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转化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分子电催化二氧化碳至甲醇获高转化率
redtree 2019-12-26 20:33
分子电催化二氧化碳至甲醇获高转化率 作者:池涵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2/24 16:56:08 燃烧化石燃料后排放二氧化碳(CO 2 )是目前形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电还原CO 2 得到甲醇等燃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潜在途径。 在这一过程中,电催化剂是制约能量转化效率以及经济性的关键。遗憾的是,目前在 CO 2 到甲醇转化中仍缺少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梁永晔团队与耶鲁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王海梁团队合作,首次利用固定在碳纳米管(CNT)管壁上的分子催化剂酞菁钴(CoPc),实现了二氧化碳到甲醇的高效转化,甲醇转化的法拉第效率(电极传输一定数量的电荷所能得到的实际生成物与理论生成物的百分比)40%以及甲醇分电流密度10 mA/cm 2 。这个结果比此前文献报道的法拉第效率以及电流密度达到了数量级的提升。 他们的成果发表在《自然》上。 催化中的“金发姑娘”原则 在英国童话《三只小熊》中,一位名为Goldilock的金发姑娘不小心闯进了熊屋,在偷吃过三碗粥后,金发姑娘觉得即不太冷,也不太热的粥最好。 “恰到好处”的选择最优,这被称为“金发姑娘”原则。 王海梁告诉记者,催化领域也有类似的原则,即Sabatier原则。 二氧化碳在被还原的过程中,会首先还原为一氧化碳。此时,如果催化剂与一氧化碳结合能(CO结合能)太弱,则一氧化碳容易离开催化剂表面,成为主要的反应产物;而如果催化剂的CO结合能太强,CO的进一步还原变的困难而需要更负的电位,这时候往往水分解产生氢气会占主导。 王海梁说,如果催化剂的CO结合能“恰到好处”,使CO保持与催化位点的结合,就能将二氧化碳深度还原为碳氢化合物或醇类。 根据最近对金属-氮 4 (M–N 4 )分子结构的计算研究表明,同铁和镍的类似结构相比,CO结合能在Co–N 4 上“恰到好处”。因此含有Co–N 4 结构的CoPc有望进一步实现深度还原过程。 据梁永晔介绍,CoPc分子的4个Co-N配位键结构可以很好的稳定中间的钴,使得它不易从分子中脱离而导致失去活性。早在上世纪80年代,CoPc就被发现可以催化CO 2 到CO的电还原。 文章第一作者、耶鲁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吴越申告诉《中国科学报》,在这个课题立项之前,他曾经在一个包含CoPc的催化剂体系的产物里偶然观测到过甲醇,只是当时的产量和催化选择性都非常小,让他误以为是实验误差或是污染。直到课题立项时吴越申才又突然想起那一次结果,然后调出之前的数据和王海梁讨论,开始仔细地设计实验。 “为了验证甲醇作为催化产物(以及其选择性)的真实性和重复性,王老师多次询问我具体的实验条件并和我讨论了许多可能导致假阳性的因素。” 吴越申说,“梁永晔课题组的江占也在他们的实验室进行了重复。” 碳纳米管解决分子催化剂分散问题 梁永晔告诉《中国科学报》,贵金属催化剂导电性好,催化活性高,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然而,这类催化剂一般成本高、储量少而难以大规模使用。 而分子催化剂具有来源广泛、结构明确且易调控的特点。这有利于研究催化性能与结构关系,深入了解反应机理。但是分子电催化剂本身导电性较差、容易堆积,往往表现的催化性能不高。 “过去人们一般会通过滴涂或浸涂的方法将分子电催化剂负载到电极上。”,梁永晔说,“由于分子一般导电性差且容易聚集,导致测得的催化性能往往较差并且会影响分子本征催化性能的表露。一般采用与碳材料混合的方式来提高导电性,但是分子容易聚集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此次课题组采用全新的方法。梁永晔告诉记者,团队前期的研究工作发现CoPc与碳纳米管在超声与搅拌下可以很好的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由于两者都具有较大的共轭结构可以很好的结合,最后通过溶剂洗涤将没有固定在碳纳米管上的分子去除,得到CoPc分子分散在碳纳米管管壁上的复合物。 “这种结构有效克服了CoPc分子聚集以及不导电的问题,大大提高CO 2 还原成CO的电催化性能。”梁永晔说。 最终,团队发现CoPc/CNT复合催化剂在更大的过电位下可以实现CO 2 还原获得甲醇的六电子还原反应。在中性电解液中和-0.94 V(相较于标准氢电极)的电位下,可以实现40%的甲醇转化法拉第效率以及10 mA/cm 2 的甲醇分电流密度,比之前的文献报道均有了数量级的提升。 电催化剂变二氧化碳为宝 梁永晔等人此次的成果发表后,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化学系教授Kim Daasbjerg在《自然》发表点评文章,指出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努力改善催化剂性能和电化学电池的设计,有望实现可再生的甲醇燃料生产。 这意味着,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人们可以利用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从而降低捕获过程的成本。 不过,梁永晔告诉记者,这项成果离应用还有距离。 “要实现工业应用,催化效率、电流密度都要更高,电流密度要达到每平方厘米几百毫安。” 梁永晔称。 “我们下一步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尤其是甲醇转化的选择性。”王海梁说。“此外,还要通过结合理论计算与原位表征深入了解反应的机理,优化催化剂的设计,进一步将催化剂集成到反应器中测试大电流密度下的性能。”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 10.1038/s41586-019-1760-8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2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平均转化率15%无出处:科研成果转化率真低?
