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理科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尿液发电机——来自百度百科
热度 1 flly 2012-11-12 17:05
【非洲发明尿液发电机,一升尿液可供电6小时】4位来自非洲的青少年设计出了这款新玩意儿,尿液被倒进电解池分解为氮气,水以及氢气。随后氢气被通过水过滤器进行净化,并被推入一个气瓶中。在这个气瓶中,氢气被通过硼砂净化,再被送入发电机,就可以提供电力了。 理科生也在家摸索下? 我承认我没有看懂,电解尿液产生氢气,氢气用来发电,发电以后再用来电解尿液。永动机是吧!!!
个人分类: 杂感|2923 次阅读|2 个评论
[PX]科技工作者如何站起来——”理科生“谈”文科“问题
热度 1 zhaoyb 2012-10-31 13:34
PX之风波,始自大连,后到厦门,又到宁波,可谓波涛汹涌。其后又起所谓“文科生”和“理科生”之争【1】【2】。而这也诚然有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的问题 。诸多文章,有的从PX实际毒性出发,有的从民主的高度出发,都有详实的资料和站得住脚的理由(即使从个人观点出发我依然认为【1】写的是很好,虽然有很多专业问题上的谬误,但我认为这些谬误反映了很普遍的问题,至少是很有启发性的)。在此鄙人从另一个角度,试图调和这个“矛盾”,也从一个侧面看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在人文社会事务中的挑战和责任。 首先从问题出发,我们做出如下抽象和假设: 假设PX生产本身并不会对环境或周围居民造成急性或者确定的长期危害,并且有迹象表明PX只有接近于背景污染的危害,但是潜在的风险依然存在。也就是说,我们此处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某个地方,政府或者工业界,以一种在专业人士看来合乎行业标准的方式,向当地居民的环境施加一个与背景污染相比无穷小的但却可控存在的“微扰污染”,试问当地居民的反应以及这个反应所折射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微扰在现在看来只是民众心理上的。 这一假设完全出于简化问题以便讨论的目的做出,这一论断本身需要长期的观察研究和细致全面的分析,涉及化学,化学工程学,医学,污染控制,公共卫生等多领域研究,本人无意在此妄加论断。 -------------------------------------------------------------------------------------------------------------------------------- (分割线内陈述性内容基于上述假设,非本人对此具体事件的观点) 我认为,要真正解决问题,“理科生”应该先放下自己的专业知识,从“文科生”的角度看问题,要理解而不是鄙视他人因为没有专业知识而产生的顾虑,并永远承认这种顾虑的正当性。坚决摒弃嘲讽的态度和优越感,谁都有无知的时候,谁都有无知的亲人。比如做有机的,想想假如你家边上建个核电站你怎么想?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文科生”相信”理科生“,在对专业知识了解有限的情况下承担这种他们眼中的潜在风险,抵制种种别有用心的谣言,用对话解决疑虑,用非民粹非暴力的方式解决争端。 无论这个风险多么小,人们都是习惯性回避的。为什么就要我成为这个“牺牲品”呢?这反应的是一种 安全感的缺失 。当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潜在损害的时候首先想到是 有人或者组织要坑我以获得自身的好处而不是为我谋取更大的好处 。在这一问题中就是非专业背景的群众(”文科生“)对政府,产业界和有专业背景的人(或者”理科生“)的不信任。在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学术黑幕面前,群众又不懂化学,他凭什么相信你? 我们既然说他无害, 我们就应该带头自己住到化工厂边上去 。我们还要让推动这件事的相关单位的人至少把办公地点进驻到边上去,让空气质量监督部门进驻到边上去。这样,在”文科生“眼里”理科生“手里的”公家的事“变成了关乎“理科生”自己生命的事,他们就会相信这些“理科生”是负责任的,而且这也真正让政府的一些有可能不作为的部门负起责任来。这诚然要耗费巨大的成本,但鉴于此类事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如果这件事不能圆满化解,便会在人们心中长留心结,“理科生”与“文科生”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就更加遥遥无期了。所以,自己说的话自己要带头去做, 既然我们更了解风险,我们就应该勇于为公众承担风险,这是我们的责任。 转基因的问题,新药的问题,这种带头承担风险的举措都可以是一个建立信任的“破冰”的过程。 然而毕竟不能每个工程都如此兴师动众,破冰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互信的机制来解决类似的问题。首先我认为 要保证一个高的安全值 ,才能让“文科生”冷静地坐下来。就是说专业人士认为没有必要的安全措施,也应当适当的使用。比如我实验室作为对面就一个柜子上贴着易燃爆,致癌物,危险的标签。柜子里面装的全是比PX毒的,但据我所知以前很多人用的时候根本就不使用任何防护的溶剂(当然PX我个人认为不能算有毒),但是我却很放心。因为我已经被三番五次告知潜在的哪怕是非常小的危害和如何避免危害,我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找到大量的与个人健康和安全有关的数据,我被要求在即使在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依然使用防护设备(眼睛,实验服,手套)。这就是为了在即使是严重意外的情况下都保证安全,就是要保证在地震的时候一瓶见空气就燃烧的有毒试剂直接泼在我边上我也安全。在这件事上,比如在距离化工厂近的地方按人配发防毒面具或口罩,设置并定期维护有毒物检测器。定期演习紧急情况处置并且演习到让消防车真的开进来。(这些其实很多时候是必要的) 这就让”文科生“建立起他们看的见的安全感 , 然后带着这种安全感谈问题 。回应到【1】中的“你们可能会错”,我们要做到即使我们“理科生”错了,你“文科生”还是安全的,如果真有意外,我们也一定承担最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是要宣传潜在的微小风险而不是避而不谈,或者以一种不容分辨的语气说“那个没事”。想靠”无知者无畏“的愚民政策最终的结果就是”无知者什么都畏“。因为当一个人在每个地方都被告知并能够理解有很多潜在危险的时候,他就理解了什么是背景污染。就像当我知道医院照一次X射线的辐射剂量远大于紧贴在X射线衍射仪屏蔽罩外面站一天,我也就对这个仪器没有过多的反感了。就像【1】中提到的(但此处我正用此论据论证相反的论点),剂量决定毒性, 当所有人都知道站在马路边所承受的致癌物剂量高于化工厂的排放在本地造成的污染剂量时,自然就没人折腾了 。乍一看是”耸人听闻“的宣传,实际的效果是”知识就是力量“。(就像我们做仪器分析实验的时候测过校门口某超市的肉,疑似铅超标,但后来很多周围的食物从我们的不能算严谨和严格的测量来看,铅都超标,那这个就是背景铅含量,你就不能去黑人家超市的肉了)。如果我们时不时跑去化工厂边取个样,做个气象色谱晒出来,那便可事实胜于雄辩,谣言不攻自破 (分割线内 陈述性 内容基于上述假设,非本人对此具体事件的观点) --------------------------------------------------------------------------------------------------------------------------------- 最后,引用“中国程序猿们站起来,火车上的民工们才能坐下去!”【4】,以此与诸位科技工作者共勉。我们受到的教育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这个社会的前进需要我们首先承担风险,一个诚信的环境需要我们首先以自己的某种程度的牺牲来践行诚信,科学思想的传播需要我们首先用额外的付出追寻科学的理想并保持人文主义的精神,温暖的生活需要我们在遭受冷漠待遇时仍然帮助我们可以帮助的人。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就宁波PX风波致那些SB理科生。一枚文科生的逆袭 http://blog.renren.com/blog/245473694/878376727 【PX】理科生逆袭文科生 (非原始出处) http://bbs.m4.cn/thread-3387882-1-1.html 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就宁波PX项目浅谈民主的难题 http://blog.renren.com/blog/313426043/878515838 程序员不满订票难 自建12306开源项目组 http://tech.hexun.com/2012-09-30/146421162.html
1639 次阅读|5 个评论
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各位理科生怎么看?
