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天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0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bricklayer 2011-2-4 21:19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色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善。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侍,居功而弗居。弗唯弗居,是以不去。 个人理解 : 不要老表现得和别人不一样,物极必反,表现得太好就不合群了;不要由于自己帮助了别人就自以为是,要是帮助多了,大家也都会看出来的,自然大家就会推崇你的;你不能去刻意修正别人,不能让所有人都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团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团队之间要有竞争。 注解 1. http://www.zxuew.cn/daodejing_2/ 2. http://www.quanxue.cn/ct_daojia/LaoZi/LaoZi02.html 3. http://guji.artx.cn/article/39429.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每次看到刻着周恩来先生的“崛起”的石碑就觉得闹心!
seawan 2011-2-4 09:51
首先坦白,我是标题党! 不是左派,不是右派,不是牢骚派,也不是愤青。 只是标题党。 不过说闹心是真的: 想当年,周公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精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何其壮阔也! 看今朝,中国不说是赶超世界一流了,连中等发达国家都赶不上,当然闹心。 我等应当惭愧呀。 ——“我等”,包括很多人。 记得一篇文章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实际上给了大家都没有责任的借口;还是说“国家兴亡,我的责任”来得实在。有道理。
个人分类: 杂感|2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毕业到底该干啥活?
热度 18 qpzeng 2011-1-30 21:00
中国人历来信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古训。博士毕业代表该读的书全部读完了,已经远不止“十年寒窗”,接下来该是“一举成名”了! 讲大道理的话,国家花巨资把自己培养到博士毕业,理应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社会,找工作要跟自己的学历对等,这样才不会大材小用;讲小道理,父母含辛茹苦供养自己读这么多年的书,该是到了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时候了,一定得找个体面的工作光宗耀祖,不然会让人笑话! 那些有地位、有身份而且“吃皇粮”的国内名牌大学教师、高级研究机构科学家、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大型跨国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等,理所当然地成为博士生毕业求职的首选。前几年,博士生还真是些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在求职时基本上做得到心想事成!可这些年来,本土博士生不断掉价,“洋”博士大举回归,导致求职的门槛越来越高,让一些热门职位大有“一票难求”之势,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可难煞了一批批新出炉的“高级”知识青年。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是谁都懂得的简单道理!博士毕业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舍小家为大家”固然令人钦佩,但那是对于国家利益而言;能如愿以偿找到理想职业并为之奋斗而功成名就也值得祝贺,但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对于博士生个人来说,是否非得强求毕其一生找个“门当户对”的职业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呢?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喜好,如果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也不失为一种理想境界。不是有人说了嘛,工作就是娱乐,首选!工作是工作,娱乐是娱乐,次选!工作是痛苦,不选! 假如博士生毕业找工作也提倡“幸福”择业的理念,那么一切 就变得简单了:一切跟着感觉走! 我虽然是个理想主义者,但也明白理想与现实存在很大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个世俗的社会嘛,除非你有极大的勇气和非凡的抱负,不怕别人说你是另类,否则是很难追随自己的心灵之音而“为所欲为”的。试想: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来到一个黑灯瞎火的穷乡僻壤有何幸福可言?脑中成天构思着人生美好画卷的人岂能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去受苦?当然,一个时代总有那么几个“弄潮儿”,他们的行为常常令很多人“膛目结舌”,但我却要为之喝彩! 如果你是个农科毕业的博士生,你想回乡下当个“农场主”,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因为那才是你最喜欢的! 至于你硬想当个“放牛郎”,为的是静心欣赏故乡的一抹云彩和一方水土,我看也是蛮幸福的一件事! 如果你是个工科毕业的博士生,你想去工厂当个“车间主任”,我也不会感到诧异,因为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你若是执意要干“装配工”,只为了听流水线的单调“音乐”,那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不瞒各位说,我当初博士毕业就是想去工厂,但我是学生物医药的,结果要我的是家啤酒厂,最终我还是听了我的“心语”而没去搞食品、饮料,因为那不是我喜欢干的。去工厂,下农村,没啥了不起! 呵呵,我绝对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今人的思想和行为被极端物化的现代社会所左右,天天面对着有损健康的电脑和令人烦躁的垃圾信息,让人的情感世界变得越来越冷漠,人的行为举止也越来越没有个性,很多人不知道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早就忘了追求人的幸福感才是人生的永恒目标!幸福是什么?它是人发自内心的愉悦感,绝不能与奢侈的物质生活划等号!富贵并不总是快乐,贫穷也不等于不快乐! 现在哪些人觉得最幸福?不是官员,也不是院士,而是乡下、大山里纯朴的农民!这个现象不用我说什么大道理来解释,你绝对会懂的! 人的欲望与幸福感成反比,而人与自然越贴近,人就觉得越幸福。 人是大自然给的,只有回到大自然,才能达到最大的和谐!一个把人生全部奉献给大自然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你也许不信,如果能让我自由选择,我真的愿意远离电脑、远离城市、远离现代文明,因为越简单、越静谧的生活,就越能让自己听到发自内心深处的心声!
个人分类: 生活杂感|6697 次阅读|49 个评论
记湘潭雪
热度 1 hanyuhonest 2011-1-28 20:43
庚寅乙丑甲戌之日,继飘之雪有加;望不见数里之外,踏不见尺下之地,三尺遥不及,足动南国心;雪来正好,赠山以银袍,压树垂头弯腰,以鼓人事,以警人心;有水将封禁动,有人心若狂潮,澎湃而后沉静,静观南国雪,无暇洁白。不禁赞:冻杀山体之寄生,赏罚山树之分明,覆去世间之脏肮,还与人间之白清。无尽悲:大雪何处有,多年休,实为吾等小人贱命此生之不幸。垃圾处处是,少去点点星。务必想:单雪无此力,怎能覆去万里之脏肮,如同你我;死去多少前来雪,才得如此壮丽景,几雪敢前驱。不敢立身前行,只能有恨,痛快唱:水调之歌头---- 飘雪休多年,几知是何缘?不识天下浮荣,维时不久远!南端冰山渐去,其上又漏宇雨,知情皆心寒。人间欢笑事,不久化云烟。集广益,征良策,尚无计。无须有恨,谁能活过二百年?全球七洲尚在,春秋四季尤存,勿岂人忧天。末日真有来,权贵命被贱。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34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wyc 2011-1-27 10:56
科学网新版多了一个游戏项目---好友确认, 也许是因为我们年老人接受新鲜玩意缺乏敏锐化, 有必要吗? 好友,需要圈定吗?圈定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网是科学思想的一个大讲坛,不是幼儿园小明友过家家,是吗? 我们俩人观点一致,就是好朋友,就是铁哥们,就是一个“战斗队”? 恕我直言,费解! 其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一个科学家的精神家园。 反对你观点的人,未必不是你的朋友,是吧? 吹捧你的人,可要警惕! 所以,我赞成这样的口号: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 尽管朗朗在白宮欢迎胡锦涛主席的国宴上的钢琴演奏曲,引起了热议, 但歌词还是非常美好的吗,“朋友来了有好酒、、、、”愿天 下所有的人都是朋友,何必分彼此?
个人分类: 未分类|7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密信使张仪潮彻夜难眠(2)
zhulx9037 2011-1-25 08:39
密信使张仪潮彻夜难眠(2) 他的心一下子想的很远很远。赞普被大臣所杀,这在吐蕃历史上并非什么惊天奇闻!大臣和赞普王室之间的这种血腥游戏每隔几十年总会上演一次,这并没有什么,杀了一个,再立一个就是了。反正王室不缺做赞普的,更何况谋杀的主谋很可能就是他。远的姑且不说,热巴坚赞普是怎么死的,难道跟达玛赞普一点关联没有?纵观历朝历代,盛极而衰,渐向末世,王室更迭更快,内讧更甚。这往往是一个貌似强大王朝加速没落的开始。想想赤松德赞时代,吐蕃王朝叱咤风云,蒸蒸日上,一派称霸天下的气势:肃宗至德元年 (756 年 ) 兵陷威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诸军 , 入据石堡城、百谷城、雕窠城; 757 年先后攻取廓 ( 治今青海尖札南 ) 、岷 ( 今甘肃岷县 ) 等州及河源 ( 今青海西宁市 ) 、莫门 ( 今青海共和县南 ) 二军;代宗宝应元年 (762 年 ), 又攻陷临洮 , 取秦 ( 治今甘肃 秦安西北 ) 、成 ( 治今甘肃礼县南 ) 、渭 ( 治今甘肃陇西 县 ) 等州; 763 年 , 吐蕃军入大震关 ( 今陕西陇县固关镇 ), 据有洮 ( 治今甘肃临潭县 ) 、兰 ( 治今甘肃兰州西 ) 、河 ( 治今甘肃临夏市 ) 、鄯 ( 治今青海乐都县 ) 诸州;唐陇右之地尽陷吐蕃。广德元年 (763 年 ), 吐蕃攻取泾州 ( 治今甘肃泾川县 ) 深入奉天 ( 今陕西乾县 ) 、武功 , 攻克长安。紧接着,广德二年 (764) 攻占凉州,永泰二年 (766) 占甘州、肃州,大历十一年 (776) 攻占瓜州,建中二年 (781) 陷沙州,贞元六年 (790 年 ) 占领北庭,贞元七年 (791) 陷西州.......数十年间,占陇右,攻关内道,占河西,侵西域,甚至攻克长安,另立皇帝,真是战无不克,所向披靡;而赞普本人深沉果断,王国内政修明,人人忠贞勤奋,大蕃威德远播,这是王朝多么辉煌的时代!自热巴坚赞普即位,尤其是 822 年唐蕃会盟之后,全面与敌对周边国家达成和解,不再兵戎相见,极少向外开疆拓土。另一方面却大兴佛教 : 任用钵阐布允丹为教相 ( 职权类似宰相 ) ,所有大小朝政,皆请决于喇嘛 ; 所有行政制度,也都以经律为准则;并且规定了“七户养僧”制度。出家一时成为潮流,僧人人数严重膨胀。随即国家税源和兵源流失严重 , 国库面临空匮,百姓负担更重。大臣和将军们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赞普、大臣、百姓,多方矛盾日趋尖锐。一时间,王国阴霾重重,暗流激涌,庙堂危机四伏,杀气腾腾,以韦达纳坚为首的诸尚论大臣发动政变,王子臧玛被流放,僧相钵阐布被杀,赞普被弑!阴谋得逞!冲天血气弥漫在这片高原雪域的湛蓝天空。赞普本人,在位近三十年,病不能任事,凡事委大臣,仅能自守。他再也没有其父那种纵横天下、驰骋疆场的雄风!王国再也没有那种生机勃勃的兴盛气象。在一片阴云密布的萧瑟气氛中,达玛赞普继位。一个烂摊子正等着他。初继位的达玛力挽狂澜:继续与大唐修好,安定东部边境;纳降回鹊,壮大实力;僧相一人独揽朝政的局面被推翻,贵族大臣既得利益得到恢复;吐蕃政局逐渐趋于平稳。孰料天有不测风云,随后地震、饥荒等恶兆频频。据王藉后来的信中所述:地震时四方燃烧 , 天空一片血红,陨石流星相撞,界山倾倒 , 洮水被阻,河水回旋 , 向上逆流。一派一切即将毁灭的肃杀气象。王国谣诼纷纷,人心惶恐无地自容。紧接着霜灾 , 冰雹频降 , 田园荒芜 , 人饥疫 , 死者相枕藉。天降异象,真是一派亡国之兆。为了转嫁自然灾害造成的国内矛盾 , 也为了扭转王朝因过度崇佛而引起的社会危机,发展社会生产 , 增加日益空匮的国库收入,达玛赞普果断颁布禁佛令。禁佛政策诱发了吐蕃社会积压已久的矛盾,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赞普本人被修行僧人贝吉多吉刺杀身亡。王国向着不可测的深渊迅速滑去。短短数年,天灾人祸频频,两位赞普横遭暴死,这和中原王朝的历代末世何其相似!
