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硕博连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硕还是专硕?硕博连读吗?怎么选?
TopEditor 2020-4-26 15:09
这是笔者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位准研究生的提问,他正在为选择研究生导师犹豫不决,所以我突然想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到的一本书。 当我们看到那些公园里的婴孩的时候,会羡慕他们学习走路、学习说话的样子,即使跌倒、说错也天不怕地不怕的,真是讨喜,但是到了我们现在这个年纪,为什么每打算往前走一步总是会担忧、会害怕呢?我们担心会做错了选择,担心这个结果不是我们预期的样子。在这本书里,也许有关于这些问题你想要的答案。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 《终身成长》 ,作者是著名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 书名已经很好理解了。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认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有点类似于形而上学论,持这种观点的人会把已经发生的事情当作评判一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尺。 他们对自己或者对别人的评价标准很清晰,非黑即白,非好即坏。所以他们认为成功的方向只有一个,于是挤破头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其结果则是,到了他们认为的成功的目的地,那么这个人就是成功者,而如果没有到达这个唯一的目的地,那么这个人则是当然的loser。他们认为成功了就是成功了,因为这个人具备取得成功的天生的资质,而loser就是loser,因为他们不具备取得成功的天赋。 另一种则认为人的才能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来获得不断的改变与提升,有点类似于辩证方法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他不会纠结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会迷恋或者拘泥于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不能自拔,而是会立刻收拾自己的情绪,继续努力向前。他们认为成功并不是一个唯一的目的地,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他们欣赏天赋,但是更崇尚努力,学习了新的技能,拓展了自己的才能,做到了今天的自己比昨天优秀,就是成功了。奔着这个目标,他们不断的努力,不断提升自我。 分析了这两种思维模式,你是不是有点明朗了? 现在考研成绩已经出炉,大家也都在紧锣密鼓的根据自己的成绩联系导师。但是现在问题来了。 导师问:想做学硕还是想做专硕?导师问:想不想硕博连读? 其实做研究生,无所谓学硕与专硕,无所谓硕士或者硕博连读,做研究生只是大家再一次提升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可以选择学术型硕士,多累积基础理论知识。 但谁又能说选择专业型硕士来累积更多的实操技能不好呢?如果身边的人都在劝你,多读三年或者四年,拿到博士文凭,对将来找工作很有帮助。而你自己想要读完硕士,提前三年或者四年出去闯一闯,实践一下自己的技能,又有何不可呢? “成功就是一个特定的目的地”这种思维虽然不一定是错的,但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不适用的。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成功更应该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你有没有努力和学习,有没有提升自己的才能。如果你觉得在这个过程里,你没有兴趣去做某件事,那么为什么不转变一下思维模式?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过程中来培养兴趣呢? 准研究生们,不必过多的纠结,还是那句话,“干就完了”。 往期精彩推荐 准研究生们如何适应新的科研生活 「研究生焦虑」心理是如何产生的?该如何面对? 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岁了,算老吗? 鉴定!这真的是读完硕博后才懂得的道理 研究生焦虑???投必得帮你解忧!!!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2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要读博士?
