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假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火山形成的假说
lxwang 2010-5-26 09:14
科学家们提出的火山形成的假说主要有以下两种:    板块理论。六十年代中期兴起一种新的大地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是地球科学发展中的划时代的事件,引起了一场革命。它揭示了地球外层刚性的岩石圈被裂解为若干巨大的块体板块,它们驮在塑性的软流圈之上,在地球表面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板块与板块之间,或相互分离,或相互聚合,或作平移运动,板块的边缘是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方。分离处,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导致板块增生;聚合处,大洋板块俯冲至相邻的大陆板块之下,返回地幔,导致板块消亡。板块运动及相互作用控制了地球的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导致了地震和火山活动。火山学家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当组成地球最外层的岩石板块之间发生碰撞及挤压时,俯冲带的温度大幅度上升,甚至达到使地壳下面的岩石发生部分熔融的程度,从而导致火山的形成。由于世界上绝大部分火山都分布在各个板块的边缘地带,看来这种解释是合理的。   热点理论。大洋中绵延分布着一系列线状伸展的火山性海岭,例如夏威夷群岛,其各岛火山岩的年龄呈现出递变的规律,从北往东南逐渐变年轻。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是目前仍然在活动的活火山,其位于板块内部,距离最近的板块边缘有3200公里,显然用板块理论解释是行不通的。威尔逊注意到这一现象,提出了热点假说。他认为热点处于地幔中,其位置大体固定,当岩石圈板块跨越于热点之上,板块仿佛被烧穿了,相当于被熔化烫了个洞,形成了火山中心。热点处断续地喷溢形成火山,板块移动跨过该热点。由此先形成的火山随板块移出热点的范围,逐渐熄灭成死火山,后面热点处又形成新的火山。这一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夏威夷群岛形成的过程,受到人们的重视。说到热点的形成,就要提到地幔柱,地幔柱假说就是热点假说的引申,其被认为是源于地幔深部的圆柱形上升流,携带地幔物质和热能直至地幔上层,并在岩石圈和软流圈分界处四散外流,热点处的火山活动就是地幔柱物质喷出地表的反映。   目前尚未找到,或者可能根本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理论可以解释世界各地的火山为什么会喷发。也许不同地区的火山有着不同的成因。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图片百科|48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學真的可證偽嗎?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0-5-21 09:56
可證偽性是科學與非科學劃界的標準 現在這種觀點很流行 尤其是在那些科學主義者那裡 這是他們對科學進行神化的高級武器 當然他們是比那種科學永無謬誤的入門級科學主義高級的版本 也許勉強可以稱為2.0版(當然還不是專業版,以後再批專業版) 可證偽性的概念是由卡爾波普爾打造的 這廝文章簡明通俗易懂頭腦簡單邏輯清晰是許多科學家的最愛 但是可證偽性的說法仔細研究 就會發現不過是哲學家在書齋裡閉門造車的產物 禁不起科學史的檢驗的 說起來波普爾拈出證偽說是因為他反對證實說 大家過去都認為科學假說可以通過實驗結果得到證實 波普爾經過認真分析指出這是不可能的 我個人覺得這是他老人家對科學哲學做出的重大貢獻 許多人感到吃驚 這和我們通常對科學運行的邏輯似乎衝突 但是波普爾說得沒錯 例如,鬼王這廝混進某個實驗室做了首席科學家(呸,這輩子做夢吧!) 提出了個假說A 如何驗證呢? 簡單! 分析這個假說 加上各種邊界條件 得出一個推論 假如A成立 在條件B下 可得出結果C 然後我們去做實驗 結果發現在條件B下 得出了結果C 因此鬼王就證實了假說A 以上的過程就是大家所設想的實驗證實假說的過程 但是仔細推敲發現滿不是那麼回事 首先科學假說A應該是一個普遍的全稱命題 其推論C也應該是一個普遍的全稱命題 而實際上鬼王在試驗室裡邊煙薰火燎不眠不休老婆不碰地做了幾個月試驗所得出的結果 卻不可能是普遍的全稱命題 只能是單個科學事實 或者一組有限的科學事實C1,C2,C3,CN(N為有限整數) 根本無法獲得普遍命題C 怎麼能證明假說A呢?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這其實就是歸納難題的翻版 無論如何得不出確定的證實結論 就好像牛頓力學雖千萬次的實驗 結果雖然都與牛頓力學一致 卻都不能證實牛頓力學 後來我們才知道 原來的實驗都是在低速的條件下做的 證實主義者們在沮喪了半天後 擦乾了眼淚 修正了他們的主張 重新鼓足了勇氣說: 沒錯 我們不能確定地證實一個科學假說 但是實驗結果的一致可以提高假說正確的概率 我們科學知識本來就是高度或然性的知識 這沒錯了吧! 波普爾這時出手了 他長 有太大的硬傷 我聽說你這廝對波普爾還敢不服 我倒想聽聽你怎麼來反駁波普爾 別忘了我和大傻都是波普爾的粉絲 我手裡還拿著兩塊厚厚的板磚呢 你要是講得不對可別怪我不客氣 (額滴神哪! 怎麼能讓二傻這樣天狼星的盲流竄到清華園呢? 校園安全的確是大問題! 大學現在和幼兒園一樣都需要警察叔叔來保護啊!) 蔣科學課間上了趟洗手間 順便也整理了一下思路 第二節課一上課就開始拿起板磚使勁砸波波爵士 波波牛哄哄地以為發現了科學與非科學的截然區別 其實這都是他一廂情願地遐想 實際情況滿不是那麼回事 搞科學哲學的這幫傢伙們都喜歡傍大款 誰都拿愛因斯坦說事 愛因斯坦這廝也是老好人一個 他還誰都支持 誰都能拿到對自己有利的證據 怪不得老愛的人緣這麼好呢! 同樣是愛因斯坦當年提出相對論時 也有科學家做實驗結果與相對論不一致 老愛那時可不客氣 牛哄哄地說你這個實驗結果還很難說 後來果然發現實驗有問題 而相對論沒錯 科學界有句諺語說 實驗結果除了做的人之外 大家都相信 而科學假說 除了提出的人之外 大家都不信 做過實驗的人都知道 實驗涉及的因素是何等的複雜 對於實驗結果哪敢隨便輕信? 如果大家認為只要一個假說與實驗結果相衝突 假說就會被證偽 那沒有一個假說有可能活下來的 例如蔣科學當年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生物系讀書的時候 所有的實驗沒有一次能按照要求完成的 實驗報告都是抄別人的數據 如果要以他的實驗結果爲準的話 這廝不知推翻了多少科學理論 發現了多少炸藥獎級的偉大成果了! 可見當實驗結果與假說理論相衝突的時候 錯的未必就是假說理論 實驗結果也可能有問題的 二傻哈哈一笑 老蔣你這太賴了 我們說實驗結果證偽假說理論 當然不是說隨便一次實驗的結果 也不是像老蔣那樣實驗白癡們所做的爛實驗 而是要多次重複實驗後經科學共同體認可的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本身不可靠的問題就消除差不多了吧? 蔣科學馬上反駁說 沒那麼簡單 你既然承認了實驗結果本身也不是絕對可靠的 也需要審查 拿在實驗與理論或者假說衝突時 兩造的關係就不再像波波理論原來所設想的那樣單邊關係 而是雙方彼此互動的結果 這當然就已經突破了過去證偽理論的簡單性了 不僅如此 就算實驗結果可以信賴 實驗結果與假說所推導的預言相衝突 也仍然不能成為證偽假說的根據 二傻愣了一下 還有這事? 您給我好好講一講 看您有什麽站得住的理由? 蔣科學微微一笑 對二傻說 我們還是回過頭來 重新溫習一下證偽的邏輯 我們說如果A,則在B條件下,C成立。 現在我們發現在B條件下C不成立 因此A不能成立 以上的邏輯其實是過分簡化的邏輯 因此掩蓋了太多的複雜因素 真實的邏輯應該是這樣的: 如果假說A成立 並且D、E、F等這些假說都成立 則在B1、B2、B3、B4、B5、B6BN這些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 C成立 現在我們發現在B1條件下C不成立 因此或者假說A不能成立 或者假說D不能成立、E不能成立、F不能成立 或者B2、B3、B4、B5、B6BN等條件中至少有一個未滿足。 證偽的矛頭原則上可以改為指向其他輔助性的原理以及輔助性的知識 未必可以否定我們所關注的假說 舉例來說 當年哥白尼這廝說地球繞太陽轉 而且它自己還有自轉 意大利有個二傻子研究了半天 得出結論日心說被證偽了 他的理由是這樣的 既然地球不是老老實實呆著不動 而是年復一年地繞橢圓軌道公轉的 那麼可以推知 在一年的不同時間如春分和秋分 地球在不同位置上 所看到的遠處的恒星 視角應該有所不同 就是所謂的歲差 問題是當時的天文記錄表明根本不存在什麽歲差 這不就說明日心說是胡說八道嗎? 另外 假如地球真的自轉的話 我們跑到比薩斜塔上扔一塊板磚下來 不應該落到原地 而應該落到邊上一點的地方 實際上我們扔了之後就落在原地的 可見我們的經驗就證偽了日心說 後來大家都知道的結果是 原來我們距遙遠的恒星距離太遠 實際歲差比我們原先估計的要小許多許多 實驗結果與推論不一致 否定的不是日心說 而是原先估計的地球與恒星距離這一知識 認為如果地球自轉的話 板磚從塔上扔下來應該落在旁邊而非原地 這一設想是錯誤的 實驗結果與推論不一致 否定不是日心說 而是舊的物理學 可見當實驗與假說衝突時 這種不一致常常會被轉嫁到輔助知識和輔助理論身上 而保護受到批評的假說 可見科學家在假說受到批判的時候 也常常耍賴皮 推卸責任 而且常常也很成功 你現在還能說可證偽性是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標準嗎? 你還敢說物理學與馬克思主義或者精神分析理論有什麽本質不同嗎? (李亞輝看到這裡鼻子都氣歪了 他會大罵繁體字總是在攪混水 把科學與仙術混為一談 哈哈哈 在我看來 科學哲學的新成就 就是在不斷消解科學與鬼王口中仙術的差別) 二傻子愣了半天 然後說 對不起 我要出去抽根煙撒個尿 你等著不要逃 我回來再和你理論 說著小臉憋得通紅匆匆忙忙地溜走了 蔣科學語錄6:中國科普界是科學主義氾濫的溫床。 蔣科學語錄5:可證偽性並不是科學劃界標準。 蔣科學語錄4:科學與鬼魂 蔣科學語錄3:反科學的神聖權利 蔣科學語錄2:科學與變態 蔣科學語錄1:科學與形而上學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5571 次阅读|18 个评论
谈谈生态研究
mumuhuashi 2010-5-16 20:14
物理学、热力学、几何学等学科虽然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建立在经验性的公理或定律的基础之上。而这些公理或定律在没有得到完全证明以前,只能称之为假说。例如,牛顿力学基于的理论基础是牛顿三大定律,欧几里德的基本定理是现代几何学的基础,而热力学是基于三大热力学定律建立起来的。这些定律本身并不一定能够用实验证明,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使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仍然不可能用实验的方法直接证明这个定律。然而这些定律之所以被称之为定律而不是假说,是因为它们的应用经受了实践的检验。生态学也有很多基于经验和观察的假说,但是目前并没有哪一个假说能够被称为定律,这是因为这些假说只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成立,而生态系统各种因子之间的组合千变万化,没有哪一个假说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普适性。普适性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基于一定的时空尺度来说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也逐渐发现牛顿力学并不是普适的,它只适用于低于光速的宏观物体,而且其参照系必须为惯性系。然而,对于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系统来说,它是适用的,可以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服务。虽然像生态系统这类复杂的耗散结构,它的变化相当复杂,变化的尺度远远小于地球,然而随着混沌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类复杂系统的变化并不是无序的、不可预测的,只是变化规律不同于一般的系统。因此,传统的研究方法,如基于单因子的研究方法、简单的线性研究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学的要求。生态学的发展必然要和其它学科,特别是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相结合。
个人分类: 关于科研|4364 次阅读|4 个评论
谈假设与假说
hfma 2009-12-16 20:23
马海飞 2009年12月16日 科学是严谨的。但是,在使用中文表达科学问题的时候,有些词汇的意思不够规范。例如,假设与假说之间就很混乱。严格说来,假设不等于假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似乎并不加区分。中文字典中也不区分二者的意思。本文的目的是提醒人们在判断一个科学结论的时候要慎重对待假设。也希望有关部门来规范科学用语。 假设通常是一个人为的设定。这种设定不需要任何根据。例如:假设太阳突然消失的话,那么太阳系的行星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运动?这个假设是在完全没有任何根据可以证明太阳会突然消失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但是,在数学运算中完全可以这么假设。可是,由此得到的结果却没有任何物理机制的支持。所以,通过这种计算得出来的结论只能作为逻辑思维上的参考,不能成为进一步解释自然现象的依据。在这样的假设中,让不让假设的条件存在(让不让太阳消失)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决定。这种假设也是永远无法被证实的。即使根据太阳瞬间消失的假设可以计算出行星的运动轨道,那也是无法实际得到证明的。不要说让太阳突然消失,就是让人们眼前的一个小物体突然消失得连质量也不存在了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得出的结果是通过复杂的科学运算得到的,再加上它的不可证实性,所以特别容易让人相信。由假设得到的结果非常具有科幻性。就象我们不可轻易相信科幻电影中的情景一样,对这类从假设中得到的科学结论不可不慎重对待。 假说就不同了,假说是根据自然现象归纳推断出来的。假说一定要有根据。例如,物种进化是一种假说,它是达尔文根据对生物化石,形态,发育过程以及分布等现象推断出来的一个假说。假说是可验证的。例如,进化论认为人与大猩猩在进化上的关系很近。后来从DNA序列的分析上发现的确与进化论的假说一致。 如何避免上述这类假设与假说之间的混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机的发达,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建立在假设之上的理论和数学模型出现。认清假设与假说的不同,无疑会帮助我们来判断这些理论作为科学的真伪性。为了消除混乱,有关部门应该规范科学用语,让作者在发表文章的时候注明他的结果是建立在假设之上还是在假说之上,以此来提醒读者。
