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改变命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寒门子弟命运不能改变根源于当前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分工观念
热度 4 xingbin 2011-8-13 16:26
目前,关于寒门子弟能否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问题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大多数认为目前社会格局中不少寒门子弟非常优秀,但相对于“富二代”“官二代”缺少大量的社会资源难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体现了社会的不公,社会应当给寒门子弟更多的机会; 另有少数认为寒门子弟所谓的优秀只是应试分数的提高,综合能力偏差是不能改变命运的根本原因,不能改变命运理所当然,寒门子弟还需更近一步的提高。以上争论的思路只是从微观上个人发展角度来考虑,关于寒门子弟能否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问题看起来只是个涉及公平的问题。 试问何为改变命运?不过是当大官、赚大钱、成为社会名流,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及社会地位---这就是当前社会公认的命运的改变,其中处在上层的人不想下来,处在下层的人想翻身上去。 从宏观上看命运的改变只不过是一部分人取代了另一部分人,只是处在各阶层的人换了换而已,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只是对微观个体影响甚大)。 在此社会观念下通过一定方式的改革可以实现人与人替换的相对公平,但是不能消除这种贫富阶层不公平的存在。 社会本来应当是具有良好的分工的,社会的各个职业应当只有技术水平的差异,而没有职业种类的偏见,而目前的一些传统观念将职业分为了三六九等,有些职业干的再不好也有社会地位,有些职业干的再好也没钱地位。 在这样的体制下人人想的不是如何做好我们当前的工作,而是如何向上攀升。就好比车间主任的地位永远高于工人,人人都想着车间主任,没人愿意当工人,人人都不想好好做技术,这样的工厂怎能会有很好的加工水平。 优秀的工人和干部都能成为大家敬仰对象的企业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个人感觉国家应从根本上消除职业歧视,让广大公民拥有良好的心态,每个人都能够专心致志干好本行,只要干好了都有钱赚都有社会地位,这样才有利于人民的安定及国家的繁荣富强, 让人人通过努力都有钱赚,都有社会地位。 另外,有句话送给广大的寒门子弟,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 读书和学习只不过是获取信息和提高能力的方式,我们所关注的应当是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个人分类: 个人闲谈|5651 次阅读|9 个评论
寒门学子之殇——本质分析
热度 11 sxyaxy 2011-8-13 12:49
首先必须承认的几点 : 1、寒门指属于低产阶级的一类人。 2、有潜质的寒门学子本博专指能够进入好一点的重点大学的学生。本博中的学子一律指大学 生。 3、寒门学子家境各方面都贫,主要表现在家庭背景、经济需求、人际关系。 4、寒门学子必须和教师教授子女、富人子女、官绅子女等类似于要么父母有着高层次文化, 要么父母有着丰厚的物质财产,要么父母权力在握的子女区分开来。 5、寒门学子或多或少有些心理问题。 6、受教育是寒门学子最大可能改变命运的一种途径。 7、有能力有技术、有理论水平不一定有出路。 第3、4点混杂来看 ,说到背景,那就是指职业,蕴含着一定的文化素养。寒门学子,怎么能和教授子女?教授有眼光,不用像农民一样只知道买苦力赚钱,多年的卖苦力已经让这些人看不到知识的用途,自然眼光层次就低了很多。教授的子女的好处就在于他们的子女一般都能成为教授(这点可以从老教授身上得到印证),而贫寒学子呢,有能力又怎么样?想出国,有这个本钱吗?想写高质量的文章,有人指点吗?(关于指点,肯定是被动的想法,但是有多少本科生发表的EI,SCI等是没有经过教授的指点的,为了提高竞争力,这些人甘愿傀儡于被动)南京大学物理系2000级本科生朱涵就是最好的一个辅助论证的例子。 经济需求层面上,这又怎能和富二代竞争?富一代的光环下,富二代学子目前的实力至少不会输于贫寒学子。正当贫寒之士在为房子而苦苦挣扎、为接项目而奔波劳累时,富二代早就掐住了经济的血脉,等吸干后,剩下的就是一具干尸,刘云超也算一个在内,又是很好的一个例证。 人际关系上,官绅子女多好啊,在中国做官,搞不好人际关系就别想做什么官,何况九品芝麻官也要生存啊,不拿点烟酒,怎么行呢(这点可以通过我家乡的一个鳖官得到论证)。人际关系,他们懂,因为这些人是不读书的人或者读了书之后再也没追求的人,整天知道吹嘘拉马,甚至带动了学术界的何炸麻。而贫寒之士,骨子里就受中国教育的影响,受到初中、高中语文中诗人的影响,还有诸多落后于时代的文章,我对这些的评价只有两个字——迂腐。有的学生到了硕士,到了博士,也是由于骨子里的气,不懂得搞好人际关系。 经过以上分析,可得出:家庭背景决定着经济需求与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优越的,经济和关系都不差。 论证第5点 。寒门学子为什么有点儿心理问题?就是因为穷,因为自从上大学后,见识广了,真正演变为成年人了,发现自己和别人有很多差距了。这方面有自发诱因,也有他人给的潜意识。比如教师教授的抱怨、家人的贫苦、网络和社会给的压力等等,当然还有个人内心的困惑,个人的不自信,甚至是自暴自弃。总而言之,环境因素激发的成分要多很多。 论证第6点。 我个人看了很多专业、各个层次学校的培养方案。大专、技校教的,往往不学自明;大学教的,往往是从原理上剖析,让学生知道怎么回事,怎么用,这是真技术,理论也是真理论,而不是一些肤浅的东西。由此,接受大学教育,技术层面能够不与科技脱轨(很多课程表面上不相关,其实不然);理论层面上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表面上理论看起来没用,其实是不知道怎么用)。如果说拥有科学与技术不能改变什么,那贫寒学子真的就不该上大学学习这些了,反倒是搞些娱乐倒好,时下的富二代不就是这样吗?娱乐社会,娱乐人生。 2 和7点来看。 有技术不一定有出路,技术不一定代表着市场,代表着财富。有个词“跑项目”,“跑”字用的真是形象,为什么要跑?很简单,因为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多,你不跑,难道还有心思搞“龟兔赛跑”?90年代,微软公司的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跑的另一个原因是市场在中国不是自由的,而是由国家控制的,有技术又怎么样,政府的项目照样不让你进,你还是跑到别处去吧。所以,要拿项目,就必须得跑。理论水平方面,教授们,当美国的高校像你伸出摇钱叶的时候,你就不心动?你就不想拥有好的科研环境。想的成分,肯定有。只是当前职位来之不易,况且出去也不一定比如今得到的环境好(这个也有例子为证,一则新闻,说是到国外谋生的教授,为了生存,不得不在饭店打工)。可见,教授们,作为聪明人,不说真话,打些暗语就算了,也只有像曹教授这样的人,才是性情中人,无所畏惧,随心所动。 也许有人会想到先工作,可是HR也不是傻瓜,有技术有水平,没学历,照样逼得你没去处。有学历,没能力,照样气得你半死。 再来看看学子之间的坚强后盾 。高考有人请枪手,难道进入大学就没有枪手吗?大学里的枪手更为可怕,这将使得真正有能力的学子丧失很多机会。大学的任何赛程,选拔,都会出现“枪手”,都会出现不公平。有的人为了能通过选拔,一起讨论或者请别人做。更可怕的是,幕后的操纵者也成为了某个人的投资者。有的教授指导本科生发论文,然后送他们出国不就是为了自己的那么一点点私利吗?这个世界,有人愿买,就有人愿意卖,市场总是会有的,不论是杀人放火,还是奸淫掳掠,一个社会进程里,这些不可避免地出现(关于这点,可参看一些法制类节目便可得到印证)。关于枪手,其实有很多联想。代发论文是不是枪手?有多少人通过这样的伎俩蒙混过关,升学又提升职位。伎俩千千万,但本质没变——作假。 打个比喻。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尚武的江湖,里面有武学门派、商业老板、朝廷官员,当然还有农民(这里面有很多想象的空间)。农民的子女,如果要想成为一流高手,要先帮着师傅打杂几年,一步一步晋升成为近身弟子(近身弟子肯定有耍阴谋诡计的),这要花多少时间啊,显然,“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肯定是错的,更何况想成为绝世高手,当然要是拜在不入流的门派,不入流的宗师,别指望了,完全是浪费时间。谁愿意冠以“品德高尚,技艺高超”的虚名而把武学精华轻易相传于他人,但至少一点是肯定,写基本类似咒语的秘籍当做商品卖,武学奇才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解密咒语,可是等他知道其中的玄机,别人早就凭着家传秘籍学有所成,从而一跃成为武林盟主。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这江湖有点古代世袭制的味道,对于现代的江湖而言,寒门子弟基本不可能练就绝世武学,少有可能成为一等一的高手。 教授也是有乐意帮助别人的。有个老教授,60多岁,不嫌弃穷人,很乐意帮助寒门(这个是深有感触的),我猜想老教授真正懂得一个人,活着在这个世界上,寿命短短不到100年的时间,他存在的价值意义所在。 在未扩招之前,寒门学子的前途还是不错的,至少铁饭碗不会丢;在扩招之后,鱼龙混杂,往往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研究僧混杂不堪,还有企业公司单位的利用职务之便间接招收毫无能力的亲人等等,这个不好说,就是要讲出来,你也懂——潜规则。 最后 ,时下流行的是,“你爸是李刚”,同样,“你爸不是朱建阳”。
