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课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骨干教师(教研员)新教材 (化学学科)省级培训研读报告
热度 1 yaoronggui 2020-8-28 17:01
2020 年8月23日-28日,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骨干教师(教研员)新教材(化学学科)省级培训在韶关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顺利开班。 首先由本培训项目负责人(韶关学院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锡兴主持开班仪式,与会相关领导致辞,会后合影留念。 接下来学习过程中由韶关学院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化学系主任曾懋华教授作题为《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和《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 总体介绍和变化特点》两个专家讲座、华中师范大学邓阳副教授作题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研讨》专家讲座,中山市化学教研员司徒华老师作题为《人教版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 必修第二册介绍》专家讲座,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姚建军老师作题为《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反应原理的认识和教学建议》专家讲座,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李俊老师作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 修订介绍》专家讲座,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郭震老师作题为《人教版 普通高中教科书 化学选择性必修3 有机化学基础 修订介绍》专家讲座,深圳市教科院吴运来老师作题为《理解化学新高考 备战2021广东卷》和《例谈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之内容与目标》两个专家讲座,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狄老师作题为《普通高中教科书 化学 教学策略与教学案例讲解》专家讲座。 各位专家既有理论引领,又有接地气的实际操作案例,让我受益匪浅,专家们的理论讲解深入浅出,教材分析符合实际教学需要,还展示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最重要的是还将讲座课件无私地分享给了我们,方便我们培训结束后再学习,再反思,并将学习的成果带回学校分享给自己的同事,起到引领和辐射的效果。 通过新教材的培训学习,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有了更加清晰与深刻的认识,学习之余,每天撰写研究日志,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按照新课程标准,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制作了普通高中教科书 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教学设计,最后在组内进行了10分钟的片段教学展示并组内成员互评和专家点评。 每次培训之后,我自己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教学能力上,都有一个较高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也有一个感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每次培训都是边听边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按照专家的要求,发现自己有一些地方,觉得如果按照专家的要求,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到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把这些抛之脑后,因为身边始终有一根悬——学生的化学成绩。此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第一、控制必修教材教学内容的深度。以前我们教化学的时候总喜欢将必修2和选修4和5糅合在一起交叉进行,也没有怎么看过课程标准,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当新课程和新教材碰到了新高考,我们得改变教学策略了,在进行必修化学的两册书教学时,必修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开展教学,控制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能随意将选择性必修的内容放到必修内容中讲评,一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化学学习,二是为了在将来的走班教学中能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化学,要不然真如曾教授所说,如果把化学搞得那么难,把学生都吓跑了,不选择化学,那就麻烦了。 第二、尽量多开展学生实验。以前我们的学生实验开展的非常少,现在按照新课程的规定,在高中学段共有18个学生必做实验(必修9个和选择性必修9个),这将对很多学校是一个挑战,一是化学教学课时量的少,二是学校的化学实验员太少(基本上一个学校只有一位化学实验员),三是化学药品难采购。此次培训中,很多专家都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均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多开展实验,促进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提高。 第三、研读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通过培训学习,认识到了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应该怎样上课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知道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化学必修两册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册五本书(人教版和鲁科版)需要整体阅读,才能领悟教材编写的“系统思路”,从而达到教学“整体”设计。 此次培训之前,我已经于7月27日-30日进行了人教版教材线上培训,8月10日-13日进行了鲁科版教材线上培训。通过此次韶关学院的线下培训,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让我对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尽量将此次培训的收获付诸实践。 最后感谢韶关学院领导和老师顶着新冠疫情的压力开展这次线下培训,因为有你们的辛苦付出和无微不至的关心,才让我们有机会聚集在一起安心学习,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
个人分类: 教育管理|6000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课程化学高考考试大纲
yaoronggui 2010-10-7 08:41
江西省于2008年秋在全省实行新课程改革,明年(2011年)高考是江西省第一次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高考,目前考纲还没有出来,但明确了理科综合试卷采用全国卷(新课标),所以可以参照去年的高考大纲;试卷形式请看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新课标卷),链接地址: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0-06-08/2111251365.shtml 下面是新课程化学高考考试大纲: 新课程化学高考考试大纲 I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 .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 1 )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辩认的能力。 ( 2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 3 )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 1 )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 2 )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 1 )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 2 )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辩认和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III .考试范围和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区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原则,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一、必考内容部分 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 1 、化学 2 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要领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 .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 .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 .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 mol )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1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要领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 2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 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 4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 1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 2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 3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 4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 5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 6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 7 )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mol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 8 )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 .溶液 ( 1 )了解溶液的含义。 ( 2 )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 3 )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 4 )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 5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1 )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 2 )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3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 4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 5 )以第 3 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6 )以 IA 和 VII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7 )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 8 )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 .