热度 24 zhanghuatian 2012-10-16 11:25
中国大学能打败美国大学吗?-华尔街日报 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而只有25%的印度毕业生做得到这一点,中国的这个比例是10%。中国某大学的系主任对我们说,“中国学生能够照猫画虎地解决一个问题,但一旦需要独创的思维和自己的发明创造时,我们就没辙了。 工程专业毕业生胜任工作比例:美国81%,印度25%,中国10%。 这难道是赤裸裸的真相? 中国大学能打败美国大学吗? Michael J. Silverstein / Abheek Singhi 在 印度最好的工程学府之一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德里分校,我们见到了21岁的施拉姆(Shriram)。他在48.5万名参加了该校入学考试的考生中,排名第十九位。我们管他叫第十九先生。这所学院的入学考试对考生要求极高。 施拉姆能告诉你他得知自己考试结果的具体日期和时间。这个考试,以及为之所做的准备,几乎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全部内容。他在很小时就因为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独具天赋而作为“大天才”被挑选出来。为了备考印度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他报名参加了一个私人培训机构,这家机构专为学生进行备考前的强化训练,训练内容包括物理、化学和数学这些主要的考试科目。按照施拉姆自己的估算,那两年里,他每周学习90个小时。 来到印度理工学院后,施拉姆发现班里都是学习尖子。老师们则对学生寄予着厚望。在第一次数学考试中,他这个一年级班级同学的平均成绩是30%。施拉姆也考得很差,不过很快成绩就升上去了,为此他牺牲掉了部分睡眠,以便能够多些时间用来学习。他说,“长这么大,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到这里来。我知道如果我能够进入印度理工学院,学习工程学专业,努力工作,努力学习,那么我们的一生将会完美无憾。我将娶一个漂亮的女孩儿,开一家公司,帮助我的国家发展,实现家族的希望和梦想。” 印度和中国都有竞争激烈的全国统考制度,通过考试帮助国内的顶尖大学选出最聪明的学生。其竞争之激烈、准备过程之艰苦、举国上下对考试结果之焦虑,无不让美国的大学本科入学考试SAT看起来如同儿戏一般。在中国和印度,押在考试成败之上的筹码要沉重得多。那些考入前1%的幸运儿们有机会进入自己选择的大学,未来职业之路从此被引入了快车道,将有更高的收入,并将开始享受中上层阶层的生活。 对于剩下的99%考生而言,统考制度带来的结果并不怎么样。在中国和印度有近4,000万名大学生。大多数人就读的学校只是在以低成本大批量地制造着毕业生而已。学生们抱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如同工厂炮制一般,枯燥乏味。用人单位也是叫苦连天,称许多毕业生需要先重新参加培训,之后方能完全胜任自己的工作。 目前来看,美国的大学体制仍是远远领先。不过再过十年,全球在下一代的教育方面,将有一争,中国和印度有潜力改变当前的力量均衡。随着大量适龄学生即将进入大学求学阶段,这两个国家已经将改革本国大学列为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 中国和印度还有多长的路要走?在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简称BCG),我们开发了一套新的排名系统,对各国的教育竞争力进行比较,我们称之为BCG E4指数。这套排名基于四个E:Expenditure(开支,即政府和家庭用于教育方面的投入水平);enrollment(人数,即在校就读的学生人数);engineers(工程设计人才,即进入就业大军的合格工程设计人才数量);elite institution(精英学府,即在全球高等教育院校中名列前茅的学校数量)。 美国和英国分列第一和第二位,主要因其教育开支较高,且在全球排名靠前的大学以及工程类院校数量多。中国排名第三,印度是第五,主要是因在校就读人数多(排在第四位的是德国)。美国独占鳌头的原因很明显:其一,美国用在教育上的花费最高,每年的教育开支达9,800亿美元,是中国的两倍,印度的五倍。美国还是生产工程设计人才密度最大的国家,每一百万名居民中就有981个工程专业毕业生,而中国和印度分别是553个和197个。 目前整体而言,美国大学在给学生提供就业准备方面,做得最好。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预计,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而只有25%的印度毕业生做得到这一点,中国的这个比例是10%。中国某大学的系主任对我们说,“中国学生能够照猫画虎地解决一个问题,但一旦需要独创的思维和自己的发明创造时,我们就没辙了。我们正在非常努力地弥补这个不足,我们正努力让我们的理工科教育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中国,成立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整体实力在国内名列前茅。一位北大的学生以极其严肃的口吻告诉我们,“要能在图书馆占到位子那你运气够好。哪怕是凌晨三点,你在那里都找不到空位。” 目前,北京大学是中国的九校联盟之一,九校联盟是中国借鉴美国常青藤盟校模式、于2009年建立的学校联盟。其目的在于通过九大资金雄厚之院校的合作,吸引到最好的学生和教师。最近,这些院校每家从政府那里得到了2.7亿美元的资金,他们还在吸引“海归”(即那些在海外拿到博士学位的中国学子)回来领导这场中国的文艺复兴,给海归的回迁红包高达15万美元。 尽管这九大院校最有实力闯入全球精英院校之列,不过中国政府还选出了一百家主要大学院校作为第二梯队,政府为这批院校投入了总计28亿美元的资金。 这两批院校在校生之间的差距通常并不十分明显。每年参加中国教育系统全国性高考的高中学生有1,000万人,高考决定了他们的排名以及能够进入哪所大学。高考状元们都成了全国皆知的明星。不过,批评者们认为,高考过于强调记忆能力,依靠对事实的死记硬背以及考生的反应速度就能决定是否可以被大学录取,这未免过于武断。有个最近高中毕业的考生告诉我们,“高考那天我感觉不太舒服,结果我的排名在前10%,不是很好,进不去九校联盟。我感觉好像生命就此完结了似的。” 与中国相比,印度未来要走的路更长。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一位资深系主任说,他每天要面对的事情就是去处理设备短缺、教师的薪酬过低以及学生指标问题,有些时候一些不会说英文或是读懂英文的学生会凭借指标进入大学(这个指标旨在弥补印度种姓制度所造成的后果)。他在自己那间敞着门的酷热办公室里抱怨道,“我们资金不足,教师队伍中拿博士学位的人太少,而我们的入学人数有五分之一被指标生占据了,对此也没有任何补救措施。” 印度大学资金不足的一个原因在于,印度中央政府拿出来的教育经费相对较少,只占教育总开支的15%。印度28个邦的教育开支则因富庶程度和基础设施情况而异,悬殊很大。不过,同中国不一样,印度的私立教育系统很发达,私立学校有近20万家,还有1.7万所私立大学。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私人投资者正源源不断地将数十亿美元投入印度的教育领域,而印度政府也计划进一步发展壮大印度最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以及社区院校。当前这个五年计划中建议将教育领域的投资提高到180多亿美元。 不过,即便是加上目前所做的这些努力,中国和印度用于高等教育的资源合在一起也不过是勉强达到了320亿美元──这是哈佛大学(Harvard)一所学校就能筹集到的资金水平。不过在中国和印度这些国家,就成功的基础而言,重要的不只是资金,还有态度。印度理工学院那位第十九先生代表了发愤图强、天资聪慧且有意改善自己生活状态的一代学生。在北京大学一间学生宿舍,贴着的励志箴言反映出了这一代学子上进的决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Silverstein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高级合伙人,Singhi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在印度的消费者业务部门的合伙人兼主管。本文节选自由哈佛商业评论出版社(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于10月2日出版发行的《10兆美元的奖赏:吸引中国与印度的新富阶级》(The $10 Trillion Prize: Captivating the Newly Affluent in China and India)一书,该书的联合作者还包括Carol Liao和David Michael。)
3860 次阅读|30 个评论
曾庆平老师,靠看科普文章求知的人不是外行人吗?
