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教学质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融智学系列公益课旨在启迪智慧激发潜能。 数据科学与智能教育协同创新 在知识信息几何增长的当今时代,如何成为合格的自主学习者 ...
geneculture 2020-8-13 18:44
融智学系列公益课旨在启迪智慧激发潜能。 数据科学与智能教育协同创新 在知识信息几何增长的当今时代,如何成为合格的自主学习者?是各级各类教育部门负责人、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应该全力关注的焦点。教学质量如何保证?至关重要!中西方教育学理论及其发展史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教训。高深知识探究与高级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各国及国内外的顶级大学竭尽全力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无数。它们与分散在千家万户每一个学习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家长和教师及学生又怎么想呢?或又该从何入手获得智慧教育的启迪呢?管理科学与教学质量(清华大学雨课堂主讲嘉宾邹晓辉)明晚八点开课
个人分类: 高教管:特色与质量|1213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lizg 2018-5-19 18:12
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讨会在我校(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教育部动植物生产类专业教指委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_教育频道_凤凰网 http://edu.ifeng.com/gaoxiao/detail_2013_07/08/27269725_0.shtml 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2014-11-06 10:24 核心提示: 11月5日上午,由我校承办的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讨会在我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分享到 研讨会现场 分享到 南京农业大学郑小波教授主持会议 分享到 我校副校长张献龙教授致辞并做总结 分享到 我校植科院副院长黄见良汇报标准起草情况 分享到 调研小组汇报 (文|学通社记者高晨曦 图|学通社记者庄耀文 新闻中心记者治国) 11月5日上午,由我校承办的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讨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会议由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郑小波教授主持。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周清明教授,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宛晓春教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秦智伟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林文雄教授,以及相关高校植物生产专业负责人出席会议。 据了解,教育部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指导教学委员会成立了专门调研小组对植物生产类所涉及的11个专业展开调研,其中我校负责农学本科专业和园艺本科专业调研工作,并牵头负责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拟定。 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黄见良教授首先汇报了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起草相关情况。与会专家就该专业教学质量如何改进和提高这一议题展开讨论,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学分要求、专业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管理等进行了认真研讨,现场气氛热烈。 随后,调研小组成员就农学和园艺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别作了汇报。他们历时5个月,对68所设置农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及全国99所设置园艺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发放了调查问卷,实地调研了农学本科专业学校20所、园艺专业本科学校16所。调研成员发现,实践环节中的问题较为典型,他们建议,一方面,可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给予植物生产类专业必要实践教学经费并逐年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大实习基地建设,提供必要教学场所。郑小波教授以园艺学学科为例,谈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他说,“实践课对于教学和学习来讲有着比理论课更高、更严的要求,尤其是教师要重视实践和实践课,更须加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会上,我校副校长张献龙教授致了辞并做大会总结。他表示,本次会议准备充分、材料翔实,与会专家都进行了充分研讨和积极交流,围绕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教学这一问题,分析了课程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调研数据来证明,更进一步说明了这次会议的科学性、必要性,后续工作是在认真吸纳各位专家真知灼见基础上,对报告和标准予以充实完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16 次阅读|0 个评论
90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2005)
热度 2 ggjjhh 2016-3-6 05:09
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 高金华 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解决多方面的矛盾;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包括决策机关的督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研室的促进作用、后勤部门的保障作用、教辅人员的管理作用,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质量首先是教师的讲课质量。教学过程是教师的讲授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统一,教学双方互为主客体,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先知地位,要把自己先知道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是一种特殊的客体,要提高教学质量表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抓三个关键之点: 第一,想教,即教师要有较大的职业动力。教师要爱岗敬业,把教书育人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 第二,能教,即教师要有较高的科技水平。教师要勤于钻研,对讲授的内容能够融会贯通。 第三,会教,即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任何学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必须想方设法让教师安心工作、努力钻研教学内容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要发挥教研室的促进作用 现代教室是群体性活动,教研室是重要的教学单位。在教研室内部,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积极向上的,也可能是消极涣散的。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发挥教研室的促进作用,形成努力进取的良好氛围。 发挥教研室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要抓好三项工作: 第一,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影响教师积极性有三大矛盾,教研室的思想政治工作 要注意解决这些矛盾。一是要解决教师与领导(包括学校及其教学主管部门的矛盾)之间的矛盾。上级要求合情合理的要坚决执行,上级要求不合理、给予的待遇不公正的要引导教师提出理性分析、科学论证和切实可行的建议。二是要解决教师之间的矛盾。减少内耗。形成团结奋进的人际关系。三是要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对教师存在的问题不护短,帮助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对学生出现的过错不迁就,教研室主动出面与有关人员(辅导员、班主任等)一同帮助学生自觉地尊师重学。 第二,要抓好科技创新工作。大学不同于中小学,打响教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创新需要研究现有的理论和技术,有助于教师全面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提高“能教”的水平。创新能够提高教学和教师的科技声望,吸引更多优秀或比较优秀的学生,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生源方面的基础。 第三,要抓好教学研讨工作。顾名思义,教研室要研究教学方法问题。如果不把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当作一种“负担”,每个教师都会通过教研活动有所收获。“会教”需要实践经验,以老带新是必要的;“会教”需要方法创新,以新促老是可能的。通过各种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每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就能增强课程建设的整体实力,提高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质量体现为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质量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表现出来的。 学习过程是人类认识过程的特殊形式,要在短期内学会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认识成果。教师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学生认识的客体对象。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要解决两大问题: 第一,要解决“想学”的问题,认清学习的意义,增强学习的动力。首先,要发挥家长的正面教育作用,尽可能做到与每一位家长都建立联系,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其次要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作用,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要探索精神鼓励的各种方式,比如颁发徽章,扩大奖学金授予范围(必要时可减少数额)。 第二,要解决“会学”的问题,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教师要传授学习方法,善于帮助学生记得住,用得上、做得好。其次要指导学生读一些关于学习方法方面的书刊,第三,同学之间交流学习体会和经验,现代化建设促进。 205-03-25写出
