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姜太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杂说山东与齐
热度 2 fdc1947 2019-10-7 07:57
杂说山东与齐 重阳节到了。小时候最早遇到的关于重阳节的唐诗,一般人大概都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在计算机上打这首诗的时候,从标题开始,几乎是刚打一个拼音的字头,这个字就跳出来了,可见这首名诗也被该字库所收。 不过,我们小时候刚看到这首诗的标题时,几乎都会被 “山东兄弟”所迷惑,以为真的是在如今山东省的兄弟。当然,现在的注解上都说清楚了,唐代的山东并不是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广大地区,即沿用战国时期的山东六国。王维诗中的山东兄弟恰恰是在现在的山西。 现在的山东这个行政区划得名于金人入主中原后把宋朝的 “京东西路”和“京东东路”改成的“山东西路”和“山东东路”(大致为如今的山东与河南东部及河北南部,路是宋代的高级行政区划)。 也正因为山东有这样的二义性,所以许多古人如果要说如今的山东,就往往说 “齐地”,说到山东人,就说“齐人”。无论是他称还是自称,这样的称呼是很普遍的。如今山东省的大多数地方,正是周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 齐国是西周初分封的诸侯,第一代君主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姜太公。周代的根据地和国都在当时所谓 “中国”的最西面,周武王把最得力两位功臣分封到了“中国”的最东面,第一号的外族功臣姜太公分到最东头的山东半岛,称齐,最得力的兄弟周公旦分到姜太公封地的西南处,称鲁(由于武王去世,周公旦实际上未到封地)。由此可见武王和周初统治者经略整个“中国”的雄才大略。 也正由于姜太公的正确的治国策略,使得齐国不但防住了东夷,而且成了东方最强大的诸侯国。 《史记》中这样说: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 “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 ,北至无棣 。 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上面所说齐国的四至,河就是黄河,那时候的黄河在现在黄河 河道 之北,入海口在今 河北省 ;穆陵在如今 山东省 临沂 市 沂水 ;无棣如今还有,在山东 河北交界处。齐为大国,而且得到周王室对五侯九伯征伐的授权。 《尚书 ·胤征》:“奉辞伐罪曰征。”《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 在齐国(前 1044-前221 )的 八百多年中, 姜太公的子孙在齐国做了六百五十多年的君主。到了战国近中期的时候(前 386年) , 姜氏政权 就被原来 陈国的贵族田氏篡夺了,史称田齐,像后来有名的齐威王、齐愍王等,都是田氏。 田齐被秦始皇所灭。后来,陈胜起义,山东诸侯纷纷反秦,田氏子孙又恢复齐国,不过为韩信所破。韩信也做过几天齐王,最后终被吕后所杀。 汉代分封子弟,刘邦把他的大儿子刘肥(外室所生)封在齐国,地也大、权也大。后来朝廷把齐王的封地又分封给他们的子弟,这样后来汉朝的齐国,辖地又小,与郡差不多,又没有行政权力,只征税赋而已。 以后各朝各代,许多时候还是有齐王的,但多为在济南附近的一小块地方且没有行政权力,有些则是给高级贵族的一个名誉爵位。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两个 “朝代”以齐命名,它们都在南北朝时期。一个是南朝 的第二个朝代 齐 ( 479年—502年) , 开国皇帝萧道成 , 都城建康, 史称 南朝齐。另一个在北朝,开国皇帝 高洋,建都邺城 ,史称 北齐 ( 550年—577年) ,又称高齐。 这两个朝代的都城,都不在如今的山东,为什么都称齐呢? 中国古代的王朝名称,在宋和宋以前的各朝,基本上都以开国帝王的发迹地为自己的国号。刘邦起初被封为汉王,以后一路打下来,就称为汉。曹操被封为魏王,曹丕继承王位,做了皇帝,国号仍然是魏。司马昭被封为晋王,其子司马炎袭王位,登基做皇帝,国号仍然为晋。而南朝齐和北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和高洋,在做皇帝以前的爵位都是齐王,所以,这两个割据朝代的国号都为齐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隋唐到北宋,济南地区称为齐 州(短时间称齐郡)。