5987 次阅读|12 个评论
【开篇的话】奋斗带来自由
热度 4 sunzl1989 2011-8-11 22:18
关注科学网两年多了,受一些名博的影响,终于鼓足勇气“入驻”这片神圣的领地。从玉泉路研究生院回到所里,我已经是研究生二年级了,此时开通科学网博客,权作是对自己科研生活开始的一个纪念。在这里,我一直深受启发:09年准备考研,从科学上了解了中科院(和它的师资力量,培养制度等);研究生一年级,关注着科学网上的名博,聆听他们关于研究生教育的诸多见解。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从这里汲取智慧的力量,丰富自己的研究生活。此外,在探索自然,感悟科学之余,还要学会生活,记录心得。这里,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平台。 最近,科学网上一个热门的话题是:寒门子弟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多吗?一连读了好几位名博的文章,也专门翻看了上周四的《南方周末》,不免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寒门子弟读书能否改变命运是一个未知数,但是不读书就肯定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出生在八十年代末的农村,亲历了村庄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一例子吧,早前村里的文艺活动不是很多,也没有像城里的活动(健身)广场之类的地方。谁家有个喜事丧事,都会放映一场电影,到了傍晚时分,村头的小山遮住了夕阳,男女老少都会从家里搬个马扎出来,找个人少的地方坐下:敞着怀,摇着芭蕉扇,欣赏着豫剧(播放的电影多是一些戏剧电影,如《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等)。后来,类似走街串巷播放电影的行当不景气了。我记得97年的时候家里买了一台17寸黑白电视机,算是村里比较早的。一到晚上,串门的叔叔伯伯,大婶大娘都能挤满整个院子。再后来,每到收玉米的季节,父亲就把电视从堂屋搬到院子里,我们这帮小孩剥一边着玉米一边看着电视,不知不觉就到了后半夜。之后的几年,家里的电视换了好几台。今年回家,父亲正寻思着装宽带呢。不能不说,村里人越来越富裕了,生活越来越滋润了。 和物质的丰富相比,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并没有太大的改观。拿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我是读书读到现在为数不多的一个。大多数儿时的伙伴,现在已经成家,不少也有了孩子。近些年,回家的机会不是很多,村里的一切竟显得很是陌生,尤其是街头玩耍的小孩。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是某某某的孩子。“他才多大呀?!都有孩子啦?”“你要是在家,也早成家了。”我竟说不上话来。 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就是我小学的同学,他们多是在初中时候退学的。家里人也不是很鼓励自己的孩子读书,因为对于农村的娃来说,男孩都有一处宅子,成人后,继承上一辈的房产或者父辈们帮着盖起房,就可以娶老婆生孩子了。不像五六十年代,现在的农村只要有地,哪怕你天天歇着也不会饿死。可是家里有了学生就不一样,在我们镇里,初中时候就开始住校,每周回一次家,每次回家一件首要的事情就是向父亲母亲伸手要钱。如若孩子读了高中,就要到县城去,而那里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或许一辈子也不会去一次。我的伙伴们迫于这样那样的压力,终究都在读书学习这道缓坡路上慢慢下滑,以至于离开了。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造就农民子弟不能公平享受被教育权利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学资源的贫乏:我们县城只有三个高中(算上职业高中),每年的高考只有县里一高才能有近百名同学取得本科一批的录取通知书。二高三高基本没有学生可以考上一本院校,连二本的都很少。当下的社会,村里人也知道文凭正在迅速贬值,所以,谁家的孩子若是考不上一高,基本上都会辍学。之后他们的人生轨迹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到南方找个电子企业,或者服装厂打工,几年后拿着净赚的几千块钱,回到村里相亲。算上上一代的积累,如果还算体面的话,基本上可以迅速结婚生子,更有甚者是奉子成婚(而他们中多数是不领结婚证的,因为还不到法定年龄)。 再说说我们孩子这一代(虽然我还没有结婚生子),街头跑来跑去的小孩,应该是幸福的。他们出生在2000后,村里有了幼儿园,舞蹈班,画画班等。也像城里一样,多数孩子的家长会在假期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可是仔细分析一下,我不禁觉得:时过境迁,这么多年过去了,村民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依旧显得麻木。学前教育盲目跟进,在还不会说中国话的时候就要开始学习英语;小学师资严重不足,一些当年教我们的老先生依旧是现代小学教师队伍的主力;初高中教育极度不平等,能够供得起孩子上高中的家庭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大学精英教育机会甚少,好几年过去了,村里仅考上了一名大学生,农村孩子在县城高中本不占优势,能够走出去上大学的难度可见一斑。 如今,我很幸运地读完了大学,继续自己的研究生学习。村里的这一代人中,我成了极个别。一直感觉《南方周末》是真正了解中国的一个平台。如上周头版所述,基本符合当下农村的实际状况。这些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但是,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并不比村民们的视野开阔多少。很是遗憾! 一次回家过年,偶遇早前的同班同学,人家已经在社会上打拼过几年,如今已结婚生子。他对我说,“我这辈子就算被困在了农村,失去了自由,当学生时候的梦想已经忘记是啥东西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并不比老头子们那一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好多少,早知道当初死活都要读书。” 自由?或许是吧,对于寒门子弟,奋斗是离开农村的唯一途径。 作为开篇的话,或许应该更加积极些。但是,想想自己的同伴,我觉得记下他们的生活轨迹,亦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承载着许多人的期望,我不敢在以后的路上有片刻的停顿,唯有奋斗才算是对亲人朋友们的一个交代,才算是突破木讷,获得心灵自由的方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95 次阅读|8 个评论
讨论过后寒门子弟的命运能改变多少?
热度 1 Btree 2011-8-10 19:44
寒门子弟最近在科学网可以说是热闹了很久,昨天才举行在线访谈,而这几天博客头条有一半是关于这个主题。但细看头条这些博文,感叹完农村孩子一开始就输了后,则更多是以自己亲身经历跟寒门子弟说如何在社会生存,坚持读书改变命运等。 而关于这些的作用我在上一篇博文《 有多少寒门子弟能有春天? 》就说过: 其实我相信农村出身科学网的用户,都是通过知识已经改变命运或者在慢慢改变命运; 农村教育虽然出了很多人才,但还有众多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声音被埋没了。 科学网用户如果是寒门子弟出生的,大概都已经知道如何在这个社会跟别人竞争。而这些观点没办法跟农村家长和孩子说,激励他们不断奋斗;再说现在客观条件已经不一样,而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又能有多少农村孩子能受到这些激励而成功呢。 我觉得很多人更想看到的关于农村教育的现状、原因以及如何去改变等。 下面再附上之前写的对其他文章的评论: 寒门子弟 你喊什么教育公平,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教育公平都是一句空话; 你已经有免费义务教育,不能考上好的大学,就是你自己不够努力,不够拼,你看看有多少寒门子弟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了; 你上不了好大学,你就去读一般大学,是金子总会发光,你读完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或者你上不了大学,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种田,你的个人价值也就实现了。 国家为什么得给你教育公平,你看看多少寒门子弟自己读完大学毕业后都不回去建设自己家乡? 自己都不去改变自己家乡教育,还想国家给你公平? 可是,为什么不能给农村教育投入多一些经费改善硬件条件? 为什么不能给上不了大学贫困生多一些支持? 为什么不能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大家更加愿意回去工作? 其实广大的寒门子弟,并没有太多的奢求,不平等一直都是存在。但只希望农村教育经费能读一些投入,能提高农村教育者的待遇,能给贫困生多一些支持…… 但有多少既得利益者愿意放弃利益? 科学网关于寒门子弟的讨论估计也差不多结束了。 这讨论过后,寒门子弟的命运能改变多少?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366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到底什么改变命运?
