牧业基地,内蒙古也正急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以苜蓿为例,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该产业的发展,将其视为“绿色黄金”甚至“立国之本”。作为重要的叶蛋白原料植物,苜蓿不仅是很好的饲料,在医药、食品、饮料、化妆品、洗涤用品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   当前,人工草地特别是苜蓿人工草地的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畜牧业发达程度的标志。可在中国,人工草地的发展却仍处于量少、质劣的阶段。正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玉明坦言:“内蒙古人工草场发展很慢,还不到我们草原面积的2%。”   但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李凌浩也深知内蒙古的潜力。他们计划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12个乡镇开展一项示范工程,将研究所几十年来积累的关键技术集成在一起,最终让“绿色黄金”铺满这片土地。   “中科院在内蒙设有一个草业研究中心,两个国家野外台站和4个所级野外台站,内蒙古与中科院的优势合力已经形成,相信我们可以做好这件事。”他说。    正蓝旗的另一条路   位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部边缘的正蓝旗,是蒙元文化的发源地,元世祖忽必烈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草原城市——元上都,历史学家将其奉为与意大利庞贝古城齐名的人类文明遗址。   但是,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却在畜牧业方面遇到了瓶颈。“比如在草原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多头管理、责权不清等问题。”   在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看来,正蓝旗需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他们的规划中,新的正蓝旗生态草业示范特区将在生态环境良好、生产潜力大的地方重振天然草地产业,将其生产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100%,同时控制草地载畜量,让广阔的草地休养生息。科学家还计划在一些农牧交错地区发展精细草业,采用现代农业手段,使人工草地的生产力提高到天然草地的10~20倍。此外,生物制药、草原养禽、有机食品、生态旅游等产业也都将得到配套发展。   根据测算,特区建成后,牧民人均收入将从目前的不足7000元增长到14000元左右。项目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将达17.1亿元,通过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效益将达16.4亿元,总效益高达33.5亿元。“我们的目标是要多途径增加牧民的收入来源,同时有效减少生态压力,保障在少量土地上大幅度增加经济附加值。”蒋高明说。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13-10-09 第1版 要闻)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采访生态文明决策者丛书主编:站在文明的转折点上
蒋高明 2013-10-24 23:49
站在文明的转折点上 http://www.yogeev.com/article/38400.html 2013/08/20 @ Sunny “我想当我们每得到一个蓝天都要生出无尽赞美的时候,我们已不再需要论证生态文明是否必需了。但生态文明还只是一个概括性极强的概念,如何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去完善和丰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松的这句话是他和一批学者参与编著“生态文明决策者必读丛书”的目标。 近日,该丛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了前两本:清华大学卢风教授执笔的《生态文明新论》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所著的《生态农场纪实》。 《生态文明新论》和《生态农场纪实》封面 《中国科学报》 :你主编的这套丛书名为“生态文明决策者必读丛书”,目标读者是“决策者”,又言“必读”,为什么会起这么“霸气”的丛书名? 田松 :丛书名是出版社定的,大概是出于营销上的考虑,但我也比较认同这个定位。一方面,生态文明的顺利推行,需要由决策者自上而下地推进。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已写入了执政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决策者需要对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实现生态文明,有更清醒、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中国科学报》 :参与这套丛书写作的作者队伍如何? 田松 :这套丛书源自2010年和2011年我在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的支持下,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两届“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讲座主讲人来自哲学、历史、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不同领域,有书斋里的学者,也有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活动家,包括中国环境史开拓者之一梅雪芹、中国早期从事环境哲学的学者卢风、具体从事生态农业实践的科学家蒋高明和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等等。 对生态文明的观点我们并不完全一致,但总体趋向是一致的,我们希望通过讲座和著书让生态文明的概念逐渐丰富和清晰。 丛书是开放的,会有更多关心生态文明问题的学者加入进来。 《中国科学报》 :你在丛书总跋中提到,“生态文明必是与工业文明迥然不同的一种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彻底批判,包括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都需要全方位地反思”。这是一种很激烈的观点,要实现生态文明,必须要和工业文明彻底决裂吗? 田松 :有些人相信,保留工业文明的基本框架,在文明的内部做技术性的改造,比如用所谓的“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来替换传统技术,就可以把工业文明改造成生态文明。这也是当下最容易接受的生态文明的建设方案。但是我们认为,这只是一个幻觉,非但不能解决既有的问题,还会产生新的隐患。这最多是工业文明的最后阶段。 《中国科学报》 :为什么工业文明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 田松 :工业文明是单一的社会进步观,把获取物质作为考察指标。这导致上游掠夺下游,人类掠夺自然。大自然既为人类提供能源和资源,又要承担一切问题。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会首先恶化,然后扩展到上游,进而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地球环境遭到毁灭,人类面临灾难。 我们的生态早就不足以支撑当下的文明方式。今年上半年国内大量雾霾天的出现正说明了我们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如今,我们站在了文明的转折点上。 《中国科学报》 :但是我们更倾向于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能解决目前的问题,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田松 :这正是工业文明给人的一种假象,似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无限的,认为科技的无限可以突破地球的有限。这是错误的。 另外,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有利就有弊。只是我们更容易看到科学技术的利,而忽略科学技术带来的弊。首先,科学技术带来的利是立竿见影的,弊却相对隐性而复杂。其次,享受科学技术带来好处的人不一定会承担其带来的后果。再次,有些科学技术产生的负面后果的承担者不仅仅是人类,而是生态圈。第四,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通常在很多年以后才会出现。 《中国科学报》 :那生态文明会是什么样的?该如何建设? 田松 :生态文明是个概括性极强的概念,我们也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已出版的《生态文明新论》中,卢风提到的生态文明是这样的,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物品应该是亲近环境、亲近自然的绿色物品;生态文明的制度不仅要鼓励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更要激励人们进行非物质消费和非商业交往;生态文明的科技将不再妄言征服自然,而是力图与自然对话,倾听自然的“言说”,尽力维护地球生物圈的健康,成为真正以人为本的科技;生态文明的主流观念应以生态学为基本知识背景,力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他学者可能会有自己的定义,在细节上一定会有所不同,但是整体理念我想是大致相同的。 在我看来,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对工业文明从技术支持方式、社会制度、对文明的理解以及整个意识形态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其次,要从传统的文明形态中汲取资源,传统文化一直延续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未来的生态文明唯一可以借鉴的对象。 《中国科学报》 :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实现生态文明的可能性又如何? 田松 :丛书中蒋高明的《生态农场纪实》就是关于生态文明实践的一部著作。蒋高明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生态学家,他在家乡山东从事生态农业,不仅在理论上,也通过实践活动否定工业化农业。在他的实践中,工业农业的代价土壤盐碱化、土地板结、地下水污染等问题都得到了改善,而且用数据证明了生态农业产量高、成本低。 现在生态文明的实践在农业领域比较多,在中国还有相当数量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生态文明试验场所。这些实践活动,必定对更大范围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榜样与借鉴的作用。我们也会把这样实践成果纳入“生态文明决策者必读丛书”中。 记者手记:前方50米是悬崖 田松 田松一直是悲观的。10年前他就有“未来世界是垃圾做的”的论调。 10年前这个说法当然少有人赞同。但2009年,中国的垃圾问题全面爆发,愈演愈烈。前段我们都看到了这样的新闻:住建部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田松的“危言耸听”正在变为现实。 可是当我们还在谈“我们要做好垃圾分类”、“垃圾焚烧如何监管到位”时,我想我们没有理解田松的本意。 在田松看来,垃圾问题正如污染问题、环境问题一样,是工业文明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垃圾问题是工业文明自带的,是在工业文明的形态下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也是他批判工业文明、批判现代化的原因。 他说,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无论把它们想象得多么严重,都不会比现实更加过分。工业文明就像一架轰隆隆的列车,越开越快,但是前方50米,就是悬崖! 他说,这一轮的文明必将灭绝,就像曾经存在过且辉煌过的雅典、玛雅、吴哥等文明一样。不同的是,这一轮将更加惨烈。因为这一轮的毁灭,是整个生物圈作为陪葬。 听起来好像好莱坞的科幻灾难片。学物理出身的田松,其判断依据很基础:从能量守恒来看,科技的无限永远不能突破地球的有限;从物质不灭看,工业文明创造的垃圾永远不会消失。 有解决办法吗?生态文明。但是,“我们享受工业文明的便利太多了,工业文明的惯性太大了。生态文明能否建设,取决于人类整体能否觉醒,能否及时转向”。实际上,田松对生态文明的实现并不乐观。 明知不可为,为何还要设坛著书立说?田松笑言,螳臂当车,不能让工业文明这驾列车停下来,但或许能让它到悬崖的时间更长一点。 真心希望田松在杞人忧天。听听悲观主义论调也好,就像田松建议的,每个公民都应该去参观一次垃圾处理厂。只有在那如山的垃圾、刺鼻的气味下,我们才会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生出更多的思考。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记者:李芸、实习生、马玥浩 图片来源:网络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3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伴我成长
热度 10 Wuyishan 2013-10-19 07:16
(博主按: 2013 年 10 月 17 日下午,我参加了“中国科协成为《中国科学报》主办单位之一读者座谈会”,下面是我在座谈会上发言的大致内容。) 《中国科学报》伴我成长 武夷山 我最早在中国科学报发表的文章,是 1989 年 2 月 17 日发表的《如何处理科学研究中的欺诈行为》,当时我在驻美使馆科技处工作,尚未获得中级职称。我在驻美使馆工作期间自发地关注了科研诚信问题,搜集研读了一些资料,发表了这篇短文。 从那时以来,我在中国科学报陆陆续续发表的东西(不说“文章”)大概有 200 篇了,包括短文、书评、给中学生推荐中英文对照的科学家名言(在曾经有过的《中学生周刊》上发表)、推荐介绍外文科技新书,等等。由于《中国科学报》的影响力,我的这些发表物发生了不同的、有时是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 2003 年 3 - 4 月间,我在该报连续发表了几篇小品文,题目是《科学与戏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207.html )、《科学与诗》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321 ) 、《科学与幽默(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906.html ),《科学与幽默(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951.html )。当时 CCTV 科教频道有个谈话节目叫《历程》,其编导认为这几个题目适合成为有意思的谈话节目的主题,就邀请我作为访谈嘉宾,我又邀请了清华大学刘兵教授也作为访谈嘉宾,共同参与了访谈节目的录制。访谈节目于 2003 年 12 月间分为好几集播出。另外,没有想到,在报纸发表的这些短文也有一些被期刊论文所引用,《科学与打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066.html )一文还被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著名比较文学专家叶舒宪教授所引用。当然,这些文章被各种网站所转载的就不计其数了。 我发表文章的渠道是多样化的。通过比较,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科学报》的编辑、主编们都是思想上比较开放的,敢于给不同的声音提供管道。例如, 2004 年,我起草了《多样性强于单一性》(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783 )一文,首先向某报投稿,这家报纸也有我熟悉的朋友,但最后,朋友告诉我:主编认为观点似乎有失偏颇,不敢发表。于是,我转投《中国科学报》,稿件迅速被接受并于 8 月 6 日发表。从那以后,《中国科学报》成了我投稿的第一优先。 多年来,由于经常投稿,也经常参加《中国科学报》读书周刊每年举办的“优秀科学传播与科普图书推荐”活动,我与读书周刊编辑部的很多人都成了好朋友,比如当年《读书周刊》主编杨虚杰和目前文化周刊主编李芸,还有今天在座的钟华,等等,这些好朋友的名字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温暖。有时候,我同时受到各种活动的邀请,分身乏术,但是,我一定把《中国科学报》朋友的邀请放在优先地位。 科协本来就是科技工作者之家,我自己与科协的工作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科协加入主办单位行列,将更加有助于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心声。这里,我有一个小建议:过去,由于中科院的定位,由于《中国科学报》名称中有科学而没有技术,可以明显看出,报纸的科学报道较多、较强,技术报道相对较少、较弱。既然,科协也成为主办单位,而科协所代表的不仅有广大科学家,还有人数更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因此,今后,报纸的报道面可能需要做适度的调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0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大科学、大融合、大视野 ——有感于中国科学报“四家联办”
jxz1963 2013-10-18 10:39
2013年10月17日,中国科学报召开读者座谈会,经批准,中国科学报主办单位由3家正式变更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4家。 这样,中国科学报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报也可以成为继科技日报后的又一个以科技为导向的、向“大报、名报”进军的报纸传媒。 通过变更主办单位,促进中国科技事业和科学发现的“ 大科学、大融合、大视野 ”,进而促进中国科学事业的大发展。 附: 中国科协成为本报主办单位之一 本报召开读者座谈会吸众智纳箴言 本报北京10月17日讯(记者潘希、陆琦) 今天下午,中国科协成为《中国科学报》主办单位之一读者座谈会在京召开。经批准,本报主办单位由3家正式变更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4家。与会读者纷纷祝贺并表示,《中国科学报》致力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增加中国科协为主办单位,将进一步集纳科技界顶尖的科技管理、科技研究和科技社团等资源,扩大宣传阵地,更好地发挥科学传播引领者和排头兵作用。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主任董庆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韩宇代表主办单位发言。中科院院士林群、曹春晓,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等近30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 中国科学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陈鹏在致辞时说,中国科协成为我们的主办单位之一,将为我们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科学传媒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大的机遇。科学报人始终铭记要做有良知的报人,与国家同行,与科学并肩,为经济发展支招,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尽职尽责。 王春法表示,《中国科学报》是社会公众了解科技界的一个窗口,和科技工作者之间有天然、紧密的联系。他希望,中国科协加入后能带来新鲜空气,反映基层科技和科普工作者的声音。“我们愿为此努力,也愿为《中国科学报》的发展繁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基金委的代表欢迎中国科协成为《中国科学报》主办单位之一,并表示未来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报社发展,进一步增进互信交流,发挥各方优势,不断扩展并丰富报纸的新视野、新内涵。 会上,读者代表踊跃发言。林群表示,《中国科学报》的内容很有启发性,但还应该更加重视科普问题。 曹春晓对《中国科学报》的定位提出建议:传播科学的前沿;普及科学知识;发扬科学精神;孕育科学人才。 陆小华建议《中国科学报》借四个主办单位之力设计几件大事,拓展科学界外的影响,把跨界思维作为办报方针和新闻价值观,在新媒体领域有更大作为。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2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评价不能迷信刊物的国际性----《中国科学报》 (2013-02-26
吴亚生 2013-10-15 11:22
科研评价不能迷信刊物的国际性 ​ ■吴亚生 科研成果评价是对科研工作者研究工作的肯定与否定,被当成科研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当前大多数单位科研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章的数量和影响因子统计,统计的方法各个单位有所不同。一些单位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也算成果;一些单位SCI刊物上的文章才算成果;还有一些单位只有国际著名SCI刊物上的文章才算成果,还要比较SCI影响因子的大小。 这种科技政策的出发点可能就是为了增加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一切的事情走过头了就会有负面作用。 根据我的了解,SCI刊物的入选标准包括:1.刊登的文章不限于本国作者;2.文章的审稿人不限于本国学者;3.文章的作者最好是SCI作者库中的;4.刊物的编辑质量是高水平的。 而文章的影响因子是由近几年其他SCI刊物引用本刊发表文章的数量计算出来的,影响因子越高,说明引用率越高。文章被引用一般代表两种情况,一是文章中的观点或数据我认同,二是文章中的观点或数据我怀疑或者质疑。所以,引用并不总是表示认同。 我们如果认为自己的某个研究成果意义很大,一般会在国内学报级别的或者身份很高的刊物上刊登。例如地质学成果以在《地质学报》上发表为荣,古生物学的成果以在《古生物学报》上发表为荣。古生物学成果专业性强,一般只能在《古生物学报》上发表,但《古生物学报》不是SCI刊物,只是核心期刊。为了让外国人知道,在英语水平比较好的情况下会考虑向国外刊物投稿。当然国外刊物的难度要大些,因为首先你的语言要过关;其次,你的观点不能与外国人冲突,否则要么你处理好关系,要么被拒稿。 国外刊物投稿难度更大,影响也更大,所以自国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在成果评价时候应当给予更高的权重。但是,如果把这种思路走得太远,就变得不合理了。 我们知道,任何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都是要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一个刊物上发表的文章,经过若干年后很多的结论将被证明是不正确的。而这不足为怪,因为科学本身常常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步的。我也很关注国外著名刊物上发表的与我的专业相关的文章,数年下来,我形成了这样的看法:这些著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有的缺乏有价值的发现,有的一发表就被发现有错误,还有的发表时候很风光,但被后来一个又一个的研究证否。 所以,刊登到著名刊物看上去很美丽,的确比较难进,但是其内容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可神化,不能认为国外著名刊物上的文章都是高水平的、都表达了正确的观点。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成果评价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成果的对与错比影响因子更加重要。你在著名刊物上发表了一个错误的成果,肯定没有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一个正确的成果更加有意义。 外国著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有很多是错误的。 钟南山院士说:“Nature杂志刊登的论文80%是没用的。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多少论文,并不能代表一个作者的水平。”我也有同感:Nature上发表的古生物学方面文章数量本来就不多,为数不多的文章还很多没有价值。古生态学领域的著名刊物《三古》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能迷信刊物的国际性和影响因子。 毕竟,刊物只是文章的载体,文章也只是成果的一个载体。重要的是成果本身的正确性,及其科学和社会价值,而不在于文章是怎么写的以及发表在什么刊物上。 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不能根据刊物的国别和级别来判断,必须根据其正确性及科学和社会价值来判断。正确性判断只能由实践来检验。但实践检验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包括读者读到、读者重复研究验证、验证结果的发表这个周期。 在重复验证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只能假定所有刊物上发表的文章都是正确的,都要被一视同仁地对待。正确的科研成果都是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成果,都应当得到人们的尊重。如果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必须在国外发表,但受到某种因素的阻碍不能及时发表,就会因为时间的拖延丧失成果的时效性。 就数量而言,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要远远多于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如果所有的成果都在国外发表,那么国内的刊物将要关门。如果科研人员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成果在现有成果评价体系中得不到承认,其辛勤劳动就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相继缺乏后续研究资源的补充,其研究的积极性可能受到挫折,这对国家科研事业的正常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如果说以国际SCI论文作为成果评价的依据是一种国际水平的标准,本文主张的根据成果正确性的评价标准可以说是科学的标准。国际标准是一道很美丽的风景线,但是离我们有点远、让人感觉有点冷。相反,科学的标准更接近我们,更接近客观实际。所以我们的科研成果评价系统要尽量使用科学的评价标准。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3-02-26 第5版 创新周刊)
1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迷外”如何创新?---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4-2 8:18:56
吴亚生 2013-10-15 11:16
中国科学报:“ 迷外 ” 如何创新 ? ​ ■ 吴亚生 对于一个已有的研究领域,如果你的研究证明了前人成果的正确性,那么你的工作不算创新。 只有当你的研究纠正前人的认识,或者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过的现象或规律,那么你的研究才算是创新。 创新意味着超越:超越前人、超越一切外国权威和中国权威。所以,对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对前人的工作要崇敬,但不可迷信;迷信有违科学创新的本质属性。 但是,中国科技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了一种“ 迷外 ”的风气。文章以发表在外国刊物上为高人一等;水平以与洋人凑到一起为国际水平;不少大学和研究所都在翘首企盼洋人的加盟以提高政绩或身价。 少数人“ 迷外 ”不要紧,要命的是很大一部分高校和研究所的科技管理人员,甚至企业的管理人员、社会部门的管理人员,都将洋人高看一等。 例如,不少大学和研究所的招聘条件特别强调对外国专家或海外背景人士的优先考虑。如此,科技工作者被人为地分了三六九等。一等一的是洋人;一等的是海外留学的或有海外背景的;二等的是院士;三等的是“973”首席科学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工程获得者;四等、五等、六等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这不正常。 首先,外国人不一定比国人水平高。这是我们研究工作中的亲身感受。别的领域我不知道情况怎样,但我研究的领域肯定如此。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证明白皮肤人的IQ一定比黄皮肤人的要高。外国人能够发现的东西,我们也能够发现;一些领域外国人做得好些,那是因为他们开始得早。如果同时做、同样的条件下做,中国人的研究不会比外国人差。 一些管理人员不了解这个情况,制定了一些“ 迷外 ”的政策。这不仅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浪费,而且实际上是逼着国人将研究成果白白与外国人分享。 “ 迷外 ” 的第二个危害是打击了本土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科研人员,2010年总数超过300万。这是何其庞大的科技力量!但他们的积极性必须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人尽其才,否则就是巨大的人才浪费。 如果把有限的科研经费集中到少数人身上,撇开了大多数,那么中国科研总体水平的提高是困难的,科技强国的梦想是难以实现的。 平心而论,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一定会认同,以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如果科技体制能够理顺,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所有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那么,拿个诺贝尔奖也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 反之,如果当前的科技体制不进行正确的改革,资源一直得不到合理分配,科研资源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科研人员人心越来越散失,那么,除了用大量的钱制造一些表面的繁荣以外,科技对国家发展应该起的作用殊难实现。 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他在《论十大关系》这篇文章中还说过: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科技的事业是千万人的事业,不是区区百人、千人的事情。 把千千万万人的事业当成百人、千人的事情是简单化的做法,是实现不了要达到的目标的。 作为一个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60后”科研工作者,我深深地怀念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时的激动心情。 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的声音在广播里响起: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力地拥抱这个春天吧!那个时候的我们热血沸腾,每个人愿自己的每分钟心跳都是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奉献和力量。 可是,经过25年的科技体制改革之后的今天,当我们看到作为大多数土生土长、埋头苦干的科技工作者不断被某些科技政策冷落的时候,当我们因为不走关系、不施粉饰而为科研经费窘迫的时候,我们如何能够专心作研究? 我不能代表所有的人,但我能够代表大多数土生土长或漂洋过海的普通科技工作者,要大声说:请不要忘记我们,我们所有的人都愿意做科技强国的一分子!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3-04-02 第5版 创新周刊)
11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投入如何推动创新---中国科学报 2013-07-02
吴亚生 2013-10-15 11:04
吴亚生:科研投入如何推动创新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07-02 【字号: 小 中 大 】 国家的科研投入多了,这是好事。但如何使用才能推动创新,这是个很大的事情,一个好像很深奥的事情,一个引人高度关注的事情,一个事关国家科技发展与未来命运的事情。 相信很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有话想说,但怕人轻言微,所以没有发声。最近我偶看了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小传,发现这两个伟人给出了答案。 牛顿上中学时,因家庭困难曾经两次辍学回家务农养家。大学毕业后因为伦敦闹瘟疫,只得寄居亲戚家,在家中从事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爱因斯坦中学时也曾经辍学,22岁时大学毕业想留母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任教却未能如愿,只好回家当家教维持生活。两年之后在别人帮助下,他在瑞士专利局谋了一个技术员的差,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物理学研究。就是在这三年的业余研究中,他取得了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说在内的几大科学成果。这些成果在他27岁这年以6篇论文发表。 伟人的启示之一:伟大的科学家,或者伟大的科研成果都不是人为“培养”出来的,而是他们本身有天质,加之有必要的外在条件,然后靠他们自己的努力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大科学家的天质是对探索自然的极大兴趣,对所从事研究工作的极大专注,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必要的外在条件指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太多引起分心的事情的困扰。如果温饱没有解决,相信再牛的科学家也会饿死,而不能有所创造。牛顿寄人篱下,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当差,都因此解决了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不过时代不同了,当今社会生活压力之大、科研文献之浩瀚,使得科研人员再不能靠寄人篱下或边打工边研究来取得科学创造了。只能靠国家提供稳定的工资来维持生活和科研。但是我国现行绝大多数科研人员的工资仍然采用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的政策。基本工资部分只够你一个人租房、吃饭、简单日用穿衣。所以你必须去“挣课题”来获得绩效工资的那一部分收入,否则养活不了孩子和老人。 大家都知道,“挣课题”不是单纯靠科研水平就能够做到的事情。一些人科研水平一般,但挣课题的水平特别高,所以经费花不完。另外有不少的人科研水平很高,但是不会挣课题,或者他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挣课题,所以科研经费不足制约了科研工作。 或许你会说,爱因斯坦没有科研经费支持也出了大成果。但是,时代和领域不同。理论物理在那个时候可以独树一帜,其他的学科未必行得通。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建立在环球旅行取得的观察资料上。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的科研投入也不断加大。但是这些加大的投入明显地集中到少数人身上,没有使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普遍受益。最突出的体现是他们还需要靠“挣课题”来获得自己的绩效工资部分。他们的工资水平还是偏低:就北京近两年的情况看,中央事业单位具高级职称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部分只相当于民工月收入的一半。他们的科研经费来源还是十分有限:他们可以自由申请他们认为最有希望的科研经费途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获批率最高,但也只有25%。 相反,国家增加的科研投入更多地通过非公平竞争的方式分配给了少数人。科技界越来越表现为,少数人的经费花不完与大多数人的经费不足并存的局面。 或许你会说这样分配经费是要有的放矢。但是,我们的科技管理工作者都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不可能一定能看准谁一定会出成果,所以把宝押在少数人身上的做法势必取得不了好效果,并且会带来机会不平等的感觉并因此打击大多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好的办法还是尊重所有科研人员的创新才能,调动所有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给所有科研人员提供稳定的、应有的生活和科研条件,营造公平积极的科研软环境,让他们可以无忧地、潜心做科研工作,让重大成果和顶级大家在千百万人中自然而然地产生。 在有人问到政府如何用钱来促进科研创新的秘诀时,爱因斯坦总结了如下公式: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A)=科研投入的正确分配方法(X)+科研投入的总量(Y)+减少无谓的浪费(Z)。就当前中国而言,X=增加自由申请基金的覆盖面和支持强度,以及成果奖励的覆盖面和力度;Z=减少非自由申请经费的额度。这个公式不复杂,但只有有公心的人才愿理解、接受、践行它。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为“85%SCI论文是垃圾”一辩---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8-27
吴亚生 2013-10-15 11:00
为“85%SCI论文是垃圾”一辩 ​ ■吴亚生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曾有“我国发表在SCI上的论文85%是垃圾”的言论,并且该言论引起一些读者的意见反弹。一些读者批评钟院士说话随意。更有读者要求钟院士拿出“85%是垃圾”的定量数据来源。 在我看来,钟院士的话乍听突兀,似乎伤人,但实际上是有一定认识基础的。根据我对自己熟悉学科在国外SCI刊物上发文的了解,科学论文的数量与科学真理的揭示之间是有一些数量关系的。 最常见的现象是,某个学者就前人未曾注意到的某种现象进行研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将看法发表为SCI论文。由于对这一现象本身感兴趣,其后很多学者也去采集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并且得出各不相同的看法。这些观点写成论文投到SCI刊物后,大多被第一学者审稿,并且大多得到发表,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学者的研究彻底揭示了这一现象的真正本质,也就是达到了真理的彼岸,于是围绕这一现象的研究终结了。 我们暂且把第一篇研究某一现象的文章叫做引子文章,把最后那篇文章叫做终结文章。它们之间的文章叫做中间文章。这样的一系列文章构成了发现一个自然现象的自然过程。问题是如何看待这些文章的关系,如何评价它们的重要性。最后一篇文章是真正揭示真理的,可以说是最有价值的。前面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或揭示了现象的某些局部特征,或者发表了不正确的认识。如果简单化地或有些偏激地讲:只有最后一篇文章是创新成果,其他的大部分价值不大,甚至观点错误。 但是,如果辩证地看,这些文章也有其存在的价值。首先,没有第一篇文章的发表,最后一篇文章的作者可能不会从事对这个现象的研究。其他的中间文章,尽管包含的创新成分不多,但是毕竟起到了激发研究兴趣、增加学术氛围、增加认识维数的作用,可能给终结文章的作者起到一些激发和启发作用。 根据真实情况构建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下:一位英国学者在山东即墨马山考察时发现了一块动物角化石,经研究后他认为属于梅花鹿的可能性比较大,于是以《中国山东马山的梅花鹿角化石》在《自然》杂志上报道了这一发现。见到这一报道后,一位美国学者也到马山去挖掘,并且幸运地找到一块动物蹄子的化石,研究后认为他可能是一种牛的蹄子,于是以《中国山东马山的牛蹄化石》在《科学》杂志上报道了这一发现。再后来,一位德国学者也到马山去挖掘,并幸运地发现了一条动物尾巴化石,经研究后认为是一种毛驴的化石,于是他以《中国山东马山的毛驴尾巴化石》为题,在SCI刊物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发表了这一成果。随后,一位法国专家也去马山挖掘,并幸运地挖到一块动物头颅化石,经过研究后认为是一种马的头颅化石,于是他以《中国山东马山的马头颅化石》为题,发表了一篇SCI论文。 最后,一位中国学者在江苏大丰一带见到了一种叫麋鹿的动物,其角如鹿、面如马、蹄似牛、尾巴如驴。他猜测发现于山东马山的鹿角、牛蹄、驴尾、马头化石可能实际上都是麋鹿的化石。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他雇佣一批民工,挖掘了一个月,终于挖掘到一具完整的麋鹿化石。于是他以《中国山东马山的麋鹿化石》为题,在中国的SCI刊物Acta Geologica Sinica上发表了这一成果。他的文章终于给马山化石的研究画上了句号。 围绕马山化石的研究共计发表5篇SCI论文,特别是在《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就发了两篇文章。但只有最后一篇在中国的SCI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才真正揭示了真理。 所以,如果简单化地说,前面80%的SCI论文是垃圾,也有不妥:因为人家也是在搞研究,只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够揭示科学真理而已。退一步说,没有第一位学者的偶然发现,后面的学者不一定会到马山去做化石挖掘和研究啊。 我的理解是,钟院士之所以说出80%的SCI论文是垃圾这样的话,只是想表达对时下科技成果评价的唯SCI之风的不满而已。 SCI 的存在没有错,在SCI刊物上发文章也没错。但有问题的是唯SCI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只有真正搞科研的人理解SCI的真正含义,才明白这个道理:著名刊物上发表的未必是大成果;普通刊物上发表的未必不是大成果。唯SCI评价是简单化的做法,危害大而深远。 其实,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说过类似的话:《自然》杂志刊登的论文80%是没用的。就是否揭示科学真理而言,钟院士的话也并不夸张。但这样说必然会引起已经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和喜欢发表SCI文章的学者的意见反弹。无论如何,就医学这个学科来说,顶尖的医生应该是具有顶尖的医疗技术,而不是以在《自然》杂志上发文章为标准。顶尖的医疗技术可以救死扶伤。能够在《自然》上发表文章并不一定意味着有顶尖的医疗技术。所以,在医学这样的行业,唯SCI论文的评价体系是难以被大家接受的,估计明白个中利害关系的普通百姓也会觉得,不管发什么文章,治好病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3-08-27 第6版 研发)
1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种不唯SCI的科研成果评价系统(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7-9
吴亚生 2013-10-15 10:55
一种不唯SCI的科研成果评价系统 拙文《摈弃唯SCI评价体系的呼声与思考》在《中国科学报》刊登(编者注:见2013年6月4日5版)后,不少同仁关注和发表意见。部分同仁认为SCI应当放弃,但更多的人认为用SCI评价科研成果是当前国情决定的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没有了这个不科学的评价体系,就会落入权力、关系主宰的更加不堪的境地。所以宁愿忍受这个不科学的评价体系。这种认识不无道理。为此我借此文提出一个不排斥SCI但又不唯SCI的科研成果评价系统。 汇总国内的刊物分为核心期刊(CSCD)和非核心期刊,根据2012版的CSCD名录,核心期刊多达1124种。CSCD按照学科对核心期刊进行了排名,地学类刊物中,《地质学报》、《地质论评》、《中国科学》、《矿床地质》、《地层学杂志》分别列第1、2、3、4、35名。《古生物学报》和《微体古生物学报》被放在生物类,分列第30、16名。这两个排序都不符合古生物学领域专家的感知,所以,CSCD的排名不能直接用于成果评价统计。 本文提出将CSCD刊物分成三区。一区的是国家级学会和国家科学院的刊物,如中国古生物学会的会刊《古生物学报》、中国地质学会的会刊《地质学报》和《地质论评》、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中文版和《科学通报》中文版。发表在一区刊物上的文章,在成果统计时每篇赋值1。 二区的是著名科研机构或著名高校主办的刊物,如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质科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地球学报》、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地球科学》、南京大学主办的《高校地质学报》等。发表在二区刊物上的文章在成果统计时可以赋值0.8。 三区的刊物是非著名高校或机构的刊物,如新疆石油学会主办的《新疆石油地质》。发表在三区刊物上的文章在统计时每篇赋值0.6。至于非CSCD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可以赋值0.4。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把国内所有刊物发表的文章都包括进来,同时对不同刊物的发表难度或水平差异又有比较合理的反映。 国外的刊物分为SCI和非SCI的。对于SCI刊物(包括国内SCI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其赋值可以直接以影响因子加1。例如,法国的Geobios的影响因子是1.0,统计时就赋值2;美国地质学会的Geology的影响因子是4.1,统计时就赋值5.1。这样赋值意味着在Geology上发表1篇文章相当于在国内《地质学报》上发5篇文章。这个换算关系既对前者有利,也没有忽略后者。国外非SCI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可参照国内CSCD刊物上的文章统计方法进行赋值,国家级学会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每篇赋值1。 还有两类文章也不能完全不计,文集上的文章和会议摘要,就分别赋值0.4和0.1吧。专著如何统计?单一作者的中文专著写个稿子也要1年吧。1年如果写文章也许能写3~5篇吧。所以,单一作者的中文专著在统计时赋值5。单一作者的英文版专著还要加上英语写作的辛苦,所以统计时赋值7吧。这个系统没有包括非文章形式的创新成果,非文章形式成果的统计要另行设计。 通过以上系统可以对科研人员文章形式的成果进行比较合理的统计。既没有唯SCI,也没有不考虑SCI影响因子。设计一个评价系统的总原则是既要反映不同刊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尊重所有人的成果。 这个评价系统暂且称为“含SCI全衡系统”。在使用这个系统进行成果评价时特别要注意四点:第一,只有同专业内部具有可比性。因为美国古生物学会会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2013年的影响因子才1.1,而细胞生物学刊物Cell2013年的影响因子是32.0。搞细胞生物学的人发1篇文章的统计得分相当于搞古生物学的人发表29篇文章的统计得分。第二,比较的是文章,不是成果。文章是成果的近似反映,但不直接等同于成果。例如,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成果,如果发表在《中国科学》中文版上,只能得1分;如果发表在美国的Science上,可以得32分。同样一个科研成果,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会有不同的得分。第三,多作者的文章,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决定该文得分的分享方式,不可重复积分或溢出计分。可以采用九一制分配,即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享其得分80%~90%,其余作者分享该文得分的10%~20%。第四,涉及保密的重大技术发明或科学发现是不可以公开发表的,故不能在该系统中反映,例如景泰蓝的制作方法。 成果评价是科技人员职称晋升、成果奖励的主要依据。做好了,会促进科技创新;做不好,会起反作用。唯SCI的成果评价方法搞得科技界怨声载道,但又苦于没有好的办法替代它。本文提出的方法是一种初步解决之道,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当我们有了比较合理、比较科学的成果评价方法之后,科研人员深恶的权力和关系之手就难行其道。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3-07-09 第6版 研发)
1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批评一下《中国科学报》
热度 2 wangdh 2013-10-10 13:21
批评一下《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 2013-10-9 9:43:43 : 学术评价勿以刊物代替观点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0/283498.shtm 这几年《中国科学报》的编辑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一些学术成果的介绍方面,不专业说外行话的现象少了,但还是时而会读到一些感觉不靠谱的文字。 虽然对一件事情发表任何观点和看法都是正常的,也仅仅是代表个人的观点。如果发表在个人博客等个人空间里,无可厚非。但正规媒体应该是有水准的,也是有职业要求的,不是随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不是说什么都可以发表的。 这篇文章《中有些描述,我感觉好像不是很靠谱。科学网上有不少美国的教授副教授,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感觉不靠谱的文字如: “( 美国大学教授们)他们认为在美国学术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如果 没有获得终身教职,那么学者可以关注一下本专业的学术刊物 ,以便确定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 “所谓的“核心权威刊物”只不过是学术界习惯于发表文章的刊物, 如果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刊物上发表文章 ,那么,文章的观点很可能会被别人忽视。因此,青年学者应当在学术界广泛阅读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他人的关注。这是一个学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术成长的过程。” “可是, 等到获得终身教授职称之后,学者在什么刊物上发表文章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其学术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学术界关心的只是教授发表的学术观点而不是发表的刊物。如果教授在相对冷僻的刊物上发表比较新颖的观点,那么,即使学术界没有发现,经过新闻媒体报道之后,学术界也会主动搜集阅读。” “还有一些 取得终身教职的教授甚至根本不发表文章 ,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成为名副其实的“教授”。对于这样的终身教授,许多大学也给予尊重,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学术的高度,应该把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 。” 我的疑问: 这些描述是真的吗?如果有,这种现象普遍吗? 获得终身教职就可以不关注专业期刊了吗? 获得终身教职后,在什么刊物发论文都不重要了吗? (一些)取得终身教职的教授根本不发表文章吗?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4494 次阅读|8 个评论
由鲁花压榨花生油在中国科学报的广告想到的
热度 1 jxz1963 2013-9-12 17:15
近一个时期,我仔细注意了一下,特别是进入九月份后的《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上的产品广告并不多,除了一些科技会议和大学招聘广告以外,只有山东鲁花集团的 5S 压榨花生油产品广告一家。 我就有些纳闷了: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权威报纸和网络,一些高科技的产品广告应该是很多的,而为什么只有一家油脂产品广告呢? 仔细观看鲁花压榨花生油广告,我发现这则广告其实不是在推销它的花生油产品,而是在中国的顶级科学报纸上宣传它的科技创新成果—— 5S 压榨花生油的加工工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它还宣传一个健康理念:花生油里富含油酸、维生素 E ,不含胆固醇和黄曲霉毒素,纯物理压榨。 另外还有一张牌:花生油是非转基因产品,这在转基因大豆产品安全性的是非争论漩涡中,无疑是给消费者的一剂“强心针”。 我以为,山东鲁花的营销策划是成功的,营销人员的行为是聪明的,给中国科学报纸和科学网上投入的广告费用也是值得的,科技创新的成果就是要首先让国内的顶级科学家们明白,然后再进一步向全世界宣告:科技创新成果在花生油加工领域的成功!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374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科学报采访实录】“博士僧”的科普缘
Penrose 2013-8-30 16:46
“博士僧”的科普缘 ​ 罗会仟在办公室。 郝俊摄 罗会仟说自己不会放弃科普,他期待对某个角落里不曾相识、求知若渴的同学产生影响。他认为,“科普是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公益活动,只有公众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家在做什么,才有更多的人乐意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来,让科学更快、更多地造福人类。” ■本报记者 郝俊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以下简称《十万》)的正式发布,成为近期中国科普界的一桩盛事。青少年时期深受这套科普经典丛书影响,从而爱上科学、以科学为事业的有志之士并不在少数,一句“我是读着《十万个为什么》长大的”,便已道出他们共同的心声。 然而,在《十万》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科学少年中,日后有机会亲身参与编写新版《十万》者却并不多见。来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80后”副研究员罗会仟,成为让理想照进现实的“幸运儿”之一。 当年因《十万》而走上科学道路的青涩少年,在科学世界遨游十多年之后,如今亲自参与了第六版《十万》物理卷的编写工作。罗会仟将其视为一份荣耀,同时也是一种鞭策。 《十万》之缘 在中科院物理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间办公室内,记者如约见到了匆忙从实验室赶来的罗会仟。这位“80后”身上有着人们印象中“理科男”的某些共有特质——思维严谨、条理清晰,谈吐间略显腼腆。 出乎记者意料,参与最新版《十万》物理卷编写工作的罗会仟同大多数普通读者一样,至今仍未有缘先睹为快。但即便是在第一时间拿到样书,罗会仟说他也不会太过激动,因为对于自己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一字一句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号,他都早已熟知。 从问题筛选到写出初稿,再到排版过程中的反复讨论修改直至最终定稿,作为物理卷凝聚态物理专题的编写召集人,罗会仟从科学网博客的博主和他的科普朋友圈中召集到诸多同行,按照各自擅长的研究领域分工,共同完成了这项工作。 在严格限制的篇幅内,如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平易近人的叙述,对每一个“为什么”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是科研人员编写《十万》时所面对的最大挑战。 罗会仟记得,在讨论初稿校样过程中,一位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编写者看到一些稿件较为粗糙,错别字、文句不通等瑕疵,这让他格外生气,以致引起作者和编辑间“大吵一顿”。结果是,不少作者又一次重新审阅了所有稿件,发现了文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逐一修正。物理卷的副主编封东来教授更是在出版前的最后关头发现了几处科学表述不严谨之处,及时和作者讨论并修改,确保了最终出版物的质量。 “这说明在大家心目中,《十万》这本书有着很高的地位。”而对于罗会仟本人,《十万》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小学时,罗会仟无意间从堂兄放书的纸箱里翻出整整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文革”版),每一本都用书皮精心包装过。这让从来没有拥有过、也买不起课外书的罗会仟如获至宝,尽管并不认得几个字,对书中所讲的科学知识更是不甚了了,他却开始好奇地一边翻着《新华字典》一边读起了《十万》。 “我幸运地在科普知识匮乏的年代接触到了少量且珍贵的科普书,从而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一直到高中,那套“文革”版《十万》仍是罗会仟主要的阅读材料,就连书中所印的“文革”口号,他都留有深刻印象。 年岁渐长,罗会仟开始理解《十万》中所阐述的科学奥秘,由此激发出对科学的热情。除此之外,他说“最明显的影响,就是让你发现自己喜欢看书了,这本身就很重要”。这让他养成了保留至今的阅读习惯,并且涉猎广泛。 “活生生的典型案例” “从前有座村,村叫中关村。村里有座寺,寺叫保福寺。寺里住着一群老和尚,他们号称自己为‘老衲’。老和尚养着一群小和尚,他们自称为‘贫僧’。” 走进位于中关村保福寺的中科院物理所,罗会仟开始了读研生活,并利用刚刚兴起的博客平台记录生活感悟和成长经历。他在《博士僧日记(序)》中,写下了上面这段话。诙谐幽默的笔触,肆意挥洒的文采,让他的博客很快有了不少拥趸。 《博士僧日记》之外,罗会仟开始在博客中涉猎科普内容,开辟“物理学家小传”系列。而当他看到民众对自己所从事超导专业的陌生和无知,深感“科普做得远远不够”。 “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科研人员,为什么不能利用自己的写作能力写一些简单的科普文章呢?”罗会仟头脑中萌生出不少通过博客做科普的想法。恰巧此时,科学院组织的青年博客大赛以及首届全国青年科学博客大赛先后举办,这让他有动力去实现那些由来已久的想法。 借着博客大赛的契机,罗会仟开始撰写《水煮物理》系列,试图以浅显幽默的语言讲述物理发展进程中的趣闻轶事、典故秘史、奇人怪谈等,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 所谓“水煮”,意味着简单与实惠,但罗会仟强调这并不代表没有营养,关键在于“煮的内容”。他延用了自己使用多年的笔名“Penrose”,一是向自己的偶像、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彭罗斯(R. Penrose)致敬,再则寓意“妙笔生花”。 出乎罗会仟意料,《水煮物理》系列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厚爱,一位“粉丝”留言道:“非常喜欢您的文章,让人一下子对物理这个学科亲近了许多。”更加令人欣喜的是,该系列文章一路将他送上了全国青年科学博客大赛的最高奖项——最佳科学博客奖的领奖台。 “从此,我正式开始了我的科普生涯,从一个科普受益者转变为科普实践者。”写作科普文章所获得的成就感,让与生俱来有“天马行空般联想能力”的罗会仟体会到与科研工作全然不同的乐趣。而来自各个领域、各个年龄层读者的热情反馈,让他更加意识到科普对于民众所能产生的积极价值——科普不光为了好玩,更是科学家的责任。 博士毕业后,罗会仟留所工作,从事他所钟爱的超导领域的实验科学研究。尽管因繁忙的科研工作影响了不少科普文章的写作进度,但他仍在继续努力,计划要完成《水煮物理》系列一百篇的写作,也开始和一些出版社合作编写科普读物,还有其他多个科普系列正在酝酿中。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到各种科普讲座、展览乃至宣传片的拍摄活动中,努力为中国的科普贡献一份哪怕是微小的力量。 “中国的科学工作者们疲于应付各种项目申请、论文、会议等事务,没有几个人乐意来做科普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回忆自己科普历程的一篇文章中,罗会仟曾这样写道。 然而罗会仟说他不会放弃科普,他期待自己的努力会对某个角落里不曾相识、求知若渴的同学产生影响,激发出他们对阅读和科学的真正兴趣,并由此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科普是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公益活动,只有公众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家在做什么,才有更多的人乐意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来,让科学更快更多地造福人类。” “我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罗会仟以切身经历告诉我们,当年那个因为《十万个为什么》而走上科学道路的小孩,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典型案例”。 《中国科学报》 (2013-08-30 第7版 学人)
个人分类: 水煮物理|33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交叉学科人员更需身份认同
jysjkx 2013-8-15 12:34
中国科学报:交叉学科人员更需身份认同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8/280647.shtm ■本报记者 甘晓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王昌燧出版了新书《科技考古进展》。初看书名,大多数读者容易将其理解为一部富含精美文物照片的考古学著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尽管书中展示了少许文物,但其主要内容却是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考古遗存获得的丰硕成果。毫无疑问,这是一本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叉领域的专著。 科技考古究竟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尽管许多事例表明,科学发展到今天,重大成果常常产生于交叉学科,但基于传统学科的相关政策几乎看不到丝毫向交叉学科的倾斜。在这一大背景下,科技考古研究者与其他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一样,长期面临着难以想象的窘境。 对此,王昌燧呼吁:“科技政策制定者应当站在战略高度关注具有发展前景的交叉学科生长点,给予切实的支持。” 社会科学VS自然科学 对于科技考古领域的科研人员而言,科技考古究竟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争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申请经费是科学研究的前提。王昌燧回忆:“我刚开始申请自然科学基金时,研究领域被认为是社会科学。而到社会科学领域申请基金,又被认为是自然科学。”这样的尴尬境遇几乎在每一个科技考古研究人员身上都发生过。 王昌燧告诉记者,基于科技考古前沿领域的预测,更考虑到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的相对宽容,他在调至北京后,毅然将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转变为环境考古、生物考古和农业考古。 几年后,事实表明,该团队从事这些领域研究的成员都获得了基金的资助,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相应成果的产出。 即使如此,王昌燧仍然感到,和传统的地学研究人员相比,科技考古研究人员要想获得地学领域的经费资助,难度还是要大很多。“这很大程度依赖于专家个人对某项研究的认识。”他说,“这不是政策性的支持,具有偶然性,很难保障科技考古学科的长期、稳定发展。” 令王昌燧感到欣慰的是,从去年开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门设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重大项目。“每个项目80万元,虽然经费不多,但都列为‘重大’项目,反映了对交叉学科的高度重视。” 有关“交叉”的蝴蝶效应 在大多数科研人员看来,获得国家科研经费的资助不仅具有经济上的意义,更是衡量科研水平的指标,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发表论文。这在当今的中国科研界,已经成为一个不成文的标准。 延续到申请国家科研经费上,便是蝴蝶效应的开端。 周科(化名)自2006年起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从事科研工作。他的工作是利用X射线、同步辐射等物理技术检测古代材料,至今已经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SCI论文。 然而,正是由于身处交叉学科,周科一直没能获得国家科研项目的资助,也迟迟未能在职称上获得晋升。“没有项目,职称上不去;没有职称,又增加了经费申请的困难。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周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困惑和无奈。 这个关于“交叉”的“蝴蝶效应”不仅成为科研人员职业生涯的障碍,还有可能成为阻碍学科发展的“拦路虎”。 国产科研仪器的低迷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在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实验室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原子力显微镜。不过,在该实验室副研究员袁景和看来,如果没有财政支持,则没有人愿意接手仪器研发的任务。 “仪器研发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还涉及转化应用,牵涉的精力远比发表论文要多。”袁景和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科研人员可以半年发表一篇论文,但可能三年未必能研制出一台仪器,没有成果根本待不下去。” 领军人物也烦恼 交叉学科的尴尬有时也在科技领军人物身上发生。 我国航天医学工程领域领军人物陈善广是一名在本领域声名显赫的研究人员,曾于2011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陈善广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航天医学工程是一门以航天医学和航天环控生保工程为主线的医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令不少航天医学领域研究人员感到遗憾的是,陈善广两次参评院士均遇到“领域不合适”的尴尬。当时,曾有媒体评论“培养出航天员却选不出院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交叉学科发展的艰难处境。 陈善广解释,他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参评,但自己的研究对象又不是火车、飞机、火箭,而是飞行中人的医学与工程问题,“差距实在太大”。 无独有偶,敦煌研究院前副院长、中国第一位文物保护科学博士李最雄也碰到过同样的问题。他所从事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在当年被划进了土木工程领域,最终,20多个评委只有7人给他投了票。 无论是普通科研人员还是领军人物,都遇到了交叉学科发展中的尴尬境况。他们呼吁,顶层设计中应当看准交叉学科的创新增长点,并为这些交叉学科设立长效发展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3-08-01 第1版 要闻)
1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生态农业是对现代农业的“拨乱反正”
热度 1 蒋高明 2013-8-12 09:40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8/281125.shtm 蒋高明:生态农业是对现代农业的“拨乱反正” 生态农业 图片来源:昵图网 如果中国放弃了自身农业优势,一味学美国,长期下去是非常危险的。发展美国式现代农业能够预见的后果必然是: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出现退化,大量小农户破产倒闭;越来越多的农民弃农经商、进城谋生;中国吃饭问题要靠国际市场满足;社会将在食物链供应环节出现动荡危机。 ■蒋高明 今天,一提到农业,很多人必然想到美国,想到现代化的大型农场:一个农民可以耕作上千亩土地;用飞机喷洒农药;用转基因技术解决病虫草害问题;在一个县乃至一个州都种植单一的作物,然后通过长途运输将所生产的农产品调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上述规模化、机械化、化学化、生物技术化的农业,被很多学者乃至决策者奉为农业的最高境界,被冠以现代农业的美称。殊不知,那种现代农业是不持续的短视农业。如果中国放弃了自身农业优势,一味学美国,长期下去是非常危险的。发展美国式现代农业能够预见的后果必然是: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出现退化,大量小农户破产倒闭;越来越多的农民弃农经商、进城谋生;中国吃饭问题要靠国际市场满足;社会将在食物链供应环节出现动荡危机。 出现农业生态问题的原因 自古到今,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人类社会要想可持续发展下去,首先要满足食物需求。历史时期从事农业的人群,远高于经商或其他产业人群。之所以现在用很少的劳动力,就能够生产出许多人吃的食物,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然而,由于一些基本原理严重违背了生态学规律,现代农业不可避免地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退化,主要表现在地力下降,环境污染,超级杂草、超级害虫出现,蜜蜂消失,生物多样性下降,食品营养不均衡,食品受到污染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农业生态问题呢?这是因为,农业的特点注定了人类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才导致其稳定性。如用除草剂替代人工锄草,其后果就是促进杂草进化。为消灭杂草,就需要喷洒更多更毒的除草剂,这样,作物就会受到影响;为保护作物搞转基因,作物保住了,但喷洒除草剂的数量和剂量都增加了,最终导致超级杂草出现。害虫防控也一样,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有害虫,也有益虫,还有益鸟。大量农药不仅灭杀了害虫,还误杀了益鸟益虫。更严重的是,害虫也对农药产生了顽强的抵抗力,这是因为物种繁衍是一切生物最根本的规律,害虫不会轻易放弃其生存权。为了继续替代昂贵的人工,就需要将抗虫基因转移到作物体内,继续喷洒农药,内外夹击害虫,导致超级害虫出现。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让动物们提前发育,但这样的代价是,食品中抗生素、重金属、激素含量升高,消费者为此要付出健康的代价。 现代农业与资本结合密切,最终绑架了农业,还绑架了政府。没有政府的高额补贴,现代农业是没有能力生存下去的。看看美国的例子就知道,美国农场主收入中的40%来自政府补贴。美国用中国耕地的193%,才生产了相当于中国52%的粮食,而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动用了多于中国农民近十倍的政策补贴。从这些数据来看,美国的现代农业还有哪些优势呢? 让越来越少的人养活骄奢淫逸的现代人,且农场主还要自身享受,没有政府补贴他们就不种地,要吃饭就必须看农场主的脸色。在以资本驱动的现代农业模式下,粮食安全越来越被少数人控制,甚至波及到粮食曾自给自足的中国。美国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要依靠政府补贴,还将环境代价转移到他国,如化肥、农药、农膜等高污染的行业是在中国生产的。在美国本土,搞转基因那样的懒人农业,已造成了农药、化肥居高不下,并出现了超级杂草、超级害虫,基因污染,蜜蜂也因此面临灭绝危险。目前,美国人搞的现代农业,已不是满足自身需求的为农民利益考虑的农业,而是赔钱还在干。美国人为什么赔钱种地来养活中国人呢?其中深层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吗? 生态农业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和作用 中美两国国情不同,美国地多人少,从事农业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只能发展所谓的现代农业;我国人多地少,有悠久的农业历史,适合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将对现代农业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拨乱反正”: 一是化肥用量减少。生态农业强调元素循环,仅将被城市消费者带走的营养通过化肥、绿肥或生物菌肥的方式弥补。大量研究证实,发展生态农业,化肥用量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一半并不影响产量。 二是农药用量大大减少。生态农业对害虫防控以预防为主,不是待害虫暴发后靠化学物质灭杀,强调生态平衡。在生态农业模式下,农药相当于灭火器——仅出现火灾时才派上用场。根据我们的前期研究,农药用量可在现有基础上减少70%~80%而基本不影响产量。因发展生态农业而关闭一半的化肥厂和70%以上的农药厂,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温室气体减排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三是消除农膜污染。前期使用农膜可提高地表温度、湿度兼有抑制杂草作用,但后期农膜是有害的。全球变暖后,生长季节延长了,完全可以不使用农膜。生态农业可根据作物生长习性,在不使用农膜的前提下,保证产量与质量双赢,从源头杜绝二恶英等致癌物质向环境释放。 四是消除转基因技术的负面影响。生态农业不采取与自然对抗的办法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保护生态平衡,杜绝基因污染,保护消费者健康。 五是生态农业及其下游产业带动更多的就业,吸引更多的农民在家乡,转变为农业职业工人,就地城镇化,将城镇建设成为有生气的养人之地。这对满足13亿人食品的持续安全供应,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如再加上适度的合作化,搞就地城镇化,将大量人口稳定在广大的乡村或城镇,则对国家食物供应、环境保护、社会稳定功莫大焉。建议国家在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作为对照,同时建立现代农业包括生物技术的示范区,从而筛选符合中国特殊的农业模式,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作者简介: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3-08-12 第8版 智库)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车联网为无人驾驶作铺垫
tansuozhoukan 2013-7-30 12:18
■本报记者 童岱 前方的车刹车时,你不再需要看对方车尾的红灯,车内的语音设备就会自动予以提示;当你驾车面对分岔路时,车内显示屏会告知选择哪条路会更接近目的地;因为分神,驾驶汽车偏离车道时,车内设备会发出警报予以提示…… 近几年来,车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正在让司机更安全、更高效地驶向目的地,而这也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完善打下了基础。 智能判别规避拥堵 在智能交通系统专家、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眼中,我国机动车发展飞速,而路网有限,交通拥堵难以避免,智能汽车或许是解围方式之一。 在他看来,物联网时代的智能交通,有可能是以车为对象的管理模式。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是新一代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也是智慧城市中智能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可以称之为“车联网”,是将现代通信技术、网络传感技术、云端和移动计算技术、智能终端和车路协同技术、智能时空网络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实现人车路更加全面的感知、更深度和更灵活的信息共享,对交通流实施动态监管和网络化智能控制,从而建立起一种和谐、平安、高效的节能环境,实现不堵车、不撞车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而这也将为将来的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比如说,未来智能汽车一上路,就由指挥中心进行控制,每辆车都安装有传感器,相当于车的“大脑”,能自动对突发情况作出判断。 史其信曾在日本亲身体验过无人驾驶汽车,在试验路段,地下埋有很多传感器,每辆车都携带很多传感设备,后备箱几乎全是计算机。 实验平台展现智能交通 早在2011年,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就成立了全国首个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室。该实验室主任韩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车联网是让汽车智能化的方式之一,联网后的汽车就好比一个信息载体,既是接受器,又是发射源,可以实现车与车、车与其他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流”。 韩鹏谈到,他们建立的实验平台占地65平方米,与真实路段的比例为1∶12。在这个平台中,具备了重庆道路弯多坡陡、桥梁较多、上下坡多的特点,另外还设置了十字路口和立交桥等多种道路场景。 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数据来源对象,就是行驶在这些道路上的多辆微缩智能车。这些车辆会自由穿行在实验平台中的大街小巷,无论是上下坡,还是转弯都应对自如,当遇到禁行标志时,还会自动减速停车。 韩鹏告诉记者,每辆微缩智能车内,都装载了嵌入式主板、红外超精度摄像头以及传感器。这就让这些车具备了“思考能力”,摄像头会实时采集路面信息,如果行驶到转弯、十字路口等路段,主板会将这些行驶信息上传到车辆信息管理平台,从而让车辆合理控制车速,并选择最优路线行驶。传感器的作用在于,一旦车与车、车与建筑之间小于安全距离,就会“报警”。 车联网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我们目前在微缩智能车上所做的实验和相关设备,将来会用在真车上。”韩鹏说,他们正在与荷兰国家应用技术研究院合作,在真车上进行相关实验,并进行产业化方面的一些研究。 荷兰国家应用技术研究院曾做过一项试验,在列队行驶的车辆当中(都装载了车联网相关设备系统),最前面的第一辆车踩了刹车之后,会给后面的车辆发出一个提示信号,后面的车辆就能立刻通过该系统得知前方的车辆有刹车行为,这时司机就能立刻有所反应。而一旦前方的车开始启动行驶,同样也会立刻让后方的车得知,这样一来,列队式的车辆就好比一辆行驶的火车能够合理控制车速保持行进,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率。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何积丰曾在《智能交通与车联网》的报告中谈到,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协商打造车联网,并在上海浦东新区的3万辆公交车上进行试验。另外,着手先期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上进行试运行。这是基于北斗卫星的GPS高精度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远程监控技术、车辆诊断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危险品运输事故模型技术,建立一套危险化学品运输智能检测平台。对危险品车辆装车、在途运输和客户库区卸货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何积丰强调,这是对车、对人、对路的整体监控。 何积丰还谈到,车联网一旦形成,所产生和带动的产业价值也极其可观。车联网信息服务产业链上,不仅有汽车制造商、远程服务提供商、移动服务提供商、网络设备提供商、IT平台提供商等,还有与之相关联的交通指挥、医疗、消防、警务等社会公共服务部门。 美国一家市场调查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车联网的产业链产值已经从2000年的56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1000亿美元。 但是车联网的打造,一方面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比如有些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另外,涉及部门、行业较多,由谁来负责、如何规范运行等管理问题,还需要磨合解决。 《中国科学报》 (2013-01-18 第9版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头条|26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计算:理论和实践相长(07-23科学报创新周刊8版头条)
chuangxin 2013-7-23 09:39
科学计算:理论和实践相长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正以解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科学计算问题为目标,凝练新的数学模型、发展新的计算方法,在推动科学计算基础研究的同时,将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落实到促进国家发展的实际应用中。 文章详见: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7/275695.shtm
1435 次阅读|0 个评论
CG“神笔”点亮文化产业(07-23科学报创新周刊7版头条)
chuangxin 2013-7-23 09:37
CG“神笔”点亮文化产业 虚拟影像技术的大幅发展与交互技术相融合,促使立体视觉产业大潮已经来临,这不仅是科学传播事业,对于整个文化产业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正专注于这一产业。 文章详见: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7/275690.shtm
1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坚守空间科学的国家使命(2013-07-23科学报创新周刊5版头条)
chuangxin 2013-7-23 09:30
坚守空间科学的国家使命 ​ 引言:“空间科学卫星计划”是中科院牵头实施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第一批启动的项目之一。负责该计划的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再次站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大路口,义不容辞地扛起了发展我国空间科学的大旗,成为在我国牵头实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核心科研机构。 文章详见: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7/275679.shtm
1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心理科普:强迫症,你中枪了没有?
