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科学报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科学报

相关日志

[转载]缺乏睡眠会影响大脑记忆能力
ericmapes 2017-2-13 19:47
缺乏睡眠会影响大脑记忆能力 作者:胡丹丹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2/99:41:4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2/367451.shtm 据新华社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动物实验证明,睡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重新调整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元,因此缺乏睡眠会影响大脑的记忆能力。 目前,科学家认为信息储存在神经元的突触上,这些突触能让神经元之间互相联系。一个神经元会通过突触发送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被另一个神经元突触上的受体蛋白质“捕获”,从而完成信息传递。但是一个神经元接收信号分子的总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受体蛋白质已经接受了足够多的信号分子,就会失去正常处理信息的功能。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实验,分析了其大脑中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海马体等区域中的神经元。结果发现,小鼠在睡眠状态下,这些神经元中的受体蛋白质水平与清醒状态下的水平相比下降了20%。 研究人员说,这是首次在活体动物上发现相关蛋白质自我平衡式下调的证据。这种下调可让小鼠大脑中的神经元在睡眠中得到休息和重整,等醒来的时候,一些之前已经“过载”的神经元就会恢复正常处理信息的能力 。(胡丹丹) 《中国科学报》(2017-02-09第2版国际)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冰聊专利》-您值得拥有!
bingbing800 2016-10-10 19:20
《华冰聊专利》-您值得拥有! 专利真的高大上吗? NO \ NO \ NO 专利也可以很亲民。 《华冰聊专利》就是这样一本把专利变得很亲民的书。 《华冰聊专利》最初来自于中科院官方媒体 中国科学报 历时一年多的专栏 现在 《华冰聊专利》是这样: 书里有什么? 想申请 想赚钱 想保护 看政策 识误区 辨价值 评时事 想投资 中国科学报社社长陈鹏先生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维野先生 分别为此书作序 评价这本书 最后,《华冰聊专利》在附录中, 还收录了知识产权业务实用指南, 供广大读者处理日常事务查询使用。 让专利不再高深、晦涩 、 不明不白。 总之,想正确了解专利,《华冰聊专利》,您值得拥有! 扫一扫识别二维码 添加知乾客服①号“小知” 即可购买《华冰聊专利》 华冰,专利执业代理人 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总经理 知乾,使创新技术更值钱! 公司网址: www.zhiqianip.co m 联系电话:400-0303-972 010-62580655 邮箱:zq@zhiqianip.com
个人分类: 杂文|2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冰聊专利——普及专利知识,评论热点时事
bingbing800 2016-9-29 08:49
自 2015年9月21日,在科学网博客发表了第一篇博文后,到今天已经整整一年了,这一年间个人经历颇多,公司也如婴儿学步般慢慢成长起来,进入了发展期。《华冰聊专利》还一如既往的存在,如同呼吸、吃饭、睡觉一般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这一周年之际,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受中国科学院官方媒体中国科学报之邀,开设的《华冰聊专利》专栏文章合集第一辑已经出版;书中集合了去年一年的经典文章,分为想申请、想赚钱、想保护、看政策、识误区、辩价值、评时事、想投资八个篇章。 诚如书中自序中写到,希望更多不了解专利的人能见识到专利最正常的一面,让更多的人知道:专利,专是手段,利是目的。让 “知识”“ 产 ”生“权”,“权”变成“利”, 依然是 我的人生理想 。 如果你不了解专利,你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专利;如果你了解专利,你可以通过这本书从不同角度重新认识专利。欢迎大家通过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值钱IP”购买。 【华冰聊专利科普涨姿势】关注 微信公众号,购书享优惠 送福利!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 值钱IP”于2016年9月26日—10月03日开展新书--《华冰聊专利》推售活动,关注“值钱IP”公众号,在推售文章末尾留言并提交,点赞数最高5名由高到低享受1、3、5、7、9折优惠,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 参加 ! ====关于《华冰聊专利》==== 2015年9月,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CEO华冰女士受中国科学院官方媒体中国科学报之邀,开设《华冰聊专利》专栏。2016年9月,作者精心筛选专栏中的经典文章,分想申请、想赚钱、想保护、看政策、识误区、辩价值、评时事、想投资等八类主题汇集成册。《华冰聊专利》,以独特的视角带您徜徉专利世界。 ====关于微信公众号“值钱IP”==== 1、 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2、 微信搜索: 值钱 IP 3、 查找微信公众号账号: zhiqianip 4、 联系电话: 010-62580658 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三号中国科学报社 323室
个人分类: 专利|7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教养决定音乐品味 》
wyuehua2004 2016-7-19 15:15
看到科学报官方微博的个人博客 发布的文章《教养决定音乐品味》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08826do=blogid=991529 声称研究发现:“ 表明后天经历能够战胜生物因素 ”。笔者对此有怀疑,因为没有看到文章完整的实验过程报告,所以我无法对实验本身做评价。仅就报告的文字发表评论,仅供参考! 1,首先,“教养决定音乐品味”这个主标题跟副标题“ 后天经历能够战胜生物因素 ”反映的问题不在一个层面上。前者主要反映的是后天决定后天的因素,后者反映的是后天战胜“先天”的因素。我觉得不是一回事。 2,就“ 后天经历能够战胜生物因素 ”来说,我对研究更加怀疑。有些人学习音乐估计一辈子也学不明白。俗话说不是这块料。包括我本身,这不是勤奋就能解决问题的。一般的修养是可以的,但对于高音乐品味的人或者说是音乐家层次的人,非得有一些天赋不可。有天赋不够而成为音乐家的个别人,但不是群体都能。勤能补拙只能在一般层次上可以的。高层次是不可能的。这不需要实验,历史就能证明。比如贝多芬、莫扎特等。尽管我们今天的教育非常科学了,但我们整个世界也无法培养出这样的天才了。这只能说明,有些天才真不是能培养出来的。但培训出来的音乐家一定要有些天赋。 3,文章导言叙说错误,导言如下:“有些人喜欢听披头士乐队的歌曲,而另一些人则宁愿听格里高利圣歌。当谈到音乐,科学家最新发现,后天的培养能够战胜自然的选择。”这样的语句给人的感觉是前面举的例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这样的,中世纪格里高利圣歌不是让人自然选择的,是中世纪的一种规定,你只能这样唱。连乐器都不能使用。这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本身就是文化干预的结果。 4,文章报道:“根据一项7月1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对音乐的喜好似乎主要由一个人的文化教养及经历所塑造,而不是由生物性因素所决定。”这样的结论可以说是当前音乐界的共识。如果通过实验来证明这样一个已经被人抽象思维认可的结论,我认为,实验的价值只能是实验本身。即你是怎样实验取得这样的结果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得出这个结论没有什么意义。那实验本身是什么呢?我对此表示怀疑。(1)研究者是通过到南美洲一个偏远地区找了三组人进行实验的。仅仅对这三组人进行实验,我认为样本量太小了。不具有科学性。(2)实验的内容。报道说:“研究人员记录了每组人在听到音符后是否感觉到快乐或忧伤。”这更让人怀疑。这个实验本身声称“这是第一个对这一古老争论进行测试的研究。”这“古老争论”是什么呢?按照报道的是意思是指:“一些科学家相信,人们对音乐的响应方式具有其生物学基础......相比之下,民族音乐家和音乐作曲家则认为这样的偏好更多的是一个人所受文化熏陶的产物。.........”,你既然要验证的是否是“文化”的影响,那就得用文化的观点来使用音乐。从实验来看,仅仅通过听音这是不合适的。音乐是个复杂的概念,仅仅听音层面来观察音乐是典型的西方分析思维。实际上,许多文化的音乐是不能这样机械分割的。人只能完整、综合的去理解音乐,不可能都想西方那样专著声音层面。不按照当地的文化习惯去实验,实验得出来的数据不可信。也就是说,实验人员尽管选择了偏远地区的被试,但选择的实验思维却是典型的西方思维。这不“文化”。此外,让被试说出“是否感觉到快乐或忧伤”,这更是一般的西方流行的审美文化的观念,对于有些民族,对音乐的反映首先不是“是否感觉到快乐或忧伤”,而是某种实用价值。比如:中国的古代的“礼乐”,祭奠音乐,印度的音乐严格受种姓制度的影响,不是可以随便这样那样的。世界音乐文化种类太多,文化差异巨大。仅仅用南美洲一个小地方三组人进行实验且有缺陷就想得出一个结论是不可能具有科学性的。还有,报道说:“他们测试了辅音和弦,这是西方音乐和许多其他音乐文化中常见的形式,以及不和谐的音调。例如,在“do re mi fa so la ti do”中,“do”正好相隔一个八度,这是辅音音符的一个例子。”。这个所谓的“辅音和弦”翻译不准确。至少我至今没有听说过这个是什么东西。即使翻译准确了,但这绝对不能说是“这是西方音乐和许多其他音乐文化中常见的形式”。这种判断是错误。许多文化没有西方所谓的“和弦”概念。至于后半句翻译,我直接都听不懂。 5,报道说:“在一个人的教养中,语音的发展与音乐是平行的。”这说法完全错误。现在科学已经证实,孩子还在母亲体内几个月时就可以有听觉,如果给予适当的音乐是从这个时候就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的。如果你不信,找个怀孕的女性且愿意实验,在贴近自己的肚皮地方播放音乐,一周左右,孩子一定有反应,比如胎动,大点的时候就会踢肚皮。关于音乐胎教的理论我们国家从汉朝时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但语音(叫语音,那一定跟说话有关)的发展至少是要在出生后才能进行。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6,报道说:“Zatorre表示:你的大脑基本上被周围的环境所调谐”,这是环境决定论的典型用语,但这环境不仅仅是文化,更包括物质声音层面。这话说的太绝对啦!且含糊!