热度 26 jlxt33 2011-8-9 18:39
到底什么改变命运?
【前言】 这篇东东想了很久,写了很久,早晨 9 点多开始写,又处理了几件事情,下午又开了会,到现在才写完,而科学网的在线访谈也大概结束了吧。但愿没有跟专家的观点雷同,以免涉入学术道德的问题;也但愿没有很过时,能够跟大家分享。 【正文】 这几天连续发表了一系列的有关农村孩子跳农门的艰难历程,也有一系列关于农村的孩子是否有春天的讨论。 在金小伟博友的博文《 出生改变命运——农村孩子一开始就输了 》一文后留言, “ 您说的好像是出生决定命运而不是出生改变命运吧? ” ,后来该文的题目就变成了现在的《出生决定命运》了,首先谢谢小伟博友能采纳鄙人的看法,其次谢谢小伟博友让我连续不断地思考了很久 “ 到底什么改变命运? ” (一)先说点背景 1. 本人没有出生和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没有很多切身的体验,因此想法难免偏颇,请海涵,即使拍砖也挑块跟豆腐硬度密度差不多,好吗?不过也有近亲在农村生活,小时候经常到乡下去,也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很多来自农村的人。 2. 本人也不是什么 “ 富二代 ” 或 “ 官二代 ” ,跟他们没有亲也没有仇,所以没必要吹捧和打死,只是承认这种现象的存在。 3. 本人只是在一个相对不发达的省会城市中出生,成长在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中,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现在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工作的普通人,因此,从骨子里也没有所谓的城市人的优越,也从不贬低或瞧不起农村人。 基于以上背景,希望本篇的思考能够尽量客观。 (二)再谈几点疑问 1. 常说 “ 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 ” 。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定义出什么是 “ 寒门 ” ,什么是 “ 朱门 ” 呢?这是一个相对概念还是绝对概念呢?还有我们是不是能定义出什么是 “ 贵子 ” ,什么是 “ 伟男 ” 呢?这直接关系到我们要将命运改变成什么样。 2. 电视中或广告中说 “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定义出什么是 “ 输 ” ,什么是 “ 赢 ” 呢?难道人的一生中只有输赢吗?赢了就一定快乐吗? 3. 命运到底是什么?既然是命运,是不是能够改变? 4. 如果能够改变,是靠自身改变呢,还是靠外力?是金钱改变命运,还是知识改变命运? 5. 如果是金钱改变命运,那么该如何获取金钱呢?难不成真的是 “ 笑贫不笑娼 ” 吗?如果是知识改变命运,是不是等同于 “ 读书改变命运 ” 呢? (三)简单说说关于上述疑问的思考 1. 我们每个人能够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四十亿分之一的概率,都是胜利了的强者。因此,每个人都是值得骄傲的,即使出生在相对困难的所谓 “ 寒门 ” 中。如果父母中的任何一人娶(或嫁)另外一个 “ 官二代 ” 或 “ 富二代 ” ,那么出生在所谓的 “ 朱门 ” 中的就一定不是同一个人了,因此我们要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机会。大家都是光着身子在自己的哭声中呱呱坠地的,没有什么不同。那么这个新生命究竟是不是 “ 贵子 ” 今后能不能成为 “ 伟男 ” ,还真不单单由父母的身份或家庭的贫富决定的。 现在的“寒门”是不是就是指农村居民呢?还真不能这么说,在城市中也有大量的生活不富裕的家庭,也不是每一个城市孩子都能学钢琴跳芭蕾的。比如我亲身体会过父母是怎样精打细算地用那每个月不足百元的工资养活我们三儿小孩,怎样节衣缩食地给我们订报纸杂志和儿童读物。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出身“寒门”的孩子。 窃以为,所谓 “ 伟男 ” 当是那些受人尊敬的人,而不是特指金钱堆积的大款或富豪。正因为此,才可能寒门出贵子、成伟男。不说历史,我们每个人看看自己周围,大概都能找出寒门子弟奋斗成功的实例来;每个人也都能看到或听到纨绔子弟的种种劣迹;反之,我们也同样能看到不成器的寒门子弟,也可以找出出身富贵的令人尊重的伟男。对不对?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归结为教育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 ,或许我们不能否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情况下,家庭教育更为重要;不过很多时候家庭教育会反映出社会价值观的取向。家长是否有足够的生活智慧和成熟的教育理念,是否能够得到孩子的尊重,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决定至少影响孩子的命运。学校教育是否能帮孩子们塑造完善的人格,学会做人的基本原则,也会直接影响或决定孩子的命运。社会教育就更不用说了,会给每个人最现实和直接的影响,真的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理想甚至命运。 因此,我们可以说,自己的命运应该是怎样呢?不管出生在哪里,在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几十年中,最多也就百余年吧,我们可以内心充实地生活,能够为家庭和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能够受人尊敬地有尊严地生活和有尊严地死去。 2. 关于“输”和“赢”,真的不知道什么结果是“输”,什么结果是“赢”。难道说,会弹钢琴跳芭蕾的就是赢,不会乐器没有体育特长的就是输?有房有车的就是赢,没房没车的就是输?拥有了一切就真的快乐了吗?这个还真的不好说哦。物质的东西是没有穷尽的,多少就够了呢?有人说,奋斗了多少年,发现自己拥有的还没有别人一出生的多。这很奇怪吗?纵观古今,放眼全球,哪个时代哪个地方,是从生到死所有人拥有的都一样多呢? 窃以为,“输”和“赢”大多数情况下,自己给自己的一种纠结,或者是“物质欲”的一种缠绕。 3. 命运到底是什么呢?作为唯物主义的人,我不信奉生命轮回,也不知啥是命运。不过也不妨随便说说,相信命运的人是不是认为命是天注定的,要是这样的话,还谈什么改变?反正已经注定了。即使后 30 年与前 30 年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内容,难道不也是早已注定的吗?比如一个孤儿是很不幸的,当 TA 在福利院被某个有钱的家庭收养了,突然变得很幸福了,这是那个家庭改变了孩子的命运呢,还是命中注定就是这样呢?谁能说的清楚呢? 4. 所以我们不说命中注定,我们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可以改变的。那么要怎样才能改变呢?首先或者说是原动力应该是自己有改变的意愿并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其次或者说是辅助力量则是合理有序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金钱能不能改变命运呢?不能绝对的说,金钱是个双刃剑,可能将人的命运向两个方向改变,尤其是饱受缺钱困扰的人,突然变成有钱人,随之而来的问题恐怕比没钱时更多。所以不能将命运简单地归结为“钱”的问题。还有不能为了钱没了底线,“笑贫不笑娼”其实就是为了钱没底线的表现,难不成咱能这样改变命运? 那么我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就是有道理的了。很多人也正是通过这条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5. 紧接着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内涵了,我们是不是能够将这句话简单理解为“读书改变命运”呢?当然不读书是不可能有知识的,尤其是基础知识,一定要通过读书学习获得;但读很多的书,真的不一定拥有改变命运的知识,或者说是智慧和能力。请不要说我在散布读书无用论,我只是想说明,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通过读很多的书来改变命运。 (四)试着想想“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对策 1. 基于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现状,不可能全国都普及了钢琴和芭蕾,即使是相对发达的北上广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音体美样样通的,而且很多家庭中对孩子的这方面的投入也是倍感压力的。所以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科学的基础知识、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貌、做人的基本原则等。而这有赖于优良的教师队伍,因此,如何培养、建立并稳定中小学的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这是需要政府从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方面整体考虑,尽可能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一视同仁。 2.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国家要求企业发展转型,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而且现在真正短缺,珠三角地区招聘合适的技术工人的难度超过招聘大学生,而且广州的技校学生几乎全部被预订,有的干脆就实施“订单式”培养。鉴于此,国家可以在一些相对欠发达的地方开办更多的技工学校,同时给予困难学生更多的学习补贴,是一举数得的举措。 3.也许走进公务员队伍算是“赢”的一个结果,那么各级政府也可以给予这样的机会,例如,前段时间在我校进行的这场考试,或许就是一个进步呢。 4. 归根结底,还是要各地方想方设法谋发展。我多次说过:“如果我国所有的乡镇农村都跟东莞、顺德一样了,那中国就算是真正的发达国家了。”珠三角地区的农村也有农民、也在种地和养殖,但是他们的收入不是单一的种植或养殖收入。所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地方政府应当谋划的。当一个地区整体发展了,每个个体的日子就好过了,所谓的优质资源和公平公正就更容易实现。中国太大,不可能像新加坡一样全国同时富裕,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没问题,这为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质基础,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用已有的财富促进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 5.建立合理的资助机制,当然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行为,也需要或者更需要有良知的企业和企业家更多地通过一个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资助品学兼优的孩子,也需要有能力的爱心人士为暂时生活困难的孩子提供帮助。这些帮助必将成为社会将来更大的财富! 6. 最后很重要的就是,不管是“寒门”还是“朱门”或者是“豪门”子弟,要想成为“伟男”都是经过艰苦奋斗的,不劳而获的房子和车子是可以有的,但是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
