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徽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画里乡村 2008-11-29 17:22
taodeng 2014-2-9 22:28
安徽 黟县 宏村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村落枕岗面湖,山水明秀,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全村现完好保存的明清民居有140余幢,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8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徽州区划的变迁
热度 3 huailu49 2014-1-20 09:14
一、前世 秦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其中的会稽郡(首府设在今浙江绍兴)下设黟、歙二县(其中歙县包括今歙、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等地,黟县包括今黟县、祁门、石台等地)。 隋文帝开皇九年( 589 年),改郡为州,以州统县,将歙、黟二县并入海宁为歙州(州治设在海宁)。 二、命名 宋徽宗宣和三年( 1121 年),改歙州为徽州(治所设在歙县)。 三、变迁 元时,徽州升为徽州路,下辖五县(歙、黟、休宁、祁门、绩溪)、一州(婺源)。 明时,降婺源州为县,徽州府下辖六县(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 1934 年,婺源县划属江西省; 1947 年 6 月,婺源县被重新划回安徽省; 1949 年,婺源二度被划归江西省。 1949 年 5 月 13 日,中共皖南区党委通知,设徽州专区(治所初在歙县,不久迁往屯溪),范围包括屯溪市,以及休宁、祁门、绩溪、旌德、歙、黟六县; 1952 年 2 月 4 日,徽州专区扩容,纳入太平、石台、宁国三县,共领一市(屯溪)九县(休宁、歙县、祁门、黟县、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宁国)。 1953 年 12 月 1 日,屯溪市直隶安徽省,徽州专区只包括上述九县。 1955 年屯溪回归徽州,降为地辖市,徽州专区复原。 1956 年 1 月 12 日,撤销徽州专区,复升屯溪为省辖市。 1956 年 5 月 16 日,将屯溪市交由休宁县领导。 1960 年 12 月 13 日,改屯溪市为休宁县辖镇。 1961 年 4 月 13 日,重设徽州专区, 8 月 16 日,又恢复屯溪为地辖市。 12 月 15 日,复置黟县,徽州专区领一市八县, 1963 年 5 月 20 日,屯溪再次降为休宁县辖镇。 1968 年 7 月 7 日,成立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属县不变。 1971 年 3 月 29 日,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 1975 年 12 月 19 日,复升屯溪为地辖市(县级)。 1979 年 2 月 27 日,改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徽州地区行政公署。徽州地区领八县一市,即:歙县、祁门、休宁县、黟县、绩溪、旌德、太平县、石台和屯溪市。 1983 年 12 月 1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平县,设立县级黄山市,以原太平县、歙县的黄山公社、石台县的广阳公社的行政区域和黄山管理局现有辖区为其行政区域,由省直辖。 1986 年 6 月 4 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黄山管理局改由省和徽州地区双重领导,业务上以省为主;县级黄山市由徽州地区代管,此时徽州地区领七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石台和屯溪市。 1987 年 11 月 27 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俗称大黄山市),改原县级黄山市为黄山区,属地级黄山市;将绩溪县划归宣城地区、石台县划归池州地区。 四、萎缩 1988 年 7 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四县,即: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黟县、休宁县和祁门县。自此,徽州区的范围仅限于原歙县的岩寺镇,潜口、呈坎、罗田、西溪南、洽舍、福溪、杨村等七个乡,以及郑村乡的瑶村。
个人分类: 读史笔记|4535 次阅读|6 个评论
徽州的隶属
热度 1 huailu49 2014-1-18 16:36
徽州,作为一个地区的范围所及,一般认为包括 6 县,即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对于历史上其隶属的变迁,一直是笔者希望弄清的。以下便是笔者最近的读史笔记,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指正。 西周以前,天下分九州,本区属扬州。 春秋时期,本区起初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本区属会稽郡(首府设在今浙江绍兴)。下设黟、歙二县(其中歙县包括今歙、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等地,黟县包括今黟、祁门、石台等地)。 楚汉之际,本区属鄣郡(首府设在今浙江长兴县)。 进入汉朝,本区先后隶属于荆国(治今淮南)、吴国(治今江苏沛县)、江都国(治今江苏扬州)、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广陵国(治今扬州)、新都郡(治今浙江淳安)。 晋太康元年( 280 年),晋灭吴,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仍属扬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 589 年),改郡为州,以州统县,将歙、黟二县并入海宁为歙州(州治设在海宁)。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年),全国改州为郡,更歙州为新安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 622 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开元二十一年( 733 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 唐天宝元年( 742 年),改歙州为新安郡(治所仍在歙)。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 976 年),歙州隶江南西路转运使。真宗天禧二年( 1018 年),歙州属江南东路转运使。宋徽宗宣和三年( 1121 年),改歙州为徽州(治所在歙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 1130 年),徽州隶江南路转运使建康府路安抚使。