liuli66 2013-6-28 12:44
信息如下: ———————————————————————— 强迫症,不仅是一种心理疾病 精神科领域有共识认为,越严重的精神障碍,生物学因素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6/274691.shtm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出门反复检查是否带了手机;上班必须开着微博、QQ;已经很累了,但还是要玩游戏、看电视剧到很晚……近日,有网友总结了所谓“职场强迫症”的症状,不少都市白领纷纷表示“中枪”。不过,医学上的“强迫症”可不是如此草率诊断的。强迫状态与强迫症是明显不同的,而且,真正的强迫症是存在生理基础的。 强迫状态≠强迫症 在你周围同事中间,恐怕没有人离得开手机。他们可能因为害怕丢掉重要客户而不敢关机,总在期待电话带来最新信息,时不时地会反复查看手机,有人甚至会经常出现手机幻听现象。在职场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存在某种强迫的行为,但这绝不是医学上所谓的“强迫症”。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危机与压力管理中心主任西英俊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国际精神病学诊断标准所确定的强迫症,指的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者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患者会反复而持久地思考某些并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比如,患者在出门前反复怀疑自己是否锁好门窗,或者,当患者看到或听到某一事物时,就出现与其相关的不可停止的联想等等。 而强迫行为常见的强迫洗手、洗衣;每次外出都反反复复检查电视机是否关好、电源是否切断、门是否锁好等才能出门;在街上总要数电线杆数,上台阶要数台阶数等。 “不过,强迫症区别于强迫状态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对立。”西英俊表示,所谓的对立,指的是,患者知道这些强迫的观念、冲动或者行为是源于自己的,并不是外界逼迫自己做的,但同时,这些体验又不是患者自愿产生的。 “这也意味着,患者明明知道这么做没有意义,甚至很过分,而且他们努力想去抵抗,但却发现,越抵抗它的力量越强大,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因此,强迫症患者在这种内心的矛盾中会觉得非常痛苦。”他进一步解释,“白领们网购成瘾、整天把玩手机,这些行为是他们乐此不疲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内心是没有冲突的。因此,这些行为并不能概括成‘强迫症’。” 强迫症也是生理疾病 记者在一些医疗网站上发现,有不少强迫症患者询问,这种精神疾病是否仅仅是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对此,西英俊解释,精神疾病按照分类诊断标准,从高级到低级可分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神经症等,其中,恐惧症、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强迫症等就包含在神经症中。 “而精神科领域有共识认为,越严重的精神障碍,生物学因素所占的比重就越大。”西英俊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此前,精神疾病多被认为是功能性疾病,而后,医学上逐渐认为精神分裂症其实是一种大脑发育障碍,还有诸多精神疾病涉及神经传导通路、神经递质等问题。事实上,在此基础上研发的药物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稳定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精神疾病也跟生理因素息息相关。 西英俊表示,在对一些强迫症患者追溯病史时发现,他们曾经遭遇过脑损伤,比如脑炎、癫痫、颞叶损伤等等。 神经解剖学早就发现,前脑、基底节及下丘脑,与认知、行为的调节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基底节的两个基本功能是感觉闸门作用和运动控制作用,它是最基本的刻板行为方式和习惯系统的解剖定位。下丘脑—边缘结构,可能在介导和调节焦虑情绪中起重要作用。而强迫症恰恰与这些大脑区域的功能异常相关。 此外,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王传跃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中表示,目前,对于强迫症的生物学研究最充分的是5-羟色胺这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在强迫症患者大脑中的浓度含量普遍低于正常人,而患者在服用了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使5-羟色胺含量提升后,疗效显著。”因此,他指出,强迫症跟5-羟色胺功能异常有着密切关系。 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祝卓宏也在《强迫症5-羟色胺功能异常的神经解剖学基础》一文中提到,有研究表明,对强迫症患者的尸检显示,在海马、扣带回、杏仁复合体、前额皮质、黑质、基底节及下丘脑等脑区内,5-羟色胺受体的浓度高于正常人。 王传跃解释,受体水平的上调,正是为了弥补5-羟色胺含量的缺乏。他还指出,由于5-羟色胺浓度的变化,使得5-羟色胺能神经元纤维投射分布的这些大脑区域出现功能异常,从而影响人的认知、行为。 此外,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系McGovern大脑研究所教授冯国平曾在研究谷氨酸神经递质时发现,在敲除了Sapap3这种基因的实验小鼠身上,居然出现了类似人类强迫症的行为——小鼠反复抓自己的脸。而一旦让这种蛋白重新回到纹状体中,小鼠马上就停止了抓脸,焦虑症状也减轻了。 如今,多巴胺神经转运系统也被认为参与了强迫症生理病理机制。 尽管如此,专家们在采访中均表示,强迫症原发的神经解剖定位仍然不确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强迫症患者神经生物学上的功能异常跟遗传基因有密切关系,而且是多基因遗传决定的。有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双亲患有强迫症的概率约为5%~7%,这较一般人更高。目前,候选基因有60多个,比如5-羟色胺、多巴胺转运体和受体基因,还有其他神经递质基因等。 强迫症往往源于强迫的个性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模式已经从完全的生物学模式转变成来自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西英俊认为,对于强迫症的病因还是更需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虑。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强迫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往往显示出内向、神经质的特点,他们在人格发育上显得不那么成熟。在解决问题方面,是用一种相对比较幼稚的防御机制或者方法去应对的。他们极度追求完美,但自我认同感不强,缺乏足够的自尊,人际关系的建设上也存在不足,所以,总是处于焦虑的状态。 在西英俊看来,有的强迫症就是源于患者的强迫型人格。他们整日忧心忡忡、惶恐不安,做事小心谨慎、反复思考,总在担忧未来、检点过去,从而形成了某种固化的思考和行为模式。 这种性格或者人格类型的人,在遭遇到一些比较重大的应激事件时,就可能造成过度的担心,呈现出反复考虑、反复检查的状态,但同时,他们又试图控制内心原始的想法,于是就出现了强迫的症状。 例如,一位技术型专家,在维修区域光缆时,由于紧张,设备烧坏,致使区域内通信全部中断,损失重大。自此,他每次谈话必须录音,经常反复记忆发生过的每一个细节,无休止地检查每项工作。有时,甚至因为没法录音,而在卫生间躲着不肯出去见人。 《中国科学报》 (2013-06-28 第11版 真相)
个人分类: 杂感|23 次阅读|0 个评论
“飞行驾照”获取攻略
tansuozhoukan 2013-6-24 14:14
■曾笑生 有的人买飞机,同时也会雇用飞行员。但更多买飞机的人,是为了体会亲身驾驶飞机在天际飞行的乐趣。想在天上开飞机,跟在陆地开车一样,同样需要通行证,空中的叫做“私人飞行员驾照”。城市里考个车本最多七八千块钱就能搞定,但飞行驾照得花费20万元。如何取得私人飞行员驾照呢? 实际操作中,因为各航校的差异,流程和部分数据可能会有些差别,但基本上都可在中国大陆境内十几家获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认可的航校中参与PPL(Private Pilot License)课程。参加此课程并考试合格的人士,将可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私用驾驶员执照》,执照持有人可以作为机长驾驶单发飞机,进行以非营利为目的的自用、客运或货运飞行。 课程具体流程主要包括:体检、理论学习、理论考试、模拟器训练、飞行训练、飞行考试等6个步骤。 体检必须在民航总局认可的体检点进行,要达到Ⅱ级体检合格标准,取得《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这个合格证是飞行必须携带的证件之一,有效期为24个月,年满40周岁者为12个月——也就是说定期的复检是不可少的。 一般来说,学员首先需要经过60小时的地面航空理论教育课程学习,通过考试之后才可获得飞行学员资格,然后才能上飞机学习飞行。 飞行训练一般需要45个飞行小时,包括考试飞行时间和经过许可的模拟飞行时间。一般人在20~30个实际飞行小时后可以“放单飞”。“放单飞”是飞行学习过程中最有挑战性的一个环节,第一次单独飞行意味着教练对你有了信心。经历过“放单飞”后,学员的信心将会大增。 真正经历过无人陪同“放单飞”的飞行学员,往往都能通过飞行技能考试。这样学员就可以获得一个临时飞行驾照,经过几周时间,临时驾照就可以换得民航总局制作的正式飞行执照。在交纳高昂的培训费后,大多数航校都保证学员最终获得私人飞行员驾照。 据民航局介绍,私人飞行驾照每两年年审一次,每年必须进行一次身体检查。飞行执照只能针对驾驶员已经掌握或经过机型改装并经过适航机构批准的机型飞行。 《中国科学报》 (2013-01-11 第9版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延伸阅读|24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通用航空有多牛
tansuozhoukan 2013-6-24 14:04
通用航空产业链 制图:童岱 ■本报记者 童岱 提起私人飞机和通用航空,不能不提的是美国,因为其建立了全球最大规模和最多样化的通用航空体系。 在国内消费者还在为打车难犯愁的时候,美国的“空中的士”业务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通航企业增加了短途运输业务,并以此为中心辐射了更多的网络航线,企业重新部署飞机,重点放在了上下班高峰的短途承运飞行。美国通航企业在市场的选择下,将“触角”伸向了更短的航线上。 包架“空中的士”上下班 如今,短途“空中的士”的运营已经构成美国国家航空运输系统的一部分,提供了从中心城市到卫星城市,乃至遍及全美的飞行服务。包一架“空中的士”和打车类似,“空中的士”为乘客提供飞机、机组成员、燃油和所有相关服务。机型也可以选择,比如选择固定翼飞机或是直升机。 “私人飞机能实实在在提高办事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美国西锐飞机设计公司中国区总裁蒋力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他在保定办公时,接到任务去佛山开会。他得提前一天,先坐两小时车到北京,然后换乘飞机到广州,接着再坐两小时车才能到佛山,这样一天的时间过去了,第二天开会还走不开,第三天又要花一整天的时间回去。 但是有私人飞机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在会议当天到达并返回,节省了两天的时间。蒋力说,“我要去美国办公时,要是碰到这种情况,来回我都会自己开飞机,美国现在很多公共商务人士都是如此,为了节省时间、减少交易成本,会采取租用或者自驾飞机前往,非常普遍”。 完善的飞行服务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布的通用航空机场调研报告可以看到,目前FAA的国家一体化机场体系规划(NPLAS)涵盖了全美19000个机场中的3300个。 而美国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对其通用航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监控来往飞机的飞行路线并有顺序地引导来往飞机在机场的起降。塔台空中交通管制员负责这一调配的系统工作,通过航线交通管制中心和飞行自助服务站雷达显示终端设备来实施指挥。 FAA飞行服务站(FSS),对通用航空提供最广泛的飞行服务,有180多个FSS为通用航空提供气象服务、飞行计划服务,提供飞行支持和其他方面需要的帮助。通用航空的经营者申报飞行计划需通过计算机预先输入申请,通过FSS设施申报飞行计划。私人飞行可到FSS面对面的叙述,或以电话、空中传递、空地对讲等方式申请飞行计划。 用通用航空来解决交通拥堵 在本世纪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提出了“小飞机运输系统计划”,通过这一计划,在地区航空公司之外,形成以通用航空为主的第三种国家航空运输力量,提高航空运输能力。其目的在于,缓解高速公路和空中交通的拥塞情况,缩短人们耗在路途上的时间。 这项计划当初的目标是在10年内,让小飞机实现以4倍于高速公路的速度到达全美25%的城镇、乡村和边远地区,在25年内则要达到90%。以目前的进展来看,该计划还在稳步实现中。 目前,美国拥有超过30万架通用航空飞机,已涵盖公务飞行、个人飞行、教育飞行、航空喷洒、航空观察、公共航空运输、“空中的士”等多个方面。 《中国科学报》 (2013-01-11 第9版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延伸阅读|4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私人飞机难上天的“硬伤”
tansuozhoukan 2013-6-24 14:02
  许多老板们购买的私人飞机更像是收藏品,尽管低空空域放开的声音近几年来不绝于耳,但低空目视航图的缺乏、飞行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机场建设的滞后以及通用航空专业人员的短缺等问题,仍阻碍私人飞机上天。 ■本报记者 童岱 在浙江、广东等地,一些拥有私人飞机的老板们常常会因飞行审批程序而选择“黑飞”。他们总会选择一些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岭作为“练手”的场所,尤其是直升机,因为这种机型的升降不需要依托机场,对降停的地点要求也不高。所以老板们就会开着自己的直升机带着老婆孩子在空中“遛弯”,或是带着朋友到山顶野炊。 “黑飞”的尴尬或许将得到改善,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局长马欣在前段时间举行的“2012中国通用航空产业论坛”上透露,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将在2013年向全国铺开。 然而,低空目视航图的缺乏、飞行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机场建设的滞后以及通用航空专业人员的短缺等问题,都是导致私人飞机难上天的“硬伤”。 “我不敢尝试‘黑飞’” “不少人认为我国对于空域的管制非常严格,事实上,只要走正规渠道,私人飞机想上天没有那么难。”美国西锐飞机设计公司中国区总裁蒋力说,就在今年下半年,他就组织珠海FBO(私人飞机运营服务中心)的西锐飞机从广东珠海市飞到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市。 要完成这段飞行,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是驾驶员具有合法的飞行驾照,其驾驶的私人飞机也拥有民航部门核发的飞机适航许可证,按照民航的有关规定提交飞行计划。 飞行前,向飞行区域的管辖部门提出申请,获得相关区域空军部门的认可。蒋力说,“我在国内申请过多次私人飞机飞行,让管辖部门对我的飞行计划、飞行空域、保障条件等方面进行审核后,一般都会批准”。 由于目前西锐在国内飞行的路程使用的是民航路线,民航空管部门会确定其飞机的起飞机场和降落机场,所以必须要获得民航空管部门的批准。 “像珠海到内蒙古这样的长距离、多航段的飞行,每一个航段一般要提前一周申报,就可以获得许可,一些位于周边且短距离的飞行,提前两天左右申报就可以获批。”在蒋力看来,现在相比过去,获得飞行审批的难度已经降低了很多,手续也更加简易。 “我的一些朋友也偶尔会偷偷‘黑飞’,但这是非法飞行行为,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蒋力说,若是遭遇雷雨、大风等突发天气,由于是偷偷飞行,民航部门不能及时提前告知飞行员这些信息,容易引发事故。 这样的前车之鉴并非没有,未能逃过肯尼迪家族魔咒的小约翰·肯尼迪就是死于私人飞机坠机事件。美国联邦调查局最后给出的坠机原因是:小肯尼迪在起飞前,没有向有关部门报告自己的飞行计划,也没有收到任何天气报告,因此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飞行路线和具体降落时间。飞行过程中,小肯尼迪遇到浓雾天气,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飞机坠毁,他和妻子以及妻子的姐姐都在事故中丧生。 从“管制”转向“服务” 冒着生命威胁的“黑飞”行为,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阻碍了我国放开低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运输航空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通用航空的重视程度。在机场建设、人员培养、飞机的引进与研制等方面都没有投入足够的力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用航空学院副院长于耕教授说。 在他看来,我国对于空域的管理体制也亟待改善,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空中交通的管理体制还是以管制为主,而像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已向空中交通服务转变,成为侧重非营利性的服务组织。在美国,军航、民航和个人航空器在使用空域方面都有平等的使用权,这是写入美国宪法的,而我国尚未制定类似的法律和法规。 严格来说,国家对低空飞行并不是采取完全禁止的态度,只不过因为技术手段和管理体制落后,所以才会对低空飞行管理比较严格,为了防止一旦放开低空飞行就出现混乱的情形,也因此要履行较为烦琐的程序。 “军民航的协调机制还需进一步改进。”于耕谈到,从空域划设的法规上说,从《飞行基本规则》、《民用航空法》、《低空空域飞行管制条例》及相关法规,这些法规都明确了“航路归民航,航路以外归空军”的模式,而且军区和相关部门的管辖范围和管理模式都不一样,这也造成了军民航的衔接困难,对于空域统一的、动态的使用还没有一个非常协调的机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对此也表示认同,“低空空域的开放需要跟产业结合起来,以往更多考虑的是空军,而忽略了通用航空,而空域资源闲置的时候,这样的空域划设就没有意义”。 “我们可以借鉴国际民航组织和航空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合理地划分空域,建立和完善低空空域使用许可制度。尤其像美国和澳大利亚,他们对低空空域的管理方式非常科学和先进。”蒋力说。 比如美国,根据不同地区飞行密度和监视能力,划分了不同的等级。他们将陆地上空18000英尺(约5500米)至60000英尺(18300米)之间的空域划定为A类,仅允许IFR飞行(仪表飞行、运输类客机属于这一类别),对所有飞行均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并在其相互之间配备间隔距离。 目视飞行的私人飞机是不被允许到这个空域内飞行的,这一类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在1200英尺(约370米)至18000英尺(5500米)之间。在这个区间内,交通管制员会提供飞行情报服务和咨询服务,允许仪表飞行和目视飞行(大部分私人飞机都属于这一类别)。仪表飞行需要与空中交通管制员保持通信联系,而目视飞行需要接收飞行情报服务和避让建议。这样的划分,可以让私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随时收到交通管制员的信息,了解航程中可能遇到的其他飞机,以避免发生飞行事故。 两大标志性要素影响低空开放 “目前中国部分低空空域并未实现真正开放,是否开放必须具备两个标志性的要素,低空航图的公布就是其一。”高远洋说,“一是低空航图的公布,二是飞行申报服务体系的建立,使申报规范化、飞行常态化。” 于耕对此也谈到,“我们国家没有一个像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这样的权威机构发布和出版通用航空所使用的目视航图,私人飞机上了天就好比是‘近视眼’,这也是个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蒋力曾从电脑里调出一张美国西雅图市的航图给记者查看。图上的信息量非常丰富,除山地、湖泊等地理信息外,机场的标高、类型,进出的航路点、空域的划分也非常细致,对于军事航路、民用航路、禁飞区都有明确标示。“美国的禁飞区也有分时段禁飞的,有一次我在美国某城市驾驶私人飞机,在允许飞行的时段内,穿越禁飞区上空时,由于是低空飞行,甚至可以看到地面停落的战斗机。”而像这样的航图是公开出版物,人人都可以购买。 高远洋所说的第二个标志要素则是飞行服务站(FSS)的完善,使申报规范化、飞行常态化。自2010年国务院与中央军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的意见》以来,飞行服务站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全国计划修建100个飞行服务站。 飞行服务站功能强大,能够提供飞行计划,提供飞行情报,提供气象服务,报警和搜寻援救的服务。并且在飞行前、飞行中以及飞行后的三个阶段都会提供服务。以后通用航空企业要申请飞行,就通过飞行服务站与空军、民航局、空管局协调,这样不仅减少了审批时间,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安全有序的飞行环境。 中国民航局预测,2011年至2015年,会有约1000架通用飞机交付中国使用。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认为,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我国私人飞行、公务飞行将不再受限,大幅提升国内商务合作交流的效率。并且低空市场的产业链条较长,市场开启后将带动相关产业飞速发展,比如装备制造中的飞机制造、通航机场建设,以及配套服务业中飞机维护、驾驶教授等。同时,通航产业的发展对民航、军航的发展也将起到支持作用,如飞行员供给、制造水平升级等。 《中国科学报》 (2013-01-11 第9版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头条|30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脏,不仅仅是一个收缩性“水泵”
tansuozhoukan 2013-6-24 14:01
心脏移植手术 人造心脏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学界关于心脏是否存在记忆的争论由来已久,在移植供体还存在大量缺口的中国探讨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些避重就轻。但是,心脏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21世纪的医学正在重新审视自己“将患者身体与精神相分离”的治疗方式。也许,应该对人类情感的关怀与引导器官捐赠同时推进。 ■本报记者 胡珉琦 2013年1月1日起,天津市正式开始实施中国首部规范人体器官捐献地方法规。据中国红十字会的统计,从2007年中国推进器官捐献开始,截至2012年底,中国公民自愿捐献人体器官不过513例。引导和鼓励公民自愿进行器官捐献是当务之急,而与此同时,人们是否还存有对“心脏记忆之谜”的疑虑,捐赠者的记忆真的可能被延续吗? 接受心脏移植者性情大变,挑战医学现状 在古希腊,心脏被视为生命的绝对中心,他们曾经以为人的思想、认知都是围绕心脏展开的。在中国,“思”、“念”、“想”等等与思考相关的汉字也都是“心”字作为偏旁的。可直到现代医学的出现,将身体和精神分开,人类才明白,大脑才是产生意识、调节情绪的最核心的器官。 不过,随着器官移植尤其是心脏移植的实现,有科学家不断发现,接受移植的患者有的性情大变,出现了与捐赠者相类似的人格或者兴趣爱好。“心脏是不是也存在记忆”的争辩由此产生。 有一个经典案例这样描述:在英国人詹姆斯·克拉克的妻子看来,心脏病发作前的丈夫,从来都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从不曾给自己写过一封情书,他甚至是一个极不成熟的家伙。而詹姆斯自己也承认,他是一个很粗线条的人,很少给予妻子精神上的慰藉。可当詹姆斯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之后,有一天,他突然坐到桌子前,开始思考一些事情,并且给妻子写下一行行情诗,来表达细腻的情感,他自己都感到了震惊。后来,捐赠者的家人告诉他,捐赠者在生前就是一位满怀热情的业余诗人,詹姆斯似乎正在做着捐赠者之前做过的事。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盖里·希瓦兹和他的同事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类似研究。在20多年时间里,他们已经记录了超过70件这类难以理解的经验,受捐赠人都呈现出捐赠人的部分人格特质,每一个案例都直接挑战了医学的现状。 心脏拥有自己的“小大脑” 与大脑存在记忆反馈? 现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记忆是存储在中枢神经细胞的网络上的。这种神经细胞主要集中在大脑,还有一部分存在于脊髓中。 然而,在盖里·希瓦兹看来,大脑和心脏之间存在着某种传递和反馈的关系,所以从逻辑上来讲,心脏是可以存在记忆的,也就是说,信息在大脑和心脏之间循环,构成了记忆系统。 这是因为,心脏自身包含数十亿个小型反馈回路,就像大脑有上亿兆这种回路一样,他认为器官之间和器官内部细胞核分子之间的信息循环交流,这种不断重复的方式创造了器官的记忆。所以,甚至像写诗这种复杂的大脑活动也可能以某种方式从大脑细胞循环到心脏细胞,然后再转移到移植细胞的受体中。 当然,这只是他的理论推测,不过,他从生物学角度为这种推测找到了一点依据。 人的身体除脑子之外,也广泛地分布了很多的神经。有人计算过,就是说人脑当中神经的量和这个人的整个身体当中的神经量差不多是一半一半的。 而心脏表面的神经节丛内神经元,一般认为是节后副交感神经元,也被称为心脏神经元,这些心脏神经元的窝状组织就好比神经中枢,负责监管心脏的运作,盖里·希瓦兹觉得这个神经中枢可以支持细胞记忆理论,这些神经元和大脑里的神经元相似,它们有自己的一套反馈回路,能支持信息和能量循环,同时确保心脏的自我管理以及与大脑的交流。 “小大脑”并非大脑 移植手术可致神经系统后遗症 尽管,盖里·希瓦兹坚持相信心脏是有独立思考并且自我感知能力的,但是,他的观点依然与主流的心理以及神经生物学专家们背道而驰。 因为,大脑主导人类情感的证据,可以由比如正电子断层扫描、脑功能性成像等方式被人们亲眼所见,包括它究竟如何表达情感和自我感觉,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方式。比较之下,盖里·希瓦兹的理论设想并没有通过试验证实。 而针对他所提出的接受心脏移植手术者的各种奇特经历,心脏外科专家也持有自己的解释。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宏涛告诉记者,心脏里面没有中枢神经细胞,可以说它没有承载记忆的载体。“心脏就是一个泵,好比一台发动机,推动着血液在循环系统里运转,然后输送氧气和养分到人体的各个器官。” 而心脏移植手术是一项难度和风险极大的手术,尤其是手术中要经历心脏停跳的过程,由体外循环机暂时代替人的心脏工作,进行血液循环。 “尽管临床认为这个过程是没有缺血的,但事实上,还是会出现短暂缺血的现象,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气栓,这就极有可能诱发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孙宏涛指出,“此外,如果手术过程不平稳,血压出现波动,也会有脑缺血现象出现,如果病人原本的脑血管就有问题,一旦血压波动,就可能被激化。” 他坦言,心脏移植手术后,有的病人确实会发生感知方面的问题,甚至出现精神症状,比如胡言乱语,或者明明是一个很开朗的人,做完手术之后变得沉默、抑郁了。只是,这种并发症可重可轻,他记得,曾经有患者在术后丧失了近期的记忆。 不过,他依然相信,随着心外科心脏移植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并发症的概率是在减小的。 当然,不能被忽视的还有病人的心理状态。像心脏移植这样的大手术对病人而言是个绝对强烈的刺激。而每个人的应激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反应剧烈,不但手术恢复慢,还会出现所谓的应激综合征,比如性情大变这类不太典型的症状。 心脏不承载记忆内容 移植或可继承其反应模式 孙宏涛的解释在心外科以及人格心理学上都是一些公认的说法,但是,有意思的是,他也承认,所谓体外循环导致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其实也并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医生并不知道它们究竟什么时候会发生,怎么发生。”同样,那些不典型的应激综合征究竟从哪儿来,也无法得到确切的解释。 因此,尽管目前关于心脏是否存在记忆的争辩似乎依然呈现一边倒的局面,主流的观点依然无法解答全部的疑惑。 而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罗非更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只有中枢神经细胞才有记忆的功能? “这是因为,科学家发现,人在形成记忆的时候,中枢神经细胞会以放电的形式把这种信息告诉人类。神经系统好比一个探测器,即使并不是大脑完成的工作,也可以从脑神经细胞的反应中探测出蛛丝马迹。”但是,他提出,这也只是在少数能够开颅的病人身上作过一些记录,有很多限制。因此,仅仅用神经科学来解释记忆显然是不全面的。 “人体是一个协调组织,大脑中除了存在神经放电的机制,还有许多其他的机制,比如内分泌。依据当代内分泌学所讲,所有细胞都能释放一些东西,换句话说,当细胞遇到一件事情,它不会不作声。比如,神经细胞会放电,而普通细胞可能也会释放一些东西,来告诉人类‘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我们是这样做的’。只是,目前普通细胞传递的信息没有神经细胞那么容易被人们发现,所以它们就可能被忽略。” 在罗非看来,“已知的永远比未知的少”,这才是科学。所以,很难下结论,内脏细胞就百分之百没有类似记忆的功能。 北大心理学教授沈政也提供了心脏可能存在记忆的某种理论解释。 “在神经细胞形成记忆的过程中,还存在基础的生化新陈代谢的过程,这也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大脑是非常精细的器官,与此对应的血液循环的供应也应当是非常精细的,而这恰恰是由心脏来推动的。也就是说,每一个记忆,可能都对应着某些心脏细胞的特殊的代谢方式。而随着这颗心脏的移植,由于其活性并未消失,这些特殊的代谢方式可能一同被移植到另一个人体中。有了这些特殊代谢方式的支持,对应的接受移植者的那部分脑区的神经细胞就可能变得活跃起来,也就更有利于那些记忆的产生。” 与沈政持同样的观点,罗非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心脏可以承载记忆的内容,而是说明,每个心脏都是不同的,它拥有属于自己的反应模式,心脏移植后,这种反应模式是可以被继承的,致使接受心脏移植者原有的脑神经细胞在形成记忆的时候出现了与此前不同的变化。 心脏很敏感,身心需要合一治疗 按照罗非的说法,现在给心脏是否具有独立思考和自我感知的能力下定论其实还为时尚早。但有一点是学界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心脏对人类的情感确实非常敏感。 有一种被称为“心碎综合征”的疾病,心脏在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由于强烈情绪的刺激,可以瞬间被击垮。这是因为经历强烈的情感,会分泌大量的荷尔蒙,这种肾上腺素攻击心脏,心脏就无法作出正常的反应,就不能正常收缩和扩张,从而引起疼痛。 如今,学界已经意识到,心脏的反应机制远比收缩性“水泵”装置要复杂得多,它不仅与心肌受神经支配的方式有关,同时,也与心脏对这些荷尔蒙的敏感程度有关,所以,情感与心脏疾病有关。 这个发现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人类心脏的核心理念,也使得21世纪的医学在重新审视自己的治疗方式。但是,孙宏涛说,国内的治疗理念依然更多地关注疾病本身。就如同医学界长时间以来都将思想和身体分开。 “如果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像移植心脏一样,不管是什么原因,情绪和感知也可能发生变化;同时,情绪和感知的变化也在影响着身体的健康。这就要求国内的医务人员需要像关注我们的身体一样,去关怀人类的心灵和情感。” 孙宏涛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也已经有学者在试图创立双心门诊,也就是将心脏疾病和心理疾病治疗结合起来。“这恐怕是我们将要努力的方向。” 如今,学界已经意识到,心脏的反应机制远比收缩性“水泵”装置要复杂得多,它不仅与心肌受神经支配的方式有关,同时,也与心脏对这些荷尔蒙的敏感程度有关,所以,情感与心脏疾病有关。 《中国科学报》 (2013-01-04 第11版 调查)
个人分类: 真相|4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30:人体系统进入 2.0 时代
tansuozhoukan 2013-6-24 13:58
如果将自然给予人类的人体机能看做是最基本的1.0系统,那么系统的升级,就要依靠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自我改造。人体机能增进装置,有可能在15到20年后,从头到脚武装人体,提升人体的各种能力。 新闻背景 2012年12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布《2030全球趋势:多元化世界》,这是该机构第五次发布这样的框架性趋势预测。报告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转折点,将引领一个与现在有着巨大差异的未来。报告认为,未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很强的可塑性,是信息化发展,创新发展以及人类能动性互相作用的结果。 而由于科学技术在全球大范围的飞速发展,全人类将变得更加聪明健康。到2030年,人类有可能就像选择整容让自己变美那样,通过选择一些科学手段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健康。 该报告将这些能够增强体能的科学手段统称为人体机能增进装置。 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也在其刚刚发布的《2012-2013年技术曲线成熟度报告》中预测,除了信息技术的多项前沿科技将突飞猛进的发展,另一项将在市场形成规模的技术就是人体机能增进装置,将提高人类感知能力与体能。这其中包括,机械外骨骼、脑机接口、视网膜植入、听觉增进装置,甚至是提高智力的神经性药物。 两份报告都认为,人体机能增强的技术可以使得普通人以及军人更加高效的工作,并且能够在此前无法进入的环境中工作。而对于年老者,这些技术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进入人体系统2.0时代,要选择怎样的系统配置、安全与否就需要我们理性的判断了。 体能配置:机械外骨骼 更快更强 机械外骨骼,非常类似于昆虫的外骨骼,能穿在人身上,给人提供保护、额外的动力或能力,增强人体机能,如使腿残疾的人能自己上楼,让士兵健步如飞、无障碍奔跑而且不会疲劳、不会受伤等等。也被称为可穿戴型机器人。 《中国科学报》记者从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报告中了解到,他们认为,随着技术领域整个范围的跨越式增长,外骨骼埋植以及动力假体等技术的突破将大大增加人类先天的能力,并且修复丧失的机体功能,比如四肢的残疾。假肢技术在目前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类肢体的能力。而很多军事机构也在尝试通过技术改善士兵体质机能,包括增强外骨骼力量,以增加个人的负重能力。 军方热衷提高单兵作战能力 2012年,关于机械外骨骼装置的报道有很多,包括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有新研究成果不断地出现。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小林宽司在2012年发布了他们的最新装置,重达9.2公斤的机械外骨骼装置,可以让人轻而易举地举起40公斤的大米。 几十年来,美国军方一直在考虑利用有动力推动的外骨骼套件,让士兵随身背负着沉重的装备以及更大的武器装备的同时还能灵活运动。同时这种套件还可以运用在救援方面:为受伤后的重建、康复提供帮助。 最早进行外骨骼机械装置研究的是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它是全球最大的国防工业承包商。他们在2009年就推出了一套可以大幅度增加士兵负重能力的金属骨架HULC,它的最大负重可以达到90.7公斤,其内部配备的液压传动装置和可像关节一样弯曲的结构设计,不但能够直立行进,还可以完成下蹲、匍匐等很多复杂的动作。士兵穿戴这套外骨骼可以背负36.7公斤重的物资以每小时3.2公里的速度行进。 而在洛克希德公司之后,美国雷声公司也为军方研制出了更加先进的外骨骼装置,并不断改进。穿戴该装置的士兵,一个人可以承担2到3名士兵的工作量。 目前,机械外骨骼类的研究,都主要是针对失去部分运动能力的人,帮助其恢复相关能力。比如美国埃克索仿生公司(Ekso Bionics)生产的仿生学套装就帮助一个高位截瘫的年轻人重新获得了行走能力。 在我国,相关方面的研究也在近些年起步。2007年,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启动了“可穿戴型助残助老智能机器人示范平台”项目,并且在2012年4月通过验收。 普及还需人机和谐 从各国不断成功的案例来看,这种外机械骨骼的普及似乎确实离我们不远了。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葛运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对于机械外骨骼研究来说,最终要研究的不是外骨骼装置,而是人机和谐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让机器判断人的运动意图。避免机器拖着人走或是人拖着机器走的运动方式,这还需要时间来解决。 目前,这个方面还有很多未能解决的问题。“在美国,目前的机械外骨骼主要是应用在部队军人的身上,这种机器装置还处在比较简单的阶段。”葛运建说。 葛运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对于人体运动意图的判断有多种方式,比如脑电、机电等。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的外骨骼装置,主要是通过机电的方式判断人体的运动意图。这是一种类似心电图测量的仪器,机电片要贴在人体的肌肉上,以获得人体运动的信息。 《2030全球趋势:多元化世界》报告中,对机械外骨骼装置的未来发展如此描述:埋植技术将可以实现把外骨骼埋植在机体内,实际上成为一种替代骨骼,从而提高人体的机能,比如行动速度、负重能力等等。 对此,葛运建说:“目前,我们所关注的重点,还是在非替代性的助力装置,目的是帮助年老和残疾人士恢复行动能力。” 美军发布的XOS2外骨骼系统 。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大脑配置: 实现意念控制 作为大脑埋植技术之一的脑机交互技术已经证明大脑可以直接控制机器。这种技术,人们更喜欢称为意念控制,听起来更加诱人。意念控制装置涵盖的层面很广,包括智慧型义肢、机器人甚至车辆和武器。 美研制出智慧义肢 目前这种技术更多还是致力于帮助残障人士重新获得行动能力。美国有很多企业和机构正在发展这种意念控制型义肢。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2012年12月17日刊发了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在一位颈部以下瘫痪的女患者脑运动皮层植入传感器,使其单凭意念即可操作机械手臂。这名女患者可以控制机械手臂将一块巧克力送入口中,其灵敏度比以往的研究更接近于一个正常人的肢体。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她脑部左边的运动皮层上植入两个微电极装置,这部分的运动皮层对控制人的四肢运动起着关键作用。研究人员将这些电极通过电脑与机械臂实现互联,电脑将脑部发出的电波通过复杂的算法转化为数字信号来控制机械臂。通过几周的训练,她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控制机械臂像手臂一样执行简单的任务。 研究人员称,准确地翻译大脑信号是思维控制假肢的最大挑战之一。目前,研究人员正尝试引入无线通信技术,以便去除连接瘫痪病人脑部和机械臂之间的线路,让这些辅助装置变得更轻便。 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陈卫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国的脑机接口研究起步虽晚,但工作相当出色,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研究团队在非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植入式脑机接口方面,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建立了国内唯一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脑机接口研究平台,实现了对智能机械手的多个抓握手势的直接神经控制,取得重大突破;浙大团队在动物机器人等方面也取得国际水平的成果。当然脑机接口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有很多领域与国际水平还有差距。 脑机接口双向控制还需时日 陈卫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脑机接口是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一条直接通信与控制的特殊通道。通常情况下,脑与外部肌体的交互是借助神经肌肉通路进行的,比如大脑发出指令传导到外周神经,驱动肌肉肢体实现操作。而脑机接口则绕开了常规的神经肌肉通道,采集的大脑神经信息经过计算机解码转化为指令,来控制外部设备;同样道理,外部信息也可以经脑机接口直接传入到大脑。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希望补充一个感官回路到他们研制的智慧义肢上,将信号反馈到大脑,从而让使用者感受到所触碰物体的冷和热,或表面光滑和粗糙之间的差异,让义肢更接近真实的手臂。 陈卫东介绍,脑机接口技术其实已经有成功的应用,比如大家熟知的人工耳蜗、脑起搏器(深部脑刺激)等就是成熟的脑机接口技术,近年来国外还用脑机接口技术开发了治疗癫痫的产品。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未来在康复、教育、娱乐游戏、人体机能增进、安全、救灾等领域都会有广泛的应用。 陈卫东所在的课题组在脑机接口领域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涉及了非植入式、植入式、康复工程、动物机器人、智能融合等方面,主要还是围绕植入式脑机接口开展研究工作。 “脑机接口的信息传递包括两个方向,包括从脑到机、从机到脑,当前国际实现的脑机接口系统绝大部分是单向的脑到机,也就是所谓的意念控制。”陈卫东说,“还有部分是从机到脑,用于实现对动物行为的控制或诱导,即动物机器人。实现双向脑机接口是当下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不过难度相当大。” 陈卫东认为,脑机接口实现人类机能增进,给人们绘制了一个诱人的前景,通过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人类一定能提前享受到这一成果。“不敢说这是否是终极目标,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最起码这将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可用思想控制的机械手臂,让失去肢体的患者能够按自己的意图取握东西。 图片来源:谷歌图片 记忆配置:神经药物争议 美国好莱坞对于科技发展的嗅觉总是显得比科学界还要灵敏,2011年的电影《永无止境》就探讨了能提高人类大脑能力的药物。当然更早的出处是2001年出版的阿兰·格里恩的科幻小说《黑暗领域》。小说中描述的这种神经性药物,将男主角从一个平庸的人变成了一个智商超常的人,记忆力增强、学习速度增加、分析能力提高,一跃成为商界宠儿。 在《2030全球趋势:多元化世界》报告中,也对神经性药物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到2030年,人们就可以使用这种药物提高人的记忆力和思考速度。报告认为神经性药物能让人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并且提高学习能力。 虽然聪明不聪明有很多因素决定,但是多数人都把记忆力放在首位,如果记忆力提高了,学习速度也就随之提高。因此很多科学家也在为了提高人类的记忆力,增强一些大脑功能而作出努力,包括药物研究、基因研究等等。 2000年,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由于在研究记忆形成的分子机制上取得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很多人认为,他的这些成果是发明记忆加强药物的关键。12年过去,2012年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快乐荷尔蒙”多巴胺有助提高记忆,这可能有助于有关药物的研发。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罗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药物本身是用来纠正问题的,通常当问题纠正了,就不应该再继续使用。使用太多就可能出现副作用。 在电影中,也描述了神经性药物的巨大副作用。使用者必须按时按量服用,否则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呕吐、视力衰退、神志不清,甚至可能因服药而死亡。 罗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美国科学协会网站也曾讨论这种药物出现的合理性。“我们不排除它出现的可能性,但是通过药物提升所获得的能力,与经过训练产生的能力相比,是不够稳定的,还是需要不断地训练去稳固效果。如果完全通过药物,还可能退缩。” 罗非认为,这种药物如果存在,但被用于某种竞赛中,临时去使用提高竞技水平,这就成了一种兴奋剂,一定会被排斥。如果是在平时提高训练水平使用,被人们接受的可能性就是存在的。 视听增进装置 视网膜埋植晶片帮助盲人恢复视力。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无论是《2030全球趋势:多元化世界》报告还是《2012-2013年技术曲线成熟度报告》都对视觉增进装置非常看好。 这些最新的人体系统配置,最初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弥补一些人失去某些能力的遗憾,提高生活质量。比如这两份报告中都提到的视觉增进装置,主要是指能够修补视力的植入物。国外一些企业都在研究的植入物,主要是一种晶片,可以植入视网膜。晶片可以接收视觉影像,并转化为电子信号刺激视神经,将图片信息传入大脑。 这种类型的手术已经在一些地方有成功案例。德国在2009年就进行了一例成功的手术,2012年7月英国也通过这种技术帮助一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在2012年5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眼科研究所进行了亚洲首例人工视网膜植入手术。接受手术的是一位因遗传性病变导致失明的华裔病人。这款人工视网膜布有1500个电极,是将晶片植入视网膜下。术后,这位病人的视觉功能就获得了改善,可以感受光影并可阅读投影屏幕上的字母。 当然,如果将视网膜植入技术列为人体机能增进装置,那么它就不会仅仅限制于帮助失去视力的人重新看到世界。《2030全球趋势:多元化世界》对它的展望是,通过视网膜植入技术,人类不仅仅能恢复视力,甚至可以通过这样的手术获得夜视能力。如果这种技术普遍应用在军队,那么士兵在夜晚执行任务时,就不必再佩戴笨重的夜视镜了。 除了视力的增进,人的五官中,听觉也是人体机能增进的目标之一。目前电子人工耳蜗的植入已经在临床上让很多有听力问题的患者获益。这种电子植入设备,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刺激听觉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 对于那些对科学极度狂热的人来说,通过这些装置,让人类变成“千里眼”和“顺风耳”似乎很诱人。而对于现实,我们是否真的想拥有这些超能力,就是个人的理性选择了。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人体机能增进”这个词的解释是,任何暂时性或永久性突破人类目前身体极限的尝试,使用的手段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通常更多的是指通过人工技术手段,选择改变人类的某些特性或能力。这些技术主要都是非治疗目的的,很多生物伦理学家认为这些非治疗目的的人体机能增进技术必须受到限制。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这份报告,所关注的就是非治疗目的的技术,为人类描绘了一个高科技的未来。这些为人体系统2.0时代准备的系统配置,恐怕在15到20年后依然是成本很高,因此,能够选择它们的人还只限于那些能够支付起高额费用的人们。 报告称,在这样的形势下,可能导致社会分出两个阶层。一个是使用了人体机能增进装置的人群,而另一个则是没有选择机能增进的人群。因此,这也要求有更多的相应的规则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科技的发展需要更加安全,从而防止这些人体增进装置受到不利的干扰。技术的协同性和适应性的进步是必要的,可以促进人类机能增进技术的实用性。 比如,用于机械外骨骼的电池装置,必须能适应机械外骨骼的使用时效。而改进大脑功能的药物也一定会受到质疑和规范。 就像我们使用电脑时希望它的功能更强大,而不断地升级系统一样,人类一直盼望自己能够更快、更高、更强。也许以上这些人体系统的新配置能够在20年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但是也一定需要长期的科学验证,以确保它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中国科学报》 (2013-01-04 第10版 新知)
个人分类: 新知|3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能被忽视的彩码
tansuozhoukan 2013-6-24 13:56
■本报记者 童岱 随着二维码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它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二维码信息需要通过手机摄像头来读取,只有支持近摄技术的终端才能满足用户的主动识别需求,除非事先下载相关软件,不然许多终端都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受技术、终端、信息容量等瓶颈限制,于是,手机彩码应运而生,走向前台应用。 彩色或许比黑白更诱人 彩码技术最初是韩国延世大学的韩教授发明的。原本是为没法操作数字键或按键的残障人士能够简单上网的一个技术,通过电脑自带的摄像头来监测。由于手机键盘非常小,操作起来非常麻烦,这个技术应用在手机上就不用很麻烦地操作键盘了,直接用摄像头拍摄一下就可以上网并获取有用信息。日本Colorzip公司获得授权并申请专利,在全球首家开发出5×5四色矩阵彩码,并将这项技术运用于手机3G,率先在日本和韩国取得成功。 彩码在传统的条码表现技术上加入了黑、蓝、绿、红4色矩阵。可以设计成各种漂亮的图案,具有其独特性。彩码在尺寸上有更为宽广的设计空间。彩码和二维码一样也是方形的,只是在信息表达和外形大小上有所不同。最小的6*6mm,可至任意大。而且这种条码技术非常成熟,可以支持彩码的变形,也就是说可以在一些曲面上打印这种条码。在读取彩码的时候无论是远距离还是高变形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其他的条码设备识别、读取。 彩码与一维码、二维码有很大区别。它既不像一维码那样只在水平方向也就是x轴上表达商品信息,也不像二维码那样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这个二维空间上承载信息。彩码既可以在x轴y轴上表现信息,也可以通过多元颜色,它是一种多维条码。彩码除了具有二维码所能包含的信息元素和服务功能外,也可以表现它所不能表现的色彩元素。 应用前景广阔 彩码在未来应该也有不错的市场前景。网上有些资料显示,彩码的信息量是“可移动的数据库,无容量限制”,这实际上是误读。相较于二维码,彩码信息量不是很大,但是它可以给广告创意带来很大的空间,一面墙或者产品本身就是一个码,带给大家更强的视觉冲击。 由于采用了有别于传统二维码的识别技术,彩码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并允许图形有一定的畸变,同时在四色取值上也有较大的范围。综合上述特点,彩码整体形态可以表现得十分丰富,即在遵循一定的规则下,彩码可以通过平面创意设计,将企业的行业特质、服务特性及CIS标志融合其中,形成具有视觉意义的移动领域的新LOGO。 一般的商品、名片甚至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都可以附有相应的手机彩码,用户拍摄彩码图案主动识别彩码所包含的信息,即可自动链接到相应的WAP网站上,直接浏览商品、下载折扣券、用手机支付购票,也可随时随地体验铃声、游戏、视频等流媒体信息。目前手机彩码在日韩等国已成为新时尚,户外屏幕、广告牌、杂志、商品、电影海报、广告宣传品上已随处可见,它比以往的识别方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和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彩码仍面临多项挑战 尽管彩码市场的前景和规模很大,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新兴业务,还要经历培育期、成熟期,以及民众的接受度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广泛应用。 首先是统一标准问题。二维码发展过程中,市场上存在多种码制技术,这也造成各技术提供商各自为战,这造成了用户在使用二维码时的困难,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彩码需要建立统一的彩码标准和规范,从政策上引导彩码的发展。 另外,运营商需要在产业链上发挥主导作用。拿手机彩码来说,其产业链涉及技术开发商、识读设备提供商、解码服务提供商、运营商、用户等多方参与,而运营商具备移动网络控制能力并有庞大用户群,需要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推动核心技术、标准及彩码解析识读软件的开发。 还要推动商家和用户的认知。对于老百姓而言,彩码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在市场推广中,商家应该为个人用户提供信息查询、电子票务等应用,加强、美化用户的体验和感知,从而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中国科学报》 (2013-01-04 第9版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延伸阅读|2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维码与体育“联姻”
tansuozhoukan 2013-6-24 13:53
■曾笑生 要说女子沙滩排球比赛是奥运会最性感的项目之一,相信多数人不会有异议。或许正是因为这点,广告商竟然将二维码广告打在了女子沙排运动员的臀部上。 在过去的伦敦奥运会沙滩排球测试赛上,摄影师们和现场的众多球迷都拿着相机,光明正大地对着英国女队组合萨拉·丹姆普尼和肖娜·穆林的臀部狂拍,因为她俩的比基尼短裤上面赫然展示着二维码广告。英国广播公司评论员对于她们臀部上的那个黑白小方块感叹道:“二维码完全有可能改变未来的体育商业链条。” 博彩公司凭创意“出位” 把抽象的二维码印在运动员的服装上,而且是在最热辣的臀部,如此出位的广告创意究竟来源于什么人?答案居然是一家博彩公司,该公司发言人安迪·鲁汉认为,二维码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这么一点体现,它为人们打开了一条跨媒体的通道。沙滩排球一直以来获得的关注度都非常之大,把二维码放在摄影师和观众们最想拍的地方,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主意呢? 根据伦敦奥组委的统计,女子沙排比赛和田径男子100米短跑比赛的门票是目前最抢手的。而在女星运动员的臀部出现如此热辣的广告,无疑是惊爆人们眼球的。 嗅觉灵敏的广告商敢想,也要有人敢接,丹姆普尼和穆林以五位数英镑的广告代言费,拿下这个出位的广告。此则性感广告一出,英国如同被投下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有网友盛赞这个广告位置很有创意,也有网友批评广告太过火了,英国《每日邮报》则打趣说:“这对英国冠军组合将鼓励观众拍下她俩的屁股。” 边比赛边下注 在丹姆普尼和穆林看来,她们将比基尼球衣“出租”的行为,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沙滩排球。她们认为,这次奥运测试赛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让更多人关注这项考验毅力和技术的项目。 对此的解释是,“出租”比基尼,只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沙滩排球,“既然广告可以让更多人关注这个项目,为什么不这么做呢?而这次奥运测试赛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这个项目”。 只是她俩臀部上的二维码广告,因为无法改变的特殊使用方式,观众要先利用智能手机对着她们的比基尼短裤上的二维码图案扫描,才能自动链接到博彩公司的网站上。不过,观众们一边欣赏沙滩排球比赛,一边下注的感觉听上去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却更是让人发笑。因为两位运动员比赛中总是蹦来蹦去的,满怀兴奋的观众们发现自己根本不能近距离扫描到她们身上的二维码,更加不可能下注了。 尽管这次的创意广告没有给博彩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甚至还遭到了观众的投诉和质疑,但公司负责人对这次的广告投放效果依然给予了乐观的评价,在他们看来,凭借印刷在沙滩运动员身上的二维码,他们公司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升。 NBA 6小时“代号码行动” NBA(美国篮球职业联赛)作为一项与商业紧密相连的体育赛事,二维码的应用怎么可能少了他们的身影。早在2010年初,NBA就和美国最大的网络广告商ACE集团合作开发二维码广告。他们将有关NBA报道的报纸杂志上都印上了二维码,只要球迷们用手机对其扫描,就可以登录NBA官方网站,从而下载相关游戏、购买周边商品,或是观看经过授权的赛事视频。 2010年NBA全明星赛期间,NBA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二维码广告推广活动,NBA市场部高级官员杰洛米·阿德尔曼将这次活动命名为“代号码行动”。 在NBA的授权下,ACE集团在举办全明星赛的达拉斯牛仔球场外墙上安装了3500个HD高清屏幕,上面清一色地播放着硕大的黑白二维码广告。球迷们只要用智能手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就能得到一张电子折扣券,从而在NBA商店里兑换一个免费的全明星赛纪念品。谁也没有想到最后的结果竟会是如此火暴:在短短6个小时内,1万份纪念品就都被球迷们领走了。 调查报告的结果让杰洛米·阿德尔曼激动不已:“这是NBA第一次的二维码运动,是传统的篮球运动运用新媒介尝试的巨大成功。” 中国二维码运动偏爱姚明 在中国,二维码的应用倒是更为火热一些,在许多大型赛事期间,都有嗅觉敏锐的商家依靠二维码广告和观众们互动。 2006年多哈亚运会期间,中国移动和多家媒体就联手推出过“拍二维码、看多哈亚运会”活动。下载了二维码软件的手机用户只要对准报纸上或网站上的相关二维码,拍下照片,就能在网上下载相关体育视频。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小巨人”姚明带领的中国篮球队的比赛视频。 此外,在2008年底,姚明的火箭队友邦齐·威尔斯加盟山西中宇俱乐部,山西的球市如日中天。为方便球迷购票和杜绝假票,山西中宇就曾推出带有二维码技术的球票。由于二维码技术具有保密性高、成本便宜等特性,很多体育彩票和知名体育装备公司也运用二维码技术进行防伪认证。 《中国科学报》 (2013-01-04 第9版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延伸阅读|2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维码卷土重来
tansuozhoukan 2013-6-24 13:51
用手机扫描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等相关信息便可存入通讯录;看电影前,在网上订好票,随后到影院的识读设备上扫描影院发来的二维码,便可省去排队、早早等候的麻烦……二维码就在你身边,方便得让你避之不及。 ■本报记者 童岱 “给同寝姑娘的男朋友跪了,明信片上手绘二维码,居然还能扫出来‘某某我爱你’这行字,技术与智慧并存啊……”前段时间,一位中国邮电大学的男生送给女友一张明信片,他将一句情话隐藏在上面的二维码中,只要用手机扫描便能看到“XX,我爱你”,这张技术范儿的小情书也惊艳了大批网友。 要知道,这并非“技术宅”才能做到,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二维码生成器,输入你想表达的文字后点击生成,一封二维码情书就这样“新鲜出炉”。二维码过去也红火过一阵,但始终“雷声大雨点小”,但近两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这项技术正在卷土重来。目前,二维码已经在物流、金融、交通、制造业、电子商务、传媒、旅游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你肯定接触过它 或许你对二维码的概念还不清楚,但你只要坐过火车就接触过它。过去人们购买火车票会担心买到假票,而二维码的应用早就让这种情形成为历史。现在的每张火车票右下角有一个二维码图案,拿着手机或者别的识读设备对其扫描,便可以立刻看到票号的显示,可以和票上进行核对。并且,还包括了看不见的乘车人姓名、身份证号、车次、座位号等相关防伪信息。 说起普通条码,大家可能会更有印象,众多商品包装上,都有一组横向排列的宽窄竖条、空隙及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通常对于每一种物品,其编码是唯一的。但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传统的一维条码逐渐显露出它的局限性。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维码的最大亮点在于它是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其可容纳多达158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这比普通条码的信息容量高了几十倍。 而且,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图形中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简单点说,只要智能手机上装有相关软件,或是利用识读设备对着二维码扫描,就能够在几秒之内获取其内含的信息,可能是文字说明,亦或是网络链接地址。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 最让人放心的是,二维码的译码可靠性非常高,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还具有纠错能力强的优点,它即使在畸变程度或者破损程度高达50%时仍能恢复出原始数据信息。 加速信息流动 二维码的“年纪”算不上年轻。1970年,美国公司Iterface Mechanisms开发出了这项技术和相关识读设备,并在制造业中投入使用。到了21世纪,日本、韩国等国家则让二维码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通信、票证、海报、名片……从而让这种抽象画般的黑白图案为人所熟知。 比如日本,自从2002年9月的手机二维码运营推广以来,已实现了终端配载识读软件100%的普及率,其产品认知度高达96.5%,实际使用率更是维持在73.3%的高水平。 韩国目前市面则有超过660万台手机支持二维码业务,对韩国最热门的业务之一——手机图铃下载,手机二维码的数字链接业务能提供其45%左右的导入率。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高健就曾对媒体表示,在这些国家,二维码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比如日本和韩国使用的二维码电子票,占了电子门票85%的市场份额;有的商品甚至会在报纸、杂志广告里附上相应的二维码,以便公众利用相应的读取设备直接获取更多的商品信息。 “在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疑成为了二维码发展的重要平台,因为二维码本身的特质为网络和终端用户之间提供了一个桥梁。”我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飞象网CEO项立刚说。 比如平时我们翻阅报纸或杂志,其本身信息承载量小,也不方便携带,而如果在旁边印上二维码,读者只需“一拍一扫”,就可直接用手机进入相关网站,获取更丰富、更多元的信息;到餐馆就餐,拿出手机扫描一下餐桌上的二维码,就可知道这家餐馆的招牌菜和卫生状况;想看热门微博的推送消息,扫描其微信号的二维码,便可以等着人家主动给你发来信息……可以说,二维码就像一个信息流动的加速器一般,让人们与网络连接得更加紧密。 改变消费习惯 在项立刚看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支付方式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便捷。而消费者购物时的冲动和快感,都会因复杂而烦琐的选购过程和支付方式而减少。而二维码则像一个太极大师一般,将复杂的套路化繁为简。 户外广告总是千姿百态,而胜出的总是创意至上者。二维码的便捷性便给了商家一个极具创意的消费模式。去年北京的公交车站,有心的人应该会记得,站牌边常常能看到1号店的广告。只是其广告形式很别致,并不是宣传自身,而是营造了一面布满商品图片的照片墙。饮料、家用电器、数码产品等等,算是一个品种繁多的虚拟超市。每一样商品下方都标有价格和二维码。如果你看上其中某一样商品,用手机扫描其二维码就能实时购买,填写地址和付款方式后便可以在家等着送货上门。 这种虚拟超市此前在韩国就已出现,而这种消费模式的关键就在于二维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因为这种模式既保持了传统商业模式,又融入了电子商务的机会,二维码成为一个突破口。 科技总是和时尚娱乐紧密相连,明星们的演唱会中自然也少不了二维码的“参与”。比如王菲的巡回演唱会门票上就印有二维码,观众持票入场时都要将票给检票人员扫描,以辨别真伪;而张学友的二分之一世纪演唱会的门票,则采用的是二维码电子门票技术,歌迷们不用去售票处排队,只需网上买到门票后,将手机收到的二维码在取票处一刷便可获得,黄牛党也无机可乘。 让消费者成为监督者 “二维码赶上了一个好时候,物联网为其未来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原因就在于二维码为物联网提供了技术支撑。”曾剑秋说。 特别是在商业流通领域,二维码技术正在引发一场商业模式革命。通过二维码,消费者甚至能参与到商品管理应用中去。因为,二维码在产品溯源、物流、防伪、防串货、会员管理、召回等各个环节,都能扮演关键角色。 广东在二维码技术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的领头羊。比如在2010年亚运会之前,广州食品溯源管理系统就已经投入运营。广州广味源食品有限公司成为该市第一个运用二维码食品溯源系统的试点,其酱油产品都贴上了二维码。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来龙去脉”就会映入眼帘。目前,这种用二维码溯源的管理方式已在广州市14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推广。 “这种模式值得提倡,不仅能协助监管部门共同打击假冒伪劣,促进行业规范,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还对打造品牌影响力提供了质量保障。”曾剑秋说,这种溯源管理方式,可以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监督企业的生产行为。 多方推进是关键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二维码的重要性可能还是在于消费领域的应用,但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应用规模只能算是起步阶段。 去年年底,移动互联网研究联盟(AMIR)在北京发布首份年度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移动设备保有量超过2亿部。另有数据显示,今年5月,网页浏览量的15%已来自手持移动设备。 很显然,在激活二维码的市场上,通信运营商的支持力度应持续加大。因为在这块市场,国内的产业链还很不完善,需要多家运营商联合推动。 另外,智能手机终端还有待加强。一方面,大多数智能手机上仍然没有内置的二维码识读软件,用户需要先下载,而且有些手机的摄像头的像素过低或变焦功能,都可能成为扫描二维码的阻碍。另一方面,手机终端的安全级别不够高,手机平台的身份识别还难以实现。 无论如何,随着二维码技术的日益受重视和拓展应用,二维码实现了平面到电子的信息转变。无论你是否在意,二维码这项技术都将会更多地“闯入”你的生活,或者改变你的消费模式,或者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中国科学报》 (2013-01-04 第9版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头条|28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堂建筑的演变
tansuozhoukan 2013-6-24 13:42
教堂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教会改革和基督教的发展,教堂也逐渐变化。重庆大学学者张厚斌在他的著述中梳理了教堂建筑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最早的教堂 是帐篷 在犹太教的经典《旧约》中记载了第一座教堂的出现:公元前1450年,犹太人在摩西的带领下逃出埃及,在旷野中度过40年的逃亡生活。为对上帝恭敬行礼,众人献金银宝石和绫罗绸缎修了一座帐篷,它长3丈、宽1丈、高1丈,作为祈祷的地方。 公元前1000年,犹太人攻占了耶路撒冷,所罗门王按那座帐篷的格局,用上等的石料、木料花7年时间建成了第一座圣殿。公元前586年,该殿毁于巴比伦人之手,公元前519年,犹太人重建圣殿,又于公元70年被罗马人焚毁。 巴西利卡风格 来自罗马会议厅 直到313年,基督教才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于是信徒开始建造教堂。当时人们很自然地由眼前的建筑获得灵感。罗马人为会议曾建造一种长方形的大厅叫巴西利卡,它由两排柱子把大厅分为正厅和侧廊,最里端是半圆形的,那里放置讲台。之后教会将这一建筑加以改进,并在全罗马推广,典型的就是有这长方形平面和凸字形剖面的罗马圣母大殿。 公元36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首都圣索菲亚曾建造过一座巴西利卡式大教堂,但于公元532年毁于大火。 之后,朱斯提尼安皇帝计划在遗址上建造一座超越世界其他建筑的庄严大殿,他动用了1万名工人,从各处搜集珍贵材料,又用5年时间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新的教堂。这座教堂平面呈希腊十字形,长75米,宽71米,中央是直径32.6米、距地面54.8米高的圆顶,中厅有两排玉石柱。 圆顶的出现标志着6世纪拱券技术的成熟,当阳光从圆顶上的窗户洒入时,人们对教堂空间广阔和神圣的追求也得到了满足。 建筑技术发展让尖拱穹顶流行 公元1054年,基督教出现了第一次分裂,分裂后的东部希腊语教会以拜占庭为中心称东正教,西部拉丁语教会以罗马为中心称天主教。东正教认为希腊十字平面造型的教堂能加强教徒在仪式中的团聚感,所以圣索菲亚大殿的建筑型制成为后期东正教堂的范例,被称为拜占庭风格。而天主教认为拉丁十字平面造型的教堂对基督蒙难更具有纪念性,于是在巴西利卡式教堂建筑中厅圣坛前展出两翼,以柱子撑起巨大的穹顶象征天宇,厚墙窄窗,并在内壁装饰以彩绘和雕塑。这种罗马式教堂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高潮,如圣彼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等。 12世纪中叶,建筑师发明尖券成功,由于建筑荷载被引到拱壁上,教堂就可以做到墙薄窗大。当时,率先在法国丹尼斯修道院教堂的设计中采用了尖拱、肋形穹顶和彩色玻璃窗。后来,这种建筑型制发展为中世纪盛行的哥特式风格。其中著名的亚眠圣母教堂长138米,宽14.6米,中厅拱顶高42.3米,两侧廊拱顶高18.2米,突出表现了中厅高而窄、长而狭的哥特式教堂风格。 科技发展助推简洁的现代教堂建筑 1521年,新教从天主教分离后,简化礼拜仪式,教堂形式也更简朴,大多为长方形礼堂。天主教也对以往教堂建设进行思考,倡导以耶稣会教堂为蓝本。正立面是一个宏伟的入口,宽阔的中厅与浅出的后殿形成过渡,是典型的巴洛克式教堂。 20世纪出现了现代教堂,力求对每一部分设计得尽量简单,减少形式的变化,追求庄重的朴素感。 1923年落成的巴黎兰西圣母院在教堂建筑史上标志着现代教堂的诞生。它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塑造出一个宽敞明亮的矩形空间,就像早期基督教使用的长方形会堂。 1965年,教会提出要适应时代,简化礼拜仪式,这进一步推动了现代教堂的普及。之后,这种构造简洁、科技含量高、现代气息强的“单一空间”的教堂建筑日益增多。1980年建成的洛杉矶水晶大教堂,由12000块矩形玻璃嵌在钢网架上围合而成,内部地面和讲坛用大理石装饰,显得纯净通透。 现代建筑技术与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让教堂建筑与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并更加人性化。 《中国科学报》 (2012-12-22 第8版 调查)
个人分类: 延伸阅读|3474 次阅读|0 个评论
钢筋水泥塑造的天籁之音
tansuozhoukan 2013-6-24 13:41
圣诞节即将来临,在期盼圣诞老人带来礼物的同时,教堂也成为人们欢度节日的重要场所,当赞美诗在你的耳边响起,可否想到教堂建筑的声音设计也是一门科学。 ■本报记者 魏刚 “抬头仰望穹顶,那里出现了耶稣诞生日的星空,当你怀疑这是幻觉并赞叹创意的神圣与伟大时,也许不会留意椭圆形的空间正在制造混乱的声学环境。” 2005年,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声学实验室讲师孙艳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尹铫曾承担了北京基督教丰台堂和朝阳堂的建筑声学测量和设计改进工作。7年过去了,孙艳仍然记得当时身处刚刚封顶的丰台基督教堂中给她的感觉。 “当我沿着椭球体穹拱大厅的中轴线缓步向前时,若隐若现的布道声让我意识到这里的声学环境有些问题。前方传出的布道声无法均匀地传递到每一处角落,甚至有的地方,声音小到几乎听不清。” 当然,并不是每个进入教堂的人都会把这些感觉与教堂建筑的声学设计联系起来,其实,无论是伴随着管风琴响起的唱诗班的歌声,还是神父或牧师的讲经布道,那些让你产生神圣、庄严、雄浑、纯净的仪式都离不开教堂建筑的独特声学设计。 长方形建筑声音传播效果最好 记者在北京宣武门天主教堂看到,狭长而高耸的中厅由若干个连接在一起的穹顶组成,中厅与两侧边廊由两排立柱分开,而正对讲坛的靠近大门处的上方,是唱诗班的位置。教堂内部以砖石材质为主,座椅为木质。在这里几乎看不到任何扩音设备,但是坐在任何一排座位上,都可以清楚地听到说话的声音。 但是,记者在位于崇文门的亚斯利基督教堂,却有另一种感受。亚斯利教堂呈八角形,布道台位于八角形的一边,其余几边均匀地布置着一排排座位,整个教堂屋顶、立柱和地板均为木质。如果坐在中间靠前的位置,听到的声音就变得很小。 对此,孙艳告诉记者,建筑的形状决定了声音传播的效果。一般来说,在像鞋盒一样的长方形建筑内,声音传播的效果最好。比如维也纳音乐厅就是长方形的,国家大剧院虽然外观是半圆形,里面却是三个长方形的大厅,所以那里举办音乐会和戏剧表演效果都很好。 宣武门天主教堂就是典型的长方形大厅,而亚斯利基督教堂由于是八角形,在中间靠前的位置声音反射不足。而前面提到的北京基督教丰台堂则是椭圆形建筑,这种建筑深受建筑师的喜爱,国内许多会议室、报告厅、多功能厅均采用这种形式的设计手法。但是,这种建筑由于椭圆有两个焦点,导致室内声场存在明显的声聚焦缺陷。 在尹铫看来,除了建筑形状外,建筑内的布置,舞台的位置,座椅的材质、厚度,地面墙面的材质,空场和人们坐满时,都会影响到建筑内声音的传播。比如,玻璃或金属材质声音反射就会很强,而如果使用木质或地上铺地毯,座椅用海绵材质,就会吸收声音。由于人也是吸声体,所以建筑内坐满人,声音的反射就会减弱。 教堂建筑有独特的声环境要求 “但如果简单的把音乐厅的声学设计标准照搬到教堂建筑设计中也不行。” 尹铫指出,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的指标——混响。声音遇到障碍会反射,所以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混响,也就是所谓的“余音绕梁”。 音乐厅要演奏交响乐,所以混响时间要长,而教堂既有唱诗又有布道,既要求声音的清晰度,又要求声音要饱满,所以对混响时间的要求与音乐厅不同。而天主教堂与基督教堂对声环境要求也有差别,由于天主教唱诗仪式较多,所以建筑都高大狭长,尖拱穹顶,这使得声音混响时间较长,增添了赞美诗的神圣感。而基督教布道仪式较多,所以建筑多为宽阔平顶,使声音混响时间较短,保证声音的清晰度。 在重庆大学学者张厚斌看来,教堂不但是时代建筑水平和时代审美观念的沉淀,同时也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神学与建筑学的结晶。在神学家看来,教堂就是要体现上帝的神圣,但由于教堂是人聚集的场所,所以声环境必须符合人的需要。 其实,教堂的声学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发生了变化。传统教堂空间较大而且构造复杂,礼拜方式一般以咏唱为主,因此较长的混响时间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而现在一些教堂,体型变化较大,比如崇文门的亚斯利基督教堂是八角形的,朝阳基督教堂是梯形的,丰台基督教堂是椭圆形的。 此外,礼拜仪式也多种多样,例如:随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一些新教教派在礼拜仪式和内容上更注重理解牧师讲经布道的内容,音乐风格也更接近现代的通俗音乐,而不是传统的礼拜音乐。 同时,教堂内的音源种类增多,除了传统的管风琴、钢琴、唱诗班外,还增加了许多电子乐器和大量扩声设备,有时甚至会用电视播映礼拜仪式。现代礼拜用语也由原来指定的拉丁语(或希腊语)改为各民族本地语言。因此,教堂对声环境的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并非混响时间越短越好,张厚斌认为,教堂中的长混响有助于赞美诗的音乐抒情,这是礼拜心理的需求,是构成教堂声环境特色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在孙艳看来,这往往也构成一种矛盾。比如,丰台基督教堂在声学设计时对唱诗的神圣感与布道的清晰度都有要求,但是管风琴要求的混响时间是4~5秒,而布道要求的混响时间是0.8~1秒,要将这二者协调统一几乎不可能做到。经过几次讨论,由于管风琴一年只用一次,最后还是更倾向于保证实现清晰度的声学设计。 北京教堂的声学缺陷 但丰台基督教堂的声环境改造,如果能在建筑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声学因素,就更完美了。 孙艳和尹铫接手该教堂的声学改造时,教堂建筑主体已完工。设计者之所以选择了椭圆形结构,更多的是考虑在空间和视觉上制造一种神圣的气氛。当初设想把椭圆形穹顶当做天幕,用激光投影把耶稣诞生那天的星空图打在上面。这一方案当然充满着创意和虔诚,但是,椭圆形穹顶直接造成出现两个声音焦点,而声聚焦是最大的声环境缺陷,表现在只有在两个焦点处声音清晰,其他位置不是声音小,就是听不清。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没有穹顶的海淀基督教堂,该教堂范国兴牧师告诉记者,这座教堂是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这座位于中关村西区图书城内闹中取静的建筑整体俯视如方舟,正面两侧如翻开的《圣经》。由于地处“中国硅谷”,所以用现代传播技术来布道成为海淀基督教堂的特色。这里有最先进的投影仪和专业的音响控制室。 但是这里的音响师张师傅却对教堂的声环境很头疼。在张师傅看来,海淀基督教堂在设计时声学因素考虑得不够全面。“现在教堂内正面和侧面两面墙回声非常严重,反送音箱无法往上推,声音听不清。” 张师傅指着围着大厅一圈的高大玻璃幕墙和白色的钢管说:“这些玻璃反射声音很厉害,后来为了美观又增加了一圈竖钢管,导致现在无法做吸音措施了。现在布道时功率调小了听不见,功率调大了听不清。” 孙艳看了海淀基督教堂大厅的照片后,也认为四周墙壁的玻璃和钢管产生强反射导致声环境出现缺陷,如果钢管上无法包裹吸音材料,就只能在空中悬吊吸音块来解决了。 在北京西什库天主教堂,记者也感觉声音听不清。孙艳和尹铫曾在西什库教堂用无指向声源和信号传感器做过声环境测量,发现那里的空场混响时间长达2.49秒。根本原因是西什库教堂过多的穹顶造成了许多声聚焦。 教堂声学改善材料是重点 那么教堂声环境究竟该如何改善呢?尹铫认为教堂建筑的声环境应该从建筑设计阶段就有所考虑,通过3D模型模拟建筑完工后的声学环境,确定方案后再进行选材和实验室测量,即使在工程施工中,也可以不断调整。 但是现在许多教堂建筑在设计时只考虑象征意义和视觉效果,比如朝阳基督教堂在开始设计时也设计了穹顶,建筑设计师并不知道这样的设计会产生声音聚焦现象。 针对这种已经是半成品甚至是成品的教堂建筑中的声缺陷应该如何弥补呢?在孙艳看来,这些主体结构已经完工的建筑只有通过布置吸音材料来改善声环境了。 在北京工业大学声学实验室,记者看到已经应用到建筑中的各种吸音材料,包括人造玻璃棉、木丝板、密胺棉、铝蜂窝板等,丰台基督教堂就在穹顶喷涂了3厘米厚的吸音材料,改善了声环境。该教堂管委会张主任认为改造后,无论是唱诗还是布道,坐在任何一个座位都听得很清楚。 当然,教堂建筑对声环境的影响更多还来自人们的主观感受,但声学正努力用客观世界的标准来完善人们的主观感受。 《中国科学报》 (2012-12-22 第8版 调查)
个人分类: 调查|2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假如“末日”来临,你将如何求生
tansuozhoukan 2013-6-24 13:35
■本报记者 胡珉琦 按照科学的解释,世界将不会是在瞬间毁灭。所谓“末日”,可以理解为是巨大的自然灾害或物理环境的变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种种考验。与其忧虑“末日”是否来临,不如从现在起,重新掌握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技能,无论何时都能“绝处逢生”。 对于有些人来说,12月21日过后才得以释然,“末日预言”终究是破灭了。不过,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尤以自然界和物理环境的变化最让人们感到无力。 现代化的生活让人类的生命变得多彩,可如果有一天,人们一无所有,身陷于巨大的灾难之中,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保证自己活下去。在下一个“末日”预言出现之前,重拾人类被遗忘的求生本能,也算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敬畏。 寻找水源比食物更重要 没有吃的东西,你可以足足熬过三个礼拜,可没有饮用水,人活不过三天。可见,人没有了水,将大大降低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几率。 不过,在以户外救援为主的公益救援队——绿野山地救援队资深队长海猫(吕忠洪)看来,自然界中的水分其实很充足,一般可以通过收集雨水和露水获得补给。 “早晨,树叶上往往会凝结露水,有的苔藓会积聚大量水分,采集起来,包在衣服中,拧一拧就能挤出水来。” 困难的是在沙漠和海洋之中。不过,海猫认为,就算在极度干燥的地区,也会有水曾经流过或者下渗。 英国探险专家、Discovery频道户外生存大师贝尔·格里尔斯在他的《荒野求生手册》中就告诉人们,找一个地势低且有些许潮气的沙地,深挖一个坑,把任何可用的防水材料悬垂在上面,白天热度上升,表面的湿气到了晚上便会凝结成水珠,滴落在布的中央,这便是利用了太阳能蒸馏器的原理。此外,学会观察动物的足迹和粪便,密集处很可能就是水源地。末了,再选择仙人掌的汁液。 而在海上,虽四面被水环绕,但决不能只饮用海水。海水的盐分浓度是人血的三倍,会导致严重的肾衰竭,甚至精神失常。贝尔推荐,鱼类的眼球、脊骨和海龟的血液是救命的饮用水。此外,就只能利用一切容器包括太阳能蒸馏器收集雨水和露水。 相较于生命之源,大自然中的食物似乎要充裕得多。早期人类就是“清道夫”,以植物、动物,甚至腐肉为食。不过,贝尔还是建议:“在追击较大的猎物之前,不妨先找找草莓、蛆或一些甲虫的幼虫,这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保持体温让器官正常运转 人类是恒温动物,因此,要保证各个器官正常运转,必须保证人的核心温度维持在37摄氏度左右,只要下降2摄氏度,或者超过43摄氏度,死神就可能降临。 如果身处类似南北极、冬天山区的环境,贝尔认为,首先必须保持身体的干燥,否则汗水冷却就好比穿了一层冰衣。“众所周知,羽绒服防风保暖效果好,如果可以,多取些松针或者其他干燥的树叶、枝条放到外套的里面,制成羽绒服的效果。”海猫告诉记者。 其次,必须随时保护好头部和颈部,因为体热极容易从颈部流失,直到失去意识。有人为了保持核心体温最终冻僵甚至失去了四肢,但却可以换回一条宝贵的生命。 而海猫表示,保持核心体温的一大办法就是让自己保持清醒和运动,“闭上眼睛就永远起不来了”。 相反,在高温地区则要避免中暑。海猫提出的首要原则是避免白天活动,这样可以减少身体水分的蒸发。此外,用一切可以包裹身体的服饰来抵御太阳的照射,尤其是头部,人们甚至可以像贝尔一样在包裹头部的围巾上洒上尿液,好让脑袋有凉快的感觉。 建立避难所是求生第一步 可无论人们多么努力,如果始终赤裸裸地置身于各种极端的气候里,必死无疑。因此,贝尔在面临任何求生状况时,都把建立避难所列为第一要务。 想要人们免受寒冷的侵害,雪的隔绝效果是最好不过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在近日发布的《世界末日生存指南》中告诉人们,可以用压实的雪块砌成一定高度的雪墙,开口设在背风处,人睡在雪墙内侧。雪墙除了挡风外,还可以反射热量,保持墙内温度较高。 而在雪层较厚并且足够结实的时候,还可以挖雪洞。雪洞垂直向下挖掘,上方留有窗口用来透气,在挖掘到一定深度时,在雪洞一侧半腰处再横向掏出一个自己可以躺下的平台,因为冷空气较重,会停留在雪洞的底部,而平台处相对要温暖一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将平台上万的穹顶仔细抹平,防止人体的热量使顶部的雪融化。入睡时,永远都得在自己与雪之间留一层隔绝物,否则体热会快速流失。 如果在沙漠,有岩壁、洞穴自然是最完美的,否则只能人工搭建阴凉处。按照贝尔的方法,是要在地表有阴影的一侧挖出一个洞,并且把挖出的材料沿着地洞四侧堆成一面墙以抵挡阳光,再把衣服、防水布料等覆盖在地洞上,人则躲到里面。如果能制作两层式的“屋顶”,并且两层之间留60~90厘米的空间,就可以大幅降低下面的温度。 而在一般环境中,选择地势稍高,地面干燥,四周较为开阔又背风的地方,山洞或者石崖下凹的地方作为避难所是最佳的选择。 在那些地方,《世界末日生存指南》推荐人们制作简单的“披棚”。这种截面呈人字形的窝棚是利用一根斜搭在高处的粗树枝作为主梁,然后在两侧分别搭上一排木棍,再在上面盖上带叶的树枝,最好是类似芭蕉的大叶子,像鳞片一样从上到下依次覆盖,最后再挑选一些细软的树叶或者树枝,从窝棚的入口处塞到棚内的地上并铺平,就是一个可以临时安置的家了。如果地面比较潮湿,则想办法搭建一座“高脚楼”。 生火是必备技能 有了水和食物,也有了藏身之地,原始人类生存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火种,它带给人类光明、温暖,可以加热食物、驱赶野兽。然而,不要幻想还能拥有打火机或者其他点火设备,“钻木取火”才是最现实的选择,可它远没有现代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海猫强调,摩擦并不能生出火来。其实,木头相互摩擦只能产生火炭或者燃屑,而要使看不见的火星变成旺盛的火焰必须通过一种媒介物引燃,这就是火绒。它最好是如同绒毛般的纤维性材料,比如鸟巢的内层、干草、松针或者是桦树、松树、云杉的树皮等,被撕成碎片,处理得起毛,遇火星就能轻易燃烧。人们在户外必须随时收集这些宝贵的材料。 可是火绒产生的火焰并不会持续太久,环境温度又低,因此,还需要体积较小的点火材料才能使木堆真正着火。最理想的,就是把松树之类的软质木材切成一片片好比铅笔般大小的东西。 当然,摩擦的技巧也很有讲究,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回转一个主轴,使之就像锥子一样进入底部的一片木板。另外,如果能制作类似放大镜的透镜,在阳光下也能点燃火绒。 刀是首要生存工具 每一次灾难过后,有忧患意识的人总会想到该常备家用应急包,可如果只给每个人三个选择,究竟该随身携带什么工具? 与美国国家科学院给出的建议一样,海猫毫不犹豫地把刀放在了第一位。“刀在自然界中很难制作,而防身、捕猎、制作各种生存设备几乎都要用到它。” 不过,他的第二选择也许会出乎大家意料,那就是食盐。“这是因为食盐在自然状态下同样难以得到,而它又是人体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 如果还有机会,海猫才会选择带上火种,毕竟火可以由大自然赋予。 《中国科学报》 (2012-12-22 第6版 真相)
