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2014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于田地震敲响青藏高原防震警钟:8年前预测被认同
热度 2 杨学祥 2014-2-17 13:48
于田地震敲响青藏高原防震警钟: 8 年前预测被认同 杨学祥 2014 年 2 月 12 日 17 时 19 分,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 7.3 级地震。 2008 年 5 月 12 日 汶川 8 级地震发生前,于田就曾发生过 7.3 级地震。此次 7.3 级地震的再次发生,不免让人担心其是否会诱发后续破坏性地震。   “于田 7.3 级地震表明,当地地震破裂带有沿阿尔金断裂带向东迁移的趋势。”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但是目前学界对断裂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块体间运动的相互影响等课题研究程度不够深入,所以不能排除此次地震诱发后续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徐锡伟表示。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则表示,对于于田 7.3 级地震是否会导致其他地方发生大地震,尚须判研,最终结果要看地震的演化情况,“现在不能说此次地震会导致其他地区发生大地震,但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另据了解, 全球正处在一个 8 至 9 级地震发生高潮期,对青藏高原来说,其则处在 7 至 8 级地震活动的丛集期。   邓起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巴颜喀拉块体正处于地震丛集期内。“从 1997 年至今,发生在青藏高原,甚至中国大陆的 7 级以上地震都集中在这一块体内。”不仅如此,青藏高原与巴颜喀拉块体地震的丛集期恰与全球 2001 年以后的地震丛集期对应。   “这个丛集期尚未结束,可能还会延续几年时间。”邓起东表示,在这一丛集期尚未结束以前,尤其要注意在巴颜喀拉断块地区、青藏高原南部等地继续发生 7 级地震的可能性。 “我们要再次敲响青藏高原防震的警钟,紧盯地震活动主体地区转移情况,特别注意大地震发生的危险性与可能性。”邓起东说。 http://tech.gmw.cn/2014-02/17/content_10392443.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2/288552.shtm 从 2005 年第一篇论文中地震活跃期的判定,到 2010 年地震事件的检验和地震专家的认定,全球和中国的地震活跃期判定经历了大约 5 年的时间,这对防震减灾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随同世界一道进入地震活跃期。一般认为,全球地震有活跃期,也有平静期。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以前,每个地震的活跃期延续 3 至 4 年,它们之间就是地震活动的平静期,通常为 3 到 5 年,多的是 10 年。最近,中外学者纷纷发表言论称地球已经进入新一轮地震频发期,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根据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的数据,通过数学、物理模型的模拟计算,认为从 2004 年印尼海啸开始,到 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2679 http://tech.sina.com.cn/d/2010-05-10/14354165812.shtml 地震活跃期的判定最早发表在 2006 年。 我们在 2007 年指出,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5 年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6-1977 年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2003 年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4-2007 年已发生 3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 1960 年、 1964 年 4 场 9 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 2022 年)。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四年变化规律。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发生了 9 级地震,验证了我们关于 2010 年发生 9 级以上特大地震的预测。 2005 年、 2007 年、 2012 年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6 次特大地震验证了 200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的预测。 我们在 2010 年 4 月 11 日 指出,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 50 次,平均每年 1.73 次,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 12 次,平均每年 0.55 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3 倍以上。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 2001 年昆仑山口 8 级地震和 2008 年四川汶川 8 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2000-2035 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 7 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 10 年发生 20 次(包括两次 8 级以上地震),后 10 年发生 20 次,中间 10 年发生 10 次,前后 10 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7455.html 2001 年发生昆仑山以西 8.1 级地震, 2008 年 5 月 12 日 发生汶川地震, 2008 年新疆于田发生 7.3 级地震, 2010 年 04 月 14 日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 7.1 级地震, 2013 年 4 月 20 日 雅安发生了 7 级地震, 2014 年 2 月 12 日 于田发生了 7.3 级地震,也验证了我国进入地震活跃期的预测。 2014 年和 2018 年全球还将有特大地震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655.html 我国在 189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过 1920 年 12 月 16 日 海原发生 8.5 级地震;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0 年 8 月 15 日 西藏察隅县发生 8.5 级地震,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同级别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全球正处在一个 8 至 9 级地震发生高潮期,对青藏高原来说,其则处在 7 至 8 级地震活动的丛集期。 8 年前预测被认同:于田地震敲响青藏高原防震警钟!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地震周期的数值估计。国际地震动态。 2005 ,( 12 ): 37-43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 2005 , 27 ( 4 ): 400 , 398 。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8596.html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刘洪宇。地震专家: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图 )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ohu.com/20100318/n270921740.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7455.html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学祥,杨冬红。 200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2008-5-10 11:08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04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袁隆平被提名角逐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
redtree 2014-2-2 09:20
袁隆平被提名角逐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 来源:大公网 发布时间:2014-2-1 15:18:08 俄罗斯之声中文网截图 袁隆平 资料图片 据俄罗斯之声消息,挪威当地媒体1月31日报道,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挪威中央党议员星期四提名袁隆平和斯瓦米纳坦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他们认为,如果他们赢得这一奖项就应该分享奖金。今年84岁的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被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正是在袁隆平的努力下,亚洲水稻产量才提高大幅提高,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目前中国种植的一多半水稻都是袁隆平开发的杂交品种,他的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已被推广到20多个国家。 今年88岁的斯瓦米纳坦是印度“绿色革命”的始祖。正是由于他开发的高产品种小麦和水稻技术使国家在消除贫困和饥饿的斗争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是第二次被提名角逐诺贝尔和平奖,16岁便成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的故事始于2009年,当时她年仅11岁。她在网上创建博客,讲述她在斯瓦特地区一所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当时,巴政府军和禁止女孩接受教育德伊斯兰极端分子在斯瓦特持续对抗。2012年10月,马拉拉遭到塔利班武装的袭击。头部和颈部受伤,奇迹般生还,在英国接受治疗后继续为妇女受教育权利而战。去年6月,马拉拉在联合国发表讲话,被称为是近几年来在联合国总部发表的最有力的讲话。(原标题:外媒:袁隆平被提名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个人分类: 人物|1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通过2014财年预算,科研机构一扫多灾阴霾!