1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以无事取天下、无为而无不为
fameszhang 2011-1-20 05:27
论东方或西方, 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基本需求是一样的, 如何满足应对这 些需求, 东西方的大智慧可相互借鉴-融合, 具体体现在对民主,科学,哲学方 面的论述及应用方面, 而且, 中国以自己独立的方式正在这样做!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那么,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壮大对世界有甚么意义呢? 我们不妨看看西方大学者们的看法:   1. 在1988年3月,世界上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会后发表了一个宣言,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2. 罗素(Russell)不同意“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之类的命题,他认为以武力的强弱来衡量文化的优劣是文化价值判断方法论上的差谬。他认为中国文化并不比西方文化为劣,“从人类的整体利益来看,欧美人颐指气使的狂妄自信比起中国人的慢性子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果。”,相反,为给西方文化纠编和解救全人类,世界其它文明必须借鉴东方文明,因为,由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所“导向破坏的效率最终只能带来毁灭。”中国文化“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宽容精神契合了他的“为天下开太平”的文化理想,而西方文化恰恰又缺少了这种天下主义---提倡宽容、注重平等、尊重他人的选择,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自觉。   3. 汤因比(Toynbee)认为:“中国模式”与“希腊模式”这两种模式乃是理解人类文明的关键。“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   我们认为上面学者们的见解非常正确, 让我们再进一步看看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壮大对世界有甚么意义:   现在的世界基本上是一个由西方人主导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秩序是自1500年以来由西方人逐步建立起来的, 从而理所当然地有利于西方.这些秩序相互交织,像是一座无形的金字塔,西方国家当然地处于此塔的上层或顶端,使西方能不公平地吸取全球非西方国家民族的利益,使西方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居金字塔顶端的美国人(如:其前国务卿赖斯)经常问: “甚么是中国---What is China?,甚么是中国将要成为的(国家)---What China is to become?”,他们为此感到疑惑,心中不停地在问:“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共产党领导,但发展方式是那样地不同于苏联!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是那样地不同于我们或苏联!其升起的模式是那样地不同于以往的强权!中国是甚么呢?中国将成为甚么样的国家呢??”他们更多的是担心中国在俱备足够强的实力后,与美国对抗,损害美国的利益,把美国从金字塔的顶端推下来,从而霸占美国的位置.在这种忧虑下,赖斯上次在日本说:“美国在中国周围都有盟友,且有持续不断地现代化的军事力量可应对中国的挑战,中国不要以为能取得单方面的军事优势”(大意),由此可见,美国最终看重的是军事力量,看不见“无”的力量.   但是,中国是不会主动地在军事上以美国为敌的,也是不会主动地与美国对抗的.中国将不断地以和平的方式发展壮大自己,并让其它所有的国家分享到中国发展的成果(即:利己利人,与天下人共利),从而成为不同于西方、苏联、拉丁美洲、中东、印度的另一种模式,并逐步成功 , 逐步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扩大自己的无形的影响力.在这样的影响力的作用下,西方五百年来在全球建立起的无形的剥削体系就会逐步地、不断地、不大明显地消融.   中国是不会居于这个剥削体系的顶端的,中国也不会去建立另一套剥削体系;中国只会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那样,通过自己的发展与壮大形成影响力,在自然而然地融解那个无形的剥削系统的同时,逐步在大家同意的前提下、和其它相关的国家,通过平等协商,制定新规则, 代之以公正公平的体系,就这样,由小的、局部的体系向大的较大范围的体系延伸,使世界各国各民族能在越来越公正公平的条件下发展自己,使单边霸权主义的行径越来越行不通,使世界越来越和平,让世界各国越来越能通力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会损人利己,而美国人民也没有受到伤害,美国人将生活在一个更安全的世界里,不需像现在这样时时处处设防,没有安宁的日子好过。这个过程是一个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及各国各民族利益的过程;是一个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的过程;是一个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过程; 从而是一个以无事取天下、无为而无不为的过程.   香港 利和 《联合早报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毛主席的话看如何做研究(土木为例)
shuilinxi 2011-1-19 11:16
“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本源未得,则此等枝节为赘疣,为不贯气,为支离灭裂,幸则与本源略近,不幸则背道而驰。” 毛主席说:学结构要抓住本质和本源。(林同炎说:学结构的方式应跟现在的模式相反,先从整体把握,再回到局部才是正确的路。) 如果一天到晚在细枝末节中纠缠,终不得法,就会学得支离破碎,离深层结构越来越远。    “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天下之生民,各为宇宙之一体,即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虽有偏全之不同,而总有几分之存在。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 毛主席说:深层结构其实自宇宙产生之际,就存在宇宙之间,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虽然每个人多少不一样,但总有几分存在。 如果你每天认真思考一下结构的深层问题,以深层结构为结构的本源,则慢慢可以体会领悟到结构的本质。这样怎么会有学不好结构的人呢?    “只将全幅工夫,向大本大源处探讨,探讨既得,自然足以解释一切,而枝叶扶疏,不宜妄论短长,占去日力。” 巴尔蒙德(ARUP顶尖学者,可能是目前土木工程领域第一人)因为深刻地理解和领悟了深层机构,使得他在各种看似千变万化的结构中游刃有余。    “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者,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比如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阴噎皆闻,则沛乎不可御矣。” 所以土木做研究,要先从思想上转变,从本源出发,则天下无结构了。
2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活的辩证法---快乐与悲伤
issacniu 2011-1-16 18:45
做一件事情的困难程度越大往往事成之后的价值对你也越大。困难和价值构成了硬币的一体两面。在做事情的艰难中会伴随痛苦,就像取得事物的价值会带来快乐。 其实这两面从来没有分离过,只是我们在认识上对其有偏颇。生活的辩证法曾经、现在和将来都会告诉我们,生活在快乐之中,也就是生活在痛苦之中;生活在痛苦之中,也是生活在快乐之中。古人早就触摸到了这个道理,于是才有“居安思危”、“塞翁失马”、“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哲理。是的,快乐和痛苦可以相互转化,幸福和悲伤也是相伴相生,由快乐入痛苦,由悲伤转幸福。一夜之间,两重天地;一念之间,两种境界。 天性让我们向往快乐,向往满足感、安全感。无法让自己快乐,但是可以让自己不悲伤。有人抱怨生活太苦,活得不易;有人沉溺快乐,裹足不前;有人苦苦追索,终不可得;有人旷达坦荡,来去自如,人生的多幕剧,个体的多元化,谁不是在悲喜间、在苦乐中体会活的滋味,在时空上延展和拓展自己,在境界上提升或沉降自己,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悲伤无法避免,快乐就在隔壁。快乐已经到来,悲伤如影随形。 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无法说得清过去的自己是真的对,还是真的就错,也无法预见未来的自己真的就幸福,真的注定悲伤,我们所具有的只有前后五米,上下三方。这个空间就是现在。我绝对不会说“把握现在”这样的老话套话,也不会时髦的说“活在当下”,我只会说“太阳每天都升起,花儿每天都会对我们微笑”。 向往快乐吗,那就先尝尝痛苦的滋味吧,苦过定会有甜。享受现在的快乐吗,不要忘记痛苦就在身后,不要轻易喝下快乐的毒酒。 向花草树木学习,向蓝天大地致敬。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不是职业教育
热度 1 qpzeng 2011-1-4 13:22
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很正常! 不要以为大学毕业就理所当然地端上就业的“铁饭碗”!除了毕业生供过于求等原因外,我认为大学教育并非求职、就业的必要及充分条件,因为如今的大学教育仅仅是一种高级素质教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大学开设的课程主要用来提高人的科学素质,而不是教会你谋生的技能。有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有人说:“数理化能当饭吃吗”?你既没下过田,也没进过厂,没有掌握一项专门技能,在课堂里听听课充其量只算得上是接受不太专业的职业理论教育,老师们仅仅传授了少之又少的专业共性技术或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这离大学生独立履行某项岗位职责还相差太远!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与二十多年前我们大学毕业时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当时就业形势很宽松,大学招生刚恢复,不仅研究生没听说过,大学毕业生也是凤毛麟角。因此,我们都是包分配的,还没等毕业,同学们就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当然也没有谁觉得单位不满意要跳巢的。我也不知哪点被学校看上,一毕业就留校当了老师,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当大学教师没有个海外“洋博士”学位,也要有个国内“土博士”学位。 话说回来,如今的大学生要如何完成从求学到就业的角色转变呢?我认为,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不仅要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而且应该尽可能参加特定行业的职业培训和考试,取得一些资格证书,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用人单位认为你能胜任某项工作才会招聘你,你只有大学成绩单,而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凭什么相信你能胜任这项工作?你这时当然应该秀一秀你的技能培训合格证、资格证书、外语考试成绩等,也算是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高出一筹!另外,我赞成大学生毕业实习阶段的“实战培训”应该更加强一些,让大学生早日在工农业生产上“磨磨枪”!搞农业就是要田里长庄稼,没有那么多的公式要计算;干工业就是要厂里出产品,没有那么多的图纸要设计! 我倒认为,研究生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高级职业教育,即它是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及高等教育专门人才的教育体系。研究生阶段已经开始动手查文献、找思路、做课题、发文章,这就是科研人员终身从事的本职工作。因此,硕士毕业生最适合去各个单位的实验中心,博士毕业生应该进入高校或高级科研机构。当然,有人愿意改行从政、经商谁也管不了,只是背离了研究生培养的初衷。 然而,实际情况是,硕士毕业没有那么多需要科研人员的单位可供选择,博士毕业也不一定都能进入高校,令人十分尴尬!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研究生招多了,要么是研究生的专业不对口!用人单位觉得,在没有任何专业经验的前提下,与其招收一个“要价”很高的研究生,还不如招收几个“要价”很低的大学生。 我建议,从提高全民素质的角度考虑,高校扩招还是可行的,可以“宽进严出”,但研究生扩招必须慎重,应该“严进严出”。 从现在开始,就应该适度控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除非大规模调整现有研究生专业设置,瞄准社会上最需要科研人才的行业,以便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最大限度地避免用非所学,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学以致用!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5060 次阅读|9 个评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考辨
fqng1008 2010-3-17 09:24
清 朝 时 代 的 华 夷 思 想 天 下 图 清 朝 时 代 的 华 夷 思 想 天 下 图   据刘洁修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当年,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有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在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他进一步阐述: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辨法通论论幼学》) 在《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三》则形成联句: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很显然,在顾炎武那里,他把亡国与亡天下进行了区分,而梁启超则把二者合而为一。这里面有什么渊源呢? 原来,天下概念由来已久,其萌芽于周朝之天的人格化概念。 周朝 的后期(春秋 战国时代 ),周朝的封建 诸侯 向外发展,对国内和周边地区作政治支配和同化;同时,异民族亦被周封建,成为了诸侯大国。于是,以许多的封建诸侯国共同的 文化圈 、 经济圈 形成,《 左传 》《 国语 》等历史书,开始使用天下一词。   秦之统一是天下之统一,也意味着中国的扩大。到了 汉朝 ,疆土进一步扩展,由于册封(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缔结为君臣关系,根据这个关系,周边国家的统治者统治下的地域,接受中国皇帝主宰的秩序原则),形成了将周边诸民族包含在内的天下概念。 南北朝 时代,中国内部同时出现多个皇帝,天下的政治陷于分裂。不过, 唐朝 时代的中华帝国皇帝唐太宗被各个北方游牧民族国家称为天可汗,天下又归于统一。到了 宋朝 时代,北方出现 辽朝 、 金朝 、 西夏 等强大的王朝,宋朝被压迫之下,与北方的帝国们系结了虚拟性的血缘关系(譬如像宋称兄,辽称弟一样的外交关系)。同时期的高丽等属国,都采取臣属于两王朝的形式,天下完全二分。随后,有空前绝后的支配领域之 蒙古帝国 元朝再次统一了中国。不过,在元朝的统治中,政治上分为 南人 (原本南宋的人民,江南的人士)和汉人(原本金朝的人民,华北的人士)。此后, 明朝 以靠近秦汉帝国的理念形式统合中国,天下之概念大致上和以前同义,不过多了向世界扩张的想法。到了明末清初,在明朝的灭亡和原为 夷狄 的清朝支配中国之现实下, 顾炎武 认为,亡国不代表亡天下,就算作为夷狄的清朝成为皇帝,中华文明的天下也能继续维持。 被视为由中国皇帝主宰的华夷秩序理念,与册封朝贡国来维持外国关系的天下概念,于1793年,在 英国 的外交使节 乔治马戛尔尼 被派遣到中国的时候开始变化。乔治马戛尔尼期盼按照欧洲外交的主权平等主义与清朝缔结贸易条约,清朝的乾隆帝认为中国作为天朝上国,不需要外国的商品即可自给自足,双方不存在平等贸易的基本条件,明确表示拒绝。但是19世纪的 鸦片战争 爆发,败北的清朝不得不与英国等国缔结了单边的不平等条约。当然,清朝政府仍然要忽悠老百姓,说这是皇帝恩赐各国。尽管欧洲各国威胁下,天朝依然打算捉住天下的概念。 鸦片战争后,英国与 法国 不满清朝不变革其外交姿势,于是一起发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在那个条约内,列明英法是自主国家,赋予与中国有同等地位。这个结果,清朝不可能继续按照以前的华夷秩序与欧洲各国进行外交,于是重新设置总理衙门进行对欧洲外交事务。因为欧洲各国按照主权平等主义形成了近代外交体制,采取对等国外交的形式,令到一向以华夷秩序作准的中华帝国外交体制慢慢崩溃。现实中,中国在中日 甲午战争 战败,朝鲜从此脱离册封关系,基于册封朝贡的清朝外交秩序告终。天下的概念也受到影响,以前的华夷秩序全变貌了。19世纪末期,清朝驻英国大使 薛福成 将区别中华和夷狄的华夷隔绝之天下思想,改变成中华和外国维持对等关系的中外连属之天下思想,梁启超时代的天下自然就变成了狭义的国家。 那么,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顾炎武的国家、梁启超的国家与当代政治经济学的国家又有什么区别呢? 以上可以看出,顾炎武的国家概念是一家一姓之私天下,亡国不过是易姓改号而已;天下概念表达的是一种政治文化秩序,亡之则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因此,他认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为什么呢?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利益决定立场。政治文化秩序的破坏,必然涉及每一个个体的存在,因此匹夫有责;而易姓改号的勾当,与一般百姓并无关系,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到了梁启超,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 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可见其匹夫有责仍然以政治文化秩序破坏为主,是否把这一点归之于外国列强,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不过,总的说来,匹夫之责在于为自己争取权利,则符合人的本性;如果将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的事情拿来以为己任,未免是被忽悠的结果 附:国家歌词 为纪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六十周年,歌曲《国家》发布仪式2009年2月28日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大会堂举行。主唱 成龙 、 刘媛媛 以及词曲作者 王平久 和 金培达 等人悉数到场。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歌曲《国家》童谣版演唱者名单:阿尔法、林妙可、陈天佳、杨沛宜、贾云哲、段丽阳、牛欣欣、宝宝、20088乐队、林浩、李月、徐娇、朱祺隆、陈彦宏、李恺悦、季家希、李瑞、薛洛辰、辛思晴、水亦诗、吴悠、艾佳佳、周佳仪、霍静婷、刘靺子、艾琪、牛东文、刘思雯、王新博、孙圳、黄安仪、郭柏鹭、关晓彤、江思莹、杨紫、张一山、尤浩然等60名优秀儿童演唱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歌曲《国家》童谣版。拍摄地点:汶川、西安、延安等地;创作人:小柯;MV导演:张一白;录制时间:2009年4月底。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国爱万家我爱国家)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6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是不是这样生活的中国百姓
zhanglincn 2009-10-28 21:49
中国百姓是天下最好的百姓。 中国的百姓顺从,吃苦耐劳,有非常大的忍耐能力和适应能力;中国的百姓善良,只要能够活着,就不会挑剔政府,哪怕是给最低的工资做最廉价的劳动力,他们也能够满足。中国的百姓感恩,哪怕是在最低的工资上加上一点点奖金他们都会感激淋涕,努力工作。这就是中国的百姓,辛苦一生,养活了世界上最多最奢华的官员,成就了最富有最阔绰的老板,却从不觉得自己的悲惨! 没有权利,没有更多技能,只有努力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的百姓,在今天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生活似乎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和自己的父辈比,和自己的昨天比,今天的餐桌上不是有更多的菜和饭吗,难道不是吗? 可为什么一辈子几乎每天都在辛苦地工作,不敢去很远的地方旅游,不能到很贵的饭店吃饭,不愿买高档点的用品,不想尝试其他的现代消费,可到了退休的时刻,为什么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了呢。 年轻的时候钱都替孩子交给了教育部门,中年的时候辛苦工作的积蓄全部交给了房地产部门,老年时自己的工资都交给了医疗部门!如果真有承诺的养老保险,如果没有被干部挪用和贪污,没有被领导和老板盘剥,辛苦了一生的百姓们也该知足了,毕竟到死就可以还清住房贷款,落下一套房子了!
