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闻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刘昌明:智者乐水 (引自华北新闻网)
热度 1 qishui 2012-3-26 21:12
[转载]刘昌明:智者乐水 (引自华北新闻网)
70年前,故乡湖南省汨罗县农村的水塘里,那个游泳戏水、不知疲倦的“细伢子”。 50年前,莫斯科大学水文教研室彻夜不熄的灯光下,那个寒夜中苦读思索不怠的留学生。 40年前,海拔4700多米昆仑山口长风呼啸中,那个手拿经纬仪记录水文数据的青年学者。 20年前,栾城一座不起眼的农业试验站内,那个发现水分传输界面过程这一节水农业新理论的科学家。 …… 3月23日,一生与水相伴的中科院院士刘昌明,在78岁这年走上河北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最高领奖台。 虽曾捧得奖项无数,但在大会上做个人发言时,刘昌明还是有些激动。 “回顾50多年来的科研生涯,我深深感到,我的命运和祖国的水文水资源研究已紧紧交融在一起。”刘昌明个子不高,但声音却有力:“我常想,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却永无止境。只有不骄不躁,持之以恒,踏实勤奋,才能迎接和应对挑战,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读懂水的语言 智者乐水,这句话用在刘昌明身上格外贴切。但刘昌明对于水的喜爱与关注,似乎早已超越“乐水”的范畴。 无论是工作考察还是私人旅游,只要置身江河湖泊的岸边,刘昌明总会格外兴奋。“见到漂亮的水景,别人总会先兴冲冲地占领最佳地势拍照留影,但第一个到岸边的大都是我。”刘昌明说,“我不是要拍照,是去取水。” 让许多人意外的是,刘昌明的取水“设备”,不是试管、烧瓶,而是自己的水杯。所取的水样也不是要拿回去在实验室里做复杂的分析,而是“当下喝一口尝尝”。 “水是会说话的,要读懂水的语言,首先要看出门道、尝出味道。”这位水文地理科学的著名科学家,几十年来,竟是用这样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刘昌明自幼生长在雨水丰沛的南方,大学却在干旱缺水的西北度过。“或许正因为这种反差,强化了我对水的喜爱、渴求、珍惜乃至疑惑。”刘昌明说,“水多了,远可观其景致,近可投身嬉戏,很好玩。可太多了,成了洪水,反倒可怕。我常想,要是能掌握水的运转规律,该有多好。” 就是这个“孩子式”的问题,成为刘昌明追寻一生的方向。 1962年,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学成回国的刘昌明,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室内降雨径流实验室,其目的正是探寻降雨与洪水之间的关系与规律。但在大多数时间里,刘昌明的研究却并不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 为研究山区森林对于削减洪水、调节水循环的作用,1963年,刘昌明和同事们在陕西一处荒无人烟的林区设立野外试验站。土壤渗透试验、草地渗透试验、记录气温和降雨量……每天的科研工作繁忙而枯燥。最近的粮站离那里也要三十里山路,刘昌明和同事们不得不经常自己用手推磨磨面吃。“山里的夜特别安静。”刘昌明回忆道,“你可以远远听到狼的叫声。” 狼嚎声,刘昌明听了整整四年,直到测试数据满足了数学模型参数要求。 为进一步积累研究数据,上世纪70年代初,刘昌明又开拔奔赴青藏高原。从格尔木到拉萨,刘昌明手持水平、经纬仪,背着口粮和记录本,这条平均海拔4750米的“死亡线路”,刘昌明是一步步走过去的。 “一路上都是无人区,好在每走90公里都有一个兵站,我们可以得到补给。”待到返家之时,刘昌明收获了“前无古人”的详细数据,还有终生难愈的心肌劳损。“除了大江大河外,当时人们对降雨过程中形成的小河流洪水流量及其规律一无所知,国外虽已有相关数学模型,但由于数据参数与我国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并不能直接套用。”刘昌明说,不掌握这一规律,铁路等可能受突发洪水影响的重大基础工程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正是在对多个不同地区大量的实际观测和室内实验模拟基础上,刘昌明通过严格科学的数学计算和推导,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小流域暴雨洪峰径流量的计算公式,解决了我国缺乏实测资料流域的水文预报和径流计算的难题。 这项震动国际的学术成就,此后广泛应用在我国缺资料地区铁路桥涵的防洪设计中。采用刘昌明公式设计的新疆101线,青藏线(西宁-格尔木-拉萨)等8条铁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得以节省大量财力和物力。这一公式,也让刘昌明摘得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 寻找节水之道 从1980年开始,刘昌明就长期工作在河北。 “地球全部水资源中,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只有0.26%。”采访中,刘昌明不时向记者做科普式的讲解,“全世界人均水资源量是9000立方米,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200立方米,我们是全球13个水资源量最为贫乏的国家之一。” “你知道这一数字具体到我们河北是多少吗?河北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刘昌明说,“这是个缺水之地,最需要节水之道。” 这正是让刘昌明在河北“驻扎”下来的原因。1992年,刘昌明出任原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所长。他带领团队在栾城建设了农业生态试验站,开展系统的土壤—植物—大气水分运移研究。正是在这个试验站里,诞生了水分传输界面过程的新理论。 “这一理论阐明了作物耗水结构的基本规律,可以为华北平原推广节水农业提供理论和应用的基础支撑。”刘昌明解释道,“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明确出一种小麦浇多大量的水即可获得最高产,这样就可以精确地控制灌溉量,避免水的浪费。” 此后,刘昌明带领团队开展了“河北平原典型地区农业节水示范与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等多项相关课题,最终提出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在农业节水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刘昌明带领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品种节水、调亏灌溉制度、耕作种植、覆盖等节水技术的机理、节水效果和应用条件,形成了适合平原区不同条件下的7种节水模式,在山前平原取得了每亩节水100立方米、增收100元的节水、增产和增收效果,其中,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每立方米2公斤以上。 这些节水技术模式在石家庄、保定、邯郸、衡水和沧州等地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几年间,借由新技术推广,累计新增社会粮食5亿公斤,累计新增社会纯收益5.47亿元,累计节水7.91亿立方米! “解决河北的‘水危机’,只靠节流还不够,必须想办法开源。”多年前,刘昌明就提出,在资源性缺水严重的北方地区,应将雨水作为重要水源看待并利用。循着“雨水资源化”这一理念,刘昌明提出了利用数学物理方法完善雨水收集系统的理论,并指明“用高新技术开拓雨水利用的硬件系统是雨水研究的重要方向”。 这一观点扭转了全球的“水资源观”。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教授查理斯因此称刘昌明为“中国雨水利用之父”。 “水资源也有一个平衡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更大时空范围内统筹考虑。”南水北调,这一宏大工程在实施之前的论证阶段就争议不断。会不会打破生态平衡?会不会带来环境恶化?刘昌明就此带领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地理水文学观点出发,对水资源调配的分析和合理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对调水工程的生态平衡与环境影响问题进行了基础性分析,同时从生态平衡方面分析调水工程的规模,指出区域降水量与蒸发量是计算调入区适宜调水量的基本判定参数。 南水北调工程环境影响三个主要内容:环境影响因子的鉴别,环境影响的预测及环境影响的评价计算,逐一被刘昌明确定。在此之后,调水工程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也随之出炉。这些成果对南水北调的水量平衡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指导了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中的水资源合理调配。 “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通水,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向记者介绍这些情况时,刘昌明表情中透出心满意足,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心愿,“我希望,这可以帮助河北摘下缺水的帽子。” 