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华尔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一个数学公式摧毁美国
lysyxcs 2011-3-9 19:19
华尔街金融危机有商业根源、政治根源、学术根源,很多人还想了解,这些问题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华尔街能够创造出那么多的金融衍生品?本节我们就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 一个数学公式摧毁美国 一年前,人们总认为,像李祥林这样的数学天才可能会得到诺贝尔奖,因为金融学家的确获得过诺贝尔奖。李祥林的成果与以前获诺贝尔奖的学者的贡献相比,更有广泛影响力。 李祥林的研究是确定资产间的相关性,也就是将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用数学模型来量化。这是金融领域中的一大难题。李祥林的公式能以数学手段衡量风险。基于这一公式,金融机构能够大胆地出售金融衍生品,将金融市场扩张至几乎不可思议的水平。 从债券投资者、银行,评级机构、监管机构,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使用李祥林的公式。很快,利用这一公式来衡量风险的方法已经在金融领域深入人心,并且帮人们赚到了大量金钱,使得任何对此公式局限性的警告都被人们忽视了。 然而,突然间,使用这一公式的人们发现,金融市场开始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地变化。小小的裂缝在2008年演变成了巨大的峡谷,瞬间吞噬了成千上万亿的资金,将全球银行体系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并引发了这场波及全球各个角落的经济危机。 可以肯定地说,李祥林在短期内不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了。 一个数学公式怎会给金融界带来如此毁灭性的结果?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快速扩张,数以万亿计美元要进入市场,若投资者能够找到确定资产间相关关系的方法,这些资金便能顺利进入市场。这个问题谁解决了,华尔街都会非常感谢他。 李祥林,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中国农村,成绩优异,获得了南开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后来去美国留学,获得魁北克拉瓦尔大学的MBA学位。在此之后他继续深造,先后获得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精算学硕士学位和统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他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开始了他的金融职业生涯,后来就职于巴克莱资本,并在2004年负责重建其数量分析小组。 李祥林在《固定收益杂志》上发表了一份名为《论违约相关性:相依函数方法》的论文。该论文以相对简单的数学方法判断违约相关性的依据。这是对一个对复杂问题巧妙简单化。只用一个最终的相关性数据,一个简单明了的数据就代表所有需要考虑的东西。 有了这一风险定价公式,华尔街的精英们看到了新的无限可能。他们马上着手创造大量新的3A证券。而像穆迪这样的评级机构再也不用管这些证券背后所代表资产的各种风险,他们只需要考虑这个简单的相关性数据,然后就出来了一个评级,告知人们这些资产的风险到底多高。 后来,已经没有人真正知道他们的产品包含了什么基础资产,一切只需要李祥林的函数公式就可以了。这一公式几乎是普遍适用,于是,无论是银行打包新的债券,还是交易员、对冲基金对这些债券进行复杂的交易时,大家都会用到这一公式。   读者可能很想了解这个公式的内容,对不起,李祥林的论文及公式目前还没有汉化的版本,在中国也没有应用。其实我们也没必要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公式,我们只需要知道它就是个数学公式就可以了,这个公式也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可能从此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而在过去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房价一直在上涨,因此住房贷款之间违约的相关性就相对比较小。一旦房市的繁荣时代结束,整个国家的房价都下降,房贷违约的相关性就会骤然飙升。其实对房贷进行资产证券化的银行也明白,这一公式对房价的上涨非常敏感。一旦房价下跌,所有被评为3A的无风险债券都会瞬间崩塌,没有退路可寻。但面对眼前巨额利润的诱惑,没有人能抵抗得住,他们要做的就是一边享受暴利一边祈求房价继续上涨,然而不幸必然会到来。 金融危机中,李祥林不应该被指责。2005年秋,李祥林也曾在《华尔街日报》表示,很少人真正理解这一公式的核心。毕竟,他只是发明了这一数学模型。应该指责的是那些滥用模型的金融机构,是他们的贪欲导致整个金融界盲目地逐利,对这一模型的局限型忽略不计,对外界的警告充耳不闻,这才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这就象爱因斯坦的公式被用来制造原子弹,但应该受谴责的是爆炸原子弹的人. 2008年,李祥林回到北京,现任中金公司执行总经理、首席风险官。2 谈到这里,我们实际还是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那就是华尔街为什么那么偏爱数学公式,这还要从经济学的数学化说起。 深层次根源 数学公式在金融上的应用,只是数学公式在经济学应用的冰山一角,现在的经济学到处充斥着数学工具的身影。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为例,书中满是各种函数曲线的应用和函数表达式的推导。而这只是经济学的入门课本。而在整个经济学领域里,边际分析、均衡论、线性规划、投入产出分析、博弈论以及随机数学、模糊数学和非线性科学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与一般人认为的“经济学是文科”的概念大相径庭。数学模型与经济现实难以吻合。经济理论用数学模型表示出来也就偏离了现实,经济理论若符合现实,则无法数学化,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目前经济学的选择是:宁肯不符合现实也要做数学模型。现实世界太复杂了,数学工具根本无法驾驭,数学模型,大都对现实进行了简化。 数学模型的结论只适用于一种假设情况。对于复杂的社会现实,数学模型的参考价值不大。最差的情况就是模型完全曲解了现实,经济学做了一堆模型,但现实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因此,表面上是李祥林的数学公示摧毁了华尔街,但经济学的数学化,经济学过度的引入数学模型导致经济研究偏离现实才是产生这种问题的大背景及最根本原因。 (摘自高连奎《中国大形势》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
23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人说:还有谁能对我们这么好?
xupeiyang 2011-2-11 13:35
“还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对我们这么好?他们借给我们钱,还给我们提供廉价的产品好让我们的中产阶级能感觉自己富有一点。”这是在华尔街一家咖啡馆的一位美国男士说的。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2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歼-20:形成战斗力尚需时日
kejidaobao 2011-1-30 11:30
本刊记者/李 娜 1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接待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时证实中国歼-20隐身战斗机首飞成功。《华尔街日报》称,这标志着中国国防科技创新能力的加速发展。 隐身:有质的提高但逊于F-22 歼-20最令人兴奋的点无疑是隐身。 飞机的隐身性能通常是指通过结构设计和雷达吸收剂复合材料来实现雷达截面的最小化。据报道,歼-20的隐身设计思路与F-22基本一致,特别重视对X波段雷达的隐身能力,但歼-20的发动机喷口设计得不够理想,是明显的雷达反射源,这一缺陷今后会逐步得到弥补。 现在媒体、专家提到“隐身”时,经常会讲到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可见光隐身。《兵器知识》副主编熊伟告诉《科技导报》,实际上还有两种隐身能力也非常重要:电磁隐身和机载武器隐身,甚至超过了可见光、红外隐身。熊伟表示,战斗机除了会反射敌方的雷达波,自己还经常需要发射出各种无线电波。很多电子侦察设备都能根据战斗机发射出的雷达波、通信信号,发现它的存在,甚至探测到它的位置。另外,战斗机除了自身发动机产生红外辐射,发射的导弹等武器也会产生红外辐射。而且导弹尾烟留在空中,还会继续辐射一些红外线。所以,一架真正的隐形战机不仅要自我隐身,还要有隐身的导弹等配套装备。“一个打着手电筒的隐形人,不是真正的隐形人”,熊伟表示。 对于歼-20隐身性能各项指标的评价,熊伟表示,“从现在公开的资料看,我们只能说歼-20在雷达隐身性能上多半超过俄罗斯的T-50和美国的F-35,逊于美国的F-22;电磁隐身方面无法判断;红外隐身方面与T-50相当,不如F-22;总体隐身性能上与T-50相当,不如F-22;机动性能上超过T-50,和F-22、F-35比起来难说。但是和现在的歼-10、歼-11,甚至F-15、‘台风’、‘阵风’等战斗机相比,歼-20的隐身性能绝对是有了质的提高,机动性也会更强一点。” 定位引各方猜测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1月10日报道,《防务科技国际》杂志主编比尔·斯威特曼判断,歼-20既是战斗机又是轰炸机。不过,智库“澳大利亚空中力量”的卡洛·科普和彼得·戈恩持相反看法,他们认为歼-20与其说是轰炸机倒不如说是战斗机。他们认为,歼-20进行了优化设计,以便使用远程导弹迅速进行高空拦截,而不是进行近距离空中格斗。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告诉《科技导报》,他认为歼-20既有歼击机的特点,又有轰炸机的某些特征,“如果非要归类,权且可以归为歼击机的行列吧,不过现在谈这些还有点早,因为歼-20只是初具了隐形特点,其他的比如超音速巡航功能、电子信息系统并不具备,而且主要部件不是国产,所以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时间”。 熊伟则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战斗机已经走上了多用途化道路,既能空战,也能对地、对海攻击。熊伟认为,歼-20会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既能进行空战格斗,也能拦截敌方的战斗机,攻击敌方的预警机;既能供给地面目标,也能供给海上目标。但考虑到它的成本和数量,它不会用于攻击地面装甲部队、驱逐舰、机场、指挥所等普通目标,应该会首先用于攻击预警机、航母这种高价值目标,为我国的歼-10、歼-11等其他战斗机的作战创造条件。 媒体报道中,有的将歼-20归为第四代战机,也有的将其列为第五代战机。熊伟指出,这是因为俄美双方对战斗机的划代定义不同,俄罗斯的T-50被本国称为第五代机,而美国的F-22算第四代机,其实都属于同一代际。其标准都是4S: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隐身,高级航电。这其中,超级航电和隐身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是战斗机能力提高的关键。熊伟特别强调,4S中的超级航电性能常常被忽视。超级航电是指战斗机拥有高性能火控雷达、光电传感器、数据链,能够清晰地了解战场上的敌我态势,从而为飞机员正确决策提供强大的信息基础。“在我看来,代际的界定标准就是超级航电和隐身性。超机动性最好是有,因为它在空战中有一定的作用。超音速巡航可以没有,因为各国的作战范围大小不同。美国提出超音速巡航,主要是因为他们奉行的是全球进攻型战略”。 还应正视技术差距 《华尔街日报》日前刊文称,过去15年,中国军事航空工业在缩小与世界航空技术领先国家的差距方面令人印象深刻。歼-20的出现进一步缩小了中国与西方国家航空技术的差距,中国将在下个10年内成为与西方并驾齐驱的世界一流军事强国。美防长盖茨就歼-20首飞称,美国的隐形机的技术优势将保持到2025年。但专家指出,歼-20的首飞成功并不能完全消除我国与美、俄之间的技术差距。 熊伟告诉《科技导报》,以我国现有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战斗机水平在2025年赶上美国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届时我们的歼-20已经能够形成战斗力,和美国的F-22之间没有代的差距;但是在装备数量、性能指标上,肯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有代的差距,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而消除代的差距后,就可以通过战略战术等措施形成局部的优势。“到2025年,我国总体水平上超过俄罗斯还有可能”。 李杰则认为,歼-20首飞成功,说明我们顺应了隐身战机的发展趋势,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美国的F-22已经非常成熟,而我们的歼-20只是初具形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歼-20的性能提升还需要攻克哪些技术障碍呢?熊伟告诉《科技导报》:第一是发动机,其寿命、可靠性直接关系的战斗机平台的性能,而我国目前在发动机上还处于弱势。第二是航电设备。有源相控阵雷达、数据链等,不仅现代战斗机需要,防空系统等很多方面也需要。我国不仅要有这些电子设备,还要通过跳频、抗干扰等技术方面提高,使雷达、数据链的性能追上去。第三是机载武器和设备。没有多种多样的武器,战斗机的隐身、高机动等能力就无法充分发挥。■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事件|1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虎妈”话题及译言网推荐
热度 2 cnfaith 2011-1-26 01:14
今天所里开会,李老师在报告中提到十九世纪的“形式训练学说”(比如通过学习很难的拉丁文来强化训练小孩子全方位的学习能力),在座的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一位将军脱口而出:“还是不要提这个吧,指不定就扯到‘虎妈’身上去。” 我着实吓了一跳,原来短短十来天,虎妈的育儿观已经家喻户晓了啊! 【虎妈话题】 华裔母亲在教养方式上具有优越性吗?上周的《华尔街日报》选登了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自称 “ 虎妈 ” 的蔡美儿( Amy Chua )的新书片段: 中国妈妈为什么牛 ? 我 无意中在译言网上看到此文,字里行间都感受到一位很强势的中国妈妈,她反对维护孩子虚假的自尊,坚持对孩子严厉要求,通过强化能力训练来培养兴趣、提高自 信心——这手段即便取得了一些成功,却还是霸道得吓人。主要是,这个妈妈强势得让我瞬间石化,正好看到犹太人妈妈瓦德尔曼的回应文章,我就翻译过来练练手: 为西方母亲的内疚、矛盾和偏见辩护 我很喜欢瓦德尔曼回应时的态度,诚恳而从容,只是结尾略有点弱了。 第二天,我的邮箱里收到一篇 Science American 上跟进采访第三方心理学家的报道,这个翻译起来比较容易: 科学是否支持 “ 虎妈 ” 的惩罚式教养? 【译言网推荐】 我发现译言网是一个不错的分享文章的平台,刚刚注册了一下,推荐给朋友们。适合所有希望了解外文资料,又不想被动接受二手信息的人。 这里可以左右对照着双语阅读,可以眉批。登录之后,在译文每个段落前面点灰色的对话框,添加眉批之后这个框就变红了,并且显示该段眉批的数目。 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共同创建项目,分享一些外文资料,提高翻译质量。 附:译言网上关于“虎妈”话题的一些链接: “ 严母 ” 澄清写书本意 中国教育,西方教育,平衡点在哪? 懦弱的蔡美儿
个人分类: 儿童教育|348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弗朗西斯·福山:政治体制新潮流?