个人分类: 评论|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博士生成长需要经历的六道门【 鲍海飞 中国科学报】
AlfredInNanjing 2016-3-20 11:46
1 研究方向之门 初入大学或科研院所,虽然经历了硕士期间的学习,但依然需要深入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新的环境又能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和配置。也就是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结合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综合导师的观点和判断,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这无疑至关重要。 研究方向是热门还是冷门,研究方向是不是自己实验室的主流,是不是自己所在实验室的特长等都需要考虑。因为,研究方向的确定,它要牵涉到你能否把握它,能否在理论和实验上完成它,能否在创新之路上有所突破。 更重要的是,它要牵涉到你能否尽快的发表文章和专利,关系到眼前和未来的研究成果,更关系到个人的研究方向和前程。当然,这不是急功近利、个体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想法,所有一切能否实现都取决于你的能力、毅力和机遇。研究方向的选择需要同导师和同学们商量,并结合自己的文献调研检索,对该领域的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眼光和判断来决定。 2 文献学习之门 研究方向一旦选定,研究就已经开始入手了,进一步文献的调研和深度学习就开始了。导师会给你一些文章,你自己也要在网络上查询相关文章。这个过程就要开始思考自己要做什么,如何下手做的过程。 尤其要关注这个领域中人们都在干什么,是古老的课题还是新兴的课题,世界上各国都谁在研究,在做哪个方面,哪些是热点,有哪些问题待研究等,而自己能做什么,怎么做等,能否有新想法等,都值得考虑。即要对理论方面有所认识,也要对实验方面有所认识,同时需要补偿和学习新的知识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文献阅读中不明白的问题,应向导师、或者其他老师、同学请教。文献有分粗读、精读和反复读的。 这个阶段是一个初步探索的过程,很多概念等都很模糊,重要的需要做笔记。此阶段一个重要的训练内容是心理实验的开始,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思考。具体的,这个时候就应该筹划如何做实验,实验需要什么工具和设备,甚至会得到什么结果等。所谓未雨绸缪的过程,是一个思考思考能力增长的过程。 文献学习笔记和实验笔记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学风。多年前,我和一位老教授在一起工作。偶尔一次,他翻阅资料,一下子翻出了十多年前在美国一个实验室学习时候记录的笔记。发旧的记录本上,但笔迹清晰,英语、汉语,每个字都很饱满,横平竖直,图表做得规规矩矩,内容更是一目了然。反观我自己,我也经常记笔记,偶尔翻出来一看,虽然记录本都完好无损,墨迹依旧,但不要说十年前的记录,就是几天前的,我自己都分辨不清写的是什么。字迹潦草!真是泼墨涂鸦! 3 实验开展之门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很多实验不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即使理论研究也不是单靠想象得来的,而是需要靠自己‘撸胳膊,挽袖子,亲自下厨,烧烤烹炸’才能完成的。 实验入门,需要导师、其他老师和师兄弟的指导和帮助。虽然是动手,但实际上更是动脑的过程。实验方法和技巧需要掌握,动手能力需要不断培养。试验中不放过细节,细节中隐含着重要的信息,由此,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所谓‘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仪器设备会使用了,还要熟,进一步,更要精。这是一个走向实际工作的过程。实验的过程总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实验中的所出现的问题,要反复思考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要和经典文献进行对比研究,并要和老师同学积极探讨。如今的国家实验室,很多仪器设备都是花费国家大量的金钱从国外购进,设备仪器的使用要格外小心谨慎,而对数据的分析更需要细心和精心。 在实验室工作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实验安全,尤其是化学药品、水、电、气体等的使用。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为人处世,对他人对师傅的尊重等。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实验结果要能够重复,认真做好记录。对待难啃的问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这是一个手脑综合发展智慧和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 试验中,除了需要细心、耐心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曾经帮助一个同学一起实验,是有关细长板振型观察的实验。实验虽然做出来了,但是不尽人意,有重力效应作用在里面。我于是提出来消除重力作用的想法,结果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 4 文章写作之门。 文章写作有个入门学习的过程,这是思想工作的表达,素材资料的收集和科学实验的结果分析总结,这是一段工作的总结,这是博士生的必修课,更是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的过程,也是眼光得到提升的过程。 一旦实验有了突破和进展,那么文章的写作就开始了。因为,你已经读过了很多文章,首先可以照猫画虎,按照八股格式撰写,题目、摘要、引言、关键词、实验、理论分析、结论,乃至参考文献和致谢等。这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在学习其中的规矩,毕竟,文学和科学的发展这么多年了,格式、样式也是多年成就的结果。 写作一定要凝练目标、提取精华,更要提出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的,这是实验工作和能力的总结。一遍一遍的修改是必需的,审稿意见是要重视的。通过写作,才能够进一步反思,这是一个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是思维逻辑的过程。比如,该如何把题目写得更吸引人一些,对一个实验现象和步骤如何更精彩的描述,如何遣词造句等。写作是对文字的润色,实际上是对性格的磨练,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导师在这方面要亲自把关和披挂上阵,履行他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应该和学生共同完成心血之作。导师的作用更是画龙点睛,把学生的璞玉雕琢成器。至此,学生应该领悟到研究的整个过程。写作不仅是记录,更是思想的融入。 写作也是个手把手、心传心的过程。尤其是两个合作者共同修改一篇初稿时,尤其是导师亲自帮助学生改文章时,看自己是如何用一个词,写一个句子的。再看老师是如何用一个词,写一个句子的。在比较的过程中,反复凝练和推敲,学习和认识才能不断提高和进步。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领悟的过程! 5 毕业职选之门。 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又一个新的生活和工作的起点和开始,这是面对新挑战和新生活之门。博士毕业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小段落和篇章,毕业之后道路的选择就更关键了。毕竟,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有限的,而在博士期间所训练的,培养自主学习,自发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为以后人生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基础。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理,即要从现实出发,又要从自己的能力和理想出发。 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这是人生面临的一次重大选择。是忐忑不安,还是踌躇满志?你是否有人生规划?你是否在按照一定的路线图前进? 前一段时间,某机构对美国3000名毕业的博士进行了调查。60%的机械工程类的博士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调查还发现,博士生毕业后都倾向于选择国际化大公司就业,或向科研投资较集中的城市去工作,而只有20%的博士生会选择在毕业高校所在的城市工作。”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选择自己擅长的,选择自己能做的,不断认识自己的内心所向。在选择中磨练自己和认识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在工作中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多少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规划什么时候都不为晚,只要你的身体还行,只要你心中还充满了激情、斗志和干劲! 6 未来展望之门 博士期间的学习是个‘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过程。 博士期间的学习应该是个开放学习创造的过程,而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是个深度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浮光掠影的过程。 博士期间是个读书破万卷的过程,是曲径通幽的过程,只有千回百转,才能豁然见:悠然见南山。 博士期间的学习是个思考和眼光历练的过程,由粗而细,由广而专,由博而尖。 走向生活,我们每天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领悟。人要学会学习,就得自己寻找答案,在惊涛骇浪中寻找生机。 敲响一扇门,打开一扇门,走进一扇门,能否登堂入室,取决于机会,取决于个人。取决于上天赋予的机遇,取决于他人的帮助,更取决于个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再打开一扇门,再走进一扇门,当你推开窗户时,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等待着,人生就是要面对一扇又一扇的门,但门后面是美女还是野兽!只有勇者才敢开启! 你就是你,不要去寻找什么偶像,也不要被什么神像吓倒!做你自己! 毕业了,独上高楼,你可以再次把目光投向远方! 望尽天涯路!
1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质疑: 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次回升?