守望生命河流 “每一条河流都是有生命的。”刘昌明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得没得“感冒”、有没有“增生”……刘昌明甚至想给河流开出一张详细的“体检报告”。“我们常把长江、黄河称作母亲河,但污染、灾害、社会供给等等,给我们的母亲河平添了巨大压力。”刘昌明说,所有河流都有从生长到干涸的自然成长过程,但受许多人为因素影响,这些自然规律发生了变化。“我想,应该建立一套标准,科学评价河流的健康状况。” 在世界范围内,刘昌明是首次提出“健康河流”概念的科学家。不仅如此,根据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参数,结合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刘昌明建立了“健康河流”的评价方法。 2000年开始,黄河水量持续下降,引发国人对黄河“干涸”的担忧。 针对这一问题,刘昌明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973”重大项目“黄河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研究。他还自主开发了“水文过程综合模拟系统”,对黄河流域的水循环进行了系统的模拟研究。“黄河百年内不会干涸,断流会缓解。”刘昌明拿数据说话,平息了一片议论之声。 近年来,着眼“人水和谐”,刘昌明形成了一批如《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水问题研究》、《中国江河湖海防污减灾对策》等8部专著和20余篇论文,为解决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向国家和相关部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殚精竭虑呵护河流健康的刘昌明,对自己的健康却总是“马马虎虎”。“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对于我,事业才是人生的主旋律。”至今,忙个不停的刘昌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熬夜成了习惯,睡眠自然不行,我现在的抽屉里,有5种安眠药换着吃。” “我每天工作12个小时,节假日也很少休息。”刘昌明自己算过一笔账,“我一年的工作时间相当于别人两年,你瞧,我要算工龄的话,没准能到100年了。” 显然,刘昌明不是在“晒辛苦”,他是还想把这股干劲继续下去。 “我虽已年逾古稀,但仍将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激励自己,继续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发挥余热,继续为培养年轻一代科技人才做出努力。”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刘昌明的发言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正如刘昌明所说: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河北日报记者 郭伟) 人物名片 刘昌明,男,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汨罗县,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原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是中国地理水文研究领域的倡导者与开拓者。 刘昌明长期致力于水文、水资源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了地学与水利工程学结合的研究,发展了水文地理学方向。在水循环、产汇流模式、水文试验、农业水文、森林水文、生态与环境水文、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等方面多有建树。他将水文学的地球物理、工程方向与农田水利等学科相结合,在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开拓创新,并做出了重要贡献。解决了缺少资料地区小流域暴雨洪峰计算难题,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在南水北调环境影响的研究中,发展了水文地理系统分析方法,并建立了模型;在水文过程、水量转化及调控研究中提出了多水转化理论,深化了水循环理论,提出了雨水资源化的概念。 刘昌明多年在我省从事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对华北地区水资源分配和水利设施的总体布局等重大决策问题,特别是河北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利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针对华北平原农业水资源匮乏,粮水供需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开展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理论和技术创新工作,发展了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系统理论体系,倡导并组织多个国家级节水项目在河北开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刘昌明领导了栾城生态农业试验站的发展,使其成为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成员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以实验室主任和首席科学家身份,创建了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并使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落户河北,该实验室是目前我国唯一研究农业耗水机理、过程与技术的研究基地,对指导我国、特别是我省农业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战略依据,并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农业水资源理论研究基地。
个人分类: 未分类|724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工作会议 2011
pikeliu 2012-2-10 13:20
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会议在我校召开 转载自:华中大新闻网 信息发布员: 柳朝晖 发布时间:2011-6-5 !-- !-- /tr -- 新闻网讯 5月25日,由我校主办的 中美清洁能源 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工作会议及知识产权专题论坛在八号楼学术报告厅召开。中方联盟首任主任郑楚光教授主持会议。   校长李培根出席会议并致词。他指出,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是中美两国科技和能源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中美合作的亮点项目。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今年1月18日,我校作为中方代表与美方正式签署清洁煤联盟协议和工作计划。2月28日,开工建设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试验基地,依托该基地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3MW富氧燃烧碳捕获全流程试验平台;3月1日,出席在北京召开了双边联席会议;4月29日,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协调相关力量,为中心的发展和运作服务。   李培根强调,学校将以中美清洁煤联盟的合作为契机,打造世界级的清洁煤研发平台,使之成为中美两国大学、国家实验室、著名企业的联合研究平台,同时促进武汉市成为清洁煤技术的研发中心,引进中美杰出企业和一流人才,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武汉市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作新贡献。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张志宏出席会议并就作了主题发言。他介绍,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和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为中美清洁能源中心尽快取得成果,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中美双方围绕中美清洁能源中心开展的相关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他鼓励联盟在《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合作议定书》的知识产权附件所确立的原则基础上,尽快围绕知识产权管理取得成果。