个人分类: 网发论文|3402 次阅读|2 个评论
高校生师比的表征性与强制性
热度 5 lgmxxl 2015-8-13 09:52
受中国科学报温才妃老师采访的诱发,对高校生师比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也算是对采访的补充。 高校生师比本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自从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以后,这个指标被赋予了一定意义。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生师比是指高校各类学生折合数值与高校专任教师之间的比例。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生师比具有强制性特征。具体要求是本科高校中生师比不得超过18:1,超过这一数值的高校将受到黄牌警告。但从其本体意义上,生师比是教学质量的表征指标,它具有表征性特征。 高校生师比的表征性说明,生师比并不一定是一个严格意义的控制指标。生师比的指标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无可奈何的规定。随着高校人数的扩大,大班上讲,放羊式培育人才,受到广泛诟病。人们期待通过生师比控制无度的高校规模扩张。但事实上,教学质量本身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生师比最多算一个表征指标。其背后的要求是,高校要充分注重师生间学习互动,注重教师对学生的一对一培养与关怀。从这个意义上,控制生师比只是一种表面控制,其内在的主要要求是小班上课比例、教师担任班主任比例、本科实施导师制情况、教授上课平均学时数、教师与学生的契合性等。目前,教育部所属高校已经全部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其中这些指标得到较多的统计与控制,应该说是一个进步。 高校生师比的表征性潜在地对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事实上,在近十多年大学人数扩张的过程中,各大学引进了大批的博士。这些博士有良好的科研素养训练,但作为教师,其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事实上,作为大学教师,不仅需要良好科研素养,也需要良好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而在这方面,各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训都流于形式。生师比背后要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高校应该重视对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 高校生师比的表征性同时说明,不同类型的高校,其生师比的意义和内涵是不同的。这也是其表征的教学质量的内在规定性。对211工程类大学,生师比普遍较低,特别是985工程大学,这一数值相当低,已经基本与国际一流大学相当。但不同的是,我们这类高校中的教师,特别是名师却重视科研忽视教学;重视研究生教学,忽视本科生教学。有些985大学中的名师甚至不给本科生上课,或者被动上课。所以,对这一类型的高校,生师比要求没有意义,更为有意义的是诱导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吸引有潜力的青年学者来校认教。而对地方性大学,特别是准备转型为应用型技术大学的高校,生师比的内在要求是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企业导师的人数、教学平台的类型等。 至于生师比的强制性要求,只是一个应时的指标。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检查评估,各高校都会想办法达到这一比例要求。同时,我也相信,在人才培养质量就是高校生命的今天和明天,各高校也会自觉控制生师比,并提升教师质量内涵和教师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契合性。 扩大的生师比为何难“收缩” ■本报记者 温才妃 这个暑假安徽省某高校教师王林注定不清闲。 别人都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各种旅游照、美食照,而她却正在为下学期的汉语口语课程备课。工作4年来,她前前后后开过9门课。总有一些教师因进修、出国、怀孕找到她替课,“年长一些的教师不愿意多上课,新来的教师又缺乏教学经验”,于是这项任务很自然地落到了她头上。 学传播学出身的她,一下子成了横跨新闻系、中文系的教师。而这一现象并不鲜见,学中文出身的同事还帮人上过“近现代史纲要”。“教师们跨系上课,并不是因为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师资不足。”王林感慨地说。 就在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68:1。而2013年这一数字是17.53:1,2012年的数据是17.52:1,2011年是17.42:1,2010年是17.33:1,2009年则是17.27:1。很显然,近几年来,普通高校的生师比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项“可操作”的数据 生师比,反映一所高校学生受关怀程度、师生互动交流频繁与否的指标。 有统计显示,美国排名前10位的高校生师比为6.73:1,一流州立大学的生师比为18:1。作为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生师比差距过大,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诟病。 按照教育部2004年发出的通知,综合大学的生师比达标要求:14:1为优秀,16:1为良好,18:1为合格,超过这一比例的将给予黄牌警告,限制其招生等。然而,十多年过去,甚少听闻哪家高校因生师比超标,而被教育部黄牌警告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一重原因来自于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卡住高校招生指标加以控制生师比,而另一重原因则来自于高校生师比的统计口径。 按照教育部文件上的规定,生师比的换算为学生人数除以专任教师数。但是,在实际的统计中,却各有不同。 一位高校教师告诉记者,由于统计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统计上报的教师是指在册教师及入校后进入教师职称系列的人员,而其中有部分人已不在教师岗位工作,还有部分人已流失到其他单位,但档案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在岗教师与在册教师人数相差很多。 同样,学生人数的计算也各不相同。一些高校的生师比,学生数量并不是按实际的人头数计算的。如,一些高校仅计算全日制本科、专科的在校生数,在职教育者并未计算在内,导致学生基数少;也有高校按一名本科生算作1人,研究生算作1.5人,博士生算作2人,留学生算作3人统计,使得学生基数增多。 由于统计口径不一,使得生师比成为一项“可操作”的指标,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当下的师生情况。 缺口在哪里 17.68 :1,一个平均了全国2000多所院校的数据,究竟反映的是怎样一个课堂? 小班教学一直被视为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之一。17.68:1,看似18个学生对1名教师,但实际上,离小班教学要求的师资力量相去甚远。 储朝晖解释说,学生一天的课程至少需要3名教师参与,将两项基数各自乘以3,就是53.04:3。相当于,就全国高校而言,3名教师完成一天的课时,平均课堂人数约为53人。 “70人课堂教师不易把握,50人课堂教师尚能掌控,而30人的课堂,师生互动最为理想。”王林深有感触地说。显然,中国高校普遍离理想的课堂还有较大的差距。 实际上,不仅如此,平均值的背后,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同的课程的生师比同样矛盾重重。 结合高校《2014年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武书连2015中国322所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记者发现,医学、音乐、美术类院校的生师比差距最小,多为8:1、9:1;而民办院校,尤其是一些新生的独立学院,生师比高达25:1或以上。 储朝晖指出,生师比差距最大的高校是地方本科院校。“地方高校尤其是以教学为主打的高校,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最易出现师资跟不上生源扩张的情况。”而这也正是王林4年上9门课的根本原因。 而在河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广明看来,研究型大学中的高层次人才、中青年教师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相对于应用技能型的地方院校强调企业导师的参与,研究型大学更应该强调专任教师的引进。” 如果仅把焦点对准高校内部,不难发现“两课”、外语、高数等公共课教学是生师比过大的重灾区。 “一名教师一学期要教三四百名学生,这就迫使我们只能以传授知识为主,实验教学环节相对较弱。生师比不变、‘两课’又有课改压力,使得教师们疲惫不堪。”福建某高校教师张晓慧感慨地说。 学费、编制成瓶颈 生师比差距大,离不开高校扩招的大背景。 从1999年起,为了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中国高校掀开了扩招大幕,直到2012年,持续了13年的扩张才以高等教育质量下滑为代价,被教育主管部门叫停。其留下的“教师少、学生多”局面,至今还在缓慢改善中。 刘广明指出,解决生师比差距过大,并不是简单地“一增一减”问题,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首先,经济扼住了它的喉咙。 储朝晖表示,一方面,课堂成本与学生人数成反比,即一门课学生越少,开课成本越高。为了实现小班教学,成本势必要提高,那么,相应的学费也会上涨。“学费上涨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操作难度很大。但是不提高学费,教师的收入势必又会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课堂人数的多少直接影响教师的课时费,通常大班课堂人数达到一定基数,课时费会相应增加。“既然学费难以提高,将大班改为小班,影响的是教师的收入,他们势必缺少动力。” “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尚有政府拨款,对于地方普通高校,学费几乎成为了他们最主要的来源。无法在经济上加以保证,成为限制生师比调整的瓶颈之一。 而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编制。 刘广明告诉记者,相对于重点高校,相对于早年间,地方高校的人事自主权正在进一步减弱。“非教育部高校的人事权掌握在地方人事厅手里,名义上是用人自由,但实际上编制数量被严格控制。”地方高校“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前人退出,后人才有机会进入。一些人即使评上了副高职称,也不一定能聘上,无法享受副高职称。因此,地方高校在进人过程中特别审慎,“小心翼翼”地把用人指标用好。 “用好指标的初衷没有错。但是,现在有些过头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生小朱告诉记者,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一些专业明明教师短缺多年、课程无法开设,但依然严守着进人标准——本科、研究生、博士非“985工程”“211工程”院校毕业不录,“少一项都无法录用”。 “加上高校待遇无法吸引优秀人才、不愿意上课成为很多教师的一种心态。想要改善生师比,难上加难。”刘广明说。 改善须放权 面对着生师比逐年扩大,如何还学生一个高效互动的课堂,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 储朝晖认为,归根到底还是应该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权,根据专业特性确定生师比。 实际上,由行政部门给定招生数量、师资、学费,这大概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国外,高校享有自主权,招生数量、师资、学费多寡全凭高校自身决定。 “不同专业的教师需求量不同。比如,艺术类专业教师需求量大,就不能因为一个给定的数据、比例发挥的刚性作用,而忽略了高校专业特性的发展需求。”储朝晖说。 除此之外,他表示,专任教师仅占高校教职工的1/2、1/3,从整体上来说,调整生师比还应尽可能地通过压缩非教学人员的数量来实现。 刘广明提醒,“准备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高校,不应该一味地强调专职教师的引进,片面做大教师、学生数量,而是应该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引进企业导师。不然,又将走入一个误区”。 与生师比难题并行的,还有如何鼓励教师回归课堂。刘广明认为,这与当下的分配机制密切相关——科研的奖励回报高,课堂的检查、评估多,需要在制度诱导上重新建立。 他表示,在生师比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慕课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大班上课的弊病。“慕课的组织方式越来越传统化,可以组织答疑、线上交流,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高校应该重视对传统课程的改造,让教师主动回归课堂。” 《中国科学报》(2015-08-13 第5版 大学周刊)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5237 次阅读|5 个评论
