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华北平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流在分水岭上的河——水骑分水岭
热度 10 jiasf 2015-3-15 03:54
常言水往低处走,河流一般都在地形最低洼的地方流,而分水岭是分割相邻流域的山岭或较高的地方,会有河在分水岭流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流在分水岭的一条河流还非常有名——黄河! 黄河是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分水岭。黄河的河床底部要高过其大堤外地面几米到十几米,更比淮河、海河的高程高几十米。 黄河之所以形成分水岭、流在分水岭,是因为黄河泥沙的淤积。为了防止洪水泛滥,泥沙淤积越多,大堤修的愈高,如此反复,经过若干年,终于使黄河变成了横亘在华北平原上的悬河,成为淮河和海河的分水岭,造成了举世闻名的大河在分水岭上奔流的奇观。 黄河悬河 除了黄河这样的多泥沙河流易形成平原悬河而流在分水岭上,还有另一类成因很不相同的流在山区分水岭上的河。 那是在真正的山区分水岭上,当分水岭的地形是马鞍形,即在分水线方向中间低、两边高时,两边高处如果还有河流汇来,河流在分水岭处位置的稍稍变动就会改变河流汇入的流域,有时甚至改变了所汇入的海洋。山区坡度较陡的河流往往携带较粗的沙石,在坡度较缓的马鞍部堆积,促使河流改变方向、分叉,使得上部来水或者频繁改变汇入的流域,或者同时分别流入了不同的流域,而分叉同时流入两条下游河流是经常的——水骑分水岭,一水走两江! 山岭上的分水岭分叉河流,给流域范围的划分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的河流到底属于哪个流域?虽然这样的河流一般不大,对大流域范围的划分影响较小,但总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对较小的流域尺度进行分析时更必须考虑。 下图是帕米尔高原一处山区分水岭、一源汇两河的实例。流到分水岭分岔的源头小河有十几公里长。好在这里分别流向东西两边的河流最后都汇入了阿姆河,最终流入咸海。 下图是东昆仑山的一处实例,一条小河的分岔,向西北流入柴达木河的上源,进入柴达木盆地,向东南则流入黄河、汇到渤海。
个人分类: 科普|12112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通倒计时
xjtuhyg 2014-11-14 15:0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通倒计时 历经长达11年建设施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于2014年年底正式通水。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干旱半干旱地区,海水西调 http://www.chinapipe.net  中国管道商务网   2014-11-13   http://www.chinapipe.net/water/2014/8413.html    历经长达11年建设施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于2014年年底正式通水。 这条长1277公里的水渠,工程量虽不比长城,但却凝聚着中国人的汗水乃至生命,它隶属当今世界最为浩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两千多年前,在中国广袤的疆域北部,中国人用汗水乃至生命,修筑起了迄今为止全人类耗时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防御工事:长城。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如果你乘坐飞机,一路向北低空飞过中国汉江中游,你可以看见这条白色的渠道,一千多公里蜿蜒,穿越中原,直抵北京。    工程建设的艰辛、水库移民的离愁、移民干部的劳累,酝酿半个世纪的工程蕴含着太多的故事,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在即,全线的终点—北京颐和园团成湖畔,人们翘首以盼,喜怒哀乐将汇成汩汩碧泉。    “ 我是看着这水,看了一辈子啊。”2014年10月30日,阴天,66岁的李进群站在渠首大坝边上,望着西边汩汩而来的丹江水,他的右边袖子空荡荡,随着风摆动,身后,一块硕大的广告牌上写着:热烈庆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闸通水。    李进群所站立的渠首大坝,正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端,被称为中线的“水龙头”,只要这里一开闸,来自丹江水库的水,便沿着渠道一路北上。 渠首位于河南省淅川县陶岔村,再往西约500米,就是丹江口水库。目前,渠首大坝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随时等候开闸通水。   水源区关停污染企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进入倒计时。为保“清水北送”,中线水源区河南、湖北、陕西等地 近年来累计关停1000多家污染企业 ,促进了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位于汉江之上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为保水质安全, 2006 年起,我国开始在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开展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共涉及河南、湖北、陕西三省43个县市区,区域内人口约为1500万人。    在过去的近十年间,丹江口库区河南境内的3市6县水源地就已累计关停并转污染企业801家。其中,作为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的淅川县,从2003年起开展污染治理,10年来累积关停并转造纸、冶炼企业338家。    同时,为降低南水北调干渠周边对水质污染威胁, 河南省在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划定3054.43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明确规定总干渠两侧200米内的一级保护区不准进驻任何项目;总干渠面向下游左侧3公里、右侧5公里内的二级保护区内严禁电镀、皮革、化工等十类污染企业项目入驻;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新上项目,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专项审核,实行环评一票否决制。    对此,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环保司副司长范治晖介绍,迄今为止,水源区三地共关停1000多家注册的污染企业,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排放,有力地保障了丹江口水库水质的稳定达标。 丹江口库区43个县市区中有34个贫困县 ,面临发展需求。但为保青山绿水,不少企业被迫关闭。河南在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划定了3000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对400多家企业进行严格的环评审核,其中50%的新项目因存在污染风险被拒。    此外,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刘正才表示,随着种种保水护水措施的实施,南水北调水质已经变得越来越清、越来越好。河南省沿南水北调总干渠设有16座国家级水质自动检测站。跟踪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南水北调水质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I类标准,完全符合引用水源标准。   30亿方水( ??? )带来了什么?    “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早在6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用如椽巨笔勾勒出“南水北调”宏伟蓝图。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412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是2163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1位。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让水资源短缺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场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调水之梦”就此拉开了序幕。    半个世纪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各方面专家对南水北调进行了勘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并 于1994年元月水利部审查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南水北调工程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形成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 构成我国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渐突出,并呈继续恶化的趋势。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水资源短缺。因此,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就要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保障该地区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基本要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众多业内人士介绍,南水北调中线中线通水后,30亿方长江水将浩荡而来。 ( ??? ) 为力争多用、用好长江水,一张纵横交错的水网早已在河北省中南部大地上蔓延开来。这不仅使各地能够充分利用长江水,也为河北省水资源的优化调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示意图,密密麻麻的红线映入随即眼帘。“自南向北的这条粗红线,还有这条自西向东的粗红线是总干渠;其余四条自西向东的粗红线是河北省配套工程中的输水干渠,自南向北是邢清干渠、石津干渠、保沧干渠、廊涿干渠。总干渠上的这些细红线和配套工程输水干渠上的这些细红线是输水管道。”在河北省南水北调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道。    为把长江水送到千家万户, 自2008年,河北省就批复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规划。根据规划,河北省将新建、改造四条大型输水干渠——邢清干渠、石津干渠、保沧干渠、廊涿干渠。这四条大型输水干渠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水向河北省东部输送,总长746公里;新建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衡水7各设区市境内从干渠到各供水目标的输水管道,总长1324公里。    “ 南水北调总干渠穿过河北省的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廊坊,配套工程中的输水干渠连起了沧州、衡水,还与许多河流有交叉,这就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网。河北省水资源时空、区域分布不均,这些水网有利于河北省不同地区间水资源调配,将使河北省水资源进一步合理配置。比如在某段时间,保定缺水而邢台不缺水或不十分缺水,邢台就可以通过南水北调总干渠多分配一些水给保定。”这位工作人员说。 调查与思考: 《绸缪中国水战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获西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http://xjtunews.xjtu.edu.cn/zhxw/2012-10/1349687369d38900.shtm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874321 (当当网) http://www.suning.com/emall/prd_10052_22001_-7_3257368_.html (苏宁购物图书馆) http://www.wl.cn/7794859 (买书就上蔚蓝网)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9IEBLIE/ref=fs_rd_1/477-6488282-5724467 (亚马逊网) http://www.winxuan.com/product/1200423101 (文轩网) http://yuedu.baidu.com/ebook/e0592dc52cc58bd63186bd35.html(百度阅读 )   “从三峡水库引江完全可以替代丹江口水库对汉江中下游供水”——可惜语焉不详,没有回答“入水口”在哪里???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易贤命副总工程师(2009,“引江济汉工程”设计负责人之一)先后发表:《国务院应重审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设计方案》、《论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的决策失误与修正》,要求“重审”“修正”“引江济汉设计方案”!请参见: http://bbs.cnhubei.com/thread-1631961-1-1.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03/16/6109966_97796597.shtml http://www.docin.com/p-125899127.htm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CUIVFIFtQPQNfSy__U2AonKUd8G5z-AWK4fTSSFR8uJHVamOtmLyLsYAl5AddoTawOPBfMgAWJ7goKU6NIY9gAxGcX2gcBbM3IgQoYytJcS
169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英媒:中美印等国家面临严峻水资源威胁
xjtuhyg 2014-11-5 09:58
英媒:中美印等国家面临严峻水资源威胁 多数大陆的许多最大地下含水层都在被开采。在部分最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被抽取得太过迅速,导致它们很难再以自然方式得到补充。 关键词:地下水,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 ,干旱半干旱地区,海水西调 2014-11-04 14:49:00   环球网   李圣依 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4-11/5190568.html    英国   金融时报中文网11月4日文章,原题:世界面临严峻水资源威胁    一位著名的水文学家警告说,中国、美国、印度及其他大型经济体的关键水资源供应都在急剧减少,全球水资源安全面临的威胁远比普遍认为的更糟糕。    土壤和地下含水层中蕴含的地下水总计占了全球用水的三分之一,是逾20亿人口的主要水源。 这部分水源占了农作物灌溉用水的一半左右,也是严重干旱时期的重要储备。   然而,根据杰伊•法米列蒂教授的研究, 在部分最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被抽取得太过迅速,导致它们很难再以自然方式得到补充 。法米列蒂教授是加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资深水资源科学家。他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气候变化》中写道:“ 多数大陆的许多最大地下含水层都在被开采。由于缺乏可持续再生的地下水资源储备,全球水资源安全面临的风险远远高于人们当前的认识。”    在加州,自2011年以来,萨克拉门托和圣华金河流域每年丧失15立方千米的水资源,超过了该州3800万居民一年的全部用水量。 学术争鸣有助于科学进步! 调查与思考: 《绸缪中国水战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获西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http://xjtunews.xjtu.edu.cn/zhxw/2012-10/1349687369d38900.shtm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874321 (当当网) http://www.suning.com/emall/prd_10052_22001_-7_3257368_.html (苏宁购物图书馆) http://www.wl.cn/7794859 (买书就上蔚蓝网)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9IEBLIE/ref=fs_rd_1/477-6488282-5724467 (亚马逊网) http://www.winxuan.com/product/1200423101 (文轩网) http://yuedu.baidu.com/ebook/e0592dc52cc58bd63186bd35.html(百度阅读 ) 调查与思考 霍有光 . 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补水、长湖调水各方案的利弊对比,科技导报, 2003 ( 5 ) . http://www.doc88.com/p-318622894148.html http://www.doc88.com/p-6068722884299.html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CSDN200311001017.htm http://www.docin.com/p-762451188.html 霍有光 . 现有南水北调中线 “ 补偿工程 ” 的不合理性及其取水口选址研究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 2 ) .24 ~ 27. http://www.cas.cn/xw/zjsd/200906/t20090608_639860.shtml http://big5.cas.cn/xw/zjsd/200112/t20011230_1683424.shtml 霍有光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宜选择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 . 科技导报, 2000 ( 11 ) .11 ~ 14. http://www.doc88.com/p-895572407242.html http://www.docin.com/p-290865503.html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JDB200011002.htm
1865 次阅读|1 个评论
父亲(外四篇)
热度 2 jlpemail 2014-6-14 07:36