热度 14 jiasf 2015-9-12 01:31
昨天(9月10日),《北京青年报》消息:“ 本市地下水位开始止跌回升,整体地下水储量增加了8000多万立方米,这是1999年以来的首次回升。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市水务局获悉,进京南水量已经突破5亿立方米,回补地下水的作用初显。7月31日,本市地下水埋深为26.55米,较6月30日回升了15厘米。 ” 因为本身是研究水资源管理的,也很关注北京的水资源动态,当时看到就有点怀疑。今天《中国科学报》的记者李虞先生来电话询问此事,就说了如下观点:首先不清楚详细观察数据,也不清楚水利局的人是具体如何说的,也可能信息传错了,但可以肯定用7月底的水位与6月底的水位相比来说明北京市地下水位16年来首次止跌回升,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这里的错误主要有两个。第一,要判定今年的地下水位是上升的,不能用7月底与6月底的水位比较,而应该用今年某个时刻的水位与去年同期水位来比较。海河平原包括北京的水位,本来就是上半年因降水少且春灌和城市用水抽水而下降、下半年尤其是夏季因为降水多且灌溉用水少而上升,所以7月份水位上升是正常现象,该月水位上升不能说明这一年都上升。如下图所示:海淀区地下水位在下半年基本是上升的。 第二个错误是认为今年7月份北京市的水位是过去16年中首次回升。实际上不是今年如此,而是除了降水少的少数年份,夏季水位一般都上升。 据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刘元章等分析,北京2012“7.21”大暴雨后,在600余眼监测井中,水位有明显响应的只有34眼,只占6%左右。这里不太清楚“明显响应”的标准,从他们文章中给出的几个明显相应的监测井的水位变动来看(下图),水位升高在1米以上。不管怎样,2012年7月份暴雨后北京市地下水位是上升的。按水位月变动来看,16年来,也曾有一些月份水位是上升的。 至于今年7月份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该报道援引几位官员和学者的观点,有认为降水偏少,主要是南水北调的作用,有的反驳说南水北调的水放在水库了影响地下水的范围很有限。实际上南水北调度作用肯定是很显著的。据报道,北京市到9月初今年已经用了5亿方南水北调水,全年计划用8亿方。说南水北调水有利于地下水的上升,不是说南水北调的水直接灌到了地下,而是南水北调水替代了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减少了地下水开采,因而间接地促进了地下水位的回升。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7500 次阅读|32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人机交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YF2015 2015-6-24 19:47
新浪微博 微信 QQ好友 人人网 !-- 更多...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杨明浩 发布时间:2015-06-19   杨明浩   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   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什么是人机交互?简单来说,就是“人和机器打交道的方式”。人和计算机打交道根源于人类把计算机当成一种有效的计算服务工具。计算机自产生以来,计算能力日益强大,人类对计算机的态度也开始在计算机只是呆板的“机器”,还是可能变得像“人”一样聪明,甚至比人更聪明之间摇摆。这种模糊的态度伴随着计算机的进化不断演变。    人机交互的前世今生   目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过几种典型形态:算盘、继电器计算器、计算机、个人电脑、智能移动终端等,计算机形态的演变直接导致了人机交互形式的变化。   算盘是中国特色的计算工具,由于无法存储中间计算结果,算盘具有使用方式复杂、计算过程缓慢的缺陷。而继电器计算器是现在计算机的雏形,但其计算速度和实用有很大限制。   第一台真正意义的计算机产生于1946年,它占地170平方米,重30多吨,体型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通过穿孔纸带的方式输入和输出。早期计算机交互方式不仅复杂,同样计算缓慢。   1983年11月,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在Comdex大展上首次展示了Macintosh计算机,从此,个人电脑千篇一律的黑屏字符界面逐渐被生动、极富个性的图形界面代替。图形界面使得鼠标、键盘变成用户自由操作电脑的有力工具,也使得触觉和笔式交互成为可能。   1971年,肯塔基大学研究基金会的一名青年教师塞缪尔·赫斯特开发出一款触摸传感器“AccuTouch”,为后来透明触摸屏发展奠定了基础。3年后,赫斯特研制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触摸屏。   1985年出现了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移动电话,它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中,重达3公斤,笨重且不方便,交互操作无从谈起。   1993年,随着手机迅速瘦身以及触摸屏技术的发展,IBM公司与贝尔电话(南方)公司合作推出了带触摸屏的IBMSimon手机。这是历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的触摸屏智能手机。但此时的触摸屏手机无论是从成本、耐用性、可维护性还是使用习惯上看,比之普通的按键手机都没有明显的优势。这种局面直到苹果公司开发的iPhone手机问世,才被彻底改变。至此,触摸方式成为手机交互的主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手写识别、语音识别、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已发生了巨变,一个完全不懂编程以及网络通信原理的普通小孩,可能会比计算机科学家和网络工程师更好地使用计算机。方式的变革使得人机交互变得简单,而这个变革,就发生在短短不到30年内。可预见的是,未来计算机会更加智能,人类使用它会更加自然和简单。    未来的机器人比人还聪明?   就像一些科幻电影里描述的那样,未来的人机交互模式是“自由”“智能”“自然”的。《超能陆战队》中的暖男型智能健康看护机器人“大白”、《钢铁侠2》中的人工触碰交互技术实验室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星际穿越》中能干、聪明又幽默的“塔斯”等,这些未来的计算机通过语音识别等技术理解人类语言,通过姿态识别和情感检测技术判断人的情绪,通过非接触生物特征检测与识别技术判断当前人的生理活动状态……借助专家知识库,智能计算机可以对人的健康、当前情绪、当前状态做决策和判断。从一定程度上讲,未来的机器人甚至比人还聪明,比如大白可以采用非触碰方式获得脉搏和心跳数据,并察觉脑电活动情况;贾维斯可以听从钢铁侠的指令,采用全息投影的方式在空气中展示原子核的内部模型,甚至纠正钢铁侠的口误。   未来,这些健康聪明的智能“人形”计算机使得计算机比人更完美,人机交互的未来是美好的、让人期待的。   当然,科幻作品中历来不缺乏对人类滥用科技成果拷问的作品,比如《2001太空奥德赛漫游》中的深空探索太空旅行管家“HAL500”,《异形》中只听命于主人设定任务的人工智能艾什(Ash)和主教(Bishop),还有《普罗米修斯》中为了完成任务背叛人类的人工智能David。这类计算机违反了机器人三定律,从人类的道德审判角度看,它们是邪恶的。但是从主人制造它们时赋予的使命看,它们是正确的。究竟计算机的智能发展以及人机交互何去何从,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告别单一模式   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是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的多模态交互方式,其表达效率和表达的信息都优于单一的视觉或者听觉模式。   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主要分为3个模块,分别是信息多模态交互信息输入、多模态交互信息融合和处理、多模态交互信息反馈。其中,信息输入模块主要接收来自人的“视听触嗅味”五感信息,然后借助多模态信息融合和理解模块,形成“感”觉和认知,并根据专家知识库系统和检索技术形成对用户的信息反馈,构建出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系统。   从自然人机交互的未来趋势看,高度便利的多模态自然人机口语对话模式是最为自然和最理想人机交互方式。比如,利用中科院自动化所构建的一个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系统,用户可以自由地和两个设置有不同聊天主题的数字虚拟人交互,对话主题包括咖啡、天气、科普、娱乐等主题。这种新型的多通道融合的人机对话模式,是下一代新型人机界面操作模式的有效探索。   目前,尽管多模态自然人机对话已经获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环境噪声、用户方言口音及光照变化遮挡情况下的影响,计算机对人类视听觉信息获取、理解还存在一定误差,加上目前计算机在自然语言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这使得计算机在与人交互的时候,存在答非所问的情形。这类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机交互的体验。其根本原因在于,计算机虽然计算能力越来越强,然而对人而言很简单的推理、联想和夸张,计算机却很困难。因此,让计算机具有“智能”或者让计算机具有“思维”能力,是计算机是否能与人自由交互的关键。    计算机是否会发展出意识?   随着近几年深度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成功,很多人愿意相信计算机会进化出和人一样的意识和思维能力。2009年,欧盟(瑞士洛桑理工学院)在蓝脑计划(Blue Brain)中用微电路芯片模拟了36万个细胞的大脑皮质,当给这些微电路芯片群“看”或者“听”一些大自然的照片和声音时,微电路芯片群自发地产生了伽马振荡波。伽马波是大脑中一种快速的电振荡,它可能涉及到学习过程、记忆力和注意力。这种周期为每秒25~80次的伽马波脑电波不能就说是意识,但却是验证类大脑意识活动存在的重要特征。   蓝脑计划的确促使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坚信计算机会“进化”出意识,一些研究机构(甚至政府)都启动了相应的类脑计划。   计算机是否会发展出意识会带来人机交互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如果计算机产生意识,并通过进化发展出机器人自己的语言、视觉以及情感等“生理”系统,则说明人类最引以为自豪的“思维”能力是可以按照一定模式被设计然后进化出来。如果机器人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那么人类是否也是被设计然后进化出来的?   在同一个星球上,如果机器人进化能力始终超不过人类进化能力,人类可以借助完全智能的计算机在深海探索、深空外星移民等领域获得重大突破。那么未来的人机交互技术主要在于研究:向外怎么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太空探索,向内怎么利用微型智能机器人进入人体为人类健康服务。当然,由于智能机器人有自己的情感系统,人机交互技术也有可能演变为文化交流的手段,比如,人机交互技术可能会成为论证人是否可以与“机器人”结婚之类的伦理问题的基础。   如果人工智能进化超过人类,一旦机器人具有“生死”的意识,因为资源竞争,那么一些科幻电影中的常见桥段就会成为现实:机器战胜人类导致人类成为机器的工具。这种情况下,人机交互技术将是用于研究人类抵抗机器人的手段和武器的重要工具。   如果计算机不能产生意识,则说明目前人类尚没发现宇宙中的类人智能的产生规律。或许人类智能产生的规律本身除了外在条件之外,本身就是一个随机的问题。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人机交互技术,将是人类利用计算机的在工业控制、计算服务、医疗诊断、外空探索等重要工具。即便这样,人类探索人工智能还任重而道远。   究竟人机交互何去何从,我会说“我会永远欣赏,未来你的任何模样”。 《超能陆战队》中的暖男型智能个人健康看护机器人“大白”眼中的男主人公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5-06-19 第7版 科普)
个人分类: 计算机科学|17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毒汽油”不除 健康谁来呵护
HeYujian 2015-3-28 06:51