高校之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辩
热度 1 hrm001 2014-7-26 18:14
高校之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辩 在当前的高校里面,无论是国内国外,无论是何种专业、何种课程,教学质量不佳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并且还将是一个继续长期存在的客观状态,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究其原因,高校教学不同于中小学教学和幼儿教育,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胜任,而具备这种很高的专业素质并不是经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几年间就能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长达十年以上的长期不懈努力与坚持,才能在专业方面达到较好的水平。 由此可见,对大学教育而言,科研是皮,教学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代大学里的教师如果早早丢弃科研不再进取而专去吃老本,注定只是半桶子水的专业水平,而专业素质不高,也必然会对很多应该讲解透彻的专业问题自己也根本无解或是缺乏关注根本闻所未闻,上课则只是老调重弹再加上天南海北的信口开河甚至扯谈些根本与所教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社会问题、情感问题等来吸引学生注意(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虽然也能暂时赢得那些怕苦怕累学生们的 芳 心博取他们一笑或换来所谓的“思索”,但这就专业人才培养而言,算得上是合格的“专业教师”吗?至于在考试这一最后督促学生学习、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关口却又“频繁放水”,其原因或因利益互换,或害怕学生报复,如此做法纵能蒙得一时,岂能蒙混一世,无论是当时乃至今后岂不觉得内心有愧? 因此,笔者认为,搞好大学教学应该在上述清晰诊断教学问题存在缘由的正确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需要具备雄厚专业实力的教师。教师具备雄厚专业实力才是讲好课的基础。这种专业实力要与专业研究紧密联系,并且能够对本专业的社会实践工作有所价值,而不是只讲在何种期刊级别上能发文章、拿何种级别课题但文章与个人专业技能却华而不实的“伪专业能力”。确切讲,授课者的专业实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掌握极其丰富的专业知识; 2. 具备将专业理论与复杂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专业能力; 3. 在本专业领域现有知识与技术不足以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时,具备强烈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能研究出新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进而解决实际难题。 第二,必须掌握基本的教法和熟悉教育规律。能综合运用案例归纳、理论演绎、比较、反证、计算实证等科学分析方法对疑难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及运用启发式、课堂讨论、多媒体、网络资源、实验、实训等教学手段紧抓学生注意力以增强教学效果。 第三,能做好教学管理。教师是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培训者,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现场的管理者。作为合格的教师,应该抓好上课考勤与课堂听课情况检查,围绕上课内容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组织阶段性学业测试,并把学生对上述任务的完成结果都纳入到期末总评成绩的计算当中。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督促学生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在课后及时复习掌握所学内容,主动学习、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从而在本课程的学习期间,能够持续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原文地址:高校之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辩 - 教育与经济学教育 - 人大经济论坛 http://bbs.pinggu.org/thread-3143582-1-1.html
个人分类: 学习与思考|3126 次阅读|1 个评论
应该完善‘学生评教制度’
热度 10 lin602 2013-12-18 09:39
学生用投票或打分的形式评任课教师上课的教学质量,在许多高校都实行,这一方法到底有没有可取性?有多大的准确性?从整体上看到底是有正作用还是有反作用?而且采信多少? 不少教师反映,如果对学生要求严格,经常得到学生们不好的‘评教分’,所以有些教师调侃地说,‘学生是大爷,老师是孙子’。 我的感觉好象是与学校风气相关,与教师的教学也有关。 如果教师真是上课非常认真,态度也把握得好,严格要求,考试难度适中,学生们能够学点东西,这样的教师一般评教分还可以。 上课太糊弄的教师,经常分数不高。 但是,这个变数太大,有的班风特别差,班上‘顽气’太足的,几个人起哄,会有不正常的评价结果。 我的感觉要让评教指标还要细一点,不能只给个分就行。 例如:上课时间,PPT,学生上课人数比例,讲课声音,生动性,启发性等(我是随便写的)。总之要细化一点为好。 要对学生的评教进行细致分析,有些明显不对的,要提出来另外处理(例:老师从来不迟到,他写迟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核实,让正确的评价准确地反映,对不正确的评价,要给老师一个清白。因为与多个学生交流是好核实的,对一个老师的风格,全体教师应该是有点数的。 现在我校不少教育有摄像头了,在考试过程中非常管用,其实也可以适当用于教学的跟踪,不过,要管好这个摄像头,搞不好有副作用,一定要程序化管理。
3780 次阅读|17 个评论
带个相机去上课—巡课笔记之九
热度 28 tangchangjie 2013-12-12 14:29
带个相机去上课—巡课笔记之九    督之初,性本善 教学督导听课计划一般由教管部门分配,安排时,综合考虑了课程改进需求、专业内容、讲课和听教师的时间等等因素。   近两个学期都有年轻教师主动请督导组老师去听他们的课程。可能是他们感觉到了督导组的“督之初,性本善”。 我们督导组强调了作教管的“视听传感器”和“辅助”属性,督导目的是协助教师提效而加分,而不是扣分。考察听课后的意见表,有批有励,有正有负,总的还是理解多于抱怨,支招多于批评;与学生评教的意见相比,更容易被接受。   教师们改进教学的积极性难却,对主动请听课的盛情,督导组中总有时间合适的老师响应。最近,笔者应邀听了刚从美国学习回来的Y n 老师的课。    带个记录设备去上课 上课前一天,建议Y n 带个录像(或录音)的设备。讲课时,他把手机放在讲台旁录像,由于用高画质格式,不到一节课时间,就把2G的剩余内存用完了。所幸,我带的平板电脑上还有8G剩余空间应急,把这次课程的主要环节都录下来了。       好效果来自充分准备  主动请督导组听课,自然预先做了充分准备,Y n 对教材相当熟悉,全英文的PPT,双语讲解,清晰准确。课堂调度活跃,既抽了学生上台表述,又有群问群答;三节课下来,学生还保持专注且充满兴趣;只是在提问时,对个别学生,还不能叫出姓名(本文最后一段有建议对策)。   这次课讲得不错,有录像作证,自然,我对这一次课程的评语也很好。只要每次都这么认真,每次都会讲得这么好。同意许多老师说的,教学只要认真,就能做得好;这一点和科研稍有不同,做科研项目时,有时认真了、拼搏了,也不一定成功。       不录不知道,一看自己笑  课后用视频转换软件(这类软件很多),把录像压缩了10倍,用我们的凡眼看,画质似乎和压缩之前差不多。   以下的体会来源于多位老师,包括我自己。很多老师在观察自己的课堂录像时,都会发笑:   “这是我的声音吗?   “我会傻傻地那么挥手吗?   “这个肢体语言不太好,那个无意间的Pose帅呆了…..   “我会有那么多口禅吗?居然会每隔两句话就重复一个“然后” …   “我会每三句话都会重复半句吗?   “我怎么会有矛盾的口头禅?英语一口一个“You know”, 而说方言就一口一个“你不晓得….“   “真傻,下一页PPT中有那项内容,我为什么傻傻地在黑板上画?      上述事实说明,最容易请到、既善良而又私密,又最令人心服口服,且人人都有的私家督导,不是某位老师,而是自己的录像录音设备(包括手机)。   每学期自己录像或录音三五次,自看自查自矫正,很快就可以把教学效果提高一个档次。      其实,好多老师几年前就开始用照相机、手机或平板电脑自录讲课、自查自纠了。十年前,笔者跟潮,用过联想的ET-180,那是基于Win CE系统的早期智能手机,不能录像,录音还不错,对改进教学起过作用。   校方在教室中装有录像设备,但申请录像要惊动多方,即使真要录个示范课,也要先自录几次作为排练,以免贻笑大方。所以,老师们还是自录自查多。   在科学网上,曹广福教授也写博文介绍过通过录像来改进教学质量方法。       口头禅问题  口头禅源于佛家禅宗,我们俗人,则用来指代那些无心而出的惯语;电视剧上的少林主持,一口一个“善哉”,这比我们俗人的“好”更雅致。如果请宗教研究所的老师做报告,间或一个 “阿弥托佛”,是可以接受的,太多了就会烦。   从心理学角度看,口头禅并非纯粹的下意识,它混有心理活动,或可掩盖思维延迟,使发音连续,或可推敲措辞。很多人在讲(太熟悉的)方言时带有口头禅,讲普通话则不带,说明口头禅是可以矫正的。       教师的亲和性 学校像铁打的营盘,学生是流水的兵。在课堂上,学生和教师是“多对一”关系。学生认老师易,老师认学生稍难。在听课中,偶尔听见老师提问:   ”请那位女同学来回答,怎样实现….   “请那位黑衫帅哥来回答,为什么…. 如果那天穿黑衫的男生比较多,学生会环顾左右,不知谁中了“彩票”。 如果老师能叫出学生的姓名,或更亲切地仅呼其名,气氛立刻就亲切了许多;如果还能对好的答案,给以鼓励,甚至把鼓励分数 记在学生名下,学生一定会很高兴:为什么?老师认识我,记住了我,这位老师不错,这就拉近了师生距离。 亲和度是相互的,是可积累的,高 亲和度会引导好的学习气氛和效果, 说不定在期末学生评教时,在亲和性相关的栏目中,学生会给教师高分。(国内外学校都有学生评教,有些学校,学生评教的分数很重要,如低于某个阈值,还会影响晋职)。    照张合影, 就是熟人 笔者不太善于认人记人,采用了一个笨方法,开学第一次上课的课间或课后,与同学合影,然后请班长标注姓名,复印后放在教案中。下图是几张我过去用的照片,因为肖像权的原因,故意做得较模糊,有点变形。彩色照片是留学生班的,他们的肤色分布较广,白,浅黑,深黑都有,不用彩色照片,则不易区分(参见博文 我用全英语方式讲过课 )。 为了检索方便,一张照片上不超过 20人,一个班三五张就够了。 照片也分发给同学, 在还没有数码相机的年代,就按人头洗印彩色照片,一人一张。师生一场,也是缘分。每次照相时,同学们都很兴奋。觉得这位老师很随和、亲近, 照张合影, 就是熟人,有了照片的辅助,几周后就能叫出多数学生姓名,提问就不那么尴尬了。当年没有固定的期末学生评教,但有不定期征求学生意见,估计学生议论我,也会是正多负少。 More ….. 此外,带个相机(现在都用手机)去上课,对考勤、监考也有用,上课开始时照,可检查迟到;下课时照,可检查缺席;偶尔为之,学生不会太反感。 曾经有学生缺考后,反说是老师丢失了试卷,所以,监考时照一张,可以作为出考或缺考的证据;当发现不自觉的考生有舞弊的预兆时,举 举 相机,就是威慑,可以制止舞弊于未遂,或可胜造“一”级浮屠,不必等人家作弊成功,铸成大错,再去抓弊。 相关博 文 让PPT灵动而又吸引眼球—巡课笔记之一 课件内容之处理:思路、方法、深浅和详略(原名《照念PPT陋习之分析与解决》)---巡课笔记之二 互动是课堂的活化剂和清新剂 ---巡课笔记之三 享受学习,享受实践---喜看学生“玩”电脑,----巡课笔记之四) 享受听课和享受讲课—巡课程笔记之五 谁是“那位同学 ”---巡课笔记之六 记一次带”民意调查的课堂讨论(图文)---巡课笔记之七 秀秀我们学生的实习作品 ---巡课笔记之八 带个相机去上课—巡课笔记之九 展现教师魅力的开学第一课----巡课笔记之 十 半期考察:种瓜见瓜,种豆见豆--- 巡课训科笔记之十一 让学生看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而不只看练成了的钢铁 --- 巡课笔记之十二(唐常杰) 讲话重尾习惯的数学模型及其矫正 ----巡课笔记之13 反木桶效应 与 985/211本科资历-- 巡课笔记之14 马航MH17的辩论 兼 反思一次课堂辩论的组织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15568 次阅读|49 个评论