热度 5 libing 2013-3-16 19:35
又是研究生复试的季节,有一些学生问我硕博连读的问题,关心博士毕业能做什么。想起有个 朋友的女儿,有推荐读博的机会,也曾经问 我应该读博士还是去工作。我是这样回答她的: 我个人认为读博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以学问为乐。学生专注于学问本身,甘心坐“冷板凳”;二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希望流于平庸,实现一种人生追求;第三种则是为个人创造更多利益,希望以读博为跳板或敲门砖,获取体面的收入和职务。 在学术界工作,博士学位似乎是必需品。据《中国博士质量报告》调查,有43.9%的博士生毕业后选择进入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加上去科研院所的10.8%和做博士后的2.9%,总共有接近60%的博士生在毕业后继续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硕士生在公司也应该能完全胜任普通研发和日常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看重真才实学而非高学历,社会对学历的态度越来越理性化。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博士在招聘会上的吸引力有可能比不上一个有工作经验的本科生。事实上,无论是什么学历参加工作都需要一个积累工作经验的过程,参加工作后绝大多数的职位所需知识、技能与学校所学可能没有多大关系的。但是,博士在专业深度和广度上毕竟上了一个层次,理论功底的深厚可能决定你在公司里能否做核心技术或指引研发团队的潜在素质。而且无论在何处,当事业发展到某一个跃升阶段的时候,博士学位都可能会发挥一点助推作用。若单从就业的角度考虑, 硕士毕业只能选择去企业,当然也可以考公务员等等,而读了博士,就有可能去高校和科研机构,也会多一个选择。 成家后生活负担会加重,女生可能还要面临家庭和生育的问题。就很难有心思和精力再念书了。如果人生中有一个机会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而放弃了,也许将来会留下遗憾。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15020 次阅读|11 个评论
应当开展导师自主招收硕博连读生和博士生的试点工作
热度 6 fdc1947 2012-4-27 08:05
自从 1978 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以来,三十四年过去了。三十四年来,研究生招生考试取得成绩是巨大的,所有的人都能看到,这里自不必再说。其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也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肯定。但是,应当看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统一的研究生考试给中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本科教学应该是使全体 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可是,现在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严重地干扰甚至很大的伤害了本科教学工作。 首先,学生为了考研,使得四年级的专业课几乎成为虚设。很多学生完全不上四年级的专业课,由于学生没有积极性,教师也稀里糊涂糊弄了事。有不少学生,更有许多学校,从学生的入学开始,就把应付研究生招生考试作为本科教学工作的几乎唯一的目标。凡是考研需要的就加倍努力的教和学,凡是考研不需要的便马马虎虎,甚至学生“自学”。许多本科生学到的只是考研的“本领”。 实际上,研究生的招收也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全国规模的考试。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都带有导师的极强烈的个人色彩,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式的。该招什么样的学生,只有导师最清楚。因此,导师 自主招收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做法。 所谓导师 自主招收研究生,就是主要是导师说了算,招生考试怎么考、考什么、考不考,招收谁不要谁等等,都主要由导师决定,有关部门审核就是。 导师 自主招收研究生会不会造成不公平,导师会不会走后门?这显然是大家目前最大的疑问。 导师 自主招收研究生的条件是导师必须拿钱支付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的费用,而导师的经费是申请来的,申请的条件是导师有好的科研和教学业绩。绝大多数导师不会愿意选用不能带来好的业绩的学生。 导师 自主招收研究生必须有严格的纪律规范。违反这些纪律的导师可能会面临严厉的惩罚。(我主张对于握有公权的人如公务员等的考察可以诸如“钓鱼执法”式的检查,对于自主招收研究生的导师也应如此,此非本文讨论内容,姑且不论)。 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等也应该有更严格的审查,对于有问题的毕业生可以剥夺已经取得的学位等等。 导师 自主招收研究生应该是将来的大势所趋,统一的研究生考试终将走到尽头。 现在,如中科院的许多单位已经基本符合了 导师 自主招收研究生的大致条件。一些高等学校的某些专业也有很好的条件。如果学校再把部分经费按照某种规则分配给导师,由导师支配(包括使用时间,即可隔年使用等),学校只是监督使用范围,这些高校的某些专业也基本上符合了上述条件。 首先可以对招收硕博连读生和博士生进行试点,因为硕博连读生既涉及招生问题又涉及对本科的影响,博士生则单纯是招生问题。 因此,我主张,应当开展导师自主招收硕博连读生和博士生的试点工作,可以在中科院的若干研究所和条件较好的高等学校的某些理工科专业进行试点。 如果现在开展试点,导师会不会受到很大的压力,甚至被人情所包围?这就要看当局采取的配套措施是否得力。 这一步是迟早要走的,我看是到该准备走的时候了。
个人分类: 教育|6778 次阅读|17 个评论
导师和研究生:有机会,为什么不多谈几次恋爱?