个人分类: 科学、哲学与世界观|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讲不同口音?一个假说
book 2009-11-12 15:01
刚回来,看到一条新闻。11月12日,Nature一篇论文报道了 foxp2 基因可能在人类语言能力演化中起关键作用;Science也配发了评论文章。 简单的说, foxp2 是一种转录因子(这点上我觉得科学网转发的新华网的文章翻译的有点晦涩),主要调控大脑中跟语言能力相关的其他基因的表达。 看到这个工作固然增长了我的知识,但我讨论的重点不在此,而在于很久以来我有关语言分化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这个想法我当作笑料跟好几个朋友聊过。 我们都知道不同人类地理种群有不同的方言和口音,中国很大,因此更加明显。那么这些不同的方言和口音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当然要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历史因素比如地理隔离造成了口音的分化。而我关注的是更具体的:跟说话最直接相关的是嘴,或者说嘴部肌肉,从形态功能适应的角度看,口音分化跟嘴部肌肉有什么样的关系? 因此,假说就来了: 当对不同方言种群的人进行取样,并分析其嘴部(及面部)相关肌肉群的组成、结构、利用度等进行分析,应该可以发现分化现象,并且这些分化与不同方言种群相对应。 当然,可能能发现一些共性的肌肉群。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地理的隔离先导致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而有了功能的分化。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带着搞笑诺贝尔的精神来讨论指正。呵呵。
个人分类: 进化漫谈|4094 次阅读|3 个评论
自然选择不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热度 2 zhumengjin 2009-9-30 13:21
尽管生物进化这门科学早就被定位于严谨的自然科学,但生物进化研究的推理、假说色彩仍然非常浓烈,与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类自然科学相比,生物进化研究还不能100%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科学。波普尔早期提出进化论面临循环论证的逻辑问题实际上也跟进化论的假说性质太浓不无关系。生物进化的客观存在是勿庸置疑的事实,生物进化具有规律也是勿庸置疑的事实。尽管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在进化论中具有教主般不容挑战的崇高地位,但自然选择的科学性质并未完全脱离假说的性质。生物进化之所以仍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境地,这与现有进化理论的本质还未脱离假说性质密切相关。 . 生物进化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宏观进化规律。尽管在局部进化中可以不具方向性,但生物进化在宏观趋势上是有方向性的。而且人们对进化是否有方向的理解比较肤浅的,简单地将进化方向理解为可预测的进步与退化是不对的,不可简单预测并不代表没有方向。所有的进化过程都是由进步与退化混合组成的复杂序列,这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方向,说进化导致的变化不具方向性并不完全正确。另外,生物进化的动力学机制是进化理论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目前,已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代表的多种进化论,但这些理论对生物进化动力或未涉及或其阐述存在某种逻辑问题。事实上,进化规律背后的动力学机制还未成为绝对意义上的事实。关于生物进化的根本驱动力量,主流观点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还有木村的随机固定)。 . 事实上,自然选择作为生物进化的本源动力并不具有绝对的说服力。我们知道河水流动的动力来自地球的万有引力,就像河岸只是shape河水流动的方向而不是河水流动的动力一样(在局部,弯道处河岸的反作用力也能提供河水流动的动力),自然选择只是shape进化的方向(尽管这种方向不可简单预测),而不是提供生物进化的动力。所以,我们将自然选择作为生物进化的动力无异于将河岸作为河水流动的动力一样错误。就像汽车的方向盘和发动机一样,自然选择只是生物进化的制导系统,而不是动力系统。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力是需要进一步商榷的。 . 生物进化研究还任重道远,除了需要加强实验性质的研究外,在生物进化的动力学机制上,我们还需要往深层次挖掘,需要找到类似于万有引力这种层次上的本源动力。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欢迎砖块、鸡蛋和番茄。
个人分类: 奇思异想|12907 次阅读|4 个评论
如何避开还原论的陷阱
罗非 2009-9-16 16:18
在科研工作中,总要设法将问题简化。 世界是复杂的,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也是复杂的。所以,只有当避开一些因素的影响时,才能看清另外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设计研究总是要简化问题,控制影响因素,从而只让其中有限几个因素产生变动,据此得到这些有限因素影响的规律,再试图和其他规律整合起来。这就是所谓还原论的方法。 然而,这个方法尽管有用,却常常潜伏着一些危险的陷阱。 比如,我们都知道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在适当的环境中,它在沉睡一段时间之后,细胞核里的DNA分子就开始解开螺旋并自我复制;完成复制之后,细胞核就解散了细胞内出现了两个极点,各自牵拉着一套染色体向自己的极点移动;完成移动之后,重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最后,连细胞质也完成了分家,两个新细胞随着细胞膜的彻底隔绝而形成。随后,细胞会继续沉睡一段时间,再开始下一次分裂。 这是几百年前就被观察到了的有丝分裂过程,也是细胞生物学的基石。人们从中得出如下的结论:一、细胞自己会分裂增殖;二、细胞在此过程中复制并平均分配了最重要的遗传物质DNA;三、这个过程具有完整的分子机制,它也完全可以由包括DNA在内的分子们独自决定并运作完成,也就是说,细胞自己存在内在的生殖周期。 这些几百年前使用简陋设备和基于还原论观点的观察结果,所得出的结论及其潜在推论,至今还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和科学理论的发展。 在此,笔者只准备指出几个它的隐藏陷阱,其他的部分请各位来访的仁兄明察。 首先,产生这个结果所用的实验对象是被从整体上分离出来并加以孤立的小片组织,甚至是分散了的细胞。其次,这个现象是在拥有适当营养,条件优厚的培养体系中发生的。所以,这个发现只适用于这两个条件下。 在整体上,一个细胞决不能自己自行决定是否要分裂。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对于整体来说一件可怕的事件就发生了:肿瘤。肿瘤细胞,就是不管别人,独自按照自己的周期来分裂增殖的。只要是正常的组织,那么任何细胞是否分裂,都要受到内外环境无数因素的限制和控制。可以说,只要这些因素说不,细胞是几乎不可能自行决定分裂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存在细胞周期或者细胞内在分裂决定机制这回事。是整体和环境决定了细胞是否要分裂,什么时候分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也能叫做周期的话,那么,你完全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拥有独立的周期的。反正它们都会发生,发展,成熟,消亡。这个命题也就变成了哲学思辨,而不再是科学结论了。 即使是一个健康的单细胞生物,它也不会自行决定分裂的。尽管单细胞生物没有脑子,但它决不会在环境险恶,营养缺乏的情况之下分裂自己。单细胞生物只会在环境合适,有更多的生存机遇时,才会分裂增殖。所以,它并不是没有脑子的尽管我们视而不见它的脑子。相比之下,人类反而显得好像没有脑子,不管环境是否允许,不管有没有生存条件,都会不断地自我繁殖除非加上行政命令的节制。 我相信,读者自己能发现无数这类还原论带来陷阱的例子。被孤立出来加以研究的细胞,它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细胞了。因为细胞从来都是生活在它的环境之中的。没有环境的细胞就象物理学中的理想单摆一样,永无休止、千篇一律、不厌其烦地重复振荡着。但现实世界中,任何一个摆想要这样振荡,都不会是没有代价的。 在运用还原论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同时深刻了解它的危险和局限。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541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的立足之本辨析
热度 1 罗非 2009-9-14 17:05
爱因斯坦曾经有句明言:不是观察决定了理论;相反的,是理论决定了我们能够观察到什么。 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看看目前的科研过程,就知道它有相当的道理。科学家们通常的科研过程,就是提出一个工作假说,然后围绕这个假说开展实验研究,提出证据来支持、修改或者否定这个假说。 换言之,在提出假说的时候没有想到的东西,就有可能被忽略。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绝对的。随着研究的进展,该假说的局限会日益被注意到,于是终有一天,假说的错误部分会被抛弃。然而,这个过程可能是很漫长的,取决于当初提出假说的科学家的名誉、地位,取决于圈内新兴科学家的魄力、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强势性和宽容性。 有些假说,可能统治人们的思想数百甚至上千年。特别是那些不那么明确,不容易加以检验的假说。一旦提出,其影响几乎是不可动摇的。尤其是,当提出假说的人同时声称这个假说是真理。 比如,古犹太人提出世界万物是上帝造的。尽管这个说法是当时人们的假说。但由于它的模糊性、逻辑自洽性和不可检测性,致使几千年后的今天,世界上还有数以亿计的人将它作为真理加以接受。 哥白尼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他提出了日心说,作为解释天体运行现象的新假说。他自己也承认,他所提出的是一种模型。然而,随后围绕着它和天主教所支持的地心说之间的争论上升到了血腥的地步,乃至布鲁诺会被活活烧死在十字架上。尽管后来,科学家们宣称哥白尼胜利了。但以今天的广义相对论和当代宇宙论的眼光来看,日心说的确仅仅是一种计算方便的简化模型。说白了,争论宇宙围绕什么中心转,这个问题本身其实毫无意义。或者说,它并不具有真理性,只是用来计算天体运行规律的不同模型罢了。 可怜的哥白尼,可怜的布鲁诺,可怜的伽利略,可怜的天主教会。 再比如,达尔文提出的物种起源学说,至今还被科学界奉为《圣经》。任何明确反对达尔文学说的人,在科学界的遭遇差不多可以和昔日的布鲁诺相提并论。其实,人们几乎彻底忘记了,《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用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假说。同样由于它本身的模糊性,逻辑的自洽性和不可检测性,使得它站到了和昔日的圣经几乎同等的地位。 更晚些出现的伟大理论家,例如爱因斯坦和波恩,他们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尽管同样轰动了世界,造成了物理学乃至整个人类思想的彻底变革,但人们已经比较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理论仅仅是一种假说,尽管这些假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被实验加以检验。但人们显然不畏惧于挑战这些权威。纠正甚至直指这些理论中谬误的研究报告也时常发表于国际学术界。 这一切,应当说得益于物理学的高度定量化,使得一切学说都可以被检验。反过来,生物学则高度的不定量化。以至于生物究竟是上帝造的还是随机进化出来的,至今也无法通过对实验事实的精确计算来加以肯定或者否定。所以,一切仍旧归于口水战。 也同样由于生物学的不确定性,人们至今还把以下的假说几乎当作《圣经》,即生物的特性是由基因或分子决定的。 如果生物学的定量化程度稍微高上一线,人们或许就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估计,生物体现有的两万多条基因能否承载天下这么多生物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可惜,可惜! 现在,真的很盼望我当年是一个数学家,呵呵。 所以,科学,不能完全依赖假说。因为这些假说,其实来自于对事实的观察。只有观察,才是产生整个科学大厦的基石。 如果当初,人们把全部智慧都投注于观察天体而不是争论谁是世界的核心,布鲁诺就不必被烧死,相对论也有可能更早被提出了。 同样的,如果人们把全部智慧都投注于观察生物演变,那么所谓神创和随机进化之争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所以,希望当代科学家们努力去深入观察生物功能的种种现象和规律,而暂时不要在脑子里带着这一定是由某种分子决定的的假说。那样的话,或许生物学会有真正的突破。 观察,只有观察,才是科学的立足之本。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4128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对科学想象力的一点想法
cutefay 2009-7-21 08:52