lightcoming 2014-1-28 14:57
美通过2014财年预算 科研机构一扫多灾阴霾 从全面资金缩减到政府关门,美国国会持续一年的预算角力终于迎来了少有的温馨时刻。 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一项总额1.1 万亿美元的预算法案。 图片来源:《自然》 对美国科学机构来说,最严酷的时光可能已经过去。从全面资金缩减到政府关门,美国国会持续一年的预算角力终于迎来了少有的温馨时刻。近日,国会通过了总额为1.1万亿美元的2014年度预算。 1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该预算法案签署为正式法案。这份预算法案将为政府运营提供资金直到9月30日。去年施行的“强行减支”政策削减了5.1%的政府预算,造成诸多不良影响。新预算法案对其中大部分予以修改,甚至为某些科研机构提供的资金规模超过2012年水平。 经过了被称为“多灾之年”的2013年,科研机构开始将2012年的资金水平作为衡量尺度。科学促进会(AAAS)科研预算和政策方案负责人Matt Hourihan说:“新预算的慷慨程度超过所有人的预期。”他分析道,美国科研机构获得的预算基本上比其他机构多,这或许反映出两党支持科学探索的态度是一致的,在财政紧缩的巨大压力下能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 基础研究 但是,并不是所有科研机构都能沾到新预算的光。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能源部科学办公室分配到的资金较2012年有小幅度增长。与此相反,一些生物化学研究机构,例如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则遭受重大打击,其预算规模较2012年削减了约8亿美元——只有299亿美元。此外,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NIH的预算自2004年以来一直在减少。 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日子并不比NIH好过多少,尽管它获得的预算总额为26亿美元,较2012年增加了4500万美元。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获得了58亿美元的预算,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1510万美元,这或许是因为美国正处于流感高发时期。CDC的预算中有2.55亿美元专门用于向“生物盾计划”购买疫苗,这比奥巴马所要求的金额还多出500万美元;另有3000万美元用于先进分子检测计划,这将有助于提高CDC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并使CDC能更加及时地预测流行病暴发。 在生化防御领域,预算增加最多的或许是饱受争议的生物与农业防御设施(NBAF)。堪萨斯州曼哈顿市的NBAF对此次预算增加期盼已久,它将在大型牲畜身上开展传染病研究。之前曾有国土安全部的安全项目被延期,便是缘于国家科学院在2010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该设施的设计存在隐患,病原体能从中逃脱。 尽管NBAF实际获得的预算比奥巴马要求的少3.1亿美元,曼哈顿市堪萨斯州立大学副校长Ron Trewyn认为,这笔资金足以确保基础建设工程在第一时间启动。该预期工程为5年的实验室将成为全美唯一一处具备最高生物安全级别的牲畜疾病研究设施。 NSF获得的预算为72亿美元,比2012年增加了7000万美元。NSF分配2亿美元用于在建项目设施,其中有1750万美元划拨给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该项目位于智利,总投入为6.53亿美元。尽管比总统要求的少1000万美元,国会已经为LSST提供了实质支持,建设工程将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本次预算案明确提到了巡天望远镜项目,这令项目的支持者喜出望外。华盛顿市大学天文研究协会主席William Smith将成为LSST项目的管理者,他说:“对LSST来说,这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是一次重大成功。” 与此同时,受NSF资助的政治学家却为没有在预算案中“露脸”而感到高兴。在2013年的预算案中,俄克拉何马州共和党参议员Tom Coburn加入了一项条款,要求受NSF资助的政治科学研究必须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美国的经济利益,此后,NSF跳过了去年8月份的一轮拨款。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市莱斯大学政治学家Rick Wilson认为,新预算法案不再提及对政治学研究的限制,是将评估科研价值的决策权交回到最权威人士的手中。Wilson曾是一项受NSF资助的政治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能源 能源部获得了273亿美元的预算,与总统的要求相比少17亿美元,但仍比2012年的水平高10亿美元。预算中有51亿美元拨给科技政策办公室,较2012年上涨3%。在科技政策办公室的内部分配中,核聚变能项目收获了最大惊喜,其预算总额较2012年激增28%,达到近3060万美元。其中,2200万美元用于恢复Alcator C-Mod的运营。 Alcator C-Mod是一部安置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磁约束等离子装置,2012年,行政部门曾试图将它关闭。此外,新预算案还为ITER项目足额提供了美国方面应当承担的资金。该项目是一项国际核聚变实验,目前正在法国南部施工建造。 然而,新预算案在清洁能源研究方面却开了“倒车”。尽管拨给可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源效率的资金总额较2012年提升了7%,但新预算案驳回了众多由总统为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发展所申请的额外资金,涉及范围从先进制造业到风能和太阳能。 此外,新预算案拨给高级能源研究计划署的预算为2.8亿美元,与总统申请的额度相比缩减了9900万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与之相对应的是,化石燃料研究与开发领域的总预算却比总统申请的多出1420万美元——总额达5.62亿美元,较2012年水平增加了2.25亿美元,增长高达67%。 空间 宇航局(NASA)的日子相对比较“滋润”,其总预算为176亿美元,其中有52亿美元用于科研。但是,立法者公开对NASA的一项科研任务提出批评,该任务旨在搜寻大小合适的小行星,并将其引入月球轨道,进而派宇航员登陆进行研究。立法者认为,NASA并未向国会提供令人满意的说明材料,例如各项细节的花费以及任务所造成的影响。尽管NASA一直在锲而不舍地搜寻更多可用于该项目的小行星,但“候选者”数目却从去年夏天的14颗缩减到只剩6颗,因为很多“候选者”的尺寸都太小了。 新预算还明令禁止NASA与中国展开双边合作,该禁令最早由国会议员Frank Wolf于2011年提出,并在众议院中的共和党代表间大受好评。Marcia Smith是一项太空项目的分析师,兼SpacePolicyOnline.com网站的创立者,Smith认为虽然Wolf即将于今年卸任,但如果共和党在2014年大选中获胜并继续执掌众议院,他的继任者很可能会继续实行这项禁令。该禁令的覆盖范围令很多人感到费解,例如,2013年11月,NASA召开了一次旨在探讨太阳系外行星探测新技术的会议,中国科学家起初被禁止参会,最终在各方压力下才被允许参加。 国会特别拨款13亿美元用于行星探索,并要求用其中8000万美元为探索木星卫星木卫二作准备,尽管一项类似的探索木星系统的任务已经终止(该任务原本计划与欧洲空间局合作开展)。一些国会议员对木卫二任务特殊的“偏爱”使得那些想研究其他太阳系天体系统的行星科学家感到很恼火。 展望未来 研究者已将目光投向将于10月1日启动的2015年预算案。过去几年里,国会通过一系列权宜之计来弥合两党政治上的分歧,其原则是使预算总额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上,并避免各个研究机构的预算出现大幅度改变。现在,受新预算案利好消息的影响,众议院和参议院的领袖表示,他们希望在10月份截止日期前制定出一份细致的资金分配计划。Hourihan对2015年的预算案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补充道:“预算案可能会更加容易被通过,但总体上看并没有大的改动 。”(段歆涔) (原标题《科研机构一扫“多灾”阴霾》) 《中国科学报》 (2014-01-28 第3版 国际)
个人分类: 国际动态|1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韵”系列作品:我的第四首英文诗:我的2014
hucs 2014-1-11 11:16
My 2014 -- my new year’s feeling Chun-Song Hu, M.D. It’s not easy to forget the year of 2013 It’s just the beginning of 2014 I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my professional and skills There are new projects on clinical academics Don’t get ri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s Don’t discard the works and papers Grant applications need wisdom However, fruits and awards still unknown Doctoral degree will be endowed? Blog-room is welcome and beneficial at heart Both health and happiness are linked Also, our dream and reality may be realized Not only professional, but also politics is needed Like the medicine, like the humanities, and often do as a good poet Notes: Wrote at Nanchang University, China, on January 3, 2014 ( MN: JAMA14-0039 ) 竹枝词· 我的 2014 胡春松 二 0 一三难忘记,二 0 一四刚开始; 专业技术多思虑,临床学术新课题; 科研教学不可离,著作论文不可弃; 经费申请需心智,成果奖励仍未知; 博士学位可出世?博客空间心中喜; 健康幸福两相依,梦想现实皆可立; 既专又红讲政治,重医喜文乐作诗。 注: 作于南昌大学, 2014 年 1 月 3 日 。 “竹枝词” :由古代民间民歌进化而来,它所反映的各个历史年代的社会生活层面,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说,都是其他 诗体 所不能比拟的。竹枝词使诗词的功能得到了广阔的开拓。 关于 竹枝词 的特色可以概括为 “ 四易 ” ,即易学、易懂、易写、易流传。 (一) 语言流畅,通俗易懂。 竹枝词 是由民歌 蜕化 出来的,民间的口语、 俚语 皆可入诗,且极少用典,读起来琅琅上口, 雅俗共赏 。(二) 不拘 格律 ,束缚较少。 由于民歌作者不太懂 韵书 上的规范,民间竹枝词也多依日常生活中的语言 声韵 。这种不拘格律的现象,从刘禹锡、白居易开始,后人 接踵 ,世代承袭下来。(三) 诗风明快,诙谐风趣。 大凡竹枝词,不论出自南方或北方,也不论是汉民族或少数民族,几乎都具有这种特色。这种诗风也是从民歌中带进来的。(四) 广为记事,以诗存史。 诗与史相结合,是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竹枝词缘于纪事, 举凡 风土民情、山川 形胜 、社会百业、时尚风俗、历史纪变等等皆可入诗。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领域。(引自网络)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2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试题