techne 2011-1-23 23:17
弗朗西斯·福山:政治体制新潮流? 时间:2011-01-20 10:04 作者:弗朗西斯·福山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566次   21世纪的头十年,不同政治经济模式的相对声望戏剧性地颠倒过来。十年前,网络泡沫破灭前夕,占据优势地位的是美国。美国民主被广泛效仿,尽管它并非总是受到喜爱;美国技术风行全球;轻度管制的“盎格鲁-撒克逊” 式资本主义被视为未来的潮流。然而美国很快就将这些道德资本挥霍一空:伊拉克战争及它在军事入侵和民主推广之间建立起的密切联系,玷污了民主的声誉;华尔街金融危机则让人们不再相信市场可以自律。   相比之下,中国则顺风顺水。本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罕见地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时,许多中国人都把安然渡过金融危机看作中国体制合理性的证明,以及美式自由理念不再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的开端。国有企业再度吃香,中国政府选择通过国企来落实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许多中国人一度对美国的一切事物不假思索地崇拜,如今则用一种更加细致、更带批判性的目光来审视美国的种种弱点,某些人的态度甚至近乎蔑视。所以,有民调显示认为本国发展方向正确的中国人比美国人多得多也情有可原。   但是,何谓中国模式?许多观察人士信手将中国归入“威权资本主义”类别,与俄罗斯、伊朗和新加坡同伍。然而中国模式自成一体,其独特的治理模式难以描述,更不用说效仿了,这也是中国模式无法输出的原因。   中国政治体制最重要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做出复杂的重大决策、并且相对有效地执行这些决策,至少就经济政策而言是如此。这一点在基础设施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为满足工业日益发展的需求,中国已大举兴建机场、大坝、高速铁路、水利和电力系统。印度的情况与此相反,新投资项目总会受到工会、游说团体、农会和法庭的阻挠。印度是一个实行法治的民主国家,普通民众可以反对政府规划;中国的执政者可将100多万人口迁出三峡库区,而几乎无需提供任何补偿。   虽然如此,中国政府的质量却高于俄罗斯、伊朗或其它经常与之归为同类的威权国家,而这恰恰是因为中国执政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应接受民众问责。这种问责当然不涉及程序;中国共产党的权威既不受法治约束,也不受民主选举约束。然而,中国领导人在压制民众批评的同时,也竭力在掌握民众的不满,调整政策加以应对。他们对城市中产阶级和创造就业的强大商业利益集团最为关注,但当民众对涉及低层党员干部腐败无能的大案要案表示愤慨时,他们也会做出反应。   的确,中国政府经常对它所认为的民意反应过度——正如一位驻北京外交官所言,这恰恰是因为中国没有制度化的方法来判断民意,如选举或自由媒体。举例来说,去年中国没有小心维持理性的中日工作关系,而让两国因中国渔船船长被扣事件而起的冲突愈演愈烈,似乎是因为预期民众反日情绪高涨。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希望中国在富起来的同时向民主转型,而且希望中国在实力强大到足以构成战略和政治威胁前经历这一转型。但这个希望似乎不太可能实现。中国政府知道如何迎合中国精英阶层和日益崛起的中产阶级的利益,知道如何利用他们对民粹主义的恐惧。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多党制民主在中国鲜有人支持。精英阶层担忧,泰国民主的例子就是一个警告——警告他们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在泰国,一位走民粹主义路线的总理的当选,引发了他的支持者与当权派之间的暴力冲突。   近来,中国的不平等显著加剧,这对一个仍自称走共产主义路线的国家来说颇具讽刺性。许多农民和工人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获益甚少,还有些人正遭受残酷地剥削。腐败现象比比皆是,更加剧了现有的不平等。在地方层面,政府与开发商同流合污、从不幸的农民手中夺走土地的案例举不胜举,助长了民众的愤怒。中国每年都会出现数千起社会抗议活动,受到压抑的民愤经常以暴力形式在这些活动中爆发出来。   中共似乎认为,它可以通过领导层更加积极地对公众压力做出反应来解决不平等问题。中国在过去两千年中一个伟大历史成,就是创造出了高质量的中央集权政府,这个政府远胜于其它多数威权国家的政府。今天,中国正将社会开支向被忽视的内陆地区转移,从而提升消费、避免社会崩溃。我对这一做法能否奏效表示怀疑:对任何一个自上而下的问责体制而言,监控和回应底层发生的事件都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有效的问责只能通过自下而上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知的民主——来实现。在我看来,这种问责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但有朝一日,在遭遇严重经济衰退、或更加腐败无能的领导人时,中国体制脆弱的合法性就可能受到公开挑战。民主的优势往往在逆境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然而,如果以市场导向的民主模式想要胜出的话,美国人必须坦承自己的错误和误解。华盛顿过去十年的对外政策过于依赖军力、过于单边主义,其仅有的成就是激起了对自身不利的反美情绪。在经济政策方面,里根主义在最初取得成功后又延续了太长时间,结果只带来了财政赤字、有欠考虑的减税和不及格的金融监管。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正得到承认和解决。但美国模式中有一个更深层的问题远未得到解决。中国能快速适应局面,做出艰难的决定并有效地贯彻实施。美国人则以宪法的制衡原则为傲,这种制衡原则基于一种不信任中央集权政府的政治文化。这种体制保障了个人自由和私营部门的活力,但它现在却变得两极分化、思想僵化。目前,该体制几乎无意解决美国面临的长期财政挑战。美国民主或许拥有中国体制所欠缺的内在合法性,但如果政府内部出现分裂、无力治理国家,那么它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模式。1989年天安门抗议期间,示威学生树立起一座以自由女神像为蓝本的塑像,来表明自己的热望。未来某天中国会不会有人做出同样的举动,取决于美国人如何解决自己目前面临的问题。(译者/何黎)   本文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利国际问题研究所(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员,其最新著作《政治秩序诸起源》(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将于今春出版 来源:FT中文网2011年01月20日
个人分类: 时世评论|1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华尔街日报》图片新闻精选2010-08-18
yangzx1999 2010-8-18 16:05
http://cn.wsj.com/gb/20100818/PHO131316.asp 孤独的风筝:周一在阿富汗喀布尔,一位阿富汗儿童观看另一位站在断壁残垣上的儿童放风筝。眼下是穆斯林斋月。 躲避攻击:菲律宾一个政府拆迁小组在过去几天里在警方的协助下拆除了擅自占地者搭建的十几座棚屋和房子。图为周一在马尼拉,政府拆迁小组的工作人员躲在木板下躲避当地居民扔向他们的石头。 练习击剑:周一在辽宁省的一个儿童击剑训练中心,孩子们正和他们的教练练习击剑。在暑假期间,50多名年龄在六至十岁之间的孩子每天都参加该训练中心开设的击剑课程。 狮虎:两只熟睡在台湾台南县一个私人农场的狮虎(雄狮和雌虎的交配种)幼崽。农场主人黄国男台湾岛上看到狮虎诞生的第一人,因未取得相关部门许可,私自繁殖野生动物而面临高达五万新台币的罚款(约1,600美元)。 撒网:周一,一位渔民向北京郊区一个遭严重污染的河中撒网。中国几乎四分之一的地表水污染严重,甚至都不适宜工业使用,同时可饮用水不到水资源总量的一半。 孤独划行:周二在巴基斯Kabal,一位洪灾受害者坐着轮胎内胎运冰块过河,这条河上的大桥已被洪水冲走。由暴雨引发的突发洪水导致约1,500名巴基斯坦人死亡。 击破:周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发射的迫击炮,造成以色列南部靠近加沙地带边界的两名以色列士兵受伤。在前一天,以色列军方称一名巴勒斯坦人沿边境投放炸弹,并将其打死。图为一名以色列士兵站在事发地点。 埋伏:周二在韩国仁川,一名士兵在百货商店前参加反恐演习。此次演习是美韩两国例行年度军演乙支自由卫士(Ulchi Freedom Guardian)的一部分。 避雨:周二,一个小女孩在世博园里避雨。当地报纸报导称,上海世博会自5月1日开幕以来,已接待了4,000万名游客。主办单位预计,到10月末,参观者将达到7,000万人。 火车VS卡车:周二,在德国林登贝格尔(Lambrecht)附近,一辆城际列车与一辆垃圾车相撞,造成至少一名乘客受重伤。官员们称,这辆垃圾车从一个湿坡上滑下与这辆城际列车相撞。图为乘客们站在在车门处看事故现场。 恒星星云:图为一个充满气体、尘埃和大量新生恒星的星云。这个恒星聚群中包括一些人类已知的大质量恒星。这些恒星产生的气流和辐射蒸发、分散暖云物质周围的绿色光环,温暖环绕中央星云的尘埃和气体。 中国功夫:49个CHINA功夫的红色陶瓷雕像亮相上海世博园佛山案例馆。图为周二,一位游客模仿园中摆放的陶瓷雕像摆造型。 整理长发:周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的一场民俗表演中,一位女孩帮同伴整理长发。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2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奥巴马与华尔街的博弈
黄安年 2010-7-23 09:14
奥巴马与华尔街的博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7 月 23 日发布 2010 年 7 月 21 日 , 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了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从而奥巴马赢得了继医疗改革法案后又一项载入史册的胜利。这一法案的实施,将加强美国政府对华尔街的监管,对于美国金融体系将产生巨大冲击,也将对全球金融监管走向产生相应影响。 奥巴马总统说:只有当建立了防止滥用权力、制止过度行为、确保照章办事才能赢利而玩弄体制无利可图的清楚规则和基本保障,我们的金融体制才能运作,我们的市场才是自由的。这正是有关改革旨在实现的目标: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这项法案的明确目标是要减少未来发生重大金融危机的风险。可见改革的真正目的是美国政府收回拱手让出的金融监控主导权 , 并将引发 2008 年金融危机的责任归咎于贪婪的华尔街金融大鳄们。 奥巴马总统在白宫举行的签字仪式上清楚地说,这项立法将有利于投资者、消费者和金融业本身。作为美国总统需要代表整个美国的利益 , 寻求在保护投资者、消费者和金融业等利益集团之间的平衡点,就是说 , 他既是全国投资者的总代表 , 也是全国消费者的总代表 , 还是华尔街的总代表,三者和谐而一 , 以为奥巴马不代表华尔街利益 , 以为华尔街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无法调和 , 是不符合实际的。 这一法案的正式签署,意味着奥巴马将利益维护的权力天平向消费者利益方面倾斜,然而,从历史上看美国总统不代表华尔街的利益几乎是没有的,近代史的杰克逊民主被誉为向银行垄断家斗争的勇士,现代史上小罗斯福总统向大银行垄断家的劣行开刀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些并不表明他们不代表华尔街的根本利益。在当代美国民治、民有、民享的三民政府和大垄断治、大垄断有、大垄断享的三垄断政府可以并行不悖,就看总统走钢丝的水平如何。 奥巴马与华尔街的博弈还刚刚开始 , 这场博弈还将引发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席位争斗及华尔街在两党利益代表中的选择,这将对今年的中期选举产生重大影响 , 奥巴马能否乘胜前进,仍将充满变数。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237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高盛的“欺骗”与“趁火打劫”谈起
fouyang 2010-5-13 07:48
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在政府(纳税人)上千亿元的救助下看来是得到了控制。经济和就业开始好转,华尔街早已重新开始盈利。于是,追查元凶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SEC起诉高盛(Goldman Sachs)一案,就是金融危机下一阶段的里程碑。难怪这一个在业内人看来司空见惯的案子吸引了全国的注意力,又正逢参议院传招高盛主管出席听证,更是把高盛作为了华尔街邪恶的代表。那我们就借高盛这个案例看看华尔街的运作和问题。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2007年,高盛推出了一个金融产品叫做算盘AC1(以下简称AC1),是一个合成的产品。也就是说,这个产品不包括实际的证券,而是买,卖双方基于某些证劵(称为参考组合)的表现而进行的赌博。如果次贷市场表现好,买AC1的一方(长线方)就会得益,否则另一方(短线方)会得益。这个参考组合中的证卷是由一个叫ACA的公司负责挑选的。这个产品卖给了一家投资公司IKB。短线的一方是后来大名鼎鼎,靠卖空赚了大钱的鲍森(John Paulson)。不用说,次贷市场崩溃后,AC1变得几乎一文不值,而鲍森赚了个盆满钵盈。当然作为中间人,高盛也赚了一笔手续费。(高盛在房产泡沫时期也采取了短线立场,所以在后来的危机中也赚了很多钱,不过这与本案无关。) SEC的主要指责是:高盛让做短线的鲍森参与挑选参考组合,而没有把这个事实披露给买方,甚至还误导了参与选股的ACA。但是至少在目前,这个案子目前还有不少扑朔迷离的地方。下面就把SEC几个主要的指责与其中的问题罗列一下。以下SEC的说法来自SEC的指控文件,高盛的说法来自Tourre(高盛AC1项目的负责人,SEC指控的对象)和其他高盛官员在参院的证词。 1. SEC说:高盛宣称ACA是独立选股,但实际上鲍森在选股中起了很大作用。SEC的证据是一些电邮,特别是ACA把最后选股的结果送给高盛和鲍森,询问你们是否同意(Is it OK with you)。高盛说:ACA具有最后的决定权,事实上他们否定了一大半鲍森建议的证劵。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宣称ACA独立选股的宣传材料是以高盛和ACA的名义联合发表的。也就是说ACA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而且SEC的指控中还透露,ACA对自己的名声很看重。所以既然ACA认可,说它独立选股应该也没错。至于它在选股过程中接受了谁的建议或指导,那是它自己的事了。 2. 也许因为这点,SEC的另一个指责是:高盛误导了ACA,使后者误以为鲍森会和买主一样采取长线,而不是取对赌的短线立场,所以ACA没有意识到其中的潜在利益冲突。SEC的证据是高盛有一个电邮提到鲍森在考虑持有证券组合中风险最大的一部分(First Loss)。而ACA最后的批准文件上也提到了这一点。高盛说:他们从来没有说过鲍森会取长线立场。而且在选股过程中双方一直在一起工作,ACA有充分的机会取得澄清。我的看法:SEC没有说鲍森实际上是否买下了那个高风险部分。