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机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外服务器的机遇
yaoronggui 2010-5-15 08:55
据网易科技报道的 网站拍照备案详情:IDC分公司可办 9月底完成 (链接地址: http://tech.163.com/10/0514/01/66K0VGDF000915BF.html )消息。网站备案这一关将加大站长备案的成本,尤其针对一些小城市的草根站长,为了弄一个网站,还需大老远跑去大城市备案。而且备案也比较麻烦,如果想开通论坛的话,那就更麻烦啦。 国外服务器(比如:美国空间、香港空间)不需要备案这一点非常吸引很多站长去选择国外空间。对此,对国内服务器是一种挑战,对国外服务器是一种机遇。 当然国外服务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中国可能随时会和谐掉该服务器(比如采用屏蔽的手段),这一点是让每个站长选择国外服务器时最担忧的地方。 我的网站( www.chemedu.net) 现在使用的还是国内服务器,如果我的网站要办论坛的话,估计我也不得不选择国外服务器,因为现在空间商都要求开通论坛的网站须进行专项备案(见我的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149 ),不进行专项备案,不允许开通,但个人网站有几个可以通过专项备案呢,寥寥无几啦。
个人分类: 电脑网络|3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兄弟干博导了,我还读博士
longfo 2010-5-7 09:56
天津大学出来80后博导了,哎哟,我的心呐,揪心的痛啊,我也算是80后的老大哥了,人家都是博导了,我还在为读博士苦苦努力追寻。 想想姚明,咱没人家长得高,心理安慰;想想刘翔,咱没人家跑得快,心理安慰;想想人家凤姐,咱没人家那个心理承受力;想想范冰冰,咱没人家长的风骚;想想人家八零后博导,我是无地自容啊。 对比八零后博导我没有优秀,我没有师德,没有育人的本事,没有科研能力,没有科研经费,没有刻苦努力的精神,没有开拓进取的劲头,没有的东西太多了,唉,这下子蔫了吧, 努力干吧,虽然干多好也不一定能当博导。 http://news.sohu.com/20100507/n271970528.s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51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大学发展史上错失的两次发展机遇
lgmxxl 2010-3-1 08:43
近读冒 荣 老师的《郭秉文传》 和张晓唯 老师的《蔡元培评传》发现,中国这两所大学均有一次挤身世界不流大学的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20 世纪初期,哈佛大学曾希望和麻省理工学院合并,合并问题曾是两校的热门话题,在难以实现合并的情况下,两校于 20 年代初决定合办工科。当时东南大学正将商科改为商科大学并和暨南学校在上海合办。后经教育家孟禄( Paul Monroe )提议,产生了由麻省理工、哈佛和东大共同在中国合办工科大学的构想。哈佛、麻省理工遂委派孟禄、造桥大王沃德尔( J.A.L. Waddell )、工程师麦洛埃( Meloy )来华考察、洽谈。经东大校董、外交部长王正廷从中斡旋协助,进展甚速,达成《中美合办工科大学计划》。该计划经东大校董会讲座通过,由郭秉文、孟禄、麦洛埃共同草签。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①合作双方,中方为东南大学,美国为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②经费,中方负担者二,一为 基地校舍,二是 经常费每年 7.5 万元 ;美方负责者三,一是经常费用 7.5 万美元,并另筹资 100 万美元以扩充工料,二是提供设备,三是负责专业,教员由美方负责。 ③组织,设立 9 人的校董会,中方 3 人,美方 3 人,东大校长 1 人,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中国学生 2 人。 后因江浙军阀连年开战,省库耗竭立尽,上海经济又不景气,拿不出许多资金购地建房,致使计划落空。(冒荣 . 至平至善 鸿声东南 --- 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135. ) 中国大学的另一次机会应该北京大学。 1923 年蔡元培第 6 次辞去北京大学校长后,就对大学失去了兴趣, 1927 年后他先出任民国政府的大学院院长,后又主持中央研究院。 1928 年 8 月蔡元培因大学区制受挫,辞去了大学院长职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中央研究院上。国立中央研究院,系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其职责为实行科学研究,并指导、联络、奖励全国研究事业。到 1929 年初,中研院先后建立了物理、化学、地质、天文、气象、动植物、心理、工程、历史语言、社会科学等十个研究所。担任所长职务的均为各学科领域具有高深造诣的科学家和学者,如丁燮林、庄长恭、李四光、竺可桢、傅斯年、陶孟和等。把 1931 年的统计:中院院的专职研究人员约为 170 人,其中研究员 50 年,另有特约、兼职 49 人。(张晓唯 . 《蔡元培评传》 .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136. )可以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把中国一流的人才都网络其中了。 为何把此当成大学丧失发展的一次机遇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当时的蔡元培对中国大学失去了自己的耐心。当他离去并组建中央研究院委实把大学的精英都给带走了,把中国有限的资源分开了。大学当时的科研功能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的情况下,中国科研的人才却走向了研究院,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误。反观美国,在二战以后,罗斯福总统聘请曾任麻省理工学院副院长、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布什( Vannevar Bush )出任联邦科研及开发办公室主任。布什在回答总统的四个问题的著名报告《科学无边的彊界》中特别强调了基础科研的重要作用,认为开展基础科研最佳的地方是学院、大学和一些由捐款建立的研究机构。布什极力主张不要单独建立研究机构,而应组织科学家和提供必要的资源,由这些科学家在自己工作的机构现有的包括大学在内的非政府机构从事必要的科研。他期望这些机构去创造知识,发现和培养人才,持续探索无边的疆界。罗斯福总统接受了布什的建议,大学科研经费激增,成果倍出,大学科研为打赢这场战争起了重大作用。 二次错失发展机会的原因,虽然有人为的因素,主要在天灾。当时的中国战乱不断,国家没有财力、精力去办大学。但也确实有人为的因素:如果郭秉文不被免职,说不定东南大学就可能会成为与世界一流大学同步的工科大学;如果蔡元培的眼界再高些,把办好北京大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他可能不会再办一个中央研究院,他可能也会重视大学的科研工作。终归,他刚刚在欧美国家进行了为期 11 个月的考察,对世界大学发展的趋势了如指掌。可历史没有假设,我们失去了这种可能。 大学的发展说难就是很难的事,因为百年树人。但说易也是容易的事,只要方向正确,一所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一流大学也不是不可能。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基本上是把握住一次大的机遇而成功的。远的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近的包括沃里克大学、香港科学大学等。但愿我们中国的大学今后能够把握住属于自己的一次机会。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65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做不一般的事,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smilesun 2010-2-3 14:06
春天带给人们希望,每个人在春天会憧憬秋天的收获,畅想未来。 但我们有时候会犯下一些错误,总希望过着比别人悠闲的生活,却能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功。 我们每天过着和别人一样的生活,做着一样的事,却希望结果和别人不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付出才有收获。明天的收获,是今天播种的种子结出的果实。如果今天不播种,明天怎会有收获。 身边绽放出万丈光芒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 新年伊始,将标题这句话送给光临这个博客的朋友。做不一般的事,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要想成功,你必须做到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可能是多方面的,譬如,比一般人付出更多。想法不同于一般人等等。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大家都怎么怎么,为何偏要我。如果你总是拿自己和大家想比,你只能做个一般的人。茫茫人海,成功者寥寥。做不一般的人,身处大家或一般人之中,可能会孤独。一个人迈向成功的途中必须经历的历练。高处不胜寒可能是这种孤独的写照吧。 不一般意味着独立特行,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可能会遭到多数人的嘲笑。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当中。 总之,博主在此祝福各位。不要做一个一般的人。与众人不同,才会有与众不同的成功。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4928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生就是一个奇怪的时间相关函数
华明 2010-1-22 11:38
人生就是一个奇怪的时间相关函数。 一出生下来,初始条件就定了,T=0。 人生轨迹便开始涂鸦,可是每个人涂写的千差万别,初始条件是绝对性的。有人一辈子都只能做个山顶洞人,而在春秋战国时代便可能成为枭雄,或者刺客,也可能是孔孟,不幸运的也有成为修长城的苦力。有人成为生在红旗下的蛋,80后。
个人分类: 学术与争鸣|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错失了多少历史的机会?
chenzhao 2010-1-7 13:53
2010年,鸦片战争170年。 19世纪中期中西相遇以来,我们错过了多少历史机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没打醒大清王朝,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打了一次。好不容易开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的运动进程尚不到30年,一场甲午战争立刻被同为西方学生的日本打回原形。 被列强瓜分豆剖的危机下,清朝立宪经历了1898的失败和1905~1911的挣扎,然而历史再也没给他们机会,君主立宪随即被革命所压倒,本以为民国的成立与1910年代民族资本的黄金年代能够让这个民族看到希望,结果又被军阀混战和继起的国民革命吞没了。 至此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民族知识界更加急迫的需要强心剂,错失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初期的两次机会,以至于这个民族还没有普及汽轮 铁道与有线电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狂飙又把汽车、飞机、电话、电灯砸过来,适逢动荡的二十世纪上半页,战争与革命的交响曲越奏越狂暴。 中国形式上的再统一(1928年)刚刚完成,邻国日本已经等不及了。1927~1937,一个无日不内战,日寇步步进逼,东北,热和相继沦陷的中国,无论如何粉饰为黄金恐怕也很勉强吧?直到1945年,救亡压倒启蒙,不得不如此。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想建设却没有条件。 1945年国共双十协议达成时,日本还是一片战争废墟,包括印度在内的多数亚洲邻国尚未脱离殖民统治,如果真能实现联合政府,实现战后法国那样的经济上的辉煌三十年,充分利用第三次浪潮带来的机遇,到1970年代末,恐怕取得的成就决不在日本以下。然而这个机会又被错过了。 终于,1978年,经历了百年蹉跎后,赶上了20世纪末班车。若非如此,中国今日的景况,真不知道还会糟到怎样。 170年间,能够连续30年安心于建设的,只是自那时开始而已。从明代的党争一瞥,可见我们民族的内耗传统、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啊。今天网络上的极左和极右,也在延续着这个传统,也提醒我们,我们这个时代还没有超越历史。
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科学机遇
liux831 2009-10-16 18:40
1978年,邓小平以欣喜的心情宣布,中国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作为副总理主抓教育。 今天,中国科学已经跻身世界前六。 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近了。 科学机遇是千载难逢的。中国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 上的论文,如吴维华、李家洋、于军等都是机遇。包括材料、思路、技术组装,特别是人的灵感与机遇、技术、意识等元素的组合。 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靠灵感、靠机遇、靠长时间耕耘,往往有重要发现。 有时,也在争取,也在努力,有了重要发现,还需要证明,特别是需要实验证明的领域。 科学研究需要耗费精力。 成功大家成功以前和成功以后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与一些大牛合作过,成大牛以前是一种态度,成为大牛以后,则又是另一种态度。 也学属于自然,也许......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遇是少数人看到的机会
smilesun 2009-9-8 08:22
成功是每个人的渴望,成功需要机遇。不成功就是因为没有机遇。 如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样,机遇也只可能被少数人看到。大家都看到的机会就不是机遇。所以抓住机遇需要你独到的眼光,需要忍受别人的不认同,有时候需要孤军奋战,甚至还需要忍受别人的非议。 写这些是希望大家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不要以社会的认可代替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要只知道跟风。跟风不管在科研上还是在生活中都不是一种好的策略。世界上没有两个人能踏着相同的足迹走向成功,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与众不同。 另外,站在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以自己的眼前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只能保证你的行动方案在眼前是正确的。如果站在事物本身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你看到的可能是真正正确的发展规律。 所以,要想使自己具有远见卓识,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考虑问题。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4135 次阅读|2 个评论
陈刚成功的背后
热度 1 cwhm 2009-8-7 08:15
昨天看了楚天都市报关于陈刚的报道,陈刚是华科的校友,也是通过这个报告更知道了陈刚还是我的老乡,都是襄樊人。 看完报道,似乎也寻到了陈刚成功背后的那些因素: (1):对科学的热爱,从小爱问问题,自学能力强,当然人也很聪明,不然也不可能考上襄樊五中(高中很厉害的)。 (2):对机遇的把握,一次机遇让他做了伯克利的校长田长霖(祖籍湖北黄陂)的学生,开始了自己传热学的研究生涯。 (3):陈刚以前都是早上4点起床,现在也一般在5点10分起来。起床后,会去游泳、跑步,然后就到实验室工作,一周工作约70个小时,早上4点起床,相信现在的大学生没几个能做到??!! 更看到了一个鲜活的陈刚 (1)作为导师,他也要为基金项目发愁,为项目组学生争取经费。 (2)作为儿子,他坚持每周给年迈的父母打越洋电话,每年还回国两三次看望父母。 下面附楚天都市报报道: http://hb.qq.com/a/20090804/000084.htm 楚天都市报 8 月 4 日报道 前日,华中科大校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MIT)华裔教授陈刚打破百年物理定律黑体辐射定律的消息传到国内(本报昨日A13版曾作报道),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在异国取得如此成绩,经历了多少艰辛?美国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是什么样的?他怎么看国内高校的发展状况?前日晚11时30分,记者再次拨通陈刚教授美国实验室的电话,对他进行了越洋专访 每个系基本上都有中国教授 美国科学界有蛮多华人科学家。在 MIT ,基本上每个系都有华人教授,我们机械系 70 多个教授中,大陆来的有两个,香港过来的也有两个。 陈刚向记者介绍,不过,也许是对政治不关心的原因,华人教授埋头做学问的多,可当领导的不多。陈刚认为,这两方面的人才都需要。 在陈刚团队的照片上,有不同肤色的各国面孔,陈刚告诉记者:实验室有 25 个人左右,而这次科研论文的作者之一,就是他的一名中国学生,也来自华中科大。 教授得像 说客 一样找经费 目前,陈刚带有十五六名学生。他说: 因为这里的导师得支付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有研究经费的导师才有学生,有的教授找不到研究经费,一个学生都没有。 在美国, 教授也得像说客一样到处找经费 ,例如,作为教授得申请一些政府立项的科技项目,可竞争非常激烈,大概 10 %的成功率,像中奖一样。陈刚说着,呵呵笑起来。 但 游说 ,还是要以实力为基础。陈刚以前都是早上 4 点起床,现在也一般在 5 点 10 分起来。起床后,会去游泳、跑步,然后就到实验室工作,一周工作约 70 个小时。 鼓励中国学生闯出去 回忆起 20 年前留学美国的机会,他感叹: 能到美国做田长霖先生的学生实属幸运。田先生祖籍湖北黄陂,当年他在华科讲学时,决定挑选一个中国学生,学校推荐我去面试,结果他就选中了我一个。田先生的一些教诲使我终身受益。 陈刚鼓励中国学生多出去闯一闯。不过, 不少学生都考 GRE 等,但不是考得好就是好学生。我选学生第一是要看他有没有研究的决心;第二则是看他除了成绩好,是否思维开阔,能否主动去学、去思考。 如 今,陈刚和妻子都已在美国定居,并加入美国国籍,有两个孩子,女儿 15 岁、儿子 9 岁。但作为湖北襄樊人,陈刚仍忘不了家乡的一山一水, 我经常回国,每年 都有两三次,讲学或做学术交流。父母和妹妹还都在襄樊南漳的老家。 陈刚表示,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回家看看。(荆楚网 - 楚天都市报 陈博雷) 昨日,本报 A13 版报道了《华科校友打破百年物理定律》。南漳县城关中心学校中学高级物理教师江明清来电反映,陈刚系襄樊南漳人,他认识陈刚一家人,并与陈刚父亲共事过。 