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编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突破“渔网”的火灾
热度 1 dfedhw 2016-9-6 14:01
灭火是日常生活中的备用需求,然而现有的灭火技术体系实际运作起来存有漏洞,由此让部分初始火灾的扩大有了可乘之机,于是每一条“漏网之鱼”就演变为日常所看到的一般及以上的大火。火灾之所以能够轻易穿越“漏洞”进而失去束缚,原因分析: 1. 灭火剂的分布密度无法满足早期灭火需求 把一栋建筑简单想象成一个立体网格结构,火灾会偶然地开始于某一个“点”,假如建筑内部灭火剂的存放点只有 10 个,其效果自然比不上 100 个点,能够有 1000 个当然会更好。密集的存放点缩短了移动距离,也便于更多的灭火剂同时集中“涌向”起火点,当然实际存放点的具体设置可依据起火风险大小而定,并不一定要平均分配。 2. 火灾属于极小概率事件 对于很多人来讲,一辈子遭遇真实火灾的概率甚至不到一次,由此看出建筑中灭火剂的实际使用几率自然低得可怜,但灭火剂的维护和使用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关键时候就会掉链子,面对广泛的人群,在漫长的岁月中要持续地做好这件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3. 灭火剂的输送动力保证 将提前储备的灭火剂运输并投送到起火点多少会有一段距离,如果采用动力输送,就要确保整个动力系统关键时能正常启用,如果依靠人力,输送效率明显受限。如何充分利用火场中可以紧急调用的一切力量,实现输送效率的最大化,实际上仍存有改善空间。 上述三点交织在一起,形成三重矛盾:一方面 尽管多多益善 ,但实际 使用机会少之又少,所以 大量储备灭火剂 反过来会被看成是小题大做 (多和少 ) ;由于真实火灾周期过长,所以部分灭火剂会失效(用与不用);稀疏分布的灭火剂,较远的输送距离以及输送动力的不足(远和近),共同导致能够先期到达起火点的灭火剂数量不足,结果造成火势失控。 所有的意外火情初期,都还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同一建筑内多个灭火剂存放点相互关联,互为备用,共同构建起若干隐形的“防护网”,初始火情就好比“网”中的鱼,假如“网孔”越大,“网线”越不结实,漏出来的“鱼”就会越多。 如何能以极低的成本,极简的操作方式,编织起一张密度合理又结实牢靠的“渔网”,由过去的“弱联结”变为“强联结”,在任一个突发时刻,尽可能兜住随机涌现的“鱼”,则成为降低火灾事故损失的关键所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6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希望,在前方(六十九)
panpine 2016-8-3 17:26
陈光辉(艺名:陈芳辉),重庆市人,6岁祖传学艺,16岁中学毕业踏入社会,先后以书画、雕塑、摄影、手工编织为生活重心。作品及事迹被黔江、恩施、南川等地方媒体多次报道,学生遍布祖国各地,编织系列作品被上海世博会选入重庆市民间手工艺特色展品。 遇见陈师傅是在市中心最繁华的舞阳坝街道一家精品鞋店的对面,陈师傅坐在低矮的小凳上,八字放开的腿前整齐放置着各种手工编织品,有龙、麒麟、马、鸡、兔、鹤、蝴蝶、知了等。以前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的物品,但眼前这群生物不仅活灵活现,更在夜景灯无意的照射下闪烁起晶莹的光泽,我忍不住好奇,蹲下仔细观看。简单询问,陈师傅耐心解答,从工艺处理到行走足迹,说起来忘记了时间,如果不是毫无预兆的一场大雨,恐怕会继续聊下去。我一反常态地买下好几件作品,离开时心想,这样唯美又扎实的艺术应该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认可。两天后,联系陈师傅,探访了他常年居住的出租屋,期望通过网络的力量让有能力发扬民族艺术的人了解到这位民间艺术家,也期望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协助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 62 岁的陈师傅告别家乡和亲人,多年生活在不足5平米的小屋内,屋外是公共厨房和卫生间。 我购买了其中一件作品,层次丰富,手法紧实,各部位连接有不同的处理,陈师傅加入了保鲜工艺,可以让作品常年保持鲜亮。 最近网络流传乌龟在跑步机上奔跑的视频,让人不得不接受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已有的事物,编织乌龟为未来打气。 麒麟是神话中的魔兽,陈师傅说自己根据古文学的描述构造出它的形象,龙头、马身、燕尾,中国文化乐集大成的偏好传承至今。 最丽的青蛇是徐克的电影,唯美沉沦间说透人性善变,世道难耐,落脚点却是至情至真走完风云变幻的一生。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仙鹤从黄鹤楼飞起,越过天边的东海到达曾经荒芜的日本,成为那个民族敬仰的生灵。 无论别人怎么看,我坚持这是为艺术献身。 陈师傅的作品内容丰富,询问(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可发送邮件455208095@qq.com,不放心可索要陈师傅的电话亲自联系。
2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耗巨资编织“美国梦”
热度 5 lix 2013-11-16 15:42
http://news.ifeng.com/photo/hdnews/detail_2013_11/16/31311136_0.shtml#p=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67 次阅读|4 个评论
物理学家编织的牛栏关得住生物家养的猫吗(2)?
