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观009-科学视域观之F:代表观点示例
afengxu 2011-1-15 10:21
科学=各门理论科学(数学+各门具体科学)+各门技术科学+各门工程技术 科学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道德等其他社会意识形式既有相同之处,同时在许多方面又与它们有重大的区别。人类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每个领域中,又有基础科学和包括技术科学在内的应用科学之分。 摘自: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注:他们使用科学与哲学这样的术语,以此与E、G类相区别,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观008-科学视域观之E:代表观点示例
afengxu 2011-1-15 10:20
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 哲学和各种专门科学都研究着同一个世界。各门科学分别研究世界上具有质的区别的一定规律体系,。但任何一种专门科学都不研究对于自然现象、社会发展和人的思维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律。这些普遍规律也就是哲学的研究对象。 摘自:康斯坦丁诺夫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苏1972)北京:三联书店1976 注:他们使用科学与其它科学这样的术语,以此与D类相区别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观007-科学视域观之D:代表观点示例
afengxu 2011-1-15 10:18
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罗素原注)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摘自:罗素《西方哲学史》(英1945)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观006-科学视域观之C:代表观点示例
afengxu 2011-1-15 10:17
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科学是以概念和逻辑的形式反映世界。科学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摘自:刘茂才、张伟民主编《科学学辞典》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10.3 Science:10.3.1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10.3.2 The Physical Sciences 10.3.3 The Earth Sciences 10.3.4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10.3.5 Medicine 10.3.6 The Social Sciences, Psychology, Linguistics 10.3.7 Th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Mortimer J. Adler The Outline of Knowledge in the Prop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p%C3%A6dia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学005-科学视域观之B:代表观点示例
afengxu 2011-1-15 09:00
“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 我们今天所讲的科学是现当代意义上的大科学,……科学活动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有关自然过程的知识体系,即科学知识。……科学的知识体系十分庞杂,可大致分为数学与逻辑、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三大门类。 ——摘自: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学004-科学视域观之A:代表观点示例
afengxu 2011-1-15 08:59
“科学=自然科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科学学界、科学哲学界、科学史界大体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科学学、科学哲学、科学史是三个不能相互替代的学科。三者虽然都以自然科学作为研究对象,但它们的研究层面、视角、方法、侧重点是有明显差异的。 ——摘自:王续琨《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及其学科体系》(《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5期)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学003-国内外现存的七种科学视域观
afengxu 2011-1-10 21:00
目前,国内外存在着七种不同的“科学视域观”,用公式表示,它们分别是: ①科学=自然科学 ②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 ③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④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⑤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 ⑥科学=各门理论科学(数学+各门具体科学)+各门技术科学+各门工程技术 ⑦科学=各门理论科学(哲学+各门具体科学+数学)+各门技术科学+各门工程技术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学002-评:百度百科上的“科学学”条目
afengxu 2011-1-10 08:23
百度百科中的科学学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63383.htm  写到:   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是以科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目的在于认识科学的性质特点、关系结构、运动规律和社会功能,并在认识的基础上研究促进科学发展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在中国的学科建制中,是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英文名称:Science of Science   作为科学学研究对象的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广义讲来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科学学的产生起源于对自然科学的社会性研究,科学学的发展表现于对自然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的发展。近年来虽有人提出把作为科学学研究对象的科学,扩大为包括所有科学直至哲学在内的设想,也有人开始了例如社会科学学、哲学学方面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多数人认为科学学的研究对象是以自然科学为主的。    我认为:前面的定义还可以,而后面的关于科学学对象的这个说法本身就缺乏科学性。一个学科的对象是由它在整个科学大系统中的层次分级和领域划分来认定的,这需要逻辑论证。而不能以“人数”多少来确定。   比如:既然定义中说“科学学是以科学本身为研究对象”,那就首先需要定义“科学”,如果科学=自然科学,那么,科学学的对象当然就是自然科学。其次,要证明“哲学社会科学不是科学”。如果证明不了“哲学社会科学不属于科学”,那就得承认科学中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   在这种情况下,再有人坚持科学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那他们的《科学学》只不过是“自然科学学”,而非“科学学”。它与哲学学、数学学、社会科学学一样,充其量是科学学大部类的一个分支学科而已。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学与科技体制改革
sf941125 2011-1-7 09:24
摘要: 文章在简要阐述科学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的基拙上 , 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理论问题及其与科学学的关系作了深入剖析。作者认为 , 科学学是一门探讨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学问 , 科技体制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系统(科技系统)的运动与存在形式 , 其是否合理的依据在于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科技体制的内涵、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等一系列改革实践中面临的理论问题 , 都可以在科学学揭示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得到统一地说明。 关键词:科学学;科技发展规律;科技体制;科技体制改革 一、科学学:一门探讨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学问 迄今为止 , 学界对于科学学这门学科的对象及性质尚缺乏统一的界定 , 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科学学是一门探讨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学问。发现规律 , 是各门学科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 因此 , 科学学 科学的科学 , 理所当然地以揭示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为其核心任务 , 失去了这一点 , 就失去了这门学科的自身存在价值。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 , 作为探讨科技发展规律的学科 , 科学学还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 对于科技发展规律的揭示尚处于零散的状态 , 多停留在表面的、现象的描述与归纳上:科学技术到底有哪些规律 , 哪些是基本的 , 哪些是派生的;哪些是主要的 , 哪些是次要的 , 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答案。对此作出系统地讨论 , 也不是本文的宗旨 , 但为了说明问题起见 , 在此仅提出一个思考间题的角度 , 供学界参考。 众所周知 , 科学技术具有两方面属性:一是认识论属性 , 表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一是它的实践属性 , 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智产)。 科学发现 , 一切发现 , 都是一般劳动。 (《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 , 120 页 , 人民出版社 , 1979 ) , 作为创造性脑力劳动产物的科学技术表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成就总和 , 是 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物 。可以说 , 这两方面属性 , 反映了 科学技术 之为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面。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 , 我们认为 , 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也表现为这两个基本方面:作为知识体系的规律 , 作为生产劳动的规律。对于前一个方面 , 正如学界所揭示的:作为知识体系其增长呈指数规律 , 作为知识体系其内部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联结 , 呈一定的结构规律 , 等等。但是 , 我们认为 , 与其说这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 不如说是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 , 所表现出的某些特征。因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社会实践 , 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技术 , 不过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对于后一方面 , 恰恰是学界所忽视的 , 笔者在此略作些探讨。 为了揭示作为社会实践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构成 , 先说明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相对的独立的社会生产系统的客观实在性。 唯物史观指出: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和发展了自身。推动人类进步的生产在最初表现为两种类型: 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生产), 一是人类自身的生产(繁衍)。随着物质生产的进步和剩余劳动产品的积累 , 人类在生产的劳动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分工:除了前两类生产以外 , 由脑力劳动者所主宰的精神产品的生产(精神生产)开始以一种相对独立的形态出现在人类生产劳动的历史舞台上。然而 , 在工业文明尚未降生之前 , 人类精神生产多局限在哲学、古代艺术乃至神学体系中 , 科学虽然有了发展 , 但极不发达 , 并直接与神学(宗教) 搅合在一起 , 甚至受到宗教的无情奴役和剥夺 , 技术则主要以实用的、经验的形态出现 , 并直接物化在物质产品中。这一状况表明 , 科学技术还没有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从哲学、神学体系中 , 从实用的生产经验中挣脱出来 , 以获得独立发展的力量。 