父亲的人生最后四年,是在他的出生地——冀南、太行山东麓的村庄度过的。当时,母亲已经辞世,他不愿意离开两人一起生活的地方,就那样独自坚守了四年。蜂窝煤、烟筒,是冬天的生活必须品,哥哥会提前备好,堆在厨房和北屋的间隙中。当然,平房里的温度,不可能与都市里的暖气比较;电视节目,当然也是断断续续地看的,北方农村的1990年代末期,供电仍然不能满足需求,经常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停电、来电。不时,也会有同龄人去聊天,比如本家的弟兄哦能够比如一个驼背的邻居。 按照某种标准衡量,父母的生活是平静而享福的,尤其是1979年以后;按照另一种标准衡量,则是起伏跌宕的,尤其是在1940年代。父母在一起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们的村庄距离很近,只隔了一条季节河——午河(高邑临城两县的界河)。母亲在金婚后的第一个春天,远行了;四年之后,父亲,也是在春天刚开始的时候,远游了。 父亲,在1920年代末出生的人中,算是有点儿文化的。我猜,在太行支队或者九纵或者15军服役的时候,可能有人鼓动他“安心服役”——至少可以从文书之类的职位干起,逐步升迁。可是,父亲留恋的是华北平原上的农家生活,他不愿意长期待在硝烟弥漫的地方。打到了南粤之后,达到几毛钱船票就可以到香港游览的地方之后,他觉得自己作为“解放者”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他应该回到战前的和平生活中去。 假如父亲从内心讲,是和那个年代的某种价值(比如通过杀戮搏取功名)取向一致的话,他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实干、思考和其他因素,赢得主管领导的青睐,走上某种穿军装的仕途。他是结识了某种层次的高官、并为他们做过后勤工作的。可他,终于还是离开了部队,他依然倾向于过“自由自在”的农人生活。尽管他也为生产队做过连续二十多年的保管员,父亲终究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来没有脱离劳动第一线。他劈柴生火做饭,他切秸草养六畜,他用柳条编笊篱,用荆条编篓子;他粗通木工,可以自己打造桌椅,自己使用,从不销售。当然,还修理过海河。在散文《父亲的手》(一名《一双手》)里,我记载了自己看到的、想像到的父亲的双手的六十多种动作。它们代表了父亲历经的一些职业的特殊动作。 父亲的军旅生涯,持续了大约六年;我在西北服役的年限,也算六年吧。这是不对称的六年。相差三十六年,九旅当然和九纵差别很大。一个在几乎看不见硝烟的河谷里,一个在无法预见和平岁月何时到来的炮火连天的“流动的营盘”中。 从尊重民俗的角度出发,父亲为许多人(包括母亲大人)书写各种内容的对联、贴子,其中提到了各种民间信仰的神仙,比如南海、比如天地、比如土地、比如灶神。父亲经常要搭上笔墨纸张,为别人——包括一个欺负过他的邻居——写字。 受父亲的影响,我也练过几天“小字”,终究因为未能坚持下来,在写字方面始终赶不上父亲那一代人。 我曾经协助过父亲的书写,自己也斗胆划拉过字,结果多半糟蹋了纸张。字迹不端庄,宛如野小子一般放肆地出格了。邻居们皱褶眉头,还是大度地说:也行,红表黑字就行,谁仔细看哪? 父亲不信仰佛教,但这不影响他抄写“心经”。 我猜,除了是为了写大字外,也是一种排遣孤单的策略。至今,故居的墙壁上,还可以看到父亲的遗墨。纸张太薄,墨汁透过它们渗透到了墙壁上,连灰尘都阻挡不住。父亲的其他遗墨,也可以在墙壁上找到,也有用钢笔写的,也有用圆珠笔写的,还有铅笔的。 父亲和我讲起过自己早年的军旅生活,我把那次父子间的交流,看成了专访,还进行了记录。其中一部分,我写成了《父亲的老军歌》。《军营文化天地》的编辑余戈先生,接受了我记录的父亲唱过的老军歌的歌词,把它们和一些红军时代的“原文”,设计成了一个特色栏目,在2001年8月推出了。(我自然也很喜欢这个栏目,也欣赏这个有心思的编辑,为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栏目的耐心等待数年。这一点,可以和精心设计《人间指南》的《编辑部的故事》中的李东宝伯仲一下。) 父亲离去十多年后,我逐渐理解了父亲中年时期的困难处境——有些事是和时代密切相关的。恶劣的人文环境,曾经让他倍感孤独,经常愿意选择沉默、选择阅读、选择静静地吸食旱烟。只有很少的话题,能让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甚至情不自禁地歌唱起来,即使是冬雪飘飞的子夜,也削弱不了他流露的热情、活力和真诚。 那样的时候,我永远记得,并且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我和父亲拥有共同的属相——小龙。 —————————— 以下为 2018-04-04 添加 ———————— 梦中的父亲 (2013-11-28 06:51:29) 十多年来,梦中的父亲越来越和蔼,也越来越老了。比如,今日凌晨梦见的父亲已经是须发皆白,好似八十多岁的样子。只有在梦中,我才能看到他八十多岁的样子。 我好似是驱自行车(梦中也不开四轮的)回到了出生地所在的胡同。胡同的北端有了变化,居然成了娱乐场所。我没有停留,直接奔向自家的院落。奇特的是,我居然从窗户里看到了父亲。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家的院落没有那末大的朝胡同开着的窗户。梦境就是和现实不一样。梦里的窗户很大,我一眼就看见了父亲。他一个人坐在屋子里,似乎沉默的样子。我刚要近院子,父亲神奇地出来了,而且已经到了我的前面。须发皆白、貌若耄耋的父亲急忙忙地说,我去你“SHOUSHOU”家找他。那个“SHOUSHOU”是和我最有共同语言的。荒诞而可爱的是,父亲要去找的“他”,居然是自己。我没有拦住父亲,任凭他走向雪地里。雪地里的须发皆白的父亲,就这样快速地消失了。我自己走进了院子里。 以前,梦中的父亲很少说话。我梦见他的时候,他多是在一个光线黯淡的屋子里。这次,居然是光线明亮的屋子了。以前的父亲,只有等到我走进了,才抬起头来;这次,梦中的父亲,居然从光线明亮的地方走出来了。这次,梦中的父亲居然那么热切地说了话,还知道去那里去找他自己。实际上,父亲和那个“叔叔”聊天的时候,不见得比我梦见的多。但这不耽误我梦见他们聊天,梦见他去聊天的地方找回自己。 父亲的寻找,让我不由得相信,他的寻找是必须的,是不由分说的,是不可阻挡的。可惜的是,这种寻找,阻断了父子间的聊天可能。因为我的梦境在父亲出发不久后就中断了。下次聊天,或者只是简单的对话,也只好等到再一次梦境了。进入梦境的渠道,无法设计,无法预料。就好似今天凌晨一样,我突然就梦见了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父亲。不过几秒钟的短暂光景,父亲就消失在梦境深处了,他去寻找自己了。 梦醒之后,我觉得自己的心思,有一部分是随着父亲出发了。借着梦境,沿着父亲的目光或者脚步,去寻找父亲。(籍利平,2013年11月18日晨) ——————————————————————————————————— 父亲的职业(1) (2014-04-05 13:32:50) 1.士兵——炮手A 父亲和母亲的故乡 , 相隔不过四华里,都在起源于太行山的午河流域。平均年龄 15岁那年,也就是民国32(?)年,母亲和父亲结婚了。 父亲比母亲小四岁,他们结婚的时候,按照现代的标准,还未成年呢。因为结婚辍学了(?)。父亲识字,他上到了高小。母亲不识字,她曾经回顾:刚解放那阵子,村子办识字班。母亲觉得没有用,就没有参与。 母亲从午河右岸嫁到了左岸。婚姻的双方,应该都是“小康家庭”吧。两家都不必被人雇佣,也不必雇人,只要依靠自己的土地、牲口、水井和农具等就可以满足简朴的生存需要了。当时的冀南,地表水位应该比较高。打井汲水是比较轻易的事。这从 1970 年代初期的水井的水位可以推断出来。 1970 年代初,午河左岸的一些水井,几乎还不需要井绳就可以汲水。使用的井绳,也不需要在辘轳上绕多少圈。我记得,曾经只用担子,就从井里汲水出来,然后挑到家里的。我家距离午河不足一华里的样子。午河大堤,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 父亲不太喜欢用口语表达自己。口语表达,也许不是他乐意采取的形式。父亲的战争后遗症——耳朵背,让他和人们交流有些轻微的障碍——他在解放战争初期成为了炮兵连的战士。班里配备的是 82 迫击炮,需要多人配合作战。“迫击炮,瞎胡闹;打不出去往外倒”。团属迫击炮连,是绝对的一线战斗人员。他们必须到最接近敌人的地方开炮。迫击炮的射程有限。 父亲的同班战友,有些成了烈士。比如有个叫做王春发(法)的。王牺牲前,曾经把自己一直舍不得花的津贴给父亲,父亲没有要。(当时的士兵月津贴是十六两小米)我在 1991 年从父亲的口中听到了他的战斗故事后,把他写成了文字。文字中,主要记载了父亲唱的老军歌。这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遗憾。幸运的是,我终于听到了父亲唱歌;遗憾的是,我只听了这一次。父亲肚子里的军歌,一定还有很多,可惜我没有机会再听,更没有机会记录了。那次夜晚的歌唱之后,不到七年,父亲就在一个春天追随母亲远行了。去年,我从网络上得到了父亲的烈士战友的准确下落。“南阳的一个杨老师,在寻找偶然得到的烈士证的主人”的报道中,提到了这个烈士,也提到了父亲回忆过的那场战斗。 父亲婚后的“小康生活”,持续了不到两年吧。出现了一些变故,房子、土地的拥有量都急剧缩水。记得母亲悲愤地回顾过结婚第三年盖房子的情况。来帮忙的都不吃饭,干完活就走。母亲控诉过一个无耻的矮个子邻居的告密行为。矮个子喜欢偷听。这个矮个子家里原先特别穷,对于历史上比他家富裕的一切人,都满怀仇恨。矮个子窥见母亲从娘家扛回来一床被子,立即报告了当时的村干部。害得母亲拜拜出了一身汗,从午河右岸抗来的被褥,没有过夜,就被没收了。矮个子的哥哥,当兵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按照入伍年份推算, 1947 年春入伍的父亲,应该是最后一批八路军。当时的太行军区某支队,到村里征兵时,大姐要么才出生不久,要么即将出世了。 母亲在唠叨中提到,他去部队看望父亲时的情景。大姐因为皮肤白皙、细嫩,让父亲的某些战友“恶狠狠”地说:真想咬她一口。我猜,那个士兵,一定表达的是对婴儿的喜爱吧,倒没有什么恶意。我还猜想,母亲到父亲的连队探望他时,他还是个正在接受训练的新兵。而且训练点距离午河不远。母亲是步行还是搭车去的,我无从考证。我猜测,一定要费些周折的。我查阅过故乡的县志、母亲故乡的县志。知道在解放战争初期,在冀南的临城县一个叫做祁村的地方,曾经有新兵训练营。父亲的新兵生活应该是在邢台地区境内度过的,但在邢台市区的可能性不大。 父亲在谈起他的军旅生活时,说过——经常走路行军。父亲和叔叔(大约小半岁?)属于一个师。叔叔谈起过 , 两次徒步渡洛河的行军,我不确定父亲是否也参加了。不过,父亲说起过两次住进一个河南老乡家的事情。父亲最早是炮兵,我知道的是叔叔当过通信兵,至少他从朝鲜回来前还是通信兵班长。 父亲,其实有语言天赋的,虽不乐意过分表现自己。父亲谈起他的军旅生活时,提到过一个细节,就是每到一个新地方,他都会接受借、还东西的任务。有的战友说,我最怕和老乡交流了,语言不通。 父亲轻描淡写地提到过他的经验——一个是注意模仿当地人说话的腔调,一定要撇当地的腔;一个是用人家喜欢的称呼来招呼人,该称老表的称老表;该叫老板、老板娘的就叫老板和老板娘;该叫大哥叫大哥,该叫二哥叫二哥。 父亲到过广州,是否去过香港我不确定。他提到过,驻扎广州时,有空闲时间,有的战友偷偷去过香港长见识。船票才两毛——如果我记得没有错的话。父亲就是这么说的,还用食指、中指做了一个手势。 父亲当然到过江西。他谈起过一个排长——瞎指挥的排长,挨了秦军长的痛批。这个排长也是渡河心切,在渡赣江的时候,艄公警告说已经超载了,他仍然要求士兵们——跟我上。结果船刚离岸就翻了。武器和士兵们都落了水。好在离江心远,水还不深,兵们不过湿了衣裳。我不清楚父亲是否在临川呆过。我从他的秦军长的回忆录中看到,这个军在那里休整过两个月。早在福建期间,部队就出现了大量的病号——疟疾或者其他传染病患者。如果当时父亲在为军政治部养马,那么他一定到过临川。如果是为团里的主任养马,就不好说了。团部不一定和军部在一起。 父亲到过福建的建瓯和建阳。建瓯的瓯字,在冀南老家的发音系统中,读作( e-ou )。这两个地方我比父亲晚四十多年到达,我比父亲小三轮儿。我去建瓯和建阳时风尘仆仆,坐着吉普车;父亲当年一定没有这个排场,一定还是步行——无休止的步行。我在一些描写解放战争的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父亲所在的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也就是坐着吉普车行军。比如,解放宿县的时候,刘司令的吉普车就是从铁路桥下的涵洞里穿越的。 父亲只有弟兄一个,前文提到的叔叔也是,他俩是叔伯弟兄。 父亲所在的炮兵连,士兵们经常进行的作业是挖掘。父亲说起过一个晦气的事情,挖掘炮位时,曾经刨出来了死孩子。父亲重复了排长的粗话,我没有记住。我记住的是,那是一场上亡惨重的战斗。班长、副班长一天换了两拨。父亲谈到刚上任半天就牺牲的副班长时,不胜唏嘘。父亲不无佩服地提到过一个叫做“张四饼子”的连长。他的“跳眼”功夫了不得,多次指挥士兵,一炮中地。炮兵连得过锦旗。 父亲离开炮兵连后,去了团(军?)政治部,主要是饲养军马。父亲提到过一匹大洋马。我幻想——父亲最惬意的是早晨的遛马时刻。这样的早晨,父亲可以在霞光中骑马。让马和自己的长长的影子,飞速掠过河滩的灌木和草丛。风过耳,确是不错的感觉,这表明了军马驰骋的速度。大洋马的主人,职务是政治部主任。父亲说,这个主人有两个警卫员。主任到一个城市当市长时,只带走了一个警卫员。另一个到基层当了排长。 父亲第一次挂彩——受伤,是在河南博爱——当时叫清化。子弹擦肩而过,父亲当时鲜血琳琳。从博爱的县志看,这次对博爱的第二次解放,战斗并不激烈,持续时间也不长久。父亲当时参军不过一百天,又在炮兵连,受伤在所难免。父亲提到的野战医院,多半距离博爱县城不太远。父亲一定是在寨卜昌的大雨中,参加完九纵的成立仪式后,和战友们一起南下的。从此,他们的编制属于解放军序列了。 父亲提到过的肤色很白的师长,叫向守志。叔叔在提到这个师长时说,他原先叫守芝,灵芝的芝。 父亲的军旅生活持续了六个年头。 父亲 1950 年代初期回到故乡,不久,就当了生产队的保管员。 父亲的职业(2) (2014-04-09 07:27:25) 1 士兵 -- 炮手 B 未满十八岁就进入战时的军旅行列,和和平年代的未成年士兵,想法和感受一定不一样。当我看到一些军旅文学作品高昂地歌唱演员十八岁的士兵时,我体会到了未成年士兵被迫介入战争的危险性。他们的生命历程,很有可能被定格在未成年的岁月里里。或者升华了,或者一文不值地进入了泥土。而成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对于自己的炮手生涯,父亲和我谈起的并不多。父亲不是热爱杀戮的人,也不是热爱炮火的人,甚至连棍棒他都不欣赏。 父亲为何离开炮兵连,可能与这样的情景有关。在一次战斗中,当班长和排长为战斗中的英雄们弹冠相庆时,父亲并不开心。战斗中,他输送的炮弹,让一个娃娃脸瞬间成了碎尸,天女散花般地升腾,然后消失了。 开火吗? 开! 他可是个孩子哪 ! 娃娃脸! 什么孩子不孩子的!都是敌人!敌人!懂吗?!少罗嗦!开炮! 炮声过后,那个娃娃脸童话般进入天堂了。他先是,升腾,显示靠近蓝天;然后贴近大地,用未及成年人的血、肉和骨头亲近了大地。随后飞扬和下落的其他肉体、碎片、尘埃等,顺其自然地掩埋了他。好像他本来就该在那里和大地融合一样。 班长的玩笑,让父亲笑不起来。他越发觉得自己不适合在这个连队里干下去了。故乡在征战中越来越远,从几百里到上千里,再到几千里。乡音,越来越难以听到了。原先,还有兄弟团的老乡在休整期偷偷跑来和他聊天;现在看不到他们的影子了。休整两个月,总有可能看到他们的呀。 眼前的景色越来越像南方风景了。假定,他看到的是临川山谷的秀丽景色。秀丽的景色,不能让他辛勤愉悦起来。 父亲的沉闷,是否和刚刚结束的惨烈战斗有关?无法断定。父亲也没有提起过著名的 *** 岭的争夺战。这个七易其手的高地的名字,我是从叔叔的嘴里第一次听到的。“都杀红眼了!”叔叔的五个字,感叹的背后,是多少条性命的毁灭呢!是多少个家庭的破碎呢!是多少个寡妇期盼和失落的目光呢!是多少个母亲的泪水呢! 高地争夺战中,团属炮兵连,无疑是要出大力气的。那次战斗中,父亲的同连战友,牺牲了多少?没有准确的数字。战争中的班、排、连。好似繁殖能力超强的生物一样,可以迅速地补充甚至重建。当父亲,在战斗中一次次地发现副班长、班长、排长的名字,比走马灯的旋转还要快捷时,他是否非常愤懑呢!连长还没来得及叫全班长们的名字,他们就换了一茬。战时倒是好办,叫班长就行呢。姓名成了次要的问题。可是当班长成了冷冰冰的称呼,前面连个准确的姓都不添加时,班长们的感受会怎样呢!更不要说,那个普遍文化水平低的年代里,弄准一个人的故乡、姓名,对于并不识字的参战者来说,意义不大。对于粗通文墨的人来说,这也许是令人烦恼的事情之一。一个朝夕相处的战友,说消失就消失了,说牺牲就牺牲了,说掩埋就掩埋了。一次次重复挖掘、搬运、掩埋的动作,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泪流成河的。何况是,富有同情心的人呢,何况是在一口铁锅里捞过小米的弟兄呢,何况是一样来自田间,一样省吃俭用,连十六两小米的津贴都分文未动的同伴呢。 掩埋了不得不掩埋的。风会吹干眼角的雾水。收拾起炮筒、支架,驱赶着军马;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行军。 在南方行军,几分钱一双的草鞋,他们也不买。他们是自己编织的。战斗的间隙,他们除了抽烟、除了聊天、除了开些同行们都明白的玩笑,除了维护器械,就是个人卫生的整理了。编织草鞋和其他用具,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富有诗意的生活片断了。 “斜风细雨不须归。”狂风暴雨,该行军也得行军哪。父亲的编织手艺,在南方行军的间隙中大为增进了。父亲是个颇有艺术细胞的青年人,在他所属的连队里、排里、班里。编织的蝈蝈、蛐蛐、蚂蚱,是不需要携带的,是不能随身携带的;只要得到了伙伴的半句赞叹,它们就回归于大自然了。 假定,父亲在一次休整过后,离开了炮兵连,从事了新的兵种。父亲在这次休整前,是否染上过当事传播率很高的病症,我无法推测。从他的纵队司令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在 1949 年夏天,大批从北方行军到了福建、江西一带的士兵,病倒了。司令,也就是后来的军长,在回忆录第十三章《挥戈华南》中这样写道: “进军两广,在临川休整了一个多月, 七月七日至九日,我军分别临川、宜黄等地出发,两渡赣江,参加湘赣作战。七月十七日,军主力进抵安福地区,奉命进行整训。安福地区历来为疟疾流行区,遍地杂草丛生,夏季蚊蝇、蛆虫比比皆是。有一首民谣:“安福沪水河。蚊子大如蛾,一个不够吃,两个差不多”。北伐战争时期,北洋军阀曾有一个团受疟疾危害,大部分病死在该地区。我军进驻安福正值疟疾流行季节,天气闷热,医疗卫生条件差,加上部队长途行军,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抵抗力差,导致疟疾在部队迅速蔓延,发病率急剧上升。全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员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部队战斗力受到很大影响。为了战胜疾病,军党委及时发出“开展人马健康运动”的指示,把突击治疗病号,改善生活,消除疲劳作为中心工作,号召全体指战员“紧急行动起来,开展群众性的人马健康运动,战胜疾病侵袭,尽快恢复战斗力”。各师、团党委都分别召开党委会,拟方案,定措施,抓落实,一个群众性的人马健康运动在全军迅速掀起。八月二十一月,在建军二十二周年纪念大会上,我把开展人马健康活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向全军作了动员。谷景生政委、张蕴任参谋长带领四十多名机关干部深入连队,了解疫情,看望病号。在物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军后勤部组织人员分赴上海、南京等地和华北老解放区,采购药品和副食,保障部队治疗需要。医务人员还采取土 洋结合的办法,千方百计寻觅偏方和采集中草药。一三一团卫生队长杜希良还研制了“涩拉秧水”和“郁金丸”等药剂。除了医疗防治外,各级还狠抓了伙食调剂,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组织体育比赛。我们的这些举措,抓得紧,抓得快,也抓出了效果。当时整个第四兵团都面临疾病危害,陈赓司令员十分着急,准备向中央报告。兵团卫生部长桂绍忠把我们“开展人马健康活动”的情况向陈赓同志作了汇报,陈赓很高兴,指示机关在全兵团推广了我们的做法。”。文中提到的 131 团,就是父亲所在的团。卫生队长杜希良研制了“涩拉秧水”和“郁金丸”等药剂为兵治病,可见疾病成了降低和损失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梅雨,对于北方士兵的威胁尤其大。 父亲离开清化(博爱)的战地医院后,是否进入过其它战地医院疗伤,我无法判定。我只是觉得,父亲承受了战友们一批批地牺牲、长期行军、负重等的考验。他的身体是否能保持离开故乡时的良好状态呢! 无需假定,已经是事实——父亲的炮兵生涯,让他的感官,尤其是眼睛、耳朵和鼻子,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目视的是一些血琳琳的场面、是尘埃、硝烟的飞扬;听到的枪声,更多的是炮声。最多的是从自己身边响起的炮声。自己的炮声,对自己的耳朵伤害得最大。嗅觉是否会麻木呢,各种腐蚀植物的枝叶,各种死亡的人物、动物的躯体的臭味。 听力的急剧下降,终于成了父亲被调离炮兵连的物理或者生理因素。 父亲,将从另一个角度,切近真实的战争。 ———————————————————————————— 地下工事中的父亲 (2015-04-11 06:32:36) 我轻而易举地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神奇地 看到了地下工事中的父亲。 我觉得自己二十年没有听到父亲的声音了,而这个 声音,这个从所谓的军床上平躺着的父亲胸腔里 发出的冷漠的声音,让我觉得隔了一个世纪。 我是偶然在陡坎里 发现父亲的工事的。 地面上的塌陷让 我好奇地钻了进去。 好大的房间! 一大排空荡荡的床。 只有父亲一个人躺在床上,他没有起身。 熟悉的声音,让我几乎哭泣起来。 多久没有听到这个冷漠的声音啦。 好似在潜意识里吧,我觉得父亲应该回家啦! 我说,这样的房间怎么住呢!我环视了父亲的工事或者叫做房间。 父亲还算“讲究”的,这个小龙年出生的,1920年代人,这个 1940年代的青年军人,他只把靠近自己床铺的大窗户用纸糊上了。 窗户纸也已经开绽了,好似开放的白荷花。 别处的窗户都是敞亮的,没有窗户纸。 父亲,头向过道躺在床上。 我的目光直接越过了父亲的被窝,落在墙壁上方和左右。 我围绕父亲的床铺,转了不到半圈儿,突然下起雨来。我躲避 水柱,多次失败了。 我关注着父亲的床铺,他的床铺上却看不到下落的水滴。 我疑心这是不是梦。我的头发和上衣,都已经湿透了。 我在心里劝说父亲,回家。心里也知道,他不会听我的。 我就这么站在水柱中,看着被窝里的父亲。 直到,黎明把我从梦境中拖出来。 --------------------------------------------- 在寨卜昌怀念父亲 (2013-07-28 21:02:03) 1947年8月的那场大雨 见证了一个纵队的成立 那个18岁的新兵 已经和许多战友回归大地 如果,我能够到达 热烈的地方 我愿意,也赶上一场透雨 让脚下的泥土 收藏两代人的 足迹 九纵战士和九旅战士 有数不清的交集 寨卜昌 你会听到迟到的赞美诗 九纵战士 你们不该被忘记 无论是丢失的 复员证 还是迟发的 烈士证 都曾经是历史 的见证 (2018-04-11更新) ********** 相 关 博 文 ************* 1 想象1947年的父亲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5-356.html 2多才多艺的父亲(方言篇)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5-3518.html 3 父亲的河母亲的山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5-829793.html 4 杏花飘飞时的遐思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5-781692.html 5 石磊磊与葛蔓蔓(短篇小说)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5-1066418.html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333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京地下水超采15年 地下漏斗区约千平方公里