热度 5 zhanghuatian 2012-10-4 08:58
曾庆平老师很有意思,说科普文章是写给“求知者”看的。不知道这个“求知者”该如何定义,在俺看来看科普文章的“求知者”就是外行人。 对于科学或某一种学科,求知者也是分等级的。 比如某大学生物性的学生,也可以是求知者,但这些人是能看懂外语,能看懂论文的,理科专业的学生看同行的科普文章可能有很多理由, 比如交流学术、 点评文章的好坏等等。 但绝对不应该是为了求知,科普文章是不能取代论文的,科普文章仅仅是交代知识,也就是泛泛而谈。科普文章看的再多,也不可能变成科学家和专业人士。如果一个国家理科生们要靠看“科普文章”求知,那就说明这个国家的理科生没有基本的学术能力。某专业的内行求知,要靠看同行的科普文章吗?曾老师,请您回答。 而我这号文科生呢也是科学上的求知者,可是我一看不懂外语,二看不懂论文,甚至连教材都不能全搞懂,我就只能看看通俗点的科普文章了。如果给科普文章打分的话,及格线的要求就应该是让大多数人都能看懂,达不到这个要求 ,写的再好,都不能算“科普文章”。 我对饶毅院长没有讥讽的意思,很多人都说饶院长是在科普,我只是奇怪,他的科普文章我都看不懂,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叫好呢? 再有,科普文章你爱写不写,我又没求你写。我丝毫不担心某教授因为批评就不写了,科普有的是人在搞,不缺你一个。但是你写了就要让人批评。 科学网的氛围很奇怪,对于大牛似乎都是捧的,很没意思。
381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青报扯淡
zhanghuatian 2012-8-28 09:05
指控北大请拿出证据 中青报的文章的标题很有意思,为什么不把“北大”两个字去掉? 由于科学网的博主智商都比较高,善于推理和分析,比如北大的教授玩了几个女人 ,通过分析就能研究出来,所以支持没有证据的指控也很正常。要是中国的理科生没有这点理性,还搞什么科学研究啊?科学网编辑的置顶文章是在侮辱我们理性网民的智商,强烈抗议。
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签名抗议,是中国理科生不争气的表现
热度 1 zhanghuatian 2012-8-5 08:27
Nature这样的大牛期刊一放炮,中国学界连个对等的、能打擂台的平台都没有,你们这些理科生不觉得汗颜吗? 只有一些屁民零零碎碎的谩骂,解决什么问题? 这又不是政治事件,你们这些人搞群众运动是什么意思啊? Nature有什么错?人家的说法有什么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吗? 如果非要说有错,那就错在这么有影响力的期刊不是中国的。不要和我絮叨“Nature为什么不拿外国运动员说事”。那是人家愿意,只要有理有据的说,你就得听着。 我希望在将来看到的是:Nature发话之后,中国的某个平台也能说上话,并且和Nature有一样的力度,这才是理科生应该想的问题。游行、签名什么的还是先交给我们这些感性的文科生吧。 科学无国界,但科研机构是有国界的,不知道中国学界什么时候能真正想明白这个简单的政治问题。
40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个别理科生的逻辑真是健全
热度 5 zhanghuatian 2012-6-26 12:00
李铭原话: 中医粉中有这样的观点:中医维持了几千年,不可能无效。这个观点从“维持了几千年”得到“有效”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李铭的逻辑是:中医实践了几千年的人体实验是不可靠的。潜台词是科学那套东西才几百年却是可靠的,抛开事实不谈,这种逻辑从三段论来讲就是说不通的。反中医逗士们的逻辑有个前提,就是中国古人都是脑残到家的弱智,一个药吃了几千年连这个药是毒药都不知道,地球上很难找到这样的民族。我有个疑问就是离开科学,古人是怎么分辨毒药的,难道毒药这个概念也都是西方科学家发现的? 三段论们就这点可笑,认为有效验证必须是科学验证,一副宗教徒的口吻。 既然你提到巫术了,那我就说两句。你信不信巫术我懒得管。但我知道的是这个东西的“有效验证” 是要询问巫师和信徒的,和三段论们无关。至于你对我逻辑的批判,我都懒得回应,因为你根本就是歪曲我的意思。
669 次阅读|6 个评论
麻烦科学网的个别理科大牛有点常识好不好。
zhanghuatian 2012-6-26 07:38
有些教授认为中国大学的文科就是洗脑课,理由竟然是这些科目的教材都是中共编的。这个理由很搞笑,虽然我不知道 理科生读的教材都是谁编的。 还有一点要弄清楚,大学的历史主要主要做的是研究工作,是通过研究古籍考证历史的真相。这根本论不上某个党派的洗脑问题,洗脑的说法从何而来啊?中共为了政治利益篡改历史不是不可能,问题是大学研究的根本不是中共的史书。 再来说说政治,政治学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信仰性。比如有人信仰共产主义,有人信仰自由主义还有什么无政府主义等等。那些说某种政治态度洗脑的人,难免受另一种政治态度的影响。而政治态度又是每个人都有的。这个问题是根本讨论不清的。而那些对政治学认识粗浅的理科生才是容易被洗脑的对象。我也会说那些说中共洗脑的理科生,是被别人洗了脑。这样争论下去是无意义的。 在当今信仰不同、文化多元的社会,政治学的研究更有意义。能够促进不同信仰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更能相互学习。动不动就把“洗脑”挂在嘴边, 是简单粗暴的表现。如果你认为某个政治学就是错的,你也应该了解它错在哪儿了吧? 哲学的意义我就不说了,我相信很多老师比我认识的深刻多了,毕竟理科生和理科生也是有差距的。
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科生千万不要向李铭学习逻辑
热度 6 zhanghuatian 2012-6-3 16:48
李铭发博文批评文科生,说文科生普遍缺乏逻辑。文科生缺不缺乏逻辑我不知道,因为张某并没有做过调查。但因为李铭懂科学,因此没调查就有发言的权力。科学吗,至高无上、战无不胜,除了枪杆子(虽然枪杆子也是科学的)。 但是李老师博文结尾的发言表现出来的逻辑确实不怎么样,张某愿意相信这是某个理科生说的,和李老师无关。 某理科生说 “ 很显然巫术迷信以及西方的传统医学也维持了几千年几百年,但是却没有得到可靠的检验。 ” 中医流传几千年这是事实,但该好像理该科生并不懂中医,没研究过中医就把中医视为迷信巫术,这是哪个学科的逻辑? 也许此人认为流传几千年的东西都是巫术和迷信,那我劝他从今天开始可以绝食了。人类吃饭的历史好像不只几千年。 有些人就是喜欢把狡辩和胡搅蛮缠当做“懂逻辑”,浪费大家时间还觉得自己挺高明。 当代的文科生人士的硬伤是缺乏文胆。 目测科学网上的某些理科生是没有资格嘲笑文科生的,因为你们的科学贡献是零。那些每天都来这里发博文反中医的,说你们浪费国家教育资源还制造垃圾丝毫不为过。与其关心我们文科生 还不如搞搞自己的科研。当然,张某这个文科生还是要谢谢你们的关心。
512 次阅读|6 个评论
艺术的文章开头-理科生的文章哦
热度 2 starboy 2012-4-20 11:25
艺术的文章开头-理科生的文章哦
hold 不住了。呵呵。 科技论文这样写多有意思。 看人Philip开篇写的:The fox knows many things, but the hedgehog knows one big thing。 Then:Shkespeare, Montaigne, and Joyee as foxes; Dante, Dostoeveksy, and Proust as hedgehogs. 然后提出了Penman- the scientific hedgehog. VERY INTERESTING............ 谁说理科的书呆子就不懂艺术和文学。。 给你来个立此为证哦。。 from: Irrig Sci (1987) 8:101-114 Advection, Evaporation, and Surface Resistance J. R. Philip CSIRO Division of Environmental Mechanics, GPO Box 821, Canberra, ACT, Australia, 2601 Received July 10, 1986
3023 次阅读|2 个评论
“民科”小议
热度 4 duxingren14 2012-3-24 11:39