redtree 2016-10-2 22:59
平均转化率15%无出处:科研成果转化率真低? 作者:赵昂 来源: 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16/10/2 9:49:07 资料图 近日,一则“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说法见诸媒体,使得科研成果转化率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那么,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真的很低吗?原因又是什么? 转化的成果率: 并无权威数字证明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李修全就曾在媒体发表文章,文章中表示,“在各媒体、学术期刊甚至官方材料中,有各种版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数据,但大都没有核实数据来源是否可靠就被大量转载引用”。而流传较多的说法即“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 “世界银行从来没有开展过国家层面科技成果转化率统计和国际比较,也没有公布过此类数据。”曾在中国科技大学从事过科研工作的贺晨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在他看来,笼统地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说法有些片面。“我国的科研机构分成几大类,高校、企业、科学院都有研究所。其中企业研究所的转化率是很高的,可以达到九成左右”。 在一家央企下属研究院从事研发工作的王先生,对这样的说法表示赞同。“企业研究所的转化率是非常高的,因为研究所的成果转化方式分成两种,一种是企业给研究所下订单,研究所研究,那么这样的转化率就非常高,能达到九成以上,因为研究成果基本上是‘订制’的。”企业研究所作为企业的下属机构,自然经常接到这样的订单。而另一种研究方式研究所也会自己做一些研究,然后寻找企业,这种情况就存在转化率可能会比较低的情况。 “科学院和工程院下属的研究所,有些转化率也是很好的。转化率低,主要指的是部分高校的研究所。”贺晨说。但是,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数据,迄今并无权威统计。某高校负责人曾在媒体上刊文表示,有论文指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数据,以及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数据,“但是,这些文献有的没有列出数据来源,有的只是国内文献的互引,或者在所列出的参考文献中找不到数据的出处”。 未转化的成果: 既有垃圾专利也有前瞻研究 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数据难以统计,其原因在于转化率的分子和分母难以界定,并不代表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就不低。另一组较为明确的数据则比较能说明问题。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河发的调查表明,我国高校被转让、许可的专利占“活专利”的比例为2.03%,如果算上很多已经被高校放弃的“死专利”,这一比例更低。中国科学院的比例则相对高一些,被转让、许可的专利占“活专利”的8.7%。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宁中华向记者表示,高校中的确存在“垃圾专利”的现象,“虽然研究结果被算成了科研成果,登记成了专利,但是却转化不了,维持专利的费用还不少。”在宁中华看来,一些研究成果难以转化的原因,在于研究本身的设置就存在问题。“有的研究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缺少前瞻性,研究结果出来以后,本身就已经落后了”。 有高校教师向记者坦言,在当下论文指标等诸多压力之下,也存在“制造成果”的情况。“就是为了评职称,或者聘任某个岗位,不得不凑了很多论文,算是有成果,这样的‘垃圾成果’当然没有转化的可能了。” 除此之外,科研成果的回报问题,也是导致科研人员不愿意转化成果的原因之一。“受益企业给科技人员的回报不成比例,使得科研人员宁可不转化,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血低价转让给企业。”宁中华说。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科研成果,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化。“有很多研究是前瞻性的,瞄准的是多年以后,这样的复杂项目不可能一次就成功,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开创新的理论,甚至存在失败的可能,因而转化率低。”贺晨向记者表示,“也有的教授的科研目的在于开创新的科学体系,或者是对现有体系进行补充,这样的科学成果也很难在短期内转化。” “比如从遗传学到育种学,要经过很多年才能成果转化。”宁中华告诉记者,“很多基础研究,功在长远,是不能简单以经济效益来论成果的。” 一名参与过石墨烯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向记者表示,石墨烯现在是热门话题,但很多关于石墨烯的基础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转化,却让公众了解到了石墨烯的好处。“虽然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也是有意义的。” 而很多前瞻性的研究,恰恰确保了在市场需求出现时,科研成果能够及时跟上。“在部署4G之前,我们就开始考虑5G是什么、怎么部署、部署什么这些问题了。”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如是说。 创造转化机会: 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很重要 宁中华给记者看了一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出具的证书,“这个研究从2002年开始做,做了12年,有三个企业参与其中,其间两个放弃了,最后一个坚持到了出成果。最终,企业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很多研究工作贵在坚持,也要保持和企业的良好对接”。 与企业的对接模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企业自身有需求,去找研究机构,另一种是研究机构发现市场存在某种需求,去找有意向的企业。“这样的话,科研项目就如同‘订制’,自然能有好的转化效果。”宁中华说。 “我们研究所的很多订单,就是来自同系统的上级企业,而我们也要不断了解上级企业和市场大环境的情况,以发现潜在的市场需求,甚至是几年后、十几年后可能出现的市场需求,去思考大趋势。”王先生告诉记者,“当然,即便如此,要取得有效的成果也要做出多年的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没有几年时间是不可能的。” “但是,现在有的年轻研究人员不愿意去企业,不愿意去找市场需求。”宁中华坦言,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最终是“闭门造车”。 事实上,存在科研和创新需求的,不只是大企业,也包括小企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针对科研成果转化率问题,曾对媒体表示,小企业非常需要“雪中送炭”,以获得创新的“第一桶金”。 今年,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提出要“促进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技术转移”,“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和“营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良好环境”。 根据这份规定,国家“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充分利用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票期权、项目收益分红、岗位分红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而财政、科技等行政主管部门则要研究制定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而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制定转化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时,“要按照规定充分听取本单位科技人员的意见,并在本单位公开相关制度。依法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给予奖励”,并对相关奖励的提取比例做出了规定。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13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研投入效益差距大 成果转化率低