热度 32 xqhuang 2011-10-26 12:11
导师和研究生:有机会,为什么不多谈几次恋爱? 恋爱:既然绑上了,就好好地配合,走上一程。 先说一个故事:今年国庆,一朋友终于结婚了,这老兄谈了十几年恋爱,前后换了几打女友,每次见他换新女友,总有人关切地问他“什么时候结婚?”“不急,还没有找到感觉”,他总是笑着回答。朋友是个好男人,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喜欢恋爱的感觉,如果不是父母逼迫,他希望在恋爱中度过一生。前几天让他发表婚后感言:“领了结婚证,就是一种承诺,就要负责任,以后就老老实实过日子”。 最近科学网有两个热点,Tenure-track制度和硕博连读。关于Tenure-track,俺真的不懂,“Tenure”,有博主翻译为“天牛”、“瘫牛”、“铁牛”,还有译成温柔可爱的“甜妞”,我只认得“Ten”,心想如果与甜妞生活十年,非把人甜腻死不可,如果一定要终生相守,只能一脚把她踹走。 与不少人一样,本博也不喜欢“中国特色”四个字,所谓的中国特色就是穷折腾。“摸着石头过河”应该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句话,发令枪一响,13亿中国人都跳入河里摸石头了,等大家摸不到石头时,发现已经到了湍急的河中央,已经没有人告诉挣扎在河中的人们现在该怎么办?无助的人们只能抬头祈求老天帮忙,却发现发令员已经坐专机飞过河面。 老外玩硕博连读,好像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奇怪,中国人一玩就玩出“中国特色”,就玩出大问题。我就不懂为什么要搞硕博连读?想做学问,硕士读完,再换个地方读博士,难道不好?导师与研究生永远是“恋爱”的关系,用心谈二三年恋爱足矣。谈完硕士再谈博士,一谈就要谈5年以上的恋爱,还能有啥新鲜感?什么感觉都没有了,还能有火花和创新思想?无论是导师还是研究生,为什么不趁年轻时多谈几次“恋爱”?为什么一定要一颗树上吊死?请相信下一个会更好! 当然,双方“一见钟情”,愿意签下长达5年的“包恋协议”,恋爱的双方就应该尽量履行自己的承诺,“一见钟情”不见的是真情,“一诺千金”一定是真金。佛说,前世500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前世1000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一次有缘相见。你说师徒有缘“恋爱”一场,前世得有多少次回眸啊?如果“包恋”期间出了意外,恋爱的一方不再兑现当初的承诺,那就当缘分已尽,好聚好散,何必搞得跟仇人似的?不过作为恋爱的强势一方,导师还是尽量不要违约。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14961 次阅读|70 个评论
从硕博连读之争谈谈研究生的师生利益冲突及其解决之道
热度 55 lotusboat 2011-10-23 23:41
今天科学网徐耀老师的博文 说句心里话,不想念博士就不要上研究生 和刘庆丰老师的博文 新硕研们不要把被迫做出的不合理“直博”承诺当回事儿 ,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很多网友的留言和观点针锋相对。在此,从研究生是否应该硕博连读之争出发,分析一下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利益冲突和可能的解决之道。 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研究生学历贬值、工作难找、学风浮躁,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利益和追求 往往 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从而缺乏互信。比如导师希望研究生尽可能多地承担科研任务,不要为找工作、考证、出国等事情分心,硕士生应该读博士以便科研工作有较长的时间和较好的延续;而学生考虑更多的是未来的出路,很多研究生对所从事的研究也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站在导师和学生利益的各自角度,做出的结论,各有道理缺相互矛盾(如前述两位老师的博文)。这背后反映的正是师生利益的矛盾与冲突。想站在导师和学生的立场中间,提出完全公允、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观点,其实很困难。 就我个人来说,更赞成刘庆丰老师的观点:科研本质上要凭自愿和兴趣,强扭的瓜非但不甜,而是还有害。具体理由,刘老师的博文已经分析的很清楚了,不再赘述。本文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可能的解决之道。前面说了,矛盾的关键在师生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不互信。那么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问题的出路就在利益的退让和相互的开诚布公。 首先,对于是否选择硕博连读,我会在硕士生入学的时候,和他们说清楚,在自愿前提下,建议他们选择按照硕博连读方式来培养。