何为”民科“? ”民科“即民间科学爱好者,又称民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 他们爱好科学,喜欢思考,更喜欢钻研。 他们一般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大多有正当的职业,但不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 他们往往是理科生,具备一定的理科知识, 他们往往对科学界最重大的理论感兴趣,他们喜欢推翻”大人物“的”大定理“。 他们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同时对他们认为对的东西 异常地自信和 疯狂地 执着。 他们喜欢思考,喜欢用直觉去推理,同时,他们却不愿意花时间系统 地学习 他们感兴趣的学科。 他们不愿意做实验,不愿意按照学术的规范来求证问题。他们的唯一的“强大”的工具便是他们的大脑。 他们愿意夜以继日地思考,废寝忘食地冥想,却从来没想过要为自己的付出得到报酬; 但他们梦想着成为“大师”,梦想成为科学界的传奇人物。 他们不止一次地发明了永动机,不止一次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更无数次地 推翻了 相对论。 他们非常希望有一天自己的“成果”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结果从来都零他们沮丧。 然而,学术界也从来都说服不了他们。 他们并不罕见,也许就在我们身边。 近日,有民科找到我,并有意和我讨论有关 相对论的问题,我才想到要写篇文章来介绍一下”民科“。 发现网易曾经做过”民科“的专题。网上关于”民科“的讨论也不少。通常有几个问题被”热议“: 1.民科是否对学术造成负面影响? 2.中国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民科?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民科“? 网上的观点先不谈了,仅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1.民科是否对学术,抑或是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我的回答: 我认为不会。 民科或许坚持“错误”的东西,或者说不清是正确还是错误的东西(因为有时候的民科的思维是难以理解的,他们的描述也可能是含糊的),但至少民科干预不到正式地学术界,不会对学术自身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民科虽然 对自己的思想 十分执着,通常情况下,民科与常人之间是有隔阂的,难以交流,他们既“说服”不了普通大众,更“说服”不了职业的科研人员。 民科往往对理论感兴趣,他们挑战的往往是已经呗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大定理大理论,他们的言论自然也只涉及理论方面,不会产生向“水生油”、气功、“食盐抗癌”等伪科学。 民科的内心通常是十分单纯的,他们做事情不计较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仅仅是单纯地爱好一些事物。 虽然民科通常性格比较固执,但他们争取”认可“的方式通常不会“过激”,别人不赞同他们的看法时,他心有不服,或许生气,但不会报复。他们钻研学术的动机,和科学家的好奇心、探索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 也有一些很高调的民科,在得不到学术界的认可的情况下,自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理论推销出去,建立个人网站,发表博文,自费印刷书籍,甚至发传单,尽管如此,我认为他们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有些民科作品是对中小学生很好的“启蒙”。 2.中国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民科? 对于这一点,我没有太多的认识。有人说“民科”现象的根源可能在于反智风潮,因为大多数民科都是中老年人,三十岁以下的民科比较少。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做过专业的调查统计。我对这个问题保留意见。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民科“? 我的回答:“民科”对社会、学术是无害的,“民科”执着于他们爱好的东西,是他们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应当予以尊重。他们不向社会索取什么,而是自愿地“无私”地奉献。他们的固执也好,古怪也好,通常不对其他人的利益构成损害。但在某些情况下,“民科”的行为可能会对其家人或者自身带来害处。比如,有些民科不务正业,成天想大理论大思想,却没法养活自己和家人,这样便会给他所在的家庭带来不和谐因素,影响其家人的幸福感。有些民科过分“沉溺”于”思考“,废寝忘食,日夜颠倒,到”走火入魔“的境界,给自身健康带来损害。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应当予以友善地劝说。
个人分类: 科研|4615 次阅读|6 个评论
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差别
热度 7 outcrop 2012-3-4 23:34
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差别
Evelyn分享的图片,感觉有意思,放在这里大家一起玩。 左边是理科生。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无宗教信仰,提倡动物保护。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09 次阅读|23 个评论
试论天赋的重要性
热度 1 xiaolxlqiang1 2012-2-21 18:08
小的时候学过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或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赋(或灵感)”,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一直以为天赋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今天上网搜了一下,竟然还有下半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只是被教材删掉了,姑且不论这其中的是非,只讨论一下天赋对一个人成功或实现理想的重要性。 我对这句话有深入理解及思考的阶段,是在充实的高中,那时候的梦想大学当然是清华北大了,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及对周围同学的了解,我越来越觉得清华北大对我来说只是梦想,不能成为现实,因为在山东的60多万考生中只有200余人能成功的进入清华北大,这是总数,理科生最多也就200人吧!也就是说我在本市最起码也得考入前10名,才有机会,对与当时最好成绩在100名左右的我来讲实在是太难了。但看一下周围自己的同学呢,我从来不是最努力的,很多看起来比我努力,比我付出汗水多得多的人却徘徊在本科线的附近,当时我就觉得,我相对于他们,具有更好的应付考试的能力,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最直观的体现,它考察的不仅是你做学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还是考察你的应付考试的能力,也就是老师经常说的考试心态。当然对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完全没有考察,而做学问最重要的我认为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而这在当前的应试教育风气下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还没有)。很多人都说我聪明,我认为不是聪明的问题,而是我比他们多了一点点也就是那1%的天赋。可能我的只有0.5%,以至于我考不上中国的顶级学府。所以说,那1%的天赋可能比99%的汗水更重要。 纵观国内任意领域里的大牛们,不管大牛们承不承认,我还是觉得他们都有一定的天赋,如弹钢琴的人很多,但朗朗只有一个,比朗朗名气略小的人也不少(如果朗朗的天赋有1%的话,他们可能有0.9%),他们可能不服气,但他们成不了朗朗,也没有必要成为朗朗的复制品,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才有竞争,才有收获,才有成长。这里没有抬高朗朗,贬低其他钢琴家的意思,只是简单的说明一下天赋的重要性。如我一般对钢琴一窍不通的人来说,即使在钢琴方面再努力,如果没有那一点点天赋的话,也不可能在钢琴方面有过多的造诣。 这样的法则在科研上也是如此,做科研的人很多很多,其中不乏勤奋努力者,但只有很少的人成为了XXX那样的牛人,大部分人只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天赋是怎么得出的呢?答案应该是看他最后达到的高度,如果他成为比尔盖茨,爱因斯坦,诺奖得主之类的人,就说明他有天赋,如果只是普通人,也不能说他没有天赋,可能是努力的不够,也可能努力的方向和天赋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成功的人肯定有天赋的作用,而普通人到底有没有天赋很难决断。 作为奋斗在科研路途中的我们,到底有没有天赋,不得而知,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来探索,如果在自己的努力下,达到了理想的高度,得到的同行的认可,就说明自己深谙其道,有天赋的引导。但如果自己很努力,甚至比同行更努力,但仍然达不到他人的高度,只能说明自己没有那方面的天赋,而不能说明自己不够努力。 其实这种观点有点宿命论的感觉,可谁又能否定命运的重要性呢?
1523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方舟子VS韩寒——理科生与文科生的巅峰对决?
