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主编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主编

相关日志

主编的新书《<群书治要>选粹与导学》出版了(人民日报出版社)
xiao 2013-11-10 23:54
鄙人担任副主编的《群书治要选粹与导学》一书,十月份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兹将相关照片奉上,与大家分享。
个人分类: 敝帚·自珍|4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Jillian M. Buriak:美国《材料化学》杂志的新主编
热度 1 zhpd55 2013-8-24 10:16
Jillian M. Buriak : 美国《材料化学》杂志的新主编 诸平 据 CEN 周刊网站 2013 年 8 月 22 日 报道,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Universityof Alberta )化学教授 JillianM. Buriak 将在 2014 年 1 月起进入《材料化学》( Chemistryof Materials )杂志编辑部,接任 Leonard V. Interrante 教授的职责,成为新一任《材料化学》杂志的掌门人。 美国化学学会( ACS )主编的《材料化学》杂志是主要刊登化学、化学工程以及材料科学交叉方面的研究论文,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学教授 Jillian M. Buriak 被任命为一名新主编,将在明年元月起接任创始编辑、前任主编 Leonard V. Interrante 教授的工作。 Leonard V. Interrante 教授是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的荣誉退休教授,早年毕业于美国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Riverside )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其无机化学博士学位 在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 (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获得, 他作为一名 NSF 博士后研究人员曾经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进行过研究工作 , 博士后出站回到美国,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助理教授。 1985 年在伦斯勒理工学院被优先聘任为正教授, Leonard V. Interrante 博士曾经是美国斯克内克塔迪通用电气研发中心( General Electric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in Schenectady )的研究化学家。 Leonard V. Interrante 博士 热心社团工作,长期服务于美国材料化学分会。他从前是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无机化学分会的秘书,也是 IUPAC 材料化学分会会长;还担任组委会主席、财务主管以及美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分会会长 , 首届“电子材料化学”戈登研讨会( 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on The Chemistry of ElectronicMaterials )的创始人兼会长等职。 2010 年 Leonard V. Interrante 博士 当选为美国化学会会员( ACS Fellow )。自 1989 年以来他就一直担任《材料化学》的主编工作,他也是《材料化学》杂志的创办人之一。 对于将在 2014 年元月由 Jillian M. Buriak 教授接任连任 20 余年的 Leonard V. Interrante 主编之事,美国化学会期刊出版集团的高级副总裁 Susan King 说: “ 化学会已经选定 Jillian M. Buriak 教授作为《材料化学》杂志的下一任主编,我们将与她一起工作感到非常高兴 ,Buriak 博士的到来同时会带来她对材料科学领域的敏锐洞察力以及以她自己的魅力来引领《材料化学》取得更大发展。她已经对于《材料化学》的未来创新发展有所谋划,我们相信《材料化学》将会在前任主编 Leonard V. Interrante 博士奠定的基础之上,未来会继续蓬勃发展,不断壮大。 ” Jillian M. Buriak 教授 本科就读于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 1986 年 9 月 -1990 年 6 月),获得化学学士学位; 1991 年 9 月 -1992 年 6 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 France )路易·巴斯德大学( Louis Pasteur University, Université Louis Pasteur )获得 D.E.A. , 1992 年 6 月 -1995 年 5 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路易·巴斯德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1995 年 7 月 -1997 年 6 月在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做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出站之后 , 1997 年 8 月 -2001 年 8 月在美国普渡大学 ( Purdue University )任化学助理教授; 2001 年 8 月 -2003 年 7 月在美国普渡大学任副教授, 2003 年 7 月 - 今在加拿大国家纳米技术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同时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学教授。 Jillian M. Buriak 教授曾经获得多项奖励以及荣誉( Honors/Awards ),下面仅仅列举 2005 年之前的 20 项: 05/2005, RutherfordMedal (Chemistry)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05/2004, Canada Research Chair in Inorganic andNanoscale Materials 04/2004, Canada’s Top 40 Under 40 03/2003, ACS PureChemistry Award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 annual award toan academic researcher in chemistry or chemical engineering under age 36, in North America 05/2002-05/2004, Camille Dreyfus Teacher-Scholar Award Annual award and grant for research andacademic scholarship 09/2001, FreseniusAward National US award presented to a scientistin chemical science areas under age 35, by Phi Lambda Upsilon, NationalChemistry Honor Society 04/2000-04/2002, Cottrell Teacher-Scholar A two year research/teaching fellowshipfrom Research Corporation, awarded to 16 third year assistant professors in theU.S, in chemistry, physics