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科学报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科学报

相关日志

医学科学报的愿景和目标
Yiyangkang 2020-6-28 10:40
融入新理念、新技术,新目标,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成为国际一流的医学类报纸 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交流平台 成为学术交流平台
1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与科学报和科学网——“中国科学报创办60周年”感言
热度 6 dkysdc 2018-11-22 15:15
《中国科学报》创办60年了! 60年对于宇宙或地球来讲,实在短得微不足道,但对于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来说,60年已经足够漫长!60年间多少事,恐怕只有极少的科学网博主是亲身全程经历了。在中国科学报诞生60周年之际,特别向中国科学报诞生60周年表示祝贺,毕竟她记录了中国科技界60年来主要的发展历程,人生能有几个60年! 我与《中国科学报》的接触始于1999年,那时称为《科学时报》,我当时只是一位普通读者。在2001年至2005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实施期间,我负责项目网站的建设、管理及公众宣传,在重大成果发布的场合与一些媒体的记者有过一些接触。刚刚查询到原始的网站记录,除了我们系统内官方指定的《国土资源报》外,科学时报是报道这一重大科学工程发稿量最多的媒体,从2003年6月至2005年2月的记录有8次。 我从1997年接触和使用互联网,至今20余年,见证了互联网技术的各个发展阶段。也深知把一个网站长期办好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事情。 《中国科学报》旗下的“科学网博客”也已经建立10余年了,注册用户已经数百万。能够吸引数百万华人科学工作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2008年3月,我在科学网博客注册了账号,2009年发表了第一篇博文,但是直到2011年6月才真正比较连续地在科学网上写博客,至今公开发布的博文有200多篇,阅读量120多万。 在外出差或开会,常遇未曾谋面的人与我打招呼,聊起来,他们多是通过科学网博客知道我的,因此,我在科学网的博客已经成了我的名片。 在向《中国科学报》成立60周年表示祝贺的同时,在此也向科学网(特别是科学网博客)表示祝贺和祝福,衷心希望在中国特定的大环境下,在目前多种形式的媒体竞相存在的网络时代,能够汇聚全球华人科学家特别是中国大陆的科学家的群体力量,把科学网做大做强。 无论是与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比,还是与现在流行的微信、抖音等新的交流方式比,博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希望科学网博客在互联网大潮中要保持住方向,把科学网办成中国科学传播的大舞台,把科学网博客办成中国科学的名片。 2005年2月,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超额完成设计钻进目标后的简要报道
个人分类: 实话实说|14875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蝙蝠是致命冠状病毒全球宿主该发现有助科学家更好预测病毒将在哪
ericmapes 2017-6-18 22:49
蝙蝠是致命冠状病毒全球宿主该发现有助科学家更好预测病毒将在哪 里传播 作者:赵熙熙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6/159:15:2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6/379471.shtm 确定哪些蝙蝠携带了能感染人的病毒是非常棘手的工作。 图片来源:AlexHyde/NPL 本报讯 在世界范围内,蝙蝠是冠状病毒的主要宿主,这是对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数千种动物进行的一项调查得出的结论。动物被认为与之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疫情和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疫情的暴发有着直接关系,然而直到现在,研究人员并不确定这仅是一个巧合还是表明了一种更大的趋势。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传染病的科学家可以通过着眼于不同蝙蝠物种的地理分布及其携带的病毒属性,从而提高他们对于冠状病毒会在哪里从动物传播到人身上的预测水平。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病毒学家SimonAnthony表示:“是时候主动出击了。”他说:“关键是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且在病毒实际出现之前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其多样性。”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的,目的是在那些从动物到人类的病毒大流行之前抢占先机。研究人员在6月12日出版的《病毒进化》杂志上报告了这一成果。 冠状病毒在2002年成为媒体的头条新闻,当时SARS在中国出现并蔓延到27个国家,造成774人死亡。2012年,导致MERS的冠状病毒出现在沙特阿拉伯,造成640人死亡。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是蝙蝠把这种病毒传播给骆驼,然后再传播给人类。 为了绘制冠状病毒的分布图,Anthony及其同事捕获并释放了约12300只蝙蝠、3400只啮齿动物和3500只猴子。他们的工作遍及非洲、亚洲、南美洲和中美洲的20个国家——这些地方之前被确定为“热点地区”,那里的疾病很可能是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身上的。 从黄昏到天黑,包括当地研究人员在内的生物学家团队将飞进捆在树间的网中的蝙蝠捕获。他们收集了动物唾液、尿液和粪便的样本,之后将这些样本运往实验室进行基因检测。 结果显示,近10%的蝙蝠携带了冠状病毒,相比之下,其他动物样本的比例只有0.2%。研究小组同时发现,在多种蝙蝠栖息的地方,冠状病毒的多样性也最高,例如亚马逊雨林。 然而,蝙蝠的多样性并不能单独成为一个风险指标,这是因为只有一小部分冠状病毒能够感染人类。Anthony及其同事发现,冠状病毒在非洲蝙蝠中蔓延的速度是在墨西哥、巴西、玻利维亚和秘鲁的4倍。这可能是由于每个区域的冠状病毒之间存在遗传差异,或不同种类的蝙蝠在不同森林中的互动方式不同造成的。 “拉丁美洲的冠状病毒就不会跳来跳去,这是非常有趣的。”蒙大拿州汉密尔顿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落基山实验室病毒学家VincentMunster说,“这值得进行更多的研究。” Anthony说,下一步的工作是更多地了解病毒如何在宿主物种之间迁移以及不迁移。