热度 2 yuyin110 2012-2-1 15:11
 文/端宏斌      伴随着这个龙年春节的,是方舟子和韩寒不断升级的口水大战,最终已经发展到韩寒准备去法院起诉的地步了。此前老端连续写了两篇文章:《韩寒——从骂人到被人骂》、《韩寒和方舟子到底在折腾啥?》,很多博友希望老端能够继续跟踪事态的发展。      今天(31日)下午韩寒在电视上回应说,方舟子此前一直是打科学界的假,但对于他这种文科生来说,是完全不了解的。韩寒自称文科生,似乎问题变成了理科生与文科生之间的矛盾了。但我觉得韩寒这个文科生的称呼是不准确的,他当初高中7门功课不及格,其中包括语文(考了40分),而方舟子虽然是生物化学博士,但他是福建省文科高考状元。      鉴于很多网友已经陷入了纯粹的“站队游戏”,不管事实如何先问你支持谁。因此我们有必要来重新回顾一下方舟子方面到底在质疑什么?       语文不及格的孩子,为啥忽然之间就能得作文比赛第一名?      韩寒是因为在1999年上高一时参加上海《萌芽》杂志社举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而一举成名,据韩氏父子说,韩寒的参赛作品是两篇,为《求医》和《书店》,正因为这两篇文章获得了大赛组织方的赏识,因此通过了初赛。初赛时只需要将文章邮寄就能报名,但为了防止他人捉刀代笔,通过初赛之后还要进行复赛,现在诡异的事情来了。      韩寒表示并没有收到复赛的通知,而是一位编辑打电话和韩寒聊天的时候发现他没有收到通知,于是口头告诉他会给一次补考的机会。等到韩寒赶到的时候,已经是颁奖当天的中午,下午3点颁奖,留给韩寒的时间只有3个小时。按照《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规定,复赛考题由发起主办单位出多套考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并由公证处现场公证。其他考生都是这个游戏规则,唯独韩寒不是。主办方编辑李其纲自己随口想了一道题,无记名投票变成了一人说了算,也不再有监督。他把一团纸投入杯子,就以此为题。然后留一个人看着韩寒,其他人去吃午饭了。      留给韩寒的是3个小时,但他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文章《杯中窥人》,评委们看完之后一致认为这篇佳作应该得第一名,到3点就把奖给了他。按照现在的标准看,整个考试如同儿戏,至少从程序上是不正义的,韩寒享受了与别人都不同的游戏规则,新概念作文大赛对韩寒的复试完全违规,甚至涉嫌欺诈。      李其纲所述的细节,与当时在场的韩仁均和胡玮莳的说法不尽相同。李其纲说是把一张白纸揉成一团塞进杯子,韩仁均在《儿子韩寒》(2006年版)中说得更详细,说是“他随手将一团很厚的道林纸捏成一团”,但是在2009年再版时,改成了“随手将一张纸捏成一团”,不说是什么样的纸了。而胡玮莳在2000年央视“对话”节目上说的却是,韩寒前面有一杯茶和一杯水,边上有一个袋茶的包装外壳,李其纲把袋茶外壳扔进了那杯水中。那么究竟是白纸、道林纸还是袋茶外包装?三个人,盯着这么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场面,竟然连是什么样的纸都说不清。      对于《杯中窥人》的质疑,网友已经写了很多,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求医》和《书店》到底是韩寒写的吗?      这两篇文章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读者可以先去搜索看一遍,然后继续我们的分析。      先来说《求医》,韩仁均《儿子韩寒》说,这篇文章是1999年1月韩寒上高一时得疥疮期间写的。疥疮是因为疥虫感染皮肤引起的。疥虫钻入皮肤,在皮肤中间穿行打隧道、产卵,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疹、瘙痒。 转自: http://wavow.blog.163.com/blog/static/53228432012110243406/      文中说:“那女医生也问我何病。我告诉她我痒。女医生比较认真,要我指出痒处,无奈我刚才一身的痒现在正在休息,我一时指不出痒在何处。医生笑我没病看病,我有口难辩。忽然,痒不期而至,先从我肘部浮上来一点点,我不敢动,怕吓跑了痒,再用手指轻挠几下,那痒果然上当,愈发肆虐,被我完全诱出。我指着它叫:‘这!这!这!’医生探头一看,说:‘就这么一块?’这句话被潜伏的痒听到,十分不服,纷纷出来证明给医生看。那医生笑颜大展,说:‘好!好!’我听了很是欣慰,两只手不停地在身上挠,背在椅子背上不住地蹭,两只脚彼此不断地搓。”      疥疮的痒处会有皮损,包括皮疹、小水疱或结痂。所以要指出哪里痒,是很容易的,而不是像文中所述无法向医生指出痒在何处,而一痒起来又是全身无处不痒。文中所述的这种没有皮疹、全身奇痒却又没有特定痒处的症状,更像是肝炎诱发的,是肝炎患者的切身感受。肝炎造成肝功能损伤,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在皮肤下沉淀,刺激皮下神经末梢,导致全身上下都瘙痒难忍。所以文章所述,是作者把自己初患肝炎的体验移植给了疥疮患者。      作者的身份,更像是1977年考上华东师大中文系,又因肝炎退学的韩仁均。      再来说《书店》,这是韩寒上初二时写的文章,文中说:“记得以前买书只能远远观望,书则安然躺在柜橱里,只能看着名清内容。最要命的书价被压在下面,侧身窥视,仍不知价目。不论身心,都极为痛苦,更不好意思惊动售货员。一旦惊动,碍于面子,不买不行。”      以上文字说明韩寒有闭架购书的经历。我们现在买书都是开架购书,就像你去超市选购一样,在早年中国的书店是闭架的,你想要买什么书,都要营业员帮你拿。上海金山县“1993年县店门市部全部实行开架售书”,而1982年出生,1993年时11岁的韩寒就有闭架购书的经历了嘛?《书店》一文,在描述闭架书店的情景时,是和书价贵的客观事实和买不起的心理活动紧密结合的,诸如“心里暗叫:不要太贵!切莫太贵!”,再如“然后愈翻心愈往下掉,最后服一闭,嘴角肌肉一抽,狠把书翻个身扫其身价,两眼一瞪,不自主地咽下去一口口水,想万幸万幸,贵得不算离谱”等等      1995年,中国书业曾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纸张涨价,由此引发图书价格的大规模上涨。既然书价从1995年才开始猛涨,1993年之前金山县闭架书店的时代,小于11岁的儿童韩寒,是如何对书价的昂贵有如此切肤之痛的?      笔者比韩寒稍微大几岁,也是从小喜欢去书店,在我记忆中上海从来就没有闭架购书的书店,很多网友反映,早在80年代上海就到处都是开架书店了,即使是一些山区的县城,85年之后都是开架购书,韩寒为何非要去那些闭架书店买书?金山县在上海并非一个落后的地方,难道其父亲从来不曾带孩子去市区的书店么?      最靠谱的解释,作者的身份,更像是其父亲——50后的韩仁均。       事情怎么会闹到上法院?      虽然韩寒在电视上扬言,方舟子对他进行了侮辱和诽谤,但我发现方舟子(包括其他网友)的每篇文章都是在理性说理,逻辑演绎,基于的证据都是公开的信息。相反的,韩寒倒是一口一个方秃子,还质疑别人的性能力,认为别人的孩子不是亲生的,我认为这才是侮辱。韩寒的一些俏皮脏话,虽然赢得了一些粉丝的赞赏,但更多的人会摇头,如果你如此自信,何苦如此不淡定呢?俩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有个网友打了个很有趣的比方,话说韩少在街上卖大力丸,说有金钟罩铁布衫的本事,生意做得非常好。结果边上来一起哄的,说:啥呀,八成是假的。韩少大喝一声,你有胆上来砍我一刀,流一点血我就赔你两千万,吓得那人立刻不敢出声。没想到来一个胆大方舟子上去就是一刀。韩少捂着伤口起初还说没事,但是见血汩汩地往外冒,只好转身奔向衙门,告方舟子故意伤害去了。而前几年,韩少最看不起的就是衙门。。。。。。      说起来韩寒这人真有趣,他自己悬赏2000万,向不特定的公众征集“代笔证据”,此时方舟子出现,开始写文分析韩寒比较可疑的文章,却被韩寒以侵害名誉权告上法庭。归根结底,方舟子的质疑也只应属于单方允诺的要约行为,何来对韩寒的名誉侵害?单方允诺一旦向社会上不特定的人发出就产生法律效力,韩少应恪守信用,自觉受其约束,不允许随意撤回允诺或随意修改条款,但我们发现韩寒的这个要约被他改了好多次,看来韩少首先应该讲点儿诚信。      韩少发出了要约,不给钱倒也算了,还对应他悬赏的质疑人提出民事侵权诉讼和10万赔偿请求,就太自己打自己耳光了,甚至有点欺诈的味道。别人找你的茬是因为你2000万的悬赏金,是你引别人来的呀。       韩寒会赢得官司吗?      据我目前掌握的材料,还没有哪家法院受理了韩寒的诉讼,想要赢得官司首先要有法院接受诉讼请求。我们先来做一下法律科普,扫一扫法盲。   ————————————————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2款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诋毁、诽谤他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      谁主张就谁举证,现在是韩寒告方舟子,因此就由韩寒方面收集证据,以证明方舟子确实诽谤+侮辱。