个人分类: 新知|2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末日情结是对内心的追问
tansuozhoukan 2013-6-24 13:31
末日言论的疯传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这个时代人们浮躁的内心和惶恐。而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人们应该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崇尚科学精神,对于各种观点拥有理性的判别能力,而不是随意传播和发泄情绪。 ■本报记者 童岱 你肯定看过类似这样的段子——“神秘的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临以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本月上旬,在四川成都市、内江市、双流县等地,一些市民听信流言“2012年12月21日(冬至),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竟然在集市上疯狂抢购蜡烛和火柴,有些地方甚至造成蜡烛脱销。 震惊全球的美国康涅狄格州小学枪击案凶手亚当·兰扎的作案动机虽未定论。但据当地报纸《哈特福德报》报道,凶手的母亲南希·兰扎是一名典型的“生存主义者”,遇害前一直坚信世界经济将崩溃,在不停囤积水和食物。而有消息称,亚当·兰扎可能受其影响,也存在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想法。 而今天,就是世界末日这个“黑色玩笑”后的第二天,太阳依然照常升起,各种谣言、预言都不攻自破。席卷全球的“消费末日”风潮背后,正是多年来层出不穷的末日预言。而一部分人内心的末日情结,其实是对未来的担忧和惶恐。 他们“编造”了末日 16世纪初,西班牙人当时正热衷于海外扩张,当他们第一次登陆美洲大陆时,神秘的玛雅人让他们震惊了。他们创造的玛雅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生活状态处于原始状态的玛雅人,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但却创造了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成就”的数学体系、令人惊叹的玛雅太阳历,并且还建造了100多座城市和众多巍峨的金字塔。此外,他们遗留下来的史诗般的玛雅纪元,正是人们谈论世界末日的最“靠谱”来源。 玛雅纪元记录,其中每个纪元都是以地球皆陷入空前大混乱中,而且在一连串惨不忍赌悲剧下落幕。玛雅的最后一个纪元(第五纪元)开始于公元前3114年。根据推算,公元2012年12月21日是第五纪元结束的日子,此后,人类将进入与本次文明毫无关系的一个全新的文明。但意外的是,没有任何关于第六纪元的记载,这给后人编制末日预言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关于玛雅的预言,共有五个传播度最广泛,分别是玛雅文明的终结;汽车、火车及火箭的出现时期;大魔头(被认为是希特勒)的出生及死亡;毁灭性战争的爆发时期(一战、二战);以及百谈不腻的“2012年12月21日太阳落下后将不再升起”(第五纪元的结束)。 前四个预言虽然实现但其实并无依据,都是后人杜撰“加工成型”,但关于第五纪元的结束,具有确实的“证据”。在德国萨克森州立图书馆里保存着一本《德雷斯顿抄本》。 根据之前的科学鉴定,这本书成书于公元前1250年~前1200年间,是古代玛雅人留下的最精美、最复杂的文献,其原稿在战争中被炸毁,目前现存的三个手抄本都收藏在欧洲的图书馆中。 在《德雷斯顿抄本》的最后一页,有关于世界末日(即广为流传的2012预言)场景的描述。该场景设想一场洪水将毁灭整个世界。不过,这种世界末日的假想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存在,并不仅仅是玛雅人才有的预言。最后一夜的最后一幅图表示天上的鳄鱼引发了大洪水,淹没了地球,所有的生灵都难逃劫难。许多人认为的世界末日实际上是象形文字中所表示的灾难性气候。 现在的结果证明,玛雅的历法被误读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早前发布短片称:玛雅的长历法确实是在2012年12月21日结束,但这就如同汽车仪表板的里程计数器,到了最大值后就归零从头开始,并不存在任何的毁灭。 末日情结源自对未知的恐惧 末日言论的盛行,让一些人开始做一些有趣的设备。 今年8月,浙江义乌商人杨宗福花费150万元制造了中国版“诺亚方舟”,这是一个直径4米、重达6吨的橘黄色大圆球。球舱内设有安全座椅、瞭望系统、通风系统和卫生间等生活设施,能储备食物和饮水,还可以防撞、防辐射、防高温。 按照杨宗福的想法,这个大球可以当做是用来逃生的设备,可以让一个三口之家维持近一年的生活。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并非中国独有,国外一些“末日避难设备”和场所也频频见诸于新闻。在美国堪萨斯州,开发商拉里·霍尔就将废弃的导弹发射井改造成地下多层豪宅,以“世界末日逃生之所”的名义出售。 “末日情结现在已不是新的概念,而且是一种现象,甚至一些人非常热衷于盲目地传播各种不靠谱的预言,因为他们内心的安全感找不到依靠。”北大心理学系教授沈政说。 2009年上映的科幻大片《2012》,前段时间又披上了“3D”的外衣大肆席卷国内票房,加上玛雅末日预言的盛行,这些都使得一些人会联想近几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得末日言论有了更大的市场。 按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人类在生命中的活动经历和经验会沉淀于内心最深处,积淀下来的普遍性精神是潜在的、难以感知的,这就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从这个方面来看,末日情结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在人类早期发展中,面对未知的自然现象、难以抗衡的自然灾害,通常充满了疑惑和恐惧,且难以抵挡,这可能是末日情结的潜意识根源。即便是现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却难以从根本上抹掉,仍在影响着思维。 在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祝卓宏看来,所谓“末日”,实际上就是“集体死亡”。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生物,每个正常人从懂事起就知道死亡终有一天会来到。但如何理解和面对“死亡”?对死亡的未知,让人们陷入恐惧。人们都有探索自然真相解释世界的本能,正是这种本能,催生了原始宗教。比如远古时候人们无法理解某些自然现象,就会寻找某种“合理”的解释——神话与宗教,其实都是试图对未知世界作出解释,消解人类因“未知”引发的恐惧。 被局限的思维 如今,互联网好似一位热心的“家庭主妇”,无论你是否愿意,都会将各式各样的“菜品”摆在你的面前。人们因此获悉的信息量呈爆炸式的增长,同时也加速了人们的盲从。因为负面信息往往更抓眼球,传播得更快、更广泛,末日言论自然当仁不让地成为其中之一。 “互联网上流传的许多言论,虽然不严谨,但不可否认代表了一些人的心声。”沈政表示,需要警惕的是,一些人热衷于传播末日言论,其真正的内心,是对于现实的不满,认为自己常常受到不公平待遇,心情压抑,认为社会的制度、自身的发展以及对未来的预期都抱着不看好的心态,他们甚至会希望用一种毁灭的心态来彻底“改变”现有局面。 另外,沈政还谈到,喜欢传递末日言论的人的内心通常较为闭塞。 国内,许多老百姓晚上的娱乐就是看电视剧,而电视剧多数都是家长里短、武侠穿越的剧情更抓眼球,这使得许多人将思考的部分,几乎都放在跟自己的利益相关的狭隘领域里。他们会不自然地去勾心斗角、记仇、窝里斗,不愿意去宽容别人,更不会去考虑地球、宇宙这样的宏观科学概念,变得越来越浮躁,缺乏科学理性的精神。而这就给世界末日流言的传播提供了温床,他们不愿意去判别流言的好坏和传播的结果,有的就是图一时之乐。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大光对此也有类似观点,在他看来,许多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文化,不是一种宗教文化,也不是科学文化,而是一种狭隘的、身边的、工具化的文化,关注于自身,眼界不够开阔,不在乎宇宙的形成和环境的变迁这样的问题,而一旦接触到世界末日这样的流言,会没有判别力,热衷于盲目跟风的传播,人云亦云。 “表面上看,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人们缺乏科学素养,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教育的缺位,许多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导致了许多人的知识结构出了问题,从而进一步影响个人。”李大光认为,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人们应该崇尚科学精神,对于各种观点拥有理性的判别能力,而不是随意传播和发泄情绪。末日言论的风传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这个时代人们浮躁的内心和惶恐。 《中国科学报》 (2012-12-22 第6版 真相)
个人分类: 真相|3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情感:你的柔情“我”也会懂
tansuozhoukan 2013-6-24 13:27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情感机器人只能是适应人类情感,跟随人的情感,还只是只认识0和1的逻辑机器。在我们能看得到的未来,机器人还不能拥有真正的人类情感。” ■芮厘 “你好,我是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实验室表情机器人”,“你还会什么”,“当然,我会的东西很多”,“我不高兴了”,“我很伤心”。 走进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与电子信息系主任王志良教授负责的机器人实验室中,实验桌上摆放着一个能说会道会哭会笑的表情机器人头部。王志良的学生闫纪铮博士通过电脑语音识别系统,向它发出指令,做出各种仿人类表情。这是最近才“出生”的该实验室中的第三代表情机器人。在使用材料和程序设计上有了很多改进。硅胶制作的皮肤已经可以做出很多比较细微的表情,例如高兴、忧伤、惊恐、愤怒等等。“他”的外貌还是依照王志良自己的样貌设计。 闫纪铮介绍,利用脸部编码理论技术,找到人类表情几个基本控制点,通过头部中的舵机驱动,带动连接不同控制点的连杆。而连杆要遵循不同表情的指令,通过不同角度移动或转动,带动硅胶皮肤作出相应的表情变化。 王志良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人工智能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并未涉及情感计算。由于在心理学就包括了智能、情绪、意识的研究,因此如果人工智能的研究不能涉及情感研究就是不完整的。因此在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情感计算。 在经过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机器人、80、90年代的智能机器人、到现在的服务型机器人,机器人的研究经历3个时代。 当服务型机器人逐渐进入家庭,就决定了情感机器人的发展。情感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人类管理一些家庭事务,还能够判断主人的情绪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罗拉·卡纳梅洛博士领导的一项“感知成长”的欧洲机器人项目在2010年制造出“Nao”,一个可以模仿1岁孩童的情绪并可以与善意对它的人结下深情厚谊的情感机器人。 卡纳梅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Nao可以观察人的情感变化,模仿人类在婴儿时期学习与他人进行社交和情感互动的行为线索。她认为,未来的生活中,机器人不应该仅仅是教育和使用的工具,而应该和人类一起成长。它们就像婴儿一样,学习周围的环境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 她们最终希望能够制造一些可以表现情感、有社交能力,因此可以和人类进行互动的机器人。在与人类的互动中,这些机器人能够察觉人类的一些简单情感,比如悲伤、受挫,并且对这些情感作出回应。但是这要分不同的人,有些人在伤心或者受挫的时候需要这样的机器人让他们高兴起来,但有些人只想自己静静地待着。 如果这样的机器人能够真正地进入人类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去,在公司、服务业、娱乐界、病人看护、治疗助手等环境中,它们不能再是简单的事先的程序设计,而是要真正地融入真实的生活中去。它们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主人的个性,它们合作者的需要。它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将更加丰富。 这样的机器人更多地被希望能够用于陪伴老人和儿童。目前,王志良教授也在与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合作,从人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情感机器,从而适应人类心理偏好。 王志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情感机器人只能是适应人类情感,跟随人的情感,还只是只认识0和1的逻辑机器。在我们能看得到的未来,机器人还不能拥有真正的人类情感。 人们普遍认为,下一次的技术革命将是在未来的30至50年后发生,生物科技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在那时,有可能将硅芯片与生物技术结合,再进行大规模计算,也有可能向人类情感迈进,但完全产生人类情感还是比较困难的。 美国计算机教科书《人工智能》作者提姆·琼斯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与过去不切实际的期待相比,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正处在一个很好的阶段。研究真正的机器智能(情感机器)应该继续,尤其是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大脑、情感,以及这些是如何让我们成为自己。“我想距离我们看到真正的情感机器还有很长的时间,而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去解决的。” 《中国科学报》 (2012-12-22 第5版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新知|2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机器人,谁将主宰谁
tansuozhoukan 2013-6-24 13:25
全自动武器系统,可以在不受人类操纵的情况下对目标自行判断并发动攻击,也被称为“杀人机器人”;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预测2030年将出现仿生机械超人;机器人反人类控制是科幻电影偏爱的故事;很多人担忧机器人真的成为人类的终结者。机器人是否就是人类的末日? ■本报记者 马佳 也许科幻电影太多地描绘了机器人反人类统治而控制了地球的未来,因此引发一些人的不安,担心幻境成真。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11月他们联合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一份报告,呼吁国际间禁止研发全自动武器系统。这种可以在不受人类操纵的情况下对目标自行发动攻击的武器,也被称作“杀人机器人”。 报告声明:应设立国际性法规禁止研发、生产及使用全自动武器;并采取国家立法与政策制定来约束研发、生产及使用全自动武器。 报告说,这样的军用机器人可能在20至30年内问世;这样的机器人将无法区分军人和平民;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对以机器人代替士兵的设想感兴趣。 美军或将研发“杀人机器人” 巧合的是,就在这份报告发布3日后,美国国防部发布了一份关于“全自动武器系统”的指令,据英国《卫报》12月3日报道,指令指出,这种系统一旦激活,即可自行选择和处理目标而不需要任何人的操控。同时将建立相关政策,分配开发和使用自动或半自动武器系统的人的责任。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军第一次讨论这种武器的可能性,早在2004年美国国防部就已经给研发者亮了绿灯。总的来说,美国国防部希望的是最彻底的实验,从研发到使用到操作者的培训,并确保适用法律的配套,而且确保有人类电脑终端能结束错误任务。当然他们也反复强调了建立有关政策防止任何可能出现的错误而导致系统的失控。 英国《卫报》的特约作者诺尔·沙基在他的评论文章中称,这种反复强调的错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为错误,人机交互失败,系统失灵,通信未升级,软件编码错误,敌人网络攻击或渗透供应链,干扰,电子欺骗,敌人的其他行为,或是战场上的意外情况。 诺尔·沙基是英国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家,对于这种“杀人机器人”出现的可能十分担忧。并且他在文章中称早在2007年他就已经在《卫报》发表文章警告国际社会这种机器人的危险性,但至今也没有看到国际上有关于限制杀人机器人研制的立法讨论。 “人权观察”的报告认为虽然目前这种全自动武器还没有出现,而且世界强国包括美国也没有最后下决心发展这种武器。但是高科技的军事正在发展或者已经发展出了能够推动这种全自动武器发展的基石,除了美国,德国、以色列、韩国、俄罗斯、英国、中国都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一些专家认为,这种武器可能在20、30年内就可完成,甚至是更快。而就在12月10日,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作出预测:2030年将出现仿生机械超人。 人工智能会否成为杀人武器 全自动武器系统若要有一定的自行判断能力,就要以人工智能为基础。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杀人机器人的担忧会越来越多,甚至人们也会担心用于其他地方的服务型机器人也可能因为某些错误的出现而导致安全问题。尤其是当人工智能越来越接近人类的智力,甚至拥有了类人的情感。 在专业领域内,一些专家将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看做是两个独立的学科。美国计算机科学教材系列《人工智能》作者提姆·琼斯(Tim Jones)认为,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是两个独立的领域,但却是相互补充的。机器人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其他事物所不能提供的物理表现形式。 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虽然可以通过机器人模拟,了解人工智能应用在机器人上时可能产生的问题,但是模拟容易掩盖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模拟本身是人工控制环境的,而机器人本身和自然环境却是复杂和凌乱的。” 因此,琼斯在他编写的教材中,将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分离为两个学科。“机器人学能为人工智能研究带来好处。虽然我们可以制造一个完全不结合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系统只是按预定程序办事,但它的重要性绝不能与建立一个拥有智能的机器人系统相比。” 当人工智能越来越高级,拥有人工情感、类人情感就成为一个必然的方向。琼斯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没有情绪的机器就不能称之为拥有真正的人工智能,但不是所有的情绪对机器都是有利的。如果一个机器能够展现愤怒或嫉妒这样的情绪那就隐藏着危险。他说:“拥有情感能让机器感知用户的情感。能表达和能感知情绪都是有必要的,但是这也会导致新的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与电子工程系主任王志良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对于机器人或者是人工智能的研究一定要有一些制约,或者是准则来约束研发类似杀人机器人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全自动武器是很容易做到的。 比如美国的无人机,在长时间飞行中,通过高精度的影像技术,可以将敌人的行为完全掌握。而武器的高精度打击,或者称为定点手术都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 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机器人拥有的一定水平的智能后,开始不断学习人类的思维方式,学习人类的知识,甚至产生控制人类的“野心”,或是对既有法则的过度分析后以保护人类的名义而反人类。 王志良说:“当机器拥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我们必须在人文或是法律上有这样的制约,不能够将权力全部交给机器人,这绝对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在机器人渐渐普遍进入家庭,如何保证安全非常重要。” 人类智慧难超越 机器“逆天”无可能 早在194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原则”:1.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2.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相抵触者除外。 这是给机器人赋予的伦理性纲领。学术界一直将这三原则作为机器人开发的准则。而王志良认为这个三原则已经越来越适用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研究。 很多科幻电影中,还是会在最后揭示出,机器毕竟是机器,它们获得的“思维”还是基于人类的程序设计。人最终会通过自身更高级智慧重新掌控机器。 在业内,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通过两个词语区分,即“湿智能”与“干智能”。人类以及动物的大脑都是生物基础,有血液等等,因此被称为湿智能,而机器人的大脑都是由集成电路等固态的东西组成。王志良说:“物质构成的不同,决定了它们能够产生和表现出来的性能肯定是不一样的。” 从海洋到大陆,从水生生物到陆地霸主,人类的大脑是经过几亿年的变迁与进化,才拥有了今天这样的智慧,而机器人的研究只不过几十年。 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指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虽然现在硅电路(集成电路)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存储量越来越大,但王志良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集成电路的这种发展已经经过了几十年,可能在十年后就会达到极限。即使做到极限,与人的大脑也是无法比拟的。“因此,机器人拥有能够战胜人类的智慧这种事是无须担忧的。” 提姆·琼斯也说:“我不认为机器人有任何可能成为人类的威胁,尤其目前在研究中还有很多未能解决的问题。实际上那个人类本身就是一部令人惊叹的机器。面对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人类自身的归纳能力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都超越了任何的机器。” 琼斯表示,作为人类,我们今天能够从人工智能获得很多利益,更有助于人类自身的扩张。在人工智能研究的早期阶段,其目标就是发展能思考的机器,在某些领域还渴望让机器人能拥有这样的智能。 但实际上,现阶段的人工智能研究已经趋于更实际的目标,都是有利于目前技术的发展和改善我们的生活。知识的分类和开发传播已经是在线即时的,这让我们能够不断地扩大学习范围。这让人类变得更加聪明,当然也有少数人认为网络降低了我们的智商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虽然这是在建立虚拟和实体智能时一定会伴随的危险,但也是我们必须做的。 《中国科学报》 (2012-12-22 第5版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头条|3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幼师虐童为哪般
tansuozhoukan 2013-6-18 14:45
接二连三被曝光的幼师虐童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对肇事者“严惩不贷”成为了这个社会应有的态度。然而,除了呼吁用法律来保护孩子,不能忽视这群正在“职业倦怠”中挣扎的年轻人。有时,社会如何对待他们,他们便如何对待孩子。 ■本报记者 胡珉琦 浙江温岭一名男童的双耳被扯变形,整个人被悬空拎起,他在大声哭闹,肇事的女幼师却一脸笑容; 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名幼儿园女教师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狂扇一名五岁女童几十个耳光; 西安一家幼儿园园长用火钳把孩子们的手烫伤; 广东番禹一幼儿教师狠摔4岁女童致生命垂危…… 近来,随着浙江温岭幼师虐童案的持续发酵,接二连三被曝光的类似行为在不断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于是,老百姓习惯性地群起而攻之。就行为本身而言,严惩不贷是社会应有的态度,但对这个职业群体而言,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也许更需要求得剖析和理解。 虐童是不当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作祟 北大生理心理学教授沈政认为,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女教师颜某的行为还没有达到“反社会变态人格”用毁灭的残暴方式进行道德反叛的地步,但是,在他看来,颜某的人格是存在扭曲的。 “容易冲动,攻击性强的个体往往具有一定的生理心理基础,与大脑结构、神经递质的合成代谢有关。”这也意味着,有些施虐者似乎就是天生的。 除此之外,她童年以及后天的经历也许曾让她受伤过,这样的记忆会让她在特定的情境下,用曾经遭受的方式“回馈”给对方。当然,更有可能的是,工作、生活中的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 沈政说,每个人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不论是受到伤害还是遇到挫折,人们潜意识中会采取一些方式来保护自己、纾解压力,让自己的心理达到一种平衡。 “正常情况下,向外界倾诉或是发牢骚,运动或是娱乐,都是发泄情绪的合理途径,但拥有“变态人格”的个体要么属于抑郁类型,严重的比如自杀,要么则是向外攻击型。” 有媒体报道,去年8月颜某结束了一段让她十分刻骨铭心的恋情,尽管警方认为“因情感问题导致虐童”的说法并不属实,但去年11月她在微博中写道:“对某些人的火全发泄在学生们身上,烦。”可见,颜某的确想过要拿孩子撒气。 在恋爱中,颜某掌控不了对方,获得不了安全感,可面对孩子,她就是权力的掌控者,通过虐待孩子从而获得内心的补偿或者替代。“人总是习惯性选择向最弱的一方转嫁自己对强者的愤怒。”沈政这样解释。 然而,面对自己的行为,颜某完全意识不到这么做的来由和目的,这意味着,她对于让自己产生负面情绪比如挫折感的原因认识并不清楚。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欺负孩子在她看来仅仅是因为“好玩”。 职业倦怠在吞噬幼师的心理健康 早在2010年,媒体曾报道过一起家长偷拍幼儿园的事件。 3岁的男孩去幼儿园的第一天还是好好的,但此后几天,只要一上幼儿园就哭闹。“是不是孩子在幼儿园有什么遭遇?”于是,家长将一台微型摄录机挂在孩子身上一探究竟。 透过镜头,站在午休室里的男孩不停地哭泣,而同时哭闹的一个女孩被老师一把薅过,拽出屋外。男孩还没学会自己拖鞋上床,老师不但没有耐心帮忙,还大声呵斥。就在两个孩子持续十几分钟的哭声中,竟没有一位老师上前安慰。 这种对孩子冷言冷语、不理不睬的情景跟近来持续发酵的虐童事件,可以算是“稀松平常”了。“但是,这种冷暴力其实已经构成对孩子的‘心理虐待’了。”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王文忠告诉记者。 “极端行为的出现毕竟是个案,不过,粗暴的、缺乏耐心的老师在幼儿园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在民办园。”曾是中科院第三幼儿园园长的海淀区学前教育研究室研究员吴采红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 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传统教师形象为何裹上了如此冷漠的外衣?也许,从颜某同事对其的评价中,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颜某最初工作还是很努力的,接着变得不好不坏,再后来就有点混日子的感觉了。颜某自己也说过,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赚得少,要求又严格,就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这样的感受自然不只有颜某才有。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科医生弗登伯格就发现,在一些服务型行业,因为职业的紧张、压力,而出现精神疲劳、情绪抑郁的人越来越多。这种像病毒一样可以吞噬人精力、情绪的,就是职业倦怠。 “教师的工作很特殊,需要常年的、持续不断的情感投入,尤其是幼儿教师,面对的还是一群最需要保护,同时又最不容易沟通的孩子。”吴采红说,在幼儿教师队伍中,倦怠的心理非常普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伍新春曾对教师职业倦怠作过详细的研究。在其所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预防》一书中,记者注意到,因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教师的倦怠带来的后果更严重。 起初,他们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情绪衰竭。这时候,老师会变得没有同情心,他们用冷漠的、讥讽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你就是白痴”、“你这孩子无药可救”,这样的言语伤害在他们看来完全不值一提。 紧接着,他们把自己从孩子、家长、同事的关系中孤立出来,甚至影响自己的婚姻,和与自己孩子的关系,充满了批判,常常迁怒于他们。这是一种非人性化的状态,严重时,还出现虐童这样的极端攻击行为,找“孩子”开刀。 可即便这样的发泄方式,已经出现倦怠情绪的个体最终还是会对自我评价产生质疑,觉得自己再也没有能力可以胜任这个工作,甚至丧失了自尊,这样一来,距离离职、转行也就不远了。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目前尚没有一项大规模的统一的针对幼师职业倦怠的调查,不过,北京师范大学曾对北京市50所不同体制幼儿园的447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明显倦怠倾向的幼儿教师比例达59.5%。 职业倦怠来源之一:后青春期遇上叛逆期 社会普遍认为,教师这种职业,成天跟可爱的孩子在一起,环境简单,工作独立又稳定,可以享受长假,还受人尊敬。但也许,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假设。国外研究早就已经证明,教师的现实工作环境和心境,让这种职业成为倦怠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幼儿教师更是如此。 “3~4岁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逆反期,他们所逆反的对象是父母或者其他的养育者,这其中就包含了幼儿园老师。”儿童艺术治疗师、北京昭良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咨询师林晓解释。 “同时,3~6岁也是孩子构建自尊心的阶段,随着年龄增长自尊心在快速递增, 三岁的孩子只有10%,四岁就可以达到60%,6岁则达到90%,这个阶段的自尊心会让孩子产生所谓的个性,孤僻的、自信的等等。” 众所周知,在逆反期,孩子喜欢听表扬的话,希望家长和老师都能给予自己表现的机会,让自己表现出长大了什么都能行的举动,因此,常常会对家长和其他抚养人对着干。 而同时期,刚毕业进入幼师队伍的又是哪些人群? 幼师学前教育在中国不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对于幼师的职业资质要求自然低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师。吴采红说,一般幼儿园老师都以中专、大专毕业的女孩子为主。 “十八九岁刚成年的女孩,内在心理还处在发育阶段,没有社会经历,不懂社会责任,抗压能力有限,情绪控制不好,甚至还有些小叛逆。”林晓这样形容她们。 “从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后青春期少女遇到了一群低年龄段却又越来越有个性的叛逆孩童,没有冲突几乎是不可能的。” 很少有人注意到,幼儿园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还在成长成熟期的年轻老师的心智发育,内心的成长停滞了,面对工作压力和情绪刺激的反应,就会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来对待。 林晓发现,近来曝光的多起虐童事件中施虐者几乎都非常年轻,温州虐童事件当事人颜某不过20岁。“人们忽略了,很多幼师从心智上来说也还只是个孩子。” 职业倦怠来源之二:“孩子王”身心疲惫 “跟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特点不同,学前教育的定位是保教结合,除了教育,很重要的是保护幼儿的健康,但他们的辛苦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鞠玉翠表示。 一位从事幼师教育工作已近十年的老师在网上坦言,上班时间很少在8小时以内,平均每天在10小时左右。虽然《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小班每班人数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但很多民办园都有超标现象,而老师的配备一般都在2~3个,幼儿园对于老师的规定是,必须让每一个孩子纳入自己的视线。 除了各种案头工作、培训、评估,应对各种检查,安全压力是最让幼师精神紧张的,因为每个孩子的生命健康对每个家庭来说是最重要的,一旦犯错就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因此,幼儿园一般对安全事故也采取“一票否决”的办法。有的老师甚至吐槽,因为总在担心班上的孩子出事故,连做梦都是这些事,神经衰弱是常有的。 更何况幼儿园的孩子在一起打打闹闹,喧哗声很厉害,吴采红说,在业内,一般刚进入幼师队伍的人容易出现声带小结、听力障碍,几年之后,习惯了这种工作环境才会慢慢好转。 “一家几口人围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转尚且累得够呛,2~3个老师面对一群孩子,身心疲惫是可想而知的。” 职业倦怠来源之三:倾其一生只是高级保姆 终其一生为一项事业付出,它的内在支撑源自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高层。可对幼师而言,即使在物质需求层面就无法得到满足。据吴采红透露,一个普通正规幼儿园的本科学历幼师,在工作3~4年之后的月工资收入在3000~4000元,而好多民办园幼师薪资待遇在3000元/月以下。 除了情感持续投入却换来的廉价回报,社会对于幼师并不像中小学、高等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那般尊重,传统观念中幼师只是一个高级保姆,地位远比不上前者。 就算对以上这些统统不在乎的老师,也一定希望通过孩子的成长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尤其在幼儿阶段,孩子成长所带来的成功和收获是很难显现出来的。因此,幼师这个职业的社会效益比中小学、高等教育的教师要相对滞后,有时候甚至很难得到承认。 对工作的挫败感,再加上社会对于这个职业支持的匮乏,很难让这个职业群体产生自信、满足和认同,对职业的情感投入自然也就减少了。 《中国科学报》 (2012-11-24 第8版 真相)
个人分类: 真相|2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碘的地理分布
tansuozhoukan 2013-6-18 14:40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碘的分布也并不均匀。 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在全国范围对水碘含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全国11个省份中的129个县有高碘饮水井,其中,除福建、新疆外,均存在高碘地区,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北京、天津7省市的高碘地区基本连成一片,位于黄河泛滥区,呈蝶型分布。山西和内蒙的高碘地区独立存在。其中山西的高碘地区范围较大。 201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碘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 根据埋藏条件、循环特征和滞留时间,华北平原地下水可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一般分布于地表以下120~170米,深层地下水在山前是100米以下,到了东部平原就达到550米深。 调查发现,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碘含量高于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碘含量最高达到10600微克/升。山前地区为低水碘地区,而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和东部的冲湖积平原和黄河的冲洪积平原的水碘含量较高。其中,天津大港为600微克/升,塘沽为900微克/升,河北廊坊为1800微克/升,沧州为900微克/升,衡水—邢台—邯郸一线东南地区为1800微克/升,山东聊城—德州一线西北地区为1200微克/升,豫北平原东南部地区为600微克/升。 这些高水碘地区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调查认为高水碘地区成因与冲积和近海有关。 这些地区因河流下游的地形梯度减小,沉积物中黏土和动植物残骸容易积聚,导致有机质含量增多,吸附碘的能力增强。 其次,华北平原近海地带,历史上曾发生几次海侵,沉积了海相地层。自全新世以来,沿海地带经常受风暴潮影响,海水沿河道倒灌,浅层沉积容易被海水浸泡,使沉积物中可溶碘含量明显增大。 此外,大气中碘含量分布也有差异,越靠近渤海大气含碘量越高,这样,降水中的碘含量也会增加。 《中国科学报》 (2012-11-24 第7版 调查)
个人分类: 延伸阅读|4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碘之惑
tansuozhoukan 2013-6-18 14:37
■本报记者 魏刚 11月16日,记者来到北京最南边的大兴区榆垡镇,这里与河北省遥遥相望,跨过永定河再往南4公里就是河北省固安县。 历史上,这里曾是黄泛区的边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刘守军告诉记者,这里是北京的高水碘地区。2007年地方病控制中心调查发现榆垡地区的饮用水碘含量超过150微克/升。 在刘守军看来,包括榆垡在内的高水碘地区,必须停用碘盐,供应无碘盐。 在镇里的榆垡村,土生土长的村民老张却从来没见过无碘盐,“平时吃的都是加碘的盐呀,不是说加碘对身体好吗?” 在榆垡镇的德榆超市,货架上摆放的都是中盐北京公司生产的加碘盐,售货员告诉记者,这里的盐只有高钠、低钠之分,从来没听说过食盐不加碘,人吃的盐都要加碘,不加碘的盐肯定是工业用的。 而在附近的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几位学生告诉记者,学校食堂炒菜用的盐都是加碘的。 碘过量也会增加甲状腺疾病风险 “在高水碘地区食用碘盐,肯定会增加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自从2009年女儿得了甲状腺肿后,民间学者慕盛学就开始关注碘盐问题。 慕盛学的女儿居住、工作在北京大兴区亦庄,如今甲状腺肿越来越厉害,只能靠吃药控制,医生告诉她,她的病与碘过量有关。她周围的同事有20%的人也得了甲状腺肿。 高水碘地区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引起研究机构的重视。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2007年发表的《全国高水碘地区地理分布及高碘地区水碘等值线研究》一文中谈到,20世纪70年代,在河北地区发现高碘性甲状腺肿流行,之后陆续发现一些高碘性甲状腺肿的报道。 2011年,山东省地质调查院联合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对山东省内黄河下游流域高碘地区进行了调查。调查涵盖鲁西南、鲁西北、鲁北平原的7市44个县606个乡镇的3000个村。其中38个县的288个乡镇被划定为高碘地区,涉及人口1400多万。调查还发现高碘地区甲状腺疾病与饮水碘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饮水中碘含量高的地区,儿童尿碘、儿童甲状腺容积、儿童甲状腺肿发病率等指标高,饮水中碘含量低的地区则相反。 调查还特意提到,这些地区地质中碘含量高,因此,在这些地区不应再推广食用加碘盐。 碘过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也引起了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高级工程师谢华民的关注。她告诉记者,根据《北京市2011年健康白皮书》的数据,北京市甲状腺癌发病率近9年增加了两倍多(225.2%),去除年龄因素影响后,年均增长14.2%。高居各种癌症增长率之首。 在她看来,这与长达18年的全民强制过量补碘有很大关系。从1994年中国颁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全民补碘开始,最高时食盐中碘含量达到了60毫克/公斤(60微克/克)。2002年时,我国成年人人均食盐消费量是每日13克,那么碘的每日摄入量就是惊人的780微克。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3岁以上人群的碘摄入量是每日150微克。而当时中国人的碘摄入量是世卫组织推荐量的5倍多。 有些人士将每日150微克的推荐值曲解为“最低值”,这是完全错误的。推荐值当然是最佳值,有推荐“最低值”的吗? 实际上,碘的摄入量对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影响呈U形分布,过高或过低的碘,均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异常。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规定的尿碘中间值建议选取8至10岁儿童作为样本:100~200微克为碘充足,200~300微克为碘过量,300微克以上为碘超量。 但是根据卫生部最近公布的报告,2011年上半年在北京调查了3个乡的249名8~10岁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其中超过200微克的占28.9%,超过300微克的占16.1%,甚至还有5.6%的儿童尿碘中位数超过500微克。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光伟也感觉现在得甲状腺疾病的人确实增多了,当然,这有人们健康意识提高、体检技术先进的因素,但是在高水碘地区,如果继续补碘,肯定会增加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 刘守军也告诉记者,为了降低碘过量的风险,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瑞士的食盐加碘是从低到高逐步进行的。他们先从8毫克/公斤加起,经过一段时间食用后没有副作用,再加到16毫克/公斤。而我国是从高加起,之后再逐渐往下减。 新碘盐标准仍然补碘过多 从1996年至今,中国碘盐标准经历了四次调整。今年实施的新标准,把加碘量改为20~30毫克/公斤,具体数值由各省决定。很多媒体欢呼食盐加碘一刀切结束了。 但是谢华民认为,即使按照新的国家标准,中国民众每天吃的碘仍然过多。今年3月15日新标准实施后,大部分省份选择25毫克/公斤。河南、湖南、四川选择了30毫克/公斤。2002年时,我国成年人人均食盐消费量是每日13克,北京市的最新数据降到了每日9克,但陕西省仍高达每日17.8克。 即便按照9克计算,北京市民每天从盐里摄取的碘就达到了225微克。还有水中的碘约15微克(北京市水碘约在8~9微克/升,成年人每天摄取2升水),加上各种食物中的碘,甚至空气中都有碘。实际摄入的碘量至少250微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150微克。 而且目前对新标准的执行,凡是水碘低于150微克/升的地方,一律强制供应碘盐。如果某地水碘是140微克/升,成年人每天食用两升水,已经280微克碘了,再食用10克盐,加上250微克碘,每天的碘摄入量就达到了530微克,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3.5倍。 刘守军也承认目前北京市选择的标准是25毫克/公斤,而北京居民的人均每日食盐消费量是10克,这样计算每人每天的碘摄入量是250微克,确实超过了国际标准。 有一种说法,烹饪会损失30%的碘。谢华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原来说烹饪有损失是指碘化钾,现在的盐中用的都是碘酸钾,要达到560℃才开始分解。而烹饪温度远远低于这个温度,怎么可能有损失? 而且一些地区要买到无碘盐很难。每隔一段时间,居住在房山区窦店的慕盛学就会坐车到市里中盐北京公司的无碘盐销售点买一些无碘盐给女儿送去。 “但是这只能起到一点点作用,因为在单位食堂、外面的餐馆炒菜用的仍然都是加碘盐。” 记者在中盐北京公司的网站上看到无碘盐的零售店只有崇文门新世界商场、海淀华光商厦、甘家口大厦地下超市等19家。这与北京上万家零售店的总量相比,实在少得可怜。而无碘盐的价格又比加碘盐贵将近两三倍。 高碘与缺碘地区的中间地带被忽略 在慕盛学看来,由于大自然的原因造成了全世界各地的碘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缺碘,成为缺碘区;有的地方富碘,成为高碘区;但也有很多地方既不缺碘,也不富碘,这些地区叫适碘区。 全世界的范围内,缺碘区和高碘区都是少数地区,因此都被称为“地方病”。调查表明全世界70%左右的地方都是适碘区。 但是现在有关标准中没有适碘区的称谓和相应措施,不是高碘区就是缺碘区。这种非此即彼,非高即低的做法是明显不科学、不现实的。 2010年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对山东省境内的缺碘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并非所有之前划定的碘缺乏地区都符合碘缺乏标准。从地理上看,山东省的“适碘”地区基本呈两种状态。一种是散落存在沿海地区,如山东的荣成市、潍坊的寿光市等;另一种存在于碘缺乏与高碘地区的过渡带上,如济宁的嘉祥县。 其中位于渤海湾畔的寿光市历史上被划为碘缺乏地区,一直供应加碘盐。但2008年调查发现,当地儿童及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82.7微克/升和321.7微克/升,已经呈现碘过量状态。 调查结果还显示,位于黄海海滨的烟台福山区以及威海市的大部分地区水碘中位数适中,但这些地区儿童和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较高,可能与这些地区居民食用海产品较多有关。 对此,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指出,国家对于碘缺乏地区和高碘地区的划分都有明确标准,但对于从10~150微克/升水碘范围没有统一称谓,导致大量此类地区在消除碘缺乏病优先的原则下,被划分到缺碘地区而供应碘盐。 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2007年发表的《全国高水碘地区地理分布及高碘地区水碘等值线研究》一文中也谈到,在调查的高水碘地区中,有570个乡因为水碘值低于150微克/升,而没有被划为高碘地区,但是因为这些乡存在高碘饮水井,必然有部分居民饮用高碘水,而且这些地区不在供应无碘盐范围内。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府参事卢亦愚曾经连续三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关于改变补碘一刀切的提案。 他告诉记者,几万年的自然进化说明自然盐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生活的需要,人为破坏自然的平衡不一定是好事。而碘的分布在自然地理环境中也并不是非高即低的。浙江省曾作过专项调查,发现省内有高碘地区,有缺碘地区,也有碘适量的地区。他建议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可先在沿海地区试点开放无碘盐,过5~10年后再作调查与现在进行尿碘、甲状腺疾病的对比,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调整。 让人们拥有选择盐的权力 在谢华民看来,“真理和谬误只差一小步”,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在食盐中加碘,但是只有我国全面禁止食品业和餐饮业使用自然盐。她曾发邮件询问过澳大利亚政府在食盐加碘上的做法。 澳大利亚食品安全机构的朱迪·坎宁安博士指出,在澳大利亚,只有面包里必须添加碘盐,对除此之外的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企业并没有强制规定必须在食品中添加碘盐,是否添加碘盐是企业自己的选择,正如消费者也可以自由选择碘盐和无碘盐一样。但数据表示,大多数的食品生产企业并不使用加碘盐。 在2007年澳大利亚关于儿童食品的全国调查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消费者选择加碘盐。澳大利亚也没有针对不同的地区供应加碘盐或无碘盐。在2012年澳大利亚食品标准中,食盐允许添加的碘化合物的量是25毫克/公斤至65毫克/公斤之间。 在澳大利亚的超市中,绿瓶装的碘盐和红瓶装的无碘盐都有销售,包装大小、价格完全一样,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 今年卫生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将人群尿碘水平控制在100~199微克/升,在谢华民看来,这相当于要求人群的身高与体重比例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显然不是政府应该强制管理的事项。 政府应该做的,仅仅是把各地的水碘浓度告诉老百姓,同时提供无碘盐和各种浓度的碘盐让老百姓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群的平均值”是毫无意义的,要把补碘由国家强制推行变成民众个人的事情,应在全国放开自然盐供应。应该让每个公民对自己的碘营养状况负责。 在谢华民看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解除餐饮业食品业必须用碘盐的禁令,使得患各种甲状腺疾病不宜再补碘的人能放心在外就餐和食用各种含盐食品。 “已经发生的,覆水难收,现状应该尽快改变,不应再拖延了。” 《中国科学报》 (2012-11-24 第7版 调查)
个人分类: 调查|33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胶简史
tansuozhoukan 2013-6-18 14:32
◆8000年前,中东地区,穴居人洞穴中,早已开始食用熟食的人类,在煮食动物组织时,偶然发现了具有黏性的胶质。 ◆5000年前,古埃及人利用动物胶质的黏性与木质胶混合作为家具粘合剂。 ◆17世纪前,明胶作为一种奢侈品,在宫廷和贵族中风靡了几个世纪,主要是用来作为酱料。 ◆拿破仑时期(大约16世纪末17世纪初期),明胶成为一种普遍食品。 ◆1803年,明胶作为一种有营养价值的蛋白质被系统研究,法国军方试图用明胶替代肉类中的蛋白质。但明胶缺乏必需的氨基酸,无法合成人体所需的全部蛋白质。实验失败。 ◆1834年,法国药剂师弗朗索瓦·莫特制造出明胶囊,获得专利。他把一个充满水银的很小的皮袋子放入明胶浓缩液中,冷却干燥后,去掉覆盖在皮袋子上薄薄的一层膜,就是最初的胶囊。这些胶囊使药物不再有苦味,而且使药物免受冷、热和湿度等外界环境影响。 ◆1845年,美国人彼得·库珀(Peter Cooper)首次发明了凝胶状点心并获得专利。 ◆1860年以后,明胶的工业价值被发掘,美国计算机服务公司发明了一种微胶囊,把特殊染料包覆其中,然后涂抹在将要写字的纸背面。笔或者打字机键的压力使胶囊破裂,释放出无色的墨汁,而涂抹在复印纸正面的特殊物质可以使墨汁显现,复写纸就出现了。 ◆1880年,由明胶感光乳剂涂布的感光片投入使用。 ◆1897年食用明胶产品加入水果香料,并被命名为“吉露果子冻”,目前在美国年销售近30亿盒;20世纪初,美国发明果汁软糖;30年代发明全球闻名的橡皮小熊糖;70年代生产出水果酸奶酪,后来均风靡全球。同年,美国礼来公司将粉末状或颗粒状的药物填充到很薄,并且由两部分构成的硬明胶胶囊中。 ◆1931年,世界上第一台自动连续生产软胶囊的机器被发明,由此拓宽了明胶的应用领域。这种机器至今仍在使用,全球大部分胶囊都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1940年以后,明胶在医学领域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明胶中的活性物质能参与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在紧急医疗中,以明胶为基料的物质还可以代替血浆或者增稠血浆。这项研究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被应用。如今,明胶溶液类代血浆仍有广泛的应用。 《中国科学报》 (2012-11-24 第6版 新知)
个人分类: 科技史|2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体明胶”流言
tansuozhoukan 2013-6-18 14:21
明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食品行业当中。人类基因看起来与明胶毫无关系,而科学家却利用基因工程,将它们变成一体。通过人工手段获得的人类胶原基因片段,搭上酶这趟顺风车,进入一种叫做“毕赤”的酵母,大量繁殖,成为人源明胶。 ■本报记者 马佳 近日,一则消息在很多知名网络媒体中热炒,名为“科学家将利用人体DNA制成明胶食品”的新闻,标题惊悚,引发热议,人体DNA制成的明胶食品谁敢吃?《中国科学报》记者追踪溯源,找到了这条消息的最初来源。实际上这是发表在2011年5月的美国化学协会《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探讨一种新的生产明胶技术,利用经过改造的人类基因“注入”一种酵母,从而生长出经过基因改良的人源明胶。 人源明胶≠人体明胶 记者找到这项研究的团队负责人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劲春,但陈教授对于目前媒体过分的炒作表示十分无奈,拒绝了采访。 实际上,人源明胶技术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基因重组技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李瑶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基因重组技术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基因工程手段。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将需要重组的基因片段,通过克隆或者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之后插入某种载体,比如酶。这就是一种基因的重组方式。为了繁殖目标产品,将重组基因在植入宿主进行繁殖。由于实验或者生产的目的不同,宿主也是有选择的,有些用酵母,也有可能使用某种细菌,比如大肠杆菌。 在人源明胶的实验中,需要重组的基因片段就是人源明胶基因,也就是人类自身产生胶原蛋白的基因,目前常用的是人类体内产生I型胶原蛋白基因的一种。载体是一种羟化酶基因,宿主是毕赤酵母。 虽然源自人类基因,但所生产出的重组人源明胶并非人体明胶。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已经有一些相关产品应用在制药领域。以色列以及美国各有一家公司。在以色列公司Prospec的官方资料中,记者看到,他们所使用的是I型胶原蛋白基因片段,并非直接取自人体,更不是直接从人体组织提炼。这种基因片段通过从基因序列上的克隆,甚至人工合成就可以直接得到。 简言之,就是通过人工手段获得的人类基因片段只需要坐上酶的顺风车,进入宿主毕赤酵母中去安营扎寨,进行大量的产品繁殖。 李瑶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基因重组技术在制药行业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与自然界获得的材料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相比,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产品,由于其具有可控性,在工厂中可以大规模的稳定生产。 传统明胶直接来源于动物组织 明胶在《中国药典》中的定义为动物的皮、骨、腱与韧带中的胶原经不完全酸水解、碱水解或酶降解后纯化得到的制品,或为上述不同明胶制品的混合物。明胶是浅黄色的胶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按用途可分为食用、药用、照相及工业四类。 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明胶分会秘书长姚龙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生产明胶的主要原料就是猪、牛的皮和骨,骨制的明胶多数用牛骨。目前还有一些地方在实验鱼皮明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酸或碱将皮或骨中的胶原水解,并在低温水中(通常为50至60摄氏度)溶胀形成凝胶。” 目前的大生产工艺经过长期的应用已经固定,现在已经没有太多变化。“通常不断有技术革新的主要是生产明胶的后工序,”姚龙坤说,“精炼、提纯、烘干等技术都在不断的创新。尤其是对于食用和药用的明胶。” 人类使用明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中东地区的穴居人就已经可以从动物组织中提取黏胶。3000年后,古埃及人把这种黏胶和木质胶一起作为家具黏合剂。同时,当时的人类已经从中发现了明胶的食用性,冷却后凝固的动物提取物成为一种新的食品,也就是食用明胶的雏形。 从1845年,美国人首次发明了凝胶状点心并且获得了专利,食用明胶就开始在食品中占有一席之地。 姚龙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虽然明胶是纯度较高的蛋白质,含有85%~90%的蛋白质,0.3%~2%的矿物质,9%~12%的水分。但不论是食用还是医用明胶主要都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而非化学性质。食用明胶在食物中主要都是为了调理产品的效果,比如定型,改善食物的口感。 如今明胶大量使用在生产点心、棉花糖、糖果、冰激凌和其他食品。药用方面主要是胶囊,在药用的针剂当中也作为稳定剂使用。“目前,在医学方面,明胶也在用于代替血浆(即人造血浆)的制造中。”姚龙坤说。 人源明胶替代 传统明胶尚需时日 《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采访《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出版方美国化学协会科学联络负责人迈克尔·伍兹(Michael Woods)时,他说,在收到陈劲春的论文后,他们就第一时间发布了新闻,并表示,人源明胶很有可能替代每年生产的30万吨动物明胶,取代所有产品中使用的动物明胶,比如食品。 对人源明胶和动物明胶的优势及劣势,《中国科学报》记者在以色列公司Prospec的官方资料中了解到,传统的明胶生产工艺,生产出的动物胶中的蛋白由不同大小的多肽片段组成,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凝胶作用的性能,使其产生多变性。这些性质往往都取决于这些明胶是通过何种方式提取出来的。 而且目前应用在一些药物针剂和液体生物制剂中的明胶,必须通过额外的工艺进行提纯,防止明胶在最终的针剂或者生物制剂中发生不必要的凝胶作用。对于正在使用这种纯天然的明胶生产产品的厂商来说,这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挑战。 研究人员通过重组技术,生产出了纯度高、性质稳定的重组人源明胶,分为有凝胶作用和无凝胶作用两种。这种明胶的分子可以预订其特性,甚至可以精确到分子和蛋白多肽片段的重量,这样就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包括药品针剂等等。而其纯度可以一直稳定在99%。 此外,动物明胶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人对于动物蛋白的过敏,可能传播动物疾病,如疯牛病、口蹄疫等等。 尤其是在药用针剂中,美国已经有少数患者过敏的报告。在实验中,人源明胶则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基于这些优势,生产方认为人源明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动物胶,尤其是在药用方面。 不过,明胶协会秘书长姚龙坤告诉记者,在国内,还没有发生由于对明胶的动物蛋白成分发生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的问题。 “而且在目前的生产工艺中,有疾病的动物原料是不会被用于生产明胶的。”他说,“人源明胶可能成为部分替代品,但是由于分子结构的一些区别,在一些产品中很难替代动物明胶的作用,比如,食品中添加的动物明胶对于口感的改善非常大,其他替代品目前还不能达到动物明胶的效果。” 《中国科学报》 (2012-11-24 第6版 新知)
个人分类: 真相|2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内人脸识别始于协助破案
tansuozhoukan 2013-6-18 14:15
■本报记者 童岱 早期的刑侦案件中,办案人员会让目击者将嫌疑犯的面部特征,向画师描述,再由画师依描述所绘制的素描图来协助破案。素描对嫌疑犯样貌的还原程度,与目击者的描述能力以及画师绘画的能力相关,有时会出现较大误差。 但现在,只要嫌疑犯出现在任何公共场合的摄像头下,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几秒钟就能用计算机比对并核实身份。 将手绘变为计算机语言 1989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苏光大和他的团队受公安部委托,承担了名为“GA计算机人像组合技术”的研究项目,他们利用计算机将人脸分为头发、脸型、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这六个区块,每个区块设置不同的类型,这样一来,通过目击者挑选,工作人员将区块组合成嫌疑犯的脸,从而帮助破案。 与过去素描肖像相比,这种利用计算机组合的人脸图像能更快速的成像,也很容易对图像进行修改和微调。1994年,武汉市公安局利用该技术破获了持枪抢劫特大案件,这也成为我国利用人像组合破获的首起成功案例。此后,这项技术也成为公安部门的必备装备。 “第二代身份证的出现,是拓展人脸识别技术的一个契机。”苏光大说,对于警方而言,根据二代身份证上的人像就可以构建规模巨大的人像数据库。 2008年1月,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身份信息,苏光大团队建立了国内首套千万级数据库的人脸识别系统。如今,这个数据库的人数已经过亿。警方在侦破案件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得到的嫌疑犯画面图像,便可以从数据库中迅速比对其身份信息,确定其窝藏地点,加快破案速度。 超分辨率技术解决“看不清” 然而,在公安部门实际的破案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视频监控场景中的人脸图像分辨率非常小,这也让办案人员常常陷入困境。为了使模糊人脸图像得到高清晰度的重建,2010年7月底,苏光大完成的“数字影像资料处理及检验技术”通过了公安部的验收。令他没想到的是,这项技术很快就得到了应用。 2010年12月,苏光大接到一通不寻常的电话,内蒙古准格尔刑警队的警员在电话中寻求帮助,他们手中的犯罪嫌疑人人脸图像模糊,无法辨认。 “当时他们传给我的那张图像是由路边的监控摄像头拍到的,像素非常低,等我将图中人像放大后才发现,人像的像素是4×6,肉眼完全无法辨认。”苏光大说,当时他将这张人像放入他们研发的软件中进行了电脑复原、重建头像,准格尔警方依据重建后的高清晰度头像,很快便破了内蒙古准格尔旗凶杀案。 公安部A级通缉犯周克华同样也是一个典型案例。苏光大说,周克华在重庆作案后,他就受到重庆警方的邀请去协助破案。根据重庆警方提供的视频信息,他将放大的犯罪嫌疑人的头部模样进行了重建还原,破案后,两者头像对比,误差同样很小。 人脸识别亮相奥运会安防 国内在人脸识别领域的权威机构,除了清华大学,还有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和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自“9·11”事件、2004年伦敦地铁爆炸案等恐怖袭击发生后,国内的学者们开始关注公共安全领域。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人脸识别技术终于在2008年奥运会上有了大型应用,这也成为这项技术在国内应用的里程碑式事件。 当时,北京奥组委对开幕式、闭幕式入场进行了实名制管理,入场券持有者需要提交个人近照,在入场验票时会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实名制身份认证。当时,技术提供方便是清华大学的苏光大团队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以及其他单位合作完成。 《中国科学报》 (2012-11-24 第5版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头条|1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脸识别:将让钥匙成为历史
热度 1 tansuozhoukan 2013-6-18 14:10
以后我们到家开门时,不用再在包里翻来翻去找钥匙,对着门口的人脸识别系统“刷脸”确认身份,便可进门。“这不是科幻,而是技术上已实现的现实,现在的阻力在于成本和老百姓对人脸识别的认知度,这个阻力我预计3~5年便能解除。”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苏光大说。 ■本报记者 童岱 美国大片《碟中谍4》中的这些场景肯定让你印象深刻:目标人物出现在人头攒动的火车站,特工的眼镜将看到的人脸信息自动搜集并比对分析,迅速锁定其行踪;迎面而来的美女杀手让特工的手机发出嘀嘀的报警声,上面显示的是杀手姓名和信息……这便是人脸识别技术。 11月14日,记者走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苏光大的实验室,这里摆放了多种人脸识别仪器设备,体验了一把这早已不是科幻的技术,但仍让人感觉很新鲜。 不到两秒便能确定身份 在实验室的一角,记者看到一台类似于摄像机、电子扫描机和电脑组合的设备,这是二代身份证人脸识别系统。按苏光大的要求,记者站在摄像机前,将自己的二代身份证贴在电子扫描机上,不到两秒的时间,记者的视频头像、身份信息以及身份证上的照片都已被录入并显示在一旁的电脑屏幕上,并伴有语音提示:“身份核实,比对成功。” 说起来很简单,通过一台计算机,把一张人脸和身份信息对应起来。“人脸识别技术,是利用电子设备对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苏光大说,人脸识别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是检测人脸,通过计算机判断输入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存在的话便显示出其位置和大小。然后是定位面部特征,对判别出的每张人脸,都会记录五官细节及其脸部轮廓信息。最后一步便是人脸比对,根据已定位的面部特征与数据库中的人脸比对相关信息,判断其身份。 由于人脸识别系统信息的存储方式,仍是以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或代码为主,和其他电脑信息一样会受到黑客的威胁。不过只要对存储的人脸信息加密,即使是黑客盗走了“人脸”,也难以识别和利用。这就决定了人脸识别具有传统身份鉴定方式所欠缺的安全性、保密性,而且很方便。 具备了这些特点,人脸识别技术也让全球的巨头们趋之若鹜。Facebook(社交网络)在其网站上引入了人脸识别功能并收购了一家脸部识别网站;谷歌也接连收购了两家做面部识别的公司;英特尔还发布了以机器视觉为核心的感知计算软件开发工具包……这表明,人脸识别正在摆脱“非主流”,这项技术所展现的世界,或许将比Google Glass(和智能手机具备同样功能的眼镜)更有型。 “我用不着钥匙开门了” 11月15日,和往常一样,汉王科技产品部副总经理石践到公司上班,走到办公室所在的楼层门禁,他站在普通电话机大小的人脸识别门禁边,头像随即显示在门禁的小屏幕上,内置的识别系统扫描了他的脸部特征确认身份后,门禁便自动打开,识别过程只用了一秒。 接着,石践走到办公室门前,门锁处有一个手机大小的屏幕,上面有个内置摄像头,他按了一下门锁上方的黑色按钮并看着摄像头,头像便显示在屏幕上,1秒不到,办公室门便自动开启。 “正像你刚才看到的一样,进入办公大楼后,我用不着钥匙开门了。”石践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国内市场已经有许多企业开始使用上所述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在国内的人脸识别门禁考勤市场上,汉王的产品已占到了70%,在汉王出口的人脸识别门禁考勤产品中,销往美国的比例占到了25%。 而石践办公室门上的人脸锁,则是汉王目前正在推进的项目,在今年各地举办的安防展会上,这个装置吸引了众多眼球。这个装置支持人脸、密码和钥匙三合一开锁,用户可以按自身习惯选择,操作起来也挺方便。 同时,锁体上的摄像头还附带拍照功能,每一位试图进入办公室的人员都会被拍照留档,照片最高存储量达到100张可以实现循环存储,也可以随时用U盘将存储的照片进行保存。尝试强行进门的人员,如果其脸部特征没有提前录入人脸锁,尝试三次开锁之后,识别系统便会发出警报。 “人脸锁的耗电量我们也尽可能地做到最低,现在只需要四节五号电池便可以保证近一年时间的使用。”石践说,人脸锁的适用场所不会局限于办公大楼、机要室、财务室等办公场所,个人住所将来也可以用得到。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总是需要大型计算机的协助才能完成,但汉王在2008年开始上市的人脸通产品,已经将比对过程从PC平台转移到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芯片上,这也使得成本价格正在趋向于平民化的路线。 人脸识别门锁靠谱吗? 说到民用,人脸识别的安全性到底如何?苏光大告诉《中国科学报》,人脸识别门锁若是用在个人住所中,比用钥匙开门更便捷,安全性同样也得到了提高,犯罪分子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复制钥匙或是通过开锁工具进门盗窃或抢劫。“要知道,现在一般的门锁,很难有开锁公司开不了的,小偷们也在与时俱进,许多复杂的安全防盗门在他们眼里也不是太大的难题。” 对此,也有人提出质疑,对于人脸识别门锁,如果犯罪分子通过其他渠道拿到居民的照片,是否也能达到开门的目的。 对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张小博表示,这就涉及到防伪功能。人脸识别技术做得不过硬的话可能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活体比对系统是否完善,通常而言,门锁中无论是嵌入计算机还是芯片,都可以利用三维成像技术比对预存的人脸信息,从而防止用照片就能开门的笑话。安防行业使用的人脸识别系统大多数是动态识别,是通过监控摄像头进行动态采集实时图像来与数据库预存的模型进行比对,如果多次比对失败,便会实时启动报警预案。 另一方面,便是恶劣光线问题。早期的人脸识别技术,对于光线过暗,或者是亮度太大,都会导致人脸比对失败。但近红外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近红外人脸识别技术上,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无疑是国内做得最好的研究机构。该中心主任李子青就曾对媒体表示,相比传统的可见光人像采集,近红外人脸识别技术是很有效的办法。近红外线是人肉眼不可见的光波,但在摄像头上加上红外线反射灯,就可以清晰成像。这就克服了可见光技术在光线变化后性能下降,以及黑暗情况下无法识别的弊端。 正在被改变的生活方式 多年以来,人脸识别技术在应用层面被“困”在安防领域,而这几年,相机、电视以及互联网公司的频繁介入,这项技术越来越“亲民”。 如果你手边有尼康、索尼等日系的相机,使用时,会发现相机对于笑脸的识别,以及根据人脸部区域进行对焦会非常方便,所以说,你就早体验过了人脸识别。 智能电视作为家庭娱乐的终端设备,在智能交互方面也用上了人脸识别。石践说,包括联想、海尔、海信等公司出品的智能电视,其人脸识别的技术核心都是汉王提供的。一家三口可以将自己的脸部特征通过内置在电视中的摄像头录入,然后整理出自己喜欢的频道。再次使用的时候,摄像头会对坐在正前方的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分辨出是哪位用户,然后用户就可以立刻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了。 手机自然也不会例外,被Facebook收购的Face.com最近也在App Store中推出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手机拍照应用KLIK。这款应用所主打的并不是丰富的滤镜功能,而是社交分享功能。它能够在拍照过程中就自动将拍摄对象的身份从画面中识别出来,并且迅速分享到用户关联的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账户。 到银行ATM机取款的方式将来或许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新闻:犯罪分子通常抢劫受害人的银行卡并逼问出密码后,会在ATM机取走钱款。苏光大透露,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和银行系统酝酿一个计划,一旦实现,这将杜绝这种犯罪途径。这个计划是将个人的银行卡信息和二代个人身份证结合起来,ATM机也将装载人脸识别系统,用户想在ATM机上取款,用身份证就可以实现,取款过程中,ATM机上的摄像头将实时记录取款人的脸部特征,并迅速比对身份证上的照片,核实身份后方可取款,如果核实失败,将无法取款。 无法回避的隐私问题 2011年,Facebook将人脸识别功能引入欧洲市场。网站扫描了用户上传的数亿张照片,对用户和好友建立了人脸特征数据库。根据这一数据库,用户未来在上传新照片时,Facebook将会自动提示是否根据其中的用户名字标注标签。随后开始被欧洲各国的消费表示不满,今年9月底,面对欧盟官员的压力,Facebook承诺在欧洲市场去除网站使用的人脸识别技术和功能。 苏光大认为,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生物识别技术,若是用于维护公共安全,比如机场、海关、公安部门等,只要相关部门注重对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保密,合法使用,侵权的可能性较小。 张小博则表示,只要是采集公民的生物特征信息,就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尤其在民用这一块,国家有必要出台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已经进入立法阶段的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将所有能识别的个人信息都列为保护范畴,甚至包括了个人图像和声音。 无论如何,珍惜你手中的钥匙吧,或许用不了几年了。 《中国科学报》 (2012-11-24 第5版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头条|2717 次阅读|1 个评论
幸福生活三途径
热度 2 tansuozhoukan 2013-6-18 11:13
在积极心理学大师Martin Seligman看来,幸福生活总共存在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快乐的生活,在其中拥有尽可能多的积极情绪;第二种是参与的生活,当人们工作、恋爱、休闲时,觉得时间停止;第三种则是有意义的生活。 快乐的生活需要人们尽量找乐子,获取尽可能多的积极情绪,为此,人们需要掌握增加快乐的技巧。它的缺陷是,人们很快会对积极情绪产生适应。 而拥有第二种生活的人,也许缺乏激情,性格内向,没有积极情绪,他们甚至可能在积极情绪方面处于人群中的末百分之五,但他们却恰恰可能是最幸福的那群,因为他们很擅长于获得“涌动体验”。 这些人可能一大早去单位上班时,就觉得时间停止了;可能周末的运动比赛开始时,他们同样觉得时间停止了。在涌动体验中,你什么都感觉不到,你觉得时间停止,心无旁骛,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好生活”的特征。获得涌动的诀窍,就是了解你自己还有什么未被发挥的长处。 针对第三种类型,不妨回忆一下催眠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曾经讲述过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埃里克森曾到美国中南部的一个小城讲学,顺道去看望一位同僚的姑母。这位老人在世上已经无亲无故,重度抑郁,她独自居住在一间老屋,人很死板,怎么也不肯改变生活方式。 埃里克森来到她家中,发觉这位老人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孤单,一个人关在暗沉沉的百年老屋内,周围找不到一丝生气。终于在一间房间的窗台上,他找到几盆小小的非洲紫罗兰——这屋内唯一有活力的东西,也是老人唯一有兴趣打理的事情。 于是,埃里克森告诉她,你可以打听一下,城内什么人家有喜庆的事,结婚、生子或生日什么的,给他们送一盆花去,他们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依埃里克森所言,老人开始大量种植非洲紫罗兰,城内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受惠。一度孤独无依的她,变成城里最受欢迎的人。在她逝世时,当地报纸头条报道:全市痛失我们的非洲紫罗兰皇后。 了解你的长处在哪里,并使用你的长处,投身于超出个人的事业,这也是幸福感中最可敬的方面 。(胡珉琦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2-11-03 B4 真相)
个人分类: 延伸阅读|2759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人真的不幸福吗
热度 3 tansuozhoukan 2013-6-18 11:06
幸福来源于自身的主观感受,即使面对同样的境遇,遗传或是内在心理状态的不同,都会使每个人对于幸福的评价产生不同。之所以出现“中国人普遍不幸福”的民众意识,其实,与社会广泛存在的负面情绪不无关系。中国人是否幸福,其实,你说了不算。 ■本报记者 胡珉琦 中央电视台在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重磅推出了《走 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可节目中“你幸福吗”的答案至今遭到很多人质疑。 可中国人真的普遍都不幸福吗? 为什么感觉“普遍不幸福” 有网友认为,央视调查本身就是一种宣传,就是想让大家觉得人民过得都很幸福,因此,调查结果并不能让人信服。 此后,尽管栏目记者也解释,根据自己在采访过程中的统计,回答“不幸福”的比例真的只占到10%左右,但观众并不买账。 按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话说,大家似乎形成了一种意识:当下中国人普遍是不幸福的。 事实上,就在2011年,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04个城市和300个县的2010年度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在发放10万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得到的数据显示,44.7%的中国人感到生活幸福及很幸福,而感到自己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占11.1%。 这项从2006年就已经开始的民意调查,被学界认为是具备良好的可靠性、有效性、一贯性以及具有很好的国际比较性的。 可为什么公众意识和民意调查结果还是相差甚远,究竟是什么让大家觉得“中国人普遍不幸福”? 外在条件决定中国人不幸福? “比如物价涨得快,收入提高慢,看病上学难,打工回家少、买票难,所以还不够幸福。”如同市民在接受央视的采访中回答的那样,在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尹文刚看来,让公众觉得中国人普遍不幸福的,主要是来源于大家因财富而生的压力以及因社会不公而来的不满。 然而,这种共同面临并且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究竟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国人的幸福? 首先需要解释的是,传统心理学所定义的幸福感是指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包括社会环境、经济、工作学习、家庭等因素,简单说,正是大家目前所纠结的那些客观存在。 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外的研究者就发现,外在条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只占到15%。不过,尹文刚坦言,在中国,它的影响还是会大于发达国家的。 以人们最为关心的物质生活为例,2009年的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而低收入家庭的幸福感明显降低。 “但是,即便如此,在中国,收入对于幸福的意义也是相对的。”他说道。 因为,该调查显示,最高收入群组的不幸福或很不幸福比重明显高于中上收入群组,也就是说,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其对幸福感的作用会变小,甚至出现负影响。 这就是心理学中“差别阈限”的概念。它的意思是说,当人们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拥有的越多,那么想要再次提升幸福的感觉,就需要努力获得更多才能满足自己,反之则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收入没那么多的人,一旦收入有所增加,就很容易满足。 因此,这些外部的客观存在实际只是影响幸福的一个来源。 遗传影响个体幸福差异 科学研究发现,幸福其实跟遗传有关。早在1988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学者就通过心理学的双生子研究为这种看法找到了有力证据。 众所周知,双胞胎有单卵双生和双卵双生之分,前者的性别相同,遗传特性及表型特征也基本相同,而后者的性别不一定相同,遗传特征及表型也仅有某些相似。 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胞胎,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胞胎要高得多。 也就是说,幸福一定程度上来自天然的快乐基因。即使面对同样纠结的境遇,如果你的快乐基因更优,你就可能更幸福。 可这种基因究竟躲藏在人的哪些角落? 北京大学生理心理学教授沈政告诉记者,按照已有的认识,人类的主观感受是在大脑中产生的,因此,理论上说,快乐基因很可能集中在人的大脑。 “比如说,脑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可以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进行传递,脑啡肽也与自我的情感体验相关,而类似的大脑神经递质有二三十种,它们的活性就可能影响到人们对于舒适感、安逸感的获取。” 不过,沈政表示,人类的高级情感体验主要还是跟大脑的高级中枢相关。跟情感相关的有大脑皮层中的内侧前额叶、扣带回和眶额叶皮层,它们的活动水平、动力特性决定了人们对自我情感体验的一个表达。 也就是说,大脑皮层这些部位的神经系统发育良好,并与皮层下的包括杏仁核、中脑和中脑脑血管周围回质这些结构之间的神经元系统保持非常密切、通常的联系,此外,又有足够的神经递质与它们的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并传递到大脑皮层,这部分人就更容易感受到快乐、安逸、满足。如果大脑皮层的敏感性不够好,这样的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内心需要不同,幸福与否也不同 而除了遗传因素,现代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学理论与积极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说老百姓眼中的幸福往往是向外探寻,那么,积极心理学所说的幸福则是要向内探寻。影响幸福最为重要的其实是每人内在心理的状态,涉及自我实现、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个性、人格的成熟。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罗非说,每一个成年人身上都存在着无数的“条件反射”。在心理学的定义里,条件反射是一种经过后天学习,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的反射活动,而不是内在自我作出的选择。 比如人们总是喜欢与周围人比较,如果自己优于别人就觉得自己是成功的。事实上,这种肯定自我的理由是大多数人在社会竞争中总结出来的,是人们后天积累的一种条件反射,而每个人内心的需要与选择其实是不同的,幸福的获取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 “因此,真正的幸福不是靠条件反射得到的,而是静下心来,持续的自我观察,意识到哪些是条件反射,削弱它们对自己的影响,从而获得真正能够满足每个人内心需要的东西。” 罗非认为,幸福与否,关键取决于每个人是否足够了解自我,并找寻到内心的需要。 你不幸福不代表别人不幸福 此前,微博上一则92岁高龄老人在中国传媒大学西门摆摊卖鞋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他叫王振荣,老伴已去世,从2007年开始,他白天在家做鞋垫,晚上卖鞋直到9点半以后才回家,晚饭常常只是一个冰冷的馒头。 可就是这样一个老头,面对媒体,他的一句“我能养活自己,挺好”却充满了力量。 说到底,是否幸福完全是每个人自己的主观感受,即使生活在同样不如意的现实环境中,无论是遗传还是内在心理的不同状态,都会影响到个体对于幸福的评价。 因此,基于自身的遭遇或者认知,觉得不幸福,并不代表别人也不幸福。中国人普遍不幸福?其实,你说了不算。 而尹文刚解释,民众之所以出现“中国人普遍不幸福”的想法,与社会广泛存在的负面情绪不无关系,它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个体的认知偏差。 还是借用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一句话:幸福像鞋,穿着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中国科学报》 (2012-11-03 B4 真相)
个人分类: 真相|3782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5,中国天文卫星首上天
热度 1 tansuozhoukan 2013-6-18 11:01
