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主编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主编

相关日志

当科学遇到文艺——说韩寒主编的《它们》
热度 53 jinsblog 2012-12-12 06:45
当科学遇到文艺——说韩寒主编的《它们》
朋友的朋友, 说 要送我一本 书 ,一本大 书。我说好啊,书我都喜欢,大书好看,我更喜欢。结果看到书的时候,才发现那书比我想象的还要大、还要沉,据说有四公斤,按书的标价算,差不多 50 块一斤。这书勉强可以塞进我的行李箱,让行李箱在机场被贴上“ Heavy” 的标签。不过那书的确挺好看,我拍几张作为例子搁在博文里。 书是著书的两位朋友送过来的,其中一位算是老朋友,几年前帮我们的一篇文章做了一个复原图,成为有我们文章那期《自然》的封面图, 好像是中国艺术家首次在《自然》封面上的绘画作品,不容易,也是一桩趣事。这张图也收在大书里。书名很酷:《它们》。和我们相对而言,书名有点淡然的趣味,也有些对地球上曾经的生命的敬畏。 书的主编是韩寒同学,我不认识,只知道他的博文比我的要知名得多。他在书后写了个《跋》,说往事如烟,现实如烟屁股,以及他一岁多的女儿。书的两位作者,绘画的是赵闯同学,拟文的是杨杨同学,都是 80 后。我问他们倆讨了签名,也直接了当地问两位:韩少是书的主编,他参与了多少工作,你们服气吗?他们说这没有啥吧,就像一个电影的制片或导演,他们没有在电影中表演,但没有他们就不会有那些电影。 杨杨说写了三个版本,韩同学最后选择了一个文字比较简洁的,也给书定了题目,这大概就是首长意志的表现了。当然,因为韩同学的名声,书能卖更好的价钱,这就是市场规律了。以社会名人来推动和科普有关的出版物,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也许是值得探索的一种方式。 这本书是带文字的画册,介绍地史时期中的脊椎动物,以恐龙和中国领土上发现的物种为主。虽然书商建议上架为科普类,但严格地说,我觉得这本书还不算是真正的科普,因为它更多的偏向于感性内容,而不是理性内容,但感性中是带有理性的。比如那些图,其根据是真实的化石形态学和相关研究,各种测量数据,细到毛发有多长,牙尖有多高,手指头有多长,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种环境中同时还可能有什么生物,它们吃什么,能做什么样的身体动作,等等。在这些条件下,再去构思画作,通常会来回修改了许多稿。记得当初赵闯为我们的图找背景,跑到北京山里去拍了些银杏树回来作参考。图的初稿出来后,我说现在的银杏和侏罗纪时的银杏树叶是有差别的,同时提供了一些侏罗纪银杏化石叶子作为参考,让他修改图。从文字上看,这本书也偏“文艺”而不是科普,有点讲故事的味道,辅助介绍图片内容,勿需多言。粗粗读了几段,文字挺流畅,虽然在科学内容上也有可以挑剔的地方,不过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在我知道的中文科普书中,我认为这一本是比较出众的。我周围一些朋友,也出过一些相关的科普书,大部分书质量都不够,多有点走低成本、薄利多销、主打低端市场的路线,让本来不错的故事,萝卜白菜一般就卖了,如同纽约的中餐馆,挣的是辛苦钱。对我一个自认为是看过猪跑的人来说,《它们》中的绘画作品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是顶尖的,完全有做成精品的内容和本钱。把书做到有内容、有品味,体现出作者把活做得漂亮的心情和劳动,这是我比较看重的地方。现在有很多的“书”,错误百出的就不说了,好些都是猫盖屎一般的凑合,好一点也不过是胡适曾经调侃过的“差不多”先生的模样,都是着了急功近利、捞一把就得、不捞白不捞的魔。真要能静下心来做,像莫言那样去慢慢讲自己的故事,什么事都能做到全世界最好。 我特别想说的是,书中的 200 余幅图,都是赵同学一个人的作品。有些图过去他也在别的书中发过,这本大概是他这个系列绘画的一个“全集”,也会是最高质量的表现了,印刷得很精美。赵同学有点闯劲,能弄出这么一个集子来,不容易。在我们今天很在意各种留洋、名校出身的年代,他基本上是自学,没有受过美院的专业训练,手中的作品完全来自于爱好、天赋和努力,算是民间艺术家吧。当我翻看他随身带的素描本上的“涂鸦”,从人物速写到卡通造型,感觉都挺棒的,我当场就有想撕几页下来作为收藏的冲动。那些画让我想到了泰坦尼克号上的杰克,尽管杰克同学的小脸白了一点。如果赵同学要碰上一位罗丝那样的女朋友,我会建议他们旅行时最好不要坐船,会很危险。 在纽约我见过不少中国各家美院出来的学生,在街头上摆一摊,为人素描作画挣钱,每天工作十分的辛苦。他们手上写实的功夫,可以说是好得令人羡慕嫉妒恨。可是这样的写实功夫,在艺术上很难超越曾经有过的那些大师们,不免会显得匠气。在一生的漂流和追求中,只能先凭手艺弄口饭吃,然后琢磨以后的辉煌。《它们》这种和科学有关的画册,正规美院出身的学生,是不是也愿意做、也能做得成?毕竟,这样的作品还是很不容易的。 跟两位作者聊天,也感到了现在一些 80 后打拼的劲头,经常为了赶活而熬夜,很伤身体的样子。如今北京这种地方,过日子不容易,很多人都被钱压榨得如朽木一般,毫无生气。年轻人拿自己的青春来燃烧,照亮每天吃食堂饭菜、挤住在狭小空间里的日子,期盼着能翻身的一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难处。但相比而言,我还是觉得今天的年轻人,比我们当年的机会多,也不用担心成为反革命。有本事的人、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到最后的人,终究会有出头的日子,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与感悟|14893 次阅读|133 个评论
与人民卫生出版社《膝关节镜基础》主编潘海乐师兄友好交流
GaoXurenKnee 2012-9-29 22:57
与人民卫生出版社《膝关节镜基础》主编潘海乐师兄友好交流
今年年初在博库书城买过一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膝关节镜基础》,读过之后获益良多。这本书的作者是潘海乐主任。我2009年获得卫生部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资助去日本东京学习时从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资助通讯录里就知道了潘海乐师兄。因为潘海乐师兄也是受卫生部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资助去日本学习的。潘师兄当时去的是日本京都。比我早3期。虽然早就知道潘师兄,但一直未能有机会当面请教,分外遗憾。 昨天,在上海六院赵金忠老师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学习班上发现坐在我前面认真听课的正是潘海乐师兄。非常高兴!昨天、今天和潘师兄在一起交流了很多膝关节、肩关节的相关关节镜理论和技术。本人受益匪浅。 在此,向大家推荐潘海乐师兄的力作: 《膝关节镜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12月出版) 。 内容简介 《膝关节镜基础》的目的,旨在面向有志于关节镜技术的骨科医师、特别是刚刚开始从事关节镜技术以及具有一定基础的中青年骨科医师,提供给他们一本膝关节镜技术快速入门、理论和实际操作并重、详细介绍关节镜技术要点的指导书。在重视关节镜诊断的同时,比较系统的阐明了关节镜下手术所需常规及特殊器具及其使用上的注意事项、术前准备、术后康复以及关节镜下手术与切开手术相比的独特优点。从开篇的基本关节镜技术开始逐步介绍,递进到针对不同具体疾病处理的各种关节镜技术操作技巧,对关节镜下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基本原则、关键要点进行了易于理解的说明。 