http://www.tdcm.cn/news/kjxw/466131.shtml 2015年3月25日 08:56 来源:人民网   “汽车加的居然是调和汽油!”最近,央视“3·15”晚会引爆了舆论对问题汽油的关注。加了甲缩醛的调和汽油被曝光之后,劣质调和汽油有了“假油”“调和油”“问题汽油”“有毒汽油”等五花八门的新名字。   不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专家表示,正常的市场燃油(汽油和柴油)基本上都是被调配出来的,只是没有添加甲缩醛之类的非法物质而已。与甲缩醛问题汽油相比,一些芳烃或其他含量超标的劣质汽油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也很大,油品管理不能头痛医头。   故技重施   甲缩醛是无色澄清易挥发可燃液体,有氯仿气味和刺激味,其调和油供热值相对低,使汽车耗油成本增加,且破坏大气环境、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不法商家往汽油里添加国家标准中没有检测要求的甲缩醛,弄虚作假牟取暴利。”在刚参与央视调和汽油打假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何裕建看来,往汽油里添加甲缩醛,同当年向奶粉里加三聚氰胺的思路如出一辙。   目前,汽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重金属、苯、烯烃、芳烃和硫等物质的含量,而对柴油要求更低,仅规定了硫、酸度和氧化安定性等指标。这给不法商人提供了可钻的空子。   不过,何裕建表示,除了甲缩醛假油,人们也应关注其他劣质油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他们的分析结果指出,机动车尾气对北京市雾霾的贡献率较高,而症结就在于市售燃油质量普遍不达标。   何裕建告诉记者,根据其课题组成员杨昆昊、吴丽与中科院理化所研究人员钱越英等合作对北京市售燃油的取样分析结果来看,大部分燃油在某些指标上不符合国家现有质量标准,如某些油品的硫含量是国家标准(10ppm)的30余倍,芳烃含量高达77%,而氮含量因在国标中没有限制,普遍含量很高。   “调”出问题   自央视“3·15”晚会曝光问题汽油后,如今,在“百度”里输入“调和汽油”四个字,就会出现这样的解释:“调和汽油并非大型炼厂生产出,而是用芳烃、石脑油、90号汽油、MTBE等原料调和而成。这类汽油经过处理可以达到国Ⅲ标准,但实际上油的比重偏低……”   但实际上,这种“一棒子打死”的做法让很多研究人员哭笑不得。   “就像酒需要勾兑一样,汽油本身的生产过程就需要调和。‘问题汽油’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调和,而在于‘调了什么’。”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李泽飞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汽油是五碳至十二碳烃类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如今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乙醇汽油还会向常规汽油中添加10%的乙醇。   也正是调和的过程,让很多调油商有空可钻。有专家告诉记者,一些调油商确实会私自改变配方,以降低汽油的生产成本。   不仅是常规汽油,乙醇汽油的生产过程也存在“偷天换日”的情况。“有一些人会用甲醇替代乙醇加到汽油中,因为甲醇的价格更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生物质能生化转化实验室研究员庄新姝告诉记者。   在李泽飞看来,国内炼油企业多采用人工调和方法生产成品油,一方面让不法油商有空可钻,另一方面也使生产出的油品质量难以标准化。   标本兼治   油品问题其实早已不是新话题。如今,社会上“把甲缩醛加入油品检测项目”的呼声此起彼伏。不过,专家认为,对于长期“重病缠身”的油品质量来说,这样的做法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如果以后不良调油商又加了国家标准中没有标明的新东西,怎么办?”何裕建表示,他们就曾发现某些油品中含有苯胺,而苯胺也是不应存在于油品中、而国标也没有提到的有害物质。   何裕建忧心地表示,目前国内燃油市场对国家标准已有的指标不认真遵守,没有规定的指标更是肆无忌惮,对燃油的管理应标本兼治且严格执法。   何裕建认为,与其让国家检测标准被动跟着造假者走,不如在国家标准里明确规定燃油里可包括的成分及含量标准,除此之外均为非法添加,这不仅有利于监管,还可大大降低监管成本。   此外,他还提议,国家燃油标准中除了目前芳烃、硫和重金属等指标外应增加氮含量标准,因为氮氧化物是引起雾霾的罪魁祸首之一。 原稿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5-3-25
个人分类: 学术园地|3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溯源转基因安全之争
tomatoandpotato 2014-11-8 00:56
中国科学报:溯源转基因安全之争 当我们谈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时候,支持方和反对方都在支持和反对“谁”呢?答案是“方”。这是一则冷笑话。不过,当我们陷入深思的时候,这则冷笑话揭示了至少一个问题: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我们真的需要补一补转基因的“历史课”。 如果要对近几年的社会话题按照“敏感指数”排出一个名次的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恐怕至少要入围三甲。究其背后的原因,如果不是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问题上确有遮掩、隐瞒的话,那么我们就该反思,是不是真正地了解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黄昆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农业部转基因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他日常的研究、工作内容就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息息相关。在近日于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研讨会上,他用109张幻灯片详细地介绍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方方面面。 转基因技术商用之路 转基因技术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这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础。随后不久(20世纪60年代末),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教授Paul Berg获得了世界首例重组DNA,则真正揭开了生物技术改造自然界的序幕。 世界上最先问世的人工转基因植物是烟草,时间是1982年。4年后首批转基因作物(棉花)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再过了3年后瑞士当局批准了第一例转牛凝乳酶的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商业化应用,转基因食品生产的大幕自此拉开。 中国是世界第一个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1992年,中国首先在大田生产上种植抗黄瓜花叶病毒转基因烟草,用来控制被称为“烟草癌症”的黄瓜花叶病毒病。然而,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够重视转基因烟草的安全管理,在出口时无法提供欧美国家索要的“安全证据”,只好接受被禁止转基因烟草进口的结果。这一结果带来的是,自那时起,我国烟草专卖局下文禁止生产转基因烟草,至今仍未解除。 1994年,转基因食品在美国登上历史舞台。是年,美国FDA批准转基因延熟番茄的商业化生产,第一例转基因食品自此诞生。随着1996年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种植,转基因食品大规模生产的序幕也被揭开。而1998年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更是推动了转基因产业快速的发展。 截至2013年,共有28个国家在生产转基因作物,全球种植面积达170.3亿公顷。目前主要的种植作物为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主要的性状是抗倒伏和抗虫。其中,全球85%的大豆为转基因大豆,棉花也达到81%,油菜达到了30%。 直至今天,世界范围内已批准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番茄、木瓜、马铃薯、甜瓜、水稻、西葫芦、甜椒等21种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 转基因安全之争始末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并不是近些年来才引起关注,事实上,早在Paul Berg获得世界第一例重组DNA微生物的时候,安全问题就已经在学界提出了。1971年,在冷泉港举行的生物学会议上,重组DNA安全性问题受到与会者的关注,这也是第一次论及重组DNA安全性的会议。 1972年,欧洲分子实验室(EMBO)专门讨论了转基因作物所带来的危害。次年,美国Gordon会议上,与会人员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形成报告:“我们以众多科学家的名义给你们写信,转达一件应该予以关注的事情……有些学术报告表明我们现在已经具备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连接在一起的技术能力……这些实验为生物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问题的解决展示了令人鼓舞的前景,但也可能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环境带来危害,虽然危害尚未发生,但出于谨慎,建议要采取足够的重视……” 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正式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会议是Asilomar会议,会上专门讨论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对转基因生物安全关注的历史性里程碑”。Asilomar会议后,美国NIH发布《重组DNA分子研究准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生物技术管理条例》,欧美和日本也发布了一些研究方面的指引。 1993年,OECD专门召开转基因食品安全会议,提出了《现代生物技术食品安全性评价:概念与原则》的报告。在这次报告中,“实质等同性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 “实质等同性原则”,就是指通过对转基因作物的农艺性状和食品中各主要营养成分、营养拮抗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性物质等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并与相应的传统食品进行比较,若二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则认为该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食用安全性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的安全评价 为了科学决策,保障人类健康环境安全并回答公众疑问,同时也为了促进生物技术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应对转基因产品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实质等同性原则,此外还包括预先防范的原则(能不能提前预防)、个案评价原则(不一概而论)、风险效益平衡原则(风险是不是可控)、逐步评估和熟悉原则(不断评估和完善)。 国际上针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评价,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宽松管理模式”、欧盟为代表的“严谨管理模式”和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中间模式”。 宽松模式认为转基因生物和非转基因生物没有本质的区别,监控管理的对象应该是生物技术产品,而不是生物技术本身;严谨模式认为,无论是何种基因和生物只要通过重组DNA技术获得的转基因生物,均需要接受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和监控;中间模式介于美国和欧盟之间,集中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相对落后,采取借鉴两种模式开展安全体系方面的建设。 