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主编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主编

相关日志

Zenas 公理:2017年《Nature》主编的表述
热度 1 zlyang 2019-12-18 15:41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Zenas 公理 :2017年《Nature》主编的表述 一、Zenas 公理 2012-05-03 14:23,俺提出: Top Journals :一般不发表Top的研究结果,因为这些Top 开始时不可避免地不完美、有风险。 等到完美、保险了,Top Journals 开始考虑了,Top 的创新期、原始性已经过去了。 Zenas 公理: Top Journals do not publish Top resul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1394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13949.html 可以说,Zenas 公理已经被近几年的西方大数据实证研究所证实。详见《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科技中国,2019-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6879.html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562 二、Zenas 公理与《Nature》主编 2017年05月,《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Philip Campbell)先生说: 如果问问科学家们,他们 最引以为傲的研究 发表在哪里,他们回答的往往是其他一些 不太知名、不太被引用 的期刊。 换言之,《自然》以及其他一些在选择上比较挑剔、又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仅代表了 重要科研文献 的 一小部分 。 引用自:《科技日报》 2017-05-25,改变科研评估规则,现在是时候了,《自然》总编辑 菲利普?坎贝尔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05/25/content_370085.htm?div=-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7413.shtm?id=377413 If scientists are asked where they are most proud of their research, they tend to answer a list of other less well known and less cited journals. In other words, nature and other journals that are critically selective and have high impact factors represent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important scientific literature. 引用自: http://www.bestchinanews.com/Explore/4926.html Editor in chief of nature: it's time to change the rul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真傻评论: 《自然》、《科学》这样的高影响力期刊,会发表一些重要的“大科学”,如2016年7月《科学》发表LIGO检测到引力波(gravitational-wave)。因为这样的“大型实验结果”是众望所归的,基本上没有风险。“没有风险、完美”,是人类长期艰苦探索后的结果。是结果,不是开始。爱因斯坦的引力波,1936年发表在《富兰克林研究所所刊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所以,赫胥黎说:“ 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 ” Thomas Huxley: History warns us that it is the customary fate of new truths to begin as heresies and to end as superstitions. https://www.brainyquote.com/quotes/thomas_huxley_403887 真正的“Top的研究结果”,依旧不能在“Top Journals”发表。即2012年5月3日中国人提出的“Zenas 公理”。 三、《Nature》主编坎贝尔(Philip Campbell)先生的简单背景 坎贝尔先生于1995年12月接替已故的约翰·马多克斯(John Maddox)担任《自然 Nature》杂志的主编(editor-in-chief)。在长达22年的愉快工作后,坎贝尔先生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所以在2018年5月辞去《自然》杂志主编一职。没有任何人要求坎贝尔先生辞职。 引用自:14 December 2017, Nature’s editor to step down after 22 years in charg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7-08625-3 Skipper, who is currently editor-in-chief of the open-access 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will become the eighth editor of Nature. She will take over from Philip Campbell, who will move to the newly created post of editor in chief at publisher Springer Nature on 1 July. 引用自:NEWS 02 May 2018, Nature announces new editor-in-chief, Geneticist Magdalena Skipper is first woman to head the 149-year-old journal.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5060-w 四、进一步的担心: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 同行评议扼杀大创新 → 科技回报率下降 → 美国经济大停滞 ”,不会真的存在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万一这个链条是真的,我们该怎么办? 因为还有人早就发现了: 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 哥白尼关于太阳系的学说 , 达尔文的进化论 , 都曾经被看作是错误的东西,都曾经经历艰苦的斗争。—— 一九五七年六月十九日。 相关链接: 2017-06-18,Zenas 公理:2017年继续领跑世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61527.html 张志东,2008-01-05,Top Journals 是标准吗-1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13949.html 人大经济论坛,2013-12-28,Zenas公理 http://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2811402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4081 次阅读|3 个评论
感谢《科技中国》张主编给刊出“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
热度 12 zlyang 2019-11-20 15:06
感谢《科技中国》 张主编给刊出“ 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 ”!    2019年9月19日,我将稿件《同行评议局限性的近年实证研究结果简介》投稿给期刊《科技中国》的张九庆主编。张老师给出的修改意见如下:    题目: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    (1)简要说明同行评议的优点和效果    (2)近年关于同行评议的局限性的讨论和实证研究(参考文献写在文章中,不以脚注或者文尾标注)    (3)改进之策:如何弥补同行评议的局限性    我修改后的稿件,9月21日再次投出。这次录用了。 目前,拙作《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已经能在网上看到: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562 来源:《科技中国》2019年第十一期pp.34-36 日期:2019-11-19 感谢并祝福科学网博主张九庆老师!感谢并祝福《科技中国》! 祝您们健康快乐! 转载如下: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562 说明:某些汉语名词,用英文替换了。 同行评议 的 局限性和改进之策 来源:《科技中国》2019年第十一期pp.34-36 日期:2019-11-19 文/杨正瓴(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同行评议,是指在论文发表、基金资助等学术活动中,由一个或更多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价,来决定论文发表、基金资助等结果的活动。   当前,同行评议在维持和提高科技工作的质量和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程序保证作用。同行评议,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对科技劳动结果的价值确认、分配稀缺资源等方面的相对公正性和客观性。   1665年伦敦出版的《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最先使用同行评议。二战之后,特别是1970年代之后,同行评议才步入制度化、社会化的阶段。同行评议的历史,大体归纳在2016年《Nature》的“Peer review: Troubled from the start(同行评审:从一开始就遇到麻烦)”一文中。   与同行评议相关的另一个活动是历史检验。二者都是对科技成果价值的评价。差别在于:同行评议一般是少数人主观的、短时的评价,其时间范围常在天、月的尺度。历史检验通常是人类的客观实践,其时间范围常在月、年、十年、百年或更长的尺度。显然,只有经过历史检验才能逐步确定科技成果或劳动的真实价值。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同行评议的局限性,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   1962年1月毛Zedong同志明确指出: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事实,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Marx、Engels手里有真理,可是他们在开始的时候是少数。Lenin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也是少数。”“历史上的自然科学家,例如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他们的学说曾经在一个长时间内不被多数人承认,反而被看作错误的东西,当时他们是少数。”   1978年华罗庚提出“早发表,晚评价。”“努力在我,评价在人。”强调科学工作要经过历史检验才能逐步确定其真实价值。   2014年丁肇中说,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在更早些的1948年,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1947)死后留下定理:“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胜利,不是通过说服其反对者让他们明白过来而实现的,而是由于其反对者最终死去,与此同时熟悉这个真理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了。”   简单地说:同行评议是依靠旧知识来评价新知识,本身就具有误判的可能性。当代科技分工越来越细,还造成专家知识的主观性和有限性,进一步造成了同行评议局限性。   近年来国外一些基于大数据的实证定量研究,大体上证实了上面的看法。一些代表性的研究结果有:   (1)2012年《Nature》的“Conform and be funded”。该文对本世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资助的项目研究表明, 大多数NIH的项目评审人得到了NIH资助,却没有发表高引用论文。反之,大部分高引用论文并没有得到NIH资助。   (2)2015年《PNAS》的“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cientific gatekeeping”。该文对1,008份顶级期刊的稿件评审意见分析后发现,同行评审能够识别出良好的研究论文,但一般不能识别出高创新性的稿件。 高创新性稿件,往往被高影响因子期刊拒绝,之后发表在低影响因子期刊上。   (3)2016年《Management Science》的“Looking across and looking beyond the knowledge frontier: intellectual distance, novelt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cience”。该文用“知识距离(intellectual distance)”作为评审人和申请书之间的“同行”量化指标,对随机挑出的2,130对“评审人—申请书”(evaluator–proposal pairs)分析的结果表明:知识距离越近,评审人给申请书的评分越差; 新颖性中等的申请书得分最高,高新颖性申请书的得分远低于没有新颖性的申请书得分。   (4)2016年《PNAS》的“Peer review and competition in the Art Exhibition Game”。该文构造了一个由23,627评审者参加的the Art Exhibition Game试验。结果表明: 同行之间的竞争,使得更多高质量的作品被故意拒绝。 这个结果,有可能解释众多的突破性的科技成果只能在低影响力期刊发表。   (5)2016年《Nature》的“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has consistently lower funding success”。该文以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Discovery Programme)2010—2014年间受理的18,476申请书为例,采用跨学科距离(interdisciplinary distance,IDD)作为“创新性”的量化指标,发现 创新性越高,获得资助的概率越低。   (6)2017年《Nature》的“Blinkered by bibliometrics”。该文认为, 大家嘴上都鼓励高创新的研究,而评审过程却是鼓励保守的、安全的研究。高创新性论文也倾向于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上。   (7)2017年《Research Policy》的“Bias against novelty in science: A cautionary tale for users of bibliometric indicators”。该文以2001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百万篇论文为例,以“组合新颖性”作为创新性的量化指标,分析后发现:在论文刊出的头三年里,高新颖性和其他论文的引用量差别不太明显。在刊出后的第15年,高新颖性论文在学科内和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会明显高于其他论文。主要结论: 短期评价指标(如三年以内)阻碍了科技创新。   (8)2018年《Science》在“Science of science”一文中,确认了上面第(3)(5)(7)项的发现。   (9)2019年《Nature》的“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该文对1954—2014年间超过6,500万篇论文、专利和软件产品,以颠覆性指标(Disruption)作为科技成果的创新性量化指标,分析后发现:3人以下的小团队创新性明显比大团队高,即提出新的想法、发现新的机会;反之,大团队往往跟随在小团队后面进行后续的研究。进一步对2004至2014年发表的论文分析发现: 小团队得到资助后,其论文的创新性变得和大团队类似。这可能是保守的资助评审过程(conservative review process)扼杀了小团队的创新性。   简言之,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在于:(1)是用旧知识来评价新知识,具有鼓励保守(而不是鼓励创新)的先天特性;(2)“评审—被评审”人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会限制评审意见的科学性和客观性;(3)评审的时间太短,评审专家只能依据“不全面”的信息进行主观的推断或猜测。   回顾一下人类的科技史,不难发现: 人类科技史上的3个“奇迹年Annus mirabilis”,作为现代科学诞生年的1543年(维萨里的《人体构造》和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666年(牛顿)和1905年(爱因斯坦),科学巨人们所创造的科学奇迹,以及构成现代科技体系的大多数重大科技成果,都不是在同行评议下完成的。   二战之后,人类的科技增长进入相对平缓的时期,明显表现出重大创新减少但一般性创新活跃的特征(Dong J、Li W、Cao Y等,2016)。能够基本上识别出良好科技成果的同行评议,在此条件下充分发出了积极的作用。这也引出一个问题:同行评议的制度化、社会化,和此时科技增长的平缓期出现,有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换言之, 同行评议是否扼杀或阻碍了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    为保障人类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充分利用同行评议的优点,竭尽全力避免同行评议的缺点。   上述实证研究提示我们,对高原创、高新颖的研究工作,弥补同行评议“守旧、不客观、短时”局限性的可能改进之策有以下几点。   (1)不使用通常的同行评议,或引入一定程度的“外行评议”。   将市场经济中的“反垄断法”、司法中的“民众陪审团”制度进行某种改造,都可能形成新的评审机制,以期绕过同行专家“旧知识”的局限性,从而促进科技重大创新。   (2)采用公开性的数轮对话式评审。如各种开放同行评议机制。   (3)引入历史检验的某些特征来提高同行评议的性能。如2019年3月Richard N.Zare提出的“同行评议责任制 peer-informed review”(Richard N.Zare,2019)。   正是认识到同行评议体系的无效和不公平,荷兰、美国、英国近年都进行了“经费平均分配”之类的新尝试(张章,2017;李江,2017)。2011年《Nature》“Fund people not projects”一文里也建议了平均主义、随机资助、自动的影响指数、科学公民身份、业绩评估、宽松项目等研究经费分配的可能模式。   不存在完美无缺的科技评价方法。正确地认识同行评议正反两方面的特性,更加合理地使用同行评议,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杨正瓴,2019)。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相关链接: 2019-02-27,《对科技成果代表作评价的具体建议》正式刊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4530.html
个人分类: 科学 - 艺术 - 社会|4268 次阅读|51 个评论
顺势而为,创新转型,融合发展,提升三“力”
wangyk 2018-6-8 03:06
王应宽 Wang Yingkuan Beijing, China 2018-06-08 博主按:本博主于2018年5月28日-6月6日在北京昌平参加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研修学院(培训中心)举办的行业报社长总编和科技类期刊主编岗位培训班。来自全国报刊界的206位社长总编主编们,聆听了13位政府高管、知名教授、互联网大咖、出版业翘楚、期刊界精英的精彩授课。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并要求各组推荐发言人进行大会总结交流。首次发言那天,本人本想少说多听,低调学习,韬光养晦,结果发言时不小心暴露自己,被迫被推选为发言人,躲都躲不掉,只好在百忙中硬着头皮应承下来。虽然为准备发言稿挤占了熬夜加班干科研和编辑出版的时间,但在好好温习了所学课程草成此稿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加深了理解,更新了观念,提振了自信,受益匪浅。令人欣慰的是,俺的发言以“ 幽默风趣有内涵,总结全面体会深 ”,打动了小伙伴们,收获了赞誉和掌声。老师在总结时说,大会交流的精彩发言把此次岗位培训推向了高潮,便是对俺们8位发言人的肯定和鼓励。分享于此,留此存照。 顺势而为,创新转型,融合发展,提升三“力” —— 2018 行业报社长总编、科技类期刊主编岗位培训班大会交流 王应宽(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工程技术》)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我还是坐着讲吧,因为我这浓缩成精华的身材,多次在国际会议站着作报告,可人高马大的老外们总以为我是坐着的!不如干脆坐着讲! 我不知是否够得上这份荣耀来代表第五组发言,因为我们第五组人才济济,藏龙卧虎。首先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谨代表第五组汇报,不全面的请组长、副组长和本组同学们补充。下面从四个方面汇报。 一、学习概况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近十天的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教学大纲安排的全部课程,老师讲得带劲,同学们也十分给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互促共进,相辅相成。 3 位大咖从不同视角,辅导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更进一步,有助于在办刊实践中更好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减少和避免政治差错。 2 位期刊界精英给我们期刊主编们分享了学术期刊和产业杂志的办刊苦乐与成功经验。(给我们期刊班授课的都是俊男靓女,但因为分班授课,你们报界老总遗憾错过,无缘一睹芳华。) 4 位出版界翘楚为我们讲解了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的融合战略、出版的要素和趋势、如何顺势而为、关注和推进媒体融合,转型升级,提升质量、水平和效益。到中国知网现场观摩教学环节,让我们对媒体融合与知识服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我们办刊人参与知识生产,服务科技创新和科教兴国的神圣使命感到自豪!总之,此次培训教学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案例,有深度,有温度,接地气,入人心,受欢迎。通过学习,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深化了思想认识,更新了思维理念,增强了发展的信心,令人耳目一新, 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岗位,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努力,做好出版。 二、第五组讨论情况 在班长曹洪和副班长王领全的主持下,第五组 29 位同学(大班儿)积极发言,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分享和热烈讨论。总体来说,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散、小、弱的特点比较突出,读者定位不明确,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竞争严重,期刊的专业面过窄,分类过细,数量庞大,编辑部人员数量不足,编辑素质不高,大多数是体制内办刊,与学科和行业联系不紧密,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足,企业办刊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主管主办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发行量小,稿源少质量平平,实力不强,绝大多数期刊只能满足维持出版纸媒的境地。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期刊应对乏力,要向全媒体办刊业态转型,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但也有期刊做得很好,如《中国乳业》密切结合行业办刊, 2014 年创建了乳业资讯网微信公众号,培育“粉丝”和用户群,目前粉丝量达 6.6 万人,日均访问量六千多人次,除了过年歇三天(除夕初一和初二),全年 362 天更新, 2016 年开始营利,目前已成长为行业垂直第一媒体。纸媒与客户端同步,广告收入颇丰;该刊与企业联手,帮助蒙牛等中国乳业企业跨出国门,携手走出去。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互联网不相信眼泪”,对《中国乳业》,我要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中国乳业》 4 年前就在内容建设、媒体融合、市场经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良好成效,值得同行学习借鉴。再如《中国给水排水》此前广告较多,经营状况较好,受互联网和新媒体冲击,纸媒广告大幅下滑。但目前通过刊物影响力组织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会议,以会养刊,维持较好的经营状况。虽然 “ 不差钱 ” ,但也面临如何提高质量、影响力和影响因子等困惑。企业办刊,有经济创收要求,期刊更注重走市场,如何兼顾期刊质量和创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是大多数企业创办的期刊面临的困惑。 许多行业期刊也处境尴尬,日子不好过。行业不景气,期刊经营惨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办刊质量不高,学术水平低,影响力小,沦为“双低期刊”。也有同学认为,行业期刊,应该扩大传播量,增强传播力,提高行业影响力,让更多人受益。大多数期刊的办刊单位是期刊编辑部,人员少,人才更少,但人少事多,疲于应付日常出刊工作,很难拓展新业务,搭建新平台,策划建设和经营管理“两微一端”新媒体,期刊面临人才、资金、能力不足等发展困境。 我组还讨论到期刊政策与管理滞后的问题。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希望主管部门制修订相关法规,为期刊媒体融合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保驾护航。大家还交流了很多关于期刊内部管理、排版、生产、经营等方面,限于时间,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此处省去 300 字!)大家分享经验,分析问题,倾述困惑,思考发展,体现了办刊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为同学们点赞! 三、学习体会与工作打算(下面谈五点体会) 1 学习应变,顺势而为,适应和拥抱新技术变革 互联网给传统出版带来巨大冲击。采取鸵鸟政策,逃避现实,显然无济于事,也无处可逃。 守株待兔, 消极等待,也不可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变则通,不变则亡。这是我们期刊出版人面临的严峻现实。期刊是品牌媒体,如何创立和经营品牌,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发展影响力经济?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传播业态快速迭代,我们需要努力学习,积极应对, 面向新媒体,强化移动端,把纸上生产优势转化为网上生产优势,把内容优势变成传播优势,把文字产能转化为全媒体产能。 有一首歌叫“动起来”,应变关键在抓落实。 2 创新转型,既要抓好内容质量,又要加强平台传播 网络流行语说: “ 不要再把你自己看得太重了,你已经影响不到我了。 ”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许多期刊的影响力在下降。因此,在转型中,我们期刊出版人要摆正自身的位置,放低身段,低调做人,谦虚谨慎,勤学实干,做好服务。努力从内容、技术、渠道、平台、受众、用户(互动用户、社交媒体群组)、新媒体等各方面发力,促进业务创新转型,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和营利能力。 3 融合发展,转型升级,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手机等移动设备已经绑架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手机。离了手机,睡不着;一旦睡着了,又醒不来!每天都在纠结着三件事: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后悔昨天睡太晚。纠结之后,我们需要思考, 如何让人们从手机里看到我们出版的内容?出路就在媒体融合。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按照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规范管理、确保导向的要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顺应互联网传播 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 的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同时,要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特点,提升内容质量,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提升三力——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4 为了谁——从内容供给侧改革,实现按需出版和精准传播 期刊定位于作者市场、读者市场,还是兼而有之?如何扩大读者群和受众面?办刊办报给谁看?我曾经与报界老总交流“为了谁”的问题,得到的答案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虽是句玩笑话,但寓意深刻,值得深思。如何培养阅读文化,如何从内容供给侧改革发力,策划出版可读性强、喜闻乐见的内容,增强读者黏性和关注度,通过精准推送,吸引和留住更多的读者。个性化趋势和平台的实力已经超出了内容本身。因此,必须关注个性化,创建大平台。要积极适应 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 。最不济的也要从“谁写”与“写谁”着手,充分挖掘我们的作者群和策划高端访谈、人物专访、业界精英等栏目,扩大读者面和影响力。 5 《主编死了》与互联网思维 开始听何承伟老师给我们在座主编们讲《主编死了》,还以为在调侃我们呢!听后才知道是国外一位专家出版的书,传达了“没有主编才是新媒体”的新理念。 《主编死了》带给我很多思考,没有了主编,为何互联网内容生产与传播如此迅猛?为何数字媒体具有如此高的传染性? 在互联网环境里,消费者可以自己随意创建、传播和共享数字内容。 消费者 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 生产者和传播者 。这就产生了干扰并放大了羊群效应。而另一原因在于数字媒体内容通常都是免费的。如何把消费者、用户的力量整合起来,让其参与内容提供和创作,形成内容重创群体,使得优质内容被源源不断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这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尝试。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 商业民主化的思维,也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 。因此,互联网思维强调增加 链接 ,开放共享,合作共赢。 移动互联网思维:聚焦定制化、碎片化、娱乐化、互动式的精准传播,免费与第三方资源(羊毛出在牛身上,让猪买单)。 全媒体思维:强调用户中心,产品与服务导向,内容、渠道、平台、经营与管理一体化,移动、社交、视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 四、致谢——感谢培训中心与授课老师 作为一名北京大学毕业的编辑出版学博士,学识不可谓不宽广;我作为一位从事期刊出版 20 年的科学编辑,经验不可谓不丰富;作为出访过 30 多个国家的职业编辑出版人,国际化视野不可谓不开阔(旁白:我不是在自夸,而是采用反衬手法,且听下文!)。但我每次来参加咱们总局的岗位培训班,都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收获,新的启迪。我即如此,尔等亦然。因为工作人员组织得好,授课老师专业水平高,讲解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联系实际,指导性强,收获满满。 老师们的精彩授课,是那样的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的春色,这芬芳的桃李,都在向您敬礼、致谢!(此处应有掌声!) 受新媒体冲击,传统报刊产业面临严峻挑战,甚至面临生死考验。在出版的囧途上,是您为我们点燃希望的光芒,插上理想的翅膀,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上。感谢授课老师的谆谆教导,无私分享,让我们受益匪浅!您传授的经验和知识,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 感谢培训中心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你们工作细致,一丝不苟,严格考勤,关怀备至!虽然宾馆没房,我每天走读,堵车心烦,舟车劳顿,但因为有你们的爱心与倾心,我们的初心与雄心,苦也不觉得累! 感谢同学们朋友们,我们愉快相处,友爱互助,共同进步!有了精彩合影与精美的通讯录,以后要继续联系,我们要用互联网思维,加强交流合作,报纸期刊联姻,借势发展,互利共赢。例如,我创办的国际英文刊 IJABE 被 SCI 收录的喜讯就在《科技日报》和《农民日报》刊发了消息,宣传效果超好,我差点儿成“网红”! ( 此处算为我刊插播植入式广告!) 时光飞逝,转眼分别。遗憾没有抓住机会与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好好交流,向他们学习取经。如网络流行语说,“不是不后悔,是没有后悔的余地!”欢迎来京时找我,告诉你的小伙伴们“我北京有人”! 最后,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祝愿同学们的报刊越办越好,影响大,传播广,效益高,挣钱多!祝愿京外返程的同学们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专家名片 王应宽 简况/Biography of Dr.Wang Yingkuan 王应宽,男,汉族,博士,编审/研究员,处长。 1998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工程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正处)、编审、研究员、党支部书记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院务委员、院科技委委员、高级职称评委、博士后合作导师。1998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国际交流、管理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数字农业、生物质能、编辑出版、开放存取、网络传播和国际科技交流。紧跟国际前沿,进行开放存取出版理论与模式的研究以及创办开放存取期刊IJABE并被SCI等收录创立品牌的实践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任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IJABE(SCI等收录)主编、《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和《农业工程技术》社长兼总编。曾任国际农业工程学会会刊CIGR Journal主编、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会刊IAEJ执行主编。任ASABE等4个国际学术组织委员和2个全国性学会理事,兼任8刊编委,任Bioresour Technol., Chemosphere, Appl Eng in Agric, Philipp J of Sci等10多种期刊的特约审稿人。任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兼职教授,担任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光谱检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年,出访30多个国家,作特邀报告60多次(英文报告40多次),作科技论文撰写讲座报告150多场次,担任评委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50多场次,为农业部、商务部援外农业培训研修班英文授课20余次。主持或参加国家科研项目25项,累计发表论文110多篇(SCI/EI收录30余篇),被引用1600多次,个人h指数20,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合著8部。参加工作后,曾获得美国ASABE主席提名杰出贡献奖,ASABE杰出国际交流与合作奖,中国优秀科技编辑骏马奖、银牛奖等国内外奖励十多项。
个人分类: 编辑视点|2335 次阅读|1 个评论
遇到截然相反的审稿意见时,主编应如何裁决?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7-11-17 08:31
学者辛辛苦苦写成的稿件投稿送审后,有时会收到两份截然不同的意见,一份说创新性强,小修后发表;另一份说是胡扯,直接退稿。面对这样的意见,主编该如何裁决呢? 这样的稿件或属于“非共识型”, 所谓非共识,就是与常规的认识截然不同,可能代表着蕴含源头创新的颠覆性观点。对这样的稿件,建议无需再找审稿人仲裁,依靠 主编的胆识和魄力 作出判断。优秀的主编应具有突出的科学鉴赏力,敢于力排众议,一票否决,甄别出优秀的稿件。 对于学术共识型的稿件,一般属于改进型创新,对科学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 由此联想到基金评审,都给 A 评的一般为学术共识型的,如有点新东东也可以资助;但对 非共识型的,如有的给出 A 评,有的给出 D 评的,应当更关注评审分数的方差,不能一棍子打死,反而应给予重点关注,不妨让申请人上会答辩接受“炮轰”再予以定夺。 相关: 办好期刊,主编应有足够的胆识和魄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985000.html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554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学术期刊主编授压箱绝技,保你学术论文发到手软
ericmapes 2017-2-28 10:56
学术期刊主编授压箱绝技,保你学术论文发到手软 投必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34092do=blogid=1036495 本文中,学术期刊的主编们将向你传授独门秘笈,如何组织论文架构,编辑附信,处理审稿人提出的棘手问题。 撰写学术论文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即使你已经克服最初的困难,形成了颇具价值的论点甚至已经取得了研究成果,你该如何整理成文并确保它能牢牢吸引审稿人呢 ? 鉴于各个领域主编们的期望值不同,论文发表没有简单固定的模式。但不论什么学科,撰稿人都面临一些共同的挑战,即如何应对审稿人反馈,建构正确的论文结构,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和投递。为此,我们特意请教了不同领域期刊的主编大人来为我们一一解答。 写作阶段 1) 阐述应根据逻辑顺序,而非时间顺序 写作之前应花时间思考论文的内在逻辑。一旦开始写作,阐述应根据逻辑顺序展开,而不是做实验的先后顺序。 —— DeborahSweet,《干细胞》编辑、《细胞》出版社出版总监 2) 不要边写边改 把电脑打开,创建一个新文档,然后写下你所有的大小标题,当灵感来了的时候可以从任意标题下开始写作。如果你达到了每日码字目标(我的是每天五百字),以要点形式记下新的思路,把它搁在一边,第二天再从这些新思路上开始写。 如果写作过程中忽然想不起来怎么表达(比如大象),不要担心,就用“长鼻子的动物”来替代,继续写作。稍晚回过头来再更正。不要边写边改,不然会打乱思路。 ——罗杰·沃森( RogerWatson),《高级护理》主编 3) 不要把你的论点藏得像大海捞针一样 如果公交车上有个人请你快速解释一下论文,你能用日常用语解释清楚吗?论点应该在摘要里和论文第一段,甚至是第一句话里呈现。不要让我们像大海捞针一样地苦苦寻找论点。如果一直找到第七页论点才出现,那我们肯定会非常恼火。另外,要确保你的论证贯穿文章始终,并且紧紧围绕理论和实验材料。 FionaMacaulay,《拉丁美洲研究》编辑委员 4) 请同事帮忙检查文法 学术期刊编辑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是行文不佳。可能作者的第一语言不是英语,也没有多花时间仔细校对。但是如果词句和语法使用不当的话,论文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 布莱恩·路西( BrianLucey),《国际金融分析评论》编辑 5) 以评论的形式发表 特别对于事业起步阶段的人来说,以评论的形式发表是一个好方法,可以练习学术刊物写作,也可以免费获得一本样书。事实上,通过我们期刊发表的评论多于论文,所以我们也常常寻找好的评论员。 包括我们在内的一些期刊会发表针对本期刊论文的评论。因为会激发热烈的讨论,编辑也乐于把已发表论文的评论刊登出来。 YujinNagasawa,《欧洲宗教哲学学报》合编、书评主编,《哲学指南》宗教哲学编辑 6) 别忘了国际读者 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美国作者,以为每个人都对美国系统了如指掌——英国作者也发生过类似状况。因为我们是国际期刊,论文也需要置于国际语境下。 HughMcLanghlin,《社交网络教育》(国际期刊)主编 7) 不要试图把你博士论文压缩成一个六千字的论文 有时人们想把所有东西一次说完,导致论点分散。我们遇到一些作者试图把他们博士期刊做的所有东西用六千字说清楚,但其实完全行不通。有经验的作者往往以一个项目中的某一方面为抓手,把项目内容分两到三篇论文阐述。 HughMcLanghlin,《社交网络教育》(国际期刊)主编 提交论文 8) 选取合适的期刊:一个编委也不认识可不是好兆头哦 核对并确保你的文章与所投期刊领域一致,但令人惊讶的是,有很多投过来的文章很明显不合适。如果编委你一个也不认识的话可能不是个好兆头。在理想状态下,你应该把近几期的文章浏览一遍,以确保你的文章和期刊已发表的文章所涉及的主题、质量和影响力相似。 IanRussell,牛津大学出版社科学编辑主任 9) 要严格遵守论文投递要求 很多情况下,作者往往忽略论文要求,造成的结果就是,本来只需要作者花十分钟就能弄好的事情会浪费作者和编辑双方的大量时间,延长了这一流程,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 TangaliSudarshan,《表面工程》编辑 10)不要在附信中重复摘要内容 附信应反映出你的研究亮点和重点,以判定论文是否适合在本期刊发表。在附信中,不必重复摘要的内容或者把论文从头到尾复述一遍——我们自己会审阅论文具体内容。附信的作用是呈现论文的整体思路和其它你希望传达的信息。 DeborahSweet,《干细胞》编辑、《细胞》出版社出版总监 11)被拒的常见原因是内容贫乏 弄清你的研究在所属学术领域内的位置及填补了哪些知识空白。同行评审后被拒的文章往往都是由于内容的贫乏,或者关于研究重要性阐述不明。 JaneWinters,英国历史研究所期刊《历史研究》执行编辑、《数字人文前沿:数字历史》副主编 12)不要夸大你的研究方法 人种志似乎是时下最流行的研究方法,很多提交上来的论文都自称以人种志为基础。然而,仔细审阅就会发现这些论文中标准的访谈资料少之又少。咖啡馆里的三言两语可不能称作人种志方法。数据收集的性质和范围应该在一开始就界定清楚。理论应用也是如此。如果一个理论视角有利于你的研究,那么它应该贯穿在论证和行文的始终。 FionaMacaulay,《拉丁美洲研究》编辑委员 处理评审意见 13)保持淡定,直接回复审稿人意见 当你再次提交已修改的论文时,应附上评审人意见的详细总结,说明你做出的相应修改。坚持事实,不要情绪激动。也不要收到评审意见后马上回复,应好好阅读思考几天,与其他人讨论,然后再回复。 HelenBall,《人类哺乳》编委 14)修改、再次提交:万里长征最后一步坚持别放弃 你要是知道有多少作者在收到“修改再提交”的信件后从未照办,你一定会大吃一惊。但是其实这是值得花功夫做的,一些作者应要求针对主要问题坚持不懈地修改,最终论文得以发表;而其他人即使需要修改的问题不大,也不愿意再提交一次。如果已跨越了写作、编辑审稿、收到了评审人意见这些过程,就中途放弃了,看起来真的很不明智。 FionaMacaulay,《拉丁美洲研究》编辑委员 15)如有充分理由,可以挑战评审人 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你可以拒绝评审人的修改建议,或者礼貌地指出评审人的可能错误。编辑会接受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当你很明显已经考虑了所有评审意见,并接受了部分。 HelenBall,《人类哺乳》编委 16)考虑你对见刊时间的要求 如果一些期刊排名比较靠前,那你被拒的风险也会较大。你要考虑是否你的论文需要尽快见刊,有些期刊的出版过程比较长。一些期刊,比如我们也会提前发布,这样论文一接收就会挂到期刊网站上。如果你在准备工作面试需要展示你的成果,这个问题就比较重要了。 HughMcLanghlin,《社交网络教育》(国际期刊)主编 17)记住:发表出来的论文都是最终成品 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挑战,但是对别人来说似乎简单得多。当你读一篇发表出来的论文时,你看到的只是终稿,而那些初稿、修改、再提交、中间的数次修改版本都是你看不到的努力。 PhilipPowell,《信息系统期刊》总编辑 原文链接: Howtogetpublishedinanacademicjournal:toptipsfromeditors 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5/jan/03/how-to-get-published-in-an-academic-journal-top-tips-from-editors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办好期刊,主编应有足够的胆识和魄力
热度 9 qsqhopeiggcas 2016-6-16 11:50
期刊要办好,文章质量是重要因素。同行评议对判识质量低劣的文章,容易达成共识,一般木有问题;跟踪或改进已有工作的文章较多,如果作者的写作技巧不错,也容易被放行;但对创新性很强,特别是颠覆已有认识的稿件,往往在同行评审时被灭掉,而这才是杂志最需要刊登以提升影响力的好文章。为什么说创新性强的文章容易被灭呢?为此,科学网博主们已写过多篇文章【 1 】讨论这个问题,但俺 最欣赏 丁肇中 先生说的话【2】,他曾强调 “ 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 如果同行们对这类文章给出了差评和拒稿的建议,争执不下时,编辑们往往交由主编或副主编拍板定夺。这时候,就要看主编的胆识和魄力了。优秀的主编应具有突出的科学鉴赏力,敢于力排众议,一票否决,甄别出优秀的稿件。 今天看到周波先生写的一篇好文【3】,文中提到:【在 李党生 任职 Cell 杂志编辑的两年里,多项年度十大进展都出自他的稿源,而且有些稿源是在他力排众议、 “无视” 所有评审人意见之后接收的。引用 《琅琊榜》的一句话: “ 这份胆识,靠的不是无双的智计,又是什么 ” 。】看来,《 CellResearc h 》能有今天的成绩,现任该刊常务副主编的 李党生 功不可没。 愿我国的期刊多些李党生 先生这样的能慧眼识珠的拍板编辑。 参考 【 1 】 杨正瓴 , 伟大的进步:绕过同行评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84972.html 【 2 】新华网, 2014-10-21 ,丁肇中对话青年师生:一生最重要选择是只做一件事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10/21/c_127121143.htm 【 3 】 周波 , CellResearch 冲上云霄!实力还是泡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52326-984954.html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4728 次阅读|18 个评论
ChemBioChem任命新主编
WileyChina 2016-1-22 10:04
作者:ChemViews Magazine 发布日期:2016年1月2号 版权: Wiley-VCH Verlag GmbH Co. KGaA, Weinheim ChemBioChem 新主编 ChemPubSoc Europe 和Wiley-VCH 任命Meghan Campbell 博士从2016 年1 月1 日 起接替Peter Gölitz 担任ChemBioChem 的新任主编。委任的消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ChemPubSoc Europeand Wiley-VCH 年会上予以确认。 Campbell 博士曾在美国埃文斯顿西北大学学习化学,2003 年获学士学位。在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Paul Miller 教授指导下设计寡核苷酸对HIV 靶向,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继续在南丹麦大学Jesper Wengel 教授组进行用改性的核酸选用寡核苷酸适配子的相关博士后工作。Campbell 于2012 年冬加入Wiley ,担任Angewandte Chemie 的助理编辑,自2014 年起担任ChemBioChem 的副主编。 ChemViewsMagazine 就此次任职与 Meghan 进行了以下采访。 是什么让你对化学生物学如此着迷? 这个领域限制很少,而且发展迅速。就其性质而言,化学生物学是跨学科协作的,这就赋予了文章很大的兴趣和影响力。我一直对生化充满了兴趣,因为有机会能够将研究应用于人类的疾病治疗中,但是我内在的化学家特质又让我不断追求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制。 您了解前任主编吗? 我非常荣幸能够加入化学生物学领域的一本知名期刊。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Gölitz 博士和众多副主编们以及编委主席在过去的十五年间的不懈努力。以他们的高标准继续努力,对我而言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我期待这样的挑战,适应期刊,紧跟作者的需求。 近期ChemBioChem 有什么打算? 2015 年,杂志已经有所改变,扩大了范围,纳入了合成生物学和生物纳米技术领域,也引入了一些接受文章格式,允许作者在受理日期内在线发表论文。 在即将到来的2016 年,我们很高兴地宣布,ChemBioChem 将为所有文章免费提供彩图服务。在2016 年我们也将与ChemMedChem 合作,创办联合特刊,涵盖一些热门话题,例如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并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版DNA 纳米技术的特刊。这些都将发展为杰出的论文集。所以敬请关注这些刊物。
个人分类: Physical Science|2894 次阅读|0 个评论
Pacifichem邀请函:期待您的加入
WileyChina 2015-12-15 12:18
PACIFICHEM Wiley 将在Pacifichem 期间举办些活动,诚邀您参加。参观 Wiley 的305#展位 ,会 见期刊主编 : Peter Gölitz ( Angewandte Chemie ) Jose Oliveira ( Small ) Theresa Kueckmann ( Chemistry An Asian Journal , ChemNanoMat ) Joe Wang ( Electroanalysis ) Hisashi Yamamoto ( The Chemical Record ) 12月18日周五6:30 P M – 8:30PM ,希尔顿夏威夷村彩虹厅II&III(Hilton Hawaiian Village,Rainbow Room II&III ) 我们的周年招待会期待您的到来 ,与我们一同庆祝 Chemistry: A European Journal 创刊二十周年, Chemistry: An Asian Journal 创刊十周年 。 我们期待与您和 以及其他编辑们的到来。 浏览我们展出的 图书 ,您下的 每一单都将获得 30% 的折扣 ,并且全球包邮 。 特邀嘉宾 Robert H. Grubbs (2005年诺贝尔 化学 奖得主)、Ei-ichi Negishi (2010年 诺贝尔 化学 奖得主 ) 一同欢庆! 点击 注册 注册链接:http://cts.vresp.com/c/?AmericanChemicalSoci/cf0edda36c/bb9b295d25/865b35c500
个人分类: Physical Science|2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上有没有谁愿意担当“生化分子生物学研究”主编?
热度 4 yindazhong 2015-10-13 18:00
今天接到一封邀请信,问我是否愿意担当“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的主编。可惜我已经挂了一个《生命科学研究》杂志的执行主编,近来又决心退出江湖抗衰老,“在位退休”。不知科学网上有没有谁愿意担当这个主编,请与我联系。 收到的邀请信详情如下: Dear Prof . Dazhong Yin I will no longer take the position of EDITORS-IN-CHIEF of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because of my health status, if you accept, i will recommend you become the EDITORS-IN-CHIEF of the arising journal. The major task of the Editors-In-Chief of JBMBR is to peer review the manuscripts, which is one of the key steps in the publication of the journal to ensure its academic level. The second task is to write editorials voluntarily, organize topic highlights. The names of all the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who will be published in online version of each JBMBR issue, as well as in web version of each JBMBR issue. With best wishes, Janney Sun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Address: UNIT E, A1, 7/F, Cheuk Nang Plaza, 250 Hennessy Road, Wanchai, Hong Kong Http://www.ghrnet.org/index.php/jbmbr E-mail: s-editor@ghrnet.org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56 次阅读|5 个评论
今晚7点BioEssays主编在线讲投稿:如何构建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文章
WileyChina 2015-5-13 13:28
Wiley将陆续推出论文投稿系列在线讲座,邀请期刊资深主编和编辑为广大作者解答论文写作及投稿中的各种问题。您只需要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准备好耳麦,即可在线参与我们的讲座。 第四十期:如何识别和扩大论文读者群 主讲人:Andrew Moore博士,BioEssays/Inside the Cell主编 Andrew Moore毕业于 英国剑桥大 学 ,并在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下的分子生物实验室-LMB取得博士学位。1999-2008年,Andrew Moore创办并管理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的“科学传播”项目,并担任 EMBO reports 期刊的副主编。由于他对分子生物学及科学传播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一直活跃于相关领域的研讨及教育活动。Andrew Moore目前为Wiley旗下期刊 BioEssays 及 Inside the Cell 主编。 讲座内容: 您是否知道稿件在提交到出版的过程中 面对着不同的读者群,把握不同读者的关注点是影响稿件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本期讲座中,Wiley开放获取新刊Inside the Cell主编将围绕这个主题为您提供指导,帮助您识别论文在不同阶段的读者群,了解编辑和审稿人的喜好,了解稿件顺利送审和影响稿件成功的因素,以及搜索引擎在提升文章可发现性和扩大文章读者群上的重要作用。 1. 学术传播的基本原理,信息传递的理论和实践 2. 阅读和写作行为的新变化及其对科技写作的影响 3. 如何构建一篇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文章 4. 科技英语写作的技巧 5. 搜索引擎对提升论文可见度的作用 讲座时间:2015年5月13日 19:00-20:00 参与方式: 点击此处进入讲座页面 ,选择“ ENTER AS GUEST ”并输入您的名字,即可开始参与讲座! 戳这里也可以进入讲座页面 参与讲座并提问,就可以获得精美礼品哦!
个人分类: workshop|30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拚命的女主编薇子
热度 6 jxz1963 2015-5-6 13:37
薇子是一份情报类期刊的资深女主编,3月31日去北京出差时,北京正下着小雨,薇子和同事在西客站附近过马路时,一不小心地让马路上的泥巴给拥抱了。 据她回忆,当时她几乎是懵了,站起来用手搓着泥巴还自言自语地说:“咋就莫名其妙地摔了一身的泥,下午和晚上还要开会呢?”她嘴里自言自语地说着,身子却向前扑了下去,在一旁与她说话的同事眼瞧着她倒下去了,吓得大声向路人呼喊,眼泪都哭出来了。 在一旁值勤的首都民警急忙跑过来帮助,问:“这个人有没有心脏病?”同事说:“没有。”民警这才将薇子放到一个干一些的平台上,并立即拨打了120,120回答说西客站人多车多,恐怕15分钟时间赶不到,民警当即立断就用警车直接送薇子到了附近的铁路医院进行急救。 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半个多小时后,薇子终于醒来了。见到薇子醒来了,她的同事高兴地热泪盈眶:“终于醒来了,没把人吓死了!” 薇子却问:“这是什么地方,咋有这么多医生?我们怎么了,下午还要开会呢?” 医生也说:“如果没有什么问题了,你们可以走了!” 这时的薇子拍了拍身上的泥点点,也准备起身去开会了。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的右腿竟是那么的不听使唤,她赶忙喊住医生:“医生,我的腿咋走不了路呢?”医生这才赶忙开了一个拍片的申请:“赶快去拍个片子吧!” 两个人一瘸一拐地去拍了片子,结论是“右腿漆盖骨骨折”。医生说要打石膏,薇子一听就急了,她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医生说:“能不能先不打石膏,我们下午、晚上和明后天还要开会呢?等后天回西安了再打石膏行不行?”医生看着她坚定的语气和眼神只好说:“那你们一定要注意,右腿绝对不能弯曲,否则后果自负。” 从铁路医院了出来,薇子被她的同事掺扶着上天桥、过马路、爬楼梯,用宾馆里的“打扫房间”和“不许打扰”的稍硬一些的纸板垫大腿上,用参加会议代表证上的绳子把伤腿绑紧,坚持了下午、晚上和后两天的所有学术会议。 4月2日晚上回到西安后,在医院再拍片子时,主治医生瞪大了双眼,并有些埋怨:“你呀,也真够大胆地,骨伤已经严重错位了,右下腿部已经出现了暗紫色的淤血,再来晚些就麻烦大了。” 医生建议立即打石膏卧床固定右腿休息治疗。在医院她人虽说在病床,但床头上却多了一台手提电脑和上网宝在陪着她审稿和在线处理稿件。然而,在医院呆了不到五天时间,她就“闹”着要出院:“单位里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我去处理,我一定要出院的。” 4月28日下午,我去她的办公室时,发现了她的架子有些大了:“怎么老朋友来了,也不起来握个手?”当我心存疑惑地想着时,猛地发现了她背后的一幅拐仗,我问她:“薇子,这是谁的拐子?”她说:“我的呀?”我才定睛看了一下她担在凳子上裹满石膏的右腿:“咋回事,说说看。” 听了她的叙说,我有些震怒了,第一次大胆地批评了她:“你这是拿你的生命在开玩笑?” 批评完后,我又有些后悔:“你也是没有办法,谁让我们的情报期刊是月刊呢?” 这情报期刊的编辑工作简直就不是常人干的,不仅要努力干,还要拚命干。 她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拚命的主编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要命的期刊女主编了!