北宋有两位有名的文学家在齐州任职,给人们留下了一些关于齐州的名篇。 熙宁八年( 1075年) 苏辙任 齐州 掌书记 ,他哥哥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写 “明月几时有”的时候,苏辙正在齐州。现在看上去很近的两个地方,却使古代的两兄弟只能“千里共婵娟”。 苏辙在齐州写了一篇很有名的 《齐州闵子祠堂记》 ,那是写闵子骞 祠堂(如今济南的闵子骞墓)的。 另一位文人是做了齐州太 守的曾巩,如今济南的趵突泉这个名字就是曾巩提出来的,他的 《齐州二堂记》记述了济南的泉水美景。 他在齐州兴修水利,他写的 《 齐州北水门 记》 就记述了兴建北水门减少水害的过程。 不过,人们也不能看到 “齐州”就认为是山东济南。实际上齐州在比唐宋古老得多的时代是中州、 中国的意思。成书于战国到西汉间的辞书 《 尔雅 •释地》 中有这样的话 : “ 岠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 ”晋代的郭璞注解说“齐,中也”。 《 列子 •汤问》: “ 汤又问曰: ‘四海之外奚有?’革曰:‘犹齐州也。’ ”这里的“犹齐州也”就是“与中原一样”。 唐 代 李贺 的 《梦天》诗 有一联 : “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也是指 中州、中国。人们把这句诗用到济南的千佛山,山上有 “齐烟九点”牌坊。过去在那里能够看到济南城的全景,有人把它说成看到济南(齐州)城北的华山等九处小山峰,虽然是附会,不过利用得也很巧妙。 齐字主要意思是一样高低,一平齐。现在的用法如齐整、齐平、齐全、看齐等都是从这个基本意思引申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齐国称齐,专家们也众说纷纭,各自各说。一种说法是与本来在山东半岛的东夷人有关,齐的古字像箭头,东夷当然与弓箭有关(夷字就是背着弓的人),所以,有专家认为齐原来就是那里的古名,周分封给姜太公只是沿用旧名。也有人认为与济水有关,当然也有人认为济水得名于齐。总而言之,这个问题历代专家也没有取得基本统一的看法。 为什么齐又有中的意思?怎么解释最早齐州的意思就是中州(不是指因齐国、齐地而后起的唐宋间的齐州)?那就是因为齐又应当是脐的本字,原则上说,脐字是后造出来的,肚脐当然在人的中心部位。 当然,现代汉语中,山东也没有什么二义性了,齐只是山东的一个古称或者雅号。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6598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姜太公’钓鱼
热度 5 lin602 2013-6-20 23:38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有个说法,姜太公用的是直钩。 做个教师,学生一届一届毕业离开学校,不少教师觉得学生们走出校门,与老师联系很少,有的学生们认的是领导,教师有时候会不舒服。 做个教师,学生毕业后作为教师的任务就完成了,学生走向社会,作为教师就不要有心理不平衡的想法。 教师,学习姜太公,稳坐在自己的家或办公室喝茶,与你默契的学生来看你,呵呵一笑,如果关系密切,一起到外面喝杯茶或酒。如果学生不来,也是正常的,他们有自己的事,自已喝自己茶,钓自己的鱼,哼着自己的小曲,哈哈。 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是一个车工,车出来的零件,它会与学生们一样来感谢教师(车工)吗? 教师是一个职业! 将爱洒向学生,会收获阳光的。尽管半天是白天,半天是夜晚! 半天是白天,一半是夜晚,这是自然的规律!别指望一天二十四小时都阳光明媚。 所有的人及事,都要有这半圆半缺的心理享受。
2544 次阅读|7 个评论
姜太公,诸葛孔明,与情报学家美娣
热度 2 dulizhi95 2013-6-4 15:22