此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也对转基因食品非常关注,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主要就来源于CAC制定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国际标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管理,我国主要遵循研究开发与安全防范并重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有关部门协同合作的原则、公正科学的原则等。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受体植物的安全性评价(受体植物对人体是否产生毒性、是不是过敏源)、基因供体生物的安全性评价(基因的来源是否产生毒性、是否有过敏性)、基因操作的安全性评价、转基因植物及产品的毒理学评价(产品是否有毒性、外表蛋白是否与已知毒蛋白有序列相关性、是否能很快在胃肠中消化)、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关键成分分析和营养学评价(是否改变了营养成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中外源化学物蓄积性评价(是否蓄积生物毒素或重金属)和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耐药性评价等。此外,我国安全评价指南(试行)又新增生产加工的影响评价,要求应提供与非转基因对照物相比,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过程是否可改变转基因植物产品特性的资料。可以说,我国对转基因植物及产品的安全控制非常严格。 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 我国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控制上的严格要求还体现在对转基因产品的强制定性标识之上。标识的类型分为强制标识和自愿标识两种类型,除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地区、阿根廷等地采用自愿标识外,许多国家采用强制标识;而强制标识又分为定量标识和定性标识,其中大多数采取强制标识的国家均采用定量标识,如欧盟(标识阈值0.9%)、日本(标识阈值5%)、韩国(标识阈值3%)等;中国采用定性标识(标识阈值0),是标识要求最严格的国家。 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录,现在主要是5大类、17种产品,包括大豆、玉米、菜籽、棉花种子和番茄。需要指出的是,转基因标识是出于尊重公众知情权,标识与否与安全性无关。 转基因安全与科学、贸易 我国近年来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方面的讨论,与1999年~2000年时非常相似。当时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讨论进入了白热化状态。2000年2月,有关科学家在爱丁堡举行的一次世界生物技术论坛上发表了一个试图澄清的报告,反而把事情搅浑了。 报告中说:“希望澄清一场混乱的争论:这场争论使科学蒙上了阴影,给民众带来了恐惧,在欧洲和美国之间种下了一场潜在的贸易冲突。” 当时的欧洲,因为有疯牛病、口蹄疫、二噁英等食品安全危机,公众对食品安全变得很敏感。中国今天的局面与当时如出一辙。 诚然,转基因的问题并非那么简单,这其中夹杂着极端主义者、企业利益、贸易壁垒,受限于公众接受程度,在真正的安全评估方面,科学性到底有多少,是个未知数。 不过,反对者中也有并不偏激的声音,比如他们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会产生超级杂草、导致作物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跨物种疾病的传播、生物技术企业不经意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转基因生物可能会污染传统有机食品等等,并且出于商业和政治上的考虑,即便不用基因工程技术,也能够养活全世界的人口——饥饿的根源并不在于产量不足,而在于分配方式不公。 让支持者引以为傲的是,经过安全性评价,自1989年以来用于人类食品的转基因生物没有发现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此外,支持者认为,可靠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并不危险,而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巨大好处:基因重组技术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产量稳定而且抗病虫害和杂草侵蚀的作物,因此农民们可以减少合成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这样的作物是真正的环境之友;此外,对消费者而言,新一代转基因产品营养更丰富、更健康,而且能够让保质期变得更长。 (本报见习记者赵广立根据“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研讨会”上黄昆仑主题演讲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4-11-07 第14版 关注)
1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不应该被行业利益绑架
热度 2 wya 2014-10-29 20:17
博主注: 科学报发文为食品添加剂鸣冤站台,见文后链接。 食品中是否可以不用人造食品添加剂? 答案是完全可以!只不过需要大家自己动手做一做,吃新鲜、天然的食品而已。 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防腐延长保质期和外观艳丽,如果你不在乎这点,食品还是现做现吃、吃天然的更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其实,食品的价值不在于多珍贵、多靓丽,新鲜是第一位的。 不知科学报处于何种目的,为添加剂鸣冤叫屈,就如同无数生物学从业者鼓吹吃转基因食品一样,他们好像希望大家都相信多吃转基因食品更有利于健康! 转基因食品无非就是价格低廉,生产成本或许低些(表面农业生产成本而已,对生态和健康的潜在风险未知。)。如果大家还买的起非转基因食品的话,你们究竟愿意选择哪种食品每天进入你的身体? 很简单的道理,却总被行业利益所绑架。 从科学报的选题,完全可以看出国民的科学素养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 欢迎大家多吃天然食品,多动手自己做饭,应该比买工业化生产的含防腐剂、添加剂的食品更健康、更安全。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浅显明白的道理,也是一个科学、理性的态度。 吃天然、新鲜的食品是人类的共识,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只不过是临时性的方便替代品,这应该是常识。如果把超市的工业化食品和饮料当成每日三餐的必需品,那么日后的代价只有自己能体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39566.html 食品添加剂 的 “不白之冤” 食品中能否不用 答案是否定的。 “没有食品添加剂也没有现代食品工业”,这是食品界人士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客观现实。 “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北京食品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曹雁平对《 中国科学报 》记者说。 我们日常的食物,诸如包子、油条、元宵、月饼等食品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在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指出,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也是食品防腐的客观需要,可以起到让食品保鲜、改善食品色香味、满足食品加工工艺等需求。 然而,有人质疑,食品里可以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吗? “如果是工业化产品,要在市场上流通,考虑到贮藏、运输等,得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专家、郑州奇华利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范良生告诉记者。 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本质都是化学物质,只是来源不同。 上面这句话真是搞笑,人的神经元和老鼠的神经元都是化学物质,只是来源不同,那老鼠和人的思维能力一样? 哪位化学家能用化学试剂生产出和天然酵母菌完全一样的生物物质,站出来看看? 真是羞煞了科学家伙们的智商!基本常识都不懂?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963 次阅读|8 个评论
遮不住的风景:科学网...
热度 1 jlpemail 2014-10-27 09:14
2014-10-26 早晨
个人分类: 游若有方|2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辽宁国际镁质材料博览会举行
四面山 2014-9-24 09:00
本报讯 近日,第六届中国辽宁国际镁质材料博览会在沈阳举行。 辽宁菱镁矿资源储量丰富,仅海城地区菱镁矿储量就达26.4亿吨,约占世界储量四分之一。但目前产品多以耐火材料、建材和原材料等低端产品为主,镁合金等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比值还很小。 为了应对国内菱镁、硼铁相关企业目前面临的产业发展问题,第六届镁博会的主题确定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展览期间将专门召开工业特种资源产业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辽宁特种资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作学术交流,为企业发展把脉和出谋划策 。(周峰) 《中国科学报》 (2014-09-23 第4版 综合)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9/303974.shtm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1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与欧洲数值天气预报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2013-12-11)
热度 1 xuxfyuwp 2014-7-16 12:56
有朋友将理查德·鲁德教授今年3月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转给了我,读后觉得对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也会有些启示。作为美国人,鲁迪教授对美国在数值天气预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对照欧洲数值预报中心的做法,查找了不少问题。不管鲁迪的观点是否正确,这种自我批评的做法总是值得学习的,符合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便写了篇读后感,发在了12月9日的中国科学报上,将文中的内容传递给更多的人。 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CMWF)于1975年11月4日正式成立,1979年8月1日开始正式发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自那时起,逐步建立了在世界数值天气预报技术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其产品的出色表现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独领风骚,包括具有雄厚基础科技实力的美国,在欧洲的成功面前,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当2012年10月飓风“桑迪”重创美国东海岸后,为什么美国的全球数值预报模式表现比不过ECMWF的结果再次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关注。美国密歇根大学大气海洋空间科学系教授理查德·鲁德先生在今年3月份的《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 鲁德近20年来曾有机会先后在ECMWF和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工作过,也对双方的情况进行过较细致的对比,并向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递交过专题报告,给出了建议。