个人分类: 编辑感悟|4189 次阅读|13 个评论
深切缅怀徐光宪主编
热度 3 sciencepress 2015-4-30 14:47
《中国科学》杂志社 微信号 scichina1950 功能介绍 《中国科学》杂志社主要负责编辑出版发行《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中英文版,共17种学术期刊,均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旨在见证中国科学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 font ‍ ‍ font ‍ ‍ font ‍ ‍ 编者按 2015 年4月28日,被称为中国“稀土之父”的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徐光宪先生逝世。 徐先生一直对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分外关注,对《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特别怀有深厚感情。1984年,在《中国科学》主编严济慈先生的推荐下,徐先生开始担任“两刊”副主编,后来任《中国科学:化学》主编。20多年时间里,徐先生对办刊投入了巨大的热忱,为刊物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见证了“两刊”在新时期的发展,在“两刊”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两刊”的老编辑还记得,当年在繁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之余,徐先生凡事亲历亲为,对于刊物录用的每一篇文章都亲自过目,秉持公平公正审稿,积极为刊物争取优秀稿源,努力呼吁科研评价环境的良性改变,希望籍此为“两刊”发展积极助力,为刊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9 年,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的采访时,徐先生谈到了担任“两刊”编委的经历和感受。现在重读此文,仍能深切地体会到徐先生对我国期刊发展的殷切期望和满腔热情。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现整理摘录这篇访谈文章,以此表达我们的深切缅怀之情。祝徐先生一路走好! =================================== 2008 年,年近90 岁的徐光宪院士在《中国科学》编委会换届时辞去了《中国科学B 辑:化学》的主编和《科学通报》副主编职务。 我年事已高,精力不够,可能会影响《中国科学》的发展,应该让较年轻的院士来承担这个重任。 徐光宪向《科学时报》记者道出了心里话。    已担任《中国科学B 辑:化学》主编和《科学通报》副主编20 多年的徐光宪对这两份刊物有着难以言表的深厚感情。卸任之后,徐光宪仍对 两刊 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 徐光宪心里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 希望中国能办出一种或者几种能在国际上站得住脚、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在他看来: 办好一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刊物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一个'973' 项目。 ====================================   徐光宪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1948 年初赴美国留学,1951 年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之后他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对于国内的学术期刊,徐光宪自然也有所关注。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 世纪50 年代一直到70 年代,国内最好的学术成果几乎都发表在《中国科学》上。   提到这些学术成果,徐光宪如数家珍,像20 世纪60 年代,上海生化所等单位合作完成的 结晶胰岛素的全合成 ;70 年代,陈景润的关于 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 吴文俊被国际同行誉为 吴方法 的 数学定理机器证明方法 ;生化所、生物物理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 ;唐敖庆等完成的 分子轨道图形理论及其应用 等,而尤其让徐光宪印象深刻的是袁隆平的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 对中国科学家来说,《中国科学》等一批重要的学术期刊是当时中国科学界跟国外接口的重要期刊。 徐光宪回忆说。 当时我提出串级萃取理论,有两篇很重要的文章,也很想投在《中国科学》上,但最终还是没敢投,转而投在了《北京大学学报》上。 徐光宪回忆说,尽管当时他对自己所提出的萃取理论很有把握,但一般来说,发表一篇原创性的研究论文,要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需要较长的时间。几十年过去了,谈及那两篇稀土串级萃取理论最重要的原始文章不敢投登《中国科学》的往事,徐光宪仍心存遗憾,而这种遗憾正是 老一辈科学家对' 两刊' 心怀深厚感情 的另一种诠释。 =================================== 1984 年12 月,徐光宪被时任《中国科学》主编的严济慈先生推荐为《科学通报》副主编,1985 年,他又被推荐为《中国科学》副主编。 可能是严济慈当主编时,我担任过几次审稿人,有几次因为稿件发生争议,我坚持公平公正 。正因如此,徐光宪给严济慈留下的印象是:治学严谨、不应和外界压力,而这正是一份学术期刊编委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从1984 年开始,徐光宪一干就是20 多年。在20 世纪80 年代,有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刊登在《中国科学》上,像涂光炽等有关 我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 邹承鲁等的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 赵忠贤等的 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的研究, 等等。不过,徐光宪体会更多的是,伴随中国科技国际交流的加强,加上受到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国际优秀学术期刊的竞争以及办刊体制方面的影响,致使国内重要的学术文章外流而给国内学术期刊带来的尴尬局面。 =================================== 尽管徐光宪对《中国科学》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出自公平公正的角度考虑,他自担任《中国科学B 辑:化学》主编和《科学通报》副主编之后,很少将自己的学术论文投给这两份刊物。    不过,徐光宪早已开始思索如何将国内的优秀稿源再次吸引到《中国科学》上来。他曾向中国科学院提出建议,希望由中国科学院化学部来办《中国科学B 辑:化学》,凡由化学部常委慎重推荐的高水平论文,应加 化学部常委推荐 的标注,同时发文给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等单位,在推荐院士或提职等学术评价时,对有这种标注的文章,应和影响因子很高的国际期刊同等看待。常委在慎重推荐时,也确实考虑到这些文章完全能够发表在影响因子很高的国际期刊上。这样做,可以启动良性循环。 《中国科学》一定要有个开头,通过评审体系的改变,慢慢让国内科研人员再次把国内的学术期刊重视起来。 徐光宪说。 1997 年,周光召呼吁老科学家多将自己的学术论文投向国内学术期刊。这一提法,徐光宪深表赞同,他逐步改变编委投稿影响公正性的看法,也逐步将自己的学术论文投在了《中国科学》上。 2007 年,徐光宪就将自己的一篇重要学术论文《关于化学信息学的探索与思考》发表在《中国科学》上。在这篇文章中,徐光宪率先提出了化学进化论的观点。    此外,徐光宪还建议,一些有影响的国内外科学家,可根据自己开展的工作写一些综述性文章投往国内学术期刊,以此支持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 2005 年5 月,周光召等10 位正副主编建议 将' 两刊' 放到学部平台上运作和管理 。《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的改革开始启动。2008 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复了《关于〈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改革建议方案》。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 两刊 放到学部平台上办,鼓励院士积极参与 两刊 的建设与发展,向 两刊 投稿或推荐稿件。今后,凡院士署名作者或署名推荐的学术论文,可以优先在 两刊 上发表,并免除发表费用。此外,2008 年5 月16 日,院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还向新当选的院士们发出了《关于请新当选院士向〈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投稿的通知》,2008 年11 月6 日,第六届学部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 希望院士候选人的代表性工作有1~2 篇发表在中国期刊上 的意见。 得知这些信息,徐光宪倍感欣慰: 《中国科学》在总主编朱作言院士的领导下进行的多种改革实际上是启动了良性循环。 徐光宪一再强调: 办好一份学术期刊,其重要性远大于开展一个'973' 项目,这也是我国学术地位提升的一种重要标志。 老照片 徐先生为“两刊”创刊 60 周年题词 1997 年,徐先生在“两刊”全体编委会 2000年,徐先生在“两刊”化学、技术、信息科学编委会上 2002年,“两刊”正副主编会后合影 2005年,“两刊”正副主编会会场 附:《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近年来出版徐光宪院士相关文章 关于化学信息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科学:化学》 2007(1): 6-11 http://chem.scichina.com:8081/sciB/CN/abstract/abstract392952.shtml 化学分子信息量的计算和可见宇宙信息量的估算 《中国科学:化学》 2007(4): 313-317 http://chem.scichina.com:8081/sciB/CN/abstract/abstract395688.shtml 21世纪化学的内涵、四大难题和突破口 《科学通报》2001(24):2086-2091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367621.shtml 庆祝徐光宪院士90华诞专刊·专题论述 《中国科学:化学》2009(11) http://chem.scichina.com:8081/sciB/CN/volumn/volumn_5793.shtml 了解最新科研进展,请关注《中国科学》杂志社公众微信 搜索: scichina1950 或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6234 次阅读|3 个评论
第一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成功举办
readnet 2014-11-2 15:06
第一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成功举办 2014年10月29日   2014年10月23日,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农学会承办的第一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在河南安阳成功举办。来自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关科技期刊的主编、社长、编辑部主任约60多人参加,围绕“颠覆与创新——互联网思维下的科技期刊”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争鸣、质疑。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出席了活动。   沙龙就“科技期刊的互联网思维、论文结构化与期刊传播、媒体融合、云传播、期刊大数据、互联网对科技期刊业态、生存与发展及其评价的影响、互联网思维下科技期刊变革的突破口……”等议题,采取主题发言和自由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谈看法、摆观点、提问题、提建议,大家充分发挥个人智慧,自由探究,相互启迪,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家一致认为面对互联网,面对新媒体,传统科技期刊要在思维模式上要从传统向互联网思维转变,在办刊方式上要从单刊出版向集群转变,在传播手段上要从单一手段向数字化多样化手段转变,并提出了很多好的办刊建议。沙龙达到了交流思想、启迪思维、鼓励创新的目的。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是面向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由优秀期刊主编(社长或编辑部主任)领衔,选取科技期刊共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进行自由探究式的讨论交流,以鼓励创新,凝聚共识,共同促进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健康快速发展。   学会学术部供稿 责任编辑:赵颖 ~~~~~~~~~~~~~~~~~~~~~~~~~~~~~~~~~~~~~~~~~~ 第一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在安阳举行 10 月 23 日,第一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在河南安阳举行。沙龙主题是:颠覆与创新——互联网思维下的科技期刊。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新闻报刊处处长张新、中棉所所长、党委书记李付广出席沙龙开幕式并致辞。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副主任邹瑞苍、国家新闻传播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报刊处处长董毅敏、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期刊处处长李方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共 60 余人。 学术沙龙副主席:韩忠超(中国农学会)、初景利(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辑出版中心主任、《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主编)、李云霞(《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主任、编审)、史永超(中国科协《科技导报社》副主编、副社长)、陈辉(《岩石学报》编辑部主任、《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副主编 分别作了题为《颠覆与创新——互联网思维下的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的数字媒体传播策略》、《互联网思维下的期刊评价》、《数字传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一种基于众筹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构想》主旨报告。 会议代表紧紧围绕着 科技期刊的互联网思维、论文结构化与期刊传播、媒体融合、云传播、期刊大数据、互联网对科技期刊业态、生存与发展及其评价的影响、互联网思维下科技期刊变革的突破口 等沙龙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代表们提出当前国内期刊数字出版中商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数字出版政策和管理不到位,申请网络刊号相当困难,数字化格式和标准不统一,版权保护意识薄弱,数字出版产品的盈利模式不清等,由于大型数字化出版和传播平台的缺失,国内办的许多英文版期刊只能借助加入国外大型出版商的数字平台来扩大其学术影响力,由于国家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 OA 政策实施,大量科研经费随着向国外期刊投稿数量的增加而加速流失到国外出版商手中等等。 代表们呼吁,中国科协所属期刊,应集中经费修建我国数字化出版中的高速铁路 —— 一个国内领先的大型期刊数字化富媒体出版平台,以解决学会所属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应尽快制定有关数字出版产品相关的存储标准格式,以利于我们的数字化平台与国外大型数据库进行数据对接及交换。 代表们期望,在移动互联时代,中国科协通过组建国内大型虚拟数字出版集团,最大限度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实现科学知识快速生产和传播,从而引领国内科技期刊潮流并积极参与国际期刊市场的竞争。 ~~~~~~~~~~~~~~~~~~~~~~~~~~~~~~~~~~~~~~~~~~ 沙龙通知: http://meeting.alljournals.cn/cn/ch/ 沙龙主题: http://meeting.alljournals.cn/cn/ch/question/question_list.aspx?meeting_id=et2014 1、 什么是科技期刊的互联网思维? 是便捷、创新、用户体验?是分享、开放、表达?还是平等、共享、互动?科技期刊互联网模式下生存与强大、不被淘汰的法则是什么? 互联网思维的定义是什么? 2014/8/11 23:12:52 赞 0 赞 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个人认为是指开放、平等、交流、多元、合作的思维模式。 2014/8/16 21:28:43 赞 0 赞 24 个回答 中国农学通报 收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学会 等人赞同 是“ 找到 ”和“ 连接 ”吗?? 找到 :“找到作者、读者”和“找到论文资源、机构资源”? 连接 :“人与人连接”、“人与网连接”和“人与学术资源连接”? 2014/8/7 14:27:37 赞 ( 2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中国农学会 等人赞同 用多维视角看待同一事物 2014/8/8 20:12:34 赞 ( 1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等人赞同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 互联网 、 大数据 、 云计算 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 李彦宏 。在百度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他说,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2014/8/11 23:18:19 赞 ( 1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棉花学报、中国中药杂志 等人赞同 互联网时代 编辑 1 ) Web1.0 ,门户时代 。典型特点是信息展示,基本上是一个单向的互动。从1997年中国互联网正式进入商业时代,到2002年这段时间,代表产品有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 2 ) Web2.0 ,搜索 / 社交时代 。典型特点是UGC(用户生产内容),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双向的互动。方兴东创造了博客中国,开启了用户生成内容的时代,典型产品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 3 ) Web3.0 ,大互联时代 。典型特点是多对多交互, 不仅包括人与人,还包括人机交互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由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开端,在真正的物联网时代将盛行。一开始仅仅是大互联时代的初期,真正 的3.0时代一定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生活时代,实现了“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互联网 思维指引下的新商业文明时代。 2014/8/11 23:19:07 赞 ( 2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学是一种稀缺经济学,而互联网时代则是丰饶经济学。 互联网的三大基础要件——带宽、存储、服务器都将无限指向免费。 在互联网经济中,垄断生产、销售以及传播将不再可能。 2014/8/11 23:23:45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等人赞同 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所以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平等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2014/8/11 23:24:27 赞 ( 1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所以,互联网商业模式必然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互联网思维也必然体现着平等、开放的特征。平等、开放意味着民主,意味着人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经济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经济。 2014/8/11 23:25:01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当今时代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后工业化时代”,意味着工业时代,正在过渡为互联网时代。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 式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这三个“大”可以称为工业化时代企业经营的“三位一体”。工业化时代稀缺的是资源和产品,资源和生产能力被当作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互联网时代,这三个基础被解构了。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是一种民主化的思维。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通过买通媒体单向广播、制造热门商品诱导消费行为的模式不成立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发生了转变,消费者主权时代真正到来。 2014/8/11 23:27:53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棉花学报 等人赞同 互联网思维的5个关键词 1、便捷 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比传统方式快了很多也更加丰富了。这也是为什么PC取代了传统的报纸电视而手机即将取代PC——信息获取更便捷。 2、表达(参与) 互联网让人们表达、表现自己成为可能。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愿望,都有参与到一件事情的创建过程中的愿望。让一个人付出比给予他更能让他有参与感。 3、免费 从没有哪个时代让我们享受如此之多的免费服务,所以免费必然是互联网思维里面的一个 4、数据思维 互联网让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更加便捷了,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5、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就是让用户感觉爽,精神物质方面,也就是说,任何商业模式的根本都是用户,都是让用户满意 2014/8/11 23:29:19 赞 ( 2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将上述互联网思维应用到科技期刊上,即是科技期刊的互联网思维 2014/8/11 23:31:28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互联网思维取决于你的价值观,否则你怎么都学不会! 2014/8/11 23:54:19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中国中药杂志、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棉花学报 等人赞同 无论是做互联网产品,还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能不能做得成,是看你能不能创新。而能不能创新,除了你的技能、阅历、领导力,当然还有运气,一个重要的元素,是什么价值观在影响你的大脑。面对强大的劲敌,你不敢狭路相逢勇者胜;或者,你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梦想着整合资源;再或者,什么热你干什么,什么时髦你追什么。如果你是这样的价值观,再有钱也做不成。 2014/8/11 23:57:11 赞 ( 3 ) 踩 ( 0 ) 实用新医学 收起 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商业民主化的思维。 2014/8/13 20:47:34 赞 ( 1 ) 踩 ( 1 ) 实用新医学 收起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2014/8/13 20:50:27 赞 ( 1 ) 踩 ( 0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收起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什么行业都在整合,都在交叉,都在互相渗透。鉴于此,各期刊编辑部可以考虑建立期刊联盟,编辑部只负责组稿和编辑工作,重点关注稿件质量;将校对、排版、印刷、发行等工作交给期刊联盟内的专业部门,依靠专业化和规模优势,实现联盟整体盈利。因为不论互联网如何发展,数字化进程有多迅猛,“内容为王”仍是期刊界的不二法则。 2014/8/14 15:45:44 赞 ( 0 ) 踩 ( 0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收起 首先应该是读者思维,我们做的杂志都是给读者看的,所以各个环节都要围绕“以读者为中心”去考虑。 其次是简约思维,这是一个速读的时代,读者的耐心也不越来越不足,所以必须做好信息推送服务,在短时间或第一眼上吸引读者的眼球。 第三是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打造科技期刊联盟。 2014/8/14 15:59:27 赞 ( 0 ) 踩 ( 0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收起 honxin、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等人赞同 科技期刊的互联网思维就是指编辑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一个科技信息的收集-审核-出版-传播-评价的大数据信息平台,将读者、作者、审稿人和编辑的相关工作信息汇总到一起,形成“四位一体”的科技期刊发展模式,如同NBA将球迷、球员、裁判和俱乐部经营者结合在一起的篮球发展模式。 2014/8/16 21:21:19 赞 ( 2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用“物联网思维”模式替代“互联网思维”模式,将更有利于科技期刊的发展 2014/8/18 12:24:16 赞 ( 0 ) 踩 ( 0 ) 中国中药杂志 收起 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药杂志 等人赞同 科技期刊互联网模式下生存与强大、不被淘汰的法则在我看来就是两个字,“创新”。 并且只有坚持不断的创新,才能带来不断提高的用户体验,给用户带来耳目一新感觉。 不断的创新,即便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会让科技期刊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固步自封,不求创新,早晚被时代和用户抛弃。因为至少到目前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让我们去复制,只能在不断的创新中找到一条合适自我发展的路。 2014/8/30 14:09:27 赞 ( 2 ) 踩 ( 0 ) 中国中药杂志 收起 主编、中国中药杂志 等人赞同 我们认为: (1)科技期刊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树立以盈利为目的的价值观,把生存与强大的机遇掌握在自己手里。 (2)科技期刊的单打独斗不适合互联网模式,行业性的期刊、整合用户资源整合是重要发展途径。但是,抛开市场机制的任何期刊整合都是空话,单纯为了整合而整合毫无意义。 (3)对于一个互联网模式下的信息化平台而言,期刊实现共享,互动,不意味着地位平等。话语权的大小、最终的利益分配所得,要看你的理念是否先进,团队是否技术先进,提供的信息是否有特色;要看你所掌握并且贡献给平台的各种资源是否更有商业化开发的价值。如果一本期刊连信息的市场化传播概念都没有,连一个互联网运作团队都没有,恐怕要做的首先是从办刊理念的创新、从期刊定位、从人才培育等等从头做起了,最好直接换一个80后当编辑部领导。 2014/9/2 11:23:16 赞 ( 2 ) 踩 ( 0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收起 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功能就是一个数据发现、收集、加工和传播的功能,当编辑部将一批信息数据发送到合作的数据平台后,其他的事就是等着数据统计和评价结果,然后根据这一结果去改善下一轮的数据发现、收集、加工和传播过程以获得更好的数据统计和评价结果。这一过程是以实际上推出了多少主要的科研发现和成果为基本标准的。 2014/9/9 22:26:21 赞 ( 0 ) 踩 ( 0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收起 2014/9/10 16:51:28 赞 ( 0 ) 踩 ( 0 ) 湖南农业科学 收起 杂志社主编(社长、主任)首先要考虑的是科技期刊的作者群和读者群是什么层次或组成来源,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大都读者本身就是作者,或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如作者在完成一篇学术论文之前,要参阅相关的文章,这时,作者就成为了读者。其次要考虑的是科技期刊的收入来源由哪几部分组成或主要来源是什么,其他来源的潜力有多大。如果主要来源是靠版面费,那就一定是靠学术质量的影响地位来赢得作者的,那么其发展主题就应该是进一步打造质量品牌,其互联网思维是建立与作者同时也是读者的快速沟通与互动,实现无时空障碍的信息联系和互动,以更好了发展作者群。所以,对于学术期刊来说,不被淘汰的法宝永远是学术影响力。 2014/10/7 21:46:14 赞 ( 0 ) 踩 ( 0 ) 2、 云传播将对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将产生怎样影响? 当云传播携移动性、位置性、泛在性、实时性和大数据性等革命性特征进入科技期刊时,这种“用户只需根据自身的需求获取服务,而不关心服务由谁提供”的传播特性,将对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将产生怎样影响?科技期刊的可信度、知名度、依赖度还会是铁律吗? 手机成为普及性终端将带给科技论文(期刊)阅读、分享、传播以怎样的机遇?如何抓住? 科技期刊读者通过手机QQ、微博和微信,与编辑部、作者可随时随地沟通,是否会在“作者—读者”间形成类“明星—粉丝”关系?作者如何主动参与期刊内容的分享推广、评价?论文通过微信等线上方式在业内爆发性传播的神话如何变成现实,天方如何不再局限于夜谭? 云传播将对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将产生怎样影响? 当云传播携移动性、位置性、泛在性、实时性和大数据性等革命性特征进入科技期刊时,这种“用户只需根据自身的需求获取服务,而不关心服务由谁提供”的传播特性,将对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将产生怎样影响?科技期刊的可信度、知名度、依赖度还会是铁律吗? 手机成为普及性终端将带给科技论文(期刊)阅读、分享、传播以怎样的机遇?如何抓住? 科技期刊读者通过手机QQ、微博和微信,与编辑部、作者可随时随地沟通,是否会在“作者—读者”间形成类“明星—粉丝”关系?作者如何主动参与期刊内容的分享推广、评价?论文通过微信等线上方式在业内爆发性传播的神话如何变成现实,天方如何不再局限于夜谭? 收起评论 当自媒体发展起来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明星)从而拥有众多读者(粉丝/铁丝/钢丝)2014/8/11 22:37:36 赞 0 赞 5 个回答 中国农学通报 收起 当用户只需根据自身的需求获取服务,而无须关心该服务由谁提供;当纸本期刊消失在风中时;什么将承载、传承我们期刊的品牌? 2014/8/7 14:46:01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刊与刊之间界限模糊了,平台更突出了. 2014/8/8 20:08:59 赞 ( 0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当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时,刊物的品牌影响力、公信力将逐渐转换为作者个人的知名度——粉丝的多寡及其粘滞(忠诚)度 2014/8/13 10:39:02 赞 ( 0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云传播只是科技期刊提升自身品牌和学术影响力的一种手段,能否实现预期目标,需要用物联网思维模式对科技期刊论文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管 2014/8/18 12:34:05 赞 ( 0 ) 踩 ( 0 ) 中国中药杂志 收起 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药杂志 等人赞同 自媒体目前正是在最热的时候,但也显现了自身必有的弱点。自媒体本身有两个软肋,一个是内容越来越水,除科技财经几个热门行业外,其他优秀的、有个性的原创型自媒体账号太少。自媒体的问题,说穿了,是公信力的问题。当越来越多的“鸡汤”和“养生党”充斥朋友圈时,这个内容传播模式就宣告失败了,没有原创内容生产能力,没有公信力,无论做到多少粉丝量的大号,都会在用户的怀疑和疲惫中丧失影响力。 所以科技期刊,作为某个专业领域的媒体,应该利用自身良好的背景和公信力,利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将纸质刊物上原创的内容进行优化加工以适应类似于微信平台,阅读客户端平台。 同时,培养和发掘一些有互联网思维的编辑人才或作者,将他们推向台前,开通他们个人的自媒体,通过他们的视角和眼光去解读诠释本学科和科技期刊的内容,通过他们个人的魅力和具有公信力的内容,做到自媒体也有公信力。这样自然能获得作者读者的青睐,增加两端的互动。 2014/8/30 18:06:43 赞 ( 2 ) 踩 ( 0 ) 3、 期刊大数据将如何影响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大数据下论文学术同行的遴选与评议难吗?基于论文同行评审的学术社交化能抓住吗?基于论文的学者互联、同行学术交流社区、合作研究中心怎么推进? 论文量化评审的方式、指标、权重如何突破,如何变成业界共识成为行业规范?论文被引的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会成为学术名片吗?对期刊的评价随之改变,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如何评价期刊?期刊如何再定位?如何利用互联网节本增效,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优质快捷的服务?期刊如何网络化、国际化,寻求发展动力,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大数据将如何影响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大数据下论文学术同行的遴选与评议难吗?基于论文同行评审的学术社交化能抓住吗?基于论文的学者互联、同行学术交流社区、合作研究中心怎么推进? 论文量化评审的方式、指标、权重如何突破,如何变成业界共识成为行业规范?论文被引的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会成为学术名片吗?对期刊的评价随之改变,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如何评价期刊?期刊如何再定位?如何利用互联网节本增效,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优质快捷的服务?期刊如何网络化、国际化,寻求发展动力,立于不败之地。 收起评论 开放式评审、先发表后评价。。。要实现起来并不难,关键是我们自己的观念改变了吗? 2014/8/11 22:32:11 赞 0 赞 10 个回答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对期刊论文的评价不再是简单的几个指标,而是多维综合评价,以及可视化评价 2014/8/8 20:17:24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遵循自然法则,无为而为之 2014/8/8 20:30:06 赞 ( 0 ) 踩 ( 0 ) 《中国农业科学》 收起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定期出版物如何存在吗?以什么形式存在? 2014/8/11 17:42:32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读者、作者的选择才是对期刊的最好评价! 2014/8/11 22:26:33 赞 ( 0 ) 踩 ( 0 ) 气象研究与应用 收起 每个期刊必须融入到一个集有各种数据有机相连的平台或系统中去,才能有所发展。 2014/8/13 9:53:10 赞 ( 0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大数据下论文学术同行的遴选与评议难吗? —— 这些学术同行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评议吗? 2014/8/13 11:03:44 赞 ( 0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等人赞同 基于论文同行评审的学术社交化能抓住吗? —— 这些学术同行愿意开放评审吗? 2014/8/13 11:05:13 赞 ( 1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同行学术交流社区、合作研究中心怎么推进? —— 这些学术交流社区、合作研究中心会产生知识产权方面的利益冲突吗? 2014/8/13 11:07:51 赞 ( 0 ) 踩 ( 0 ) 中国中药杂志 收起 啊啊 等人赞同 我认为,用好科技期刊的大数据是关键。其中之一便是数据挖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借助自己研发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以古代和近现代文献数据为主要来源,对于疾病-药物的相关性做了较多有意义的探索。如以《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方剂为来源,总结了哮病、失眠、胃痛、黄疸等常见内科疾病的用药规律。以现代疾病为纲,借助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等收录的方剂,如老年高血压、膝骨关节炎等,对其中医治疗用药规律进行了挖掘。 对期刊的评价,我相信,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开放存取的发展,读者作者通过PC或者便携设备等对期刊和论文进行量化评价是发展的趋势。 2014/9/18 15:46:05 赞 ( 1 ) 踩 ( 0 ) 4、 论文结构化与期刊多平台发布、多渠道传播? 当谷歌和百度的搜索引擎逐步取代传统的门户网站,当最新出版或优先出版的的期刊论文以结构化形态,被第一时间OA到编辑部网站,并被高效、精准、快速、专业的期刊搜索引擎在大数据的导引下,自动推送给其学术同行时,传统的专业期刊数据库的“中枢性”还强吗?期刊数据库未来还能走多远?依附于期刊数据库的核心期刊、SCI、EI还会是不二法则吗?科技期刊的道德伦理、评价机制将如何改写?中国能抓住这难得的,参与、引领互联网思维下的全球科技期刊规则制定的机遇吗?科技期刊集群化,还是单兵作战? 论文结构化与期刊多平台发布、多渠道传播? 当谷歌和百度的搜索引擎逐步取代传统的门户网站,当最新出版或优先出版的的期刊论文以结构化形态,被第一时间OA到编辑部网站,并被高效、精准、快速、专业的期刊搜索引擎在大数据的导引下,自动推送给其学术同行时,传统的专业期刊数据库的“中枢性”还强吗?期刊数据库未来还能走多远?依附于期刊数据库的核心期刊、SCI、EI还会是不二法则吗?科技期刊的道德伦理、评价机制将如何改写?中国能抓住这难得的,参与、引领互联网思维下的全球科技期刊规则制定的机遇吗?科技期刊集群化,还是单兵作战? 0 条评论 9 个回答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论文结构化的目的在于让机器理解文章,从而实现语义出版之目的 2014/8/8 20:19:50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中国有可能抓住这难得的,参与、引领互联网思维下的全球科技期刊规则制定的机遇 2014/8/11 22:43:24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单兵作战模式绝不是今后期刊发展的方向 2014/8/11 22:45:50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主编 等人赞同 集群化 - 平台化是必然的选择 2014/8/11 22:47:33 赞 ( 1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主编 等人赞同 未来,期刊数据库会依然存在,但名称有可能改变,如,信息资源库 2014/8/12 17:32:13 赞 ( 1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主编 等人赞同 依附于期刊数据库的评价体系(核心期刊、SCI、EI)有可能改变,从Web of Science今年4月的改版,就已看出,汤森-路透已不能胜任大数据时代的需求,必须借助谷歌学术搜索帮助其完成对文献的检索需求。而爱斯维尔的EI功能则被Scopus所取代。 2014/8/12 17:38:51 赞 ( 1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主编 等人赞同 中国科技期刊必须走集群化的道路,形成拳头产品,如能打好数字化期刊平台的基础,实现跨语种信息资源平台的话,尚可在全球科技期刊赢得一席之地。 2014/8/12 17:45:29 赞 ( 1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棉花学报、主编 等人赞同 中国科协以洒胡椒面的方式资助单刊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不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一个国际领先的期刊数字化平台,最终受益的将是中国科协下属所有的科技期刊。 2014/8/12 17:50:57 赞 ( 2 ) 踩 ( 0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收起 中国科协的英文版期刊大多已经以多种形式加入了国外的全文数据库平台了 ,而且中文版期刊实际也大都被三大中文全文数据库收录。因此,只有打造一个双语版的OA性质的全文数据库平台才有深远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国内还看不到能走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可能性,尽管这一发展趋势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但由于体制所限,大家都只能站在原地干看着。 2014/9/9 22:35:50 赞 ( 0 ) 踩 ( 0 ) 5、 互联网思维下科技期刊变革的突破口或抓手在哪里? 编辑部如何抓住互联网机遇?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系统来告别“铅与火”?基于移动互联的新一代期刊稿件系统需有哪些新特性、功能要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供科技期刊借鉴?如何巧借东风?颠覆与创新,我们不但会砸烂一个旧世界,我们更要擅长建设一个新世界。 互联网思维下科技期刊变革的突破口或抓手在哪里? 编辑部如何抓住互联网机遇?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系统来告别“铅与火”?基于移动互联的新一代期刊稿件系统需有哪些新特性、功能要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供科技期刊借鉴?如何巧借东风?颠覆与创新,我们不但会砸烂一个旧世界,我们更要擅长建设一个新世界。 0 条评论 8 个回答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发展方向: 单刊系统 - 多刊系统(刊社) - 群系统(跨刊社) - 基于网络数据库平台的数字出版系统(全媒体) - 跨语种信息资源平台(跨国界) 2014/8/8 20:26:42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文学 等人赞同 电子化使期刊告别了“铅与火”,数字化使期刊告别了“纸与笔”,网络化使期刊摆脱了“信息孤岛”,移动互联使期刊“如虎添翼”,智能化更使期刊更贴近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4/8/11 23:00:14 赞 ( 1 ) 踩 ( 0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 收起 JTD、棉花学报 等人赞同 我们现在很多期刊还是为了进核心、从作者的角度(组稿、约稿、引用)开展工作。我觉得如果要引入互联网思维,就要从用户体验(不单纯作者,而是读者甚至相关人员)出发。我们今年去美国学术出版年会,鲜有谈论影响因子、引用、组稿,谈论的都是社交媒体、学术社交工具、平台建设、科普网站、分享网站、为科研教学评估服务,等等。我认为,互联网思维给科技期刊体制改革提供了可能性: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服务科研传播、社交分享、产学研结合)重新设计学术期刊产业链,改变被影响因子评价机构牵着鼻子走的现状;不仅要形式上转制为企业,还要内涵上具备互联网企业精神,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源;引入互联网的技术和人才,增设专门的数字化岗位,吸引更多的IT企业或机构(尤其是社会的而非政府的,而且现在主要还是集中在发布和投审稿环节)投入到学术资源传播中。 颜帅老师今年在多个报告中指出“科技期刊要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我认为跳出了传统的思维框框就是一种互联网思维,其本质就是接地气、入民心。 路漫漫其修远。 2014/8/12 10:39:05 赞 ( 2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对于科技期刊而言,“ 互联网思维 ”只解决了有关读者、作者、审者以及编辑等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具体期刊如何进行监管问题,应当采用“ 物联网思维 ”模式,从作者投稿开始,对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唯此,才能使科技期刊实现颠覆性创新。 2014/8/18 12:19:54 赞 ( 0 ) 踩 ( 0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收起 传统的纸质媒体开始走下坡路,其发行量、广告数量越来越少,加之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对阅读快捷性、便利性的不断追求,促使传统纸质出版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是主动改变还是消极面对,直接决定它未来的生存、发展。数字化出版与传统的期刊相比,需要通过网络实现。网络环境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实现数字出版、云出版。 2014/9/1 11:29:42 赞 ( 0 ) 踩 ( 0 ) 中国中药杂志 收起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中国中药杂志 等人赞同 中国中药杂志的微信平台自注册4个月来用户量已达到6000多,远远超过期刊纸媒发行量。本刊官网每天流量平均1700,独立IP400-600,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但是我们认为,就科技期刊而言,单本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单打独斗很难形成商业化效应,因此,我们正在自发组合若干优质资源期刊包括科技期刊、科普期刊,建立一个医药期刊的微媒体联盟,并在卫计委的全国医药期刊分会支持下准备成立新媒体委员会,主要目的就是探讨如何打破原有的体制制约,建立新的刊网融合平台,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市场化盈利模式。 愿望再好,多说无益。面前似乎没有什么成功先例可循,所以还是尽快做起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早期的鸟儿有虫吃。 2014/9/2 10:53:15 赞 ( 2 ) 踩 ( 0 ) 中国中药杂志 收起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 等人赞同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意见》 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正确方向和舆论导向、坚统筹协调、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 中央罕见的以指导意见来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正是预见未来新媒体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主流,传统媒体必须以互联网思维去新媒体融合。 我很同意楼上清华大学出版社老师的意见,目前单单去谈论期刊的影响因子,引用,稿件处理等都还没有跳出传统期刊媒体思维。而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通过互联网思维去考虑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 这种融合指的是媒介与其他一切有关要素的汇聚与融合,包括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资本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中国中药杂志很早就开始了诸如ipad阅读客户端,手机报,微博等多平台的新媒体探索,今年微信平台开通后,用户目前是8000多,并且正在自发组合若干优质资源期刊的微信平台成立微媒体联盟,利用社会资本参与其发展。也正是为了顺应中央提出的融合发展的道路,努力坚持创新,在创新的路上寻找属于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发展之路。 2014/9/18 14:14:34 赞 ( 1 ) 踩 ( 0 ) 6、 “媒体融合PPT”(分享)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ygGXzGnPGocdiBnCB0SnJbEKHvJS9cHbVCk1UfdsOO9wpAspYK3mbeogDmwqzgyuIwxDjpSvEaG7y59gxOA6j_u-YObvzbMZ5hs0dlzJ01i 7、 如何让阅读内容与读者的其他行为会融合? 当期刊大数据让“内容为王”的概念改变为“内容服务用户体验”为王时,如何让阅读内容与读者的其他行为会融合?如何通过阅读内容的个性化聚合、筛选,用户信息的挖掘、推送,让作者参与期刊内容的选题、生产、分享传播,实现期刊的精准化?期刊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变革,如何过渡和适应?科技期刊如何影响学术交流,进而影响科学研究? 如何让阅读内容与读者的其他行为会融合? 当期刊大数据让“内容为王”的概念改变为“内容服务用户体验”为王时,如何让阅读内容与读者的其他行为会融合?如何通过阅读内容的个性化聚合、筛选,用户信息的挖掘、推送,让作者参与期刊内容的选题、生产、分享传播,实现期刊的精准化?期刊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变革,如何过渡和适应?科技期刊如何影响学术交流,进而影响科学研究? 0 条评论 9 个回答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转变内容为王的传统观念,提倡用户为王,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014/8/8 20:15:19 赞 ( 0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如何让阅读内容与读者的其他行为会融合? —— 内容要贴近人们日常物质及精神生活的需要 2014/8/13 10:45:08 赞 ( 0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阅读内容的个性化聚合 —— 由“泛”向“专”的方向转化 2014/8/13 10:48:01 赞 ( 0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用户信息的挖掘、推送 —— 必需注重用户隐私的保护 2014/8/13 10:50:26 赞 ( 0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让作者参与期刊内容的选题、生产 —— 应该反过来,根据期刊选题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作者 2014/8/13 10:52:54 赞 ( 0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期刊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变革,如何过渡和适应? —— 循序渐进 2014/8/13 10:54:09 赞 ( 0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科技期刊如何影响学术交流,进而影响科学研究? —— 能否为作者及读者提供一个高效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平台 2014/8/13 10:57:19 赞 ( 0 ) 踩 ( 0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收起 主编 等人赞同 目录或文摘的推送服务,满足读者速读发现信息的需求。 2014/8/14 15:48:04 赞 ( 1 ) 踩 ( 0 )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收起 主编 等人赞同 现代社会的功利性导致人们关注的内容有很大改变,期刊提供的内容如何切入人们的视角,应该是考虑的主要问题。 2014/9/19 15:07:50 赞 ( 1 ) 踩 ( 0 ) 8、 互联网将怎样影响科技期刊的业态? 出版介质、出版方式、印刷方式、传播方式、编辑方式、论文结构等要素会如何演进?演进将对科技期刊业态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并存,还是替代?兼容还是排他?单一媒体,还是全媒体?开放存取的发展势不可挡,是否会成为科技期刊的主流模式? 互联网将怎样影响科技期刊的业态? 出版介质、出版方式、印刷方式、传播方式、编辑方式、论文结构等要素会如何演进?演进将对科技期刊业态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并存,还是替代?兼容还是排他?单一媒体,还是全媒体?开放存取的发展势不可挡,是否会成为科技期刊的主流模式? 0 条评论 12 个回答 中国农学通报 收起 转: 在互联网时代,网媒是霸主,但并不会完全把传统的纸媒、电子媒体全部挤死或传统媒体会被网媒全部取代。 纸媒、电子媒体目前仍是大众传媒。在未来,它们将变成小众传媒 新的大众传媒是网媒( 但这种大众传媒其实是长尾的,与现在的大众传媒虽然是一个字眼,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 2014/8/7 14:42:40 赞 ( 0 ) 踩 ( 0 ) 中国农学通报 收起 转: 网络媒体基于技术的各种发展,传统媒体基于转型的各种创新尝试,都有可能创造一片蓝海。 现在盖棺定论为时太早。 2014/8/7 14:44:26 赞 ( 0 ) 踩 ( 0 )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收起 下河摸石头 2014/8/8 20:04:43 赞 ( 0 ) 踩 ( 0 ) 材料热处理学报 收起 以内容为核心,借势网络力量,做大做强传统媒体 2014/8/12 8:30:26 赞 ( 0 ) 踩 ( 0 ) 棉花学报 收起 棉花学报 等人赞同 网络是现在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和媒介,使得知识的传播更迅速更便捷。利用好网络发展期刊,关键是我们如何发挥期刊的魅力和优势,在与其他网络门户竞争或是合作中找准我们的定位、立足点。 2014/8/12 15:07:02 赞 ( 1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DDDDDD 等人赞同 出版介质: 数字化平台 出版方式: 云出版平台 印刷方式: 按需印刷 传播方式: 移动互联 编辑方式: 计算机辅助语义自动编辑校对排版系统 论文结构: 最小单元(元数据)化,以利于语义出版和检索 对科技期刊业态带来怎样的影响: 将编辑从繁杂的日常事物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用于选题策划和组稿 是并存,还是替代?兼容还是排他? —— 多种传媒形式并存,取长补短 单一媒体,还是全媒体? —— 全媒体 开放存取的发展势不可挡,是否会成为科技期刊的主流模式? —— 开放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合理价格范围内收取一定费用是维持科技期刊再生产所必需。今后无论读者、作者亦或有关部门机构,花钱买服务是必然趋势,谁在这方面做得好,谁就会赢得市场商机。 2014/8/13 10:29:30 赞 ( 1 ) 踩 ( 0 ) 实用新医学 收起 中国互联网发展下的期刊网络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传统期刊上网和纯网络期刊。 2014/8/13 20:58:34 赞 ( 1 ) 踩 ( 0 ) 实用新医学 收起 DDDDDD 等人赞同 传统杂志要实现数字化发展,就要从它的盈利模式、品牌延伸的角度找到发展战略,而不是内容的简单重复。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就是传播活动从以新闻纸为中心到以信息或资源中心为核心的转变。“从运营模式、信息生产的方式、传播方式、营销服务方式,都带来一种深刻的变革。” 2014/8/13 21:00:50 赞 ( 2 ) 踩 ( 0 ) 造纸信息 收起 DDDDDD 等人赞同 数字媒体应该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的电子化,真正的数字媒体是从盈利模式出发,从品牌延伸的角度来制定数字化发展战略,因此从传统纸质媒体转换到数字媒体需要做很多工作。但传统杂志有数字杂志不可替代的优点,且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我们传统媒体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同时也要学习如何在数字世界里,保持传统杂志的优势,利用传统媒体的资源和品牌,发展数字媒体,更好的发展壮大传统杂志。 2014/8/14 9:05:47 赞 ( 1 ) 踩 ( 0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收起 以物联网思维的方式打造科技期刊平台,将是未来期刊发展的方向 2014/8/18 12:28:47 赞 ( 0 ) 踩 ( 1 ) 中国中药杂志 收起 中国中药杂志 等人赞同 出版介质:纸质与数字化并存 出版方式:同上 印刷方式:按需印刷是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发展方向,知网正在山西建立了分公司,专门从事按需印刷业务。 传播方式:线上线下并存 编辑方式:大数据云平台,最大限度解放编辑的工作 论文结构:最小单元(元数据)化,以利于语义出版和检索 对科技期刊业态带来怎样的影响:编辑排版出版及发行工作将更加高效,作者读者与期刊的互动与联系更加紧密。 是并存,还是替代?兼容还是排他?——短期内是并存的状态,未来将逐步融合。 单一媒体,还是全媒体?——走向全媒体是包括科技期刊在内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向。 开放存取的发展势不可挡,是否会成为科技期刊的主流模式?—— 开发存取,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这些不同的网络数字化出版方式,顺应了科研工作者在网络上查阅信息并阅读的现状,也便于利用互联网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微信,向读者主动推荐、推送,有力促进了期刊论文影响力的提升。再加上中国的科技出版支持多位国家或单位支付,其成果更理应才去开发存取的方式向需要的团体与个人开放。 2014/8/30 16:49:16 赞 ( 1 ) 踩 ( 0 )
个人分类: 信息资源平台建设|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天见了俩主编
热度 1 jxz1963 2014-9-25 14:37
昨天下午四点半时,在办公室亲切会见了陕西省棉纺织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棉纺织技术》杂志主编闫磊研究员率领的《棉纺织技术》杂志社编辑代表团,并就国内科技期刊编辑和科技期刊社的发展,以及棉纺织行业结构转型、植物蛋白纤维丝产业发展,国内食用油脂消费、油脂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探讨和交流。 本人邀请闫磊主编一行共进晚餐,闫主编以国家有“八项规定”为由婉言谢绝。 晚上八点多,我又在科技路上遇见了《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编、陕西省高校学报理事会理事长姚远教授,双方互致问候,简单进行了交流。 哈哈,一天见了俩主编,微信的朋友问我:“有什么事情?你怎么都见两位主编?”我笑笑:“人在江湖、朋友见面。”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2163 次阅读|1 个评论
《Science》编辑部副主任Jake S Yeston博士:如何成为一名好编辑
热度 2 yonglishi 2014-6-16 13:34
笔者2008,2011, 2013 年 期间多次到华盛顿的《Science》编辑部, 先后得到 Vaughan C Turekian , Natasha Pinol , Joy Ma , Jake Yeston , Brooks Hanson , Ginger Pinholster , Earl Lane , Patrick McGinness , Catherine Matacic ,孙晨, Claire Chen , Salaeha Shariff 等等的热情接待。现将与 《Science》编辑部副主任 Jake S Yeston 博士关于如何做好编辑的讨论分享如下: Jake S Yeston 博士, 1996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 2001 年在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在德国做了几年博士后研究, 2004 年加入《科学》编辑团队。当时,他想在华盛顿找一个工作,所以每周看 CE 新闻的招聘广告,看到《科学》的广告后,他想,我应该擅长它,于是,申请了一个从来未曾想过的科学编辑职业。 他说,作为一名编辑,要有广泛的学科背景,要有外向乐观的性格,要有优秀的写作水品。要与世界杰出的研究团队保持紧密联系,这样才不会错过获得和发表激动人心的原创研究成果。要舍得花一生去读论文,这样你就会慢慢懂得写好论文,编辑好论文。编辑工作是一份需要自觉、需要勤奋的工作。如果你是博士后,科学编辑是一个很棒的职业,值得你去工作。是的,他是一位性格开朗、善于言谈、表情夸张、语言丰富的人。 他很热爱这份工作,当他作为第一位读到化学领域一些激动人心的进展时,非常兴奋,特别愿意发表这篇文章。在读研究生时,常常为读到一些论文的图表感到困惑,现在,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会建议作者,是否让图表一目了然呢?以便使读者不再困惑,为此他十分高兴。 《科学》也进行论文组稿,主要通过学术会议、电话、邀请函。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与科学家保持沟通来实现编辑部与科学进展同步,及时了解科学新知。同时,由于专业的局限,所以必须广交科学家朋友,以便为来稿的评议找到一个正确的评议人,并与这些大学教授或者产业科学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当他们看到我的 email 时,愿意花时间为我们去评估一篇来稿。 他最高兴的事情是帮助作者在《科学》上发表了论文,最痛苦最遗憾的事是不得不拒绝大量来稿。他对当前中国科学的发展、教育现状充满渴望和期待。
个人分类: 科技编辑|1078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李总理和我,美国《科学》杂志主编的社论
yonglishi 2014-4-6 16:17
美国《科学》杂志主编撰文赞叹李克强科学理念 2014年1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美国《科学》杂志主编。本文是其对会见的回忆。 李总理和我 我最近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期间拜会了李克强总理,讨论科学问题。刚开始我还不相信。中国毕竟是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而李克强作为国务院总理和党组书记,要处理诸多国内国际紧迫问题。我曾被总统任命为一个掌管10亿美元的美国科学机构领导人,任职四年中,奥巴马总统或拜登副总统从未直接指示我如何帮助他们实现科学愿景,为国家利益服务,更不要说亲自与我面对面讨论科学问题。中国总理会见我这件事发出一个强烈信息,表明中国认为科学对其未来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 会见的要求很明确。仅我一人出席,不带美国记者,时间是30分钟。我们将讨论科学和经济问题。我提前来到了会见地点,这是一间漂亮的拥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接待厅。没有像国会山或白宫入口处见到的X光安检机或人体扫描仪。总理和我喝茶、交谈,谈了70分钟,议题从探索宇宙到国际合作到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会谈开始后不久李的助手急匆匆送进来一张字条,大概不是很重要。为了不影响会见,总理将他打发走了。 总理对所有的问题都胸有成竹。他表示,中国应对环境问题的努力不只是意愿,而是已经产生实际效果。他提到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实现固碳1.6亿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价值到2015年将达到4.5万亿元人民币。他说:“我们要向污染的环境、不清洁的水、污浊的空气宣战。”为了说明中国在这方面是如何积极进取的,他举例说到中国在2013年解决了农村六千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14年计划再解决六千万人。但是,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我离开北京的第二天,也就是2014年1月16日,北京遭遇了危险的雾霾天气,PM2.5浓度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安全水平的20倍。 对总理来说,确保中国拥有最优秀最智慧的科学家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好政策,而且是他个人很关心的。三十多年前,他还是一个中国贫困农村地区的农民。由于高考成绩优异,被一流的北京大学录取,开启了他自己卓越的事业生涯。就任总理之后,他注意到贫困生在中国重点大学中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于是,去年中国政府要求各重点院校多招来自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生,并拿出500亿人民币作为这些学生的助学奖学金。李说,2013年农村学生的比例比上一年增长了近10%。 我们的会谈上了当晚7点的新闻联播,第二天早上各大报纸都做了报道。连出租车司机都知道这次会见,印象深刻。科研在中国享有明星般的地位。我推测这正是中国科学院白春礼博士提出要求时希望实现的目标。如果长远结果是中国最有才干的青年人纷纷成为找寻环境问题解决办法的研究者,我们就实现了共赢。(注:此文英文版将在4月1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以社论形式发表) Published Online April 3 2014 Science Express Index Read Full Text to Comment (0)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251293 EDITORIAL Li and Me Marcia McNutt Marcia McNutt is Editor-in-Chief of Science . During a week-long trip to China in January this year, I was invited to meet with Premier Li Keqiang in Beijing to discuss science. At first, I was in disbelief. After all, China is a nation of 1.3 billion people. Li, as Premier and Party Secretary of the State Council, has many pressing issue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ncern to attend to. In all my years as a scientist, including heading a billion-dollar U.S. research agency, this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vitation I had ever received to meet with a sitting national leader to hear his vision for science and discuss important global science matters.The fact that the Chinese Premier wanted to meet with me sent strong signals as to how China is seeing science as critical to its future wellbeing. The meeting would have clear ground rules. Just me, no U.S. reporters, for 30 minutes. We would discuss science and the economy, not politics. Some topics were off limits for the Premier, suggested as more appropriate for conversations between President Bai Chunli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and me. I arrived early for the meeting at a beautiful traditional Chinese reception hall. No x-ray machines or body scanners such as you find at the entrance to the U.S. Capitol and the White House. The Premier and me, having tea. And we talked, and talked, for 70 minutes, on topics ranging from space exploration to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At one point early in the conversation, Li’s aide rushed in with an urgent note. And yet Premier Li dismissed him; whatever important matter demanded his attention elsewhere would have to wait. The Premier was clearly well prepared to demonstrate that China’s efforts to address its environmental woes have gone beyond intent to yield results. He quoted numbers on carbon stored through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since 2000 (160 million tons) and the value of China’s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industries . He stated: “We need to declare war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n unclean water and dirty air. As an example of how China is moving forward aggressively on this front, Li claimed that 60 million rural water users were supplied with clean drinking water in 2013, with another 60 million scheduled to benefit in 2014. Yet there is still much to do. The day after I left Beijing, the capital experienced dangerous smog, with concentrations of 2.5-micrometer particles that were 20 times the level considered safe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nsuring that China has the best and brightest scientist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s not just good policy for the Premier, but something personal. Over 30 years ago, Li was a peasant from a poor rural part of China. Thanks to his excellent performance o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e was admitted to the elite Peking University, which helped launch his own illustrious career. When Li became Premier, he not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poor students at the elite Chinese universities was declining. Therefore, last yea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sked those universities to enroll more rural students from underdeveloped 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of China and provided 50 billion RMB (approximately US$0.8 billion) in scholarships to offset the cost of their college attendance. Their representation increased by 10% over the previous year, Li noted. Our meeting made the 7 p.m. national news and was all over the morning papers. Even cab drivers knew about the meeting and were impressed. Scientific research had attained rock-star status in China. I suspect that this was the hoped-for intent when Dr. Bai of the CAS made the request for my meeting with the Premier. If the long-term result is that China’s most talented youth become researchers to find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then we all win. Published Online April 3 2014 Science Express Index Read Full Text to Comment (0)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253962 ASSOCIATION AFFAIRS AAAS News and Notes Marcia McNutt INTERNATIONAL A Discussion on Science Between Premier Li Keqiang and Dr. Marcia McNutt During a visit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cience Editor-in-Chief Marcia McNutt had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with Premier Li Keqiang in Beijing on 13 January 2014. Much of the conversation centered around China's challenge of sustainably developing resources for economic growth while preserv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urb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re is no precedent for tackling these problems while supporting a population as large as China's 1.3 billion. Furthermore, China has been on an accelerated path to modernization, playing catch up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late 1960s. Li explained that China has been heavily investing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clean energy technologies as part of its strategy to propel the nation into the 21st century. As further evidence of China's commitment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Li pointed to efforts under way to tame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in China. As more Chinese citizens attain middle-class economic status and find their basic life needs met, they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quality of life. Although past Chinese leaders declared a war on poverty, and that war continues, the current leadership has now also declared a war on pollution. As a first step, Li explained that China is using science to address the human contribution to smog in major cities, moving beyond monitoring to take action to treat it. He noted that China has raised fuel standards to cut vehicle exhaust, developed clean technologies for coal use, taken step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dust from construction sites, carried out afforestation in arid landscapes, and returned unproductive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s. He said his nation is developing the world's largest wind power capacity, expanding solar energy, and investing in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technologies and new battery technologies for electric cars that require less palladium, platinum, and other limited resources. China is more than doubling the number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while setting aggressive targets to lower overall energy consumption. Li believes that developing renewable energy and conserving energy and resources can together contribute to GDP growth while preserving the environment. With all the current policies in place, China's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industries will have a market value of 4.5 trillion RMB yuan by 2015 (approximately US$720 billion at current exchange rates) and will soon approach US$1 trillion. This is why, he said, many compan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developing nuclear power, carbon capture, and clean energy have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 China. Clean water in China is also a major concern. Contaminated water takes a heavy toll on human health. In rural areas, 100 million to 110 million people still do not have access to safe drinking water. Last year, with the support of central and local budgets and funds raised by individuals, Li said that China began providing clean water to over 60 million people. The plan is to extend that initiative to another 60 million people this year, and the remaining 50 million next year. By then, the drinking water problem will be basically solved. However, highly polluted water still accounts for more than 10% of China's total water resources; a plan is required to resolve this issue. The following are excerpts from the conversation. On China's space program, its goals,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manned and robotic missions Li Keqiang: China's manned space and lunar probe missions have a twofold purpose: First,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and mystery of human life; and second, to make peaceful use of outer space. … peaceful use of outer space is conducive to China's development. China's manned space program has proceeded to the stage of building a space station, and will move forward step by step. … As human life is precious, we will start with robotic exploration before gradually expanding manned space exploration. Space is all too mysterious. We need to take risks, but not at the cost of human life when conditions are not yet right. 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operation LK: China … needs to fulfill the responsibility required of a big developing country and do what it can to help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needs to draw experience from them. This is a process of mutual assistance and mutual learning. … There are three priorities of cooperation: First, development, such as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second, improvement of livelihood, such a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to mitigate losses caused by natural disasters; third,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development of clean energy. … there are bright people even in a poor country. … Science research needs brilliant ideas, and this requires input from all sources. On climate change LK: Climate change is a common challenge of mankind. …There is still controversy about whether the main cause of climate change is human activity or 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nature. Nevertheless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human activities do impact climate change.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developing countries must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facing the whole of mankind. These challenges are related to climate change and are pressing tasks for us. China is committed to achieving modernization, but there is no past precedent for us to follow in human history on how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in an energy-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way. … Moreover, coal still accounts for about 66% of China's energy mix, and its emission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climate change. Hence, we are determined to conserve energy, and this is a top priority. …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in 2013 was 3.7% lower than the previous year. … we are vigorously developing clean energy. For example, China's installed hydropower capacity is 278 million kilowatts, and a total of 70 million kilowatts of wind power has been connected to the grid, larger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On building elite institutions versus promoting equal access LK: We will continue to build some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attract top-notch professionals. We place greater emphasis on educational fairness. For example, the share of poor students in key Chinese universities was declining. This is unfair for children in China's underdeveloped and poor areas. It also makes all-round and high-end scientific progress unsustainable. Last yea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ok strong measures to ask key universities to enroll more rural students from the underdeveloped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especially poor areas. … In 2013, the share of rural students in key universities increased by 10% over the previous year. … Our government has provided 50 billion RMB yuan in scholarships or student loans to finance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children from poor regions and familie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Science Express on April 3 2014 (Translation) A Discussion on Science Between Premier Li Keqiang and Dr. Marcia McNutt On the afternoon of 13 January 2014, Premier Li Keqiang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et with Marcia McNutt, Editor-in-Chief of Science magazine, at Ziguangge, Zhongnanhai in Beijing. In the 70-minute meeting, Premier Li and Dr. McNutt had an in-depth exchange on a broad range of science-related topics. Premier Li answered questions from Dr. McNutt on space exploration, China's scientific cooperation with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climate change,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following is a transcript of the meeting. Premier Li: Madame Editor-in-Chief, I am delighted to meet you. Welcome to Beijing. Science magazin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 wide readership. It is an authoritative and influential journal in the science community. Under your stewardship, fres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furthe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journal and better serving the general public. I am especially appreciative of your commitment to cooperating with the Chinese science community and making the voices and views of Chinese scientists heard through your journal. I hope that the two sides will continue to advanc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science community on one side and your journal and all its related scientific fields on the other. McNutt: Thank you very much, Prime Minister Li. I appreciated the words of welcome and the opportunity for this meeting. I believe this opportunity of a meeting between Science magazine and the Chinese Premier is such an honor for me personally and such an honor for Science globally. The importance of this meeting cannot be overstated. This meeting shows to the global science community how important China views scientific information to the futur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China in helping to use science in tackling global problems. Premier Li: Talking about science, one would naturally think of time and space. As far as human understanding about science and nature goes, space may be limitless, yet for us individuals time is limited. I am happy to use today's limited time to answer your questions. McNutt: Thank you. Speaking of space, I want to first congratulate you on your successful Moon landing this last month. We were all cheering you on. A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nations in space exploration, I know that China is accelerating plans for a lunar sample return mission and also proceeding with plans to orbit a permanent space station. Can you share with the readers of Science China's long-term vision for space exploration? What would be the balance between robotic missions and manned missions? Premier Li: Let me first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words about Chang'e-3's successful soft landing and scientific probe on the Moon. In the final analysis, China's manned space and lunar probe missions have a twofold purpose: First,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and mystery of human life; and second, to make peaceful use of outer space. China is a big country with 1.3 billion people. We see our effort in exploring the origin and mystery of the universe and life as our due responsibility to mankind as a major country. And peaceful use of outer space is conducive to China's development. China's manned space program has proceeded to the stage of building a space station, and will move forward step by step. Our lunar probe has made a soft landing on the Moon and sent back relevant information. Next, we will launch an automated mission to bring lunar samples back to the Earth for further study. As for how to balance manned space activities and robotic space study, in my view, robots are an extension of human intelligence and body—an extension with no limit if well designed. So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science needs, to a large part, the use of robots, including in the automated mission for lunar sample return to the Earth and in exploring deeper into space. To some extent, manned space exploration is a test of the strength and even limit of human life. Hence,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ife science. As human life is precious, we will start with robotic exploration before gradually expanding manned space exploration. Space is all too mysterious. We need to take risks, but not at the cost of human life when conditions are not yet right. The good thing is mankind has invented robots. McNutt: I remember a time when China was viewed as more insular. But that has really changed. China now funds research in Southeast Asia, Central Asia, and Africa and trains many researchers from abroad. What specific themes are priorities for your science cooperation with other nations? What do you hope the eventual outcome of these efforts will be? Premier Li: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It needs to fulfill the responsibility required of a big developing country and do what it can to help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needs to draw experience from them. This is a process of mutual assistance and mutual learning. China has a lot of suc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with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its neighborhood. For example,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SEAN countries to be exact, there are over 1000 such cooperation projects and over 10,000 mutual visits between scientists and technological professionals of the two sides. At the same tim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n countries are also expanding. China has provided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students and scientists from some African countries to study or do research in China. There are three priorities of cooperation: First, development, such as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second, improvement of livelihood, such a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to mitigate losses caused by natural disasters; third,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development of clean energy. As I said previously, this kind of help and learning is mutual and it benefits both sides. China will continue to do what it can to help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a lower level of development. During such cooperation, China has also gained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because there are bright people even in a poor country. I learned that you once taught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I understand that teacher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often draw very good ideas from their students. I am not saying that China is a teacher of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stead, we are each oth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My hope is that developed countries will also join in this cooperation process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a third party. This will make such cooperation richer. There will be a greater variety of ideas when people from countri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pool their wisdom. Science research needs brilliant ideas, and this requires inputs from all sources. McNutt: Wonderful! So, changing topic somewhat, is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a national economic imperative? If so, what fraction of GDP do you see devoting to address the problem? Premier Li: You asked a big question. Climate change is a common challenge of mankind. For a big and populous country like China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climate change also poses us a huge challenge. Although climate change, as a term, has not been in existence for a long time, just about 20 to 30 years, it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still controversy about whether the main cause of climate change is human activity or 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nature. Nevertheless,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human activities do impact climate change. You asked how much of its GDP China should spend o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Since there is not yet agreement on the causes of climate change, it is hard for me to give you a specific number. But one thing is certain.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developing countries must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facing the whole of mankind. These challenges are related to climate change and are pressing tasks for us. China is committed to achieving modernization, but there is no past precedent for us to follow in human history on how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in an energy-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way.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modern countries in the world now is, at most, around 1 billion. We are keenly aware that China, as a big developing country, now contributes to 11% of the world GDP but takes up 21% of global energy consumption. This means energy efficiency is still quite low in China. But the United States, with 5%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also accounts for nearly 20% of the world's energy consumptio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the largest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One cannot say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s low energy efficiency, but it is a fact that it has massive energy consumption. I don't wish to make too much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untries here. In China's case, if being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 in the world is its most prominent national condition, then I should also note that China's per-capita possession of resources, including water and energy, is way below world average, and this is also our basic reality. Therefore, we must uphold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Facing such harsh realities, we must tackle the constraints of energ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Moreover, coal still accounts for about 66% of China's energy mix, and its emission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climate change. Hence, we are determined to conserve energy, and this is a top priority. I can tell you with confidence that China's GDP growth in 2013 met the 7.5% target we se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and actually it would be higher than 7.5%. Our GDP will surpass US$9 trillion. In achieving that, we did not resort to quantitative easing. We neither increased budget deficit nor printed excess money. Rather, we relied on reform to energize the market and ensure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through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at is why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in 2013 was 3.7% lower than the previous year. This is by no means easy.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vigorously developing clean energy. For example, China's installed hydropower capacity is 278 million kilowatts, and a total of 70 million kilowatts of wind power has been connected to the grid, larger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We plan to build on that. We have also worked hard to improve the eco-environment through afforestation,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desert control. Efforts in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launched since 2000 are estimated to have realized 160 million ton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 know carbon sink is still an issue of controversy in the science community, but I believe an increase of carbon sink helps improve th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ll in all,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make utmost efforts to implement any ecological initiative that contributes to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and helps China tackle energy and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build a livable eco-environment. This is not only China's responsibility to mankind but also what China need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 is another point which is highly important, that is, energy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lso contribute to GDP growth. McNutt: So, energy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will also be a boost to GDP growth. Premier Li: With all the current policies in place, China's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industries will have a market value of 4.5 trillion RMB yuan by 2015, and will soon approach US$1 trillion. That is why many companies and RD institutions of nuclear power, carbon capture, and clean energ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focused their eyes on the huge Chinese market. Therefore, one should not set the efforts to tackle climate change against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s was regarded by many as part of science in the 20th century. One very important reason is it invented the concept of GDP. Mcnutt: Wonderful! I can't wait to tell the U.S. government about this. I know China is building elite institutions for star performers, for example, an MIT and a Harvard in China. But China also has the need to promote wide geographical equity so that no matter where a child is born, there will be institutions all over the country that have good access to science and researchers. Are there programs in place to advance both elite institutions and geographical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an you give me examples? Premier Li: I noticed that you put MIT before Harvard. I greatly appreciate this way of yours in showing your love for the place where you worked. But in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oriental culture, when graduates from Peking and Tsinghua Universities talk about their alma maters, they tend to put the other university ahead of their own, probably for the sake of modesty. The elite institutions you mentioned are necessary because they play a leading role in scientif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also advance equity in education, as it not only is important for social fairness but also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for cutting-edg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t's like a big pyramid: Without a solid foundation, there would not be a high top. The base and the top shouldn't go against each other. Rather, they form an integral whole. In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worked hard to develop higher education, including elite institutions. We will continue to build some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attract top-notch professionals. We place greater emphasis on educational fairness. For example, the share of poor students in key Chinese universities was declining. This is unfair for children in China's underdeveloped and poor areas. It also makes all-round and high-end scientific progress unsustainable. Last yea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ok strong measures to ask key universities to enroll more rural students from the underdeveloped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especially poor areas. Student selection is still conducted on a fair basis. Such a requirement has paid off. In 2013, the share of rural students in key universities increased by 10% over the previous year. And recruitment of students from poor and rural areas will be further expanded in the future. We must not allow it that children in poor and rural areas be left behind at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ir life. They are bright people and can make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ety. Over 30 years ago, I myself was a peasant in a very poor rural place of China. I took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was admitted by Peking University, which, in a way, changed my life. I am not saying that I am more intelligent than others or rural children should all aspire to become Premier. What I mean is that we need to give all rural children an equal shot at life. Our government has provided 50 billion RMB yuan in scholarships or student loans to finance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children from poor regions and families. And such financial support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McNutt: Do we have time for the last question? Premier Li: Sure. McNut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moved aggressively to curb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movement of people to the cities, the amount of crowding in the cities, and more affluent lifestyl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continuing to deteriorate. What new measures can be take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Premier Li: In the course of pursuing modernization, China's energy and resources consumption will continue to rise. We hope to pass the peak at an early date, yet it will take some time. China has become a middle-income country. With their basic life needs me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life, hoping to have clean air and water in particula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rogram launched 35 years ago is a war China declared on poverty. Nowadays, we still need to fight this battle, as we still have nearly 200 million Chinese living in poverty by the standard of the World Bank. At the same time, we need to declare war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n unclean water and dirty air. China's per-capita possess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just a quarter of the world average. We must work very hard to develop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In this process, we must, first and foremost, ensure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just as we both need to drink water and cannot live one day without water. Unclean water takes a heavy toll on human health. But you can rest assured that drinking water in most parts of China is safe, and you can drink it as you like. (Dr. McNutt took a sip from the glass of water on the table. Premier Li said, Thank you for believing my word.) But in some rural areas, 100 to 110 million people still have no access to safe drinking water. Last year, with the support of central and local budgets and funds raised among individuals, we solved this problem for over 60 million people. The plan is to extend safe drinking water to another 60 million people this year, and the remaining 50 million next year. By then, the problem will be basically solved. However, the unsafe water under national monitoring, or Grade V water, still accounts for more than 10% of total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and it requires a process to eventually resolve this issue. We must take resolute action to keep reducing water pollution. Another thing is air. There is pollution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it is more serious in cities. We are determined to tackle the PM2.5 in Beijing and other key areas, which is the biggest cause for the smog in big cities. The fact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decided to start with PM2.5 in its air treatment campaign is a testament of our courage. The WHO recommends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monitor particles ranging from PM10 to PM2.5. So far, I have not seen any other developing country monitor PM2.5 on such a large nationwide scale as China, though there are similar actions in individual cities of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not just monitor it, but also take action to treat it. In tackling the major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PM2.5, we raise fuel standards to cut vehicle exhaust, we develop clean technologies for coal use, we take step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dust on construction sites, and we carry out afforestation in deserts and return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s. We aim to gradually reduce and even eliminate those factors. We will unswervingly fight this tough battle. The experience of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tells us that the campaign against PM2.5 will take some time. For Beijing and coastal cities in eastern China, more wind means less haze. But we cannot rely solely on the power of nature. We believe in science, so we are willing to discuss this issue with Science magazine. Of course, we are also willing to discuss it with Nature . (Laughter) McNutt: The Clean Air Act worked in the United States. Cities like Los Angeles are a basin too and had horrible air conditions. But the Act worked and now smog is very rare. Keep up what you are doing now. It will work. Premier Li: Thank you for the information. We need to combine the forces of science and the rule of law.