zhangweimaths 2014-1-8 12:29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试题.pdf 这份编辑的不错。来自博士家园。
个人分类: 考研真题|2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浙大数学分析试题(来自博士家园)
zhangweimaths 2014-1-8 12:25
题目看来是用word编辑后转换成pdf的。来自博士家园。有时间可以考虑用LaTeX排版一下。目前没时间。 2014浙大数学分析试题.pdf
个人分类: 考研真题|3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年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试题(来自博士家园)
zhangweimaths 2014-1-6 12:50
1.令$$f(x)=\prod_{i=1}^{2013} (x-i)^2+2014$$ 问$f(x)$在有理域内是否可约? 2.如果 $MNMN$ 为零矩阵,那么 $NMNM$ 是否也一定是零矩阵? 3.除了单位矩阵,还有别的埃尔米特矩阵 M 满足下面的条件吗? $$4M^5+2M^3+M=7E_n$$ 其中, $M$ 是 $n$ 阶矩阵. 4. $V$ 是 $n$ 维线性空间. $A$ 的最小多项式是 $n$ 次. (1) 证明存在向量 $\alpha$, 使得 $\alpha, A\alpha,\cdots, A^{n-1}\alpha$ 是 $V$ 的一组基. (2) 任何与$A$ 可交换的线性变换,可表示为$A$的多项式. 5.$V$ 是所有 $n$ 阶复矩阵组成的向量空间.求所有形如 $MN-NM$ 组成的向量空间的维数. 6.欧式空间$\mathbf{V}$中, 对称线性变换$\mathcal{A}$称为“正的”, 若对$\forall \alpha \in \mathbf{V}$, 都有$(\alpha\,,\,\mathcal{A}(\alpha))\geqslant 0$ 成立, 且等号当且仅当$\alpha =\mathbf{0} $ 时成立. (a)证明若线性变换$\mathcal{A}$是正的,则$\mathcal{A}$可逆; (b)证明若线性变换$\mathcal{B}$是正的, $\mathcal{A}-\mathcal{B}$也是正的,则$\mathcal{B}^{-1}-\mathcal{A}^{-1}$是正的; (c)证明对于正的线性变换$\mathcal{A}$, 总存在正的线性变换$\mathcal{B}$ 使得$\mathcal{A}=\mathcal{B}^{2}$. 7.求单叶双曲面$$\frac{x^{2}}{a^{2}}+\frac{y^{2}}{b^{2}}-\frac{z^{2}}{c^{2}}=1$$垂直的直母线交点的轨迹. 8.保距变换 $$x' = a_{11}x+a_{12}y+a_{13}z$$ $$y' = a_{21}x+a_{22}y+a_{23}z$$ $$z' = a_{31}x+a_{32}y+a_{33}z$$ (原题 $a_{11},\cdots,a_{33}$ 皆为具体数字, 现已记不清, 用字母代替之) 可以看做绕不动直线旋转一个角度而得到. (a)求不动直线的方向向量; (b)求旋转角$\theta$. 9.点$A(a_{1},a_{2},a_{3}), \,B(b_{1},b_{2},b_{3})$在直线$$\frac{x+a}{2}=\frac{y+b}{2}=\frac{z}{3}$$(原题$a_{1},\cdots,b_{3},a,b$皆为具体数字,现已记不清, 用字母代替之) 上的投影为$A_{1}, B_{1}$, 求$A_{1}, B_{1}$坐标以及距离.
个人分类: 考研真题|2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年对中国大学的三大期盼
热度 7 lgmxxl 2014-1-6 09:04
连续写过几年“三大期盼”了,从没有明确对“三大期盼”作过边界界定。现在想想至少应该在“定性”方面作些界定。在选择“三大期盼”时,我潜在的标准包括:基础性、现实性和长远影响性。基础性是指这种期盼事实应该是中国大学发展中的基础性要素,是大学本质属性的组成部分;现实性是指这种期盼具有在当年实践、实现或进展的可能性;长远影响性,是指这种期盼对中国大学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2014年,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盼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盼”改为对“中国大学的期盼”;二是2014年的三大期盼中,有一条与2013年的相重合。非是故意,而是觉得中国大学太需要这方面的改革。2013年我盼中国试点学院取得进展,2014年我继续盼试点学院在改革上能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能够取得改革模式上的胜利。 一盼中国大学科研评价回归学术本位 据中国教育报:为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今天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意见提出,高校科技评价将实行分类评价,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 意见明确,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指导原则是:鼓励创新,服务需求,科教结合,特色发展。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重点突出围绕科学前沿和现实需求催生重大成果产出的导向,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导向,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鼓励科技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意见提出,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要实施科学的分类评价。针对科技活动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科研项目等不同对象,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工作的特点,分别建立涵盖科研诚信和学风、创新质量与贡献、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学传播与普及、机制创新与开放共享等内容,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为重点。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聚焦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对主要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和科学普及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为重点的评价。对从事技术支撑和服务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服务质量与实际效果为重点的评价。对高校创新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能力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对高校创新平台(机构、基地)实行以综合绩效和开放共享为重点的评价。意见提出,要建立开放的高校科技评价机制。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大力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应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同时,高校要建立长效评价机制,避免频繁评价。科技活动人员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3年,对青年科技人员实施聘期评价,创新团队和平台基地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加强评价结果共享,避免重复评价。 科研评价是中国科研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制因素。长期以来,重数量、轻质量;重人情、轻成果的科研评价方式,催生了中国期刊,催生了科研腐败,形成了科研中追求GDP现象。本次“意见”明确了分类评估的原则;重视科研的活动规律;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只盼这种这种回归学术评价精神的制度能够在实践中不变形,不走样。 二盼大学学术委员会有职有权有位有实效   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就《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公开征意见,《规程》拟规定,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校长聘任,实行任期制,每一任期不低于 4 年,可连选连任,但最多连任不得超过 3 届。有违法或者学术不端行为,有损学术委员会形象及声誉的,免除委员职务。  《规程》拟规定,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授 ( 含副教授 ) 和其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人数应为不低于 15 人的奇数。