姜太公,诸葛孔明,与情报学家美娣 情报学家美娣发布博文,称中国的文人不外李白、陶渊明、屈原三种类型,这当然是大大抬高了中国文人,实际这三类所占的比例,连万分之几都不到。为什么不再加上几类呢?比如:小爬虫类,狗类,阴险阴暗类等等。中国历朝历代的绝大部分文人,用狗来形容则是最恰当不过,即:若是主人对之挥动几块骨头,立马会产生两点效果: 1 ,彼此厮打以争抢骨头; 2 ,竞相巴结主人,以图得到比别人多一点的骨头赏赐。许多进社会时间不长的“青年文人”,就懂得用阴险阴暗心眼对人的好处。 某家在美娣的文后留言,称以我的性格,理想状态是:年轻时属李白类,狂放不羁,谁也不料;年老后做陶渊明类,隐世淡泊,与世无争。美娣不知哪来的情报,给我的回复是:你不是要做孔明类吗?我哪里敢?又何必要做? 想当年青年才俊诸葛孔明独居卧龙岗,何等的气度,何等的高洁!诸多野心,诸多幻想。孔明毕竟是千古罕见的英才,他后来大成功了。然,你再看看五丈原的孔明,看看其给后主留下的可歌可泣的遗书,其艰艰辛辛,其悲悲切切,成功又如何?一切的一切,如同嚼蜡,一切的一切,如过眼烟云。 不禁联想起以前一篇博文蒙清华张伟兄赞同,留言激励我道:你行,你一定能行!对此我回复道,我可不是小娃娃呐,一大把年纪了,还有什么能行的?伟兄答道:年龄不是问题,你瞧瞧姜子牙! 姜子牙那就更是千古仅见的超级英才了。史上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那么,姜子牙为千古之第一相,则是毫无疑问。据史上记载,其人七十岁出山,活到一百三十多岁。如果说这样的年龄有夸张之嫌的话,那 50 岁左右出山,活到近百岁应符合实际。姜太公为文王父子开创了大周八百年的天下,他自己的后代也享有强大富裕的齐国八百年。当然,最后姜子牙后代的齐国,亦免不了为秦王政所灭,所屠戮! 某家我熟读历史,伟人在我看来也就是平平常常,不过尔尔。我谁也不要学,谁也不要做,我只要两点: 1 ,最好不要做人; 2 ,既来到这个世界,轻松轻快地混一辈子就是最好的人生。
198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发启第十三
胡业生 2012-9-16 09:17
周文王在丰邑召见姜太公,对他说:“唉!商纣王暴虐到了极点,任意杀戮无辜百姓,请您帮助我拯救天下百姓,您看该怎么办?” 姜太公说:“君主应修养德性,礼贤下士,施惠于人民,观察天道的吉凶。当天道还没有灾祸征兆时,不可先宣导征讨。当人道没有出现灾祸时,不可先谋划兴师。必须看到出现了天灾,且发生了人祸之后,才可以谋划兴师征伐;既看到他的公开言行,又了解他的秘密活动,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既看到他的外在表现,又了解他的内心想法,才能知道他的真正意向;既看到他疏远某些人,又了解他亲近某些人,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情感。行吊民伐罪之道,政治抱负就得以实现;遵循正道去做,一统天下的愿望就可以达成;建立适当的制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拥有壮大的优势地位,就可以战胜强敌。取得全胜而不经过战争,大军临头而没有人员伤亡,这真可说是用兵如神了。神奇啊!真是神奇啊! 能与人同甘苦而互相帮助,同爱好且有共同追求,这样。就是没有军队和冲车机弩也能取胜,没有沟垒也能防守。真正智慧的人不轻易显现智慧,真正有谋略的人不轻易显现谋略,真正有勇的人不轻易显现其勇气。能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天下人都欢迎他;让天下人都受害的,天下人也都会反对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争夺天下,就像猎捕野兽一样,天下人都想要分吃兽肉;也像同乘一条船渡河一样,渡河成功,大家都达到了目的;失败了,大家都遭受灾祸。如能这样做,天下人就都欢迎他,不会反对他了:不从民众那里掠取利益,却能够从民众那里得到利益;不从别国那里掠夺利益,却能够从别国那里获得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却能够从天下获取利益。不掠取民众利益,民众拥护他,这是民众给予他利益;不掠取别国利益,别国归附他,这是别国给予他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天下拥护他,这是天下给予他利益。所以,这种方法使人看不见,这种事情使人听不到,这种胜利使人不可知。神奇啊!真是神奇啊! “鸷鸟将要起飞攻击时,必定先收起翅膀低空飞行;猛兽将要搏斗时,必定先贴着耳朵伏在地上;圣贤将要行动时,必定先向人表示自己愚蠢和迟钝。现在的商朝,谣言四起,社会动乱不已,而商纣王却依然荒淫度日,这是商朝覆亡的征兆。 我观察他们的田里,野草长得已经超过了稻苗的高度;我观察他们的大臣,奸邪小人之徒远远超过了正直之士;我观察他们的官吏,暴虐残忍,违背法纪。面对这种局面,他们商朝上下竟浑然不知。这是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 旭日当空,则天下万物都能沐浴在阳光之下。正义所至,则天下万物都能得到利益。大军兴起,则天下百姓都会欣然归附。伟大啊!圣人的德化,独到的见地,无人能及,这才是百姓最大的欣慰啊!”