近代工业文明摧跨了神学对科学的奴役 , 使科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来 , 并获得了迅速地发展 , 与此同时 , 技术在科学的推动下 , 也摆脱了经验形态的束缚 , 与科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 科学不断向技术渗透和转化 , 技术也不断从科学中吸取营养以获得自身的发展力量 , 科学技术逐步形成了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由此开辟了人类社会生产形态的新类型:科技产品的生产(科技生产)。这种生产的特征在于:从生产的劳动形式上看 , 它主要属于脑力劳动 , 因此 , 可称作精神生产的一个特殊部分(区别于哲学、文学艺术等);但从物质生产的必要环节来看 , 它又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生产力 , 因而构成了现代物质生产得以发展的精神动力或理论先导。 科技生产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特殊生产形态 , 其存在的客观性依据在于: 首先 , 它具有自己的生产力 科技生产力。其社会表现乃是:从社会的其他劳动中脱离出来 , 专门以发现和发明为职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科技劳动者 , 从事发现和发明活动的物质手段(如实验设备、仪器等)以及思想资料(如图书情报等)科技生产资料。所谓科技生产力 , 就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从事 发现 和 发明 的能力(提起注意的是:这一界定不是从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的视角立义 , 而是从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 , 它自身所具有的内在能力来立义的)。 其次 , 它具有自己的生产关系 科技生产关系。其社会表现乃是:一方面表现为科技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形式 , 如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科技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集团所有制以及国家所有制等类型 , 以及由此决定的科技劳动者的分工、合作形式 , 如各类科研机构、科技协会组织等;另一方面表现为科技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产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之社会连续过程。在这两方面关系中 , 科技生产资料所有制起着基础的决定作用 , 它规定着科技生产总过程的社会性质 , 而科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则又必须通过科技生产总过程的连续运动才能不断得以实现。 最后 , 随着科技生产关系的扩大 , 当科技生产关系以国家形态出现时 , 它也就有了自己的上层建筑科技上层建筑。所谓科技上层建筑是指国家为实现科技活动的组织、调控和干预而建立起的各类行政权力机关 , 以及各类政策、制度和法律的总称。 科技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上层建筑的现实统一 , 构成社会的科技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类似 , 这一系统的内在关系表现在:科技生产力决定科技生产关系 , 科技生产关系决定科技上层建筑;反之 , 科技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科技生产关系 , 科技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科技生产力。 有必要进一步指出的是 4 社会科技系统的客观实在性的揭示 , 使得它与社会经济系统找到了逻辑的、现实的统一( 如图 1 ): 图 1 :科技系统的结构框图 如图 1 所示,沿纵向看,科技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上层建筑的统一 , 构成社会的科技系统 , 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关系与物质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 构成社会的经济系统。两者在形式上具有相似性 , 而内容上则具有各自的质的规定性。沿横向看 , 表现为科技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与物质生产关系 , 科技上层建筑与社会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 由此构成了社会科技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必然联系。 在对科技系统的客观实在性的揭示基础上我们可以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基本构成作出如下勾画(图 2 ): 图 2 :科技发展规律的基本构成 我们知道 , 规律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内在规律 , 事物与所居环境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外在规律。 首先 , 科技系统作为一种社会客观实在 , 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沿纵横两向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在纵向上表现为两对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 即科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科技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科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科技生产关系状况的规律 , 这是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横向上 , 贯穿科技产品生产过程及其诸环节表现为科技产品生产总过程的运动与发展规律包括科技产品的生产规律、流通规律、消费规律、分配规律等。我们可以称之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规律。 其次 , 从科技系统与所属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 , 科技发展规律表现为科技与经济相互联系的规律(具体表现为科技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与物质生产关系 , 科技上层建筑与社会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 科技与教育相互联系的规律 , 等等。 这样 , 我们说科学学作为一门探讨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学问 , 揭示上述规律的丰富内容 , 正是它的目标和任务之所在。 二、科技体制改革急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自 1985 年开始 , 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目标 , 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一是改革科技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 措施是削减科研机构的事业费 , 对科技计划实行有偿使用(俗称堵死一头)。与此同时 , 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 , 建立院所长负责制和承包责任制 , 二是调整组织结构 , 措施是推动独立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三是开拓技术市场 , 推动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几年来的改革 , 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部分科研机构活力增强 , 科技人员积极性得到了发挥 , 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从客观效果 , 整体效应上看 , 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井没有根本改善,科技力量部门分割、企研分割的状况依然存在 , 科研机构短期行为比较普遍 , 相当一部分科研机构仪器设备陈旧 , 科研水平下降 , 受市场大潮的冲击和利益分配不公的影响 , 部分科研机构人心涣散 , 人才流失 , 面临生存困境。 产生上述间题的原因 , 从客观上来说 , 除了科技体制改革本身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风险性之外 ,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所致。 1984 年以来的城市经济改革 , 一直处于放权与收权的徘徊之中 , 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因而也是市场主体)地位始终未能形成。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滋生了短期行为。企业对科技需求不足 , 缺乏依靠科技追求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这种情况下 , 科技体制改革试图通过断 奶 ( 事业费) 方式 , 迫使科研院所依靠出卖技术谋求生存发展 , 以达到科技与经 济结合的目的 , 显然难以取得大的成效。 1987 年以来 , 推动科研机构进入企业的改革措施收效甚微 , 究其原因 , 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此。 另一方面 , 从主观上来说 , 则在于我们对改革对象的本质及其内容缺乏全面的系统性认识以及由此导致的对改革内容的非系统认识和对改革方法的非系统思维所致:首先 , 从改革的目标来看 , 较长一个时期内 , 我们误把科技与经济结合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目标 , 从而在行为导向上 , 在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强调科技对经济的服务功能时 , 忽视了科技系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的自身的建设 : 一突出表现在不重视科技投入和科技队伍尤其是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的科技队伍建设;其次 , 从改革的内容来看 , 我们只局限在科研体系内 部进行改革 , 着眼于微观上 , 表层的修修补补。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与此同时 , 把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于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 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 , 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新型体制 。然而 , 这一新型体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 是一种怎样的结构模式 ? 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 如何适应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 ? 它与经济体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 等等 , 所有这些问题 , 还缺乏理论上的系统阐释。 科技体制作为整个社会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 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 , 必然是盲目的实践。因此 , 对上述问题作出理论阐释 , 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 , 而且是改革实践的迫切要求。而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有赖于或者说建立在对科技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建立在科学学理论的大厦之上。 应该承认 , 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来说 , 科技体制改革存在着理论上的滞后性。以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标志 , 经济体制改革构筑了自己严密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其表现在于:从微观基础上看 , 它构筑了从生产、分配到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经济体制的具体形态或内容。如在生产环节 , 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以及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在分配环节 , 确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 各种分配方式井存的分配制度 , 在流通环节 , 确定了以生产要素市场为主体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等等。从宏观管理上看 , 确定了健全宏观管理调控体系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 , 经济体制理论框架不仅在实践上具有强烈针对性和操作性 , 而且在逻辑上、理论上充分展示了其系统性和完整性。然而 , 相对于经济体制草革而言 , 科技体制改革 , 正如以上所指出的那样 , 还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要求。 有必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科技体制理论研究之所以滞后 , 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而科技体制理论研究之所以今天成为必要 , 也有其历史的客观性依据。