readnet 2014-4-27 09:53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4-4-26 11:09:44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北京地下水超采15年 地下漏斗区约千平方公里 地下已形成约1000平方公里“漏斗区”,北京提出“以水定人”推动首都人口和功能疏解 4月23日,市委常委召开扩大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市委书记郭金龙说,北京水安全问题的症结是人口无序过快增长,深层次原因是功能过度集聚。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担当精神,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动首都人口和功能疏解。 多年来,北京水资源紧缺已成共识,为何现在强调“以水定人”?是否意味着水资源已无法承载目前人口? 北京市水务局介绍,截至今年1月,北京地下水已连续十五年超采,地下水位比1998年同期下降12.83米。而专家认为,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现在已接近饱和。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邓琦 饶沛 提起北京缺水的现状,很多市民缺乏直观感受,因为随时拧开水龙头都会有水。实际上,为保证供水,从1999年起,北京就开始超采地下水,每年超采约五亿立方米。 地下形成漏斗区约1000平方公里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是一个特大型缺水城市,随着经济、社会、人口的不断增长,水的压力越来越大。此外,1999年到2011年北京遭遇连续干旱,为保障供水,从1999年起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并从河北调水3亿立方米。目前,已超采五六十亿立方米地下水。 连年的超采造成地下水位迅速下降,截至今年1月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24.5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下降0.3米,地下水储量减少1.5亿立方米;与超采前的1998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下降12.83米,地下水储量减少65亿立方米。 此外,北京地下已经形成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漏斗中心位于朝阳区的黄港、长店至顺义的米各庄一带。 怀柔、平谷、昌平等地的应急水源地自2003年建成以来,从开采初期的地下水埋深10米,下降到目前的40多米,取水能力衰减一半以上。 有媒体报道,以2012年为例,北京用水缺口保守统计在11亿立方米左右。 南水北调年供水10.5亿立方米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现状,市水务局表示,南水北调工程为缓解北京供水压力将起到巨大作用。 2014年年底前,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将向北京每年供水10.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不但将替代怀柔、平谷、昌平等地的应急水源地,还将替代城区的自备井,从而涵养北京的地下水。 但是,市水务局表示,水资源自然禀赋不足、严重短缺是北京需长期面对的基本市情水情,即使南水北调江水进京,也很难彻底改变北京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定位。 ■ 对话 “以水定人”是调控战略 北京的人口调控问题由来已久,“以水定人”的说法也不是第一次提及,为什么要强调“以水定人”?新京报采访了参与过“十二五”规划纲要、首都经济圈规划起草等工作,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 新京报:你之前说过土地不是制约北京人口最关键因素,而是水? 杨开忠:从资源环境系统来说,决定北京能够承载多少人口的因素,是水资源。就像一个由木板围成的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板,北京的资源系统,最短板就是水。北京平原地区跟国际上日本首都圈、伦敦圈、纽约圈相比,面积并不小,土地本身并不是制约北京人口最关键的因素。 新京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能否扩大水资源承载的人口量? 杨开忠:按照北京市规划和相关文献,万元GDP水耗如果达到香港的水平,北京最多能承载2300万人口。我认为,未来水利用效率会提高,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可承载人口就增加了。但是未来要发展,人均用水要增加,所以未来水资源可以承载的人口数量是减少的,按照2300万的承载量,现在已接近饱和。 新京报:北京为何现在强调以水定人?是否意味着已无法承载目前人口? 杨开忠:过去也强调水资源的约束,现在基本上是到了关键时候。什么叫无法承载?这取决于老百姓的容忍程度。如果人口还要增加,只能牺牲生活水平。目前来看,老百姓不能接受现在的生态环境,所以这让水资源问题变得更加透彻。 新京报:如何以水管人? 杨开忠:最重要的是以水来确定城市人口的控制目标,这是个战略性问题,是协调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关系的重要方面。其次,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把水资源的稀缺性通过价格传达给家庭和企业,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呆在北京。如果把“管人”理解得更广,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可以改善生产和发展环境来造福于人口。 ■ 综述 北京人口调控 从“以户籍管人”到“以水定人” 人口规模过大是长期困扰北京的一个问题。《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到,到2020年人口总量调控在1800万以内,可是这一目标到2009年底时就已被打破(1972万人)。今年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又启动了新一轮的人口调控。北京市2014折子工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里包括“常住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纵观北京发展战略,控制人口的思路一直存在。从最初的户籍人口调控,到后来的流动人口调控;从“以房管人”、“以业控人”、“以证管人”,到再次被提及的“以水定人”等措施,北京一直在寻找出路。 ●20世纪80年代前 严格控制户籍人口 从制定第一个五年规划开始,北京就明确了“控制北京市人口的盲目增加,减少城市人口”的思路。此后,北京市从来没有停止过控制人口的努力,甚至提出过“北京人口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1000万人”的严格目标。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可调控的对象是户籍人口的迁移增长。北京市当时人口规模控制的重点在户籍人口的迁移,严格限制入籍人口,在某些时候甚至鼓励户籍人口的迁出。 然而,几十年中,户籍人口迁移调控的目标并未能有效地得到实现。尽管北京市的人口规模控制目标从最初的460万左右一步一步地增加到1000万左右,但每一次设定的人口控制目标都会在很短时间内被突破。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管理“低端”流动人口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源自流动人口的增加。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曾提出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流动人口规模控制政策,并希望通过限制外地人在北京的就业工种等措施来达到流动人口总量控制的目标。 2005年,北京市发改委就“十一五”规划向市民问计活动中征集产生的“三大民意”,“第一大”就是“减少低素质人员进京”。具体对“低端”流动人口的管理从2011年开始,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大篇幅阐述人口控制目标和决心,当时提出通过“以房管人”、“以业控人”、“以证管人”、缩减进京指标等方面控制人口。 由此,北京在2011年进行了一轮对“地下空间”的清理和整治。 波及面最广的或是“以房管人”,2013年开始群租房整治,同年9月北京市提出中心城区坚决停止新建商品住宅,严格控制旧城的新增规模。 ●2014年 水资源成为评估指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人口规模调控”。除了主要针对低端人口的“产业调控”、“以房管人”,“对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进行人口评估和交通评价、水资源评价,研究建立与人口调控挂钩的政府投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被写入报告。 今年4月,阶梯水价举行了听证,地铁票价调整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展开。有专家认为,这是利用经济手段,提高生活成本,调控人口规模。 此外,“低端”产业及相关从业人口也将面临一轮“迁移”。“动批”已确定外迁,大红门正在接洽。酝酿已久的居住证制度也被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毋庸置疑,一个城市应该有一个相对合理的人口规模,而如何缓解北京市的资源与人口之间的矛盾待破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分享到: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2014-4-26 21:49:23  discovery IP: 只控制人口根本就是舍本逐末,根本没有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所幸现在终于想明白了。 [回复] 2014-4-26 20:36:02  eastHL IP: 对北京的部分大学来说,现在迁来广东东莞,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在这之前,很难;在这之后,也很难。现在是扫黄之后的空档期,是大学迁入的好时机。过了这个窗口期,机会就渺茫了。 拆迁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可用地皮几乎耗尽,如果不是扫黄扫成空城,东莞不一定就愿意接受外来大学迁入。 当然,现在也有难度。 你迁过来,东莞市领导有啥好处?出了事还要兜着。 但是北京的大学领导们,应该下决心,现在是百年建校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回复] 2014-4-26 20:23:27  zhongwen123 IP: 在这种专制国家,即使其他地方干死渴死,北京是不会缺水的。只有北京的人干死渴死了,政府可能有其他想法。 [回复] 2014-4-26 17:09:25  jingpeng IP: 让北京和其他城市一样,靠自己的资源发展,而不是全国人民养北京,就不会出现人口过度聚集了。 [回复] 2014-4-26 15:39:05  eastHL IP: 赞杨开忠。 不只是北京一地的“瓶颈”,是整个华北平原,甚至全国的“水瓶颈”问题。一旦整个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抽干,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灾难。到那时,不是能否“可持续发展”,而是能否“可持续生活”。 “南水北调”显然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计——河水会逐渐减少,这可能是冰川期结束后的总体趋势,南水北调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无水可调。地下水可能在百年内无水可抽。 华北平原的总体结局,有可能在百年后回归依靠雨水吃饭。 百年建校——建议应着手计划将北京的部分大学迁到广东东莞。 [回复] 2014-4-26 13:11:00  x119654945 IP: 以前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现在会不会只许官员玩水,不许百姓喝水。 [回复] 2014-4-26 12:36:19  zhkj IP: 呵呵呵呵,只怕是晚了些。北京解决水不困难,北京解决欲望就难多了。其实,全国都一样,那里不缺水?,呵呵,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科学想成就神话。过去,提个建议,好歹也有个回文,现在,不知道跑到那里去了,连个回复也没有,那些科技大佬们吹呀,呵呵,直到吹破天不止。 这会儿又假科学起来了。又与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呵呵,傻不傻啊。北京,最缺的不是水,是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北京,你有吗?呵呵。中国,你有吗? [回复] 2014-4-26 12:31:04  wzpwlsbio IP: 机会和资源差别不悬殊自然就可以解决了。 [回复]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0 个评论
[转载]兰州削山6年再造一座兰州城改善了环境,华北平原为何。。。
bettertomorrow 2013-10-24 00:25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兰州每年第一季度都会出现大风扬尘天气。据兰州市环保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 2013年 5月16日,兰州市城区优良天数为95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2天,优良率为69.85%,但受9次沙尘侵入,影响天数21天,为近10年最多。 10年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乃昂,早在就提出了兰州削山造地的构想,他认为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大量的城市用地,同时能够加快城区大气流通自然畅通。但是削山造地要考虑大气污染的代价,挖山需要提高科技化水平。只要发现污染环境的事件就要立即整改,不污染了又可以开工,这样并不影响项目建设。 兰州的削山行动,最早可追溯到 1993 年九州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李丁曾挂职锻炼当过九州管委会副书记。他说,当时,为建九州开发区,兰州城区北部一条 4.3 平方公里的狭长山沟被削为平地。此后 20 年,兰州一直不断蚕食着市区周边的山丘,但规模都不算太大。 从兰州削山6年再造一个兰州城 http://tieba.baidu.com/p/2012916665 想到,华北平原为何不能。。。
个人分类: 环保|2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18~19世纪之交的气候转冷加速了华北平原社会转折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3-7-1 11:25
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气候转折(以急速降温和极端旱涝灾害频次增加为标志)在 18-19 世纪之交华北平原区域社会由盛转衰、由治转乱的社会转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篇名为“ 18-19 世纪之交华北平原气候转冷的社会影响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 年 第 5 期, 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萧凌波博士等人合作撰写。 研究 基于历史文献信息的提取和量化,对气候影响社会的程度及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8-19 世纪之交是清代社会结束所谓“康乾盛世”、进入长达一个世纪的衰落期的转折点。此前气候变化研究者已经注意到,这一时段也是整个中国东部地区气候结束 18 世纪相对温暖时段,进入 19 世纪相对寒冷期的转折点,并对两者之间的可能联系进行了初步讨论。但由于历史文献信息的难以量化、社会对气候变化响应过程的复杂性等原因,对于当时的气候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其影响的路径和方式又是如何等问题的研究还十分薄弱。 该研究利用清代较为丰富的档案文献,挑选华北平原这一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适中、响应行为多样化的典型区域,对 18-19 世纪之交气候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不同层次、环节(如灾害赈济、流民迁徙、社会动乱)的关键指标进行定量重建,还原了气候恶化的消极影响从粮食供给层面逐步传递到社会稳定性层面、“气候难民”问题从产生到激化再到爆发的全过程。作者认为,气候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前提,在于当地社会此时已经处在高度脆弱状态,粮食安全处于临界状态,政府对灾害的救济能力严重削弱,且在跨区(华北向东北)移民政策上摇摆不定。据估算,此次气候转冷事件中的降温和灾害造成的减产 , 可使当地达到人地矛盾全面激化的社会脆弱性水平出现的时间提前约 20 年 。 尽管当前国际社会十分关注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难民问题,但现实社会中气候变化引发大规模难民迁移甚至导致社会动乱的事例并不多见,有限的案例基本局限在发生于环境敏感地带内的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区际或跨国迁徙及冲突,该研究可以为认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难民问题提供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历史案例,并在历史文献信息的提取量化、历史社会经济代用指标序列重建对比、过去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机制探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研究得到了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 编号 : 2010CB950103)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批准号 : 41071127) 资助。 来源论文: 方修琦 , 萧凌波 , 魏柱灯 . 18-19 世纪之交华北平原气候转冷的社会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 2013, 43(5): 810-823. 论文链接: 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abstract/abstract510702.shtml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8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四部委:2015年初步遏制华北地下水水质恶化