个人分类: 社会视角|2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xupeiyang 2009-9-15 10:52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6307.html?fromTaglist 解释:  天下全世界   没有根本不存在   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   的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   午餐中午时间吃的食物   人生可以分成三段,早中晚。生命早期有父母的免费抚育,晚年有儿女的赡养,中间的时间就是人类创造自身价值的时候。 出处: 不明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这句话是西方的谚语,考虑中世纪西方的生活习惯,早餐和晚餐都是简单吃点,只有中餐才是他们的主餐,所以谚语也用午餐做比喻。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涉及经济品(Economic good)与非经济品(non-economic good)得问题,只要是被人需求且稀缺得物品就是经济品,有价格 。   (2)出自 《圣经》   有个故事: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从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深谋远虑的国王却担心当他死后,人民是不是也能过着幸福的日子,于是他招集了国内的有识之士。命令他们找一个能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永世法则。   三个月后,这班学者把三本六寸厚的帛书呈上给国王说:国王陛下,天下的知识都汇集在这三本书内。只要人民读完它,就能确保他们的生活无忧了。国王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人民都不会花那么多时间来看书。所以他再命令这班学者继续钻研,两个月内,学者们把三本简化成一本。国王还是不满意,再一个月后,学者们把一张纸呈上给国王,国王看后非常满意地说:很好,只要我的人民都真正日后有奉行这宝贵的智慧,我相信他们一定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说完后便重重地奖赏了这班学者。   原来这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3)这句话出自政治学者杜兰笔下。他在197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两大原理,其一是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原理;其二是世上没有无懈可击的影响力原理。 文字记载   这句话出自政治学者杜兰笔下。他在197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两大原理,其一是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原理;其二是世上没有无懈可击的影响力原理。   翻阅《贝尔格莱夫经济学词典》,见有免费午餐条,细阅之下,不禁自觉笔者较早前所写有关免费午餐的文章有不详不尽之弊。事实上,不断发现新资料或富有启迪性的新观点,正是读书的乐处。   在香港,免费午餐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词。笔者可以说是第一个将这个词介绍到香港的传媒界人。和一般人甚至象牙塔中人一样,笔者向来以为这句至理名言是货币学派大师佛利民所铸造。1997年6月中旬,佛利民前往以色列接受希伯莱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时,与以色列国会财经委员会主席路年思言谈甚欢。路年思说,犹太教教义可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八个字概括之,其余都是次要;他请佛利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其经济学精义,佛利民脱口而出:世上没有免费午餐是我的经济理论的全部,其余只是枝节!佛利民著作等身,见识精深博大,而竟用这几个如此浅俗的字概括他的学说,可见这句话含意之深。   其实,在此之前,免费午餐已是佛利民的招牌货。他于1972年出版的杂论集《一个经济学家的抗议》在1975年再版时,已改名为《世上没有免费午餐这回事》(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上述种种,令笔者得出这句话是佛利民所发明的结论。   但是,近读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大卫波云的《经济结构术》(《Economic Statecraft》,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发现原来这句话出自政治学者杜兰笔下。他在197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两大原理,其一是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原理;其二是世上没有无懈可击的影响力原理。   至此,我们当知道免费午餐并非佛利民所创。不过,佛利民名气大,杜兰亦只好让位了。而且事实上,对于此一原理的推广,佛利民是功不可没的。   一如大家所知,社会上任何低于市价的商品及服务,都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津贴的享受免费午餐的普罗大众,亦因为被抽间接税而作了贡献而由于派发免费午餐的行政费用特别高,免费午餐其实是十分昂贵的!   可是,据替《贝尔格莱夫》写免费午餐词条的作者的考证,免费午餐一词始见于19世纪,当时的酒吧和客栈,为了吸引客商光顾,纷纷在门外张贴广告,以提供免费三文治和零食为招徕;但顾客若只吃三文治而不买醉,很快就发现不能照字面解释来理解这句广告。不买饮料只索取三文治的人,毫无例外被抛出门外。显而易见,没有免费三文治,是没有免费午餐的前身。   正式用上免费午餐这个词,始于1933年美国 新政时期,为保守派政客和评论家所创用。比如著名评论家孟肯和以写《经济学入门》而享盛名的经济评论家亨利赫列特,在著作中就多次用免费午餐来形容社会福利事业,以说明福利其实十分昂贵。众所周知,政府本身不能创造财富,政府费用必须靠抽税而得。换句话说,政府推行福利政策的资金来源,都由纳税人奉献,而执行福利政策又形成了庞大的政府架构,这就是免费福利成本高昂的根本原因。   到了越战期间,主张强迫征兵制度的人,认为适龄学子有义务应征,这是他们接受免费教育的回报。天下没有免费午餐,便是接受免费教育且认为教育真的免费的学子所应接受的现实。   越战结束之后,免费午餐一词渐渐无人提及。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流行在T恤上印上一句时髦口号,免费午餐这句话逐渐被商人看中。不过,若非佛利民在《新闻周刊》的专栏上反复分析天下根本没有免费午餐这回事,免费午餐是不可能如此流行的。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3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帖:直内文艺复兴公谕大纲
zhj71626 2009-9-11 16:44
直内文艺复兴公谕大纲 中华青年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八日 及十九日夜 一、天下文化通览 自古有文化大省者五,一曰河南,盛自虞夏,汉为豫州,今所谓安郑 文明是也;二曰陕西,盛自秦汉,汉为雍州,今所谓韩雒 文明是也;三曰山东,盛自齐鲁,汉为兖州,今所谓益都 文明是也;三曰直隶,盛自燕赵,汉为幽州,今所谓直内 文明是也;四曰藏北,盛自大夏,汉为条支,今所谓波斯 文明是也。当今天下,学术宗胡,文物古迹,面目全非,学科千类,龃龉参差。宜整合统编,为纵横之分:纵学,曰古学 、今学 、后学 ;横学,曰天学,曰地学,曰人学。 二、直内沿革通史 我直内国,尧舜属北岳,三代为幽西冀北,战国曰燕,秦隋为上谷、广阳、渔阳、涿郡、常山、河间诸郡,唐宋为河北范阳节度、幽州都督,辽曰南京,金曰中都,元曰大都,明清曰直隶,民国历中华帝国、大清帝国、直系民国,今曰直内匹夫部落 ;国在直隶之内,故名直内;北有上谷,东衔潦渤,西临易水,南吞恒山;怀易蓟,据长城,伏驿道,都居庸;天下之大国也。 三、天下近代形势 二战之后,天下 裂为大国十三: 末日汗 、肖氏末日汗 、福建部落 、白狄内省 、甘地内卫 、肃卫部落 、雍坡 、突厥 、安卞部落 、龟兹部落 、益都部落 、直内部落 、岬阪 。当此之时,直内地界,尚大于今。 当今天下,三百余国 ,乱世纷争,胡羌当道,末汗 为霸;文化种俗,可分九域:曰 戎 、曰羌 、曰肃 、曰雍 、曰燕 、曰兖 、曰福 、曰嵎 、曰 台 。 四、直内励志图强 泱泱大清,二十三省,子孙所居,不足一省。民国以来,四夷乱华,天下各省,悉为胡征。中华万民,生灵涂炭,外受欺凌,内保直隶。凄凄直内,几为屠戮,义党英烈,血守此墟。维国之初,闭关锁地,缺土之省,伪为天下。改革开放,人云亦云,投石问路,步履为艰。虽通疆外,无以自立,民如鱼肉,受制于夷。以人为范,可以自强,以史为鉴,可以图强。自强者立,图强者达,知彼知己,天下为一。不息华人,振臂励志,幽幽燕地,东山再起。彼羌彼胡,还我山河,我兄我妹,复我家国。 五、天下种族分布 秦汉以来,天下人种,分为五族:一曰 国种华夏族 ,二曰胡种赤狄蚩尤族 及胡种长狄 ,三曰羌种白狄炎帝族 ,四曰蛮种盘瓢族 ,五曰倭种矮人侏儒族 。当今种族,分布错乱,南方福州曰蛮,西方戎州、及北方肃州曰羌,西南羌州、及东方兖州曰 翟, 中方雍洲曰戎,东北燕州曰夏、嵎州曰倭。 六、直内文艺宗旨 复国疆必先平天下,平天下必先强国族,强族国必先壮众志,壮众志必先开民智,开民智必先通文艺。文化艺术,是为文艺。志记 曰文,教育曰化,绘乐 曰艺,工技 曰术。当今国文,或喑口实,或剽赘腻;当今国化,或学无用,或缚手足;当今国艺,或浸淫靡,或汲陈酿;当今国术,或饰图纸,或乞牙秽。问责于心,是为做人:思责于行 ,行责于实 ,实责于史 。人生在世,当立三观:私曰人生观,疆曰天下观(俗误世界观),贤曰历史观。脱俗于世,是为做事:文拔于庸 ,教拔于范 ,术拔于陋 ,艺拔于媚 ,政拔于利 。 惟望同志之士,发往所涉论坛,晓谕天下华人:明智强国,平治天下。 网群支持: 世界民族文化同盟叩群 ; 兴邦招贤叩群 ; 百度嗨为了中华中华复兴群 ; 百度嗨民族复兴会群
个人分类: 重点推荐文章|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下” 杂篇 第三十三 《庄子》 译注
huchangbo 2009-6-29 22:40
《庄子》译注 天下      《天下》以篇首二字名篇。天下指中国的社会。《天下》的主旨既是《庄子》一书的导言,叉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史学史。   在天下之治方木者多矣段中,提出学术问题有道术和方术之分。道术是普遍的学问,只有天人、圣人、神人、至人才能掌握它。学术则是具体的各家各派的学问,这种学问都是各执一偏的片面的学问。在其明而有数度者段中,阐述了庄子对儒家学派的看法,认为儒家主要是明传《诗》、《书》、《礼》、《易》、《春秋》的。在不侈于后世段中,说明了墨子、禽滑厘的墨家学派的学说。对墨家的非乐、节用、兼爱、节葬以及后期墨者的墨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赞同。因为墨家的这些思想与庄子的轻物思想有一致之处。在不受世俗牵累段中,介绍了宋钘、尹文的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的白心的观点。在公而不党段中,着重介绍了彭蒙、田骈、慎到的思想。在以本为精段中,介绍了关尹、老聃的思想。充分地肯定了他们的道的观点和谦下的处世态度,称他们是古之博大真人。在惠施多方段中,叙述了历物十事和名家的二十一事的命题,反对了名家的诡辩。庄子在书中虽然也吸收了一些诸如方生方死的对立转化观点,但总体上他是与惠施的观点相反的。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1),皆以其有力不可加矣(2)!古之所谓道术者(3),果恶乎在?曰:无呼不在(4)。曰:神何由降(5)?明何由出(6)?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7)。不离于宗(8),谓之天人(9);不离于精(10),谓之神人(11);不离于真(12),谓之至人(13)。以天为宗(14),以德为本(15),以道为门(16),兆于变化(17),谓之圣人;以人为恩(18),以义为理(19),以礼为行(20),以乐为和(21),熏然慈仁(22),谓之君子(23);以法为分(24),以名为表(25),以参为验(26),以稽为决(27),其数一二三四是也(28),百官以此相齿(29); 以事为常(30),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31),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32)。古之人其备乎(33)!配神明,醇天地(34),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35),系于未度(36),六通四辟(37),小大精粗(38),其运无乎不在(39)。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40)。《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41)。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42),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43),贤圣不明(44),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45)。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46),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47),一曲之士也(48)。判天地之美(49),析万物之理(50),察古人之全(51)。寡能备于天地之美(52),称神明之容(53)。是故内圣外王之道(54),暗而不明(55),郁而不发(56),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57)。悲夫!百家往而不反(58),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1)方术:一方之术,即特殊的学问,道术的一部分。   (2)其有:其所得。指所得的特殊学问,把特殊当作普遍的道术而满足,以为无所复加了。为:以为。   (3)道术:普遍之术,引申为真理。   (4)无乎不在:指道理贯通万事万物。   (5)神:指天,所以说降。《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者欤!非指神圣。   (6)明:指地,所以说出。神明:指天道、地道。圣王:指人道。《老子》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皆原于一:指神明圣王即天道地道人道的作用皆原于一。   (8)不离:不分离为二。宗:指道,即《老子》中的道渊兮似万物之宗的宗,指主宰而言。   (9)天人:指天人不分离为二的道理。   (10)精:指道,即《老子》二十一章中的道,其中有精的精,指不杂而言。   (11)神人:见《逍遥游》。   (12)真:纯真不伪,《老子》二十一章中其精甚真的真。   (13)至人:见《逍遥游》,其它篇中已多见。   (14)宗:主宰。以无为宗:指至人即天人。   (15)本:本根。以德为本:指圣人即真人。   (16)以道为门:门指天门,万物生死的出入门户。   (17)兆:指变化兆端是深而难测的。   (18)恩:恩惠。以仁为恩:用仁来恩惠人民。   (19)理:治理。以义为理:用义来治理人民。   (20)行:行为。以礼为行,用礼来教化人民的行为。   (21)乐:音乐。和:调和。以乐为和,用音乐来调和人民的性情。   (22)熏然:温和的南风可以化物的样子。   (23)君子:指辅佐圣王的贤者。   (24)法;法度。分(fn),分守。   (25)名,职称。表:标志。   (26)参:一作操,比较,检验。验:验证。参验:比较,考验,验证。   (27)稽:考查,考核。决:断定。   (28)数:等次。一二三四:指上文的法、名、参、稽。   (29)百官:指能者。齿:序列。   (30)事,指耕、织、工、商的职业。常:恒常,不变。   (31)蕃:繁殖。息:生息。畜:积蓄。藏:储藏。   (32)民之理:犹民之为道,即民之常情。   (33)古之人:指古代的圣人。备:完备   (34)配:匹配、合。神明,指神圣明王。醇:通准。准天地:以天地为准则。   (35)明:表明。本数:指道德仁义。   (36)末度:指法度为道的末节。   (37)六通:指六合,即上下四方通达。四辟:指春夏秋冬四时通畅。   (38)小大精粗:指万物不论小大精粗。   (39)运:运行。其运:指帝道圣道运行而天所积。   (40)搢绅,即搢笏而垂绅的儒服。   (41)道:指言,以上五个道字同。   (42)中国:指鲁齐卫宋的地区。   (43)大乱:指战国。   (44)贤圣:指孔子与其弟子。   (45)察:通际,一察:一际,指不全。自好(ho):自意不知变,主观自信不变。   (46)明:知道。   (47)该:通赅,完备。遍:普遍。   (48)一曲之士:看问题片面的人。   (49)判:分割。   (50)析:离析,割裂。理:常理。   (51)察:放散。   (52)寡:少。   (53)容:包容。   (54)内圣:将道藏于内心的是圣人。外王:将道显露于外的是王。   (55)晴:同闇。   (56)郁:抑郁。   (57)方,方术。   (58)反:通返。      天下研究特殊学术的人很多,都以为自己的所得无以复加了。古时所谓普遍的道术,究竟何在呢?回答说:是无所不在的。问说:天道从哪里降临?地道从哪里产生?回答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都来原子道。不离开道的人,称做天人;不离开道的精髓的人,叫做神人;不离开道的本真的人,叫做至人。以天为主宰,以德为根本,以道为门径,能预见变化兆端的叫做圣人;用仁恩惠人民,用义治理人民,用礼教化人民的行为,用乐来调和人民的性情,表现温和而仁慈的叫做君子;以法度作为分守,以职称作为标志,以比较为验证,以会计作断定,它们的等次分一二三四,百官以这些相为序列,百姓以耕、织、工、商的职业为常务,以衣食为主,繁殖生息,积蓄储藏,老弱孤寡放在心上,都有所养,这是治理人民的道理。古时的圣人是很完备的了,他们配合神圣明王,以天地为准则,养育万物,调和天下,恩泽百姓;不仅通晓道的根本,而且维系于法度的末节,上下四方通达,春夏秋冬四时通畅,小大精粗,帝圣之道的运行无所不在。那些明显表现于制度的,旧时法规世代相传,史官还记载很多。那些保存在《诗》、《书》、《礼》、《乐》的,邹鲁的士绅儒者先生们大多能明白了。《诗经》是表达志向的,《书经》是记载政事的,《礼》是规范道德行为的,《乐》是陶冶情操的,《易经》是预测阴阳变化的,《春秋》是讲述名分的。这些数度散布于天下而设置于中国,百家学说时常宣扬它。战国天下大乱,贤圣不能明察,道德规范不能统一,天下的学者多是各得一偏而自以为是。就象耳口鼻都有它的知觉功能,而不能相互通用。就象百家众技一样,都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如此,但不完备又不普遍,是看问题片面的人。分割天地的完美,离析万物的常理,放散古人的全理,很少具备天地的完美,不能相称于天道地道的包容。所以内圣外王的道理,幽暗不明,抑郁不发,天下的人各自以自己想法为自己的方术。可悲啊!百家皆各尽迷途而不知返,也就不能合于大道了!后世的学者,不幸在于不能看到天地的纯真,不能看到古圣人的全貌,道术将要为天下所割裂。    不侈于后世(1),不靡于万物(2),不晖于数度(3),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4)。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5)。为之大过(6),已之大循(7)。作为《非乐》(8),命之曰《节用》(9);生不歌(10),死无服(11)。墨子泛爱(12)、兼利而非斗(13),其道不怒(14);又好学而博,不异(15),不与先王同(16),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庐》(17)。古之丧礼,贵贱有仪(18),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19),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20),死无服,桐棺三寸而无椁(21),以为法式(22)。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23),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24),其死也薄(25),其道大觳(26);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27),其去王也远矣(28)!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29),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30)。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31),而九杂天下之(32);腓无胈(33),胫无毛(34),沐甚雨(35),栉疾风(36),置万国(37)。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38)。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39),以跂0为服(40),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相里勤之弟子(41),五侯之徒(42),南方之墨者若获、已齿、邓陵子之属(43),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44),相谓别墨(45),以坚白同异之辩相皆(46),以觭偶不件之辞相应(47),以钜子为圣人(48),皆愿为之尸(49),冀得为其后世(50),至今不决(51)。墨翟、禽滑厘之意则是(52)其行者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自苦以腓无(53)、胫无毛相进而已矣(54)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55), 将求之不得也(56),虽枯槁不舍也(57),才士也夫(58)! 。乱之(,)      (1)侈:奢侈。不侈句:不以奢侈教育后世。指墨家违背周道而用夏政。   (2)靡(m),浪费。不靡句:不浪费万物,指墨家的节用说而言。   (3)晖(huī):目光,炫耀。数度:数指法律条丈。度指法度。不晖句:指墨家的非乐、薄葬而言。   (4)绳墨:绳指取正的工具,木匠用做取直的墨线,这里指规矩。矫:励。自矫:自己勉励自己。   (5)墨翟:战国初年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禽滑厘:墨子的弟子。风,风教说(yu):通悦。   (6)大:同大。   (7)已:止,停止而不为。为之大过:指泛爱、兼利而言。大:同大。顺:一作循,不及。已之大顺,指非乐、节用。   (8)非乐:墨子提倡非乐,作《非乐》篇。   (9)命:叫做,称为。节用:墨子提倡节用,作《节用》篇。   (10)生:活着。   (11)无服:不穿礼制上规定的丧服。死无服丧。   (12)泛爱:即兼爱,爱一切人。   (13)兼利:使一切人都得到利益。非斗:指非攻,反对非正义的进攻。墨子并不反对一切战争,而反对非正义的大国攻小国、大家攻小家的侵略战争。而主张并参加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   (14)怒:怨怒。   (15)不异:指尚同而言。   (16)先王:指黄帝尧舜禹夏商周诸帝王。   (17)《咸池》至《武》,皆为五帝三王时的乐曲。   (18)有仪:有度。   (19)椁:外棺。重:层。   (20)独:唯独。   (21)桐:桐木。   (22)法式:效法的样式,榜样。   (23)末:同莫,各本作未误,败:同毁。   (24)勤:勤劳。   (25)薄:瘠薄。   (26)大:通大。觳(qu):刻。   (27)离:(l)通丽,依附。   (28)王:指外王之道。   (29)湮:同堙,塞。   (30)四夷:四方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31)橐(tu):盛土的器具。耜(s):掘土工具。   (32)九:本作鸠,聚集,杂:同匝,合。九杂:聚合。   (33)腓(fei):腿肚子。胈(b):汗毛。   (34)胫(jīng):小腿。   (35)沐:沐浴,淋雨。甚雨:暴雨。   (36)栉(zh):梳头发。   (37)置:建立,设立。万国:许多地方。   (38)形劳:身体劳苦。   (39)裘:兽皮。褐:粗布。裘褐:粗衣。   (40)跂(q):通屐,木鞋。(ju):草鞋。   (41)相里勤:墨子后学,为南方之墨学的代表。   (42)五侯:墨家弟子姓五名侯。   (43)苦获、已齿、邓陵子:皆墨家后学。   (44)倍:通背,背离。谲(ju):矛盾,相反。   (45)别墨:墨家中的非正统的派别。   (46)坚白:见《齐物论》注。訾(zǐ):诽谤,非议。   (47)觭(jī):通奇,单数。偶:双数,仵(wǔ):通伍,合、同。应:应对,对答。   (48)钜:同巨。钜子:后期墨家团体的首领。   (49)尸:尽死。   (50)翼:希望。   (51)决,决定。   (52)意则是:用意是对的。   (53)相迸,相互争进。   (54)天下之好:爱天下。   (55)求之:救助天下。   (56)舍:合弃。   (57)才士:指贤能之士。即国家的有用人才。      不以奢侈教育后世,不浪费万物,不炫耀于等级制度,用规矩勉励自己而备于当世之急务,古代的道术存在于这方面的。墨翟、禽滑厘听到这种治学风气就喜欢它。实行泛爱兼利太过分了,非乐节用也大过分了。作《非乐》篇,讲《节用》篇,活时不唱歌,死时无丧服。墨子泛爱一切人,使一切人都得到利益而反对侵略战争,他讲对人不怨怒;他又好学而博闻,主张大不异的尚同,也不求与先王相同,主张毁弃古代的礼乐。黄帝时有《咸池》,尧时有《大章》,舜时有《大诏》,禹时有《大夏》,汤时有《大■》,文王时有辟雍的乐章,武王、周公时作《武》乐。古代的丧礼,贵贱有不同的制度,上下有不同的等次,天子的棺椁七层,诸侯五层,大夫三层,士二层。现今墨子唯独主张生时不唱歌,死时无丧服,桐木棺材只三寸而无外椁,作为效法的样式。用这种主张教人,恐怕不是爱人;用这种主张自行其事,当然也不是爱护自己。莫毁墨子的学说。虽然如此,当唱歌时而反对唱歌,当哭泣时而反对哭泣,当奏乐时而反对奏乐,这样果真合乎人的感情吗?人活着时勤劳,死后那样瘠薄,他的学说太苛刻了;使人忧伤,使人悲哀,他的主张难以实行,恐怕这种主张不可以成为圣人之道,违反天下的人心,天下人不堪忍受。虽然墨子能独自实行,然而他把天下人又能怎样呢!背离于天下的人,这种做法离开外工之道也太远了。墨子宣扬说:过去大禹堵塞洪水,疏通江河,而沟通四夷九州,大川三百,支流三千,小沟无数。禹亲自拿着盛土的器具和掘土的工具,而聚合于天下的河流;累得腿上没有肉。小腿上没有汗毛,暴雨淋身,疾风梳发,安定了万国。禹是个大圣人,他身体为民劳苦到如此地步。使后代的墨者,多用粗布做衣服,穿着木屐草鞋,日夜不息,以吃苦耐劳为准则,有人却说:不能这样,不是禹的道,不足以把他称为墨者。北方墨者相里勤的弟子,伍侯的门徒,南方的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一派,都诵读《墨经》,然而却相互背离相互矛盾不相同,相互指责对方是别墨;以坚白同异的辩论相互诽谤非议,用奇偶不合的言论相互应对;把巨子当作圣人,却愿意为他而尽死,希望为他的后世继承人,但至今没有决断。墨翟、禽滑厘的心意是好的,但他们的作为却是错的。他使后代的墨者必定要刻苦自励,搞得腿上没有肉,小腿上没有汗毛,相互争进罢了。这样乱天下有余,治天下不足。虽然这样,墨子是真想把天下治理好的人,即使求之不得,虽然累得形容憔悴不堪也不弃自己的主张,真是一位治国的贤能之士啊!    不累于俗(1),不饰于物(2),不苟于人(3),不忮于众(4),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5),人我之养,毕足而止(6),以此白心(7)。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8)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9),接万物以别宥为始(10); 语心之容(11)(,) ,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欢(12),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13)。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14),虽天下不取,强联而不舍者也(15),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虽然,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16),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做乎(17),救世之世哉!