热度 2 KUOLONG 2013-3-4 21:10
题记:李维老师在新博文 如今的“牛栏”是带电的 http://youth.sciencenet.cn/blog-362400-666983.html 中有非常值得生命科学领域的在学青年借鉴的想法,但该文好象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所以我用红色的内容代表彼李老师的原话,而此李某人的思考用黑色代表,我们姑且把这种对话称之为“红与黑”吧,看看能否就着科学网提供的平台,二李的合作能 不能 为 读到此文的 后学 生物学 青年才俊们提供点滴开阔眼界的地方 ? “红与黑” 对话正文 李老师发文 《物理学家编织的牛栏关得住生物家养的猫吗 ? 》 再说鼻毛的作用。帖的题目是想说物理学也管得太宽了吧。说得有没有道理与是谁说的并不相干。但是习惯性的思考方式,使人们更容易相信 “ 权威 ” 的说法、 “ 专家 ” 的说法。 不是这样的呢 ! 我觉得现在的生物学迫切要有您这类别的一批物理学家 、 还有数学家的积极参和才能迎来真正的突破啊 ! 您误解了我的初衷 , 您要不认为我说真心话 , 您是小狗 , 我是耗子 , 哼 ! 我自己懂事后是从来都不迷信权威和专家的 , 这很可能和我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 如果哪位有看过我前面的有关生活类的博文 , 可以略知一二 , 我没有在这里说书 , 而是采用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积极主张科学网发完文章 , 需要放开评论 。 尽管博主精力不济 , 时间不够 , 对话题感兴趣的人自然可以综合各家的说法 , 作出自己的判断 , 让 “ 专家 ” 转换成 “ 说家 ” 的角色 。 尽管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专家 , 但每个人都可以说家 , 即平等对话 、 又能传达精准的信息 , 多好的事情 ! 所以我连李连达院士都得罪了 , 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 希望科学网的每一位博主能开放博文后发表评论的功能 。 这样一来 , 真正正确的观点观念就能经得起推敲 , 就不太容易滑落到人们常见的 习惯性的思考方式 的泥潭 。 “ 镜某以为,鼻毛是做什么用的问题与这个鼻子是干什么用的模式相同。因此作为答案, “ 是用来出鼻涕嘎吱的 ” 与 “ 是用来过滤的 ” 也是同类。镜某愚钝,看不出来这类思维方法有何高明之处。哄孩子可以,不可当真。 ” 我这里原意是 这个现象后面究竟有什么样的机制,哄孩子可以,鼓励孩子去思考更是要得,是否是类比的思维方式我还真没有往那方面想,谢谢彼李老师的提示 。 “ 干什么用 ” 的思考无疑是一类所谓的 “ 积极思考 ” 。既然有积极思考,也就必须有 “ 消极思考 ” 。所谓 “ 消极思考 ” 就是说有一类东西、事情,问不出来是 “ 干什么用 ” 的。很可能是为了某种机能进化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就好比问 “ 垃圾是做什么用 ” 的那样,这类问题不会有直接的答案。因为直接的答案就是 “ 没用 ” 。 我读彼李老师的文字,每每都能品味到其妙文美语精华之所在,比如这里提到的 “ 很可能是为了某种机能进化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 。 您这里思考的方式对生物学家而言是打开了一扇门,至于门里有什么好的东西藏着掖着,我就不清楚了 。 如果归纳一下,或者把您这个提法提炼一下,发出另外之问 : X体系获益的代价能否承受得了 ? 我不知道社会学家或者管理类学者或者社会的管理者或者干脆说那些大领导们在制定国计民生的政策时 , 是否也用您提到的这种思考方式来框扶社会 。 但毫无疑问 , 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把利弊结合起来综合考量 , 达到社会的优化总该是人们期待的 , 何况对于我们的生物学研究 。 牛栏是否能关得住猫?李老师认为牛栏的线条太粗了,挡不住小个头的猫。这样的思考就很狭隘了。物理学定出来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容易被突破的。好比是高压电网,空隙虽然大,但是小东西也过不去。 这个问题的提出 , 实际上我们两李还真的想到一块儿去了 , 只是博文篇幅不可能太长 , 我无法在一篇博文里都面面俱到 , 要不然我也不会在标题里使用这个问号 。 只能拿 我自己说事 , 我是非常喜欢物理的 , 中学时的物理基础也还好 , 但我考大学那会 , 报生物类被看成是非常有远见的 , 所以就入门了生物 , 而大学中生物类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内容就很少了 , 虽然也接触了一点 。 您谈到的这个实例对于读您这篇博文的生物医学领域的学生是有非常好的启发意义的 。 同一个事物 , 不同的着眼点 , 可以看出丰富多彩的东西 , 这是真正的科学之美 , 是我所追求的 。 所以 , 我也在这里给自己狭隘的思考解脱 , 如果我真是那么狭隘的话 , 我博文的标题是不会加那个问号的 , 而且开始的时候 , 我用的是猫论做主标题 , 现在的表题是副标题 , 发出大约一两分钟后 , 修正才得以有 物理学家编织的牛栏关得住生物家养的猫吗 之问 ? , 意图非常明显 , 期待物理学家参与讨论 , 可能这样的讨论能让我们物理学和生物学两个不同行当的人撞出思想的火花 。 说实在的 , 我不太习惯那种就事论事的科普 , 当然我不是指您的博客标签表面上看到的东西 , 所以我的文章是发散性的多 , 自我看来有韵味的多 , 哎 ! 这么自我吹牛皮呢 。 胡子多的人体毛重。体毛重的人鼻毛也重,甚至有些人连带着耳朵里的毛也多。过去眉毛短的人,老了之后也会有些长眉毛;过去没有胸毛、乳毛,老了之后也会发达起来。对这些现象,与其讲这些毛有什么用,不如说这些毛是 “ 修炼成精 ” 。 这一说法 , 我就不买您帐了 。 一旦照修炼成精的说法 , 事物就到了极至 , 动不了拉 , 把人的思维就限定住了 。 