方舟子没有侮辱韩寒。恰恰相反,是韩寒在用恶毒的语言在攻击方舟子。这一点非常明确,你只需要打开俩人的博客,看他们的文章就知道,脏话全都出在韩寒的博文中,虽然他屡次修改,现在已经干净了不少。      至于说诽谤,必须能证明此人捏造了事实,否则无法构成诽谤。方舟子方面的所有文章,全都是基于公开的信息,并没有捏造任何事实。更要命的还在后面,根据上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一旦诽谤成立,不光是方舟子,那些网络服务提供商,如新浪、腾讯、凤凰等等,全都要承担责任,这有可能发生吗?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5条的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   也就是说,要由韩寒自己去找证人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找来的证人还需要当庭接受方舟子和其律师的质询,光《杯中窥人》里是纸还是布就有多种说法,如果每个证人说法都不同,你说法官会听谁的?      韩寒写文章被认为很牛逼,但现在已经斗不过方舟子了,要命的是韩寒在打官司之上是一张白纸,而方舟子是打官司的老手,在我看来,韩寒真的是没有一点点的胜算。方舟子的缠斗策略,逼迫韩寒不断的加大赌注,最终他会输掉内裤。       韩寒非正常成功的心理学解读      如果韩寒真的是啥都不懂的小混混,他到底是如何能欺骗大家十多年的?那么多人曾经和韩寒打过交道,难道他们都是傻瓜吗?其实这是“社会认同”、“光环效应”和“自我确认”三个心理效应综合的结果,      那么多记者和名人在接触韩寒之前,就已经知道此人是少年天才了,在“社会认同”心理偏好下,既然社会已经确认他是天才,很少会再去质疑他。在“光环效应”下,一旦已经承认韩寒是天才,那他所有的言行,就都是天才表现了。同样的一句话,如果你说出来,别人只认为是一句无用的废话,换了韩寒去说,就变成了名言。等到你成为了他的粉丝,你此后的一切言行都会努力去维护这个偶像的形象,否则你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喜欢他,而这就是“自我确认”。      现在我强烈建议你去网上找找韩寒以前接受采访的视频,并把自己崇拜的眼镜摘下,你就会看清一个真实的韩少。       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针对韩寒的质疑是一种文革行为,但我认为这些人正巧说反了。文革真正的问题是迫害质疑者,而不是鼓励质疑,文革中质疑权威者都成为了反革命,保护公民合法质疑的权利,才是真正的保护私权,文革的灾难恰恰是没有人能够对于权威理论、说法以及各种侵犯私权的行为进行质疑。      韩寒的成功,曾经让人认可了读书无用论,英雄青年交白卷的反智行为祸害了不少年轻人(韩的名言: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韩寒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对待公共事务的态度能否超越自身利益的小圈子?韩寒此前一直叫着要言论自由,要别人接受他的质疑,但他自己反倒是不能被质疑的吗?      在此我也想对那些韩粉说一句,你当然可以继续做韩寒的粉丝,并高唱:“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爱你,you are my super star,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爱你。”但人都是会长大的。      而对于参与造神运动的南方系,韩神话的倒台,让南方系情何以堪?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88 次阅读|4 个评论
理科生掌握人文知识有什么用?
热度 3 danjon 2011-12-26 17:08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个有趣的新闻:华中科技大学一大一学生致信校长,问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 http://nfhitvs.hitvs.cn/news/newscontent-391862-1.htm 让我感兴趣的除了这条新闻本身,还有后面的评论。不出所料,评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站在理科生角度讽刺文科生的,比如下面这两条: 以后当官了 钱数不准 2奶记不清 谁负责? 窃以为微积分虽然不用来买菜算账,但一个不懂微积分逻辑原理的人与文盲无异。作为一个理工学生,一向看不惯文科生这种傲娇气,学个数学的皮毛会死么? 这不禁让我想到,如果这条新闻换成,某理科生质问“理科生掌握人文知识有什么用?”,后面留言的人又会如何评价呢?请允许我不怀好意地揣测一下:估计很多人又会理直气壮地说“没用”。 有个现成的例子:2005年清华大学校长在向宋楚瑜赠送礼物的时候读错字,很多人便以“他是学物理的”,“不认识几个生僻字能怎么着”为其开脱。 本人并不想在这里讨论文科生该不该学数学,或是理科生该不该掌握人文知识这样的具体问题,因为答案显然都是肯定的,顶多再加上一大堆限制性条件而已。而且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本身就有可能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误区。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前者比后者能勾起更多人的神经,为什么现如今仍然有很多理科生对文科生抱有一种几乎是缺省配置一样的优越感?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斯诺就以“两种文化”为题讨论科技与人文的割裂。几十年后,至少在我们这里这二者之间的割裂仍然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几十年来站在高度实用主义角度而广泛存在的“重理轻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样的思想显然是一大原因,但是如果把全部原因都归结于此,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我想,这恐怕要归结到我国的教育领域长期盛行的科学主义思想。科学主义是一种主张以自然科学技术为整个哲学的基础,并确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观点。科学主义的本质可以概括为:认定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一种,即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能够推广用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效地用来获取知识,将它引入包括哲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才能摒弃它们的非科学形态。 科学主义盛行的一大恶果便是使人认为所有学科中会根据“是不是科学”这个条件分为两类,某些挂了“科学”称谓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某种天然的优越性。另一方面,科学主义还造就了许许多多“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比如许多学工程技术出身的人,遇到问题总是想到如何用技术解决问题,却往往不首先思考这个问题到底值不值得解决,解决了之后会不会引发新的、更大的问题。我想,远的如当年三峡大坝的支持者,近的如鼓吹建设高铁的技术专家,还有那位在武汉大学挨了砸的方滨兴校长都是这方面的典型。 最后说一下我最近的经历。出于好玩,我把微博的个人简介写成:“混迹于中科院的大龄文科生,时常被人当成美院过来串门的。”这句话也许同时满足了人们的两种极端矛盾的想象:中科院代表国内科学研究的顶尖水平,而文科生则喻指不懂科学。于是,当我在微博上和探讨某些科学问题(例如“医学不是科学”)时,便时不时会遇到“虽然是中科院的,却是个文科生”这样的评价。这一“扣帽子”式的评价的吊诡之处在于根本没法回答:我既不能解释说我其实本来是理科生(这样便等于承认了理科生优越性),也不大可能像这样长篇大论一通让人家消除偏见。于是最后的结果总是讨论到此为止。
473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理科生,拿起你的计算器,消灭文艺青年吧!