据介绍,陈刚的父亲陈文朝是南漳县党校退休教师,母亲李家玉是县实验小学退休教师。他的妹妹陈红现任肖堰镇党委书记,以前也当过教师。 陈刚高中就读于襄樊五中。 2004 年 8 月,曾回南漳探亲。 从小就爱刨根问底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南漳县县委大院,走进陈刚父母的家,宽敞明亮的房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显眼处,摆放着陈刚一家和父母、妹妹一家人的合影。 据 介绍,陈刚于 1964 年 6 月 20 日出生在南漳县城关镇。小时候的陈刚, 头大身小 身体瘦弱。熟悉他的人常夸他 头大聪明 ,父母也希望儿子长大成才。 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 陈刚从小就爱问问题,看到什么都好奇,非要刨根问底。 母亲李家玉告诉记者,有时她都不知该如何作答。 父亲陈文朝称,陈刚 3 岁时,他就开始教他认字、数数。每天教他认 5 个字。他发现陈刚的记性特别好,学过的字都能认出来。 上小学时,陈刚已经能认 200 多个字,也能从 1 数到 100 ,还会做简单的加减法。 爱看书爱打篮球 1970 年,陈刚上了小学。 李家玉介绍,陈刚从小就爱看书。故事书、连环画都是他的最爱。 初中毕业后,陈刚以优异成绩考入襄樊五中。李家玉称,当年,襄樊五中在南漳县招生名额只有 10 个。 高中时,陈刚将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于泡图书馆。 一次,学校放假三天,他用两天时间在图书馆完成了 100 道立体几何题。 陈刚不但学习认真刻苦,也很喜爱体育运动,擅长打篮球。 小学时,经常参加文艺活动。 两周自学一本书 陈文朝介绍,陈刚从小喜欢动脑思考问题。 初中时,他学了物理电学知识后,就自己买回一些小零件,动手缠线圈、拼装了一台电风扇。 高中时,他感觉椭圆切线公式用起来太复杂,就自行对公式进行推理,整理出一个简单易记的公式。 1978 年夏天,陈刚初中毕业。由于李家玉要参与阅卷工作,只好由陈文朝照顾他。 陈文朝说,他当时在教高中,没时间照顾陈刚。只好把一本高一上学期的《三角》教材拿给他看。 两个星期后,陈刚居然把这本教材自学完了,书上的练习题也都认真完成了。他画的图都很正确。 为了考查陈刚是否真正掌握了书上的知识。陈文朝随口问了几个公式,他都能对答如流。 每天 4 点半起床 陈刚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终身教授,两次荣获美国青年科学家基金奖(原总统奖),一次荣获有成就的学者奖。 陈文朝介绍,陈刚的工作特别忙,他每次乘飞机、坐火车,甚至回家来都会带着笔记本电脑忙科研。 李家玉说,陈刚最近一次回家是今年端午节后一天,只呆了 13 个小时。晚上 12 点到家,次日下午 1 点就匆忙走了。 1994 年,为了照顾孙子,陈文朝夫妇去美国住了一段时间。因为上班时间堵车严重,为节约时间,陈刚一般早上 4 点半就起床了。 陈刚出门前,李家玉会给他做两个三明治带上。但陈刚每次回来时,总还剩一个。因为工作繁忙,陈刚一般只吃一个。 每周打电话报平安 陈刚父亲患有癌症,母亲心脏也不太好,陈刚却因身在异国他乡,不能常回家陪伴父母。 李家玉说,虽然不能经常回来,但陈刚每周都会给他们打电话报平安。每次打电话,陈刚会专门选父母这边白天空闲时间。 陈文朝还特意拿出陈刚专门给他们买的深海鱼油给记者看。 期待陈刚摘取诺贝尔奖 江明清说, 1900 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开尔文 ( 威廉 汤姆逊 ) 在一篇展望二十世纪物理学的文章里说: 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物理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这两朵乌云,指的是当时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两个实验,其中一个就是黑体辐射实验(也称热辐射实验)。 由黑体辐射研究派生出来的就是量子物理。量子物理现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光电池、光纤通信、半导体、手机、电视、核武器等等。现代人离了量子是无法生活的。 江明清说,普朗克因发现黑体辐射定律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爱因斯坦在研究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光电效应定律,也获得诺贝尔奖。他相信陈刚也会因此摘取诺贝尔物理奖。(荆楚网 - 楚天都市报 邹琪胡传林 熊莹 魏祖华)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3318 次阅读|2 个评论
是什么成就一个人的成功—朱清时(ZZ)
jjsun123 2009-8-2 09:31
是什么成就一个人的成功--朱清时(院士)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机遇,但是机遇往往是突然地和不知不觉地出现的。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善于抓住机遇并且充分利用它们;具有高度智慧的人更善于创造机遇。 一所大学是否一流大学,最关键的指标是要看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今后在社会上有多大比例取得成功,取得多大的成功。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取得成功的能力是学校教育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当今和今后的世界上,中国要在激烈的高科技竞争中取胜,最关键的就是我们的青年一代是否在今后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能取得成功。国家非常希望你们取得成功,你们的家庭和本人也都希望你们取得成功。 今天,我就通过回顾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过程,根据我自己在国内外从事科研工作的阅历,谈谈一个人怎么做才能取得成功。 在这里,我将放弃确定性的语言,而改用几率描述,从机遇的角度来研究造就一个人成功的原因。这样可以把这个问题讲得更深入、更全面,正如量子论用几率描述微观世界那样,也许这样更接近事物的本原状态。 我的回答是:机遇是造就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因素。 机遇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市面流行的一些书中也说了这个问题,但都没把它说得很透很清楚。其实,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我们每个人到了五六十岁以后,阅历多了,回首往事,都会发现很多机遇造就一个人成功的例子。 我来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是中国科大1963年4系6342班毕业的,班上有25个同学。1968年毕业时还在文革之中。班上有10来个三代都是工人或贫下中农出身的同学,学习成绩好,本人表现也好,就分到了国防科委和二机部,大家很羡慕他们。我是属于条件居中偏下的,分到了青海。青海在古人眼中是常覆三军、马革裹尸的战场,在近代人心目中是劳改犯人去的地方,而且我是去当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人,所以在大家的心目中,我是分得最差的人之一。   但30年后老同学重逢,聚在一起经常感叹命运和机遇的难测。像我分到青海,其实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机遇。如果不到青海,我就不可能比一般人提前五年真正从事科研,更不可能一从事科研就成为项目的负责人,可能要被资格老的同事压住很长时间。就是因为青海在文革期间闹得并不厉害,还能正常运转,所以能够承担重大项目,并且承担重大项目又需要人。我在1974年底左右开始从事科研,半年以后就成为项目负责人。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1991年评院士的时候,在同时代人中间,像我这样75、76年在学术界就有成绩的不多。改革开放以后,我又成为最早到美国一流学府学习和工作的人。这样,有点成绩在同代人中就显得突出,于是得到了老前辈们的爱护,我也当选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那些在毕业分配时令大家羡慕的分到了国防科委和二机部的同学呢?因为在那些工厂里人才济济,光留苏回来的就一大批,资格老的很多,我们这几届毕业分去的只能长时间当基层工人。而且那些地方产品的型号是定了的,不允许你随便搞技术革新,任何一点小的革新都要经过层层审批。不仅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发挥才能,而且那些地方往往在偏僻的山沟,子女上学很困难,就业也困难。他们就提前退休,让子女顶替。其中有一位当时班上的干部,各方面都很好的,现在不得不开了一个小商店以补生计。我想,当青年朋友们到了我这个年龄时,肯定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在座的同学们都是公认的佼佼者,但大家的成绩只是在学业知识方面比其他同学掌握得更好,很多其它方面的素质还未曾经历过考验。所以,经过二三十年,也许一部分同学会不如那些没考上大学的人。这个差别就是因为成功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各人的机遇不同和抓住机遇并创造机遇的能力不同。 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和李嘉诚,他们抓住了商机,取得了成功。比尔盖茨大学读了一年就退学了,现在已成为世界首富。李嘉诚只有小学文化,也在商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功。那么,学术界的情况怎样呢?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加州理工学院有个曾毕业于台湾大学、与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是同学的教授,在一次晚宴上讲了自己的经历。他大学毕业后到哈佛化学系就读研究生,当时分子光谱学很看好,他就选了这个领域。以后的研究和学问都做得很好,但却无缘诺贝尔奖。相反,因为服兵役比他晚三年去哈佛的另外一位同学,正遇上分子束实验。他在导师指导下做得很成功,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位老教授风趣地慨叹自己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干错误的事情。 当然,我并不是说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不算成功,反之,科学史上有许多事后确认的重大成就并未获得诺贝尔奖。我国物理学家、中科大核物理系的奠基人和老主任赵忠尧教授早在1929年就在加州理工学院观测到直接由反物质(正电子)湮灭产生的现象。后来由于别人错误质疑这样一个偶然的原因没有获奖。但他的成就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已经确立,有无诺贝尔物理奖已不重要。赵忠尧的成功,究其原因,是在正确的时间(1929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加州理工),做了正确的事(观察硬g辐射在铅中引起的一种特殊辐射)。他碰到了机遇,抓住了机遇。 就科学而言,一个学科领域中大的机遇几百年一遇,中等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对于这点要有清醒的认识。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都与这类大机遇有关。如果牛顿早生200年,他不可能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因为伽利略和第谷等人的观察数据还没有出来。他晚生100年,别人可能已经把这个发现做出来了。爱因斯坦能够发现相对论也是如此。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已困扰人们很多年,他生逢其时,非欧几何已经建立,发现光速不变的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刚完成,这些使发明相对论成为可能。不过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也很多,他执着地考虑这个问题,有超人的天才,成功地抓住了这个重大机遇。如杨振宁先生所言,现在做理论物理,可能只有铜矿,也许在应用科学和交叉科学领域可能出金矿。要想在科研上有大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为什么呢?就是在我30岁左右、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正逢改革开放。这是时代、社会的大背景造成的。你们这代人的机遇比我们更好了。现在国家对科技教育非常重视,对人才的渴求比我们那个年代不知要好多少倍。我们那个时候,大学生下放到工厂和农村当工人和农民去了。而你们只要有真才实学,国家是非常重视、非常需要的。所以你们逢上了大机遇,是个好时候。但有机遇,不一定能成功,关键在于要能够抓住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 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因此,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 第一, 要随时做好准备。 从年轻时就要开始尽可能地获取各种各样的广博的知识,按照你的知识结构给自己创造机遇;机遇突然出现时,你要抓住它。而且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也就是机遇来到的时候你要有创造性。 我一生经历的两个机遇令我终身难忘。一个例子是在1978年,到浙江大学去学外语准备出国进修。当时我们那一代老五届的大学生大都在基层工作,很多人的英语早忘了。为什么呢?他们在当工人、农民的时候,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何必辛辛苦苦地去学它?还不如一有时间就去打扑克、钻桌子、喝酒,然后就开始发牢骚,这是当时最流行的事情。事前谁都没有想到,1978年中国会突然来一次全国英语统考,考及格的人事后全都公派出国了。机遇出现就是这样突然,只有准备好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机遇。   第二个例子,是我1974年在青海西宁当工人,突然听说科学院要搞一些重大项目,有一个是激光分离同位素,被青海盐湖所承担了,然后到处找人才。我是学核物理的,激光分离同位素虽然不是本专业,但却与它相通。而且我在工厂这五年,晚上没有事,从来不去打扑克或下棋。当初调到盐湖所搞激光分离同位素的有一二十个大学生,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但是干了半年后,就发现我业务没有丢,而且很快就适应了科研。文献看得很快,综述也写得快,方案也提得很清楚,所里就采纳了我提的方案,于是我就成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这个事情说明了什么呢?那次机遇出现时,实际上是很多人都遇到了,但是只有准备得好的,平时坚持学习的人能够抓住机遇。 举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因为机遇出现往往是突然的、不知不觉的,只有随时做好准备,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尽可能地学习广博的知识、锻炼自己创新能力的人才可能抓住机遇。当然,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我一生中间遇到好多同事,非常刻苦,一天到晚都在学习,但是他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过去教育的弊病只重视传授知识,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几个月前,杨振宁先生在中科大做报告时讲到人才培养,主张要快乐地学习。这很像米卢提出的快乐足球。米卢觉得中国的足球过去都是要完成任务,压力太大,那样的足球是打不好的。他们的看法不谋而合。杨振宁先生认为,如果你学习一个东西不快乐,必须硬着头皮,头悬梁,锥刺股,那就说明这个学习内容不适应你。所以要选择那种真正感兴趣的、学习起来有趣的东西。这样的学习,你不觉得是负担,不知不觉的你就把你全部精力投入进去。如果你发现你读什么东西都不快乐,你就要好好地衡量一下你所选择的内容是否适合你。 第二, 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这里我要从读过的书中举几个例子,但不一定记得很准确了。 我在很早以前看过鲍威尔的传记。他是一个牙买加黑人,在美国其实是受歧视的。他第一个工作是进一个大公司当清洁工。他做每一件事都很认真,很快找到一种拖地板的姿势,拖得又快又好,又不容易累。老板观察很长时间后断定这人是个人才,然后很快就破例把他提升上去了。这就是他人生经历的第一个经验: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据说,希尔顿饭店集团老板原先是一家旅店的服务员,站前台的。有一天,一对老夫妇来住店,刚巧没有房间了,但时间已很晚。怎么办呢?他那天正好值夜班,就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赶快换床单、换枕头,收拾好后让老夫妇去睡,自己却趴在柜台上睡了一夜。第二天,老夫妇很感动,认为这个青年人很善良。他绝对没有想到这对老夫妇就是希尔顿饭店的老板,而且没有子女,于是他就做了希尔顿家族的接班人。这件事说明,做事、做人要从小事做起,争取把每件小事做好。因为从小事做起,才不会失去悄悄来临的机遇,有些事先你不知道的机遇,也会被你抓住。 我也讲讲我自己的体会。因为我从小就喜欢从事科研,也很崇拜科学家。有5年时间当工人,损失了五年的科研时间,所以一直有一种很强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从我在盐湖所做第一次报告开始,一直保持到现在。每次做学术报告,我私下都要认真准备很长时间,脑子里想很久。我之所以在国内能比较快地被学术界接受,其中一个秘诀就是:我每次把学术报告都准备得很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没有浪费每一次机会。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包括:考好每一场试,学好每一门课,做好每一次报告,跟每个人相处都要认真。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要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 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说过一句格言:人生能有几回搏!他是拼了,所以得到了世界冠军。实际上,我们学术界也一样人生能够有几回搏? C60足球状分子的发现者和诺贝尔奖得主Curl教授曾经在做报告时很详细地重述了他们的发现过程。实际上在此之前,已有其它实验室也发现了这个奇怪的质谱线,意识到这是个碳原子数为60的聚合物或团簇,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结构。他们那天在实验上观察到这个奇怪的质谱线后,晚上没有睡好觉他们意识到这是科学发现的重大机遇。正在他那儿做访问学者的英国克洛特教授,突然想起60个原子要形成一个稳定体,很可能跟一种由六边型或五边形组成的什么球体有关。他想起他家里有一个球,马上就要打电话叫他太太赶紧去数这个球的顶点有多少个,是不是60个。但这时正是英国早上两点,Curl教授提醒他说:你太太不会感谢你在早晨两点打电话的,你要好好考虑。他只好放下电话。然后他就坐立不安,一直走来走去。另外一位合作者斯默利教授,回到住处后就连夜在纸上画图,琢磨如何把六边形、五边形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封闭体。