高宗绍兴元年( 1131 年),隶江南东路转运使。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 1277 年),徽州升为徽州路,隶属江浙行省(治杭州)。元成宗年贞元年( 1295 年),升婺源县为州。徽州路下辖五县(歙、黟、休宁、祁门、绩溪)、一州(婺源)。元顺帝至正十六年( 1356 年),徽州路隶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元顺帝至正十七年( 1357 年)七月,改徽州路为兴安府。 至正二十七年( 1367 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明洪武二年( 1369 年),降婺源州为县,徽州府仍领六县(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 清世祖顺治二年( 1645 年),改南直隶省为江南省。徽州府改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六年( 1667 年),将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 民国二十三年( 1934 年),蒋介石为方便“剿共”,将婺源县划属江西省。民国三十六年( 1947 年) 6 月,婺源县被重新划回安徽省。 1949 年,四野解放江西,为便于军政管理,重新将婺源划归江西省。 1961 年 4 月 13 日,重设徽州专区。 1968 年 7 月 7 日,成立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1 年 3 月 29 日,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 1979 年 2 月 27 日,改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徽州地区行政公署。 1983 年 12 月 1 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县级黄山市(范围包括原太平县、歙县的黄山乡、石台县的广阳乡)。 1987 年 11 月 27 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原县级黄山市成为其中的黄山区,并将绩溪县划归宣城地区。 1988 年 7 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下辖三区四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黟县、休宁县和祁门县)。
个人分类: 读史笔记|3135 次阅读|2 个评论
散文 冬韵黄山古徽州
热度 7 ffjjaa 2014-1-16 05:36
散文 冬韵黄山古徽州 范建   离开黄山已有40年。但“冬韵黄山”也随同这个冬令,来到我的面前。 少年时代,我在黄山脚下的屯溪住了四年。我家对面就是一座山。据说,那是黄山的余脉。如此算来,我是天天看黄山的。黄山的四季,要说特别,当数冬季。冬日黄山之美,如同寒气中女子红扑扑的脸。   冬雪为黄山五绝之一,雪后黄山银妆素裹,冰雕玉砌。透出特有的魅力与风骨。冬的黄山,气温与北京不相上下,那时,我们上学,都带一个蔑制火炉烘手烘脚。但只要爬山,尤其是黄山,全身马上热烘烘的。   春夏秋三季登黄山的人多。冬天人少,少则静,空气又鲜。于是,冬日游黄山是我们每年的必选。其他时节是不去凑热闹的。冬登黄山,还有其他三季所没有的:一是赏冬景,二是观冬雪。“自古黄山云成海”,冬季黄山的云海、云雾,常随风飘移,冬雾经阳光折射,时现“佛光”,令人叫绝。   黄山冬天多雪,雪后黄山,奇松、乱草、怪石,都盖上各式各样的雪被,可以想像各自的形态。雪后在黄山名泉泡上一泡,氤氲的蒸汽会给人一种梦幻的温馨。   春节登黄山,有古徽州民俗表演;渔梁古镇迎春风情;新安画派迎春美术;文房四宝新春联展。你还能吃到全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冬令补品徽菜,叫你乏中减累。在齐云道场祈求平安,还能带来新年的好运。传统风俗,韵味浓烈。景点一个赛一个,翡翠谷、西递、宏村,花山谜窟似皖南乡村寻梦,太平湖、芙蓉谷,如在画中游览,徽文化、新安江等人文和自然景观也给黄山增色添彩。   黄山市因山得名,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是为了以黄山的秀美来提升这座城市。遗憾的是,一个“马屁”故事却使这座名山大煞风景。上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来黄山游玩。当时的省、市负责同志陪同上山。在山上,小平同志面对黄山美景感慨,“黄山一定要打向世界呵!”一席话,让省、市父母官玩味良久。既然小平同志说了,干脆,把徽州改成黄山最好。于是,一个黄山市顶替了有数百年的徽州府。   其实,早在明清时代,就有徽州府。上世纪50年代末,安徽省最大的地区芜湖地委分家,家父随新组建的徽州地委来到屯溪,家父分管文教,我便很早得知,古徽州的知名度并不亚于黄山,以徽文化为代表的人文资源和黄山的自然资源本是一对挛生姐妹。   那时,从“撒一泡尿走两个来回”的屯溪老街那一个挨一个的铺面上,我知道了早在明清就称雄中国商界300年的徽商;从古老的屯溪一小一年级学生,必须学会描红研墨基本功,便透视出内涵丰富的徽文化。那是中国的三大地方显学之一。   古徽商作兴冬日回乡探亲,以享天伦之乐。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徽派民间习俗。那种黑白相间的牌坊似的徽建筑以及田园风光,映衬着纯朴的民风和徽音徽情。从徽剧艺术表演,我便读懂了徽班进京后,京剧的发展和变迁…… 于是,兴之所至,便胡诌一首小诗—— 描红 把文房三宝装进书包 在白墙黑瓦的天井 用橹 抖动着新安江的清水 只见 鱼儿的骨刺 点燃温柔的胴体 胡家的掌柜 捞起一方鲛绡 比着徽州女人 描红 盐商踩着西皮的脚印 挑着扁担 把京腔唱响 皇城根的旗人 嘲笑着土气的山民 却把偶象珍藏 丑陋的黄字 在这里 却是世人朝拜的圣洁山峰 是谁 把沿革了数百年的徽州府 葬生于黄山 是谁 把千年不变的描红原生态 变成了时髦的描黄 描红无语 只见新安江 留下了飞白
4467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热度 3 泰山 2013-10-27 15:19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大美如画,歙县 去歙县的车票只要七元,但是在快到歙县前,售票大姐说车不进城,要到歙县,必须在前面下车,然后改乘公交车,我有点儿后悔,不该去歙县,无奈,只好下车,正好有个马鞍山的学生也要下车,原来这里是她的亲戚家,她告诉我在小北街口下车,然后她接到一个电话,边打电话边走了,我只好一个人等公交车,好在一会儿公交车就到了,奇怪的是歙县的任何一辆公交车上俱贴了四个公交车的站牌,这是三路车,我不解为何要都贴四种车牌,想了好长时间,突然明白了,大概这歙县的公交车不够用,万一哪条公交车暂缺,就有多余的其他公交车顶替,那只要将车前面的车牌号更换一下就行了,这也是歙县这地方的特色之一吧。 一路坐车,感觉歙县这个县城很大,比绩溪要大得多,这公交车走了许多站,才进到县城里,一下从大城市进入一条县城独特的狭窄的小马路还真不习惯,这歙县仿佛让人想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小县城,一条青石板路长长弯弯的就在眼前,此时我恨不得立刻下车,去享受在青石板路上观赏周围人家的乐趣。 