如何解决中国高校两大难题:教学质量下滑,职称评定困难
热度 28 hj58 2013-1-8 10:29
如何解决中国高校两大难题:教学质量下滑,职称评定困难   摘要:在内外压力之下,中国高校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刻。在不宜进行激进变革的情况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这两项改革是:1,教师收入分配从“以职称为主要依据”,改为“以课时为主要依据”,此举可以在教师间形成竞争,提高一线教师收入,吸引优质人才流向高校,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2,职称评定从“以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改为“以学术共同体自身的需要”为主要依据,此举可以显著减少学术腐败,引导教师从事高质量的科研。高校改革已经不只是高校或教育部的事情了,还涉及高校所在地和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未来前途。   中国高校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外有欧美港台高校竞争优质生源的压力,内有异地高考政策逐渐放宽对非沿海地区高校产生的压力。高校改革也不再仅仅是教育部和高校自己的事情。中国的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为了使子女获得良好的教育,不惜重演“孟母三迁”的故事,甚至移民海外,因此,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决定了高端人才和有产者的流向。人才流失将导致经济增长失去后劲,高收入群体的流失则会加剧消费不足,因此,高校改革应该成为各地政府和国家必须正视的问题。优质高校将提高地方的吸引力,为当地经济增长带来正能量,地方官员应该从这个角度重新认识高校改革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和推动高校的改革,尤其是当地地方高校的改革,并推动和协助教育部改革当地的部属高校。   在高校内部的基本格局和外部环境短期内难以或不宜做彻底改变的情况下,高校的改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1,教师收入分配从“以职称为主要依据”,改为“以课时为主要依据”,此举可以显著提高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师间形成竞争,提高教学一线中青年教师的收入,吸引优质人才,提高教学质量;2,职称评定从“以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改为“以学术共同体自身的需要”为主要依据,此举可以显著减少学术腐败,引导教师从事高质量的科研,既提高中国高校的科研水平,也能够反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收入分配从“以职称为主要依据”,改为“以课时为主要依据”   教师的水平和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是高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但中国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过低,教职缺乏吸引力,大量优秀人才流向政府(考公务员)和外企、大型国企,还有很多出国留学,毕业后流失在国外。   近年来国家的确显著提高了高校教师的待遇,但提高幅度是按照教师的职称来确定的,职称越高,增幅越大,而真正承担基层主要教学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因其职称不高,获益很少。而获益最多的教授或终身教授,因为年事已高,或被数量庞大的科研经费所吸引,热衷于申请科研项目,很少上课。教育部多年来强调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要求高校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很多高校的要求实际上不算高(每年至少给本科生开一门课),但很多教授即使开了课,仍然“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教室,心在课题,上课质量不能使学生满意。很多学生冲着著名教授的名望拼命考入著名高校和重点院系,进去后却发现根本见不到这些教授的面,很多课程的任课教师为普通教师。   由于大学教师的门槛在逐年提高(目前至少必须拥有博士学位),但其收入水平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却很小,因此高校人才严重不足,年轻教师刚进大学就被赋予重要的教学任务,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先跟着老教师做几年助教,然后逐步开始独立讲课。又由于教师之间不存在竞争,因此很多教师不用心备课,教案陈旧,上课时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意见很大。校方因无后备人力补充,只能视而不见,或虽也大力号召教师提高责任心,却无法采取实质性的强硬措施。   一些高校的管理部门不是没有动脑筋改善教学质量,但是制定措施之前没有进行调查研究,不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学生和老师到底需要什么,于是很多措施不过是想当然、拍脑袋、瞎折腾,或隔靴挠痒,或徒增学生和教师的麻烦。   要解决高校教学质量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教师的问题,而吸引优质教师人才、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最重要的措施显然是大幅度提高第一线任课教师的经济待遇。因此教师收入分配应该从“以职称为主要依据”,改为“以课时为主要依据”。最具可操作性的办法就是大幅度提高课时费,使给学生上课成为很有吸引力的事情。目前很多高校也有课时费,但数量很少,每节课仅几十元人民币,缴纳百分之二十的所得税之后所剩无几,连在校学生都表示以后不愿去学校做教师。   课时费的主要来源是基层院系自己的创收收入,其数量受到院系贫富差距的显著影响。基层院系为了创收也耗费了很多精力,抽调一线教师参加创收,则进一步削弱了教学工作。   显然,高校、当地政府和国家应该将“课时费”问题上升到关系学校命运、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和国家前途的高度来认识。   一些高校领导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观念:“给了你们教师工资,你们就必须上好课。”   他们忘记了中国人才市场的流动性已经非常充分,流动范围也已是全球范围。从道理上讲,拿了工资的确应该搞好教学工作,但实际上收入的高低决定着人才的流向和对本职工作的投入程度。因此,不能只看教师是否拿了工资,还必须看这份收入能否吸引到足够数量的优质人才,并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   实际上高校的领导们不是不知道金钱对人才的重要性,他们不惜重金邀请外国专家来讲学,不惜重金引进科研领军人才。因此,关键是观念,高校领导应该树立新的思想观念:默默无闻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也应该有足够高的经济收入。   中国高校前几年为了追赶国际水平,搞了“科研大跃进”(实际上是“论文数量大跃进”),现在逐步回归理性,开始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希望中国的高校和主管领导能够高瞻远瞩,思维超前,更进一步,尽早认识到一国科研质量的根本是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任课教师。如果中国高校不能培养出足够的优秀人才,高校的科研队伍也会越来越捉襟见肘,现在各个高校用高价挖其它学校科研骨干的办法来充实自己的科研队伍,但这是不可持续的,是一场零和游戏。   更何况高校的官员们自己也不是拿了工资就会认真搞好本职工作的,他们也很在意工资之外的各种待遇和享受。领导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肯定高于基层教师,但自己尚且做不到圣人,又为何苛求基层教师呢?   课时费高到什么程度才合适?难道要使中国高校教师的总收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不是,这是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笔者认为,当一门课有两位或以上教师来竞争时,课时费基本上就合适了,至少在高校教师收入分配模式改革的初期是这样。不同的课程也可以实行不同的课时费标准,因为各种课程的讲授难度或合适教师的数量是不同的,一门课如果有竞争者,课时费可以不变;没有竞争者,则可以提高课时费,直至出现竞争者。   随着改革的深入,即使一门课有竞争者,但如果竞争者的教学水平都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也应该提高课时费标准,吸引更多的人来竞争,直至有足够优秀的人才来参与竞争。   如何在竞争者之中进行选择?可以让他们试讲,由听课的学生和教学督导(一般由资深教师或退休教师担任)来打分,较优者才能上讲台。任课期间,教学督导或其他教师或领导可以随机去听课、评分,期末可以由学生评教,最后综合打分,决定该教师下学期能否继续任课。若出现新的竞争者,或之前的竞争失败者经过修炼后卷土重来,可以再次打擂台。   这样也解决了促使教授多上课、上好课的问题。在评聘和续聘教授时,除了科研成果,还可以考察其上课的数量,如果上课少(原因包括讲课质量低,在竞争时失败),就无法获聘。没有或失去教授头衔,将影响其申请课题时的竞争力,这能从另一个角度影响教授的行为。   所谓改革,首先要改变思想观念。只有在思想观念上打破成规,才能顺利改革。因此不能一见新思路不符合常规,就加以否定。对任何改革建议,不能因其存在缺陷而立即否定,而应该冲着其优点去加以完善,逐步消除其中的不足之处。这才是对待各种新建议(包括异想天开的建议)的正确态度。   二,职称评定从“以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改为“以学术共同体自身的需要”为主要依据   中国的学术职称评定方法从最初的“论资排辈”到后来根据科研成果数量评定,是一大进步。但“黄佶定律”(Huang Ji's Law)——“中国人总是会把好事情做成坏事情”——再次得到验证:科研成果数量标准很快就导致了学术上的粗制滥造,而伪造数据、剽窃抄袭更是司空见惯,代写论文也成了生意兴隆、营业总额高达几十亿元的新产业。为了判断学术论文的水平,发表论文的期刊的地位成了重要的评判标准,这导致“核心期刊”的版面成为抢手货,有偿发表早已司空见惯。   为了推动学者认真研究,近年来有些地方开始根据论文的被引用率来评判学术成果的水平,但“黄佶定律”再次应验:很多学者为了提高自己文章的被引用率,创造了“相互引用”这一做法。一些学术期刊为了使自己发表的文章有较高的被引用率,以吸引更多人投稿、抬高版面费标准,居然强迫投稿者在论文中必须引用该刊之前发表的其它文章。   学术评价过程中科研成果类型的单一化,还产生了其它问题。在实践性比较强的院系和专业,优秀教师擅长创作和表演,但未必擅长撰写学术论文,一些新兴专业的核心期刊又凤毛麟角,即使写出论文,也难以发表,因此这些专业很多骨干教师长期无法解决职称问题。而教师的经济收入和职称紧密关联,这又导致了他们收入偏低,结果损害了他们的教学积极性,甚至导致人才流失。   这个问题还阻碍了引进人才的工作。校外一些专业人士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考虑到进入高校后无法通过学术考评,收入难以提高,因此对高校望而生畏,或选择去评价机制比较灵活的其它学校。因此,学术成果评价问题已不只是当事教师的问题,它还制约了很多专业和院系的发展,一些领导也在为此烦恼。   