个人分类: 说说时事|7193 次阅读|53 个评论
寒门没有春天-苹果4代与4袋苹果
冯用军 2011-8-9 17:24
寒门没有春天-苹果4代与4袋苹果
1、1977-2007,是教育改变命运还是资源改变命运? 2、1977-2007,是因病致贫还是因学致贫? 3、1977-2007,农村和城市的差别是3年还是30年? 4、1977-2007,北大清华农村学生的比例是51%还是15%? 5、1977-2007,上大学找工作是拼搏还是拼爹? 寒门出路之窄曾被编成一则流行一时的笑谈,放羊娃向记者描述他的人生理想: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放羊。这常常被视作一种农民式的愚昧,但对大多数寒门子弟而言,这又是一个与生俱来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教育改变命运的本质,其实就是农民和农民工的区别! 读书改变命运——一个被放大的神话 寒门弟子,你去了哪里? 这个世界最大的差距:我们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4代,而我去买4袋苹果。 好一点的,奋斗到28岁才有机会与你一起喝星巴克,差一点的,奋斗到28岁,我喝1.8的矿泉水,你喝180的星巴克! 寒门要有春天,那你必须付出比别人多5倍的汗水、努力、勤奋、智慧、拼搏、奔波、耐力...而要比别人少睡5小时、比别人少30个春节、比别人多低头哈腰100次... 我拿什么拯救你?-寒门里的兄弟姐妹 鲁迅的答案:我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干活! 参考文献: 拿什么保证“知识依旧能改变命运”? 2011-08-08 16:27 来源:半月谈网 四川汉源古路村小学,这些孩子中有多少人能最终进入大学,完成“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   网上舆情要览:教育公平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寒门子弟远离高校的背后,是这三个阶段都失去了公平。    新闻背景:   “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30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网言网语:   网友:教育的不公,教育资源城乡有别,农村子弟从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网友:别说是北大、清华,其他重点大学也一样,农村学生比例不断滑落是社会畸形发展的必然结果。他们没有好学校、好师资,没有加分的特长与优势。   网友:纵然读书学习刻苦刻苦再刻苦,失了教育资源之“水”的鲤鱼,即使拼了命也很难跳龙门。   网友:怕什么,李嘉诚上过大学吗?现在很多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愿意上大学,没后台没关系毕业了也找不到好工作,,还不是浪费时间和学费   网友:现在的学校都只讲钱钱钱三个字,想读好点的学校难,如果没钱。普通学校和重点差距太大了。   网友:起跑线的差距,家庭背景的差距造成了,农村孩子读的学校没有城市的孩子好,见识没有城市孩子广,另外,高考不少城市孩子还可以加分。不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    媒体论道:    城市与农村的距离不只是18年   2004年,麦子一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引起了多少共鸣,一个农家子弟经过18年的奋斗,才取得和城市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如今,我们发现城市与农村的距离不只是18年。再丰盛的年华叠加,农村的孩子仍不能和城市的孩子坐在一起喝咖啡。   18年的时间,农村寒门子弟可以通过刻苦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一座座独木桥上奋勇搏杀完成跳“农门”。可现在,这一跳“农门”的通道并不顺畅。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教授调查发现,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可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专家称,超级中学是各省重点中学的升级版,它们大多位于省会城市,这一被大大拉长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把低收入家庭排斥在外了。   最新一期《南方周末》发问:穷孩子没春天——— 寒门子弟为何离高校越来越远?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底层人民,但现在看到的是能够通过教育改变人生的穷孩子越来越少,优质的教育资源仍不可逆转地向发达地区集中。   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不是一个简单的理念或实践问题,而是一个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特殊问题,包括资源配置的权力运作、阶层分化的新元素介入、公共政策的权威性配置等等。   教育公平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寒门子弟远离高校的背后,是这三个阶段都失去了公平。这便是越来越大的城乡差距和城乡二元结果的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农村与城市之间是断裂的,依据城市标准形成的各方面生活成本却是统一的,以此形成遏制农村子弟上升希望的城乡剪刀差。   剪刀差不光体现在收入差距和教育资源不均衡上,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权利差距。因为有权利才会有机会,机会平等要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收入不平等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以起点和过程不公平为标志的机会不平等,折射出公共政策选择上的偏差。   这偏差,仅在教育一方面,就造成很多寒门子弟都放弃高考,或成为游手好闲的小青年,带着一种末世感追逐着当下;或守着本分,外出打工留守在家,复制着父辈们的命运。即便如此,那些被社会遏制上升的寒门子弟,依旧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仍然保有向上的理想。   但是,我们确实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走出农村,早已是必然而且应然的结果,谁也无法逃避。可从农村到城市,存在于现实的距离到底有多远?这一距离,不仅仅指空间,还指时间和心理,更是指消除城乡权利隔阂和资源配置平等的距离,这非一朝一夕所能企及,也绝非靠一个人奋斗18年来改变的。 农村学生的比例为何下滑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如今,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而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不仅仅是北大清华,整个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   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下降的原因有很多,首要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即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恢复高考之初,农村学生还可以凭借自己勤奋的学习来争取上大学的机会,尤其是,在改变命运的激励下,往往他们的勤奋远非城市学生可比。但是,随着考试竞争的激化,影响应试水平的因素开始逐渐增多,除却勤奋之外,师资力量、信息资源、教学设施、培训机构等等,都不可能被忽视。因此,当年农村学生考试竞争的相对优势,开始逐年下降。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也体现在城市内部,“超级中学”的出现即是体现。重点大学的生源,多数来自各地的“超级中学”,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如果“超级中学”是竞争的产物,问题也许并不大。但是,往往“超级中学”的背后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经费扶持,无形之中,原本分布不均的教育资源继续失衡。而在一些县市,“超级中学”更体现为过度的中学合并——周边地区的学校通过行政手段合并到县市中心区域的学校,因此刻意制造规模化效应、集群效应,这使得一些“超级中学”继续膨胀为庞然大物。如此情况之下,教育资源的分布如何能均衡?   既然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那么目前的一些招生改革手段,很多将不利于农村学子。即如自主招生考试中,学生的综合质素将得到考核,而单纯依赖考试本身来改变命运的农村学子,在这种全方位的考核中自然会处于不利地位。还如北大等首创的校长推荐制,试问,校长推荐的资格,有多少会分配给非重点中学,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呢?我们固然需要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摆脱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对于更多的农村学子来说,他们只能单纯依靠考试来改变命运,没有全方位发展的条件。教育之公平,因此正在受到挑战。   与教育资源分布、教育公平相联系的问题,正是社会的阶层流动。社会阶层失去流动性,社会结构将可能固化,这样的社会很难健康发展。因此,这次“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成果,应当为我们所重视。   目前,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重点提到了基础教育资源分布均衡的问题,这是值得欣慰的。但是,仅凭这一规划纲要来看,我们能预见的情况是,就学、升学的普及率将能提升,但升学的竞争起点也许还难以同步。