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起。发展以至成熟 , 一方面是其研究对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社会实践对它的客观需要。经济体制理论之所以能够取得丰富和发展 , 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 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 从而具有了自己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价值论原理 , 以及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一系列成果。与此相似 , 科学学与科技体制研究也必然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 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 , 科学技术同现代化大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生产更加社会化 , 也使科学技术自身的生产更加社会化。 科技生产力 , 与 科技生产关系 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 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功能以及科技产品生产的组织管理形式(如科学建制)、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 导致了科学学的产生和发展。而科技体制的系统研究不仅有赖于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使其成为必要 , 还有赖于作为它的理论基础的科学学的研究成熟到一定程度。从历史的渊源来看 , 科学学研究的历史不象经济学研究那么久 远 , 因此 , 科技体制理论研究也不会象经济体制理论研究那样具有较厚实的理论基石。这是从总体来说的。就我国来说 , 科学学研究真正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还只是近十多年的事。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 , 为我国科学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提出了挑战。促使人们把视角转向认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特点上来。通过对我国传统体制弊端的深入认识 , 逐步认识到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此 , 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是从实践中提出的课题。 然而 , 由于科学学研究的历史较短 , 理论准备不充分 , 使得我们的改革不可避 免地要走一些弯路。目前 , 我国的科技体制理论研究 , 零散地包括在科学学研究之中 , 而科学学对科技体制的研究又多局限在狭义方面 即研究科研体制或称科研管理体制 , 换言之 , 仅仅局限在探讨科研体系的合理配置 , 科研管理的机构及职能划分等方面 , 这显然不能涵盖科技体制的全部内涵 , 而且也无法满足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 改革实践迫切呼唤科技体制理论的出台 , 这就使得作为科技体制理论研究基础的科学学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三、科学学:科技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作为探索科学技术赖以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学 , 之所以尤为必要 , 是因为舍此不能为优化科技系统的运行机制、改革现行不合理的科技体制 , 为探索改善科技生产活动的组织、计划、管理的可靠途径 , 创立坚实的理论基础。 1 、科学学通过揭示科学技术的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 为我们认识科技体制的内涵及其结构提供理论基础。 当我们把科学技术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 一种相对独立的特殊的社会实践系统科技系统即科技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时 , 我们可以作出科技体制的如下定义: 所谓科技体制是指科技系统的存在与运动形式。换句话说 , 科技体制是指科技系统的形式方面 , 是科技系统的存在结构与运动形态。而科技系统则是科技体制的物质承载者 , 构成科技体制的内容。两者的关系可以从唯物辩证法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的原理得到揭示。由此可见 , 理解科技体制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科技系统及其发展规律。换句话说 , 我们剖析了科技系统的结构形态与运动规律 , 也就剖析了科技体制所要涵盖的全部内容 , 揭示了科技体制的本质。 依据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 可以进一步指出:科技体制之是否合理 , 就在于它是否正确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换句话说 , 一种先进合理的科技体制 , 必然是正确反映了科技发展规律的体制。反之 , 落后的不合理的科技体制 , 必然会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阻碍或破坏作用。由此可见 , 科技体制的结构、层次、功能以及与所居环境(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等)的关系 , 都可以在认识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得到统一地说明。依照本文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解 , 我们可以对科技体制的宏观结构作出如下描述:按照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 可以把科技体制归为微观基础和宏观管理两个层次:在微观基础上 , 贯穿科技产品生产过程的诸环节(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 , 依据其运动与发展规律 , 表现为科技生产体制、科技流通体制、科技分配体制与科技消费体制几个方面;在宏观管理层次 , 则表现为科技宏观管理调控体系。 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 , 不仅在于理论上、逻辑上的合理性 , 还在于它是否与客观实践的需要相符。那么上述对科技体制的理解是否与实践相符呢 ? 首先 , 从微观基础看 , 就科技生产体制而言 , 改革实践表现在: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科研机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 , 完善院所制度(所有制内容的改革) , 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之间科技力量的合理布局(生产要素布局的改革) , 等等;就科技流通体制而言 , 改革实践表现在:开拓科技市场和完善科技产品的价格机制; 就分配体制而言 , 表现在提高知识分子待遇 , 完善科技分配制度等等。其次 , 就宏观管理而言 , 表现在转变政府职能 , 改革政府调控科技活动的方式、方法 , 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等等。显然 , 所有上述改革内容都与我们对科技体制的界定是一致的。 2 、科学学通过揭示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内在关系 , 为我们理解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既存在区别 , 又存在联系。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 从本质上说是由各自的物质承载者社会科技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质的规定所决定的。换句话说 , 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的相互区别、相互独立性 , 是由于科技系统内在质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决定的 , 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的相互渗透、相互关联性 , 是由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规律所决定的。 首先 , 就两者的区别而言。由于科技生产各个环节有自己的特点与规律 , 由此决定着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生产形式、流通形式、分配形式以及宏观管理调控形式 , 决定着科技体制不同于经济体制的结构形态。例如 , 就科技生产体制而言 , 科技生产创造性脑力劳动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科技生产在劳动的管理以及生产的组织形式上具有纪律的松散性与生产组织的不固定性特点(而物质生产则建立在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分工协作基础之上) , 进而决定了科研院所制度不同于工厂制度的特征;另一方面 , 由于科学技术不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 , 决定了科研院所尤其是基础性科研机构 , 不能象现代企业那样 , 成为 自负盈亏 的经济实体 , 决定了现代化院所制度不同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就科技流通体制而言 , 科技产品的知识属性 , 决定了它的价格机制不由价值规律决定 , 决定了它的流通、交换方式不象物质产品那样简单的买与卖的关系 , 决定了作为交换场所的技术市场的抽象性、信息性特征;就分配体制而言 , 科技劳动的创造性特征使其体现在一定的量上 , 相当于多倍的一般生产劳动 , 因此 , 表现在科技分配制度上 , 科技人员应具有较高的劳动报酬。最后 , 在宏观管理层次 , 由于它调控对象的本质规定 , 决定着自身特有的宏观管理调控方式。例如 , 作为调节科研方向的财政、信贷、税收体制 , 作为调控交换、分配的科技政策、法律 , 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其次 , 就两者的联系而言 , 科技产品在消费中脱离它现有的存在形式(知识形态)物化在物质产品中 , 科技产品的消费环节,同时构成物质产品的生产环节 , 由此决定着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联系、渗透与交叠。科技体制只有适应了经济体制的需要 , 才有利于科技产品不断向物质产品转化,而在转化的同时 , 又获得科技产品再生产得以进行的物质条件 , 获得科学技术以发展的物质动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 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在结构上具有类似性 , 而在内容上却各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 , 两者在科技产品的消费 环节与物质产品的 生产 环节上得到了现实的统一。 理解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的意义在于:其一 , 科技体制的相对独立性和与其他体制的相互区别性 , 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技系统的内在运行规律来构建科技体制模式、勾划科技改革思路 , 并确定相应的改革目标、内容、战略、措施和步骤;其二 , 科技体制(及其子系统)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渗透性 , 又要求我们在构建科技体制模式 , 确定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战略、措施和步骤时 , 必须注意科技体制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科技体制与其他体制之间的协同配套。 科技体制改革不等于科研体系内部的改革 , 必须从科技体制的全局来把握。科技体制改革也不能孤军深入 , 必须按照科技体制与社会体制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固有的联系规律 , 从整个社会体制的全局来把握。只有这样 , 才能找到一条有效的改革途径。 3 、 科学学通过揭示科技系统及其发展规律为我们正确理解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提供理论基础 按照本文提出的逻辑思路 , 我们可以对科技体制改革目标的界定作出如下理解: 首先 , 新型科技体制必须适应科技自身发展规律 , 尤其是科技生产力 , 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我国传统体制之不合理 , 就在于它没有正确反映科技系统的内在规律。例如 , 在传统体制下 , 科技上层建筑存在着一系列不适应科技发展的环节和方面 , 如行政力量对科技活动统得过死(其行为表现是超越科技生产关系层面 , 直接对科技生产要素的配置进行调控、组织) , 制约了科技机构从事科技生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行政权力相互分隔制约了科技综合能力的发挥 , 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法律制度等极不健全 , 使得科技人员的社会结合(包括人才流动 , 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设置等)显得极不协调。又如 , 在科技生产关系层次 , 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 , 科技产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诸环节极不畅通 , 科技人员分配不公 , 待遇过低等 , 严重制约了科技产品转化的速度与效率 , 挫伤了科技人员积极性等。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 我们说 , 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性质是改革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关系的环节和方面。 其次 , 新型科技体制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 与经济体制密切结合。