1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姚远的科学传播之路
热度 4 kexuechuanbo 2014-3-7 09:08
姚远的科学传播之路 姚 远 ■本报记者 张行勇 “如今,廉颇老矣,夕阳西下,自认并不后悔这一职业选择,如有来生,下一辈子还做编辑。”这是西北大学编审、博导姚远在不久前的西北大学学报百年庆典座谈会上的感言片语。 从1980年入学报从事科技编辑工作至今,姚远可谓资深编辑。“编辑要拿起两支笔,以红笔为人作嫁,入道从业;以蓝笔修炼内功,自强自立。”这是他在中国科技期刊编辑界提出的口号,而他自己也正是参照此言走过了34年的科学编辑传播之路。 姚远的编辑人生,概括为两点:一是耗青春干小事,主编了一份学报,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之路;二是亲身实践,提出了一个口号,形成一个编辑成才和编辑部建设的模式。 以红笔为人作嫁 1980年,年尚25岁的姚远,放弃担任陕西省学联主席的机会,从学生工作岗位调入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做了一名普通的科学编辑。 在最初的两三年里,条件艰苦,姚远独自一人承担了《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征稿、初审、请专家复审、编辑、校对、印刷和发行等重担。 当时,铅排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难度很大,文种多,符号复杂,印数亦不过2000多份,故西安有规模的印刷厂谁也不愿印刷。姚远只好找到远郊秦岭山脚下的一家军校印刷厂,每期学报的印制至少要跑三四趟。每遇学报发稿、校对,他总是清晨五六点赶远郊班车,在厂里与工人师傅一起找铅字、改版、搬运、校红,晚上匆忙赶回西安,误了班车就只好拦卡车。 繁重的工作占去了姚远的所有精力,甚至旅行结婚回来一下车就冰天雪地地去给教授们登门分发校样。有一次,他连续工作48小时,以致晕倒在地而磕掉门牙,口内缝了七八针。 就这样,姚远硬是凭着一股对学报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一步一个脚印。他先后历任学报理科编辑室主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主编。他将一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西北大学学报》出版事业,编辑部也从独自一人到先后调入和带出10余名编辑,并提出了“立足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的办刊宗旨,将一份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大学学报办成了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优秀学报一等奖和首届全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多年来,姚远先后接触和指导作者9000余名,编辑或主编学报200余期,发稿9100余篇,总字数7200余万字。发表了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王选、吴文俊等20余名院士,以及傅种孙、李赋都、何炳郁等一批著名科学家的论文。 以蓝笔安身自立 姚远常言:拿好红笔,必须有拿蓝笔作为底气,否则就像一只不盛东西的袋子,只能匍匐于地,难以直立,也难以挺起胸,站得直,肚里没货,眼里没水,又何谈做好编辑!所谓“打铁先要本身硬”就是这个道理。 姚远以蓝笔安身自立的最重要成果是倾尽心血,先后在《编辑学报》《中国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刊发表了220余篇学术论文,完成了《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两部合计150余万字的专著。 其代表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对清末和民国间的2100余种科技期刊特别是500余种大学科技期刊作了历史性论证,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这既是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又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在国内外学界引起反响。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与我国台湾合办的《中国科学史通讯》发表书评誉其为填补空白之作和开辟了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 目前,姚远仍然兼任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及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等。 “不盛东西的袋子是站不直的。”这句古希腊的名言成了姚远对师从自己的研究生、博士见面时必讲的一句话。他向记者进一步解读,“人生必须有意义地生活,因为人的生命极为短暂。一个人必须终生不断地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否则在社会上就难以站直了!就像不装粮食的、干瘪的袋子一样匍匐在地,趴在墙旮旯角,在生活中毫无用场,非但无用,甚至还可能污染环境”。 年近六十的姚远,以34年的大学学报编辑人生经历注解着这句名言。 《中国科学报》 (2014-03-07 第11版 学人)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3248 次阅读|3 个评论
主编的新书《<群书治要>选粹与导学》出版了(人民日报出版社)
xiao 2013-11-10 23:54
鄙人担任副主编的《群书治要选粹与导学》一书,十月份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兹将相关照片奉上,与大家分享。
个人分类: 敝帚·自珍|4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Jillian M. Buriak:美国《材料化学》杂志的新主编
热度 1 zhpd55 2013-8-24 10:16
Jillian M. Buriak : 美国《材料化学》杂志的新主编 诸平 据 CEN 周刊网站 2013 年 8 月 22 日 报道,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Universityof Alberta )化学教授 JillianM. Buriak 将在 2014 年 1 月起进入《材料化学》( Chemistryof Materials )杂志编辑部,接任 Leonard V. Interrante 教授的职责,成为新一任《材料化学》杂志的掌门人。 美国化学学会( ACS )主编的《材料化学》杂志是主要刊登化学、化学工程以及材料科学交叉方面的研究论文,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学教授 Jillian M. Buriak 被任命为一名新主编,将在明年元月起接任创始编辑、前任主编 Leonard V. Interrante 教授的工作。 Leonard V. Interrante 教授是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的荣誉退休教授,早年毕业于美国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Riverside )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其无机化学博士学位 在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 (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获得, 他作为一名 NSF 博士后研究人员曾经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进行过研究工作 , 博士后出站回到美国,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助理教授。 1985 年在伦斯勒理工学院被优先聘任为正教授, Leonard V. Interrante 博士曾经是美国斯克内克塔迪通用电气研发中心( General Electric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in Schenectady )的研究化学家。 Leonard V. Interrante 博士 热心社团工作,长期服务于美国材料化学分会。他从前是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无机化学分会的秘书,也是 IUPAC 材料化学分会会长;还担任组委会主席、财务主管以及美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分会会长 , 首届“电子材料化学”戈登研讨会( 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on The Chemistry of ElectronicMaterials )的创始人兼会长等职。 2010 年 Leonard V. Interrante 博士 当选为美国化学会会员( ACS Fellow )。自 1989 年以来他就一直担任《材料化学》的主编工作,他也是《材料化学》杂志的创办人之一。 对于将在 2014 年元月由 Jillian M. Buriak 教授接任连任 20 余年的 Leonard V. Interrante 主编之事,美国化学会期刊出版集团的高级副总裁 Susan King 说: “ 化学会已经选定 Jillian M. Buriak 教授作为《材料化学》杂志的下一任主编,我们将与她一起工作感到非常高兴 ,Buriak 博士的到来同时会带来她对材料科学领域的敏锐洞察力以及以她自己的魅力来引领《材料化学》取得更大发展。她已经对于《材料化学》的未来创新发展有所谋划,我们相信《材料化学》将会在前任主编 Leonard V. Interrante 博士奠定的基础之上,未来会继续蓬勃发展,不断壮大。 ” Jillian M. Buriak 教授 本科就读于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 1986 年 9 月 -1990 年 6 月),获得化学学士学位; 1991 年 9 月 -1992 年 6 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 France )路易·巴斯德大学( Louis Pasteur University, Université Louis Pasteur )获得 D.E.A. , 1992 年 6 月 -1995 年 5 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路易·巴斯德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1995 年 7 月 -1997 年 6 月在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做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出站之后 , 1997 年 8 月 -2001 年 8 月在美国普渡大学 ( Purdue University )任化学助理教授; 2001 年 8 月 -2003 年 7 月在美国普渡大学任副教授, 2003 年 7 月 - 今在加拿大国家纳米技术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同时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学教授。 Jillian M. Buriak 教授曾经获得多项奖励以及荣誉( Honors/Awards ),下面仅仅列举 2005 年之前的 20 项: 05/2005, RutherfordMedal (Chemistry)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05/2004, Canada Research Chair in Inorganic andNanoscale Materials 04/2004, Canada’s Top 40 Under 40 03/2003, ACS PureChemistry Award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 annual award toan academic researcher in chemistry or chemical engineering under age 36, in North America 05/2002-05/2004, Camille Dreyfus Teacher-Scholar Award Annual award and grant for research andacademic scholarship 09/2001, FreseniusAward National US award presented to a scientistin chemical science areas under age 35, by Phi Lambda Upsilon, NationalChemistry Honor Society 04/2000-04/2002, Cottrell Teacher-Scholar A two year research/teaching fellowshipfrom Research Corporation, awarded to 16 third year assistant professors in theU.S, in chemistry, physics and astronomy 10/2000-10/2001, 3M Untenured Faculty Award 04/2000, Purdue University School of ScienceOutstanding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ward 04/2000-04/2002,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Fellow A two year fellowship from the A. P. SloanFoundation for research 04/1999-03/2003, National ScienceFoundation ( NSF )Career Award 8/1997-8/2002, Camille and HenryDreyfus Foundation, New Faculty Award 6/1995-6/1997, Natural Science and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Postdoctoral ( NSERC ) Fellowship 9/1991-5/1995, French GovernmentScholar (Boursière du Gouvernement Français, Ministère des Affaires Etrangères)Doctoral studies fully funded by the Government of France 2/1994-5/1995, CIES Fellowship Research fellowship from the CentreInternational des Etudiants et Stagiaires in France 5/1994, The InternationalPrecious Metals Institute Award Awarded for research on rhodium and iridiummetal complexes 9/1990 - 2/1991, Catherine Innes Ireland Fellowship Harvard-Radcliffe fellowship given forindividuals strong in both academia and extracurriculars to fund humanitarianprojects. Used to assist the Fijian government by teaching high schoolscience courses and preparing teaching materials 6/1990 - 8/1990, ICIInternational Fellow, Kortenberg, Belgium 6/1990, Danforth Teaching Award Awarded by Harvard Universityfor teaching excellence 5/1990, American Institute ofChemists Student Achievement Award 据谷歌学术搜索可得, Jillian M. Buriak 教授 1990 年以来已经发表论文 200 余篇,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一篇论文 {JM Buriak.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on silicon and germanium surfaces . Chemical Reviews , 2002, 102(5): 1271-1308.} 累计被引用 1283 次, 200 余篇论文总被引 6726 次, 2008 年以来被引用 3919 次; H 指数 37,2008 年以来的 H 指数 30 。具体被引指数见表 1 ,被引超过 200 次的几篇论文见下图。 Table 1 Citation indices All Since 2008 Citations 6726 3919 h-index 37 30 i10-index 67 62 (Hi-res image) 更多信息请浏览: http://www.chemistry.ualberta.ca/FacultyandStaff/Faculty/JillianBuriak.aspx ; http://www.chem.ualberta.ca/~buriak/research.html http://pubs.acs.org/page/cmatex/multimedia/index.html Interview with Jillian M. Buriak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8331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期刊编辑的胸怀
热度 15 wangdh 2013-7-6 01:16
学术期刊编辑的胸怀 (王德华) 学术期刊编辑需要什么样的胸怀?这恐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编辑手中是权力还是义务?这也不是每个编辑都明白的。有的认为是一种权力,可以主宰作者稿件的生杀大权。有的认为更多是一种义务和一种责任。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创新性,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的规范性。 国内的很多学术期刊的编辑有时候会感到自己受了很多委屈,会蒙受作者一些无缘由的抱怨和埋怨。 不可否认,编辑素质对于学术期刊的质量无疑是很关键的。处理稿件的规范性、效率性,审稿专家的权威性,对有争议稿件学术价值的敏锐性,学术精神和学术规范的一贯性,是学术期刊质量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说个自己最近内心很受冲击的一个经历。我们有一篇关于光周期影响动物产热和能量代谢的稿件投到专业期刊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负责稿件的主编审理后,返回的结论是拒稿,理由是稿件内容不符合刊物发表论文的范围。接到这个审稿意见,很是不悦,动物的产热和能量代谢怎么不属于 thermal biology 的范围呢?虽然稿件质量不是很高,但这个拒稿理由是不成立的。我心静了几天后,决定给编辑回复,说明我的意见,稿件内容完全符合刊物刊载的范围,拒稿理由不成立。 没想到主编很快就回复了。这次回复解释了他为什么拒稿的理由,说我们的稿件虽然与产热和能量代谢有关,但主要是光周期的影响结果,没有温度处理实验,没有体温的数据等。这是拒稿的理由,很抱歉在拒稿信中没有说明详细理由。 关于这个理由,我还是不同意。又回复主编:尽管我们这个实验中没有温度处理,没有体温的数据,但这些信息我们在另一篇文章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B) 中已经报道和讨论过了。文章中的产热能力与能量代谢的数据,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温度的影响。由于动物对光周期很敏感,光周期与温度也是直接相关的。如果是因为稿件质量的问题拒稿,我认可,如果说是稿件内容不符合刊物范围而拒稿,我还是不接受。在这封信中,我还提到了一个隐隐约约的一个感觉。尽管当今中国的某些科学家在科研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影响了中国学者的学术声誉,我们研究组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我们研究组在中国的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中是具有引领作用的,我们的研究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主编又很快回复:主编说很感谢我的开诚布公,但他的拒稿决定与这个没有任何关系。他又强调了一遍:尽管光周期对产热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与温度是间接相关的,但他还是希望在实验中看到光周期和温度的共同影响。文章内容必须是直接的 thermal biology 。在这封信中主编问,根据我们的交流,我想邀请你加入我们的编委会,你是否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寄一份简历给他。 ... … 前些日子收到了 Elsevier 出版集团的邀请函,邀请加入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期刊的编委会。 链接: http://www.journals.elsevier.com/journal-of-thermal-biology/editorial-board/ 这次经历,我很受触动。我做期刊主编多年,也担任一些期刊的编委,也为很多期刊审理稿件。说实话,如此耐心的回复,如此的心胸,我自叹不如。 再说句题外话,有意思的是,我还担任了2天的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期刊的编委。由于 我同时收到了2封邀请函,开始以为是同一个期刊。等详细看时,心里发虚了,另一封邀请函是 邀请加入学术期刊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编委会。这个期刊我没有什么印象,登录期刊网站浏览了一下期刊发表的论文,明白自己对这个领域是外行,没有能力担任编委 (编委的第一责任是为期刊质量做出贡献,对论文质量把关)。我发现我的名字已经在期刊编委会的网站上了。心里开始冒虚汗了,赶紧回复 Elsevier 出版集团,说自己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不适合作为这个期刊的编委。还好,第二天出版集团就同意了我的“辞呈”。 今天还收到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执行主编对副主编们的感谢函。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继续保持了高 IF 和在生态学期刊中的地位。信函中说,“我们都知道,向学术期刊投稿有可能是一个创伤的经历,但是我们获得的作者对在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的投稿经历的反馈是不错的。” 期刊编辑需要学术眼光,也需要一种胸怀。要有原则,要能够倾听善意的批评意见。注意收集作者的反馈意见。期刊编辑的学术水准和魅力,对学术期刊的发展是加分的。 自勉! ××××××××××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的稿件范围: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 Environment, Evolution and Medicine The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publishes articles that advance our knowledge on the ways and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temperature affects man and animals. This includes studies of their responses to these effects and on th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Directly relevant to this theme are: • The mechanisms of thermal limitation , heat and cold injury, and the resistance of organisms to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acclimation , acclimatization and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to temperature •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patterns of hibernation , torpor, dormancy, aestivation and diapause •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growth, ageing and life-span • Studies on modelling heat transfer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 • The contributions of temperature to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nimal species and man • Studie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and physiology related to temperature • Behavioural and 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of body temperature including its pathophysiology and fever • Medical applications of hypo- and hyperthermia Article types: • Original articles • Review articles Benefits to authors We also provide many author benefits, such as free PDFs, a liberal copyright policy, special discounts on Elsevier publications and much more. Please click here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our author services . Please see our Guide for Authors for information on article submission. If you require any further information or help, please visit our support pages: http://support.elsevier.com 美丽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11223 次阅读|33 个评论
主编(副主编)如何选定及其职责如何描述?
热度 1 liangjie74 2013-5-16 12:13
前段时间比较忙,本来不打算申报今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的课题了,过完5.1劳动节后却发现这两个题目还没有人领:主编(副主编)如何选定及其职责如何描述? 主编(副主编)终审决定如何做?我想是不是做主编的不屑于回答,而做编辑的又不敢回答,我试着领走了。说实话,这个题目是有些不好回答,因为国内各个科技期刊的运作模式不尽相同,不知道按哪种模式写能有概括性,也深怕由于自己的孤陋寡闻导致以偏概全,所以发此博文,希望了解到国内科技期刊更多的运作模式。
336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主编问我健康状况如何,能否给他们期刊审稿
热度 2 cosismine 2013-5-14 22:26
手术后他让我审稿,我告诉他我病了,不能为他们审稿了。那时候其实已经很糟糕,审稿老拖延,但他得知我的病后,说be sure to have my full respect. 当时说过,病愈后继续为他们期刊服务。也不过是客气话,我曾经以为死亡离我很近。 今天他通过我导师问我,他是否可以邀请我为他们期刊审稿。导师说, He appreciates you very much as a good reviewer, so being asked is a form of recognition of your capabilities....... 那时候审稿,不知道天高地厚,横加指点,为所欲为,有时候,别人都接受了,却被我拒稿,导师一直害怕我的声誉因此受影响,要我放弃自己的观点,同意发表,我却坚持,并把毛病指给主编,说如果你可以接受这个毛病的话,我就同意接受。 说实话,心理小小有些得意,只是所有这一切,都抵不过家庭亲人的快乐。
个人分类: 我美丽的秃瓢岁月|2846 次阅读|4 个评论
给钱给你主编位置——这事你信吗?
热度 1 seatin 2013-5-4 16:27
这半年频繁收到一个自称为北京某名牌大学(JTDX?人家声称,需核实)出版社编辑的QQ,每逢节假日必须给予热情洋溢的问候,然 后就一般转入正题,在QQ里面反复声称,他们目前xxx图书要出版了,空个第二主编的位置,邀请参加,说白了就是你给钱我给你个挂名;或者就是他们掌握许多期刊信息,可以发表,然后有个价目表,此类云云。 本来也就相安无事,就当是骚扰,今天不知我咋了就手长,去给点击下载下来了,我一看这火就上了,什么狗屁期刊嘛,几乎没有听说过,还均价在600-1100元/版,你是明火执仗抢钱的吧?接着嘴也长,在他们的群上说,“你们列的期刊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而且价格高的离谱,我们投个一篇EI期刊论文也就2000块钱封顶了吧。”。这不炮轰来了,各种讽刺,各种挖苦,问我:“你是不是教授啊?你发过EI没有就乱说”,我就奇了怪了,必须教授才能发EI啊,你们“出版社”的品味和认知也太低俗了吧!还说:你投过文章没有,目前一篇核心都要3000块钱了,娘希匹,哥的投的文章也不下20篇了吧,什么时候收过2000也上的,最后,我懒得和他们争辩,道不同不相为谋,祝他们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然后退群、拉黑。 这儿需要说下,如果真是如她所说的正规出版社,我真为这样的出版社而羞耻,如果长此以往,希望你们不要把中国出版界给污染完了。如果是冒名的,希望出版社能赶快出面处理此事。
2962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物信息学》新主编寄语
dechang 2013-4-28 07:5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院化学所毛兰群教授担任RSC分析化学Analyst的审稿主编
hmzhmz 2013-3-27 14:30
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所(InstituteofChemistry)的毛兰群教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TheRoyalSocietyofChemistry)分析化学期刊Analyst的审稿主编(AssociateEditor)。毛兰群教授的加入,对于促进和提高中国分析化学的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有更多优秀的化学工作者能够与英国皇家化学会一起工作,共同推动中国化学科学研究的发展。祝贺毛兰群教授的加入。
8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诚挚祝贺我刊主编王恩哥院士任北大校长!
热度 3 dudy75 2013-3-22 21:34
诚挚祝贺我刊主编王恩哥院士任北大校长!
2960 次阅读|3 个评论
NATURE主编来信,感谢我给他们审稿
热度 7 lpzhao 2013-2-2 01:23
大意是说,你去年为NATURE审稿3篇,这是不多见的!为了感谢你的贡献,免费送你一年的NATURE本刊或其旗下任何一种刊物的订阅。我选了NATURE本刊的订阅。 做审稿人都是没有报酬的,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家,为同行审稿或者被同行审稿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报酬,照样乐此不疲。 NATURE能送一年的订阅,也算是个酬谢,不客气,照单全收了。 Gmail - Thank you for referring NPG papers.pdf
个人分类: 科学方法|7844 次阅读|10 个评论
作为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杂志主编的最后一封信
热度 1 王飞跃 2012-12-31 17:37
作为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杂志主编的最后一封信
这是本人作为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杂志主编所写的最后一封信。四年来,我感到作为主编最费心、最费力、最费时的工作就是写 “Letter from the Editor” 。然而奇怪的是,除了时间上的压力之外,我对每一次写信都有一种期盼,而且是一种挑战性的期盼。除了因病没有完成今年第 2 期的信之外,我总共写了 23 封信。这些信反映了我对许多学术研究,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的粗浅看法,一般比较空洞,但可能是今后自己许多研究的源头。对我个人而言,这些信远比自己的学术文章有意义。最后的一封信,本想系统地回顾一下四年的经历,基于时间的压力,只好匆匆地写了下面的短信。 再次感谢过去四年来所有对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做出贡献的同仁,并预祝杂志在新的主编曾大军教授和编委会的指导下更上一层楼! 祝新年快乐!
23211 次阅读|1 个评论
就韩寒当科普书主编再说两句
热度 1 Bobby 2012-12-16 18:48
看着大家就韩寒当科普书主编开起了火,我就再说两句。 显然,对一件事情的评论有几种基点,一是就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实至名归;二是就目的来看,是否有意违规,是否在其中攫取不当得利;三是就结果而论,是否有良好的社会结果达成。 科博网上反对韩寒当科普书主编的主要是第一个基点 ,觉得韩并非科学界中人,对科普书主编没有资格,这样当主编是一种尸位素餐,窃取他人果实,是一种违规或不端现象; 科博网上不反对韩寒当科普书主编的主要是第二、三基点。 就第二基点而论,觉得韩当科普书主编是别人利用,或者说真正主编与韩相互利用,前者利用韩的名气和市场号召,至少韩是给这本书起了名字的(将一本科普书起为“它们”确实太文艺了点,除韩外,科技界人断不会用这种书名的)。这种当主编的做法实则是出版界之潜规则或明规则了。就第三基点而论,科普书出版是赔钱货,韩当主编可能成全了这部书的出版和发行,如果韩不当主编,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 由于基点不同,争论双方都没办法说服对方。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81 次阅读|2 个评论
再说“主编”
热度 5 xcfcn 2012-12-15 20:42
有人一再辩称韩寒挂主编没问题,因为其他两个人的贡献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清楚了。 我虽然不知道“主编”是什么玩意,但我知道导师和通讯作者是什么意思。显然韩寒挂主编就表明这本书他是主导,而其他两个人仅仅是执行者而已,韩寒主编对所有事情(好事/坏事)负全责,说的极端一点,如果那本书获炸药奖的话,少不了韩寒这一份,而且韩主编还是头一份。 但,这是事实吗?如果不是,为什么韩寒可以挂主编?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死命的为之辩护? 真不理解!
个人分类: 杂论|1313 次阅读|8 个评论
屁股决定脑袋!
热度 7 xcfcn 2012-12-15 17:29
博主按:孟津老师引来的“韩主编事件”导致持续的争议。孟津和老蒋对韩寒挂主编持宽容态度(认为是市场规律可探索或技术问题),但我、编辑杨晓虹和主编王德华认为 这是是非原则的问题。 大概我上升到一个“道德制高点”,老蒋作为研究伦理学的人感到有点郁闷。我以及zzjtcm也很惊讶老蒋的立场,刚看了孟津老师的文章,我似乎理解了孟津和老蒋的立场:那是因为老蒋和孟津是宽厚长者,深知出版书籍尤其是科普的不易。所以对于“它们”的擦边球抱足够的宽容。总觉得如果是好书的话,挂主编不是什么大事。 但显然扫地僧和陈安等人不这么看,他们是站在一个平等的视角(他人的视角),觉得挂主编这种行为(魔鬼的交易)看似没有伤害别人,其实这种情况蔓延的话,必然伤害到以后小人物的著作更难出版。所以必须对这种行为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其实我的立场反而是比较和稀泥:就是一旦(在公开场合)提到这种事情,我们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我们不提的话,我们可以默认/宽容这种行为的存在。 另外感觉孟津老师也有点生气(当然也不排除孟津老师可能真的有点孟夫子气),对陈安把“推荐博主”列出来示众表达抗议。我作为一个老混在网络上的人,觉得孟津老师的反应大了点,大概扫地僧和陈安也有点惊倒了的味道。在我看来,陈安列出那些“推荐博主”仅仅是表示孟津老师的人缘/魅力有多大而已。应该没有任何株连九族的意思。 PS:事实上,这样的道理很浅显。为什么会在科学网争的一塌糊涂呢?看来大家的公民课没上好啊! 孟津: 砖头飞过后再说科普的问题 每个人说话、做事都可能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等原因而引起争论。争论是件好事,可以让事情更明白。但前提是大家要守一些争论的规矩,否则就会变得难看,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如果我们从文革中能学到些东西,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可以不喜欢一个人,但不要去侮辱他;我们可以喜欢一个人,但也用不着去崇拜他。科学网上的争论中,虽然有言词尖刻的时候,我觉得基本上还是理性占了上风。但有一点我觉得是不妥的,就是在自己的博文下,列出推荐支持不同意见者博文的读者名字,让我想到株连九族的旧式文化。每个人写的东西,以理服人,自己负责,这就很充分了。别人推荐一个博文,不见得就是赞同或者部分赞同该博文,我们没有理由让读者来为任何博主的文字担待责任,或者让他们感到为难。尊重别人,宽容别人,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时时记住的事情。 Sweeper 2012-12-14 15:41 其实我昨天的随手评论,是真的为您所推荐的那本书感到可惜,纯粹的个人感觉而已,没想到闯了祸。我相信您所认真推荐的,一定真的是本好书。只是我的确不肯把韩少的挂名之作,搬上我的个人书架。 一念之间,总觉得要是白天把韩少弄上架,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其它我所热爱的作者们,就会纷纷地从书架上跳楼 … … 这当然完全是我个人的感性迂腐之见,其实真的没有什么道理。不过是萝卜青菜,各人所爱而已。但有这种迂见的人,大概也不少。所以我才为按照那种所谓的“市场规律”所出的好书,感到可惜。 在这件小事上,如果硬要讲道理的话,1楼,22/24楼两位女生所讲的感性道理,我比较认同。而孟夫子您忽然板起面孔,特别是在倒数第二段里所站的高度和姿势,我觉得有点像照片里的那只大的mesozoic mammal 啊 且落荒而逃,免得吃规矩。 陈安 2012-12-14 21:59 如果孟津来主编《它们》,应该是大大降低了那本书的品味,至少比当前的这个主编要低很多 sweeper跑了,我也跑了,没想到孟夫子的帽子工厂虽然没明着开,但是水平不低于文革中的那些位。 再不敢评了
个人分类: 杂论|1683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不解和求解:主编、师生和猪肝
热度 16 wangdh 2012-12-15 11:13
不解和求解:主编、师生和猪肝
不解和求解:主编、师生和猪肝 (王德华) 北京又一场积雪,看来应该不是末日,来年是一个好年头。老话说:瑞雪兆丰年。 一、谁可以做主编? 韩寒主编了一本科普读物《它们》。有老师对“主编”提出质疑。蒋老师从科学传播的角度进行了论述。我在蒋老师的文章: “从《它们》谈科学传播 ”下的评论(和请教): 【 wangdh 2012-12-14 12:57 科普书、娱乐书、消遣书,不管是不是韩寒,做主编应该是可以的,为了市场和传播的目的的话。 专业书、科技书籍,蒋老师应该是不赞成这样的挂名主编吧?那样的话,科技界、教育界可真的就乱了啊。 请问:主编,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内,是否含义和责任不同啊? 】 蒋老师回复 (2012-12-14 14:20) : 1、 咱们科技界、教育界本来就真的够乱的了,而且还不是韩寒闹的。 2、 科技界、教育界中许多书、丛书的主编做出的贡献远比韩寒来得要小,而且还没有韩寒这样明确标出作者的实际贡献。在这方面,那些主编应该向韩寒学习。他们可以当主编,但是应该把实际做了什么工作说清楚。 我还是对什么资格的人可以做“主编”、主编应该有什么责任等问题有些疑惑。我自己作为一个学术期刊的主编,知道自己的责任,一定不是挂名而已。我也参与过编辑一些书籍、著作,也知道一些主编需要做的事情。我觉得“主编”不是很随意的,是很严肃的事情。如果学术界真有一些乱象,不等于我们就要去宽容,甚至去纵容,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受害。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学术著作的主编可以随便挂名,一个公司老板肯出经费资助,他(她)是否可以担任《中国生物学研究进展》、《中国物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数学研究进展》等等之类的著作的主编?或者某个专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学》等专著的主编? 如果可以,学术界、教育界的水是进一步浑,还是逐渐变清?学术著作时一个学术人的成果,是可以衡量评价一位学者的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您认为学术著作可以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做主编吗? 补充:Cell集团的杨老师关于“主编”职责的说明(引自黄老师的博客评论): 【40 杨晓虹 2012-12-15 03:09 呵呵35楼的评论涉及到了我的 domain,我就说两句吧;) 首先我倒不觉得这里很多人对《它们》的出版不爽。至于主编的职责,国际上也从不要求主编必须参与书籍刊物的具体写作。有的主编会写序言或Editorial有的不写,但我没有见过叫只负责序言加市场推广的作主编的,序言作者就叫序言作者,市场推广就是市场推广(marketing director etc), 营销就是营销,公共关系就是公共关系。注意这里只是在假设《它们》现在说的主编只负责了序言和市场推广,如果真实情况是韩寒直接参与了下面的工作,那他的主编衔头自然是当之无愧的。 那到底主编都干和不用干什么?像上面所说的,一般国际的科技出版惯例上并不要求主编写序言和具体章节,主编也并不需要太关心市场推广产品销量等等。但主编必须是这本书或刊物的灵魂,决定它的aim and scope,读者群的定位(这个也间接决定了要用多浅显或专业的语言写),决定内容的广度深度覆盖范围和质量的最后把关,决定或参与决定写作制图审阅编辑校对排版制作发行的团队和流程及各种deadlines,如果要外审谁来外审,内容或版权等有争议(出版前及后)或审阅人意见不一时怎样解决和定夺,等等。 外行做主编可不可以?原则上如果他虽然外行但对涉及的领域很熟,能够胜任上面所说的当然可以,但我想这种情况在国际上非常少见,特别是科技类读物,即使是少儿读物可能还是得找足够在行最好再有一些儿童教育经验的才行。这就像我在另一篇博文的评论里提到的,如果找杨振宁李政道主编中国古典文学鉴赏或者交响乐的科普,即便他们是业余爱好者,效果大概会怎样呢?(如果没有其他人在暗地里做着主编的工作)?如果真有“替枪主编”,恐怕对他们就不公平吧。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his is a matter of principle.】 二、真有导师“明目张胆”掠夺学生的成果吗? 师生之间的恩恩怨怨,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在 喻老师的文章:“ 强烈反对“明目张胆”地掠夺学生成果 ”下评论(请教): 【 wangdh 2012-12-14 00:22 1、(您说的这些)真的还是假的?导师明目张胆抢学生的成果? 很多时候是导师写的文章,把学生名字挂上的吧? 2、什么刊物要求作者必须是导师? 3、再说了,一个连科学论文署名规则都不知道的导师,他的研究生会是什么样子的? 您说的这些情况,我在科学院几乎没有听说过啊。】 喻老师回复 (2012-12-14 06:14) :哈哈,我不了解科学院。但,大学里面,我见过好几个这样的人,用学生的论文,居然最后还真评上教授了。 我就是不明白,如果导师评个教授都必须靠抢夺学生的成果,还“明目张胆”地抢,这样的导师导出来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等他们当了导师以后,又会是什么样子?研究生同学们,如果你的导师是这样子的,如果你还想做点学问的话,还不赶紧走人?去找个明白人学点本事。 如果一个学术期刊明文规定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不接受,必须是导师为第一作者,还是不要投这样的刊物了。可以预见,这个刊物是没有什么发展希望的。学术期刊重要的原则是:相信作者,宽广的胸怀。如果不相信作者,办什么期刊?学者需要怀疑精神,可不是怀疑一个作者的人品。没有一点胸怀,如何容纳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审稿意见? 三、吃猪肝危险吗? 前些日子,何老师提出了猪肝的卫生问题,建议吃猪肝要慎重。吃猪肝要注意安全是没有错的,我还是对其中的道理有些不解。现在的社会里,我们吃什么不应该注意呢? 何先生的博文:“ 不得不透露的秘密:猪肝危险 ! ”中,有一段描述: “ 现在猪都是吃饲料的。而肝呢,是生物体内的 “ 化工厂 ” 、代谢器官、解毒器官!所有的毒素,所有的激素,最后都代谢到肝 …… 可能少部分毒素被排出,但很多可能就潴留在肝中了 …… 因此,肝原来被认为是补品,现在很可能是毒素来源 ” 我的评论:“这段描述可能有问题。肝脏是一个解毒器官,但并不意味着积累毒素啊。同样,消化道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不是饲料里的毒素就积累。肝脏本身的病变,与吃肝脏的关系,可能不是这样的。” 何先生没有回复。所以我一直有个疑问,肝脏真的“有毒”吗?我们人体里的每个细胞都要进行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过程,这是生命延续的基础。每个器官(系统)都有其固有的生理功能。 肝脏确实有一些寄生虫,如草原动物肝脏内的肝包虫,这样会毁坏肝脏的功能。病态的动物,患有各种疾病的动物,可能不只是肝脏有病变,其他器官也会有病变。所以,我觉得动物本身的病态和疾病,甚至一些寄生虫和传染病,都会引起一些人类健康问题。注意卫生和合适的烹饪办法(如煮熟、熟透等)是必须的。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4881 次阅读|46 个评论
《Nature》期刊主编Dr.Nick Campbell报告
lucking1974 2012-12-14 10:08
《Nature》期刊主编Dr.Nick Campbell报告
12月6号,上周4,《Nature》期刊主编Dr.Nick Campbell在访问我校期间,为全校师生作了一场报告,具体新闻见 http://news.njau.edu.cn/?m=articleid=35582 。 现将其报告的PPT摄像图片给大家分享(手机拍的,效果不是太好,放大后基本可看清),请见附件
个人分类: 学校与教育|6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就韩寒当科普书主编说两句
热度 1 Bobby 2012-12-13 19:25
包括科普在内的科研类书、人文社科类书出版多数情况下是赔钱的货,其最大问题是市场和经费。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科学遇到文艺的事,才有韩寒当科普书主编的事。 在人文社科类书出版方面,比这个更加那个的事还要多,一部或一套图书有名誉主编、总主编、主编、责任主编等多级主编,一般大领导、大学者当名誉主编、总主编,正经做事的当主编、责任主编。 出版社或真正的主编在策划时就想好要 ” 拉虎皮当大旗 ” ,权贵、要人、名人有号召力、有影响力,出版社尿他们、读者和市场也尿他们,更重要的是,能解决大型图书的出版经费问题。 明乎此,才不会急呵呵地看不惯这种情况。少见多怪。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77 次阅读|1 个评论
【它们】,挂狗头卖羊肉?
热度 15 xqhuang 2012-12-13 15:38
【它们】,挂狗头卖羊肉? 《恐龙专家》的一幅插图,与科学何关? 科学网没有热闹她爹,肯定热闹不起来! 昨天,孟津老师破天荒地为韩寒主编的《它们》写了一篇书评:【 当科学遇到文艺 】,没想到却招来著名评论家扫地僧的一个铁扫帚,一旁看热闹的热闹她爹顿时手痒,也抡起手中四公斤的板砖,毫不客气地对着孟老师的头狠狠地拍下,围观者见状都闭上了眼睛,心 想孟老师这回完了。 让众人意外的是,孟老师抗击打的能力实在太强了!见热闹她爹气喘吁吁,孟老师轻弹砖灰,笑着说:砸得也还算温柔,你可以买一本《它们》,让你家热闹去翻翻这本书,看她是怎么反应的。“热闹不喜欢恐龙,而且这样的人编的书,一定不会翻!”,热闹她爹强烈地反应着。 作为科学网的第一人缘哥,被网外高手扫地僧和网内第一重拳手热闹她爹群殴,孟老师太冤了!在书评中,孟老师这样说:【 书的两位作者,绘画的是赵闯同学,拟文的是杨杨同学,都是80后。我问他们倆讨了签名,也直接了当地问两位:韩少是书的主编,他参与了多少工作,你们服气吗? 】。孟津老师果然高人!他用非常巧妙的方式替赵闯和杨杨同学说了公道话,同时狠狠地鞭打了韩少,你这是赤裸裸的剥削! 在中国,一切都在异化,“主编”已经成为荣誉头衔,主编不编、主编不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就像科研项目的主持,有多少项目是主持完成的?对于“挂羊头卖狗肉”的欺骗行为,应该谴责,而对于“挂狗头卖羊肉”,我们应该怎么做? 谁不希望自己的羊肉卖个好价钱?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人家的死狗肉都比你家的好羊肉卖价高,有人就是心甘情愿被宰!为了生存“挂他人狗头卖自家羊肉”,明知被剥削,却必须面带微笑地说:我无怨无悔!多么令人无奈?听说赵本山的出场费200万/每场,咱即使脱光了满地滚,估计也卖不了200元,人比人气死人。 赵闯和杨杨同学也自己卖过羊肉【《恐龙专家》,售价仅为26元】,没有销路,只好打起名牌“狗头”的主意,终于实现了双赢。孟老师只是品尝了赵杨的【狗头牌】“羊肉汤”,觉得味道不错,夸了几句“厨师”的手艺。如果一定要说孟老师为朋友两肋插刀,更像是为好“厨师”被黑心“店主”剥削而抱不平,插了“店主”两刀。 【它们】,正如孟老师所说它还不算是真正的科普,我认为它更像中国的孙悟空、美国的米老鼠、日本的奥特曼、英国的哈利波特、。。。,借科学玩文艺,这也是韩寒为什么敢当“主编”的原因,里面没有科学!不管【它们】是“狗肉”还是“羊肉”,我大概不会自己掏腰包去品尝,如果有人免费赠送,我可能也会顺手翻一翻。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9945 次阅读|69 个评论
当科学遇到文艺——说韩寒主编的《它们》
热度 53 jinsblog 2012-12-12 06:45
当科学遇到文艺——说韩寒主编的《它们》
朋友的朋友, 说 要送我一本 书 ,一本大 书。我说好啊,书我都喜欢,大书好看,我更喜欢。结果看到书的时候,才发现那书比我想象的还要大、还要沉,据说有四公斤,按书的标价算,差不多 50 块一斤。这书勉强可以塞进我的行李箱,让行李箱在机场被贴上“ Heavy” 的标签。不过那书的确挺好看,我拍几张作为例子搁在博文里。 书是著书的两位朋友送过来的,其中一位算是老朋友,几年前帮我们的一篇文章做了一个复原图,成为有我们文章那期《自然》的封面图, 好像是中国艺术家首次在《自然》封面上的绘画作品,不容易,也是一桩趣事。这张图也收在大书里。书名很酷:《它们》。和我们相对而言,书名有点淡然的趣味,也有些对地球上曾经的生命的敬畏。 书的主编是韩寒同学,我不认识,只知道他的博文比我的要知名得多。他在书后写了个《跋》,说往事如烟,现实如烟屁股,以及他一岁多的女儿。书的两位作者,绘画的是赵闯同学,拟文的是杨杨同学,都是 80 后。我问他们倆讨了签名,也直接了当地问两位:韩少是书的主编,他参与了多少工作,你们服气吗?他们说这没有啥吧,就像一个电影的制片或导演,他们没有在电影中表演,但没有他们就不会有那些电影。 杨杨说写了三个版本,韩同学最后选择了一个文字比较简洁的,也给书定了题目,这大概就是首长意志的表现了。当然,因为韩同学的名声,书能卖更好的价钱,这就是市场规律了。以社会名人来推动和科普有关的出版物,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也许是值得探索的一种方式。 这本书是带文字的画册,介绍地史时期中的脊椎动物,以恐龙和中国领土上发现的物种为主。虽然书商建议上架为科普类,但严格地说,我觉得这本书还不算是真正的科普,因为它更多的偏向于感性内容,而不是理性内容,但感性中是带有理性的。比如那些图,其根据是真实的化石形态学和相关研究,各种测量数据,细到毛发有多长,牙尖有多高,手指头有多长,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种环境中同时还可能有什么生物,它们吃什么,能做什么样的身体动作,等等。在这些条件下,再去构思画作,通常会来回修改了许多稿。记得当初赵闯为我们的图找背景,跑到北京山里去拍了些银杏树回来作参考。图的初稿出来后,我说现在的银杏和侏罗纪时的银杏树叶是有差别的,同时提供了一些侏罗纪银杏化石叶子作为参考,让他修改图。从文字上看,这本书也偏“文艺”而不是科普,有点讲故事的味道,辅助介绍图片内容,勿需多言。粗粗读了几段,文字挺流畅,虽然在科学内容上也有可以挑剔的地方,不过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在我知道的中文科普书中,我认为这一本是比较出众的。我周围一些朋友,也出过一些相关的科普书,大部分书质量都不够,多有点走低成本、薄利多销、主打低端市场的路线,让本来不错的故事,萝卜白菜一般就卖了,如同纽约的中餐馆,挣的是辛苦钱。对我一个自认为是看过猪跑的人来说,《它们》中的绘画作品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是顶尖的,完全有做成精品的内容和本钱。把书做到有内容、有品味,体现出作者把活做得漂亮的心情和劳动,这是我比较看重的地方。现在有很多的“书”,错误百出的就不说了,好些都是猫盖屎一般的凑合,好一点也不过是胡适曾经调侃过的“差不多”先生的模样,都是着了急功近利、捞一把就得、不捞白不捞的魔。真要能静下心来做,像莫言那样去慢慢讲自己的故事,什么事都能做到全世界最好。 我特别想说的是,书中的 200 余幅图,都是赵同学一个人的作品。有些图过去他也在别的书中发过,这本大概是他这个系列绘画的一个“全集”,也会是最高质量的表现了,印刷得很精美。赵同学有点闯劲,能弄出这么一个集子来,不容易。在我们今天很在意各种留洋、名校出身的年代,他基本上是自学,没有受过美院的专业训练,手中的作品完全来自于爱好、天赋和努力,算是民间艺术家吧。当我翻看他随身带的素描本上的“涂鸦”,从人物速写到卡通造型,感觉都挺棒的,我当场就有想撕几页下来作为收藏的冲动。那些画让我想到了泰坦尼克号上的杰克,尽管杰克同学的小脸白了一点。如果赵同学要碰上一位罗丝那样的女朋友,我会建议他们旅行时最好不要坐船,会很危险。 在纽约我见过不少中国各家美院出来的学生,在街头上摆一摊,为人素描作画挣钱,每天工作十分的辛苦。他们手上写实的功夫,可以说是好得令人羡慕嫉妒恨。可是这样的写实功夫,在艺术上很难超越曾经有过的那些大师们,不免会显得匠气。在一生的漂流和追求中,只能先凭手艺弄口饭吃,然后琢磨以后的辉煌。《它们》这种和科学有关的画册,正规美院出身的学生,是不是也愿意做、也能做得成?毕竟,这样的作品还是很不容易的。 跟两位作者聊天,也感到了现在一些 80 后打拼的劲头,经常为了赶活而熬夜,很伤身体的样子。如今北京这种地方,过日子不容易,很多人都被钱压榨得如朽木一般,毫无生气。年轻人拿自己的青春来燃烧,照亮每天吃食堂饭菜、挤住在狭小空间里的日子,期盼着能翻身的一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难处。但相比而言,我还是觉得今天的年轻人,比我们当年的机会多,也不用担心成为反革命。有本事的人、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到最后的人,终究会有出头的日子,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与感悟|14867 次阅读|133 个评论
与人民卫生出版社《膝关节镜基础》主编潘海乐师兄友好交流
GaoXurenKnee 2012-9-29 22:57
与人民卫生出版社《膝关节镜基础》主编潘海乐师兄友好交流
今年年初在博库书城买过一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膝关节镜基础》,读过之后获益良多。这本书的作者是潘海乐主任。我2009年获得卫生部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资助去日本东京学习时从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资助通讯录里就知道了潘海乐师兄。因为潘海乐师兄也是受卫生部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资助去日本学习的。潘师兄当时去的是日本京都。比我早3期。虽然早就知道潘师兄,但一直未能有机会当面请教,分外遗憾。 昨天,在上海六院赵金忠老师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学习班上发现坐在我前面认真听课的正是潘海乐师兄。非常高兴!昨天、今天和潘师兄在一起交流了很多膝关节、肩关节的相关关节镜理论和技术。本人受益匪浅。 在此,向大家推荐潘海乐师兄的力作: 《膝关节镜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12月出版) 。 内容简介 《膝关节镜基础》的目的,旨在面向有志于关节镜技术的骨科医师、特别是刚刚开始从事关节镜技术以及具有一定基础的中青年骨科医师,提供给他们一本膝关节镜技术快速入门、理论和实际操作并重、详细介绍关节镜技术要点的指导书。在重视关节镜诊断的同时,比较系统的阐明了关节镜下手术所需常规及特殊器具及其使用上的注意事项、术前准备、术后康复以及关节镜下手术与切开手术相比的独特优点。从开篇的基本关节镜技术开始逐步介绍,递进到针对不同具体疾病处理的各种关节镜技术操作技巧,对关节镜下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基本原则、关键要点进行了易于理解的说明。 目录 第一章 关节镜设备和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 关节镜设备与器械 一、关节镜系统基本构成 二、关节镜的光学特性 三、直视镜和斜视镜 四、关节腔灌注充盈系统 第二节 膝关节镜常见人口 第三节 关节镜手术体位、铺单及麻醉 一、关节镜手术体位及铺单 二、关节镜手术麻醉 第四节 关节镜操作手法和膝关节各部位观察要点 一、髌上囊与髌股间室的检查 二、膝内侧间室的镜下检查 三、膝外侧间室的检查 四、膝后内侧间室检查 五、膝后外侧间室检查 六、胭肌腱沟及胭肌腱检查 第五节 关节镜手术后处理 一、引流管 二、弹力绷带 三、冰敷 第二章 关节镜相关影像学 第一节 与关节镜相关的常用影像学检查 一、x线摄影 二、断层摄影 三、关节造影 四、CT 五、MRI 第二节 膝关节内各结构影像学检查中表现 一、半月板 二、交叉韧带 三、关节软骨 四、滑膜 第三章 关节镜相关局部解剖 第一节 髌股关节相关结构 一、髌上囊 二、髌上滑膜皱襞 三、髌骨 四、股骨滑车沟 五、髌内侧滑膜皱襞 六、髌下侧滑膜皱襞 七、髌下脂肪垫 八、内侧沟和外侧沟 九、胭肌腱 十、股骨内侧髁和外侧髁 第二节 半月板 一、内侧半月板 二、外侧半月板 三、半月板血供 第三节 交叉韧带 一、前交叉韧带 二、后交叉韧带 三、交叉韧带血供 第四章 骨性关节病 第一节 前言 一、骨性关节病的关节镜适应证 二、麻醉 三、手术注意事项 第二节 关节镜下病例实例及术后康复 一、半月板手术 二、0A关节软骨削刮 三、骨刺切除术 四、骨软骨柱镶嵌移植术 五、各种手术的术后康复计划 第三节 并发症及其对策 一、术中并发症 二、术后并发症 第五章 剥脱性骨软骨炎 第一节 前言 一、发病及诊断 二、治疗方法选择 第二节 手术方法及术后康复 一、手术方法 二、术后康复 第三节 并发症及其对策 第六章 滑膜皱襞综合征 第一节 膝关节滑膜皱襞 一、髌上滑膜皱襞 二、髌内侧滑膜皱襞 三、髌下滑膜皱襞 四、髌外侧滑膜皱襞 第二节 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治疗 一、诊断 二、关节镜手术要点 三、异常皱襞所见 四、镜视下皱襞切除要点 五、髌下脂肪垫炎 第七章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关节镜治疗类风湿膝关节炎 一、关节镜适应对象和时机 二、关节镜滑膜切除术的优点 三、关节镜器械 四、关节镜观察 五、滑膜切除 第三节 关节镜下病例实例 一、髌上囊、外侧沟部滑膜切除 二、股胫关节、髁间窝、内侧沟部滑膜切除 三、髌上囊、内侧沟部滑膜切除 四、关节后方的滑膜切除 第八章 半月板切除术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要点 一、麻醉及体位 二、切除范围 第三节 关节镜下病例实例 一、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 二、内侧半月板后部的活瓣状撕裂 三、水平裂 四、外侧盘状半月板 第九章 半月板修复术 第一节 半月板缝合术 一、半月板缝合术适应证 二、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三、麻醉及体位 四、缝合术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器械 第二节 关节镜下病例实例 一、内侧半月板 二、外侧半月板 三、术后疗法 第十章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内置纽扣法固定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 一、麻醉和体位 二、清理残留的前交叉韧带残端 三、半腱肌和股薄肌腱的采取 四、移植肌腱的准备 五、髁间窝成形 六、胫骨侧骨隧道的制作 七、股骨侧骨隧道的制作 八、肌腱拉入隧道的方法 九、胫骨侧肌腱的固定 第十一章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第一节 前言 一、概述 二、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 第二节 使用鹅足腱重建后交叉韧带 一、麻醉和体位 二、常规关节镜人路的制作和关节内结构的镜视下评价 三、后交叉韧带断裂部的确认 四、后交叉韧带残端处理和股骨内侧髁后方的髁间窝成形术 五、采集鹅足腱的皮肤切口及采集方法 六、使用四股折叠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 七、胫骨及股骨侧骨隧道的定位 八、胫骨侧隧道的建立 九、股骨侧隧道的建立 十、重建韧带的诱导 十一、重建韧带的固定 十二、术后康复训练 十三、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并发症及其对策 第十二章 化脓性膝关节炎及肿瘤性疾病的关节镜治疗 第一节 膝关节化脓性感染 一、感染途径 二、临床症状 三、关节镜手术治疗 四、术后康复 五、并发症及其对策 第二节 膝关节肿瘤性疾病的关节镜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二、麻醉及体位 三、手术的实际问题 四、各种肿瘤切除的技术关键 五、术后康复 六、并发症及其对策 附录 第一部分关节镜治疗典型病例手术记录 病例一 病例二 病例三 病例四 病例五 病例六 病例七 病例八 病例九 第二部分膝关节功能常见评测方法 一、HSS评分系统 二、Lysholm评分系统 潘海乐 主任医师 教授 简介 潘海乐,l970年12月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2001年吉林大学骨外科学博士毕业,分配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骨科学博士后出站,同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2002年开始接触关节镜技术,是黑龙江省较早开始从事关节镜下关节疾病微创化治疗的骨科医师之一,2004年与尹文哲医师完成哈医大二院第一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2005年4月赴北京301医院关节镜中心、北医三院中国国家奥林匹克运动医学中心专门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视下骨关节疾病微创手术治疗技术的研修学习。2006年获中日国家联合笹川医学奖学金资助,赴日本京都大学骨科(整形外科)深造三年,专攻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微创治疗技术。在京都大学骨科深造期间,进行了大量的手术实践,尤其在人工关节置换和关节镜治疗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掌握了关节疾病治疗的最新观点,理论、手术技术和技巧。2009年京都大学整形外科博士后出站后回国,继续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骨关节外科工作。回国后积极开展关节镜工作,不断拓展关节镜微创化治疗范围,率先开展了哈医大二院第一例腕关节、踝关节、肘关节镜的镜下手术以及第一例关节镜下的骨折钢板取出术,第一例关节镜辅助下腰椎椎间终板清理、cage植人手术,填补了黑龙江省关节镜技术、关节外应用的空白。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关节镜、 膝肩关节外科、 骨科运动创伤 方向 高绪仁 高绪仁:每天以解决膝、肩关节问题为乐:) 每天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不仅仅是解决其膝、肩关节问题,更是给其带来希望、未来和新生!
