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东北师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委屈你了?还是厉害了?我的师大
baocunkuan 2017-9-23 21:23
近日国家 “双一流”高校、学科放榜,各种“段子”在朋友圈里传来传去,其背后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其中,有不少在说我的师大 ——东北师大的:“有6个双一流学科,数量超过半数的双一流高校”。有人为师大鸣不平或感到委屈,有为人师大感到骄傲——进入到双一流高校的“师大”也只有北师、华师两个——相对地处长春且一直被称为“老三”的东北师大,也实属不易。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我的师大一直是不“从辱不惊”:当年曾一度师范院校不安份于做师范院校,我的师大依然雷打不动地安心于“祖国教育事业”;“孔雀东南飞”、人才流失严峻形势下,绝大多数 老师 依然坚守在我的师大。一直以来,无论北京还是上海,我的师大的毕业生一直是 “杠杠的”——受到各地各类中小学的普遍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的师大的学生踏实——我想,师大校门上的“为人师表”和图书馆旁草坪石头上刻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一直铭记在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位 师大毕业生的 心里。 之前写过两则相关的博文,现将其重新整理一下,以此祝福我的师大 ——东北师范大学。 我的大学我做主 尽管经常听人们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甚至连我自己也有时会这么说。然而,在我的求学路上,我却是一个“投机主义”者。 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家人是主张我学医,因为在他们看来,人总归是会有病的,医生总归不会没工作的,大不了回家开诊所,也不少挣钱,而且可以传给 “小孩子”,因为我们村诊所的医生大都是子承父业。其实,这一想法也挺“功利”的,但是很朴实。 我却坚定地报考了长春的一所师范大学,理由有三:一是师范类院校不用交学费,且有师范奖学金,这对于出自农门、父亲年事又高、家境又不好的我来说,尤为重要;二是长春地处东北,不属改革开放前沿的长三角、珠三角,物价应该不贵(其实上了大学后,发现长春物价并不便宜);三是我无意中发现那个师范大学有 “环境科学”专业,而中小学都没有开设此类课(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不大可能会到中小学做老师。 要知道,那时 “农林水,地矿油,师范学校粉笔头”是被人瞧不上眼的学校和专业,报考师范院校的通常是考大学处于“可上可不上”的同学首选。而我这样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许多同学、老师都认为我报“低”了。我坚持着自己的意见,给家人说是报考了省内的一所医科大学。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我才告诉了母亲“真相”,母亲泪光闪烁,以为家境委屈了我。 于是,我就成了 “拿着师范奖学金,读着非师范专业”的学生。还好,若干年后,还是做了教师,当然做的是大学教师,也算没有辜负当年“每月 30 元 ”的师范奖学金了。 俺是师大毕业的 我是 1990 年上大学的。那时有个说法: “农林水,地矿油,师范学校粉笔头”。算是比较“臭”的学校或专业。那时报考志愿,只有试图碰运气的同学才会考此类院校。当年,学习成绩还算不错的我,第一志愿报考东北师大,但凡知道我要考东北师大的,无论老师还是同学或亲戚,第一反应就是“咦,你怎么考师范?!”可见,师范院校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 我当年报考东北师大,理由有三:一是师范类院校不用交学费,且有师范奖学金,这对于出自农门、父亲年事又高、家境又不好的我来说,尤为重要;二是长春地处东北,不属改革开放前沿的长三角、珠三角,物价应该不贵(其实上了大学后,发现长春物价并不便宜);三是我无意中发现那个师范大学有 “ 环境科学 ” 专业,而中小学都没有开设此类课(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不大可能会到中小学做老师。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只是以超出本科线 12 分(记得当年济宁本科线是 509 )的微弱优势遂愿,尽管四年大学里再也没有碰见一个同年级且比我高考分数低的山东老乡。 现在想起来,四年大学,地理、化学、生物三大学科的基础课、专业课几乎都学个遍,还清楚记得生物实验课(自我表扬一下,我生物学得好)从 “环毛蚓”解剖到“家兔”,本科时的《仪器分析》实验用过当时可谓价值连城的“色质联机”。接下来,是 3 年的研究生学习,再接下来是博士三年(尽管当时属中科院系统,导师依然是师大的尚先生,而且婚后还 “赖”在当时师大教工食堂和网球场附近蜗居)。博士毕业时,尚先生本是要留我在师大的,记得也拿到了去师大的“派遣证”,而且也去了师大医院体检,只是后面来了同济做博士后(呵呵,后面一定再写博文再交待)。 无论在同济,还是在复旦,看着坐在下面的同学,站在讲台上的我有时会心里多少有些 “虚”。但又很坦然,因为我相信: 1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前天, “曲师大”的博文出来后,我就如是评论过)?!我不相信命运,我却相信自己,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相信“天道酬勤”! 2 、相信态度决定一切,持续的努力,让我这个一直 “中等偏上”的人一路走来。 我的大学 ——“ 80 分之乐 ”和“中等偏上之道” 大学毕业前夕,一个同学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写到: “每次考试,你是全班最潇洒的一个;只是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没有那么潇洒了~”。另一个同学写到:“每次考试前一周,其他同学在拼死拼活复习功课,你却拿本小说在教室里‘晃来晃去’,把大家‘气个’半死 ~ ”。呵呵 ~ 其实,他们说得是一回事:我的大学 ——“ 80 分之乐 ”和“中等偏上之道”。 即便在我读小学时,也没有在全班 “考过”第一。尽管小学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时的成绩可能要比“ 80 来分 ”高出一些,但在班级里的名次却一直是“铁打的老四”。整个中学六年里,只是在初二时一次偶尔机会考了全班“第二”,之后又“回归”至“中等偏上”。还好,初中升高中超过录取线 50 几分,高中升大学超过本科录取线 12 分且在师大全校山东籍 “老乡”里并没发现还有比我考分低的,也算没有浪费“考分”,呵呵 ~ 考研的成绩 357 ,录取线大概是 320 ,听起来还算不错,要知道,我们班上一个女同学跨学校(从师大到山大)、跨专业(从环科到生物)情况下居然还考了 400 多分 ~ 不过,回想起来,觉得倒也不错: 1 、 “ 80 来分 ”意味着相关课程的知识,我还是掌握了大多数(基数效用); 2 、 “中等偏上”意味着我在“圈子”里位置(序数效用),我也曾经自嘲或自我安慰:“我就是到了济宁师专,未必能考第一;但就算去了北大、清华,肯定也不会垫底 ~ ”。 3 、无论是 “ 80 来分 ”,还是“中等偏上”,总是有相对比较靠近的“标杆”在前面,这一标杆也许无意中就成了我持续努力的力量源泉。 我曾经写下过这么一段话: “无论是读书时,还是工作以后,我在‘圈子’里一直并不出色,但持续的努力使我一路走来”。
3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北师大学习终于结束了!