我主张这些常见的自然现象 , 孩子们要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 。 我和我爱人自己带孩子 , 从他们出生到他们现在 8 岁多一点 , 目前 , 绝大多数情况下 , 我们父母是无法肯定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 但我们每次都尝试着给他们往下面想的空间 , 所以日子过得越来越苦 , 抓耳挠腮 。 因为过去他们不和我们争论 , 说什么 , 他们也就跟什么 , 培养到现在 , 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 , 所以每天都是问题多多 , 倒也是一种天伦之乐 。 真要是需要挡灰尘,恐怕也要象骆驼那样,能把鼻孔闭起来才好。主张这个功能可以帮助骆驼隔绝沙尘还算贴谱。 这里隐藏着一个自然造化的多样性问题 , 物种进化过程中 , 追求的不是唯一 , 而是追求的如何适应环境 , 适者生存 , 所以生物里殊途同归的现象比比皆是 。 就好比说生物的繁衍吧 , 这是生物之所以成为的生物的第一要义 。 您看看 , 术语上 , 就人来说 , 我们说是性交 ; 而动物我们说是交配 ; 而细菌我们说分裂 , 而植物我们咋说的来着 , 授粉 , 还无性繁殖呢 。 比较来比较去 , 它们有很多的相同地方也有很多的不同的地方 , 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 → 繁衍后代这个核心 。 我幻想一下 , 如果雾霾永久这么持续下去 , 是否会进化出那种没有鼻子而由皮肤来兼任鼻子功能的新北京人呢 ? 或者弱化鼻子的功能 , 强化皮肤的功能 ? 谁要是能拍摄一部这类电影 , 或许人们会自觉地提高一些环境保护意识 , 因为电影的尺度里传递的信息明显可以不同于科普的呐喊 。 作为科学的思考,就不能单拿出鼻毛来说事儿。必须有个对相关体毛统筹的说法才好。不能隔断耳毛与鼻毛的关联,去主张鼻毛是过滤空气的,而对耳朵毛不给个说法。 这里您提出了我们生物学界长期以来都有共识的困境 , 由于整体的复杂性 , 研究无从下手 , 只好还原 , 当然还原能解决一些问题 , 但很多情况下就是盲人摸象的现实翻版 。 面临的问题不是堆积如山 , 而是浩如烟海啊 ! 照您的说法 , 我们还摸还是不摸呢 ? 现在一些先行者在搞系统生物学 , 海量数据加数学模型 , 我也想参和 , 但无奈自身学术水准之差强人意 。 统一的说法有 , 就是达尔文说的 , 但是呢 , 光有说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啊 , 需要生物学家 、 物理学家 、 数学家其他家共同的参与到生命科学领域 。 目前的是生物学专家缺乏数理背景 , 而数理出身的专家又不明白生命现象的基理 , 有的人尝试着合作 , 但理念上的冲突往往是不欢而散 。 全世界怎么也不能坐这儿等旷世天才什么都懂的人出现的那一天吧 ? 如果那样的话 , 我真的很悲观 , 人口急剧的增长 、 环境急剧的恶化 、 而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又日益强化 、、、、、、 如何是好呢 ? 有没有花粉过敏,不会是因为鼻毛长短、密度上有差别。有这一个反例,就足以推翻鼻毛过滤说的主张了。 我从 “ 二傻 ” 那里得到了点启发 , 我也跟您来个拉郎配 , 胡整一把 ABDUCTION 。 人有鼻毛 , 我找一个反例 , 比如我自己 , 假设没有鼻毛 , 您说我不是人 ? 您善良地承认我是个人,那就能推翻人有鼻毛这个论点 ? 花粉的过敏,显然不仅仅是由于鼻毛长短多寡这么个简单的因素引起的,它们两者之间也不可能建立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但是这和鼻毛能挡住花粉有利于防止过敏有什么矛盾呢 ? 当然,我也想知道您怎么去找这一个反证 。 绝对的反证 , 持生物学观点的人恐怕会同意我的看法 , 就人而言 , 您找不到的 。 生物学家们面对的是活体的生物 , 个体有差异性 、 适应性 、 动态性之说,诸如此类 。 我自己时常有这样的想法,不当当是我们人是万物之灵,在研究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关系的生命现象时,也总是感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那种配合极度富于灵性 。 我们能否用现在所有的科学思维方式来回答我们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理解,生物学界的人恐怕还没有这个想法吧,但我们应该能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相互合作开拓出新的工具来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求学阶段的学子们多多接触一些除了生物本身之外的数学物理的知识应该是值得提倡的 。
3587 次阅读|9 个评论
恭贺科学网编织六载——应杨立泉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3-1-25 02:49
理学工科学人缘聚科学网六载说真知灼见争辩伶牙俐齿 国内域外赤子神交博客文千言论妙计锦囊解析置腹推心
个人分类: 对联|251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我国编织全民医保网 城乡居民看病告别自费时代
whyhoo 2012-8-22 09:38