他同时期望联盟双方尽快确立联合资助项目的工作计划。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节能、降耗、减排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低碳示范省的重要内容和构建“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湖北将大力支持清洁煤技术联盟的工作,为联盟开展碳捕捉技术的研发提供必要条件。   工作会议结束后,中美双方代表举行知识产权专题论坛,重点就中美合作相关知识产权问题和“技术管理计划(TMP)”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征询联盟主要单位的修订意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联盟知识产权工作组的工作是富有成效的,经过本次会议的充分讨论,联盟双方已就TMP的主要内容达成了共识,近期即可形成共同文本向双方政府征求意见。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副校长杨勇,美国国家能源部代表Linda Fields女士,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处长杨雪梅、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处长修炳林、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处长高润生,以及应邀出席的湖北省、武汉市相关部门领导。来自双方联盟主要成员单位代表30余人参加会议。中央及驻汉大型企业代表20余人旁听了会议。   本次会议是由学校科发院、能源学院和煤燃烧重点实验室共同协办。 (作者:文/耿俊伟 图/黄民新)
个人分类: IDR|0 个评论
大学77个正副院长岗位134人参与竞聘,其中63位普通教师参与PK
热度 2 毛宁波 2011-12-27 10:01
据长江大学新闻网消息,12月26、27长江大学26个院(系)行政班子成员竞聘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根据学校网上公示,有134名教授或副教授竞聘26个院(系)的77个正副院长职位,差不多达到1:1的比例。教师们参与行政工作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简要分析 选拔院(系)行政班子成员竞聘人员公示 情况,看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1)80年代出生的竞聘者2人,70年代出生的竞聘者46人,60年代出生的竞聘者82人,50年代出生的竞聘者4人,表明60年代出生的教师想参与管理的热情很高。 (2)竞聘者中,无学位1人,学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36人,博士学位91人,可以看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很想做管理。 (3)竞聘者中,具有教授职称57人,副教授71人,讲师6人,表明副教授想做管理的热情高涨。 (4)竞聘者中,女性13人,男性121人,女性教师本来就少,竞聘者偏少属正常现象。 (5)竞聘者中,有63位普通教师,71位教师是上一届院长副院长或其他处级职位,表明普通教师参与管理参与度很高。 2011年末感慨:在做好学问的同时,男性高学历、高职称的普通大学教师很想成为大学院(系)的管理者! 参考文献: 【1】 选拔院(系)行政班子成员竞聘人员公示 【2】 长江大学2011年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实施方案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365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载文章强烈质疑转基因主粮技术
热度 1 蒋高明 2011-11-19 23:20
蒋高明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日报网》等众多主流网站转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张孝德文章揭示: “外资企业蔬菜种子经营量已控制了我国蔬菜种子50%的市场。 孟山都等国外 公司已基本上掌握中国大豆主权,如今他们正在全力以赴“攻陷”中国粮食主权。…目前通过基因来控制物种的科学技术,则是置物种所携带的历史与社会信息而不顾,把生命物 当作一个非生物来对待,当作可以任人解构与组合的化合物来对待。按照人类最理想的目标,在实验室中通过基因重组造出新物种。所谓的现代生物技术,并不是真正意义 上的按照生命规律研究生命的科学,而是以解决非生命物的工业科技范式来解决生命物问题的科学 。 目前,转基因对当代世界种植业的影响已经不是理论上的推测,而是深陷在一系列灾难之中 。” 众多主流 网站转载如此评论“转基因技术”令人深思,揭示党内政府内有识之士开始认清“转基因技术”企图“以解决非生命物的工业科技范式来解决生命物问题”本身的科学问题。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文章链接如下: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287837.html 挺转派们,有本事就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文章吧!方舟子回光返照怕也不灵了。真理是不怕辩论的,历史将无情记住很多人耻辱的面孔!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144 次阅读|1 个评论
评“袁隆平:愿为科学献身试吃抗病抗虫转基因大米”
热度 1 HuChunGen 2011-9-30 09:04
每日经济新闻网 转载了一篇文章“袁隆平:愿为科学献身试吃抗病抗虫转基因大米”(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10929/20110929143734602.html ) 题目很是吸引人,但我不知道这是否袁先生的本意还是被记者为吸引眼球误导甚至曲解,颇有一番“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出兮不复返”的慷慨悲歌。袁先生是堂堂一国院士,岂有不明白抗病抗虫转基因大米哪里有那么可怕?为消公众忧心,慨然掷地有声,岂不知在对转基因不甚了了的普通民众眼中这种表态会被认为是一次作秀、反而对转基因产生畏惧之心?因此我认为,袁先生此举欠考虑。哥白尼被刑之火柱之后数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已经普遍认同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时间可以洗去掩埋真理的泥沙,让真金闪燿光辉。 至于说“用稻谷发电,两斤半稻谷可以发一度电,算起来可以替代多少万吨煤了”一说,不能不说这篇记者的文章,让我心中的袁先生跌落神坛。如果中国的稻谷真的可以多到用去发电,那袁先生尽可休息了,不必搞超级稻了,全国各地大可不必靠政策抑制房市,应该加快毁田建房,让百姓住得起房;就算两斤半稻谷真的可以发一度电,那中国需要在口粮地之外再开发多少良田供应电力缺口?
177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柳州桂林等城市或跟进楼市 限购
dongzg101 2011-9-8 02:47
柳州桂林等城市或跟进楼市限购 发布日期:2011-09-02 来源:桂龙新闻网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背景颜色: 】 【网友评论: 0 条】   8月29日,浙江台州出台限购令的消息引起了投资市场的关注,与此同时,还有消息说,住建部已经和20多个二三线城市达成“出台限购措施”的“协议”,如果速度快的话,8月底这项谈判工作能够完成。   事实上,在此之前,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已经推出了楼市限购令,浙江台州是一个三线城市,此番推出楼市限购令,传递的信号是楼市限购可能会向更多城市铺开。以广西为例,南宁是一个二线城市,之前已推出了楼市限购令,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柳州和桂林可能会成为广西下一批楼市限购的城市。   为何浙江台州推出楼市限购令会引来市场的强烈关注呢,这得从之前住建部公布的5条楼市限购新标准说起。   楼市限购或全面铺开   市场对这一轮楼市限购令的关注,来源于之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和住建部的五条楼市限购标准。   8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指数,不管是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还是二手住宅价格,70个大中城市中仍有一半的城市在上涨。而在8月17日,住建部公布了楼市五条限购新标准,这五条标准分别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处于房价涨幅前列的城市;将省内所有城市今年6月份的住宅价格与去年底的住宅价格做一个比较,涨幅较高的二三线城市;今年上半年成交量同比增幅较高的城市;外地人购房比例较高的城市;群众对当地房价反应强烈、认为调控政策执行不力或不到位的城市。