第二天早上,他们找来了一个数学系的教授,问他有没有这样一个几何图形,由五边形、六边形组成,顶点正好60个。那个教授想了一下说:哎呀,这就是足球呀!哈,这个问题在数学上早解决了。他们马上就写出了那篇获诺贝尔奖的文章。这个故事说明,在科学发现的关键时候,科学家往往一分钟都不能等待,就像足球场上射门一样。 我个人也有一次经验。在我一生中,迄今最满意的结果就是硅烷分子的局域模振动。那是在大连做的。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想得出这种光谱,都没有得到。因为这种光谱极弱,实验要调得恰到好处,每一个环节都要最佳才能做出来。就像交响乐队,要奏出最好的交响乐,每一个人,每一乐器,每一个音都要准,都要在最佳状态演奏。那个局域模振动光谱正是这样。那天,突然调好了,发现做得很漂亮,那时就不能停,停了之后一切都又要从头来。于是我赶快找来一床席子和一床被子,就在实验室里守着那个机器。万一有点什么事情,马上就要把数据存起来。我连着在实验室睡了三个晚上。我觉得那三个晚上最幸福,因为心里明白我正在做激动人心的事!这三天就得到了硅烷的局域模振动光谱。这个光谱发表出去在国际上影响很好。 总之,人生能有几回搏,当你意识到出现机遇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它,不要掉以轻心,有好多事情往往就相差一点点就失去这个机遇了。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 过去二十多年中我认识许多研究生,他们念书时都很好,但后来的成就相差悬殊。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他们是否能发现机遇。 爱因斯坦曾现身说法地解释过:(学生时代)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数学,其原因不仅在于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超过对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在于下述奇特的经验。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所能有的短暂的一生。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处境象布里丹的驴子一样,不能决定自己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这显然是由于我在数学领域里的自觉能力不够强,以致不能把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同其它那些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诚然,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些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它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 这里爱因斯坦强调了直觉或洞察力对于寻找科学研究上的机遇的重要作用。爱因斯坦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他在很年轻时就懂得直觉的重要,又选择了他具有最好直觉的领域物理学。因此他能找到一个具有重大意义、取得突破的条件又已成熟、可以做大突破的机遇。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直觉和洞察力是创新人才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些素质难以从课堂和书本上得到,需要通过环境和实践经验来培养。目前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都努力营造浓厚的研究气氛,不仅让学生可以与大师交流、潜移默化地受熏陶,而且使学生可以自己参与研究,体会创新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容易悟出直觉和洞察力。 如何创造机遇 光想抓住机遇还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是会创造机遇。 大家如果把《孙子兵法》拿来读一遍,你就会理解怎么才能创造机遇。《孙子兵法》中有很多办法教我们在战争中如何创造机遇。过去红军和解放军的运动战,就是军事上创造机遇的好例子。 下棋与足球就更明显了。真正好的棋手,棋逢对手的时候,都是先走稳自己的步子,不冒险起招,看谁先犯错误。一旦对方犯错误了,就给你创造了机遇,你就赶快进攻。足球打得好的人更是这样。大家知道边路传中的打法,就是为中路跟进的队友创造机遇。制造越位和制造角球,都是制造机会。在双方实力差不多时,作为优秀的球队,绝不是压着你打就我肯定赢。其实是在场上制造机遇,看谁制造的机遇多,机遇抓住得多,谁就赢。会看足球的人,就是看双方是如何制造机遇的,怎么抓住机遇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足球真是魅力无穷。 创造机遇第二点就是,要找到那种适合自己、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 我到现在才意识到,当年的青海是一个机遇多、适合我的地方。现在有很多地方如北京、上海、深圳,不一定就好,因为那个地方机遇虽然多,但人才也多,竞争也激烈,不一定都适合你。到机遇多、适合你的地方去,这也是在创造机遇。 几年前,我曾经访问了美国十所一流大学。他们的校长介绍说,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平均一生中要换四次工作岗位。中国人恰好相反,我们的惯性最大,最不愿意换工作岗位,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和位置,一种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 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重要机遇是他自己创造的。他生于海南岛,9岁就随叔叔到波士顿在一个小商店当学徒。13岁那年,他偷偷上了一艘开往南方的船,想逃离商店学徒生活,去寻找自己也不知道的读书机会。船长很善良,为他的学习热情所感动,就把他介绍给一些热心的教会人士,其中一位将军资助他进了一所教会学校读书。完成学业后,他回到中国,帮助孙中山完成了辛亥革命。 第三点,人要创造机遇,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把握住那些属于自己的机遇而不要失去,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 微软公司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李开复,曾从电子邮件里给我发来一封信。那封信里面就讲了他在中国工作几年感到不得不说的、关于中国学生和青年人最需要重视的诚信问题。摘录如下: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 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但是在谈话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老板并不知道。这一番谈话之后,对于我而言,不论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它公司讨好的贡品呢? 在美国,中国学生的勤奋和优秀是出了名的,曾经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欢迎的留学生群体,而最近却有一些变化。原因很简单,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边。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经使得美国一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应该指出,有这种行为的中国学生是少数,然而就是这样的少数,已经让中国学生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另外,目前美国有些教授不愿理会部分中国学生手中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推荐信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性可言。这也是诚信受到损害以后的必然结果。 我在微软研究院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一位来这里实习的学生,有一次出乎意料地报告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结果。但是,他做的研究结果别人却无法重复。后来,他的老板发现,这个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挑选,只留下了那些合乎最佳结果的数据,而舍弃了那些不太好的数据。我认为,这个学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学术突破,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也许有人认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重,其它细节只是一些小事。然而,就是那些身边的所谓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中国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很值得记取。 现在看来,中国社会正在走向现代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诚信。一个不诚信的人,或一个诚信记录不好的人,社会是不接受的。在国外,只有一个记录清白、很诚实的人,银行才愿意发信用卡给你。而且公司录取一个人,也要看你诚实信用的记录,看这个人是不是靠得住;如果靠不住,没有哪个公司敢用你。大学里也是如此。 第四条就是要学会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 我们学生中许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家长捧着,长大到现在,最不会的就是与人相处,与人交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一句话: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你们要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这样博采众家之长,是你得到机遇、找到机遇所需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 最后,就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 最近流行一本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是说一个人由于感情因素把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现实中,有些人没有提上职称,就不满这个、愤怒那个,甚至跟本单位领导吵到底,和同事翻脸。这样的话,就毁了你自己的前途和事业,你成功机会就更少了。所以,一旦工作出现问题,要很快调整自己去做最好的事情,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 最后关于如何创造和抓住机遇,我送给大家三句话,这也是成功的人要具备的三个素质: 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  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  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类事
个人分类: 个人日记|316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是什么成就一个人的成功--朱清时(院士)
pinjianlu 2009-5-24 10:23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机遇,但是机遇往往是突然地和不知不觉地出现的。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善于抓住机遇并且充分利用它们 ; 具有高度智慧的人更善于创造机遇。 一所大学是否一流大学,最关键的指标是要看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今后在社会上有多大比例取得成功,取得多大的成功。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取得成功的能力是学校教育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当今和今后的世界上,中国要在激烈的高科技竞争中取胜,最关键的就是我们的青年一代是否在今后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能取得成功。国家非常希望你们取得成功,你们的家庭和本人也都希望你们取得成功。 今天,我就通过回顾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过程,根据我自己在国内外从事科研工作的阅历,谈谈一个人怎么做才能取得成功。 在这里,我将放弃确定性的语言,而改用几率描述,从机遇的角度来研究造就一个人成功的原因。这样可以把这个问题讲得更深入、更全面,正如量子论用几率描述微观世界那样,也许这样更接近事物的本原状态。 我的回答是:机遇是造就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因素。 机遇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市面流行的一些书中也说了这个问题,但都没把它说得很透很清楚。其实,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我们每个人到了五六十岁以后,阅历多了,回首往事,都会发现很多机遇造就一个人成功的例子。 我来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是中国科大 1963 年 4 系 6342 班毕业的,班上有 25 个同学。 1968 年毕业时还在文革之中。班上有 10 来个三代都是工人或贫下中农出身的同学,学习成绩好,本人表现也好,就分到了国防科委和二机部,大家很羡慕他们。我是属于条件居中偏下的,分到了青海。青海在古人眼中是常覆三军、马革裹尸的战场,在近代人心目中是劳改犯人去的地方,而且我是去当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人,所以在大家的心目中,我是分得最差的人之一。   但 30 年后老同学重逢,聚在一起经常感叹命运和机遇的难测。像我分到青海,其实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机遇。如果不到青海,我就不可能比一般人提前五年真正从事科研,更不可能一从事科研就成为项目的负责人,可能要被资格老的同事压住很长时间。就是因为青海在文革期间闹得并不厉害,还能正常运转,所以能够承担重大项目,并且承担重大项目又需要人。我在 1974 年底左右开始从事科研,半年以后就成为项目负责人。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 1991 年评院士的时候,在同时代人中间,像我这样 75 、 76 年在学术界就有成绩的不多。改革开放以后,我又成为最早到美国一流学府学习和工作的人。这样,有点成绩在同代人中就显得突出,于是得到了老前辈们的爱护,我也当选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那些在毕业分配时令大家羡慕的分到了国防科委和二机部的同学呢?因为在那些工厂里人才济济,光留苏回来的就一大批,资格老的很多,我们这几届毕业分去的只能长时间当基层工人。而且那些地方产品的型号是定了的,不允许你随便搞技术革新,任何一点小的革新都要经过层层审批。不仅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发挥才能,而且那些地方往往在偏僻的山沟,子女上学很困难,就业也困难。他们就提前退休,让子女顶替。其中有一位当时班上的干部,各方面都很好的,现在不得不开了一个小商店以补生计。我想,当青年朋友们到了我这个年龄时,肯定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在座的同学们都是公认的佼佼者,但大家的成绩只是在学业知识方面比其他同学掌握得更好,很多其它方面的素质还未曾经历过考验。所以,经过二三十年,也许一部分同学会不如那些没考上大学的人。这个差别就是因为成功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各人的机遇不同和抓住机遇并创造机遇的能力不同。 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和李嘉诚,他们抓住了商机,取得了成功。比尔盖茨大学读了一年就退学了,现在已成为世界首富。李嘉诚只有小学文化,也在商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功。那么,学术界的情况怎样呢?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加州理工学院有个曾毕业于台湾大学、与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是同学的教授,在一次晚宴上讲了自己的经历。他大学毕业后到哈佛化学系就读研究生,当时分子光谱学很看好,他就选了这个领域。以后的研究和学问都做得很好,但却无缘诺贝尔奖。相反,因为服兵役比他晚三年去哈佛的另外一位同学,正遇上分子束实验。他在导师指导下做得很成功,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位老教授风趣地慨叹自己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干错误的事情。 当然,我并不是说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不算成功,反之,科学史上有许多事后确认的重大成就并未获得诺贝尔奖。我国物理学家、中科大核物理系的奠基人和老主 任赵忠尧 教授早在 1929 年就在加州理工学院观测到直接由反物质(正电子)湮灭产生的现象。后来由于别人错误质疑这样一个偶然的原因没有获奖。但他的成就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已经确立,有无诺贝尔物理奖已不重要。赵忠尧的成功,究其原因,是在正确的时间( 1929 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加州理工),做了正确的事(观察硬 g 辐射在铅中引起的一种特殊辐射)。他碰到了机遇,抓住了机遇。 就科学而言,一个学科领域中大的机遇几百年一遇,中等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对于这点要有清醒的认识。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都与这类大机遇有关。如果牛顿早生 200 年,他不可能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因为伽利略和第谷等人的观察数据还没有出来。他晚生 100 年,别人可能已经把这个发现做出来了。爱因斯坦能够发现相对论也是如此。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已困扰人们很多年,他生逢其时,非欧几何已经建立,发现光速不变的迈克尔孙 - 莫雷实验刚完成,这些使发明相对论成为可能。不过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也很多,他执着地考虑这个问题,有超人的天才,成功地抓住了这个重大机遇。