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认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傻帮讲座(8):论“马桶效应” (小学生不宜入内)
热度 43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1-2-25 10:27
傻帮讲座(8):论“马桶效应” (小学生不宜入内)
傻帮讲座( 8 ):论“马桶效应” (对问题【如何有意义地回答一个有意义的问题】的讨论) (天狼星特使吐血力作!看完者,或可长三百年功力!) 文章多处有超链接,敬请参阅! 【前言】 上不拜天、下不拜地、唯我独尊的 鬼王 ,上次因大闹天宫,被我如来压在了五指山下,看你如何继续羊角疯和仙人跳?。。。由于众仙家都是有身份的,不好随便学天狗吠日。。。唉!没有鬼王的世界,实在太清静!。。。 于是集体请示玉皇大帝,将鬼王从五指山下解放了出来。。。 果然,鬼王一回来,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连发博文数十篇! 他从骂 老蒋 开始: 啥叫吃素是科学的?胡诌也!人类根本就无法消化纤维素,纤维素中储存的大量太阳能全部被浪费了。。。食草动物才能利用这些宝贵的太阳能! 人类间接地通过食草动物,也利用了太阳能。。。 所以,羊吃草、人吃羊,天经地义也!莫非要让人吃草、而羊吃屎吗?哈哈! 结果,气得老蒋跑到佛祖那里告状:您应该继续将鬼王压在五指山下! 佛祖拿出一朵美丽的花,给老蒋看:这是什麽花?能吃否? 老蒋愕然! 而鬼王在一旁傻笑:嘿嘿!这是 优昙婆罗花 (据说是一种草蛉虫卵),俺想吃! 。 。 老蒋当时就口吐白沫、七窍生烟,发誓一年之内再也不回科学网了! 鬼王一看,老蒋跑了,没人玩了,真没劲!不如死翘翘算了! WHY ? 因为: 一个没有对手的斗士,本身就已经不是斗士了。。 。 为了证明自己存在(就是证明自己还活着),鬼王赶紧四处寻找对手,叫板、谩骂、挑衅、拍砖。。。无所不用其极!科学网上搞互联网进化论的那个 刘锋 (昵称:刘疯),还真接了鬼王几招,却被家长收了网线,乖乖睡觉去了。。。哈哈! 二傻在一旁看得过瘾,有事没事也喝点彩啥的,至于是倒彩还是真彩,二傻自己也不知道!只要发出声响即可。。。其实那个谁也说过: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啥也不知道! 结果那个谁还就靠这句响亮的废话,成了哲学大师。 下面就是这些喝彩的一些摘要,供自己以后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时候再看 --- 哇塞!这都是哪位大师写的啊?竟然如此精妙!佩服佩服! 。 第一响 【态度问题】 鬼王怕科学网再次给他关禁闭,专门写了篇比较严肃的《 科学网也是批判科学的阵地 》。其实他这还真是因为上次给关怕了!这个问题还用得着鬼王来说吗?地球人都知道: 科学本来就是自我批判的! 那个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卡尔 - 萨根 】(昵称:【傻根】)如是说: 科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知识实体 ,这个概念,在科学界之外,甚至在科学界内部,并未收到广泛重视。 朝气蓬勃的批评,在科学中,比在人类活动的其它领域,更富有建设性。 这种批评的目的,不是压制,而是鼓励新思想的发展 --- 那些新思想经过怀疑和扎实可靠的追究而留存下来,这正是它们在斗争中证明自己正确,或至少有用的好机会。 我本人强烈地持有这样的观点: 无论推理过程是多么离经叛道,或者结论是多么令人生厌,压制新思想的任何行为都是不能原谅的 --- 至少对于自由交流新思想的科学家们是这样的。。。 记得俺师傅也说过: 哲学本是一种态度、科学只是一种方法、技术才是一种知识 。 第二响 【进化论与因果问题】 关于【 进化论 】这门学说,地球人的看法估计是一半一半。二傻暂时不想在本文深入讨论其具体内容。倒是人们在争论其【 正确与否 】时的一些思路,很有一些启发。 鬼王专门写了一文《 黑人为啥是黑的?大象为啥不长毛? 》,为此和许多人大吵起来。。。结果被删了!嘿嘿!其实,二傻还真知道:鬼王其实根本不想讨论【进化论】本身的正确与否,他也没有足够多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有效的讨论。。。 他真正想讨论的是讨论过程本身 ! 当有人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有人提出来,那这应该就是个问题!而且应该能够找到清晰的【因果链】将其来龙去脉解释清楚。。。 可惜,这是人类盲目自大的一种表现,因为: 世界上有许多问题是根本没有意义的! 世界上大多数问题是暂时无法解释的! 比如这里的大象长不长毛的问题(大象其实是长毛的,只是很少而已),我们首先需要仔细区分这个问题的两种内涵: ( 1 )有意义的问题是:【大象不长很多毛是啥原因造成的?】 ( 2 )无意义的问题是:【大象是因为啥原因而不想长很多毛的?】 对问题( 1 )的回答,我们下面再展开讨论。。。 而对问题( 2 )的回答,则可以很简单: 【即使大象想长毛,好勾引母象,那它也要长得出来才行呀?】 哈哈! 其实,即使对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啥叫【回答】了这个问题,还真是个问题! (怎么有点象 P-NP 问题 呢? ) 。 。 许多人往往默认: 只要能够找到一条【因果链】,或长或短,从某个【因】开始,用自洽的逻辑推演,能够推导出【果】,就算【回答】了这个问题 。 哈哈!如此一来,自然就会出现很多很多很多【答案】喽! 比如大象不长毛的问题,二傻就听到许多号称自己是【真理】的【答案】如下: (1) 大象不长毛,是因为大象生活在热带地区,而毛发不利于散热。。。 (2) 大象不长毛,是因为不长毛的大象更性感,其优秀基因得以遗传。。。 (3) 大象不长毛,是因为长毛的大象爱生虱子,容易生病死亡。。。云云 这些不同【答案】学派之间还往往大打出手,说对方是错的,自己才是对的! 对( 1 )的批判:那 为啥同是热带地区的猩猩和狒狒却长很多毛? 对( 2 )的批判:那 为啥黑人不长毛?好像长胸毛的人更性感哦? 对( 3 )的批判:那 为啥同是热带地区的猩猩和狒狒却长很多毛? 哈哈!对这些争论,二傻听了只想笑,而鬼王听了却直起急!鬼叫道: “ 真理教最得意的地方就是以为找到了原因,其实不过是把结果当原因来信仰罢了!一切皆为结果,毫无原因! ” 窃以为,鬼王的这个结论下得早了些?(虽然二傻知道这其实是其所谓【唯信息论】的基本假设和出发点。。。以后再仔细讨论) 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走路要一步一步来。 对于啥叫【回答】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二傻以为,其中重要之处在于对【因果】的理解,分别有以下四种境界: 【境界 1 】 如果是【 线性因果观 】(一因必有一果,一果必有一因),则将发生【因果链】的【无穷倒退】,直至找出最初的【因】,即所谓【第一推动】或【上帝】。 科学的开山鼻祖,牛顿,就深陷其中。。。一切的一切,在最初的时候,已经由 上帝定下来了,我们都在一只巨大的宇宙钟里面,轮回、轮回、轮回。。。直到死亡(热寂)!除非上帝突然醒过来, RESET 一下,再次给这只巨钟上好发条。。。 。 。 【境界 2 】 如果是【 因 - 缘 - 果观 】(有一因未必有一果,取决于【缘】是否发生作用,如三极管),已经是个进步!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佛教(小乘)的逻辑,比起科学的逻辑来,更加不确定、也更加辩证法。。。由于未来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佛教(小乘)思想更重视【果】!故而,只要修行得当,人人皆可成佛也! 这里,我们看到,在一定程度上,佛教(小乘)是将【无穷倒退】到【第一因(上帝)】的消极因果链,改造为【无穷递推】到【最终果(佛陀)】的积极因果链。 【境界 3 】 如果是【 网络因果观 】(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则会发现,所谓【因果链】已经没有意义!都只是【事件】和【关系】。。。所谓【因果链】,乃人们在网络中自己随便截取的一段而已! OK !到这一步,我们很容易明白,为啥对于【大象为何不长毛?】这个问题会出现许多争论了,不过是: 有人在【因果网】中往前截取了某一段, 有人在【因果网】中往前截取了另一段, 有人在【因果网】中往后截取了某一段, 有人在【因果网】中往后截取了另一段。。。云云,云云。 到此,大家是否看到一些随意和唯心的影子? 尽管对每一个片段而言,其因果都十分的严谨,但如何截取这些不同的片段却十分随意! 如果因果网络有限复杂,在有限的区域内,这种随意也还是有限的。 这使人们产生一种感觉: 【在有限随意性下的严格因果链】 这便是目前科学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所谓“人择原理”、“平行宇宙”等,也仅到此为止 … 【境界 4 】 如果这个【因果网】是无限大且无限复杂呢? 我们不难想象,这时候,在【因果网络】中截取各种片段的随意性也将是无限大!那么,实际上发生的就是: 【在无限随意性下的严格因果链】 这种【无限随意性】下的所谓【严格因果链】还能叫严格吗?还存在因果吗? 故有: 【凡有所言,尽皆虚幻】 到此,我们就从佛教中的【小乘】(参阅 【境界 2 】 ,那是给一般老百姓修行用的,目的是带来积极的世界观),升华到了【大乘】,而所谓大乘,其全部内容都在【三法印】之中,所谓: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第三响 【概念与形而上学】 到了前面的大乘金刚境界,就 OK 吗? No , No , No 。。。 前面的第二响,只是讨论了如何理解啥叫【有意义地回答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和如何愚蠢、辩证和明智地看待所谓【因果关系】的随意性和严格性。 对于我们似乎已经讨论清楚了的以上命题本身,我们其实还有两个真正严肃的问题需要质疑: (严肃问题 1 ) --- 组成【因果网络】的那些元素是啥? (严肃问题 2 ) --- 用于建立各种【因果链】的那些关系是啥? 在本节,我们先仔细讨论第一个问题。 对问题( 1 ),我们一般这么来说: 组成【因果网络】的那些【元素】是一些【事件】, 这些【事件】可以用一些【基本词汇】或曰【概念】得到描述。 简单一点说,我们可以认为组成【因果网络】的那些【元素】是一些【概念】。 话说到这,智商高的同学们基本上都走光了!纯粹是废话嘛!哈哈! 好在这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智商很高,比如那个没事整天研究: 【旋转马桶中的水的抛物曲面是否与天狼星有关 ? 】 这个 【 马赫 水桶 效应 】 (简称【马桶效应】)的,就始终搞不明白啥是【概念】? 按通常理解,【概念】就是指一些【抽象概念】,如 数学中的点、线、面等基本概念,如物理中的质点、力、场、时间、空间、能量等基本概念。。。 但是,这些【概念】皆是抽象而非人类能真切感觉到的东东,恰如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这种抽象概念,本身已经脱离现实很远,而我们还妄图在这种虚幻的抽象概念的基础上,重构我们的真实世界? 而如果要把【概念】定义【好】,而且不脱离现实,就需要一种 严格而狭义 的定义,而这种定义只能靠自己想建立的理论本身来提供! ---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其实是一种语义逻辑循环? 用于描述一个理论的概念,本质上需要这个理论自己来定义的! (请大家仔细琢磨【时空】或【能量】的定义) 于是,如果要把【概念】定义【好】、不脱离现实、而且没有潜在的逻辑循环, 只有靠人类自己的真切感觉了!马赫所谓的 【 世界仅仅由我们的感觉构成 】 大概就是这么推想出来的。。。 【 维也纳学派 】 的 【 卡尔纳普 】 先生,从语言和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了马赫的意图。在马赫看来,要使科学成为 真实的学问 ,而不是建立在 抽象概念 之上的 【 形而上学】 ,就必须把一切科学命题都表述为一些关于知觉 ( 在这个词的最广泛的意义上 ) 的复合命题。凡是叙述关于我们观察的命题,总含有某一术语,例如 “ 绿 ” 、 “ 热 ” 等等作为谓词 —— 卡尔纳普称这些术语为【 知觉术语】 。如果一个命题不能还原为谓语只包含【 知觉术语 】的命题,它就无法用经验来检验,它就是虚幻的。。。 二傻问:所谓 【 知觉术语 】 是啥? 鬼王曰:就是 【 你能够接受到并表达出来的信息 】 啊!笨蛋! 有诗赞曰( YC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时空的距离, 而是信息的距离。 我感觉得到你, 你就在那里。 你感觉不到我的存在, 我便不存在。 您感觉到上帝的存在了吗? 您感觉到空间的存在了吗? 您感觉到时间的存在了吗? 。。。 。。 。 第四响 【逻辑、自洽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现在开始讨论第二个严肃问题: (严肃问题 2 ) --- 用于建立各种【因果链】的那些关系是啥? 对问题( 2 ),我们一般这么来说: 建立【因果链】的那些【关系】是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可以用一些【基本算法】或曰【逻辑】得到描述。简单一点说,我们可以认为建立【因果链】的那个【关系】是一些【逻辑】。 话说到这,马赫同学也走了!纯粹是废话嘛!哈哈! 好在,这世界上还真有几个 【呆、傻、疯、痴、癫】 ,追着直问: 啥是逻辑?逻辑是啥?啥逻辑?逻辑啥? 哈哈!若不是【 天狼星特使】, 还真回答不了这些,请看二傻是如何应答的吧: 1、 啥是逻辑? 所谓【逻辑】,乃将一些【概念】整理成一个【自洽】体系的【规则】。 如果这些【概念】是些【抽象概念】,这种体系就是一种【形而上学】体系。 如果这些【概念】是些【知觉术语】,这种体系就是一种【唯信息学】体系 2 、逻辑是啥? 除了目前科学界采用的【形式逻辑 / 数理逻辑】(是 非, 0 1 )这种【自洽】的【规则】,还有很多其它种,比如:三态布尔代数(是,弃权,非)、五行、八卦。。。等。 民主投票就是一种三态布尔代数,所以目前的科学很难描述。。。 中医等就是一种五行逻辑。。。体系很自洽! 易经等就是一种八卦逻辑。。。体系也很自洽! 当然,所谓【辩证逻辑】,应该是不满足【自洽】要求的。。。且按下不表! 3 、啥逻辑? 好问题! 科学一直坚持: 用于建立各种【因果链】的那些逻辑,除了【自洽性】要求外,还需要【封闭性】要求! 这就是说: 除了不自相矛盾之外,还必须能通过逻辑运算,穷尽所有的样本空间! 可惜,【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的封闭性与自洽性,已经被【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或等价的【图灵机停机定理】及后来更广义的【蔡町定理】)证明无法同时成立!这就是所谓的 HIBERT 纲领的失败和第三次数学危机的根源。。。 目前这个问题一直在数学和哲学界偷偷研究,科学圈中除了一些理论物理学家知道其严重性外(感谢【霍金】的投降自白书,具体请参阅二傻的博文 《 致 霍金先生的一封信( 2 ) 》 ),大多数人还一直傻哈哈地高举西方科学主义的伟大旗帜,从胜利走向胜利。。。 啥逻辑嘛? 。 我们不是游离于世界之外的上帝! 无法完美拼凑出一个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图像 。 当然,人类并非无药可救了! 除了 【形式逻辑】(数理逻辑) 外,咱不是还有 其它逻辑体系吗? 比如:三态布尔代数?比如五行逻辑?比如八卦逻辑。。。。。。 我们的希望在于: 对这些更复杂更高级的逻辑体系,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还成立吗??? 4 、逻辑啥? 问得好! 拯救人类于精神崩溃边缘的方法,除了上面说的可能方向(看看五行、八卦逻辑是否能同时满足自洽性和封闭性要求)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革命性的方法: 为啥一个理论除了【自洽性】要求外,还需要【封闭性】要求? 这不是【 完美主义 】吗?一个逻辑体系一旦封闭,它就已经死了! 俺姥姥说过:完美的鸡蛋是孵不出小鸡的! 比如整个欧几里德几何学,只要那五个公设即可,剩下的都是计算机干的死活。。。 难道世界也真的死了吗?哈哈! 所以,科学所要求的同时具备【自洽性】和【封闭性】的要求似乎有些过份? 弄的科学只能研究死的东东!而如果科学家以为自己的理论真的在描述这个世界,则就会以为这个世界真是个死的东东。。。 逻辑啥? 所以,一些人自吹的所谓【客观规律】,其实只是一种特殊的【人为规则】! 计算机程序是会死机的。。。但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和宇宙,从来就是个永动机! 第五响 【自从得了精神病,俺感觉很精神!】 二傻在前面放了四声响屁: 【第一响:态度】论人类认知的无止尽与因此必须有的宽容与批判态度; 【第二响:因果】论因果片段的随意性和严格性之间的纠结; 【第三响:概念】论抽象概念上的虚幻形而上学与马赫原理下的知觉信息学; 【第四响:逻辑】论逻辑的多样性、自洽性和封闭性问题。 一般气球人看到这里,应该差不多了。。。差不多要疯了! 如果真的那样,就算加入我们【呆、傻、疯、痴、癫】的队伍了!恭喜!恭喜! 不过对于鬼王这样老发羊角疯的,二傻还是要帮他理理他自己的思路 (以下是二傻理解的鬼王一直想说又说不明白的所谓【唯信息论】): ( 1 )目前的科学是建立在公理系统之下的; ( 2 )公理系统只对有限大的命题集合有效(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 3 )而世界本质上是无限的; ( 4 )所以,公理系统和科学是无法真正理解世界的; ( 5 )一个无限而变化的世界是啥呢? ( 6 )一个真正无限且变化的世界就是真随机! ( 7 )任意截取真随机的任何片段,都能形成一套有限的命题集合; ( 8 )从任意一套有限的命题集合都能建构一套自洽的公理系统; ( 9 )问题在于我们对真随机的【任意截取】,真的很任意吗? ( 10 )非也!因为我们有记忆,而且是群体记忆。。。 ( 11 )所以,突破口在于抛弃记忆,抛弃所有记忆,才有可能出现真正的【任意】,即所谓【大自在】(鬼王的【胡搞】就是【大自在】) ( 13 )终极问题是:如何在【大自在】状态下实现【稳定】? 因为【稳定】是所有【认知主体】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个问题等价于: 【我】是如何出现的? 突然觉得,得了【老年痴呆症】的,很像鬼王推崇的【大自在】! 其特征如下: ( 1 )没有记忆了 --- 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了。。。 ( 2 )没有自我了 --- 甚至不认识自己了。。。 一个老太太,看见镜子中的自己,就跟老头大哭大闹: --- 你还老说自己没有外遇,那、那这个人是谁?怎么跑到咱家里来的?! 一个终极问题是: 在抛弃了所有记忆并达到【大自在】之后,那个【我】还存在吗? 对此,二傻百思不得其解, 便又灵魂出窍,去了天池逍遥宫,问师傅【古子】(就是老子的师傅): 【二傻问】: 真正的老年痴呆,是老而不死,僵而不硬, 彻底失忆(没有过去),不识自己(忘却自我),失去目标(没有未来), 食来张口,尿来随便(活在当下)。。。 如此境界,莫非大佛乎? 【古子曰】 这不是厕所里的蛆么? 二傻顿时就得了精神病! 但是,自从得了精神病,俺一直感觉很精神嘢!哈哈哈哈! 。。。 俺妈你被妹哄,All money buy my home! 。。。 。。 。