住建部提出,凡满足其中两条标准的城市纳入限购范围。   柳州和桂林达到两项限购标准   大家都都知道,南宁作为二线城市,之前已经推出了楼市限购令,而柳州和桂林等三线城市,目前并没有限购。   对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小城市房价数据,分析发现柳州、桂林等全国14个二线城市满足住建部楼市两项以上限购标准。   事实上,关于柳州、桂林等三线城市可能推出楼市限购的消息已不是新鲜事,早在6月份全国房价指数公布后,就有分析认为柳州、桂林等城市可能推出楼市限购。之后一直未见有动作,而此次浙江台州推出楼市限购令,可能会把限购风转到更到二线或三线城市。   民间资金不再押宝楼市   看到限购令不断推出,有投资者设想,现在不妨到未限购的城市购买房产进行投资。当然,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你不妨关注一下目前进入楼市的资金新形势。因为在楼市限购令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一些炒房客开始恐慌起来,一些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出现了抛房现象。   在央企工作的肖女士近两周很郁闷,她打算将位于北京东二环内一小区的一套房子出售,但经过数次下调价格,房源依然无人问津。“今年4月,有买家愿意出价280万元,那时我犹豫了。现在价格又回到年初水平。”今年春节前,拥有3套住宅的肖女士见调控逐步升级,便考虑将一套74平方米的一居室出手。当她以260万元挂牌时,看房人络绎不绝,并随即有人应价。肖女士便见势跳价,报价一路上涨,直至285万元。但2月16日北京出台最严限购令后,看房者顿时门可罗雀,现在只能挂着了。而温州是一个二线城市,之前也有报道说,近220亿民间资金撤离楼市。   另外,有分析指出,山西、陕北、内蒙古以及温州等地的民资已不再盲目押宝住宅,即使投资房地产,民间资本也趋向于投商业地产。另外,民间资本以新型金融业态参与房地产业将渐成趋势,如参与房地产信托,或者以私募股权基金等途径参与其中。   当然,楼市限购对房地产投资投机的打击是较大的,数据也显示,在楼市限购令下,楼市投资投机资金正在不断撤离,比如去年大概有60%的买房者是用来投资的,而今年,这一比例则降到20%左右。
1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盛大的开学典礼:清华大学2011级研究生新生
热度 1 Fangjinqin 2011-8-27 08:58
清华大学2011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发布日期:2011-08-26   清华新闻网 8 月 26 日电(记者 马宁 研通社记者 朱艳婷 熊柴) 8 月 26 日,清华大学 2011 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举行。校领导顾秉林、胡和平、康克军、谢维和、韩景阳、邓卫、邱勇出席典礼,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陈吉宁主持开学典礼。 3300 余名研究生新生,各院系教师代表以及部分新生亲友参加了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现场。(记者 崔凯 摄)   开学典礼上,顾秉林校长发表了题为《树立学术理想 恪守学术道德》的讲话。顾秉林校长代表学校向跨入新百年的第一批研究生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支持关心同学们学习、成长的师长和亲友们表示诚挚感谢。   顾秉林说,研究生教育在清华大学人才培养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研究生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本科教育对创造一个稳定的经济非常重要,但要确保一个国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先地位,必须首先依靠研究生教育。一个国家未来的研究能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研究生教育的水平。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中取胜,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将是重要支柱。 顾秉林校长发表讲话。(记者 崔凯 摄)   顾秉林提醒同学们尽快树立学术理想,即对学术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进清华,要有做学问的准备。要为学问,而不是为学位;要努力追求真理,创造新知,敢于探索未知、重大和困难的题目,并为之付出精力和心血。清华是一个可以追梦的地方。他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认真思考,从现在开始,明确自己的学术理想和人生方向。顾秉林指出,树立学术理想,还要有正确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严谨和诚信,实事求是、一丝不苟是清华人的传统。   顾秉林希望同学们继承清华的优良传统,牢记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切实重视和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以自己的正直、智慧和勤奋为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天在清华园辛勤播洒,明天为国家繁荣振兴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加开学典礼的土木系研究生新生。(记者 崔凯摄)   计算机系副主任胡事民教授代表全体教师发言。胡事民向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建议: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以成才报国为己任;重视基础理论和时间能力两方面的结合;培养善思考、有激情、高眼界的研究素质;形成严谨的学术态度。   校研究生会主席林正航代表全体在校研究生欢迎 2011 级研究生新同学的到来,并与新生们分享了学习、科研的体会,希望新生们做到“志当存高远”、“学无止境,孜孜以求”、“热爱生活”,牢记清华学子的责任、誓言,用优异的科研成绩写下无悔的青春。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新生合影。(记者 崔凯摄)   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引璐作为新生代表在典礼上发言。张引璐说,清华园是梦想的新起点。 2011 级研究生新生将以国家民族复兴与希望为航向,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崇德修学,力行致远,传承百年清华精神,投身民族复兴伟业,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开学典礼在庄严的《歌唱祖国》歌声中结束。 参加开学典礼的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的师生合影。(记者崔凯 摄)    2011 年清华大学共招收研究生 5260 人,其中硕士生 3500 余人,博士生近 1700 人,其中包括近 600 名外国留学生和 130 余名港澳台学生。为鼓励青年人投身学术、刻苦钻研,学校新设了“博士生新生奖学金”,共有 92 人首批获奖。清华在学研究生总数达到 2 万人左右,占全校学生总数的 60% 。清华大学已累计授予博士学位 13000 余人,硕士学位 58000 余人。
个人分类: 信息通报|312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我们把歌声、掌声和热情献给祖国,也献给我们的未来
热度 1 DynamoChina 2011-7-1 13:16