到小北街口,感觉此地必是繁华之地,眼前出现一座城,从来没听说的的一座城,城名叫《徽城》,不由得汗颜,鄙人真是孤陋寡闻啊,居然不知道歙县还有那么雄伟的一座城,下车,果然这里是城市中心,游人如织,匆匆找了一家私营小旅店住下,然后打听有何处游玩处,听说可以到樾橖牌坊,只要两元车票,欣然而去,一路空气新鲜,心情愉悦,不远处就有个村落隐隐有个牌坊竖立在那儿,岂止到了樾橖牌坊参观处,就和龙川一样,这神秘的牌坊早就在被遮掩的严严实实,总而言之不花钱是看不到庐山真面目的,好在我在三十年前就不花一文小钱看过,倒是这外面有几十家卖工艺品的吸引了我,转了一遭,见两个汉子拿了把木槌在一块糖饼上不断的敲打,感觉好奇,捻了一片,尝尝,没有什么好奇之处,于是继续,见一个老汉在一店中刻画一块砚台,见其店中砚台不少,其中一个雕了大朵的牡丹花,极是雅致,问价,答三百八十元,嫌贵了,出门脑子里还牢牢记住那美丽的牡丹花。 来到一店门口,见有卖核桃的,恰恰前些日子看央视有关玩核桃的节目,见这核桃色彩艳丽,古色古香,问价,答是二十一个,五十元买了四个,见这人是做毛笔的,店前面有一把做笔的狼毫,于是继续,一家砚台店内,店主热情向我推荐一块很难看的砚台,被我拒绝,来到在砚石上刻字的店里,见两个刻字师傅刻得不错,突然想到过去的几篇小文章,要是刻出来放在家中,岂不是甚为有趣,问价格,答道为一个字一元,我那一千字的文章要价大约在一千元,可以考虑,于是要了刻字师傅的名片。出来,买了两杯甘蔗汁喝了,脑子一下清晰起来,心有疑惑的走到一家店,见也有一家卖核桃的,那核桃也是通红,古色古香,于是问你这核桃是真是假,岂知道卖核桃的老汉道:“假的,是用牛骨头做得。” 我大吃一惊,内心感谢这个老汉的实在,忙走到原先卖核桃的店里,老板还在,我说:“你这核桃,人家说是假的,是牛骨头做得。”那人倒是不尴尬,说:“牛骨头倒不是,是作假。你要不要,退给我也行。“我倒是挺感概这人的坦率,说:“我拿这个换了几支毛笔吧。”那人忙殷勤的说:“这毛笔没有假,都是自家做得。”于是我挑了一盒共计五支,放在一个古色古香的盒子里,倒是不错。真是狡猾而憨实的当地匠人。 回过头,我又去寻那块雕有牡丹花的砚台,在牡丹花砚台前踌躇一会儿,越觉得这牡丹砚台的可爱,于是和老板板价,居然以一百八十买了下来,老板说他做了三十年砚台,如今一个徒弟姓巴,在合肥城隍庙开店卖砚台。老板主动介绍这砚台的好处,但是不是老坑的,假如是老坑,这价格连石胚也买不来,买了,乐呵呵坐车回城。 回到城里,立刻在街上闲逛。 从离徽城不远的一条小路拐进去,啊哈,原来里面就是徽城,根本不要掏钱买门票,俺就进了歙县最出名的商业繁华地,前面就是许国牌坊,不知道怎么回事,脑子里立刻现出一句话“又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不由暗暗好笑,看来这立牌坊在俺们中国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 没有想到许国牌坊边有一边门就是徽州府衙,很威风的一个大院子。门口有个导游正带人进门,于是就有几个投机取巧的游人也想跟着混进去,被看门的大声呵斥,一看门票确实不便宜,我是打定主意花钱就不看,于是从一个挂有谯楼的古色古香的大门楼过去,就来到石板路上,路名很奇怪,叫什么打箍井,果然看到一个有高高青石井台的一口井。想来这就是打了箍的井。不知怎么看到一个小小的门,门上一个字牌林散之题写的黄宾虹旧居,果然这歙县是文化之城,哪儿都能看到一些文化遗迹。 沿着小街继续慢悠悠的走,沿途见不少人家半掩了门,门内堂屋都放一张古色古香的方桌,两把精致的雕花椅子,或挂有两幅条幅,一个老人歪靠在摇椅上,想此地人的悠闲非大城市人可比。 正走,猛地一座大牌坊竖立在眼前,旁边一个装垃圾的筐里放了周围居民丢弃的蔬菜叶子,旁边还有几个老汉在闲聊,于是我说:“嗨,你们歙县人真不知道爱惜这古代的牌坊,这个牌坊要放在北京,就是个旅游的好地方,这个就是宝物。”一位老汉笑呵呵的的走过来,说:“这都是城管的事,他们应该管。” 又过来几个人,大伙七嘴八舌,说了一遍,当然都是老百姓才说的废话。 我于是继续往前,眼前一亮,原来又到了许国牌坊,于是不过去,还是沿小街走,一直走到眼前一座横跨江面的大桥,原来这就是 练江,此时青山碧水,尽收眼目,真是心情愉悦。大城市哪有那么好的景色好看。恰在这时,只见一个乞丐提了一塑料袋东西,来到桥头处,用手掏那袋里食物吃,恐怕是饭店客人吃剩的鸡腿,肉块,湿淋淋的用手掏了放在嘴里,狼吞虎咽就吃,吃剩的骨头就随手甩到江中,看那乞丐吃相,是真正的乞丐,仿佛多日未食,不由心中有多哀怜。 回到旅馆,已经天黑,漠日西下,由于住在旅馆的顶楼,有个凉台,想看看这歙县夜间之天幕之景色,惜天上不断飘来浮云,遮住了星星,惜哉,没有看到奇幻的歙县天上的无数晶亮的星,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就起身,大约六点多,来到大街上,此时大街上几乎无人,正是溜达的好时候,于是在进入徽城,仔细看里面的城楼,绣球楼,许国牌坊,谯楼,心中总不时冒出些感概。 此时小小长长的青石板路由于行人少,可以恣意欣赏。不经意走到又一座昨天没有见过的一处牌坊,上面两个大字“世科”,牌坊立柱上似有一些黑色墨写的大字,似有打到走资本主义,猜测这是文革留下的遗迹,就在牌坊上坡处有个小小的铁门,有个牌子:“叶挺关押处”,吃了一惊,想来这一定是皖南事变后关押叶挺的地方。 沿着这条破败的小石板路向上坡处走,见一老妇在一井台出洗鲫鱼,看那些鲫鱼十分活泼,无疑来之于新安江,那老妇人好奇的看看我,问我是哪儿来的,干什么,我突然想起假如在这儿租一间房子住几个月倒是不错,于是自我介绍,是合肥来的,那妇人到她年轻时也是走南闯北,就是没到过合肥,因为合肥印象不甚好。 我提到租房子一事,她概然说旁边就有一户有出租,大约租金是二百元,她好意告诉我去敲门,于是我按她的指引右拐进一座山门,意外的是里面还有一条小径,又是一栋栋住户,都是关闭了木门,我回转来,那老太太也上来,这家原来就在拐弯处,老太太就着门缝看了看,说里面有人,在刷牙,我可不想此时打扰人家,于是道了谢,告别老太太,再往前,原来是个下坡路,拐进另外一条小路,居然是个小小的菜市场,旁边有一妇人挑了一担鱼。我看那鱼,不识,问这是什么鱼,那三十来岁女子道:“这是xxx”我听不懂,那女子微笑道自称不会说普通话,我又问鱼是哪儿来的,是新安江的鱼吗,女子道是千岛湖的,我心想这千岛湖有多远,这些活生生的鲜灵的鱼怎么来的,不会是这女子挑来的吧。带着疑惑,买了二斤橘子,这橘子,老板说是黄岩蜜桔,我想也对,黄岩离这儿不远,可打开一尝,酸极了。 大约到八点多,我回旅店,扛了包,顺着宽阔的练江大桥,欣赏着不远处的青山下的粉墙楼房,无限怀念的离开了这安宁美丽的歙县,下一步是屯溪,票价只要九元。 注: 歙县,安徽省黄山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相当于278个静安区。歙县,在上海的东南方向,距离上海652公里,那里有82座牌坊。全国现存的牌坊有3000多座,歙县一个小县城就有80余座,牌坊遍布县城和各个角落。 从唐宋以来,一直到明弘治年间。歙县的牌坊从400多座,锐减到165座,历经当代的政治磨难、沧桑风雨之后,戛然而止在82座。即便这样,82座的牌坊群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都绝无仅有的奇观。梳理歙县牌坊的人,或许能够从它疲惫的容颜里,读出封建道德礼仪的强劲、隐忍、沧桑和曾经的辉煌,想起这块生长牌坊的土地,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沉浮起落。 歙县自隋以后1300多年就一直作为郡州府治,曾经下辖一府六县。今天,这个戴着“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帽子的小县城,同原来的“属下”、27公里外的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相比,隐隐有些孤单和落寞。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戏剧家、《牡丹亭》作者汤显祖的诗句,