redtree 2015-12-6 11:09
中国科研投入效益差距大 成果转化率低 作者:刘祎辰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15/12/6 9:28:07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日前发布《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但研发投入效益差距很大,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转化率。   《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3015.6亿元。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巡视员孟宪棠:我们研发人员的全职当量全世界第一,相当于美国的两倍多、俄罗斯的四倍多,这些表明我们已经进入科技大国行列。   最多的人力,世界第二的财力,“科技大国”的评价算得上当之无愧。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研发投入的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谈到这一点,不少人都会直接想到屡现报端的买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等现象。然而,相比于管理漏洞造成的经费“跑冒滴漏”,更加影响研发投入效益的,则是科研成果转化率的不足。2013年,原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在40%以上。对此,孟宪棠表示应促进更了解市场需求的企业的科研投入,而这已经体现在了国务院发布的《创新驱动发展若干意见》当中。   孟宪棠:这两年我们随着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全世界第一,科技论文的数量全世界第二。但这些只有通过企业才能真正对经济发展产生贡献,短板来看,恰恰在企业。(记者刘祎辰)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借助其他系统的经验可优化专利管理
lulingkxw 2015-11-1 00:45
借助其他系统的经验可优化专利管理/陆玲 职务专利不仅是指对国家单位设立项目所开发的技术专利,很多“私人企业”也有技术开发投入。其实,那才比较真实地反映所谓“职务专利”开发投入的两个主体关系的实质。 许多专利技术是可以预期开发成功的。也有不可预料的情况。这可借鉴“风险投资”管理的经验来规范收益各方的权益。 此外,我们不可以孤立地提出专利管理的对策,也要考虑降低专利保护进入门槛,提高专利技术交易对“科技经纪”的权益。这样可以提高专利技术的转化率,也可以鼓励更多人去从事新技术开发。 这可以借鉴“房地产中介”的管理办法,它们对放盘和接盘者分别收取商定的佣金,但对双方成交前可以不收费用。 以上仅是举例说明,很多好办法已经大量地存在,跨行业、跨系统地互相交流、借鉴经验可以很好地改善专利管理。关键是如何保证专利可以产生利益,再在此前提下来做预设利益分配方案。从而可以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补充1: 对于有潜质的技术专利,“养不起”它的确很无奈。 建议,把这些个人“养不起”的技术专利转为公益性技术,保留发明权,公开出来造福社会吧。 对这部分技术,在它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时候,发明人依然可以申报成果,获奖。我们的社会要鼓励更多人做公益。 这一点,我很欣赏“呢图网”,许多作者把自己的摄影作品作为共享资源,但作者的署名权依然受到尊重。
7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四结光伏电池转化率44.7%创世界纪录
hanlingeorge 2013-10-22 08:52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24日报道,德国弗朗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法国聚光光伏制造商Soitec公司、德国柏林亥姆霍兹研究中心今天携手宣布,他们制造出一款在太阳光浓度为297下光电转化效率高达44.7%的四结光伏电池,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他们表示,最新研究有望大幅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并为获得转化效率高达50%的太阳能电池铺平了道路。 其实,早在今年5月份,上述三家机构和企业就同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电子与信息技术实验室(CEA-Leti)的科学家联合推出了当太阳光线浓度为319时,光电转化效率高达43.6%的光伏电池。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经过详细的研究和优化精炼,制造出了光电效率达44.7%的太阳能电池。 这些太阳能电池主要用于聚光光伏设备中,聚光光伏技术(CPV)是指将汇聚后的太阳光通过高转化效率的光伏电池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利用光学元件将太阳光汇聚后再进行发电的聚光太阳能技术,被认为是太阳能发电未来发展趋势的第三代技术。 最新研制出的四结太阳能电池中的单个电池由不同的III-V族(元素周期表中III族的B,Al,Ga,In和V族的N,P,As,Sb等)半导体材料制成,这些结点逐层堆积,单个子电池能吸收太阳光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 这项研发工作的负责人、弗朗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弗兰克·狄默思表示:“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这种多结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工作。这种四结太阳能电池是我们多年心血的结晶。除了改进材料和优化结构之外,被称为‘晶圆接合’的新程序在研发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凭借这一技术,我们能将两个半导体晶体有序地结合起来,而不是让其胡乱地堆积在一起。利用这种方式,我们能生产出最佳的半导体结合体,从而制造出效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 Soitec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安得烈-雅克利曼·安德里-荷夫表示:“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记录提高了1%,这证明四结太阳能电池设计方法极具潜力,我相信,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即将超越50%。” 更多阅读: 物理学家组织网相关报道(英文)
1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集光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创新高
热度 3 zhpd55 2013-6-17 08:31