例如,在4月4日发表于mBio杂志的一项研究中,他的团队指出,在实验室中,一种在乌干达蝙蝠体内发现的与MERS密切相关的病毒无法绑定在人类细胞受体上。正因为如此,这种病毒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但是一些研究传染病的科学家主张采用更加务实的方法。明尼阿波利斯市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MichaelOsterholm认为,研究人员和政治家们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转向防止致命病原体的再次流行,而不是试图预测哪些将是下一个在动物与人类间传播的病毒。 “与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地区暴发时相比,今天我们并没有准备得更好,因此你必须要认清这一点。”Osterholm说,“如果我们不去准备迎接已经知道的会在不久的将来暴发的疫情,那么我们了解溢出事件又有什么好处呢?” Anthony则认为这两种策略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想要获得领先,”他说,“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从哪里开始。” 冠状病毒是具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至120纳米,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冠状病毒在1965年被分离出来,但人们目前对它们的认识相当有限。已知有两种冠状病毒会影响人类,2/3早产儿的普通感冒与呼吸道感染是由这两种病毒所引起。目前所知,冠状病毒与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有关。这类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 。(赵熙熙) 《中国科学报》(2017-06-15第2版国际) 更多阅读 《自然》相关报道(英文)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日研究人员用转基因猪探究糖尿病及并发症
ericmapes 2017-6-1 09:45
日研究人员用转基因猪探究糖尿病及并发症 作者:华义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5/317:00:55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7799.shtm 据新华社电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利用转基因技术在猪身上再现了糖尿病及视网膜病和肾衰竭等并发症。在大型哺乳动物身上再现这些疾病,将有助于研究引起并发症的机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29日报道,人体内可降低血糖值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高血糖使血管和神经受损从而产生并发症,严重时会导致失明或肾衰竭等。 日本明治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最新的基因工程技术给猪转入了引发人类糖尿病的基因,使猪的胰岛素分泌减少并患上糖尿病。通过长期饲养观察发现,患病猪的血管也变得脆弱;视网膜出血症状不断加重,还出现了白内障;肾脏也出现了衰竭症状。 此前由于实验鼠的体重和寿命都和人类有较大差异,因此药物研发效果不如利用猪这类脏器大小和血糖值等与人类接近的哺乳动物 。(华义) 《中国科学报》(2017-05-31第2版国际)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特朗普到大学都说了啥
ericmapes 2017-5-23 20:12
特朗普到大学都说了啥 作者:郭英剑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5/239:16:1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7091.shtm ■郭英剑 特朗普在自由大学演讲现场 5月13日和5月17日,在间隔不久的两天时间里,美国总统特朗普分别来到美国自由大学和海岸警卫学院的毕业典礼现场,为2017届的毕业生作毕业典礼演讲,同时也送上了他最美好的祝福。 应邀作毕业典礼演讲嘉宾 美国自由大学是一所私立的、非营利性基督教教会大学。这是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型大学。在校生达到1.5万人,另外还有超过10万接受线上教育的学生。该校建于1971年。最初建立时叫林奇堡浸会学院。1976年更名为自由浸会学院。1984升格为大学时才改为现名。 美国海岸警卫学院(USCGA)是负责培养海岸警卫队人员的军事院校,成立于1876年,位于康涅狄克州的新伦敦。在美国五大军事院校中,海岸警卫学院规模最小。 今年,自由大学有18000名毕业生。在他们即将结束大学生涯,掀开自己人生新的一页的时候,一个历史契机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来到他们的校园,亲自为他们送行,并做毕业典礼的演讲嘉宾。在现场,大约有5万人聆听了特朗普的演讲。 特朗普是在任总统中,第二位到自由大学做毕业典礼演讲嘉宾的总统,第一位是1990年的时任总统乔治·布什。 特朗普总统到此演讲,实际上打破了一项传统,也创造了新的历史。过去,美国新任总统一般都是到美国的圣母大学进行演讲。时任总统如奥巴马、里根、卡特,他们全都来到位于印第安纳的圣母大学进行他们上任后的初次演讲。所以,当特朗普来到自由大学的时候,现任校长小法尔威尔十分骄傲地宣布说,现任总统的第一次毕业典礼演讲不是在圣母大学,而是在自由大学。 今年,虽然特朗普未能到圣母大学去演讲,但现任副总统彭斯则应邀前往圣母大学参加该校的毕业典礼并做演讲嘉宾。 事实上,自由大学对于特朗普总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到该校来了。2012年该校举行开学典礼时,他就曾经前来做开学典礼的演讲嘉宾。2016年初的时候,他也曾经在紧张的竞选过程中,来到自由大学进行访问。 追逐梦想、永不言弃 在演讲中,特朗普对学生说,在这样一个即将结束过去、迎接人生新篇章的时刻,大家不妨沉思片刻,询问一下你们自己:未来,你们要为这个国家,也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在历史的沙滩上,你们要留下何种印记?未来的美国人会对我们这一代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为这个地球做了什么作出何种评价?到那时,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承担了风险?我们是否敢于无视人们的期待,去迎接新的挑战? 特朗普告诫学生,在未来,一定要珍惜身为局外人的时机。如果被别人视为局外人,那么你们就去拥抱这一标签吧,因为恰恰是局外人改变了世界,还创造了永久的与众不同。他敦促学生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要用十足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拒绝退缩的诱惑。