其中,担任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行政领导职务的委员,不得超过委员总人数的 1/3 ;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及院系负责人的专任教授,不得少于委员总人数的 1/3 。   高等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专家及有关方面代表,担任学术委员会特别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的产生应当经公开、公正的推荐、遴选和民主选举等程序,充分反映基层学术组织和广大教师的意见。学校应当根据学科、专业的构成情况,合理确定院系 ( 学部 ) 的委员名额,保证委员的代表性和公平性。 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校长聘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一任期不低于 4 年,可连选连任,但最多连任不得超过 3 届。学术委员会每次换届,连任的委员人数不得超过委员总数的 2/3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 1 名,可根据需要设若干名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可以由校长或者主管副校长兼任,也可以由校长提名,全体委员投票选举产生。 《规程》规定了学术委员会决策事务、咨询事务,学术委员会的权力范围、委员产生、工作程序、分支机构设置等事项。 中国大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行政权力无边界问题。本次《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在学术委员会组成、权力边界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虽然还有很多行政化的印记,但终归有进步意义。这对指导大学章程建设,提升学术权力地位有进步意义。期盼 2014 年发布的其它大学章程在学术权力保障、大学回归学术本性方面有更大的进展与进步,期盼修改后的学术委员会规程早日出台,期盼学术委员会不再是行政权力的“白手套”,而是真真切切保障学术权力、保障学术自由的平台和载体。 三盼试点学院取得改革模式上的胜利 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是高等教育领域推进和深化综合改革的标志性项目。 2011 年,教育部宣布开展试点学院项目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并将其列入国家教改办重点推进的 20 个重大项目之一。当时从高校和咨询委员会专家推荐的 55 所高校中初步遴选出 26 所高校。后经过科学论证和完善方案,确定在 17 所高校内部各选择一个学院,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特别实验区”。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仅仅推进单项改革,已不能解决好其自身发展和外部需求的诸多问题,必须以“综合改革”的思维和推进方式,来破解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所遇到的诸多问题。破解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学院就是一项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系、部)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 2012 年 12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就学生招录与选拔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遴选评价制度、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等四个方面向各学院提出了改革要求,并给予 24 项支持性政策措施。在此意见基础上,各试点学院在 2013 年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改革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实施可并轨的“ AB 轨”制。“ A 轨”岗位采用现行的学校考核和薪酬体系;“ B 轨”岗位的考核在“入门门槛”的基础上,增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标志性成果,设置增量薪酬,实行年薪制。“ A 轨”教师如果聘期内完成了“ B 轨”岗位所有考核任务,经学院考核聘任委员会研究,可在聘期结束时补齐“ B 轨”待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实行“选、育、评”综合体制改革。学院秉持“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促进公平”的选拔理念,推行多元选拔录取机制。学院设立了“三三制”自主招生委员会,建立了全过程跟踪的多元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选拔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航空报国情怀的学生。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学院建立教师全球招聘、人才引进第三方评价和“一人一价”、“按水平定薪”制度,学院与高层次人才签订包括工作任务和职责在内的个性化协议。 学院强,则大学强。办大学一定要重心下移,让学院成为办学的主体,成为自主发展,自主负责的独立实体。重心下移,是一种办学理念的更新,也是一种管理模式的改革。大学领导者要改变“大河有水小河不干”的理念,树立“小河有水大河不干”的理念。从而形成中国大学改革的特色这路。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6526 次阅读|6 个评论
2014年红楼梦十二钗群芳谱挂历(新乡版)一瞥
热度 1 黄安年 2014-1-6 07:26
2014 年红楼梦十二钗群芳谱挂历 ( 新乡版 ) 一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1 月 6 日 发布 以红楼十二钗为题材的挂历自 70 年代末以来就出版了好多种 , 其中 79 版和 87 版尤其珍贵。 下面的照片是 2014 年红楼梦十二钗群芳谱挂历 ( 新乡版 ) 的影印件 14 张 , 很可能是今年唯一的一种以红楼梦十二钗为题材的艺术欣赏挂历 , 这对于纪念曹雪芹逝世 250 周年也是一个很好的礼物。 新乡版红楼梦十二钗群芳谱挂历由新乡市红楼梦书画院、新乡市红楼梦文化研究中心编印,新乡市红楼梦学会监制,绘画马明,书法邢士珍,摄影崔艺芳。 另外 7 张照片是从网上下载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红楼梦学刊》 2010 年 01 期 加入收藏 投稿 《红楼梦》挂历名家题诗十二首浅说 蔡义江 【摘要】: 【关键词】 : 红楼梦 宝玉 浅说 宝钗 曹雪芹 林黛玉 情节 吴世昌 周汝昌 姚雪垠 【分类号】: I207.411 【正文快照】: 原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同志是位《红楼梦》爱好者和收藏家。不久前 , 与我通电话说 , 读了我的文章 ( 纪念《学刊》创刊 30 周年拙文 , 载 2009 年 4 辑 ), 知道我曾参与 30 年前印制《红楼梦》大型挂历向茅盾组稿事。拙文有 “ 可惜这本精美的挂历我没有保存好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MX201001000.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3242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杨学祥 2014-1-4 04:52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杨学祥 “美国新年首场寒潮暴雪来袭 纽约波士顿告急”, 2014 年 01 月 02 日 美国气象频道过程降雪量预报显示,美国东北部降雪将普遍超过 5 英寸 ,纽约、波士顿、波特兰都在其中。当地时间 1 日晚间,寒潮已经袭击美国中西部,堪萨斯州、密苏里州和 Illinois 下起了大雪,极端天气也导致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 600 个航班取消。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0102/121497762.html 美国遭暴风雪袭击积雪成灾: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据美国《时代》周刊 1 月 2 日 报道,美国将近 1/3 人口正在遭受一场强劲的暴风雪,中西部及东部沿海地区超过一亿人的生活因此受到影响。截止 2 日晚,美国已有 2144 次航班在近期的暴风雪影响下被取消, 6738 次航班延机。 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2012 年高温干旱和 2013 年极端天气, 2014 年将持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 9.5 级地震。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2012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会带冷冬,但是仍会使 2012-2013 年的平均温度升高。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对导报记者表示,他撰文公开指出 , “ 2010 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 , 并将在 2014 - 2016 年达到高潮。”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根据统计资料, 10-20 年内中国西部要频繁发生强震,东部强震也会在 2020-2030 年进入频发期。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 50 次,平均每年 1.73 次,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 12 次,平均每年 0.55 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3 倍以上。