and astronomy 10/2000-10/2001, 3M Untenured Faculty Award 04/2000, Purdue University School of ScienceOutstanding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ward 04/2000-04/2002,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Fellow A two year fellowship from the A. P. SloanFoundation for research 04/1999-03/2003, National ScienceFoundation ( NSF )Career Award 8/1997-8/2002, Camille and HenryDreyfus Foundation, New Faculty Award 6/1995-6/1997, Natural Science and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Postdoctoral ( NSERC ) Fellowship 9/1991-5/1995, French GovernmentScholar (Boursière du Gouvernement Français, Ministère des Affaires Etrangères)Doctoral studies fully funded by the Government of France 2/1994-5/1995, CIES Fellowship Research fellowship from the CentreInternational des Etudiants et Stagiaires in France 5/1994, The InternationalPrecious Metals Institute Award Awarded for research on rhodium and iridiummetal complexes 9/1990 - 2/1991, Catherine Innes Ireland Fellowship Harvard-Radcliffe fellowship given forindividuals strong in both academia and extracurriculars to fund humanitarianprojects. Used to assist the Fijian government by teaching high schoolscience courses and preparing teaching materials 6/1990 - 8/1990, ICIInternational Fellow, Kortenberg, Belgium 6/1990, Danforth Teaching Award Awarded by Harvard Universityfor teaching excellence 5/1990, American Institute ofChemists Student Achievement Award 据谷歌学术搜索可得, Jillian M. Buriak 教授 1990 年以来已经发表论文 200 余篇,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一篇论文 {JM Buriak.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on silicon and germanium surfaces . Chemical Reviews , 2002, 102(5): 1271-1308.} 累计被引用 1283 次, 200 余篇论文总被引 6726 次, 2008 年以来被引用 3919 次; H 指数 37,2008 年以来的 H 指数 30 。具体被引指数见表 1 ,被引超过 200 次的几篇论文见下图。 Table 1 Citation indices All Since 2008 Citations 6726 3919 h-index 37 30 i10-index 67 62 (Hi-res image) 更多信息请浏览: http://www.chemistry.ualberta.ca/FacultyandStaff/Faculty/JillianBuriak.aspx ; http://www.chem.ualberta.ca/~buriak/research.html http://pubs.acs.org/page/cmatex/multimedia/index.html Interview with Jillian M. Buriak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8331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期刊编辑的胸怀
热度 15 wangdh 2013-7-6 01:16
学术期刊编辑的胸怀 (王德华) 学术期刊编辑需要什么样的胸怀?这恐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编辑手中是权力还是义务?这也不是每个编辑都明白的。有的认为是一种权力,可以主宰作者稿件的生杀大权。有的认为更多是一种义务和一种责任。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创新性,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的规范性。 国内的很多学术期刊的编辑有时候会感到自己受了很多委屈,会蒙受作者一些无缘由的抱怨和埋怨。 不可否认,编辑素质对于学术期刊的质量无疑是很关键的。处理稿件的规范性、效率性,审稿专家的权威性,对有争议稿件学术价值的敏锐性,学术精神和学术规范的一贯性,是学术期刊质量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说个自己最近内心很受冲击的一个经历。我们有一篇关于光周期影响动物产热和能量代谢的稿件投到专业期刊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负责稿件的主编审理后,返回的结论是拒稿,理由是稿件内容不符合刊物发表论文的范围。接到这个审稿意见,很是不悦,动物的产热和能量代谢怎么不属于 thermal biology 的范围呢?虽然稿件质量不是很高,但这个拒稿理由是不成立的。我心静了几天后,决定给编辑回复,说明我的意见,稿件内容完全符合刊物刊载的范围,拒稿理由不成立。 没想到主编很快就回复了。这次回复解释了他为什么拒稿的理由,说我们的稿件虽然与产热和能量代谢有关,但主要是光周期的影响结果,没有温度处理实验,没有体温的数据等。这是拒稿的理由,很抱歉在拒稿信中没有说明详细理由。 关于这个理由,我还是不同意。又回复主编:尽管我们这个实验中没有温度处理,没有体温的数据,但这些信息我们在另一篇文章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B) 中已经报道和讨论过了。文章中的产热能力与能量代谢的数据,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温度的影响。由于动物对光周期很敏感,光周期与温度也是直接相关的。如果是因为稿件质量的问题拒稿,我认可,如果说是稿件内容不符合刊物范围而拒稿,我还是不接受。在这封信中,我还提到了一个隐隐约约的一个感觉。尽管当今中国的某些科学家在科研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影响了中国学者的学术声誉,我们研究组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我们研究组在中国的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中是具有引领作用的,我们的研究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主编又很快回复:主编说很感谢我的开诚布公,但他的拒稿决定与这个没有任何关系。他又强调了一遍:尽管光周期对产热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与温度是间接相关的,但他还是希望在实验中看到光周期和温度的共同影响。文章内容必须是直接的 thermal biology 。在这封信中主编问,根据我们的交流,我想邀请你加入我们的编委会,你是否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寄一份简历给他。 ... … 前些日子收到了 Elsevier 出版集团的邀请函,邀请加入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期刊的编委会。 链接: http://www.journals.elsevier.com/journal-of-thermal-biology/editorial-board/ 这次经历,我很受触动。我做期刊主编多年,也担任一些期刊的编委,也为很多期刊审理稿件。说实话,如此耐心的回复,如此的心胸,我自叹不如。 再说句题外话,有意思的是,我还担任了2天的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期刊的编委。由于 我同时收到了2封邀请函,开始以为是同一个期刊。等详细看时,心里发虚了,另一封邀请函是 邀请加入学术期刊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编委会。这个期刊我没有什么印象,登录期刊网站浏览了一下期刊发表的论文,明白自己对这个领域是外行,没有能力担任编委 (编委的第一责任是为期刊质量做出贡献,对论文质量把关)。我发现我的名字已经在期刊编委会的网站上了。心里开始冒虚汗了,赶紧回复 Elsevier 出版集团,说自己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不适合作为这个期刊的编委。还好,第二天出版集团就同意了我的“辞呈”。 今天还收到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执行主编对副主编们的感谢函。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继续保持了高 IF 和在生态学期刊中的地位。信函中说,“我们都知道,向学术期刊投稿有可能是一个创伤的经历,但是我们获得的作者对在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的投稿经历的反馈是不错的。” 期刊编辑需要学术眼光,也需要一种胸怀。要有原则,要能够倾听善意的批评意见。注意收集作者的反馈意见。期刊编辑的学术水准和魅力,对学术期刊的发展是加分的。 自勉! ××××××××××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的稿件范围: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 Environment, Evolution and Medicine The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publishes articles that advance our knowledge on the ways and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temperature affects man and animals. This includes studies of their responses to these effects and on th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Directly relevant to this theme are: • The mechanisms of thermal limitation , heat and cold injury, and the resistance of organisms to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acclimation , acclimatization and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to temperature •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patterns of hibernation , torpor, dormancy, aestivation and diapause •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growth, ageing and life-span • Studies on modelling heat transfer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 • The contributions of temperature to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nimal species and man • Studie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and physiology related to temperature • Behavioural and 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of body temperature including its pathophysiology and fever • Medical applications of hypo- and hyperthermia Article types: • Original articles • Review articles Benefits to authors We also provide many author benefits, such as free PDFs, a liberal copyright policy, special discounts on Elsevier publications and much more. Please click here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our author services . Please see our Guide for Authors for information on article submission. If you require any further information or help, please visit our support pages: http://support.elsevier.com 美丽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11257 次阅读|33 个评论
主编(副主编)如何选定及其职责如何描述?
热度 1 liangjie74 2013-5-16 12:13
前段时间比较忙,本来不打算申报今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的课题了,过完5.1劳动节后却发现这两个题目还没有人领:主编(副主编)如何选定及其职责如何描述? 主编(副主编)终审决定如何做?我想是不是做主编的不屑于回答,而做编辑的又不敢回答,我试着领走了。说实话,这个题目是有些不好回答,因为国内各个科技期刊的运作模式不尽相同,不知道按哪种模式写能有概括性,也深怕由于自己的孤陋寡闻导致以偏概全,所以发此博文,希望了解到国内科技期刊更多的运作模式。
339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主编问我健康状况如何,能否给他们期刊审稿
热度 2 cosismine 2013-5-14 22:26
手术后他让我审稿,我告诉他我病了,不能为他们审稿了。那时候其实已经很糟糕,审稿老拖延,但他得知我的病后,说be sure to have my full respect. 当时说过,病愈后继续为他们期刊服务。也不过是客气话,我曾经以为死亡离我很近。 今天他通过我导师问我,他是否可以邀请我为他们期刊审稿。导师说, He appreciates you very much as a good reviewer, so being asked is a form of recognition of your capabilities....... 那时候审稿,不知道天高地厚,横加指点,为所欲为,有时候,别人都接受了,却被我拒稿,导师一直害怕我的声誉因此受影响,要我放弃自己的观点,同意发表,我却坚持,并把毛病指给主编,说如果你可以接受这个毛病的话,我就同意接受。 说实话,心理小小有些得意,只是所有这一切,都抵不过家庭亲人的快乐。
个人分类: 我美丽的秃瓢岁月|2863 次阅读|4 个评论
给钱给你主编位置——这事你信吗?