【新闻网讯 记者 赵广立周宁李林 】 6 月 30 日晚 7 点,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院区礼堂 内的激情 再一次被博士合唱团点燃。 “ 红旗飘飘 ——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合唱音乐会 ” 以豪情万丈的《红旗飘飘》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拉开序幕。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为合唱音乐会致辞,音乐会由研究生院副院长、合唱团首任团长马石庄教授主持。 邓勇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合唱音乐会开场的两首歌曲选得很好, 合唱团的同学们 唱出了为党 90 周年献礼的心声。博士合唱团 每一届 都唱得那么好、精神风貌 都 如此昂扬! 他特别感谢 合唱团指挥 林玉赤 女士 ,感谢 为丰富学校文化生活而 辛勤付出的博士合唱团全体成员! 本场音乐会共分六组,包括混声合唱、女声合唱和男声合唱多种演唱形式,并在演出过程中穿插了朗诵等艺术形式,将中国共产党 90 年所经过的风雨历程以时间顺序展开,精彩纷呈,极富有感染力。 第一组开场之后,第二组混声合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豪情万丈,《十送红军》 歌声悠扬而凄婉 ,此两首歌曲的鲜明反差,也 唱出了革命的胜利须来自于党的正确领导;马石庄在《忆秦娥·娄山关》饱含满腔深情的朗诵,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毛主席的从容不迫与博大胸怀。《延安颂》则抒发着革命豪情,和对延安这一革命圣地的歌颂。 第三组四曲女声小合唱多选自歌剧中的经典曲目。《歌唱二小放牛郎》把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唱得情真意切,令人动容;《洪湖赤卫队》插曲《洪湖水浪打浪》 明快绮丽、亲切动听 ,歌剧《江姐》中的《绣红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歌剧《红珊瑚》里的插曲 《珊瑚颂》甜美动听。 第四组男声合唱,则唱出了男子汉的气概。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将这首没有任何民族曲调的歌曲唱得民族风味十足;《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和改编自雷锋日记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节拍明快,引得台下观众都情不自禁地打起拍子;一曲《欢乐的那达慕》,是合唱团 7 年来每年必唱的曲目,但见合唱队员打起拍子、利用编排的肢体动作,循着歌声,将那达慕大会上的三样赛事:赛马、射箭、摔跤展现的惟妙惟肖,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第五组和第六组的混声合唱中,一曲荡气回肠的《天路》唱出了人民生活改善后的欢呼,而这首《你是这样的人》则唤起了所有人对周恩来总理的无比思念之情。一曲《走向复兴》,让大家随着复兴的节拍,仿佛听到了祖国复兴的步伐。 整场音乐会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合唱团上下,从 林玉赤老师精湛的 指挥 , 到 激情洋溢的 朗诵,从 字正腔圆的 领唱到全体合唱团员 的意气风发 , 整场音乐会 气势昂扬。两个多小时的演奏, 2 6 首富有深情的红色经典歌曲,合唱团成员一气呵成。从第一曲《红旗飘飘》,直到最后一首《 歌唱祖国 》,全体成员的精气神儿, 都好像 刚上场时一样饱满。台下观众 也 仿佛陶醉在合唱团的歌声编织的峥嵘历史画卷中。他们除了眼睛、耳朵应接不暇,双手也同样闲不住 :情不自禁处,已经随着节奏打起拍子,没有人指挥,却整齐划一; 在每一处高潮,每一段震撼之处,都伴随着绵长热烈的掌声。 音乐会的最后,林玉赤老师面向观众指挥,全场合唱《歌唱祖国》,将音乐会的热烈气氛推向最高潮,也唱出了心底对祖国的那份热爱。 演出结束后,马石庄毫不掩饰对博士合唱团的 赞叹 。 “ 他们太棒了! ”他 介绍说,由于合唱团的成员来自各研究所,团里不得不保持三分之一或者更多的新团员,但是合唱团每年都能保持很高的水平,这离不开他们辛勤地努力和林玉赤老师殷切的指导。 “ 每个周末,他们无论刮风下雨, 都能 如期集合在中关村。 合唱团的每一个进步,也都包含着林玉赤老师的心血。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合唱团成立于 2004 年 7 月,距今整整 7 个年头。百余名团员均来自中科院各研究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亲笔题写 “ 博士合唱团 ” 团名,马石庄教授担任首任团长。现任团长为刘红雨老师 ,指挥为女高音歌唱家、原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女高音部声部长、国家一级演员林玉赤女士 。 “我们把歌声、掌声和热情献给祖国,也献给我们的未来。”马石庄最后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博士合唱团音乐会在全场经久而热烈的掌声中落幕。
247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倪军:中美大学及中美创新体系的比较
tangminqian 2011-6-11 17:06
求是新闻网 首页 听课在浙大 大师论道 http://www.news.zju.edu.cn/lecture.php?id=30748 倪军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家。男,1961年出生。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从事制造科学领域的精密测量技术及精密制造工程的建模与补偿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主持设在密西根大学的“吴贤铭制造研究中心”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产学联合研究中心”的工作。承担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波音公司、美国空军及国家科学基金等40多项科研项目。提出并负责实施了车身制造质量控制的“2mm工程”计划,以及机加工过程热变形误差补偿理论、切削力学模型及通过尺度测量和误差补偿改进产品质量的方法,创造性地将统计方法与制造理论相结合,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发表论文130多篇。荣获“美国国家优秀青年制造工程师奖”和“美国总统教授奖”。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到浙大,讲关于中美大学之间和中美创新体系的比较。我之所以想讲这个题目,和我本人的经历有关。我到美国已经27年了,1999年以后,也花了很多时间与国内大学交流。每次往返都有很多的感触,觉得在这两个方面的差异确实挺蛮大的。所以,从那时开始,我就开始思考和搜集一些资料。最近四年,在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作为院长,我作了一些实践。今天,我想把这些讲一讲。先对创新体系中美两国科研科技创新体系作一个比较,再讲讲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最后把密西根学院的办学经验介绍一下,最后做个总结。 先讲讲 中美创新体系的比较 。 创新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目标导向型创新。这是为了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的创新,它可以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来达到某些技术目标,一般针对性很强,而且能很有效地完成某些设定的技术目标。另一种是兴趣驱动式创新。一般是非常广泛的知识创新,由个人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但结果不一定马上能应用。这种创新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一旦成功很可能产生非常广泛的发现。特别是在一些很难预料的领域,因为这些发现,就会有新的方向、新的产业、新的技术出现。 我觉得,第一种创新类似于每个人当团队里的一颗螺丝钉,把个体的作用发挥好就可以了。这种创新培养出来的是工程人才,而第二类才是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在美国很多大学,很多学生做完研究会找我座谈,我就问他们,为什么做这个?他们回答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因为哪个企业委托他做这个研究。 我自己做了一个表格,对两者进行了比较。这仅是我自己的看法。 从 创新机制 来讲,中国目前主要的创新形式还是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型的,在有些大学也做一些兴趣驱动式的创新。在美国,更多的创新形式是以个人意愿、兴趣驱动为主的。当然,美国也有以国家目标为主的,像现在美国对再生能源的研究。 从 资源分配 来讲,中国主要的资源还是集中使用。因为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办的事情很多,国家就根据最大需要来使用资源。比如国家十六个重大专项,每个都是上百个亿。但美国是和个人兴趣驱动有关,资金比较分散。 从 组织结构 上讲,国内高校现在很多还是以大梯队为特色的,很多的研究所或者研究队伍里几十个人员,甚至上百个人员非常普遍。但在美国基本上是小组形式,一般都是一个教授带五、六个学生或者七、八个学生,但是教授和教授之间的动态结合非常好。以密西根大学机械工程系为例。机械系只有60位正教授、副教授和助教授,但创新点基本上有六十多个,这样动态排列组合就有很多。但在国内,像交大机械动力学院有300多个教授、副教授,被划分到18个所,进行原创性研究的基本上就这18支大队伍,这对原创研究是个很大的制约。 在 优先领域的确立 方面,中国大部分是从上而下的,组成一些专家组,确定一些优先领域,这些指南就发布了。但美国很多是从下而上的。 从 创新文化 上讲,这要联系到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了。在现在中国的大学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般是学生服从、跟踪老师,别人在做,我们也做,或者是老师让我做,我就做。