个人分类: 雨中漫步|398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徽州人文之多元化思维
wyc 2013-7-18 07:04
徽州历史文化考察与再认知  朱文根 2013年07月15日14:31 来源: 安徽日报 徽州历史文化考察与再认知--理论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学界普遍认为,徽州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明清社会的浓缩,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明清文化的代表。 一、多元因素共同发力与相互作用,推动徽州文化产生 徽州行政区域始于秦代。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在这个地区只设 黟 、歙二县,并未设郡,说明这个地方在当时是山越人生存的偏远山区,尽管境域广阔、山峦起伏、江河如练,但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黟、歙二县地域很大,具有州郡规模,实际上为后来设徽州府预留了空间。 徽州古代土著先民属三苗族和古越族。早在秦代,朝廷驱赶越人进山。汉末三国时期,本地居民被称为“山越”,当时孙吴征服了山越。秦汉之后,中原战乱频仍,北人陆续南迁。中原人口南迁有三次高峰,即西晋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和北宋靖康之乱的北方人口南迁。到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徽州府属六县共有217489丁,约80万人口。当时黟县西递村有“三千锅灶三千丁”之说。 中原人口南迁,带来了中原财富、中原人才、中原文化、中原社会关系、中原道德民风,对改变本地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这个角度讲,古代徽州是中原“飞地”,徽州文化是中原文化。再说得确切一点,徽州文化是中原文化和吴越文化、楚文化在徽州交汇、融合的文化。如果说得全面一点,徽州文化是中国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在徽州交汇、融合的文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徽州文化虽然是地域文化,但高于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徽州则是中国北方和南方传统文化汇合节点。南宋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靠近了徽州,使得徽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开始加速发展。 自唐代以来,徽州 进士共有 2297 名 ,其中以宋代为最,于此可见一斑。 朱元璋决战陈友谅时以徽州为大本营,由于朱元璋祖籍徽州,又求贤若渴,登门拜访徽州名士,以朱升为代表的徽州各界人士坚定地支持朱元璋,出奇谋、划良策、冒流矢,招揽刘基、宋濂等“浙东四贤”,为推进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明初在南京建都后,将徽州划为直隶州,直接受朝廷管辖。自此,从政治、经济、文化来说,徽州从秦代远离中心,到南宋靠近中心,再到明初成为朝廷直系,中心地位越来越高了。徽州发韧于秦,兴起于宋,鼎盛于明清,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 程颢、程颐与朱熹的学说,形成了“程朱理学”。二程治学于前,朱熹集大成于后,最得孔孟真传。南宋以后,朱熹理学被确定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支柱。朝廷举行科考,朱熹的学术著作是必考科目。朱熹穷其一生主要从事教育与治学,提倡“读书穷理”。由于朱熹祖籍徽州,其徽州学子又多,加上徽商鼎力支持,捐资办书院、兴义学,徽州儒学教育遂成为全国模范,“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歙县瞻淇村有条老虎巷,不是说那里真有老虎,而是村学的诵读之声胜于虎啸。徽州教育之兴盛,不只有赖于朱熹理学和徽商。早在元代,由于徽州人属于南人,社会政治地位很低,于是 徽州有识之士就在家乡兴学校、建祠 堂、修家谱,管理家族,培养人才,为后来徽州之兴盛打下了重要基础。 明清徽商在全国独领风骚300余年。徽商实际上是儒商,他们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做生意,“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这是做大买卖的人文基础、成大气候的先决条件。徽商崛起之所以出现在明初,是因为朝廷实行并调整了盐业开中制。明政府为了巩固北部边防,让商人把军需运到边境,换取盐业经营权,经营盐业可以获取垄断高额利润。由于山西、陕西一带商人占据地利,成为最大受益者。到了成化、弘治年间,朝廷调整开中制,允许商人在两淮、两浙产盐地区直接经营,于是徽州商人捷足先登,迅速称雄中国商界。清代两淮盐业八总商,歙县商人占了一半。时代变迁、徽州文化、朝廷政策与艰辛创业,造就了徽州商人。徽商在鼎盛时期,活动范围东抵淮海,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在中心区长江流域则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的足迹还远涉日本、泰国,乃至欧州。 北方人口几度南迁,使徽州成为南北文化交流中心;而徽商在全国乃至海外范围经营,又把徽州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和海外,继而又把全国各地文化和海外文化之精华带回徽州,徽州文化的空间更大,层次更高,密度更强,内容更丰富,境界更升华,代表性也更广泛。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徽州文化正是如此。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共同发力与相互作用,推动了徽州文化产生。彼此关联、血脉相通、自成一体,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特征。 【1】 【2】
个人分类: 未分类|13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记“徽州第一宅”
热度 12 tongqb 2012-5-19 13:19
记“徽州第一宅”