现在的科学研究往往是用事实来说话,有什么样的实验结果或者逻辑推导结果,就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即使是一些不能从逻辑上证实的假说,往往也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就是通过现有的现象来构建假说,提出的假说可以解释事实中存在的现象,并且还不违反逻辑。可以说,现在的科学研究很严谨。因此,往往科学界对于没有实验基础假说比较抵触,往往把它们归为伪科学的行列。 而在很久以前(大约20世纪50年代以前),那时候的很多科学家提出很多理论,很多的理论也是没有实验数据来证明的,也就是所谓的假说,是后人通过一些实验现象来验证了那些理论的科学性。我想,那个时侯科学研究之所以不反对假说,是因为当时的科技手段还达不到可以验证那些假说的水平。并且,即使现在,有些经典的假说也还是没有得到验证。 以前实验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有很多重大的理论成果,而现在的科技手段这么发达反而在理论方面的成果不如那个年代。我觉得这可能跟那个年代的情况有关系。正因为那个时代的条件落后,所以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想的成分多一些,而现在有了更好的实验条件,科学家们就更注重以事实说话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科学的想象力。 但是,用事实来说话对科学的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科学是严谨的,容不得半点虚假。所以我觉得现在的科学界注重以事实说话的思想是正确的,只是稍微会有点科学想象力不足的弊端而已。 而现在有很多的对理论有强烈爱好的民间科学家,说自己创立了什么定理或者假说。这样的一些所谓,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的,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理论本身就是违反事实的,能够很容易被事实证伪,而还有一些理论,不能被事实证明,也不能被事实证伪。我觉得这样的一些理论,哪怕它是错误的,也不是毫无用处的,可能这个定理的大部分描述是错误的,而其中哪个小地方的思路可能是正确的,对目前的科学研究的思路拓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因此,我有一种设想是:对于这样的一些理论,如果不是明显错得离谱,可以刊登在一个专门的刊登这方面文章的非学术性杂志上,作为一种科学想象力的资料,或许会对科学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例如,前几天我在发表的博客文章关于生男生女概率的一个有趣现象中,很多人提出一些有趣的解释,这些解释也可能都是大家一时想到的,没什么科学依据,但是这些解释说不定可能给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人们带来一定的启发性。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7405 次阅读|9 个评论
星系的演化和人类胚胎的发育
moxj 2009-5-25 23:05
以前介绍月球起源的时候写了一篇日记:《 关于月球起源的几种假说 》。只聊了三种常见的假说,其实我关注这个问题是源于一篇叫做胎盘假说的文章。这些先不聊了,今天提起这个事情,是因为听到很多胎儿畸形的报道。有器官位置生长不正确的,也有血管或一些组织生长有了问题的总之,都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听到这些,我突然想起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 宾主尽东南之美。 层台耸翠, 上出重霄;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王勃这篇流传千古的文章大家在初中时便开始背诵,很多人到现在很记得。 古人对世界观察很细致,我们的观察也不断深远: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见到的事物越多越丰富,我们先前的疑惑在减少,但新的问题也不断的来了。有人曾经问过:银河系为什么就那样扁平的旋转?我写过一篇日记:《 人造卫星和我们的生活 》。 那些卫星不是在不同平面上绕地球很正常的旋转吗?电子是怎样围绕原子核运动呢?和那些卫星运动轨迹一样的能级理论对吗?还是卫星的位置只是量子理论里某个时刻存在的那个点?时间是什么?我们感觉到的长度对吗?孩子的畸形是绝对的吗?我们的校正方式正确吗?社会里的变态和常态又是什么?什么是演化?什么是变异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4014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八 对”理想”假说的定性模拟
rock6783 2009-3-12 07:37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纵观种种研究地球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每种有影响的理论都得到相当丰富的野外观察资料和实验成果的支持,并应用当时科学成果,做出了合乎逻辑的推论。当人类取得新的观察资料和科研成果时,又会有新的假说产生。但如果新产生的假说用这些新成果去否定、抹杀原有事实的话,应是错误的。应该认为,新假说所利用的新资料是对老资料的补充和完善,所以,新假说的提出,是使人类认识问题更趋于完善、深刻,而不是对原有事实的否定。 若以上学说都能很好地解决其动力学机制问题的话,以上学说在一定程度上,都应是正确的。由于以上学说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一定的事实证据的支持,所以,一个真正正确的有关地球演化的学说,就应该是包括以上所有学说正确性的学说,同时还是应很好地解决其动力学机制问题的学说。 基于以上学说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这点考虑,我们先不考虑其动力学机制的问题,而尽可能地考虑每一个学说所提供的真实事实,那么,似乎一个真正正确的学说就应是: 在地球演化的某个时期或相,因某种原因地球膨胀,这样地壳表面积必然增大。因地壳岩石的弹性有限,当地球膨胀至一定体积时,在地球的某处,必然造成地壳的破裂。在膨胀力的作用下,地壳破裂或不破裂,主要由该点的膨胀力和该点地壳的抗张力大小来共同决定。由于构成地壳的岩石主要是类花岗岩和类玄武岩,它们的抗张力相差不大,所以,地壳的抗张力大小,主要由某点的膨胀力和地壳的厚度决定。因海洋壳较薄,抗张能力较小,所以,地球膨胀一旦造成破裂,应主要发生于海洋壳处。但由于大陆壳和海洋壳的复杂组合形式,这种破裂并不是同时发生于所有的海洋壳。发生破裂处,应是膨胀力最大,而所有大陆壳和海洋壳的几何构造所造成抗张合力最小的地方。一般这样的合力最小的地方,应位于大洋中心处。一旦合力最小的大洋底壳破裂,就形成洋中脊。洋中脊不断涌出岩浆,直至将造成地球膨胀的力量释放完为止。这样,地球就通过洋中脊喷发岩浆,不断形成新的海洋壳,来达到地球体积的膨胀。由于洋中脊不断形成新的海洋壳,有洋中脊的海洋自然就扩张。位于扩张海洋两侧的大陆,自然就漂移分离。洋中脊处上涌的岩浆,自然也就相当于地球深处上涌的软流圈物质,也就形成持续缓慢喷发的一种火山。洋中脊处的洋壳,在膨胀力的作用下破裂,当然会引发地震。所以,有洋中脊形成的地方,也就有地震发生。链状的洋中脊,形成链状的火山、地震带。 在地球演化的另一个时期(也可能和地球膨胀同一时期)或相,因某种原因地球收缩,这样地壳表面积必然缩小。这样,地壳将发生皱缩,直至将造成地球收缩的力量释放完为止。因大陆壳远比海洋壳厚,刚性强,不易变形,而海洋壳薄,相对大陆壳来说,刚性较弱,容易变形,所以,一旦地壳发生皱缩,应主要发生于海洋壳。一旦海洋壳发生皱缩,要么向上形成褶皱 - 地背斜,要么向下形成褶皱 - 地向斜。地背斜不断扩大,就形成海岭。地向斜不断扩大,就形成海盆。若海盆两侧刚好又是大陆壳,由于大陆壳的风化作用远比海洋壳强,大量的风化产物进入海盆。在持续的地球收缩的切向压力和海盆里大量沉积物的重力共同作用下,海盆就有可能形成地槽。在地槽形成的早期或早中期,地槽里的沉积物越来越多,地槽下沉得越来越深。当地槽底部的弯曲度超过海洋壳的承受度时,地槽底断裂。由于地槽底深插入地球深处,就好像将一个空水桶口朝上压入水里一样。压入水里的水桶一旦底破裂或出现眼洞,水将在浮力的作用下,涌进水桶。一旦地槽底破裂,地槽底部下的地球深处的高温高压物质,由于降压作用而形成岩浆。和压入水里的水桶一样,岩浆将通过破裂处涌入地槽,也有可能涌出地壳而形成溢流玄武岩式火山喷发,直至将地槽下沉造成的压力释放完为止。在地槽的两侧,由于切向挤压力的存在,在形成地槽的同时,在其两侧肯定会形成地背斜,通过地槽的下沉和地背斜的上升来共同维持重力平衡。在地槽形成的中期或中晚期,由于地槽的不断下沉,地背斜将不断上升。地背斜下面的压力下降,形成负压腔。负压腔周围的高温高压物质,由于降压的作用,将形成液态的岩浆。当变形超过连接地槽和地背斜的地壳的承受力时,连接地壳将断裂。地槽两侧的地背斜地壳将塌陷,冲击其下的岩浆。岩浆在塌陷地壳的冲击力和本身的压力共同作用下,将沿断裂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和两侧地背斜分离后的地槽,失去两侧地背斜的牵制。由于地槽里沉积了大量沉积岩,而沉积岩的比重,远小于海洋壳的比重,所以,总体来说,由海洋壳和大量(可达几万米)沉积岩共同构成的地槽,比重小于两侧的海洋壳。在重力均衡作用下,地槽将相对两侧的海洋壳上升,这就形成了地槽的中央隆起。经地槽过程褶皱的海洋壳,厚度大大增加,当其高出海平面时,就变为大陆壳。这样,海洋壳(没有褶皱和变质)经地槽作用,转变成了褶皱和高温、高压变质的大陆壳。 随着地球的不断收缩,水平切向压力的不断增加,地背斜形成的海岭,也会进一步加剧褶皱而隆升。当其隆升时,地壳下的压力下降,地壳下的高温、高压物质,由于降压作用而形成岩浆。由于地球不断收缩,海岭顶部的地壳不断弯曲,当弯曲度超地壳的岩石承受度时,海岭顶部有可能发生断裂。一旦断裂发生,地壳下的高压的岩浆将沿断裂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在海洋壳和大陆壳的交接处,由于有大陆不断提供风化后的沉积物,也有可能形成地槽,这种地槽,也会引发相应的火山喷发和地震。而在海洋壳和大陆壳交接处与洋中脊间的大洋中心,由于沉积物缺乏,只可能形成较深的宽大海盆,其进一步转化为地槽的可能性较小。 这样,就地震来说,它主要分布于洋中脊处、地槽形成处(如大陆与大陆之间的地槽处,及海洋壳与大陆壳之间的地槽,也即海洋与陆地的边界处),在海岭处若形成火山喷发,也有可能形成地震。 由于海洋壳经地槽作用形成了褶皱,厚度增加,但宽度肯定减少。位于地槽两侧的大陆肯定漂移合拢。所以,当大陆与大陆之间形成洋中脊时,大陆因漂移而分离,当大陆与大陆之间形成地槽时,大陆因漂移而合拢,最后愈合。 在地槽形成过程中,会形成火山喷发。而地槽主要分布于大陆与大陆间形成地槽处、海洋壳与大陆壳交界处。火山喷发,会带出大量的地内热量及热物质,所以,热涌流及相当于热涌流的地幔柱,主要分布于洋中脊线、裂谷线、有地槽形成的大陆块与大陆块缝合线、能形成地槽的海洋壳与大陆壳交界线、能产生褶皱断裂的海岭线等处。 由洋壳褶皱加厚形成的大陆壳,由于其在地球膨胀或收缩过程中都相对稳定,所以,其不容易发生变化,自然可以称为稳定板块。由洋中脊形成的海洋板块,若其在地球收缩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大陆与大陆间的地槽或大陆与海洋间的地槽的话,它也相对稳定,也可以被称为相对稳定的板块。这样,洋中脊、能形成地槽的陆 - 海交界线,就成为主要的板块界线,板块应主要沿这些界线区分才对。自然,大部分火山和地震,也就主要沿这些界线分布。 这样,就可以把历史上主要的有重要影响的地球演化方面的学说统一起来。当然,根据目前的证据来看,地球收缩和膨胀,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膨胀和收缩交替进行,一种是收缩和膨胀同时进行。若地球由于月球的潮汐作用自转速度逐渐减慢之外,在其演化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振荡,没有明显的自转加快和减慢的时期,也即地球没有明显的收缩和膨胀的周期性变化(地球的膨胀和收缩,肯定会影响到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化)的话,那么,地球的收缩和膨胀就应是同时进行的,也即洋中脊不断形成海洋壳,而地槽不断将海洋壳转化为大陆壳。除非有一种十分特殊的作用力,要不然的话,这种在洋中脊处扩张,而在大陆壳与大陆之间及大陆壳与海洋壳之间又挤压同时存在,似乎不太可能。从直觉上看,这种可能性存在的几率应该不大。 若地球存在着明显的自转周期性变化,那就说明地球存在着明显的膨胀期和收缩期之分。当然,可以先膨胀后收缩,也可以先收缩后膨胀;再有就是收缩和膨胀相间进行。而相间进行收缩和膨胀,又可以细分为大于几亿年为单位的收缩和膨胀相间,和小于几万年甚至几年的收缩和膨胀相间。这应可以通过检测地球演化过程中自转周期变化来验证。从直觉上看,这种可能性较大。只要能找出一种同期性的作用力,它在 A 时期使地球收缩,而在 B 时期又能使地球膨胀就行。 虽然已有了一个理想的假说,但是,是什么能量造成了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九 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能量来源(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072 )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3631 次阅读|5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七 对现有假说的分析
rock6783 2009-3-11 13:10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从地球膨胀说所依据的事实证据,和以上我们列举的 60 个大家公认的事实看,在地球演化的某个时期,大洋的确在破裂形成洋中脊,洋中脊岩浆上涌造成海底扩张;地球上,也的确有裂谷出现;板块之间,也的确有漂离现象出现。这些基本事实,是不容否定的。所以,地球在其演化的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或某个时期、或某个相位,的确存在着体积的膨胀。通过地球体积的膨胀,造成了以上现象的出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地球膨胀说是正确的。当然,地球膨胀说所得出的地球膨胀的体积达 1/10 以上的说法,及他们所提出的地球膨胀的动力机制,由于得不到有力的正面证据支持,而同时受到很多的反面证据的否定,所以,肯定是错误的。 从地球收缩说所依据的事实证据,和以上我们列举的 60 个大家公认的事实看,在地球演化的某个时期,也的确有地槽出现;由于大家公认大陆壳是由于海洋形成的。而大陆壳是高度褶皱和变质的岩石构成的。没有褶皱的大洋壳,要变成高度褶皱的大陆壳,地球肯定出现过水平侧向挤压力;近圆形的海盆要变成线形的地槽,也必须要有水平侧向挤压力的存在;地球也的确存在板块漂合的现象。既然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某个区域、或某个相位,没有褶皱的海洋壳要变成高度褶皱的大陆壳;近圆形的洋盆要挤压形成线状的地槽;板块要漂合进行拼接。地球在演化过程的中某个阶段、某个时期、某个区域或某个相位,肯定存在着地球体积的收缩,通过地球收缩产生的侧向挤压力,造成以上现象的出现或形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地球收缩说也是正确的。当然,地球收缩说所得出的地球收缩的体积达 1/10 以上的说法,及他们所提出的地球收缩的动力机制,由于得不到有力的正面证据支持,而同时受到很多的反面证据的否定,所以,肯定也是错误的。 由于公认的事实支持地球在其演化过程中的某个时期、或某个阶段、某个区域、或某个相位的确存在着地球的膨胀,在同一个时期、阶段、区域、相位,或另一个时期、阶段、区域、相位,地球又存在着收缩,所以,我们可以说,地球脉动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正确的。同样,地球脉动说所提出的动力机制,也得不到目前所证实的证据的支持,反而受到一定证据的否定,所以,也肯定是错误的。 