病有所医,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10年来,我国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城乡居民看病告别“自费时代”。 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是世界公认的民生难题,也是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仅用10年时间,就实现了全民基本医保,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速度”。截至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 卫生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60%下降到2011年的35%。这说明,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大幅增加,群众看病负担相对减轻,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显著改善。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一场惠及全民的新医改拉开序幕。3年来,我国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评价,中国医改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是值得效仿的,中国在为全民提供平价且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基本医疗保障惠及13亿人 3年前,家住四川省中江县太安镇保安村的小学四年级学生蒋浩,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他先后在华西第二医院住院治疗18次,医疗费达11万余元。为了治病,父亲蒋雄军几乎借遍了亲友的钱。2010年,四川省将儿童白血病纳入大病保障范围,新农合为蒋浩报销了8.14万元,民政部门又给了1万多元救助,家里的经济负担一下减轻了。“像这样的大病,如果没有政府撑着,我们这个家早就垮了,根本没法医治娃娃……”蒋雄军激动地说。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10年前,看病报销只是少数人的“福利”,8亿农民和城镇居民基本没有医疗保障。“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句民谣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看不起病的状况。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全国有45.8%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就诊,30.3%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住院,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新农合制度试点在全国陆续展开。2008年,新农合制度覆盖超过8亿人。到2011年底,全国参加新农合的人口达到8.32亿,参合率达到97%,农民彻底告别了“小病拖、大病扛”的历史。 新农合制度的一大特点是政府承担主要筹资责任。2003年,各级政府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0元,农民个人缴纳10元,人均筹资标准为30元。到2012年,各级政府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农民个人缴纳50元,人均筹资标准达到290元。2011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医药费用补偿比例达到70%,农民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超过50%。 从2010年开始,我国启动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急性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2011年,尿毒症等6类新增疾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试点。2012年,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超过23万重大疾病患者受益,其中有近3万名先心病患儿康复。 10年来,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全民基本医保制度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国参加三项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全民基本医保惠及95%以上的人口。 外国媒体评论称,中国的医疗保险就数量而言,堪称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 基本药物制度覆盖乡村 近日,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陶辛村村民张翠英到村卫生室看病。她患有慢性胃炎,经常腹痛。医生给她开了1盒枸橼酸铋钾片、1盒多潘立酮分散片、两盒阿莫西林分散片,药费共28.8元,门诊报销50%,自付14.4元。张翠英说:“过去镇里的药店很多,现在很多都关门了,因为村卫生室的药品销售不加价,有的药甚至比药店便宜一半多。” 据悉,芜湖县118个镇级和村级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了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安徽省的基本药物目录共有584种,通过全省统一招标采购,药品销售价格大幅降低,平均降幅达37.2%。