集光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创新高,达到 44.4% 诸平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 2013 年 6 月 14 日 报道,夏普公司( Sharp Corporation )利用一种三结复合 “ 集光型太阳电池 ” 的转换效率已达到 44.4% ,刷新了此前美国企业所创下的 44.0% 世界纪录。 这种 “ 集光型太阳电池 ” 是将此太阳能电池置于集光系统—— 菲涅耳透镜 ( Fresnel Lens )之下,使太阳光聚焦于太阳能电池而发电。其特点是重叠了能吸收光的三层铟、镓等化合物,其顶层是 InGaP 化合物、中层是砷化镓( GaAs )而底层是 InGaAs 化合物,可有效地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了能吸收更多光,夏普在电极附近进行了特殊处理,新电极不同于传统电极(见下图)。 上述电池是作为日本新能源与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NEDO) 的项目之一而进行研发的。使用复合太阳能电池由于转换效率高,可以应用于人造卫星等,但是研究人员也在积极研究其未来在地面广泛使用的可行性。 太阳能转化率达到 44.4% 的新纪录已经得到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 Fraunhofer Institute )太阳能系统 (ISE) 验证。 更多信息请浏览: http://phys.org/news/2013-06-solar-cell-world-highest-conversion.html#ajTabs ; Sharp develops concentrator solar cell with world’s highest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43.5% ; Solar cell with world's highest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37.7% sets new record with triple-junction compound solar cell
个人分类: 新科技|594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新型光能电池理论转化率42%
hanlingeorge 2013-6-9 17:23
加拿大科学家表示,他们研发出了一款新式的全光谱太阳能电池,其不但可以吸收太阳发出的可见光,也可以吸收不可见光,从理论上讲,转化效率可高达 42% ,超过现有普通太阳能电池 31% 的理论转化率。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此款基于胶体量子点( CQD )的高效串接太阳能电池由加拿大首席纳米技术科学家、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泰德·萨金特领导的科研团队研制而成。论文主要作者王希华(音译)表示,该太阳能电池由两个吸光层组成:一层被调制用于捕捉太阳发出的可见光;而另外一层则可以捕捉太阳发出的不可见光。 萨金特介绍说,为了做到这一点,该团队用纳米材料串联成一个名为分级重组层的设备,能往返运输可见光层和不可见光层之间的电子,有效地将捕捉可见光的吸光层和捕捉不可见光的吸光层结合在一起,这样,两个吸光层都不需要妥协。 该研究团队在使用 CQD 制造太阳能电池方面一马当先, CQD 这种纳米材料很容易被调制来对特定波长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作出反应。新式串联 CQD 太阳能电池捕捉光波的波长范围比普通太阳能电池更加宽泛,因此,从理论上讲,其转化率可达 42% ;相比之下,最好的单结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转化率仅为 31% ,而一般位于屋顶或日常消费产品中的太阳能电池的转化率仅为 18% 。 研制高效的、成本合理的太阳能电池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萨金特说:“全球都需要转化效率超过 10% 的太阳能电池,并希望能显著降低现有光伏组件的零售价。最新进展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其能最大限度地捕捉太阳发出的各种光线,有望提高转化率并降低成本。” 萨金特希望,在 5 年内,将这款新的分级重组层太阳能电池整合入建筑材料、手机和汽车零件中。(来源:科技日报 刘霞)
1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概念的质疑与讨论(4)
热度 3 zhangxw 2013-4-7 11:15
对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概念的质疑与讨论( 4 ) 张学文, 2013/4/7 4. (降水量与输入水量的比值是降水效率吗) + 结束语 l 这些年来关于各个高度的空气湿度数据和风速数据比较容易获得,于是人们在研究水分循环问题时,经常针对某区域利用空气比湿数据与风速乘积的随高度的合计值进而去计算每年流入本区域的水汽的总数量 Q ,然后再以本区域的降水量 R 拿来作对比。应当说这样做显然丰富了我们对大气水分循环的认识。我们显然不能批判这样做有错误,而应当说对认识水分循环有好处。例如一些计算显示,每年进入我国的水汽总量大约是 18 万亿吨。 l 人们自然不满足计算出了这个水汽通量的数量级,而是要用它与降水量作对比。例如对中国,其年降水量大约是 6 万亿吨。于是研究人员宣布,我国每年的降水量大约的水汽输入量( 18 万亿吨)的 1/3 ,这可以看作是 输入的水量所形成的降水效率 !(这种论点包括了一个潜在观点:降水都来自外地的输送) l 这么认识我国的水汽流动情况与降水情况的关系有问题吗?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问题。而且每个国家、省区、县都可以这样研究本区域的水分循环和对应的降水效率。 l 注意,这里的研究者就不提“可降水量”所联系的降水效率了,而改为用“水汽的输入量”议论、评论降水的效率了。 l 我的插话是:这样定义的 ” 量 ” 固然可以计算(在很大大面积的区域),但是物理学或者气象学是否可以从理论上证明这个流入量越大其降水量也越大? l 冷静地考虑一下就看到气象学没有一种理论指出水汽的流入量与降水量必然是正比例的关系。突出的反例是对于降水量很大的岛屿,其水汽的流入量并不大,可它的降水量不少;而且当我们考虑全球问题时,水汽的流入反而变成了零,可全球依然存在降水! l 其实前面的计算是一种气候学的水分计算。预报员每天面对天气。他们每天看着空中有水汽流入本省区,但是这些水汽都是来去匆匆而不下雨。请注意这时的水汽输送量形成降水的效率竟然是 0 !要知道,降水是不连续的自然现象,而水汽输送量也好、可降水量也好它们都是连续变量。把它们简单地连起来,可能没有把读者蒙住反而把自己搞糊涂了! l 其实天气学给我们的认识是降水量不是与水汽输送量成正比例,而是与水汽的输入量与输出量的差成正比例(在蒸发量相对比较小的降水阶段内,即在天气学意义下,而不是气候学意义下)。 -- 这提示,气象学者应当去计算水汽的输入量与输出量的差,现在的计算机那么方便,计算两个量的差,属于小菜一碟! l 但是,我很少看到有人公布计算结果。这为什么?我猜这里面的核心点是计算结果难以与降水实际很符合,而不能自圆其说的局面很多(故而文章少见)。谁愿意发表有负结果的论文! l 求输入量与输出量差值,结果令人不满意(联系着理论的不完整以及“差值”的误差太大),于是作者们退而求其次:以输送量议论降水量(反正文章可以发表)。 l 所以讨论水分循环计算水汽输送量可以,但是你不能夸大这个量的重要性,不能拿它与降水量的比值作为进一步推论的立足点。自然你也不能拿它蒙人。 l 遗憾吗?也许。我在想。这些困难告诉我们:关于水分循环的理论,现在依然是气象学中既很重要又水平很低的环节。 它期待的是突破 ,而不是自吹如何神奇或者把要害问题掩盖、淡化。 l 气象学以空气的运动规律的探索为主线,空中水在哪里只能是附带考虑考虑。把空中水立为学科,水分循环就成为它的核心问题,探索水分循环的规律性、内在机制就是要必须攻克的堡垒了。气象学或者空中水文学不仅需要喜欢发表文章的学子,可能更需要准确提出问题(有望解决的科学问题)的学者。 参考网页: 之一:可降水量的单位是含水量乘时间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76827.html 之二:降水量与可降水量的比值是降水效率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77085.html 之三:对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概念的质疑与讨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77435.html
个人分类: 空中水科学|371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对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概念的质疑与讨论(3)
热度 1 zhangxw 2013-4-6 11:17