涌流学说提出的软流圈岩浆上涌形成火山和地震,形成地球现有的热点,形成洋中脊,这也得到一定证据的支持。她所解释的地球收缩造成涌流上涌,从上面的地球收缩说的分析看,似乎也有可能,但她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地球为什么会周期性收缩的最终地球动力学问题。 热点 - 地幔柱说所提出的热流从地球深处上涌,形成火山喷发和地震,也得到很多证据的支持,这也是事实。说明地球的确有热流在某些区域上涌,引发了火山和地震。但是,地幔柱为什么主要形成于海岭、裂谷处?为什么其它区域却很少有?地幔柱到底来源于软流圈还是地幔深处或甚至地核处?也还是剧烈争论的问题。所以,总的来说,地球在其演化过程中,的确有地幔柱的存在,但地幔柱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也即地幔柱的动力学问题,也还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地槽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某个时期、阶段,在某些区域肯定出现过,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 Dana J. D., 1873 ) 。海洋壳通过地槽的形成,完成了褶皱过程,形成大陆壳。地槽的形成过程,也伴随着大量的火山喷发和地壳的断裂,这些断裂,应该会引起地震。所以,地球演化过程中在某些时期的某些区域会形成地槽是肯定的。所以,地槽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是正确的。但是,是什么力量造成地槽形成的早期下沉,又是什么力量造成地槽形成晚期的中央区域上升成为山脉?也即地槽形成的动力学问题,也一直是困扰地槽学说的最大问题,这也是主流地学界慢慢淡忘它的主要原因。 大陆肯定存在漂移,到目前为止,这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不容否认。在大陆漂移学说形成的初期,也就是因为其不能很好地解释其漂移的动力学机制问题,在上世纪 20 年代末,受到了当时地学主流学派的否定。虽然自海底扩张学说提出后,大家承认了其的正确性,但是,大陆漂移的动力学机制,直到目前为止,争论仍很大。所以,可以说,大陆漂移学说是得到很多事实支持的,但其形成机制,即动力学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由于古地磁学的成就,海底扩张现在也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由于现在的地学主流学派否认了地球膨胀学和地球收缩说,所以,海底为什么会扩张?也即洋中脊形成的机制问题,也还是地学界争论的问题。 源于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洋中脊在不断形成海洋壳,而海洋壳在某些海洋壳与大陆壳交接处不断消亡;火山和地震主要存在于某些海洋壳和大陆壳的交界处及洋中脊处,这些都是不容否定的事实。这也是板块构造学说能成为当今地学主流学派的主要根据。板块,是地球演化过程中在一定阶段相对稳定的地块。但到底怎么样划分现阶段地球的板块最为准确?地学界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从板块学说形成以来,地球的板块越来越多,越来越小。这本身就说明,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板块的稳定是相对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板块,现阶段的稳定性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板块,只能代表现阶段这些地块的相对稳定性。因为板块学说源于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而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本身就没有解决其动力学问题,所以,板块构造学说,也不可能解决其动力学问题。涌流学说、地幔柱学说、地幔对流学说都试图解决板块构造学说的动力学问题,但仅就现阶段来说,它们都受到了很多不容否定的反对证据的否定。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以上提出的所有的曾对地学有重要影响的学说,它们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都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或者它们最终被地学主流学派否定(就目前来说,板块构造学说除外)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其动力学机制问题。当然,板块构造学说也不例外,它虽然目前仍得到地学主流学派的支持,但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其动力学机制问题。 那么,到底一个什么样的假说才可能真正正确?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八 对 理想 假说的定性模拟 参考文献: Dana J. D. On some results of the earth's contraction from cooling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of mountai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73, 5: 423-443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3815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五 左右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假说
rock6783 2009-3-8 09:25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就地球演化、大地构造及地球动力学方面,目前提出的对地学界影响较大的假说,主要有地球膨胀说、地球收缩说、地球脉动说、地槽与地台说、海底扩张说、地幔对流说、地幔柱假说、板块构造说、潮汐说、地球自转说、地洼说、涌流构造说等。下面,我们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1.1 地球收缩说 地球收缩说是最早的一种地球动力学假说,源于皱缩苹果与冷却地球的直观对比。这一假说通常按 Jeffreys ( 1929 ) 的提法表述。假定地球起初是一个炽热的天体,在其发展的早期,分异为一个铁质的核部和一个基本上是硅质的幔部。幔部从液态铁核处的基底开始向外凝固,通过传导而不是对流逐渐冷。从地心到地表 700km 以下的范围内,从地球开始凝固以来还没有来得及发生任何显著的冷却或体积变化。在 700 -70km 的深度区间内,传导所引起的冷却正在发生,致使这一层收缩,并因围绕内核受到拉张而处于内部拉伸状态。在靠近地表处,岩石早已冷却,靠太阳辐射维持热平衡,不会有大的温度变化。在浅于 70km 的范围内,处于一种内部压缩状态。 70km 深处为无应变面。 收缩假说基本上是一种固定论,无法解释板块运动或大陆位移。更有甚者,收缩说认为全球的应力场是同样的,无应变面以上是压缩,无应变面以下是拉伸。这和地球的实际应力状态大相径庭。 有人详细考察全球大陆和大洋的分布,发现大部分大陆和大洋是正相对应的。还提出过四面体收缩来解释这种分布。它所依据的假说是,一个收缩的球体趋向于缩成具有最小体积的四面体形。四面体的四角将与大陆相对应,它的面则与大洋盆相对应。调整四面体的尺寸,还可以解释大陆和大洋面积的比值为 1 : 2 。 Davison ( 1888 ) 提出过类似设想:地球只在上层中发生收缩(由冷却引起),这些层处于内部引张的状态。由于大陆压力的影响,大陆之下的引张量必将远小于大洋区下的引张量。这种状况趋于使大洋盆地更进一步沉降,而且也是导致大洋盆地成为永久性的一条物理上的原因。任何造山效应都是在大洋与大陆交接的地方表现得最为突出,这就使人们提出了大地生长的思想。 对四面体收缩说的主要批评意见是,从性能上看,地球最上层的皮无法阻止其本身的面积因切向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此外,这样一个外壳的变形理论似乎表明,这种变形应该是屈曲,而屈曲球壳的变形是对称于一条直径的,其形状的偏离由一系列沿着以对称直径为轴的平行纬圈的球调和函数给出。这就反把四面体收缩的设想给排除了。 早期的收缩说一直流行至 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地球在地质历史进程中很可能发生过某种收缩,因此,对收缩说的研究并没有因它有上述明显不足而终止。后来还发展过两种收缩假说。第一种是弹性不稳定说。按这种假说,当地球变冷时,岩石圈因褶皱作用而变弯(皱缩的苹果)。 Jeffreys ( 1962 ) 认为,这种皱缩幅度极大,以致它们在弹性上可能不稳定,即断裂 - 收缩假说 ( Jeffreys , 1962 ; Meyerhoff et al. , 1972 )。 MacDonald ( 1963 ) 论证,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地球并不是一开始就产生收缩,而是一直到最后的 11 亿年前左右才有收缩发生。他主张的收缩模式也是断裂 - 收缩模式。最近 Meyerhoff et al. ( 1992 ) 等提出了一种全球构造的新概念 - 涌流构造,把地球的收缩作用作为构造运动的触发器。可见,虽然单独的收缩作用不能解释所有构造运动的成因,但地球的收缩作用在地球动力学中的影响仍是需要考虑的。 1.2 地球膨胀学说 地球膨胀说认为地球一直在不断膨张。从 1620 年培根( F. Bacon ) 提出地球膨胀的观点以来,曾经提出过好几个地球膨胀的假说,来解释造山运动和大陆及大洋的形成等。膨胀说假定地球是由若干层组成的,最顶上一层代表地壳,其下相邻的一层代表膨胀层。造山效应就发源于这个膨胀层,所产生的应力又转而使地壳屈服。这一假说可以岛弧和海沟的形成以及造山要素之间的联系做出解释,特别是能解释海洋造山运动。也有人用地球膨胀作为大陆的成因。例如 Hilgenberg ( 1933 ) 根据大陆可以拼合为一个球面的实况,认为初期的地球比现在小得多,并被硅铝壳所覆盖,后因地球膨胀,体积增大,硅铝壳因受拉张而破裂,其碎块逐渐分离形成大陆。与此同时,地球的大洋也随表层的崩解而形成和发展。 地球的洋脊、裂谷系统理所当然地被地球膨胀论者作为支持其据说的重要证据。据推测,膨胀是从像大西洋中脊那样的大破裂口开始的。随着对洋脊、裂谷系探测研究的深入开展, 20 世纪 50-60 年代以来,地球膨胀说一度又显得十分活跃。 Carey ( 1976 ) 把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地球上各级规模的构造都归因于地球的膨胀。他提出,地球的膨胀是非对称的,南半球比北半球膨胀得更显著,因此所有大陆皆向北移动,而所有环绕太平洋的大陆看来正向着太平洋运动。 地球膨胀说的主要问题是其难以解释地球膨胀所引起的巨大密度变化。例如,如果地球的直径以因数 2 增加,将引起面积以因数 4 增加,体积以因数 8 增加,密度以因数 8 减小。现代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5.5g /cm 3 ,地球开始膨胀前的平均密度就必然达到大约 44g /cm 3 。这样大的密度变化带来的结果是,地球表面相应的重力加速度将是现代的 4 倍,地球的惯性矩将是现代的 1/4 ,地球的自转将比现代快得多。古生物钟和天文观测证实,一天的长度(日长)只比现代的少约 10% ,远不是地球膨胀说所期望的值。 引起地球膨胀的可能机制据认为主要有: 1 、热效应; 2 、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变化或相变; 3 、万有引力常数的缓慢减小。虽然在地球历史中,特别是在地球的早期,有可能存在着热的纯增长,因而有地球整体的轻微膨胀,但是,其效应看来只不过能造成一些深海沟等,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将引起膨胀所要求的能量和在化学键中的可用能量进行对比,来估计地球内部的化学变化或相变能否导致地球大规模的膨胀,发现地球半径均匀地膨胀 20% 所要求的能量,要等于打破组成地球的分子的几乎全部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因此,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变化这种机制产生的能量也不足以造成大陆的大规模膨胀。估算由引力常数的减小所能得到的能量,同样无法说明大于 100km 的地球半径增长存在可能性。总之,地球膨胀说在机制问题上也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很难找到引起膨胀的机制。 虽然地球膨胀说存在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目前仍未能得到合理解决,但仍有一些支持者在继续探索。 РОПОТИЙ ( 1989 ) 得出伴有质量增大的地球膨胀会使自由落体加速度( g )的值大增。古地球的 g 仅为现今地球 g 值的 40% 。 G 的增大伴随着地壳下物质密度增大,最终将导致较老地壳相对于年轻地壳不断上浮。地壳的这一性状正好被地质资料所证实。例如,在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洋壳与陆壳的相连地区,老地壳逐步占据了较高位置。所以,相对于更年轻地壳发生了老地壳的不断出露。他还作了地球质量和体积随时间呈指数增长来探讨地球发展历史的 8 项推断。由它们引伸的主要论点,与实际资料不相矛盾,又可详细说明地质现象的物理化学原理,一些重要的大地构造作用得到合乎逻辑的阐明,同时许多大地构造概念得到了运用。他还推断,由于膨胀,地球族行星的爆炸是不可避免的。 Owen ( 1992 ) 认为, Carey 的地球膨胀说正处于大陆漂移说早期被否定的那种状况; Carey 对地球动力学的贡献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Owen 根据大量海洋地壳扩张数据和地质及古生物资料,论证了地球在过去 200Ma 期间不仅发生过大陆漂移,还发生过膨胀,从今天直径的 80% 膨胀到今天的值。他还用横贯太平洋的卫星激光测距结果来证明其论断。卫星激光测距结果表明,太平洋中大陆的收敛明显小于为了平衡扩张所需要的值。他指出,从地核是稳态和均变论的思想出发无法理解地球膨胀的概念。 Kremp ( 1992 ) 依据核 - 幔边界处的外核温度比地幔底部 D 层的温度至少高 200 ℃ 的地震学新探测结果,讨论了地球在过去 200Ma 期间快速膨胀的可能性。他的结论是地球的大小在过去 200Ma 时为现在的 60% 。 1.3 地球脉动说 地球收缩说和地球膨胀说都包含一定合理性,又都存在一定问题。在这两种假说基础上很自然地便产生了地球一段时期膨胀,另一段时间收缩,膨胀和收缩交替发生的地球脉动说。在地球膨胀期,地壳受到引张作用,产生出大规模的隆起与拗陷,大型裂谷和岩浆喷发;在地球收缩期,地壳受到挤压作用,产生出褶皱山系,并伴有岩浆活动。 脉动学说虽然较好地解释了构造运动的周期性,但却不能解释地壳构造的方向性,并且对胀、缩的原因有不同看法,因此,自 1933 年布契尔( W. N. Bucher ) 提出这一学说以来,一些研究者曾试图将此学说加以改进。 