细读鲁德的文章,所谈到的美国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发展中存在的弱点,算不上新奇,也都是在中国常遇到的问题,只是鲁德在分析时更具有针对性,将美国与欧洲的做法进行了对照分析,将问题揭示得简明、清晰,令人信服。 ECMWF数值天气预报水平超一流水准 面向实际应用的科技发展与基础理论研究不同,需要系统地把握好应用中的每个具体环节,鲁德先生一开始就特别强调这一点。 ECMWF的数值天气预报水平在世界上众多模式的角逐中处于超一流水准的位置,并非近期才发生的事。自从该中心成立以来,其预报能力的不断提升就引起各国同行们的普遍关注,在世界各国的天气预报业务中心,几乎都逐步引进了ECMWF提供的数值预报产品。 鲁德先生谈到,早在1995年,美国科学家就对欧洲中心的产品水平超越了美国表示了很大关注,但那时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实际并不相符,认为欧洲中心的优势仅是表现在经费预算、计算机能力、短期优势及访问学者计划等方面。那时确有不少美国科学家跨越华盛顿而抵达英国的里丁(ECMWF所在地)去工作,因此有人曾建议美国应采取类似的计划,以阻止跨越华盛顿的人才流失问题继续发生。 在去年因对飓风“桑迪”的预报与欧洲中心相比再次出现差距后而引起的讨论中,《科学》《今日美国》《天气频道》《天气日志》等杂志、媒体相继发表文章,仍将美国存在问题的主要来源归结为计算机资源的不足,显然没有找准根源。 相对于美国的一些类似机构,ECMWF是一个目标和任务都相对集中的小部门,这有利于其对科研、业务和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等进行有效管理,以满足发展需求,且对预算执行有足够的自主权,明确所有工作的唯一目标是要做出最佳预报产品,在管理上则注意建立鼓励员工集中精力改进预报效果的内在激励机制,这一目标和机制的确定,就意味着不能仅单纯在某一方面着力,要系统性考虑每个环节,都与提高最终准确率这一目标密切相关。 实际上,复杂的探测信息处理、计算机能力和使用水平,数值模式设计与研发水平等,必须得到整体提升才能形成高质量的预报结果,还应包括业务运行、监控和产品的不断检验和评估等。 举一个具体例子,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发展面临着从单一芯片性能提升向并行计算的转变,ECMWF意识到了其潜在价值,提前投入资金开发,并对两类不同的软件不断进行测试对比试验。当这一技术变革真的发生时,一切都水到渠成。而美国在这一领域则缺少发展应变眼光,在很长一个时期都仅依赖于高性能计算机CPU计算速度的提升。因此,仅在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美国出现的差距就直接影响到最终预报水平的提升。 注重预报技术提升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否会影响到对关键技术关注的集中度呢?在这方面,比较美国和欧洲的做法,可以发现由于在策略上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后果。 ECMWF首先是注重集中力量优化单一的软件模块,然后按标准集成为最终的预报系统。无论是科研开发还是最终的预报产品生成,都在不断优化、改进、利用和依赖这一集成系统,避免额外的资源浪费。由于ECMWF针对模式基本问题采取了这种合理的解决方式,不断完善和改进便成为相对容易的事,也有利于对改进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哪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可以被清晰甄别,从而促进了好的科研成果方便、快捷地融入到业务之中。 ECMWF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 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比之下,在美国的业务部门总会有几个独立的试验系统同时运行,当某一个模式的改进给出了较满意的结果后,要按照业务标准转变为正式业务系统,还需要做许多附加工作,并非易事,若在某些环节出现障碍,还可能前功尽弃。 相比而言,欧洲的做法更具科学性,也更有效率。他们的管理原则是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组织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组织。这一原则使他们更注重发展的整体效果,而不是某些科学家取得的独立成就。 注重预报模式系统性发展,并不意味着ECMWF要完成影响模式发展的所有环节。在合理使用人力和财力资源方面该如何掌握平衡呢?鲁德举了一个例子,或许能表现出欧洲人的智慧。天气预报系统通常要由几个主要部分构成,最前端首先是要获取实况观测资料,并对其准确性和连续性进行检验,向模式提供经过质量控制的初始信息,经处理后形成预报初始场。 因此,在预报模式系统中,观测信息的有效使用是做出准确预报的最初始、最基础的环节。ECMWF曾经对各类预报失败案例进行分析,表明其归因往往与使用或排除部分观测资料有关。而在美国的研究计划中,对资料使用的研究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这种需要通过复杂的交互过程严密地控制信息质量的实践过程往往是非常艰辛的。 鲁德先生曾在NASA从事过资料检验工作,并完成过一项试验,证实了可以将某些新的观测资料带入模式,改进某些在预报中已知的固有缺陷。遗憾的是这些已被证实很有价值的观测信息及观测设备并不归相应的预报机构所拥有,而鲁德必须要做的是验证那些归该预报机构所拥有的观测设备获取的资料是否也有改进效果,这样的安排和要求显然缺少效率及合理性。 相比之下,ECMWF并不拥有任何自己的观测设备,但非常注重资料的应用工作,在这一领域舍得持续投入,设法从世界各国获取资料,对各种有可能改进预报的资料进行分析检验,建立了非常先进的资料同化系统,并注重开发便捷的资料控制应用界面,以利于各种资料的使用评估。过去十年来,ECMWF已能利用先进方法将各类资料融入同化到预报模式中去。这些资料可以来自欧洲,也可以来自美国、中国、日本等任何其他国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各类气象卫星的探测信息。 在整个天气预报系统中,对观测系统的投入所占比重应该是最大的,但ECMWF却聪明地避开了这方面的开支负担,而集中力量在资料的使用研究方面做到了最佳,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时,还充分利用了国际社会的优秀科学家,将他们的成果很便捷地集成到自己的预报系统当中。 在有效吸收各国科学家的优秀成果方面,ECMWF的优势是为访问学者提供了便利的工作环境和开发平台,使这些学者在来访之后可以对在短时间内将自己擅长的技术和取得的成果应用到模式开发当中,为世界上最好的预报系统作出贡献,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生涯。能有这样的效果,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美国,与ECMWF有类似使命的组织在发展的稳定性方面也存在差距,且相对分散。这种分散性固化在了体制当中,美国的机构更愿意支持表现出色的独立科研人员从事基础问题的研究,而如何将这些基础研究变成系统的、有科技内涵的产品,这往往要碰运气。 基础设施和系统集成方面的预算在美国总是非常紧,相对于科学研究所具备的优先地位,业务目标总是处于较低位置,或被认为是出色科研的副产品。基础战略能力的投入总是满足那些在科学上具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计划领域。只有很少的机会可以找到经费来源,如某些激励基金,用来鼓励一些面向实用的项目。即便某些计划是成功的,也缺乏有意义的跨计划集成,且用来提升业务能力的时间也往往会拖得很长,会在科学上取得成功的若干年后。 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科学文化的构建。ECMWF将科学和业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做出拥有坚实科学基础、经得住实际检验的应用产品为目标,这一目标和评价标准的确立,促进了ECMWF持续稳定发展。与之对照,美国在科研和业务之间划定了较严格界限,科学家和科研管理者都以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价值作为最高标准,而对面向用户需求的应用研究和提供最终产品的综合性研究则评价不高。其后果是科研人员愿意在基础研究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当有了一些创新或突破后就开始转换新的领域或问题。 尽管在分散型的科学文化环境下,美国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仍然能持续、系统地有所改进,但这些缺乏整体性的改进在效率上存在先天不足,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种方式可以缩短美国与ECMWF的差距。 若想发展最好的数值预报模式,管理者就必须有综合处理好包括天气预报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眼光和能力,要关注具体细节,使各部分精致地组合成完整的预报系统。这是很艰苦的工作,但正如鲁德先生在ECMWF多次听到的:没有捷径可走。 作为美国学者,鲁德先生对美国数值预报模式发展问题作了分析,可算是一种自我审视和批评,或许不很全面,不完全准确,但通过对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欧洲和美国不同做法的比较,对中国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管理者应有所启示。美国尽管在数值预报模式水平上无法与欧洲中心相比,但毕竟在基础科研上有着深厚的基础,并支撑着其业务能力能达到相对高的水准,如果调整好发展方式,追赶是有实力的。中国则在两方面都尚存在差距,基础研究不足,系统性的考虑也尚欠缺,缩短与先进水平的距离任务相当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加强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分析,注意总结、学习好的做法和理念,正视发展中的不足,汲取经历过的教训,则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欧洲数值预报中心能取得成功有诸多因素,鲁迪先生强调的其中一个理念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即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组织体系,而不仅是一个科学家的组织。中国有水准的科学家本就不足,但这一匮乏的资源能产生的效益也难尽如人意,原因之一或许与缺乏科学的组织体系有关。特别是对于应用性科研而言,仅凭项目、论文、奖项、职称作为导向是不足以激励科学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要从目标导向、问题定位、人才结构、开放合作、系统设计、实验平台、检验评估、循序改进、有效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把握,从科研与应用的整体效果,而不是某些科学家的部分贡献来给出最终评价。 《中国科学报》 (2013-12-09 第8版 智库
个人分类: 文章|487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袁亚湘院士:“手把手教”扼杀创新能力
yangsenhn 2014-3-1 18:19
袁亚湘院士:“手把手教”扼杀创新能力 作者:赵广立 说起研究生培养之道,中科院院士袁亚湘有着自己的“八字箴言”—培养兴趣、鼓励独立。在他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做科研,更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 “手把手地教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或扼杀了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应是保护学生的创新兴趣和能力,鼓励尝试,放手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做。”袁亚湘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选题阶段是最容易让导师帮办的。”袁亚湘说,很多导师帮学生确定研究题目,这虽能节约学生的时间,但也会抹杀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思维,同时掠夺其科研乐趣。 袁亚湘指出,选题本身就是科研的一部分,“它是导师了解学生、学生肯定自己的过程。我希望学生在离开我之后还能有后劲继续作研究。因此,起步阶段不妨多花些工夫”。 袁亚湘坦陈他一直很喜欢“研究”的英文表述—“research”。“re是反复,search是寻找。选题是研究的第一步,应放手让学生反复探索。” 放手让学生摸索,绝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选题。袁亚湘说,应是随心所“预”—“预”即是在选题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大量研读文献,打好专业课基础,并不断地跟导师、师兄师姐探讨等。 “我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发现问题,也会听他们的想法,同他们讨论。这样有助于学生顺藤摸瓜地搞清本领域的研究脉络。”袁亚湘把导师比作“扶车后座的人”,老师手把手教太多,就好比教人骑车一直紧紧扶着后座不肯松手;一旦松手,学生很可能会摔跟头。“好的方法是巧妙地松手—在学车者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慢慢松手,让学生领悟骑车的真谛。” 何时“松手”?袁亚湘和记者分享了他“骗”学生的哲学。 “学生问我问题时,我一般不会把我所知所想的全部告诉他们。我讲一部分,留出余地让其思考,等待他们发现问题的全部或产生新的思路。”袁亚湘笑言,学生会因此更自信,而这正是他常用的“骗术”。 “让他们独立思考,相信自己,直至他们当中有人成为顶尖的科学家。”袁亚湘告诉记者,有的学生想出来的甚至要比自己原来“保留”的还要好。 袁亚湘认为,科研圈里有个“怪现象”:有些研究生在实验室里很优秀,而一旦离开实验室,就“泯然众人矣”,甚至比不上原来不那么优秀的学生。 在他看来,这就是典型的“乖学生”,可以很好地完成导师给的任务,却没有掌握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残酷的是,真正的竞争恰恰是在毕业之后。”袁亚湘语重心长地说:“人生是一个长跑,我希望我的学生能保持后劲闯出自己的路。” 与此同时,他认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注重创新实践:“人生来就会创新—婴儿看到什么都好奇、会往嘴里送,他用仅有的方式感知世界,那就是他的实践。反而是我们教育他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告诉他正确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反而是在扼杀创新。” 《中国科学报》 (2014-02-11 第1版 要闻)