个人分类: 傻帮讲座|14306 次阅读|234 个评论
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数学
热度 1 htrmt 2011-2-14 15:21
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数学
2011.0214.1457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自于去年写“ 认知与无穷 ”一文时得到的后续结论,而前两天更是没有想到这竟然可用于解释更多的东西(非本文内容)。 贴出这篇博文中的内容是由于评论了李亚辉的博文“ 信息就是赵本山他大爷卖的拐 ”: htrmt 2011-2-14 14:39 博主回复得真快,只是后半句没懂:“···,但有人没得分出个先后。”是想将“信息、物质、运动···”区分出一个先后吗? 博主回复(2011-2-14 14:41) : 我不是一直在批唯物论么,很多人没得让我承认,先有物质,而后有人,再有信息。 htrmt 2011-2-14 14:23 信息、物质、运动···,是同一个存在的不同表现。理解这个观点可类比盲人摸象。 博主回复(2011-2-14 14:25) : 说的很对啊,但有人没得分出个先后。 在认知时,区分整体各部分间的先后的意义只在于所偏好的认识方法的选择。 人理解大象时,不总是从鼻子开始,从尾巴、耳朵、脚···开始都可以。但是从整体来说,大象如果少了哪一部份的话,它还是一般所理解的大象吗?(同时,我们也不能说:先从鼻子开始讨论的大象就是最佳描述,难道从尾巴开始描述的大象就不可以是最佳描述?评论中提到的“存在”也是如此。)这里用到了整体大于部份之和的概念,在 “认知和无穷” 那篇博文中有提到可选认知方法数量的计算(但在那篇文章中没有展开来讨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下面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数学解释(由于科学网博客编辑器不支持数学符号的编辑,所以转帖为图片,这里是PDF版 “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数学 ” ): 总结:上面的内容有助于解释以下问题: 1、为什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为什么“一图抵千(万)言”?参见 3、为什么通过“翻译”来学习第二语言是件困难的事情?参见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 和 来解释,不过后面需要改成“二生万物”) 请参看以前的相关博文 “为什么(有时)一图值万词” 。 由于每一门语言可看作是一副关于世界的知识的超图,于是“翻译”过程是一个图匹配过程,由于图匹配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因此这个过程是困难的。所以,学习第二语言的最好方式是抛开母语,仅基于本能来运用已掌握的(第二语言的)有限内容,即直接用第二语言构建关于世界的知识(所以,能否习得第二语言的成败是学习习惯以及是否具有促成该习惯的养成的语言环境)。 2011.0215.2351在总数分别为 的无序考察和 的有序考察中,最终在人类群体中流行的对象的整体认识是那些具有最大统计概率的认识(指虽然不同的个体的认识存在差异,但是会在统计上趋同,这是因为同属人类,具有结构和功能上极为相似的感官)。 2011.0216.1600由于人类的认知全部来自于观察(包括外在的听、看...和内在的自省),而我们所获得的信息都源于这些观察,因此信息的量会与本文描述的(包括无序、有序)观察的可能数有关系,这将有助于揭示信息的本质。
个人分类: HintsNet|9728 次阅读|2 个评论
《信息与计算》简介
热度 3 gl6866 2011-1-29 12:22
这是一本新书,由World Scientific出版公司于出版。但是,要说明的是,这本书是该出版公司出版的关于 信息研究的丛书 的第二部。目前该丛书已经预告到了第三部。具体说来,第一部的书名叫《信息理论——基础性、多样性和统一性》(Thoery of Information: Fundamentality,Deversity and Unification),第二部就是我现在要介绍的 《信息与计算——对信息和计算基础理解的科学与哲学文集》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Essays on Scientific and Philosophical Understanding of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而第三部这是《涌现的信息:统一信息论架构大纲》(An Outline Unifified Theory of Information Framework)。 第一、三两部都是单人的专著,均可自成一说,可是信息这个问题是极其复杂的一个概念,如何理解信息可谓见仁见智。而第二部这体现出包容的内容。首先,它是一部文集,其中所选的17篇文章都是编者们(Gordana Dodig-Crnkovic Mark Burgin )精心挑选的,因而比较有代表性;其次,这些文章的作者也都是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因而可以相对代表各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三,编者本人也是在这个领域中极其活跃的人物。由于信息与计算目前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属于“显学”,所以关注这些活跃人物的工作也无疑是重要的。 具体来说,信息是世界的基础结构,而计算就是动态地处理信息变化的过程。那么本书所提供的就是这个领域中,世界前沿的的成果。它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对信息和计算的未来发展大致轮廓,还有就是信息与计算和认知、信息学、生物学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相互作用。 本书的目录: 1 Cybersemiotics and the Question of Knowledge (S Brier) 2 Information Dynamics in a Categorical Setting (M Burgin) 3 Mathematics as Biological Process (G Chaitin) 4 Information, Computation, Measurement and Irreversibility (J Collier) 5 From Descartes to Turing: The Computational Content of Supervenience (B Cooper) 6 On the Algorithmic Nature of the World (J-P Delahaye H Zenil) 7 A Dialogue Concerning Two Possible World Systems (G Dodig-Crnkovic V Mueller) 8 Does Computing Embrace Self-Organization? (W Hofkirchner) 9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in Physics Explains Cognitive Paradigms: From Full Cognition to Laplace Determinism to Statistical Determinism to Modern Approach (V Kreinovich R Araiza) 10 Bodies ? Both Informed and Transformed (B J MacLennan) 11 Computation on Information, Meaning and Representations,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C Menant) 12 Interior Grounding, Reflection, and Self-Consciousness (M Minsky) 13 Insights into the Biological Computing (W Riofrio) 14 Super-Recursive Features of Natural Evolvability Processes and the Models for Computational Evolution (D Roglic) 15 A Sketch of a Modeling View of Computing (O Shagrir) 16 What's Information, for an Organism or Intelligent Machine? How Can a Machine or Organism Mean? (A Sloman) 17 Inconsistent Information as a Natural Phenomenon (C N J de Vey Mestdagh J H Hoepman)
个人分类: 信息哲学|3086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学的教育理念漫谈:父母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yangjunchao 2011-1-10 09:23
大概不会有父母不为孩子着想的,这是在进化中形成的一种本能并在个体出生后在社会 文化的熏陶中又进一步强化。但是如何为孩子着想呢?在和平发展的时代里,让孩子健康成长基本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做到的。除此之外,我想很多家长都有一个愿望 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将来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有一份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 对大量同卵双生子(遗传因素一模一样)的长期跟踪研究的统计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智力、能力大约40-50%与遗传因素有关,其它部分由后天环境决定。这40-50%的遗传因素,其实主要体现在刚出生时对外界信息的吸收和情绪调控、行为模式的选择性优势,如果没有合适的外界环境,最后的结果往往也大相径庭。用狼孩的故事打个比喻,如果一个小孩的遗传素质很好,放到狼群里,他大概会被抚育成一个出色的狼孩。 孩子出生后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决定了孩子未来发展的走向。可以把这种环境类比 为一个信息场,学过物理的知道电磁场和引力场是怎么回事儿,信息场通过光、声、味、触抚等物理化学信号,环境信息与孩子的神经系统的感受器发生作用并把相 应的信息编码在他的神经网络中。从较长期的过程来看,信息场的构造或矢量强度决定了孩子心理发育也就是他的神经网络的构造速度和构造模式,而他的这个有着 复杂内部、外部反馈关系的神经网络的构造及其支配的腺体和肌纤维的活动,就是孩子未来的个性、素质、能力、动机和情感取向、意志力或者说智商和情商的全 部。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经常带他到有意义的环境,但孩子的婴幼儿时期,是形成最初的发展蓝图的决定性时期,家庭给与的信息量和信息结构的影响 是决定性的。随着孩子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自我意识、认知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建立,这种初始的心理结构会作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在对更多更复杂结构的信息元素的 吸收和积累中,会有两三次的不同层次的结构性突现,并对不同的方向也就是兴趣取向呈现出很大的选择性优势。随着孩子的自我或自觉意识逐步强大,家长、老师 的影响力逐步减小,孩子按前期建立的动机程式也就是适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则自己寻求合适的信息,就像饿了渴了会主动去找喜欢的食品和饮料一样。有的人说 养孩子就像训练小猫小狗学知识、技能,训练鹦鹉说话,这很正确,只是动物的基础神经系统怎么训练也不能达到人的程度,器官的构造、神经元的容量和初始调控 关系都不一样,但机制或道理是一样的。 家长对孩子提供的信息环境决定了孩子早期的发展,这包括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情感交 流以及言传身教或自己行为习惯的示范作用,这大致或潜在地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一生。而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明确的或潜在的预期,都会在日常生活和为孩子信息 环境的配置中不自觉地体现出来。所以,特别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也就是决定着孩子心理发展的初始蓝图、发展效率和发展方向等等方面,家长对孩子有效信息 环境的配置和行为方式的引导规范至关重要。具体地说就是每天的每时每刻你让他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玩什么、和对他的行为方式或与他人的交流方式的引导和规 范,对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来说真实的微观过程就是这样。如果真的具体到每时每刻或每一天,这会让问题没法讨论,所以只能粗略分门别类加以说明。 还应该注意一点的是孩子认知的速度,也就是对外界信息吸收的速度,最初的过程很缓 慢,但会是以指数(有些阶段以指数的指数)的方式增长的,到一定阶段会大致以线性方式增长,到中年以后增长的速度下降,并逐步稳定下来,直到老年以后基本 不再增长,并可能会因为出现神经的生理性病变而失忆或某些行为能力的丧失。这个过程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大致的情况是这样。 另外,信息是有结构的和相互关联的,这与科学的统一性和事物的统一性这个基本原则 有关。这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也包括商务、文学、艺术甚至家政和个人或公共关系,比如社交、恋爱和婚姻。如果你为孩子配置的是最核心的、最基本的信息,比 如直接体现那些最广泛、最基本的规律的信息,他从有限的信息里就可以直接获得一般性的规律,而在以后的动机程式中就可以对环境信息作出正确有效的反应。