就经济体制而言 , 由于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过程加大了科学技术对于物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 使得当代经济的竞争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 , 经济体制只有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 经济发展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就科技体制而言 , 由于科技生产的社会化规模的日益扩大 , 加大了科学技术对于物质生产资料的依赖性 , 科技体制只有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与经济密切结合 , 科学技术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物质条件。我国传统体制的一个重要弊端就在于科技与经济相脱离上。长期以来社会科技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相互分割、彼此封闭 , 人为地割裂了科技与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 使得经济发展不能有效地依靠科学技术 , 科技发展也不能有效地面向经济建设。前些年的改革 , 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 但由于对结合的机制、体制缺乏正确认识 , 同时在措施上缺乏有效地协同 , 使得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效果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的现代企业 , 必然把经营目标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 从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客观需求。科技体制只有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 相应地进行改革 , 才能带来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注:原载《科学性研究》 1994 年第 4 期, 责任编辑:丁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学001-“宇宙泛航”-许志峰的宣言
afengxu 2011-1-1 22:08
从今天——2011年1月1日开始,我——东北师范大学许志峰开始使用科学网个人博客“宇宙泛航”集中发表自己科学学研究的成果。 我的核心观点如下: “科学”是用严谨的探索和论证方法进行的高级社会实践活动,是求实创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它既可以表现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创意和决策,也可以表现为有效的物质工具、产品和制度。其理论知识系统的一级“科学部类”是: 科学学-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工程技术学-哲学科学-发展学 “科学观”是关于人类科学活动及其结果的总观点,是哲学对科学发展历史、科学发展规模、科学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其主要部分是科学的本质特征、活动准则、分类结构、社会功能与发展机制,科学观构成科学意识的核心理念,影响着人类科学活动的方向、规模和速度。1877年恩格斯在《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 。一、哲学》中宣告了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诞生。 注:该书 1878 年与《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一书合集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在莱比锡出版,此后各版取消了副标题,直到今天德文仍然名之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 Herrn Eugen Dühring's Umwlzung der Wissenschaft ; 包括全集版与网络版),而中文、英文、俄文等其它文本中大多已 简称《反杜林论》。 当代辩证唯物主义大科学观模型(见相册-我的模型)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践学或科学学学——兼实践唯物主义批判和研究
HuangFengli 2010-12-2 19:57
实践学或科学学学 兼实践唯物主义批判和研究 (黄凤琳;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本文所谓实践学,是指描述实践的这个特征的知识体系:就像宇宙不可认识一样,实践也不可认识。这里的实践,是指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整体实践不可认识的观点,并不会推出部分实践不可认识的结论,因此,不会开出现象学之维。实践学,也可称为科学学学,它能为业已形成的科学学原理体系提供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的理论基础。 一 实践学或科学学学 ⒈实践学的逻辑前提及实践基础 (一个将在后文得到解释的不很恰当的比方)正如实践唯物主义是在批判唯物辩证法后形成的历史过程一样,唯物辩证法是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不可认识的观点的逻辑前提。所谓唯物辩证法,是指向我们提供了一幅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的唯物辩证法。科学学原理将这种唯物辩证法分拆为向论和存在的三重根及其求解原理两部分内容,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就像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是人类历史的部分实践的基础一样。依据这种唯物辩证法,我们会得出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是处于这幅联系并发展着的世界中的一部分的结论,而笔者思考到这里的时候,就会对自身的思考形成以下认识:思考是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的一环。若非,思考本身回溯先于思考之前的思考(实践),是无法意识到自身的前提的。但是,当思考的主体是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主体时,便无从意识到自身的前提。从而,得出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不可知的结论,而其逻辑前提是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之所以是实践学的逻辑前提,是因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践基础是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整体实践由无数的直接实践联系并发展地有机构成,每个直接实践都由接触实践和反映实践构成,而每个反映实践又都按照存在的三重根原理所反映的过程进行。正是依据存在的三重根原理,当思考的主体是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主体时,便会自觉地得出自身无法反映的结论。所有直接实践构成了整体实践。因此,实践学的实践基础是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 ⒉实践学内容的展开:从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的不可知的抽象上升到人类历史的部分实践的可知的具体 尽管,存在的三重根原理向我们昭示,因为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的外部联系不可知,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不可知。但是,人类历史的部分实践是可知的。存在的三重根原理支持这个结论,因为部分实践的外部联系是可知的即其(远 / 近 / )部分实践。 通过间接实践的方式,体现于个体实践和直接实践的集体实践可为整体实践,也可为部分实践。后者如,部落 / 阶级 / 国家 / 国际联合实践及其自然 / 社会实践(还进一步分为政治 / 经济 / 文化实践)。 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的不可知的抽象上升到人类历史的部分实践的可知的具体,就这样完成了。以实践学为基础的科学学原理在总结历史地部分实践的经验基础上,完成了反映这个上升过程的使命。 ⒊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的不可知导致科学学原理的不可量化 既然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不可知,那么以整体实践为外部联系的部分实践之现象之和,就丧失了本质主义的描述的可能。因此,科学学原理知识体系更不可能被量化。 二 实践唯物主义批判和研究 ⒈实践唯物主义批判 实践唯物主义在批判具有本体论倾向的矛盾辩证法后,并没有吸收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这导致实践唯物主义不能提出间接实践和集体实践的概念,将个体实践之间和直接实践之间孤立起来理解。因而,得出个体实践和直接实践不可知的观点。 个体实践不可知必然会推出个体主义本体论观点,直接实践不可知必然会开出现象学之维的认识论观点。 ⒉实践唯物主义的知识性质及实践基础 既然我们做的每件事、表达的每个观点及其逻辑环节,都只是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中的一环,那么实践唯物主义作为某个主体的观点的表达,除非这个主体是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的整体。但是前面的批判过程已经表明,实践唯物主义的知识体系的展开并没有按照实践学的过程展开,因此,实践唯物主义的主体并非人类历史的整体实践主体。既然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是部分实践,那么描述实践唯物主义是可能的。 科学学原理总结历史的哲学现象后形成的哲学学认为,哲学是反映某集体实践的 F () 1 的知识体系。之所以, F () 1 ,是因为传统社会科学中的哲学知识体系并没有超越而中立于该集体实践,科学描述出该集体实践的外部联系或外部实践基础,因此不能解释和预测该集体实践的发展变化规律。根据存在的三重根原理,哲学的外部联系为集体实践的价值观,外内联系是反该集体实践的认识论,内部联系为该集体实践的本体化或孤立静止化研究。 将科学学学派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属于反映资本主义实践的哲学知识体系。实践唯物主义将个体实践之间和直接实践之间孤立静止起来研究,导致反集体实践的个体主义本体论和反间接实践的现象学认识论。社会主义实践和资本主义实践是当代社会中集体实践的两种。后者是前者的外部联系。社会主义实践是减小该集体(国家)主体内部集体(阶级)主体差别的实践,因此其因阶级差别的减小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必然是集体主义的。而资本主义实践的阶级差别比社会主义实践大,因此所反映出的价值观是个体主义的。因此,可以这样来描述实践唯物主义:其外部联系是资本主义实践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其外内联系是资本主义实践的反该实践的认识论,其内部联系是资本主义实践的本体化或孤立静止化研究。 ( 2010 年 12 月 2 日 ) 请读者依次参考以下博客文章《知识原理》《存在的三重根及其求解》;《国家原理及当代中国国家性质分析》;《经济的三重根(或经济学原理)及当代中国经济分析》;《社会科学学原理》《哲学的三重根或哲学学原理》《社会科学的两重系统风险及其规避》《 传统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是某国家主体认识关于社会存在的 F()1 的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学原理》;《当代中国权贵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学或社会科学学》;《马克思主义学当代中国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学或社会科学学》 ; 《现代空想共产主义学》;《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性质和过程分析》;《横断科学知识批判》;《科学学原理对传统科学的批判和重构》;《政改的时代主题下左右的较量》;《多极世界下的阶级差别和战争》;《创新教条主义批判》。另可参考《科学学原理草稿》和《国家社会主义与权贵资本主义草稿》。 作者邮箱: linhuang42@126.com 欢迎与科学学原理对话! 科学学学派博客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
2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医诊断观及其检验标准琐谈
fqng1008 2010-8-14 08:36