目前,在地球的近地轨道上,运行着几十颗天文卫星对宇宙空间进行探测研究。但这些卫星全部属发达国家所有,其中美国占去近一半的数量。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空间天文领域的尝试已经有了飞速发展,但天文卫星的数量依然是零。 ■芮厘 2015年,作为空间天文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我国在天文卫星发射上将实现零的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高能天体物理学家李惕碚研制的一种新型的天文望远镜——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将正式升空,成为我国的第一颗天文卫星。 “按照我们的计划,将在2014年完成HXMT的全部建设,2015年将它送入近地轨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HXMT卫星首席科学家助理张双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天文卫星一般按照探测波段分为射电、紫外、γ射线和X射线天文卫星。我们正在建设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就属于X射线天文卫星。空间天文发展历史上,最早也是从X射线领域突破的。” “从功能上,天文卫星可以分为专用和天文台级两种。专用天文望远镜是针对特定的科研目标设计建设的,而天文台级的天文望远镜搭载的仪器就比较多,功能更加强大,可涉及的科学研究范围也更加广。”张双南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HXMT属于专用的天文卫星,规模比天文台级小。与其他专用天文卫星相比,HXMT属于中型专用天文卫星。上天后,它将主要承担对黑洞研究,以及与黑洞有关的,比如中子星的研究。” 在宇宙中,有很多极端的天体,比如黑洞,及其发生的一些极端的物理过程是在地面上无法进行试验和观测的。因此,天文卫星就成了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 从1960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天文卫星太阳辐射监测卫星(solrad-1)开始,世界各国对于空间天文领域的科研资源就开始了争夺。至今,在近地轨道上,已经运行着几十颗天文卫星,但都属于发达国家所有。1990年,发现号航天飞机将美国和欧洲太空局联合研制的哈勃空间望远镜送上太空,哈勃已经成为天文卫星中的明星。哈勃是一颗技术极为复杂的天文卫星,有5个科学仪器提供可见光、红外和紫外波段的数据,至今获得了大量重要珍贵的天文资料和成果。 张双南介绍,至今,拥有天文卫星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由美国独领风骚,第二梯队包括欧洲空间局、欧洲地区一些国家,以及日本、俄罗斯,中国与巴西、印度、韩国及台湾地区属于第三梯队。其中印度是第三梯队中技术最强的,预计一到两年内就会发射他们的天文卫星,而巴西也计划在2014年发射。 在空间天文领域,我国的研究相对空白。实际上,我国的天文卫星的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是由于当初提出的技术太过复杂而最终失败。80年代,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始发展仪器和研究方法,并得到一定的积累。在此基础上,李惕碚院士提出了卫星建设的有关思路。 张双南说,之所以从X射线天文望远镜的方向突破,是因为它可研究的宇宙目标比较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也很多。 其实,从“十一五”计划时,HXMT就多次被曝将要上天,但屡屡搁置,主要是因为我国空间天文领域研究的整体规划并不成熟。而在此期间,其他国家又陆续发射了好几颗X射线卫星,这也导致我们所规划的一些科研目标已经被他人实现。因此,我国第一颗天文卫星上天,对我国空间天文领域的研究将是重要的一步。 《中国科学报》 (2012-11-03 B2 新知)
个人分类: 新知|2732 次阅读|2 个评论
月球携带地球“基因”
tansuozhoukan 2013-6-18 10:54
■本报记者 马佳 新证:证明月球生于大撞击 对于月球的起源,近40年来的主流思想认为,地球是受到另一火星大小的天体——忒伊亚撞击,轨道中的撞击碎片聚集形成了月球。10月18日,《自然》刊登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行星科学家佛雷德里克·莫瓦尼埃博士(Frédéric Moynier)与他的团队作出的最新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大碰撞分裂说”。 但让科学家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是,在早期的月球岩石分析实验中发现,与地球岩石中的化学成分相比,月球岩石中钠、钾、锌和铅等挥发性元素含量非常少,而钙、铝、钛和铀等难熔元素则比较富集。既然月球来自地球,为何会有化学成分的这种差异,这成为撞击说的重要漏洞。 莫瓦尼埃从月球岩石样本中分析锌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发现月球岩石中锌的重同位素的含量是地球岩石中锌的重同位素的十倍。这个结果看上去让人困惑,难道这不是反而更加证明了月球岩石与地球岩石的化学成分的不同? 莫瓦尼埃在邮件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大撞击后,巨大的能量将忒伊亚和大量的地球地幔物质熔化,产生无数的岩石碎片和蒸汽并围绕地球运动,固体的岩石碎片聚集组成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月亮。” 物质中的每一种元素都有多种变体,化学性质相同而质量大小不同,也就是同位素。大撞击导致岩石在汽化过程中,锌的轻同位素进入蒸汽中,被称为同位素分馏现象,然后在撞击碎片聚集成新的天体过程中,轻同位素跟随蒸汽逃逸,重同位素则留在了新天体的岩石中。 正是因为大撞击,地球被撞出的“基因”在巨大能量的作用下,化学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挥发性元素的含量减少而难熔元素的含量比较富集。由于挥发性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发生分馏,月球上的锌的重同位素含量就比地球的重同位素含量高了许多。也就证明了这种差异存在的合理性。 科学家们一直想通过同位素分馏的方法,模拟撞击产生的这种后果,但一直不能成功,这也导致“大碰撞分裂说”在其产生的30多年中得不到同位素方面的证据突破。 莫瓦尼埃带领的研究人员对20个月球岩石样本进行了分析,这些样本来自“阿波罗11号”“阿波罗12号”、“阿波罗15号”和“阿波罗17号”带回地球的月球岩石样本,它们来自月球的不同地点。莫瓦尼埃表示,他们选择的20个样本都是月球玄武岩,因为这种岩石来自于月球内部的岩浆,通过月球的火山活动喷发到月球表面,更能体现月球的成分。 莫瓦尼埃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实验中,之所以选择锌作为研究对象,因为锌是一种极易蒸发的金属。因而锌的同位素也就成为这一实验证据中的重要角色。 假说:尚未终结的争论 莫瓦尼埃的实验结论是否能终结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莫瓦尼埃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虽然我们在月球岩石中找到的化学证据,证实曾经有过大撞击的发生。但要想进一步了解月球的形成,目前的一些实验模型包括我们的实验结果都需要改进。在那次的大撞击中,不仅仅产生了现在的月球,同时也为地球的成长演化带来了许多的原材料,它们占到目前地球质量的1.2%。因此这次大撞击也是在地球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月球的起源与演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月球科学问题,也是月球探测的永恒主题和最终归宿。月球的起源与演化研究将对回答太阳系起源、地球与行星起源、生命起源等最基本的科学问题提供重要科学贡献。” 40多亿年来,月球和地球共同经历了漫长而荒古的年代。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护自己的独生女儿月球,月球也一直在护卫地球的安全和增添地球的活力。月球被小天体撞击得遍体鳞伤,使地球避免了许多小天体撞击的伤害;月球在地球周围运行,使地球的运行更加稳健;月球激起了汹涌澎湃的海洋潮汐,使地球增加了生命的活力;大撞击使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地球表面才呈现出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关于月球这个女儿是怎样来的,长期以来主要有捕获说、共振潮汐分裂说和双星说。近40年来,提出并被逐步完善的大碰撞分裂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观测与实验证据的支持,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同。 欧阳自远介绍,捕获说认为,地球与月球同属于太阳星云中独立形成的天体,依据月球的平均密度和化学组成不同于地球的特征,一部分人认为月球的形成不属于形成地球的同一团星云物质。由于地月轨道的变化,在1到10个地球半径范围内,月球就有可能被地球捕获,之后由于地球的引力改变了月球原来的运行轨道,使月球最终成为地球的卫星。月球是地球在太阳系中“抓”来的“女儿”。 共振潮汐分裂说认为,地球的初始呈熔融态,由于潮汐共振,在赤道面上一部分熔体被分裂,冷凝后形成月球。这一假说得到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进化论创立者,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之子)的倡导,他认为现在的地球和月球的角动量加在一起,可以形成大约4小时为一周的自转。如果地球与月球原来在一起,那么原来的这个行星的自转周期就应该是4小时,但由于太阳的潮汐引力作用,它的周期只有2小时,这与当时的地球自由摆动周期几乎相当,这样就会引起共振,从而导致熔融状态的地球有一部分被分裂出去,地球上的太平洋是分裂之后留下的疤痕。 双星说则认为,在太阳星云凝聚的过程中,在太阳星云盘同一区域分别形成地球与月球,月球被地球捕获形成地月系。但是,地球与月球化学组成与平均密度的极大差异、地月系的角动量和运行轨道等特征,都是双星说难以解释的。 欧阳自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月球的起源假说,必须符合目前探测与观测所获得的有关月球的事实:即月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在太阳星云中几乎同时由星子聚集形成并很快地在大约1亿到2亿年内熔融、分异、调整;月球的总体成分与地球的平均成分差别很大;月球比地球和球粒陨石更富含难熔元素;月球更匮乏挥发性元素;月球的密度比地球的低、比地球缺水等等。 他说:“虽然目前这些假说,在这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依据,但在地月成分与自转速度的差异、同位素组成的相似性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难点。” 《中国科学报》 (2012-11-03 B2 新知)
个人分类: 新知|2380 次阅读|0 个评论
3D打印能做的10件事
tansuozhoukan 2013-6-18 10:42
  1.产品原型 产品研发中的原型设计是目前应用快速成型技术最多的领域。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制造出产品原型,供技术人员用来外观研讨或测试之用。这就比传统的外发制作原型的办法省了不少时间与金钱,也保密和方便了很多。 2.艺术品 3D印刷能够创作出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如果用常规方法创作,要么十分困难,要么费时费力,在这一领域三维打印就显现出优势。目前各国艺术家利用该技术创作出各种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或用于原比例缩小后的概念模型展示。 3.精密零部件验证 在零件制造行业,这项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制造技术。某些高强度或特用材料制造出的发动机零件可用于常规模拟测试,精确和一次成型对于很多精密零件的初期审核来说无比重要,3D打印技术恰好能满足这些高精度、材料模拟等专业需求并提高制造速度与保密性。 4.家庭装饰 如今家庭装饰都讲求个性与人性化,追求感官愉悦,这就给了3D打印技术发挥的空间。欧美现已有多家公司提供利用快速成型设备制作个性装饰的服务,包括像我们熟悉的瑞典“宜家”开发总部。 5.建筑模型 建筑模型的传统制作方式渐渐无法满足高端设计项目的全数字还原不失真的立体展示和风洞及相关测试的标准,现如今众多设计机构的大型设施或场馆都利用快速成型先期构建精确建筑模型来进行效果展示与相关测试,该类设备所发挥的优势和无可比拟的逼真效果为设计师所认同。 6.医疗手术与牙科 利用3D打印机制作的膝关节手术植入体,能很好地与病人原有的组织模拟结合进行手术。3D打印技术的诞生,在手术前关节或牙科导板、人体结构模型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7.人偶玩具 很多追星族和动漫迷都喜欢收集明星人偶和动漫手板。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人偶玩具由于工序复杂,导致价格昂贵,让普通人难以承受。现在市场上推出的利用3D打印机来快速成型的方式,改变了这一过程,只需要绘制出动漫效果图,粉丝发送到制作机构,数小时或当天就可以在家收到喜欢的人偶手板。 8.犯罪现场重建 不是所有的警察都会有福尔摩斯那样强大的推理能力,碰到错综复杂的案情,他们经常要重建犯罪现场来帮助推理。想很快地把现场海量的物品,如椅子、沙发、台灯等复原出来,最简单的办法不是用沙盘,而是用3D打印机。在美剧《犯罪现场调查》(CSI)中,3D打印技术已经派上了用场,在真实的案情侦测中也能见到这项技术的应用。 9.珠宝 珠宝商是最早“试吃”3D打印技术这只“螃蟹”的先锋之一。他们将这种技术引入到了珠宝制作中去,简单地说就是“石蜡变珠宝”。在一种被称为“熔模铸造”的工艺里,技术人员用3D打印机将石蜡“打印”出想要的饰品形状。用石膏在石蜡模具周围加固,然后把熔融的金属倒进模具里,石蜡就会熔化掉,熔融的金属凝固,变成想要形状。最后经过打磨和抛光,一件精美的首饰就完成了。 10.医疗器械 3D印刷能做花哨的东西,也能做实用的东西,这些东西甚至能拯救生命。在进行复杂的手术前,外科医生已经开始利用3D打印机“打印”身体部位以供参考。3D打印机也能够在医疗设备或专业辅助器械的开发中,发挥特殊材料(通过严格医疗材质认证的部分打印材料)的专业用途。 《中国科学报》 (2012-11-03 B1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延伸阅读|1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极客酷品
tansuozhoukan 2013-6-18 10:39
安全气囊项圈 瑞典两位设计师花费6年时间最新设计一种安全气囊颈圈,仅在0.1秒内便能迅速膨胀成为一个头盔,避免骑自行车者头部受伤。安全气囊颈圈装配着传感器,在意外事故发生之前启动该装置,可以瞬间探测到不同寻常的身体移动,从而避免任何身体损伤。 音乐魔方 带有漂亮的灯光,简单的指示按钮与触控屏幕,它就像是一台小小的混音器。这款名为“Musix Cube”的音乐魔方非常的神奇好玩,随着Cube的翻转、摇动、触碰,它就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播放出不同风格的音乐。 超薄卡片式手机 这支能放进钱包里的超薄卡片式手机与普通银行卡无异,厚度则只有6.3mm,装电池之后只有35克,虽然只具备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但谁说实用主义就不好呢? 钻石光小桌 让房间充满彩色的斑驳阳光?这款美丽的钻石光小桌能办到,用亚克力材质的透明彩色几何球体堆叠出来的小桌,利用光线折射的原理,在阳光照射之后能发出类似钻石所折射的光芒。 可灵活拆卸的小台灯 这盏小台灯的设计让人倾心,仅仅依靠LED光板中心的磁性U型圆槽便实现了360°全方位照明,而且转动也十分灵活,可随时拆卸下来挪作他用。 《中国科学报》 (2012-11-03 B1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酷品|1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3D打印将撼动全球制造业
热度 1 tansuozhoukan 2013-6-18 10:24
■本报记者 童岱 3D打印技术虽在国内还未普及,但产业链正在形成,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前不久也在北京成立。近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还给3D打印技术扣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的帽子。 实地探访3D打印制造 美国科幻作家罗伯特·希克利在其小说《万能制造机》中描述的诸多细节就好像现在的3D打印机。或许他未曾想到,现在还真出现了类似的机器。 10月24日,记者走进位于DRC北京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的一家3D打印服务中心,墙壁的一侧摆放着用石膏、塑料或树脂打印出来的动漫人物、立体人像工艺品以及像扳手这样的模具。而房间的另一端,一台3D打印机正在塑造“翅膀”的零部件,将被拼装在一个凤凰模样的工艺品上。 这台机器的成型仓温度高达310℃,密闭盒内的丝状塑料依电脑程序路径指引,通过高温热熔喷头在一个可升降平台上像作画高手一般,层层喷涂、堆叠,由点堆积成面,由面堆积成实体,最终固化成型。24小时之后,尺寸同为长15mm、宽10mm、高100mm的十多个零部件喷涂完成。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罗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3D打印技术的学术名称为快速成型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斯川塔斯(Stratasys)公司在1992年卖出了第一台商用3D打印机。这项技术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三维立体的加工样式,然后通过3D打印机,用液化、粉末化、丝化的固体材料逐层“打印”出立体的产品。 之所以使用“打印”一词,其原理与传统打印机是相似的,都通过电脑操作完成。但本质不同,传统打印机里面装的是墨粉,而3D打印机里面则是一个庞大的材料系统。这个系统里面是根据产品需要而配备各种材料,包括光敏树脂、塑料、尼龙,甚至是金属。 经营上述3D打印服务中心的是北京上拓科技有限公司。当然,如果你想依据自己的面貌和身材打造一个立体玩偶,在这里也可以实现。 该公司技术部经理侯贺杰说,像这种定制化的服务模式在欧美国家已非常流行,人们能自己设计三维图样,或是委托相关3D打印公司,或是通过在线3D打印服务网站,为自己或他人定制物件。 效率为王省钱省时间 相比传统制造,3D打印有其独特的优势。 侯贺杰所在的技术团队曾为客户制作了一件结构复杂的3D打印模具,尺寸为长288mm、宽153mm、高67mm,使用的是熔融挤压堆积成型工艺(简称FDM)打印制作,耗费时间约为40小时,花费3000元,如果同样的模具采用传统制造方法,需要耗费30天左右的时间,花费在10000元左右。 对比可以看出,3D打印在时间和费用上都比传统模具更占优势,在用于新产品的验证开发上,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省项目的时间和费用。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第一副理事长史玉升,长期从事快速制造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俗点说,过去的传统制造方法,比如采用模具,把金属或塑料熔化后灌进去,从而得出零件,这对复杂的零部件加工而言非常困难。这种时候,3D打印的技术优势就能凸显出来。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向史玉升团队定制过一款零件,是钨镍材料制造0.1毫米壁厚的网格结构金属零件,两片手机芯片大小的立体空间拥有多达156个微细网格。 3D打印机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工程师们可以用其打印模具,“极客”牙医可用它来打印假牙,汽车维修公司可以用其来打印稀缺的汽车零部件,而不是忍受全球物流的烦琐和时间消耗。另外像捷豹、路虎等汽车生产商,其所用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所制部件中已有超过三分之一通过3D 打印机生产。 今年7月,美国宇航局(NASA)在地球上进行低重力抛物线飞行过程中,测试了3D打印机。或许宇航员们以后能用3D打印机来制造发射时遗漏的设备或物品。 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 据美国沃勒斯同仁咨询公司数据,2011年全球3D打印产品与服务的销售额为17亿美元,到2019年,该行业的收入将达69亿美元,其中零部件制造将占80%。 尽管如此,3D打印机在中国企业界的装机量仅在400台以上,而美国则拥有3000台以上,并且每年的增幅都非常明显。 这几年以来,北美和欧洲的3D打印市场正在急剧增长。从3D巨头美国斯川塔斯公司去年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到,其80%的收入来源于欧美市场。 3D打印现在虽然还没完善到直接造出汽车和iPhone的程度,但对于制造某些汽车配件和特别定制的手机零部件已非难事。正是因为其制造过程多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表达,使得人们可以用更少的人力成本,去灵活地生产少量产品。而这一点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是一个福音。但对于我国来说,这或许将给制造业带来一定的冲击。 在史玉升看来,3D打印在全球范围内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不妨碍这项技术迅速转变成为全球先进制造的一个新动向,这已发展成为一种“战略技术”。 在飞机、核电和火电等行业所使用的重型机械、高端精密机械装备上,传统的焊接和零部件加固的方法,使得部件之间的连接非常费工,而且牢固性还有待提高。但若使用3D打印技术,无缝连接是其最大亮点之一,结构之间的稳固性和连接强度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如果我们还不重视3D打印,这项技术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时候,我国将跟在别人的身后跑,但这块市场不能丢。”罗军说。 不是颠覆是改造 现在打开网页搜索“3D打印”,不是“颠覆制造业的革命”,就是“3D打印将取代制造业”。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3D打印技术不仅不会取代制造业,相反会为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提升提供更好的思路,并使得传统制造业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和方向。3D打印技术的突破,或许将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钻头、制模机等传统工具,改由更加灵巧和精准的电脑软件主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员王忠宏近期也撰文指出,在我国已掌握的3D打印技术中,激光直接加工金属技术发展较快,已基本满足特种零部件的机械性能要求,有望率先应用于航天、航空装备制造。另外,生物细胞3D打印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已可以制造立体的模拟生物组织,为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尖端科学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华明及其团队,同我国主要飞机设计研究所一起合作,通过3D打印技术,已研制生产了我国飞机装备中迄今尺寸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钛合金及超高强度钢等高性能关键整体构件,并在大型客机C919等飞机研制生产中得到应用,大幅度缩短了周期和成本。 罗军认为,过去工业化最大的成就就是通过机械化,实现了规模化大生产。而我们今天的3D打印技术,则可能将这种生产单位演变为若干个体,新的生产方式或许将使传统的生产制造业面临一次长时间的“洗牌”。 然而,在我国已启动的各类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中,尚未将快速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国外的脚步已经迈开,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3月份提议,投资10亿美元建立由15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组成的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以带动制造业创新和增长。这项计划的第一步在今年8月已开始实施,便是在俄亥俄州的扬斯敦建立研发3D打印技术的创新研究所。 不敢“吃螃蟹”的缘由 虽然3D打印机的效率和对产品质量的精准控制很有优势,但我国敢于“吃螃蟹”的企业非常少。一方面是人们对于3D打印的概念还很陌生,另一方面在于3D打印机本身的价格也比较昂贵,比如前文提到的制作“凤凰翅膀”的3D打印机,是美国斯川塔斯公司出品的,价格在200 万元左右,同类的国产机型,价格也在100万元以上。 罗军表示,目前国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在3D打印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但此前的状态是各自为政,缺乏宏观规划和引导。 现在成立了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目的就在于希望引导这一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有一个系统的共同推进动力,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新技术。 “3D打印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于材料的局限性。”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新材料实验室主任宋延林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现在真正利用在工业制造领域的3D打印产品还非常有限,更多的是用来做模型、模具来减化生产环节。而在民用方面,3D打印更像是工艺品的一种制造方法,实用性也非常有限。一种靠谱的、适合3D打印的材料应该具备使用的方便性、成本的可控性、性能的可靠性这三个特性。 在他看来,依据材料科学的发展规律,3D打印材料需求的丰富性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才能突破现在的瓶颈,产生一次变革,那个时候的3D打印将极大地丰富制造业,甚至让每个拥有3D打印机的人都能随心所欲地DIY自己的小物件。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依托于信息技术、精密机械以及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尖端技术。罗军认为,我国目前的软肋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运行稳定性有待提高。 这项新兴技术最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虽然现在无法下定论,但它提供了一个实现想法的渠道,只要你将创意输入电脑,再来一台3D打印机,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为世界添点“料”。 《中国科学报》 (2012-11-03 B1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头条|2158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梦想才有探索
tansuozhoukan 2013-6-18 10:19
给我一台打印机,我可以给你制造一个世界。最近,被英国《经济学人》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3D打印 技术备受关注,也许有一天3D将变得无所不能,全球传统制造业都将被它撼动。3D打印的出现源于人们对自由制造技术的梦想,而有梦想才能推动科学的进步。就像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一样,你说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吗?恐怕联系不如衣食住行那样紧密,但是除了生存,人还要思考。于是人们就去关注宇宙,关注自身,关注地球上的一草一木。 在对浩瀚星空的仰望中,人们很早就在争论离我们最近的月球到底是怎么来的,但众多假说都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而无法说服科学共同体。但最近关于月球岩石成分的重大发现,让月球来自地球这一假说增加了砝码。 让我们从月球再回到地球,就算天上一日,人间十年,人们也无法放弃对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探究。随着气候的变迁,周围的河流在悄悄消失,当人们试图用人工方法复活它们时,却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大自然的捉弄,永定河的改造似乎能说明一点问题。 从另一方面说,人们对河流的重视,来源于对幸福的追求。而环境是人们是否感到幸福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幸福感也许与生俱来。有的人天生就有快乐基因,但其他人也同样可以感受幸福,要想获得幸福,重要的是了解内在的自我。 《中国科学报》 (2012-11-03 B1 探索周刊)
19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 探索周刊博客今天正式上线了
热度 2 tansuozhoukan 2013-6-18 10:16
朋友们: 您们好,中国科学报• 探索周刊博客今天正式上线了。探索周刊每周一期、周五出版。我们既关注浩瀚的星空,也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我们是最新科技前沿的记录者,也是科技事件背后的调查者;这里有宇宙梦想、有生命奥秘、有军事空间、有汽车科技;这里有新知、有求证、有历史、有调查。如果朋友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和选题,希望与我们交流互动,您的每一个建议对我们都弥足珍贵,愿我们一起浇水施肥,让“探索周刊”这棵小树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探索周刊 主编 魏刚
1930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今日[6月13日周四]未出版或未上网:为神马捏?
热度 6 liuli66 2013-6-13 20:49
欢迎检验: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7614 一个《中国科学报》的忠实读者
个人分类: 杂感|72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冯端:穷理尽性皆为诗
热度 2 lanceperry 2013-6-9 22:03
冯端:穷理尽性皆为诗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郝 俊 发布时间:2013-06-07 冯端 1923年6月11日出生于苏州,祖籍浙江绍兴,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9年该校更名为南京大学后,历任物理系副教授、教授及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作为我国晶体缺陷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在国际上领先开拓非线性光学晶体微结构化这一新领域。 他翻译的著名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黄昏》中写下的诗句,也许为冯端在物理世界的毕生追求留下了最好的注脚——“你对不可言说的进行探究,使你迷惘的生命终趋于成熟”。 “像滔滔波浪滚向沙滩,我们的光阴不息地奔赴终点。” 无论伟大的莎士比亚有着怎样超越常人的想象力,他都不会料到,自己写就的这两行诗,会在百年之后被印刻在名为《凝聚态物理学》的一本专业物理教材上。 如若有灵在天,莎士比亚也许会惊诧地看到,一个来自中国的物理学家,在古稀之年将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而这位中国人的名字,已被赋予苍穹中一颗明亮的小行星,焕发出恒久绚烂的光芒。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冯端;天空中那颗耀眼的明星,叫做“冯端星”。 “科学和艺术可以彼此应和,诗歌和物理学是相连通的。”正如冯端这句名言所通达的境界,这位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的物理学家,绘就了诗一般深邃的人生画卷,意味隽永。 书香成就“冯氏传奇” 走进冯端家中,无人不惊叹于他在书房的那片小天地——满眼都是翻开的书和零散的纸片,随意摊放在椅子、桌面、书柜和地板上。 旁人看似杂乱无序,冯端心里却自有章法。夫人陈廉方总是笑着对来客说:“他不让动,说一动,他就什么也找不到了。” 冯端自幼嗜书,源于家庭环境的熏陶,特别是大哥冯焕对其影响至深。1923年冯端出生时,大哥冯焕已经8岁,到了识字的年纪,他时不时就会拿着兄长的课本翻看,尽管对书中内容不甚了了,却也兴味盎然,乐在其中。 冯端就读苏州中学时,已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之一)深造的冯焕,常常以新书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自己这位年纪最幼的弟弟。冯端永远记得,读到房龙所著《人类的故事》和《宽容》时,那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 “这两本书,把我的视野大大地拓宽了,并使我一生对文化有着特别的兴趣。我至今还记得《宽容》这本书上写道:‘要允许他人有行动或判断的自由,耐心地、不带偏见地容忍不同于自己或已被普遍接受的行为和观点。’”这成为贯穿冯端一生的精神指引。 尽管冯端的父亲骨子里是个旧式文人,擅诗词,工书法,他却不想将自己的爱好强加在孩子们身上,甚至从未给他们看过自己的诗集。反倒是目不识丁的母亲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常常为他们背诵《唐诗三百首》或《千家诗》中的诗篇,成为冯端最早的诗歌启蒙老师。 “我们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从不横加干涉,更不会施加任何压力。”冯端说,父母总是鼓励他们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 宽松的家庭环境中,冯家四兄妹按照各自的兴趣和意愿自由生长,成就了此后科技界引为佳话的“冯氏传奇”。 长兄冯焕,中央大学电机系毕业,后留学美国,曾任通用电气公司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长姐冯慧,成为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姐夫是中科院院士、著名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二哥冯康,是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数学家;冯端年纪最小,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 这样的学府门第,足可谓英才济济。 “几乎教遍物理学的分支” “大哥冯焕为我们带了个好头。我们四兄妹大致走上了相同的道路:从苏州中学附属实验小学到苏州中学,然后考入中央大学。”也正是冯焕就读中央大学电机系期间,时不时带回家翻阅的科普读物,让冯端开始对科学发生兴趣。 1942年,冯端进入抗战期间迁往大后方重庆的中央大学物理系。这里名师荟萃,为物理系开课的吴有训、赵忠尧、施士元等人均堪称学术大师。在较高的起点上,冯端打下坚实基础。 1946年大学毕业,冯端留校担任助教,由此开启了他在自己母校长达60多年的教研生涯。 “大学入学时,班里有十几个人,但最后毕业的仅有3位。毕业时,也可以到中学教书,但中学教师当时不是很稳定,而大学教师是一个相对安定的职业,有发展,并且还有可能出国进修。”冯端心中所想,只是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安心做点事情。 起初,按照当时大学的惯例,助教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学生实验,并帮助教授批改习题。直到1949年春,冯端才真正走上三尺讲台,为医学院、生物系、化学系等开设普通物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在学习前苏联教学体系的热潮中,大学纷纷成立专门化的教研组,冯端被分配到新成立的金属物理组。 从1956年起,冯端开始承担物理系课程。广泛的兴趣爱好加上人文素养的深厚积淀,冯端的课堂渐渐充满魅力,他总是能将各学科的知识与物理学规律融会贯通,表达生动而又精炼透彻,无怪乎教室里常常“爆棚”。 “这以后,我几乎教遍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从基础课到专业课,从实验课到理论课。”冯端在教学中应对自如,但自己总是觉得,应该做点突破性的工作。 1964年,冯端历经“三年困难时期”写就的中国第一部《金属物理》专著上卷出版。1966年,下卷刚刚写完交稿,“文革”开始了。他和很多南京大学的教授们一起,先是被送到溧阳农村劳动,后来,又被派去参加修建南京长江大桥。 “我们也就是打打小工,抬抬木料、石子什么的。大桥通车前一天,我还帮着给桥面铺沥青。”忆起往事,冯端并无怨言。只是他写的那本《金属物理》下卷,直到十年之后的1975年才得以面世。这套专著颇受学界好评,甚至有人将其誉为从事金属材料工作的必读“圣经”。 “迷惘的生命终趋于成熟” 同样是在上世纪60年代那段极为困难的时期,冯端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工作。 针对当时国防工业的需求,冯端选择我国产量丰富且发展尖端技术急需的钼、钨、铌等难熔金属为突破口,借鉴世界上问世不久的电子轰击熔炼技术,组织设计并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电子束浮区区熔设备,成功制备出钼、钨单晶体。 “搞艺术需要有鉴赏能力、鉴别能力,搞科学也是如此。选择课题,牵涉到一个人的科学眼光或鉴别能力。课题选择不当,就可能走入死胡同。”作为科学家,冯端说要像老鹰盘旋在天空中一样,敏锐寻找到目标,并一一攻克。 “文革”后,冯端将金属物理教研组改建为晶体物理教研组,开创我国晶体缺陷物理学科领域,广泛开展功能材料的缺陷与微结构研究,很快跻身国际前沿。 1980年,他与合作者在实验上首次全面验证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尼古拉斯·布隆伯根(Nicolaas Bloemgergen)提出的理论设想,实现了倍频增强效应。这被认为是“文革”之后,我国物理工作者在国内作出的首批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之一。 此后,冯端又积极倡导和推动纳米科学领域的研究,率先开展原子团簇物理研究,力主将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相结合,向人工控制微结构以获得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方向发展…… 从金属物理到材料科学,从固体物理到凝聚态物理,冯端凭借鹰一般敏锐的学术眼光,实现学科跨越,成为我国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物理学前辈钱临照曾这样评价冯端:“在凝聚态物理中论著丰硕,已达随心所欲之效果。”然而,这位大师级的物理学家,却从未有留洋深造的经历,可谓土生土长。 “年轻时,大哥冯焕和姐姐冯慧都在美国留学,二哥冯康到前苏联留学。老母亲在家要有人赡养,所以我就没有出去。”冯端说,这是为了“小家”,而后来则是为了“大家”,“改革开放后,我有很多机会出国进修和工作。但实验室尚在初创阶段,我要出谋划策,争取经费和设备,因此将名额推荐给了系里的年轻老师,自己则坚守岗位”。 既然如此,冯端又如何练就成为大师?人们总喜欢这样提问。 他翻译的著名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黄昏》中写下的诗句,也许为冯端在物理世界的毕生追求留下了最好的注脚——“你对不可言说的进行探究,使你迷惘的生命终趋于成熟”。 精神的乐土 在物理世界驰骋纵横一生,很难相信,科学家冯端却从未远离自己深爱的诗歌。 家庭环境的熏陶,让冯端自幼领略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诗教”传统,而广博的阅读,让他对新诗和译诗逐渐着迷。1944年,冯端在大学中以“若梵”为笔名发表译诗,歌德、雪莱、里尔克等著名诗人的作品,都曾在他笔下被精心推敲为中文。 冯端与爱人陈廉方相濡以沫近一甲子,同样因为诗歌,才缔造了这段良缘。相识之初,正是冯端赠予陈廉方的两本诗集,打动了爱人的芳心,诗歌让彼此拉近了距离。 1955年,冯端与陈廉方喜结连理不久,他们从南京外文书店购得一本诗集画册《蝶影翩翩》,经历世事动荡的漫长岁月,至今陪伴在两位老人身边。2008年,二老在浙江西天目山避暑时随身携带此书,不时拿出欣赏,触景生情,两人有了合译此书的念头。 “这部诗画集译出后,只是小范围地发给了亲朋好友,希望大家欢乐一下。”在冯端九十华诞的祝寿会上,夫妻二人将合译的《蝶影翩翩》送给每一位前来祝寿的人,成为当天最为浪漫的景致。 同样是在祝寿会那天,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8年3月3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已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命名为“冯端星”,成为科学界献给冯端的一份厚礼。 物理与诗歌,在冯端的生命历程中,它们早已不是单纯的事业或爱好,而是他永恒的精神乐土。 “凝视这生活斑驳的痕印,我们重温种种亲切的回忆,那一同眺望过的田野与湖泊,仿佛和我们的生命交融在一起。”在一本厚厚的影集上,冯端这样写道。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3-06-07 第6版 印刻)
2446 次阅读|3 个评论
沉默的科学家:未见《中国科学报》就吉林大火的科学和科普观点
热度 8 liuli66 2013-6-5 09:01
各种媒体如《新京报》、凤凰网上关于吉林大火的文章,很多很多。 忽然想看看科学家就吉林大火(发生于2013年6月3日,已夺命120人,其中9成为女性) 发表的科学观点、应急观点和科普观点。 可查阅了近两日的《中国科学报》,未见其发表有关文章。 欢迎复查:《中国科学报》 20130605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7556 20130604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7545 犹记古训: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个人分类: 杂感|81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发表某人的文章“春到婺源”
热度 4 liuli66 2013-4-20 10:39
有博主写了婺源系列博文,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20-675052.html 看到中国科学报上的婺源文章(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4/272024.shtm ) 自然想到那位博主,于是在那里留言,并得到“一厢情愿”的答复: liuli66 2013-4-20 07:34 咋看题目,以为是你写滴: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4/272024.shtm 博主回复(2013-4-20 09:28) : 我也以为是呢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20-678201.html )
个人分类: 杂感|29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在此默默听海:中国首个深海海底观测网基地探秘-中国科学报
xuehaidao 2013-3-26 14:57
中国科学院的水声学科研究起步于海南。上世纪50年代未,我国水声学海上考察的最早一支国家队组建于三亚,亦即日后的中科院声学所南海研究站。50多年来,南海站承担了几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水声界的精英,有两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的研究生涯就始于南海站。南海站被誉为中国水声界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 这里有条“中科院路” 海南省陵水县黎安镇港门村的村头,“中科院路”的路牌端端正正地立着。这是村里唯一的宽水泥马路,一直延伸到村尾的老猫岭脚下,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和黎安镇政府共同斥资建设。 老猫岭面朝南海,背靠陆地,几年前还是一个鲍鱼饲养场,如今它已被改造成海洋声学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海声学与海洋综合观测实验站。门口“国家的声学所,国际的科学家”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海上试验对水声研究很重要。早年国家贫穷,出海少,科学家们主要从事浅海研究。”亲身经历这段历史的声学所退休老教授雷良颖回忆。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调,要发展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深海作业技术等海洋前沿技术。 我国的水声学研究,在中科院声学所北京本部已有一支非常优秀的研究队伍,加上东海站、北海站和南海站三个研究平台,技术力量十分雄厚。但要实现以上宏伟目标,从浅海过渡到深海研究,完成水下信息网的建设,需要前瞻布局,突破瓶颈,建设一个临海的固定式、立体式、长时序的全天候观测岸基站,以满足国家海洋研究和海洋安全的需求。 时任声学所所长田静敏锐意识到:“由于深海环境的复杂性,我国在深海声场特性方面的研究落后于国外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靠海的实验支撑平台。”“国家的声学所”必须布局前瞻。他和张仁和院士商量后,指示南海站站长戴琼兴尽快在海南岛选址,创建我国首个深海海底观测网岸基站。 青春释放海之南 提及我国首个深海海底观测网岸基站,不能不说一个关键性人物:戴琼兴。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声学所南海站,一直在张仁和院士的指导下从事海洋声学研究。1999年担任站长后,他一直思索着南海站未来水声学科的发展。早在2005年,在青岛附近海域三次参加张仁和主持的“水下光纤综合探测系统”项目实验时,戴琼兴就意识到:这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项目,只能在海深地陡、地质构造复杂的南海才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院士、所长、站长三人一拍即合,戴琼兴立刻赴京,讨论关于在海南岛选址的要宜。随后他带着同事曾传杰、张镇迈,在全海南的海域岸线进行地毯式的调研。2007年9月,他们驱车来到陵水县,在坑坑洼洼的荒地中,将车磕磕绊绊地开到了老猫岭脚下。 老猫岭下有一个40亩大小的鲍鱼养殖场,岭东是碧海蓝天,岭西是呈弯月形的内港湾。戴琼兴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岸基站站址吗? 陵水县黎安镇是我国距离大陆斜坡海域最近的海岸,离岸50km就到达陡坡海区,与西沙遥相呼应,可作为我国海洋研究由浅海走向深海的桥头堡。基地附近海域海深过渡合理、底质类型多样、海洋水文环境丰富,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海洋及水声实验场。 2007年底,田静在主持任期内的最后一次所务会上,果断决定自筹经费800多万元,购买陵水老猫岭脚下的鲍鱼场,用于建设南海深海海底观测网岸基站。 2008年,海南岛的房地产热已走在了全国前列,岛内的人士甚至笑称:“岛里的一根草以后都是纯金条。”要买下40多亩连地带建筑的鲍鱼场绝非易事,戴琼兴深感责任重大。他笑称,海南简称“琼”,我生下来就要努力把中科院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文化根植在海南。 办理土地转让过户手续最关键的时刻,戴琼兴被查出胃底部有一间质瘤,2008年10月8日在北京301医院手术。术后第二天,他以惊人的毅力在病床上指挥办理土地过户手续,10月15日终于拿到陵水县政府同意办理土地过户的批复。 何芝富副站长成为陵水站的先遣员,负责修建一条3公里长的道路,修建围墙,将鲍鱼场的旧房改造成实验用房;大学毕业生王川嘉、曾德智先后被招聘为陵水站的设备管理员;张镇迈在困难时刻受命主持陵水基地的工作。这批身兼数职的年轻人经常被戴琼兴打趣:“我们陵水基地的司机都是大学生。” “海底总动员” 2009年4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海声学与海洋综合观测实验站”正式挂牌成立。 2009年10月,陵水基地刚初具雏形,张仁和即带领一批科研人员进驻陵水基地,开始布放“863”重点项目“岸基光纤线列阵水声综合探测系统”。直到2010年1月4日,系统成功布放完毕。 我国第一条海底光纤探测系统布放成功并稳定运行,引起国家各部委的高度重视。 2011年,中科院投资7800万元,在陵水站建设9600平方米的“南海海洋技术与系统试验研究基地”(一期)。同年,科技部投资4000万元,在距陵水基地岸边100公里处,布放了第二套岸基光纤探测系统。 2012年科技部经过充分论证,投资2.5亿元,依托陵水基地建设我国首个“南海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 2012年国务院50号文明令:在海南陵水建设海底观测网系统。 国家各部委拟依托陵水基地建设的军民两用项目,也在源源不断地在陵水基地落户。 戴琼兴为本报记者描绘了一张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观测概念图:图中的岸基光纤线列阵水声综合探测系统、陆地地面卫星接收站,以及空天探测卫星编织成一张循天、遁地、潜海的网,形成大纵深方式涵盖整个被探测区域的各个角度新格局。 声学所所长王小民掷地有声:“陵水基地一定会成为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深远海声学与海洋综合观测的国家级实验基地、国际一流的海洋仪器与设备实验基地、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以及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到陵水基地视察后,对声学所的前瞻布局,建设我国首个岸基站,引进一大批高技术含量的国家科技项目十分赞赏,兴致勃勃地泼墨挥毫:“昔日荒海滩,今朝科学苑。”(记者王晨绯郑千里)
1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名士黄秉维
chenhuansheng 2013-3-17 23:12
作者:郝俊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3-15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名士黄秉维 黄秉维 (1913年2月1日~2000年12月8日)广东惠阳淡水人。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曾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室(所)专员、研究委员、专门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本报记者 郝俊 2013年2月1日,是中国现代地理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秉维先生的百年诞辰。 对地理学界之外的大多数人而言,黄秉维并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今日校园中修习地理专业的年轻学子,恐怕也只会在课本中与这位前辈偶尔相遇,其人其事则不甚了了。 幸而人们保留着一种特别的习惯,总会于诸如十年、百年为周期的时间节点,在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之外,唤醒自己去回望历史深处的记忆。 在诸多纪念文字中,黄秉维被誉为“一代宗师”、“泰斗巨星”,是继竺可桢之后中国现代地理学的“一面旗帜”。 然而,在黄秉维生前自述中,他却说自己“本应有尺寸之成,事实上竟如衔石填海,徒劳无功”,“60多年勤勤匪懈,而碌碌鲜成,又由于偶然机会,忝负虚名。偶念及此,常深感不安”。 无怪乎,亲人、友朋、弟子、同事等曾与黄秉维相伴相处之人,皆赞其“虚怀若谷”、“高山仰止”,甚至说他“给人白云仙鹤”之感,后辈难有企及者。 两相对照,其实并非黄秉维过分自谦,也非后人追星捧月,而是正如另一位地理学大师任美锷“忆秉维同志”时所言,他是有些“名士”派风度之人。 探大地之理 受五四运动“科学救国”思想之感召,幼时饱读孔孟之书的黄秉维于15岁考入中山大学理科预科,本打算毕业后专攻化学。 当时的中国,内乱外侮不断,看到报载国外科学家在中华大地考察探险,采集大量标本等消息,黄秉维痛感国人失职于祖国河山,遂放弃化学,本科改入中山大学新建地理学系,从此在地理学园地耕耘一生。 地理是一门古老学科,以《水经注》、《山海经》、《徐霞客游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地理知识,曾成为世界地理文化之瑰宝。尽管中国地学早已自成体系,但直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地学也只是一种描述性理论,与科学之范式相去甚远。 中科院院士刘东生曾回忆,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他第一次听到黄秉维的名字,得知其写过一篇文章记录《徐霞客游记》中所记的植物学问题,深感惊奇。本以为徐霞客只是个善写风景的文学家,怎会涉及科学问题?他隐隐感觉到,这是一项从近代西方地球科学出发,承认中国历史上存在科学的新奇工作。 其实,黄秉维所思并不仅限于此:“我国幅员广大……地理未经研究之面积,实尤甚多。吾人即此研修,宜可根据所得之客观事实,于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别有发明,别有创立,欧美之精华固可撷采,但不必囿于成说,自沮进步。” 不囿于成说,是黄秉维入科学之门所秉承的真谛。大学毕业后不久,他与当时已声名卓著的李四光一起考察庐山冰川地貌,两人“几无一致见解”。面对后生的反对和怀疑,李四光依然非常客气,容得百家之言的气度令黄秉维深感敬佩,对他产生极大影响。 1934年,黄秉维写出《山东海岸地形初步研究报告》和《山东海岸地形研究》,对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 Richthofen)关于中国长江以北海岸属上升性质的主流观点提出质疑,首次给出山东海岸下沉的证据。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否定外国人的学术思想。”作为黄秉维的学术秘书,曾跟随其工作三十余载的杨勤业评价道。 这也并非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是黄秉维所坚持一生的学术原则——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当时对森林作用的片面认识,“森林万能”说一度甚嚣尘上,甚至有西南某省要员提出大搞“绿色水库”。黄秉维秉笔直书《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和《再谈森林的作用》等文,呼吁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认识森林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曾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国家重视。 晚年谈及此事,黄秉维说:“确切是我们的目标,但是我们往往可以离开这个‘确切’。因为知识有限,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到的一切东西都当做真理,这样的话要犯错误。”这一席话,今日听来仍振聋发聩。 筑学科基业 基于“科学救国”的思想,黄秉维早期的地理工作多与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相结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的自然区划标准在全球范围得到较多沿用,然而它并不适合中国复杂的气候地理条件。基于多次实地勘测,黄秉维编著而成的《中国地理》,对我国气候、土壤、植被、地貌等相互关系,首次作出较为系统、详尽的介绍。 此后,黄秉维发表的《中国之植被区域》和《中国之气候区域》,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自然区划重要成果。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个问题始终在黄秉维头脑中挥之不去。国际学界已经认识到“地理学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不能耕得深又耕得广”,那么地理学究竟前景如何? 新中国成立后,因国家建设需要,我国地理学迎来新的发展时期,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力邀黄秉维筹建地理研究所,出任所长一职。他则在最初的复信中表示“断然”不予考虑,在此背后,黄秉维经历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思想斗争。 当时,黄秉维意识到地理学需要“扬弃肤浅的东西”走向综合,改变传统地理学偏重于描述、无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弱点,但“没有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知识,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便难有发展前景。然而,这对于当时的中国学界而言,无疑困难重重。 竺可桢却认为,除黄秉维之外,“另外物色极不易”。他首推黄秉维的理由有三:一是要有较深厚的学术造诣,有较高的学术威望;二是不涉及当时地理学界的宗派纷争,科学院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火车头,一个所长必须是众望所归,能被南北的地理学家所接受;三是和国民党没有干系。 在地理所筹委会委员众推之下,黄秉维最终同意离开当时所任职的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到地理所就职迎接挑战。 “综合是地理学存在的依据”,黄秉维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他的核心学术思想。面对地理学落后和地理研究所如何解决国家社会经济问题的困难,他开始了构筑学科发展基础的工作。 1956年~1959年期间,黄秉维提出自然地理学的三个研究方向,即:地表热量和水分平衡;化学元素迁移和转换;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中国地理学界沿着黄先生设定的研究方向,走在了世界相关科技领域的前沿。上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上相继出现了国际水文十年、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变化、荒漠化等重大科学计划或热门议题,中国地理学界并不陌生,而是能从容应对,始终在中国的生态、资源、环境、发展的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黄秉维的学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唐登银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则评价道:“这些学术思想对我国自然地理学深化过程研究,建立地理过程观测研究野外台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开展的地理格局—过程—尺度相互作用的耦合研究就是对黄先生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1984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委员会向国际科学联合会提出的报告曾指出:要了解全球变化中的主要问题,必须将互相联系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综合起来。 无疑,这与1956年黄秉维提出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三个方向不谋而合。我国地理学界相关研究比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开展类似的研究早了近30年。 然而在晚年,黄秉维谈起这“早30年”之说却不无遗憾,感到自己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工作“进展很慢”,说“时间花了,力量花了,最后却没有结果,这个责任在我”。 “假使是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他应该能够望风使舵,知道水流的深浅,鱼网应该撒向什么地方,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一贯苛责自己的黄秉维说,“书生气十足的人真正创业是很困难的。” 今日的地理学界同仁,却将永远铭记并感谢黄秉维的奠基性贡献。唐登银相信:“如果自然地理学停留在事实和现象的机械叠加,停留在肤浅的定性描述,面对复杂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将束手无策,那么与相关科技领域的竞争中将处于弱势。” 留一世风范 黄秉维自称书生气十足,在旁人眼中,他也是公认的嗜书如命之人。博览群书,广闻天下,这与他的综合地理学思想一脉相承。 古人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这也恰是对黄秉维一生酷爱书卷的真实写照。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生前与黄秉维共事六十余年,两人经常在凌晨四五点钟通电话,所不同的是,陈述彭有早睡早起的习惯,而黄秉维则是彻夜看书至天明。真可谓“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 青灯黄卷,黄秉维习惯于通宵达旦地读书,且走到哪儿读到哪儿,无论出差、开会还是野外考察,总要随身背着一包书。他也由此得了一个雅号,叫做“两条腿的书架子”。 如黄秉维儿女所言,这一幽默的“尊称”中还有另一层含义:“父亲知识渊博,德高望重,在与他的交往中,仿佛可以漫步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从中获取知识和人生的真谛。” 黄秉维讲求博学深研,也并不讳言自己“好学多思,勤奋不懈,寻求真理,锲而不舍”,然而回望来路,却总称自己“劳而无功”。 作为黄秉维的第一代门徒,地理学家施雅风将恩师所谓的“劳而无功”,归结为他幼年读书时形成的“不慕名利”的“隐逸”思想,并且认为他对“详尽、彻底、系统、深入”的极端追求,多少影响了他著书立说之效率。 1989年夏,地理所成立《黄秉维文集》编辑小组,拟将其学术论著结集出版。然而黄秉维本人却对文集的编辑不大积极,一再说过去的文章有不足和缺陷,多次推辞。 几经同事劝说,文集之事才最终得到黄秉维的默许。即将付梓之际,黄秉维为文集写就3万余字的“自述”和“自序”,并希望在书名中加入“教训与体会”几个字。编辑组坚持认为,这几个字不宜用作书名,提出可在书中加以说明后,黄秉维才勉强同意。 除了自始至终对待学问的严谨和认真,黄秉维的这些选择,也的确是他人生观的现实体现。 改革开放之初,黄秉维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并成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数年后,他主动辞去了这一职务。 “有很多事是我不了解也不懂的,我怎么去支持和反对?”黄秉维向儿女们道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在黄秉维儿女的心中,虽然也曾历经了知识分子改造之磨难,但他们的父亲没有成为“政治脸谱式”的人物,而是始终保持了学者的良知和求实的风范。 这或许也是任美锷先生所言,黄秉维颇具“名士”派风度的原因之一吧。 “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生于民国初,历经家国罹难、世事动荡,献毕生心血于学问然不求闻达,黄秉维的身上,有那一代知识分子最后的魏晋风骨。 人物短评 黄秉维先生曾手书:“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这生动地体现在他本人的科研生涯中。他学识渊博,善于独立思考;他一丝不苟,治学严谨;他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学术争鸣;他启发引导,提携后学;他探索求是,坚持真理;他结合实践,服务国家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 黄秉维院士是我国地学、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伟大思想家与设计大师。他孜孜不倦、博览群书,深思熟虑地指点学科方向,在学科发展上是我们的舵手。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 由于长时期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以及大规模城市化,我国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迅速发生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向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紧紧把握黄先生的教导,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 我在先生身边工作愈37载。先生给我留下的最深刻记忆是为国家、为人民的崇高信念已经完全融入了他的血液中,体现在他所主持的每一项任务中,他所完成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国家的发展,一切为了人民的福祉。 ——黄秉维生前学术秘书杨勤业 师从黄先生40多年,先生的爱国敬业、尽职尽责,博学多思、高瞻远瞩,学理深究、学术创新,以及宽厚待人、勤勉淡泊之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辈奋勇前进,是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遗产。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谭见安 “生态环境”一词是黄先生提出的,曾被引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来他一再讲生态和环境两个专业名词不宜叠加使用。但是如果我们不从科学名词出发,而是当做“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那样更广泛的理解,那么“生态环境”一词就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了。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丕远 《中国科学报》 (2013-03-15 第6版 印刻)
1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樱花三月下武大——致谢
热度 2 zhangqifeng0504 2013-3-15 11:50
樱花三月下武大——致谢中国科学报 感谢《中国科学报》采纳了我拍摄的武大樱花,并见刊于2013-03-15 第17版 生活周刊 参看链接 樱花三月下武大 参看链接 武汉大学的樱花开了 感谢《中国科学报》牟一记者给图片加注说明
400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名士黄秉维
wind 2013-3-15 10:29
【中国科学报】名士黄秉维 2013-03-15 | 编辑: |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 访问次数 24 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郝俊 发布时间:2013-3-15 黄秉维(1913年2月1日~2000年12月8日)广东惠阳淡水人。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曾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室(所)专员、研究委员、专门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本报记者 郝俊 2013年2月1日,是中国现代地理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秉维先生的百年诞辰。 对地理学界之外的大多数人而言,黄秉维并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今日校园中修习地理专业的年轻学子,恐怕也只会在课本中与这位前辈偶尔相遇,其人其事则不甚了了。 幸而人们保留着一种特别的习惯,总会于诸如十年、百年为周期的时间节点,在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之外,唤醒自己去回望历史深处的记忆。 在诸多纪念文字中,黄秉维被誉为“一代宗师”、“泰斗巨星”,是继竺可桢之后中国现代地理学的“一面旗帜”。 然而,在黄秉维生前自述中,他却说自己“本应有尺寸之成,事实上竟如衔石填海,徒劳无功”,“60多年勤勤匪懈,而碌碌鲜成,又由于偶然机会,忝负虚名。偶念及此,常深感不安”。 无怪乎,亲人、友朋、弟子、同事等曾与黄秉维相伴相处之人,皆赞其“虚怀若谷”、“高山仰止”,甚至说他“给人白云仙鹤”之感,后辈难有企及者。 两相对照,其实并非黄秉维过分自谦,也非后人追星捧月,而是正如另一位地理学大师任美锷“忆秉维同志”时所言,他是有些“名士”派风度之人。 探大地之理 受五四运动“科学救国”思想之感召,幼时饱读孔孟之书的黄秉维于15岁考入中山大学理科预科,本打算毕业后专攻化学。 当时的中国,内乱外侮不断,看到报载国外科学家在中华大地考察探险,采集大量标本等消息,黄秉维痛感国人失职于祖国河山,遂放弃化学,本科改入中山大学新建地理学系,从此在地理学园地耕耘一生。 地理是一门古老学科,以《水经注》、《山海经》、《徐霞客游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地理知识,曾成为世界地理文化之瑰宝。尽管中国地学早已自成体系,但直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地学也只是一种描述性理论,与科学之范式相去甚远。 中科院院士刘东生曾回忆,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他第一次听到黄秉维的名字,得知其写过一篇文章记录《徐霞客游记》中所记的植物学问题,深感惊奇。本以为徐霞客只是个善写风景的文学家,怎会涉及科学问题?他隐隐感觉到,这是一项从近代西方地球科学出发,承认中国历史上存在科学的新奇工作。 其实,黄秉维所思并不仅限于此:“我国幅员广大……地理未经研究之面积,实尤甚多。吾人即此研修,宜可根据所得之客观事实,于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别有发明,别有创立,欧美之精华固可撷采,但不必囿于成说,自沮进步。” 不囿于成说,是黄秉维入科学之门所秉承的真谛。大学毕业后不久,他与当时已声名卓著的李四光一起考察庐山冰川地貌,两人“几无一致见解”。面对后生的反对和怀疑,李四光依然非常客气,容得百家之言的气度令黄秉维深感敬佩,对他产生极大影响。 1934年,黄秉维写出《山东海岸地形初步研究报告》和《山东海岸地形研究》,对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 Richthofen)关于中国长江以北海岸属上升性质的主流观点提出质疑,首次给出山东海岸下沉的证据。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否定外国人的学术思想。”作为黄秉维的学术秘书,曾跟随其工作三十余载的杨勤业评价道。 这也并非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是黄秉维所坚持一生的学术原则——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当时对森林作用的片面认识,“森林万能”说一度甚嚣尘上,甚至有西南某省要员提出大搞“绿色水库”。黄秉维秉笔直书《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和《再谈森林的作用》等文,呼吁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认识森林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曾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国家重视。 晚年谈及此事,黄秉维说:“确切是我们的目标,但是我们往往可以离开这个‘确切’。因为知识有限,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到的一切东西都当做真理,这样的话要犯错误。”这一席话,今日听来仍振聋发聩。 筑学科基业 基于“科学救国”的思想,黄秉维早期的地理工作多与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相结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的自然区划标准在全球范围得到较多沿用,然而它并不适合中国复杂的气候地理条件。基于多次实地勘测,黄秉维编著而成的《中国地理》,对我国气候、土壤、植被、地貌等相互关系,首次作出较为系统、详尽的介绍。 此后,黄秉维发表的《中国之植被区域》和《中国之气候区域》,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自然区划重要成果。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个问题始终在黄秉维头脑中挥之不去。国际学界已经认识到“地理学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不能耕得深又耕得广”,那么地理学究竟前景如何? 新中国成立后,因国家建设需要,我国地理学迎来新的发展时期,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力邀黄秉维筹建地理研究所,出任所长一职。他则在最初的复信中表示“断然”不予考虑,在此背后,黄秉维经历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思想斗争。 当时,黄秉维意识到地理学需要“扬弃肤浅的东西”走向综合,改变传统地理学偏重于描述、无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弱点,但“没有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知识,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便难有发展前景。然而,这对于当时的中国学界而言,无疑困难重重。 竺可桢却认为,除黄秉维之外,“另外物色极不易”。他首推黄秉维的理由有三:一是要有较深厚的学术造诣,有较高的学术威望;二是不涉及当时地理学界的宗派纷争,科学院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火车头,一个所长必须是众望所归,能被南北的地理学家所接受;三是和国民党没有干系。 在地理所筹委会委员众推之下,黄秉维最终同意离开当时所任职的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到地理所就职迎接挑战。 “综合是地理学存在的依据”,黄秉维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他的核心学术思想。面对地理学落后和地理研究所如何解决国家社会经济问题的困难,他开始了构筑学科发展基础的工作。 1956年~1959年期间,黄秉维提出自然地理学的三个研究方向,即:地表热量和水分平衡;化学元素迁移和转换;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中国地理学界沿着黄先生设定的研究方向,走在了世界相关科技领域的前沿。上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上相继出现了国际水文十年、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变化、荒漠化等重大科学计划或热门议题,中国地理学界并不陌生,而是能从容应对,始终在中国的生态、资源、环境、发展的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黄秉维的学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唐登银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则评价道:“这些学术思想对我国自然地理学深化过程研究,建立地理过程观测研究野外台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开展的地理格局—过程—尺度相互作用的耦合研究就是对黄先生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1984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委员会向国际科学联合会提出的报告曾指出:要了解全球变化中的主要问题,必须将互相联系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综合起来。 无疑,这与1956年黄秉维提出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三个方向不谋而合。我国地理学界相关研究比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开展类似的研究早了近30年。 然而在晚年,黄秉维谈起这“早30年”之说却不无遗憾,感到自己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工作“进展很慢”,说“时间花了,力量花了,最后却没有结果,这个责任在我”。 “假使是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他应该能够望风使舵,知道水流的深浅,鱼网应该撒向什么地方,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一贯苛责自己的黄秉维说,“书生气十足的人真正创业是很困难的。” 今日的地理学界同仁,却将永远铭记并感谢黄秉维的奠基性贡献。唐登银相信:“如果自然地理学停留在事实和现象的机械叠加,停留在肤浅的定性描述,面对复杂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将束手无策,那么与相关科技领域的竞争中将处于弱势。” 留一世风范 黄秉维自称书生气十足,在旁人眼中,他也是公认的嗜书如命之人。博览群书,广闻天下,这与他的综合地理学思想一脉相承。 古人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这也恰是对黄秉维一生酷爱书卷的真实写照。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生前与黄秉维共事六十余年,两人经常在凌晨四五点钟通电话,所不同的是,陈述彭有早睡早起的习惯,而黄秉维则是彻夜看书至天明。真可谓“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 青灯黄卷,黄秉维习惯于通宵达旦地读书,且走到哪儿读到哪儿,无论出差、开会还是野外考察,总要随身背着一包书。他也由此得了一个雅号,叫做“两条腿的书架子”。 如黄秉维儿女所言,这一幽默的“尊称”中还有另一层含义:“父亲知识渊博,德高望重,在与他的交往中,仿佛可以漫步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从中获取知识和人生的真谛。” 黄秉维讲求博学深研,也并不讳言自己“好学多思,勤奋不懈,寻求真理,锲而不舍”,然而回望来路,却总称自己“劳而无功”。 作为黄秉维的第一代门徒,地理学家施雅风将恩师所谓的“劳而无功”,归结为他幼年读书时形成的“不慕名利”的“隐逸”思想,并且认为他对“详尽、彻底、系统、深入”的极端追求,多少影响了他著书立说之效率。 1989年夏,地理所成立《黄秉维文集》编辑小组,拟将其学术论著结集出版。然而黄秉维本人却对文集的编辑不大积极,一再说过去的文章有不足和缺陷,多次推辞。 几经同事劝说,文集之事才最终得到黄秉维的默许。即将付梓之际,黄秉维为文集写就3万余字的“自述”和“自序”,并希望在书名中加入“教训与体会”几个字。编辑组坚持认为,这几个字不宜用作书名,提出可在书中加以说明后,黄秉维才勉强同意。 除了自始至终对待学问的严谨和认真,黄秉维的这些选择,也的确是他人生观的现实体现。 改革开放之初,黄秉维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并成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数年后,他主动辞去了这一职务。 “有很多事是我不了解也不懂的,我怎么去支持和反对?”黄秉维向儿女们道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在黄秉维儿女的心中,虽然也曾历经了知识分子改造之磨难,但他们的父亲没有成为“政治脸谱式”的人物,而是始终保持了学者的良知和求实的风范。 这或许也是任美锷先生所言,黄秉维颇具“名士”派风度的原因之一吧。 “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生于民国初,历经家国罹难、世事动荡,献毕生心血于学问然不求闻达,黄秉维的身上,有那一代知识分子最后的魏晋风骨。 人物短评 黄秉维先生曾手书:“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这生动地体现在他本人的科研生涯中。他学识渊博,善于独立思考;他一丝不苟,治学严谨;他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学术争鸣;他启发引导,提携后学;他探索求是,坚持真理;他结合实践,服务国家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 黄秉维院士是我国地学、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伟大思想家与设计大师。他孜孜不倦、博览群书,深思熟虑地指点学科方向,在学科发展上是我们的舵手。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 由于长时期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以及大规模城市化,我国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迅速发生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向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紧紧把握黄先生的教导,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 我在先生身边工作愈37载。先生给我留下的最深刻记忆是为国家、为人民的崇高信念已经完全融入了他的血液中,体现在他所主持的每一项任务中,他所完成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国家的发展,一切为了人民的福祉。 ——黄秉维生前学术秘书杨勤业 师从黄先生40多年,先生的爱国敬业、尽职尽责,博学多思、高瞻远瞩,学理深究、学术创新,以及宽厚待人、勤勉淡泊之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辈奋勇前进,是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遗产。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谭见安 “生态环境”一词是黄先生提出的,曾被引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来他一再讲生态和环境两个专业名词不宜叠加使用。但是如果我们不从科学名词出发,而是当做“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那样更广泛的理解,那么“生态环境”一词就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了。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丕远 《中国科学报》 (2013-03-15 第6版 印刻)
19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潘云鹤:把握大数据科技变革机遇
libing 2013-3-13 20:53
潘云鹤:把握大数据科技变革机遇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我建议国家要及时把握大数据科技变革的重大机遇。”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为此,潘云鹤专门提出了“建立我国数字知识技术方面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提案。 潘云鹤认为,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是对大数据进行广泛会聚和智能分析,形成“浓缩”的“数字知识”,并实现知识服务。因此,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技术是从大数据中理出关系,综合成系统,以供应用。其也被称为数字知识技术。 数字知识技术是解决如何从大数据中形成、传播和应用知识的技术,能够实现从“数字化万物”到“数字知识”的转变,其工程化的研究与应用不仅会深刻改变当前人类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模式,还会使科学研究、企业创新、教育培训等产生突破性的变革。 “我们现在都在提‘大数据’,但真正理解大数据核心问题的人并不多。”潘云鹤向记者介绍,中国工程院已启动关于中国工程科技方面的大数据研究,但他更希望国家能启动相关研究。 潘云鹤指出,把握大数据科技变革重大机遇的关键在于,一方面研发具有自主创新性的数字知识技术,另一方面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工程化应用,加快数字技术相关产业的形成。因此,建立我国数字知识技术方面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当其时。 《中国科学报》 (2013-03-13 第1版 要闻)
个人分类: 科学问题|2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YN同学:Brains and beauty go together
liuli66 2013-3-8 08:10
见:中国科学报20130308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3/270317.shtm "The prejudice that brains and beauty never go together" must be changed. 相关:智慧与美貌可以得兼象限论 http://bbs.sciencenet.cn/blog-71079-652378.html BTW:YN同学的照片(photo by LL)比报纸上的那几张,还要漂亮。 YN同学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u/nyouyou
个人分类: 杂感|118 次阅读|4 个评论
真高兴,开学竟接连收到三份礼物!
热度 22 zhangyuxiu 2013-3-6 12:31
一份是《中国科学报》给我发表的第一篇博文《你把赌注下到哪儿?》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1/268170.shtm?id=268170 的稿费90元; 一份是《中国科学报》给我邮寄的样报,发了我的博文《应多花气培养女学生》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2/269587.shtm?id=269587 ; 还有一份礼物,还是《中国科学报》邮寄的样报,发表了我的博文《你怎样对待人生的所谓隐患?》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2/269308.shtm?id=269308 。 开学之初,且是三八妇女节前收到这三样礼物,真开心啊! 赶紧行动起来学徐耀,用第一笔博文的稿费去买水果 谢谢科学网! 谢谢《中国科学报》 ! 特别要谢谢《中国科学报》俺素未谋面的可敬的王剑编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26489 ! 祝你们工作顺心,节日愉快!