而在国外,从小开始,挑战的思维训练就比较多。哪怕是我们上课做研究,学生会提出异议:是不是有别的办法可以做?这种对他的创新比较有利。 在 教育的重点 方面——这是最重要的方面,我们国内大学教育的重点,特别是工科类的,更注重知识的传授;但在美国大学里,不光是知识的传授——因为知识可以通过Google这些搜索引擎马上能够知道、了解,而是更注重能力的建立,特别是各种批判思维能力的建立。 接下来,我分三个层次来讲 中国进行源创性研究面临的挑战 。一是创新环境,第二是创新机制,第三是创新基础。 从 创新环境 上说,我觉得应该解决对接国家需求与兴趣驱动式知识发现的矛盾关系。中国不可能全搞目标导向式的,也不可能像美国都搞兴趣驱动式的,我们国家两者都要有。 中国大学现在正在面临一个过渡期。一方面,国家要求我们“985”高校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上迈进,但是学校做的事情并不像一流大学要做的,这是一个矛盾;另外,我们中国大学目前所从事的很多科研,从研究总数和SCI论文数等来看已经很高了,基本在世界前列了,但有影响的源创型研究还是和世界一流的地位不匹配。当然,这和教师队伍、科研队伍所从事的工作有关。我们大部分人员还在为企业做一些工程性研究、产品开发性研究或者加工过程的研究等等。这在美国大学里基本很少发现,因为美国企业内部的研发能力特别强,它一定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一般不会依赖于大学为它做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等。我觉得这个过渡期在5到10年内。企业一旦具备研发能力的时候,就不依靠大学了,那时候大学可能就会找不到方向。因为我们擅长的别人不再需要了,别人需要我们做的我们还不具备那种能力。所以,我觉得大学,特别是“985”的大学,在这个转型期内谁先考虑到这个问题——就像下围棋一样,谁先下第一步棋——转型就会比较快。一旦我们需要前沿性、开创性的研究的时候,如果我们的人才、师资队伍和结构都跟不上,可能就落后了。 从 创新机制 来讲,大梯队模式与课动态协作的众多小组模式如何结合好,这也是中国创新体系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按现行的行政制度,像上海交大,是把行政分研究所,教师的考核等都是以这个所为单位的——你也就绑在这了。其实,从学术上和技术上讲,大家应该和另外所的人合作,但有这个无形的障碍拴在那,这是一个问题。 从 创新基础 来讲,就是大学培养人才的问题。如果下一代科研人员没有这种创新能力、创新习惯,我觉得问题很大,对中国开展源创性研究是个挑战。我经常比较中美两国培养出来的学生各自的优势在哪。我觉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突出优势就是解方程的能力特别强,数学、物理功底非常强。给他一个很复杂的方程式,他可以比美国学生更快更好、更巧妙地解出来。但是,一旦给他一个科研的实际问题,他反而无从下手——不知道方程式是怎么来的,这个能力我觉得在大学高等教育里就应该建立。另外一个是批判性思维,我觉得这个方面我们没有特别注重。 再给大家谈谈 中国一流大学所面临的变革 问题。 一个转变是怎样 从为工业界服务到引领工业界的需求 。这个转型是高校应该考虑,也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为工业界服务是企业提出需求我们帮它解决,引领他们的需求就是这种未来的需求可能工业界还不知道,还没有这种产品,没有这种市场。中国工业如果要在世界上参与竞争的话,靠廉价劳动力、靠资源、靠市场来竞争的时代不可能延续太长时间,以后还是要依靠高新技术。 举一个例子。十六个国家重大专项里,04专项就是高级数控机床,但我看了看,我们这方面研发的技术是在跟踪、缩短和国外的差距。中国是需要这个的,但我认为更要考虑国外现在在做什么。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下一步准备用低碳排放、绿色技术来抑制中国。按照现在要求,就算5年以后达到甚至超过外国水平,如果遇到碳排放指标,也可能无法进入欧洲市场。从这方面看,虽然现在还没有这种市场需求,但是欧洲已经在引领。这也是中国大学面临的第二个转变—— 从跟踪型研究到源创型研究 。 第三个转变是 从培养工程师到培养创新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中的关键,特别是对一流大学来说师资建设是灵魂与核心。另外,光凭用人本身,像国内“985”院校已经吸收了不少从海外名校毕业的师资,以我的看法,这些人到国内不到一、两年就基本上本土化了,如果管理体系跟不上改革的话,这些本土化是必然的。 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 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 。 这个比较仅局限于一流大学,比如中国的前十所大学和美国的前十所大学来比较。我按生源和学生质量、办学设施、办学经费、师资质量、管理体系、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等六个方面来比较,我认为这些方面是比较关键的因素。 先比较 生源和学生质量 。我认为,从生源来说中国前十所大学绝不亚于美国前十所大学,从各个方面来评价,打分都是很高的。但是,经过大学4年培养出来的学生,差距就拉开了。第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比较弱美国比较强;第二,创新方面,美国学生比较强一些;第三,自信心方面,拿在我那学习的国内学生和美国的一些学生比,自信心方面就欠缺了。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他肯定不敢创新,不敢走另外的路;第四,领导能力,国内学校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另外,团队合作能力,还有书面、技术、口头表达等各种表达能力,国内学生比美国学生差些。当然,中国的学生也有强处,比如,中国的学生挺用功的,数学、物理知识非常扎实,这点是美国学生赶不上的。然而,美国学生的弱势由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弥补了,因为只需要知道方程,计算机直接可以算出,这样中国学生的优势不一定还是优势了。 第二个方面, 办学设施 。从硬件上来说,中国高校的校舍远远超过美国的前十所大学;从实验室条件来说,我认为也相差不大,美国能建的实验室条件,除非进口有限制的,我们也都能建好;另外,图书馆也很多是很新的,我们的差异在于服务,设施非常好,但是服务不到位,等于没有用。我看过很多国内大学的实验室,很贵的设备都用红布盖在那,看的时候,门都还是锁着的:就怕弄坏,因为太贵了,学生用的机会不多。不像在美国,学生经过培训就可以进去用,用坏是肯定会有的,但是学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人,就应该让学生去用。 第三个因素, 办学经费 。据我了解,交大是一年30亿,过去两年已经涨到了45亿人民币。密西根大学是一年55亿美金。从绝对量来说有很大的差异,但我觉得这个不是主要因素。 总的来讲,前三个因素并不是造成中国一流大学与美国一流大学差异的主要原因。差异在于后面将要讲的三个因素。 第四、 师资质量 。我是搞制造的,如果把人才培养比做一个制造工厂,原材料一样,出来的产品有差异,那肯定是制造工艺不对、设备不好、操作人员技能不够。师资队伍质量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当然有历史原因,以前我们按照苏联大学的模式办学,博士恢复也只有20年左右。但我认为首先是国内教师的聘用标准太低、太随意。与密西根大学相比,国内聘用的师资水平还不够高。第二,很多老师缺乏独立性。用密西根大学的评判标准,有很多人不能被聘。另外,还有创新性、科研水平、对培养教学的重视程度等。我读大学的时候,我觉得老师们对教学还是非常重视的,他们都兢兢业业;但是现在,中国的教师普遍很浮躁。再者,国际意识。在国际影响上,现在差距还是很大。我们的老师,只是考虑国内影响怎么样,活动的圈子也就只是在国内,这和拿项目有关,和评审有关,很少有教授到国外、活跃在国外的学术团体里。在交大,我们请了很多海外的有名的教授来做报告,很多情况下教师不参加,只是派一些学生坐在后面,因为他觉得这个和我无关,和我的项目无关就不来了。最后一点,我觉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博士生质量比较差。中国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和国外有差异,但还不是那么明显,我们培养的硕士比国外一流大学的更强。差距最大的在于博士,我们中国培养出来的博士和国外大学比差距还比较大。 第五, 管理体系 。我们都有很多从国外引进的师资,这些师资都是国外名校培养出来的,因为我们的管理体制所限,这些人很快就本土化了。为什么?首先这些人在国外知名大学的时候并不了解国外大学的管理,这些人一般是从学生的角度看。比如,我在威斯康森大学接受了四年教育,我的经历大概是考试考好、快快发表文章毕业,这是我所关心的。其他教授层面所关心的问题与我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些人毕业以后,如果继续留在国外的名校,经过管理体系与老师的熏陶培养,可能若干年后也成了著名学者,但是这些人毕业后很快就回来了,在国内的管理体系考核体系下,为了体面地生存,自己找不到项目,就赶快加入一个大教授的团队,赶快分派一个任务,分碗羮,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会失去原有的成为一个世界著名学者的能力。这个就是我讲的我们的学术氛围很差。