勇往直前,踏上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未来是属于筑梦人的,而不是属于批评家的。未来是属于那些追逐自己内心向往的世界的人,无论批评家们说什么,都要紧紧追随自己的梦想,因为只有追梦人才会对自己的愿景深信不疑。 他号召大家,永远不要停止为你的信仰去奋斗,永远不要停止为那些关爱你的人们去奋斗,要带着你的自尊和骄傲前行。永远最好的自己。永远都无所畏惧地去挑战既得利益与失效的权力构架。 在这个持续了32分钟的演讲的最后,特朗普说,如果说我今天要向你们传达一个信息并让你们能够永远牢记在心中的话,那就是永不言弃。在你们的人生道路上,总有这样那样的时刻使你觉得你想放弃、你想回家,你想回到慈爱的母亲身边,你也许会想对妈妈说,我不行,这个坎儿我过不去。但我还是要告诉你们,永远不要放弃。当你回家的时候,请告诉你的父母,我可以,我能行,我可以做,我也会这么去做! 忘掉批评、勇敢前行 在海岸警卫学院的演讲中,特朗普说,我希望给你们提出一些建议,在你们的人生道路上,你们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总是公平的,你们也会发现,很多发生在你们身上的事情并非如你所愿,常常也没有什么正当理由,但你却不得不低下头来与之抗争、抗争再抗争。在这样的抗争中,永远、永远都不要放弃。光明就在前面。 他接着说道,你们瞧瞧我最近的遭遇(这句话引得在场的师生一片笑声),看看媒体是怎么对待我的。特朗普说,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家——我可以非常确信地告诉大家——像我一样受到如此之坏和如此不公的待遇。但你不能让他们把你打倒,你不能让这些批评家和反对你的人挡在你梦想前进的道路上。 特朗普说,对手总会使你更坚强,对手总会使你永不言弃,永不让步,永不停止前进的步伐。你越是为正义而战,你就越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反对力量。特朗普说,你们必须要行动,且要行为得体,你们必须要学会怎样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采取行动。海岸警卫队本身有着铁的纪律,你们不是要躲避危险,你们是在追逐它。 在这一持续了28分钟的演讲中,特朗普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信念付诸行动。他说,当人们把信念付诸行动时,美国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一般来说,在过去,总统们总是利用自己初次参加毕业典礼演讲的机会,既向毕业生表达祝贺之意,也借此机会宣扬自己的治国方略,但特朗普并没有这样做。 作为在大学并不太受师生欢迎的总统,特朗普的到来在自由大学同样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些学生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但也有学生表示了反对。欢迎的学生因此觉得自己的学校“高大上”了,而反对的学生则搜集了数千人的学生签名,反对学校邀请特朗普前来演讲。但从演讲效果看,无论是到访学校的师生还是媒体报道,大家都对特朗普的演讲持正面的评价与反应。 通过特朗普的演讲,我们不难看出,他是言为心声,几乎是把自己从参加竞选以来,特别是当选总统这四个月间,遭到众多主流媒体“围追堵截”的真实境遇当做实际的案例,以此教育毕业生不要过多地顾忌他人的批评,倡导人们只要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就坚定不移地向前进。这一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2017-05-23第7版视角)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靶点研究获新发现
ericmapes 2017-5-10 10:46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靶点研究获新发现 作者:黄辛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5/109:13:35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5863.shtm 本报讯(记者黄辛) 记者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证实,在小鼠造血系统中条件性敲入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R878H突变基因,可诱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TOR通路异常活化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中科院院士陈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及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月英是共同通讯作者。 早在2011年,该课题组就发现Dnmt3a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频突变,并与预后不良相关,为AML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研究人员同时揭示该突变可影响白血病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从而使这些基因表达水平增加,最终导致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近年来利用胚胎显微注射技术建立了Dnmt3aR878H条件性敲入小鼠模型,进一步发现在内源性启动子/增强子的调控下,Dnmt3a突变这一遗传学改变即可引起小鼠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增殖并诱发AML,而白血病起源细胞主要是LSK的造血干/祖细胞群体。 通过对白血病细胞的转录组和DNA甲基化谱的研究及白血病干/祖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Dnmt3aR878H突变可引起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调控模式的显著变化,导致造血细胞分化阻滞和增殖过度。同时,研究发现Dnmt3a突变可通过DNA低甲基化修饰而使mTOR活化增加,进而上调细胞周期关键蛋白CDK1的表达,促进造血细胞增殖。过表达的CDK1则可磷酸化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EZH2,引起异常的组蛋白H3K27三甲基化谱。 研究人员使用mTOR的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发现可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同时显著减轻小鼠的白血病症状并延长生存期,提示异常活化的mTOR可作为潜在药物作用靶点。 《中国科学报》(2017-05-10第1版要闻)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AI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赞同此文观点,推荐民众阅读!