4891 次阅读|65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科研评价不能迷信刊物的国际性
Fangjinqin 2013-2-27 09:17
中国科学报:科研评价不能迷信刊物的国际性 ■吴亚生 科研成果评价是对科研工作者研究工作的肯定与否定,被当成科研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当前大多数单位科研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章的数量和影响因子统计,统计的方法各个单位有所不同。一些单位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也算成果;一些单位SCI刊物上的文章才算成果;还有一些单位只有国际著名SCI刊物上的文章才算成果,还要比较SCI影响因子的大小。 这种科技政策的出发点可能就是为了增加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一切的事情走过头了就会有负面作用。 根据我的了解,SCI刊物的入选标准包括:1.刊登的文章不限于本国作者;2.文章的审稿人不限于本国学者;3.文章的作者最好是SCI作者库中的;4.刊物的编辑质量是高水平的。 而文章的影响因子是由近几年其他SCI刊物引用本刊发表文章的数量计算出来的,影响因子越高,说明引用率越高。文章被引用一般代表两种情况,一是文章中的观点或数据我认同,二是文章中的观点或数据我怀疑或者质疑。所以,引用并不总是表示认同。 我们如果认为自己的某个研究成果意义很大,一般会在国内学报级别的或者身份很高的刊物上刊登。例如地质学成果以在《地质学报》上发表为荣,古生物学的成果以在《古生物学报》上发表为荣。古生物学成果专业性强,一般只能在《古生物学报》上发表,但《古生物学报》不是SCI刊物,只是核心期刊。为了让外国人知道,在英语水平比较好的情况下会考虑向国外刊物投稿。当然国外刊物的难度要大些,因为首先你的语言要过关;其次,你的观点不能与外国人冲突,否则要么你处理好关系,要么被拒稿。 国外刊物投稿难度更大,影响也更大,所以自国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在成果评价时候应当给予更高的权重。但是,如果把这种思路走得太远,就变得不合理了。 我们知道,任何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都是要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一个刊物上发表的文章,经过若干年后很多的结论将被证明是不正确的。而这不足为怪,因为科学本身常常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步的。我也很关注国外著名刊物上发表的与我的专业相关的文章,数年下来,我形成了这样的看法:这些著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有的缺乏有价值的发现,有的一发表就被发现有错误,还有的发表时候很风光,但被后来一个又一个的研究证否。 所以,刊登到著名刊物看上去很美丽,的确比较难进,但是其内容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可神化,不能认为国外著名刊物上的文章都是高水平的、都表达了正确的观点。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成果评价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成果的对与错比影响因子更加重要。你在著名刊物上发表了一个错误的成果,肯定没有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一个正确的成果更加有意义。 外国著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有很多是错误的。 上世纪70年代,一位叫做克拉克的外国人在浙江长兴煤山的2.5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铱异常,被认为是外星或陨石撞击地球的证据。这一成果发表在Nature上。然而,此后数十年,多批中外科学家从煤山采集样品进行再研究,都没有能够验证克拉克的发现。所以,克拉克的发现就是个乌龙。 钟南山院士说:“Nature杂志刊登的论文80%是没用的。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多少论文,并不能代表一个作者的水平。”我也有同感:Nature上发表的古生物学方面文章数量本来就不多,为数不多的文章还很多没有价值。古生态学领域的著名刊物《三古》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能迷信刊物的国际性和影响因子。 毕竟,刊物只是文章的载体,文章也只是成果的一个载体。重要的是成果本身的正确性,及其科学和社会价值,而不在于文章是怎么写的以及发表在什么刊物上。 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不能根据刊物的国别和级别来判断,必须根据其正确性及科学和社会价值来判断。正确性判断只能由实践来检验。但实践检验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包括读者读到、读者重复研究验证、验证结果的发表这个周期。 在重复验证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只能假定所有刊物上发表的文章都是正确的,都要被一视同仁地对待。正确的科研成果都是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成果,都应当得到人们的尊重。如果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必须在国外发表,但受到某种因素的阻碍不能及时发表,就会因为时间的拖延丧失成果的时效性。 就数量而言,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要远远多于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如果所有的成果都在国外发表,那么国内的刊物将要关门。如果科研人员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成果在现有成果评价体系中得不到承认,其辛勤劳动就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相继缺乏后续研究资源的补充,其研究的积极性可能受到挫折,这对国家科研事业的正常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如果说以国际SCI论文作为成果评价的依据是一种国际水平的标准,本文主张的根据成果正确性的评价标准可以说是科学的标准。国际标准是一道很美丽的风景线,但是离我们有点远、让人感觉有点冷。相反,科学的标准更接近我们,更接近客观实际。所以我们的科研成果评价系统要尽量使用科学的评价标准。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3-02-26 第5版 创新周刊)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178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报道曾在科学网时常发表评论的吴光恒老师
热度 1 Wuyishan 2013-2-26 11:27
中科院物理所助理研究员刘恩克谈导师吴光恒: “他总在关键时刻帮我指明方向” ■本报记者 彭科峰 作为一个“80后”,中科院物理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刘恩克已是新型磁相变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近日,在一次采访中,他告诉记者,自己能够在六角结构磁相变材料研究中有所收获,和导师吴光恒的悉心指导分不开。“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帮我指明研究方向。” 刘恩克和吴光恒的结识实属巧合。 读硕士时,刘恩克曾精选材料科学的有价值资料,并自己出钱购买服务器空间建立了资料站,取名“多元化材料学科精品库”,这开始引起吴光恒的注意。 而在建立资料站的同时,刘恩克还在清华大学的材料科学论坛上当版主,“经常和同好交流专业问题”。而吴光恒在这个论坛也属于活跃分子,一来二去,两人结缘成为朋友。 第一次来物理所和吴光恒面对面交流,对方的谦和给还是硕士生的刘恩克留下了深刻印象,“完全没有威严的感觉”。吴光恒特意把刘恩克叫到旁边的办公室,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 后来的一次聊天中,刘恩克提到,合金材料在深过冷条件下的快速凝固会产生不一样的组织,物性也可能会有差别。吴光恒随即采用了这一材料制备技术,用在自己的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单晶研究中,获得了意外发现,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项目支持。 “我特别感慨,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吴老师已经很有名了,没想到他会非常重视我的想法。”刘恩克说。 硕士毕业后,刘恩克选择到吴光恒门下读博。他认为,在材料和物理的结合部,从物理的角度去深入关注材料的本质,不同专业在这里交叉,可能会有更多创新。 但是,从材料学转向凝聚态物理磁学,有较大的跨度。这期间,吴光恒给了刘恩克很大的支持,他认为,实验室就需要来自不同专业的新鲜力量加入。 “2008年暑假,我花四五个月时间调研和阅读磁相变的历史文献,并没有选定课题方向。”刘恩克说,他希望在系统阅读的基础上,体验科研选题的过程。在吴老师和组内王文洪老师的建议下,他选择MM’X磁性形状记忆合金作为自己的课题。 通过不懈努力,刘恩克最终解决了MM’X合金的磁场驱动相变问题,获得了具有优异物性的新型磁相变材料,并且最终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他也因为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 在刘恩克看来,吴光恒具有很强的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实验数据面前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升实验结果的质量,为自己指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除了科研上的辅导,吴光恒也注意为学生提供最好的环境,尽力为学生免除科研的各种后顾之忧。“导师总能为我们考虑得很完善。”如果学生的家人亲戚来北京办事、看病或者探亲,吴光恒毫不犹豫地支持学生出去陪家人。在研究生的补助方面,他也总是给所有学生都发放最高等级的津贴。 刘恩克表示,自己很庆幸能师从吴光恒,并选择磁相变研究这条路。 《中国科学报》 (2013-02-26 第3版 国际)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477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今天报道了吕乃基博主
热度 2 Wuyishan 2013-2-22 13:37
“我有一双挑剔的耳朵” 在音乐中徜徉的同时,吕乃基还从音乐中悟出了跟他专业研究相关的一些思维方法。 东南大学教授吕乃基是个西方音乐的“狂热分子”,欣赏音乐是他业余生活中的第一大乐趣。而且,他的“欣赏”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本报见习记者 于思奇 各种偏好 吕乃基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喜欢音乐,正是受到家庭的良好熏陶,幼年时,吕乃基就接触了钢琴、小提琴。虽然吕乃基说自己“当时只是学习了一些皮毛”,但这也激发出他对音乐,特别是对西方音乐的浓厚兴趣。 工作以后,吕乃基就很少“玩”乐器了,但他对音乐的喜爱却与日俱增。不过,吕乃基喜欢的音乐范围很窄。“我只喜欢从‘音乐神童’莫扎特时期的古典主义音乐起,经‘乐圣’贝多芬到19世纪末的浪漫主义音乐。”而对于之后的现代音乐、之前巴赫及中世纪时期盛行的宗教音乐等,吕乃基却自感听不懂或“听不习惯”。 例如,很多人喜欢的巴赫的曲子,吕乃基觉得除了个别作品外,在总体上显得平淡和单调;有的人觉得瓦格纳的作品不错,吕乃基又说它似乎太满,没有回旋的余地,如同一幅画作没有留白。吕乃基所钟爱的是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作品,尤其是后者。吕乃基的自我感觉是,这一点或许正与他骨子里的理性加浪漫,并且偏向浪漫相吻合。 吕乃基还对欣赏的音乐的时长略有所好。“我一般都喜欢听介于‘大部头’作品和短小曲目之间的作品。像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那种创作构思宏伟、篇幅庞大的曲子,我可能欣赏起来会比较吃力。”有趣的是,吕乃基觉得这一点似乎与他的研究成果有相通之处。与有些大家动辄洋洋万言不同,他发表的一百多篇论文没有几篇过万,出版的几本专著也都在30万字以下。 对吕乃基而言,他欣赏西方音乐除了音乐类型、乐曲时长还有音乐体裁上的偏好。相比于声乐体裁,他更喜欢器乐体裁,特别是器乐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单簧管协奏曲等等都是他常常欣赏的。吕乃基认为协奏曲中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同时又与乐队部分有机地联系,共同实现交响性的发展,而这也是最吸引他的地方。 中等篇幅以及协奏曲,这两个特点或许与吕乃基的专业有关。“我从事的是科学技术哲学,既不是如纯哲学那么抽象难懂,也不是直接面对各种自然现象。所以,音乐也是喜欢中等时长、有主奏乐器的。” 音乐中的情感认同 与多数人听音乐能够从音乐中得到情感认同,将音乐和自己的人生、心情联系起来一样,吕乃基也能从音乐中听到自己的心境。 冬日的午后,漫步在南京玄武湖边的长廊,吹起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慢板或者是理查德的《黄昏鸟鸣》的口哨,心情就会非常愉悦。用吕乃基的话说,就是“听着安详的音乐,听着听着就会让躁动的内心平静下来。” 而当听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时,虽然音域不宽,但却这般悠长和深远。“他的曲子附点音符用得比较多,所以曲子有一种内在的张力。除此以外,他的曲子调性之间的转变也非常自如,所以听起来就很有空间感。” 除了能在音乐中进行思想上的徜徉,吕乃基还从音乐中悟出了跟他专业研究相关的一些思维方法。 比如说,作研究时思绪要松弛有度。“当看别人的东西时,你就要思绪紧绷,用自己严密的思维标尺去衡量这其中有价值,找到能够给你带来启发、为我所用的部分。而如果你没有紧绷的思绪,这时候可能就会被别人的言论牵着走。”吕乃基解释说,“思绪松弛则是指随时能接受新的东西,不固守自己的一些东西,要不断地吸收新的养分,有所变化和创新。” “有段时间我听维尼亚夫斯基的某支变奏曲,其中的一段就非常发散,大概也就一分多钟,接着又回到他自己惯常的套路上。听这段我就觉得整个身心罩着的外壳都去掉似的,格外松弛自由。”吕乃基说。 “挑食”的背后 吕乃基独爱西方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不但对音乐如此,对于文学等其他艺术亦是最为钟爱这一时期作品。 这种“挑食”的背后,吕乃基有他的取舍之道。在他看来,人类知识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意会知识”阶段,在那一时期,古人限于当时的各方面条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知识逐渐从意会知识衍生出了编码知识。“比如早期的勾三股四弦五的特例演变成勾股定理的概念和欧氏几何,就是从意会知识演变成编码知识的过程。” “编码知识超越个性,超越时空,所以不同时代,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性别的人都能从中有自己的体会。而编码知识的全盛时期所形成发展的音乐,就正是我所喜欢的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虽然这段时期的音乐像‘高山’一样‘曲高和寡’,但它具有永恒的价值。”听听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回荡在高墙内外的莫扎特歌剧中的女高音吧。这样的经典音乐,不仅穿透高墙,而且唤醒灵魂。 “音乐,就像是作用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吕乃基说,“所以,你用多大的感悟去聆听音乐,就会得到多大的收获。” 《中国科学报》 (2013-02-22 第16版 雅趣)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3378 次阅读|3 个评论
感谢科学网,拙文再次被《中国科学报》转载
热度 16 zhangyuxiu 2013-2-19 21:24
去广州四天,开车去的,今天下午4点才上岸,回到家打开科学网博客,又收到一个短消息:张玉秀老师您好,您的《应多花力气培养女学生》博文已于2013年2月18日刊发在《中国科学报》博客版上,链接为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6685 请点击查阅。样报我将于近日寄出请注意查收;稿费将于下月中下旬由我报财务部门统一发放,请耐心等候并届时注意查收。感谢您的支持,也欢迎您继续自荐或推荐发表在科学网上的优秀博文。顺致春安!《中国科学报》博客版编辑王剑 再次感谢科学网!祝科学网全体编辑人员新春愉快!衷心感谢中国科学报编辑王剑MM,祝新春愉快,事业更上一层楼!
4578 次阅读|45 个评论
[转载]朱兆良院士:规模化经营将促进农技推广
dongzg101 2013-2-19 02:08
作者:周熙檀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2-18 8:05:16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朱兆良院士:规模化经营将促进农技推广 朱兆良 ■本报记者 周熙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村征地,强调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培育新的农民生产合作组织,是鼓励把分散在各处的农民联合起来,提高生产效率。对此,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朱兆良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将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朱兆良一直从事土壤氮素化学研究,对于提高现有氮肥的利用率,他曾提出过一些建议,但将相关理念和技术用于生产实践却并不容易。 “当前农技研究成果要大面积推广应用存在很多困难。”朱兆良认为,根本问题在于,农业经营太过分散。再加上具有一些知识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只留下老年人种地务农。 一家一户几亩、十几亩地,多施点肥料不过多投入几十块钱,没有使用新技术提升氮肥利用率的动力,更不会考虑氮肥损失带来的环境问题。 如果是种粮大户,就会仔细算笔经济账:即使每亩效益增加10元,1000亩的收益就是1万元。 朱兆良认为:“要使好的农业技术广泛应用在生产上,需要规模化经营。”其规模化经营是技术推广前提的观点,契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朱兆良认为这适逢其时。分散经营的农户不大关心种植的经济效益,家庭收入主要来自外出打工,这样会导致农业技术含量越来越低。 “从分散经营转变为规模经营,将大大降低农技推广的难度,提高技术推广的效果。”朱兆良说。 此外,农技推广力量不足的问题也会因为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得到改善。 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激发了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农业技术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而学科交叉与合作的趋势,也让朱兆良感到农技研究进展可期。 “现在越来越多的课题本身就列出集成要求。”朱兆良说,目前有个“973”课题——“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科合作研究的趋势,以及国家和研究单位对交流与合作的重视。 氮肥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一直被朱兆良称为高产栽培技术中的“零件”。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作为农业科学中的基础工作,我们并不提供直接的栽培技术,而是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零件’,由栽培学家进行‘组装’。”为此,朱兆良曾召开全国性的氮素工作会议,分享氮肥使用的经验和心得,以此推动“组装”工作。 会议上,除了土壤学会,还邀请作物学会等与肥料相关的学科专家,聚焦氮肥利用率的话题,进行大范围的学科交流和讨论。朱兆良认为,学术上的问题必须充分沟通和了解,然后消化、使用,靠行政命令是很难实现的。 “不同学科分享研究心得或成就,围绕同一个目标相互学习和结合,这个过程会产生创新。”朱兆良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2-18 第1版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2/274800.shtm
1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答《中国科学报》的采访问题
热度 1 lujiangxiao 2013-2-10 13:50
冯老师过年好:   下面回答一下您的采访问题: Q: 作为新旧交替的特定节点,春节是中国人盛大的节日。2013年的春节又快到了,请问您和家人、朋友打算怎样过今年的春节? A: 我这个地区过春节气氛并不浓.除夕我还在教课,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对全班讲 祝大家"中国新年快乐" 同时我看班上东方面孔很多,就问班上谁是中国人, 请举手. 结果只有一个女生举手. 但 是这里的华人社会年味还是很浓的. 附近的中国超市里面非常拥挤,我们去朋友家吃饭,本来想在附近的上海菜馆定一个本店名菜"八宝鸭". 结果饭店说早几星期前已经订满了. 本地的华人社区还组织了各种团体的"村晚", 庙会,和演出等等. 总之大家都尽量想把年味搞得浓浓的. Q: 这是您第多少次在国外过春节?与往年相比,这次过年方式有何不同之处? A: 这是我在国外过的第27次春节. 与去年相比, 过年的方式基本一样, 朋友们凑在一起,吃饭,打排,看看春晚,畅谈一下"国内外大好形势". 今年谈了赵红霞和中国军舰瞄准日本. 基本上是个愉快的长周末. Q: 每个人中国人的心底深处都有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年”字,您在博文中写到2012年回国见闻及儿时追忆,不知儿时的“年”留在您心中的印象是怎样的? A: 儿时的过年的印象和现在过年有本质不同. 那时过年就象在天堂里过几天. 现在过年,不论是圣诞,新年,还是春节,都是人间里的一个普通的日子. Q: 请问老师哪一年出的国?从国内成长到在国外求学与工作,这些年来您过春节的方式与小时候有哪些不同?您觉得“年”对您的意义有变化吗? A: 我1986年出国,虽然每年都回国,但没有在国内过过春节. 主要的变化是年味越来越淡了. 就象小时候吃一根糖葫芦和今天吃一根糖葫芦虽然一样的甜,一样的酸,但主观的感受是有天壤之别的. 这种变化是逐渐的, 就象年年看春晚, 但感觉是每年越来越差. Q: 您如何看待国内生命科学发展现状? A: 过年谈这个未免过于严肃. 我的看法和国内大多数人类似,一方面感叹世风日下,腐败进入科研象牙塔. 另一方面又感谢中国的国家经费资助还是逐年增加, 比美国国家经费不断下降要好多了. 今天过年, 我更能看到杯子半满的一面. 说句套话, 祝中国的科学事业取得更令人瞩目的进展. Q: 在新的一年里,您对国内同领域科学发展有何寄语? 我 想大多数的同行们经费是不足的,是怀才不遇的,是不受领导青睐的, 是被大老板压迫的. 我对他们的寄语是,不要因为眼前的恶略条件和环境而屈服. 最好的科研成果来自灵机一动. 这种灵机一动是不容易会被上述恶略条件扼杀的. 也不是钱能买来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坚持一下,把自己心灵中最好的想法贡献给科学. 史上有无数在恶劣环境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实例.所以我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 成果很可能会超过经费千万的首席科学家. Q: 最后想请老师谈一谈您在新年中的期望与打算。 A:我最大的期望是申请到一份NIH或NSF的基金,以维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我的打算是把去年的一些好结果发表出来, 并尽最大努力去申请各种渠道的资助.
326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思维缺席
热度 1 胡业生 2013-2-8 13:44
科学报:思辨缺席,高校如何亡羊补牢 图片来源: www.quanjing.com ●中国学生缺乏的不是提出反对意见的能力,而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阴阳五行相克、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在强调中国人思想的灵活性上收到了充分效果,但是从文化传统上来看,国人历来缺少分析理性的训练。 ●想整体提高中国学生的分析性思维,更重要的是考试改革——把测试专业知识的考试,改为测试思维能力。 ■本报记者 温才妃 “说一下,你应聘HR(人力资源)岗位有哪几个优势?” “我认为,HR是一个服务性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我可以接触许多应聘者,从他们身上我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我们问的是你和岗位的匹配度。” “哦……我觉得我很适合。” “完了?” “……” 这样一头雾水的求职对话,北京某科技公司人力资源部王磊早就习以为常。只是,最让他想不通的是,当中不乏“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大学生,为什么就连他们在回答问题时也毫无逻辑可言? 通过测试66所高校、123个专业的2万多名中国高校大学生,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指出“思辨缺席”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她的研究中,思辨能力与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内涵吻合,意为依据标准对事物或看法作出有目的、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 回过头来反思,简单的交流尚且答非所问、无法可说,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大学生的逻辑思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思辨缺席”症候群 “我在课上问某某同学,你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是怎样?”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奋荣说,学生们通常会接一句:“我认为这个事情是错的……”或是“我认为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按照思维惯例,接下来学生们至少要举出一两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可是时间一秒秒地过去,答题的学生却没了后话。 “谈吐中缺乏有意识的论证是不少大学生思维习惯中的一大问题。” 刘奋荣说,中国学生普遍善于作断言,却不善于论证。 事实上,“思辨缺席”不仅体现在大学生的谈吐上,就连在作文、考试、论文等要求思维缜密的书面表达形式上也十分明显。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专业研究生曾佳宁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写作文没有内容是外语专业学生的一大毛病,“观点论证中要求的知识面广,而同学们普遍对本专业了解,只有少数人关注其他学科的知识”。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不久前组织了研究生心理学统考改卷,她在微博中表达了两点忧虑:一是很难见到字写得好的试卷,一是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差,论述题答成了概念题和简答题。 “很多卷子只写了概念,再将题目抄一遍。有的虽然写满了一页,但却不知道考生要表达什么。”许燕如是说。 如果说写应付作文、到点收卷造成了学生的思维混乱,按理来说,同样的问题在时间宽裕的论文写作中可以规避。 然而,刘奋荣发现学生论文中想要论证一个问题,却“总是堆砌了一大堆材料,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有效组织这些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句与句之间关系模糊,上一句推不出下一句”,“第一步论证结束后,感觉不到下一步观点的提升” …… 分析能力哪里去了 当“思辨缺席”同时指向一个表现——缺少论证之时,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大学生真正缺少的思维能力到底是什么? “中国学生缺乏的不是提出反对意见的能力,而是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慕泽说,阴阳五行相克、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在强调中国人思想的灵活性上收到了充分效果,但是从文化传统上来看,国人历来缺少分析理性的训练。 陈慕泽指出,现代化最主要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民主法制现代化两方面,它们需要的是理性的支撑,要求“丁是丁,卯是卯”的答案,而非“既是……又是……”的答案。 刘奋荣对此表示赞同,她同时指出,中国学生不会有意识地利用逻辑推理以及基本的论证技巧。而在国外论文写作中大有不同,除了刚学作论文的大学生,英文论文中段与段之间、甚至句与句之间的逻辑结构异常清晰。 清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曾发表一篇长文《优秀博士如何养成》,其中有一句话:“跟着逻辑走!跟着逻辑走,这是我在实验室里注定会重复强调的一句话,每天至少要对不同的学生讲5遍以上。” 这背后的原因是,从应试教育考场上走出来的中国学生,其分析能力被刻意地忽视掉了。 刘奋荣告诉记者,中国小孩从小养成了不能随便表达想法的思维惯性,上课要注意课堂纪律,有问题必须要先举手。进入初中、高中的最终目标是考大学,高考题多背诵少思考,答题中稍微发挥便会与标准答案不符。 斯坦福大学教授星智浩(Tomohiro Hoshi)曾带着一门针对高中生的逻辑学网络课程“科学的方法论”(Methodology of Science)来到中国,在美国这门课颇受欢迎,其结课证书在申请名校中亦有帮助。谁想这样一门逻辑课在中国竟“遇冷”,在与广东一些高校的短暂合作之后,星智浩无奈地表示:“这门课程在中国没有那么成功,也没有那么容易。” 中国大学生的分析能力就是这样逐渐消失的,可怕的问题还在轮回。陈慕泽提醒,只有思辨没有分析,或思辨没有遵守逻辑和分析的规则,都会给诡辩留下余地。中国历史上没少吃这方面的亏。 哪些学生要补逻辑课 到了大学再补逻辑课,似乎有些亡羊补牢的味道。但是,大学不得不这么做。 文秋芳在“思辨技能现状研究”中调查发现,在“分析与计算”上,外语类学生不如理工科学生,但好于其他文科生;在“判断性评价”、“解释性/真实度评价”、“关系判断”上,其他文科生、理工科生却低于外语类学生。 而在陈慕泽、刘奋荣的印象中,逻辑课成绩最好的通常是理工科学生,因为其专业课程中运用的就是分析的逻辑方法;相反,语言类学生大量记忆、重述的训练,显然不是培养分析性思维的最佳途径。 陈慕泽表示,大学生最需要补充的是分析理性的训练,尤其是文科专业,包括语言类的大学生。 “精确、严密的数理逻辑与日常中的逻辑思维关系不大,让文科生学习意义不大。”陈慕泽说,“我们主张开全校公选的逻辑学通识课,把日常中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变成素养。” 一些大学给学生开的逻辑学课程,充其量不过是逻辑学导论课,学生应付完考试之后就忘了,并未内化到生活当中。而陈慕泽的逻辑学通识课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学习逻辑知识体系,第二步是结合日常思维的训练,将其转换为直觉层面的素养。 陈慕泽解释,逻辑推理时,先想这道题与哪个知识有关,这只是一种技能;素养就是一看便知道这道题对不对,这个假设是否有问题。“就像过马路时红灯一亮,想都不想就停下来。” 与文科生不同,理科生每天都在接受分析和计算的训练,还有必要专门学习逻辑学课吗?事实上,刘奋荣的逻辑学课堂上就有许多物理系、数学系和工科院系的学生。在她看来,理工科学生虽然有大量数理训练,但缺乏逻辑推理的意识。 她举例,逻辑学的一个内容是教授公理化方法。当学生们了解到一个定理的产生,要么用公理代出,要么用MP规则(分离规则)得出结论,除此之外绝对不能干别的事情,常会发出“哦,我学的就是这样一个公理化结构”的感慨。“如果只是学物理,也许只知道我推理了一些定理,却从未思考过理论背后的逻辑系统和规则。这样也会促使他们反思更多学过的知识。” 找回分析能力的那些改革 然而,改善一门逻辑学课程,不过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不是上完一门逻辑课,你就有分析能力。”刘奋荣说,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分阶段逐步深入的过程。 刘奋荣曾在全球逻辑学最强的阿姆斯特丹大学中,接触到一门跨学科的核心逻辑学课程。这门课把语言分析作为主讲内容,逻辑学、语言学、哲学大三学生都可以选修,是学生们最欢迎的课程之一。任课老师一再强调,“这门课的成功不是一个课程的成功,而是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学习了两门逻辑学基础课作铺垫,他们会觉得学习第三门课很自然”。 “除了进阶,还要考虑怎样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刘奋荣举例,最典型的学科是法学,法律逻辑在国外高校是一门很火的课程,而国内只有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极少数高校开课。而国外,逻辑学与经济学、逻辑学与博弈论等的交叉,已经发展到运用逻辑的模型分析相关学科的程度。 在陈慕泽看来,要想整体提高中国学生的分析性思维,更重要的是考试改革——把测试专业知识的考试,改为测试思维能力。 美国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当中的综合能力考试就是这样的考试。 “为什么美国GMAT不考高等数学,只考初等数学?” 陈慕泽解释,一考高等数学,有充分的复习时间但并不聪明的人上去了,看起来很忙但聪明的人却落败了;与之不同,初等数学出题灵活,直接考查的不是知识点是否掌握,而是依据知识点涉及到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上,在背诵记忆裹挟的众多考试中,思维能力的考试已在中国小范围出现了。国内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硕士考试中,综合能力考试分为数学、写作、逻辑三部分,就是借鉴了GMAT的思路。 “目前情况下,中国只有GMAT,没有GRE、SAT。” 陈慕泽不无遗憾地说,面向高中生层面的中国SAT、研究生层面的中国GRE还没有出现,而我们的考试中最忌讳选拔只知道背诵,却没有思考分析能力的学生。
个人分类: 人文荟萃|130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为何有些人控制着杂志不给发表文章?
pikeliu 2013-2-5 19:47
作者:吴亚生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2-5 8:40:40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吴亚生副研究员:我的科研之痛 吴亚生在四川盘龙洞进行地质考察。 ■吴亚生 对于一个科学研究者而言,创新就是发现前人没有发现过的自然现象,例如发现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或者创立新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理论,如创立勾股定理、创立万有引力的计算公式。揭示和认识未知现象以求有所发现,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基本目的,是一种本能! 我是一个从事古生物学、沉积学研究的学者,1994年被特批为中科院的副研究员。在至今的18年中,我一直探索,在洒下汗水的同时,也有所收获。 亿年前“沧海桑田”的定量计算 我得到的第一个值得记忆的成果,是建立定量计算亿年前全球海平面变化幅度的方法。 地质学家发现,从地球上有海水以来的几十亿年里,全球海平面一直在升升降降地变化着,正所谓“沧海桑田”。恢复这种变化的历史,特别是定量确定某个时期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幅度,自然成为地质学家的兴趣和使命。 遍查文献,你会发现人们找到了定量确定新生代全球海平面变化幅度的一些方法,但一直没有找到定量计算亿年前全球海平面变化幅度的方法。 在我找到的方法中,公式不复杂,原理也简单。最好理解的情形是,当珊瑚礁生长到海平面附近时会追踪海平面生长,即海平面上升多高,珊瑚礁就向上生长多高,不会超出海平面。在这种情况下,珊瑚礁的厚度就是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当然这是最简单的情况。 该成果于2002年发表在《中国科学》上。因为不是国际SCI刊物,这个成果在评职称时是不被统计的。 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沉浮 我的第二个创新成果是发现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存在大型海平面下降事件。这个发现的故事略显悲壮。 古生物学家已经确定,二叠纪末到三叠纪初(至今大约2.5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重大事件:95%的陆地和海洋物种原因不明地突然消失了。对这次大灭绝原因的探索,特别是对这个时期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遂成为地学界热点。 英国学者魏格纳于1996年首先提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海平面是持续上升的,并由此引起海洋缺氧,导致了上述生物大灭绝事件。文章发表于著名的《三古》杂志。 但我在1999年对贵州二叠纪生物礁的研究中,在礁顶部发现存在一次大的全球海平面下降的证据,包括剥蚀面、干裂缝等。2000年我将成果写成论文投《三古》杂志,但审稿人是魏格纳及其支持者。他们提出只要我放弃存在全球海平面下降的结论,就可以发表。但我明确拒绝了,而且我相信,《三古》的编辑们会秉公办事,允许不同观点的发表。 但现实是残酷的:我4次修改文章,4次被拒。这篇文章直到8年后才在一份也算有名的国外刊物上发表。这时其发表的意义已经大大下降。因为我在其他地方发现的类似证据已陆续在国内核心或SCI刊物上发表。 2006年,曾两次枪毙我《三古》投稿的那位英国人来我这里,给我看了国内某同行采自广西的标本和薄片,其上有海平面下降的证据。他表示认同我的观点,并让我把贵州的材料给他一起合作写文章,遭到我的拒绝。后来这个英国人以他学生为第一作者把广西的材料成文发表了。 一种形态诡异的囊状化石 我的第三个算得上是创新的成果是微生物岩研究方面的。 1999年,一个英国人在重庆附近发现了一种树枝状的岩石,他认为与现代的泉华相似,所以提出可能是微生物岩。同年,一个美国人在贵州发现了类似的岩石,提出是肾形藻形成了这种岩石。2003年,日本人与北大学者合作对重庆的这种岩石进行研究,提出树枝状构造是小球状蓝藻粘结灰泥形成的凝块石。此后的各种研究再没有明显进展。 我们于2006年从重庆采集同样的标本研究后,发现所谓的肾形藻的鉴定是不正确的;也不具备泉华的结构;小球状蓝藻化石数量少,只是岩石中的次要成分。事实上,树枝状构造的形成与一种形态诡异的囊状化石有关。这种化石形态变化大,以及受成岩作用改造严重,所以一直没有被识别出来。 我们提出这种化石可能属于某种菌落;正是这种化石的富集,以及倾向于沿着这种化石富集区发生的多种成岩作用的改造,共同形成了树枝状的构造。2006年我们将这一成果发表在国内SCI刊物上。2009年我将进一步研究成果的论文投给国际SCI刊物《亚洲地质》,被审稿的日本人扼杀了。 2012年起,我们对这种岩石中的囊状化石开展再研究,并再获突破,将这种化石鉴定到属,属于一种现代尚存的菌类群体的化石。在与国内外现代微生物学权威交流后,这个鉴定已得到认可。 围绕这种奇怪的岩石,多国专家开展研究,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了若干文章,但都没有到达科学的彼岸。我们取得了正确的认识,但由于观点与他们不一致,或者因为没有主动与他们分享成果,所以未能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文章。 很多人劝我:为了解决问题,你为什么不向他们妥协一下呢。而我内心反问:科学王国为什么不是可以自由表达学术思想的一方净土? 由于国内SCI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在职称评定时都不算成果,所以我这些年来在形式上几乎等同于没有成果。我的创新之路在使我获得傲视洋人的自信的同时,也使我陷入了18年提不了职称的窘境。 幸好,中科院开始了政策调整,今后的成果评价将不再过分强调刊物的国外属性和影响因子大小,而更加重视成果的实际价值。这将为科研创新提供更加有利的软环境。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3-02-05 第5版 创新周刊) 分享到: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2013-2-5 14:27:27 shfulj 你不觉得你是单位里最牛的副研吗,宁愿当大将,不当元帅,哈哈 2013-2-5 11:36:41 chenhaohong 个人觉得,越专业的期刊,被权威霸占的可能性越大,而追求热门、爆炸性新闻的期刊,才更可能有百花齐放。在目前物理期刊发表发光材料,科学期刊出现赛事评论的大前提下,为什么要死守这一两本期刊,而不是以发表为重?! 就算这两本期刊很重要,但是让权威屈服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其他国外学者几乎不看中国的SCI,因此也不会成为你的支持者。但是,如果你发表到国外其余SCI期刊,几个权威能再继续压制吗? 建议吴老师有空了解下波尔等创立的量子理论的发表和论战过程,当时压制的权威可是爱因斯坦! 总之,发表才是硬道理!只要科学还要发展,权威的压制就只能局限于少数的一些地盘! 2013-2-5 11:35:39 feike0220 我感觉您需要坚守自己的 主见,我有一个敬重的老师跟您差不多,他的研究成果不被很多人接受,如果你能活下去就不要折中,坚持自己的主见,只要他是对的,加油!!! 2013-2-5 11:11:35 mountainwind1 被大牛压制,是科学家最常遇到的问题,唉 2013-2-5 9:46:58 smart0art 中国的悲哀,真滴是SCI=Stupid Chinese Idea!
1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雾霾走了,责任重了
jiaguangjia 2013-2-4 09:46
■本报记者 潘希 从2月1日起,一股冷空气终于驱散了笼罩在13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上持续多日的雾霾。 虽然雾霾暂时散去,但在这个寒冬里,全国各地关于雾霾成因及应对措施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其中,最重要的疑惑之一便是如此大面积的雾霾究竟从何而来? 污染物成分复杂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副所长王亚强介绍,总体上,气溶胶构成了雾霾的来源,且其成分很复杂。 气溶胶,也就是颗粒物,其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次排放和二次生成。一次排放是指污染源直接向大气中排放颗粒物;二次生成是指污染源排放的气态化合物,在大气中经过大气化学的反应过程转化为颗粒物,比如二氧化硫气体转化为硫酸盐颗粒物。 气溶胶里最有害的物质来源于工业污染,包括重金属和部分有机物等,它们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不过,王亚强说,目前关于气溶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还不是特别充分。 在气溶胶里,受到更广泛关注的是PM2.5。王亚强告诉记者,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的燃烧活动,从工业生产燃煤、汽车尾气排放、秸秆燃烧,到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都会产生PM2.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所长孙俊英表示,目前霾的主要成分是污染物,取暖、燃煤、燃气等都会造成污染,汽车尾气也是主要来源之一。“如果油品好,燃烧充分,排放肯定少一些。但我认为,目前的霾不仅仅是燃油一方面造成的,还有其他原因。除了PM2.5,粒径在2.5~10微米之间的颗粒浓度也挺高的。” 不断扩大的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环境污染的持续加剧,在不利气象条件的“助力”下,雾霾变成了“毒气”。 不过,王亚强说,北京的情况并没有当年的雾都伦敦那么严重。“现在政府和公众的环保意识都有所加强,目前已在积极控制,尽管难度很大,但应该尽最大的努力。” 区域联动共同减排 孙俊英介绍说,虽然PM2.5在地球大气成分中的含量很少,但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造成雾霾的污染物,除了来自本地的排放外,有一些也是远距离输送过来的,比如河北等地的污染物也可能传输到北京。 同时,城市所在区域的地理因素也不容忽视。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于建华表示,北京的污染物排放量本身就大,三面环山又导致地理条件先天不足,一遇无风静稳或大雾天气,空气中的各项污染物肯定超标。 逃不过地理环境影响的,还有西安。西安地处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的关中盆地,受秦岭山脉、黄土高原的影响,全年静风和沙尘天气约占34%,是国内特大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难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因此,PM2.5等污染物的治理,难就难在需要采取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我们一定要认识到PM2.5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如果措施到位,在‘十二五’末PM2.5会有所降低,但要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还有很大难度,需要很长时间。”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说。 孙俊英也表示,虽然北京的霾主要来自本地污染物的排放,但区域贡献也不容忽视,“所以,在防治雾霾时应加强区域联动,共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精确预报难在哪 “气象部门通过能见度、人工和器测手段都能监测雾霾天气。现在,全国2000多个气象站都开展了包括雾霾等天气现象的监测,以供气象台统计雾霾的强度和范围。”王亚强介绍说。 目前,我国已开发出中国雾霾数值预报系统,并在国家气象中心进行业务化试运行。该系统在2012年的秋冬雾霾预报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而科学家们也正在继续对这个系统的预报性能进行评估。 不过,数值预报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要在预报出颗粒物浓度的基础上计算颗粒物和水汽导致的能见度变化。但由于气溶胶的化学组分非常复杂、粒径分布不同,模拟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对计算机的运算和存储能力要求相当高。 “污染物排放和气象条件是雾霾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气象部门对于气象条件的预报更加专业、准确,而环保部门在排放源和污染监测方面积累了大量关键数据。”王亚强表示,双方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雾霾天气的监测、预报。
1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今天《中国科学报》报道李泳博主,这个必须转!
热度 13 Wuyishan 2013-2-1 14:31
这个玩家不寻常 ■朱子峡 李泳是一个不寻常的人物。 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李泳是个才子。虽然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从事泥石流的系统动力学特征问题研究,但他的文科功底也颇深。业余时间,他是一个科普作家,《黑洞与时间弯曲》、《时间、空间和万物》、《宇宙的琴弦》、《终极理论之梦》、《未来50年》等都是他翻译的科普读物。 李泳在生活中有着诸多爱好,他对东西方文化都颇有研究,西方的古典音乐和中国的古诗词是他的最爱。来了激情,他还会写诗赋词。 不过,李泳“最正式的业余”爱好还是书法和篆刻。 跳级习书法 学习书法,不寻常的李泳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众人皆知,习书法,楷书是基础,只有楷书底基打牢后方可学习隶书、行书、篆书等。但李泳在书法起步时偏偏省去了楷书这一关,直接跳级到篆书。 之所以不按常理出牌,李泳自有他的“小九九”:“那时我已经上大学了。我怕楷书写不好被人指指点点,有点伤自尊。而篆书很多人不认识,甚至觉得像天书,不但不会被指手画脚,反而会投来敬佩的目光。” 实际上,李泳直接从篆书练起,也和他古典文学的功底不无关系,对古文字和《说文解字》的精通,使他具备了从篆书写起的“可行性”。 十多年演练下来,如今的李泳在篆书方面可谓颇有建树,在他看来:“篆书才是最简单的书体,比楷书的所谓‘永字八法’简单多了。它只有一种线条——就像把一根铁丝绕来绕去。” 李泳临写的第一个样本是《石鼓文》,然后才学的《说文部首》。“即使不学篆书,认识了《说文部首》就等于认识了篆书。” 接着他又学了李阳冰的《三坟记》、《峄山碑》、《泰山刻石》,后来陆续是清人诸篆书名家的墨迹本,有邓石如、杨沂孙、吴熙载、赵之谦、吴大澂、吴昌硕等。这算是小篆一路,用李阳冰的话说,正是“斯翁之后,直至小生”。 乐此不疲的李泳一鼓作气,从小篆上溯吉金和甲骨文字。这方面,他临写较多的是《散氏盘铭》和《毛公鼎》两篇“鸿篇巨著”以及一些可爱的“小品”。“甲金文字即使单拿来看,也令人激动。我偶尔翻阅《三代吉金文存》或《殷周金文集成》,会生出一些奇妙的感觉,联想起中国的文化之源,当然也不免想到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是不是与它有关……”话到此,李泳忍不住又要诗情澎湃了。 挑战方寸间 学了篆书之后,有了一定书法基础的李泳又手痒,开始尝试进入“方寸之间”——篆刻。拿他的话便是:“我做过几年的西泠过客,也感染了一点儿孤山的‘烟霞痼疾’。” 众所周知,篆刻可不是一般人能为之的,但李泳绝非一般人。 凡事爱琢磨,这是李泳最大的特点。“开始篆刻时,以为刀法很重要,总想着像武侠小说那样偷大师们的刀法秘籍来学,什么切刀冲刀钝刀的,琢磨过好久。后见赵之谦在‘钜鹿魏氏’一印的边款说,‘古印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大悟篆刻的精神在书法而不在刀法。而沙孟海在《沙村印话》里更是指出,治印三要在于‘识字、辨体、本学’,而‘刀法不与焉’。” 这不,李泳终于悟出“匠”与“艺”的不同。正如沙孟海为况周颐(蕙风)刻过一块孔夫子学音乐的感悟“有殷勤之意者好丽” 所说的那样,学习书法亦是如此。悟通之后,李泳便少走弯路,接下来的实践也便快捷许多。 因为热爱,李泳孜孜不倦钻研于这一复杂的劳作。时间一久,自然刻出灵动流畅的作品来。每每看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喜悦之情便油然而生,甚至还会拍案叫绝一番。 “井界”里的境界 李泳笑言自己“学艺”多年,技艺长进不大,但“境界”却提高不少,甚至高得有点儿偏,几乎不看当代书家的作品。“换一种方式说也许更准确:我分不清它们的好坏,连起码的鉴赏力都没有,说‘境界’不过是井蛙的‘井界’。” 无论是“境界”,还是“井界”,或者说,是“井界”中的境界,李泳对此是如此描述的:“手低不要紧,我们不靠它换粮食;眼一定要高,否则就白学了。眼光关乎性灵。” 这独特的“艺术的眼光”,在李泳看来,与他看待科学的眼光是一样的。“不能说艺术影响了我的科学观,因为我从来就认为科学,特别是数学和物理学,本来就是艺术,都是在创造美的东西。所以,在我看来,‘不美’的科学,我是不会去学也更不会去做的。正如为了利益的艺术,多半儿不会是好艺术,为了用的科学,也不会是好科学。至于什么是‘用’、怎么算‘好’,我说不清楚,也许可以用感受艺术的感觉去感受它。” 如今已届不惑之年的李泳还将继续他那非同寻常的人生,但可以预见的是,不寻常的人总会越活越精彩。 《中国科学报》 (2013-02-01 第16版 雅趣)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3982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海大师德之光
wyc 2013-1-31 12:19
一个实验室的创新梦想《中国科学报2013年1月31日》 添加时间:2013-01-31 09:44:11 阅读次数: 19 ■本报通讯员 苏澜昕 记者 陈彬 一个实验创作室,一名指导教师,三个非专业的学生,一年的艰苦努力,就是这样普通的组合,在日前参加“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电磁组的比赛中,经过与包括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强队的全国57支参赛队的激烈角逐,取得东北赛区一等奖、全国赛区二等奖,优秀论文奖的好成绩,创下大连海事大学参加“飞思卡尔杯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究竟是怎样的创作室,怎样的指导教师,又是怎样的学生团队,可以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呢? 一个充满温暖的地方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楼的107室——电路与电子系统创作室(简称DCS实验室)是由一间轮机楼的变电所和一个交流学院仓库改造而成的。办公室里整齐地摆放着三张办公桌,实验室的四周陈列着各种模型,都是这个团队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实验室中间合并的4张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电子仪器,这便是学生们的操作台。这个实验室就是这个团队学习、讨论、实际操作的地方,有了这个平台,才有了取得佳绩的基础。它的主人就是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教授冯惠,以及对电子科技有着浓厚兴趣的海大学生。 这个实验室是冯惠亲自筹备建立的,大到仪器设备,小到零部件都蕴涵着他的心血。遇到经济困难,冯惠就毫不吝啬地自己掏腰包,满足学生的需要。“因为缺少一个电阻无法完成实验,冯老师就不辞辛苦地驱车30分钟带我们去电子城购买,使我们顺利地完成实验。”学生们对冯惠无私地帮助他们取得实验成果充满感激。所以,来到这个实验室的每一个学生经常废寝忘食地操作实验,他们想用自己的成绩回报冯惠的无私奉献。 这个DCS实验室,不仅有冷冰冰的仪器设备,更有着指导教师冯惠无私的奉献和关爱及学生执著的坚持和辛勤的努力,是个充满温暖的地方。 一位慈父般的教师 作为DCS实验室的组建者和指导教师,冯惠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付出了很多。他认为大学老师应该扮演“导演”的角色,只在黑板上讲知识,就使理论与实践脱离了,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一条路——理论结合实践。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才有了DCS实验室的组建和发展,才有了学生的优异成绩。 冯惠在学生的眼里除了是一名教师,更像是一个慈父。他不仅在学习上对学生负责,在生活中也是关爱有加。在他的团队里有一名学生,因为家庭原因,性格有些孤僻,与父母的关系不好。一次,他凭借优异成绩获得了一笔奖学金,又用这笔钱报名参加了一个假期英语培训班。但报名后,家庭经济困难的他觉得这样用钱有点浪费,想退班,但是这个英语班是不能退的。万般无奈下,他找到了冯惠,冯惠亲自与培训班进行沟通,几经努力,终于帮助他要回了这笔钱,并委婉地劝说他把这笔钱寄回家里,多跟父母沟通。他接受了老师的建议,把钱寄回家里,他的父亲随即打来电话激动地说:“这孩子懂事了,我们父子的关系也改善了。” 这样的事情在冯惠的团队里是数不胜数的,每一个学生除了在实验操作上得到过冯惠的指导,在生活上也得到过他的关心。正因为如此,才使学生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在实验上全身投入取得进步。 一项“意外”而来的项目 做实验操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经常有学生半途而废,所以冯惠规定每一个加入DCS团队的学生都必须写一份保证书,保证自己不中途放弃。以此激励学生,坚定他们的信心。 “参加这个实验室以后,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都在这个实验室里操作,如果有比赛,时间就更紧迫。”DCS团队成员就是这样牺牲掉自己的时间,不断努力才取得佳绩的。 有一次,一位农民到大连电子城想买能解决他家樱桃温室大棚的棚温自动控制仪,卖电气的老板说没有这种东西,但他提出建议,说经常带学生来电子城的冯老师也许能帮上忙。于是老农登门拜访。冯惠当即就提出要积极帮助研发樱桃大棚棚温控制器。随后就在实验室组建了温室大棚项目研发小组。 在冯惠的指导下,经过与樱桃果农的多次沟通,组员们很快了解了温室大棚樱桃生长的规律,进而对温控器几经改造升级,从一代到二代,再到三代过渡,最终完成了温控器的设计,现在已经投入生产了。这个项目也成为了国家级大学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业项目。 就是这样一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这样一名无私奉献的指导教师,这样一组对电子科技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才有了团结的DCS团队,才有了他们在电子科技方面取得的佳绩。这个电子实验室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使学生的梦想成为现实。 《中国科学报》 (2013-01-31 第6版 动态)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中国科学报》的一组微博
热度 2 王铮 2013-1-30 11:21
@中国科学报 一面是科学家们的“力挺”,另一面是“反转”人士的大声疾呼。在“冰火两重天”的包围下,转基因技术何去何从? http://t.cn/zYLlvrS 王铮-鹿鸣于野 中国科学报这个说法有问题,把“科学家”和“反转”人士对称。实际上反转人士很多是科学家。力挺的更多是商人。《中国科学报》不科学。 王铮-鹿鸣于野 《中国科学报》的第二个问题是,混淆“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技术”。绝大多数“反转人士”反对的是转基因食品,不是转基因技术。 我不是“反转人士”,我提倡支持研究转基因技术,但是《中国科学报》这种断章取义的报道,使我怀疑它的科学良心。个别记者耍赖骂人,丧失了职业道德。
个人分类: 微博|227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是党报还是民报?
热度 4 cosismine 2013-1-28 11:50
这么一份重要的报纸,为什么没有被CNKI收录?或许只是因为这份报纸可以网络获取因而没有商业价值? 谁能解释一下?
个人分类: 我美丽的秃瓢岁月|355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对团队评价信息
keylabteam 2013-1-16 17:45
偶然发现报纸对我们团队的评价信息,收集后保存。 科学基金资助下预防医学现场和人群研究进展 学术成果 据对部分基金获得者的不完全统计,通过科学基金的资助,现场与人群研究工作者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 培养人才 通过科学基金的资助,在该领域还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研究队伍,这些团队在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中国科技大学阮迪云团队(儿童铅中毒)、贵阳医学院张爱华团队(地方性氟中毒)、军事医学科学院曹务春团队(传染病流行病学)和高志贤团队(食品卫生学)、华中科技大学邬堂春团队(环境医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郑玉新团队(职业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团队(肿瘤流行病学)、广州医学院化学致癌研究所团队、中山大学凌文华团队(营养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孙殿军团队(地方病学)等。 体系建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年来在预防医学学科方向上始终坚持公共卫生现场和人群研究的导向,鼓励开展现场人群与实验室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使我国的预防医学现场和人群研究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人才队伍明显扩大。无论是在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防治,以及地方病的现场人群研究等研究方向上均得到了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在环境因素和重大疾病的人群易感性研究方面在国际上已具有一席之地;同时,通过科学基金的资助,使我国预防医学的学科建设上了新台阶,近年在原有重点学科(山东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华中科技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北京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的基础上,全国新增预防医学类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复旦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四川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南京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中国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中山大学—卫生毒理学)。2005年以来,新增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多个(数据掌握不全),为预防医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际合作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现场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在传染病流行病学和现场人群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因和人群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如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负责的血吸虫病现场人群防治研究,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牵头负责的全国十多个地区的心血管病人群防治队列研究,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全国肿瘤防办)负责的全国肿瘤登记报告系统等等。 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现场人群研究大多属于横断面研究(如全国性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死因调查等)或病例对照研究,真正由国家资助的现场人群队列研究非常少且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相关疾病防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国际合作方面,在我国人群中进行的比较知名的现场人群队列研究包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授顾东风与美国合作的中国人群心血管病队列随访研究以及中国人群高血压盐敏感性研究(NIH资助);上海肿瘤研究所教授高玉堂和项永兵与美国合作的中国人群乳腺癌队列研究和前列腺癌队列研究(NIH资助);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李立明与英国合作的中国50万人群遗传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以及中国人群双生子研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游伟程与美国合作的中国山东人群的胃癌干预研究(美国NCI资助)。还有以往一些国际资助课题:如美国资助的河南林县的食管癌高危人群干预研究,美国资助的江苏启东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黄曲霉毒素干预研究,以及其他一些国际资助的人群研究。(本报资料) 《中国科学报》 (2012-07-04 A3 基金)
3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发表了一篇我的博文
热度 24 zhangyuxiu 2013-1-7 15:37
今天再次收到中国科学报王剑编辑的来函:张玉秀老师您好,您的《你把赌注下到哪儿?》博文已于2013年1月7日在《中国科学报》博客版见报,链接为: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6381 ,供您点击查阅。请尽快提供您的电话、通信地址、邮编以便给您邮寄样报和稿费。感谢您的支持,也欢迎您随时以短消息方式自荐您在科学网上发表的优秀博文。《中国科学报》博客版编辑王剑 。 衷心感谢《中国科学报》!我写博客本是抱着喝茶的心态信笔写来的,没成想承蒙贵报厚爱,还被转载了,下一步我要更认真些写作业了。值此新年到来之际,祝科学网越办越好!祝《中国科学报》越办越好!祝《中国科学报》编辑王剑MM永远美丽健康!
4823 次阅读|61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一度想把自己变成《北方粥沫》来着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3-1-4 23:49
  好像是2003年左右,具体年份记不清楚了。但是时间很短,大概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拉倒了。   其实,科学网的博主们目前完全可以支撑《中国科学报》成为《北方粥沫》,内容上肯定没问题,不过,打死《中国科学报》它也不会这么选择了。   对于《南方粥沫》一直有种困扰,为什么一个骗子韩2竟然把这么个知识分子遍布的报纸塑造成了傻子?后来仔细考虑,觉得《南方粥沫》其实需要一个汉献帝,而怎么解释汉献帝当然主要有《南方粥沫》来负责。为了自己的目的实现而绝对不在乎扶起来的是不是一个小丑,这大概就是它的如意算盘吧。   糟糕的是,这么份报纸在韩2的画皮被揭开以后,还想抱着不放,且变本加厉地维护韩2,枉顾真相与事实,也就直接蔑视了读者的智商。   最近,《南方粥沫》开始吵吵宪政的事情,看着无穷宏大的叙事风格,再联系报纸处处对韩2的具体维护保护呵护,觉得这份报纸也挺悲哀的。  
个人分类: 物论|251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让协商成为大学管理基本方式
chowLamWah 2013-1-3 21:33
中国科学报:让协商成为大学管理基本方式 ■尤小立 当下中国大学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是各种数据和进展着实惊人,另一方面,现代大学制度却迟迟得不到落实。现代大学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一样,不见得会保障数据的持续高速地增长,但一定可以将数据转化成福祉,嘉惠于每一位大学师生,并且在保障其尊严和权利的同时,切实地增强幸福感。 现代大学制度虽然是“舶来品”,但从上世纪初进入中国以后,就已经与中国思想文化的实践相结合了。像蔡元培、蒋梦麟时期的北大和梅贻琦时期的清华,都是移植和消化外来体制的典范,他们共同开创了中国现代大学的传统和中国式的现代大学制度,其基本的管理方式就是实行协商制度。 协商既是一种管理方式,也是一种管理态度。现代大学体制,自产生以来,就是讲求共同治理的,而体现共同治理最好的方式即民主协商。对大学的领导者而言,相信自己可以主导一切,或者担心自己不能处于主导地位,都会影响协商的正常开展,此时,协商就是一种管理态度,这种态度考验的不是领导者的行政能力,而是他们的人生境界。 就协商本身看,作为一种比较容易实行的渐进改革,它并不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现有大学制度,也不需要多少先决条件。具体地说,在有关学校、学院的重大或次重大问题以及在相关机制、政策、规章的制定上,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和协商,得到一个共识或解决办法,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实际上,它主要取决于领导者的一种“态度”,即他愿意或不愿意这样去做。 笔者以前曾讨论过大学管理中协商民主的优先性和合理性。在笔者看来,协商民主不仅能够体现大学的精神,而且能够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责任心和认同感。就可行性上言,大学师生是社会中相对最有知识的群体,也最有条件实行协商制度。当然,“知书”也不必然“达理”,但如果“知书”者都不能向“达理”的方向靠拢,那么,又如何要求社会上不“知书”或少“知书”者去努力“达理”呢?这是一方面。从另一方面看,协商意识并非理论灌输就能建立起来的。“知书”者和大学管理者只有通过共同协商的实践,在具体参与协商操作的过程中,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自身的协商意识,进而明白协商的规则,抑或受益于协商。而作为“知书”者之一的大学教师,一旦具有了协商意识,即可通过教学的行为(“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中的意义就不仅限于知识传授,而是名实相符的教书兼及育人了。 其实,当下中国大学不是没有协商机制,但之所以给人以协商机制缺失的印象,是因为现有协商机制要么停留在文字上,要么就是由于机制不健全而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机制不健全和不完善,主要是过于笼统,缺乏真正的“制度化”的考虑和落实机制的具体规范,不仅使“不协商”的行政陋习得以延续,也助长了形式化协商的出现。 所谓形式化协商的表现形式有三:选择性协商、限制性协商和保密化的协商。选择性协商是指专门选择利益一致的人员进行协商,其结果是所协商的政策偏向一方,使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面无限扩充;限制性协商包括级别性地限制、机构性的限制。以机构性限制为例,本来一个政策涉及到几个院系或部门,理应是几个院系或部门共同协商,但实际却是在几个部门中再选择。而保密性的选择更是显示出随意性。比如政策本身就不够公正,故担心让更多的人知道,所以就遮掩过关。由此看来,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 当然,对于大学内的协商过分理想化的预期也是危险的。因为从理论上说,协商只是现代大学体制的一种初步的形式,它本身既受到旧机制的制约,自身也需要有良好的机制作保证,它的适用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它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而只能一个一个地解决。从实际操作看,因为各人专业背景不同,看问题的方式上有差异,协商中难免有观点的交锋、言辞的对立。而由于大多数人过去很少有机会经历真正平等的民主协商,初涉协商场合,不习惯氛围、不明白规则、不知如何恰当地表达意见,都有可能影响协商的气氛,甚至吹胡子瞪眼睛也在所难免。因此,以务实的态度,将这些不甚“和谐”的情况视作协商机制运行初期的正常现象,包容其言行,不仅是完善和发展大学协商制度的必要步骤,也是建立现代大学体制的开始。 《中国科学报》 (2013-01-03 第5版 大学周刊)
个人分类: “学习”-“莫言”|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刘苏里:一辈子坚守在人文书店
热度 5 Wuyishan 2013-1-2 09:26
(博主按:1月1日的《中国科学报》发了44版,下面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值得转载。两幅照片不是报纸上的,是我自己在网上找的。) 万圣书园内 不折不扣的学者型老板刘苏里 刘苏里:一辈子坚守在人文书店 ■本报记者 温新红 北京海淀区成府路59-1号,原址向东198步。这是万圣书园的新地址,2012年12月9日重张。这也是万圣书园第4次搬家。 万圣书园曾历经西北三环中国人民大学附近、北京大学东门外的成府街巷内、北大西门附近、成府路123号和现址。 开始搬家时,许多读者加入了搬家志愿者的队伍。重新营业时,更多的读者第一时间到新万圣书园去体验。 一位新浪微博网友说:“万圣重张,充满菠萝的甜味。无数本书藏身其中,等待与惦记它们的人重逢。格局迥异从前,有点儿迷失,花两个小时方才基本攻克新万圣的地理学。长长的空间,犹如交叉小径的花园。各位慢慢逛。” 重张的第二天,知名学者止庵也来到万圣书园,一是为他的新书《旦暮帖》签名,二是买书,这次他买了《仲夏之死》、《耶稣之子》、《巴尔蒂斯情书集》、《脆弱的幸福》等共18本之多。 一方面被称为北京的文化地标,被学者、爱书人推崇,另一方面,万圣书园又不得不一次次“被迫”迁址。从1993年创始至今19年的坚持,作为一家民营书店、独立书店、学术书店,或者人文书店,在爱书人眼中就愈发弥足珍贵。 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民营书店兴起之时,在万圣书园创办后,风入松、国林风以及席殊书屋等书店都相继开张,本世纪初又有了光合作用等书店,让爱书人很是兴奋——有了这么多的去处。 不过,近年来,这些书店倒闭的消息也接踵而至。在北京,让爱书人津津乐道的民营书店也只余下不多的几家。 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早在2001年前后,民营书店看似辉煌的时刻,就已经遭遇到了危机。2002年前后,万圣也遭遇到了危机,刘苏里经过认真的思考,“我最终想明白了两件事,渡过了难关”,这两件事就是:愿意一辈子从事这件事,并接受微利。 刘苏里表示,万圣书园每年7万多种图书,一年下来,其中20%的品种一本没卖出去,30%左右图书只能卖出一本。“知道卖不出去,也应该保持品种数量。”与其他人文书店相比,万圣书园的图书品种更集中于思想性,且学术性极强。 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王强曾说:“我1996年从美国回来做新东方,回国以后也一直在买书。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凡是我脑袋里想读的著作,基本都能在刘苏里那儿找到,他选的书基本像我的预订书单一样,就这样渐渐认识了万圣书园。” 作为万圣书园经营者,刘苏里的另一个身份是学者型书人、中国当代图书市场的观察者。万圣书园是最早设“三农”问题专架的,对称架是城市专架。万圣书园的专架和公共读物台上,放的是他们选择出来的必读书和最近关注的社会话题书。 在万圣醒客咖啡曾挂着一幅由《阁楼上的光》中插图做成的画,并旁注了一句诗:“是谁传下了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中国科学报》 (2013-01-01 第35版 文化周刊)
个人分类: 东鳞西爪|4398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的重要方向
蒋高明 2012-12-22 13:35
蒋高明:生态农业,未来的重要方向 http://www.cas.cn/xw/zjsd/201212/t20121217_3708746.shtml 中国科学院网“专家视点”同时转载了该文 http://www.cas.cn/xw/zjsd/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2-17 【字号: 小 中 大 】 蒋高明 不久前,有专家对我们在山东弘毅生态农场的科学实验进行点评,其要点为:一是用灯诱、网捕等恢复生态平衡是“土办法”;二是那么多“973”、“863”课题资助“生物农药”立项,到头来换回老祖宗那套老掉牙的办法,是科技退步;三是除非用防虫网把作物全部罩起来,否则农田必然变成害虫取食的“乐园”;四是让农民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是祖宗十八代没有任何科学知识都知道如何做的事,连农民都瞧不起;五是学者只关心申请项目、拿经费、发论文,又有谁关心科研成果变成农民丰产的利器? 其实,正如“搞生态农业会饿死人”,“不打农药会颗粒无收”一样,上述言论多数为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不实之词。 第一,作物不打农药就颗粒无收吗?我们做过不用任何处理的生态农业实验,包括极端实验,即不用化肥、农药甚至不用有机肥,在这样的环境下庄稼竞争不过杂草,但并非颗粒无收,害虫不是主要矛盾而是杂草。当然,这是生态学的极端实验,我们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不用农药不用化肥改用有机肥,不杀害虫改用生态平衡的办法恢复生态与养分平衡,已将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 即使不同农药、化肥、农膜、转基因,产量的变化并不是像有些专家说的那样“颗粒无收”。在河南安阳,我们有1万亩的大面积有机农业推广田。我们不用有害技术灭杀生物多样性,恢复已经严重退化的土地,保障食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健康,这样的做法是可持续的。 生态农业这么好,“973”、“863”为什么不立项资助?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生态学的办法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的成果如果推广开来,许多环节将赚不到钱,农药商、化肥商、农膜商、转基因公司、医院、制药厂、医院、火葬场、墓地经营者、科学基金使用者和管理者,我们的科研思路要断送那么多人的财路,不被立项是可想而知的。许多人在实验室里提高作物产量,他们拿到了巨额研究资金,我们在农村用环保的方法提高产量和质量得不到资金,该被讽刺的不应当是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学者。 第三,至于用防虫网将农田罩起来,更是一种对生态学常识的无知。农田是人类改变自然生态系统而来的,在人类开辟农田之前,昆虫早就在那里了,有多少种害虫,相应地也就有多少种益虫,同时还有许多益鸟,现在人类给某些次级消费者安上“害”的罪名,用大量农药乃至转基因技术对其灭杀,逼迫害虫进化,同时灭杀大量的益虫与益鸟,农田环境能不越来越恶化吗?恢复生态平衡,请那些能够吃害虫的天敌回来,而不是引进它们其中的某个基因,同时用物理+生物的办法,对害虫种群进行低密度控制,是事半功倍的办法。用防虫网驱除害虫是很笨的,我们从未考虑过用这样的办法。 第四,关于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问题。国家的确在农业上花了大量的钱,农业科技工作者也作了各种努力,农业大学培养了大量人才,但严酷的现实是:搞植保的都去卖农药,搞育种的都去卖种子,搞土壤营养的都去卖化肥,搞园艺栽培的都去卖农膜,或者学农毕业后到大公司去卖转基因仪器、试剂,要么待业在家;农业大学教授们要么开公司,要么与公司联手,都去赚农业的钱了。中央对农业投入近来有逐步增长趋势,每年国拨经费1万亿元,地方匹配经费1.5万亿元,但这些钱都用在了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的各项补贴上,用在了转基因研究上。如果将同样的钱用于发展生态农业,国人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喝的水肯定要好得多,国民身体也会更健康。 第五,很多学者只关心申请项目、拿经费、发论文,又有谁关心科研成果变成农民丰产的利器?这些指责显然扣不到我们头上,笔者正是痛恨该教授指出的那些现象,才带领课题组搞生态农业科学研究。即使国家用有限的财力集中资助农村急需人才的培养,这依然解决不了问题。国家的大量投资经费要有合理的用途才行。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生态农业多给予一些关注,在全国不同区域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进行试验,将惠农资金多朝种粮农民头上倾斜,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少乃至逐渐告别有害化学品使用,在健康的环境下,用健康的办法,生产健康的食品。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沈国舫院士:植树造林无悖生态建设(大家之言)
热度 2 zzllxx5168 2012-12-19 09:00
沈国舫院士 信息来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272977.shtm ■本报记者 冯丽妃 伴随着2013年的到来,开展了12年的京津风沙源一期治理工程将要结束,二期工程即将展开。 “从京津风沙源一期工程‘染绿’上千万公顷荒山沙地的治理效果来看,未来二期工程将为京津一直到陕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道生态防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指出。 他同时表示,当前有些人质疑植树造林的功用并不科学。防护林建设与环保之间的“遭遇战”不应发生,因为防护林建设也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一部分。 荒山沙地变成旅游胜地 “风是大气候的问题,人力难以改变。但土地退化和风沙可以治理,防护林就是增加植被覆盖、降低风速、减少起沙量的重要屏障。”沈国舫告诉记者。 据了解,到2012年,国家在京津风沙治理工程上累计投资479亿元,完成退耕还林与造林752.61万公顷、草地治理364.88万公顷、小流域综合治理1.54万平方公里,使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达到15%。 以工程区北京延庆百里山水长廊治理为例,通过封山育林和风沙治理相结合,这里的风沙区已开发成旅游区,生态恢复得非常好。 沈国舫表示,京津风沙主要有北源、西源和西北源三个源头。其中,北源沙尘约占30%;西北源的风沙量最大,达40%以上;西源的影响力较弱,比10%多一些。“一期工程主要治理北源。从明年起,二期工程把包括陕北和内蒙古地区的西北源纳入进来,将为京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屏障。” 植树造林依然势在必行 对于“防护林竭泽而树”等质疑植树造林作用的观点,沈国舫认为,其存在片面性。 在当前减少水土流失的方法中,其一是搞工程,修梯田、淤地坝;其二便是植树造林。沈国舫认为,标本兼治关键靠植被恢复。但增加植被覆盖率必然要耗水。2001年,沈国舫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把整个黄土高原全覆盖上植被,年耗水量要增加20亿~30亿立方米,为黄河年径流量的1/30或1/20。 尽管如此,沈国舫仍然认为,建设各类防护林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否则,水带着泥沙都流失了。” 据了解, 为节省水资源,当前防护林建设中“林”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从大乔木为主发展到乔灌、灌草结合,在干旱地带尤其慎用乔木、大量使用草和灌木,仅在水源比较充足的地方或防护急需的地方种植乔木。 “植被用水要有科学观念。对水的问题认识不足是我们曾经犯过的毛病,这些问题已经被纠正了。”沈国舫说,当前在生活与工农业用水之外,必须留出充分的 生态用水 ,保持河流的基本流量。而之所以要求各地留出适当的生态用水,一方面要维持现有植被生长,另一方面用来还超采的“旧账”。 林业发展不能坐等其然 “现在,北方的问题是生态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沈国舫认为,当前森林与草地恢复程度依然不够,仍需兼顾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 他介绍说,林业有供给、调节、文化、支持(即支持整个生物圈的运转)四大功能,同时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是真正的绿色产业,森林植被增加意味着碳汇的增多。同时,还可以发展与林业相关的各种产业,包括木材和各种林产品加工、纸浆造纸及林下经济等。 但是,现在我国木材自供能力仅达到50%,还有大量木材需要进口。同时,方兴未艾的生物质能源产业也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不等于什么都不干。如果坐等其然,人口增长对自然发展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只会造成森林植被破坏加速。因为人要生存,必然要向自然索取。”沈国舫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2-12-19 第1版 要闻) 本博主认为:沈院士的有些观点我是赞同的,但也不尽然。例如,他对封山育林这种最有效、最轻简、最廉价的植被恢复措施的重视程度似乎不是很够,总认为这是“坐等其然”。事实上,就有些立地条件而言,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就足够了,而且效果出奇的好。问题的关键是要“合理划分类型”:哪些是用于发展商品林的,哪些是用来生产生态产品的,等等。 博主简介: 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中心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辽宁林业科技》两刊编委,《新农业》杂志园艺版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2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2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 zzllxx5168@126.com;13942112010; http://hi.baidu.com/zzllxx5168/home ;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个人分类: 学术论坛与争鸣|1663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同窗王跃明
sunset78 2012-12-16 15:48
无意翻出科学报去年的一篇旧文,记录的竟然是旧日同窗王跃明。至今记得这个东西整理得特别干净、喜欢从床上跳下来和人争辩、喜欢在寝室练书法的家伙,他的笑容总能给人正能量。好样的王跃明,你在上海还好吗?没有逃离科研,快乐吗? 一起传承的,还有载人航天精神 □齐时 颜昌翔和王跃明,一个是东北人,一个是南方人;一个在长春工作,一个在上海打拼。可这两个看似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一见面却是称兄道弟,情同手足。 他们的相识,都是因为天宫一号。 此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应用系统中的高光谱成像仪,是由颜昌翔所在的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王跃明所在的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合作研制而成的。 与神舟系列飞船上的光谱仪相比,这次高光谱成像仪的分辨率更加精细,能够分成100多个通道,分辨率达到了原来的7~8倍,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但对颜昌翔和王跃明及他们背后的研究所来说,在合作过程中得到的,却远远不止技术上的突飞猛进。 3年要来5公斤 天宫一号上的高光谱成像仪现在的体重是80公斤,能够对地面景物进行十分精密的光谱探测。地物的光谱图像展开之后,通过对光谱曲线的判别,还能对地表的物质特性作更细致的研究。 可是,载人航天工程首要的任务是载人,给空间应用系统的资源配置就相当紧张。因此,最初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分配给高光谱成像仪的重量只有75公斤。 “我们就为了这5公斤,磨了整整3年。” 高光谱成像仪分系统主任设计师、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一部副主任颜昌翔说,“那时候,每次开会都要为这5公斤讨价还价,到初样设计阶段还没定下来。” 他们的这台高光谱成像仪,首次使用了适合航天的、重量轻刚度好的新材料,在设计、工艺等方面都做了最优化的考虑。 “我们已经把每一个步骤都做到了极致,仪器确实没法再轻了。” 高光谱成像仪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王跃明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从75公斤到80公斤,高光谱成像仪经历了无数专家的“严刑拷打”。 “每个零件的重量都拿出来计算,每块板子都要问是不是太厚了。后来专家们发现确确实实没有‘油水’可榨了,才给了我们这5公斤。” 但他们也理解,总体部的这种“抠门”,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来说,在很多时候是必须的。 “对空间科学实验而言,8公斤、10公斤可能就能安排一项实验,这项实验可能代表了一个领域,可能能够产出重要的科学成果。我们这样不近人情,都是为了大局考虑。” 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助理、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总体室主任吕从民说。 其实,吕从民自己也是被“严刑拷打”出来的。一面要在确保载荷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资源配置,一面还要向任务大总体打报告,尽量为空间应用系统多争取一些资源。 “王院士没把我们当外人” 在光学仪器领域,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已经有了60多年的积累,是这一领域的“老大哥”,而上海技物所则在上海后起直追,也具备了雄厚的实力。 “两个研究所强强联合进行单台航天仪器研发的模式,在中科院乃至整个中国都很少见。”长春光机所和上海技物所合作的历史比较悠久,但在航天领域如此大规模的合作,确实还是第一次。 从2006年初开始,两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就制定了两周碰一次头的协调机制。这次光机所去上海,下次技物所来长春。“几年下来,我们都混成航空公司的VIP了,连我们所长都没有这待遇。”颜昌翔开玩笑说。 而最让王跃明感动的是,颜昌翔的导师、中科院院士王家骐。 天宫一号任务开始后,中科院副院长给王家骐下了一道“委任状”,邀请他给项目组当技术质量顾问。 虽然是义务劳动,但70多岁高龄的王家骐还是尽心尽力。当时,上海技物所负责研制的高光谱成像仪指向镜遇到了一些难题,王家骐就帮助他们把关设计,并提出了许多建议。 “王院士没把我们当外人,他把我们都当做自己的亲学生,毫无保留地指导我们。”王跃明说,“他真正是站在国家的层面,一切都是以确保完成任务为出发点的。” 2005年博士毕业后,28岁的王跃明就接手了天宫一号空间应用系统重要载荷的研制任务,而颜昌翔也是在博士后出站一年多后就走上了这个岗位。 “我们两人虽然都很年轻,但我们背后有两个实力雄厚的研究所,还有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的专家给我们帮助和指导,才让我们能够担当这样的重任。” 而老一辈航天人传承给他们的,除了知识和经验,还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实验室的灯半个月没关过 在这次高光谱成像仪的研制中,长春光机所负责可见光部分的研发和仪器的最后集成,上海技物所负责短波红外部分的研发。 2009年,上海技物所一个仪器组件的研制进度受到了影响,从4月16日到30日,实验室里的灯就没有关过。“不光是我们,其他部门也是24小时待命。当时我们那一个装配师傅,半夜10点把他从家里叫来,一直干到3点多。然后师傅回家睡觉,下一道工序马上跟进。那时候,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经过半个月的昼夜攻关,进度终于赶上了。5月1日,王跃明带着最新研制的仪器组件,到长春和颜昌翔胜利会师。 不仅在中科院内,这种大力协作的精神在高光谱成像仪项目的几十家外协单位中也十分普遍。当时,负责高光谱成像仪感应同步器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下属的一个公司,为了让部件满足航天要求,也进行了大量的攻关。这件事让颜昌翔非常感动:“他们做这些是不赚钱的,但还是开足马力配合我们。” 这样的精神也延伸到了他们的家庭里。王跃明的小孩只有1岁,但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更多时间帮助妻子照看小孩。“说家里人没有怨言是假的。不过,他们虽然嘴上有怨言,但我能感觉到,他们在内心深处是支持我们的。” 神舟六号发射的时候,颜昌翔的儿子在幼儿园,到处跟小朋友说“我的爸爸是发明神舟飞船的”。对这个总是不在家的东北汉子来说,儿子发自内心的自豪让他动容;对这些把所有醒着的时间都献给了载人航天事业的人来说,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就是他们最大的宽慰。 《科学时报》 (2011-09-30 A2 中科院助力天宫寻梦专题报道)
2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报海大新闻
wyc 2012-12-9 06:43
大连海事大学千万元奖励优秀学生《中国科学报2012年12月5日》 添加时间:2012-12-05 11:28:03 阅读次数: 857 本报讯(通讯员杨莉)日前,大连海事大学举行 2011~2012学年度学生表彰大会。据悉,今年在该校设立奖助学金的单位共计50家,奖助学金总额共计2045万元,受奖励集体及个人共计9500余人次,获奖面达50%。最为耀眼的当属从全校1.6万余名本科生中评选出来的“十佳大学生”奖励金额最高,每人达一万元。   据了解,“十佳大学生”从全校1.6万本科生中脱颖而出。除了学年成绩要排在专业前5%外,综合素质也要相当过硬。据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赵宝刚介绍,一年一度的优秀学生表彰,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该校逐年加大奖学金等各种先进典型的评选力度,逐步扩大了助学金的资助范围,促使越来越多的同学可以得到奖励和资助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38 次阅读|2 个评论
是让学生拥有充实而正确的信仰,还是教育要向政治屈服?