个人分类: 膝关节外出学习与交流|3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编在学术期刊建设中的作用—以Nano Research 为例
热度 2 kimmyhan 2012-9-19 11:13
以Nano Research 为例,从主编要有强烈办刊意愿、要找好学术和出版支撑、要做好团队建设、要投入足够的精力、专家办刊事半功倍、主编作风对期刊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主编在学术期刊建设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主编在学术期刊建设中的作用:以Nano Research为例.pdf
1771 次阅读|2 个评论
JASIST主编谈计量学研究的挑战
热度 10 Wuyishan 2012-8-29 06:51
JASIST 主编谈计量学研究的挑战 武夷山 2012 年 8 - 9 月号的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是计量学专辑。该刊编辑部向 4 位 ASIST 资深会员(也是著名情报学家)问了同样的 4 个问题, JASIST 主编 Blaise Cronin 对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回答的: 问:您觉得,计量学相关研究领域最急迫的挑战和机会是什么? ASIST (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可以如何定位来应对这些挑战和机会? 答:计量学相关研究面临几个重大挑战。首先,人们对相关研究的效度和可靠性一直有所疑虑。传统的引文指标和其他备选指标所测度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是质量、影响、显示度、价值还是声誉?第二,数据分布、可视化和比较评估所依赖的那些平台和数据集足够透明吗?值得信赖吗?第三,所有的引文/鸣谢/推荐等等都是等价的吗?还是需要给与不同的权重?进而言之,我们如何建立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当量关系?比如,被诺贝尔奖得主引用一次,在微博中被大肆表扬 6 回,在 F1000 中获得较高的评分,哪一种更有价值?关于符号资本货币的“兑换关系”,这样的思路并非无稽之谈。第四,人们很有理由担心,在“计量学意识”高涨的时代,总会有些学者和研究人员来想方设法与测度系统博弈。当然,“表演能力”并非一个新问题,“反引文人士”一直在诟病这种现象,但是,在指标数目剧增、评价者对这些指标(无论单一指标还是复合指标)的依赖程度也剧增的情况下,操纵指标的表演就会登上中央舞台。因此,在我看来,有这么一个大问题:会不会由于有各种数字指标可供利用,与此同时,人们对研究人员个体和群体进行跟踪评价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结果出现了一种控制论形态的控制系统,它与学术界传统的价值系统是格格不入的? 从祖上论过来,情报学也许是计量学相关研究之家,但是,我们并非该研究主题的拥有者,我们也无法管得住文献计量学手段的利用方式和利用原因。我很担心,任何学术团体都会规定,要通过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应用来认定研究人员资格。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然而,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所能作的,无非是通过其学会会议和期刊,为严肃认真的辩论提供一个场所,待辩论的主题是“基于计量学指标对学术研究绩效进行评价之理论基础和社会学意义”,希望通过辩论能够认识清楚不同测度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我也鼓励本学会与世界上所有对测度指标之编制、测试、效度检验和改善感兴趣的其他群体与组织合作。 (博主感谢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学会会长 Ronald Rousseau 先生提供原文。)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研究|6000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主编如此的拒稿,情何以堪?
热度 5 caojian123 2012-8-17 11:37
三个审稿人,都指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没有一个明确拒稿的,而且有两个审稿人认为该文是“a good critique”和 “relevant, highly topical”。 但不知为什么,主编直接拒搞了?而且如是说:The referees were not totally dismissive: with some re-working it would be worth submitting to a jnl -possibly on arid lands or range management.这个“dismissive”是不是中性词? 根据我以往发表文章的经验判断,这篇文章至少是不应该拒稿的。只要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认真修改的话,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在我以前发表的文章中,审稿人的问题比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既多又深刻。然而,经过三番五次令人头疼的修改后,终究还是接受了的。不知道这次为什么,主编直接凌门一脚,我便拒之门外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想要求主编重新考虑,能不能修改后再送审定夺?毕竟每个审稿人的问题都很容易回答。
503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学会》期刊主编秦威谈中国本土化NGO研究
qinwei58 2012-8-9 09:33
《学会》期刊主编秦威谈中国本土化NGO研究 ( 点击次数:297次 发布时间:2011-11-25 16:59:30 作者:黄伟程 陈祝安 齐梦鸽 来源:本站) 新闻网讯(见习记者黄伟程 通讯员陈祝安 齐梦鸽)11月24日,著名非政府组织研究期刊《学会》主编秦威在我校文法学院41207教室做了一场关于“NGO组织本土化研究”为主题的讲座,我校近两百名MPA﹑MSW研究生和本科生认真聆听了秦主编的精彩讲座。 《学会》期刊是我国从事非政府组织专业化研究的两部期刊之一,每年收录相关学者约五十多篇核心论文。秦威长期担任该期刊主编,与该领域学者接触频繁,对中国非政府组织本土化研究颇有见解。 他指出:“中国由于还没形成非政府组织专业化研究的系统理论,很多中国学者将西方理论引入到中国,易产生‘水土不服’现象,无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秦主编结合自身经验,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NGO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从古至今,纵览内外,由中国明朝成立的第一个科学社团到当今中国的各种民间科技﹑环保﹑慈善等组织,并比较国内外NGO组织的发展,使同学们对NGO组织的发展有了基本的认识。他特别指出NGO组织是政府失灵的产物,并对我国官方NGO组织提出了期待:希望其能够更加透明和具有公信力。 他还对我校广大MPA﹑MSW学子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你们做学问要沉得下去,千万不能浮躁。“将中国非政府组织研究的理论系统化工作就交在你们这一代人身上了!”令广大学子深受鼓舞,最后,座谈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文章关键字: 期刊 主编 本土化 NGO (编辑 梅海兵)
312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中的文化:Nature主编脸皮薄,Nature老板脸皮厚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12-8-4 23:18
科学中的文化: Nature 主编脸皮薄, Nature 老板脸皮厚 以前我们总是倒向 Nature 一侧去接轨, 结果造成了在学术界就靠一篇 Nature 文章就能飞黄腾达, 不管那文章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最后留下了 Nature 崇拜后遗症。 Nature 虽然是科学类期刊, 但是也关注文化主题。 Nature 也开始偷窥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是你 Nature 偷窥几眼就能洞察的? 上一次 Nature 出了个笑话: $ ¥: Nature 不懂中国文化 上一次 Nature 谈论与中华文化有关的钱的事情, 承认把数据搞错了, 删除了认为是错的数据, 但是到现在也没有给出他们认为是正确的数据。 这一次 Nature 对中国运动员叶诗文, (可能 Nature 连我们运动员的名字也读不懂) Nature 所犯的错误,本质上也输在文化上。 文化是政治的根源,也是军事的根源。 体育只是文化的一个小环节。 人们对 Nature 的批评(批判和抗议)都集中在对 Nature 主编, 为什么? 因为对于期刊: 其主编的脸皮都比较薄, 批评脸皮薄的人, 可以期望得到一定的回应。 如果批评 Nature 的老板(股东或法人代表), 一点效果都没有, 因为 Nature 老板的脸皮太厚! 古今中外,都适用此原理: 期刊主编的脸皮薄, 期刊老板的脸皮厚! 如果网友不相信, 你可以试一试!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4383 次阅读|2 个评论
Nutrients 终于有了第一个影响因子
热度 1 leojiang 2012-7-19 11:19
Nutrients 终于有了第一个影响因子
Nutrients终于有了第一个影响因子,0.676,算然比我想的要低一些,不过主编安慰我说因为去年年底才加入PubMed和SCIE,所以今年这个成绩不错了,明年我们的IF一定会升很多。非常感谢主编Prof. Peter Howe这3年来的不断支持。 想2009年3月Nutrients正式开始创立,邀请了一些很不错的编委会成员,特别是主编Prof. Peter Howe和副主编Prof. Jon Buckley, 两个人3年以来几乎每天都关注着期刊的发展,才使Nutrients有了今年的成绩。还应该感谢这3年来帮助过Nutrients的一些非常优秀的客座编辑,正是他们邀请了一些非常优秀的稿子,才使Nutrients可以非常迅速的进入SCIE和PubMed。 今年正好赶上编委会换届,又邀请了几位非常活跃的营养学专家进入编委会,希望10月份的第一届编委会大会圆满成功。 Nutrients(ISSN 2072-6643) http://www.mdpi.com/journal/nutrients
10317 次阅读|2 个评论
公开质疑科学网主编赵彦的科学素养和管理能力
热度 3 chemicalbond 2012-7-15 12:40
不同意的请举手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21 次阅读|3 个评论
Weekly Tips (第61期):主编如何看到终审后的稿件?
Pauldu 2012-6-29 15:08
ScholarOne Weekly Tips 第 61 期: 主编如何看到终审后的稿件 ? 有几家编辑部老师都问过类似的问题,有两种解决的办法,一种可以通过高级查询实现,另一种则要修改网站的配置。 方法一、定义高级查询。如果是管理员为主编定制,为了能将这个查询条件保存到 主编中心 (EIC Center) ,需要管理员 代理 (proxy) ,然后进入 主编中心 (EIC Center) 进行操作。代理并进入 主编中心 (EIC Center) 之后,选择 显示高级查询 (Show Advanced Search) ,在 高级查询 (Advanced Search) 页下的 处理意见 (Decision) 选择与 主编终审 (EIC Decision) 有关的意见类型 ( 按住 Ctrl 键可多选 ) 。注意,可能主编决定有多种情况,如 大修 (Major Revision) 、小修 (Minor Revision) 、录用 (Accept) 、退稿 (Reject) ,同时,又有 ORIG( 原稿流程 ) 和 REV( 修改稿流程 ) 之分。当选择好所有类型后,定位到本页的最下方,勾选 保存此查询 (Save this search) ,并命名如“主编已经终审稿件”。这样,主编如想看已经终审稿件,只需要在 导航页 (Dashboard) 右栏里 保存的查询 (Saved Search) 选择我们已经保存的查询“主编已经终审稿件”即可。 方法二、修改软件配置项。可以主编的稿件列表里加已经终审稿件列表,如需要可以我联系,这样主编可以直接点列表就可看稿,但没有对稿件可执行的操作。
个人分类: Weekly Tips|3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审稿心得:复制或剽窃?后果很严重!
热度 22 rczeng 2012-6-6 11:16
今天早晨已是第二次打开邮箱,检查是否有本科毕业学生交来的论文。突然,发现一封来自Elesvier某刊主编来信,很是诧异。因为刚刚给该刊审理过的一个熟人的文章,这是该论文的第二次审稿,第一次给了大修的机会。 信中说,“你的有关审稿意见已经收到,由于该文 复制了以前发表论文的重要内容,我必须 拒 了它 。 为了给你指导,我把审稿意见附后。” 主编的意见比较客观,与审稿人的意见在措词上有较大的区别。 另一个审稿人的意见很致命,他似乎花了蛮多时间,也应该对稿件的研究内容很熟悉,指出“*%的理论背景是 剽窃文献 (作者本人的文献)。 对于发表的文字必须是原创的(Original)。同样的情况也在实验和讨论部分。稿件的多数仍然剽窃了其它注明参考了和未注明的文献,复制的句子或词组必须用双引号 。” 我的第二次审稿意见是小修,指出了作者的一些低级错误和补充图片的问题。由于我没有看参考文献 ,刚刚核对了一下第二审稿人的意见,情况基本属实。只是如何 区别 复制和剽窃?欢迎大家讨论。 我在反思,我审稿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刚刚比对了作者的返修稿件,发现 第一稿是不明显存在以上审稿人提出的严重问题的 。 问题出在:作者 修改稿补充了试验理论原理,基本上复制自己以前发表的论文相关部分 。这种现象在该作者以前的论文中也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因为试验方法是一样的,只是研究内容不一样。 另外,这篇稿件与我的研究领域有些相关性,应属于大同行,不属于小同行。以前没有了解他/她这方面的工作,但我比较相信作者不会出现所谓剽窃现象。 此次事情,给我教训是: (1)非小同行的稿件不审; (2)熟人朋友的稿件也不要放松,坚持原则,一视同仁。 (3)审稿要认真,学术名节很重要。 (4)参考前人的工作,包括自己的工作,注意合理引用,但不要照抄不误,更不要剽窃,否则后果很严重! Definition of PLAGIARIZE transitive verb : to steal and pass off (the ideas or words of another) as one's own : use (another's production) without crediting the source intransitive verb : to commit literary theft : present as new and original an idea or product derived from an existing source Definition of DUPLICATE 1 : consisting of or existing in two corresponding or identical parts or examples duplicate invoices 2 : being the same as another duplicate copies 来源: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
个人分类: 审稿|17191 次阅读|49 个评论
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面对面 6月8日 北京
xupeiyang 2012-5-10 20:31
2012 爱思唯尔系列精品讲座将于 6 月 8 日和 9 日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举办。受邀参加此次精品讲座的国际医学期刊主编分别是《柳叶刀》执行主编 Dr. Bill Summerskill 、《柳叶刀》亚洲编辑 Helena Wang 以及《柳叶刀 - 肿瘤学》主编 Dr. David Collingridge 。 负责《柳叶刀》亚洲国家(以中国为主)作者原创性论著及综述稿件审理的《柳叶刀》亚洲编辑 Helena Wang 将分享中国作者在文稿提交前需要了解的基本原则、鲜为中国作者了解的《柳叶刀》一些重要服务、中国作者投稿时的一些误区等话题。《柳叶刀》高级执行主编 Dr. Bill Summerskill 、《柳叶刀 - 肿瘤学》主编 Dr. David Collingridge 将现场剖析中国作者成功发表在《柳叶刀》及《柳叶刀 - 肿瘤学》上的文章。 通过典型的投稿案例分析与充分的现场问答互动, 2012 爱思唯尔系列精品讲座将带您走近《柳叶刀》及其系列杂志主编! Dr. Bill Summerskill ,《柳叶刀》高级执行主编 • 在《柳叶刀》, Dr. Summerskill 参与同行评议、快速通道审稿、社论撰写,并制定《柳叶刀》的发展策略。近年来,他负责《柳叶刀》中国医改系列专栏的管理工作。 • Dr. Summerskill 曾分别在普利斯顿大学、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获得文学、医学和循证医学( EBHC )学位,并在 Bristol 大学医学院任教,任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顾问。 Dr. David Collingridge ,《柳叶刀 - 肿瘤学》主编 • 自 2002 年 3 月起, Dr. David Collingridge 担任《柳叶刀 - 肿瘤学》主编。 之前六个月,他任职杂志高级编辑。 • 在成为《柳叶刀 - 肿瘤学》主编之前, Dr. David Collingridge 已在伦敦大学 Gray 癌症研究院获得了肿瘤生物学博士后学位,并在耶鲁大学放射治疗系及帝国大学医学院 PET 肿瘤组担任研究员。 Helena Wang, 《柳叶刀》亚洲编辑 • 负责《柳叶刀》亚洲国家(以中国为主)作者原创性论著及综述稿件的审理。 • 负责组织策划《柳叶刀》正式出版的中国专刊,为《柳叶刀》撰写英文社论及述评,并参与《柳叶刀》快速通道中顶尖稿件的审理工作。 会场信息 2012 年 6 月 8 日 北京场 北京天坛饭店, 4 层天坛厅 地址: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 1 号 电话: +86 10 67190666 网址: http://www.tiantanhotel.com 交通:公交 6 路, 8 路, 34 路, 35 路, 36 路, 41 路, 60 路, 116 路, 707 路, 957 路, 958 路北京体育馆下,地铁 5 号线天坛东门下。 点击查看地图 2012 年 6 月 9 日 上海场 上海兰生大酒店 , 5 层米兰厅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 1000 号(近邯郸路) 电话: +86 21 55888000 网址: http://www.hotellansheng.com 交通:公交 537 路, 942 路, 51 路, 52 路, 991 路, 139 路, 812 路, 854 路, 848 路;地铁 3 号线大柏树站下。 点击查看地图 大会秘书处:华潇珺 中国 上海市 成都北路 333 号招商局广场东楼 1303 室, 200041 电话: +86 21-6133 3077 传真: +86 21-5298 0210 电子邮件: summitenquiry@elsevier.com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4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JASIST主编谈情报,精彩!
热度 18 Wuyishan 2012-5-3 06:30
JASIST 主编谈情报,精彩! 武夷山 2011 年第 10 期 JASIST (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会刊)的社评标题是 The Intelligence Disconnect (情报脱钩),主编 Blaise Cronin 在社评文章中写道: 我当本刊主编近 3 年了,几乎没有收到过情报(“中央情报局”中的那个“情报”,不是“智能”)主题的来稿。这使我很困惑。信息科学与情报工作的关联是早就确定了的,是被人们把握得很清楚的,至少对一部分人是这样。已故的 Lee Strickland 是情报官员,也曾担任马里兰大学信息学院的访问教授,就是二者关联的一个好例子。 2002 至 2005 年期间,他在《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简讯》上就情报、国家安全和隐私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原因何在?并非因为这二者之间的关联未被人们注意到。信息科学领域对曾任情报人员的人有天然的吸引力。拿我来说吧,本人虽然从未在军事情报或政府情报部门工作过,但我时断时续地讲授“战略情报”课程已将近 20 年了。我订阅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and Counterintelligence (国际情报和反情报杂志);我是现已停刊的《经济与社会情报杂志》的创刊编辑;我在《竞争情报评论》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我是“战略与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 SCIP ,博主注:由原来的“竞争情报从行业者协会”改名而来,英文缩写不变)”的付费会员。无可争辩的是,一旦看透术语、背景、文化和职业成规等方面的差异,信息科学界和情报界这两个领域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二者之间未能活跃地交换诀窍倒是令人奇怪的。 Andrew Dillon 先生在出席了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lligence Education (国际情报教育协会) 2011 年年会后,在其博客上写了篇文章,说“信息就是情报”。 经典的情报周期包括几个阶段:任务分派( tasking )、搜集、处理、分析、扩散与评价。这里我撇开了一些伦理上有问题的或非法的情报手段:刺探、监视监听、欺骗、渗透、工业间谍等。 信息科学家就是被培养来收集、加工、分析和扩散信息的。可见,这些活动并非情报界的专有领地。情报分析家和信息科学家也都擅长于利用最新技术来进行信息捕获、信息分类、信息操纵、信息挖掘、信息融合、信息可视化,并将增值了的信息分配给消费者,无论这个消费者属于政策制定者、军事指挥官还是公司老总。随着人们对公开来源情报的兴趣与日俱增,随着社会媒体的渗透面不断扩大,信息科学与情报分析的相似性更加显明。 说句老掉牙的话:军事情报帮助赢得战争;商业情报帮助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社会情报帮助推动经济增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同在战争(无论是军事战争还是商战)中一样,对自己所处环境了解得越多,对敌人(或他方)的能力和意图了解得越多,就越是处于有利地位。 信息科学家和情报分析家关心的共同主题是:( A )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 B )数据源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C )信息的可证实性和可信任度。 在情报文献中常见到 availability heuristic, confirmation bias, category vividnesss, rational actor hypothesis, mirror imaging 等概念,而在信息科学中不常见,这些都可以引入信息科学。总之,像这样的有待发掘的价值还很多。一块特别肥沃的土壤是 analytic epistemology (分析认识论)或 science of analysis (分析科学),这是行为心理学和知识理论的交集。 在信息科学界和情报界双方加强交互作用和协作方面,其实相当于有许多点已经分布在那里,将它们连成曲线本非难事。 博主:他提出了“情报”主题投稿稀缺的问题,但并未找到原因。我们《情报学报》同样存在“情报”主题投稿较少的问题,尽管我们刊物的名称就是《情报学报》。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希望您帮着我们一起找答案。
个人分类: 图书情报学研究|9684 次阅读|30 个评论
[转载]我和我的期刊——为《今传媒》而作
热度 1 jxz1963 2012-4-27 14:35
我和我的期刊——为《今传媒》而作 作者:李明德 准确地说,《中国有线电视》杂志不是我的,它的主办单位是西安交通大学。又因从创办、创刊至今天,历经十七年的风霜雨雪,我一直担任执行主编、主编,后又兼任社长,与杂志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可以说,我把事业中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它,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杂志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在完成这篇稿约之际,回想发展历程,依然难掩激动之情:《中国有线电视》,我的期刊,我的事业,我的爱人! 爱是一种力量 先讲一段对办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故事。 1995 年元月的一天,北京街头狂风呼号,严寒浸骨,哈一口气马上就会结冰。我和另一创办人张老师怀揣肩背公开发行的第一期杂志,斗胆走进广播电影电视部大门,楼上楼下马不停蹄,寻找相关部门和人员,送杂志递名片,不厌其烦推介杂志,求得行业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半天下来,汗流不止,内衣湿透,寒风一吹,瑟瑟发抖,鼻涕两把,喷嚏连连。太想休息又顾不上休息,在马路边匆匆吃了一饱盒饭,扛着发烧的身体赶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挨门挨户送杂志,联系订户争取广告。那时的中关村,不像现在这样高楼林立,门禁森严,许多公司可以随意进出。说来可笑,因不知哪家公司与我们的业务有关,又不想漏掉一家真正的用户,只好逐门逐户去推销,没少挨奚落,没少看白眼,没少受冷落,但毕竟那时市场化的风还没劲吹,有时候到了一家公司,一杯热茶两句问候,温暖得人心里热乎乎,一切委屈和疲乏都转换成了新的力量。那天,只抱怨北京下班太早,自己跑得太慢,眼看着公司纷纷关门,一种失落感突然涌上心头,鼻子发酸腿发软,感冒似乎彻底发作了。 “这还不到 5 点呀,跑吧,哪怕争取来一百块钱的广告哩。”在 张 老师的鼓励下,硬是凭着一股闯劲,我们离开中关村,匆忙奔向 10 公里外的另一家公司。员工下班了,只有老总在。老总姓刘话不多,看我们风尘仆仆,感冒发烧,听我们苦口婆心、诚心诚意地表白,在把杂志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之后,下定决心似地说:“可以试试。”我们激动得跳了起来,天下最好的赞美加感激一下子冲进脑海,什么晴天一声霹雳响,来了救星刘经理呀,什么功夫不负有心人呀,什么苦尽甘来,天降大任于斯人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呀,等等。人兴奋了,思维就是活跃,就特别的阿 Q 。要知道,这可是我们杂志的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广告,而且一签就是 3 万元,我们没有理由不欢呼雀跃。“如果没有效果,我会随时撤广告的。”合同签后,老板郑重地说。这又让我们心头一紧,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期刊质量与广告的唇齿关系,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这以后,我与这位老板成了多年的好友,在随后的交往中他告诉我,他是一名下海人士,特别看不惯懒散疲沓作风,正是我们对工作的忠诚和敬业精神感动了他,并且认为我们靠着这种精神一定能把杂志办成功;因为相信我们,只能给我们施加压力。现在回想起来,这压力实在是一剂良药,是一种动力,是一种财富,让人受用不尽。就像一位作家所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把这句话套用在我们年青的办刊事业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那天我们被身体疲累所击退,不再坚持,或者今天做不完的事推到明天再做,或者脑子里稍有想法,反正杂志不是自己的,何苦弄得那么累,其结果可能是另一种样子。跨出了这一步,就会迎来阳光一片。 3 万块钱不算多,但给我们精神上的激励以及对后续工作的促进,是任何金钱都换不来的。 这以后,就是因为想得到更多的广告,日思夜想、煞费苦心的全是如何把期刊办得更好。质量好了订户多,订户多了广告多,广告多了质量更有保证,更能长久,这个普通的道理办刊人都知道,但要真正把这个生物链链接牢靠,避免顾此失彼,却不是简单地说说就能成功的。 作为杂志社的主要负责人,你的办刊理念,你的奋斗精神,你的经营方略,甚至你的为人处世的方法,都直接影响期刊的发展。我是学中文的,工作领域涉及新闻学、文学和传播学,在这样的知识背景下,要办好一份有线电视科技期刊,其难度可想而知。好在信息多元、知识多元的时代,不一定学什么非得吆喝什么,跨学科因较少条条框框的限制,可能思维更开阔,更易于有所建树。因此,主编应该成为杂家还是本学科的专家的争论不仅毫无意义,更是一种卡拉 OK 式的自娱自乐。何况现在的社会专家满天飞,有精深的专家,有一般的专家,有平庸的专家,还有冒牌的专家,作为编辑(而非挂名主编)而言,如果是精深的专家,可能早就跑到学科领域以求更大发展而不会呆在编辑岗位整天围着来稿转了,当然这只是臆测,也不排除编辑向其他方面拓展而达到较深造诣,但他首先是编辑而不是所谓的专家。因此我认为,编辑就是编辑,编辑本身就是学问,是学科,如果一定要成为家,最好的选择是编辑家兼经营家。编辑的基本素养如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较宽泛而扎实的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和顺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品质和对稿件的公正准确的判断水平,以及经营期刊开拓市场的头脑,等等,如果是负责人,再加管理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员工创新思维的吸纳力度,我想,这是一个编辑或主编应该做到的。 专业上的缺陷,逼迫自己去学,起码不至于见了行家说外行话;稿子质量拿不准,请专家学者来把关;为了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学科发展,每年东奔西跑参加各种学术研讨、高峰论坛、设备展销会以及登门拜访行业部门、专家学者,了解信息开阔视野,更好地指导期刊发展,实现以己之决策,以专家、审稿人、编辑的聪明才智相结合共同推进的良性循环。为了避免办刊思路与办刊实践的分离,我一直坚持倒三审制和四次校对制,所谓倒三审制就是,所有来稿主编先初审,专家再审,编辑最后审,退修;所谓四次校对,就是在编辑人员三校之后再进行第四次校对并对个别篇目作栏目调整,将一切差错和不妥消灭在开印之前。这样做,主编实在是太累,尤其是半月刊期间,编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更何况还有其他工作要做。但这种累又是非常值得的,首先,通过身体力行,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刊物对学科、行业的跟踪情况,了解在同行刊物中的质量及所处地位如何,对后续发展及采取的对策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有利于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编辑水平,不至于落伍。我始终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主编对期刊的质量、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编要编,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主编在编,既是对期刊质量的负责,是对编辑人员的负责,也是对广大读者、广告客户的负责,更是对社会的负责,说到底,是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的负责。 同时,主编又是一个管理者、经营者。创刊伊始,我们即摸索着走了一条完全市场化的办刊之路。无经费,无场所,无编制,一切都是“借”字当先,借为我用。正因跳出了做事之前先要钱要条件的传统思维,深得学校的赞赏,需要领导出面签字的都可做到,也没给行政管理部门出难题。这在管理逐渐规范化的今天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也难以行通。但在那时,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号召全党全民“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改革背景下,这样的做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具有创新的意义。尤其是我们一开始就实行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和全员聘任、绩效挂钩的劳动用工制度,得到了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肯定和支持,使我们不断在工作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走市场的期刊越来越多,也不乏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在 1993 年,国内在这方面可资借鉴的办刊经验并不多,对管理者而言基本是一个陌生的课题。那时候,我们白天干正职( 1993 — 1999 年 3 月,我的职务先后是交大宣传部秘书、副部长,负责对外宣传和校内媒体管理,兼杂志主编; 1999 年 3 月之后,专职从事期刊编辑至今),晚上及节假日则以编辑部为家,既要亲历亲为编辑业务,又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还要带队出去联系广告。那种忙法,岂止一个累字了得!发愈稀,齿松落,视力下降,通宵达旦常有,然精神状态出奇的好。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评价并要求自己:大事做不来,小事如果做不好,岂不让人看扁了?岂不白活一世?主编首先是编辑,管理也好,经营也好,只能体现在埋头工作上。于是,在尽力而为的情况下,只求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以此体现人生价值,满足用事业心换得成就感的心理需求。就是在兼做编辑的同时,每年还有 200 多篇宣传交大的新闻稿件见诸报刊,让正职兼职比翼飞,连续两次获得学校工资晋级奖励。有时与人谈起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面对疑惑的眼光,我在想,如此辛劳,难道是为了名和利吗?名利为何物?名利有极限?竟叫人如此忘我、如此追逐?难道不是为了名和利?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自作清高能摆脱世俗?都不全对,其实那主要是一种精神,一种心境,一种心劲,用流行的说法叫爱。当你真心诚意地去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愿意为他去做一切,为他去牺牲一切,你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因为,爱是一种力量。同样,当我们把工作视为人生价值的体现、视为生命一部分的时候,你为她的付出难道还要参假、还要斤斤计较、还能容许私心杂念存在吗?犹如真爱至清至纯,身材长相名分地位自然退居其次一样,追名逐利不是工作的最高境界,工作之所以快乐、美丽,就在于工作本身凝聚了我们更多的真爱和奉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都在丛中笑。 不妨采摘发展中的几朵小花:作为有线电视专业杂志,《中国有线电视》杂志在国内同类中创办最早,公开发行最早,改国际标准大开本最早,创办网站最早,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由月刊改为半月刊最早,半月刊持续时间最长,并且惟一对刊名进行了商标注册;在经营和自我宣传上,开专业杂志参加行业展会之先;曾获陕西省和国家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连续三届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奖等。每一个举措,每一个荣誉,都伴随着我们的创新思维,我们的奋斗脚步。 三人行必有我师 写论文需要注明参考文献,一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二是表明作者所掌握的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量,三是突出论文的独到和创新之处。如果说《中国有线电视》是一篇论文的话,值得标注的参考文献实在太多,只是苦于无机会只能装聋作哑,好在《今传媒》给了我宝贵的版面,不妨借此宝地作以诠释。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与不同的人交往,会有不同的收获。善于发现学习别人哪怕是不友好人士的长处,宽容地对待各种意见,会使自己变得耳聪目明,谨言敏行,处事公允,保持活力。 杂志社 10 多号人,各有特点,各有优长。有的寡言少语,有的嘴快话多,有的沉稳,有的性急,有的大度,有的小气,有的乐于助人,有的自我封闭,用人所长不求全责备,张扬个性不厚此薄彼,杂志社才充满了欢乐和友情,调侃和嘻笑,干起活来长者有范,幼者争先,是一个乐观向上的群体。特别是我在兰州读博期间,杂志社工作一如既往有条不紊,让我感动不已。外出参展,展厅里连续待上三四天,人声嘈杂,空气混浊,工作紧张,生活无规律,往往使人头昏脑胀,心情烦躁,但同事们既要看管展位,又要抽空跑客户,联系广告,不管比我年长年幼,总是嘴不停推介杂志,腿不停联系业务,一天下来筋疲力尽嗓子嘶哑,到了晚上往往还要拜访客户。你今天签了合同,我明天就暗里较劲超过你,倘若没联系到业务,情绪低落,内疚自责不已。这就是我的同事,我的员工!面对这样的群体,我往往感到自惭形秽,我心情不好了,可以向他们无缘无故发脾气;累了,可以晚来早走少干一点,甚至偷懒一整天也没人来问;有荣誉了,往往是我最先得到。就因为我是社长是主编吗?真是惭愧!其实,领导者只有意识不到、享受不到优越感的时候,才能做到无私无畏,宠辱皆忘;才能多想工作多干活,工作出色树标杆,桃李不言下成蹊,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赢得足够的尊重和爱戴。但说实话,在一个岗位上时间久了,容易滋生惰性心理,是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集体荣誉感,不断唤醒我的责任意识,促使我不断做好工作,可以说,我与员工和谐相处,彼此敬重,精神互励,相得益彰。办好刊物大的目标不说,单就为了这个可爱的集体,不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实现价值的工作环境,岂不失职!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商者的心态跳不出你死我活利益独享的窠臼。我就接到过几次电子邮件,既有文字又有图像,无非是诅咒我们的期刊快点死亡,好让他们独掌天下。我一笑了之,是谁所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暗地里要铆足劲,就是要把期刊办出个名堂来,好好地活着就是要让恶意竞争者活得不轻松。在这个意义上说,冤家是我实实在在的老师,压力就是动力,它教会了我在挑战面前如何变得坚强起来。其实市场化时代我们都应以更加宽宏的心态迎接竞争和挑战,独木不成林,众商云集才能形成大市场,才会活力四射,对期刊而言,只有苦练内功,提升质量,加强服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同行的期刊,不但要看,还要仔细研究,稿件质量如何,广告来源及数量,稿费标准和发行策略等等,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尤其对竞争力强的期刊更应做到知己知彼,一切尽在掌握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没有这样的勇气和毅力,就真对不起骂过自己的“老师”。 这几年,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如撤销有线电视台建制、各省有线电视网络建成、全国自上而下成立广播电视网络集团公司以及数字电视、三网融合的加力推进等,导致我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级有线电视台不再是与无线台并列的独立机构,呼号已取消,机构已消亡,使得订阅量锐减;省、市县、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成,设备使用量大减,使得产业进入缓慢发展期,导致广告量下滑;集团化程度越高,设备采购、使用的规模化程度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小公司依靠广告推销产品已经变得困难,实力较强的公司不依靠广告照样可以把产品推向集团用户,有线电视向数字有线电视的整体转换就是明显一例。尽管困难是暂时且非致命的,但我的压力却是巨大的,对杂志的前景忧心忡忡,夜不成寐食不甘味,情绪变得越来越急躁。好在我有多个不同的朋友圈,可谓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君子之交淡如水,解忧开智谈笑间。尤其是我在陕西科技期刊界的一帮朋友,从事职业一样,酸甜苦辣感同身受,三言两语点拨,直言快语,推心置腹;或者王顾左右而言他,另一角度谈人生,论感想,说生活,往往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有轻装上阵之快。特别是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名誉理事长 张忠智 老师,面对纷扰的现实世界,不知老之将至,依旧以一颗年轻的心态迎接着每天新的生活,依旧以满腔的热情为科技期刊、为学会工作尽力而为;每当我们杂志有些许进步,他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褒扬,给我们提供展示自我、传播办刊理念的机会,使我们受益匪浅;他所总结的健康、知识和朋友——人生幸福三要素已经成为朋友间的忠告和追求。原《西北植物学报》负责人张行勇编审、高级记者一度面临人生的重大困窘,却依旧不坠青云之志,苦中作乐,积极磨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真诚大度一再证实:是金子放在哪里都发光;这位思想家和实干家,这些年不管是在办刊、教学科研还是日常生活,给了我实实在在的帮助,心存感念,不敢轻易忘怀。原《中国油脂》杂志社社长蒋新正高工,一心扑在工作上,超负荷的劳作使其积劳成疾,不怨天不怨地,乐观豁达;离开杂志岗位以后,迎来全新天地一片,学管理,钻学问,成为名副其实的粮油科技和食品安全专家,多次成为媒体人物发表真知灼见,而其博客更显思想火花和学术睿智,应者云集。还有许许多多科技期刊界的朋友、交大朋友和社会上的朋友,不见得经常见面觥筹交错,偶尔的一个电话,一个问候,一份邮寄过来的杂志,或者匆忙身影的闪现,都让人感到是那么的真诚和踏实。朋友们对事业的忠诚,对开拓的用力,对生活的热爱,对困难的蔑视,对名利的淡泊,对朋友的帮助,给了我很深的影响和激励。朋友是金,朋友是我前进路上的助推器。 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中处处有榜样。敞开心扉,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受益不尽。这些年,我们的期刊在行业领域影响越来越大,跟各类朋友的关怀和支持分不开。以文交友,其乐融融;以刊交友,其情浓浓;以心交友,天长地久。 以人为本,有效管理 领导水平体现在管理中,管理好坏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期刊不管大小,都是一个集体;既然是集体,就存在管理的问题。管理得好,大家就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管理不好,集体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大家心里憋着气,干活没劲,还容易滋生矛盾,你看不惯我,我看你不顺眼。在这样的集体里,谁都感到别扭,感到不舒服,更别说争一流出效益了。 我们杂志社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团结友爱,松弛有度,大家各行其是各尽其责,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实在得益于各项工作制度的约束。因为管理来源于杂志社实际,又应用于实际,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做到简捷有效,方便实用,既让员工觉得无规矩不成方圆,又不觉得管理是冲着自己来的,是给自己套枷锁,因而有效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有一个著名的“小球斜坡”理论,怎样让小球在斜坡上不下滑?靠管理止动;如何让小球在斜坡上上升?靠创新增加动力。说明管理得当,至少可以使各项指标不下滑,事业平稳发展,可见管理的重要。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经验成堆,国内外都有大量成功案例。这里我只探讨一个问题,就是经常说到而很难做好的管理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这里的人,应该是编辑部里的多数人,如果能把全部工作人员都照顾到则更好。多数人在单位能心情舒畅地发挥潜能积极工作,从管理上讲就是做到了以人为本。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规矩太多太严,人又反感,反感了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但没规矩人心就散了,单位就乱套了,怎么解决这一矛盾?我的做法是,让员工亲自参与管理,每有管理规定出台,必经过四道程序:第一步,根据实际需要草拟管理办法;第二步,提交每一位工作人员,要求他们写出修改意见;第三步,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定稿(对个别人的不同意见,尽量提前沟通好;实在沟通不了,可以保留意见,但管理办法一旦确立则必须执行);第四步,以文件的形式分发每人一份,同时杂志社存档一份。因为管理办法是大家参与制定的,首先从心理上有一种认同感、亲近感,而不是抵触和被动服从。这样一来,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知道,管理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针对群体的,都会自觉地加以遵守。领导在与不在,杂志社工作照样进行。每一个人心里都明白我是为制度、为企业、为我自己而干,而不是为领导而干。管理由要我执行变成了我要自觉遵守。作为单位的领导来说,则把头疼的管理变为快乐的管理,轻松的管理,简单的管理。我体会,这就是管理以人为本,这就是制度管人,不是人管人,任何员工只对制度负责,不是看领导脸色行事。 以人为本还体现在以仁爱之心关心人,体贴人,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人。据了解,这几年随着期刊事业的发展,各单位陆续进了一些雇用人员,他们有的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有的是下岗职工,有的是退休返聘人员,与原有职工在一起工作,在心理上难免自卑,有一种隔膜感,总觉得不能融入集体;编辑部个别正式工、固定工也容易产生优越感,言谈举止趾高气扬,甚至提议工资福利应该有明显差异。对此我的看法是,对杂志社而言,只有岗位的不同,没有年龄长幼时间先后之分;只有能力水平的差异,没有人格上的高低。再从法律的角度讲,在同一个用人单位,只要是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不管出身如何,来自何方,一律都是单位的职工,不存在“正式”和“临时”之分。只要是单位的员工,就应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享受完全平等的待遇,要说有区别,只能用岗位、能力水平、工作绩效的差异来区分待遇的不同,除此之外,应当一视同仁。 要使编辑部成为一个能战斗富有朝气的集体,就必须打破所谓正式工与聘用人员、城里人与乡下人、老职工与新职工、高职称与低职称之间的界限,谁能在具体的岗位发挥出色,谁就应该受到尊敬和激励。虽然一开始有人对此理念不理解,认为是“胳膊肘向外拐”,但久而久之,大家看到在工资、福利的发放上完全依据能力水平和对单位的贡献,根本不存在偏倚和歧视,慢慢的观念都转变了,聘用人员没了“我只是临时性的”、“咱和人家不一样”的心理障碍,正式工、城里人也没了傲人的语气。这种按岗位的不同、能力水平的差异作为衡量人、激励人的标准,也容易在单位创造一种既宽松和谐又奋力争胜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容易稳定人心,稳定工作。 有人认为工资待遇是留住人心的重要因素,其实也不尽然,在某种程度上,人文关怀更有效果。从 2000 年到 2007 年我们一直是半月刊,扣掉双休日 11 天出一期,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但我从不提倡晚上和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近年来还一直坚持每天 7 小时工作制,坚持为职工创造开展文体活动的条件。这些年来,杂志社工作队伍稳定,效率很高,一名员工总结工作时说:“论收入我们并不多,但这里的人、这里的工作环境很是让人留恋,在这里,我们是作为人而存在,作为人而发挥作用的。”有两名员工因举家搬离西安,离开杂志社时,泪流满面,依依不舍,很是让人感慨。 管理有效,就得保证实施的持久性,不能朝令夕改,让员工无所适从。特别是在绩效工资这一块,更不能随心所欲,草率行事,看你拿得多了,就想办法抑制一下,或者赶快修订管理办法,让你不能冒尖;或者搞搞均衡,让本该少拿的人多拿一些,其结果是鞭打快牛,快牛有气不想再快,慢牛再慢吃喝不愁,不利于杂志社整体效益的提升。最聪明的办法是鼓励员工多拿效益工资,他拿得多了,说明他给单位带来的效益更多,他拿不上效益工资,说明单位整体效益没有提升。这不仅是管理问题,更是管理理念问题。以人为本不是劫富济贫,更不是对能力水平不高又不努力上进人员的同情和恩赐。 另外,管理宜大不宜小,宜粗不宜细,岗位明确,目标明确,要求明确,就看他干得怎么样了,不要迟到一次、请假一次,都要婆婆妈妈说个不停,这是管理上的本末倒置。在方式上,提醒比训斥更能收到好的效果,能私下里通过交流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轻易上会。无效率、无效益的会最好不开,开得多了,人就疲了,把一些严肃的、重要的事情也容易当成耳边风。日常管理的最高境界其实是“不管”,这同样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不是时时处处顺着人,更不是向人的献媚和讨好,而是大多数人(当然全部最好)在制度的管辖范围里心情舒畅地工作和生活,在工作和生活中切身体会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价值。管理中有矛盾是必然的,无矛盾,管理就失去了意义。管理者怎么说,下面就得怎么听,这不是管理者树立权威的应有之意。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不同观点。管理的方式应该是民主的,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民主不意味着领导不要主见,当断不断,放弃责任,比如杂志社只给少数人涨工资,或者搞民主评议,或者领导直接拍板,都不失为好的办法。但牵扯到个人利益,民主评议有时候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和公而忘私,费时费力,弄不好还要影响团结。这个时候,领导说了算则很有必要,你只要能给出一个服人的充分理由即可。由于岗位不同,比如编辑岗位与经营岗位,效益工资差别较大,尽管提倡同类岗位收入拉开距离,不搞平衡,不搞照顾,但都是编辑部的员工,都干得很好,只是因为岗位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就应该发挥协调功能了,使各方都能体会到受到了尊重,有尊严。 当然每个单位有每个单位的情况,管理的办法也不尽相同,但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让员工乐于效忠于企业,在效忠中不断获得理应获得的收益,不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 从学习中获得新思维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越多,视野越宽阔,工作越有后劲。平时再忙,决不放弃学习,当“放松了理论和业务学习,才把工作没有做好”成为总结会上普遍的托词之时,我就尝试着在我们单位推行“为了把工作做好,必须把理论和业务学习落到实处”的学习制度,并为员工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报刊上或其他单位有好的经验材料,复印下来人手一份自学。几年来,先后有四五名青年员工边工作边接受成人教育,均已获得大专或本科学历。学以致用,不但工作效率、质量明显提高,也能把工作中的所思所想写成论文发表。 就我本人而言,不善言辞,思维迟钝,缺乏思辨,克服这些缺点的唯一途径是读书,通过读书使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起来。 1997 年,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习时,对知识经济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与几个朋友讨论交流,最终演化成《创新 知识经济的灵魂》、《撬动地球的新支点 创新与知识经济》两本书。现在看来,那时对知识经济的思考太过肤浅,有些观点还值得推敲,但毕竟凝聚了我们的心血。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推动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实践知识经济的一个阵地,作为长期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者,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于是,我和张行勇编审、高级记者一起撰写了《科技期刊创新论》一书,从创新与知识经济的角度对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由于许多观点来源于科技期刊办刊实践,因此得到编辑同仁的普遍认同和肯定。 2002 年 8 月我获得西安交大编审职称,朋友们给予了真诚的祝贺。一位已走上领导岗位的朋友深有感慨地说:“你为咱们这一批人争得了荣誉。”是啊,在偏见不能消除的环境里,一个被边缘化了的人,从事的不是学校十分重视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主流事业,所编期刊也不是学校视作反映教学科研成果的必不可少的学术期刊,而是与学校毫无专业联系的可有可无的技术性期刊,能得到学术和能力上的认可是多么的不易!而另一位朋友则戏说:你能不能考个博士,再给我们一个欣喜?真是“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说者随意,听者动心,这便有了随后三年的读博经历。一不做官,二不从事教学科研,博士学位的头衔似乎与学历世俗化、实用化的现实格格不入,正因为不入俗,读书才更加清纯无杂,犹如品陈年老酒,味甘醇而悠长;也正因为不入俗,读书才少了盲目和功利。人到中年,世态百相看过,酸甜苦辣尝遍,世事看淡的同时也看得更清更远,对以后的人生安排会更加实在而可行,这个时候,能重回校园静心读书,看自己所想看,思自己所想思,做自己所想做,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感谢科技期刊的实践,使我得以将文学期刊作为论题加以深入研究,其间异曲同工之妙,常常让人兴奋不已。读博三年,是紧张忙碌的三年,是青春焕发激情四射的三年,是潜能得以超常发挥的三年,是充实、快乐和幸福的三年,可惜时光不再,可喜泽被将来。尽管所学与所办期刊专业差距太大,好在学术感悟、学问方法相通,以此思维做彼学问,未必没有毛塞顿开、大彻大悟之时,毕竟,我与期刊事业荣辱与共。(顺便交代:阴差阳错,因有了博士帽,有了较多的新闻传播、科技传播实践,自己心动加上几位教师朋友的鼓动, 2007 年走向了教学岗,但仍做期刊。) 花开自有花落时。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一本杂志,不可能永远处在巅峰,但我们却可以找到兴盛期多维持几年的有效办法和途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市场激烈竞争所施加的压力,恰恰成为我们不断开拓创新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有线电视》杂志的创办;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有线电视》杂志的发展;同样,没有创新,也就不会有《中国有线电视》杂志的未来。所谓创新,就是不循规蹈矩,就是不怕竞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自由”经济,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双重性决定的。别人在杂志上持续多年打上“惟一经广电总局批准的有线电视专业期刊”明显违反《广告法》却堂而皇之,其中肯定有不正常因素起作用,而我们在宣传自己的广告中有“中国创办最早的有线电视专业期刊”却不被允许,这只是陈述了一种事实,并没有实质性的违法内容。市场化在目前的中国毕竟还缺少规范化的市场,如果规范,就不会只管你而不管别人,所以,那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想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前进而自己徒发怨气无所作为。还是邓老说得好,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谈何创新,谈何成就,谈何发展生产力,谈何改善职工生活,谈何创建和谐社会! 原载精英博客 2010 年 09 月 15 日 10:11:54 《李明德的博客》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649501_p_1.html
个人分类: 推荐|2467 次阅读|2 个评论
勿以善小而不为
热度 1 BMK 2012-4-27 01:07
勿以善小而不为
本周一(2012年4月23日),我与中国屈原学会代会长方铭教授、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先生等一行五人到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考察访问。再次考察了位于西峡县回车镇屈原岗村的屈原庙。屈原庙置于屈原岗村小学的后部,考察过程中,我注意到小学厕所的粪便直接从学校后墙排出,气味很大,对前往屈原庙拜谒的人们可能产生影响情绪上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学校师生的健康。我向小学校长建议修建一个沼气化粪池,以改善这里的卫生条件,还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些清洁能源。校长回答稍有迟疑,走在我身边的回车镇领导听到我的建议,马上对校长说,你写个报告吧,作为镇上的一个项目,给你们拨点钱,改善卫生条件,还可以用沼气给老师学生们烧开水。我说,现在沼气池的技术很成熟,不用很多钱吧。回车镇的那位领导说,几百块钱就可以修成,我们镇上修了不少,很好用。校长对这么个结果很高兴。 同行的一位朋友对我这个建议小有调侃,我说,古人有言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再说,这事儿和我写文章的风格一样,都是小题目,但能实实在在地解决点儿问题,方铭教授和梁枢主编皆以为然。 清代屈原庙刻石·西峡原属内乡县 民国时期的屈原庙刻石·落款在文革中被凿 屈原庙中新绘壁画·右下方儿童身边有“和谐图”字样
417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IEEE/ACM TCBB Search for next Editor-in-Chief
hunanyufei 2012-4-26 09:44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Seeks New Editor in Chief for 2013-2014 Terms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IEE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ociety,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seek applicants for the position of editor in chief of the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serving two-year term starting 1 January 2013. Prospective candidates are asked to provide (as PDF files), by 1 May 2012, a completecurriculum vitae, a brief plan for the publication’s future, and a letter of support from their institution or employer.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search process and to submit application materials, please contact:Kathy Santa Maria, ksantama@computer.org Qualifications and Requirements: Candidates for any Computer Society editor in chief position should possess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industry, academic, and government aspects of the specific publication’s field. In addition, candidates must demonstrate the managerial skills necessary to process manuscripts through the editorial cycle in a timely fashion. An editor in chief must be able to attract respected experts to his or her editorial board. Major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 • actively soliciting high-quality manuscripts from potential authors and, with support from publication staff, helping these authors get their manuscripts published; • identifying and appointing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with the concurrence of the Publications Board; • selecting competent manuscript reviewers, with the help of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and managing timely reviews of manuscripts; • directing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to seek special-issue proposals and manuscripts in specific areas; • providing a clear, broad focus through promotion of personal vision and guidance where appropriate; and • resolving conflicts or problems as necessary. Applicants should possess recognized expertise in the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community, and must have clear employer support.