热度 1 bxlh2008 2011-12-3 12:03
99个宋词常用语 宋词密码在手3秒作诗赋词 你羡慕那些出口就会吟诗的文人吗?现在可以不用再羡慕他们了!因为有一位理科生“ yixuan ”闲来无事,把《全宋词》拿出来“捣鼓”,算出了其中的99个高频词汇。熟记这些高频词,你就可以随性所欲进行创作了!你还可以用“无序”的数字来创造一首“美妙绝伦”的宋词,圆周率也可以哦! 频率分析算出宋词高频词 署名为“yixuan”的网友在个人博客里写道:“突然想看看宋词里面什么样的意象是最常见的,比如可以做个频率分析什么的。当然文本挖掘需要分词,我没法在其中花太多时间,于是想出了一个土办法。宋词的句子都很短,如果穷举可能的字的组合的话并不是太多,况且最常见的词语一般是两三个字,这样可能的组合就更少了。 ”比如“犹解嫁东风”这句话,可能的二字组合是 “犹解”“解嫁”“嫁东”“东风”,三字组合是“犹解嫁”“解嫁东”“嫁东风”,词的字数越多,可能的组合就越少。如果把每句话可能的字的组合都列举出来,就可以整体统计频率了。”大家一致分析这位网友一定是个理科生。 随后,“yixuan”贴出了他算出来的高频词,排在前面的分别是:1.14852.东风(1382)3.何处(1230)4.人间(1202)5、风流(857)6、归去(812)7.春风(802)8.西风(779)9.归来(771)10.江南(765)……至于为什么第一名是数字,他解释:“排在第一的是无效字符,这跟数据源有关。 ”这个结果一出来,一位网友就一语道破了 “玄机”,“原来,最流行的宋词就是‘东风何处在人间’啊! ” 生日数字也能改编成诗词 还有更绝的呢!署名为“达芬奇的鸡蛋”的果壳网友不知怎么地,就想到了拿大家都会背一点的圆周率进行创作,两个数字一断,对照高频词表,一首“华丽丽”的词就出来了!还附上了说明,特别像模像样。 看完这首诗,网友们一边膜拜,一边自己的创作灵感也被打开了。 “丘寒”留言道:“试着用某个号码创作了一首:天上相思,芳草年年,昨夜江南,回首一笑多情。 ”“零Ronnie”很有创作激情:“我的生日:年年江上,江南春风;我的手机号:明月芳草去年,江南阑干归去……还真挺上口的!我也能做诗人了哈哈! ” 理科宅男欢呼消灭文科生 可是这么一来,文科生又不淡定了,一群文科生跳起来反击。 “雯名霞迩”大叫:“统统拖出去,斩了!这让学中文的人情何以堪啊! ”“Rockfish”代表理科生还击:“理科宅男们消灭文科生的日子到来了!拿起你的计算器,消灭文艺青年吧! ”“可可”童鞋呼唤:“就让科技小清新来得更猛烈些吧! ” 还有一群网友七嘴八舌讨论着。“沌世界”淡定地说:“不知宋词的粉丝看了是不是有一种偶像破灭的感觉。”“家杰仕”童鞋也总结道:“文艺男女已经阻止不了技术宅作诗了! ” 网友制作的宋词高频词汇和数字代码 1空 21一笑 41深处 61一片 81不是2东风 22黄昏 42时节 62桃李 82时候3何处 23当年 43平生 63人生 83肠断4人间 24天涯 44凄凉 64十分 84富贵5风流 25相逢 45春色 65心事 85蓬莱6归去 26芳草 46匆匆 66黄花 86昨夜7春风 27尊前 47功名 67一声 87行人8西风 28一枝 48一点 68佳人 88今夜9归来 29风雨 49无限 69长安 89谁知10江南 30流水 50今日 70东君 90不似11相思 31依旧 51天上 71断肠 91江上12梅花 32风吹 52杨柳 72而今 92悠悠13千里 33风月 53西湖 73鸳鸯 93几度14回首 34多情 54桃花 74为谁 94青山15明月 35故人 55扁舟 75十年 95何时16多少 36当时 56消息 76去年 96天气17如今 37无人 57憔悴 77少年 97惟有18阑干 38斜阳 58何事 78海棠 98一曲19年年 39不知 59芙蓉 79寂寞 99月明20万里 40不见 60神仙 80无情 100往事 网友习作 《清平乐圆周率》π=3.1415926…… (1415)回首明月, (一看就是抒情诗) (9265)悠悠心事空, (果然,貌似失恋了) (358979)故人谁知寂寞。 (触景生情) (323846)风吹斜阳匆匆, (回忆那天下午的艳遇) (264338)芳草平生斜阳, (平生见过最美的太阳和芳草,都是因为那里有你的身影) (327950)风吹寂寞今日。 (到现在就剩我自己) (288419)一枝富贵年年, (好花美丽年年开,好景宜人不常在) (716939)断肠长安不知。 (我的思念远方的你可知道) (注:诗词后为网友配的说明) 《如梦令根号二》=1.41421356…… (414213)深处时节千里, (562373)消息当年鸳鸯。 (0950)归来今日, (488016)一点无情多少。 (8888)今夜,今夜 (724209)而今时节归来。 如果你是1983年1月20日生的,对照编号,你的生日词可以是:“年年肠断,(空)万里。 ”也可以换一种排法,变成“19,8,31,20”也就是:“年年西风,依旧万里。 ”或者其他排法均可。如果你觉得这样还是不过瘾,可以再精确到小时、分、秒。 除了用生日作词,手机号、身份证号码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快来一起吟诗赋词吧!
个人分类: 硕士生活|2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理人生:知识与学问
热度 1 cinderela 2011-3-15 04:31
我从中学起就仰慕那些数理化学得好的男生,觉得他们在那些抽象的数字、公式里游行穿走,自如出入,简直帅得要命!大学时的愿望就是找一个物理系的男生做朋友。可自己的物理怎么都学不好,无奈只有学文科,错失了结交物理系男朋友的机会。现在阴差阳错,兜兜转转来到属于理科范畴的生命科学领域,接触了不少曾经让我“高山仰止”的人物,却并非如我想象那般有趣,比起文科生的能言善道,想象丰富,兴趣广泛和可圈可点的文化品味,理科生似乎更为专于学业,兴趣单一,爱好不广,还似乎缺一点人生乐趣,觉得甚为可惜!专注认真、思维严谨地做事情是理科生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如果还能培养一些高层次的文化品味,则理科人生会更趣味浓郁,芳香四溢吧!当然,学文科的人并非个个有文化品味和生活情趣,同样有被困在专业领域中无法出来,只看到树木,见不到森林的书呆子。实际上,真正的大家,无论文、理,都能对知识学问驾驭有余,出入自如。既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同时不乏广泛的人文趣味,是真正领略了知识、文化给人类带来的享受的人! 睡前,读董桥的“如观水观火也”,觉得甚好!对专注于专业知识,在向科学高峰、尖端攀登的人来说,是一味可以品味良久的“老火靓汤”!故摘抄如下和各位博友共勉: 如观火观水也 董桥 最近写《说品味》一文,末端云: ……现代人身在城中,心在城中,殊难培养层次太高深的文化品味,但是,培养求知的兴趣,多少可以摆脱心中的围城。知识可旧可新,可中可西,可真迹,可复制,不必僵持,也不一定都能化成力量,却大半可以增添生活情趣,减轻典章制度消磨出来的精神溃疡。…… 精神溃疡是疲倦、困顿、无奈消磨出来的。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注重专业知识,专业人员在市场上的身价虽然比过去要高,可惜知识越到尖端,精神天地越发狭窄,身心都困在专业的围城里,入业越专,去趣越远,终致忘人忘我,生意消散,连人味都淡了,遑言自己专业里的发明!这是专业跟学问分家的悲剧。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琼崖主人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水观火也。”郑板桥到底是明白人,一语道破“问”字要义。 往浅处看,学问的问,正是涉猎本行以外的知识,多学本行以外的道理。写童话著名的格林兄弟原是语言学家,编德文字典有独到的功力,借说文解字展现全盘德国文化变迁史,对民俗学的兴趣又浓,业余问道于市井乡野之辈,写出无数迷人的童话。据说,其中有三十七篇童话的故事是一位卖蔬菜的妇人说给他们听的。剑桥名哲学家维特跟斯坦一生沉迷美国侦探小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门生诺曼 . 马尔柯姆按月给他邮寄侦探杂志供他消遣,他回信说:“这些杂志有丰富的精神维他命和养料”,“我的学问其实是这样来的”,“要是美国不能给我们供应侦探杂志,我们就不能给他们供应哲学,美国最后会变成大输家。懂吗?” 维跟斯坦当然也读国际著名的哲学期刊《思想》,可是他总觉得《思想》“阳衰不举”而侦探杂志则“精力充沛”。他的著作落笔晶明洞彻,断非偶然! 有专业而无学问,比如有围城而无城门,进出两难,也看不到城外是火还是水,围城里的安危祸福就更费思量了