1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姜太公:中国的货币之祖
热度 1 gl6866 2012-3-22 21:06
姜太公:中国的货币之祖
据说姜太公早年曾“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也就说他不仅当过屠夫,也卖过饮料。对社会底层的生活有过切身体会。我们都知道成语“愿者上钩”的含义,说的是他用计谋成就了周文王、周武王父子的霸业。他曾经用美女和宝物把文王从商纣王那里赎回来。文王时,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之所以归顺,多半都出于他的计谋。他又极力主张武王出师讨伐纣王,为建立周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同时,他在发展经济上也颇有几分心得。在货币制度上,他多有开创之举,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 武王伐纣成功后,姜太公就极力主张散鹿台之钱,发巨桥之粟,赈济天下的平民百姓;迁走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修明政治,除旧布新,与天下苍生一起开始新的生活。鹿台,是商纣王贮藏珠玉钱帛的地方,故址在今河南省汤阴县朝歌镇南。据唐代孔颖达的解释,鹿台有三里大,千尺高,面积跟今天的国家体育场差不多,由此看来这个国库还真是壮观,如果这里边塞满了,该有多少的钱财珠宝!在天下未定之际,散发钱粮安抚疲敝的百姓,的确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姜太公的眼光不可谓不独到,知道粮食谷物和珠宝钱财可以安定人心。看来,吃过苦头、做过生意的姜太公,懂得劳苦大众的心里想要的是啥。 武王平商称王之后,把姜太公分封到齐地营丘,即后世的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这里是一片盐碱地,不利于农业生产,人口还很稀少。这该如何是好呢?营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在这里发展农业生产肯定不行。姜太公就因地制宜,劝导百姓从事手工技艺的行业,比如纺织加工就是最好的选择;又大力发展渔业、盐业,从生产百姓日用品入手搞活经济。结果,男女老少以及运送货物的车辆从各地涌向齐地。这显然让姜太公尝到了甜头,所以“工” 和“商” 在姜太公的《六韬》一书中,和“农”一道被列为国之“三宝”。 齐国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生产制造大国,这里出产的衣带鞋帽遍及天下。从东海到泰山之间的各诸侯都前往朝拜致敬,因为他们看到了结结实实的利益。据《史记》记载,姜太公主政齐地,“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发达的手工生产业和商业活动,一下子使得齐国变为令人刮目相看的“东方大国”。齐地生产的商品之所以行销天下,与便利的货币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姜太公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他手中重要的经济杠杆——货币制度,让自然资源、劳动生产和贸易流通衔接起来,流动起来。 按照周朝制度,以商通货,以贾易物。当姜太公还在周朝为官时,就在日益频繁的货物交换的基础上创立了九府圜法。所谓“九府”,指的是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币、职金九个政府管理部门,它们负责掌握调控财币。“圜”,均而通之意;圜法,指的就是货币制度。姜太公确立的“九府圜法”是一整套的货币制度:规定黄金方寸见方,重量1斤;钱,外圆而内方,轻重以“铢”来计量;布帛宽二尺2寸为幅,长4丈为匹。在姜太公创造的货币体系中,以黄金最宝贵,刀币最便利,人们使用起来像泉水那样周流不息,像布帛那样分布在民间各地,像帛那样可以卷束起来。 “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史记。平准书》),货币产生的时代很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帝喾之前,只不过没有文字记载可以参考了。有了货币,就可以更好地发展经济,积聚财富。姜太公在周朝退职之后,把这一货币制度推行到他受封的齐地,使得齐地的物品买卖更加便利。这才最终使得齐地商品行销天下,誉满东方。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4600 次阅读|1 个评论