化学反应与能量 ( 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 2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 3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 4 )了解热化学方程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 5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 6 )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和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 7 )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 2 )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 3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 4 )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 5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 6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 .电解质溶液 ( 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 2 )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 3 )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 4 )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 5 )了解溶液 pH 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能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 6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序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 7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 8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液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 .常见金属元素(如 Na 、 Al 、 Fe 、 Cu 等) ( 1 )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 2 )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 3 )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 .常见非金属元素(如 H 、 C 、 N 、 O 、 Si 、 S 、 Cl 等) ( 1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 2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 .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 .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 .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 .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 .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 .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 .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五)化学实验基础 1 .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 .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 .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 1 )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 2 )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 3 )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 4 )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备图。 7 .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二、选考内容部分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化学与生活 (一)化学与健康 1 .了解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 .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3 .了解维生素和稀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 .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5 .了解药物对维护健康的作用。 6 .了解毒品的危害。 (二)生活中的材料 1 .了解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了解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2 .了解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3 .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分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4 .了解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化学与环境保护 1 .了解水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2 .了解大气主要污染物。了解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3 .了解生活刻弃物处置的方法、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化学与技术 (一)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1 .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意义。 2 .了解我国无机化工的生产资源和产品的主要种类。 3 .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4 .了解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 (二)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 1 .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材料的要求。了解化学对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2 .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 3 .了解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 4 .了解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三)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1 .了解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 .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认识催化剂的研制对促进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 .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 .了解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 1~36 号)原子核外电子 4 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 .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 .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 .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 .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键和 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 .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 .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 .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6 .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 sp , sp 2 , sp 3 ),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三)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 .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 .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 .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有机化学基础 (一)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 .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 3 .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 .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 .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二)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 .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 .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 .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 .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5 .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6 .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三)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1 .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 .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 .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 .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 .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 .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 .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下载地址: 新课程化学高考考试大纲
个人分类: 高中化学|4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中新增的化学术语
yaoronggui 2010-9-26 11:40