为什么我请来那么有名的教授来做报告都没什么人来听,除非你请来的人做的项目和我的完完全全一样我来听。反而在国外,学术报告太多了,每天都有好多个,如果你想听报告,一天之间可以一个接着一个去听,美国教授普遍地每天或每周花几次时间听报告,这些报告可能大部分和他们的现有研究没有直接关联,但是每次报告能听回一到两个idea,这45分钟、一个小时也就值了。他们觉得,不同的学术思想,不同的领域可能会对他的研究有所启发。 另外一个是提升制度。我们现在还是按照国内的提升标准,如果想按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来建设,是不是也可以引进一些国外的提升制度、提升标准呢。美国的终生制考核非常严格,美国博士毕业以后一般6年的assisstant professor,每年都有评定,前三年一个合同,三年后还有另外一个评定,表现尚佳的话才会续签后三年的合同。六年结束前,还要进行终生制考核。终生制考核非常难。我比较了一下,我们国内评的太随意了,那边确实很难。一般评价三个方面:教学贡献、科研贡献和社会贡献。教学贡献不只看上了多少个学时的课,不只是学生对老师上课打分好就可以了,还会随机地对拿A、B、C的学生进行抽样,让他们给老师的教学打分,还有老师自己判定对教学生有哪些贡献。对于科研贡献,不只看有多少论文、多少项目,更注重校外同行的评定。在评定终生制的时候,一般有8封信,甚至12封信,其中至少一半你不知道是谁给你写的。被评者提供一般名单,另外一半则你不知道谁评的。校内的评定人员都会很仔细地读这些信,字里行间地看这个人究竟好在哪里。如果只是说这个人好,但是不说这个人究竟好在哪里,那这封信就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考核标准非常全面,奖励体制也比较全面。在美国,想要有教授的头衔,就一定要参与教学,教学非常重要。还有研究,还有公益服务,各方面都比较综合。 第六, 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 。办学理念上,国内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国外更注重能力创新或知识运用。再者就是教学方法,国内大部分老师还是以授课为主,老师讲,学生在底下记笔记等等,现在用了PPT,PPT因为速率太快,效果不见得很好,信息量进的快出的也快。美国大学更注重学而不是授。 我觉得,我们中国包括教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考试题目等大部分是公式化的,已经提取好的问题让学生解,学生更习惯于做完作业就对答案。现在学生普遍习惯这样,考试考完了,老师答案一公布,我和老师标准答案一样我就很放心,肯定能拿高分。这样。他们的创新能力被约束了,因为我们都是追求唯一解。美国大学更强调、更鼓励用开放式问题而不是公式化了的问题,我觉得这很重要。 举一个例子。我觉得我国的工科教育,就是我们的工科教材体系也是这样的。一年级打数学、物理基础,大二的时候再打一些基础,第三年打一些专业基础,第四年专业课,第八学期是毕业设计,这是我们传统的教育体系。这体系有什么弊端呢?就是大学四年的后半学期,很多学生都不在学校,都在外面。为了减轻就业压力,很多人就先去实习,报了一个用人单位,给他们做一做、表现一下,好的话就把我留下来。实际上,他组建毕业设计的本来目的是把四年所学知识进行汇总、综合演练和应用,但我觉得这个目标没有达到;另外,学生学到第四年,很多知识已经忘掉了,很多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习的知识已经还给老师了。我举个例子,中国的教育方法有点像武术。第一天做什么呢?可能是提水,提水后就是走梅花桩、蹲马步。有的时候,学徒根本不知道提水、走梅花桩、蹲马步有什么用。美国的教育体系又是怎么样的呢?先去打个架,跟人打斗一番,打斗一番之后才知道我要练防守,我要练进攻,我的腿部力量还不够等等。在美国,有些老师是这样的,学生上我的课,你拿我的A很容易,但要拿A+,你要是不surprise我,你就拿不到A+。你要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创新,甚至在美国的有些课堂上,老师喜欢讲一些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些自己怎样分析化解这个问题的过程,告诉学生这是没有唯一解的只有相对来说比较好的解,这个过程是带领学生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如果你只是告诉他们一些已经提炼好的结论,而不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是很难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这是办学理念上的差异。 美国高等教育体制对我们有些启示 。首先,教授的最高职责是教书育人、潜心研究,这点与它的管理体系有关。在美国的大学,教授拿9个月的工资就够了,不一定是追求项目而生存,所以教授花很多心思带学生和上课。另外一个是学术自由,包容不同的观点供大家讨论。还有教育的核心任务比较明确,不光是知识传授,还有能力的建立。我觉得我们有几个问题需要深思,为什么我们中国一流大学的教授不能安心培养学生,潜心做学问?为什么从国外引进的人才很快就会被本土化?为什么拥有高水平和巨大潜力的人不太愿意回国?中国大学未来10-15年的发展模式到底是怎么样的? 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下密西根大学和交大合办的 密西根学院四年来所作的一些尝试 。 我们的生源很好,所以我们做的主要是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培养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办学特色是通过多种途径创造国际化办学的环境。课程体系和教学教材基本上是与密西根大学同步,人才培养模式上也考虑到了中国文化,不是完全搬用密西根大学的教学模式而是结合了两国的教育特色。另外,我们从国际招聘国际一流的师资,密西根大学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的聘用标准都是由密西根大学把关的。我们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是非常注重,建立了比较合理的管理体系。 现在基本的培养模式有三种。大部分考生是4年完全在中国密西根学院里完成学习,现在有两个专业:机械和电力,基本是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创造一个不出国的留学环境。第二个是和密西根大学共同研究出的本科双学位方式,前两年在交大读书,之后可以申请转学至密西根大学,一旦录取之后两年在密西根读书。第三个是本硕连读,四年本科在交大读,第五年去密西根读。研究生培养是从今年9月开始的,也正在和密西根商讨硕博连读,可能是在密西根读1年半的硕士再回来交大读完博士。经过四年运行,我们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效果已经慢慢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同。 通过这四年来的摸索,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初步走出了在国内办一流大学的路,但这个优势在现有的大学很难推广,包括在交大就很难推广。我想,国际化办学的关键有几点:一是两校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体制机制创新的鼓励和支持,以及足够的办学自主权。在交大密西根学院,我们都是自己聘用教授,自己给他职称,自己设立课程体系和教材,自己管理财务,很多自主权都在我们手里。二是要有好的师资队伍,这是很关键的。三是要给海外吸纳的教授一个可以做前沿科技研究的环境,保持学术的高水平,这点也非常重要。四是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 如何能够培养出比密西根大学的学生更优秀的学生?我觉得这个完全可以做成。首先我们中国有勤奋的一流学生,生源非常好,如果能加上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高水平的师资,出来的效果绝对比密西根大学水平好。中国大学绝对可以做成,关键是看我们下多大的决心来做这些事情。 谢谢大家! (根据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院长 倪军 教授2010年6月25日在浙江大学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个人分类: 大学政策与管理|1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的无人机被同济大学新闻网报道
沈海军 2011-6-7 15:31
航力学院学生研制“同翔”号无人机试飞成功 http://news.tongji.edu.cn/show.aspx?id=32426cid=10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2011-6-3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学生研制的 “同翔”号无人机近日首飞成功。“同翔”号无人机翼展3.5米,巡航速度120公里/小时,航程100公里。无人机的设计者为我院07级本科生东乔天、张芝晨、张军和王领超等同学。 为了研制该无人机,四位同学历经4个月的奋战。5月20日,在浦东新区申江路,“同翔”号无人机徐徐升空,在空中完成了数分钟的飞行,随后安全降落。 本想传一个视频让大家瞧瞧,但太大了!