我的猜想是他买下了,但总的立场还是短线的。所以技术上说高盛没有撒谎。而鲍森看衰次级贷款的看法是人所皆知的,所以作为圈内老手的ACA怎么会认为他是长线立场而没有疑问呢?如果有疑问的话,不是澄清一下就行了吗?所以我觉得高盛误导ACA的可能性很小。 3. 如果ACA没有被误导,那么是不是高盛和ACA联合起来忽悠投资者?SEC指责道,在高盛提供的基金资料中只字不提鲍森扮演的角色,就是误导客户。高盛说:投资者(主要是IKB)也是行中经验丰富的人,不存在谁误导谁的问题。他们应该会根据选股的结果自己判断这个基金的价值,而与谁参加选的股无关。我的看法是:那要取决于高盛提供的是什么服务。如果它只是协助完成交易,那么的确客户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但如果它提供的是财务咨询,那其中的利益冲突就不是不需提及的小事了。高盛与ACA联合提供的宣传资料(flip book)一大半的篇幅是介绍选股者ACA。所以这个选股者的身份和资历看起来对客户很重要。如果是这样,那鲍森的参与就应该告诉客户。至于IKB为什么不做自己的功课,它是不是在忽悠它自己的投资者,那也是个值得一问的问题。 4. SEC进一步指责说:鲍森为了自己赚钱,故意选了比较可能崩盘的证券,比如在美国高风险地区的贷款和一些高风险种类的贷款。鲍森还拒绝了与一个实力很强的银行有关的债券。而且事实上,这个基金推出不久就遭遇了重大损失。高盛说:这些证券并不比同样信用级别的其他证券表现差。而且高盛没有欺骗自己客户的动机。高盛自己也持有这个基金中的一些证券(因而也遭受了损失)。我认为这个问题专业性比较强。一个证券的好坏除了看风险外还要看价格。SEC要证明鲍森故意选垃圾债劵,不会很容易。但是高盛故意选崩盘的证券这种说法已经广为流传,给高盛的名誉带来了损失。 以上这些问题,事关SEC的指控能否成立,我们只能希望通过法庭审判能水落石出。但这些问题的不清楚似乎并不妨碍包括参议员和报纸评论员在内的大众作出自己的判断。那么好,以下我也说说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对高盛的一个普遍指责是趁火打劫,也就是在金融危机,大家损失惨重的时候它因为采取了短线立场而获利多多。然而,这样赚钱就是罪过吗?其实,面对泡沫进行短线操作,不仅自己能赚钱,对全局也有好处。就拿最简单的股票交易来说吧。短线(卖空)的人多了,股票的供应量就增加,价格就下降,这样对做长线的人也有好处。如果这个股票有泡沫的话,那么短线交易实际上减小了泡沫。当然,大量做空会影响人的心理而使得股票崩盘,但那是在特定情况下(如泡沫的存在已成为共识)才会发生。卖空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给看衰市场的人一个赚钱的机会。往往在有泡沫的时候,一个人明知泡沫早晚要破,但在没破前,他还是随波逐流拼命把泡沫做大,因为那样最能为自己赚钱。等泡沫破了,大家都怪市场,谁也没有责任。有了做空的机制,投资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信念行事,而不是随波逐流。这样对自己,对市场都有好处。 对高盛的另一个指责是与客户对赌,也就是卖给客户某种证券而自己采取短线立场。或者把自己想出货的证券推销给客户。这看起来是坑害客户的做法。但事实上,问题不那么简单。市场上的交易只要是双方自愿而且双方有足够的判断力,就没有绝对吃亏的一方。交易双方的需求不同,通过不同的行动(买或卖),双方都得到了满足,这就是市场的基本运作。怎么能说自己不要的东西卖给人家,就是害人呢?例如,有些贷款借贷人的偿还能力有问题,但只要抵押的房产价值稳定,银行即使没收房子也没有损失。所以这样的贷款是否有风险,就看你对房屋市场走向的估计了。在这点上,高盛与客户看法不同是完全正常的。但是话说回来,这是双方都有判断能力的情况。如果高盛的角色不是交易对手而是顾问,那就应该把自己的真实看法提供给对方,而不能自己看衰市场而告诉客户市场大有希望。 所以,归根结底的问题是:高盛在这些交易中究竟是什么角色?不幸的是,高盛这样的投资银行,在市场上同时扮演者不同的角色。高盛提供咨询,融资,投资,交易,市场研究等多种服务。虽然对于一个特定的客户和特定的案子,它的角色是有清楚定义的,但在公众判断其行为时,并不一定清楚它当时的角色。而在公司内部,提供不同服务的部门之间有没有利害冲突,自己是否能妥善处理,这也是相当的挑战。例如,在充当交易中间人(Market Maker)时,投行自己也会充当买卖的一方,也会持有长线或短线。目前,中间人是通过买卖间的差价赚钱的,所以是在客户的对立面。如果让中间人通过直接收费来赚钱,是不是会避免一些利益冲突?这些是值得专家们考虑的问题。 可惜的是,目前这些问题并不在专家的手里。目前国会和总统在推动金融改革法案,核心就是增强政府干预和控制金融行为的权力。 这个法案还对衍生产品的交易加以限制。这种变化对华尔街来说不是好事。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就是因为它不断的创新精神(当然许多灾难也来自创新,呵呵)。如果被政府缚住了手脚,那他也就活到头了。然而,这个不幸的局面也是华尔街咎由自取。这次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华尔街自律能力的不足。大家都只顾眼前赚钱,全然不顾对客户关系,对公司名誉的长远影响。而且华尔街业者的心态也很成问题。比如在这次参院听证上,虽然大多数参议员完全是外行作秀,问的问题和说的评论都不靠谱,但他们毕竟是民意代表,而且听证也是华尔街一个难得的公关机会。可是高盛那些人的表现,一方面高高在上一副跟你说你也不懂的腔调,一方面闪烁其辞生怕给对方抓住把柄,给人的印象极差。关于高盛案,华尔街人的看法与普通百姓南辕北辙,这从报上的文章和留言讨论中可以清楚看到。可见,华尔街在经历了如此金融风暴和接受了如此巨大的救助后,还是认为自己能呼风唤雨,看不到长远的危机。这种情况不改变,实在是金融业的不幸,也是美国的不幸。 相关文章: 奖金门争论中震耳欲聋的沉默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5024 华尔街的信用危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3175 书评:《讨还资本主义的灵魂》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0401
个人分类: 政治经济|4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尔街的信用危机
fouyang 2010-5-12 10:21
【本文首发于2008年10月21日】 信用(credit)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诚实,遵守诺言而取得的信任。二:货币借贷和商品买卖中延期付款或交货的总称。这次的金融风暴,恰恰反映了华尔街在这双重意义上的信用危机。从技术层面看,金融风暴的基本原因是货币来往中信用(延期付款)干涸。由于对交易对手风险(Counter Party Risk)难以估计,谁都不敢借钱给谁,因而资金不得流通,而带来整个金融秩序的大乱。从更深的原因看,是长期以来金融界滥用信用(信任),造成信用贬值以至崩溃的后果。不光金融机构之间没有了信用,整个金融业在国人面前也是信用全无:那些衣冠楚楚,高谈阔论的银行家们,原来可以犯如此愚蠢的错误,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 资本主义的鼻祖亚当。斯密说过:我们不是指靠着屠户,酿酒师或面包师的善心来得到我们的晚餐,而是指靠着他们的自私行为。他认为,市场用看不见的手把人们的自私行为组织成社会上的分工与合作,形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这个理论一直被当作自由资本主义的信条。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体系就是由自私驱动的一台精致的机器。但是另一方面,斯密身为道德哲学家,对人性的善恶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里,就把合作,互利和诚实列为人的本性。虽然斯密没有把这种本性与法律,公正一样列为市场运作的必要条件,但显然他并不认为资本主义只需要绝对的自私自利就能生存。 然而,两百多年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却使得斯密所看到的人性越来越扭曲为极端的贪婪自私。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但是这个掘墓人不是无产阶级,而是资产阶级自己。他们的贪婪自私正把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带向绝境。 作为资本主义金融圣地的华尔街,一百多年年来为了促进资本流通和最优化,发明了众多的金融工具和概念。这是对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但是,每个新概念的诞生,都伴随着在相应法律,法规健全之前的掠夺性运作而带来金融灾难。八十年代,麦克。米尔根(Michael Milken)等人创立了高回报债券(俗称垃圾债卷)的概念,用分散投资的方法来对付高风险。这个本来很有用的概念却导致了疯狂的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金融公司们通过不断扩大贷款为自己赚取巨额佣金,而带来包括信用社倒闭的全国金融危机。米尔根本人也锒铛入狱。九十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引起风险投资热潮和新业务模式的涌现。但随之而来的是以虚拟市场占有代替实际盈余来计算股价的新经济,带来巨大的道康泡沫,使多少股民的终身积蓄毁于一旦,也使得多少王牌分析师名誉扫地。百年老店安德森会计所也受牵连而关门。本世纪以来,由衍生证券引起的各种债券组合愈演愈烈,终于导致了次贷危机,引起连环地雷爆炸。人们都说这是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灾难。但从本质上看,只是华尔街运作模式的又一个循环而已。而每次这样的循环,都是涉及一串产品链,所有的安全机制统统失效,一连串的错误引发了完美风暴。这不能用个别人的错误和犯罪来解释,而必须从制度和体系上来找原因。 金融业本来属于服务行业。他们的职责是替投资人管理财富,同时为其他企业的融资需求服务,把资金引导到最能实现价值的地方。然而,在资本主义有钱就是王的文化下,控制了资金流向的华尔街大亨们有了主宰一切的权力。在他们手中的金钱不再是客户所托付的财产,而是为自己谋利的工具。他们或者操纵市场呼风唤雨,或者频繁交易赚取佣金,或者大肆举债制造泡沫,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干扰了整个经济的正常运作。华尔街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理顺。比如,资金管理者的利益驱动他们去冒险投机。泡沫未破前,大家虽然知道灾难早晚要来,还是推波助澜制造短期收益把泡沫做大,从而给自己制造超额佣金和奖金。等到泡沫破了,人人却都把把所有损失都归于大环境,自己没有责任,反正赔的是投资人的钱。又如共同基金管理层,他们的收入来自对基金总量的提成,而与基金表现无关。所以他们的心思就在于如何行销,吸引更多投资者,而不是让基金得到更高回报。这些利益关系不理顺,信用危机就不可能杜绝。 从投资者角度说,现代的金融体系如此复杂精致,远不是个人能了解掌握的。这样的信息不对称,是不是使得投资者无能为力,只好任凭华尔街为所欲为呢?也不完全是。比如科学上的各种理论也是复杂无比。但只要知道了热力学的三个定律,就知道永动机是不可能工作的,不管其原理如何新奇深奥。在金融上,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宏观定律呢?虽然不如热力学那样系统和完整,有些简单的规律也足以使我们识别泡沫。例如:因为借了债总是要还的,就不能因为有了新奇的方法多举债就可以多花钱。例如:因为在有限的市场上不可能有无限的利润,就不能投资一百个未来的微软而指望九十个会挣钱。例如:因为高风险的事件合在一起不会降低风险,就不能相信债务重组那样的魔术。可怕的是,在泡沫来临时,投资者也被贪婪冲昏了头脑,认为自己能凌驾于这些屡经证实的基本规律之上了。有人说,投资中最可怕的一句话就是这次会不同。所以,投资者对华尔街的信任也是误导和迷失的结果,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在危机面前,加强管理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其实,华尔街上监管者与逐利者的猫捉老鼠的游戏玩了几十年了,再增加几条法规并不能治本。政府监管与华尔街的业者自律也是相辅相成的:每次出了丑闻,人们就会指责政府监管不力,而政府也会制定一些法规,甚至设立新的官僚机构来加强监管。对华尔街业者来说,这样的结果不但是他们要花很多金钱时间来应付监管和满足各种法规的要求,而且创新产品不容易推出,影响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这也是华尔街失去信用的苦果之一。 要缓和管理与效率的矛盾,不妨参照一下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行业:医药业。医药业虽然也是丑闻不断弊端丛生,却没有过金融业那样全系统的崩溃。究其原因,我以为有三。首先,有FDA那样的管理机构。FDA不仅是一个照章办事的官僚机构,而且有一帮精通科学的人,按照科学的规律审核新药,新疗法。它也有自己的研究机构,走在科学的前沿。相比之下,金融业的监管机构SEC则更多地扮演被动反应的角色。第二,医药业没有超级大佬垄断,也没有盘根错节的利益链。保险公司,医院,医生和药厂相互制约。谁犯了错误,同行,下家都有来纠正的动机,而没有借机获利的机会。第三,出了问题,受到的惩罚十分严重,绝没有往大环境,市场上一推了之的可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那么直截了当,但却不见得无关紧要的因素:虽然医生,药物科学家也是收入甚丰,但医学院从招生到教育,并非灌输金钱第一的价值观,而是注重服务精神,反复强调希波克拉底誓言,以道德为重。相比之下,投身金融界的人,却是名正言顺以为自己挣钱为首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的。这个区别并不只是口头上,而是的确影响行为的。 管理和制度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业者对信用的认识。现代商业金融运作中,各个机构的联系好像连体怪婴,相互依存度极高。虽然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合同保障,离开信用仍然是寸步难行。当年能源交易霸主安然公司(Enron)曾主宰市场,拥有600亿资产。然而,从2001年10月16日安然发布季度报表和第二天《华尔街日报》刊文揭露它的财务会计问题起,24天内安然股票跌了75%。又过24天,到十二月3日,安然宣布破产。这么短的时间内是什么打倒了这个巨人?不是经营成本,也不是利润,而是信用。由于安然失去了信用,它无法通过融资来维持经营,只有倒闭一途。如果说这是个特例,那么这次的次贷危机就是系统性的信用危机了。导致全世界金融机器停摆的不是次贷引起的直接损失,而是各个银行间失去信任。由于对彼此的经营情况和财务实力不再有信心,银行之间无法进行通常的融资业务。而资金流一中断,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就像得了心肌梗死,陷入了瘫痪。可见,信用不可滥用,信用必须珍惜。只有了解了这一点,资本主义制度和体系才能生存下去。 信用不能只靠法规和报表来维持。 法规总是落后于金融运作的创新(也应该如此)。而且执法的代价会大大提高商业成本。报表只是一张纸,是靠作者的诚信来支撑的。这些都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事实。归根结底,在错综复杂的交易运作背后,还是一个个的人,有欲望,有价值观,有道德标准的人。不解决人的问题,即使看不见的手,也是无能为力的。当然,我们不是否定自私动机,要求人人道德崇高。相反,如上面所说,敬业,诚信的行为恰恰是符合业者的长期利益,是自私的人最应该做的。像现在这样透支信任,无异于杀鸡取蛋,为智者说不取。至于那些损害公司自饱私囊的人,则要靠公司管理机制来抑制和剔除。 对于华尔街,信用尤其重要。近十多年来,美国很多行业受到全球化冲击而艰难度日甚至日渐萎缩,而只有华尔街的金融服务业却日益兴旺。25年前,金融业在SP500公司的获利中占6%。而去年(2007),它却占到了27%。如果包括其他公司(如GM和福特)的金融部门,那获利要占SP500公司的33%。华尔街在全球化浪潮中为何能一枝独秀?不是因为其他国家没有人才和技术,也不是因为纽约的风水特别好。一个重要原因,是华尔街百年老店的声誉。它推出的股票,债券,就是镀了金的,得到投资者的信任。它给出的风险评估,就能作为交易定价的依据。而这块金字招牌,现在被华尔街自己给砸了。把自己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把全国,全世界经济拖入泥潭,还要靠纳税人来买单。就这样,那些高管们不但不自裁谢罪,还好意思领取天文数字的离职金或到度假村挥霍。这样的人,你能信得过他为你理财吗?客户为什么还要支付超高费用来雇用他们,而不是香港或上海的投资银行?要是再不改弦易张, 华尔街就要成为历史遗迹了。 货币交易中的信用是早晚会恢复的。政府和纳税人也无可奈何地伸出了援手。但是人们心目中的信用,也就是诚实,遵守诺言而取得的信任,却只有靠金融界自己的长期努力才能重建。这一点,别人是帮不上忙的。共同基金Vanguard创始人伯格(John Bogle)写过一本痛陈当今美国资本主义弊端的书,名为《为资本主义的灵魂而战》(The Battle for the Soul of Capitalism)。现在,是华尔街为重建资本主义的信用而战的时候了。