热度 1 seatin 2013-5-4 16:27
这半年频繁收到一个自称为北京某名牌大学(JTDX?人家声称,需核实)出版社编辑的QQ,每逢节假日必须给予热情洋溢的问候,然 后就一般转入正题,在QQ里面反复声称,他们目前xxx图书要出版了,空个第二主编的位置,邀请参加,说白了就是你给钱我给你个挂名;或者就是他们掌握许多期刊信息,可以发表,然后有个价目表,此类云云。 本来也就相安无事,就当是骚扰,今天不知我咋了就手长,去给点击下载下来了,我一看这火就上了,什么狗屁期刊嘛,几乎没有听说过,还均价在600-1100元/版,你是明火执仗抢钱的吧?接着嘴也长,在他们的群上说,“你们列的期刊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而且价格高的离谱,我们投个一篇EI期刊论文也就2000块钱封顶了吧。”。这不炮轰来了,各种讽刺,各种挖苦,问我:“你是不是教授啊?你发过EI没有就乱说”,我就奇了怪了,必须教授才能发EI啊,你们“出版社”的品味和认知也太低俗了吧!还说:你投过文章没有,目前一篇核心都要3000块钱了,娘希匹,哥的投的文章也不下20篇了吧,什么时候收过2000也上的,最后,我懒得和他们争辩,道不同不相为谋,祝他们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然后退群、拉黑。 这儿需要说下,如果真是如她所说的正规出版社,我真为这样的出版社而羞耻,如果长此以往,希望你们不要把中国出版界给污染完了。如果是冒名的,希望出版社能赶快出面处理此事。
2992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物信息学》新主编寄语
dechang 2013-4-28 07:5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院化学所毛兰群教授担任RSC分析化学Analyst的审稿主编
hmzhmz 2013-3-27 14:30
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所(InstituteofChemistry)的毛兰群教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TheRoyalSocietyofChemistry)分析化学期刊Analyst的审稿主编(AssociateEditor)。毛兰群教授的加入,对于促进和提高中国分析化学的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有更多优秀的化学工作者能够与英国皇家化学会一起工作,共同推动中国化学科学研究的发展。祝贺毛兰群教授的加入。
82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诚挚祝贺我刊主编王恩哥院士任北大校长!
热度 3 dudy75 2013-3-22 21:34
诚挚祝贺我刊主编王恩哥院士任北大校长!
2984 次阅读|3 个评论
NATURE主编来信,感谢我给他们审稿
热度 7 lpzhao 2013-2-2 01:23
大意是说,你去年为NATURE审稿3篇,这是不多见的!为了感谢你的贡献,免费送你一年的NATURE本刊或其旗下任何一种刊物的订阅。我选了NATURE本刊的订阅。 做审稿人都是没有报酬的,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家,为同行审稿或者被同行审稿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报酬,照样乐此不疲。 NATURE能送一年的订阅,也算是个酬谢,不客气,照单全收了。 Gmail - Thank you for referring NPG papers.pdf
个人分类: 科学方法|7880 次阅读|10 个评论
作为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杂志主编的最后一封信
热度 1 王飞跃 2012-12-31 17:37
作为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杂志主编的最后一封信
这是本人作为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杂志主编所写的最后一封信。四年来,我感到作为主编最费心、最费力、最费时的工作就是写 “Letter from the Editor” 。然而奇怪的是,除了时间上的压力之外,我对每一次写信都有一种期盼,而且是一种挑战性的期盼。除了因病没有完成今年第 2 期的信之外,我总共写了 23 封信。这些信反映了我对许多学术研究,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的粗浅看法,一般比较空洞,但可能是今后自己许多研究的源头。对我个人而言,这些信远比自己的学术文章有意义。最后的一封信,本想系统地回顾一下四年的经历,基于时间的压力,只好匆匆地写了下面的短信。 再次感谢过去四年来所有对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做出贡献的同仁,并预祝杂志在新的主编曾大军教授和编委会的指导下更上一层楼! 祝新年快乐!