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 2001 年昆仑山口 8 级地震和 2008 年四川汶川 8 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2000-2035 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 7 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 10 年发生 20 次(包括两次 8 级以上地震),后 10 年发生 20 次,中间 10 年发生 10 次,前后 10 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 10 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 10 年东部沿海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 1975 年辽宁海城地震和 1976 年河北唐山地震。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10914 点源喷发造成的球面大气环流是干旱高温、地震、暴强风、暴雪接连发生的原因:一地能量的大量积累将导致大气的反复震荡。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8, 23(6): 1813~1818 2.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附文; 2013 至 2014 年灾害预测:拉尼娜、低温、流感、旱涝、强震 2014 年 1 月 4 日 公开部分内容 2013 至 2014 年灾害预测:拉尼娜、低温、流感、旱涝、强震 仅好友可见已有 411 次阅读 2013-2-28 09:02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拉马德雷 低温 流感 拉尼娜 地震 旱涝 推荐到群组 2013 至 2014 年灾害预测:拉尼娜、低温、流感、旱涝、强震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词:拉尼娜,低温,流感,旱涝,强震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的观测记录显示,太阳活跃期的最高峰预计在 2013 年到来,对地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平流层中臭氧的损失可能改变下层大气的动力学特征,使得水平温度梯度出现变化,改变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关联机制影响风暴的路劲。研究人员发现在太阳黑子活跃的高峰年,热带太平洋地区出现明显的拉尼娜现象,北太平洋的海平面气压值高于正常时期,因此太阳表面的微小变化可影响地球大气,太平洋地区就是一个例子。 http://tech.huanqiu.com/discovery/2013-01/3486796.html 根据已出现的各种指标, 2013-2014 年将发生强拉尼娜事件,并伴随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大风沙尘、异常旱涝、流感增强等灾害,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一、 2013-2014 年将发生强拉尼娜事件(被推迟) 二、 2013-2014 年强震频发 2013-2014 年强震频发有七大因素: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海平面变化引起的地壳均衡运动强烈;强拉尼娜事件导致的东西太平洋海面升降激发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地球自转准四年周期对应的最大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月亮赤纬角 18.6 年变化周期导致的地球潮汐形变激发地震活动;太阳活动、陨石撞击和彗星撞击对地震的影响。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 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 PDO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是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 40-60 厘米 ,洋壳均衡升降 13-20 厘米 ,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发。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2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12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6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全球变冷导致海洋 100-200m 海水层变为两极 2000m 厚的冰盖,将地壳压扁,形成赤道圈最大的径向张裂,喷出岩浆,形成海洋锅炉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20 世纪 4 次 9 级以上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与最大潮汐和地球自转 4 年周期对应: 1952 年 11 月 4 日 堪察加发生 9 级地震, 1957 年 3 月 9 日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发生 9.1 级地震,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 9.5 级地震, 1964 年 3 月 28 日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 9.2 级地震。 1952-1964 年特大地震首发年滞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首发年 5 年,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 9 级特大地震滞后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约 4 年,按此数字特征, 2010 、 2014 、 2018 年及其后一年,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就很大,最大潮汐和地球自转也有准四年周期。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2010 年智利 8.8 级地震和 2011 年日本 9 级地震验证了这一预测, 2014 年的 9 级以上地震也被地震专家徐道一等人预测,有待证实。 2009 年 Sidorenkov 列出了 1900-2010 年地球旋转速率中引潮力( D )的变化曲线,认为自然过程极端事件的发生与 18.6 年的周期变化有关, D 的极小值在 1903 、 1923 、 1942 、 1960 、 1978 和 1997 ;最大值为 1914 、 1932 、 1950 、 1969 、 1988 和 2007 年,下一个极小值可能发生在 2014-2016 年 。我们在 2008 年就确认了这一现象(包括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将导致严重旱灾发生),并指出它与地震 9 年周期的关系 。 特大地震具有潮汐的准四年周期、月亮赤纬角 18.6 年周期和 54 年分段周期(三个日月食的沙罗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准四年周期和 18.6 年周期相对应 。在 1947-1976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中,月亮赤纬角极小值的 1960 年和极大值的 1950 年,都发生了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4 次 9 级以上特大地震的 1952 、 1957 、 1960 、 1964 年后推 54 年, 9 级以上大地震可能发生在 2006 、 2011 、 2014 、 2018 年。已发生的 9 级以上大地震有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和 2011 年 3 月 11 日 ,最大误差为 1 年,所以, 2014 年和 2018 年发生 9 级以上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下一个月亮赤纬角极小值 2014-2016 年发生 9 级以上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徐道一推测在 2014 年,与我们在 2008 年的推测完全一致。下次 9 级地震应该在 2014-2015 年之间。 太阳活动对地球上一些灾害性事件的影响,是许多科学家长期以来所关心的研究课题。资料显示,太阳活动周期与地球上水旱灾害和寒暖变化,地震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研究表明水旱寒暖的年份和地震发生的次数都和太阳活动的 11 年和 22 年的周期相关。 张素欣、解用明、乔子云、陈立强、赵振增统计了太阳黑子活动 11 年周期和 22 年周期与华北地区 (E108 °~ 124 ° ,N34 °~ 42 ° )1815 年~ 2002 年 187 年 6 级以上强震的关系。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华北地区的强震自 1815 年第 4 高潮以来,有 84.6% 的强震集中在太阳黑子 11 年变化周期的峰年段 ( ± 1 年 ) 和谷年段 ( ± 1 年 ) 内发生;其中尤以双周峰年段、单周谷年段较为集中;而单周下降时段却从未有过强震发生。目前( 2004 年)正处于太阳黑子活动第 23 周单周峰年之后的下降时段,该统计区内强震发生的概率极低。 2003 年,胡辉,赵洪声,和宏伟详细分析了 20 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亦称月亮赤纬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20 世纪以来云南的 4 个 M ≥ 6.7 级强震活跃期有 3 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第一个地震活跃期不是如此,所以总概率达 80% 。另外,无论太阳活动还是地震活动均存在 11 年的准周期,对比太阳黑子相对数滑动平均曲线与云南历年最大地震强度滑动平均曲线,即年黑子相对数减小时,地震强度增大。据此,作者利用 20 世纪云南历年最大地震的震级作了 4 组 11 年周期的外推,估计了下一个地震活跃期首发地震的时间和震级。综括上述 2 个天文条件,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与太阳活动形势,他们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 2006/2007 年。