个人分类: 政治经济|3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郎咸平:中国经济回暖与华尔街的阴谋
chowsiutung 2010-4-16 11:36
郎咸平:中国经济回暖与华尔街的阴谋  中国领先全世界这么久回暖,而且很多不该回暖的地方都回暖,包括汽车、奢侈品、房地产,如果经济箫条时期,这些市场领先全世界回暖,那么就代表你和全世界都不一样   如何走在经济复苏之前,我不知道什么是复苏,我都没有看到。所以首先这个开场白,先给你讲几个简单的数据,那就是我们中国经济似乎像题目所讲, 领先全世界回暖了,比如说我们的股市在去年十一月慢慢开始回暖,领先全世界达四个月之久,中国的楼市在今年上半年也跟全世界逆势增长,以美国为例,上半年 的楼市是狂跌,我们是狂涨,车是美国上半年销售下降35%,我们逆势增长15%,还有奢侈品,你也可以想象到,在这一波冲击下,全世界奢侈品品牌大幅下 挫,08年奢侈品下了40%,今年上半年下浮10%,可是我们发现在中国情况不一样。比如说经过受撞最严重的广东省在一个商圈附近,一线品牌奢侈品逆线增 长20%几,而且几万的名表销量增长90%,五月份、六月份珠宝销售增长29%和23%。你看到这些数据是不是心里感到异常的兴奋,觉得中国经济开始复 苏、开始回暖了,尤其是最近,你看到国有企业抢地皮,发现很多名不见经传小民企,小地产商也是疯狂的拿地,经济似乎一片欣欣向荣。但是那些赚到钱的人心里 实际惶恐不安,赚钱赚得如此恐惧还是非常少见。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的第六感告诉自己,情况似乎比较复杂。我们也不要说一些什么高深的理论,我们用最平常、最简单的思路做判断,就应该会有 一些基础的答案。请你想一想,中国领先全世界这么久回暖,而且很多不该回暖的地方都回暖,包括汽车、奢侈品、房地产,如果经济箫条时期,这些市场领先全世 界回暖,那么就代表你和全世界都不一样,如果你和别人都不一样的话,我们总是会觉得别人都不正常,只有我们正常!其实,如果当你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你最 好认为你自己不正常,这样可能代表你还正常一点。但是我们从来不是这样思考问题的,我们感觉就是好得不得了,甚至这一波回暖,我们对待回暖的态度和过去是 迥然不同。我举一个例子,如果儿子生病你们做父母是做什么,首先用手摸一摸他的额头是不是有点发热,下一步你会做一个正确的选择,就是带家里,小宝贝去看 看医生,请医生检查一下到底是生了什么病,造成额头的发烧,医生正确的检查病以后,给你对症下药,发烧现象呢就可以退烧了。你们平常是不是这样做的?可是 我觉得我们最近的做法特别奇怪,当你摸到儿子额头发烧的那一瞬间,你竟然回头告诉老婆说,你不要担心,我们的儿子是回暖,你甚至不想去查一下他到底是生了 什么病。   所以今天,我就把各位聚集在这里我们来看看病,肯定是出了什么问题,才造成回暖的现象。所以今天的演讲就是把这个病给你找出来。你会突然发现, 我们讲两三个小时的演讲,讲这么长之后,到最后的结论竟然和今天的股市、楼市密切相关。所以你要真正的了解中国的楼市和股市,你就一定要跳出楼市和股市, 从中国经济最基本的层面开始做深入的探讨,你才有可能了解股市、楼市。   各位记得不记得,当时全世界有两派争论,一批是我一个人,另外一派是其他所有人,其他学者都说为什么有泡沫,那是由于经济发展了,老百姓更富裕 了,所以大家手上有更多钱炒楼炒股,从而造成了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他们给这种说法一个横有趣的名字,叫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的名字就是炒楼楼市有泡 沫,炒股股市有泡沫。而我当时说,06年,泡沫必定象征着过来一个新的危机的出现,那就是制造业危机。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因为我们经过大量的数据调研的结果,我发现情况根本不是如此乐观。我们的结论认为,那是由于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家,在这 个时期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全面的恶化,所以很多做制造业的企业家不做了,从实体经济拿出钱炒楼炒股,从而造成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所以我们结论完全的相 反,泡沫现象造成的结果,不是中国经济发展更高了,而是更差了。讲的更具体一点,那就是06年,中国的制造业危机开始了。   我送给各位一句话,汇率就是各国政府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变动的。我问你说,四月份开始美元为什么贬值,你以为是美元弱势了吗?你太简单了!我告 诉你,那是美国政府从四月份即将发动一场新的政治战,因为汇率本身就是一个战争,是现代金融战。你想想四月份以前的事,从去年11月底到今年,美国一如既 往的贸易赤字,而且为了应付金融海啸他们印大量钞票。又是财政赤字,美元贬值,又印这么多钞票,你肯定又会想,美元不值钱了,要贬值。那你太小看美国了!   最后,你发现,美国印这么多钞票,你知道它印了多少钞票,150%增长率的钞票呀!那是不可想象的天量!如此庞大的贸易逆差,美国印150%的 增长率的钞票,每一个人都认为美元要下跌,甚至认为美元要失去世界领导地位,你觉得可能吗?,你都能看懂的问题,美国人看不懂吗?最后出乎意料,尤其是中 国人意料以外,美元不但没有跌,反而对欧元逆势增长,接近40%!美元史无前例的强劲,那就是一场金融战,可以告诉大家,今年七月份,美国中央央行总裁说 了一句话:由于强势美元的结果,一季度,美国已经脱离了金融海啸。怎么脱离了?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想花五分钟的时候跟大家谈一谈。   在金融海啸这么危机的时刻,全世界的投资人都在抛售本国货币抢购美元,然后去买黄金。因此,金融海啸时期,全球主要货币全部狂跌,只有美元狂涨,你知道美国人创造了什么样的新时代,美国政府成功将美元塑造成全世界唯一的避险货币   你想了解美国吗?那你必须要看一看他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因为汇率就是各国政府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美国想干嘛呢?美国就是为了借钱,需要大 量资金回流美国,你要借钱,你的汇率最好怎么样?强势还是弱势?当然是强势,弱势谁还借钱。你还钱的时候贬值无所谓,你要借钱必须要强势,而且美国总共投 入多少钱,这一段一共投入23.7万亿美元。所以美国政治目的就是借钱维持美元的强势。欧盟呢?欧盟的主体是德法,尤其是德国法国持续的贸易顺差,欧元为 什么不像人民币一样升值反而是狂贬,那你看看欧盟的政治目的,他希望通过德法来拉动欧盟的经济,所以欧元需要贬值。最后清楚了,在金融海啸冲击下,美国人 为了借钱保持美元强势;欧洲的政治目的告诉我们,为了拉动欧盟经济,充分出口拉动,欧元必须贬值,结果在他们的操纵中,美元涨了,欧元跌了。他怎么样操作 是非常复杂的,简单跟各位讲,他通过三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美国大量抛欧元,所以欧元下跌美元涨。第二美国为了应付海啸,在去年印了150%增长率的钞 票,结果流动美元率只有9%,比中国还是低。所以我告诉各位,你不要担心美国,多担心自己是真的!第三个方法最重要,我也告诉你一下,有关黄金的故事,起 码你对黄金有一个新的认识。    我这一路上来车上有人跟我讲话,挺烦的,但我还得回答。我告诉你,黄金是一个很差的投资品种,不信你看一组数据:民国初年一两黄金可以买两亩良 田,五两黄金可以买北京一个四合院,到一百年后的今天,一公斤黄金25万人民币,只能买北京四合院的厕所。你说一百年的区间黄金不行,三十年呢?70年 代,各位想想,一两黄金多少钱?八百美元。今天也不过是一千美元。三十年才从八百涨到一千,这个回报比活期存款还要差!   什么时候投资黄金最好呢?2001年,当时黄金价格是250美元一两的样子,如果你在01年投资的话,到了今天你赚残了!这八年的回报保证你是 全世界最高最好的投资。可问题就来了,怎么只会到250美元呢?因为美国政府的操纵,因为你赚钱是要靠美国政府操控,所以,黄金的本质问题就操纵的,黄金 是无祖国的,不像美元或者是人民币都是有祖国,谁强大谁操纵黄金。当然19世纪是英国,现在是美国在操控。美国如何操纵黄金呢?很简单,黄金是手段,美元 才是真正的目的,每当美国政府想拉抬美元价格的时候,他一定会让华尔街资本进入市场抛售,金价下跌,黄金投资受到损失,他们就离开黄金市场,转而购买美 元,造成美元涨价,所以每当我们要拉抬美元价格的时候,美国就会打击一下,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黄金和美元价格为什么一直相反,因为美国在操纵。你想赚钱,炒 炒股票可能还好一点。   金融海啸开始到11月的时候,有一件对美国人来讲是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全世界投资人大量抢购黄金保值,大量钱将流入黄金市场,所以金价 必涨,如果金价涨了,美元就必然狂跌,可是美国不能让美元跌,这个时候要保持美元的强势。过去美国政府会指定华尔街打击金价,尽是今天不可能,因为你一个 小小华尔街实力怎么能跟全世界相比,所以金价上涨不可避免。美国在这个危机的时刻召开一个秘密的内部会议,会议当中决定采取如下的措施:美国政府指定两家 进入黄金市场,一个是汇丰银行,一个是高盛,我们凭直觉判断,这两家要抛售黄金,拉抬美元价格。这两家公司进入金市之后,没有打压金价,反而猛抬金价,使 得金价短短几个月由七百美元涨到一千美元。华尔街通过这个机会向全世界谣言说,黄金会涨到两千美元。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更多的投资人开始抢购黄金,黄金价 格大幅上涨不可避免。这一切完全在美国政府的预料中,按照美国政府的旨意发生了。非常简单的道理,请你想一想,你要买黄金,必须用什么货币?美元。所以对 一个欧洲人而言,买黄金要先抛欧元,换成美元买黄金,抛欧元的结果欧元跌,换成美元导致美元上涨,然后再买黄金,此时导致黄金价格上涨。这就造成去年十一 月到今年第一季度,黄金和美金同时涨,美国政府的重要目的也达到了,就是保持美元强势。这个结果我不觉得奇怪,因为我也想得到。   欧洲人抛欧元换美元买黄金,加拿大抛加币换美金买黄金,你发现在金融海啸这么危机的时刻,全世界的投资人都在抛售本国货币抢购美元,然后去买黄 金。因此,金融海啸时期,全球主要货币全部狂跌,只有美元狂涨,你知道美国人创造了什么样的新时代,那就是在金融海啸时期,当每一个投资都向寻求避险货币 的时候,他们发现,美元是唯一涨的,所以美国政府成功将美元塑造成全世界唯一的避险货币。而把欧元等等就此淘汰出局,完成了这个目的。美元的国际地位不可 动摇。所以下次再碰到什么危机的时候,我相信全世界人都会抢购美元,因为已经证明了美元是唯一的避险货币。美国做得太厉害了!也太漂亮了!   人民币呢?人民币没有跟欧元一起贬,而是跟着美元一起涨。在这么危机的时刻,出口这么衰落的时候,我们跟着美元涨,这不是亲手扼杀了出口制造业 仅剩的生存机会吗?学习一下韩国人,韩国将韩元贬值40%,所以他们三星可以和lg可以成功的突围。而我们呢?则是亲手把出口制造业推向火坑。听懂了 吗?!伯南克说,就是因为我之前说的这些故事,美国第一季度已经成功的脱离了金融海啸,所以从四月份开始他就不需要维持强势美元了,因为他不需要借钱了, 所以从四月份开始美元贬值了。我们把握汇率不当,让我们的出口制造业遭受沉重打击,出口制造业占中国gdp的三分之一。   美国政府通过华尔街控制石油指数、国际运费指数。我们谈判的终极对象是美国。这不是力拓的问题,也不是澳大利亚的问题,这是全世界的游戏规则   第二场战争是成本之战。这几天有很多制造业企业来问我,未来三个礼拜到三个月之内,铁矿砂、有色金属的走势如何。我不会知道的,只有一个人知道,那就是奥巴马!这是成本战,跟汇率是一样的。   请各位回去后炒一道菜:青椒肉丝。当你要倒油时想想,这个大豆油价格是谁决定的?是华尔街;你切肉的时候想想,中国猪肉价格是谁决定的?不是供 需,是华尔街;切青椒那一刹那想想,中国农产品的价格是谁决定的,不是供需,还是外资;你炒一个青椒肉丝的成本都是华尔街决定的,何况铁矿石了。美国大豆 价格比东北黄豆便宜10%,你只要开放美国大豆的进口,你就是淘汰我们的东北的大豆,其实这是一种成本战。   就在四月份,华尔街通过他们所操纵的中国媒体对外散步谣言,大豆要涨到七八千。所以,中国的油脂压榨工厂,在前一个月,买了八百多万吨美国大 豆,到了五月份,涨到四千四,再到下一个月,不知道是谁一声令下,华尔街开始集体抛售大豆期货,把大豆价格一下子打到两千块一吨,造成70%中国油脂压榨 企业被淘汰。我上个礼拜在山东时,有几个朋友跟我讲的嚎啕大哭,他们是山东日照油脂压榨厂的,以没有四千三百块的价格购了一船大豆,船还没有口岸就跌到两 千块,还没有生产就倒闭了,他们还没有上班银行就来查了。你知道下一步是什么吗?然后国际四大粮仓趁机进入中国,用贱价收购这些70%倒闭的油脂压榨工 厂。   由于加入wto,09年开始,中国必须开放农产品市场。而08年年底,各位记得不记得,我们搞了一个农业改革,也是农民释放经营权,取得资本, 他可以去城市打工也,可以回到家乡替那些收购他的经营权的公司打工。国际四大粮商趁此良机收购了这些有经营权的中国农业公司进行参股,参股以后帮他做融 资,请他们去大面积收购中国的农地,所以收购中国农业公司的幕后人是是欧美四大粮商。   再来看看铁矿石、有色金属、稀土、国际运价,这些价格都是华尔街控制的,因此送给大家一句话:中国的进口原材料成本、矿产成本是受华尔街控制 的,最后你会发现,是由华尔街为首的这一批金融资本通过定价权,全面控制全世界尤其是中国矿产的价格。铁矿石的价格取决于运费的价格指数和石油价格,只要 这两个指数上涨,铁矿石就涨,这两个指数下跌,铁矿石就下跌,但是这两个指数谁控制?华尔街。华尔街背后是谁?美国政府。所以美国政府通过华尔街控制石油 指数、国际运费指数。你谈判的终极对象是美国。这不是力拓的问题,也不是澳大利亚的问题,这是全世界的游戏规则。     我们不懂这个游戏规则,做出让全世界啼笑皆非的事。中钢协找了淡水河谷说,我们不要理力拓,可是淡水河谷不跟钢协谈判,因为你不懂游戏规则。中 国有矿产叫稀土,我们出口价格是最低的,为什么?我们不掌控稀土的定价权,所以我买进来价格是最贵的,但是我们卖出去都是低的,因为定价权都是掌握在华尔 街手中。   所以,如果你想问下个月矿产资源价格怎么变动,我哪有这个水平,他们是奥巴马他们最高战略指导思想。四月份开始美元贬值是第一个外患,六月份开始大宗物资价格上涨,这是两二个外患,这两个加在一起,美国想达到什么样的政治目的,这就是现代金融战!   这个事件由来就是美国工会要对付美国四大轮胎制造商,可笑的是,到现在,很多人连是谁给了我们一刀都没搞清楚   第三个外患,最近开始的轮胎特保案,这个战争你是不能败的,败了以后,后果不堪设想。这个事件由来就是美国工会要对付美国四大轮胎制造商,可笑 的是,到现在,很多人连是谁给了我们一刀都没搞清楚。很多学者说,工会有什么资格管轮胎企业。