232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就韩寒当科普书主编再说两句
热度 1 Bobby 2012-12-16 18:48
看着大家就韩寒当科普书主编开起了火,我就再说两句。 显然,对一件事情的评论有几种基点,一是就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实至名归;二是就目的来看,是否有意违规,是否在其中攫取不当得利;三是就结果而论,是否有良好的社会结果达成。 科博网上反对韩寒当科普书主编的主要是第一个基点 ,觉得韩并非科学界中人,对科普书主编没有资格,这样当主编是一种尸位素餐,窃取他人果实,是一种违规或不端现象; 科博网上不反对韩寒当科普书主编的主要是第二、三基点。 就第二基点而论,觉得韩当科普书主编是别人利用,或者说真正主编与韩相互利用,前者利用韩的名气和市场号召,至少韩是给这本书起了名字的(将一本科普书起为“它们”确实太文艺了点,除韩外,科技界人断不会用这种书名的)。这种当主编的做法实则是出版界之潜规则或明规则了。就第三基点而论,科普书出版是赔钱货,韩当主编可能成全了这部书的出版和发行,如果韩不当主编,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 由于基点不同,争论双方都没办法说服对方。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81 次阅读|2 个评论
再说“主编”
热度 5 xcfcn 2012-12-15 20:42
有人一再辩称韩寒挂主编没问题,因为其他两个人的贡献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清楚了。 我虽然不知道“主编”是什么玩意,但我知道导师和通讯作者是什么意思。显然韩寒挂主编就表明这本书他是主导,而其他两个人仅仅是执行者而已,韩寒主编对所有事情(好事/坏事)负全责,说的极端一点,如果那本书获炸药奖的话,少不了韩寒这一份,而且韩主编还是头一份。 但,这是事实吗?如果不是,为什么韩寒可以挂主编?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死命的为之辩护? 真不理解!
个人分类: 杂论|1313 次阅读|8 个评论
屁股决定脑袋!
热度 7 xcfcn 2012-12-15 17:29
博主按:孟津老师引来的“韩主编事件”导致持续的争议。孟津和老蒋对韩寒挂主编持宽容态度(认为是市场规律可探索或技术问题),但我、编辑杨晓虹和主编王德华认为 这是是非原则的问题。 大概我上升到一个“道德制高点”,老蒋作为研究伦理学的人感到有点郁闷。我以及zzjtcm也很惊讶老蒋的立场,刚看了孟津老师的文章,我似乎理解了孟津和老蒋的立场:那是因为老蒋和孟津是宽厚长者,深知出版书籍尤其是科普的不易。所以对于“它们”的擦边球抱足够的宽容。总觉得如果是好书的话,挂主编不是什么大事。 但显然扫地僧和陈安等人不这么看,他们是站在一个平等的视角(他人的视角),觉得挂主编这种行为(魔鬼的交易)看似没有伤害别人,其实这种情况蔓延的话,必然伤害到以后小人物的著作更难出版。所以必须对这种行为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其实我的立场反而是比较和稀泥:就是一旦(在公开场合)提到这种事情,我们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我们不提的话,我们可以默认/宽容这种行为的存在。 另外感觉孟津老师也有点生气(当然也不排除孟津老师可能真的有点孟夫子气),对陈安把“推荐博主”列出来示众表达抗议。我作为一个老混在网络上的人,觉得孟津老师的反应大了点,大概扫地僧和陈安也有点惊倒了的味道。在我看来,陈安列出那些“推荐博主”仅仅是表示孟津老师的人缘/魅力有多大而已。应该没有任何株连九族的意思。 PS:事实上,这样的道理很浅显。为什么会在科学网争的一塌糊涂呢?看来大家的公民课没上好啊! 孟津: 砖头飞过后再说科普的问题 每个人说话、做事都可能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等原因而引起争论。争论是件好事,可以让事情更明白。但前提是大家要守一些争论的规矩,否则就会变得难看,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如果我们从文革中能学到些东西,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可以不喜欢一个人,但不要去侮辱他;我们可以喜欢一个人,但也用不着去崇拜他。科学网上的争论中,虽然有言词尖刻的时候,我觉得基本上还是理性占了上风。但有一点我觉得是不妥的,就是在自己的博文下,列出推荐支持不同意见者博文的读者名字,让我想到株连九族的旧式文化。每个人写的东西,以理服人,自己负责,这就很充分了。别人推荐一个博文,不见得就是赞同或者部分赞同该博文,我们没有理由让读者来为任何博主的文字担待责任,或者让他们感到为难。尊重别人,宽容别人,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时时记住的事情。 Sweeper 2012-12-14 15:41 其实我昨天的随手评论,是真的为您所推荐的那本书感到可惜,纯粹的个人感觉而已,没想到闯了祸。我相信您所认真推荐的,一定真的是本好书。