对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概念的质疑与讨论( 3 ) 张学文, 2013/4/6 ( 3 )降水量与可降水量的比值的准确含义 - 水分循环次数 l 如果某地方的年平均降水量是 R=1000 毫米 / 年,而空气的年平均含水量,即大气可降水量是 P=25 毫米。则 R/P=40/ 年。即这个比值 =40/ 年。它显然不宜直接称为降水效率。那么它是什么含义? l 略作分析就认识到“ 40/ 年”的物理含义是在空中的含水量仅为 25mm 的情况下,要实现了年降水量为 1000 毫米 / 年,就需要对空中水补充 40 次(回)!即“ 40/ 年”代表一年水分循环 40 次。 l 换句话说,一年是 365 天,要补充 40 次空中水以抵消降水,以 40 除 365 天,就得到 9.125 天。它是什么?它显然是空中水需要每 9.125 天补充一次,才可以维持每年有 1000 毫米的降水量,而且空中水依然那么多(没有丢失)。 l 空中水需要 9 天多补充一次,这正是水分循环中一再提到的全球大气的水分循环的平均情况。确实。科学工作者指出空中水大约 9 天循环一次正是通过把全球的年平均降水量 1000 与全球的平均大气持水量(可降水量 =25mm )的这种换算而获得的。要知道 1000 毫米的年降水量 / 年, 25 毫米的可降水量正是全球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和全球大气的空中水的平均值。所以我们举 1000mm,25mm 这种数据为例,无形中把读者引到全球的平均情况的分析中去了。 l 于是我们明白对(降水量 / 可降水量), R/P ,略作变换,变成 P/R ,就获得了水分循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l 所以我们的正面认识是 R/P ,即当地的降水量与可降水量的比值,表示对应当地,该时期(年、季、月 … )的水分循环次数,而 P/R 则表示水分循环一次需要的时间。 l 而上面的计算可以针对全球,也可以针对当地、或者某一个区域。 下面的表就是我在刘国纬的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一书表 3.2 ( 67 页)和 205 页的降水量数据基础上计算的当地空中水一年的循环次数表。只要你有对应区域(甚至单点)的降水量和可降水量数据,大家都可以做这个计算。表中最后一行是全球的平均情况。 下表中的降水量取自刘国纬书 205 页,其他数据是其 67 页的表中或者张学文计算的。 全球各大洲的年平均降水量、大气含水量以及本区的水分循环平均次数 区域(仅指大陆) 降水量R 可降水量P 一年(365天) 循环次数N 水分在当地循环 一次需要的天数T 对应单位或者公式 (mm/a) (mm) N=R/P T=365/N 欧洲 769 14.7 52.31293 6.977243 亚洲 631 21.2 29.76415 12.26307 非洲 725 28.7 25.26132 14.44897 北美洲 805 16.4 49.08537 7.436025 南美洲 1597 29.5 54.13559 6.742329 大洋洲 456 24.1 18.92116 19.29057 南极洲 177 1.5 118 3.09322 全球(含海洋) 1000 25 40 9.125 l 所以,在我看来,某些作者固然计算、讨论了降水量 / 可降水量的值,但是却误解了它,这不仅引出了不妥当的结论,而且把它包括的重要物理意义给掩盖,忽略了。 l 关于可降水与降水量的讨论到此为止,后面要转入另外一个关注点:水汽输送量与降水量的比例的物理意义问题。 此前的论题: (1) 可降水量的单位是含水量乘时间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76827.html (2) 降水量与可降水量的比值是降水效率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77085.html
个人分类: 空中水科学|5560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概念的质疑与讨论(2)
热度 6 zhangxw 2013-4-5 10:42
对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概念的质疑与讨论 ( 2 )降水量与可降水量的比值是降水效率吗 张学文 ,2013/4/5 l 某些气象文献(如前面提到的文献)把某气象站点的降水月、年的平均值 R 与对应阶段的大气中的“可降水量” P 的 比值 做分析。这在原则上自然是可以的。但是我认为文献把它称为转化效率 , 不妥当。 l 学术界的一般习惯是在用到“效率”一词时,它应当是相同量纲的变量的比值,即比的结果是个无量纲的纯“数”,而且通常是介于 0-1 之间的数,即体现比值公式中分子的数仅是分母表示的总数的一部分, % 。我们讨论可降水量、降水量时如果使用效率一词总应当遵守这个基本认识,而不让这个比值大于 1 ,对吗。可现在的 R/P 呢? l 现在回过来看本问题中的降水量的单位与可降水量的单位问题。我们先讨论降水量的单位。表面上看,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但是气候学中的所有降水量都是指对应时间段的降水量。如多年平均的年降水量,是指一年这么长的时间段内的降水总量(的多年平均值)。这类似说他的工资是 5000 元是指每月 5000 元。所以我们常用的降水量值应当理解为单位时间(年,月,日 … )的降水量,即它的量纲是降水深度 / 时间,如 mm/a 。 l 那么可降水量的单位呢?如前面讨论的,可降水量的单位是深度,而不包含时间本身。 l 所以当把降水量与可降水量的比值作为一个新的变量讨论时,需要注意它并不是无量纲的量,而是量纲为时间的负一次方的有量纲的量。从这个角度看把 降水量 用(可降水量)去除,称为降水效率不妥当。 l 如果这个比值是以前面错误的“可降水量与时间乘积值”做分母的比值,那么你所谓的降水效率的量纲就是时间的负 2 次方,而这是更不可理解的怪变量了(更不妥当)。 l 所以简单地把当地的降水量除以当地的可降水量不宜称为降水效率,尤其是可降水量是被乘了天数以后就让人不知道作者在讨论一个什么物理概念了。 l 那么如果可降水量不乘以天数,我们以 p 表示它,那么 R/P 是否有物理意义呢?我认为这个量很有意义,这些在下一部分再讨论。 ( 1 )可降水量的单位是含水量乘时间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76827.html
个人分类: 空中水科学|511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对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概念的质疑与讨论(1)
热度 4 zhangxw 2013-4-4 12:51
对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概念的质疑与讨论( 1 ) 可降水量的单位是含水量乘时间吗 张学文, 2013/4/4 近 10 年来随着空中水探测资料的丰富以及空中水资源问题的突出,我国关于空中水数量的计算分析文章逐步增加。这自然是好事。在这些空中水的分析文章中 , 人们经常使用所谓“可降水量”、“降水效率”之类定量的专业名称,这显然是允许的。 但是,我认为在什么是“可降水量”,什么是“降水效率”等问题上却出现了一些模糊以致错误的统计计算与认识。下面提出我的看法供讨论。 这里试图就 l 可降水量的单位是含水量乘时间吗 l 降水量与可降水量的比值是降水效率吗 l 水分循环次数 l 降水量与输入水汽量的比值是降水效率吗 做一些讨论 1. 可降水量与时间的乘积值不能再称为可降水量。 l 目前不少文章依靠当地探空气象资料里各个等压面的比湿数据与对应气层厚度的乘积值的合计值(再以重力加速度除)作为当地当时的空中水数量,即可降水量的计算。我认为这是正确的也无需讨论。利用 GPS 资料求得的当地当时的可降水量,也是妥当、正确的。它们的一般单位是 mm, 即空中全部如果水汽凝结为液体水的厚度。这个计量单位与每平方米面积横截面上水汽的总质量的公斤数在数值上也是相等的。目前各种研究已经就此获得了大量的有天气学和气候学意义的大气可降水量数据。这都是正确没有问题的。 l 但是,有不少文献,例如高原气象杂志, 2013 , 2 期, 23-30 页的文章(其他就不列出了)则把当地当时的可降水量的月平均值(年平均值)再进一步乘以当月(年)的天数,作为这个月(年)的可降水量。这样作者们就求得例如西藏的年可降水量大约在 1000mm-5000mm 的范围。而月可降水量在数百 mm 到 1000mm 的量级。这无形中把可降水量放大 30 倍或者 365 倍,这个做法是错的。 l 一个人有 1 万元放在抽屉里,放一个月,问他有多少钱,显然依然是 1 万元,而不会变成 1 万元乘 30 天, 30 万元。这是中学生都明白的数学,对吗? l 从这个简单的类比可以看出把当地当时的可降水量的平均值乘以当月或者当年的天数不等于这个时间段的总可降水量。而当时可降水量的月平均值本身就已经代表了这个月的可降水量数值了。把它再乘时间,不仅数量被扩大了很多倍,而且其单位也变成了毫米乘时间,这在可降水量的量纲上就错了! l 气象学里有过,并且现在依然用着这所谓“积温”的概念,积温就是温度与时间的乘积值(积分)。这在农业气象上是有价值的概念。最后,气象学者明白:积温的单位应当是“度 . 日”。如果某些空中水研究者热爱可降水量乘以时间这个量,那么请注意这个量应当对应“可降水量 . 日”,而毫米本身不是它的单位。 l 我真的不可理解为什么某些气象工作者犯如此低级的(概念、单位)错误。难道对这个简单错误还需要再说明吗? l 估计这些年我国发表的此类文章有数十篇,我认为这些文章的可降水量(空中含水量)的单位都错了。
个人分类: 水分循环17|9422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如何突出网站内容让网站关键词与众不同
zf441300 2012-9-14 10:31