他们根据地震活动 11 年周期中同相位年的平均强度作外推预报, 2005 年按期前 7 个 11 年周期同相位年的最大地震强度平均推算,可能为 5.69 级上下,仍处于低水平活动期,而 2006 年的地震强度则可能增至 6.37 级上下,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最严重的是 2007 年,该年所处的相位最易发生强烈地震,平均震级已接近 6.7 级,足见该年最可能是云南下一 M 大于等于 6.7 级强震活跃期的开始年,并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 2007 年云南地震强度所以会如此之高,主要是因其正值太阳黑子第 23 活动周的谷值年附近。如往前追溯,自 1700 年以来,云南有记载的 18 次 M 大于等于 7 级大地震中,竟有近一半发生于太阳活动谷年附近,使谷年成为十分罕见的大震高发相位 。 事实上, 2003 年至今,云南并没有发生 7 级以上地震,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的预测没有实现。这很正常, 2003-2007 年之间云南没有发生严重干旱是原因之一。 2007 年预测为太阳活动谷年,实际上发生在 2008 年末 2009 年年初。 4 年过去了,云南地震的天文条件消失了吗? 最近,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潮汐也有 2.2 、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潮汐可以使偏离地球质心的内核在液核中产生潮汐波动,潮汐周期与太阳周期的共振效应对解释大气、地磁、地震、海温的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更有说服力。这不仅能解释厄尔尼诺事件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而且能解释地磁、地震、大气的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和强潮汐的共同驱动和激发。从表 2 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 1913-1999 年 7 级以上强震(共 13 次)有以下规律性: 第一、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的最大值年; 第二、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4 个结束于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附近; 第三、强震活跃期历时 7-12 年,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至最小值 9.3 年周期相对应。 第四、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太阳黑子谷年,一个首发于太阳黑子峰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是云南 7 级地震多发年。 3 个强震活跃期与太阳黑子 11 年周期对应,始于太阳黑子谷年,在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或其前结束。 数据表明,云南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易发生 7 级地震,如,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 1913 、 1950 、 1970 、 1988 年和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附近的 1941 、 1976 、 1995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9/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地震,太阳黑子峰年次年 1988 和谷年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7/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和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叠加年(三年内)易发生地震,如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8/13 。 2013-2014 年有利于云南地震发生的天文条件依然存在, 2009 年以来云南连续三年发生严重干旱,云南大震的风险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 地震历史数据表明,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印尼苏门答腊岛在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连续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已经打破百年来的历史记录;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 3 次连续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其中 2 次 9 级以上地震; 1923 和 1952 年勘察加半岛 2 次。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值得关注。 2011 年日本 9 级地震后,日本特大地震也有连续发生的可能。 印尼和日本 9 级地震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亚洲东部和南部双向交叉挤压形势已完成,北半球和中国地震将进入高潮。特大地震的准四年、 18.6 年和 54 年周期值得关注,与地球自转的准四年周期和 18.6 年周期相对应。 2004-2030 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和低温冻害等灾害频发, 2004-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频发时期, 201x-201x 年是云南强震最危险时期,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三、 2013-2014 年将发生严重低温冻害、流感增强和大风沙尘 四、 2013-2014 年流感增强 五、 2013-2014 年大风沙尘和雾霾 六、 2013-2014 年将发生严重旱涝灾害 中国在 1998 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 1997 年厄尔尼诺—— 1998 年拉尼娜现象”、 2000 年太阳活动峰值、 2000 年进入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共同引起的典型事件。 2013 年 -2014 年具有同样的三大事件叠加,洪涝灾害将成为预防的重点。 20 世纪 50-60 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为 1959 年、 1960 年和 1961 年,处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其另一个天文特征是, 1959 年 -1960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蓝永超研究员根据代表黄河上游流域径流动态变化的唐乃亥水文站 1920 年至 2004 年的径流系列统计资料,以及此间数十个气象站四十余年的降水观测数据得出结论,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黄河大体上经历了五个枯水期和四个丰水期。每个丰、枯水期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枯水期持续时间为四至十五年,平均为九年;丰水段持续时间为七至十四年,平均为九点二五年。黄河上游每个丰、枯水周期平均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一个完整的丰枯循环周期大约在十八年左右 。 18.6 年是典型的潮汐周期,月亮轨道与地球赤道之间的夹角称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为 28.5 度,最小值为 18.5 度,变化周期为 18.6 年。郭增建等人在 1991 年提出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的观点,当月亮赤纬角最小时,它的直下点远离中国主大陆,所以在主大陆引起的地壳鼓起就小,因之地下放出的携热水汽就少,这样就不易诱使热带气团与高纬冷气团在中国大陆上相碰,因之雨量减少,会形成干旱,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41-1943 年(河南大旱)、 1959-1960 年(山西大旱)、 1977-1978 年 ( 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 ) 、 1995-1997 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 4-5 年大旱)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 ;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 1932 年(松花江大水)、 1933 年和 1935 年(黄河特大水)、 1951 年(辽河大水)、 1969 年(松花江大水)、 1986 年(辽河大水)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大气潮和海洋潮最大幅度的南北震荡可激发冷空气活动,从而增大降雨机会。 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我们认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2010 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并将在 2014-2016 年达到高潮,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七、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相关机制 2006 年重庆发生罕见大旱, 2008 年四川汶川发生 8 级地震, 2010 年中国发生暴雨洪水,干旱 - 强震 - 洪水的循环模式值得关注。 我们在 2009 年 6 月介绍了“西部地震是东部灾害先兆”和“地震与洪水耦合”的观点。 2008 年 5 月 12 日 四川汶川 8 级地震、 2010 年 4 月 14 日 玉树 7 级地震和 2010 年 5-8 月中国暴雨洪水验证了这一观点。 