临床有种说法,叫做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还有种反驳意见,认为中药治疗离不开中医诊断。怎样看待这两种提法?也许要追溯到中医的诊断观及其检验标准。 一、从误诊谈起 多少年来,误诊一直是西医临床的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据《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谈到,根据国内外统计发现,生前临床误诊率约为 30% 左右,近年来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方法不断增多,但尸检所发现的误诊率仍无下降趋势。一篇 急性阑尾炎的总结报告指出, 100 例具有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症状看, 12.5% 不是急性阑尾炎;具有不典型阑尾炎症状者, 68% 实际上是急性阑尾炎。这些为我们提供了如下思考 : 1 .西医的临床误诊 现象十分严重,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即临床表现并不总与疾病本质成正比。 2 .西医诊断有严格的检 验标准;这些标准是客观具体的。 3 .西医诊断是 可检验性的。 二、疗效检验可靠吗 比较而言,中医的误诊状况如何,中医诊断的检验标准怎样呢? 中医诊断有两个层次,一是辨病,二是辨证。中医对病的认识又有两种情况,一是以主症来命名的,如胃脘痛、黄疸、消渴等等,相当于症状鉴别诊断学的模式;一是追求临床表现及其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如风湿、暑温、大头瘟等等,近似于西医的疾病模型。对于前一种病,由于同病表象重叠,一般不会有误诊现象;对于后一种病,由于主客观原因会出现一些误诊,如风温与春温的混淆,湿温与暑温的错位等等,问题是以什么标准去检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第二个层次,尽管中医临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辨证体系,然而,无论按照那一种体系去辨证,总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统计出临床辨证的失误率,也许根本就无法统计。问题还是在于检验的标准和手段。 中医临床的准则是有是证用是方(药),对于某些治疗效果不佳的病证,往往责之于辨证不准。正如某些人所云,疗效是检验辨证论治的唯一标准(的确,除此之外尚无更为确切的客观标准),果真如此吗?例如一个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正值消化道症状严重时,无论你辨证得如何丝丝入扣,都无法效如桴鼓;当病理转过之时,即使方不对证也多可随手而瘥。又如某些疗效欠佳的疑难、危急病证,并不是因为辨证不准,而是治疗本身不过关;还如临床某些单方验方,之所以效验,并不要求精察详辨,因证变法,随证加减。由此可见,诊断的准确与否,疗效并不是可靠的检验标准,更不是唯一的检验标准。当前,证的现代研究者正竭尽全力地从各种角度寻找其客观指标,如病因的、病理解剖的、病理生理的等等,也许能为诊断检验提供一个更为客观有力的标准和手段。 三、跃迁现象 众所周知,西医对临床诊断的正确与否有很多检验手段。除疗效验证外,还有手术验证、细菌培养、组织切片、化验检查、尸体解剖以及其它各种病理检验等等,我们是否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呢?这也许是许多从事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已经或正在尝试中的。然而它至少有一个难点,即如何面对中医诊断的跃迁现象。 所谓跃迁现象,指中医证和病本身的一种流动不居的特征,即当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随着病程推移而改变时,他的关于病和证的诊断也就随着改变而改变了。例如流行性出血热,根据病情演变,可以发热、腰痛、血证、厥逆、窿闭、消渴等多种 病 为诊断,也可出现温邪袭卫、阳明热炽、气营两燔、阴亏气脱、肾气不固等多种证候。显而易见,这种病、证繁纷错移的现象不利于临床诊断的检验。首先,瞬息即变的事物难以把握,因为当你对某一诊断还来不及验证的时候,就又要考虑新的诊断,旧诊断已经失去了意义。其 次,表象经验无法检验,如上例中发热、腰痛、血证、厥逆、窿闭、消渴等诊断,本身是临床表现,不存在检验问题;温邪袭卫、阳明热炽、气营两燔、阴亏气脱、肾气不固等诊断是臆想中的病机,落到实处仍是一组疾病表象的凑合,检验价值不大。 四、证本质求索 对于证的诊断,为了摆脱长期依赖于主观症状、直观体征,可重复性差的缺陷,寻找一些可供检验的临床依据,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在四诊的客观化、定量化研究方面,对舌象、脉象的形成机制以及舌象仪、脉象仪等检测技术等,都取得了不少进展。尤其是证本质的研究,展开了多层次、多病种、多方法、多途径的探索,各地报导层出不穷。究其原委,在于为证的诊断寻找一定的客观指标,提供其诊断的内在依据,保证其诊断的可检验性、可重复性。 由此可见,中医的诊断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那是现代医学的实证精神所推动的。因为诊断是治疗的依据,要追求准确性就必须是可检验的。然而,当前的证本质研究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 . 证候分类要规范 证候的客观定量化研究应以规范化为前提,否则将杂乱无章。首先是证候层次的混乱,例如虚证、阳虚证、肾阳虚证,在概念上是不同级的,然而有些研究者常常以小概大,以偏概全,把三者的概念混为一谈,获取的客观指标难以充分体现证的本质。其次是具体辨证的混乱,例如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往往出于结果分析的需要,有的分为湿热型和非湿热型,有的分为虚证和实证,有的同时研究三型或五型,还有的单独研究肝郁证、肝瘀血证、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等等,由于各自标准不同,证候分类不规范,得出的结论往往意义不大。因此,证本质研究应当遵循统一的分类标准和证候系统。为了便于研究,每个证型必须单一,避免如气阴两虚、肝郁脾虚等错杂证候,尽管临床上常常数证并见。 2 . 病例选择要典型 由于中医辨证主观症状比例较大,制造相应某单纯证候的动物模型颇有差距,证本质研究主要靠临床进行。但临床表现千差万别,目前的临床模型相当不纯。例如研究慢性肾炎的阴虚证本质,如果所选病例以瘀血为主兼有阴虚,或以脾肾阳虚为主兼有阴虚,获取的指标就难以反映阴虚证的真实本质。因此,病例选择应尽可能单纯、典型,排除多型兼挟的病例。 3 . 指标确立要对照 目前对于证本质研究已经确立了不少指标,但有些指标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交叉对照。例如脾虚证患者木糖醇排泄率降低,心气虚、肾气虚、肺气虚的患者如何呢?并没有进行交叉验证;又如肝郁证、阴虚火旺证等确定了不少指标,往往仅与正常组对照,在其它证型中是否也会出现阳性结果呢?还有一些指标就全组均值而言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但组间每例的具体数据与对照组又有不少重叠,也很难说明问题。因此,确定一个证本质的特异性指标,需要多方交叉对照。 4 . 观察条件要同一 异病同证是证本质研究的重要思路,但我们认为它们毕竟是异中之同,还存在着本质差异。因而应该强调观察条件的同一性。例如心气虚证患者,如果是冠心病就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果属于神经官能症就不一定了。又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肾炎的瘀血证,客观指标就可能差异较大。因此,要求病情、病种、年龄等观察条件相同,有时是相当重要的。 发表于《医学与哲学》 1990 ( 7 ): 44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38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方舟子文章《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一种方法”
livingfossil 2010-5-17 10:37
转载方舟子文章《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一种方法” 关键词:科学学;科学;方法; 全文转自: http://www.xys.org/fang/doc/science/science.txt 科学是什么? 作者:方舟子 自从教廷为伽里略平反后,伽里略便成了一致公认的英雄,玩儿伪科学的人也就最喜欢以伽里略自居。神创论者固然开口闭口“我们就象当年的枷里略”呀,连算命先生也因为算命被视为不科学而愤愤不平,据说就象伽里略之受到教庭的迫害。一个科学胜利的史实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反科学的借口,人类的思维有时真是匪夷所思。 科学是件好东西,凡事给贴上科学的标签就仿佛身价百倍,“科学的神创论”在基督教教徒中颇有市场,而“科学的算命法”也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要把我们的祖宗在人类的蒙昧时代所冥想出来的一套哲学加一件科学的保护套,也不用花费太多的苦心,毕竟,已有不少中国的科学官僚在为它们撑腰,而一批又一批的江湖骗子们也都大摇大摆地被请进中国的高等学府作集体催眠的表演--这,算得上世纪末中国科学界的一大怪现象。 但是一种理论是否是科学的,是否能被全世界的科学界所接受,绝不是中国的科学官僚所能主宰得了的。 现在的科学学普遍认为,要判断一个理论是否科学,要符合逻辑的、经验的、社会学的和历史的四套标准,缺一不可。具体地说: 在逻辑上,它必须是:1)符合“奥卡姆剃刀”的原则,即必须是简明而非繁琐的,而不是包含一大堆假设和条件,为以后的失败留好了退路;2)本身是自恰的,不能一会说先造动物再造人,一会又说先造人再造动物;3)可被否证的,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永远正确、不能有任何的修正;4)有清楚界定的应用范畴,在一定的条件、领域能适用,而不是对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能,无所不包。 在经验上,它必须:1)有可被检验的预测,而不是只是一套美丽的空想;2)在实际上已有了被证实的预测,也就是说,一个科学理论不能只被否证,而从未被证实,否则这样的理论是无效的;3)结果可被重复,而不是一锤子买卖,或者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有你一个人作得出那个结果,别的研究者重复不出来,还要怪别人功夫不如你。4)对于辨别数据的真实与否有一定的标准,什么是正常现象,什么是异常现象,什么是系统误差,什么是偶然误差,都要划分得清清楚楚,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结果随意解释。 在社会学上,它必须:1)能解决已知的问题,如果连这也办不到,这种理论就毫无存在的必要;2)提出科学家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模型,也就是说,它不光要有解释,还要有预测,否则也没什么用处;3)提供概念的定义,而且必须是切实可行的,不是象“气功场”、“天人感应”之类子虚乌有、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的伪概念。 在历史上,它必须:1)解释已被旧理论解释的所有的数据,也就是说,你不能只挑对自己有力的数据作解释,而无视对己不利的数据,否则就还不如旧理论;那些宣扬算命多准、祷告多有效的,其惯用伎俩就是挑出成功的巧合大肆宣染,而隐瞒了无数失败的例子;2)跟其它有效的平行理论相互兼容,而不能无视其它理论的存在。比如,“科学的神创论”如果要取代进化论这种“旧”理论,就不仅要解释已被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的所有的数据,而且不能不理睬与进化论相容得非常好的现代生物学的其它学科以及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等的成果。同样,有人声称“气功科学”是最尖端的科学,那么它不仅要包容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还必须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平行学科不互相抵触。 除此之外,还必须知道, 科学没有国界,没有种族、文化的界限,凡是声称某种科学只有中国人(或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才能掌握的,肯定不是真科学。 科学也与信仰无关, 凡是声称“信则有,信则灵”的,肯定不科学。对于科学来说,如果是有的、灵的,你不信也照样有、照样灵;如果是没有的、不灵的,你信了也不会就有、就灵。 科学承认自己不会永远正确,它会出错,但是知错能改。 如果根据某种理论预测世界杯的比赛结果,结果没有预测对,从科学的角度看,就必须承认这种理论至少是有缺陷的;相反地,如果只是怪罪预测者水平不够、对这种理论没有真正掌握,那么相当于认定这种理论永远正确、只能被证实而不能被否证,那与科学无关。 归根结底,科学是一种方法,是战胜愚昧无知的最有力的武器。 1995.5.16.
个人分类: Behind palaeobotany|547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医学“气”概念的科学学思考——兼与孙广仁教授商榷
fqng1008 2010-1-17 15:14
近 10 年来,孙广仁教授对中医学精气学说的相关概念作了梳理和规范性研究,自信解决了以下 10 个问题 :①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的概念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还是属于医学科学的范畴 ? ②人体之精或精气与古代哲学范畴中的精或精气的概念是同一的还是有区别的 ? ③人体之气与古代哲学范畴中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气在概念上有否区别 ? 人体之元气与古代哲学元气一元论的元气有否区别 ? ④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的概念是同一的还是有区别的 ? 是不同层次的相互包容还是同一层次的彼此并列 ? 精气是指精还是气 ? ⑤人体生命的化生本原是精还是气 ? 是古代哲学范畴中的宇宙本原之气还是人体之气 ? 医学的生命本原说与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有否区别 ? ⑥人体之气阴阳两分的思想渊源是什么 ? 阴气与阳气的基本概念如何确定 ? 阴气与精血津液的概念是否同一 ? 阳气与气的概念有否区别 ? ⑦ 阴虚、阳虚、气虚、精虚、血虚、津液不足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何 ? 阴虚是否指精虚、血虚、津液不足 ? 阳虚是否指气虚 ? ⑧人体之精、气、阴气、阳气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 脏腑之精、脏腑之气、脏腑之阴气、脏腑之阳气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 ⑨中医学是怎样解说各脏腑机能的 ? 是依据脏腑的形态结构还是运用精气理论 ? ⑩中医学的精气理论如何深化研究 ?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主编,孙广仁教授承肩负重任,他的最高目标是完成中医基础理论的逻辑自洽性(或逻辑一致性),最低目标是保证教材上的逻辑自洽性,即至少能够自圆其说,不至于自相矛盾,产生逻辑悖论。为了实现目标,他从精气学说下手,开始了一系列的梳理研究,而且《中医基础理论》已经再版,我们十分赞赏他的创造性工作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并且深刻理解其中的艰辛。但是,是否象他所言已经解决了以上问题?本文从科学学角度讨论气概念,并向孙广仁教授(以下简称孙氏)请教。 一、确定性与歧义性 现代科学概念应具备三大特征,即可确定性、可检验性和可变动性。只有具备了可确定性,可检验性以及概念的更新才能实现。由于缺乏形式逻辑的规范(严格的定义,这是科学概念的前提),气至今仍然是一般性意义的哲学概念或用语,因此存在着很大的歧义性(模糊性)。 即使在《内经》里,由于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气概念的歧义性就非常明显。王明辉 对《内经》进行逐章逐句的分析和统计,确定各种气名共 2997 个,气名有 271 种,将其分为 5 类:①物质性内气(如真气、陈气等共 109 种);②功能性内气(如气化、脱气等共 79 种);③物质性外气(如天气、杀气等共 69 种);④功能性外气(如气交、气迫等共 9 种);⑤内外气(即有时指内气,有时指外气,如真气、邪气等 5 种)。 