xjtuhyg 2013-5-2 11:06
四部委:2015年初步遏制华北地下水水质恶化   初步调查表明,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存在超标现象,主要污染指标为汞、铬、镉、铅等,主要分布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以及山东省德州等城市周边及工矿企业周围;局部地区地下水有机物污染较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南部郊区,河北省石家庄、邢台、邯郸城市周边,山东省济南地区—德州东部,河南省豫北平原等地区。 2013-05-0208:41 人民日报 http://china.huanqiu.com/local/2013-05/3891568.html 关键词:华北平原,地下水,水污染,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三氮   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水利部近日联合印发《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15年初步遏制华北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城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状况有所改善。方案的出台,意味着众所关注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将在华北平原率先突破。   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局部地下水重金属超标,污染来自海河流域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    海河流域受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2010年,该流域废水排放量高达49.73亿吨,未达标的断面比例为60.6%,污染严重河流渠道、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及不达标的再生水灌溉区等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显著。重点污染源排放也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此外,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低下、监测网络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直接影响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和工业企业周边地下水污染呈恶化趋势,严重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 地下水污染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形势严峻。 着力开展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和紧迫。   突出重点分区防治   优先保护饮用水源,解决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等突出问题   目前,地下水还是华北平原重要的饮用水来源,工作方案提出,要优先保护饮用水源,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这方面的路径包括了规范、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严格地下水饮用水源环境执法;加强地下水源环境管理;加强超标地下水饮用水源分类防治等。    为重点突破,有序治污,工作方案提出了分区防治的工作思路,要求优先解决华北平原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等突出问题。   根据地下水系统特征,工作方案将华北平原及其地下水重要补给区划分为30个地下水补水、径流和排水相对独立的污染防治单元,每种不同的防治单元承担不同任务。   方案要求,在污染控制单元中,积极推进重金属超标单元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加快实施有机超标单元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并逐步开展“三氮”超标单元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   以重金属超标治理为例,方案详细列出了华北平原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 温榆河冲洪积扇单元 要着力解决北京昌平区地下水铅重金属污染问题,对北京市首都钢铁公司搬迁场地提出场地修复技术方案; 滹沱河冲洪积扇单元 要着力解决石家庄市峡石沟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地下水铅、汞重金属污染问题等等。   提高地下水水质监测能力   到2015年年底,完成监测区域点位建设,实施日常监测    要治污,首先要摸清污染状况。 针对目前地下水缺乏有效监测的状况,方案提出,到 2015 年年底,初步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   首先要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监测网。方案要求,到2015年年底,完成华北平原地下水监测区域点位建设,实施日常监测。环保部门针对华北平原城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补给径流区布设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组织开展水质例行监测,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指标分析,重点加强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三氮”污染指标监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监测网建成后将与国土资源和水利部门实施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相衔接,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    其次要加强地下水污染源监测。 到2014年年底,针对位于华北平原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源补给径流区地下水环境风险较大的重点污染源,即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大中型矿山开采及加工区、地市级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和填埋场、规模较大的生活垃圾堆放场、高尔夫球场、大中型再生水灌区、县级及以上工业园区等,方案要求每个污染源地下水背景区至少布置一个监测井和下游区至少布置三个监测井。   方案同时明确,环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强监督性监测,并规范、引导、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监测 。 参见: 从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口看水价或代价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683623 引渤入疆PK南水北调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56821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jsp?id=80835420pg=1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87358389/1.html
1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土部水污染调查:京津冀已无一类地下水饮用
xjtuhyg 2013-3-27 20:43
国土部水污染调查:京津冀已无一类地下水饮用 调查结果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已无一类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类地下水仅占22.2%。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的类地下水则占56.55%以上。 关键词:华北平原,地下水,水污染,消耗率,国土部 2013年03月27日 17:36 来源: 经济观察 http://business.sohu.com/20130327/n370610326.shtml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备受关注的中国北方地下水污染问题,首次有了一份较为权威和系统的调查报告。   由国土资源部下属科研机构耗时6年初步完成的这项研究,对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结果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已无一类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类地下水仅占22.2%。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的类地下水则占56.55%以上。   采样调查发现,35.47%采样点的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以轻污染为主,中污染、较重污染、严重污染、极重污染的地下水均未超过总取样点数的10%。    该项调查所针对的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的全部平原区以及山东、河南位于黄河以北的平原区,居住有约1.3亿人口,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工业基地。    “华北平原75%以上的用水需求依靠地下水解决。”国土资源部的一位官员表示,“这项研究有助于对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家底,制定更为科学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案。”   不过他承认,由于取样有限,只能大体上反映出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的趋势,以后还可以做得更为细致,掌握更为全面的数据。   另据环保部的一位官员介绍,由环保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和住建部联合编制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已经得到国务院批复,有望于近日发布。 参见: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jsp?id=80835420pg=1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87358389/1.html
1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霾!霾!霾!《沁园春 . 霾!》
热度 1 Ripal 2013-2-14 21:09
霾!霾!霾!《沁园春 . 霾!》
今年,回家的感受:环境超级恶劣,到处是雾霾。为什么会这样呢?前几天在牛师姐日志上偶见吾师力作,故转来与大家分享,并配图。 吾师王俊东教授力作!(来自牛师姐人人网日志) 祖国大地,千里无风,万里尘飘。  望华北平原,大雾莽莽;  都市上下,阴霾笼罩。  眉头紧锁,呼吸不畅,欲见青天心情好。  须晴日,看行人匆匆,分外难熬。   大气如此糟糕,析形成原因知多少?  叹燃煤烟筒,参差比高;  工业废气,昼夜排放。  一代天骄,汽车长龙,统统都把尾气冒。  出新政,盼美丽中国,全民首翘。 PS : 其实雾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断子绝孙的伟大事业”,见(转载)戴建业老师的博文: 断子绝孙的“伟大事业” 我们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使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肯定没有比骂别人“断子绝孙”更恶毒的诅咒了。然而,当今中国人正在从事的“伟大工程”就正是“断子绝孙”。前天偶然从 @ 环保董良杰 、 @ 邓飞 等先生的微博上,得知山东、河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等地,许多无良企业连续一二十年来向地下排工业废水,许多工业废水有多种重金属,有些重金属是强烈的致癌物,属于能致人于死命的剧毒金属。由于肆意向地下排工业污水,催生了一个中国特有的奇怪行业——打枯井、挖渗坑。南方无良企业除了打井向地下排污以外,还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地下溶洞,肇因就因为一家企业向溶洞排污,导致广西龙江河严重镉污染事件。地上的水污染能见到和闻到,地下的水污染很难被发现。中国长江以北地表水已经枯竭,这些地方的城市和乡村都是吃地下水,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网民,纷纷向邓飞和董良杰先生反映,他们家乡十几户人家的村庄,往往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患上癌症,许多婴儿一生下来就是畸形。我们存入美国的外汇中不知有多少人民的血泪,我们高楼大厦脚下不知有多少死于癌症的冤魂。下面是各地网民在微博上给公益人士邓飞、董良杰先生的来信—— @ 何兵 : 收到私信说,如果你们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请来菏泽吧。菏泽生产总值靠大小林立的化工厂带来的,但这里没有一个正式的污水处理产。把污水打入地下已实行 10 多年了。我老家距市有 30 多公里,没有自来水,一直饮用地下水。水质苦涩已经好几年了。老百姓不懂这些背后的危害,帮帮我们吧! @ 北京江荣生 : 20 年前做投资咨询公司,跟不少地方官员打交道,谈及染织行业的污水处理,潍坊官员说:埋到地下!那个场景历历在目! # 我的父亲死于血癌# :飞哥,本人老家山东省新泰市,家乡附近几个化工厂污水直排河里,废气排防更是肆无忌惮,附近村里癌症是最大的致病原因,村子里随便走百米,必有一家有人因癌症死去。老父亲前年血癌去世,本人做环保,深知看不见的空气水污染最可怕,但是屁民无力改变。 # 一封临沂来信# :飞哥,我是撸省临沂人,小时河水清澈见底,摸鱼扣螃蟹是儿时最美记忆!到了 2002 年河水变脏,经常有死猪漂浮,后来又抽沙,河床变低,河水深不可测,里自来水现在也不供水了,家家户户都打了井,可是烧出来的水一层渣渣!味道也不好!村子里现在死的人大多是由于偏瘫和癌症!很可怕! @doric 的 :山东莱州,一条我小时候经常下水游泳,鱼虾丰美的珍珠河。由于上游大量小化工厂排污及沿途各种垃圾污染严重,用当地老人的话讲“河里细菌都活不了”,地下水已经不能饮用。下游出海口附近海水都被污染。 # 一名网友来信# :邓老师,今天看见您发起的关注地下水污染,眼泪掉下来。我少小离开家乡,在上海打拼,我的亲人依然生活在潍坊与平度交界处,如今几乎每家都能讲述一个关于癌症的凄凉故事,我妹妹的公婆在去年同时被查出癌症,公公已去世,婆婆尚在治疗中。我代表世代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乡亲叩谢您。春玲 @ 大龄伪摇滚青年 : 早在 6,7 年前,就知道山东淄博有一些村办化工厂,塑料加工厂打深井向水下排放化工污水,家乡从春秋时代就是著名的粮食产区,水土肥美,结果如今变成了村里统一发放桶装水,癌症患者比比皆是,连老家人给稍来点面条都不敢下锅的毒村……这样作践土地是要遭天谴的。 这些大多来自山东网民,其实全国各地的情况差不多,下面几条微博发自江苏和河北的网民—— @ 執 著上路的文艺青年 :邓老师,你太没见过世面了,河北诚信化工生产氰化物,直接污染周边数十村庄,你可以实地来暗访。我发这条微博都是冒着被灭口的危险发的。 # 中国水污染独立调查# :别说山东了,就在首都的城根地下河北省石家庄、辛集国内比较大的毛皮市场,大家都知道洗毛皮用的水污染程度多厉害。这种打两口井,一口抽水一口排水的事不知道多少年了,潍坊都是在这学的吧。全国的癌症发病率咔咔往上涨!唉,国人啊! # 一名江苏同学的来信# :邓飞老师,我的老家徐州市丰、沛县交界的地方,我的爸爸、村里居民好多人刚过不惑之年的人都死于癌症。请您做个癌症高发地区的调查吧!官方已经不可信了。叩谢。王浩。 这一条条滴血的微博让人觉得世界末日似乎已经来临,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要是日本侵略者所为还好理解,可它们偏偏是我们自己的同胞干的。山东、河北、江苏、河南等地,那些企业老板都知道本地人靠地下水为生,可他们昧着良心向地下强排致癌废水,这不是明目张胆地谋财害命?如果说这些败类为了暴利丧心病狂,为什么各地政府任他们肆意妄为呢?那么多企业向地下排污,在官员眼皮底下怎么可能不会看到?唯一的答案只能是:官员和老板绑在同一条利益链上。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官商关系没有像今天中国那样亲密无间。至今还没有一个老板因向地下排污而判刑,甚至没有一个老板因向地下排污而罚款。谁都知道,在所有国家向一个人下毒是罪犯,在我们这里向全民族投毒却是“精英”——政府指望他们纳税,贪官仰赖他们行贿,所以达官贵人都向他们陪笑脸;二奶指望他们包养,小三指望他们宠幸,所以不少美女向他们抛媚眼。 各级地方大员都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经济指标越高他们的乌纱帽就越高,所以,当地的环境,百姓的性命,子孙的未来,都抵挡不住 GDP 的追求,都抵偿不了官员的前程。去年我到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开会,从该省记者朋友那里才知道,该省各县主要负责人的子弟都朝外国留学或移民。污染企业越多,工业总产值就越高,他们的工作业绩就越好,他们在官场上就提拔得越快;企业污染得越厉害,企业老板向他们行贿数额就越大,他们口袋里的钞票越多,他们在国外小孩的生活就越好,他们自己的未来也更有保障。不管当地污染到什么程度,不管当地百姓多少人死于癌症,这都不是他们工作的评价指标,更不会影响他们步步高升。官升得越高,离本地就越远;官升得越快,在污染地呆的时间就越短。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官员,为官一任,祸害一方。 目前,中国的空气无气不毒,中国的水无水不臭,中国的土地无地没有重金属。 前年我们外交部向美国驻华使馆提出抗议,不要人家公布“ PM2.5 ”数据,指责别人“干涉中国内政”,批评别人的“数据不科学”。在巨大民意压力之下,中国环保部门才发布自己的“ PM2.5 ”数据。过去,国家公布的北京空气质量 90% 以上是良好和优秀,现在中国人才明白自己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煎熬。日本驻华大使馆称在北京这种地方生活,人都成了“实验动物”。