曰:君子不为苛察(18),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于天下者,明之不如已也(19),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其小大精粗,其行适至是而止。      (1)不累于俗:即《逍遥游》中所说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意思。累,牵累。   (2)不饰于物:即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意思。饰,掩饰。   (3)刘师培、章炳麟谓苟作苛,不可从,不苟于人:指下文的强聆而不舍而言。不苟,不苟从。   (4)忮(zh):违逆,刚愎。即《齐物论》大勇不忮之忮,亦即下文的以聏合欢,以调海内。   (5)安宁:没有战争。活民命:保住人民的性命。愿天下句,指的是禁攻寝兵的意思。   (6)人我养毕足而止:指的是情欲寡浅的意思。   (7)白心:纯洁内心,指扫除欲念,抱虚守静,修养内心。   (8)宋钘:即宋荣子,详见《逍遥游》注。尹文:姓尹名文,齐国人,稷下派人物,著有《尹文子》上下篇。   (9)华山之冠:象华山那样上下均平的帽子。郭象《注》华山上下均平。成《疏》、《释文》亦略同即指心地均平象华山之冠的上下均平一样。   (10)别:指别而去之。宥:同囿、蔽。别宥,解蔽,丢掉成见。始:始端。   (11)语心之容:心之用能包容。   (12)聏(r),崔本作腼,同软,柔、和,欢:欢心。   (13)之:指心之容,心之行。   (14)上说下教:上指人主,统治者,下指百姓臣民。   (15)强聒:人家不愿听的话,说个不停。   (16)固置,谓辞不得当还必欲量之。   (17)傲:皆解作大。图傲做乎,救士之士哉!庄子称赞宋尹之辞。   (18)苛:不合理。   (19)已:止。       不受世俗所牵累,不以外物来掩饰,不苟从别人。不违逆众志,希望天下安稳宁静以保全人民的性命,别人和自己的奉养都知足就够了,以这种观点纯洁内心,古时的道术,有属这方面的。宋钘、尹文听到这种治学风气就喜欢它。制作象华山上下均平那样的帽子来表明平等,应接万物,以除去成见为开端;称道内心的包容,称作内心的行为,以柔和态度合别人的欢心,用来调和海内,请求以此作为建立学说的指导思想。受欺侮不以为是耻辱,以解救人民的争斗;禁绝互相攻伐,停止战事用兵,平息社会战乱。以此周游天下,上劝君主下劝臣民,虽然天下的人不采取,还要说个不停而不舍弃其主张。所以说上下都显现厌烦却强求相见。虽然这样,他们为别人做得太多,为自己想得太少。说:辞不得当还要必置,有五升米的饭就够了。宋尹先生恐怕不得吃饱,弟子们虽然在饥饿中,也不忘天下人。他们日日夜夜不知道休止。他们说:我们必得活命呀!多么高大的救世的人啊!他们还说:君子不用不合理的观点明察万物,不使自身受外物的役使。认为对天下没有益处的,阐明它还不如停止不做。他们把禁止攻伐停止战争做为对外的活动,以减少情欲做为内心的修养。他们学说有的小大精粗,及其所述所行也就如此罢了。    公而不党(1),易而无私(2),决然无主(3),趣物而不两(4),不顾于虑(5),不谋于知(6),于物无择(7),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8)。齐万物以为首(9),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10),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11)。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12),教则不至(13),道则无遗者矣(14)。是故慎到弃知去己(15),而缘不得已(16)。泠汰于物(17),以为道理。曰知不知(18),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19)。謑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20);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21);椎拍烷断(22)与物宛转(23);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24), 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25)(,) 。推而后行,曳而后往(26)。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27)全而无非(28)动静无过(29))(,) 未尝有罪(30)。是何故(31)?夫无知之物(32),无建(,) 己之患(33),无(,) 用知之累(34,动静不离于理(35),是以终身无誉(36)。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37),无用贤圣。夫块不失道(38)。豪桀相与笑之曰(39):慎到之道(40),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41),适得怪焉(42)。田骈亦然,学于彭蒙,得不教焉(43)。彭蒙之师曰(44):古之道人(45),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46)。其风■然(47),恶可而言(48)?常反人(49),不见观(50),而不免于魭断(51)。其所谓道非道(52),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53)。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虽然,概乎皆尝有闻者也(54)。      (1)公:公正。党:一作当,偏党。   (2)易:平易,平允。   (3)决然:如水决于东则东流,决于西则西流的样子,引申为随和。无主:指没有自我偏见。   (4)趣物而不两:随物而趋没有二意。趣,通趋。   (5)不顾:指不顾于虑,不虑过去。   (6)不谋于知:不用智慧,即指不谋其将来。   (7)无择:无选择。   (8)彭蒙:齐人。田骈:齐人。慎到:赵人。说:通悦。   (9)齐:齐万物之齐。首:首要。   (10)覆:遮盖,掩盖。   (11)包:包容辩:分辩。   (12)选:选择。偏:同遍,全。   (13)不至:不能达到,不能备至。   (14)无遗,无遗漏。   (15)去已:抛开自己成见。   (16)缘:因循,因顺。   (17)泠(Iing)汰:听从自然,任其自然。   (18)知不知:把知当作无知。   (19)将:要,薄知:鄙薄知识。邻伤:毁伤。   (20)謑髁(xlkel):儿戏,随便的样子。无任:无能力。尚贤:推选贤能。   (21)纵脱:放任。无行:不修德行。   (22)椎拍:推扑顺遂。輐(wan)断,即下文鲩断,没有棱角。   (23)物:指事。宛转:婉曲,相应变化。   (24)师:用,任凭。   (25)魏:通巍,独立不动。   (26)曳:拖。   (27)隧:转动,旋转。   (28)全,全面,整体。无非:无偏。全而无非:自全而入无非责。   (29)动静:运动静止。无过:没有过失。   (30)未尝有罪,不曾有什么罪责。   (31)是:这,此。   (32)知:知觉,知识。物:物件,东西。   (33)无建己之患:指没有建立自己而产生敌对的忧患,这是指去己的思想。   (34)无用知之累:指不用知虑就没有牵累,用知则争,争则牵累,放弃知虑则无争,无争则无累。这讲弃知的思想。   (35)理:指规律。   (36)无誉:任何罪都从誉生,无誉就无罪过,这是去誉的思想。   (37)故曰:指慎子说的话。至:到达,达到。若:象。已:罢了。   (38)块:土块。道:规律。   (39)笑:讥笑。   (40)道:学说。   (41)生人:活人。行:施行。理:道理。   (42)适得:理当,应当。怪:责怪,批评。   (43)不教:不言之教。   (44)彭蒙之师:犹彭蒙其师,指彭蒙自己。彭蒙之师曰:彭蒙对田骈说。   (45)道人:得道的人。   (46)莫之是莫之非:无所谓事非。   (47)其:指古代有道人的教化。■(x):然:风迅速刮过的样子。   (48)恶(wū):何。言:语言。   (49)反人:违反人意。   (50)不见观:不为人所欣赏。   (51)魭(yun):輐的借字。   (52)其,代田骈、彭蒙等人。所谓道:所说的道术,即指莫之是莫之非的道。道:天道。下句道同。   (53)韪:是。   (54)概,概略。尝:曾,曾经。      公正而不偏党,平易而无私欲,随和而无主见,随物而趋不有二意,不虑过去,不谋未来,对事物无选择,参与事物的变化,古代道术有属于这方面的。彭蒙、田骈、慎到听到这种治学风气而喜好它。齐同万物以为首要,说:天能覆盖万物而不能承载万物,地能承载万物而不能覆盖万物,大道能包容万物而不能分辨万物。他们认识到万物都有可以肯定的,也有可以否定的,所以说选择就不能周全,教化就不能备至,按照道就不会有遗漏了。所以慎到主张抛弃知识和主观成见,却因顺于不得已,任其自然,做为他的道理,说知识就是无知,要鄙薄知识然后把它毁掉。随随便便无能为力而讥笑天下的尚贤,放任解脱不修德行而非难天下的大圣;椎朴顺遂无棱无角,顺从事物婉曲相应变化;舍弃是与非,且可免于拖累。不用智巧谋虑,不知什么是前后,巍然独立不动就是了。推动而后前进,拖曳而后前往,象飘风的往还,象羽毛的旋转,象磨石的转动,自全而无非难,动静而无过失,未曾有什么罪责。这是什么原因呢?没有智慧的东西,也就没有树立自己之敌的忧患,没有使用智慧的拖累,运动和静止是离不开规律的,因此要终身去掉名誉。所以说达到象没有智虑的东西罢了,用不着圣贤,哪土块都有自己的规律。豪杰们都讥笑他说:慎到的学说,不是活人能施行的,却是死人道理,应该得到责怪。田骈也是这样,求学于彭蒙,学得不言之教。彭蒙说:古代得道的人,达到无所谓是非罢了。好象风迅速刮过一样,哪还用得着说什么呢?经常违反人的意愿,不为人欣赏,仍然不免于无棱无角。他们所宣扬的道并非是道,而所肯定的东西也不免于错误。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的实质是道。虽然如此,他们还是知道一些道的概要的。    以本为精(1),以物为粗(2),以有积为不足(3),澹然独与神明居(4)。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5)。建之以常无有(6),主之以太一(7),以濡弱谦下为表(8),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关尹曰:在己无居(9), 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10),其应若响(11)。药乎若亡(12),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13)。未尝先人而常随人。老聃曰:知其雄(14),守其雌(15),为天下谿(16);知其白(17),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18), 己独取后(19)。曰受天下之垢(20);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然而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21),无为也而笑巧(22)。人皆求福,己独曲全(23)。曰苟免于咎(24)。以深为根(25),以约为纪(26)。曰坚者毁矣(27),锐则挫矣(28)。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29)。可谓至极(30)。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1)本:指德。即篇首所说的以天为宗,以德为本。   (2)物:具体的物。   (3)有积:物有积,不足:天无积。   (4)澹(dn)然:指不挂一物的样子。独:即指道,没有与它为对的。神明:造化灵明。居:共居。共处。   (5)关尹:见《达生》注,老聃:见《养生主》注。   (6)常无有:指常无,常有。   (7)大一:即太一,指道。《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8)儒弱:通嬬,弱,柔弱。   (9)居:止。   (10)静若镜:清静如镜。   (11)应:回应。响:反响。   (12)药:同忽。亡,读无。   (13)得:所得。   (14)雄:雄性。   (15)雌:雌性。   (16)谿,沟壑。指虑而能受,能容纳一切。   (17)白:清白,引申为光彩。   (18)取先:争先。   (19)取后:落后。   (20)垢:辱。   (21)徐:安舒,舒缓。   (22)巧:技巧,机巧。   (23)曲全:委曲求全。   (24)苟免:姑且免于。   (25)深:指深藏。   (26)约:指隐约。   (27)坚:坚硬。   (28)锐:锐利。   (29)削:侵削。   (30)至极:达到顶点。      把天德看作粮要,把具体的物视作粗旷,把积蓄看作不足,无牵无挂的样子单独与神明共处一体,古代道术有属于这方面的。关尹、老聃听到这种治学风气就喜好。建立常有常无的观点,归之于道,以柔弱谦下为表现,以空虚不毁弃万物为实质。关尹说:在主观上不囿于成见,有形的物体让其自行显露。其运动象水,其静止象镜,其反应象回声。恍惚象无有,寂郁象清虚。有得就等于有失。未曾争在人先,而经常随在人后。老聃说:认识雄性之强,不如坚守雌性之弱,成为天下的沟壑;认识光彩不如坚守黑暗,成为天下的山谷。别人都争先,自己独居后,叫作甘受天下的垢辱。别人都求实际,独有自己求空虚,没有储藏因而就是有余。高大独立而充实,他全身行事,舒缓而不浪费,无所作为却讥笑机巧;别人祈求福佑,自己独委曲求全,叫作苟且免于祸害。以深藏为根本,以隐约为纲纪,叫作坚硬就是毁坏,锐利就会受挫折。经常宽容对待事物,不损害别人,可以说达到最高境界了。关尹、老聃啊!古代的博大真人呀!    芴漠无形(1),变化无常(2),死与生与(3),天地并与(4),神明往与(5)!芒乎何之(6)。急乎何适(7),万物毕罗(8),莫足以归(9),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10),荒唐之言(11),无端崖之辞(12),时恣纵而不傥(13),不以觭见之也(14)。以天下为沉浊(15),不可与庄语(16),以危言为曼衍(17),以重言为真(18),以寓言为广(19),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20),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21)。其辞虽参差而淑诡可观(22)。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23),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24)。其于本也(25),弘大而辟,深阂而肆(26);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27)。