如 果配置的信息是散乱的甚至是误导的,那么这种规律就很难呈现出来或者根本不能形成。所以,可以预见,虽然孩子天生的学习能力几乎是相同的,但孩子认知和行 为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智商和情商的分化会是以级数的速度进行的,在学生时代面对的环境差别不大,可能还显示不出差异来。但到了大学或社会上,自己独立自主 以后,立时就会有数量级的差别。 首先是孩子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认识,并在遗传形成的基本行为方式的基础上行为和习 惯的扩展或建立。这是从对线条、颜色、形状、质感、气味、触觉、质感、物体、运动、自我等信息在不知不觉之中逐级认知并实时与支配腺体分泌激素调控情绪和 支配行为的效应器整合在一起形成的。这个阶段没有家长的引导孩子都可以自己完成,这种能力是天生的,也就是在进化中决定的在发育中形成的由基础神经系统决 定的,或者就是上面说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的不同这个阶段完成的快慢和对不同信息的兴趣取向不同。如果这时他吸收了较多的好听的声音、好的画面或色彩组合 方式,并且和他自己的直接尝试结合起来,并在以后不断强化,他对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天赋就会被激发出来。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吸收,也就是孩子没有对音 乐、绘画的足够的感受、理解或欣赏、鉴别能力,而只是机械或形式化的训练,那么可以肯定结果只能是走向家长希望的反面,孩子很快表现出烦躁、没有耐心并且 不配合。如果家长过于严厉要求,往往损害的是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并可能激发他的逆反意识。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在音乐、绘画、舞蹈方面有所发展,但往往忽略了必要的吸 收,孩子可能学会了一些机械的技术,但乐感、想象力没有足够的底子,很快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相反,如果有足够的吸收,即是没有音乐、绘画技能的任 何训练,他对艺术的品味同样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技能的训练有助于达到这种境界,但不是效率很高的一种方式。而如果以此为职业或兴趣爱好,那当然技能训练 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网友说起他的两个孩子,相差两岁,大的四岁开始学钢琴,几年下来越来越没有耐心。看老大很费力也学不进去,于是就不让老二学了。可很意 外,老二反而经常跃跃欲试,显出很大的兴趣,经常希望自己能一显身手似的。老二无意中跟着老大的学习吸收了很多,又没有机械训练的枯燥,兴趣可能就激发出 来了。如果能以自己的兴趣作为动力,家长有这个条件,就是有足够的经济后盾作保障,又有心栽培,倒不妨可以着意培养。但这是一种极难被认可的职业,即便对 于自娱自乐,也是一种极难达到一定程度的爱好。因为你只有和历史上以前的艺术家比较,历史上已经有太多的高峰矗立在那里,只有非凡的天才才有可能达到这样 的高度,你只有达到了或超越了他们达到了新的高度你才可能会被认可。即便对于儿童时期就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很有天赋的,这也会是个漫长而要付出极大努力 和代价的过程,涉及到的技术和机遇方面的因素很多,与能否得到名师的指点和引导从而以很高的效率快捷的达到某种境界关系很大。如果他的老师就不具备相当的 高度,那么孩子有可能被误导,或流于平庸,不太可能自己发展起来。对生活在音乐、绘画等艺术世家的儿童来说,成功的几率也不是很高,毕竟已不是那个全民热 爱艺术、艺术主导社会的时代了。对一般的家庭,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基本不具备,成功的机率就微乎其微了。当然,如果是仅限于技能达到某种程度而作为一种一般 性的职业,或作为一种陶冶情趣的爱好甚至社交的一种方式,那或许是比较容易的,但在现代社会里这显然这不是很有优势的一种选择。孩子如果没有兴趣不能投 入,仅仅是浪费了家长和孩子的时间,但真正感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又怎样呢?对于孩子来说,那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或人生追求,但对于家长来说,很多时候像陷入 一场恶梦。我的一个朋友从小跟着父亲学画画,画得相当有灵气,对文学的感觉也非常好,后来读了清华美术学院,我看过她的一些作品,相当不错了,比市面上很 多作品水平要高,但数量不多。真正热爱艺术的,会有一个自我要求,不会粗制滥造。她后来还是放弃了画画或相关职业而改行做了别的。从投入产出来说就非常的 不合算了。我曾对她说,如果我有小孩了,跟你学画画吧。她说,教他没有问题。不过你可要想好了。如果我有孩子将来要画画,左手画,剁左手,右手画, 剁右手。看她平时温文尔雅而这时候一幅恶狠狠的样子,我自己都出一身冷汗!可见艺术职业生涯的艰辛!用一生最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一个阶段为代价达到了相 当的程度而又不得不放弃的那种感觉不是常人可以体验和理解的。如果家庭条件足够好,真正热爱艺术,可以养孩子大半生或一生,那另当别论。中国社会发展很 快,现在,中国有不少这样的家庭可以支撑起孩子玩艺术。但在十年前,还不太可能。我的一个朋友家庭条件在当时的中国算是非常优越了,从小受艺术的熏陶,自 己也很聪明、有灵气,对文学和表演艺术有相当的品味。到了大学时代,父母已经由对女儿的欣赏、自豪变为担心了,很担心她成为一个文学青年。可她呢,出 乎父母的意料,觉得文学还不够,要做艺术,去拍电影,而且真真切切的成为了一个艺术青年。为此给父母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家庭到了决裂的地步。后来, 她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追求,在国内读了电影方面的研究生,后来去了巴黎。她未来的路仍会极度的艰辛和漫长。一个艺术家在成名之前,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而 越是有深度的艺术家,往往越超前时代,越难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欣赏和认可。当然,我说的故事是中国九十年代末的,后来国内艺术品市场很活跃,很多艺术家 的作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变得很富有了。但相对于众多长期全身心投入的庞大的基数,这些被市场认可的仍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很多人在早期,不得不把现在价 值几百万元的作品以几万块钱的价格卖掉以维持自己最低限度的生存和再生产。相对于其它任何职业,包括科学,艺术之路是最艰辛和漫长的。家长在希望孩子学艺 术的时候,很多时候只看到了成功艺术家身上的光环,其实非常有必要了解艺术家成功背后的艰辛和孤寂。 对于其它的方面,比如科学、技术、商业、金融、法律、医学、媒体等等,也是一样的 情况或过程。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艺术类似外,其它的都可以归结为一类技能或技能组合的训练,学校教育提供了对未来大部分职业要求必须具备的一些素质和能力 的训练,但学校的东西往往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的,而且几乎对所有的孩子都一样。如果希望孩子出类拔萃,孩子到某种年龄后的自主能力、自学能力、自己对环境 分析判断并作出正确选择和对自己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个能力越早形成越好,家长也会越省心。这个能力是抽象的,但却是通过某些实 际的具体过程形成的。那么,家长对孩子心理变化的观察分析并适时提供合适的信息就显得异常重要,这只能对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孩子的遗传因素、已经形成的 兴趣取向、家长的预期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 我们对Charles的 方案最初是针对国内应试教育希望他在对付读书方面能有一两年的提前量,可以让他入学后轻松对付考试并能有一些余力扩大知识面。同时在英语方面附加一些额外 课程,以弥补国内英语教育的不足。他从两岁左右开始阅读图画故事,虽然一天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但几年下来的积累已经很可观了。除了行为规范、情绪情感 自我调控的内容外,主要是关于自然和自身的科普读物,这些东西帮他确立一个关于自然、自身行为的基于因果逻辑或者理性的基本的心理框架。我们也默许、甚至 鼓励他自己在有安全保障情况下的完全的自由和随意性,这有助于他主动性、自我意识、独立性的形成。而对有意义的实践探索,比如观察研究公园水管喷头、到香 港后深度探索轨道交通、沉浸在通过玩具营造的世界里自由驰骋、无穷无尽的对周围事物的探寻发问,都给与充分的支持、配合和鼓励。书本提供的对自然、自身的 解释和他自己实际体验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他对读书有选择性但基本上不怎么排斥,现在经常会自己拿一本书随意翻翻。其实孩子只要能从书本中得到有意思的 东西,他就会喜欢读书。而通过读书是可以让孩子尽快成长的捷径,也是人一生发展的捷径。现在毕竟是科学主导社会发展,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有意识的强化他对科 学的理解和领悟,对他大规模地冒出来的各种问题都尽可能给出准确的答案。要么就不给出答案,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给出他能理解的答案的。这需要他自 己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现在的一个瓶颈是,如果没有原子、分子的概念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图景,他可以扩展知识而不太能进一步深入和提高了。所以爸爸一直留心为 他买适合孩子阅读习惯的物理、化学读本。有了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之后,他的认识的空间就可以彻底打开了。比如就可以准确回答诸如核糖体是干什么的、 为什么洗洁精能杀死细菌、图像如何进到照相机里一类的问题了。 写这么多,是因为前两天爸爸终于买到比较合适的物理、化学读本了。这是台湾出的一 套中学生科学读本,总书名《中学生必读的图解科学教科书》,分为《寻找生活中的科学原理》、《挖掘物质世界的秘密》、《发现生命与宇宙的奥秘》、《揭开能 量与能源的秘密》、《发掘大气和水的循环原理》几个分册。以漫画的形式让孩子进入情境状态并导入问题,然后给出解释。有些内容并不是很好,因为还是现象描 述而没有给出背后的准确的机理,但爸爸看重其中两册关于物理和化学的部分。还有一本是《化学趣味教室》,韩国人编写的,也是漫画的形式,通过物态变化、原 子、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解释一些常见现象。另外,还买了一套《Super小学堂》,包括《探险动物世界》、《自然植物的百种样貌》、《宇宙奇观大秘密》、《我要成为科学试验王》、《地理冒险队》、《惊奇生活体验记》、《人体这么奇妙》共七本小学生的科普读物。Charles早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这后一套书的水平,不过这套书也是以漫画的形式给出情境,然后分析解答问题,写得很有意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开阔一下视野。除此之外,还买了三本一套的《小学生一定要注意的30种细节》、《小学生一定要养成的30种习惯》、《小学生一定要做的30件事情》。这套书也没有太大的新意,很多内容Charles都 知道了。但这套书也是很有意思的漫画,只不过想让他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通过不同的信息环境进一步强化巩固小孩的必要的习惯和行为规范。还有一本是《唐 诗》,可惜只买到了下册,台湾出的,专为孩子设计的,配有插图和浅显的适合孩子口味的解释。这方面台湾做的最好,但数量不多。香港这方面书很少。内地太多 但大都粗制滥造,偶尔也有好的,但极少,几乎碰不到。爸爸在北京留意了很长时间没有买到合适的。买的一套是许渊冲编译的从汉魏到唐宋明清的多卷本古诗词读 本,有拼音和英语对照的成人读物,篇目选择和英译也不是很好,但这次回北京逛了好几个书店实在找不到更好的版本了。国内编书的很不敬业,太多粗制滥造的 了。爸爸以后有空自己主编一套。 特别说一下,唐诗或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它通过意象、意境的感悟而 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方式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生中的复杂现象或过程,可以或更容易达到更高更深入的程度。中国人有着把中西文化兼容并包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让西方人学中国文化,就困难的多了。还没有看到有西方学者对西方科学文化达到很高的境界而同时对中国文化也达到很高境界的人。黑格尔、莱布尼茨、海德格 尔算是西方的高人,对中国哲学也只是蜻蜓点水了解一点,但已经非常心悦诚服了。他们自己的哲学体系和老子、易经的哲学体系差得很远,但西方的优势在于通过 逻辑和实证逐步细化到了事物的最基本的量子化结构的层面了,可以精确的描述和预测。中国却仍停留在现象的层面,经常被庸俗化教条化而变为大忽悠。Charles现 在进入了英文为主的国际学校,英文按部就班的跟下去,每天再读十分钟二十分钟的,不太会成为问题了。于是最近开始强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希望他再过一两年 能自己自觉地每周背一两首唐诗而不用爸爸的辅导了,并能开始自己阅读古典文学的通俗读本。希望他到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可以自己自觉读书学习,而爸爸的角色 也转入辅导他的中英文写作方面。看在美国生活的网友的孩子,华人家庭,妈妈多做辅导,11岁就写出了很不简单、中国大学生也写不出来的英文。我自己大学同学中,如果父母是老师的,往往发展就很全面。有一个跳过几次级,十四岁进了大学。 (2009年12月发在搜狐博客,2011年元月转贴于科学网博客)
个人分类: 儿童教育|5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人都是认知匮乏者
yufree 2010-11-21 11:56