记“徽州第一宅” 从障山峡谷回来,午饭后,即到绩溪龙川镇。虽略带疲倦,还是参观了所谓的“徽州第一宅”,明代胡宗宪留下的大宅第。 胡宗宪是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其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他号梅林,是抗倭名将。在他担任官员期间,倭寇屡屡骚扰我东南沿海一带,胡宗宪带领徐渭、文徵明和戚继光等抵抗倭寇的侵扰,平息倭患。他的著作《筹海图编》十三卷,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正是这部书第一次将钓鱼岛划归中国版图。凭着这一条,历史就永远会记住他。 胡宗宪的宅第在全徽州,无论其面积的阔大,还是建筑的讲究,都是第一的。如今留下经过修缮的只是半个宅第而已。此宅第现今由私人买去,经过修缮,对外开放,参观是要买门票的。宅第的所有者,为推销生意,把胡宗宪的宅第归纳为几个特色。我不想重复它,只凭我参观的印象做一描述。 无论你是站在远处瞭望,还是进入到宅第里面去细看,它的古老是无需怀疑的。那蓝天下的白墙黑瓦,那高高翘起的马头房檐,那屋与屋之间的庭院不时显露出的树木根,那房屋厅堂的错落有致的结构,那处处都有的陈旧的匾额楹联,那被岁月的风雨损坏的木雕和砖雕,……所有这一切说明它的确是有五百年历史的古旧宅第。 古老、古朴、古旧而真实, 是这个大宅第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据说,解放后,这个宅第分给一百多家农民住,我家分到一个厅堂,你家也分到一座小楼,他家则分到几间旧屋。但大家并没有在自家所住的范围里设置障碍,整个宅第那么大,房屋那么多,可都还是相通的,邻居之间亲密得很,每天都可以相互走动,聊天游戏甚为方便。我能想象他们平日在这个大宅院生活的情景。凡是房子,只要有人居住,就会不断维修,因此再陈旧,也不会倒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直到前几年,大家开始富裕了,一家又一家搬出去住新楼,这才被有眼力的商人买去,重新装修,恢复了宅第旧日的真实的面貌,开辟为一个明清古民居观光景点。 我们走进宅第后,没有走进宫殿或庙宇的感觉,什么中轴线,什么二进,三进,统统都没有。你从踏入院门就会觉得走进一个迷宫。看完一个厅堂过后,必定会转弯,或通过幽深的走廊,或经过一个精致的小院,或经过几间相连的小屋,或绕过池水假山,再进入另一个厅堂。厅堂似是结构的基本单位。我们不知走过多少厅堂。这些厅堂一般都是祠堂的布局,匾额楹联是不必说,就是那四方桌子、八仙椅子以及它们的位置都相差不多。不过厅堂有大小不同,其用途也就各异。譬如这“从善堂”,就是当年胡宗宪接待高官和贵客之所。匾额“从善堂”三个字写得遒劲流畅,那对联“名世应五百载,善本有十三行”,是说祖宗传世已有五百年了,家族荣耀也有十三代了。作为尚书府核心建筑,从各个方面都十分讲究,厅堂采用所谓的“六部通转楼”结构,特别是那些木雕精美至极,在厅堂内如仔细看,可以找到九头狮子的雕刻,象征九世同堂,此外书画中有“四爱图”(兰、菊、莲、梅鹤),有《诗经》篇章,还有还摆有博古架(放艺术品的架子)。木雕中尤其以文武窗的栏板雕刻最为精美。上堂比下堂略宽,下堂比上堂略深,上下堂之间是天井,如果我们从上堂往门口看,就像一个“昌”字,其寓意是“家道昌隆”。几乎每一个厅堂摆设和布局都有变化。 厅堂之间的过道,往往布置成小花园。有拱形的门,有月形的门,院子种有各类花草树木,红红绿绿苑中花,自然与人工合二为一,别有情趣。 特别要写的是,整个宅院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中有的,这里都有。衣食住行相关的设施且不必说,就是土地庙这种一村一处的景点,宅第内也有。此外,他们根本不耕作,却要在宅第内设一个放各式农具的场所,可能是为了表达他们珍惜农耕的意思吧。药铺一般宅第也是没有的,但胡宗宪家却有一个专门让人抓药的地方。绣花楼,这是古代仕宦人家家家有的,并不稀奇,但胡的宅第内却有一个“天象鼓”。所谓“天象鼓”是预报天气的,鼓为白色则是晴天,鼓为灰色则是阴天,略呈黑色则预示要下雨,黑色浓且有水痕,则预报要下大雨、暴雨了。 特别一提的是胡宗宪家设一个思过斋,内面仅放了点工艺品和书。胡宗宪一生四次回老家,其中就有被贬而回家。于是胡宗宪就给自己盖了思过斋,静静地在这个悔过,思过,这看起来有点装模作样,但要是我们现在的官员在家中也能辟一间房屋为思过斋,不亦很相宜吗?胡宗宪宅第给我的第二印象是 宏大宽阔、设置包罗万象,建筑采用传统园林样式,自然与人工结合,雅致而优美。 从艺术的角度去玩赏,则胡的宅第内有许多精致的木雕和砖雕,各类传统的题材,应有尽有,人物故事类,动物类,植物类,博古类,装饰图案类,散落在院宅各处。尤其是在厅堂的板壁上,这些类型的木雕就更多。而在露天的院子里,则多砖雕。这些木雕按照主人的意思,安置在各处,具有吉祥的文化意涵。就做法看,也相当精致。若是有时间,慢慢地欣赏,那会是一种享受。所以胡家宅第留给我的第三印象就是 这些木雕、砖雕很有艺术价值,值得细心保护。 从胡宗宪的宅第出来,我想:明清古建筑在南方各地都有。我参观过各地的明清古建筑也不少了,黄山脚下的西递、宏村明清古民居群,福建的土楼、培田明清古名居,浙江金华一处古民居,都去看过,虽各地特色不同,但差不多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保存。像胡宗宪家这样的比一个村子还大的巨型宅第整体保存下来,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也许就是它的最大特色和价值了。因此,人们称此宅第为“徽州第一宅”也许是有根据的。 ( 2012-5-19 ) 胡宗宪宅第全貌 进入宅第后的第一个小院子 院子种石头砌的地板 月门内外 贝壳镶制的对联和画 宅第中的徽戏台 自然花木 古树根须到处爬 从绣楼看宅第建筑 这就是绣楼了 砖雕艺术 木雕 木雕 从善堂的上堂 砖雕艺术十分精细 木雕 余庆堂景色 放农具的处所 童蒙馆 院中红叶 胡宗宪画像 补充:天象鼓
1564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徽州,我的故乡
wyc 2012-5-16 20:26
访安徽绩溪上庄胡适故居 春天如约来到的时候,我去到了从未去过的皖南绩溪。皖南与浙江、江苏相连,属于吴语方言地区。我是从安庆、芜湖到绩溪的。在安庆、芜湖的时候,人们说话,我基本上能听懂,因为它仍然是北方的方言;到绩溪之后,就觉得那软软的话听起来很舒服,却大多听不懂了。皖南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基本上没有工业,因此空气清新,到了那里,呼吸忽然觉得轻松起来。皖南明清古代民居保存较多而且完好。绩溪的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尚书胡宗宪的家,古色古香,面积很大,占了大半个村子,被称为“徽州第一宅”。还有棋盘村、八卦村等远远望去,那黑色的密集的屋瓦,也令人神往。胡锦涛的宗祠宽阔高大,也是一大景致。县城的新建筑也比较讲究。那些新建的楼房不高,白墙黑瓦,明朗洁净,房顶处都有两头翘起的带有装饰性的马头墙耸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人们的眼里,这是一种另一种韵调的古典风格,似乎不是现代建筑,真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从县城驱车一个多小时,我们就来到了胡适的老家上庄镇。在村头的镇政府稍停,一位清秀的女士上了车,她就是来接待我们的胡镇长了。车子靠近村子旁停下。见到了胡适的雕像。往村里的一条小街走去,一会儿工夫,就来到了胡适住过的老家。一个长方形的院子,中间是院子,院子那一头也有一座胡适的铜像。铜像很高,似乎与那窄小的院落不相配。院子两旁旧房,现在作为展览厅,还有当年胡适与江冬秀结婚的屋子,此外是胡适家人的住房、起居室等。