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28),其理不竭,其来不蜕(29),芒乎昧乎,未之尽者(30)。      (1)芴漠:空虚广漠的道体。芴,同忽,指道体而言。   (2)变化无常:指道的用而言。   (3)生与死与:承变化无常而言,变者从无到有为主,从有到无为死。   (4)天地并与:指有形而言,即天地与我并生。   (5)神明:指无形而言。   (6)芒:通茫。   (7)适:往。   (8)万物毕罗:万物与我为一。罗,排列,罗列。   (9)归:归宿。   (10)缪悠:迂远。谬,通缪。   (11)荒唐:虚诞,夸大。   (12)无端崖:无头绪,无边际。   (13)恣纵:无拘碍,恣意发挥。傥:指偏傥,片面。   (14)不以觭(jī)见,不偏不倚。   (15)沉浊:深沉污浊。   (16)庄语,庄重。   (17)卮言,无心的言论。曼衍:委曲遂顺,不拘常规。   (18)重言:为人重视的言论,以上三言均见《寓言》篇。   (19)寓言,寄托他人说的话。   (20)敖倪:犹傲睨,指轻视。   (21)瑰纬:奇伟,不平凡。连犿(fān):随和。   (22)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諔(ch)诡:奇异,变幻。   (23)选物者:指天地。   (24)外:超脱。   (25)本:指道。   (26)深闳:深邃。肆:显露。   (27)稠适:相吻合。稠,本字为调。上述:上达。   (28)应:顺应。   (29)蜕:蜕变。   (30)芒:通恍。昧:暗昧。未之尽:言未尽其道。      空寂广漠无形的道的本体,变化无常的道的运用,死呀生呀,与天地并存,与神明同位!惚惚恍恍向什么地方去,万物与我为一,不知哪里是归宿,古代的道术有属于这方面的。庄周听到这种治学风气就很喜好它。以迂远的说教,以荒唐的言论,以无头绪和无边际的言词,时常恣意发挥而不片面,从不以为标新立异。庄周以为天下是深沉污浊的,不能用庄重的语言交谈,而是以无心的言论委曲随顺,以为人所重视的言论使人信以为真,以寄寓他人他物的言论来广泛的阐述道理,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轻视万物,不谴责谁是谁非,以此和世俗相处。他的书虽然不平凡而随和无有伤害。书中的言辞虽然参差不齐而奇异变幻可观赏。他的书充实而无止境,上与造物者同游,而下与超脱死生无终始分别的人做朋友。书中对道的阐述既弘大而又透僻,深逮而广阔;书中讲到道的主宰作用,可说是相吻合上达真理了。虽然如此,它在顺应变化和解释事物时,道理是讲不完的,它来不蜕变,恍惚芒昧,没有尽头。    惠施多方(1),其书五车,其道舛驳(2),其言也不中(3)。历物之意(4),曰:至大无外(5),谓之大一;至小无内(6),谓之小一。无厚(7),不可积也(8), 其大千里。天与地卑(9),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10),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11);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12)。今日适越而昔来(13)。连环可解也(14)。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15)。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16),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17)。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18),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19),火不热,山出口(20),轮碾不地(21),目不见(22), 指不至(23),至不绝(24),龟长于蛇,矩不方(25),规不可以为圆(26),凿不围枘(27),飞鸟之景未尝动也(28),链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29),狗非犬(30),黄马骊牛三(31),白狗黑(32),孤驹未尝有母(33),一尺之捶(34),日取其半,万世不竭(35)。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36), 饰人之心(37),易人之意(38),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有囿也(39)。   惠施日以其知与人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40),此其抵也(41)。然惠施之门谈,自以为最贤,曰:天地其壮乎(42)!施存雄而无术(43)。南方有倚人焉,曰黄镣(44),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45),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说而下休,多而无已,犹以为寡,益之以怪(46)。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47),是以与众不适也(48)。弱于德,强于物,其涂赎矣(49)。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蛇之劳者也(50)。其于物也何庸(51),夫充一尚可(52),曰愈贵道(53),几矣!惠施不能以此自宁(54),散于万物而不厌,卒以善辩为名。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55),逐万物而不反(56),是穷响以声(57),形与影竞走也(58)。悲夫!      (1)方:方术。   (2)舛(chuǎn):差错,错字。驳杂:杂乱。   (3)中(zhng):不当于道,不中肯。   (4)历物:分别观察万物,分析事理。学术界称惠施的史料为历物十事。   (5)无外:无有外部,无限大。   (6)无内:无有内部,无限小。   (7)无厚:无有厚度。   (8)积:重叠。   (9)卑:低。   (10)脱(n):偏斜的意思。   (11)毕同:完全相同。毕异,完全不同,完全相异。   (12)无穷:没有穷尽。   (13)适:到。越:越国。昔:昨天。   (14)连环:古时连环本不可解。   (15)燕:燕国。   (16)观:显示。晓:引导。   (17)乐:愿意。   (18)郢,楚国的都城。   (19)丁子:蛤蟆。   (20)山出口:山谷可传声,声从口出,所以山有口。   (21)轮不跟(zhǎn)地:车轮只跟地一部分,而不是地,所以轮没跟地。蹍,踩,压。   (22)目不见:眼睛看不见。   (23)指:指物的概念。不至:感觉不到。   (24)至不绝:指物不尽,即概念与事物完全相称是没有止境的。   (25)矩:画方的工具。   (26)现:画圆的工具。   (27)凿:卯眼,样眼。枘:榫头。   (28)景:影子。   (29)镞矢:箭头。疾:疾速,快速。   (30)狗:小狗,大:大狗。   (31)黄马骊牛三:黄马骊牛为一个概念。分则为二个概念,相加为三个概念。   (32)白狗黑:白毛为白狗,眼珠黑为黑狗,所以白狗也是黑狗。   (33)孤驹:母马死后称孤驹,所以没有母。   (34)捶(chu):通棰,亦作箠;指鞭子。   (35)不竭:不尽。   (36)桓团:先秦名家学派人物,《列子仲尼》作韩檀。公孙龙:先秦名家代表人物,著有《公孙龙子》。   (37)饰:掩饰,蒙蔽。   (38)易:改变。   (39)囿:局限。   (40)特与:专与。为怪:造出怪论。   (41)抵:通抵,大概。   (42)壮:大。   (43)雄:雄才。   (44)倚:通奇,异人。黄缭:楚人。   (45)不辞:不辞让,不谦虚。   (46)益:更加。怪:怪诞。   (47)胜人:辩胜别人。为名,为了名声。   (48)不适:不适于用。   (49)涂:道路。■(o):深曲,狭隘。   (50)劳:功劳,功能。   (51)庸:用。   (52)充一:充当一家之言。   (53)愈:可以,宽愈。贵道:尊重道。   (54)此:指充一。宁:安宁。   (55)骀荡:使人舒畅。不得:不能得以正道。   (56)不反:知迷不返。   (57)穷响以声,以声音追逐回响。   (58)形与影竟走:用形体和影子竞走。      惠施懂多种学问,他的著作能装五车,他讲的道理错综驳杂,他的言辞不当于道。观察分析事理,说:达到没有外部的无限大,叫做大一,达到没有内部的无限小,叫做小一。没有厚度,不能积累,却可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样低,山泽一样平。太阳刚正中就偏斜,万物刚出生就死亡。大同与小同的差异,叫做小同异。万物全同全异,这叫做大同异,。南方没有穷尽而又有穷尽,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已经来到。连环是可解开的。我知道天下的中央,在燕的北方越的南方。广泛爱万物,大地是一个整体。惠施把这些当作最大的真理,显示于天下而引导于辩者,天下的辩者都愿意和他争论。蛋有毛,鸡有三脚,楚国的鄂城包容天下,大狗可以是羊,马有蛋,蛤蟆有尾巴,火是不热的,山是有嘴的,车轮碾不着地,眼睛看不见东西,概念感觉不到,即是感觉得到也不能达到穷尽,乌龟比蛇长,曲尺不能画方,圆规不能画圆,卯眼不能围住榫头,飞鸟的影子未曾移动过,箭头疾飞却有不能行进而停止的时候,狗不是犬,黄马骊牛是三个,白狗是黑的,孤马不曾有母亲,一尺长的鞭,一天截去一半,万世也截取不尽。辩者们用这些论题和惠施相辩论,终身辩论不完。桓团、公孙龙都是辩者一类的人,蒙蔽人的思想,改变人的意见,能辩胜别人的口舌,而不能折服人心,这是辩者的局限。惠施每天以自己的智慧与人辩论,专门与天下的辩者创造怪论,这就是他们的概况。虽然惠施的口辩,自以为最高明,说:天地能比我更伟大吗!但惠施有雄辩之才而不了解道术。南方有一个奇怪的人叫黄缭,问天地为什么不陷,风雨雷霆形成的原因。惠施不谦虚地回应,不加思索地对答,遍及万物加以解说,又说个不停,多而不止,还以为说得少,更加一些奇谈怪论。把违反人之常理的做为实情而要以辩胜别人取得名声,因而和众人的看法不协调,削弱德的修养,强调对外物的分析,他走的道路是深曲的。由自然规律来看惠施的才能,他就象一只蚊子一只牛虻的徒劳之功罢了。对于万物有什么用处!他充当一家之言还算可以,说他尊重大道,也差不多,但惠施不能够以此一家之言自安于道,分散心思追逐于万物而不厌烦,最终以善辩成名。可惜呀!惠施的才能,使人舒畅而无所得,追逐万物而知迷不返。实在是以声音止回响,以形体与影子竞走。可悲呀! 转自: http://hi.baidu.com/oooiiooo/blog/item/b5f7706040042e46eaf8f869.html
个人分类: 品读《庄子》|5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喜忧参半话人生
duke01361 2009-3-9 23:36
   庄子《外篇·至乐第十八》中有这样几句话:“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也。”这可以说是天底下人的一种通性。   有钱花,身价高,长寿,心善,众人所追求。快乐的身家平平安安,吃的是海味山珍,大鱼大肉。穿的是华美的衣服,看的是美景美色,听的是动人的音乐。这种生活会让人多么向往。而贫困,卑贱,百病缠身,或者心性邪恶,是人们所惟恐避之不急的。而更痛苦的莫过于漂泊流离,居无定所。不得安逸,吃不上喝不上,缺衣少食,更何况没有美色和乐耳的丝弦铿锵。然现实中,凡事好坏参半,很少有至善至美的。“夫富者,苦身疾多,多积财而不尽用”,“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行也亦疏矣”,“寿者诨,久忧不死”这些不都表明人的一生喜忧参半吗?为“道义”而死的人,人们都称其为善,但死了终归是死了,难道死了人也是好的?!所以说呀,道家认为人追求这些其实是很不值得的。活着就活着,别有太多的想法,还是什么也别干的好。把一切看开了,顺其自然吧!显然道家的这种观点并不为很多的人所接受。   在过去的中国,儒家思想在读书人的圈子里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的观点则认为,人分三六九等。而凡 君子人等应该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和道家的“无为”相反,主张积极“入世”。在儒家看来“家穷亲老,不为禄仕”是不“孝”之一种(《孟子·离娄》),而学好了不做官,也是非常不应该的(语见“学而优则仕”)。在儒家的眼里,只要是能够“入世”,那些所谓的“富贵寿”又能算得了什么?固所谓“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君子不应该因为贫穷而改变自己的操守,“鞠躬尽瘁”和“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在这个问题上佛教的主张和道家颇相似,而基督教则与儒家又有很多地方不谋而合。比如佛教主张“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其实比道家和道教走得更远些。基督教要求人们忠诚信善,鼓励人们“追求”和“有为”,和儒家思想在很多地方相近。在中国历史上,常有“道”者出隐入世辅佐政纲的,比如诸葛孔明辅佐刘备,刘伯温辅佐朱元璋,魏征辅佐李渊和李世民等等,但几乎没有一秃头大和尚这样做的。同样儒家弟子曾几度左右了朝纲,基督教曾在很长时期里是西方国家的国教等。如果说人类的这些文化现象是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体现,那么具体到一个个具体的人来讲,具体到一个个的人生来讲,这些近乎彼此冲突的信念和价值观必然会直接导致人生的喜与忧。那么何为人生的喜与忧?要理解这个问题还得回到人类的文化上来,也就是说判断“喜”和“忧”关键看你用哪把“尺子”去衡量它们。   在道者眼里无所谓“喜”,也无所谓“忧”,诸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而在儒家看来“家穷亲老”而没能混上个一官半职的就应该是非常大逆不道的事了,而这在道者眼里又能算得了什么?因此人生感受的好坏全赖如何看待和理解人生。如果你认同并羡慕那些所谓的高官显爵,功成名就之人,而常常为自己不能及而心有戚戚,那么你是用了儒家的“尺子”。如果你羡慕那些放歌田川山野,刻意尚行而又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之士,则你是采用道家的立场。然居世久矣,人人会不免“语仁义忠信”信奉“恭俭推让”,难免不会教诲人等求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以求得社会祥和进步;然居世久矣,又没有人不欲“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求得“半日浮生”。此所谓张驰人生,又能有什么是非对错之分?   这样看来人生也只能是喜忧参半啊!