热度 1 ericmapes 2017-4-21 22:21
“AI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赞同此文观点,推荐民众阅读! 附上: AI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 作者:贡晓丽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4/208:46:44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3997.shtm AI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 ​ 人工智能成为医疗创新的必由之路。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现代社会信息大爆炸,也在无形中推动医疗行业转型。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着力打造智慧医疗,或将改变错综复杂的利益现状,使传统医疗行业改头换面。 ■本报记者贡晓丽 不久前,百度公司宣布对医疗事业部进行重大改组,对医疗业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优化,集中优势资源,将医疗业务的重点布局在人工智能(AI)领域,此举一出就引发了业内的关注。一方面业界对百度在医疗领域的任何动作都很敏感,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事业的契合点在哪里?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对医疗事业带来重大影响? 4月14日,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YOCSEF)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多位专家就“人工智能颠覆传统医疗?——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医疗”为主题,进行了讨论与解答。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宽,人工智能在医疗界的发展应用受到高度关注,打造智慧医疗助力医疗事业发展成为自动化时代一大趋势。事实上,现代社会信息大爆炸,也在无形中推动医疗行业转型。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着力打造智慧医疗,或将改变错综复杂的利益现状,使传统医疗行业改头换面。 人工智能让医生的能力可复制 在当前中国的医疗市场中,国家投入巨大,但医疗资源分配矛盾依旧突出。据公开数据显示,庞大的医疗机构体系中,拥有优质医疗资源的医院仅占卫计委医疗总数的0.1%。 “国内的主要医疗资源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中,三甲医院在专家数量,医疗营收、高性能设备、科研成果等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医疗机构。”百世伽科技CDO魏洪指出,这就造成了病人一窝蜂地集中在三甲医院,某些大医院的重点科室更是一号难求,因而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出现医生工作量大、床位数不够、病人满意度低、医患矛盾激烈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其他医疗机构的医生空闲度高,业务提升机会有限,就诊人数少,造成了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 “百世伽建立临床医疗诊断辅助决策平台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地方医疗的安全性和诊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增加病人的就诊体验。”魏洪说。 “医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回复患者常见、重复的问题,例如手术费用、如何预约、如何吃药等。”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闫骏说,“如果这些常见的问题有人代为回答,就节省了医生的很多精力。” 然而,专业领域知识库的建立与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自动问答两个方面都面临很多技术挑战。“首先要提高问题与标准答案的匹配度”。原来,真实患者的提问与编辑的标准问题差别很大,如果单纯通过关键词搜索很难找到对应的答案。 “为了建立一个好的知识库,必须将所有问题进行归类,并与从文献中找到的答案映射成不同的向量,再通过计算进行匹配。”闫骏说。这也是目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投入项目。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增长的趋势驱动了市场对人工智能更大的需求。因此,人工智能成为医疗创新的必由之路——让产品化人工智能来赋能,让优秀医生的能力可复制。 影像组学带来医疗方法的改进 “很多我们看到的应用场景都是依赖于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而由于目前计算机算法的不断演进,感知计算和认知计算的发展,医疗领域创业公司多集中在医疗影像处理方面。”闫骏说。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田捷介绍,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催生了影像组学概念,其通过融合影像、基因、临床等多元信息进行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已经被成功应用于皮肤癌鉴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脑胶质瘤癌影像基因关联、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预测等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大数据有着先天优势”。 “我们目前做的就是眼底疾病的医疗影像组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邬向前坦言,我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和青光眼等眼底疾病是导致不可逆转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这些眼底疾病的潜在时间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为患者所察觉,因此医学上要求潜在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等)需要一年一到两次检查眼底是否出现病变,“我国光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亿人,而眼科医生不到4万人,所以导致很多潜在患者得不到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导致视力受损或失明。 “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筛查眼底病变,这样通过眼科检测设备,上传眼底图片到服务器就可以筛查患者人群了。”邬向前说。无论病人在哪儿,就算在乡镇医院做检查也能获得与大医院一样的检查结果,这样看来,人工智能技术会带来医疗方法的改进。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人工智能在具体应用当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工智能概念虽然火热,该领域获得投资的资金也比较多,但真正从市场应用的角度来看,从尝试中获得反馈、收集数据同样重要。”闫骏说。 云计算为传统医疗升级铺路 人工智能的确正在给传统医疗带来改变,而与人工智能不可分割的云计算,也正为传统医疗的升级铺平道路。 人工智能这项技术,其最大的能力在于整合已有的海量信息,并不能直接实现创造一个新的事物。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对人类面临的问题寻求精准化的解决方案。对于医学来说,也就是尽快实现“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之上,曾经就职于IBM公司的魏洪认为,囿于隐私权保护,该公司的沃森医疗机器人只有20万例患者信息,“样本量太少,我国一家大型医院科室日门诊量都在三千左右”。 但沃森的技术支撑值得魏洪与百世伽借鉴,“沃森的核心技术包括,自然语言的处理、询证的自动问答、基于用户反馈的自学习和系统优化。”魏洪说。 百世伽2016年与西京医院合作部署了心理健康筛查平台,通过筛查平台筛查16项心理障碍。以抑郁症为例,经临床经验模型与后台的模型对比,将医学的非线性问题转化为数学的线性问题,推荐几种不同的治疗方式。 “随着诊断次数的累加,筛查平台的诊疗精确度不断提升,2016年以来,西京医院对抑郁症的误诊率为14%,筛查平台为9%。”魏洪介绍说。 医疗大数据的形成是人工智能的基础。AI+医疗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爆发点,不仅因为医疗资源短缺不可忽视,同样也是人工智能在云计算基础上迅速发展的必然。此外,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技术突破更加快了AI医疗的落地,成为人工智能应用于人类智慧生活迈出的重要一步。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的作用受限于人类的医学研究水平,人类的医学水平有多高,人工智能的有效性就会有多高。“它最让人惊艳的是能够将人类医学研究成果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闫骏说。 《中国科学报》(2017-04-20第5版技术经济周刊)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4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晃掉你的大肚腩:研究揭示全身振动可减肥及对抗糖尿病
ericmapes 2017-3-31 00:24
晃掉你的大肚腩 研究揭示全身振动可减肥及对抗糖尿病 作者:张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308:07:15 ​ ​ 全身振动有助改善人们健康。 图片来源:LawrenceK.Ho 这听上去好像是在偷懒:在一台设备上以相同的频率晃动一会儿就能改善健康。但近期有研究揭示,这个所谓的全身振动机可能确有助于改善大脑性麻痹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一系列症状。现在,一项最新的老鼠实验显示,给老鼠进行全身性振动可以达到与在跑步机上走路相同的代谢益处,甚至可以治疗肥胖症和II型糖尿病。 “我认为这非常有前途。”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运动生理学家LeeBrown提到,尽管效果十分小,但研究人员还应近一步研究以确认对人体的作用。 目前,许多健身房内配备了全身振动机,而且,许多运动员声称这种活动对提高成绩有一定帮助。振动似乎能刺激肌肉运动,并可能引发类似锻炼所产生的效应。但《科学》杂志报道称,研究人员一直不了解这种方式和其他运动锻炼有什么异同,尤其是能否对某些疾病有帮助。于是,佐治亚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师MeghanMcGee-Lawrence和同事决定对跑步和全身振动的效果进行比较。 研究人员用转基因小鼠进行了实验,这些小鼠能抵抗控制食欲的激素(瘦素)——因为瘦素无法发挥作用,它们的身体特别肥胖并容易患糖尿病。McGee-Lawrence等人将这些肥胖动物分成3组。一组动物每天接受一次20分钟的全身振动,就是把动物笼放在一个平台上摇晃。另一组则进行45分钟的跑步机训练。第三组是对照组,可以随心所欲懒洋洋地生活。 12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跑步训练和摇晃都可以带来类似的健康效益,三组动物体重都有增加,但是跑步训练和摇晃组动物体重增加没有对照组那么多,体脂相对少且腿部肌肉也更强壮。 更重要的是,两组“运动”动物也显示出更健康的新陈代谢。通常,胖人的胰岛素水平较高,但功能较差。而这是肥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常见表现。但研究显示,振动和跑步训练都能降低动物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且,两种方法的效果类似。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内分泌》杂志上。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另一个积极效果。肥胖或II型糖尿病患者,脂肪通常会在肝脏堆积,有时会引发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而小鼠在振动和跑步后,肝脏内的脂肪减少了约1/3。 不过,全身振动并不是万能的。研究发现振动对骨骼健康没有帮助。通常,人们需要将骨骼置于压力中,以刺激骨骼变强壮,但全身振动对动物骨骼的强度和密度都没有影响。“总体而言,对骨骼健康较差的小鼠,我们尝试的干预方法没有逆转这一情况。”McGee-Lawrence说。 不过,McGee-Lawrence还提到,虽然没有理想效果,但研究发现这些经过振动的动物血液中骨钙素水平明显升高。这提示全身振动对骨骼也可能有作用,但可能因研究时间不够长,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 另外,全身振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帮助也不大,远不及跑步等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的效果。Brown表示,“它不能取代跑步等运动。”McGee-Lawrence也对此表示同意,并提出全身振动只能是那些运动时间少或健康状况差的人的姑息手段。 但全身振动需要把握好度。有专家表示,长期的强烈振动可引起振动病。有关医学资料显示,剧烈的全身振动可引起内脏位移,甚至造成机械性损伤;还可抑制机体胃肠蠕动和胃酸分泌,产生上腹饱满、胀痛等胃肠道症状,导致胃肠道疾患高发。有医生表示,由于剧烈振动可能对骨关节、韧带、肌肉造成损伤,建议老年人和一些疾病人群最好不使用甩脂机等产品。 “但事实是,全身振动可能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一种替代选择。”McGee-Lawrence说。下一步她将研究其对人类的效应,并对振动模式进行优化,以适用于人类患者 。(张章编译)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允许经费申请包含预印本成果