网站在进行更新的时候,很多站长都是为了迎合搜索引擎而进行的,这种方式对于用户体验度差了一些,但是,只要网站能够保证一定的访问量,那么对于网站来说,也能有一定的转化率,尤其是以挂广告为主要盈利方式的网站,访问量等于金钱,当然,既然用户来了,就要最大的获得利益,因为我们知道,用户访问网站,绝对不是无缘无故就来的,如果我们网站做的好,几个关键词优化的很到位,那么,对这几个关键词进行重点描述,适当借用一方式,可以大大的提高网站用户转化率。  ( 深圳网站建设 , 深圳网站设计 , 深圳网站制作 , 深圳网站开发 , 深圳网络公司 http://www.10000idc.net http://www.10000idc.net )  最醒目的方式之一对关键词加粗,将关键词加粗,可以让用户一眼就能发现需要的内容。加大关键词的字号,在文章内容中将关键词比普通文字加大一倍。可以让用户在第一时间就能发现自己要找的东西。因为关键词既是站长极力推广的,也是目标用户急切需要寻找的,所以这两个方式很多站长都在使用,而且很有效果。    当然,关键词加上特殊符号还可以美化网站画面,比如改变字体颜色,有意识的加入指示性符号,把关键词倾斜,获得使用其他方式获得强烈的视觉效果,让用户感受到关键词的与众不同。    很多人都喜欢去模仿别人,很多站长的网站更新内容也很容易被模仿,如何避免自己的网站内容不被他人轻易的复制呢?有的站长进行特殊处理,网站内容只能看不能复制,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之一,有的站长则在网站内容加入一些乱码,别人复制过程中,将乱码也复制过去,如果直接将内容加在自己的网站上,乱码便会出现,显得乱七八糟,这样也是预防恶意复制的好方式之一。    网站内容在突出关键词的同时,也要做好内部链接,所谓内链就是将网站所描述的关键词加上链接,这个链接可以指向网站中另一篇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直接指向首页,无论是什么链接,一定要保持相关性,而且内部链接不要轻易将链接放到网站以外的链接。    此外对每篇内容最好做一个导读,就算是几百字的内容,也要用几十个字描述一下,描述的话语可以直接复制网站内容的一段话,也可以将文章内容做简要的缩写,同时要注意,描述的内容中一定要有关键词,适当的给关键词加粗或者增大字号,多注意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把网站内容更新的作用尽量发挥到极致!  ( 深圳网站建设 , 深圳网站设计 , 深圳网站制作 , 深圳网站开发 , 深圳网络公司 http://www.10000idc.net http://www.10000idc.net )  以上是突出网站内容的几个方式,我们要善待自己网站更新的每一篇文章,这些都是我们用心去做的结果,往往细节会决定成败
12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加大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力度的几点建议
kejidaobao 2012-7-30 13:19
于起峰,山东威海人。实验力学、光测图像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光测实验力学中大型结构变形测量、大尺度运动测量和干涉条纹图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创新和发展了摄像测量的理论和方法。所提出的折线光路像机链测量和单目运动轨迹交会测量新概念和方法、飞行器着陆光测引导新体制、光测条纹图处理新理论,以及目标三维姿态光测和飞行器景象匹配导航新方法,解决了所在领域的多项理论、方法和技术难题。 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人员队伍,近些年来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引导下,科技论文数量大幅提高,2010年,SCI收录数世界第二,EI收录数世界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世界第三。同时每年有300余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省部级则有上万项科技成果奖。 然而,我们的这些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的比例很低,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25%,产业化不足5%,远低于先进国家。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进出口国,其中进口额的40%用于各种科学仪器和相关设备的购买。也就是说,我们用牺牲资源、环境、廉价劳动力换来的外汇大量被我们科技界我们这些国家的精英给花掉了,却远没有产生出相应的效益,这是我们中国科技界的悲哀。这一现状说明国家的科技体制、政策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亟待改革。下面提出几点不是很新的建议: 1 科技工作评估体系中应加入科技成果转化指标,提高单位和个人对成果转化的主动性 在评价机制上应充分鼓励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中的贡献,而不是仅仅看论文数。建议在评价指标中加入专利实施率、成果转化率等直接体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指标,在国家重大科研奖项中和重大人才评选上增加对产业贡献的比重。 SCI、EI评价指标应仅应用在少数理论研究型大学和学科的评估中,对大部分学校和教师不应采用同样指标来评价。 2 借鉴德国做法,规定大学工科教授须有工业界经历,从基础上解决大学科研与工业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 我国许多大学的科研内容严重脱离实际,大量选题本身就不具备应用前景,除了学校唯论文评价体系的原因外,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队伍来源结构使教师不了解工业实际是其重要因素。德国大学规定工科专业的教授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工业界工作经历。这种教授的工业界实际经历、知识结构和人脉关系,为大学的工科研究项目方向能与工业实际密切联系并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证。这是德国实行了几十年的成功经验。 建议国家制定政策规定,试点大学的工科教授从工业界招聘任用,并逐步加大所占比例。近十年来,国内实业界的待遇较高,已吸引了许多高水平人才,故具备此任职招聘资源。这种教授来源结构可以从基础上解决大学科研与工业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并对培养贴近工程技术实际的创新型人才大有益处。 3 提高博士生待遇,体现科研能力和知识的价值,对论文研究成果有应用前景的博士生,可延长读博期限,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博士生是科研的生力军。现在高校读博期间,奖(助)学金明显低于同期工作的工资待遇,甚至还需要家庭补贴,因此多数博士生都急于毕业出去工作赚钱。很多优秀硕士毕业生选择了不读博士而直接工作。这种博士生待遇太低的状况是我国博士论文水平普遍不高的客观原因之一,也是国内很多优秀学生去国外读博士的原因之一。美国博士生的人均奖学金为1600美元左右,除去住房和生活费后,每月有超过600美元结余;我国博士生人均奖学金为1500元左右,每月结余为零或负的。同时,国内博士生不论理科还是工科都是三、四年毕业的体制,很大程度限制了博士生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博士生刚将创新成果的原理与方法搞清楚,大量将原理推向实用的问题没有解决,就必须交论文毕业了,而后续博士生又常常不能将前一篇博士论文的应用化问题再作为博士论文题目,使大量创新研究半途而废,这也是我国前沿论文多而应用成果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德国的博士生培养机制可以借鉴:纯理科读博期限是三、四年,而工科通常六年或更多。对从实业界来的研究项目或有应用前景的研究常要求博士生将其做到可应用为止,出相对完整的成果,故有的博士生十多年才毕业,但这类博士生读博期间的待遇大多相当于在实业界工作的待遇。 建议国家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奖(助)学金待遇,同时建议采取灵活的博士学制,对那些可能有应用前景,在合理期限内可望将研究成果完整化、实用化的博士生适当延长读博期限,并将他们的工资待遇提高到与社会上同等工作基本相当的水平,读博期间计算工龄、军龄,使他们在各方面不吃亏,安心在学校搞科研。这部分经费应由导师负责从科研项目或工业界支付。这种读博期限的延长不应涉及那些非全日制博士生。 同时制定政策支持、鼓励优秀的博士生基于其学术成果的创业,延续其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我国博士生毕业后自己创业的比例相对于美国、德国很少,这也是创新产品少的重要因素。 4 明确和提高创新知识产权方在产、学、研中的利益权益,激励创新成果应用转化 国内目前创新成果的利益主要被掌握用户的系统集成方和销售方所获得,而真正搞创新的大学和研究所所得甚少。许多研究所多年的创新研究成果被上级低价或无偿地转给厂家生产,厂家获得后续主要利润。创新主体没有从产品利益中明显获益,这是不符合创新体制机制的。