2011届是我省学生第一届使用新课标教材参加高考。新课标化学教材与老教材有很大的变化,其中化学术语方面增加了很多。下面转载一篇文章: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中新增的化学术语。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共八个模块,分别是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化学与生活(选修1)、化学与技术(选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实验化学(选修6)。新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能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化学新课程与以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相比,新增了许多化学术语,现例举如下: 1、亲氧元素: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它总是与氧相互化合的,是因为Si与O键能很大。铝也是一种亲氧元素,一方面与氧气的生成焓很大,自发性程度也就很大;另一方面铝能夺取化合物中的氧,Al 2 O 3 生成焓很高,不仅能夺取化合物中的氧,且反应放出大量热,致使反应时不必向体系供热。 2、成盐元素:食盐中的氯元素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卤素的希腊文原意为成盐元素,卤素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卤素单质因此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泼性,不能在自然界自由存在,能与Na、Ca、Mg等金属形成化合物,都是典型的盐,如氟化纳、氯化钠等。 3、智力元素: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称。碘是人体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关系密切,特别是对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最近研究表明,锌在遗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缺锌会造成智力迟钝,记忆力衰退,因此锌也称为智力元素、记忆元素。 4、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人和动物体内的生命元素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在0.01%以上的元素,包括碳、氢、氮、钠、镁、钙、磷、硫、钾和氯共11种。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铜、锌、锰、钴、铜、碘、锂、铬、氟、锡、硅、钒和硼共16种。 5、超分子:超分子的内涵有二:其一似与很大的分子,即巨分子的同义,它们是单一的分子,它们的原子之间以强相互作用力结合,但它们是由许多小分子合成的,而且具有某种特殊的高级构型和结构。另一含义是若干个分子以弱相互作用力(通常称为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相联系,并且通过所谓自组装或自组织构筑成某种高级结构。 6、信使分子:NO被称为信使分子,又称为明星分子,是因为具有神奇的生物活性。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NO能让体内某部位的信号传送到另一个部位。如果人体不能将制造足够的NO,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疾病:高血压、血凝失常、免疫功能损伤、神经化学失衡、精神痛苦等。 7、手性分子:一对分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两分子的关系像人的左右手关系,互为镜像和实物,但不能重合,这种不能与其镜像重合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8、缔合分子:实验证明,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用化学式H 2 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是因为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中存在相当量的水分子因氢键而相互缔合,形成所谓缔合分子,类似缔合分子还有氟化氢(HF) n ,乙酸(CH 3 COOH) 2 等。 9、一碳化学: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 4 、CH 3 OH)等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一碳化工也可以看作新一代的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从而形成合成气化学、甲烷化学、甲醇化学等系列。 10、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和彻低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 11、原子经济:原子经济内涵是投入合成反应的原料、试剂的组成原子尽可能多地转入到产品中去,实现除产品外的零排放,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原子利用率为100%为最理想的原子经济。 12、焓、焓变、焓判据: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 H )决定。如反应是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此时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科学家由此提出用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这就是所谓的焓判据。 13、熵、熵变、熵判据:熵是物质微观粒子混乱度(或无序性)的量度,熵值越大,体系内物质微观粒子的混乱度越大,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熵变大于零。在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就称为熵判据。 14、自由能变化: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又都不能独立地作为自发性的判据,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体系的焓变和熵变。体系自由能变化(符号△ G )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对体系的影响:△ G =△ H - T △ S 。△ G 0,反应自发进行,△ G 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15、光谱分析: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16、质谱:现代化学常利用质谱仪测定分子的结构。它的基本原理是在质谱仪中使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等粒子。由于生成的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具有不同的相对质量,它们在高压电场加速后,通过狭缝进入磁场分析器得到分离,在记录仪上呈现一系列峰,化学家对这些峰进行系统分析,便可得知样品分子的结构。 17、红外光谱:在有机物分子中,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当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18、核磁共振氢谱: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各类氢原子的这种差异被称为化学位移;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因此,从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可以推知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 19、色谱法: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物吸附作用不同,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方法叫色谱法,常见的吸附剂有碳酸钙,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等,根据物质在两相(气液、液液等)间溶解性或吸附能力不同,又相继发展了纸上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20、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每个周期的第一个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小,最后一个元素(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变小。 21、电负性: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电负性的概念是由化学家鲍林提出的,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以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 22、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一般来说,晶胞都是平行六向体,整块晶体可看作是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所有晶胞的形状及其内部的原子种类,个数及几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 23、晶格能:离子晶体的晶格能的定义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它最能反映离子晶体稳定性,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而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24、中间体:反应中间体指在生产某些产品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往往起着转换、除去、保护某些官能团,搭建分子骨架的作用。 25、化学镀:化学镀是指使用合适的还原剂,使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而沉积在镀件表面上的一种镀覆工艺,类似的有如银镜反应。化学镀的优点是不需通电,仅利用化学反应就可在不规则的表面上沉积厚度、质量均一的镀层,还可进行局部施镀,操作简便。 26、水华、赤潮:含N、P的物质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溶解的氧,并释放出养分,而使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由于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使水面呈现蓝色,红色或棕色等,这种现象在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湾出现叫赤潮。 27、二噁英:二噁英是二苯基-1.4二氧六环及其衍生物的通称,垃圾焚烧是产生二噁英的主要途径之一。二噁英能溶于人体脂肪并长期积累,即使是微量,长期摄入也会引起癌症、胎儿畸形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等危害。 28、碱性食物、酸性食物:由碳、氮、硫、磷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碳成碳酸,硫变成硫酸,磷变成磷酸,氮变成尿酸,这些最终产物是酸性物质,使体液呈酸性,这类食物在生理上称为成酸性食物,习惯上称为酸性衣物。蔬菜、水果多含钾、钠、钙等盐类,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呈弱碱性。这类食物在生理上称为成碱性食物,习惯上称为碱性食物。 29、生物质资源:生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农、林等植物、海产物(如海草)等,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来考虑,以植物为主的生物质资源,因其储量丰富,可再生性好而且利用时不污染环境,被认为是人类未来的理想资源,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取燃料(如燃料油、天然气、氢气)以及有机化学品(如已二酸、聚乳酸)等。 30、天然水合物:科学家发现在深海底存在大量天然气水合物晶体,这种晶体的主要气体成份是甲烷,因而又称甲烷水合物,它的外形像冰,而且在常温常压下会迅速分解释放出可燃的甲烷,因而称可燃冰。甲烷气体在水合物晶体里是装在氢键相连的几个水分子构成的笼内,因而又称笼状化合物。天然气水合物是巨大的潜在能源。 本文来自于: http://www.pep.com.cn/gzhx/gzhxjs/jxyj/kcjc/200805/t20080512_466378.htm
个人分类: 高中化学|3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