展品很少,多为从台湾复制回来的一些旧照片,也有少量的胡适的笔迹,但也是复制品。这些展品比我去年在北京北大红楼看到的“胡适图片展”的内容少多了。我当时就不满意,与胡镇长讨论起来,我提出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性人物,要丰富展品的内容,这样简陋怎么行呢?我提了一些建议。说话时还有些激动。胡镇长听后,平静地耐心地向我解释原因。说到底,一个是名分问题,一个是钱的问题。目前政府未能给胡适故居任何定位,譬如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啊,或差一等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啊,什么都没有,当然也不会给钱,访客自然也就少,等等。我的心往下沉,往下沉。看来,我们至今没有给 1954 年发动的批判胡适唯心主义运动平反,现代新文化史上也没有给胡适应有的地位,胡适在大陆还是寂寞得很。胡镇长手中空空如也,这让她怎么办呢?她怎么能改变这“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局面? 随后我毫无兴致地参观了几个展室,参观了胡适当年结婚的简陋的洞房。我在胡适写的“努力做安徽骆驼”几个清秀的字的面前,凝视良久,心中感叹了一番。我有点忧伤地离开了。走出院子的门边时,看到了一株正在盛开的紫罗兰(?),红得那样新鲜,红得那样美,红得那样热烈,心里才有点温暖起来。我脑海中出现了胡适那一贯的平和的淡淡的笑。 胡镇长领我们出到村口,那条胡适不断提到的给他童年生活以愉快的村前的小溪,依然奔流着。这里被称为“杨林水口”,是安徽三大水口之一,风景的确不错。水流潺潺。小拱桥横跨小溪,鸭子在水中悠闲地游着。那几棵古老的树也依然矗立在溪旁,黑色的枝干给人以岁月沧桑之感。胡适曾满怀深情地用杨万里的诗句来赞美他故乡的这“杨林水口”: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月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满山遍野的金黄的油菜花绽放得耀人眼目。胡镇长说:过几天,这里就是油菜花节了。 胡镇长请我们品尝了胡适引以为自豪、他的许多朋友都满口称赞的“一品锅”。“胡氏一品锅”这种菜肴,北京、上海的饭店都有,安徽境内就更多。但地道的“一品锅”毕竟还在上庄。胡镇长四个小时前就在这个餐馆定了“一品锅”。其实呢,“一品锅”很普通,就是在一个黑色的铁锅里,码放了几层菜,最下一层是笋,上层是芋头块,再上层是五花肉,最上层是鸭蛋卷包的饺子。据说,菜用油煸了一下后,把这几层菜码好,放汤和料,先用大火煮,接着用文火炖三个小时,不时要把汤浇到最上层,务必把五花肉炖烂,那肉的香味就会蔓延全锅。这“一品锅”味道的确很香,名不虚传。饭后,我们驱车离开了上庄。路两旁田亩上的油菜花灿烂异常,但我眼前却想到了胡适故居院门里的那株红花,也许有一天胡适故居会像那株红花那样热烈红火起来…… ( 2012-5-16 ) 皖南绩溪县上庄村杨林水口 上庄镇政府楼 胡适一家照片 胡适母亲,其母在他幼年时要求十分严格 结婚洞房 洞房边的书房 院子门边的红花 村口铜像 杨林水口美丽景色 村口老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571565.html 感谢原作博主, 使笔者又一次忆及了我的童年以及 徽州的山山水水 和那些令人注目的徽骆驼。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古医书《石山医案》
热度 3 xupeiyang 2012-4-8 09:51
此书共三卷,分为三册,带附录,最初刊印于 1520 年,是明朝时期来自医学世家的著名医者汪机(1463-1539 年)所写。这份手稿是由其门人陈桷汇编而成。这里展示的版本是嘉靖十年(1531 年)陈桷的刊印本。序言由程曾于 1531 年作。书中还包括两幅作者的画像,李汎、程文杰和陈桷的题词以及作者的题辞,以及作者的‘自赞’。汪机(别号石山居士)是安徽省徽州祁门人,早期学习儒家教义,科考落第后,便 一心钻研医学。他一共撰写了 13 部作品,其中《石山医案》是他自己医案的一部集成。汪机基本遵循元代名医朱震亨(约 1281-1358 年)的学说,这从他的另外一部作品 《推求师意》 中可以看出。在古代中国,医案是治疗过程及结果的记录。现存最早的医案是西汉(公元前 206-8 年)年间,淳于意(公元前 205-150 年)留下的 25 则诊籍。这类记录有的简短,有的详细漫长。每则记录都会记载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社会地位、体型、病因、症状、诊断、药方、预后等,也反映出医患关系。早期的医案多作为其他作品的附录出版,明代中后期医者开始独立出版医案,从而创立了医学创作的新形式,供检查、参考和教学之用,成为珍贵的史料。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临床经验,也提供了有关各种疾病的信息,特别是梅毒等男性易患的疾病。梅毒是江南地区常见的健康危机,该地区的贸易和商业的繁荣加快了这种疾病的传播。 作者 汪机,1463-1539 年 编纂者 陈桷 创建日期 公元 1531年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523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徽州人杰地灵
wyc 2011-12-7 17:10
戴震公园 已有 28 次阅读 2011-12-7 10:22 |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 | 系统分类: 人文社科 | 关键词:戴震 公园 黄山 屯溪 这次专程去黟县,路过屯溪,顺便看看戴震公园。 【戴震,1724年—1777年,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徽州府休宁县隆阜(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乾隆三十八年被召为《四库全书》纂修官。乾隆四十年赐同进士出身。】 function errorhandle_clickhandle(message, values) { if(values )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 , values , values ); }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徽州终于有了统一规划
huailu49 2011-6-4 08:51
徽州终于有了统一规划