个人分类: 论文组稿|38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假如我是主编
热度 8 yuliping 2012-4-1 23:46
假如我是主编,一定提高审稿质量,加快审稿的速度。因为现在期刊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你审稿速度慢,就会有大量的稿件来不及处理。打个比方,假如一本杂志一年录用 200 篇稿子,你审稿慢,会从 2000 篇稿子中选,你审稿快,会从 3000 篇甚至 4000 篇稿子中选取。所以,你审稿越快,审稿专家水平越高,录用稿子的水平也会越高。此外,审稿速度慢,也会影响作者投稿的积极性,杂志与读者之间,表面看,杂志很强势,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作者的选择也可以很多。 假如我是主编,一定会开通网上投稿系统。有些杂志,因为影响大,稿源多,所以没有开通网上投稿。有的杂志,可能担心开通网上投稿系统后,稿源多,良莠不齐,反而会有很多副作用。其实,开通网上投稿的优点是显著的,会使杂志有很多的选择,对提高杂志水平大有好处。一个睿智的编辑我想 5-10 分钟就能大致看出一篇稿子的质量,然后有针对性地进入审稿程序。 假如我是主编,一定不会让网上投稿系统形同虚设。一些杂志,虽然开通了网上投稿系统,但是投稿 2 个月后,处理状态仍然是“新投稿”;有的杂志,文章已经发表,仍然是“初审通过”;有的杂志,不管录用与否,状态永远是“待审稿”。这样的杂志,会影响作者投稿的积极性。 假如我是主编,可能的情况下一定广开资金来源渠道,尽量减少版面费的收取。一些期刊,一篇 8 页左右论文的版面费高达 3000 ~ 5000 ,对于一些有科研经费支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科基金而言,尚能承受,但是对于一些省社科基金或者其他小课题而言,整个课题经费也就几千元,简直是不堪重负。版面费能否采取差别化管理,即课题级别越高,版面费适当高一些,课题级别越低,版面费适当低一些。对于没有课题支撑或者研究生撰写的论文,如果质量确实不错,能否不收版面费? 假如我是主编,一定做好信息沟通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信息沟通包括电话、邮件、网上投稿系统处理等,良好的服务质量会提高杂志的知名度和作者的信任度,从而增加稿源,最终提高期刊的质量。比如,重大节日给作者发邮件问候,定期召开一些作者座谈会等等。 假如我是主编,一定请若干编外责任编辑。比如在经济管理中,数学模型的运用是普遍现象,但是能看懂模型的审稿专家肯定不到一半,恐怕三分之一都不到,结果导致模型运用有误但却无法得到改正。在这种情况下,聘请一位数学建模方面的编外责任编辑就非常重要。当然类似地,有的编外责任编辑主要负责文字,有的编外责任编辑主要负责理论,如此等等。 假如我是主编,一定鼓励与期刊领域相关的跨学科研究。有些杂志,看到来稿与本刊领域相关度不是太好,往往就拒稿,这必然会使一些质量较高的跨学科研究的稿件难以发表,而真正的科技创新,往往体现的跨学科研究中。 假如我是主编,一定尽最大可能减少关系稿。人生活在社会中,关系稿很多杂志都遇到过,如果实在扛不住,那么就尽量减少,或者提高关系稿的质量,同等情况优先录用。 假如我是主编,一定不作弊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有些杂志,和其他杂志订立同盟,建议作者互相引用;有的杂志,人为提高基金论文比;有的杂志,对引用该刊论文的作者给予每引用一篇 500 元的奖励……凡此种种,都不值得提倡。 今天是愚人节,说了一堆假如,毕竟是假如,真的是假如,总之是假如,因为我不是主编,呵呵。 2012.4.1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200 次阅读|15 个评论
《海洋学报》自创刊以来各届编委会主编
gy671124 2012-2-28 19:24
担任时间 1979-1989年 1989-1998年 1998-2003年 2003-至今 主编姓名 罗钰如局长 苏纪兰院士 巢纪平院士 潘德炉院士
个人分类: 期刊|2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學術期刊投稿術語 (整理篇) -转载
wzq19810930 2012-2-28 07:30
學術期刊投稿術語 (整理篇) 國際學術期刊投稿術語與流程 01. Submitted to Journal 論文剛提交後的狀態(系統會自動顯示) (記得先確認系統所轉換的PDF檔內容是否有誤,無誤後記得按"確認",才會開始進行初步審查) 02. Manuscript received by Editorial Office 你的論文已到編輯手裡(證明投稿成功) (這時Editor就會給你的論文一個"manuscript number"以供查詢之用view submission的PDF檔) 03. With editor 如果在投稿時没有要求選擇編輯,就先到主编那裡,主编會分派给别的編輯。這當中就會有另兩個狀態: 3.1. Waiting Editor Assignment 指派責任編輯 ( Editor assigned 是把你的文章分给一個編輯處理) 3.2.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 Editor Invited )如果编輯接手處理了就會邀請審稿人。 04. 随後也會有兩種狀態 4.1. 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 就是編輯没找審稿人就自己决定了,根據一般經驗,對學生來說估計會掛了: (1)英文太差,編輯建議你再修改。 (2)内容太差或投稿的論文領域不符合,要拒絕了。 除非直接被接收啦 !(還是別做太多白日夢...... _|||) 4.2. Reviewer(s) invited 尋找審稿人中,等待他們審稿 05. Under Review 開始審稿 這應該是一個漫長的等待。當然前面各步驟也可能很慢,就看編輯的處理情况。 若被邀請審稿人不想審稿或在期限內無法提交意見時,编輯會重新邀請别的審稿人重新審查。 06.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審稿人的意見已上傳,審稿結束,等待編輯决定 07. Evaluating Recommendation ( Decision in Process ) 評估審稿人的意見,随後將收到編輯給你的最終決定 通常編輯會給的決定如下: (1) Accept as written (這種機會很少) (2) Accept with minor revision (只需小改,被接受的機會很大) (3) Accept with major revision (需要大改,但還有機會被接受) (4) Reject (跟期刊說"掰掰"囉!) 08.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 這個時候可稍微慶祝一下囉!因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體怎麼改就不多說了,謙虛謹慎是不可少的。(通常只允許你1-3個月去處理Revision) 09.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又開始了一個循環。(注意: 論文還是有可能會被Reject唷 !) 10. Accepted 恭喜囉! 11. Transfer copyright form 簽版權協議 12. uncorrected proof 等待作者校對稿件 13.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論文印刷中,且該稿件已經作者校對 14. Manuscript Sent to Production 排版中 15. In production 等待出版 另外的一些常見英文詞彙: camera-ready paper 可以付印的正式稿件 graphical abstract 圖文摘要(一個能突出你文章特色的圖,配上一兩句話說明) running head 就是發表文章裡顯示在你的頁碼上(一般論文偶數頁顯示RUNNING HEAD,奇數頁顯示論文的前幾位作者的英文名縮寫),一般是用一個短語(幾個單字,別太長了)根據你論文的主要内容。 Response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針對reviewers的疑問point-to-point回答即可。 先把各個reviewer的問題,還要有指出的文字錯誤部分copy下來,然後逐一回答: (範例如下) reviewer 1 question 1 ...XX......... answer:......... (pageXX, lineXX-XX) or (pageXX, lineXX-XX from bottom) question 2...XX......... answer:......... (pageXX, lineXX-XX ) 文字修改 也一樣 *******(原來的意见) corrected ******((pageXX, lineXX )) 就是讓他一眼就看出來你改了,在那裡?如何改的.... 最後,我在這兒祝福每位即將投稿或等待投稿結果的你們,一帆風順囉!(歡迎與我分享你的喜悅或經驗談) 转载地址如下: http://tw.myblog.yahoo.com/jw!9vXcVE.ZFRoOCUcZ5Y4Hmg--/article?mid=144sc=1
8 次阅读|2 个评论
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2)
kejidaobao 2012-2-17 11:11
——谈“主编心语”题目和师生伦理 文/冯长根 去年写“主编心语”,选择了交替写2个系列的形式,一个系列大致谈博士生们要碰到的那些事,取名“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另一个系列则大致谈博士生导师要碰到的那些事,取名“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记得去年有人问我,这样来回写,吃力不吃力。意思是这样,原话也记不清了,甚至自己如何对答的也忘了。当然2个系列的“主编心语”到年底第36期,也顺顺利利写出来了。这多少有点像早上吃早饭,中午吃中饭,互不打架,所以从年初也就从没担心过,也说不出其中的理。 上面所说的第2个系列,本来取名“怎么指导博士生”也就突出主题了,再加上“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看起来有点多余,题目也变长了。有时希望编辑把“主编心语”的题目字号搞大点,碰上这么长的题目确实也难为人了。这个尾巴本来就是从第一次写主编心语时的题目中割过来的,那时讲的正是“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当时的确感到《科技导报》绝无本领像银行那样给读者送上大把大把的钞票,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当时主持工作的副主编商议此事,挖空心思,才想到用“成功”来吸引读者的眼光。“成功”这篇文章是非常认真地做了。那时写到系列文章一大半的时候,把合订本送给浙江大学校长,第二天一早他就跟我说,一个晚上他就看完了,觉得其中的内容写得好,也吸引学生。好像还有其他一些意思,也记不清了。 其实,只给博士生们写,也不能算完全,此事挂在心上一、二年,到了去年才落实了写给博士生导师们的“主编心语”。在各高校给学生们作同名报告时,人们经常鼓励我,认为同样的事项,讲给导师们,也非常迫切。到去年底,这篇文章也算搁笔了。但是,“怎样指导博士生”,各人有各人风格,各专业有各专业特点,绝不会像日历之于世上之人,今天是星期日,大家都会得到休息的权利,整齐划一,一刀切。心语中所写(其实是写作时的指导思想)无非是想提出一些问题,“必碰到的”问题,就像同时给博士生们写作的“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因为这些问题对于博士生导师是那些躲也躲不过去的问题。至于心语的口气,则全是一种商量的口气,不像写给博士生们的心语,虽多启发,但也有不是那么软的话。再一个原因,“怎样指导博士生”容易写成(被当成)官样文章,谁看呢?所以又多了一个尾巴。 按说自己给系列文章定的主题是成功,文章的字里行间应该是“成功”两字。但自己写着看着,反复体味,除了成功,好像还有几个别的字。在上一篇主编心语 中已经说到,这就是“科学伦理”。鲁迅先生在中国历史的字里行间看出了“吃人”两个字,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力,也怪,一经先生指出,连当年小学生水平的我也达到了他的水平,眼看着祥林嫂被吃了,孔乙己被吃了,中国许多人被吃了,只是在吃到闰土的小伙伴“我”的时候,被他“逃跑”了。从字里行间又看出其中还有字,这是从鲁迅先生的时代开始的。听说现在有一些人要否定鲁迅,只是不知道他们又从中看出了什么字。我和博士生们打交道这么多年,确实感到隐含其中的师生伦理是“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这一对新事物之间,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建设新时代的博导和博士生关系,既重要又紧迫,且对大家来讲都是新课题,主编心语其实是对此的一个呼吁书。自从学位制度颁布以来的这么多年,人人忙于自己的“业务”,鲜见有人研究这中间的伦理,于是,博导被塑成了“老板”,博士生被塑成了“打工的”,一湖清水,越搅越浑。这样的伦理值得警惕。 《科技导报》2010年第16期“读者之声”栏目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金拓教授的来信,他从“质疑”导师这件事,谈到了师生关系,探究了师生伦理,读后很有收益,为供参考,现把此文摘录如下 ,作为本文的结束: “今天,在条件较好的研究单位,研究水平的高下基本上取决于研究者的思 路。……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科学家无不希望自己的研究做得更好。……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可能对问题把握得不准,生怕对同行了解的有所遗漏,担心自己的思路存在着误区,嫌自己的技术路线还不够巧妙。如果有学生能够道破自己心中的不解,指出自己的疏漏,哪怕是在一个局部的环节,都是莫大的帮助。……这类导师一般耕作于自己学科的前沿,大体上了解本学科哪些问题重要,哪些问题难搞,对于自己的斤两有一定的自信,知道自己疏忽、遗漏或百思不解的问题在多数情况下不会是低级错误。这类导师遭受个把质疑者占理的质疑不会构成对自己自信心的挑战。他们没有理由害怕学生质疑。……从研究工作的视角看师生关系,一般导师是科研思路的兜售者,而学生拿出自己生命中的一段时间“购买”导师的想法,导师拿好的思路、学位及未来的前途吸引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费让学生验证和落实自己的想法。作为科研思路的购买者,质疑一下卖方的产品当属正常。” 参考文献 冯长根. 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1) . 科技导报, 2012, 30(01): 83. 金拓. 质疑导师, 是对导师的帮助 . 科技导报, 2010, 28(16):126.
个人分类: 栏目:主编心语|2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经济学动态副主编 - “排名狂跌大快人心”
zhao1198 2012-2-16 16:32
胡怀国,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副主任;1999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4年赴港,2010年返京并加盟经济学动态。 http://bbs.pinggu.org/thread-1349455-1-1.html 一、几点说明 1. 小可初来乍到。昨日听朋友告知论坛有“《经济学动态》排名狂跌大快人心”的帖子,昨夜认真拜读了有关跟帖,今日注册,拟发一贴。 2. 对于论坛朋友们的发言,不论是批评性意见还是中肯的建议,小可均甚为感激:不论批评意见是否准确,至少都表明朋友们关心中国学术界和经济类杂志,其中或许还掺杂有“恨铁不成钢”、期待进步与完善的良好感情。值此浮躁时代,朋友们的坚守让小可感动。 3. 我做过学生、研究人员(投稿者),也做过匿名审稿者、编辑和编辑部统筹工作,虽然工作成绩不突出,谈不上水平和经验,但至少对朋友们关注的问题,或许有不同视角的认识和了解,希望能为论坛朋友们提供少许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4. 看了朋友们的留言,感觉愿望是良好的,但对有关问题的了解并不全面。我的下述发言,不在于批评什么或肯定什么,只是提供一些信息,供朋友们更为全面地了解有关问题时参考。由于做学术杂志不久,我的认识或许很不全面和准确,但相信有一定参考意义;有关意见不代表任何单位和机构,只是个人很不成熟的粗浅认识。 5. 为少耽误大家的宝贵学习、研究时间,下面仅结合朋友们提及的突出问题,列出几条纲要,不拟展开。 6. 一点担心:我的发言或令朋友们群起攻之,但请诸位相信,我的愿望是良好的:为朋友们全面准确了解有关问题提供信息,为中国学术界的进步尽微薄之力。故而,主要基于感情写成此帖,从职业的角度甚至是犯忌的。 二、朋友们关心的排名、关系稿和收费等问题 由于回到国内学术界不久,我对于国内学术界的新变化,了解得并不准确。朋友们提及的方面,我了解得并不多,不好做出明确的回复。不过,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所了解、但论坛朋友没有提及的方面,我愿赘述或猜测一二。 1. 任何杂志都有收入和支出问题,都要考虑生存问题。过去,收入主要靠杂志发行。尤其是一些有影响的杂志,正常的订阅收入,好像足够审稿、印刷、稿酬等支出需要。后来,随着数据库和电子版的兴起,加上杂志的增多和竞争的增强,绝大多数杂志的发行数量好像都有了触目惊心的下降(数量级从万、几十万到千)。不少杂志,在经营方面都面临很大的困难。当然,纯属小可猜测(我们过去都会订阅几份本专业杂志,朋友们现在订的可能不多吧,大家可以自查验证一下;毕竟,现在是网络世界)。 2. 任何杂志,都希望刊发好文章,以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刊物影响。在经营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有的杂志生在富贵家庭,爹好妈好,多大的窟窿都有校方或主管机构填补;但也有一些杂志,缺乏类似支持,只能在文章质量和生存之间痛苦地徘徊。当然,这也纯属小可猜测。 3. 每家杂志的体制、历史不同、制度不同、娘家情况不同,经营方面的情况我不太了解,故各家如何“徘徊”,我无从猜测。 4. 好像是主要基于发行数量的考虑,为了不影响发行数量(重要收入来源),《经济学动态》杂志一直没有上网,去年底才加入“知网”。这次 CSSCI 排名,好像同前几年的引用率有关,估计该杂志没入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他因素,或许还应该调查研究。 5. 不少朋友觉得,经济研究和经济学动态不能相提并论,但觉得它们都有些大腕脾气,如稿件“石沉大海”等。解释一二:( 1 )国有单位,编制很少,可能出乎大家想象;聘用临时人员,需自掏腰包,不一定掏得起。如经济学动态,只聘用了一个临时人员,排版、校对、发行、印刷、办公、寄杂志寄稿酬、来稿登记、投稿人电话查询等,全由他一个人做;有论坛朋友提及“电话没人接”等,不了解的朋友觉得装牛,其实可能是在忙其它的事情、顾不上(曾因电话问题批评过他,他委屈得直哭)。( 2 )作者是杂志质量的生命、订户是杂志经营的核心。前几年,经济研究下血本(人力物力财力)搞网站,去年好像终于开通了;目前,经济学动态正调动资源进行网站建设(因人手限制,只能抽时间分头做),力争包括稿件查询等功能在内的网站,于今年之内运行或试运行,努力做到来稿必回、状态可查。 6. 经济学讲求市场,顾客是上帝。每个月,大量精力是来稿淘金:( 1 )从学术讲,没有大的纰漏;( 2 )现实方面,研究主题对中国社会经济是重要的、对学术界有启发;( 3 )订户花钱买杂志,任何文章,至少应有 10% 的订户有兴趣。不是每篇文章都能满足这些要求,不求尽善尽美,难以做到篇篇精品,但底线是:对于订户和读者群来说,每个人至少在每期能找到三两篇有启发或参考意义的文章;或者说,订户的成本收益是说的过去的。故而,“来稿淘金”,每期结合经济热点向有关专家约几篇“打头文章”,是编辑统筹工作的重点难点,我不确定有关稿件是否属于朋友们提及的“关系稿”。至于朋友们说的其他情况,有待调查研究。 7. 代小结:一点意见。任何时代都有它的问题、任何国家都有它的问题,唯如此才可不断进步。中国处于大变革时代,我们学者是幸运的(有话要说,且有利于家国),也是不幸的(大变革时代的“试错”,必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衷心希望大家能以正面的、积极的态度,来推动时代进步和学科发展。我一直坚信,任何社会都没有绝对的公平,任何社会也没有绝对的不公;对于杂志来说,任何杂志都希望刊载高质量文章。并且,绝大多数杂志还是识货的,好的文章被埋没的可能性有、但概率不是很大。比如经济学动态,所有来稿,头筛一遍,分给各位编辑再筛一遍,定期处理旧稿时还会终筛多遍。朋友们的批评,我们是欢迎的;若确有不足,我们是会认真改进的;同时,我们更希望,各位朋友能把高质量的文章投给我们,以共同推动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查询”和“全面匿名审稿”是经济学动态的首要工作,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可谓出血,希望不用太久就可以辅诸实施。 三、关于模型、实证等问题 经济学动态不排斥任何形式的文章。时间关系,举例说明。模型、计量等是非常有用的工具,譬如汽车,很多时候好于步行。譬如朋友们开车去拉萨,我们希望听到的是沿途见闻和人文反思,而不是车子一路上如何加油、刹车、抬离合。我们欢迎实证文章,但不喜欢八股;我们重视逻辑,但不喜欢自我陶醉于逻辑而不顾现实世界。理论模型和实证方面的文章,至少我会认真学习拜读甚至推导一遍,但失望之时居多。待续
个人分类: Writing|0 个评论
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1)
热度 1 kejidaobao 2012-1-31 15:16
——谈“主编心语”主题和科学伦理 冯长根 “主编心语”栏目文章2011年写到年底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出来了:2012年“主编心语”怎么写? 说起来这个栏目并不是在人们经常选择的或年初或下半年之初这样的时刻开办的,我记得“主编心语”第一篇文章刊登于2007年《科技导报》第25卷第9期,当时是5月(因为其时《科技导报》已经从月刊改为半月刊了)。当年在与导师合写学术论文时,看到英国皇家学会会志在给作者的指南一类文件中,要求投稿的论文(当年只有皇家学会的会员才可以推荐或向该刊投稿),应该能够让博士生看得懂,图书馆中美国出的《科学》和英国出的《自然》也刊登能够为博士生所用的指导做学问的文章等。这样,我把“主编心语”系列文章的大题目取为“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而第一次刊出的文章题目是“一、开场白”和“二、选择导师”。这个系列一直写到2008年第26卷第19期,写了34篇。第20期开始又写第二个“主编心语”系列文章,这一次是针对着那些刚刚获得博士学位1年到5年(刚刚工作不久)的研究人员的,题目为“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写了52篇。两个系列文章都拿“成功”作为主题。在千万个年轻人在家庭和社会的鞭策下都在拥挤不堪的路上奔向一个又一个“明天”时,“成功”是十分醒目的,也是对于个人来说能够与“明天”联系的最好的目标。事实上,即使是怀着平常心天天坐板凳的研究者,每个人也都会有静静的期盼。谁又不希望自己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呢?成功是对生命的赞美。 报刊杂志上都在刊登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文章,独立而互不联系的多,所以这几年我就坚持连续地写,终于使这个无非是指南性的文字汇成了系统,也受到了科技界的关注和欢迎。我在全国各地参加学术活动时,不时会碰到一些人与我讲起这些系列文章。有的博士生导师自己看完后就给学生们去看了。《科技导报》的“读者之声”栏目中也经常刊登人们的阅读体会。作为这个刊物的主编,系列文章带来的另一件事,也是使人高兴的,即《科技导报》的针对性和可读性均提高了,而且这样一来,订阅本刊的也多起来了。 在2010年结束的时候,当然也碰到新的一年“主编心语”怎么写的问题。大家知道,全球科技期刊有许许多多,《科学》和《自然》属于那些在学术上影响很大的刊物,研究人员都愿意向它们投稿。中国若在某一天成为科技强国,必然会有中国的学术期刊也具有类似的性质,而《科技导报》要向这个目标发展的话,就得吸引(至少是国内的)研究人员人人愿意投稿。这些作者们有一个新时代的特征,即他们必定具有博士学位(硕士生必须先成为博士生),然后是获得高一些的学术职称。如果《科技导报》能够对这些人帮上忙,那些他们就会与刊物交上朋友。这样一思考,感到系列文章应该针对哪些人讨论哪些事就清楚了,于是决定在计划一年36篇(其时《科技导报》已经从半月刊改为旬刊了)中,一半针对博士生的实践,一半针对博士生导师的实践。单期的文章其实是对第一个系列文章的复述,但把一些关键点总结出来且写得更为醒目了,取题目和副标题为: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双期的文章取题目为: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这两个系列的题目除了突出“成功”这个主题,同时突出了产生于改革开放年代的新事物,即“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这是两类我在上大学时想也不曾想过的新群体。自从有了学位制度,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已经变得与以往很不相同了。有学位制和无学位制时的师生关系也不一样了。这两个不同,其实都是指向了一个事实,即在不少机构,现在搞科学技术研究实际上已经成为老师(博导)带学生(博士生)的事。你可能在其中扮演着二者之一的角色,然而你极有可能没有把新时代新特性所需要的新步伐跨出去。“主编心语”栏目这些系列文章就是试图与大家(博导、博士生)一道,回答与此相关的或细碎或关键的问题。 2012年“主编心语”栏目的文章题目就这样想出来了。对象就是以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为主,内容将围绕科研而展开,主要是博士生们为获得学位而日常所进行的各种事务。至于说为什么“复述”,甚至之外还“杂谈”?“复述”是针对前四个系列而言,意思是大概跑不出已经写过的那些事,“杂谈”是指在我写四篇系列文章的四年七个月的时间里,《科技导报》其他栏目已经发表了相当多的同类文章,积累不少,其中不乏在四篇系列文章中可以引用的好观点、好事例,可以在往后的栏目文章中谈一谈,表示主编的关注和学习体会,更不用说有些是“主编心语”还没谈到的。 文章写到这里,似乎就应该结束了,但又感到意犹未尽。放下笔,又拿起笔,拿起笔,又放下笔,想了很久。又反复阅读已经写的内容,几个关键词,例如“博导”、“博士生”总是在脑子中盘旋,越来越有形象,越来越感到重大。终于,想到了这样一句话:30多年来,我们催生了两类人:博导和博士生,但是我们并没有花大气力来建立符合新时代的博导和博士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更广一些,以此为主流的新科学伦理,正是我们在反复呼唤的那个字里行间的东西。这几年的主编心语,其实就是在寻找这种关系:科学伦理,无论文章所谈多么细碎或多么关键。在今年的栏目文章中,我将继续这么谈。
个人分类: 栏目:主编心语|2949 次阅读|1 个评论
送别王其平教授
zhaodl 2012-1-3 11:02
送别王其平教授
今天,元月三号,北风冰冷,朝霞映天。一大早,乘车到三兆殡仪馆参加王其平教授的追悼会。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离休干部王其平先生于2011年12月28日下午6:50驾鹤西行。我到学报时,他尽管退休但还兼任《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的主编。先后共事了三四年,主要是定期的编委会和后来改成的主编定稿会。交流不是太多,但记忆最深的就是老先生对我的称呼——老赵!那时我只有三十四五岁。王教授为人随和,但也不是不发脾气,如果碰到看不惯的满脸通红地发火。在电器学科特别是电弧理论方面具有权威性,应该属于开创者之一,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新年送主编,霞蔚映苍天。 岁月激情伴,后学接续攀。 生平简介   王其平,教授。浙江宁波人。1949年毕业于大同大学电机系。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至1959年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   回国后,历任西安交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一级教授,国务院特批的首批博士生导师,科研处处长,副校长(主持校学术科研事务),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85-1999),国家教委科技委电工学科组组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接触及电弧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主编,校人体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电接触及电弧研究会主任委员,跨国IEEE高级会员,国际气体放电及其应用会议国际委员会委员等职。 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   40多年来,王其平教授一直从事电器和电弧理论、电接触理论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是交通大学电器专业创建人之一。早在1963年出版的《电器中的电弧理论》一书,为国内这方面第一本专著,在创建电器电弧理论的科学体系方面起了先导和开拓作用,被誉为我国电弧理论的奠基人。王其平教授与其合作者在国内首先创建了四个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电弧动态数学模型,提出了电接触材料的侵蚀机理和表面形貌特征的新观点。出版了5部专著,主编《英汉电工电子词典》,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在IEEE发表三篇论文,在权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5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获国家教育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颁发的科技进步奖5项和荣誉证书10多种,还获得国务院1991年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他与同事联合发起和主持了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的两届“电接触、电弧、电器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应邀访问过瑞士、德、英、意、波、加、日、美等23个国家的有关大学。他是我国在该领域内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被选入1992年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词典》当代人物卷。
个人分类: 社会生活|4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稿件几个问题,国内杂志主编更清楚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1-25 14:21
国外杂志主编提出的几个问题,国内杂志主编更清楚。作者、读者、编者也很清楚,我们搞情报的也很清楚。只有谁不清楚呢? 论文投稿发表管理的好办法是有的。 如果你愿意,请出点好主意。 钟南山院士最近指出: 最近有一件事情很刺激我。他颇为沉痛地说,上个月他收到了一封信,信中说在去年年底,在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在内的11家世界著名生物医药类杂志主编参加的会议上,当讨论到来自中国的论文时,他们说,在这些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中国作者越来越多,这是好事,但他们都发现了几个问题: 第一,这些来自中国作者的文章,很多存在伦理问题; 第二,存在造假问题,因为经过专家审核,有一些数据根本不可信; 第三,存在抄袭的问题; 第四,存在重投的问题,很多作者一稿多投。 他们互相提醒,今后来自中国的论文,要多加注意。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中国科技界,浮躁的思想是相当要不得的。
个人分类: 学术不端|201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SCI期刊投稿的10种常见状态(转载)
sbwij 2011-11-23 16:33
1. Submitted to Journal 当上传结束后,显示的状态是Submitted to Journal,这个状态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处理。 2. With editor 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先到主编那里,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 ① Editor assigned 编辑分派 ②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编辑 拒绝邀请,这时主编不得不将投稿文章重新分派给其它编辑。 3. Reviewer(s) invited 说明编辑已接手处理,正在邀请审稿人中。有时该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其中原因是编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稿人,这时投稿者可以向编辑推荐审稿人。 4. Under review 审稿人的意见已上传,说明审稿人已接受审稿,正在审稿中,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刊通常会限定审稿人审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 5. 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 审稿结束,等编辑处理,该过程短则几天,长则无期。 6. Decision in Process 到了这一步就快要有结果了,编辑开始考虑是给修改还是直接拒,当然也有可能直接接受的,但可能性很小,呵呵。 7.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 小修/大修,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体怎么改就不多说了,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因为修改后一般会再发给审稿人看,所以一定要细心的回答每一个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态度要谦逊,要让审稿人觉得他提的每个问题都很有水准的,然后针对他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做出答复,能修改的就修改,不能修改的给出理由,而且都要列出来,文章的哪一段哪一行修改了最好都说出来,记住:给审稿人减少麻烦就是给你自己减少麻烦!! 另注: 有时,审稿人会在修改意见里隐讳里说出要你仔细阅读某几篇文献,这时可要注意了,其中某些文章可能就是评审者自己发表的,这时你最好在你的修改稿中加以引用),修改后被拒绝的例子也多不胜数的。 8.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修改后重新提交,等待编辑审理。 9. Accepted 如果不要再审,只是小修改,编辑看后会马上显示这个状态,但如果要再审也会有上面的部分状态。一步会比较快,但也有慢的。看杂志的。 10. Rejected 相信大家见了Rejected,都会很郁闷。但也不要太灰心,耐心将评审意见看完,一般评审者会给出有益的建议,相信看后你会有所收获。 (来源于百度-分子生物学交流空间)
2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外科技期刊编辑之思索
热度 9 zxj368 2011-11-18 14:57
中外科技期刊编辑之思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古地理学报》编辑部 郑秀娟 和许许多多科技期刊人一样,我也常有一种无奈甚至是抱怨的情结,总是觉着国内的专家学者有创新性的文章不在国内的期刊上发表,一流的学术文章都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不支持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只有二流的文章才会给国内的期刊,而且还得是国内的著名期刊,国内一般的期刊也只能刊登三流甚至不入流的文章,实在是让编辑们“巧媳难为无米之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国内科技期刊的现状?中国的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国外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是否存在距离?出现问题的原因何在?林林总总的问题,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一连串的为什么,也总会时时困扰着我。作为科技期刊编辑,是不是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我们的编辑队伍与编辑理念是不是和国外有差距?中外科技期刊编辑有何不同与相同之处?作者最近收集到一些资料,想从期刊的主编、编辑、编辑的工作方式和编辑理念几个方面进行剖析,或许偏面,或许仅仅是一孔之见,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一、主编 主编是期刊的灵魂,是期刊的 旗帜,他就像是一个乐队的总指挥,直接影响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新闻出版总署 1995 年《关于报刊社长总编(主编)任职条件的暂行规定》第八条指出 :报刊社社长、总编辑(主编)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是主管、 主办单位的在编人员。必须具备行为端正、道德品质良好等素质。有刑事犯罪记录、违法记录和劣迹表现者,受过重大行政处分者不能担任社长、总编辑(主编)。《期刊主编(副主编)岗位规范》任职条件中第二款 “ 专业知识 ” 规定: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刊物所涉及的学科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较高水平的造诣,熟悉掌握期刊编辑出版业务知识,有较强的写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第三款 “ 工作能力 ” 中指出:能正确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宣传出版的方针、政策,能掌握刊物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精通期刊编辑工作,能设计重要栏目,能胜任重要稿件的复审和终审工作,能较好地解决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疑难问题,并有一定数量的优秀编辑成果 。第四款 “ 文化水平 ” 中规定:具有大本毕业以上学历 。第五款 “ 工作经历、身体素质 ” 规定:主编需要担任副主编职务 3 年以上,一般应具有副编审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 可以看出,中国对于科技期刊主编的要求不能说不够详尽,然而,限于我国主管、主办制度的影响,很多期刊的主编都是主办单位的行政一把手或是技术、学术总负责人,既没有从事编辑工作的经验,也往往因为行政事务繁重、科研任务紧张,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管理与过问期刊的事,只是挂名,具体与期刊出版完全由副主编或是执行主编完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科技期刊主编 90% 以上是挂名,极少有期刊的主编是按上面的要求进行提拨与聘任的。 国外期刊的主编如何?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分工负责,责任明确,没有国内挂名主编的现象,都是一边搞科研,一边审稿、改稿,切实保证刊物的质量 。国际上许多重要期刊的主编不仅是活跃在科技前沿的著名科学家,更多的是全职办刊人。当然也有大量专业期刊的主编由科学家兼任,但是兼任并非挂名,他们都是十分乐意并满腔热情地花大量的精力来把握办刊方向,扩大稿源,保证和提高所刊登论文的质量,为办好期刊尽职尽责。 《 Science 》的主编 Donald Kennedy 在哈佛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是 1972 年当选的美国科学院( NAS )院士,曾任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局长, 1980 年起担任斯坦福大学校长连续达 12 年。 2000 年出任《 Science 》的主编,同时还在美国艺术科学学院、美国公共服务委员会、美国哲学学会和卡内基基金会等多个单位担任重要职位。 Kennedy 在学术和社会关系上的资源优势,为《 Science 》的发展提供了多种便利条件,促进了《 Science 》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 Nature 》 只所以能够得到世界的公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有一个强有力的主编团队。《 Nature 》设有 1 个主编和 2 个执行主编, 3 人均有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并且 3 人均是全职工作。主编 Philip Campbell 博士来自英国,负责刊物的编辑内容、管理和长期质量;美国执行主编 Linda Miller 博士,负责编辑政策、内容质量和与社团间的沟通联系;出版执行主编 Maxine Clarke 博士,负责服务作者和评审者,管理编辑计划和编辑刊物的不同内容等。他们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样的主编结构使《 Nature 》在学术经营和出版经营方面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道路。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近年来对外交流及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对国外期刊的了解,中国的期刊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不再把主编仅仅作为名誉和官位,对期刊主编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国内的几个大刊,主编的人选也开始走向负责任的专家化,并且主编真正地抽出一定时间用心于期刊的工作。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现任总主编朱作言,曾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任 Hill-Visiting Professor(1988) ,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任教授研究员、 Faculty Menber(1988-1991) , 1997 年 10 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现任国家科委 S-863 计划纲要建议软课题研究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细胞及发育生物学科组二审专家、组长,杰出青年基金评委,中科院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委水产养殖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湖北分会副理事长等职。 2008 年,刚刚担任 “ 两刊 ” 总主编的朱作言说,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让中国学术期刊走向世界的重要责任, “ 我们要像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要求的那样,全力以赴,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奉献给这个事业,和广大科学家一道,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办好科学期刊 ” 。 一年后,当记者问起做总主编是否会影响做其他工作时,朱作言笑着说: “ 你说反了,做期刊目前是我的主业,你应该问,我做其他的事是否会影响我做期刊。那么我来回答你,我会尽量不让其他的事情来影响我做期刊,期刊现在是我的第一事业。 ” 《细胞研究》(《 Cell Research 》)杂志的主编裴钢院士,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现任同济大学校长。曾在《 Nature 》、《 Cell 》等发表过重要论文。 2005 年他继承了创刊主编姚錱院士的事业,接过了刊物国际化发展的旗帜。正是在他的主持和积极支持下,《细胞研究》面向国际不断创新,成为第一个加入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的中国期刊,取得了令国内外期刊界瞩目的进步。 可见,办好一种优质期刊,一定要有一位能够热爱期刊工作、愿意为期刊的发展投入一定精力与时间的科学家来做主编,一方面是期刊的一面旗帜,靠其影响力与权威为期刊引来好的稿源;另一方面,主编也可以把握期刊的学术水平与发展方向,真正能够让期刊站在科学的最前沿,引领学科的发展与进步。有这样主编的期刊,是不可能办成水平低下的出版物的。要想办出一流的期刊,一定要有富有声誉的科学家当主编。 二、 编辑的门槛 中国科技期刊的编辑,可以说是来源广泛,既有从事科研出身的编辑,从事情报工作出身的编辑,也有编辑学专业的毕业生,更多的是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此外还有教师出身的编辑。起点不同,能力不同,对期刊的贡献也就不同。在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条例中,没有见到有关编辑门槛的限定,但近年来开始要求编辑应该有资格培训,要有编辑资格证。下面作者从国内外期刊招聘编辑的启示进行分析,从而略知我国期刊与国外期刊对编辑要求的差异。 《 Neuron 》欲聘一位负责编辑述评和评论性文章的助理编辑。该助理编辑岗位最低要求为一名生物科学的博士,尤其侧重神经科学领域。有博士后研究经历或有出版经验的优先考虑;并且要求成功的应聘者还应有语言才能、对细节的洞察力和对传播科学的热情;要求这些才能将通过书面和口头的沟通技巧很好地组织起来,同时还需心甘情愿地在一个很小的团队内从事高强度的工作 。 NPG (《 Nature 》系列杂志出版集团)招聘栏目主管编辑时,要求必须是在相关学科背景方面做过 3~5 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且要在《 Nature 》 ,《 Science 》或《 Cell 》等杂志上发表过研究论文才能录用 。 NPG 集团于 2007 年 1 月启动 Nature China 项目。 Nature China 是一个突出展现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最好的研究成果的电子网站。在其招聘主管编辑的启示中,要求这位编辑需要有物理学、化学或生命科学的博士学位,并有可以证明的研究成果。虽然具有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会优先考虑(不是必需的),但重点会放在经过广泛训练的应聘者身上。这个职位的关键素质,要求能对稿件进行选择、能撰写简练的总结,并能强调出所选文章的科学意义。应聘者必须对中国的研究性协会和团体有很好的了解,英文和普通话流畅。要求应聘者对科学实践和传播都要有热切的兴趣,并且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积极的、外向的人,具备优秀的人际沟通技巧 。能够推动 Nature China 的事业从最初的构思阶段经过开始到未来的发展阶段。 《 Nature Reviews 》系列杂志招聘一名助理编辑,指出该职位的角色职能包括:与编辑组密切合作,编辑评论和展望性文章,管理同行评议过程,加工论文体例并撰写研究热点文章。为了满足这个充满挑战性的职位要求,理想的应聘者需要对《 Nature Reviews 》系列刊物涉及的生物主题的领域有广泛的兴趣,在细胞生物学和(或)微生物学领域或病毒学领域有经验者,以及具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的应聘者会优先考虑。其他一些重要的品质要求还包括:优秀的写作和语言沟通能力,对细节的重视及对科技理念传播的献身精神。由于这个职位需要与作者和评审者紧密合作,因此成功的应聘者必须具备优秀的人际沟通技巧。 《 BMJ 》(英国医学杂志)对录用的编辑有一套严格的筛选程序 : 履历初筛→向候选者寄送需编辑的文本 (15 人 ) →选出面试者 (5 人 ) →测试语法及综合能力→编辑一组文本、校对→录用合格者→内部编辑培训→阅读《 BMJ 》合订本 (8c m 厚 ) →编辑消息、短篇报道 ( 约 600 字 ) →专人指导编辑科技论文 ( 由医学博士回答专业问题 , 新老编辑共同讨论文稿的修改及原因 ) →强化训练→独立编辑。科技编辑还以学者的身份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 , 以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层次和结构 , 掌握专业学科前沿状况和发展新动向。通过资深编辑的传、帮、带 , BMJ 的新编辑培训期已由原来的 1 年缩至半年。据统计 , Nature 的培训期为 2 ~ 6 周 , Science 的培训期为 6 个月。各刊学术内容、格式与栏目设置不同 , 新编辑的培训周期也各不相同。 从上述 3 个实例可看出,国外期刊不仅要求编辑要有专业背景的博士学位,还要具有语言才能,充满热情和优秀的人际沟通技巧。而且聘用后还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培训,否则不能单独从事编辑工作。下面再来看国内的情况。 2011 年 9 月 22 日 在 58 同城网上看到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的招聘 ,岗位职责包括:( 1 )负责采编部的日常采稿,对采编稿件进行初审,开发和维护作者资源;( 2 )负责稿件登记,按照编辑流程完成阶段内相关工作;( 3 )负责同印刷厂协调,解决印刷出版过程中的问题;( 4 )协助杂志广告业务员做好杂志宣传和推广工作;( 5 )完成部门负责人安排的其他工作。其任职资格:( 1 )正规临床医学或药学大专以上院校毕业;( 2 )普通话好,沟通能力强,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电话沟通技巧;( 3 )有志于从事医药杂志行业,具有高度工作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医学媒体采编工作经验者尤佳;( 4 )工作积极主动,吃苦耐劳,责任心强,逻辑严密,工作有条理;( 5 )能熟练使用 word 、 excel 等办公软件。 再如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的招聘启示中指出:招聘岗位为中医学术期刊编辑(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职位要求:( 1 ) 中医、中药学专业背景;( 2 )硕士;( 3 )医学英语写作能力佳;( 4 )有理想,细致、严谨、责任心强。 特别提示:科研型硕士优先,已发表学术论文者优先 。 上面两则启示是国内一般期刊对编辑的要求,虽说不能代表全部,但差不多的期刊可能都处于这种水平,可见和国外一流期刊对编辑的要求相差甚远。再来看国内名刊的情况: 《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编辑部 2010-09-19 发布的招聘学科编辑信息,应聘者应具备如下条件:( 1 )具有海洋科学、大气科学等地学相关专业硕士或以上学位;( 2 )写作能力强,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3 )英文口语及文字表达能力强,通过 CET6 ;( 4 )熟练使用各种绘图专业软件,能够进行日常网站维护;( 5 ) 能够接受随时出差任务,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该刊在 2011-09-09 发布的 招聘学科编辑信息中,对编辑的描述如下: 应聘者应具有地球科学领域硕士或以上学位,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在 2011 年急聘专职责任编辑时的招聘 条件为 :( 1 )具有工科硕士或以上学位,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学科领域:机械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空间科学、航空、土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电工、电机、建筑、工程力学,等等);( 2 )中英文口语及文字表达能力强,英文通过 CET6 ;( 3 )熟练使用 Office 软件、能够进行日常网站维护;( 4 )善于与人交往,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及策划能力;( 5 )有编辑出版工作经验者优先。 《科学通报》在 2011 年 6 月 3 日 招聘物理学学科编辑时的招聘条件为 :( 1 )具有凝聚态物理、量子信息、光学、高能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硕士或以上学位,有较强的学习和科研背景,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 2 )中英文口语及文字表达能力强,英文通过 CET6 ;( 3 )善于与人交流,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及策划能力,热爱科技期刊编辑工作;( 4 )年龄一般应在 35 岁以下,身体健康。有较强的科研背景和编辑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可见,《中国科学》系列期刊对编辑的要求开始向国外期刊靠拢,也要求编辑要有硕士或以上学位,具有科研论文撰写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高的英语水平,同时也开始注重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抬高编辑的门槛,提高编辑的素质,必将有助于期刊整体质量的提升,这也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一定水平后的必然趋势。 三、 编辑的工作方式 中外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方式上肯定有很大的不同,国外期刊编辑的在职培训与参加学术会议、走出去办刊的工作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据郑晓南等 的文章叙述,美国编辑出版公司( EEI )出版的 “ 出版资源名录 ” 中,列出了能提供编辑出版专业设置的 55 个教育机构,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也列出了 32 个编辑出版培训机构,而在中国,几乎还没有专门设置的关于科技期刊编辑的培训机构,只是在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处和中国科技大学设有招收在职编辑的硕士学位课程培训,为科技期刊编辑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平台。可见,在编辑培训方面,中国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中国期刊的编辑任务,主要是由期刊编辑部的责任编辑完成的,编委一般是推荐稿件、审稿和管理,讨论期刊的办刊方向与出版主题,不对期刊的文章具体进行学术编辑工作。国外期刊编辑部与编委的主要功能与中国相差很大。编辑部的编辑相当于主编与编委的秘书,辅助主编与编委完成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而真正的文章学术编辑工作,是主编、副主编与编委们完成的,技术工作与格式规范等由技术编辑完成。例如: 美国出版的《 Crop Science 》, 编委会共 78 人 , 设主编 1 人 , 编辑 1 人 , 技术编辑 19 人 , 副编辑 53 人 , 责任编辑 1 人、助理编辑 1 人、出版主管 1 人和执行副总裁 1 人。将技术编辑和副编辑细分为 8 个不同的学科领域 , 作者将不同的学科的文章投给相应学科的技术编辑。另外 , 美国作物学会的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负责审阅该刊品种和种质资源介绍类文章 , 作者需将此类文章按不同作物分别投向该委员会的 18 位委员 。 德国出出版的 Theor Appl Genet ,编委会共 26 人 , 有主编 1 人 ( 来自德国 ) , 责任编辑 1 人 ( 来自德国 ) , 编委 24 人 。编委共来自 14 个国家 。可见其编委会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期刊刊登出的文章的编辑工作,主要由编委负责完成。 美国出版的 Plant Physiology , 编委会共 72 人 , 其中主编 1 人 ( 来自美国 ) , 副主编 10 人 ( 除 1 人来自法国和 1 人来自德国外 , 其余均来自美国 ) , 特写编辑( Feature Editor ) 2 人 , 责任编辑( Monitoring Editor ) 59 人。编委成员共来自 13 个国家 ,负责对来自世界各国的稿件进行审核与编辑工作。 可见,外国的编辑委员会是涵盖所有对期刊进行加工与处理的人,总负责是主编及副主编,学术负责的人都算是编委或是责任编辑,而副编辑或技术编辑是协助前者完成编辑任务的助手,也就是说,他们的编辑都是科学家或是学科专家,而国内完成这些任务的则是专职的编辑,相当于国外的助理编辑或技术编辑。这种工作方式的巨大差异,势必出现相差甚远的刊出效果。国内期刊要想迎头赶上,编辑委员会的编委们就要对刊出的文章真正起到 “ 编 ” 的作用才行。 四、编辑的理念 有了得力的主编和强有力的编辑队伍,说明已经具备了办好期刊的物质基础,同时办理理念也是一种期刊能否办得成功的重要要素。国内学术期刊办不火的很大困惑,就是编辑部的办刊理念没有形成。下面以任胜利博士科学网博客中的文章《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的编辑理念与做派: GRL 案例》为例 ,分析国外期刊的编辑理念。 作为一份研究快报类刊物,《 GRL 》旨在快速传播地球物理领域具重要突破和广泛意义的短篇研究论文。为提高 GRL 的地位及服务水平,《 GRL 》采取 3 点举措:其一是编辑成员扩展至气候与全球变化、冰冻圈、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编辑人数将增加至 13 位:大气科学( 3 ),固体地球科学( 3 ),空间科学( 2 ),海洋科学( 2 ),水文与陆面过程( 2 ),冰冻圈( 1 )。所有编辑成员均具有国际视野,所邀请的审稿人能够遵循《 GRL 》有关 14 天内返回细致评审意见的严格要求。其二是发表特邀的综述论文,选题主要涉及近 2~3 年来的最新进展,篇幅不超过 6 页,每年发表 12 篇左右。其三是改进和简化同行评议过程,以提高所发表论文的总体质量。审稿人和作者均应清楚 GRL 不允许所录用的文章有大的修改,如果稿件需要做中等以上的修改(如补充分析、模拟或其他不能在 2 周内完成的修改),将被视为不符合《 GRL 》的要求并退回作者修改后重新投稿。此外,为持续提高期刊的地位和服务, GRL 不断提高期刊的学科相关性、影响力及效率。编辑直退稿的增加不仅有助于作者尽早改投他刊,而且减少了同行评议的压力(每年的收稿量为 3000~4000 篇),以满足快速评审的需要。编辑直退稿件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尤其是那些与《 GRL 》要求不符的稿件。尽管所退稿件的学术质量较高,但作者应该明白稿件的体例格式要满足 PRL 能快速出版的要求。 此外,《 GRL 》致力于广泛宣传所发表的重要文章,大约有 10% 的论文在《 Eos 》和《 GRL 》的网站做 “ 亮点 ” 评论,所有 “ 亮点 ” 文章都推荐给媒体。并且,《 GRL 》的论文经常被各种传媒 ( 包括《 Science 》,《 Nature 》等 ) 作为视点和消息报道。此外,《 GRL 》还致力于通过各种途径(报刊、网站、博客、会议等)推介所发表的重要论文。 从上述描写中可以看出,国外期刊一是刊文要快,二是对发表的文章进行宣传,三是发表后的文章及进推荐给相关的专家、学者。而国内情况如何呢?目前多数期刊表现为发文滞后,对发表过的文章所做工作很少,没有投入大的精力对已发表的文章进行推介与宣传。这些方面,是需要国内期刊学习与提高的地方。 五、结语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科技期刊起步较晚,因而经验还不够,很多方面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但也需要适合国情,不能一味地向国外学习。主编不是期刊编辑部说了算的事,需要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指导,一般人无法改变现状,只能是在现有情况下努力地做好编辑部的工作,尽可能地走出带有中国特色的办刊之路。但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要看到办刊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实时找到自身的差距,看到和国外期刊编辑在工作方式与编辑理念方面的不同,适当地调整自己,不抱怨,不灰心,努力地拓宽办刊思路,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与学习,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热心于期刊,热心于科学事业,为中国科技期刊事业的振兴与发展出力。 致谢:文章第一部分“主编”中的部分国外资料,来源于中国科学出版股份公司副总编辑兼期刊出版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肖宏在“第 27 期中央单位学术类科技期刊主编岗位培训班”上讲座 PPT ,他讲座的题目为“一流期刊的发展要素分析”,在此向肖总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编 . 新闻出版行业系列培训教 材· 期刊出版工作法律法规选 编(第二版) .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 857.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编 . 新闻出版行业系列培训教 材· 期刊出版工作法律法规选 编(第二版) .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 873-874. 肖宏 .2000. 英国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掠影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1 ( 6 ): 419-420. 朱作言 . 办好 “ 两刊 ” 是一种使命 . h 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9/7/221173.html?id=221173 . 肖宏 .2008. 一流刊物离不开一流的编辑人才 . 科技与出版,( 3 ): 19. 郑晓南,林跃,邹栩 . 国际科技期刊出版界教育培训现状与动向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8 , 9 ( 4 ): 207-209. http://bj.58.com/zpxiezuochuban/5768487579393x.shtml. http://bj.58.com/zpxiezuochuban/7236744495877x.shtml. http://www.yingjiesheng.com/job-000-904-932.html. http://www.scichina.com/new_web_Fa/news.asp?id=1028.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899do=blogid=356073 . . http://www.scichina.com/new_web_Fa/news.asp?id=998 . 程维红,任胜利,刘旭 . 五种中、外农学期刊对比分析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 , 18 ( 5 ): 134-138 , 157. 任胜利 .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的编辑理念与做派: GRL 案例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899do=blogid=397861 .