如 杨振宁 先生所言,现在做理论物理,可能只有铜矿,也许在应用科学和交叉科学领域可能出金矿。要想在科研上有大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为什么呢?就是在我 30 岁左右、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正逢改革开放。这是时代、社会的大背景造成的。你们这代人的机遇比我们更好了。现在国家对科技教育非常重视,对人才的渴求比我们那个年代不知要好多少倍。我们那个时候,大学生下放到工厂和农村当工人和农民去了。而你们只要有真才实学,国家是非常重视、非常需要的。所以你们逢上了大机遇,是个好时候。但有机遇,不一定能成功,关键在于要能够抓住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 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因此,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 第一, 要随时做好准备。 从年轻时就要开始尽可能地获取各种各样的广博的知识,按照你的知识结构给自己创造机遇;机遇突然出现时,你要抓住它。而且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也就是机遇来到的时候你要有创造性。 我一生经历的两个机遇令我终身难忘。一个例子是在 1978 年,到浙江大学去学外语准备出国进修。当时我们那一代老五届的大学生大都在基层工作,很多人的英语早忘了。为什么呢?他们在当工人、农民的时候,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何必辛辛苦苦地去学它?还不如一有时间就去打扑克、钻桌子、喝酒,然后就开始发牢骚,这是当时最流行的事情。事前谁都没有想到, 1978 年中国会突然来一次全国英语统考,考及格的人事后全都公派出国了。机遇出现就是这样突然,只有准备好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机遇。    第二个例子,是我 1974 年在青海西宁当工人,突然听说科学院要搞一些重大项目,有一个是激光分离同位素,被青海盐湖所承担了,然后到处找人才。我是学核物理的,激光分离同位素虽然不是本专业,但却与它相通。而且我在工厂这五年,晚上没有事,从来不去打扑克或下棋。当初调到盐湖所搞激光分离同位素的有一二十个大学生,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但是干了半年后,就发现我业务没有丢,而且很快就适应了科研。文献看得很快,综述也写得快,方案也提得很清楚,所里就采纳了我提的方案,于是我就成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这个事情说明了什么呢?那次机遇出现时,实际上是很多人都遇到了,但是只有准备得好的,平时坚持学习的人能够抓住机遇。 举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因为机遇出现往往是突然的、不知不觉的,只有随时做好准备,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尽可能地学习广博的知识、锻炼自己创新能力的人才可能抓住机遇。当然,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我一生中间遇到好多同事,非常刻苦,一天到晚都在学习,但是他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过去教育的弊病只重视传授知识,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几个月前, 杨振宁 先生在中科大做报告时讲到人才培养,主张要快乐地学习。这很像米卢提出的快乐足球。米卢觉得中国的足球过去都是要完成任务,压力太大,那样的足球是打不好的。他们的看法不谋而合。 杨振宁 先生认为,如果你学习一个东西不快乐,必须硬着头皮,头悬梁,锥刺股,那就说明这个学习内容不适应你。所以要选择那种真正感兴趣的、学习起来有趣的东西。这样的学习,你不觉得是负担,不知不觉的你就把你全部精力投入进去。如果你发现你读什么东西都不快乐,你就要好好地衡量一下你所选择的内容是否适合你。 第二, 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这里我要从读过的书中举几个例子,但不一定记得很准确了。 我在很早以前看过鲍威尔的传记。他是一个牙买加黑人,在美国其实是受歧视的。他第一个工作是进一个大公司当清洁工。他做每一件事都很认真,很快找到一种拖地板的姿势,拖得又快又好,又不容易累。老板观察很长时间后断定这人是个人才,然后很快就破例把他提升上去了。这就是他人生经历的第一个经验: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据说,希尔顿饭店集团老板原先是一家旅店的服务员,站前台的。有一天,一对老夫妇来住店,刚巧没有房间了,但时间已很晚。怎么办呢?他那天正好值夜班,就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赶快换床单、换枕头,收拾好后让老夫妇去睡,自己却趴在柜台上睡了一夜。第二天,老夫妇很感动,认为这个青年人很善良。他绝对没有想到这对老夫妇就是希尔顿饭店的老板,而且没有子女,于是他就做了希尔顿家族的接班人。这件事说明,做事、做人要从小事做起,争取把每件小事做好。因为从小事做起,才不会失去悄悄来临的机遇,有些事先你不知道的机遇,也会被你抓住。    我也讲讲我自己的体会。因为我从小就喜欢从事科研,也很崇拜科学家。有 5 年时间当工人,损失了五年的科研时间,所以一直有一种很强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从我在盐湖所做第一次报告开始,一直保持到现在。每次做学术报告,我私下都要认真准备很长时间,脑子里想很久。我之所以在国内能比较快地被学术界接受,其中一个秘诀就是:我每次把学术报告都准备得很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没有浪费每一次机会。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包括:考好每一场试,学好每一门课,做好每一次报告,跟每个人相处都要认真。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 , 要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    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说过一句格言:人生能有几回搏!他是拼了,所以得到了世界冠军。实际上,我们学术界也一样人生能够有几回搏?    C60 足球状分子的发现者和诺贝尔奖得主 Curl 教授曾经在做报告时很详细地重述了他们的发现过程。实际上在此之前,已有其它实验室也发现了这个奇怪的质谱线,意识到这是个碳原子数为 60 的聚合物或团簇,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结构。他们那天在实验上观察到这个奇怪的质谱线后,晚上没有睡好觉他们意识到这是科学发现的重大机遇。正在他那儿做访问学者的英国克洛特教授,突然想起 60 个原子要形成一个稳定体,很可能跟一种由六边型或五边形组成的什么球体有关。他想起他家里有一个球,马上就要打电话叫他太太赶紧去数这个球的顶点有多少个,是不是 60 个。但这时正是英国早上两点, Curl 教授提醒他说:你太太不会感谢你在早晨两点打电话的,你要好好考虑。他只好放下电话。然后他就坐立不安,一直走来走去。另外一位合作者斯默利教授,回到住处后就连夜在纸上画图,琢磨如何把六边形、五边形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封闭体。第二天早上,他们找来了一个数学系的教授,问他有没有这样一个几何图形,由五边形、六边形组成,顶点正好 60 个。那个教授想了一下说:哎呀,这就是足球呀!哈,这个问题在数学上早解决了。他们马上就写出了那篇获诺贝尔奖的文章。这个故事说明,在科学发现的关键时候,科学家往往一分钟都不能等待,就像足球场上射门一样。    我个人也有一次经验。在我一生中,迄今最满意的结果就是硅烷分子的局域模振动。那是在大连做的。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想得出这种光谱,都没有得到。因为这种光谱极弱,实验要调得恰到好处,每一个环节都要最佳才能做出来。就像交响乐队,要奏出最好的交响乐,每一个人,每一乐器,每一个音都要准,都要在最佳状态演奏。那个局域模振动光谱正是这样。那天,突然调好了,发现做得很漂亮,那时就不能停,停了之后一切都又要从头来。于是我赶快找来一床席子和一床被子,就在实验室里守着那个机器。万一有点什么事情,马上就要把数据存起来。我连着在实验室睡了三个晚上。我觉得那三个晚上最幸福,因为心里明白我正在做激动人心的事!这三天就得到了硅烷的局域模振动光谱。这个光谱发表出去在国际上影响很好。    总之,人生能有几回搏,当你意识到出现机遇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它,不要掉以轻心,有好多事情往往就相差一点点就失去这个机遇了。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 , 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    过去二十多年中我认识许多研究生,他们念书时都很好,但后来的成就相差悬殊。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他们是否能发现机遇。    爱因斯坦曾现身说法地解释过:(学生时代)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数学,其原因不仅在于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超过对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在于下述奇特的经验。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所能有的短暂的一生。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处境象布里丹的驴子一样,不能决定自己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这显然是由于我在数学领域里的自觉能力不够强,以致不能把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同其它那些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诚然,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些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它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 这里爱因斯坦强调了直觉或洞察力对于寻找科学研究上的机遇的重要作用。爱因斯坦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他在很年轻时就懂得直觉的重要,又选择了他具有最好直觉的领域物理学。因此他能找到一个具有重大意义、取得突破的条件又已成熟、可以做大突破的机遇。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直觉和洞察力是创新人才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些素质难以从课堂和书本上得到,需要通过环境和实践经验来培养。目前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都努力营造浓厚的研究气氛,不仅让学生可以与大师交流、潜移默化地受熏陶,而且使学生可以自己参与研究,体会创新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容易悟出直觉和洞察力。 如何创造机遇 光想抓住机遇还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是会创造机遇。 大家如果把《孙子兵法》拿来读一遍,你就会理解怎么才能创造机遇。《孙子兵法》中有很多办法教我们在战争中如何创造机遇。过去红军和解放军的运动战,就是军事上创造机遇的好例子。 下棋与足球就更明显了。真正好的棋手,棋逢对手的时候,都是先走稳自己的步子,不冒险起招,看谁先犯错误。一旦对方犯错误了,就给你创造了机遇,你就赶快进攻。足球打得好的人更是这样。大家知道边路传中的打法,就是为中路跟进的队友创造机遇。制造越位和制造角球,都是制造机会。在双方实力差不多时,作为优秀的球队,绝不是压着你打就我肯定赢。其实是在场上制造机遇,看谁制造的机遇多,机遇抓住得多,谁就赢。会看足球的人,就是看双方是如何制造机遇的,怎么抓住机遇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足球真是魅力无穷。 创造机遇第二点就是,要找到那种适合自己、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 我到现在才意识到,当年的青海是一个机遇多、适合我的地方。现在有很多地方如北京、上海、深圳,不一定就好,因为那个地方机遇虽然多,但人才也多,竞争也激烈,不一定都适合你。到机遇多、适合你的地方去,这也是在创造机遇。 几年前,我曾经访问了美国十所一流大学。他们的校长介绍说,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平均一生中要换四次工作岗位。中国人恰好相反,我们的惯性最大,最不愿意换工作岗位,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和位置,一种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 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重要机遇是他自己创造的。他生于海南岛, 9 岁就随叔叔到波士顿在一个小商店当学徒。 13 岁那年,他偷偷上了一艘开往南方的船,想逃离商店学徒生活,去寻找自己也不知道的读书机会。船长很善良,为他的学习热情所感动,就把他介绍给一些热心的教会人士,其中一位将军资助他进了一所教会学校读书。完成学业后,他回到中国,帮助孙中山完成了辛亥革命。 第三点,人要创造机遇,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把握住那些属于自己的机遇而不要失去,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 微软公司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李开复,曾从电子邮件里给我发来一封信。那封信里面就讲了他在中国工作几年感到不得不说的、关于中国学生和青年人最需要重视的诚信问题。摘录如下: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 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但是在谈话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老板并不知道。这一番谈话之后,对于我而言,不论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它公司讨好的贡品呢? 在美国,中国学生的勤奋和优秀是出了名的,曾经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欢迎的留学生群体,而最近却有一些变化。原因很简单,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边。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经使得美国一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应该指出,有这种行为的中国学生是少数,然而就是这样的少数,已经让中国学生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另外,目前美 国有些 教授不愿理会部分中国学生手中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推荐信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性可言。这也是诚信受到损害以后的必然结果。 我在微软研究院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一位来这里实习的学生,有一次出乎意料地报告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结果。但是,他做的研究结果别人却无法重复。后来,他的老板发现,这个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挑选,只留下了那些合乎最佳结果的数据,而舍弃了那些不太好的数据。我认为,这个学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学术突破,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也许有人认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重,其它细节只是一些小事。然而,就是那些身边的所谓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中国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很值得记取。 现在看来,中国社会正在走向现代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诚信。一个不诚信的人,或一个诚信记录不好的人,社会是不接受的。在国外,只有一个记录清白、很诚实的人,银行才愿意发信用卡给你。而且公司录取一个人,也要看你诚实信用的记录,看这个人是不是靠得住;如果靠不住,没有哪个公司敢用你。大学里也是如此。 第四条就是要学会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 我们学生中许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家长捧着,长大到现在,最不会的就是与人相处,与人交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一句话: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你们要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这样博采众家之长,是你得到机遇、找到机遇所需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   最后,就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 最近流行一本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是说一个人由于感情因素把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现实中,有些人没有提上职称,就不满这个、愤怒那个,甚至跟本单位领导吵到底,和同事翻脸。这样的话,就毁了你自己的前途和事业,你成功机会就更少了。所以,一旦工作出现问题,要很快调整自己去做最好的事情,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   最后关于如何创造和抓住机遇,我送给大家三句话,这也是成功的人要具备的三个素质:   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   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   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类事。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997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把握机遇?