jlugang 2012-12-4 08:55
《中国科学报》 (2012-12-03 第 1 版 要闻 )“让学生拥有充实而正确的信仰”主要内容如下: “十八大报告把先进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表示,作为思想的策源地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守望者和担当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应该是我们培养一代新人的基本要求。”郑南宁说,“我们现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实际上决定了 20 年后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也可以说,现在培养了什么样的人,就把什么样的世界留给了后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人才培养中,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郑南宁表示,近年来,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一直在反思和追问学生的人格养成、价值观、独立思考、创业精神等教育方面的问题。应该说,我们的大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一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据介绍,目前国内大学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最基础的体现依然是在思想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基本课程中。 “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一套针对当代年轻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指导思想。”郑南宁说,思想政治工作要解惑,而不是空洞地讲我要培养怎样的接班人。“必须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学生拥有一个充实而正确的信仰。” 郑南宁认为,我们并不缺乏对学生的信仰教育,比如从小学到大学,思想教育始终在帮助学生树立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教育固然没有问题,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也确实应贯穿教育始终,但对于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学生而言,共产主义说教式的教育太过抽象。 “新时期的大学生需要在追求共产主义的大背景下,找到既适合于自己,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追求,并为之努力。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这样的理想信仰,并帮助他们树立为之奋斗的决心。”郑南宁表示。 与此同时,他认为,大学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引导,并在学生的教育中加以体现。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是抽象的,更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从现实中国内外的背景出发,给学生明确而又贴近生活的内容。很明显,这样的目标依靠课堂上照本宣科的‘满堂灌’是不可能实现的。” 郑南宁表示,大学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相关教师真正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真正“零距离接触”,在点滴中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需要教师转变对原有思想教育的理解,同时适当调整自身定位。与取得的效果相比,这样的转变是值得的。 “我们曾经在大学生中作过一次调查,当问及你的理想是什么、今后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专业选择和今后的发展道路时,很多学生都答不出来。”郑南宁告诉记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渗透到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今天,学生们的选择太多,诱惑也太多。同时,这也说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仍面临很重的任务,尤其是在十八大为中国发展树立新航向的今天,高校的这一工作将更加任重而道远。 《中国科学报》 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当前教育制度弊大于利,当前教育观念鼠目寸光。在市场及经济下首先屈服的是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在理念之都变迁的前提下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大学精髓。但是在思教育改革的同时,大学思想的核心不容丢失。教育要走在前沿,不光是学术的前沿还有思想的前沿。自德先生和赛先生起始,大学关于思想的教育就被上升为了大学教育的灵魂,被代代传颂。没一个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功绩都是不可磨灭的,但是教育也不能永远的在某一种大的体制下被束缚,被固化,被绑住手脚。民主科学是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灵魂。当灵魂缺失的时候教育只能成为附庸,成为奴役,成为死尸,成为死水。教育先进人才空谈,获得先进奖励妄想。 现在的教育中学生缺乏的就是教育的灵魂,不是体制的信仰。我们爱国家,我们爱人民,我们爱民族,但是更应该爱有教育灵魂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制度。 大学者非政治之学,非行政之学,非为官之学,非附庸世俗之学。在为科学之学,在为经济发展之学,在为民族强盛之学。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对于学生的作用需要在社会中得到更多的体现,教师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照本宣科无异,教师的身教言传用在学生的政治信仰树立,是教育的资源浪费。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不在于教育要屈服于制度之下,谁控制谁,谁为谁服务,在于有灵魂的教育在社会制度中发挥更佳的社会,经济,制度等等效果。这是教育的实至名归。 中国式的教育带有中国的是的文化传统,但是不否这些传统中有一些弊端,注重后天塑造,不注重因材施教,不注重天分的培养,很多方面违背自然,这是中外教育的区别,也是难以有惊世骇俗的成果的主要原因。教育屈服于政治之后的信仰式教育只会是教育成为手段,成为附庸,教育一板一眼亦步亦趋安于现状只会使教育丧失自我,缺乏创新。教育只有灵魂在,目标在,才可以有所发展。 与其说让教师更好地理解思想教育,来教育学生。不如说让制度还给教育灵魂。让你更有灵魂的教育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腾飞于科学创新,经济发展之学,民族强盛的广大空间之下。 民族复兴,应该教育先行。 任何政治都是一时的,只有有灵魂的教育才会源远流长。
个人分类: 社会现象|1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e-笔记]中国科学报:“速成鸡”是一种错误说法
liuli66 2012-12-4 08:43
全文见: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12/266640.shtm
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张巧玲:文献情报服务上演“大手”拉“小手”
liuwenlidavid 2012-12-2 23:05
根据自身“一三五”规划,国科图积极推进中科院文献情报服务的开放共享—— ■本报记者 张巧玲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国科图”)与河南省科学院文献情报服务站正式挂牌;国科图与贵州科学院文献信息共享服务站正式挂牌……“这是国科图在‘十二五’新时期,根据我们‘一三五’规划,实施‘面向决策一线、科研工作一线、区域发展一线’文献情报创新战略,服务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国科图馆长张晓林日前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国科图主动发挥国家级文献情报平台的核心作用,推进中科院文献情报服务的开放共享,“大手”拉“小手”,积极支持省级科学院共享中科院文献情报服务。 助解地方院所“心头病” 10月中旬,贵州科学院与国科图签订了共享文献情报服务合作协议并挂牌成立文献信息共享服务站后,贵州省科学院希望借此机会打开文献情报工作方面的新局面。 贵州科学院副院长林昌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上世纪末,全国开始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大幅缩减地方科研机构的人员编制,为了保留科研队伍,地方科研机构不得不削减“外围”服务人员,文献情报工作也因此受到重挫。但随着地方科研机构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文献情报工作的方法、手段、人员无法满足需求却成了他们的“心头病”。 2010年和今年3月,中科院先后与贵州省签订支持贵州省科学院的合作协议及《共同推进贵州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合作协议》,国科图借机推进国家科学图书馆与贵州科学院共享文献情报服务。 “帮助很大,我们又重建了文献情报中心。”林昌虎介绍。 国科图副馆长刘细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支持省科学院文献情报事业发展,一直是国科图发挥国家级科技文献情报机构作用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从2010年开始,国科图分赴广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密切协同服务关系。2012年3月至6月,按照中科院与各省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安排,国科图再次主动出击,组织专业人员赴陕西、甘肃、江西、贵州、河北、河南等省科学院调研。 刘细文介绍,针对各个省科学院所面临的文献情报工作的整体性缺失,国科图联合各个省科学院,采取加强战略协作,共建文献情报工作站,培训文献情报服务队伍,延伸和拓展国科图文献情报服务链,建设文献情报共享服务平台等系列措施,提升各个省科学院文献信息保障能力。 积极探索合作机制 根据国科图“一三五”提出的三个“重点突破”,着力提高针对国家科技信息服务及其发展的支撑推动能力,建立引领示范国家科技信息服务战略发展的核心平台,建立支撑区域科技战略信息需求的网络化服务机制,成为国科图的又一重要使命。 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因前身为中科院广州分院图书馆,而与国科图有着较为密切的合作渊源。2011年,国科图正式与广东省科学院签署合作框架,重点支持广东科技图书馆开展情报研究与科技查新服务,并将其情报研究部纳入国科图情报研究团队的一体化管理。 “目前我们正与国科图共建‘企业产业科技创新态势监测分析研究特色分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馆长李宏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除广东外,国科图在2010年6月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石河子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科学院、塔里木大学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协同,共享中科院文献情报服务,建立快速满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文献服务需求的工作机制。同时,国科图还委派“科技特派员”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文献信息支撑体系建设。 今年8月,国科图与江西省科学院等多个省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合服务体系和机制。 刘细文介绍,国科图积极探索各种合作机制,使其面向省科学院的文献情报方面的合作更加深化,“建立国科图—省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共享文献情报服务管理,形成协同服务机制”。 国科图还为每个省科学院指派一名专职学科馆员,组织面向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的文献获取能力培训,开展嵌入科研项目与科研团队的文献情报服务,建立文献情报服务与科研文献信息需求协同联动的服务机制。 为应对省科学院外文文献信息严重短缺的局面,国科图努力创造条件,为6个省科学院开通Web of Knowledge综合性数据库和评价工具,支持科研人员的科技文献评价与查询。 此外,国科图还为各省科学院建立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集成门户,为各省科学院科研人员建立了共享国家科技文献保障体系资源与服务的建制化便捷渠道。 突破人才瓶颈 “半年来,我们已有6名员工参加国科图的人员培训。”林昌虎告诉记者。 刘细文告诉记者,利用国科图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机制,系统组织面向省科学院图书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并纳入中科院文献情报人员长期培训计划,是国科图面向省科学院开展文献情报服务的又一重要内容。 国科图组织文献信息服务骨干人员多次赴新疆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农垦科学院开展服务培训,提升科研人员获取文献能力。 2012年,国科图组织专业人员赴江西省科学院、贵州科学院、河北省科学院、陕西省科学院,带领省科学院文献情报人员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培训。 5月,国科图对首批来自江西、甘肃、贵州和陕西的10名文献情报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培训,覆盖文献资源体系、文献传递服务、科技信息动态监测、科研一线学科化服务方式与案例等,并纳入国科图专业培训体系中。 国科图还将协助各省科学院提升情报跟踪研究能力,组织专门开展情报分析培训,协助省科学院建立情报分析队伍,合作建立支持区域科技决策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情报研究服务机制,支持省科学院提高对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服务。 《中国科学报》 (2012-12-01 第7版 创新周刊) 根据自身“一三五”规划,国科图积极推进中科院文献情报服务的开放共享—— ■本报记者 张巧玲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国科图”)与河南省科学院文献情报服务站正式挂牌;国科图与贵州科学院文献信息共享服务站正式挂牌……“这是国科图在‘十二五’新时期,根据我们‘一三五’规划,实施‘面向决策一线、科研工作一线、区域发展一线’文献情报创新战略,服务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国科图馆长张晓林日前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国科图主动发挥国家级文献情报平台的核心作用,推进中科院文献情报服务的开放共享,“大手”拉“小手”,积极支持省级科学院共享中科院文献情报服务。 助解地方院所“心头病” 10月中旬,贵州科学院与国科图签订了共享文献情报服务合作协议并挂牌成立文献信息共享服务站后,贵州省科学院希望借此机会打开文献情报工作方面的新局面。 贵州科学院副院长林昌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上世纪末,全国开始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大幅缩减地方科研机构的人员编制,为了保留科研队伍,地方科研机构不得不削减“外围”服务人员,文献情报工作也因此受到重挫。但随着地方科研机构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文献情报工作的方法、手段、人员无法满足需求却成了他们的“心头病”。 2010年和今年3月,中科院先后与贵州省签订支持贵州省科学院的合作协议及《共同推进贵州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合作协议》,国科图借机推进国家科学图书馆与贵州科学院共享文献情报服务。 “帮助很大,我们又重建了文献情报中心。”林昌虎介绍。 国科图副馆长刘细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支持省科学院文献情报事业发展,一直是国科图发挥国家级科技文献情报机构作用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从2010年开始,国科图分赴广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密切协同服务关系。2012年3月至6月,按照中科院与各省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安排,国科图再次主动出击,组织专业人员赴陕西、甘肃、江西、贵州、河北、河南等省科学院调研。 刘细文介绍,针对各个省科学院所面临的文献情报工作的整体性缺失,国科图联合各个省科学院,采取加强战略协作,共建文献情报工作站,培训文献情报服务队伍,延伸和拓展国科图文献情报服务链,建设文献情报共享服务平台等系列措施,提升各个省科学院文献信息保障能力。 积极探索合作机制 根据国科图“一三五”提出的三个“重点突破”,着力提高针对国家科技信息服务及其发展的支撑推动能力,建立引领示范国家科技信息服务战略发展的核心平台,建立支撑区域科技战略信息需求的网络化服务机制,成为国科图的又一重要使命。 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因前身为中科院广州分院图书馆,而与国科图有着较为密切的合作渊源。2011年,国科图正式与广东省科学院签署合作框架,重点支持广东科技图书馆开展情报研究与科技查新服务,并将其情报研究部纳入国科图情报研究团队的一体化管理。 “目前我们正与国科图共建‘企业产业科技创新态势监测分析研究特色分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馆长李宏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除广东外,国科图在2010年6月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石河子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科学院、塔里木大学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协同,共享中科院文献情报服务,建立快速满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文献服务需求的工作机制。同时,国科图还委派“科技特派员”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文献信息支撑体系建设。 今年8月,国科图与江西省科学院等多个省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合服务体系和机制。 刘细文介绍,国科图积极探索各种合作机制,使其面向省科学院的文献情报方面的合作更加深化,“建立国科图—省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共享文献情报服务管理,形成协同服务机制”。 国科图还为每个省科学院指派一名专职学科馆员,组织面向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的文献获取能力培训,开展嵌入科研项目与科研团队的文献情报服务,建立文献情报服务与科研文献信息需求协同联动的服务机制。 为应对省科学院外文文献信息严重短缺的局面,国科图努力创造条件,为6个省科学院开通Web of Knowledge综合性数据库和评价工具,支持科研人员的科技文献评价与查询。 此外,国科图还为各省科学院建立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集成门户,为各省科学院科研人员建立了共享国家科技文献保障体系资源与服务的建制化便捷渠道。 突破人才瓶颈 “半年来,我们已有6名员工参加国科图的人员培训。”林昌虎告诉记者。 刘细文告诉记者,利用国科图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机制,系统组织面向省科学院图书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并纳入中科院文献情报人员长期培训计划,是国科图面向省科学院开展文献情报服务的又一重要内容。 国科图组织文献信息服务骨干人员多次赴新疆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农垦科学院开展服务培训,提升科研人员获取文献能力。 2012年,国科图组织专业人员赴江西省科学院、贵州科学院、河北省科学院、陕西省科学院,带领省科学院文献情报人员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培训。 5月,国科图对首批来自江西、甘肃、贵州和陕西的10名文献情报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培训,覆盖文献资源体系、文献传递服务、科技信息动态监测、科研一线学科化服务方式与案例等,并纳入国科图专业培训体系中。 国科图还将协助各省科学院提升情报跟踪研究能力,组织专门开展情报分析培训,协助省科学院建立情报分析队伍,合作建立支持区域科技决策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情报研究服务机制,支持省科学院提高对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服务。 《中国科学报》 (2012-12-01 第7版 创新周刊) 原文地址: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12/266565.shtm?id=266565
1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欧阳自远院士:深空探测应明确科学目标
热度 1 Fangjinqin 2012-11-29 09:11
[转载]欧阳自远院士:深空探测应明确科学目标
作者:张巧玲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9 7:46:33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欧阳自远院士:深空探测应明确科学目标 欧阳自远 张巧玲摄 ■本报记者 张巧玲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马兴瑞日前表示,明年下半年我国将实施“嫦娥三号”发射和落月任务。此消息一出,有关中国深空探测问题立即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有序进行,能够确保‘嫦娥三号’明年下半年发射。”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嫦娥三号’将首次开展着陆器和月球车的联合探测。” 欧阳自远表示,下一步的深空探测主要是开展月球、火星、金星、小行星、木卫及太阳和太阳系空间的探测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开展月球与火星探测。 人类开展火星探测,一是希望证实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二是对火星本体进行研究,从磁层、大气层、火星环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等方面与地球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行星与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 在各国开展的火星探测任务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美国开展的一系列火星探测计划。“他们的火星探测计划最为系统,目标明确且在不断深入。”欧阳自远说。 1961年,美国开展火星轨道器探测;1975年8月和9月,美国首次发射火星软着陆探测器“海盗1号”、“海盗2号”,之后又于2007年8月发射“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自“火星探路者”号火星车探测器发射后,又相继发射了“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这些发射任务使美国实现了对火星的飞越、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获得了大量探测成果,并证实火星现在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 此后,火星大气中微量水蒸气和极微量甲烷气体的发现,又燃起了火星存在生命活动的希望。但此时,火星大气中甲烷气体无法判别是有机成因还是无机成因,即是由生命活动释放或由生物裂解成因还是无机的C、H合成成因。 “探测火星上的甲烷从何而来成为美国新时期火星探测的重要目标之一。”欧阳自远表示。 然而,在深空探测活动中,对甲烷的成因进行判别并非易事,美国为此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2006年3月,《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美国科学家的文章。该文详细论述了如何判别甲烷是由生命活动还是非生命成因的C、H合成成因。 “这说明美国已解决这一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研制相应的科学探测仪器。”欧阳自远表示。 今年8月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将开展1个火星年(约合两个地球年)的探测任务,使命是寻找火星在远古时代适合生存的环境。 “这是比较‘谦虚’的说法。”欧阳自远认为。 据悉,“好奇”号共搭载了10类有效载荷,包括桅杆相机、火星降落成像仪、火星样本分析仪、火星手持透镜成像仪、化学与矿物学分析仪、化学摄像机、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计、中子反照率动态探测器、辐射评估探测器以及火星车环境监测站。 欧阳自远分析说,这十类科学仪器其实要实现三大科学使命。其中,被誉为“好奇”号“心脏”的火星样本分析仪负责搜寻构成生命的要素——碳化合物(甲烷和二氧化碳)。 “这正是‘好奇’号最受瞩目的一部分,也是它的核心。”欧阳自远认为。 其他仪器有的用来探测火星一般科学数据,了解火星的现代环境与载人登陆火星的可行性;还有的用来探测火星土壤的矿物成分,主要了解火星的历史环境。 欧阳自远介绍说,“好奇”号是人类有史以来设备最齐全的火星探测器,“火星是人类对太阳系探测的重点,美国对火星的探测活动系统而有步骤,且目标十分明确,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和学习”。 目前,我国也在计划对火星等开展探测。《201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指出,我国将开展深空探测活动,以火星探测为切入点,统筹开展太阳、小行星、金星、木星系统等的探测。 欧阳自远建议,我国开展深空探测,首先要提出比较长远的、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意义的科学问题;其次,要具有大视域,选择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突破;三是综合考虑国家深空探测的技术能力及技术水平,将科学目标与其紧密结合,同时推动我国相关技术能力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每一次深空探测的科学目标,既有创新性又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坚持科学发展。”欧阳自远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2-11-29 第1版 要闻) 作者:张巧玲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9 7:46:33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欧阳自远院士:深空探测应明确科学目标 欧阳自远 张巧玲摄 ■本报记者 张巧玲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马兴瑞日前表示,明年下半年我国将实施“嫦娥三号”发射和落月任务。此消息一出,有关中国深空探测问题立即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有序进行,能够确保‘嫦娥三号’明年下半年发射。”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嫦娥三号’将首次开展着陆器和月球车的联合探测。” 欧阳自远表示,下一步的深空探测主要是开展月球、火星、金星、小行星、木卫及太阳和太阳系空间的探测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开展月球与火星探测。 人类开展火星探测,一是希望证实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二是对火星本体进行研究,从磁层、大气层、火星环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等方面与地球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行星与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 在各国开展的火星探测任务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美国开展的一系列火星探测计划。“他们的火星探测计划最为系统,目标明确且在不断深入。”欧阳自远说。 1961年,美国开展火星轨道器探测;1975年8月和9月,美国首次发射火星软着陆探测器“海盗1号”、“海盗2号”,之后又于2007年8月发射“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自“火星探路者”号火星车探测器发射后,又相继发射了“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这些发射任务使美国实现了对火星的飞越、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获得了大量探测成果,并证实火星现在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 此后,火星大气中微量水蒸气和极微量甲烷气体的发现,又燃起了火星存在生命活动的希望。但此时,火星大气中甲烷气体无法判别是有机成因还是无机成因,即是由生命活动释放或由生物裂解成因还是无机的C、H合成成因。 “探测火星上的甲烷从何而来成为美国新时期火星探测的重要目标之一。”欧阳自远表示。 然而,在深空探测活动中,对甲烷的成因进行判别并非易事,美国为此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2006年3月,《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美国科学家的文章。该文详细论述了如何判别甲烷是由生命活动还是非生命成因的C、H合成成因。 “这说明美国已解决这一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研制相应的科学探测仪器。”欧阳自远表示。 今年8月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将开展1个火星年(约合两个地球年)的探测任务,使命是寻找火星在远古时代适合生存的环境。 “这是比较‘谦虚’的说法。”欧阳自远认为。 据悉,“好奇”号共搭载了10类有效载荷,包括桅杆相机、火星降落成像仪、火星样本分析仪、火星手持透镜成像仪、化学与矿物学分析仪、化学摄像机、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计、中子反照率动态探测器、辐射评估探测器以及火星车环境监测站。 欧阳自远分析说,这十类科学仪器其实要实现三大科学使命。其中,被誉为“好奇”号“心脏”的火星样本分析仪负责搜寻构成生命的要素——碳化合物(甲烷和二氧化碳)。 “这正是‘好奇’号最受瞩目的一部分,也是它的核心。”欧阳自远认为。 其他仪器有的用来探测火星一般科学数据,了解火星的现代环境与载人登陆火星的可行性;还有的用来探测火星土壤的矿物成分,主要了解火星的历史环境。 欧阳自远介绍说,“好奇”号是人类有史以来设备最齐全的火星探测器,“火星是人类对太阳系探测的重点,美国对火星的探测活动系统而有步骤,且目标十分明确,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和学习”。 目前,我国也在计划对火星等开展探测。《201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指出,我国将开展深空探测活动,以火星探测为切入点,统筹开展太阳、小行星、金星、木星系统等的探测。 欧阳自远建议,我国开展深空探测,首先要提出比较长远的、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意义的科学问题;其次,要具有大视域,选择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突破;三是综合考虑国家深空探测的技术能力及技术水平,将科学目标与其紧密结合,同时推动我国相关技术能力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每一次深空探测的科学目标,既有创新性又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坚持科学发展。”欧阳自远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2-11-29 第1版 要闻) 作者:张巧玲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9 7:46:33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欧阳自远院士:深空探测应明确科学目标 欧阳自远 张巧玲摄 ■本报记者 张巧玲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马兴瑞日前表示,明年下半年我国将实施“嫦娥三号”发射和落月任务。此消息一出,有关中国深空探测问题立即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有序进行,能够确保‘嫦娥三号’明年下半年发射。”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嫦娥三号’将首次开展着陆器和月球车的联合探测。” 欧阳自远表示,下一步的深空探测主要是开展月球、火星、金星、小行星、木卫及太阳和太阳系空间的探测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开展月球与火星探测。 人类开展火星探测,一是希望证实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二是对火星本体进行研究,从磁层、大气层、火星环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等方面与地球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行星与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 在各国开展的火星探测任务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美国开展的一系列火星探测计划。“他们的火星探测计划最为系统,目标明确且在不断深入。”欧阳自远说。 1961年,美国开展火星轨道器探测;1975年8月和9月,美国首次发射火星软着陆探测器“海盗1号”、“海盗2号”,之后又于2007年8月发射“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自“火星探路者”号火星车探测器发射后,又相继发射了“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这些发射任务使美国实现了对火星的飞越、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获得了大量探测成果,并证实火星现在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 此后,火星大气中微量水蒸气和极微量甲烷气体的发现,又燃起了火星存在生命活动的希望。但此时,火星大气中甲烷气体无法判别是有机成因还是无机成因,即是由生命活动释放或由生物裂解成因还是无机的C、H合成成因。 “探测火星上的甲烷从何而来成为美国新时期火星探测的重要目标之一。”欧阳自远表示。 然而,在深空探测活动中,对甲烷的成因进行判别并非易事,美国为此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2006年3月,《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美国科学家的文章。该文详细论述了如何判别甲烷是由生命活动还是非生命成因的C、H合成成因。 “这说明美国已解决这一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研制相应的科学探测仪器。”欧阳自远表示。 今年8月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将开展1个火星年(约合两个地球年)的探测任务,使命是寻找火星在远古时代适合生存的环境。 “这是比较‘谦虚’的说法。”欧阳自远认为。 据悉,“好奇”号共搭载了10类有效载荷,包括桅杆相机、火星降落成像仪、火星样本分析仪、火星手持透镜成像仪、化学与矿物学分析仪、化学摄像机、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计、中子反照率动态探测器、辐射评估探测器以及火星车环境监测站。 欧阳自远分析说,这十类科学仪器其实要实现三大科学使命。其中,被誉为“好奇”号“心脏”的火星样本分析仪负责搜寻构成生命的要素——碳化合物(甲烷和二氧化碳)。 “这正是‘好奇’号最受瞩目的一部分,也是它的核心。”欧阳自远认为。 其他仪器有的用来探测火星一般科学数据,了解火星的现代环境与载人登陆火星的可行性;还有的用来探测火星土壤的矿物成分,主要了解火星的历史环境。 欧阳自远介绍说,“好奇”号是人类有史以来设备最齐全的火星探测器,“火星是人类对太阳系探测的重点,美国对火星的探测活动系统而有步骤,且目标十分明确,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和学习”。 目前,我国也在计划对火星等开展探测。《201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指出,我国将开展深空探测活动,以火星探测为切入点,统筹开展太阳、小行星、金星、木星系统等的探测。 欧阳自远建议,我国开展深空探测,首先要提出比较长远的、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意义的科学问题;其次,要具有大视域,选择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突破;三是综合考虑国家深空探测的技术能力及技术水平,将科学目标与其紧密结合,同时推动我国相关技术能力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每一次深空探测的科学目标,既有创新性又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坚持科学发展。”欧阳自远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2-11-29 第1版 要闻) 作者:张巧玲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9 7:46:33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欧阳自远院士:深空探测应明确科学目标 作者:张巧玲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9 7:46:33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我们期待我国深空探测进军 作者:张巧玲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9 7:46:33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欧阳自远院士:深空探测应明确科学目标 作者:张巧玲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9 7:46:3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1/272235.shtm zp 欧阳自远院士:深空探测应明确科学目标 我们期待我国向深空探测进军
个人分类: 科学论坛|2125 次阅读|2 个评论
基因治疗产品首度叩开欧洲大门
qpzeng 2012-11-20 06:00
基因治疗产品首度叩开欧洲大门
【新闻背景】 早在今年7月20日,英国《自然》杂志就曾透露,欧盟即将批准荷兰UniQure公司的基因治疗产品Glybera上市。近日,欧盟正式通知UniQure公司,批准该产品在欧盟27个成员国使用,此举首度开启欧洲基因治疗临床应用的先河。之后,在11月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2012年491卷7423期)的“七天热点”(Seven days)栏目又对此进行了背景性介绍。 据报道,这款基因治疗产品是一种携带脂蛋白酯酶基因(LPL)的腺(病毒)相关病毒(AAV)载体,可用于治疗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因缺乏有功能的LPL基因而不能代谢血液中脂肪颗粒,并引起严重剧痛、致死胰腺炎的遗传病。该病在全球的发病率约为1/106~2/106。专家认为,尽管欧盟已首开先例放行该基因治疗产品,但它仍属特例,基因治疗产品还应继续观察,短期内不宜全面放开。 围绕基因治疗产品安全的争论已经持续多年,美国至今没有批准任何基因治疗产品用于临床。但是,中国早在2004年初就为“今又生”(Gendicine)颁发了世界上第一张基因治疗新药证书,而欧盟此次正式批准首个基因治疗产品进入欧洲市场也给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经过审慎评价和严格审查的基因治疗产品是安全的。 【点评】 人类的某些疾病可以归因于人体自身基因的缺陷或病原基因产物与人体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这些疾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基因有关,或者说它们属于基因功能疾病。 其中,内源性基因病可称为“原发性基因病”,如遗传病;外源性基因病可称为“继发性”或“获得性基因病”,如艾滋病等。因此,基因功能疾病最终都可以通过对基因的人工操纵达到治愈目的。 不过,目前还只能对单个缺陷基因进行人工改良,若有朝一日能把艾滋病毒整合基因组从人的染色体上切割下来,则将是人类最终战胜艾滋病的庆功时刻。 堪称“分子微手术” 开展基因治疗必须备齐一整套工具,包括基因“剪刀”,即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可用来“剪裁”基因片段;基因“浆糊”,即连接酶,可用来“嫁接”基因片段;基因“车”(载体),如良性病毒或转座子等,可用来把基因“搬运”到待修补的位置。 一般来说,基因治疗药物是一种预先构建好了的基因载体复合结构,只要它进入细胞后随机插入或定点整合(基因打靶)到染色体上,就能合成出该基因编码的正常蛋白质(酶),从而矫正原有突变基因合成的异常蛋白质(酶)所导致的功能缺陷。 随着人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疾病的相关基因被发现,并且很多已被分离出来,这无疑推动了基因治疗研究的迅速发展。 其次,基因治疗策略多种多样,而且日益成熟,其中利用正常基因代替缺陷基因的“基因修复”策略一直是探索的重点。近年来,开展了基于“基因钝化”与“基因活化”策略的反义核酸封闭有害基因表达与核酶剪切有害基因的研究,以及自杀基因的应用。 另外,基因治疗产品的给药方式不断创新,既有纳米颗粒包裹药物或基因枪轰击的“活体”给药法,又有先提取骨髓细胞后导入治疗基因再输入体内的“离体加活体”给药法。 成功与风险并存 基因治疗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即体细胞基因治疗和性细胞(精子或卵子)基因治疗,后者面临更多的伦理道德问题,反对呼声很高,阻力也很大。例如,著名的“魏斯曼壁垒”主张,遗传信息只能从基因到细胞,而不是相反。 同时,基因载体选择与基因表达控制技术作为基因治疗的难点仍未取得突破,其中利用基因修饰病毒作为基因载体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例如,1999年9月,年仅18岁的美国高中生因患腺苷脱氨酶(ADA)缺陷症而接受重组腺病毒介导基因治疗后死亡(“杰辛格事件”);2002年10月4日,法国卫生产品安全管理局宣布停止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症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因为治疗中使用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激活了细胞癌基因(LM02),使其中一位受试者出现血癌样疾病。 事实上,Glybera最初从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和欧洲医药机构(EMA)先进治疗委员会(CAT)所获得的都是负面评价,但他们通过对27位病人3次治疗的疗效再评价,终于在今年6月获得CAT认可,随后也得到CHMP的背书。 然而,基因治疗产品投资大、风险高、市场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因治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比如,最初涉足Glybera产品研发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分子治疗药物公司就未能坚持到最后,而改由UniQure注资继续开发,才得以最终获准上市。 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从1972年Friedmann和Roblin首次提出基因治疗的设想以来,人们对基因治疗的认识经历了从禁锢到狂热再到逐渐理性的过程,基因治疗研究也从盲目到规范,再到开始尝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1990年9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FDA)批准首例人类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此后全世界共实施了1700多项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累计超过数千人接受过各种形式的基因治疗。2006~2011年间,成功实施基因治疗的病例包括:视网膜疾病Leber氏先天性黑蒙症、X染色体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腺苷脱氨酶—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肾上腺脑白质失养症、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和帕金森病等。 近几年,西方大众传媒推出了多部以基因治疗为题材的科幻片,如电视系列剧《末世黑天使》(2000)、电影《猩球崛起》(2011)、小说《下一次》(2006)等,它们对基因治疗大多持想象、杜撰、讥讽、嘲弄的态度。 尽管如此,随着人们更深入和更科学地开展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基因治疗无疑将成为攻克各类难治性遗传性疾病的有力武器。 原载《中国科学报》2012年11月20日5版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3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大学之所以为“大”
热度 5 蒋高明 2012-11-14 18:09
大学之所以为“大” ■蒋高明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5896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南京大学简称南大,天津大学简称天大,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地大,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山东大学简称山大,四川大学简称川大,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等等。 清华大学不称自己清大,而谦称自己为清华,尽管如此,清华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当然,在国际上,清华与名校还有距离,因此,清华的谦虚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清华不称自己为大,就有公司注册了清大的商标。在商人的心目中,清华那是一个好大学,其名声肯定可以卖好价钱。 现在的大学,糟糕就糟糕在与铜臭结合得太密切了。以前的大学向前看,现在向钱看。 大学之大,不是自封的,是社会送给它们的,是社会对知识的一种尊重。过去年代,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人们认为大学就是很有学问的地方,那里的教授一定非常了得。 笔者上大学的时候,农民们天真地认为,大学教授一定是有“小包车”(轿车)的,怎么也得像县长书记那样,车接车送的。当我在校园里第一次见到骑破旧自行车的周光裕教授时,还怀疑人家介绍错了人。因为当时身为中国生态学家的周先生,没有坐“小包车”。毛泽东当年认为小学教员就应当是知识分子,那样的话,大学教员就是大知识分子了。大知识分子,当然得有大知识分子的待遇嘛。 大学之大,是学问之大。大学是比学问的地方。那里的知识是被人尊重的,研究知识、传播知识、接受知识的人是得到尊重的。学官们如果不是做学问者,是对有学问的人恭敬有加的,从来不会像今天那样教授向处长、副处长甚至科长点头哈腰,对校长书记简直就是卑躬屈膝了。人们形容大学是象牙塔,那是对大学的充分尊敬。“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是对大学里知识传播者给予的最高期待。 大学之大,是思想之大。是大学知识传播者与接受者思想之自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那里有清新的空气,有优美的环境,那里有包容,有谦虚,有同情,有正义,也有拍案而起,也有弃笔从戎。没有北大,便没有今天的执政党,便没有今天的社会制度。而当年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闻一多、吴晗,要按照今天的学术评价标准,第一他们不务正业;第二他们没有学问,因为他们不会写SCI;第三他们得下岗,因为,他们没有给学校当局挣来大笔的研究经费。 大学之所以称得起大学者,须有“三老”。这三老乃是:其一是大师,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是大学之宝,他们见证了社会变迁历史;第二乃是大树,号称大学有百年历史者,但无百年大树,显然让人怀疑百年名校的含金量(植物寿命中,唯树木寿命长,树木见证了大学变迁历史,有关信息存在于年轮中);第三乃是有老房子、老的教学楼。我在西方的大学中见到的百年、数百年的大学楼房,那真叫人服气。中国大学有老房子者,多夷为平地而起大楼,管他历史不历史呢。中国大学校长者,乃与帝王心理一样,新官上任,必先否定前任。否定最彻底的办法,乃是一把火烧掉前人建造的宫殿,大树也恨不能换上他喜欢的。 今天的大学,说不客气点,“985工程”者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有大学称谓的学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号“211工程”者,乃“985工程”外,再加上当年能够称得上学院的,如师范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地质学院而已。今天,这两类学校全部称为大学,都自封为“大”。发展最快的,乃是当年的中专、大专,几乎一夜之间自封为“大”。 大学的地盘大了,人数多了,然而,大学的内涵少了。 中国大学走向何处去呢? ( http://blog.sciencenet.cn/u /蒋高明)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262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王铮:别让中国创新的有生力量集体消失
xjs 2012-11-13 09:43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10 【字号: 小 中 大 】 从高校到研究院所,谈起学生的学习和就业,不能不让人感受到一个具有危机性的问题——中国的博士生教育还能存在几年? 为什么这么问?因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博士学位后找不到适当的工作。不是国家不需要,以我们政策模拟研究来说,很缺人。问题出在哪里? 中国博士研究生找不到工作,首先是因为高校和研究所存在强烈的对“土鳖”博士就业的歧视。国内高校和研究单位,特别是号称要进世界一流的“985工程”大学和研究单位,几乎一律只要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就是不要国内培养的。 其实这先有一个道德问题,看不起“土鳖”博士,你招收博士研究生干什么? 说实用的,政策模拟是新兴学科,国外的容易就业他们也就回不来了,国内培养的又因为没有外国学历找不到工作。作为普遍现象,结果导致国际上新兴什么,我们就停止发展什么了,因为后继无人。 其实“土鳖”博士不一定比留学生差多少。好几位美国教授发现笔者的学生能建模,还能编写程序,都表示在美国也难于找到。究其原因,因为美国人有钱买软件,反而只会围绕成型软件建模了。可是笔者的学生就因为没有留学经历被有关学校拒绝了。有的被拒绝后,到境外做博士后。这或多或少有点讽刺。 在这种对“土鳖”博士歧视的情况下,学生不读中国博士学位了。去年到今年,笔者已经有3名学生退学出国了。其中一名学生,曾承担“973”项目的一个核心模块开发,但后来不让她走都不行,她理直气壮地说:“某某师姐发表11篇文章都留不了校!” 而大多数学者感受到,有不少留学生英文好,SCI文章多一些,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比国内博士强,而且国内学生更知道在研究领域去艰苦奋斗。 SCI成为标准以来,有言论表示中国院士水平不如国外助理教授,也有笔者一朋友在“科学网”博客发文说中国博士99%不合格。面对这些说法,笔者都跳出来反对,因为这样否定中国科学家就会破坏中国文化自信力,就会使得我们没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 居里夫人说,首先是自信力,其次是恒心——这是一个当时被灭了国的波兰人的深刻感受。中国发展的恒心是有的,可是自信力就这样被破坏了。 北京政府出台政策对“海龟”博士入北京户口予以特批,“土鳖”博士的户口则卡得严,结果“海龟”趾高气扬,“土鳖”忿忿不平,导致了知识分子群体分裂。这样的歧视政策,比比法兰西人、俄罗斯人、德意志人,甚至比比日本人,我们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在,这种自信力丧失,就集中表现在对“土鳖”博士的就业歧视上,从大学到政府一律搞歧视,所以法国人看不起你,俄国人看不起你,日本人也看不起你。说到底,把中国博士与外国博士放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平等竞争,让专家内行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而让官僚主义者看指标体系。这样我们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歧视“土鳖”博士的情况下,中国博士研究生找不到合适工作单位,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在大城市?问得好。因为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依靠仪器设备、越来越离不开学术团体合作,离开了具有这些条件的大城市学校,他们将英雄无用武之地。 笔者两个学习计算管理科学与政策模拟的学生,一个硕士、一个博士,毕业后坚持回到了家乡,结果单位要求他们教会计学。 人们自然会说,你们培养的人不适合市场需要。市场是什么?市场是一种鼠目寸光的东西,它的每次选择,依靠 “边际效益”这把尺子。社会需要两方面人才:面向边际效益的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即应用技术(广义技术)人才和科学研究及技术创新人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讲长远眼光,讲跨期效益。 一个国家的教育,不能吹糠见米。要考虑市场需要,也要考虑长期发展。大学、研究生院不是短训班。有长远观点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还有人可能说:“可是大城市人口实在太多了。”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接受大城市还会发展的现实。这也是一种市场选择,只有把人力物力首先集中到大城市,我们才有力量发展。 其次是城市化政策问题。长期以来,说起城市化政策就是指人口聚集。实际上,聚集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城市化还在于引导城市的专业化分工。中国目前的科研教育需要发展一些专业化的知识城市。 比如郑州,那是河南省政治、经济中心,现在高校都忙着往那里集中,因为各种设施投资都往那里跑,结果城市功能全面化了,反而创新能力不足了。老牌的河南大学因为在开封,本来当地政府可以依托河南大学将开封建设为知识城市,国外许多名牌大学就是在小城市。在规模中等的城市建设知识城市、建设好的大学,有利于解决基础研究、创新探索的博士的户口问题,也有利于避开强烈的商业气氛推进知识创新。可是在官本位结构下,每省只能有一个“211工程”高校,河南大学连“211工程”都进不了。事实上河南省人口是海南省、青海省的多少倍?人口多,更需要多几个创新源地。 总之,歧视“土鳖”博士、限制户口,必将终结中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国创新的有生力量集体消失,亦将终结中国文化,使得中华民族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系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1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别让创新的有生力量集体消失:看不起“土鳖”,你为何招生
liyibo666 2012-11-11 23:59
中国科学报:别让中国创新的有生力量集体消失 ■王铮 从高校到研究院所,谈起学生的学习和就业,不能不让人感受到一个具有危机性的问题——中国的博士生教育还能存在几年? 为什么这么问?因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博士学位后找不到适当的工作。不是国家不需要,以我们政策模拟研究来说,很缺人。问题出在哪里? 中国博士研究生找不到工作,首先是因为高校和研究所存在强烈的对“土鳖”博士就业的歧视。国内高校和研究单位,特别是号称要进世界一流的“985工程”大学和研究单位,几乎一律只要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就是不要国内培养的。 其实这先有一个道德问题,看不起“土鳖”博士,你招收博士研究生干什么? 说实用的,政策模拟是新兴学科,国外的容易就业他们也就回不来了,国内培养的又因为没有外国学历找不到工作。作为普遍现象,结果导致国际上新兴什么,我们就停止发展什么了,因为后继无人。 其实“土鳖”博士不一定比留学生差多少。好几位美国教授发现笔者的学生能建模,还能编写程序,都表示在美国也难于找到。究其原因,因为美国人有钱买软件,反而只会围绕成型软件建模了。可是笔者的学生就因为没有留学经历被有关学校拒绝了。有的被拒绝后,到境外做博士后。这或多或少有点讽刺。 在这种对“土鳖”博士歧视的情况下,学生不读中国博士学位了。去年到今年,笔者已经有3名学生退学出国了。其中一名学生,曾承担“973”项目的一个核心模块开发,但后来不让她走都不行,她理直气壮地说:“某某师姐发表11篇文章都留不了校!” 而大多数学者感受到,有不少留学生英文好,SCI文章多一些,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比国内博士强,而且国内学生更知道在研究领域去艰苦奋斗。 SCI成为标准以来,有言论表示中国院士水平不如国外助理教授,也有笔者一朋友在“科学网”博客发文说中国博士99%不合格。面对这些说法,笔者都跳出来反对,因为这样否定中国科学家就会破坏中国文化自信力,就会使得我们没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 居里夫人说,首先是自信力,其次是恒心——这是一个当时被灭了国的波兰人的深刻感受。中国发展的恒心是有的,可是自信力就这样被破坏了。 北京政府出台政策对“海龟”博士入北京户口予以特批,“土鳖”博士的户口则卡得严,结果“海龟”趾高气扬,“土鳖”忿忿不平,导致了知识分子群体分裂。这样的歧视政策,比比法兰西人、俄罗斯人、德意志人,甚至比比日本人,我们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在,这种自信力丧失,就集中表现在对“土鳖”博士的就业歧视上,从大学到政府一律搞歧视,所以法国人看不起你,俄国人看不起你,日本人也看不起你。说到底,把中国博士与外国博士放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平等竞争,让专家内行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而让官僚主义者看指标体系。这样我们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歧视“土鳖”博士的情况下,中国博士研究生找不到合适工作单位,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在大城市?问得好。因为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依靠仪器设备、越来越离不开学术团体合作,离开了具有这些条件的大城市学校,他们将英雄无用武之地。 笔者两个学习计算管理科学与政策模拟的学生,一个硕士、一个博士,毕业后坚持回到了家乡,结果单位要求他们教会计学。 人们自然会说,你们培养的人不适合市场需要。市场是什么?市场是一种鼠目寸光的东西,它的每次选择,依靠 “边际效益”这把尺子。社会需要两方面人才:面向边际效益的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即应用技术(广义技术)人才和科学研究及技术创新人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讲长远眼光,讲跨期效益。 一个国家的教育,不能吹糠见米。要考虑市场需要,也要考虑长期发展。大学、研究生院不是短训班。有长远观点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还有人可能说:“可是大城市人口实在太多了。”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接受大城市还会发展的现实。这也是一种市场选择,只有把人力物力首先集中到大城市,我们才有力量发展。 其次是城市化政策问题。长期以来,说起城市化政策就是指人口聚集。实际上,聚集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城市化还在于引导城市的专业化分工。中国目前的科研教育需要发展一些专业化的知识城市。 比如郑州,那是河南省政治、经济中心,现在高校都忙着往那里集中,因为各种设施投资都往那里跑,结果城市功能全面化了,反而创新能力不足了。老牌的河南大学因为在开封,本来当地政府可以依托河南大学将开封建设为知识城市,国外许多名牌大学就是在小城市。在规模中等的城市建设知识城市、建设好的大学,有利于解决基础研究、创新探索的博士的户口问题,也有利于避开强烈的商业气氛推进知识创新。可是在官本位结构下,每省只能有一个“211工程”高校,河南大学连“211工程”都进不了。事实上河南省人口是海南省、青海省的多少倍?人口多,更需要多几个创新源地。 总之,歧视“土鳖”博士、限制户口,必将终结中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国创新的有生力量集体消失,亦将终结中国文化,使得中华民族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系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别让中国创新的有生力量集体消失
yangcbxue 2012-11-10 20:30
中国科学报:别让中国创新的有生力量集体消失 中国科学报:别让中国创新的有生力量集体消失 ■王铮 从高校到研究院所,谈起学生的学习和就业,不能不让人感受到一个具有危机性的问题——中国的博士生教育还能存在几年? 为什么这么问?因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博士学位后找不到适当的工作。不是国家不需要,以我们政策模拟研究来说,很缺人。问题出在哪里? 中国博士研究生找不到工作,首先是因为高校和研究所存在强烈的对“土鳖”博士就业的歧视。国内高校和研究单位,特别是号称要进世界一流的“985工程”大学和研究单位,几乎一律只要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就是不要国内培养的。 其实这先有一个道德问题,看不起“土鳖”博士,你招收博士研究生干什么? 说实用的,政策模拟是新兴学科,国外的容易就业他们也就回不来了,国内培养的又因为没有外国学历找不到工作。作为普遍现象,结果导致国际上新兴什么,我们就停止发展什么了,因为后继无人。 其实“土鳖”博士不一定比留学生差多少。好几位美国教授发现笔者的学生能建模,还能编写程序,都表示在美国也难于找到。究其原因,因为美国人有钱买软件,反而只会围绕成型软件建模了。可是笔者的学生就因为没有留学经历被有关学校拒绝了。有的被拒绝后,到境外做博士后。这或多或少有点讽刺。 在这种对“土鳖”博士歧视的情况下,学生不读中国博士学位了。去年到今年,笔者已经有3名学生退学出国了。其中一名学生,曾承担“973”项目的一个核心模块开发,但后来不让她走都不行,她理直气壮地说:“某某师姐发表11篇文章都留不了校!” 而大多数学者感受到,有不少留学生英文好,SCI文章多一些,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比国内博士强,而且国内学生更知道在研究领域去艰苦奋斗。 SCI成为标准以来,有言论表示中国院士水平不如国外助理教授,也有笔者一朋友在“科学网”博客发文说中国博士99%不合格。面对这些说法,笔者都跳出来反对,因为这样否定中国科学家就会破坏中国文化自信力,就会使得我们没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 居里夫人说,首先是自信力,其次是恒心——这是一个当时被灭了国的波兰人的深刻感受。中国发展的恒心是有的,可是自信力就这样被破坏了。 北京政府出台政策对“海龟”博士入北京户口予以特批,“土鳖”博士的户口则卡得严,结果“海龟”趾高气扬,“土鳖”忿忿不平,导致了知识分子群体分裂。这样的歧视政策,比比法兰西人、俄罗斯人、德意志人,甚至比比日本人,我们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在,这种自信力丧失,就集中表现在对“土鳖”博士的就业歧视上,从大学到政府一律搞歧视,所以法国人看不起你,俄国人看不起你,日本人也看不起你。说到底,把中国博士与外国博士放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平等竞争,让专家内行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而让官僚主义者看指标体系。这样我们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歧视“土鳖”博士的情况下,中国博士研究生找不到合适工作单位,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在大城市?问得好。因为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依靠仪器设备、越来越离不开学术团体合作,离开了具有这些条件的大城市学校,他们将英雄无用武之地。 笔者两个学习计算管理科学与政策模拟的学生,一个硕士、一个博士,毕业后坚持回到了家乡,结果单位要求他们教会计学。 人们自然会说,你们培养的人不适合市场需要。市场是什么?市场是一种鼠目寸光的东西,它的每次选择,依靠 “边际效益”这把尺子。社会需要两方面人才:面向边际效益的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即应用技术(广义技术)人才和科学研究及技术创新人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讲长远眼光,讲跨期效益。 一个国家的教育,不能吹糠见米。要考虑市场需要,也要考虑长期发展。大学、研究生院不是短训班。有长远观点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还有人可能说:“可是大城市人口实在太多了。”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接受大城市还会发展的现实。这也是一种市场选择,只有把人力物力首先集中到大城市,我们才有力量发展。 其次是城市化政策问题。长期以来,说起城市化政策就是指人口聚集。实际上,聚集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城市化还在于引导城市的专业化分工。中国目前的科研教育需要发展一些专业化的知识城市。 比如郑州,那是河南省政治、经济中心,现在高校都忙着往那里集中,因为各种设施投资都往那里跑,结果城市功能全面化了,反而创新能力不足了。老牌的河南大学因为在开封,本来当地政府可以依托河南大学将开封建设为知识城市,国外许多名牌大学就是在小城市。在规模中等的城市建设知识城市、建设好的大学,有利于解决基础研究、创新探索的博士的户口问题,也有利于避开强烈的商业气氛推进知识创新。可是在官本位结构下,每省只能有一个“211工程”高校,河南大学连“211工程”都进不了。事实上河南省人口是海南省、青海省的多少倍?人口多,更需要多几个创新源地。 总之,歧视“土鳖”博士、限制户口,必将终结中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国创新的有生力量集体消失,亦将终结中国文化,使得中华民族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系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2-11-10 第7版 创新周刊) 作者:王铮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1/271510.shtm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10 15:54:00
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技期刊大国面临质的挑战
wlh3939 2012-11-5 16:02
作者:陆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0-27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我国共有科技期刊近5000种,数量仅次于美国;然而,其国际影响力却普遍不足 科技期刊大国面临质的挑战 ■本报记者 陆琦 “近年来中国科技发展迅速,但一想到‘两头在外’(仪器买进来,文章发出去)的问题,心就凉下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担忧,如果没有自己的仪器创新、没有自己的科学交流平台作为支撑,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将很难持续。 目前中国共有科技期刊近5000种,从数量上看,仅次于美国,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科技期刊大国。然而,从质量上看,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却普遍不足。 中国如何办出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似乎依旧是个无法破解的难题。 不可或缺却成短板 10月23日~2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科技期刊界的知名专家学者400余人,围绕“竞争·合作·创新——科技期刊未来发展之路”的主题展开充分探讨。 “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体系中突出的短板。”朱作言直言。 在他看来,科技期刊目前仍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另一方面,受科研评价体系的影响,国内优秀论文大量流向国外。 优秀论文的外流,给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难以突破的困境,一些低端的学术刊物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只能维持低质量的“生存”。 身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透露:“前几年,我曾建议取消学报!” 原来,在和教授们的交流中,李培根发现,真正优秀的论文并没有在自己学校的学报上发表,学报逐渐由“为读者服务”的平台,转为“为作者服务”的工具。 “当期刊不能真正为读者服务的时候,应该是走到尽头了。”李培根说,高校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上述问题的普遍存在,值得反思。 转型不等于转企改制 “把期刊作为部门小利益或满足部分人发表论文的工具,是很危险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表示,中国科技期刊要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必须把期刊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去生产,融入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潮中。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认为,首先要从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使科技期刊出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有人担心,科技期刊是高端的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一旦市场化就会质量下降。 对此,邬书林表示,必须对科技期刊的本质功能有深刻的认识。“科技期刊是科技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发展最核心、最具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科技期刊改革一定要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把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好。”邬书林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也认为,这是对当前科技期刊小、散、乱结构性弊端的根本解决之道。“要‘断奶’,取消一切形式的行政保护、单位保护、地方保护、行业保护、关系网保护,由社会效益和市场法则来决定其优胜劣汰。这也是让学术回归学术,避免和利益挂钩,纯洁学术风气的一条正道。”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长期的,伴随科技期刊转型的全过程。”石峰指出,目前正在进行的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是其中一项改革,绝非改革的全部。“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使科技期刊重塑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期刊业形态。” 并非英文就是国际化 当中国科技期刊还在低谷中徘徊、困境中摸索的时候,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抢滩登陆”,国际期刊的质量精品化、运行集群化、出版细分化和竞争全球化给中国出版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面对压力与挑战,集团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的科技期刊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共识。 “中国科技期刊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靠一个个单干还有很长的距离。”邬书林说,国际出版经验证明,国际重要出版集团无一例外通过并购完成。 刘经南则认为,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我国“弯道超车”成为科技期刊强国的好方法。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表示,中国科技期刊出版要获得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地位,就要顺应世界科技期刊发展潮流,大力实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战略,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期刊出版竞争与合作,培育一批优秀国际科技期刊。 英文科技期刊对于推动国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过,朱作言指出:“不是英文就是国际化,忽视中文期刊就走偏了。” 《中国科学报》 (202-10-27 A1 要闻) 作者:陆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0-27
个人分类: 中国科技期刊|1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博客版邀您自荐和推荐博文
热度 7 ywj0518 2012-11-1 18:56
各位博友: 大家好! 《中国科学报》自2011年8月起推出的博客版,从2012年11月起,改在每周一第六版见报。博客版将选取科学网博客中适合刊发的原创文章及图片在《中国科学报》上刊发,所设栏目如下: 科研ing——科学研究的酸甜苦辣,对科学本身的感悟和思考。 科普吧——科普文章。 i视点——对科教领域公共问题的探讨。 网罗天下——社会话题。 书生e见——对公共话题的个性化表达。 键下生花——随笔、散文。 巭学人——科教人物。 博友cool图 对所发博文,我们会在刊发之前征得作者出版许可;由于版面容量有限,我们会对超过2000字的博文进行删减,对博文中不符合报纸出版规定的内容也会进行编辑加工。 欢迎各位围观、自荐和推荐。 博客版编辑:王剑 邮箱:jianwang@stimes.cn
2382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锂电人物记之陈立泉
jinjutao 2012-10-15 16:33
●1979年国外提出锂离子电池的概念,陈立泉的实验室也在那时候成立。 ●1997年9月,陈立泉建成中国第一条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由于没有经验可资借鉴,在这条生产线上,陈立泉当了一年多“工人”。 ●2001年,陈立泉专门到上海拜访了时任“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负责人万钢:希望能给锂离子电池一个机会。 ■本报记者 郭勉愈 陈立泉是我国锂电池事业的带头人。今年一月的一天,《中国科学报》记者在中科院物理所见到了这位著名的功能材料学家。让记者微感惊讶的是,这位盛名之下的科学家,给人的印象却十分的平和、朴素。今年72岁的陈立泉个子不高,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沐浴着冬日的阳光,陈立泉微微眯着眼睛,回忆他几十年来的科研生涯,语调和神情都透露出一种淡泊和宁静。 从他的讲述中,记者发现,陈立泉的传奇之处,并不仅仅在于他推动了我国的锂电池事业,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领域都成绩斐然的科学家,这样的科学家并不多见。 中国锂电研究第一人 陈立泉与锂离子电池结缘始于1976年。这一年,中科院物理所派陈立泉赴德国马普学会固体所进修。有一次,马普学会斯图加特固体所在对外开放日上展示了未来的锂电池,只有纽扣大小。研究人员拿着这粒“纽扣”,指着旁边大块头的铅酸电池说,别轻看这粒小小的“纽扣”,它的能量比铅酸电池大得多。这给陈立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想起在四川家乡上初中时,学校做物理实验,所需的铅酸电池要到南充市去购买,然后从南充一路背回学校。学校位于三县交界之处,只有羊肠小道可通,背着沉重的电池走路十分费力。有一次,电池里的溶液泄漏,搬运工人的衣服被烧坏。回想到这一点,陈立泉顿觉这小小的“纽扣”魅力无穷。他于是写信给物理所的领导,申请转换研究方向。所里同意了他的要求。他花了5个月完成原定的晶体研究任务,随即转向去作超离子导体研究。没想到,这一转就是30余载。 1978年回国后,陈立泉继续从事与锂电池有关的固体离子学及其在能源中的应用研究工作。两年后,在陈立泉主持下,中科院物理所成立了该领域的第一个实验室——固体离子学实验室。“1979年国外提出锂离子电池的概念,我们的实验室也是在那时候成立的。因此我们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的时间和国外差不了多少。”陈立泉说。 1987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七五”储能材料(聚合物锂电池)项目,由陈立泉担任总负责人,下设11个课题组。这11个课题组的科研成果,奠定了今天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科学和技术基础。而车用锂离子电池能有今天的大发展,和陈立泉的积极争取与“游说”分不开。 车用锂离子电池在发展的初期,不仅没得到足够的政策扶持,甚至一度被边缘化。2000年,我国启动“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锂离子电池几乎被排除在这一项目之外。陈立泉为此十分忧虑。2001年,他专门到上海拜访了时任“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负责人万钢教授,恳切地对万钢说:“希望能给锂离子电池一个机会。”万钢采纳了陈立泉的意见,将车用锂离子电池项目纳入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之内。在当时,陈立泉敢于去争取这个机会,需要很大的勇气,这份勇气来源于他多年扎实的研究和对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坚定信心。陈立泉至今十分感谢万钢:“在当时,这个机会太宝贵了。” 产业化之思 从1997年开始,陈立泉开始着眼于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这年9月,陈立泉建成中国第一条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由于没有经验可资借鉴,在这条生产线上,陈立泉当了一年多“工人”,什么脏活、累活都干。有一次,为了抢时间,陈立泉带着几名科研人员自己去搬运设备。没想到,拉设备的粗钢绳突然断了一根,几吨重的设备顺着楼梯往下滑。幸好偏了方向撞到墙上,所有的科研人员一起扑上去用力顶住,才没有酿成事故。 回想起这段经历,陈立泉认为对自己是非常有益的:“在此之前,我只有理论和实验室研究经验,没有实践。当了一年多‘工人’,基本了解了锂离子电池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这对研究非常有帮助,让我的研究更符合产业需求。” 1999年,陈立泉牵头成立了北京星恒电源有限公司,完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转变。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与日本、韩国并列为世界三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国。这和陈立泉几十年来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努力密不可分。 正是因为陈立泉有亲身参加工厂生产的经验,他与一般科研人员相比,对具体的生产情况多了一层了解,他常常思索科研成果如何实现产业化的问题。 陈立泉最大的体会之一是:好的技术不一定有好的产品。从自己10多年的产业化经验出发,陈立泉认识到:“好的文章不一定有好的技术,好的技术不一定有好的产品,好的产品不一定有好的市场。”陈立泉说,文章与技术不是一个概念,有很多文章质量很高,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好的技术,就像科学与技术不是一回事一样。也有很多好的技术成不了好的产品。“但是好的项目一定需要时间,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如何产生联系的问题,陈立泉认为,机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基础研究的角度看,不断有新成果需要转化;从产业的角度来看,迫切需要注入新技术,以增强竞争力,这对高新技术公司来说尤其重要。然而,如何将一个产品推向市场,并将这个市场做大做好,并不是科研人员的强项:“市场营销对我们科研院所的人来说是弱项。中科院自己要想管好一个公司是很困难的,这与科研院所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科研院所还是擅长技术研究。”陈立泉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问题:“我们适合做孵化器的工作,小鸡孵出来以后交给公司,由公司去运作,这是最好的模式。”正因为如此,2004年当苏州星恒公司成立之后,陈立泉不再担任技术总监。 另外,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还存在一个导向上的问题。陈立泉认为,科研院所往往太强调文章而不重视成果转化,因此在科研院所,搞产业化的人往往都比较边缘。陈立泉以思索的语气说:“是任务带动学科还是学科带动任务这个问题,已讨论了几十年,到现在还没辩论清楚。”在他看来,当前应该是“以任务带动学科”为主。也就是说,把国家的战略需求放在首位。陈立泉解释说,这并不是不重视文章,高质量的技术不能少,高质量的文章也不能少,“物理所的一位老领导曾经笑我是‘脚踏两条船’,我的确是强调技术,但我也很重视论文”。 高温超导传奇 陈立泉的过人之处并不仅仅在于他是我国锂电池事业的第一代领头人。大多数人也许并不知道,这位花了近20年工夫去做电池的人,在基础研究领域也同样成果卓著,曾因其在高温超导领域的研究成果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陈立泉告诉记者,当年的高温超导研究是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 高温超导研究始于1986年。当时,做超导研究的赵忠贤建议陈立泉与他合作开展高温超导方面的研究。陈立泉和夫人黄玉珍与赵忠贤都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同学。对于老同学的提议,陈立泉和黄玉珍欣然同意:由赵忠贤组织测试,陈立泉和黄玉珍负责超导材料研制。 当年12月的一天,陈立泉在黄玉珍合成的样品中观察到70K超导迹象。第二天物理所领导组织几位专家讨论后,决定通过媒体发布这一消息。 说到这里,陈立泉笑着说,当时本来是决定在《中国科学报》(时名《科学报》)发消息的,但《中国科学报》那时是每周两期,上一期刚刚印发。物理所科技处一位同志就联系了新华社。 很快《人民日报》也转发了这条新闻。正在外地调研的赵忠贤在火车上听到广播电台的消息,后来他对陈立泉说,该消息的冲击力“就像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消息发布后,外国同行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科学家,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此事,索要数据。但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测试设备落后,实验记录的数据不完整,导致这一超导现象难以重复。陈立泉他们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境地。 当年12月底,物理所领导给陈立泉下达任务:限3个月做出液氮温区超导体。于是陈立泉在巨大的精神和舆论压力下,开始了被他称为一生中最艰苦的实验工作。陈立泉和黄玉珍重新制定了周密、系统的研究方案。与之相配合,赵忠贤成立了第二测试组,以加快实验工作的进展。 陈立泉记得十分清楚,在超导研究最困难的时期,1987年1月30日(大年初二),当时的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到物理所视察,作了三点指示,这对陈立泉及其同事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没过多久,传来美国华人科学家朱经武研制出98K超导体的消息。这对于陈立泉又是一重压力。 事情的转机似乎是很偶然的。1987年2月的一天,陈立泉和黄玉珍讨论工作时决定,为加快样品的筛选速度,不必等到第二次烧结后才送去测试,而是将第一次合成的样品直接送去作抗磁性测量。没想到正是从第一次合成的钇钡铜氧化物样品中发现了液氮温区超导现象,而经过第二次烧结的样品反而不具备超导性。陈立泉赶忙从垃圾筐中找出第一次烧结的几小块样品再去检测,发现每一块都是超导的。他们很快确定是样品的氧含量差异所致。为了慎重起见,他们又先后制备了三批样品,结果三批样品全部超导,临界温度也都在液氮温度以上。直到这时,陈立泉才算松了一口气。 正是由于“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这一成果,陈立泉获得了1989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总结此事,陈立泉说:科学研究是十分曲折复杂的,其中往往有一些偶然性的因素,而偶然性中又隐含着必然性。 难忘402楼 陈立泉的科研成果,包括高温超导和锂离子电池技术,大部分是在物理所402楼做出来的。因此,他对402楼怀有深厚的感情。陈立泉告诉记者,402楼的旧址就在中国科学报社的东边,如今这里是一栋刚刚完工的砖红色新楼。 曾经的402楼不为人所知,不少在物理所工作多年的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此楼是上世纪60年代初所建。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楼的质量不大好。地下室渗水,修了数次,越修越漏。稍有大雨,室内水深尺余。由于终年积水,夏天蚊子成群。 就是这样一栋老楼,陈立泉却对其怀有深厚的感情。2010年,物理所决定拆除402楼,在原址建一座10层高的新楼。陈立泉心中十分不舍,这位一生从事科研、并不擅长文辞的人情不自禁写下一篇《402楼祭》。在文章中,陈立泉写道:“我在物理所待了44年,大约40年是在402楼度过的。对402楼,我有很深的感受,颇多怀念……402楼对物理所的贡献是很大的,在‘出成果,出人才’方面甚至是创纪录的。我国第一台固体激光器所用的红宝石就诞生于402楼东厢房。我国高质量的用于光学仪器和谐振器的大块优质水晶就出自西厢房的高压釜中。有人统计过,从402楼的109房间走出了至少6位院士。”由此可见,402楼作为陈立泉一生科研事业的“主战场”,在他心中的分量之重。 采访结束的时候,陈立泉微笑着对记者说,今年令他特别高兴的事情是,他终于可以彻底退休了。因为他所培养的团队已经成长起来,实验室中的人才梯队也已经形成,每人各司其职,都能独当一面。其实在15年以前,他已经在尝试着慢慢退出工作岗位,不再管具体的事情,放手让学生们去做。他笑称,今后自己的作用就是不定期地请科研团队喝喝茶,聚一聚,联络联络感情就行了。 他平和的语气中,有一种朴素、安静的气质,正如他所怀念的那座402老楼:也许它并不风光,并不摩登,但它为中国科学发展所作的贡献,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人物介绍: 陈立泉,1940年生于四川南充。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年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固态离子学的研究,是我国固态离子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国际固态离子学及可持续能源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现担任中国固态离子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中国固态离子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固态离子学会委员和亚洲固态离子学会副主席。
3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转基因玉米”书面采访(全文)
热度 6 qpzeng 2012-10-11 07:35
《中国科学报》“转基因玉米”书面采访(全文)
今天出版的《中国科学报》第3版“深度”专栏刊载了由该报记者彭科峰撰写的有关法国人转基因玉米致癌实验的“焦点访谈”——“转基因安全之争应止于公开实验”,包括我在内的众多被采访者都发表了个人对该事件的看法,记者也客观地呈现了他们的观点。请有兴趣的关注者前往该专栏阅读(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10/264242.shtm )。 由于受到版面限制,本人的书面采访内容(包括图表)未能完整呈现。为此,本人将全文内容贴在下面,供有兴趣者参考。呵呵,可惜它已经不是“焦点”和“热点”了! 转基因玉米致癌试验:谬误还是颠覆? 1、在您的博文中,对于法国科学家的这个试验的严谨性和可靠性存在疑问。请问根据您的了解,这个试验具体存在哪些问题让人对结果存在质疑? 转基因玉米致癌?这是一个非同小可、触目惊心的结论!它不仅直接左右很多国家对转基因技术的国策和民众对转基因产品的态度,而且严重动摇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信念。不论转基因玉米致癌试验是谬误还是颠覆,它必将成为转基因产品研究和开发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重大事件! 客观地说,法国科学家从事的这项研究的可取之处在于首次将转基因作物毒性评价的时间从规定的3个月延长到24个月,充分考虑了肿瘤发生和发展所需要的长期孕育这个时间因素。但是,由于实验动物选择失当,实验设计不严谨,导致所得出的结论存疑。 首先是SD大鼠自发性肿瘤发生率太高。如论文的图二中的GMO组所示,吃普通玉米的雄鼠出现肿瘤的比例为13/30个,而吃普通玉米的雌鼠出现肿瘤的比例为19/30个。相比之下,吃11%、22%、33%转基因玉米饲料的雄鼠出现肿瘤的比例分别是14/30、19/30、16/30个,而吃11%、22%、33%转基因玉米饲料的雌鼠出现肿瘤的比例分别是26/30、19/30、25/30个。吃普通玉米喝自来水的雄鼠长出8个肿瘤,雌鼠则长出26个肿瘤,比喝0.09%农达饮水的雄鼠或雌鼠的肿瘤还多(图二中的R组)。从统计学上看,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或0.01),但作者并未就上述数据做任何统计学分析。 其次是SD大鼠寿命太短。Wistar白化大鼠在良好饲养条件及健康状态下,寿命可达2.5-3年,但因其易患慢性呼吸道疾病,通常寿命仅为1.5-2年。用Wistar大鼠培育而成的SD白化大鼠可抵御慢性呼吸道疾病,在SPF环境中可以生存3年(极限寿命)。本研究持续时间为2年,相当于人类从中青年到老年,老龄鼠长肿瘤难以排除自然衰老致瘤的可能性。从图二也可看出,雌鼠乳腺肿瘤高发期出现在400天以后,恰好是SD大鼠进入老龄的临界期,暗示衰老的出现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同步。另外,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处理组,雄鼠乳腺肿瘤发病率远低于雌鼠,这与人类中的情形完全相同。 从试验设计方面来看,也存在很大问题。正如伦敦国王学院营养学院Tom Sanders所说:(论文)“没有提供食物摄入量或生长数据。如果摄入量没有限制,这种大鼠很容易出现乳腺肿瘤”。根据常识,过度摄食导致肥胖可引起慢性炎症,长期炎症刺激就能诱发肿瘤。可是,文中清楚地显示大鼠是“自由取食和饮水”。 从表二的数据看,对照组检查2只雄鼠中有2只肝脏病变、检查6只雄鼠中有5只肝消化道(肝、胃、小肠)病变、检查3只雄鼠中有3只肾脏病变;对照组检查8只雌鼠有5只出现乳腺肿瘤、检查10只雌鼠有5只乳腺病变、检查9只雌鼠有6只垂体病变。如果吃普通玉米也会出现高频率病变,就难免让人怀疑普通玉米及转基因玉米是否存在污染(如混入黄曲霉素或其他化学诱变剂)。 从图二的数据还可看出,作者仅用两组对照数据作为雄鼠组和雌鼠组中6个实验的对照,对照大鼠的数目太少(各10只),所获得的数据远远不够,难以做出准确的统计学差异分析。 综上所述,吃转基因玉米饲料并未使大鼠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而乳腺肿瘤在老龄期高发的现象表明可能是因衰老而致瘤,否则不能圆满地解释为何吃普通玉米的大鼠也能长肿瘤?吃转基因玉米多的大鼠竟然比吃转基因玉米少的大鼠肿瘤数目更少?吃转基因玉米的大鼠甚至比吃普通玉米的大鼠肿瘤还少?吃完全一样的转基因玉米却出现雌鼠肿瘤多于雄鼠的奇特现象?这就如同在老人身上做致癌剂的试验,当老人身上长出肿瘤后却无法区分究竟是致癌剂的作用还是因衰老所致。因此,该试验关于转基因玉米致瘤的结论不可靠! 2、根据您的了解,目前国内科学研究人员有无做过类似试验,显示的结果是怎样?您在文中提到的中国科学家短期内的试验结果(博文中),请问您觉得造成这两个结果的差异原因是什么? 正如你提到的,中国学者已经完成耐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90天毒性试验,而且报告研究结果的学术论文与法国学者的两年毒性评价结果几乎同时在线发表于《食品与化学毒物学》杂志上。两者的重要差别有两点:一是试验时限不一(3个月与两年),二是结论完全不同(无毒与有毒)。 按照以往转基因食品的审批规定,只要求做3个月的毒性试验就可以了。因此,这次法国学者的两年毒性试验首次突破了这个规定的期限。一般来说,只有新药审批要求做致癌试验,大鼠的给药时间应在24个月以上,小鼠、地鼠的给药时间应在18个月以上。也就是说,法国人的毒性试验是按药物毒理学评价标准来做的,并不是食品及转基因食品的评价标准。目前世界上针对转基因食品还没有这样的评价标准。 应该说,中国学者经过3个月的毒性试验没有观察到转基因玉米的致癌现象,而法国学者用不适当的实验动物得出了转基因玉米可能致癌的初步结论。两者实验结果的差异源于评价的时限,尽管他们都使用SD大鼠作为实验材料。之所以转基因食品毒性评价沿用国际通行的3个月标准,是因为此前按该标准审批并未发现任何问题。如果此次法国人的研究结果得到重复验证,预料今后转基因食品的毒性评价试验可能要延长。 我本人是主张做转基因食品(尤其含有毒蛋白)的致癌试验的,但由于该试验的周期长,建议在完成小鼠或大鼠初步评价的基础上,改用寿命更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动物(如恒河猴、黑猩猩等)来做,这样可以避免自然衰老的影响。虽然这样做投入的成本会大幅度增加,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值得的。 3、您觉得2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试验是否太长?太短?还是正好合适?一个让人信服的试验结果应该具备哪些因素? 中国学者发表的90天试验结果,仅仅是按照过去的规定行事。用药物毒性试验类比,只能算作“亚急性或亚慢性毒性试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把给药90天以上的试验划为“慢性毒性试验”;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慢性毒性试验”定义为3-6个月的试验。因此,法国人的毒性试验期限已远远超过90天以上甚至6个月的标准。 我认为,如果两年毒性试验结果被证明属实,那么当务之急是转基因食品审批部门立即修改审批规则,把转基因食品的审批标准从食品提高到药品或类似于药品,强制性规定转基因食品必须做完基因毒性试验(致癌实验)和生殖毒性试验后才能进入审批程序。 相反,如果这项试验经不起反复验证,加之多年来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结论,转基因食品的毒性试验就没有必要延长到两年,也没有必要将转基因食品审批标准提高到药品审批标准。至于是否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超过3个月的长期毒性评价,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维持或修订现行标准的决定。 我虽然不认可对法国人这项试验的“阴谋论”或“利益论”指控,但确实有外国专家指责法国人正在玩“垂钓航行”游戏。这是个有趣的钓鱼游戏,不论爱好钓鱼或从没钓过鱼的人都会很喜欢。你要做的就是在规定时间内钓到尽可能多的鱼,你把钓到的鱼出售后换来的钱可以购买更好的钓鱼装备,有了这些装备,你就可以钓到更多更大的鱼! 一项令人信服的实验研究应该设计合理,方法正确,结果可以重复,论文经过同行评议并正式发表,随后不会因为众多专家和读者的质疑而出现作者认错和撤稿的情形,最后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4、针对转基因发展的前景,你在博文中提出了两个策略(“政策”和“市场”),能具体谈一下这两方面么? 转基因阵营与反转基因阵营之间形成“僵局”的历史久远,也许彼此的矛盾永远不可调和,由此而来的是政府的暧昧和民众的疑惑以及科学家的进退两难。解开转基因的“结”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但可以找到妥协方案,那就是一靠政策,二靠市场。 先谈谈怎么靠政策呢?为了杜绝某些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的生态危害,政府部门应该对目前大田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重新核查,一旦发现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转基因作物,应该立即禁止或限制这些转基因作物的大田种植。当然,最保险的方法是将一部分生产高附加值食品、药品、能源和材料的转基因植物改用试管苗快繁技术进行工厂化生产。转基因药品的审批必须走严格的新药审批途径,而转基因食品的审批标准可以从食品上升到药品。同时,为了消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研究人员最好不要开发直接食用的含毒蛋白的转基因主粮、蔬菜和水果,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更不要急于颁发转基因主粮、蔬菜和水果的种植和生产许可证。 显然,靠政府监管的许多措施有时可能形同虚设,有时也可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转基因作物与普通作物在外观上毫无区别,监管部门逐一查处大田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难上加难。又如,转基因食品与普通食品也不能用肉眼分辨,政府很难阻挡转基因食品流向市场。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效仿欧盟国家对转基因作物的严格管制,一要控制转基因产品的进口,二要控制转基因种子的生产和销售。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再谈谈怎么靠市场呢?不管有没有政府监管,也不管监管到不到位,唯一决定转基因产品命运的还是市场。只要政府强制性规定生产厂家必须在转基因产品的外包装上明确标识“转基因产品”字样,民众就拥有了知情权和选择权,买还是不买,完全看他们自己喜不喜欢,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我相信,如果民众不能广泛接受转基因产品,加之转基因产品在温室种植以及审批标准大幅度提高而造成生产成本过高,那么即使它们生产出来并且上市,也会因价格上不具有竞争优势而在市场上只能占很小的份额。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3751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全球最大巡天望远镜(LSST)上马在即 2012-7-19
yshimp 2012-9-13 08:07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7/267137.shtm 作者:赵路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7-19 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每3个晚上便会扫描一次天空。图片来源:《自然》 本报讯(记者赵路) 过去的几年对于修建天文台来说并不是最佳时机。然而在这个预算紧缩、工期延误的世界中,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却要逆流而上。以美国为首的这项建造全球最强大天空绘图机的计划,如今已经敲定了为项目运作投钱的国际合作伙伴——该项目计划于2022年启动。这些承诺将有助于确保该计划获得来自一个最关键机构的最终祝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一个委员会本周正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此展开讨论。 在其坐落的智利帕切翁山上,这架拟建的直径8.36米的望远镜每3个晚上便会对整个南方天空进行绘图,从而生成大量瞬时事件的数据,例如超新星和掠过地球的小行星,同时还将有助于天文学家摸清暗能量的本质,而后者正在加速宇宙的膨胀。大规模的计算中心将能够存储这些数据,并让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可以远程访问它们。部分天空的快照将会每分钟发布,而更详细的地图则会每年出版一次。 这一项目反映了天文学正在从单个天体的研究向大数据和全面观测进行转移。它具有广泛的吸引力——2010年,该计划名列美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十年际资金优先支持的第一名。这架望远镜预计将比斯隆数字巡天计划——一个高产的北方天空调查项目——产生更多的数据。事实上,用不了两个晚上,LSST便能够覆盖“斯隆”在8年中管理的相同数量的天空。 组织者相信他们将能够筹措到建设望远镜所用的资金。在慈善家比尔·盖茨和查尔斯·西蒙尼共同出资3000万美元的帮助下,该项目已经开始安装它的主镜。美国能源部(DOE)已经承诺将为32亿像素的照相机出资1.6亿美元,而NSF则希望可以提供4.66亿美元用于望远镜其余部分的建设。 但组织者更关心的是数据中心运作所需的高成本——这些中心需要处理望远镜每晚所产生的13太字节的数据。LSST项目主管、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物理学家Anthony Tyson表示,NSF在2011年告诉他,将国际筹款努力的重点从建设转向操作。 该项目开拓了创新的合作模式。在大部分天文学合作中,各成员获得的望远镜使用时间份额与其投入的金钱是成正比的。但是就LSST而言,机构可以购买数据:每年2万美元的支出可以确保一位首席调查员、两个博士后研究人员和无限量研究生的使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非营利的LSST公司董事长Sidney Wolff就说:“这是一项很好的交易,不是吗?” Tyson发现招募合作伙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说,这件事已经在各国的天文学家之间流传,很多机构很快便要求加入其中。“就像雨后春笋般。”Tyson说,“我可以保持清醒的是,这是纯粹的小时数的限制。”截至今年4月,他便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来自26个国家的研究机构递交了68份意向书,足以覆盖3700万年度运营费用的1/3。然而第一轮融资已经对新的合作伙伴关上了大门,Tyson表示,一些国家,例如法国的天文学家对于他们错过了这样一个机会感到非常失望。(来自美国和项目所在国智利的天文学家可以无限量地免费使用数据。) 国际上的支持让NSF感到放心——评审委员会预计将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8日批准该项计划,而这将使得NSF能够向国会申请2014年的建设经费。LSST项目副主任、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物理学家Steven Kahn表示:“我们相当有信心。在我们的前进道路上有许多障碍,但都已被我们克服了。” 加拿大物理学家Andy Woodsworth认为,LSST已经找到立足点。他说:“进行这项研究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中国科学报》 (2012-07-19 A2 国际)
2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青年教师职称评定之痛
songhaiyu 2012-9-3 19:47