我们自然不会否认教育本身存在竞争,但竞争需要同样的起点,否则,所竞争的因素将变得复杂,甚至还会从单纯的教育竞争变成身份的竞争。因此,在呼吁教育基础资源均衡的基础上,我们希望目前的招录体系能照顾到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例如,让各大学的招生计划指标适度向农村地区倾斜,改变其过度向本地或者向经济、教育发达地区倾斜的现状。(长江商报 肖畅)    拿什么保证“知识依旧能改变命运”   “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的背后,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机能的退化,以及“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常识的溃败。如果“龙生龙,凤生凤”成为一种权益世袭,不管其是否披着高考这个看似公平的幌子,社会序列的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迟早会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越来越远。   农村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在降低。这样的现实意味着什么?首先,是农村孩子的竞争力在下降,在现有的考试规则和选拔模式下,他们的竞争力比不过城市的孩子,比不过过去的前辈。其次,是农村孩子的就业力在下降,当农村孩子自身的文凭不过硬,而家庭又帮不上忙时,他们的实际就业情况可想而知。   因此,看似简单的比例下降,背后却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机能的退化,以及“知识改变命运”这个认知的溃败现在的农村,有多少家庭还单纯地相信只要肯学,就可以改变命运?在就业难的背景下,人们只能期待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可问题是,考上重点大学的难度却越来越大。   弱势群体正被制度设计日益边缘化,社会遴选机制越来越向城市学生、富裕学生打开了更多的“门”。一者,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叠加了优势家庭的竞争力,而几乎将大多数农村学生挡在门外;二者,现行考试制度从内容上加大了农村与城市的断裂,很多内容是城市学生才能接触到的。以更广泛的视角看,难考重点大学只是农村孩子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在就业的过程,他们更多是在单枪匹马地硬闯,他们没有能力借助其他的资源顺利就业,他们没有办法与别人“拼爹”;而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他们比城市的孩子更买不起房,因为他们没有家底可以付首付,他们没有老房可以垫底,没有啃老的资格,结果只能在飙涨的房市中,被远远抛下。这些问题带来的挫败感,会让人产生焦虑。结果,在信奉过知识改变命运之后,却无奈地发现真正改变命运的可能不是知识。   2010年9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面临困难》提出一个疑问:穷会成为穷的原因,富会成为富的原因吗?如果“龙生龙,凤生凤”成为一种权益世袭,不管是否披着公平和正义的幌子,社会序列的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迟早会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越来越远。   这就意味着,在观察农村孩子考重点大学越来越难时,应该有制度的视角和权利的视角。从本质上说,越是农村出身的孩子,越难上重点大学,不过是一系列权利不对等之后的结果之一。只有稳定的制度才能带来信心,只有权利保障才能注入动力。当权利保障越来越完善 ,当每个人的际遇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时,人们才会重拾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觉得自己的未来真的会越来越好。 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叶伟民 实习生 何谦 2010-01-27 21:37:55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40843/ ■编者按:在甘肃会宁同时发生着两件事:大量农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长期举债供养学生的农村家庭血本无归,“因教返贫”屡见不鲜;农村代课教师面临最后的清退,他们在讲台上站了大半辈子,转瞬生计无着。 在会宁,教育曾是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改变自身命运的惟一通道,也是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立县之本”。在中央财政对于西部教育长期投入不足的背景下,会宁人对“读书脱贫”寄予着赌博式的希望,如今却发现“教育立县”已遭遇“教育破产”。 会宁的过去与现在正是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困局的典型缩影。我们将目光投向这里因教育破产的农村家庭与被清退的代课教师,记录他们曾经的希望和如今的挣扎,并寄望以全社会的关注为此吊诡困局求解 63岁的王清源人生最后一场赌局正在走向破灭——小儿子王卓大学毕业半年仍濒临失业,银行不断打来催款电话,并不留情面地将后者列入信用黑名单。 这意味着,这个位于甘肃会宁破败的农家,用漫长的时光和6万多元债务,仅换来“出了3个大学生”的虚名和节节攀升的赤字。“啥时才是个头啊?”2009年1月12日,一场大雪过后,王清源在已成危房的家中枯坐,感叹命运无常。 王是目前中国为数众多“因教返贫”的西部家庭中的一员。在其所在的甘肃——中国西部最贫穷的省份之一,一项农业部门的抽样调查表明:该省重新返回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中,因教育支出返贫的占50%。 这对崇尚读书立命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新悖论。尤其在广袤而落后的西部,科举取士和尊儒重教传统因闭塞而保存,又因贫穷而兴盛。长期以来,教育被压以重注,成为改变寒门命运的出路和调节贫富悬殊的杠杆。 然而,新千年以降,以大学扩招为主要标志的教育产业化所催生的高学费和低就业,像两只无形的大手,夹击着原已坚硬狭窄的农门。危机在2009年爆发,“84万应届毕业高中生退出高考”导致中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生总量首次出现下降,这场波及国内多数省市的“弃考风潮”被教育界称为中国高考的“拐点”。 由此凸显的农村教育之痛让“知识神话”褪色,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西部农村家庭重陷赤贫的梦魇。
个人分类: WIEA世界创新教育协会|2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偏远农村的寒门子弟读书还是唯一出路(二)
热度 5 tianfei906 2011-8-9 15:44
虽然说寒门子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路越来越窄,寒门子弟的前途现在好像进入了寒冬。可是,我依然坚持相信:偏远农村的寒门子弟读书还是唯一出路!下面以我初中、高中、大学等所见所闻继续谈这个话题。 一次偶然的小升初考试,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去了县城最好的中学学习,当我满怀希望的走进这座坐落在县城东岸的少数民族班的民族大楼时,心中非常的高兴。这栋楼是县里为从全县每个乡镇每年定格招生 50 个学生而修的,与其它教学楼相隔甚远,孤零零的屹立在足球场旁边,这里只有三个班,下课后,学生们可以去操场玩。大多数学生都住在学校外边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后来有的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就在外租房。 1995 —— 1998 年全县最好的中学也没有学生宿舍,只有少数民族班的学生有机会住进这个破旧的房子里,去年暑假回家特意去学校看了曾经学习、生活 3 年的房子,教学楼物是人非,住宿的地方依旧存在,不过里面不知住了什么人,肯定不是学生了,新的学生宿舍屹立在当年教学楼旁不远的山堡上。学校也不再招民族班,甚至连初中都没有了,全部成高中部了。我还特意在破旧的教学楼留影,并在曾经经常做引体向上的单干上做了几个引体向上,手上留下了锈迹斑斑的铁锈。据说,县城里的民族班好多年都停招了。看来全县就偏远的寒门子弟求学的路又变得小了。 进入初中后,班里的学生成绩都优秀,而且教师子弟好像较多,有的不能真真算寒门学子。而像我这样来自更穷的山沟里的放牛娃,才真正感觉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感觉什么都不懂,完全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学习成绩平平。即使,我们这样从全县每个乡招来的最好的学生,成绩也比不上学校里相同年级的‘金子班’。开始,我自己对学习也是迷惑,再加上在上文中提到的我们寨上的两位同学,他们成绩应该比我好,毕业后都出去打工了,我们村的公职人员很少,特别是我们寨连一个工人、小学教员、政府工作人员都没有,而我们寨上学生成绩好在当地是较有名的,因此,家乡的人觉得我也没有希望考上学校。甚至有风水先生说,由于我们寨坐落在山沟里,三面环山,风水不好,小孩在再怎么努力都不要想当公职人员,像我那样老实巴交的人更难,也受到了很多热嘲冷讽。我暗自在心里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有了好转,也得到了老师们的重视,当时也是班上的前几名。中考那会,也不怎么流行中专、中师,不过中师出来还包分配,成绩好的几位都报考邻县一个重点高中了,唯独只有我报考了中师。成绩下来后,我上了中师面试分数线,参加了面试,最终叫我以自费生去读中师,我放弃了这个机会。但是我很想读高中,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选择了离家较近的镇上高中。 在初中三年的同学,有的初中没有毕业就回家结婚生子了,唯独只有考上邻县重高的几位,后来考上了北航、北化工等重点高校,现在也在深圳等城市成家立业。而没有考上中师、中专,甚至没有上高中考大学的学生,现在都是孩子都可以上初中了。而他们的生活除了脸朝黄土背朝天外,也没有什么好的出路,为了出外打工,不得不将孩子留给父母。在这些同学中,上了中专以上的学校的人,现在,在当地生活都还算过得去了。其他人的生活也许不想我们现在这样有生活压力,可是他们的孩子又得过他们当时的艰苦生活。虽然,现在大学生毕业回家找工作难,但每年有招考,还是有机会,即使回家不行,在外打工也比大多数没有上大学的孩子轻松,要是不上大学,以当地目前的资源和生活条件,除了读书有可能改变自己命运外,其它基本必无选择,因此,偏远农村的寒门子弟读书还是唯一出路! 高中那三年,我们来自农村一帮小孩都有着积极的心态和追求,向往考上大学。和我玩的好的几个都如愿以偿,有的现在是县城、乡镇中学的骨干老师,也有的在外大中小城市成家立业。当年,班上的学生努力,老师也认真,大多数人都考上大学,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由于高中毕业后,很少回家,没有考上大学的人的生活实际不了解。但对考上大学的同学来时,也是读书改变了她(他)们的命运。再一次说明:偏远农村的寒门子弟读书还是唯一出路! 2001 年高中毕业来到这个学校,班上很多同学也是来自农村。由于所学专业在 2005 年毕业时,好找工作,现在很多同学也在大城市依靠自己努力,成家立业,过上了很好的生活了。也许对自己来说,城市里的生活压力大,但是通过一代寒门子弟的努力,他们的子弟不会再像自己一样过心酸的生活了。 通过这几年的实际生活感受,再加上每次回家,看见家乡人的生活,我始终觉得对大城市的孩子来说,读书不是唯一出路,但是对于偏远农村的寒门子弟来说,读书还是唯一出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8 次阅读|6 个评论