liux831 2009-2-25 22:17
吉利汽车董事会主席、北京吉利大学董事会主席李书福说: 我高中毕业就开始从事经济活动了,那个时候的历史机遇是千年难逢的。我的同学有的考上大学了,分数也很高,毕业以后还是到我这儿来做一名普通员工。我觉得每个人对于社会,对于自己处于哪一个历史时期、面临什么样的历史机遇,要有自己的判断。 我在大学毕业时,刚好有机会参加出国培训,英语过了关。 在上硕士时,做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为博士课题奠定了基础。 读博士期间,有机会第二次到科学院做课题,严格的科学训练,才有今天的实验技术。 还有一个机遇是承担了一个国际基金,专门学习了软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也有了国际思维和国际视野。 成功在于机遇。机遇在于判断,判断迅速,决策正确,才能获得成功。 每一个人都有机遇。等待机遇是智者获得巨大成功的先机和关键。 现在博士毕业了,又面临一个又一个新的机遇。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中国面临的可贵机遇与严峻挑战
黄安年 2008-12-18 08:38
谈中国面临的可贵机遇与严峻挑战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2 月 18 日发布 今年 11 月 6-29 日 , 我为超星数字图书馆讲授《 20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研究》课程 ( 实况录像 , 制作后供高校图书馆和社会使用 ), 总共 20 讲 60 课时 , 内容涉及对 20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实事求是的整体定位研究、对现当代资本主义整体经济和政治运行机制的研究、对 20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型研究、对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理论的评价以及对现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考察。通过整体发展、制约因素、模式和类型研究 , 以期推进对于 20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深入务实考察,为走向 21 世纪的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托和理论与实践上的启迪。 第二十讲的题目是 :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分以下三个问题讲授 : 一 .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认识上的误区 ; 二 . 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中的资本主义形态 ; 三 , 中国面临的可贵机遇与严峻挑战。现在发布的是第三部分的文字稿。 ***************************************************** 三 , 中国面临的可贵机遇与严峻挑战 当代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 机遇前所未有 , 挑战也十分严峻 , 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1 新世纪中国的可贵有利机遇 A.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大潮中 , 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 1991 年美苏两极雅尔塔体制解体后的当今世界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 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加快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求和平、谋发展、促和平的潮流不可阻挡,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向发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处于维护和平与发展的相对有利地位,可望继续保持国际和平环境所提供的机遇。   在这个当今世界和平大潮中 , 和平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动荡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能源、粮食安全问题突出,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南北差距拉大 , 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但是中国并没有处在国际恐怖行动活动、新冷战风波、金融危机的最前沿,有着政治和经济上的较大回旋余地。   尽管新世纪以来局部战争增多 , 但是,这些局部战争主要不是发生在中国的周边 , 新的世界大战的现实可能性总的说来不是越来越大了 , 而是相对缩小了。中国有赢得更长的世界和平的国际环境的可能性 , 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大业。在新的格局形成中 , 一个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时代已经结束 , 多极共存中新兴力量发展机遇增多 , 有可能突破政治和经济的旧格局的传统框架开创新的局面 , 问题在于能否及时捕捉机遇。邓小平 1990 年 3 月在谈到国际形势时说 : 我们可以利用的矛盾存在着 , 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 , 机遇存在着 , 问题是要善于利用。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 第 354 页 , 人民出版社 , 1993 年)   国际形势在利弊相较的总体上说是利多弊少的。 B. 新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的新产业革命同步发展的机遇 当代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在世纪之交已进入新的突破时期 , 以信息高速公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为先导将会引起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 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新的革命性的变化。在这场大变革中固然现代化强国、科技大国占有基础和实力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和前两次科技革命时引起的变化一样 , 后起之秀往往会异军突起的。面对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 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密切 ,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的总形势 , 发达国家和包括我国在内的有一定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在这场新的大变革中 , 在一定程度上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 ( 阿尔温托夫勒在 第三次浪潮 中说 : 第三次浪潮对穷国和富国 , 却开辟了崭新的 , 也许是解放的可能性。 , 三联书店 , 1983 年第 424 页 ) 这就给处于起飞时期中的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开发生产力的难得机遇。 C. 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主要竞争形式提供的机遇 和 1945-1990 年代时的美苏两极冷战格局以激烈的政治、军事较量不同 , 走向 21 世纪的冷战后多极化格局 , 转向了以军事、政治斗争为后盾而以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形式。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 意识形态的较量虽然一直存在 , 但是它实际上并在许多情况下是以退居后台的形式表现的 , 并不总是将意识形态因素或什么反共主义作为处理国际的和国家关系的固定不变的原则基础的。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求同存异 , 各国有选择发展制度、发展模式的自由、不干涉它国内政等原则已越来越为国际反对霸权和强权政治的国家所肯首。尽管西方国家不喜欢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我们也不喜欢西方国家坚持资本主义道路并把他们那一套制度和价值观强加在中国和世界人民头上。然而这并不是说 , 我们警惕西方国家的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意味着要把意识形态因素夸大到其他因素之上 , 以至忽略了导致苏东解体和新中国在一个相当长时期里发展不快的关键性原因。实际上对于不同会制度国家来说都不容以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关系划线的准则 , 都在实际上以利于国家利益的和平与发展为准则。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力的发展和速度、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情况实际上是至关重要的。在跨世纪的 90 年代 , 世界经济在起伏中保持增长势头 , 而站在发展浪尖上的是亚太地区 , 这处于亚太地区中心地位之一我国来说 , 显然是一个有利的发展机遇。 D. 新世纪以来 , 西方国家周期性危机阴影的断续困扰、前苏东国家解体后尚未摆脱困境和某些发展中国家政局动荡危机 , 特别是 9 11 国际恐怖主义袭击美国事件,以及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 , 客观上提供了中国的发展机遇 邓小平在 1983 年说 : 要抓住西欧国家经济困难的时机(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 第 32 页 , 人民出版社 , 1993 年) 1985 年又说 : 我们要抓住时机 , 现在是改革的最好时机。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 第 132 页 , 人民出版社 , 1993 年) 1991 年说 : 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 , 就是个机遇。 ...... 机会难得阿 !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 第 369 页 , 人民出版社 , 1993 年) 1992 年他又说 : 抓住时机 , 发展自己 , 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抓住时机 , 现在就是好机会。(《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 第 368 、 375 页 , 人民出版社 , 1993 年) 别国的困难或动荡自然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当然 , 这样的机遇并不总是常在的。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别国的困境和大发展缓慢的基础下 , 而主要靠自身的政策调整和改革。在当代世界的改革潮中 , 我国正是在世纪末改革潮中后来居上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我国在改革开放政策调整上有较充分的回旋余地。(参见拙文 : 《跨世纪的当代世界改革潮》 , 《历史教学》 , 1994 年第 3 期) 2008 年金融危机及其蔓延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但是确实也是十分有利的转机, 19000 多万亿的外汇储备和大量国内储蓄 , 使得政府拥有强大的财政货币实力杠杆来实现扩大内需 , 缩小地区差别、社会居民财富收入差别,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和技术转型 , 有利于危机缓解和结构调整后 , 经济走上新的台阶。 E. 振兴民族和文化新精神提供的新机遇 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代 , 有一个在新的条件下再创民族文化新精神并在全球发挥影响的问题。中华民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 有过举世公认的辉煌。自 15 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开始落后了。正如邓小平同志说 : 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 , 到鸦片战争 , 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 , 如果从康熙算起 , 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 , 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 , 愚昧无知。(《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 第 90 页 , 人民出版社 , 1993 年)我们知道 15 世纪前后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 这个一个由中世纪转向近代世界的时代 , 在这个关键时期的反差是中华民族迄今仍深受它的影响 , 整整 500 多年的被动和挨打局面是我们永远难忘的。在走向 21 世纪的今天 , 人类社会似乎正面临着一场文化崛起的新浪潮。它的影响要比文艺复兴时期要广泛和深远得多 , 但是人们对这场已悄然到来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的认识还相当滞后。这对于一个走在全世界全方位开放前列的中华文化无疑带来了一个极其难得的机遇。它既要在新的条件下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 又可以充分地借鉴近现代西方和世界其它国家的优秀文化 , 从而创造新文化 , 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一个团结振兴的新兴中华民族 , 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当代世界具有竞争力 ; 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华文化 , 更具有竞争力。相形之下 , 基督文化在总体上已经走过了它的高峰期 , 而伊斯兰文化在一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协调和创造生机的活力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2. 新世纪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尽管中国发展的机遇难得 , 但是面临的挑战同样是不能掉以轻心的。这里涉及社会生产力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能否建立经济发展 , 生态环境和人口增长 , 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协调的良性循环机制、能否真正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 , 共同富裕 , 缩小贫富差距的目标、能否保持和发展健康富有活力的民族精神、以及开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等问题。客观地说 , 在这些方面同样面临这十分严峻的挑战。    A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是一个需要全力以赴的艰巨任务 我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多次提出到本世纪末达到人均 800 美元的小康目标。(邓小平文选中的提法还有 : 二十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 ( 文选 39,70,79,102,117, 161,223,266,289,305,320 下同,它意味着到本世纪末 ,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 (3-57,64,98,162); 到本世纪末 , 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 800 至 1000 美元 , 看来 1000 美元是有希望的 (1987.4.16, 3-215,224,); 到本世纪末 , 再翻一番 , 人均达到 1000 美元 , 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 (3-226)) 这是按 GNP 十年翻一番的速度来计算的。 据 1995 年 2 月 28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 1994 年全年 GDP 总值是 43,800 亿元人民币 , 比上年增长 11.8 %( 1995 年 2 月 28 日人民日报。并见 1995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按当时 1 美元等于 8.45 人民币的美元比价汇率和全国人口 12 亿计算为人均 GDP3,650 元 , 合 432 美元。(据 1995 年 2 月 15 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宣布 :1995 年 2 月 15 日凌晨中国人口已开始进入第 12 亿。人民日报等各大报 1995 年 2 月 16 日报导 ) 而按 1995 年 10 月的通常 1 美元等于 8.31 人民币的美元比价汇率计算为 439 美元。从 1995 年 1 月 1 日到 1999 年 12 月 31 日结束后的 2000 年只有 5 年。以 1995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同样是 11.8 %来预测 , 则到 1995 年底为 48,968 万亿人民币。这样原定到 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的任务将于 1995 年提前完成。 ( 1995 年 9 月 28 日中共中央第 14 届 5 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按此测算 , 1980 年时的国民生产总值 13,686 亿人民币左右。 1979 年时我国大陆总人口为 97,542 万。据此,当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1,411 元人民币。中共中央《建议》提出 : 要在 2000 年 , 在我国人口将比 1980 年增长 3 亿左右的情况下 , 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 这一目标不经已经实现而且大大超过。    2002 年 11 月中共十六大报告说 : 2001 年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95933 亿元 , 比 1989 年增长近两倍 , 年均增长 9.3%, 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 .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右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按照《世界银行 2002 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的数据 ,2000 年中国的 GDP 为 10799.48 亿美元,人均 855.74 美元 ( 全国人口 12620 万人 )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共十七大则明确提出 : 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   国家统计局 2008 年 4 月 11 日发布 2007 年 GDP 数据初步核实结果 :2007 年 GDP 现价总量为 249530 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了 2911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11.9% ,比此前公布的数字提高了 0.5 个百分点。从 2003 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在 10% 平台上加速。 2003 年 GDP 增速为 10.0% , 2004 年为 10.1% , 2005 年为 10.4% 。 2006 年 GDP 现价总量为 211923 亿元,同比增长 11.6%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08 年 2 月 28 日发布的 200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 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 132129 万人,按此计算 ,2007 年人均 18885 元人民币 , 按照人民币和美元比价计算 , 则相当于人均 2360 美元。 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刘铮 周英峰)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0%。 国家统计局报告说,改革开放30年国民经济迈上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统计显示,1979年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年均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0%的速度。与日本经济起飞阶段GDP年均增长9.2%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年均8.5%不相上下。 报告指出,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30年来,中国GDP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2007年GDP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国家统计局报告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      从 2000 年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就是到 2020 年 GDP 达到 383732 亿人民币(以 2001 年人民币计算) 2007 年 GDP 已经达到 249530 亿元,即使按照年均增长 GDP 7% 来计算 , 则到 2014 年 GDP 也达到了 400690 亿元人民币, 按照平均每年增加 1300 万人计算 , 则 2014 年人口为 14.12 亿人口左右。( 1980 年 9 月 25 日《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开信》中号召 : 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 12 亿以内。 1988 年 6 月 30 日我国总理在亚洲 30 亿人口日的电视广播讲话中还号召 : 力争做到在本世纪末把总人口总数控制在 12 亿左右。 1987 年 11 月 11 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人口抽样调查结果 : 1982 年 7 月大陆总人口为 100,818 万 , 1987 年 7 月为 107,233 万 , 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 14.8 。 1995 年 9 月 25 日我国总理在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建议的 说明 中说到 2000 年和 2010 年分别把人口控制在 13 亿以内和 14 亿以内 , 而 2000 前每年大约增加 1400 万人口 , 这样 2010 年就会突破 14 亿大关)   那么 2014 年的人均 GDP 为 28377 元人民币,按照人民币和美元汇率 1:6.8 计算 , 则为人均 4137 美元。