前天我发了一条微博说—— 正是那个烦人的“ PM2.5 ”,剥夺了我们的自豪感和幸福感,美国佬要多讨厌就有多讨厌!原先官方总是说空气质量良好,现在我们才明白不是中度污染便是重度污染;夜晚散步从原先的快乐变成了一种折磨,清晨开窗从原来的舒适变成了提心吊胆——在天朝,幸福只能来于无知,自豪则必须依赖谎言! 去年末看到一篇文章说,国家于六年前就启动土地重金属污染调查,调查在二年前就已经结束,可污染数据一直对公众讳莫如深,各省的土地重金属污染成了“国家机密”。所有参加土地污染调查的人都要签订保密协议书。到底哪些地方的粮食和蔬菜有毒,我们这些草民一直蒙在鼓里。昨天我看到陕西省环保厅一则《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保密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环保局对本省土壤污染数据保密。今天又看到一篇一文章称,国家两部门要求对重金属污染地区的蔬菜和稻米保密。据“中国证券网”今年 1 月 30 日一篇文章说:“ 中国 1.5 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污染最为严重,“调查显示,华南地区部分城市有 50% 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 10% 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2009 年,湖南浏阳发生镉污染事件,不仅污染了厂区周边的农田和林地,还造成 500 余人死亡和中毒。该文还说每年在重金属污染土地上生产了 1200 多万顿粮食,更生产了成千上万顿蔬菜。我现在最关心的是这些毒粮毒菜,它们都流向了哪些地区?最后被端上了哪些人的餐桌?想起来十分后怕! @ 环保董良杰 一条名为“ # 污水灌溉# ”的微博说:“照片是华东主产区的污水灌溉,里面的重金属和有机毒素含量之高,甚至都不应有任何接触。为什么眼里常含热泪?因为看见大批农田污水灌溉。为什么出现大批的癌症村?因为污水灌溉污染了粮食和饮水。为什么农民用污水灌溉?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http://t.cn/zYbSnCM ” 这怪不得那些可怜的农民。许多地方农民用工业废水灌溉水稻,在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地上播种蔬菜, “ 丰收 ” 后全部卖到城里赚钱。城市将污染企业迁到农村污染农民的土地,农民在污染土地上种庄稼毒害城里人——这就是我们这个礼义之邦的“礼尚往来”。 @ 凤凰视频 一条微博说:“ 【中国蔬菜之乡深陷农残疑云菜农不吃大棚菜】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激素等,病虫害加重、土壤理化现状恶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严重。知情人士称,运往外地的蔬菜,经检测的不超过 10% 。当地人从不吃大棚里的菜,而是单独留一个菜园子给自家人食用。”问题是,菜农可以不吃有毒的蔬菜,他们能不喝有毒的饮料?能不吃有激素的猪肉?能不用剧毒的药片?在一个相互毒害的社会里,谁都在下毒,谁都在吃毒 —— 除非你高贵到可以享受特供,除非你富有到可以移民滚蛋。 我们从小就向往“江南水乡”,我们来看看 @ 水乡网 官方微博发出的一条微博:“ 长江以南浙江境内的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江苏境内的苏锡常平原,河网密布、雨量充沛、风景如画,这里由此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 :“ 江南水乡 ” 。而如今,由于大量水资源遭到工业污染等原因,如梦江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缺水困境。河水浑浊,污染物遍布,鱼虾死尽,水草不生。”这些年来,国家环保部门一直在告诉公众:国家天过去蓝,水比过去绿,山比过去青,民间人士董良杰先生的微博戳穿了这一谎言:“ @ 环保董良杰 : 【地下排污:减排天大谎言!】各地官方统计,废水减排数据很漂亮,还沾沾自喜地吹嘘,就像 PM2.5 公布之前吹嘘蓝天。与此同时,各地疯狂地下排污,造就一个打旱井产业,导致中国城市地下水源 90 %污染,且每况愈下。看看遍地癌症病人, “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的政策再也混不下去了。” 如果国家再不悬崖勒马,绝对要不了多长时间,神州大地上的空气不能呼吸,淡水不能饮用,食物不能吃喝。虽然中国正处在第三次向西方的移民浪潮之中,但能够移民永远只是少数,世界也容不下这么多难民。 从前城里污染了会考虑迁到乡下,现在乡下溃败污染得更加厉害,我想起了一部美国电影——“无处藏身”。 我们的后代将来怎么办呢?我们民族还会有后代吗?我们国家还会有未来吗? 唉! 附录: 1 、《内地土地污染调查完成两年却不对外公布结果遭质疑》,网址: http://news.ifeng.com/shendu/nfzm/detail_2012_12/13/20137915_0.shtml 2 、陕西省环保厅《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保密管理工作的通知 》,网址: http://zc.k8008.com/html/shanx/shenghuanbaoting/2012/0920/550645.html 3 、《中国 1.5 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网址: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3-01-30/140626159611.shtml 4 、《新京报》社论:《新的一年,向地下水污染 “ 宣战 ” 》, 网址: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2/14/content_411339.htm?div=-1
2862 次阅读|1 个评论
童年趣事系列2---逍遥镇胡辣汤
热度 22 sbwij 2013-1-26 13:24
武汉求学近五年,苦于这个大都市没有一家胡辣汤馆,每次回家,都要先来碗热腾腾的胡辣汤过把瘾。说起胡辣汤,外省人可能陌生,不就是一种普通的汤吗?有甚稀奇?其实不然,胡辣汤对于河南人,更广泛的说,华北平原的人们来说,实在是意义非凡。要问最正宗的胡辣汤在哪,还是河南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最有名。本人来自西华,童年的记忆里,到处萦绕着胡辣汤的清香,所以,就斗胆借助 系列,这次来介绍一下中原一宝 - 胡辣汤。 我们每个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早餐尤其重要。提起湖北人,吃早饭一般就是热干面。湖南人呢,米线当然是首选。北方不然,多半要喝粥喝汤,吃包子油条。其中胡辣汤就是北方最有名的早餐佳肴。 关于胡辣汤的来源,有个传说:明朝嘉靖年间,当时,阁老严嵩为了讨皇帝欢心,从一个高僧手中得到一种延年益寿的调味药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这汤美味无穷,皇帝喝后,遂龙颜大喜,命名为“御汤”。明朝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河南逍遥(今西华县逍遥镇),将此方传到了该地。该地人因此汤辣味俱全,遂改名为“胡辣汤”。这传说若是真的,一代奸相严嵩倒也无意中做了一件有益于老百姓的事情。 传说未必可信,但逍遥镇胡辣汤的招牌确是由来已久。河南民间传闻有多重说法,有说周代、有说三国、有说宋代、亦有说明代的。周代恐怕是不太可能,属于附会,怕是往肉羹之类的食物上扯。三国一说,查无实据,扯上曹操,可信度就先少了三分,河南胡辣汤的主要调味料是胡椒,《酉阳杂俎》云:“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 。胡辣汤的出现,估计跟河南历史上多遭天灾,难民迁徙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其做法颇为简单,用羊肉鲜汤加清水和生姜、茴香等调料,炒制好的面筋、豆腐皮、粉带、黄花菜之类的辅料,用武火熬制,锅大开之后,加入洗面筋水勾芡,调好了稀稠,加胡椒粉、五香粉拌匀。吃的时候加醋和香油,撒香菜,调辣椒油,口味是酸辣为主,鲜香为辅。佐餐的时候,吃油条、油饼、葱油饼等面食。 胡辣汤的做法各种各样,即便在同一个地方,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在不同的地区,胡辣汤的做法会添加或者去掉一些材料,以便迎合本地口味。一般情况下,要有牛肉,粉条,面筋,黄花菜,木耳,黄姜,大蒜,大葱等。做胡辣汤的人非常辛苦。他们通常半夜三点起床,支上一大锅水,锅是乡村炉灶上一种特制的大铜锅,高温耐火。先用牛肉牛骨或羊肉羊骨煮高汤,要加入许多味料,有八角、花椒、茴香、砂仁、肉扣、八桂、味精、盐……还要配有地道的红薯粉条、黄花菜、木耳、面筋、千张豆腐皮、海带、花生仁儿,待锅沸腾开来,将那洗面筋沉淀下的面浆缓缓勾入锅中,不停地搅拌,和成芡糊状,小火再烧,看看锅,酌情添加胡椒粉、五香粉等其他味料,然后就要有人专门盯着了,时不时地搅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力,不许犯困打瞌睡,煨着火稳稳地熬着。而同时厨房的另一边就在擀面,给炸油饼、炸油条、蒸包子、做水煎包预备着。一切工序全部收拾妥当,才可以出摊儿支锅,这个时候一般是早上 5 点多钟了。 记得以前,最爱喝我们县城南边那家老店熬制的胡辣汤。大早上赶过去,尽量喝碗刚出锅的热汤。“老板,一碗汤,两个烧饼”,这是最常见的吃法。后来,烧饼换成油条或者煎包,这种组合更美。喝胡辣汤,有讲究。我的看法有几点。一闻。汤端上来,点上一滴芝麻油,放上一勺老陈醋,用勺子顺着碗沿轻轻搅拌几圈,香味就顺着汤的热气慢慢腾升,直到钻到你敏感的鼻孔,食欲顿时就来了。如果闻到的尽是烧糊或者火辣的味道,要么配料不合理,要么火候没掌好,这种汤很难挑起你想喝的冲动,除非很饿。二翻,用汤勺横竖翻腾几下,看是否有充足的主料:丝滑的粉条,饱满的面筋,鲜红的牛肉。。。很多店家为了省钱省事,就会偷工减料,比如,红薯粉条改成土豆粉条,面筋洗的不充分看起来很“憋屈”,不用牛肉改成猪肉等等,一般情况下,看不到几块牛肉,说明这家店绝对不地道。三试喝。轻舀一小勺,缓慢入口,莫急下咽,细细品尝,你会发现,正宗的汤,香而不腻,微微麻辣,但绝不过头。最后就是大块朵颐了:一手拿起烧饼,大口咬饼,一手捏着汤勺,大口喝汤。若把油条泡在汤里,待其泡酥后来吃,入口即化,简直妙不可言。吃好喝好后是有感觉的,不只是打个饱嗝。好汤让人周身温热,面容红朴,口腔清爽。可惜,现在的人,做事情就喜欢偷工减料,很多程序都简化了,胡辣汤也就没了过往的味道。 最近看了那部在家乡拍摄的专门讲述胡辣汤传奇历史的电影《胡辣汤》,更加思念那酸辣可口的胡辣汤。正是有万千喜欢胡辣汤的人口口传诵,发扬光大,才使得从古到今胡辣汤经久不衰。难怪导演韩万峰在谈到这部电影时感慨万千:“胡辣汤是一个著名的小吃,传承至今已经有 800 多年的历史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 胡辣汤在河南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传统手工业发展到现在的工业化大生产,面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冲击,从更深层次挖掘胡辣汤作为传统名小吃的历史地位,达到保护和发扬传统小吃文化的目的,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且有意义的一个话题。 最近,偶尔发现,在中南财大小吃城发现一家胡辣汤馆,三块一碗,辣味过猛,虽说不太地道,也算给漂在武汉的我们这些北方人解馋了。武汉的同志们,你们不妨一尝?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896 次阅读|48 个评论
中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五十年
fengjian1000 2012-9-19 16:15
我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有着近50年的历史。从无到有,从使用光点仪、模拟仪、数字仪到无线遥测仪;从折射到反射,从单次覆盖到多次覆盖;从二维到三维;从单波到多波。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煤炭地震勘探技术体系,目前整体技术水平处与国际先进地位。 1 起步阶段 50~60年代是我国煤炭地震勘探的起步阶段。期间,使用光点地震仪,应用折射波及对比折射波法和简单的单次覆盖反射方法为我国一些老矿外围进行了扩大和延伸勘探,发现了一些新的煤炭资源,受到煤炭工业部和地质部的高度重视,为我国煤炭地震技术进步和勘探队伍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第一个煤田地震队成立于1955年,成立的同年在华北平原的开平煤田佃家寨区进行了方法试验。1956年在该煤田的弯道山井田试验成功,取得了煤系和非煤系地层的界面数据,初步确立了用以寻找新煤田的地震折射波野外工作方法和资料解释方法。1956年八月,在徐州贾汪煤田潘家庵区首次进行了单次覆盖反射波法勘探。随后,在华北平原、黄淮平原、松辽平原、西北、江南地区利用地震方法开展了找煤和圈定煤田边界的工作,并在车轴山、蓟玉、两淮外围、徐州张集、新郑、禹县、邢台等寻找和发现了一些隐伏煤田,圈出了邢台、东庞、隆尧等煤田边界,并得到地质钻探验证,地质效果显著。该方法的应用发现了一些隐伏煤田,并大大加快了勘探速度,节省了为控制煤田边界而造成的钻探工程量的浪费,为进一步普、详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些成果初步体现了利用地震勘探寻找新的煤炭资源以及其配合钻探进行综合勘探的作用,为我国煤炭地震勘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所使用的地震仪是光点地震仪,主要有,1955年进口的第一台民主德国生产的Askanina-24型24道光点地震仪和1956年开始先后引进的匈牙利、前苏联和瑞典等国制造的光点地震仪,总计26台。1963年起,开始使用我国地质部地质仪器厂生产的光点地震仪。 2 发展阶段 70年代是我国煤炭地震勘探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在广泛进行国际交流和学习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了煤田地震勘探磁带化和地震资料处理数字化;推广了多次覆盖反射地震勘探技术,提高了地震勘探手段解决煤田地质问题的能力,为我国煤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的产生,以及将地震勘探作为重要手段的综合勘探方法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早在1966年开始,煤炭工业部就组织以煤炭科学院西安地质勘探研究院为主,各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参加的磁带地震仪的研制会战,并于1970年研制出了样机――TYDC-24型磁带记录地震仪。到1978年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共生产了84台TYDC-24型磁带记录地震仪和8台地震回放仪(TYDF-1)。从此,煤田地震勘探仪器更新为第二代地震仪器----模拟地震仪。与此配套的地震资料模拟处理系统亦称地震回放仪于1978年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在赴德国、英国调研学习的基础上,地震勘探方法也有了新的突破,开始采用多次覆盖地震勘探技术,实现了多次叠加,提高了资料信噪比,使处理出的地震时间剖面十分直观,与地质断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地质解释精度进一步提高。 期间,调整队伍布局,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先后组织实施了江苏省丰沛煤田、河北省邯邢及开平煤田、河南永夏煤田、安徽省淮南煤田顾桥井田、山东省济宁煤田等地震勘探会战,完成了众多普查、详查和部分精查地震勘探,获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同时,也交流了经验,锻炼和发展了队伍,到1975年,全国拥有地震队42个。 3 数字化阶段 80年代我国煤炭地震勘探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地震勘探采集设备实现了数字化,资料处理系统化,一系列地震勘探方法、技术日益成熟,并推广应用。特别是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试验获得了成功,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80年代也是中日合作勘探的重要阶段,通过安徽省淮南煤田刘庄井田、山东唐口、梁宝寺等中日合作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手段在综合勘探中的地位得到加强,综合勘探技术更加成熟,三维地震勘探在生产中首次投入使用。这些技术成果为90年代迅速发展和广泛推广应用的煤矿采区高分辨地震二维、三维勘探积累了丰蕴的经验。 1983年起国产MSD-1型数字地震仪和美国生产的DFS-5数字地震仪,先后在安徽淮南刘庄井田和黑龙江东荣煤田三井田投入使用。1984年在充分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引进了美国产DFS-5、ES-2420和法国产SN338HR及SN358数字地震仪 ,总计21台。标志着中国煤炭地震勘探仪器进入数字时代--第三代地震仪器。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这批数字地震仪性能稳定,精度高,大大地提高了煤炭地震勘探的精度,拓宽了解决地质问题的范围,为煤炭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试验成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装备条件,也使控制小构造见长的地震勘探成为综合勘探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在其服务的十几年内,完成了大量的地震勘探项目,提交了高质量的普查、详查和精查报告。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回放仪被数字处理系统所代替,1982年成立了煤炭工业部第一物探队计算中心(涿州)和江苏煤田物探队计算站,采用国产计算机(TQ-16)和软件进行处理。1985年,为配合数字地震仪的引进和应用,又从美国引进了以IBM4381为主机的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处理软件是美国地球物理服务公司(GSI)的TIPEX处理系统,并同时引进了地震资料解释系统(SIDIS)。至此,煤炭系统第一个系统的地震勘探数字处理系统全面投入使用。 80年代也是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和成熟的重要年代。期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瞄准地震勘探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组织科技攻关,完成了《煤田高分辨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和《煤田"三高"处理方法研究》项目,其中《煤田"三高"处理方法研究》项目获得了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安徽省淮南煤田刘庄井田(中日合作)、河南省禹县煤田梁北井田、山东省济宁煤田岱庄井田、许楼井田、河北省东欢坨井田、黑龙江省东荣三井田等应用了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煤田地震反射波频率由30-40赫兹提高到60-80赫兹,大大提高了煤田地震勘探分辨率,形成了一套地震勘探和钻探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使许多详查、精查项目既减少了钻孔、缩短了勘探周期,又提高了勘探精度,充分发挥了地震勘探技术投资少、见效快、精度高的三大优势,地质效果明显。此外,利用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确认了地震波的地质属性,原认为是地质分界面反射波被确认为实际是煤层反射波,这一重大突破使煤田地震勘探解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有了质的飞跃;垂直地震剖面的实现进一步验证了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成果,同时获得了精确的地震速度资料;地震地层学应用、岩性和煤层地震勘探等相继问世,使我国煤田地震勘探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2年,中国与日本国首次合作在淮南煤田刘庄井田进行了精查勘探。