现有的考评机制看似能够用名利为诱饵,迫使教师们加强科研,但实际上因为这一考评模式不适合很多专业的教师,他们宁肯牺牲名利,放弃了去达到考评标准的努力,“不和你们玩了!”有院系领导反映,他们希望某些教师能够当上教授,承担更多的教学工作,提高院系的整体实力,但这些教师就是不愿意去迎合现有的考核标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学校也在积极地设法改革,但由于各个专业的情况千变万化,难以在学校层面建立统一普适的量化标准。   笔者曾参加过关于改革职称评聘标准的研讨会,大家艰难地商讨着各种量化或折算方案,既要照顾特殊专业的情况,又要维持一定的专业声誉,不愿过于降低评价标准,以免遭受其它专业的学者的轻视。各种“折算”虽然出发点是为了照顾特殊专业的教师,但“折算”这个词汇本身又被他们自己认为“有损尊严”。笔者旁观着这种种烦恼和折腾,心里真是为他们“捉急”。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同样需要在思想观念上做突破性的改变,跳出思维定势和习惯做法的窠臼。   笔者认为可以试行“学术共同体自治”制度,把僵化、机械地从外部去评审教授,变为按照工作需要由院系学术共同体自己去评聘教授。   具体做法是:学校把各个院系或专业的教授群体视为一个“学术共同体”,由他们自己对该共同体在学术上的进步或退步负责。因此,评聘谁做教授完全由这个学术共同体自己(教授委员会)决定,评聘标准也由他们自己制定。这就避免了职称评定工作对机械的、僵硬的量化标准的依赖,也彻底挖掉了学术腐败的根子。   学校仅在宏观层面对各个学术共同体进行调控:学校认为某学术共同体工作做得好,对学校总体水平的提高有贡献,或希望它进一步发展,扩大规模,就增加该共同体的教授名额总数,并相应地增加与高级职称相关的拨款;反之则减少。这可以迫使各个学术共同体不因私情或贿赂而将高级职称授予学术水平不够者。   为了体现党对中国高校的领导,院系或校党委可以拥有对学术共同体决定的一票否决权,或拥有较大的投票权,或其它制约机制,以在政治上对新聘教授把关。这一做法是为了尊重现实、降低改革难度,因此不宜情绪化地去解读。   “学术共同体自治”的本质是:把院系发展命运交给院系自己的教授们。他们觉得谁有资格当教授,当了教授有助于提高院系的总体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就聘其为教授;觉得某教授不再合格,就投票解聘。换句话说就是“学术共同体在学术上自负盈亏”。学校只按照教授定额拨付涉及教授的费用(例如教授岗位津贴),但对具体谁当教授不再干涉。   中国人常说“隔行如隔山”。即使同在艺术学院中,音乐系的教授未必懂油画,美术系的教授也未必懂美声。而现行评聘机制常有理工科教授评文科教授、历史系教授评电影学教授的情况。外行参与职称评定,只能机械地、僵化地根据某些定量指标(例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评价,此时还不如用电脑软件来进行评价;很多外行只是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主观好恶对申报者进行评价。学术共同体自治则可以彻底消除“教授评教授”这种看似合理、实则是“外行评内行”的荒诞做法。   根据发表的论文数量来评判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实际上是把评判权让渡给了学术期刊,而中国现在的学术期刊多数没有同行审稿制度,更多的学术期刊基本上已经市场化,只要肯交版面费,就能发表文章。因此,根据论文数量对学术水平进行评价,实际上可能是在根据作者花费的金钱数量进行评价。   现行评审方式的另一弊端是:参加评审的教授来自全校或外校,他们不需要对院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负责,即使评价错误,不利于院系的发展,自己也没有任何损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而学术共同体自治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实际上“共同体自治”早有大量成功经验。世界著名的玛格南摄影图片社就采取了“共同体自治”的方法。任何人想加入图片社,必须经过全体现有成员的考察和投票同意。任何人一旦被接纳加入图片社,则立即获得和其他人完全一样比例的图片社股份。因此,现有成员在审批新成员时,不会徇私舞弊,因为新人如果不能对图片社有贡献的话,每个成员的经济利益都将遭受损失。很多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和很多公司都实行了合伙人制度,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共同体自治的方式。   实行学术共同体自治之后,教授们不再追求科研成果数量,而会追求学术成果的质量。因为此时数量的意义已经不大,而质量却很重要。高质量的成果如果能被同行认可,将为学术共同体带来声望,提高学术共同体在专业圈子里的排名,自己在学术圈和共同体内的地位也更高、更稳固。为了督促教授们搞好科研,可以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定期举行交流会,各个教授介绍自己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后继计划,而不必以一定期限内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为唯一考核形式。   我们现在都羡慕老北大等中国老大学在学术上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辉煌成就,但更应该注意到其辉煌的原因之一是它们在选拔人才时的不拘一格。北大校长蔡元培仅凭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就认定他“旧学邃密,新知深沉”,将时为在读博士研究生、27岁的胡适聘为教授,这在中国高校现今的评聘机制中是不可想象的。   学术共同体自治还使高校的管理工作大大地简化了。我们可以假设一种最坏的情况:现有教授都是不学无术者,都是靠制造学术垃圾获得教授职称的。他们新聘的教授更加不学无术,他的加入使该院系的学术水平进一步下降,或教学质量进一步恶化、学生更加不满。   此时学校不必费心调查和判断该院系新聘教授的标准是否合理、过程是否有猫腻,只要简单地减少该院系教授职称总额一个,或惩罚性地减少两个,并相应地减少拨付给教授岗位的经费,迫使现有的教授们解聘一个或两个教授。   因此,即使现有教授的水平都很低,他们也不敢或不愿意在新聘教授时任人唯亲或唯利是图,聘用比现有平均水平更低的人,而希望能够聘请到合适的新人,使自己的院系至少不发生退步。   如果减少一两个教授名额后还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重复这一过程,直至这一学术共同体自行消亡。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好制度?不需要管理者事无巨细都来操心,能使坏人主动地去做好事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如果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有简单轻松的办法使事情不变得更糟,那么这个制度设计就是值得一试的。   要使治理学校到达“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轻松程度,就必须抓住被管理者最要命的地方,使他们主动地按照管理者需要的方式去做事情。如果不抓住关键,却去管学校不该管、也管不好的细枝末节(一首得奖歌曲应该折算为几篇核心期刊论文等等),只会使校方疲于奔命,焦头烂额,却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在评聘教授时,对于教授委员会的评定结果,院系中必然会出现某些老师不服的情况:“为什么他有三幅油画得奖,可以当教授,而我三首歌曲得奖,却不能当教授?”如果他们向校方投诉,校方原则上不接受投诉,因为学术共同体已经自负盈亏了。   但大学的情况很特殊,院系的“产权”毕竟不属于该院系的教授们,他们只是在学术上自负盈亏。中国的情况也很特殊,不满者可能大吵大闹,越级反映,鸡犬不宁,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甚至可能赴京上访、闹到外国新闻媒介上去。   如果出现争议情况,学校可以要求教授委员会重新投票,如果教授委员会以绝对多数(四分之三以上)投票维持原表决结果,那么这就是学术共同体的最终裁定结果,学校支持教授委员会的决定。总之,解决纠纷的方法可以很多,例如学校还可以要求院系举行教授委员会扩大会议(邀请本院系副教授或其他老师甚至学生代表参加)对原评聘结果进行投票表决,等等。如果争议对象在更大的评判范围内仍然能够得到认可,那就证明教授委员会的认定是合理的,这也多半能使异议者口服心服。   实际上,即使在现有评聘机制中,也存在大量纠纷。因此不能因为学术共同体自治可能出现纠纷就加以否定。   有人会说:“学术共同体的评审标准不明确,会导致评审结果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会在教师之间制造矛盾,即使教师不投诉上访,心里也会不满,因而影响工作。”   我们应该清楚:旧的评审方法虽然有严格的量化标准,落选者无话可说,但这不等于他们心里没有不满情绪。擅长教学者会不满“评聘教授”沦为“评聘研究员”,热心教学者会不满评判教师的标准倾向于科研成果,擅长实践的教师会不满擅长科研的老师,这些不满轻则影响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重则导致人才流失。   学术共同体自治会不会导致“论资排辈”的现象回潮?笔者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如果资深者因知识老化等原因不能给学术共同体带来利益,或临近退休,能够为学术共同体做贡献的时间有限,再加上高级职称名额有限、教授委员会实行匿名投票等因素,资深教师是难以仅仅因为资深而战胜较年轻的优秀竞争者的。   当然,根据黄佶定律,学术共同体自治也可能背离设计时的初衷,走向反面。毕竟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现在还是经济至上的时代,学术水平高低也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学术平庸者混入学术共同体后造成的伤害未必很直观,学术共同体发生退步时也难以把原因清晰地归于具体某个人身上。因此,学术共同体自治仍然会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它有助于解决学术评价困难这一问题,而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妨碍中国高校健康发展、乃至影响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的瓶颈。   而且由于学校作为监控者,对本校各个学术共同体实行宏观控制,因此即使出现问题,也不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很多学校已经把副教授的评聘权力下放给院系,可以对实践情况加以总结,以便完善学术共同体自治的制度设计。   三,结束语   在高校优质人才日益紧张、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时,敢于率先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的高校,才可能在人才争夺中获胜,使自身得以良性发展。   绝大多数改革都是为形势所迫,这很正常。那些排名落后的高校尤其要敢于突破,可以选择现行评价机制最失效的院系进行试点工作。越是落后的高校越是应该敢于改革,如果亦步亦趋,不敢另辟蹊径、大胆超车,将永远处于落后地位。   不要怕改革措施偏离主管部门的一些现行规定。实际上上级领导部门也希望下面大胆创新,闯出新路,以便他们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进而改善全盘工作。包产到户的推广过程就是这样的。当时中央看到粮食产量连年下降,非常头疼,但因为党内思想阻力很大,中央无法直接下令在全国搞包产到户。小岗村农民自己率先实践后,效果显著,周围地区看见成效,纷纷模仿。面对实际成果,党内反对的声音也不断减弱,中央于是得以在全国推广包产到户。   中国很多高校还沉溺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幻中,盲目提高招聘新教师时的学历门槛,把大量经费投入科研,重金引入外国学者,收取的学费只有百分之十几用于教学第一线。教育部也把高校作为在国际上“争光”的手段,希望中国哪个高校能够像瞎猫撞上死老鼠一样撞上一个诺贝尔奖。但高校不是办给外国人看的,也不是创建政绩的工具,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为本国培养人才,解决本国生产活动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中国的高校不应再本末倒置,而应该变外部压力为改革动力,努力去重新获得全国人民的尊重和支持。 (上海 黄佶)
个人分类: 教育|8338 次阅读|71 个评论
这样的《地质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成吗?