人均就美元来计算比 2000 年翻两番相当于人均 3423 美元,这个目标事实上提前七八年实现了。这既得益于 GDP 连续 5 年两位数的增长 , 也得益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 我们假定 2014 年后 GDP 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和人民币对美国的汇率不变 , 那么到 2020 年时的人均 GDP 为 6208 美元。 我们知道所谓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一个相对的随时调整的水平标准。在一定意义上说 , 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人均 GDP 就相当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均 GDP 。 按照世界银行 1992 年和 2004 年的标准计算 , 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和全球人均收入标准差距扩大。 2004 年的上中等国家收入还达不到全球的平均水平。 2004 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 GNI 高达 32112 美元。 年代 全球 中等收入国家 上中等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 人均美元 人均美元 人均美元 人均美元 1983 1310 2050 750 1992 4280 2490 4020 ( GDP ) 2004 6329 2274 4769 1686 ( GNI ) (世界银行《 1985 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85 年;《 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表 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4 年;《 2006 年世界发展指标》,表 1.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年)   但是 , 第一人口的增长控制每年增长在 1 %内 , 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第二 , 从 1979 年以来连续保持 40 多年保持年增长率为 7.2 %以上的增长速度 , 这在世界历史上 , 包括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第三 , 保持人民币和美元的稳定比价 , 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的硬币同样是十分艰难的。   第四 , 通货膨胀率务必控制在两位数以下 , 否则 GNP 和人均 GNP 的实际增长率在相当程度上被抵消了。   第五 , 减少国际金融动荡和国际经济政治波动对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影响 , 是一个难以控制的难题。   最后还有一个国际激烈竞争因素 , 世界在发展 ,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是以包括发达国家的停滞发展为条件的 , 世界银行几乎每年都提高了划分上中等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 GDP 的标准。    B. 实现追赶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是一项新的攻尖任务   由全面小康不如丰裕的发达地区行列将是一项更为艰巨的攻尖任务。由于中国人口相当于美国四倍多。中国在 GDP 总量上赶上德国、日本和美国需要时日,在人均产收入赶上更是需要长期奋斗。   我们不妨以便 2004 年的情况来比较中国、德国、日本、美国的经济实力对比    GDP ( 10 亿美元) 人均 GDP (美元)   中国 3010 2280   德国 3280 39710   日本 5290 41480   美国 13980 46280    1992 年我国的 GNP 是 5462.34 亿美元 , 而美国是 59,355 美元 , 中国是美国的 9.2 %。 2004 年我国的 GDP 是美国的 21.15%, 差距在缩短。 按美国 GDP 年增长率为 2 %计算则 36 年翻一番, GNP 年增长率为 3 % , 则 24 年翻一番。 照此推算 : 按美国 GDP 年增长率为 2 %计算, 2040 年美国 GDP 为 279600 亿美元 按美国 GNP 年增长率为 3 %计算 , 2028 年美国 GDP 为 279600 亿美元, 2052 年为 559200 亿美元 按中国 GDP 年增长率为 7.2% 计算 , 则 10 年翻一番 , 照此推算 : 2017 年中国的 GDP 为 60200 亿美元 ,2027 年为 124000 亿美元 ,2037 年为 248000 亿美元, 2047 年为 496000 亿美元 按中国 GDP 年增长率为 10% 计算 , 则 8 年翻一番(相当于 214% ) , 照此粗算 : 2015 年中国的 GDP 为 60200 亿美元 ,2023 年为 124000 亿美元 ,2031 年为 248000 亿美元, 2039 年为 496000 亿美元 这就是说 , 在美元汇率和人口增长率大体不变的情况下 , 即使以中国年增长率 10% 的速度增长 , 美国仅以 2% 的速度增长 , 那么两国经济实力持平的交汇点在本世纪的 30-40 年代间而绝非 20 年代。 这个前提是中国高速增长和美国的低速发展 , 是人口增长率和汇率不变 , 而保持这样的前提,美国回心甘情愿地接受吗?我们能够掌控吗〉 美国人口只为中国的四分之一多 , 所以在经济总量稳超美国后 , 按人均 GDP 超过美国,则是 21 世纪下半世纪为之持续奋斗拼搏的宏伟大业了。 C. 中国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个问题上形势相当严峻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 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 , 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 第 137 页 , 人民出版社 , 1993 年)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 第 110-111,142,172,216,229,265, 364,373-374 页 , 人民出版社 , 1993 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各地区、行业、集团、阶层的不平衡发展呈现扩大趋势 , 解决好贫富悬殊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 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道路。 GDP 和人均 GDP 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线。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 , 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人均 GNP 的情况说明整体富裕水平 , 但是说明不了共同富裕问题的全部问题。下面所列中国和几个发达国家收入分配所占百分比中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是值得深思的。 占收入或消费的百分比份额 (世界银行 : 〈 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 , 表 30,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4 年) ----------------------------------------------------------------------- 最低的 20 % 最高的 20 % 最高的 10 % 基尼系数 中国 1990 年 6.4 41.8 24.6 美国 1985 年 4.7 41.9 25.0 日本 1979 年 8.7 37.5 22.4 英国 1988 年 4.6 44.3 27.8 法国 1989 年 5.6 41.9 25.0 德国 1988 年 7.0 40.3 24.4 最低的 20 % 最高的 20 % 最高的 10 % 中国 2001 年 4.7 50.0 33.1 44.7 美国 2000 年 5.4 45.8 29.9 40.8 日本 1993 年 10.6 35.7 21.7 24.9 英国 1999 年 6.1 44.0 28.5 36.0 法国 1995 年 7.2 40.2 25.1 32.7 德国 2000 年 8.5 36.9 22.1 28.3 (世界银行 : 〈 2006 年世界发展报告〉 , 表 2.8,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年)   世界银行公布的这两个统计数字说明 , 在贫富悬殊问题上社会主义的中国比发达资本主义的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要严重。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的最低和最高两个 20 %之间的差距呈现会扩大趋势。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不能解决好效率和平等的原则关系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保障社会安定将遇到相当大的麻烦 , 也势必影响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 1995 年 9 月 28 日中共中央《建议》已经指出在全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同时 , 地区发展 , 差距扩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别悬殊 , 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 :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 在分配更加注意公平。保护合法收入 , 调节过高收入 , 取缔非法收入 . 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 , 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 , 整顿分配秩序 , 逐步逆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单行本 , 第 38-39 页,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可见,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贫富差距扩大同再的问题,已经到了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地步了。 D. 保障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极其严峻的挑战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 :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机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 , 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单行本 , 第 16 页,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 我们面临着发展速度和环境质量、生活质量、人口素质改善的严重矛盾。 以下一些指标取自 2006 年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报告是需要非常重视的。如 : 环境质量 : 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吨数 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吨数 : 中国 1990 2002 美国 1990 2002 2.1 2.7 13.9 20.2 获得改善水源的人口比重占人口的 % 中国 1990 2002 美国 1990 2002 70 77 100 100 使用改善卫生设施的人数占人口的 % 中国 1990 2002 美国 1990 2002 23 44 100 100 有机污水排放量 千克 / 日 1990 2003 1990 2003 中国 7,038,131 6,088,663 美国 2,565,226 1,897,480 土地使用 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 % 人均耕地面积 ( 公顷 ) 中国 1990 2005 2001-03 16.9 21.2 0.11 美国 1990 2005 2001-03 32.6 33.1 0.60 化肥消耗量 ( 千克 / 公顷 , 可耕地 ) 中国 1989-91 2000-02 美国 1989-91 2000-02 2222 2578 1006 1101 颗粒物浓度 ( 每立方米中 10 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的毫克数 ) 1990 2002 中国 113 80 美国 30 24 大气污染 国家城市数 颗粒物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毫克立方米 毫克立方米 毫克立方米 2002 1995-2001 1995-2001 24( 中国重庆 ) 137 340 70 3( 美国洛衫矶 ) 36 9 74 生活质量 卫生保健支出 (2003 年 ) 占 GDP 的 % 人均美元 占 GDP 的 % 人均美元 中国 2.0% 61 美国 6.8 5711 卫生保健工作者 ( 医生护士接生员 ) 密度 ( 千人拥有 ,2003-04) 中国 2.7 美国 13.2 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 , 人均立方米 (2004) 中国 2170 美国 9535 人均石油千克当量 1990 2003 中国 775 1094 美国 7772 7843 机动车每千人拥有量 1990 2003 中国 5 15 美国 758 858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 1990 2004 中国 27 40 美国 75 80 人口素质 大学教育占相应年龄组的 % 中学教育占相应年龄组的 % 中国 2004 美国 2002 中国 2004 美国 2004 15 83 70 95 E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改变二元结构需要付出高昂的学费 如何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 这是一个完全崭新的伟大试验 , 资本主义的一套有用的应当借鉴 , 但决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负面影响对推行改革开放 ,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无干扰。习惯势力、保守思想、改革过程中受到利益损害的集团及个人的不满情绪对转轨观望以至消极抵制。还会有一些人乘机混水摸鱼以图私利者 , 给改革转轨大抹其灰。加上转轨没有经验 , 无先例可行,有可能出现失误。所有这些说明中央提出的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要求建设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曲折是不现实的。问题是不要有大的反复 , 有了缺点和失误及时纠正 , 以免学费的代价不要太高。借鉴当代世界各国改革的经验教训 , 这里尤为重要的关键是必须切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协调好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关系 ;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 实践第一和社会生产力第一的检验标准。 F. 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保持社会主义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一书中曾预言说 : 在今后的数十年中 , 一个更加现代化、更加强大的中国可能会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在指导中国进行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复兴过程中 , 共产党统治者们也在经历着一场指导思想方面的重大变革。他们的主要观点 , 甚至他们的政治语汇愈来愈不像一个自称代表了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政党所应有的东西 , 而更像一个代表了正在中国兴起的、商业阶级专政的和致力于现代化政党的特点。中国正在发展着的、有时甚至是腐败的商业共产主义 , 几乎不能当作社会革命的楷模。在将来的某一时刻 , 几乎可以肯定就在一、二十年内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必然要面临生产上的富有创造性的社会经济多元化与反对政治多元化的一党专政互不相容的情况。在中国 , 取得经济成功所付出的代价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淡化。中国政权努力使自己的国家迅速进入环太平洋繁荣国家之列的努力很可能成功而不是失败。然而 , 要取得成功 , 它采取的政策就必须与马列主义的理论越来越远 , 而与其非共产党邻国的经济上十分成功的政策越来越相似。商业的、部分腐化了的共产主义可以获得很高的增长率 , 但意识形态方面的正统观念必须大大淡化。中国经济上的成功将要求进一部摒弃马列主义学说。 (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著 ,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 : 《大失败 ---- 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 , 第 175 、 235 、 273 、 295 页 ,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89 年)      最有力回击布热津斯基一厢情愿的预测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实际行动 , 坚持改革开放。如果在我们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 , 也是社会道德的大沦丧、政府官员的大腐败、传统美德的大抛弃 , 封建腐朽的大泛滥、拜金主义大流行 , 那岂不是不幸被老外言中了 ? 那不是自我演变了 ? 我们不能再也走穷社会主义的老路 , 再也不能重捡起阶级斗争为纲的大棒 , 高唱唯意识形态论。但是 , 我们绝不能以淡化、软化精神力量和弱化文化道德素质换来现代化 , 如果那样 , 就不会是社会主义的四化。 G. 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实际上被推上了前台   冷战结束后全球经济和政治的激烈竞争已见端倪。新世纪以来火药味更浓了。和苏联在前台不同 , 新世纪以来的新形势越来越显示中国的社会主义被推上了前台 , 成为不同社会制度的一极。中国总理 1995 年 9 月 35 日在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的《说明》中说 : 我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 如果搞得不好 , 这种差距还有可能扩大 , 某些西方大国不愿意看到中国按照自己的发展模式所取得的成功 , 总是想方设法对我国进行牵制。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有些人很清楚中国的进一步强大 , 中国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壮大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将意味着什么。前面提到的布热津斯基 1993 年出版了一本《失去控制 : 21 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的书 , 书中称 : 从总体来看 , 必须说中国取得的成绩是极为令人钦佩的。 . 如果这种速度保持下去 , 到 2010 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四个经济大国 , 仅次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蓬勃发展、军事力量强大而又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目标的中国 , 面前可能摆着三种全球性战略选择 :( 一 ) 中国即使非常务实 , 实行可以称为商业共产主义的政策 , 但仍称自己属于共产主义制度 , 在这种情况下 , 它可能非常有意识地扮演世界穷国领袖的角色 , 与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首的捍卫现状的联盟对抗。第一种选择无疑地将在世界许多地区引起反响。中国目前执行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就是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著 , 潘嘉玢、刘瑞祥译 : 《大失控与大失败》 ( 原名《失去控制 :21 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 , 第 207-209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4 年 )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美国参考》 11 月 27 日(美国时间 26 日)少有地发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 (NIC) 在《 2025 年全球趋势:世界格局变化》报告摘要和评论。这份报告完成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和奥巴马走马上任前 , 显然带有影响新政府决策的意图。报告假定美国仍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其领导能力会有所减弱。由于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削弱,美国在外交政策与国内重大项目之间可能必须进行一些取舍。报告说,在今后 20 年内,预期中国将比任何其他国家产生更大的世界影响。如果目前趋势继续下去,至 2025 年中国将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和主要军事强国。中国还可能成为最大的环境污染国和自然资源进口国。 报告全文 ( 英文 ) 载于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网站: http://www.dni.gov/nic/PDF_2025/2025_Global_Trends_Final_Report.pdf 可以看出,美国已经不是仅仅将中国看作潜在的对手,而是浮上水面的主要竞争对手,我们在高歌美中关系谁也离不开谁是千万别忘记了这份报告。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9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后2008国际经济、政治、军事态势初步分析
guyz101 2008-11-16 18:27