РОПОТИЙ ( 1989 ) 提出了一个将脉动说与壳下流和大陆活动论结合起来的地球动力学新模式。他认为,地球动力学模式既要考虑地球的收缩,也要考虑它的膨胀,即建立在脉动假说的原则上。按此观点,当地球收缩和膨胀交替时,收缩效应集中在一些带上,而膨胀效应集中在另一些带上,在此种情况下,处于中间的断块应该从拉张带移向挤压带,所以在脉动的地球动力学模式中自然包括大陆活动论原则。这一模式还考虑了在地球半径增减交变作用下地幔内物质的移动,认为地球挤压力可促使壳下流观点主张的物质分离和移动。该模式的提出者认为,体现脉动假说和解释岩石圈移动的假说相结合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模式。 1.4 涌流构造( Surge Tectonic )说 涌流构造是迈耶霍夫等 ( Meyerhoff et al. 1992 ) 提出的一个新全球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模型。他们认为,大多数地表构造,包括板块构造不能解释的一些构造现象,可用软流圈的涌动来解释。软流圈涌动的驱动机制是地球收缩引起的岩石圈塌陷。当冷却凝固了的岩石圈块段塌陷到软流圈中时,部分岩浆按重力法则上涌,一直达到岩浆密度与周围岩石密度基本平衡的位置上,才会稳定下来。这一过程像巨型液压机一样,遵循帕斯卡定律,能将所受压力通过岩浆的涌动传递到各个方向。强的岩浆涌动对构造运动起决定作用。 岩浆涌动的通道,迈耶霍夫等 ( Meyerhoff et al. 1992 ) 称为涌流通道,是岩石圈中最基本的构造单元,可以通过近 40 种物性标志加以鉴别。涌流通道暂分为洋盆涌流通道、大陆边缘涌流通道和大陆涌流通道三大类。大洋中脊及其主要分支下的通道,是洋盆涌流通道中的主干通道,其长度可达几百万米,宽度可以从 1000km 到大于 3000km 。这些通道可为构造运动提供浅层作用机制。它们的存在可以用全球地热图来证实。 迈耶霍夫等 ( Meyerhoff et al. 1992 ) 认为,全球高热流带( 55mW/m 2 )相互连通的网状分布形式,用现有的地球动力学假说无法解释,但可以认为这些高热流带是由下伏的浅层岩浆通道 - 涌流通道形成的。如果涌流通道被强烈压缩,它们应该变成裂谷带或褶皱带。每个通道的变形形式是它上面的岩石圈厚度的函数。 据说,在由从事板块构造研究的科学家自 1965 年以来汇集的 36 个数据集中,用板块构造学说只能解释 13 个。它们是洋中脊、大陆裂谷、走滑带、岩浆弧、大洋和大陆山区、深海沟、贝尼奥夫带、地槽、造山岩体、蛇绿岩套、混杂岩、变质核杂岩体和拆离断层带。其余 23 种构造现象的时代都为侏罗纪或更新一些,它们仅出现在高热流带之下,都和浅部的岩浆运动,因而和涌流通道有关。这 23 种现象包括高热流带、微地震带、长的线性断裂和裂隙带、构造带分段性、两侧对称的双向褶皱带、地幔底辟、构造地层地体、与褶皱带平行的拉抻线理、反向变质梯度、地幔片麻岩穹隆、热泉链、成行的熔岩区、岩墙群、非造山岩体链、金伯利岩筒、长条状蒸发岩盆地、岩石圈低速带、异常上地幔透镜体、高导层、向东迁移的构造带、弥散板块边界、大地电磁复合体和旋卷构造等。 声谱仪显示洋中脊被成千上万条平行洋中脊的裂隙切割,证实洋中脊下面软流圈流动并不与洋中中脊垂直,而是与洋中脊平行。 迈耶霍夫等( 1992 ) 把这作为批判海底扩张和证实岩浆通道存在的证据。 涌流构造假说的提出者认为,这一假说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将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的机制,而且还在解释所观测到的所有构造现象上具有内在的协调一致性。不过应该看到,他们对许多构造现象的解释还是很初步的。例如,前已提及,迈耶霍夫等列出了 54 种向东迁移的构造现象,笼统地指出这与地球自转有关,但未作深入的机制分析。涌流构造的触发机制是地球收缩引起的岩石圈塌陷。地球收缩引起岩石圈塌陷的可能性和强度以及地球收缩与地质旋回的相关性等也是涌流构造假说还须深入解决的问题。虽然还不能说涌流构造假说已很完善,但它对板块构造假说的批判和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对地球动力学研究确实是有启发性的。 1.5 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的思想由来已久。英国哲学家培根 ( Bacon, 1620 ) 指出,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吻合并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地理学家斯奈德 ( Snider, 1858 ) 在《地球形成及其奥秘》一书中,用欧、美两洲古生代煤层中化石的相似性作为依据,首次把大西洋两侧大陆加以拼合。美国学者泰勒 ( Taylor, 1910 ) 指出,欧亚、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移动,是形成环太平洋岛弧和褶皱山系的原因。 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 ( Wegener ) 将这些简朴、零散的大陆漂移思想加以发展,在其 1912 年 的大陆的生成和 1915 年 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系统地论述大陆漂移问题,创建了大陆漂移说 ( Wegener, 1929; Wegener, 1966; Wegener, 2001 ) 。 魏格纳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硅镁质洋底上。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所有大陆曾经结合成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联合古陆或泛大陆( Pangaea );围绕泛大陆的广阔海洋,叫做泛大洋。中生代开始,联合古陆裂解、分离,产生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分离出的碎块逐渐漂移到目前所在的位置,而泛大洋则收缩为现在的太平洋。魏格纳用图解表示的过去大陆的位置与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根据崭新的资料得出的模式异常类似。为发展大陆漂移说,魏格纳利用了现代植物和化石的分布;古代冰川作用在现代热带地区的一些地质证据;尤其是海洋对面两岸海岸线的对称相配,如南大西洋两侧的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就是相配的。魏格纳还认为,年轻的海床比老海床浅;大陆漂过海盆犹如木筏漂过大海。这些都可与现代板块构造学说对照。 魏格纳的观点与现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区别,可用加里福尼亚地区的运动加以说明。 魏格纳( 1924 ) 把加里福尼亚看成一块薄的裂片,离开它的母体向北美东南方向漂移,它犁过下地壳,使下加里福尼亚变得弯曲,并沿着加里福尼亚海岸基底凸起。板块构造学说则认为,是两个厚板块彼此在圣安德烈斯断裂和加里福尼亚湾作剪切运动,下加里福尼亚是沿着位于主要板块边界邻近的次级断裂的延伸,不是受到挤压。 移动大陆的原动力是什么?根据大陆漂移的方向主要有两种趋势,一是自地球的两极向赤道的离极运动,如原来聚在南极的冈瓦纳古陆分离后逐渐北漂;另一趋势西漂,如美洲大陆向西漂移,在其西缘形成科迪勒拉和安第斯山系,在其东缘形成一系列群岛(如亚洲、澳大利亚东缘的群岛)。魏格纳认为,大陆漂移的驱动力主要是向西漂移的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西漂的力源于日、月引力所产生的潮汐摩擦力;离极力则来自地球自转的离心力。计算表明,这些力的数据确实太小。虽然魏格纳强调,小的力如果长期作用也可能移动大陆,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些力都不足以克服对大陆运动的摩擦阻力。因此,杰弗里斯 ( Jeffreys, 1929 ) 在其《地球》一书中有力地指出,大陆漂移说在理论上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有关大陆漂移机制的讨论中, 霍姆斯( Holmes, 1931 ) 首先提出了地幔对流模式。他认为,大陆由有上覆硅铝层的厚玄武岩质地壳组成,地球内部的重力能和热能可以引起地幔对流,如果地幔内的流体上升到大陆中央并向两侧散开时,大陆就会从这里向两侧裂开,大陆块体被地幔对流携运,留下了大陆之间的破裂和延伸区,成为新的大洋,随着玄武岩浆在对流上升流之上喷出,大洋的面积增大,在对流下降处,玄武岩被转换为榴辉岩并下沉入地幔,为前进的大陆让出位置,并在深处熔融而成玄武岩质岩浆,重新在对流上升处升起,完成对流循环。 魏格纳等将大陆看成是主动的因素,认为大陆本身是把坚硬的地幔推开而前进的;霍姆斯则引入了像在传送带上那样被携运的被动大陆的概念。霍姆斯的假说后来发展成海底扩张假说和地幔对流说。 1.6 海底扩张说: 19 世纪 70 年代,通过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的环球考察,已知道北大西洋中部有一条海底山系。 1925-1927 年间,通过德国流星号的回声探测,确定了整个大西洋纵列着一条长达 17000km 的大洋脊,由于它正好绵延于大西洋的中部,因而,常称之为大洋中脊。 20 世纪 50 年代,通过对洋底的勘测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洋都有大洋脊存在,一般都位于大洋中部,并比以前设想的更接近于连续,洋中脊下面曾发生过某种上涌;大洋盆的年龄比较年轻,大洋盆中的沉积也比以前所假定的少得多。原有的大地构造学说未能对大洋底的这些构造现象做出预测,也不能给出确切解释。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一些学者提出,大洋中脊的高热流有可能用地幔中的上升对流来说明,这样也可解释大洋脊的拉张性质。其中,美国地质学家赫斯 ( Hess, 1962 ) 和迪茨 ( Dietz, 1961 ) 把对流方案发展,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迪茨 1961 年的论文首先提出了洋底扩张这一名词,但是,首创海底扩张说的还是赫斯(就连迪茨本人也承认这一点),虽然赫斯的论文大洋盆的历史 1962 年才发表。 海底扩张说圆满地解释了大洋的主要地壳层(大洋层 3 )的厚度均一性、洋底年龄及洋脊上沉积物超复等当时难以理解的地质问题。赫斯认为,大洋层 3 底部代表现代的或过去的 500 ℃ 等温面。在洋中脊处,随地幔对流涌出的橄榄岩和水通过这个等温面时发生作用产生蛇纹岩,形成新洋壳;在远离洋中脊的地方, 500 ℃ 等温面已下降到较深位置,已有的蛇纹岩不会转变成橄榄岩;由于缺乏水,未蛇纹岩化的橄榄岩也不会转变成蛇纹岩。这样,大洋层 3 就基本保持了它们在洋中脊处形成时的厚度。按照海底扩张说,如果对流的运动速度为 1 -2cm /a ,洋底便可每 200Ma 或 300Ma 完全更新一次。这可以解释洋底的年龄为什么比较年轻,洋底的沉积物厚度为何较小。 迪茨的模式与赫斯的模式相似。但迪茨认为,洋壳是玄武岩质的辉长岩,上地幔则为榴辉岩。玄武岩在高压下变为榴辉岩的地方就是莫霍面。另外,迪茨还把地球表面至 70KM 深处的层位叫坚硬的岩石圈,试图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力学单元,并认为,在岩石圈的下面有一个软层,岩石圈在它上面能够比较自由地活动。实际上,后来的板块构造设想就是由此萌芽的。 威尔逊 ( Wilson, 1963a ) 热烈支持海底扩张说,他认为,大西洋的火山岛原来是在洋中脊处形成的,随着在共同的对流体传送带上移动,于是岛屿的年龄离洋中脊越远越老。如靠近大洋中脊的扬马延岛所有岩石的年龄比 1000 万年更新,亚速尔诸岛加到 2000 万年,再远一点的百慕大群岛为 3600 万年,费罗群岛为 5000 万年,靠近非洲西海岸的费尔南多波岛和普林西比岛则为 1.2 亿年。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中,他也列出了类似的岛屿年龄数据。这不仅证实了大陆漂移的原来说法,也为海底扩张提供了有力证据。 应当指出的是,赫斯和迪茨的海底扩张说中的地幔对流包括大洋层 3 ,这既不同于早先认为地幔对流发生在玄武岩质地壳下的霍姆斯模式 ( Holmes, 1931 ) ,也不同于后来将地幔对流限制在岩石圈下的威尔逊模式 ( Wilson, 1963a ) 。 从板块构造角度,海底扩张说可概括为:地幔物质在大洋中脊随地幔上升流上涌形成新的大洋岩石圈,新生的岩圈随着软流圈的侧向流动推挤着原有的岩石圈从洋中脊向两侧扩张移动,在海沟处大洋岩石圈随着地幔下降流而俯冲消亡,不断更新。洋中脊是大洋岩石圈的生长带,海沟是大洋岩石圈的消亡带。 1.7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由 Wilson ( 1965 ) , McKenzie et al. ( 1967 ), Morgan ( 1968 ), Le Pichon ( 1968 ) ,等人提出的大地构造学说。它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自然引伸,还包括了岩石圈、软流圈、转换断层、板块俯冲、大陆碰撞和地幔对流等一系列概念,有人称为全球构造学说。板块这一术语是 Wilson ( 1965 ) 在论述转换断层的一篇短文中首先提出的。它表示地球表层(岩石圈)被活动带分割所成的大小不一的球面盖板。它的面积很大,厚度很小,并按地球表面轮廓弯曲。 依据构成板块的岩石圈类型,板块可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构成板块的岩石圈顶层为大洋地壳的板块为大洋板块,如太平洋、大西洋、菲律宾海等板块。岩石圈顶层的一部分为大陆地壳的板块是大陆板块,如欧亚、北美、南美、非洲等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就是关于这些岩石圈板块相互作用,并认为这种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基本原因的学说。初期的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如下: 1 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分成弹粘性的岩石圈和粘性软流圈,下垫弹粘性的中圈。岩石圈在软流圈表面作相对运动。 2 岩石圈在侧向上分成数目有限的大、小板块,它们是刚性的和相对稳定的,并按球面运动规律不断改变着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 3 板块边界分为三种类型: A 分离扩张型; B 俯冲会聚型; C 平移剪切型或转换型。 4 板块在离散边界处的扩张增生得到会聚边界处俯冲消减的完全补偿,地球体积保持不变。 5 地幔中的热对流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1.8 热点 - 地幔柱假说: 太平洋中的夏威夷海岭和天皇海岭,是由成线状展布的一系列火山堆构成的火山链,其岩石年龄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定向性。岛链东南端的夏威夷岛火山年龄不超过 80 万年,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是目前仍在活动的活动火山。