在中方专家组织下,开展了高分辨地震方法的研究、试验,历时4年完成了全井田的高分辨地震采集、处理及解释工作。该工程是我国煤田系统第一个在全区进行高分辨地震勘探的项目。查明了井田一水平内落差大于15米的断层,控制了煤层露头及煤层底板起伏情况。 1988年,在山东省济宁煤田唐口勘探区实施了第二个中日合作勘探项目,采用高分辨地震勘探与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完成了精查工作。本次精查勘探充分发挥了高分辨地震勘探的优势,在构造勘探的同时,研究出一套用地震资料进行煤层解释(厚度、分叉、合并、冲刷)的技术,勘探精度大大提高,地质效果十分 突出。与同等地质条件的济宁二井田(未采用地震勘探技术)相比,减少钻孔100多个,节省钻探工程量近20万米,缩短勘探周期11年,节约勘探费用约8000万元。并且首次进行了煤田地质系统第一个三维地震勘探生产项目,面积5平方公里。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采区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随后,又在山东省梁宝寺、河北省尉县煤田相继开展了第三、第四个中日合作项目。 4 采区地震勘探 90年代是煤炭地震勘探发展的高峰期。期间,地震仪器发展为多道遥测数字地震采集系统;引进了集快速、高精度、多手段于一身的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随着机械化采煤对地质报告精度的要求日益提高,提高新建矿井及生产矿井地质勘探程度,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服务,成为煤田地质勘探部门迫在眉睫的课题,因此,煤矿采区高分辨地震勘探应运而生,成为我国煤炭地震勘探发展史上最"靓"的亮点。 1994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原煤炭工业部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下,引进了三套具有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法国Sercel公司的SN-388遥测地震采集系统及法国CGG公司出品的GEOVECTEUR PLUS地震处理系统,同时引进了美国GEOQUEST公司的地震资料解释系统,全三维处理解释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后又购置了美国产遥测地震仪IMAGE、BOX 、DS-6,德国SUMMIT、法国408UL等遥测数字地震仪。这标志着我国煤炭地震勘探装备又进入了新的时代--第四代地震仪器。新的遥测技术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其地震区域网络技术有极大的灵活性,能提供解决复杂施工问题的最佳方案;其技术性能指标更先进,道容量更大,有利于煤炭三维地震勘探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开展多波多分量勘探;有利于降低采集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这些最新技术的引进为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机械化采煤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地质报告精度的要求日益提高,而以往供建井设计的地质报告只能查明初期采区内落差大于20~30米的断层,精度远远不能满足建井设计及开采的要求。受地质报告精度的影响,一些矿井工作面布置不合理,资源回收率低,不能按期达产,经济效益差;个别矿井遇地质构造后巷道、矿井突水被淹,安全效益差。针对以往新建矿井因小的地质构造没有查清付出的巨大的经济损失的现实情况,及地震勘探技术的日益成熟,1991年原国家能源投资公司下发了能投计(1991)612号文"关于基本建设矿井补做地震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凡列入计划建设的基本建设矿井项目,有条件的一律补做地震工作……在地震工作没有完成之前,不准进入采区施工……"。这一文件的下发,推动了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建设和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揭开了大规模矿井采区地震勘探工作的帷幕。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组织十几个省,21个地震队开展了地震补充勘探工作,对新建矿井地质精查报告中未开展地震勘探工作的进行地震补充勘探。共实施了68个项目,所涉及的矿井总设计能力12285万吨,总计投入补勘费1.5亿元,费用纳入矿井总概算。经调查评价,获直接经济效益5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其中,50对新建矿井共查明断层1251条,新发现断层446条,查出陷落柱11个,圈出老窑采空区5个,岩浆岩侵入体4个,这些地质成果经验证准确率80%以上。提交的专业报告中不少报告获得了中国煤炭地质优质报告奖。 为了配合能投计(1991)612号文件的顺利实施,"九·五"期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组织实施了《煤田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及在煤矿矿井基建和生产中的应用》科技攻关项目,发展了煤田地震勘探技术,使煤田地震勘探成为详细查明小断层、小褶曲、陷落柱、采空区、冲刷带、煤层变化等重要地质资料的主要手段;提高了勘探精度,由原来的查明落差大于30米断层,提高到二维地震能够查明落差大于10米的断层,三维能够查明落差大于3~5米的断层,并攻克了山区、水域、砾石覆盖区、沙漠区、薄黄土覆盖区等复杂地区的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该技术在全国各大煤矿采区推广应用,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对高产高效矿井建设起到了地质保障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0年该项目获得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成立后,基于新建矿井采区地震勘探地质成果经实际检验效益明显,提出明确要求,今后凡需贷款建设的新建矿井,有条件进行采区地震勘探工作的,必须安排采区地震勘探,否则不予审批,所需费用经审查后纳入矿井总概算,并以煤石计(1995)014号文批转有关单位。之后,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掀起了第二个高潮。 1997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41处采用了采区地震勘探(主要为二维地震)的生产矿井和新建矿井进行了调查回访。经统计,进行了采区地震勘探后获得的部分经济效益为100.44亿元,其中因修改矿井设计取得的经济效益50.98亿元,占50.75%;避免突水淹井事故损失1.5亿元,占1.5%;查清地质构造增加煤炭回收率45.57亿元,占45.37%;节省勘探费用2.39亿元,占2.38%。 为了总结、宣传和发展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1998年10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和国家开发银行在成都联合召开了"全国煤矿采区地震经验交流暨成果发布会"。会议的召开,对发展采区地震勘探技术,解决影响煤矿生产建设的矿井地质问题,为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三维地震勘探及新技术 煤矿地震勘探技术进步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采区推广应用。早在1978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时为煤炭工业部地质局)组织一个地震队及有关专家在伊敏煤田中部开始了我国煤田地质系统第一块三维地震勘探试验工作。野外采集使用两台TYDC-24型模拟磁带地震仪,48道接收,6次覆盖,形成15米×15米的CDP网格。资料处理在总局物探研究院(时为煤炭工业部物探攻关队)利用TQ-16计算机系统自编软件完成,为煤炭地质系统开展三维地震勘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88年,在山东省济宁煤田唐口中日合作勘探项目中,首次进行了煤田地质系统第一个三维地震勘探生产项目,面积5平方公里。野外采集使用法国产SN338数字地震仪,96道接收,12次覆盖,形成10米×15米的CDP网格,资料处理在日方公司进行。项目主要任务是查清勘探区内落差大于10米的断层和幅度大于10米的褶曲。与二维地震勘探资料相比,本次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分辨率高,连续性好,勘探精度大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的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始于1993年,在淮南矿务局谢桥煤矿的东、西一采区进行的。之后,从东部到西部、从平原到山区、从陆地到湖上、从国有大型矿井到地方煤矿,三维地震勘探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地震勘探的精度和分辨率大大提高,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截止到2001年10月底,完成了三维地震勘探150个项目,面积460 km2,物理点45万个,其中有统计资料的60对生产矿井共查明断层2259条。经煤矿企业的检验证明,采区地震勘探中所查明的断层、陷落柱等的吻合率达80%以上。这些地质成果在优化矿井设计、合理布置采区和工作面、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和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广大煤炭企业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几年来,三维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有了大幅度提高。发展和完善了全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引进和开发了叠前深度偏移、三维目标处理、各种复杂地区的三维地震静校正方法等技术。另外,总局物探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合作,联合研究开发了三维三分量处理技术和相应的软件。丰富和发展了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实行剖面、平面和立体解释相结合的综合解释办法,充分利用切片解释技术、地震属性解释技术、断层模式识别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相干体及方差体断层解释技术来提高解释精度。并且在地震解释过程中由物探、地质、设计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地震资料和已知地质资料紧密结合,提高了解释精度,缩短了解释周期。 此外,煤炭地震勘探技术人员还积极地开展了二维多分量、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多波VSP技术;水上二维、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山区三维地震勘探;城镇、村落区三维地震技术;目标采集技术;巨厚岩浆岩覆盖区地震技术等新技术研究;三维地震勘探设计及静校正技术研究等,都获得了积极的成果。2002年《煤矿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体系及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1年11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海南组织召开了由煤炭设计、生产、勘探、院校等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外技术专家参加的"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经验技术交流会",并出版了会议论文集。会议的召开,对发展煤炭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解决影响煤矿生产建设的矿井地质问题,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6 新世纪 新挑战 新机遇 21世纪是煤炭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新契机。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高度发展的机械化采煤对精细地质勘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一方面,要求查明1/2煤厚的小断层以及其它更小的地质构造;另一方面,要求地震勘探解决其他诸如水文地质、煤层厚度、宏观结构、火成岩分布、小陷落柱、老窑采空区等问题;并且随着地震勘探的广泛应用,施工难度明显加大,山区、湖区、沙漠、卵砾石分布区等复杂地震地质条件地区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对地震勘探提出了新的课题。 近期主要奋斗目标是: 1).提高垂直分辨率,主要煤层反射波主频达到100赫兹以上,提高构造勘探精度,查明落差3米以上的小断层。提高10-15米近距离煤层群的分辨率。 2).提高横向分辨率,探测长轴直径大于10米的陷落柱,平面摆动误差小于15米;精确控制岩浆岩侵入、老窑采空区、古河床等对煤层的影响范围;精确控制煤层沉积、冲刷缺失变薄区; 3). 深入开展岩性地震勘探,拓宽服务领域。查明煤层宏观结构的变化及厚度变化;对煤成气的赋存及开采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预测地应力变化趋势; 4).对煤层顶底板岩性进行探测,确定新生界底部含、隔水层,为煤矿合理预留防水煤柱,有效提高采煤上限服务;精确探测煤系底部的碳酸岩界面,划分岩溶裂隙发育带、富水带,以解放下组煤开采;确定煤系地层中薄层灰岩及其富水性。 7 结束语 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的统一部署及大力鼓励扶持下,在有关领导部门大力帮助和广大煤炭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煤炭地震勘探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是我国煤炭地质勘探50年来的重要技术成果之一,是我国煤炭地质勘探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对我国煤炭地质勘探技术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煤炭地震勘探近50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充满了可圈可点的"亮点",写满了可歌可泣的精彩篇章,煤炭地震勘探技术不断进步体现了几代物探职工奋斗不止的精神,取得的丰厚成果凝聚了他们辛勤的耕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广大物探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煤炭地震勘探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必将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为煤炭地质经济与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取得更大成绩。
个人分类: 地质|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北平原一个新的沙尘暴源区
热度 1 heartcool 2012-3-24 18:18
华北平原一个新的沙尘暴源区
一年一度的沙尘暴骚扰季节又一次来到。由于受到西风环流水汽的润泽,今年的沙尘暴来得比往年要晚一些。前天( 2012 年 3 月 22 日)在内蒙古西部干涸的古居延海区域扬起的沙尘暴正式启动了今年的沙尘暴骚扰季。 通常,影响华北平原的沙尘暴主要来自遥远的蒙古和内蒙古西部。但是,昨天( 2012 年 3 月 23 日),在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出现了一股沙尘暴,这股沙尘暴的源区却并非如此遥远。下面图 1 是 2012 年 3 月 23 日美国 AQUA 卫星获得的华北平原西部区域的 MODIS 影象,图 2 是对该影象的地理解译,可以看出,这股沙尘暴从太行山下的河北省曲阳县西部扬起,波及新乐市、无极县、晋州市、辛集市、宁晋县、新河县和冀州市等 7 个县市。 为什么这股沙尘暴会从太行山下的河北省曲阳县西部扬起呢?从图 3 我们可以看到,原来这股沙尘暴的源区是断流多年的大沙河故道。大沙河是大清河的南支,曾经是白洋淀的主要水源补给河流,可是随着上游王快水库(图 4 )的截流和闸坝引水工程(图 5 、图 6 )的建设,王快水库放出来的水被引入曲阳县城和定州市,大沙河已经断流多年了。断流的河道在没有水源补给的情况下,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河道生态逐年退化,河床里的泥沙在风吹日晒之下进一步风化分解,一旦遭遇下沉气流,就会被狂风卷起而形成沙尘暴。 过去影响华北平原的沙尘暴主要来自区外的蒙古和内蒙古西部,我们把防治沙尘暴的重点放在“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上,现在出现的沙尘暴新动向告诉我们,“三北防护林工程”对这些新出现的沙尘暴无能为力。该调整我们的沙尘暴防治思路了! 图1 2012年3月23日美国AQUA卫星获得的华北平原西北部MODIS影象 图2 2012年3月23日华北平原西北部MODIS影象的地理解译 图3 大沙河故道的MODIS影象解译 图4 王快水库的卫星影象图 图5 曲阳县引水干渠 图6 大沙河上游拦水闸坝
5743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国地面沉降现状(land subsidence) -2012
lincystar 2012-2-22 04:20
我国地面沉降现状(land subsidence) -2012