目录 第一章 关节镜设备和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 关节镜设备与器械 一、关节镜系统基本构成 二、关节镜的光学特性 三、直视镜和斜视镜 四、关节腔灌注充盈系统 第二节 膝关节镜常见人口 第三节 关节镜手术体位、铺单及麻醉 一、关节镜手术体位及铺单 二、关节镜手术麻醉 第四节 关节镜操作手法和膝关节各部位观察要点 一、髌上囊与髌股间室的检查 二、膝内侧间室的镜下检查 三、膝外侧间室的检查 四、膝后内侧间室检查 五、膝后外侧间室检查 六、胭肌腱沟及胭肌腱检查 第五节 关节镜手术后处理 一、引流管 二、弹力绷带 三、冰敷 第二章 关节镜相关影像学 第一节 与关节镜相关的常用影像学检查 一、x线摄影 二、断层摄影 三、关节造影 四、CT 五、MRI 第二节 膝关节内各结构影像学检查中表现 一、半月板 二、交叉韧带 三、关节软骨 四、滑膜 第三章 关节镜相关局部解剖 第一节 髌股关节相关结构 一、髌上囊 二、髌上滑膜皱襞 三、髌骨 四、股骨滑车沟 五、髌内侧滑膜皱襞 六、髌下侧滑膜皱襞 七、髌下脂肪垫 八、内侧沟和外侧沟 九、胭肌腱 十、股骨内侧髁和外侧髁 第二节 半月板 一、内侧半月板 二、外侧半月板 三、半月板血供 第三节 交叉韧带 一、前交叉韧带 二、后交叉韧带 三、交叉韧带血供 第四章 骨性关节病 第一节 前言 一、骨性关节病的关节镜适应证 二、麻醉 三、手术注意事项 第二节 关节镜下病例实例及术后康复 一、半月板手术 二、0A关节软骨削刮 三、骨刺切除术 四、骨软骨柱镶嵌移植术 五、各种手术的术后康复计划 第三节 并发症及其对策 一、术中并发症 二、术后并发症 第五章 剥脱性骨软骨炎 第一节 前言 一、发病及诊断 二、治疗方法选择 第二节 手术方法及术后康复 一、手术方法 二、术后康复 第三节 并发症及其对策 第六章 滑膜皱襞综合征 第一节 膝关节滑膜皱襞 一、髌上滑膜皱襞 二、髌内侧滑膜皱襞 三、髌下滑膜皱襞 四、髌外侧滑膜皱襞 第二节 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治疗 一、诊断 二、关节镜手术要点 三、异常皱襞所见 四、镜视下皱襞切除要点 五、髌下脂肪垫炎 第七章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关节镜治疗类风湿膝关节炎 一、关节镜适应对象和时机 二、关节镜滑膜切除术的优点 三、关节镜器械 四、关节镜观察 五、滑膜切除 第三节 关节镜下病例实例 一、髌上囊、外侧沟部滑膜切除 二、股胫关节、髁间窝、内侧沟部滑膜切除 三、髌上囊、内侧沟部滑膜切除 四、关节后方的滑膜切除 第八章 半月板切除术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要点 一、麻醉及体位 二、切除范围 第三节 关节镜下病例实例 一、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 二、内侧半月板后部的活瓣状撕裂 三、水平裂 四、外侧盘状半月板 第九章 半月板修复术 第一节 半月板缝合术 一、半月板缝合术适应证 二、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三、麻醉及体位 四、缝合术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器械 第二节 关节镜下病例实例 一、内侧半月板 二、外侧半月板 三、术后疗法 第十章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内置纽扣法固定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 一、麻醉和体位 二、清理残留的前交叉韧带残端 三、半腱肌和股薄肌腱的采取 四、移植肌腱的准备 五、髁间窝成形 六、胫骨侧骨隧道的制作 七、股骨侧骨隧道的制作 八、肌腱拉入隧道的方法 九、胫骨侧肌腱的固定 第十一章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第一节 前言 一、概述 二、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 第二节 使用鹅足腱重建后交叉韧带 一、麻醉和体位 二、常规关节镜人路的制作和关节内结构的镜视下评价 三、后交叉韧带断裂部的确认 四、后交叉韧带残端处理和股骨内侧髁后方的髁间窝成形术 五、采集鹅足腱的皮肤切口及采集方法 六、使用四股折叠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 七、胫骨及股骨侧骨隧道的定位 八、胫骨侧隧道的建立 九、股骨侧隧道的建立 十、重建韧带的诱导 十一、重建韧带的固定 十二、术后康复训练 十三、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并发症及其对策 第十二章 化脓性膝关节炎及肿瘤性疾病的关节镜治疗 第一节 膝关节化脓性感染 一、感染途径 二、临床症状 三、关节镜手术治疗 四、术后康复 五、并发症及其对策 第二节 膝关节肿瘤性疾病的关节镜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二、麻醉及体位 三、手术的实际问题 四、各种肿瘤切除的技术关键 五、术后康复 六、并发症及其对策 附录 第一部分关节镜治疗典型病例手术记录 病例一 病例二 病例三 病例四 病例五 病例六 病例七 病例八 病例九 第二部分膝关节功能常见评测方法 一、HSS评分系统 二、Lysholm评分系统 潘海乐 主任医师 教授 简介 潘海乐,l970年12月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2001年吉林大学骨外科学博士毕业,分配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骨科学博士后出站,同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2002年开始接触关节镜技术,是黑龙江省较早开始从事关节镜下关节疾病微创化治疗的骨科医师之一,2004年与尹文哲医师完成哈医大二院第一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2005年4月赴北京301医院关节镜中心、北医三院中国国家奥林匹克运动医学中心专门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视下骨关节疾病微创手术治疗技术的研修学习。2006年获中日国家联合笹川医学奖学金资助,赴日本京都大学骨科(整形外科)深造三年,专攻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微创治疗技术。在京都大学骨科深造期间,进行了大量的手术实践,尤其在人工关节置换和关节镜治疗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掌握了关节疾病治疗的最新观点,理论、手术技术和技巧。2009年京都大学整形外科博士后出站后回国,继续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骨关节外科工作。回国后积极开展关节镜工作,不断拓展关节镜微创化治疗范围,率先开展了哈医大二院第一例腕关节、踝关节、肘关节镜的镜下手术以及第一例关节镜下的骨折钢板取出术,第一例关节镜辅助下腰椎椎间终板清理、cage植人手术,填补了黑龙江省关节镜技术、关节外应用的空白。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关节镜、 膝肩关节外科、 骨科运动创伤 方向 高绪仁 高绪仁:每天以解决膝、肩关节问题为乐:) 每天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不仅仅是解决其膝、肩关节问题,更是给其带来希望、未来和新生!