这样的好处是,如果他们到时候确定打算读博士了,就不用考试(否则花费时间准备入学考试很不值得);如果读了一年后他们不想读博,可以告诉我,就在硕转博的考核中,选择不通过,继续作为硕士生培养。这些话,师生之间会在一开始就挑明了说清楚。如果从一开始,研究生就选择不读博士,那么就在其培养方案和科研任务上作出相应的安排,安排周期相对较短的科研课题。这里的基本原则是,我尊重学生的选择,但是不允许他们荒废研究生阶段的时光,即使是不读博士的硕士生也可以和应该做科研,这是研究生训练培养中重要的一环。 其次,在 存在利益冲突 的师生双方,总体上学生还是处于弱势。对于导师来说,要有利益的退让。我有两个很出色的硕士生(均获得校优秀硕士),本来都是硕博连读的,后来一个去科学院的某研究所工作,一个出国读博,都改成硕士毕业了。她们的出国和工作都是我推荐的,改硕士的决策也都是我替她们作的。从课题组的科研力量考虑,其实我是有损失的。但是 作为导师, 如果把师生看成一个利益整体, 为了她们的长远发展考虑。这样的选择是对的。今年,那位去研究所工作的硕士获得青年基金,也让我倍感欣慰和骄傲。事实上,自己培养的学生发展的好了,本身就是导师教书育人的成绩,对后来的学生也是个鞭策和鼓励。 个人以为,面对师生的利益冲突,最理想的还是师生双方能够相互谅解,建立其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而非老板和打工仔的简单劳资关系。在师生互信互敬的前提下,一切都好商量。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题组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工作热情,即使硕士生也是可以做出很出色的科研成果。在硕博连读的问题上,开诚布公地把问题摊在明处,是完全有可能兼顾导师的科研需求和学生的未来出路。 总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导师多为学生着想,看起来导师的短期利益可能有点“吃亏”,从总体和长远来说,将会是一个导师、研究生双赢的局面。 关于如何构建和谐良性的师生关系,这里摘几句博文 教师节的几句科教随感 中的旧话: “研究生和导师的师生关系,归根结底还是个将心比心的事情。所有的导师,当年都是从研究生阶段过来的,也都有过自己的导师。想一想,当年你希望你的导师怎么对待你?那么,你今天就怎么对待你的学生。所谓己所不欲,不施于人也。” “一个理想的课题组,应该是营造一个大家庭的感觉,让学生对课题组有归属感,对导师有信任感,相互之间愿意互助互学,如此课题组才能发展好,研究生的学习、科研也才能有主动性。” “师生关系首先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其次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更何况,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这些导师们,很多的知识其实还是从学生那里学来的!学生们会的东西,我们自己未必都会。”
17288 次阅读|93 个评论
作为导师,不能强求学生硕博连读!
热度 10 zjohnliu 2011-4-11 23:05
最近几篇网文讨论硕博连读问题。 有的导师更是申明非硕博连读学生不要。 对此行为,作为研究生导师,本人不敢苟同。 诚然,导师的重要任务是开展科研。 从做科研的角度,硕博连读有利于科研产出;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角度,硕博连读有利于培养高水平人才。 然而,作为研究生导师,难道这是你的全部目的? 作为导师,你还应该有两项重要的任务: 首先,导师的一个任务是培养人才! 人才,包括各类层次的人才。 作为研究生导师,特别是高校的研究生导师,你有为国家培养博士生的义务;同样,你也有为国家培养硕士生的义务! 我不知道研究所的导师是否只负责培养博士?那样的话,不妨将这些研究所去掉硕士点,只留下博士点! 其次,服务社会也是导师的重要义务! 除了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合适的工程技术人才,也是导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同的行业对人才需求不一样,有的行业需要的是硕士,甚至工程硕士。 我们没有理由只为社会提供博士生。 本人作为高校教师,一直以培养人才、开展科研、服务社会为己任。 从这几方面讲,我们没有理由拒绝硕士研究生, 很简单, 因为这是你的任务! 对于一些在高校工作的博导,动不动就以科研需要为由拒绝指导硕士生,强迫学生硕博连读。 我鄙视这类“高傲的”导师。 不管你科研做的再好,这是极端错误的。 因为你首先是个教师, 接下来才是个研究者。 我尊重那些兢兢业业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导师们。 是他们,在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 对于那些研究院所的导师, 我不知道,是否你只有指导博士生的义务? 如果是这样,这篇文章便不是针对你。 特此,与各位研究生指导老师共勉。
个人分类: 个人日志(Diary)|531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硕博连读??