37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布什亲自指挥杀拉登 希拉里反对
xupeiyang 2011-5-11 16:43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1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5月3日——回归
mutusheng 2011-5-3 11:19
5月3日——回归
五一期间感觉试验方案有个地方有问题,今天找老师确定了一下,真的有问题一刚,急死我了,马上通知实验室改,千万不要开始做了啊,估计也么有人五一回来就这么勤劳。哈哈。 明天新闻网还有华东政法的交流会,慢慢来。 继续ENGLISH。 下午拿到准考证了,有点紧张,导师说项目10月份结题,那时候我毕业论文也好写完了,可以安心找工作了,菩萨保佑我今年一帆风顺啊,偶已经没有力气再折腾了。
1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段俊研究员就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接受南方新闻网专访
duanjunscib 2011-4-9 11:54
[转载]段俊研究员就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接受南方新闻网专访
3月31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段俊研究员做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南方新闻网,就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近年来,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广东,种植面积急剧增加。该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种源的选择、种植基质的选用、种植环境的选择等。铁皮石斛目前的市场价格很高,种植的利润非常诱人,但做为一种名贵中药材,质量应该是最为重要的,然而目前的种植企业或个人在种植的过程中最为关注的是产量,对质量比较忽视。 实际上,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省份都有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的分布,目前种苗生产企业的种源大都直接或间接来源来于这些地方的野生资源,通过人工选育出来的品种很少,因此不同种苗生产企业生产出的种苗种成成品后质量肯定是有差别的。在种植基质的选用上,目前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大部分种植企业或个人使用的是单一基质(如木糠、树皮或石子等),用这些不同的基质种植出来的铁皮石斛在质量是否有差异尚不清楚;在大宗中药材的种植上,种植环境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目前在铁皮石斛的种植上很少有企业和个人意识到这一点。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肯定会对铁皮石斛产业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 近年来,段俊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铁皮石斛种源(品种)的选择、种苗的生产、种植环境与种植基质对品质的影响、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研发出了一整套从种苗生产到高效优质种植的技术体系,并应用到了规模化生产之中,对铁皮石斛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段俊与网友畅谈铁皮石斛种植技术
24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英雄-中国直升机东海逼退日驱逐舰
冯用军 2011-3-29 13:32
[转载]英雄-中国直升机东海逼退日驱逐舰
现在是派兵进驻钓鱼岛的最好时机——冯用军 据日本新闻网3月27日消息,日本防卫省说,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一艘驱逐舰26日下午4点45分时许,在东海油气田附近日中“中间线”东侧巡航时,遭到中国海监部门的一架“Z9”直升机的近距离警告。 防卫省说,这架中国海监直升机最近距离护卫舰只有90米,高度60米,绕了护卫舰一圈后离去。报道称,日本政府26日已经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抗议。 日本《产经新闻》3月8日曾报道称,3月7日下午1点25分左右,在中国“春晓”东海油气田东北偏北海域,中国国家海洋局一架直升机飞近日本海上自卫队“五月雨”号护卫舰。日本政府认为中方直升机行为是“危险行为”,并通过外交渠道想中方提出了“抗议”。 中国外交部曾多次发表声明,强调“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权利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而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过去从来没有承认过日方所谓“中间线”的主张,今后也不会承认。
个人分类: CNPI中国国家国力研究院|1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日程
hucs 2011-2-28 22:44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日程 (2011年2月28日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11年02月28日19:40来源: 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 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61/213024/213026/14025127.html   3月3日(星期四)   下午3时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开幕会   1.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议程   2.听取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3.听取王志珍副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3月4日(星期五)   上午9时小组讨论(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下午3时小组讨论(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3月5日(星期六)   上午9时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小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3月6日(星期日)   上午9时小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小组讨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3月7日(星期一)   上午9时小组讨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下午3时小组、界别联组讨论(有一个以上小组的界别安排联组形式,联系本界别实际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3月8日(星期二)   上午9时小组讨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下午3时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3月9日(星期三)   上午9时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下午委员休息    3月10日(星期四)   上午9时小组讨论(结合常委会工作报告讨论政协工作)   下午3时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3月11日(星期五)   上午9时小组讨论(结合履行职责实践讨论政协工作)   下午3时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1.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3月12日(星期六)   上午9时小组讨论(“两高”工作报告和各项决议草案)   10时30分主席会议   1.听取小组讨论情况的综合汇报   2.审议提交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的有关文件   下午委员机动   3时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   1.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2.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草案)   3.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草案)    3月13日(星期日)   上午9时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闭幕会   1.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3.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   注:日程如有变动,由大会秘书处另行通知 (责任编辑:王喆)
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是否存在上流社会?
热度 2 gl6866 2011-2-24 19:37
中国是否存在一个上流社会?在这块被硬性平等压抑了几十年的大陆上,30 年间形成的一个新富群体已经赫然在目,然而,这个阶层的自我认同、价值观乃至自身利益很少得到清晰界定和宣示。媒体中频繁曝光的有数的几位“代表人物”并不足以构成一个所谓“上流社会”,而是否存在这样的圈子,却始终是公众好奇的话题。 在《BEST LIFE·香格里拉》杂志六月号关于“实业家理想生活”的调查中,有多达59%的人认为已经存在一个上流社会;认为应该存在但尚未出现的占 21%;8.6%的人认为没必要存在。“有没有上流社会”体现着他们对已然存在的阶层分化是犹疑还是踏实,也强烈地暗示着他们对未来社会发展和长远幸福的信心程度。 虽然这些多数身属富裕阶层的受访对象认为上流社会已经形成,但对于“上流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并没有呈现出较为一致的看法,意见相当分散。这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上流社会业已存在”这一普遍信念的可信程度。在对上流社会涵义的问卷调查中,意味着负面意见的“虚荣”占了8.7%;偏向于外在内容的“高级社交圈”、“高贵的形象”、“对精致生活深有研究”和“高尚的礼仪规范”分别占了29%、 11.2%、13.4%和14.6%;偏向于价值观层面的“更多社会责任”为23.1%。 富裕人群的社会责任感,是公众更为关心的话题。作为一个拥有经济实力和影响能力的阶层,他们将对社会产生的作用是好的、还是坏的,这远远比他们是不是懂得美食滋味、能不能把衣服穿出样子等等问题更为重要。“仇富心理”也正是这种关注的明显折射。在问卷调查之后的寻访中,《BEST LIFE·香格里拉》杂志编辑团队所访问的实业家,对社会责任问题给出了更为清晰的看法。“做个有道德感有责任感的商人,就是尽了社会责任”,这是他们较为普遍的认识。用浙江某位实业家的话来说:“财富掌握在坏人手里,社会就不会安定,商人应该做的就是心存善念好好做企业,不往奶粉里掺毒!这样才能让内心安详、精神平和,才能达到最好的成就感。等财富真正积累够了,再专心做公益不迟。”也有受访对象认为,上流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奉献精神的精英交流平台,是跟商业和生活紧密相连,且利国利民的,而金钱的直接给予显然是最低层次的。中国上流社会存在,但很不健全,要有才(财)有德才有资格进入。” 上流社会存在与否,并不是整个社会的荣耀或耻辱,而只是一个自然发生的现象,它是好是坏也未可预期。走出“均穷”时代的中国人,经济实力的分化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调查结果显示,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已经开始选择商会、会所等公共空间作为主要社交场,而形成较为统一的价值取向则需要时间。
个人分类: 文章转载|172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全球信息储存量每一年半翻一倍
zlhua 2011-2-18 11:07
作者:Martin Hilbert 来源:《科学》 发布时间:2011-2-14 11:38:19 据联合新闻网报道,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到2007年,人类已储存295EB(Exabyte)的信息。1EB相当于10的18次方byte,也就是10亿GB(千兆)。如果所有数据都储存在CD光盘上,堆起来的高度可直抵月球。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希伯特和洛佩斯估计,全球计算机储存容量每18个月就提高一倍。这项针对1986至2007年的信息储存量增长的研究发表在本周的《科学》期刊上。 据悉,2007年,有1.9ZB(zttabyte)的数据透过电视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传送。1ZB等于1000EB。上述资料量相当于全世界每人每天读174份报纸。另外,2007年有65EB信息通过手机等双向通讯系统传送,等于全世界每人每天互相告知6份报纸的内容。 2002年可以视作是数字时代来临的标志,当年全球数字储存量首次超越模拟数据量。而至2007年为止,人类储存的数据中有近94%是数字形态。(来源:中国新闻网)
个人分类: 快乐学习|1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色欲”排名,韩国第一,日本新闻网引以自慰
热度 8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2-9 20:52
世界“色欲”排名,韩国第一, 日本新闻网引以自慰 美国《新闻周刊》调查世界一些国家人均一年用于满足“色欲”需要的色情费用,发现排名如下: 名次 1 2 3 4 5 6 7 国名 韩国 日本 芬兰 澳大利亚 巴西 捷克 美国 美元数 526.76 156.75 114.70 98.70 53.17 44.94 44.67 因此, 日本新闻网说: “都说日本人色,其实世界上最色的人居然是韩国人,因为韩国人一年中用于人人看色情片和购买色情书籍等的开销,是世界第一,而日本排名第二位。 韩国人一年用于满足“色欲”的色情费用高达 526.76 美元,而日本只有 156.75 美元,两者相差 3.3 倍。”
个人分类: 其它|8511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