闲说山东(4)齐和鲁(下1)
热度 3 fdc1947 2012-2-21 14:34
孔夫子的治国实践——铁血的代理宰相;—— 齐国与姜太公断绝了关系;——孟子为什么高唱“民主”? 孔夫子的治国实践——铁血的代理宰相 据说,孔子的主张在当时并不吃香。他四出游说,八处碰壁,他老人家自己也承认像丧家之犬。不过,身后却越来越吃香,到了宋元明清,则差不多成了政治正确的象征。不过,后来国民革命了,思想亦可以自由一点,也允许反对孔子了,虽然不免还有以诽谤罪被告上法庭的危险。传统了两千多年的孔子学说,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非常吃香,连理工科的大学生也被要求必选学习他的著作。虽然名义上还是要“去其糟粕”,不过课本上却从来不告诉糟粕在哪里,因为写书的人从来不认为有糟粕,他老人家的话仍然差不多“一句顶一万句”。也不知道成天在网络上梦游的大、中、小学生是否能真正读进去多少子曰。 那么,孔子的政治主张他自己实践过没有?实践过的。效果怎么样?请看《史记》的记载:“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鬻)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你看,才代理宰相三个月,就治理得这么好:“卖羊卖猪的不标虚价;男女分道而行;路不拾遗;四方来到城邑的客人不必求于有关管理部门,都宾至如归。”简直神了!孔子用什么办法治理的? 人们的道德似乎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得到根本的改变,商人们突然不追求非法的暴利了,男女走路突然都有别了,路上的不明失物突然都没有人捡拾了。三个月内的这种改变,靠教育肯定不行,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下严令。违令者杀。司马迁在那段“与闻国政三月”前有这样一句话,“ 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 少正卯 ”,给了我们这个答案。大夫都杀了,小老百姓敢乱说乱动吗? 少正卯是大夫,又是“闻人”(知名人士),为什么要杀呢?孔子说:“ 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 (盗窃小意思,不算在内) :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 (乖僻) 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恩惠于人) 。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 ( 《荀子 · 宥坐》) 凡符合这这五条之任何一条,都要“不得免于君子之诛”,乖乖龙点东 ,真不得命了。如果今天孔夫子活了过来,再代理几天国务院总理,不知道科学网诸博主,哪几位能够幸运地保住自己的首级。 然而,这样的好时光,只维持了几个月,孔子就出走了。据说是由于齐国的破坏,齐国送来了“ 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这八十个漂亮小妞和一百二十匹马在鲁国城南高门外现场表演,“ 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子路说:老师,我们走吧。孔子还恋恋不舍,最后连祭祀后的肉都没有分到,只好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鲁国。 怎么 八十个漂亮小妞和一百二十匹马就能够逼走这位政绩如此显著的代理宰相呢?莫非这鲁君和季子都不希望鲁国大治?这后面肯定另有原因,是不是不满孔子的铁血政策?很有可能。 齐国与姜太公断绝了关系 早在齐桓公十四年,发生了一件当时看起来很普通的事情。在现今河南、安徽地界上的陈国发生内乱(据说,陈国是大舜的后人)。陈国的公子完流亡到齐国,齐桓公要让他做卿士,公子完很谦虚地谢绝了,只接受了“工正”这个职务,管管造房子之类的事情。并且把“姓氏”从陈氏改成田氏。