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生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术哲学的邀请(13)——学术生命的时间
yaojunwei 2020-10-22 21:28
学术哲学的邀请( 13 )——学术生命的时间 一个人的学术生命是结构性的,它呈现为不同的阶段,我们沿着学术生命的道路进行我们的学术之旅,就像它是一幅地图,帮助我们指引学术的方向。学术方向?这是否是说,学术是有目标的?我们是否会被内心深处的无意识所驱动,趋向某些方向或者远离某些方向?是否学术生命在本质上是有意义的,载着我们奔向终极目的,或者它是无意义的?我们学术生活和学术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什么经验,以及每个阶段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宝贵的见解既可以得自我们共同的阶段性状况的概述,也可以得自确认我们自己在这趟学术旅程中出于什么地方。 学术人生就需要行动,而我们拥有的知识在行动过程中价值化和行动化。如果只是在一旁观望,学术人生就会变得空白。我们需要投身到学术的事件流中,我们可以笑我们所笑,哭我们所哭。我们应该寻找各种经验,吸收各种的知识,思考各种的想法,感受各种的经验。
个人分类: 应如室|17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学术生命的思考
热度 2 libseeker 2020-9-1 10:58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于“学术生命”的思考也渐趋理性。因为自身或多或少有一些经历,可以回顾,也可以前瞻。此外,或多或少有一些社会阅历,“无字书”与“有字书”多少读了一些,会有所感悟。 对于普通学者或者说心系学术的人,“学术生命”的理想境界是长青,既有一定长度,又有代表作名世乃至“传世之作”。种种原因,每个人的境遇不一,一帆风顺的不多见,反而是经历较多坎坷者,有较多人的“事迹”或“事功”得以传颂。“学术生命”长短不一,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钱存训先生(1910年——2015年4月9日),钱先生以中国图书史、印刷史研究蜚声中外,对于中华文明给予人类进步的贡献有精深的论述,同时是一位贡献卓越的图书馆事业家,笔者曾为钱先生拟一则挽联:书于竹帛恒久远,人同星月永光辉。钱先生可谓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令人敬服。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如此幸运。时下,对于大多数学者,60岁退休,一旦退休,基本意味着“学术生命”结束。 如何将有限的“学术生命”在自身可以驾驭的范围经营好?实际上是需要有所谋划的。审时度势,凝心聚力,择善而从。从个人的角度,距离退休还有15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希望能找寻到一两个有意思的选题,能够做出点有意思的成绩。2020年暑假,花了较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急着写论文,只是想稍微静一静、想一想。找来一些书翻一翻、读一读,种种原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偏少,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好些内容,真正要读懂、读透并不容易,特别是自身才智庸常,需要借助“愚者千虑总有一得”来为自己鼓劲加油。好在自己不是因为“天降大任与斯人”,只是因为身为一名高校图书馆员,与文献信息资源打交道有些日子,“没事找事”,希望有所为有所乐而已。 个人的“学术生命”,或许算是赶上了好机遇。假如从2000年开始发表学术论文起算,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当前所处的信息环境已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进而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20年间,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真的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具体到我所从事的图书馆领域,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所谓“不变的是变化”。尽管如此,变与不变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一方面为了“安身立命”,一方面试图依托“学术生命”精彩自己。 延伸阅读: 刘尧.学者、学术与学术生命.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9/236822.html 何谓学术生命?张岂之先生认为,学术生命是指学者个人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李醒民先生认为,学术及其衍生物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们的精神可以在此得以休憩、充实、丰富、完美。不仅如此,学术生命更在于自身的内在创造力——思想可以产生思想。在与今人的直接交流中,在与古人的心灵对话中,在个人头脑的冥思求索中,都可以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积淀为人类的精神财富(李醒民:《学术的生命》)。结合生命的概念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说,学术生命是学术活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繁殖的半开放学术系统。包括学术本身的生命和学者的学术生命。学术生命的本质是学术创新。 《科学时报》 (2010-9-16 A3 观察)