个人分类: 膝关节外出学习与交流|3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编在学术期刊建设中的作用—以Nano Research 为例
热度 2 kimmyhan 2012-9-19 11:13
以Nano Research 为例,从主编要有强烈办刊意愿、要找好学术和出版支撑、要做好团队建设、要投入足够的精力、专家办刊事半功倍、主编作风对期刊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主编在学术期刊建设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主编在学术期刊建设中的作用:以Nano Research为例.pdf
1771 次阅读|2 个评论
JASIST主编谈计量学研究的挑战
热度 10 Wuyishan 2012-8-29 06:51
JASIST 主编谈计量学研究的挑战 武夷山 2012 年 8 - 9 月号的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是计量学专辑。该刊编辑部向 4 位 ASIST 资深会员(也是著名情报学家)问了同样的 4 个问题, JASIST 主编 Blaise Cronin 对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回答的: 问:您觉得,计量学相关研究领域最急迫的挑战和机会是什么? ASIST (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可以如何定位来应对这些挑战和机会? 答:计量学相关研究面临几个重大挑战。首先,人们对相关研究的效度和可靠性一直有所疑虑。传统的引文指标和其他备选指标所测度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是质量、影响、显示度、价值还是声誉?第二,数据分布、可视化和比较评估所依赖的那些平台和数据集足够透明吗?值得信赖吗?第三,所有的引文/鸣谢/推荐等等都是等价的吗?还是需要给与不同的权重?进而言之,我们如何建立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当量关系?比如,被诺贝尔奖得主引用一次,在微博中被大肆表扬 6 回,在 F1000 中获得较高的评分,哪一种更有价值?关于符号资本货币的“兑换关系”,这样的思路并非无稽之谈。第四,人们很有理由担心,在“计量学意识”高涨的时代,总会有些学者和研究人员来想方设法与测度系统博弈。当然,“表演能力”并非一个新问题,“反引文人士”一直在诟病这种现象,但是,在指标数目剧增、评价者对这些指标(无论单一指标还是复合指标)的依赖程度也剧增的情况下,操纵指标的表演就会登上中央舞台。因此,在我看来,有这么一个大问题:会不会由于有各种数字指标可供利用,与此同时,人们对研究人员个体和群体进行跟踪评价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结果出现了一种控制论形态的控制系统,它与学术界传统的价值系统是格格不入的? 从祖上论过来,情报学也许是计量学相关研究之家,但是,我们并非该研究主题的拥有者,我们也无法管得住文献计量学手段的利用方式和利用原因。我很担心,任何学术团体都会规定,要通过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应用来认定研究人员资格。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然而,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所能作的,无非是通过其学会会议和期刊,为严肃认真的辩论提供一个场所,待辩论的主题是“基于计量学指标对学术研究绩效进行评价之理论基础和社会学意义”,希望通过辩论能够认识清楚不同测度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我也鼓励本学会与世界上所有对测度指标之编制、测试、效度检验和改善感兴趣的其他群体与组织合作。 (博主感谢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学会会长 Ronald Rousseau 先生提供原文。)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研究|6014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主编如此的拒稿,情何以堪?
热度 5 caojian123 2012-8-17 11:37
三个审稿人,都指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没有一个明确拒稿的,而且有两个审稿人认为该文是“a good critique”和 “relevant, highly topical”。 但不知为什么,主编直接拒搞了?而且如是说:The referees were not totally dismissive: with some re-working it would be worth submitting to a jnl -possibly on arid lands or range management.这个“dismissive”是不是中性词? 根据我以往发表文章的经验判断,这篇文章至少是不应该拒稿的。只要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认真修改的话,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在我以前发表的文章中,审稿人的问题比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既多又深刻。然而,经过三番五次令人头疼的修改后,终究还是接受了的。不知道这次为什么,主编直接凌门一脚,我便拒之门外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想要求主编重新考虑,能不能修改后再送审定夺?毕竟每个审稿人的问题都很容易回答。
504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学会》期刊主编秦威谈中国本土化NGO研究
qinwei58 2012-8-9 09:33
《学会》期刊主编秦威谈中国本土化NGO研究 ( 点击次数:297次 发布时间:2011-11-25 16:59:30 作者:黄伟程 陈祝安 齐梦鸽 来源:本站) 新闻网讯(见习记者黄伟程 通讯员陈祝安 齐梦鸽)11月24日,著名非政府组织研究期刊《学会》主编秦威在我校文法学院41207教室做了一场关于“NGO组织本土化研究”为主题的讲座,我校近两百名MPA﹑MSW研究生和本科生认真聆听了秦主编的精彩讲座。 《学会》期刊是我国从事非政府组织专业化研究的两部期刊之一,每年收录相关学者约五十多篇核心论文。秦威长期担任该期刊主编,与该领域学者接触频繁,对中国非政府组织本土化研究颇有见解。 他指出:“中国由于还没形成非政府组织专业化研究的系统理论,很多中国学者将西方理论引入到中国,易产生‘水土不服’现象,无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秦主编结合自身经验,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NGO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从古至今,纵览内外,由中国明朝成立的第一个科学社团到当今中国的各种民间科技﹑环保﹑慈善等组织,并比较国内外NGO组织的发展,使同学们对NGO组织的发展有了基本的认识。他特别指出NGO组织是政府失灵的产物,并对我国官方NGO组织提出了期待:希望其能够更加透明和具有公信力。 他还对我校广大MPA﹑MSW学子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你们做学问要沉得下去,千万不能浮躁。“将中国非政府组织研究的理论系统化工作就交在你们这一代人身上了!”令广大学子深受鼓舞,最后,座谈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文章关键字: 期刊 主编 本土化 NGO (编辑 梅海兵)
312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中的文化:Nature主编脸皮薄,Nature老板脸皮厚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12-8-4 23:18
科学中的文化: Nature 主编脸皮薄, Nature 老板脸皮厚 以前我们总是倒向 Nature 一侧去接轨, 结果造成了在学术界就靠一篇 Nature 文章就能飞黄腾达, 不管那文章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最后留下了 Nature 崇拜后遗症。 Nature 虽然是科学类期刊, 但是也关注文化主题。 Nature 也开始偷窥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是你 Nature 偷窥几眼就能洞察的? 上一次 Nature 出了个笑话: $ ¥: Nature 不懂中国文化 上一次 Nature 谈论与中华文化有关的钱的事情, 承认把数据搞错了, 删除了认为是错的数据, 但是到现在也没有给出他们认为是正确的数据。 这一次 Nature 对中国运动员叶诗文, (可能 Nature 连我们运动员的名字也读不懂) Nature 所犯的错误,本质上也输在文化上。 文化是政治的根源,也是军事的根源。 体育只是文化的一个小环节。 人们对 Nature 的批评(批判和抗议)都集中在对 Nature 主编, 为什么? 因为对于期刊: 其主编的脸皮都比较薄, 批评脸皮薄的人, 可以期望得到一定的回应。 如果批评 Nature 的老板(股东或法人代表), 一点效果都没有, 因为 Nature 老板的脸皮太厚! 古今中外,都适用此原理: 期刊主编的脸皮薄, 期刊老板的脸皮厚! 如果网友不相信, 你可以试一试!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4393 次阅读|2 个评论
Nutrients 终于有了第一个影响因子
热度 1 leojiang 2012-7-19 11:19
Nutrients 终于有了第一个影响因子
Nutrients终于有了第一个影响因子,0.676,算然比我想的要低一些,不过主编安慰我说因为去年年底才加入PubMed和SCIE,所以今年这个成绩不错了,明年我们的IF一定会升很多。非常感谢主编Prof. Peter Howe这3年来的不断支持。 想2009年3月Nutrients正式开始创立,邀请了一些很不错的编委会成员,特别是主编Prof. Peter Howe和副主编Prof. Jon Buckley, 两个人3年以来几乎每天都关注着期刊的发展,才使Nutrients有了今年的成绩。还应该感谢这3年来帮助过Nutrients的一些非常优秀的客座编辑,正是他们邀请了一些非常优秀的稿子,才使Nutrients可以非常迅速的进入SCIE和PubMed。 今年正好赶上编委会换届,又邀请了几位非常活跃的营养学专家进入编委会,希望10月份的第一届编委会大会圆满成功。 Nutrients(ISSN 2072-6643) http://www.mdpi.com/journal/nutrients
103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公开质疑科学网主编赵彦的科学素养和管理能力
热度 3 chemicalbond 2012-7-15 12:40
不同意的请举手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21 次阅读|3 个评论
Weekly Tips (第61期):主编如何看到终审后的稿件?