个人分类: My Ideas|3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蜀”与“天下”
emlyn 2008-12-24 08:27
作者:王中宇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 2008-12-24 0:17:38 蜀与天下 当年曾将四川视为木材输出地,结果严重破坏了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直至 1998 年长江中下游洪水后,才在四川率先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不再指望四川输出木材。可叹的是,没过几年,又指望四川输出能源,结果水电项目建设成了破坏四川森林的魁首。而即使将水电资源全部开发出来,对国家的能源问题不过是杯水车薪。四川是生态高度敏感的地区,极易遭受不可逆的损害,从而危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持续生存,我们是要眼前的利润还是要子孙后代的长治久安?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语出明末清初欧阳直公《蜀警录》,它提出了蜀与天下的关系问题。纵观华夏文明史,蜀与天下密切相关,只有从全局视角才能看明治蜀之要道。 四川在全局的地位 1935 年,地理学界的老前辈胡焕庸教授发表第一张中国等值线人口密度图,在图上,胡焕庸从爱珲(今黑河)到腾冲画了一条直线,将中国分为东南、西北两半壁,东南集中了 96% 的人口,而西北仅 4% ,此即地理学界著名的胡焕庸线。 60 多年后的 1998 年,我国人口分布大格局与胡焕庸的时代别无二致(见图一)。可见胡焕庸线表征了中国自然与社会系统的某种稳定特征。那胡焕庸线意味着什么? 地理学家们发现,胡焕庸线两侧是中国的农牧交错带,还是众多江河的水源地。中国的玉米种植带的西北边缘与胡焕庸线高度吻合,这似乎在提示我们,胡焕庸线是耐贫瘠作物的生存边界。进一步还可以发现,中国的贫困地区多分布在胡焕庸线的两侧。这暗示我们,在胡焕庸线的两侧,资源相对于人口严重不足。 农牧交错区、江河水源区、玉米种植带的西北边缘、贫困地区,这些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却被胡焕庸线联系在一起。它提示我们,胡焕庸线两侧,存在一个意义独特的区域。贫困的人群艰难地生存在这农牧混杂、生态脆弱的区域内。这个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与其社会经济压力矛盾尖锐,而这个区域的生态变化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 四川就位于这个地带的西南端。这样的地位决定了四川的根本特性:脆弱的生态环境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尖锐矛盾。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刘卫东等在《四川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第 29 卷,第 3 期 2008 年 6 月)中,依据农产品供给功能指标、农业就业与社会保障功能指标、农业文化与休闲旅游功能指标、农业生态环境功能指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四川省划为六类区域。四川是个农民大省, 76.3% 的人口为农村人口,从农业功能的角度研究区划有其合理性与现实性。 这六类地区是:特大都市省会成都的市区;围绕它的盆西平原;其东侧是盆地丘陵地区;在这些区域的北部和南部,是盆周山地区;在四川的西部与北部,是川西北高原区;在四川的西南部是川西南地区(见图二)。 由图二看出,除成都市区外,四川比较富庶的地区只有盆西平原,它包括成都郊区在内的 58 个市县区,但面积上占全省比重很小。 盆地丘陵地区:共 33 个区县市,水源不足,干旱频繁,水田中望天田超过 1/3 。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人均 GDP 仅为盆西平原区的 1/3 ,人均工业产值仅为盆西区的 1/4 。第三产业及科技教育发展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全国民工主要的输出地区。 盆周山地区:山地占地区面积的 91.6% ,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有林地占 42.3% ,居全省首位。人均 GDP 为全省最低,人均购买力、财政收入等各项经济指标均为全省最低水平。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差,土地质量等级低。 川西北高原区:为青藏高原东部与横断山脉,它包括阿坝州、甘孜州全境和凉山州木里县。地势高亢,区内平均海拔在 3000 ~ 4000m 以上,是四川省地势最高地区;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年均温 0 ℃~ 6 ℃ ;光能资源丰富,太阳年辐射量和年日照时数均为四川省最高值。这个地区的甘孜州是汉藏杂居区,阿坝州则是汉、羌、藏杂居区,是羌族唯一的聚居区。 川西南地区:以凉山州为主(不含木里县),包括攀枝花市全部 3 区 2 县,雅安市汉源、石棉 2 县。 91.2% 的面积为山地,山地海拔多在 3000m 左右;区内气候属偏干型亚热带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其海拔 1300m 以下的南亚热带干热河谷地区被称为天然大温室,是全长江流域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但该区干旱期长达 7 个月,灌溉条件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凉山州是彝族最大的聚居区。 由此可见,四川确实具有胡焕庸线两侧地区的各种特征。 都江堰:天府的过去与未来 说到四川,人们自然会想到都江堰,想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但这只是农耕文明时代的局部景象。 李冰父子领导兴建的都江堰工程,其实是一个两级滤波系统:鱼嘴分水堤分四六,平旱涝,平时六成水进入内江,供应成都平原,四成水进入外江;若遇洪水,比例自动倒置。宝瓶口、人字堤、飞沙堰组合工程进一步滤平从内江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 然而,这个两级滤波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是: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明显小于水资源总量,即使在干旱之时, 60% 的水资源也足以保障成都平原的用水。而多余的水则通过外江排走(分四六)。由此,内江流域的稳定供水以外江流域的旱涝波动为代价。换而言之,人类主要生活在由内江保障的区域内,而外江流域则人烟稀少,主要起着生态功能区的作用。 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中国人口始终受到资源的制约,直到康熙五十二年( 1713 年)人口始终在 1 亿以下。 18 世纪中叶以后,人口加速增长, 1834 年内突破了 4 亿。此后就是洪杨之乱、清廷覆灭、外敌入侵、国内战争人口徘徊在 5 亿以下。 1949 年后,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增长,直逼 13 亿大关。人口与资源的平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而今四川盆地是全国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见图三),都江堰正常运转的前提渐渐消失了。 2006 年 5 月 31 日 ,四川省水利厅向社会公布的《四川省 2005 年水资源公报》称: 去年是水资源总量偏丰的年份,但四川省仍有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处于水资源紧缺状态,其中包括成都、德阳在内的多个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 1750 立方米 用水紧张线。(《 天府早报》 2006 年 6 月 1 日 ) 在笔者上中学时,还常在成都的河中游泳,那时的夏季,常见一群群小男孩从桥上跳入河中嬉戏。 2006 年 4 月 18 日 《中华工商时报》成都报道:近日,由成都市著名水利专家、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专家调查组,对成都市河流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成都市三环路以内的 52 条河流濒临死亡。由于没有来水,河流基流为零,成都市河流水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水生生物几近绝迹,河流功能丧失殆尽。据说,成都西边的金马河, 10 年前还是鱼虾成群、河边水草茂盛的景象,河中还能钓起 1 公斤 重的大鱼,但如今已是连连断流、河床裸露。注意,水量骤降是仅仅 10 年间的事。 缺水将李冰要求的深淘滩抛到了脑后。图四是江安河从都江堰到温江的一段主河道,蜀谚云金温江、银郫县,可知温江是都江堰工程重点保障的地区之一。而今这河道就像一条淤塞的血管。 饱受争议的紫坪铺水库就建在都江堰的上游,它的核心功能其实是对稀缺水资源的综合调节:尽量蓄水,以备枯水期之需。目前紫坪铺水库由水利部门管理, 2008 年 5 月初,水利部门命令腾空库容,以迎接汛期。 5 12 地震时,紫坪铺水库水量已放到 3 亿立方米 ,不足设计库容量 11. 2 亿立方米 的1/3 。地震只是震裂了坝体的面板。 如果地震时库中装满了 11. 2 亿立方米 的水,在烈度为11 度的地震中,能否安全,只有天知道。而一旦紫坪铺水库溃坝,成都平原势必人或为鱼鳖。但如果没有紫坪铺水库,成都平原的缺水状况将远比现在严重,事实上连东部的丘陵地带如遂宁等地都在指望紫坪铺水库的水。 然而,在整个四川,成都平原是条件最好的。 若尔盖:黄河之水湿地来 川西北高原区是长江、黄河流域的上游。阿坝州的若尔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地,可储水 28.53 亿立方米,每年提供给黄河超过 30% 的水量,是黄河的蓄水池。它还是长江流域岷江、大渡河、涪江的水源涵养地。它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和环境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几十年来,若尔盖湿地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学者白军红等,分析卫星图像解译数据,并通过 GPS 野外调查和大量采样后,进行修改和编辑,评估了若尔盖地区的景观变化(白军红等《近 40 年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生态学报》第 28 卷第 5 期 2008 年 5 月)。 研究显示,若尔盖地区从 1966 年到 1986 年,湿地面积大幅度萎缩,此后虽有恢复,但十分缓慢。 他们还发现: 1966 ~ 1986 年期间,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斑块数明显减少,而斑块平均面积则不断增大;这表明湿地退化导致大量小斑块丧失。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与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学者张宝雷等,则用遥感数据研究了若尔盖湿地 2004 年的土地利用状况(见张宝雷等《基于多源数据的若尔盖湿地土地利用遥感自动调查》土壤 2008 , 40 〈 2 〉)。 他们将获取的 2004 年的土地利用图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课题获取的 2000 年若尔盖湿地的土地利用图进行面积比较,发现近 5 年,若尔盖湿地沼泽地和水体面积都有所减少,其中沼泽湿地面积减少了 18073.13hm 2 ,减少率为 4.18% 。林地、灌木、高覆盖度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最多,达到了 110179.67hm 2 。中低覆盖度草地、疏林地和裸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增幅分别为 47.89% 、 13.55% 和 22.45% 。建设用地更是增加了 271.37% 。 据 2008 年 10 月四川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提供的数据,若尔盖、红原县草地沙化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若尔盖沙化草地面积已达 1 万公顷 ,并以每年 11% 左右的速度递增。 若尔盖湿地的退化导致了黄河流域的整体生态危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蜀与天下的关系。 川西峡谷:你到底要什么? 其实何止黄河,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沱江、乌江都从四川发源或流过,四川省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据四川林业部门提供的数据,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近 1/3 ,占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的 56% ,全省每年土壤侵蚀量占长江上游土壤侵蚀总量的 42% 。水土流失引发局部区域水质污染、水源枯竭、水利工程淤塞垮塌和地质灾害频繁等系列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四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直接威胁着三峡水库,而三峡下面就是江汉平原,顺江而下就是中国的经济重心长三角。 然而,人们对长江上游的目光集中在水电上,自 2004 年电荒后,全国大小财团纷纷到长江上游跑马圈水。十五期间,四川林业部门批准的林地占用构成见图五,电力项目建设成了破坏四川林地的最大因素。注意,这还只是政府批准的,大量未批先建的工程尚不在内。 中国的水能高度集中于藏东川西高山峡谷地区,致使水电成了四川最炙手可热的领域。 在紫坪铺看到的岷江上游河段水资源简图(见图六)上显示:已建和在(待)建工程布满整个流域,岷江已经被水电榨干吃尽。 大渡河的开发规划则是首尾衔接的梯级开发,若此规划实现,大渡河将成为水库项链,原有的生态环境势将彻底改变。 川西地区的地质条件形成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西藏高原的隆起。