地震专家研究发现,西部地震是东部灾害先兆。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郭增建在西安召开的中国科协 2000 年学术年会上指出, 20 世纪,中国西部共发生了 6 次 8 级或大于 8 级的地震。 1842 年 6 月新疆巴里坤发生 7 级地震, 1843 年黄河中游发生特大水灾: 1932 年 12 月甘肃昌马发生 7.5 级地震, 1933 年黄河中游发生特大水灾; 1957 年 12 月蒙古国西南部靠近中国新疆地区发生 8.3 级大震, 1958 年黄河中游发生特大水灾; 1974 年 7 月在蒙古国和新疆交界处发生 7.2 级地震, 1975 年在河南发生特大水灾。专家还发现,云南、缅甸一带一旦发生 7 级以上地震,长江流域往往发生特大水灾。如 1931 年、 1954 年、 1998 年长江流域特大水灾发生的前半年,在云南、缅甸地区都有大地震出现。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780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65138 美国地质学家发现, 1990 年以来, 15 次 7 级以上的大地震中, 12 个产生表面波(即地震波沿地表或地球内部界面迅速向远方传递),在其他大洲的断层系统上引发了较小型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专家帕森斯解释说,科学家早就知道强震的表面波会迅速向远方传递,不过他们此前认为这些所谓的表面波移动引发地震只是特例,但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地震一直在发生。这些沿着地表或地球内部界面游走的地震波被称为面波,经过遥远的距离后也未缩小的原因在于地球表面是球面:在震中同一半球传播时是扩散,在另一半球是集中。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密度变化,与单位时间扩散的大圆周长 C 成反比。设地震的总能量为 Q ,能量密度为δ,穿过的面积为 S=Cl = 2 π Rlsin φ, l 为单位弧长, R 为地球半径,则有 δ = Q/S = Q/ (Cl) = Q/(2πRlsinφ) (1) 其中,圆心角φ为震中和地心连线与大圆上任一点和地心连线的夹角。同样,在球壳中点源喷射造成的球面对流,也会有扩散、集中、返回的震荡过程(见图 1 和图 2 )。 由( 1 )式可知,在φ = 0 和φ = π时,能量密度δ为无穷大,在φ = π /2 时,即经过地表最大圆时,能量密度δ最小。这就是说,假定地震波能量在传播中无损耗,震中的地心对称点处的能量密度最大。该公式表明,能量密度δ在震中同一半球中,随震中与地心连线的长度增加而减少;在震中的另一半球,能量密度δ随震中与地心连线延长线的长度增加而增加。 举例来说, 2004 年 12 月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外海的强震,就在遥远的阿拉斯加、加州与厄瓜多尔引发了地震。厄瓜多尔(西经 80 ,南纬 0 )恰恰就是印尼苏门答腊(东经 100 ,南纬 0 )的地心对称点。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点源激发在球面上的震荡和对流对余震和强降水都存在激发作用(见图 5 和图 6 )。 图 5 点源激发震荡在球面上的能量密度变化 ( 杨冬红, 2009) 2003 年 23 日 22 时左右,“重庆井喷”发生。井喷事故压井方案的实施时间从 26 日上午推迟到 27 日上午 10 时。整个井喷事件历时 84 小时,大约 17.5 至 21 百万立方米石油天然气喷入大气中,其环境效应不仅仅是硫化氢中毒。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消息, 2004 年 9 月 2 至 5 日,川东北地区的达州、南充、巴中等市普降暴雨,多数地方降雨量超过 100 毫米,这次降雨是今年以来四川境内雨量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其中,达州市渠县累计降雨量已超过 360 毫米,是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开县受灾最为严重——惨遭 200 年一遇特大暴雨洪灾,部分地区为 500 年一遇。 由此看来, 2003 年 12 月 23 日 重庆开县井喷、 2004 年 9 月 2-7 日重庆开县又遭受暴雨洪水的袭击、 2006 年重庆大旱高温和 2008 年四川强震可能有因果关系(见图 6 )。 图 6 点源喷发在球壳中的全球对流 ( 杨冬红, 2009) 潮汐震荡的特点是,在地球和月亮的中心连线上,面对月亮的地球球面上的点及其地心对称点的潮汐最大,与点源激发在球面上的震荡特征相同。这是潮汐易于激发地震活动的一个原因。本文在这里只是提出问题,并不是严格的论证。证据在于更多资料的积累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687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88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6746.html 地震造成的地球排气,根据其震级的大小,可造成局部的或全球的大气循环。地震前的喷气形成当地干旱,地震后的喷气增大影响范围,伴随气流在球面的传播和返回,可带来暖湿气流形成强降雨。 图 7 点源喷发在球壳中的区域对流 ( 杨冬红, 2009) 2009 年以来的云南连续干旱是由于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地球强烈排气造成的, 7 级以上地震空区是地下热能积聚的原因,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的影响值得关注。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导致地壳均衡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地震火山活动导致海啸和气候变冷,气候冷热异常导致大风、沙尘、雾霾、暴雨、暴雪、旱涝、流感。因为这一系列时空有序的灾害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们称之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 参考文献 1 .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2 . 杨冬红 , 杨学祥 .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 28 ( 1 ): 58-70 。 http://manu16.magtech.com.cn/geoprog/CN/volumn/home.shtml 3 . 岛中雄二 著 . 周维宏 译 . 《太阳景气经济学》 .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2. 4 .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5 .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特别说明:本文是内部学术交流,严禁转载和外传,否则后果自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7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的一年,新的一天,祝科学网博友2014年每一天更开心
热度 2 lhj701 2014-1-1 11:08
新的一年,新的一天,祝科学网博友2014年每一天更开心 转眼,2013年永远的消逝了,再写东西就是2014打头了, 虽说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仅仅从记录上有,但本质上,我们在地球上的存在权又实实在在的减去了一天。 可又说回来, 其实正是人生的短暂,人们才珍惜时间,才有未来梦想,才有抱负和目标计划,才有实现耕耘的动力,才有辞旧迎新,才有新年誓词,才有新期望,新希望,因为人生苦短。 2013年的最后一天,下班骑车回来感觉有点累,躺在床上像饿死鬼一样(一般骑车回家都是这样,一是需要骑车25里,二是中午食堂的饭比较一般,呵呵) 吃着中午家里剩的油饼,然后倒头就睡,也许是近来几天欠觉较多(早晨感觉坚持5点半起床外出散步对身体比较好,另外孩子6点起床,需要早吃饭上学),也许是骑车快了有些累,反正躺在床上很快入睡。当家人叫我吃水饺时, 我迷糊应了一句,接着睡了------我用睡觉辞去2013年的最后一刻。 然后,在2014年刚开始的几分钟,我醒了过来。父亲和母亲把我吵醒了,我一看表刚刚是新年的第3分钟。推门看看父母在做什么,原来他们黑夜饿了,用开水泡昨晚下的水饺吃。因此,我也算真正的辞了旧迎了新。 新的一年,总要期盼些什么? 最大希望2014年空气能更好些,因为2013年有好几次雾霾,在外骑车真正感觉了空气的不好, 痰吐出来竟然灰糊糊的。 另外希望喝的水能更好些, 城市的河里有鱼就更好了。 还有粮食、食品、青菜,希望多吃到些污染少的,或者没有污染的。 对于社会,希望能更公平些,尽管知道公平是社会永恒追求的目标,但至少应该更加鼓励诚实劳动,能够更加保护劳动成果,让劳动者能够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所得,让劳动者得到尊重。对于社会管理,希望更多些科学, 更少些浮躁和急功近利,整个社会更多些仁和善,减少抑制些拜金欲。 对于自己,2014年要多读些书(趁着还能读),读书其实是人生很大的快乐来源。 2014年要注重健康锻炼,5点半早起散步或跑步都是不错的健康投资,关键是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最好也能继续坚持。 2014年要学会实践幸福课。每天绝对投下去的在地球上的生存时间,除了收获生活所需,还应该收获快乐,保持幸福的感觉。快乐幸福应该作为每一天或者一生的追求目标,快乐也是习惯。积极心理学虽然不能解决雾霾问题,但却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控制心情(emotion,小心大脑,活在当下详尽叙述了这个问题,大脑并非任何时候都是对的,它 也会错误工作, 甚至发疯。应该积极用理智适时控制它,并且有证明它也是可控的,如冥想)。 积极心理可以使我们保持乐观生活态度,随时准备驱逐和控制非积极情绪,如悲观、抱怨,尤其是抱怨,小心与批评区别开来(批评是客观评价,是先接受现实,找出客观所在,目的是试图改变。而抱怨是灰色情绪,容易让抱怨者陷入无助状态)。 2014年需要自己更加静心、用心,用更多的时间在科研和教研上。人生苦短,慢慢用心做,也许效果更好。2014年应该更关注孩子教育,教育孩子是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2014年,应该拿出更多时间照顾老人,工作生活再忙,总可以拿出一些时间给老人做些事情和老人说说话。人活着就是一个过程,照顾老人虽然辛苦,但其实可以收获快乐。 2013年过去了,带着辛苦、劳作和收获, 成为记忆中永久的一部分。 今天是2014年的第一天,新的一年,新的一天,祝科学网在2014年越办越好, 祝科学网所有博友在2014年的每一天更快乐、更开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44 次阅读|4 个评论