Pauldu 2012-6-29 15:08
ScholarOne Weekly Tips 第 61 期: 主编如何看到终审后的稿件 ? 有几家编辑部老师都问过类似的问题,有两种解决的办法,一种可以通过高级查询实现,另一种则要修改网站的配置。 方法一、定义高级查询。如果是管理员为主编定制,为了能将这个查询条件保存到 主编中心 (EIC Center) ,需要管理员 代理 (proxy) ,然后进入 主编中心 (EIC Center) 进行操作。代理并进入 主编中心 (EIC Center) 之后,选择 显示高级查询 (Show Advanced Search) ,在 高级查询 (Advanced Search) 页下的 处理意见 (Decision) 选择与 主编终审 (EIC Decision) 有关的意见类型 ( 按住 Ctrl 键可多选 ) 。注意,可能主编决定有多种情况,如 大修 (Major Revision) 、小修 (Minor Revision) 、录用 (Accept) 、退稿 (Reject) ,同时,又有 ORIG( 原稿流程 ) 和 REV( 修改稿流程 ) 之分。当选择好所有类型后,定位到本页的最下方,勾选 保存此查询 (Save this search) ,并命名如“主编已经终审稿件”。这样,主编如想看已经终审稿件,只需要在 导航页 (Dashboard) 右栏里 保存的查询 (Saved Search) 选择我们已经保存的查询“主编已经终审稿件”即可。 方法二、修改软件配置项。可以主编的稿件列表里加已经终审稿件列表,如需要可以我联系,这样主编可以直接点列表就可看稿,但没有对稿件可执行的操作。
个人分类: Weekly Tips|3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审稿心得:复制或剽窃?后果很严重!
热度 22 rczeng 2012-6-6 11:16
今天早晨已是第二次打开邮箱,检查是否有本科毕业学生交来的论文。突然,发现一封来自Elesvier某刊主编来信,很是诧异。因为刚刚给该刊审理过的一个熟人的文章,这是该论文的第二次审稿,第一次给了大修的机会。 信中说,“你的有关审稿意见已经收到,由于该文 复制了以前发表论文的重要内容,我必须 拒 了它 。 为了给你指导,我把审稿意见附后。” 主编的意见比较客观,与审稿人的意见在措词上有较大的区别。 另一个审稿人的意见很致命,他似乎花了蛮多时间,也应该对稿件的研究内容很熟悉,指出“*%的理论背景是 剽窃文献 (作者本人的文献)。 对于发表的文字必须是原创的(Original)。同样的情况也在实验和讨论部分。稿件的多数仍然剽窃了其它注明参考了和未注明的文献,复制的句子或词组必须用双引号 。” 我的第二次审稿意见是小修,指出了作者的一些低级错误和补充图片的问题。由于我没有看参考文献 ,刚刚核对了一下第二审稿人的意见,情况基本属实。只是如何 区别 复制和剽窃?欢迎大家讨论。 我在反思,我审稿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刚刚比对了作者的返修稿件,发现 第一稿是不明显存在以上审稿人提出的严重问题的 。 问题出在:作者 修改稿补充了试验理论原理,基本上复制自己以前发表的论文相关部分 。这种现象在该作者以前的论文中也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因为试验方法是一样的,只是研究内容不一样。 另外,这篇稿件与我的研究领域有些相关性,应属于大同行,不属于小同行。以前没有了解他/她这方面的工作,但我比较相信作者不会出现所谓剽窃现象。 此次事情,给我教训是: (1)非小同行的稿件不审; (2)熟人朋友的稿件也不要放松,坚持原则,一视同仁。 (3)审稿要认真,学术名节很重要。 (4)参考前人的工作,包括自己的工作,注意合理引用,但不要照抄不误,更不要剽窃,否则后果很严重! Definition of PLAGIARIZE transitive verb : to steal and pass off (the ideas or words of another) as one's own : use (another's production) without crediting the source intransitive verb : to commit literary theft : present as new and original an idea or product derived from an existing source Definition of DUPLICATE 1 : consisting of or existing in two corresponding or identical parts or examples duplicate invoices 2 : being the same as another duplicate copies 来源: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
个人分类: 审稿|17214 次阅读|49 个评论
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面对面 6月8日 北京
xupeiyang 2012-5-10 20:31
2012 爱思唯尔系列精品讲座将于 6 月 8 日和 9 日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举办。受邀参加此次精品讲座的国际医学期刊主编分别是《柳叶刀》执行主编 Dr. Bill Summerskill 、《柳叶刀》亚洲编辑 Helena Wang 以及《柳叶刀 - 肿瘤学》主编 Dr. David Collingridge 。 负责《柳叶刀》亚洲国家(以中国为主)作者原创性论著及综述稿件审理的《柳叶刀》亚洲编辑 Helena Wang 将分享中国作者在文稿提交前需要了解的基本原则、鲜为中国作者了解的《柳叶刀》一些重要服务、中国作者投稿时的一些误区等话题。《柳叶刀》高级执行主编 Dr. Bill Summerskill 、《柳叶刀 - 肿瘤学》主编 Dr. David Collingridge 将现场剖析中国作者成功发表在《柳叶刀》及《柳叶刀 - 肿瘤学》上的文章。 通过典型的投稿案例分析与充分的现场问答互动, 2012 爱思唯尔系列精品讲座将带您走近《柳叶刀》及其系列杂志主编! Dr. Bill Summerskill ,《柳叶刀》高级执行主编 • 在《柳叶刀》, Dr. Summerskill 参与同行评议、快速通道审稿、社论撰写,并制定《柳叶刀》的发展策略。近年来,他负责《柳叶刀》中国医改系列专栏的管理工作。 • Dr. Summerskill 曾分别在普利斯顿大学、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获得文学、医学和循证医学( EBHC )学位,并在 Bristol 大学医学院任教,任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顾问。 Dr. David Collingridge ,《柳叶刀 - 肿瘤学》主编 • 自 2002 年 3 月起, Dr. David Collingridge 担任《柳叶刀 - 肿瘤学》主编。 之前六个月,他任职杂志高级编辑。 • 在成为《柳叶刀 - 肿瘤学》主编之前, Dr. David Collingridge 已在伦敦大学 Gray 癌症研究院获得了肿瘤生物学博士后学位,并在耶鲁大学放射治疗系及帝国大学医学院 PET 肿瘤组担任研究员。 Helena Wang, 《柳叶刀》亚洲编辑 • 负责《柳叶刀》亚洲国家(以中国为主)作者原创性论著及综述稿件的审理。 • 负责组织策划《柳叶刀》正式出版的中国专刊,为《柳叶刀》撰写英文社论及述评,并参与《柳叶刀》快速通道中顶尖稿件的审理工作。 会场信息 2012 年 6 月 8 日 北京场 北京天坛饭店, 4 层天坛厅 地址: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 1 号 电话: +86 10 67190666 网址: http://www.tiantanhotel.com 交通:公交 6 路, 8 路, 34 路, 35 路, 36 路, 41 路, 60 路, 116 路, 707 路, 957 路, 958 路北京体育馆下,地铁 5 号线天坛东门下。 点击查看地图 2012 年 6 月 9 日 上海场 上海兰生大酒店 , 5 层米兰厅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 1000 号(近邯郸路) 电话: +86 21 55888000 网址: http://www.hotellansheng.com 交通:公交 537 路, 942 路, 51 路, 52 路, 991 路, 139 路, 812 路, 854 路, 848 路;地铁 3 号线大柏树站下。 点击查看地图 大会秘书处:华潇珺 中国 上海市 成都北路 333 号招商局广场东楼 1303 室, 200041 电话: +86 21-6133 3077 传真: +86 21-5298 0210 电子邮件: summitenquiry@elsevier.com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4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JASIST主编谈情报,精彩!