只是我的确不肯把韩少的挂名之作,搬上我的个人书架。 一念之间,总觉得要是白天把韩少弄上架,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其它我所热爱的作者们,就会纷纷地从书架上跳楼 … … 这当然完全是我个人的感性迂腐之见,其实真的没有什么道理。不过是萝卜青菜,各人所爱而已。但有这种迂见的人,大概也不少。所以我才为按照那种所谓的“市场规律”所出的好书,感到可惜。 在这件小事上,如果硬要讲道理的话,1楼,22/24楼两位女生所讲的感性道理,我比较认同。而孟夫子您忽然板起面孔,特别是在倒数第二段里所站的高度和姿势,我觉得有点像照片里的那只大的mesozoic mammal 啊 且落荒而逃,免得吃规矩。 陈安 2012-12-14 21:59 如果孟津来主编《它们》,应该是大大降低了那本书的品味,至少比当前的这个主编要低很多 sweeper跑了,我也跑了,没想到孟夫子的帽子工厂虽然没明着开,但是水平不低于文革中的那些位。 再不敢评了
个人分类: 杂论|1683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不解和求解:主编、师生和猪肝
热度 16 wangdh 2012-12-15 11:13
不解和求解:主编、师生和猪肝
不解和求解:主编、师生和猪肝 (王德华) 北京又一场积雪,看来应该不是末日,来年是一个好年头。老话说:瑞雪兆丰年。 一、谁可以做主编? 韩寒主编了一本科普读物《它们》。有老师对“主编”提出质疑。蒋老师从科学传播的角度进行了论述。我在蒋老师的文章: “从《它们》谈科学传播 ”下的评论(和请教): 【 wangdh 2012-12-14 12:57 科普书、娱乐书、消遣书,不管是不是韩寒,做主编应该是可以的,为了市场和传播的目的的话。 专业书、科技书籍,蒋老师应该是不赞成这样的挂名主编吧?那样的话,科技界、教育界可真的就乱了啊。 请问:主编,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内,是否含义和责任不同啊? 】 蒋老师回复 (2012-12-14 14:20) : 1、 咱们科技界、教育界本来就真的够乱的了,而且还不是韩寒闹的。 2、 科技界、教育界中许多书、丛书的主编做出的贡献远比韩寒来得要小,而且还没有韩寒这样明确标出作者的实际贡献。在这方面,那些主编应该向韩寒学习。他们可以当主编,但是应该把实际做了什么工作说清楚。 我还是对什么资格的人可以做“主编”、主编应该有什么责任等问题有些疑惑。我自己作为一个学术期刊的主编,知道自己的责任,一定不是挂名而已。我也参与过编辑一些书籍、著作,也知道一些主编需要做的事情。我觉得“主编”不是很随意的,是很严肃的事情。如果学术界真有一些乱象,不等于我们就要去宽容,甚至去纵容,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受害。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学术著作的主编可以随便挂名,一个公司老板肯出经费资助,他(她)是否可以担任《中国生物学研究进展》、《中国物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数学研究进展》等等之类的著作的主编?或者某个专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学》等专著的主编? 如果可以,学术界、教育界的水是进一步浑,还是逐渐变清?学术著作时一个学术人的成果,是可以衡量评价一位学者的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您认为学术著作可以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做主编吗? 补充:Cell集团的杨老师关于“主编”职责的说明(引自黄老师的博客评论): 【40 杨晓虹 2012-12-15 03:09 呵呵35楼的评论涉及到了我的 domain,我就说两句吧;) 首先我倒不觉得这里很多人对《它们》的出版不爽。至于主编的职责,国际上也从不要求主编必须参与书籍刊物的具体写作。有的主编会写序言或Editorial有的不写,但我没有见过叫只负责序言加市场推广的作主编的,序言作者就叫序言作者,市场推广就是市场推广(marketing director etc), 营销就是营销,公共关系就是公共关系。注意这里只是在假设《它们》现在说的主编只负责了序言和市场推广,如果真实情况是韩寒直接参与了下面的工作,那他的主编衔头自然是当之无愧的。 那到底主编都干和不用干什么?像上面所说的,一般国际的科技出版惯例上并不要求主编写序言和具体章节,主编也并不需要太关心市场推广产品销量等等。但主编必须是这本书或刊物的灵魂,决定它的aim and scope,读者群的定位(这个也间接决定了要用多浅显或专业的语言写),决定内容的广度深度覆盖范围和质量的最后把关,决定或参与决定写作制图审阅编辑校对排版制作发行的团队和流程及各种deadlines,如果要外审谁来外审,内容或版权等有争议(出版前及后)或审阅人意见不一时怎样解决和定夺,等等。 外行做主编可不可以?原则上如果他虽然外行但对涉及的领域很熟,能够胜任上面所说的当然可以,但我想这种情况在国际上非常少见,特别是科技类读物,即使是少儿读物可能还是得找足够在行最好再有一些儿童教育经验的才行。