个人分类: 圕人堂|3445 次阅读|9 个评论
心情愉快才能保持持久的学术生命
热度 8 fdc1947 2019-1-11 08:11
心情愉快才能 保持持久的学术生命 时值三九,虽然如今气候变暖,冬季天气不像过去那样严酷,华北平原的室外毕竟仍然一片萧瑟的景象。阳台上的杜鹃在元旦前后就开出了大红的花朵,给家里增添了不少生气。 我不善养花草,也没有这样的心思。有时候朋友们送我家一些花,花开过后就死去了,觉得很伤感的,所以自己从来不去买花买草。这一盆杜鹃是去年 2月初,太太的一位老同事送我们的,送来的时候就满盆通红,很是喜人。这些花能够开得很持久,记得一直开到了5月份,外面春天的花儿差不多都开败了,它才谢了花。以后,放在阳台上,只是过几天给它一杯水罢了。 到了 11月份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在枝头长出来了那么多花骨朵,慢慢地有的骨朵变红了,终于在12月19日的时候,有一朵花盛开了。 这朵花,就是上面 第一 张照片上最左下角的那朵,至今二十多天了,仍然很鲜艳的样子。不像有的花,一两天甚至几个小时就枯萎了。像这样美丽而不娇气、又能够开的持久的的花,真是美化家庭环境很好的品种。 从花的持久,想起来了人才的持久。如今,科学与教育工作者受教育时间很长,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年龄已经不小了,如何让人才有创造力的时间很长一些,是一个 重要 的问题。 人们会说,如今退休的年龄是固定的,科学和教育工作者工作的时间也应当是固定的,何来人才的持久一说? 科教工作者工作的年限确实是基本固定的,这里所说,不光是指工作年限,而且是指真正能够奋发向上,努力工作争取做出好的贡献的时间。借用诗人的话: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做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的人也是如此。有的人名义上还在工作,不过心已经不在科研和教育上了,他已经不想干了,度日而已。有的人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可是他还在为科学和教育事业出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人才持久的一个方面的意义。 我们很多 “青椒”现在就怨声载道,心情很糟糕,被逼着才做一点事情;还有很多人刚到五十岁就盼着退休,羡慕着我们退休者的幸福和自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工作环境过于逼抑,没有鼓励和欢乐,有的只是一味的催促和鞭策,而且往往得不到领导者对他们应有的人格上的尊重。他们总是感到如在炉子上面被焙烤般的焦灼。 在一个不快乐的环境中工作是很痛苦的事情。科研和教学都是需要用满腔热情去从事的事业,没有满腔热情,很难做出真正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没有满腔热情,更无法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对现在这种大学和研究所的政策环境下,能够做出真正大量的好的研究工作(少量有可能)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批好学生感到悲观。大学对于教师的政策必须宽松,让教师有一个较好的心情才好。正如我一直所说: “大学要像温吞水,不能像铁匠炉”。 古人就说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们现在的弦绷得太紧,把大学教师搞得太紧张。心情太紧张,做不好大学教师。所以, 要使人才有持久的学术生命,现在对于教师的各种政策必须放松,不能搞这么多紧张的 “绩效考核”。 还是回过头来说我阳台上的杜鹃花。那些花从 11月初就出现花骨朵了(是否更早我不知道,我发现已经是11月初了),可是,最早的一朵花也到了12月19日才开放,而19日看上去已经很大很红的花骨朵(照片2那花的左上方),也到了近日才完全开放。这说明,这些花能够开放较长时间,也需要孕育很长的时间。 我又想到了人才的培养。人才是需要培养的,没有一个人生下来不接受教育就可以成才。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到博士研究生,需要很长时间的教育。要打好基础,真正学到本领、学到好的思想及思维方法、学到好的动手能力,心灵手巧,才是一个人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现在,我们考核学生的办法是看学生能不能通过需要死记硬背的考试,看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以及能够解多少习题。十几年的死记硬背搞得学生痛苦不堪,搞得学生没有了继续学习的信心,恨不得来一个 “焚书坑儒”。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求学生早出成果,拔苗助长,甚至弄虚作假。短期里“催长”起来的人才,就像暗室里出来的豆芽菜,看上去很长,实际上长不好,更谈不上培养出有持久的学术能力的人才。我年轻的时候种过地,种庄稼要“蹲苗”,就是不能苗期的小苗过于疯长枝叶,而要很好地扎下根去,根深才能叶茂。学生也只有较好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才。 总而言之,我们要创造这样的环境:能够培养出真正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又要使这些人才能够有持久的学术生命。这需要改进我们的教育,这是对培养出好学生而言的,又需要改进我们对教师的考核办法,这是对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而言的。只有解决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们科学和教育事业才能够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够真正走到世界的最前列。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7751 次阅读|17 个评论