热度 18 Wuyishan 2012-5-3 06:30
JASIST 主编谈情报,精彩! 武夷山 2011 年第 10 期 JASIST (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会刊)的社评标题是 The Intelligence Disconnect (情报脱钩),主编 Blaise Cronin 在社评文章中写道: 我当本刊主编近 3 年了,几乎没有收到过情报(“中央情报局”中的那个“情报”,不是“智能”)主题的来稿。这使我很困惑。信息科学与情报工作的关联是早就确定了的,是被人们把握得很清楚的,至少对一部分人是这样。已故的 Lee Strickland 是情报官员,也曾担任马里兰大学信息学院的访问教授,就是二者关联的一个好例子。 2002 至 2005 年期间,他在《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简讯》上就情报、国家安全和隐私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原因何在?并非因为这二者之间的关联未被人们注意到。信息科学领域对曾任情报人员的人有天然的吸引力。拿我来说吧,本人虽然从未在军事情报或政府情报部门工作过,但我时断时续地讲授“战略情报”课程已将近 20 年了。我订阅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and Counterintelligence (国际情报和反情报杂志);我是现已停刊的《经济与社会情报杂志》的创刊编辑;我在《竞争情报评论》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我是“战略与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 SCIP ,博主注:由原来的“竞争情报从行业者协会”改名而来,英文缩写不变)”的付费会员。无可争辩的是,一旦看透术语、背景、文化和职业成规等方面的差异,信息科学界和情报界这两个领域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二者之间未能活跃地交换诀窍倒是令人奇怪的。 Andrew Dillon 先生在出席了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lligence Education (国际情报教育协会) 2011 年年会后,在其博客上写了篇文章,说“信息就是情报”。 经典的情报周期包括几个阶段:任务分派( tasking )、搜集、处理、分析、扩散与评价。这里我撇开了一些伦理上有问题的或非法的情报手段:刺探、监视监听、欺骗、渗透、工业间谍等。 信息科学家就是被培养来收集、加工、分析和扩散信息的。可见,这些活动并非情报界的专有领地。情报分析家和信息科学家也都擅长于利用最新技术来进行信息捕获、信息分类、信息操纵、信息挖掘、信息融合、信息可视化,并将增值了的信息分配给消费者,无论这个消费者属于政策制定者、军事指挥官还是公司老总。随着人们对公开来源情报的兴趣与日俱增,随着社会媒体的渗透面不断扩大,信息科学与情报分析的相似性更加显明。 说句老掉牙的话:军事情报帮助赢得战争;商业情报帮助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社会情报帮助推动经济增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同在战争(无论是军事战争还是商战)中一样,对自己所处环境了解得越多,对敌人(或他方)的能力和意图了解得越多,就越是处于有利地位。 信息科学家和情报分析家关心的共同主题是:( A )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 B )数据源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C )信息的可证实性和可信任度。 在情报文献中常见到 availability heuristic, confirmation bias, category vividnesss, rational actor hypothesis, mirror imaging 等概念,而在信息科学中不常见,这些都可以引入信息科学。总之,像这样的有待发掘的价值还很多。一块特别肥沃的土壤是 analytic epistemology (分析认识论)或 science of analysis (分析科学),这是行为心理学和知识理论的交集。 在信息科学界和情报界双方加强交互作用和协作方面,其实相当于有许多点已经分布在那里,将它们连成曲线本非难事。 博主:他提出了“情报”主题投稿稀缺的问题,但并未找到原因。我们《情报学报》同样存在“情报”主题投稿较少的问题,尽管我们刊物的名称就是《情报学报》。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希望您帮着我们一起找答案。
个人分类: 图书情报学研究|9718 次阅读|30 个评论
[转载]我和我的期刊——为《今传媒》而作
热度 1 jxz1963 2012-4-27 14:35
我和我的期刊——为《今传媒》而作 作者:李明德 准确地说,《中国有线电视》杂志不是我的,它的主办单位是西安交通大学。又因从创办、创刊至今天,历经十七年的风霜雨雪,我一直担任执行主编、主编,后又兼任社长,与杂志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可以说,我把事业中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它,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杂志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在完成这篇稿约之际,回想发展历程,依然难掩激动之情:《中国有线电视》,我的期刊,我的事业,我的爱人! 爱是一种力量 先讲一段对办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故事。 1995 年元月的一天,北京街头狂风呼号,严寒浸骨,哈一口气马上就会结冰。我和另一创办人张老师怀揣肩背公开发行的第一期杂志,斗胆走进广播电影电视部大门,楼上楼下马不停蹄,寻找相关部门和人员,送杂志递名片,不厌其烦推介杂志,求得行业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半天下来,汗流不止,内衣湿透,寒风一吹,瑟瑟发抖,鼻涕两把,喷嚏连连。太想休息又顾不上休息,在马路边匆匆吃了一饱盒饭,扛着发烧的身体赶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挨门挨户送杂志,联系订户争取广告。那时的中关村,不像现在这样高楼林立,门禁森严,许多公司可以随意进出。说来可笑,因不知哪家公司与我们的业务有关,又不想漏掉一家真正的用户,只好逐门逐户去推销,没少挨奚落,没少看白眼,没少受冷落,但毕竟那时市场化的风还没劲吹,有时候到了一家公司,一杯热茶两句问候,温暖得人心里热乎乎,一切委屈和疲乏都转换成了新的力量。那天,只抱怨北京下班太早,自己跑得太慢,眼看着公司纷纷关门,一种失落感突然涌上心头,鼻子发酸腿发软,感冒似乎彻底发作了。 “这还不到 5 点呀,跑吧,哪怕争取来一百块钱的广告哩。”在 张 老师的鼓励下,硬是凭着一股闯劲,我们离开中关村,匆忙奔向 10 公里外的另一家公司。员工下班了,只有老总在。老总姓刘话不多,看我们风尘仆仆,感冒发烧,听我们苦口婆心、诚心诚意地表白,在把杂志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之后,下定决心似地说:“可以试试。”我们激动得跳了起来,天下最好的赞美加感激一下子冲进脑海,什么晴天一声霹雳响,来了救星刘经理呀,什么功夫不负有心人呀,什么苦尽甘来,天降大任于斯人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呀,等等。人兴奋了,思维就是活跃,就特别的阿 Q 。要知道,这可是我们杂志的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广告,而且一签就是 3 万元,我们没有理由不欢呼雀跃。“如果没有效果,我会随时撤广告的。”合同签后,老板郑重地说。这又让我们心头一紧,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期刊质量与广告的唇齿关系,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这以后,我与这位老板成了多年的好友,在随后的交往中他告诉我,他是一名下海人士,特别看不惯懒散疲沓作风,正是我们对工作的忠诚和敬业精神感动了他,并且认为我们靠着这种精神一定能把杂志办成功;因为相信我们,只能给我们施加压力。现在回想起来,这压力实在是一剂良药,是一种动力,是一种财富,让人受用不尽。就像一位作家所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把这句话套用在我们年青的办刊事业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那天我们被身体疲累所击退,不再坚持,或者今天做不完的事推到明天再做,或者脑子里稍有想法,反正杂志不是自己的,何苦弄得那么累,其结果可能是另一种样子。跨出了这一步,就会迎来阳光一片。 3 万块钱不算多,但给我们精神上的激励以及对后续工作的促进,是任何金钱都换不来的。 这以后,就是因为想得到更多的广告,日思夜想、煞费苦心的全是如何把期刊办得更好。质量好了订户多,订户多了广告多,广告多了质量更有保证,更能长久,这个普通的道理办刊人都知道,但要真正把这个生物链链接牢靠,避免顾此失彼,却不是简单地说说就能成功的。 作为杂志社的主要负责人,你的办刊理念,你的奋斗精神,你的经营方略,甚至你的为人处世的方法,都直接影响期刊的发展。我是学中文的,工作领域涉及新闻学、文学和传播学,在这样的知识背景下,要办好一份有线电视科技期刊,其难度可想而知。好在信息多元、知识多元的时代,不一定学什么非得吆喝什么,跨学科因较少条条框框的限制,可能思维更开阔,更易于有所建树。因此,主编应该成为杂家还是本学科的专家的争论不仅毫无意义,更是一种卡拉 OK 式的自娱自乐。