时代不同了,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yangfanman 2011-8-8 11:02
最近科学网上热议出身(出生)改变命运,我想反问一句: 中国什么时候不是出身(出生)改变命运? 从“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 到半封建世袭的“接班制度”, 再到无数城市“专业军人的故事”, 谁敢大言不惭的说我们社会对农村孩子公平过? 回到问题上来,以前“知识改变命运”这条途径看起来那么有效, 是因为获利阶级有其他途径,不需要和农村孩子进行这么高强度的竞争。 现在其他通路都被堵上了,即使对于X二代来讲,他们也必须要走“知识改变命运”这条路了。 尽管名牌高校里面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但知识改变命运这条路径却被不断强化, 而且农村孩子选择人生道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相对于他们的前辈而言,他们已经够 幸运了(尽管我说这话的时候感到很心酸)。 时代不同了,现在顺民越来越少,公民越来越多。 任何微小的不公平都有可能造成掀起滔天巨浪,因此有关教育公平的改革应该加快进度。 尤其对于所谓名校来说,利用自主招生这条途径适当给农村孩子开一个门缝, 这将是名校乃至我们教育事业留给这个时代最美好的背影。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34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村孩子成长路
热度 17 oooba 2011-8-7 22:25
最近关于农村学生上大学所面临的严峻现实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在科学网上接连出现了数篇有关于此的博文或新闻: 《 让出身不再决定命运——美国教育平权运动40年 》,《 研究称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持续滑落 》,以及 《出生改变命运——农村孩子一开始就输了》。 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今天走到这一步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典型,今天我就把我的经历,一个农村孩子从村里上了大学,考上研究生的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或许大家就能明白整个问题的根源所在。 91年上小学,那时候学校离家就100米,学校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主要是本村和一个邻村的学生,但只有一个老师,两个教室,教室里的板凳桌椅都是学生自己带过去的。每次上课时,两个年级的学生在一个教室,另一个班级在剩下的教室上自习。那是全村还没通电 ,冬天晚上上自习,我们都是带着煤油灯去.天冷生炉子,学生轮流带蜂窝去.学习条件之窘迫可想而知,师资,硬件,氛围,统统没有,每学期交着二十多块钱的学费.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对知识了解尚浅的我们更仰仗与老师的 启蒙 和引导.幸好那时候遇到了一个好老师,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很快就脱离了轨道,在二年级,三年级都有退学不读的情况出现. 现在小学进行了合并,成立了中心小学,家长都要送孩子都中心小学学习,但是即使中心小学学生也越来越少. 简单来说一下农村家长的心理,大多数家长都是以孩子学习脱离农村生活为目的,他们让孩子上学更多的是要让他们考好成绩,而不是考虑孩子学到知识.而一旦成绩持续不理想,他们便觉得投资不划算,如果出去打工一年能挣好几万呢,于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声音便变成了催促孩子辍学的铃声.尤其是现在用人成本越来越高,农村出去打工的一年整个两三万成小菜一碟,----你看xx,人家过年带回来好几万呢,家里房子也盖了,家电也买了,你看咱们家,为了供你上学,越来越穷.... 这种话语不断出现,也不断出现退学的情况,而坚持学习的学生脑袋里也是不断提醒自己家里穷,要给家里减轻负担. 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真是写照,虽然父母算是通情达理,支持我们上学,但是这样的环境还是不断给我压力,要节省,要靠自己! 小学六年下来,一年级的同学剩下不到1/4.到了初中,情况更加严重,因为此时的孩子劳动能力已经充分具备,成了出去挣钱的好机器.所以有很多学生是被家长强行逼迫退学的,还有很多是因为觉得自己成绩不好还给家里负担,自行退学了. 初中学校教学质量很差,初中三年级我转到了县里的中学,那的班主任非常好,给我免了很多的费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去的原因,后来中考在全县考了二十多名,被县一中提前免学杂费录取. 而我之前所在的乡中学,一个学生也没有拿到这个机会. 后来由于市里一所新成立的高中给了更好的条件,完全是出于为家里省钱的想法,选择了这个学校.现在想来实在是后悔,当时已经联系了市里的一所省重点高中,分数完全可以,但是却因为省钱的念头没有去.三年过后出现了我考场败北的情况.当然这个也是主管的问题,但是如果当时不考虑那么多,选择了省重点,或许现在的我是另一番场景呢. 饮恨上了一所二本大学,时间多了,我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养活自己,打各种工,后来以家教为主,周末,晚上,奔波与城市的郊区,市里, 导致我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于考试题目之上.当大学三年下学期到来时,面临找工作时,突然发现自己学得很差,决心考研,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 而当我选择学校时, 我又一次屈服了-----要省钱,要靠自己! 所以,我在这里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031 次阅读|37 个评论
出生决定命运——农村孩子一开始就输了
热度 54 yuewenzhu 2011-8-7 16:19
出生决定命运——农村孩子一开始就输了
近日一篇《 让出身不再决定命运——美国教育平权运动40年 》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农村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再一次至少成为科学网的的一些少数的博主关注的热点。文中以美国驻华大使的骆家辉为例叙述了一个典型的美国式梦想。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国式的梦想,幻想着能白手起家,在那片不毛之地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去开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而实践也证明,很多人也是靠这条道路找到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可是在中国又是一番什么样的光景呢?近期的另一则报道《 研究称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持续滑落 》中称: “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国家每年都扬言给农村基础教育提供很大的支持力度,教育部每年也都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教育转型,可是为什么投入越大,改革越多,农村孩子的现状反到越来越不尽人意?或许农村的孩子,从一出生的那天就意味着输了,要想跨入主流的城市社会就要付出更多更多,因为有一种制度叫做户口制度....... 如果你是农村户口,你只能在离家最近的破小学上学,没有人管这个小学有几个学生,或者有几个老师,也许过不了几年学校倒闭了,对不起,你只能去打工了,因为有一个词已经早已为你定义“农民工”。 如果你是农村户口,你很幸运,你家的学校没有倒闭,而且你学习很好。当城里孩子忙着学小提琴,绘画,上辅导班的时候,你还不得不去一放学回家就去放牲口,割草。这样一路上来顺利到了初三,本来你想着按成绩可以上市里最好的高中了,可是对不起,你不是城市户口,你只能选择就近的镇上或者县里去读一些花点钱什么人都可以读的学校。 如果你还能一如既往,学习依然很好,虽然在很一般的县中学依然名列前茅,你终于可以和他们一起理论上平等的去面对所谓的高考的独木桥,来竞争进入大学的门票。可是有一种改革一边提出了所谓的自主招生加分、政策性加分、保送的途径,一边继续宣扬他们绝不遗漏每一个出生贫寒没钱上大学的农村孩子。 如果你还是那么幸运,即使在所有“政策 ”的关照依然能够考上大学,你依然兢兢业业,不管周围的同学开着跑车四处寻花。等毕业了,突然发现自己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是溶不了主流的社会,因为有些叫做“官二代”和“富二代”的人让你突然明白原来竞争不都只是公平的,也不都只是靠实力。 突然发现说着说着有点跑题了,不知不觉的又开始愤青。古语云“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捶,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受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两亏”。又云:“没有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当我们把希望都寄托于对一些典故的回忆的的时候,难道不觉这是一种对目前制度的莫大讽刺?
个人分类: 成长道路|11165 次阅读|55 个评论
没有知识也改变命运-某局长微博调情被免职给我们的启示
热度 1 chenmingliang 2011-7-7 09:46
知识改变命运,80、90年代多少人因为考上大学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前段时间,江苏某市卫生局长因无知微博调情也改变了自己命运:被免职!一位同事评价说:没有知识也改变命运!精彩!!不过,让我脸红的是:此兄乃吾同乡也!