顾又彰 2008年11月14日 1、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新变化 2008年已经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会因发生的几件重大事件对世界经济、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载入史册。中国国内方面:1)年初南方的严重冰雪灾害;2)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3)台湾地区选出新的领导人,两岸关系缓和并呈现积极的变化;4)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国际方面:1)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首当其冲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采取的应对行动已经事实上部分抛弃了他们奉为经典的自由市场理念;2)世界各国联合维护世界金融稳定;3)世界各国纷纷寻求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中外关系的深层对抗态势发生微妙变化;4)奥巴马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所受到广泛关注和支持的程度历史罕见。 综合上述情况,初步对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做以下几方面的展望。 ( 1)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和无奈通过重大灾难的演示得到更加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和接受。人类文明发展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人类的自我保护将更加深入人心。人类将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人类的自我保护上,面对人类共同挑战是今后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2)西方国家对资本主义精神、自由市场信条的反思和反动将由思想学术界发展到社会和政府层面。新的国际金融秩序、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和军事秩序将经历重新洗牌。因为人们忽然发现,全球化趋势不仅仅是经济和金融上的,而是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新的全球化趋势将以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融合为基本特征,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谅解与合作将加强。然而矛盾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只是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弱化了,而源于生存利益和生存空间之争的矛盾会得到强化。如果国际社会的组织力量无法遏制这种矛盾的进一步恶化,矛盾的爆发则不可避免。值得相信的是经过痛苦、复杂甚至残酷的过程之后,人类社会必将迎来更加和谐的曙光。 (3)美国和中国将更加容易取得合作和谅解,意识形态的分歧趋于缓解。长期由美国主导的台海局势将变得由两岸互动和博弈来主导。中美的矛盾冲突将更大程度体现在自然资源占有和消耗的不平衡上、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上、贸易的不平衡上和全球市场份额不平衡上,这些矛盾未来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4)中国将在全球事务上取得更大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中国地缘政治和军事环境将得到改善。中国与美国、欧洲、澳洲、非洲、中东的合作关系会得到加强。但世界会强加给中国更多的责任义务,也会产生新的矛盾。中国要从这些矛盾和压力中摆脱的唯一途径是建立更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影响力和威慑力,同时强化文化辐射力。中国的军事存在将扩大范围。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在建设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取得实质性进展,老百姓富裕程度大幅度提高,同时资源消耗控制在适度范围。 (5)美国未来的变化将是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变化的关键。这一次奥巴马和美国民主党的执政将会对美国进行实质性的变革,而这种变化会朝着理性和善意的方向发展,但可能不会一帆风顺。美欧关系变数增加,而与其他地区的矛盾暂时可能趋于缓解。美国传统的霸权形式即军事强权和金融掠夺会被遏制和弱化,主动联合中国维持其霸权地位的动机可能出现。 2、世界军事对抗格局的新变化 以上从偏于乐观的方面分析了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在肯定乐观目标的前提下应该看到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一个民族主动纠正自己的文化信念、生活哲学和发展模式非常不容易。因此未来几十年老矛盾可能加剧,新矛盾不断发生,军事对抗的格局更加复杂化。乐观的预期以经历更加悲观的现实之后才达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经历二次大战后,人类的历史才步入一个更加文明的新纪元。 首先传统的军事对抗格局继续存在,大国之间的矛盾时有激化,冷战时期的格局有可能再现,且呈现出多极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美欧、美俄、美中、中俄、中印之间。各大国在非洲和中东的争夺也有可能白热化。这个层次上的冲突将主要以军备竞赛和军事威慑的形式存在。不过一旦发生现实的军事冲突,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其次,由于世界各大经济体维持体量和战略纵深、保持独立性的要求更加强烈,大国对内部分离主义势力会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对周边小经济体的兼并欲望会变得强烈。小经济体集中区域可能有“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趋势。因此,内部冲突和地区军事冲突的问题会更加突出。随着大国军事存在的撤离,非洲、中东、巴尔干地区、朝鲜半岛、独联体地区可能成为自由主义火药桶。
3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灵感涌现”来自“类触旁通”
biozhang 2008-11-3 17:33
张星元:灵感涌现来自类触旁通 前文介绍的按部就班的科学研究方法只是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理想的模型。在真正的实践中,没有必要像做广播体操那样一节一节地往下做的,往往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变通地进行研究。科学研究进展不能排除种种偶然,在欧美科学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诺贝尔奖得主的创意许多来自喝下午茶。本博文将顺着这个思路聊一聊所谓灵感涌现和类触旁通的问题。 相对而言,直觉、灵感,甚至运气这一类因素往往在科学研究和科学创新中更起作用。有些科学家仅仅根据很不充分的数据和很少一点实验结果,便突然灵机一动,做出了重要的创新,获得了重大的成果。如果通过上述理想的科学研究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就可能要用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得到。因此不能排除科学研究中的灵感涌现对科学研究的作用。然而灵感涌现(突发奇想)往往来自渊博的头脑里的类触旁通。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菌杀菌作用进而发明青霉素,就是一个支持这个观点的例子。 弗莱明在他的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一种极其重要的人类致病细菌葡萄球菌。1928年的某一天,他发现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因污染杂菌而长出了一种青色的霉菌菌落。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杂菌对细菌纯培养的污染并不少见,一般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实验现象。然而,善于观察的弗莱明发现,培养皿中的霉菌菌落周边出现一个不长葡萄球菌的明显的环状区域!具有良好科学研究素养的弗莱明联想到有些细菌会阻碍其它细菌的生长,立刻意识到这种霉菌菌落的存在,影响了它近旁的致病细菌葡萄球菌的生长!机会正在向自己招手! 也止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急切地想要知道这种神秘的具有如此效力的霉菌究竟是什么。通过镜检他发现那种能使葡萄球菌逐渐溶解死亡的霉菌是青霉菌。随后,他对这株青霉菌进行培养观察。几天后,他得到了青霉菌菌落,和青霉菌的液体培养物。使他惊奇的是,不仅这种青霉菌菌落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而且就连青霉菌的液体培养物也有较好的杀菌能力。于是他推论,真正的杀菌物质一定是青霉菌生长过程的代谢物,他把它称之为青霉素。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进一步的研究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当时曾轰动世界。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弗罗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弗莱明的运气特别好吗?不,绝对不是的。在他前面也许早就有不少人与这样的机会这样擦肩而过了。好运气只有那些具有非凡领悟能力的人才会碰上,换句话说,有些人之所以会碰上这样的好运气,只是因为他们具有十分敏锐的直觉,而这种敏锐的直觉则是依靠他们良好的科学素养、丰富的实验经验、深刻的理解力,特别是时时刻刻把想要解决的难题放在心上! 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青霉素发现以后,弗莱明曾应邀参观美国的一个窗明几净设备一流的现代化的实验室。在那里弗莱明调侃说:如果我的实验室也这样现代化,我可能永远也发现不了青霉素。 没有机遇,哪怕是不很潇洒(不顺)的机遇,也可能失去成功的机会。
个人分类: 杂谈|664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
suqing1961 2008-10-9 14:06
陈广仁,苏 青 本文将在《科技导报》2008年第19期上发表 进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科技期刊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 1 明晰科技期刊功能作用, 承担科技强国历史责任 期刊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人类进步的重任。经过 400 多年的发展,期刊的功能不断丰富和拓展,已全面服务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是科技交流的重要园地,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标志。促进科技期刊发展,不仅是促进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加强学术建设、推动科技发展、激发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 科技期刊是反映一个时代及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和轨迹可从其创办的科技期刊的数量和质量上得到反映。从数量上看,中国科技期刊占全国期刊总数的一半多,成为世界上数量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科技期刊大国,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规模、门类比较齐全、基本满足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期刊体系。从质量上看,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距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目前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期刊,未能有效传播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影响了中国科技进程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要素、环节和平台,科技期刊不仅是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园地,科技创新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还是创新知识获得运用的必要条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不仅为科技期刊创造了新的良好环境,也给科技期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技期刊必须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由科学记录本、科学备忘录转变为科学创新启示录、科学评议书;要根据科研重心的转移来创新期刊内容、关注前沿进展、预测科技趋势,以形成相互推动、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过程。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方面。科学技术乃是强势文化及第一生产力,相应地,科技期刊拥有引领科研方向、凝聚科技力量、汇集创新成果的科技制空权,在提升国家文化实力、创新动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国家,能够孕育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中国正由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科学技术发展进入重要的跃升期,科技期刊迎来了新的发展历史机遇。科技期刊界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提高自身竞争力,谋求快速发展,充分展现科技期刊的核心价值、重要功能和社会责任,为科技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端正科技期刊办刊理念,引导科学技术创新发展 科技期刊承担着确认科学发现优先权、传播科学知识、积累科学文化、促进成果转化、引导科技创新的重任,还承载着学术评价、学科建设、学风净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重要功能。但是,在现实中国,科技期刊的许多功能和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或发挥出来,受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学术浮躁、量化评价等影响,科技期刊的功能有被异化的苗头和趋势,完善期刊评价体系、促进期刊回归本源成为迫切任务。 科研成果量化考评方法的推广、科技期刊量化指标的引入,期刊界对检索期刊收录、相关引证指标、核心期刊目录等重视度的日益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国际论文比、参考文献量、平均引文数等指标,可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反应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但却不能完全代表其科技影响力。学术水平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科研论文是学术期刊的基础,论文质量是学术期刊生存发展的根本,应把提高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作为学术期刊质量建设的核心内容,以此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在全球科技发展和文献交流中的影响力、贡献率。 当前,科技研究重心由化学、物理学等传统学科向生命科学等新型学科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而中国科技期刊并未跟上这一科技发展潮流,在反映学科发展变化、引领科技创新、体现前沿进展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为此,应学习、借鉴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办刊思路,加强作者、审稿人、读者、编辑四位一体的学术期刊队伍建设,遵循以科学发现优先权、学术规范、同行评议为核心的学术期刊规则,严格审稿程序,强化国际审稿力度,健全编辑、出版、营销、传播机制,动员并团结科技共同体成员承担期刊发展重任,促进科技期刊乃至科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3 顺 应出版改革形势要求,促进科技期刊发展繁荣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出版业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文化水平、传媒技术、运行机制、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 宏观管理层、微观操作层都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制度创新和机制再造,在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移等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从根本上消除束缚出版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为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体制机制创新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 2006 年 7 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对实行事业体制的公益性出版单位和转企改制的经营性出版单位的改革目标、根本任务提出了相应要求。从出版管理层面看,中国科技期刊目前仍处于出版审批、主管主办的计划体制管理状况,科技期刊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探索、完善并实施 符合科技期刊自身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图书等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试点单位成功经验的不断推广,既增强了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紧迫性,也给科技期刊创新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还引出了诸多科技期刊改革发展新的探索课题。受历史、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中国期刊出版偏重教育出版、大众出版,而对学术出版、专业出版的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科技期刊在出版业和国家科技文化战略中的科学定位尚未形成共识;面对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宏观政策环境,科技期刊的体制机制如何变革,是出版界和科技界共同关注、需要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技期刊出版有其特殊性,在推行出版体制改革、促进出版事业市场化的进程中,要在政策上对科技期刊给予倾斜和扶持,确立其公益性事业地位,建立健全促进其发展的相应配套政策,探索建立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出版管理部门应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在从严审批新刊的同时,每年新批一定数量的新兴学科、热门学科或有特殊需要学科的科技期刊。科技期刊界要正确审视发展的内、外部形势,抓住机遇,改革创新,乘势而上,积极推进科技期刊的发展和繁荣。 4 适应出版方式变革需要,推进期刊网络化建设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的生产模式、传播方式、传播速度、覆盖范围和应用方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化、网络化给期刊社原有的编辑、出版、管理、经营模式带来了重大影响,科技期刊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较之纸质版期刊,数字化、网络化科技期刊具有信息传播快捷、覆盖范围广泛、各方便于互动等优点,因而是对期刊整个编辑业务流程、编排格式体例、出版传播方式的一种革命性的整合和再造;它模糊了编辑、印刷、出版之间的界限,淡化了刊与期的概念,改变着期刊的信息采集、内容编排、形式表达、媒体组合、信息链接等方式,在数字化、网络化处理中把刊载内容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功能,为编辑工作的创造性思维、期刊样式的精致化设计、读者定制的个性化需求等提供了广阔空间。 当前,中国的一些期刊在数据库和数字期刊平台建设以及网络期刊、电子杂志、手机杂志创办等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其出版正以纸质版、影像版、光盘版、电子版、网络版等多样化形式发展。但是,由于受发展思路、体制机制、技术手段、人才资源、经营管理模式等制约,对于如何把现有的内容优势转化为信息化条件的传播优势还缺乏可行的手段,许多期刊利用数字化创新期刊反应模式的动力不足,在期刊数字化进程中居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发展大致经历复制纸质版内容并搬上网络、编制首发信息和形式创新的期刊网络版、创立原创性网络门户期刊 3 个阶段。目前,国际主流科技期刊已全面实现编辑出版的数字化、网络化,而中国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出版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网络化的水平、程度、时效、绩效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极大。出版管理层已将推动传统期刊实现数字化转型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实施数字出版基础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来推动出版界数字化出版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国科技期刊应抓住机遇,本着开放进取的态度,努力推进全文电子化,大力发展网络学术期刊,逐步实现开放存取,努力适应国际期刊界网络化出版的发展趋势。 5 重视科技期刊品牌建设,促进科技期刊国际化 随着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科技 - 文化 - 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出版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竞争,具体表现在人才博弈、资本博弈、理念博弈等方面,其核心是争夺科技话语权、优质出版资源和期刊市场份额。中国大多数科技期刊国际化程度较低,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不高。面对内外夹击日益严峻的生存竞争局面,中国科技期刊应从战略层面制定与国际出版业接轨的体制创新目标和实施方案,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扩大中文期刊的国际认可度和科技影响力,以较快速度走向国际化,继而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应该注意的是,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最终命运取决于其学术水平、科学质量、历史价值、品牌效应。品牌是彰显 科技期刊内容质量、服务品质、产品价值、市场信誉的特定标志,是科技期刊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坚实基础。面对国际化的竞争压力,中国科技期刊界必须创新办刊理念、找准期刊定位、提高内容质量,秉承理性、务实、开放、进取、创新的科学精神,塑造科学共同体认可且特色鲜明的核心价值观,锁定作者、读者和编者的认同和忠诚,保持兴盛持久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建设、国际化的发展之路,努力创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科技期刊。 6 加强期刊集团化建设,确立市场竞争优势地位 出版业的集团化发展,就是通过整合人才、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实现业务重组、市场拓展、潜力深掘、优势互补、合纵连横,以达到规模发展、集约经营、做大做强的目的,继而提高出版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取得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集团化发展既是国际出版业经验的总结,也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要求,更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形势所迫。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呈现实力弱小、格局分散、管理多头、效益不佳等局面,多数科技期刊资源利用率较低,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符合期刊发展规律的市场盈利模式,没有具备进行市场化运作及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受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趋势的冲击,纸质出版物及其广告收入大幅萎缩,期刊出版的业务形态和结构将产生巨大变化。科技期刊通过强强联合,打造专业化信息平台,创办有影响力的网络期刊,建立新型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版业态,打造现代化商务渠道,有利于朝着集群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继而提高科技期刊的竞争力,并在市场经营中 取得更大的主动权。 目前,一些期刊出版单位已在组稿、编辑、出版、印刷、营销、广告经营、财务管理等方面探索并实践着集群化模式,但大都存在集而不团问题,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移的阶段性目标还远未实现。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继续推进经营性出版单位的转企改革和股份制改革,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联合、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革,重点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出版发行传媒企业,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因此,科技期刊界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观念,认清所处的改革形势和政策环境,及时掌握与改革相关的政策动向和改革试点单位的最新进展,为蓄势待发的科技期刊体制机制变革、集团化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个人分类: 编辑心得|583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第二次浪潮”与中国服务业的机遇