赵洪钧 把《内经》中气概念(重要的)区分为:①无歧义的,如谷气约 21 见,邪气约 122 见,上气约 19 见,气血约 19 见,血气约 131 见;②略有歧义的,如精气约 12 见,正气约 11 见(除一处歧义外),真气约 19 见,营气约 15 见,卫气约 74 见;③无须详解的,如阳气约 153 见,阴气约 82 见,天气、地气各约 52 见,水气、火气各约 10 见,金气、土气各约 2 见,六气约 18 见,五气约 22 见,经气约 15 见;④多歧义的,如神气约 17 见,清气约 10 见,浊气约 13 见。 又如胃气的内涵,新版《中医大辞典》 解释为:一指胃的生理功能;二泛指人体的精气;三指脾胃的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即带和缓流利的脉象。路军章等 认为,从《内经》来看,胃气所指有三,一为后天元气,二为脾胃的气机,三为胃腑的气机。广义的胃气是指人之正气,亦即后天元气;狭义的胃气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另有学者甚至诠释胃气的内涵有五个方面:一是指维持胃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二是对以脾胃为核心的消化系统的功能状态的概括,三是指胃的生理特性,四指脉的柔和之象,五是指舌苔形成的主要因素 。因此,有人提出中医理论研究应重视概念的逻辑统一性 。 二、自洽性与流动性 基于以上情况,孙氏运用奥卡姆剃刀 对气概念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包括气是在人体内运行以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类极细微物质或能量的内涵规定,气由精化的来源规定,气分阴阳的分类规定等等(也是为了逻辑自洽性的需要),结果如何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 . 与阴阳概念的逻辑关系 孙氏引进气分阴阳的学说,并且试图将这种观点一贯到底 :人体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凝聚等作用和趋向的部分称为阴气,而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部分称为阳气。显然,孙氏有精气学说至上的思维偏见(或者说他试图以精气学说为突破点来革新中医理论),极易再度引发精气学说还是阴阳学说或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核心的无谓争论。因为任何学说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一旦超过就会导致逻辑悖论。例如,如何理解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如何解释阳化气,阴成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甚至不惜砍掉人皆熟知的 气阴两虚病机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还会遇到一系列其他的问题, 他是继续挥起奥卡姆剃刀一路扫平,还是任其相悖视而不见?而且,如果在所有场合都气分阴阳,则会造成莫大的繁琐和费解。 2 . 与脏腑概念的逻辑关系 由于逻辑自洽性的需要,孙氏试图将气的物质唯一性一贯到 底 , 我们学习任何一部中医典籍都会感到别扭。试想,当解释脾气主升、肺气主降的时候,就应该说脾的精微物质具备升腾的功能,肺的精微物质具备肃降的功能;一旦脾气下陷、肺气上逆,其精微物质的功能怎么就又改变成病理状态呢?而且,藏象的概念不仅是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一个功能单位的概念 ,那么功能单位的脾与物质单位的气组合到一起,脾气又是什么单位的概念呢? 3 . 与精、血、津液概念的逻辑关系 在孙氏的教材框架里,气与精、血、津液一道构成人体基本物质,与中医理论非常合拍,但是把气由精化一贯到底就有时显得牵强。例如,把精区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不但繁琐,而且不符合分类原则(这是侧重或者放大精气学说的结果)。为了和各脏气匹配,每一脏都增添脏腑之精(如先有脾精,再生脾气,脾气才具备脾的功能,你说繁琐不繁琐),这种随意虚构的思维方式在今天还能够被广大学者所接受吗?实在话,祖国医学关于人体物质和代谢的理论非常落后,如果一味强调就显得扬短避长而顾此失彼。试想,谁能够轻轻松松弄一门独特的基础医学能够与现代医学并驾齐驱呢?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规则很不严谨,基本上是采取 描述性定义 ,正如《荀子正名》所云: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因此,中国文化 虽然重视概念的规定性,却更加强调它的灵活性,有人说它代表辩证逻辑。在这方面,名辩学派的邓析、 惠施、公孙龙以及墨子的 《墨辩》和荀子的《荀子 正名》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都是《内经》问世以前的思想家和名著 。 辩证逻辑认为,任何事物作为对象来说 ,都是 一 ,而就其属性来说,却是 多 ,因此 在一定条件下,对不同的属性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 惠施已注意到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荀子提出概念既静又动,包含着矛盾而且不断变化 。 虽然描述性定义阻碍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追求,以名举实和取实予名的要害是为事物给出一个名即可,而不在于这个名是否反映了该事物的本质特征,逐渐培养人们并非一定要关心事物本质(或本体)的思维取向。这种状况导致了概念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流动性特质,落实到中国文字,我们必须随文解义,即根据上下文来解读词义,从而也引起了训诂之学的兴旺发达 。 思维方式是一种文化的遗传基因。对于中医学这样一门与传统文化密切结合的独特理论体系,要改变它的思维方式意味着什么?可能的结果是:读得懂《中医基础理论》(指教材),就读不懂中医基本理论(古今医典),因为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存在着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差异 。 三、可操作性与思辨性 在科学学中,科学概念的可确定性即可操作性,我为什么要把它单独列出呢?因为我们的中医理论现代研究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想想看,我们进行了那么多的现代研究,为什么结出的果子总不免青涩,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扭?问题就在这里,我们研究的理论包含着那么多不确定的概念,而一意孤行去频频操作,是不是盲动了一点? 回到气的概念,无论是肝气、肾气,还是营气、卫气,能够操作吗?它们与肿瘤、休克、心肌梗塞、炎症等等不同,后者可以通过某些操作结论来作出本体的解释,而前者是思辨性概念。西方医学史上的许多思辨性概念灵气、奴斯、活力、动物热等,由于最终无法由操作找到本体论的解释而逐渐被淘汰,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反复较量而导致思维方式转变的结果。显而易见,以寻找客观指标为中心的证本质研究、脏腑本质研究,实质上是试图为传统概念确定其操作性解释。然而,既然传统概念已经明确地反映了其本质涵义,那为什么还要通过操作手段去寻找已有本质涵义的本质(本体论解释)呢?因此,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的一些概念,象肾阳虚、脾气虚、心气虚、肝郁、瘀血、阴阳、寒热等等,看起来似乎为它们找到了操作性解释,实际上却十分牵强。因为事实上,传统概念原本没有这样一些附加条件,它并不以操作性原则为定义标准。 那么,思辨性概念找不到操作性解释,是不是意味着其缺乏确定性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比如,我们的描述性定义(实际上是嫁接)把哲学思辨的气与脏腑实体相结合而组合起来的概念如肝气、肾气、营气、卫气,仍然似实而虚,若有若无,带有明显虚构性质,不仅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缺乏可操作性,也无法检验(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我们不能操作西方哲学的物质,因此也不能操作中国哲学的气,即使你把它具体化到了肝气、肾气、营气、卫气,也不过相当于肝脏的物质或运行于血管之外(或内)的物质,因为它们还不够确定。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物理学中没有任何概念是先验的必然的,或者是先验的正确的。唯一地决定一个概念生存权的,是它同物理事件(实验)是否有清晰的和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 四、具体性与抽象性 在进行中医现代研究的时候,我们常常抱怨中医概念太抽象,尤其象气、阴阳这样的概念。怎么从科学学原理理解这个问题呢? 我们知道,概念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就是说所有的概念都具有抽象性。但是在形式逻辑里,概念的抽象性和具体性是相对的。一般而言,抽象概念的外延大,内涵小,具体概念的外延小,内涵大。其实,要深刻认识抽象概念的本质,还体现在两种科学(思辨科学和实证科学)划分的基础上。 就知识体系而言,可以分为两类:哲学和数学属于思辨科学,自然科学属于实证科学。思辨科学的抽象概念往往不存在于现实之中。比如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的点,就是抽象的点,现实中是没有的。夜间我们仰望天空,每一个星星都是一个点,但它有体积,不是抽象的点;一个玻璃球可以看作一个点,但也有体积,也不是抽象的点。这也就是说抽象的东西,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如前所述,哲学的概念也是这样,它不存在于现实之中,我们无法操作,也只能靠理性把握。 孙氏认为,哲学之气 源于对大气或云气的观察和推理,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 。人体之气源于对呼吸之气和人体热气的认识,相对于哲学之气,是一个相对具体的概念;看来,他对概念抽象和具体的理解有些简单化,似乎将一个哲学的气从宇宙形成的物质转换为人体形成的物质,就完成了抽象概念向具体概念的过渡,就能够以现代科学的实证方法研究,从根本上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各脏腑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揭示某些与先天禀赋有关的遗传性疾病和遗传倾向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究中药复方的作用靶点和干预机制 。如果这么容易,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探索之路能够这么艰难,甚至至今还令人困惑 。 五、物质性与功能性 由上可知,当代中医学者(包括中西医结合学者)不得不处在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的夹缝中,不断受到两种思维方式的撞击,时而向东,时而向西,摇摆不定。这样一种状态,可以从科学学理论中的科学革命模式中得到解释。它认为科学发展不是科学事实的堆积,而是由新范式(掌握某种新思维方式的科学家群体)不断战胜旧范式的科学革命推动的。科学发展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不断交替的过程(科学革命是范式突变、质变,常规科学时期是渐进时期),科学发展是渐进、量变与革命、突变的交叉循环;不同范式之间不可通约,不可还原。由于责任的重负,我们正是在两种不可通约的范式中寻找通约,在创造新理论的激情中上下求索。于是,孙氏的努力,和我们过去、现在仍然在进行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以历史的眼光看,却难以掩饰时代和职责所赋予给我们的某种悲怆。 回到本文,我们最先学习的气概念既有物质性的一面,又有功能性的一面,显然不符合科学定义,甚至不符合哲学定义,但那是怎么搞出来的呢?我想,肯定又是我们的训诂学特别是中医学者考校出来的,当然更是我们的古代医家创造出来的。孙氏本着逻辑自洽性虽然将其改正,但是却让我们的后代读中医古籍非常吃力,因为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不挖掘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宝库。或者说我们已经站在了现代与古代的夹缝中,已经不得不面对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前面已经提到,当我们把心气、脾气看成脏腑功能的时候就很容易理解,一旦把它们看成是组成心和脾等藏象的精微物质时,不但令人费解,而且矛盾重重。 没有想到的是,孙氏不满足于对传统概念的考证,他把现代系统论中的功能 A 也引了进来,认为中医学气的功能本质是人体结构的功能 A 。 所谓功能 A ,相对于某一结构而言是建立和维持结构的功能,是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他全面论证了气具有建立人体结构的功能和气具有维持人体结构的功能。这样一来,也许孙氏觉得又为气概念外延的拓宽在现代科学中找到了理论依据,殊不知恰恰成了画蛇添足 : 用方法科学的系统论原理来阐述生命科学的原理,是真理跨出一步变成谬误。因为在自然科学里,每一种物质都具有自身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在系统科学里,根本不存在物质,而孙氏竟然得出了 气的 功能 是 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的结论 。 六、科学性与哲学性 经过了多年的辛勤努力,孙氏自信满满地认为已经完成了中医学精气理论的逻辑建构,明确了人体之气的概念、功能及其与古代哲学宇宙本原之气的区别,并且论证了中医学精气概念的自然科学属性,可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其概念内涵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下这样的结论还为时过早。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课题,目前完成的仅仅一个构想,或者说是纸上谈兵,即使组织一些专家搞个鉴定,也远远只是一个开头,只有我们循着这个开头真正走上中医学脱哲为医的道路时,也才只是看到了一丝曙光。 实际上,中医学理论发生在有机自然观支配的自然哲学母体内,它深深地烙印着这个时代的历史痕迹(古希腊医学、古罗马医学以及一切古老的医学都是这样):用哲学的普遍性概念替代医学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命名;用哲学的一般性原理替代医学特殊问题的解释;用事物的表象来譬比、类推医学研究对象的内在机制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即使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家进行了艰苦的努力,现状并没有实质性改变。我们不能期望,仅仅通过梳理传统理论,做一些逻辑学的表面工作,就能够达到目标。