安徽省《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终获国家文化部批准,并从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安徽从2007年开始申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年1月2日获批,2009年启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11年4月26日,文化部正式批复安徽省实施该《规划》。 保护区范围包括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古徽州一府六县)。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0余万。这是我国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第一个跨省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此前文化部要求安徽、江西省文化厅成立“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指导组”和“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专家委员会”,组织、指导本省徽文化生态保护工作,设立专项资金,列入省级年度财政预算,实验区涉及的市、区、县人民政府也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分别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无疑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好事,美中不足的是,此规划不仅是跨市的,而且是跨省的。 徽州地处皖南丘陵地带,宋、元、明、清四朝以及民初,辖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六县。1934年蒋介石出于所谓“剿共”需要,将其中的婺源划归江西省,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回安徽省,1949年再度划归江西省。1987年撤消徽州地区,成立地级黄山市时,又将其中的绩溪县划归宣城地区(现宣城市)。
个人分类: 人文地理|5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源”和“际联”
huailu49 2011-5-25 08:26
黟县是古徽州 6 县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一个县。 最近去了一趟黟县的西递和宏村。 此前,我曾翻阅了 1994 年版的黟县地图,就是找不到西递和宏村,后经多方查证,才得知这两个地方过去的名称:“东源”和“际联”!。 西递和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时间是在 2000 年 11 月 30 日 (一说 1999 年)。 笔者翻了一下黟县的区划沿革。在 上世纪60-70年代 ,这两个地方分别叫做“东源人民公社”和“际联人民公社”; 1983 年至 1984 年,农村体制改革,取消“人民公社”称谓,恢复乡(镇)人民政府。在 1997 年的时候,西递和宏村的所在地还分别叫做“东源乡”和“际联镇”; 1998 年底,“东源乡”改称“西递镇”,而“际联镇”称谓依旧;到了 2004 年,黟县乡镇由 12 个( 4 镇、 8 乡)调整为 8 个( 4 镇、 4 乡),直到此时,“际联镇”才改称“宏村镇”。 可惜,在如今媒体上有关西递宏村的介绍中,很少交代这个过程。 以上内容若有错漏,请各位专家斧正。
个人分类: 区域发展|4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古为今用
wyc 2011-5-24 08:54
新“徽州府衙”要竣工了 已有 70 次阅读 2011-5-8 23:43 | 系统分类: 博客新闻 | 关键词:徽州 徽州府衙内,工人正在抢抓工期,二期工程进展良好。历时两年的抢修抢建,在建筑界和史学界有着“徽州故宫”之称的古徽州府衙恢弘再现。徽州府衙的南谯楼、仪门、正堂、二堂、知府廨组群等建筑己基本修复。不久,一个明清风格的徽州府衙将完美呈现在游人面前,届时欢迎大家在此体验感受“知府断案”的场景。 function errorhandle_clickhandle(message, values) { if(values )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 , values , values ); } } 1] wyc 2011-5-24 05:59 喜看我们家乡的建设者们的伟大智慧。 当代的旅游意识的确具有深层而广阔的文化内涵。 它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意识与生存质量。 它是一种经济形态、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的驱动力与外在表现。 它甚至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校、大课堂, 一部生动的教科书。 祝我的家乡越来愈美好, 人民生活幸福。 嶶州文化永放光芒!(黄山育才感言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嶶州土楼
热度 1 wyc 2011-5-24 06:04
转载]徽州土楼行 已有 65 次阅读 2011-5-12 00:48 | 系统分类: 生活其它 | 关键词:徽州 说起土楼,大家都会想到永定、南靖等地方。其实,在我们徽州大山坞里有好多好土楼,它们正像一颗颗不知名的小草正慢慢散发诱人的光彩!土楼,是世界 物质文化遗产 。 所谓土楼,就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根据《 现代汉浯词典 》的解释,所谓 “楼”,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据此,一层的房子,即使以生土墙承重、以木料作为柱梁等构架,也不能称为土楼,只能称为土屋。为什么说没任何艺术品价值的土楼会一度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呢?20世纪中期以后,现代建筑渐渐成熟定型,标新立异的艺术本性再次抬头,国际式风格的单调枯燥使人厌倦,返朴归真成为建筑界的一大潮流。随着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人们重新注重于情感生活。在这种风敢笼罩下,各地带有浓郁乡土芬芳的传统民居受到愈来愈大的关心。在欧美,大家频频回首“无建筑师的”建筑时代;在中国,趣味中心转向苏皖渐的青瓦粉墙、云贵的轻捷干栏、华北的四合院以及广大丘陵和高原地区的各类生土建筑。与此同时,随着国际性能源危机的出现,地区性传统建筑,特别是一土建筑良好的节能效果得到普遍赞赏。正是在这种情形中,客家土楼受到国内外建筑师和史学工作者日益热烈的注意。人们发现,除了功能完善以外,更有那与天地山水融为一体,朴实无华、而壮丽非凡的形象。呵呵!生土,是人类文明初期干燥地区普遍采用的天然建筑材料。在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及印度河流域这4大古文明摇篮里,石器人建造过各种各样的生土建筑。毫无疑问,在石器及其以后的铜器时代,生土极好地满足了经济,适用这两个基本的建筑要求。随着铁工具的出现和生产力的发展,生土因其在耐久和美观的两方面的弱点而渐渐被木、石材料所取代。这种趋势在那些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地区表现得尤为显著,但在不少封闭落后、生产滞缓地区,情形有所不同,那里的居民无法受惠于文明世界的成果,不能抛弃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据估计,直至今天,全球总人口中的大约四分之三仍将生土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他们主要分布在亚、非和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土楼建筑,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纵贯古今的结晶,是落后生产力和高度文明两者奇特的混合。