2480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生课堂:三十年前的一次探险
热度 8 SNPs 2011-6-22 07:10
三十年前的七月份,我还在苏州医学院读四年级。暑假,我们五个同学决定骑车从苏州去黄山。那趟旅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的人生历程。 这是从苏州医学院出发时在宿舍门口的小桥上照的。我(前右),王玉起(前左,现在加拿大),褚卫(后右,现在美国罗氏),金正帅(后中,是其它班的同学和我们搭伙),田力平(后左,现在苏州当外科主任)。 这是在路上翻过一座大山后照的。 \0 \0 这是在路边找到的“泉水”解渴。 这条路,现在用google看一下并不远,可是当时没有高速公路,还是田力平同学通过关系搞到的军用地图才知道路怎么走。很多路段都没有柏油,小石子路。高山的坡度很大,我们的自行车又都没有变速,上山推着车上,下山很危险。我的车是笨重(耐用)的永久十二型。来回一千多公里,历时二十天,每人分摊用了五十六元人民币,一百斤全国粮票。 临行前我们在学校团委开了介绍信,证明我们的身份,这样我们一路可以找中学,大学,凭介绍信借宿教室,宿舍。每天都是早上4-5点起床,趁天气凉快多走些路程,中午找休息午睡,到傍晚再走一程。从苏州出发,四五天到黄山。一天,我丢了全队的干粮(馒头是放在我的车上的,半路不知到什么时候掉了),我年纪最小,又不禁饿,田力平就带我去一个农户家里要饭吃。一个老大爷给了我一些锅巴,我们要给钱,对方说什么都不要。 好像我的事情最多,半路走到黄山脚下突然生病发高烧。当地医生诊断说是疟疾,可是没有发现疟原虫,不过按照疟疾治疗有效。在黄山脚下上海知青点休息几天(我们一个同学的舅舅在那里),吃西瓜降温。开始还怕我没有办法继续骑车,打算把我“托运”回去,后来还是坚持骑上黄山,回程绕道杭州骑回来的。 一次旅行为什么对我一生的影响有那么大? 因为在那以后我成年了,找到了自信,知道万事无论多难,我都能通过努力而达到目的。 我十七岁上大学,不象我们的一些同学,在78年入学前就经历过上山下乡,所以相对而言没有吃过什么苦。上路以前还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希望能把路上的一些罗曼蒂克的想法记录下来。可是上了路,每天一百公里骑车非常累,停下来就睡,路上想的就是尽快感到达目的地,能休息,有饭吃,根本没有任何“非分”的想法! 可是,那次远行以后, 我似乎探到了我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极限,或则说,我知道了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极限 : 只要肯努力,再苦再难的事情都能办到! 我也非常感谢我父母。临行前我去信请示是否可以和同学去。(现在)一般的家长恐怕不会让孩子去“冒险”,尤其是在那个不通音讯的年代,很是令人担心。可是我父亲答应并鼓励我去,给了我这个难得的自我发现的机会。 一次不寻常的旅行,让我找到了自信,得到了父母的信任和同学的友情,也看到了社会的现实。 人生,至少要有一次这样的历练,才能更珍惜时间,机会,感情,和生命。 趁自己还年轻,能 跳出 日常生活的小圈子,把自己放到一个 未知的世界 去承担各种“风险”,这样的经历能不刻骨铭心吗?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7177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知识改变命运
热度 1 longfo 2011-6-20 12:47
  大有和天成从小生活在一个村,一起上的小学。大有从小顽皮,不好读书,十六岁初中没毕业离开了学校;天成自幼好学,成绩优秀,十六岁考上全市里最好的高中。   1.大有每天在村里晃悠,爹妈看着发愁,心想这孩子将来怎么办呀;天成每日都苦读诗书,父母喜在心里,村里人都认定他必有出息。   2.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十九岁,大有跟着村里的外出打工,来到了高速公路的工地,保底工资三千块;天成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读的是道路与桥梁专业,学费每年五千多。   3.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二十三岁大有的爹妈给他说个巧媳妇,是邻村的,特别贤惠;天成在大学里谈了个女朋友,是邻校的,很有文化。   4.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二十四岁,大有在老家结了婚,把媳妇带到工地上,来给他洗衣做饭,恩爱有加;天成终于大学毕业,找了施工单位工作,跟女友分居两地,朝思暮想。   5.大有每天很快乐,下了班就没事,吃了饭和媳妇散散步,晚上便和工友打麻将看电视;天成每天很忙碌,白天跑遍工地,晚上还做资料画图纸,好久不见的女友跟他分手了。   6.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二十八岁。大有攒下了二十万,已是两个娃娃的爹,心想着回家盖栋漂亮的楼房;天成过了中级职称,还是单身一个人过,心想着再干几年就是高级了;   7.大友在农村老家盖了两层小楼,装修很漂亮,剩的钱买了一群小猪仔,让媳妇回家种地养猪;天成在城里贷款买了一套新房,按揭三千多,父母给介绍了新女朋友,在城里上班很少见面。   8.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三十一岁,大有媳妇从老家打电话来说:大有,现在家里有房有存款,咱喂喂猪,种种地,很幸福了,家里不能没有男人,你快回来吧;天成媳妇从城里打电话来说:天成,小孩的借读费要十五万呢,家里没有存款了,你看能不能找公司借点。   9.大有听了媳妇的话,离开了工地,回老家跟老婆一起养猪,照顾父母小孩;天成听了妻子的话,更努力工作,去了偏远又艰苦的工地,很难回家一次。   10.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三十五岁,猪肉价格疯涨,大有的一大圈猪成了宝贝,一年赚了十几万;通货膨胀严重,天成的公司很难接到项目,很多人都待岗了;   11.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五十岁了,大有已是三个孙子的爷爷,天天晒着太阳抽着旱烟在村里转悠;天成已是高级路桥工程师,天天顶着太阳皱着眉头在工地检查;   12.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六十岁了,大有过六十大寿,老伴说:一家团圆多好呀,家里的事就让娃们操心吧,外面有啥好玩的地方咱出去转转;天成退休摆酒席,领导说:回家歇着没意思,返聘回单位做技术顾问吧,工地上有什么问题您给指导指导;   13.大有病了一场,大有拉着老伴的手说:我活了快七十岁了,有儿有孙的,知足了;天成病了一场,天成抚着妻子的手说:我在外工作几十年,让你受苦了,对不起;   14.……由于长期体力劳动,吃的是自家种的菜、养的猪,大有身体一直很硬朗,慢慢就恢复了。由于长期熬夜加班、天成喝酒应酬、工地食堂饭菜也很差,身上落下很多毛病,很快就去世了。   15.八十岁的大有蹲在村头抽着旱烟袋,看着远远的山;远远的山上有一片公墓,天成已在那里静静睡去;大有在鞋底磕磕烟灰,拄着拐杖站起身,望了望那片公墓,自言自语地说:唉,都是一辈子呀…
1114 次阅读|1 个评论
算命先生与博士生
热度 2 冯用军 2011-6-15 20:26
一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掐算八字后,说:“你20岁恋爱,25岁结婚,30岁生子,一生富贵平安,家庭幸福,晚年无忧。” 此人先惊后怒,道:“我今年三十又五,博士,光棍,木有恋爱!” 先生闻言,略微沉思后说,“年轻人,知识改变命运啊!”