要把哲学化解释从医学经验事实中分离出来,是一件脱胎换骨的工作,西方医学在文艺复兴后经历了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才最终走到今天(它今天的体系已经不能还原为古希腊医学和古罗马医学,二者存在着严重的不可通约性)。因此,要建立与经验事实有必然联系的理性认识,不是简单的从表面上修订一下概念就能够实现的。 综上所述,中医学气概念要想从其哲学属性科学化,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 中医学精气理论的逻辑建构,中医药学刊,2006,24(6):981-984 2 王明辉.内经中有关气学说的论述.辽宁中医杂志,1987,14(1):10-12 3 赵洪钧. 回眸与反思: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1-42 4 李经纬.中医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28 5 路军章,杨明会.胃气理论探析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原则.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4):201-200 6 马居里,严惠芳.胃气内涵的现代诠释.陕西中医,2005,26(9):909-941. 7 邢玉瑞. 中医理论研究应重视概念的逻辑统一性.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0):1-0 8 刘虹,孙慕义. 论准生命寻找剖析生命伦理疑难问题的奥卡姆剃刀. 医学与哲学,2003,24(10):24-27 9 孙广仁.论气分阴阳对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l,2(1):ll 10 孙广仁.中医学的阴气、阳气概念辨析.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2):6-8 11 孙广仁.《内经》的阴气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1):4l 12 孙广仁.《内经》中阳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140 13 孙广仁.五脏精气阴阳的虚性病机及几个相关问题.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7):421-423 14 孙广仁.试论六虚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国医药学报,2004,19(8):457-459 15 孙广仁.关于中医学气概念中的几个问题.中医研究,1998,11(5):1 16 孙广仁.关于中医气学理论结构中的几个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0(4):20 17 孙广仁.《内经》中脏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4):242 18 孙广仁.正气辨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5):20 19 孙广仁.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元气学说.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6):8 20 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 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00 21 潘毅,邓中炎,严灿等. 艰难的探索之路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 上海中医药杂志,2OO1,(3):7-9 22 孙广仁.精气考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14 23 孙广仁.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的影响.福建中医药,2001。02(2):9 24 孙广仁.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中国医药学报,2002.17(2):68 25 高博,孙广仁,徐晓卿等. 从功能性原理看中医学气的功能本质.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46-347 26 聂广. 传统中医学的现代思考. 医学与哲学,1989,10(8):19-23 27 聂广. 论中医理论发展缓慢的内在机制. 医学与哲学,1987,8(5):1-4 28 聂广,樊群. 中医学:经验、理论及其相关性的思考. 中医研究,1989,2(4):1-4 29 聂广. 范式的示范中医学体系为什么一脉相承?医学与哲学,1989,10(6):36-38 30 聂广. 中医学基本概念的哲学思考. 医学与哲学,1993,14(7):25-27 31 聂广. 中医基础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5):4-6 32 聂广. 试论中国古代医学与古希腊医学的理论体系. 医学与哲学,1982,3(10):5-7 33 聂广. 背景与选择:比较中西医学发展史的思考. 中医药时代,1993,3(3):55-58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38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搞人文的人还是要学点科学
TIANLI99 2009-10-17 12:16
我从来不认为搞科学的有什么,但我认为,搞人文的人还是要学点科学,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至于...... 周可真老师博语中的辩证法: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2876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871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第一篇博文:大题目
热度 1 slrseer 2009-8-4 16:03
开通博客很久了,却一直不上文章,,一是这里的文章有深度,有内涵,使我不敢献丑;二是第一炮必须周密布置,精心修改,所以迁延时日,直到现在才能发出.开通博客又迟迟不发文,致使九百多访客失望而归,在这里道个歉。这里真是做科研、将要做科研和想做科研的人的天堂,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题外话。 因为是第一篇,所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用了很大的题目,不敢直接写在标题上,怕砖。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民科,但是我不是,我只是小硕。题目虽大,我是从主流科学的框架出发的,绝非哗众取宠。 题目写在这里: 其中关于世界的本原,我们目前未有定论,但是属于唯物主义框架的无疑. 科学的本质,也没有定论,一千个人,大概有五百种科学.我所讨论的是我眼中的那一种. 我写得冷清,且爱跳转,这是习惯使然,请见谅。本文会很长,但是读者可任选一段开始。 --------------------------------- 从质能公式存在以来,我们都认为世界就是由能量组成.但是不够,因为能量相同的东西也许具有不同性质。例如一个7000埃光子和两个14000埃光子能量虽相同,却有着不同的做功能力,前者能引发光合作用,后者则不能。事实上,我们的家园每时每刻都在吸收前者,排出后者。为了区别能量的可用性(“混乱程度”),我们有了熵的概念。但是,下面我们将看到,仅有熵是不够的。 先讲讲科学的本质。在我眼中的科学,仅仅是符合要求精度的假说的集合。也许有人争辩说科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我们从未有过哪一种一统天下的科学理论。就大家所熟悉的物理学来说,牛顿力学、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三足鼎立,分别拥有稳定的用户群,各司其职。理论本身是非常棒的,好于实际应用所达到的精度,以致于有时我们用近似公式来代替一些复杂的理论计算(所谓“半量子理论”、“半解析理论”)。为什么要扔掉到手的精度呢?这和追求真理的信条相悖。但是这表明科学的理论是为实际应用服务的。至于理论本身,并没有什么先验的神圣性,最初只是假说而已。我举一个过度简化的例子:抛硬币,我“猜想”是正面,你“猜想”是反面,你赢了,你就发paper。你几乎每次都赢,你的假说就成了科学。 在为提高已有理论的精度而奋斗的历程中,贴补丁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例如,三次拟合与实验曲线出入较大,那就用四次,五次……直到经验公式已经丑陋不堪,这时候科学的历史上适时出现一个光辉的名字,他(多是男性)想五百次的多项式太麻烦,我用指数拟合看看?结果很完美,于是新的理论诞生了,怎么解释是别人的事情,反正有实验撑腰。作为不太好的对应,请想起普朗克。 我们刚才说到丑陋。美与丑的标准是什么?五百次多项式一定丑陋吗?指数表达一定优美吗?这种评判不如说是出于思维经济性的考量。我从来对各种赞颂科学多美的论证持怀疑态度,因为科学应当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引入审美既无必要,也会使科学的接班人迷惑不已。所以,科学的字典里没有美,只有思维经济性。在车轮工艺刚刚萌芽的时代,先民曾用3作为圆周率的近似值,也是出于同样理由。 科学是描述世界的,科学是不是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科学是否研究自身?科学学的存在不能完全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问科学是否研究科学学。习惯上,科学常常把自身超脱于现实世界之外,认为世界是前端至少部分静止的物体,其中不变的部分被抽取出来到后端构成一些命题的集合,就是所谓的真理。现在我们知道世界的静止是相对的,近似的,那么真理也就只能是一种近似的真理,与圆周率近似为三没有什么不同。既然如此,就不必要把科学独立于现实世界。科学本身,科学的理论,近似真理,都是人类思想的分泌物,它的分布和消长服从自然规律。 另一方面,即便纯粹的思想,也包含物理运动,从而是我们所论及的世界的一部分,人为地把它分裂出去就会导致像上世纪初量子力学中所出现的分歧:猫是否活着?又或者我们会被问及实验对象与“自由意志”的分界点。为了弥合这一裂痕,我们的思想必须屈身于部分决定论的现实世界,并且接受被外界环境部分决定的悲惨命运:自由意志消失了,它和真理一样,只是一种近似。 否定自由意志,等于抹去了通常意义上的(文艺复兴意义上的)人的自主性,并把人的意志和思考放回到物理世界。人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创造,无论多么精妙,多么特别,就不是来自于自由意志或者灵魂,而完全是人类劳动着适应自然的结果。科学的随意性当然少于艺术,而且是与自然世界密切相关的,从而科学就不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来自于天赋的心灵,而也只能是人类活动适应自然的结果。科学的形态和演化也要服从自然规律,就像海螺壳一样。 如果把科学比喻成活的生物,它的食物就是信息。信息来自于实践:实验测量。科学自身不产生新的信息,它所有的产品都是来自先行储存的实验结果。所以,如果有人要求你在弦论和圈引力之间选一个,你最好转身走开。既然实验数据还不足以区分此二者,轻率的选择是有害的。我觉得大多数民科的软肋在此:科学理论不是个人发明的产物,它和海螺壳一样是适应自然的结果。你要提出理论,我们鼓励,但是先要有实验数据支持,来说清楚你的产品和现有同类产品的区别,优势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选用你的产品。在这一点上,“官科”和“民科”应当是平等的。一些功绩卓著的理论,会有暂时未经验证的命题;但是新来者不许赊账。 科学眼中的世界就是信息的集合。对世界的讨论不得不涉及信息。差异就是信息。我们知道,物理量的差异必然意味着可作功能量的存在,因此信息的载体是能量.能量自然流动和扩散的本性——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最终将导致热寂。到那时任何差别都不复存在,因而信息也就消失了。不过这是题外话,而且是未经实验验证的假说。 信息是无处不在的。何妨把原子作为信息处理的最小单位,它接受到电磁辐射,刚性碰撞等物理作用都包含信息,它发生的受激辐射和位移也包含信息。这些信息,理论上可以采集出来,但是远超过我们现有的能力,而我们的生产也不需要如此精细。我们宁愿使用能量、力、熵这些带有鲜明的宏观和统计色彩的概念,这也是出于思维经济性的考虑。 作为科学的实验者,我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是——因为信息和能量的相关性——注入能量,当能量耗散时,信息随着能量从被研究的系统中流出,进入我们的认知系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漆黑的房子里用手电寻找物件。另一个例子是敲击墙壁,听回声判断空洞所在。这个例子为越狱者所熟悉,它不那么典型,但是与现代大多数探测手段是相通的。 能量注入,知识流出。即使数学家也不能凭空创造新知识,至少1+2=2+1(加法交换律)就是一个实验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律的映像。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科学理论就是在给定的精度下拟合实验结果,理论科学家们并非凭空创造理论,而是致力于从实验事实出发推导理论。实验事实是理论的营养,实验事实越多,理论越完善。而做实验就需要大量能量。 从大尺度上看,科学知识的产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实践的进行——能量的注入而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科学和技术都是生产劳动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因为适应自然而呈现出的形态,不存在民族的或者人种的绝对差异。如果大型爬行类进化到今天,他们的科学也会类似于我们的,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相同。 总结: 世界的本质是信息流动。科学是人类适应自然界的结果,是关于信息的学问。科学理论的每一步发展都倚赖于足够多的实验事实的发现。科学的具体形态决定于思维的经济性,而不是所谓的美。 ------------------------------- 后记:如果竟然有人看到最底下的话,我觉得起码是有相近观点的筒子才能做到。以上各种说法我已无法记得它们的出处了,我看书的时候每当碰到好的观点就会自然而然地记得,好像本来就知道一样。这对于思考是有利的,却不能用来写作有严格引用规范的格式文档。若您看到了前人的观点,有可能我是引用,也可能是重创,毕竟,英雄所见略同。 ------ 如果有研究生筒子来了,尤其是男生,我奉劝你远离校内网,因为千橡互联运作得如此成功的背后,它所兜售的内容其实非常无聊,意在令人沉溺其中。真正的男子汉不会留恋这样一种软绵绵不思进取的氛围,沉溺的最终将成为失败者。 -----end
个人分类: 半哲学思考|4691 次阅读|4 个评论
什么是科学?