这种现状迫使许多大学和研究所在耗费大量高科技人力资源于推进终端系统产品的工程化甚至销售、维护工作,而这些是大学和研究所的弱项,形成生产的产品工程化、实用化水平低、无竞争力的局面。这个问题是制约我国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重要障碍之一。 建议制定政策,明确和提高创新知识产权方在产学研中的利益权益,使产学研三方利益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和优势,形成高水平的终端产品。 5 制定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在科技项目、产品的经费价格构成中充分体现知识产权价值,带头保护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和利益得不到保护,是影响和阻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因素。建议国家试点在科技项目、科技产品的经费价格体系中就明显体现出知识产权价值,实质性地带头保护知识产权。例如:在装备产品定价、价格评估中,加入创新知识产权、设计、软件等高智力体现的相关费用,并加大体现发明人利益的力度。 先进软件集中体现了智力创新的成果,是装备的灵魂和水平的主要体现。而国家现有的装备报价定价政策没有体现软件的价值,使许多重要创新软件不得不附属在硬件上,甚至许多单位有意将硬件不必要地做多、做大以提高报价定价,这也是部分国产产品“傻、大、笨、粗”的原因之一。而国际上许多产品是倒过来的,买大型软件系统时,免费赠送硬件,硬件尽可能小巧。软件能力本来是中国人的强项,国家上述软件政策是我国许多重要高智能、高复杂度产品的水平与国际上有较大差距、水平上不去的重要甚至主要原因。国家对软件问题已有认识,建议尽快出台实际措施。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付诸应用以提高生产力、造福社会。国内对这一基本问题还没有下足功夫,目前的科技创新导向很大程度上是为创新而创新。本人对以上问题思考已有时日,结合在德国不莱梅大学等高校读博士以及访问学习的经历和体会,尝试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部分解决问题的建议,看法粗浅,多有不当,仅供参考。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6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中试基地的发展建言
kejidaobao 2012-6-7 15:35
文/王帅帅 所谓中试,是指科研成果在实验室研制成功或取得初步技术鉴定后,为完善技术规范、解决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从而形成更接近于规模化生产的成熟技术产品,而进行的放大试制阶段。它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中试基地是指具有开展中试的人才、设备等条件,管理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为科研成果提供中间试验场地和条件,进行成果二次开发,并能进行一定规模试生产的科研性生产组织。中试基地主要向企业输送成熟、可直接应用于生产领域的中试技术成果,是科研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的重要途径,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环节。数据表明,经过中试的项目,成功率能达80%—100%,未经过中试的项目,其成功率低于30%。在发达国家,科技项目的中试率高达70%,而我国中试率只有3%左右 。中试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对于降低科技研发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试基地有多种分类方式,且各种分类方式存在交叉情况。从行业性质和特点区分,可分为具有不同行业性质的中试基地。从资金支持渠道和依托单位区分,可分为国家级中试基地和省市级中试基地。从科技成果流动方向区分,可分为:① 接产放大型,即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实验室成果,接产到中试基地,进行规模放大,完成工艺规范的调整与完善,以提供能够直接投入生产的工业化技术成果。② 移花接木型,即将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专利成果,经过中试基地按照我国国情进行二次开发,消化吸收,应用在我国的工业产品上。这2种类型的中试基地通常是封闭性的以自养为主或以自养支持技术辐射。③ 扩散辐射型,是指中试基地作为技术、产品和人才的辐射源,通过技术研发、试制产品和培训专业人才,不断地向国内外市场扩散产品,辐射技术 。 1 中试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 经费投入不足。国际上,技术研发、中试和产业化投产3个环节的资金投入比例通常为1∶10∶100,我国目前仅为1∶0.7∶100 。中试基地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融资能力不强,社会扶持基金尚未形成,自身积累又杯水车薪,资金投入成为影响中试基地发展的重要问题。 2) 观念和意识未跟进。中试基地自身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 3) 社会中试资源分散,缺乏整合机制。 4) 企业参与中试的动力不足。目前的政策环境在中试过程中没有针对技术产权、成本、投资风险等方面,提供相应的鼓励配套政策,企业很难有积极性参与中试,并承担中试风险,导致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中试的动力不足。 5) 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中试处于实验室研发和产业化的中间阶段,承担着技术风险、投资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目前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市场化合作机制,因此在中试合作过程中,参与各方很难就权利、责任和义务等达成共识。 6) 信用体系脆弱,缺乏信用评估体系及规范制约机制,法规和政策不完善。政府对中试基地的法制化管理程度较低,没有对中试基地的法律地位、管理体制、行业行为等进行有效的规范。 7) 信息平台不完善。缺乏行业性及全国性的专业技术信息网络体系,技术商品难以有效流动。 8) 中试基地建设不充分。部分中试基地的技术设备老化,缺少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服务能力还很弱。管理和营销水平不高。 2 中试基地的发展建言 1) 多渠道强化中试投入,建立科学的融资机制。通过吸引风险投资,增加中试基地的投入,使中试基地进入良性循环。 2) 强化中试意识,进一步明确中试基地发展方向。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产学研联合,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中试平台。 3) 整合中试资源,建立社会性的中试风险承担机制,分散中试风险。可以考虑由政府推动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中试协作联合体,联合体成员共同承担中试风险,分享中试成果。 4) 建立市场化的中试技术服务机制。将中试服务产业化,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使中试成果的价值在交易中得到体现,切实保障中试基地的利益。激活中试服务的市场化运作,应用性科研经费资助由资金资助转为中试采购,中试基地由国家投资逐步转向企业投资。 5) 强化政府协调作用。政府应对中试基地给予政策扶持,确认中试基地的技术资格,确保中试过程的规范化,保证中试结果的合法性,保护中试各方的合法权益。 6) 构建技术信息网络体系和中试服务网络营销平台。 7) 中试基地要提高管理和营销水平,集中资金和优势资源,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人员素质,建立高质量的中试队伍。积极主动地寻找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实验室成果来源和熟化后技术成果的转让对象。 参考文献 谢涛. 对解决科技成果中试问题的思考 . 科技成果纵横, 2004(4): 39. 李厚轩. 发挥中试基地作用把科技成果转化落到实处 . 科技成果纵横, 1994(6): 17-19. 郑琦. 基于资源整合的中试公共平台战略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8): 1-6.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11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利用烟草叶片提取物提高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率