个人分类: 《最文学》杂志|282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
热度 1 berlindwh 2011-5-7 19:00
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 http://vte-jdn.appspot.com/?p=49001 南方周末 63岁的王清源人生最后一场赌局正在走向破灭——小儿子王卓大学毕业半年仍濒临失业,银行不断打来催款电话,并不留情面地将后者列入信用黑名单。 这意味着,这个位于甘肃会宁破败的农家,用漫长的时光和6万多元债务,仅换来“出了3个大学生”的虚名和节节攀升的赤字。“啥时才是个头啊?”2009年1月12日,一场大雪过后,王清源在已成危房的家中枯坐,感叹命运无常。 王是目前中国为数众多“因教返贫”的西部家庭中的一员。在其所在的甘肃——中国西部最贫穷的省份之一,一项农业部门的抽样调查表明:该省重新返回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中,因教育支出返贫的占50%。 这对崇尚读书立命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新悖论。尤其在广袤而落后的西部,科举取士和尊儒重教传统因闭塞而保存,又因贫穷而兴盛。长期以来,教育被压以重注,成为改变寒门命运的出路和调节贫富悬殊的杠杆。 然 而,新千年以降,以大学扩招为主要标志的教育产业化所催生的高学费和低就业,像两只无形的大手,夹击着原已坚硬狭窄的农门。危机在2009年爆发,“84 万应届毕业高中生退出高考”导致中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生总量首次出现下降,这场波及国内多数省市的“弃考风潮”被教育界称为中国高考的 “拐点”。 由此凸显的农村教育之痛让“知识神话”褪色,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西部农村家庭重陷赤贫的梦魇。 典型的会宁县陪读村出租屋。在会宁,这样的陪读出租屋有近万间 图/CFP 一个西部穷县的教育样本 从西北工业重镇兰州出发,平定高速和312国道如刀刻般陷入贫瘠的陇东高原,跨越黄河天险,打通沟壑山河和八百里秦川。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如今繁华散尽,黄土覆盖表里万物。 会宁县就坐落在国道东段的群山中,人口仅56万,当年因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而彪炳史册。 农民王清源的家就坐落在这座特困县西北的一处山沟里,残破得摇摇欲坠——墙壁像裂柿子般触目,灶房屋檐老往锅里掉土,一孔土窑剥落得面目全非。如果不是一只黑驴在墙外嗷嗷大叫,这里将毫无生气。 王清源坐在昏暗的里屋抽旱烟,奄奄一息的炭火连热一杯“罐罐茶”(当地民间一种特有饮品)都困难。虽然饥肠辘辘,但干瘪的面饼和籽瓜让他无心下咽——常年歉收的土地和日益衰退的健康如紧箍咒般让他难过。 但在大部分外人看来,他应该又是光荣的——他是三个大学生的父亲。“很意外?”王清源吧嗒着旱烟向来访者比划,“在这里,不出大学生的才值得奇怪。” 王 清源所在的汉家岔乡是会宁最穷最旱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是有名的“博士乡”,家家户户都出过大学生,还有留洋教授。传奇在这里层出不穷——一个仅有十来户的 深山小村出过4个博士;一个寻常老农,把10个孙子中的9个送进了大学校门;距此不远的柴家门乡一户人家,兄弟三人都成了博士后。 惊人的大学生出产率让会宁教育拥有与“贫穷”不相伯仲的显赫名声。恢复高考32年来,这里共培养出6万多名大学生(几乎相当其整个城区人口数量),此外,三千多名硕士和五百多名博士更助力会宁成为与江苏如东、湖北黄冈并驾齐驱的中国基础教育的“三辆马车”。 “读书经世”在会宁早有传统。王清源的幼年时代是在长辈们“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叮嘱中度过的。“会宁自古不经商。”王说。 这 样古风洋溢的人生信条得益于这里封闭落后的自然环境和远离战乱的历史。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缺少外来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耕读文化,崇文传统兴盛,科举 传统得以延续和浸染。仅明清两代,会宁就出过20名进士和113名举人。就连没读过书的农民看到有字的纸条都捡起放好,以免玷污圣贤。“文革”期间, “苦甲天下”的会宁成了知青下放的热门地点,三百多名来自北京、天津的大学教授和学生把这里汇聚成一个学术高地。“会宁人把他们请到学校,而非牛棚。”会 宁县教育局副局长张贵荣说,“他们带来山外的世界和现代文明,延续了会宁的教育血脉。”时至今日,一个老教育工作者仍记得他的知青老师在贫瘠的田野上拉小 提琴时给他带来的感动。 逆势上扬的会宁教育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得到回报。此时期走出农门的甘肃首个自主培养的工学博士、力学专家王银 邦,生物学双博士王铁邦以及北大地理学教授柴彦威等会宁学子,都成为闪耀的学术明星。直至1990年代末,不同乡镇的会宁人自我介绍时,还会用老家当地出 过的著名学者来作注脚,并引以为豪。“会宁人就喜欢说两个事。”王清源说,“一是什么时候下雨,二是谁家孩子考上大学。” 而汹涌的民间热情也不断提示地方执政者——在缺矿、缺水甚至缺风的会宁,教育成为最可控和最有作为的领域。在财政收入尚不及南方一个乡镇的会宁,每年50%以上的财政支出义无反顾地用于校舍建设和支付庞大的教职工队伍开销,甚至不惜举债。 2002年到2005年会宁曾掀起投资教育的历史高潮。四年间,全县通过筹措、贷款甚至干部职工捐资,共投入教育建设经费已近2亿元。这相当于维持一所重点高校运转的费用,以及当地十多年的财政收入。 截止到2005年11月,国家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办审计表明,会宁基础教育已累计负债6600万元,这个数字仅过3年又蹿升至1亿,需要全县不吃不喝还上5年。 押 宝般的行政倾斜让教育部门成为当地绝对的强势群体,甚至拥有独立的人事选拔权。2002年至2004年,会宁在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一人未增的前提下,唯独在 教育上增加了1769人。昂贵的教育消耗挤占了其他领域的发展血液,导致这里工农业长期停滞不前,几成鸡肋。“我们没有选择。”一位教育官员说,“除了教 育,这里没有出路。” 中央财政对西部农村教育长期投入不足 图/任世琛 狭窄的农门 头寨子乡与王清源的汉家岔乡接壤,交通却更为闭塞。很多村子尚未通车,例如武志霞所在的乱庄村——从这里到最近的公路,首先要步行翻过两座大山。 村子38户人家散布在一条狭长的沟谷里,连年干旱让这里的地表植物仅剩下几棵光秃秃的杨树和榆树。但乐观的人们仍养起家禽,建起院子并画上漂亮的图案。 生存是用高额代价换来的。现在的乱庄是一个由小孩、老人和孤独的妇女组成的村子。几乎所有的一家之主都在外打工,他们用劳力换来廉价的报酬,滋润着行将枯竭的家园。 武志霞的家里现在只剩下两个老人,他们守着几亩瘦田和数十棵奄奄一息的杨树度日。“这里没有事情可做。”武志霞的公公刘登芳说,“除了等死,待在这里将毫无意义。” 大约4年前,38岁的武志霞带着两个孩子从这里走出去,住进县城北部一处狭窄破旧的出租房,一边打工一边供孩子读书。 这个游离在会宁县城的特殊群体被叫作“陪读家长”。他们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并在2004年前后渐成气候。据当地教育局统计,已有近1万名陪读家长聚集在会宁县城,在各个中学周围形成方圆1公里的“陪读村”。 武志霞和女儿刘永玲租的“家”只有6平方米,一张床占去了绝大部分空间,墙壁被熏得发黑。1月8日晚上,武志霞在这个斗室里整理女儿的复习资料。她没读过一天书,暂时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她移动这些书本时,小心得像对待易碎品。 2008年,武志霞的人生事业已经完成一半——儿子刘永伟考上大学。但高昂的学费马上让她负债累累。“再苦都要供。”武说,“被逼上梁山了。” 这基本也是万名陪读家长共同信奉的逻辑。他们辛苦而卑微地游离在城市边缘,目的只有一个——供孩子上学。大多家庭靠打工或家里寄钱度日,还有一些甚至还要通过捡垃圾来维持生计。曾有一位母亲,靠乞讨米面送到学校给孩子吃,硬把孩子送进了大学。 “作为母亲,这是我们生存的动力。”陪读家长成粉英说。 这些聚生在城市贫民区的陪读群体催生了周边完善的消费链和配套设施,它们就像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连接希望与现实的两端。在这里,陪读家长们团结,照应,甚至同病相怜。学校是共同的指挥棒,让家长和孩子钟摆式地往返其中并遥控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武志霞和院子里其他5个女人共同打点这个简陋的落脚点。闲时就聚在一起说说老家,还做些针线活。孩子自然是焦点话题,贴在墙上的奖状则是最荣耀的战利品。 这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不同程度地欠债供学。武志霞的邻居成粉瑞正拖着3万元债务,正在上高一的女儿和患肺病的丈夫让她不堪重负。 “娃娃上大学,这个家苦一阵,但不上大学,整个家就苦一世。”成说。 西部农村孩子出路之窄曾被编成一则流行一时的笑谈,放羊娃向记者描述他的人生理想: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放羊。这常常被视作一种农民式的愚昧,但对大多数西部农村孩子来说,这又是一个与生俱来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武志霞的丈夫刘风雄当年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命运诅咒而离乡别井的。只有初中学历的他自1980年代就外出打工,跟一支工程队修路。千元左右的月薪除了吃饭,基本用来医治母亲日益严重的白内障。 毁灭性的打击降临在2005年。那年腊月,回家仅3天的丈夫乘坐摩托车坠崖身亡。一同跌落深渊的还有这个脆弱的家庭,困顿接踵而至,两个孩子曾多次因情绪受创和营养不良晕倒在教室。 武志霞把丈夫的悲剧大部分归结为贫困和缺乏教育。“如果不上大学,”武说,“娃娃的未来只是农民和农民工的区别。”
243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