以 客家土楼 为代表的该类型建筑,兴建高潮是在 中国 动乱与客家族群由 中原 向南方迁移之际。这些时期包含唐末 黄巢之乱 、南宋政权南移与明末清初。直至17世纪之后,不但让 客家人 最后定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也让土楼分布地点以中国闽粤地区为大宗。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并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种形式特殊的建筑。今天大家所看到的是古徽州歙县武阳乡的土楼群,你看,无论是每一座单体土楼,还是每一个村落的土楼群,它都有一种乡土的美感,体现出独特的画境美、意境美、雄浑美、气势美,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武阳乡 地处安徽省 歙县 南乡, 新安江 畔,是山区也是库区乡镇。武阳乡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大洲源贯穿境内,山区资源比较丰富,距县城36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49平方公里。 嶶 function errorhandle_clickhandle(message, values) { if(values )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 , values , values ); } }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19 次阅读|2 个评论
西递正午
热度 1 huailu49 2011-5-23 18:47
西递正午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3091 次阅读|2 个评论
宏村晨光
热度 2 huailu49 2011-5-22 18:04
宏村晨光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283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徽州土楼行
lzhangss 2011-5-12 00:48
[转载]徽州土楼行
说起土楼,大家都会想到永定、南靖等地方。其实,在我们徽州大山坞里有好多好土楼,它们正像一颗颗不知名的小草正慢慢散发诱人的光彩!土楼,是世界 物质文化遗产 。 所谓土楼,就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根据《 现代汉浯词典 》的解释,所谓 “楼”,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据此,一层的房子,即使以生土墙承重、以木料作为柱梁等构架,也不能称为土楼,只能称为土屋。为什么说没任何艺术品价值的土楼会一度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呢?20世纪中期以后,现代建筑渐渐成熟定型,标新立异的艺术本性再次抬头,国际式风格的单调枯燥使人厌倦,返朴归真成为建筑界的一大潮流。随着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人们重新注重于情感生活。在这种风敢笼罩下,各地带有浓郁乡土芬芳的传统民居受到愈来愈大的关心。在欧美,大家频频回首“无建筑师的”建筑时代;在中国,趣味中心转向苏皖渐的青瓦粉墙、云贵的轻捷干栏、华北的四合院以及广大丘陵和高原地区的各类生土建筑。与此同时,随着国际性能源危机的出现,地区性传统建筑,特别是一土建筑良好的节能效果得到普遍赞赏。正是在这种情形中,客家土楼受到国内外建筑师和史学工作者日益热烈的注意。人们发现,除了功能完善以外,更有那与天地山水融为一体,朴实无华、而壮丽非凡的形象。呵呵!生土,是人类文明初期干燥地区普遍采用的天然建筑材料。在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及印度河流域这4大古文明摇篮里,石器人建造过各种各样的生土建筑。毫无疑问,在石器及其以后的铜器时代,生土极好地满足了经济,适用这两个基本的建筑要求。随着铁工具的出现和生产力的发展,生土因其在耐久和美观的两方面的弱点而渐渐被木、石材料所取代。这种趋势在那些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地区表现得尤为显著,但在不少封闭落后、生产滞缓地区,情形有所不同,那里的居民无法受惠于文明世界的成果,不能抛弃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据估计,直至今天,全球总人口中的大约四分之三仍将生土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他们主要分布在亚、非和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土楼建筑,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纵贯古今的结晶,是落后生产力和高度文明两者奇特的混合。以 客家土楼 为代表的该类型建筑,兴建高潮是在 中国 动乱与客家族群由 中原 向南方迁移之际。这些时期包含唐末 黄巢之乱 、南宋政权南移与明末清初。直至17世纪之后,不但让 客家人 最后定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也让土楼分布地点以中国闽粤地区为大宗。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并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种形式特殊的建筑。今天大家所看到的是古徽州歙县武阳乡的土楼群,你看,无论是每一座单体土楼,还是每一个村落的土楼群,它都有一种乡土的美感,体现出独特的画境美、意境美、雄浑美、气势美,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武阳乡 地处安徽省 歙县 南乡, 新安江 畔,是山区也是库区乡镇。武阳乡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大洲源贯穿境内,山区资源比较丰富,距县城36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49平方公里。
1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徽州府衙”要竣工了
热度 1 lzhangss 2011-5-8 23:43
徽州府衙内,工人正在抢抓工期,二期工程进展良好。历时两年的抢修抢建,在建筑界和史学界有着“徽州故宫”之称的古徽州府衙恢弘再现。徽州府衙的南谯楼、仪门、正堂、二堂、知府廨组群等建筑己基本修复。不久,一个明清风格的徽州府衙将完美呈现在游人面前,届时欢迎大家在此体验感受“知府断案”的场景。
278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