你死我活----中国式争斗
热度 9 lin602 2013-10-23 22:24
美国总统选举中一个现象,没有当选的总统候选人会在第一时间给当选总统表示祝贺。希拉里与奥巴马在党内争总统,希拉里败了,但奥巴马邀请她任国务卿,希拉里居然快快乐乐地干了四年,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 中国式的争斗,经常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看看中国历史,下台皇帝没有几个有好结果的,不是当时被杀,就是寿命不长。 这次王牧与闻海虎的争斗,身体上无忧,但学术生命基本上是‘你死我活’了的。 科学网上也经常为了一点点东西,搞得‘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商榷’在中国是一个稀罕之物! 难道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三国演义中周瑜有句非常著名的话,‘既生(周)瑜何生(诸葛)亮’。结果东吴与蜀国统统被灭! 听百家讲坛中赵高对李斯的残酷,身上起了鸡皮疙瘩。 ‘你死我活’-----中国式争斗!也是中国文化中落后的重要内容。
338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张岂之:谈“学术生命”
libseeker 2011-3-27 10:38
图谋按:原打算写一点关于“学术生命”的感悟,发现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先生已2009年写过,自己并无功力超越,于是选择转 载,备忘兼作分享。 谈“学术生命” 信息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625130100g091.html 这里所讲“学术生命”是指学者个人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什么来决定这种“学术生命”呢? 年龄吗?有这个问题。当一位学者进入老年,身体和思维能力日益衰弱,以至不能阅读和写作,没有新的思路产生,这个时候便是他的“学术生命”结束之时。 但是,有的学者并不因为年老体衰而使思维陷于停顿,仍然笔耕不辍,新意迭出。属于此种情况者不是很多,但不能说没有。 因此年龄并不是“学术生命”结束的根本原因。 兴趣吗?有这个问题。当一位学者由于某种原因,他对原先所做的研究工作已觉索然无味,不想继续做下去,而对其他的非学术性事情发生了兴趣;于是出现“兴趣转向”,他的“学术生命”随之结束。 不过,这种情况对于一位成熟的学术工作者来说,很难见到,并无普遍性。 退休吗?这是一种制度,任何国家和职业都有。对于不需要有多么复杂的实验室的人文学术工作者来说,退休与否,对于他的研究影响不大(不能说没有一点影响)。不少已退休了的老学术工作者获得了比较充裕的时间,在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比之过去有了很大的进展,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 因此,在笔者看来,一个人的学术生命主要由他个人的各种因素来决定,具体言之,是由其健康状况、学养、执着精神、世界观、人生观、环境诸方面因素决定的。 对于学术工作者来说,应当力争延长学术生命,为达此目的,就必须过简朴生活,使心志不为声色犬马所纷扰,不至于沉醉在人为的“安乐窝”中而消磨时日。必须涵养性情,忠实于一种高尚的学术探求,在充满物质欲望的世界中能够保持心灵的平衡。必须不断学习、思考,尽可能地保持思维的灵敏度。 人的年龄有各种各样,如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学术年龄等等。生理年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哪年哪月出生,任何人都无权选择,因此年龄也无法选择。但是,心理年龄和学术年龄却是可以选择的,而且人们可以创造一些条件使心理年龄、学术年龄较长时间地保持青春的活力。 生老病死,从人的生理规则来说是不可抗拒的,任何人都逃脱不了它们的制约。但是一生不离高尚的理想,为民族复兴、为真理而孜孜不倦地探求;学术工作者尽可能地保持青春的活力,这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做到的。这不需要服用门类繁多的补脑液,不需要成天躺在床上休息,更不需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其秘诀在于用脑再用脑;学习再学习;提高再提高;思考再思考;简朴再简朴。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延长学术工作者的学术生命,这才是学术工作者最大的幸福。 “学术生命”顾名思义是对于学术工作的坚持。对于学术工作者来说,如果他每天忙于非学术性的事务,或者为了各种杂事而奔波,或者在会议上用去许多时间,这个时候,他自己已经脱离了学术研究,他给自己的学术生命画了一个句号,这是怪不得别人的。因此,对于学术生命来说,需要有一股强劲的耐力,不为外界的纷扰而影响自己的志向,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才可能在延长学术生命方面做出成绩来。 总之,对于学术工作者来说,应当爱惜自己的学术生命,并为学术生命的延长而努力奋斗,主动权在自己,外界和他人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张岂之 2009年4月 张岂之简介: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江苏南通人,生于1927年11月。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89年10月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信息来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305375.htm )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1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家视学术如生命