个人分类: 编辑学文章|10589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专著《病毒性肝炎中西医防治学》
xuxiangtian 2011-11-4 22:52
徐向田,李玉英主编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来源:新华书目报、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 ( 教目 ) 书目数据 — 免费下载 【征订号】 【书名】病毒性肝炎中西医防治学 【丛书名】 【作者】徐向田,李玉英主编 徐向田 | 李玉英 【 ISBN 】 978-7-5308-4811-1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 出版社 【定价】 CNY78.00 【页数】 388 页 【出版年月】 2009 【内容简介】全书共 22 章,分别介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和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和分型,特殊类型肝炎和处理,并发症的防治,辅助检查与评价,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治疗与进展,预防方法,营养与饮食疗法。自我保健等。 【读者对象】 欢迎各出版单位提供书目信息。 010-88361919, cpin2006@188.com 书目信息来源 新华书店总店信息中心、《新华书目报 - 科技新书目》、《新华书目报 - 社科新书目》、《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 书目咨询 QQ 545472965 , 010-88361919 书目数据 — 免费下载
个人分类: 专著书刊|2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编退稿理由: TOO LONG。32页的review算长的吗?
热度 1 whenand 2011-11-4 15:38
Dear Mr. Chengning Zhang, ID: SMCC-11-10-0474 Title: Reconsiderations on Clustering Analysis Authors: Zhang, Chengning; Zhao, Mingyang; Luo, Haibo After careful examination, I have concluded that we will not be able to publish your paper in th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Part C: Applications and Reviews. This looks like an interesting work. However, your paper seems to be TOO LONG exceeding the standard number of pages significantly. For this reason we will not consider it further. 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our Transactions as an outlet for publication of your manuscript. Sincerely, Prof. Vladimir Marik Editor-in-Chief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Part C: Applications and Reviews
176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西北大学姚远被教育部科技司授予杰出主编
热度 1 lysyxcs 2011-10-31 19:54
10月29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颁奖大会在南京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教育部科技司、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中宣部出版局等部门领导和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系统600余名代表出席。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理科学报主编姚远编审获得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杰出主编奖,并代表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系统30名杰出主编发表获奖感言。 姚远(姚宏斌)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已经32年,1992年5月任西北大学理科学报常务副主编、副编审,1997年具备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998年晋升为编审,2003年5月任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兼理科学报主编。1995年起至2009年连续三届担任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2009年起任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负责《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来,将一份地方院校期刊带入全国前列,向为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一直居于全国综合性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前十名,先后于1993,1997两度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2000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中国期刊方阵;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学报一等奖(A类重点高校,等同于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校首届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获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授予的陕西省精品科技期刊。个人三度被教育部科技司、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司等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编辑工作者,被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评为陕西十佳科技期刊主编,2011年被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联合授予陕西省学术期刊十佳主编,曾获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编辑最高奖“金牛奖”。
1978 次阅读|2 个评论
姚远被教育部科技司授予全国高校30名杰出主编之一
热度 13 kexuechuanbo 2011-10-31 16:44
姚远被教育部科技司授予全国高校30名杰出主编之一
姚远被教育部科技司授予全国高校30名杰出主编之一 10月29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颁奖大会在南京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教育部科技司、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中宣部出版局等部门领导和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系统600余名代表出席。我校学报编辑部主任、理科学报主编姚远编审获得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杰出主编奖,并代表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系统30名杰出主编发表获奖感言。 姚远(姚宏斌)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已经32年,1992年5月任西北大学理科学报常务副主编、副编审,1997年起具备硕士生导师资格,1998年晋升为编审,2003年5月任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兼理科学报主编。1995年起至2009年连续三届担任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2009年起任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2008年起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负责《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来,将一份地方院校期刊带入全国前列,向为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一直居于全国综合性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前十名,先后于1993,1997两度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2000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中国期刊方阵;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学报一等奖(A类重点高校,等同于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校首届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获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授予的陕西省精品科技期刊。个人三度被教育部科技司、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司等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编辑工作者,被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评为陕西十佳科技期刊主编,2011年被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联合授予陕西省学术期刊十佳主编,曾获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编辑最高奖“金牛奖”。 (薛 鲍)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2644 次阅读|22 个评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文化小丛书》(李大潜主编)
lusn 2011-10-28 19:05
第一辑:1.齐民友,遥望星空 (一)——人类怎样开始认识太阳系。 2.齐民友,遥望星空 (二)——牛顿·微积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3.项武义,几何学在文明中所扮演的角色——纪念陈省身先生的辉煌几何人生。 4.李大潜,圆周率π漫话。 5.李大潜,黄金分割漫话。 6.李文林,从赵爽弦图谈起。 7.周明儒,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与启示。 8.王善平,张奠宙,二战时期密码决战中的数学故事。 9.王培甫,数学中之类比——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推理方法。 10.徐诚浩,连分数与历法。 第二辑:11王则柯,认识博弈的纳什均衡。 12李大潜,漫话 e。 13李文林,笛卡儿之梦。 14李忠,奇妙的无穷。 15李忠,并不神秘的非欧几何。 16周明儒,从欧拉的数学直觉谈起——纪念伟大数学家欧拉诞辰300周年。 17周明儒,走近高斯。 18顾沛,对称与群。 19徐诚浩,同余式及其应用。 20蔡宗熹,千古第一定理——勾股定理。
5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软件》撰稿人邹晓辉研究员与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
geneculture 2011-10-27 00:01
《软件》撰稿人邹晓辉研究员与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
邹晓辉研究员(《软件》特约撰稿人)与潘云鹤院士(《软件》首席顾问)在中国工程院愉快合影 邹晓辉在37所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院长联系会上的发言报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4143do=blogid=500454 邹晓辉,邹顺鹏. 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 软件 . 2011(06)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2.1151.TP.20111004.1537.001.html 邹晓辉,邹顺鹏. 间接计算模型和间接形式化方法 . 软件 . 2011(05)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2.1151.TP.20110907.1007.001.html
个人分类: 《软件》杂志|4990 次阅读|0 个评论
《Analytical Chemistry》主编换人有感
热度 4 zhpd55 2011-10-20 10:12
《Analytical Chemistry》主编换人有感
据 CEN 周刊网站2011年10月17日公布的消息,美国化学会出版集团主办的《 Analytical Chemistry 》因为前任主编,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化学教授 Royce W. Murray 退休,将由 Jonathan V. Sweedler 接任。 Murray自1991年以来一直担任《 Analytical Chemistry》主编,而目前 Sweedler担任该杂志的副主编,将在2012年元月1日接替Murray担任主编工作,成为《 Analytical Chemistry 》今后继续远航的掌舵人。 Sweedler1983年从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获得化学硕士学位,1989年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1991年进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Sweedler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生物分析化学,特别是小体积的的肽组学(peptidomics)以及代谢组学(metabolomics)研究. 美国化学会期刊出版集团高级副总裁Susan King对于Sweedler担任《 Analytical Chemistry 》主编的评价:“我们对调查委员会的此决定都很高兴”("We are delighted by the decision") ,美国化学会出版的学术期刊优势之一就是其期刊编辑都是一些非常活跃的科学家, Jonathan V. Sweedler 就是杰出的研究者和经验丰富的编辑,并有非常广泛的兴趣爱好,作为一名副主编,他一直在与作者非常有效地进行联系。 Jonathan V. Sweedler 说: Royce W. Murray 的离开是编辑部的一大损失,因为“他是出色的工作”使《 Analytical Chemistry 》的报道范围扩大,包括了更多的分析化学新分支,而且又能不断提高其期刊质量及其影响因子。美国化学会出版物分会理事长Brian Crawford对于 Royce W. Murray 的评价认为,他不仅仅是一位编辑,而且也是一位真正的政治家,与他在一起工作是一种荣幸,不仅是《 Analytical Chemistry 》杂志,而且包括美国化学会出版分会的董事会均受益于他的谋略。近2年《 Analytical Chemistry 》的影响因子2009年为5.214,2010年上升至5.784。近10年影响因子变化如下: ANALYTICAL CHEMISTRY(ISSN 0003-2700)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4.532 5.094 5.25 5.45 5.635 5.646 5.921 5.712 5.214 Scopus Scimago 的近十余年《Analytical Chemistry》各种指标的变化如下: Indicators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SJR 0,435 0,463 0,471 0,525 0,631 0,605 0,569 0,656 0,569 0,606 0,458 0,525 Total Documents 925 1.036 971 967 1.048 1.016 1.199 1.171 1.285 1.278 1.354 1.404 Total Docs. (3years) 2.445 2.620 2.813 2.932 2.974 2.986 3.031 3.263 3.386 3.655 3.734 3.917 Total References 38.902 29.088 28.923 33.355 34.152 35.593 42.500 42.032 44.345 49.426 52.152 55.459 Total Cites (3years) 10.639 11.770 12.432 13.913 14.625 15.890 17.431 18.373 18.441 19.611 19.195 20.895 Self Cites (3years) 1.951 2.032 2.220 2.541 2.499 2.456 2.435 2.529 2.443 2.823 2.579 2.975 Citable Docs. (3years) 2.435 2.583 2.685 2.745 2.781 2.850 2.926 3.148 3.236 3.482 3.553 3.772 Cites / Doc. (4years) 4,37 4,63 4,56 5,02 5,10 5,52 6,10 5,88 5,82 5,76 5,42 5,56 Cites / Doc. (3years) 4,37 4,56 4,63 5,07 5,26 5,58 5,96 5,84 5,70 5,63 5,40 5,54 Cites / Doc. (2years) 4,27 4,48 4,47 5,16 5,13 5,33 5,70 5,68 5,28 5,52 5,16 5,53 References / Doc. 42,06 28,08 29,79 34,49 32,59 35,03 35,45 35,89 34,51 38,67 38,52 39,50 Cited Docs. 2.089 2.222 2.334 2.417 2.434 2.561 2.630 2.871 2.953 3.159 3.246 3.488 Uncited Docs. 356 398 479 515 540 425 401 392 433 496 488 429 %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13,51 11,10 0,00 1,86 15,65 18,70 16,93 18,62 19,46 22,54 24,08 21,58 由此可见,主编对于期刊的影响之大,美国化学会出版物分会对于期刊编辑特别是主编的选择,考虑的对象不是行政官员,而是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杰出科学家,不是编辑向专业学者转化——编辑学者化,而是学者向编辑转化——学者编辑化。看看 Royce W. Murray 主编20年前的阐述(见附件),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anal. chem.-1991 Royce W. Murray.pdf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21532 次阅读|5 个评论
气疗杂志创刊,张教授任主编
zhpd55 2011-4-28 19:46
《医用气体研究》( Medical Gas Research )是一种刚刚创办不久的开放存取(OA)类期刊,是专门发表有关医用气体研究成果的一个平台,这无疑对于医用气体研究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我看到科学网站 专门就有研究氢气医用的-孙学军老师 的 博客,他也翻译了《医用气体研究》的部分内容,我在此还是想说明主编对期刊的影响。 《医用气体研究》主要是将刊发论文的重点主要集中于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以及与医用气体相关的多学科研究成果。医用气体是一个包括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氙,硫化氢、氧化亚氮、二硫化碳、氩、氦和其他惰性气体等在内的多种气体的大家族。这些医疗气体被广泛用于临床与基础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包括麻醉、高压氧医学、潜水医学、内科、外科、急诊医学以及许多基础科学学科,如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等。 我们不仅关心《医用气体研究》OA杂志的创刊,更关注其主编的来头,主编张教授( Professor John Zhang )目前就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洛马·林达大学医学院(Loma Lind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张教授的医学根底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7年)在我国重庆的受训,1992年他在加拿大埃德蒙顿获得博士学位,主要致力于神经生物学,特别是脑血管疾病研究。2008年张教授编辑了“高压氧用于神经紊乱治疗”(Hyperbaric Oxygen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教科书。目前,张教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洛马·林达大学医学院主要从事神经外科和生理学研究,其次是麻醉学及神经学研究,张教授被聘任《医用气体研究》主编与其在医用气体和神经血管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就密不可分。更为详细的最新消息,请浏览该刊网站: http://www.medicalgasresearch.com/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3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谈主编对期刊的影响
热度 4 zhpd55 2011-4-25 21:32
几年前,我记得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姚远老师曾经说过,有人就有主编影响因子的提法,但是自己至今一直没有看到原文,最近看到《光明日报》开展的高校学报改革出路何在系列报道,结合美国《数学评论》(MR)2010年10月份的收录期刊一览表(是目前最新结果)中中国(包括港台)期刊的新变化,再回头想想昔日接触到的高校学报编辑同仁,感到主编影响因子的确有道理。主编确实对期刊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期刊在外界的影响力与主编自身的影响力有正比关系,难怪许多专业期刊的主编不是一种由政界官员来担任的角色,而是由某一领域内的知名学者来掌舵领航,特别是有些国际性的名刊更是如此,丘成桐就是《亚洲数学杂志》的主编之一,我们经常会在CEN周刊网站看到某些新主编的就职公告。但是我在此谈到的是以个人接触到或者了解到的信息作为基础,以高校学报界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其主编是广义的,并非就是学报封面或者封底上明确署名的主编,他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编辑,是负责某些学科的,但是同样会对学报产生重要影响。先说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主编陈汉忠老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能够在RM淘汰中国期刊的过程中躲过一劫,而且死里逃生,二返长安,其中陈汉忠老师的功不可没,我记得我们2004年联合创办《大学数学辑刊 》(Math Colloq.Chin.Univ.,简称MCCU) 之后,非常关注MR收录我国期刊的一些新变化,并将我们搜集到的信息传递给相关杂志编辑部,虽然有编辑部非常重视,及时回信或者采取积极的补救或者应对措施,然而,绝大多数的高校学报编辑部根本就不回信,置之不理,本人认为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主编危机意识的反映。处于强手如林的竞争之中,不知己知彼,岂能百战不殆?一劳永逸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认为我刊入选某个数据库之后,就可以成为终身成员,永远不会被淘汰。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点,根本没有任何一家二次文献数据库会将收录期刊一成不变的收录下去,为了保证数据库的高水准,优胜劣汰的规则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陈汉忠老师收到我们关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被MR收录中断的信息后,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其学报发表的优秀数学论文推荐给我们,我们通过MCCU推荐给MR编辑部,果然被收录了,但是后来我们发现有重复收录的现象(即《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和MCCU有重叠收录的情况),马上通知陈汉忠老师,建议他单独与MR编辑部联系,《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也有类似情况,他们单独联系的结果,《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仅仅收录了一年就被淘汰了,而《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二返长安后,MR数据库一直摘评延续至今,而且是为数不多的几家高校学报,特别是师范大学类学报之一。陈汉忠老师这几年为了学报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稿件质量的不断提高,新招不断,聘请外校兼职编委,向著名学者预约稿件,积极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等。2010年专程从内蒙古呼和浩特来到西安,有转乘去天水,参加第6届国际数论与Smarandache问题研讨会(6th international coference on number thoery and Smarandache problems)”,每年一度的国际数论研讨会今年3月25-27日在渭南举行,陈汉忠老师再次参加第7届国际数论与Smarandache问题研讨会(7th international coference on number thoery and Smarandache problems)”,积极宣传和与作者交谈,为学报组织优秀稿源。 其次就是浙江的《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的桂林会议上(2005年11月20日至25日在广西 桂林 召开),通过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的翁胜兰老师介绍,认识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的方岩老师,当时他们学报刚公开不久,尚未入选任何一种国际知名数据库,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成长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当然与学校更名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学报自身的发展,先后加入了德国《数学文摘》(ZBl)、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化学文摘》(CA)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2010年获奖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编辑质量奖”,都是方岩主编以及编辑部的其他编辑同仁的贡献和努力的结果。还有《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的梁洁老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朱新华老师等曾经多次与本人联系、在获得国际交流联系方式之后,积极进行联系,这2种期刊目前均是MR的尚在继续收录的期刊,也有其他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相反《菏泽学院学报》的成广兴教授(数学专业,已退休)、《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吕玉琴编审(英语专业,曾经长期在科研机构从事科技信息的咨询服务工作,后调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已退休)等,他们在职时非常重视国际交流,深知入选国际著名数据库对于学报自身扩大影响的重要性,所以千方百计,借助各种渠道,想方设法使自编的学报能够参与国际交流,使其发表的论文在国际著名数据库亮相,而二位退休后,后来者新人有新方式,对于国际交流的热衷程度锐减,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与MCCU的合作相继中断,但是发展的结果至今为止,尚未看到入选新的国际数据库。而《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就不同,该刊2002年创刊,先后入选ZBl、CA数据库,参与MCCU的编辑工作,使其数学论文入选MR数据库。在2010年教育部科技司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中,《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又一次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这是该校学报自科版前两届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后,第三次获此殊荣。而且2010年的评比中,全国师范院校学报仅有2家获得此奖,《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其中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获得特色奖的学报。同时,在全国连续三届获此奖的学报仅有14家。这些成绩的获得与姚兴芝, 陆宜新 主编的努力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陆宜新编审,曾经2次到陕西西安、宝鸡,与学报界同行进行交流,积极参与MCCU的合作编辑工作,同时也不放过自身努力,付出必有收获,《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已经入选CA数据库、也被ZBl数据库收录。截止2011年4月26日,ZBl累计摘录49篇论文。相关信息如下: J. Nanyang Norm. Univ. 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Shifan Xueyuan Xuebao.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Henan. Chinese. Journal, ISSN 1671-6132 http://caod.oriprobe.com/journals/nysfxyxb/JOURNAL_OF_NANYANG_TEACHERS_COLLEGE.htm 1 Zbl 1187.00011 Hou, Shao-jun ; Zheng, Qing-a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originality. (Chinese. English summary) J. Nanyang Norm. Univ. 8, No. 9, 117-119 (2009). MSC2000: *00A35 Comment on this Item PDF MathML XML ASCII DVI PS BibTeX Online Ordering Journal 2 Zbl 1187.03029 Ma, Shu-yun A note on the definition of dependence systems. (Chinese. English summary) J. Nanyang Norm. Univ. 8, No. 9, 27-29 (2009). MSC2000: *03B99 05B35 Comment on this Item PDF MathML XML ASCII DVI PS BibTeX Online Ordering Journal 3 Zbl 1187.49021 Sun, Fan ; Yang, Guo-zhi A variational principle for a class of function without lower bounds. (Chinese. English summary) J. Nanyang Norm. Univ. 8, No. 9, 25-26 (2009). MSC2000: *49M30 Comment on this Item PDF MathML XML ASCII DVI PS BibTeX Online Ordering Journal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姚远编审,在科技期刊史研究方面成绩突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科技期刊史研究成为其一个新亮点,过去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科学史研究在全国乃至世界也有一定影响,但是现在似乎西北大学有超越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势头。 再说浙江大学学报编辑部张月红编审,她是《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编辑部主任,她也是《浙江大学学报》进SCI的第一功臣。她工作非常执着,依靠自己的英语特长,为《浙江大学学报》在国际舞台赢得一席之地。有人描述当年和ISI沟通申请学报进SCI的可能性时,对方回答:我们已经有nature,science这样的综合、权威期刊,对于综合性期刊我们不再欢迎。张回答:nature,science能把所有的好稿都发了吗?对方语塞。张月红老师手下人员不多,不过团队的硕士、博士个个很敬业,从编辑、校对到排版,事无巨细,坦白的说,比国内不少中文期刊编辑部的效率要高一些。付出就有回报,值得敬佩。也非常值得国内中文期刊编辑部学习。《浙江大学学报》成为中国第一份闯进SCI阵营的高校学报(不含高校主办承办的其它学术期刊),令《清华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惭愧、汗颜。其后,《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也进了。再后,浙江大学学报的其它英文辑也进了。《浙江大学学报》入选SCI,是张月红及其编辑同仁的辛劳与付出的最好回报。更详细的信 息可以浏览《 我所知道的张月红老师和浙江大学学报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能够进入SCI,不能说与主编王亨君教授没有关系啊。2000年学报主编王亨君荣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1999年影响因子居高校学报第一位,学报上的文章曾被EI(工程索引)、CA、CBST、GeoRef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科学》编辑部在国际交流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地球科学》早日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学报编辑部先后与国际上156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和出版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交换和发行关系。为学报国际化、网络化、数字化,为学报网络版问世,为创建中国名牌期刊和世界名牌期刊争进SCI世界著名检索系统而努力奋斗的目标终于变成现实。通过王享君及其同事的不断努力,《地球科学》的编辑出版工作逐渐走上正轨,由复刊初期的不定期到双月刊,由中文版到外文版,由一个不起眼的一般学报发展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地学期刊。王亨君是一位“开拓型”人才,始终把追求卓越,不断创新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对她来说,一个目标的实现同另一个新目标的提出总是结伴而行。更多更详细的报道请浏览《编辑学报》2001年04期发表的喻军,王淑华 合作撰写的“ 华丽的乐章——记《地球科学》主编王亨君教授 ”。类似的例证还可以列举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就约稿而言,与主编的影响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影响的主编可以约到高水平的稿件。如Cell Research的李党生常务副主编,就能约到美国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写的综述性文章,这类论文是以国际大视野为背景,综述了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一个方面近期的研究进展或者发展历史等,对于系统而全面了解其相关知识非常有用,也是易被他人引用的文献类型。约名家、大家写这类稿件,对于大大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无疑大有帮助。 当我们看到有些高校学报已经被某数据库淘汰多年,但是他们依然在学报封底或者其他位置注明“被XX数据库收录”字样,这种情况并非少数,从中反映出主编根本就不了解期刊被收录动态信息,可能也不关注收录信息,如果稍有留意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仅仅局限于编辑,而忽视编辑结果的外界影响、忽视编辑结果的传播与扩散的主编,这种主编是否会对其期刊带来生机,发展壮大与扩大影响也难以想象,说白了充其量就是一个编校员,期刊的发展需要的不是这样的主编,不知您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主编对期刊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可能还有许多,欢迎批评指正,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465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杂志运行
fhylren 2011-3-2 14:00
杂志如何运行? 我们在投稿的时候只能看到杂志对作者的要求,一般不了解他们后面在干什么活,了解一下应该对我们有一些帮助。作为新任《 Medical gas res 》 的副主编,我最近接受了几项委派审稿专家的任务,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点“内幕”,分享给年轻科研工作者,以希望对大家更有效地向国外杂志投稿有一点帮助。 当你的论文被系统确认后,系统给你一个论文编号,主编应该是先看看文章的题目和摘要,根据他的理解,这个内容哪个副主编比较熟悉,就委任这个副主编负责这个稿件的后续工作。当然副主编肯定也要看看内容是否能玩的转,并确认是否接受这个任务。一般情况下,主编都比较忙,不会详细看稿件内容,主要根据题目、摘要、论文副标题、主要结果图片表格。 副主编接受到任务后,下一步主要工作就是寻找合适的审稿专家。 找审稿专家的依据有 4 个方面, 1 是作者建议的审稿专家。 2 是根据 Medline 上的信息与稿件内容符合度,系统自动筛选一批专家,并给出符合度百分比(我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国内的杂志应该效仿)。 3 是杂志的编辑委员队伍。 4 是副主编根据对稿件内容的初步分析,找自己熟悉的专家。一般情况下,副主编比较懒,不会详细看稿件内容,也是主要根据题目、摘要、论文副标题、主要结果图片表格。如果发现论文很有意思,也会细看的。即使副主编自己很熟悉,一般也会继续指派审稿专家的。 所以在投稿的时候,选择比较理想的建议审稿专家也很重要,如果副主编发现你选的是他认为合适,或与系统提示一致的,那么送给这个专家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副主编找好专家后,确认后系统会自动发给审稿专家邀请信,并指定最后期限。信的内容都是套话,就是希望能接受这个任务,帮我们干活。等到了约定时间,如果有的专家没有回来意见,会通过系统发一催促审稿的信。 两个专家的意见到齐后,如果意见比较一致,就是都不拒稿件。副主编会把意见转给作者,在转的时候如果副主编有个人意见,可以在系统中填写,好象一般不写。如果两个专家的意见不统一,则要另请一个专家再审。等第三个专家意见来了,决定拒绝或再审阅,副主编会给主编一个参考意见,主编再指示如何开展后续工作。 作者把修回稿件提交后,主编会再次委托副主编组织工作。一般仍请原来的副主编,当然也可能不同,这个决定权在主编。副主编接受任务后,仍会再邀请原来的两个专家再次审稿(有的杂志邀请另外的专家。)程序同上,这次信的内容中专门写了几个要求: When assessing the work, please consider the following points: 1. Is the question posed by the authors new and well defined? 2. Are the methods appropriate and well described, and are sufficient details provided to replicate the work? 3. Are the data sound and well controlled? 4. Does the manuscript adhere to the relevant standards for reporting and data deposition? 5. Are the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s well balanced and adequately supported by the data? 6. Do the title and abstract accurately convey what has been found? 7. Is the writing acceptable? 总的意思是,作者是否根据阁下的意思进行了正确反馈,从语言表达等细节上考虑能接受吧?当然即使这样,专家可能仍有意见,要求作者继续修改,那么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论文接受。 在上述邮件的落款中都是主编,就是说虽然副主编做的具体事情,但审稿专家和作者都会感到是主编来的信。
个人分类: 科研|187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编这样的决定是否意味文章接受了
caojian123 2011-1-11 19:14
在前篇博文这样的审稿意见意味着什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8391 一文中,我提到主编要求修改的来信。就在今天,他给通讯作者来信(以前一直和我联系)说: Attached is a much revised version of your manuscript submitted to Human Ecology. Please review our editing but do not make any changes except correcting errors of fact. If you accept the edited version, I will forward it to production. 这是不是意味着文章接受了,而且准备排版发表了? 还有没有其它担心。以前没有发表过SCI,心里没底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在论文中多引所投期刊已发文献的若干好处
zllzll 2010-10-16 22:54
当你要把一篇经济学论文投给世界经济,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刊物时,最好在参考文献中多引已在该期刊发表的与你主题相关的文献,这样做的好处是 1,告诉主编你所写的领域其实已在该期刊多次发表,所以主题是完全对路,非常合适的,这样主编心里会默认你写的东西是有意义的,是有必要进行研究的或者贴近该期刊风格的 2,暗示主编如果要把你的论文进行外审,只要送给你所引文献中已在该期刊发表的那些学者就行了,因为这些学者不但做该领域,而且还已经在该期刊发表 这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同学抱怨的,外审完全看不懂我的论文 之类的牢骚, 以上第2点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如果运用的好,就能操纵主编将你的论文送到你想要的审稿专家手里,一般来说,学者都喜欢读在自己的研究上进一步深入发挥的论文,因此容易给于论文好评, 3.通过多引该期刊文献,能增加该期刊在该年度的他引因子与次数,从而为该期刊的名次提高做了一份小小的贡献,这也是主编们喜欢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03654page=1
个人分类: 科学与研究|2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看到了好博文:《科学》杂志现任主编谈中国科研问题
xupeiyang 2010-10-12 11:45
博主评论: 衷心感谢朱教授的博文。布鲁斯?艾伯茨的几个观点应该告诉全体中国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管理部门的领导,使我们真正清醒头脑,而不是在科技发展的漫长黑夜中摸索,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朱猛进 博主的回复:有很多专业媒体参加,希望这些科学记者们能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大家。 《科学》杂志现任主编谈中国科研问题 朱猛进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2433#t1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26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杂志现任主编谈中国科研问题
热度 1 zhumengjin 2010-10-12 10:54
2010年10月11日,美国《科学》杂志现任主编布鲁斯艾伯茨和亚太分社主编理查德史通应我校邀请参加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的科普与沟通系列学术活动。美国《科学》杂志亚洲编辑Richard Stone等就中国转基因水稻研发现状、科学证据在转基因食品决策中的应用、理解和传播、转基因食品健康安全的研究、与转基因和食品安全有关的媒体活动的争议:现状和挑战等具体议题做大会报告。 他们很敬业,很辛苦,白天、晚上都在马不停蹄地为我们作报告。对于报告的具体内容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有包括《科学新闻》在内的全国多家媒体参与,后面肯定会有陆续报道。但《科学》杂志主编在报告、座谈过程中先后透露和表达的几个观点对我的感触很大。可以说,布鲁斯艾伯茨一直比较关注中国,2008年曾经采访过温家宝总理,并在Science杂志上专文发表。我认为,作为一个世界知名杂志的主编,布鲁斯艾伯茨比很多西方人都更加了解中国,他真正思考过中国的科研现状,他也真正看到了中国科研问题的一些关键症结所在: (1)中国成名学者不下实验室(布鲁斯以自己作对比,间接表达); (2)过于重视发表论文,对经费和职称考虑得太多; (3)在学术思想上不敢做超越专业领域前辈的事情。 这些虽然不是最关键的体制问题,但毫无疑问都是限制中国科学研究正常发展的真正症结所在。对于科学家下实验室的问题, 布鲁斯艾伯茨自 己在担任美国科学院院长时,依然还在实验室。 相比之下,放眼国内,中国学者一旦成名就几乎不再下实验室,很多年轻学者甚至是刚刚做上研究生导师后就不再亲自参加实验。 他认为关注真正的科学问题对于科学家来说是最重要的,学者如果过于重视发表论文,对经费和职称问题考虑得太多,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真正的科学问题。 在学校圆桌会议座谈时, 布鲁斯艾伯茨毫不忌讳地坦言,中国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是《科学》杂志拒稿率最高的国家,而瑞士是接受率最高的国家。 谈及原因,他认为中国学者比较尊重前辈,在学术思想上不敢做超越专业领域前辈的事情,所以很难做出在某些领域改变人们思想的突破性成果。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18193 次阅读|39 个评论
浪得“虚”名:教育改变人生
wangyk 2010-8-16 03:04
王 应 宽 2010-08-15 Beijing, China 2010-10-30修订 博主按: 携妻儿黑龙江休假刚回来,忙碌之余,本想抽空写点儿游记,以弥补未提前通告即擅自休博一周的无礼。打开新创博文文件夹,发现 5 月份曾写了几句的一篇博文,随即完成此篇,游记后补。 浪得虚名:教育改变人生 回想在陕西大巴山深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放牛时,也不曾想到未来会怎样?但如果不读书继续放牛,恐怕不但自己走不出那个落后的地方,下一代还得子承父业继续放牛!一个放牛娃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改变了人生轨迹。寒窗苦读数十载,走出大巴山,虽然考入了西北农业大学,在那里读了本科和硕士,但后来没有继续从事自己年少时擅长的行当继续当牛仔放牛,经营牧场,而是到了北京从事科技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后来还读了北大的博士,去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作了高级访问学者。如今,从事几本国际英文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和学术交流工作,在所在的学术圈里广交朋友,广结善缘,得到同行认可,也获得一些微不足道的头衔,可谓浪得虚名(参见下表,更新时间 2010 年10 月)。从我自身的成长经历,切身感受到是学习创造了未来,知识改变了命运,读书使人不断进步,教育改善了人生。尽管我们的教育体制不完善,存在诸多需要改善的弊端,但不能否认的是,教育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因此,对教育杀人的观点不能认同。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发展的基础和机遇,但发展后劲和前途就得依靠受教育者自身的再学习、再教育和再努力了。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班级的同学毕业数载后发展各异的原因所在。我认识很多学术界的大牛,他们曾经也在放牛,但都实践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的道路。 博主在此列举浪得虚名,绝非炫耀,旨在说明:学习创造未来,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 浪得虚名一瞥 编辑本行: 国际农业工程学会会刊主编( Editor-in-Chief of the CIGR Journal ) 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会刊《国际农业工程学报》执行主编 (Executive Editor-in-Chief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ournal) 《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 (IJABE) 创办者、执行主编 (Founder and Executive Editor-in-Chief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编委 (Associate Editor-in-Chief and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学术兼职 国际农业与工程学会执行委员 ( 中国仅 2 名,博主的执委代表 CIGR 期刊 ) Executive Board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亚洲农业工程学会执行委员 Executive Council Member of the Asian Association forAgriculturalEngineering(AAAE) 海外华人农业、生物与食品工程师协会 (AOCABFE) 执行委员兼中国区负责人 Executive Board Member and China Regional Director of the Associ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gricultural, Biological and Food Engineers 2011 农业工程新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EAET )秘书长(受聘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Secretary General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ergi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2011 EAET) CIGR 期刊管理委员会委员 /CIGR Journal Policy Board Member 福建农林大学兼职教授 /Guest Professor a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Invited Research Fellow of Academic Committee of Chinese Academy of Management Sciences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特约编委 Invited Guest Editor of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大众科技报社通讯员 /Guest Reporter of Popular Science News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会员 Member of China Editology Society of Science Periodicals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Senior Member of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7 年曾兼任《农业工程技术》杂志社长兼执行主编 Having ever been Managing Editor and Journal Manager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个人分类: 随感杂谈|4966 次阅读|2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杂记篇-1:钱伟长先生的三件“宝贝”之一——《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
sqdai 2010-8-10 23:14
1983 年以后,钱伟长先生在社交活动中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去北京开会时用的,上面有他的主要社会职务头衔;另一张更为常用,上面就列着:上海工业大学(后来变成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应用数学和力学》主编。其实,名片对他没多大用处,他的脸就是他的名片。不过,从中我们可以知道,钱先生晚年有三件他最珍爱的宝贝,就是上面列出的上大、上大力学所和《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对学校和研究所,人们已作了很多叙述,这是他近二十多年来倾注大量心血的所在。而对于钱先生如何创建《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如何投入巨大精力使得该刊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刊物,人们知之甚少。这里就想简要地补叙这段历史。 缘起 1978 年,我国进入科学的春天,整个社会尊重知识、学习知识成风,科技界热气腾腾。文革期间被禁锢的热情迸发出来了,研究成果开始成批涌现。但当时科技刊物寥若晨星,例如,力学类的期刊也就《力学学报》等几种,人们发表论文很困难。钱伟长先生就想以自己的办刊理念创立一个新刊物。 酝酿 1978 年钱先生在北京建立了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马上着手组织各类学术活动。当时力学研究正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钱伟长先生把大旗一撑,很快就集结了二三百人的队伍(以后又滚雪球般增大),大多是对力学的基础研究有兴趣的中青年学人。他就召集了以专业组成员为核心的小组,开始筹备创刊。钱先生提出了初步方案,几经讨论,确定了如下大计方针: 刊物定名为《应用数学和力学》,属于力学基础研究类刊物,这里的应用数学主要是以力学为应用背景的数学,与美国的《应用数学季刊》和《应用数学研究》的内涵相仿; 刊物先是季刊,将来办成双月刊或月刊; 刊物同时出版内容相同的中英文版; 刊物实行编委推荐制; 刊物的编委会应是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中青年学者,只看实际能力,不看资历。 这后三条在当时的中国,绝对是开风气之先的! 编委成员的初步名单随之敲定, 30 几位编委中,只有两位院士、少数几位知名教授(如副主编谈镐生院士、 叶开沅 教授),其余多为副教授(副研究员)甚至讲师(助研)。 困境 办刊需要有资金和场地,但当时钱先生一无所有。按习惯性思维模式,先得找主管单位(挂靠单位)。既然是力学类刊物,顺理成章地去找中国力学学会,那时该学会的关系尚未理顺,掌握实权的是对力学一窍不通的官僚。钱先生一提出办新刊的想法,马上碰了一鼻子灰:摘帽右派想当刊物主编,没门!钱先生与清华的关系有点僵,清华是绝对靠不上的。他面临绝境。 钱 先生没气馁,设法去找主管出版工作的朋友(资深人士),朋友深表理解和同情,跟他说,你只要找到一个单位(高校或研究所)来主办此刊,其余事情我给你开绿灯。 钱 先生猛然想到,在交通部有掌管实权的好友,跑去一商量, OK !这位朋友去找了交通部主管的重庆交通学院的领导,他们很愿意主办此刊,同意把编辑部设在该校。正好, 叶开沅 先生有个学生在那里工作,编辑部的首任主任也选定了。 然而,要同时出版杂志的英文版,在重庆交通学院确有困难,这时,他想起了他的老朋友朱九思( 1916 ~),当时的华中工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这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高等教育家,他把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办得有声有色。 朱 先生一听到 钱 先生让他办这么一件好事,一口答应。 至此,大局已定。《应用数学和力学》的中英文版分别在重庆交通学院和华中工学院出版。这样的格局保持到 钱 先生入长上海工大、朱院长 69 岁离休之时,此后,英文版改由上海工大(现上大)出版。 我老在想,凡是 钱 先生陷入困境之时,总是有贵人相助,福人自有福相!归根结底,他在办的总是对人民有利的好事,因此,得道多助。 操劳 就这样,杂志办起来了,钱先生亲自为之忙碌了二十多年,直至年过九旬!很长一段时间内,运作过程大致如下:重庆编辑部把稍经技术处理的稿件送到钱先生处,他逐一过目,每次定稿三四期,发回中英文版编辑部,同时出版。凡是无编委推荐的稿件,由他亲自决定是否推荐发表。 办刊没几年,《应用数学和力学》取得了引人瞩目的业绩,举其要者,有: 很快由季刊转为双月刊,继而转为月刊,当时在国内不多见; 成为我国最早的同时为 SCI 和 EI 收录的源期刊; 最早打开了国际销路,由国外出版社代为发行,很长时间里,国外力学界知道中国有《应用数学和力学》,而不知有《中国科学》; 形成了强有力的编委会和稳定的作者队伍,它的编委、作者迅速成长;当初的编委会中,出了 16 位两院院士、 15 位校长、副校长乃至副省长,所有编委都成了学术骨干。 这一切主要归功 于钱 先生的先进的办刊思想和夙兴夜寐的操持: l 他亲自写了发刊词,而且坚定不移地一以贯之。他力主应用数学和力学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刊物的论文应保证高质量; l 他群策群力,发挥编委的集体作用,编委推荐加上适当审稿,保证了期刊的高水平; l 他力主办外向型期刊,着眼国际交流。办刊之初,就不惜工本把刊物发到 SCI 、 EI 、 AMR 、 ZB 、 MR 、 SA 等国际知名的检索和评论刊物的总部,很快赢得了它们的关注和认可。 如今, 钱 先生已经做不动了,他把主编担子交给了年青一代,杂志还在顺利印行,不断发展。但这本刊物,始终是他的最爱,因为它是老先生用心血栽种、培育的奇葩。 写于 2009 年 10 月 7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23703.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4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个主编告诉的经济学论文的投稿建议
zhao1198 2010-6-1 06:26
也许是因为在经济学界出了几位像科斯和莫里斯这样的传奇人物的缘故,使得人们相信:在经济学研究中,发表的数量并不是一 件很重要的事情。少发文章,多出精品,才是经济学家的风范。像科斯那样有两篇论文就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因为已经修炼成旷世高手了。可是,我越来 越觉得,像科斯这样的人物,只能在统计中做为异常数据忽略掉。经济学家的成才之道,仍然应该是“不发表,就发臭”。而且我相信,经济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成正相关的。 我有四个理由支持这一观点:第一,经济学论文的写作需要技巧,而这种技巧是“心照不宣的知识”,是需要“从干中学”的。经济学论文是为了阐述作者的观点, 所以至少应该写得准确、明白。这听起来像是在初中的作文课上就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从我近年来做经济学刊物编辑的经验看,我发现至少超过一半的作者 似乎都不会受到他们的中学语文老师喜爱。如何选择题目,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区分主次观点,甚至如何使用标点符号----不动笔永远也不会知道写论文是一件 多么痛苦的事情。更何况,经济学有自己的行规和行情,比如行文的规范化、选题的前沿性等等,只有写得多,发表得多,才能逐渐摸索出个中诀窍。第二,通过阅 读做研究和通过写作做研究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方法,但是仅仅靠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做不出好的经济学的。正如《论语》里说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通过阅读能够不断地刺激研究者的观点,但这些观点是发散性的,只有坐下来,确定了要写作的论文题目,才能使作者的思维集中,并有一个引导思考的方向。有一 位名叫莱德的经济学家建议,应该自我训练写下自己的思想,因为“当我在写作的时候,很多直觉就会产生。有一个事实常常是真实的,即直到我写作的时候,才对 我所思考的东西有所认识。”第三,我个人觉得,能否持续不断地发表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区分才气高低的重要标准。才气意味着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才气意味着不 断地对自我提出挑战,不断尝试新的风格和主题。研究生涯是马拉松比赛,起跑时的爆发力对最后的成功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仅仅靠写出一本自传体的小说轰动文坛 的作家多半不会是伟大的作家。第四,只要你是重要的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一定会比别的经济学家发表的数量更多。因为重要经济学家的课题和研 究项目比别的经济学家更多,约稿也比别的经济学家更多,名气大则往往论文发表的概率更大,所以成就和发表的数量是相辅相成的。 在什么刊物上发表论文 全中国有多少能够发表经济学论文的刊物?数百种,甚至上千种?反正是多如牛毛。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地的社科院、许多大学的经济学院、一些国家机关、金融机 构等等都有自己的刊物,这还不算也刊登理论文章的报纸。应该说,最近20 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学期刊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1)综合性期刊太多,专业性期刊太少。在国外,除了为数不多 的几本综合性经济学期刊外,具有国际性声誉的主要是各种专业性期刊,比如金融有《金融学》杂志,比较经济学有《比较经济学》杂志等。国内的各个经济学期刊 并没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内容重叠,使得读者想要了解一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往往无从入手。(2)对刊物的评价缺乏科学标准。目前流行的刊物分类方法是根据刊物 主办单位的级别进行评级,或是根据国家有关行政单位的评比,这使得学术期刊的评级缺乏学术界公认的科学标准。 学术期刊多而质量参差不齐,对于研究人员和学生发表论文来说,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说它是好事是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个聪明的研究生随随便便 挑几份刊物,登数十篇论文,根本就不是件难事。说它是坏事,是因为发表论文如此容易,会很容易地毁掉刚出道的学子,让他们觉得科学研究原来是这样一件稀松 平常的事情。所以,我的建议是青年学子们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就是不满足于在平庸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而一定要登上好的经济学刊物的“大 雅之堂”。 那么,什么是好的经济学刊物?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往往充斥着难懂的术语、复杂的推理和烦琐的数据,很难让普通读者读懂,并因此会让门外汉感到“高山仰止”、 “阳春白雪”。事实上,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功能是不同的。大众媒体面向的是普通公众,读者只需要受过中级的教育程度并有基本的理解力,但不必要受过某个 学科的专门训练。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基本上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小圈子里,即受过某个学科的训练并且仍然在从事这个学科的研究和教学的人员。大众媒体上的文 章是为了影响读者,而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是为了同行交流。所以,如果用所传递的信息量或是思想的深刻程度来衡量文章质量,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并不一定要比大众 媒体上的文章质量更高。比如《经济学人》、《商业周刊》在专业经济学家那里赢得了很高荣誉,不少一流的经济学家都承认他们经常从这些杂志上找到灵感,而在 国际关系领域,《外交》杂志的水平不亚于任何一份最好的学术期刊,但是这些杂志并不能被称为学术期刊。在《经济学人》或是《外交》上发表文章能够提高作者 的知名度但对他在大学里评职称却是一点也帮不上忙。衡量学术期刊的标准首先不在于其内容而在于其形式。 公认的学术期刊必须满足:(1)论文写作的规范化;(2)实行匿名审稿制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包括内容提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尤其重要的是,参考文献 的标注必须相当严格。凡是论文中提到的前人的研究都必须一一注明出处。这不仅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而且是为了保护其他研究者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现象。匿 名审稿制度的作用在于:(1)编辑不可能在各个领域内都是专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作者的水平要高于编辑。“外行”审“内行”,怎么能够保证公正地挑选出 在学术研究上有真正见地的论文?实行匿名审稿制度,需要在编辑部成员之外组织一支后备的专家队伍,借助专家的“外脑”提高编辑水平。(2)目前在国内的某 些学术期刊中存在着发“关系稿”、“人情稿”现象,在社会科学领域尤为突出。匿名审稿制度有助于净化学术空气。因为是匿名审稿,审稿专家和作者之间相互都 不知道真实身份,所以判断论文能否采用的惟一标准只能是通过论文的质量而非作者的地位和身份。通过把是否采用稿件的决定权主动让渡给审稿专家,能够从制度 安排上彻底杜绝发“关系稿”现象。(3)过去,国内发表论文往往是一审通过,很少经过修改,但实行审稿制度后,绝大多数稿件要按照审稿专家意见经过修改后 才能发表,这对于加强学者间的批评和交流、不断改进学术研究的质量很有帮助。 提倡学术八股 写论文和写其它文体有极大差异。如果是写小说,会要求作者写得情节曲折,内容感人;如果是写随笔,至少要文笔流畅,观点新颖。论文则要语言平实、简练,而 且有一个固定套路。一篇典型的学术论文应该包括:(1)提出问题,(2)文献回顾,(3)模型,(4)检验,以及(5)结论等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 套路非常像过去科举时的八股文。学术论文要按照这种固定的,甚至多少显得僵化的格式来写作,是有道理的。首先,这种格式实际上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即先 确定选题,作者应该清晰而简明地介绍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一问题;然后,作者需要介绍对这个问题以往的研究已经进行到了什么程度 现有的研究还有哪些不足,作者打算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哪些方面的创新;在模型部分,作者应陈述自己所做分析的前提假设,然后按照清晰的逻辑一步步进 行推导,最后得出若干可供检验的命题;在检验部分,作者应该用数据或案例对自己所提出的命题做出检验;结论部分将主要介绍现有研究的不足,提供进一步研究 的方向,或是根据自己的分析得出若干政策建议。其次,学术八股能够有效地降低学者间相互交流的交易成本。作者对自己思想的清晰表述能够减少读者的误解,有 着各种偏好的读者也能很方便地各取所需:关心文献的读者可以直接参阅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对理论推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专注于模型部分;对政策建议感兴趣的 读者或许只需要读读内容简介就可以直接跳到结论部分。最后,有的才华横溢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这样枯燥的写作会掩盖自己的灵性。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诗歌应该是 最无拘无束的吧,可是艾略特说过,“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掩饰感情”。闻一多也曾经把他的创作比作“戴着枷锁跳舞”。等到你读学术论文能够读到如醉如痴 的时候,你的学问就算真做成了。 在写论文前,首先要确定选题。好的选题至少是 成功的一半。选题的基本原则是:(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没有学术兴趣的学生来说,科学研究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且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不 利。我建议每个学生在找选题的时候首先要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因为推动学术研究的原动力正是好奇心,是解出猜谜游戏时的那种纯粹的智力上的愉悦。有的 学生可能功利心较重,希望选择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帮助的题目,这常常导致他们的选题雷同化,或是过于空洞。前些年,可能有 80%以上的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都选择做金融或证券方面的论文。可是,就算是从个人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这也不能算是一种最优选择,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市 场上是不可能获得额外的利润的,想要获得稳定且超额的利润,最好的办法是使得自己的产品差异化。(2)选择你所掌握的理论工具能够解决的问题。中国学生的 另一个特点是总想选择最有意义的题目。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也存在一定误区。有意义的题目太多了,但是我们只能在现有的约束条件内选择题目。这个约束条件就 是我们的工具箱里的分析工具。许多有意义的问题是我们的分析工具暂时无法把握的,所以也就只能抱憾地放弃。比如说,人生怎样才能得到幸福,这可以说是一个 最有意义的题目,但是你能够用什么分析工具去研究这个问题呢?钱颖一教授曾经谈到,到美国留学的女学生和男学生相比上路更快,因为男学生总是想做中国经济 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这样的大问题,而女学生则比较踏实地按照导师的意见搜集数据、做模型、调参数,结果更容易出成果。(3)尽量使问题细化,不要选大而空的 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只能够说明你还没有把一个问题想得很清楚。比如,如果你的选题是“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研究”,读者根本无法判断你真正想研究的问题,实际 上,这可能跟更适合做为一门课的题目而不是一篇论文的题目。比较可取的题目,比如说,可能是“为什么中国会同时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4) 在满足前三个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别人也会感兴趣的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被更多的读者阅读,这在写作经济学论文的时候可能带来一个“两难选 择”,从本质上说,经济学论文的读者是不可能很多的。一份一流的经济学刊物可能只是 500 个人写,500 个人看。但是,例外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我记得《政治经济学杂志》上有一篇讲童话故事《绿野仙踪》中的政治经济学的文章,据作者考证,这篇童话实际上是一个 政治寓言,反映的是围绕美国货币制度改革的争议。这篇文章得到了弗里德曼的高度推崇。其实它根本不是那种技术性非常强的学术论文,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找到 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角度。张五常的《蜜蜂的寓言》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设想一下在春光明媚的农场,飘散着浓郁的花香,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而经济学家在旁边 思考着产权问题。这是多么地浪漫而诗意,怎能让人不争着一睹为快。 提高论文命中率的小诀窍 下面是我从做编辑的角度给作者提出的若干建议,这些建议可能显得非常琐碎甚至愚蠢,但是,相信我,它们非常有用。 1.投稿前一定要读过所要投稿的杂志。 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但是,确实有很多向我们投稿的作者其实并没有读过我们的杂志,否则我想他们是不会向我们投稿的。有很多稿件根本就不适合在我们杂志上 刊登,比如有的稿件只是人物传记,还有些是属于其他经济学分支比如会计理论的。也许你为这篇稿件花了很多功夫,但是你没有花最多 1 个小时的时间浏览一下我们的杂志,判断这本杂志的主要内容、风格和体例,结果是在 30秒的时间内,你的论文就被丢进了废纸篓。 2.用点心思写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就像是你论文的简历。如果你找工作要投寄简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 30 秒法则,如果你的简历不能够在 30 秒之内引起雇主注意,那么你必定失败。几乎所有的作者都不重视论文的内容提要,认为这是画蛇添足。但是,我可以从编辑的角度告诉你,内容提要非常重要,尤 其是在一流的学术期刊那里。比如说,《世界经济》每天大约收到 10 篇稿件,但每期最多能刊登 15 篇论文,所以我们的录用率在 5%以下。尽管我们尽最大可能不让任何一篇优秀论文漏网,但是考虑到时间和人力的约束,发生遗漏的可能性是不可避免的。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你的论文的题目、内容结构、论文的格式是否规范,还有,就是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应该用最简练的语言说服编辑和读者阅读你的论文,清楚地表述你想要研 究的问题,你的方法,你的结论,你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创新等等。 3.当第一篇论文投稿之后,马上准备下一篇论文。 在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后,论文发表周期将随之拉长。实际上,如果你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一般的发表周期会是 2-3 年。国内的发表周期要短的多,但是也至少要有半年到 1 年。因为审稿人提出审稿意见后,作者还需要修改,像原来那种作者寄来的稿件不经过修改直接刊登的情况越来越少了。研究生的在校时间只有 3 年,如果你二年级才动手写论文,寄出后用情专一地痴心等待这篇论文发表,万一发表不了,马上就要毕业了,再想另起炉灶就太晚了。 4.不要在论文中对别人的工作妄加批评。 因为你所批评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你的审稿人。 5.试图激怒审稿人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当你遭到退稿时,你可能会很自然地责怪编辑和审稿人没有理解你论文的价值。这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并不排除有的审稿人只花 15 分钟读您的论文就匆忙作出结论的可能性。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恰恰对您的论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您能够使自己的论文表述得更为清楚,问题更有趣、结论 更鲜明,能够在15 分钟之内给审稿人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您成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更多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审稿人会认真地花费数个小时甚至数天阅读您的论文,而且他们都是 在这一领域内的一流的专家。如果这些专家还是理解不了您的思想,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您的论文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6.不妨在一开始向平庸的杂志投稿。 什么?你在前面不是劝告我们不要往平庸杂志投稿吗?--别误会,我说的这两点并不矛盾。如果你只往平庸杂志投稿,会很快消磨掉你的才华,你写得太多,写得太手 顺,最后就会沦为只能在平庸杂志上发论文。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直接向一流杂志投稿,遭到退稿的概率会很大,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可能会消磨掉你的锐气。失败 并不是成功之母,不断有小的成功才能够激发更大的成功。所以,你的确需要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7.千万不要抄袭。 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每个入学的新生都会领到一本写作手册,其中的第一条就是:千万不要抄袭。这是学生能够犯下的最严重的罪过,比你考试不及格严重多了,如 果发现抄袭,马上勒令退学。 8.千万不要一稿多投。 我们有一个黑名单,所有一稿多投的作者将永不录用。其实,如果你在一个月之内没有收到我们的通知,就可以视作稿件未被采用,可以另投其他刊物。其他的刊物 也都有类似的声明。如果你连这点耐心也没有,请参照第3条。 9.记住在寄出稿件之前检查公式和图表的错误,改正错别字。 10. 记住写清楚自己的名字、单位和联系方式。
个人分类: Writing|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生茂、张友伦主编《美国历史百科辞典》提要(一)
黄安年 2010-5-27 09:21
杨生茂、张友伦主编《美国历史百科辞典》提要(一)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7 日发布 书名 : 美国历史百科辞典 主编: 杨生茂,张友伦 副主编: 李青、齐文颖、冯承柏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责任编辑 : 林益民 美术编辑 : 俞玮娅 摄影: 钱映芬 出版时间: 2004 年 2 月第一版 印刷时间: 2004 年 2 月第 1 次印刷 开  本: 787X1092 毫米 1/16 印张: 37 插页: 21 印数: 1-3100 册 纸  张: 胶版纸 字  数: 1 , 478 , 000 字 页  数: 552 页 定价: 86.00 元 ISBN : 5326-1352-6/K 127 内容简介   由杨生茂和张友伦先生主编的《美国历史百科词典》于 2004 年 2 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辞典为美国史方面的一部中型历史百科辞典。全书共收词目 4231 条,共约 148 万字。该书基本上以殖民地时期为上限, 20 世纪末为下限(在本书出版之前适当增加了 2001-2002 年底的某些资料),取材广泛,所收词目包括北美印第安人历史文化,英、法等欧洲国家对北美的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史,美国独立和独立后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发展史等,主要名词术语、人物事件(尤其关注妇女运动、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其他社会运动)、政党社团、组织机构、条约文件、民族民俗、历史地名、学校企业、科技发明、文学艺术(戏剧、音乐)、学术流派、报刊杂志、社会生活宗教、体育、名胜和理论学说等方面等。本辞典正文后附有《美国历史大事年表》、《人名译名对照索引》、《美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表》、《美国五十州总表》美国领土扩张一览表、美国历届总统一览表、美国行政部院概览表、美国驻中国全权代表、公使及大使一览表、中国驻美国公使、大使一览表、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览表等供读者参考。书中附有插图 232 幅。   这本词典的编纂工作从 1986 年开始,历经四载完成。主要撰稿者是南开大学的教师以及部分硕士和博士生。北京大学的齐文颖教授和几位研究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严四光研究员也参加了词典的编写和审阅。撰稿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客观公正,言简意赅,并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图书资料,以使词条内容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本书主要面向高等学校的师生、研究人员和对美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凡例 词目表 正文 附录:一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 二 美国领土扩张一览表 三 美国五十州总表 四 美国历届总统一览表 五 美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表 六 美国行政部院概览表 七 美国驻中国全权代表、公使及大使一览表 八 中国驻美国公使、大使一览表 九 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览表 人名译名对照索引 后记 杨主编词典的名称和译名的正确意见未被出版社采纳而十分遗憾,并诉诸学界同仁和媒体。 2004 年 5 月 31 日 , 杨先生写信给黄安年说 : 《美国历史百科辞典》于今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 1986 年该出版社来天津组稿, 1990 年底交稿。不料责任编辑(黄安年按 : 姓名这里发布时隐去)因国家政策变更 , 遂怠工压审。中间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补写,才于今年出版。其中经过一言难尽。我同责任编辑在书名上有分歧,我不主张在历史学科下加百科二字 , 这是画蛇添足,只能表示全书无序,而且全书也不够百科分量。 XXX (黄安年按 : 姓名这里发布时用 XXX 代替 , 下同)坚持己见 , 拒绝直接与我联系 , 所有事务都直接写给张友伦(二主编之一),再由张转告。最后书名仍用百科二字(即《美国历史百科辞典》更不幸的是 , 编辑在书封面上所译的英文书名 , 居然驴唇不对马嘴!(即 Dictionary of Amercian History Encyclopedia! )我让友伦写信去质询 ,XXX( 是比较老编辑 ) 回信竟推卸责任 , 含混其词 ( 见 X 给友伦信的复印件 ) 。如何面对广大读者〉如何使读者相信书的内容?木已成舟,奈何奈何!我真想写一篇小文 , 总结编辑的经验 , 并痛斥唯利是图的编辑们。今寄去 X 信复印件,详尽面谈。出版社只给一本书 ! 无法转赠,亦祈见谅。 (《杨生茂先生较真美国历史词典名称和译名》,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6 日发布 ) 杨生茂先生终于在学术界 2004 年第 6 期上发表短文《一个不忍目睹的荒唐的译名》短文强调可信性是工具书赖以存在的首要条件。今在封面上居然发生如此严重的硬伤,的确触犯了编辑工具书的大忌。毋庸讳言,读者无法在眼中揉下这粒沙子。《辞典》的质量自然会招致某种疑惑,甚而对中文书名使用百科二字的适当性也会引起疑义。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加以修正。 ( 原载《学术界》 2004 年第 6 期第 139-140 页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学术问题讨论 /2004 年 12 月 10 日转发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11324cid=18 对此,武汉大学李世洞教授发表评论文章:荒唐译名三思以《美国历史百科词典》的英译名为例(学术批评网 2005 年 1 月 12 日)说 : 杨先生的短文反映了出版、传媒界存在的一些具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并说:早在去年( 2004 ) 4 月 12 日,杨先生在给笔者的信中就已很不安地写道:当我拿到成书后,瞠目结舌,惊愕不已。这个出奇的驴唇不对马嘴的大错误,怎么向广大读者交代?,黄安年教授在他的网上评论中也讲了杨先生三番五次给他写信、打电话、面谈此事。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除了文化素质外,主要还是在思想上把它看成芝麻绿豆而不予重视,因而在实践中缺乏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作风。学术批评网 (www.acriticism.com) 首发 2005 年 1 月 12 日 http://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5970type=1002 评论另见:评《美国历史百科词典》,付成双,《世界历史》 2004 年 4 期 附照片(一) 26 幅 , (二) 15 幅。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4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选为杂志(SCI)副主编
热度 3 jjczhang 2010-5-12 05:41
本人近期被选为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Engineering 杂志(SCI, Elsevier) 编委会常务委员, 欢迎投稿 --- J. Zhang. I am now an 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 Eng. You are welcome to submit manuscripts.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Engineering is indexedin Science Citation Index and published by Elsevier. It isone of the best journals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Please refer to the following website for details: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9204105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827 次阅读|12 个评论
CIGR会刊落户中国移交启动仪式会议纪要
wangyk 2010-4-18 01:37