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交替展布,汇集了雪山冰川、峡谷急流、草甸、丹霞及高山喀斯特等多种地形地貌,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 170 公里 的自然奇观,成为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 独特的地质环境使这里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集中了北半球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温带、寒带的多种气候和生物群落,集中了 6000 种植物种类和超过全中国一半的动物物种,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 这里还生活着纳西、傈僳、藏、白、彝、普米、怒、独龙等众多少数民族,是世界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种宗教信仰、多种生产生活方式和多种风俗习惯并存的汇聚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为富集、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的地区之一。 如果我们将规划的电站全都建起来,这举世唯一的地质财富、生态财富和民族文化财富是否会毁于一旦?大渡河干流首尾相连的梯级开发,势将使大渡河变为一条高坝水库项链,这种变化到底是福是祸?汶川地震提醒我们,这里地质活动强烈,地震、泥石流、滑坡、塌方、雪崩、飞石和洪水频繁。 推动四川跑马圈水的动力是能源危机,西电东送战略是站在长三角的立场上向四川索取资源。站在全局的立场,为此牺牲藏东川西地区的地质资源、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承受地质灾变可能带来的风险,毁灭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值得吗?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网站提供的信息告诉我们: 根据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我国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 1 万 kW 及以上河流上的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年电量为 60829 亿 kW h ,平均功率为 69440 万 kW ;理论蕴藏量在 1 万 kW 及以上河流上单站装机容量 500kW 及以上水电站的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 54164 万 kW ,年发电量为 24740 亿 kW h ,其中经济可开发水电站装机容量 40179 万 kW ,年发电量 17534 亿 kW h ,分别占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的 74.2% 和 70.9% 。 那么,水电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 2003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 170943 万吨标准煤,其中水电占 7.4% ,即相当于 12417.20 万吨标准煤。同年水电总量为 2836.81 亿千瓦小时。故每亿千瓦小时电力相当于 4.38 万吨标准煤。 据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网站提供的信息,我国经济可开发水电站年发电量为 17534 亿千瓦小时,即使全部开发出来,仅相当于 76749.57 万吨标准煤,为 2006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246270 万吨标准煤)的 31.16% 。 从 1954 到 2006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为 8.39% 。从 2002 到 2006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 12.82% 。在这样的增速面前,相当于 2006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31.16% 的总潜力对全局而言,根本是杯水车薪,而付出的代价则是几十年后,长江中下游势将面临无法应对的局面,而长江的未来从根本上决定了长三角的未来。 赵尔丰:杜英人之觊觎, 兼制达赖之外附 长三角对四川的依赖又何止于生态问题。面对日军大举侵华,基于江浙财团的国民政府以四川为大后方,才苦撑了八年,等来国际形势的逆转。而四川能成为大后方应归功于晚清的赵尔丰。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大举瓜分中国,而满清政府却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对列强软弱无力。从道光到同治,英国完成了对尼泊尔、不丹、锡金、拉达克的侵略和控制,将目光投向西藏, 1888 年开始武装入侵西藏。 1904~1905 年,英人借通商要挟,自哲孟雄(今锡金)进兵,在江孜击溃藏军,进入拉萨,以图控制整个西藏。 时任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在川藏边地厉行改土归流,以府、厅、州、县及理事官、委员取代土司统治,原属川藏分辖、又遭领主割据的边地,被统一置于清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形成一块完整的川滇边务大臣辖区。 以行政改革为先导,赵尔丰全面推行新政,开展各项改革和建设。 发展农业,扶持商贸。创立农业试验场,试种稻棉,试验野桑养蚕,试仿收割野漆,推广蔬菜种植。创办垦务,大量招募四川农民入康,到巴塘、理塘、乡城、稻城等县垦荒种粮。发展城镇商贸,鼓励本地商人和外籍商贩开设各种商铺,经营餐馆、酒楼,繁荣市面。如巴塘的醉月楼,就曾远近闻名,盛极一时。 开拓交通,振兴实业。拨付专款,修筑康定至德格、康定至昌都的南北大道,广设驿站,加添桥梁,聘请外国工程师建钢桥于河口 ( 今雅江 ) ,方便往来行旅客商。在巴塘兴建制革厂,生产皮鞋、藏靴。在稻城兴建造纸厂,利用当地竹木原料造纸。聘请美国矿师勘探金矿。派员出国考察织绒机器和磨面机器,准备兴建织绒厂和面粉厂。 着手开辟康藏邮电线路。派员测量由巴塘至后藏扎什伦布寺共长 2247 里的邮路,拟设分局 6 个,报房 4 个,工程材料等费共计预算 30 余万两白银。 普及教育,倡导文化。兴办学校,令学龄儿童进校读书,发给制服、课本、笔墨纸砚,毫不征费。聘请四川工匠祝洪兴、罗世杰等人赴巴塘,教授藏族学生学习掌握机器印刷和雕板印刷技术,印制大批教科书本。巴塘、康定还开办了师范学堂 ( 见《西康建省秘闻》 ) 。 这一切是后来国民政府能将大后方落在四川的必要前提,它对中华民族度过危难具有难以估量的战略性意义。至今仍有治藏必先安康之说,这里的康指的主要就是四川的甘孜州。 赵尔丰的命运是悲剧性的,这悲剧源自满清中央政府对四川功能定位的错误。 当年,清光绪皇帝发布上谕,铁路准归商办,四川商民据此自集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股款,在成都成立了川汉铁路总公司,在宜昌设立了分公司,其间开山劈石就用去了四五百万。到宣统三年( 1911 年)清廷接受了度支部大臣载泽,邮政部大臣盛宣怀借外债,修铁路的主张,宣布路权收归国有,旋即出卖给英、法、德、美 4 国银行团;对于退还民间股款的事则态度暧昧。 此举激起川人激烈反抗, 5 月 21 日 ,成都成立了保路同志会,以破约保路为宗旨,参加者数以 10 万计。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端方奏请朝廷,强令时任川督的赵尔丰镇压,赵于 7 月 15 日 诱捕了保路首要蒲殿俊、罗纶、张澜等人。下午,又在督署大院开枪打死打伤请求释放蒲等人的群众数十人,成都陷于腥风血雨之中。川人群起反抗,将各处电线捣毁,沿途设卡,断绝官府来往文书,掀起武装暴动。清廷急调鄂军入川,武昌兵力空虚,革命党人得以乘机武装起义,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 1911 年 11 月 27 日 ,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 12 月,军政府派兵包围督院街的督署衙门,擒获赵尔丰,将其押至皇城处死,以泄民愤。 而今时髦翻案,对保路运动的是非,评说纷纭。历史的事实是:被触怒的四川百姓搬走了清王朝最后一块基石。这让人们再次领悟到天下未乱蜀先乱的内在根源。 后来治蜀要深思 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年)时任四川盐茶使的赵藩游览武侯祠,书写下著名的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他从攻心、审势的视角思考治蜀的问题,然而治蜀最应该思考的是蜀与天下的关系,是从国家大局看四川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明确哪些是应该指望于四川的,哪些是不应指望于四川的。 四川是长江、黄河的生态屏障,而江、河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脉,保护江河的生态,无疑是四川对全局最大的责任。长江、黄河的生态改善,受益者是整个中华民族;反之,受害者亦是整个中华民族。生态保护势必限制 GDP 竞争,因而不应让四川加入 GDP 赛场上的所谓区域间竞争;相反,在四川生态保护方面,应得到中央财政的大力挹注,包括对川西、川西南、川北百姓生存发展的支持,这是中华民族持续生存之所需。 四川的稳定对全局的安定至关重要,而四川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于人口严重匮乏。因而从全局安危的视角看,不能将四川定位为资源输出地。以四川现有的资源,能做到安定社会,已属不易。当年川粮外运、川猪外运, 20 世纪 60 年代大饥荒时有 10 个省靠川粮度荒,而四川则付出巨大的人口牺牲。而今四川已经没有多少余粮可供外运。统计数据显示,从宏观上看,四川省产的粮食仅够自给而已(见图七)。 当年曾将四川视为木材输出地,结果严重破坏了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直至 1998 年长江中下游洪水后,才在四川率先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不再指望四川输出木材。可叹的是,没过几年,又指望四川输出能源,结果水电项目建设成了破坏四川森林的魁首。而即使将水电资源全部开发出来,对国家的能源问题不过是杯水车薪。四川是生态高度敏感的地区,极易遭受不可逆的损害,从而危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持续生存,我们是要眼前的利润还是要子孙后代的长治久安? 作为中华民族的战略大后方,治蜀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有向心力的社会,而不是短视地只看得见资源,却无谓地制造出瀑布沟式的群体性事件(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库区移民群体性事件)。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这类事件的影响,闹不好就是全局性、颠覆性的。 2008 年 10 月四川省水利厅地方电力局在一份情况汇报中提道: 中央水电企业占据了我省大部分水电资源。 中央企业对四川资源的占用至今没形成对地方的合理补偿机制,尤其是近几年水电发电机组 80% 以上都以较低的价格进入了国家电网,又以较高的价格卖给我省。 同月,四川省移民办则在一份情况汇报中陈述道: 没有形成资源输出地与电力消耗地、水电企业与移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利益共同机制。 在某些大型水电工程移民实物调查中无视科学种田、立体农业的事实,给移民只算其中的某一种作物,按水平投影面积去计算山坡上生长的零星经济林木,而不愿意花工夫去照实点数,公然侵害移民群众切身利益,草率地对移民群众依法诉求的合法权益采取高压、强制手段。 库区不稳定因素时有发生。 对这类现象,值得深思。 手段强硬的赵尔丰名声不佳,被称为赵屠户。但站在满清朝廷的立场上看,他是一位具有全局意识的良吏。四川总督锡良在上奏内廷保举他时称他: 忠勤纯悫,果毅廉明,公尔忘私,血诚任事。 对西康的建设证明了他的战略远见。赵其实深知安民乃为政之要务,他曾在路途发现一家百姓无隔夜之粮,而地方官不知,即加严惩。他训导地方官: 知县是知一县之事,即知人民事也。故勤政爱民者,因爱民而勤政。非勤政为一事也,爱民又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贼民者也。 可惜满清中央政府对四川的错误定位,将他放到了与川人对抗的位置上,导致了他自己和满清王朝的悲剧。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因爱民而勤政,这才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 《科学时报》 ( 2008-12-24 A3 观察 )
个人分类: 区域发展|2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真正走过!
李丕鹏 2008-10-1 12:48
今年唯一的七天长假,看来真的是奥运后又一个旅游经济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因为从同行、朋友的短信中就得知不少朋友携家眷南来北往的漫步在他乡的路上再看新闻中公布的铁路近日客运量(尽管这种数字的准确性总是惯性的被人会怀疑),三日里就有1700万人相聚在火车厢里 这不,我们也刚刚从中朝边境线上回来,尽管是开会后的考察旅游,但也是因为这个黄金周。昨天的断桥上真的是人流如潮 这不,奔忙了近乎一年刚想利用这个假期蜗居休息,老同学来电话已经从京城赶到了盘锦吃上了名闻北国的肥蟹,现在正向我这开来当然有朋自远方来,肯定不亦乐乎!更何况正好我们也可以作东陪他们看看没有看过的盛京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一种休息啊。 远方的朋友中不仅有开着私家车结对横穿数省驰骋于云贵高原的同事游,也有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劳顿而行于中原和西北的二人行 有朋友昨天短信到了荔波大小七孔桥,刚刚又发来短信赶往黄果树,贵黄路上摩托车队不断。也有朋友昨天短信在废而盛兴的古都回民街享用美食,刚刚又发来短信华山峻美,人海如潮 华山,我故乡的山,名列五岳之中,以险峻享誉海内外。但我至今没有登过 黄果树,瀑布闻名天下,而我也就在黄果树机场转过一次机 想来真的不可思议,我这个在网络上自号云游天下、现实中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和特区的人,除过采集标本在那些名山下转悠外,而登高望远于名山之巅的次数却不过一、二。当然我老家房前屋后那些对我很有名的山属于例外,因为儿时经常在那里玩耍。 在山东工作八年,没有登过泰山崂山,去过黄山4次最远上到人字瀑,峨嵋5次则最远到清音阁和零公里,张家界6次也总是在隐仙桥附近出没。出关4年了,也就在长白山脚下与研究生采集过蟾蜍和林蛙。年年多次到天府之国,但没看到九寨的美水 当然在厦大时几乎天天走访南普陀,但到了舟山未去普陀;在南京未去九华,四大佛国圣地至今无一朝拜,对一个开展这所谓生命研究的人来说,真不知道如何能参透这个命 这算云游天下?这叫真正走过吗? 肯定不是!!! 真对我自己无法理解 好在我能虚心好学,也知道与时俱进。那就向大家学习,今后一定不错过登高望远的机会,开阔眼界敞开胸怀,让自己能有一览众山小的美感和满足感!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447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