写这个题目时我觉得自己标题党了,但转念一想,这算是我构思时间比较长的一篇文章,题目怎么会选的这么不慎重?这时才发现,这其实是个事实。 我属于做着自出洞来无敌手梦的众多唐吉诃得们中的一个,为了逃避进入社大与继续做梦读了研究僧,但现实不断冲击着我肥厚的脸皮,于是仅以此文纪念我的前23年并立个牌坊,看看未来会不会有人翻出这个东西来匡正今后知错不改的我。没错,不论你是个神马,哪怕是神兽草泥马也无法逃避这样一个事实:人人都是认知匮乏者。 立论者例论之为上(说实话,如果例子举的合适再难的理论都是浮云,但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能被举出合适的例子),既然搞出个认知匮乏的靶子就有必要介绍些让脑子活跃起来的现象来引入话题。(这里接受教训,段落分多点防止您过会儿疲劳) 权威化现象 我说明天下雨没人鸟,我加上一套公式与参数告诉你明天下雨可能还是没人鸟(这种情况更多源于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反智主义倾向),但换做某砖家在CCAV上一通漏洞百出的明天下雨分析后,更多的人信了。第二天没下雨,然后人们忘记了CCAV预测转而对身边的我说:呆子,你错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想关注的是信与不信。学理工的总可能有一种欧几里得情结,如果这世界用几个定理演化就能说明多神奇(但前提是你要相信最初的定理是不证自明的、有最终力量保证或者像我一样保留其假说的本质,留下一种未知的可能性)。如果有这样的观点其实就可以不用太关注一些繁琐的推导,关注结论就可以,这一般是像我这样的书呆子在考虑问题时的思路,通过数学这一极为geilivable的工具我可以得出一种概率上的必然(当然这其实是一种经验主义的体现)。有时候我相信这个结论不是因为直觉上靠谱而是其本质的公平(很简单,我不能先验的知道答案(虽然方法确定后先验只是个时间问题(这里我想多用几个括号嵌套向《盗梦空间》与《蜗牛与水母》致敬(这种随心所欲的表达也是一种放松的写作态度(说到这里我其实想表达我想写一篇关于结构化思考的文章(anyway,研究僧院的学习不断向我提示这种教育中缺失的思考方式的重要性(源于缺失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就一定好(这点有些喜欢钻牛角尖的可能理解不了(我知道搞这么多层嵌套一定还有人没晕(开玩笑的,有经验的应该可以发现如果后面的括号不是相连的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事实上这里我是在暗示我们自身的局限性)))))))))))。有人也许会说公平也是一种信仰,但我想信仰不过是一种态度,选择权还在自己手里(不要晕,简单说上面那些扯淡就是在说理科生相信与否其实并不像代表事物发展的必然性)。那对非理科生呢?很简单,成为一个理科生就可以走上面的流程了(别笑,我是纫针的)。但毕竟人们花在希望改变别人的心思要比改变自己身上少一些,同时,人们多数时候会认为过多的怀疑不方便地球人繁衍生息,因此,权威很方便的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要,你不知道的我帮你忽略掉那些繁琐且并不准确的过程,直接给个结论方便你我他多好,有时候砖家们也会给出些简单推理来帮助理解。其实这算是社会化分工的后果,但事情没有到此为止,因为结论简单易懂有时候还带些神秘色彩,所以传播结论成为包括十万个为神马(小时候我还真数过这书中的问题个数,结论大约是距离1000还有些距离,好吧,我又在说结论了)在内的大众读物的一种简化手段。那么更多的人在了解到这些后会自动将它们与已有的记忆联系,如果这种强化得当那就记住了这个结论,但不见得与结论来源是一种推导方式。而是这本质上会导致我所谓的认知匮乏路径之一。 好了,到此材料搞完了。结果就是(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看这个词)因为匮乏,相信权威,相信权威,还可能匮乏,啥都不信,还是匮乏,那么结果其实是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不匮乏,但追求知识的步伐却不应该减慢的。这里扯远了,下面我将分析下产生这种认知匮乏的原因(小心点,我预备好了嵌套,其实上面那段看明白了后面就可以不看了)。 本质原因我管它叫固有认知局限。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的箴言告诉我们要认清自己且不要过度,这背后的智慧今天看来已经比第一次看到时深刻了许多。我时常在问自己我是否了解自己(当我写成这个样子时这表明我有50的几率在装13)但得到的答案总会让我感到满意,因为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话我实在不好想象别人怎么能把我看透(另外50%的几率在这里),虽然后来我发现确实可能被人看透但我已然不在乎被人看透了,因为即便可以通过一些生理反应(写到这里美剧迷会考虑到《lietome》或者电影《记忆碎片》那个失忆男,虽然有些是经验性的但如果被检验的人没注意过倒是可以作为凭证,只是对第三方没多少可信度)来推断一个人的想法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总有这么多的好奇心。人在生理条件下并不具备很多想当然的能力的。时间上说,每个人从液体变成灰尘不过几十年的事,除去5岁前的记忆空白(当然有些人会声称他们可以回忆起更小时候甚至上辈子的事,但这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与可能出现的高昆状态其余时间内都在记忆也够呛处理得了当前的信息总量,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从一开始就装配了可不断向下兼容的知识管理体系而且还要做到把遗忘这种伟大的进化产物消灭掉。当然也许会有人说没有必要,懂方法就可以了,但形式与内容是没有必要分开讨论的,这里就会引入前面提到的原理性问题如果知道原理与推导方法是不是就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呢?但现实的问题不在于这个问题是否有答案而在于目前所知的原理与方法本身就是受限于一些条件的(事实上,这些条件中的大多数可能并未被现在的知识所发现)。空间上说,我们所处的位置条件实在是太有利于生命活动以至于一方面我们并未意识到某些条件的优越而另一方面在另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似乎也并不能与最近白菜价格在向房价靠拢的天朝琐事相提并论,的确,这种区域内的知识流也形成了局限性。其实时空上的局限倒不算什么问题,毕竟人是活的,但它们都是通过一种心理上的固有局限起作用的,这就是开头提到的自我认识问题。人的固有缺陷基本都是由于自我认识不足产生的,为了说明这个玩意,这里用思维惯性来分析: 思维惯性 很大程度上思维惯性来源于老祖宗的本能,因为这是形成记忆的基础。有意思的是它虽然帮助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时刻却也在另一方面阻止了认知的发展,因为思维惯性总是在告诉我们自己:它应该是这样的。应该不代表一定,其实神马都代表不了。 这里首先要说的就是直觉问题,不否认直觉这种生存本能的背后有太多的未知,但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所谓直觉判断都能找到一个形式上的源头例如某个时间听到的一句话或是某种神秘主义的信仰(当然可能当事人并不会意识到(这里我这样说会让人觉得不可证伪但直到最近我逐渐发现由于无法透彻的了解自身(这里已然保留各种其他的可能性(其实这里如果了解过弗洛伊得潜意识理论的就更容易理解一些(当然这套理论也因为不能被证伪而并未纳入到心理学正统科学体系内)))我们在交流上总会有问题))。但其实找这个源头是比较扯淡的,因为这里的前提是你相信或怀疑存在这样一个源头,而这种费时费力的思考方式在处理紧急问题上总是废柴。然而,不得不声明的是我们真正需要某些知识来做出判断时一般也就是紧急时刻而这时冲锋献阵的总是我们的思维惯性。可能前面讲的比较抽象,这里引入光环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来说明,对于生活在天朝这一神奇国度的我们(不许联想)来说最常见的思维惯性就是光环效应。本质上说,这是因为认知者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来源的可靠性而采取的以偏概全的认识方法,当然,即便认知者发现了这一点也对解决认识未知物没用,毕竟我们的认知固有缺陷是无法通过另一种错误方法弥补的。在这种类似的环境下,直觉造成的思维惯性并不有多少优势。 其次要说的就是常识判断。这是一种类似于直觉判断但要比其来源更明确的思维惯性表示方式,起码在通过尝试判断时会有更强的自我认可因而不少自称理性的人常出现这种情况。然而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多数人都会有一个基态,也就是说,除非你受到了某种信号否则你所做出的行为总是会以脑海中最先出现的那条信息为准,而那条信息在知识相对丰富的人那里就是具有一定知识结构的常识。常识的出现一方面在于学习过程中对信息的深信不疑与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则在于其解释功能所带来的自我认可。但我认为这本质上还是思维惯性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是其正确性是由你个人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的最终来源来保证的,因而其产生的认知局限也最终会由你的信源来保证,这样会好一些但也不比直觉强到哪去。因为当你提取知识时总会更倾向于结论式的信息而忽略推导过程,而坦白说当真正需要推导时认知者本人可能会沿着错误的过程进行,这再一次表现出了认知匮乏,而这里面思维惯性所起的作用就是帮你快速作出信息选择而这本质上带有盲目性。 接下来要谈的就是那些自认为认识全面的假象。作为一种生活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动物,其实理性不过是有组织的感性。这里会有人说这个看法太绝对且这里面有种反智主义的不可论者的语调,恰恰相反,不可知是我们要对自己局限性所承认的事实而承认这种事实正是不断追求智慧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动力来源。而显然很多人都存有牛顿式的简单宇宙看法,因而即便现有知识体系未知还有很多却总有人认为自己已然掌握了或基本掌握了所有并可以代表所有(向芮老湿致敬)。这里我show一个现象:某地中学有学生发现可能地震,当地恐慌;但当地大学老师马上出来辟谣,当地平静;这时国家级专家又跳出来说可能地震,当地震惊;这时国际级教授又出来发言没事,当地就飘零了,丫你让人信神马啊?而其实那个学生就是那个老师的孩子而所谓老师、专家、教授就是一个人,他在跟当地开玩笑。这当然是虚构的,但现实却可能比这更严重,当然这与个人品质有关而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一个人,其实出现结论矛盾也属于正常且可能他们的原始数据都是一样,但因为自己都会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这之后的口水不谈也罢。其实人们的认知依赖是应该向更大可靠度的方向发展的,但基于一些生理上的因素,有时候你所确信的东西来源其实可能是一句玩笑。而作为信息发布方的那些人也不见得就明白这一点,有时候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被巨大的未知所包围而这时很容易走向神秘主义或其他的依赖性,如果可以放下一定要解释清楚的目的一切就会豁然开朗我始终认可轻松的条件有利于思考的论断。这里最反感的就是其实自己不懂但又以神秘的姿态暗示他其实懂的人(我感觉这是在说我反感我自己),何必呢,这种依赖性只是展示了内心的脆弱而已。当然,以目前大多数人包括我的认知水平去对别人说三道四看上去也没什么可信度,但从前些日子的3Q大战中我想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总可以从不同的谎言中去探寻真相而不是总认为自已的知识是正确的。但在天朝,靠上面方法生存的砖家绝不在少数,他们善于使用简单的推断与经不起推敲却能在语境中迷惑人的语句来博取公众的注意,可能还带着沾沾自喜。这个世界不缺少盲从者,而盲从的一种根源就是认知匮乏。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包括以前的我):反正目前老子就这熊样了,啥都有问题,那我该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答案是我现在也不认为认识世界有唯一的方法,但保持平和的心态很重要,同时要懂得保留一份怀疑的余地。我鄙视那种想把所有人都搞成圣人或希望出现个圣人引导世界的想法,管好自己的事,多了解自身来减少些认知匮乏,这样不会让你生活的更幸福,却可能更真实。 最后我想说:人生就是翘翘板(还是虎头蛇尾的构造,引以为戒)。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64 次阅读|1 个评论
认知与无穷
热度 2 htrmt 2010-10-9 11:36
认知与无穷
本文是应沈老之邀写的关于无穷的内容。由于无穷是认知的对象之一,因此有了下文,欢迎拍砖。由于HTML中的数学符号使用起来不方便,所以直接贴为图片。这里是PDF版本: 认知与无穷 2010.1012.0139补充(来自回复何老的信件内容): 下面是我思考无穷的简要历程:在无穷方面,断续的思考了很多年,但即使到现在也不认为自己完全了解了它。关于无穷观,从认知论的角度出发可能是最好的出发点。因为一直以来,之所以有各种理解结果,主要是因为个体的认知角度、认知方式或方法不统一造成的结果。这是人理解、认识自然最基本的过程,也是最容易为我们所忽略的东西。因为我们从小就被告知并“坦然的”接受了所受教育所影响的那种我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称谓的那种认知的方式。正是这种认知方式使我们形成了时下的认知行为和结果。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认知方式后,会得到怎样的结果?这种结果还会是一样的结果吗?是否会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内容?事实是,在很多的“ xx 比较”,较常见的是社科类的“ xx 文化比较”这样的文献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 对于数的困惑最早发生在刚学习加法的时候,一开始,这种困惑一直持续了几个月,直到后来我下意识的学会不再质疑它而直接使用它才得以摆脱(当时的我很小,也不知道用现在这里的语句去描述当时的感受。但当时那种困惑感一直断续的困扰着我,这是因为在长大后,每次遇到其它认知困难时,就会让我回忆起早先学数和加法时的困惑,并让自己在这类现象上不时耗费一些精力)。为解决这些困惑,或者是为了说服自己不再困惑于这类现象,这使我对“认知”及“认知行为”进行了长期的思考。“认知与无穷”那篇文章中前两段是到目前为止我关于“认知的方法论”的最好结果。后来,我在教小孩学习数和加法时意识到了这种关于数及加法的认知困难具有普遍性。 人类对于数这个概念的认识虽然历史悠久,但却依然原始。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在于世界中没有“纯净的”数可供观察,人们只能从庞杂、具体的、涉及数的现象中去一点一点、缓慢的摸索和了解它。在我看来,数的本质是它的唯一性,序则是人们在数上施加的一个属性及操作。而可数概念本身仅涉及数的多少,所以“可数”是一个与数的序、甚至是与数本身都无关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由于可数数与实数不存在多、少的差别,因此如果我们定义可数数是可数的,那么实数同样也是可数的。之所以给出这样的描述性解释是因为我们只能用比具体的数更为基础的认知概念进行解释才能得到更接近真实的数的概念。 2011.0129.0006修正文中“可能的度量方式为” ,令 ,则可能度量方式总数的递推计算公式为 2011.0217.0918修正PDF文中第二段最后一句为“...,相互间有依赖的项用' '号括起来。”
个人分类: HintsNet|4682 次阅读|4 个评论
研究和认知的四个粗浅境界
BaoHaifei 2010-8-9 11:43
研究和认知的四个粗浅境界 鲍海飞 2010-8-9 王国维先生曾经借诗谈诗词的三个境界,不妨再抄录一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 其实在任何一门学问中都是如此,科学研究之路也要经历这几个过程。不过我想有几个字也能够生动描述这几个过程。一触,二惑,三醒,但是对于科学研究还应该有一个字:四翻。 触:这个阶段是认识的开始,刚刚接触学问研究之初期。学过游泳的人都知道,在水中每行一步,都觉艰难,时刻都有沉入水底的感觉,但同时又伴随着惊险、刺激和兴奋。你能感觉到水的阻力,能感觉到水的浮力。姑且不说感觉水的温度、深度和动感了。因此这个过程存在着心里和认知以及体悟中的一系列问题:陌生、好奇、有趣,甚至恐惧都会有。这是个身触和心触的过程,更是个摸打滚爬的过程。 因为是不同学科,有的入门容易,有的很繁杂,千差万别。入门快慢取决于师傅、集体和更取决于个人的悟性。在研究的道路上,这个阶段会接触到各种概念、名词和技术。对于研究材料来说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实际工作 ,比如可以看到材料的制备过程,晶体生长的真实过程,各种表面层状生长过程,表面上看这是离开书本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书本概念到工程技术转变过程,一个 知其然 的深入过程。这个阶段接受转变得越快,对以后的研究就越有益处。这个阶段确实是属于触感阶段,确实要费些角力才能入门。欲上高楼,先凋碧树! 惑:游泳过程中手和脚为什么总是很难协调,为什么会呛水?为什么游的不快。这里除了不太熟悉的流体运动在影响我们的行为之外,还受到胆识和力量的制约,同时还受到各种水环境的影响。其实,是身惑和心惑的过程。 研究之路也是这样,纸上得来终觉浅。 从书本文献上获得了灵感,开始实验吧。 经过了试验过程并且得到了一些结果之后,就需要深入试验过程,对现象需要解释,这个时候深入阅读文献是非常必要的,向前辈学习更是不可少的。 这个过程是离开书本和再回到书本的过程。讨论是对认识和试验现象深入理解的重要过程。对得到的系列数据需要和理论进行互相反复验证。是理论和实验结合验证的过程,如果数据拟和的好,也许会大功告成;反之如果拟和的曲线和数据有偏差,就需要深入调研和思考。试验过程是否有问题,所采用的理论是否正确,或者已有的理论是否完善,这就需要校验每一个步骤,是一个艰苦的可能是反反复复的过程。这个阶段是属于验证或者校验阶段,会有权威人士的理论论述和模型。权威人士会对你发难,你是去接受还是去挑战?这个疑惑的过程确实会把人搞得衣带宽,人憔悴 。 醒:有一天你终于能够游泳了,这回你如鱼得水了。原来掌握要领了,明白了。国人最讲究的是参悟领悟了,不仅要心悟还要身悟。过了惑的阶段,就该是醒悟的过程。中国古代就有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三十年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又过三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个阶段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 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大彻大悟,弄不好也会走火入魔,应该小心。如果真有问题缠心,解决不了,不妨放一放。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归真,可能就真的脱胎换骨了,认识上就会达到一个新天地。比如说碳纳米管的发现和研究。早期当人们发现了碳纳米管之后,忽然发现在电镜下在草木灰中也惊人地发现了碳纳米管。纳米原来本自然!试验的过程只是人们在不断地发现自然的过程。原来自己做的实验只是揭示了大自然中的某个现象或者问题。心醒了,眼下能够做什么,以后能做什么,就得看造化了!毕竟黎明的迷雾终会散去,太阳的光芒将把所有星之诱惑扫得一干二净。千百度的搜寻,原来在灯火下。 翻:到这儿似乎该结束了,因为王国维先生也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该找到的都找到了。 其实,如果你学会了一种游泳的技法,还不行,你要从这一种中,还要领悟和学会其他多种游泳的技法。大自然是在不断地变化着,我们也要不断面对着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要能够顺利地从一个问题跨入到另外一个问题,从一个行当转到另一个行当,来应对这个复杂的社会。就需要我们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了。砺练到此,没有一定的修行,难!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了传说中的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先生,本来精通少林拳术,要知道,少林拳本是刚猛无比之拳,张三丰先生一定是考虑了如何以弱对强,于是便将少林拳柔化,如此一翻,就创立了太极拳。从此、天下拳术形成了内家外家刚柔两派。 一个种入地下的种子,在等待水、温度、空气和营养等各种条件和机遇,时机成熟,就能发育成小苗,如果能够借到东风或者有东风协助,就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个人分类: 科普|6932 次阅读|8 个评论