何况现在的社会专家满天飞,有精深的专家,有一般的专家,有平庸的专家,还有冒牌的专家,作为编辑(而非挂名主编)而言,如果是精深的专家,可能早就跑到学科领域以求更大发展而不会呆在编辑岗位整天围着来稿转了,当然这只是臆测,也不排除编辑向其他方面拓展而达到较深造诣,但他首先是编辑而不是所谓的专家。因此我认为,编辑就是编辑,编辑本身就是学问,是学科,如果一定要成为家,最好的选择是编辑家兼经营家。编辑的基本素养如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较宽泛而扎实的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和顺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品质和对稿件的公正准确的判断水平,以及经营期刊开拓市场的头脑,等等,如果是负责人,再加管理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员工创新思维的吸纳力度,我想,这是一个编辑或主编应该做到的。 专业上的缺陷,逼迫自己去学,起码不至于见了行家说外行话;稿子质量拿不准,请专家学者来把关;为了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学科发展,每年东奔西跑参加各种学术研讨、高峰论坛、设备展销会以及登门拜访行业部门、专家学者,了解信息开阔视野,更好地指导期刊发展,实现以己之决策,以专家、审稿人、编辑的聪明才智相结合共同推进的良性循环。为了避免办刊思路与办刊实践的分离,我一直坚持倒三审制和四次校对制,所谓倒三审制就是,所有来稿主编先初审,专家再审,编辑最后审,退修;所谓四次校对,就是在编辑人员三校之后再进行第四次校对并对个别篇目作栏目调整,将一切差错和不妥消灭在开印之前。这样做,主编实在是太累,尤其是半月刊期间,编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更何况还有其他工作要做。但这种累又是非常值得的,首先,通过身体力行,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刊物对学科、行业的跟踪情况,了解在同行刊物中的质量及所处地位如何,对后续发展及采取的对策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有利于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编辑水平,不至于落伍。我始终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主编对期刊的质量、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编要编,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主编在编,既是对期刊质量的负责,是对编辑人员的负责,也是对广大读者、广告客户的负责,更是对社会的负责,说到底,是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的负责。 同时,主编又是一个管理者、经营者。创刊伊始,我们即摸索着走了一条完全市场化的办刊之路。无经费,无场所,无编制,一切都是“借”字当先,借为我用。正因跳出了做事之前先要钱要条件的传统思维,深得学校的赞赏,需要领导出面签字的都可做到,也没给行政管理部门出难题。这在管理逐渐规范化的今天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也难以行通。但在那时,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号召全党全民“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改革背景下,这样的做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具有创新的意义。尤其是我们一开始就实行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和全员聘任、绩效挂钩的劳动用工制度,得到了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肯定和支持,使我们不断在工作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走市场的期刊越来越多,也不乏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在 1993 年,国内在这方面可资借鉴的办刊经验并不多,对管理者而言基本是一个陌生的课题。那时候,我们白天干正职( 1993 — 1999 年 3 月,我的职务先后是交大宣传部秘书、副部长,负责对外宣传和校内媒体管理,兼杂志主编; 1999 年 3 月之后,专职从事期刊编辑至今),晚上及节假日则以编辑部为家,既要亲历亲为编辑业务,又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还要带队出去联系广告。那种忙法,岂止一个累字了得!发愈稀,齿松落,视力下降,通宵达旦常有,然精神状态出奇的好。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评价并要求自己:大事做不来,小事如果做不好,岂不让人看扁了?岂不白活一世?主编首先是编辑,管理也好,经营也好,只能体现在埋头工作上。于是,在尽力而为的情况下,只求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以此体现人生价值,满足用事业心换得成就感的心理需求。就是在兼做编辑的同时,每年还有 200 多篇宣传交大的新闻稿件见诸报刊,让正职兼职比翼飞,连续两次获得学校工资晋级奖励。有时与人谈起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面对疑惑的眼光,我在想,如此辛劳,难道是为了名和利吗?名利为何物?名利有极限?竟叫人如此忘我、如此追逐?难道不是为了名和利?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自作清高能摆脱世俗?都不全对,其实那主要是一种精神,一种心境,一种心劲,用流行的说法叫爱。当你真心诚意地去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愿意为他去做一切,为他去牺牲一切,你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因为,爱是一种力量。同样,当我们把工作视为人生价值的体现、视为生命一部分的时候,你为她的付出难道还要参假、还要斤斤计较、还能容许私心杂念存在吗?犹如真爱至清至纯,身材长相名分地位自然退居其次一样,追名逐利不是工作的最高境界,工作之所以快乐、美丽,就在于工作本身凝聚了我们更多的真爱和奉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都在丛中笑。 不妨采摘发展中的几朵小花:作为有线电视专业杂志,《中国有线电视》杂志在国内同类中创办最早,公开发行最早,改国际标准大开本最早,创办网站最早,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由月刊改为半月刊最早,半月刊持续时间最长,并且惟一对刊名进行了商标注册;在经营和自我宣传上,开专业杂志参加行业展会之先;曾获陕西省和国家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连续三届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奖等。每一个举措,每一个荣誉,都伴随着我们的创新思维,我们的奋斗脚步。 三人行必有我师 写论文需要注明参考文献,一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二是表明作者所掌握的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量,三是突出论文的独到和创新之处。如果说《中国有线电视》是一篇论文的话,值得标注的参考文献实在太多,只是苦于无机会只能装聋作哑,好在《今传媒》给了我宝贵的版面,不妨借此宝地作以诠释。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与不同的人交往,会有不同的收获。善于发现学习别人哪怕是不友好人士的长处,宽容地对待各种意见,会使自己变得耳聪目明,谨言敏行,处事公允,保持活力。 杂志社 10 多号人,各有特点,各有优长。有的寡言少语,有的嘴快话多,有的沉稳,有的性急,有的大度,有的小气,有的乐于助人,有的自我封闭,用人所长不求全责备,张扬个性不厚此薄彼,杂志社才充满了欢乐和友情,调侃和嘻笑,干起活来长者有范,幼者争先,是一个乐观向上的群体。特别是我在兰州读博期间,杂志社工作一如既往有条不紊,让我感动不已。外出参展,展厅里连续待上三四天,人声嘈杂,空气混浊,工作紧张,生活无规律,往往使人头昏脑胀,心情烦躁,但同事们既要看管展位,又要抽空跑客户,联系广告,不管比我年长年幼,总是嘴不停推介杂志,腿不停联系业务,一天下来筋疲力尽嗓子嘶哑,到了晚上往往还要拜访客户。你今天签了合同,我明天就暗里较劲超过你,倘若没联系到业务,情绪低落,内疚自责不已。这就是我的同事,我的员工!面对这样的群体,我往往感到自惭形秽,我心情不好了,可以向他们无缘无故发脾气;累了,可以晚来早走少干一点,甚至偷懒一整天也没人来问;有荣誉了,往往是我最先得到。就因为我是社长是主编吗?真是惭愧!其实,领导者只有意识不到、享受不到优越感的时候,才能做到无私无畏,宠辱皆忘;才能多想工作多干活,工作出色树标杆,桃李不言下成蹊,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赢得足够的尊重和爱戴。但说实话,在一个岗位上时间久了,容易滋生惰性心理,是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集体荣誉感,不断唤醒我的责任意识,促使我不断做好工作,可以说,我与员工和谐相处,彼此敬重,精神互励,相得益彰。办好刊物大的目标不说,单就为了这个可爱的集体,不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实现价值的工作环境,岂不失职!