热度 9 Hongbolu 2012-11-2 00:26
秋季开学以来,我们系依照上面的建议多次反复讨论2013年版的《地质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我在会上提了不少意见,但个人的意见似乎不起作用。现将这个方案放到网上,请地学同行们提出宝贵建议,以便让决策部门的领导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我虽非决策人员,说话也没什么分量,但作为讲授地质学主干课程二十几年的教师,也同样关心地质教育的未来,所以先将自己的观点亮出来,请同行批评指正。 我觉得这个方案不利于培养合格的地质学(理学)专业人才。原因如下: 第一,安排的课程太多,学生和教师负担太重。 学生光顾多上课,没有时间消化,贪多嚼不烂啊!教师要上很多课,精力不够无法精益求精保证教学质量。 四年本科共修180多个学分,涉及60多门课程(其中必修课近40门),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上课上,目的好像是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而实际上很多课程是没用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通过无休止地上课获得的。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深入钻研自己的主攻方向,自由发展自己的爱好才是好的思路。 第二,主干课程(特别是专业基础课)课时压缩太多,影响了基础理论的透彻理解和基本功的夯实。 以《地球科学概论》为例,现在改成地质学基础,由本来就不足的64学时进一步压缩,还包括实验课在内,如何打好基础? 实际上地质学专业主干课程也就十几门,何不下大力气将这些关键课程讲好学好呢?近年来地学院校已经意识到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和地质技能不足的问题,所以才组织了全国性的“地质技能大赛”。相关院校纷纷组织辅导参赛学生培训相关技能,甚至专门安排额外的野外实习与考察。这一事实说明近年来所谓的“淡化专业”思想实质上不利于培养合格的地质学专业人才。 第三,实践(实验、野外实习)环节重视不够,课时缩水,不利于地学基本功的培养。 现在本科生的外语与计算机水平明显地比以前的本科生高很多,但由于经费紧缺和野外实习时间缩水,这个环节已经严重地拖了地质学人才培养的后退。 温室中培养不出地质学家 !这个环节不能压缩,恰恰应该强化才是! 我的建议: 第一,减少课程门数,减少总学分,为师生减压。 让学生从被动地上课中解放出来,在完成必要的专业课的基础上选修或自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真正做到:选修一门,掌握一门(不是混过一门);让教师从同时应付多门课程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主攻自己擅长的一两门课程:讲授一门,精通一门(不是应付一门)。多腾出些课余时间,让师生自己看书,听好的讲座,勇于探索交流,共同提高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等不是通过上课获得的)。 第二,加强主干课程教学,夯实专业基础。 主干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前些年砍掉的学时已经大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应该重新增加学时。 第三,强化野外实习与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提高动手能力,野外实习则全面提高地学认识与技能,二者都需要加强。 不仅要保证足够的野外实习时间,更应该保证野外实习质量。很多现象的理解和突破是靠野外实践慢慢积累的,非一日之功。温室里培养不出地质学家(No fieldwork, no geologist)。现在紧迫的任务是:赶紧让有经验的地质学家培养带野外实习的年轻教师,如果他们经验不够,如何保证野外地质实习的教学质量? 上个月古地理学术会议后我带领6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在灵山岛现场考察,说起 野外现场赤平投影( 恢复褶皱岩层构造线原始方位 ) 方法,年轻人都说不知道。那是当年我在南大做学生时夏邦栋教授亲手教我的,我在他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大大提高了野外测量的效率,我当教师后在南大也利用野外实习的环节将类似的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现在实习时间大大减少,类似这样的经验技能逐渐失传,不少地质学专业的研究生连常见的岩石与地质构造都不能识别,如何成为合格的地质学家? 以上几点是我的粗浅认识,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附:讨论中的培养方案: 地质学专业 ( 专业代码: 070601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地质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分析和解决地质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资源和能源领域具有专业优势,毕业后能够在地质、石油、矿产、煤田等相关的企业、科研部门从事生产以及理论和应用的综合研究,或从事相应管理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地质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结构、物质组成和构成、构造面貌,及其时空变化的基本理论,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其形成和演化规律。在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掌握地质研究的思维方法、基本技能和现代分析手段。能够在解决人类赖以生存、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地质灾害等地质问题,以及科技管理等方面发挥专业作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掌握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以及数、理、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地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 了解目前油气资源勘探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跟踪最新的石油勘探理论的发展。 4. 了解地质科学发展现状、前沿和热点问题,跟踪地质科学的最新理论。 5. 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撰写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 三、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 地质学 专业核心课程: 岩浆岩与变质岩、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史学。 四、双语课程 古生态学、层序地层学 五、毕业要求及学时、学分分配 分 类 学 分 学 时 备 注 必 修 理 论 107.5 1616 含实验学时 288 ,上机学时 64 。 实 验 4 实 践 35 含上机学时 0 。 选 修 35 毕业要求 1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 181.5 学分,并取得自主发展计划要求的学分以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的学分,方可毕业。 2 .符合条件,授予地质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实践、实验和上机 54 学分) 六、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及进程 (一) 地质学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进程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年、学期、学分 一 二 三 四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1 2 S1 3 4 S2 5 6 S3 7 8 通识教 育课程 专业概论 1 16 16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1 周 2 1 周 中国近代史纲要 3 48 32 1 周 2 1 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2 1 周 2 1 周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5 80 48 2 周 3 2 周 大学英语 12 192 192 3 3 3 3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 1 24 24 1 计算机程序设计C( 2-1 ) 1.5 24 24 16 1.5 计算机程序设计C( 2-2 ) 2 32 32 24 2 军事 4 2 周 2 周 2 2 体育 4 4 周 1 1 1 1 通识教育选修课 10 合计 49.5 512 408 学科基础 课程 高等数学(B) 10.5 168 168 5.5 5 数学实验(B) 1 24 24 1 线性代数 2.0 32 32 2.0 大学化学 3.5 54 46 8 3.5 大学物理( C ) 7 112 112 3.5 3.5 大学物理实验( C ) 2 48 48 1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40 40 2.5 地质学基础 3.5 60 48 12 3.5 结晶学与矿物学 3 60 26 34 3 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 3 60 24 36 3 古生物学 2 36 24 12 2 矿床学 3 52 40 12 3 地球化学 3.5 58 50 8 3.5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5 80 70 10 5 煤田地质 2 34 28 6 2 层序地层学 (双语) 2 32 32 2 专业外语 2 34 26 8 2 地质认识实习 3 3 周 3 周 3 周 地质教学实习 3 3 周 3 周 综合地质实习 4 4 周 4 周 毕业设计 12 12 周 12 周 合计 79.5 766 210 专业核心课 岩浆岩与变质岩 3 56 32 24 3 沉积学 5 84 64 20 5 构造地质学 4 7 2 48 24 4 大地构造学 3 48 44 4 3 地史学 2.5 42 36 6 2 合计 17.5 224 78 (二) 地质学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进程 选修 模块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年、学期、学分 一 二 三 四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1 2 S1 3 4 S2 5 6 S3 7 8 A: 通用限选课 数学地质 ** 3 48 3 01119 计算机绘制地质图 ** 2 32 10 2 地球物理勘探 ** 4 64 64 4 地球物理勘探课程设计 ** 1 1 周 1 周 地球物理测井 ** 4 64 64 4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 1 1 周 1 周 B:通用地质 09608 物理化学 3 48 3 09612 有机化学 * 2 32 6 2 海洋地质 * 2 32 32 2 01138 遥感地质学 * 2 32 2 01109 古生态学(双语) 2 32 2 找矿勘探地质学 2 32 2 01124 工程地质学 * 2 32 2 01307 地理信息系统 * 3 48 3 01144 自然灾害 2 32 2 01122 化石岩石学 2 32 8 2 C:油气地质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课程设计 * 1 1 周 1 周 01241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 2 32 8 2 01221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 2 32 8 2 油气地球化学 * 2 32 32 2 01108 水文地质学 * 2 32 2 01113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 3.5 56 40 16 3 01917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课程设计 * 1 1 周 1 周 1 01110 储层地质学 * 2 32 6 2 01120 现代录井 2 32 2 备注:选修模块可以按照专业方向设置,也可以按照学生毕业去向设置。 选修说明: 1. 选修学分说明: 包括专业选修和通识教育选修学分要求。 2. 选修指导意见 建议就业学生选修通识选修课 10 学分;专业限选课程 35 学分; 建议拟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探矿找矿等方向发展的学生主要选修“B . 通用地质”的选修课;拟在石油地质、盆地研究、沉积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主要选修“C . 油气地质”方向的选修课。 A 组 ** 课程为地质学专业学生必选选修课程,共 15 学分; B 、 C 两组中 * 课程不得低于 15 学分。学生可以适当跨方向选修。有取得成果的研究性自主创新课题可计 3 学分。 要求四年制 专业总学分 控制在 180-185 ,理工类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控制在 2400 以内, 各专业选修学分比例应不低于 25% 。设置选修课程模块时应充分考虑课程体系的完备性,总量要控制在要求学生选修学分数的 1.5 ~ 2 倍。 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理工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 25% 涉及到跨院部开设的课程,必须征得开课院部的同意 ============================================== 附:南京大学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相关课程设置( http://jw.nju.edu.cn/NJUEducation/files/guiderplan/pdf/dqkxygcxy.pdf ) 我查阅了母校同样是地质学理学本科专业设置,四年共计修150学分,以我最熟悉的《普通地质学》为例,4个学分,上课一学期,每周讲课4学时,实验课2学时。(仅供对比参考)。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5524 次阅读|23 个评论
2700多所高校3000多万在校生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号召提高教学质量
毛宁波 2012-3-26 07:51
2012年3月22日至23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转变观念、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新跨越。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203/132987.html 刘延东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中国教育报记者高海涛 摄)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23日出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刘延东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抓住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这一关键,系统推进,务求实效。一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突出教学业绩考核,改革教师评价办法;完善教师遴选和聘任制度,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教师结构。二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推动交叉培养和联合育人,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强化师生交流互动。三要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形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四要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崇尚科学、探索真理、注重创新、奉献社会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维护学术诚信,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刘延东强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完善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加强分类管理,建设优势学科,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参与,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要坚持开放办学,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刘延东要求,各有关部门各地区要加强统筹领导,落实保障政策措施;各高校要切实履行质量建设主体责任,发挥好各方作用,形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工作合力。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203/132981.html   据悉,我国目前有2700多所高校、3000多万在校生,居世界第一。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1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3.15在“教风学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上的发言【毛宁波】
热度 5 毛宁波 2012-3-15 20:47