主观感知现实的存在
wangproject 2010-4-29 09:08
文 / 王钰洋 有时候总是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怀疑,直到现在我还处于一种难以言说的虚幻感觉中,如同梦境。 如果说不相信死亡之后灵魂仍会存在是一种主观经验主义的认知回响,那么现在的我就恰处在这种回响激荡的中心。人们偶会提及,脱离现实的虚无,那么梦的存在是否正是让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模糊不清了呢?不断递归的确认自己是否在梦境之中的过程就如同梦的画卷之中所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影像连成一条时间的轴线。 如果说不相信死亡之后灵魂仍会存在是一种主观经验主义的认知回响,那么现在的我就恰处在这种回响激荡的中心。人们偶会提及,脱离现实的虚无,那么梦的存在是否正是让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模糊不清了呢?不断递归的确认自己是否在梦境之中的过程就如同梦的画卷之中所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影像连成一条时间的轴线。 N。。。。。。。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指牛为狗看儿童认知
chrujun 2009-12-1 22:08
模式识别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过程。我们能够认字、认识人、辨别各种声音及事物,都离不开模式识别。所谓模式识别,就是一个人将当前所看、所听、所闻及其它手段所感知的信息与大脑中记忆的信息进行对比和匹配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所感知的信息和他(她)大脑中的信息能够匹配,则能够认识出所感知的信息。人类的模式识别过程具有有非线性、模糊性和自适应性。例如,我们能够把穿了不同衣服的同一个人认识出来,就在于我们能够从感知的信息中提取部分关键信息和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匹配,即使二者的相似度只有40%,我们也会认为是同一个人。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能够把不同字号的人认识成同一个字,就在于我们在匹配汉字信息的时候主要匹配字的形状,而不是匹配字的面积。 我感兴趣的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模式识别现象。 当我儿子只有两岁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天,儿子指着牛奶瓶上的奶牛喊狗狗。这不是狗,是奶牛。 我笑着纠正儿子的错误。 我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儿子为什么会指牛为狗。 我发现,如果我们像认识汉字一样认识牛和狗,容易把狗和牛认成是同一种动物。 因为狗和牛都有四只脚,都是四脚行走动物,如果不考虑体积大小,从形状角度看是很像的。 当儿子指牛为狗的时候,他只是考虑到了两者形状上的相似性,而没有考虑体积上的差别。 当我纠正他的认知错误后,儿子对动物的模式识别方法就和对汉字的模式识别有区别。对汉字识别注意考虑形状,不必考虑尺度。对动物则不然,既要考虑尺度,又要考虑形状。 因此,一个人长大后,其模式识别过程针对不同类型事物就有了不同的匹配手段。 对于汉字的识别,主要看形状差异。对人的识别,主要看脸部特征。对于动物的识别,尺度和形状差异并举。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模式识别是其认知的第一手段。随着儿童的成长,他(她)会发展出归纳、演绎、实验、假设等多种认知手段。如果我们仅仅关心儿童每天能够认多少个字,实际上对儿童的成长是极其有害的。 我们应该培养儿童的多种认知手段,而不仅仅是模式识别。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5766 次阅读|2 个评论
Taylor & Francis出版的《空间认知和计算》被SSCI收录
wanyuehua 2009-11-1 07:18
1999 年创刊的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空间认知和计算》,ISSN: 1387-5868,季刊,美国(TAYLOR FRANCIS INC, 325 CHESTNUT ST, SUITE 800, PHILADELPHIA, USA, PA, 19106)出版, 2009年入选 Web of Science的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目前在SSCI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2008年的第8卷第1-4期到2009年的第9卷第1-3期共27篇论文。 27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23篇、社论3篇、评论1篇。 27 篇文章的主要国家分布:德国12篇、美国7篇、澳大利亚6篇、英国2篇等。 该刊是一多学科期刊,主要刊载空间探测与认知、计算、模拟等领域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论文,涉及认知心理学、地理学、神经心理学、人工智能等。 1999 年第1卷至2000年第2卷该刊是在Springer出版,2001年第3卷开始改为Taylor Francis出版。如果需要阅读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空间认知和计算》1999年第1卷至2000年第2卷的文章请到Springer出版社的Springerlink数据库,网址: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3795/ 2001 年第3卷以后的文章请到Taylor Francis出版社的informaworld数据库,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空间认知和计算》网址: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98 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作者指南: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98~tab=submit~mode=paper_submission_instructions 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hspcc 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 所有最后手稿应符合APA美国心理学协会出版手册(第5版)(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APA是一种英文论文文体指南,准备APA格式的手稿帮助,请访问: http://www.apastyle.org/elecref.html Editorial Board Editors Anthony G. Cohn University of Leeds, United Kingdom Daniel R. Montell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Advisory Board Christian Freksa - Universit t Bremen Ben Kuiper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ynn Nadel- University of Arizona Barbara Tversky - Stanford University Editorial Board Thomas Barkowsky- Universit t Bremen Kenny Coventry - Northumbria University Michel Denis- Universite de Paris-Sud Max Egenhofer- University of Maine Andrew Frank-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 Alinda Friedman- University of Alberta Mark Gahegan- University of Auckland Antony Galton- University of Exeter Christopher Habel- University of Hamburg Mary Hegar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Stephen Hirtle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Roberta Klatzky-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arkus Knauff- University of Giessen Werner Kuhn- University of Mnster Barbara Landau-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tephen Levinson- Max Plank Institute Lynn Libe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Hanspeter Mallot- Eberhard-Karls-University Tbingen David Mark- University of Buffalo Tim McNamara -Vanderbilt University Nora Newcombe- Temple University Patrick Pruch - Universit de la Mditerrane Herb Pick-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Juval Portugali- Tel Aviv University Jochen Renz-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Barry Smith- University of Buffalo Elizabeth S. Spelke- Harvard University David Utta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tephan Winter-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ichael Worboys- University of Maine Wai Yeap- AUT University
个人分类: SSCI投稿|7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脑电信号——靠大脑想象可操控轮椅
sheep021 2009-8-26 09:22
不用动手脚,也无须借助任何外力,只要在脑海中进行运动想象,即可让轮椅朝各个方向行驶。日前,记者从东方科技论坛获悉,上海交大教授张丽清主持的市科委重点项目取得成果,科研人员已开发出基于脑机交互的轮椅控制系统。由于只 靠大脑发出的脑电信号来操控 ,这种轮椅适合高位截瘫、中风、肌肉萎缩、手脚残疾等人士使用。张丽清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脑机交互轮椅的原型机能制造出来,为今后投放市场打下基础。 专家强调说,脑机交互与传统的人机交互技术并不相同。大脑通过神经控制身体的外围肌肉,通过识别手指、嘴唇肌肉的运动来解读大脑思维,这就是人机交互原理。而脑机交互则是检测脑电信号及其变化,在没有肌肉和外围神经参与的情况下,实现人的意念对外部环境的直接控制。 以上见: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08/25/2434199.html 本博评论: 这是个很重要的开端。其重要性不需要多说。 但这也证实了一个人际感应,天人感通,物我感通这一中国古代的认知理念。 如,亲人间为什么存在心灵感应,比如 与亲人相隔很远,亲人生病时就会有感觉,或做到相应的梦。这个在古代的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可惜,现在都说是迷信。其实,我自己周围的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结合这个新闻来看,就是脑电信号的缘故。 为什么亲人之间容易有感应?应该是亲人间的脑电信号的频率最接近,容易引起共振。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如古代的大巫,高级气功师等,则可以轻松与到周围的人和物,甚至天地产生感应。 只要承认脑电信号的存在,就不难理解人际感应,天人感通,物我感通这一道理。 你可以不相信古人的话,也可以不相信我的话,但当脑机交互轮椅的原型机制造出来以后,甚至产品批量上市以后,你还可以不相信吗? 相关链接: 1.万有感应定律全息能量感应定律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5345 人类的意识也能产生感应,因为意识也是一种能量。 意识活动时,意识能量就会发生变化,大脑会向外散发能量,所以我们的周围的环境,是一个包括无数意识在内的种类繁多交杂织在一起的复杂的意识能量场。这些能量都会对任何一个事物产生作用,被作用的事物相应的也会产生感应现象。为什么许多有血缘关系的人能在许多事情发生前有奇异感应和征兆:或是做梦或是发生离奇事件,这些现象可能出于偶然,但决不能排除意识能量感应的可能。因为那些近亲的电磁波更容易为亲人感应到,从而引发我们许多特别感觉与表现,这是意识的近亲感应现象。 2.梦的心电感应--预见亲人的死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e0d3801000cla.html 20世纪30年代莱恩博士曾经作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试图证明心电感应的存在,在临床心理学上心理学巨匠弗洛伊德曾于1921年国际精神分析年会上发表过一篇文风严谨的名为《梦与心灵感应》的论文,弗洛伊德在其中提到:自己从未做过此类心电感应梦,然而当他知道下面这个案例时,却又深受吸引,认为心电感应的梦境可能确实存在,同时精神分析的理论也在此案例中得到证明,这个案例是这样的。某位中年男子写信告诉弗洛伊德,自己之前曾逼真的梦到妻子生了一对双胞胎,这个梦本来平常,然而在他醒后却发生了神奇的事情,不久他就收到了女婿的贺电,说他的女儿生了一对双胞胎。其实弗洛伊德的兴趣所在更是此梦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证明。在论文最后弗洛伊德认为睡眠是创造心电感应的绝佳条件,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3. 《梦的心电感应》 作者: (美) 乌尔曼 ,(美) 克里普纳 ,(美) 沃恩 著, 朱侃如 译 作者以实验室的科学研究,证实做梦者确有心电感应能力,两人长达数十年的做梦关系汇集成这本梦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无论心电感应之梦或预知梦,都暗示了人与人、人性与自然之间,确实存在着深刻的相互联结,这些联结更可用来修补当代生活独具的破损社会生态结构。克里普纳和乌尔曼是两位梦研究与超心理学重量级学者。他们领导迈蒙尼底研究计划,以科学实验的方法对心电感应之梦进行研究。本书正是这个研究计划的结晶,其出版跨越了三十年,经过两次删修、补充,堪称是超心理学之中对心电感应与梦的经典之作。作者对玄秘之学的心电感应梦以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展示了超心理学与科学整合的方向。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挥之不去的问题:经济增长之谜(之二)