2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年泽慧——纪念何泽慧先生百年诞辰
热度 12 venking 2014-2-28 12:14
百年泽慧 刘 晓 与居里夫人一脉相承 2012 年 4 月,《中国科学报》曾调查几位院士,问 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其中,陈佳洱院士和欧阳自远院士不约而同地提到《 居里夫人传》。陈佳洱说:“居里夫人自强不息的一生,她的工作精神和处世态度。我那时读到这些故事,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震颤。从书中,我汲取到的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毕生奉献的科学精神。”欧阳自远院士认为:“居里夫人爱国为民、不求名不求利,堪称典范,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学习。” 居里夫人的品质和精神,影响了世界上的很多人。在中国,与居里夫人最接近的女科学家,莫过于何泽慧先生。首先,她们之间在科学上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钱三强与何泽慧是在约里奥 - 居里夫妇的指导下工作。约里奥曾明确讲,科学上的这种夫妻结合,“从老居里夫妇传染到我们,再传染给 你们”。其次 ,她们都把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成为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楷模。更重要的是,她们的品质一脉相承。无论居里夫人,她的女儿伊莱娜,还是何泽慧,性格都非常直率,说话从不绕弯子,不喜欢应酬,物质生活非常简朴。居里夫妇最让助手们佩服的,是他们的那种极端的朴素、谦逊和对工作的投入,以及“自自然然的超然”态度。艾芙•居里也这样写她的姐姐伊莱娜:“我曾看到她的银行积蓄,在我看来那是够多的,但她从来不花——只不过是因为她从来不想要任何东西。” 我们只能以同样的角度才能理解何泽慧的极其简朴和平易谦虚。须知何泽慧父母均出自科举世家,父亲何澄是早年留日的辛亥革命元老,为著名的鉴赏家和收藏家,甚至将苏州名园之一的网师园购入名下,母亲王季山的家族不仅世代官居高位,还是近代著名的科学望族。因此何泽慧所坚持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节俭美德,而是对科学事业的专注和献身。既体现了家族“物尽其用”的传统思想,又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地位上,更在荣誉和地位面前始终保持着冷静清醒的头脑。顾以藩评价道:“她摒弃虚荣和风头,她坚持实事求是,绝不苟且附和,其质朴直率的性格鲜亮可见。” 有趣的是,钱三强和约里奥都很健谈,思想进步,喜欢参与一些政治活动。而何泽慧与伊莱娜则比较朴实和不善言辞,不问政治。当然,我们还是不要把何泽慧称作“中国的居里夫人”,虽然她最早获得这个称号( 1948 年),但对于这些虚名,她从来都是反感和避之不及的。 发现四分裂 1946 年,何泽慧结束在德国的工作,前往巴黎与钱三强相聚,婚后加入钱三强的小组,研究原子核的三分裂现象。一般原子核一次只能分裂成两个碎片,三分裂意味着原子核能够一次分成三个碎片。他们用核乳胶记录铀原子核的裂变,然后在高倍显微镜下寻找三分裂的径迹。在暗淡的视野里,搜索那些令人捉摸不定的径迹。做这种观测工作非常辛苦。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镜下观察,不但眼睛很累,引起头痛,而且由于身体固定在一种姿势下,时间长了,周身都会感到疲劳不堪,这确实是一种需要一点毅力的工作。而何泽慧由于她的细致和耐心,孜孜以求,不放过任何一条径迹,结果是她找到的最多。 11 月 22 日晚,何泽慧在一张早前的底片上突然发现一个特殊事例。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她看到从一个点发射出了四条粗线:两条长径迹,两条短径迹。第二天,钱三强观察和确定了这些径迹。经过反复讨论,他们判断这是一个铀的四分裂。四条径迹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一事例说明重原子核不仅可能存在三分裂,而且可能存在更多分裂的情况。何泽慧发表论文,宣布首次清晰地发现铀俘获中子的四分裂。 1947 年 2 月,何泽慧又观察到第二个四分裂的事例,这个事例中三个碎片是重的,一个是轻的。据估算,四分裂的概率仅为二分裂的万分之二左右。 三分裂与四分裂的发现得到了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坚定支持。 1947 年春,在全部研究结果正式公布前不久,约里奥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一次国际快讯会议,首先宣布了这项发现,并且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物理学上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它是由两位中国青年科学家和两位法国青年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是国际合作的产物。” 研制核乳胶 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科学奖——中国科学院 科学奖金 (自然科学部分)于 1957 年 1 月公布,何泽慧领导的“原子核乳胶制备过程的研究” 获得三等奖。 1956 年度 1957 年 5 月以朝永振一郎为首的 20 名日本物理学家访华,他们参观物理所之后 总结道,何泽慧“领导的只有几个人的小组作出了使人难以相信的事,就是完成了不次于英国夸为世界第一的Iford G5干板的优良原子核干板,现在已投入生产,对中国的宇宙线学界利益将不知有多大”。他们对何泽慧先生“作粒子活动的实验很钦佩”。而进行粒子物理研究的基础就是当时对质 子、电子灵敏的核乳胶(干板)研制成功。 核乳胶是一种特种的照相乳胶,是原子核物理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当初钱三强在英国向鲍威尔教授学习核乳胶制作的时候,核乳胶还尚未定型。实际上鲍威尔也不是自己做,而是委托依尔福(即 Iford ) 公司,根据他的要求制作,他再用显微镜检查改进。而在白手起家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则全部需要何泽慧和助手们动手来做。就在极其简陋的设备下,何泽慧和陆祖荫、孙汉城两个助手自力更生,自己摸索,到 1956 年,经过 420 多次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对质子、α粒子、核裂片等灵敏的核 -2 、核 -3 ,以及探测慢中子用的核 -2 载硼,核 -2 载锂乳胶,达到了依尔福公司 C2 水平。 国际上核乳胶的制造,有两个里程碑,第一即 C2 ,适用于一般的核物理实验,但对宇宙线研究和高能物理就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了。第二个里程碑就是依尔福公司的 G5 , G5 主要是灵敏度大大提高,能够显示电子轨迹。从 1955 年开始,何泽慧与孙汉城、刘惠长就着手研制对高能带电质点灵敏的核子乳胶。在 1957 年顺利改进和制成了对电子灵敏的核 -4 和核 -5 乳胶,前者的灵敏度接近 G5 ,后者的灵敏度则超过了 G5 。这标志着我国制造的核乳胶已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 何泽慧对中国核乳胶的发展念念不忘。她一再提及, 1957 年初,我们就有了对电子灵敏的核乳胶,那时候日本人来参观,我们一五一十的给他们讲,日本人回去后才有了乳胶,很快大规模发展,做出很大成绩,而我国的核乳胶工作被停止、消失了,真遗憾! 培养人才 钱三强认为:“科学研究要有好的传统。或许,科学界最重要的好传统就是:学术与道德的统一。善良、正直、谦逊、实事求是、永远进取与创新、热忱帮助年青一代、热爱祖国、关心人类的前途等,这些就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品质。” 回顾何泽慧的学术成长过程,其履历堪称完美。她自幼进入其外祖母创办的苏州振华女校学习, 1932 年考入鼎盛时期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留学德国师从弹道学权威克兰茨和著名物理学家盖革,德国首屈一指的实验物理学 家博特引导她转向核物理研究。她还到巴黎居里实验室和钱三强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下工作。何泽慧经历了家族文化的熏陶和现代科学训练,又在世界著名科研机构领略到科学大师的学术风范。这些优秀的科学传统要在中国生根发芽,何泽慧非常注重对 年轻人 的培养。 随着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创建并迅速发展,培养大批骨干一直是科研机构工作的重心之一。要让年轻人尽快成长来担负工作,何泽慧的特点是敢让年轻人去负责,放手,这样他们就成长得快。何泽慧早期与陆祖荫、孙汉城研制核乳胶,孙汉城回忆说:“我是她手把手地教出来的,她对我很关心,也是严师。”他起初有些粗手粗脚,何泽慧就用在德国的经验教育他们:“手里拿个东西,你要自己想象自己是个老太太,你抱着花瓶走路,你要慢慢地走,你不能动作太快了,动作一快就要闯祸。” 何泽慧同时鼓励他们补习各种相关课程及外文,工作大胆放手地交给陆祖荫和孙汉城两位助手做,同时又注意分析指导,抓住问题钻下去,从而使他们的业务水平迅速提高。 在领导中子物理研究时期,何泽慧要求研究室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还要出成果、出人才。每一项工作完成后,她都要求作报告、写文章,不涉密的,经她修改后送出去发表,她对每一篇文章都认真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张焕乔院士说:“何先生总是鼓励我们年轻人要勇于进取和创新,不要迷信外国人,走自己的路,要在现实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想办法做出高水平的工作。” 她总是能够看到下一步的发展,及早地提醒年轻人扩展研究的领域。她让年轻人提前准备知识,积极拓展,不死守一个领域。仅统计 1959 - 1965 年之间的《原子能科学技术》和 1966 年的《原子能》杂志上的文章,何泽慧指导过的工作就达 21 项。但她决不允许在作者栏上署上她的名字,而只出现在致谢中。在她的辛勤培育下,一批年青人很快地扎扎实实成长起来了,成为我国原子能事业若干领域的骨干。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何泽慧为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宇宙线研究保驾护航、引导方向,培养了两代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现在高能所宇宙线、高能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技术的一批中年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都是在何泽慧多年言传身教下成长起来的。她培养出我国第一个气球工程博士,第一批空间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博士。为尽快提高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她提倡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发展新的生长点。