3.15在“教风学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上的发言【毛宁波】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学校选择这个日子隆重召开动员大会,宣传和推进长江大学 “ 教风学风建设年 ”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毫无疑问,大学生是消费者,但又不是普通的消费者。家长交了学费、国家投入了经费,大学生是来接受和享受高等教育的。他们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既要尊重他们,又要严格要求他们。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教师的第一要务。 下面我把自己从教 28 年的教学体会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汇报 一、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严,严师才能出高徒 众所周知,黄埔军校、西点军校都是以严著称,严师才能出高徒。高校培养人才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这种产品和普通商品还不一样,它的质量是“隐形的”的和长远的。作为教师,唯有严格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一位学生因论文涉嫌抄袭,我毫不犹豫地推迟了他的论文答辩。耐心的告诉他,学习和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即便是对一个小小图表的分析,也必须是自己劳动的产品,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和进步。我又主动地指导他重新计算和撰写论文,直到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二、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者,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要时刻为学生着想,给他们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他们有困难有地方找、有心思有地方谈、有疑问有地方答。 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我在课间或业余时间参加主题班,给他们打比方、讲道理,为他们答疑解惑,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很受启发。针对就业问题,我给学生讲本专业就业形势、讲专业的学习和选择,只要是本专业的校友回校,我都会尽可能组织校友与学生座谈,同学们收获很大。 三、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情,对事业的深情和激情 众所周知,理、工科的专业课程枯燥乏味,怎样让课堂生动起来,吸引学生学习与思考,大有文章可做。我主张“有情则灵”。这里的情就是对学生饱含热情,对事业富有深情和激情。 在主持的国家精品课程《地震勘探原理》教学中,我 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多方位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我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科研成果及国内外最新资料,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地震勘探的历史资料加以整理,给学生讲解“勘探史上的今天”。迄今为止,国家精品精品课程《地震勘探原理》网站的访问量达到 10 万人次。其建设成果既宣传了长江大学,也扩大了自己在学术上的影响。 “毛老师,在你的课堂和网站,我们总能获得知识、得到启发”,听到学生们这样的感言,我感到很是欣慰!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我在科学网上开设“毛宁波的博客”。丰富多彩的博客内容吸引了广大学生,迄今为止点击量达到 75 万多人次。同学们在这里与我互动、分享着地震勘探教学与科研的最新成果。事实上,我的博客已成为我与大学生们交流的“第二课堂”。 四、 作为一名教师,要用心,用心观察,不断创新 我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我系统考察了 MIT 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世界顶级大学在本科生教学中的“过程管理”印象很深,很受启发。回国后,在《地震勘探原理》理论教学中,我大胆尝试 MIT 的“过程管理”教学模式,每周布置作业,每章进行测验,增加期中考试,增加课堂讨论和课程实验,一改部分学生习惯的“考前一周学习”,强调学生“学在平时”。这一办法对许多学生触动很大,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在《地震勘探课原理》的实践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避免学生懈怠敷衍甚至抄袭实验报告,我做了一点改革。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提交实验报告和汇报多媒体,抽签决定汇报人。我用周六、周日两个休息日听取学生汇报答辩,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汇报演讲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也认为,他们真正掌握了专业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加强。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我深知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我将积极投身长江大学“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严谨治学,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出贡献。祝愿长江大学“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http://news.yangtzeu.edu.cn/plus/view.php?aid=1269 http://tv.yangtzeu.edu.cn/Show.aspx?proid=683 青春在线: http://youth.sdut.edu.cn/news/266/17415.html http://zhongwen.yangtzeu.edu.cn/xzx/xsqyshow.asp?id=86nclass=70mn_id=15000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3543 次阅读|6 个评论
推免研究生面试感受
热度 4 qsqhopeiggcas 2011-9-28 17:15
今天下午,对几个所属“ 211 工程”大学的推免研究生面试,总体感觉:( 1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 2 )回答问题不得要领;( 3 )基本功不扎实,如对基本概念“岩体”、“地应力”等名词解释不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科生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知识素质须大力提升。 建议取消推免研究生入学制度或大幅减少推免名额,还是以“考研”为主要录取途径,这样至少让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把学到的知识梳理一遍,把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弄明白。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4909 次阅读|8 个评论
当教学研究也成为学校扩张学术GDP的工具时
热度 2 mingmingde 2011-1-18 08:54
应该欣慰地看到,现在国内的大学是越来越重视教学了,毫无疑问这是好事啊。但是回过头来才发现,他们真的是像重视科研一样重视教学的,把教学当成了科研了!诸君请看看吧: 现在学校自己就不再设立校级科研课题或项目了——认为学术科研育苗任务已经完成,只设立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或课题,而且“重点项目”或“重大项目”也都有1-3万甚至更多的支持力度呢。项目结题的成果必须在某某SCI或CSSCI或“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若干,否则不予结题;中期检查如果没有几篇像样的“权威”文章,将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适当处分甚至撤项!而且在业绩考核中,教学研究项目与专业学术研究项目同等比重地奖励,比如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每项10分,另外每1万元经费再奖励2分,依次下推,各级别(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的不同行政级别呢)的教研项目都会有相应的积分奖励…… ——我国高校终于把教学当一回事了,但是怎么把它当成一回啥事的呢?(这话很别扭哦) 我一直在想,教学就是教学,基本上属于科学、人文及其他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当然面对不同的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因此,对所普及的对象(知识和学生)适当的“科学研究”,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以便针对性地或因材施教地提高普及传播的效果,这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毕竟教学研究不同于专业性的提高或深入的学术研究,一般学术研究的对象是自然或科学领域的理论或实践问题,而教学研究研究的就是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极强的实践操作性,大多属于流程、工具、手段、方法等等技巧性的东西;而且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并不单独取决于这些东西的“科学性”,还与教师本人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科研经历、学术体验以及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口才、演讲艺术等等密切相关,并不是在什么权威或核心期刊上发表几篇教学研究论文就能自然地提高教学效果的。 从总体上说,加强教学研究肯定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把教学研究的成果单纯地界定到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发表刊物的档次上,我并不认为这对教学效果的实际提高有什么显著的益处。为什么不能以教学项目申请者及其项目团队的实际教学效果(其“教学科研成果”在其团队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的学生评议、教学督导专家评议、同行评议来衡量呢?如果把教学研究项目当成了增加学校论文GDP的工具,那对教学效果、教育质量的提高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科研崇拜、学术GDP崇拜渗透到教学及其研究之中,对于提高大学教学教育质量到底是好事还是不好不坏的事抑或干脆就是坏事?这是不能不关注的问题。
个人分类: 碎嘴教育|3582 次阅读|4 个评论
无助与无奈
热度 1 lin602 2010-11-18 22:41
做了多年教师,尽管对学生管得紧,但常常是无助与无奈的。为什么? 有少量学生就是不好好学,就是人在课堂心在外,你又能奈何得了? 考不及格,有什么关系?反正最后都能够拿到文凭(当然不是全部,一个不拉)。考不及格怕什么?反正毕业前有个清考。教师不同意?这是统一的安排,你教师说了不算。 呜呼。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感觉是无助也无奈。 大学生中有次品吗,我认为,这是肯定的。 这是一个学校或少量学校中才出现的现象吗?不! 普通教师能够改变吗?不!这是中国的教育现状。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25 次阅读|2 个评论
提高振动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若干尝试
Mech 2009-2-26 17:49
在承担本校理论和应用力学专业本科生振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高教学质量进行一些尝试,主要有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形成教学风格。 1 教学内容的更新 更新教学内容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它反映在下列几个方面 : 首先是调整教学体系。本科生振动理论课中一般仅讨论线性振动。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是线性振动理论完整、在教学上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对于一些工程问题,线性理论可得到足够好的结果。这种处理方法的缺点是学生对非线性振动了解甚少,无法对自激振动等工程中常见的非线性现象作出理论分析和解释。随着工程机械和结构日益高速化和大型化,这一缺点将愈来愈突出。我们在教学中,结合采用刘延柱等编著的《振动力学》,在关于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前三章中统一处理线性和非线性振动,将前者作为后者的特例,仅用直观的定性分析方法相平面法和简单的近似解析方法谐波平衡法处理非线性振动;在关于多自由度系统和连续系统振动的三章以线性振动为主,保持了线性理论的完整性,但也给出非线性振动的例子。 其次是提高起点。发挥本校力学专业学生数学基础较好的优势,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微分方程、线性代数等数学工具,既简化了相关推导,也促进学生通过应用来复习巩固数学知识。注意与先修课的配合,物理课中已学过简谐振动运动学特征等不再讲解,对理论力学中已涉及的单自由度谐迫振动用不同的方法讨论。 第三是注重应用。将力学模型化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分析每类振动模型时结合工程实际简述该类力学模型的建立过程。讲解例题时简要说明相应的实际问题。对于个别典型问题,例如有包装物体落地冲击物体,不仅建立适当的力学模型,而且考虑了不略去次要因素所产生的困难及对相应结果的影响。 最后是扩展内容。在本校力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振动理论是最后门一般力学分支的课程,有必要普及相关力学知识。为此我们用简明通俗的方式介绍了随机振动和混沌等。对于随机振动,侧重基本研究方法相关函数和功率谱的介绍,特别强调频率域分析的必要性,还描述了工程实际中的随机振动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但不涉及具体的分析计算。对于混沌振动,侧重运动特性的介绍,如初值敏感性、非周期性、不可预测性和内秉随机性。此外,结合教学过程也穿插一些振动研究历史的简介。 2 教学方法的改进 振动理论课既要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力学诸先修课知识,又要分析具有工程背景的力学模型,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较大困难。为此我们在改进教学方法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是综合启发。启发式不单纯是种课堂处理技巧,为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必须先将重点和难点内容重新处理。例如,模态分析是研究多自由度系统的基本方法,其关键是模态矩阵的建立。为引导学生自然地导出模态矩阵,我们先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自由振动,由此分析解耦后的方程形式,进而推测出进行变换的矩阵即模态矩阵。这种以启发式教学为目标重新处理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引导学生产生解决问题思路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综合启发。 其次是精讲精练。对振动理论这种学时少内容多的课程,除必须着重讲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途径即精讲外,还必须突出精练。精练是强调例题和习题的目的性、多样性和规范性。做每道题目都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弄清复习哪些知识,培养哪几种能力。例题注意从难到易合理配置,留作业时提示题目的难度;例题和习题均注意类型的变化。重视解题步骤,通过较简单的题目熟悉解题步骤,再利用掌握的解题步骤处理较复杂的题目。通过精讲精练,可以用较少的课时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最后是穿插复习。针对振动理论综合运用多门先修课的特点,采用穿插复习的处理方式。通过讲解振动方程的建立归纳所需要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知识,并以难易不同的例题加以说明。在讨论单自由度线性系统振动时,简要复习微分方程的解法。结合多自由度振动的教学,适时复习矩阵运算、线性代数方程、矩阵本征值等线性代数内容。这种穿插复习可以及时地帮助学生克服因先修课遗忘而产生的理解困难,又不占很多课时。 3 教学风格的形成 大学教师往往具有始终如一的某种教学行为模式,这便是教学风格。在振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追求新意。课堂所用教案不是依据任何单一的著述,而是在大量阅读学习的基础上择优而从,并且融入个人的学习和研究心得。不完全照搬现有著述,既博采百家又别出心裁,成为我们教学的鲜明特色。 其次,我们特别注重灵活应用与融会贯通之间的互相转化。既不主张没有充分理解就盲目套用相关公式和步骤,也不鼓励死抠定义原理而不去具体应用。我们要求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在教师示范下学会运用,通过运用更深刻地理解,在此基础上更灵活地运用,形成循环放大的正反馈机制。 第三,我们强调个案分析,有针对性答疑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非常欢迎并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且答疑也并非是单纯重复正确的讲解,必须针对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澄清自己的思路。尽管教师的讲课可能不会使每个学生满意,但课后的答疑完全可以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 最后,我们力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高屋建瓴的学术洞见。基于这种学术洞见,便可能在貌似平易的材料中发现深刻的思想,也可能在繁琐复杂材料中发现简单的想法。这种学术洞见主要来自相关学科名著要籍的学习及对学科发展历史的把握,也来自教师个人工作的经历和体会。 实践证明,上述尝试不仅有利于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和上海交通大学刘延柱教授等共同完成的教学项目振动力学教学内容改革与教材建设获 2001 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发表于《上海大学学报(高教管理版)》2004年第4期15-16页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4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学需要学生评议吗?