定义: 地面沉降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下松散岩层固结压缩并导致一定区域范围内地面高程降低的地质现象。地面沉降会造成建筑物地基下沉、房屋开裂、地下管道破损、井管抬升、洪涝及风暴潮灾害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地面沉降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状阐述: 国内: 地面沉降一直是困扰我国中、东部许多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三角洲和滨海平原、冲洪积平原、内陆盆地等。据介绍,近20年来,地面沉降大有蔓延之势,从过去的上海逐步发展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和华北等广大地区,95个城市受到地面沉降的威胁。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我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达50多个,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20个省区市。长三角、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三大区域。全国范围内,累计地面沉降量超200mm的面积达7.9万km 2 ,其中华北平原占78.5%,为6.2万km 2 ,是华北平原总面积的46%!另外,长江三角洲接近1万km 2 ,汾渭盆地达7000km 2 。 (我国有5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沉降面积扩展到9.4万平方公里,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180多个,总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发生岩溶塌陷1400多起,海水入侵面积逐年扩大,北方土地荒漠化面积有所增加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从1921年到1965年上海市区总共沉降了1.69米。 (上海自1921年发生地面沉降以来至今,沉降面积已达1000平方千米,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2.6米。其他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超过2米的城市还有天津、太原、西安等,其中天津60%的地面发生了沉降。 苏州、无锡、常熟等地,地面沉降也相对严重。资料显示,该地区沉降面积已达5700平方千米,约占这一地区平原面积的一半,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达2.8米。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国外: (其实,地面沉降现象在国外也时有发生。1891年,墨西哥城最先记录了这一现象。之后,全球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地面沉降。 相对而言,地面沉降在日本和美国更加突出。 1981年,日本有59个地区沉降明显。美国1995年在其50个州都发现有地面沉降。加州萨克拉门托流域从1925年到现在,下沉了9米多。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原因分析: 人为影响 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等超采;大规模城市建筑、重大工程等造成地基土体造成缓慢变形等。其中,地下水超采又是最主要的原因。 (当一个含水层的水被采出后,这个层位及相邻的弱透水层位就会像被挤干的毛巾,发生萎缩,这体现在地表就是沉降。地下水是流动的,人们在一个地方抽水,流出来的却是一片同层位的水,所以,由此引起的沉降也是连片的。 在过度开采地下水方面,长江三角洲最为典型。1970年以前,这个地区纺织业发达,但能源紧缺,所以需要集中开采地下水用于纺织厂的空调降温。1980年以来,随着城市周边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地下水又被大量开采,而且地表河道不断被污染,这使得地表水质量普遍下降,地下水开采规模日趋扩大。而在华北地区,因为缺水,地下水的开采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了漏斗,破坏了地层岩土力学平衡,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沉降。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我国655个城市中,有400多个是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北方城市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以及33%的农业灌溉都是主要依靠地下水。河北沧州,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面平均沉降了2.4米,属于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自然原因: 青藏高原冻土、东部冲击平原 (首先是地质因素。地壳运动使有的地方抬升,有的地方下降;还有土壤的自然压缩,即土壤中的有机物会慢慢分解,在自然重力作用下,原来的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变成致密、坚硬或半坚硬岩层,地层厚度变小。这就会造成某一地区的地面出现沉降。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信息出处:公文易文秘网 http://www.govyi.com ) 近期,上海陆家嘴地区由于超高楼建设导致个别马路“开裂”的现象引起社会关注。上海陆家嘴地质条件决定了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沉降,因为地下有 承压水层 ,在地下结构施工中必须进行降水,此过程中会发生自然沉降现象,马路有裂缝就是这种沉降引起的,地下结构工程完成后将陆续恢复水位,沉降也随之停止。 上海地面沉降实例: 过度抽取地下水曾经是造成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所以从1966年开始,上海开始限制地下水开采,并人工回灌地下水。目前上海共有121口地下河暗井,每天源源不断地向地下100米到300米的含水层注水,一口井每小时的流量近30吨,全天的注水量可以达到近500吨。 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地下水回灌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06年,上海平均地面沉降量为7.5毫米,比2000年的平均地面沉降量低了4.8毫米。 “楼升地降”是上海地面下沉的另一个人为原因。上海毫无疑问是目前我国最高的城市,甚至在世界最高城市排名上也是前几名。有数据显示,自1993年以来,上海高楼平均每天起一座,目前已有七八千座高层建筑。上海地质学会秘书长刘守祺表示:“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发现高层建筑的影响能达到四成,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 地面沉降的危害: 地面沉降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导致地面高层降低;造成城市排水系统变形失效,防汛能力下降;不均匀的沉降会使地表建筑物的地基下沉、基础开裂;造成地下建筑向水井、油井的倾斜,甚至拉裂毁坏;破坏线状工程如铁路、输水输油管线、桥梁、通讯线路;引发海水入侵,恶化地下水水质等…… (地面沉降的一个很大的危害就是出现地裂缝。地面沉降比较均匀时,其破坏性显得不那么突然,而不均匀时,就容易出现地裂缝。如果建筑物正好在这个地裂缝上,且不是钢筋混凝土浇铸的,墙体就容易裂开,存在较大的事故隐患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大连、秦皇岛等沿海城市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引起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其中山东、辽东半岛海水入侵更加严重。 铁路路面如发生沉降,铁路间隙距离会增大,铁路寿命将大大缩短。中国中铁的相关负责人说,在京沪高铁的建设过程中,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施工地段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路面沉降状况。“ 中国东部地区很多都是冲积平原,土壤结构决定其可能存在沉降,但比起青藏铁路的冻土,京沪线上路面沉降就不算什么了。” (在华北地区,地面沉降导致地面开裂、房屋倒塌、下水道排水不畅、水质恶化等;在沿海地区,地面下沉使风暴潮危害范围扩大,海岸向内陆侵移。地面沉降对本来就低洼的沿海地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和危害,大幅度增加了低洼湿地面积,使耕地沼泽化。 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着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的双重压力,致使海岸侵蚀加剧,海水入侵,地下水受到咸潮污染,而让人谈之色变的风暴潮更是越来越猛烈。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地面沉降控制措施: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风峻表示,防控地面沉降的主要措施是防控地下水位的下降。 成功案例: 因为“ 地下水是没有行政区划的 ”,各地在尽快健全完善地面沉降的防治管理体系的同时,更要联合“控沉”。1999年上海、江苏和浙江联动防沉降工作启动,沉降程度较轻的浙江每年大幅降低地下水开采量,而形势较为严重的江苏则是在2000年颁布了《 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 》,在全国率先通过立法,限期禁采地下水,此后,地面沉降速率有所减缓。长三角地区的联动机制,可成为应对地面沉降的成功案例。 美国USGS防治地面沉降措施(减缓地面沉降速度,修复地面沉降): 1、含水层存储和修复技术  为满足供水和改善水质的要求,含水层存储和修复技术在美国各州得到广泛应用。在圣克拉拉山谷,目前需水量仍然很大,但由于地表水的引入,回灌得以实施,使得地下水抽汲量减少,从而防止了地下水位继续下降。另外,该区水资源管理局在当地的河流上建立了5个蓄水坝以收集雨水,增加了河水对流经区地下水的补给。该地区是美国第一个被发现也是第一个采取有效措施并在1969年前后终止沉降的地区。同样,在亚利桑那州的中南部,通过引入科罗拉多河的河水,减少了地下水的需求强度,从而缓解了地面沉降。  2、改变土地使用类型  为防止地面沉降,将土地使用由农业用地型向城市用地型转变,以降低需水强度,防止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佛罗里达州的泥沼区使用这种方法防止有机土进一步分解,减缓有机质氧化的速度,使地面沉降的速度降低,地基更加稳定。  3、节水  利用含水层组贮藏和运输地下水,要优于造价高昂的地表蓄水和输水系统。美国研究人员采用先进和合理的地下水运输方法,对地下水的使用远景作出规划。节水是防止沉降的一项重要措施。例如在圣琼斯地区,目前人均用水量只有1920年的1/5,远低于过去作为农业用地时的用水量。因此,即便是在1976年-1977年和1987年-1991年这两个主要旱期里,水位还是保持在历史最低水位以上。  4、加固堤防  对沿海城市进行海岸加固,建造堤坝防止洪水泛滥和海水入侵。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境内三角洲地区,大面积的人工堤坝及人工岛有效地保护了这个三角洲,使之免遭海水的入侵,同时维持了有利的淡水坡度,保护了淡水源。  5、立法保护地下水  美国对地下水的使用进行立法,使水资源有一个合理的使用环境。如在圣克拉拉山谷成立一个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来管理该区的用水,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得到了长期有效的综合利用。美国许多地区甚至采取法制措施来防治地面沉降。例如1980年通过了《亚利桑那地下水管理法案》,其基本目标是加强对已衰竭含水层的管理,对有限的地下水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分配,开发新的水资源供应来增加亚利桑那的地下水资源。  6、减少落水洞产生的影响  美国已有的案例表明,落水洞的活动与地下水的抽取有直接关系,控制地下水位的波动可以防止落水洞的形成。如佛罗里达西南水资源管理区与其他水资源机构通力合作,设定了佛罗里达中西部地下水的临界水位。最低水位的提出会改良一些诱发条件,减少落水洞产生的影响。 我国做出的举措: 《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2012年2月20日国务院审批同意。 参考: http://www.bjd.com.cn/jryw/201202/22/t20120222_1426099.html (直引自 北京日报) http://www.bjd.com.cn/jryw/201202/21/t20120221_1425985.html?prolongation=1 我国将实施地面沉降防治四大工程 http://www.bjd.com.cn/10jsxw/201202/20/t20120220_1421431.html?prolongation=1 中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我的ideas: 1. 我国对地下水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地下水没有行政区划,因此需要毗邻的多省市进行联防,对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在1980年提出了《亚利桑那地下水管理法案》,是如何进行的呢? 2. 节水是防治地面沉降的一项重要措施 3.沿海地区加固堤防,防止海水入侵。 4.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既然地面沉降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那么就容易控制,因为人的活动受我们自己的控制。其中,这涉及到评价地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上限,如何合理利用、保护地下水(节水,地表水回灌等),美国如何保护地下水的?因为地下水没有行政区划?从法律和水文的角度,如何防治地面沉降? (虽然地质原因造成的地面沉降很难控制,但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沉降,是可以应对的。地面沉降一旦形成规模,以人类现在的能力和技术,治理和恢复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我们杜绝或者减少沉降的人为因素,可以减缓或者终止地面沉降。对于已经形成的地下漏斗,人工回灌地下含水层的方法可以将其填满。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自然原因:冻土,冲击平原等。 地面沉降严重地区统计图 对我国东部地区地面沉降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应基于以下考虑:第一,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快速,自80年代以来,已经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地区为中心的两大沉降区域。第二,地面沉降一旦形成便难以恢复,影响也是持久的。严重的地面沉降及其造成的灾害,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国家经济建设及其生态环境均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加强对我国东部区域性整体沉降地区的战略对策研究,预测地面沉降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及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是减灾防灾、维护东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以中国东部地区地面沉降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为主要目标,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黄淮海平原为核心工作区,以其周边地区作为辅助工作区,其主要研究内容应包括如下5个方面: 1、地面沉降现状态势调查与地面沉降监测网优化方案。通过实地调研,提供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黄淮海平原地面沉降态势及其影响的报告。建立和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系统,提出地面沉降监测网优化方案及符合地区状况的监测技术。 2、地面沉降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与沉降机制。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黄淮海平原所处地质环境的调查研究入手,提出地面沉降形成的地质条件、沉降机制与主控因素。 3、地面沉降发展趋势预测与水资源开发优化控制调度方案。分别把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黄淮海平原作为一个整体,宏观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提出在最优环境影响状态下,这两个地区的最大安全可采水资源量及优化控制调度方案。 4、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的耦合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重点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着重分析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的耦合关系,预测未来5年、10年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的耦合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5、地面沉降综合防治措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包括合理调整地下水开采方案,人工回灌的可行性方案,节约用水措施,地表水污染治理方案,以及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建议,并从宏观角度提出地面沉降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信息出处:公文易文秘网 http://www.govyi.com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 次阅读|0 个评论
消失在雾霾中的北京
热度 6 BihongFu2010 2012-1-20 13:48
消失在雾霾中的北京
2010 年我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 “ 从太空看大气污染:雾霾笼罩下的中国天空” ,介绍过雾霾的形成与危害。今天让我再次带着大家从太空看看最近笼罩在华北平原上空的雾霾。 最近,我们这些生活在大都市北京的市民一定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今年冬季的早晨或傍晚不时会遇到雾霾天气,灰蒙蒙的天空,有时还会是棕灰色的,灰色空气弥散四方。如果在没有强风和降温剧烈的情况下,整个视野很快就变得模糊起来,随着烟雾的袭来,天气阴沉,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同时也便会闻到煤烟味和其它难闻的气味。身体抵抗能力较差的人,便会出现胸闷、咳嗽、喉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由于空气中形成了逆温和逆温层,使低层空气迅速污染而造成的。 从 2012 年 1 月 10 日美国 NASA 获取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仪( MODIS ) 图像清晰地显示:冬季逆温导致大面积分布的雾霾。灰棕色雾霾自西向东从北京延伸至渤海湾一带。该图像显示人口密集和工业发达的华北平原雾霾密布以至于地面被完全遮掩。当雾霾悬浮于地面很低处时,其对健康极其有害。更高海拔的山峰挺立在厚层空气之上,雾霾之上的云层清晰可见。与雾霾的灰色带相反,雾或低云层在图像上显示为白色。 卫星图像显示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大城市几乎消失在雾霾中 我们对比一下2012年1月10日和11日同一地区的两景MODIS图像, “雾霾”造成的污染程度与空间分布范围,一目了然。 华北平原的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大城市包围在雾霾之中 晴朗天空下华北平原大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的景像 前一阵美国驻北京大使馆测量的PM2.5数据,引起了大家的广泛争议和讨论。中国政府计划从2016年起在全国主要城市实施测量和公布PM2.5 数据。但 在中国北方,由于冬季绝大多数污染物排放自用于发电和取暖的燃煤,同时加上大量汽车尾气排放的混合,所以,雾霾的形成源很难在短期内被控制。 但大家了解 雾霾对人类的健康具有很大危害后,我们其实是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防止逆温层的产生。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提倡“冬季适当降低室内取暖温度、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措施改善我们生活城市的生态环境,减少逆温层的产生。 从今天开始在冷空气作用下,开始刮风,笼罩在北京上空的雾霾慢慢有减弱的趋势。 在龙年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祝福大家都拥有一片美丽的蓝天、美好幸福的心情!