我清楚地告诉各位,我们已经错到了什么地步,连名字都翻译错 了。这个工会的全名是钢铁橡胶物流等十几个工业的联合工会,他们名字是美国总工会,我们的对手是美国总工会。这个工会在08年的时候,在奥巴马跟希拉里竞 赛难分难解的时候,支持奥巴马,他这样一做,带动很多人支持奥巴马,最后他当选了,这就是美国总工会的威力所在。这家工会对四大轮胎公司进行制裁,这四家 美国公司躲在一旁,因为他们不敢跟工会斗,于是把我们推上前。于是美方认为,这四个工厂把在美国的工厂关掉,转而到中国生产,造成美国轮胎业的工人严重失 业,由于在中国生产,顺便也把中国的轮胎业对付了。   数据:第一,进口自中国的轮胎所占市场份额由04年的5%升到08年的17%;第二,美国本土轮胎所占市场份额从04年的62%跌到08年的 50%。所以美国认为,中国轮胎市场份额从5%到17%,美国轮胎市场份额从62%到50%,这都是中国的罪。我们首先要告诉美国人,5%到17%是准确 数字,但是这个数字是四大美国轮胎公司造成的,是他们在中国生产以后,大量出口在美国,跟我们没有关系,你评什么制裁我?!第二,你制裁我们,你就解决问 题了吗?这个特保案一旦输了,后果及其严重。   这个贸易案将进一步打击我们的制造业。在五大内忧三大外患之下,从06年到09年,我们企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恶化,企业更没信心,这是第一个病。金融海啸的冲击是个变革,带来了产能过剩,开始冲击到楼市和股市。    国企不敢投实体经济,他们开始炒股,所以大量银行信贷进入股市;这些企业除了炒股以外,手上这么多钱,他会炒地皮   这个产能过剩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病。产能过剩源于地方政府的两大政策,第一是抓建设拉动gdp,政策二招商引资,什么叫抓建设拉动gdp呢?那 就是通过修桥铺路等等方式用钢筋水泥拉动gdp,我们发现,gdp当中,钢筋水泥占70%。包括我们最近所推行的新能源,那是绝对的产能过剩。这种可怕的 产能过剩将使中国造成巨大的浪费,请你想一想,我们产能占gdp的70%,而消费只有gdp的35%,我们是一个严重产能过剩的国家。那么过去为什么不会 产生这个问题呢?因为我们通过美国人消费吸收到这一部分的过剩产能,那么美国人消费叫什么消费呢?叫超前消费,简单讲就是泡沫消费。原来我们是靠美国人泡 沫消费吸收掉我们30%gdp的过剩产能,可是只要是泡沫就一定要破灭,而且美国的泡沫是非常的可怕,他们为了从事泡沫消费已经借了gdp95%的钱。 08年11月,美国的泡沫消费就此破灭,冲击到我们的出口,出口下跌使得产能过剩危机立刻暴露无遗,去年九月份我们出口增长率超过30%,十月份 19%,11月份当月中国出口下跌2.6%,12月份下跌2.8%,今年一月份中国出口每个月以20%的速度下跌,一直跌到八月底,其实中国出口狂跌我不 是很担心,因为很正常。最让我担心的是一月份进口暴跌43%,其中原油之外的原材料下跌50%,进口机器设备下跌40%,什么意思?中国很多制造业包括出 口,基本上是简单进口原材料,进口机器设备的粗加工,一月份进口原材料跌了一半,进口机器设备跌了四成,你知道这是什么可怕的意义吗?那就是在我们前面讲 的两个病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企业家不想干了,他在思考,辛苦了十几年,对不起家庭、子女和老婆,于是跑到广州买了几十万一只的名表或珠宝送给老婆,中国奢 侈品市场得以回暖;再看看自己的子女和年迈的父母,觉得特别的愧疚,这几年都是忙着做生意,干脆出去玩玩吧,然后买一个商务车,带着自己的孩子、老婆和自 己的岳父母去旅游,因此汽车销售又被带动起来。再想想自己辛苦这么多年,吃没有吃好,穿没有穿好,更重要的是住没有住好,因此江浙这一带企业家就到黄埔江 边买一个康城一品,或是到西湖边买一个别墅,中国的高端房产得以开始回暖。   这时候,摸一摸额头,你会发现已经有发烧的现象了。下一步,政府开始治病了,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总共推出六大举措。第一是农业改革,第二是四万亿,第三汽车家电下乡,第四是振兴规划,第五医疗改革,最后一个银行信贷。但是结果病症并没有消失,反而是更加恶化。   我以四万亿为例,你投资在哪里?中西部的基础建设,根本不投在宁波,投资在中西部的基础建设以高速公路为例,建完以后有没有车在上面跑,没有车 跑的高速公路就是产能过剩。建的时刻需要人工,需要钢材,需要水泥,造成目前gdp上升的假象。需要钢材可以解决今天钢材两千亿产能过剩,也可以解决水泥 的今天的产能过剩,也可以解决人工的问题,但是建完了不需要钢材不需要水泥,立刻就会把这两个产业打回原形。所以前面两个药方没有效果,后面四个药方让你 的病更重要,还有一个没有谈的,就是7.37万亿剩下的三、四成用什么?这是用错药,这是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用了之后让你的发烧更严重了。这个药开下去 是给以国企为主的短期信贷以及票据融资,你突然拿出接近三万亿资金,拿给以国企为主的企业,但国企不敢投实体经济,他们会开始炒股,所以大量银行信贷进入 股市。这些企业除了炒股以外,手上这么多钱,他会炒地皮。谈到这个不能不说潘石屹,他就在这个时候,也跟那些企业竞争广区路15号地,我觉得潘石屹同志特 认真,每一次举牌之前,详细计算、成本效益分析,你发现在场就他一个人在算,国有企业没有人算,他精心测算之后,很谨慎的举了一个牌,国有企业看他一举牌 马上举的更大,所以潘石屹说他遭到了围剿。围剿到最后,小潘同志在35亿的时候安然离场,看看剩下的,国有企业像疯子一样的举牌,最后在40亿的时候中化 集团旗下公司中标,一平方米是46000,而附近的房价不到一万,这样的话你成本加上利润那不得卖上多少?   在这一波楼价上涨过程中,财富进行了重新分配,最弱势的财富移转到中高端人群,如果通货膨胀来临,一定会使得弱势群体损失更多,而大量财富转移到社会的富裕群众体,这是通货膨胀已经不可避免的现象   如果是过去的话,我肯定会稍微批评一下,但是现在我不会批评他(注:此处指拿到广渠路15号“地王”的国企--中化集团)了。把他的财务报表打 开一看,我发现他手中有245亿银行信贷,哎呀,非常的同情他们!这些小兄弟,好不容易才花掉40亿,我都替他烦恼还有200多亿怎么办,我为他烦恼得最 近都睡不着觉。   地王现象出来之后,刚开始是国有企业在推动,现在不是了,大量不知名的民营地产公司都进入了这个战争,以天价中标。最近地价涨的原因是最近中国 地产商的数量突然增加,所以他们必须抢购地,否则怎么盖房子呢?最近民营企业拉高房价是因为民营地产商太多了!而且很多人都是没经验的,看到别人赚钱了, 就像两年前看别人炒股赚钱捺不住了。听我讲了课以后,你要自己掂量掂量看看。   这个药用错的结果,今年上半年竟然印了7.37万亿的钞票出去,无可避免造成老百姓通货膨胀的预期,怎么逃避通货膨胀呢?所以大量避险资金会冲击股市,冲击楼市。   那么,都有哪三笔资金进入股市呢?第一笔是制造业资金,第二笔是银行信贷,第三笔是避险资金进。第二笔资金的风险最大,只要央行稍微紧锁的话, 一定会通过第二笔资金造成股市大跌。所以我奉劝各位,不要恋战,要快进快出。我只是送给各位一个礼物,我把股市为什么会这样变动背后的理论告诉你。你们应 该怎么做呢?你们应该把这三个资金听懂以后,自己做一个准确的判断。然后根据自己的状态该干什么干什么。这不是由于实体经济有了不起的复苏,而是由于整个 社会的资金通过三个不同的管道进入股市,所以你会清楚知道,这是及其不稳定的现象,要看央行怎么变。   楼市有两笔资金进入,第一笔是制造业资金,第二笔是避险资金。请注意,这两笔资金进入楼市都是冲击高端楼盘,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次回暖是高端楼盘 拉动,这是最不稳定的。再给你一个数据,你如何解读这次房价上涨,上礼拜我们收集很多数字,中档楼盘高档楼盘,写字楼的房租大幅下挫,平均房租下挫,这就 代表整个社会的实质性购买力下跌,也就代表刚性需求是下跌,这种情况下,楼价狂涨的支撑点是什么?当事人心里里有谱。有一个现象让我更为担忧,北京、上 海、广州、深圳四个地方,最廉价的楼盘是一千块左右的房租,一个月一千块左右的房租,这种房租是大幅上涨,而中端高端写字楼都是在下跌,什么意思你们知道 吗?在这一波楼价上涨过程中,财富进行了重新分配,最弱势的财富移转到中高端人群,如果通货膨胀来临,一定会使得弱势群体损失更多,而大量财富转移到社会 的富裕群众体,这是通货膨胀已经不可避免的现象。    中国经济一旦见底了怎么办?你要问这个问题,想想日本人的故事,中国经济最大的危机是见底之后怎么拉起来?告诉你,我们过去有三架马车还记得 吗?消费、出口、政府支出,消费只占gdp的35%,是非常小的一个基数,因此我们很多笑着就说,中国人是一个储蓄大国,这个话你说过没有,我们要把储蓄 转为消费,全是胡说八道,我告诉你,中国是一个储蓄小国,说个话的人从来不念数字。告诉你,中国家庭储蓄25万亿,除上13亿人口,人均储蓄只有两万元不 到,如果把全社会最有钱的0.4%的人扣除,他们占社会70%的财富,剩下99.6%的人群人均储蓄六千不到,如果99.6%人均储蓄是六千块不到的话, 你敢不敢花,你父母生病怎么办?你子女交学费怎么办?你敢不敢花。他今天不敢花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储蓄太少,而不是太的多,因为他太贫穷,你想推行加强社会 保障而增加消费吗?不可能,父母生病怎么办?子女上学怎么办?人群储蓄几千块,因此中国是储蓄小国,要通过储蓄拉动消费是不可能,所以第一架马车不灵了。 目前日本问题也是一样的,民主党上来就要拉动日本的消费,看怎么拉。第二架马车是出口,去年十月份我已经说了,中国的出口是靠美国的泡沫消费所拉动的,只 要美国的泡沫消费一旦爆破就不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此宁波很多出口企业倒闭这是肯定的。去年十月份美国人储蓄是零,今年七月份美国人的储蓄是7%,如果 美国人储蓄是7%,那么美国消费将减少同比例,所以他的进口需求也会减少,因此我去年说,很多出口企业倒闭是不可能再回来,再一次得到数据的确认。既然, 美国人的消费已经下跌了,所以,出口拉动第二架马车也不灵。搞到最后,就只剩下一架马车,我相信这一次政府从去年开始一直推动四万亿等等,目的就是通过最 后一架马车拉动中国经济,当然讲到这里,我可以对政府的政策表示一些理论上的依据。你们最近看到中国今年保8,我去年十月份讲过,我根本不存在保不保 8,gdp不重要,由于我们投入大量的资金,短期之内拉动gdp是没问题的。我的问题就是你建完之后怎么办?你和日本有什么差别。建完之后你这条产能过剩 的高速公路会自己生出一条来吗?不可能,建完之后怎么办这也是去年十月份在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我告诉政府,我完全反对你们基础建设,这个钱是白投,我觉 得应该投在民营企业身上,当然一如既往他不会听我的。这个月也就是这个礼拜,我们都看到了,大家都想到了,建完之后怎么办,所以政府又说了,应该让民营企 业投资取代基础建设,哦!终于听懂了,一年之后听懂了,好极了。第三架马车是唯一的拉动力量,我说过了,建完之后怎么办?一年之后政府有回应了,通过民营 企业的投资继续拉动,那我再问一句话,我从两点讲到现在,民营企业是生了两个什么病,   投资经济环境全面恶化、五大内虑三大外患、金融海啸造成产能过剩、政府六大药方解决不了问题,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敢不敢投资,敢不敢投资制造业?如果三架马车拉不动经济,而民营经济跟不上的话,中国经济将会陷入长期停滞发展的状态。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08 次阅读|1 个评论
《朝华午拾:创业之路》
热度 1 liwei999 2009-12-11 04:23
1996年11月来到B城,发现自己是公司的第二号员工。第一号是一位富有经验的瑞典籍的软件工程师,为人朴实,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印度女老板是大学教授,很有修养和风度,待人热情和气。当时正赶上美国网络热潮,股市狂涨,高科技项目成为宠儿。网络泡沫最盛的时候,总使我想起国内的大跃进。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各种概念型公司如雨后春笋,只要有个主意,加上三寸不烂之舌,就有可能弄到钱。然后就是大把地烧钱,不需要有真正意义上的产品,不需要顾客,也不需要盈利,只要你能吸引眼球,在这个所谓注意力经济的年代,你就被认为有了潜力,在风险投资家精心策划的媒体抄作后,股票上市就会身价百倍。在这样的美国式大跃进的环境下,一个项目如果确实有点技术含量和后劲,就更加被追捧,跟我们自然语言技术有关联的askjeeves.com 的迅速窜红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AskJeeves声称可以回答用户用英语提问的各种问题,IPO后股票一路上扬,成为大红大紫的华尔街宠儿。我认真研究了他们的做法,发现他们技术含量并不高,只用了一点粗浅的自然语言技术,对英语问句做自动分析,而网络文本是大头,那方面基本没有自然语言的应用。他们的聪明之处是以不变应万变,把千变万化的用户问句归类到相关的预先设置好的问题模板,再由用户点击选择,这样就保证了对用户问题的确认。至于答案,他们采用人海战术,雇佣了几百个分析员,收集常见问题和热点,更新问题模板,手工录入存在答案的链接。AskJeeves的成功为自然语言技术扬了名,为我们后来者开辟了道路。 当年我们运用自然语言和信息提取技术,研制了一个自然语言问答系统的雏形(prototype),在美国国家标准局比赛中获奖。该系统可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诸如:“谁是1995年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哪一年加入联合国”,等等。这一新的研究开发方向,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智能搜索引擎的希望所在,在工业界和投资界引起狂热。当时我们想注册一个跟ask/question有关的域名,凡是我们能想到的,比如 answer.com, exact-answer.com, this-is-answer.com, 1-800-question.com, etc. 几乎全部被人抢先注册了。在这样的形势下,寻找风险投资不仅是诱惑,而是势在必行。 老板联系上一位华尔街投资家。这层关系刚接通,老板就让我尽快给这位投资家提供我们系统的架构图和系统简介。我手头有一张为了写政府项目最后报告而准备的架构图,前后修改了不下十遍了。可是,投资人不是技术人员,所以我必须做进一步修饰,深入浅出,力图给人一种技术艰深,而用途广泛的印象。我的苦心没有白费,我早上送出材料,中午就收到回音,请我们尽速去纽约面谈投资合作事宜。后来,投资人告诉我们,这是他见到的最激动人心的项目之一,我画的那张架构图,经过他们进一步润饰,后来在华尔街投资人中间反响很大,被誉为 million-dollar slide,我们后来的主要投资人跟我说:“I love it, I just love it”。一幅好的图画胜过文字千行,我是亲身经历了这种威力。( 前知识图谱钩沉: 信息抽取引擎的架构 ) 于是,老板跟我动身去华尔街,拜访Park Ave豪华公寓的主人,我们的投资联络人。这位投资人早年是物理博士出身,自称其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现在是华尔街的亿万富翁,已经成功地把30家左右的创业公司推向IPO,早已赚得钵满盆盈。Park Ave. 是纽约华尔街不远处的著名高档住宅区,濒临中央公园,这条街上住满了银行家和金融大亨,也有一些影视娱乐出版界的名人。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亿万富翁的家,这个家占据了一层楼,从外面看并不很起眼。内部却极尽奢华,到处点缀着艺术收藏品。有两个佣人在默默收拾和擦洗。女主人很热情,招呼我们坐下,让佣人给我们预备早餐,她告诉我们她丈夫每天看材料,谈项目,总是工作到后半夜,现在尚未起床。餐后,投资家已经起来了,出来跟我们握手寒暄,留下一些需要我们填写背景资料的表格。他自己却走进房间,去做他每日必做的半小时晨功,念经似的朗朗有声。我不懂这是什么功,还是什么宗教仪式,只是觉得有点滑稽,不过在他这样紧张惊险的生涯里,这样的晨功应该是有益的精神调剂。 他后来跟我们谈了两个小时,可以看出在见我们前,他已经做了一些专业背景调研,问了一些技术问题,特别要求我们详述我们的技术和AskJeeves技术的异同。