她反复提及,科学工作者要“立足常规,着眼新奇”,具有“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科学崇尚创新,但这些创新能力强的科研机构,往往有着好的传统,也可以说是文化。这些传统,正是钱三强、何泽慧等几代老科学家从世界著名实验室中带回种子,生根发芽。中国科学事业过去的几十年充满曲折,这些传统或隐或现,但总会开花结果。 何泽慧与钱三强 何泽慧和钱三强的名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时甚至难以分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科学上,他们的研究密切结合。钱三强曾讲过,说我们的结合,是科学的结合。两个人最重要的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与四分裂现象的发现和解释,是两个人一起完成的。钱三强最先注意到三分裂现象,何泽慧加入钱三强的团队后,发现的事例最多,并且最早找到了四分裂现象,他们的很多成果是共同发表的。回国后,何泽慧从事核乳胶的制备工作,最初这项技术是钱三强最先从英国接触到的。 第二,两个人的事业相互辉映。他们回国不久,钱三强更多地忙于科学家的组织工作,为中国原子能事业招兵买马,调兵遣将,而何泽慧始终处在关键的科研岗位上,继续着两个人的科学事业。她最早领导了原子核的物理研究,在原子能研究所,又负责最关键的中子物理研究室。他们两个人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第三,两个人的命运沉浮与共。他们在清华相识,共同学习、感知国家的危难、都前往欧洲,在那里度过了艰苦的战争岁月,两人结合后,一起从事科学研究,一起回国创业,经受了历次政治运动的风风雨雨。文革期间,钱三强被下放劳动,何泽慧也申请一起前往。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场景,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两个人看到天上的星空,想到天空也是一个大的实验室,两个人制作简陋的仪器,观察彗星的轨道。他们都五十多岁,在人生最好的年纪,没有了实验室。但我们看到了他们面对命运的坦然、平和,他们性格中的简单、纯粹。 与钱三强在中 国科技史上的崇高地位相比,何 泽慧的光芒是否被掩盖了呢?一次记者问她:“被介绍为钱三强夫人,你有什么想法?”,她毫不客气地回答:“有人要介绍钱三强夫人我根本不去。”何泽慧一贯主张男女平等,不要怕社会上的习惯势力为争取女性权利进行着不懈的斗争。而在工作上,何泽慧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在法国与钱三强合作时,她就以其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能力赢得了他的赞叹。而回国后,她始终处于科研的第一线,甚至可以说始终在关键的研究岗位上。新中国核物理研究起步阶段,她领导了原子学研究所的实验方面工作。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初期,她负责“云室与照相板组”,不久负责研究所四大方向之一的“原子核物理组”,她亲手研制核乳胶。研究所重点转向原子能后,苏联援建反应堆和加速器,何泽慧在赴苏联的“热工实习团”中负责关键的加速器及反应堆上进行核物理实验研究的方面。她领导“中子物理研究室”(二室),参与核武器研制任务。1961年后,何泽慧负责研究所四线一片中的“物理线”。1964年后担任副所长。1973年高能所成立,她任分管宇宙线的副所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研究所唯一能够开展实验研究的领域。 作为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的开创者,何泽慧在不同岗位上,不仅出色完成了科研任务,还发展学科,培养了大批人才。她的功绩将永远被人铭记,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温家宝总理每年都要拜访。他说:“您为国家作过贡献,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您。这就是我每年来看您的原因!” 科学家简介 何泽慧(1914-2011),祖籍山西灵石,核物理和高能物理学家,中国核物理、高能物理与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914年3月5日生于江苏苏州市, 1920年起就读振华女校,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1940年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攻读弹道学,获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德国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工作。1943年到海德堡威廉皇帝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跟随博特教授从事核物理研究,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1946-1948年在法国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工作,在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下,与钱三强一起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1948年回国参与创建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成为该所唯一的专任研究员。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领导研制成功原子核乳胶,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56年领导成立中子物理实验室,参与了反应堆与加速器的建设与实验,承担了原子弹与氢弹研制中的一些基础性科研任务,1964年起担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73年以原子能研究所一部为基础成立高能物理研究所,任副所长,分管宇宙线研究与图书情报工作。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4948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自然》《科学》承认影响因子扭曲科研
cjxiang 2013-12-28 21:06
《自然》《科学》承认影响因子扭曲科研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12-27   近日,《自然》和《科学》杂志在回应《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邮件提问时,都承认影响因子对科研界的影响已经走向了反面。   《自然》杂志母公司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负责人尼克•坎贝尔承认,目前科研界过度依赖期刊声誉以及影响因子。《科学》杂志高级对外联络官皮诺尔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学》杂志的首席主编麦克努特博士也认为,影响因子的使用已经扭曲了它的原意。
2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并非一稿多投
jiangming800403 2013-11-29 21:58
2012年12月24日在《中国科学报》第6版“博客@科学网”的文章——“ 粮食安全靠种草 ”,一年之内先后被《中国畜牧兽医报》、《乳业时报》、《农业知识》、《农村经济与科技》、《现代禽畜养殖业》转载。谬种流传啊,但不能怪我啊,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来还是《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的影响力。 这不是本人有意一稿多投,特此声明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2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孙鸿烈:我深深眷恋的青藏高原
qishui 2013-11-13 12:45
1976年,我们在阿里考察时,几乎每天都要爬到海拔6000多米的地方,这样才能看到海拔高度变化后自然条件的变化。那时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喘几口气。晚上宿营,也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几乎每晚睡觉都头痛。即使夏天也很冷,晚上小河都结了冰,每早用棍子或石头把冰砸个窟窿,再把冰水舀起来。水太凉,我们基本都不洗脸,胡子也不刮,甚至连牙也不刷。   吃饭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我们规定科考人员轮流做饭,不管是队领导,还是一般科研人员,每人一天。只有司机不做饭,让他保持充沛精力开车。这样,做饭的同志就比较辛苦,不仅要早起,考察回来再累也要先做晚饭。不过中午这一顿就比较艰苦了,带什么到山上都冻成冰疙瘩了,所以我们只带从部队买的压缩饼干。一条5厘米长、2厘米宽、半厘米厚的压缩饼干,都很难吃完,太干了。如果能碰到藏族牧民的帐篷,他们总是很热情地招待我们喝酥油茶,吃糌粑,我们就把压缩饼干给他们的小孩,小孩吃着也很高兴。但是这种“巧遇”太少了。   交通也是大问题,在野外考察常常没有路,遇上过河时,选择不好,车一下就陷住了。有一天中午,我们陷到了河中间,河底都是沙床,非常厚,越发动车越往下陷,后来大半个车轮子都陷下去了,车上带的垫车的木板已无济于事。天黑了,我们只好在河滩上睡觉,等第二天早晨河滩冻住了再设法推车。我们睡觉时河滩已冻硬了,就将三角形的帐篷支在沙滩上睡觉了,无法做饭,连晚饭也没有吃。等第二天早晨起来,发现我们都陷下去了。原来沙子在我们身下都热化了,每个人都睡在一个坑里。因为有帐篷底子包着,所以还不至于让水泡起来。   虽然条件非常艰苦,每个队员却都保持了乐观的情绪、昂扬的斗志。因为青藏高原未知的东西太多,有了新的发现以后,又想去追索现象的原因,作各种理论上的推断,然后又想去搜索更多的资料,再判断。就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给予每个科研人员吸引力和推动力,拿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驱动力,使得我们几代科研人前赴后继!   这几年青藏高原的考察在业务上收获是很丰富的,考察队把西藏自治区从东往西,由南向北,像梳头发似的梳了一遍。但由于这个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我们还不敢说对那里的资料已收集得很完整,对它的规律已摸得很清楚。总的来说,还是收集了相当丰富、系统的地学、生物学方面的资料,同时对这些现象的形成、分布演化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1977~1979年,我们集中3年总结,宗旨是整理一套系统的西藏资料,像百科全书一样,对西藏今后的建设和研究都是最基础的资料。比如《西藏植物志》是一种,但分5卷出版。每种植物有一段描述,分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哪些是我们新发现的,等等。全套书完成,已是80年代了。这套书使西藏第一次有了系统的、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虽然谈不上很高的理论水平,但是第一次对西藏这个地区有了科学阐述,还是很有价值的,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79年,我们酝酿开个国际科学讨论会,请刘东生先生任秘书长,我任副秘书长。听说中国要搞一个青藏国际讨论会,国际上反应强烈,很受欢迎,来了许多非常知名的科学家,很多长期搞喜马拉雅研究的科学家都来了。   这次研讨会的成果虽然只是填补空白的工作,但外国人长时期进不来,他们很想知道青藏内部的东西。我们拿出的这些研究成果,向国外科学家展示,引起了轰动效应。   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我就到中科院院部去工作了,不能再参加像70年代那样长期的野外考察了,但是我从未间断过对青藏高原的研究,几乎每年要去一趟。可以这样说,青藏是我成长的摇篮,她不仅让我收获了科学成果,锻炼了我的管理能力,尤其是使我养成了跨学科综合思维的习惯。   青藏高原研究现在已经深入到理论研究的阶段。在首席科学家姚檀栋院士的带领下,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年轻人正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最前沿的科学理论,活跃在青藏这个大舞台上。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摘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史与创新成果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