rumford908 2008-12-20 13:03
贝尔纳: 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定义。 科学不是一个 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焉的单一体。 生物学哲学家迈克尔 鲁斯 建议的科学标准 (1) 它以自然规律为向导 (2) 通过论及自然规律,它必须是解释性的 (3) 它在经验范围内是可以检验的 (4) 它的结论是试探性的,例如,不一定是最终 的结论 (5) 它是可证伪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54 次阅读|1 个评论
现代系统科学学
热度 1 entropy 2008-10-7 14:17
http://www.shufuman.com/book959932/ 内容简介 本书为系统科学提出了一个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在对目前成熟理论进行综合、归纳和评述的基础上,又主要研究了关于自组织、复杂系统演化、智能系统和社会经 济系统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统科学也许是人们谈论最多、评价最不一致的学科之一。一些科学史家把系统科学看作是20世纪后半叶创立的新兴横断 学科,甚至可以作为现代科学的代表;一些哲学家们对系统哲学推崇备至,认为它不仅对传统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带来了一种新的系统科学世界图景;而一些 实践家,特别是面临社会、经济、文化等复杂问题的人们,更是渴望从这里找到解决难题的灵丹妙药。于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观点、方法成了一种时髦,甚至 在大众媒体中时常可以找到某某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的说法。似乎只要用系统工程方法,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同时,也有一些人对系统科学持谨 慎或否定的态度。如20世纪30年代,《一般系统论》初创之时,冯贝塔朗菲用开放系统的观点来阐释生命现象,但这一做法曾被许多生物学权威视为精神不 正常。即使到系统论成为热门理论的20世纪70~80年代,仍有不少人视之为空洞的哲学清谈。阵阵热潮之后,现在人们似乎冷静多了。在国外,系统科学尚 难找到对口的专业;在国内,虽经多方努力,系统科学被定为我国的一级学科,但系统工程却被归入自动控制的范畴。该领域原来一些研究人员由于种种原 因放弃它而转到其他领域,其中一些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甚至提出非系统、反系统的理论。一位研究文学的学者就宣称文学领域中的系统科学已 经寿终正寝。虽然这只是个别人的意见,或者仅仅是学科走向成熟前的阵痛,但这足以引起那些正在从事系统科学和准备学习系统科学的人们对它的前途命毫 作一番冷静的思考。 可以相信,系统思维方式将成为 21世纪的基本思维方式,系统理论,特别是自组织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和复杂性态理论在未来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它的应用前景是极其广阔的。因此,对该学科 的发展应持慎重态度,这是因为: 第一,系统科学像其他学科一样是一门科学,而不是能解释一切问题的哲学神话。因为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自身的局限和适用的边界,超出这个边界就 成为谬误,即使在其适用范围,其中的一些具体结论也可能被证伪。系统科学主要给人们的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思路、方法、原则和模 型,因此,不能指望系统科学包打天下,包医百病。特别是社会经济中的一些问题,由于涉及面甚广,需要在各方面密切有效配合下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单靠系统理 论或系统工程是难以见效的。 第二,系统科学目前所面临的不是如何用现成的理论指导实践,而是如何从实践中提炼出系统问题并发展系统理论去解决它。如果没有理论基础,只是盲目实 践、急于求成,是办不好事情的。应该承认,目前介绍系统科学的文献不少,但真正能指导实践并解决问题的却并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一些基本概念尚未 完全把握。 第三,对于一门发展中的现代科学来说,冷静的思考、严密的研究、同行的评议,都缺一不可。但可惜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国外的理论引进介绍多,分析评价 少。国内除钱学森等少数学者发表了有影响的论著外,对系统论的原创性研究很少,该领域研究者相互间实质性的交流更少。这种情况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系统科学的 普及和发展,也影响到系统科学的实际应用。 我们同意路甬祥院长的系统科学理论框架,他提出信息论、运筹学、控制论,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微分动力 系统、混沌理论等,为系统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系统科学理论框架的构建尚未真正完成。这意味着在发展系统科学,建立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方 面,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 系统科学的飞速发展,要求不断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在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中,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谦虚谨慎地向外国同行们学习,又要看到自 己的工作成果和独到之处,决不能枉自菲薄,老当学者,只介绍别人的东西,不去创造和发展自己的东西。 虽然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介绍系统科学的论著,但本书作者仍想强调以下几个特色: 首先,为系统科学提出了一个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本研究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不仅包括现代系统科学中最基本的内容,而且包含了笔者对系统科学的见解,因 此,可以作为系统科学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参考。 其次,在对目前成熟理论进行综合、归纳和评述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自己的研究成果,最主要的是关于自组织、复杂系统演化、智能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 此外,将当代非线性科学、复杂性态科学与系统科学结合起来,并把这些观点、方法、模型等运用于复杂系统,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系统和智能系统也作了一些探索。 第三,本书对系统科学中一些基本概念和命题进行了定义,如关于系统的基本特性和关于混沌与分形的定义等。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容易引起误解的命题进行了澄 清,如在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命题时,把系统与全体和集合混为一谈;又如把人体看作是由原子、分子所组成的等。 本书分为三部分,共十一章。第一部分为基础系统论,对系统科学的概貌和基本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这一部分共有三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系统的结构、第三章 系统的性态,分别介绍系统科学的对象、特点、体系、历史和发展进展,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系统的结构、属性、功能和价值。 第二部分为复杂系统论,着重讨论复杂系统的若干基本问题,试图为现代系统科学提供一个理论基础。这里包括五章:第四章系统的复杂性、第五章系统中的混沌、 第六章系统中的分形、第七章系统的演化、第八章系统的自组织与演化机制,分别讨论系统的复杂性态和非线性机制,重点对系统中的混沌运动、分形形态、自组织 等复杂性态在时空上的典型表现,以及系统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做了详细讨论。 第三部分为社会系统论。这部分包括第九章信息与智能系统、第十章社会系统以及第十一章系统原则与方法,着重研究了与人和人类有着特殊关系的信息与智能系 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以及与系统方法和方法论原理有关的问题。 系统科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在一本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为避免过于臃肿,有些内容只得从略。 最后,为了不致引起误解,这里还有几点需要特别说明: 一、现代系统科学是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许多内容早已为人熟知,甚至成为经典(例如稳定性、协同学、混沌控制理论,以及 CA、CML、DLA、SOC、CAS模型等),为了结构的完整和论述的需要,书中对一些公开出版的著作与论文进行了引用和摘录,并注明了文献的来源和作 者。在此对被引用者表示衷心感谢。对于因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以避免的错误表示歉意,并敬请读者,特别是同行不吝指正。 二、现代系统科学又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学科,虽然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力图完善而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但还是难以跟上系统科学快速发展的步伐,许多 新的内容没有能在书中得到反映,其中尤其值得提到的是本次世纪之交,复杂网络和混沌同步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揭开了系统科学历史的一个新篇章。本书没有包含 这些新的内容。但这并不等于它们不重要,不应纳入系统科学的视野,恰恰相反,我们相信,也热切地期待着人们(当然也包括本书作者)能在后续的著作中得到充 分地反映。 三、编著本书的宗旨是试图根据笔者对现代系统科学理解,着重讨论其基础理论和思想方法,因此书中包含了许多作者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将这些并非全都得到公认 的观点和看法提将出来,目的在于引起思考,把系统科学的研究引向深入。同时,笔者的另一个目的是为对系统科学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尽 管这个体系耗费了作者多年心血,并且自认为有其道理,但也可能,甚至必然引起争议,而这也是作者所期望的。所以希望有关学者和同行不吝赐 顾客评论 笔名 简单内容(共 0 个评论) 查看全部内容 发表日期 浏览该商品的全部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目录 第一篇基础系统论 第二篇复杂系统论 第三章社会系统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