当他确认了他原先的猜想,AskJeeves 的技术含量只相当于我们所做的一个部分以后,当即拍板,由他个人先给天使基金100万(所谓天使投资是风险投资的最早期,天使投资家冒险最大,但投资得当,回报也最高),三个月后帮助我们寻找第一期投资。他对我们信心十足,说是他经手的公司之中第二个最有希望的(此前他还有一家特别中意的公司,跟AskJeeves类似,早已红透半边天)。 拿到天使基金的这三个月,我们做了两件大事,首先是把我们的系统和PDA无线连接上,这样就可以现场展示通过象手机一样的PDA向系统用英语提问,并立即得到系统的答复,这在当时对于投资人有震撼性的效果。另一项工作,是跟天使投资人紧密合作,数月磨一剑,精益求精,撰写设想如何赚钱的生意计划书(business plan),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寻找投资的幻灯片。要想给投资人好印象,开始阶段用文字是没有用的,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兴致研究什么深奥的技术。所以,幻灯片要做得明白易懂,图示要简洁有力,需要有广告式的夸张,要的就是wow的效果。其实,在这个圈子里,大家都在夸张,推销自己,所以,投资人已经习惯对听到的夸张之词本能地打个折扣。对于不熟此道的技术人员,即便手头有很好的项目,不能有效地推销自己,也很难引起注意。我们很幸运,一开始就找到了独具慧眼,又谙熟华尔街之道的天使投资人。 三个月后,二闯华尔街。我身背一个死沉的膝式电脑,随时准备现场展示我们的问答系统,老板口才很好,负责向投资家利用幻灯片介绍我们的技术和商业前景。天使投资人不放心,要求老板事先多次演练,确保最佳效果。我也几乎一夜没睡,测试系统。说句老实话,我对现场演示很担心,因为当时的系统对于任意的一个问题,即便档案里面有答案,也只有70%左右的机会可以找出来。这个压力很大,因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投资人相信的是直觉,一旦测试失败,再怎么解释也很难挽回印象。何况他们也少有耐心,一般也就测试两三个问题,基本上是一锤子买卖。因为无法预料他们会测试什么问题,所以实际上只能听天由命。我就是这样胆战心惊地走进华尔街投资公司的大门。到系统演示时,我先介绍我们的资料库存的是以前的新闻存档,并演示了一个预先测试过的问题和系统答案。投资商中有一个看到我们的新闻存档包含有尼克松访华事件,于是提问道:“When did Mao meet Nixon?”,我录入问题后,系统立即显示如下答案和文句: Answer: February 21, 1972 On February 21, 1972, President Nixon went to China to meet with Communist Party Chairman Mao Zedong and hold discussions with PRC Premier Zhou Enlai. 投资人的震惊可想而知,他们知道 Yahoo 和 Google 是无能为力的,就是AskJeeves也只能显示比较准确的链接,难以给出精确答案。我们趁热打铁,把 PDA 拿出来,请他们自己现场输入问题,通过无线连接我们在水牛城的服务器,其中一个问题是 “how to make chocolate chip cookie?” 这个问题其实超出了系统设计的范围,因为所问不是时间、地点、人名和机构名之类的实体,而是一种方法和配方,在自然语言中的表述形式往往很长,难以把握。幸运的是,存档里面刚好有一段提到制造巧克力cookie的技巧,系统因为无法断定什么是答案,就干脆把最相关的那个段落给提取出来,居然获得喝彩。 过了这一关,投资人的胃口已经给吊起来了,我们掌握了讨价还价的主动权。当然还要经过一系列手续,包括所谓 due diligence, 由投资人聘请资深专业人士对我们的技术做出鉴定,以减少投资失误。然后是双方律师的很烦琐的 paper work,最后终于达成协议,成功引进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鉴于我对公司技术发展和资金引进的贡献,老板在引入风险投资前夕任命我为研究开发副总裁,就这样我阴错阳差成为公司第一位,也是在位最久的高级主管。这是我三年前来美创业时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记于2006年六月二十四日 【相关】 《朝华午拾:用人之道》 《朝华午拾 - 水牛风云》 《朝华午拾:知识图谱的先行》 前知识图谱钩沉: 信息抽取引擎的架构 ~~~~~~~~ 创业九年祭 (60160)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February 24, 2007 01:43AM 今天收到消息,说Cymfony明天正式出售给英国一家大公司,售价不足以收回投资(不包括政府的近千万投资)。终于运行近10年的公司有个不算最糟的了断。我的股权比水漂还不如。 想想高科技公司也不容易。现在经济形势比较好,尚可以卖个价钱,不至于血本无归,形势不好的话,连买家也找不到。 Cymfony 将成为历史名词。 此祭。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10314 次阅读|3 个评论
旧贴重放:关于AIG副总裁辞职信的讨论
fouyang 2009-12-10 09:48
【作者注:近日报道,AIG高层主管因不满政府限制他们的报酬而扬言集体辞职。这使我想起今年初AIG一位主管发表辞职公开信,引起热议的故事。当时我收集了一些讨论,现在重新贴出来,希望引起新的讨论。】 【引言】 2009年3月24日,《纽约时报》发表了AIG执行副总裁JakeDeSantis的辞职信。这是我看到的华尔街高层面对公众关于高层奖金的愤怒的首次 公开回应。这封信在全国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以下收集了我和一些朋友们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从这些讨论,可以看到人们观点差别的巨大。这也提醒我们,在一个 民主社会,个人的经验和处境对于其观点的影响。原信请见http://www.nytimes.com/2009/03/25/opinion /25desantis.html,中文翻译附于本文最后。 【阮一峰的评论,引于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9/04/jake_desantis_aig_resignation_letter.html】 首先,我必须承认,JakeDeSantis先生非常聪明,写了一封看似非常有力、能够博取同情的抗议信。当然,这不奇怪,搞金融投机的人总是很聪明的, 要不然他们怎么能拿到远比大多数人优渥的薪水呢?要是他们不聪明,又怎么能把整个国家拖入泥潭、让我们所有人跟着一起受罪呢? 但是,我就不明白了,如果DeSantis先生真的那么聪明,他为什么就看不出一个简单的事实呢?那就是,他拿到的年终奖,不是AIG的钱,而是政府的 钱。如果不是美国政府援助,6个月前AIG就已经破产了,他一分钱都拿不到,早早就失业了。换句话说,他口口声声遭到背叛的年终奖合同其实早不存在 了,如果知道自己的钱会被用来支付奖金,纳税人还会同意援助吗?纳税人凭什么向他提供742,006.40美元的年终奖呢?奖励他把整个国家搞垮了? 所以我觉得,他用到了背叛这个词,实在太可笑了。我不确定,他到底是不够睿智呢,还是故意混淆视听。 DeSantis先生声称自己从未介入那些导致亏损的交易,所以对公司的困境毫无责任,不应该被惩罚。那么我要问,那些因为金融风暴失去工作或住房、对未 来感到绝望、不知道明天在哪里的贫苦人们,又有什么责任呢?他们做错了什么,要受这样的惩罚?难道是他们要对金融风暴负责吗? DeSantis先生还强调,自己是一个具有爱心的人士,响应政府的号召,愿意接受1美元的年薪,并且还要把年终奖全部捐给金融风暴的受害者。真是太感人 了,但是我仔细一看,怎么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呢。首先,他真正的报酬除了1美元之外,还有742,006.40美元的奖金。原来在他看来,奖金不是报酬。其 次,他真正捐的钱比这个数额少得多,因为国会准备征收90%的奖金税,他真正能捐的最多只有十分之一的钱,何况还有检察官威胁要公布姓名,那么捐款简直是 保护自己利益的最佳策略了。 总之,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在明摆着的事实面前,DeSantis先生居然能够写出这样义正词严、振振有词的抗议信,还向《纽约时报》投稿。他是不是太狂妄自大了?或者因为没有拿到742,006.40美元的奖金而懊恼不已,昏了头,把世人都当作傻瓜了? 不错,DeSantis先生可以声称自己也是金融危机的受害者,但是让他愤愤不平的遭遇,同其他人相比,简直就不值一提。他确实是一个受害者,不过,是一个比其他受害者舒服得多的受害者。 《奖金税法案》的提出者之一、来自佛罗里达州的民主党议员艾伦格雷森有一句话,可以送给DeSantis先生自省:任何人都无权利用纳税人的钱致富。任何人都不应从严重的错误中致富。 最后,我还有一些话想说。我觉得,就是因为有这样私欲膨胀、贪得无厌、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公共利益之上、并且因此获得高薪奖赏的金融从业者和这样的一个行 业,我们这个社会才像现在这么糟糕。金融证券业是一个鼓励投机、奖励贪婪的行业,人人都在不顾一切地追求利润,动用所有社会资源为私利服务。当经济繁荣 时,投机的暴利被少数人攫取,而一旦经济发生危机,他们种下的恶果就要由整个社会来承担,尤其是主要由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来承担。这是不公平的,也是有害 的。有句话说危机毁灭了一切,但也创造了一切,我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期望就是,它至少可以改变一些事情,不要危机结束以后,一切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我的评论】 我觉得这封信是关于金融界问题的一份极好教材。多读几遍,肯定会感触很深。 1. 德山迪的信中充满了entitlement和骄横的感觉。从他个人成长经历的回顾,到他对AIG的贡献,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对社会,对机遇的感激之情。 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聪明和奋斗的结果,都是他理所应得的。而他对于公司和政府作出的贡献,也是理所应当得到高额报酬的。其实,这种心态并不是 异数,而是华尔街的共识。正因为此,德山迪才毫无顾忌地表达他的感受。也正因为此,华尔街才理直气壮地贪婪投机,置社会与大众的利益而不顾。 2.德山迪的主要论据,就是他对金融危机和AIG的垮台没有责任,因为他没有参与CDS的交易。这里又反映了两个问题。 a。作为AIG的高级主管,德山迪实际上是在经营自己的德山迪公司,而AIG只是一个客户或合伙人。当AIG表现好时,他利用这个平台尽可能从中得 益。而当AIG陷入困境时,他眼中只有AIG与他的合同。不是他对AIG的困境负有责任,而是AIG背叛了他。我在想,AIG的股东们是不是知 道,他们每年几百万所雇来的是这样的管理层? b。尽管德山迪的开脱对他自己不成立,但是对于AIG的低级职员是成立的。的确,在奖金引起的全民愤怒中,很多人被不公平地包括进去了。这其实是任何政府 管制的必然后果:一刀切,外行领导内行。但是,这次政府介入华尔街运作,实际上是华尔街自己酿成的苦酒:是他们捅出这么大的乱子而需要纳税人的援手。但是 他们至今不反省,这也是十分可悲的。 我对于奖金门的更多评论,请见 http://www.de-sci.org/blogs/fouyang/archives/27671。当然,关于华尔街高管无人回应的说法,现在是过时了。 【朋友的评论】 2008,是我在大摩的第四个年头. 当年60块买的公司股票跌到过10块以下; 一起打牌的兄弟上了英国报纸的头条-- 他从雷曼大楼走出来后, 被记者抓了个正着. 更讽刺的是, 在租房子的时候, 本来最受欢迎的banker, 现在被要求先付六个月房租, 不然免谈.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受到了冲击. 但我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因为我还有一份工作; 我不像雷曼的董事们, 几百, 几千万的股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 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 从中所学到的东西, 一定能让我受用无穷; 以后拿出来给孙子讲讲故事, 应该很好用. 但如果他问我2008金融危机的原因的话, 我应该不会把全部责任归咎于华尔街. 思考了很久, 有以下几个很零星的观点, 请前辈指正. 1. 问题的爆发点(in this case, Wall Street), 往往不是问题的起始点. 2. 和传统东方教育相比, 西方的确更注重entitlement, pride 和 contract. 这不是华尔街独有. 3. 你的上司不止一次向你保证, 你会得到承诺的奖金, 最后一刻, 他食言了. 在这种情况下, 我想任何一个人都有理由表达愤怒和不满 4. 如同购房者, 房屋中介, 存款人, 投资人一样, 所谓的华尔街也只是系统中的一部分. 它不是独立存在的, 也没有能力独立捅出这么大的乱子. 5. 纳税人不应该在wall st. 表现好的时候, 从这个平台尽可能地获得利益; 而当wall st. 陷入困境时, 和它划清界限; 毕竟, 救它也是救自己. 拆了它, 日子也没法过. wall st. 的所有人, 都也是纳税人 6. 当我每天工作的时候, 我不知道, 也不认为我在做对社会大众不利的事; 但如果wall st. 这个子系统让我们这些人的工作, collectively, 对社会造成了危害, 那么, 要检讨的恐怕就不只是这个子系统里的人了. 7. 刺激购房的政策从clinton时候就有了; 低利率从911以后就一直存在; 穷人靠买房, remortagage过日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中国买美国国债几十年了吧. 那么, 华尔街以外, 究竟还有谁该检讨? 美国总统? 中国总理? 美联储? 财政部? 证监会? 合同法的起草人? 哲学家? 人的贪婪? 人的从众本性? 中国人爱储蓄的习惯?美国鼓励消费的政策?再说下去, 好像人人都有责任了; 不是吗? 出了问题, 如果能找到是谁错了, 那么问题都好解决. 怕的就是, 谁都没觉得错, 问题还是出了, 怎么办? 说小了, 就是policy 和 procedure 的问题了; 说大了, 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系统的问题; 不过找个替罪羊永远是最容易的了. 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它的局限性, 和他所处的角色, 教育背景, 成长环境都有直接的关系. 这也是很多相左意见的起源. 以上所有, 仅为个人意见. 由此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人到底能靠争论说服对方吗? 我悲观地认为不能;因为在没有逻辑错误的前提下,想对称的信息应该推出一样的结论.不同观点的来源,在于信息不对称;而人从来就是更相信自己亲自掌握的信息,而不是别人口头提供的. 【我对另一位朋友的回应】 制度决定一切是标准的一阶近似。但到了更高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考虑。 完全涵盖一切的制度是不可能的。不说执行成本,我们也有以下的权衡:管得太死,使得被管理者没有犯错的余地,也就同时压制了他的创造力,降低了他的价值。 这条线划在哪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被管理者的信任(包括能力和职业道德)程度。所以,我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的最大损失还不是上万亿的金钱,而是信任和 信用。从今以后,政府会对金融业严加管制,而这对华尔街未来的发展有长远的负面影响。 华尔街和山西煤矿的情况有点不同。在华尔街存在着更大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华尔街提供的产品是知识和服务。