WjjCassie 2009-8-21 12:11
(接上文) 驱动人类努力的深层动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着使自身环境更易于预测的努力。用海纳的话说是个体能力与所决策问题的难度之间的差距,即 C D 之差。但问题是,似乎人类不断持续的努力所并没有减少 C 与 D 之间的差距,反而总是给自己理解环境带来新的挑战 。究其原因,除了人们的非完美感知外 ,另一个罪魁祸首就是人类所处的非各态历经 的世界。费米的试验 所验证各态历经的不存在,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相比而言,诺思笔下的人类所面临的非各态历经状况其实更复杂。第一,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是显著不同的,用物理学的话语是系统的结构是不一样的;第二,人类所处的环境是开放的,这个系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基于这两个原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不仅对于其他国家的意义可能不大,就连自身未来持续的成功也难以保障。这样,人类面临全新挑战,所能做的就是施加生活之上以结构 或叫做构造一些规则去限制选择的灵活性,这些结构或规则被称为制度。然而,人类给自己的行动施加什么样的制度,与人类的感知和所持有信念密不可分。 人类不完美的感知使得人们对自身环境的认知充满了误解。那么,到底我们心智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以及其如何运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由于认知科学本身发展的不成熟,认知科学的成果似乎并没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相比之下,哈耶克对心智和认知的讨论,似乎句句都在敲击着我们的心灵。哈耶克认为信念是心智的组成部分,可以解释为感知,而心智与环境不可分割。人类需要建立分类体系来解释外部环境,但是人类的感觉对这些事件的分类常常被证明是错误的,因而就出现一种那些事件并不会引发的预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埃德温哈钦斯认为是因为人类此处的环境并不是周围条件一个固定的集合,而是一个更为宽广的动态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类认知不只是受到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而是一个文化和社会过程。这样,文化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文化遗产向我们提供了人造的结构 不仅在社会成员瞬时选择的塑造过程中,而且在向我们提供社会随着时间推移动态成败的线索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既然这样,文化是如何型塑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变迁的呢?诺思认为,要实现必要的变迁我们就会面临路径依赖施加的困境。具体而言,路径依赖意味着从过去衍生而来的制度和信念影响目前选择的路径,也可以理解为从过去继承而来的信念、制度和人造结构的组合对决策的约束。诺思认为产生路径依赖的原因主要是积累而成的制度产生了一些组织,它们能否持续下去依赖于那些制度的持久力,因此这些组织会动用资源来组织那些威胁它们生存的变革 。这样,具有适应性效率一套能够迅速适应冲击、扰动和普遍不确定性的制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政体和经济体能够在面临普遍的不确定性时不断地试错创造条件,消除已无法解决新问题的制度调整。换句话说,具有适应性效率的制度体系具有突破路径依赖约束的能力。然而,适应性效率和文化遗传二者之间暗含的冲突作者在书中并未涉及。 深入下去,如果文化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什么导致了文化的差异性呢?诺思指出,意识的扩展是人类创造性的奇迹和人类所创造的丰富文化的来源 . ,这样从人类意识和意向性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传和制度 就顺理成章了。那么,意识又是如何扩展的呢?诺思认为这与人类从处理物理环境到人类环境复杂问题的转换有关系。一方面,人口增加 带来了一个具有普遍外部性的世界;另一方面,人类知识存量 的增长也推动了人类的环境发展。这样,意识的扩展就既与环境,又与文化建立起了关联。用诺思的话说是人们所持的信念决定了他们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反过来又构造了人类处境的变化。那么,在讨论了人口因素和知识存量之后,作为经济变迁来源的制度因素与信念体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诺思认为信念体系是人类行为的内在表现,制度是这种内在表现的外在体现。也就是说,制度源自人类的信念。诺思进一步又把信念、制度都看作是文化背景的一部分,从而就与意识扩展建立起了关联。也就是,文化背景的本质是一种支撑框架,由最宽泛意义上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组成 。到此,诺思就把心智结构、信念体系、意识等与经济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就讨论完了。 (未完,待续) 具体而言,这种挑战是人类需要从理解关于物理环境不确定性转向理解人文环境的不确定性,因为人文化境的不确定性比物理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强,涉及到得范围更复杂。 这在下一段中进行详细阐述。 诺思作为一个经济史学家到底从哪获悉的非各态历经,并把其融入到自己的研究框架中呢?也许他是受到了陈平的启发。 2002 年,诺思在北大 CCER 讲演后,陈平问:你的讲演中提到,人们对现实的认识是不断对偏离的修正。假如过程是各态历经的,认识就会收敛到真实世界。你的问题也是统计物理的基本问题。平衡态统计物理假设运动是各态历经的。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发现非线性相互作用下不是各态历经的。所以认识过程可能比你的猜测还要复杂和难以预测。诺思回答说:这方面你是专家。显然,在 2002 年时,诺思也许还没不怎么知道非各态历经,所以只能夸奖一下 陈平 教授了。资料来源: http://ccer.pku.edu.cn/download/7716-1.pdf 各态历经是由波尔兹曼在 1871 年提出的,目的是想把统计规律性还原为力学规律性。 1954 年,费米所做的实验对各态历经假说形成了严峻挑战,但是费米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只把其写成了实验报告,在其去世 10 年之后才被人们所发现。实验内容是 64 个非简谐振子组成一个 1 维力学系统,用以检验能量趋向均匀分配的过程。结果却是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能量重新集中到第一种运动模式上。资料来源: http://www1.chkd.cnki.net/kns50/XSearch.aspx?KeyWord=%E5%90%84%E6%80%81%E5%8E%86%E7%BB%8F%E5%81%87%E8%AF%B4 结构的具体内容是命令、禁止的累积以及作为这一累积的一部分不断演化的人工制品。即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的一种复杂混合。 人造结构包含信念、制度、手段、工具、技术,这与下文所说的文化背景、人类建立的支撑性框架包含的内容大体上是一致的。 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路径依赖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增量性制度变迁的方向和现有的制度矩阵大体一致,而且受到组织中的企业家和成员们所投资的知识和技能的类型的控制。 除此之外,诺思还指出非正式规范建立将基因起源的道德推理与人类有意识的目标混合起来,两者共同为我们对文化这一术语的理解提供了支持。这也再次验证了文化的提出也建立了非正式约束(或规范)的理论基础。 诺思把人口统计特征作为经济变迁的来源之一,这时已经完全不是他在《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意义弥补新古典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了,而是一方面为研究人类意识和意向性建立微观基础;另一方面为研究从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异埋下伏笔;同时,这也许也为研究人格化交易到非人格化交易奠定了基础。 诺思把知识存量也作为经济变迁的来源之一,意义也比原来仅作为资本存量的组成因素进行研究更为深刻。在本书中,一方面,他认为认知过程可以用广义意义上的学习过程来描述,而知识就是学习的直接成果;另一方面,知识作为文化的一种组成部分,是代际之间传承的重要纽带。这样,知识存量对经济变迁的影响就变得十分宏大。 物质资本是指人类积累起来的所有人工物品,特别是工具、技术和人类改造环境所使用的器械;人力资本是指人类所拥有的根植于人们信念中的知识和人类创建的反映他们信念的制度。 诺思在这里把器物的部分包含在了文化背景的范畴,使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马凌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讨论的文化的各方面。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9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吃果糖过多影响认知功能
chinaneonate 2009-8-12 11:17
ScienceDaily (Aug. 1, 2009) Researchers at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have found that diets high in fructose a type of sugar found in most processed foods and beverages impaired the spatial memory of adult rats. Amy Ross, a graduate student in the lab of Marise Parent, associate professor at Georgia State's Neuroscience Institute and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ed a group of Sprague-Dawley rats a diet where fructose represented 60 percent of calories ingested during the day. She placed the rats in a pool of water to test their ability to learn to find a submerged platform, which allowed them to get out of the water. She then returned them to the pool two days later with no platform present to see if the rats could remember to swim to the platform's location. What we discovered is that the fructose diet doesn't affect their ability to learn, Parent said. But they can't seem to remember as well where the platform was when you take it away. They swam more randomly than rats fed a control diet. Fructose, unlike another sugar, glucose, is processed almost solely by the liver, and produces an excessive amount of triglycerides fat which get into the bloodstream. Triglycerides can interfere with insulin signaling in the brain, which plays a major role in brain cell survival and plasticity, or the ability for the brain to change based on new experiences. Results were similar in adolescent rats, but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 effects of high fructose consumption are permanent, she said. Parent's lab works with Timothy Bartness, Regents' Professor of Biology, and John Mielke of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in Waterloo, Ontario, Canada to examine how diet influences brain function. Although humans do not eat fructose in levels as high as rats in the experiments, the consumption of foods sweetened with fructose which includes both common table sugar, fruit juice concentrates, as well as the much-maligned high fructose corn syrup has been increasing steadily. High intake of fructose is associated with numerous health problems, including insulin insensitivity, type II diabetes, 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we were meant to have an apple a day as our source of fructose, Parent said. And now, we have fructose in almost everything. Moderation is key, as well as exercise, she said. Exercise is a next step in ongoing research, and Parent's team will investigate whether exercise might mitigate the memory effects of high fructose intake. Her lab is also researching whether the intake of fish oil can prevent the increase of triglycerides and memory deficits. Results from that research will be presented by her graduate student Emily Bruggeman at the 2009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meeting in Chicago this fall. 