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商者的心态跳不出你死我活利益独享的窠臼。我就接到过几次电子邮件,既有文字又有图像,无非是诅咒我们的期刊快点死亡,好让他们独掌天下。我一笑了之,是谁所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暗地里要铆足劲,就是要把期刊办出个名堂来,好好地活着就是要让恶意竞争者活得不轻松。在这个意义上说,冤家是我实实在在的老师,压力就是动力,它教会了我在挑战面前如何变得坚强起来。其实市场化时代我们都应以更加宽宏的心态迎接竞争和挑战,独木不成林,众商云集才能形成大市场,才会活力四射,对期刊而言,只有苦练内功,提升质量,加强服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同行的期刊,不但要看,还要仔细研究,稿件质量如何,广告来源及数量,稿费标准和发行策略等等,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尤其对竞争力强的期刊更应做到知己知彼,一切尽在掌握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没有这样的勇气和毅力,就真对不起骂过自己的“老师”。 这几年,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如撤销有线电视台建制、各省有线电视网络建成、全国自上而下成立广播电视网络集团公司以及数字电视、三网融合的加力推进等,导致我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级有线电视台不再是与无线台并列的独立机构,呼号已取消,机构已消亡,使得订阅量锐减;省、市县、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成,设备使用量大减,使得产业进入缓慢发展期,导致广告量下滑;集团化程度越高,设备采购、使用的规模化程度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小公司依靠广告推销产品已经变得困难,实力较强的公司不依靠广告照样可以把产品推向集团用户,有线电视向数字有线电视的整体转换就是明显一例。尽管困难是暂时且非致命的,但我的压力却是巨大的,对杂志的前景忧心忡忡,夜不成寐食不甘味,情绪变得越来越急躁。好在我有多个不同的朋友圈,可谓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君子之交淡如水,解忧开智谈笑间。尤其是我在陕西科技期刊界的一帮朋友,从事职业一样,酸甜苦辣感同身受,三言两语点拨,直言快语,推心置腹;或者王顾左右而言他,另一角度谈人生,论感想,说生活,往往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有轻装上阵之快。特别是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名誉理事长 张忠智 老师,面对纷扰的现实世界,不知老之将至,依旧以一颗年轻的心态迎接着每天新的生活,依旧以满腔的热情为科技期刊、为学会工作尽力而为;每当我们杂志有些许进步,他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褒扬,给我们提供展示自我、传播办刊理念的机会,使我们受益匪浅;他所总结的健康、知识和朋友——人生幸福三要素已经成为朋友间的忠告和追求。原《西北植物学报》负责人张行勇编审、高级记者一度面临人生的重大困窘,却依旧不坠青云之志,苦中作乐,积极磨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真诚大度一再证实:是金子放在哪里都发光;这位思想家和实干家,这些年不管是在办刊、教学科研还是日常生活,给了我实实在在的帮助,心存感念,不敢轻易忘怀。原《中国油脂》杂志社社长蒋新正高工,一心扑在工作上,超负荷的劳作使其积劳成疾,不怨天不怨地,乐观豁达;离开杂志岗位以后,迎来全新天地一片,学管理,钻学问,成为名副其实的粮油科技和食品安全专家,多次成为媒体人物发表真知灼见,而其博客更显思想火花和学术睿智,应者云集。还有许许多多科技期刊界的朋友、交大朋友和社会上的朋友,不见得经常见面觥筹交错,偶尔的一个电话,一个问候,一份邮寄过来的杂志,或者匆忙身影的闪现,都让人感到是那么的真诚和踏实。朋友们对事业的忠诚,对开拓的用力,对生活的热爱,对困难的蔑视,对名利的淡泊,对朋友的帮助,给了我很深的影响和激励。朋友是金,朋友是我前进路上的助推器。 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中处处有榜样。敞开心扉,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受益不尽。这些年,我们的期刊在行业领域影响越来越大,跟各类朋友的关怀和支持分不开。以文交友,其乐融融;以刊交友,其情浓浓;以心交友,天长地久。 以人为本,有效管理 领导水平体现在管理中,管理好坏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期刊不管大小,都是一个集体;既然是集体,就存在管理的问题。管理得好,大家就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管理不好,集体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大家心里憋着气,干活没劲,还容易滋生矛盾,你看不惯我,我看你不顺眼。在这样的集体里,谁都感到别扭,感到不舒服,更别说争一流出效益了。 我们杂志社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团结友爱,松弛有度,大家各行其是各尽其责,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实在得益于各项工作制度的约束。因为管理来源于杂志社实际,又应用于实际,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做到简捷有效,方便实用,既让员工觉得无规矩不成方圆,又不觉得管理是冲着自己来的,是给自己套枷锁,因而有效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有一个著名的“小球斜坡”理论,怎样让小球在斜坡上不下滑?靠管理止动;如何让小球在斜坡上上升?靠创新增加动力。说明管理得当,至少可以使各项指标不下滑,事业平稳发展,可见管理的重要。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经验成堆,国内外都有大量成功案例。这里我只探讨一个问题,就是经常说到而很难做好的管理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这里的人,应该是编辑部里的多数人,如果能把全部工作人员都照顾到则更好。多数人在单位能心情舒畅地发挥潜能积极工作,从管理上讲就是做到了以人为本。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规矩太多太严,人又反感,反感了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但没规矩人心就散了,单位就乱套了,怎么解决这一矛盾?我的做法是,让员工亲自参与管理,每有管理规定出台,必经过四道程序:第一步,根据实际需要草拟管理办法;第二步,提交每一位工作人员,要求他们写出修改意见;第三步,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定稿(对个别人的不同意见,尽量提前沟通好;实在沟通不了,可以保留意见,但管理办法一旦确立则必须执行);第四步,以文件的形式分发每人一份,同时杂志社存档一份。因为管理办法是大家参与制定的,首先从心理上有一种认同感、亲近感,而不是抵触和被动服从。这样一来,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知道,管理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针对群体的,都会自觉地加以遵守。领导在与不在,杂志社工作照样进行。每一个人心里都明白我是为制度、为企业、为我自己而干,而不是为领导而干。管理由要我执行变成了我要自觉遵守。作为单位的领导来说,则把头疼的管理变为快乐的管理,轻松的管理,简单的管理。我体会,这就是管理以人为本,这就是制度管人,不是人管人,任何员工只对制度负责,不是看领导脸色行事。 以人为本还体现在以仁爱之心关心人,体贴人,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人。据了解,这几年随着期刊事业的发展,各单位陆续进了一些雇用人员,他们有的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有的是下岗职工,有的是退休返聘人员,与原有职工在一起工作,在心理上难免自卑,有一种隔膜感,总觉得不能融入集体;编辑部个别正式工、固定工也容易产生优越感,言谈举止趾高气扬,甚至提议工资福利应该有明显差异。对此我的看法是,对杂志社而言,只有岗位的不同,没有年龄长幼时间先后之分;只有能力水平的差异,没有人格上的高低。再从法律的角度讲,在同一个用人单位,只要是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不管出身如何,来自何方,一律都是单位的职工,不存在“正式”和“临时”之分。只要是单位的员工,就应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享受完全平等的待遇,要说有区别,只能用岗位、能力水平、工作绩效的差异来区分待遇的不同,除此之外,应当一视同仁。 要使编辑部成为一个能战斗富有朝气的集体,就必须打破所谓正式工与聘用人员、城里人与乡下人、老职工与新职工、高职称与低职称之间的界限,谁能在具体的岗位发挥出色,谁就应该受到尊敬和激励。虽然一开始有人对此理念不理解,认为是“胳膊肘向外拐”,但久而久之,大家看到在工资、福利的发放上完全依据能力水平和对单位的贡献,根本不存在偏倚和歧视,慢慢的观念都转变了,聘用人员没了“我只是临时性的”、“咱和人家不一样”的心理障碍,正式工、城里人也没了傲人的语气。