热度 1 sungennian 2010-9-28 17:25
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大约在十年前的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上,有一位科学家在大会发言中,对中国黄土研究多有微词,著名的科学家刘东生院士勃然大怒,当场批评了这位科学家,搞的大家目登口呆。散会休息时间,我们几个晚辈去看望刘东生院士,劝他老人家消消气,说:个人看法不同,不必强求。这一劝刘东生先生更加气愤,给我们讲了中国黄土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在世界的地位,还列举了他60年来关于中国黄土研究工作,指出这不是针对他个人的问题,是捍卫科学和捍卫真理的问题。 科学家视学术如生命,中国黄土研究是刘东生先生的生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在这个领域他兢兢业业研究60年,作出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贡献,他深深爱着黄土,认为黄土是一本认识地球环境变化的天书。否认中国黄土研究,就是否定中国第四纪科学,也就是否定刘东生先生,这在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 十多年过去了,我以刘东生先生为榜样,潜心研究旅游危机评价与管理,在旅游危机管理上取得了一点成绩,提出了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2006-2007年间参加全国学术会议,有人提出:旅游业的发展是没有规律,怎么还能建立旅游本底趋势线?以此对我的理论提出质疑。我多次想在会上与其争论,但又怕造成尴尬的局面,总是强压不住心中的怒火,这就引出后来在《旅游科学》发表的对旅游业发展是否有规律的几点应答。这篇文章发表后,对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质疑的声音逐渐消失了。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呢,回想起来从自私的角度来看,他是在否定我这10多年的研究,从更高的层次来看,他是在否定旅游科学和对旅游危机评估探索。 30年的科学研究,我深深体会到:科技创新:说伪容易,做真难。任何一个科学技术的创新,没有科学家几十年艰苦的探索,没有夜以继日的广泛阅读和苦苦思考,没有反复千百次的实验与验证,没有牺牲所有节假日成百篇论文系统阐述,是很难获得科学界体承认的。与此相反,一些半瓶醋的学者,从科学恶人普波那里掂到证伪理论,并将其铺天盖地的胡乱运用,以点带面、以偏盖全打假,这不是科学打假,而是假打科学和科学家。其实,他们很清楚,科技创新是很辛苦的事,他们根本不愿干这样辛苦的事;同时,他们又很明白,要打到一个科学家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到他所创立的理论,从而达到否定其生命的目的。 我无意介入国内科技界的纷争,还是评说西方科学史上的两个案例,这或许是有启发性的。大约在10年前,我看过解恩泽教授编写的一本书,书名叫《科学蒙难记》,估计在书店和图书馆可以找到。该书列举了历史上很多科学蒙难案例,这里仅举两个:一个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蒙难,当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后,由于推翻托勒米的地心说,直接动摇到罗马教的理论基础,罗马教将其列为禁书反书,于是,教皇雇佣所谓的科学家,通过否定哥白尼的日新说,而达到否定哥白尼及其天文学新理论;二是爱因斯坦相对论蒙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法西斯仇视和消灭犹太人,将矛头直接指向爱因斯坦,雇佣大批纳粹科学家否定相对论,通过否定相对论达到否定爱因斯坦。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与相对论,哥白尼与天体运行论本身就是一体,否定了相对论业就否定了爱因斯坦,否定了天体运行论业就否定了哥白尼。 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是文明的基本要素,其实这两者应该是统一的。尊重知识,就是要尊重创造了这个知识的人,尊重他科学的首创精神,尊重他几十年刻苦钻研,尊重他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的点滴进展。中国的科学打假应该是建设性的,应该提倡在专业领域内的学术批评,其目的是完善科学理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是破坏性和摧毁性的,将中国成名成家的科学家统统打到,将中国的科技创新统统否定。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稻研究,是他老人家一辈子的事业,尽管理论已经过时,但60年的研究达到极致,得到全世界公认和尊重。一切通过支言片语或个案,通过否定某科学理论而达到否定科学家的目的,我是不赞成的。
个人分类: 旅游管理|4897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