mengxb 2012-5-23 09:03
aob.mcs103.full.pdf
3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半数科技成果沦为“展品” 产业化严重偏低 (转载)
sunapple 2011-1-20 09:28
科研立项、成果转化和市场开发三大环节尚存运转瓶颈 我国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数量近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仍然严重偏低。记者近日在北京、陕西、江苏等地调研了解到,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应用型科研尚未完全遵循市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存在“拉郎配”现象,新产品产业化服务体系也很薄弱。科研立项、成果转化和市场开发三大环节尚存运转瓶颈,使大量科技成果成为“展品”,科研价值难以形成生产力。 半数科技成果成“展品” 在记者调查中,大部分专家反映,我国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大约有一半是不可转化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本来为了应用的技术成果,但因为在科研立项的时候就“脱离了实际”,成果鉴定之后,只能束之高阁成为“展品”。 经过改革探索,高校、科研院所原先相对独立、封闭的科研体制已经有所改善;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逐步打通;科研活动的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科技投入和成果产出的主体逐渐多元化。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以每年20%左右的比例增长,年投入额达到4600多亿元,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然而,不容回避的是,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两低”的局面依然没有明显改观。 在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在发言时指出,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转化率的差距甚远。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周治平说:“我国一些应用技术研究的首要目标是国内一流、世界领先,而不注重实用价值,立项开始就决定了只能是‘展品’。比如,32纳米的芯片处理器制造技术,英特尔已经推出,我国科研部门也准备投入研究。然而,根据目前的立项要求,就算我们研究出来尖端的32纳米技术,与之配套的光刻、薄膜沉积、化学抛光、离子注入等生产工艺也根本不具备,技术变为成果十分渺茫。” 西安交大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席保锋说,目前我国许多科研活动的开展以申报项目、开展研究、报奖、鉴定为主,科技成果的数量主要表现为:成果鉴定、各级获奖、专利,而不是以最终形成产品、商品来认定和评价,难以促使科研活动更好地联系实际。这种评价体系重视了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市场价值”。 “夹生”技术难消化 产学研用相结合,是应用技术研究突破中试环节,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记者调查发现,因为企业与科研机构,特别是高校的价值体系不同,一些产学研合作“重形式、轻内容”,产生了许多难以消化的“夹生”技术,这是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另一原因。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然而长期以来,科研人员的技术,从实验室成果变成产品,往往需要大量投入,进行一系列市场化导向的研发,企业并不一定很看好。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杜进平说:“比如科研机构研究出一种生物农药配方,理论上很好,但其生产成本、使用便捷程度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就会看不上。” 据科技部提供的数据,我国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所占比重在逐年提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5%以上的项目都有企业参与;863计划课题依托单位中,企业占30%;国家重大专项课题中,企业牵头的超过50%。一些研究者认为,尽管目前许多科研项目有企业参与,却未能完全改变科研立项的“学术思维”。 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市场总监张建宁说,目前很多科研项目的确立,形式上经过了市场调研,征集了相关企业的建议,也可能有企业参与项目,但并没有完全改变科研立项的学术思维。从科研项目最初的指南到后期的评审,还是专家在主导,难以真正体现“市场意识”。 一些科研人员举例说,关于传感网的技术,全世界的研究都在“钻牛角尖”,产业界普遍认为这项技术不可转化应用,但我国一些机构还在大力投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此外,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开展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项目”,已做了5年,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通信企业这几年忙于3G技术的开发应用,这个项目近期才进入试商用阶段,项目的效益有所延迟。 走向市场需助力 据科技部提供的数据,2007年至2009年,我国应用技术成果未应用或停用的原因,主要是资金问题,各年度的比例保持在50%左右。其次是技术问题、市场问题、政策问题、管理问题,市场问题所占比例保持在10%左右。从产品到商品,是应用科技成果价值的最终体现,一些成果没有迈过这道“槛”,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又一原因。 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杜进平说:“目前很多风险投资‘不担风险’是造成许多科技成果止步市场的重要原因。我们企业2008年创立之初,找了四五家风险投资机构,也没拿到钱,如果不是当时找了两个自然人合作,我的公司早就消失了,更谈不上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北京格林曼光电科技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节能LED灯饰的小型企业,公司总裁张华说:“对节能产品而言,推广应有利于社会发展,但往往生产成本高,消费者接受程度低,市场推广难度大,如果得不到政府的扶持,失败的风险就很高。”张华告诉记者,她前几年在珠海创业时,当地一家企业开发生产的中央空调尽管质量不错,但多年进不了政府采购目录,“这样就很不利于技术创新、技术转化。” 新的技术产品走向市场,既是研发的目标,也是持续创新的动力,却往往受到制约。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梅永红说,在市场应用中改进和提高,是技术进步的基本规律。对于企业来说,在应用中持续改进是一个累积性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技术能力成长的过程,但我们的政策导向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目前,我国政府采购市场中,轿车、电梯、计算机、通信设备,打印机、软件等大宗采购,基本上为外国企业所垄断,有些大型工程设备优先采购国外产品,有些地方政府采购外国企业软件的比例高达90%以上,形成了对我国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壁垒。 更多阅读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教授曝项目招标“潜规则” 政策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别让职务科研成果烂在抽屉里 王志珍院士:中国科技成果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 高校科研导向扭曲 部分科研经费被“自娱自乐”
1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