cuncaoxin 2008-10-5 17:18
第二次浪潮 与中国服务业的机遇 刘积仁 博士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 (Neusoft Group Ltd.) 董事长兼 CEO (来源; http://crds.jst.go.jp/CRC/monthly-report/200712/report_kikou1.html )    此稿原文为英文,选自 Springer 出版社出版、 Mark Kobayashi-Hillary 编辑的《 Building a Future with BRICs_The Next Decade for Offshoring 》一书,引自书中第 177 页至 183 页。( (c)2008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JST )中国综合研究中心承蒙作者许诺转载本中文稿,并已将本稿翻译成日文刊登在日文版网页上。    20 多年前,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20 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制造的空调在全世界占了二分之一,电视机占三分之一,洗衣机占四分之一,手机占 40% ,全世界的玩具大概有 80% 到 90% 都是在中国制造的。    2005 年 1 月 1 日 ,世界经贸组织取消了对中国纺织品的配额设限。中国又一次享受了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的实惠,使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几百。   中国从一个与世界隔离的人口大国,开始融入了这个世界,并加入了竞争,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今天的中国有超过 4.2 亿人在使用手机,有 3.6 亿部固定电话,有 1.11 亿人使用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在过去五年增长了 5 倍, 2006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将接近 10000 亿美金,中国成为世界的第三大贸易国,并使外汇储备占世界第一。 全球制造业的转移不仅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也深深影响了整个世界。 迎接世界服务业转移的第二次浪潮   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动力是因为全世界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都在更大的范围中寻找如何获得更高的利润,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的途径。中国,印度,东欧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中原来没有加入市场经济的 30 亿人口使这种追求成为可能。跨国公司为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移动导致了市场经济体系发生了结构性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了资金流、物流、组织体系、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也导致中国继亚洲的日本,新加坡之后迅速成为世界的制造基地。   制造的大规模转移的确使这些企业获得了利润,效率得以极大提高,但是竞争使得转移不断的深入,通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服务业,研究与开发,办公室的工作成为下一个降低成本的对象,以更低成本的研发和服务获得竞争力成为下一轮经济竞争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又一次浪潮。从软件开发,到 BPO 业务,甚至是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多的服务性工作转移向了拥有人才的国家,而互联网络使所有这一切成为可能。   第二次浪潮与第一次的制造浪潮背后的最大不同在于,第一,它们所依赖的更多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并具有成本的竞争能力,这就意味着它要求这个国家要有良好的教育体系;第二,这个国家要有很好的的社会基础设施,特别是先进的网络通讯设施;并能为这样知识的劳动者提供有吸引力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第三,这个国家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注重诚信的文化,使客户的利益得到可靠的保障。   印度是美国最先开始将软件开发, BPO 服务进行转移的国家,大量受过良好教育并拥有 IT 和英语能力的人力资源,使印度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一个 IT 服务的可信赖的承接国,他们的能力与质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上得到证明。印度所从事的服务工作已经完全超出了软件与 IT 的范畴,从来自美国的大量的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的开发工作,向更多的办公室业务方面发展,如很多金融、信用卡处理的工作,许多客户服务工作,时差使得许多工作几乎可以连续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了效率,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巨大的人力资源使成本在相当一段时间会保持着竞争的优势。   在过去的 10 年间,数字化产品与社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着融合,企业向信息基础建设的投资越来越多,数字化产品,手机,电视, music player ,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服务 造就了越来越多的服务性工作,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寻找更多的服务提供者,而中国将是另外一个在此领域拥有巨大潜力的国家。 为什么中国能够成为服务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国家?   首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中国教育基础设施和体制的完善。中国目前有 2000 多所大学,有将近 1600 万的在校大学生,正在海外学习的留学生有 50 多万人,在过去 10 年间中国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数量增长了 3 倍。中国目前拥有 600 万名 IT 从业人员,大约有 75 万的 IT 专家,有 40 万的软件工程师,每年还有大约有 4 万到 5 万名科学和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由中国国立大学创立的专门培养软件人才的学院目前有 35 所,每年都有 2 万名学生从软件学院毕业。政府鼓励私立大学的建立并大力支持软件人才的培养,如东软作为一家软件企业,在中国设立了三所 IT 专业大学,目前在校的 22000 名 IT 学生享受着世界一流的教育设施与环境,他们可以在跨国公司设在这里的各种尖端技术实验室学习世界上最领先的技术;他们可以在大学生创业中心通过自己创立的虚拟公司来模拟真实商业环境的运营;他们通过各大跨国公司的企业定制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在大学期间的后两年提前接受这家企业的课程培训,如果他们成绩优异,就可以直接被录用。中国的教育围绕着经济的发展正在培养更多的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实用人才,同时也将通过人才来吸引更多的投资。   过去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中国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行列之后,中国的人力资源成为全世界共享的财富,也成就了 中国制造 的奇迹。同样在信息与服务领域,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依然有着明显的优势,中国几个主要城市的 IT 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收入在 4000 到 9000 美金之间,与发达国家的 IT 人才比较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对于欧美的跨国公司从事亚洲的 IT 服务工作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中国有日本和韩国本土以外可以讲日本语和韩国语的最多人口,讲英语的人口数量正在高速的成长,中国将会以较低的成本和一流的质量和服务为世界提供 back office 服务工作。   中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是一个提供高质量,低成本制造与服务业人才的国家,这是因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按照中国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报告的数据,到 2050 年中国人在 18 岁到 60 岁之间的劳动力人口还将保持在 7 亿,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不会在短时间内提高。   第二,中国的吸引力将不只是人才和成本,中国还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中等收入阶层在中国的崛起,中国的消费率 ( 消费占 GDP 的比率 ) 将不断上升, 2010 年将达到 65% ,并于 2020 年达到 71%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以消费电子产品为例, IDC 预测,到 2008 年中国市场将会有 150 亿美元的市场值。麦肯锡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青少年每年的直接消费及因为他们而产生的年消费总额已达约 360 亿美金。中国人从过去主要消费食品,到今天开始消费手机,电脑,汽车,住房,这个市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吸引着全世界的企业,使得他们乐于将制造、研发和服务基地向中国移动。   巨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离岸制造和离岸经营,这种移动也带动了 IT 服务的移动。伴随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产品里应用到 IT 信息技术,由 中国制造 的浪潮而产生的相应的 IT 研发和服务需求的增加,无疑是中国 IT 服务产业的又一个机会,目前在中国本地所产生的 IT 服务业务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由跨国公司产生的。   第三,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将产生更多的软件开发与 BPO 业务,软件已经成为许多设备中的部件,如通信设备,家电等,所有在中国制造的设备也将需要在中国制造软件部件,中国将会像制造业一样发展成为软件部件的制造者,也会成为这些产品在世界的销售,维护的服务提供者。目前中国在嵌入式软件外包业务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日本企业在中国进行嵌入式软件外包的业务规模越来越大,从手机,家电,汽车电子,到半导体,等等,日本的电子制造业与中国的软件产业进行了很好的互补性合作。   中国政府在第二次浪潮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大力发展教育,加大高质量人力资源的培养,中国政府更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巨大的投入。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发达的通讯与信息设施成为了跨国公司和经营者乐于来到中国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对于 IT 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的政策与优惠,中国加入 WTO 之后,中国企业完全融入国际的商业与贸易环境,按照国际的规则与标准来经营。这些因素都会帮助中国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融入国际的价值链条并成为这个价值链条上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在未来的十年中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国未来在 IT 服务业也会成为一个拥有巨大产值的国家。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融合时代    离岸 这个词中的 岸 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它已经不再单指业务从一个国家外包到另一个国家。商业模式的变革,离岸制造与经营的出现, 离岸 的 岸 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国界,跨国企业带动了工作从一个国家移动到另一个国家,真正的 岸 在不断的移动,岸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与企业之间也进行了越来越多的融合,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球资源的整合,全球企业之间合作的新时代。。   如果你来到日本知名汽车电子厂商阿尔派设在大连的研发中心办公楼,你会看到所有的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制服,其实他们当中即有阿尔派的员工,也有东软的员工,由于大部分人都能够讲日语,所以真的很难分出谁是哪家公司的员工。在这幢三层楼的研发中心里,三楼是阿尔派的硬件设计中心,二楼是阿尔派外包给东软的软件设计与研发中心,一楼是阿尔派的产品测试中心。这就是新的离岸外包的模式, 岸 就存在于同一幢楼里,我们不得不感叹世界变得如此之小。   随着中国的开放和中国企业成功走向海外,中国已经不仅仅是离岸业务接包方,而是在很多领域作为发包方产生很多离岸业务。中国制造的奇迹使得很多中国企业的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很高的市场份额,这就使得中国企业把他们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伴随产品的销售而产生的大量的本地化服务工作外包给当地的企业。   这一点在东软的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的制造和销售过程中有着很好的体现。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需要高端的嵌入式软件,这些软件的研发与生产是东软来做的,而我们把其中大量高端硬件产品的生产外包给世界各地在各个领域最优秀的公司,这样我们节省了我们所不擅长的高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费用,并且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当我们的产品卖到海外市场,所产生的相应的服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我们外包给了当地的专业公司,这样保证了我们的服务更加及时,没有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离岸 的合作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工作的转移,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中有相当多的产品是外国投资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完成的,有许多部件是在国外制造完成的,一个产品可能表现为全世界许多企业的贡献和合作,世界资源,企业,技术的融合成为一个大的趋势。   语言成为融合的基本的条件,正象印度由于英语的优势而承接了大量来自美国的外包业务,中国由于日语和韩语的优势而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外包服务中心。   世界上讲汉语的人数仅次于讲英语的人数,汉语语种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语种。世界各地的很多国家都有华人居住和生活,随着中国商业和旅游业的开放,大量的中国人由于各种原因往返于世界各地;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应用语言学家 David Graddol 预言到 2050 年全世界讲汉语的人数,将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数相当。在这种趋势之下,将会产生大量的基于汉语的服务,服务于世界各地讲汉语的人和正在学习汉语的人,这无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需求。   同时,中国是世界上除了日本和韩国以外,拥有最多日语人才的国家。这使得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外包合作伙伴,不仅如此,中国也因此而成为很多其他地区跨国公司面向日本市场的研发与服务中心所在地,承担着大量软件的日语本地化的开发以及以日语为工作语言的 BPO 业务。在中国大连这个拥有丰富日语人才的城市,经过了不到 5 年的时间就使得上百家跨国公司在这个城市设立面向东北亚地区的服务中心,而且这种趋势正在不断上升。目前大连面向日本市场的从事软件开发, BPO 业务的企业已经有几百家,使大连成为与日本在 IT 方面合作最紧密的城市。   总之,融合的概念正在不断延伸和演变,在经济的合作过程中国家的概念在减弱,企业之间合作更为灵活,产品的生产方式更多地是通过合作,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新的选择。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更快的融合,如果说第一次产业的转移使全世界使用的产品获得了经济全球化的好处,第二次移动的浪潮将推动着人与人在文化,技术,工作方式上得到进一步的融合。
个人分类: 技术创新|2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性格决定命运
cutefay 2008-9-28 00:51
我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而不是其他的。 有的人在学校的时候很优秀,但是到了社会上发展并不好。我想这并不是因为这个人 怀才不遇 ,而是以前评价他 优秀 的标准错误了,也就是说,这个人其实并不优秀。 在学校的时候,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往往是看这个人学习成绩是否好,是否聪明,是否有组织能力。这样的人在大学中是很优秀,但是社会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就不是这个标准了。我觉得社会是以性格来评价的,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人如果性格方面积极乐观,善于抓住机遇,大胆细心,敢于冒险但是不冒失,肯吃苦,虚心学习,并且社交能力强,待人宽容,平时总喜欢帮助别人的话,那么这个人总会成功的。究竟会有多大的成功还要看能力。换句话说成功 = 性格 + 能力 往往那些大学里看起来 优秀 的人,可能并没有那种通向成功的性格,因此,他其实不是一个优秀的人。 或许有的人认为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看机遇,我觉得机遇也是事在人为的。每个人一生中都差不多能够有五次的机遇,就要看你是否能够抓住。其实很多时候机会就在眼前,而大多数人都没有抓住。另外机遇也是靠自己争取的,一个积极乐观喜欢多做一些事情喜欢帮助别人的人的机遇,会比一个整天喜欢呆在屋子里无所事事的人的机遇多。 妈妈年轻的时候是学校的才女,不但人长得漂亮,并且多才多艺,学习成绩也是一直第一的。像这样的一个人,在社会上混的很一般。妈妈总是说自己机遇不好,自己没那个命。但是我觉得是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以后这样的命运。妈妈做事情胆子太小,并且很多事情不懂得自己主动去争取,所以最后失去了两次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最后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另外妈妈很好强,一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心里就会难受,这样的性格也成不了大事。 我把握机遇的主动性比妈妈强多了,从大学到现在,很多机遇都是我自己主动争取的,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另外,我的人际关系比妈妈年轻的时候强多了,我想这是我平时喜欢参加活动并且喜欢帮助别人的结果。我相信事在人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妈妈跟我说找男朋友的运气很重要,她年轻的时候千条万选,最后选了我爸爸,结果我爸爸是这些追求的人中发展最差的一个。我觉得妈妈是当初不懂得选择,如果我选男朋友的话,一定要看他性格中是否有以后能够成功的品质,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一个潜力股;如果这种优秀品质不多,那么即使他现在发展还不错,以后也不会有大发展的。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403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