围绕着职称晋升与学术良知,近期的中国高校学术圈并不平静。 教育专家认为,当前的职称评定标准除了行政化的问题,还体现在高度的简单化。如果不改变行政化的大环境,在目前的体制下,只能从道德角度强调行政人员、学术人员自律。 ■本报记者 温才妃 湖南高校职称评委开房收钱,被称为“已是公开的秘密”。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副教授谌洪果对媒体表态:“这辈子坚决不再参评什么教授职称了。”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江南,专注教学忽略科研,被学院停止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 想要晋升,不少人就要蹚利益这片浑水;想要专注,一些人又要被标准驱除。如何处理“锦绣前程”与“内心坚守”,一些年轻的高校教师“被陷入”尴尬境地。 论文看口袋,课题看人情,职称看运气 “论文看口袋,课题看人情,职称看运气”,安徽一家省级院校讲师夏言的一句顺口溜,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青年教师评职称的辛酸。 “可不是嘛,论文的版面费触目惊心。”辽宁某“211工程”高校讲师李青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一位朋友为了评职称,在社科院一个核心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光版面费就花去了2万元,“这还是认识里头的人,不然还不给发”。 花钱,还不是让夏言最纠心的问题。“论文投稿与职称挂钩,核心期刊一看论文署名处是讲师,不管质量好坏,直接就搁到一边。”夏言坦言,身边同事发论文常遇到这个问题。 而让李青“最痛苦的事”是课题怎样也申请不下来。“我工作后申请了五六次课题,每年申请两三次,均未成功,甚至在学校这关就过不去。” 曾有一段时间,李青一度怀疑自己的科研水平。但是,“我不敢说我的课题比同事们的好,但他们的并不比我的好”。懊恼之际,她请教了一个外专业的审核人,对方明白无误地告诉她这样一个情况——“我还不清楚次日要去担任课题评审组的评委,可当晚就有很多人打电话来拜托投票”。 博士并非就读于该校,且与学校学术圈里的人不熟识。李青叹言:“课题这关,我是过不去了。” 北京某市属高校讲师方李告诉记者,评职称难的趋势,已开始向下蔓延。去年,他的两位同事各项条件齐全,但受到名额限制,连讲师也没评上。“这在过去,或是在一些‘211工程’、‘985工程’高校不可能发生的。” 方李本人也具备了申请副教授的资格,当记者问到今年是否有申请,方李哈哈大笑,说:“没有。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学校都是快到40岁才能评上副教授。”记者追问原因,方李说:“没有为什么,这就是惯例。我们有年轻同事今年申请,但是大家都觉得他评不上,也许他只是在碰运气。” 被赶进角落里的教学质量 上午刚上完4节课,下午马上要参加学生活动,晚上就得写出活动总结。李青像一个陀螺,一天到晚忙得很无奈。她一个星期要上20节课,还要为本科生、研究生备课。教改后需要备课、做教案的新课,学校里的一些活动,像她这样的年轻老师就必须上。 李青忙碌的原因并不复杂。一节课几十块钱,一个课题几十万元,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们,一旦有了课题资源,大多不愿意上课。 她所在的大学评职称,主要考查论文、课题、教学质量、课时量。四者缺一不可,各自权重为25%。如果科研好,学校还有破格的机制。但是,她从未听说过,哪位老师教学好,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教授。 据她介绍,在教学指标上学校主要参考课时量、督导团及同行评价。课时量有一个基本要求,会参考教学对象、基础课程。教学督导团由退休的老教师组成,听课后打分。此外,再由一位同事进行打分。 “课时量是比较好操作的。”李青解释,教授没时间上课,依然把名字上报到教务处,然后请不差课时的年轻老师来上,或是商量商量“今年你替我上,明年我替你上”。同事之间的评价,攸关彼此利益和人情,自然分数不会低。换而言之,真正有意义的仅为分值占教学质量20%左右的督导团评分。 与李青所在的大学大同小异,方李学校多了一项学生评分。该校大三学生小周告诉记者,得分最高的老师,往往是跟同学关系最好的老师,“教学质量如何还真不好说”。 在教师考核上,一些高校并没有明确划分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岗位,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老师被自动归类为教学科研型,甚至在一些以“教学型”为主的地方院校,在职称评定问题上仍然对科研设高门槛。 “都做科研去了,教学质量怎么保证?”私底下,夏言和同事们都有这样的疑问。 评聘分开不是治本的办法 评上教授、副教授后,不思进取者依然大有人在。 原则上来说,李青作为讲师,不具备给研究生上课的资格,“但是教授不去上课,只能让我去”。即便一些教授去上课,一年也只是象征性地上一门课,并且没花多少心思去更新教案。“这个现象在高校里很普遍”。 方李告诉记者,自己所在院校岗位每三年一聘,如完不成任务,来年只能聘更差的岗位。“虽然设有条框,但所定标准并不高,接近100%的人都能完成。” 在他的印象中,只有一名教师因科研不足,被调离至学校特设的一个实验室岗位。“我所理解的‘聘’是‘评’完之后大家择优竞争上岗,但是在学校领导看来不可以。” 在中国高校职称评聘结合的大环境下,评聘分离被视为一种“更科学”的办法,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 “评聘分开、高职低聘都是行政化的产物。”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别敦荣打了一个比方,在现行的体制下,评职称让一个人战斗了一回合,聘岗位又得让这个人战斗另一回合。 “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它都是对评审制度的一种讽刺。有了职称评审制度,再去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这不是自己否定自己吗?”别敦荣说。 他解释道,评聘分开实质是设置了两道行政程序,而后面的一道程序似乎是用来纠正前一道程序的弊端。“在人治体制下,如果评还有所谓的标准,那么聘并非以标准衡量,聘的标准是有什么岗聘什么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又给行政提供了‘寻租’的机会,逼得教师们去公关、走关系,而且这次公关很明显就是对本校领导。” 别敦荣认为,如果不改变行政化的大环境,在目前的体制下,只能从道德角度强调行政人员、学术人员自律。 职称评定的“理想国” 工作年限用手指就可以数出来,课时量仅体现上课数量,发论文只看数量、刊物级别,搞科研只看课题级别、获奖情况。 “所有的标准都是行政标准,并不能与质量相对应。”别敦荣说,“说句不好听的,参照这些指标,学会加减法的小学生就能判断谁能评上教授。” “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让职称评定回归本位。”这不只是别敦荣的声音,也是中国教育专家、高校教师共同的呼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要实现职称评定合理化,首先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年薪制。推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对于教师的评价、考核这类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应由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负责,行政只是执行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决策。纵使获得千万元的课题,科研提成也应有所限制,规定教师年收入不得超过确定的年薪额,不可以创收无止境。从而避免教师受绩效考核而急功近利,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重视科研而怠慢教学。 别敦荣对此表示赞同,在他看来,学术权力如回归到学校,学校应该拿出空余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本校、外校教师参加竞争必须一视同仁,“从而在优胜劣汰中保障优中选优,而不是矮子里面拔将军”。 “当前的职称评定标准除了行政化的问题,还体现在高度的简单化。”别敦荣说,“学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高度简单化带来的问题是每个人看似都有评判教授的权力,而且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判断谁能当教授。” 他解释说,学术领域最重要的是同领域专家的评定,而如今的学术评审多是非同行评审,职称评审的材料送到参评专家手中,往往只有一两位专家了解该领域,因此只好看谁的影响因子高让谁上,而忽略了学术实际的水平。“应该选择最能代表申请人学术水平的作品,让同行专家去判断。” 《中国科学报》 (2012-05-30 B1 大学周刊)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政治、经济)|2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动态与评议
热度 3 zhaodl 2012-8-24 20:03
《关于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发布以后,在期刊出版界,特别是在高校期刊界反映激烈,大家议论纷纷。有的恐慌、有的愤恨、有的观望、有的迷茫、有的惋惜、有的准备逃亡、有的慷慨陈词、也有的漠不关心。我也因此发表了一些看法。同时,在后台,研究会乃至高校主管部门也都没有等闲视之。   在第一时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通过网站( www.cujs.com )、QQ群,转发相关文件和大家从不同角度发表的言论。理事长颜帅,也在个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ersin2727 )上发文讨论。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也通过邮件收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借助借乌鲁木齐会议、上海会议的机会,专门安排时间听取大家意见。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哈尔滨培训班上也有安排。   8月22日,教育部社科司徐维凡副司长、出版处田敬诚处长,在北京,借中国期刊学会换届会议期间,专门召集高校期刊界的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和科技期刊研究会的意见。   文科学报研究会和科技期刊研究会,分别将各自收集整理的意见和建议,报送了主管部门。   据我了解,高校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事宜已经上到主管部门的议程,并且有明确态度:要探讨如何改革,如何改的更有利于发展,而不是质疑和否定。   我认为:改革涉及面广、量大,纷纷扬扬的议论过后,关键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措施上。为此,主管部门的下一步任务应该是具体在《办法》的框架下——在《办法》允许的或没有明确的范围内,结合高校期刊的性质和定位,拿出具体的改革方案或者说是可选择的方案。其中,明确一些具体的问题——大家关心的具体问题。   因此,现在的任务不是“泛泛而谈”,不是制造氛围,改革大局一定,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改革才可以:既搞活“经营”,又保持学术发展;既规范出版单位,又不会造成大的动荡。我认为:目前我们讨论的方向有些偏离——对立!对立的原因是:我们自己都没有将学术和出版分开!将学术工作和出版工作混在一起,将个人和编辑部混在一起。《办法》针对的是编辑部体制,或者叫编辑部出版体制,而不是编辑部所承担的全部任务;是确立期刊出版主体,而不是全部编辑部的人员转企! 为此,我建议大家在“出版单位”和“学术组织”,两个方面分别提一些“需要”主管部门明确的问题——出版单位主管部门没有太大的权限,而对于学校如何对待“学术组织”还是有建议权的。   还是提一下有建设性的意见有用,否则,主管部门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避免”学术的荒废不是!   刚才有朋友给我通报:中南某省局吹风会透露出“可能推迟到十八大后启动”的讯息。我认为这是早晚的事,不会改变大局。无论以后的人事是否变化,出版单位改革的方向不会变化——因为这是“出版的基本要求”。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4923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王海辉博主被《中国科学报》报道
热度 2 Wuyishan 2012-8-10 11:09
享受美食 烘焙生活 ■本报实习生 贡晓丽 一杯香气氤氲的巧克力加热之后,散发着浓郁的甜柔味道,还未尝,表层浮起的一圈褐色泡沫绕杯铺展开来,已经勾起了味蕾的无限欲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数学系副教授王海辉的办公室,我有幸尝到了王海辉煮的巧克力饮品。据她说,这是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只给几个学生喝过,一般人是喝不到的”。 做饭,享受过程 浏览王海辉的科学网博客,蛋糕、蛋挞、曲奇、葱油饼、锅贴、剁椒鱼头、炖排骨……从甜点小吃到家常主食再到宴请菜品,琳琅满目的吃食,都是王海辉自己在家制作出来的。喜欢美食者众,为了美食不辞辛苦亲自实践者少,王海辉就属于少数人当中的一个。 2010年2月,王海辉在美国交流访问一年之后回国,做饭的兴趣也是在这一年的国外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在国外的时候,都是自己做饭。去华人超市买很多材料回来,大家还交流做饭的菜谱和经验。”之前她对做饭并没有太大兴趣,但是西餐吃久了总会觉得单调,不如自己倒饬点吃的来得自在。 在国外做的最多的是中餐,可是口味还是会不自觉受到西餐的熏染。回国之后的王海辉带着对蛋糕、面包等甜点的想念开始自己寻找制作途径。由于家附近当时没有卖烘焙材料的商店,买不到现成的,她就带着女儿跑了很远的路买回做蛋糕的工具、模子。 “我喜欢做饭的过程,有家人在等待品尝你做的美食,想想心里就很幸福。”耳濡目染之下,王海辉8岁的女儿也能够帮着妈妈做些家常菜了。“我俩一起在厨房准备工具,清洗食材,这本身就是对她动手能力的锻炼,她也很喜欢做饭呢。” 自己做的食物一个好处就是实惠、放心、绝无添加剂。王海辉认为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多乐趣和创意在里面,可以加自己喜欢的材料,更有营养。 Apple,家乡情怀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王海辉也不例外,已近不惑之年的她,仍然会为了保持身材穿上减肥衣,在操场跑步锻炼。减肥只是个由头,学生时代的王海辉就是校队的篮球队员,还擅长羽毛球和长跑。 喜欢运动的王海辉自然不会错过近日的奥运比赛,晚上的宵夜就是自己烤的面包,“减肥的意志这时候最薄弱了。”王海辉笑道。喜欢美食,也不放弃锻炼的机会,王海辉现在一直坚持的运动是游泳和长跑。 爱好和专业并不矛盾,说不定还能互相促进,触类旁通。“大师级的人物总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在美国访问期间,王海辉的导师,一位70多岁的外国老人,每天中午游泳一个小时,从不间断,“他精力非常充沛,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我有时交论文都要在线等他到半夜”。 作为一个山东烟台人,除了喜欢面食,王海辉更是将家乡的特产——苹果用到了所有的网络名称当中。她的邮箱或者博客,“Apple”随处可见,“这是种家乡的情怀吧,跟乔布斯的苹果没有关系哦”。 幸福,无关文凭 作为一名老师,王海辉深切地感到很多学生的压抑与无奈。每年9月份她都要带大一新生的课程,“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为了加分,为了升学,被逼得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一上大学就突然没有压力了,不会自主学习了”。因此,王海辉给自己女儿报名的学习班都是女儿自己感兴趣,愿意参与的“玩乐”项目,“她喜欢画画、唱歌,都是学习之外的,现在报了个游泳课,天天就是玩儿”。 王海辉认为文凭的高低其实跟今后的幸福程度关系不大,她更希望女儿保持健康的身心,愉快地长大。在王海辉放羊式的教育理念下,她的女儿学习成绩很好,“她经常在枕头下给我放些她画的漫画,写上‘妈妈辛苦了’的话,很懂事,我也很开心。”谈起女儿,王海辉禁不住流露出了作为母亲的欣慰和幸福。 尊重,赢得信任 北航每年都会对老师的教学质量在学生当中开展评调,2011~2012学年,169个老师、平均分95,王海辉获得了98分,排名第一。“我跟学生的关系特别融洽,大家一块讨论问题,互相比着写论文,我从来不会训斥他们,互相尊重,才能赢得信任。” 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以后就来北航做老师,从拿奖学金、生活自在的学生到有了房子、职称压力的老师,“以前我总是以悲观的眼光看待事情,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感觉很累”。带着北大优秀毕业生的光环,傲气未脱的王海辉确实吃了不少苦头。“人总是要经历一个艰难的阶段,原来是方的,现在成了一个圆,方形是走不动的,圆形轻轻一推就走很远……” 生活教会王海辉豁达和睿智,也让她最大程度地优化了自己的生活。“工作要认真、尽力地完成,不用太在乎能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只要努力了就不会没有结果的,只是结果大小和早晚的事情。” 《中国科学报》 (2012-08-10 B3 生活)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587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个人快报——博文《情陷泼水结》在《中国科学报》博客版发表
hillside 2012-7-30 16:43
我前几日有感于北京暴雨,写了一篇博文《情陷泼水结》挂在科学网上,蒙《中国科学报》驻《科学网》 张其瑶 编辑留意,希望发表。我当然乐于从命。 其实,这个话题有些沉重。我希望城市暴雨造成的灾害来得越少越好。北京尚且造成如此大的人员伤亡,其它城市未雨绸缪事不宜迟。 看得出,张编辑是位敬业的编辑,我的博文《情陷泼水结》在科学网并未受到关注,推荐者只有1人。然而她依然进入了张编辑的法眼,在此一并向张编辑表示感谢。 现附上张编辑的两次短信: 张其瑶 6 天前 陈老师您好!我是中国科学报编辑张其瑶,我们开了一个博客版,想刊发一下您的《情陷泼水结——城市排污与城市排水的两难困境》一文,希望得到您的许可。详情您可以在这个网址看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 ... =blogid=470336 张其瑶 3 小时前 陈老师好!您的文章已经在本报7月27日刊发,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5034 ,您可以在这个网址看到电子版,谢谢您的支持!还请您告知通讯地址和邮编,我们会为您寄送样报和稿费。 陈老师好!您的文章已经在本报7月27日刊发,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5034 ,您可以在这个网址看到电子版,谢谢您的支持! 补注:样报和稿费均已收到。感谢张编辑对蜗居科学网一角、蜘蛛爬网般所发感想的一份偏爱。
个人分类: 似水流年|3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公共卫生全球化
jiaguangjia 2012-7-29 12:43
中国科学报:公共卫生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 胡玉坤 因全球化进程引发或加速的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其中包括经济一体化、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迁徙、贫富两极分化、环境退化乃至全球气候变暖等等,无一不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地球村”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势不可挡的全球化也无可规避地制造、催生并加剧了大量公共卫生问题,并戏剧性地改变了全球疾病谱。当前,无论是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抑或对大众健康的其他威胁,正逐渐变成越来越复杂化且多样化的全球性挑战。 遭遇疾病全球化威胁 全世界正面临日趋严重的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在20世纪,由于抗生素和疫苗的发明和普遍使用,加之其他公共卫生干预等,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负担已大为降低。伴随全球化的推进,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转变。诸如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恶性肿瘤、中风、糖尿病等原先被视为富裕社会独有现象的非传染性慢性病也开始侵扰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死于非传染病和伤损的人数也迅速上升,并超过传染病带来的疾病和死亡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2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全球1/3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1/10的人患有糖尿病,12%的人患有肥胖症。仅2008年,全球约有3600万人死于非传染疾病,约占当年世界死亡总人口的63%。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趋势会不断加剧,未来死于非传染疾病的人数还将继续增多。该统计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死于非传染疾病的人口将增至5500万。 与此同时,各种新旧传染病仍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急剧变迁,像肺结核、疟疾、梅毒等死灰复燃。其中,结核病是全世界传染病中的最大杀手,每年夺去约200万~300万人的生命。值得关注的是,大流感、疟疾、结核病等传统疾病不断产生变种,并增强了抗药性,从而使这些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变得更加繁复。更令人担忧的是,艾滋病、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和禽流感等具有更强传播性与更大威胁性的一些新型传染病,也开始滋生和蔓延。这些传染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演变为跨国越界的全球性危机,因而对全球公共安全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复杂多变的全球化过程使病媒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将疾病和死亡风险带到地球各个角落。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便是疾病全球化的一个典型例子。自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不管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迄今几乎没有任何国家能将艾滋病阻挡在国门之外。尽管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作了不懈的努力,但艾滋病仍在全球范围内肆虐。 公共卫生危机愈发不可控 在如今全球化的世界里,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的发生也变得难以预料,并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动态模式。2003年SARS的暴发和传播便是一个明证。该疫情源于广东,但很快沿国际航线在半年之间迅速蔓延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8000多人发病,700多人死亡。SARS时疫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而且对一些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乃至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亚洲各国总的花销和商业损失估计高达600亿美元。继SARS之后,禽流感、甲型H1N1等在全球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也接踵而至。这类传染病引发的全球性危机不仅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而且还影响到全球安全。诸如此类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还有可能在“地球村”不断上演。 当代的全球化进程无疑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人员、货物、资本、技术及思想文化往往以超乎人们想象的规模和速度在不同国家之间流动。食品生产、制造和销售全球化了,旅游业全球化了,因广告和营销策略的全球传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可避免地全球化了。全球航空公司每年运载的乘客高达20亿人次,在人类和货物快速流向世界各个角落的同时,也有可能使传染性疾病随之在短短数小时之内由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 一些时疫不但会传播得更遥远,而且有可能扩散到地球每一个角落,从而对全球每个人构成威胁。全球化有可能使来自异域的地方性瘟疫演变成为全球性灾难。公共卫生问题的跨国化意味着人类健康的决定因素已不再局限于本国的地理疆界之内,而且充满了未知数和不确定性。这导致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难以孤军抗击一些全球性疾病的入侵和蔓延。 公共卫生全球化的考验 在一个越来越不平等的全球化时代,地区和国家之间以及一国之内不同人口群体之间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不平等也日益体现为健康状况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由于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穷人与富人以及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发展鸿沟越来越大,不同人群在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上的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大。放眼全球,因全球化过程而扩大的健康不公平大大加剧了弱势人群的健康风险和脆弱性。迄今全世界每年仍有1000多万儿童和孕妇死于可以预防或医治的疾病。国与国之间的预期寿命之差高达近50岁,一国之内有的也相差20岁以上。这显然都是全球和地方各级权力失衡和社会极度不公平的产物。单靠各国各自为战显然是难以战胜的。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全球化时代,很多公共卫生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更多的则是因全球化过程而变复杂化了,或因全球化冲击而前所未有地被凸显和放大。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化使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变得十分迫切且极其必要。世界各国的依存性和脆弱性因此成为刺激公共卫生领域国际合作的一个助推器。 公共卫生问题的跨国化也促进了公共卫生干预的全球化。鉴于公共卫生干预对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福祉的巨大潜力,以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社会介入其中并进行了大量干预。公共卫生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国际发展议程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之下,联合国系统对健康与发展采取了以人权为本的整合性探讨。2000年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宣言》及据此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将健康置于发展议程的核心位置。最初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的八大目标中有三大项、18项具体目标中有8项、48个指标中有18项都同健康有关。这三大目标分别是: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孕产妇健康、遏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这是国际社会迄今所作出的最雄心勃勃的发展承诺,也可以说是公共卫生干预方面国际合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近年来,有关健康与发展的国际政策与立法措施不断推出,而且愈来愈关注全球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例如2005年第六届健康促进国际大会通过的《关于在全球化世界中健康促进的曼谷宪章》。同时,各国在加强全球防范并应对共同挑战上也达成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其中,《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3年)和《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是国际公共卫生政策新发展的两个标志性成果。 概言之,全球化既导致或加剧了大量跨国化和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为公共卫生领域的干预提供了各种新机遇。在这样一个如火如荼的全球化时代,全球重构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都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不可回避的重大政策问题。作为世界上全球化程度很高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显然不能对健康风险和疾病的全球化掉以轻心。利用全球变迁提供的机会在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撞击中寻找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的创新战略,无疑已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项严峻挑战。 (作者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
1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答《中国科学报》基金调查问题
热度 13 max 2012-7-18 11:47
1. 在您的评审中,申请书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是什么?(请注明评审的项目类型) 本来基金的灵魂是“创新”,但是当所有的申请书创新性都不足时,只能退而求其次——“研究基础”。而研究基础的重要体现就是“论文”,不一定追求高,只要你暂时开展工作即可。 尤其,某些年轻人,认为他们是做大事情的,是国家栋梁,对细节根本就不重视,即使我们自己人当面指出,很多也是不改,并且百般辩解。而在正式评审阶段是没有辩解的机会,所以有时也许思路不错,但是多个细节破坏了申请书的整体印象,只能给一个“创新性”不足。 2. 在您的评审中,申请书中出现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 青年基金,一般格式凌乱,细节总能找到很多错误,还没有到审查“创新性”时,就先失一局。 面上项目,一般细节注意的不错,但是研究基础是其致命弱点,导致“研究目标”总是强调一个看得见的“设备”。 3. 您认为申请书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哪些? 格式,尤其是参考文献的格式,这个完全可以看出申请者的基本素质。 4. 今年评审中,申请书和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有什么变化? 本人去年是第一年评审,今年是第二年评审。感觉水平基本稳定,青年基金水平明显上升,所以评审 5份 ,同意资助 4 份。 5. 您认为,今年申请书总体水平怎样? 面上项目与去年持平,青年基金水平提升很快。可以看出,年轻人是未来科研的主力军。尤其,高校的博士如果在学生时代不是完全混文凭者,一般三 年内中基金是没问题的,对年轻人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6. 您对申请者有那些意见建议? 创新,是“灵魂”,但是创新不是空穴来风,一定要在某一高度上创新。 目标,一定要具有理论性,不能仅是做“设备”和“实验”,这是工科容易犯的错误。当然,“理论”不是那么容易研究的。本来,自然基金就不是让全国人民都来做的一件事情。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一部分人的专利。 研究内容,一定要有章可循。 格式和细节,不能为你加分,但是一定是个“减分项”,争取让减分项为零。 7. 其他您认为重要的。 申请基金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多和同行交流,一般三 年之内一定能命中。
个人分类: 教育|28145 次阅读|35 个评论
也谈评价大学教师
pikeliu 2012-7-13 11:10
作者:何士刚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4 7:16:46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也谈评价大学教师 ■何士刚 在写了《科学不应该成为职业》后,自然的问题是如何评价教师,如何评价医生,因为有难度,所以目前大家都很弱智地用并不合适评价研究的方法来评价所有的事。今天YC(指曾泳春——编者注)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来试图回答下。 YC已经指出,教师的责任有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不好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有点额外的感觉,做了当然好,不做可能也并不妨碍成为好老师。 现有的科研评价制度已经比较健全了,用得对不对是问题。总体来说,同行评议是国际通用的方式。比如,评价我本人也许可以给做视网膜研究的科学家发个问卷,问在视网膜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十个人是谁?交集部分可能是大家公认的权威了。然后请这些人来评价下我的工作,应该可以得到比较可靠的评价。据说耶鲁的教授“天牛”(指tenure track制度)时就这么做的。当然,这样做费时费力,在国内很少有人做。再说了,你去问别人说不定还懒得理你。所以大家就用小学生都会的方法,加影响因子。其实这是很荒唐的。但我们却乐此不疲。 评价教学虽然比较难,但依然是有办法的。YC提到的问题当然都存在,像考试的难度等等,还比如我以前在讲香港教课感受的文章里也提到,香港的教授不太敢批评学生,因为学生的评价对他们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只是简单地总结学生的评价也是不可取的。但学生是教学的对象,评价教学效果不听受众的意见肯定也有问题。我是永远有解决方案的,是否会被采用是问题。 要认真评价教学,应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学生的评价。当然不是全部学生打分的平均,这样极少数学生报复性的低分会影响对教师的评价,而应该学习体操比赛的办法,去掉10%的最高分,去掉10%的最低分,然后再平均。只要相信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教学的水平,包括备课的认真程度、讲解的清晰程度能有公正的评价,那么这样的分数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反映老师的教学水平。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不定期地抽查被评价老师的教学情况,汇总这两方面的评估,应该能够比较公正、全面地获得教学水平的评价。 按照一定比例来考查这两方面的成绩,就能得出对一个教师的评价。当然,标准应该一致,但比例也不应该一成不变。主要从事教学的教师,教学分也许能占70%,而主要从事研究的老师,教学成绩的比例可以稍微低些。 当然这样的评价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考虑,比如,抽查的老师如何组成、是否应该请校外的老师参评以避免人情的因素等等。 扔一块砖,希望能引出玉!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ganghe) zengfeng 师生双方完全自主互相选择,可以优胜劣汰。 博主回复:您讲的对研究生是可以的,但本科教学也许并不可行,对每一门课要开多少让学生选呢?总不能在同一时间由10个老师同时讲细胞生物学吧。 limeng1973 不过国内的人际关系搞得实在是太厉害,只怕什么方法都逃不过被人际关系弄得一塌糊涂的厄运! 博主回复:可以想办法避免问题。只要方向正确,做比不做好。 sulihong 同行评议应当占最大比重,然后才是其他。有时候,有的问题很复杂或者专业性强,老实做事反而不如做表面功夫风光,这时需要的是同行专业人士的慧眼才可洞察。但是不懂专业评价者也只能数字量化,因为来得简单,小学生就能看懂。 qiongjiaoshou 你的科研评估可行,但在全世界范围找10个同行专家成本太高。少数名校可能可以,推广到全国那会让全世界专家累死。教学评估好像不能简单,因为学生的私利夹杂其中。为了公平起见,可以对学生按成绩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学生评价权值不同,比如说,优异生和差生权值各为0.2,中间为0.8,学生总的评价=(优异生评价均值+差生评价均值)×0.2+中间评价均值×0.8。学生的考试应由独立的第三方命题和阅卷。 《中国科学报》 (2012-01-04 A3 网谈)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评价大学教师
pikeliu 2012-7-13 11:07
作者:曾泳春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4 7:16:46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如何评价一个大学教师 本期关键词:评价大学教师 大学教师能用业绩来评价吗?那么业绩所支撑的是什么,是培养学生的多少,科研做得多少,还是培养学生的好坏,科研做得好坏?从企业走到大学,这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造成这样的困境的原因在于我们将评价方式固定在了总结性评价这一种方式上。其实更重要的发展性评价,则是我们在评价大学教师的时候应该采用的最主要的方式。 ■曾泳春 对一个企业的评价是比较简单的,因为企业有一个比较单一的目标:盈利。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因此,对企业员工的评价也是比较简单的,就是业绩,而业绩所支撑的就是盈利。 但是对一个大学的评价就不那么容易了,大学的目的是教育、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我还有疑问,不知有没有更专业的说法)。利润肯定不可以用来评价大学,为公众做了哪些服务,也不适合用来评价大学。同理,评价一个大学教师,也是不容易操作的。大学教师能用业绩来评价吗?那么业绩所支撑的是什么,是培养学生的多少,科研做得多少,还是培养学生的好坏,科研做得好坏?从企业走到大学,这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大学教师有三个职责: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这个公共服务先不谈,有活就干,没活也不能抢。而对于教学和科研,我一直困惑的是如何评价。就教学来说,如何评价一个大学教师课上得好呢?我曾经以不经意的方式询问过学生:你们如何决定选哪个老师的课?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大部分学生选课看这个老师给的分高不高,因为要评奖学金,分数很重要;再有一部分学生看上这个老师的课轻松不轻松,比如考试前划重点,上课一直就像考试辅导,这样上完这门课考试时轻松就能拿高分;再后才有少部分学生看老师课讲得好不好。也就是说,看学生的选课情况,是很难判断一个老师课上得好不好的。况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教师还算负责认真的话,大学教师上课是很难分出伯仲的,各有各的特点,除非有特别好和特别差的。上课不是一个特别考验大学教师才能的东西,只要够认真负责,大多数大学教师都能胜任上课。所以,用上课来评价大学教师,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那么只有科研了,虽然用科研考核大学教师的骂声很大,但我觉得也只能用科研来评价。大学教师的科研在为社会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包括了培养研究生,因此责任重大。那么如何评价一个大学教师的科研水平呢?这真是一个难题,目前我们通常是以发表文章和专利,以及获得科研经费资助的数量来评价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数数,数文章数、数点数、数科研经费数。这个就引发了N多的口水战,有人说华丽丽滴SCI不能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有人就反驳说基础研究就只能看华丽丽滴SCI,而且我不保证我这些华丽丽滴SCI有任何应用的价值。做技术的就又叫起来,你做不知有没有应用价值的研究,就不能要大笔的经费;你用大笔的钱,做你不关心也不知道有没有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然后获得极高的评价,这样三赢的事情,是不合理的。做科学的又反驳说,我们做的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阳春白雪的科学,而你们总用下里巴人的技术眼光来看我们,鼠目寸光,中国的科研落到你们手里,真是悲哀。 好吧,就这么吵来吵去,搞得导师和研究生也吵起来了。研究生说:导师必须以培养学生为最重要的目标,以为学生考虑为最重要的事情。教授说:亲,我要培养你们,我还要为受众面更广的本科生上好课,我还有自己的研究计划,毕竟我的科研也不能只停留在培养研究生的花拳绣腿上,还要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啊! 所以,究竟如何评价一个大学教师,我算不算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仰望星空,我发现依然无解。还是,低头泡茶吧!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relaxation 本博文所言之事没有简单解。大学的主要产品是学生,评价学校和老师离不开产品的合格率。因此评价涉及“师”、“生”两个方面,既有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又有直接指标/间接指标。大学教师中有一定比例的人还是研究生导师,前者侧重“教”,传授已知的知识;后者侧重“导”,探索未知的领域,评价指标也会有差异。 评价研究生导师要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学生与导师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容易找到客观和直接的指标来评价。而大学教师与学生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不容易找出客观和直接的评价指标,主观和间接的评价指标受许多不定因素影响,导致评价结果的合理性难以预测。 可以用是否合格作为评价的基准,这个应该是刚性的。优秀和杰出是弹性的,不同的学校很难统一标准。评价指标还可以分为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应该包括诚实、善良、正派、敬业、真心为学生着想等,能够为人师表。充分条件很难列全,作为合格教师的要求至少应包括胜任一线的教学工作、通过科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所教学生中多数人的合理认可(“考试前划重点,上课一直就像考试辅导”所得到的认可就属于不合理的认可)等,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 现今流行于大学中的记工分式的评价方法是十分不合理的,把授课、项目、经费、文章、专利等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折合量化后给出综合分,能反映什么问题呢?如果一个教师其他方面得分都不错,但就是对授课不上心,能说他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吗? 其实你不必困惑,做到合格就可以问心无愧。至于是否优秀是见仁见智的事,不必太在意。 zuobuli 这个问题很大,困惑很正常。老夫想这应该跟从哪嘎达来发出的评价有关。 博文所说的应该是学校、院系方面的系统内部评价,当然也会被其他多数院校所认同,因为在高校中基本评价方式是一致的。但这个“多系统”不等同于社会甚至国家(即便教育科研系统都认可,老夫这里的国家指的不是政府部门的组合,而是公众利益上的社会需求)。 总体上,当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原则是以“系统内部需求”方式来衡量教师,它要求教师满足“经费”获取、名声的提高(文章、奖励等,包括认可甚至鼓励各种非常方式、制造泡沫手段)。因此教师很大程度是系统内被操纵的键盘。而整个教育系统似乎也被“政绩”工程、“脸面”工程所驱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院系的评价与学校是一致的,甚至来自学生的评价也是一致的——那些严重追星情结的无厘头们,名气、经费等也是他们评价教师的主要“科学”依据。 总之,来自于本质科学立场方面的评价很少,大学教师的教育事业被死死地拴上“经费、课题、文章”。而评价科研用的是缺乏科研精神的态度和方式…… Huarong1940 其实,对一个大学教师准确、公平的评价是客观存在的,都藏在学生和其他教师的心里。但是,按照当今的环境和制度,是无法将它挖掘并综合出来的。 最可笑又最可悲的,是目前通行的“量化”的评价指标!普通物理学里有个“量纲”的概念,最笨的学生都知道“不同量纲的东西是不能相加的”。3只乌龟+2只狗+1个月亮+5块石头=几何???可是,当今大学的管理者偏偏要做这样的蠢事,他们说,把风、马、牛分别“加权”后,就可以相加——奈之何?! fanchunlong 师德第一,水平和能力可以在授课过程、教学研讨、工作态度等多方面体现;其次教师水平,可以从论文、出版物、教学工作、科研等各个方面评价。 当前的评价不缺指标和内容,主要是没有处理好教学科研的关系,没有摆正教师的位置,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其根本是没有形成健康的大学体制、没有人真正在办教育! werewolf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大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育人的特殊性就在于没有一个特定的指数来衡量。大学应该是一个海纳的机构,其中有科研做得好的,教学做得好的,管理做得好的。现在的极端就是除了管理外太重科研而忽略教学,或者就是要求两头都要硬。另外,现在让学生每学期末评教一次,主观性太强了,他们往往在学期末的时候还不能认清这个老师是好还是劣,我认为远不如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评教更有价值。从教师个人来看,一定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看到过很多大学教师,做人都不配,我以跟他们为伍为耻。 qiongjiaoshou 评价一个老师肯定是有办法的,不然,怎么人们普遍感受到美国的师资力量比中国强。在一个理性的社会里,是有办法评价一个老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在一个权力主导下带有很强功利色彩的人情社会里,很容易以一种扭曲的方式来评价一个老师,因为评价一个事物往往依赖于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量化。比如说,一个女孩是否漂亮,是以每一个人的主观感受来评价的,不是以女孩的长宽高、体重、腰围等量化指标来评价的。任何以用女孩身上的量化指标来评价漂亮程度都会是扭曲的。 《中国科学报》 (2012-01-04 A3 网谈)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外协经费过程管理亟待加强
pikeliu 2012-7-12 22:46
作者:李菁 万劲波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7 7:34:14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科研外协经费过程管理亟待加强 外协,广义上指各部门或单位将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或业务中的一部分委托给其他有能力完成的单位承担。目前,随着科研的社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一些专业性工作往往委托给专业机构或企业承担,外协已成为科研项目实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外协经费也成为部门和项目预算及支出的重要内容。科研项目审计中发现,外协经费规模大、数量多、构成复杂,大到数百万元计的工程、设施,小到不足万元的咨询、服务等。虽然国家财务政策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等有试验外协费、对外协作费等相关规定,然而,外协经费的管理相对薄弱,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外协经费过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立项预算不合理。近年来,外协经费资金规模越来越大,涉及单位越来越广,财政资金流向大量非预算单位,部分外协已经脱离了委托业务的本质,变成非预算单位申请并获得财政预算、参与财政资金分配的渠道。例如2008年至2009年,某单位申请并获得财政预算专项资金1876万元,预算编制中使用专项资金的单位共60个,实际涉及使用专项资金的单位更加广泛。专项审计中发现,申请单位使用专项资金仅占34.64%,其余65.36%的资金均以外协的形式拨付给其他非预算单位。获得项目资助的单位本应具备完成项目主体的能力,将大部分工作对外委托,说明项目申请立项时就存在问题。在有些情况下,某些单位甚至没有完成科研任务的能力,通过部门垄断获得项目资金后,将项目实际执行委托给其他单位,将收取经费利差作为单位支出的资金来源。 更有甚者,外协经费预算逐渐成为单位预算固定的组成部分,外协单位在经费预算中的位置也逐年“正常化”、“固定化”,摇身一变成了“准预算单位”,以承担外协工作的名义,实质上年年获得固定的财政经费,而外协任务内容的合法性、必要性、真实性、效益性等反而变得不重要了。因此,许多不必要的外协在立项源头就应予以遏制。 经费使用不规范。以拨代支,做高预算执行率。当前,各个部门普遍对预算执行情况要求很高,甚至预算执行率上不去就要扣减下年预算指标、对主要负责人问责等。在制度尚不健全,预算科学性不高,资金到位晚,执行中遇到种种困难,又面临着预算执行率的高压下,外协经费的拨付成了完成预算执行率指标的“有效工具”。部分单位为了做高预算执行率,在项目尚未开展或并不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将财政资金拨付给外协单位,造成大量经费沉淀在外协单位,对财政资金的安全性造成隐患。预算单位将全额拨付款项直接计作支出,不仅造成多计支出,也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加之对受托单位缺乏制约机制,难以保证资金支出实际应用于项目研究,将影响整个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多层转包,脱离监管。委托单位很少监督外协单位合同经费的使用情况,一级外协单位往往并不是最终任务承担单位,其后可能还有二级、三级甚至更多转委托单位。委托项目被一次次分包,层层计提管理费,使得真正用于项目开发的支出减少,造成科研项目管理困难、效益低下。有些同一部门下属事业单位互相委托外协,既把财政预算经费维持在部门预算的大盘子里,又通过外协方式把财政经费变成横向项目经费,脱离监管。更有甚者,通过层层外协转包,以假合同、假外协等名义使财政经费又回到了委托方,套取财政资金。 外协经费大大超过实际需要。外协费指项目研制中由于研制单位自身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必须由外单位协作所发生的费用。延伸审计发现,外协单位在具体实施外协任务时往往成本很低,有的外协单位使用低成本人力,有的利用已有成果略加改造,有的即便是新项目,财政项目安排的外协资金也普遍比外协单位在市场上承揽类似项目获得的资金高。例如在某科研项目审计调查中,抽查某高校承担的部分课题支出情况发现8个已结题项目账目支出普遍不到一半,有的甚至只是计提了管理费,无其他支出,平均资金剩余率为77%,多余经费要么就挪作他用,要么就用于垫付其他课题支出。 外协成果管理缺位。审计中发现,部分项目成果使用其他科研成果充抵。主要表现为专利、技术标准等成果的申请、形成,或获得时间早于课题承担单位确定时间,或者发明人、起草人不是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组成员,论文未按规定标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字样及项目编号,或者直接标注为其他科研项目等。由于缺乏严格的成果验收检查,大量外协任务承担单位的科研成果创新性有限,有的甚至没有外协成果。如2010年审计抽查133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结题验收项目34个,在研项目99个)发现:提供的2221项专利成果中,20%用其他科研成果充抵;提供的554项技术标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成果中,18%用其他科研成果充抵;提供的8011篇论文中,41%用其他科研成果充抵。 此外,项目外协技术业务承担与资金使用流向往往是分离的。至2010年底,审计抽查的8个科技重大专项2246个课题中,有74.68亿元课题经费结存在承担单位,占这些课题2008年启动以来拨款额的36%。外协单位不按期完成外协合同内容的现象很普遍,很多外协项目没有按规定组织项目验收。有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随意变更协作单位、未经批准调整预算和扩大开支范围,基本没有任何变更说明。 制度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应当承认,外协经费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从更好的完成项目或业务的角度来说,应鼓励财政资助各高校和科研单位联合企业共同开展科学研究,譬如国外就支持企业参与政府科技计划,鼓励政府外包公共服务。因此,外协制度的设计是为了促进社会化专业分工,使得财政资金能够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专业的服务,其初衷是集约利用财政资金,取得较高的效益。但是,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外协经费一旦拨付给受托单位,往往会脱离监管,甚至逐渐成为财政资金违法犯罪的“重灾区”。为此,对外协经费的监管必须健全内外部控制制度,落实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成果评审和绩效考核。 首先,科研项目审计应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为基础。通过制度审计,找出科研项目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和薄弱环节,如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否规范执行,项目任务书、项目合同、经费预算、阶段性考核及验收资料以及财务会计资料、行为是否真实合法,通过制度规范化,堵塞制度漏洞,减少财务和审计部门的工作量。 其次,从源头保证外协经费的合理性。从申请立项开始就要明确工作内容和承担单位,严格控制预算,着重考察外协经费预算编制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尽量将外协经费安排到真正做事情的单位,保证经费预算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杜绝“人情项目”和虚假项目等情况,克服和纠正因部门利益至上导致项目过多过滥和资源分散重复配置。 第三,加强项目外协经费的全过程管控,确保外协经费的使用与外协任务并行。外协项目完成和结题以后,要进行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符合政府采购的服务和项目,根据要求公开选择外协单位,严格按照财经法规的要求拨付和核算外协支出,加强对外协单位经费使用的监管,杜绝乱支滥用、以拨代支和虚列支出等情况。 第四,尊重科研规律,建立适应科研工作实际需要的预算管理制度,避免片面追求预算执行率。预算的目的是合理配置科技资源,要保证财政经费配置给最合适的单位和科技人员,必须改变以前“重预算执行,轻成果产出”的财政预算管理观念,防止因匆忙分钱而导致项目实施布局过宽、目标避重就轻、力量过于分散,同时要重视科研预算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充分信任研究团体,将科研活动特点、业务需求与预算执行相结合,增加财务透明度,强化内部审计监管。 最后,重视外协项目成果评审和绩效考核。科研经费与项目管理密切联系在一起,当前我国科技评价利益因素多而学术因素少,严重影响创新质量。在我国科技投入大、产出数量多而重大创新少的情况下,更要重视成果评审和绩效考核。科研单位应严格项目招投标管理和成果验收,督促外协单位如实申报成果,强化对外协成果的评审验收和管理,将外协经费和成果纳入整体项目进行投入产出绩效考核。 (李菁为审计署资源环保审计局审计师,万劲波为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2-02-07 A3 观察)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中医文化为什么只能诞生在中国
zhanghuatian 2012-6-22 18:51
好文章,推荐 。 中医文化为什么只能诞生在中国   林之光   从上世纪90年代始,我在研究了约40年的中国气候之后,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认识到中国气候不仅影响了我国的自然景观、植被、农业和经济建设等物质层面,而且通过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最终影响到了文化,即精神层面。   中医和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既然只诞生在中国,必然和中国的地理气候条件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主要从构成中医骨架的阴阳、四时、五行和六气(六淫)等四个最重要方面,从气象学的角度,讨论为什么中医和中医养生文化只能诞生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1.阴阳   阴阳是中医治病的总纲。例如明张介宾说:“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者,惟阴阳而已”; 明张景岳说:“命之所系,惟阴与阳。不识阴阳,焉知医理?”所以可以说,没有阴阳,便没有中医。我国之所以能诞生中医,首先也就是因为这里能诞生“阴阳”的概念。   为什么?   古人概念的形成,一般“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即来自自然界和生活。   具体说来,我国古代阴阳概念的产生与太阳有关:向阳为阳,背阳为阴。我国黄河中下游位于温带纬度,大体北纬35°~36°。冬至日中午太阳高度也不到30°,在地平线上不高的地方,阳光强度较弱;而夏至日中午太阳高度78°,视太阳就在天顶,阳光十分灿烂强烈。冬夏间光照和热量的强弱对比都很显著。即温带纬度上的冬阴、夏阳对比,是各纬度带中最鲜明的。   而在温带纬度上,世界上又以我国在人体感觉上最为冬冷夏热。黄河中下游地区冬季中冰雪严寒,夏季中又常热得汗流浃背,冷热对比世所罕见。古人以热为阳,以冷为阴,因此冬冷夏热造成的冬阴夏阳对比,也以我国为最鲜明。例如,在冬季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房屋南侧地面和房顶南坡上的积雪很快融化完毕,而房屋北侧地面和房顶北坡上常常依然白雪皑皑;山区中南北坡和河流南北岸的冰雪情况对比,更可达到令人惊奇的程度。在日常生活中,人在阳光下和背阴处的阴阳冷暖感觉对比同样十分鲜明,所以人们冬季中特爱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太阳。   可以想象,温带以外的赤道、热带地区,太阳终年在天顶光芒四射,四季恒夏;而寒带极地太阳终年斜射,热量微弱,四季恒冬。这些地区的自然界便不可能孕育出鲜明的“阴阳”概念来。   2.四时(四季)   除了阴阳而外,中医的诞生也和四时,即春夏秋冬的鲜明温度变化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有关。因为《黄帝内经》中把四季和阴阳都提到了人的“死生之本”的高度:“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易?系辞上》中也有“变化莫大于四时”之说,可见古人认为四时变化是大自然影响人体健康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人体致病的主要外因。所以“顺四时(季)而适寒暑”才成为我国气候条件下防病、养生的一个总原则。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温带纬度上只有最冬冷夏热的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才能诞生中医的主要原因。   3.五行   我们知道,阴阳是中医治病的纲,五行则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中医主要就是通过“木、火、土、金、水”五行归类,把人体最重要的“肝、心、脾、肺、肾”五脏,与自然界万事万物(例如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和相应的“风、暑、湿、燥、寒”五种主气)等,联系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具体再运用五行之间“生、克、乘、侮”等理论辨证论治的。所以说没有五行,也就没有中医。   但是,一年中本只有春夏秋冬四季,这第五季“长夏”又是如何划分出来的呢?   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夏季中本就有干湿两钟气候。大体7月上半月及以前为干季,7月下半月及以后为雨季。因为自春至夏,从南方副热带高压西侧北上的太平洋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的夏季风锋面雨带一路北推,于后半夏到达这里,造成当地一年一度的夏季风雨季。   有意思的是,长夏季节位于夏和秋季之间。正好对应五脏中余下来的脾脏,而脾又正是恶长夏季节的主气,湿(例如,心对应夏,恶夏季主气热;肾对应冬,恶冬季主气寒等),两者对应匹配十分和谐自然。否则,即使一年中分出了第五季,但匹配不当,岂不仍不能构建成和谐的阴阳五行的中医骨架?   4.六气(六淫)   人们生活在大气之中。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多是人们生存的必需气象条件。只是当六气变化过于剧烈,成为致病外因时,才称为“六淫”。古人“莫不为利,莫不为害”,说的正是此事。   在“六淫”中,“寒”、“暑”是温度方面的致病因子,相应冬季和夏季;“湿”和“燥”是湿度方面的致病因子,相应长夏和秋季。可见,即使有了冬冷夏热气候之分,而如果没有雨季和干季之别,中医还是不能诞生,因为“六淫”不全,实际上同时也就是“五行”不全。   总之,从以上“阴阳”、“四时”、“五行”、“六气”看,我国只有黄河中下游地区才能具有这种在气象学中叫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独特气候。根据世界季风区划,这种气候世界上只出现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但是东北地区夏季不热(最北部甚至无夏),只有黄河中下游地区这种气候才最鲜明。在世界上,只有美国中西部地区,例如俄克拉何马州和堪萨斯州等部分地区气候条件与之相近,即也冬冷夏热,也属于夏半年比冬半年多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是美国中西部地区没有夏季风雨季,7、8月雨量还不如5、6月多,夏季中也不能划分出先干后湿两个自然季节来。   但是,即使完全具备黄河中下游的气候条件,也还不一定能形成中医。因为中医只能诞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这也就是为什么黄河中下游地区人类已有几百万年历史,而中医却只是两千年前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成型之时才形成的原因所在。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诞生内因的话,那么黄河中下游的气候条件就是中医诞生的必要外因。内外因缺一,中医都不会诞生。   (作者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2-06-22 B4 作品)
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严加安:日常生活中的概率统计
yuxin218 2012-6-17 17:20
作者:严加安  来源于:《中国科学报》 发表时间:2012-06-08 今年3月3日《中国科学报》“新知”专栏发表了我的一篇科普文章《概率破玄机,统计解迷离》。本文是该文的续篇。文章通过若干例子,进一步说明概率统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生日悖论” n个人中至少有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多少?这是有名的“生日问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随机选取的23人中至少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居然超过50%,50人中至少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居然达到97%!例如,假定一个中学有20个班,每个班平均有50个学生,你可以调查一下,大概有十几个班都有至少两个相同生日的学生。这和人们的直觉是抵触的。因此这一结果被称为“生日悖论”。 其实,有关概率的计算很简单。首先计算50个人生日都不相同的概率。第一个人的生日有365个可能性,第二个人如果生日与第一个人不同,他的生日有364个可能性,依次类推,直到第50个人的生日与前面49个人都不同,有316个可能性,所以50人生日都不同的可能组合方式就是365乘364乘363一直乘到316,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日是独立的,总的可能组合是365的50次方,这样一来,50个人生日都不相同的概率就等于两个组合数之比,这个概率非常小,约等于3%,至少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约等于1减去3%,约等于97%,这样概率就计算出来了。 注意:如果预先选定一个生日,随机选取125人、250人、500人,出现某人生日正好是选定生日的概率分别大约只有30%、50%、75%,比想象的小得多。 如何理解社会和大自然中出现的奇迹 对单个彩民和单次抽奖来说,中乐透头奖的概率大概是2250万分之一。“纽约乐透”每周三和周六晚间各开奖一次,每年开奖104次,40年间经历约4100次开奖。通常以前中过“纽约乐透”头奖的人还经常买“纽约乐透”彩票,而且每次下的注数都比较大。到2008年,在“纽约乐透”40年中,出现过3次一人中过两次头奖。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不是非常小。 在河北省著名旅游景点野三坡的蚂蚁岭左侧,断崖边缘有一块直径10米、高4米的“风动石”,此石着地面积不足覆盖面积的1/20,尤其基部接触处只有两个支点。这也算是一个奇迹。大自然中的奇迹是地壳在亿万年的变迁中偶然发生的,但这种奇迹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出现是一种必然现象。正如我在《科学诗:随机与概率》中所言:“情境重复催生稀有事件,历史长河沉淀自然奇迹。” “竞赛规则”藏玄机 假定有甲、乙两个乒乓球运动员参加比赛,已知甲的实力强于乙。现有两个备选的竞赛规则:“3局2胜制”,或“5局3胜制”。试问:哪一种竞赛规则对甲有利? 分组混合血标本检验既省钱又省时 某医院对一群人进行一项关于艾滋病的抗-HIV1/2检验。如果对每个人的血标本单独检验,既费时,成本又高。如果采用“分组混合血标本检验”,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具体做法如下:假定采集到N个血标本,把每个血标本平分成两份,一份留做备用。另一份平均分成M组,将每组的血标本混合在一起进行一次性检验。如果发现某组检测为阳性,再用该组相关人的备用血标本进行逐个检验,筛查出艾滋病患者。 “统计平均”的陷阱 我们曾在《概率破玄机,统计解迷离》一文中举例说明“统计平均”存在陷阱,下面再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点。 假定某大学数学系有教授15人、副教授40人、讲师和助教25人,这三类人的平均年收入分别是15万、12万、8万,该单位职工平均年收入为10万。又假定科学院某研究所有研究员60人、副研究员30人、助研30人,这三类人的平均年收入分别是14万、11万、7万,但该研究所职工平均年收入为11.5万,高出那个系职工平均年收入1.5万。这一例子表明:由于各单位人员构成比例不同,单位职工平均年收入这一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单位职工的收入状况。 这一例子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有些新闻报道中的统计平均数字没有实际意义。例如,2010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称,2009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5%,这与大城市居民的实际感受完全背离,被网友戏称为“房价被拉低”。接受这次教训,国家统计局于2011年2月16日正式宣布,今后将不再发布全国70个城市房价涨幅平均数,理由是“平均数在个体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往往会削峰填谷,抹平个体间的差异。”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3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法人责任制是否科研管理的良药
热度 1 老李 2012-6-1 11:31
[转载]法人责任制是否科研管理的良药
【博主按】前些日子,在电话里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王卉老师的采访,今天看到来信,告知已经发表,特意转载过来,以示纪念,合作愉快!相信一些微小的努力,也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力量。偶然想到,自己以前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都是证人,无处可逃。我们在见证这个时代,不论它的好与坏。既然是证人,就让我们睁开眼睛从各个角度注视它的细枝末节。这就是我所谓的作为证人的责任。 科学报:法人责任制是否科研管理的良药 ■本报记者 王卉 近段时间以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将推行“法人责任制”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科技界对这一暗含着“收权”意味的改革举措,议论颇多:有人认为是大势所趋,也有人认为是不得已而为之;有人认为会大幅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比,也有人担心会蹈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恶性循环。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法人责任制的意图很明显,即充分发挥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在国家科技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过程管理中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作用。对于这一良好愿望,几位科技界人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却不甚领情。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王铮表示,虽尚不了解这一政策的具体情况,但“从理论上讲,科研活动是创新过程,管得太死不好”。 如果是收权管理,王铮比喻说,很可能像毛泽东当年评论秦始皇的话那样,“好处是统一,坏处是统死”。 作为一线科研人员,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于秀波认为,在科研项目实施中,过于复杂的管理过程是有问题的:增加管理环节,对科研人员意味着在事务性工作上要消耗更多精力,从而导致科研时间减少。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有类似担心,多一个环节,可能会滋生新的矛盾和问题,影响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效率。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李侠则认为,法人责任制真正出台后,意味着PI(课题组长)权力将受到制约。而这一制约,能否提高PI的工作质量,“尚存疑”。相反,“法人责任制”会增大交易成本,为更多的资金“寻租”提供可能。 刘彦随表示,“法人责任制”可能会影响PI的能动性,导致创新力量的衰退。“还是应减少行政力量的过多干预,最应做的是把干预变成服务。”刘彦随建议称,“‘法人责任制’可以在项目咨询、服务、鼓励、协调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风从何处来 毋庸置疑,“法人责任制”所指向的,正是当前科学界普遍实施的“PI制”。 据了解,PI制源于“二战”后美国政府大幅增加科研和工程开发资金投入的年代。其核心不是向每个已有研究单元多增加资金投入,而是向拥有优秀科研想法的个人发放一笔基金。PI制的优势十分明显,小数额、大数量的基金可以优化对科研的总投入,让更多人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支持。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李侠认为,PI制在国外已经实施几十年,“很成功”,而引入国内刚十多年,就“变了形”。李侠进一步分析指出,最集中的体现就是PI制背后蕴涵的集权模式,“很多大学的PI几乎不听任何人意见,认为真理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PI制导致了不少科技富翁的出现,并造就“赢者通吃”的局面。李侠称,“有些人大小项目都参与,占用太多资源”。 据李侠分析,法人责任制的目的大概有三:其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大项目3000多项,但过去5年,显著成果所占比率并不理想,甚至远远低于社会“风投”的20%;其二,把监督责任分解到PI本身所在单位的法人机构,有分担监督责任的目的;其三,防范PI制导致的其他负面问题。 “法人责任制这一新的策略,是期望至少对所存在的问题有所制衡,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李侠表示。 风向何处去 李侠认为,从长远看,要真正提高中国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应让研究者依靠自身业务水平,通过公平竞争,让学术市场来配置资源。他表示,管理部门的责任除了尽量简化程序,只需制定学术上的规则。作为“巡夜者”,管理部门不能自己来分配资源,否则就成为“设租”者,创造了“寻租”机会。 李侠向记者描述了一个按专业排名优化资源分配的设想:在行业进入前2000名的,可以不选择申报项目,国家每年直接拨付科研资金。其中也可以划分几个档次,排名档次靠前的可以得到更多资助。这样一来,各方面可以节省很多精力,安心做一些持续性的优秀科研题目。当然,如果有些研究者觉得自己很出色,想承担更高风险项目,比如“973”项目,则可以退出这2000名序列,另去申请。 异曲同工的是,于秀波认为,把资源分给法人,实现预算制,肯定是以后的方向。 除了简化项目申报程序,刘彦随认为,还应注重连续、滚动支持。 而对于监督,李侠认为,“公开”是最有力的方式,其他任何方法监督成本都太高。 《中国科学报》 (2012-06-01 A1 要闻)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29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今天《中国科学报》对李学宽博主的报道
热度 15 Wuyishan 2012-6-1 11:06
催化教授的摄影人生 首先,人一辈子应当找一个你热爱的工作,这样你8小时以内就不会觉得累;第二,找一个高尚的业余爱好,这样8小时以外也不会惹事;而剩下的8小时,买张床睡觉就足够了…… ■本报记者 麻晓东 “专业教催化,免费教摄影。”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学宽的研究生们都知道老师的这句“招生”口号。 记者是在科学网博客中发现这位酷爱摄影的研究员的,从2009年5月开博起,李学宽已发布了500余篇博文,点击量已经超过100万次,而几乎每篇博文中,都留下了他的摄影作品。 李学宽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他虽然很早就喜欢拍摄,但摄影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大爱好,还是从2004年购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开始的。当时,他花费6000余元购买了一台佳能G3相机,虽然还不属于单反,但这台数码相机已具备了光圈优先等单反功能,尤其是不用再考虑昂贵的冲洗费用后,更可以使他随心所欲、精益求精地拍摄出自己满意的照片。 从“菜鸟”到“达人”,李学宽认为自己摄影爱好的成长之路并没有太多可以“八卦”的故事。“首先是自己有兴趣,然后就会去认真琢磨,再去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秀作品……对我帮助比较大的是,在学习的初期,我在网上结识了两个摄影高手,经常和他们请教交流,渐渐地,自己也就能拍出像样的片子了。” 七八年下来,李学宽也记不清自己已拍了多少幅照片,而摄影装备则从佳能G3升级到单反350D,再到现在的全幅5D mark II,“家当”越攒越多,李学宽说:“现在自己的这些摄影装备加起来已价值5万元左右,就‘业余选手’来说,已经属于不错的了。” 浏览李学宽的博客,你会发现他所拍摄的大多是身边的花鸟景物或四季变换,他说,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本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很难有时间去捕捉一些独特的风景或社会现象,而身边的景物则不需要你去等,而是它们在等你去拍摄。摄影其实就是一个寻找美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一定会让你感到幸福,人的一辈子很短,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地过呢?这或许也就是他博客的名称——“记录美丽”的由来吧。 现在,李学宽每周都会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拍摄,而且,每年夏天的高温假时,他也会约上同事或好友自驾出游拍摄,近年来,他们已去过内蒙古、青海等地,每次回来,他都会在博客上发出系列摄影作品,供博友们品评。 李学宽表示,摄影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因为每次出去拍摄都会背着很重的设备走很远的路,“如果平时不摄影,你让我走5公里可能我也不会去,但要出去玩,我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走10公里也不会觉得累”。 作为一名从事工业催化剂研发的研究员,李学宽主持开发的系列催化剂及其工艺在二十多个工厂成功应用。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李学宽不但在催化专业上教书育人,他也喜欢把自己爱好摄影的理念传递给他的学生们,“专业教催化,免费教摄影”就是他经常和学生们打趣的一句话,而李学宽对这句玩笑背后的解释则充满了质朴与诚恳,他告诉学生们:首先,人一辈子应当找一个你热爱的工作,这样你8小时以内就不会觉得累;第二,找一个高尚的业余爱好,这样8小时以外也不会惹事;而剩下的8小时,买张床睡觉就足够了…… 受李学宽的影响,不仅他的学生们都买了相机,而且单位里的很多同事也渐渐喜欢上了摄影。李学宽认为,数码相机的普及已经使摄影成为一种门槛很低的艺术爱好,而对他们这些从事化工研究的人来说,一旦退休离开了实验设备,则很难再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因此,能有一项自己喜欢的业余活动,也能很好地充实人生。 为了在单位普及摄影,李学宽每年都要在单位进行几次摄影讲座。通过科学网博客,他在科技界也有了一定知名度,受邀还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太原理工大学举办了摄影讲座。 现在,煤化所里的摄影爱好者队伍已壮大到七八十人,大家经常聚在一起活动。几年前,经大家提议,在所工会的资助下举办了第一届职工摄影展,而这种形式也很快被接受认可。 由李学宽和其他几位核心成员担任的评委小组负责根据题材分类,在评审中,他们也本着鼓励的原则,让每位投稿者都有作品参加展览,大家参与摄影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至今,煤化所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摄影展,该项活动也成为研究所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学宽介绍说,今年,所里还打算把前四届摄影展的优秀作品结集成册,制成礼品,向更多人展示科研工作者丰富精彩的业余生活。 《中国科学报》 (2012-06-01 B3 生活)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3488 次阅读|3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无草业发展 何来乳品安全
zlhua 2012-5-28 15:10
奶牛有了蛋白质含量高的饲草,奶质会明显提升,就不用随意添加添加剂。图为西藏阿里地区一名工人在奶牛养殖场里为奶牛添饲草。 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编者按: 本报深度版在今年2月刊发的《耕地农业该改变了》、《“草地农业”民间试水,产业地位尚待提升》系列报道,在受到诸多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一些争议。为此,记者再次采访我国现代草原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就近期收集的读者反馈及相关意见和疑问寻求进一步解答。 近年来,中国乳业一直深陷食品安全事件之中,各界多将之归因于生产及流通环节的纰漏,而忽略了真正的源头——饲草的问题。乳品安全堪忧,恰是草地农业发展滞后的鲜明写照。 ■本报记者 王卉 近日,一则“洋奶粉中国售价全球最高”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为何国外乳制品价格高昂仍深受欢迎?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奶牛产奶量低、质量差,营养成分不够,加上一些不法厂家在饲料或牛奶中加入各种有害添加剂,导致乳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国产乳制品由此失去国人的信任。 拥有全世界第二大的草地面积、世界第一的牧草品种资源,我国乳制品的质量相比国外却不占优势。对此,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委员会主任李毓堂感慨道,从资源角度看,“这岂不是拿着金碗讨饭”,着实让人尴尬。 优质奶牛退化之谜 “国外优质奶牛引入我国以后出现退化,这已经是业界熟知的现象,而且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是这样。”李毓堂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毓堂介绍,饲草的好坏是影响奶牛及乳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他给记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部曾在贵阳花溪发展了一批种草养奶牛专业户,种植三叶草(豆科)、黑麦草饲养奶牛。三叶草、黑麦草也是新西兰和欧美等国喂养奶牛的常用草类。 这些专业户的奶牛都是廉价买自附近一家国营奶牛厂。这家国营奶牛厂的奶牛多是进口,每头喂乳期原产奶量都在8吨或者10吨甚至更高。但因为奶牛厂在饲喂中不以优质新鲜牧草为主,达不到国外标准,导致每头平均产奶量仅5吨左右。 相比之下,专业户从国营奶牛场购得的都是产奶量仅为三四吨的大龄奶牛。然而,专业户们用三叶草、黑麦草饲养这些“淘汰”奶牛后,平均每头产奶量达到5吨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六七吨,远超国营奶牛厂。 业内人士表示,即使是现在,我国城市奶牛厂大体还是像这家国营奶牛厂一样,用养鸡养猪的办法养奶牛,使用配合饲料,加上一点枯草、秸秆,新鲜优质牧草很少。许多外国专家来我国考察,进奶牛厂就问“有没有苜蓿等新鲜牧草喂奶牛”,他们得到的回答通常是“没有”。 李毓堂介绍,他到新西兰、美国考察时发现,我国奶牛普遍产奶量平均不到国外的一半,而且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低。没有营养丰富的蛋白质牧草,相当于人不吃肉,“跟人一样,如果妈妈的营养不良,会影响奶量、奶质”。 据农业部2010年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奶牛饲养头数和总产奶量分别居世界第四和第三位,但每头产奶量排在第58位,平均单产2.9吨,而美国是9.3吨,日本是7.5吨,沙特是11.7吨。“饲养的奶牛数量多,耗费的饲料也多,产出的奶却很低,这岂不是浪费?”李毓堂反问。 牧草加工技术成短板 钱学森曾经强调,农牧业涉及很多系统,除自然生态、种植、养殖系统外,加工、商贸、社会经济管理都是大系统,奶、肉、蛋类的加工技术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李毓堂特别以牧草的加工问题为例,向记者论述了加工技术的重要性。 他说,自己在多次饲料业会议中发现一个令人诧异的现象:许多企业家只是把牧草当做粗饲料,认为没有多大营养,起不了多大作用。“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李毓堂认为,企业忽视牧草的根源在于目前国内的牧草加工技术不过关。牧草生长旺盛的收获季节,也是高温多雨季节,由于牧草收割后不易保存,传统的自然晾晒方法往往使牧草中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各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大量流失。比如苜蓿草,号称“牧草之王”,胡萝卜素和17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齐全,生长状态最好时,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22%~24%。 但由于企业和农户缺乏烘干技术,除一部分鲜草饲喂牲畜外,在晾晒过程中往往由于高温霉烂或叶枯脱落,导致蛋白质含量减少近半,胡萝卜素和各种氨基酸损失殆尽,出现“丰产不丰收,优质变劣质,高值变低值”的现象。 在国际市场中,经快速高温加工的优质苜蓿,每吨售价在2500元以上,我国粗放加工的苜蓿在国内销售或出口国外,每吨只在1000元上下。 为发展我国自己的牧草烘干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部派李毓堂去加拿大、美国专门考察烘干技术,回国后通过全国招标,由原国防科工委七院(今中国船舶集团总公司)713所研制成功我国首套牧草(青饲料)快速高温低耗清洁加工机组。这套机组比国外同类设备造价低,能耗少,其烘干加工的苜蓿质量超过国际标准,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在烘干技术的应用上,还有很多关键之处,比如苜蓿的收割期要在它生长营养最好的时候,不能在老化的时候,否则达不到标准。但很多厂家并不了解这一点。 “真正达到标准的牧草,国际饲料市场都会抢着要。”李毓堂说。 乳品安全急需草业配套 李毓堂在农业部主持相关工作时,曾大力提倡推广牧草烘干设备。但使用这样的烘干技术设备需要一定投资,许多企业的实力不够。同时,过去许多企业和农户都是利用小块地种草,成不了规模,也难以使用烘干设备。 更重要的是,过去我国对牧草的质量不太讲究,甚至大学课程讲到牧草时,也不强调烘干技术,加上以前部分企业对牛奶的质量要求不高,所以对优质牧草烘干加工技术应用不重视。因此,烘干技术这些年来一直未能发展壮大。 近几年来,国内乳业出现的一系列安全事件,使得政府和舆论加强了对乳品行业的管理和对添加剂的警觉。在这一背景下,“蝴蝶的翅膀”也影响到乳业的源头——牧草。如今,很多企业也开始重视牧草的相关配套技术和设备。 作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3所副总工程师,岳茂山的工作之一就是草业深加工——通过烘干设备和技术,提高饲草蛋白质含量,同时杀菌消毒,提高产量。岳茂山说:“近些年奶业出事多,有些企业乱加添加剂,危害人体健康,现在国家正在抓此事。要从源头来抓,就要从优质饲草抓起。” 岳茂山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现在有一些企业正试图上马饲草烘干项目,这其实是一项划算的生意,“我们做过实验,如果是苜蓿草,用我们的烘干设备,烘干后蛋白质能保留到百分之二十三四”。 随着形势的发展,牧草烘干设备最近这两年有所发展。各地也出现了种草面积连片达几万亩以至十多万亩的情况,有了必要的投资,种草规模企业采用烘干设备也能很好发挥效用。 岳茂山说,实际上,应用清洁、高温、快速、低耗牧草烘干技术的效益相当可观。据测算,5000亩规模的中等产量苜蓿地(每亩产1吨干草),使用一台烘干加工设备,仅产值增值部分,一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岳茂山认为:“奶牛有了蛋白质含量高的饲草,奶质自然得到很大提升,有了充足的营养饲草,也就不用添加乱七八糟的添加剂了。” 微生物技术提升秸秆饲料品质 “国外畜牧业主要用饲草,营养价值高。我国有特殊情况,饲草比较紧张,市场饲料价格又很贵,促使我们想办法利用秸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朱宝成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朱宝成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多种微生物发酵技术,大幅增加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提高秸秆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 李毓堂解释,通过新鲜草,能加工更优质蛋白质饲料,利用废弃草,可以加工成中等饲料。但近年来饲料价格上涨较快,给农户带来很多压力,使用多种微生物处理的秸秆,就可以降低成本。 “一般来说,发黄的秸秆营养较低,有些秸秆只有3%的蛋白质。用我们的技术,如果能上万吨或几万吨规模地做,秸秆的粗蛋白含量能达到12%以上。”朱宝成说,蛋白质含量保持在这一程度,就能满足肉牛、肉羊的蛋白需要,不需要再添加蛋白浓缩料了。 而奶牛对饲料有更高的蛋白质要求,通常要达到16%~17%。对此,朱宝成也表示很有信心,“我们根据不同的需要,用多种微生物复合发酵方式,把秸秆蛋白质含量提高17%~18%都没问题”。 据介绍,这一技术正在产业化过程中,目前已有几家有实力的企业在做。 对于草地农业的尝试以及饲料非粮化的探索,目前很多工作还在民间展开。李毓堂和我国现代草原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都曾向中央领导写过相关报告并得到批示,但现实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不能灰心,还是要一步步向前推动。”李毓堂表示。 草地农业与农区草业 “草地农业,实际上就是钱学森钱老所说的农区草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委员会主任李毓堂解释说。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提出发展知识密集型农、林、草、沙、海产业的现代大农业概念。李毓堂认为任继周的草地农业是对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农产业的具体化,是发展知识密集型农产业的科学途径之一。 李毓堂从事草业和牧区工作已6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部第一任草原处处长、第一任牧区办主任。曾主持建立中国草地管理建设十大基础体系,主创草地牧业综合发展系统工程基本理论和模式,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草友”,与钱学森有过20年的学术交流。 作为我国第一部《草原法》主笔起草人,李毓堂也是中国草原学会等草原类学会的主要筹建人。他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第一部《草业》专著的作者。对于该专著,钱学森曾评说:“真是草业的洋洋大观,好得很!” 本报之前关于草地农业的多篇报道引起他的关注。最近,有关机构发布的中外农业经济水平比较研究,也让李毓堂很受触动。 对此,李毓堂评论说,实际上二战前英国本土农业呈衰落状态。农田退化,牛肉自给率仅仅49%,蛋自给率仅仅61%。上世纪30年代后通过开发“绿色黄金”——草地,广种豆科牧草,振兴了农牧业。到70年代,国民动植物食品均自给有余。“其时,英国发展草地农业不过40年时间。” 李毓堂强调,草地农业可从三方面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的不足: 其一,广种豆科牧草,经烘干精细加工成为含蛋白质20%以上的蛋白质饲料,用以喂猪、鸡和奶牛,能代替30%~50%的饲料粮,既把粮食节省下来,又适应我国传统的猪、鸡、城镇奶牛养殖业的需求。 其二,通过发展优质牧草饲养草食家畜,产出更多牛羊禽肉,可增加国民动物性食品,减少粮食消费。 其三,在农田闲作、轮作、套作种植豆科牧草,通过牧草根瘤菌固氮和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可使粮食单产大幅提高。(王十三)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 草地农业是使人吃人粮、畜吃畜“粮” ■本报记者 王卉 近日,就草地农业的发展前景、粮食安全等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 “传统耕地农业不变不行了” 《中国科学报》:提倡草地农业,是不是让少数人吃肉,多数人挨饿呢?而且人的饮食习惯能随便改变吗? 任继周:这不是谁让不让、谁提倡不提倡的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挡不住。我国总说粮食安全,不说食物安全,比如没有把肉蛋奶列入,这是对食物结构的误解。 30年来我们的食物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动物性食物已占据半壁江山。所以,生产食物的农业结构不变不行了!只生产人粮,不生产畜“粮”的传统耕地农业不变不行了。耕地农业变为草地农业是大势所趋。结构改变才能根本解决我国的食物安全问题。 “过分强调籽实性粮食是不全面的” 《中国科学报》:区分粮食和食物的概念有什么意义? 任继周:粮食仅仅是食物的一部分,食物的概念非常丰富。比如盐、碘等矿物性食物,各种水生、陆生的植物性食物,特别是陆生的块根、块茎、籽实、菌类等,此外还有动物性食物。耕地农业只是籽实这一部分,过分强调籽实性粮食是不全面的。 在植物生产中,其营养成分进入籽实的只是一部分,一半以上都存在于茎叶中。即使在籽实中,除去麦麸、米糠、皮壳、豆荚,人们吃到的也只是籽实的一部分。人的食物就用这么一点,当然很不经济。 草食动物可充分利用植物的营养体(即籽实以外的植物体)。植物营养体的营养物质可达粮食生产的3~5倍。这就是美国西部为什么用不多的水资源来浇灌饲用玉米、苜蓿,而不浇小麦的原因。 “有丰富内涵,并非只是种草” 《中国科学报》:草地农业,是否就是种草? 任继周:草地农业系统有四个生产层,即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 前植物生产层,不以农业产品为主要目标,而是以自然景观作为社会产品,主要价值在生态功能。 植物生产层,是指传统牧草、作物、果蔬、树木、花卉等植物生产,包含中国传统农业内涵。 动物生产层,这是草地农业系统最富特色的生产层次,太阳能产生的有机物,其中75%无法被人类直接利用,须经动物转化。通过草食动物生产肉、奶等畜产品,是人类利用这一部分能量的必要方式。 后生物生产层,是对各个生产层所产出的产品进行加工、流通等的管理过程。过去耕地农业只重视植物生产,而且只注重籽实生产,实际上把一半以上的生产力都丢掉了。 草丛与地境耦合,变为草地;草地与草食动物耦合,形成一个草畜系统;草畜系统与市场耦合,经过社会经济活动,完成草地农业系统全过程。这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条。每个界面都含有很多科学技术,可延伸建成现代产业,吸收大量劳动力,达到富民目的。 “种草实际在促进粮食增产” 《中国科学报》:发展草地农业,人吃什么? 任继周:种草实际在促进粮食增产。通过草田轮作,我们在黄土高原的试验显示:粮食单产增加60%,肥料用量减少1/3,水用量大约节约17%,而整体经济效益大约增加1倍。 苜蓿作为很好的豆科牧草,也有耗水问题。按实际投入产出与种粮相比,种苜蓿等牧草水的效益还是高。一吨水换来的能量和蛋白质都比粮食多。 现在有一个误解,认为人口增加是刚性的,耕地减少是刚性的,口粮会不够吃。实际上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人们吃肉、喝奶的增多,是把口粮节约了下来。作为口粮的谷类消耗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正在缓慢下降,而不是上升。 现在我国人直接用口粮不超过2亿吨,2011年不足总产量的1/3,而饲料用“粮”(以食物单位计,即家畜草料的消耗量)已达3亿吨,预计到2020年将达5亿吨,缺口越来越大。真正缺口很大的是饲料粮。 草地农业,可充分利用一切农用土地资源,而不只是现在只占国土面积12%的耕地。还可以增加农田当量约11亿亩。草地农业就是使人吃人粮、畜吃畜“粮”(大部分为牧草等饲用植物,少量饲用籽实)。所谓“粮食安全”的缺口完全可以填平,还略有盈余。 草地农业可充分利用多种生物资源,植物、动物、微生物资源都可纳入其中。比如将籽实生产改为营养体生产,即可提高生物量5倍以上。 耕地农业,使土地越来越贫瘠,加之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置换政策,新农田不肥,一亩顶不了一亩;而草地农业,可以培肥地力。 “不愁没有种草的地方” 《中国科学报》:我国人多地少,有地方种草吗?连种粮都没人了,怎么会有人种草呢? 任继周:如前所说,草地农业可增加农用土地约11亿亩。其中包含了大量非耕地、休耕地。现在南方农民通常种一季稻就走了,剩余时间耕地空着不种。仅仅在四川,季节性的空地就达3000万亩。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大都只种一季稻,耕地大部分时间就荒着,有些耕地更是一季都不种。 还有河湖涨落带、滩涂都可以种草,面积很大,不下一亿亩。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地方,更要种草。所以说,不愁没有种草的地方。 种草节省劳动力,而且季节性不那么强。种草是种一次,可以收几季,而且收五六年,甚至七八年,是大规模收获。种草病虫害较少,不必大量使用农药,施肥很少,甚至基本不需施肥,可减少面源污染。 草地农业还可增加抗灾能力。例如旱灾,主要在作物籽实发育期雨水不足,就会致灾,而草类植物只要在生长季内,下点雨就能长,很少有旱灾旱得草都长不了的情况。 “可适当进口粮食和饲料” 《中国科学报》:在能通过进口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压力在内部消化?如果一个地方的草质量好且价格便宜就应进口。 任继周:我们不反对充分利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机遇,适当进口粮食和饲料,但是不能依赖。全世界粮食贸易量大约是2.5亿吨,而将来我国口粮和饲料用粮共需7亿吨,把世界贸易量买光也不够。价格就更不用说了。现实情况是,中国人买什么,什么贵。例如苜蓿干草,今年就比去年涨价1/3。我们应该汲取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的教训。何况草的体积太大,占舱位。中国老话就有“百里不运草,千里不运粮”的说法。如果我们力求粮食自给,草的自给应该更有信心。
个人分类: 教育课题|2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中国科学报:持久性污染物持久到何时
lisu0802 2012-5-26 21:16
中国科学报:持久性污染物持久到何时 ■本报记者 潘希 每年的5月17日,对一群环境科学工作者来说含义特殊,而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更具有特殊意义。 “八年前的这一天,是《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生效的日子,我国的POPs减排工作也被正式提上日程。”在第七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学术研讨会的会间,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系主任余刚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近些年,POPs这样一个专有名词不断闯入公众视野,它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简称,剧毒的二恶英就是其中一种。这是一类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和高生物毒性的特殊污染物,进入人体多会诱发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病变。 因而,从科学家们在环境中发现它开始,一场持久性战争已经无可避免地打响了。 “尽管我国的减排之路还在探索中,但国家对它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辉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减排的困难是有的,但更应该看到的是努力下的希望。 在科学与政治间博弈 2009年第四次缔约国大会上的彻夜谈判,让减排清单上的POPs物质从最初的12个增加到21个。而现在,这个清单上的物质已达22个之多。 “未来可能还要增加5种,现正在审议中。”国家POPs履约协调组办公室处长丁琼认为,2009年5月17日,我国按照履约承诺,停止了滴滴涕、氯丹和灭蚁灵等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但鉴于庞大的污染基数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我国削减、淘汰和控制POPs的形势仍然严峻。 在余刚看来,欧盟是力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削减的“发动机”。 “欧洲国家特别重视环境问题,这些年不断有例如食品二恶英污染等事件的发生,让他们对POPs谈及色变,所以也希望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能积极削减。”余刚说。 过去,我国在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的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以及工业中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多氯联苯等,均在《公约》最初削减的12种物质之列。 根据《公约》规定,这些物质不但要停止生产使用,还必须找到所有的残留地点,将物质封存并销毁。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毕竟发达国家早已停止了这些物质的生产,但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没有。”余刚说。 清单上的22种物质中,我国已查明存在的有15种以上,并且分布广泛,“家底”不清,减排和替代技术虽有一定成果,但尚处于研究阶段,距离实际应用于工业生产,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与环境领域另外两个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蒙特利尔议定书》不同,《斯德哥尔摩公约》在POPs减排问题上,并没有分别给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时间表。因此,发展中国家没有经验可循。 丁琼表示,公约中涉及的问题大多是发达国家已经解决的问题,因此,国外掌握了成熟的技术,但大多数技术都有专利,使用成本很高。而我国虽然科学研究发展较快,但履约技术的市场还不成体系。目前只能采用引进加国产化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两条腿走路。 “公约是强制性的,必须按照要求执行,定期接受审查。这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都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余刚深感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 “可以设想,发展中国家的压力比发达国家大得多。应对这种局面,还是需要科研水平提高和政策制定上的完善。”郑明辉说。 从被动到主动的履约新征途 在今年年初的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国主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在此之前,我国还从来没有为一类物质设立过规划。”郑明辉说,这足以看出国家在减排POPs工作上的决心和信心,而且POPs研究的资金在环境科技领域已占有非常大的份额。 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环境科技工作者,近些年已经开始到中国寻求减排经验和学习最新的科研成果。 “过去,欧洲国家处于国际主导地位,我们在减排上比较被动,自己的情况自己都说不清楚。但现在我们主动出击,提早研究未来可能进入清单的这些物质。”余刚认为,我国正按照履约的《国家实施计划》稳步推进这项工作。 用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长Donald Cooper的话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POPs减排问题上,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据悉,未来我国还将重点降低二恶英的工业排放,安全处置已查明的POPs废物,逐步开展POPs污染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示范。 《中国科学报》 (2012-05-26 A1 要闻)
个人分类: 专业|1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经费十年增近20倍
pikeliu 2012-5-26 09:11
作者:王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25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经费十年增近20倍 本报北京5月24日讯(记者王静)2012年是我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实施的第10年,记者今天从科技部获悉,10年中,我国共建成5个国家国际创新园、35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22个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基地,国际科技合作经费支持力度从最初的每年1亿元增加到每年18亿元。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介绍,目前,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已从早期的“一般性人员交流和项目合作”向“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转变。过去,人员和项目的合作往往随着人员的变迁和项目完成而结束,而基地建设则更能实现实体间、机构间的合作,具有很好的连续性。 10年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解决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如科技部倡议成立并给予大力支持的广州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把乌克兰一流的焊接技术和科研团队引进来,为我国现代制造业提供了先进焊接技术和优质综合服务。 据悉,目前中国科学家已有300多人在国际科技组织中任职。其中,中国科学院有200余名科学家担任国际科技组织中的重要职务。 《中国科学报》 (2012-05-25 A1 要闻)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0 个评论
哪些数据库收录这些报纸?