ericmapes 2017-3-29 09:52
美允许经费申请包含预印本成果 作者:晋楠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299:30:36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72020.shtm 美允许经费申请包含预印本成果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一项新政策鼓励研究人员在经费申请中包括预印本,即未来会发表在图中期刊上的尚未编辑过的论文版本。 图片来源:Sergei25/shutterstock 根据美国马里兰州贝斯达国立卫生研究院(NIH)3月24日公布的消息,研究人员在申请该机构的资金时,可以把预印本或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手稿作为部分申请资料。 “NIH鼓励研究人员用临时研究成果如预印本,加速其成果的传播,同时加强其工作严谨性。”一份公告称。它解释说,预印本“可以在任何其他研究成果被引用的地方(如研究神经或进展报告中)加以引用”。NIH院外研究副主任MichaelLauer说,到目前为止,预印本仅可以在部分特定的提议中列举引用。 这一消息对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胜利,他们倡议将预印本作为更快地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避免等待一篇文章经过正式同行评议并发表在一个期刊上的漫长共享过程。“这是巨大的一步。”生命科学领域推动使用预印本的非营利组织ASAPbio的执行主任JessicaPolka在推特网上留言。 尽管生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以预印本形式分享其成果,但因为各种原因,生物学家对此接受得比较慢,比如担心在竞争中被别人抢先,担忧尚未受到评审的医学发现。研究人员还担心期刊不会接受已经公开的草稿等。但生物预印文本正在赶上来,支持者认为它会加速科研的传播,帮助研究人员尽快地获得反馈,让年轻科学家因尚未正式发表的文章获得好评。 Lauer说,NIH去年秋季起草了一份将预印本纳入拨款申请的认证请求,得到了351条评论,大多数是支持性的。然而,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FASEB)对此却存在顾虑。FASEB警告称评审员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手稿尚未经过评审,或者他们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是否会觉得有义务对其进行评审,增加其工作量。FASEB的立场引起联合会一些成员和个人的反对,抗议FASEB不能代表自己的观点 。(晋楠) 《中国科学报》(2017-03-29第3版国际)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杨卫: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战略前瞻性引导
ericmapes 2017-3-5 21:46
杨卫: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战略前瞻性引导 作者:陈欢欢来源: “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7/3/510:13:12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69553.shtm 杨卫: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战略前瞻性引导 ​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近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攀升速度不断加快。今年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学术工作影响力已经从去年的全球第四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进入“十三五”的第二年,科学基金将有哪些新动向?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 《中国科学报》:我国基础研究现在的发展态势如何?在国际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杨卫:“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从总量上看,无论学术产出还是学术影响力都快速增长。2016年,发表的论文数已经接近总量的20%,其中高水平论文的比例也接近20%,且后者的增长速度更快;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的比例从3年内从4%增长到6%。 从经费投入来看,过去10年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从155.8亿元增长到670.6亿元,年均增长率17.6%。科学基金经费增长更为迅速,“十二五”期间,科学基金财政拨款增长了36.82%,2016年预算达到248亿元。 在这样的支持力度下,成效显著。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发表在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6年居世界第2位,占总量的15.2%,其中54.6%的论文受到科学基金资助。近5年来全世界发表的高影响力论文中我国占18.1%,其中受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世界的11.3%,占我国的62.4%。 尤其最近这几年,中国的崛起非常之快,呈现明显的攀升过程。可以说,我国高水平科研成果已经从涓涓细流变成江河纵横,有望成为汪洋大海。 《中国科学报》:“十三五”进入第二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从哪几方面引导我国基础研究的战略发展? 杨卫:根据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一直致力于鼓励创新、为科学家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一方面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兴趣,鼓励科学家自主选题,自由探索,宽容失败;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战略前瞻,加强顶层设计,关注颠覆性技术,在发挥导向作用的基础上发挥科学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继续支持前沿高水平研究,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发言权。 