热度 11 jieyu515 2011-4-11 22:59
今天学校出了个通知,硕博连读。我本来就有意向读博的,这个对我来说,也是个机会。尤其对女生来说,可以缩短一年的时间,更是一种诱惑。 可是,我本科就是这个学校的。当时也是因为害怕胆怯,不敢去迎接挑战,所以选择了保研。可是现在呢?同样的抉择。。。我又该怎么做? 有太多的困难,再让我待在这个学校里面。首先,一直待在同样的一个环境,接触的人相同,思维会被禁锢了,缺乏创新性,而学术研究创新性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思维的碰撞,怎么会有火花。。。其次,就就业方面,在这个学校出来的博士,肯定比不上出去读博,为了长远打算,待在这里的价值不大。再次,在这里,我真的估计就成剩女了,同一个学校里,博士没有硕士优秀,硕士没有学士优秀,如果我在待在这里,根本就没有比我优秀的人在身边。。。。。一个完美的女人,不光要学业,事业成功,同时家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我得待在一个周围都是比我强的环境里,才可能寻找到合适的Mr Right. 但是,这样的选择带有一定有风险性,未知的未来总带有挑战性,有太多的不确定,也许自己根本申请不到国外的那些学校。太多的不确定。。。一切都只能靠自己DIY。不过,我希望我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可是没有拼搏,没有奋斗的人生会精彩吗?本科的时候,是因为我胆怯,我不敢挑战自己,我害怕。可是现在,我不想再逃避,我不想老了后后悔。。。。。 我相信自己!我可以的。。。。不要害怕。需要别人的时候,也要学会开口。
个人分类: 心情|3614 次阅读|15 个评论
硕博连读是馅饼还是陷阱
热度 2 outcrop 2011-4-10 14:00
前几天读到徐坚老师的文章《 选导师:非硕博连读者勿扰! 》,觉得硕博连读很有意义,可能是成长的馅饼; 今天读到王修慧老师的文章《 也谈谈“硕博连读” 》,又觉得硕博连读需谨慎,可能是年轻人的陷阱。 重读两篇文章,我迷惑了,欢迎您的探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73 次阅读|6 个评论
也谈谈“硕博连读”
热度 30 wangxh 2011-4-10 12:49
看了徐坚老师的博文 —— 选导师:非硕博连读者勿扰 ! 勾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儿。 徐老师为了能够多多培养未来的教授,要求学生硕博连读,实乃科学之幸、国家之幸啊。所以鄙人也议论一下硕博连读的事儿。 几年前,鄙人送走了一个本科毕业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兴冲冲地准备去参加复试。由于初始成绩非常高,估计通过复试的可能性很大,心情非常高兴。复试前与其未来的导师进行了面谈,而且是系副主任。好学生谁不喜欢,结果一拍即合。这位副主任决定收下俺这名学生,但有一个条件:必须硕博连读。学生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搞的晕头转向,竟然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所以打电话咨询鄙人。我告诉他,这不正是你所求吗?还有什么犹豫的?我非常了解该生,绝对是做科研的材料。 该生复试回来后,直接到办公室找我聊一聊。可是一进门,不仅复试前的踌躇满志没有了,而且落座后脸上出现一丝莫名的无所适从。当时我认为可能复试累了或出了什么状况,所以告诉他别着急,先坐下喘口气再说(俺办公室在五楼,一般人上来还是要喘粗气的)。可是他的确等不得喘口气,说到:“老师,我硕博连读了。” 我说,“我知道,你电话里不是告诉我了吗?” 他又说,“老师,我感觉心里不舒服……” 我问“为什么?” 他说:“本来像我们这种学校的学生,能够得到重点大学硕博连读的机会应该是很高兴,可是我一点兴奋感都没有。”(俺心里奇怪,前几天不是在电话里听兴奋的吗?继续听)“本来与导师谈得很好,复试也顺利通过。临走时专门去与导师告别,毕竟未来至少五年与老师朝夕相处,一开始不能在礼数上缺失。”(我插了一句“做得对!”)“我们俩谈得欢欢喜喜,我站起来要走时,老师还拍拍我的肩膀、与我握手道别。