联合国宣布2014年为国际晶体学年
热度 1 DongCheng 2012-7-5 10:02
今天收到国际晶体学联合会主席Gautam R. Desiraju发来的邮件,得知联合国宣布2014年为国际晶体学年的消息。Gautam R. Desiraju指出: 宣布2014年的国际晶体学年(IYCr)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去保持和重启我们对这个杰出学科的承诺。它使我们走到一起,不管我们认为自己是晶体学家、或是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大量使用晶体学及其相关技术的材料科学家。 我们的(晶体学)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学科,在一百多年前把它的研究重点从晶体转向结构。今天,这个学科正准备对动力学和性能的研究。所有健康的科学探索都能够重建和改造,晶体学是这方面有重要意义的例证。 我希望每一个人利用这个机会,激发和点燃学生、科学家和公众对晶体学的兴趣。 由联合国宣布2014年的国际晶体学年是为晶体学的最好代言,晶体学经受了时间和潮流的考验,继续蓬勃发展。这标志着晶体学具有持续不断的文化相关性,并且,这是在这个充满政治和社会动荡和不断的经济变数的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开展科学的最恰当的理由。 ---------------- 因为担心自己的理解和翻译不当,以下附上原文: Dear fellow crystallographer, This is to communicate the excellent news that the United Nations has declared that 2014 will be the official International Year of Crystallography. The initiative had been propo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 and spearheaded by the Moroccan Crystallographic Association.They have worked closely with the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Kingdom of Morocco in the United Nations along with helpful support from a number of delegations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om other countries. The IUCr thanks the Moroccan authorities for the help and cooperation extended to us in bringing this proposal to fruition. The declaration of IYCr 2014 provides all of us with a wonderful opportunity to sustain and renew our commitment to this outstanding subject. It has brought us together, whether we consider ourselves as crystallographers, or as physicists, chemists, biologists and materials scientists who work extensively with crystallography and its related techniques. Ours is a very old subject, which shifted its emphasis from a study of crystals to a study of structures over a hundred years ago. Today, the subject is poised towards a study of dynamics and properties. All healthy scientific endeavour can recreate and reinvent: crystallography is a meaningful example of this. I would like each and every one of you to use this opportunity to stimulate and ignite an interest in crystallography amongst students, scientist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The declaration of IYCr 2014 by the United Nations is the finest endorsement for a subject that has weathered time and tide and continues to thrive. It signifies that crystallography has continuing cultural relevance and, in the end, this is the only justification for carrying out science in this rapidly changing world with its political and social flux and constant economic variables. I will write about IYCr 2014 in more detail in the IUCr Newsletter but, in the meantime, I would ask all of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is happy occasion. Gautam R. Desiraju President, 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
个人分类: 粉末衍射晶体结构分析|794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韩国教授称长白山2014年可能火山喷发 我国专家反驳
xupeiyang 2010-11-17 06:40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06:32 重庆晚报 火山喷发形成天池 监测人员正在观察   据韩国《朝鲜日报》近日报道,韩国釜山大学地球科学教育系教授尹成孝和科学教育研究所教授李郑贤发表论文称,最近白头山(中国称长白山)天池地下2公里至5公里处的火山地震活动增加,天池周围外轮山上的部分岩壁出现龟裂、坍塌等明显的喷发前兆,预计2014年可能喷发。   韩国三种推断:   活火山将爆炸性喷发   针对近年长白山火山是否会喷发,尹成孝表示:长白山属于活火山,预计2014年可能喷发。   2002年6月以来,长白山周边地区每月都发生数百次地震,学者纷纷提出火山喷发的可能性。据韩国学者的一项研究显示,吉林省汪清县2002年6月发生里氏规模7.3级地震后,长白山地区的地震发生频率增加到十倍以上,而卫星拍摄发现长白山天池的地形有所隆起。同时,以地震波分析,长白山地下岩浆有4处重叠分布,位置就在天池的下方。   这种观点还有三个推断:一是长白山天池具有再次喷发的危险;二是其喷发形式为爆炸式;三是由于天池20亿吨水的存在,使喷发具更大的破坏性。   传言影响:   白山市民拟举家搬迁   近日,长白山火山近期要喷发的消息引起了长白山周边地区居民的担心,民间传言越演越烈。据传,长白山火山喷发会对白山、延边、吉林、通化等地区造成灾难性影响。   据白山市民姜女士讲,在她所居住的白山市喜丰小区,火山喷发传闻很盛,她很担心,前一阵子她把经营多年的服装店出兑了,如有喷发可能,她打算离开白山。通化市民刘先生更有今年年底举家迁到沈阳的打算。   随着近两年火山喷发的传言增多,前来考察长白山火山状态的科考队也越来越多,这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担心。   我国三点反驳:   喷发说法无科学依据   如今的长白山火山充满着神秘感,让我们把关注的焦点再次聚集到它的身上。15日,记者带着诸多问题,采访了多名国内地震局地震与火山专家。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中心活动火山研究室许建东主任告诉记者:火山喷发的前兆十分明显,根据我长年的研究,长白山火山群不会在近几年喷发,我甚至可以肯定地说,我们这代人是看不到这一现象的。以下是专家列出三种论据。   论据一:长白山每年地震100次左右,今年地震才66次,2002年至2005年出现有所增加的情况,但在2005年以后又恢复平静,至今依然平静。   论据二:长白山温泉水温现在处在80℃左右,而且水化学监测与形变监测都没有发现异常,可以证明长白山火山地下活动平静。   论据三:地表形变、水温异常、温泉气体地球化学异常,出现岩浆上涌才能发生喷发。这四个标准都没有发生。   □新闻背景   长白山火山喷发历史   ■距今万年前   因火山形成天池   在距今1.1万年-1.5万年,长白山火山的喷发形成火山口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天池。   ■1014年-1019年   千年大喷发   公元1014年-1019年,长白山发生了一次千年大喷发。   ■1597年以来   三度小规模活动   据史料记载,自1597年以来,长白山火山曾有过三次小规模的间歇式活动。   ■2005年后   火山恢复平静   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火山地震活动确实出现过高峰,各项监测指标出现过异常,但是在2005年以后又恢复平静,至今依然平静。   □新闻链接   中国60年没火山喷发   我国在历史上也是个多火山的国家,火山喷发历史记载有多处,因多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地区如长白山、五大连池、云南腾冲等,基本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最近一次火山喷发在1951年5月27日,发生在昆仑山的阿什库勒盆地。要不是因为修建新疆南部通往西藏的公路,恰好有修路工人看见冒烟,可能永远不会有人知道,这里曾有过一次火山喷发,因为阿什火山周围是无人区。   □相关新闻   中国人出现厌韩风潮   韩国防部赴华查原因   中国人展现的厌韩风潮,使得韩国政府感到焦虑。韩国国防部下属机构,韩国国防研究院赴中国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以3分为基准分,问题越严重评分越接近5分,反之则越接近1分。结果显示,导致厌韩情绪的主要原因为:韩国将江陵端午节申遗(3.3)等否定中国文化财产主权事件;贬低中国制造等对中国的偏见(3.3);韩国对中国崛起表现出的戒心(3.5)、对韩国重视美国外交的反感(3.2)等。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