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2009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共遴选出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各省平均增补210种。到2011年7月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覆盖。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后,按照新办法实施招标采购和取消药品加成,基层医疗机构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药价虚高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门诊费、住院费相应降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切断了“以药补医”的利益链条,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维护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强筋健骨” 2001年,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没有卫生室,村民看病都要翻山越岭。李春燕嫁到大塘村后,自办了第一个村卫生室,但由于资金困难,药品和设备都很短缺。2009年后,县政府不仅拨了专项经费,还配置了基本设备和药物,村卫生室面貌一新,村民有病再也不犯愁了。 大塘村的变化,是我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3年来,中央投资430亿元,支持了2233所县级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的建设,投入16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在城市,中央投入41.5亿元,支持了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10年来,我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弱不禁风”到“强筋健骨”,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县都有达标县级医院。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根本。我国实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两手抓,加快医师队伍培养。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末,全国每千人口医师数为1.32人;到2011年末,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上升到1.85人。从2010年开始,国家连续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为中西部地区免费培养医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定向到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和医疗费用的“守门人”。医改3年,我国启动了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专项规划,首批支持127个基地建设,3.6万名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进行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其中,县级医院覆盖9亿多人口,是连接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桥梁,也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一环。2012年,全国18个省份311个县(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中央财政按每县(市)300万元的标准安排补助资金。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医改的重要风向标。目前,全国2000多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北京市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有效形式。2012年7月1日,北京友谊医院改革试点启动,1500余种药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同时推出医事服务费,提高医疗技术价值。一个月后,次均医疗费用由450元下降到380元,次均药费降幅达30%以上。患者负担减轻,医院收益增加,实现了医患双赢。 医改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关系全体国民的健康福祉。10年来,我国朝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坚实迈进,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交出了一份破解世界性难题的“中国答卷”。(记者 白剑峰 李红梅) 原文见 http://www.gov.cn/jrzg/2012-08/22/content_2208078.htm
个人分类: 卫生|1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平和讲堂:编织一个幸福教育,快乐人生的花环