科学日报(20090716)乔治亚州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饮食中果糖(存在于大多数加工食品或饮料中的一种糖)含量过高有损于成年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 Georgia 州神经研究所和心理学系的助理教授兼Marise Parent实验室的学者――Amy Ross,选用SD大鼠做实验,大鼠每天摄入能量的60%来自果糖。 她把实验大鼠放入特制的水池中,来检测大鼠空间识别能力。首先,在此水池中预先放入一被水淹没的平台,当大鼠爬上此平台后,大鼠就露出水平。二天后,她把实验大鼠再次放入平台已撤离的上述水池中,看看这些大鼠能否游到以前放置平台的位置。 我们发现,果糖饮食不会影响大鼠的学习能力。Parent实验室(发言人)说,但当我们撤离平台后,这些大鼠好象忘了平台放置的位置。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它们在水池中游地更无目的性 果糖与蔗糖(另一种糖)不一样,它只在肝脏降解,并大量产生一种能进入血流的脂类物质――甘油三酯。该脂类物质能干扰脑胰岛素的信号传导。脑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在脑细胞的存活与可塑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或在脑接受新事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她说,在成年大鼠的实验中,结果是相似的。但是,果糖的上述效应是否持久目前还不清楚。 研究饮食对脑功能影响的实验室除了Parent实验外,还有与之合作的生物学教授Regent的Timothy Bartness实验室、加拿大安大略省Waterloo大学的John Mielke实验室。 尽管人不会饮用象实验中大鼠摄入的(那么高水平的)果糖。但在人们摄入的食物当中,用果糖加甜食物(如both common table sugar,果汁浓缩液及对人有害的高果糖玉米糖浆)所占比例正逐渐增多。高摄入果糖可引起许多疾病,如胰岛素抵抗,II型糖尿病,肥胖及心血管疾病。 Parent说,我们推荐每天补充果糖的量以一个苹果为限。然而现在几乎每种食物都含有果糖。减少果糖的摄入与加强(自身体育)锻炼是最有效的办法。 体育锻炼(对降低果糖对机体的影响)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Parent研究小组将研究体育锻炼是否能减轻高摄入果糖对记忆的影响。该实验室也着手研究,鱼油的摄入能否阻止(血中)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及对记忆力的损害。该实验结果将于2009年秋季的神经科学年会上由其学生Emily Bruggeman来陈述。
个人分类: 神经科学|2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唱歌的小红猪
ELOA 2009-5-28 11:03
四月 发表于 2009-05-16 22:01 按:这不是我写的! 兔子:我是不是长的很像皮卡丘?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今年在松鼠会一周年庆上获得了唯一的英文奖项(How old are you)的 小津巴 ,他自称着灵感来了,山寨四月的童话一把,将这篇标题《小红猪》 的文章放在了论坛里,不仅如此,还亲自画了兔子的插图,而且是很高级的动态图像哦! 然后呢,我就山寨了一下这张动态图,画了个静态的松鼠其实我想说的是,这篇文章内容很赞,所以应大家的要求,经过修改错别字、段落布局以及标点符号之后,投递到群博上来了^^ -废话结束,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春天,森林里面又热闹了起来。红猪妈妈也就凑着这份热闹,把刚刚出生的小红猪从洞穴里带到了这片美丽的森林中,把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介绍给森林里的伙伴们。 小红猪开心极了,洞穴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他飞一般的在森林玩耍,左嗅嗅右闻闻,在新朋友的陪伴下,在新地方体验着自己的好心情。 大家和红猪妈妈开心的谈论着这个家伙,一会儿的功夫他就跑远了。小红猪跑啊跑,转遍了整个森林。直到他来到兔子家的花园,他停下了脚步,对他来说,这里太好了:这里有最棒的树荫,有最美的花丛,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小池塘。他可以在这个开阔的地方一边洗澡一边唱歌,就这样,兔子家的花园成了小红猪最喜欢的地方。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小红猪开心的唱着歌,每一天他都在吃饱之后来到这个小池塘,开心的唱歌,从日出到日落,一点儿也不知道疲惫。 虽然兔子和松鼠十分喜欢小红猪,可他那每天不断的哼哼的歌声,实在太让人受不了了,其实说他的哼哼是歌声都有些牵强,小红猪的哼哼更像一只饿极了的骆驼在不断啃干掉的萝卜发出的声音。 随着他日复一日的到来,慢慢的,兔子和住在他树上的松鼠不仅仅再也没有办法睡午觉了,那些哼哼简直成了他们的魔咒:有一次,这声音差点让松鼠从树上掉下来。还有一次,兔子因为实在忍受不了这声音而用双手捂住了自己长长的耳朵,但他在捂住耳朵时忘记了他双手还端着一碗刚煮好的蘑菇汤松鼠和兔子没有办法了,他们一起去找小红猪,想看看他能不能去别的地方唱歌。 看到松鼠和兔子走过来,小红猪哼哼的向他们问了好,说:我唱的好听吧?我要在森林里面我最喜欢的地方唱我最喜欢的歌,我好开心,我要永远都呆在这里呢。哼哼哼听到了这样话,兔子和松鼠只好微笑的点了点头。他们没办法张口去伤这个小家伙的心,垂着头走开了,身后依旧是小红猪快乐的哼哼哼。 他们走到了树下面,松鼠靠着树,兔子在旁边不断地踱着步。 我不忍心伤害他,他太小了。要不我们去找他的妈妈吧?松鼠从嘴里挤出了这几个字。 兔子摇着头说:可那样也会让他妈妈伤心吧,她是多疼爱小红猪啊。 要不我们去森林那边找小京吧吧?他和人类在一起那么久,也许会有办法? 恩,也只能这样了。松鼠应道。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出发了,走了好一段时间才来到森林深处小京吧的家。看到有客人来,小京吧摇了摇尾巴显示出开心的样子:什么事让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赶来?我的朋友们。 小京吧吐着舌头,看上去很顽皮。 你好啊!兔子和松鼠被小京吧长长的舌头逗得笑了起来,但随后兔子就皱起了眉,松鼠也是。他们两个你一句我一句的向小京吧说着小红猪和他的歌声给他们带来的烦恼。 小京吧也插不上嘴,只是不住地点头。直到松鼠说我们该怎么办?让我们既不伤害小红猪又可以让他离开呢?,他才停住点头,但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低下头像是在思考。突然他抬起了头,狡猾的笑了一下,把它想到的办法告诉了松鼠和兔子。 天啊! 这怎么可能? 在听了小京吧的话后,松鼠和兔子吃惊的说。 但面对着他们的吃惊,小京吧却自信的看着他们,并用舌头舔了一下鼻子:去做吧,相信我。 松鼠:我为我的样子感到汗颜=。=! 兔子和松鼠回到了家,一路上他们一直在想着那个不可思议的办法。小红猪又开始唱了,他们按照小京吧说的,把小红猪叫到了家门口。 小红猪,你唱的真是太好了。自从听了你的歌声,我们变得有活力多了。兔子说,如果你要是明天还能来继续唱一整天那该多好啊。 松鼠也接着兔子的话说:要是明天你还能来,我就给你十个松果当作报酬。 恩,我也会给你十个蘑菇的。兔子也说。 小红猪听了这些话开心死了,第二天他来了,并且哼的更加大声了。兔子和松鼠按照承诺,分别给了他十个松果和蘑菇。 第三天,小红猪又来了,依旧大声的唱。兔子和松鼠依旧给他报酬,只不过这次只许诺了八个松果和蘑菇。 第四天,小红猪得到了五个松果和蘑菇。 到了第五天,他们只许诺给小红猪三个蘑菇和松果了。 兔子和松鼠对小红猪解释说:我们的粮仓都快空掉了,但求求你,你明天还能以一个蘑菇和松果的价格来为我们唱吗? 小红猪听了后失望的摇了摇头,告诉他们说:我不会再来了,我在你们房前的池塘里面辛苦的唱一整天才只能得到一个蘑菇和松果,这样太不值得了。说完以后,小红猪转过身离开了。 松鼠和兔子望着小红猪的背影,感觉不亚于他们刚刚听到小京吧告诉他们这个办法时的吃惊。 居然办到了? 是呀,太神奇了。松鼠说。 可这是为什么?兔子和松鼠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 兔子和松鼠带着疑问又一次来到了小京吧的家。还没等他们开口,小京吧就说:成功了吧?我的朋友们。说完以后他不住地点了点头,好像他早就知道会成功似的。恩,可这是为什么?兔子和松鼠还没有来得及向小京吧问好,就急不可耐的问:原来没有报酬的时候,小红猪是那么不知疲倦的唱。可为什么有了报酬他却离开了呢?直接回答可能有些复杂,让我们一点点的说吧。首先,也许和多数人想象的不太一样,我们有时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清楚地知道我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去做一件事情。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有时不知我们为了什么而去做。这么说可能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举个例子吧,你们是不是有时会有这样的经历,看到别人开心的笑也就跟着开心地笑了,即使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笑,也不清楚我们为什么也跟着笑。小京吧说。 听你这么说来,原来我们有时挺傻的啊呵呵松鼠呵呵的笑着说。 恩,也可以这么说。小京吧点点头,再来,我们说说让我们做事情的原因,这也叫做动机。我们的动机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内部动机,另一种是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更像是兴趣,是一种只要做符合兴趣的事情就会带来开心的感觉。而外部动机,则就功利一些了,我们不是因为做了什么而开心,而是因为做事情得到的报酬而开心。还是举一个例子吧,一开始小红猪唱歌就是出于内部动机,他因为唱歌而快乐。而后来,由于报酬的干扰。驱动他唱歌的动机不仅仅有内部的,而且还有外部的。到了后期,小红猪只为了报酬而唱歌时,他的动机就是来自于外部了。 我想我有些懂了。兔子说,你的意思是,我们给小红猪提供报酬的时候,为小红猪提供了外部动机。因为我们有时并不十分了解我们做事情的确切原因,所以这种外部动机引入,慢慢替的代了他的内部动机让小红猪以为他唱歌是为了报酬,而不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当兴趣没有了,而报酬又慢慢变少时,他唱歌的动机也就慢慢减弱了?所以最后他就自己离开了? 恩,没错!小京吧摇了摇尾巴,就是这个样子。 兔子高兴的点了点头,可松鼠却显得很困惑的样子:可我们上学的时候猫头鹰老师也是会用各种各样的东西奖励我们啊,为什么我们没有厌烦学习呢? 小京吧回答说:这是个好问题!你们对待小红猪的办法和老师对待你们的办法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你们只是对小红猪唱歌这个行为进行了奖励,却不是对唱歌的质量和强度的进步给予奖励。你们对小红猪的奖励让他把唱歌当成了工作,而工作一旦没有了报酬就没有继续的理由了。老师对你们的奖励规则能让你们不是简单的应付,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努力而产生进步才能得到奖励。不仅如此,老师的奖励并没有减少。况且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增长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有效地奖励,因为这些知识让你们能更有效的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获得其它奖励和快乐。所以你们会总有动力不断地去努力学习的。 哦,看来奖励也是一门大学问啊。松鼠和兔子一齐说道。 从此,松鼠和兔子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小红猪也找到了他新的爱好,去不断地翻译鬼子的文章给大家分享。 正文结束的分割线 小津巴在文章的最后说,本文主要参考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中有关行为和态度的章节。不仅如此,文中的小京吧在森林碰到了一个仙子,吃了仙子的魔法粉后变成了一个人,然后从森林里搬到了天津改名叫了小津巴了。
个人分类: 心理|1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相大白”背后隐藏的秘密
热度 1 zhanghaisu 2009-4-3 22:37
张海粟 福尔摩斯通过和案件当事人、其他相关人不断地接触,自己亦不断地获取新的情报,逐渐地验证、求证以修正自己以前的情报,从而最终获得了案件的真相。我想问的是,除了福尔摩斯个人高超的推理、判断等认知能力之外,真相大白的过程是怎么在他和多个案件相关人之间发生的? 在爱因斯坦之前,我们认为世界是牛顿建立起来的经典力学模型,但是随着对于宇宙运动的不断思考和研究,为什么物理界的科学家们在爱因斯坦的揭示新的认知之后,能够逐渐地获得一个个关于相对论的科学真相? Wiki是一种通过网络自助增加词条解释的百科全书。关于某项词条,即使让专家来解释也非常犯难,或者难以避免因带有主观色彩而使得词条的解释偏离客观的情况。但是网络上的现实是,即时大家都是普通的网民,而且还有人会出低级错误、还有人捣乱或者心怀不轨等等情况,为什么我们的词条解释总体上最终还是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所有这些,我都想把它叫做真相大白背后隐藏的秘密。而我想解释的原理是:认知网络。如果这些真相大白过程的参与者是有着认知能力的个体的话,那么他们独立的认知能力会通过某一件探索真相的事情而连接起来,成为具有特殊结构的社会网络,不妨称之为 认知网络 。关于认知这个词,wikipedia给出的解释是: 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识或无意识;因此,麻醉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系统学(Systemics)以及计算机科学在分析认知时,其分析的聚焦点以及脉络是不同的。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科学被称为认知科学。 认知物理学是我们课题组提出且一直在完善与发展的理论体系。从定性概念和定量表示之间的转换开始,认知物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基础方法,如云模型、数据场、拓扑势等,在研究过程中大量吸收了认知原理、场论、计算机仿真和非线性数学等思想,在知识发现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得到不少应用。 另一方面,复杂网络演化的场景在我自己的脑海里面浮现的太多了,认知和网络两者不断地结合,敲打着自己的脑袋:认知网络。于是,Google了一下,发现认知网络不是一个很热的、已经广为知晓的名词。根据目前所知,关于认知网络严肃的报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无线电技术相关的cognitive network,认知网络是具有感知当前网络状态的认知过程的通信网络, 根据认知网络的端到端目标, 通过适当的学习机制, 利用这些感知的网络状态便可以进行正确的规划、判决和动作。显然,认知无线电中利用认知学习的工程技术不是我脑子里面想要表达的认知网络的意思。而下一个报道也许是有用的。 确切地说,我想表达的认知网络应该是congniting network,一种对于认知行为和过程进行刻画的网络(呵呵,这样才能揭示真相大白背后的秘密),而不是说具有认知行为特征的网络。