这种按岗位的不同、能力水平的差异作为衡量人、激励人的标准,也容易在单位创造一种既宽松和谐又奋力争胜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容易稳定人心,稳定工作。 有人认为工资待遇是留住人心的重要因素,其实也不尽然,在某种程度上,人文关怀更有效果。从 2000 年到 2007 年我们一直是半月刊,扣掉双休日 11 天出一期,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但我从不提倡晚上和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近年来还一直坚持每天 7 小时工作制,坚持为职工创造开展文体活动的条件。这些年来,杂志社工作队伍稳定,效率很高,一名员工总结工作时说:“论收入我们并不多,但这里的人、这里的工作环境很是让人留恋,在这里,我们是作为人而存在,作为人而发挥作用的。”有两名员工因举家搬离西安,离开杂志社时,泪流满面,依依不舍,很是让人感慨。 管理有效,就得保证实施的持久性,不能朝令夕改,让员工无所适从。特别是在绩效工资这一块,更不能随心所欲,草率行事,看你拿得多了,就想办法抑制一下,或者赶快修订管理办法,让你不能冒尖;或者搞搞均衡,让本该少拿的人多拿一些,其结果是鞭打快牛,快牛有气不想再快,慢牛再慢吃喝不愁,不利于杂志社整体效益的提升。最聪明的办法是鼓励员工多拿效益工资,他拿得多了,说明他给单位带来的效益更多,他拿不上效益工资,说明单位整体效益没有提升。这不仅是管理问题,更是管理理念问题。以人为本不是劫富济贫,更不是对能力水平不高又不努力上进人员的同情和恩赐。 另外,管理宜大不宜小,宜粗不宜细,岗位明确,目标明确,要求明确,就看他干得怎么样了,不要迟到一次、请假一次,都要婆婆妈妈说个不停,这是管理上的本末倒置。在方式上,提醒比训斥更能收到好的效果,能私下里通过交流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轻易上会。无效率、无效益的会最好不开,开得多了,人就疲了,把一些严肃的、重要的事情也容易当成耳边风。日常管理的最高境界其实是“不管”,这同样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不是时时处处顺着人,更不是向人的献媚和讨好,而是大多数人(当然全部最好)在制度的管辖范围里心情舒畅地工作和生活,在工作和生活中切身体会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价值。管理中有矛盾是必然的,无矛盾,管理就失去了意义。管理者怎么说,下面就得怎么听,这不是管理者树立权威的应有之意。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不同观点。管理的方式应该是民主的,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民主不意味着领导不要主见,当断不断,放弃责任,比如杂志社只给少数人涨工资,或者搞民主评议,或者领导直接拍板,都不失为好的办法。但牵扯到个人利益,民主评议有时候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和公而忘私,费时费力,弄不好还要影响团结。这个时候,领导说了算则很有必要,你只要能给出一个服人的充分理由即可。由于岗位不同,比如编辑岗位与经营岗位,效益工资差别较大,尽管提倡同类岗位收入拉开距离,不搞平衡,不搞照顾,但都是编辑部的员工,都干得很好,只是因为岗位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就应该发挥协调功能了,使各方都能体会到受到了尊重,有尊严。 当然每个单位有每个单位的情况,管理的办法也不尽相同,但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让员工乐于效忠于企业,在效忠中不断获得理应获得的收益,不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 从学习中获得新思维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越多,视野越宽阔,工作越有后劲。平时再忙,决不放弃学习,当“放松了理论和业务学习,才把工作没有做好”成为总结会上普遍的托词之时,我就尝试着在我们单位推行“为了把工作做好,必须把理论和业务学习落到实处”的学习制度,并为员工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报刊上或其他单位有好的经验材料,复印下来人手一份自学。几年来,先后有四五名青年员工边工作边接受成人教育,均已获得大专或本科学历。学以致用,不但工作效率、质量明显提高,也能把工作中的所思所想写成论文发表。 就我本人而言,不善言辞,思维迟钝,缺乏思辨,克服这些缺点的唯一途径是读书,通过读书使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起来。 1997 年,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习时,对知识经济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与几个朋友讨论交流,最终演化成《创新 知识经济的灵魂》、《撬动地球的新支点 创新与知识经济》两本书。现在看来,那时对知识经济的思考太过肤浅,有些观点还值得推敲,但毕竟凝聚了我们的心血。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推动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实践知识经济的一个阵地,作为长期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者,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于是,我和张行勇编审、高级记者一起撰写了《科技期刊创新论》一书,从创新与知识经济的角度对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由于许多观点来源于科技期刊办刊实践,因此得到编辑同仁的普遍认同和肯定。 2002 年 8 月我获得西安交大编审职称,朋友们给予了真诚的祝贺。一位已走上领导岗位的朋友深有感慨地说:“你为咱们这一批人争得了荣誉。”是啊,在偏见不能消除的环境里,一个被边缘化了的人,从事的不是学校十分重视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主流事业,所编期刊也不是学校视作反映教学科研成果的必不可少的学术期刊,而是与学校毫无专业联系的可有可无的技术性期刊,能得到学术和能力上的认可是多么的不易!而另一位朋友则戏说:你能不能考个博士,再给我们一个欣喜?真是“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说者随意,听者动心,这便有了随后三年的读博经历。一不做官,二不从事教学科研,博士学位的头衔似乎与学历世俗化、实用化的现实格格不入,正因为不入俗,读书才更加清纯无杂,犹如品陈年老酒,味甘醇而悠长;也正因为不入俗,读书才少了盲目和功利。人到中年,世态百相看过,酸甜苦辣尝遍,世事看淡的同时也看得更清更远,对以后的人生安排会更加实在而可行,这个时候,能重回校园静心读书,看自己所想看,思自己所想思,做自己所想做,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感谢科技期刊的实践,使我得以将文学期刊作为论题加以深入研究,其间异曲同工之妙,常常让人兴奋不已。读博三年,是紧张忙碌的三年,是青春焕发激情四射的三年,是潜能得以超常发挥的三年,是充实、快乐和幸福的三年,可惜时光不再,可喜泽被将来。尽管所学与所办期刊专业差距太大,好在学术感悟、学问方法相通,以此思维做彼学问,未必没有毛塞顿开、大彻大悟之时,毕竟,我与期刊事业荣辱与共。(顺便交代:阴差阳错,因有了博士帽,有了较多的新闻传播、科技传播实践,自己心动加上几位教师朋友的鼓动, 2007 年走向了教学岗,但仍做期刊。) 花开自有花落时。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一本杂志,不可能永远处在巅峰,但我们却可以找到兴盛期多维持几年的有效办法和途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市场激烈竞争所施加的压力,恰恰成为我们不断开拓创新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有线电视》杂志的创办;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有线电视》杂志的发展;同样,没有创新,也就不会有《中国有线电视》杂志的未来。所谓创新,就是不循规蹈矩,就是不怕竞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自由”经济,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双重性决定的。别人在杂志上持续多年打上“惟一经广电总局批准的有线电视专业期刊”明显违反《广告法》却堂而皇之,其中肯定有不正常因素起作用,而我们在宣传自己的广告中有“中国创办最早的有线电视专业期刊”却不被允许,这只是陈述了一种事实,并没有实质性的违法内容。市场化在目前的中国毕竟还缺少规范化的市场,如果规范,就不会只管你而不管别人,所以,那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想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前进而自己徒发怨气无所作为。还是邓老说得好,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谈何创新,谈何成就,谈何发展生产力,谈何改善职工生活,谈何创建和谐社会! 原载精英博客 2010 年 09 月 15 日 10:11:54 《李明德的博客》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649501_p_1.html
个人分类: 推荐|246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