dongzg101 2012-4-2 00:59
平和讲堂:编织一个幸福教育,快乐人生的花环 作者:ltez 时间:2012/3/30 15:48:28 3 月 20 日 ,柳州市铁二中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平和讲堂人头攒动,学校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共享教育盛宴。在全柳州市提倡幸福教育的大背景下,我校政教副主任蒲海燕老师,顺势推舟,紧跟时代教育步伐,在平和讲堂作《情绪管理:寻找快乐的钥匙》讲座,整个讲座高屋建瓴,从管理学和心理学的层面对快乐的情绪和种类进行详细的解说,内容恰如其分、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会场其乐融融,就连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欢歌笑语,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每一颗心都充盈着快乐幸福的暖流。 蒲海燕 老师是铁二中学一名著名的心理学教师,她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心理系,扎实的学科专业水平,过硬的思想理论素质,经过多年的一线教育熏陶和政教管理,使得她在心理学方面,尤其是在感知学生心理变化,把握个体情绪和管理政教工作等方面轻舟熟路,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在讲座中,蒲海燕老师首先介绍了人的种种情绪:幸福、快乐、高兴、悲伤、痛苦、愤怒、焦虑、厌恶、憎恨、闷闷不乐、伤心欲绝等,让我们认识到了人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这些情绪中,我们如何清扫人生中的“黑色情绪”了?乐与悲,爱与恨,情与仇,美与丑,并不是不可弥补的艰深的鸿沟,只要我们转变一下思路,换个角度看问题,或变换一个欣赏他人的视角,我们就能正确认识到、体会到,在教育中,我们是幸福的,快乐的。也许你不能改变他人,但你可以改变欣赏他人的眼光。也许你不能改变世界,但你可以改变你自己,你改变了自己,也就是改变了世界。换个角度看世界,世界因你而精彩。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结果。 蒲海燕 老师以直观的形式,朴实的文字,组合成我们世界多彩的人生。蒲老师说,当我们情绪低落时,就经常会听到自己内心愤怒的声音: 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没有用啊? 蒲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文字游戏,要求我们在不增删词语,只调整顺序的情况下,把这句带有颓废性质的话,变成激励自己的自豪语。我们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摆弄这些文字,就像我们儿时摆弄手中的积木玩具一样,最后得出: 没有谁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 文字经过这样组合变化,人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就凸显出来了,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人体,没有谁能取代你,也没有谁和你一模一样。 文 字有一种魔力,它变幻无穷,神奇魔幻,能造一个无限绚丽的空间。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文字做不到。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人生。快乐或痛苦,也许就是一闪念之间。 我们似乎活在共同的世界里,事实上,我们却活在各自的心灵世界里。 你的想法就像是一副有色或无色眼镜,它的镜片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的样子,控制着你的情绪! 教育人生的幸福快乐的钥匙来自哪里?在他人的手中,还是在自己的心间?如何保持教育人生的幸福快乐?除了上面的想法外,针对这个问题,蒲老师还有秘笈,一是保持微笑, 只要能够保持微笑,即便不发出笑声,语气和态度也会柔和许多。宝马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要求每个接线员的办公桌上都放上一面镜子,其原因在看不见的听筒后面保持微笑,保持快乐心情,而且还能把积极的情绪传递给他人。二是模仿愉快的表情,因为行为可以改变情绪。接着蒲老师让我们做一个游戏《新龟兔赛跑》。我们站成一排,伸出双手,右手平伸,掌心向下,左手握拳头状,伸出大拇指,朝上,同时,让自己的左手大拇指放在上一个人右手的掌心下,自己的右手掌心放在下一个人上一个人的右手的大拇指上,以此类推,游戏规则是,蒲老师念《新龟兔赛跑》的故事,只要她一念道“乌龟”两字,我们的左手的大拇指就要马上缩回来,不要让上一个人的右手抓住,同时,我们的右手要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下一个人的左手的大拇指,谁抓住的次数最多,谁就是冠军。伴随着蒲老师优美甜蜜的声音,阴阳顿挫的音调,一个个“乌龟”时而舒缓,时而急切地出现,在一阵又一阵的欢笑、欢呼、欢悦中,我们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山呼海啸似的快乐狂潮,教育的乐声久久地在平和讲坛中回响、回荡,它必将深远、悠长,传播地很远、很远。当场,就有班主任引用黄德副校长的话表示,要在班上开这样一个快乐主题班会,让老师幸福地教,让学生幸福的学,要让幸福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如果说《新龟兔赛跑》让我们体验到了快乐的方式,那么,蒲老师下面的这个游戏,则让我们认识到快乐的源泉。 