从夏威夷岛沿岛链向西北,随着距离的增加火山岩的年龄依次增加。在夏威夷海岭与天皇海岭的转折处,火山年龄约 4000 万年。天皇海岭呈 NNW 走向伸向堪察加半岛东侧,北端的明治海山的年龄则达 7000 万年。 威尔逊 ( Wilson, 1963b ) 为解释火山岛链年龄的递变现象而提出了热点的概念。所谓热点是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它们向活火山提供富集各种微量元素的岩浆。随着岩石圈板块经过热点的不停运动,先形成的火山从热点处移开并逐渐熄灭成为死火山,新的火山又在热点上方形成,结果就形成了一串年龄定向分布的线状火山链。这类火山活动时,熔浆向外溢出,无地震发生,因此,所形成的火山链也叫无震海岭。上述夏威夷 - 天皇海岭火山链的走向,实际上记录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在 4000 万年前是从南向北沿 NNW 向运动,最晚在 2600 万年以后转变为从东向西沿 NWW 向运动。 地幔柱是摩根 ( Morgan, 1972b ) 为解释热点成因而提出的概念。地幔柱是地幔深处,甚至核 - 幔边界上产生的圆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它携带地幔物质和热能直至地幔上层,并在岩石圈和软流圈分界处四散外流,激起软流圈中的水平运动,从而可将地幔柱当作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热点处的火山活动是地幔柱物质喷出地表的反映。由于炽热的地幔物质向上涌流,导致密度较高的物质盈余,形成正重力异常,因而重力特高的地方,也往往是火山分布的地方。摩根还强调,热点大体上固定于地幔中,因此,板块相对于热点的运动,便是相对于地幔固定部分的运动,也就是相对地理极或地球自转轴的绝对运动。摩根 ( Morgan, 1972a ) 用夏威夷 - 天皇海岭、莱恩 - 土阿莫土海岭和马绍尔海岭这三列热点轨迹资料,计算了 8000 万年来太平洋板块相对于热点的运动。所得结果与后来的板块绝对运动模型 AM-1 和 AM-2 型求得的相对于热点系的运动大体相同。 热点假说在深海钻探第 55 航次钻探夏威夷 - 天皇海岭时证明了其正确性,船上所作的古生物鉴定和陆上所作的放射性测年所提供的年龄,证明了所预言的太平洋板块向北的运动。由火山岛年龄和它们距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的距离,推导出的太平洋板块的运动速度大约为 8cm /a ,运动方向的改变(山链变曲)发生在 43Ma 之前,几乎等于摩根预测的年龄。 1.9 地槽与地台学说: 地槽学说的出现使褶皱带发育在特定地位置地问题变得容易回答:地槽填充了具有塑性的沉积物,褶皱作用也就在地槽带中发生。 19 世纪中叶,美洲的地质学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就像美国的经济发展一样,美国的地质学研究也就是从东部逐渐向西部扩展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可以说是美国地质学的摇篮。美国地质学家霍尔 ( J. Hall, 1857 ) 对阿巴拉契亚的地质研究,把大地构造学说带到了新的起点。霍尔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阿巴拉契亚山有一套地层自西向东逐渐增厚,在宾夕法尼亚地区厚度达到 4 万英尺 。他认为如果以此推断当时北美大陆位于 4 万英尺 的深海之下,那是十分愚蠢的,因为他确信他所涉及的地层都是浅水沉积。但霍尔认为山脉的形成与沉积层的褶皱无关,是大陆整体抬升后在地面流水的挖掘下形成的。遗憾的是他对山脉成因的错误认识掩盖了他对地槽的聪明发现,致使他的理论发表了十多年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当然历史是公正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忘记他对地槽学说的巨大贡献。 1873 年 ,美国地质学家丹纳 ( J. D. Dana, 1873 ) 在其论文论地球冷缩的一些结果,包括山脉起源和地球内部性质的讨论中将霍尔在阿巴拉契亚发现的长条形的沉积盆地命名为地槽( geosyncline ),从此地槽学说成为大地构造学说的主流。丹纳在考虑造山作用时注意到以下三个基本事实:其一,大洋中广泛分布着火山,这是洋壳非常活动的证据;其二,大陆腹地古老地层占据的地区没有现代火山,也很少发生地震,说明陆壳非常稳定;其三,受过强烈扰动的造山带和相伴的火成岩带和变质岩带大多出现在洋 - 陆边界。丹纳认为地球的冷却过程是从大陆腹地开始的,并且使洋壳收缩塌陷,其派生的侧向压力在洋陆边界集中,使地壳发生弯曲形成地槽。地槽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巨厚的堆积。在地球冷却持续到一定阶段后,沉积层在侧向压力的作用下也将发生褶皱,而且沉积越厚,褶皱也就越强烈,同时在深部岩浆的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地槽在经过褶皱的剧变之后逐渐趋于稳定,成为大陆的组成部分,扩大了大陆的面积。在大陆边缘的褶皱山脉受到流水的剥蚀,逐渐地被夷平,剥蚀下来的碎屑物再一次被送到新的地槽中,孕育着下一次的褶皱造山。这就是丹纳的大陆扩张学说。 1887 年 ,俄国学者卡尔宾斯基 ( А . П . арпинский ) 研究欧洲东部的地质时发现,出露在芬兰、卡列里、乌克兰等地的前寒武纪岩石是广大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一部分,这个基底被产状平缓的沉积盖层所覆盖。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俄罗斯地台的,由基底和盖层构成的,地台双层构造概念。由于地台具有坚硬的结晶基底和几乎不变形的盖层,当时大多数地质学家都相信,地台在形成之后就不再遭受强烈的变形。 从霍尔 1857 年关于地槽概念的提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 1965 年 美国学者奥布英 ( J. Aubouin ) 出版的《地槽》一书,对槽台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提出,这个地球科学观在地质学界的影响超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即使是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也还是不能涵盖槽台学说的所有内容,尤其是大陆构造的研究,许多相关的概念至今仍在使用。 以上假说似乎都有正确之处,但以上的每个假说又都不完善。地质假说,必须符合地质事实。任何假说,都有可能错误,但很多地质事实是不容否定的。哪么,目前为止,不容否定的地质事实有哪些呢?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之六 60 个重要地质事实 参考文献: Bacon F. Nouvnm Organum Scientiarum. London . 1620. Bucher W H. Volcanic explosions and overthrusts. Am. Geophys. Union Trans., 14 th Ann. Meeting 1933, 14, 238-242 Dana J. D. On some results of the earth's contraction from cooling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of mountai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73, 5: 423-443 Carey W S. The Expanding Earth. Amsterdam :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1976. Davison C. Philos. Trans. Roy. Soc. London Ser. A, 1888. 178: 240 Dietz R. S. Continent and ocean basin evolution by spreading of the sea floor. Nature, 1961, 190: 854-857 Hess H. H. History of ocean basins. Petrologic studies--A volume in honor of A. F. Buddington. Geol. Soc. America . 1962 : 599-620 Hilgenberg O C. Vom wachsenden Erdball. Berlin . 1933. Holmes A. Radioactivity and earth movements. Trans. Geol. Glasgor, 1931, 18: 559-606 Jeffreys H. The Earth.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 Press. 1929. Jeffreys H. The Earth (4 th edi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 Press. 1962. Kremp G O W. Earth expansion theory versus statical Earth assumption. In: Chatterjee S et al. e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Lubbock : Texas Tech Univ. Press. 1992. Le Pichon X . Sea-floor spreading and continental drif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68, 73: 3661-3697 MacDonald G J F. The Deep structure of continents. Rev Geophys., 1963, 1(4):587-665 McKenzie D. P., Parker R. L. The north Pacific; an example of tectonics on a sphere. Nature, 1967, 216: 1276-1280 Meyerhoff A A, Meyerhoff H A, Briggs K S Jr. Continental drift V: proposed hypothesis of earth tectonics. Journal of Geology, 1972. 80(6):663-692 Meyerhoff A A, Toner I, Morris A E L, et al. Surge tectonics: a new hypothesis of Earth dynamics. In: Chatterjee S et al. e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Lubbock : Texas Tech Univ. Press. 1992. Morgan W. J . Deep Mantle Convection Plumes and Plate Motions.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1972b, 56: 203-213 Morgan W. J . Plate Motions and Deep Mantle Convection. Studies in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Memoir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SA), Boulder, CO, 1972a , 132: 7-22 Owen H G. Has the earth increased in size? In: Chatterjee S et al. e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Lubbock : Texas Tech Univ. Press. 1992 Snider A. La er ation et ses myst res d voil es. Paris : Frand and Dentu. 1858 Taylor F. B. Bearing of the Tertiary mountain belt on the origin of the earth's pla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10, 21: 179-226 Wegener A. Die Entestehung der kontinente. ( =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Geologische Rundschau, 1912: 3: 276-292 (in German) Wegener A. 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 Braunschweig, Germant: F Vieweg ung Sohns. 1915 Wegener, A. Die Ente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ed. 4. Brunswick : Vieeweg. 1929 Wegener A.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Translated from the third German edition by J. G. A. Skerl. New York : E. P. Dutton and Company. 1924 : 1- 212 Wegener, A. The origins of the continents . Journal of Geodynamics, 2001, 32: 31-63 Wegener A .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translated from German by John Biram). New York : Dover Publications. 1966: 1- 246 Wilson J. T . A new class of faults and their bearing on continental drift. Nature, 1965, 207: 343-347 Wilson J. T . A possible origin of the Hawaiian Islands . 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cs = Journal Canadien de Physique, 1963b, 4 1: 863-870 Wilson J. T . Evidence from islands on the spreading of ocean floors. Nature , 1963a , 197: 536-538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人文|4078 次阅读|3 个评论
经络机理:是否存在其它的“场”?