因此,另外一个关于认知网络概念和方法的严肃学术报道见于Martin Kilduff和Wenpin Tsai合著的社会组织学著作soci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王凤彬译之中文版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将组织学中间的一种研究倾向称作 认知网络理论 ,并且给出了一个评论: 认知存在于个体的头脑之中,因此是无法观察且因人而异的,而且,认知研究属于心理学领域,而网络研究则常常将社会学和人类学联系在一起。处于以上原因,有关认知与社会网络的理论和研究看起来似乎是矛盾重重或者毫无希望的。 正是基于这段表述,有理由认为这里的认知网络理论是作者为这一方向的组织网路研究倾向起的概括性的名字。这个名字很传神,而且作者用这个名字充分表达了对于社会组织学中在这方面一些尝试的肯定: 认知网络理论的观点已经在两者之间的融合上进行了一些问题的考察,如个体行动者对社会网络的认知,这种认知对于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以及网络对于认知的反作用等等。 作者分三个方面进一步详细说明了将个体的认知和网络的结构相联系的研究结果: 其中的关键概念包括认知平衡、认知准确度和认知图谱 所谓平衡图式,是指人们将情感关系(如友谊)视为对称的和可传递的这样一种认知倾向...是一种由一系列从相互性和传递性角度考察的关于社会圈可能结构的认知期望构成的 (认知准确度)对于同一网络结构,个体可能会有明显不同的认知... 何谓认知图谱?指的是个体对一个网络中存在的关系的表述,一个个体对某一友谊网络的认知图谱是由个体对在一个特定社会系统中谁是谁的朋友的关系的描述构成的... 现在,距离我的想法越来越近了。至少得到了两点证实:第一,个体的主体性,即使只从认知的角度理解,对于(某些社会)网络的行为(结构)会有很大的影响;第二,真相大白是网络逐渐达到个体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个体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正确认知准确度,建立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平衡图式,个体也因此构成独特的认知图谱。这两点对于我的想法由不小的帮助,因为我们至少知道了,认知网络上的节点的状态是很复杂的:应该不会是简单的0和1两个状态。 是的,很显然的,0和1两个状态表述一个认知节点的状态的确是太过简单了。但是可惜的是,要建模实现这一点,然后用它来说明我们的认知过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回到网络科学的轨迹上来看,我们以前的研究者们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从计算主义的角度将0和1发挥到了极致(不知道是不是图灵机的0和1两状态设想和计算机原理的功劳,呵呵)。回顾历史,会发现从元胞自动机到布尔网络,两者都是基于0和1的状态的,因此,在解释我们的认知过程的时候,这些模型和理论应该是束手无策的,至少可信性要由一些折扣。 当然,还要值得一提的是以网络同步为代表的动力学行为研究。以Boid模型为代表的动力系统同步模型,将节点简化成简单规则约束下的鸟群飞行速度、方向匹配问题。另一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为具有混沌行为的节点组成网络的同步:节点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通过一个混沌函数描述节点行为,让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成为耦合矩阵,每一个节点自己再调和上一个内耦合矩阵,通过耦合作用判断网络最终同步的区域会是什么形状。 要想用boid的运动同步或者把认知节点看做混沌行为的个体来进行耦合同步等等这样的原理来解释真相大白似乎也显得有些仓促:混沌行为和认知之间的联系如何以及这种耦合性质的判定都是难以估摸的,至少直觉上这是不自然的。 因此,认知网络这样的模型能不能丰富现在的网络建模,将简单的元胞自动机和布尔网络推向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认知网络?我们的简单原则是: 第一, 网络的节点本身状态的多变的,但是可以用一个符合某项概率分布的随机过程来表示 。换句话说,你关于某一件事情的认知在随着时间变化:要么增加,即你获得了新的认知;要么减少,即你抛弃了错误的认知;或者更加复杂的,即你对于某个认知进行了改变。 第二, 网络节点认知之间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中介途径进行传播的 。显然,两位物理学家同时阅览同一篇学术论文将会有助于他们改变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认知状态;而没有看到同一篇文章的两位物理学家就不会存在这种认知传播过程。还有侦探,在和相关当事人之间不断的询问和调查时会调整自己的认知,而相关当事人也会据此做出即时的反映:前提是他们有直接的接触或者传播方式,使得他得到了他人的相关消息。 ok,基本的思想有了,下面是关于问真相、个体认知状态、个体影响途径的建立过程:也许包括计算机仿真和理论推导。通过这些建立的认知网络,最终期望的认知结果是什么?真相大白之后,网络的认知图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目前有期待的结论,但是现在还没有完全完成,是一个work in progress,呵呵,所以就暂先不表。关于载体,目前有一个实际的载体验证就是就是学习的认知过程(关于物理学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的认知过程),也在工作过程中,暂且不表。 总之,希望这样的认知网络建模方法能够起到丰富现在的网络模型的作用,将简单的元胞自动机和布尔网络推向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认知网络。更重要的,是想让我们大家都能够发出这样的感慨:啊哈,原来真相是这样大白的!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演化|4493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读心术
songshuhui 2008-9-3 15:16
denovo 发表于2008-05-5 星期一 17:33 分类: 心理 , 生物 | | 97年有一部出名的恐怖片《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么》。最近读心术十分火爆,一边是加州小公司Emotiv的脑波遥控游戏头盔上市,一边是伯克利的研究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能通过磁功能共振成像(fMRI)猜出你看的是哪张图片,也许要不了多久,我就能靠脑波知道你去年夏天看见什么了。 这两样东西,粗看起来一个是圈钱的把戏,一个是严肃的科学,其实放在一起来看,还真是蛮有些意思,希望伯克利的兄弟们不会来砍我。读心术的要点无非两样:读脑波的技术,以及处理读取图像的算法。 Emotiv公司声称他们使用EEG,也就是常用的脑电图,读取大脑活动的突触后电流。这个方法的实时性好,但定位性很差。而伯克利的研究者使用了fMRI(磁功能共振成像),读取的是大脑各部位活动所需的血流量,间接表现神经细胞的活跃程度。显然这个方法不如EEG那样实时,但是定位性要好很多,所以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使用非常广泛,不过这比脑电图要复杂得多,也要贵得多。 不论用哪种方法,读取出来的图像都要用特定的算法来分析,以解读其中的信息。Emotiv公司号称他们的算法可以解码脑电图,以此定位信号来源,但正如前面所说的,脑电图技术本身就限制了它的定位功能。看了几个Emotiv头盔试用的介绍和录像,我猜测他们使用的只是一个模式匹配(pattern match)算法,先记录你某些特定大脑活动情况下的脑电图,比如说当你想把一个箱子抬起来的时候,脑电图是什么样子。然后将新的脑电图与这些已有记录匹配,如果匹配值高到一定程度,便认为你现在是想抬箱子,从而发出无线信号,让游戏人物把箱子抬起来。所以你每次想抬箱子的时候,可千万不要胡思乱想,一不小心说不定电脑就给理解错了 而伯克利的研究者们做的却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简单地说,就是给被试者看一千余张图片,记录他们每一次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然后从这一千余次图片和脑波的对应中总结出一套比较普适的规律,这一步叫做模型估计(model estimation)。接下来就要将这套规律运用于全新的一套图片上,预测出被试者看到这其中每张新图片的脑波反应是什么样子。当被试者看到一张新图片,测试者并不知道是哪一张,但是它可以把脑波的记录与之前的预测相比较,选取预测值与本次实测值最相近的一张图片,也就是猜测被试者所看到的究竟是哪一张图片。这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比方说如何把被试者所看图片在视觉中枢不同点上引起的神经反应转换为数学表达式(研究者使用了金字塔Gabor小波模型)。这里面所用到的算法复杂程度比Emotiv的要高太多了。 使用磁功能共振成像的读心术研究早有不少人在做,伯克利这篇文章并非首开先河。但相对于此前的研究,它在好几个方面有了大的突破。它可以识别全新图像,而此前的研究中,猜的图像大都是之前读取过脑波的旧图像。它采用了真实图像,虽然只是全黑白图片,但相对以前所采用的简单易分类的人造图片,在算法上已经是一个突破。 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希望看到的后续工作除了提高图片复杂度(如彩色图片)外,主要是测试该方法的广泛适用性。目前只有两个被试者就是实验者中的两位,对其中一位的预测准确度明显比另一位高不少,是不是说明有人的心思简单,比较容易被读心呢?呵呵。当然,我也知道磁功能共振成像复杂昂贵,是广泛测试的一大障碍。 要是从一个科幻读者的角度来说,我希望看到的,也是我害怕看到的,则是读心术的推广,从视觉中枢到其他知觉以至思想,记忆和感情。前面说过,读心术需要算法和探测技术两方面的进步。对于知觉,位置比时序重要得多,也许磁功能共振成像这样具有定位功能的技术已经足够。但对于时序性强的思想和记忆,我们需要同时具有实时和定位功能的技术,下一个候选技术是MEG(脑磁图,直接探测由神经细胞活动电流所造成的磁场),或是MEG与fMRI的结合,还是听起来有点恐怖的颅内电极?不管怎样,对于思想和记忆的探测似乎理论上还是可行的,可是对于感情这种我们自己都搞不懂的事,要用机器来探测,似乎还是有点儿匪夷所思。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会有一台记梦仪,每晚接在自己的脑袋上,如果早晨醒来想起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好梦,却怎么也不记得梦里的情形,就可以打开记梦仪看看。啊,原来梦里都是绿油油的美刀!只是少年时候的梦想如果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也喜欢我就好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能实现。 不过比起从知觉到思想记忆以致感情的推广,读心术更可怕的前景,则是从个人推广到群体。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你必须先用实际行动把你大脑的反应模式教给电脑,它才能够举一反三地探测你的思想,所以你要是讨厌被机器了解,没关系,不教它就好了。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从大量人群的思维模式中提取出共通之处,来探测一个新人的思维,那可就谁也逃不掉了。好在人和人是如此不同,思维模式的共通之处究竟有多少还是个问号,也许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但愿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 伯克利文章的连接: Identifying natural images from human brain activity P.S. 俺不是脑成像和算法的专家,有错漏之处恳请指正,谢谢 标签: 五香松仁 , 神经科学 , 认知
个人分类: 心理|2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如何理解异己者
songshuhui 2008-9-3 11:58
DNA 发表于2008-05-22 星期四 10:01 分类: 心理 , 生物 | | 大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与自己的思想、理念不同的人沟通起来是多么困难,彼此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是一个难度非常高的技术题。虽然我们总是在不断试探、推测、分析他人的想法、感受、目的、意图和个性,但是我们从来就不可能像清晰知道自己内心的精神活动那样去直接认知他人的思想。解决这一难题的公认方法之一是以己推人以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基础去判断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但是最近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却告诉我们,这个将心比心却是受到条件限制的。 在著名学术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最近发表的一篇心理学研究论文指出,当我们判断他人的想法时所运用的大脑区域恰好是我们进行自我思考的区域,这个大脑区域叫做腹侧前额叶皮层(ventr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譬如有人问你喜不喜欢篮球,这时你的vMPFC会迅速对这个问题作出反应思考你所喜欢或不喜欢的体育运动是什么,vMPFC里的神经元(也就是脑神经细胞)会分泌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神经元之间的电流、离子流会劈哩啪啦的上窜下跳,如果这时给你做个脑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或者单光子发射断层摄影(SPECT),会发现vMPFC这个区域比大脑其他区域活跃很多,并且可以量化出vMPFC的活性。这就是神经影像学,简单的说就是给你的大脑照张像来分析大脑的活动。 科学家们利用神经影像学方法分析vMPFC的活性发现,当人们考虑与自己相似的人的想法时,vMPFC活性非常高,然而判断与自己迥异的人时,vMPFC活性则受到明显抑制。哈佛大学的研究者选取了一组学生作为测试者,这些学生来自于美国东北部,而且是自由派。研究者先给这些学生看两张目标者的照片,并且各有一段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两个人的背景和特性:一个与测试者一样也是来自美国东北部的自由主义者(相似者),而另一个则被描述成为来自中西部支持共和党的原教旨主义者(异己者)。然后以这两个假想的目标者的语气给测试者出题,而这些题目被设计得很中性甚至是非常八卦譬如问你喜不喜欢吃匹萨饼上的蘑菇,喜不喜欢猜字谜,喜不喜欢帮助朋友解决难题等等。然而研究者发现即使是这样与敏感的政治、宗教无关的问题,测试者对于相似者和异己者的相同提问,其大脑vMPFC区域的活性却十分不同。甚至当异己者问喜不喜欢匹萨饼时,测试者的vMPFC区域对匹萨饼这个概念却没有反应。研究者表示,接下来的研究目标是对于历史上一直有政治和宗教冲突的不同种族(例如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进行测试,看是否会得到相似的研究结果。 原来将行比心只对相似者有效,换位思考却是难以换到异己者的位置去思考,因为你我的脑子根本就罢工不去思考。大至政治上的左右之争、种族偏见、民族仇恨、宗教冲突 ,小至个人生活上夫妻恩怨、婆媳矛盾、城乡差异,无不是不同思想理念的交锋与冲突。虽然仅凭心理学与神经影像学的研究结果来解释这些矛盾与冲突的难以消融会有简单机械化与非人化的嫌疑,但是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和参考既然我们的大脑可能对于异己者有着先天的排斥,我们是否应该有更多的理性、耐心和努力去沟通、理解和尊重? 相关链接: http://jingliumm.spaces.live.com/ http://www.nature.com/news/2008/080317/full/news.2008.677.html http://www.pnas.org/cgi/content/full/105/11/4507 标签: 大脑 , 心理学 , 神经影像学 , 认知
个人分类: 心理|15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