王 应 宽 2010-04-18 Beijing, China Minutes of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CIGR Journal Handover to China By Dr. Wang Yingkuan Editor-in-Chief of CIGR Ejournal, Managing Editor of IJABE, Associate Editor-in-chief of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CSAE and CAAE Time: 9:00-11: 00 A .M, April 7, 2010, Wednesday Venue: Meeting Room A606, Office Building, CAAMS Organizer: Prof. Li Shujun, Executive President of CAAMS, Deputy President and Secretary-General of CSAM, Member of Executive Board of CIGR Prof. Zhu Ming, President of CAAE CSAE, Editor-in-Chief,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Vice Standing Chairman of IJABE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Master of Ceremony (Emcee): Prof. Lanfang Zha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partment, CAAMS Prof. Wang Yingkuan, Incoming Editor-in-Chief of CIGR Ejournal, CAAE Attendees: Incoming President and Editor-in-Chief of CIGR Ejournal, Prof. Fedro Zazueta, on behalf of the CIGR Presidium and CIGR President Prof. Sren Pedersen. Invited guests: Prof. Bill Stout, Honorary President of CIGR, Former Editor-in-Chief of CIGR Ejournal, Founder of CIGR Ejournal, USA; Prof Jiannong Xin, Member of Executive Board of CIGR, University of Florida, USA; Prof Yubin Lan, Agricultural Engineer and Professor, USDA-ARS at Texas AM University, College Station, USA. Three Chinese Representatives of CIGR Technical Sections: Prof. Wang Maohua,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Member of CIGR Technical Section VII, Honorary President of the CSAE CSAM, Editor-in-Chief of IJAB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AU), China; Prof. Li Baoming, Member of CIGR Technical Section II, Vice Dean of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a; Prof. Huang Guanhua, Secretary of CIGR Technical Section I, Section Editor of CIGR Ejournal, Director of Chinese-Israeli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aining in Agriculture, CAU, China. Leaders and Representatives from CAAMS, CSAM: Li Shujun, Zhao Xiaopeng, Liu Ruiwen, Zhang Zhenxin, Lanfang Zhang, Li Qing, Wang Jin, Zhang Pengzi Leaders and Representatives from CAAE and CSAE: Zhu Ming, Qin Jingguang, Guan Xiaodong, Wei Xiuju, Wang Yingkuan and two part-time editors Rabi Rasaily and Lingyan Zhang presented. Over twenty participants attended the ceremony.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CIGR E-Journal handover to China was held on April 7, 2010, Wednesday in the meeting room A606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ciences (CAAMS) office building. The organizers of the ceremony were Prof Li Shujun, Executive President of CAAMS and CSAM, and Prof Zhu Ming, President of the CAAE and CSAE. On behalf of Prof Li Shujun and Prof Zhu Ming, Prof. Wang Yingkuan, Incoming Editor-in-Chief of CIGR Ejournal, called together the ceremony, who was also the Master of Ceremony (Emcee) along with Prof. Lanfang Zhang from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partment, CAAMS. The program kicked off at 9:00 am with the introduction to all the participants. The participants from USA were also present via video conference. Because of the time difference, many expected participants failed to present the ceremony. The followings are the key speakers with their brief views and remarks on the handover ceremony: 1. Prof. Fedro Zazueta, Incoming President and Editor-in-Chief of CIGR E-Journal, gave a wonderful speech with the title of Today is truly a memorable day Via Video Conference. He briefly recalled the history of CIGR Journal with three milestones: Prof Bill Stout launched the journal; Modernize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of CIGR using modern IT technology and redesign the CIGR website, implementing an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CIGR Journal; Move the journal to the Open Journal System with the help of Dr. Jiannong Xin, Dr. Bill Stout, staff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and Staff at Texas AM University. This established a modern online review system and open access repository for publications in our profession at no cost to the authors. Today, we are looking at a new horizon. With the support from CSAM and CSAE, and with a dedicated professional editor, Dr. Yingkuan Wang, the level of the Journal is being raised to a higher standard, and a new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ournal and its positive influence on our profession worldwide will come. He is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close collaboration between CSAM, CSAE and CIGR. 2. Prof. Wang Maohua,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ointed out in his speech that this ceremony is a landmark with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IGR and China. The CSAM and CSAE joining as a Chinese Federation became a national member of CIGR in 1989. Since then, the academic exchange and friendship between Chinese agricultural engineers and worldwide colleagues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ocieti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 link with good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In 2004, the CIG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with the theme of The Olympics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Beijing. Prof Wang expressed his sincere thanks to all former and active CIGR leadership, all our friends for their great trust,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The CIGR E-Journal Handover to China from today will be much helpful for Chinese federation of CSAM and CSAE to learn more experience for CIGR activities. I believe that the editorial board and both the CSAM and CSAE will do best efforts to make the EJournal even greater success. In the past, we all benefited a lot from our successful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we will write a new chapter in cooperation. Great thanks to CIGR Leaders who have made the decision that the 18th CIGR World Congress in 2014 will be held in Beijing, China. We will do our best to co-sponsor this important event. Prof Wang stressed that the cooperation to establish a strategic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among CIGR, CSAM and CSAE is a multi-win-win strategy. 3. Prof. Bill Stout, Honorary President of CIGR, Founder and Former Editor-in-Chief of CIGR E-Journal, addressed at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at his home in Meridian, Idaho, USA Via Video Conference. He mentioned that the concept of CIGR Ejournal was born in Oslo of Norway in August 1998, and took shape at Texas AM University, USA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seven technical articles and two overview papers in 1999. By the end of 2009, the journal has grown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484 original papers and 115 invited overviews with authors from 57 countries. Dr. Fedro Zazuetta proposed the Ejournal adopt the Open Journal System which was approved by the CIGR Presidium and he was appointed as Editor-in-chief in 2009. China proposed to host the Ejounal some time ago. That leads us to today---the inauguration of Dr Yingkuan Wang as the Editor-in-Chief under the sponsorship of CSAE and CSAM. He thanked the CAAMS and its President, Dr Li Shujun for the moral and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Ejournal. Prof Bill Stout believes that the future of the CIGR Ejournal is bright. It continues to strive for higher quality and is well on its way to becoming as good as any of the best journals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e wishes the new Editor-in-Chief, Dr Yingkuan Wang and all his colleagues well as they undertake this important assignment. And he is looking forward to continuing to work as their advisor and supporter. 4. Main points of the speech given by Prof. Li Shujun, Deputy President and Secretary-General of CSAM, Executive President of CAAMS Prof Li first thanked the CIGR Presidium for giving China the opportunity to operate the CIGR Ejournal. Since the 2004 CIG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eld in Beijing, more and more Chines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cientists have been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CIGR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have been playing positive roles in promoting CIGR worldwide. From 2007, China has been seeking the opportunity to host the CIGR Ejournal. The three-party agreement was signed on October 16, 2009 among CIGR, CSAM and CSAE in the CAAMS in Beijing, which was a big step forward for the CIGR Ejournal to come to China. CAAMS provided 1 million RMB Yuan for journal as the launching fund. Two rooms for the Editorial Office of the CIGR Ejournal are ready now, equipped with internet connection facilities, computers, printers, fax machines, four lines of telephones as well as the furniture. Apart from the facilities, five staff members of the CIGR Ejournal Editorial Office have been selected and employed. The incoming Editor-in-Chief, Dr. Wang Yingkuan from CSAE has been recommended and selected by both China and CIGR due to his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He appreciated that Prof. Bill Stout accepted the invitation to serve as the advisor to the CIGR Ejournal. Prof Li also promised, as the host of the CIGR Ejournal, CAAMS will be glad to provide whatever is needed by the CIGR Editorial Office and will be happy to offer the best support service. CAAMS will also invite the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China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CIGR Ejournal. Prof Li stressed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e CIGR Ejournal should follow the CIGR-CSAM-CSAE Three-party Agreement and the Bylaws drafted by the CIGR Presidium. We will also rely on the CIGR section chairs and editors to ensure high quality,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talented people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and upgrad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he Editorial Office staff by continued technical training. He disclosed the Dr, Wang Yingkuan, the incoming Editor-in-Chief, has a detailed business plan to improve the journal. He believe with joint efforts of all the related par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IGR Presidium and the leadership of the Editor-in-Chief, the CIGR Ejournal can be made into a first-cla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equal to the best journals in the agricultural/bi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5. Main points of the address given by Prof. Zhu Ming, President of CSAE and CAAE Prof Zhu Ming first greeted all the friends and guests there. He expressed his great honor and excitement to witness the inaugural ceremony of CIGR Ejournal handover to China. Prof Zhu gave his heartfelt thanks to CIGR Presidium and foreign friends for their friendship, trust and support, so that China can operate the CIGR Ejournal. He warmly welcomed CIGR Ejournal to China, on behalf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He is quite convinced that Chinas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will be booming together with the prosperity of CIGR Ejournal. Therefore, maintaining a strategic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between CIGR and CSAE/CSAM is a win-win policy, which is good for all. Prof Zhu believes that the joint efforts of two strongest societies, CSAM and CSAE and academies, CAAMS and CAAE in China as cosponsor to operate the journal, will surely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IGR Ejournal. Dr. Wang Yingkuan from CSAE is well qualified and completely competent for the new editor-in-chief. Prof Zhu promised, as the President of CAAE and CSAE, he ensure that CAAE and CSAE will give full support to run this journal. CSAE will conduct close cooperation with CSAM and CIGR to promote the journal. Last, he wish CIGR Ejournal a great success in China and worldwide! 6. Prof. Wang Yingkuan, Incoming Editor-in-Chief, s hared his ten new ideas on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promotion of the CIGR Ejournal. Starting with using a definite title of the Ejournal, transforming into a quarterly periodical publication as a professional and scientific journal, a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all indexing databases, improving and customizing the journal websites, increasing the visi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journal website, organize OJS training for section editors and editorial staff, strengthening the editorial team by training, improving journal manuscript process, inviting good papers and organizing an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with over 100 members from about 50 countries. Dr. Wang stressed that he would really appreciate more liberty and decision-making power to handle the journal affairs independently, and should have a major voice in editing and publishing this journal, since CIGR, CSAM and CSAE trusted and selected him as the editor-in-chief. Dr. Wang gave his special thanks to Prof Bill Stout, Zhu Ming and Li Shujun for trusting and recommending him as the new editor-in-chief, and great assistance, guidance, effort and support to host the CIGR Journal in China. Dr Wang believes and wishes this journal a great success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7. Brief report on the preparation work for the CIGR E-Journal Editorial Office was given by Prof. Lanfang Zha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partment of CAAMS. The preparation work includes six aspects: 1) Leaders of CSAM and CSAE discussed the operation of the CIGR Ejournal with the CIGR Presidium. Dr. Shujun Li visited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and talked with Prof. Fedro and Prof. Jiannong Xin on the CIGR Ejournal matters. 2) A team was set up with Dr. Li Shujun as the leader, and three working meetings were held to make the business plan, formulate the working timetable and the detailed steps to implement the plan. 3) Five staff members for the CIGR Editorial Office were selected and employed, and the first short training on OJS was conducted and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n OJS and the editing expertise training are also planned by new Editor-in-chief Dr. Wang Yingkuan. 4) The present editor-in-chief Prof. Fedro made frequent communications with the incoming Editor-in Chief Dr. Wang Yingkuan, and four online meetings were held between the two editors and the meeting minutes were made, which very much ensured the smooth handover of the CIGR Ejournal from US to China. 5) CAAMS allocated two office rooms equipped with all the necessary facilities and furniture. CAAMS also provided one million RMB Yuan as the fund for sta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CIGR Ejournal. 6) The Editor-in-Chief Dr. Wang Yinkuan spent a lot of time on visiting the CIGR website and the CIGR Ejournal website to learn more information and try to find out what should be improved. He drafted a detailed pla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journal. 8. After the formal announcement by Prof. Fedro Zazueta, on behalf of Prof. Sren Pedersen, President of the CIGR, the CIGR E-Journal has officially moved to China, and Dr. Wang Yingkuan has been appointed as the new editor-in-chief of the CIGR E-Journal. After the formal announcement of the handover of CIGR Ejournal, farewell was given to foreign guests and video conference was ended. The rest of the participants presented in a meeting room proceeded to the 2 nd floor of the same building for the unveiling ceremony of CIGR Editorial office and Editor-in-Chief office. Prof. Li Shujun and Prof. Zhu Ming jointly unveiled the nameplate of the Editorial Office. Prof. Wang Maohua and Dr Wang Yingkuan jointly unveiled the nameplate of the Editor-in-Chief office of the CIGR E-Journal. The ceremony was officially closed after taking some group photo 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the CIGR Journal Handover to China has been recorded, and the video clips will be played during the 2010 CIGR World Congress at Quebec, Canada, on Ju ne 13-17, 2010. After the ceremony, a luncheon party was held to celebrate the successful ceremony and smooth handover.
个人分类: 国际英文刊IJABE|4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升期刊的十个想法——在期刊移交就任主编仪式上的发言
wangyk 2010-4-18 01:27
TenProposals for improving the journal: Address at CIGR Ejournal Handover Ceremony By Dr. Wang Yingkuan Incoming Editor-in-Chief of CIGR Ejournal, Managing Editor of IJABE, Associate Editor-in-chief of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CSAE and CAAE Dear Mr. Incoming President and Editor-in-Chief Prof Fedro Zazueta, Prof Wang Maohua, Prof Bill Stout, Prof Zhu Ming, Prof Li Shujun and other CIGR Officials and Members, 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 and good evening ! Thank you all. I am excited and happy to be selected as the new editor-in-chief. I will try my best to improve, publicize and promote the CIGR J ournal. Since all the leaders and distinguished guests have delivered excellent speeches , I will not repeat their kind words of praise and thanks. Today, I am going to share ten of my new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and promote the CIGR Journal. First, Unify one definite title of CIGR Journal I know from the emails that CIGR was criticized by Thomson ISI for the confusing journal titles. According to my rough statistics, we have used ten journal titles. They are as follows: E-Journals CIGR Journal CIGR Ejournal CIGR ejournal CIGR E-Journal (hyphen) The CIGR Electronic Journ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The CIGR EJournal ( the Presidium approved this one as the official name, but it can be changed by approval of the appropriate body)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The CIGR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CIGR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CIGR Journal of A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 will not make a decision on this, but I welcome suggestions on a good title after in-depth investigation. Frankly, I prefer CIGR Journal. Second, Behave like a journal The present practice of publishing one volume each year is not desirable and scientific. It is more like an online archive depositing some peer reviewed papers, rather than a journal. A journal is a serial publication, thus it should be published periodically. Therefore, some changes are needed. I plan to make the CIGR Journal a Quarterly publication with four issues a year, with volume and number of issues. I also wish to change the appearance, say, design a journal cover, adopt two-column format, add a page header with running title, journal title, volume and number of issue , making it more like a professional and scholarly journal. Third, Keep aggressive contact with indexing system I will conduct a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all indexing databases with the focus on Thomson ISI and EI. Certainly, we must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journal. We also need to make some changes to meet the criteria of the indexing databases such as SCI and EI. Fourth, Improve and customize the journal website I will improve and customize the journal website. There are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ing the journal website. I will provide detailed journal introduction, guide manuals for authors, reviewers and editors. To enlarge the expert databases of our journal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to peer review is also an important task. Fifth, Increase the accessibility and visibility of journal website I will add a direct hyperlink to CIGR Journal in CIGR website. There is a link that leads to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journal, but it cannot navigate to the journal website. What I need is to navigate directly to the journal homepage after clicking the journal link. I will also try to exchange interlinks with other related journals. After publishing each issue, I will use OJS to send an Article Alert to all the registered users of our journal. All those measures will greatly increase the accessibility and visibility of our journal and published papers. Sixth, Organize OJS training CIGR Journal uses Open Journal System (OJS) to receive submissions, conduct peer review, communicate with all users and publish papers online. Skillful use of OJS will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andling manuscripts. The best solution to break the bottleneck is to provide OJS training. I plan to organize OJS training for our section editors and editorial staff. I may provide some online video guides for reviewers, authors and readers. Seventh, Strengthen the team of Section editors and editorial staff In order to strengthen our editorial team and also share the workload, I will invite more experts to serve as the section editors. I also plan to appoint more professional editorial staff, including science editors, English editors, copy editors, full time or part-time. Moreover, all kinds of training such as technical writing, editing, reviewing, proofreading for authors, reviewers and in-house editors will be provided. Eighth, Improve journal manuscript process Reasonable journal manuscript process will be made with a timetable for each procedure. We will monitor the review process, to ensure a timely, serious and high quality peer review with good review comments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We will ask the authors to make timely and effective revisions with a response letter addressing to the review comments. I plan to strengthen the post-review process, with more emphasis on editing, English polishing, formatting, proofreading, online publishing, to improve the writing and presentation of accepted papers. Ninth, Invite and solicit good papers Free submissions are not enough for a good journal. We cannot sit and wait for free submissions from authors. I will do my possible to invite good-quality papers. I will encourage our staff editors to attend symposia and meetings, contacting scientists face to face and inviting papers. Tenth, Organize an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I will organize an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of CIGR Journal. The board will consist of over 100 members from over 50 countries. An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will attract worldwide participation and support. These are just some of my plans. I have a lot of new ideas to improve and promote the journal, and there are many, many things to do. Since CIGR, CSAM and CSAE trust me as the editor-in-chief, I really appreciate more liberty and decision-making power to handle the journal affairs independently. I should have a major voice in editing and publishing this journal. Finally, I have to thank one of my best friends, Prof Bill Stout, for his selfless service and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journal in the past ten years. He has launched this journal and has been working hard for it persistently for ten years. Thank him for trusting and recommending me as the new editor-in-chief of the CIGR Journal. I really appreciate his great assistance and guidance serving as an adviser after his resignation. Special thanks also go to Prof Zhu Ming and Prof Li Shujun for their great effort and support to host the CIGR Journal in China. I ask all of you to support the CIGR Journal and me as ever in the future. I wish this journal a great success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Thank you,
个人分类: 国际英文刊IJABE|5010 次阅读|2 个评论
汪懋华院士在CIGR会刊落户中国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wangyk 2010-4-15 02:28
Address at Inaugural Ceremony of CIGR E-Journal Handover to China By Prof. Wang Maohua, Honorary President of CSAE and CSAM,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CAE) April 7, 2010 Beijing Dear Distinguished Incoming President and Editor-in-Chief of CIGR E-Journal, Prof.Fedro Zazueta, Dear Honorary president of CIGR, Prof. Bill Stout, Dear colleagues of CIGR, Ladies and Gentlemen, I am very happy to meet so many friends of our CIGR community here for the inaugural ceremony of CIGR E-Journal handover to China . This is a significant landmark in further promotion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IGR and Chines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federation. 21 years before in 1989,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SAM) and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SAE) were joined as a Chinese Federation of CSAM and CSAE to represent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mmunity in China to become a national member of CIGR. Since then, the academic exchange and friendship between Chinese agricultural engineers and colleagues of worldwide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ocieti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 link with good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80 years, the CIGR have played a great role in consolidation of worldwid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ommunities to promot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ransfer and contribute to change the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into modern food production system with advanced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in the world. Some Chinese Scholars have actively involved in CIGR leadership and sessions in promotion of academic activities. In 2004, the CIG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with the theme of The Olympics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Beijing .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thanks to all former and active CIGR leadership, all our friends for their great trust,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The CIGR E-Journal Handover to China from today will be much helpful for Chinese federation of CSAM and CSAE to learn more experience for CIGR activities. Here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former president of CIGR, Prof. Bill Stout, for his initiation to propose the CIGR E-Journal Handover to China and to extend CIGR E-Journal editorial experience to Chinese Editorial group in many years. I believe that the editorial board and both the CSAM and CSAE will do best efforts to make the EJournal even great success and continuous getting support and guidance from all of you! I believe the CIGR E-Journal will provide good services to CIGR community in the future! Th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Federation of CSAM CSAE with CIGR is a multi-win-win strategy. In the past, we all benefited a lot from our successful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we will write a new chapter in the further even successful cooperation. Great thanks to CIGR Leaders have made the decision that the 18th CIGR World Congress in 2014 will be held in Beijing , China . We will do our best to co-sponsor this important event. Chinese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mmunity will maintain a close relationship and cooperation with CIGR and establish a strategic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among CIGR, CSAM and CSAE. The world become flat, the fast advance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ill change our working and life pattern and will have chance to use the new technologies to create a harmonious world. Thank you.
个人分类: 论文撰写与发表|3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Bill Stout教授致辞-Address at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CIGR Ejournal Handover to Chi
wangyk 2010-4-15 02:22
王 应 宽 2010-04-14 Beijing, China Address at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CIGR Ejournal Handover to China Address by Dr Bill Stout CIGR Honorary President Former CIGR Ejournal Editor-in-Chief Good morning to my dear friends and colleagues in China! Good evening to others! I am honored to b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video conference to inaugurate the CIGR Ejournal operations in China. As many of you know, I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Ejournal since the original concept was born. It was in August, 1998. I was in Oslo, Norway visiting with CIGR Honorary President, Prof. Egil Berge. We were discussing the need for CIGR to host a means for dispersing technical information to its members in some 95 countries and others interested i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round the world. The idea of some kind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emerged. But how? Paper journals are expensive, far beyond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CIGR. We talked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an electronic journal which has many advantages over paper journals and is much less expensive. I went home and talked with my Texas AM colleagues. They were enthusiastic about the idea and Dr George Sabbagh stepped forward and volunteered to serve as the first Editor-in-Chief. I should also acknowledge the dedicated service of two other Editors-in-Chief---Dr Rosana Moreira and Dr Lingjuan Wang. All these Editors served admirably for several years. The first year, 1999, we published only 7 technical articles and 2 invited overviews. The number of submissions and published articles grew every single year during the first 10 years that I was involved. By the end of 2009 we had published 484 peer reviewed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and 115 invited overviews with authors from 57 countries. All this was done with no cost to authors or readers. But as the Ejournal continued to grow in numbers and quality it became apparent that the workload of processing the submissions was outgrowing the capability of a volunteer Editor-in-Chief to handle. Dr Fedro Zazueta, IT Special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and Incoming President of CIGR) stepped forward and proposed that the Ejournal adopt the Open Journal System, an automated technical journal management system. Everyone agreed so Dr Zazueta was appointed as Editor-in-Chief last year and starting with Volume XI, 2010, the OJS was used. And submissions continued to increase substantially---196 last year. China proposed to host the Ejounal some time ago. Prof. Li Shujun will give details in his address later in this program. That leads us to today---the inauguration of Dr Yingkuan Wang as the Editor-in-Chief under the sponsorship of CSAE and CSAM. Finally, I want to recognize CAAMS and its President, Dr Li Shujun for the moral and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Ejournal. Details will be given in other presentations. The future of the CIGR Ejournal is bright. It is serving a critical need by providing technical information for both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industrial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It continues to strive for higher quality and is well on its way to becoming as good as any of the best journals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 wish the new Editor-in-Chief, Dr Yingkuan Wang and all his colleagues well as they undertake this important assignment. And I look forward to continuing to work as their advisor and supporter. Thank you.
个人分类: 国际英文刊IJABE|3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CIGR会刊落户中国启动仪式举行,王应宽博士就任主编
wangyk 2010-4-11 12:51
王 应 宽 2010-04-11 Beijing, China CIGR 会刊落户中国启动仪式举行,王应宽博士就任主编 2010 年 4 月 7 日上午,国际农业工程学会( CIGR, http://www.cigr.org/ )会刊(下称 CIGR Ejournal, http://www.cigrjournal.org ) 落户中国的移交启动仪式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 CAAMS )隆重举行。这是落实 2009 年 10 月 16 日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共同签署的 CIGR Ejournal 合作协议的重要步骤,是 CIGR Ejournal 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CIGR Ejournal 编辑部新址办公室设在中国农机院的新办公楼内。移交启动仪式由 CIGR 即任主席、 CIGR Ejournal 现任主编、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Fedro Zazueta 博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农机院常务副院长李树君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朱明研究员共同召集,由 CIGR Ejournal 新任主编王应宽博士和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CSAM )国际部张兰芳研究员共同主持仪式。 参加仪式的中方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汪懋华教授, CIGR 第一技术分会秘书、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黄冠华博士, CIGR 第二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明博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秘书长刘瑞雯研究员、张振新研究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国际部赵小鹏部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秦京光秘书长、管小冬常务副秘书长、《农业工程学报》常务副主编魏秀菊研究员等。此外, CIGR Ejournal 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也参加了启动仪式。 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参加此次启动仪式的国际嘉宾有: CIGR 即任主席、 CIGR Ejournal 现任主编 Fedro Zazueta 教授, CIGR 名誉主席、 CIGR Ejournal 创始人及前任主编 Bill Stout 教授, CIGR 常务理事会成员、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辛建农博士,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 USDA-ARS )研究员和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兼职教授兰玉彬博士等。 启动仪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国际视频会议举行的 CIGR Ejournal 移交仪式, 第二部分为 CIGR Ejournal 落户中国、编辑部新址办公室的揭牌仪式。视频会议中, Fedro Zazueta 教授首先致辞,他对 CIGR Ejournal 落户中国表达了衷心的祝贺,对所有参与会刊移交筹备工作的中国专家和学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祝愿会刊在中国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随后汪懋华院士在他热情洋溢讲话中特别指出: CIGR Ejournal 落户中国标志着中国农业工程界在国际农业工程学术界的地位再次得到显著提升。会刊创始人 Bill Stout 教授回顾了会刊的创办初衷及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感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和李树君博士为推进 CIGR Ejournal 的发展所给予的道德及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表示要尽会刊顾问之责,协助新任主编王应宽博士工作,积极发挥作用,与中国同事一道为将 CIGR Ejournal 办成世界一流期刊而努力。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机院常务副院长李树君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朱明分别代表两个学会致辞。李树君副理事长在致辞中,总结了近几年中方在积极申办 CIGR Ejournal 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工作,详细规划了会刊落户中国之后的发展目标,他从全球科技合作一体化的高度阐述了承办 CIGR Ejournal ,以此为平台和桥梁推动我国农业工程领域科学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更快走向世界的重要性。李树君副理事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农机院为 CIGR Ejournal 提供的诸多支持,包括无偿提供了编辑部的办公场所、配备了先进齐备的办公设施、拨付了一百万元 RMB 的启动资金、选派和招聘了编辑部的工作人员等,同时郑重承诺中国农机院将为 CIGR Ejournal 编辑部提供一流的配套服务。朱明研究员代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致辞,感谢 CIGR 主席团和国际友人对中国的信任、支持和友谊,热烈祝贺和欢迎 CIGR 会刊落户中国!朱明院长表示,随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工程将在国际农业工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CIGR 与中国合作共同推进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将会使各方面收益,因此,建立 CIGR 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多赢的举措。最后,朱明院长代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表示,将全力支持办好国际英文刊 CIGR Ejournal 。 新任主编王应宽博士发表了 CIGR Ejournal 会刊改进和完善的十大设想,就如何将会刊办成国际一流刊物进行了具体而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国际部张兰芳研究员代表 CIGR Ejournal 编辑部将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CIGR 现任主席 Soren Pedersen 教授因故未能出席,他发来亲笔签名贺信,委托 CIGR 即任主席 Fedro Zazueta 教授代表 CIGR 主席团和他本人宣读致辞,郑重宣布 CIGR Ejournal 编辑工作正式移交中国。 视频会议结束后,所有与会代表参加了在中国农机院二楼举办的 CIGR Ejournal 编辑部办公室揭牌仪式。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机院常务副院长李树君研究员及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朱明研究员共同为 CIGR Ejournal 编辑部办公室揭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汪懋华教授与 CIGR 会刊新任主编王应宽博士共同为会刊主编室揭牌,摄像及摄影都将这一难忘时刻记录了下来。随着现场响起的热烈掌声,移交启动仪式顺利结束, CIGR Ejournal 在发展历程中翻开了新的一页, CIGR Ejournal 来到了中国,期待在中国和世界农业工程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 CIGR 会刊将在这块农业大国的沃土上不断发展壮大。仪式结束后,中国农机院在胜利饭店设午宴,共同庆祝 CIGR 会刊落户中国。 资料链接: 国际农业工程学会 (http://www.cigr.org/) 1930 年创建于欧洲比利时。原名为法语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u Genie Rural ,英文名称为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 CIGR 系法语名称的首字母缩写。现更名为世界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设有 7 个专业技术分会。目前有近一百个国家或机构会员,是农业工程界最大的国际学术团体,如同农业工程界的联合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世界大会( CIGR ),每四年举办一届,是世界农业工程领域最重要、影响最广的国际会议。第 17 届世界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世界大会即将于 2010 年 6 月 13-17 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中国 1988 年加入世界农业工程学会成为国家会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中国机械学会组成联合体代表中国农业工程界),近年来一直积极参加由世界农业工程学会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联系日益紧密,合作范围日益扩大。在 2004 年成功承办 CIGR 学术年会的基础上,还将承办 2014 年的 CIGR 第 18 届世界大会。 CIGR 电子会刊创办于 1999 年。此次,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的会刊 CIGR Ejournal (http://www.cigrjournal.org/) 落户中国,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联合承办,由王应宽博士担任主编,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国际农业工程界的交流与合作。 相关报道: 1 国际农业工程学会会刊落户中国移交启动仪式成功举行 . http://www2.caams.org.cn/njPublic/showNews.asp?id=1545classid=1ND_Flag=1 2 国际农业工程学会会刊落户中国移交启动仪式成功举行 . http://www.agro-csam.org/News/article.asp?id=1440classid=3 . 3 国际农业工程学会会刊落户中国 .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548/n38680/11880563.html . 4 国际农业工程学会会刊落户中国移交启动仪式成功举行 . http://intl.cast.org.cn/NewsDetails.aspx?Newsid=62 .
个人分类: 国际英文刊IJABE|6315 次阅读|5 个评论
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刊CIGR Journal即将落户中国
wangyk 2010-4-5 01:13
王 应 宽 2010-004-04 Beijing, China 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刊 CIGR Journal 即将落户中国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联系和我与 CIGR 即任主席 Fedro 教授之间多次视频会议,终于确定了 CIGR 期刊移交中国承办的具体事项。经过商议,拟准备于 2010 年 4 月 7 日上午 9-11 点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CAAMS ) A606 会议室举行 CIGR 期刊落户中国移交启动仪式。会议将邀请的外宾包括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 CIGR )主席团(主席、当选主席、上任主席和秘书长)、 7 个专业技术分会主席、 CIGR 会刊栏目主编和特邀嘉宾等 20 余人。国内参会代表包括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农机学会的名誉理事长汪懋华院士、 CIGR 专业技术分会的委员中国代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领导及代表、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领导及代表和 CAAMS 国际合作部成员、 CIGR 会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等 20 余人。会议的语言为英语。所邀请的 CIGR 主席团成员、各分会主席、栏目主编等外宾将通过网络视频 (Video Conference) 形式参加会议。国内参会代表全部到现场开会。启动仪式之后,王应宽博士将接任 CIGR 会刊主编, CIGR 期刊正式移交落户中国。会议中英文议程附后。欢迎关注,期待支持。 中文议程 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会刊 CIGR Journal 落户 中国移交启动仪式议程 时间: 2010 年 4 月 7 日 ,星期三,上午 9:00-11: 00 A .M. 地点: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CAAMS )六层会议室 A606 召集人 : CAAMS 院长、 CSAM 副理事长李树君研究员 CAAE 院长、 CSAE 理事长朱明研究员 主持人: CAAMS 国际合作部张兰芳研究员 CAAE, CIGR Ejournal 新任主编王应宽博士 出席人员: CIGR 主席团成员(现任主席 Pedersen 、当选主席、上任主席、秘书长等) CIGR 当选主席、 CIGR 期刊现任主编 Fedro Zazueta 教授 CIGR 前任主席、 CIGR 期刊创始人及前任主编 Bill Stout 教授 CIGR 执委, UFL 教授辛建农博士; USDA-ARS, TAMU 教授兰玉彬博士 CIGR 各专业技术分会主席和期刊栏目主编 ( 但因时差未必都参加 ) CIGR 各专业技术分会执委中国代表汪懋华院士、李保明教授、黄冠华教授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领导及代表(李树君、赵小鹏、张兰芳、刘瑞文、张振新、国际部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等)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领导及代表(朱明、秦京光、管小冬、靳佩贞、魏秀菊、王应宽) CIGR EJournal 期刊编辑部兼职编辑 Rabi Rasaily, Lingyan Iris Zhang 议程: 主持人介绍参会来宾 1 CIGR 当选主席、 CIGR 期刊现任主编 Fedro Zazueta 教授致辞(网络视频) 2 汪懋华院士致辞 3 CIGR 前任主席、 CIGR 期刊创始人及前任主编 Bill Stout 教授致辞(网络视频) 4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院院长李树君研究员致辞 5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朱明研究员致辞 6 新任主编王应宽博士致辞 7 CAAMS 国际合作部张兰芳研究员介绍 CIGR 会刊编辑部前期筹备情况 8 CIGR 主席 Soren Pedersen 教授宣布 CIGR 会刊正式落户中国(网络视频) 会议室的视频会议结束,与外方视频人员告别,转到二楼办公室举行揭牌仪式。 9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领导李树君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朱明联合为 CIGR 期刊编辑部新址揭牌 10 仪式结束,合影留念。共进午餐。启动仪式将全程录像,影像资料将在 6 月份魁北克举行的 2010 CIGR World Congress 期间播放。 2 英文议程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CIGR Journal Handover to China Time: 9:00-11: 00 A .M, April 7, 2010, Wednesday Venue: Meeting Room A606, Office Building, CAAMS Organizer: Prof. Li Shujun, Executive President of CAAMS, Deputy President and Secretary-General of CSAM, Member of Executive Board of CIGR Prof. Zhu Ming, President of CAAE CSAE, Editor-in-Chief,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Vice Standing Chairman of IJABE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Master of Ceremony (Emcee): Prof. Lanfang Zha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partment, CAAMS Prof. Wang Yingkuan, Incoming Editor-in-Chief of CIGR Ejournal, CAAE Attendees: CIGR Presidium: President: Prof. Sren Pedersen Past President: Prof. Irenilza de Alencar Ns Incoming President and Editor-in-Chief of CIGR Ejournal: Prof. Fedro Zazueta Secretary-General: Prof. Toshinori Kimura Invited Guests: Prof. Bill Stout, Honorary President of CIGR, Former Editor-in-Chief of CIGR Ejournal, Founder of CIGR Ejournal, USA Prof Jiannong Xin, Member of Executive Board of CIGR, University of Forida, USA Prof Yubin Lan, Agricultural Engineer and Professor, USDA-ARS at Texas AM University, College Station, USA. Section Chairs and Section Editors of CIGR Ejournal: Jose Tarjuelo-Section I Chair Daniel Berkmans-Section II Chair John K. Schueller-Section III Chair Mikio Umeda-Section IV Chair Pietro Piccarolo-Section V Chair Jozef Grochowicz-Section VI Chair Antonio M Saraiva-Section VII Chair Andre Aarnink Thomas M. Banhazi Laszlo Baranyai Remigio Berruto William Joseph Chancellor (resigned) Antonio Brasa Ramos Richard Love (resigned) Milan Martinov Neil McLaughlin Soren Pedersen (included) Fedro S. Zazueta Ranahan (included) Bill A Stout (included) Guanhua Huang (included) Chinese Representatives of CIGR Technical Sections: Prof. Wang Maohua,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Member of CIGR Technical Section VII, Honorary President of the CSAE CSAM, Editor-in-Chief of IJAB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AU), China Prof. Li Baoming, Member of CIGR Technical Section II, Vice Dean of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a Prof. Huang Guanhua, Secretary of CIGR Technical Section I, Section Editor of CIGR Ejournal, Director of Chinese-Israeli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aining in Agriculture (CIICTA), CAU, China Leaders and Representatives from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SAM) Prof. Li Shujun, Executive President of CAAMS, Deputy President and Secretary-General of CSAM, Member of Executive Board of CIGR Dr. Zhao Xiaopeng, Direct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partment of CSAM Prof. Liu Ruiwen,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of CASM Prof. Zhang Zhenxin,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of CASM Prof. Lanfang Zha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partment of CSAM Mrs. Li Q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partment of CSAM Mrs. Wang J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partment of CSAM Ms. Zhang Pengzi,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partment of CSAM Leaders and Representatives from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SAE) Prof Zhu Ming, President of CAAE CSAE, Editor-in-Chief,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Vice Standing Chairman of IJABE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Prof Qin Jingguang, Secretary General, CSAE Jin Peizhen, Director of Information Center, CAAE Prof Guan Xiaodong, Vice Standing Secretary General, Vice Director, CSAE Prof. Wei Xiuju, Executive Editor-in-Chief,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CAAE Prof. Wang Yingkuan, Managing Editor of IJABE, Incoming Editor of CIGR Ejournal All staff from the CIGR Editorial Office including part-time editors Rabi Rasaily, Lingyan Zhang AGENDA Master of Ceremony (Emcee) introduces all the attendees 1 Address by Prof. Fedro Zazueta (Via Video Conference) 2 Address by Prof. Wang Maohua,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3 Address by Prof. Bill Stout (Via Video Conference) 4 Address by Prof. Li Shujun, Deputy President and Secretary-General of CSAM, Executive President of CAAMS. 5 Address by Prof. Zhu Ming, President of CSAE and CAAE 6 Address by Prof. Wang Yingkuan, Incoming Editor-in-Chief 7 Report on the preparation work for the CIGR Ejournal Editorial Office by Prof. Lanfang Zha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partment of CAAMS. 8 Formal announcement by Prof. Sren Pedersen, President of the CIGR Ejournal Handover to China Farewell to the foreign guests and End of Video conference Proceed to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Office Building of CAAMS, where the CIGR Editorial office and Editor-in-Chief Office locate, to hold the Opening Ceremony. 9 Prof. Li Shujun, Deputy President and Secretary-General of CSAM, and Prof. Zhu Ming, President of CAAE CSAE, jointly unveil the nameplates of the Editorial Office and the Editor-in-Chief office of the CIGR Ejournal. 10 Closing the ceremony. Taking group photos. The Inaugural Ceremony of the CIGR Journal Handover will be recorded and the video clip will be played during the 2010 CIGR World Congress at Quebec, Canada, in June 2010.
个人分类: 国际英文刊IJABE|5708 次阅读|3 个评论
CIGR期刊网络工作会议纪要(2010-03-17)
wangyk 2010-3-19 02:37
王 应 宽 2010-03-19 Beijing, China CIGR 期刊网络工作会议纪要( 2010-03-17 ) CIGR Ejournal 期刊工作会议如期举行,此次参加会议的人数增加,有 5 人在不同的地方通过计算机终端参会。会议由本人发起召集,通过 Skype 的 Conference 组建会议功能,召集大家开会。因为网络问题,会议期间有几位几次被 Kick out of the meeting 。会议很热闹,除了了完成各项议程,还进行了友好热烈的讨论。特别难能可贵的是, CIGR 前任主席、名誉主席, CIGR Ejournal 创始人和前任主编, Texas AM University 退休教授 Bill Stout 博士凌晨 4 点多就起床来参加会议,开完会有才回去睡回笼觉。会后他的会议评论很有参考价值,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 会议确定下次视频会议的时间为 2004 年 4 月 1 日。就是愚人节那天! 贴出会议纪要和 Bill Stout 的评论在此,以作纪念。 Agenda CIGR Journal Transition Meeting 2 7:30 AM Eastern March 17, 2010 Online Meeting In attendance: Wang Yingkuan*, Bill Stout*, Lanfang Zhang*, Xiaopeng Zhao*, Jiannong Xin, Fedro Zazueta* Call to order - 7:39 Changes to the Agenda Timetable for the transition of CIGR Ejournal Transition will take place immediately after the Journal board is in place. An announcement will immediately follow. Wang added: Wang and his editorial team plan to get started in early April after the CIGR announcement. A launching ceremony for CIGR Ejournal transition will be held jointly by CSAM and CSAE. OJS training for editorial staff will be provided in late March. Amendment of the Bylaws (May be discussed in next meeting) Changes to bylaws will follow standard parliamentary procedure, requiring approval by the Presidium. Observations: 1) Title of the Journal is not clear, this needs to be consistent. ISI is confused with it. 2) Some inconsistencies in repeated numbered heading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3) CIGR is an open access journal. Need to address copyright issue who holds the copyright author, CIGR?- 4) Composition of Journal Policy board. Members for geographic representation-. 5) Wang may not have the last version of the Bylaws. Communication from Thompson Scientific Request from Thompson for a description of the journal, we will need to respond. Wang will carefully study the ISI criteria to make any necessary changes to the approach. Journal Process The process is a blind review process. Wang adds: In general, after the manuscripts are accepted, technical editing, formatting, proofreading are necessary to make the paper ready to publish. English language polishing may be needed for the accepted papers with poor English from non-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Finally, converting Word file to PDF, and then uploading to the journal website. 100 Member Board?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Create an Editorial Board - Leave to Journal Board to create under the Editor. Change ejounral to ejournal Wang and Fedro will discuss offline. Replacement for Richard Love Fedro will work with section chair. Process for Section Editors Suggest to Chairs to move forward quickly A process is in place for the Section Editors to be selected by the technical section. Any member of a member society can be a section editor. The editor may nominate some candidates of section editors to Section Chair for approval. Status of Board members Recommendations will come from EURAGENG will come next week. Not clear about Africa. Next Meeting April 1 st , same time and location. Adjourn 8:21 Prof Bill Stouts Comments added to the Minutes Hello Yingkuan , Lanfang and Fedro , ---It was good to participate as a rather silent partner in the Online Meeting. As my primary assignment in CAAMS this fall is to advise Yingkuan and the Ejournal, here are some of my views. I hope they are helpful. First, some opinions about the overall goals of the Ejournal (not necessarily in order of importance): ---to obtain approval by ISI, EI, etc ---to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shed papers ---to maintain diversity of authorship among countries ---to maintain a balance of authorship between developing and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to publicize the success of the Ejournal in various ways, eg exhibits at conferences, articles in the CIGR Newsletter, prepare summary of papers showing authorship by country(I can do this in the fall), etc ---emphasize no cost to authors and readers ---etc A general problem in the past---some Section Chairs have been non-responsive and ineffective as far as the Ejournal is concerned. Dont be surprised if we continue to have this problem. How did I handleI appointed a few Section Editors when the Section Chair failed to fulfill his/her responsibilities. A good example was Bill Chancellor who did an outstanding job as Editor for Section III and served for many years until he resigned recently. Perhaps the authority of the Editor to take this action should be built into the Ejournal Bylaws. We may have a similar problem with members of the Journal Policy Board. Unfortunately, my experience is that sometimes busy people will agree to serve, but later fail to perform as expected and necessary. The key will be to select members who are knowledgeable about editing/publishing and are truly interested. And then to give the Editor the authority to replace non-performing individuals. Agenda CIGR Journal Transition Meeting 2 7:30 AM Eastern March 17, 2010 Online Meeting In attendance: Wang Yingkuan*, Bill Stout*, Lanfang Zhang*, Xiaopeng Zhao, Jiannong Xin, Fedro Zazueta* Call to order - 7:39 Changes to the Agenda Timetable for the transition of CIGR Ejournal Transition will take place immediately after the Journal board is in place. StoutI agree. Lets activate Yingkuan as Editor as soon as practical and en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transition . An announcement will immediately follow. Amendment of the Bylaws (May be discussed in next meeting) Changes to bylaws will follow standard parliamentary procedure, requiring approval by the Presidium. Observations: 1) Title of the Journal is not clear, this needs to be consistent. In the past ISI has criticized CIGR for using several different names for the Ejournal. We should review all pages of the website (including the CIGR general website, Ejournal website, OJS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etc) to make sure that we consistently use only the official approved name. 2) Some inconsistencies in the membership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3) CIGR is an open access journal. Need to address copyright issue who holds the copyright author, CIGR?- 4) Composition of Journal Policy board. Members for geographic representation-. 5) Wang may not have the last version of the Bylaws. Communication from Thompson Scientific (I have a large file of old correspondence with ISI. Yingkuandid I share any of this with you? Do you want any of the old letters?) Request from Thompson for a description of the journal, we will need to respond. Wang (Fedroit would be more personal if you would use Yingkuan, his given name. We should all be on a first name basis.) will carefully study the ISI criteria to make any necessary changes to the approach. Since many of us will be in Pittsburgh for the ASABE meeting in June, should you consider a visit to ISI in Philadelphia? I dont think that I need to be involved, but perhaps Yingkuan and Fedro should consider it. Journal Process The process is a blind review process. The process Fedro outlined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follow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Ejournal 12 years ago. That is, approval of two qualified reviewers is required. The Editor checks submissions to make sure they deal with engineering and fall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Ejournal. Also, when I was serving as Editor, I checked submissions to make sure they complied with the Ejournal Style and Format. Then the manuscripts are submitted to the appropriate Section Editor who selects qualified reviewers. When at least two positive reviews are received, their comments are sent anonymously to the authors who are instructed to carefully consider the reviewer comments and prepare a final draft. I always asked authors to give me a summary of the revisions made in response to reviewer comments and also a list of any reviewer suggestions that were rejected by the authors and their reasons. These records were kept of file for several years in case anyone questioned the review process (actually, this never happened). In the event of rejection of a manuscript by reviewers, it is the Editors job to diplomatically advise authors. I always said the manuscript is rejected in its present form. This gives authors a chance to make major revisions and possibly correct errors, do more research, etc and resubmit if they choose. 100 Member Board?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 (I was cut off Skype from this point until the discussion of the next meeting, so have no comments on this section) Create an Editorial Board - Leave to Journal Board to create under the Editor. Change ejounral to ejournal Wang and Fedro will discuss offline. Replacement for Richard Love Fedro will work with section chair. Process for Section Editors Suggest to Chairs to move forward quickly A process is in place for the Section Editors to be selected by the technical section. Any member of a member society can be a section editor. Status of Board members Recommendations will come from EURAGENG will come next week. Not clear about Africa. Next Meeting April 1 st , same time and location. Adjourn 8:21 This type of Online discussion is very useful to keep everyone informed and allow input from all. Best regards to all! Bill Stout 17 March 2010
个人分类: 国际英文刊IJABE|3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CIGR期刊网络工作会议纪要(2010-03-05)
wangyk 2010-3-19 02:02
王 应 宽 2010-03-18 Beijing, China CIGR 期刊网络工作会议纪要( 2010-03-05 ) 最近因为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的会刊 CIGR Ejournal 事宜,本人频繁的里通外国,经常与 CIGR 的主席团成员和国内外的专家们网上联络,经常召开网络会议。我也因此熟悉了电话会议( Teleconference )、网络视频会议 (FreeConference, Video Conference) 、 Skype 视频会议等新鲜玩意儿。最近还由本人召集了几次网络会议。 3 月 5 日晚召开的这次网络视频会议是通过 Skype 在我和 CIGR 即任主席、 CIGR Ejournal 主编、佛罗里达大学教授、首席信息官 Fedro Zazueta 博士之间进行的。由于我被推选为 CIGR Ejournal 主编,即将接替 Fedro 的工作,并将该刊移师中国北京承办,有许多具体工作需要交接,因而需要频繁的开会,进行充分的沟通。会后将开会的议程和会议纪要提交 CIGR 主席团审议。 会议完成各项议程,还确定了下次开会的时间为 3 月 26 日。但后来因为有很多事情需要讨论,我们又把下一次会议的时间提前到了 3 月 19 日。 3 月 5 日是个特殊的日子。首先,这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发表 47 周年的日子( 1963-03-05 )。其次, 3 月 5 日也是我在科学网开博两周年的日子( 2008-03-05 )。其实,想想我不畏艰难的去迎接挑战担任国际期刊 CIGR Ejournal 主编,主要目的也是希望通过我的专业修养和丰富经验把这本期刊发展好,更好的为中国和世界农业工程界的科研工作者服务。在科学网开博客,目的之一也是希望把自己的信息、知识和经验与同行交流、分享,以期为需要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资料服务。因为都在做服务,故贴出此篇会议纪要以志纪念。 Agenda Wang Yingkuan and Fedro Zazueta March 5, 2010 Online Meeting Meeting Started at 8:00 AM US Eastern Time Zone. Journal Governance Bylaws Bylaws were reviewed by Dr. Wang , and he also translated the bylaws into Chinese. Therefore, Dr. Wang knew the bylaws very well. Dr. Wang, as the new editor, will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the tripartite agreement among CIGR, CSAM and CSAE, and the Journal Bylaws to run the CIGR journal. Proposals for changes to the journal will be processed ac c ording to the bylaws. Journal Board Need to ask the President to appoint the Journal Policy Board. Wang can officially become the new editor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board meeting, meanwhile , Wang and Fedro will work together for a smooth transition. Fedro and Wang recommend Prof Bill Stout to become one of the member of the Journal Policy Board. Overview of the Journal One volume/year Conti n uous publication Wang recommends to have several issues per year ( Say, a Quarterly, four issues a year ). This will be helpful in securing ISI listing as submitting several issues is required for processing by Thompson Reuters . Issues and Top Priorities Computer skills of reviewers/section editors Current mode of operation Some section editors are conducting the review process outside OJS. Competencies of Section Editors need to be improved. Communications need to take place through OJS so a record is kept. Training A training session for Section Editors needs to be organized during 2010 CIGR World Congress held in Quebec , Canada in June. . A letter needs to be written to CSAE and CSAM to invite Wang for purposes of securing funding to travel to the CIGR meeting in Quebec. ISI listing Past communication A copy of communications with Thompson was sent to Wang. No reply to these was ever received from Thompson. Creation of Official SG file on the communications The lack of a trail of communications has hampered the efforts to suc c essfully list the Journal. A request was made some time ago to the Secretary General to keep an official file in communications with Thompson. Strategy for pursuing listing Wang is familiar with the submission process and will assist the Journal Policy Board in deciding on a strategy. Number of Section Editors The number o f Section Editors may not be adequate to move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through the system on a timely basis. Section editors must represent the society by a mix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Section editors must be submitted by the Technical Section to the Journal Board. Wang and Fedro will identify areas where section editors may be needed and names to propose to the Section Chairs. Can the editor (Wang) recruit section editors who are not from CIGR Technical Sections? Next Meeting Wang and Fedro will meet again on March 26 th at 8:00 AM Eastern Time Zone, online. An agenda will be developed in the interim and other may be invited as necessary. Meeting adjourned at 8:55 AM US Eastern Time Zone.