人为峰 2008-12-20 18:01
网友rm在拙博客中提出: 动物有没有经络?经络就一定是电信号?会不会有未知的物理场,不属于引力场与电磁场? 顺便可以研究一下疼痛学,针灸可以止痛,刺入人体却无痛觉。也许可以通过微电极做物理麻醉控制神经传导。 动物也有经络,这在中医界基本上得到公认,现在有很多关于经络的研究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但一般认为动物身上的经络是确定的,穴位却没有共识。 经络一定有电信号,也有其它信号,如钙震荡、发声、发光等,很多人对此有较深入的研究 , 但在目前已掌握的情况来看,本人认为电信号是主要的,其它的信号可能是伴随的,如同电磁、电热效应一样。本人在其它拙文中有较全面的认证。 会不会有未知的物理场,不属于引力场与电磁场?在现有的科技水平尚不能做出肯定与否定的答案。但任何研究,都需有现实的基础与手段,科学探索既需要不受任何限制的想象,又需要要可实现的、严谨的验证。随便提一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科学探索上也必须严格遵守这一检验的标准。不能仅仅凭理论证明,更不能仅凭想象。必须有可重复验证的实验。 针刺并不是不痛,镇痛的研究也同样是个巨大而又复杂的课题,自量是不具备这个研究的任何实力、基础,也只好留给别人去建功立业。 目前,对经络的定位(深度与尺寸)的探索正在进行,渴望大家能够提供各种帮助,像rm先生这样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其它的建议、研究手段。在此先表示感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按部就班的科学研究方法
biozhang 2008-10-18 18:56
张星元:按部就班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开头语 科学研究方法是用来解决难题的程序,或者说是用来逐步理解某些自然现象的程序,包括用来检验难题的可能答案的程序。 科学研究方法是获得关于大自然信息(知识)的这样一类方法:首先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通过严格的试验确定这些解决方案是否有效(有意义、令人信服、可靠、满意、得到公众认可)。 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以如下假定为前提,因此属于理想状态下进行的方法,或称按部就班的(经典的)科学研究方法。 ① 在自然界观察到的事件都有其发生的原因; ② 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可以找到的; ③ 自然界发生的事件可以用一般规律或模式来描述; ④ 重复发生的事件可能有同样的原因; ⑤ 一个人能做到的实验结果别人也能重复; ⑥ 基本的自然规律的应用与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无关。 例如:闪电打雷事件。我们大家都观察到闪电必有雷声伴随,根据以上假定,应该有一种解释可以说明所有的闪电打雷事件,不论它们发生在何时何地,并且所有的人对这种事件都可以得到同样的观察结果。我们从科学的观察和试验知道,闪电起因于云块之间的电荷差,闪电同样遵循静电试验观察到的一般规律;并且,已经测试过的所有的闪电,不论是何时何地发生的,都是由同样的原因引起的。 要区分仅仅是,是相关(一起发生)的情况,还是相关而且表现因果关系的情况。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是前一个事件的直接结果,这两个事件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许多事件是相关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相关都表现因果关系。例如,闪电和雷声相关而且具有因果关系。然而,要确定秋季和树木落叶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困难。因为秋天带来了低温,许多人就以为低温是树叶变色和下落的原因。事实上,这两个事件只是相关,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树木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秋天日照时间的缩短。在温室里进行的试验显示,人为地缩短日长(光照时间),将引起树木落叶,尽管温度并没有变化。知道了因果关系的存在,就有可能预言,如果存在同样的一套环境条件,将会有什么的事件发生。 科学方法需要系统地搜索和研究信息,并且持续不断地核对、再核对,看早先的假说是否仍然得到新信息的支持。如果不能从新信息得到的新证据的支持,就应该抛弃或改变早先的假说。科学的假说要经受不断的重新评价,批评和修正。 二、经典的科学研究方法 经典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在前文所述的理想状态下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它涉及几个可以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观察 ②设问(提出问题) ③多方求索 ④假说的构建 ⑤对假说的检验 ⑥优化假说 ⑦理论和定律的导出 ⑧进一步的交流 然而,科学研究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下面将分段阐述。 ㈠ 仔细的观察 科学的质询常常始于对于重复发生的事件的观察。观察就是用我们的感觉(看、听、闻、辨味、触摸)或感觉的延伸(显微镜、望远镜、摄像机、录音机、X-光、温度计等等)来纪录事件。观察要比不经意的感知更深入一些。 你可能听到一种声音或者看到一个物象,然而并没有真正地进行观察。你听到超市播放音乐吗?你当然听到了,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播放的是什么乐曲,那么你并没有进行观察。如果你留心去观察所播放的音乐,你就能识别它。我们谈到观察,指的是对事件的小心的、动脑筋的认辨,并不仅仅是不经意的注意到。我们要自我训练以改进观察技能,因为在科学方法的每一部分,仔细的观察都是重要的。 通过对事件的直接观察获得的信息叫做经验的证据,经验的证据能够被进一步的观察证实或推翻。如果事件只发生一次,或者说不能够人为地重复,那么就不可能用科学的方法获得关于这个事件的进一步的信息,就不可能对这个事件做出科学的解释。 ㈡ 正确的设问 得到更多关于某事件经验的证据后,应该就该事件开始酝酿并准备提出问题。如,该事件是怎样发生的?该事件是由什么引发的?该事件什么时候再次发生?能控制该事件使它对我们有利吗? 问题的形成并不如想象那么简单,因为提出问题的方式将决定你怎样去回答它们。问题太大太复杂不可能做出回答;因此,要在以正确的方式提出问题上狠下功夫。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是科学方法中最消耗时间的部分;正确的设问对于你期望的答案是关键的。 打个比方,你观察到的猫捕捉老鼠、咬死老鼠和吃老鼠的现象,就可能以几种不同的方式设问(用如下两套问题设问,希望得到相似的信息,即为什么会发生猫捉老鼠的现象): A 1 是不是猫喜欢吃鲜活的老鼠肉?(实验范围宽而不定) B 1 如果要在鲜活的老鼠肉和罐头猫食之间作选择,猫会挑选哪一种?(易实验) A 2 是什么因素刺激猫去捉老鼠?(实验范围宽而不定) B 2 猫只有在感到饥饿的时候才去捉老鼠吗?(易实验) 显然,通过实验回答B 1 和B 2 比A 1 和A 2 容易得多。B 1 和B 2 的实验给出结果:之所以会发生猫捕捉老鼠、咬死老鼠和吃老鼠的现象,是因为猫喜欢吃鲜活的老鼠肉,特别是当它(它们)饥饿的时候。 ㈢ 多方质询求索 一旦已对设问(提出什么问题)做出决定,就开始搜索其他的知识来源,以获得更多信息。也许这个问题已被其他人回答,或者几种可能的回答已经被否定。知道其他人已经做了些什么,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 这个过程(多方求索)通常包括上网搜索信息,阅读适当的科学文献,或者与对同样的研究领域感兴趣的朋友们的联系。即使对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科学文献和其他同行专家、研究伙伴们也能够提供一些有利于解决问题看法和意见。 经过以上的求索后,就要做出是否继续探索下去的决定。如果我们仍然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就可以正式构建一个假说(质询的过程将在一个新的水平上继续下去)。 ㈣ 假说的构建 假说是一种这样的陈述,它对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回答,或者对能够进行实验的观察做出的解释。 一个好的假说必须是: ① 符合逻辑的 ,② 能对当今可以搜集到的所有有关信息做出解释的, ③ 根据此假说可以预测(与所问的可以试验的问题有关的)未来事件。 此外,如果有几个假说可供选择,应该采用假定条件最少的、最简单的假说。假说的形成需要进行文字的推敲和理性的深化。如果假说不能够对设定条件下观察到的所有事实做出解释,就会令人生疑,并且可能最终怀疑你的工作的有效性。如果假说不是可检验的或者没有得到试验结果的支持,那么由这样的假说所做出的解释是不可靠的,不过是推想或臆测而已。 假说是建立在观察和其他知识源泉的基础上的,并且可以预言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一事件将怎样发生。我们要通过检验假说的预测能力,审查该假说是否不正确。 ㈤ 假说的检验 假说的检验可采用几种方式: ①可以仅仅是从已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源搜集有关的信息。 例如,如果你访问一个墓地,从阅读墓碑观察到,异常多的不同年龄的人在同一年去世。你可能会假说那年曾发生传染病或者天灾人祸,造成许多人的死亡。查阅当时的新闻报可能是检验这个假说的一种好的方式。 ②可以单单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来检验假说。 例如,如果你假说一种鸟,它们利用树的空穴来建巢,你就去观察几个属于这个种的鸟,并且纪录它们建巢的地方和巢的种类。 ③通常用于检验假说的方法是设计一个实验。 实验是指对事件或存在的再创造(recreation)。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确定坚持、修正或抛弃假说。 进行实验会遇到困难,因为一个具体的事件可能包含大量的独立事件(叫做变量)。例如鸟鸣的发生,就可能涉及鸟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许多活动,可能因为鸟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刺激。要弄清涉及鸟鸣的诸多因素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排除繁杂的因素,一般要进行对照试验( a controlled experiment )的手段。 对照试验要求我们构建一种只有一个变量的条件试验。而且这个变量可以操纵或改变。一个典型的对照试验分两个(或多个)组进行,只有一个组对指定的变量不按特定的方式操作,另外的一个(或多个)组则按特定的方式操作。对指定变量没有操纵的试验组叫做对照组,另外的一个(或多个)组叫做实验组。 涉及鸟鸣发生的情况可被分解成许多简单的问题。诸如,公鸟、母鸟都会鸣叫吗?鸟儿一年四季都会鸣叫吗?鸟儿的鸣叫声在任何情况下的都是一样的吗?是不是有的鸟儿比其他的鸟儿叫得更多?鸟儿在什么情况下开始鸣叫,在什么情况下停止鸣叫?每一个问题都将为假说的构建提供能被实验检验的基础;每一个试验将为鸟鸣产生的全过程的某一部分提供信息。 例如,为了检验睾丸产生的雄性激素参与刺激公鸟鸣叫的假说,就可以这样进行实验:把用于实验的公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鸟除去睾丸,为实验组;另一组鸟保留睾丸(正常发育),为对照组。 实验中,由我们操纵的 有或没有睾丸 这个变量,叫做自变量。公鸟的鸣叫行为叫做应变量,因为如果性激素是重要的,观察到的鸣叫行为的变化将取决于公鸟究竟有还是没有睾丸(对应的自变量)。 在实验中,只能有一个自变量,并且期望应变量作为自变量操纵的直接结果而发生变化。实验以后,对获得的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如果这两个组的鸟在鸣叫方面没有什么差别,我们就能推断自变量(睾丸)与应变量(鸣叫)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然而,如果存在差别,自变量的变化很可能是对照组和实验组间发生差别的原因,在这个实验条件下,睾丸的除去确实改变了鸟儿鸣叫的行为。 果真如此吗?我们往往不轻易接受单个的实验结果,因为它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与实验无关的随机的事件影响了实验结果,使人们误认为有一种因果关系存在。 例如,去除睾丸的手术可能引起某些鸟生病或不舒服,鸣叫也就少了。克服这个困难的一种方法是,给所有的参加实验的鸟施行同样的外科手术,但只有一半鸟除去睾丸,而另一半作为对照的鸟仍保留睾丸。 只有当变量数为1时,同样的实验能多次重复,而且实验结果始终如一;实验结果才被认可。此外,我们常常对实验结果应用统计检验,以便公平地判定实验结果,看它们是有效的(有意义的、与其他知识相吻合的)、可靠的(重复地给出同样的结果的)和显示因果关系的,还是随机事件的结果。 还有一个检验重大假说的方法是通过检验从假说做出的预测来检验假说。假说的预测 (the predictions of a hypothesis) 要经受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的检验,从预测的结果可以检验假说是否正确。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这一步是关键性的一步。 往往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某假说是错误的,从另一个方向来分析假说的正确程度。 通常不可能证明假说正确,因为从某些可供选择的假说,可能做出同样的预测,并且其中某个假说还没有考虑到的可能性也经常存在。 例如,你已经有了一个关于太阳绕地球转的假说,根据这个假说可以预测早晨太阳将从地球的一侧(如,东方地平线)升起,傍晚太阳将从地球的另一侧(如,西方地平线)消失。这个预测是正确的,但是这个假说是不正确的。一个可供选择的假说,即地球绕太阳转的假说同样可以做出这个推测,是正确的假说。 正因为如此,如果发现预测是正确的,只能说明做出这个预测的假说受到支持,但是并不能证明它是正确的。相反,如果发现预测不正确,假说就不可能是正确的。 通常,通过对可供替代的假说(alternative hypotheses)的证伪(disproving),借助于逐个排除的方法来逼近假说的真实性。假说只有经受所有的证伪(falsification)的考验而依然没有被推翻,才能被接纳为相对正确。 ㈥ 假说的优化 在适当的时候新的信息和观点应该公开,即自愿提交自己的观点,以接受他人的审查。如果产生新的疑问,必须针对疑问做进一步的实验来消除疑问。 在实验过程中,仍必须了解新的信息,并且提出能导致进一步实验的新问题。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出上百个新的问题和实验。华生(Watson)和克里克(Crick)对 DNA 分子结构的发现导致成千上万实验,并且推动了整个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同样,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成功已经导致成千上万新的实验和研究。科学始终容许对已提出的观点(假说)的怀疑,容许新观点取代原有的观点,新的观点应该能够更加全面地描述某一定的场合发生的事件。这种吐故纳新的情况的出现,也许是因为你还没有想到的另一个假说能对发生的事件做出更完善的解释,或者因为你没有进行适当的观察而不能觉察你原来的假说是错误的或片面的。如果假说是不正确的,就必须把它否定掉,并构建新的假说。然而,你若不能证明假说不成立,这或许会增强你对该假说的信心,但并没有证明该假说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是正确的。 如果设问和实验的过程继续下去,并且原来的假说和其他密切有关的假说连续不断地始终如一地得到证据的支持,我们将开始考虑怎样把这些假说和事实组合成一个广泛适用的模式。完成这一步,理论就形成了。 ㈦ 理论和定律的导出 理论是一种能被广泛接受的、似乎真实的(相对真理)、能解释事件为什么发生的基本科学观念的概括和总结。 生物学理论的一个例子是疾病的生源说( the germ theory of disease )。这个理论指出,某些疾病是由能够从一个个体传递到另一个个体的活的微生物引起的,这样的疾病叫做传染病。当这些微生物在人体内繁殖时,它们的数目上升,引发疾病。 正如你所知,这是一个非常完全的陈述,这个陈述是多年观察、设问、实验和资料分析的结果。