第二,提高质量。国家对基础研究非常重视,3年来,科学基金的预算从161.5亿元增加到了248亿元,作为资助机构,我们必须保证“选对人、给足钱、放手干”,促成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问世。 第三,坚持诚信,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 第四,加强对战略前瞻方向的支持力度。中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不能仅从兴趣出发,科技源头的供给是基础研究的供给,如果没有战略前瞻,源头的结构将无法把握。“十三五”期间,科学基金将逐步加强对源头创新的战略布局。 《中国科学报》:我国在颠覆性创新、源头创新方面一直较为薄弱,应该如何加强? 杨卫:实际上,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颠覆性创新、源头创新逐渐涌现的时期。作为资助机构,科学基金也在不断根据国家需求调整支持方向和评审方式。 首先,颠覆性创新必然要颠覆过去的东西,可能分歧比较大,必然要考虑与现有评审制度有所不同的方式,目前正在探索如何对这类项目采取从共识性科学评价向非共识性科学评价转变。 颠覆性创新往往出现在交叉科学,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近5年主打的口号就是“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定位是支持基础、前沿和交叉,目前在交叉方面做的还不够,未来会加大对交叉领域战略前瞻的支持,在科学基金的4大资助系列中也新增了融合系列。 第二,支持颠覆性源头创新,必须有负责任、有约束的自由裁量权。 第三,探索更稳定的支持方式。2016年,基金委试点实施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这一项目竞争困难、筛选苛刻,但是一旦选上,支持力度很大、时间跨度较长,相对宽松。目前已经批准资助3个项目,直接费用51170万元。今年将继续支持新的项目。 《中国科学报》:基础研究如何更好地成为创新的源动力? 杨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在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随着技术水平、产业水平的提升,在战略竞争领域进口技术无异于“与虎谋皮”。总书记在科技三会重要讲话的未来发展思路中,首先就提到夯实科技基础,可见创新驱动发展根在基础研究。 创新驱动由“创新”和“驱动”两部分构成。创新通常由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的专业人员承担,而驱动则由政府、企业管理层和金融投资者主导。创新涵盖多种科学研究,而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无可替代的“源头供给”。 基础科学创新要造福经济,必须培育研发活动的全链条——从基础科学到技术、产品和市场。基金委就是该链条的源头供给者。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和16个跨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其中很多领域都体现了对接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等国家需求。 目前,由于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科学基金中技术创新类的成果也越来越多,比如新材料制备、新的成像技术、新的测定分析方法等,这些成果的涌现既可以解决国家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也可以通过技术的进步提升我国原始创新的能力。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让尊重科技人才成为一股清流
热度 1 ericmapes 2017-3-5 21:32
让尊重科技人才成为一股清流 作者:胡珉琦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59:04:2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69540.shtm ■本报记者胡珉琦 3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强调:“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无疑是给如何营造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指明了重要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欧阳钟灿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人才的建设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的明天。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就是要让每一个有潜力的科研人员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肆意”成长。 人才评价不能一刀切 就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欧阳钟灿在福州出席了一个对他而言有些特别的活动——全球首届国际显示技术会议(ICDT)。 欧阳钟灿从学生时代起从事的就是液晶、生物膜理论等研究,整个职业生涯都没有离开过显示技术。2月18日,他见证了国际信息显示学会首次在美国总部之外的地区建立运营中心,并组织国际显示技术会议。这也意味着,我国平板显示行业终于跨入了世界一流梯队。 说起国产平板显示,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现任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邱勇是国内新一代显示技术OLED(有机发光显示二极管)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实现产业化的拓荒者。2008年,他率领的团队在昆山自主设计、建成了大陆首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早在2011年,他们的PMOLED(无源驱动OLED)产品市场占有率已位居全球第二,全国第一。这背后,是他们两次突然遭遇投资人中途缩减投资,公司命悬一线。 “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是邱勇这样的人才!”欧阳钟灿说,“他的成果拿到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尽管这样,他的团队三次申请国家级创新团队居然都没有通过!” “这说明我们的人才评价制度导向有问题。”欧阳钟灿直言,科研人才尤其是应用领域的人才就不应该用论文、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标准。