这就像我在另一篇博文的评论里提到的,如果找杨振宁李政道主编中国古典文学鉴赏或者交响乐的科普,即便他们是业余爱好者,效果大概会怎样呢?(如果没有其他人在暗地里做着主编的工作)?如果真有“替枪主编”,恐怕对他们就不公平吧。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his is a matter of principle.】 二、真有导师“明目张胆”掠夺学生的成果吗? 师生之间的恩恩怨怨,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在 喻老师的文章:“ 强烈反对“明目张胆”地掠夺学生成果 ”下评论(请教): 【 wangdh 2012-12-14 00:22 1、(您说的这些)真的还是假的?导师明目张胆抢学生的成果? 很多时候是导师写的文章,把学生名字挂上的吧? 2、什么刊物要求作者必须是导师? 3、再说了,一个连科学论文署名规则都不知道的导师,他的研究生会是什么样子的? 您说的这些情况,我在科学院几乎没有听说过啊。】 喻老师回复 (2012-12-14 06:14) :哈哈,我不了解科学院。但,大学里面,我见过好几个这样的人,用学生的论文,居然最后还真评上教授了。 我就是不明白,如果导师评个教授都必须靠抢夺学生的成果,还“明目张胆”地抢,这样的导师导出来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等他们当了导师以后,又会是什么样子?研究生同学们,如果你的导师是这样子的,如果你还想做点学问的话,还不赶紧走人?去找个明白人学点本事。 如果一个学术期刊明文规定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不接受,必须是导师为第一作者,还是不要投这样的刊物了。可以预见,这个刊物是没有什么发展希望的。学术期刊重要的原则是:相信作者,宽广的胸怀。如果不相信作者,办什么期刊?学者需要怀疑精神,可不是怀疑一个作者的人品。没有一点胸怀,如何容纳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审稿意见? 三、吃猪肝危险吗? 前些日子,何老师提出了猪肝的卫生问题,建议吃猪肝要慎重。吃猪肝要注意安全是没有错的,我还是对其中的道理有些不解。现在的社会里,我们吃什么不应该注意呢? 何先生的博文:“ 不得不透露的秘密:猪肝危险 ! ”中,有一段描述: “ 现在猪都是吃饲料的。而肝呢,是生物体内的 “ 化工厂 ” 、代谢器官、解毒器官!所有的毒素,所有的激素,最后都代谢到肝 …… 可能少部分毒素被排出,但很多可能就潴留在肝中了 …… 因此,肝原来被认为是补品,现在很可能是毒素来源 ” 我的评论:“这段描述可能有问题。肝脏是一个解毒器官,但并不意味着积累毒素啊。同样,消化道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不是饲料里的毒素就积累。肝脏本身的病变,与吃肝脏的关系,可能不是这样的。” 何先生没有回复。所以我一直有个疑问,肝脏真的“有毒”吗?我们人体里的每个细胞都要进行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过程,这是生命延续的基础。每个器官(系统)都有其固有的生理功能。 肝脏确实有一些寄生虫,如草原动物肝脏内的肝包虫,这样会毁坏肝脏的功能。病态的动物,患有各种疾病的动物,可能不只是肝脏有病变,其他器官也会有病变。所以,我觉得动物本身的病态和疾病,甚至一些寄生虫和传染病,都会引起一些人类健康问题。注意卫生和合适的烹饪办法(如煮熟、熟透等)是必须的。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4913 次阅读|46 个评论
《Nature》期刊主编Dr.Nick Campbell报告
lucking1974 2012-12-14 10:08
《Nature》期刊主编Dr.Nick Campbell报告
12月6号,上周4,《Nature》期刊主编Dr.Nick Campbell在访问我校期间,为全校师生作了一场报告,具体新闻见 http://news.njau.edu.cn/?m=articleid=35582 。 现将其报告的PPT摄像图片给大家分享(手机拍的,效果不是太好,放大后基本可看清),请见附件
个人分类: 学校与教育|6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就韩寒当科普书主编说两句
热度 1 Bobby 2012-12-13 19:25
包括科普在内的科研类书、人文社科类书出版多数情况下是赔钱的货,其最大问题是市场和经费。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科学遇到文艺的事,才有韩寒当科普书主编的事。 在人文社科类书出版方面,比这个更加那个的事还要多,一部或一套图书有名誉主编、总主编、主编、责任主编等多级主编,一般大领导、大学者当名誉主编、总主编,正经做事的当主编、责任主编。 出版社或真正的主编在策划时就想好要 ” 拉虎皮当大旗 ” ,权贵、要人、名人有号召力、有影响力,出版社尿他们、读者和市场也尿他们,更重要的是,能解决大型图书的出版经费问题。 明乎此,才不会急呵呵地看不惯这种情况。少见多怪。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77 次阅读|1 个评论
【它们】,挂狗头卖羊肉?