热度 2 cosismine 2012-4-28 10:55
哪些数据库收录这些报纸?
《科学时报》好像已经转为《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关系密切,但在网上没有查到网络版,CNKI全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里没有收录这份报纸,貌似不是重要报纸的样子,墨香数字报纸也没有收录,多少也有点奇怪。 另外南方都市报也在两个数据库中都没有收录,但好像南方都市报有网络版,可以查阅。 但网络版只是近两年的报纸有网络版,前些年就没有,比方《新民晚报》《新京报》等,这有近两三年的报纸,在墨香数字报纸这个平台上也只有近两三年的报纸,要查看以前的报纸,现在看来是没有合适的数据库来收集, 想回溯这些报纸三五年前关于一个专题的报道情况,请有识之士给个建议。谢谢!
5878 次阅读|2 个评论
杨焕明院士最喜欢看文科书
热度 10 Wuyishan 2012-4-20 11:18
下面的内容摘自今天的《中国科学报》,本文标题是我编的。多年前,杨焕明老师还不是院士的时候,深圳电视台有一次利用深圳高交会进行时的热火劲儿,围绕高交会主题举办了一次大型访谈节目,从北京邀请了杨焕明老师、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和我3人做访谈嘉宾。在飞机场,我发现杨老师随身带着阅读的一本书就是以日本731部队细菌试验为题材的英文小说,甚为吃惊:他怎么有空看小说呢?看了以下文字,就一点都不吃惊了。 (中国科学报2012年4月20日) 1.我最喜欢看文学、历史和社会科学类的图书。我的书柜都设计成双层的,所以一个书柜可以当两个用,我有三个书柜放历史类书籍,中国史书的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个体系我都收集全了。另外还有两个书柜是名人传记作品,包括鲁迅、余秋雨、王蒙、于丹等,还有一个书柜里都是中国小说,从古至今,韩寒的书我也读过好几本。我收集这些作品主要是作为社会问题来研究。看看这些藏书就知道我的兴趣在哪里,这些书籍基本占据了我全部藏书的一半。 对于读书博与专的问题,我认为每个人的兴趣是不一样的,就我本人来说,中年这一段时间是很专的,我在部队做具体的毒理药理研究,要应对国防建设中复杂的毒理及防治研究,因此钻进去就来不及再顾及其他,那时也很少看闲书。而两头的时间,就是从小学到大学期间,以及自己当了教授后,下面具体的工作有人去做了,我就又恢复到青年时期的兴趣,喜欢关注文学、历史和社会问题的书籍。 每个人的治学特点不一样,有的人会钻得很深,有的人视野放得很宽,而我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性的,对问题不大容易想深进去,而是想开去,往往有很多新的思路出来。比如我作报告写文章通常可以联想到很多东西,但往往不能说得很专很细。当然具体的研究工作必须做深和做细,这个过程也占了我生命中至少30年的时间,但即使在做很专的事情时,我也还是多少抽一点时间,去看文学历史方面的杂书,这种阅读其实对工作也很有帮助,至少思维会开阔。 2.阅读是个人的兴趣,有兴趣自然就会想办法挤出时间。我有两个比别人优越的条件,一是家务事我从来不管,都是我爱人负责,柴米油盐我从来不管,我一辈子都不知道鸡蛋肉多少钱一斤;二是我的工作单位和住宅就在一个大院里面,从住处到办公室就两分钟,因此节省了很多往返在路上的时间。以前有很多同事来我家参观,看到我这么多的藏书,就常问我怎么还有时间看这么多书,我说我一天比你们至少能省出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 我家里很早就用保姆了,当时有人劝我,说人家老教授老干部才用保姆,你年纪轻轻就用保姆容易被批判,我说我是自己花钱雇保姆,省下来的时间我为公家做事情,有什么不好?我这人做事不太顾忌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把工作做成了人家自然会认可,我们工作这么繁忙,想做的事情那么多,把时间都花在家务上可惜得很。 现在我经常可以十天半个月不下楼,要不就出去满世界跑,我总觉得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事情、看不完的东西。 3.小时候影响最大的是《三国演义》,中年时是《毛泽东选集》,老了则是博览群书,看得多了,自己也就博采众长。 4.我往往一天要换好几本书,但近期读得比较多的还是社会学方面的书,如《资中筠自选集》和陆学艺的《社会建设论》。 杨焕明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4413 次阅读|16 个评论
评“地奥心血康获准欧盟药品注册上市”的报道---典型的偷换概念
热度 7 rbhuang5907 2012-4-19 20:10
地奥心血康获准欧盟药品注册上市 作者:徐雁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19 9:43:19 本人评论: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使用了“植物药,中药,传统中药,中医药,中国医药”这么多概念,充分发扬了我们国人概念模糊,混淆概念,偷换概念的光荣传统,赞一下。 这样一偷换概念,让人误以为植物药就是中药,中药还有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再过渡到中医药,中国医药,似乎中国医药就只有中药。 百度定义:植物药是以植物的部分或者全体为医疗目的的医药品,分为传统植物药和现代植物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使用的植物提取物为现代植物药。西方习惯于将植物药称为天然药物。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的植物提取物,还没有达到纯净物层次,化学组成和结构未知,够不上化学药,是为现代植物药。 中药是中医学用来治疗疾病的药,要根据中医学理论指导,中医学的医药理论主要有四性五味理论,升降浮沉理论,归经理论,讲究复方,君臣佐使,大都使用植物,动物,矿物,按照本草纲目,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入药。 中药就是传统中药,中医学理论核心几千年不变,至今没有多少改进,这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没有现代气息,没有传统与现代之分。 该报道的作者用心十分良苦。 俺最近想批中医,可挺中医人士要俺学上10年中医才可以来批,俺现在就开始自学中医,先恭请网上中医高手解释一下这个中药是如何君臣佐使出来的,让俺有个入门,以后说不准是一个铁杆挺中医者。 烦请各位赶快翻翻古籍,看看有没有类似“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有立即拿出来,以彰显咱祖上的丰功伟绩。 地奥心血康获准欧盟药品注册上市 本报北京4月18日讯(记者徐雁龙) 记者从“地奥心血康胶囊获准欧盟药品注册上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地奥心血康胶囊”于3月22日以治疗性药品身份通过荷兰药品评价委员会的注册,获得在该国上市许可,实现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治疗性药品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零的突破,同时成为欧盟成员国以外获得市场准入的第一个 植物药 。 据了解, 中药 过去在欧洲市场只能作为保健品或其他非药品来应用。特别是欧洲药监局要求从2011年起所有进入欧洲市场的中药均须经过注册程序,使我国 传统中药 更加难以进入欧洲主流医药市场。 “地奥集团坚持企业产品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探索实践,最终使地奥心血康胶囊以药品的身份堂堂正正地进入欧盟市场,首次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对“地奥心血康”获准欧盟注册上市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相关部门要以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理顺和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的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全面科学地部署攻关任务,集成优势力量,加快实施进程,加强组织管理和监督评估,为扩展医药事业发展、加速自主创新提供支撑;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鼓励我国医药科技界和企业界充分利用已有的传统应用优势,加强深入严谨的基础研究,充分认识国际医药学研究的先进技术、管理及发展趋势,把传统优势与现代科学有机结合,切实有力地推进 中医药 现代化和国际化,提升 中国医药 在国际医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地奥心血康是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并在中科院‘一院两制’战略构想的指导下与成都地奥集团共同开发的产品,是我院知识创新工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化的成功案例。”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认为,“地奥心血康”获准欧盟注册上市必将鼓舞和激励中国科学院以及全国生物医药科研工作者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为弘扬我国 中医药 文化、振兴中药产业作出更大贡献。他表示,中国科学院将在医药研发上加大研发投入,更加重视医药创新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形成“转化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态势,并通过加强产学研联盟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新药产业化的力度。 “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广大医药企业、药品研发机构应以地奥心血康成功进入欧洲市场为契机,以多学科创新中药、传统中药工艺改进、中药质量标准和安全评价等为重点,以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目标,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集成跨学科、跨地区、跨行业的各类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快协同创新的进程。 据成都地奥集团董事长李伯刚介绍,根据欧盟成员国药政管理互认可的相关协议,进入一个成员国后再进入其他国家基本仅是程序化工作。李伯刚表示,地奥集团将认真做好在欧盟其他成员国的互认可报审工作,积极规划开拓欧盟市场,主动进行上市后药品监测和再评价研究工作,努力实现地奥心血康胶囊由一国到欧洲多国并最终在全球销售的目标。 《中国科学报》 (2012-04-19 A1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4/262896.shtm
5428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我国发布“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tangminqian 2012-4-6 12:41
科学网新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4/262312.shtm 中科院与基金委共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发布“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作者:丁佳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6 9:00:56 本报北京4月5日讯 (记者丁佳)今天,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京签署共同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并举行“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首发仪式。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出席仪式,并针对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他说,开展这项研究首先要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统筹好学科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明确战略指导思想,迅速占领科技制高点,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要符合时代特点,特别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组织管理层面重视数据积累、分析方法、咨询研讨等方面的信息支撑作用;再次,要符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通过开放合作增强国家科学思想库的研究咨询能力,切实担当起服务国家咨询决策的核心作用;最后,要积极探索长期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有效合作机制,大胆探索建立持续合作的长效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希望,两家机构能坚持把握全局,保障我国基础研究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研究学科的一般规律和各学科特点,了解学科内在发展历史和社会影响因素;坚持科学评估,发挥院士群体的智慧和支撑研究体系作用,探索科学评估方法;坚持人才培养,在院士带领下吸收年轻专家参与战略研究。 据了解,中科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09年4月联合启动了“2011~2020年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包括196位院士在内的6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此项工作,并形成了一套由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和19个学科的专题研究报告组成的丛书。 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后,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组建联合领导小组和联合工作组,合作出资,共同委托高水平的战略研究团队承担研究任务,并共享研究成果。 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孙家广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仪式由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朱道本主持。 《中国科学报》 (2012-04-06 A1 要闻)
个人分类: 大学政策与管理|1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严加安院士:概率破玄机 统计解迷离
yuxin218 2012-4-4 08:23
作者:严加安  来源于:《中国科学报》 发表时间:2012-03-03 概率论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那时盛行掷骰子赌博, 提出了许多有趣的概率问题。当时法国的帕斯卡、费尔马和旅居巴黎的荷兰数学家惠更斯都对此类问题感兴趣,他们用组合数学研究了许多与掷骰子有关的概率计算问题。20世纪30年代柯尔莫哥洛夫提出概率公理化,随后概率论迅速发展成为数学领域里一个独立分支。 统计学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应用性科学,它在概率论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如何采集和整理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依据这些复杂的数据(称为样本)对总体的特征和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进行分析和推断。 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有句名言:“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绝大部分其实只是概率问题。”我长期从事概率论和随机分析研究,对概率统计学科的本质有些领悟,曾写过下面这首“悟道诗”: 随机非随意, 概率破玄机。 无序隐有序, 统计解迷离。 本文试图通过若干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向大家展示概率是如何破玄机和统计是如何解迷离的。 什么是随机和随意 在社会和自然界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事件,因为有很多不确定的偶然因素很难判断它会发生或不发生,这样的事件就是所谓的随机事件或偶然事件。 概率则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概率规定为1,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率规定为0, 其他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介乎0与1之间。 例如,抛一枚匀质的硬币,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均为二分之一;掷一个匀质的骰子,每个面出现朝上的概率均为六分之一。在这两个例子中,每个简单事件(或“场景”)都是等可能发生的。一个复合事件(如掷骰子出现的点数是偶数)发生的概率就等于使得该复合事件发生的场景数目与可能场景总数之比。 什么是随意?随意就是带有主观意识的一种随机。 比方说,我们知道掷一枚匀质硬币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都是1/2。如果让某人臆想一个相继掷50次硬币的可能结果,并用1和0分别表示出现“正面”和“反面”,在一张纸上写下来,由于他考虑到接连多次出现正面或反面的可能性较小,在他写1和0时,可能有意识避免连写三个或四个以上的1或0,这样产生的0-1序列就是“随意的”,它看似随机,但与真实做一次掷50次硬币记录下的结果在统计特性上是有区别的。 随机现象背后是隐藏某些规律的,概率论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揭示这些规律。 “三枚银币”骗局 某人在街头设一赌局。他向观众出示了放在帽子里的三枚银币(记为甲、乙、丙),银币甲的两面涂了黑色,银币丙的两面涂了红色,银币乙一面涂了黑色,另一面涂了红色。 游戏规则是:他让一个观众从帽子里任意取出一枚银币放到桌面上(这里不用“投掷银币”是为了避免暴露银币两面的颜色),然后由设局人猜银币另一面的颜色,如果猜中了,该参与者付给他1元钱,如果猜错了,他付给该参与者1元钱。 试问:这一赌局是公平的吗?从直觉上看,无论取出的银币所展示的一面是黑色或红色,另一面是红色或黑色的概率都是1/2,这一赌局似乎是公平的。但实际上不公平,设局者只要每次“猜”背面和正面是同一颜色,他的胜算概率是2/3,因为从这三张牌随机选取一枚银币,其两面涂相同颜色的概率就是2/3。如果有许多人参与赌局,大概有1/3的人会赢钱,2/3的人会输钱。 下面进一步用“场景分析”来戳穿“三枚银币”骗局。假定参与者取出并放到桌面上的银币展示面是黑色,则这枚银币只可能是银币甲或乙。“银币展示面是黑色”这一随机事件有三种等可能场景:银币甲的“某一面”和“另一面”,或银币乙的“涂黑一面”。因此,这枚银币是银币甲的概率是2/3。展示面是红色情形完全类似。因此,每次“猜”另一面和展示面是同一颜色的胜算概率是2/3。 在猜奖游戏中改猜是否增大中奖概率 这一问题出自美国的一个电视游戏节目,问题的名字来自该节目的主持人蒙提·霍尔。上世纪90年代曾在美国引起广泛和热烈的讨论。 假定在台上有三扇关闭的门,其中一扇门后面有一辆汽车,另外两扇门后面各有一只山羊。主持人是知道哪扇门后面有汽车的。当竞猜者选定了一扇门但尚未开启它的时候,节目主持人去开启剩下两扇门中的一扇,露出的是山羊。主持人会问参赛者要不要改猜另一扇未开启的门。 而问题是:改猜另一扇未开启的门是否比不改猜赢得汽车的概率要大?正确的答案是:改猜能增大赢得汽车的概率,从原来的1/3增大为2/3。这是因为竞猜者选定的一扇门后面有汽车的概率是1/3,在未选定的两扇门后面有汽车的概率是2/3,主持人开启其中一扇门把这门后面有汽车给排除了,所以另一扇未开启的门后面有汽车的概率是2/3。 也许有人对此答案提出质疑,认为在剩下未开启的两扇门后有汽车的概率都是1/2,因此不需要改猜。为消除这一质疑,不妨假定有10扇门的情形,其中一扇门后面有一辆汽车,另外9扇门后面各有一只山羊。当竞猜者猜了一扇门但尚未开启时,主持人去开启剩下9扇门中的8扇,露出的全是山羊。显然:原先猜的那扇门后面有一辆汽车的概率只是1/10,这时改猜另一扇未开启的门赢得汽车的概率是9/10。 如何设计对敏感问题的社会调查 设想要对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进行社会调查。如果直接就此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就是说要你直说你是否抄袭,即使这样的调查是无记名的,也会使被调查者感到尴尬。 设计如下方案可使被调查者愿意作出真实的回答:在一个箱子里放进1个红球和1个白球。被调查者在摸到球后记住颜色并立刻将球放回,然后根据球的颜色是红和白分别回答如下问题:你的生日是否在7月1日以前?你作论文时是否有过抄袭行为?回答时只要在一张预备好的白纸上打√ 或打×,分别表示是或否。假定被调查者有150人,统计出共有60个√。 问题是:有抄袭行为的比率大概是多少?已知:P(红)=0.5,P(√|红)=0.5,P(√)=0.4, 求条件概率 P(√|白),用概率论中的贝叶斯公式算出的答案是30%。这一例子是对“无序隐有序,统计解迷离”的一个很好解读。 “辛普森悖论” 分组对比中占优总体上一定占优吗?答案是:不一定!下面是一个例子。假定有两种药(A和B),要通过分组临床试验对比其疗效。以下是试验结果的统计表:从甲乙两组试验结果看,药物A的疗效都优于药物B,但总体来看,药物B的疗效反而优于药物A(如表所示)。 组别 病人数(用药A) 治愈数(比例) 病人数(用药B) 治愈数(比例) 甲 50 20(40%) 30 10(33%) 乙 40 30(75%) 70 50(71%) 总计 90 50(56%) 100 60(60%) 早在20世纪初,当人们为探究两种因数是否具有某种相关性而进行分组研究时就发现了这种现象:在分组比较中都占优势的一方,在总评中反而是失势。直到1951年英国统计学家辛普森在他发表的论文中才正式对这一现象给予理论解释。后人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辛普森悖论”。 “统计平均”的陷阱 下面这个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典型,它是“辛普森悖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假定有一公司现有员工100人,另有一研究所,职工150人。在一次普查体检中,发现公司有糖尿病患者16人,研究所有糖尿病患者36人。从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来看,研究所的情况比公司严重,其患病率分别是24%和16%。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怎么可能呢? 现在我们换一种统计方式来考察结果,分成年轻人(24~45岁)和中、老年人(46~65岁)两个组来计算患病率。该公司有90位年轻人,其中患糖尿病12人(患病率13.3%),有中老年人10人,其中患糖尿病4人(患病率40%);该研究所有50位年轻人,患糖尿病4人(患病率8%),有中、老年人100人,其中患糖尿病32人(患病率32%)。 后一种统计方式的结果表明,公司的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患糖尿病的比例都显著高于研究所的相应人群,这可能和他们经常加班和中午吃盒饭有关。这一分组统计结果比总体统计结果更有说服力。
个人分类: 读书|3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会科普“雷声”大:科学网应一马当先做科普
热度 19 liuli66 2012-3-13 09:22
《中国科学报》近日在头版头条连续做了报道: 2012-03-13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3923 2012-03-12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3914 如果当初科学网采纳AN的建议,把科学网打造成中国最大的互动性的科普平台, 那么,今年两会委员就不是呼吁中国科学报做好科普宣传了,而是表扬中国科学报下属科学网科普做的有声有色了。 事实上,科学网科普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2011年笔者和liu yuxian曾以日本福岛地震核电站为例,研究了科学网博客科普。现发表于此: 科学博客给力科普:科学家从事科普的创新方式 科普研究, 2011 年第 3 期, pp57 - 59 科普是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但如何让科技工作者积极从事和参与科普?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年)》等政策法规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 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均对科技工作者从事和参与科普提出了要求,然而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我们注意到:科学网博客自发地、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科技工作者从事和参与科普的新路子。科学网博客聚集了一大批各个领域和专业的科技工作者,还有若干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具有科普社会责任感,并且通过博客把科普社会责任感化作了实实在在的科普行动。 自从日本 3 月 11 日发生大地震、大海啸和核电站核泄露以来,科学网博客每天都会涌现出数篇有关这些主题的科普博文,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他们或被置顶上头条,或者进入精选博文和热门博文的行列,从而获得了很高的显示度、点击量以及推荐数和评论数,在科学共同体甚至在公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据对科学网博客“解析日本大地震”专栏收录的有关博文的初步统计,从 3 月 11 日日本发生大地震的当日 16 点至 4 月 2 日上午 8 点,科学网博客已发表的有关博文近 70 篇。 下面笔者就科学网博客发表的日本大地震及相关问题的科普文章,简要地分析博客科普的内容,概括博客科普的特点。 1 科普内容:五脏俱全 科学网博客围绕日本大地震及相关问题的科普文章,其内容涉及自然现象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方法、管理应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科技与公共政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1.1 日本大地震海啸的科学认识 日本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一些地质学家博主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如嵇少丞教授撰写了系列文章《日本俯冲带的地震活动与中国》、《一个地质学家日本大地震后的反思》等。还有博主从模型方法、模拟方法的角度谈论地震和海啸。 1.2 核电站核泄漏、核辐射 核电站是怎么回事?日本福岛核电站为什么会发生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氢爆炸?核电站反应堆会不会发生像原子弹爆炸那样的核爆炸?一些博主撰写了相关博文,如《浅谈核电的来龙去脉及若干关注的热点问题》、《福岛核电站危机的起因》、《关于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几个问题》、《反应堆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吗?》、《福岛核电站灾难中的管理失误》。福岛核电站事故使人们自然联系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所以出现了《切尔诺贝利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福岛不会成为第二个切尔诺贝利》等博文。 核泄漏、核辐射是什么?会产生哪些危害?如何应对?一些博主撰写了《日本核电危机中向外泄漏的污染物会是什么?》、《核辐射剂量的单位》、《放射线辐射危害》、《核辐射之健康要诀》。这些关于核电的科普文章有助于人们消除核电恐慌心理。 1.3 应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地震、海啸、核电站事故都属于应急事件。一些从事应急管理的学者撰写了《日本地震和应急管理以及与中国的比较》、《日本地震应急反应的一些观感》等文章。一些学者撰写了逃生、自救、化解灾难方面的博文,如《从日本海啸看海堤的脆弱,海啸自救和解决方法》、《小议化解海啸灾难的主动措施》、《要沉着冷静应对核辐射在日本扩散》等博文。 1.4 核电站政策及其反思 日本为什么要大量建设核电站?日本在核能上下大赌注,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吗?一些博主谈论了这些问题。日本核电站事故对我国核电站建设核能政策有哪些启示和借鉴?有博主在第一时间撰写了《日本地震致核泄漏的教训值得中国重视》,后来国务院决定暂停核电站的审批,该博主随即呼应《我国核电建设刹车,是好事》。我国的核电站所在位置有没有危险呢?有博主撰文《中国大陆核电站选址,没有大问题》,给很多人吃了“定心丸”。 1.5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反思 大地震引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有博主谈论“天灾人祸”、重申“敬畏自然”的观点;嵇少丞博士撰文《地震也是地球村的一员》,提出人类要学会与地震和谐共处。 通过上面简要的考察,可以看出:科学网博客科普的内容,可谓“五脏俱全”,是“大科普”观的具体体现。 2 博客科普:特色多多 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普方式,博客科普具有若干其他任何科普形式都无法比拟的特色。 2.1 科学性 很多博主是某领域和专业的专家、教授、学者,或者对某个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他们的科普文章能够保证科学性,可靠度和可信度较高。比如嵇少丞博士是北美一大学的地质学教授,长期研究地震,国际知名。此前他曾经撰写了大量有关汶川地震的科普文章。发表《浅谈核电的来龙去脉及若干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博主方锦清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事核能研究。 2.2 即时性 一旦社会上出现某种突发的自然事件、工程技术事件,科学博客就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博主们迅速调用各自的知识储备,撰写有关科普文章,并在博客上立即发表。这可以省却传统的投稿、审稿、印刷、发行等诸多的耗时环节。博主们通常会享受“先发为快”的愉悦感。另外,读者也追求“先睹为快”。科学网博客科普的即时性,在这次日本发生大地震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次生事件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得极为明显。 2.3 互动性 这是博客科普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优势,其他任何科普方式都无法与之相比。在科学网,博主与读者充分发生互动,而且可以是即时的互动。迟菲博士发表《日本地震和应急管理以及与中国的比较》( 3 月 11 日),已有 45 人次发表了评论,博主几乎全部予以及时回复。该博文获得 39 个博主的推荐,点击量 3 200 多次。博主与读者的密切即时的互动,对博主和读者都是积极的反馈。 2.4 多元性和包容性 科学网上各种观点兼容并包,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博主们对某一现象和事件各抒己见,相互讨论和辩论。比如有博主认为地震可以预测,有博主认为地震是不可预测的;有博主赞成大力发展核电站,有博主反对核电站。科学网博客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还体现在科普写作方式上,有的科普文章严谨稳重,有的轻松时尚,有的走“性感科普”路线。 2.5 开放性、共享性和普惠性 几乎所有科学网博客的文章,都是对外开放的,可以为所有人共享。无论你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你是在东部发达地区还是在西部偏远地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开放阅读和获取科学网博客科普文章。科学网博客科普可以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制约,惠及全体中国人民。 科普的生命力在于面向公众的需求。笔者期望科学网博客更有针对性地为广大公众提供传道授业解惑的科普平台,并形成科学共同体与公众相互交流互相理解的新型关系。笔者也期望有关部门支持科学网博客成为面向公众需求的、即时互动的、中国最大的网络科普平台。
2019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语言起源仍是难解之谜
wyccn 2012-2-26 08:35
巴别通天塔模型图 人类语言演化图:颜色越深,音素越少。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7000多种语言。它们起源于何时何地?它们是同一个起源,还是独立起源呢?这些仍是尚未破解的科学谜题。 ■本报记者 吴昊 ■文武 《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宣称:世上原本只有一种语言——“亚当语”。巴比伦地区的人们决心建造一座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破坏人类这胆大妄为的举动,上帝一夜之间让语言变得五花八门;人们再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误解、分歧使大家终日吵吵闹闹;这一高塔便半途而废。 后来,人们把这座塔叫做“巴别(变乱)塔”,也称“通天塔”,并把寻找语言扩散的中心比喻为寻找“通天塔”。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7000多种语言。它们起源于何时何地? 它们是同一个起源(一源说),还是独立起源(多源说)呢?这些仍是尚未破解的科学谜题。 学术成果引热议 2011年4月,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报告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反响。新西兰学者昆廷·阿特金森在报告中称:人类语言可能全部起源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时间大约在15万年前洞穴艺术开始阶段:它们是同一个起源而不是独立起源。 阿特金森分析全球504种语言后发现:非洲各地方言往往含有音素较多,而南美洲和太平洋热带岛屿上的语言所含音素较少;一些非洲方言音素超过100个,而夏威夷当地土语音素仅13个,英语的音素46个。一种语言离非洲越远,它所使用的音素就越少。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将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思路引入作为对比。生物学家们发现,人类遗传多样性是以非洲某地作为中心,向外逐渐降低的,而非洲是现代人类(智人或新人)的发源地;这便是所谓的“建立者效应”。 阿特金森认为音素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与人类遗传多样性类似,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语言起源于非洲的有力证据。 他的假说与证明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头骨化石、人类脱氧核糖核酸(DNA)等证据也完全吻合。 阿特金森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语言演化的又一重大发现。世界各大主流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不过,广泛的争论也接踵而至。 2012年2月10日,《科学》杂志同期发表了三篇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相关评论,并对该假说提出质疑。 中国学者李辉等人在评论中称:如果全世界的语言有一个扩散中心——“通天塔”的话,不应该在非洲,而是最可能出现在亚洲,精确地说,是在里海南岸。 他们认为这一地点位置就是传说中“巴别塔”的本来位置。 欧洲学者迈克尔·西索沃等人在评论中称:阿特金森的假说是没有足够数据支持的。如果用其思路研究语言的其他特征,如从句结构、被动语态的使用等,结果便与其结论大相径庭——语言的发源地可能是东非、高加索山脉(即里海与黑海之间)或其他地区,并不一定如他所推测的那样,来自非洲西南部地区。 他们认为,从其他学科中借鉴一些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语言学并不为过,但应用不当时,就会出问题。 阿特金森也据理力争,同样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答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澄清与说明。 难有信服证据 在语言起源问题上,一源说与多源说是对立的。前者是由意大利语言学家阿尔弗雷多·特龙贝蒂于1905年首先提出来的,在当时由于后者占“统治”地位而没有得到多大的支持;不过特龙贝蒂的学说在20世纪中期渐渐地被主流学术界所接受。就目前而言,这两者都没有充分而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说。 可以预料,今后关于语言起源的争论会更加激烈;短期的局面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以得出一致结论。 事实上,在语言起源方式和发源地的争论上,从来就是“糊涂账”。虽然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已是国际学术界共识,但对于人类语言的起源却是一个有高度争议性的话题。它本来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哲学家的主要研究课题,不过后来语言学演变成一项实证的科学,比较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无从解答的问题而将之搁置下来。 1866年,巴黎语言学会甚至明令禁止讨论语言起源问题,这一禁令对西方学术界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 现今,关于语言于何时何地如何起源的问题有着众多的假说,假说的数量几乎与此领域中学者的数量一样多。 另外,语言起源的其他假说包括神授说、手势说、感叹说、摹声说、劳动说、契约说、突变说、渐变说及本能说等依然是“空中楼阁”, 探究简直“原地踏步”。 关于语言起源的各种假说都从不同的层面说出了一些道理,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为这个古老的难题找出接近事实的答案。 但对旁观者来说,与一百多年前用达尔文演化学说对这一难题作粗糙解释的时代相比,如今此领域中似乎并没有达成更多的共识。 自20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等都开始尝试应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究语言演化这一“世界最难的学术问题”。 遗憾的是,由于人类语言的历史悠久、语言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缺少有力科学证据支持,近20年来在语言演化方面的探究进展不大,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说。 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曾经指出:解决语言演化问题的难度不亚于破解物种演化之谜的难度;语言演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人类心智发展和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由于语言的起源与变化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外界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语言演化问题的复杂性。 人类提出语言起源命题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至今还没有一个能说清语言演化的假说,不能不承认这确是一个难解之谜。 每个学者恐怕都有自己心中的“通天塔”。那么它到底在哪里?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科学报》 (2012-02-25 A2 新知) 更多阅读 复旦学者《科学》发论文:找到语言“通天塔” 世界语言扩散中心最可能在里海南岸
23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对我的首次科普
热度 6 hailang0 2012-2-9 12:20
以前大概也听说过中国科学报,就像中国青年报、中国铁道报、中国日报等等“国”字的大报一样,但第一次拜读她,却是老婆今日从邮箱取回,由报社亲自邮递过来的两份。 我从头到尾瞅了瞅这份中国科学报,开始还嘀咕为什么信封是“科学时报”?八不成是一家? 感兴趣的都看了过去,地球变暖,蟒蛇能够感受猎物的心跳,绿色环保组织与 facebook 的纠结告一段落(以后者增加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妥协而告终)……尤其是那篇报道滨州医学院中医专家几十年的辛苦,破解中医辩证的拓扑结构的文章,让人凝神静气地拜读完毕,由衷地为将来国医中出现更多的“大医”而欢欣鼓舞! 俺这文科人氏,要说对科学盲目,鬼都不信。但要说自己能够跻身调查中的那种科学素养达标的 3% 的行列,同样是鬼都不信! 可是俺还是要说自己科普之后,有望成为扫科盲的科普一兵的可能。因为自己起点并不低啊—— 过去俺在的单位的前辈编中外科学等发现、发明辞典的时候,自己是唯一可以与主编相较的一位:两书都有份,都是副主编、作者。数理化部分我敢接下来,本来是指望学理科的老婆能够帮忙的,谁料她一天到晚上班要往外跑,实在没空闲来写,最后每科几十条的数理化,全部都是俺硬着头皮编出来的。而人家没时间写的医学部分,另一个主编原先准备给他那个在医院从业的儿子写的,结果也是没空,专程上门来找我帮个忙。我一听,当场允诺,于是也成了后来针灸、种痘、精神分析疗法等等词条的实际编写者! 看来我在选文科之前的数、理、化、生理卫生等等的科学知识没有最终全部交给任课老师吧。 文理交融,文理不分,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是这些年中国教育界一直致力的一个目标。将来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我如果立志做个高士奇、叶永烈那样的科普作家,或许也不是没有那种可能性吧。 感谢中国科学报对我的科普、启蒙与接纳。 我相信:世界将会因为更多的科普而加倍的精彩!
个人分类: |1391 次阅读|9 个评论
我的《科学报》情结——读复名后的《中国科学报》有感
热度 4 sqdai 2012-1-10 08:35
新年伊始,《中国科学报》为科学工作者送来了饕餮精神大餐:创纪录的整整一百版! ABC 三辑都有三十多版,综合新闻着实丰富,各种专题版面集体亮相,美不胜收。我特别关注了回顾该报发展 53 年历程的 C 辑“足迹”编,使我想起了当年与《科学报》相识结缘的情景。 我进中科院力学所的第一周就见到了《科学报》,那年它 4 岁,是一张四个版面的不起眼的小报,内部发行,每周一期。作为初来乍到的新人,我渴望了解科学院和本所的信息,因此,就把这份报纸当作“引路人”。我发现报纸虽小,信息量不小,而且办得严肃认真,从此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久之后,我当了研究室团支部的宣传委员,负责出室里的黑板报,《科学报》成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它紧跟形势,着力宣传院里贯彻的政策和各种学术成就、先进事迹。当时政治氛围较为宽松,对如何发展科学和从事科研有可以畅所欲言,《科学报》上发表的言论,常常成为“导向标”,我有时就干脆把其中的社论和文章摘登在我们的黑板报上。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报上关于“安、钻、迷”的宣传。当时中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同志大力倡导科研人员安心、钻研、入迷,总结成“安、钻、迷”三字,《科学报》上不仅刊登了张劲夫风趣的讲话,还集中宣传了院内几位“安、钻、迷”典型人物,例如,巢纪平、周秀骥、郭汉彦等等,对年青科研人员立志成材、潜心治学、端正学风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红专大辩论”中,《科学报》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还发生过一件趣事。有一年我到南方探亲,回京后正要找《科学报》补读,我的一位师兄拿来一首手抄诗,让我修改。我一看,是关于科学电影的,头几句是: 放电影的叔叔阿姨们, / 我们爱科学, / 我们爱看电影, / 我们更爱看科学电影。 …… 我一看,就说,这算什么破诗!提笔就把它改得面目全非了。我师兄说:“你改的诗是《科学报》上才发表的。”我将信将疑:“《科学报》会发这样的诗?”我师兄假装正言厉色地说:“你好大胆!竟敢改院长的诗!”原来如此!曾写出《女神》等美妙诗歌的大诗人果然已经风光不再了! 调离中科院后,离《科学报》(及后来的《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远了点,但仍然时不时地关注着它 ,还曾向它投稿,特别是在 2005 年 5 月 25 日的“学者视野”栏目发表了整版文章《科学引路畅通有日》,在交通科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来沪后,家里经常订的报纸是《新民晚报》、《扬子晚报》,虽说这两份报纸办得不错,但是相关的科技新闻和言论实在太少,读来感到不过瘾,决定 2012 年开始家里改订《科学时报》和《文摘报》来取代晚报。恰逢新年里《科学时报》复名为《中国科学报》,十天里的读报享受,证明我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今后将陆续发表读《中国科学报》文章的随感。 衷心祝愿《中国科学报》越办越好,成为我们科技工作者的真正知音。 写于 2012 年 1 月 10 日晨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3613 次阅读|9 个评论
还是叫《科学报》好!
热度 12 Majorite 2012-1-6 10:48
还是叫《科学报》好! 嵇少丞 几年前中国盛行大学改名风,最好在校名前寇上“中央”或“中国”,退而求次也要加上“南方”、“北方”, “东北”、“东南”、“西南”、 “西北”、“华北”、“华南”、“华中”、"华东”、“东华”等。总之,名字越改越大,虽然大学的主要角色——教授还是哪个水平, 依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管理。 这样的大学改名之风为什么不会出现在美国?历经几百年,哈佛还是哈佛,没有改成美利坚大学,MIT还是麻省理工学院,没有改成美国东北大学。北美和欧洲大学之所以不改名,大概因为人家为自己的光荣历史骄傲、因为他们为国家培养了真才实学的公民,也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就是如同一个人,好端端的是不会轻易改掉自己沿用已久的名字,除非这个人特别想隐藏过去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就像宋彬彬(文革前)先改宋耀武(文革中)再改宋岩(文革后)一样,否则就不会瞎折腾。 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报纸,为什么要多次改名呢?文革前,她叫 《科学报》,1959年1月1日由郭沫若倡导创办。“文革”期间停刊,1979年11月2日复刊还叫《科学报》。1982-1983年,我在北京玉泉路甲19号读研究生时,还认识《科学报》编辑柯茉莉阿姨,她是印尼归国华侨,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影响。1987-1988年,我留法归国之后,还给《科学报》写过稿。1989年1月《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99年1月1日再次改名为《科学时报》。2012年1月又恢复为《中国科学报》。 一份报纸的名字如此改来改去,有这个必要吗?很难想象《纽约时报》会这样做。本来由老院长郭沫若起的名字——《科学报》,就非常好。本来科学就是科学,没有国界之分,没有民族之分, 没有东西方之分,只有真科学伪科学之别。没必要在科学报之前再加上“中国”二字,就如英国人办的《Nature》期刊没有叫《English Nature》,美国人办的《Science》期刊亦没有叫《American Science》一样。同样,《人民日报》不会改成《中国人民日报》。 在《科学报》加上“中国”二字反而不好,有些自贬身份,容易让人联想起“中国式的科学”,对科学的尊敬一下子就会少了几分。就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一样。中国制造也一直给人留下价廉、质量差的影响,连国人也尽量买西方或日本进口原装,而不用国货。总体说来,中国教授一般不如西方国家的教授(上世纪80-90年代海外博士、博士后归国后直接升教授),中国院士也不如西方国家的院士水平高(至少饶毅教授这么认为),中国科学远没有达到西方科学那个境界。 许多在西方国家好好的东西一旦引进到中国立马异化变质,例如,院士制度和博士学位制度,没有学术论文的官员照样戴上博士帽,一些造假+包装的人亦可以做上终身不退休的、控制科教资源、打压同行学者的院士。 其实,报纸好坏,真不在乎其的名字,而在乎其内容。 《光明日报》前主编、中央电视台现任台长胡占凡先生说:“一些新闻工作者,没有把自己定位在党的宣传工作者上,而是定位在新闻职业者上,这是定位上的根本错误。” “一些人认为强调党性和喉舌作用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会影响按新闻规律办事……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十分片面的。”胡占凡的上述语录或许也是中国所有其他报纸包括《中国科学报》办报的统一的指导方针。 本人不太同意胡占凡的观点。本人认为,办报关键是求真求实,为社会的大多数讲真话,而不是为少数既得利益者或集团谋利益、讨好抬轿、卑躬屈膝。办报也不能仅仅为钱,否则就沦为钱的奴隶,谁给钱就为谁做宣传,帮助其掩饰错误。写到这里,读者不妨去看看科学时报社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于2011年5月11日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 (现发现已删除) ,以及本人对其的评论: http://bbs1.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488983 。 这样“战略合作协议”是不会在美国某大学与纽约时报之间签署的,因为它不仅丢了大学的脸,而且媒体因见钱眼开而失其独立性而遭人詬病。 其实,只要有思想的自由,言论的无拘、异见的碰撞、争辩的启迪,才能充分展开新闻从业人员创新的翅膀,就一定能办好一份读者喜欢的报纸。相反,一个没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且学术屈从于权力的环境,只能泯灭个性、桎梏心灵、鼓励平庸、淘汰精英。其实,这正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国家总是培养不出一流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总是在世界上领引科学潮流、执高新技术之牛耳,而中国人总是望其项背、老在后面紧赶慢追! 我相信这不是钱学森之问,而是钱学森给出的答案。作为一个聪明过人的科学家,一辈子在思考这个问题,临终时终于不顾一切地向共和国总理真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钱学森不会只问那么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最可能是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尽管这个答案也是众所周知的。 五四运动的精髓是民主与科学,两者有机联系,不可分离。民主与科学是普世价值。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只是口头上、形式上、表面上、枝节上高谈科学、打着科学的旗帜, 行升官发财之实,而无意真正发展科学,这就是假科学。这种假科学,浪费纳税人的银子,可以蒙蔽人们一个时期,乃至一个时代,但不能永远凑效。因为假的就是假的,一旦伪装被剥去,真的就会到来!
个人分类: 中华民族|2983 次阅读|10 个评论
新年快乐!
lguanglei 2012-1-1 11:24
辞旧迎新,伴随着零点的钟声,伴随着鞭炮齐鸣,伴随着腾空的烟花绚烂的的光环,我的本命年已经慢慢走远,等到下个循环时我就步入而立之年了。期待下一个轮回我将身在何方。 祝大家新年快乐!也祝贺《中国科学报》复名,虽然很少人看不到我的祝福,但用顾炎武先生说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高山用石头累积,它虽然不缺我这块小石头,但我仍心系高山的巍峨,表达对他的敬仰。最喜欢上科学网,没有商业上的铜臭,没有权利上的尔虞我诈。祝科学网越办越好,新的一年获得更大的成果,服务祖国,造福人类。
3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谈中国科学报
dongzg101 2011-12-29 18:23
中国科学报应该策划个活动,免费送给农村的每所中小学一份!说不定,将来还多几个世界级科学家!
1537 次阅读|1 个评论
报纸名字有那么重要吗?聊聊《科学时报》复名为《中国科学报》
热度 6 lionbin 2011-12-28 11:02
报纸名字有那么重要吗?聊聊《科学时报》复名为《中国科学报》
【2011年12月28日新闻】 昨天,《中国科学报》复名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报》无线终端手机版当日正式上线(我对这个比较有兴趣,但上网后没有找到入口)。领导讲话说,自1959年正式出版以来,《科学时报》始终践行着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神圣使命。此次复名为《中国科学报》,更能体现中国科学报社的中国立场和世界眼光,更好地履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国家队”职能,更好地完成“向世界说明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光荣使命。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陈鹏主持复名仪式。他在讲话中表示,复名为《中国科学报》后,中国科学报将顺应时代发展,直面困难和挑战,利用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坚定走全媒体发展道路,打造报纸、杂志、网络、音视频的媒体传播链,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用实力来确定《中国科学报》在中国科学界、新闻界的地位。 关于中国科学家自己的这封报纸在历史上已经多次更名了,每次都有非常充足的理由。这封报纸最早于1959年1月1日由郭沫若倡导创办,定名《科学报》。“文革”期间停刊,1979年11月2日复刊《科学报》,1989年1月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99年1月1日更名为《科学时报》。2012年1月恢复以《中国科学报》报名出版。 大家发现没有?这份报纸的名称很难保持10年,而且似乎是奉9必改呀,这一次时间稍长,有13年了。从《科学报》开始,应该就确定了其办报的宗旨,目前这个宗旨也应该没有太大变化。1989年更名为《中国科学报》,虽然只是加上了中国两个字,但却表达了中国人民进入世界大家庭的姿态,体现了当时“让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自信。1999年,更替为《科学时报》,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这个名字挺好的,并对建议改名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呀。用“时报”这个词,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色彩呀!这次再次复名,我还没有完全理解其理由,我估计与我下面的一个故事有点关联,是不是为了消除一些人的误解呀? 记得我当年读大学本科的时候,进入报刊阅览室,首先要读的报纸就是《中国科学报》,工作之后,我们研究所也订了这份报纸,也是每次到阅览室必翻的——工作之后,耐心不足,只能从阅读变成翻阅了,之后到了大学工作,虽然大学图书馆很大,但很少光顾了,因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方便一些。记得最后一次到图书馆阅读《中国科学报》是98年暑假的某一天,我们实验楼停电。2000年之后出国3年,回国后的某一天突然想到了要到图书馆看看,传统媒体是否有了什么新的气象,顺便进了趟报刊阅览室,依然首先寻找《中国科学报》,当时不知道这封报纸已经更名,找了几圈,也没有找到,我不甘心,怎么可能呢?我们大学不可能停订《中国科学报》呀!我去问管理员,她态度很好,说帮我在数据库中查查。很快,她告诉我,我们学校确实没有订《中国科学报》。当时一听,我马上就火了,劈头盖脸地对她发了一通牢骚,“你们图书馆是根据什么规则决定订阅或者取消一份杂志和报刊的?请转告你们的馆长,如果连《中国科学报》这样的报纸都不订的话,你们图书馆干脆也别办了!”我好不容易到图书馆来一趟,我习惯看的第一份报纸居然还不续订了,我能有好心情吗。我记得她当时一脸的无辜,似乎也觉得理亏了,连说,“对不起,老师,我将您的意见尽快反映上去,争取明年补订,因为我们订阅报纸是有年度计划的。另外,您能否声音小点儿,别影响其他人。”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我刚才可能失态了,声音也确实大了点儿,现在才发觉大家都抬头看着我,而且那个眼神似乎在说:“至于吗?不就是份报纸吗,有什么小题大做的。”我自觉理亏,愤愤离开了阅览室。后来,我到网上,想查询一下是否有《中国科学报》的电子版,这时才知道,原来《中国科学报》更名为《科学时报》了!看来我完全错怪图书馆了。几天之后,我又偷偷溜进阅览室,看看是否有《科学时报》,果然有。我像做贼似的,那天总是偷偷地躲到很远的位置,我怕那位管理员认出我来。当时更名的时候,估计没有目前这么大的宣传力度,否则也不会这样一个误会了。 这则故事被《中国科学报》记者相中,说想引用,问是否可以。我爽快答应了。他又询问对未来这封报纸发展一些建议,问得这么急,也来不及细想了,只好根据以前对这个报纸的理解说了一通话,也不知道是否正确。最近几年由于网络媒体太多、太方便,倒是很少看《科学时报》了。所以,我还说到,作为传统媒体,应该考虑到如何与网络媒体互补,而不是竞争和取代。 报道链接:“围观”中国科学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1/253028.shtm ) 【附】 互动百科对《科学时报》的释义 估计这个词很快就会被《中国科学报》代替,特拷贝过来留存。  《科学时报》是一份全国性的大型科技类主流媒体,创刊于1959年1月1日。四十多年来,《科学时报》一直背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一千多名院士,密切联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专家学者,是依靠科学家与专家学者创办的高品位报纸。科学时报社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同时还出版有《网络报》、《科学新闻》杂志和《科学新生活》杂志,,主办科学网承办中国科学院网站中文版,并主办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 科学时报社是中国较早与国际科学传媒界展开合作的中国媒体。早在1995年5月,《科学时报》(当时为《中国科学报》)就与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Science)达成合作协议,作为《科学》在大陆地区唯一一家得到合法授权的媒体,译介每周最新一期《科学》上发表的重要成果,刊登在“科学快讯”栏目中。该栏目当时迅速成为中国科学界了解世界科学最新进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后,《科学》进一步授权《中国科学报》可以免费使用和选择编译《科学》的在线内容,刊登在“科学此刻”栏目中。由于这两个栏目的巨大成功,《科学时报》社与《科学》杂志社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1998年初开始,另一家世界领先的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也开始与当时的《中国科学报》开展合作。目前,《科学时报》开辟有两个栏目“ 自然要览”与“自然子刊综述”,每周介绍《自然》及其系列杂志发表的重要科学成果。2003年12月和2004年11月,科学时报社协助《自然》杂志出版发行了名为《中国之声》的两期特刊。   近几年来,科学时报社开展了与国外科学传媒界的诸多合作,努力拓展报社的国际视角。报社记者除了经常活跃于有关科学传播和科学新闻的国际学术场合,还先后了采访和介绍国际大型的科学出版集团,如爱思维尔(Elsevier)、斯普林格(Springer)等,以及出版有SCI的科技信息所(ISI),对各个国际科技组织负责人、世界著名科学家进行了重点报道。应该说,科学时报社已经成为国际科学传媒界寻求与中国合作的首选伙伴之一。 究竟哪个看起来更顺眼呢?
个人分类: 其他杂项|6357 次阅读|13 个评论
贺《中国科学报》正名
yangyongtian 2011-11-4 17:51
离经叛道迷途踯躅十余载 洗心革面正道坦荡一片天
个人分类: 对联|1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致中国科学报:天涯何处无芳草
罗岚 2011-10-21 09:46
致中国科学报:天涯何处无芳草
从网易微博收到了科学时报、现在改名为中国科学报的访问邀请,这份邀请穿越了200天:3月30日的留言,10月17号看到,非常感谢,欢迎经常沟通。关于科学的流行话题非常多,值得去探究和访问,你们一定有比我更合适的采访对象。 原来人也可以滋滋地往外冒一些能量:哪怕是有距离的接触,可以感受得到他们的美好、他们的感动、他们的热爱、他们的仇恨、他们的厌倦、他们的无奈,是的,希望大家都是美滋滋的。 松鼠鱼这道菜是非常好的设计:从鱼头至鱼尾,整条鱼被平分为两片,头尾仍然相连;两片鱼用横刀、竖刀或者斜刀分块,不能切透,关键步骤是,鱼头、鱼尾同时从两片切好的鱼中间旋转360度,下油锅,浇味汁。图片里制作过程把鱼头鱼尾单独处理,降低了难度,中国讲究的“吉祥有余”,是美滋滋的感觉 —— 和 SHA3 的意大利设计一回事 ! 看我的快递就知道,某种程度和中国科学报是同行,正犹豫三亚的国际会议CANS 2011,有国际著名设计师参加! 喜欢投涉及人工智能、机电一体、自动化、测量方面的国际会议,他们可以涵盖安全、密码应用这类学科! 下图来自网络: 1、2011.10.14-17 中国密码学会 2011 年会成功举办 , 预告 2012 亚洲密码年会 2012.12 月第一周的周一至周四在中国北京友谊宾馆举办 2、一个密码技术开放网络: http://crypto.stackexchange.com/about 他们的四种技术来源比量子通信的最小要求: 三方,还多一方,对一些问题肯定先知先觉 3、今年世界排名第一的加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方向,很有几个研究安全的专家:人工智能分组密码研究方向应该前景看好,欢迎加入 4、欧洲通信信息技术征集项目 : 包括八个挑战 http://eudesk.haifa.ac.il/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9: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ict-callscatid=10:cooperation-callsItemid=48 5、量子日记 : 从粒子物理学家到真实环境的工作和生活感悟 http://www.quantumdiaries.org/about-quantum-diaries/ 6、信使号证实水星真有水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4082.shtm
4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