个人分类: 杂谈|2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绝大部分我国理科生不知道的理科第一常识
热度 7 HigherQM2007 2011-3-3 18:43
烦请点一下,相信对理科生有所帮助: 离开科学的哲学是疯子,离开哲学的科学是傻子! PS:这是博主应南京大学学生杂志《大学生自然科学》之邀写的一篇短文,错谬之处敬请各位网友喷之。
4925 次阅读|5 个评论
给理科生讲解概率
fs007 2010-9-21 07:53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按:本文进一步解释 麻疹疫苗的决策基础——作用与危害 一文中的概率计算,挑错者必读。】 我批方舟子在麻疹疫苗上大放厥词,一个方粉,或者方舟子自己,试图抓我在计算麻疹疫苗的风险效益上的错,但又不敢亮出真实身份,只说自己是学理科的,要给寻正当老师。 楼主有本事在公开的报纸上发表高论啊,尤其是这么肯定的计算,让大家评评,要是楼主真的对了,大家都服气嘛,不要动不动删帖,我好歹也是一学理科的,您老几十岁了,不是眼吧,说清楚说出来,哪错了,您老哪毕业的啊,什么学历啊,牛气,都挂出来,看看,别窝在这发牢骚啊,在新浪开博啊。发表评论人: 寻正的老师 ip:183.37.73.* 我在他第一次发帖时,看他不靠谱,但很能蛊惑人,所以把他的“概率计算”删了。他后来反复发帖,要我批判。此类人跟方舟子一样,意识不到自己错误时,你就给他们明说他们有错,他们也没能力把错误解读出来,于是乎咱们只好操刀当小学教员了。 以下是这位不敢见人的主儿的帖子: 说我缺乏常识,楼主是心虚吧,有本事,我们好好计算讨论一下,在下哪错了。 第一次接种:发生严重副反应的概率为1/10万,接种后患麻疹概率下降为(按10%的可能性计算):1/10万,则第一次接种后不患麻疹也不会有严重副反应的概率为: 1- ,化简后为: 1-1/10万-1/10万-1/100万 第一次接种后的收益为:(1-1/10万-1/10万-1/100万)-(1-1/万),化简后为: 8/10万; 第二次接种:发生严重副反应的概率为1/10万,接种后患麻疹概率下降为(按5%的可能性计算):0.5/100万,则第二次接种后不患麻疹也不会有严重副反应的概率为: 1- ,化简后: 1-1/10万-0.5/100万-0.5/1000万 第二次接种后的收益为:(1-1/10万-0.5/100万-0.5/1000万)-(1-1/10万-1/10万-1/100万),化简为:1.05/10万; 第三次接种后:发生严重副反应的概率为1/10万,接种后患麻疹概率下降为(按5%的可能性计算):0.25/1000万,则第三次接种后不患麻疹也不会有严重副反应的概率为: 1- 化简为:1-1/10万-0.25/1000万-0.25/1亿 第三次接种后的收益为:(1-1/10万-0.25/1000万-0.25/1亿)-(1-1/10万-0.5/100万-0.5/1000万),化简为:0.0525/10万; 简单想,每次注射疫苗发生副反应的概率不变,而患麻疹的概率减少,怎么会注射越多收益反而成为负值?国际上通常建议二次免疫,这样一来,第二针岂不都很危险? 咱们先说说效益计算。如果你买一个苹果,用钱5毛,在经济学中,其效益与成本是用Utility(效用)来计算的,比如5毛钱的效用是5,而一个苹果对饥饿的你效用是7,但对水果商却只有成本3,于是乎你用5毛交换一个苹果,跟水果商皆大欢喜。 对你来说,效益计算:成本=5,效益=7,净效益是效益-成本=7-5=2。 好了,我们要举一个更为接近的例子了,假如你家漏水,你能想到的临时办法是用盆子接水,叮叮当当地响,影响睡眠。对于你来说,漏水是一个负面事件,其效益为负,假如其为50。你找水管工补漏,水管工收你40元,对你来说,效益为负,为40。 那对你来说,效益计算:成本=-50,效益=-40,净效益是50-40=10(注意我故意地把中间步骤省略了,以仿照我原文的推理,为什么要省略?太简单了,不就是负号变换一下么,完全是小学数学的东西)。 那么这位“不敢见人”的“理科生”是如何计算的呢?面对水管漏水,他脱了裤子打屁,说,概率要这样计算,你家有资金X,如果继续漏水,你的总效用是X-50,如果找人修补,那么总效用变成了X-40。净效益是找人修补后的总效用X-40,减去继续漏水的总效用X-50,也就是X-40-(X-50)=50-40=10。“不敢见人”一查对,嘿,对了,好受鼓励! 第一针没有争议,咱们说第二针。不打的效益为负值,因为曾经打过一针(90%的保护效率),所以患麻疹几率是1/10万,这是成本=-1/10万。假如打第二针,第二针有95%的保护效率,打了第二针之后,患麻疹几率是0.5/100万,另外有1/10万的严重副作用几率,因此,打第二针后的效益是-(0.5/100万+1/10万)。用效益减去成本:-(0.5/100万+1/10万)-(-1/10万)=-0.5/100万。清楚明了,怎会有错? 再看按“不敢见人”的“脱了裤子放屁”形式进行计算: 你的效益按保护度来算,如果不打总效益为:1-1/10万;如果打第二针,你的总效益是1- 。用打第二针的总效益(效益)减去不打总效益(成本)就得到净效益:1-(0.5/100万+1/10万)-(1-1/10万)=-0.5/100万。 我们回头看“不敢见人” 的计算方式,他不仅仅是“脱了裤子放屁”,还要全身脱光放屁,他把相对独立的概率事件变成了条件概率在计算。为什么患麻疹与不良反应是相对独立的事件呢?因为人对疫苗的不良反应并非全是针对疫苗本身去的,大多是疫苗中的其它成份引起的,比如保鲜剂引起过敏等等。咱们看看这位脑子装浆糊的“理科生”的条件概率算清楚了没有: ,这是他归纳的患麻疹或者产生副作用的概率,在100%中去除上述几率,就是既不患麻疹也不会得严重副作用的概率。咱们把这一公式换成大家都懂的汉语: 副作用概率*不得麻疹概率+不得副作用概率*得麻疹概率+副作用概率*得麻疹概率 稍有概率论常识,都会把第一项跟第三项合并,概率公式:A*B+A*B = A。 那么上述公式简化为:副作用概率+不得副作用概率*得麻疹概率。也就是说,此公给打了第二针的人得麻疹加了一个不合理的限制条件,那就是不得产生副作用!且不说此种想法是荒谬的,我们依然假定他有理,上述公式应当简化为: 1/10万+0.5/100万-0.5/1000亿;那么既不患麻疹也不得严重副作用的概率则为:1-1/10万-0.5/100万+0.5/1000亿。 你看这位理科生算术水平如何?稀里糊涂。如此烂的思维能力,也敢班门弄斧,连点小学算术的能力都缺乏,还一个劲儿地要我证明他错了。估计正是缺乏自知之明地自以为懂概率,才导致他非得要我指导他概率论吧。 咱们再看其第二项,如果不打第二针,不得副作用与麻疹的几率,他表示为: 1-1/10万-1/10万-1/100万;前面的1/10万是麻疹几率,下一个呢?得副作用几率?后面的1/100万是什么玩意儿? 不打疫苗也得不良反应?有如此不要脸的计算,咱们还需要算么? 不打疫苗,就只有一个得麻疹的几率,1/10万。即使脱光全身放一屁,那也是: 1-1/10万-0.5/100万+0.5/1000亿 - (1-1/10万)=-0.5/100万+0.5/1000亿 ≈ -0.5/100万。跟我的估算毫无区别。 这第三针还用算么? 我删你的帖,是因为你这位理科生是小学的不合格产品,OK?下次要为教主申冤,回到小学再拿一张毕业文凭再说。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4458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