蒲 老师发挥心理学专长,让我们不顾及自己的绘画能力,在一个白纸上 画一幅画,内容是: 下雨了,你在路上走。 画毕,蒲老师就对我们和画做心理分析: 画面 偏左,说明对现实不太满意。偏右,说明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偏上,说明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偏下,说明你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画面中的你, 画的是正面,说明你是一个敢于面对现实的人。背面,说明你是一个不太敢面对现实的人。人画得很大,说明你是一个性格张扬的人。人画得很小,说明你是一个性格含蓄的人。 你画有耳朵 ,说明你是一个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没画耳朵,说明你接受信息的能力似乎不太好。 画有 面目,说明你对自己目前的定位非常清晰。没有面目,说明你至今对自己仍然无法准确定位。 雨 下得很大,说明你感觉到目前的压力很大。雨下得不大,说明你感觉到目前的压力并不大。 如果你撑伞的方向偏右,那你是一个偏向于理性的人。偏左,那你是一个偏向于感性的人。正中间,那你是一个感性和理性比较平衡的人。用主力手撑伞,说明你能够调动的资源比较大。用非主力手撑伞,说明你能够调动的资源比较少。 如果你是躲在别人的伞里,说明你需要别人帮助你一起来应对压力。如果你撑的伞里躲进了别人,说明你是一个能够帮助别人对付压力的人。 如果你躲在屋檐下避雨,说明你是一个需要很强的安全感的人,而且你应对压力的灵活性不够。如果你没有带伞依然在雨中行,说明你完全可以无视眼前的压力。(以上分析仅供参考) 蒲 老师每分析一个画面,都让我们老师惊呼不已,惊叹自己对内心自我的进一步认识,惊讶自己性格的构成,惊骇自己目前的生存状态。蒲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 告诉我们一个心理的自我,在生命的旅途上,让我们如何去破解生活中永存的枯燥、烦闷和不幸,怎样去作出一次次正确的快乐认识,以便收获人生的幸福。 “认识你自己” 这一刻在太阳神阿波罗的德尔斐神庙门柱上的箴言,时刻昭示我们,一个人要有自知,知道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地,做自己适宜的事情,该做的事情,要有美德,节制。这句神谕,似乎是神在告诫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人是人,并非诸神。今天,我们可以不用去神庙求签了,通过认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我们就能认识自己。 当我们的老师在平和讲坛上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才情诗性,诉说自己的衷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教育真经,人生感悟,谁能否认这不是一种幸福快乐?成熟的人掌握着自己快乐的钥匙,他懂得快乐来自心间,也能将快乐与幸福照耀他人。 阅读全文(56) | 回复(0) 标签: 平和讲堂 幸福教育 上一篇: 广西教育厅巡视员林宁到我校进行专题调研 下一篇: 柳州市铁二中学“深入课堂,体验班风” 观课议课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
个人分类: 家庭教育|1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愉快的事情选择忘记
sister412 2011-10-13 12:17
生活真的很无奈,现实实在是太现实了,可以让梦破碎,不过我选择编织新的梦,顽强的生活。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1 次阅读|0 个评论
改革中国的科研机构大有必要
热度 2 sfw111 2011-10-5 17:44
最近,比较关心屠呦呦及其团队研究的青蒿素获奖的报道,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中国的科研机构存在的问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研究的青蒿素虽然在医学领域得到很好的运用,但中国的科研评估机构对此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屠呦呦及其团队研究的青蒿素在中国一直默默无闻,最终却被外国的机构发现并获得大奖。当然,随着这项荣誉的授予,屠呦呦可能会被评为院士,会获得中国科技大奖,但屠呦呦及其团队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以及获奖的过程却给中国人一个认真反思中国科研体制及其科研机构存在积重难返问题的一个契机。 从现实看,外国人非常羡慕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优厚的待遇(院士可以享受部级待遇,研究院享受厅级待遇),充裕的科研资金,良好的科研硬环境等。但中国的科研机构大部分时间却浪费在纷争的人事纠纷,纠缠在行政级别,陶醉在过去的辉煌以及论资排辈和编织科学利益共同体关系网之中。说到具体的科学未来,又有几个科学家是真正关心的! 中国的科研机构及其科学家们,从开始漠视科学,开始缺乏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开始缺乏对科学的自信,开始嫉妒和排除,开始不关心自己国内的科研成果而崇洋媚外,难道中国科学真的今不如昔了吗? 不要说老百姓的感受,就像钱学森,总理温家宝这样的人都开始担心起来了。我们要问的是,中国的科学界怎么了?中国的科学体制和科研机构的改革确实迫在眉睫!
个人分类: 哲学|57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