(《说文解字》:田,阵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阵者,列也,田与阵古皆音陈, … 取其阵列之整齐谓之田。在古代,陈与阵通。) 田完的子孙在齐谨慎为官,到 120 年之后的齐景公时,田乞深得信用。他“ 收税赋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粟予民以大斗。于是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强,民恩田氏 ”。又在齐国的内乱中拥立齐景公之子齐悼公,田乞为相。其子田常仍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田常之子均为大夫,掌齐大权。至田常之曾孙田和,终于通过魏文侯的关系,让周天子承认他正式成为齐国的“诸侯”。这样,齐国就再也不是姜太公子孙的国家了,以后的齐国,历史上又称田齐。 孟子为什么高唱“民主”? 孟子的“民主”思想是当代人对于孟子思想先进性的几乎一致的评价。 研究孔孟的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说:“孟子又有很丰富的重民思想,他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 。因此主张‘ 贵戚之卿’可以废弃有大过而不听谏言的君王改立别人(《万章篇下》)。君臣之间 … 孟子却更开明,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论语》和《孟子》) 革命家兼科学家的何祚庥院士说:“ 每个何氏子弟都要学习儒家思想,但不是念论语,而是念孟子。 … 在何家看来,孟夫子之所以比孔夫子重要,是因为“亚圣”高度认同“武王伐纣”式的革命主张,以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何祚庥院士博客,《 走出寄啸山庄的何氏后代 》) 孟子的时代与孔子时已经大不一样了。孟子游说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孟子的衣食父母,是什么人呢?最重要的是齐威王、齐宣王和梁惠王。齐威王的祖父就是上面说到篡了姜太公子孙的齐国的田和,使周天子承认田齐诸侯地位的正是梁惠王(即魏惠王)的祖父魏文侯,而魏文侯也靠“三家分晋”登上诸侯之位的。他们就是孟子说的有权废立而且已经行使了废立之权的“贵戚之卿”。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孟子像孔子那样宣传“君君臣臣”,去指责革命,说你们这些人不但“犯上作乱”而且像天子一样称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孟子还能得到“卿”的待遇吗? 本人并非专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本文关于“孔夫子的治国实践——铁血的代理宰相”和“ 孟子为什么高唱“民主”?”两节中的有关观点,系本人读书心得,未见他人有此说法,本人 看文献很少, 敬请各位指正。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4641 次阅读|4 个评论
姜太公庙——卢崖瀑布之旅(4)
热度 1 flly 2011-11-30 21:06
姜太公庙——卢崖瀑布之旅(4)
姜太公是一直都很熟悉的人物了。其在传说中斩将封神,那是十分的厉害。但是一直没用看到过他的庙。这次在卢崖瀑布景区,没想到还意外的看到了姜太公庙。 虽然后来看到,各地还是有不少太公庙的。但是这个小庙还是给了我一点小惊喜 由于姜太公在中国历史上巨大的影响又因《封神演义》对姜太公做了很浓厚的神话渲染在老百姓心目中他是驱妖避邪除恶扬善主持正义的化身。被奉为"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万神之尊。   因此几千年来太公庙香火不断人们竞相参拜叩头祈愿。王者莫不以周文王为镜子:臣僚无不用姜太公做榜样;不得志者使用太公蹯溪垂钓激励自己朝思暮想梦寐以求文王再世磻溪受聘;而老百姓又将姜太公捧若神明祈财祈福求平安。 写到最后,忽然想到现代的姜太公会怎么样。 首先,学习了一段时间,虽然老师(原始天尊)很牛,但是没用给文凭。一句话就让他下山了。 再次,年龄太大,组织部门早都不考察了。 最后,由于是一下子拜相,下面肯定有人不服,整天去纪委告状的人肯定不少。 最最后,,,还没想出来
个人分类: 风景|417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