在我转身走向门口时,老师说‘ 培养一个硕士生,要花掉我好几万块钱,刚刚学会,可什么也没做出来就毕业走了,所以必须硕博连读…… ’我当时认为老师跟我说话(实际上是自言自语),就问了一句‘老师跟我说话吗?’可能老师意识到了什么,支支吾吾说了一句‘不是,嗯…嗯…嗯……我说别人呢…’。老师不瞒您说,当时听到这句话整个人都凝聚了,真是进退维谷,足有 10 秒钟不知道该做什么——说话?继续出去?还是回来?直到听老师说“没事儿,你走吧”我才挪动脚出来老师办公室。自从听到这句话到现在我脑子里总是在想‘老师怎么能这样说呢?’老师你说我说的对不对,那怕老师心里这么想,也不能这个时候说出来呀!”接下来,俺只能沉默无语…… 再说说自己培养硕士生的事儿。实事求是地说,这几年俺确也培养了几位能够继续出论文的学生。虽然自己还没有资格指导博士生,但是的确打心眼里支持学生考入科研条件更好的单位读博士。其中俺认为最会写论文的学生都没有继续读博,而是选择了工作。实际上即使工作,学到的真本事也照样有用武之地。这两位学生都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赏识,组织写作各种技术报告、申请书、总结材料的能力非常强,甚至已经为其服务的部门撑起了这片天。有一位比较有思想的学生曾经说:“老师,你这样挺亏的。培养好了,能够独立做研究了、写论文了,结果毕业走了,为他人服务去了。”俺的回答是:“我这老师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而且就是为他人用的,我原意做这样的老师。没有什么吃亏不吃亏之说。从小里说是为他人所用,但往大里说不也是为国家、为社会吗?”其实,当用人单位或博导当面夸奖俺输送的毕业生时,心里的滋味甭提多美了,嘿嘿!【 不过现在为外国输送优秀苗子的情形与此有着本质的不同 】 作为教师,心胸不能太狭隘。不用说学生还我们科研各方面的提升做了很多工作,就是没有任何“回报”难道我们就不做事儿了吗?想一想培养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学生,不都是高中教师培养的吗?他们这个庞大的队伍要求学生回报了吗? 最近几年总有人发出感慨:好学生都哪里去了?鄙人觉得问题不能这样问,作为教师应该扪心自问:为什么好学生越来越少呢?原因何在?为什么教师队伍的学历、学衔、职称提高了很多很多,反而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差呢?显而易见的一个答案就是:好老师越来越少喽!所以我们应该问:好老师都哪里去了?有一个观点: 绝对不可能有了“好学生”,教师再去做“好老师”! 这在逻辑上讲不通,因为好学生不会自动产生,必须有好教师培养(个别现象除外)!
个人分类: 教之道|12922 次阅读|39 个评论
读博还是工作--人生的又一个选择
热度 1 wangef 2010-12-19 10:35
现在研究所里硕博连读申请已经开始,我要不要申请?目前的导师还是硕导,有没有其他的博导愿意要我,即使要了,我能不能按期毕业?毕竟我现在还要完成我的目前的硕士课题. 我的导师每年就一个学生,整个课题组也就6个人:一个大盗,一个小盗,一个假秘书,三个研究生.因为我的做的内容和师兄的不一样,所以师兄也不能给太多的指导.导师不能给具体的指导,因为这块内容他也不熟悉的,是他的一个想法而已,整天的忙着东奔西走,开会、和企业洽谈.他要的主要是结果,只要能做出来就行.半年了,自己在科研的水平上,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实验室没有让我产生读博的渴望. 给我爸说,我读完硕士就准备去工作,老爸有点吃惊,极力劝说我读个博士学位,提议还可以出国,这方面父母还是很支持的.不过,出国去干什么?又是一个问号,我现在的专业有那个学校可以去呢? 有点迷茫,关键是我的科研兴趣不是很明确.科研如果没有了兴趣,仅是科研工作为了点工资,就不如去社会去闯荡.我的命运再次面临选择,可以说是抉择,因为这次选择直接影响我后面的生活.但是前面不明朗,没有人指点,也没有人在身旁,前往同一个方向……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23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