个人分类: 天涯论道|8507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转)我所认识的安金磊------生态农业的实践者
zhuangwei 2011-11-16 15:16
文/祁胜勇(《燕赵都市报》记者) http://www.fon.org.cn/content.php?aid=10751 算起来,我做记者八个年头了,这些年,我见证过许多轰动全国甚至世界的事件,走近过许多的人,他们中间有慈善家、改革者,有平民,有高官巨富,有文化大师,有传奇英雄……一个个面目鲜明,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写一本精彩的书。想来我能与如此众多不同凡响的人士结缘,实是三生有幸。如果盘点一下,哪个人最触动我的心灵,哪个人最令我仰慕赞叹,我心头浮现出的是枣强农民“安金磊”的名字。 这个36岁的农民,是华北平原上一道独具魅力的奇景,此人虽远在名利场外,不著书不招摇,但应是所有文化人的老师。认识了安金磊后,我把这个比我小4岁的农民称为安先生。柏林禅寺的方丈明海大和尚曾在讲法中多次向大家推介安先生。《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内媒体都报道过安先生,一个农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以下是我从安先生生活经历中采撷的几个片段,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安金磊曾是他的家乡枣强县马屯镇东紫龙村不多的几个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年轻人。十四年前,他从衡水农校毕业,分配到当地一家国营农场当技术员。在此之前,他一直上学,父母是小商人,家里只有三亩地,没让他干过农活。第一次下地,是到果园里喷除草剂和农药。拧开农药瓶,一股刺鼻的农药味扑面而来,熏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心想,这么大的气味,这得有多大的毒性?果树能受得了? 农药残余在果子上,人吃了会怎样? 这时他又听到附近一家农民遭遇不幸的消息,一个孩子中毒,原因是大人给他弄了块西瓜吃,没想到中了毒,最后化验出原因,西瓜地里使用了过量的呋喃丹(一种杀虫农药)…… 安金磊经常爱找农场附近村庄的老人们聊天,老人们说,几十年前,地里有虫子,但很少形成虫害,使用了农药,虫子越来越多,好多虫子都有了抗药性,于是农药越来越毒。使用了化肥和转基因种子,产量是提高了,但粮食和蔬菜越来越没有味道……他们说,现在种地省事,除草剂、农药一喷,化肥一撒,就等着收庄稼,闲着打麻将玩。世界上哪有全好的事?全好的事就有大问题。 安金磊了解到,农民们使用除草剂和农药、化肥和转基因种子已非常普遍,这些化学产品的确使农产品一时增加了产量。但他注意到滥用化肥农药对土地所造成的伤害——尽管化肥用量在逐年提高,地力却在不断下降。他分析,很大程度上,增产是由于现在有了机井等灌溉设施的结果,是以大量抽取地下水为代价的。 从第二年起,安金磊就在自己负责的地块上开始“有机农业”实验,他用鸡粪代替化肥,用翻耕和手拔代替除草剂。当年他的地块上的西瓜品质明显优于使用化肥农药的,而且产量也不低,只是他付出的汗水比别人多些。 在农场工作了七八年,安金磊坚持着有机农业的尝试,但总因为农场是国有的放不开手脚。到2000年,机会来了,他的家乡东紫龙村有40多亩贫瘠的土地,每亩每年只收几元钱都没有人愿意承包。安金磊和妻子张秀双商量好,他们双双辞去了农场的职务,回村包地,他们出的价格是每亩每年50元,这让村里人认为他们犯了傻。安先生在东紫龙村真的是个另类,他很少与村民接触,串门聊天等事情根本谈不上。他平时说话很少,但与外来拜访他的知识分子谈论天地人生却辩才无碍。 没有外人来,安金磊和妻子、儿子以及田里的庄稼鸟虫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意思的是,见到外人,他说有点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很从容文雅;见到乡人打招呼,他使用有几分土气的当地口音,竟然显得局促和卑微。于是我问他,与村人相处,可有矛盾?比如他们见你的土地现在成了良田,有无反悔之意。安先生答,我与虫子都能和谐相处,何况乡亲。如果村里想反悔,收回便是,但现在村民们还没有这样的意思。 安金磊认为,只有自然的、田园的生活才是最健康的生活。早在上高中时,他偶然买到一本庄子的书,喜欢得不得了,充满了和谐思想的中国古典哲学在他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后来他又读到了《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中国传统的农业经典,了解了神农、伏羲。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大智慧,那就是尊重、顺应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个种田人不识稼穑、不知农时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他和妻子张秀双在这40多亩承包地中扎下根来,每天4点多起床,傍晚看不到手指时收工,村人惊叹着他们的勤劳,也在惊异着他们的做法。 不使用方便轻巧的化肥,他却从附近藁城等地的养鸡场买来鸡粪;不使用除草剂,40多亩地全部用人工除草,而且要留一些,涵养水分;不种整齐化一的单一作物,而是棉花和玉米、芝麻间作;不使用转基因的种子,而是自己筛选培育…… 农田里的活计因为现代农业技术而变得越来越轻巧,但安金磊反其道而为之,整日在田里劳作。村人问他累不累?他说,其实我很闲,心闲,和土地在一起,我几乎什么心思都不动。 安金磊认为, 土地本有一个天然和谐的系统,包括植物、昆虫、鸟类、微生物等等,这个系统越丰富就越稳定。“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使用农药,表面上一时除去了虫害,但把一些对庄稼有益的虫也杀死了,比如蚯蚓,在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土地里就很少见,土地就板结了,而机械的深耕也不能使土地恢复原本的松软 。不使用除草剂、农药,大量的蚯蚓繁殖起来,它们就成了耕田的帮手。各种蚂蚁,在深秋时会把草籽收藏起来,作为过冬的食物,而第二年地里就不会闹草荒;一种所谓的“害虫”,恰恰是另一种“害虫”的天敌,只要种类足够繁多,它们相生相克,哪一种都不会形成虫害…… 棉花地里间种了芝麻,多种棉虫就会躲避芝麻的气味,旁边种几株玉米,又使它们有了比棉花更好的食物;豆类有固氮菌,会在地里保留天然的氮肥,下一季正好可以种玉米…… 每天凌晨或者夜晚,安金磊经常去承包地里,倾听庄稼地里的响动,几十种昆虫,蛐蛐、七星瓢虫、蚂蚱……它们的叫声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各自的声部。还有庄稼拔节、抽穗的声音,露水的声音,在安金磊听来,都是无比美妙的天籁。另外,每个昆虫的声部都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哪个声部多了或少了,就意味着田里种植结构该进行适当的调整了。七个秋天过去了,不使用一丁点的农药,安金磊的农田里一次也没有像乡人们的地里那样发生严重的虫害。我来到他的地里观察,看到一片茂盛的庄稼地里,各种熟悉或不熟悉的昆虫自由地出没,品种繁多,但数量都不是太多。 他在这片土地上种植的都是传统的棉花与五谷,他没有种能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大棚。他认为大棚是有问题的, 一方面病菌会在大棚里大量繁殖,一方面反季节的蔬菜也只有其形,没有其神。 另外,最要紧的是,这样的生产方式一刻不停地在压榨着土地,而土地,也是需要休息的。在安金磊的眼里,土地也和人一样需要尊重,需要“养、藏”,每年他用轮作休耕的方式让疲劳的土地休息。 安金磊坚持不在地里打手机,他怕手机的辐射伤害了禾苗和昆虫。 如今,安金磊的田里不但可以见到60多种昆虫,还可以见到燕子、老鹰、喜鹊等16种鸟,有时还可以见到平原上稀罕的野鸡呢。 当地是棉乡,很少有人种植谷子。让乡亲们感觉安金磊怪异的是,每年他都会种一大片谷子,用来招待麻雀。头一年他种了5亩谷子,看到有大量的麻雀赶来啄食,他就不收割,等着麻雀们吃, 几千只的麻雀都赶到了他的田里 ,他妻子惊奇地喊,“全镇的麻雀都来了!”整整喂了17天,忽然,麻雀们发现了他旁边棉田里的虫子,开始散落开捉虫,捉了几天虫,都没影了。他最后把麻雀吃剩的谷子收回来,还打了400斤。 安先生家的伙食很简单。饭后,他请我吃院子里的葡萄,很清香。他自己连皮和核一起嚼了吃,他说吃东西这样最好,吃东西最好吃本地的、应季出产的,那些远方的水果不要吃它,它运过来,需要多少的能源?说起土地上的收益,他说,过去外人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认为绿色农业带来经济效益是他这里的一个新闻点,不能真正理解他,所以后来他不想见媒体了。 他说,经济效益是最末节的东西。谁能计算出污染一滴水的代价?地里的地力在一年一年恢复,生态系统在好转,这其中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计算,更重要的是,自然的田园给了人最健康的生活。 每年秋天,安金磊会把田里出产的这些最健康的粮食一部分供养到柏林寺,一部分分寄给各地的朋友。冬天他和妻子要做大量的被套,那些没有农药的干净的被套,他分寄给各地的有自然之心的朋友分享。他常年素食,他认为素食是最健康的,而且一个肉食者对自然的消耗是素食者的10倍。他没给儿子买过一粒糖果或者冰糕。他认为,即使是糖果冰糕这种非自然的很小的工业产品,也意味着能源和环境的消耗。 他认为现代农业一味追求产量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粮食的一大部分都是用来当了生产肉制品和奶的饲料,做了酒,甚至燃料。而这些都是追求产量而使用化肥和农药、需要抽取大量地下水的一个原因,不仅粮食的品质下降,更严重的是,在化肥、农药的使用过程以及生产等环节,对环境和能源的破坏不可估量。追求产业化、市场化农业意味着品种的整齐化一,意味着对土地更多的压榨,把田园变成车间,使土地丧失了通过轮作休养、多样化耕作的机会,获利的可能仅是商人,对农民、土地都是一个陷阱。 家里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安金磊说这些现代的东西污染心灵。他把12岁的儿子送到南方一个朋友那里读国学,计划让他长大了再回来种地。他本人每晚读的书籍也都是古圣先贤的著作。家里不用洗涤剂,使用雨水、废水冲厕所,然后进入沼气池,用沼气做燃料,沼气的废料又成为田里的肥料。很少使用现代的农机,去年1万斤棉花,都是他用小车一车车推回来的。 村里人也潜移默化地受着安金磊的影响,现在有一些人的瓜果上开始不使用化肥农药,而是用有机肥,开始捡棉地里的塑料膜。有人偶然把他的生活方式传到了网上,引来了媒体的关注,更多的网友关注他,许多人到东紫龙这个偏僻的村庄来看他,知识分子居多,有来考察他有机农业的教授专家,更多的是出于对他独特生活的好奇。 人真不需要太多,生活是应该用减法的,放慢下来就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安先生的思想吸引着我,我们视他为老师。肮脏的河流、残破的青山、被污染的心灵和世风,哪一件不是反面的教材?这个世界需要安先生,需要这样的生活、这样的表率。
个人分类: 生态农业|2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河北沧州因地下水过度开采40年沉降2.4米 占华北平原面积近
xjtuhyg 2011-10-24 17:59
河北沧州因地下水过度开采 40 年沉降 2.4 米 占华北平原面积近一半 2011-10-24 04:59:24  来源 : 广州日报 ( 广州 ) http://news.163.com/11/1024/04/7H3TLOHR0001124J.html http://www.mlr.gov.cn/dzhj/201003/t20100326_142829.htm    核心提示: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量超过 200 毫米的区域已达 6 万多平方公里,占华北平原面积近一半,北京、天津、沧州等地沉降最严重,最近 40 年沧州大约沉降了 2.4 米。过量开采地下水系主要沉降原因之一。    报讯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因华北地区主要水源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华北平原已形成大面积地面沉降。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里有一座美丽的喷泉花园,而在两年前,这个喷泉还是一栋楼。河北第四水文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杜兴明介绍,医院原先的妇产科病房是一栋三层楼,由于地面沉降,逐渐变成了两层楼,本来的一楼降成了地下室。 2009年,沧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因严重楼体沉降,不得不拆除重建,并在原址上建起了喷泉。    在沧州市中心,沉降特征清晰可见、沉降前后的两段地面,高度相差约 30厘米。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调查与科技外事处处长吴爱民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沧州大约沉降了2.4米。    沧州的地面沉降并非个例。在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量超过 200毫米的区域已达6万多平方公里,占华北平原面积的近一半,北京、天津、沧州等地沉降最严重。主要沉降原因之一,就是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    “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开采量,占整个供水量的75%到80%。”吴爱民说。华北平原目前已经超采地下水1000多亿立方米,如果依靠自然循环来补充这些地下水,至少需要上万年。    吴爱民认为, 如果地面沉降继续加剧,很可能影响到京沪高速铁路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安全 。
403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