热度 15 xqhuang 2012-12-13 15:38
【它们】,挂狗头卖羊肉? 《恐龙专家》的一幅插图,与科学何关? 科学网没有热闹她爹,肯定热闹不起来! 昨天,孟津老师破天荒地为韩寒主编的《它们》写了一篇书评:【 当科学遇到文艺 】,没想到却招来著名评论家扫地僧的一个铁扫帚,一旁看热闹的热闹她爹顿时手痒,也抡起手中四公斤的板砖,毫不客气地对着孟老师的头狠狠地拍下,围观者见状都闭上了眼睛,心 想孟老师这回完了。 让众人意外的是,孟老师抗击打的能力实在太强了!见热闹她爹气喘吁吁,孟老师轻弹砖灰,笑着说:砸得也还算温柔,你可以买一本《它们》,让你家热闹去翻翻这本书,看她是怎么反应的。“热闹不喜欢恐龙,而且这样的人编的书,一定不会翻!”,热闹她爹强烈地反应着。 作为科学网的第一人缘哥,被网外高手扫地僧和网内第一重拳手热闹她爹群殴,孟老师太冤了!在书评中,孟老师这样说:【 书的两位作者,绘画的是赵闯同学,拟文的是杨杨同学,都是80后。我问他们倆讨了签名,也直接了当地问两位:韩少是书的主编,他参与了多少工作,你们服气吗? 】。孟津老师果然高人!他用非常巧妙的方式替赵闯和杨杨同学说了公道话,同时狠狠地鞭打了韩少,你这是赤裸裸的剥削! 在中国,一切都在异化,“主编”已经成为荣誉头衔,主编不编、主编不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就像科研项目的主持,有多少项目是主持完成的?对于“挂羊头卖狗肉”的欺骗行为,应该谴责,而对于“挂狗头卖羊肉”,我们应该怎么做? 谁不希望自己的羊肉卖个好价钱?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人家的死狗肉都比你家的好羊肉卖价高,有人就是心甘情愿被宰!为了生存“挂他人狗头卖自家羊肉”,明知被剥削,却必须面带微笑地说:我无怨无悔!多么令人无奈?听说赵本山的出场费200万/每场,咱即使脱光了满地滚,估计也卖不了200元,人比人气死人。 赵闯和杨杨同学也自己卖过羊肉【《恐龙专家》,售价仅为26元】,没有销路,只好打起名牌“狗头”的主意,终于实现了双赢。孟老师只是品尝了赵杨的【狗头牌】“羊肉汤”,觉得味道不错,夸了几句“厨师”的手艺。如果一定要说孟老师为朋友两肋插刀,更像是为好“厨师”被黑心“店主”剥削而抱不平,插了“店主”两刀。 【它们】,正如孟老师所说它还不算是真正的科普,我认为它更像中国的孙悟空、美国的米老鼠、日本的奥特曼、英国的哈利波特、。。。,借科学玩文艺,这也是韩寒为什么敢当“主编”的原因,里面没有科学!不管【它们】是“狗肉”还是“羊肉”,我大概不会自己掏腰包去品尝,如果有人免费赠送,我可能也会顺手翻一翻。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9945 次阅读|6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