个人分类: 国际英文刊IJABE|33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英文投稿过程中的十种状态
qqsvery 2010-3-8 10:12
1. Submitted to Journal 当上传结束后,显示的状态是Submitted to Journal,这个状态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处理。 2. With editor 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先到主编那里,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 ① Editor assigned 编辑分派 ②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编辑拒绝邀请,这时主编不得不将投稿文章重新分派给其它编辑。 3. Reviewer(s) invited 说明编辑已接手处理,正在邀请审稿人中。有时该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其中原因是编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稿人,这时投稿者可以向编辑推荐审稿人。 4. Under review 审稿人的意见已上传,说明审稿人已接受审稿,正在审稿中,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刊通常会限定审稿人审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 5. 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 审稿结束,等编辑处理,该过程短则几天,长则无期, 科学堂 有一篇文章出现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状态已近一个月了,还是没有消息。 6. Decision in Process 到了这一步就快要有结果了,编辑开始考虑是给修改还是直接拒,当然也有可能直接接受的,但可能性很小,呵呵。 7.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 小修/大修,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体怎么改就不多说了,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因为修改后一般会再发给审稿人看,所以一定要细心的回答每一个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态度要谦逊,要让审稿人觉得他提的每个问题都很有水准的,然后针对他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做出答复,能修改的就修改,不能修改的给出理由,而且都要列出来,文章的哪一段哪一行修改了最好都说出来,记住:给审稿人减少麻烦就是给你自己减少麻烦! 另注: 有时,审稿人会在修改意见里隐讳里说出要你仔细阅读某几篇文献,这时可要注意了,其中某些文章可能就是评审者自己发表的,这时你最好在你的修改稿中加以引用),修改后被拒绝的例子也多不胜数的。 8.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修改后重新提交,等待编辑审理。 9. Accepted 如果不要再审,只是小修改,编辑看后会马上显示这个状态,但如果要再审也会有上面的部分状态。一步会比较快,但也有慢的。看杂志的。 10. Rejected 相信大家见了Rejected,都会很郁闷。但也不要太灰心,耐心将评审意见看完,一般评审者会给出有益的建议,相信看后你会有所收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除夕前夜召开网络视频会议,研究CIGR期刊移交事宜
wangyk 2010-3-7 04:04
王 应 宽 2010-03-6 Beijing , China 除夕前夜召开网络视频会议,研究 CIGR 期刊移交事宜 2010 年 2 月 12 日,农历除夕的前一天, 在经过 25 小时的漫长颠簸,我乘火车从北京到四川万源,再转道回老家陕西镇巴。由于小儿天见寄养在娃儿他大姨(妻姐夫)家,我也就在此停留。在亲朋好友安排的一顿精美火锅接风宴后,风尘仆仆还没顾上休息,就要准备在晚上 8 点钟与美国的专家和北京的同事们一起召开一个网络视频会议。会议主要研究解决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的会刊 CIGR Journal ( http://www.cigrjournal.org/ ) 的主编人选和期刊交接事宜。由于本人被推荐作为期刊的新任主编,是会议的主角儿,被要求必须参会。因为此前一直参与联系促成此事,对会议的内容已经成竹在胸,无需过多准备。会议如期召开,由 CIGR 即任主席、期刊现任临时主编、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Fedro 主持,在欢乐祥和、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按照既定议程,顺利完成各项会议内容。尽管家乡缓慢的网络传输速度和房屋里昏暗的灯光影响了我的光辉形象(据说脸上老有马赛克)和交流的效果(声音延迟且有颤音),但最后的结果也如国内许多媒体报道的那样,是一次团结的、胜利的和继往开来的会议。后来得知,会议成功召开令人鼓舞,在北京参会的领导和同事会后举行了庆功宴,开怀畅饮至夜深。具体的会议内容参见会议纪要(附后)。 CIGR 期刊创办十余年了,但因为缺乏专门的编辑队伍和必要的资金支持,期刊在学科领域内虽有较大影响,但仍然没有被主流的国际检索系统收录。 CIGR 前任主席、前任主编 Bill Stout 教授退休,暂由 CIGR 当选主席 Fedro 教授临时代管,同时全球招聘主编。好友 Bill Stout 教授因为对我的了解,认为我拥有专业背景强、办刊经验多、英语好等诸多优势:如具有农业工程专业背景(硕士学位)、北大编辑出版学博士学位、十余年办刊经验、新创办了国际英文刊 IJABE ,是 Open access 和 OJS 方面的专家,良好的英语等,于是多次给 CIGR 现任主席和主席团写信,力荐我接任该刊主编。我原本打算以个人名义参与做些工作,拓宽一下自身的学术视野和交际圈得了。但认真考虑之后,担任如此大一个国际组织的期刊主编,不是仅靠一时热情和个人力量可以做好的。于是,开始倡导把这个期刊拿到中国来办,也就是由中国来承办这本国际期刊,这才逐步促成了 CIGR , CASE , CSAM 三方协议的签署,由 CSAM 出钱、 CSAE 出人、大家共同出力来办好这本期刊。 CIGR( http://www.cigr.org/ , 国际农业工程学会)是法语名称单词的首字母缩写的简称( Congrs International du Gnie Rural ),后改用英文名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如今随着学科和科学的发展,为顺应农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2008 年 9 月在巴西召开的会员大会通过,在原来英文名称里有增加了生物内容的单词(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 , 但是缩写还是沿用最初的 CIGR )。 CIGR 是农业工程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1930 年在比利时的列日市成立,至今拥有 100 多个国家会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CSAM )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CSAE) 联合起来以国家会员方式加入 CIGR 的。 CIGR 期刊过去十年多已经发表各类文章近千篇,作者来自 60 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中国农业工程事业也将蒸蒸日上,举世瞩目,因此希望借此期刊,把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中国,把世界农业工程的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 此次会议后,我已经被确认的期刊的新任主编,待最近一次 CIGR 主席团会议后,将宣布我担任主编,正式接管工作。最近频繁的视频会议,主要围绕工作移交。 国际农业工程学会期刊视频会议纪要 中方参会人员: 李树 君 中国农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机院常务副院长 赵小鹏 中国农机学会国际合作部部长 秦京光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长 管小冬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靳佩贞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工程科技信息中心主任 刘瑞雯 中国农机学会副秘书长 张振新 中国农机学会副秘书长 王应宽 推选出的 CIGR 期刊主编,IJABE执行主编,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张兰芳 中国农机学会国际合作部 李清 中国农机学会国际合作部 美方参会人员: Fedro Zazueta CIGR 即任主席、 CIGR 期刊现任主编 Bill Stout CIGR 前任主席、 CIGR 期刊前任主编 辛建农 CIGR 期刊编辑、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2010 年 2 月 12 日北京时间晚 8 时,就 CIGR 期刊一事召开了国际视频会议。此次会议同时有五方视频终端参与,包括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A 座 606 视频会议室、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爱得荷州博伊西 Bill Stout 教授家中和中国陕西王应宽博士的家中等。 中方主要参会人员在中国农机院的 A606 视频会议通过网络平台参与了会议。中国农机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 李树 君博士主持了中国方面的会议。他代表中国农机学会和中国农工学会首先致辞,感谢 CIGR 领导层对中国的支持,感谢 CIGR 将其学术期刊交由中国两个学会承办。他表示中国农机学会、中国农工学会完全同意 CIGR 主席 Pedersen 教授代表 CIGR 发给中国农机学会和中国农工学会亲笔签名的有关 CIGR 期刊主编及相关事宜的正式信函,两学会将在 CIGR 期刊工作中通力合作。李院长还表示两个学会将按照 2009 年 10 月 16 日 中国农机学会 李树 君副理事长、中国农工学会朱明理事长在中国农机院与 CIGR 主席 Pedersen 教授共同签署的合作协议以及 CIGR 期刊章程等文件承办运作 CIGR 学术期刊、努力做好具体的文章编辑及网上发行工作,力争将这一期刊办成国际农业工程界的一流期刊。 农机学会国际合作部 张兰芳 教授就 CIGR 期刊的具体问题,如期刊的核心机 构组成、期刊政策委员会成员组成、成员任期、期刊管理委员会和期刊政策委员会的关系等与 CIGR 即任主席、 CIGR 期刊现任主编、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Fedro Zazueta 教授进行了交流与沟通,明确了一些如 CIGR 期刊政策委员会成员选择的条件与资质等需要在 2010 年 6 月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 CIGR 常务理事会讨论解决等问题。 CIGR 期刊即任主编,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王应宽博士就 中方编辑部人员 OJS 技术培训的计划向 Fedro Zazueta 教授做了通报,就 CIGR 期刊的交接时间及具体手续等相关事宜与 Fedro Zazueta 教授进行了沟通与商讨,由于王博士家乡网络的技术问题,语音图像传输的效果不是太好,后在王博士的委托下,中国农机学会张兰芳教授代其与 CIGR 方面进行了补充交流。经过友好交谈和 充分沟通 ,各方取得一致,会议 确定了期刊承办权移交将于中国春节长假结束后( 2010 年 2 月 23 日 )通过网络操作实施,尽快实现和完成 CIGR 期刊编辑工作的交接。 视频会议上 Fedro Zazueta 教授提出就 CIGR 期刊编辑工作的 具体 交接再次召开视频会议(主要是期刊主编之间),就一些工作上的具体步骤进行沟通,具体时间通过电子邮件确定。 视频会议历时 45 分钟成功结束,达到了我们预先召开会议的目的。本次会议是我们首次参加的完全通过网络视频手段召开的国际视频会议。中国农机院网络中心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与院国际合作部人员合作,不断与外方进行技术沟通交流,努力工作,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了会议如期高质量地举行,出色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此次会议是我们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实现了我们可远程洲际办公、体现了我们融入国际高效快捷的办公方式。 CIGR 期刊正式入驻中国,标志着中国农机学会、中国农工学会在国际农业工程界的地位及影响力的显著提升。随着我国国力日渐强盛,我国农业工程界人士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010年2月12日晚上8点在北京参加CIGR期刊网络视频会议的同志们
个人分类: 国际英文刊IJABE|531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刘德荣研究员当选《IEEE神经网络汇刊》总主编
derongliu 2010-2-11 12:39
见: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8/222807.shtm 或见: http://www.cas.cn/rc/gzdt/200908/t20090826_2539142.shtml 来源: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9-8-27 14:23:23 刘德荣研究员当选《IEEE神经网络汇刊》总主编 近日,中科院自动化所刘德荣研究员当选为《IEEE神经网络汇刊》(IEEE Trasca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简称TNN)总主编,任期六年。 《IEEE的神经网络汇刊》是目前信息科学领域里的顶级杂志之一。最新的SCI数据显示,TNN目前在IEEE所有学术杂志里排名第9位,在全世界所有电气电子工程(EE)学术杂志里排名第11位。该杂志在智能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领域一直是国际排名第一的杂志。刘德荣研究员担任该杂志总主编,将对扩大研究所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刘德荣附:SCI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 TNN被列在如下三个报告里。 一、所有COMPUTER SCI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期刊,下面是前10名: ark Rank 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 (linked to journal information) ISSN JCR Data Eigenfactor TM Metrics Total Cites Impact Factor 5-Year Impact Factor Immediacy Index Articles Cited Half-life Eigenfactor TM Score Article Influence TM Score 1 IEEE T PATTERN ANAL 0162-8828 24674 5.960 7.981 0.669 181 9.0 0.04968 2.618 2 INT J COMPUT VISION 0920-5691 8660 5.358 10.328 0.659 91 7.2 0.02360 3.085 3 IEEE T EVOLUT COMPUT 1089-778X 3849 3.736 6.612 0.469 49 6.5 0.00709 1.494 4 IEEE T NEURAL NETWOR 1045-9227 9883 3.726 4.144 0.330 179 8.5 0.01651 1.005 5 IEEE T FUZZY SYST 1063-6706 5211 3.624 4.804 0.266 128 7.5 0.00839 0.975 6 MED IMAGE ANAL 1361-8415 2253 3.602 4.498 0.310 58 6.4 0.00563 1.108 7 ARTIF INTELL 0004-3702 7120 3.397 4.523 0.667 72 10.0 0.01047 1.462 8 IEEE T IMAGE PROCESS 1057-7149 12214 3.315 4.646 0.385 200 7.3 0.03072 1.330 9 COMPUT INTELL 0824-7935 815 3.310 2.606 1.091 11 7.9 0.00169 0.699 10 PATTERN RECOGN 0031-3203 11149 3.279 3.725 0.567 307 7.3 0.02763 1.021 二、所有IEEE-INST ELECTRICAL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期刊,下面是前15名(PAMI被列在IEEE Computer Society的报告里了): ark Rank 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 (linked to journal information) ISSN JCR Data Eigenfactor TM Metrics Total Cites Impact Factor 5-Year Impact Factor Immediacy Index Articles Cited Half-life Eigenfactor TM Score Article Influence TM Score 1 IEEE T IND ELECTRON 0278-0046 9014 5.468 4.665 0.460 454 4.8 0.01231 0.537 2 P IEEE 0018-9219 17993 4.613 6.824 0.566 122 10.0 0.03462 2.391 3 IEEE J SEL AREA COMM 0733-8716 13838 4.249 5.615 0.361 155 7.8 0.04228 2.091 4 IEEE T MED IMAGING 0278-0062 10426 4.004 5.544 0.468 158 7.3 0.02142 1.368 5 IEEE T INFORM THEORY 0018-9448 29333 3.793 5.434 0.420 462 8.8 0.07665 1.842 6 IEEE SIGNAL PROC MAG 1053-5888 3040 3.758 6.157 0.733 60 6.1 0.01250 2.399 7 IEEE T EVOLUT COMPUT 1089-778X 3849 3.736 6.612 0.469 49 6.5 0.00709 1.494 8 IEEE T NEURAL NETWOR 1045-9227 9883 3.726 4.144 0.330 179 8.5 0.01651 1.005 9 IEEE T FUZZY SYST 1063-6706 5211 3.624 4.804 0.266 128 7.5 0.00839 0.975 10 IEEE T POWER ELECTR 0885-8993 7719 3.483 3.813 0.405 321 6.0 0.01181 0.545 11 IEEE J SOLID-ST CIRC 0018-9200 13137 3.466 4.037 0.295 278 6.8 0.04256 1.334 12 IEEE T IMAGE PROCESS 1057-7149 12214 3.315 4.646 0.385 200 7.3 0.03072 1.330 13 IEEE T AUTOMAT CONTR 0018-9286 23227 3.293 4.828 0.216 301 10.0 0.04565 1.461 14 IEEE WIREL COMMUN 1536-1284 1925 3.180 5.935 0.062 64 4.2 0.01026 1.658 15 IEEE T GEOSCI REMOTE 0196-2892 14614 3.157 3.873 0.489 364 7.1 0.03370 0.961 三、所有 ENGINEERING, ELECTRICAL ELECTRONIC期刊 ,下面是前15名: Mark Rank 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 (linked to journal information) ISSN JCR Data Eigenfactor TM Metrics Total Cites Impact Factor 5-Year Impact Factor Immediacy Index Articles Cited Half-life Eigenfactor TM Score Article Influence TM Score 1 IEEE T PATTERN ANAL 0162-8828 24674 5.960 7.981 0.669 181 9.0 0.04968 2.618 2 IEEE T IND ELECTRON 0278-0046 9014 5.468 4.665 0.460 454 4.8 0.01231 0.537 3 PROG QUANT ELECTRON 0079-6727 634 4.750 5.909 0.667 6 9.4 0.00160 2.188 4 PROG ELECTROMAGN RES 1559-8985 3346 4.735 3.071 197 1.8 0.01020 5 P IEEE 0018-9219 17993 4.613 6.824 0.566 122 10.0 0.03462 2.391 6 IEEE J SEL AREA COMM 0733-8716 13838 4.249 5.615 0.361 155 7.8 0.04228 2.091 7 IEEE T MED IMAGING 0278-0062 10426 4.004 5.544 0.468 158 7.3 0.02142 1.368 8 IEEE T INFORM THEORY 0018-9448 29333 3.793 5.434 0.420 462 8.8 0.07665 1.842 9 IEEE SIGNAL PROC MAG 1053-5888 3040 3.758 6.157 0.733 60 6.1 0.01250 2.399 10 IEEE T NEURAL NETWOR 1045-9227 9883 3.726 4.144 0.330 179 8.5 0.01651 1.005 11 IEEE T FUZZY SYST 1063-6706 5211 3.624 4.804 0.266 128 7.5 0.00839 0.975 12 IEEE T SOFTWARE ENG 0098-5589 5449 3.569 4.241 0.423 52 10.0 0.00695 0.956 13 IEEE T POWER ELECTR 0885-8993 7719 3.483 3.813 0.405 321 6.0 0.01181 0.545 14 IEEE J SOLID-ST CIRC 0018-9200 13137 3.466 4.037 0.295 278 6.8 0.04256 1.334 15 IEEE T IMAGE PROCESS 1057-7149 12214 3.315 4.646 0.385 200 7.3 0.03072 1.330
个人分类: 论文*杂志|7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guoqiong0928 2009-11-20 13:10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汇集这些宝贵经验,并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创造条件,《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和《中外医疗》杂志社联合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有意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医务人员请与丛书编委会联系。 《临床医学》丛书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全科医生、医学影像、肿瘤、医院管理、呼吸、心血管、骨科、药物、检验、消化等分册。该丛书体系新颖、鲜明、系统、全面,包括病理机理的介绍、科学的诊疗原则和施治方法等,是广大医务人员临床诊疗的优秀参考用书。该丛书印制精美,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 《临床医学》丛书编委会设在《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设总编辑2~3 名,各分册编委会分别设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委员。欢迎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科室主任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参加该丛书的编写工作。凡应聘为丛书各分册主编、副主编、编委的人员,均在扉页或版权页编委会名单中刊登其姓名,并在本书特定页码刊登编委会成员所在的单位名称和所承担的编写内容。《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为特聘人员颁发聘书,出版后向每位编写人员赠送样书。 地址: 北京 100124-8 信箱 邮编: 100124 Email: zgxdys028@163.com 工作QQ:724309815 670180576 电话:010-59694064转8007(郭琼编辑) 13522838921 有需要者望来索要登记表( 最好通过邮箱 zgxdys028@163.com ) 迁址公告 因工作需要,《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与09年1月10日迁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2号楼403 邮寄地址:北京100124-8信箱 郭编辑收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94064-8007(郭琼编辑) 邮箱: zgxdys028@163.com 近期有投稿的作者最好通过zgxdys028@163.com联系。 由此给广大读者和作者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特此公告!
个人分类: 未分类|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guoqiong0928 2009-9-16 16:48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汇集这些宝贵经验,并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创造条件,《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和《中外医疗》杂志社联合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有意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医务人员请与丛书编委会联系。 《临床医学》丛书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全科医生、医学影像、肿瘤、医院管理、呼吸、心血管、骨科、药物、检验、消化等分册。该丛书体系新颖、鲜明、系统、全面,包括病理机理的介绍、科学的诊疗原则和施治方法等,是广大医务人员临床诊疗的优秀参考用书。该丛书印制精美,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 《临床医学》丛书编委会设在《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设总编辑2~3 名,各分册编委会分别设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委员。欢迎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科室主任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参加该丛书的编写工作。凡应聘为丛书各分册主编、副主编、编委的人员,均在扉页或版权页编委会名单中刊登其姓名,并在本书特定页码刊登编委会成员所在的单位名称和所承担的编写内容。《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为特聘人员颁发聘书,出版后向每位编写人员赠送样书。 地址: 北京 100124-8 信箱 邮编: 100124 Email: zgxdys028@163.com 工作QQ:724309815 670180576 电话:010-59694064转8007(郭琼编辑) 13522838921 有需要者望来索要登记表( 最好通过邮箱 zgxdys028@163.com ) 迁址公告 因工作需要,《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与09年1月10日迁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2号楼403 邮寄地址:北京100124-8信箱 郭编辑收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94064-8007(郭琼编辑) 邮箱: zgxdys028@163.com 近期有投稿的作者最好通过zgxdys028@163.com联系。 由此给广大读者和作者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特此公告!
个人分类: 未分类|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guoqiong0928 2009-8-28 17:29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汇集这些宝贵经验,并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创造条件,《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和《中外医疗》杂志社联合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有意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医务人员请与丛书编委会联系。 《临床医学》丛书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全科医生、医学影像、肿瘤、医院管理、呼吸、心血管、骨科、药物、检验、消化等分册。该丛书体系新颖、鲜明、系统、全面,包括病理机理的介绍、科学的诊疗原则和施治方法等,是广大医务人员临床诊疗的优秀参考用书。该丛书印制精美,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 《临床医学》丛书编委会设在《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设总编辑2~3 名,各分册编委会分别设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委员。欢迎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科室主任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参加该丛书的编写工作。凡应聘为丛书各分册主编、副主编、编委的人员,均在扉页或版权页编委会名单中刊登其姓名,并在本书特定页码刊登编委会成员所在的单位名称和所承担的编写内容。《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为特聘人员颁发聘书,出版后向每位编写人员赠送样书。 地址: 北京 100124-8 信箱 邮编: 100124 Email: zgxdys028@163.com 工作QQ:724309815 670180576 电话:010-59694064转8007(郭琼编辑) 13522838921 有需要者望来索要登记表( 最好通过邮箱 zgxdys028@163.com ) 迁址公告 因工作需要,《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与09年1月10日迁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2号楼403 邮寄地址:北京100124-8信箱 郭编辑收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94064-8007(郭琼编辑) 邮箱: zgxdys028@163.com 近期有投稿的作者最好通过zgxdys028@163.com联系。 由此给广大读者和作者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特此公告!
个人分类: 未分类|6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一次撰写期刊出版咨询报告
zhaodl 2009-8-12 10:43
我从事期刊出版工作也有近十五年了,凭心而论,自己在办刊的过程中还算是比较用心的一个,特别是我一直提倡的 人人主编原则,不仅仅是对手下的要求和希望,而我自己也是要求自己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期刊,来确定期刊的办刊方向。所以,思考的问题并不局限在我自己所承办的期刊所涉及的问题,而是愿意胡思乱想。在同行里有人开我的玩笑,说我把期刊当作事业办,也需是我一本正经、不善嬉笑吧。 不过,如果有人与我探讨期刊的出版问题,我到是感觉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情,聊起来我会滔滔不绝,一改平日里的少言寡语的形象。所以,常常有同行与我探讨一些办刊的问题。为此,也给人审读过期刊并认真地提交了审读报告,包括一些不认识的同行,如博友竹直先生在他的博客上对我给他的期刊提的建议感谢过。审读和审读报告那都是一些具体的、简单的建议,是同行间探讨,我前几天完成的期刊出版咨询报告可是我从业以来的第一回。 四月份,朋友顺其自然挑头承接了一个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委托,为他们的期刊的发展提供一份咨询报告,说是作为一项课题来安排,问我敢不敢接下来。我当时心里还真的没有底气,因为我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做过科研项目,更没有写过项目结题报告。还好,顺其自然是科研项目的老手,他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在具体办刊的方面有我负责。这样我心里到是有底,不就是如何办刊吗有问必答。在这方面的是愿意涉猎各个方面、各类期刊的出版规律和实际运作,我手下也有科普、技术,医学、理工、社科各类期刊,所以多少都涉及过。所以我就答应了下来。顺其自然列出的咨询报告大纲还是满专业的。 1 背景及研究目的 2 期刊发展的外界环境分析 3 国内科技期刊的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 4 《》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5 《》发展的解决方案 6 研究报告声明 我具体负责的是第5部分:《》发展的解决方案。接到任务后,我就具体了解期刊所在的行业、期刊主办单位的性质和办刊环境、期刊目前的现状和自我感觉的问题,等等。通过了解,我就着手勾画期刊的发展目标,实施步骤和注意的问题。开始,我尽量回避一些具体的做法,只是谈些原则,因为我认为具体的办法很多,并不只是局限在一招一式,关键是期刊的出版者的出版理念和思路应该明确,问题是一步一步地解决的。可是,在与编辑部沟通时提出来,感觉太虚,不好执行。没有办法,我只能尽力具体一些。现在将我负责的部分发出来与大家交流,但因为是提交给别人的报告版权并不属于我,所以我只能列出各提纲来,具体内容不能细说。这是我第一次撰写期刊出版咨询报告,也算是一个记录。 5 关于《》发展的解决方案 5.1 期刊定位及其应遵循的原则 5.1.1 期刊的定位 定位(Positioning)是一个营销学概念,其强调:任何一个品牌(产品、服务或企业),都必须在目标受众的心智中,占据一个未被其他品牌占据的特定位置,并维持好自己的经营焦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席之地。定位理论是营销理论构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意义已超出了营销专业的范畴而成为一个普适的、广义的成功之道。 科技期刊如何定位?在科技期刊的定位中,也常常见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在期刊的市场定位方面,无论是学术类期刊、技术类期刊,还是普及类和生活类期刊,都有人云亦云的现象存在。在综合性期刊办刊艰难的错觉影响下,似乎是学科或市场定位越专越好。 应当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和办刊目标,适当确立期刊的市场位置,不能走极端,更不能人云亦云,需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 5.1.2期刊定位的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2)服务多数的原则 (3)市场细分原则 (4)协调一致的原则 (5)主动修正的原则 5.2 《》的战略选择 创办一份优秀的科技期刊是每一个办刊人的追求,而评价期刊好坏的标准是不同的,不同类型的期刊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有追求赢利的以稳住读者订户和广告客户为目标;有追求学术影响的以期刊的学术评价指标来确认自己学术影响;也有既要名又要利的既要关照读者和广告客户,又要讨好作者和审者,在学术影响和经济利益之间寻找结合点。因此,科技期刊的定位实际也是一个发展方向的选择。 (1)可供选择的方案 1) 引导学术研究。 2) 开展技术交流。 3) 实施行业指导 (2)《》的定位选择建议 《》杂志的办刊宗旨和办刊选择,应该考虑主办单位性质、其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及其期刊追求的办刊目的,即使是期刊独立为自负盈亏的法人单位,也需要基于现有的办刊条件来选择,至少近期之内不可能也不宜做太大的调整。 5.3 目标设定和实施计划 期刊的定位明确以后,就应该确定期刊的办刊目标。创办国际知名高水平的科技期刊是每一个办刊人的愿望,但美好的愿望并不一定符合现实。因此,期刊办刊目标的确定应当立足现有条件和基础,制定分阶段的目标,配合相应的机制和措施逐步一个一个目标地实现。 (1)目标的设定 期刊的办刊目标不仅有高低之分,也有范围的限定,高低之分是期刊的层次问题,范围之别是与期刊的定位相联系的。范围的限定包括:从地域上来讲,有地方性、全国性和国际性目标;从行业上来讲,有学科内和行业内之分;如果在将高低分为知名、领先和著名三个层次,那么期刊的办刊目标就有18个,如:地方学科内知名,全国行业内领先,等等。 (2)目标的实施 办刊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期刊定位明确的基础之上的,办刊的目标是逐步实现的,不仅需要组织体系、物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保证,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 5.4 实际操作思路 根据《》设定的办刊目标,具体的操作思路应该是:基于行业的技术发展和进步,通过宏观的方案、路径的探索来引导技术的研发,以的研发成果为基础完善的发展规划方案和路径。 (1)从产业的角度来讲,科技期刊的赢利点主要是广告收入。 (2)从期刊的技术水平和研究的前沿角度来讲,科技期刊应该追求其技术的先进 (3)从运作的方式上来讲,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4)从出版的角度来讲,应该加强编辑出版的规律性研究, 5.5 几点具体建议 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内容方向确定以后,问题是:选聘一位热心科技期刊出版事业、具有一定学术号召力的主编;组建务实有效、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咨询机构编委会;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化的、高素质的以专职主编或副主编为核心的编辑出版队伍;建立与完善内部编辑出版管理制度。 (1)主编的选聘。 (2)编委会的组建。 (3)编辑队伍建设。 (4)提升编辑人员的组织能力。 (5)加强编辑出版的制度化建设。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355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guoqiong0928 2009-7-28 11:50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汇集这些宝贵经验,并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创造条件,《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和《中外医疗》杂志社联合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有意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医务人员请与丛书编委会联系。 《临床医学》丛书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全科医生、医学影像、肿瘤、医院管理、呼吸、心血管、骨科、药物、检验、消化等分册。该丛书体系新颖、鲜明、系统、全面,包括病理机理的介绍、科学的诊疗原则和施治方法等,是广大医务人员临床诊疗的优秀参考用书。该丛书印制精美,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 《临床医学》丛书编委会设在《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设总编辑2~3 名,各分册编委会分别设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委员。欢迎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科室主任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参加该丛书的编写工作。凡应聘为丛书各分册主编、副主编、编委的人员,均在扉页或版权页编委会名单中刊登其姓名,并在本书特定页码刊登编委会成员所在的单位名称和所承担的编写内容。《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为特聘人员颁发聘书,出版后向每位编写人员赠送样书。 地址: 北京 100124-8 信箱 邮编: 100124 Email: zgxdys028@163.com 工作QQ:724309815 670180576 电话:010-59694064转8007(郭琼编辑) 13522838921 有需要者望来索要登记表( 最好通过邮箱 zgxdys028@163.com ) 迁址公告 因工作需要,《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与09年1月10日迁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2号楼403 邮寄地址:北京100124-8信箱 郭编辑收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94064-8007(郭琼编辑) 邮箱: zgxdys028@163.com 近期有投稿的作者最好通过zgxdys028@163.com联系。 由此给广大读者和作者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特此公告!
个人分类: 未分类|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guoqiong0928 2009-7-2 10:56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汇集这些宝贵经验,并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创造条件,《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和《中外医疗》杂志社联合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有意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医务人员请与丛书编委会联系。 《临床医学》丛书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全科医生、医学影像、肿瘤、医院管理、呼吸、心血管、骨科、药物、检验、消化等分册。该丛书体系新颖、鲜明、系统、全面,包括病理机理的介绍、科学的诊疗原则和施治方法等,是广大医务人员临床诊疗的优秀参考用书。该丛书印制精美,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 《临床医学》丛书编委会设在《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设总编辑 2 ~ 3 名,各分册编委会分别设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委员。欢迎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科室主任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参加该丛书的编写工作。凡应聘为丛书各分册主编、副主编、编委的人员,均在扉页或版权页编委会名单中刊登其姓名,并在本书特定页码刊登编委会成员所在的单位名称和所承担的编写内容。《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为特聘人员颁发聘书,出版后向每位编写人员赠送样书。 地址: 北京 100124-8 信箱 邮编: 100124 Email : zgxdys028@163.com 工作 QQ : 724309815 670180576 电话: 010-59694064 转 8007 (郭琼编辑) 有需要者望来索要登记表( 最好通过邮箱 zgxdys028@163.com ) 迁址公告 因工作需要,《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与 09 年 1 月 10 日迁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 2 号楼 403 邮寄地址:北京 100124-8 信箱 郭编辑收 邮编: 100124 电话: 010-59694064-8007 (郭琼编辑) 邮箱: zgxdys028@163.com 近期有投稿的作者最好通过 zgxdys028@163.com 联系。 由此给广大读者和作者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特此公告!
个人分类: 未分类|6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交流——我主编的图书
eminor 2009-5-8 09:29
以下是我主编的论文集或专刊。需要者可以和我联系。
个人分类: 学术研讨|4394 次阅读|3 个评论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guoqiong0928 2009-4-8 09:47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汇集这些宝贵经验,并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创造条件,《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和《中外医疗》杂志社联合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有意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医务人员请与丛书编委会联系。 《临床医学》丛书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全科医生、医学影像、肿瘤、医院管理、呼吸、心血管、骨科等分册。该丛书体系新颖、鲜明、系统、全面,包括病理机理的介绍、科学的诊疗原则和施治方法等,是广大医务人员临床诊疗的优秀参考用书。该丛书印制精美,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 《临床医学》丛书编委会设在《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设总编辑2~3 名,各分册编委会分别设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委员。欢迎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科室主任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参加该丛书的编写工作。凡应聘为丛书各分册主编、副主编、编委的人员,均在扉页或版权页编委会名单中刊登其姓名,并在本书特定页码刊登编委会成员所在的单位名称和所承担的编写内容。《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为特聘人员颁发聘书,出版后向每位编写人员赠送样书。 地址: 北京 100124-8 信箱 邮编: 100124 Email: zgxdys028@163.com 工作QQ:724309815 670180576 电话:010-59694064转8007(郭琼编辑) 有需要者望来索要登记表( 最好通过邮箱 zgxdys028@163.com ) 迁址公告 因工作需要,《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与09年1月10日迁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2号楼403 邮寄地址:北京100124-8信箱 郭编辑收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94064-8007(郭琼编辑) 邮箱: zgxdys028@163.com 近期有投稿的作者最好通过zgxdys028@163.com联系。 由此给广大读者和作者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特此公告!
个人分类: 未分类|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即将创刊的影像和数据融合类国际期刊
jlpemail 2009-3-26 14:58
来自国际著名的科技图书出版机构英国泰勒-弗朗西斯(Talyor Francis)公司的喜讯: 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申请、张继贤院长担任主编的国际期刊《影像和数据融合国际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简称IJIDF)获得批准,这是测绘领域继 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中心主任郭华东(数字地球国际期刊,简称IJDE)之后,第二个由中国人 担任主编的国际期刊。
个人分类: 消息场|4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版问答 (XV) : 对SCI期刊主编的答复有点茫然咋办?
李霞 2009-2-26 05:11
问:博主好,我有一篇文章,主编给一个意见是:“Add an experimental part and show som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fer strong motivation. Stress originality of your approach. ” 在提交修改稿后,他对此意见的答复是“not done”。但我感觉是按他的意思已经完成了,但他还是认为还没有做,有点茫然,请给个建议,在此先谢过了! 答:不客气! 本人对主编意见“Add an experimental part and show som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fer strong motivation. Stress originality of your approach. ” 的理解是:“添加一个实验部分并且显示一些实际中的应用(实例) 。给出强有力的(研究)动机。强调你研究(这一)问题的原创(性) ” 。(因为没有看到全文,这是我初步的理解。如有出入,请谅解。) 基於这个意见分析,我个人以为有以下几个考虑重点: 1.添加实验。应该是与论文研究的问题直接相关的实验,从方法,数据到分析,有的放矢; 2.实际的应用。表明研究的课题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如果还没有实例,展望是否可行? 3.研究课题的动机。理论上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要搞清楚什么,达到怎样的目的?最好说得到位,明了,尤其要有说服力; 4.关键是个人的新意,原创,而不是照搬或借用前人的。 由此,本人的建议是再审查一遍修改的论文,看与原稿相比,是否按照要求更新了。如果是,可以审查程度上是否可以再进一步。主编原话中的some和strong是概念比较难掌握的量词,理解的程度因人而异。甲方感觉做到了,乙方可能觉得深度还不够。originality也是,作者觉得是原创,但主编和审稿人看过的文章比较多,也许会感到是旧话重提。这些都是有水分的地方,需要作者凭经验权衡和探究。实在还想不出原因,可以礼貌地和主编沟通,请求他/她的帮助。让其明确告之到底哪个方面改得还不够标准。 最后再多说一句,中西方的科技期刊不仅语言有别,而且运作过程中文化理念的差异更大。国内作者可能会有一些不解,委屈或牢骚。个人以为这是正常的,双方需要一个互相适应的过程。如果要继续发表文章,上策是抱着虚心和探索的态度,更不要急于求成。在两大差异悬殊的环境下,一蹴而就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交道打得多了,理解慢慢就加深了。关键要有理,有据,有节;就事论事,表现出较高的学术素养和职业修行。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衷心地祝您好运,论文早日发表! 又:郑融先生的评论对拙文中提及的 4 ,是很好的补充,特登于此,供游客君参考: 发表评论人: RongZheng 好文章!关于强调原创这一点,我觉得还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避而不提他人相关的工作,把他人的贡献写清楚了,自己的创新和不同之处便突显出来了。 博主回复: 很好的补充,谢了! 的确是这么回事。实事求是地提及他人的工作,既尊重了前人的努力,又烘托出自己独创的部分。是聪明的“绿叶配红花” 之举, ^_^。
个人分类: 出版问答 (Q & A)|5525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guoqiong0928 2009-2-10 13:11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汇集这些宝贵经验,并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创造条件,《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和《中外医疗》杂志社联合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有意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医务人员请与丛书编委会联系。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全科医生、医学影像、肿瘤、医院管理、呼吸、心血管、骨科等分册。该丛书体系新颖、鲜明、系统、全面,包括病理机理的介绍、科学的诊疗原则和施治方法等,是广大医务人员临床诊疗的优秀参考用书。该丛书印制精美,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编委会设在《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设总编辑2~3 名,各分册编委会分别设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委员。欢迎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科室主任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参加该丛书的编写工作。凡应聘为丛书各分册主编、副主编、编委的人员,均在扉页或版权页编委会名单中刊登其姓名,并在本书特定页码刊登编委会成员所在的单位名称和所承担的编写内容。《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为特聘人员颁发聘书,出版后向每位编写人员赠送样书。 地址: 北京 100124-8 信箱 邮编: 100124 Email: zgxdys028@163.com 工作QQ:724309815 670180576 电话:010-59694064转8007(郭琼编辑) 有需要者望来索要登记表( 最好通过邮箱 zgxdys028@163.com ) 迁址公告 因工作需要,《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与09年1月10日迁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2号楼403 邮寄地址:北京100124-8信箱 郭编辑收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94064-8007(郭琼编辑) 邮箱: zgxdys028@163.com 近期有投稿的作者最好通过zgxdys028@163.com联系。 由此给广大读者和作者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特此公告!
个人分类: 未分类|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答王志明主编之二:中国科技期刊界不缺“设计大师的眼光”
ysxbhxf 2008-11-18 02:54
4 在我的博文中,我举了个例子,原文是这样的:一个中国老板出钱请某个建筑设计师为自己设计房子,但那设计师却把做出来的最好的设计方案送给了一个洋人老板,留给中国老板的只是个不入流的设计方案,而且中国老板要看到那个最好的设计方案还得向那洋人老板付钱。那么,中国老板应该如何想呢?在博文的最后我是这样说的:第六,忘了交待一下,在我举的例子里,科技期刊编辑相当于中国老板请来的民工,呵呵,不是饭店跑堂的小二。   显然,我的意思是指科技期刊编辑相当于中国老板请来的民工而不是真的现实中的民工,因为这样的比喻关系只是在例子中才成立的。但在王主编的博文里却这样说道:在何编辑的这个比喻里,这个吃中国的而敬奉洋人的设计师应该是指中国的科研人员。而中国的科技编辑们在哪里呢?何编辑又一次把科技编辑们放在民工的层次上,连设计的技能都不需要,只是执行者。我们中国科研人员会放心把自己的高质量的稿件放到民工的手里吗?王主编把我说的只有在举例中才成立的科技期刊编辑相当于中国老板请来的民工的关系变成了又一次把科技编辑们放在民工的层次上,连设计的技能都不需要,只是执行者的关系,于是便顺水推舟地得到了这样的诘问:我们中国科研人员会放心把自己的高质量的稿件放到民工的手里吗?   在这里,王主编很明显地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偷换概念,如果把被换掉的概念还原的话,他的诘问应该是这样的:我们中国建筑设计师会放心把自己的高质量的设计方案放到民工的手里吗?或者是:我们中国科研人员会放心把自己的高质量的稿件放到科技期刊编辑的手里吗?呵呵,前一个问题的答案然是十分明了的,后一个问题无论答案肯定与否,倒是很值得中国的科研人员和科技期刊编辑思考的问题。另外,我在那篇博文里仅仅只在相当于后面提过一次民工这个词,而王主编在他的博文里前后提到过三次,并说我又一次提过民工这个词,显然这也是不符事实的。 5 在王主编博文的最后两段说这样一句话:中国科技出版界要有设计大师的眼光才行。并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国内的科技出版界就总要想着中国科研人员应该对期刊怎样怎样,期刊对中国的科研人员应该怎样怎样呢?这样的胸襟,怎么可能办出高水平的国际科技期刊呢?我想这反映了他对中国科技期刊界的不了解,无论他说的设计大师是指科研人员、著名的科研学者,还是指胸怀天下的主编或编辑时,我都可以说:这样的设计大师的眼光在中国科技出版界过去就有,现在也不缺。最后回应他的两个问题:第一个,因为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在国内不公平的政策导向出现了高质量稿源危机,所以我们要想着拿中国的经费做研究的中国科研人员应该公平地对待中国的科技期刊;因为中国的科技期刊发展得还不够好,所以科技期刊应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周到、快捷和广泛的论文发表服务,通过吸引科研人员的优质论文来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第二个,中国的科技期刊界不存在什么胸襟大小的问题,只要能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的科技期刊界就可能办出高水平的科技期刊! 6 我和王志明主编的辩论到此结束,如果有语言冒犯的地方,还请王主编海量,我以前也说过,现在还想再说一次:我们只进行友好的争论,就事论事,观点交流,我很想也很愿意和王主编成为朋友。
个人分类: 观点辨析|5289 次阅读|2 个评论
答王志明主编之一:中国科技期刊界不缺“设计大师的眼光”
ysxbhxf 2008-11-17 22:50
  这几天与王主编在几个观点上进行了友好的辩论,感觉上有点疲倦,因为他在辩论时常常在逻辑上露出了很多破绽,不去点明吧好象我理输了,去点明吧又怕伤了和气,让我左右为难。王主编在海外做主编的经历和见识,我是很想了解和学习的,他关于办科技期刊以及OA出海的观点我也是很认同的,只是他关于中国科技期刊方面的观点有时会让我产生隔靴搔痒的感觉,但我也能理解:在美国的办刊环境远比在中国的办刊环境要简单、有利,没有在中国办过科技期刊的人,有时真的无法体会到科技期刊编辑的苦恼。这一点王主编可与爱思唯尔的张玉国先生交流交流,他算是个过来人。说几句闲话后,下面就言归正题了。我就王主编的博文:答何学锋张旻浩编辑:中国科技出版界要有设计大师的眼光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077 进行答辩。 1 我在关于办高水平科技期刊是为了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之辩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013  一文中是这样说的:如果您真的在中国国内搞科研或办期刊时,你会发现期刊编辑们还没有什么资格对科研人员有扰民之举,但王主编却在前面加了我在后面说的话的一部分科技期刊编辑相当于中国老板请来的民工做主语,如此之辩已有断章取义之嫌了,但即使这样,他依然没有证明期刊编辑们有资格对科研人员有扰民之举。于是他这样说道:而实际情况是,中国科技出版界作为一种整体,是有力量对中国科研人员限行的,而且正如何张两编辑希望的那样,科技出版界已经开始对中国科研人员限行。譬如,要求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必须在国内两刊上发表论文。事实上,要求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必须在国内两刊上发表论文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发出的要求,并不能代表中国的科技出版界。这个要求甚至在中科院内对非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都没有约束力,更何况其具体内容仅为自从两刊放在学部平台上以来,中科院学部为两刊的突围提供了政策与学术上的支持。在政策上,学部下发正式文件,要求每一位新当选的院士,有义务为两刊撰写至少一篇优秀学术论文,就这样的要求也能让王主编推理出科技出版界已经开始对中国科研人员限行的结论来,我只能佩服王主编的联想能力了。期刊编辑们到底有没有资格对科研人员有扰民之举,还是让旁人来评判好了。 2 我的确说过:如果中国科研人员目前在国外期刊所发表的英文论文的一半是在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上发出的话,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就会是高水平的国际科技期刊!但后面还有一句话:如果要什么评价体系评价的话,只要SCI收录全部的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就行了。我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也可让旁人来评判,但王主编说我这句话实在是错到家了!何编辑是作编辑的不尊重作编辑的贡献!这让我感到很奇怪了:其一,我说的这句话如果真成为事实的话,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就怎么不会是高水平的国际科技期刊呢?难道中国作者目前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是没人引用的垃圾论文?难道国外期刊编辑的选稿水平还不如国内期刊编辑的高?因为国内的期刊编辑都知道那些论文都是优秀的稿件!其二,我说的这句话如果真成为事实的话,我怎么就是作编辑的不尊重作编辑的贡献?如果有这么多的优秀稿件在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时,难道我就不知道每一篇论文都会凝聚着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编辑的心血?我可不接受这样莫须有的指责! 3 王主编接着说:何编辑真以为把中国科研人员在Nature,Science和PRL上发的文章留下,中国就有了自己的Nature,Science和PRL了吗?那当科技编辑也太简单了!这样的话,请各位编辑就不要再抱怨自己的待遇低了,我们就真请民工来当编辑就行了。这样由中国人奉献出来的期刊,恐怕是连SCI都不会收录。我很感谢王主编在写这段话的第一句时用了个问号,不然我就要怀疑王主编是否在故意诋毁我的智商了。首先,我当然知道没有中国科研人员的论文时,Nature,Science和PRL依然是Nature,Science和PRL,中国并不会因此而拥有Nature,Science和PRL,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Nature,Science和PRL的学术光环里,也有中国科研人员的优秀论文在发出耀眼的光芒!其次,如果中国科研人员在Nature,Science和PRL上发的文章都能发在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上,那么这些中国的英文期刊编辑也太不简单了,因为他们的眼光和Nature,Science和PRL的编辑的眼光一样精准。如果有这样水平的编辑还在享受如张编辑何编辑目前这样的待遇时,谁反对他们抱怨自己的待遇低了谁就真是缺德了。第三,如果真有那些个民工能把中国科研人员在Nature,Science和PRL上发的文章留下而发表在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上的话,这些民工到Nature,Science和PRL的编辑部去参观时肯定会受到那里的编辑们的尊重的,虽然,这些民工在王主编眼里显然是太简单了!。第四,在王主编看来,如果真有那些个民工能把中国科研人员在Nature,Science和PRL上发的文章留下而发表在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上时,这样由中国人奉献出来的期刊,恐怕是连SCI都不会收录。我想如果王主编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那么显然目前SCI的选刊人员真是瞎眼了:因为实际上中国科研人员在Nature,Science和PRL上发的文章依然在Nature,Science和PRL上,而SCI却在近20年左右收录了数十种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观点辨析|520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guoqiong0928 2008-11-12 11:06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汇集这些宝贵经验,并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创造条件,《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和《中外医疗》杂志社联合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有意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医务人员请与丛书编委会联系。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全科医生、医学影像、肿瘤、医院管理、呼吸、心血管、骨科等分册。该丛书体系新颖、鲜明、系统、全面,包括病理机理的介绍、科学的诊疗原则和施治方法等,是广大医务人员临床诊疗的优秀参考用书。该丛书印制精美,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编委会设在《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设总编辑 2 ~ 3 名,各分册编委会分别设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委员。欢迎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科室主任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参加该丛书的编写工作。凡应聘为丛书各分册主编、副主编、编委的人员,均在扉页或版权页编委会名单中刊登其姓名,并在本书特定页码刊登编委会成员所在的单位名称和所承担的编写内容。《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为特聘人员颁发聘书,出版后向每位编写人员赠送样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甘露园南里一区 33 号 A 座 165 室《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 邮编: 100123 Email : zgxdys028@163.com 工作 QQ : 724309815 电 话: 010-52029792 传真: 010-51398202 联系人:郭琼 有需要者望来索要登记表( 最好通过邮箱 zgxdys028@163.com )
个人分类: 未分类|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guoqiong0928 2008-10-6 14:14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晋级加分专著)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汇集这些宝贵经验,并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创造条件,《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和《中外医疗》杂志社联合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有意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医务人员请与丛书编委会联系。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全科医生、医学影像、肿瘤、医院管理、呼吸、心血管、骨科等分册。该丛书体系新颖、鲜明、系统、全面,包括病理机理的介绍、科学的诊疗原则和施治方法等,是广大医务人员临床诊疗的优秀参考用书。该丛书印制精美,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编委会设在《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设总编辑 2 ~ 3 名,各分册编委会分别设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委员。欢迎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科室主任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参加该丛书的编写工作。凡应聘为丛书各分册主编、副主编、编委的人员,均在扉页或版权页编委会名单中刊登其姓名,并在本书特定页码刊登编委会成员所在的单位名称和所承担的编写内容。《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为特聘人员颁发聘书,出版后向每位编写人员赠送样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甘露园南里一区 33 号 A 座 165 室《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 邮编: 100123 Email : zgxdys028@163.com 工作 QQ : 724309815 电 话: 010-52029792 传真: 010-51398202 联系人:郭琼
个人分类: 未分类|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