Shifengyu 2013-10-25 20:33
8月30日,来到东北师大外语培训部,参加英语出国培训学习,今天(10月25日)学习终于结束了!两月来,收获颇多!感谢东师英语老师(如张宁老师、王老师及高老师等)!感谢他们认真负责对待每一堂课!感谢黑龙江省教育厅!同学们(如徐永明、程俊廷、孙明等)积极学习、努力上进的态度令人终生难忘! 盼在不同国度再相聚!祝同学们身体健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爸爸与口琴
热度 4 gl6866 2012-1-31 11:54
去年初冬,我把老妈接到北京,在收拾东西时发现爸爸于1964年填写的一份详细的履历表的底稿。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他在上大学之前的1949年5月至9月这段时间他所干的事情。那时北平(京)已经和平解放,而他则在暑假前担当起慕贞汇文口琴队的指挥。爸爸1949年前便学会了吹口琴,而且很棒。还曾师从著名口琴演奏家石人望先生。他的口琴队指挥就是石人望先生传授的。 虽然口琴算不上交响乐队的乐器,但毕竟还是个乐器,尤其用来独奏。收拾房间时,终于找到了爸爸所珍爱的口琴。真是蔚为大观,有一手提箱的崭新口琴。我想拿走这一套,可夫人却不让。而且老妈也说过,爸爸的口琴谁也不许动。母亲与父亲是大学同学,又在北京同时参军,一同来到东北师大学习。学校的文艺生活相对比较单调,而爸爸的口琴演奏往往就成了当时联欢晚会上压轴节目。有一次老妈和其他女同学在台下左手把眼睑下拉,右手把鼻头上推,对台上演奏口琴的爸爸做鬼脸,差点儿把爸爸逗笑了。如果爸爸真得笑起来,这场联欢会就算是砸场子了。那时,他们常常去慰问志愿军战士,父亲的口琴演奏是最受欢迎的节目。母亲告诉我,在联欢会上,总是要父亲一遍一遍地演奏。可以想象那时热烈的场面。 爸爸生前喜欢音乐。学口琴就要学五线谱,就像弹钢琴一样,所以爸爸识谱。后来,爸爸便没有那么多时间花在口琴上;而且也没有公开场合演奏的机会。不过,爸爸在家里还常常吹一些他喜爱的曲子。我们自然也就受点儿熏陶,逐渐开始喜欢起音乐来。我记得当时爸爸只有二把口琴,但只吹一把,另一把是吹半音用的,可是音乐的调性有多种,C、D、E、F、G、A、B。仅靠那二把口琴肯定无法表现这么复杂的东西来。一把口琴只有一个调,比如C调,在加上一把升C的半音阶口琴,以此类推。在当时却无法将各种调的口琴够齐,爸爸一直以此为憾。到了1980年代,他终于如愿以偿把所有调的口琴都买到。这么多口琴队爸爸来说无疑是奢侈的。他根本就吹不过来那么多调的口琴。可他却非常欣赏他的这些口琴“宝贝”,就像沈从文先生在解放前购得大批古董而感到激动那样,看着都是一种幸福。口琴是爸爸的最爱,不仅如此,而且也非常喜欢购买口琴演奏的光碟。而口琴也就伴他走完了一生。 母亲叮嘱,爸爸的口琴不许动,我就在想,那时他们的恋情也一定会与口琴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母亲才对父亲的口琴有那么大的感情。不过转念一想,既然是爸爸的东西,我想我还是有资格拿几把,就算是继承吧。于是就挑了几把有特色的,其中对我最有纪念意义的是德国Hohner公司生产的ECHO HARP的名牌口琴。去年到德国时让我感到遗憾的就是忘记买上一把德国造的口琴。这下可好了,从爸爸的遗物中找到了我所需要的。可以说见到这把口琴就能想起爸爸,想起他为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以及他终身执着的精神。 纪念爸爸去世五周年 2012年1月31日
个人分类: 我的记录|449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东北师大举办
panfq 2011-9-29 10:29
作者:石明山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9-29 9:04:58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东北师大举办 本报讯 由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协办的“2011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 近日在东北师大举办。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主题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旨在研讨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状况与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开展教师发展制度化、组织化、数字化等研究与工作,促进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 研讨会期间,围绕高校教学改革、高校教师培养、高校教师管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国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等议题,由来自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克里斯·鲁斯特教授等国内外专家作了12场特邀报告、18场大会报告。会议共收到主题论文66篇。(石明山) 《科学时报》 (2011-09-29 B4 大学周刊)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