这个疾病的生源说(理论)为传染病的性质和对它们的控制方法提供了一个明朗的概观。 因为我们也确信,这理论的关于某种疾病为什么能从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的解释;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极端的保护措施,如采取消毒饮用水,外科手术时维持环境的无菌状态等措施来防止微生物对人的感染,以防止免疫系统减弱的人遭受感染。 理论(theory)是已经过实验证实的、可以用来解释有关事实、偶然事件或自然现象的原则,是根据客观存在的普遍原理对事物做出解释的思想体系。理论是一种被广泛地接受的观念,理论为我们怎样看世界和怎样建立新的假说指出正确的方向。 某种理论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对它的检验的停止,我们继续不断地获得新的信息,可能会发现对这种理论来说是例外的信息,甚至偶尔会有能证明该理论不正确的信息。 定律(law of nature)描述自然界发生什么的始终如一的、恒定的大自然运行的实际情况,是对于某种情况下经常发生的事件的真实的陈述,或者说,是指给定条件与对应的现象之间的不可变动的顺序,也就是自然规律。 生物发生律( biogenetic law )就是生物学定律的一个例子,该定律指出所有生物(living thing)来自先前存在的生物。 定律描述事件发生什么(规律),而理论解释事件为什么发生(原因),定律和理论在某种意义上相似,它们都要经受反复的检验,并且都被认为能够预报大自然怎样运行。 在整理大自然运行方式的过程中,我们借助于概括(generalization)来组织信息。然而,概括必须得到事实的支持。概括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如同一条双向道。通常观察完成了,假说检验了,导致一般结论、原理或理论的模式也就形成了。这种从分析许多组特定的事实出发而导出一般原理的过程,叫做归纳(induction )或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 例如,人们考察了成千上万种鸟,观察到所有这些种类的鸟都生蛋。根据这些观察,他们可能导出生蛋是鸟的一个基本特征的原理(principle),然而并没有(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观察每一种鸟。 定律、原理或理论一旦建立,就能用来预测自然界更多的观察结果。一般原理用来预测某种情况下的特定事实的过程叫做演绎(deduction )或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 )。 例如,鸟生蛋的一般原理建立起来以后,就可以演绎出新发现的某一种鸟也能够生蛋。 在科学的程序中,归纳和演绎都是重要的思考程序,都可以用来增强我们对大自然和世界的理解。 ㈧ 坦诚的交流 科学方法把交流放在十分重要的中心位置上。因为大多数科学规律是在对同一类难题感兴趣的其他人的批评的眼光下的、公开的情况下导出的。交流过程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包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反映研究、思考和意见的文章。交流还可能发生在科学发现的过程的任何环节。 对于异常的观察结果,有人可能会提出问题。他们可能发表不完全的初步的实验结果。他们可能会发表概括大量材料的报告。而且,他们常常会对你的观点发表关于它并不会得到当前资料支持的强烈的保留意见。这就为其他科学家批评、建议或赞同提供机会。我们出席(学术)讨论会与同行直接对话,也可以以诸如电话、电子邮件、互联网等非正式的方式相互影响。其结果是大多数的科学规律,在它被发现、讨论和修改的过程中,都已接受许多头脑的审查。 三、结尾 最后,对文中有关的概念进行规范。 假说(hypothesis)指的是对某一类事物提供的可能的解释,未经实验证实,或没有完全地经过实验证实,但可作为推理的基础,实验的指南,或作为从已知事实作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并且有些假说在未来的时间很可能上升为理论或定律。 理论(theory)是已经过实验证实的、可以用来解释有关事实、偶然事件或自然现象的原则,是根据客观存在的普遍原理对事物做出解释的思想体系。理论是一种受到广泛地接受的观念,理论为我们怎样看世界和怎样建立新的假说指出正确的方向。 定律(law of nature)描述自然界发生什么的始终如一的、恒定的大自然运行的实际情况,是对于某种情况下经常发生的事件的真实的陈述,或者说,是指给定条件与对应的现象之间的不可变动的顺序,也就是自然规律。 推理(reasoning)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前提)推出未知判断(结论)思维形式。推理是客观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的实践在意识中的反映。由推理得到的知识是间接的、推出的知识。正确推理基本条件是前提真实,推理方法正确。推理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不同形式。 预测 (predications )一般以条件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定律、原理或理论一旦建立,就能作为推理的前提,通过演绎推理来预测自然界更多的观察结果。如果这些定律、原理或理论是正确的,预测必定是正确的,因为预测的结果是通过演绎逻辑推出的结果,不包含任何创造和臆测。因此,从预测的结果可以检验假说是否不正确,或者是否得到实践的支持。
个人分类: 接力棒|16026 次阅读|8 个评论
由假设到理论
热度 1 yhqsd 2008-10-17 09:23
科学试验是为问答特定的科学问题而做的,设计试验之前首先要明确提出本研究要问答什么问题。而为了回答问题需要对预期结果提出清晰的假使,并总结成相应的假说。试验过程实际就是对假说进行证实或证伪的过程。 构成假设或假说相当于确定研究的 靶子,有了靶子,研究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理论来自原始的假设和假说,由假设到理论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1 、假设 ------完整化 -----假说 2、假说 ------真实化-----学说 3、学说 ------系统化----- 理论 科学研究的过程实际就是使主观(构想的假说)与客观(真实的理论)不断统一的过程,在试验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主观认识(假说)使之尽量与客观相符。当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了,也就获得了真理。 没有原始的假说,就难有成熟的理论。在研究过程中要敢于假使,敢于提出自己的假说。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123 次阅读|2 个评论
系列博文“晒一晒科学研究的方法”中有关的概念
biozhang 2008-10-6 06:10
张星元:系列博文晒一晒科学研究的方法中有关的概念 晒一晒科学研究的方法系列博文十篇已于日前发表,下面是我对文中有关概念的理解,敬请网友批评指教。 假说(hypothesis)指的是对某一类事物提供的可能的解释,未经实验证实,或没有完全地经过实验证实,但可作为推理的基础,实验的指南,或作为从已知事实作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并且在未来的时间很可能上升为理论或定律。 理论( theory )是已经实验证实的、可以用来解释有关事实、偶然事件或自然现象的原则,是根据客观存在的普遍原理对事物做出解释的思想体系。理论是一种广泛的接受的观念,理论为我们怎样看世界和怎样建立新的假说指出正确的方向。 定律(law of nature)描述自然界发生什么的始终如一的、恒定的大自然运行的实际情况,是对于某种情况下经常发生的事件的真实的陈述,或者说,是指给定条件与对应的现象之间的不可变动的顺序,也就是自然规律 推理( reasoning)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 前提)推出未知判断( 结论)思维形式。推理是客观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的实践在意识中的反映。由推理得到的知识是间接的、推出的知识。正确推理基本条件是前提真实,推理方法正确。推理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不同形式。 预测 (predications )一般以条件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定律、原理或理论一旦建立,就能作为推理的前提,通过演绎推理来预测自然界更多的观察结果。如果这些定律、原理或理论是正确的,预测必定是正确的,因为预测的结果是通过演绎逻辑推出的结果,不包含任何创造和臆测。因此,从预测的结果可以检验假说是否不正确,或者是否得到实践的支持。 人类活在世上并不自由。科学是人类解放自己最有效、最理想的途径。尽管金钱可以增大人类活动的自由度,但金钱买不到的,大多可以通过科学的途径得到。
个人分类: 接力棒|3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晒一晒科学研究的方法之八(假说的优化)
biozhang 2008-10-5 07:32
张星元: 假说的优化 在适当的时候新的信息和观点应该公开,即自愿提交自己的观点,以接受他人的审查。 如果产生新的疑问,必须针对疑问做进一步的实验来消除疑问。 在实验过程中,仍必须了解新的信息,并且提出能导致进一步实验的新问题。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出上百个新的问题和实验。华生(Watson)和克里克(Crick)对 DNA 分子结构的发现导致成千上万实验,并且推动了整个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同样,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成功已经导致成千上万新的实验和研究。 科学始终容许对已提出的观点(假说)的怀疑,容许新观点取代原有的观点,新的观点应该能够更加全面地描述某一定的场合发生的事件。这种吐故纳新的情况的出现,也许是因为你还没有想到的另一个假说能对发生的事件做出更完善的解释,或者因为你没有进行适当的观察而不能觉察你原来的假说是错误的或片面的。 如果假说是不正确的,就必须把它否定掉,并构建新的假说。然而,你若不能证明假说不成立,这或许会增强你对该假说的信心,但并没有证明该假说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是正确的。 如果设问和实验的过程继续下去,并且原来的假说和其他密切有关的假说连续不断地始终如一地得到证据的支持,我们将开始考虑怎样把这些假说和事实组合成一个广泛适用的模式。完成这一步,理论就形成了。
个人分类: 接力棒|3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晒一晒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七(假说的检验)
biozhang 2008-10-5 06:53
张星元: 假说的检验 假说的检验可采用几种方式: 1.可以仅仅是从已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源搜集有关的信息。例如,如果你访问一个墓地,从阅读墓碑观察到,异常多的不同年龄的人在同一年去世。你可能会假说那年曾发生传染病或者天灾人祸,造成许多人的死亡。查阅当时的新闻报可能是检验这个假说的一种好的方式。 2.可以单单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来检验假说。例如,如果你假说一种鸟,它们利用树的空穴来建巢,你就去观察几个属于这个种的鸟,并且纪录它们建巢的地方和巢的种类。 3.通常用于检验假说的方法是设计一个实验。实验是指对事件或存在的再创造(recreation)。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确定坚持、修正或抛弃假说。 进行实验会遇到困难,因为一个具体的事件可能包含大量的独立事件(叫做变量)。例如鸟鸣的发生,就可能涉及鸟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许多活动,可能因为鸟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刺激。要弄清涉及鸟鸣的诸多因素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排除繁杂的因素,一般要进行对照试验(a controlled experiment)的手段。 对照试验要求我们构建一种只有一个变量的条件试验。而且这个变量可以操纵或改变。一个典型的对照试验分两个(或多个)组进行,只有一个组对指定的变量不按特定的方式操作,另外的一个(或多个)组则按特定的方式操作。对指定变量没有操纵的试验组叫做对照组,另外的一个(或多个)组叫做实验组。 涉及鸟鸣发生的情况可被分解成许多简单的问题。诸如,公鸟、母鸟都会鸣叫吗?鸟儿一年四季都会鸣叫吗?鸟儿的鸣叫声在任何情况下的都是一样的吗?是不是有的鸟儿比其他的鸟儿叫得更多?鸟儿在什么情况下开始鸣叫,在什么情况下停止鸣叫?每一个问题都将为假说的构建提供能被实验检验的基础;每一个试验将为鸟鸣产生的全过程的某一部分提供信息。 例如,为了检验睾丸产生的雄性激素参与刺激公鸟鸣叫的假说,就可以这样进行实验:把用于实验的公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鸟除去睾丸,为实验组;另一组鸟保留睾丸(正常发育),为对照组。 实验中,由我们操纵的 有或没有睾丸 这个变量,叫做自变量。公鸟的鸣叫行为叫做应变量,因为如果性激素是重要的,观察到的鸣叫行为的变化将取决于公鸟究竟有还是没有睾丸(对应的自变量)。 在实验中,只能有一个自变量,并且期望应变量作为自变量操纵的直接结果而发生变化。 实验以后,对获得的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如果这两个组的鸟在鸣叫方面没有什么差别,我们就能推断自变量(睾丸)与应变量(鸣叫)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然而,如果存在差别,自变量的变化很可能是对照组和实验组间发生差别的原因,在这个实验条件下,睾丸的除去确实改变了鸟儿鸣叫的行为。 果真如此吗?我们往往不轻易接受单个的实验结果,因为它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与实验无关的随机的事件影响了实验结果,使人们误认为有一种因果关系存在。 例如,去除睾丸的手术可能引起某些鸟生病或不舒服,鸣叫也就少了。克服这个困难的一种方法是,给所有的参加实验的鸟施行同样的外科手术,但只有一半鸟除去睾丸,而另一半作为对照的鸟仍保留睾丸。 只有当变量数为1时, 同样的实验能多次重复,而且实验结果始终如一;实验结果才被认可。 此外,我们常常对实验结果应用统计检验,以便公平地判定实验结果,看它们是有效的(有意义的、与其他知识相吻合的)、可靠的(重复地给出同样的结果的)和显示因果关系的;还是随机事件的结果。 还有一个检验重大假说的方法是通过检验从假说做出的预测来检验假说。假说的预测 (the predictions of a hypothesis) 要经受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的检验,从预测的结果可以检验假说是否正确。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这一步是关键性的一步。 往往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某假说是错误的,从另一个方向来分析假说的正确程度。 通常不可能证明假说正确,因为从某些可供选择的假说,可能做出同样的预测,并且其中某个假说还没有考虑到的可能性也经常存在。 例如,你已经有了一个关于太阳绕地球转的假说,根据这个假说可以预测早晨太阳将从地球的一侧(如,东方地平线)升起,傍晚太阳将从地球的(如,西方地平线)一侧消失。这个预测是正确的,但是这个假说是不正确的。一个可供选择的假说,即地球绕太阳转的假说,同样可以做出这个推测,是正确的假说。 正因为如此,如果发现预测是正确的,只能说明做出这个预测的假说受到支持,但是并不能证明它是正确的。与此成对照的是,如果发现预测不正确,假说就不可能是正确的。 通过对可供替代的假说( alternative hypotheses )的证伪(disproving),借助于逐个排除的方法来逼近假说的真实性。假说只有经受所有的证伪(falsification)的考验而依然没有被推翻,才能被接纳为相对正确。
个人分类: 接力棒|4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