它的客户没有能力完全了解这些产品的实际价值, 而只能信任华尔街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会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在这个意义上,华尔街更像医疗业,其中双方的信任是业务运行的必要条件,不管制度有多严 密。 【附:JakeDeSantis辞职信的中文翻译:引自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9/04/jake_desantis_aig_resignation_letter.html】 亲爱的Mr.Liddy, 我很遗憾地在此递交辞呈。我决定从AIG金融产品部(译者注:后文简称AIG-FP)离职。我希望您能抽出一些时间,将整封信看完。在我详细叙述辞职的理由之前,请允许我说一些心里话: 我对于自己在AIG-FP的商品与权益部门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导致AIG大幅亏损的CDS交易,我没有以任何形式参与,或是应该对此负责。现在 AIG-FP的400多位员工中,和此事有关的人员屈指可数。大部分应该负责的人都早已离职,而且显然躲过了如今外界公众的咆哮。 经过了12个月的辛勤工作其间公司多次跟我们保证,我们将在2009年3月获得年终奖现在,我们这些AIG-FP部门的员工,感觉自己被公司出卖 了,而且还遭受到政府和国会的不公平对待。作为对此的回应,我准备离开公司,并且把我得到的税后奖金,全数捐献给因为这次金融风暴受害的人。对于这笔钱, 我一分钱都不留。 在做出这个决定前,我已经为公司奉献了11年高质量的服务。但是如今我没有办法在这种不正常的环境下继续善尽我的职责,而且公司也不再为此付我薪水了。和 你一样,我也被要求以年薪1美元的代价工作,而且我也同意了,因为我认为我不只对公司有责任,而且也对提供援助的政府有责任。但是现在两者都让我失望了, 我没有办法再每天花上10个、12个、甚至14个小时,不陪伴家人,却为了让我失望的人的利益继续工作。 你和我从来没有单独见面或交谈过,所以我想和你谈谈我自己的一些背景。我的父母都是学校教师,我是在钢铁厂里长大的,那些厂如今都倒闭了。我努力学习,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靠奖学金读完了大学。我在自己身上实现了美国梦。 1998年,我作为一个债券交易员,加入了AIG。随后,成为了商品和权益交易部门的主管。在危机发生的的数年前,被提升为商品部门的业务开发主管。在这 段时间内,我的部门持续盈利,大部分的年头都能获利超过1亿美金。最近,在AIG-FP解体的过程中,我也是主要负责把声誉良好的商品指数部门卖给瑞士银 行的人。如你所知,类似这样把业务单位卖掉的交易,对于AIG的生存、以及将来偿还美国纳税人的援助,是非常必要的。 显而易见,我的薪资报酬主要来自于我们部门的高盈利。我从来没有从现在导致公司巨额亏损的CDS交易中领过1分钱。而且,我和许多AIG-FP部门的同事 一样,在这些亏损的CDS交易中,损失了不少毕生积蓄,因为我们都把推迟支付的工资,投资在AIG-FP中。如同广大的美国纳税人一样,我们从未从CDS 交易中获利,却深受其害。 我对你目前在AIG的角色,抱着崇高的敬意。因为在CDS交易上,你和我一样无辜,而且在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勇敢地站出来响应政府的号召,但是现在却因此而饱受抨击。 你也相当清楚,这个部门内大部分的员工都和这些巨额亏损毫无关联。你没有站在我们一边,让我感到相当失望。上周三,你面对国会议员和媒体关于我们年终奖的 不实指控、以及后来纽约检察官发表一些无事实根据的评论的时候,却没有办法挺身而出为我们辩解。我们AIG-FP部门的同仁深深感觉自己被背叛了。 去年10月,当你知道这个年终奖的发放计划时,我猜想,你认为AIG-FP部门的人员需要一些诱因才能够留下来。而且,这个年终奖,既合乎道义又有实际效果,应该得到执行。这大概就是公司在那个月里,先后三次跟我们保证会履行诺言,发放年终奖的原因。 这大概也是你决定让这些年终奖提早3个月发放的原因。这个决定让我们感受到你对我们的支持,这一点都不像一个真心认为这些合约难以接受的人会做的事情。(译按:AIGCEO在被炮轰的时候,曾经这样形容这些年终奖合约。) 最后,这大概也是你在3月13日最终授权支付这些年终奖的原因。 在过去6个月你领导AIG的期间,你从没有要求我们修改、重谈、或是放弃这笔年终奖,直到你出席国会听证会的数小时前。 我想你刚开始的想法是,既然这些年终奖原则上没错、在财务上也说得过去,那么应该给予尊重。但是这个做法现在看来在政治上不讨好。那么显然,你要么是误解了同联储、纽约州检察官、国会议员、财政部之间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协议,要么就是不够坚定,无法抵挡这些政治压力。 现在,你要求AIG-FP部门的同仁缴回这些他们应得的年终奖。你可以想像,我们对你破坏了大家对公司的信任是多么怒火中烧,怨声载道。 既然我们大部分员工都是无辜的,罪恶感当然不是让我们缴回年终奖的动机。我们勤奋工作了12个月,现在理应按照合同被支付薪酬。这就好像一个水管工修好了水管以后,一个粗心的电匠却把房子烧毁了,水管工不应该被责怪一样,我们这些员工也是无辜的。 过去六个月当中,许多部门内的同仁,因为这份年终奖的缘故,拒绝了许多比AIG更稳定的工作机会。AIG高层一直不断保证,这笔年终奖会如期支付。同仁们现在因为被骗,而感到非常愤怒,不愿意为了帮你的忙就把奖金缴回公司。 现在唯一让他们缴回奖金的动机其实只有恐惧。检察官已经放话,威胁要公布所有得到奖金的可耻的人的姓名。可是,检察官的正确做法,理应是在法庭上处理案件,而不是诉诸媒体。 所以,我该怎么办?这不是轻松的决定。我知道,在此前经济繁荣的时候,由于我的辛勤工作,我的生活要比大多数人过得优渥,我也仍然有足够的储蓄让我的家人不至于在这次风暴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有些人可能会批评我们这行业的人报酬过高,我对此没有异议。 这就是我决定把税后奖金100%地捐出来、帮助受到金融风暴打击的人的原因。这不是什么避税花招;我只是希望,我最低限度能够对自己的红利奖金应该怎么使 用做主,而不是听任这些钱消失在AIG复杂的帐务中,或是消失在政府预算中。我们的年终奖吸引了太多大众的注意力,让大家没办法把目光放在需要帮助的人身 上。我希望能够尽点力量,帮到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3月16日,我收到了公司支付的税后年终奖,总计$742,006.40。因为目前相关税务和法规还不确定,所以我实际捐赠的金额可能会小于这个数字。事 实上,很可能是远小于,如果国会现在关于这笔奖金的90%惩罚性税法通过的话。总之,当我把这笔钱尽数捐出以后,你会立刻收到收款对象和捐款明细。 这个决定对我来说是对的。我祝其它AIG-FP的同仁好运,希望他们能够心情平和地在这个困难的处境下做出决定,但愿他们不要被恐惧的阴影围绕。 Liddy先生,我也祝你好运,祝你能够实践把红利退回给政府的承诺,也祝你能够继续把AIG整顿好,尤其是那些不好处理的CDS交易。短期内,我会继续 帮忙确保没有什么问题发生,但是在这周发生的事情以后,我没办法再留下来很长时间了,因为有太多嫌隙和不信任。我不知道你将如何看待我的离职信,但是我想 纽约检察官应该会感到欣慰,因为我是自愿离职的,而不是如他所威胁的让他扫地出门。 JakeDeSantis敬上
个人分类: 政治经济|2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郎咸平:中国粮油 还有多少机会可以重来
pikeliu 2009-11-17 14:11
郎咸平:中国粮油 还有多少机会可以重来 www.eastmoney.com 2009-11-17 11:26 郎咸平   这几天中国北方很多省受了雪灾,而这种天灾继续南下,范围进一步扩大。受灾的地方物价在上涨,这是天灾。      然而,不可想象的还有人祸,就是我们现在买的各种食用油,包括鲁花、金龙鱼都是外资的。我们中国粮油85%都是外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2004年的时候,已经败于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联合发动的一场大豆金融战。失败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连每天食用的油都要看华尔街的脸色行事,它看你不顺眼就抬高价格,你就得多付钱。你能不能想象连吃的油都要受人家控制,炒个荷包蛋都不容易,这年头,日子怎么过?      据史书记载,中国人在黄帝时代就开始种植大豆,中国人种植的大豆曾经比全世界其他地区种植的总量还要多。大豆过去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中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 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此后几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额连续攀升;最近 10多年里,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大豆产量十分丰富,却需要进口洋大豆呢?为什么国际大豆价格调整,我们的粮油价格就发生变化呢?      从2009年4月份开始到6月底,大豆价格上涨了25%。这个价格是谁拉高的?在这里我告诉各位读者,这就是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的所作所为。这一群人也可以简单地叫做金融资本,他们已经完全控制了我国大豆的价格。当初这个事件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国际大豆价格一上升,我们的粮油价格就跟着上升?      大豆危机是怎么开始的?一般来说,美国大豆的质量比我们东北黄金大豆的质量要好。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它的出油率大概要高出1/6。而且在2003年之前美国大豆价格特别低,它的到岸价格甚至比我们东北黄金大豆便宜10%。因此一旦开放大豆进口,东北黄金大豆就将被洗劫一空,完全没有生存的可能。这场大豆危机是非常重要的危机,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美国政府和华尔街是如何搞这场阴谋的。2003年8月份,美国农业部说天气不好,所以大豆库存数据要调低美国农产品生产配额是由美国农业部决定的。大豆库存量降低那还得了,于是美国的金融炒家就开始大量建仓,因为美国政府不买了。怎么建仓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交易价格从2003年8月份的最低点540美分一路涨到了2004年4月份的1 060美分,涨得非常快。      因为美国政府要求美国的大豆产量降低,导致大豆价格从540美分涨到了1 060美分,创下了2003年之前30年的新高。这样的涨幅换做在中国的话,相当于每吨大豆从2 300元涨到4 400元,就是这么快。你知不知道这都是阴谋?第一,农业部为什么要调低大豆的产量?第二,国际金融炒家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拉抬大豆的价格,而且拉抬得这么快?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中国70%的大豆压榨工厂全部破产。由于中国压榨企业的恐慌心理,于2004年3月在一吨4 300元的历史高价下,抢购了800多万吨大豆。      由于大豆价格大跌,结果损失惨重,有70%的压榨企业破产出局,大量企业倒闭,而在这个时候,你们知不知道有国际四大粮商这个说法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在全世界控制着粮食生产运销的只有四家公司,它们趁机低价收购中国破产的压榨企业,参股多家大豆压榨企业。世界四大粮商进场收购了我国70%以上的停工企业,从此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而四大粮商和美国政府以及华尔街之间关系暧昧,在此得到了完全的证实。      我上面提到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为了大家能更清楚的了解整个事情的经历,我建议大家读一下下面几本书。大家在读完之后,仔细想想一下,华尔街为什么能兴风作浪。      1、拉吉.帕特尔《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目前国内讲食品问题及四大粮商的书很多,这是最全面的一本。如果要了解金融炒家在相关领域如何兴风作浪,同时参考我的着作《金融超限战》。      2、科林.里德《金融危机经济学:如何避免下一次经济危机》:未来的社会,有危机是常态,没危机就太幸福了,这次危机还没过,看点,有备无患吧。      3、肯.布兰佳《更高层面的领导》:肯.布兰佳在管理界,也算一号人物,本书是其集大成之作,在领导力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最近很多企业界老总听了我的讲座,希望为他的管理人员推荐一本取之即用的书,又体现了我在《谁在谋杀中国经济》所说的文化浮躁性,但基于其好学精神,我的助手找了几本,姑且认为这一本不错。      4、斯蒂芬.李柏《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这是一本在2008年销售异常火爆的一本书,作者拥有19年的专业股市预测经历,当然,他是有成功预测过的,比如成功预测了 20世纪90年代将是股市的黄金时期;科技股市场的崩溃即将来临;在2004年2月,当原油价格还在每桶33美元以下徘徊的时候,他又预言能源价格飞速上涨已经为时不远。但推荐给大家看的不是他关于股市的预测,而是他关于投资背后的理解。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祥林摧毁华尔街超级武器
ywan 2009-3-31 04:47
美国《连线》杂志上个月发表了一篇FlelixSalmon撰写的“灾难的处方:摧毁华尔街的公式”的文章(http://www.wired.com/techbiz/it/magazine/17-03/wp_quant?currentPage=all )。 文中声称导致华尔街衍生金融危机的衍生金融工具「信贷违约掉期」的理论基础源于2003年3月发表在TheJournalofFixedIncome上的一篇名为OnDefaultCorrelation:ACopulaFunctionApproach的论文。该论文的作者是是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统计学博士李祥林。李祥林的研究的确为信贷衍生债券市场的爆炸性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李祥林并未从中的到什么好处。所以,与其说是李祥林的统计学公式导致了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倒不如说是华尔街的银行家被贪婪蒙蔽了双眼而用掩耳盗铃般的方式来使用李的理论。 这篇文章很快被翻译成中文并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有的评论认为这篇文章想为金融危机再找一个跟中国有关的替罪羊。不过公道的讲,该文的侧重点在批判华尔街的滥用公式,而对李祥林的理论只是一个客观的陈述。 在美国的中国老留学生都知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大批从中国来美国留学的学习物理和数学的优秀学生。而这批人毕业后,因为理论数理领域的饱和而不得不改行去华尔街搞金融。从背景来看,李也是其中一员。其实不管有没有这次金融危机,从李的理论基础对世界的影响来看,如Salmon说讲,李应该得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什么的。
个人分类: 海外传真|5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人民也不高兴了!