他说,这是周光召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在清华大学整合组建现代应用物理系时就意识到的问题。 就算是在基础研究领域,一项原创理论的发现,也未必会出现在那些“著名”的杂志上。欧阳钟灿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德国科学家W.海尔弗里希(W.Helfrich)就是一个例子。 1971年,海尔弗里希在《应用物理快报》上发表了一篇仅有两页纸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了“扭曲丝状相液晶(TN)显示器”的原理。 这篇论文奠定了今天液晶显示技术的原理,被后来人引用无数。海尔弗里希先后获得过首次欧洲物理学会凝聚态物理最高奖“惠普奖”以及被誉为“工程界的诺贝尔奖”的美国国家工程院“德雷铂奖”。“在很多中国科学家眼里,《应用物理快报》不过是本‘二流’杂志。”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回顾那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历史,学历文凭、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杂志水平,甚至会不会说英语,都不会阻碍他们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这说明,真正的科学创造从来都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所谓创新就是从按照旧的模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中创造出新的思路。”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严诚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要尊重创新型人才,就要把他们从现有的一刀切的人才评价体系中解放出来。” 在他看来,要改变人才评价的现状,最关键的就是要放弃统一指导、规范指导的思路,采用分类指导、特殊人才特殊指导的方式。 学术共同体的彼此尊重 已故中国著名气象学家温景嵩先生曾在他的著作《探索剑桥:试答钱学森之问》里写过一篇文章——《谈剑桥的学术自由》。在那篇文章里,他谈到,尊重人才、培养人才不仅关乎用什么标准来选拔人才,也关乎学术自由、学术平等。 “在目前我所熟悉的国内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政府是鼓励学术自由的,导师们总体上也是鼓励自己的学生在相关学术领域内开展自由探索的。”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杨群认为,至少在这个领域,约束人才学术自由的问题并不显著。 但是,他坦言,在科研资金资助方向和资助形式上存在一些学术权威垄断或者资源过于集中的倾向。为简单起见,资金管理部门总是通过一批学术权威来确定科研资助方向和资助形式,无形中助长了这个问题。 显然,这是对学术平等的一种挑战,会对其他科研人才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事实上,学术界的权威思想本身也是制约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 温景嵩说过:在探索大自然未知世界奥秘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可承认这里还有超人,他们可以先知先觉。在未知的大自然面前,我们认为,这里只能承认大家都处在平等的地位。在这里绝不能搞唯权,也不可搞唯上。 “反观有的学术‘大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藐视已经开展工作的同行,任意扩张领域,达到资源垄断的目的,导致国家有限的资源高度集中,这是需要资金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杨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与此同时,他认为我们在探讨保障科学家“学术自由”的问题时也存在过度解读的现象。 “所谓的自由,不代表科学家可以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代表可以忽视学术共同体的分工,忽视其他人已经取得的进展,忽视必要的学术规范。这么做的后果是低水平重复,免不了出现相互踩踏和恶性竞争现象。” 杨群指出,在有些学术领域,国内多个研究小组在同样的热点方向展开研究时,缺乏必要的相互沟通和分工合作的意识。“在利益面前,常常是通过联合国际力量而不是国内力量或者其他办法,哪怕是以微弱的竞争优势,也要争第一!” 他认为,如果研究领域相近,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考虑向同事发出联合的请求,组成较大的团队,或者寻求领域内的分工。后来者要承认前人的工作结果,哪怕那些结果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尊重人才,也需要学术共同体的彼此尊重。 《中国科学报》(2017-03-05第1版要闻)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2017/3/519:41:49 dawndream 尊重人才,先要区分真人才,假人才,然后区别对待。才是真尊重。 2017/3/517:43:40 yy1663729120 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文化。 2017/3/513:19:58 raily 针对“低覆盖度防沙治沙原理及技术通过鉴定”由于我不断通过相关机构中纪委巡视组举报,责成国家林业局纪委但对此不管不问。张守攻不遗余力支持这场造假的学术鉴定,更没有见到蒋有绪、刘恕、尹伟伦、魏江春等“院士”们作为鉴定者的回应。倒是看到《绿色时报》时间:2017-01-12又一则的报道:“.....凤凰卫视《问答神州》栏目播放主持人吴小莉对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的专访。张建龙指出,“一定要适地适树,一定要把密度控制好”。此前,国家林业局已安排科研攻关,中国科学家也已在荒漠生态系统人工造林上开展了大量研究。中国林科院杨文斌团队牵头,组织干旱、半干旱区的29家科研单位,历经10余年,提出了一套低覆盖度治沙理论,以自然为师,破解了造林密度与水分胁迫这一难题.........”我认为,任何工程体系或标准体系,都有其核心科学思想或方法做支撑和灵魂,恰恰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亲自为此学术剽窃站台,欲盖弥彰,也更坚定了我维护核心知识产权的意志和决心。如果全社会都能坚持知识产权意识,我们国家才能真正建成创新型国家体系。 2017/3/512:09:36 bzxu63 关键是科技人才要自重,要搞真东西,不能骗项目,骗经费,骗论文 2017/3/510:49:28 nhchen 三六九等的传统观念以及利益关系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改变这种情况只可能是制度上的变革。人才的评价标准也是如此。科研体制的问题是目前中国科学所有问题的根源。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68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