liuxiuqun 2009-1-8 16:46
本人当老师不到两年的时间,经常在思考怎么样能够把教学搞好。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上课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学校的教务处都要求学生对老师进行教学评议,及同事之间相互评议和领导评议等几个方面。而且评议的结果,要与教师的利益挂钩,比如连续两年教学评议结果排名全院后20-30%的不能晋升职称,只有排名前30%的才有资格参评教学质量奖等等。 每一次年终时,都有老师在抱怨学生评教问题,比如这个专业的老师给别的专业上课,学生不熟悉,学生打分低;对学生要求严格了,学生打分低;新来教师专业不熟悉,学生打分低;课程本身比较枯燥,学生打分低;普通话不够标准,学生打分低;研究型学院的科研压力大,教学投入不够,学生打分低,等等。还有说自己已经尽到了很大的努力,付出了很多时间,为什么学生打分低呢? 那么,教学需要学生评议吗?我的观点是当然需要,尽管现在的学生评教还是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但是还有别的什么方法能够更好的评议教学吗?发表教改论文或者承担教学项目等,都没有给学生上课更能够评价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 第一,教学性质本身决定了教学需要学生评议。教学就是教和学,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事情,当然学生是具有发言权的。因为教学不是做实验、写论文,面对的实验材料和仪器。教学面对的是具有鲜明个性、独立思考能力、激情四射的年轻学子,她是一个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双方相互的过程。 第二,按照权利和义务关系,学生有权对老师进行评议。学生交了学费,就有权要求老师给予更好的教育。当然这不表明老师要接受学生的无理要求,也不表明学生有权利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学生评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措施。她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有助于教学管理部门和各教学单位领导了解教学信息,掌握整体的教学工作状况,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科学决策水平。 那么如何才能在学生评教中得到学生的认可呢?我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高校教师从来都不会担心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因为大多数教学评估指标都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必须到达的,或者是必备的素质。 首先,师德是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第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自己都没有搞清楚怎么教学生?这里有人要说了,搞了这多年专业还上不好课?现在有的学校并不是每一个老师上课的课都与自己的科研方向密切相关,可能有少部分老师上的课自己懂一些,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过,这样也很难讲的深入,很难举重若轻的讲解。第三,教学是需要技巧和艺术的。第四,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要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关爱学生。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630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不宜简单砍去V-FoxPro
求新 2008-10-3 22:09
05年以来,许多专家在一些会议上提出不要再讲FoxPro,许多学校陆续砍掉了有关FoxPro的教学内容,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砍掉有关内容,而不添加足够的新内容的补偿,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里所说的新内容,指信息系统设计的有关内容,例如加开管理信息系统或信息系统分析类的课程、在JAVA或VB现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确保有关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数、安排数据库理论课程在JAVA或VB之后开设,要求在数据库教学中利用先开语言结合信息系统开发技术讲授等。 今年5月份,我对50名来自一些二类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数据库理论的摸底性测验,试题范围只限定为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理论、SQL语言、并发控制,有三道共30分偏难的题来自Abraham Siberschatz等主编的的数据库系统概念的第6、7、15章的习题,全卷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就占了40分。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考试结果:最高48分。带回重做,一周后交卷,成绩集中在40、60、62、78分分布。表明不只是一个学校的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出现了波动。 二、三类学校许多老师都感觉到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下降,软件课题大大多于实际硬件电路设计的课题;而软件选题中,关于网页或网站设计的课题占相当比重;在信息系统方面,设计涉及算法的课题、涉及分析等的课题、ERP方面的课题、办公自动化方面等实际课题少而又少,即使选了,完成情况也不乐观。 分析其原因,在于目前许多学校开设数据库课程时,不联系实际应用系统设计的内容,课程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死记硬背内容太多。有一些学校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制定的培养计划里,除了数据库理论,没有涉及信息系统设计的课程。一般开设有JAVA、 C++或VB等课程,但这些课程自身学时普遍不多,实际教学时难以深入讲授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部分的内容,所开数据库课程与软件工程课程中无论讲SQL Server 还是Access,都只涉及数据库配置与简单的SQL语言,实验往往只限于一些数据库内嵌语言的可视化操作,学生对实际信息系统没有概念,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许多学生所做课题往往都是网上能查得到的项目,即使作管理信息系统,往往也只有录入、修改、查询等简单功能,学生深入不下去,关于界面设计、代码应用、数据处理、计算、分析等涉及很少。 许多学校原来在开设数据库课程时包含FoxPro方面内容,既联系数据库原理,又涉及程序设计与系统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提高程序设计能力,有利于学生建立应用系统的概念,也使学生能联系应用实际去组织数据库的理论学习,对提高数据库理论教学的质量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断然砍去,又无得力补偿措施,教学中必然会遇到困难。 对于还没有砍去V-FoxPro的学校,建议对这一问题慎重对待。V-FoxPro的语法简单、随意、安全性差是其缺点,但也是优点,学生可以更多关注数据库的应用及算法与程序设计方法,学生真正学会VFP后如果很快转向另一个语言,是能很好发展的。先学了VFP,后在大型数据库方面获得发展的先例很多,老一点的计算机程序员,许多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如果利用VFP能在不算太多的学时里,让学生既学了数据库原理与概念,又学了SQL Server,再接触了应用系统设计方面更多的内容,是合算的。只要在毕业设计时,能换一种语言(例如JAVA)作为平台进行开发,将能有很好效果。 对于二、三类学校的学生,许多人基础较差,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程序设计能力很弱,需要较低的入门门槛,否则很难适应。以V-FoxPro作桥应当是一个解决办法。 我曾向许多专家请教为什么全都要砍掉V-FoxPro?南京大学徐洁磐教授非常谦虚,他说,他对FoxPro不太了解,但经与史九林教授商讨后认为,VFP具有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在数据库理论教学中联系VFP讲也很不错。 诚然,V-FoxPro有许多不让人满意之处,例如:在因特网上应用意义不大;其语法随意性太大,很不严格;它只是一个单机桌面使用的不完全的关系数据库,基本上没考虑安全性问题;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普遍不再使用它,它已经比较远地偏离了数据库的主流方向等等。但是,它也不一定就全无价值了。在应用领域,需要各种不同层次的工具,存在各种不同要求的应用,既需要Oracle、DB2这样的阳春白雪,也需要VFP、Excel这样的下里巴人。根据一般规律,低层次的是基础,需求与应用面积大,比较容易大众化。这样的应用一般都要求简单与易学易用、开发快、效率高、故障少、工作可靠。层次越高虽然价值大、水平高,但难学难用、开发代价大、需要考虑与平衡的内容多。从简单的文件系统到高深的大型数据库之间应当分层次,大型数据库是发展的主流;简单、易使用、易学习的数据库或语言是补充,它们可以是入门的向导、是敲门砖,也可以是大众化普及性应用的良好工具。VFP数据存储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开发与应用容易、汉化程度好、开发工具丰富且容易学习与掌握,在广阔的农村或者中学课堂、在一些小单位、在个人管理应用、在网络系统的前端应用中,它都有其他数据库难以替代的优越性。虽然微软似乎不多在VFP上投入了,但我们可以自己在VFP6.0的版本上发展,如果能开发大批基于VFP6.0的自由软件、拓展其网络功能,再基于VFP在我国所具有的基础与厚实的技术沉淀,它还是有自己的应用领域的。 总之,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是培养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如果从事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工作,涉及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或维护的可能性很大,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加强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教学内容、在数据库理论课中联系实际应用系统开发都是十分必要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80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