等离子体科学 2009-3-23 16:25
美国新财长 Geithner 拯救美国金融的方案今天终于要出来了。有关报道可以参见: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23776474431608981.html 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方案,尽管其具体细节还不十分清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华尔街很高兴,但是美国人民很不高兴。 目前美国金融风暴的焦点,是怎么剥离银行的毒产(就是那些被有毒的金融衍生品传染上的 assets )。用 WSJ 的话来说,就是 to remove troubled assets clogging banks' balance sheets which lie at the hear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 因为毒产太多,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如花旗集团( Citigroup )、美国银行( Bank of America Corp )股票大跌,面临倒闭。如果这几家大银行一倒,那就是美国金融体系的分崩离析。所以它们是美国政府拯救金融计划的所必救。 但是要剥离这些毒产谈何容易。记得当年王安电脑倒闭的时候,价值几亿的王安总部大楼只拍卖出 50 万美元,还不到一处 300 平米的普通民居的价钱。即使这样便宜,拍卖时也只有一家买主。这买主还是政府动员来的!这还是货真价实的固定资产呢。美国大银行的这些毒产,目前在账面上都是价值连城。但是一旦拿到市场上去卖,恐怕连百分之一的价都买不出来(看看王安总部大楼只卖出造价的千分之几就知道了)。所以只要一 asset sale ,这些银行就得倒。但是如果不卖,银行手里没钱流动,也得倒。很多对冲基金看准了这一点,都在短花旗和美银。 据《华尔街日报》, Mr. Geithner's three-pronged program 的核心,是政府出钱(至少5千亿,可能1万亿!)让私人机构用这些银行可以接受的价钱买下这些毒产。基本的投资构成:政府贷款 85% ,剩下的 15% 政府可以再投资 80% (这是政府直接买下的),私人机构只自己掏腰包付剩下的 20% (也就是总价的 15% X 20% = 3%! )。几乎所有的投资( 97% )都由政府来掏。 有人说了, 85% 是政府贷款,以后要还的。当然。但是现在的贷款几近零利率。而经济好转了,需要还钱的时候,这些 assets 说不定卖出更多的钱!其结果是经济糟的时候这些 troubled assets 实际上是政府买单,但是等到有利可图的时候,赚钱的是私人机构! 政府靠什么买单?还不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包括我们中国人辛苦 30 年积攒下的那些美元外汇!换句话说,就是借美国百姓和中国百姓的血汗钱,一方面去救美国的大银行主们,一方面让私人投资商发财! 这就是 Geithner 方案的本质。 Obama 的新政,不过如此! 这个方案能像上次 AIG 门一样瞒天过海,在国会获得通过吗?且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4933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AIG门”看过去。。。
等离子体科学 2009-3-20 21:20
AIG 门 丑闻透出来的,是从上到下,从政府、国会、到华尔街的腐烂的铜臭气。 这样天下皆知的丑闻,不必在这里重复了。但是事后的发展, 却值得一 探 : AIG 的高管们,为 红包 辩解说:我这红包不是要奖励 performance 的,而是为了留住人才的 人才留用 bonus 。 原来天下还有这样的道理:一群人忙活着(比如放焰火啥的,当然也可以是因为做俯卧撑而起)把什么 VC 或是 CV 大楼给烧成一堆碳,然后向国家申请救济重建。国家可怜他们,发了些救灾重建款,他们竟然当奖金私分了,理由是要留住这些人才!因为他们在导致大楼起火燃烧方面显示了 卓越的才能 ,千万不能让他们流失了。 这不是笔者编出来的 童话 ,正是 AIG 的高管们的逻辑。 AIG 的高管厚着脸皮(也可能没有,因为从电视上看,他说这话的时候明显地脸红了)说出的这样无耻的话,还可以忍受:他们毕竟是资本家。而资本家的本性如果不贪婪,怎么会积累起他们的 资本 ? 而美国的政府呢?当初给 AIG 注入资金的时候,为什么不说明白了,这钱不能给他们发奖金?还有,美国的国会呢?他们干嘛去了?民主制衡的机制哪里去了? 有帮闲的经济学家(其实应该叫帮无耻的)出来说,这体现了美国的契约精神:发奖金的合同是一年前的,虽然现在拿了纳税人的钱,但也不能逼着 AIG 单方面撕毁合同。人们不仅要问:当初联邦注入资金拯救 AIG 的时候干嘛了,为什么不告诉 AIG 上上下下那些高管和需要人才奖金才留得住的精英们,如果你们不取消那些发奖金的合同,就不救助。 AIG 要是倒闭了,你饭碗都没有了,还什么奖金?! 继续有人帮闲或无耻:那是当时疏忽了,没有注意,结果给人钻了空子。现在既然已经这样了,就得遵守合同。 果真如此吗? 3 月 17 日 CNN 的报道( Bonuses allowed by stimulus bill ),值得一看:当初的联邦刺激经济法案( Stimulus Bill )里不仅没有不能用政府的钱发奖金的条款,而且特地说了:允许发奖金!!! (原文在: http://www.cnn.com/2009/POLITICS/03/17/aig.bonuses.congress/index.html ) 这里说得明明白白:美国的议员们不像那些帮闲经济学家说的那么愚蠢,什么疏忽、让人钻了空子。他们当初制定刺激经济法案时,早就想到了这一出。为了防止接受政府资金救市的企业通过发奖金把纳税人的钱放进自己腰包,参议院通过一项得到两党支持的修正案,阻止那些获得联邦援助的公司发放奖金。但是,当法案在白宫和众议院闭门谈判时,不仅这些条款 被人偷偷拿掉了,而且加进了让 AIG 有豁免权的一些条文 。 在接受 CNN 采访时,民主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 Chris Dodd 否认自己做了此事,说他不知道那些条文是如何被塞进法案里的。 Dodd 说 我当初起草的文件里,不是现在的那些话。 民主党其它国会领袖们也都否认是他们搞的鬼。 奇怪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所有的人都说不是自己干的,但是不仅原有的限制条款不翼而飞,而且给 AIG 发奖金开绿灯的条款被悄悄地塞了进去!!! 这也太 CNN 了吧? ++++==== 转过天, 18 日,故事有了新的版本: Dodd: Administration pushed for language protecting bonuses (原文在: http://www.cnn.com/2009/POLITICS/03/18/aig.bonuses.congress/index.html ) 民主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 Chris Dodd 出来打自己的嘴巴子了:承认这一偷梁换柱的把戏是他所为! 为什么?他说是因为白宫施压的结果。到底真相如何,好戏恐怕还在后头。 而这一切,据说后面还有 Goldman Sachs 的影子。 美国政府国会华尔街之间的利益相关和互动在这里揭示得清清楚楚。想知道资本主义是怎么回事?这是比课堂上不知生动、形象多少的好机会。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3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华尔街高额分红谈开去
黄安年 2009-1-31 09:08
从华尔街高额分红谈开去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 月 31 日发布 据《纽约时报》 29 日披露, 2008 年美国华尔街金融企业员工获得了总额达 184 亿美元的高额分红,相当于 2004 年金融业鼎盛期的水平。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1/30/content_10736225.htm) 这个数字是怎样统计出来的 , 还是令人生疑的 , 因为 2008 年华尔街金融企业员工分红情况一般要到 2009 年 3 月才能知晓 , 不大可能在 2009 年 1 月就出现分红的整体结果来。不过这也不是什么空穴来风。 华尔街金融业的分红比一般行业要高 , 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行业不同 , 风险不同。问题主要还不在华尔街的整体分红偏高 , 问题在于华尔街的高管分红之高实在离奇。我们需要公布那些高管的分红所占整个华尔街分红的比例,往往一位华尔街高管的红利能够顶上一般员工的上百倍。而真正要对 2008 年金融危机负责的恰恰是那些金融高管 , 而不是全体华尔街金融企业的员工。否则奥巴马政府岂不要让所有华尔街金融界员工全部走人下台,那样华尔街垮了 , 对美国和世界都不利。 在应对 1929-1933 年大危机中 ,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第二次就任就职演说有这样一句话 : 对我们进步的检验不在于我们是否为那些已经拥有了许多东西的人锦上添花。而在于我们是否为那些拥有甚少的人提供富足。 (1937 年 1 月 20 日 ) 那些对金融危机要负责的 CEO 们应该明智地宣布自我减薪,而不是厚颜无耻地继续拿着高额红利锦上添花。这种现象在美国的汽车行业中同样存在。去年 9 月下旬,美国众议院否决布什总统的紧急救市方案的原因之一 , 就是老百姓反对拿纳税人的钱来为华尔街管家们堵窟窿。 对这些华尔街的蛀虫们需要舆论谴责,同时还需要制度的监管 , 让他们不能够在把金融搅乱同时还在经济上获得优厚报酬。行业的优厚报酬是和风险挂钩的 , 不管金融盈亏,在任何时候都高额分红的制度明显不合理,需要改革分红机制。华尔街也不能一概而轮 , 昨天晚上住在纽约曼哈顿的朋友打来越洋电话 , 说到自去年 9 月以来,美国经济确实不景气,迄今还看不到底。他们的女儿在华尔街一家日本最大的银行工作 , 由于经营有方, 2008 年的盈利比 2007 年还多 , 这是相当的例外,这样一来拿到较多红利就合情合理了。所以问题在于 CEO 们的红利既不能过高又必须和业绩挂钩。美国政府是全民的政府 , 不是银行家政府 , 保护华尔街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的做法必须改变。 仔细想想 , 我们国内某些高额利润行业的年终奖金同样有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附一篇报道 : ***************************************888 奥巴马称华尔街去年高额分红可耻 2009 年 01 月 30 日 12:44:0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 / 法新新华网华盛顿1月29日电(记者刘洪)美国总统奥巴马29日说,在美国纳税人出钱拯救金融业之时,华尔街的金融企业仍向员工发放近200亿美元的高额分红,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可耻行为。 奥巴马在与财政部长盖特纳会晤后表示,在大多数金融机构面临崩溃并寻求纳税人救助的关键时刻,华尔街企业需要表现出克制、守纪和责任感。他强调,华尔街企业总会有赢得利润并获得分红的时日,但不应该是现在。 据《纽约时报》29日披露,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企业员工获得了总额达184亿美元的高额分红,相当于2004年金融业鼎盛期的水平。由于华尔街是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高额分红消息曝光后,受到美国各界的广泛谴责。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1/30/content_10736225.htm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40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吸血鬼:华尔街的高薪纳税者
大毛忽洞 2008-10-26 22:29
吸血鬼:华尔街的高薪纳税者(年薪百万千万左右) 美国的华尔街是吸血鬼的天堂。 吸血鬼们先吸血,等把肚子胀大之后,吸血鬼们还要向社会表示一下同情,把吸到肚子里的血回馈给社会一点,这就是吸血鬼们缴纳的所得税。 吸血鬼们把肚子吸大之后,再吐出一点血来,就摇身一变成了纳税人。 华尔街的吸血鬼们嘴上的吸血毛细 喙 管联系着全世界的有血液流动的地方,因此,这些吸血鬼不但吸美国人民的血,也吸其他国家人民的血。 华尔街的吸血鬼们吸吮了全世界太多的血,以至于导致很多国家金融贫血,各国政府不得不向国家机器输入应急的所谓救市血液。 吸血鬼们吸血之后,在社会的皮肤上还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貌似繁荣的红色的突起的斑点。更为滑稽可笑的是,吸血鬼们还把这些无数的貌似繁荣的红色的突起的斑点全部统计到 GDP 里去。 华尔街的吸血鬼:
个人分类: 屎壳郎:环保而哲学|5933 次阅读|3 个评论
金融海啸:美国早已破产,7000亿白条是抢劫
lixie6110532 2008-10-4 10:36
我不懂金融,仅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视角来观察美国金融危机。 据我所知,美国人各种债务加起来,人均欠债20万美圆,美国人早就是全世界最烂的穷鬼。 美国利用美圆全球硬通,长年滥印钞票,用于军费、侵略和奢侈消费,连美国自己都无法统计全球流通的美圆有多少。如果世面上流通的美圆全部用于购买美国资产,据说可以把美国买好多次。 美国人长期以来的超前消费,严重透支美国的未来,这种吃了上顿不管下顿,吃掉未来不管子孙的做法,在中国就是好吃懒做。奇怪的是它随意印刷的绿色纸张却能在全球随意流通、购物。 一个债台高筑的美国,为了挽救自己肮脏的金融体系免于崩溃,7000亿白条算什么,就是70000亿美国也敢发,反正保卫的是美国人的利益,亏损的是除美国以外的美圆持有人,这对于美国来说就是往计算机里输入一系列数据而已,这分明是对全世界的抢劫! 我不懂金融,但是我模糊地知道: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应该与本国的实物价值相当,其金融才是平衡的,稳定的。 像美国这样一个债台高筑的无信用国家,其美圆到底还有什么价值?我实在看不懂!如果没有12个航母战斗群和核子武器的威胁,我认为早就没有人会使用美圆了,美国早就像苏联一样在地球上分崩离析了。所以,全世界人民其实都是在美国的枪口威逼下被绑架,被抢劫! 一句话:我2年前就不再持有美圆,以后也不会再持有美圆。我鄙视美国!
个人分类: 金融大战|1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